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gic

演绎 or 归纳。

思维的实质是什么?
不是信息,是神经之间的关系。
人的实质是什么?
不是肉身,是社会关系。
企业的实质是什么?
不是资产和组织,是和周边资源的关系。
从“关系”,而非“存在”的角度看世界,别有一番风景。

Why

弱者的逻辑

01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化以来中国人脑子当中的一根刺,这根刺是不对的,为什么?

因为在任何生志当中,弱者都有它合适的生存策略。你老虎再厉害,还能把兔子吃干净不成吗?大家是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下共生的。

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时,日本发生了娄似的事。1863年日本开国人家更落后但是没挨打,迅速切换到明浩维新,然后日本就崛起了。

02

有人会说,我们挨打了,是因为清政府的官员实在是太昏庸。

你听我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你说谁昏庸?没有一个人昏庸,包括成丰和道光皇帝,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精,都是在自己的文化观念中,在自己的处境中做出了自以为最合适的判断。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这本书里面讲了大量的细节,有兴趣的可以买来看。那不叫哭笑不得,而是一声长叹,每一个动作都很聪明,最后堆出来的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03

回头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演化的整个过程,你会发现中国人缺的是什么?不是力量,是目标。

英国人的目标特别清晰,而中国人这边是无目标互动。

表而上看,谁强谁赢。错了,是谁的目标好,谁的目标能够拆惜为适宣曲步骤,而旦执行得好,谁赢。

04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每个月挣点钱,那好,你打一辈子工好了,你可能在中国的大城市一辈子也买不起房。

但是如果你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公司有公司的目标,你有你的目标,那好,我们两个目标在一起博弈。我帮你公司宴现业务增长,你帮我实现个人成长,我在这儿学业务,展示给整个市场看翡的业务能力,渐渐地没准儿我的个人地位在社会上就成长了,没准儿将来我还创业呢。

那你说,我在这个过程当中跟强者的合作,我是划算呢,还是不划算呢?

05

人和人、国家和国家,本质上是目标博弈,而不是力量搏弈。

06

一个没有目标的国家或者是个体,面对一个有目标的博奔对象,会发生什么呢?

表面上看没准儿挺热闹的,你一拳我一掌,你个动作,我给一个回应。甚至在局部看,我还比你聪明,耍得你团团转。但是,你每一个动作因为缺失目标,都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堆出来的就是总体的系统的素,就是最后看来是一场巨大的荒谬。

07

有一个关系还不错的人,突然找你借钱,数目还不少,比如说借一万捷钱。你觉得咱俩交情没到那份上,然后就纠结,你这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就是目标感丧失。我又不想得罪这个人,但是我叉舍不得把钱借给他,然后就纠结。

纠结的结果是什么?只可能是两种。第一,想了半天,还是把钱借了,人家发现你抠抠索索的,你还是把人得罪了,然后钱还没了。要么,你就坚决不惜,找各种借口,也让对方看出来,虽然钱省下,还是把人得罪了。所以你看,没有目标感,最后一定是你吃亏。

一个聪明的有目标感的人会怎么办呢?

如果你判定我的目标就是要结交这个人,从此一辈子我当他的恩人,这个目标感一树立,别废话了,赶紧把钱给人家,而且还要问一句,还需要哥们儿什么其他帮助吗?这人一辈子感激涕零。

如果我就是不愿意借呢?那也行,这也是个目标,我的目标立即切换成什么?就是我坚决不能把钱给他,而且我还不能把这人得罪丁。这有的是方法,你就说我实在是没钱,我老婆也不让我借等等,找个借口,然后随后给人打个电话,请人吃个饭。或者借一万不给,借五百总行吧?五百不要你还了,给人送个小礼物。一旦这个目标确定下来,其实这个关系的损坏是很容易就修复的。

所以大量的人在这种人际关系当中处理不好,本质是什么?还是我们刚才讲的,没有目标感。

08

一个人为人处事,其实就是活个目标感。

如果你有目标,全世再都是你的资源,你在走向目标的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获得滋养,哪怕你做错了。

你如果没有目标感,全世界都对你相成戕害。因为你在做应激反应的过程中,永远是在积累毒素,哪怕你做对了。

—节目策划—

菁城于,《罗辑思维》节目主编,经济专栏作家

本期节目,罗胖推荐阅读的书目是《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作者是被称为“历史顽主”的历史学者端木赐香。

—本期荐书—

有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话,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的注解,痛快。
这个世界,强者有强者的进击,弱者就完全没机会活下去了吗?
这本书告诉你:找到目标,弱者就有机会。

你应该学会不相信


2016-02-28龙应台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后来一件一件变成不相信。

曾经相信过爱国,后来知道“国”的定义有问题,通常那循循善诱要你爱国的人所定义的“国”,不一定可爱,不一定值得爱,而且更可能值得推翻。

曾经相信过历史,后来知道,原来历史的一半是编造。前朝史永远是后朝人在写,后朝人永远在否定前朝,他的后朝又来否定他,但是负负不一定得正,只是累积渐进的扭曲变形移位,使真相永远被掩盖,无法复原。说“不容青史尽成灰”,表达的正是,不错,青史往往是要成灰的。指鹿为马,也往往是可以得逞和胜利的。

曾经相信过文明的力量,后来知道,原来人的愚昧和野蛮不因文明的进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蛮有很多不同的面貌:纯朴的农民工人、深沉的知识分子、自信的政治领袖、替天行道的王师,都可能有不同形式的巨大愚昧和巨大野蛮,而且野蛮和文明之间,竟然只有极其细微、随时可以被抹掉的一线之隔 。

曾经相信过正义,后来知道,原来同时完全可以存在两种正义,而且彼此抵触,冰火不容。选择其中之一,正义同时就意味着不正义。而且,你绝对看不出,某些人在某一个特定的时机热烈主张某一个特定的正义,其中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不正义。

曾经相信过理想主义者,后来知道,理想主义者往往经不起权力的测试:一掌有权力,他或者变成当初自己誓死反对的“邪恶”,或者,他在现实的场域里不堪一击,一下就被弄权者拉下马来,完全没有机会去实现他的理想。理想主义者要有品格,才能不被权力腐化;理想主义者要有能力,才能将理想转化为实践。可是理想主义者兼具品格及能力者,几希。

曾经相信过爱情,后来知道,原来爱情必须转化为亲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转化为亲情的爱情,犹如化入杯水中的冰块──它还是冰块吗?

曾经相信过海枯石烂作为永恒不灭的表征,后来知道,原来海其实很容易枯,石, 原来很容易烂。雨水很可能不再来,沧海,不会再成桑田。原来,自己脚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毁灭。海枯石烂的永恒,原来不存在。

二十岁之前相信的很多东西,有些其实到今天也还相信。

  • 譬如国也许不可爱,但是土地和人可以爱。
  • 譬如史也许不能信,但是对于真相的追求可以无止尽。
  • 譬如文明也许脆弱不堪,但是除文明外我们其实别无依靠。
  • 譬如正义也许极为可疑,但是在乎正义比不在乎要安全。
  • 譬如理想主义者也许成就不了大事大业,但是没有他们社会一定不一样。
  • 譬如爱情总是幻灭的多,但是萤火虫在夜里发光从来就不是为了保持光。
  • 譬如海枯石烂的永恒也许不存在,但是如果一粒沙里有一个无穷的宇宙,一刹那里想必也有一个不变不移的时间。

那么,有没有什么,是我二十岁前不相信的,现在却信了呢?

有的,不过都是些最平凡的老生常谈。

曾经不相信“性格决定命运”,现在相信了。
曾经不相信“色即是空”,现在相信了。
曾经不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有点信了。
曾经不相信无法实证的事情,现在也还没准备相信,但是,有些无关实证的感觉,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圆寂前最后的手书:“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相信与不相信之间,仿佛还有令人沉吟的深度。

本文由罗友 陌上花开 推荐。作者 龙应台 ,选自《南方周末》。

罗胖日:

佛法中,净土宗讲究“信、愿、行”三要。
你先得相信了,然后再去发愿、践行。
没有“相信”这个基础,什么都谈不上。
相信什么,不是论证和说服的结果,它是一个人自由意愿的选择。
选择什么?
表面上,是选择什么是正确的。
实质上,是选择和什么人合作

What

罗胖60秒:阻挡我们看清真相的是什么?

  1. 有这么个段子:话说,在美国和墨西哥的边境线上,边防警卫看到一个男人骑着自行车,后座上放了个箱子,这警卫就例行检查箱子,结果发现里面全是沙子。

  2. 第二天,这男人又来了,还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个箱子,警卫又打开一看,还是沙子。这样过去两个月,这男人每天都穿过边境,每次都带着一箱沙子。这警卫明明知道他有问题,可能是个走私犯,但就是啥都查不出来。

  3. 最后,这名警卫终于崩溃了,问他:“你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带着一箱子沙子过境,求求你告诉我,你到底想走私什么呢?”那个男人回答说:“自行车啊。”走私的就是每天骑过去的自行车。

  4. 你看,锁住我们想象力的,往往不是什么智力因素,而是沉浸在一个思维框架中,摆脱不出来。所谓的创新能力,其实就体现为能够质疑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的能力。

DeepCreator:跳出来思考,走出去行动,见识先跃迁到新层级,才能真正做到跳出来思考

罗胖60秒:什么是“结构化思考”?

  1. 什么叫做“结构化的思考”?最近我在《老喻的人生算法课》里看到一个例子。比如,我们通常用外向和内向来对一个人的性格分类,这就太粗疏了。

  2. 而老喻给出了一个结构化的思考方法,叫“三门模型”。第一扇门是花园门,第二扇门是房门,第三扇门是卧室门。

那有的人花园大门敞开,但是你很难进入房子的大门。他面子上很热情,但是很难和他有深交。

  1. 而有的人呢,花园门紧闭,房子大门也不轻易让人进。可一旦让你进去了,那他恨不得马上把卧室门也给你打开。这类人平时很内向,但别人稍微对他真诚一点,他就恨不得把心掏出来。

  2. 你看,用这个三门模型来衡量人,是不是就能更精准,类型也丰富得多?

对,有时候我们并不需要更多的信息,我们只需要有更多维度的思考框架,就能加深对事实的理解。这就是结构化思考的力量。

科学带你挖掘真理?不靠谱

我们大部分人都认为,科学是追求真理的重要手段。小到微观世界的细菌病毒,大到探索宇宙、登陆月球,都是科学立下的功劳。可是自由学者王东岳在他的西方哲学课上提到了一个特别毁三观的观点,他说科学根本靠不住,我们可能永远都没法找到真理。凭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听一下他的解释。

首先有个前提,就是我们必须承认,无论是什么科学发现,依靠的都是人的逻辑推理和判断。一旦逻辑推理和判断都靠不住,那科学发现的结果就变得有待商榷了。王东岳就是从这两个方面证明了科学的不靠谱。

先说说逻辑推理。逻辑的基本形式就三种,纯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这三种逻辑各有漏洞。比如说纯逻辑,就是把所有感性的信息都给屏蔽掉,只用逻辑来做推导。像数学和几何学,就是典型的纯逻辑,因为抽象的点、面、函数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嘛。这就暴露了纯逻辑的一个缺陷:就是逻辑的起点都是假设的。像“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个公理就是一个假设,你既不能证明它对,也不能证伪它错。所以说,纯逻辑的根基是不牢靠的。

再比如归纳法。归纳法的推理方式是:我们看见中国的天鹅是白色的,美国的天鹅是白色的,日本的天鹅也是白色的,当看到足够多的地方的天鹅都是白色的,我们就可以归纳得出“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样的一个结论。但是这个结论未必靠谱,因为你不可能穷尽地球上所有的天鹅,所以你就不能说世界上没有其他颜色的天鹅。事实也证明,澳洲就是有黑色的天鹅。所以说,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只能被证伪,不能被证明,因此也未必靠得住。

最后再看演绎法,演绎法就是三段论嘛,比如说有个大前提是“凡是天鹅都是白色的”,再来个小前提“澳洲有天鹅”,就可以得出结论“澳洲的天鹅是白色的”。这个结论靠谱吗?当然不靠谱。因为演绎法的第一个大前提,都是通过归纳法得来的,既然归纳法不靠谱,演绎法怎么会靠谱呢?也就是说,一旦大前提出了问题,演绎法就会有问题。

这样来看,三种逻辑推理虽然不是永远错,但也确实都存在致命的漏洞。除了逻辑,刚刚还说了一个影响科学准确性的因素就是人的判断。下面就说说人在判断上经常犯的错误。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过,我们所有人都很容易陷入到四种假象中,而这四种假象,都是造成我们判断错误的根源。

第一种是种族假象。意思就是说,不同物种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所依赖的资源不一样,所以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也就不一样,很难确定谁的理解是对的,谁的理解是错的。比如说在对声音的理解上,人和蝙蝠就不一样,人不需要听见超声波,但是蝙蝠要是没有接受超声波的功能,是会要命的。如果你只是在人的角度说接受超声波的功能不重要,这就是一个片面的判断。

第二种是洞穴假象,就是说我们的思维和判断肯定会受到环境的限制,说白了,就是我们都是“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的那一片天。比如说现在的物理学证明,是有四维时空的,但是对于我们人类这种在三维时空里生活的物种来说,你没法知道在四维时空里真实地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换句话说,我们对四维空间所有的想象,离真理可能差着十万八千里。

第三种是市场假象,意思是说,我们从外界得到的很多信息,可能都是别人编造出来的,为了某种目的故意让我们知道。比如商品广告、企业宣传等等。基于这些信息作出的结论,就很可能有问题。

第四种是剧场假象,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套固定的思维习惯,就像是一出有固定套路的戏,到了某个节点就自动表演。一旦思维习惯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这样看来,靠逻辑和思考找真理还真不一定靠谱。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所有的科学都不靠谱。但是知道了这些之后,对于有待商榷的科学命题,我们至少可以有意识地降低偏差,改进科学的准确性就多了一个抓手。

本文源自:王东岳西方哲学课讲义

关于重新认识「智商」的清单


2017-07-10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工作生活中,我们常说某人“智商高”。那到底什么是“智商”?

「得到」App《精英日课》专栏的主理人万维钢,用这张清单为你辨析“智商”这个概念。希望可以帮你成为一个聪明人,也帮你辨别出身边的聪明人。

  1. 智商跟一个人积累了多少知识关系不大。它反应的是一个人的认知能力,是包括逻辑推理、模式识别、短期记忆在内的大脑运算水平。

  2. 智商是天生的,40%到60%的影响因素是遗传。所以,好消息是,一个人的智商在一生之中是相较稳定的,不会忽升忽降。坏消息是,想要全方位提升智商却很难,靠刷智商测试题也不怎么管用。

  3. 另一个好消息是,智商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极高和极低的都很少。真正制造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其实是智慧和见识,是你能从更大的视野中看问题,同时考虑不同的观点,善于自我反省。这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好坏来说,比智商更有用。

  4. 智商就像体温一样。体温并不能说明你身体有什么病,但如果你到医院检查,医生测量的第一个指标就是体温。智商也是如此,虽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但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它能代表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5. 如果一个人智商高,那么他有很大几率同时情商高,身体素质高,工作能力强,自控能力高,各方面表现都很好。这被叫做“达·芬奇效应”,因为达·芬奇就是这样一个天才多面手。>>>戳此了解天才达·芬奇

  6. 就人类整体而言,智商越高,成就越高。但对个人成就来说,就像是身高和打篮球之间的关系——高个子不一定都能打好篮球,但当篮球教练去选拔人才时,问的第一个问题,肯定是身高。

  7. 数学成绩其实是一个比智商更精确的“成才预测指标”。

  8. 高智商的人非常理性,低智商的人才是非理性的。高智商的人很容易想象未来,低智商的人只知道现在。

  9. 智商越高的人,越愿意和人合作。有研究发现,在多次博弈的游戏里,如果A、B双方都是高智商,他们双赢合作的可能性会比低智商的小组高出五倍。

  10. 智商高的人在一起还能互相激励。跟高手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人们也会想方设法发挥更高水平。不是因为想把高手比下去,更主要的是担心被高手瞧不起。想要解决一项高难度工作,最高效率的办法,就是让高手和高手组队。

  11. 高智商者的五个共通的素质:爱储蓄、善于合作、理解市场和现代政治、工作能力强、互相学习。这些素质对国民经济特别有好处。

  12. 国与国之间的智商差异,比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重要得多。国民智商越高,人均GDP就越高。所谓国民智商的效应,其实就是聪明人的聚集效应。

  13. 国民智商正在逐年提高,大约每10年提高3分。现在的人的确比上一辈聪明。

  14. 如果家人给你安排了相亲,建议选个智商高的。不光是为下一代着想,高智商夫妇哪怕将来离婚,都能找到一个双赢的方式。

推荐阅读|不规则人才


罗胖 1月28日
本文为《到底什么是“智商”?》推荐阅读文章,来自得到专栏《精英日课》。
作者|万维钢

下面这张图叫雷达图,也叫蜘蛛图,它把一名球员的各项能力指标用一张二维图片显示。这张图说的是梅西在一个赛季的各项统计数据和平均水平的比较。梅西在过人、进球、射门、传球成功率、助攻这些指标上,表现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你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位伟大球员。

这种图的关键在于,它是用一组,而不是一个数据来表现一名球员的水平。玩《足球经理》之类游戏的时候,我们都是用这种图,全面考察球员的各项指标,来判断要不要买入他。

现在问题来了:在真实世界中,有多少公司在招人的时候,会看雷达图呢?答案是几乎没有。

今天我们继续说《平均的终结:我们怎样在一个崇尚相同性的世界中成功》( The End of Average: How We Succeed in a World That Values Sameness )这本书,作者是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托德·罗斯(Todd Rose)。?

1.你就是一个数字

普通公司就不用说了,咱们直接说Google。Google,当然是个非常厉害的公司,新人的起薪都能超过十万美元,更重要的是,人们以在Google工作为荣。但是直到几年前,Google公司的招人方法,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面试之前,它考察的也就是一个人的毕业院校、大学期间的GPA、和大学入学考试的SAT成绩 —— 总而言之跟考研差不多,就是看你的学业如何。

按时完成项目的能力呢?与人合作的能力呢?创新能力呢?对不起,你不是球星,没人统计你的那些数据。

所以哪怕你年薪十万美元,在世界上最好的公司工作,也不能享受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雷达图待遇。

事实上,对很多人来说,应聘这一天,也许还是公司人事部门对你看得最全面的一天。入职以后更没有雷达图。公司会对你进行考核,而考核的结果,通常是一个数字。比如说最高分5分,那么5分就是特别出色,2分就是很糟糕。至于说怎么个出色法,怎么个糟糕法,在一个有几千人的大公司里上级根本关心不过来。

2012年,华尔街日报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在财富500强的企业里,有60%的公司都是只用一个指标来评价员工的表现。2009年的调查则显示42%的公司采用的还是一种“强迫制”的评价体系 —— 也就是说必须按照一定比例选出优良中差来,哪怕所有人都表现很好,也必须有人获得差评。

用一个数字代表一个人,你可以想象这里面有多少弊端。微软公司就曾采用强迫制的评价体系。在2012年的一次采访中,微软公司表示他们非常后悔这个做法,简直是失落了十年 —— 每个组都一定要选出优良中差,那谁还愿意跟牛人在一组?

可是就连NBA球队,都犯过这种愚蠢的错误。

2003年纽约尼克斯队来了个新主席,伊塞亚·托马斯(Isiah Thomas),他自己就曾是NBA球星,按理说应该非常懂篮球。但他就职后,突发奇想,提出只用球员每场比赛的平均得分这一个标准来筛选球员。尼克斯队花了大价钱买得分高的球员,它的首发阵容就是全联盟得分最高的五个球员 —— 结果成绩一塌糊涂。四个赛季里,尼克斯队的综合成绩排到了全联盟的倒数第三,输球率高达66%。

打篮球你得看雷达图啊!从数学角度来讲,一个球员至少可以在5个方面为球队做出贡献 —— 得分、篮板、抢断、助攻和盖帽。一直到托马斯卸任主席之后,尼克斯队才重新科学买人。

为什么从大公司到NBA球队,人们会犯同一个错误?一个人怎么能用一个数字来代表呢?因为他们高估了人的各项技能之间的相关度。?

2.什么叫“相关”

之前咱们说过,英国人类学家高尔顿认为人的各项能力指标都是“相关”的 —— 如果一个人聪明,那他的身体素质也更棒,也更自律,品德也好。

这个“相关”的意思,就是当一个变量变大或者变小的时候,另一个变量是否也跟着变大或者变小。统计学家用“相关系数”,这里我们姑且称之为“r”?,来表示相关度,规定r的值是在 -1 和 1 之间。?

比如我们要考察一群人的智商和身体素质之间的相关性。r=1,就说明两项指标绝对相关,那就是说智商越高的人,身体素质一定更好。如果?r 在 0 和 1 之间,那就是“大体上来看”,智商越高,身体素质越好,但有个别情况是智商高、身体素质不好。如果 r=0,就是智商和身体素质毫无关联。如果?r 是负值,则表示智商越高,身体素质越差。

下面这两张图中每个点代表一个人,我们可以直观地体会一下各种相关系数。?

我们知道心理学实验都不太靠谱,在很多心理学家看来,r=0.3 就足以说明两个变量之间有相关性,甚至还可能暗示这两个变量之间有因果关系 —— 智商和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35?太好了!这足以说明挣钱多的人是因为聪明。但是在真正的统计学家看来,只有当 r>0.8,才能说这两个变量“高度相关”;如果 r≤0.4,你只能说这是“弱相关”。

“高度相关”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股票市场上有成千上万支股票,道琼斯指数只考察30支股票的综合表现,可是我们知道,道琼斯指数和其他股票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达到了0.94以上!因为有这个强相关。你要想知道今天股市怎么样,看看道琼斯指数这一个数字就可以了。

可是人的各项指标之间,却是弱相关的。身高和胸围,智商和品质,这些变量的相关系数大都在0.4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只用一个指标代表一个人,就非常不可靠了。

人,本质上是不规则的。

那么应该怎么选人呢??

3.Google的新观念

公司大也有大的好处。如果又大又有钱,你就可以拿自己公司员工做各种研究。最近Google公司做了一个内部研究,就想找出来,招聘员工的时候到底哪些指标是真正有效的?研究者考察了300项指标!然而结果却是其中没有一个是特别好用的。

而且他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事实,我看对一般公司也都有用:

1.一个人的SAT(相当于中国高考)成绩,和这个人的工作能力毫无关系;

2.毕业院校和工作能力也没关系;

3.是否曾经在编程比赛中获奖,和工作能力也没关系;

4.在大学的学习成绩,和工作表现有关系,但这一点只在毕业三年内有效 ——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已经毕业超过三年了,再看他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就没有意义了。

当然我得说明一点,这些结论是针对已经在Google工作的人调查得出的统计结果。一个人能进Google,他必然满足一个基本的学历和编程技能门槛 —— 如果你考察加油站工作人员和程序员,你肯定会发现上面说的那些统统有关系。

不论如何,这项研究说明在一定门槛之上,再看学业成绩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现在Google已经决定放弃了用单一指标评价人的做法,转而采用一个非常复杂的招人策略,不同部门对人关注的重点都不一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那就是雷达图的做法,球星的待遇。?

|我的评论

我们再回头看一眼梅西的雷达图。梅西虽然在绝大多数指标上都明显高于平均水平,但也有几项指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比如拦截和铲断就不行,丢球的次数也很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梅西是进攻球员!他的任务并不是拦截和铲断,而且一旦他拿球,对方的球员就会不断地拦截和抢断他,他在危险地区拿球多当然也会丢球多。

球队需要的并不是全能型选手,而是不规则的人才。你让不同类型的人才互相配合,才能打出精彩的比赛。?

|由此得到

用单一指标评价人才的时代即将过去,也许将来每个人都能像球星那样拥有一张自己的雷达图。这个趋势才刚刚开始,但是已经开始了。

人有愚昧的权利吗?


作者:奥卡姆剃刀

我父亲迷信张悟本式的养生理论,经常跟一帮志同道合的老伙伴们交流,前阵子迷上了撞树,大清早一帮老头到公园的小树林里集合,一人找上一颗树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去撞,我父亲撞得最卖力,结果因软组织挫伤而进了医院。我指导的助教怀孕了,不仅第一时间穿上了防辐射服,液晶显示器前还多个了盆仙人掌。

父亲以我为豪,常在外面吹牛大儿子是教授和作家,但在家里却对我讲的科学道理一点也听不进去,尽管我陪着小心慢慢讲,触及到核心问题还是会遭到他的强烈反感,我几句话就能把他的歪理邪说将死,他会暴跳起来骂我中了科学的毒,我跟他谈的目的只是为了他的身体健康,若当下把他气进医院就搞反了,只能停止对话,而在背后加强了对他的监控。我指导的助教很清楚我对辐射流言的态度,读过我写的辟谣文章,也当着我面嘲讽过这些流言,当她身穿防辐射服端着仙人掌进办公室时,把我怔了一下,她解释说“都是愚昧的老公买的,没办法啊~”我当然只能微笑地表示祝贺,接过仙人掌帮她摆在显示器前。

有统计称中国人中有科学素养的人不足3%,我应是这少数人中能写科普文章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更少数的人,可连我都没能影响到亲人和同事。

科学素养的人很少,有能力有热情做科普宣传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有趣的是,在这少之又少的小群体中,还分着鹰派和鸽派。鹰派认为愚昧认识会影响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福址,应对其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鸽派没有这种宗教化的使命感,主张用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把科学道理讲出来,并把相信权完全交给受众。其实双方对愚昧思想的认定是一致的,区别的只是对愚昧思想的态度,前者激烈,后者宽容。假若我是鹰派科普人,那该如何对付我的父亲和同事呢?跟我父亲的歪理邪说做坚决斗争,直到把他气进医院,然后在病床前继续交锋?勒令我的助教脱了防辐射服并把仙人掌扔掉,否则就不让她进办公室?想必一般人都不敢这样做,这种极端行为会遭受全社会的唾弃。

科学的深邃强大令我着迷和尊崇,也使我乐于去传播并与大家分享,但同时我也清楚,在人类的认知范畴内,科学主要进行的是客观领域的真伪判断,还有道德领域的善恶判断,艺术领域的美丑判断,生活方式的价值判断等等,不能在所有领域内都坚持唯科学标准。真正懂科学的人都懂得“适用范围是科学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道理,任何科学理论都是有明确的适用范围的,超越范围使用就是一种伪科学行为。

宪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在无神论者看来,这是国家在保护一部分人选择愚昧的权利。鹰派科普人认为人们没有选择愚昧的权利,我与他们不同,我尊重人们选择愚昧的权利,不仅包括宗教信仰的权利,还包括我父亲相信歪理的权利,我同事信伪科学的权利……权利已不属于客观认知领域的真伪判断范畴,不能再用唯科学标准去划线了,鹰派科普人主张剥夺愚昧权利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社会更进步人类更幸福,但问题是你能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剥夺呢?例如你准备如何剥夺我父亲的愚昧权?愚昧是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根本性的改观,好比人体里总是存在着很多有害病菌,人类只能选择与其共存,用强射线的确能把它们都杀光,但人也就活不成了。在人类思维领域内剥夺愚昧权是个不可实现的任务,剥夺人们自由的思想认识权,往轻里说是乌托邦,往重里说是法西斯。

罗胖曰:

科普问题上的鹰派和鸽派——
就是“我正确,你傻逼”派和“你错了,我告知”派。
区分而者的标尺很简单——
看他的着眼点是攻击人,还是讲道理。

分享经济的成功逻辑

今天这条音频和你聊聊,分享经济为什么在过去几年能实现飞速发展。

相信现在很多人都对“分享经济”这个词不陌生,最近,依托于分享经济、为用户提供短租住宿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小猪短租”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在一篇演讲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分享经济”为什么在过去这几年能实现飞速发展,下面我来给你说说。

首先,陈驰认为,我们从所谓的短缺经济进入到富饶经济,包括车、房、二手物品在内的大量物质实现剩余,这是分享经济出现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时间也被释放出来,最终使个人有了剩余的资产和资本进行分享。

第二,分享经济之前曾面临一个很大的质疑,那就是人们认为,分享很难解决信用和安全问题。陈驰特别指出,这种论调没有看到,过去十几年,互联网解决掉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信息不对称”。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家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有差异。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就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陈驰认为,以前买卖二手物品没有形成闭环的时候,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等于没解决。

这里还要绕开,给大家解释下O2O闭环这个概念。O2O闭环是指通过线上的营销、宣传、推广,将客流引到线下去消费体验,实现交易。同时,也会把线下用户引导到线上去反馈、去交流,甚至参与线上体验等等,也就是从线上到线下,然后又回到线上,形成一个闭环。

陈驰认为,今天的互联网会把以前看不到的信息和行为,通过闭环系统逐渐披露出来,这些信息能帮用户做筛选,把道德风险解决掉,让交易变得更加安全。比如大家在线上分享平台订了一间民宿,然后在线下完成住宿,消费行为结束后,再回到线上去点评、反馈,这种反馈,还会给后面消费的人提供有用的指导意见。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就消除了。

另外,网络实名制也对分享经济有促进。拿短租来说,所有交易基于实名制和信用体系,那交易双方的身份是可以锁扣的。每个人都以实名的身份发布房子、预定房子,每个交易都有实名做锁扣。

第三,陈驰谈到分享经济遭遇的法律上的阻碍。分享经济在很多地方都遇到一些监管上的麻烦。陈驰认为,这种法律上的问题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尽管分享经济和现行法律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可最终实现改革的动力还是非常强的。他也因此认为,这些法律上的障碍,并不能对分享经济实现刚性约束。

陈驰还谈到了一点,就是“去中心化”。共享经济是平台经济,有很强的网络效益,本质上是形成了新的连接,也就是“去中心化的点到点的连接”,他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过去200年的工业化进程,形成了所谓的自由市场,它让企业变成整个经济的原动力,出现了大集团、大流通、大卖场。但是今天,分享经济让我们可以把新的连接点从企业降到个人,这会出现不一样的商业逻辑。陈驰认为,今天的分享经济只是开始,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可以让个人根据自己的存量资本、资产、盈余,去参与到全领域的商品服务中。

以上就是“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对分享经济的一些分析,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本文源自:笔记侠(《分享经济4年前和4年后的逻辑不一样,看不懂你就输了》)

How

使用简单的逻辑方法进行独立思考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各式各样的观点和思维方式,作为一个程序员的我,也会有程序员的思维方式,程序员的思维方式更接近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的思维方式让可以很容易地理清楚这个混乱的世界,其实,并不需要太复杂的数学逻辑,只需要使用一些简单的数学方法,就可以大幅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所以,在这里,记录一篇我自己的思维方式,一方面给大家做个参考,另一方面也供更高阶的人给我进行指正。算是“开源我的思维方式”,开放不仅仅是为了输出,更是为了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式。

我的思维方式中,使用数学逻辑的方式进行思考,通常来说,我会使用五步思考的方式:

第一步:信息数据可考证。如果一个观点或是一个见解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就会造成后面的观点全是错的,所以,首要的是要进行数据的查证或考证。一般来说,如果一篇文章的作者足够严谨的话,他的需要给他的数据建立相关的引用或是可以考证的方法方式。如果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是,“有关专家表明”、“美国科学家证明”、“经济学家指出”,但是没有任出处,也没有点明这个专家或是科学家的名字,或是,也没有说明或引用让读者可以自己去验证的方法。那么,其引用的话或是数据是无法考证的,如果是无法考证的,那么,这篇文章的水份就非常大了。一般来说,当我读到一篇文章中的东西没有可考证的来源或是方法时,通常来说,我就不会再读了,因为这篇文章的价值已经不大了,如果我关心这篇文章中的东西,我会改为自己去查找的方式,虽然变“重”了,但是很安全。(所以,像Wikipedia这样的网站是我经常去获得信息的地方,因为信息可以被考证是其基本价值观)

第二步:处理集合和其包含关系。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人人都会的数学逻辑。比如:哲学家是人,柏拉图是哲学家,所以,柏拉图是人。就是一个在包含关系下的推理。你不要小看这个简单的逻辑,其实很多人并不会很好的应用,相反,当感情支配了他们以后,他们会以点代面,以特例代替普遍性。比如,地图炮就是一种,他们看到了多个案例,他们就开始把这个案例上升上更大的范围,比如:河南人新疆人都是小偷,上海人都是小市民。日本人都是变态和反人类……等等。除了这些地图炮外,还有否定整个人的,比如一个人犯了个错或是性格上有缺陷,就会把整个人全盘否定掉,员工抢个月饼就上升到其价值观有问题……。在数学的逻辑包含中,超集的定义可以适用于子集,通过子集的特征可以对超集进行探索,但是没法定义超集。另外,集合的大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幸存者偏差会是一个很容易让人掉下去的陷阱,因为可能会有很大的样本集可能在你的视线盲区。

第三步:处理逻辑因果关系。所谓因果关系,其实就是分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然后处理其中的逻辑是否有关联性,而且有非常强的因果关系。没有能力分辨充分必要条件处理因果关系是很多人的硬伤。就像我在《努力就会成功》中说的一样,“努力” 和 “成功”是否有因果关系?各种逻辑混淆、概念偷换、模糊因果、似是而非全是在这里。比如: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就是因果关系混乱的表现。人们会经常地混淆两个看来一起发生,但是并没有关联在一起的事。因果关系是最容易被模糊和偷换的,比如:很多人都容易混淆“加班”就会有“产出”,混淆了“行动”就会有“结果”,混淆了“抵制”就会赢得“尊重”,混淆了“批评”等于“反对”……等等。除了这些以外,微信公众号里的很多时评文章,他们的文章中的结论和其论据是没有因果关系的,好多文章就是混淆、模糊、偷换……因果关系出问题的文章读多了是对大脑有损伤的,要尽量远离。

第四步:找到靠谱的基准线。就像我们写代码一样,我们都是会去找一些最佳实践或是业内标准,原因是因为,这样的东西都是经过长时间被这个世界上很多人Review过的,是值得依赖和靠谱的,他们会考虑到很多你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所以,你也会看到很多时评都会找欧美发达国家的作参考的做法,因为毕竟人家的文化是相对比较文明、科学、开放和先进的。找到世界或是国际的通行标准,会更容易让人进步。比如:以开放包容加强沟通的心态,就会比封闭抵制敌对的心态要好得多得多,智者建桥,愚者建墙。当然,我们也开始发现,有一些事上,有利于自己的就对标,不利于自己的就不对标,而且,除了好的事,不好的事也在找欧美作对标,于是开始“多基准线”和“乱基准线”,这种方式需要我们小心分辨。

第五步:更为深入和高维的思考。如果一件事情只在表面上进行思考其实只是一种浅度思考,在Amazon,线上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需要写一个Correction of Errors的报告,其中需要Ask 5 Whys(参看 Wikipedia 的 Five Whys 词条),这种思考方式可以让你不断追问到深层次的本质问题,会让你自己做大量的调查和研究,让你不会成为一个只会在表面上进行思考的简单动物。比如:当你看到有出乎你意料的事件发生时(比如负面的暴力事件),你需要问一下,为什么会发生,原因是什么?然后罗列尽可能全的原因,再不断地追问并拷证下去(这跟写程序一样,需要从正向案例和负向案例进行考虑分析,才可能写出健壮性很强的代码),我们才会得出一个比较健壮的答案或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的这五种思维方式下,你的思考是不可能快得起来的,这是一个“慢思考”(注:如果读过《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的人就知道我在说什么),独立思考是需要使用大脑中的“慢系统”,慢系统是反人性的,所以,能真正做到独立思考的人很少。更多的人的“独立思考”其实只不过是毫无章法的乱思考罢了。

通过上述的这五点,我相信你是很容易识别或是分辨出哪些信息是靠谱的,哪些信息是很扯的,甚至会改善你自己的言论和思考。但是,请注意,这些方法并不能让你获得真理或是真相。但是这也够了,一个人如果拥有了能够分辨是非的能力,也是很不错的了。虽然不知道事实是什么,但是你也不会盲从和偏信,从而不会被人煽动,而成为幕后黑手的的一只“肉鸡”。

多说两句,下面是一些我个人的一些实践:

  • 当新闻报道报道的不是客观事实,而是加入了很多观点,那么这篇新闻报道是不可信的。
  • 对于评论性的文章,没有充足权威可信的论据时,不能完全相信。
  • 不是当事人,不是见证人,还要装作自己是知情的……不知道这种人的自信怎么来的?
  • 信息不公开的,并有意屏蔽信息的,不能作为可信的信息源。
  • 当出现大是或是大非的事时,一定要非常小心,这个世界不存在完全的美和完全的丑,这样的观点通常来说都是危险的,此时要多看看不同角度的报道和评论,要多收集一些信息,还要多问问为什么。

欢迎你告诉我一些你的实践和思维方式。

独立思考能力的5步养成法


雾满拦江

我经常遇到这种类型的孩子,他们把凡事抬杠顶牛当成独立思考。无论你说什么,他都急忙忙叫一句:不对!应该是这样……可你听半晌,到底应该是哪样,他却是连话都讲不明白。

那么,真正的独立思考是个什么情形?又应该如何训练呢?

《南华早报》的总编辑郑维先生,曾讲过新加坡中学的一次课后作业。

作业以小组课题的方式进行,不是我们这边闷头把书本上的结论抄多少遍。一个小组五个人,一个组织者,五人共同讨论如何完成课题。

第一阶段,老师扔过来一个课题给大家: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是否有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好处?随着课题扔给孩子们的,是长长的书单。

话说郑维先生一看这课题,就惊呆了。有没有搞错?希特勒何许人也?杀人魔头是也。一个杀人狂魔,你竟然敢问他是不是给德国人民带来了好处,这要是在某些地方,这老师是不想干了吧?

可是孩子不管那么多,作业就是作业,立即急如星火的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查资料。老师给的书单超长,即使是不看内容只翻书页,那也来不及。所以小组的组织者就要分配任务,每人各查几本书,限定时间内读完相关章节,划出相关部分,摘录出来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组织者汇报。

老师说:资料内容不限于他所指定的这些书,如果你想要个好成绩,嘿嘿,最好拿几本老师都没读过的书。

于是孩子们人手几本大厚书,什么《第三帝国的兴亡》、《希特勒暗堡》之类的,开始疯狂阅读。

书读了一大堆,资料也搜集了无数,进入第三个阶段:定义。

定义,就是确定概念的具体含义。这个定义不可以随心所欲胡来,必须要公正客观,拿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说得过去。

孩子们首先被德国人民,这一关给难住了。

谁算是德国人民呢?谁又不算呢?

是拥有德国国籍的人,才算德国人民?还是只要居住在德国,就算是德国人民?

孩子们定义不了,就去找老师。老师笑咪咪的回答:随便,这事你说了算——哪个定义最能体现出希特勒的影响,就用哪一个。

唉,这可愁死孩子们了。

最后孩子们用了后一个,只要居住在德国,就是德国人民。

为什么要用这个呢?

——这就看出定义的价值了。不使用这个,那么凡是被希特勒屠杀的,按希特勒本人的看法,他们都不算人民。可如果一个人有良知,同情悲悯那些被屠杀的犹太人,就不可能把他们从人民中排除出去!

就这么一个定义,让孩子顿时恍然大悟:

定义会说话,如果定义错了,你整个人都错了。如果你听到有人振振有词却嗜血无度,你就知道,对方是先行从定义这里动了手脚。如果你不认真,就会被牵着鼻子走。

第四阶段,绘制图表,从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政策等各个角度,展开讨论。

这一讨论就炸了,咦,你看这个希特勒,他也不赖嘛。他上台后大力发展军工,解决了500万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这难道不是好处吗?

而且,战争之时,希特勒组织500万工人,修铁路修公路,发工资有饭吃,这难道不是好处吗?

还有,希特勒不光是组织工人劳动吃饭,连娱乐都没耽误,经常性的群众集会高歌。而且成年人可以买轿车年轻人可以飙摩托,这还不够吗?

分析过这个,再看看工人们的具体情况,就有点不对了。

当时,所有的工人全被裹胁进德国工人阵线里头,他们没有罢工的权利,不允许加薪,不允许改善劳工环境,只有高强度的劳作,有时候甚至每周要工作72个小时。除此之外,工人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还被希特勒控制的工会拿走支配。这些工人无异于奴工,怎么可能有快乐可言?

还有,年轻人是没有工作权利的,他们必须要上战场。而老年人要延迟退休,无休无止的工作……

还有,工作岗位奇缺,女性被欺骗早早辞工,让位给上了年纪的老爷爷……

两方面的资料比对,孩子们就对希特勒时代的德国有了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

第五阶段,完成论文。

有了前面全面的分析,最不擅长于写的孩子,此时也是把键盘敲得噼哩啪啦响。结论是显而易见的:

希特勒时代,表面上好像给德国人解决了失业人口问题,但实际上,高密度化的组织,剥夺了工人的正常选择。他们被迫从事无休止的繁重劳作,个人权利却无丝毫保障,工人的生活并没有丝毫改善,反而是每况愈下。任何一个奴隶主都可以宣称,他手下的奴隶没一个失业的。但那绝对不是奴工们想要的。

诸如此类。

第六阶段,各小组向老师报告,现场质辩。

小组的课题报告,倘有资料不全、结论片面的缺陷,就立即会遭到其它小组的炮轰,一旦被轰到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你这成绩可就惨了——基本上来说,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出现。当你沉下心,花很大精力钻研某个课题时,就很难会有思虑不周的把柄留给别人了。

可以看出,要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大致需要五个步骤:

第一步:抛弃结论和成见,只要事实。

第二步:定义问题。去掉情绪化,让问题具体而明确。

第三步:假设性思考。

第四步:反向推证。找到反面的材料证据,做正反两方面的资料比对。

第五步:小组讨论。

经过这种训练的孩子,思维会特别的缜密。他们与人交流时,知道规则,会认真倾听,一旦发现自己思虑不足,就会立即把你的指正补充进去;绝不会死抬杠不认输,更不会认为是你跟他过不去,从此视为仇人,因为他们是在很认真地提升自已。

经过这种训练的孩子,脑子会很清醒,他们不会轻易接受现成的结论,抗洗脑能力强,想要欺骗他们很难。

相反,如果不是让孩子独立思考,而是让他把希特勒是个大魔头的结论,背上一万八千遍,他仍然觉得纳粹的制服很酷,纳粹的阅兵很气派。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纳粹意味着什么。

独立思考不是不犯错误,但不会让你泥陷于错误之中,让你反复在一个泥坑里跌倒。

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生活得特别轻松自在,这只是因为他们总能适时避过陷阱,找到最适意于自己的人生。

本文由罗友 陌上花开 推荐。由作者 雾满拦江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 “雾满拦江”。

罗胖日:
我见过的最狡猾、也最简单的骗子医疗广告——
“通知:新到一批治疗老年腰腿疼的特效药。”
刊登在某正经报纸上,据说效果很好。
其实,仅仅是里面“通知”这两个字就够了。
它足够唤起一代人对于权威号令的无意识屈从。
独立思考之难,由此可见一斑。

关于掌握顶级高手思考方法的清单


2017-06-10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思考方法的不同,正是高手和普通人的本质区别。高手是如何思考的?如何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得到」特意邀请李善友教授创作了这篇清单,拆解顶级高手的思考方法,供你学习践行。

  1. 为了找到顶级高手的思考秘诀,我研究了许多世界知名的顶级高手,有两位极具代表性。一位是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他提出了“跨学科学习”的多元思维模型;另一位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公认的“第一性原理”的最佳实践者。

  2. “思维模型”就是我们大脑中已经固化的“套路”和“惯性”。人类的日常决策中,仅有1%的理性决策。剩下的,多半是被自己的惯性所绑架的直觉。

  3. 能否抛开直觉,提纯出现象背后的本质,是普通人和顶级高手的区别。普通人做事跟着感觉走,只看表面现象,靠的是不经反省的惯性动作;而顶级高手则有更强的抽象能力,把时间用在研究规律上,不断矫正自己的思维模型。

  4. 判断思维模型好坏的标准是:它是否符合实际,能否在现实中得到证明或证伪。那些声称适用于一切情况、不能证伪的,一定是坏的思维模型,建议直接弃用。事实上,要经常审视每个思维模型成立的前提,一旦前提有变,这个曾经科学的模型,也一定要跟着修正或弃用。

  5. 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要从“第一性原理”开始。“第一性原理”的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他认为:每个系统,在剥离了具体的表象之后,都存在着一个不能被删除或违反的逻辑基点,这是整个系统存在的前提,也就是“第一性原理”。

  6. 深度思考,找到这个决定系统的“第一性原理”,通常就能找到终极的解决方案。“第一性原理”最著名的应用者埃隆·马斯克,他绕过之前所有做电动车的人所谓的“行规”和“经验”,只思考在物理学理论上是否可行,极大地降低了特斯拉汽车电池的成本,创造出了新一代的电动车。

  7. 跨学科学习,是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型的另一个工具。比如,同时学习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单独的某一细分领域的学习,会将人的思维和视野困在狭小的空间里。而各个领域间理论相互碰撞、相互修正,经常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得到“好上加好”的效应。

  8. 当人能通过跨学科学习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时,他们会取得巨大的成功。比如,每个世界级的企业家在取得商业成功时,都得到了自己的方法论: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索罗斯的“反身性”哲学、乔布斯的“简洁”原则、贝佐斯的“自组织”理论,无不如此。

  9. 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算是低水平的重复,而不是有效学习。

  10. 好的思维模型,让你戴上一副新的“认知眼镜”,直接透过纷杂的信息,看到事物背后的道理,这才是有效学习,也是高水平思考和正确决策的前提。

  11. “刻意练习”,是把新的思维模型内置到大脑的唯一途径。“听过很多道理,仍过不好这一生”,往往不是道理的问题,而是没有通过刻意练习,把道理变成你的“潜意识”。

  12. 最后,请保持普遍怀疑的精神,默认所有知识都是错的,包括这篇清单。然后带着这个怀疑精神,继续前行。

教你如何辨认身边的聪明人


谢熊猫君

我来谈一下个人分辨周围聪明人的一些主要标准。

首先要明确的是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具有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不代表聪明。比如一个下水道工人和一个挖掘机工人,各自都是各自职业领域的老手,哪个更聪明?这就不好说了。所以分辨的标准不应该是针对特定领域的,而应该是普适的。

再比如看学历,也不一定靠谱。我们抛开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辍学的不谈,一个本科生和一个博士生哪个聪明?这也不好说,说不定本科生本科期间就做出了不错的科研成果,但是本科毕业没有继续做科研而直接去工作了,那他一定比博士生笨或者聪明吗?说不准的。

还有比如看出身,也不靠谱。因为个人经历和交友圈的关系,我周围的很多朋友都是名校出身,北清复交牛剑HYPS什么的很多,很多聚会上名校学生的数量远比非名校的多,那这种情况下出身本身就不具有太大的分辨性。虽然名校出来的普遍会让人觉得聪明点(具体原因可以参考下文),但是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出来的人,也会有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聪明程度的差别。

那么我会通过什么来辨别聪明人呢?我有六个标准,两两一组分为基础指标,现实指标,和高层指标三个类别。基础、现实、高层的分类不是想说明轻重和高低,只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1. 基础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对于认知的认知”和“关于知识的知识”,简单来说就是对于自我的认知过程的思考。关于元认知,网上有不少资料,大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找一下通俗的材料,感兴趣的也可以找相关的心理学文献读一下。

具有强元认知能力的人,通常表现是学习能力很强,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学习过程很了解,能够在快速的自我思考和自省后产生出优化过的学习策略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能力有较强的管控能力,懂得利用自己的认知能力的优势和已有知识框架来调节和评估新知识的摄入,这些人能够很快的把新知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当中。用乔布斯的话说,就是把已经划出的点连起来,而元认知能力高的人连得特别快。

  1. 基础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有具有逻辑性的思维跳跃能力。

一般的交谈过程,通常就是先讲A,再讲B,再讲C,再讲D……

但是我发觉,当和一些比较聪明的人聊天的时候,或者看其他的聪明人聊天的时候,通常不是一步一步走,而是跨着大步跳的,也就是先讲A,再讲D,再讲F,再讲J……这样。这种ADFJ的交谈方式,和前面的ABCD的交谈方式在逻辑上是一样的,并不是随机的思维跳跃,而是一些中间的逻辑步骤,因为交谈的双方都已经提前想到,并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心照不宣了,所以不需要每一步都讲一遍,直接说下一步就好了。

比如之前有个我觉得比我聪明好多的做医生的朋友来我家做客,我在厨房做饭,客人们在闲聊,中间聊到癌症的事情。我就想到个段子,然后说“骑摩托车戴安全帽也能增加得癌症的概率。”这个段子其实说的还是蛮直接的,我也觉得对方肯定听得懂,所以就没有补充或者继续讲,而那位医生朋友就直接回了一句“是啊,上次和主任一起去查房,主任就说其中一位老太太比其他病人更可能得癌症,因为she has the syndrome of having too many birthdays。”然后大家就会心一笑。

跟聪明程度相仿的人交谈起来跳跃的节奏是很舒适的,逻辑上也能很自然的过渡。但是如果两个人节奏差别过大,一方要经常说完A后补充说B和C才能继续说D,甚至中间还要加个B1、B2,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1. 现实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好奇心

其实,前面提到的元认知和思维跳跃,都属于聪明的下层建筑,而最能直观体现一个人是否聪明的标准是好奇心。

一个聪明人,通常是对生活中各种事情充满了广泛的好奇的,也正是这种好奇,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新的知识。

好奇心和聪明程度是个鸡和蛋的情况。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再强,如果好奇心不够,那他也不会去了解各种新东西;而如果一个人缺乏对事物的广泛了解,他就很难看到那些自己不理解的东西,也就不容易产生较强的好奇心。

用苏格拉底的话说,“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

  1. 现实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复杂的问题的能力。

经常能在包括知乎等网络社区,看到一些专业人士解释专业的或者技术性的问题,他们会很热心的花很多时间讲问题背后的原理,列出各种外行人很难看懂的公式、推导过程和专业术语,自己解答的很辛苦,读者大多没看懂,双方都不开心——“我都花了这么多功夫讲了你们怎么还是听不懂”和“你讲了这么一大堆不明觉厉,我还是不懂。”

而我接触到的一些很聪明的人,很多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而这些聪明人的共同特点是在解释专业问题时会刻意避免使用别人可能听不懂的大词、黑话和专业用语。

刻意的选用简单的语言,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说话的人懂得换位思考,能够从对方角度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表达,是对于知识的学习具有评估能力的体现;其次,很多专业用语和大词其实是专家直接沟通的工具,当你面对的听众不是专家的时候,你就不能用这些工具“偷懒”,这样对于说话者的要求就更高了,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要求也更高。知乎上的一些比较有名的心理学、统计学、健身等等专业领域的用户,解答问题时通常都有这样的特点。

有个很有意思的年度科普活动叫作火焰挑战(flame challenge),组织方每年会出一个题目,然后要求参赛者制作一个视频,把这个题目用一个11岁小孩能听懂的话解释清楚。听起来很有趣,但是做起来还是很难的,历年的题目有“火焰是什么”、“颜色是什么”等。各位可以试试自己解释下“火焰是什么”这个题目,然后想一下你的解释能不能让一个11岁的小孩听懂。知乎上就有类似的题目,各位可以去看看那些题目下的回答是不是用简单的语言说清楚了的。

空气被热得发抖,身体都变色发光了。

  1. 高层指标的第一个标准,是对于观点的态度。

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比如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少发表观点,这其实是上面说到的懂得越多越有好奇心的一种侧面体现;还有就是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这其实是上面提到的换位思考能力的一种侧面体现;还有就是不迷信、不执迷不悟,当新的信息和证据证明自己原来的观点是错误的时候,能够改变自己的观点。

这几点说起来不难,其实大家都会说,但是自身做起来的时候真的蛮难的,因为这还要涉及到情商、面子等社交属性。

  1. 高层指标的第二个标准,是对于别人的态度。

一个人是不是善良,是很重要的一个标准。当然,准确的来说,善良并不代表聪明,聪明的坏人多了去了,事实上,想要做一个成功的坏人,也是需要聪明的,不够聪明的话坏事都做不到太大。

但是“好人”和“坏人”是很主观的判断。通常情况下,每个人在自己心中都是好人,连恐怖份子都不把自己当坏人的,他们在自己眼中是自由斗士和真理的捍卫者,是非常“高尚”的。

所以我说的善良,其实是对于别人的态度,就是说他是否能够通过分享、辅导、以身作则等方式帮助别人改善和提高,达成共赢的局面。帮助别人提高,想想都是极难的,大概是要把前面的五个标准都完成的差不多才能做到。

当然不能排除存在那些很聪明,但是坚持“不但我要成功,而且我要别人都失败”的人,不过这种人我还真是不感兴趣,这样的人是不是聪明无所谓,我总是会尽量避免的。

本文作者谢熊猫君,摘引自知乎网。

罗胖曰:
所谓“聪明”就是有“通”的能力——
把一般人概念中互相阻绝的东西,重新打通。
是谓“通人”。
比如按照谢熊猫君上文的标准,这样的聪明人,就做到了——
1,打通知识;
2,打通逻辑;
3,打通有知和未知;
4,打通复杂和简单;
5,打通同意和反对;
6,打通自我和他人。

DeepCreator:大道至简,融会贯通,一通百通。

Experience

邵恒帮你问 | 为什么新闻事件总会反转?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在我的同事里,有一种人一直让我特别佩服,就是那些能同时拉开多条业务线,每场仗还都打得特别漂亮的人——今天为你邀请到的驻场导师蔡钰,就是这种人。她身兼三个身份:得到大学的教研长、得到职场能力系列课程的总负责人,以及《批判性思维》课的主理人。
据我观察,蔡钰能做到这一点,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总能一针见血地分析问题,把精力用在最要紧的地方,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种能力,源于多年以来她对自己批判性思维的持续训练。
今天的#邵恒帮你问#,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看,蔡钰是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
用户久远:
现在看新闻,经常会发现出现剧情反转,而且还不止反转一次。为什么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呢?有很多新闻事件,普通人也没有额外的信息,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判断真相?
回答:所谓的“新闻反转”,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三个——

  1. 信息本身还不完整
  2. 信息提供者本身就自带倾向
  3. 信息提供者不止一方
    这三件事加起来,我认为背后其实是一个有意义的变化:社会的信息供应方式在进化,它开始把不同阶段、不同角度的信息片段都展示给你看。
    以前没有互联网,或者没普及互联网的时候,信息渠道有限。所以,你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通常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事情已经在信息渠道那边完成了定性。换句话说,信息渠道拿走了“定义事实的权力”。
    而互联网技术,让我们能够更快地获取到信息,等于是把一则新闻从发生、到传播、再到被定性的过程,不断地摊开给你看。所以,有的消息还没被确认、没被过滤就变成了你手机上的弹窗。
    所以,所谓的“反转”,其实是我们拥有了更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能看到不同阶段、不同维度的信息片段,因此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我个人是非常感激这件事的。
    这是为什么我说“新闻反转”的时候要说所谓的,要打引号。能够看到新闻的反转,是说明你的信息环境没有被单一渠道垄断啊。
    判断真相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如果你觉得“新闻反转”很烦人,你可以选择别关心它,或者相信权威渠道就行了。我在《批判性思维15讲》这门课里就说到,要爱惜你的思考成本,也是这个意思。但同时,我非常建议你要提醒自己的是,当你选择相信某个信息渠道的时候,是在把“定义事实的权力”让渡给它,请你务必确认,它值得。
    用户半支烟: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让人变得更加理性客观,但太理性太客观了,可能也会降低人的行动能力。那么,如何平衡好理性与行动力呢?
    回答:因为不清楚你指的行动力降低具体发生在什么领域,所以我们没法仔细讨论。不过,这个问题在投资届其实是个典型问题。没有经过理性思考就进行了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只能看运气了。那对应的,你也需要面对损失的风险。
    所以,想要快速行动,你只需要搞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就行。换句话说,就是想明白你愿意为这个行动设置怎样的止损线,然后在止损线的范围内允许自己“鲁莽”一点。
    比方说,2块钱买一张彩票,那最多损失2块钱。没有深思熟虑就去创业,那我们最多允许自己损失3年时间。我还想多吃一块蛋糕,那大不了重1公斤。或者没有搞清楚对方的心意就表白,那大不了连朋友都做不成。
    想明白了,就可以。
    用户侯文清-深圳4期1班
    有很多事没有确定的、清晰的逻辑关系,这很可能导致最后分析的结果都是“逻辑不完备”,这要怎么处理?批判性思维老是挑别人的刺,说你说的不严谨、不充分。可是然后呢?可如果每次得出的结论都是,“你们说得不太对,但是我也不知道哪里对、怎么对”,那这会不会造成批判性思维的实用价值受限呢?
    回答: 我想先反过来问您一个问题,比方说我有这么一个观点:“王富贵不会编程,虽然这不是招聘要求的问题,但这会造成这个招聘要求的实用价值受限。”
    我的这个观点您认同吗?对我来说,认不认同这句话,取决于我们到底是要解决哪个问题:是要替王富贵解决工作,还是替岗位找到适合的人。
    你说到一种局面:你们说得都不太对,但是我也不知道哪里对。
    这确实是这样的。批判性思维不负责构建,负责构建的是创造性思维、成长型思维这些建设性的思维能力。
    但是,批判性思维其实能帮你定义出真问题。用批判性思维追问下来,你其实会到达这样一个局面:“你说得不太对,具体不对在这里和那里。”
    那么,接下来,是忍受这些瑕疵接受这个方案,还是换一个方案,还是建设性地解决这些瑕疵,就都是好选择。因为你们对这个方案的理解已经更清醒和到位。这个时候,哪怕你们仍然接受原来的方案,也不再是对风险一无所知。
    用户李仲轲:
    周三的《邵恒头条》提到了海清为中生代女演员争取表演机会的事。蔡钰你当时说,“如果20岁的海清坐在台下,听到40岁的海清的这番话,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因为20岁的海清和40岁的海清,所处的立场不一样。 但是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阻碍就是立场。因为一个人说什么话,肯定天然带有立场,而且有些时候如果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还可能和立场相悖。 今天我想请教一下,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立场”和“认知”的矛盾呢?
    回答:我认为是不矛盾的。因为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纠正自己,把自己变得绝对中立、没有分别心。我们在课里说,你需要的是弄清楚自己的思维倾向,弄清楚自己是基于什么立场在认知、在给出某个主张。然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做到自洽和公正就很好。
    什么叫自洽,什么叫公正呢?
    举个例子来说:在公共场所,你从来不会旁若无人地大声聊天,你也讨厌看到陌生小孩大声哭闹。这是因为你有一个立场:在公共场所不应该打扰到其他人。这没问题。
    但是,如果一个小孩大声哭闹吵到了你,你冲他大吼让他别哭了,那么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就不太自洽、也不太公正了。
    首先, 你冲小孩大吼的行为也干扰到了其他人,这跟你自己的立场是相悖的,不自洽。
    其次, 你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却要求小孩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在使用双重标准,不公正。
    这就是为什么说,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抛弃立场,而是让你能在自己的立场当中保持自洽和公正。
    那上面这个例子应该怎么做?批判性思维不回答。批判性思维只评估你的思考和决策质量,不给建设性的答案。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课程里讲到的,批判性思维本身有局限性,需要其他的思维能力来补。
    邵恒:如果20岁的海清坐在台下,听到40岁的海清的这番话,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20岁的海清会怎么看?海清的“40岁立场”,自洽吗,公正吗?
    回答:20岁的海清坐在台下的话,她跟40岁的海清不但身处不同利益立场,还身处不同的年龄段。一个演员,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已经享受过资源红利和倾斜,在中年之际仍然要求市场的同一批资源不去眷顾年轻人,而是继续向她所在的中年阶段倾斜,那么,她并不是在为某一个群体争取权利,而仅仅是在为“自我”争取权利。这种主张对其他演员并不公正,背后的价值观也不能说是稳定。
    实际上,这种主张如果真的实现了,对海清未必是好事。因为无论是好角色、资金还是市场兴趣,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40岁的演员是文化资本的青睐对象,那么当年那个20多岁的她,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崭露头角了。
    另外,海清的这番话里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她的大概意思是说,市场和题材都在远离中生代女演员,导致姚晨不得不亲自做监制、梁静自己做投资,来寻找演戏的机会。
    这句话有意思在哪里呢?这句话里面有两个预设:一个是“机会不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创造”,一个是“风险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
    演员演戏是拿固定片酬的,但导演和制片人却是要承担少赚钱甚至亏损风险。
    在商业社会里,导演和制片人选择的题材肯定是会去呼应市场需求的,这样一来获得商业回报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如果忽视市场最显性的需求来创造题材,背后也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亏损风险。
    在这样一个市场规律面前,单方面的要求导演和制片人多启用中生代女演员,其实等于是在要求对方背负不必要的风险了。这肯定不公平。
    那怎么公平呢?这种风险如果是你自己来承担就是公平的。所以,其实姚晨当监制、梁静做影视投资,我认为都是非常可敬、也非常有建设性的探索,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自己承担自己的决策风险。
    但是在海清的表达里,她等于是要求导演和制片人们承担风险,来给她创造演戏机会、给她支付旱涝保收的演戏片酬。这个主张,我是导演或制片人的话,我也很难同意。
    听了蔡钰的回答,我自己感觉就像是上了一节批判性思维的实战课。如果你想跟着她学习,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那么你可以点击文稿下方,订阅她的课程。

中国人的错误推理


作者:宋怀常

在生活中,人们即使不经过专门地学习,也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些固定的思维逻辑,但按照这些逻辑来推理,往往不能推出确定的结论。如果再按照这些或然性的结论做其它推理,那就更没有说服力了。我们前面谈的以偏概全、类比推理等也是这种情况。

我们在与人的讨论中有时会发现这种现象: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认为你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对你进行批驳。显然,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攻击的其实是一个与你无关的观点。

对于这种行为,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自己树立了一个靶子,却说是别人的靶子,然后对着这个靶子进行猛烈的攻击。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多次谈到同性恋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攻击。有个人在网上发评论说:“我是个医学院的教授,我认为,同性恋不宜提倡。”这里面有明显的逻辑错误,他作出了错误的推论。因为李银河从来没有说过要提倡同性恋,只是说政府和公众要正视,而不要装作看不见而已。这位教授对李银河观点的理解是错误的,他的逻辑就是:你替同性恋说话,你就是提倡同性恋。这是没有道理的。他所反驳的观点根本就不是李银河的观点,这不是乱放炮嘛!并且,此人还以“教授”自居,似乎做了教授就代表了正确,显示了其无知与自大,格调更低一等。而攻击李银河的人中,大部分人的逻辑都是和这位“医学院的教授”差不多的。

在反驳论证中,象这位“医学院的教授”一样思维的人非常多,他们经常会对别人的观点做出片面的或是错误的理解,得出一个与别人原意不相符合的结论,并且把这个结论当成别人的观点进行反驳和攻击。

按照一些愤青的逻辑,一个中国人,你夸日本好,那你就是汉奸;你夸美国好,你就是“鹦鹉”;你说中国不好,那你就是卖国贼。毫无疑问,这些论断是有问题的,是没有道理的,夸不夸中国,夸不夸日美,和是不是汉奸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样的前提不能推出这样的结论。

现在经常有人谈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谈美国的优势,这时就有人反驳:“美国不是天堂。”这个反驳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夸奖美国,并不能证明这个人认为美国完美,这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性。

中国不高兴》一书中有一个观点:“这次金融危机体现了美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全面腐朽。”这个推论同样是过于简单化,由一次金融危机并不能得出这个国家全面腐朽的结论。该书把金融危机的缘由归结于美国老百姓“不干活想住大房子”,简直就是小学生的思维,简单得可笑。如果不干活就能住大房子,谁会不愿意呢?绝不是只有美国人会这样想。

罗胖曰:
本文作者真的错怪中国人了。
西方议会里的辩论,有的是比某些中国人还不着调儿的。
不妨来看一段美国前参议员瑞克.圣道伦(Rick Santorum)的话——
如果最高法院说,你有权在自己的房间里发生双方同意的同性性行为,那么,你就有权重婚,你就有权多婚,你就有权乱伦,你就有权通奸。你就有权做任何事。
嗯。这种混账话有个专有名词——“滑坡论证”。

不要“让名词代理了思想”

羽戈

1933年12月13日,胡适致信北京大学的学生孙长元,说孙氏的文章有一个大毛病,此为时代病,即喜欢用许多不曾分析过的抽象名词,如“封建势力”、“国际帝国主义”、“民族资本”等;此外如“最后的原因”、“根本的解决”、“温情主义”等,亦属此类。他在信末说:“我们有一个妄想,就是要提倡一点清楚的思想。我们总觉得,名词只是思想上的一种工具,用名词稍不小心,就会让名词代理了思想。”

这一见解,早有渊源。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胡适呼吁“少谈些主义”,原因之一即主义的抽象性,“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弱点和危险就在这里。”胡适认定,“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主义则反其道而行之。

1935年,胡适撰文《今日思想界的一个大弊病》,以陶希圣的文章《为什么否认现在的中国》为例。陶文充满了“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等名词,令读者眼目迷眩。其中一句称道胡适“胡先生在过去与封建主义争斗的光荣”,胡适表示:“搜索我半生的历史,我就不知道我曾有过‘与封建主义争斗的光荣’。压根儿我就不知道这四十年的中国‘封建主义’是个什么样子。”对于“封建主义时期”、“商业资本主义时期”、“亚细亚生产方式时期”、“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中国本位文化建设”等名词,胡适称之为“文字障”、“名词障”,都是思想的绝大障碍。最后胡适提出五点戒约,包括“切不可乱用一个意义不曾分析清楚的抽象名词”、“与其用抽象名词,宁可多举具体的事实”、“凡用一个意义有广狭的名词,不能随时变换它的涵义”等。

胡适的这个主张,用他自己的话讲,即不要“让名词代理了思想”;用我们的话讲,不妨总结为提防宏大概念、宏大叙事。不是不能用概念,只是概念务必清晰、准确,正如不是不能谈主义,只是主义必须针对问题,而非遮蔽问题。

现实之中,喜谈主义、滥用宏大概念的人,窃以为最大的毛病不是愚蠢,而是懒。胡适说,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懒惰的头脑,第一幻想一个包治百病的药方,主义往往宣称,能提供“根本解决”,正中其下怀;第二不愿去反思这些宏大概念的内涵,追索这些宏大概念的历史,如挂在国人嘴角的“封建社会”、“封建专制”等名词,便是被误用的典型,事实上,秦以后至清末,中国既不封建,甚至难言专制(如果以现代社会的专制程度为参照)。

平日读书,每见一文,为概念堆积、理论缠绕,不免惶惑。我总以为,所谓大道至简,大道理当用大白话说,才是通达的表现。倘若“让名词代理了思想”,说理只可能越说越糊涂,这甚至不能称之为说理。因为说理的目的,乃是“不受人惑”。由此我想起胡适的一段话,正适合抄在这些,作为结语: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被孔丘、朱熹牵着鼻子走,固然不算高明;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本文节选自羽戈先生 《胡适如何说理?》转引自:共识网

非常感谢大家创作或推荐好文供大家分享学习,有关稿费支付及知识产权事宜请发邮件至dushuren#luojilab.com(#换成@)

罗胖曰:
如何不当一个被人忽悠的傻叉?
受教于胡适先生,加上我自己的理解,有这么几条——

  1. 论事,尽可能要个依据。
  2. 论人,尽可能厚道。
  3. 论理,绕开大词儿走。
  4. 在步骤上,不求终极真理。
  5. 在情绪上,永远避免亢奋。
    有了以上几条,就算被忽悠,改起来也快一些。

罗胖60秒:视野陷入局限的后果

2017-06-24 罗辑思维

  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野局限。最近我就发现一个有趣的例子。

  2. 在很多购书网站上,每本书下面都有评论。

但是你去看看那些评论,往往写的不是书本身内容有多好,而是包装不错,印刷很精美,排版很好,物流很快,快递小哥服务很好,等等。

你想想,一个买书的人,对商品的评价会是这些吗?

  1. 我的一个猜测,当然仅仅是猜测,这可能是一些出版社的发行部门自己组织人写的。

刷评论这事,我不觉的有啥问题,很多业界都有这个现象。问题是,他们是站在出版发行行业角度写的评论,而不是从读者的角度来写的。

其实他们也不是不想写得很逼真,只不过视野局限了而已。

  1. 这两天我在罗辑思维节目里讲《隆中对》。

《美国工厂》:美国解读VS中国解读

刘裘蒂:这部奥巴马夫妇参与投资的纪录片引起中美两国媒体的巨大反响。它并没有抹黑谁,角度中立并人性化。

更新于2019年8月29日 04:49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裘蒂

刚在奈飞平台亮相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主题是福耀玻璃集团创始人曹德旺如何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镇,把一家废弃的通用汽车工厂起死回生改装成玻璃工厂。这部片子获得电影和文化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但要不是奥巴马夫妇出面力挺这部片子,并参与它的发行,可能不会引起中国官媒的注意,也不会在美国媒体引起如此大的回响。

对“全球化”的思考

美国媒体大多对这部片子的艺术性和中立性赞赏有加,很少用它来支持妖魔化中国的论述,但也没有把它当成是对全球化的歌颂。关于福耀在美国设厂所遭遇到的法律和劳工纠纷问题,之前在美国媒体广为流传,这部片子反而把曹德旺和中国团队的思维模式“人性化”,使美国人思索全球化背后更深刻的问题。

而在中国,虽然不少网友质疑《美国工厂》是否“抹黑”福耀玻璃,至少官方的态度是看到了正面的取向。根据《新京报》对故事情节的总结,“(代顿)社区民众对中国投资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随后,中国管理层对工人们提出了严格要求,并解雇了那些不守规矩的工人,文化冲突由此爆发。不过,最终大家弥合了分歧,并在全球化过程中受益。”

这篇报道在中国受到不同媒体的转载,代表了中国式的“政治解读”:“不会有人怀疑,奥巴马的政治理念在购买这部电影中起了作用。在经济上,奥巴马是全球化的主张者,《美国工厂》的光明结局也在昭示,全球化不是美国经济的毒药。”

文章的结论是“选择这部电影作第一个投资品,是奥巴马对于他的继承者特朗普的‘逆全球化’政策的一次委婉反击。

曹德旺会后悔吗?

其实确切说来,奥巴马夫妇参与这个项目的时候已经到了影片制作的尾声阶段。当时影片已经拍好了,里面让米歇尔•奥巴马共鸣的是片中美国中西部暗淡灰朦的雪景,让她想起了蓝领父亲每天摸黑赶早出门打工的童年情景。

从表面上看,《美国工厂》背离了特朗普关于中国如何影响美国经济的叙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企业如何为美国中西部一个荒凉的铁锈带城镇创造了2000个工作岗位,而不是中国人从美国人那里抢去了工作。

但是,中国的投资能否带动中西部城镇的复兴,从而实现两个竞争经济体之间的和解?

自特朗普于2017年入主白宫以来,他的政策基本上扭转了全球化的趋势,而中国反成为捍卫全球化的领导者。但在特朗普及其鹰派幕僚的眼中,中国只会为对自己有利的方面选择性地实现全球化。换句话说,通过贸易壁垒和其他限制,通往中国的营商道路上铺满了障碍。

我们作为观众应该赞扬曹德旺,他允许摄影机和电影团队跟拍他和他的员工长达至少两年。曹德旺虽然不是特别上镜,而且没有很多表情,但即使在他对翻新工厂的装潢进行挑剔时,他仍然令人信服地说得合情合理。他很自觉地认识到自己不该成为“来自中国的恶老板”。

根据《福布斯》杂志的报道,当他于2014年收购这个工厂时,曹德旺就想委托专家制作一部纪录片,讲述他的玻璃帝国在美国的首站。福耀目前的产量占全球生产的汽车玻璃的23%。曹德旺找到了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制作人朱莉娅•莱切特和丈夫史蒂文•博格纳,他们在2009年的短片《最后的卡车:关闭通用汽车的工厂》中记录了前身工厂的关闭。但制作人表示拍这部纪录片的先决条件是不能接受曹德旺的委托任命,并且制作团队可以无障碍进入工厂、并且接触到董事会成员、曹德旺和他的团队。

现在来看,我想知道曹德旺是否后悔当初他的决定?根据《代顿日报》的报道,福耀首席执行官刘道川对纪录片中字幕翻译的准确性提出异议。字幕翻译显示刘道川曾经告诉曹德旺,他已经解雇了公司里支持组织工会的员工。

但是导演坚持作品中翻译的正确性,认为刘道川在代顿公开首映前看到这部电影时对这些字幕没有任何异议。根据美国《国家劳动关系法》的规定,解雇支持或协助工会工作的员工是违法的行为。

《福布斯》杂志将这个故事定调为一种“不择手段的后期资本主义,(体现在)中国企业试图在全世界伸张其主导地位。”

在工厂的规划阶段,曹德旺参观了筹措设施并试图将办公室墙壁上的火灾警报器移到一个不那么显眼的地方,直到他被反复告知这么做将会违反城市的法规。当一名工作人员提议用中国艺术品装饰办公室时,曹德旺选择了用美国画作,因为“入境随俗(在罗马当行如罗马人)。”

代顿工厂开张时,200名中国工人与2,000名美国工人一起协同工作,目的是使他们就可以相互学习增加生产的工作方法。曹德旺几乎每月来督查一次,但在地老板是美国人,管理层来自两国。

尽管试图融合两种文化,并通过假日的烧烤和钓鱼郊游建立个人友谊,但文化鸿沟迅速浮出水面。中国人强调效率、长时间工作和加班,但美国人习惯八小时轮班、周末休息。

在中国的管理层看来,美国工人有“肥手指”、工作缓慢、怕热。一位管理教练劝告中国管理层:“驴子喜欢你顺着它们毛发生长的方向摸它们的头,否则它们就会踢你。”

当一群美国员工访问福耀的中国总部时,他们带着困惑和好玩的眼光看着中国工人在轮班前和轮班之间的半军事式集合喊口号的阵容。

在一个公司赞助的节日派对上,当美国团队登台时,他们随着YMCA的曲调起舞,这是1978年发布的一首美国流行歌曲,当时通用汽车和其他美国汽车公司面临全球竞争的第一逆风。

此时,福耀的美国工厂正在大量失血,曹德旺很不高兴。很快地,中国管理层取代了美国管理层。曹德旺问道:“当我们聘请美国经理时,我们付给他们高薪,并期望他们忠于公司。为什么他们做不到?我认为他们对中国人怀有敌意。”

在日益恶劣的环境中,曹德旺拒绝接受一些员工加入工会的企图,并且威胁说,如果工会组织成功的话,他将会彻底关闭工厂。

福耀雇了一名美国籍的外部顾问,负责对工人游说和解说,他主张工会化将劫持决策过程,从而剥夺工人与管理层直接沟通的渠道。

以一名福耀的员工为例,她在完全工会化的通用汽车工厂工作时每小时赚29美元多;而在没有工会结构的福耀,她每小时的工资是12.84美元。尽管如此,2017年福耀的工人以二比一(886:441)的比例投票拒绝工会的组织。

安全问题也加剧了两种不同的操作心态之间的差距。这部电影记录了11起违反安全规定的罚款。一名脚穿支撑医疗护套的福耀美国工人抱怨说,在他漫长的工人职业生涯中,包括在通用汽车工作的15年,他从未受过工伤。

中国观众会如何解读这些场景?一位中国电影评论家观察到这部电影聚焦了一名下岗的美国工人。失去工作后,抵押贷款银行取走了她的房子,她只能住在姐姐家的地下室。中国评论家认为,全球许多中产阶级家庭都面临着同样的现实:由于市场条件,重工业被逐步淘汰。这些产业带上的每个家庭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岛屿,而是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命运共同体”的成员。也有中国网民认为,美国工人的住屋条件远超过中国福耀工人的宿舍,却有这么多埋怨。

在中国观众看来,一家中国公司的经营理念强调效率,但却受到了习惯铁锈带工业区做事方式的美国工作人员的抵制。位于代顿的福耀工厂开始的10个月亏损超过4,000万美元。中国一些评论家认为,美国文化中所培养的“超级自信”并没有带来效率的提高。相反地,工厂的经济效益急剧下降。

电影中展示了曹德旺积累的的财富:私人飞机、优雅的艺术收藏品、富丽堂皇的住宅……曹在中国农村长大,见证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影片即将结束时,曹德旺反思他的工厂建设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个自我反省的时刻:“我不知道我是贡献者?还是罪人?”

留给观众的思考

曹德旺在美国建厂是否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福耀是全球化的典范吗?这些是留给观众的未解问题。 纯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福耀美国于2018年开始盈利。

正如布鲁金斯学会的一位研究员约瑟夫•帕里拉在2017年接受《大西洋杂志》的访问时表示:“人们通常认为贸易或全球化是一条单向的街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听到(特朗普)总统谈论这个问题,你会认为我们只是输家。没有人谈到外国公司在美国注入资本,并支持了大量工作 。”

如果这部电影是告别美国过去工会组织下的高收入制造业工作岗位的挽歌,那么企业如何才能在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力?片尾并没有交代。

但这部电影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方面不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对抗。在接近片尾时,福耀的管理人员开始用自动化设备取代工人。正如电影的结尾字幕所述,自动化将取代全球约3.75亿个制造业岗位。

基于这个原因,这部电影应该成为讨论任何跨国运营和任何有关跨文化合作的培训材料,也应该成为任何关于机器人和自动化取代人力的辩论的参考。我强烈推荐给特朗普和彼得•纳瓦罗看。

《美国工厂》对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利益的最佳平衡并没有提出解答,但无论你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美国工厂》显示凭自己能力挣钱,为家人的餐桌带来粮食,是件有尊严的事。曹德旺曾经向员工解释说,他希望《美国工厂》改变美国对中国和中国人的看法。即使做不到这点,也许它可能改变一些美国人对自己的看法。

整体而言,我不认为《美国工厂》试图“抹黑”曹德旺和福耀玻璃,反而想要借着一个比较中立和人性的角度,来看现实经济生活中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相遇。

不管曹德旺喜不喜欢这样的结果,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不要以为只有歌功颂德才是正能量,或代表中国的正面形象。借由艺术刻画的复杂人性,反而更能够让国际能够了解中国和中国人。

Reference

  1. 关于高可用的系统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