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ow

怎么爬?——一步一个脚印,一段一个支撑,日积月累,持之以恒,量变到质变。

如何成功(英文)

这是 YC 总裁 Sam Altman 的推特长发言,摘录几条。

  • 一份无关紧要的工作是一个危险的陷阱,很多人都会掉进去。
  • 想让别人帮你,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先帮他们,或者去做一些有趣的事。
  • 致富靠的是权益,而不是工资。

我如何管理知识?(英文)
一个程序员介绍他管理网址、笔记、代码的方法,以及所使用的工具。这里还有一篇其他人写的类似文章。

如何阅读科研论文(中文)
有效地阅读论文,是每个研究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本文作者介绍一个简单的”三步法”,快速阅读科研论文。

如果你经营酒店,退房时间放宽30分钟。如果你经营餐馆,给客人提供免费的小点心。如果你经营面包店,柜台上放一些额外的饼干。
这些短期成本会创造顾客长期的忠诚度。
– David Perell

我也有话要说

——普通人的当众讲话技能

这是我在 2010 年 6、7 月份的时候写的一个系列。牛人就不用读这个了,这是写给“普通人”看的。

i后来博客网站坏掉了,就只能在 archive.org 上找到。想想有点可惜,就重新整理了一下放在这里。

因为当时并未想着成书,所以是写到哪里算哪里,别指望在这里看到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系列只是“对某些人有一些帮助”而已。

(一)千万别装

这是事实: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为了在台上从容、自如,请牢牢记住第一条铁律:千万别装。

如果你平时就不是喜欢穿正装的人,千万不要为了演讲而换上正装,尽管你有最正当的理由——“这时正式场合,我应该正式一点……”因为你从未“适应”过正装,所以,那衣服无论多合身放在你身上就是别扭,无论是在你心里还是观众眼里。

如果你平时就不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人,那就千万别为了讨好观众讲笑话。因为你从未有过成功讲笑话的经验,所以,再好的笑话也可能被你讲臭。

你是一个文绉绉的人,即便面对生性粗旷的听众也不要尝试着像他们一样说脏话,即便是“我操”这两个字,你也不一定能够把握个中的韵律,你无法把那两个字说得掷地有声,浑然天成。

如果你不是满腹经纶的人,最好只讲大白话,临时抱佛脚绝对不可能让你轻易蒙混过关;引经据典既然不是你的长项,就最好直来直去,台下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那其中一定有能够把你看得通通透透的人。

别装。千万别装。

也千万别不信,别非等到一败涂地再悔青自己的肠子。

“我是谁?”
这是伟大的哲学问题,却又是每一个普通人只要认真就能清楚的问题。最好不停地这样问自己:“我究竟/到底是谁?

不满现状是每个人的现实。寻求变化更可能是每个人的挣扎。

你也羡慕,你甚至嫉妒,你也想像他们一样……那怎么办?

如果你羡慕那些衣着光鲜的人,你平时就得衣着光鲜(当然那可能花销很大)。如果你羡慕那些幽默的人,你平时就要想尽一切办法修炼幽默——要知道郭德纲也好,黄西也罢,为了一个好笑话可能要挣扎很久很久才能够“妙手偶得之”;你要是暗自羡慕那些大大咧咧的人很潇洒,那你平日里就要放下架子,别再文绉绉;你要是羡慕那些引经据典的华丽,那就要在未来的许多年里饱读诗书(因为你过去没做,现在就必须补课)……

你是谁就是谁。其实这并无所谓——只不过,你觉得“你应该显得更好一些”,殊不知,这恰恰是失败的根源,你不是在讲,而是在演,不是谁都可以做影帝的,这是现实。

“讲演”是个有误导性质的词汇。该讲就讲,别装,别演。

(二)信任你的听众

有一个无比重要的事实总是被忘记:你的听众不是你的敌人。

既然已经决定投入时间坐在下面听你讲话,你的听众最不希望你惊慌、紧张、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他们最希望跟你一起度过愉悦的这段时光。听众的这种愿望,跟你一样强烈,正如你当然也不希望自己惊慌、紧张、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一样。

在不了解你之前,没有人对你抱有任何看法。就算你不是朋友,也起码不是敌人。

而所谓的信任你的听众,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记住并相信另外一个事实:你的听众不需要你故意取悦他们。

既然是“众”,听众就有一定的“集体智慧”,整体上来看还是能够分辨优良好坏差的,无论在哪一方面。不可否认,有时听众并不理性,可能会盲目、盲从、甚至看起来反复无常,但,要知道那毕竟都是暂时的。

一定要相信:听众的认同与否,确实维系在你的内容质量上。

没有哪一个听众希望你完美,除非你自己已经声称你是完美的;没有哪一个听众强求你高尚,除非你自己已经声称你是高尚的……别装,千万别装

很多时候,演讲失败的根源就在于讲者并不信赖听众。

有些讲者倾向于低估听众的智商(或者反过来过分高估自己的智商),于是不经意之间就已经把听众当作傻子去忽悠。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带有迷惑性,因为他们有时看起来很成功。可是,长远来看,这种讲者不会得意很久,早晚会遭到听众的唾弃。

另外一种低估听众智商的表现就是错把听众的探讨处理为敌意的挑衅。除非讲者自己已经犯了错误,或者没有说明白,听众不大可能抱有敌意。更多的时候,有些听众表现出讲者不曾预料到的反应,根本就没有任何敌意,却被低估了听众智商的讲者认为是挑衅,而后将“探讨”变成“声讨”——其实这是无论讲者还是听众都不愿意涉入的境地。

要相信听众。相信他们是有判断力的,相信他们是有品位的,相信他们是有足够的智商和智慧的,相信他们是善良的,相信他们是公正的,相信他们拥有一切正面的品质。别说“那可不一定”——我们知道有些听众不是这样的,但,你所愿意与之沟通的听众难道不就是这样的么?而既然你无法仅凭外表分辨,那就只能相信“整体上来看,听众是值得信赖的”。

如果做不到这点,那就算了,你那“不吐不快”的欲望最好还是收敛一下吧,闭上嘴可能结果更好一些。

(三)听众到底要什么?

你做为讲者,没必要刻意取悦听众,但,你也确实应该满足听众。否则,听众就会对你不满。

听众到底想要什么呢?

其实,答案几乎永远是确定的,听众想要听到的无非是拥有以下三个属性的东西:

  • 重要的
  • 未知的
  • 复杂的

设想一下,你自己作为听众。

你坐在下面,你投入时间,你投入精力,你知道这些都是沉没成本……你必然跟所有人一样希望你有所收获……

收获究竟是什么呢?或者,换一种说法,究竟什么样的东西算做收获呢?如果,你获得了重要的信息,你获得了你原本不知道的信息,你理解了你原本不可能理解的复杂道理……这样的话,你会认为你“有所收获”是不是?

但是,反过来,如若你花费了几十分钟时间,听到的全都是无关紧要的内容,全都是你已经知道的信息,或者全都是简单到谁都明白的东西,你的感受如何呢?设身处地想一想,你的答案就在告诉你作为讲者应该讲些什么了……

你必须提供一些“干货”。

这是重点。

你可以开玩笑——为了活跃气氛;你可以顾左右而言其他——为了避免冲突;你可以嬉笑怒骂——为了掩饰一些你不愿意表达的什么,但是,你必须说点什么:重要的、未知的、复杂的。否则,听众会觉得不值。

只有干货肯定是不行的,正如纯粹的“营养餐”一定不好吃一样。

但是,如若没有干货,那你就是在忽悠,你就是在装,你就是不信任听众,你必然遭到听众的唾弃——或早或晚,别不服气,这是宿命,无法逃避。

表象永远比实质更有吸引力,因为对很多人来说,能看到的只有表象,而实质却可能被很多人“视而不见”。所以,有些时候忽悠很成功,有些时候讲实话却并不被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说忽悠就是对的,讲实话就是傻的。

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在时间面前,任何事物最终都不得不坦然表露(有的时候是“暴露”)。不要被一时的假象而迷惑。

请务必认真准备你的“干货”。

除此之外的任何所谓的技巧都是没用的,它们顶多是“锦上添花”。但,“干货”就是“锦”,没有它,任何“花”都起不了任何作用。

如果你的“干货”不够多,那最好闭嘴,把时间花在该花的地方——积累足够的干货。

切记。

(四)你我皆凡人

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普通人。

名人讲演,很多的时候只要“演”就够了,“讲”什么其实真的并无所谓。

这很诡异:尽管整体上来看听众是拥有一切正面特征的,但是,大多数听众作为个体却只有两种状态,要么接受(欢迎),要么拒绝(抗拒)。

如若你是个大名人,大多数听众在你开口之前就已经“敞开了自己心扉”,做好“聆听”一切的准备。他们甚至可能早已准备好了纸笔,生怕错过一点点的信息——他们早已假定将要听到的一切都是重要的、未知的、复杂的……

可问题在于,你和我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信任听众,相信他们有一定的判断力,但是,一个冷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我们不是名人,所以听众绝不可能“盲从”。他们并未从一开始就“抗拒”,但是,他们也没有从一开始就“欢迎”。

这是普通人在公开场合讲话最困难的根源——没有“之一”,这就是最困难的地方。

这就是为什么“千万不要装”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你我必须信任听众的原因,这还是为什么“一定要有干货”的原因。

市面上从来都没有缺过“有效演讲技巧”之类的东西,但它们无一例外地忽略了一件事情:它们都是在总结“成功讲演者”的技巧,却从未照顾“入门者”之前的挣扎。

随便举个例子。

几乎所有的书籍都推荐“用故事开头”是最好的演讲方式。

真的么?

对于那些早已“敞开心菲”的听众来说,名人的故事哪怕再平凡都耐得性子听到底;然而,对于你我这种普通人来说,这事儿还真不见得——哪怕再精彩的故事,很可能只因为多绕了个弯子就已经有人离座而去。

最要命的是,作为普通人的你我,很可能从未有过讲述精彩故事的经验,所以,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再精彩的故事都有可能被我们讲臭……

对策总是存在的。哪怕一两拨千斤,都确实是可能的。

然而,在找到正确策略之前,必须先直面这个简单而有冷酷的事实。否则,一切都无从讲起。

(五)怎样开头?

这是个伪问题。

过去我讲作文课的时候,无论哪一个班里都一定会有人上来提问,“老师,我就不会写开头,怎么办啊?”

我反问他们,“那除了开头之外,其它的部分能写好么?”

为了急于得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他们之中的相当数量宁愿违心:“能啊,我就是不会写开头!”

于是,我答道:“那,咱不写开头了,直接写‘其它部分’不就得了么?”

他们的反应是:“……”

提这种问题的人是被误导了才这么问的——几乎所有的写作书里都会有大量的篇幅论述“开头的重要性”。看看市面上的演讲技巧书籍,也必然如此,总是强调一个好的开头有多么重要。

开头并不是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容——只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而后乏善可陈,多丢人啊!事实上,乏善可陈的内容,也不大可能有精彩的开头罢?

如果你对你的内容有足够的信心,三个字作为开头就可以了,“大家好……

当然,即便是这样三个字也是需要练习的。

  • 在台上用舒适而又挺立的姿势站好;
  • 抬头,露出灿烂的笑容;
  • 缓慢环视四周(实际上是大约 180 度),大约 5 到 10 秒;
  • 然后,用恰当的声音说,“大家好!”

闭上眼睛演练一下就知道了,每一步对新手来说都非常不容易,都可能随时出错:

  • 在台上的站姿可能是僵立,而非挺立;而僵硬的姿势,会使一个人处于思考冻结状态……
  • 努力在笑,但比哭还难看……
  • 不敢看听众,甚至按照某些烂书的建议,把目光放在“稍微高一点的地方”,实际上是在“仰望天空”,好像“害怕眼泪会掉下来”一样……
  • 鼓足勇气说出来“大家好”,可声音比蚊子还小……

如果一切无误,接下来就可以直奔主题了——记住,谁都讨厌浪费时间(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真正善待时间)。

当然,在做到内容充实之后,我们确实可以想办法做到“连开头都很精彩”。这是后话。

(六)你想干什么?

听众的目的往往只有一个,就是希望有所收获。

那作为讲者,你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来说,当众讲话,无非以下若干目的

  • 教学 (Teach)
  • 告知 (Inform)
  • 探讨 (Discuss)
  • 分享 (Share)
  • 鼓动 (Inspire)

而在不同的场合里,讲话往往有对应的常见目的。比如,教学更多出现在课堂上,告知更多出现在广播中,探讨通常是在会议里,分享往往是小组,鼓动往往面对群众。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课堂里也会有分享和鼓动,会议中也可能有告知和教学……

对于新手来说,起点往往是分享。而这个系列中,我们所关注的更多是“分享”,而后是“鼓动”。这两者是对普通人来说最重要的当众讲话之目的。

先说分享。

什么是“分享”?分享的意思是说,讲者自己确信那东西是好的,希望更多人知道。换言之,东西必须是好的,才有分享的必要。

所以,无论你想分享什么,都要先问自己若干个问题:

  • 真的好么?
  • 好在哪里?
  • 为什么人们需要这种“好”?
  • 拥有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没有它有什么特别的害处?
  • 人们是不是低估了拥有它的好处?那我应该如何让人们意识到这点?
  • 人们是不是低估了缺少它的害处?那我应该如何让人们意识到这点?

这里最重要最难以回答的问题是第一个:“真的好么?”

有时,我们认为好的,不一定真的是好的。而如果并不确定,那么就应该是“探讨”,而非“分享”。这么多年来,观察无数的讲者,我发现最常见的错误是把“分享”和“探讨”混淆。

很多人都声称自己在“探讨”,但实际上只“探”不“讨”。很多人只不过是“探”一下而已,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扔出来——不管是否真的站得住脚。而面对“讨论”,往往将其一概处理为“声讨”。

(七)什么元素最重要?

一个字:“”。

很多“经典”讲演技巧书籍中都提到“最好用故事开头”。在我看来,这种建议尽管没什么不对,但,还没有深入实质。其实,是不是用故事开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惊”到听众。不信,你就用一个每个人都知道的故事开头试试看?一定反应平平。

“惊”是最容易获得听众好奇心的元素。赢得了听众的好奇心,他们就会很自然地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听众的这种状态,是讲者的福祉。没有什么比面对一群三心二意的听众更另讲者沮丧的事情了。

相信我,“惊”甚至比“有趣”重要得多,因为绝大多数“有趣”也是从“惊”之中产生的,即,所谓的“惊喜”。

向杜甫学习:“语不惊人死不休”。

然而,不能仅仅为了“惊”而“惊”,否则,整场讲话就成了恐怖烂片。至于用什么手段达到“惊”的效果,这并不重要,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但是,必须与主题相关。

如果你说了什么,听众“当场就惊了”,那你就成功了一半。如果你已经做到“意料之外”,那,还有另外一半更难做到:后面你所讲的一切必须是“情理之中”的。

确定你的主题是有意义的,你的内容是严谨的之后,就要耗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去琢磨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样的方式制造“惊”的效果。说透了倒也简单,开头一定要有,结尾最好也有,中间每 8~10 分钟要有一次。

记住,无论是什么,太多了都不太好。

有很多常见的方法制造“惊”的效果:

  • 故意用错误的方法做些什么
  • 给所有人都知道的故事安一个想不到的结尾
  • 做一个结局惊讶的演示
  • 演示一个超群的技艺
  • ……

每个人、每个时刻、每个场合、每个话题,都有独特之处,要花时间去考虑如何才能恰到好处且又合情合理地制造“惊”的效果。每个讲者有具有不同的属性,要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恰当的方式。

这是一种能力,能通过长期练习和实践慢慢积累的能力。

(八)一次只说一件事

对大多数新手来说,能够上台讲话,是难得的机会。所以,也很容易理解,他们倾向于“有很多话要说”。可这恰恰是大多数新手“讲砸了”的根本原因。

一次只说一件事。

30 分钟也好,1 小时也罢,只说一件事——换一种说法,这叫“主题鲜明”。

新手做不到“只说一件事”的原因,除了刚才说的“有很多话要说”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相对隐蔽一点,却又更为本质的原因:他们没做到足够深入。

事实上,任何一个话题,足够深入的话,别说一场讲演,连一本书的篇幅都可能不够。

所以,“深入,深入,再深入”,是把一件事说透、说好、说清楚、说精彩的根本技巧。

为了做到所谓的“深入”,就要提前做足功课。新手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于“我知道做功课很重要,可是应该做哪些功课呢?”

“做功课”(Having your homework
done)的范畴很广,但,如若挑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针对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理由,每一个例证,每一个结论或观点,都要问自己

  • 我说的够清楚么?够准确么?是否需要对其中的概念、范畴、逻辑关系等等进行补充说明?是否会有一些听众对这些东西产生误解,如若有这种可能,我应该如何面对?
  • 有什么是所有听众都必然知道的?(这些无需讲)有什么是一些听众知道而另外一些听众不知道的?不知道的人大概占多少比例?(酌情决定花多大的篇幅去讲)
  • 有什么东西是听众想不到的?我应该在什么样的地方,把这些“意外”用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措辞展现给听众?
  • 要理解我正在说的这些事情,有哪些事情是应该提前知道的?而这些必须信息,听众了解的究竟有多少?
  • 有哪些事情是不重要的,却被大多数听众认为是重要的?或者反过来,有哪些事情是重要的却被大多数听众认为是不重要的?这些“错觉”、“误解”是不是会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是,我又应该如何最直观地证明这种影响的存在?
  • 这句话能不能更精彩一点?这个例子是否足够恰当?理由是否足够充分?它们是否足够惊人?(比如,听众没听说过,没想到过的……)这个结论是否足够有意义?该结论是否真的能够改变听众的生活(哪怕一点点)?

这些问题都看起来简单,实则难上加难。越是有经验的讲者,越知道这些问题的刁钻。也正因为如此,那些有经验的讲者,都老老实实地去做功课。

(九)你有 99%的可能性被误解

整体上来看,讲者必须信任听众。台上的讲者,应该牢记,

相信他们(听众作为一个整体)是有判断力的,相信他们是有品位的,相信他们是有足够的智商和智慧的,相信他们是善良的,相信他们是公正的,相信他们拥有一切正面的品质。

然而,作为个体的每一个听众,各方面都是参差不齐的。他可能并没有判断力,却以为自己很是有一些判断力和判断资格;他可能在这一方面有品味,不过是很差的品味;他很可能并不善良,或者确实是善良的,然而却只不过是基于懦弱的那种善良;他可能并不公正,一生都活在双重标准之中,宽于待己、严于律人……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可能拥有一切负面的品质。

最为可怕的,是有很多听众从未认真审视过自己的“选择性输入障碍”。有很多时候,讲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的,而是“你说你的,我听我的”。到最后,听者所听到的版本,与讲者所讲的版本,很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

迄今为止(二〇一〇年六月三十日星期三 13 时 42 分),我的博客上有 23,546 条留言,哪怕是那些骂街的留言我都未曾删除过,所以,读者可以在这里找到无数“你写你的,我读我的,然后‘老子骂的就是你’”的例子。

当我说“现在的初学者最好别选五笔输入法”的时候,冲上来反对我的人,好像根本就没有看到“现在”、“初学者”、“最好”这些字眼一样——对他们来说,“反正你就是在说五笔不好,那就不行!”

最近的一个例子发生在 Twitter 上

@xiaolai: 没看出你反对的是啥。 @miaomiaowang:
完全反对!最简单的道理:对着同一部位拍 X 光片,不同医技师拍出来的水平是完全不一样的;而同一张 X 光片,不同医生能看出来的东西也完全不同
@xiaolai:
我很怀疑中国的很多西医,其实只不过是现代医疗器械普通用户而已。

这位反对者,究竟是如何做到“用支持对方观点的证据强烈反对对方的呢?”

解释很简单,他听到的是他自己的那个版本,不是我说的那个版本。这类人是那种很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如若你一不小心引发了他的某些负面情绪,他们马上就会产生“生理反应”。

如此简单的句子都可能这样被误解,更不用提你作为讲者在台上 30 分钟甚至更长的“长篇大论”了。

避免被误解的有效方法有这么几个:

  • 尽量保持简单。简单不等于“过分简化”。我是说,要尽量保持逻辑关系简单明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 避免引起听众的负面情绪。如若讲者确定自己是对的,那还真的没必要讨好听众。然而,无论是谁都没必要无端地得罪听众。最好认真审视自己的每一句话,避免那些可能会引起听众负面情绪的句子、例子、字眼。
  • 提前做功课,做小范围内的沟通。通过日常对话、小范围内的讨论,收集不同意见,思考它们的有理之处、无理之处,而后逐一设计对应策略。在台上,可以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把这些“听众可能疑惑”的问题直接处理掉。

当然,最重要的是“保持平和的心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最常犯错的是自己”——因为别人同样会犯错,也可能同等频率地犯错,但是,那些错误和我们自己没有太大关系。不过,大多数人并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自己犯错就掩盖,久而久之就相信自己很少犯错,甚至从未犯错;而别人犯错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地指出,久而久之就相信别人都是傻屄。在人群之中,这种人的比例占大多数。所以,有时我们没错,却被误解了,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更为重要的是,如若你真的心态平和,能够做到凡事认真思考,常常会发现所谓的“误解”其实只不过是当时的错觉而已;过些时候仔细想想,那“批评”也好、“误解”也罢,那竟然真的是对的——赚大了!

(十)更可能是你自己没说清楚

当众讲话与私下讲话非常不同。

听众往往是陌生人。他们和你的朋友、你的家人不同,他们并不了解你的一切,他们只是对你有个大概的了解。

与家人和好友说话的时候,由于之前已经有过太多的交往,所以,相互之间的交谈实际上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经过大量简化的。

比如,当你对朋友和家人说“有些人……”的时候,1)
他们知道你说的更可能是哪些人,2)
他们也知道你说的更可能不是哪些人。不管“有些人……”后面的话题是什么,你们之前都可能已经讨论过,或者很可能至少讨论过一些相关话题,于是,很多细节对你们来说,是“不言而明”的。

然而,当你对一群陌生人说,“有些人……”的时候,无论其中的哪一个都无法确定你所说的“有些人”是否包括他自己。于是,沟通差异已经开始悄悄地出现。如果讲者不注意这种差异的存在和它的重要影响,那么,其后的沟通就肯定会发生很多的困难。

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例子,“有些人……”这样一个常见而有貌似微不足道的句式而已。然而,几乎一切的地方都可能存在这种沟通差异,因果、比较、前提、价值观等等……所以,所谓的“说清楚”真的很难很难,因为你面对的不止是一个陌生人,而是很多很多陌生人。

要牢牢记住,听众是陌生人。至少,在他们接受你之前。

刚开始的时候,新手甚至可能注意不到这一点。就算注意到了,也似乎束手无策。因为“误解”毕竟是发生在听者思维里的事情,讲者在讲之前和之中都无法获知误解的存在和内容。有时,听者的神态会告诉我们肯定哪里出问题了,但是,却无法让我们明白那问题究竟是什么。

对策总是存在的:认真对待讲话之后与听众的面对面交流。

首先要保持心态的平和,而后,认真记录听众的每一个反馈。其次,不要急于为自己辩解(不要把疑惑当作质疑),甚至不要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尝试着通过反向复述(您的意思是不是“……”)确定提问者的真正问题,而后再认真回答。

不要怕“回答不出来”。新手就是新手,需要磨练,这不丢人。丢人的是不懂装懂,死撑却撑不住。听众对这种人是没有任何耐心的,换位思考一下吧,换作是你,可能会直接把这样的人归为某类,从此再不理睬。

一切无法回答、难以回答、回答的不够清楚的问题,都拿出纸笔记录下来,以备提醒自己回去做足功课。当场记录也会让听众明白你会认真考虑他们的问题的。而后,一定要告诉提问者,你回去会马上想办法弄清楚,并且会在第一时间向他反馈。这样做,不仅不丢人,相反,还可能会赢得尊重。

(十一)使用你自己的语言

尽管表面上来看大家在使用同一种语言,可实际上,每个人的语言风格是非常不一样的。

就好像每个人的指纹都各不相同一样,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措辞、长短搭配、语音语调的运用等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过往的语言使用说积淀下来的习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可谓千差万别。

很多新手在准备讲演稿的时候,往往忽略这一点,把别人说过的话直接拿来就用——可这是一厢情愿,因为在台上,基本上百分之百会因为那并非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而产生结巴或者其他什么样的口误。

平日里,人们只关心自己是否表达顺畅。可是,既然你要当众讲话,就必须留意自己的语言风格。

你是否关心措辞的准确?你是否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或者副词?你是否喜欢用大量的名词说事儿?你是否喜欢说一些复杂的句子?说明因果关系的时候,你是喜欢把原因放在前面还是放在后面?说明比较的时候,你是喜欢先说结果,还是先说比较过程?

无论答案怎样,是也好,否也罢,并不是说哪一个优于哪一个,关键在于你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

平时多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真实情况。而经过这样的留心,再看别人的句子或者语篇,就很容易分辨你和人家之间的区别。

而当你需要复述什么东西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创作,而不是“背”。背别人的东西是很辛苦的——尽管看起来更简单。只有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创作之后,那材料才能变成“自己的”——只有这样才可以运用自如。

很多人害怕麻烦,总想偷懒。心想“有现成的干嘛不用?”这是陷阱——很多人都掉进去:费尽心机选所谓的最简单的,最终挑了个最难的。无论什么事情想要做好都挺麻烦的,怕麻烦就直接去死好了,不过,好像死都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有些时候,当你决定“引用”他人言语之时,一定要只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反复练习多遍,确保自己顺嘴说都不会说错。这一点很重要,讲着讲着突然卡住,然后说,“原话我记不得了,大概意思是……”这样实际上很尴尬,很丢人。当你看到那些熟练的讲者“信手拈来”之时,要清楚他们实际上是在上台之前练习过很多遍,而后又在台上实践过很多遍才如此的。

对新手来说,在讲演之前,把要说的每句话都写下来,是很好的练习和实践的方法。有些时候,写出来的东西会吓你一跳:脑子里以为正常的句子怎么会这么残疾!?实际上,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犯下这样那样的错误,只不过,平时没有人监督你,有错误也不见得有人指出罢了。在台上,你也会如此,然而,会有人当场指出让你措手不及,或者干脆懒得指出,而后直接将你归入某类——那是更可悲的结局。所以,全都写出来,隔天自己仔细看一看,这样简单的步骤,可以让你免去很多尴尬。

(十二)只说自己真正相信的话

一定要仔细审核自己的讲稿,确定自己对其中的每一句话都确信无疑。

这很重要。

如果一句话、一个观点,是讲者确信无疑的,那么那些词句就“根深蒂固”,自然会脱口而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无论是紧张还是拘束。

讲者最好认真对待自己的逻辑训练,经常改进自己的思考模式,以便用一系列常年积累、磨练的套路去审视自己将要说的每一句话:

  • 它合理么?
  • 它有根据么?
  • 它的前提总是成立么?
  • 反对它的人是怎么想的?如若他们有一定的道理,那道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如若他们没道理,那为什么他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又应该如何说服他们?又,怎样做,才能尽量不令他们产生负面情绪?
  • 我怎样说,才是准确的,生动的,有说服力的?

新手往往顾不得这些,抑或出于过分紧张,抑或出于过分急切地想要“出人头地”,讲一些自己并不相信的事情——之所以那么讲,并不是因为那是在仔细审视过后确认无误的事情,而仅仅是因为“那么说听起来很牛屄”……

人云亦云,不是什么好事儿。在台上人云亦云,姑且不论它是否丢人,但却肯定是浪费听众生命的事情。

但更为可悲、可怕的事情在后面。

一句话,不管真假,不管对错,如若一个人讲它重复很多遍,那么他最终就会相信它。这种表述可能有点误导:“他最终相信了它”,好像是“他”发出了相信这个动作一样。可事实上,应该这样表述才准确:“它最终绑架了他”。相信我,重复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人,整天吹牛皮、人云亦云、胡说八道,可最终,时间久了,他们就被那些“鬼话”所绑架,他们的大脑渐渐失去正常思考能力,做出来的判断常常莫名其妙,而因此做出的行为常常令人匪夷所思……最要命的是,他们竟然以为自己在“独立思考”!

对新手来说,建立威信的过程是漫长的,长到让大多数人半途而废,失去耐心。然而,说实话,说有意义的话,是讲者最终可以赢得信任、赢得尊重的根本——别无其它。

(十三)不要指望听众能够自动与你感同身受

先说点别的。

一位朋友,基本上是个电脑小白。让我们姑且叫他白哥。不过,在朋友眼里,白哥却是个会用电脑的人——是啊,整天上网,偷菜什么的。于是,有朋友求他帮忙开个淘宝店。他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一口应承下来。

只有开始做了才知道有多麻烦。

从 Word 里拷贝出来贴到淘宝的文本编辑器里,这文字怎么就全都串版了?这图片怎么就是没办法靠右显示?明明昨天晚上上架了的东西今天早上怎么就全都不见了?……

有些问题是可以打电话问淘宝客服的,可问题在于那些客服尽管态度好,但基本上不管用,因为他和客服好像在使用两种同样是中文发音的语言——谁都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

白哥厚不下脸皮对朋友说“算了,我做不了”,于是,跑到书店买书,找其他朋友问,连滚带爬折腾了 10 多天,终于把一个淘宝店折腾完毕,交给朋友使用。

事儿并不大,但设身处地想想,换你是他,你也会和他有一样的成就感(很浓烈的那种)。当我们有这种感觉的时候,就有同样强烈的“表达”欲望,任凭叫它“分享”也好,“显摆”也罢。

白哥就是这么做的。他给另外两个好朋友分别打电话,给他们看他装饰好的那个淘宝店,问“你看,怎么样?!”两个朋友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嗯……淘宝店不都是这样的么?”觉得白哥多少有点失落,又一模一样地补上,“不错,真的不错。”

可是在白哥眼里,每个字体都是调过的,每个颜色都是深思熟虑过的,每个图片都是费尽心思编辑处理过的……

事实上,类似的情形你我都遇到过无数回。可事实上,在这样的经验之后获得教训的人并不多,尽管那教训无比重要:不要指望听众能够自动与你感同身受。

一个比较安全的策略是,作为讲者,我们可以这样估算:

  • 一个让我十分惊讶的事情,也许听众只有三分惊讶;
  • 一个让我十分赞赏的人,也许听众只有三分赞赏,甚至可能褒贬不一;
  • 一个让我十分满意的东西,也许对听众来说并无所谓……

然后,为了做到让听众从三分变到十分,就需要讲者做各种各样的努力。比如,绝对不能只说什么东西好,而应该说清楚究竟怎样好,对什么样的人来说格外地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无以伦比?

类似这样的小道理想清楚了,讲者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很多功课。否则就不会长进。不长进的讲者总是这样想:“我都说到这份上了,还要怎么样么?”

(十四):小心听众的情绪

听众和你一样,是人。只要是人,就多多少少是感性的,他们并且随时受到情绪的(严重)影响。

听众不可能完全理性,但很有可能完全感性。

所以,一旦涉及到有争议的话题,就要格外小心。

人类的大脑,通俗地讲,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最底层是反射层(比如疼了会叫),而后是情绪层(比如看到枪会害怕),而后才是理性层(比如能够分析出生气没有意义)……

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传导至理性层的。遇到有争议之话题的时候,有相当一部分人,信息传递到大脑的情绪层就已经开始产生生理反应了。

比如,如果你恰好讨厌中医,那么有些人听到你的这个立场的那一瞬间,情绪层就开始发挥作用,对你产生严重的厌恶情绪,而后,你所说的一切都几乎无法穿透那个厌恶情绪到达他的理性层。

再比如说,唐骏学历造假原本是铁板钉钉无需争议的事情,可是,偏偏有些人是讨厌方舟子的。于是,当这些人听到唐骏的事情之时,仅仅因为戳穿唐骏的是方舟子,于是,那股厌恶情绪可以阻挡一切信息传递到最后的理性层。

事实上,即便那些平日里相当理性的人,都可能有至少一个“阿喀琉斯之踵”。那个地方一被点中,情绪就可能瞬间获得全面控制,进而整个大脑的理性层形同虚设。

一旦情绪层获得完全控制,接下来的很多反应,基本上属于“生理反射”。

所以,在准备讲稿之时,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触碰那些“火药桶”。

其实,在前文中提到中医和方舟子,对我来说都不见得是一定安全的——也许早就有一些读者心里暗骂着“去你妈的”关掉了这个网页。

对讲者来说,最好不要引起观众的“鄙视”和“愤怒”。除非你自己可以做到极端地淡定。这一点上,这两年我见过的最好的讲者是范美中。他在与听众对话时的应对方式几乎是完美的——在那种巨大压力之下,平心而论,很少有人能够做到那样。

有很多的时候,听众会用很微妙的方式洞察到讲者的心理。

比如,透过前面的文字,读者会清楚我: 1)崇尚理性;2) 反对中医;3)
不讨厌方舟子;4) 很挺范美中……

除了第一个招致反对的可能性相对小一点之外,每一个都可能令我“失去听众”,甚至“树敌”。

尽管有时这是没办法的事情,但也恰恰因为如此,讲者必须小心听众的情绪。情绪就是讲台上的地雷,而讲者就是雷区的舞者。

(十五)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讲者的名气在整个讲演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名人做讲演的时候,甚至在他尚未到场之前,抑或听众还在路上之时,听众已经“准备好鼓掌”了。听众对“想当然的精彩”充满了期待。心理学上,有个专门的词汇描述这种情况,“Pre-persuasion”(翻译成“预先说服”?)。也就是说,在讲者尚未开口之前,听众已经在某种意义上“折服”了……

普通人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或者,说得干脆一点,是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如果)你是个普通人,在自我介绍(或者主持人介绍)之前,听众甚至不知道你是谁(有些听众甚至可能没注意到这场讲演的题目,即便那题目就挂在台上)。所以,“Pre-persuasion”这种美妙的状态在普通人讲话之时,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那怎么办?

一个比较有效的策略是,既然自己不是权威,就要保证自己所引用的一切信息(证据、论据等等)都是来源可靠的。

不仅要保证自己所用来证明结论的一切信息都是“来源可靠”的,还要向听众展示这些来源。事实上,有些时候我们甚至需要向听众证明“来源本身为什么可靠”。

其实,这不仅仅是要在讲台上做的事情,而是要在生活中从始至终贯彻的原则:做事、说话、写文章……无论做什么,都要有根据。不做没根据的事情,不说没根据的话。

这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如若你张开眼睛观察一下周遭的世界,就会发现,严格遵守这个原则的人少之又少。为什么呢?这个原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许多年前,我刚刚开始从事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经常要像听众证明“考托福不需要传说中那么大的词汇量”。传说中需要一万两千词汇量,而我的结论是五千左右已经足够。然而,那时候,我尚未被广泛承认,我是无名小卒。我站在台上,台下没有“pre-persuasion”。

我要做的很难,也很简单。说它很难,是因为我说出来人家不一定相信,说它很简单,是因为我只需要把所有的证据拿出来,展示给听众。每一次我都要在台上告诉大家我是如何将二十多年的真题变成电子版(自己手敲),而后用什么软件进行统计(WordSmith),统计方法是怎样的(出现一次以上,十七次以下),统计结果是什么样的(实际上,二十多年的真题中出现过的 Token 总计才有 9800 多个),这个结果怎么理解(go、goes、went、gone,只能算一个词,interest、interests、interesting、interested 可能就不能算做是一个词),这个结论的意义究竟是什么(TOEFL 考试的难度实际上只不过被人为提高的,很多学生只不过是被吓倒了而已……)……

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原则:

  • 只使用权威的资料作为根据(只有权威才是大多数听众所信服的)
  • 只使用公开的权威资料作为根据(即,我能获得,别人也能获得)
  • 保证推理过程的简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通俗易懂)

每一次,我都能在台上清楚地观察到听众态度上的转变。从狐疑到接受,从接受到理解,从理解到恍然大悟,从恍然大悟到期待新的惊喜……

事实上,最终,很难说是生活习惯渗透到工作习惯之中,还是反过来工作习惯渗透到生活习惯之中。但是,最终它会成为一个习惯。长此以往,加以时日,最终,你会被身边的人认为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这其实就是所谓的“pre-persuasion”。

如若有一天,你的“名声远扬”,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绝对不说胡话”的人,那么,“pre-persuasion”就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

(十六)听众最关心什么?

面对明星、名人,听众很容易进入“忘我”的状态:尖叫、欢呼、心跳加速,甚至幸福得晕了过去……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而在其他相对“正常”一点的场合里,听众很难进入“忘我”的状态。除了极端情况之外,听众真正关心的是他们自己,而不是讲者,更不用提讲者所说的话。这是事实。

抓住听众的注意力的诀窍在于:找到听众所不能解决却为之困惑苦恼的问题,提供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

没有人讨厌能够为自己提供帮助的人。感激这种情绪很容易转换为喜欢和尊敬。

要想办法了解听众,去思考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是什么?最大的困境是什么?这最大的困境的根源又是什么?那有没有办法逆转这个困境?有没有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能不能把事实步骤更加具体化?实施具体步骤时可能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都是优秀讲者拼命思考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本身,就是所谓的“功课”;挣扎着把这些问题想明白弄清楚,进而再生动地讲出来,就是讲者真正的成长之路。

初学者往往误以为气氛好是好的讲演的关键。进而误入歧途,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如何取悦听众”上去(这本身并没有错得过于离谱,因为帮助听众解决问题,依然是“取悦”的一种),再进一步,因此整天想着怎么逗听众开心,妄图仅靠冷笑话(讲者不见得觉得冷)、低级笑话(讲者自己以为是高级的)博得听众(这就开始错得离谱了,听众显然不是来听笑话的——除非你是郭德纲、周立波、或者 Joe
Wong)……

事实上,很多的时候,当听众听到震撼他们心灵的、改变他们故有想法的、甚至令他们觉得醍醐灌顶的内容之时,他们并不见得有所反应——因为他们的所有精力全都被思考占用了……于是,场上的气氛并不见得一定会很热烈。

把解决方案讲解得足够清楚、足够生动有趣,当然是讲者不懈的追求。然而,前提却是那是个真正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的是真实存在的问题,是大多数人都为之困惑苦恼的问题……

那个问题是什么?

想吧。花多久去想都值得。

(十七)听众喜欢什么样的人?

人和人在各个方面都非常不同,尤其是在“招人喜欢”这件事儿上。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就知道,只有极少数人是那种“开心果”,几乎所有的人都喜欢他们,只要他们一出现,大家就很开心(很多情况下,甚至都说不上为什么),只要他们一开口,大家就会积极配合,只要他们一激动,大家就会群情激昂……

理论上来讲,这种特质也是后天养成的。但由于养成这种特质的各种环境因素相对大多数人来说“可遇不可求”——比如,生在一个每个成员都很幽默的家庭,或者身边有至少一个整天琢磨怎么开心的人等等,所以,人们基本上把这种特质理解为“他们天生就这样”。

如果你不是这样的人,那么退而求其次,尽量做个不令人讨厌的人。

这倒不是很难。先想想自己最讨厌什么样的人?把那些特质罗列出来,而后尽量做到从自己的身上剔除那些特质。自以为是、假装清高、装腔作势、自私、做作、尖刻、小心眼……

当你把这些特质全部罗列出来之后,就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你和我、和所有人一样,都多多少少拥有一些这样令人讨厌的特质,完全剔除基本上不可能的事情。

那怎么办?——尽量在讲台上做个不令人讨厌的人,尽量不要流露这些特质。这谈不上虚伪,这是不得已的事情。在讲台上,只有一件事情是大逆不道的——故意撒谎。除此之外,其它的都可以变通。

要是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再退而求其次,尽量在讲台上做个不令大多数人讨厌的人。

事实上,连这都很难。在讲台上(事实上在哪儿都一样)越久,就越清楚这个道理。不知道在哪一个角落里不知道有什么样的人恨你到死,用一个你完全不能想象的理由(比如这个例子)。那句玩笑话实际上一针见血“你又不是人民币……”

然而,这并不等于我们要牺牲原则。坚守自己相信的那些原则,哪怕这会得罪一些人——这是没办法的事情。相信我,只要那些原则是对的,总是会有人真正理解你。而且,除了乐观之外,“有原则”是听众最喜欢的特质之一。

(十八)把一切证据都准备好

只要开口说话,就有可能遭到质疑。

平日里跟朋友私下讲话的时候,往往可以通过信任解决疑惑。

A: “……”(说了个什么结论)\
B: “嗯?你确定是这样的?”\
A: “我昨天在某本书上看到的!”\
B: “哦……那本书呢?”\
A: “不会骗你的啦!明天带给你!”\
B: “好吧……”

可是,一旦你在讲台上,讲的过程中,抑或讲完之后,随时都可能会有人打断你,提出他的质疑。而当你尝试这回答这些质疑的时候,只要证据不在手边,就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哪怕你是对的,也没人相信你……或者至少不会所有人都相信你。

有一次讲课结束之后,有位学生上来问我说,“老师,您讲得不对!XX老师说了,However 这个单词不能放在句首!”

“However 不能放在句首”?我的脑子里闪过的念头是“这是哪门子狗屁规则?!”万幸的是,我随身带着笔记本电脑,打开牛津词典,随手就找到一个例句:

People tend to put on weight in middle age. However, gaining weight is
not inevitable.

人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会被错误念头占据了头脑,而后对很多显而易见的证据视而不见。其实,当初这位学生听到这么个规则的时候,只要查一下词典就没有后来的尴尬了。但,与我(讲者)来讲,这完全是不可预期的莫名其妙的质疑,幸亏有能够直观地证明给质疑者看的证据。

另外一次,我在台上讲到陈寅恪()先生,台下一位听众不屑地插嘴,说,“那个字读 què!”幸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听众,所以才从容相对:陈寅恪先生自己的英文签名用的都是“Yours
sincerely Tschen
Yinkoh”,所以,没道理把这个字读成què(见《陈寅恪集•书信集》中收录的一封写于 1940 年致牛津大学的亲笔英文信)。这些我不可能都记在脑子里,可是我在随身带的笔记本电脑上有笔记,所以可以随时调出来。

还有一次,我提到sloth这个动物,说“树懒这种动物……”,结果台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交头接耳,大致在说那个字应该读作“獭”()。甚至有些学生脸上竟然露出鄙夷的神色。于是,我就打开韦氏辞典,给他们看这两种动物(獭是另外一种动物,otter)的图片,告诉学生,这种动物为什么被取名为
sloth”,以及,把“sloth”翻译成“树獭”又是如何地不正确。到最后所有 5 分钟前曾经露出鄙夷神色的学生们满眼全是“原来如此啊!”的表情。

类似的例子太多了。讲者越是新手,越是没有名气的普通人,就会更多地遇到这种情况。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提前为各种质疑做出充分准备,并且把证据全部准备好。这样会避免很多无谓的尴尬,同时也会因此拥有心平气和的资本。


sloth 究竟应该翻译成什么?

这种动物的英文名称是“sloth”。“sloth”这个单词原本的意思是“懒惰”——圣经里提到的七宗罪之一。而这种动物之所以被取名为“sloth”,就是因为其行动异常迟缓。所以,在中文中把这种动物翻译成“树懒”(lǎn)是非常正确的。

而把“sloth”翻译成“树獭”,是完全没有根据的。“獭”与树懒根本不属同一科目,是与树懒完全没有关系的动物:

我很怀疑“树獭”()这种译法是这么来的:某个“稍有文化”的人,在某次遇到“树懒”这种译法时,自以为是地认为,既然是动物,怎么可以用树心旁呢?当然应该用犬字旁——所以就用了“獭”这个字。全然不顾 otter 其实和 sloth 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然而,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永远是多数,所以,“树獭”这种翻译竟然流传颇广。语言演化中有个很令人无奈的现象:长期的误用、或者广泛的误用,慢慢会竟然会被语言接受的(就好像“long
time no
see”已经在英文当中被普遍接受了一样)。所以,今天在少数的英汉字典中就同时给出两种译法:树懒,树獭。(请注意顺序;还好,到现在为止,我还没看到这种顺序的英汉词典:树獭,树懒。)

有一次在课堂上,我讲一篇 TOEFL 阅读文章,提到这个动物。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台下交头接耳,大致在说那个字应该读作“獭”()。甚至有些学生脸上竟然露出鄙夷的神色。于是,我就打开韦氏辞典,给他们看这两种动物的图片(以上两张图片就摘自韦氏辞典),告诉学生,这种动物为什么被取名为“sloth”,以及,把“sloth”翻译成“树獭”又是如何地不正确。到最后所有 5 分钟前曾经露出鄙夷神色的学生们满眼全是“原来如此啊!”的表情。

我能有这样的平和心情给学生讲这个字,实际上是有原因的。因为一两年前,课堂上曾经有学生因为我将陈寅恪先生的名字中的“恪”字读成()而不是(què)而与我争执。还好恰恰因为我随身带着电脑,可以给他看一篇关于这个“恪”字究竟应该怎么读的长文,才最终令那位同学心服口服。所以,我知道那些“脸上露出鄙夷神色”的学生,其实并不是故意冒犯我。只是,那一瞬间,他们不仅认为自己是对的,并且因为自以为是而体会着一种特殊的优越感。(当然,这种优越感是无知无聊又无意义的。)

后来的某一天,跟同事说起这事儿,听到一则轶闻。

几年前,新东方的某个老师,跟我一样,在课堂上提到 sloth 这个单词,说“这种动物呢,叫树懒。”

结果当然是与我一样面对一片鄙夷的神色。

跟我不一样的是,这个老师没有象我那样去查对过资料,于是那一瞬间慌了,自己也不知道应该读成什么才对;进而在面红耳赤中竟然失态,与学生发生了严重口角。

事后,多名学生到管理部门投诉该老师。罪状之一当然是:该老师素质太差,竟然连“獭”字都会读错!

最搞的是,管理部门的那人(或是那些人)竟然也认为“树懒”的翻译是不对的,应该读作“树獭”。私下对那位老师严厉批评;对外呢,竟然以为这是不可外扬之家丑,把这事儿压了下来。

听完这件事儿,竟然笑不出来(当然更不会“啼”)。

(2010 年 12 月 23 日补充)

昨天一个同事看过我的这篇文章后,与我讲,他听到的另外一个版本:

那位老师在课堂上特别指出,“sloth”这个词很多人把它错译成“树懒”,其实这个词应该是“树獭”

我说,“咦?也许……”

这位同事一脸坏笑:“也许,你听到的是第一次,我听到的是第二次……”

我喷。

《冰河世纪》在大陆播出时,某论坛上就曾经有人贴过这样的帖子:

CJ 版本的《冰河世纪 1》国语翻译的一个大 bug。。。。一个大 bug,树獭,应该发音是,国语配音里头发音成lǎn了。。。。这个玩笑开大呀。

(十九)制造效果的利器——契诃夫之枪

听说过“契诃夫之枪”么?

搜索中文“契诃夫之枪”,前几页基本上找不到相应的结果;而搜索英文“Chekhov’s
gun”,第一个就是 wikipedia 上对这个概念的解释。

Chekhov’s gun is the literary technique whereby an element is
introduced early in the story, but its significance does not become
clear until later on.

“契诃夫之枪”指的是一种文学技巧:在故事早期出现的某一元素,直至最后才显现出它的重要性。

这个技巧的名字来自于俄国大作家契诃夫说过的一句话:

Any object introduced in a story must be used later on, else it ought
not to feature in the first place.

在故事开头出现过的物品一定要在后来用到,否则,它压根就不应该出现。

比如,在一部影片的开头,镜头扫过墙上的一把收藏用的古董枪,到影片结束的时候,它应该发挥作用(比如,出其不意地用它干掉手持火箭筒的大坏蛋);否则,这杆枪压根就不应该出现在镜头中。

讲相声的人把这个叫“抖包袱”。不过,相声中,全部的目的只有一个,逗笑。而契诃夫之枪却不一定是为了逗笑,而是为了整体效果。

一场讲演跟一部电影、一部小说某种意义上没什么不同——因为它们都追求效果。

讲者应该绞尽脑汁为自己的讲座造一个“契诃夫之枪”。制造方法是“倒过来想”:

  • 什么内容会另听众跌破眼镜?(或捧腹大笑?或震撼?或……?)
  • 为了引出最后的结局,需要做哪些铺垫?
  • 我如何用“不起眼”的方式把这些线索讲出来?
  • 我又如何让听众不知不觉记得这些线索?

我自己在讲课的时候,常常费尽心机去设计,去运用这个技巧。听过我讲写作课的学生有过体会。刚开始他们听我讲“并列、递进、转折”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这个东西有多么重要(谁不觉得这是自己很小就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呢?),然而,随着课程的深入,他们惊讶地发现用这些之前看起来“无比简单的东西”,现在竟然可以造出那么惊人的效果……这一瞬间,“契诃夫之枪”奏效了。(效果有很多种,逗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尽管这是个人人都能使用的技巧,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量的实战,才可以运用自如。但,现在你毕竟知道了,于是就有了新的起点,新的境界。

(二十)制造效果的另外一个小技巧:重复

一般来说,人们讲话的时候,会有意避免重复——重复往往被认为啰唆。然而,恰当地使用重复(或者说“反复”)是制造效果的重要的技巧之一。

写在书^1^里,可能效果并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如果在一场讲座中,“相信我,你并不孤独”,这句话在重复三五次之后,就会开始出现戏剧性效果。

当我讲了什么事情,第一次证明“相信我,你不孤独”的时候,听众可能只是产生了所谓的共鸣,并且,请注意,只是部分听众(至于多少,永远无法确定)产生了共鸣。

相隔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在听众还没有意识到“相信我,你并不孤独”这句话有多重要,并且现在已经基本上不记得刚才听过这句话的时候,我又用一个什么别的事情再次证明“相信我,你并不孤独”,这时候,毫无疑问,1)
产生共鸣的人更多,2) 而上次已经共鸣过的听众,开始产生更多的认同,3)
少数人已经开始有“惊喜”的体会……

再过一段时间,又在一个在听众觉得“出其不意”的地方,我又一次证明了这句话“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的时候,这句话其实已经牢牢地根植在听众脑子里了……

之后再隔一段时间,如果我再讲了什么事情之后,说,“相信我……”,而后故意停顿,不说话,那么两三秒之内,听众就会反应过来,甚至开始“情不自禁”地帮我补全刚才的那个句子:“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到有听众自动帮你补全句子的那一瞬间,某种意义上,你已经“赢得”了听众。因为他们只能在认同并牢记这句话之后才可能做出这样的行为。

这就是重复的力量。

这种技巧,是那些讲故事高手常用的“伎俩”。有时,甚至一些完全与主题无关的元素都可以拿来重复,而后另听者产生挥之不去的印象。

一个比较经典的应用是动画片《冰河时代》。影片一开头,有一个松鼠,弄开一个裂缝……之后,整部影片里所讲述的故事和这松鼠竟然全无关系……影片结束的时候,那个松鼠又出现了,又弄出一个裂缝……很多观众热热闹闹地把整部电影看完,什么都没记住,只记住了那个松鼠……

设计这种重复的要点包括:

  • 元素要简洁明了(应用到讲演中要注意语言的韵律);
  • 有趣;
  • 每次重复都最好有哪怕那么一点点的新意,一点点的意外;
  • 重复之间要有足够且又不能过长的间隔;
  • 靠应用者自己接着琢磨,领悟。

^1^.
比如在我写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

(二十一)让语言生动起来并不难

很多人相信有“语言天赋”这回事儿。我相信那并不是天赋,只是多年的积累而已。然而,我自己像大多数人那样,并没有机会从小就有足够多的积累机会,乃至于结果上来看,“毫无天赋”。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说我们这些“没有语言天赋”的人就没希望了。

而且,学会使用生动的语言一点都不难。这事儿跟学会系鞋带差不多——只需要挣扎一小会儿,而后受用一辈子。

技巧很简单:“在关键的地方弃用形容词”。

比如,你想告诉听众“如果用这种搜索方式,那么返回的结果就会太多了……”这里有个形容词“多”,你完全可以弃用它,而后描述究竟有多多,多到什么地步,那么多的结果究竟是什么……

“如果你的搜索关键字太过含混,搜索引擎实际上就会失去作用。如果你搜索的是‘如何学英语’,那么 Google 在 0.29 秒之内就会返回 17,400,000 个结果。174 后面接着 5 个 0!对于这样的天文数字我们普通人往往毫无概念。那让我们换算一下:如果一页显示的是 10 个搜索结果,也就是说总计有 1,740,000 个搜索结果页面;就算你可以做到一目十行(在一秒钟之内看清十行的内容),就算载入网页的时间为零(网速那么快是我们的理想),那么你也需要 1,740,000/60,即,29,000 分钟,即,483 个小时,即,20 多天的时间才能读完这些搜索结果的标题……你觉得我们有足够的生命如此挥霍么?”

我个人是通过读英文书学会这个简单的技巧的。

有一本我格外喜欢的书,Mean Genes – From Sex to Money to Food: Taming
Our Primal
Instincts
。作者的语言格外生动,而他们主要使用的技巧就是这个——事实上,几乎所有国外的畅销书作者好像都擅长使用这个简单的技巧,好像他们都上过同样的培训班一样。

他们不说“男人每次射精,精子的数量很多……”,而是说,

A tablespoon of human semen contains enough sperm to fertilize every
woman in North America.
(一小勺的精液里含有的精子足够让每一个北美的女人都怀上孩子。)Page
143

他们不说“六合彩中头奖的概率太低了……”而是说,

A person is nine times more likely to die by falling out of bed.
(一个人从床上掉下来竟然被摔死了的概率都比这个高九倍。)Page 85

事实上,不见得一定是形容词可以被这样“改头换面”,每一项重要内容都值得如此“焕然一新”。我个人认为这个与“语言天赋”无关,或者说这是在用错误的概念描述错误的重点,跟中医用上火去解释喉咙痛的原因差不多。其实,这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而已。这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东西。

(二十二)新手最难掌握的重要技巧:停顿

很多事情是互为因果的。比如,新手很紧张,所以就语速不由自主地加快;与此同时,语速加快本身会导致讲者更紧张——因为保持语速很快本身就很难,因为语速快,意味着说信息密度要增加才不至于“废话连篇”;于是,语速越快越紧张,越紧张语速越快……

放慢语速,往往是给新手的最重要建议之一。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说“越慢越好”。而是,该慢的时候就要慢:比如需要听众仔细思考的时候,比如向听众介绍新的概念、理念的时候;而该快的时候就要快:比如介绍一些必要的但大多数听众都了解的信息之时……

然而,“该怎样就怎样”并没有那么容易实施,因为难度在于新手很多的时候难以分辩究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该怎么做。分辨哪些概念或者理念对听众来说是新鲜的还是熟知的,并没有那么容易,分辨哪些信息需要听众费心思考同样没那么容易。这些都需要实践、观察、揣摩。

不过,即便以上的建议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比起“学会停顿”来看,实在是简单极了。我见过无数“老手”经过许多年的实战都依然没有学会停顿,当然也因此从未体会过停顿的好处。

在讲座现场,有时你会见到这种场景:

明明已经有听众开始鼓掌了,可偏偏讲者并未停顿,自顾自地讲下去,那原本可能会很热烈的掌声,生生被讲者接下来的话给“压”了下去。

我从未遇到过讨厌听众掌声的讲者。甚至没遇到过声称讨厌掌声的讲者。某种意义上,为了发挥影响力,讲者需要掌声,甚至应该主动制造掌声。可为什么偏偏经常出现的情况恰恰相反,很多讲者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扼杀”掌声呢?

这是一场讲者自我心理素质的较量。很多的时候,讲者已经达到了那个爆发点,可是他并没有自信,所以才“不敢”停下来而已。当那个爆发点到来之时,讲者不妨停下来,不做任何动作,在心里默数“1、2、3、4、5、6、7……”。默数七秒钟的结果无非两种情况:有掌声,没有掌声。有掌声,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等掌声结束,没有掌声,就若无其事地讲下去。

对将台上的新手来说,七秒钟很长,长到像亲眼盯着种子开始发芽直至长成参天大树一样。然而,这只是感觉。听众的感觉并非如此,七秒钟是听众绝对可以忍受的停顿,甚至,大多数听众不会觉得七秒钟的停顿算做停顿。

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要去研究听众究竟会为了什么鼓掌?你讲什么样的话,以什么样的方式说出来,听众必然鼓掌?找这个爆发点的技巧,依然是可以习得的。

(二十三)最好的互动方式——让听众思考

很多人误以为“与听众互动”,就是与听众有问有答,“互通往来”。其实,那只是互动的形式之一,而且还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形式。

最好的互动方式是想尽一切办法让听众思考。

在沟通过程中,恰当使用类比,是最好的“激活听众思维”方法之一。

所谓的类比,就是我们为了说明并不完全了解的
X,去找一个听众全然了解的、但各个方面都与 X 非常类似的 A,借助 A
让听众通过对比深入了解 X。

比如,在之前讲到“让语言生动起来”的时候,有过这样一段话:

……事实上,不见得一定是形容词可以被这样“改头换面”,每一项重要内容都值得如此“焕然一新”。我个人认为这个与“语言天赋”无关,或者说这是在用错误的概念描述错误的重点,跟中医用上火去解释喉咙痛的原因差不多。其实,这只是一种思维方式而已。这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东西。

(事实上,我知道这样的说法会得罪一些人。如果想减少得罪人的可能性,我可能会重新措辞:“……跟有些人用上火去解释喉咙痛的原因差不多。”)

当讲者运用恰当的类比之时,听众所耗费的脑力是不一样的。听众坐在下面好像没发出什么动作,可是脑子却必须转动才能领会那个类比:他们会回忆
A 是什么样的,然后再拿它去比较
X,在比较之后发现惊人的相似之处之后还要反复品味……

如此这般,听众的思维被恰当地激活了。注意“恰当地”这个词。

事实上,很多讲者害怕听众“独立思考”。因为一旦激活了听众的思考能力,就可能引发各种各样所谓“不必要”的质疑。这原本是讲者自身的问题(谁让你说的话有漏洞了呢?),可是讲者在台上已经来不及补课,所以,大多数讲者最怕听众独立思考。(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老师在讲台上对独立思考能力绝口不提的重要原因——尽管他们自己并不见得能够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根源。)

而另外一方面,激活听众的思考能力也确实给讲者带来另外一些非源自于负面的挑战。比如,听众的思考被激活之后,并不见得一定会把那思考能力运用到当前所讨论的问题上。他们会“溜号”、“走神”、甚至“胡乱联想一气”——这些事实上都相当影响现场的效果。

不过,如若讲者使用类比激活听众的思维,并不断用类比去驱动听众的思维,那效果就很不一样:因为这时听众的思维很难脱离轨道。实践证明,类比是最好的令听众“注意力集中”的手段。类比也是最好的互动方式之一,因为本质上来看,类比是在“邀请听众思考”,并最终通过讲者所提供的精妙的类比,获得思维的快感。

好的类比往往得之不易。需要长时间思考、雕琢,才能达到惊人而有准确的效果。对于讲者来说,平日里不断创造、积累、雕琢精妙的类比,比收集笑话重要多了。

(二十四)向听众提问时要注意什么?

时不时的情况下,讲者需要问听众一些问题,希望得到一些回应。然而,新手在提问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冷场”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并不是因为听众不配合,而是因为新手问问题的方式有误,进而导致听众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最明显的错误,但却也相当常见的错误是把设问当作提问。所谓设问,就是不需要对方回答的问题。可是,经常有新手会把这些原本应该由自己回答的问题甩给听众,导致尴尬。假设在时间管理讲座中,我要是这样问:“大家知道我是如何管理时间的吗?”并且在提问之后竟然停顿下来等听众的回应,那我就是愚蠢的,现场一定很“冷”。因为这明显只能是设问,并且是没必要提出的设问。在我讲出答案之前,听众是没办法知道具体答案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听众原本就是来听这个的,我又何必设问呢?直接说就是了。

另外一个常见的重要错误是讲者误以为他们应该“难倒听众”——听众来到现场又不是参加考试。千万不要以为用一两个问题难倒一部分听众能够证明讲者自己的智商。就算讲者能够难倒所有的听众(这几乎做不到),而如若讲者以此为最终目的的话,得到的肯定不是自我证明而只能是听众的反感。就算讲者有时必须难住听众,那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讲者必须通过这种手段向听众证明点什么,提供个意外却又有效的解决方案,让听众习得过往并不知晓的道理。千万不能把手段当作目的。

还有一个常见的尴尬是讲者问了一个“三岁小孩都能回答”的问题,乃至于听众觉得回答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大多数时候,这是因为讲者自己水平低下造成的,讲者觉得是个很大的问题,听众却觉得这是常识——于是就造成了听众觉得讲者幼稚的效果。这没什么别的办法,只能通过自我成长弥补。

而最为普遍了的错误是,提问之时,没有把前提范围讲清楚,乃至于听众不知道该如何做答。很多的问题,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答案。比如,“你是喜欢在大公司工作呢?还是喜欢在小公司工作?”这种问题的答案其实只有一个:“看情况”。至于看什么情况,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情况……如果你问的是这样的问题,你叫听众如何做答呢?

更为尴尬的情况是,讲者提出了一个问题,却得一个自己之前从未想象过的答案。由于之前从未考虑过,在讲台上又没有足够的时间“深思熟虑”,于是,新手一不小心就会在这种情况下乱了阵脚,引发无穷的尴尬。

所以,讲者在准备提问的时候,一定要提前做好功课。

  • 我有必要问这个问题么?
  • 这个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正确答案?
  • 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
  • 为了能够让听众清楚地回答这个问题,我应该提前交代哪些前提,讲明白哪些范畴?
  • 针对这个问题,听众可能都有哪些反应?针对这些答案,我又应该如何回应?
  • 我是否把回答这个问题的所有可能性都想到了?
  • 有没有哪些答案是听众不可能想到的?
  • 那些听众想不到的答案究竟能够说明什么?

有时,这些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并不见得能够自己想清楚。可能需要先拿身边的朋友做做试验,收集各种各样的回应,而后再反复琢磨才行。

(二十五)证明他人错误≠证明自己正确

一般来说,所拥有的专业级知识量越少的听众,越听得进去“一面之辞”;而所谓的全面分析,往往只能使他们更加迷惑而已。在几乎所有的场合,这种听众的数量都可能超过 50%,甚至更多。只有那些拥有足够多专业级知识的人,才能在众多并不相容的立场里,依然可以保持自己的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断,最终尽量不受外界影响(包括讲者所说的话)地选择自己的立场。这种听众究竟有多少呢?“百里挑一”都很可能是乐观估计。

正是因为如此,在讲述那些有争议的话题之时,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个原则:

证明他人错误≠证明自己正确

——哪怕,在那些“非此即彼”的情况下,也尽量不要触犯这个原则。

在教科书里,我们经常看到作者在讲解一个正确观点之前,总结过往的若干种错误观点,并逐一指出那些过往观点的谬误之处。于是很多讲者不由自主地认为“先指出别人的错误”是“天经地义的说理方式之一”……

然而,有一些要点需要注意。首先,既然是“教科书”,它就已经占据了权威的地位(使得它不那么容易遭到质疑);其次,教科书里所批判的所谓的错误,往往是“按照现在的标准必然是错的”;最后,读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办法“当面质疑”作者的。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在台上不大可能拥有“教科书”一般的权威地位。另外,所谓的争议不大可能已经有了确定的是非判断——如若有的话,那就不再是争议了。

作为讲者,站在台上,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是在对一群人说话。这群人不一定与你存在共识,无论在哪一个层面上都可能有非常大的分歧。有时,被你认为“毫无疑问地是既定事实”的那些东西,在他人眼里还真的不一定。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

我敢打赌如若你在一个超过一百人的场合里猛烈抨击血型、星座等等你认为纯属扯淡的观点的话,一定会有人“愤而离场”。这些还不算是大火药桶。要是你大讲特讲“食疗很无聊”,那么一定有人站起来与你争辩。要是你胆敢抨击中医的话……事实上,有些时候那些争议的杀伤力会让你格外惊讶。比如,五笔这个话题,在我触碰它之前,从未想过竟然会有这么强烈的“反馈”。

我并不是说“为了讲演效果,有时不应该讲真话”。“证明他人错误≠证明自己正确”的意思是说,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还不如把时间精力放在“证明自己正确”上,而不是放在“证明他人错误”上。

我自己做过无数次实验。我认为“听写是最愚蠢的练习听力的方法”,我认为“应该通过跟读/朗读提高听力”。起码有以下三种方式向听众表达我的观点:

  • 先证明“为什么听写是最愚蠢的练习听力的方法”,再讲解“为什么应该通过跟读/朗读提高听力”;
  • 先讲清楚“为什么应该通过跟读/朗读提高听力”,而后再证明“为什么听写是最愚蠢的练习听力的方法”;
  • 只讲“为什么应该通过跟读/朗读提高听力”;

(当然,我没必要只证明“为什么听写是最愚蠢的练习听力的方法”。)

尽管我没办法像美国大学里的那些心理学家们那样设计精确的实验环境,但我可以用个粗糙但确实能够说明一些问题的方式:

每次讲过之后,都要求在场的学生向我连续三周发送 email,汇报他们在此期间的学习记录——当然,我无法下达强制的命令。所以,无论如何,都不大可能有半数以上的学生真的按我的要求给我发 email 汇报。而那些发 email 的学生之中也有很多并不会真的连续发三周——但是,无论如何,总是有人给我发 email。

我想你应该能猜到大致的结果:

  • 当我使用第一种方式的时候,(平均)有 10%左右的学生给我发 email 汇报;
  • 当我使用第二种方式的时候,差不多有 15%左右的学生给我发 email 汇报;
  • 当我使用第三种方式的时候,竟然有 25%左右的学生给我发 email 汇报!

尽管暂时无法证明,但我个人很怀疑当我“证明为什么听写是最愚蠢的练习听力的方法”之后(哪怕事实上我确实证明得完美无缺),有些人可能仅仅因为来源莫名其妙的“逆反心理”而去“试试听写到底行不行?”(这种貌似不可思议的心理实际上非常普遍。烂片《英雄》上映之后,很多人花钱冲进电影院的理由就是“我就想看看它到底有多烂?”)

所以,在讲者时间有限,听众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专注于“证明自己正确”而不是“证明他人错误”,是个相当实用的准则。

(二十六)为了学会讲,要先学会听

正如很多人不会写的根源在于他们根本就没学会读一样,很多人不会说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从来都没真正学会听。

尽管很难接受,事实是:大多数人听力极差——正如大多数人的阅读能力不及格一样。

想象一下这个很简单的场景:

你和你的朋友在通话。电话里,你听到他说“这信号真……”,尽管断断续续,你还是听出来这四个字,而之后就是兹兹的杂音,而后电话就断了。尽管你没听到这四个字之后的话语,但你依然可以“猜得出”你朋友说的应该是“(这信号真)差!”,或者“(这信号真)是太差了!”

这是我们作为人类所拥有的天生的能力:“模式识别”。我们会迅速地根据当时的一些情况(不见得一定是从语言中)提取一些重要线索,而后迅速地锁定必要的模式,用以排除一些必然不相关的可能性。比如,既然是在电话里听到这句话,那么,只能是“差”(你能想像你给你的朋友打电话,沾沾自喜地说“这信号真好!”而后断线么?)。

然而,也恰恰是这种能力使得我们常常过分迅速地化解输入的信息:过分的意思是说,有时我们会不小心使用错误的模式去解析输入的信息,最终获得错误的结果——所谓的“误解”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形成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很多人相互争吵之时,有些人总是插嘴,或者打断对方的话语——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人“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信息(他们过分迅速地用自己已有的模式解析了输入的信息,获得了也许正确但也许有同样的可能性是错误的结论),于是,对“耗费更多时间精力获取其它不必要的信息”实在是缺乏哪怕多一点点的耐心。

现在,再想象一下相反的场景:

你和你的朋友在通话。电话里,你对他说“这信号真……”,而后在这四个字之后再也不说什么了——而后静等电话断掉。

好像你不大可能如此吧?事实上,也没有人会如此。

这就是真相:在输入的时候,我们往往依赖“模糊输入”(因为我们有模式识别能力),但是,在输出的时候,我们则必须“精确输出”(却不能因听众有模式识别能力而简化我们的输出)。

很多新手没想清楚这个道理。于是,他们所讲实际上太“精简”了——尽管他们自己却误以为自己已经讲得足够清楚、足够细致、足够……而与此同时,听众并不会意识到讲者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会“一如既往”地依赖他们的模式识别能力进行所谓的“模糊处理”。

所以,从效果上来看,打个比方,讲者本来应该提供给听众一副彩色的画面,结果由于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个道理而实际上向听众展示的是一副缺乏色彩加工的黑白素描,而听众看到的却只不过是一张凌乱的黑白草图而已。

很多的时候,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被忽略。很少有讲解“如何写作”的书里详细阐述“如何阅读”,也很少见讲解“如何讲话”的书里详细阐述“如何倾听”。可是,没有有效的输入,怎么可能有有效的输出呢?^1^

不妨观察一下吧。正如那些优秀的作者肯定是优秀的读者一样,那些优秀的讲者肯定也是优秀的听众。优秀的作者肯定有一系列属于自己的方法去获取有效信息,进而用到自己的创作之中,而优秀的讲者也一样,他们一定早已掌握听的技巧,并且谙熟其中的奥妙,乃至于他们不仅自己可以通过高超的倾听技巧捕捉重要信息,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技巧及其领悟向听众有效地传递信息。

^1^. 计算机编程领域中有个著名的术语,叫“Garbage in, Garbage
out.
”某种程度上,我们的大脑和电脑一样,进来的全是垃圾,出去的只能是垃圾——显然,就算处理能力很强,也不是所有的废物都可以重新利用的。从来没见过哪一本写作书籍或者演讲书籍里提到计算机这个“八杆子打不着”的领域里实际上有一个如此精妙且有用的信条。

(二十七)慎用名言警句(或其它陈词滥调)

新手喜欢使用名言警句为自己的讲话增色,殊不知,那不过是所谓的“拉大旗作虎皮”,或者“画蛇添足”而已。因为如果你的观点已经有了足够的支持,没有那些名言警句也依然是正确而又雄辩的,如果你的观点本身站不住脚,用再多的名言警句支持都是白费气力。而如若你的观点本来就是对的,那么,用名言警句作为支持,本身就是画蛇添足。

作为听众,最讨厌的是那些在台上“拉大旗作虎皮”的人,因为“拉大旗作虎皮”本身就是心虚、底气不足的表现。可有些新手却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在“引经据典”,以为自己这么做会使自己的讲演大放异彩。

事实上,这并不是在说“不要使用名言警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高明的讲者在也在讲话中运用名言警句获得效果。只不过很多人没注意到,那些高明的讲者从不“用某个名言警句证明自己的观点”,而是“用某个事例(包括自己的经验)证明某个名言警句的正确性”。

这是很不一样的。“用名言警句证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仅用一两个名言警句证明自己的观点”)之时,听众听到的实际上并不是讲者的声音,而是那些名言警句原作者的声音,是那些听众无比熟悉,无需再让讲者重复一遍的声音。

再仔细注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高明的讲者在“用某个事例(包括自己的经验)证明某个名言警句的正确性”的时候,整个谈话的重心其实也不会在那个名言警句上。他们往往只不过是从某一侧面证明或提及某个名言警句而已。并且,他们往往会把那些名言警句的意义延伸开来,引出一些新意才善罢甘休。

俗语、成语、名言警句这类东西,生搬硬套过来,效果往往并不好。倒是有个技巧去处理这些大家“耳能熟详”的话语──反其道而用之。钱钟书先生就擅长这么做。他说的一句可以作为这种技巧的范例的说法是:

“狐狸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像它酸,也很可能想像它是分外地甜。”这是个小伎俩,但往往有大用处。

(二十八)只不过是换一种说法而已

人们都讨厌“陈词滥调”。但是,有很多的时候,那些陈词滥调所讲述的却是非常实用的道理,要不然怎么会“陈”呢?因为一直以来人们就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都遇到过同样的问题。“辞”本身没问题。只不过那些道理被太多没有创造力的人重复,被太多没有深入思考的人将其过分简单化,全都一个“调”,最终,它们“滥”了。

所谓的文字高手,最擅长的可能就是把同样的意思用新的方式说出来。姚若龙就是这样的高手。情话早已被地球上的人说了亿万兆遍,“我爱你,你爱我吗?你不爱我我也爱你……”就算无聊,情话却不可能不说。偏偏姚若龙先生能这么说: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看着容易,做着难。这往往需要绞尽脑汁。

假设我希望向学生传递一个重要的道理:“你们要多背文章”。因为

英文记忆力的强弱,几乎影响整个托福考试每个部分的成绩。听力考试中已经不用再多说;口语考试、作文考试中都有“综合测试”题目,英文记忆力差的话,记都记不住又如何完整复述呢?而复述完整,是所有综合测试——不管是在口语部分还是在作文部分——中的最根本评分要求。在阅读考试中也是如此。很多学生的根本问题并不是所谓的“阅读速度太慢”,而是,“读完了却记不住”,做题的时候又“回去找找不到”,甚至“找着找着竟然忘了应该找什么!”……那些英文记忆力强的学生,在考场上不仅做题做得对,并且做得轻松,因为很多的时候,他们看到一些错误选项之后根本无需回到文章中验证——他们记得清清楚楚,这个选项所说的内容明明与文章相反么,怎么可能选它呢!

可问题在于,“要多背”这三个字,早已被无数的老师前仆后继地讲过,均以失败告终;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学英语这么多年之后,问起“你有没有大段大段地背诵过英文的文章?”的时候通常情况下得到的老实的答案是:“……没有,一篇、一段都没有……”呢?

所以,我再重复一遍“同学们,一定要多背啊!切记!切记!”几乎肯定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那怎么办?

我觉得吧,作为一个正常人,起码应该有 1K 的内存。就算 CPU 再好,内存不够的话就很容易死机。你智商再高,却记忆力低下,就什么都干不了,只能发呆。1K 的内存配置实在是最基本的要求。1K 是 1024 字节,能够存储 1024 个英文字符。平均每个单词 8 个字母的话,能存储 128 个单词;平均每句话 12 个单词的话,算上标点符号,大约能存储 10 句话……一个段落的容量大抵上也就如此。你们想想吧,我这个要求算不算高?就你那个所谓的“智能”手机,千八块钱的东西而已,已经有 1G、2G 甚至更多的存储容量……你自己整天对自己说,“我是无价的!”,却连 1K 的内存都没有,这有点过份了吧?

嬉笑之间,我已经把重要的道理植入听众的脑海,且从未遇到抵触心理。

(二十九)记录听众的反应

当你在讲话的时候,如果你不尽力,听众就不见得能够做到自动与你感同身受。而当你讲某些话,或做某些事的时候,听众的反应常常(这个概率可能非常高)超乎你的想象。

你以为听众会笑的时候,他们可能毫无反应,然而,他们可能会在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地方爆笑。你以为听众会感受到强烈共鸣之时,他们可能表现出来的却是迷惑;在某一场合曾经给你带来雷鸣般的掌声的话语,在另外一个场合很可能给你来的却是鸦雀无声……

印象中有一次我在台上为刚刚讲过的一个故事顺嘴加上了个评语(事实上,这句话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成熟的男人懂得如何让别人舒服。”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句话引来的先是爆笑,而后竟然还有热烈地掌声。台上的我暗暗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大概是因为这句话被理解为一个聪明的双关。事后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又仔细从各个角度体会了一下这个句子的各种可能的意味,然后把这句话变成了几乎可以随时用来获得听众“会心一笑”的东西。

在讲演结束之后,如若有听众愿意与你交流,那是难得的机会。(有些人不懂这种机会的珍贵,往往误以为听众是在误解他,于是而把之后的交流变成了争辩。)记住,听众的所有提问,都是你刚才说过的话所引发的。讲者如若对这一点心知肚明,那么之后的心平气和才可能是自然而然的。

用一切可能帮助自己的辅助手段记录听众的提问和反应。他们的提问是对你刚刚在台上所讲的反应,他们听过你的进一步回答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时,纸笔可能足够,有时可能需要有录音笔才够。有了智能手机之后,经过朋友的推荐,我开始频繁使用 evernote 作为随身携带的记录工具,非常方便。

古人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从某个层面上说明了偶然和意外的价值。对每个人来说,“意外收获”其实随时都可能出现。只是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以为那是自己不能左右的事情。事实上,有另外一些人,通过不断强化自己所谓“留心”的能力,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意外和偶然可能带来的价值。

另外一个更有用的实践是平时观察一切人对一切话语的反应,无论那话是不是你说的。时间久了,观察的多了,你就有能力观察得更加仔细,有能力捕捉到各式各样别人可能体察不到的微妙而又细微的反应。尽管他们不是你的听众,但,将来的某一天,坐在台下的听众,就是由拥有同样特征的人组成的,他们会给出你同样的反应。

在台上最具魔力的事情就是,在你说了些什么之后,仔细而又清楚地逐一应对听众对其可能产生的各种反应,无一遗漏,连那些听起来最不可能但又合情合理的反应都提及到。这不仅会使听众折服于你的“缜密而又全面思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之中的相当一部分会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闪过“他怎么知道我这么想!”有什么比遇到知己更令人愉悦的呢?

(三十)要说清楚“是什么”更要说清楚“不是什么”

作为讲者,不仅要说清楚你想说的究竟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你所说的根本就不是什么。不仅要把正面说清楚,还要花费(甚至可能更多的)气力把反面也讲清楚。

这是当众讲话与私下单独讲话最不一样的地方之一:听众不见得按照我们的思路想事儿,所以,我们的一些话很可能在他们那里引发我们之前全然想不到的结论。

比如,我主张学生要多背一些东西。而后就会遇到学生向我表示:“听了你的话,我豁然开朗!我决定,从今天开始背作文!”

如果你像我一样是作文老师,听了这话恨不得当场死过去。你会像我一样哀怨:“我什么时候让你背作文了么?!”

我让学生“多背”(大量原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迅速提高英文记忆力。而现在这位学生所说的“背作文”,他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应付作文考试。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背出来的,参加作文考试生搬硬套别人的文字会因被判雷同,进而可能会得不到有效成绩……“背作文”可能会引发这种很严重的后果。

“为了提高记忆力而多背些文字材料”和“为了应付作文考试而去背范文”就算多少有点类似,但绝对不可能是同一件事情。但,相信我,分不清这二者之间区别的听众大有人在。

讲者的经验就是这样从正反两个方面积累,反过来,正反两个方面也都会刺激讲者更多的思考和观察。久而久之,习惯养成,积累越来越多,思考和观察的机会会因为能力的增加而越来越多。

(三十一)主角与配角

站在台上,你所讲的话题就是整场讲演的“主角”——对,主角不是你,你是“制片”。继续套用影视术语做类比的话,聪明的你,一定要为你的主角设计配角。配角很重要,它往往跟主角一样重要。

新手不懂这个道理,往往只有一个主角,让它唱独角戏(当然,更为常见的情况是讲者不做制片,而误以为主角是自己而不是自己所正在讲述的话题)。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些优秀的讲者在台上就好像在奏乐,除了主旋律之外,一定有精美的配乐。他们不会只讲一件事,而是同时讲两件事,只不过,主次分明而已。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呢?专注于主要话题不是更好么?

长期以来,教育工作者(职业讲者)为此痛苦无比:他们在课堂上兢兢业业,可是大多数学生却只把他们的字字箴言当作屁都不如的东西处理。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越与思考相关,这种情况越为普遍;教师的热忱越高,往往越适得其反。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老师的主角没有配角。独角戏往往枯燥。不吸引人。因此毫无效果。

与直觉相反,同时讲两件事情,往往比只讲一件事情更有效,更容易。

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体验:如果有人当面夸你,小时候你会开心得不得了,可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你更可能已经学会去怀疑和揣摩夸你的人究竟“瓶子里装着什么酒?”然而,你路过某间办公室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向另外一个人夸你,那你很可能对那夸奖深信不疑,并且对夸你的人产生无条件的好感。

很多的时候,人们讨厌被说服,因为那往往意味着说自己过去是无知的、或者是错误的。随着年纪的增加,人们甚至开始讨厌那些说服的尝试,一方面是因为成见已经形成,它只想被认同,而不是修正,另外一方面是长期的实践说明大多数“说服”都有背后原本不可见,甚至是“不可告人”的目的。

当讲者同时讲两件事情的时候,一主一副。主角在前,配角在后。甚至,配角可能只不过是若隐若现。不过,有趣的是,往往主角并不起作用(至少没有像想象得那样其作用),可是配角却像是有魔法一样影响了听众(甚至会超乎讲者的意料)。

事实上,这样做,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为容易。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的人物比课堂上的老师更具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之时,他们潜意识里在抵御教师所讲;当观众坐在银幕前的时候,他们关注的是“享受故事情节”,潜意识里没有任何抵触情绪,不知不觉接受了很多故事细节中强调的价值观或者其他的什么道理。于是,这些观众不仅夸奖那情节的精彩,还直言不讳地承认看过之后有很多“感悟”。

不同的方式,使得受众处于两个极端:抵触和接受,被动和主动。

(三十二)小心被辅助工具绑架

PowerPoint(Windows),抑或 Keynote(Mac),都只是辅助工具。它应该为讲者和讲者所讲述的话题服务。然而,很多的时候,很多讲者一不小心就会被这些辅助工具所绑架。

即便是辅助工具,也是需要学习和磨练才能够熟练使用的。很多人好像并不知道学习成本的存在,更不知道那成本的高昂,总是以为随便鼓捣一下就足够了——很傻很天真。

被辅助工具绑架走的,最多的就是时间。哪怕是模板,原本都需要日常积累。可是很多人不懂得积累的重要,总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想起来到网上去找。如此一来,能够找到满意模板的概率本来就低,再加上急于求成的心态造成的些许挑剔,就基本上不可能达成满意的效果;可又必须马上完成,于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总是留下拼凑的痕迹。

PowerPoint 或 Keynote 的另外最重要的局限是它们会使得讲者只能按照某个事先安排的路线完成讲话。如果讲者想要完成的是以“告知”为主要目的的内容,那还无所谓,可是如若讲者想要完成的是以“说服”为主要目的的内容,那么,很难保证在整个讲话过程中不出现各式各样的意外,最终,这些辅助工具不仅帮不上什么忙,反倒可能成为羁绊。

总体上来看,对这些辅助工具太过依赖是危险的。因为意外总是会发生。比如,几乎每个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尽管你不一定是讲者,但作为听众也遇见过):到了现场之后才发现投影仪出了问题……更可怕的是,开讲之后没多久,投影仪坏了……

还有一个常常被忽视,却实际上破坏力很大的问题——这些辅助工具往往会因使用不当而毁掉整个讲话。比如,很多的时候,现场的效果取决于听众的感受。而听众的感受取决于讲者如何左右听众的“意外”感受。讲故事和拍电影没什么区别,总是要为受众提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喜悦。然而,很多使用 PowerPoint 或者 Keynote 的人对此完全忽视。他们把自己要讲的内容,用大纲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这即意味着听众在讲者还没有讲到某个话题之前已经大抵上猜到将会听到什么,如果听众最终发现讲者所讲确实如自己当初所想象,那么,听众大抵上的反应只能是“索然无味”。所以,这些辅助工具有时不但起不到想象中的作用,反倒成为台下听众走神、溜号、失去兴趣的依据。

原本,所有的工具都是伟大的发明。但,这并不保证它们能够发挥伟大的作用。关键还在于使用工具的人。人有多强大,工具才有多强大。不要迷信工具,不要以为工具会改变你自己,更不要以为工具会提升你自己。善用工具,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需要学习,需要磨练……总而言之,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才可能有所收获。

另外,如果你必须使用这些视觉辅助工具,那么出门前一定要注意,因为它注定会出麻烦。

在讲演之前,要做很多的检查工作:

  • 现场的显示设备是否可以良好运转?
  • 你的笔记本电脑是否与现场的显示设备兼容?(Mac 用户可能要带转接头……)
  • 你确定你自己知道如何外接另一个显示器,并调整好分辨率、颜色等等么?
  • 如果你使用 U 盘携带你的文件,那你应该确定你的 U 盘没有问题,别到了现场才发现拷贝不出来……如果可能,应该找一个网盘保存文件,万一 U 盘除了问题,还可以现场下载……
  • 确定你存进 U 盘、或者上传到网盘的文件真的是最终版,而非之前的某个半成品……
  • 你的笔记本是否有足够的电量?确定你携带了笔记本电源(经常有人到了现场才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池没电了,可是“竟然”也没有带电源线……)
  • 你确定你的遥控设备电池没问题么?

莫非定律说,“如果一件事情可能出错,那么它必然出错……”另外一个倒霉定律说,“蛋糕掉在地毯上的时候,抹黄油的那一面冲下的比率与地毯的价格成正比……”,相信我,如果你不像一个偏执狂一样靠列表检查以上的每一项(这其实是保命的好习惯),那你就注定在某个重大场合焦头烂额。

(三十三)使用视觉辅助工具的第一原则:简单

Powerpoint 和 Keynote 这类视觉辅助工具,如若能够恰当使用的话,就会成为讲者的“杀手锏”。当然,如若使用不当的话,就会成为“自己的绊脚石”

普通人也许没有太多的电脑知识,也不擅长图像设计,那些绚丽的效果,并不是非专业人士随便鼓捣几下就可以的。乔布斯的 Keynote 很眩(即便看似简单),可那不是他自己设计出来的,而是由一个专业团队(slide:ology
workshop
,由 Nancy Duarte 领衔)制作的。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最简单最有效,最值的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简单

一切从简。亮丽的背景图片、眩目的动画效果、精致的字体……这些,有固然好,没有也并不影响实际效果——尽管看起来总是有更好一些。事实上,听众最关心的依然是内容。这跟电影一样,无论特技有多眩,故事很烂的话,一切都是白搭。不用任何特级,也一样可以拍出好电影。

简单并不意味着“难看”。对于一个没有学过太多设计的人来说,做到“不难看”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保持简单。不要动用三个以上的元素。颜色如此,字体如此,动画效果如此。反正,要是把元素控制在三个以内,无论如何都不会太难看,甚至会往往因此被称为“简约的风格”。

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也都应该保持简单。

然而,还可以更简单。我们都知道7 是普通人的即时短期记忆的极限。而针对大多数听众的普遍情况,一般来说元素数量由 3 个构成最好(2 个太少),5 个最多(5 个以上就可能出现部分听众无法记忆的情况)。我们总是可以通过归类、归纳、或换一种归类、归纳方法使元素总量减少到 3~5 个。

3 Questions to Knowing Your Audience

  • What’s the problem?
  • What’s the solution?
  • How can I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solution?

事实上,台下的听众看到满满一整屏的文字,会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放到屏幕上,而忽略讲者正在说的话——这种状态是讲者最不希望出现的。在为听众留下足够“内存”去处理讲者所说的话之外,保持简单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为讲者留下足够的讲解空间。

(三十四)控制自己的讲话范围

大概每个人都羡慕那些能够在台上“旁征博引”的人。可是,作为新手,在台上讲话时必须小心自己的话题所涉及的范围。

掌控一个话题,需要很多的时间经历积累才行,而不是靠小聪明摆弄几下就可以搞定的。哪怕一个很小的话题,都有无数讲者可能实现无法想到的质疑,有些是问题、有些是陷阱,这些需要长时间的思考、观察、积累、反刍才可以全面了解。

比如,你在台上讲到“人应该顾及他人的感受”——这原本是无论是谁都可以理解、接受的观点。可是你在举过若干个例子之后,顺带提及“燃放鞭炮就是一种典型的毫不在意他人感受的行为”。在你看来,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并且,你实际上并没有把你的根本想法完全说出来——你实际上恨不得“禁止私人燃放烟花爆竹”。

但是,即便你只是淡淡地提了一句“燃放鞭炮就是一种典型的毫不在意他人感受的行为”也可能招来很多你全然意想不到的反馈(当然更多是“反对”)。我曾经写过一篇“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仔细阅读一下那篇文章,尤其应该认真阅读每一条留言(很多很多)。

不要以为平日里你可以把身边的朋友说得哑口无言,就意味着说你不可能被驳倒。每个人身边都没有几个善于表达的人,更不用提善于思考的人。在你的生活范围里能够掌控某个话题(当然这更可能仅仅是幻觉),并不意味着说你能够在更大的范围里同样做到——站在台上的你将面对几倍甚至几十倍于你生活范围所能涉及到的人。他们可能来自你不可事先完全预测的阶层、他们的年龄层次不同,他们之间的知识范围差异也可能无穷大……他们中不知道谁随时都可能发出令你措手不及的质疑。

而另外一些时候,尽管你的观点和结论是对的,但由于听众发出的质疑实在是超乎你的想象,打你个措手不及,导致的结果就是极度的尴尬。很多人在未遇到尴尬之前,坚信自己不会遇到尴尬,直到那个尴尬出现,并且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才肯罢休。

常言道,言多必失。这话的意思并不仅仅是“话说多了,必然会出错”。更可能的解释是“当你说的话被很多很多人听到之时,你的话必然招致各种各样的误解,你的话听到的人越多,招来的误解就越多;你甚至会因此得罪人;你的话听到的人越多,你得罪的人也越多……”。

很有可能你会在全然无意的情况下招致误解甚至仇恨。昨天,就发生了一个“新鲜而又经典的例子”。我在推特上发了一条感慨

用 mac 半年了,从来不需要“重装系统”……这对从 windows 转过来的用户来说是多大的解脱啊!

发过之后,就去看书去了,两个小时之后回来,发现招来的几乎全部是反对声音——其中不乏“傻逼”,“你丫就装吧”之类的话。

我愣了一下,重新审视了一下自己发过的 tweet,才发现我少写了“我这个”三个字,原本我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用 mac 半年了,从来不需要“重装系统”……这对我这个从 windows 转过来的用户来说是多大的解脱啊!

想想就明白了,在 Twitter 上我有将近两万个 Follower,一句话说出去,瞬间就可能被这其中的至少十分之一(相当于两千人)看到,一共二十多条反对的回复其实一点都不多(千分之一至百分之一的比例而已)。然而,这些声音是确定存在的。

当然,作为讲者,能听到这种声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幸福的,哪怕是污言秽语。那些出口不逊的人,伤不着讲者,但是,却可以刺激冷静的讲者去考虑很多问题:什么样的话题更可能会招致这类反应?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应?我是不是哪里说错了?或者我是不是可以改变一下说法,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他们的质疑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我又应该如何回应?如果他们的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又应该如何修正?

(三十五)日常谈话是最好的练习机会

表面上看,当众讲话与私下的日常谈话好像有着天壤之别,可事实上,对每一个人(尤其是并没有太多机会在台上讲话的普通人)来说,日常谈话是最好的练习机会。

就算平日里朋友之间闲聊,也会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善于表达,更善于把故事(或段子)讲得格外精彩,更善于说服他人,更善于选择恰当的方式说服他人。

每个人身边都至少有一个人“特别会讲故事”。请仔细观察他们。

他们善于把握故事的精髓。他们知道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他们知道什么该先讲,什么该后讲;他们知道什么时候应该做好哪些铺垫,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把包袱抖开……

在说理的时候,他们会应用同样的原理。提前想明白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不重要的可能需要略去;他们知道听者为了理解某一特定的概念或者道理,需要先了解什么,以此来确定自己讲话的顺序,他们知道听者可能接受什么可能反对什么,而后按照恰当的方式达成说服效果……

他们好像知道一切……当然,以后他们会知道得越来越多……

不要以为这是天生的;更合理的解释是,基于种种原因,他们很早就注意到沟通能力的重要,于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有过很久很久的“实战、总结、进步”的过程。毫无疑问,沟通能力几乎全部靠后天习得。

在任何一个群体中,对这种人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羡慕与自卑——当然,大多数人要么自卑,要么二者皆有。只有少数人对他们抱有单纯而有健康的羡慕。于是,面对这种人的存在,大多数人选择放弃——基于自卑态度的行为。放弃的理由往往听起来铿锵有力无可辩驳:“我没有天份”。

而只有一小部分人(我很怀疑不会超过 10%)知道这种人的存在实际上是难得而又珍贵的学习机会,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揣摩,反复练习,最终也能习得本质上相同的能力(因性格不同最终风格肯定有所不同)。

这是事实:与普遍认为的相反,优秀的人往往更可能使身边的人放弃。只有很少的人会把那些极端优秀的人当作学习的榜样。当然,如果身边没有优秀的人,那就是生活在“悲惨世界”之中。所以,无论如何,有总比没有好。

不要把方向搞错。不是“平日里像在台上讲话一样说话”,而是“在台上像平日里说话一样讲话”。如果搞错了方向,人会显得特别做作,并且毫无练习效果,最终在台上也会像一个小丑。

(三十六)废话!废话?

新手往往误以为很多话“没必要说”,因为觉得那是“人尽皆知的废话”。与此同时,当讲者把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透彻地讲清楚之时,听众之中有一部分为认为讲者“废话太多”——因为很多事情作为听众的他们认为“没必要说,因为谁都知道”。

我们在讲话的时候,一定要传递有根据的结论。结论是否可以被接受,要看根据是否合理、充分,这好像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判断根据是否合理、充分,很大程度上依赖听者的信息和知识的储备,甚至他们的情绪控制能力和理性思考潜力。

平日里与朋友交流的时候,由于双方相互熟悉,所以,有很多实际上非常必要的根据事实上被省略掉——因为知道对方已经知道,所以没必要再重新讲述一遍,无论对谁来说,时间精力都是有限而又宝贵的。甚至,平日里交谈,我们往往只说结论,至于根据么,只需要一个“你懂的”表情就可以了……

然而,在台上讲话,台下的听众有很多人,我们没办法一一了解每一个听众的信息量和知识储备,以及他们各自的情绪控制能力,以及他们的理性思考潜力。所以,如若假定听众什么都知道,哪怕只说一句话那都是废话;如若假定听众什么都不知道,尽管理应是最安全的,但是肯定会被绝大多数人认为你讲了太多的废话……

有位学生这样评价我的课:

“最好能找到李笑来的讲义,他的作文讲的确实不错,虽然废话比较多,人也比较傲,脸长得也像茄子,但是他的课确实能让你的作文水平突飞猛进。”

她认为我讲课“废话”比较多,为什么呢?因为有些(显然,她认为“很多”)内容对她来说,是“已知”的——她希望我不必要讲,而她不必听,浪费时间。可问题在于,我做为讲者,没办法清楚地知道她那个已知未知、必要不必要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台下不止她一个人(我甚至不知道她坐在哪里,就算我能够把听众大致划分为几个群体,也没办法确定她属于哪一个群体)。而关键又在于,我要把结论传递给每一个人,于是就要把每一个人(或者所属的群体)必须知道的、能够理解的根据清楚地讲出来……

所以,总是有“废话”,必要而又必须的废话。(后来我离开新东方的时候,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所面临的尴尬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就把那写“废话”重新整理,集结成册,书名叫《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有经验的讲者在台上总是从若干个角度阐述同一个问题的原因,也是那写作者为什么在书里总是要举若干个例子证明同一道理的原因。在日常谈话中,我们没必要这样,但是在当众讲话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地传递那些有根据的结论,就只好多少冒一些“可能被认为在讲废话”的风险。

(三十七)成为能说那话的人

也许你早就注意到那个极为常见却又几乎总是被忽略的现象了:明明是同样的话,你说出来就不像那回事儿。

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有所归属的。“赶紧睡觉!”通常只有父母对不太听话的小孩子说。“好好干!”一般是长辈或领导说给新人听的。如果你不是同性恋,那么听到同性对你说肉麻的话,在你确定他们确实是开玩笑之前,你一定会多少有点不舒服,甚至毛骨悚然^1^
……

在更为细微的地方这种归属造成的扭曲敢更为严重。比如,你如果不是班里学习最好的那个,那么你大讲特讲学习方法,很多人会不屑于听你说话。再比如,如果你不是公认最冷静最善于思考的那个,那么你把想法说出来很可能就算是对的也会被低估。

一般来说,你可能获得的建议是这样的: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建议的意思是,你要根据你的情况选择你能说的话、该说的话,你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然而,更为有效的建议尽管看起来与上面的建议差不多,却实际上有着天壤之别: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那话的人。这个建议更有效,因为它相比前者更为主动,更为长远。没有人从一开始就拥有一切,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东西都靠努力去争取才能获得。

很小的时候,我父亲教我,一定要想办法时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的话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当时并不懂这其中的道理,都过了三十多岁才知道一直按他所说去做所带来的巨大好处。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并且,这些人还会相互沟通,互通有无,于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有时,你明明知道你说的就是对的,可是还是没有人听的进去。绝大多数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感到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他们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没有人会像你自己一样了解你自己,也没有人像你自己一样关注你自己。所以,每个人其实都多多少少高估他人对自己的重视程度,又因为这个结果进而低估他人的评估能力。要知道,重视和尊重往往来得要比自己想象的晚许久许久。绝大多数人因为不懂这道理,于是总是处于“等不及”的状态,反而弄巧成拙,一辈子不可能获得哪怕是一点点的重视,更不用提什么尊重。

对于那些能够听得进去并肯认真思考这个貌似简单的道理的人来说,“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个极为有效地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你知道你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了;你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你来说意外的)异常反应,那就说明你积累得还不够。那就接着攒罢。我一直觉得“攒人品”的说法不仅仅是有趣的,事实上还是相当精巧的。

^1^.
不应该歧视同性恋群体。但同性恋群体其实从来都知道(也应该知道),整个社会的偏见是深刻而又强大的。

(三十八)什么时候说结论

当我们说理的时候,无非是用根据支持、说明结论。不过,因为我们不可能把话一下子全部倒出来——毕竟要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完——所以,有两种方式说理:

  • 先说结论,后说根据
  • 先说根据,后说结论

应该根据什么去选择呢?

要看那结论与听众(听者)已有观念相左的程度。如果那结论是听众容易接受的,或者说与听众的已有观念比较接近,甚至一致,那就应该选择“先说结论后说根据”。这时,接下来的过程中,“说服”的成分就少一些,甚至没有,更多的是“说明”。

由于讲者所讲与听众已有的观念基本一致,尽管听众容易接受,但也恰恰因此容易走神。人就是这样,一旦确信正在输入的信息是“已知”的,就会放弃继续处理。甚至,在确认正在输入的信息与“已知”的信息近似的时候也会如此——尽管很多的时候,最重要的很可能是那“一点点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听众注意力集中,甚至感觉有所收获,讲者最好提供听众原本可能并没有想到的例子、理由,或者起码从另外一个原本不那么“普通”的角度去阐述。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讲者所讲与听众的已有观念完全一致的话,其实讲者是没必要讲的(当然,很多鼓动性演讲的目的就是引发共鸣)。很多的时候,讲者之所以要讲,恰恰是因为他所讲与听众的已有观念不一致,讲者需要、也希望改变些什么。

而一旦讲者确定自己所讲与听众的已有观念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却又有必要一定说清楚,那么,最好采取“先说根据,后说结论”的方式。

理由很简单:一旦遇到与自己已有观念相左的信息,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排斥”状态,而非“接收”状态。人一旦进入“排斥”状态,他们在理解信息的时候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排斥”就好像一副墨镜一样,使一切信息变色。这种状态下,人们会关注一切“可疑”之处,用来证明自己已有的观念是正确的,无需改变的——尽管他们的实际动作是在证明讲者所讲是不可信的^1^
……极端的情况下,一些听众甚至会干脆离坐而去。

仅仅是顺序差异,却可能带来效果上的巨大不同。如果讲者注意到了这一点——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那么,最终会发现另外一个重要的现象:当讲者把所有的根据讲清楚之后,甚至没必要一定把结论说出来——因为很多听众已经自己得到了结论。

^1^.
事实上,很多的时候,尽管他们所想与讲者所讲不一致,但是,就算讲者所讲错误,也不能够完全证明他们自己所想的就是正确的。

(三十九)如何克服紧张?

没有人想在台上紧张,谁都不想那么尴尬。

可是,大多数新手就是紧张,感觉无法控制。

专家们的建议多数并不管用:
熟悉场地、熟悉听众、熟悉讲稿、放松心情⋯⋯甚至还有类似这样的建议:不要道歉^1^

其实,新手之所以紧张,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台上尝试着“扮演”的其实不是他们自己,而是他们臆想出来的另外一个人。

那个能在台上旁征博引、举重若轻、挥洒自如的人,是新手自己想象出来的,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于是,连新手自己其实都知道自己做不到——绝对做不到——那个自己想象的样子⋯⋯怎么可能不紧张呢?何止紧张啊⋯⋯干脆就是恐惧:怕自己露馅,怕别人看出来⋯⋯巨大的恐惧会使人的大脑皮层缺乏运转所需的足够能量⋯⋯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不想清楚这事儿,就没办法不紧张。想清楚这事儿之后,就可以采取正确的行动与步骤,没必要紧张。

真正有用的建议是:别管什么“精彩”,关注“真实”。

针对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要问自己:

  • 这是我吗?
  • 这是我自己的话吗?
  • 这是我自己做的、想的吗?
  • 这是我自己真的百分之百相信吗?

别看这些问题如此简单,但它们无比重要。因为这些简单的问题会将那些胡话从你的脑子里剔除掉——你说的是真话,你讲的是实事,你的结论是你自己真正相信的,你的理由是你仔细斟酌过的⋯⋯因为一切是真实的,你没有任何负担,你不需要刻意在意别人如何看待你,因为其实听众和你一样,更在意的是事实而不见得是讲者。

绝大多数时候,事实就是精彩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个精彩的人。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当然没多少精彩,但这也是普通人工作努力生活热心的动力——通过努力、勤奋、耐心与坚持让自己精彩起来。

乔布斯的讲演当然精彩,但那并不仅仅是因为他 Keynotes 做得好,也不仅仅是因为他遣词造句的深思熟虑,更不是因为他长得帅——完全是因为他就是个精彩的人,他的工作、追求、成就,以及正在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都是对听众来说都是精彩绝伦的。

学会讲演要比学会写作难多了。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先想好才能写好——脑子乱的人,没办法写出真正漂亮的文章。所以,大多数人上再多的写作课也没用。演讲是否精彩往往要看讲者自己的生活是否精彩——可惜,这其实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做不到的事情⋯⋯

可是,学校里那些平庸的教师究竟是如何做到当众讲话毫不紧张的呢?他们这方面运气好,听众是被迫坐在下面的,不得以任何理由“扰乱课堂秩序”⋯⋯于是,那些原本脆弱的家伙在这方面竟然可以“茁壮成长”。当然,如若这些人有一天面对真正的听众之时,他们在台上是否紧张根本无关,听众当然不会自动买账,而讲者终将明白,他们所谓的“经验”是毫无价值的。

所以说,对新手来讲,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如何克服紧张”?而是,“如何做才不可能紧张?”

^1^.
这是看起来有道理,实则荒谬的建议:犯了错不道歉是可耻的;真正有用的建议是:通过细心准备避免犯错。

(四十)何来激情?

所有听众都期待被讲者的激情所感染。事实很残酷,大多数人的生活就是没有激情的——可每个人都需要,至少觉得需要它。

几乎所有关于演讲的书籍都建议说,“一定要有激情”,要“用激情感染听众”,诸如此类。可是,声音再激烈一点,动作再夸张一点,就“显得”有激情了吗?

Ted Talk 上有一段Benjamin
Zander 的演讲
,看过之后就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激情。

事实上,激情是装不出来的。因为对一个人来说,激情其实是被动的,是被其他东西所驱动的,正如高潮一样,不可能自动获得。

Zander 的激情来自于他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更来自于他有强烈的激发他人的愿望。他有很多“一定要讲给别人才行、不讲就很没有存在感”的话,他有“让身边的人眼睛闪亮”的愿望⋯⋯更为重要的是,他有能力让人们眼睛闪亮。不仅仅是因为他表情生动、声音富有感染力、动作夸张——这些其实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最为关键的是,他毫无余地地相信自己所作所为、所想所讲——再一次,这不只是他有激情的原因,更是他长期思考实践带来的结果,而这结果,最终使得他激情四射,光芒万丈。

可能的顺序大概是这样的:

  • 找一件事情做;
  • 把它做好;
  • 在做它的过程中思索它的意义;
  • 因为能够赋予它超凡的意义,所以就有热情将它做好到极致;
  • 把任何事情做好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就会有强烈的欲望去分享;
  • 这种貌似天然形成的分享愿望,会使一个人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 而被感染的人群会反过来使分享的人充满所谓的激情⋯⋯
  • 最终,这种分享的过程,无论是对于讲者,还是对于听者,都往往真的“…better
    than sex.”

另外,Zander 在这段分享中举的一个例子特别好:八岁的孩子弹琴是什么样子,九岁的、十岁的、很多人都放弃之后接着再练一年的都分别是什么样子⋯⋯在分别演示之后,他再讲解其中的机理:刚开始是每个节拍都发力,而后时每两拍发力,再后是每四拍发力,最终是“一切都连起来”(令人联想到心理学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所打造的概念“Flow”)⋯⋯刚开始的时候当然每个环节都需要集中精力才能把握,熟练一点之后就可以“一次把握多个环节”,最终,一切都融入到自己的“骨子”之中,于是,自然达到另外一个境界。可这过程就是耗费时间的,没有耐心,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笔记体系

循序渐进,量变质变。
化整为零,各个击破。

人最大的价值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很难靠课本和习题建立起来。相反,从幼年开始,家庭有意无意提供给一个人的精神资源会构成主导人一生的精神结构。
滋养孩子的求知欲,是为人父母者能够提供给孩子最好的精神资源,没有之一。

Why

如何用一份出彩的年终工作报告,助自己升职加薪?

引言

又到年终,努力了一年,怎样把自己的成果展现出来?干得好,更要说得好。一份好的年终报告,不仅能展示自己的成果,更会助你获得老板的赏识。

「得到」作者李忠秋的这份清单,带你用结构化思维,准备一份出彩的年终工作报告。

  1. 写年终报告,要避免一个误区:把“工作总结”当作“总结工作”,花大笔墨说明自己有多么辛苦。它背后的假设是“干的活儿越多,就越能受到赏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

  2. 好的年终报告,不仅要展现做了什么,更要体现自己取得的成果。时刻记住,年终报告就是将组织希望考核你的核心部分,主动展现出来。“工作总结=总结工作成果” 才是年终报告的正确公式。

  3. 年终报告最好的形式是:面对面的口头汇报,搭配幻灯片展示。如果只有简单的书面报告,例如一封邮件,就既不够直观,也会因为缺乏互动,使效果大打折扣。

  4. 首先明确汇报对象,确定报告主题。不妨问自己两个问题:报告给谁看、我期待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是汇报给直系领导、渴望获得加薪,报告的主题应是“个人成果+对团队的贡献”;如果是汇报给公司大领导,报告主题就该是“团队付出+对公司的贡献”。

  5. 确定汇报的主题后,不要忙着做幻灯片,而是要整理你一年的工作。这一步不要怕繁琐,可以将大大小小的工作项目都写下来,确保不遗漏。

  6. 从工作付出中,挖掘出工作成果。不妨制作个表格,分为“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两列,比如“开发出某项工艺”是工作行为,“提高公司生产效率10%”就是工作成果。将工作行为和成果对应,花费了时间、精力却没有成效的,直接忽略。最终,你会清晰地看到这一年付出了多少、取得了什么成果。

  7. 将“工作成果”分类。大大小小的工作成果很多,可能有些是一类,在报告中反复单独出现,会显得琐碎、无重点。比如“改进A工艺,提高生产率10%”和“改进B工艺,提高生产率5%”,都属于“提高公司生产率”,就可以都归到这个类目下。这样,一年的工作就被轻松提炼出几个核心要点

  8. 年终报告的开头,要特别注意用心打磨。可以按照“情景引入、展示冲突、提出疑问、给解决方案”的方式设计。比如,“集团现在发展快、产量高,但同时资金缺口明显。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去年设计了……”

  9. 制作幻灯片时,要坚持一个原则:简洁就是美。幻灯片上,只应该有最基本的框架,决不允许出现大段大段的叙述文字,没人会看。

  10. 幻灯片的内容,可以按照“金字塔结构图”搭建。最顶部是年终报告的主题,第二层是提炼好的几个要点,最下面一层是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成果。按照这个框架,将内容一一填充。这会使你的展示逻辑严密、让人信服,而不至于陷入混乱。

  11. 在成果展示上,好图胜千言。比如,遇到数据,可以用饼图、条形图、折线图;涉及项目流程、原因分析、逻辑论证,可以调用幻灯片内置的SmartArt图形符号。

  12. 提前排练,确保做到现场不紧张、不忘词、幻灯片不出错。

  13. 祝你汇报顺利、升职加薪。

What

如何说“不”不伤人?


原创: 木槿 罗辑思维 今天

生活中,“拒绝”是一个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了。

有时候,你得想办法拒绝别人:同事请你帮个忙,但你没有时间;熟人求你办个事,但你做不到;恋人要求你在百忙之中陪她过纪念日,但你实在抽不出空……

有时候,你也会被人不客气地拒绝:面试没通过,朋友放了你鸽子,暗恋对象委婉谢绝了你的好意……

你看,要想在人际关系上游刃有余,不光得先学会说“不”,还得学会被说了“不”该怎么办。

今天这张书单,就帮你好好处理这些有关“拒绝”的事儿。

一 、怎么对老板和同事说“不”?
《从受欢迎到被需要》

  1. 好的拒绝“赶早不赶晚”。职场上你难免会遇到这种情况,同事问:你能不能帮忙做个任务?很多人一开始不好意思回绝,就采用拖延战略,等事到临头才说自己时间不行或者能力不足帮不上忙,这样其实是最不好的拒绝方式。建议你如果不想帮忙,可以一开始就直接拒绝,节省双方时间。

  2. 拒绝该怎么说,才不伤对方的面子?你可以把拒绝分为三部分,在最开头和结尾的时候表达自己想要帮忙的意愿,但在中间的部分讲清楚自己无法提供帮助的原因。比如,回答同事周末加班请求的时候,你可以说“你能在这时候想到我,说明你真的把我当朋友了,我很高兴。但我上周定好了周末要去女朋友家里拜访她父母。不然我真的很愿意帮你分担。”

  3. 还有一个委婉拒绝的方法,就是给对方提供替代方案。比如同事请你帮忙做个表,你忙不开,不妨帮他介绍其他能解决这个困难的人,如果你不想动用自己的人脉,也可以以另外的方式给他提供帮助,比如给他一些可参考的案例或者操作的教程等等。

  4. 但如果你已经把自己的实际困难讲得很清楚了,对方还是不死心非要让你帮忙,你又不想翻脸,那就可以给他一个“无法接受的方案”。你可以这样和他说:“这样,我可以帮你做这个事情,但是我原本手上的工作就要受影响,你可以帮我向经理说明一下原因吗?”对方听了,也就不会继续坚持了。

更多职场交流秘籍,欢迎查看《从受欢迎到被需要》

二 、怎么对亲密的人说“不”?
《情感勒索》

  1. 对职场上的人说“不”或许你还不觉得难,要对亲密的人说“不”才真的令人头疼。因为有时候,我们不同意对方的要求,但表示了拒绝之后,对方很难接受,会用“我都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听话呢”“这事不答应的话,就分手吧”这些话,来逼迫我们妥协。偶尔一两次还不算什么,但如果生活中长期有这种情况,就要警惕“情感勒索”的出现了。

  2. 怎么区别正常的请求和情感勒索?简而言之,日常请求是平等的,是关系里的一方希望对方做出改变;而情感勒索是不平等的,是一方想控制另一方,关系中的双方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

  3. 那该怎么拒绝情感勒索呢?首先你要在心理上做出转变,告诉自己“我不害怕拒绝的后果,我比想象中坚强”。当下一次面对对方的要求时,第一步是先“停下来”,不论你想不想答应,都不要立刻回应,而是告诉对方“这件事很重要,我需要认真想想”,给自己争取时间。

  4. 第二步是“冷静观察”,审视对方的要求是不是合理,决定是否要答应。如果对方的要求很合理,但表达的方式让你感到不舒服,就明确告诉他你不喜欢他说话的方式,然后有条件地答应。如果你不想答应,就趁答复之前的时间,做好不让步的准备。

  5. 第三步,就是向对方表达你真实的想法。给你支一招“化敌为友”,比如妻子总是因为你出差而感到焦虑,你可以这么说:“我必须出门到外地几天,在你生气之前,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只要我离开一下子,你就那么紧张?”这既表明了你要走的决心,也把她的感受纳入了考虑范畴,成功地把双方从对立的状态转化为协商的状态了。

更多有关亲密关系的相处问题,推荐阅读《情感勒索》

三 、被别人说“不”了,怎么办?
《情绪急救》

  1. 拒绝别人很难,被别人拒绝之后也同样不舒服。你有没有被人拒绝后感到伤心难过,甚至陷入情绪无法振作的状况?被拒绝后,你可能会不停地想自己是哪里做错了,但如果想降低负面影响,你首先要明白,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你的问题,你需要及时跳出自我批判的状态,你不妨试试下面三个方法。

  2. 列出所有自我批判的想法,有针对性地反驳它们。比如你觉得自己遭到了同事的拒绝或排斥,产生了“是因为我性格不好、业绩不行”的负面想法,这个时候你不要陷于这个想法里,而是要去想有什么能驳斥它的理由。只要略微思考一下,你就能发现,还有可能是“同事对我还不够熟悉,只是在跟风”。

  3. 列一张清单,找回自己的优势。想走出自我否定的情绪,你可以尝试着列一张书面清单,写出自己的优点,并且回忆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来印证这些优点。比如你先写下“善于倾听”,然后回忆一下,你曾在好友低谷时听他诉苦了一整夜,这就充分证明了这个优点。用你过去真正的事例来提醒自己,这些优点都是实打实的,以此重新建立起自信。

  4. 用“脱敏疗法”,锻炼自己的承受力。有一些可能被拒绝的场景,是谁都避免不了的,比如面试、相亲。你害怕被拒绝,但是又必须去做,想让自己不再害怕拒绝,你就可以不断重复这个过程,让自己“脱敏”。比如,你很需要找工作,但又惧怕面试,总是表现不好,那就可以给自己定一个“一周面十家公司”的任务,让自己习惯面试被拒绝的感受,最终不再因为担心被拒绝而影响自己的发挥。

更多处理负面情绪的技巧,欢迎查看《情绪急救》

How

谷歌搜索的一个技巧(英文)

如果你想快速了解一个新事物是什么,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这个词的后面加上”vs”,谷歌会自动提示跟它最接近的事物。

这个技巧对百度也有效。

利用这个 API,可以画出事物之间的关系图。

5个方面洞察项目:我如何判断一个项目能否成功

2002年,26岁,我没日没夜地学习管理,做项目,然后去参加了一门考试。

这门考试叫做: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PMP)。也被戏称为:拍马屁。

从当时的时间点看,我也许不是中国前100名获得PMP认证的人,但至少也是前1000名吧。如今拥有认证的,可能有几十万人。

这么多年过去,我做了很多新的事情,也有了很多新的理解,有自己的一些判断办法。

那么,如何判断项目的好坏,能否成功?

— 1 —
是否用循环解决问题?

第一个重要的要素:是否用循环解决问题?

哪些部分组合在一起,是完整的循环?

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

这5个步骤很好理解。

但是,但是,更重要的是看各环节的分配比例。

绝大多数人的分配比例,是错误的。

真的吗?我们往下看。

启动环节,大约占4%。
计划环节,大约占36%。
执行环节,大约占25%。
控制环节,大约占28%。
收尾环节,大约占7%。

很多人想象不到,也难以接受,计划竟然要占整个项目1/3的精力。控制的环节,竟然也比执行的环节耗费的心力多。

为什么?

因为只有计划得非常好,在执行上才会事半功倍。

那控制比执行更耗费心力,又是怎么回事儿?是执行不重要吗?

不是的。执行很重要。执行花的时间和资源,当然是远远大于计划和控制的。

但是,计划和控制所花的心力,你做事情的密度,思考的复杂度,是远远大于执行的。

这也是为什么,投资决策的功课往往都在最前面,买卖只是最后一个简单的操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做不好项目,因为在启动环节纠结了太久,在计划和控制环节太懈怠。

沿着错误的地图,执行的很好,只会加快毁灭的速度。

而错误了还不知道纠偏,更是把自己推向了悬崖。

把更多的心力放在计划和控制上,而不是执行,是重要的认知。

— 2 —
是否把目标拆解为任务?

这个能力,至关重要。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把目标拆解为任务,也被叫做“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简称WBS。

看着很简单,但简单的事情,往往很难做。

很多公司,分不清楚什么是“拆分”和“拆解”。

什么是“拆分”?

比如一个大区的KPI是1000万销售目标,10个城市负责人每人领走100万的销售任务。

城市经理,可能会再给自己下面10个一线销售每人10万的销售任务。

为了以防万一,还可能会给下面暗中加码。上面是1000万的销售任务,最后下面合起来是1100万。

然后彼此博弈,讨价还价。

这可能是大部分公司的现状。

那什么是“拆解”?

1000万的销售业绩是结果,我们要试着还原出做到1000万前面的动作,拆解KPI。

比如说做到1000万,每个客户的客单价是多少,拆解计算出要成交多少名客户。

根据历史转化率,想要有那么多成交用户,又拆解出需要拜访多少客户。

想要找到这么多客户,再拆解出可以去哪些渠道找到他们……

一步一步拆解成动作,让下级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可以完成自己的目标。

“拆分”和“拆解”,一字之差,结果往往是天壤之别。

而这种能力的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关键路径。

什么是关键路径?
就是如果这一步解决不了或者慢了,整个项目也就黄了或者耽误了。

比如画稿上色之前,一定要先有素描。
比如汽车启动之前,一定要先有预热。

把项目持续时间最长的各个步骤连接起来,得到一条耗时最长的路径,就是“关键路径”。

懂得找到关键路径,并且缩短它。

— 3 —
是否有缓冲器?

判断项目,做一件事情,还有什么特别特别重要?
有没有缓冲器。

如果碰到了黑天鹅,灰犀牛,怎么办?
面对“已知的未知”,有没有“应急储备”?
比如,天气预报说,明天台风登陆,特大暴雨。
那么,你有没有为狂风暴雨准备一系列应对工作,这是应急储备。

面对“未知的未知”,有没有“管理储备”?
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发生,怎么办?

所以有的公司会特别留出来一定比例的资源,来应对不可预见不可抗力的情况。

比如,手机厂商有“配件库存”。为了应对供应商突然不靠谱带来的瞬间冲击。
比如,企业会有“公共人才库”。为了应对项目突然上马带来的瞬间冲击。
比如,公司会有“安全现金流”。为了应对现金流断裂突然暴毙的冲击。

如果没有缓冲器,轻则波动,重则猝死。

很多公司平时运行的时候,效率很高。但是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其实是对缓冲器的放弃。

一旦遇到社会突发情况,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脆弱和效率的背后,是冗余和健壮。

尤其在今天,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来看这点,是不是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企业健康时,是很难理解“缓冲器”的价值的。如果爬起来了,立刻做出改变,以后一定记住。

— 4 —
管理者的时间
花在了哪里?

管理者90%的时间,应该花在沟通上。

这很难理解,但却很重要。

管理者尽量不要陷入具体的工作细节中。管理者也很少真正做事。

那为什么不做事,拿的薪水却更高?

因为管理者的存在,让公司其他人的整体协作效率得到了提升。

管理者是为了让别人把事情做得更好。

比如,怎么找到合适的人?怎么激励团队?怎么制定流程?

管理者多说“这事你做”,少说“放着我来”。

而为了提高沟通的效率,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分享给你——作战指挥室(War Room)

我也曾经在《5分钟商学院》中提到过这个工具。

在几乎所有战争片中,都有一个讨论军情的房间。房间上有一副插满图钉的地图,有一个专门制作的沙盘。

所有核心将领、参谋、情报员,吃住都在这里。通过不断获得的军情,讨论、推演,随时做出决策。

为什么有作战指挥室?

这是复杂模糊的战争局势,倒逼出了对沟通效率的变态要求。

所以在推进项目时,可以设立作战指挥室,有快速作战组,获得变态级的沟通效率。

管理者如果时间没有花费在沟通上,这个项目只会占用管理者更多的时间,而且结果往往和初衷背道而驰。

— 5 —
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什么?

我会特别关注,会议上大家在讨论什么。

会议最重要的议题应该是:风险管理。

懂得风险管理,你才会明白,为什么前面说到计划(36%)和控制(28%),要耗费一个人那么多的心力。

因为“计划”的核心逻辑是:生产。

生产的背后,是一条“基准线”。
今天花多少钱,明天进度到哪里,后天谁在里面干,这些都是基准线。

把基准线画出来,开始执行,就会产生结果。
结果和基准线,往往都有偏差。

那什么是风险?
结果和基准线一旦产生偏差,可能就是风险。

控制的核心逻辑是:纠偏。
这个季度原定销售额是3000万,两个月过去了,只完成1000万,怎么办?
这个季度的广告投放预算是2000万,结果一个季度过去,超额支出1000万。这多出来的钱,花在哪里去了,效果如何?
如果你没有计划,你就不知道基准线。
如果不知道基准线,你就无法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对比。
如果无法对比,你就不知道偏差。
如果不知道偏差,你就意识不到风险。
如果意识不到风险,项目就可能失败。

最后的话
所以,这些是我自己做项目特别关注的东西。也是我判断项目能否成功的重要方法。
也许你不用参加项目管理的考试,也不用成为一个专业人士,但是你总会参与负责一些事情。
我也发现,生命的一切事情,本质都是项目。公司发展、个人成长,都是项目。

人生,就是一个大项目。

在这件事情上,希望你能像上帝一样看得清清楚楚,也能像操盘手一样做得游刃有余。
今天这些方法,也许就能把别人的顿悟,变成你的基本功。
不仅是要判断能否成功,更要让自己变得成功。

成功路上,我们既要懂得借势而为,也要学会卸力而行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或许你也注意到了。

Corona(科罗娜)啤酒和Coronavirus(新冠病毒)撞名,给这个创建于1925年的老牌企业莫德罗公司,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带来了巨大的亏损,2个月的时间损失高达2亿2100万美元。

我想很多人都会奇怪,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关系啊,那怎么还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呢?

— 1 —

这底层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在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全部的时候,可能只看到了其中一个点,就草草地给整个面下了判断。

比如你喜欢上了一套房子,你甚至会觉得连住在这个房子顶上的乌鸦都是好的,这就是爱屋及乌。

这也就导致了人是无法经过充分计算,让自己变成一个理性人的。

你说你也很理性,做事前都有自己的计算和思考。但是抱歉,这也不能说明你就是个理性人。

所谓“理性人假设”,是说为了自己个人的最大利益,人会做出最优的判断和选择。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
但事实上,人是一台有bug的计算机,这台计算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CPU不够强,内存不够大,它的计算和存储能力都有限。

比如,

你知道这个世界上最高的峰是哪座吗?你说,是珠穆朗玛峰。
那第二高的呢,是乔戈里峰。
那第三高的呢?估计很多人立刻就不知道了。
中国弹钢琴弹的最好的谁?你说,是郎朗。
第二名呢,是李云迪。
那第三名呢?很多人又不知道了。

这都要归因于我们自带的bug,虽然我们希望自己是理性的,但我们的CPU不够强,内存也不够大,这导致我们只能记住两件事情,而且还是那些过去常常被人使用、被人提及的事情。

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定位理论。如果你在一个品类里做到了第一名或者第二名,大家就能记住你;但若是你没有,大家可能就记不住了。

因为每个人的内存不够大,所以他只能在这个品类里放一到两个名字。

造成人的认知偏差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比如说人类经过这么多年的进化,但还是特别喜欢吃甜的东西,为什么?

因为过去食物不够,能够为人们提供热量甜食更是少之又少,当他们发现一种甜食时,还要提防其他捕食者的抢夺,他们会本能地拼命吃到吃不下了为止,这种对饥饿的恐惧和高热量甜食的喜爱深深地刻在DNA中,所以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喜欢吃甜的。

CPU不强,内存不大,加上早已在我们心中植下的基因式的种子,加在一起导致了一件事-人是一台不完美的计算机。

— 2 —

那么当我们回到Corona撞名这件事上,这件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它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这两个原因导致的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叫做光环效应。

这个概念是说,当人看到一样东西之后,就会自然而然的把它给同类化。凡是与它差不多的东西,都会把它当作同一件事物看待,这样就会特别节省CPU,特别节省计算成本。

就像Coronavirus这个词,代表新冠病毒,所以一讲“corona”,与之相关的东西都会受到影响。

只不过人的认知偏差水平各不相同,对于这种不理性的理解也差别很大。

为此,美国公关机构5WPR关于“疫情下会不会购买Corona啤酒”做了一项调查,一共采访了737名美国人。

调查显示,

有38%的美国人表示坚决不买;
14%的人表示不在公共场合买;
还有16%的人不确定这个病毒是不是真的跟新冠病毒相关。

这也太夸张了吧?你如果足够理性,或者稍微理性一点,你就会知道这怎么可能相关。

但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偏差水平不同,所以当他们看到”corona“这个词时,就自然而然地把它跟病毒关联起来了。

而分辨这事的真伪很麻烦,要花更多的内存。人们为了降低自己CPU的使用功耗、减少内存消耗,索性就做了一个大范围的覆盖。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

1999年12月底,我刚加入微软不久,赶上了千年虫这个东西。

千年虫是什么?

上个世纪的电脑系统是两位的,它从40年代被发明以来,没有想过能用那么久。当我们描述年份的时候,是用76年、88年、94年表示。当到了1999年,马上到了2000年这个千禧年的时候,这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用这样的两位法表示,计算机的时间将会变成00年,但不一定是2000年,可能是1900年。这是一个程序上的故障。

在计算机术语里,“故障、缺陷”这个词是Bug,而bug在英语中是“小虫子”的意思。

所以,千年虫的意思是程序出现在千禧年的日期故障。

一旦出现这个故障,就会造成我们的虚拟时间倒退99年。系统在进行跨世纪的日期处理运算时,会导致很多计算机出现错误的结果,进而引发各种各样的系统功能紊乱甚至崩溃。

如果正在飞的飞机计算出错了,可能就会掉下来;
如果银行出错了,ATM可能就会向你吐钱。

当时,很多大量依靠电脑系统的行业非常担心这个“恐怖大王”,报纸电视上对“千年虫”大肆宣扬,让很多不明所以的人真以为有条无比厉害的“虫”在危害人间,导致那一年超市里雷达杀虫剂非常畅销。

可是,只要你稍微有点理性,稍微有点知识,你就会知道它根本不是虫,只不过人的认知水平差距实在太大了。

— 3 —
但也有一些很聪明的人,懂得利用这个差距。

比如说有一段时间,P2P这个概念很火,它不是今天人人喊打的那个概念。而是代表当时的一种先进和创新。当时有一家上市公司很聪明,利用大家追捧的心态,把自己名字改成了“匹凸匹”,改完名之后股价大涨。

你看,他很鸡贼,他把自己家的乌鸦放在别人家闪亮的屋子上面,立刻就做得不错。这就是爱屋及乌的心态,或者说是光环效应。他利用了P2P这个词的光环把自己同类化,走到这个光环的下面,就享受了光环的沐浴。

— 4 —
但光环不是只有明亮的一面,它也会笼罩黑暗。爱屋就会及乌,同样的,厌恶某样东西也会连带周边一起厌恶。

你不喜欢一个人,可能连他的家人你都不喜欢;
不喜欢一家公司,可能它的什么产品你都不买。

比如,那次发生在青岛的天价大虾事件。我们在提这件事的时候,还会把它叫做“青岛大虾事件”,对吧?可是你能说卖这种虾的代表了所有青岛人吗?
它不能代表。它只是代表了出现问题的那条街上的一个贪心小贩,只是这个人而已。

但当时给这事起名字的第一个人,把它叫做“青岛大虾事件”,从此,这样的坏事就跟青岛就挂上关系了,当别人想到青岛的时候,就会说你们青岛人怎么怎么样了。

— 5 —
这就是我们说的认知偏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就是一旦遇到问题之后,赶快把你最重要的主体跟这个问题脱钩。

如果当时没有叫“青岛大虾事件”,而是直接用了这个餐厅的名字,我随便起一个,就叫“大眼睛餐厅”吧,那么整个青岛就不会被扯进这件事里面。而是被叫成“大眼睛餐厅事件”、“大眼睛大虾事件”。青岛就不会被大家认为说是一个有问题的城市,只能说“大眼睛”是个有问题的餐厅。

所以,一开始起名字特别重要,青岛就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大家一开始没有引导。

那如果你反观这次的疫情,武汉就很厉害。这是在华南海鲜市场里发现了疫情,把矛头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而不是叫“武汉病毒”,这就跟武汉撇清关系了。

所以这次我们大家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次的疫情,武汉是非常惊险的。大家没有把它叫“武汉病毒”或“武汉新冠状病毒”,这其实对武汉未来的恢复是有巨大帮助的。如果这次被叫成了“武汉病毒”,那么大家这么叫了两个月之后,可能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就都不敢从武汉买东西了。

那武汉的小龙虾,你吃不吃?武汉的鸭脖子,你吃不吃?武汉的热干面,你吃不吃?

你不敢吃,你总觉得提起武汉就有病毒。

所以,保住主体,尽快脱钩。用“舍子保母”的心态,才能把被动化为主动。

最后的话

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他认知的颗粒度也是有限的,所以有些人就必须通过一些规律的方法,简单归类,来获得一个简单认知。

而这种认知如果正好撞上跟你有关,那么对你有好处的事,你就会受益;对你是坏处的事,就会跟着受害。

受益的时候,你当然很高兴,但是受害了,你会觉得特别悲催。但你要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去利用它,怎么去防范它。

利用他的方法,就是站在光环下面;

防患它的方法,就是把自己跟着坏事要隔绝开来。

成功路上,我们既要懂得借势而为,也要学会卸力而行。
既要有硬招,也需有先手,才是真正的有备无患。

寒冬之下,我只做这最重要的三件事

终于复工了。
在家待了两个月后,今天终于回到办公室上班。
虽然无法重启2020,但是我们要重启工作和经济。
我和公司的小伙伴说,我们应该是一支“特种兵部队”。虽然“小”,但是“强”。
这样在多变、复杂、甚至是很不确定的环境里,才能生存下来。
之前很难,以后也许会更难。
每个人都应该能独当一面,做好自己的事情,快速运转,高效协作。
我也是。
我和他们说,我在公司,只做三件事。

— 1 —
定义责权利

公司从一开始的4个人,成长到现在的9个人,我们在大环境普遍裁员的情况下,逆势增长了125%。
但是,管理复杂度,却随着人数的线性上升,呈现指数级增长。

什么意思?

我和小伙伴们说,虽然我们只有9个人,很“小”,但实际上很“复杂”。我已经相当于管理一家50人的公司,分配到每个人身上的时间也很少。

所以很抱歉,我可能“管理”不过来了。我们要“治理”。

须依靠逻辑、依靠规则、依靠制度自我运转。这样我有一半时间出差不在上海时,办公室才不会乱成一团。

“治理”,就是定义好责权利的关系。确定公理,推演定理,不断优化,坚决执行。

我说,关于责权利的法则,我们只有一条公理:创造最大价值的人,获得最大的收益。

所有的制度安排,都是我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智商,根据这条公理,推演出的定理。
任何制度安排(定理),如果违背了唯一公理,那一定是我经验和智商不够导致的。
我会为我的错误道歉,然后坚定地修改优化制度安排(定理)。
如果我拒不改正,或者对公理有动摇,你们可以来告状,甚至毅然决然地离开我。那个我,不值得跟随。
我们因为有相同的公理体系,而彼此成就。
更多的情况,是慢慢调整,持续优化。不会“一锤定音”,而是“震荡前行”。

那我们,都有什么样的责、权、利?
我说,你们有决策权、达标责、优先利。我有否决权、支持责、劣后利。

什么意思?

决策权,是你们的。为了完成目标,工作应该怎么做,何时做,你们来决策。而我有否决权,为了更长远的考虑,对业务和行为,我可以有说“不”的权利。
达标责,是你们的。承诺了目标,是你的责任,要想办法完成。而我有支持你,提供资源,帮助你完成目标的责任。
优先利,是你们的。完成工作,实现目标,就应该得到利益,不论公司盈利或者亏损。而我,只能得到优先之后的“剩余分配权”。劣后的部分,是我的,可能很多,也可能很少,甚至巨亏。但都是我的事情,因为扛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
所以,这是“治理”。
我和小伙伴们说,我们要用责权利“治理”,然后自我“管理”。

— 2 —

维护价值观
有人问我,你觉得自己最重要的核心资产是什么?
我回答:声誉

声誉是一个很珍贵,也是很危险的资源。要千万呵护和小心。

所以,我做的第二件事情,是维护价值观,维护“舍满取半”。这就是在维护我们的声誉。

在商业世界里面,有几种交易方式:

第一是等价交换。我付出80分,得到80分。
第二是过分透支。我付出80分,却想要120分。
第三是舍满取半。我努力付出100分,却只要80分。

我愿意选择第三种。留出来的20分,是留给用户、合作伙伴、和未来的自己。是给整个社会交易系统的存款。

我希望心中能装着更长远的合作,未来才可能有更多的机会。

所以我也和小伙伴们说:

我们这么努力,一边犯错,一边耕耘,终于好不容易种出一片属于我们的,有机会生生不息、越来越繁茂的小树林:声誉。
这片小树林,可以遮阴,可以采果子,可以狩猎。
但那是如果不慎,数十年的树林,也会一把火顷刻之间烧掉,一错俱毁。所以,我们要有小树林的管理规范:

比如:即使烧烤的动物更好吃,也不允许在树林里生火;
比如:每种2棵树,才允许砍掉1棵树;
比如:要有规划的采摘;
比如:未来会有很多你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的要求。
但只有这样,这片小树林,才会最终变成茂密的森林。

— 3 —

创造生产力

当定义责权利、维护价值观之后,我才可以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第三件事:创造生产力。

只有公司自动运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情时,我才有更多时间咨询、培训、演讲;有更多时间写作;有更多时间思考和产出;有更多时间帮助大家。
只有这些都做到了,才能更好地帮大家挣回办公室房租;才能请大家吃火锅。
只有这些都做到了,我才能做一只安静的奶牛。
创造生产力,做一只安静的奶牛,可能是更重要的事情,但这需要前面两件事情先做好。

所以我和小伙伴们说,我们应该是家用“治理”的方式运转的公司,同时大家能优秀的“自我管理”,有相同的价值观,彼此高效协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生产力,生存、生活下去。

最后的话

所以,我在公司只做三件事:

定义责权利、维护价值观、创造生产力。

我和他们说,未来一段时间,外部条件依然很不确定。不论是经济下行,还是全球疫情,都很不确定。所以更要努力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

每个人都应该始终有一种感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

别问冬天什么时候结束。冬天不会很快结束,要问的是要怎样做才能生存下去。

我做好我该做的事。你做好你该做的事。然后,在深渊旁、满是薄冰的、针毡上面,砥砺潜行。

寒冬之下,帮用户省钱,你才能赚到钱

你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你越渴望快速,越求之不得。

欲速则不达
乞求而不得。
——DeepCreator

厚积薄发
量变质变
复利效应。
——DeepCreator

— 1 —

帮用户省钱的时候
你才能赚到钱

今天遇到一位企业家,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
他说我们永远不赚客户的钱,我们只做一件事:
我们只帮客户省钱,从省下的钱中间我们拿走一点点”。
他是做什么的呢?
他是在中央厨房,去帮助那些高端餐厅去做好预制菜的。
我问他,那你做什么菜呢?剁椒鱼头做吗?清蒸刀鱼做吗?
他说我们不做那种简单的菜,比如说清蒸刀鱼。 在饭店蒸一下就好。
我们做什么?
我们做了一些在前期需要大量准备工作的菜,比如红烧肉,比如糖醋小排,比如狮子头,我在中央厨房做好,比他自己在现场做要人工成本便宜很多。
我们只做帮用户省钱的事情,然后从省掉的钱中间分掉一点点。
我觉得这位企业家说的很好,他的大逻辑是对的,这就是所谓“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寒冬之下,只有帮用户省钱的时候,你才能真的赚到钱。

— 2 —

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
你就有多大价值

一个人的财富基本盘,有两个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第二,你和其他人连接的本事。

后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有句话说的很好:学到的就要教人,赚到的就要给人

教人、给人、结识人的背后,并不是说:
我有着某种商业诉求和目的。

而是顺其自然,发乎于心

一段合作关系,最初越是刻意功利、越是不加掩饰、急不可耐,越是有可能和初衷背道而驰。

所有的合作,是先基于了解和信任,不断的把自己变得有价值,为身边的人创造价值,才有合作。

2005年,我和朋友们共同创立了公益网站“捐献时间”,像淘宝一样匹配志愿者的需求和供给。

这个网站成立一年后,超过4000人注册成为志愿者,其中有564名志愿者,参与了61个机构组织的,227场志愿者活动,捐献了自己宝贵的3071小时,使得21822人受到了帮助。

这意味着,每过3小时,就有志愿者通过“捐献时间”捐出自己的1个小时。

每24分钟,就有1人获得帮助。

互联网的力量第一次在公益领域产生了如此大的作用,无数媒体争相报道。

中央电视台专门派人飞到上海,提出合作。

2007年,“捐献时间”移交给了央视。因为做捐献时间这个公益项目,我认识了很多知名的公益机构和媒体。

有天,一位央视的导演说介绍一个人来请教采访,后来我发现此人竟是凤凰卫视中华选美冠军。

聊完之后,双方都觉得不错。

她想到香港那边也有家企业想做公益,正在考虑采用什么形式来运作。

正好可以聊聊,帮忙指点一下,就把我转介绍给了另一个人。

这个人我去见之前,并不清楚对方是谁,凤凰卫视的朋友以为只要说出名字,我就知道,也就没做详细介绍。

聊完之后,才知道是香港恒基董事长李家杰(亚洲股神李兆基的长子)。

多年之后,我离开微软,创立润米咨询,恒基也成为了我的客户,成功签约成为李家杰的私人商业顾问。

海尔集团战略咨询顾问,同样如此。

2013年的时候,我在自媒体上写了一系列对于互联网转型、对商业变化、对这个时代理解的文章。

其中有一篇文章被一个非常著名的企业家看到,那个企业家就把文章分享给他的集团。

有天一个人在微博上给我留言说,看了我的文章后深受启发,希望我给他们联系,署名是海尔集团的战略部。

刚开始,我看到私信的第一反应:这….该不会是遇到骗子了吧?

但后来还是抱着好奇之心,和他们联系了。

联系后,发现不是骗子。

双方聊了一下,感觉都很好,我也成功签约成为了海尔集团的战略顾问。

巨大的事物,总有细小的开头。

这其中的每一环,一直能够追溯到最初一个微小的善念,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因果链。

做的这些事情,除了运气之外,事先都没有任何商业目的。

并不是说,我事先主动递名片给恒基、海尔。
说:钦慕已久,我想做你们的战略顾问,咱们认识一下。

从来没有抱着某种目的,去主动认识他人,而是踏踏实实做事,为别人分享价值,创造价值,让别人记住你,才有了认识合作的机会。

不然,即使要到了名片,加了微信,别人也不一定会成为你的人脉。

真正的人脉需要:给予价值。

你能给予什么样的价值,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
你能为别人创造多大价值,你就有多大价值。

— 3 —

“自管花开”商业模式

我是一名商业顾问,但是从不上门主动推销自己,公司甚至也没有前台电话。
我把这种商业模式起了个名字,叫“自管花开”的商业模式。
你把自己想象成一朵花,我们只管这朵花开的漂亮,只想着散发自己的光、热和香气。
如果在覆盖范围之内,有人被“花香”吸引,那真是幸运,他就有机会成为我们的客户或者合作伙伴了。
我们不愿意拿着“扩音器”主动呼唤客户,也不想着去说服别人。
如果发现这个人竟然还要被说服,那就只能证明这朵花散发的“香气”还不够。
没关系,这不是客户的错,这是我的错。我会继续努力。
我继续迎着烈日骄阳,风吹雨打,争取我的“花香”有一天能够吸引到他。
我这朵花,只管自己盛开。
如果蜂蝶不来,只能说明我开得不够艳,香气飘的不够远。
当我们觉得生意难做时,就对自己说:
花香不够。
我,不倦怠,也不苟且。继续努力。

最后的话

曾经有人问我:在寒冬做什么,才能快速赚钱回血?
我其实最不擅长回答“如何快速”这一类的问题。
我自己其实是一个喜欢下笨功夫的人。

我能理解他的心急如焚,但我必须诚实地回答:
赚钱,不是商业的起点。一切商业的起点,是消费者获益。

在平时,如果没有注意现金流和分散风险,也没有谨慎投资和开辟企业的第二曲线。

却想要短时间内快速赚到钱。
就像办了一张健身卡,却从来没有去过健身房,却渴望一夜之间拥有8块腹肌。

你目前能做的,也只能开源节流,把现金牢牢握在手上,保证最小体征的休眠。

为什么?
你越想赚钱,越赚不到钱。你越渴望快速,越求之不得。

你为别人付出价值,你会得到应有的回报,钱在这会做为一个结果而出现。
你要始终记得,赚钱不是因为你去想的这个念头,而是你正在做的事情值钱。

绝大多数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前面怎么绞尽脑汁的想,而忽略了后面的本源。
你要去做的事情,创造的价值是什么?

如何判断年轻干部是否能够挑重担、干大事

1、在学习借鉴方面能否从照搬走向创新。

一个干部的学习借鉴能力是其承担工作、完成任务的基本要件,越是善于学习借鉴的干部越能有效而快速地提高能力、增强本领。如果机械地照抄书本理论、照搬上级文件、照套他人做法、照用传统经验,有可能造成在工作中脱离实际或偏离具体情况,有时甚至会造成重大失误和不可估量的损失。

从照搬走向创新的干部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形:

一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和上级要求与具体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学习运用的机械性;
二是能够充分吸收有益的先进经验,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并加以完善和提高,确保借鉴运用的有效性;
三是能够从传统理论和方法中吸取精华,在实际运用中做到举一反三和发扬光大,在继承与创新中体现个人创造性。

2、在认识事物方面能否从感性走向理性。

年轻干部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由初生牛犊变成老练沉稳者,必须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一个比较感性化的干部变成一个遇事能够理性对待的人才。其表现就是既能够从片面地感知事物发展到全面地认识事物,又能够从对社会现象的肤浅知觉发展到深刻体会其本质特征,还能够从事物的外部联系发展到精确地把握事物的内在实质。

也就是说,逐渐走向成熟的干部能够对所掌握的感性材料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具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能力,从而使自己具备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整体本质和内在联系及有效地把握工作时代性与规律性的本领。

3、在分析问题方面能否从局部走向全局。

正确地分析问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能否及时有效地妥善处理所面对的各种问题是一个干部是否具有独当一面本领的集中表现。分析问题时能够从局部走向全局,意味着这个干部分析问题的站位比较高,只有站得高,才能视野宽、看得远,从而体现出对工作的整体意识和系统观念;分析问题的立场克服了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凡事能够自觉地从全局中去把握,体现出对工作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分析问题所得出的结果不仅能够正确地认识现实,而且也能积极地面对将来,具有从局部现实推论全局未来的能力,体现出一个成熟干部的超前意识和前瞻观念。

4、在对待工作方面能否从被动走向主动。

对待工作的主动性同样是干部走向成熟的重要表现,一个主动工作的人肯定是有所作为的人。在工作中从被动走向主动,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工作状态,不仅反映了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而且标志着其对工作的驾驭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只有熟悉了工作环境、了解了工作“下情”、弄清了工作“上情”,并能够独立自主地履行岗位职责的干部,才能真正做到变被动应付为主动进取。最为关键的是,一个干部完全从被动走向主动,证明他在工作中有思路、有方法、有信心,也就具备了独立担当的先决条件。

5、在安排落实方面能否从琐碎走向系统。

带领大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一个干部最基本的职责。而要带领大家完成任务,必须具备统筹安排能力和推动落实能力。从琐碎走向系统是从被动走向主动的更深层次环节,从被动走向主动更多反映了干部的工作状态和职业精神,从琐碎走向系统则更多地反映了干部在工作中的具体行为和直观效果。

经验靠日积月累,干工作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有时就是那些琐碎的小事决定了大事的成败,但只具备干琐事、机械执行任务的能力还远远不够,必须具有从完成琐碎工作任务的丰富实践中总结系统规律的能力。

必须重点考察干部在把握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是否坚持与时俱进,做到了富于时代创造性;是否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做到了富于整体战略性;是否坚持统筹兼顾,做到了富于推进策略性;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了富于发展人文性。

6、在方法运用方面能否从命令走向民主。

党政机关要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和从领导向引导的转变,关键在于党政机关干部转变工作方法,从行政命令走向民主引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所以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关键就是为了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群众的历史创造者地位。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就是要通过民主发挥好多元治理主体的能动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充分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切实做到善集民智、善惜民力,始终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和还权于民、取信于民,真心实意了解民情,千方百计实现民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因此,必须多方面、多层面深入考察年轻干部的民主意识、民主作风、民主方法、民主能力和民主魅力,并将其作为衡量年轻干部是否成熟、能否应对复杂工作局面和是否具有现代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志。

7、在性情修为方面能否从急躁走向稳健。

急躁情绪无论是来自主观还是来自客观,也无论是意在积极还是意在消极,对工作的影响都是有害无益的。年轻干部有时为快出政绩而急躁冒进,有时遇任务繁杂自己又无科学安排而急躁牢骚,有时上下结合不好而急躁应付,有时静不下心、沉不住气或一知半解、先入为主而急躁武断,这些都是不成熟的具体表现。

稳健型的干部一定是说话有理、决策有据、落实有方、推动有力、控制有节、管理有章、服务有情。考察干部是否从急躁走向稳健,必须从这些方面仔细了解和分析判断。

8、在成长成才方面能否从个性走向共性。

个性成长逐步被共性成长所取代,个体逐渐融合于组织、融合于社会、融合于群众,是干部成才成长的一般规律,也是干部成熟的特质表现。凡是个性强、共性弱的干部,在带领和带头方面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完成了从个性向共性的转化,对人对事和对名对利胸襟宽、容量大,才能具备内化的集体主义感和组织荣誉感,这样的干部才能真正在工作中做到与群众、与同事、与领导、与下属团结共事,也只有这样的干部大家才能容纳他、接受他、支持他、帮助他、维护他,从而营造出干事创业的团结和谐氛围。

1.业绩好,能出活忠诚是最基础,但同时还要能够干出活干出彩,也是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Work hard and work smart。多(更多选择)、快(更快效率)、好(更好质量)、省(更省成本)地开展好各项任务。能够拎得清重点,能给公司、给部门创造关键业绩,能帮助领导排忧解难,能与兄弟部门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当天时地利人和来临之际,也就自然而然会成为领导的重点提拔对象。

2.有快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面对当前变化的时代,快速学习掌控新知识技能,这种能力对于候选人潜力的考察,也是很关键的环节。对于工作中出现的老问题,能够通过学习历史经验的积累,快速解决掉;还能总结归纳,通过提前预判,将问题从源头进行根除解决。例如公司机房出现过因突发停电,导致服务器故障,IT负责人为彻底解决该问题,就分析并落实一系列措施,购买UPS备用电源与小型发电机,设置机房专职设备管理员(原为软件工程师兼管),当突发停电时,UPS备用电源先顶上,小型发电机同步启用,设备管理员定期维保,多管齐下,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转。

3.有职场领导力要带给身边人方向感、能量感和信任感。选对方向,比选对方法更为重要。能带给周边人方向感的人,具备团队Leader的潜质。比如在跨部门讨论中,能够主持大局,找准讨论的主线和方向,对于职权范围内的高效达成共识,对于超出权限的及时升级请示,以达成公司任务目标。真诚地给予身边同事及时、精准的二级反馈,赞赏他这项工作做得好,哪里做得好,给予有效的鼓舞和激励,让团队更有能量与凝聚力。对兄弟部门以合作优先,但如有人冒犯,也给予坚决反击,不做老好人,给团队成员带来信任感。职场领导力是能够提升周边伙伴的业绩能力,这是提拔管理人员的核心要点。

4.了解晋升等规则
候选人了解企业的晋升等规则,与相关业务伙伴及相关部门领导建立信任感,则等待天时地利人和凑齐之际,实现职场跃迁。

罗胖60秒:怎么克服“恐惧”?

  1. 最近我去参加了第六季《奇葩说》的录制,遇到了一个话题,这话题本身我不能透露,大家到时候自己去看节目。其中有一个关键词呢,是恐惧。在现场,我就一直在琢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恐惧呢?

  2. 想来想去,应该是陷入了那种“想赢,但是又感到自己没有力量”的状态,这就叫恐惧。无论是对公开讲话的恐惧,还是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都如此。

  3. 那解药是啥呢,其实既不是壮胆,也不是提高能力,而是能分清楚,什么是自己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能改变的,这两件事儿。可以改变的,那就想办法改变,不能改变的,那就想办法接受它。

  4. 你看,只要这条界线一划清楚,是不是就没有什么恐惧存在的空间了。所以,那句古老的话说得好:接纳不能改变的东西,这叫平和;改变可以改变的东西,这叫勇气。而分清楚上述二者的区别,这叫智慧。

BitTorrent如何运作?(英文)

本文通俗地介绍 BT 下载的原理和算法,包括磁性链接如何运作。

罗胖60秒:怎么当一个过来人?

  1. 最近我看到一句话,说“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给年轻人的建议就是,别过来”。这当然是一句俏皮话了。不过,转念一想,这可能是对年轻人唯一有用的一句话。

  2. 过来人其实是一个很尴尬的身份,别人没有过来过,你讲什么,别人都没法理解。所以,年长者对年轻人语重心长,往往毫无用处,这是人类历史上反复出现的一种情景。

  3. 那啥是有用的呢?恰恰是年长者、过来人,倒过来告诉年轻人,别过来啊,这边一点也不美好,你要尽可能地保持年轻。这是年轻人唯一能听得进去的话。

  4. 所以你看,帮助别人,从来就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告诉他你自己的成功,第二种,是告诉他自己的失败。后者对别人总是更有用。

年长者也从来都有两种身份,一种是提携年轻人的人,另一种是帮年轻人趟过坑的人,后者这个身份其实更真实。

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给你14条黄金建议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

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曾经提出著名的“密友五次元理论”——与你亲密交往的5个朋友,你的财富和智慧就是他们的平均值。正如我们常说的“下棋找高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想要提升自我价值,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结识比你更优秀的人,并与他们做朋友。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今天这篇清单,就和你分享和高手打交道的法则。

  1. 想要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前提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那句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2. 如果你在与高人交往时,会感到不自信,那你需要学会“假装自信”。根据心理学的具身认知原理,教你一个高能量姿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挺胸抬头。研究表明,你只要持续这个动作两分钟,就能让体内的睾丸素水平提升,皮质醇水平降低,变得更自信和坚定。

想深入了解具身认知 >>>戳此查看

  1. 找到和对方的连接点。你要从一切可能的渠道了解对方,包括他的籍贯、职业背景、业余爱好等等。这能帮你找到和对方的共同点,比如你们是校友、同乡、都爱打篮球等等。共同点是人与人有效连接的第一步,能让对方感觉你是“自己人”。当然,如果你们有共同朋友,经过中间人推荐认识是捷径,对方会对你多一重信任。

  2. 准备一个30秒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目的是让人记住你,有和你继续交往的动力。推荐两个不错的开场白:①“我可以用几个词总结自己……”简洁抓人;②“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这能告诉别人你对自身的认识。平时你可以有意识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根据见面的对象不同,把开场白做少许改变,直到你的笑容、声音、语气都充满自信,自然顺畅

  3. 真诚地为对方提供价值。互惠互利是维持长久社交关系的基石。你可以在聊天时用心记下对方的目标,之后遇到有助于他实现目标的东西,随时分享给对方。比如,你听说对方的小孩正准备申请一所名校,那么你之后看到特别靠谱的名校申请指南、或者遇到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就可以介绍给他。

  4. 学会阶梯形社交。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立马结交到想认识的人,这时阶梯形社交往往更有效:先联系比你高一层的人,再通过他接触比他高一层的人。比如你是新员工,想找公司的大老板做导师几乎不可能,那么不妨先做好本职工作,成为自己领导的得力助手,这样你的直属上司就能在合适的场合把你引荐给更高级别的领导认识。

  5. 成为主动的那个人。主动与对方打招呼,握手致意,主动获取对方的联系方式,主动制造持续见面的理由,主动帮对方介绍朋友等等。这一系列主动的行为,既能让你有掌控感,也能在对方的脑海中留下积极、深刻的印象。

  6. 带个朋友一起参加活动。如果你对社交感到负担,那么不妨邀请一个朋友和你一起参加活动。这样既不会陷入孤单的境地,而且两个人一起加入其他人的谈话也更容易。你可以通过介绍你的朋友给大家,增加和别人发生连接的机会。

  7. 主动麻烦别人。这听上去反常识,但其实比你优秀的人需要你的机会比较少,主动麻烦他反而是建立互惠关系的第一步,这也能让你获得一个回报他的机会,让你们之间有可能成为互惠关系。当然,做这种事要注意三点:①不要让对方真的给你帮太大的忙;②不要涉及到金钱;③在他擅长的领域请求帮忙。

  8. 拜访大咖时带一个小礼品。这个礼品一定不要贵重,但要有心意。因为这个赠礼行为的目的不是“给对方好处”,而是“给对方关注”。比如说他喜欢艺术,你可以送一个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画册;他喜欢历史,你可以送一本好的历史传记;他经常出差,你可以送一个提高旅行舒适感的小工具。

  9. 脸皮厚一点。如果大咖拒绝了你加微信或电话的请求,通常是你没有给他可以连接的点。这时候你不要觉得气馁,适当放低自己的心理预期,比如,你可以请求留一个邮箱。这种要求通常对方都会同意,因为邮箱是一个非即时沟通工具,对方不会觉得有压力。你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多去找和大咖的连接点,或者给对方提供价值。逐渐推动关系的进展。

  10. 复盘总结。你在每次参加完活动、与大咖见面回家后,要留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对这次的经历进行复盘梳理,哪些做得好,哪些有进步,哪些下次注意弥补。把每次与人相处和搭建人脉的经历,都当作是你的宝贵财富。比如,这次没有和活动主办人打招呼,明天要发邮件表示感谢。

  11. 定期与帮助过你的人保持联系。人生中遇到贵人相助,切忌在得到帮助后就失去了联系。你可以时常邀请他们参与到你的成功中,分享你的心得和困扰,在更高的平台上为这些贵人提供你的价值,这对维护你的人脉非常关键。

  12. 最后记住一点,人脉不是搞关系,而是创造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作为网络中的节点,都应该去发挥价值,并且分享价值。

以上的见解,来自4月刚刚出版的新书《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

作者是「得到」课程《怎样培养受欢迎的孩子》的主理人康妮老师,她在书中详细讲述打造高质量人脉圈的方法,让你与优秀的人同行。

让我们对这本书的作者康妮,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欢迎你收藏并转发:

Experience

罗胖60秒:麦克卢汉是怎么读书的?

  1. 话说传播学家麦克卢汉,那是非常博学,但是要说起他的读书方法,估计很多人都不能苟同。

比如,他买书的时候直接翻到这本书的第69页,这一页写得有趣他就买,没意思就放弃。再比如,他说自己读书只读书的右半边,速度快了一倍,但是信息丢失不会大于10%。

  1. 估计很多人都会说了,这种对待知识的态度也太草率了吧?其实换个角度想,不难理解。请问什么是书?就是那些远方的人,死去的人,用书这种产品的形式和我们交朋友嘛。

  2. 那我们平时交朋友的过程中,一个人一句话要是暴露了他智商不够,你还会和他进一步和他结交吗?所以一本书的第69页写得不好,你直接放弃也就不是啥损失。

  3. 再比如,一个朋友,只是上班的时候和你在一起,下班生活对你完全屏蔽,你会觉得这是对他了解的莫大缺憾吗?所以,一本书只看右半边,其实也完全可行啊。

罗胖60秒:怎么改变一种本能?

  1. 得到大学上海四期班的姚侃同学,一直在接受拳击训练。最近他在班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分享。

  2. 拳击训练,有一个任务,就是改变人的一些本能反应。比如,对方一拳挥过来,人的本能反应是闭眼。这个反应是进化过程赋予人的一种条件反射。在拳击场上,如果闭眼了,那就很容易失去平衡。

  3. 那怎么办呢?既然是条件反射,那就不容易消除。所以办法是,训练出一个新的条件反射,替代原来的条件反射。在拳击训练的时候,教练如果看到你闭眼,就会发力打疼你。

这样就建立了一个奖惩机制:睁大眼睛,安全;闭上眼睛,挨揍。有了足够多的练习,身体会形成肌肉记忆,形成新的条件反射了。

  1. 所以你看,如果我们身上有什么东西消失了,无论是一个条件反射,还是习惯,那其实不是它消失了,而是因为它被替代了。

超实用,你不能不会的10个Excel技巧

原创: 伍昊 罗辑思维 今天

在工作中,Excel是人人都必备的技能。

如果你在财务、运营、人力资源等部门,那更是天天都要和它打交道。有时候表格一多,内容繁杂、时间紧,还不能出错,难免也会让你有点头疼。

那么你就需要几个简单又好用的技巧,把复杂的问题化繁为简。

今天,我们特意请来了销量超过50万的畅销书《你早该这么玩Excel》的作者伍昊,为你整理出了10个你肯定能用上的技巧,解决那些你在操作中常见的问题。

掌握这些技巧,让你的工作事半功倍,从此碰上再多表格都不发愁。

  1. 瞬间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

在Excel的工作中,“设置单元格格式”是特别常用的功能,通常的操作是点击右键,再点击“设置单元格格式”。其实只要按“Ctrl+1”,就可以瞬间打开这个功能。

  1. 快速转换日期样式

在Excel中,正确的日期样式有两种:2018/10/28,2018-10-28。我们平时常见的“2018.10.28”以及“20181028”,都是错误的样式。
如何批量处理错误的日期呢?选中日期列 > 点击“数据”菜单 > “分列”功能 > “下一步”按钮 > “下一步”按钮 > 选择对话框左上方“日期”选项 > “完成”。

  1. 一键录入当天日期

直接手打规范的日期,会比较麻烦。如果录入的是当天的日期,你可以选中单元格,按“ Ctrl+; ”快捷键。另外,按“ Ctrl+Shift+; ”快捷键,还可以录入当前时间,非常方便。

  1. 把打印内容缩放到一页里

你打印表格时,有没有碰到过有一两行总是被甩到单独一页上?无论怎么调整页边距,或者打印的缩放比例,都不能让它回归。
其实,你只需要在打印之前,点击“页面布局”菜单 > “打印标题”,然后在“页面设置”对话框的“页面”标签里,选择“调整为:1页宽/1页高”,就可以在一页里把内容全打印出来。

  1. 快速标记“不及格”数据

表格里的数据密密麻麻,要一个个找出不及格的数据,还要进行标记,肯定不能靠眼睛看。你可以选中整个数据区域,点击“开始”菜单 > “条件格式”功能 > 选择“突出显示单元格规则”中的“小于”规则,然后将数字设置为“60”,再设置为你想体现的标记样式。

  1. 同一单元格内换行

有时一个单元格里会写大量内容,为了读起来方便,就必须换行。其实操作特别简单,你只需要双击文字内容,进入编辑状态,在需要换行的地方按“Alt+Enter”快捷键,就能换行了。

  1. 修复变成E+的身份证号

录入身份证号的时候,你肯定特别讨厌看见辛辛苦苦输的数字变成了“E+”。这其实是程序默认了科学记数法的样式,那怎样让它还原呢? 只需要选中这些单元格,按“Ctrl+1”调用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选择“自定义”格式,将“类型”设置为“0”,数字就会回来了。

  1. 快速对比两列数字是否一致

如果你在财务、运营部门,那一定少不了对账、盘点库存这种活儿,需要对比表格里左右两列数字是否一致。

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公式,可以帮你快速完成。比如下图,要比对CD两列的数字,那就可以写公式“=C2=D2 ”,回车确定,然后下拉复制到列尾,即可完成整列的对比,显示True就是一致,False就是不一致。不仅仅是数字,这个公式还可以对比文字信息, 比如查看人名、企业名是否一致。

  1. 快速合并“姓”“名”

一些企业系统导出员工数据时,会把姓名分两列,一列姓,一列名。这就需要我们再重新拼合,获得完整的“姓名”。这时你就要用到“ & ”符号,比如下图,想把B2格的姓和C2格的名拼起来,就可以在D2格中写公式“=B2&C2”,然后将公式下拉到列尾,复制即可。

  1. 多张表汇总成一张表

工作中,有时需要收集多份格式一致的统计表,然后把它们合并为一张总的统计表。高效的操作方法是,首先在要呈现总表的工作表里,选总表起始单元格,任意一格都可以。点击“数据” 选择 “合并计算”,合并数据的规则选为“求和”。

然后,在“引用位置”里分别选择分表中待合并的数据,分别点“添加”。要注意,选择的数据需要包含标题行、标题列、数据3个部分。选好之后,勾选“标签位置”中显示“首行”和“最左列”标题的勾选项,点击“确定”完成。

flowshare

该网站是一个 Howto 网站,允许用户上传多张图片,并添加文字说明,解释如何一步步完成一项任务,比如《如何为谷歌启用双因素认证》。

如何在工作中获得快乐,而不是焦虑?

为什么现代工作让人如此不快?
——当我们在当代工作中迫切需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时,我们却正在错误的寻求“为什么做”的问题。

现代的上班族,在开放式办公空间的噪音背景下,没完没了地投入开会,每天收发的电子邮件和那些前一天处理掉的几乎一模一样。如果我们今天要创造新的工作,没有人会想要这样令人不快的东西。

在过去两年里,我一直在研究和撰写一本关于改善现代职场文化的书——我观察到的情况令人震惊的提醒我,哪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工作场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注意力分散,还有一些更重要的问题,是现实存在的考验。英国心理健康基金会(Mental Health Foundation)表示,去年有74%的英国人感到压力过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工作。

这也难怪。自从我们开始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已经延长了两个小时。据估计,对于需要时刻与同事保持连线畅通的职员,每周工作时间超过70小时。对于日常要额外工作几小时的员工,半数人承受的压力达到最高纪录水平。

从加班到零工经济 无间歇工作的代价
为什么不应该竭尽全力工作?
毁掉你职业生涯和健康的恶习


人们总是谈论对工作的不满,但我们更需要的是理解其根源(Credit: Getty Images)

这就是为什么像斯涅克(Simon Sinek)这样自诩高见的梦想家的劝告,似乎越来越契合上班族的心思。

解决问题

斯涅克坚称,千禧世代在投入到所致力的事业之前,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工作。他说:“成功的公司不是找到优秀员工然后激励他们,而是找到那些有心向上的人,进一步启发他们。

公司鼓舞职员的形式是告诉他们工作的“用意”。但是,越来越清楚的是,这种对“目标”的单一关注造成工作场景中的不和谐和不满。

如何协调世界的首要终极问题,是各个年龄的员工都要面临的任务:为什么在一家体面的目标导向的组织供职,而我却依然不开心。

越来越多的员工发现到,求职之前和得到工作之后的实际情况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优步(Uber)前雇员福勒(Susan Fowler)通过发布长篇博客,控诉公司员工性骚扰。随后,2018年,世界各地的谷歌员工举行大罢工。尽管职员知道他们需要工作,但是他们对工作环境感到不满,求索之途路漫漫,这又是一座备受瞩目的里程碑。


2018年11月1日,谷歌英国总部的员工正在举行罢工(Credit: Getty Images)

显然,虽然专注于我们为什么要工作可能会创造一个令人信服的愿景,但并不能帮助在办公桌前被疲惫击溃的员工。我们应该从为什么要工作转向更务实的问我们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在工作中更有成就感,而不是更焦虑?

细处着手

改进的工作文化是什么样子的?虽然可以肯定的是,公司里肯定没有像乔布斯(Steve Jobs)那样的人,展现更新更好的工作风格,但显然,我们可以从个人的角度改变我们每天的工作,让工作一事也因此不那么糟糕了。

方法很重要,一旦人们接受这种观点,很多人感到更有动力,人们认识到,他们有自主改变的权利。对大多数人而言,开会占用了太多时间,这是工作中最大的负担。把开会人数减半就是让人感激涕零的善举。

减少工时却能完成更多任务的神奇办法
法国向“永远在线”的职场文化宣战
想成功就早起?每天凌晨两点半起床有无必要

布里奇沃特投资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意识到,减少与会的人数,这对于提高例会的质量卓有成效。当然,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我们认为我们没有列席的会议是有好事情发生的会议。为证明这种生怕错过的顾虑(FOMO)是不恰当的,他们开始记录所有的会议——最终结果是,当他们从与会者名单上被除名时,没有人抱怨。

还有其他事情:员工们越来越意识到每周有三到四天安排的适当的午休被证明可以提高决策能力,缓解困扰我们很多人的周五疲劳。

再者,借鉴瑞典社交传统,和同事一起散步作为我们日常的一部分,似乎有积极的效果。当我们结束一天的工作时,它会让我们不那么厌倦电子邮件,让我们精神振作。


对大多数人而言,工作最大的负担是占用了太多时间的各种工作会议(Credit: Getty Images)

事实上,步行的科学甚至可以延伸到例会中去,从久坐不动的案头洽谈,变为灵活的移动场景。斯塔福德学者奥普雷佐(Marily Oprezzo)通过实验发现,81%的受访者表示,散步能提高创造性思维。

在我们极力删减的工作日程中引入一项新的会议,看似是离经叛道,但社交会议正在流传起来,很可能取代人力资源的同步管理工作。以往,很多英国公司常常会后到小酒馆洽谈,籍此来完成这方面的工作。

曾经五次担任CEO的赫夫南(Margaret Heffernan)说,她在自己的一家美国公司开了每周一次的社交会议,这对公司的工作文化来说是“绝对具有颠覆意义”。她观察到,鼓励员工们在工作日花时间相互交流,使他们在一周的其余时间能更好的合作。

职场中被匆忙症困扰,这是现代工作无休止的要求造成的后果——而这种消耗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对那些资历最浅的人来说。当工作源源不断应接不暇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做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而不是一味的提醒自己“为什么要工作”。

如何在安卓手机检查屏幕截图?(英文)

有些安卓 App 不允许用户截图,实现方法很简单,就是检查 Screenshots 文件夹是否添加了新图像。

Reference

  1. 丈量世界:好奇心比雄心走得更远
  2. wikiHow - How to do anything
  3. 疫情之下,如何做好复工防疫准备?
  4. 如何给你的手机做一次消毒?
  5. 东风17导弹在2000°环境飞行,隔温耐热问题如何解决?
  6. 不可思议的瓶子
  7. 如何高级地化解敌意、传递善意?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