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Writing

writing20180801.jpg

写作就是文字版的讲故事,类似于PPT,内容第一,逻辑第二,表现第三。

灵感更多的时候是创作过程中获得的,而不是创作的起点。

我今天的写作能力也是通过很长很长时间才磨炼出来的。

write.JPG

IPCreator:讲好一个故事就是成功,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

作文寫得好的,只能說是觀點“正確”,思路清晰,但創作恰好相反,創作者未必跟大眾有一樣的觀點,反倒經常有異於常人的想像力,以及能自圓其說的邏輯,如此,反而能創造出別出心裁的作品。有時候技巧學太多了,反而多了一個框架,框住了原本可能比別人更大的格局。

很多人写作,但并不代表写作的人都能称得上“作家”,就像不是唱歌或写歌的人都能成为“音乐人”。自我标签与他人认定往往有一定的距离,唯有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

从名作家格拉德威尔身上学到的三件事

作家布莱恩·柯林斯在福布斯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谈了他从名作家格拉德威尔那里受到的三点启发。他认为这些启发对很多人都有用。格拉德威尔是《纽约客》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个超级畅销书作家,作品包括《引爆点》《异类》《逆转》等。一万小时天才定律 就是因为格拉德威尔的作品而变得非常有名。

第一点启发是想法测试。

格拉德威尔会用很多时间和其他作家交流他未来想写的主题。他也会在公开演讲,以及自己的播客节目里谈到自己写过的主题,以及他想要研究的新想法。他会通过这种接触,寻求其他人的反馈,看看人们对哪些感兴趣,对哪些不感兴趣。他会用听众的反馈和辩解来改进自己的想法。

这种公开测试自己想法的练习,帮助格拉德威尔学会如何更清晰、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帮助他更好判断哪些想法可以扩展、哪些则需要修改。

用格拉德威尔自己的话说:

“向其他人解释一个想法,这样可以帮助你找到讲故事的最好方式。”

其次,是学会推广自己的产品

《引爆点》是格拉德威尔最著名也最成功的书之一。这本书是《财富》推荐的商务人士必读书之一,“引爆点”这个词因为这本书成了商业世界的常用词汇。但是,这本书最初其实并没有那么红。

格拉德威尔说:“这本书开始时并没那么成功。但我认为,如果我坚持四处巡讲,它应该会大受欢迎。基本上有两年时间我都在做这种无止境地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引爆点》进入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

因此,开始时努力做产品,直到它们让你满意,让你愿意把它们拿出来。但是,你要意识到,产品发布后你的工作也没有结束。你需要花时间去跟潜在客户见面,去正确的地方推广它。

第三,学会对已经发布的产品放手。

《异类》里提到的一个理论,也就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激发了很多讨论。这个理论讲的是,任何领域的成功者,都需要至少一万个小时的刻意练习。很多讨论其实已经偏离了格拉德威尔的原意。但是他说:“一旦作品写就,它其实已经不属于你了。它属于读者。读者买了你的书,他们也买了你写下的想法。这些想法属于他们。”

所以,一旦用户购买了你的产品,你就管不着他们怎么使用,不喜欢也没用。别为这个伤神。

以上就是名作家格拉德威尔的经历给人的三点启发。

观点:帮人们认识世界的作品如今已经稀缺

近些年流行一种说法,文学被边缘化了,或者是小说被边缘化了。这种说法引起了作家李陀的思考。在接受《新京报·书评周刊》采访时,李陀谈了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李陀说,他一边观察今天的文学情况,一边回顾文学史,拿来和今天进行对照,得到的结论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的确被边缘化了,“特别是从市场的角度看,小说的重要性,特别是严肃小说的重要性,的确没有以前高了。但反过来想,是不是正因为这样,文学的意义、小说的意义更增加了”。

李陀解释了自己这样说的原因。他认为,这些年来,文学帮人们认识现实的功能被忽视了。“随着文化市场的急剧发展,经济和文化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消费主义文化成了主流,文化生产的各种产品,包括影视、动漫、综艺节目等,目的主要都是娱乐,他们不担负娱乐之外的功能(当然有例外),都不帮助我们认识现实。”这样一来,李陀认为能帮人们认识世界的作品就成了稀缺的东西。写严肃文学的作家要考虑一下,“文学怎么恢复认识现实,认识社会,认识当今世界的功能”。

那什么样的写作才能达到帮人们认识现实的目的呢?李陀发现,十九世纪的作品在认识现实这方面做得很好,总结那一代作家的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写人物,使这些文学人物不但有个性的鲜明特征,而且有时代特征,和这个时代,和具体的历史生活、社会生活,还有日常生活,都有密切的关联,把塑造人物形象当做写作最高、最重要、最中心的任务”。读者可以通过这些人物来认识时代、思考社会。李陀写的新小说《无名指》,就是在做这样的尝试,通过群像描写,来实现帮人们认识现实的功能。

以上就是作家李陀对当今文学写作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无名指

内容简介

杨博奇再次踏入这座城市,流浪般漫游在西单、景山、中关村e世界、世贸天阶、三里屯,像一位情报收集者探听观察着时人时事。他像极本雅明笔下“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次次陷入熟悉又陌生的地理坐标,他有的不是惊叹而是批判,不是赞美而是乡愁。他批判把北京切割成“废墟”的国家大剧院,批判给长安街泼了一盆脏水的东方广场。而乡愁呢,远在八十年代,遥不可及。如同卢沟桥的月亮,如梦似幻。当杨博奇全裸躺在卢沟桥上望月,“感觉有阳光从石头里慢慢渗出来,又慢慢渗到你身子里,让你浑身的血都是热乎乎的”。时间和空间在此刻被召唤而合一,构成本书动人的一笔。

作者简介

李陀,生于一九三九年,达斡尔族。评论家,作家,一九八六年,任《北京文学》副主编。一九八九年后赴美国访问,先后在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等校做访问学者。九十年代和陈燕谷共同主编以“新学人、新学术、新思想”为目标的《视界》。现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客座研究员。

《无名指》里的都市知识分子

李陀的《无名指》对于读者来说,有种在当下小说文本中难以获见的阅读经验:亲。亲意味着它易读,易读来自于小说行文的流畅以及小说家对读者的友好。只有让读者感到“亲”,小说才更容易被一路看下去。不至于像时下很多“走内在”的小说,往往令人中道而辍,掩卷后不知所云。

《无名指》的流畅,主要在两点,

一行文方式,拎起来看就是用不同人物的对话与一个人物的漫游结构整部小说,这样一来句子自然不会长,简洁爽利,有点像海明威,或者村上春树早年间的风格。对话,专业点说就是直接引语,李陀在《无名指》应用直接引语完成了很多事:推进情节的进展,描绘不同人物的个性,区分他们的阶层,比如地下出租屋里俩哥们的“脏话串烧”,金兆山四弟小宝“我肏”的开场白等。再者主人公杨博奇在和不同人物的对话中交叠穿梭,往复循环形成海浪拍沙的特点。这种对话体,甚且甚者也涵盖到主人公心理独白,当杨博士与其他人物展开对话时,主人公的心理想法直接被插进实际说出来的话之间,与实际对话形成反差,产生张力。行文中,读者除了可以通过引号加以区别外,这种“心理话”完全成为对话的一部分,不做踵事,简洁有力。反观时下很多小说,尤其是所谓“文艺”点的小说,满篇的长难句令人头大。长难句容易将人物由内而外挖得深刻,加上自由间接引语被广泛书写,作家更多的尝试从内在多视点看人看事,使得小说写得越来越复杂,某种程度上也越来越与读者有“隔”。当然,并非长难句本身不好,台湾朱天心、朱天文、林俊頴等人就是个种高手。李陀的写法,更像回到文学最开始的样子,一问一答,子曰诗云。包括对人物的描写,如王小凤的出场,俨然是《红楼梦》里王熙凤“丹唇未启笑先迎”的翻版。

主人公杨博奇流浪般漫游于南长街、景山前街、中关村e世界、世贸天阶、三里屯等都市景观,穿梭在酒吧、咖啡馆、餐厅如情报收集者探听观察时下人们的状态,对于在北京学习工作加起来差不多生活了六七年的我,一种强烈的现实气氛裹挟而来。这种现实感如此迫近,以至于我会觉得我也曾坐在五道口十三号线边的雕刻时光等待一个约会。不同的是,这种现实还带着强烈的批判意味,《无名指》中的杨博奇以及知识分子的一群,就像本雅明笔下《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是孤独的都市漫游人(即使如小说中所说,北京没有一条拱廊街)。当他一次次走在这些街道上,他有的不是赞美而是乡愁,不是惊叹而是批判。批判把北京切割成“废墟”的国家大剧院,批判给长安街泼上一盆脏水的东方广场。而乡愁,远在八十年代,遥不可及,抑或卢沟桥上的那轮月亮,如梦似幻。小说中最动人的地方在杨博奇全裸的躺在卢沟桥上望月,“感觉有阳光从石头里慢慢渗出来,又慢慢渗到你身子里,让你浑身的血都是热乎乎的”。李陀在安排主人公漫游时达到的迫人的真实与对真实的批判,是我认为“亲”的另一个原因。

这本小说出现了两个在中国小说中仍有待开发的主题:

把北京都市景观放在小说的前景,如分析现代都市文化般加以论述。都市文化 作为一种理论,上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直都是研究和表现的主体,李欧梵的《上海摩登:一种都市文化在中国》是个中重要理论著作。王安忆、金宇澄、陈丹燕等小说家,从创作的层面也让上海都市文化得以复兴,读者会对外滩、霞飞路、石库门、外白渡桥和它所代表的调性作自然连接。但反观北京的都市景观,在文学作品中却鲜有突出的表现。时下相关作品大都会将北京置于一个物欲横流的背景,或贯之“北漂”的预设身份,看似现实主义的写法,实际上被自限在底层的视野所困住,使得这个现实到最后都不免有些程式化。而《无名指》中的北京,虽然仍旧是带着批判的视野,但因为主人公知识分子的立场,使得北京景观伴随主人公当下与过去的时空漫游,景山公园、国家大剧院、三里屯等城市坐标被推到前景,北京变得立体,而不再是一个概念。

另一方面,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以知识分子作为题材的小说似乎不多。四九年以前如《八骏图》《华威先生》《寒夜》《围城》虽时有出现但都不是主流,建国后几乎绝迹,有出现的后来也命途多舛。改革开放后类似题材反响最大的似乎只有贾平凹的《废都》。就整个华语文学创作而言,大概台湾刘大任的《浮游群落》所表现出得那种知识分子在物欲横流中心灵的坚守与迷惘,是与《无名指》感觉最像的,那种现实主义的手法前者比《无名指》似乎更开阔。只不过《浮》里的人物生活在早杨博奇、周瑛的二十年前,有着因为社会发展而带来的时差。

不得不说小说所展现的“亲”也有其局限和尴尬。局限在于,小说中对话体虽将不同层次的人物简洁有力的勾画出来,但似乎只有在描写主人公与那知识分子的一群交游时,才显得丰富立体,人性也被构建得更复杂。而金兆山、小宝、老曹,特别是小玲、王大海所代表的下层人的形象都未免显得有些符号化,褒贬之意显露无疑,而对话体中想表现的人物,以及想要探讨的问题似乎有点多,如同在婴孩的身体里装下一个老灵魂,使得层次上显得有点散。尴尬则在于,作者通过主人公在当下北京的漫游,描绘出浮世绘般的北京众生相,现实主义加批判的笔触在在让当下的“北漂”感同身受,但小说最后却归于知识流浪儿的“逃离”,将现实导向虚妄,在一圈“叹世界”之后,只能独善其身,发现自己对什么都无力承担。而作者似乎有意把希望或者乐观的期许放在在小玲所代表的“地下室”的一群人身上,但是对这群人的刻画和想象却无疑是小说中最薄弱的地方。

饮酒片段摘录

混杂着烟气的闷热里,二锅头的酒香挥之不去,一股暖烘烘的热气从小腹升起,直贯头顶,留下一阵如薄薄轻纱一样柔软的迷糊和晕眩,然后在全身四处悄悄游走——这感觉,太好了,太熟悉了。好像十多年的岁月不过是一道小河沟,能够一跃而过,于举步之间又回到了在大学里读书的年代:这小屋还是学校西门外的那个小酒铺,对面坐着的还是同宿舍的王大屁和老白薯,两个人酒不过三巡,就开始为马尔克斯和博尔赫斯的小说孰优孰劣展开激烈的争论,不一会儿的工夫,已经大吕黄钟,声震屋瓦。还有,记忆里,酒铺的小店主和眼前这个老头儿也很像,眼睛也是混浊不清,虽然完全不明白这两个大学生胡说的是什么,可坐在柜台后面的他,花白的头一直伸到了柜台前面,聚精会神,连听带看,津津有味。

我还是没能和书中描写的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产生共鸣,但是这段酒铺回忆到了大学,回忆到了酒,关乎最直接的生理感受,因而也让我足以有相当的体会与认可。我对一切昏暗狭小却温暖的酒铺描写有着亲近,而空间想象的原型不外乎鲁迅笔下的那些酒店。大多数人享受微醺的感受,尤其是身边有着可以信任的亲近关系,则更可以放心大胆地神游与胡思乱想。老头儿听不懂对话,却仍然津津有味,是一种自得其乐,是足以消泯小社会群体边界的广阔的人类共情,也是隐藏在表象背后个体无法逃避的孤独与不自知的哀伤。

回忆因为和现实隔开了距离,所以好的可以无数遍地回放,不幸的也不至于太过哀伤。

大部分群聊是浪费生命

有时候,闲聊是一种生产过程。你一句、我一句,对方说的时候自己能够思考,自己说的时候对方在倾听或思考,与此同时自己一边说的同时也能思考……

《Think Fast and Slow》 的绝大多数内容来自于作者 Daniel Kahneman 与他的合作伙伴 Amos Tversky 的散步聊天。Kahneman 对 Amos Tversky 的描述是这样的:

“Many people who knew Amos thought he was the most intelligent person they had ever met. He was brilliant, voluble, and charismatic. He was also blessed with a perfect memory for jokes and an exceptional ability to use them to make a point. There was never a dull moment when Amos was around.”

Excerpt From: Kahneman, Daniel. “Thinking, Fast and Slow.” iBooks.

两个人闲聊一会儿可能很有收获,可是,这里面有几个前提:

两个人在某个层面上要旗鼓相当 —— 否则难有真正沟通;
两个人在很多层面上有一定默契 —— 否则沟通成本过高;
因为是“私下交流”,于是可以有很多“无所顾忌的表达”……

三个人坐下来闲聊,就已经开始有很多其它的障碍了:

多了一个人之后,“旗鼓相当”的匹配难度自然提高;
多了一个人之后,相互之间的默契程度有所下降;
多了一个人之后,更多时候需要顾忌“多方感受”……

更为重要的是,

多了一个人之后,就开始存在“导向”问题,一不小心就可能使讨论“误入歧途”…… 总而言之,“生产”效率一定会下降。

当参与人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效率一定趋近于零 —— 这与参与者的知识积累程度其实全无关系。因为人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力就开始不够用了……

2 个点之间只有 1 条线;3 个点之间有 3 条线;4 个点之间有 6 条线;5 个点之间有 10 条线;6 个点之间有 15 条线…… 100 人以上呢?

一般来说,人脑很难同时处理 3 个以上的线程,即便通过一定的训练,7 个线程已经是极限(5 ± 2),这就是为什么 4 个以上的人参与“讨论”就会感觉非常“乱”的根本原因 —— 相互之间的连接数已经超过 7,所以根本处理不过来了。

绝大多数人讨厌参加会议,最基础的理由就是“感觉无效率”。这个感觉其实是正确的 —— 很多人参加的会议,即便是“有序的”、“有一定组织的”,依然不可能做到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效率,所谓的“众口难调”。

一方面是参与者的脑力不够用(太多脑力用来处理个体之间的“连接”),另外一方面是人数超过一定数量之后,一定面临另外一个根本的问题:

大多数参与者并不具备完整的讨论实力 —— 至少相对于这群人中少数几个“高手”来看。对于任何一个话题,总是有高手存在,哪怕是“相对的高手”。

虽然实力不同,却又一样的发言权利,这是讨论的灾难。又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实力差,即便是在真差的情况下(听说过吧?绝大多数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于是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的发言权神圣不可侵犯……

群聊里的另外一个干扰因素是“表现”与“表现欲” —— 因为在某个人说话的时候,更多的人在充当“观众”。大量观众的存在,一方面使得“表现”很难完美(众口难调),另外一方面也使得说话者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被表现欲控制的人(见“表现导向”与“进步导向”的差别)—— 而这又恰恰是追求进步的人最应该躲避的陷阱。

表现良好,常常需要“急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的是,“急智”其实并不存在,所有的“急智”,其实都是过往积累的结果与表现,而非“信手拈来”、“急中生智”。闲聊,即便常常确实是“生产途径”,但它也绝对是“生产途径”之一而已。更多的生产,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生产,其实发生在闲聊之前的研究、探索与思考。

在一个几十人、几百人(微信、支付宝的群聊人数上限都是 500 人)的群里闲聊,除了浪费时间还是浪费时间 —— 当然,再准确一点,就是“浪费生命”、“浪费青春”;更准确一点,是“总是浪费了大部分人的生命,不是你的就是我的”……

在互联网上,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写文章。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用文字表述清楚,然后无数人可以读到,认同就认同,若是有人不认同,那他就应该把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用文字表述清楚,或反驳、或补充,总而言之,足够清楚 —— 且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积累效应,又不浪费任何人的时间。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群聊”(一大群人闲聊)是没有导向性的,其话题就好像是“正处于布朗运动状态的粒子”,不一定指向何方却又随时转向,于是并无实际产出。

不可否认,把群聊当作消遣倒也不错。不过,若是消遣,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其它更优的方式,不是吗?比如读本好书,看个好电影…… 闲累的话,就复习本好书,复习个好电影 —— 这只是我个人的方式,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意。

把任何群设置为“免打扰”,绝对不会错过什么。错过的只不过是几块钱的红包而已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若是连那几块钱都要在乎,那确实可以把整个生命全部扑在群聊上了。

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THE KITE AND THE STRING:HOW TO WRITE WITH SPONTANEITY AND CONTROL—AND LIVE TO TELL THE TALE

目录

序言:打扰一下, 我们是否在哪儿见过?

Part1风筝与线
自由想象,但别忽略常识
故事之声 / 恰到好处的白日梦

Part2让人物行动起来
想象力
灵感来了怎么办?
记录想法 / 差点儿发生的和本该发生的 / 脱离现实的杜撰 / 修辞 /从主题到完
整的作品
顺其自然
制造麻烦 / 戏剧化要有,但别太过 / 合理运用巧合
成为别人
我可以假装是你吗? / “她会怎么做?”

Part3短篇与长篇:从起点到终点
充分认识短篇与长篇
什么是短篇小说?——以格雷斯•佩利的《和父亲的对话》为例 / 蒂莉•奥尔
森:《我站在这儿熨烫》 / 爱德华•P.琼斯:《母亲节后的星期天》/ 未完成的
长篇 / 长篇小说的构思 /《米德尔马契》的故事大纲
女王的死因,以及“不确定”的吸引力
篇幅长的就是长篇小说吗? / 女王之死 / 宽阔笔直的单行道 / 风景优美的观光
线路 / 高速公路 / 之字形线路 / 迂回的小径——和孩子玩寻宝游戏

Part4敞开心扉
沉默,还是开口讲出来
开不了口——作家的写作障碍 / 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 / 有信息量的句子 / 悬念
沉溺于心理活动的人物 / 刻意打乱时间顺序 / 动机不明 / 无益的脱离现实 / 省
略 / 为安全而省略 / 作品中的被动沉默式人物 / 把故事讲出来

Part5坚持写下去
修正思维的泡泡
不切实际的幻想 / 我们应该怎么做?/ 想清楚究竟想要什么 / 哪些事不该做?/
你的作品足以出版了吗? / 修改,但不绝望 / 寻找读者 / 通过阅读学写作 / 在
哪里投稿?/ 如何投稿? / 还不行怎么办? / 自助出版 / 兼职作家 / 保持愉悦 /
写作那些事儿
致谢

别人的故事好在哪儿?一堂实在的《写作课》

很多怀有作家梦的人,都渴望写出深入人心的好故事,尤其是看到那些白天正常上班、业余写作并出版畅销小说、赚得盆满钵满的作家,更是热血沸腾,感觉胜利就在眼前招手。他们满怀信心的写着,可是过段时间却发现,写出的故事乏善可陈,甚至只开了头根本没有完成。这时他们才认识到,写作可不是仅凭一点热情和冲动就能够完成的。“好的作品中有生动形象的人物、起承转合的情节及鲜明独特的语言,所有这些融为一个优秀的整体,读者只要看了开头就停不下来,直至读到结尾才长舒一口气,还会时不时地回味”。而这样的作品,都需要作者多年的积累、精心的构思、掌握扎实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娴熟。

要写好小说,首先要具备足够的阅读量,这是基础。没有足够的输入,别说笔下生花,连完整的故事都未必写得出。故事写得好不好,写作方法很重要,是必备的基本功。要学习好的写作方法,最好是向有经验、出版过成功作品的作家来学习。因为他们从开始动笔写到成功出版作品,经历过写作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难题。我们遇到的坑他们都遇到过并顺利克服了,他们的经验至少能帮我们少走很多弯路。比如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被奉为编剧必读圣经,对小说的创作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还有詹姆斯·斯科特·贝尔的《这样写出好故事:玩转情节与结构,写出会咬人的好故事》,也很实用。而今天我主要分享的是另外一本,艾丽斯·马蒂森的《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

艾丽斯·马蒂森出版了多部短篇小说集和长篇小说,还拥有20多年的写作课教学经验。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小推车奖等都被她收入囊中。她的《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是一本很贴心的写作指南,全部来自于她多年写作和授课经验的总结,内容扎实,辅以作品分析,阅读的时候时不时就会感慨“就是这样的,我也遇到过这种问题”,有一种讲出心声的亲切感。立志进行小说创作的朋友,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

读《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的过程中,作者的很多观点都让我非常赞同。下面只选出几点来分享一下。

1,小说里的人物怎么活起来?
小说里的人物,最忌讳形象单薄、说话死板,像扑克牌面一样,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怎么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性格鲜明起来、活起来呢?要安排恰到好处地行动,要让读者在行动中认识人物、理解人物、感受人物。读者喜爱或者憎恨的人物,一定是生动的、引起强烈情感共鸣的。人物一定会有不同的性格,而这些不同之处,一定要在他们的语言和行动之中展现出来,包括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也要用合理的行动展现,而不能仅仅陈述。

艾丽斯强调,“切忌将人物特质与人物特质的呈现方式混为一谈”。在讲到叙述的要义时,她提出,一定要将内在状态具象化。书中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将内在状态具象化的涵义。

“叙述的要义就是不仅描写内在状态,还要将它具象化——即在客观世界为内在状态找到对应的事物。例如,现实生活中,她只能动动心思嫉妒一下朋友的雄厚身家。但在短篇小说里,这种情绪就表现为她把从朋友那儿借的垂涎已久、价值连城的某件东西扔到水沟里,过程是这样的:她停下脚步,拨开散落在脸上的头发,一松手,借来的古董银手镯就掉了。读者会对她的妒火中烧感同身受。”
这段讲解的特别形象。的确是这样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一定是通过具体的动作、语言、行动来综合展现的,让旁人能看得到、感觉得出,这才是鲜活的形象,是动态的、活的、真实的。而不能靠单纯的心理描写,仿佛拿出一个纸板人模型,把情绪用文字写在脸上。一个人物形象刻画的好不好,不在于着墨多少,而在于是否为其安排了恰到好处的行动来展现。

构思人物,当然可以以现实中的人物为原型,艾丽斯也鼓励这样做。同时,她又强调,要根据作品的需要,加入想象力,让现实和虚拟适当地结合起来。现实生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一定的素材。这些素材,需要经过艺术加工,调整到能够完好的融入作品中、帮助作品表达主旨。小说不同于现实,不是现实的复制品。要完成创作,一定要从作品的需求出发,现实生活中的素材适合需要就拿来用,否则,就要大胆发挥想象力,“要习惯用自己的想象力填补现实生活的空白”。当然,发挥想象力要以符合常识常理为基础,不能强行安排脱离实际的、禁不起推敲的内容。虚拟的内容,更要注重理性的控制。

有些作者“心太硬”,情节一虐到底,并且“为虐而虐”“强行虐”,漏洞百出,让读者看了不舒服。还有些作者“心太软”,舍不得自己创造出的角色受委屈,不忍心让人物陷入困境,缺乏故事性,读来乏味。所谓过犹不及,以上两种方式都不好。要增强故事性,要推动情节逐渐步入高潮,要让人物成长、转变、爆发,就一定要用好麻烦和冲突,毕竟“麻烦和冲突才是故事的灵魂”。用逐渐升级的麻烦和冲突控制故事的节奏,制造出适度的紧张感、压迫感,在面对麻烦、解决冲突的过程中把人物塑造的更加丰满,让读者迫切的想要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走向,这样就让作品中的人物都活了起来。当然,在情节设定中添加麻烦和冲突时,首先要注意合理性,戏剧性当然要有,但整个故事要顺其自然,前后连贯,不能生搬硬套。

2,短篇与长篇,所差的不只是篇幅
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是两种常见的作品形式。二者之间的差异,可不仅仅限于文字篇幅。按照艾丽斯的说法,短篇小说虽然篇幅短,故事同样具备完整性。“短篇小说必须要有几个事件,而最后一个事件必须有足够的确定性,得像一个‘结尾’才行”。一部合格短篇小说需要把故事讲圆,所包含的事件,未必是戏剧性的大事件,也可以是微不足道但却足够细致的小事,但必须能撑起完整的情节。比如艾丽斯举例的《我站在这儿熨烫》、《里夸》,都没有剧烈的戏剧冲突和情绪起伏,但这些层层递进的微妙的小事,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依然能够完美支撑起情节。

能写短篇小说的作者,未必能够完成长篇小说的创作。长篇小说不仅仅是把短篇小说的几个事件增加到几十上百个事件,而是一项庞大艰巨的任务,“完成一部长篇小说需要同时调动狂野的想象力及连贯的理性思维”,“写长篇小说难就难在保证清晰的主线,这条主线需要交代清楚小说中的主要事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只有主线清晰,读者才能带着好奇心一直读下去”。

艾丽斯以《米德尔马契》的故事大纲为例,详细讲述了乔治·艾略特的“采石场笔记法”,这种方法兼具组织性和灵活性,在创作长篇小说的过程中非常实用。为什么叫作采石场呢?是因为采石场把原始天然的材料转化成了具有特定形态和功能的材料,必要时,这些准备好的材料可以直接拿来用。艾略特在创作笔记中搜集了丰富的材料,作为自己写作的“采石场”。创作过程中,艾略特也曾经卡住过。在创作停滞期,她没有停止扩展阅读、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反而丰富了自己的采石场。很多积累的素材,虽然当时不一定用得上,但说不准在哪一个时间,就能够灵机一动、茅塞顿开,激发出新思路,孕育出新作品,或者找到新的创作方向。

3,当作家,你做好心理准备了么?
除了写作方法之外,艾丽斯还关注作家的心理状态。她以自身的真实经历和体会,引导大家正确对待作家这个职业。其实,要进行小说创作,作者的心态很重要。立志当作家之前,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很多人眼里,作家像明星一样,仿佛自带光芒,走到哪儿都能被人认出。实际上,即使是很成功的作家,也很少会是这样的状态。多数时候,作家都处于艰难困苦的状态,尤其是最初创作的时候。要创作长篇小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会遇到很多困难和瓶颈,并且对未来的收入没有把握,创作上和生活上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成名的作家,也都分享过成名之前苦闷的心路历程。即使出版了一两本大受欢迎的作品,在构思新作品时仍然需要经历同样艰辛的创作过程。

正确对待作品的修改过程。很少有作品是一次写成不经修改的,大多数时候,作品都需要经历多次修改和反复打磨。这也是一个非常消磨信心的过程。艾丽斯给出的建议是“修改,但不绝望”。她给出很多修改的建议,可以把作品放置一段时间,像陌生人一样重新审视作品,可以打印出来阅读,可以寻求朋友的意见,可以寻找部分读者试读反馈,可以加入写作小组。对作品的修改,要做足心理准备,这是一场长期的奋斗。

最后,如果对作者的创作过程有了充分的认识,仍然满怀兴趣,下定决心要开始创作的话,那么就坚定的写下去。写作不仅要学习方法,还要调整好个人状态,认定了就坚持下去。很多指导写作的书籍,包括艾丽斯·马蒂森的这本《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都会帮助人们进一步靠近和实现自己的写作梦。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每天写点东西

2016-09-13 和菜头 罗辑思维

01

每隔几年我都会在网上呼喊一番,希望人们拿起笔或者键盘写点什么东西。为此,我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找个新的理由。这是一件极度无望的事情,任凭我怎么呼喊,能够响应的人总是那么的少。

所以,我总是在不断追问自己:是不是我劝说的方式有问题,总是不能找到人们心底里的那个开关。

你知道的,理工科学生总是这样,当他们被卡在某处但内心又确信一定存在某种解决方案的时候,他们就被这个尚未找到的方案彻底魇住了。在找到它之前,他们会不休不眠,不思茶饭,心心念念只有这一件事情。

就像我之前每年春节回家,为了恢复家里的无线网络,第一晚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三点以后——路由器和 Windows 系统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

02

如何劝说他人加入写作的行列,对于我同样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这一次在「得到」我不想继续呼喊,陈说写作的好处,我打算换一种方式:

写作是一件给人带来压力的事情。但关于这种压力,绝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

人们不去写作,最常见的理由都是“我怕自己写不好”。其实,根本不用为这一点背负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在我看来,并不存在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基本上没可能写得好。所以放心吧,你是写不好的,不用为此焦虑了。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打消所有妄念,回归写作的本质。

既然写不好,为什么还要去写呢?

原因有两个:

一, 如果秉承做不好就不要做的了原则,我们现在还在树上蹲着挠痒痒;

二, 所有人一开始都写不好,承认这一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 2004 年的时候,我就尝试过写剧本。剧本和散文、议论文完全不同,是一种非常专门的文字。当时我和宁财神打赌,说我也能写出《老友记》那样的喜剧。于是,我写了一集后自信满满地发过去叫他“跪读”。不一会,我就收到了他的回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吗?你写的是屎。”

知道自己的剧本是垃圾之后,我整个人感觉好多了。因为宁财神的判断如果正确的话,那么,我只需要稍微一点点,就可以达到除了进步就只有进步的境界。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我真的写出来了一些剧本,而且在专业编剧那里的评价还不错。

所以,请接受一开始不可能写好的这个设定,不要用文章好坏来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

03

写作真正的压力来自于完成一件事情的压力,你要么一开始连个标题都想不出来,要么写两段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

写第一篇文章会是一次漫长而痛苦的自我挣扎,你大概有 30% 的精力花在构思内容上,剩下 70% 的精力花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上。对于自恋的人而言,后者的比例可能在 95% 以上。在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如果你到最后还是能完成这篇文章,那么你就已经从写作中获得了第一个收益——你用最小的代价,体验了一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

文章好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整地经历了一次创造,而且是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干扰下完成了这次创造。从此,你就拥有了创造者之心。

04

现代人对成功的渴望几近疾病,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焦虑和痛苦。

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意淫太多,体力太差。在脑子里想象一件事情的时候居多,但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很少。这是因为聪明人太多,聪明人的问题在于喜欢用思考替代行动,然后竟然为脑海里想象的得失而感到苦恼。

写作是一件小事,但是在过程里和所有其他的创建并没有任何不同。

通过写一篇文章,可以建立起对完成一件事情、创造一个事物的真实体验。于是,人就从脑海里奔逸不休的各种想法里摆脱出来,专注在手头的一件事情上,由此回到了真实的现实世界。重新获得对完成一件事情的正确感知,这就是创造者之心的大用。

05

能够写一篇文章远远不够,甚至都不算是我的目的。我要求不但得写出来,更要发表出去。

无论是贴到朋友圈,还是发到微博,甚至是自建一个微信公众号,都要把文章公开给世人看,这才是写作所能带来的真正的压力。

写日记锁在抽屉里没有压力,有些人甚至乐此不疲。但是,当文章面对公众的时候,内心的感觉会完全不同。你会面临根本无人点击的压力,然后是有人批评的压力,最后是长期无人问津的压力。

基本上,这是一个自我不断受到挫败,遭遇伤害的过程。可能有三种结局。

第一种是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大多数人都如此,不必对此感到抱歉;

第二种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渐入佳境,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才华,并且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第三种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自己已经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乐趣,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同时把写作作为一种帮助思考的方式,在写作的过程里完成了理清思路的工作。

对于后两种人来说,他们都获得来自写作最大的祝福——清晰而准确地感知到时间的效用。无论是看到文章转遍天下,还是翻阅过去生活的记录,都能让人感知时间是如何流动,又如何在自己身上发生效果的。

06

人们经常说一句话:现在的人太浮躁。

什么是浮躁?就是当一切都在追求效率的时候,人们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正常感知,进入一种极为狂躁的状态。恨不能孩子在一夜之间长大,事业在一日之间崛起,股票在上午买进,下午就立即涨停板,并且就这么一天天涨停下去,甚至都不考虑一直涨停没法卖掉的问题。

所有的都市神话都围绕“快”字开始:

出租车司机在流传客人甩手就给了一千块不用找补的故事;

城市贫民在流传家里翻出个祖传尿盆鉴定后发现是文物价值过千万的故事;

都市白领在流传卖了房子在股市玩杠杆一个月赚了几十倍的故事;

就连互联网圈的新闻也在讲述 90 后花 3 个月做产品获得千万美金投资的故事。

嗯,我非常期待将来有一篇新闻稿的标题是:《十四亿中国人都惊呆了:一枚精子靠游泳培训软件 24 小时内获得 300 亿美金投资》。

所有这些故事普遍地让人产生焦躁:我落后了,我错过了,我就差那么一点点。觉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如此简单,发生概率又是如此之高,似乎自己身边每一个人都在以更快的速度更简单的方式发家致富。在每一种快速挣钱的方式边上,总存在一种更快的,而自己总是一次次刚好错过。

07

写作刚好可以治这种病。

如果你从零点击开始写文章,写到一千次;或者从 0 字节开始,写到 100 篇文章,那么你会理解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流逝,事情才会前进一点点。你会清楚地知道,在任何一点点看得见看不见的个人成就下面,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作为基础。

于是,别人在多短的时间了做成了多大的事,赚到了多少的钱,和你全无任何关系。你有你的时间,你有你的节奏,彻底从群体性的疯狂心念乱流里改出。即便是我出一本《 72 小时:写作从入门到精通》的指导手册,你也不会去买。因为你清醒地知道这本书的真名叫《 72 小时:写作从入门到放弃》。

以上就是我建议你尝试写作的理由。我鼓励你直面来自内心的压力,来自时间的压力,而不是来自欲望的压力。

既然你已经在受着来自欲望的苦,那么不妨再换两种苦楚试试。当一个人感受到真实的压力时,才会感知到生活和生命真正的质感。那么,他的选择才可能是一种选择,他的渴望才可能是一种渴望,也终究有达成的希望。

所以拿出你的笔,敲击你的键盘,写作的时间到了!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刘东华老师跟我讲过一段话。
“我在公司里只做两件事——

  1. 把成败和是非统一起来。
    让正确的事可以成功。
    为非作歹带来的成功,宁可不要。
  2. 让行动力和思想力统一起来。
    让想好的事情,落实成行动。”
    言简意赅。

作家格非:普通人怎样提高写作水平?

格非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迷舟》《人面桃花》《山河如梦》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聆听大家”栏目采访时,格非就写出好文章的关键和普通人怎样提高写作水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格非认为,一个人的感悟和洞见以及对世界有没有看法非常重要。一个对世界没有看法的作家是怎么训练也没用的,这个过程就需要时间的积累,也和这个人对生活是不是严肃、认真有关系。“生活、命运带给一个人的馈赠有时候是相当痛苦的,一个人经受痛苦的时候也没想将来把它写成小说,可当他经历了这些东西,一旦想写作的时候,他写作的内容、材料的质地是完全不同的。”

在格非看来,写作一开始就要破除迷信,不要觉得那些大作家多么了不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有的人在各方面修养不是很好的状态下,一鸣惊人写出了传世之作。“很多知名的大作家起初文字水平不高,比如沈从文,他早年开始写作时文化水平并不高,他有的是勇气和对自己写出来的东西的价值的确信。”你要确信你写的东西是好的,无条件认可这个东西,这样的思维习惯会给你带来一个巨大的解放感和取之不竭的写作动力。格非把它叫做“一种火热的工作状态”,大脑在燃烧,句子都像是在烧,这就像是我们所说的“烧脑”。有时候不见得和你的写作量、词汇量、读书的多少有直接的关联。

很多人写作时会畏手畏脚,觉得自己水平不够、词汇量很少、想象力也不够,缺乏训练。这样,重重障碍就会像大山压着你,你根本没办法写作。所以格非认为,写作的第一步是要训练自己,一旦开始,就要处于一种绝对的自由状态,让你放松,有助于帮你把最好的水平发挥出来。他有时候也跟学生开玩笑,“写作需要经历一个不顾一切、糊涂乱抹、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阶段,这个阶段特别重要。”

故事大师罗伯特·麦基怎样开始写一本书?

罗伯特·麦基 (Robert McKee)曾经当过编剧,他在1997年出版的剧作理论书籍《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原理》被称为“编剧圣经”。如今麦基在世界各地教授怎样创作一个好故事的课程。他的学生已经获得了大量影视领域的顶尖奖项,其中包括18个奥斯卡奖,109 个艾美奖,19个美国作家协会奖和16个美国导演协会奖。在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对于怎么开始写一本书这个问题,罗伯特·麦基分享了自己写书的经验。

麦基说,过去通常在写书之前,他会讲很长一段时间的课,可能是好几年。学生们会问他很多问题,他也会相应地做出回答。直到讲课的时间足够长,长到已经给成千上万的学生讲过课,他已经听到了几乎所有可能的问题,也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这时候他可能就会开始写一本书。《故事》这本书就是这样写出来的。麦基还写过一本《对白》,他说,在他的故事讲座中有一部分是关于对话的内容,但他从没有专门探讨过这个主题,所以在写《对白》时,他需要自己去做很多研究。

DeepCreator:痛恨手册——关于陈皓
下面这个是我个人的“痛恨手册”,这足以证明,这是一个愚蠢的时代。
痛恨各种不从研发团队出发,不从团队和项目出发的流程、方法论、咨询师、SQA、流程部门。
痛恨那些为所欲为的,为了自己商业目标牺牲用户利益的中国IT企业。
痛恨中国的C2C式的那种简单的抄袭和复制。
痛恨互联网上的那个墙,还有那些烦得不能再烦的审查机制。(我能拥有.cn域名真是一种壮举)
痛恨中国的某些编辑和某些作者乱出书,出烂书。
另外,我在至少45岁前不会出书,因为我觉得在那之前,我是不会沉淀足够的学识,没有资格出书。所以,请各种出版社的编辑们不要再来找我商谈出书的事。与其花精力来找我谈出书,不如想想怎么少出那么多的烂书。

麦基也曾经教授过故事经济学的课程,但在写《故事经济学》 (Storynomics)的时候,他意识到还需要一位商业专家,于是他就找到一位合作伙伴托马斯·格雷斯 (Thomas Gerace)与他合作写出了《故事经济学》,托马斯·格雷斯是一家营销公司的CEO,也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生。

现在,麦基正在写一本关于“人物”的书。虽然这本书叫做《人物》,但麦基觉得也可以把它叫做《人性》,在书中,他试图向读者们解释人性,同时给他们提供一种思考人在不同生命层次中行为的方法论。这需要做大量的研究,麦基说,他在余生中都将持续探索人性这个课题,即使这本书最后没有写成也会持续探索。

洞察:小说创作的本质是什么

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出版了很多著名作品,比如《我的名字叫做红》《雪》《伊斯坦布尔》等。2006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红发女人》中文版即将出版,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帕慕克分享了他对小说创作的看法。

在写作时,帕慕克能与很多人物都产生共鸣,有时是父亲,有时是孩子。他认为,

写作重要的不是看小说中的人物谁对谁错,作为一个作家,他更关注的是人物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帕慕克说,自己写小说主要是为了两个原因,第一是表达自己。 他自己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他的观念,他面对所见所闻产生的感慨和情绪。第二是理解和他不同的人,从他们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 他说:“体验不同的视角是阅读至高的乐趣之一。”帕慕克还对小说创作的本质有一个总结:

“写自己时,要让读者以为你在写别人;写别人时,要让读者以为你在写自己。”

贾樟柯:任何写作都是在传递经验

导演贾樟柯在45岁时,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终身成就奖“金马车”,他善于捕捉时代和生活的情绪。不过他也会警惕自己的伤感情绪,在重读了契诃夫的作品后,他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上一部电影(《山河故人》)情感投入非常多,后来发现有点过于伤感了,对于剧烈变革的波动时代,往往在创作中会感伤主义。当过度情感泛滥的时候,某种程度上会削弱我们的智慧,会削弱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他发现,契诃夫的作品中展现出了“在动荡中抵御自我的感伤,从而获得新的力量”,他也从这个角度里获得了新的共鸣。

贾樟柯还出版了文集《贾想I&II》,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他分享了对写作的看法。在他看来,任何的写作都是在传递一种经验,对他来说更重要的不是记忆,而是经验。“我们经历过很多,并没有太多的怀旧、留恋的情绪。但是经历过这些之后,你会形成某种经验,包括宏观的对世界整体、对人类、对历史的认识,也包括一些具体问题和事。老回忆过去缅怀过去没有意义,经验是我把自己的看法告诉大家。”比如当他对年轻人的整体生活状态产生了新印象时,他会通过演讲或者拍电影分享自己的看法。

洞察:天赋总有下降的时候

作家毕飞宇获得过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众多文学奖项,他的作品《上海往事》《推拿》等也曾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毕飞宇在澎湃新闻举办的“思想湃”活动上,分享了他对文学和写作的看法。

毕飞宇说,他16岁开始读小说,但是那时候经常因为看小说而失眠。因为毕飞宇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沿着小说的思路和情绪“往下走”,还经常会跳出来一些精彩的句子,一直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后来他就有了一个写作习惯,只有把脑袋里想的句子写下来,才睡得着。大学毕业之后,毕飞宇开始写作,虽然当时没有发表过一个字,但他仍然坚信自己适合写作。毕飞宇说,自信和自我怀疑是相伴的,只有通过不停地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在谈到 “写作天赋”时, 毕飞宇认为,天赋就像发射出去的子弹,射程多远取决于它的能量,但总有下降的时候。“当一个人处于20多岁或者30多岁时,他的‘天赋’已经定型了,不会多,也不会少。所以,这个时候还谈‘天赋’是毫无意义的,应当谈的是努力,这才是有意义的。”

毕飞宇还强调了安静对于写作的意义。他认为写作者的内心必须要“静”,能够使自己“静下来”是一种才能,用语言表达内心的部分则是一种能力。“静下来”并不简单,它需要作家个人的学识、修养、阅读、本能,还有意志和决心。当心静下来时,身体也得到了充分的“安静”,会有一股力量到手上,然后形成文字。

毕飞宇同样也很在意一个作家的价值观,他说,文学的自觉就是作家要知道自己的价值目标在哪里,写作的目的是什么。一个有向度的写作是有思想、有灵魂的,有价值目标的写作,才是自觉的文字、自觉的写作。

方法:如何通过写作建立批判性思维

艾琳·墨菲(Eileen Murphy)是教育科技公司ThinkCERCA的创始人,她的目标是帮老师和学生从议论文写作中学习批判性思考。比尔·盖茨的盖茨基金会投资了这家公司。

如何通过写作帮学生建立批判性思维呢?具体来说有5步,公司名称中的CERCA就对应着这5个步骤,分别是立论(Claim)、论据(Evidence)、推论(Reasoning)、驳论(Counterargument)、适应听众(Audience)。公众号“外滩教育”介绍了艾琳的理念。

首先,“立论”是当你面对一件事情或者事物的时候,你会想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读到一篇文章,你可能会想,这篇文章想说什么?讲了一个什么道理?作者提供了哪些信息?作者是用什么写法吸引读者的?等等。记住这些框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杂乱的想法就会变得清晰。

接着,“论据”和“推论”往往会同时出现在讨论阶段,讨论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考的过程。怎样提出有说服力的论据,怎样用逻辑通顺、关联性紧密的例子来说清楚自己的想法,是这个阶段的关注重点。

下一步是“驳论”,这里的关键在于,不仅要理顺自己的想法,还要能看到“别人怎么说,以及别人为什么这么说”。不同观点会影响我们的想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自己的立场,而应提醒自己要进行更严谨的思考和判断。艾琳认为,有反对观点出现其实是一件好事,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尊重不同的观点。

最后是“适应听众”。这里的意思不是“迎合听众”。“适应听众”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通过独立思考、举例论证的过程,已经形成了自己想法,只是在表达观点时,更关注听众,用听众更能理解的方式去考虑问题、解释问题。艾琳说,不管学生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工作,“观众意识”都很重要。平时在沟通中出现不顺畅的情况,就是因为人们忽视了这一点。

在艾琳看来,这些步骤在5个方面都帮助到了学生:立论,也就是提出观点,这要求学生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论据和推论的过程,考验学生搜集有效信息、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驳论中,学生会受到他人观点的挑战,这就相当于同时接受了逻辑思维、承受力、接受度和毅力的挑战;而适应听众,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写作的罗盘,指引着文章的走向。

Why I Insist on Writing Blog

Improving your ability of deep thinking by writing
Record your learning and growing up
Gain new insights through reviewing old materials
Force myself to Using English

For Yourself

Share for Others

Other People Say

观点:写作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关系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是英国著名作家,她的代表作品是《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这部作品也曾由她改编成同名剧集在BBC上播出,获得过戛纳最佳剧本奖。除了作家的身份之外,珍妮特·温特森也在大学里教授创意写作。在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她分享了自己在创意写作课上给学生们的写作建议。

她曾经跟学生说,写作的时候要一直守在书桌前,一直坐在那儿写,用文字说话,不要离开,直到你的文字开始反过来跟你对话。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没办法跟自己的文字对话,你也不能指望它们能和读者对话。写作是一场你来我往的关系,作家不总是主动的一方,文字也不总是被动的一方,这是一场共同创造的过程。

珍妮特说写作是她的老师,写作会带给写作者一些改变,正如读者总能从阅读中获得新发现。当她写作的时候,她会被自己的文字所改变。她说:“当然,有的人会恐惧变化,所以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要学会拥抱变化,期待改变。如果你都不能被自己的写作改变,你又如何期待你的文字能给读者带来改变呢?”

当写作时遇到了瓶颈怎么办?珍妮特认为:“一个人想写多好,他就要付出多少耐心和勇气。” 事实上,不管你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写作者,你总是需要一切从头开始,就像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认识世界那样,一步步向前走。写作是她的“老师”,很多时候写作会让她发脾气、无聊、苦闷,她从“老师”身边走开,去喝酒或者找朋友聚会。但当她回来,她的老师,也就是她的文章,依然在等待着她。这时候,她会向这位老师鞠躬,再一次开始写作。

大师:菲茨杰拉德关于写作的建议

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曾经数次被好莱坞拍成电影。最新的一个版本在2013年上映,由巨星迪卡普里奥主演。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很推崇这本书。还有一个说法是,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三位美国大作家中,让人佩服的是福克纳、让人嫉妒的是海明威,但真正让人喜爱的是菲茨杰拉德。

菲茨杰拉德自己的一生也很传奇。他因为第一部小说《人间天堂》爆红,成为当时美国最受欢迎的作家,堪称少年得志。但是,在他的生命后期,菲茨杰拉德却受到了双重的打压,一方面是他的太太患上了精神疾病,他自己则一度酗酒难以继续写作;另一方面是他的作品没有能带给他让他摆脱财务困境的巨大成功,比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其实是等到他去世之后,才越发受到追捧。菲茨杰拉德在44岁的时候因病去世,因此也就没有能看到自己的作品越来越受欢迎。

作为被后世追认的文学大师,同时又因为去世比较早,菲茨杰拉德谈论写作的文字非常少。不过,在他写给自己的女儿的信里,我们能零星看到一些他对写作的见解。当时,他是以父亲的身份对自己的女儿谈论写作,并且教女儿如何写得更好。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六条。

第一条是,要读一流作品。在一封信里,菲茨杰拉德问女儿:不知道你这个夏天是否读过书,读过的书的意思是,读过像《卡拉马佐夫兄弟》或《震撼世界的十天》这样的书。“你若不每年吸收半打一流作家的精髓,优秀的风格是不可能凭空形成的。或者,风格尽管形成了,却不是一种对你所赞赏的作家风格的无意识的集合,而是你最近阅读的某人的风格的影射,某种滥竽充数的新闻体”。

在另一封信里,菲茨杰拉德还说,你要是读一流的作品,就能卖故事给《纽约客》;读普通小说,就只能沦落到平庸水平。

第二条是,不要把某些工作轻易划归到“任务”那一栏里,那样你就不会再认真对待了。他以自己为例,大学时候在一门关于拿破仑时期的课程上,他的成绩是不及格。但是,现在他的书架上关于这个主题的书有三百多本。他根本记不起大学时学过的关于这门课的东西,原因是,他把学习这门课当做了一项不得不做的工作,而当时他已经把工作跟不愉快挂了钩,认为是“需要避免和拖延的事情”。

他对女儿说:“我从不责怪失败,生活中充满了太多复杂的情况,但我对不肯努力是绝不宽容的。”

第三条是关于风格如何形成的。菲茨杰拉德说:“你所感受到和思考过的事物自己会发明一种新风格,当人们在谈论风格时总是对风格的新颖感到吃惊,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谈论的只是风格,但他们谈论的其实是为了表达新观点而做的某种尝试——表达得如此有力,以至于这种尝试便带有了思想本身的原创性。”

风格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你有要说的东西,任何你觉得前人没有说过的东西,你必须绝望地感受到它,以至于你能找到前人从未找到的方式去诉说它,直到你要说的内容和你诉说它的方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第四条建议是,寻求反馈。菲茨杰拉德以悲观的态度对女儿说,写作不会让人经济独立,也不会让你不朽,但是,如果有能力,即使没有稿费,也要把文字发表出来。因为,发表出来本身,可以带给你一种存在感,同时,还能够让你跟做同一件事的其他人取得联系。他们会给你反馈,也能帮助你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做,包括如何做到更好。

第五条建议是,有事可说。他说,跟他同一代的作家,并不是从很年轻时就开始写作的,通常是在27岁到30之间,甚至更晚。在开始写作之前,这些人往往已经干过很多职业。早熟的作家往往是诗人那一类型的,菲茨杰拉德把自己也归为这一类型;其他类型的作家的成熟,更重要的对题材的精心选择的能力,“有事可说,并用一种高度发达的方式说出来。”

第六条建议是关于写作的节奏的。菲茨杰拉德的看法是,最好是一次性写完,如果篇幅很长,那就分三天写,完后再花一天时间修改,“总体来说,无休止拖延下去,落笔维艰,读起来永远不会流畅。”

以上就是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六个关于写作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写作(其实公开演讲也一样),本质上来看,目的是为了产生影响。注意力产生价值描绘出来基本像是复利曲线——必须到达拐点才真正有意义,因为获得注意力本身也同样是有成本的,在拐点之前,收益可能其实是负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提高输出质量,首先要提高输入质量。

很多时候,你没去做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做不好,只是你以为自己做不好。
更准确地说:你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好。
只要你开始写,你就已经有了质的改变。

写不写和写得好不好在我看来是两件事,而前者的意义远大于后者。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被挡在了这道门槛上。
实际上,只要你开始写,并且一直写下去,你就一定会越写越好。

所以不要再觉得或者认为什么了,现在就去动笔吧。

很多苛刻的要求,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意识加进去的。
一想到英语,就是无障碍地和外国人交流,或者看外国电影不用字幕;一想到编程,就是要做一个华丽的APP,或者做一个酷炫的网站。
这个时候,要及时地给自己提个醒:你又犯了过度预期的毛病了。

我们总是会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抱有无限的憧憬,不然也就不会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叹了。
丰满的理想多半是你自己意想出来的,和这种臆测来对比,估计没有几个现实不显得骨感。

所以开始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甚至可以先不去考虑目标,直接去做。
有了第一步,你自然就会知道下一步应该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合适的了。

如何破除写作不自信的问题

在写作上,对于写作者尤其是初学者来说,最大的问题并不是写作技巧的掌握,而是要克服自我怀疑,也就是认为自己写得不好,写的主题没有价值。美国作家和写作老师艾丽斯•马蒂森根据她多年的教学经验还有对朋友以及自我的观察,她提出了一个女性在写作和学习写作中要破除的障碍。她认为,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写作上的自我审查阻碍更严重。这个自我审查就是自己会觉得很多东西不值得写出来或者不应该写出来。艾丽斯•马蒂森是有着22年写作教学经验的写作课老师,她的作品曾经获得美国最佳短篇小说奖和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她的写作课书籍《写作课:何为好,为何写不好,如何能写好》已经在国内出版。

她对这个问题提出的建议其实对所有的写作者都有帮助。

艾丽斯•马蒂森认为,写作需要自我放纵,至少在开始阶段是这样的。她观察到,很多女性无法打心底认同女性从事写作的合理性,她们会觉得这就好像是在放纵自己。它说:

“刚踏上写作之路时,我们只是把它当作兴趣爱好,自己写得尽兴就好,并不理会作品在他人眼中是否具有可读性。但如果把写作当作事业来经营,我们就要心甘情愿为之努力,反复修改、接受批评、广泛阅读并吸取经验,很快就会以读者诉求为首要创作目标。要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而不仅仅为了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

所以新人女作者大可以放手一搏,写作时所投入的时间、精力、自尊及金钱不是自我放纵的自私体现,你是在为读者服务。”

在接触过太多有写作障碍的女性作者之后,艾丽斯•马蒂森发现,很多女性在修改别人作品时都非常有才气,但是对自己的作品往往因为缺乏自信而焦虑,这不仅影响遣词造句,也会压抑表达欲望。艾丽斯•马蒂森自己也有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不过她认为自信心并不是必要条件,要学会调整心态,把写作当作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她说,就像她自己的眼病发作一样,是不受控制的突发状况,她也无法克制自己的写作欲望,也不对要不要写出来这个选择做是与非的评断。她说:“如果草稿不尽如人意,我不会因为缺乏信心而自欺欺人地认为还不错,也不会寄希望于某天将它改好,而是说服自己坚持写下去,无论是好是坏。”艾丽斯•马蒂森建议,信心不能从别处获得,无论你是否有自信,写作时都要给自己鼓劲,说到底,自信是一种选择。你有能把故事交代清楚的客观选择,至少你还有选择的余地,而不是在不知不觉中扼杀掉所有可能性。

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

一、三条基础常识建议

  1. 多写、多写、多写
  2. 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
    什么对读者来说最重要?
    散文/诗歌,意境
    短篇小说,创意
    报告文学,真相
    剧本,结构
    说理类文章,认真思考三个要素
    简单VS复杂、已知VS未知、次要VS重要

有没有向读者展示某件貌似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化繁为简?

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看起来已知的事情其实是未知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让读者意识到某件貌似未知的事情其实是早就知道的?

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事时积极重要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证明给读者看,某个他们一直重视的东西其实是次要的?

概括起来,就是不管怎样,都要真相。

大多数人总是误以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方式,进而当遇到差评的时候会生气,认为对方不识货……
这其实是幼稚的——对方原本就没有识货的义务和责任啊!

沟通最大的难度在于理解对方。写作的真正难度在于当作者意识到自己是与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
甚至是千万读者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能力做到自己说的话足够准确乃至于不被误解,

自己说的话是否足够恰当乃至于没有伤及无辜,
自己说的话是否足够完整乃至于即便是遗漏了或者得罪了某一类人也在所不惜……

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自我训练。

当众讲话、公开写作,基本上是个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游戏。
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1. 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二、内容质量判断原则

  1. 逻辑严谨
  2. 论证精彩

逻辑推理,有三个层面:

A、形式逻辑,Formal Logic

三段论,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当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的时候,结论必然是正确的;
或与非的逻辑判断,A属于B,B属于C,所以A必然属于C
形式逻辑处理的是必然的推理,这种逻辑推理在现实中根本不够用——
现实中更普遍的不是必然,而是可能。

这世界竟然有70%的人识别不出以下简单的形式逻辑错误(肯定后件):
if p then q,
q,therefore,p

B、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

人们普遍畏惧不确定性与未知,所以,绝大多数人其实是跟着感觉走,听从内心的声音,最终从
骨子里就回避学习非形式逻辑,乃至于最终对所身处的世界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

三、认知偏差纠正,Cognitive Bias Correction

认知偏误列表

精彩的例子(证据)是攒出来的,不是找来的。长期且系统地收集整理证据(例子)。

长期这两个字已经把九成的写作者干掉了——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能够摆脱临时抱佛脚的窘境,想要系统,起码要做到两点:

1、知道自己要什么?
2、琢磨手里的东西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其实例子啊,证据啊,满天飞的。大多数人只是因为没仔细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好例子好证据对他们来说总是擦肩而过来无影去无踪春梦了无恒。

例子、证据攒得足够多了,精彩的发挥余地就很大,否则就完全没有可能。

写并不难,难的是正确思考和系统积累。还是那句话:“你做了哪些别人看不到的工作?”

三、关于所谓文采判断

修辞

修辞有很多种,我只用一种:类比,类比的好处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在我看来类比是一种非常特殊且有效的沟通工具,我找到对方已知的点,然后用那个对方已知的点让对方理解对方未知的点——这多精妙啊!

你怎么知道对方哪些未知、哪些已知?这还是靠积累和经验啊!一些人通过长期耐心沟通观察的结果就是可以做到未卜先知。

韵律
在我看来,无非两个方面,韵脚和节奏。

事实上,绝大多数被理解为“文采”的东西,最终其实是思考与习惯的结果。

四、格式化写作的好处

所有论文都是有套路的:

  1. 提出一个观点;
  2. 说明这个观点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3. 证明这个观点;
  4. 驳斥对这个观点的质疑;
  5. 说清楚这个观点的超级意义……

《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所有文章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简单讲,就是:
说清楚一个重要的概念。
展开之后还是套路:

  1. 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2. 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3. 这个概念普遍被如何误解?
  4. 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5. 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6. 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7. 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8. 这个概念与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所谓的聪明,指的就是一个人脑子里拥有足够多的、清楚、正确、必要的概念,并且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了足够多、清楚、准确、必要的关联。

所谓的进步与成长,无非就是不断习得新的重要的概念与关联,不断更新已有的概念与关联。这个过程不大可能是瞬间完成的,只能靠积累——这是长期的挣扎。

计算机从业者的技术成长学习之路[1]

写博客是为了什么?
至少对我来说,写下的东西更多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和交待。如果我能写下来,至少能证明我有信心自己确实是这么去理解的,没有去坑人。另外,姑且也算是一种成长的足迹吧,偶尔自己还会去看看笔记。
分享也是目的之一,希望大家能互相进步,这样才能促进发展。
写博客也好,写一些笔记也好,点点滴滴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整理。

我为什么坚持写博客[2]

写博客可以保持思考的习惯。
写博客可以帮助其他的程序员。
写博客可以记录自己的故事。
写博客可以保持前沿技术敏感性,督促自己不断学习。
写博客可以认识一些让我尊敬的人。

我为什么坚持写博客?[3]

知识的总结
项目开发中也许学到了一个技能,或者一个知识点,但是通过写博客会加深巩固自己学习的东西,自己写不出来可能说明你对这个知识点理解还不够深入。

表达能力的提升
程序员大都不善于沟通,是因为表达能力不行,但是通过坚持写博客,自己的表达能力与表达逻辑会慢慢锻炼出来,逐渐的就会影响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这点我深有体会。

面试加分
假设我们同时面试了两个人,两人各方面能力差不多,但是一个写博客,一个不写,我想我肯定优先选择坚持写博客的人。他能坚持写博客,起码知道他善于经验总结,很勤快,因为大部分人不写博客很大原因是因为懒。

提升写作能力
写的多了,写作能力也就提升了,比如我,相信我的写作能力应该比大部分程序员要优秀,你们认同么?

提升名气
如果持续产出高质量的博客,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那名气就会上升了,有了名气自身的价值一下就提升了,我深有感受,自从有了名气之后,每天都能收到各大猎头、CEO等的各种优越条件的邀请,选择接受或拒绝是一回事,但是有没有收到邀请就是另一回事了。

赚取外快
这个容易理解,有了名气之后就可以有办法赚取各种外快,而且本身也并不可耻,不偷不抢,靠自身技术赚点零花钱有何不可?比如我,如果哪一天我很缺钱了(虽然现在也缺),我可以立刻想办法花点精力去赚更多的钱,只不过现在我选择了我最喜欢,最不受约束的方式而已。

Good blogs

郭霖的专栏

酷壳 – CoolShell.cn

stormzhang

自媒体2.0,比用户数、“10万+”更重要的是什么?[6]


自媒体从2012年8月份开始出现,全球都没有对应的发展模式,它解决了媒体行业牌照的事情,所以使传播进入了一个重构的状态。别的发达国家没有传媒牌照制度,所以它的产业结构和获利模型和中国是不一样的。中国自媒体进入了前所未见的发展状态中。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到2016年底,所谓1.0时代已经结束,我们现在进入了2.0,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并不是说我们进入了秋天或者冬天,这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变化。

比用户数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

我觉得比用户数更重要的是用户关系的建立。

这是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所谓的粉丝数跟你真实拥有的用户互动关系不是对应关系。在座的各位都做自媒体,你会发现一个情况,当你的用户数在50万的时候,你的头条是5万、7万,打开率10%到15%左右。等到你的粉丝做到100万的时候,你的头条依然是6万、7万,用户的活跃和交互,并不跟你的用户数的增长呈正比关系。

我们现在的头条打开每周在20-22万左右,可能我在100万左右用户的时候就已经达到这个数据了,但没有因为到了200多万粉丝而实现一个同比的增长。这说明很多用户沉淀了,很多用户“僵尸”了,所以用户数本身并不能反映出一个自媒体真实的用户关系。

真实的用户关系是什么?一是价值观念认同。用户当中有多少是认同你的价值观念的。在2015年吴晓波频道一周年的时候我提出来:“认可商业之美,崇尚自我奋斗,乐于分享贡献,反对屌丝文化”。我们在那个时候就开始建立自己的价值观。如果没有价值观,所有的用户加在一起是乌合之众,没有任何价值。

其次,是在你这个自媒体中有没有形成一种社区和交互关系,用户愿不愿意为你买单、为你点赞、为你评论。用户关系大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用户数,这是第一个变化,我们需要重新建立我们跟用户之间的关系。

比10万+更重要的是“百万单品”

1.0时代大家都一样的,第一你有多少粉丝,第二你有多少文章10万+。但是在未来我认为一个公号产生10万+的文章已经变成前提,不是自媒体价值最最重要的指标。最重要的是这10万+的文章最终在商业中产生多大的效应,我们不再为过程负责。

如果大家是玩票的性质,是一个个人的爱好,那没有关系,过程本身所产生的快乐已经把我所有的劳动给消化掉了。

但如果是一个已经职业化的自媒体,已经得到融资,或者说未来想要变成一个商业性的机构,或者未来想要上市,想要变成一个被并购的标的,那我们的用户数也好,我们的10万+也好,不再是一个结果,它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商业型组织完成产品化的一个过程。

所以,比10万+更重要的是你这篇文章,或是一年200篇10万+、500篇10万+最终兑现的商业价值。这就要重新思考内容本身和最终结果之间的一个关系。

在今天,我认为对一个自媒体来讲,比产生10万+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这一篇或者一系列的10万+的文章,有没有可能产生一个人民币收入百万级的产品。它可能是一个知识付费的产品,是一个旅游的产品,是一个与品牌互动的产品。有没有可能产生100万销量级的产品,这件事情变得更加重要。从传媒化向产品化的迭代,是自媒体2.0时代的一个艰难的升级。

比排名更重要的是“品类第一”

去年底,吴晓波频道融资完成的时候估值20亿,我有一个朋友说:“吴老师你们的排名在300名以外,那么排在你前面的应该估值多少?”直到今天我们依然不是全中国用户量最大的,在座的有好多个都比我们要大。
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但是我觉得可能比排名也好,比用户数也好,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格局形成以后,你在单一品类中的影响力。
今天,中国社会圈层化的特点已经直接投影到了自媒体,自媒体的成长就是社会圈层化的结果,整个公共市场被解构了,大众品牌被解构了。

自媒体无非是用内容的方式把用户吸引过来。所谓“变现大过天”是指,内容吸引过来的人,最终有没有可能沉淀形成一种商业价值和商业互动关系。
道理是一样的,商场通过打广告把人吸引进来,我们无非是通过内容把人吸引过来。那么就有价值、阶层化、商品需求的问题,沉淀后有没有可能把它变成商业价值?这是自媒体成长最自然的逻辑。

当这个变成前提以后,你的价值在哪里?

你的价值在于,当大众市场被解构以后,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圈层化体系,与这个圈层中的同品类相比,你排第几名。所以品类变成最重要的,哪怕你做一个酒的产品,像我们吴晓波频道是做财经知识内容的,在这个品类中你在全国能够排到第几位?做到品类第一,变成比你的用户数更加重要的事情,只有你做到品类第一的时候才能被选择。

为什么刚才曹国熊说,从2012年8月份到2016年底,大的格局已经定了?因为在品类上的格局大概已经定下。目前排在前三位的,日子都还挺好过。但是三位以外,就变得越来越困难。

所以今天对所有的自媒体运营者来讲,这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你有没有冲到前三名的能力。当你在前三名的时候,有没有能力筑起足够高的护城河或者说城墙,这回到企业竞争本身的关系上。

Reference

[1]计算机从业者的技术成长学习之路
[2]我为什么坚持写博客
[3]我为什么坚持写博客?
[4]Why I Require Everyone At My Company To Blog
[5]Why I Blog
[6]吴晓波:自媒体2.0,比用户数、“10万+”更重要的是什么?

石黑一雄的极端写作模式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最著名的一本小说是《长日留痕》(又译:长日将尽)。这本小说获得过英语文学最高奖项布克奖,曾被改编成电影,也是亚马逊CEO杰夫·贝佐斯最喜欢的小说。

不像很多作家喜欢说自己的某部作品是数年磨一剑,石黑一雄说,《长日留痕》是他用四个星期写出来的。这四个星期是他刻意拟定的一个写作计划,他称之为“崩溃计划”。微信公众号“看电影看到死”翻译了石黑一雄关于这个计划的自述。

石黑一雄说,在筹备写作《长日留痕》时,他已经辞去工作,全职写作有五年时间。随着第二部小说的出版和他在文坛的崭露头角,他“感受到随之而来的恐慌,以及各式各样扰人心神的琐事”,“有可能助我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提议、晚宴与派对的邀请,诱人的海外旅行,堆积如山的信件,这一切,几乎为我的‘正常’工作画上了句号。去年夏天,我已写好新小说的第一章,可如今,几乎一年已经过去,我却毫无进展。”

于是,和妻子商量之后,他决定执行一种极端的写作模式,也就是,在四周时间内,彻底取消一切安排,从上午九点一直写到晚上十点半,每周七天,天天如此。在这期间,他有一小时午餐时间和两小时晚餐时间,除此之外,他不会看邮件,更不会回复,不使用电话,也不接待客人来访。石黑一雄称之为“崩溃”计划

在这期间,他也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书房,前两部小说他都是在餐桌上写完的。他可以在书房里随心所欲地铺满稿纸,不需要在结束时收拾整齐,在墙上挂满图表和标签。石黑一雄说:“基本上,这便是创作《长日留痕》的方式。在实施‘崩溃’计划期间,我肆无忌惮地写作,既不在意文体,也不在意自己下午所写的内容与当日早上所创作的内容相左。我优先考虑的,是让想法跃然纸上,逐渐生发。糟糕的句子,可怕的对话,无用的场景——这些我都一并保留,然后继续笔耕不缀。” 坚持四周之后,他差不多已经写完了小说。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这四周并不是关于这部小说的工作的全部。在开始闭关写作之前,石黑一雄已经做了非常详尽的资料准备和写作背景研究工作;然后在计划结束后,他也还需要远远超过四周的时间来对小说进行润色和修改。但是,小说最关键的部分,包括富有想象力的情节和初稿的完成,都是通过四周的极端写作来完成的。

如果你需要完成一项重要工作,也受到日常琐事的困扰,或许可以借鉴下石黑一雄的这种工作方式。

关于如何快速完成写作任务的清单

2017-08-12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对很多人来说,写作是件很有压力的事,更不要说突然到来的快速写作任务。

这篇清单和你分享快速写作的心法和要诀,让你下次提笔时能行云流水,也更胸有成竹。

  1. 快速写作任务不是创作,它通常是在特定场景、特定目的下的写作。也许是一封说明情况的邮件,也许是一篇临时发送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又或许是一份紧急情况汇报。总之,是要提供给明确、具体的目标对象阅读的一次写作。

  2. 坐下来,开始写,并且给自己设定一个看得见的完成时间。

  3. 所谓“看得见的完成时间”,是指十分钟、半小时或者四十分钟。不是指“这周内”或者“下班前”,超过一个小时,就不再叫“快速写作”。

  4. 务必暂停所有社交媒体,尽量减少外部干扰。当然,老板或者客户召唤例外。

  5. 快速写作的头号要诀,是理解应用场景,充分了解你的文字会在什么场景里、什么背景下、被什么人阅读、用于什么用途、解决什么问题。在动手前,先把这五个填空题填好。

  6. 不要在格式上浪费时间,要找到最便于快速展开的文本格式。清单体是最好的基础格式。在对信息呈现的便利性和格式的可扩展性上,清单体具有无以比拟的优势。在清单的基础上,开头加个故事可以成为微信公众号文章,前后加个敬语和背景说明可以包装成汇报材料。

  7. 快速写作还有一个要诀,是适当代入情绪。带着感情陈述事实,但不要只是单纯宣泄情绪。请务必相信,你的真实情绪是可以透过文字和标点符号的组合感染到阅读者的。

  8. 如果目标读者为多个人,要找到让每个人觉得“只对我一个人说话”的感觉。

  9. 多研究和理解不同阅读场景中对文字的不同要求。

  10. 写作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多注意以下几点:短段落、金句突出、一屏只呈现一个核心信息。因为微信是典型的“屏阅读”,读者往往一目十行。而且以“屏”为单位的阅读,调度情绪非常困难,因此在快速写作中不要使用感叹号或是表情符号。

  11. 在微信上进行沟通,要注意写作和对话的节奏。微信对话框的字小且密,所以即使是复杂沟通,也要主动分成不同的对话段落。而且每一层意思讲完,等待对方回复后,再继续发送下一层内容,避免把复杂表达“扔”给对方。

  12. 在邮件环境下,切不可发送没有正文,只有附件的邮件。而且,附件是用于补充邮件正文无法呈现的内容的。也就是说,能够用正文呈现的内容,就不要挂附件。

  13. 在那些可能被作为邮件附件,相对正式的书面呈现内容,甚至是纸质呈送的内容中,要格外重视敬语和标准格式。

  14. 不畏难,动手练。每当想等开个会再说的时候,先试试能不能用十五分钟写封信把问题解决掉。

快问03
半封©状态:怎么样才能写出让人震撼的文字?

古典
这个问题就好比:怎样才能留下让人震撼的印象?你得有让人震撼的颜值。
文章也是一样,震撼的文字背后是震撼的思想

如何用文字打动人


2015-12-04罗振宇

罗胖的解读: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个年代,一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变得特别重要?

我们的大部分人际交往,都发生在不见面的状态下。
我们在线上投递简历,
在微信群里跟人开会,
在邮件里跟供应商谈判,
用文案说服目标客户。
眼神、微笑、声音、动作,很多情况下根本使不上。
你不得不指望用文字打动别人。
文字好,处处占便宜,网恋的机会都比别人多一些。

很可惜,大多数人的语文训练不足以应付这样的社会变化。
拿朱自清、徐志摩、巴金当模板跟时代也太多隔膜。

这本《槽边往事》,是我特意拜托和菜头,从他发布在网络上近两百万字的文字精选出的17万字、83篇文章。
十几年来,有很多人,
在从来不知道和菜头长成什么样的情况下,被他深深打动。
用文字打动人,是一种特别牛逼的能力。

雕爷说起过和菜头的一桩佚事。
某次,和菜头大醉。伏案睡去。
有人把他摇醒,“能不能拜烦写篇文章?”
和菜头说,行啊。于是醉中挥笔草就。
那人大喜,小心商量说,“这个地方能不能稍改几个字。”
和菜头说,“滚。”
掷笔。继续大睡。
雕爷事后评论道,所谓匠人精神,就是——
在我的一亩三分地,我已极尽精微。

和菜头的文章,哪怕是醉中戏作,已经到了不可更改一字的境地。
干净、地道、有才情,这正是我对和菜头文字的感觉。

能做范文的文字长什么样?

收入《槽边往事》的这83篇文章,编辑的时候有意删去了写作日期。你会发现,没有时间背景,仍然牛逼。
正像和菜头自己说的,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他都努力尝试到了自己笔力的边缘。

且看和菜头戏作片段,虽然字字都是调笑,但是能把文言文驾驭到这个份上的当代人,实在罕见。下面抄一段——

冯唐有诗云:“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传唱一时,天下春闺梦里人,处处娇呼“冯春风”。然,春水者,润泽状也;春林者,勃然状也;春风十里者,云雨之事也。后冯唐文风大变,着墨尽在男女之事,此诗即为端倪。

和谐十年,冯唐文风大变。穷情欲之极,以求本来面目。《不二》、《素女经》,墨尽续之以血,血尽续之以精,故腥膻无比,寸椟不得入关。香港书业困顿,全仰冯唐为生。是故,人称“香江黄书小王子”,又称“冯皇叔”。冯唐于微博夜夜“今宵欢乐多”, 人头攒动,恐龙如云,观者大有羊车游幸之慨。

太史公曰:皇叔名唐,甜到忧伤。

在写作的领域里,他是自己绝对的君王。
这样的文字,值得当做写作范文,一篇篇细读揣摩。
训练自己对世界精细的观察,精微的体察,以及贴切的表达。
这种能力,未来不管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至少,
有机会在老板面前吹牛,同事堆里神侃,跟客户当面舌战之前,
你得先写出能打动人的简历吧。

郝广才: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

这条音频跟你说的是,怎么写出一个好故事。

最近,得到订阅专栏《郝广才·今天》的主讲人郝广才在得到直播里,分享了怎么写出一个好故事的心法。郝广才是台湾著名童书人,曾经写过《今天》一书,这本书以一年365天作为时间坐标,每天记录一个在历史上的“今天”曾经发生过的故事。有丰富故事写作经验的郝广才在直播里都说了什么,我来为你转述一下。

郝广才认为,有的人文章写不好,主要是因为“三少”。哪三个少呢,知道的故事太少,知识太少,写得太少。要克服这“三少”,写出一个好故事,你可以尝试根据下面的三个要点去摸索。

第一个要点,文章开头就要“正中红心”。就像射箭一样,你要找准文章的“靶心”,就是明确主题;再找到通往靶心的箭,比如提个问题作为开篇。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写《北风与太阳》这个寓言故事,靶心就是这个故事和背后的道理,这时候你就可以用一个问句来开头,根据故事的结尾来提问,比如“北风和太阳哪一个会让人把外套脱下来呢?是太阳比较厉害呢,还是北风比较厉害?”这样就能紧扣主题,写好开头了。

听了这个,如果你还是没有办法提出问题,还可以尝试另一个急救办法,找一个“开关”。也就是说,你可以建立一个“万能词”,不管写什么主题,当你没有灵感的时候,都可以从这个特定的词写起,展开联想,让这个“万能词”和你说的内容相关联。郝广才拿自己打比方,如果他想不出开头怎么写,就会使用“翅膀”这个词,围绕这个词做一些文章,可以用比喻之类的写作方法,来引出你说要说的事情。

说完了开头怎么写,我们再来听听写好故事的第二个要点,把故事写得动人。郝广才说,最动人的故事一定是和英雄有关的。掌握了英雄故事的结构,咱们就能写好一个动人的故事。英雄故事的结构就像一个钟表盘上的12个刻度,从1到12的循环,发生一个英雄故事也可以分成12步。这12步,分别是得到召唤,请求智者支援,启程迎接挑战,开始面对困难的试炼,然后面临恐惧,遭遇危机,接着得到宝物,解决问题,荣归故里,重获新生,获得领悟,最后舍弃功与名回到现实。这12步都想清楚了,你就能写出一个完满的英雄故事了。特别是英雄成功之后,回到现状一定是感人的一笔,比如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的名将范蠡,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做起了生意,这样的故事就比较动人。

除了英雄故事,写小人物的大故事也很能让人感动。比如,五岁小女孩凯瑟琳通过坚持和呼吁募集蚊帐这个善举,救了超过百万个非洲儿童的故事,就是小人物的大故事。这个故事里如果光说比尔·盖茨为此捐了300万美金,肯定就没那么动人了。

写好故事的第三要点,也是最后一点,让故事深入人心。要让人记住你写的故事,你可以用下面的几招:第一招,图像思考,也就是你所有的语言表述,都要能画成图像。比如说你讲一个人笨,笨就很抽象,看不见。可是你讲笨猪,你看到猪,你知道它是怎么笨法。笨驴,驴的笨法跟猪的笨法不一样。

再比如,风其实是有情绪的,如果你只说它是暖风、和风、微风,没用。但你说,从玫瑰花园吹来的风这是暖风,从枯树林吹来的风这是冷风,这就能让人感知到。如果你想形容“阴森恐怖”的风,那你还可以说,“这风像是从坟墓堆吹来的”,这样就比较形象。总的来说,就是你要用有形的东西、大家能感知的东西、具体的东西来形容抽象的东西。

第二招,学会对比。好的句子都是有对比的,大海捞针,雷声大雨点小,万人空巷等等。你跟一个人说爱他,怎么爱,什么爱到入骨,这都不够爱。你要把对比拿出来,爱的对比是什么,恨。你如果说,“即使全世界都恨你,我还是会爱着你”,这个对比就出来了,故事的效果也出来了。

以上就是郝广才关于怎么写出一个好故事的心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得到直播·郝广才写作课

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

1.三条基础常识建议

A、多写、多写、多写
B、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

什么对读者来说最重要?
散文/诗歌,意境
短篇小说,创意
报告文学,真相
剧本,结构

说理类文章,认真思考三个要素
简单VS复杂、已知VS未知、次要VS重要

有没有向读者展示某件貌似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化繁为简?
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看起来已知的事情其实是未知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让读者意识到某件貌似未知的事情其实是早就知道的?
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事时积极重要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证明给读者看,某个他们一直重视的东西其实是次要的?
概括起来,就是不管怎样,都要真相

大多数人总是误以为写作是一种表达方式,进而当遇到差评的时候会生气,认为对方不识货……
这其实是幼稚的——对方原本就没有识货的义务和责任啊!

沟通最大的难度在于理解对方。写作的真正难度在于当作者意识到自己是与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

甚至是千万读者说话的时候,有没有能力做到自己说的话足够准确乃至于不被误解,
自己说的话是否足够恰当乃至于没有伤及无辜,
自己说的话是否足够完整乃至于即便是遗漏了或者得罪了某一类人也在所不惜……
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自我训练。
当众讲话、公开写作,基本上是个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游戏。
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C、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2.内容质量判断原则
A、逻辑严谨
B、论证精彩

逻辑推理,有三个层面:
一、形式逻辑,Formal Logic
三段论,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当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的时候,结论必然是正确的;
或与非的逻辑判断,A属于B,B属于C,所以A必然属于C
形式逻辑处理的是必然的推理,这种逻辑推理在现实中根本不够用——
现实中更普遍的不是必然,而是可能。
这世界竟然有70%的人识别不出以下简单的形式逻辑错误(肯定后件):
if p then q,
q,therefore,p

二、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
人们普遍畏惧不确定性与未知,所以,绝大多数人其实是跟着感觉走,听从内心的声音,最终从
骨子里就回避学习非形式逻辑,乃至于最终对所身处的世界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

三、认知偏差纠正,Cognitive Bias Correction
认知偏误列表
精彩的例子(证据)是攒出来的,不是找来的。长期且系统地收集整理证据(例子)。
长期这两个字已经把九成的写作者干掉了——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能够摆脱临时抱佛脚的窘境,想要系统,起码要做到两点:

1、知道自己要什么?
2、琢磨手里的东西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其实例子啊,证据啊,满天飞的。大多数人只是因为没仔细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好例子好证据对他们来说总是擦肩而过来无影去无踪春梦了无恒。
例子、证据攒得足够多了,精彩的发挥余地就很大,否则就完全没有可能。
写并不难,难的是正确思考和系统积累。还是那句话:“你做了哪些别人看不到的工作?”

3.关于所谓文采判断

修辞
修辞有很多种,我只用一种:类比,类比的好处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在我看来类比是一种非常特殊且有效的沟通工具,我找到对方已知的点,然后用那个对方已知的点让对方理解对方未知的点——这多精妙啊!

你怎么知道对方哪些未知、哪些已知?这还是靠积累和经验啊!一些人通过长期耐心沟通观察的结果就是可以做到未卜先知。

韵律
在我看来,无非两个方面,韵脚和节奏。
事实上,绝大多数被理解为“文采”的东西,最终其实是思考与习惯的结果。

4.格式化写作的好处
所有论文都是有套路的:
一、提出一个观点;
二、说明这个观点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三、证明这个观点;
四、驳斥对这个观点的质疑;
五、说清楚这个观点的超级意义……
《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所有文章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简单讲,就是:

说清楚一个重要的概念。
展开之后还是套路:
一、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二、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三、这个概念普遍被如何误解?
四、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五、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六、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七、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八、这个概念与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所谓的聪明,指的就是一个人脑子里拥有足够多的、清楚、正确、必要的概念,并且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了足够多、清楚、准确、必要的关联。

所谓的进步与成长,无非就是不断习得新的重要的概念与关联,不断更新已有的概念与关联。这个过程不大可能是瞬间完成的,只能靠积累——这是长期的挣扎。

有确定目标和标准的大规模的格式化写作,最终就会形成所谓的众创书籍,我写的只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大家写的放在一起,最终肯定比我一个人写的更好,更有价值,更有传播意义。

这是个尝试——前所未有的尝试。做这样创新的事情,通常并不会被外界彻底理解。好在我对这种情况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知道做这种事情不可能依赖外界的鼓励,只能依靠自己的决心以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看《The walking dead》最大的收获和感悟就是

怎样成为战友?只有主动贡献主动牺牲的人才可能有战友,才可能有团队——否则都是早晚崩溃的团伙……

5.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写作(其实公开演讲也一样),本质上来看,目的是为了产生影响。

注意力产生价值描绘出来基本像是复利曲线——必须到达拐点才真正有意义,因为获得注意力本身也同样是有成本的,在拐点之前,收益可能其实是负数……

有一本著名的书,叫《Ask Right Question》,我觉得很好,但我总是觉得更重要的本领是“如何向自己正确提问?”问自己问对了,才有机会想到正确的依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引发正确的行动。

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应该是这个道理罢?

我们去餐馆吃饭,好不好吃,常常并不需要我们现有精湛的厨艺,但厨子却是必须知道怎样做才能好吃的人。

每个貌似简单的选择,多维度最终叠加起来之后,就会形成所谓的风格,所以,学别人的表象是没用的,知道自己每次的选择是为了什么很重要——什么最重要?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什么对读者来说最重要——这三者并不一定重合……最终,每个人都会形成不一样的风格,有着强烈的个人印迹。

估计所有人都有“因为错过而懊恼”的经历。其实用错过并不准确,因为多数时候其实是你自己主动放弃的。

因为感觉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也就没有花心思去学习,去研究。等到反应过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重要的机会。

所以面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时候,不要先让“与我无关”的想法占据大脑,不妨先去主动吸收,按照那个观点去做一下。

做不好不要紧,但是只要你做了就会让这些观点和你产生联系,自然就有机会利用它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虽然一篇文章能够帮你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但是那也只是帮你提个醒而已。如果你自己不去修补它,那么你也始终只是知道哪些漏洞的存在而已。

过去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因此错过的机会已经很遗憾了。现在知道了以后,再不拿出些行动去完善自己,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恐怕更难以让人接受。

好的文章,每当你多读一遍,都会发现有些新的收获。

原因其实不复杂。因为每一次你重新读的时候,你都相当于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它,即便这个高度并没有那么显著,但是确实是存在的。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呢?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去复述一遍读过的内容。所有你已经知道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被你复述出来,只有这样它才算是真正融入了你的系统内,并且有机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有少部分会总结过去的经验,重点分析自己做错的原因,并逐一改正。这部分人以后也一定还会犯错误,一定还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但是这些错误的数量一定会明显减少,而且犯同样错误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

有些人有这样的习惯,喜欢点击分享,点击收藏,就是不喜欢把它放到脑子里。

他们给自己的理由多半是:回头等有时间了再去看。有过这种想法的人,大部分只是说说而已,真正回头去看的人估计少之又少。

为什么大多数人貌似看过不少东西,但是真正用起来的却没有多少的原因。

以后如果看到了不错的材料,尽量把它放到脑子里,或者花时间记录下来。起码你要为它花费些力气,它才有可能印在你的脑子里,进而在某个节点和其他知识产生联系。

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能做成事情,不是因为不理解它的道理,而是因为太想要完全理解,最终一直没有迈出开始的那一步。

实际上,没有谁能够一开始就弄清楚所有的事,也没人是在想明白所有道理之后才开始的。如果你认可这个道理,但是暂时又无法透彻地说出原因,那就不要太纠结,赶快去践行就是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起你在那里花时间苦思冥想,不如真正开始行动,这样你可能早就已经看到结果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提高输出质量,首先要提高输入质量。
我们越熟悉的东西,越是觉得简单的东西,可能反倒被我们忽视了。

那些成绩不错的学生通常都有一个特点:能听进去老师的话。
那些学生会听进去,并且结结实实地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如果这个方法不错,他们自然就因此受益,即便这个方法不太合适,他们也能尽快做出调整。
估计大部分都有过因为讨厌,所以拒绝的经历。

最典型的可能是,因为讨厌某个老师,进而讨厌某个学科,最后没有学好那门课程。

一件事情会不会和你产生联系,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喜欢它。比如你讨厌英语老师,或者讨厌英语,并不会影响到英语与你产生的联系。

英语掌握的不好,很多机会就是会从你身边溜走,不论你喜欢与否。除了无知,好恶可能是我们拒绝升级的另一大阻碍。不要让这些感性的负面情绪影响了你的进步。

人分为两种:
固守型 be-good type
进取型 be-better type
固守型的人通常容易自卑。

在他们的世界里,永远希望自己处于最好的状态。为了不去打破这种妄想——对,就是妄想——他们会刻意回避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自己不出丑。但事实上,这个世界并不会因为你停下了脚步,就自动保持现状。它还是会自顾自地继续前进,就像时间的流逝一样,无法阻挡。

你觉得自己不行动,那原本离你很远的目标就不动了吗?很多时候,那些目标本身也在不断进化,你不行动就只能离它越来越远。
做一个进取型的选手,不要因为目标离自己太远就放弃。因为只要你迈出一步,就相当于离它近了一些。
每天都往前走一点点,你会发现其实它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遥远。

很多时候,你没去做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做不好,只是你以为自己做不好。
更准确地说:你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好。
只要你开始写,你就已经有了质的改变。

写不写和写得好不好在我看来是两件事,而前者的意义远大于后者。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被挡在了这道门槛上。

实际上,只要你开始写,并且一直写下去,你就一定会越写越好。
所以不要再觉得或者认为什么了,现在就去动笔吧。

没有考试这个目标的束缚,我们才真的有机会体验到学习带给我们意外惊喜的机会,不要轻易浪费这个机会。
很多苛刻的要求,其实是我们自己无意识加进去的。
一想到英语,就是无障碍地和外国人交流,或者看外国电影不用字幕;一想到编程,就是要做一个华丽的APP,或者做一个酷炫的网站。
这个时候,要及时地给自己提个醒:你又犯了过度预期的毛病了。
我们总是会对自己将要做的事情抱有无限的憧憬,不然也就不会有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感叹了。

丰满的理想多半是你自己意想出来的,和这种臆测来对比,估计没有几个现实不显得骨感。
所以开始的时候,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甚至可以先不去考虑目标,直接去做。
有了第一步,你自然就会知道下一步应该定什么样的目标是合适的了。
别人会不会,那是别人的人生,我如果学不好,直接影响的是自己的生活。
但凡能够清晰认识到这一点的人,都不会用这种比下有余的方式安慰自己。
如果你一定要和别人比较,不妨这么想一想:别人不会,如果我会了,那么不就领先了不知一步了吗!
想必经历过类似封闭环境的人都会有所体会。
在里面的时候,非常舒服。但是一旦不得不跳出来,面对更加激烈的环境的时候,就会很不适应。
当初要是早一点做准备就好了。
这可能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慨,在这一点上大部分人都相同。
只不过有些人只是想想,然后继续退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直到外界逼迫他去做出改变。
但是有一部分人则会主动跳出来,去总结经验,面对挑战。这部分人不会仅仅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因为他们知道,世界在变化,你的舒适区也在变化,如果你不主动去改变,那么你就只能被动去适应。

阅读时的快感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看得懂了文章的内容,生活就会自动变得不一样。
但那只是幻觉,如果你回想不出自己当初到底读到了什么,其实这些文字对你的意义并不大。
最终你只会在走过弯路之后才会想起,原来自己曾经读到过类似的提醒。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但是大部分人只是觉得说的有道理,真正去践行的人估计还是少数。
因为他们还是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而从来没有从老师的角度出发考虑过问题。
你也许并不需要当老师,但是当你能够站在这个视角去考虑问题时,你会学得更好。
就像创业者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创业者,如果你能真正听进去投资者的话,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你的事业想必肯定会有更多的帮助。
怎样在改变行业的过程中找到巨大价值
怎样才能锁定最长的赛道
怎样才能迅速增长……
甚至我开始有点分不清楚这些是我挣扎着学来的,还是许多年前他人种了一棵种子最终竟然生根发芽了?
如何不错过?

一方面,不要一碰到新观念就开启自己的无关模式
很多观念你觉得和你有关,它都不一定能够为你所用,
如果你觉得它们与你无关,那它就更无法改变你的生活。

另一方面,要主动和这些观念产生联系。
主动吸收,主动按照那个观念去做,自然就会慢慢产生联系,并且在践行的过程中体会到它的意义。
能过做到这两点,以后再次错过升级机会的概率估计就会小很多。

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每天写点东西

2016-09-13 和菜头 罗辑思维

01

每隔几年我都会在网上呼喊一番,希望人们拿起笔或者键盘写点什么东西。为此,我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找个新的理由。这是一件极度无望的事情,任凭我怎么呼喊,能够响应的人总是那么的少。

所以,我总是在不断追问自己:是不是我劝说的方式有问题,总是不能找到人们心底里的那个开关。

你知道的,理工科学生总是这样,当他们被卡在某处但内心又确信一定存在某种解决方案的时候,他们就被这个尚未找到的方案彻底魇住了。在找到它之前,他们会不休不眠,不思茶饭,心心念念只有这一件事情。

就像我之前每年春节回家,为了恢复家里的无线网络,第一晚经常要工作到凌晨三点以后——路由器和 Windows 系统之间的关系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

02

如何劝说他人加入写作的行列,对于我同样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这一次在「得到」我不想继续呼喊,陈说写作的好处,我打算换一种方式:

写作是一件给人带来压力的事情。但关于这种压力,绝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

人们不去写作,最常见的理由都是“我怕自己写不好”。其实,根本不用为这一点背负任何心理压力。因为在我看来,并不存在怕不怕的问题,而是基本上没可能写得好。所以放心吧,你是写不好的,不用为此焦虑了。明白这一点有利于打消所有妄念,回归写作的本质。

既然写不好,为什么还要去写呢?

原因有两个:

一, 如果秉承做不好就不要做的了原则,我们现在还在树上蹲着挠痒痒;

二, 所有人一开始都写不好,承认这一点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 2004 年的时候,我就尝试过写剧本。剧本和散文、议论文完全不同,是一种非常专门的文字。当时我和宁财神打赌,说我也能写出《老友记》那样的喜剧。于是,我写了一集后自信满满地发过去叫他“跪读”。不一会,我就收到了他的回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吗?你写的是屎。”

知道自己的剧本是垃圾之后,我整个人感觉好多了。因为宁财神的判断如果正确的话,那么,我只需要稍微一点点,就可以达到除了进步就只有进步的境界。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我真的写出来了一些剧本,而且在专业编剧那里的评价还不错。

所以,请接受一开始不可能写好的这个设定,不要用文章好坏来给自己施加心理压力。

03

写作真正的压力来自于完成一件事情的压力,你要么一开始连个标题都想不出来,要么写两段之后就不知道如何继续下去。

写第一篇文章会是一次漫长而痛苦的自我挣扎,你大概有 30% 的精力花在构思内容上,剩下 70% 的精力花在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上。对于自恋的人而言,后者的比例可能在 95% 以上。在这样巨大的心理压力之下,如果你到最后还是能完成这篇文章,那么你就已经从写作中获得了第一个收益——你用最小的代价,体验了一件事情是如何完成的。

文章好坏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完整地经历了一次创造,而且是在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干扰下完成了这次创造。从此,你就拥有了创造者之心。

04

现代人对成功的渴望几近疾病,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焦虑和痛苦。

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在于意淫太多,体力太差。在脑子里想象一件事情的时候居多,但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很少。这是因为聪明人太多,聪明人的问题在于喜欢用思考替代行动,然后竟然为脑海里想象的得失而感到苦恼。

写作是一件小事,但是在过程里和所有其他的创建并没有任何不同。

通过写一篇文章,可以建立起对完成一件事情、创造一个事物的真实体验。于是,人就从脑海里奔逸不休的各种想法里摆脱出来,专注在手头的一件事情上,由此回到了真实的现实世界。重新获得对完成一件事情的正确感知,这就是创造者之心的大用。

05

能够写一篇文章远远不够,甚至都不算是我的目的。我要求不但得写出来,更要发表出去。

无论是贴到朋友圈,还是发到微博,甚至是自建一个微信公众号,都要把文章公开给世人看,这才是写作所能带来的真正的压力。

写日记锁在抽屉里没有压力,有些人甚至乐此不疲。但是,当文章面对公众的时候,内心的感觉会完全不同。你会面临根本无人点击的压力,然后是有人批评的压力,最后是长期无人问津的压力。

基本上,这是一个自我不断受到挫败,遭遇伤害的过程。可能有三种结局。

第一种是一段时间之后就放弃了,大多数人都如此,不必对此感到抱歉;

第二种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渐入佳境,发现了自己在写作上的才华,并且获得了人们的认可;

第三种是写了一段时间之后没有任何变化,但是自己已经把写作当成了一种乐趣,用于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想法,同时把写作作为一种帮助思考的方式,在写作的过程里完成了理清思路的工作。

对于后两种人来说,他们都获得来自写作最大的祝福——清晰而准确地感知到时间的效用。无论是看到文章转遍天下,还是翻阅过去生活的记录,都能让人感知时间是如何流动,又如何在自己身上发生效果的。

06

人们经常说一句话:现在的人太浮躁。

什么是浮躁?就是当一切都在追求效率的时候,人们就失去了对时间的正常感知,进入一种极为狂躁的状态。恨不能孩子在一夜之间长大,事业在一日之间崛起,股票在上午买进,下午就立即涨停板,并且就这么一天天涨停下去,甚至都不考虑一直涨停没法卖掉的问题。

所有的都市神话都围绕“快”字开始:

出租车司机在流传客人甩手就给了一千块不用找补的故事;

城市贫民在流传家里翻出个祖传尿盆鉴定后发现是文物价值过千万的故事;

都市白领在流传卖了房子在股市玩杠杆一个月赚了几十倍的故事;

就连互联网圈的新闻也在讲述 90 后花 3 个月做产品获得千万美金投资的故事。

嗯,我非常期待将来有一篇新闻稿的标题是:《十四亿中国人都惊呆了:一枚精子靠游泳培训软件 24 小时内获得 300 亿美金投资》。

所有这些故事普遍地让人产生焦躁:我落后了,我错过了,我就差那么一点点。觉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是如此简单,发生概率又是如此之高,似乎自己身边每一个人都在以更快的速度更简单的方式发家致富。在每一种快速挣钱的方式边上,总存在一种更快的,而自己总是一次次刚好错过。

07

写作刚好可以治这种病。

如果你从零点击开始写文章,写到一千次;或者从 0 字节开始,写到 100 篇文章,那么你会理解做成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流逝,事情才会前进一点点。你会清楚地知道,在任何一点点看得见看不见的个人成就下面,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作为基础。

于是,别人在多短的时间了做成了多大的事,赚到了多少的钱,和你全无任何关系。你有你的时间,你有你的节奏,彻底从群体性的疯狂心念乱流里改出。即便是我出一本《 72 小时:写作从入门到精通》的指导手册,你也不会去买。因为你清醒地知道这本书的真名叫《 72 小时:写作从入门到放弃》。

以上就是我建议你尝试写作的理由。我鼓励你直面来自内心的压力,来自时间的压力,而不是来自欲望的压力。

既然你已经在受着来自欲望的苦,那么不妨再换两种苦楚试试。当一个人感受到真实的压力时,才会感知到生活和生命真正的质感。那么,他的选择才可能是一种选择,他的渴望才可能是一种渴望,也终究有达成的希望。

所以拿出你的笔,敲击你的键盘,写作的时间到了!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刘东华老师跟我讲过一段话。
“我在公司里只做两件事——

  1. 把成败和是非统一起来。
    让正确的事可以成功。
    为非作歹带来的成功,宁可不要。
  2. 让行动力和思想力统一起来。
    让想好的事情,落实成行动。”
    言简意赅。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Diane解读

b9896da1edb00626792822276eac2448.jpg

关于作者
本书集结了来自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有关非虚构写作议题的51位名家的91篇文章。每年秋天,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都会举办三天会议,主题是“非虚构叙事艺术和技巧”,包括讲演、工作坊和讨论会,主角是上千名在该领域最著名的作者和编辑,美国的每一个州、几乎世界每一个大洲的国家都会有参与者。这本书的作者中,既有像获得过普利策奖、国家杂志奖和麦克阿瑟天才奖的《纽约客》资深作家凯瑟琳·博这样的著名记者,也有凭借《当哈利遇到莎莉》、《西雅图夜未眠》拿到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提名的好莱坞编剧诺拉·埃夫龙。这本书的编者马克·克雷默则是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的总监和驻留作家。

关于本书
这本书的内容来源于尼曼基金会上发言人的建议和经验之谈,经过提炼和修订,面向更为宽广的讲故事人群体:非虚构叙事的从业者、学生和教师。书中就采访、写作技法以及写作伦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建议,告诉读者如何做好参与式采访、如何处理写作结构以及写作伦理。

核心内容
本书核心内容是:通过诸多名家的经验之谈,通过大量具体和深入的讨论从采访到写作的整个过程,告诉读者如何写好非虚构写作。

一、如何做好参与式采访

采访本质上是和人打交道,就是说,把这些人从他们的私人生活中提升到我们的意识里面,为我们所知。

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他必须得能够获得让受访者向你开放的路子。如果你自己无法获得这种路子,那你就得另找一个跟受访者亲近的人,一个有办法提供此类穿透性眼光的人。要不然,最后基本上就是徒劳。

当你在一个潜在的受访者带领下进入一个世界的时候,所获得的东西能丰富到哪种程度,其实依赖于你自己到底能带给这个受访者多少东西。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能够享受到那种“圈内人”的待遇。

需要注意始终同你的受访者保持距离感。

新书入围了普利策奖决选名单的特德·康诺弗为了写作他的新书——一本有关纽约的监狱工作人员的故事,没有选择只是对监狱做一次简单的采访,而是申请了一份监狱惩教工作。他在那座监狱一共待了十个月,最后写出了他想要的故事。这就是参与式采访,特德·康诺弗指出,他写得最好的那几部作品,就是因为他深入到了别人的世界里去。

二、如何建立故事结构

不管是记者还是编剧,在写作时都要考虑故事结构的问题。对于非虚构类写作,叙事结构则显得更加重要和关键——它将直接关系到一个故事的讲述效果。

故事就是年表:这个发生了,那个发生了,又有一件事发生了。我们所有的生活都是叙事——通常是令人困惑的叙事。故事则是从叙事中挑选精华的部分,把它们和其他材料分离,并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意义。

所有的故事都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叙事。第二个层次是主要人物对事件的感受。如果作者能够成功地让读者抛下怀疑,用人物的眼睛来看,那么人物和读者的情感就合二为一了。在事实和情感之外还有第三个层次,就是文章的节奏,用以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

仅仅是叙述故事的叙事性非虚构写作永远无法上升到伟大的层次,作为非虚构写作的从业者,我们常常似乎对观念在我们工作中的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我们需要培养出一套将观念和故事结合起来的普遍技能。

三、如何处理写作伦理

在写作非虚构文章的整个阶段中,叙事作者都会做出影响文本可信度,因此也影响到文本体裁的决定。

叙事新闻带来了特殊的伦理考虑,如果你希望采访对象能够像对待普通人一样真诚地对待自己,你就必须像对待普通人一样对待他们。

当你深入受访者的生活,与他们共同生活时,你就不得不注意如何尽量避免引起“观察者效应”:因观察而导致观察对象发生变化。你必须学习所要进入世界中的微妙规则和等级制度,通过自然、人性化地顺应,找到自身所在的位置。

你必须牢记你还是需要写故事的——一篇出于你自己,而非当事人视角的故事。叙事作者必须如履薄冰,以确保能够同时对当事人和读者做到伦理的诚实。

金句
1.第一人称的叙事,可以让读者觉得你是他们的替身:为那些他们没见过的事情而感到惊讶,为那些离奇的事情而感到别扭,为那些牛事而感到欢悦。
2.一个聪明的记者总是会记得这一点:哪怕写文章用的是第一人称,但是,主角并不是我,主角是他们。读者支持谦恭的叙述人。
3.如果你是一名叙事记者,又不去了解采访对象不想公开的事,那你就不是一名好记者。如果你不在这一问题上挣扎,那也许你并不是一个有人性关怀的人。
4.你为采访对象所做的事,不应少于你为自己熟人所做的事。而你的工作,是尽快、尽量让你在采访对象生活中的出现显得亲切、平常。

##《完全写作指南》| 乐多解读

4106837a959a75c45158944cf536a50a.jpg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叫劳拉·布朗,拥有30年的写作辅导经验。曾经跟通用电气公司合作,开设了一系列商务写作课程,与多家跨国公司合作,帮助外国来美高管适应当地的写作环境,还曾在哥大开设文学写作课。

关于本书
在这本书里,作者把写作这件事从云端拉到了地上,变成了一套模式化的写作工具,对职场人士尤其有用。她提炼出了一个写作流程,把人见人怕的写作变成了谁都可以尝试的小程序。

核心内容
快速有效地写作需要遵循一整套流程——确定写作目标、深度了解读者、展开头脑风暴、列提纲打初稿以及检查修改。

一、确定写作目标
任何写作都是有目的的,哪怕是一条短信,也承载着你的某个意图,所以写作首先要搞清楚你的目标。
有时候,搞清楚写作目标比看上去更复杂。比如说,写求职信的目标并不是帮你找到工作,而是促使读者仔细翻看你的简历,所以你的求职信里面就应该多写一点儿能真正激起对方好奇心的东西,从而吸引他再去看看你的简历,而不是直接把它扔进废纸篓或者拽到垃圾邮件里。
努力思考你的写作目标,是一个很好的写作起点,它会帮你搞清楚该说什么以及怎么说。目标清楚了,你的文章会更吸引人,你的读者也会更加轻松。

二、深入了解读者
写作的本质,其实就是沟通,就是好好说话。除了日记以外,东西写出来都是要给人看的,既然是沟通和交流,你就必须了解读者、尊重读者,在写作时你就要多从读者的角度进行思考,多问问自己,如果你是读者会有什么反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写作目标。比如解聘书给出的解聘理由一定要简洁,同时要有理有据,这样才能让对方心服口服,同时避免纠纷。

三、展开头脑风暴
写作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是干干巴巴像挤牙膏,要么是洋洋洒洒刹不住闸。要想做到瘦而不枯肥而不腻,你需要用头脑风暴来锁定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如果你手头的信息太多,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来进行筛选整合;如果你的信息太少,不知道怎么下笔,进行头脑风暴会帮你打开思路。

四、列提纲、打初稿
从这一步开始,你要真正坐下来动笔写了。要组织一篇文章,列提纲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究竟选择哪一种方式,还要取决于文章本身的类型。如果你写的是说明书或者使用指南,那么循序渐进式的提纲就很好用;如果你要描述某件事,那么就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如果你想说服某个人,那么你可以将理由按照重要程度排列出来,把最重要的因素放在开头,把最让人无法拒绝的原因放在结尾,前后呼应。

五、检查修改
任何人写出来的初稿都不会是完美的,都需要经过一次甚至多次的修改才能拿给别人看。关于检查哪些内容,作者为我们列出了清单,那就是精简、齐全、礼貌以及错别字。经常性的检查和修改能帮你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成为一名更专业的写作者。

金句

  1. 选择信息的黄金法则是:要有足量的有效信息,让你的读者行动起来
  2. 了解读者的潜在态度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3. 如果你是一个懒散的、抓不住重点的写手,那么你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一个懒散的、抓不住重点的人。
  4. 写作的本质,其实就是沟通,就是好好说话。

《文案创作完全手册》| 荔枝酱解读

aab7b8945038696ffb79b1cb8bc018ec.jpg

关于作者
罗伯特•布莱,美国广告界的传奇写手,被誉为“美国最顶尖的文案人”,他与IBM、福布斯、朗讯科技等多家知名公司有合作,出版过60多部著作,还在纽约大学教授文案写作的课程。
关于本书
作者总结了自己从业多年的经验和教训,向我们提供了文案创作的实用技巧。这本书在美国畅销三十多年,已经成为领域内的一部经典之作。

核心内容
本书的思想核心是:文案写作拼的并不是内容的创新性或者行文的优美度,而是要以销售为目的,以客户为主导,以产品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方式方法,写出有价值、有温度、有吸引力的好文案。

一、 什么是好的标题,如何写出有吸引力的标题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能做到这四件事:吸引注意,筛选受众,传达完整的信息,引导读者阅读内文。我们在拟定标题的时候,也要紧紧围绕这四个点,用最精炼的语言传达出最准确的信息。
让标题引人注意,最根本的出发点是突出你的信息对读者的价值。在写标题的时候,你要选出对读者来说最有价值的特点,用清晰的语言呈现出来。除了抓住最根本的价值点,还有一些词,像是“发现”、“问世”、“引进”、“终于”也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表明自己提供的是具有创新性的消息。另外,像是“如何”、“为什么”、“简单”、“划算”、“最后机会”、“效果”等等,也能够有效吸引读者注意力。

除了引人注意,标题还要能够筛选受众。因为任何一种产品都不是面向所有人的,都有特定的用户群体。你的标题要帮助你找到合适的人,剔除无关的人。

标题还要尽可能传达完整的信息。你应该在标题中明确说出你的产品是什么,产品的功效是什么。另外,如果能在标题里加上你的品牌名称,一定要加进去。

标题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引导读者阅读内文。激发读者好奇心的方法有很多种,你可以在标题中承诺一些奖赏或是有用的信息,也可以吊吊读者的胃口。不要用跟自己产品无关的噱头来哗众取宠,标题里的信息要凸显产品的真实价值。

要想写出好的标题,就要先回答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我的顾客是谁?
第二个问题是:我的商品有什么重要特色?
第三个问题是:顾客为什么想要买我的商品,也就是说,对顾客来说,哪些商品属性是最重要的?

在一一解答了这三个问题之后,标题中应该含有什么内容就很清楚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你要突出的卖点,用清晰、完整、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你不需要套用某个固定的模式,而是要基于你的卖点,写出最能突出这个卖点的标题。

当你冥思苦想,就是想不出合适的标题时,你可以列出一个清单,写出所有与你的产品相关的词,然后试着把这些词混搭在一起,组合出一个合适的标题。

如果上述方法都不奏效,可以先去写正文,在这个过程中关于标题的想法会慢慢浮现出来。

二、 如何把自己的信息有效传达给读者

想要有效地传达信息,就要让自己的文案逻辑清晰,简单易懂。最基本的一个诀窍就是:读者优先。这个技巧也被文案写手称为“以你为导向”。也就是说,在文案中把读者称为“你”,文案中的所有内容都以你为导向。我们要时刻问自己:读者知道我在说什么吗?文案里的专业术语读者明白吗?我有没有向他们传达他们所关心的价值呢?这篇文案对他们来说有说服力吗?
接着,你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编排自己的文案。在文案第一段中,你要履行标题中的承诺,开门见山地讲重点,讲讲标题中的卖点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在主要的卖点之后,你可以放入一些次要的卖点,对产品的功能点进行补充说明。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写短的段落和短的句子,这样有助于读者理解整体逻辑,捕捉关键信息。

除了清晰的逻辑,我们还要做到一点,文案应该简单易懂,使用简单的词汇,最好不要使用术语。除了词汇,句子也要简单。你要删除所有多余的字、重复的形容词、与主题无关的描述,确保你的文案清晰明确,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了最准确的含义。

有了逻辑清晰、简明易懂的文字,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文案的行文风格,最简单最清晰的写作风格就是让文字像讲话一样,这也叫“对话式语调”。如果你写出来的文案轻松、容易阅读,你就成了读者的朋友。写出对话式的文案也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写完文案浏览全文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写出来的东西是不是能直接读出来,来判断自己的行文风格是不是自然的、对话式的。

三、 如何用文案说服别人

先找准卖点,然后围绕卖点来写文案,就容易让别人信服。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找到卖点:

首先,我们要找到产品的功效,而不是特色。所谓功效,就是你的读者能从你的产品里得到什么好处,强调的是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做什么。而特色则是对产品属性的一种客观描述。

挖掘产品的功效有个简单的方法:拿出一张纸,在中间画一条竖线,左边的一栏是产品特色,右边的一栏是产品功效。先在左边列出你发现的所有特色,然后根据这些特色,在右边一栏里对应地列出,这个特色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功效,这也是找卖点的一项基础工作。

有了功效的清单,接下就是对所有的这些功效进行必要的取舍。锁定对读者最有吸引力的一项特色,并且在标题中就把这个特色体现出来。

在标题中点明了最重要的特色之后,我们就要为读者指出,他们为什么需要我们的产品,也就是说,你的产品能帮读者解决什么问题。

一旦读者意识到这个需求,接下来你就要马上指出你的产品能够满足这个需求,解决这个问题。

除了说明自己可以满足需求,还要让读者信服。你可以基于我们挖掘出来的产品功效,进行详细论证。如果你有实际应用的案例,那么会更有说服力。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与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比较,或者引入使用者的亲身感受。另外,读者还会被经营者本身的可靠度吸引,像是公司员工的人数、年度销售业绩、持续经营的时间,这些指标都能够让读者更信赖你的产品。
最后,你应该要求读者实际购买。在你的文案最后,你要清楚地告诉读者,怎么才能买到你的产品。如果你的文案并不是直接销售某一样产品的,那么也要告诉读者接下来他该怎么做,是关注你的后续产品,还是有机会参与你组织的推广活动。

然而,具备真正独特卖点的产品并不多,这时候该怎么定义产品的独特性呢?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法:产品的独特性可以来自强势品牌,但是这么做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找到其他人没有特别提到的特色;用一种戏剧化的方式表现产品的功效;在产品名称或者包装上做文章;给自己的产品赋予一种个性。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就能够发掘出卖点,有效地打动你的用户,你的文案也就相当有说服力了。

金句

  1. 创作文案,不是为了讨好用户,也不是为了写一篇优美的散文,文案的根本目的是销售。
  2. 看上去耸人听闻的噱头只会带来一群看热闹的旁观者,你可能会错过真正对文章感兴趣的人。不要用跟自己产品无关的噱头来哗众取宠,标题里的信息要凸显产品的真实价值。
  3. 任何一种产品都不是面向所有人的,都有特定的用户群体。你的标题要帮助你找到合适的人,剔除无关的人。
  4.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写短的段落和短的句子。文案不是论文,长篇大论没人愿意看,短的段落和短的句子,有助于读者理解整体逻辑,捕捉关键信息。
  5. 我们要找到产品的功效,而不是特色。所谓功效,就是你的读者能从你的产品里得到什么好处,强调的是产品能够为消费者做什么。而特色,则是对产品属性的一种客观描述。

如何用文字打动人

2015-12-04罗振宇

罗胖的解读:

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个年代,一个人的文字表达能力变得特别重要?

我们的大部分人际交往,都发生在不见面的状态下。
我们在线上投递简历,
在微信群里跟人开会,
在邮件里跟供应商谈判,
用文案说服目标客户。
眼神、微笑、声音、动作,很多情况下根本使不上。
你不得不指望用文字打动别人。
文字好,处处占便宜,网恋的机会都比别人多一些。

很可惜,大多数人的语文训练不足以应付这样的社会变化。
拿朱自清、徐志摩、巴金当模板跟时代也太多隔膜。

这本《槽边往事》,是我特意拜托和菜头,从他发布在网络上近两百万字的文字精选出的17万字、83篇文章。
十几年来,有很多人,
在从来不知道和菜头长成什么样的情况下,被他深深打动。
用文字打动人,是一种特别牛逼的能力。

雕爷说起过和菜头的一桩佚事。
某次,和菜头大醉。伏案睡去。
有人把他摇醒,“能不能拜烦写篇文章?”
和菜头说,行啊。于是醉中挥笔草就。
那人大喜,小心商量说,“这个地方能不能稍改几个字。”
和菜头说,“滚。”
掷笔。继续大睡。
雕爷事后评论道,所谓匠人精神,就是——
在我的一亩三分地,我已极尽精微。
和菜头的文章,哪怕是醉中戏作,已经到了不可更改一字的境地。
干净、地道、有才情,这正是我对和菜头文字的感觉。

能做范文的文字长什么样?

收入《槽边往事》的这83篇文章,编辑的时候有意删去了写作日期。你会发现,没有时间背景,仍然牛逼。
正像和菜头自己说的,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他都努力尝试到了自己笔力的边缘。

且看和菜头戏作片段,虽然字字都是调笑,但是能把文言文驾驭到这个份上的当代人,实在罕见。下面抄一段——

冯唐有诗云:“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传唱一时,天下春闺梦里人,处处娇呼“冯春风”。然,春水者,润泽状也;春林者,勃然状也;春风十里者,云雨之事也。后冯唐文风大变,着墨尽在男女之事,此诗即为端倪。

和谐十年,冯唐文风大变。穷情欲之极,以求本来面目。《不二》、《素女经》,墨尽续之以血,血尽续之以精,故腥膻无比,寸椟不得入关。香港书业困顿,全仰冯唐为生。是故,人称“香江黄书小王子”,又称“冯皇叔”。冯唐于微博夜夜“今宵欢乐多”, 人头攒动,恐龙如云,观者大有羊车游幸之慨。

太史公曰:皇叔名唐,甜到忧伤。

在写作的领域里,他是自己绝对的君王。
这样的文字,值得当做写作范文,一篇篇细读揣摩。
训练自己对世界精细的观察,精微的体察,以及贴切的表达。
这种能力,未来不管一个人从事什么工作,都是必不可少的。

至少,
有机会在老板面前吹牛,同事堆里神侃,跟客户当面舌战之前,
你得先写出能打动人的简历吧。

《故事思维》| 张玥解读

关于作者
安妮特·西蒙斯,美国著名公共演讲人和培训师,曾创办美国团体程序咨询公司,致力于提高公私领域组织的团队建设及整体协调水平,曾服务的客户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税局、微软公司等,曾出版《你的团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等书,是将故事思维应用在商业领域的先驱。

关于本书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如何影响别人、打动对方,都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本书作者认为,讲故事是实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讲一个好故事永远胜过讲道理。讲故事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形成的本领。什么样的故事能够打动别人?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讲好一个故事?在这本书中都有答案。

核心内容
一个好故事总是充满温情的,不像数据那样冷冰冰,所以总是能打动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不管一个人多么有心机,多么强硬,都会被好故事影响。想要影响别人,你应该会讲六种类型的故事。而在内容之外,手势、语气、表情等许多技巧的使用,也会帮你讲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你会发现,影响力的魅力并不在于我们说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去说。

ec75a9172b93e27cbccecee440460ab5.jpg

一、想影响别人,应该学会讲六种故事

这六种故事分别是:第一种,告诉别人“我是谁”;第二种,说明“我为何而来”;第三种,能提供愿景的故事;第四种,能带给人智慧的故事;第五种,能说明价值观的故事;最后一种,是告诉听众“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1. 告诉别人“我是谁”
    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最好的答案,就是讲自己的亲身经历。

  2. 说明“我为何而来”
    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就要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为什么在这和你聊天。很多时候,你不必掩饰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因为只要不是过分自私,人们通常不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意的反倒是:你有没有在骗人。

  3. 能提供愿景的故事
    人们更希望从故事里听到的是一些积极的东西。所以,一个好故事要能带来愿景。

  4. 能带给人智慧的故事
    “授人以渔”的故事,是指导性质的故事,要告诉人们,为什么要让他们这样做。授人以渔的故事通常都有很巧妙的启发性,促使人们举一反三,发现更智慧的东西。

  5. 能说明价值观的故事
    通常我们会宣扬很多价值观,把它们印成标语、卡片。但是当人们读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不是特别往心里去,因为这些口号太抽象,距离生活太远,没有具体的事例做支撑,人们很难感受到其中的意义。
    所以,讲一个具有行动价值的故事,就至关重要。

  6. 告诉听众“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的故事。
    在讲故事的时候,如果你能让听众觉得,你读懂了他们的心思,那么他们就会喜欢你讲的故事。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你做了必要的准备工作就行,事先了解一下你打算影响的人,看看他们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对你不满意,就从此入手,想办法消除他们的戒心。

二、讲一个好故事应学会的技巧

听众只能注意到故事里15%的词汇,剩下的注意力,都被讲述者的表情、姿势、着装等等吸引了,所以你需要注意以下这7个方面的技巧。

  1. 越细腻的手势越让故事有说服力
    练习配合不同场景使用的手势,需要你同时提高自己的想象力,想象面对不同场景的时候,你应有的反应,想象力越丰富,手里的东西就越有真实感。

  2. 用表情提升故事的感情色彩
    面部表情所传达的情感,比其他任何形式所传达的情感都要深刻。但表情有一个缺陷,就是它太诚实,能把你内心深藏不露的情感全都泄露出来。所以使用表情有一个前提,就是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本身就感到沮丧,就先不要给别人讲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

  3. 使用真实的身体语言,不要被“演讲专家”的教条理论影响。

  4. 让人们听到、闻到或者品尝到你的故事,就是要在故事里增加声音效果,或者描述出某种气味、口感。
  5. 注重故事的细节,决定讲述成败,要注意故事中的数字细节,平常要留意生活中的细节,把它们应用到故事当中,增强故事的感染力。
  6. 利用沉默制造讲故事的张力: 讲故事不一定要一直说话,适当的停顿,有时会让故事意味深长。有时候我们甚至会发现,千言万语都不如沉默有力量。
  7. 不要让讲故事的语气带有“绝望的味道”,不要带出负面的情绪,更不要显得虚假或者夸张,不要让听故事的人觉得你别有所图。

金句

  1. 一个好故事总是充满温情的,不像数据那样冷冰冰,所以总是能打动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不管一个人多么有心机,多么强硬,都会被好故事影响。
  2. 很多时候,你不必掩饰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因为只要不是过分自私,人们通常不在意你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意的反倒是:你有没有在骗人。
  3. 通常我们会宣扬很多价值观,把它们印成标语、卡片。但是当人们读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不是特别往心里去,因为这些口号太抽象,距离生活太远,没有具体的事例作为支撑,人们很难感受到其中的意义。
  4. 在听故事的时候,听众大约只能听到15%的词汇,剩下的注意力,都被讲述者的表情、姿势、着装等等吸引了。
  5. 使用表情有一个前提,就是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你本身就感到沮丧,就先不要给别人讲一个充满希望的故事。
  6. 大部分时候,我们的生活轨迹是没有逻辑性可言的,因为我们是感性的人。逻辑性思维虽然省事,但它忽略了人性的复杂,也忽视了世界的未知性。

写作的意义是什么?你为什么写作?

作者:采铜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58663/answer/7960318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幸运的是,写作的意义、动机和喜悦是多重的:

  1. 写作是记忆的重建我们脑中的记忆可能会消退、扭曲,也可能会重组、强化,而写作就是重新塑造它们的方式。通过写作,某些深潜在心底多年的记忆浮现,童年往事、青涩恋情、久远见闻,如被一条细藤慢慢抽出,让我们重新为之唏嘘。通过写作,脑海中某些重要的经验和知识被提取出来,通过写作而得以强化。个人记忆中的种种碎片,那些因理解而分解的一个个知识点,在我们写成的一篇篇文章中初次相遇或者久别重逢,因写作而联结成网

  2. 写作是潜意识的外化林林总总的想法,甚或吉光片羽,初潜于我们的脑中时,只是一些微渺的闪烁的光点。少数可能会被你注意到,而更多的则一闪而灭,如一抹流星消逝在思想的暗夜,或是作为一艘沉船,永远地躺着意识的深谷。而写作则可以把它们点燃,让它们浮现,让它们奔涌而出,让它们自己生长、壮大然后完整。

  3. 写作是思维的检视我们的头脑中充斥着偏见、盲点和各种自相矛盾。在发牢骚、做白日梦或者与人胡吃海吹时,我们对它们是宽容的,甚至乐于放大和展现它们。而当我们要将想法诉之笔端,变成一篇篇完整的文字时,我们不得不严肃和审慎起来。逻辑上的矛盾、事实上的偏差、理念上的狭隘到哪怕一个错别字都可能格外刺眼。因此对于写作者来说,写作正是他们检视自己思维的良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思考者,因为正是写作训练了他的思考,而思考又促成了他的写作。

  4. 写作是一种自我探索写作是这样一种魔法,每时每刻,它都在上演已知和未知的奇遇。写作必须依凭于我们头脑中已知的东西,但同时,在写作中,新的从未出现过的想法又会突然涌现,为我们带来惊喜。而这些新的想法也并非凭空冒出,而是扎根于我们已有的经验中,是对这些经验的重新发现。同时,写作构建了一种深度,这种深度最适合自我审视。通过写作,通过写作中的自省,通过写作中的奇妙探索和相遇,那个原本模糊斑驳的自己逐渐清晰。正如阿兰·罗伯—格里耶所说:「作家,从定义上说,不知该走向何方,他写作是为了明白他为什么渴望写作」。

  5. 写作让写作者成为上帝当我们写作时,我们就成了上帝,得以自由建筑一个世界。本雅明说:「写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时它被织成」。写作就是这样一种丰富而多元的创造活动。你可以像一个音乐家一样,像一个建筑师一样,像一个手艺人一样,也可以像一个程序员一样,一个导演一样,为这个世界创作出前所未见的东西。在你的创作世界里,你可以创造一切也可以毁灭一切,你可以歌颂一切也可以诅咒一切,你可以幻想一切又可以逃避一切。你就是上帝。

  6. 写作是一种介入的方式通过写作,我们发表对世界的看法、忧虑和希冀。写作是一种介入的方式,即便我们蜗居在一个逼仄的隔间,或者坐在轮椅之中,卧在病榻之上,我们依旧可以写作,与世界交谈,并改变着世界。写作主要改变着这个世界的观念,观念无形,却威力巨大。观念的改变是悄无声息的,也常常是缓慢的,所以写作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那些坚硬或者凝固的东西周旋。

  7. 写作是对其他灵魂的回应和召唤阅读一部伟大的作品,也许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召唤,而当你也起笔写作时,很可能是在回应那种召唤。所以很多写作者乐意讲述他们思想或者文字上的师承。但是据说,召唤和回应是不对等的。当召唤发出之后,回应往往姗姗来迟,所以人类历史上满是伟大的孤独的灵魂。所以如果你能读懂某种召唤,就请义无反顾地写吧,你的写作是将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温情陪伴,也将在未来激起回响。

  8. 写作就是写作本身写作的意义也在于写作本身,就像美的意义在于美本身。当一个个字、词、句串接在一起,变成一个完好的作品之时,它便有了所有的可能。它可以被各种诠释,它可以构成一种独特的美,它自有其生命力。而写作者,可能只是由文字驱遣的使徒,在那些跳跃的字符的魅惑下,倾尽全力,只为那天赐的作品诞生。写作就是写作本身,它有太多的意义,它也不需要意义,它就是一种桀骜的存在。而我为什么写作呢?正因为如上的诸种意义,写作成了我的责任。

黄昱宁:这8部文学名著,带你串起半部西方文学史

原创: 「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 今天

说起西方古典名著,你一定看过不少,听说过的就更多了。但除了烂熟于心的故事,你真的读懂了吗?

「得到」“每天听本书”品牌解读人、著名文学编辑黄昱宁,特意为你准备了这份书单,带你从另一种视角看名著——

用文学名著发展过程的8个关键节点,带你串起半部西方文学史。相信看完后,你对它们的理解能加深一个层次。

1605年 《堂吉诃德》出版

  1. 《堂吉诃德》称得上是,欧洲第一部现代小说。旧时社会流行的是“骑士小说”,故事充满了套路:英雄永远逢凶化吉,最终抱得美人归。

  2. 但《堂吉诃德》却是一本“反套路”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堂吉诃德和其邻居桑丘二人,试图用虚幻的骑士精神行侠仗义,结果闹出种种笑话,直到临终前才幡然醒悟的故事。

  3. 它重塑了小说的深度,重点谈论了真实和虚构的边界,以及高贵和卑微的关系。后世很多小说在思考方向和人物塑造上,都受到了它的启发。

1719年 《鲁滨孙历险记》出版

  1. 《鲁滨孙历险记》以一己之力,开辟了荒岛文学流派。

  2. 荒岛文学,是指在与世隔绝、远离人类文明的绝境中,落难的主人公,用有限的条件,征服自然,重回文明世界的故事。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就是在荒岛生活28年后,重返了故乡。

  3. 书中用了大量现实主义写作手法,生动逼真的细节再现虚构的情景,特别是从头到尾都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甚至让很多读者都误以为,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1796年 《傲慢与偏见》出版

  1. 18世纪后期,虽然有优秀的小说作品,但仍“难登大雅之堂”,远比不上其他文学形式的地位。《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出现,补上了英国小说史过渡时期的空白。梳理18世纪后期文学史,你会发现,这个时代值得铭记的小说作家,只有奥斯丁。

  2. 这本书最难得的是女性形象的处理。得益于作者的女性视角,书中的女性不再整天眼泪汪汪,而是充满了思想的“新女性”:在情感与理智、自由与规范之间不断寻求平衡。

  3. 另外,通过讲述当时上流社会乡绅班纳特一家,给女儿找婆家的故事,你也能一窥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人情世故和风情变迁。

1830年 《红与黑》出版

  1. 《红与黑》这本书,最大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极写实,另一个是心理描写。写实风格启发了后世的福楼拜,细腻的心理描写则启发了20世纪的菲茨杰拉德,可以说奠定了现代心理小说的基石。

  2. 书中通过主人公一路“升级打怪”,希望进入上流社会,获取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故事,一针见血地记录了法国社会的剧烈变化,尖锐的阶级矛盾也最终演变成了七月革命。

1844年 《基督山伯爵》出版

  1. 《基督山伯爵》可以算是“畅销书”的鼻祖,开启了长达200年的畅销奇迹。主要讲述的是主人公报恩复仇的故事。

  2. 此外,这本书开辟了越狱题材和复仇主题,我们熟悉的《连城诀》《肖申克的救赎》《越狱》等作品,都受到了它的影响。

  3. 这本书还是最早期的连载小说,在报纸上连载了一年半。为了吸引读者一直追下去,大仲马不得不挖空心思,让故事跌宕起伏、出人意料,还要在每次连载的开头附上“前情介绍”,照顾中途开始看的读者。

  4. 有意思的是,当时报社是按行数支付稿费,所以大仲马在书中写了大量的对话。等这本书写完,他就拿出50万法郎的巨款,在塞纳河畔建造了基督山城堡。

1847年 《呼啸山庄》出版

  1. 这本书最值得赞叹的,是作者“超前”的写作手法。没有遵守一直以来人物“话不说绝、事不做绝”的规则,而是彻底撕掉伪装,把人、事、物推到绝境。给我们展示世界上最原始、尖锐的对立和冲突,究竟是什么样子。

  2. 小说还引入女仆的角色作为叙述者,她摇摆不定的情感,某种程度上,是代替读者发声。通过她对故事的议论,让我们感受到世俗标准和真正的灵魂碰撞之间,意味深长的落差。

  3. 这本书在出版之初,曾被评论界认为“氛围太过黑暗、主角做坏事太多”,随着时间流逝,它的文学价值才被大众慢慢肯定,成为文学史上“一座奇妙的孤峰”。

1857年 《包法利夫人》出版

  1. 过去的小说,讲故事的色彩很浓,但《包法利夫人》的叙述手法非常独特,故事就像在你眼前发生一样,你是在亲眼见证这个故事的发生与结束。

  2. 比如,女主角爱玛想吃水果,福楼拜就用了“来点水果一定很棒”的句子,而没有说“爱玛想吃水果”。让我们读起来,感觉吃水果的想法,是爱玛自己形成的,而非作者所想。

  3. 作者从文字中“消失”,不但能增强读者的代入感,也能更精确、客观地描绘出人物和环境,以创造一种现实。

1925年《了不起的盖茨比》出版

  1. 可以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20世纪最雅俗共赏的英文小说。

  2. 作者菲茨杰拉德抛弃了19世纪惯用的“上帝视角”,引导读者能够始终跟随旁观者尼克,从他的视角来观察主人公盖茨比和世界。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纸醉金迷、内心空虚的生活。

  3. 作为20世纪初的作家,能扔下现实主义文学的黄金法则另起炉灶,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正因为如此,盖茨比的形象自始至终都藏在云雾中,盖茨比到底是什么样,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的答案。这种有意识的留白、微妙的不确定,恰恰是现代小说重要的特征。

作家阎连科:活在现实中,保持高孤心

阎连科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包括《炸裂志》《受活》等。他在国际文学界也有很高的声望。阎连科现在也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在他的腾讯大家专栏里,阎连科发表了一封他写给人民大学创造性协作研究生班作家们的信。这封信中阎连科谈到他自己对文学的理解,以及他对成为一名作家意味着什么的感悟

阎连科说,他不赞成文学是一门手艺这句话,“作家可以自谦,但绝不能真的把自己沦落为木工、瓦工的巧匠艺人。”作家同匠人的区别是:“匠艺人是愈传承愈熟练,写作是愈写愈陌生,愈写愈敬畏,直至写到不敢落笔,那时才谓之成熟,才谓之大家。”

他对“作家不是培养出来的,文学院不负责培养作家”这句话也有不同理解。在阎连科看来,既然不能保证每一个数学系、物理系的学生都成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当然也就不能保证文科学生各个都成为作家、历史学家、哲学家。但是,既然数学和物理都需要教育,那么文学显然也需要教育。“大学不负责培养作家,但不能不负责文学之教育,一如物理专业不负责培养出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不能不负责物理教育样。”

接下来,阎连科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了他自己对名利、理想、现实和写作之间关系的理解。

首先是名利。他说,自己这一代作家,“几乎都是为了饥饿、进城和个人命运而开始读书和写作的,起点之低,真是低到了尘埃里去;之所以今天可以成名成家,其实有赖于个人奋斗的名利之心。”他认为,自己直到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名利对写作的伤害。

当然,阎连科不认为名利是问题,“如果一个作家,一生都为名利而写,倒也单纯并易于理解,如我们理解一个商人一生为牟利而努力。”

问题在于另一个词:理想。有理想而又放不下名利。名利是生活和生存的条件;但理想又让人不能成为“单纯、可爱的名利之徒”。“所谓文人的酸腐,说白了就缘于名利与理想的争斗和纠缠”。

不过,阎连科说,理想之于他,也不是像很多人所想的那样,“带有责任与良知的光环”。他从没有认真想过什么是一个作家的责任,他认为自己的努力,都源于生活、阅读和思考,而不是责任。

第三个意义重大的词语是“现实”。

阎连科自认为自己不是一个好作家,因为他的写作距离现实、社会和时代太近。“我和现实的矛盾有太深的隔阂,以致使疑虑与不安,成为了我写作最重要的动力和阻力。”因为跟现实纠葛太深,他认为自己开始变得“抱怨太多,幽叹过重”,“小说中有种怨妇气,太缺少超越和明亮。”

现实的诱惑太多。在阎连科看来,这个年代的作家们,“正处在一个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学资源丰富到使人愕然、惊诧的社会环境,就好像神话《一千零一夜》里那个只需要几枚铜钱,却遇到了满地金币和珠宝的人”;“满足人的各种欲望的金币和珠宝,山一样堆在我们面前了,不弯腰一拾是不可能的事;不弯腰也违背了人和写作的最初之目的。而弯腰捡什么、捡多少,则成了今天对作家最嘲讽的考验。”

但是,芝麻开门其实是一个悲剧故事。“芝麻开门的山洞大门很快就会关上的。那些算好妻子、儿女和日子需要多少金币就拿多少的人,会恰好在关门之前跑出来;而那些抢、捡、背、拿过多的人,会在山洞关门之后留在山洞里。”

阎连科认为自己可能就是那个被关在山洞里的人。他希望其他年轻的作家,不要跟他一样,“既不要因为理想去做以梦为马的不可能的事,也不要背负过多的金币的光芒而走不出山洞来。”

他的建议是:“你们一定要生活在现实中。”

女作家要成为仅凭自己就可以随意购物的人,男作家要为买房买车努力,“这不是世俗和庸俗,是我们处在今天中国式的社会现实中,要为自己有一个可容身、可喘息,可关门思考和握笔的书房而努力。”

但是,当这些都已经实现时,要知道在什么地方停止,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欲望。

阎连科讲的另一个有意思的词语是“高孤”,要始终抱有一个作家的“高孤心”。他并不是在说,希望清贫和孤独成为文学代名词,“要求作家孤独、清贫是对写作的不解和偏见,更何况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如此的喧嚣和丰富。而作家,从本质上说,不仅是人,而且还可能是一个相当世俗、世故的人。”

他的意思是,作家要在世俗中保有一点高孤心。

怎么定义高孤呢?“高孤是一种精神的洁净和自塑,是一种立场的坚定和守持,而不是傲气和俯瞰。”

阎连科对当下的社会和环境的描述是,“热气腾腾的浑浊”。“在这充满亮光气色的浑浊中,要求作家避开水污是不可能的事。但我们可以在浑浊、混沌中保持那么一丝清莲气;保有一点点的高孤心。”

以上就是知名作家阎连科对写作道路的建议,我们从名利、理想、现实、高孤四个角度总结了他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阎连科:别走我们这条路》;作者:阎连科;见于微信公众号“大家”。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