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Desire

无欲而无求,浴火必焚身。

你消费得越多,就需要消费更多。一旦停止消费,你就会感到无聊。

《我无聊,怎么办?》

笔记体系

下半身决定上半身——人数
上半身决定下半身——人才

脱衣的庸俗
穿衣的高雅
——某女星

Why

论单身男青年定期打飞机之必要性

作者:丁小云

有时,我会有这样一种想法,即每一次打飞机都是一次大屠杀。同理,戴套儿嘿咻也是大屠杀。当然,如果细究的话,即使是以受孕为目的的嘿咻,也只有那些精子世界里的菲尔普斯们有可能成为幸运儿,而对于其他精子来说,那同样是一次必死的征程……

但是,如果你一直禁欲,精子也不会一直活着,它们可能会死在你的身体里,变成死精,而长期禁欲的后果就是会增加你患上前列腺炎的概率。

在《北京青年报》上曾看到一位男科专家说:“长期禁欲可能是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之一。从这点上也可以证明规律的性生活对保护前列腺的重要性。”这位男科专家进一步指出:那些在外打工的男性,如果性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患上慢性前列腺炎,也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我想了想,在我认识的人中,有几个人的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可能一年只能回一两次家,现在基本都饱受前列腺炎之苦。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能证明他们在外工作的那些年没有“乱搞”?他们可能对定期打飞机这样的事都会有罪恶感,他们的确是标准的“好男人”。但问题就是,“好男人”就活该得前列腺炎吗?

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人生,跟他们年轻时所接受的那种阴险或愚昧的“性教育”息息相关。

我始终认为,关于性的真相并不会毒害年轻人,最毒害年轻人的是那些关于性的谎言,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别有用心的人最喜欢编织种种关于性的谎言,其中“手淫有害论”就是最恶毒的谎言之一。例如很多人都将“一滴精,十滴血”这一陈腐谬论搬出来,并说年轻人如果打飞机就会大伤元气,身体就会一点点垮掉,而某些年轻人也因此悔恨焦虑、惊恐不安。众所周知,健康男性一次射精约射出5毫升左右的精液,而现代医学对于精液的研究结果是:精液的98%左右是水分,其余2%左右是蛋白质和核糖核酸,还有极少的微量元素,如锌等。

只要不是过度频繁且毫无节制,定期适度打飞机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孙云晓和张引墨合著的关于校园性问题的著作《藏在书包中的玫瑰》中有这样一段话:“在现实生活中,也确有一些青少年因手淫而精神萎靡,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悔不欲生。其实,手淫的害处并不在于手淫本身,而在于‘手淫有害论’带来的心理挫伤手淫后的恐惧心理、犯罪感、自我谴责、悔恨心理才是一切手淫危害的真正根源。”

在本文开头,我说每一次打飞机都是一次大屠杀,这只是一个玩笑。如果你是一个没有固定性伴侣的单身男青年,或者你是一个搞异地恋的男青年,为了你的前列腺的健康,你还是定期适度打飞机吧,让你的精子带着希望出征,这本来就是它们期待的宿命,同时也是它们存在的意义之一……

此番歪理邪说来自豆瓣

罗胖曰:

曾经在微博上有人和我抬杠——
“有本事你一天打十遍飞机,连打三个月,看看什么后果!”
嗯,那位兄弟,给你普及个常识啊——

脱离计量,不谈疗效;
脱离成本,不谈质量;
脱离次数,咱就不谈打飞机了。

色情上瘾的本质
——即时的反馈——快感
——自行解决——方便
——心理宣泄的需要——畸形的心理导致,够不着又想要,想象素材
——人成长的特定阶段,最终通过高级趣味替代低级趣味,历史、科学、文化、政治、宇宙…

你凭什么说A片不道德?


连岳

某大学生给连岳的一封信:

连先生您好,我是一个大一学生,因农村出生,大学以前没看过A片,肯定是没机会接触到,所以并不是不会看。而现在可以轻易的看到A片,又使我对道德产生怀疑。

我困惑的是,为什么日本、美欧发达国家那么多人在拍A片,她们就为钱吗?她们那么年轻漂亮好像也很聪明伶俐,做别的工作不好吗?她们不怕自己的亲人看到吗?妓女似乎还比较隐蔽,可A片全球能看到,她们怎么会那样?越富有的国家越开放,肉体的开放,那难道我们国家即将会有A片产业的到来了吗?我们的肉体观是不是错误的?肉体的忠贞或许根本就不存在的?

我很多困惑。先问这些吧,愿您能帮我解答。

谢谢!!

以下为连岳的回信:

道德怀疑的大一男生,你好!

1、A片合法化的国家,绝大多数人拍A片是为了钱(可能有少数人是为了兴趣吧),这是一门生意
2、当然,我认为拍A片是为了人类和平也说得过去,日本人不拍A片,盲目的仇日情绪会比现在强悍得多——这样说会不会让你好受一点?
3、不年轻不漂亮,拍的A片有谁看呢?如果一个人选择拍A片,一定希望自己最红,全球都能看到。
4、道德只宜律已,不宜律人。比如你认为A片不道德,打死也不会去拍,你在言行合一中得到了道德陶醉感,这是你自家的事。但是你不能用你自己的道德去强迫他人的自由选择。
5、事实上我认为A片演员比绝大多数宗教徒更有道德。她们努力工作、赚钱养活自己、愉悦观众,从来不说教,她们诚实。而我接触的许多教徒,在咒诅绝大多数人进地狱的道德优越中,将自己变成虚伪的人——事实上,他们宣扬的道德戒律,他们可能一条都做不到。
6、如果你看这些A片,勃起、肉体上爽到了,你应该感谢她们。你看的肯定不是正版(这不怪你,毕竟我们这儿没地方买),事实上等于你偷了她们的钱。一个小偷怎么能指责失主没有道德呢?
7、我希望我们国家的A片产业能够到来,那时候的国家比现在更有道德。
8、不要以为我们国家现在没有妓女,没有A片;只不过我们像虚伪的清教徒一样不承认罢了。
9、是的,你的肉体观是错的。你看A片了,想必你也手淫了,按你所谓的“肉体的忠贞”,你只能娶你的右手了——如果你不是左撇子的话。
10、好好享受你的A片,别老想着给那些女主角找更体面的工作。你自己以后的工作都不好找呢。

本文作者 连岳,文章由 陌上花开 推荐。她希望大家关注她的Reading公众号(微信号:reading1015)。

非常感谢大家创作或推荐好文供大家分享学习,有关稿费支付及知识产权事宜请发邮件至dushuren#luojilab.com(#换成@)

罗胖曰:
本文观点,仅仅适于写文章,不适于口头对话。
不然,会遇到以下反驳——
1.你为什么不让你妈你妹去当鸡?
2.你是不是很喜欢嫖?
3.你那么喜欢嫖,你家里人知道吗?
辩论,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因为观点差异,而是视野悬殊。
所以,《老子》才说——
信言不美,善者不辩” 。

人心不古——致年轻


作者:马伯庸

那天和朋友们吃饭,朋友不断唉声叹息。我们问他怎么了,他说有个表妹,九二年的,整天就是在QQ空间和朋友圈里晒自拍,要不就谈论各种韩星,基本没法沟通。大家一听,都纷纷倒起苦水来,说现在的九零后责任感差,不合群,个人主义至上,贪图享受,整天搞些不知所谓的娱乐,跟咱们小时候那没法比,以后中国可怎么办。总之一句话——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说到后来,忽然一哥们儿说:“哎,你们觉不觉得有点耳熟啊?”大家再一琢磨,都乐了。

在座的都是八零后,想想看,那时候我们背负的骂名,也不小。我记得那会儿报纸动辄痛心疾首,说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脾气暴躁,是垮掉的一代,还起了个绰号叫“小皇帝”,跟现在我们批判九零后的论调差不多,也是八个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一想到这个,我就突然有了惭愧。仔细想想,我们对九零后的种种看不惯,不算新鲜事,这只是在重复我们八零后当年的遭遇罢了。比如说,九零后喜欢用火星文,就是用一些生僻字来代替寻常字,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曾嘲笑其为脑残体。再回想我当初刚上网那会儿,版主叫做斑竹,姑娘叫做美眉,邮件叫做伊妹儿,大侠叫做大虾,喜欢叫稀饭,那是第一代网络语言,主流媒体也着实批判过一阵。在他们眼中,这也是污染中文的“脑残体”。

在我们看来,当年那些批判者都是老古董,陈腐得可笑。在火星文使用者眼里,我们何尝不是在重复上一代人的偏见和倚老卖老?

再往上数,七零后也不怎么受上一辈待见。那时候流行的是喇叭裤、没拆标签的墨镜,双卡录音机,气得老一辈的老太太带剪子上街,见喇叭裤就剪。我手里有几本从前的道德丛书,篇篇都语重心长,中心意思是你们做事太毛糙,不懂得关心别人,要懂得涵养和学习,不要沉迷于标新立异,少听靡靡之音。那时候还出了本奇书叫《怎样鉴别黄色歌曲》,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道德沦丧焦虑到了什么地步。

再往上数到六十年代五十年代,我就不太熟了。不过可以想象的到,无外乎还是九斤老太那一套论调:“一代不如一代”。

如果我们把尺度放大到整个中国历史去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其中的滑稽之处。现在很多人感慨说如今道德沦丧,人都冲着钱去了,哪像民国有古风;我们再去搜检民国报章,会发现颇有大把遗老在感慨西学东渐,西洋奇技淫巧潮水一般涌入,哪像从前”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么质朴。再往前数呢?明清小说笔记里动辄就来一句:“世衰道微,人心不古,邪正不分,善恶颠倒”,要么就是“窃慨世风日下,士之识力不足与谈方今之计。”再往前追,宋代追忆孔孟,喟叹人心浇漓;回追到孔孟时代,老夫子们都在怀念周礼,觉得这世道礼崩乐废已经快完蛋了——这么一路追下去,恐怕可以追溯到山顶洞人在感慨元谋时代那朴实刚健的猿人时光。

所以你看,这一代看不起一代的现象,已经形成了文化,从未间断过。世风永远日下,人心从来不古,光看这些言论的话,这世界早就堕落到无底深渊,简直就没法儿要了。所幸天道有常,客观规律不以个人意志和观感为转移,历史始终在不断前进,社会还在一直欢实地发展,一代代傲慢总会消退,一代代新人总会上位。

所以说,人心不古,是一句好话。不古意味着年轻,年轻意味着无限的活力、无限的可能性。一代一代的“人心不古”,才构成了这个世界进化的源动力。那种“世风日下”式的反思,看似震聋发聩,实则只是一种发现自己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焦虑罢了。

胡适在《不老》里说少年人应该问自己:“我们到了六七十岁时,还能保存那创造的精神,做那时代的新人物吗?”对此李敖先生进一步阐发:“这问题还不是根本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问自己道:“我们该用什么法子才可使我们的精神到老还是进取创造的呢?我们应该怎么预备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呢?”

他们的问题,实际上问的是如何保持年轻。而答案其实就四个字——人心不古。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腾云”。

罗胖曰:
看到一个关于“愤怒”的定义——
就是在自己能力到达极限,但是还是无计可施的时候,被激发出来的一种情绪。
这下可以理解那些人为什么总是愤怒地说“人心不古”了吧。
老了,难免就有乏力感。

What

欲望与利益

罗胖曰:
在富兰克林之前,很少有人敢为商人辩护。
在乔布斯之前,很少有人敢宣称不做公益。
在谷歌之前,很少有人敢挑战知识产权的正当性。
商业不是道德的破坏者。
商业也未必是旧道德的对手。
但是商业永远指出道德演进的方向。

大佬: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

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是华尔街的传奇人物,被称为“投资界的乔布斯”。他在今年出版的新书《原则》中,回顾了多年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下面和你分享一下雷·达里奥对目标和欲望的理解。

首先,达里奥认为,不要混淆“目标”和“欲望”。这一点非常重要。“目标是你真正想实现的东西,而欲望是你想要但会阻碍你实现目标的东西”。比如,假设你的目标是身体健康,欲望就是吃那些好吃但是不健康的食物。这种欲望对你实现健康这个目标是不利的。所以只是从结果来看,目标是好的,欲望是不好的。

其次,在追寻目标的时候,达里奥认为要遵循规律,这样更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比如在赚钱这件事情上,达里奥说:“不少赚了很多钱的人,都没把赚钱当做首要目标,他们只是认真工作,生产社会需要的东西,就逐渐变得富有了。也有不少人天天想赚一大笔钱,但从没按社会需求进行生产,结果就没怎么赚钱。”

第324期丨欲望的背面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对当代社会,我们最常见到的批评,就是说大家欲望太多,导致道德滑坡。其实不止是对现在,更不止是对中国,每个时代、每个国家,我们都听得到类似的声音。

比如最典型的,英国历史学家吉本在解释罗马帝国衰亡的时候就说,罗马人太纵容自己的欲望了,丧失了公民的美德,所以帝国衰败。中国历史上更是如此,每一代人都觉得现在人欲望太强烈,道德太堕落,所谓“人心不古”嘛。

这种话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只要说出来:

第一,肯定不缺证据,所以振振有辞;
第二,肯定能击中大家内心的感受,所以有强大的说服力。

但是恕我直言,用这种角度来解释国家的兴衰、时代的特征,还是一种思想上的偷懒。因为它可以直接导出一个推论,就是欲望低的社会是一个好社会。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个反例。如果人没有欲望了,这个国家会好吗?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当代日本。

提到日本,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日本人热衷性爱,所以才拍了那么多小电影嘛。但其实呢?一看统计数据,你会吓一跳。

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说,日本18到34岁的女性中,有39%的人还是处女;男的也一样,18到34岁的日本男性中,“童子身”的比例高达36%。

这不只是反应在性的问题上,也反映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譬如,日本人没有炒房的欲望、没有炒股的欲望、没有结婚的欲望、没有购物的欲望;宅男宅女越来越多,谈恋爱觉得麻烦;上超市觉得多余,一部手机宅在家里就万事不求人了。

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他就写了一本书,叫《低欲望社会》,副标题叫“胸无大志的时代”。

在这本书中他说: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无论物价如何降低,消费无法得到刺激,经济没有明显增长;银行信贷利率一再调低,而30岁前购房人数依然逐年下降;年轻人对于买车几乎没有兴趣,奢侈品消费被嗤之以鼻;宅文化盛行,一日三餐能打发就行。日本已经陷入“低欲望社会”。

那为什么呢?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这代人的遭遇不同。

日本经济最辉煌的时候,是哪一代人推动的?就是战后出生的那一代。1947-1949年期间,日本投降后,大批军人回到日本,催生了一波生育高峰。这一批孩子在日本70、80年代,成为推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主力军。

这代人命好啊,有钱,有希望,有干劲。他们长大了,在上个世纪70年代,又拼命生孩子,推动了第二波生育高峰。可是这第二波剩余高峰的孩子,命运就坎坷了。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刚好遇上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就业困难、收入减少,整天疲于奔命。

大前研一说,战后一代通过奋斗吃到了“糖”,而这后一代的人,再怎么奋斗也只能吃到“盐”。吃“糖”的人如今拿到高额养老金,四处游玩安度晚年,我们在中国各大旅游景点看到的那些日本老人基本上都是这代人。

而吃“盐”的一代人,现在四五十岁了,虽然还是日本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是各种不如意,始终担忧自己的未来,在身心疲惫中失去了欲望。

这代人最典型的一个状态,就是不生孩子。当然,这也是城市化的结果。不是有句话说嘛,城市化是最好的避孕药。低出生率带来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消费的萎缩。

虽然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是,除了一部手机,其他商品再也调动不起年轻人购物的兴趣。看不到年轻人买汽车,看不到年轻人买房子,LV包包没人碰,电视机销量大跌。你如何宣传大拍卖、大出血,年轻人就是不动心。

还有第二个原因,是社会阶层固化。

日本社会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社会结构也比较稳定。说得好听,就是社会比较公平,说得不好听,就是机会少,这是一体两面的。同一个城市里,教育程度相仿,年龄相仿的人,收入也都差不多,跟个人努力程度没有很大关系。

最近有朋友从日本回来,就感慨说,日本社会的活力真是完蛋了。在日本,一个人如果炫耀他买的劳力士手表,没有人会羡慕他,为什么?因为就像我们刚才讲的,同一个年龄的人,他们的收入是差不多的,大家彼此心知肚明。

你买了劳力士,就意味着你一定在其他看不见的地方节衣缩食,这只是个偏好选择,有什么可炫耀的?我有什么可羡慕你的呢?

在日本,医生的工资比其他人高很多。但是医学院的学费也要高很多,不是富家子弟压根就读不起,那这个高工资也只是原来高投入的正常结果,所以也没什么可羡慕的。

整个社会既没有明显的不公平,也没有明显的机会,人人都没有妄念的社会,当然也就是一个丧失了活力的社会。

这个现象,还带来一个后果,就是奢侈品卖不掉了。

过去,日本可是国际上奢侈品的消费大国。我还记得有一篇文章分析过,城市里的日本人,在自己的私人环境中,居住条件狭窄,个性也不张扬。他们唯一能够显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什么衣服啊、包包啊、车啊。所以,很多日本中产阶级拼了命也要买奢侈品。

但是现在阶层固化,实现了很多人梦寐以求的高度公平。奢侈品也不能显露你的身份,所以欲望进一步降低。

日本人的无欲望社会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互联网把社会分割成一个个的小型文化部落。

年轻人不再追求那些到处可见的东西,什么车啊、房啊,觉得俗。往往毕业之后,开一间小面包房,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发型师,比在大公司上班要酷得多。或者,干脆就躲进虚构的动漫和游戏世界里宅起来,无欲无求。

在现代社会,想要商业发达,单个产品和服务是需要规模效应的。年轻人都追求自己的小确幸,而不消费,或者消费不集中,经济怎么能好得起来呢?

你看,整个社会的欲望水平低迷,不生孩子、不消费、不奋斗,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的衰退。

再来反观我们中国。

在全球大国中,中国人的欲望水平是非常高的,人人都想挣钱、发财、上进。不管什么阶层的人,哪怕已经很有钱,很有社会地位,仍然觉得自己的现状不是自己的未来,还在拼命奋斗。

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社会不可爱。可是对照日本的现状,你不觉的这恰恰是中国活力四射的原因吗?日本人那样的无欲无求,真是我们想要的未来吗?

从西方国家回来的人,经常会说到一副对联。上联是说西方的:“好山好水好无聊”,下联是说中国的:“真脏真乱真精彩”。

好,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本节目参考了徐静波的文章《日本情人旅馆为何纷纷倒闭》,见于微信公众号“静说日本”。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原研哉:欲望决定未来生活

无印良品艺术总监原研哉,在北京发起了“CHINA HOUSE VISION探索家——未来生活大展”,想要探索未来属于家的无限可能。

在开幕仪式上,原研哉引用了韩非子的话:“画鬼魅易,画犬马难”。就是说,画鬼魅容易,因为谁也没有见过,你画成什么样,大家认为它就是那样子。但是,画百姓习以为常的狗、马的话非常难,如果画得不像会让人觉得非常别扭。

原研哉说,设计鸟巢这样的公共建筑,有点像画“鬼魅”,但筑家跟公共建筑有巨大的差别,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如何去描绘它、建造它、重构它?这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自己内心的欲望和诉求。”

接受新浪时尚采访时,原研哉说,在他看来,最能表达出“家”这个概念的,实际上是欲望,“人们的欲望或者是诉求,对自己未来生活的一种诉求,它是起到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所谓的技术、或者建筑技术等等。追求幸福感,最重要的是对未来生活的欲望和诉求,并不是技术”。

对于幸福感,原研哉发现,它与社会的安定程度有关,社会越安定,人们就越容易发现自己生活中的幸福。他介绍,过去他的父辈和祖辈一直延续着非常安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的生活,因此他们很容易就能发现自己的幸福。但是,当日本的泡沫经济突然崩裂之后,很多人开始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和幸福的方向。原研哉说:“在中国也是一样,发展速度非常快,变化非常激烈,在这种新环境下,我们如何去发现新的幸福,是非常重要的。”

洞察:欲望不是问题,执着才是

宗萨钦哲仁波切是当今世界上最知名的藏传佛教导师之一。他同时也拍电影和写书,作品如《正见》、《人间是剧场》等都很受欢迎。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宗萨钦哲说:“佛教只对一件事感兴趣,就是洞见真理。摆脱欲望并不是佛教的终极目标,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获得对真理的证悟。如果欲望是你洞见真理的障碍,那么,是的你需要放弃欲望;如果欲望并不构成障碍,那就没有关系。处理欲望和情绪的过程,也是引导你洞见真理的过程。”

他说,“我的朋友当中有些是世俗意义上的名人,我从来没有告诉他们要放弃名利和金钱,我总是鼓励他们要有抱负,要更加有名。佛教跟世俗生活并不冲突,世俗生活从来不是问题,对它的执着才是问题。假如你有1000公斤的黄金,但你并不执着于它,那没有任何问题;假如你有一块饼干,但你的注意力都在如何守住它、不失去它,那即使只是一块饼干,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你太执着。”

一个例子是,电影明星李连杰是虔诚的佛教徒。他曾经很多次想要退出演艺圈,但是宗萨钦哲就劝他说:“你要利用你的身份,来度化更多的人。”

志气和欲望


梁漱溟

在这个时代的青年,能够把自己安排对了的很少。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大的欺骗他,或耽误他,容易让他误会,或让他不留心的一件事,就是把欲望当志气。

这样的用功,自然不得其方。也许他很卖力气,因为背后存个贪的心,不能不如此。可是他这样卖力气,却很不自然,很苦,且难以长进。虽有时也会起一个大的反动,觉得我这样是干什么?甚或会完全不干,也许勉强干。但当自己勉强自己时,读书做事均难入,无法全副精神放在事情上。甚且会自己搪塞自己。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欲望,越不知应在哪个地方搁下那个心。心实在应该搁在当下的。可是聪明的人,老是搁不在当下,老往远处跑,烦躁而不宁。

所以没有志气的固不用说,就是自以为有志气的,往往不是志气而是欲望。仿佛他期望自己能有成就,要成功怎么个样子,这样不很好吗?无奈在这里常藏着不合适的地方,自己不知道。自己越不宽松,越不能耐,病就越大。所以前人讲学,志气欲望之辩很严,必须不是从自己躯壳动念,而念头真切,才是真志气。

张横渠先生颇反对欲望,谓民胞物与之心,时刻不能离的。自西洋风气进来,反对欲望的话没人讲,不似从前的严格,殊不知正在这些地方,是自己骗自己害自己。

罗胖曰:

志气和欲望,都是两个硬梆梆的东西。
前者立足于躯壳之内,后者超越于躯壳之外。
欲望也没什么不好。唯一的麻烦在于——
一旦满足之后,世界就立即枯萎了。
用肉身承当的东西,极限也在于肉身。

DeepCreator:Beauty is but skin deep.

女性在网络世界中的欲望

作者:OgiOgas

如果一个女人被一位男演员吸引住后,她挑选的故事,可能会有他塑造过的角色之一,就象奥兰多·布鲁姆饰演过的莱格拉斯(电影《魔戒》中的角色。——译者注)。

全世界,现在有数以亿计的人固定上网,以满足自己对性的好奇——这根本不是秘密。今时今日,在网络上,你一分钟看到的裸体——比维多利亚时代最淫滥的人一生看过的——还要多。因为这种网络活动会留下数字痕迹,所以,我们第一次能够搜集可靠的数据,说明人类广泛存在的色情兴趣。

我和同事SaiGaddam分析了10亿个这类搜索数据,来源有以下几个:由类似AOL和Excite等机构公布的数据;从成人网站得到的数据;利用网络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数据。

我们发现其中一个有趣现象,就是使用这些在线服务时,女人男人大不同。全世界都一样,很多女人,人数是越来越多,她们并不寻求实际的性活动,而是追捧角色驱动的浪漫故事。

女性大脑皮层有一个高度发达的系统,能够发现和审视可能的搭档——这个功能可以被称为“马普尔小姐侦探社”(马普尔小姐:即下文中提到的英国著名侦探小说作家阿加莎·克里斯汀笔下的人物——译者注)。阿加莎·克里斯汀塑造的这位侦探经常因为心不在焉被踢出局,但她实际上看人极准,并且深谙人性的阴暗面。她精于分析,令人惊讶,能够解决让警方挠头的各种奇案。

女性的大脑利用类似调研技巧,分析一个潜在男性伴侣表现出的一切:社会地位、感情因素和身体素质等等;并以此做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他适不适合当老公?只有马普尔小姐(意指大脑分析结果——译者按)给出同意信号后,女性大脑才会唤醒身心和谐。

这种潜意识的评估就是“女性直觉”的源头。尽管女性大脑同时处理很多外来信息,但对一个潜在伴侣的评估只表现出大致感觉:喜欢或疑虑。女性直觉如此设计,就是要解决女人面临的特定问题:一个男人是否忠诚、是否善良,有没有能力保护家庭。

女性的情色作品特点体现了这种侦探社般的功能——以及女性大脑和相对简单多的男性大脑的差别。对男人来说,现在最流行的色情作品就是两分钟的视频片段;而对女人来说,最普遍的方式还是读浪漫小说,一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体会的方式。浪漫小说和色情小说一样,在数字(书)天地里有着牢固的地位。数字图书的兴起,浪漫小说功不可没。现在,Kindle上排行前十的书中,有三本就是电子浪漫小说。

付费色情网站,女性仅占1/50,但她们购买了90%的浪漫小说。2008年,共有7480万人读过一本英语浪漫小说——将近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男性访问色情网站的总和。

所有浪漫小说,不管风格是象简·奥斯丁,还是诺拉·罗伯茨或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小说作者——译者注),叙述模式都一样:男主角内在个性都是逐渐明朗的,然后在男女主角的感情如天雷勾地火。在此过程中,女主角——和读者——了解了男主角的性格。浪漫小说中的女主角从来不拿性当做目标,更别说和陌生人干巴巴的性了。所有浪漫小说的结尾都是“从此乐无边”:婚姻或是忠贞的长期厮守。

网络除了给传统浪漫小说提供了新的平台,还在互动活跃的(网络)社区,涌现了大量女性业余人士写的故事:这种类型被称作“粉丝小说”。通俗文化的“粉丝地盘”里的这些积极分子,她们中有人熟悉《哈利·波特》、《魔法奇兵巴菲》和《暮光之城》等大作的,也有人熟知其他书、其他电视节目和电影。最流行的粉丝小说网站——对女人来说世界上最流行的“情色”网站——就是FanFiction.net。该网站得意地声称共有200多万个故事,每个月的访问量超过150万。粉丝小说并不局限英语国家;在俄国、日本、巴西和中国,也有非常活跃的粉丝小说网站。

男人如果被一位特定女演员吸引,他可能上网去找她的走光照。女人如果迷上了一位男演员,更可能关注他生活的细节,或者会找一些他——塑造过的某一角色——的情色故事。看下面这些由AOL提供的一份女性搜索记录,是关于男演员奥兰多·布鲁姆的:“吸血鬼粉丝小说中的奥兰多·布鲁姆”;“奥兰多·布鲁姆的八卦”;“莱格拉斯情色故事”(莱格拉斯是布鲁姆在《魔戒》中的精灵角色。)

在性方面,粉丝小说也揭示男人女人另一个重要区别。男人几乎都是独自消受色情作品但在粉丝小说网站,对一个故事的在线讨论和故事本身一样重要。这反映了马普尔小姐的一个重要侦破技巧:从别的侦探那里收集信息。

男人在网站视频下的评论几乎都很简短(“辣”);而通过深入了解故事中的感情、各个人物的真实性和各种瓜葛的微妙处,女人们都要进行研讨。在一个“《哈利·波特》粉丝网”中,一个粉丝发表评论:“哦,而且,八卦一下,Ron真会说出‘把妹’这样的话?听起来很麻瓜(《哈利·波特》中的术语,指不懂魔法的凡人——译者注),很美国,而且对我来说,太90后了。”另一个粉丝评论:“我喜欢他时不时地大发雷霆,这让哈利看起来更吸引人、更真实。我还觉得他和Ginny的小打小闹,作者处理得很得体。”

有些女性读者可能会觉得:“这和我的情况完全不一样。”而且,实际上,几家主要色情网站的访问量中,有些地方的女性人数占到了1/4到1/3。我们的数据表明这些女人可能比其他女人性欲更强,而且在社会上更主动,以及更适应冒险。

但是,对很多女人来说,马普尔小姐掌管探究。要想达到身心愉悦的性,她必须完成对实际问题的考察。

——作者;Ogas先生,他是一位神经学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研究。他和SaiGaddam共同撰写了新书《无数肮脏念头:世界最庞大实验发现的人类欲望》

罗胖曰:
在两性关系中,男女双方谁获得的快感最大?
有位爷是这么说的——
“好比挖鼻孔。请问是手指更舒服?还是鼻孔更舒服?”

How

蒋勋:性欲望泛滥的时代,如何正确面对情欲?

坦然面对情欲

一直到现在,还是很少有人可以坦然面对性带给身体的某一种愉悦。

如果吃到好吃的食物、听到好听的音乐,让你觉得好快乐,你会说出来。可是对于性的愉悦,却羞于启齿。同样的是官能上的满足,为何会有差别?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发展分为口腔期、肛门期等五个阶段,在他的眼里,这些感官是平等的,可是显然我们重上不重下,好像上面的器官是比下面的器官高级。

就好像我们看到一个优雅的妇人,说着食物多么好吃的时候,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如果她谈的是性官能的愉悦时,她就变得不道德了。

对于情欲我们设了很多防范的关卡,防范未必不好,但绝不是唯一的方法。要减低情欲,很重要的一部分是了解情欲。我特别重复这句话:情欲的减低来自于对情欲的了解。

因为当你用合理的方法去了解情欲时,那种生理上的亢奋是会减低的。很多人误会接触情欲就会煽动情欲,其实是不一定。

在基督教的思想中,肉体是因为吃了苹果犯罪后被驱逐出伊甸园,所以肉体的原罪是无法摆脱的,但身处于非基督教文化国度,我们为什么还要接受肉体原罪的态度,把肉体视为罪恶且肮脏的东西?

有洁净的身体才能迎接洁净的精神,身体应该是一个干净的殿堂,让精神入住,什么叫做干净?就是不要用污秽的眼光去看待身体,它所有的存在才会是圣洁、崇高的。


宋朝以后,商业城市比较明显,也开始使用纸币,因为贸易发展到一个程度,用铜币交易就很不方便了。随着城市的发展,个人的部分也被凸显了,而个人的部分与情欲的主题会比较密切。

譬如《白蛇传》这个故事虽然起源于唐代的传奇,真正的发展却是跟宋代有关,西湖、雷峰塔、断桥都是在南宋的城市中发展出来的,我们会发现,它对于个人情欲的触碰相对就比较多。


民国初年,鲁迅也写过一篇精彩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雷峰塔真的倒了,他听说后心里觉得十分欣喜。

他很敏感地了解到,雷峰塔代表着道德、礼教,虽然礼教不能够少,可是却必须要能够严肃地面对情欲,才是一个健康的礼教,当它不能够面对健康的情欲,而是处心积虑地要压制时,情欲就会反弹。

基本上,礼教是规范情欲,但不是互相对立。礼教也应该随着时代调整,固执于压抑情欲、对抗情欲的礼教,反而会伤害礼教。

礼教的罪人其实是制定压抑情欲教条的人,如果真的要让礼教的存在有正当性,就应该好好面对情欲,否则就是说谎,同时也失去对情欲的规范性,因为两者断裂了。

所以像《白蛇传》这样了不起的文学,就是提供我们平衡礼教与情欲的思考方向。

青少年的性教育缺失

谈到情欲,我们也要谈到在台湾曾有过多次讨论的一个问题——性工作者的正当性。

性工作者过去被称为娼妓,当然有着很大的道德上的贬义,所以后来改换成“性产业”“性劳动力”或者“性工作者”这类的名称。

我记得在辅大还开过国际性的性产业会议,这对我们这一代来讲,是一个蛮大的刺激。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道德教育,几乎是“汉贼不两立”,情跟欲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整个社会已经重新调整情跟欲之间的互动关系,也认可了欲望存在的必然性与欲望存在的一个状态,但不免有人人担心,会不会造成欲望的泛滥?或者在媚妓变成性产业之后,经过商业助长行为,会不会失去控制?

荷兰就是一个把性产业化的国家,他们划定一个区域,由政府制定法律管理、要抽税,也会有学术界介入讨论,把性产业变成国家主导的经济活动。

可是在很多地方,我们会发现在民间泛滥的性文化常常由一些群体谋取暴利,即使是商业也是个不公平的商业,当然更不会有任何一点点的道德与禁忌,所以性商品渗入青少年文化中,时有所闻,网络、光盘、漫画、色情电话……


只要可以谋利,就有人做,丝毫不在乎购买的人是不是青少年?

在这样的状况下,青少年也几乎无处可逃。

贾宝玉在十四岁时欲望最强,但在大观园中,他还是会被引导作诗或者吃螃蟹、赏月这类的活动中,去平衡他的情欲。

可是我们的青少年文化,封闭在一个狭窄的性欲望泛滥的世界中,几乎没有其他东西可以去平衡、去升华,而一拿起手机,上网搜索时,就会看到一个情色的画面跳出来,他怎么办?

而且很有可能这些图像的、影片的视觉感官刺激,是病态性的或虐待性的,青少年在不断地被刺激之下,可能逐渐变得麻木,而想要寻求更新的招数、更大的刺激,一直发展下去, 就是一个令人忧心的问题。

男人的动物性本能


动物的性只有生理层次,没有心理层次,人类的性有心理层次,同时也有生理层次,我们不见得要避讳这个部分,因为它确实存在。

当我们可以很客观、很冷静、很理智地去分析时,就会发现,我们混淆了伦理的崇高性、爱情的精神性和性的官能性,哪一种是你发生性行为最主要的元素?是我们今天谈情欲的第一个起点。

看A片、看色情小说所引起的欲望,和看见一个非常喜欢的人所引起的欲望,以及为了传宗接代引起的欲望,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可以很诚实地讨论这个问题时,就会发现,每个人都可能是最低等的动物,也可能是最崇高的神——当你可以完全奉献自己、完全感觉对方到一种几乎要流泪的程度时,就是抵达性最高的层次了。

不过,人很难去检视自己的情欲,因为性本身的官能性太高了,比喝酒更容易让人陶醉而迷惘,在这个行为发生时没有机会反应或者思考,在行为发生后,也可能就呼呼大睡,无法冷静地去反省。

男性特别明显,当我和朋友在聊这些事情时,常会听到男性朋友说,我很累、我很疲倦呀,所以就睡着了。

可是对方呢?如果对方没有睡着,而是在冷静的反省的状态,而男性睡着了,这之间的落差就会有种虚无跟荒凉的感觉。

所以男性的性长期以来就当做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应该也是这个原因。

的确,在动物世界中,雄性动物只是负责交配的过程,很多的雄性动物在交配完以后就死了,因为他的功能就是如此,接下来就是由雌性动物去负责完成生殖的使命。

可是,我相信人跟动物绝对是不一样的,尽管人延续了很多动物性的官能反应,但其实我们是可以做更深入的思考,把它当做生命一个大课题加以检视,用理性去面对,而不是做完就睡着,就没事了。

我们不要忘记儒家讲“性情”,有一个字就是“性”,只是后来我们把两件事混淆了,这个词也变成一个人的性格脾气。

而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里的“性”也与人的本质存在和其他官能上的需求有关。

儒家因为很强调人跟动物的差异,慢慢丧失了人跟动物也有相同部分的探讨,但今天我们要谈情欲这个主题,就不能避免掉这个部分。

当我们一味地想避开人类也有动物性的讨论时,就会分裂,如今社会中这种现象很普遍。

我的男性朋友私下谈论情欲时,是非常动物性的,这个部分的他在正式的礼仪世界中,完全不存在。

这是一种严重的分裂,但他可能没有知觉,他不知道自己在夸耀怎么玩、怎么嫖妓时,他其实是属于动物性的,因为我们的社会否定这个部分,使他不愿意去面对、去承认自己的分裂。

(END)

李叫兽:如何唤醒本能欲望?

很多销售经常有这样的抱怨:为什么用户一开始很喜欢我们的新产品,但过一阵就不用了?是推广力度不够吧。最近,李叫兽发了篇文章说,再推广也没什么用,让别人做出改变,必须要唤醒他们的初级大脑。

初级大脑就是我们的原始大脑,管的都是我们的本能欲望,初级大脑只看眼前,服从习惯、害怕改变、还比较懒。想靠说服去让初级大脑做出改变,基本没戏,所以必须用某些手段唤醒它,李叫兽给出了3个绝招。

第一招,制造威胁,吓唬初级大脑。传统企业什么时候开始进行互联网转型的?不是他们觉得机会一片大好的时候,而是他们觉得再不转就要被淘汰的时候。所以,你可以先打造一个成功案例,然后让竞争对手感觉到,再不赶紧跟进就落后了。

第二招,讲故事影响初级大脑。比如,两种治疗方法,第一种治愈率90%,不过隔壁老王用这方法治死了。第二种治愈率30%,不过隔壁老王用这方法治好了。你会选哪个方法治疗?多数人选第二种,为什么?大家不爱看数据,只爱看故事

第三招,小奖励帮助初级大脑建立习惯。你看,小孩每天刷牙很痛苦吧,咱们就不觉得,为什么呢?因为咱刷牙是例行公事,初级大脑早就习惯了。同样道理,你让用户每天签到啊、积分奖励啊,慢慢地,他就养成使用习惯,不觉得难受了。

所以,别再苦口婆心的劝用户用你的产品啦,还是想办法唤醒他们的初级大脑吧。

本文来源:为什么好产品推不出去:唤醒初级大脑

Experience

美女城市排行榜:一场心理学误导的龙卷风


作者:孙荣飞

国内城市美女排行榜已流行江湖多年。其中,哈尔滨、重庆、成都、大连、苏杭、北上广基本占据前排。

排行榜指向美女数量和占城市人口百分比。其来源是众多人的视觉印象和口碑累积,并由随机采访和网络调查汇总,而非入户调查或医院统一体检。

这些城市美女多,有战争移民、水土、气候、基因等各种说辞,但还有个科学实验过的证据:认知心理学。不过认知心理学承认这些排行榜后,接着是打碎它。

注意力是有选择的

每一时刻,有成千上万件东西或细节辐射进人的眼球,但你往往对其中多数视而不见。比如办公桌上的东西,你要认真发现,够你分析记忆一天的。但你平常只会粗略注意。人其实具备忽略一切的抗干扰能力,才能够在无数信息中生存下去。

排行榜的数据信息来自于旅行者。一个人来到一个城市的陌生群体身边,往往难以辨别差异。这是圈外人同质效应。不光是我们,就是白人也常陷入“黑人都千人一面”问题。美国黑人被错指证为犯罪嫌疑人的频率明显高于白人。但如果排列的一堆黑人照片中,有一张脸愤怒扭曲,则很容易映像深刻,并连带吸进其脸部的其他细节。而其他人照片会被更多挤出记忆。

在一个城市的商业广场上或下课的高校教学楼门口,视野开阔,人流大,不同方向交织,服装形色、发型高矮不一。你作为观察者,接踵而至的认知超负荷使世界朝着更加美丽的方向偏斜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里克实验显示,男人在观察人群时,目光停留在美女身上的时间是停留在平凡长相女人身上的时间的两倍,从而过高估计了美女的数量。实验显示,如果观察者是女人,也同样在头脑中高估了美女的数量(因为对她们而言,美女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而对于俊男的估计则未受到影响。而当广场人流稀疏时,你有较长时间一一细看对方时,观感发生变化,感觉没什么美女。

成为美女排行榜上的城市,其实都有好玩的标志性公共场所,并配有丰富的商业综合娱乐体,这一点造成城市人口更多规模性交织和外部人旅游观察。

那么说到底,美女排行榜其实真正排的是城市物理结构漂亮,美女不一定更多。

罗胖曰:

城市的本质是融合。
在融合的进程中也有分离的逆流。
融合产生繁荣、创新和奇迹。
分离产生歧视、伤疤和血泪。
美女之城和唐人街就是这两个城市现象的注脚。

梦露:成为欲望女神,必有残酷青春


威廉·曼彻斯特

她是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格拉迪丝·珀尔·贝克的私生女。1926年,格拉迪丝以当时无声电影明星诺玛·塔尔梅奇的名字给那个不该出生的孩子取名。若干年后,那个小婴儿长大成人。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导演为她改名为玛丽莲·梦露。在她成名前,梦露曾试着打电话给亲生父亲。父亲的秘书说:“他不想见你。如果你有什么问题,可以到洛杉矶见他的律师。”

她一声不响地挂断电话。如果一个小女孩有理由控诉她的童年生活,她会那样做的。她曾被12个家庭领养过,他们各有各的粗俗行为。在其中一个家中,她的玩具是空的威士忌酒瓶。另有两个家庭是狂热的宗教徒,其中一个家庭教她唱《耶稣爱我》作为惩罚。若她有不纯洁的思想,便会用磨刀用的皮带抽她;当她脱掉衣服与小男孩对比身体的不同之处时,她被叫作荡妇。她喜欢一条小狗,但邻居杀了它。她的外婆看望她时,想要用枕头闷死她。她在孤儿院待了21个月,16岁时嫁给了一个老男人。她不爱他,于是逃离了那种监禁般的悲惨生活。她像变了个人似的,说话开始结结巴巴,患上慢性失眠症。她成为一个绝望的女子,贪婪地想要被人恋慕。

她的第一任丈夫教会她销魂的性爱。她热爱这种感觉,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性爱。但这无法满足她,她渴望受到万人的崇拜。

梦露充满红尘的欲望。她受崇拜的欲望如此强烈,甚至在摄像机前做爱。因为这一点,她的性欲激发了观众的性欲,甚至女性观众也如此。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她没有挑逗他人。她已准备好,甚至渴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她14岁时,朋友们的父亲就已对她动手动脚。一年夏天,一个下班的警察弄坏了屏门想要接近她。她从不假装受到惊吓,甚至也不感到厌恶。

她成了一名剧院经理人的情妇。这位经理人日渐消瘦,医生告诉他,他的心脏虚弱,必须避免剧烈运动。但梦露的欲望与日俱增,直到他身体垮掉。梦露与他在棕榈泉度假时,他就去世了。她与狄马乔结婚后,有一次丈夫外出,她便穿上软皮平底鞋徘徊在旧金山的街头,寻找性伴侣。

她为自己的淫荡欢喜雀跃。作为一名冉冉升起的明星,她为一份日历拍摄裸照。她并不需要那50美元的酬劳,她只是喜欢这件事。(一个八卦周刊的女记者问她:“你是说你什么都没穿吗?”梦露说:“我穿了,我有摄影镜头。”)她从摄影师那里得到了透明的底片,上面拍的是她的阴毛。她将底片作为结婚礼物送给狄马乔。拍摄《七年之痒》时,她在纽约人行道上将腿叉开放在栅栏上,一群影迷看见一阵风吹过她的裙摆,露出臀部,欢呼雀跃起来。对她而言,这是一生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之一。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她一直致力于为《花花公子》拍摄裸体照片。她希望这组照片能同时出现在全世界的女性杂志封面上,这是她的夙愿。她期待青少年禁看的X级影片尽快上映。约翰·赫斯顿将《不合体的衣着》中她裸露胸部的几个镜头删掉后,她极度愤怒,大叫道:“让观众们远离电视。我爱做审查员不会通过的事。”

1959年1月上映的《热情似火》是她个人的极大成功,但是在耀眼的光环下,是人们未曾看见的阴暗面。她酗酒,依赖镇静剂。她从不守时,同事们渐渐疏远她。要想在早上6点半叫醒她,助手得用大量黑咖啡和按摩师。助手将她扶起来时,她鼾声如雷的身体会来回滚动。有时下午4点才能开始拍摄,有时甚至会延迟到第二天早上,然后又会重复叫她起床的程序。

她记不住自己的台词。在一个场景中,她的一句台词是:“是我,舒格。”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台词,她都试了47次。她对于给剧组造成的不便之处和花销毫不在乎,这甚至会为一部影片增加100万美元的成本费。有一次,副导演敲她更衣室的门,告诉她其他演员已经准备就绪,梦露回答:“滚蛋。”

最后,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解雇了她。因为在拍摄《濒于崩溃》一片时,7个星期里,她只到场了5天。那是1962年的夏天,36岁的她似乎失去了对生活的热情。她对《生活》杂志的记者说:“结束也许是一种解脱。”

她的最后一桩风流韵事是与一位既是律师也是政界人士的华盛顿人发生的。后来,他希望她出席一个晚宴,席间还有一些朋友和两个妓女,梦露因此大发雷霆。回家后,她在唱机上放上辛纳屈的唱片,吞下药柜中所有的戊巴比妥钠片(镇静催眠药),从此香消玉殒。

她的尸体(档案号:81128号)一直放在洛杉矶停尸处,无人认领。后来狄马乔前来认领,为她举行了葬礼。梦露从未想过自己灵柩的样子,但她一定想过自己死后的事情。她曾做出了具体安排。按她的要求,艾伦·斯奈德为她化妆,玛吉·普利彻做衣服,阿格尼丝·弗拉纳根做发型。

本文节选自 威廉·曼彻斯特 著作《光荣与梦想》,中信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有所删节。

罗胖曰:
古今中外的好“笔法”都是一样的——
1.细节有趣味;
2.寥寥几个细节就可以呈现整体。
举个中国的例子吧,张岱写西湖雪景——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仅此一段,明式小品文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就已确立。
读《光荣与梦想》这样的书的好处就是——
它既是长河巨浪,
又涓滴可饮。

美国的互联网学者克莱·舍基就是写《未来是湿的》那本书的作者,有一次在一个演讲当他中谈到一个中国的案件:

小李和小王是同事,有一天小李跟小王讲我会撬锁,小王说我不信,于是他们就真去了一家停车场撬开一辆车偷了一钱包跑了,他们把偷来的钱一数,发现居然有一万两千多块钱,开心,小李把钱在床上铺开,自己侧身躺在旁边说,小王,来,给我拍个照。那之后的故事就是,他们把照片发到了QQ上,那警方根据这张照片就把这俩人给抓了。

克莱.舍基说这个故事是想说明社交媒体的力量,你想根据马斯洛心理学的原理安全可是人的第一需求,可是一个人分享的欲望居然可以强烈到战胜一个人自我保护的本能。你看未来商业的很大一部分,就藏在这个关于分享欲望的故事里。

人生有何意义


作者:胡适

答某君书

……我细读来书,终觉得你不免作茧自缚。你自己去寻出一个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人生有何意义?”其实这个问题是容易解答的。人生的意义全是各人自己寻出来、造出来的:高尚、卑劣、清贵、污浊、有用、无用,……全靠自己的作为。

生命本身不过是一件生物学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可说?一个人与一只猎,一只狗,有什么分别?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何以有生,而在自己怎样生活。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作梦之上二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作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

总之,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他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作点有意义的事……

为人写扇子的话:

知世如梦无所求,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境,成就河沙梦功德。

王荆公小诗一首,真是有得于佛法的话。认得人生如梦,故无所求。但无所求不是无为。
人生固然不过一梦,但一生只有这一场做梦的机会,岂可不努力做一个轰轰烈烈像个样子的梦?岂可糊糊涂涂懵懵懂懂混过这几十年吗?

罗胖曰:
今天不曰了。
把黄仲则的那首诗抄给大家吧:

《癸巳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Reference

  1. 含糖饮料禁止做广告
  2. 如何控制自己的性欲
  3. 如何停止看黄片

挤挤都会有的 - 写给女生的性高潮指南

前言

为什么强调是写给女生看的?

男女之间,高潮更依赖于女生,而不是男生的性器。高潮是产于大脑、生于大脑,最后体验于大脑的事情(多看几本 关于脑科学的书,就知道这原本应该是常识)——虽然它好像来自于性器官,可高潮是否容易产生,按重要程度依次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女生究竟喜欢对方到什么程度
  2. 女生究竟主动到什么程度
  3. 对方究竟有多在意女生的感受
  4. 女生的年龄

至于对方的性器尺寸,持久程度,都是相对极其次要的——尽管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之所以强调写给女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明明是写给女生的,那能看懂的男生通常具备更强的通感、同感能力——事实上,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性能力”构成要素。

这本书有多长?

任何在其它地方可以真正学到的东西,都不用在这里写。于是如果非要精简到极致的话,其实只有一个字:

一个字就能改变生活,也挺壮观的…… 而最终还是有一些篇幅的,只是因为理解这个字需要反复的耐心。

性知识为何那么难以传递?

  • 性很私密,不仅仅是因为正常人不会公开做爱,更因为最终那体验只有参与者才真切地知道。
  • 不仅如此,真切地知道那体验的少数人,有常常难以用语言正确描述,因为相对来看语言在这个时候实在是太苍白、太模糊、太困乏。
  • 即便是表达能力极强的人,也难以客观描述——因为这事儿真的很依赖主观感受。
  • 即便是真的能正确描述、客观表达,听众或者读者很难理解——因为他们很可能未曾体验过,主观上、客观上都难以感同身受。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之前,我在组织一个创业者的互助社区的时候,内部写过一篇文章,用“难以传递的性知识”去类比“难以传递的天使投资知识”:

天使投资和性活动有很多一样的地方,不妨看看以下哪一条不是一模一样呢?——远远超越“像”:

  • 有性高潮体验的人在人群中确定是少数;
  • 独自高潮相对比较容易;
  • 能够达到合作高潮的组合更是少数;
  • 合作是个双方各自主动配合的过程;
  • 合作双方常常有一方更主动;
  • 合作双方常常有一方更老道;
  • 合作是个探索过程;
  • 反直觉、反常识的地方很多很多;
  • 公开的所谓知识常常充满误导;
  • 公众的认知常常极端荒谬……

本来还想着这种类比不适合公开场合去讲,但后来想想,仅此一点确实值得公开。

首先,在中国,男生的性知识来自 AV,女生的性知识来自男生的二手知识倒卖——就没有正确的。其次,这其实是讲“学习”的绝佳例子——它能证明这世间绝大多数重要的知识,关键点就那么一两个,而且其实绝对可以一小会儿就说明白。

这本“书”为什么免费?

我这一辈子写的所有书,都是免费全部公开在互联网上的,没有理由因为我自认这本书格外重要就一定要单独收费。

那你应该如何感谢我?

不要传播内容,而是把网络链接转发给想要分享的人,让她们或他们自己来看。

我确信真正有意义的内容一定会通过口碑慢慢传播最终爆发的——之前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就是如此。

  • 也许心里说一声“谢谢”。
  • 最好写一篇读后通过练习最终习得的过程感受并提交,匿名即可,实名勇气可嘉如我——请邮件至 lixiaolai@gmail.com;后面会不断更新到这本“书”里,最终形成一个真实的 UGC 书籍。

而我自己清楚地知道,这个小册子再一次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

写这本“书”的后果是什么?

  • 这本“书”的传播一定比《把时间当作朋友》更广。
  • 很难再有人好意思冲过来激动地大喊:“李老师,我是你的粉丝!”

正文

学会这一个动作,就可能开始体验高潮,或者体验更强烈的高潮。

习得之后就会知道,这么简单的事情,如若无人提醒,如若不得而知,究竟会多么令己叹息。

这很反直觉,也很反常识

想要让阴道内部更紧,需要做的动作不是“向里收”,而是“向外挤”。

想象一下,当你向里收缩阴道壁的肌肉之时,与想象的恰恰相反,内部实际上会变得更空的,而不是“更紧”。

反过来,如果你想办法往外挤,那么阴道壁的肌肉会鼓起来,于是内部空间会变得更小,于是各种不一样的体验就全都可能开始了。

这也许是为什么部分女性生过孩子之后才开始有机会体会到高潮的重要原因,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她们人生第一次使用“往外挤”这个动作……

这个字学会了,就知道所谓的“潮吹”,其实是人人都可以做到。

关键在于把靠近阴道上壁(就是靠近肚皮的那一侧)的肌肉拱起来,以便 G-Spot 被几乎正面碰撞——做到这点,潮吹就很自然。如此看来,连加藤鹰老师的教程都实际上是错过重点的。

另外,有相当数量的女生常常只需要几种动作就可以获得高潮:

  • 按压揉搓下腹……
  • 躺着或者吊在单杠上双腿(反复)高抬……
  • 用腿夹住男人的腰……
  • 反复空做憋尿的动作……

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注:以上部分来自读者的反馈。)

(全书完)


谬误

高潮对女方来说更多是脑能力

对女性来说,高潮更多源自于大脑而非性器。在让女生获得高潮方面,男性能力非常有限。

有一个按摩棒品牌,叫 Jimmy Jane,说明书上这么写:

It has only one speed: the right speed.

它的强大可以让地球上所有的长在人身上的阳具感到羞愧。

这并不意味着说,女性不需要男性,起码肌肤之渴是目前的科学解决不了的……(令人感到绝望的展望是,不知道未来会怎样?)

阳具越大越好吗?

事实上根本不是。相反,尺寸适中才好,因为这样女生有更多主动的余地。“往外挤”这个动作的一个前提是阴道内部没有被完全占据,这样才有发挥余地。阳具太粗,女性根本没有发挥余地;阳具太长……其实一点都不舒服。

问问情趣用品的淘宝店家就知道了,真正有经验的女生,只买小号按摩棒。买大号的,那些老到的淘宝店家都知道,这要么是男性买家(基于自己的错误认知),要么是菜鸟女性(基于完全无经验),反正都是大头,所以可以使劲宰。

从另外一个角度,阳具大则意味着说供血量需求更大,也就是说心脏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事实上,早泄和阳痿某种意义上是心脏的自我保护手段。

吃腰子真的“壮阳”吗?

食补的说法从来都是扯淡。事实上,心脏才是性器的支撑。吃腰子绝对是没用的(很奇怪为什么国内竟然有那么多人笃信“吃啥补啥”——更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因为这样的观念而去吃猪脑……);有用的可能只有一个:平日里多做有氧运动——跑步、游泳等等。

越持久越好吗?

足够性感的女生,可能几分钟之内就已经开始体验到高潮。后面的一个阶段里,甚至不是所谓的“反复高潮”,而是“一直高潮”……这很消耗体力。面对很持久的对方,在后面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对女生来说其实就是一种负担。

动作激烈才能刺激吗?

那是男生看 AV 看太多了。真正有意义、有效的“激烈”常常来自于阴道内部肌肉的活动,从外部根本看不到。激烈的高潮完全可能,甚至常常通过很安静的动作获得。

姿势越多越好吗?

还是AV 看太多了。女生好不容易开始有感觉了,男生却自作聪明地换了一个姿势…… 明明是自己开心的事儿,搞得像在演 AV 给千百万人看一样……

长相和身材重要吗?

哪怕用屁股想想就知道,性器(尤其对女性来说最重要的是内部构造和活动)和大脑都不是能展现在外部的东西。难怪史蒂芬·霍金重申:

Smart is the new sexy.

新鲜才刺激吗?

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的。

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由双方共同创造出的高潮质量其实可以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它不仅需要双方都在意对方的感受,还需要长时间的共同探索,于是,竟然可以越久越好——这真是超出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手淫对身体有害吗?

扯淡。

哦,对了,千万要记得事前洗手……

男性怎样才性感?

长相、身材,确实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只有一项——却极少有人真正做到:

长期陪伴。

当然,前提是在女生真正需要的情况下。

所谓的真爱,无非是一个人愿意把自己最宝贵的、最不可替代的资源无限浪费在对方身上——时间不仅是稀缺资源,更是“短缺的、有机会成本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且“自动持续消耗”的资源。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时时刻刻都是传说中的“前戏”。

愚蠢的女生传来传去的是这样的思想:肯在你身上花钱的,才是真爱(读者一思提醒我,很多男生也是这样想的——同意,所以就这样补充一个括号内容了)。殊不知那是有钱人花钱买时间(真是绝佳的交易)。不妨想象一下,有钱、也肯花钱、但却依然肯花时间的,是不是更好?

后继

一切都是可以习得的

连这事儿都可以学,可以练,可以进步,可以再提高,还有什么事儿是学不了的呢?

最少必要知识

学习任何技能,都要想办法找到“最少必要知识”。

终身学习的最少必要知识是:“如何阅读”以及“如何选书”?

学习英文(或任何外语)的最少必要知识其实只有一个字:“”;再多一点,“如何查词典”和“如何查语法书”。

中国人学英语喜欢背单词书,却永远忽略最少必要知识:“造句”。

学开车,关于安全,最少必要知识也只有一个字:“慢”。

这就是为什么这本“书”其实只有一个字的原因。

学习的核心本质

学习的过程就是与自己的“直觉”作斗争的过程。我们的很多直觉都是错的,就是需要经过教育不断校正的。

  • 直觉上地球是平的,经过教育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
  • 直觉上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后来经过教育我们知道其实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 直觉上自由贸易危害民族工业,即便经过教育之后,政府官员也常常不相信贸易壁垒实际上会极大损害国家利益。
  • 直觉上口臭就要刷牙,牙膏厂商邪恶地用铺天盖地的广告教育大众每天要刷牙一次以上,使其变成“常识”;可实际上与口臭最正相关的事情是胃病,跟牙齿几乎没有任何关联。

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情况下重要的知识都是反直觉,甚至反常识的根本原因。而学习就是为了脱离愚昧,什么是愚昧?

愚昧就是全然活在未经校正的直觉当中。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能相信直觉。只不过,我们尽量小心那些未经验证、未经审核、未经校正的直觉。

而那些经过验证的、经过审核的、经过校正的直觉,不相信即相当于浪费教育。

一切都可以通过阅读学习

与常识相反的是,通过阅读几乎可以学到任何东西。当我买本书要学如何打台球的时候,身边很多人表示惊讶,说,那不应该是看视频更有效吗?

他们不知道,我连游泳都是看书学的。

书的好处是有效率。你可以大致看看目录就知道重点在哪里了,你可以随时中断、随时回来,随时反复。看视频、找教练,都没这样的方便。更为关键的是,乍看起来那些需要体验与实践的知识好像并不适合通过阅读获得,但恰恰相反,正因为是通过阅读学习的,才可能锻炼大脑的想象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最终可以无所不学。

这本书没有任何插图,是有意为之的——就是要示范一下:

连如此重要、如此私密的知识,都可以只通过文字传递。

知识是通用的而练习与体验是私人的

重要知识具有普遍一致的特征:它正确,但人们对它却有不同的认知。

首先所有技能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最终习得——每个人的好奇心与耐心程度都各不相同,这决定了每个人的水平最终都各不相同。

其次,体验原本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大脑虽然结构大致相同,但脑细胞之间的关联却各自有着天壤之别。于是,有的人某些方面敏感,另外一些方面愚钝,而另外一些人反之。于是,相互之间的讨论常常“驴唇不对马嘴”——这也是重要知识难以传递的根本原因之一。

俗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就是这事儿。

细节上的思考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关键

卫生课里,教材里是这样教的:“便后洗手”。

很小的时候,我上厕所,看到一个朋友洗完手才去小便,我问他,“嗯?不是便后洗手麽?”

他笑得灿烂:

人么,要对自己好一点。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先存后取天经地义

我们去银行取钱,想提一万就提一万,想提十万就提十万——这样的前提是我们的账户里已经存过足量的金额。不妨想象一下你从来没有存过钱,但是你现在到银行“想提一万就提一万,想提十万就提十万”试试看?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技能都需要练才能最终习得的根本原因。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多一点天分,那也只不过像是多一张信用卡,多一点“预支”额度而已。不练、不攒,早晚被刷爆。

即便是在性高潮这样“诡异”的技能获得与应用领域,这个道理依然普适。神奇呢。

参考

  1. 低欲望社会、无缘死……日本战后思想家早已做出预警?
  2. 如何控制自己的性欲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