0%

Reading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渴,
大智若愚。

4.23世界读书日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

看了没?
看懂没?
输出没?
尝试没?
坚持没?
复盘没?
固化没?
持续改进没?

读书要消化输出,要尝试复盘,要形成自己的一套。

RutHub
一个分享知识的小型中文网站,可以分享某个知识点或主题相关的书籍、课程、视频、网页等,或每周、每月的读书所得。

Why

喜欢读书的人在死之前,活过1000次,不读书的人只活过一次。
乔治 R.R. 马丁,《冰与火之歌》的作者

罗胖曰:
书,本来只是贤者的言辞。
古人读书,是因为不能亲近贤者,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读书并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书只是由“服务”转化而来的“产品”。
所以罗胖读书的态度就是——
有听高人胡扯的机会,就尽量不看腐儒写字。

儿子,我为何要求你一定要用功读书?

格隆 2016-08-27

格隆(Guru),藏文含义为“获得格西学位的喇嘛”,英文(Guru)含义为(宗教)上师、专家,代表一种开放共享,渡人渡己的理念和愿景。

编者按:

又是9月,又是开学季,无数的读书郎又将步入学堂。随之而来的,则是困扰过所有学子的那些问题:要不要用功读书?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诸如此类。我们今天特地分享一篇开学初格隆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信(有删节),务请读之,或有裨益。

儿子,过完这个暑假,你就满14岁了,然后就要开始初三的新学期了。今年你蹭蹭蹭往上长个,一年时间窜得比爸爸还高,弄得我经常有一种恍惚和手足无措感,因为我已不确定我该怎么定位我的角色,以及该用什么口吻和方式与你谈一些所谓的“人生大道理”。正好你的生日,爸爸一直没想出送什么礼物会满意,最后想着不如给你写封信吧,聊聊爸爸一直想和你说,却没机会说的话。

儿子,非常感谢你。你的出生带给了爸爸妈妈无尽的欢乐。因为14年前你的到来,我们才算真正在人世间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已经不记得你什么时间叫第一声爸爸的,但爸爸迄今清楚记得你第一次用稚嫩的的童音清楚叫出“爸爸”两个字的时候,爸爸几乎热泪盈眶。你的这声叫唤给了我沉甸甸的生命重量感与满足感,让我心甘情愿用一辈子来回报你。

儿子,你现在在美国估计已经酣然入梦,爸爸则是在咱们深圳的家里给你写这封信。你是在深圳这个家长大的,这里到处都是你的痕迹:你的大大小小的照片、你的城堡高低床、你作的日历画、空调电视上你贴满的超人和五角星、世界地图中你圈的一个个地名、墙上贴满的你小时背诵过的古诗……14年的点滴,一切恍如眼前。时光如梭,你转眼已经从那个当年骑在爸爸脖子上抓头发指挥方向的小不点,长成今天比父母都高出一截的壮硕小男子汉了。记得那天送你去美国夏令营,爸爸象以往一样想把你抱起来,结果尝试了几次竟然没能把你抱离地面,怅然若失,但很快也就释怀了:哦,我儿子长大了!

儿子,知道爸爸为什么要给你取现在这个名字吗?在你还未出生但已得知你是个男孩后,爸爸就类似每一个要做爸爸的人一样,充满幸福但笨拙无比地绞尽脑汁去给你找个响亮大气的名字。找了好多人,甚至付费找所谓专家给你取了一些名字,爸爸都不太满意,最后决定坚决自己来取。我们家来自湖北,古属楚地,自古人杰地灵,有唯楚有才之说,你小时候背过诸多诗篇的作者诸如屈原、项羽都是在那块土地上养育出来的。爸爸现在还记得你小时候背项羽的《垓下歌》,背完问你能否翻译翻译其意义,你的翻译是:我力气大得可以把山拔起来,就是时机不对啊。时机不对,马也不离开。马不离开怎么办?老婆啊老婆啊你说怎么办?——把爸爸肚皮都笑破了。

我们家乡土地不算丰沃,但历史积淀厚重,文化源远流长,民风自古推崇男儿能志在四方,建功立业,因此我们那里的人一直就有很强的家乡归属感与家族荣誉感。爸爸也是从那块贫瘠但坚忍的土地上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爸爸相信你也能够象楚地的那些优秀儿女一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未来有远大前程。

儿子,你自幼聪明伶俐,走到哪里亲戚朋友都夸你,爸爸也一度头脑发热,望子成龙,带你全世界各地走,逼着你做大量课外题背古诗学钢琴拉小提琴打网球……,满心希望能把你培养成咱们家一个多才多艺的神童。但你14年的成长生涯以及有时候我们之间几乎不可调和的冲突,已经明确告诉我,孩子的成长以及未来绝不是家长可以代为设计的。好在爸爸是一个有纠错能力的成年人,我决定未来不再强行为你设定任何框框和路线,我希望由你自己去率性发展。以你之聪慧与善良(儿子,你这点可是100%继承了你妈妈家族的优点。无数小事都显示你是一个特别、特别心地善良的孩子,在这一点上爸爸非常欣慰),爸爸相信你一定会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但,我还是希望在你14岁生日的时候提几点原则性的期望,也是爸爸希望你具备的基本素质,望你谨记。

首先,我希望你一定、一定、一定要用功读书。无论未来你会在哪里,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岗位,你有什么梦想与志向,甚至就想不求闻达,平淡一生,你都必须用功读书。

用功读书,不是为了面子,不是为了攀比,而是为了将来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或者基本能按自己的想法活着,而不是忍辱负重,苟且求生。

活着,与按自己的想法活着,真的是两种天差地别的活法。

儿子,这个社会生而是不平等的,社会很多数时候是坚硬而冰冷的,这个社会上,绝大多数的人,刚刚一出生,就已经输了。这是一个没多少人愿意告诉你,但却无比真实的残酷现实。相信我,在中国这种资源分配极端不平均的地方,考上大学与考不上大学(无论是境内大学,还是境外大学),对我们这种非侯非爵、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个天堑一样的分水岭。

爸爸儿时的玩伴,现在全部在家乡艰辛务农。只有爸爸一个人幸运走了出来。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可能这辈子也没机会去地球另一端看看这个多彩的世界,更罔谈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社会的滚滚变革洪流,他们唯一能做的是被动接受与顺从。

著名作家龙应台给她儿子写过这样一段话,爸爸非常认同,摘录给你:儿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之所以你一定要用功读书,只是让你有更多的选择权:在这个世界美好的时候,你有能力拥抱她。在这个世界不堪的时候,你也有能力应对她。

其次,你要有一定的志向并为之去努力。你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我只希望我的儿子能象普通人一样,平平安安幸福过一辈子就满足了。当着你妈妈的面,我会表示完全认可,但私下对你,我会坚决要求你树立一定志向(这个志向可能是长期的,也可以是阶段性的,可以一直走下去,也可中途修正)并为之奋斗努力。

男儿生在这个世界,就注定是要留下一些足迹和声音的,就如同你最喜欢的民族英雄霍去病一样,纵使生命如流星,也要在夜空留下瞬间的辉煌。我们不讲大道理,更无须去功利性地追求名与利,但,在内心一定要有一个空间和一个声音,经常警醒自己做点什么!没有志向的人就不会有动力,没有动力自然懈怠,懈怠者即使追求平庸都会不可得!实际上,自甘平庸是一种比吸毒还无可救药的自我放纵。因为,沦为芸芸众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日常生活的琐碎与压力甚至可能会让平庸者丧失生活的起码尊严。

爸爸今日较之普通同龄人来说,貌似小有所成,爸爸自己想了想,

原因有三,一是幼时家贫,除了靠自己努力,别无它途;二是爸爸楚人血液,天性不甘平庸,每个阶段都会给自己一个小目标并不达目的不罢休,积少成多乃至今日。还有最关键的第三条,那就是时势。爸爸正好碰上了中国历史上的两个百年不遇并努力参与到其中:改革开放,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与繁荣。

现在回想起来,爸爸只是偶然碰到这种还算优越的历史大环境并幸运地参与到其中。相较我们的父辈,我们自身并无任何太多值得夸耀的才智或者禀赋。如果把我的父辈(也就是你爷爷)放在目前这个大环境里,他极有可能比我做得更好。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强大的民族,中国的GDP在清朝嘉庆年间最高达到全球的1/3(美国在那个时候只占3%)。我们的祖先在过去2000多年的历史里一直都做得很好,只是在最近的200年时间里落后了,现在是在追赶阶段。换句话说,我们还远没有达到我们的祖先曾经达到过的辉煌,未来你奋斗的大环境应该只会更好,机会只会更多——但,前提是,你必须做些准备,必须做点什么!

第三,我期望你有责任心,能做到四个大字:俯仰无愧。男人生出来就注定肩膀上是要担担子的。有责任心意味着勇于承担,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你必须上,能给父母颐养天年;下,能给你的子女撑起一片无雨并尽量优越的成长空间(爸爸深知穷人家的孩子要走出一个来是多么不容易)。当然,你还必须给和你同甘苦共患难的妻子一个至少算幸福的生活软硬环境。能否100%做到不重要,但心中要始终有这根弦:这个责任天经地义并责无旁贷!你的爷爷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出生刚三岁母亲就去世,靠他哥哥拉扯长大,结婚时基本家徒四壁。靠种地,靠捕鱼,靠做一切他能做的活,把我们6个兄弟姊妹全部拉扯大,再艰苦再累也没见他有丝毫放弃的打算。爷爷把这种责任心一点不漏地遗传给了爸爸,爸爸期望你也一样能继承我们家的这份祖产——如果你认可这是一份财产的话。

最后,我希望你一定要能扛压。这个素质具备与否决定了你未来的人生能走多远,走多高。生活永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大大小小的挫折与打击可能会在你人生的任何一个时点突然冒出来。我们家非富非贵,如果你自己扛不住这些压力,退缩避让甚至颓废沉沦,前进的乐章唯有嘎然而止。一路走来,爸爸身边曾有很多同行人,其实他们不可谓不优秀,但很多都在一些所谓的打击或者挫败面前退却了,而今回过头去,我甚至都已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所以经常有人说人生的苦难是所学校!虽然并不是所有英雄都一定多磨难,但从来纨绔少伟男却是不争的事实人生是个长跑!不要畏惧于经常冒出的挫败与打击,更不要沉迷于间或涌现的鲜花与掌声(若干年后,你会发现当年你费尽心机去追求的一些东西,其实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你自己始终保持在跑道上,哪怕你跑得很慢,很慢……

好了儿子,给你唠叨了很多,最后忍不住再唠叨一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爸爸希望你养成旅游日常读书这两个好习惯旅游是读自然,读书是读人类。书读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书读多了,你才会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才可能在你无依无靠,无所事事,茫然失措的时候,始终有一种严肃的力量推动你往前走。

华人首富李嘉诚有句话:我爱做我自己!爸爸心有戚戚并一直抄录着,今天也把它送给你。

儿子,爸爸不会逼你做李嘉诚或者王嘉诚或者任何别人,你做好自己就好了。上天在赐予每个人生命的同时,也赋予了每个人雕琢自己生命的责任和权力!爸爸希望在百年之时能够满足地说:这辈子我也许没有任何成就,但,我有让我为之自豪的儿子!!!

读书的“危险性”

作者: Zeme

人人都说读书好,却忘了事物均有两面性。培养读书的兴趣就像坐高铁,上去了不一定下得来。一个人一旦爱上书,那么今生就必定不能脱离它的魔掌。你苦读了许多书,突然有一天抬起头来,就会发现社会在冷冷问你,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是罗素的名句,叫《我为什么而活着》,所有上过高中的人都读过,老师强烈要求背诵,也许高考的试卷上某年会出一道价值2分的填空题。我猜课本之所以选它,应该是因为希望我们能有罗素的思维,我想大部分家长也会爱上这么优美句子。

然而现实是,对爱情的渴望,极可能让你变成剩下的人,随着年龄增长被一群人逼婚。
对知识的追求,可能让你发现国内的课程有点落后,而外网竟然全被和谐了。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会让你在咬牙不喝饮料给红十字捐款的同时,发现钞票都变成了“郭美美的包包”。

读书的危险性,就是有可能与外界隔得更远。书籍会给你一些超越现实的价值观,却不能让你直接超越现实。如果你不能依靠读过的书考上名牌大学,赚到黄金屋,娶到颜如玉超越现实,那么极有可能,你所读过的书籍令你对现实非常困惑,陷入尴尬的境地,就像一个半夜就睡醒的人的痛苦。就像美剧《绝望主妇》中的伊芙所说:当你品尝了墨西哥鸡肉卷,怎么会对生菜沙拉感兴趣。

然而,如果现实就是一盘生菜沙拉怎么办?那么有可能你真的会失掉胃口。当渺小的现实不能承载伟大的理想的时候,一部分人产生了,他们在现实中消磨棱角,却在自己的世界里建立理想国,这就是成功学书籍热卖的原因,源自于如此普遍的失望——这不是我说的,是一个叫柏拉图的老头子说的。

读书人都将得到书籍赋予的快乐,也将面对现实的腐朽。残酷的是,如果他们发现看到一方的天空只是一口小井,那么有时候反而不如青蛙愉快。有可能会被时代和现实所抛弃,除非他们有能力去寻找海洋,或者开始懂得妥协并视为艺术。和现实脱节太远都将不会太幸福,无论是落后还是在前。孩子们徜徉书海,以为凭借知识的翅膀无所不能。然而他们终将长大,面对矛盾的价值观,经历蜕变和痛楚。

所以如果你爱读书,那么,就要做好冒险的准备。

罗胖曰:

互联网时代,一切都要回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由此看来——
读书也没那么高尚、优雅、高级。
和不同时空里的人聊天而已。

为啥人丑就要多读书?

呵呵, 人不丑就可以不多读书吗?
人们总是有很多幻觉,或者一厢情愿。
比如,长得不够帅的男生以为(其实是希望)长得帅的就不可能聪明;长得不够漂亮的女生认为(甚至是盼望)长得漂亮的根本不会做家务;再比如,自己不够富就指望富二代都是败家子……
有幻觉的人真心不知道自己有幻觉,一厢情愿的人真心不知道他们正在忽视自己其实司空见惯的事实 —— 因为现实真的常常令人绝望。
当年还在新东方的时候,有位同事去耶鲁读 MBA,回来之后跟朋友喝酒,喝着喝着哭了,说:
有些人会让你绝望的。我那个室友…… 那是真的帅,关键吧人家还那么聪明,气人的是吧人家还那么勤奋,无奈的是吧人家本来就贵族出身,你知道什么让人绝望吗?一路结交下来,最终发现人家人品都比你好,你说,这你能不绝望吗?!
其实, 这世界这样的人很多 —— 只不过平日里根本见不到,他们就好像活在另外一个世界里一样。前两天大家开玩笑说的那个“被美国政府前后动用了九千亿美元拯救”的马特·戴蒙(Matt Damon)就是这样的人 —— 虽然哈佛辍学,但有高达 160 的智商,人家还多才多艺,第一次编剧就得了奥斯卡奖,至于他帅不帅、有没有钱,就不用说了罢……

(The Martian 2015 剧照)
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话说回来,下面这句话其实可能是没错的:
人丑就更应该读更多的书。
所谓的聪明,虽然可能也受先天条件限制,但聪明确实是可积累、可锻炼的。 千万不要以为长得丑就不可能性感,霍金(Hawkings)说的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Smart is the new sexy.
聪明是新兴的性感。(唉,我的蹩脚翻译)
来,让我们认识一个诞生其实没多少年的英文词汇罢:


最被,甚至只被, 智商和审美天赋所吸引的人(唉,我的蹩脚翻译)


Google Ngram 里暂时都查不到这个词…… 网上能找到的最早的例句来自于 Usenet:
2005 20 October, CatDeville [username], “Re: Struggling with the details”, alt.polyamory, Usenet:
You see, for a true geek there’s often little difference, because when you engage our brains, which are connected to our genitals, it often turns on our lust response (we’re quite often sapiosexuals - people who lust after intellect first), but it’s the brain you aim for, the intellect, to turn us on, not our genitals.
茫茫人海中,总是有这样的人。所以,相貌真的从来都不是是否性感的唯一决定因素。历史反复证明,身高也不是。Peter Dinklage,《权利的游戏》里最受欢迎的演员之一,很熟悉吧?


如此看来,黄月英的老公,估计是个 Sapiosexual —— 哦,对了,黄月英她老公复姓诸葛,单名亮。
还记得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ean-Baptiste Lamarck)吗?
拉馬克认为 用进废退 这种后天获得的性状是可以遗传的,因此生物可把后天锻炼的成果遗传给下一代。


我们上学的时候,教科书里说,这种观点禁不起古典遗传学的推敲,也被现代分子遗传学的所否定;相对来看,还是达尔文的“天择说”更靠谱……
可最新的研究表明,拉马克可能是对的。
有一项研究表明, 人们的生活状态发生变化时,基因也会发生变化。 研究者跟踪了 30 位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三个月的生活状态变化 —— 包括更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全麦、豆制品),适度的运动(比如每天走半小时),每天一小时的舒缓压力(例如冥想) —— 不仅产生了减重、降血压等变化,甚至引发了基因的变化:总计有 500 个左右的基因发生了变化,包括 48 个启动,453 个关闭。( http://reut.rs/1LSf7q0
在另外一项研究里,研究者们用遗传工程方式“制造”出一批记忆力天生有缺陷的老鼠,而后在它们的“青春期”为它们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给它们更丰富的玩具,更多的锻炼方式,更好的社交环境…… 这些老鼠的记忆力得到改善,最终甚至比正常老鼠都高(嗯,老鼠的记忆力都会提高呢);然后这些老鼠被放回普通的环境与其它老鼠一块儿生活,并有了后代 —— 惊人的是,它们的后代同样拥有相对更高的记忆力!( http://www.technologyreview.com/node/411880/
没多久之前,还有过这样的记载:有过这样一直狗,名字叫“Lucky”。之所以取了这么个名字,是因为她还很小的时候被车撞了,有一只腿被彻底碾碎,于是生还后只剩下了三条腿。再后来她生了一窝狗崽,一共五只,竟然全都是四肢不全的……
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阿诺德·施瓦辛格,他并非生来就像现在一样强壮,是后天练出来的。可是他的儿子却相对于其它孩子“天生强壮”。


丑,好像是个硬伤 —— 这玩意好像也没什么办法通过练习获得;整容当然没问题,但好像也不能遗传。
不过,智商却是可以习得的、可以积累的,又因为这种通过锻炼习得的特性(Acquired Characteristics)竟然是可以遗传的…… 哇!这是多性感的一件事儿哦!并且,这世界有很多人是 Sapiosexual 的,只要够聪明,不怕无配偶啊!于是, 多读书罢,让自己更聪明一点,也为了下一代

为啥我要读经典呢?

——你看,所有的物种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基因,继承了这个物种所有的进化成果,而惟独我们人不行,几千年来文明大爆发的成果,还没来得及写到基因里面,它只能表现为一本本的思想经典。所以了解一些这些书,它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多高大上的人,它只是让你成为一个正常的人,就像一只鸟继承了祖先的翅膀一样,我们承接一下这个物种的进化成果而已。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贵在坚持。


Discovery requires experimentation.
实践出真知。

腹有诗书气自华,胸有笔墨虚若谷

相由心生
内心丰富而柔软
——洗心才能革面
——腹有诗书气自华

越有知越感觉自己无知
用心感受和品味着人间的美好

无病呻吟


这其实是对大部分人的精神苦恼的最简洁而朴素的概括。

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判断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王烁:怎样识别不靠谱的信息

对于官方发布的报道和一流媒体的报道,默认为靠谱,直到被证据证伪;其他来源的内容,默认为不靠谱,直到被证据证明。这两句话的前半句,都是给出简明到底的先验假设,如果你只想到此为止,那么节省了能量,并初步过滤了信息;如果你是一个立意求真的人,则关键词在后半句,不管是什么来源,最终都要靠证据说话。

有书快看

生活就是这样变幻莫测—-一会儿是满天云雾,转眼间又出现灿烂的太阳。

他面前是一片壮丽宁静、碧蓝无边、像光滑的大理石一般的海。在眼光所能看到的远处,海和淡蓝色的云天相连:涟波反映着融化的太阳,现出一片片的火焰。远处连绵的群山,在晨雾中隐现着。 懒洋洋的波浪亲切地朝着脚边爬过来,舐着海岸的金色的沙滩。

秋雨打着人们的脸,一团团饱含雨水的乌云,在低空慢慢移动。深秋,一望无际的森林里,树叶全落了。老榆树阴郁地站着,把满身皱纹藏在褐色的苔藓下面。无情的秋天剥去了它们华丽的盛装,它们只好光着枯瘦的身体站在那里。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观点:为什么要读经典?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童世骏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经典阅读是大学通识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阅读经典就是阅读者对自己所属共同体最优秀成员的倾听”。

经典阅读能够针对青年人实际的思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童世骏教授从三个方面来解释所谓实际的思想问题:第一是认同,也就是“我是谁”的问题,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自我的“认同”问题;第二是“规范”,也就是“我应该如何行动”的问题,当一个人走出家庭、进入大学,之后还会进入社会,会面对“规范”问题;第三是“意义”问题,也就是“世界对我意味着什么的问题”,人会对自己生活在其中的乡村、城市、故土、异乡,充满好奇和疑惑。“经典阅读要履行世俗意义上的精神教育的职能,就必须帮助青年学生顺利地形成认同、内化规范、理解意义”。

童世骏教授说,对于所有人而言,“我是谁”的问题,“我应该怎样行动”的问题,“这世界对我意味着什么”的问题,都是真实发生在当代世界之中的,每个人都要回答的问题。

也就是说,读经典作品,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得到也在做这件事。得到新上的订阅专栏《刘苏里·名家大课》,请了50位知名学者来解读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作品。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张一鸣:为什么要阅读传记

3月20日,今日头条创始人兼CEO张一鸣在清华大学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进行了一场对谈。在对话中,张一鸣分享了在他的成长中阅读对他的影响。

张一鸣的四年大学是在天津南开大学度过,他在大一、大二时看了很多书,人物传记占了很大一部分。张一鸣认为,阅读最主要的作用是对人的兴趣和审美有塑造。看了传记之后,他在后来的择业和职业规划上就更有耐心了。这是因为他看到很多很伟大的人年轻时的生活是差不多的,也是由点滴的事情构成,大家都是平凡人。张一鸣建议现场的清华学生要有耐心,“持续在一个领域深入,会取得对应的成绩。我一直觉得世界上的书,如果只能选择看少数书的话,两类书值得看,第一类是传记,第二类是教科书。 ”

张一鸣说自己是重度信息获取者,除了大学看很多传记,看杂七杂八的书之外,中学也看很多报刊杂志,连报纸中缝都会看。他当时就觉得信息的传递是影响非常大的事情,由于信息传递效率的不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效率、合作、包括人的认知造成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而IT产业就是信息产业,其中信息的组织和分发产生的增值效益最大。“信息已经在那儿,如果没有有效的组织和分发,其实产生的价值就很有限。”张一鸣毕业后无论是打工还是自己创业,一直做的是跟信息分发相关的工作。

在2011年,他判断整个信息传播的介质会发生改变,纸媒为传播介质会转向以手机为传播介质。在这种情况下,做一个垂直业务和一个平台业务相比,他就主动选择了做平台产品。张一鸣认为这也跟看传记有关系,“人们看大的东西特别容易无感,对大的转折一般也无感,是事后才感觉到。”张一鸣说:“人生只能过一遍,无法做审视,你身在其中。看传记有机会去审视,虽然是他人的人生,但你看的时候有代入感,可以看到人在巨大浪潮中的变化。”

张一鸣也分享了他对时代机遇的看法。他说,大的浪潮里会有时机,浪潮一定会有,但会有一定的周期,要等待时机。每个人要找到自己的兴趣、志向或者激情、抱负。创业的机会是你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你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最终,你把它创造出来了。 如果你做的不是你的兴趣,可能因为行业的波动就放弃了。如果是你的兴趣,你相信看到的东西,你就能跨越行业或者舆论的影响。

别问“这有什么用”


作者: 蔡康永

我想念的东西,对一般的台湾爸妈来说,似乎有点怪。
我想学“舞台剧”。
还好我爸不是“一般的台湾爸妈”。
从小到大,爸从来没问过我:“这有什么用?”
“这有什么用?”几乎是我们这个岛上,最受欢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好像上好发条的娃娃,你只要拍他的后脑一下,他就理直气壮的问:“这有什么用?”
“我想学舞台剧。”“这有什么用?”
“我正在读《追忆似水年华》。”“这有什么用?”
“我会弹巴哈了。”“这有什么用?”
“我会辨认楝树了。”“这有什么用?”
这是我最不习惯回答的问题,因为我没被我爸问过这个问题。

从小,我就眼睁睁看着爸妈做很多“一点用也没有”的事情。爸买回家里一件又一件动不动就摔破的瓷器水晶;妈叫裁缝来家里量制一件又一件繁复的旗袍;一桌又一桌吃完就没有的大菜;一圈又一圈堆倒又砌好的麻将,从来没有半个人会问:“这有什么用?”

“漂不漂亮?”“喜不喜欢?”“好不好吃?”这些才是整天会被问到的问题。
长大以后,越来越常被别人问:“这有什么用?”才忽然领悟很多人,是随着这个问题一起长大的。
我不大确定——这是不是值得庆幸的事。一直到,反复确认了“人生最重要的东西,其实都没有什么用”时,才觉得自己运气真好。
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禁得起反复追求。

罗胖曰:
“有用”和“没用”,这两种价值在人生中其实缺一不可。
就像前两天我们搞的送“罗利”活动——
对于商家来说,我们希望他们悟到互联网商业新玩法的用处和妙谛。
对于会员来说,我们希望他们领受欢乐、惊喜、傲娇、友善的情感,而唯独不希望他们过多地在意一款“罗利”的价格和用处。

罗胖60秒:为什么网红脸显得好看?

  1. 最近我看到一个讨论。有人说,“一下雪,我们南京就成了金陵”;然后有人接,“一下雪,西安就成了长安”;再往下接,就是“一下雪沈阳就成了盛京”;“一下雪苏州就成了姑苏”;“一下雪扬州就成了广陵”。

  2. 奇怪,怎么一下雪,今天的城市,就有了当年古城的感觉呢?你想,一下雪,马上就会发生两件事。

  3. 第一是雪在视觉上遮蔽掉了很多建筑的细节,只剩下黑白两色的线条。虽然现代化了这么多年,这些城市的线条风格其实还没有变。

第二个作用,是因为下雪人的户外活动大大减少,和整个城市感觉上就不再是一体的了,产生了间隔感和距离感。

  1. 所以你看,所谓的古风古韵,所谓的美感,其实就是这么两个东西,第一是简化抽象,第二是距离感。

这么说来,那些隔着手机,隔着滤镜看到的网红脸,很多人觉得好看,也就不难理解了。

What

罗胖60秒:读书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1. 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过一句话,他说:在科学研究中最激动人心,也是预示着新发现的短语,并不是“Eureka!”(有了!找到了!),而是“It’s funny…”(有趣的是……)。

  2. 那阿西莫夫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真正有价值的时刻,不是你发现了那个新东西,而是一个新现象看在你眼里,你发现和你以前理解的不太一样,你顺着这个不一样追下去,也许就能有重大收获。

  3. 你看,关于发现,最重要的不是新东西本身,而是你自己,尤其是你自己感受到微妙差异的能力。

  4. 其实不仅是科学研究,我们读书也一样。不会读书的人,是把书当做山,自己去爬山。过程中关心的是,这座山我爬了多少。但会读书的人呢,是把自己当做山,用书来爬自己,关心的是我读了这本书之后,我被这本书改变了多少。

所以你看,重要的是自己的改变,以及对这种改变的感受力啊。

什么是更好的知识?

在生活中,你若是遇到谁带着得意或者鄙视,脱口而出类似以下句子的人,你最好趁早避开他们……
“你连这都不知道啊?!”
“你才知道这个啊!”
“我们早就不玩这个了!”
他们是那种典型的“专刷存在感”的家伙。这种人非常在意也只在意他们当前的状态,他们甚至为了抬高自己的“形象”或者“地位”不惜践踏他人。
并非所有的信息都是知识。这很明显,是吧?
有价值的信息才可以算作知识。
即便是在有价值的信息(即,知识)当中,也有应该价值高低之分,这也应该很明显是吧?
在我眼里, 知识有两种:
无繁殖能力的知识
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显然,有繁殖能力的知识,比无繁殖能力的知识更有价值;繁殖能力强的知识,比繁殖能力差的知识更有价值。
什么叫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呢?最好靠举个例子说明罢。 科学方法论,就是一种有繁殖能力的知识,也是迄今为止我习得的最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它可以让我分辨什么是科学的,什么是不科学的,什么值得研究,什么不值得研究,什么需要验证,什么需要更多的验证,什么样的结论可以接受,什么样的结论不可以接受,什么样的结论有待观察…… 它在我筛选积累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也就是说,有繁殖力的知识,引发思考,引发行动,引发改变,形成新的局面,并且,那些有繁殖力的知识,还会帮助你吸收、理解、运用更多有繁殖力的知识。再比如说,概率、统计,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这个世界之外,甚至可以直接用来赚钱……
什么样的知识几乎没有任何繁殖能力呢?
比如,

“鬯”这个字究竟什么意思,怎么读?
贾平凹的名字里,第三个字读作 wà;
陈寅恪的名字里,第三个字读作 kè(对,就不是 què,就是 kè)
“知识就是力量”究竟是谁第一个提出的?
中国究竟有多少个城市?
地球上究竟现在有多少人口?
没有繁殖能力的知识,倒也不是没用,而是用处不大,甚至可有可无,有点像人类的盲肠,反正在那里,也不知道什么用处,切掉也没什么。
这就好像这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创作美妙的曲调,但我们就是无法全部知道,多知道一个少知道一个其实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若是我们习得创造美妙曲调的方法,我们就也可以创作。虽然我们没办法说那些我们不知道的美妙曲调是废物,我们却也不应该也没必要因为我们自己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美妙曲调而产生什么优越感(可大多数人就是喜欢这种优越感,其实挺耽误事儿的);反之,若是我们真的可以创作,多少有点优越感也应该是必须的罢?
哈,“鬯”这个字我用来举例,也十多年了,对我来说总算是有一点点生产力……这些年里我每说一遍陈寅恪(kè)就要被鄙视一次,也是很奇葩的体验。
一般来说,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可以积累,因为它有积累效应
必须应用,因为它有指导意义
值得传播,因为它可造福大众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的时代里,没有高效的“外脑”(外部存储),谁的“内存”越大(记忆力越强)谁更厉害。于是,那时候,知道的比别人多一点,记住的比别人多一点,确实是有优越感的。
苏格拉底是坚决不写书的,因为他觉得要是脑子里装不下“那点”东西,就实在太可悲了 —— 在他那个年代里,知识总量只有今天这个世界的几亿分之一;而他也确实是那个时代里最聪明的人。在本杰明的时代里,国会议员们长篇大论十几个小时都完全是即兴发挥,全拼谁记忆力更好……
别说那些伟人了,当年我在新东方讲课的时候,也是可以讲十节阅读课可以完全不拿书,带着学生一会儿翻到第 102 页,一会儿翻到 47 页,再翻回第 104 页…… 经常是学生们到了第三节课才发现台上讲阅读的老师竟然手里一直没有拿着书 —— 因为他们一直在台下听着指令忙着翻书 —— 突然之间掌声一片。可那又代表什么呢?只不过是我备课比别人认真一些,讲课讲得比别人熟练一些,仅此而已。
不过,在硬盘越来越大越来越便宜,云存储满天飞的时代里,“博闻”更重要,“强识”却早已不再是什么优势了。
我已经有很长的时间读书不写笔记了。为什么?因为有更大的硬盘了,有无限大的云存储了,更为关键的是 MacOS 有系统级内嵌的全文检索功能。于是,我尽量只买电子书,然后转换成 epub 格式存在硬盘里。读书的时候专心读,有用的地方刻意记住几个关键字,将来用得到的时候,全文检索一下,就可以轻松找到出处 —— 当然也有偶尔死活想不起来关键字要隔上好几天才想起来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写上一两句批注的需求越来越少,若是真有启发,干脆写篇完整的文章算了。也就是说, 把大量用来“牢记”的时间,直接输入到“践行”之中,好像更为牢靠,更为划算。
即便是“博闻”,也不再应该为了广博而广博,一味追求广度;而是应该尽量选择“繁殖能力”的知识,这不就是在提高产能吗?我实在看不出来一个人对豪车品牌如数家珍对他有什么具体的好处(在他并非一个知名汽车节目主持人的情况下),也实在看不出一个人对各种明星八卦明察秋毫的人对自己有什么效率和产能上的提升?天天不看一遍其实天天都一样的“头条”就很难受,其实挺浪费生命的罢。
保持好奇心很重要,但若是竟然养成了猎奇心理,那就算是掉进坑了。 这是个很大的陷阱。年轻人常常因此吃亏,迷恋一些“新”概念,虽然那概念或者那行为一点儿都不新,只是为了显示“与上一代不同”罢了——这其实是很古老的行为模式;有些人甚至即便在成年之后,也要靠不断强造“新”概念才能刷出存在感,这就比较可怜了 —— 因为那些玩意儿根本没有繁殖能力。

每次重读都像初读: 读经典的14种体验

1 经典作品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

至少对那些被视为“博学”的人是如此。

它不适用于年轻人,因为他们处于这样一种年龄:他们接触世界和接触成为世界的一部分的经典作品之所以重要,恰恰是因为这是他们的最初接触。

代表反复的“重”,放在动词“读”之前,对某些耻于承认未读过某部名著的人来说,可能代表着一种小小的虚伪。

为了让他们放心,只要指出这点就够了,也即无论一个人在性格形成期阅读多么广泛,总还会有众多的重要作品未读。

2 经典作品对读过并喜爱它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是对那些保留这个机会,等到享受它们的最佳状态来临时才阅读它们的人,它们也仍然是一种丰富的经验。

任何人如果读过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的全部作品,请举手。

圣西门又如何?还有雷斯枢机主教?即使是十九世纪那些伟大的系列小说,通常也是提及多于读过。

在法国,他们开始在学校读巴尔扎克,而从各种版本的销量来判断,人们显然在学生时代结束后还在继续读他。

但是,如果在意大利对巴尔扎克的受欢迎程度做一次正式调查,他的排名恐怕会很低。狄更斯在意大利的崇拜者是一小撮精英,他们一见面就开始回忆各种人物和片断,仿佛在谈论他们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

米歇尔·布托多年前在美国教书时,人们老是向他问起左拉,令他烦不胜烦,因为他从未读过左拉,于是他下决心读整个《鲁贡玛卡家族》系列。他发现,它与他想像中的完全是两回事:它竟是寓言般的、神话学式的系谱学和天体演化学,他后来曾在一篇精彩的文章中描述这个体系。

上述例子表明,在一个人完全成年时首次读一部伟大作品,是一种极大的乐趣,这种乐趣跟青少年时代非常不同。

在青少年时代,每一次阅读就像一次经验,都会增添独特的滋味和意义;而在成熟的年龄,一个人会欣赏,或者说应该欣赏更多的细节、层次和含义。

经典作品就是这样任何时候都能带来丰富经验的书。

3 经典作品能产生某种特殊的影响:它们要么自己以遗忘的方式给我们的想像力打下印记,要么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

因为实际情况是,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又是因为我们没耐性、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

这种青少年的阅读可能具有形成性格的作用,理由是它赋予我们未来的经验一种形式或形状——

为这些经验提供模式,提供处理这些经验的手段、比较的措辞、把这些经验加以归类的方法、价值的衡量标准、美的范例……

这一切都继续在我们身上起作用,哪怕我们已差不多忘记或完全忘记我们年轻时所读的那本书。

当我们在成熟时期重读这本书,我们就会重新发现那些现已构成我们内部机制的一部分的恒定事物,尽管我们已回忆不起它们从哪里来。

DeepCreator:温故而知新

这种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

基于这个理由,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我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

即使这些书依然如故,我们肯定已经改变了,因此后来这次接触也就是全新的。

所以,我们用动词“读”或动词“重读”也就不真的那么重要。

4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5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我们以前读过的东西的书。
6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从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7 经典作品带着以前的解释的特殊气氛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的足迹。

这同时适用于古代和现代经典。

如果我读《奥德赛》,我是在读荷马的文本,但我也不能忘记尤利西斯的历险在几个世纪以来所意味的一切事情,而我不能不怀疑这些意味究竟是隐含于原著文本中,还是后来逐渐增添、变形或扩充的。

如果我读卡夫卡,我就会一边认可、一边抗拒“卡夫卡式的”这个形容词的合法性,因为我们老是听见它被用于指称可以说任何事情。

如果我读屠格涅夫的《父与子》,或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恶魔》,我就不能不思索这些书中的人物是如何继续一路转世投胎,一直到我们这个时代。

8 经典作品会不断让周围制造一团批评话语的尘雾,却总是把那些微粒抖掉。

读一部经典作品还一定会令我们感到意外,当我们拿它与我们以前所想像的它比较。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要一再推荐读第一手文本,尽量避免二手书目、评论和其他解释。

中学和大学都应加强这样一个想法,也即任何一本讨论另一本书的书,所说的都永远比不上被讨论的书。然而,它们竭尽全力要让学生相信的,事实上恰恰相反。

这里存在一种流行很广的价值的逆转,即是说:

导言、批评机器和书目被用得像烟幕,遮蔽了文本在没有中间人的情况下必须说和只能说的东西——而中间人总是宣称他们所知比文本自身还多。

9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一部经典作品,不一定要教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有时候我们在一部经典作品中,发现我们已知道或总以为我们已知道的东西,却没有料到那个经典文本早就说了(或那个想法与那个文本有一种特殊联系)。

这种发现同时也是非常令人满足的意外。

例如,当我们弄清楚一个想法的来源,或它与某个文本的联系,或谁先说了,我们总会有这种感觉。

当然,发生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一部经典作品的文本“起到”一部经典作品的作用,即是说:它与读者建立一种个人关系

10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如果没有火花,这种做法就没有意义——

出于职责或敬意读经典作品是没用的,我们只应仅仅因为喜爱而读它们。

除了在学校:无论你愿不愿意,学校都要教你读一些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当中,或通过把它们作为一个基准,你以后将辨别“你的”经典作品。

学校有责任向你提供这些工具,使你可以作出你自己的决定。

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学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选择的东西才有价值。只有在非强制的阅读中,你才会碰到将成为“你的”书的书。

我认识一位出色的艺术史专家,一个极其广博的人:

在他读过的所有著作中,他最喜欢《匹克威克外传》,他在任何讨论期间,都会引用狄更斯这本书的片断,并把他生命中每一个事件与匹克威克的生平联系起来。渐渐地,他本人、宇宙及其基本原理,都在一种完全认同的过程中,以《匹克威克外传》的面目呈现。

如果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们就会形成对一部经典作品的想法,它既令人仰止又要求极高: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个名称,它用于形容任何一本表现整个宇宙的书,一本与古代护身符不相上下的书。

这样一个定义,使我们进一步接近关于那本无所不包的书的想法,马拉梅梦寐以求的那种书。

11 “你的”经典作品使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它帮助你在与它的关系中,甚至在反对它的过程中,确立你自己。

但是,一部经典作品也同样可以建立一种不是认同,而是反对或对立的强有力关系。

卢梭的所有思想和行动对我都十分亲切,但是它们在我身上催发一种要抗拒他、要批评他、要与他辩论的无可抑制的迫切感。

当然,这跟我觉得他的人格与我的性情难以相容这一事实有关。

但是,如果这么简单的话,则我避免读他就行了,事实是——我不能不把他看成我的作者之一。

12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

我不相信需要为我使用“经典”这个名称辩解,我这里不用古代、风格和权威等字眼来区分。

基于我这个看法,一部经典作品的不同之处,也许仅仅是我们从一部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但在一种文化延续性之中有它自己的位置的作品那里,所感到的某种共鸣。

我们可以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部早于其他经典作品的作品。

但是那些先读过其他经典作品的人,一下子就认出它在众多经典作品的系谱图中的位置。

13 经典作品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

至此,我再也不能搁置一个关键问题,也即“如何协调阅读经典与阅读其他一切不是经典的文本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有关。例如:

“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而不是读那些使我们对自己的时代有更深了解的作品?”和“我们哪里有时间和闲情去读经典作品?我们已被有关现在的各类印刷品的洪水淹没了。”

一部经典作品是这样一部作品: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校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是经典作品的存在不可或缺的。

14 哪怕与经典作品格格不入的书现在占统治地位,它也坚持成为一种背景噪音。

事实仍然是读经典作品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步调不一致,我们的生活步调无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时间或空间让给人本主义者的悠闲。

也与我们文化中的精英主义不一致,这种精英主义,永远也制订不出一份经典作品的目录来配合我们的时代。

今天,特别深入地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已难以想象,因为新书已扩散到所有现代文学和文化里去。现在可以做的,就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发明我们理想的经典藏书室。

而我想说,其中一半应该包括我们读过并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另一些应该是我们打算读并假设对我们有所裨益的书。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空间让给意外之书和偶然发现之书。

或许我还真的应该重写这篇文章,以免人们相信之所以要读经典作品,是以为它有某种用途。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作品总比不读好。

而如果有谁反对说,它们不值得那么费劲,我想援引纪奥伦:

当毒药正在准备中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支曲调。

“这有什么用呢?”有人问他。
“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支曲调。”

本文选自《卡尔维诺经典:为什么读经典》,作者卡尔维诺,翻译黄灿然。

罗胖曰:

经典的诞生过程,其实是一场博弈和厮杀。
东周那么多经典,孔子和同时那么多人解释和转述。
最后孔子赢了。孔子成为经典。
儒家那么多经典,朱熹和历代那么多人解释和转述。
最后朱熹赢了。朱熹成为经典。
经典,不是一个确定的目录。
经典和物种一样,也是一根演化的链条。

罗胖60秒:学习的方式,不止有阅读一种

  1. 前不久经济学家汪丁丁老师给我讲:在成功人士中,患有“阅读障碍症”的人的比例,是远高于普通人的。

比如,作家格拉德威尔、维珍集团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都是这种情况,他们很难顺畅地读书,但是事业都非常成功。

  1. 这就奇怪了,人不是读书才能学习,学习才能进步吗?为什么有的人不读书还能成功呢?

  2. 你只要深想一层就明白了。阅读成为一种普遍的能力,其实只是近几百年的事情。一般人都需要长期的高强度训练,才能顺畅阅读,而有的人的大脑结构就是适应不了。

因为大脑是几百万年进化过来的,近几百年的阅读需求,进化过程还来不及改变大脑。所以这些人只能通过自然语言,通过与人交流,一样达到学习的效果,甚至效能会更高。

  1. 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他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罗胖60秒:一生的学习有两个阶段

  1. 话说,原来你要是想了解其他人的想法,方法很简单,就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一件事,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是反过来想想,我自己要是在这个处境下我会怎么想,基本上也就可以推断出别人的想法了。

  2. 这个方法,我们这代人用了很多年,一直很好用。但是这几年,你有没有发现,这个方法不灵了。

两个原因,第一,社会在多元化,人和人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

  1. 第二个原因,其实也是因为我们自己在一个领域扎得越来越深,就越不知道不在这个领域里的人,是怎么想的。

有一个词叫“知识的诅咒”。你没有专业知识不行,因为你没有竞争力。但是如果你有了某种专业知识呢?你也就为自己打造了一个认知牢笼。

  1. 这么说来,人一生的学习,就要分成两个阶段了。
    第一个阶段,是学习知识,建立竞争力。第二个阶段,是走出知识的牢笼,重新建立同理心。

刘润:个人思维水平的5个层次

刘润是中国知名的管理咨询顾问。他也是得到App《5分钟商学院》的主理人。在个人微信公号中,刘润分享了一篇文章,主题是, 他是如何看人的。刘润判断人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在谈论问题时,在哪个层面上,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

他把人的思维水平分成五个层次。前两个层次都比较浅。在第一个层次上,思维没有形成闭环,思考也没有逻辑。具体表现是,一会儿说A,一会儿说B,没有自己的观点。第二个层次是,思维没有闭环,但思考有逻辑。表现是,会有符合逻辑推理的观点,但是观点时常左右徘徊,自相矛盾。这两个层次都有明显的缺点,因此很容易发现。

接下来,第三个层次是,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但是,是在比较低的层次形成的逻辑闭环。它的坏处是,持有这种思维的人会困在自己的逻辑闭环中,无法前进。因为他会认为,遇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用自己的逻辑解释。具体表现是,对不同的观点,先表示有道理,然后就快速转折,用自己的逻辑进行反驳。这种人,他过往的经验反而成为束缚进步的枷锁

第四个层次的人,在更高的思维层次,形成了自己的逻辑闭环。这种人在交往时,会展现出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看事物的方法,让人敬仰他过去的经验和知识结构。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就是,会对新事物持怀疑态度,即使自己的认知结构已经出现漏洞,仍然希望用过去的体系来填补这个漏洞。刘润说:“当你站在新的世界逻辑里面,去看这个人的时候,你突然发现曾经特别敬仰的一个人,在新时代却还在用旧有的逻辑来解释新世界,突然之间,你会觉得十分可惜。因为,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然后是第五个层次。这种人会在高层次形成闭环,但是,却能始终保持一种开放心态。他愿意随时打碎自己固有的思维闭环,填补和延伸自己的认知结构。面对这种人,刘润说,即使现在他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量还不如你,你也绝对不会小看他。

以上就是《5分钟商学院主理人》刘润判断一个人思维水平的方法。他把人的思维水平分为5个层次。

最高层次的人,在一个高层次思维水平上形成了自己的闭环,但是同时,又能保持心态开放,随时愿意接收新的知识和信息。

How

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书大抵上分为两种:虚构类(Fiction),非虚构类(Non-Fiction)。读非虚构类的书籍,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让自己获得进步;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看非虚构类的书籍,从中获得的愉悦,感觉更大,因为那种愉悦通常有更为坚实的支撑 —— 进步。而虚构类的书籍,在大学毕业之后已经很少读了,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在那里很难体会到太多的乐趣,更可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已经彻底把获取那种愉悦的途径转移到了影视作品上。
(一)
我读书很快,也因此读得很多,但我从来不强调自己的阅读速度 —— 甚至,我坚持认为 “阅读速度”是个没用的概念,在我眼里,只有“理解速度”,理解速度快,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阅读英文书籍的时候,干脆是在电脑上用键盘敲,边敲边读…… 因为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理解速度甚至跟不上手指头敲键盘的速度。别说遇到生词需要去查了,甚至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手指已经将一句话敲完了,却发现自己的脑子竟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确切意思……
没多久,理解速度开始提高,我也没啥兴趣拿着一本书“一目十行”地读。遇到好书,我会抽时间朗读完,一本二十万字左右的书朗读完,也不过十几个小时,中间断断续续,也能一个星期内搞定。更多的时候,时间花在那些需要停下来认真思考的部分,需要停下来心平气和地开开脑洞的部分,需要反复搜索寻找更多资料与关联的部分……反正,眼球快速移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二)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阅读并没有功利性。完整性阅读,是没办法有功利性的,因为其实完全没办法知道所读、所学的东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核能量。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还没读完(输入),还没消化完(处理),当然也完全没有开始行动(实践),所以,别说发挥核能量了,连发挥一点能量的可能性都很少。
另外一种阅读,我称之为检索性阅读。这种阅读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比如为了支持某个论点去搜索更为精彩、更为经典的事例;又比如为了思考得更为全面,去翻翻不同属性的人群是如何看待某个问题的;再比如,为了以上同样的目的去检索自己已读过的书库……
我总觉得阅读是构成自己生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当然很舍不得降低它的质量。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注意,不是知识泛滥),有个小技巧特别管用: 标题党的文章直接不看了——说实话,即便错过什么了,也没什么可惜。 这个小技巧真的不知道帮我节约了多少时间,提高了多少生活质量。
我从来都懒得接受“碎片化xx”之类的概念,比如,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思考,碎片化时间什么的,谁爱碎谁自己碎去,我才不想要一个碎片化的生活呢。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舍了就舍了,没啥。这种勇气其实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渴望有一点什么,所以就特别害怕错过任何机会。充实的人,是不怕错过什么的,因为已经充实,错过点什么,真的无所谓,机会有的是,错过一大把又如何,反正因为充实而能够相信自己确实有实力终归抓到至少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
所以,一定要读书,而不是把本来只不过是获得知识的辅助手段而已的杂志、文摘、新闻等等当做唯一主要手段。买好书,读好书,读懂好书,然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三)
别人是不可能帮你吃饭的。同样的道理,别人其实是完全没办法帮你读书的。 虽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总是习惯了由老师带着、逼着读完整本书。
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学校其实是一种特别诡异的存在:一个学期好几个月,好几个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完整地读完那么几本书,然后有些老师其实还讲不明白,大部分学生还学不明白…… 于是,生命就那么被浪费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望过去,这几乎是在刻意把学生们变傻、变笨。这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们,“这东西好难的!难到什么地步呢?难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要花很长时间学,然后大部分还学不会、学不好呢!”
最要命的还不是拉长原本可以很短的理解时间,而是让学生们学啊学啊学啊学,就不让学生们用!这是什么道理?你看多少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加起来都十六年了,学了十六年英语,然后竟然从来没用过……
这是我 2011 年 5 月份在上海的 TEDX 的讲演视频 —— 那时候的我,在讲演的时候还刻意使用很多技巧呢,不过,时至今日,我已经完全不用任何技巧了。(补充一句,那年幻灯片中提到的何骞同学还很嫩,所以在这个视频中被“黑”了,可几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是博士毕业,目前在 FitBit 工作……)
说来说去,总结起来就是:别被他们骗了,你本来没那么傻……
(四)
拿来一本书,就好像要打一场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 同样的道理,拿来一本书,不应该是抓起来就从第一个字开始读起,一直读到最后……应该先看看目录,再看看附录,仔细读读前言,也不妨在网上先扫扫书评……要先大致对这本书有个了解,然后再开始行动比较好。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组织方式,但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总是要分章节。每一章其实都是在着重讲解一个概念,它的应用,它的方法论。而陆续的章节,通常是必须理解上一个概念之后才能进一步理解的概念,及其应用与方法论。所以,一头扎入内容之前,最好把这些概念大致过一遍,不理解没关系,哪怕先记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后关系都很有帮助。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有些人从小就学会了并且早就习惯这么做,而大多数人一辈子不会这么干 ——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绝大多数人只具备读半本杂志,看个豆腐块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独立消化一整本书的根本原因。
(五)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刚才输入的东西都有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预期下一步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输入处理的过程。很多人懂得向后总结,却不懂得也应该同时不断向前预期,于是他们只有输入与处理这两个部分。当然绝大多数人除了输入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处理都没有。最终只有少数人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不断循环地“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尽管这里的“输出”某种意义上不过是“伪输出”……
向前预期,常常相当于为“跳读、略读”提供一个安全机制。读着读着,发现作者提出了一个自己已经深入了解过的论点,再往下扫一眼,发现论据也是自己之前了解的,那这一部分就可以安全地跳过了。又由于一直保持着一个预期,再往下读的时候,发现“嗯?怎么回事儿?跟我想的不一样呢?”那就要折回去认真找原因……反之,要是一样,说明自己的跨越是正确的么。
所以说,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 ——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六)
一旦遇到需要分享“如何读书”的场合,我总是会提起这句话:
我有一个奇怪的本领:就是,把一本书拿过来,我即便读不懂,我也能读得完。
这句话总是引来哄堂大笑,可实际上,首先我是认真的;其次,却也更为重要的是,觉得这事儿荒谬恰恰是大多数人其实不懂如何读书的表现。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有一点弄不明白就放弃,那能学会什么呢?
还有一个常见现象:有些书籍就是难懂,因为它的内容结构并不完全线性,也就是说,第二章的内容需要第五章的知识才能理解彻底…… 所以,最终,只有我们这种不怕暂时读不懂,能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再反复来过的人才能消化这种书籍。
(七)
一定要用起来。 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知识无用,这是二货思维,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哪怕巫术都有用,更何况知识。可是不用的东西,没用起来的东西,还不如虚无 —— 因为读过、学过,时间与精力已经耗费了,这可是最宝贵的不可逆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
2000 年,我突击考了 TOEFL、GRE,就跑去新东方应聘出国留学培训教师职位;2005 年开始前后写了两年多,终于觉得自己能用文字讲明白道理了,就写了《把时间当作朋友》;2012 年我学了 Ruby On Rails,就和李路和沙欣哲一起搞出来了一个 Knewone;2014 年我学会了使用 Sketch,就用它设计了若干个 APP 的原型,顺带逼着几个程序员也变成了设计师;2015 年上半年,我读了许多本关于社区建设的书(其中包括那本著名的 The Art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e New Age of Participation),你看我正在打造社群…… 不仅如此,我还帮很多人打造社群。
不用,学它干嘛?这与我读书的原则也是相通的:不用认真读的书,读它干嘛?这与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活得精彩。
(八)
暂时用不起来怎么办?教!我总是重复这句话: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把你学到的,总结好的,琢磨清楚的那些知识(不是胡说八道的那些东西)传递出去,分享给你身边的人。“教”,不一定非要像老师一样在课堂上给一帮学生讲(还不允许他们打断)……“教”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分享”,就是“教”的一种形式。在饭桌上都可以进行:
“我最近读到一个新的概念,特震撼:三度影响力…… 原来肥胖症居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传染的!”
如果你的朋友对此感兴趣,那你就要再仔细一点说明其机理,其作用,甚至用更多的来自自己身边的例子去讲解。在一来二去的交谈中,你会发现自己也还有很多没弄明白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更准确的陈述,需要更精彩、更令人信服、惊叹的论据…… 怎么办?回来改进呗,下次在另外一个饭桌上再演练一次……
所以,我也总是分享这个道理:
分享,不仅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技巧很简单:
真诚,只分享自己确实觉得好的东西;
也是真诚,绝对不能居高临下地装蛋;
还是真诚,对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九)
还没完!别忘了问自己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这是让你真正培养融会贯通能力的方式。所谓的聪明就是这么来的:脑子里有足够多清晰正确的概念与方法论,然后它们之间还有正确应有的关联…… 所以聪明的操作系统总是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方案、更多的可能性。
万一想到了可以“出其不意”地使用的场景,那就赚大了,因为同样的东西到了你的手里却发挥了不一样的作用,你当然与众不同,也只能与众不同。
(十)
与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 —— 这一点真的特别重要。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与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正面的影响力很大;与不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负面的影响力不仅很大也很可怕。
寻找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榜样。
网络时代有个好处,这种人虽然身边并不多见,但网络上却很常见。为什么呢?网络消灭了地域的限制,甚至消灭了语言的限制。我就有个很长期的榜样:Bruce Eckel。我根本不认识他,也没有过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交往,连 email 往来都没有。他是 Thinking In C++ 的作者。十多年前,他在网上发布 Thinking In C++ 第一版的写作计划,然后以极快的速度更新完成…… 毫无疑问,见识到有人这样,就成了后来我写书的时候“雷厉风行”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再反过来说,人家写书都可以这样,我们读书怎么可以拖拖拉拉呢?
别人一年都读多少本书呢?
这不太好统计,但美国人有相对好的统计数据,看看他们吧。随便在网上搜了一下,挑了个比较靠谱的出处。以下调查结果来自于 Pew Research Center:
Among all American adults, the average (mean) number of books read or listened to in the past year (2013) is 12 and the median (midpoint) number is 5 –– in other words, half of adults read more than 5 books and half read fewer.
这个调查结果是,美国成年人平均来看大约一年读 12 本书。
首先要明白,调查这事儿,常常并不完全靠谱,很难知道那些填写调查表单的人是否说的是真话。不能排除有些人不好意思写太少,随便就在真实数字前面加上一个“1”的情况……
也肯定有很多人一年到头也没读过一本书,这些人会把平均值拉下来很大一个幅度 —— 因为大量阅读的人在哪儿都是少数。
又搜索了一下,发现同年度,YouGov/Huffington Post 搞过另外一个调查,结果大抵是这样: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quarter of Americans haven’t read anything in the past year but that most people have read at least one book and less than fifty books over that time. The margin of error is 3.5%.
具体结果是,28% 的人(大约 1/4 多一点)过去的一年中,根本就没有读过任何一本书。
随便推算一下罢。
如果总体上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是 12 本;
其中有 28% 的人一本都没有读过;
那么剩下的 72% 的人实际上每人每年平均读书是 16 本左右;
而这 16 本又是平均值,所以,大约有 36% 的人每年读书 16 本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美国生活的成年人,一年要读 16 本书以上,才勉强算是上中下三等中的第一等。
另外,在上述第二个调查中,大约(只)有 8 % 的人表示自己过去的一年中读过的书超过 50 本。
这里并不排除有些人过去的一年里读了 50 本小说(虚构类,Fiction),而不是知识类(非虚构类,Non-Fiction)。也同样不能排除有一些人并没有说实话…
其实吧,真正好的小说能传递的知识也非常的多,只不过真正优秀的小说其实很少而已。
一般来说,大量阅读非虚构类知识性书籍的人,阅读数量会比普通人大出好几个量级,因为他们除了研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阅读: 检索性阅读,就是为了检索某个理论或者实例甚至只是为了获取一个数字而去快速浏览…… 所以,这些人除了大量研读书籍(还不包括必读的一些论文、杂志文章)之外,还读过大量扫过一眼或者扫了一遍,做过摘要的书籍。
所以,人群中的阅读量分布,大抵上应该是这样一个曲线:


看着很眼熟,是不是?其实跟 复利曲线一个样子啊!


若是把年平均阅读,换成“一生平均阅读”,那条曲线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嗯,你之前见过的那个曲线, 人与人之间差的岂止 10 倍,100 倍都很正常 :


普遍来看,过了一定岁数之后,大多数人渐渐失去了阅读的欲望,最多读个报纸、看看八卦,用阅读作为消遣而已。就连大学里的教授们,相当数量都是拿到一定职称之后就懒得继续了……
我有一位朋友,愉悦资本的戴汨(微信公共账号是 ThinkingSlow),说他的理想是一生认真阅读 1500 本书。他用的措辞很认真,没说是“阅读”,而是“认真阅读” —— 这是耗费好几倍以上时间的决定。他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无论多忙都必须读书,否则就很难过。每次与他约饭,除了谈书之外,沉默的时间居多。仅这一点,我就很尊重他。
其实, 阅读量还受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局限,就是语种。 如果市场上没有那么多好书可读,人们的阅读量自然会下降很多。所以,可以乱猜:美国人的阅读量应该远远大于越南人的阅读量…… 意大利人的阅读量可不小,虽然意大利语相对英语来看算是“小一点的语种”,为什么呢?因为意大利人大多数都是自然的双语甚至三语使用者。
在哪儿都一样,真正尊重知识的人就是少数,古今中外都一样。 对于那些真正渴望知识,尊重知识的人来说,不让他读书是最大的惩罚。而对于另外一种人来说,书完全不是必需品。
每个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是那些关注自我成长的人的最低要求。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低,因为要读的是“好书”,而不是随便哪本书;必须是那种读过之后能给自己带来改变的书 —— 又因为要靠践行来判断是否学到,所以阅读成本其实非常高,所以才更珍惜。
有一本书 , The Leadership Pipeline,中译本叫《领导梯队》, 是《七年就是一辈子》社群成员必读的书籍。

方法:如何进行批判性阅读

耶鲁大学阅读写作讲师艾米丽·乌尔里希(Emily Ulrich)在教学中发现,很多人都不太清楚该如何阅读。接受微信公众号外滩教育采访时,乌尔里希介绍了批判性阅读(critical reading)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学术研究时经常使用到,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批判思考能力。

我们日常里的消遣式阅读,可能只读出了书的内容,也就是“what”,只有继续读出“how”和“why”,完成这三步,批判性阅读才算完成。“how”指的是修辞手法、叙述角度、场景设置、人物设置等;“why”是指作者为什么要通过这些手法去描述这样的内容?作者想表达出什么样的主旨或观点?

乌尔里希说:“当你拿起一本书,还没有翻开的时候,阅读就开始了。这个时候,你要问自己,你想从书里得到什么?想通过什么样做笔记的方法再次激发你的学习?当你合上一本书时,阅读还在继续。如果你要让知识成为你自己的,那你就要消化文本,用批判性眼光重新审视这本书。”

批判性眼光说的是,你要和文本保持一定的距离,独立地进行评价,而不是跟着作者的想法走,她建议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定要有问题意识,时刻提醒自己问问题,比如,“为什么要读这本书?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很多人在读书时会出现“失忆”的状况,比如记不住故事中的人物,隔两天再看时已经忘记了内容。对于这种情况,乌尔里希建议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做注释,这也是在强制大脑进行回想。

她还分享了三个做阅读笔记的建议:首先,圈出书中的基本信息,比如,情节、人物、主要事件、重要地点。这样,就算过了几周,你还能轻易地把书翻到相应内容所在的位置;第二,要对具体的内容做标记。注意作者有没有使用不寻常的语言、意想不到的对话、怪异的文章结构、重复的写作模式、反差很大的形象描写、重复出现的词汇和语言等等。这些细节能够帮你开启一段对话,解释自己的观点;最后,标记出让你产生情感共鸣的语句或者片段,然后记录自己的感想,“无论是你不懂、让你觉得奇怪或者是让你感动的,你都可以记下来。因为,记录感想就是保持一个人在阅读中的参与度。”

选书的基本原则

书是要精读的,必须精,没的商量。所以才更需要认真选书。而书必须自己选。选书也是一种必须习得并培养的能力。别找人要书单,那只不过是给别人制造负担——谁会知道别人应该看什么书?!即便是老师,也只能说个大概。最终,自己要看的书,需要自己找。以下十几个简单的原则,基本上能帮助任何一个正常人做出自己的决定。
1 出版社
每个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尽量选择在锁定的领域里知名的出版社。反正你不能买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精通 Python》——这当然是玩笑,电影出版社没出过这么一本书。
2 作者
靠谱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靠谱。在决定是否花时间精力去读之前,可以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作者。注意,要去了解作者在该领域中的能力,至于作者的其他方面,必须暂时放在一边。
3 版次
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优先选择那些“第 n 版”(n 越大越好)的书。
4 印次
有时,要学习的领域太新,乃至于只有第一版的书。那就要看,有没有那种印次已经很多的书:比如,第一版第 n 次印刷(n 越大越好)。
5 印数
即便最终你不得不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那也最好先看看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其销量没有信心……
6 “编”与“著”
编著这两个字经常放在一起,但实际上有天壤之别。“著”的意思是原创成分更多,“编”的意思是”拿来放在一起”……有的书缺德,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用“编著”糊弄读者。当然要优选“著作”。
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为了习得知识而去读书,多是技术文献之类的“非虚构类书籍”(Non-Fiction)。如果书后没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那这本书不值得读——更多的可能性是,那并非是作者用笔写的,而是他用剪刀浆糊拼出来的东西。这一条格外重要,真的在乎它,就会知道中文书中,可选择数量其实很少。另外,好书的“参考文献”往往相当于一个地图,你按图索骥,就会找到更多好书、经典书。
8 索引(Index)
好的参考文献,或者说,合格的参考文献,是要有详尽的索引的。印刷版的书,没有索引,就没办法检索——那书的用处何止减半!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更喜欢电子书的重要原因:可随时全文搜索!
9 尽量不读译作
这是很有“偏向性”的固执看法(stubborn opinion)。尽管译者永远出于好心,但好心未必带来好结果——这又是事实。既然你决定继续读下去,还是先接受这个建议吧。
更为重要的是,学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根本没那么难,甚至很容易,能不能学,能不能学会,只不过是学习意识问题。
以上几个原则,尽管简单,但是如若你将他们拼起来应用,就会发现,市面上书确实不少,值得看、值得读的真的不多。于是你就释然了,于是你就淡定了,于是你就不害怕精读了……
10 花点时间去读书评
Amazon、Douban上的书评都很棒,尽管也需要一点点的甄别能力(遗憾的是,豆瓣上“书托”越来越多了——读中文有很多“意外的负担”)。
11 看看牛人在读什么
网络时代有很多方法可以去了解牛人们在做什么,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分享。他们正在看的东西,是他们筛选过后的,常常有很大参考价值。注意,是“参考价值”,不一定是“价值”。(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Some Books for Software-oriented Humans,文章作者是 Pat Maddox, Rspec 核心开发团队 2 号人物。)

网络内容质量判断
跟选书一样,网站的内容也常常要筛选。而且,由于在网上发布内容没有类似“出版社”之类的机构“事先编审”,所以,好内容实际上可能比例更低。所以,还是要有一套方法去筛选内容。首先要尽量了解作者,比如,英文的作者,就看看他的 Twitter或 Facebook,如果是中文作者,就看看他的微博。另外,另外,尽管并不总是准确,但排名高的网站比例上来看更可靠一些。尽管很多人对Alexa的排名不屑,但在这些年里它一直是帮我筛选网站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无论是用 Safari,还是 Google Chrome 或者 Firefox,我都会安装 Alexa 插件,以便随时了解一个网站的排名。

心法|怎么读书,才能收获最大?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读书的。”都知道读书重要,但如何挑选一本好书?怎么读才收获最大?……可能很多人都会困惑。

「得到」作者何帆老师,每年都要读数百本书。在这篇清单里,他将自己的心法和盘托出,供你参考践行。

  1. 阅读,首先要打破对书的敬畏。即使面对大师著作,也不能全盘吸收,而是要把知识拆解、重新加工。读前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读书?读这本书我要收获什么?……阅读的最高境界,不是“我注六经”,而是“六经注我”。

  2. 不管是做学问,还是日常阅读,最管用的都是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因此要多读经典、反复琢磨,体会大师解决问题的过程。

  3. 读经典,一时读不懂很正常。读到能理解的部分,认真品味;不懂的地方,不妨暂且放过,继续往后读。隔一段时间再看,或许能找到未发现的秘密。

  4. 要是想搞学问,建议多花时间“啃”经典论文。如果能吃透50篇本行业的经典论文,在所研究的领域就有发言权了。最好有一个学习小组,阅读后一起交流。

  5. 读书要有品味。挑选好书的方法一:看书评。好的书评,不仅会浓缩一本书的背景、内容,还会有书评家精当的点评。能助你快速判断、了解一本书的品质,节约时间。

  6. 挑选好书的方法二:顺藤摸瓜,多读自己喜欢的作者的书。一般情况下,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也比三流作家的一流作品更好。

  7. 挑选好书的方法三:从一本书的参考文献和脚注中,发现“金矿”。

  8. 不要刻意追求阅读速度,也不要纠结于阅读后记住了多少细节。特别是对于文学著作,读完后你感触多大、思考多少,才更重要。

  9. 交叉阅读。我的个人习惯是,一段时期集中读一个主题的书,但会同时读好几本。一是可以换脑休息,二是可以相互参详印证,激发思想火花。

  10. 随手记录。不动笔墨不读书。每一段话,在旁边写上关键词;每一小节,在开头写上内容总结;每一章结束,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同时,总结内容最好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

  11. 建立一套自己的标注体系。比如,精彩的句子下面划道,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五角星、三角形、感叹号、圆圈,都能代表不同的意思。这样,再回头看时,你就能快速懂得笔记的类型和内容。读英文书时,这种标注和笔记体系尤为重要。

  12. 有张有弛。读一本书,不要匀速去看,而要有急有缓。序言部分要吃紧,尤其作者介绍全书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时。遇到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阐释观点时,也要慢下来,多看看他是怎么论证的。

  13. 自建索引。把感兴趣的内容按关键词列出来,不要太多,够用就行,随手写在书后面。对以后查找相关内容很有帮助。

  14. 为写而读。阅读完后,不管是写读书笔记,还是把书中的内容转述给别人,都是好方法。当然,更高级的方式是:将主题相同的书串联起来。是彼此印证,还是相互批驳?观点如何论证,又孰对孰错?……启发自己思考。

  15. 推荐多读以下几个领域的书:历史,历史意识让人更准确把握世界;心理,心理学促成更清晰的自我认识;自然科学,启发你处理问题的角度;严肃小说,增强对人性的体察。

  16. 最后强调一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是所有真理都在书里,人情冷暖、世间百态,都是学问。我们还要学会读这本“无字书”。

李笑来关于挑选一本好书的清单

信息爆炸的时代,有的人能快速甄别出优质内容,高效进步;有的人却无所适从,陷入“垃圾信息”的泥潭。

书籍那么多,如何从中快速挑选一本好的?给你11点建议。

  1. 不要小看出版社的作用,选择在特定内容领域里,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书。比如,阅读电影相关的书籍,首先考虑电影出版社出版的。

  2. 优先选择“XX著”,而不是“XX编”的书。不要以为两者区别不大,“著”表明这本书有很多原创成分,“编”的意思则是“拿来放在一起”,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3. 先花一些时间了解作者在该知识领域中的地位和能力,然后据此判断这本书的价值。如果作者在该领域内籍籍无名或名声很差,这本书就要慎选。

  4. 书评值得花一些时间阅读。亚马逊、豆瓣上的书评都很棒,这些读者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本书的品质,可以作为参考。

  5. 优先选择那些再版或重印过很多次的书。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 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即便不得不买,也最好先看看首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这本书销量没有信心,就更要慎重。

  6. 选择有丰富参考文献的书。参考文献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能力,也说明这本书并非由作者个人“虚构”。如果一本书没有参考文献,那选择的优先级就要低很多。同时,好书的参考文献相当于一个地图,按图索骥会找到更多好书。

  7. 拿到一本书,先浏览它的索引目录,有详细索引的优先选择。有的书,是要前后对照认真阅读的,又或者想回顾前面读到的某个细节,如果没有索引,查找起来会费时费力。

  8. 读一些“浓缩书”是有用的,比如「得到」里的《每天听本书》。它可以让你快速了解一本书,然后再决定哪本书值得细读。实际上是为你增加了一套筛选机制,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9. 多阅读经典作品。经典作品能流传多年而不衰,自有其道理,这本身就是时间帮助我们筛选的结果。

  10. 多看看牛人在读什么。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分享,他们会乐于分享出自己正在看的东西。多关注这些牛人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分享的读书心得,甚至是网上很容易找到的“大佬书单”,这些都极有参考价值。

  11. 好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份优质书单。锁定一个优秀作者,及时关注他的新动态,横向阅读他写的其它书和推荐的优秀作品,既能保证阅读质量,又能提高阅读的系统性。

Experience

读书,一个人拉起一支队伍

1
——————
我是个卖书的。
勉强也算是个读书的。
但是,究竟什么是读书呢?

2
——————
某一天,我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某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
观众哪里是在看什么节目?人们只是在通过电视节目这个“中介”,在和他们平时无法交往的人交往。

真人秀,是和大明星交往。
电视剧,是和虚构的人交往。

所以电视上只剩真人秀和电视剧有收视率。

要作秀、要聊天、要八卦、要窥私、要攀比、要羡慕嫉妒恨,这些人性万古不变。
不断变化的,是技术。

一部媒体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类因为不能扎堆见面聊天,而想出各种权宜之计的历史。

所以,一切内容,本质上都是社交。

只不过会受到不同时代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变形。

我终于知道读书是什么了。

3
——————
不是不想当面聊天。要么太远、要么隔世,只好“写信”。
书,就是另一个时空里的人写给我们的信。
有的,是一个人写给千秋万代后人的信。比如那些哲学经典。
有的,是一个人看了很多别人的信之后,重新编辑整理、加入私货,又写给其他人的信。比如历史。
把所有的书拆碎了打回原形,其实还是人。

4
——————
在印刷技术时代,读书,是我们和人隔空交往的成本最低的方式。

5
——————
在互联网时代,不同空间里的人可以直接交往了。电话、QQ、微信、弹幕、直播、真人秀。
社交一变,读书这事就跟着变。
更多人拿起了手机,放下了书本。
于是有高人骂——碎片,浮躁,浅薄。

6
——————
高人们息怒。
别被“作为印刷品的书”绑架了。
只要社交本能还在,读书就还在。

在手机环境里,人们的阅读量实际上是在猛增的。
你别嫌到处都是鸡汤,那些人原来是连鸡汤都不读的。
你也别嫌碎片化,那些碎片时间以前是干脆浪费掉的。

7
——————
但是为什么读书好像越来越难?
还是得回到那句话——
读书的本质是跨时空社交
人能用于社交的时间就那么一丁点。
直接交往越方便,间接交往就越稀少——我能看他的视频直播,为啥还要读他的书?
同时间的交往越方便,跨时间的交往就越稀少——我能看今天的小鲜肉撕名牌儿,为啥要看几百年前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互撕?

8
——————
所以,不是人们不读书。
而是在社交这个战场上——

活生生的人战胜了被文字加工过的人。
今天的人战胜了死去的人。

9
——————
呼吁别人读书,是没用的。
能做的只有两件事——

让活着的人更尊重读者。包括尊重读者的时间和智商。
让跨时空交往成本更低。比如像罗辑思维这样做知识的“转述”服务。

10
——————
反过头来,再问一句,社交是什么?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交使我们成为自己今天的样子。

  • 读书,是一种奇妙的社交,把我们的社交圈扩展至所有时空。
  • 读书,是把别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见识。
  • 读书,就是和一切过往雄杰秉烛夜谈。
  • 读书,就是用最低的成本成全一个最好的自己。
  • 读书,就是把有限的一生多活几遍。

11
——————
读书和人类一切其他精神活动一样,充满了贪嗔痴。
比如,为什么一定要读名人传记?

有如下理由——

  1. 在别人的生命里,多活一次。
  2. 用别人的欢乐讨好自己,借别人的悲伤尽情宣泄。
  3. 快速打穿一个陌生知识领域。
  4. 用别人的实战解决自己的问题。
  5. 知道挨多少顿打才能成角儿。
  6. 别人只知道他有多么伟大,而你知道他很多时候没那么伟大。
  7. 知道伟人的缺点,有机会多次地原谅自己。
  8. 据说在公共场合读传记比较容易遇到高质量的搭讪。
  9. 任何人拿伟人吹牛逼,你都可以比他多知道一点。
  10. 放在书架上,让一众牛逼人物老老实实陪自己一辈子。

以上,并不都是美好的。

但是生命因此多了一些支点。

12
——————
松浦弥太郎说,“书是用来读的,不是装饰品。读了就可以处理掉。”
读书如见客。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留它干嘛?

2016年,世界读书日,我们一起把读书打回原形。

书本身就是许多有趣的人。
一些有趣的人本身就是书。
这些书通向更多有趣的人。

你要心灵鸡汤,我要高能胶囊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叫《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光看标题,你会觉得这是一锅心灵鸡汤吧?
错了,这是一颗知识浓度极高,又美味可口的高能胶囊。
作者王烁,是一个我很佩服的读书人,过去五年,他至少读了 200 本以上的英文原版书。

回归常识,阅读不是存储
——————————————
读书成痴的人,有一个危险,容易变得迂腐。进得去,出不来。

王烁的妙处在于,再深奥的理论,他也有办法活学活用到日常生活和中国情景里头。比如:

  1. 如何用“延迟接受算法”推演,让高考志愿填报不留遗憾?
  2. 怎么通过“边界意识”知道,二孩养育该怎么分配爱?
  3. 怎么从诺奖得主的新书里,学会在旅游景区避免挨宰?
  4. 如何依据心理学家的“思维兵器谱”,回答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
  5. 从经济学家费曼的自传里,读出获得自由、获得性,以及怎么赌博挣钱?

……

咱们不用把读书看得多高,其实读书都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
跟着书走得再远,如果不能回到常识,回到我们自己面对的世界,读再多,不过是个存储器。

人在墙里,书就是垫脚石
——————————————
王烁常常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这幅画——
因为经验、见识、环境的差别,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会有各种各样的“障”,就像面前横着一堵墙。

书无非是垫脚石,帮助我们看到墙外面的世界。

罗胖做读书脱口秀、做知识服务卖书,书读得不算少。但有个短板,英语不够好,读得慢,好多书只能巴巴地等着有人翻译好了再看。
王烁是财新传媒的创始人之一。他最近十年几乎只读英文书,而且是把阅读重点放在英文世界最新出版的经济、社会、新知领域。
他是先我一步,接触了这个世界最前沿、最敏锐的思想资源。

他读英文书有两个特点:

  1. 不糊弄:他是那种遇到陌生单词,立刻、马上、现在就查的人。
    一本书,他看得

  2. 爱总结:他常常试图用一句话概括一篇文章讲什么,这是他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
    一本书,他看得

有这两点我就认定,跟着他,又靠谱,又省力。
《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是他最近五年读书生活的一次归纳、盘点和整理。

通过这本书,他画出了通往这个世界最前沿思想资源的路线图。
站在这些书上头,能看到更真实的世界,更浩瀚的宇宙。

省时间,书要挑着读
——————————————
读不读书,读多少书,只是个时间分配的决策。我们每天要上班挣钱、下班约会,应酬客户,打点老板,应付父母,哪一样不得花时间?
忙碌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读书来杀时间。
焦虑的时候,需要的是帮人省时间的书。
王烁恰好是这么一粒富含营养的浓缩胶囊。

省时间,增能量。
这本书里,王烁开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书单,列出最近这 5 年,他读的 205 本书中:
●什么书“不可不读”,
●什么书“不妨一读”,
●什么书“不如不读”。
那些“不如不读”的,有不少是名头不小,在畅销排行榜上的。他三言两语说出自己的理由。
有点毒舌,十分过瘾。

我特别喜欢这书里的最后一句话——
让一部分人先读起来。
你懂的。

流浪大师沈巍:一个矛盾的投影

沈巍被其他人赋予的“清醒感”,是观众愿望的投射。沈巍是上海地铁里匆匆上班族的反面,他也是许多中国逻辑的反面。

一位流浪汉在2019年的中国爆红,让我们始料未及。

他被赞誉为“流浪大师”,在上海路灯下诵读《战国策》《尚书》《论语》的小视频在网上被疯传。他的语录被口口相诵,被转发,被奉为是金句真理。这位叫做沈巍的流浪汉,今年52岁,曾是上海某审计局的公务员。在他的自述中,父亲的逼迫让他学习审计,成为公务员,而他自己更喜欢读书、捡垃圾,也享受在街头流浪时,过隐士一般的生活。

网友在他住的地方彻夜等待,直播博主从远方追到上海专为目睹他的真容,好几个网红扬言要嫁给流浪大师。这几天的沈巍爆红闹剧刚刚落下帷幕。

他身上承担的流量,投射出了中国人太多的焦虑和对现实的逃避。在熙熙攘攘的中国都市空间中,在流量为王、注意力稀缺的网络上,沈巍携带的某种癫狂而神秘却又富有智慧的色彩,给予了许多只依赖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平台消遣娱乐的国人,一些携带在中国文化图谱中的“出世感”。大众对他生存逻辑的认同,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逻辑的困惑。在“任人唯才”和消费主义当道的都市中,沈巍的存在给许多关注他的人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状态的可能性。

“入世”的中国城市空间和破裂的逻辑

学者大卫•哈维曾经批判中国的城市化,他大意是说,中国的城市化和世界上任何一处地方一样,都是一种资本吸收,中国的城市有同样的购物商场、高速公路、汽车,大家做着同样的事情,看起来和别的资本主义社会一样,没什么特别的。

中国的城市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同质化的舞台。而生活在这个空间中的中国人,在任人唯才的社会逻辑中工作、生活。中国的老百姓大多相信只要勤奋努力,最终就会致富,只要学习读书,最终会有好的工作落在自己头上。

然而,沈巍的疯癫和他反直觉式的生活方式,打破了许多现代社会的寓言。这些寓言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要通过高考、升职、考公务员等方法成为世俗意义上的“正常人”和“成功者”,但沈巍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击碎了寓言的正当性。尤其当有谣言中的“复旦大学高材生”这样的头衔加持时,沈巍的生活选择,更变成了具有正当性和富有智慧色彩的“都市神话”。更何况,他有上海户籍,曾经有一份看起来体面的“体制内”工作,他甚至银行存款有五位数。沈巍选择流浪,给许多希望在城市立足的人,留了一块非世俗的宽容的余地。沈巍的存在和爆红,宽慰了许多挣扎在城市空间中的真正意义上的流浪者。潜台词是:你看,一个本能过得体面的上海人,不是放弃了所谓的光鲜,在街头流浪吗?

某篇讲沈巍的爆款文章中,一位作者写出了如下的鸡汤

“流浪汉沈巍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人要想幸福,应该尽量降低对物质的欲望,去追求你的灵魂所爱。”

以及,

“看看一无所有的流浪汉沈巍和身价数十亿的CEO张朝阳你就知道,住别墅的人,未必比住桥洞的人幸福。”

这样的句子在各种文章中屡见不鲜。其实到头来还是点明了在现代社会中被消费主义捆绑的生存逻辑中,存在着“幸福”和“消费”的必然矛盾,也在这样消解着种种奋斗神话对人的吸引力。

“追随沈巍”的中产阶级和中产以下的些许无力和无奈,画外音是在为物质虚无主义背书——拆解掉物质和幸福的等式以后,即使许多人被阶级天花板挡在了下面,仿佛场面也不再那么难看了,因为物质也可能会导致不快乐——那索性不如像沈巍一样,摔破世俗期待,做一位抗拒正常生活的明白人。

某种层面上,沈巍的存在消融了一些“奋斗创造美好明天“这个承诺和”奋斗丧失其功能性”现状之间的矛盾。

流浪大师是纯真愿景的投射

福柯曾经分析过,疯癫是‘社会空间’的一个知觉对象,它是在历史过程中由许多方面建构成的。我们对于疯癫的认知和对于我们自身在“疯癫者”身上的投射,是一种集体动作。在沈巍事件中,主角因为其疯癫、不循常理的做派,成了许多人崇拜和效仿的对象。

这种延续了许多年的“入世”逻辑,能概括出许多年轻人——也是沈巍闹剧消费者——的奋斗目标。

在“三和大神”当道、“流浪大师沈巍”爆红、和马男波杰克的虚无主义台词广为流传的年头,当奋斗神话破产的年头,我们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让人们宁愿去“出世”,去崇拜一个流浪汉、一个似是而非的“隐士”,也不愿继续相信“奋斗改变命运”。

三和大神是指栖身在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景乐新村北区三和人力市场的一群打工者,他们以打短工或者日结为生,号称做一天可以玩三天。这些打工者有的甚至没有身份证,身负债务,与家人鲜有来往。失去了身份证的大神,由于无法购票,甚至无法离开三和地区。三和大神的定义同时也有精神方面的因素,往往有着过一天算一天的豁达精神,不畏死,不惧穷、苦、脏。由于三和人才市场治安混乱,2017年8月,三和人才市场被警方整治。

在抖音和快手承担了许多人多数休闲工具的时候,许多广为传播的碎片化的视频拼凑起了许多“套路”的叙事——也就是人们常常认可的流行文化的线路。比方说,有些快手和抖音的小视频或是自制的“土味偶像剧中”,往往会有拜金女主被甩、势利有钱的人最后被打脸、渣男结局很惨、兄弟情、闺蜜情等主题的故事。这些被压缩在十几秒的小故事,往往有许多纸片人般的主角以及俗套的台词,在用夸张而尴尬的表演中,叙述了背后草根内容创造者所要表达的动机。

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动机简单而明了:厌恶复杂、世故而阶级分明的都市社会,想要回归单纯,拥抱真实。

自然而然,沈巍瞬间成为了这种追求的代言人。

在许多评论沈巍的文章中,我们能看到评论者对他一致的评价:沈巍是在追求功利的社会中的一缕清风。在他爆红以后,许多人去蹭他的流量,


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中,沈巍被一群年轻漂亮的网红包围,其中一位网红正在对着手机摄像头自拍。这个极为经典的情景也被一些知识分子解读为“一个清醒的人被一群疯子包围”。

沈巍被其他人赋予的“清醒感”,是观众愿望的投射。沈巍反消费主义、反世俗的态度,被观众神化成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精神,他也被推上了神坛。高级知识分子从沈巍身上看到了流量网红们的病态;普通的快手、抖音用户在沈巍身上看到了生活更多的可能性;焦虑的都市人在从容不迫的沈巍身上看到了他很有治愈感的心理状态;体制内的人在沈巍身上看到了对铁饭碗不屑一顾追求真我的精神。

沈巍是上海地铁里匆匆上班族的反面,他也是许多中国逻辑的反面。

冯唐






《师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劝学解》韩愈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觗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疐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繇其统,言虽多而不要其中,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

《劝学》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本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如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牙,也没有强健的筋骨,是一种缺乏强力的软体动物,但板结的土壤遇上了它也能变得松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都知道,蚯蚓多的田地里土壤必定疏松。这么软绵绵的软体动物靠什么生活呢?说来大家也许不信,它吃的是我们牙齿碰一下就发痛的沙土,它饮的是地底下的黄泉。如果哪位老兄要问:“它凭什么如此厉害呢?”我想也许是它有幸没有我们人类那两条会走路的腿,也没有我们那张会说话的嘴,所以不至于像我们那样上上下下地跳,更不会像我们那样四处大吹大擂地闹,它成功的关键就是专一,而专一又来于它的恬静。《劝学篇》中说螃蟹有六只脚,其实螃蟹本来有八只脚,再加上前面两个坚硬锋利的螯。不过,这么多脚这么多硬的螯有什么用呢?它连自己栖身的洞穴也不会挖,一辈子都寄人篱下,挤在蛇或鳝鱼的穴中混日子。说真的,螃蟹一辈子活得如此窝囊,就是它的那八条腿害了它,腿一方便就喜欢四处游逛,四处游逛就浮躁好动,就像我们今天学校里患了多动症的小学生,屁股一沾凳子就想去打球,打一下球又想去跳高。浮躁好动就难得静下来,静不下来又怎么能专心致志呢?
——戴建业

《孟子·告子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邹县东南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Thus when Heaven is going to give a great responsibility to someone, it first makes his mind endure suffering. It makes his sinews and bones experience toil, and his body to suffer hunger. It inflicts him with poverty and knocks down everything he tries to build. In this way Heaven stimulates his mind, stabilizes his temper and develops his weak points.

暑期书单 | 值得让孩子读的3本好书

你好,我是吴军。

暑假到了,我给孩子们列了一份暑期书单,这里有3本中学毕业前必读的好书。

如果你的孩子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这些书同样值得你关注,也欢迎你分享给身边的孩子和家长们。

祝每个孩子都能读书愉快!

—————————— 1 ——————————
重要的是
成为精神高贵的人

一个长相平平、一无所有的家庭女教师,一路不甘压迫、不改本色,始终争取自由平等,同时又大胆追求爱情,最终收获了挚爱之人的尊重和真心。

没错,你一定猜到了,这就是《简·爱》。

它不是贫苦孤女逆袭上位的庸俗故事,而是对“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最好解读。

这本书可以说是全世界青少年必读的文学经典,如果你有女儿,这本书尤其值得给她读,可以帮助孩子思考:以后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2 ——————————
永远向前
是生而为人的必然选择

美国学者房龙是一个能把历史写出哲理和趣味的人,他每本书都值得读,如果只读一本,就读《人类的故事》吧。

房龙讲,历史问题也许没有确定的答案,但不变的流淌在每一代人血液里的进取精神,是人类最宝贵的特质。

当苏美尔人把芦苇杆压在泥石板上,写下第一个楔形文字时;当印欧人舍弃自己熟悉的家园,迈出漫漫迁徙长路的第一步时,进取的种子就深埋在人类的基因里。

如果长大后的某一天,你的孩子突然丧失了前进的动力,甚至开始思考为什么要日复一日地往前冲,《人类的故事》会告诉他:不要彷徨,这是你生而为人的必然选择。

—————————— 3 ——————————
低头要认得脚下的昆虫
抬头要认得天上的星星

从一到无穷大》是我的数学和天文学启蒙书,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它教我用一种创造性科学思维,去理解这个世界

这本奇书的写法非常有吸引力,从数学发散出去,用从一到无穷大的数字,把物理学、生物学、宇宙学最有趣的轴心思想串连起来。

这本书之所以能在科普界登峰造极,跟作者伽莫夫有很大关系,他是世界顶尖的科学家,是“宇宙大爆炸”和“遗传密码”理论最早的提出者之一。有人问他为什么写科普,他说:“我喜欢用清晰而简单的方式看待事物,在试图为自己简化事物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为他人做同样的事情。

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激发孩子对科学、对身边世界乃至整个宇宙的兴趣,而不至于到了大学,还是低头不认识脚下的昆虫,抬头不认识天上的星星。

120周年诞辰 | 祝这位“史上最强硬汉”生日快乐

原创: 薄言 罗辑思维 2019.07.21

今天是海明威120周年诞辰,你身边的高端局肯定少不了聊起关于他的话题。

但除了海明威,还有两个人也值得你和朋友聊一聊,那就是老舍和川端康成。

他们有很多共同点:1. 都是作家;2. 今年都是120周年诞辰;3. 命运相似,最后都以自杀结束了生命。

向大师致敬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他们以及他们的作品。

今天这张清单,就带你了解这三位文学大师,让你在朋友面前有话可聊。

一、 海 明 威
太 阳 照 常 升 起

  1. 海明威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硬汉。整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明威沉迷于冒险和打猎,并多次以各种身份亲赴战场。一战期间,他在一次救助战友时意外受伤,事后医生从他身上取出了两百多块炸弹碎片。

  2. 海明威的写作风格也非常硬汉,甚至出现了一种文体就叫“海明威体”,也就是没有任何废话,没有感叹号和形容词,逗号特别少,几乎几个字就是一句话的极简文风。很多作家都模仿过这个风格。干净利落的写作风格,也是海明威在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之一。

  3. 1961年,因为病痛折磨等一系列原因,海明威把一杆双管猎枪塞进了自己的嘴里,扣下了扳机。

  4. 如果你想了解海明威和他所处的时代,可以从他的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读起。书中角色几乎都取材于真实世界的人和事,描写了一战后年轻人变得颓废而堕落的故事。扉页上“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成了当时一代人的标签。

二、 老 舍
四 世 同 堂

  1. 老舍是近一百年来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也是当之无愧的语言大师。他26岁正式登上文坛,一生写下了八九百万字。如果做个类比,他对现代汉语的贡献,就相当于莎士比亚对现代英语、普希金对现代俄语。

  2. 老舍原名舒庆春,把“舒”这个姓拆开就是他的字“舍予”。予是古文中的我,舍予就是要舍弃自我。老舍经常安排他作品中的人物,在走投无路时投水自尽。而他自己的人生,也好像早就在作品中彩排了无数次。1966年,老舍自沉于太平湖底。

  3. 老舍作品的魅力,在于用细节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中国人的真实处境。读他的作品,你能读到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比如,他在《四世同堂》里写到: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太平年月,他有花草,有诗歌,有茶酒;亡了国,他有牺牲与风骨,即便前面是监牢与死亡,也毫无恐惧与不安。”

  4. 《四世同堂》是老舍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讲述的是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故事。但其实七七事变爆发后,老舍就离开北平,参加了抗战宣传工作。1943年秋天,他的夫人带孩子来和他会合,向他讲述了北平沦陷区里的生活细节。《四世同堂》的人物和故事,就是根据这些讲述虚构出来的。

三、 川 端 康 成
雪 国

  1.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继泰戈尔和约瑟夫·阿格农之后,亚洲第三位获得该奖项的作家。他的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日本近代文学乃至整个日本文化中对审美的表达和追求。

  2. 1972年4月16日,川端采取口含煤气管的自杀方式离开了人世,未留下只字遗书。这不奇怪,早在他自杀十年前,他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3. 假如你不了解日本文学,对温柔与暴烈并存的日式极端审美又感兴趣,推荐你先读《雪国》。《雪国》是二十世纪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它将日式传统物哀式美学和西方文学技巧结合,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日本文学作品之一,也是世界了解日本美学和日式审美的教科书。

  4. 《雪国》融合了川端作品中最大的两个主题:爱情和死亡。但他的笔下,没有过分渲染爱情的悲喜,也不刻意制造激烈的冲突,只有感伤、虚无的情境。就连故事最后,他描绘的死亡情节都充满了绝美的意境。

想了解日本美学的集大成之作,推荐阅读《雪国》。

K2pdfopt

一个 PDF 工具,将 PDF 文件重排成 Kindle 和手机可以阅读的页面大小。

为了证明自己比互联网功能多,许多大学图书馆都将资源投入到室内设计和建筑物的翻新,或在”炫目的技术”上投入大量资源,例如 3D 打印机。但是,学生通常最喜欢图书馆提供的最简单产品:一个安静的地方进行学习研究,打印论文、以及获取书籍。

– 《大学生只需要普通图书馆

Reference

  1. 真格王强:什么样的书是一流作品?
  2. 《译林》杂志四十年:通俗小说的启蒙之路
  3. 阅读:比尔·盖茨的2019夏季书单
  4. 罗辑思维书单
  5. 关于青少年暑假必读书目的清单
  6. 关于《李翔商业内参》年度金句的清单
  7. 如何像高手一样读书?
  8. 读书,为什么要和高手在一起
  9. Standard Ebooks
  10. 过去5年,比尔•盖茨重点推荐了这50本书
  11. 钱钟书《围城》:年少不懂方鸿渐,只能吃尽“闭门羹”
  12. 疫情之下:反思改革历程,当重读马克思
  13. 教育部推荐阅读的90本好书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