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elation

relation20180804.jpg

DeepCreator:人脉关系的本质——协作共赢,共同成长。

越是重要的东西越是看起来并不相关。

比如,品质生活其实与审美能力更正相关,与钱的关系并不大,但是钱却看起来是最重要的、也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再如,当年我教英语的时候也发现,背单词的方法、找外教之类的学习环境其实都没有另外一个简单的字重要 —— 用。可越是重要的东西,说出来之后越是简单到令人不由自主地轻视。还有,性高潮其实与大脑关系最大。

关于人际关系

——罗辑思维CEO脱不花

45 良性的人际关系只有一种,叫做独立自主、强强联合。从来就没有抱团取暖这回事。

46 做到对别人有价值,是建立良性人际关系的前提,哪怕是暂时只创造了微小的价值,也有价值。

47 所有关系中最多正向循环最少事后负担的,是交易关系。市场最残酷但也最善意。

48 所有关系中最危险最有破坏力的,是纯感情关系。所以,一段关系要想良性发展,要有能力从纯感情喂养,发展成“复合材料”:比如就婚姻而言,激情不长久,但是双方可以成为共同成长的伙伴,或者某个具体目标的合作者。甚至就亲子关系而言,也可以发展出协同学习的伙伴关系。

49 不成为别人的负担。这包括了不成为别人的心理和时间负担,接受别人对自己的不接受。

50 对自己负责。这包括了对自己的选择和决定负责,承受由之而来的任何结果。

51 定期梳理和剖析自己的原生家庭和亲密关系。适度学习一点帮助自我认知的方法,清楚认识并且正面接受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短板和问题。大量的人际关系能力缺陷是在原生家庭中已经形成,无需自卑或者自责,因为正面接受自己是战胜这一问题的开始。而且大部分人的大部分心理障碍是可以被消除的。

52 第一反应是选择信任别人,但是同时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53 人际关系不仅有交互频率这一个维度,还有交互深度。熟人未必是知己。

54 远离巨婴、远离不具有建设性能力的人

55 人际关系是一个人真实自我的外在镜像

万维钢:孤独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最近十几年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独居者越来越多。比如,美国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独居的年轻成年人比例从52%提高到了64%。当然,独居不代表孤独,那些独居的人,可能有很多朋友,一个人也生活得很好。所以,客观上是不是孤单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孤独感”。如果你觉得自己孤独,可能从身体和精神上都要注意了。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就在专栏里讨论了孤独对人的影响。

首先,孤独是我们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它在告诉你,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新科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到了一项针对150项研究的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孤独感和长期不锻炼、酗酒、吸烟以及肥胖对人的损害是一样的,它能让人早死的概率增加26%。所以感到孤独的人,最好赶紧想办法改善情绪,身心健康 很重要。

其次,万维钢说,孤独对人的思想影响最需要我们重视。严重的孤独感,会让人的思想走极端。万维钢提到了《万古》(Aeon)杂志网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认为孤独是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温床。文章作者是牛津大学一名在读博士,名叫加法尔。她研究过很多在西方长大、后来成为穆斯林恐怖分子的人,这些人的共同特征就是有强烈的孤独感,感觉被社会抛弃了。

为什么孤独会让人走极端呢?加法尔从汉娜·阿伦特的《极端主义的起源》找到了理论依据。阿伦特说,

如果你面临道德困境或者其他的矛盾选择,你头脑中至少会出现两个声音,他们互相争论,这样你就是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但孤独的人,头脑里可能只有一个声音,他们没有和自己对话的能力。如果一个人看问题只看一面,就很可能走向极端。

加法尔举了个例子。一个中学生在学校被老师批评了,本来是个小事儿,就算老师批评错了,也可能是个误会。但如果一个人很极端,他就会认为是老师故意针对他,甚至他会觉得整个社会都和他作对。而如果这个中学生是个少数族裔,从小就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落,这种感觉就更强烈。这时候,如果有个极端的意识形态正好出现在他面前,他就会觉得找到了组织,从而丧失自我,变成一个极端分子。

总之,万维钢认为,思想上的孤独才是孤独最大的危害,如果一个人的头脑里没有不同的声音,缺少相反的想法,就容易极端地行事。希望以上观点对你有启发。

放下你的无效社交

有一次在北大举办讲座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位学生,他问我:“老师,你说是认真学习重要,还是经营人脉重要?”看着他一脸大杂烩的样子,我先拿出本子记下了这个问题,然后对他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会仔细写篇文章放在网上的,跟着给了他我的网志地址。最后,我又补了一句:“相信我,所谓的人脉就算重要,也根本没他们说的那么重要。”

到书店里看看吧!在某个专柜或者专区里,有多少书的书名中有“人脉”二字?太多了。《人脉:关键性关系的力量》、《人脉圈:人脉决定输赢,人脉决定命运》、《人脉是设计出来的》、《赢在人脉》、《打造黄金人脉》、《90秒建立职场人脉》……书名中有“人际关系”的就更多了。我写这段话的时候,在“当当网”上搜索“人脉”,可以找到521个结果,搜索“人际关系”,可以找到4949个结果,而搜索“成功”,可以找到53879个结果……

随处可见的胡说八道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胡说。以下从某本书里摘录的文字是还不算最过分的:

中国,最奇妙的现实问题是讲“面子”,这种典型的例子不但在政治界经常可以看到,在商业界更是多见。比如说,你想把商品推销给客户时,另外一家公司也在作同样的竞争,估计胜负情势是四比六,对我方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有一位支持者,而其“面子”能够通达客户的高层,那么只需凭此人的一句话就可转败为胜了。我们再举个例子,假如你想向公司提出一个方案,而意见是不是能够被采纳,就要看公司里有多少人愿意帮你的忙,愿意支持你,即可大致估算出结果。这就是人类社会的现实面。如此看来,“由支持者的多寡可以判定其是否为能干的生意人”的说法并不为过。事实上,被称为“办事高手”或是“能干”的人都具备一个条件,就是在公司内外有许多人事“通道”,也就是说,他的人脉很广,“面子”很大。

而在一小段文字里面可以做到谬误连连,其实也不是很容易。

……如果你有一位支持者,而其“面子”能够通达客户的高层,那么只需凭此人的一句话就可转败为胜了。

除了“腐败”之外,在正常的世界里,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吗?

……假如你想向公司提出一个方案,而意见是不是能够被采纳,就要看公司里有多少人愿意帮你的忙,愿意支持你,即可大致估算出结果。

意见是否会被采纳,在正常的世界里,关注点应该是那个意见本身的道理吧!如果那个意见考虑得非常周全、有明显的好处,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吗?

用“面子”就可以获得一切,想得美!

让我们从头细说。先动脑思考一下:我们愿意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

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了一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幼儿园里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吗?答案并非肯定。

我曾经有机会、也恰好愿意多花一点心思与我遇到的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交谈。我没过多久就发现,在他的心目中,与所有成年人一样,“朋友”被划分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

为了行文方便,以下我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叫做“小强”。

我发出询问后很好奇,但也耐住性子等待小强告诉我谁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他真正的朋友只有两个。一个是男孩,一个是女孩。之后我问他:“为什么你认为那个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小强一秒钟都没犹豫:“他从来都不抢我的玩具,他跟我换。”我又问他:“那,为什么你认为那女孩是你真正的朋友?”这次小强踌躇了好一阵子,在确定我会给他保密之后,磕磕巴巴地说:“她好看。我把新玩具全都先给她……”我笑。过了一会儿我问他:“她觉得你好看吗?”小强愣了一下,满眼的无辜:“不知道……”我又问:“那她现在手里的玩具是谁的?”小强突然显得很紧张:“不是我的。”我决定不去问那小女孩什么问题了。

基于种种原因,生活中广受欢迎的人总是少数。但同样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人并不知道那些少数派们是如何理解他们的行为的,从小强的这个事例里就可见一斑。刚才小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不“抢”他的玩具,而是跟他“换”。注意这两个词。

我们暂且不讨论所谓的“心计”。确实有些人有很深的城府,他们可以用常人想不出的,或者常人就算想得出来也做不到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最普遍的情况。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小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数量使他从概率的角度出发很难遇到可以和他“公平交换”的人,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多少玩具,甚至干脆没有玩具,那些孩子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与他进行“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交换,等同于“抢”,没有人喜欢“被抢”。而与他换玩具的那个男孩,让小强感受到公平。小强也有自己想要但手里没有的玩具,所以,他也愿意去“换”,而不会去“抢”,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被抢”——然后,把最新的玩具都给那女孩先玩……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会慢慢无疾而终。当然也有持续下去的情况,但与其说这是由于另外一方珍视友谊,还不如说这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实现“公平”。电影《教父》里就有这样的桥段:棺材铺的老板亚美利哥·勃纳瑟拉决心找教父柯里昂替他出气并为自己的女儿讨回公道的时候,亚美利哥就是“索取方”。许多年后,教父柯里昂终于在一个深夜敲开了亚美利哥的门……

可以想见,资源多的人更喜欢也更可能与另外一个资源数量或者质量对等的人进行交换,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公平交易”更容易产生。生活里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哪怕是在校园这个“交换”本质体现得不是那么明显的地方,同样性质的行为也并不鲜见。比如,某系公认的才子与其他系公认的另一个才子会“机缘巧合”地邂逅并成为“死党”,俗话说的“英雄所见略同”可能就是他们一见如故的原因。如此,他们之间的谈话以及任何其他活动,往往都会让他们觉得相互非常“投机”。仅举一例。

在1982年第一届全国中学生计算机竞赛上,沈南鹏和梁建章这两个“数学神童”同时获奖。当他们第一次相识时,这两个懵懂少年绝不会意识到,17年后他们会联手创造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奇迹。

不是因为他们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都很优秀才会非常要好,进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反过来说,这些被公认为优秀的人,往往并不“低调”,也不“平易近人”。他们不是故意这样做的。他们无意去惹恼身边那些在他们看来“平庸”的人,只不过他们无形中有这样的体会:与这些人交流,沟通成本太高。这些人当中不多见的那些心态平和者,一般都是经历了波折,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保护自己。他们发现,有些误解根本没机会解释。于是,他们开始“谦虚”,他们学会“低调”,他们显得“平易近人”。

许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我会在别人求助于我,而我内心其实非常抵触的时候,因为怕别人说我是“不够意思的人”,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在一次深感受伤的时候有了一个闪念:原来这种尴尬并非来自我没有“乐于助人”的品性,其原因是我的精力并不足够旺盛,无法在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拿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帮别人做事——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已经是个正在“过河”的“泥菩萨”了。想多了之后,我甚至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足够的工作——这是那天晚上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就主动挣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了。说起来好笑,我自己的智商实在是有限,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过“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第一,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第二,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第三,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从这个层面上讲,的确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有效的人脉。而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这也体现了常言说的“事多故人离”。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状况使他们只能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发展到最后,极有可能导致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他们每次落空的交换都会进一步给自己造成损失,使他们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是质量下降,继而使他们沦为“索取者”的可能性更高——恶性循环。

还有一些人,过分急于建立所谓的人脉,甚至全然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人们常用一些专门的词来描述这样的人,例如“谄媚”、“巴结”、“欺下媚上”甚至“结党营私”等。这 样的人,往往也不是他们自己故意非要如此不可,他们只是朦胧地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过于渺小,所以才希望借助其他力量。而一个人的能力越是渺小,他的欲望就会显得越发强烈。这些人的特征非常明显,其中之一是:他们会在生活中经常有意无意地用亲密的方式提及大家仰望的人物,无论他们与这些“大人物”是否真的存在私交密往。在中文语境里,他们就会只说名字而不说姓氏:李开复不叫“李开复”,在他们嘴里是“开复”;李彦宏不叫“李彦宏”,在他们嘴里是“彦宏”;沈南鹏不叫“沈南鹏”,在他们嘴里是“南鹏”;最近我听到更恐怖、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小俞”(俞敏洪)、“小邓”(邓峰)、“大想”(李想)……

从整体上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一个人的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他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辛苦,说出来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可是,努力需要的耐心,却远比多数人想象中来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5年,长则20年”。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是很容易能想明白或者轻易预见的事情: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认为是优秀者。

如果有一天,某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必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他所遇到的人将来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层面和意想不到的方向,而他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索取者”,他扮演的将是“乐于助人”的角色——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这个人是被我们找来提供帮助的。

甚至,这些优秀的人会获得意外的帮助。一个优秀而有价值的人,自会引来很多其他的优秀而有价值的人主动为其提供帮助,而这时候的帮助往往是“无私”的。正如没有哪个医生会在救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而恼羞成怒一样,那些品质磨炼到一定地步、境界豁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图报”,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就已经足够重要、可以令人身心愉悦了。同时,被帮助的一方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又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整体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环。个中生活智慧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如果人脉真像传说中那么重要的话。其实,我总觉得关于人脉导致成功的传说虚无缥缈,不过是些不明真相的人臆造出的幻象罢了。

特别澄清一下,我并不是说,我们从此就不用关心自己身边的任何人了,或者说从此就无须与任何人打交道了。与人交往也是一种需要学习,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实践的技能。我只想提醒读者:别高估自己,误以为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妥善地处理与身边所有人的关系。浏览一下手机通讯簿里的名字吧!有多少人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我至今只听两三个人这样回答我:“最长时间没联系的,也不超过两个星期。”而这些人中还有一个是特别固执且特殊的人——他的手机通讯簿里总共才有22个名字。

毕淑敏在小说《女心理师》的自序中曾经提到:

……我学心理学课程一事,纯属偶然。朋友XX摔断了腰椎骨,打了石膏裤,瘫躺床上三月。我在自家墙上的挂历上写了一行字:“每周给XX打个电话。”我当医生出身,知道卧床不起的病人非常寂寞,希望能躺着聊聊天。后来我就按照挂历上的提示,每周都给这个人打电话,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尽管我很忙,还是会多磨蹭一点时间,让她开心。后来有一次,她随口说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教授林孟平到北师大带学生……我问,我能跟她学习吗?朋友说,那可不知道。后来感谢那位朋友说,我能学心理学,多亏你摔断了腰。

我由此领悟,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这也很容易理解。当我们把时间花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那个人和那件事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这实在是一个大到足以写两本书的话题。碍于篇幅,我只能提供两个简单但实践起来并不那么容易的建议了: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摘自《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七章:应用,第6节:人脉

人与制度

内容简介 · · · · · ·
制度是人际关系的总和,本书基本观点是,权力、财富、情感是人和人交往的三个维度,所有的制度只不过是以这三个维度为核心的关系总合。本书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社会秩序,而落脚点则是个体如何思考、如何生活,才能产生“更多的唯一性”。因为个体的价值和意义正是个体的唯一性。因此,本书的侧重点是复杂的社会秩序之下,个体如何追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当今社会陷入深深的制度迷思:存在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环境污染、有毒食品、公平缺失、道德缺失、幸福感缺失,等等,许多人都将其归结为,是制度决定一切,改变一个人两个人,无法改变一切。只有从根本上制度变革,才可以使一切变得更好。那什么是所谓的制度呢?如何理解它、认识它、改造它?如何扮演好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呢?

对此,汪丁丁教授通过同积极思考的青年学子们的对话和讨论,对人与制度、人际关系、角色定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深入探讨。也许你没能去北大听课,但是你可以买来一套《青年对话录》来参与讨论与思考。读汪丁丁的书,如同在黑暗的隧道中艰难前行,一开始你可能茫然无措,但最终你将适应这黑暗并发现其中的微光,在它的指引下一路向前。

目录

序言 经济、知识、制度

第一篇 人际关系与社会制度
称呼的感受
浅谈友谊
关于正义问题
关于“嫉妒”或“妒忌”的讨论
制度是人际关系的总合
犯罪,价值观,流行病学
法律的基本问题是判断自身未来的演变方向

第二篇 文化创造与社会发展
关于文化创造
性、性关系与社会发展
性与美感人生
时间观念

第三篇 互联网问题
关于互联网社会的无名氏定理
影子对话
关于维护对话伦理的行为规范
关于互联网的若干问题

第四篇 自由问题与中国问题
中国社会变迁,中国问题与《财经》立场
简论王元化先生自由主义思想的复杂性

第五篇 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
什么是“精英意识”
关于精英意识与社会正义的再探讨
为什么有了精英身份就容易丧失精英意识
继续探讨精英意识与精英身份的关系问题
丧失了道德基础是伪市场经济

第六篇 个体应该如何生活才可产生更多唯一性
关于中国的问题——《中国问题》序
什么是“跨学科教育”
发展的难题:回答《人与自然》丛书涉及的十大问题
罗蒂写给中国读者的文字:生活理性与健全的理性
世界公民与天下主义
竞争与合作的秩序——《超级合作者》序
关于竞争与合作(提出问题)
竞争与合作
互替与互补
自由与自律
从哲学到经济学
编后记
汪丁丁:找回灵魂的任务

读书笔记

1.趋同的代价 缓慢而隐蔽;

2.多任务工作的关键 中断点的管理。

3.天才的标志 具象思维。

4.自由,至少按照某些人的定义,就是工具性的,但大多数人都同意自由非常珍贵。

5.在尼采的思想中,“权力意志”表示所有事物都倾向于实现、扩张和增殖自我;我们有理由把这种倾向本身当做目的,就像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发展本身当做目的一样。

6.对资本主义最有力的控诉之一是,它驱使我们把大部分创造性能量投入到纯粹功利性的事物中。人生的手段成了目的。人生成了为生活奠定物质基础的活动。令人震惊的是,人生的物质组织活动在21世纪和在石器时代竟然同样重要。本该用于在某种程度上将人类从劳动的迫切需求当中解放出来的资本,现在却被用来积累更多的资本。

7.人生若不包含人们没有准备好为之赴死的东西,这种人生就不可能富有成就。或者可以表示,怀着人必有一死的意识生活,就是在怀着现实主义、反讽、诚实以及对自我有限性和脆弱性怀着磨炼意识而生活。至少从这个方面看,真实地把握我们最动物性的特征而生活,即是本真的生活。我们就不会那么想要发动狂妄的念头,给我们自己和其他人带来不幸。对我们自己不会赴死的无意识信任,是我们大部分毁灭能力的根源。

8.人生伴随着持续的否定,我们取消一种境况,然后进入另一种境况。这个永恒的自我超越过程叫做历史,只有拥有语言能力的动物才能做到这一点。然而,从精神分析方面来讲,它的名称叫做欲望,这就是欲望能够充当人生意义选项的原因之一。但凡有东西缺失,欲望就会涌上来。欲望与匮乏有关,它把当下掏空,以便把我们送到某个同样掏空的未来。

9.孤独的人生只适合诸神和野兽

10.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毫无目的的生活,就像爵士乐演奏那样毫无目的。它不是要服务于某个功利目的或形而上的严肃宗旨,它本身就是一种愉悦。它不需要处于自身存在之外的合法性理由。在这个意义上,人生的意义有趣地接近于无意义。

11.我们或许需要揭开道德这层面纱——道德仅仅是发动机上的汽笛,而不是推动发动机的蒸汽。

12.博克指出:“欺骗和暴力都是对人的蓄意侵犯,都是强迫人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暴力造成的伤害,欺骗也都能造成。但是,欺骗的作用更加微妙,因为它不仅作用于人的行为,而且也作用于人的想法。”

13.犬儒主义之弊不在于“看穿”,而在于“看穿一切

14.“文革”的时候,原北师大女附中一些平时文文静静的女中学生就是这样打死了她们的校长卞仲耘。

15.虽然作战需要原始的勇气,但有时候拒绝作战杀人需要更大的勇气

16.人就像是酒,年岁能使酒醇厚,也能把酒变成酸醋。

17.浪漫”的词意原本指的是“非现实”“非实用”,那正是功利的反面。“浪漫”成为魅力的代名词。人际关系越不功利,也就越具有礼物关系的三个基本特征:自发、利他和多余。

18.免费的电脑软件分享、自由的信息和思想都是不同的现代礼物。现代网络更是无限扩展了广大人际礼物关系的可能。上网的信息和文章既没有稿费,也不算著作,成为一种真正的给陌生人的礼物。

19.白日梦的乐观主义最后一定会走向犬儒主义。

20.最古老的正义观念就是“交换正义”——它的目的是要给每一个人应得的那份(to each what belongs to him),或者,也可直译为,给每一个人原本属于他的那一份。

21.不协调的生活,激发我们每一个人想要摆脱或改造我们的生活的欲望

22.双重的历史偶然,可能造就一些特别难以摆脱的生存困境,让那些深陷其中且不能被规训的个体,要么疯狂,要么创造——即寻求关于生活的新的解释,也就是为不能协调的生活赋予传统之外的意义。后者,海勒定义为“文化的创造”。

23.历史或可重复,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闹剧。

24.创造的源泉不是别的,正是被我们自己最窘迫的生存状况激发出来的我们原本就有,但在幸福状态中经常被压抑着的那种寻求解放和自由的精神力量。

25.在西方传统中,性与美感人生并无矛盾之处,甚至可以说是融为一体的。而在中国传统中,性却难以被美感人生接纳。这不仅在于王国维所阐述的那种由美术而解脱的方式是无欲望的生存方式,更在于庄子或陶渊明式的美感人生是个体生命与宇宙万物“齐一”的生存方式,是邓晓芒所批评的那种消灭了个别与整体差异的人生观。而性,就其活动方式而言必须是个体的,必须在个体的生命要求之下才获得合法性。个体生命力最强烈的或者可以说永恒的冲动就是从群体的无差别的平均状态中凸显出来,成为特殊,成为异数,成为对生存意义的自觉

2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7.时间的本质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力的独特的创造性,它向四面八方迸发着生活的可能,它根本不可能被单调和统一的计时制度概括为每天均匀地流动着的24小时体验。所谓自由,恰好并且仅仅意味着生命自由创造的能力。

28.不需要提出“自由意志”问题,因为生命原本就是自由的,只不过,这自由被概念化的世界秩序遮蔽了。于是,人类走向自由生命,首先就要摆脱“概念”的束缚。

29.“权力”,达尔的定义是:“对他人的影响力”。

30.在任何理解之前,先有表达。在任何表达之前,先有对重要性的感受

31.分工和专业化的最大代价是劳动者的异化

32.医治心理疾病的有效方法,是睡眠,并借梦境以修正人生意义

33.某些缺陷往往是和美德混在一起的。这是性格所生成,难以分解,去掉这一方面,往往那一方面也就不复存在了。

34.你寻找过,一无所获,但你寻找过了。这也是“唯一性”。寻找,意味着不重复别人的生活。

从哲学上讲,所有令人感兴趣的断言都是存在争议的。

思维的乐趣

文/友竹

汪丁丁说:当我们回答问题时,我们从常识出发。当我们解释事情时,我们不仅依靠常识而且依靠系统化的知识。读到《人与制度》中那些超出可迅速理解范围之内的内容时,对他上述所言深以为然。

从小到大脑袋似乎被各类繁杂读物填充了,读书时有些老师爱开书单。有的老师出身哲学系,极推崇各位西方大哲:康德、黑格尔、怀特海……他开的书单自然少不了这些人的论著,一再要求我们系统去读。可当时哪里看得下去?一边抱怨着一边匆匆摘些跟课程讨论有关的内容,课也就算是结了。现在看到汪丁丁文里不断出现那些名字熟悉理论却一知半解的哲学家,唯有惭愧的份儿了。

书贵在引发读者的思考。本书除给我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全理解的感受之外(丁丁老师喜欢在不同的学科间穿梭,文章中常提出一些思辩性的基本问题,这需要知识结构和层次不达标的读者继续探索),更大的收获当然是试着思考个体应该如何生活才可产生更多唯一性。有人可能要问了,本书不是讲人与制度吗?怎么跟创造“唯一性”扯上了?要解决这个疑问,需要我们去研究汪丁丁致力研究的中心问题——解决人类精神的“人生问题”和解决中国百年转型的“中国问题”。

人既是个体的存在又是生活于社会中的群体,这是人之为人的复杂性。但是,“每一个人都是唯一的,因此他的生活必须包含一些非他莫属的性质,否则就算是浪费了生命”。这段文字让人想起王小波,他也对把所有的人驯化成整齐划一的模式深恶痛绝。正如你知道的,中西古今历史上都曾发生过多次试图驯化人类思维的事,那些试图这么做和不反对成为被驯化对象的人们没成功,是我们的幸运。最为汪丁丁佩服的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也奈特指出,一个群体最终能够达到何种文明水平,完全依赖于这群体里的人民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包容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仍可维系他们之间的合作。

“包容他们之间的个性差异并仍可维系他们之间的合作”,这就引出了关于“自由”的讨论。“自由”虽然是个体诉求,却要求社会整体的宽容。因此,逃过了纳粹迫害的爱因斯坦指出:自由是整体性质。书中又提到,说到民主,其实不能不说自由。所谓民主,在演化论的视角下,就是原本由国王、贵族享有的自由逐渐扩散至大众。所以,自由发展到最后需要“等度”。“等度”意味着需要一套不依赖于任何个人的抽象规则。这或有助于我们思考处于百年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中国问题”之深层原因和动态走向。

本书认为,依照演化社会理论的基本结论,不存在“最优制度”。所以,我们首先需要的是“批判性思考”,即对以往全部人文和社会思想进行反思。对读者而言,重要的不是读懂文稿,而是通过文稿提供的“心、物、社会”三者间关系的描述,感悟到一些与自己性命攸关的真实性。这就是汪丁丁所谓的“融入了人生感悟的知识”和“融入了知识的人生感悟”。

熊十力说过,读书,应以全部生命相冲击,方能有所感受。以前不以为意,但现在于我来说,至少本书是需要以全部生命相冲击的。

《人与制度》:复杂自由与简单幸福

汪丁丁先生的书,初拿到感觉很单薄,看了目录感觉很浅显,但当真正阅读时却会有令人意外的享受。尽管只是一本选集,在文章篇目的安排上也有些“参差”感,但对于像我这第一次接触先生的书,第一次接触“青年对话录”企划的读者来讲,确实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毕竟我们读到太多文字,它们只在以感官的愉悦,却无暇于心灵的丰盈。

少年的忧伤高贵

“我把这本书献给读中学的孩子们,尤其献给深受失败教育之苦的孩子们,献给那些意识到生命宝贵却无法改变为他人生活的命运的孩子们。”(汪丁丁《青年对话录•人与制度》)

芥川龙之介曾说,少年时的忧伤是对整个世界的傲慢。

高中的时候,作为社团前辈的我曾一厢情愿地拿这句话作为给新社员的入社考题让他们以此作为,结果收上来的要么是以“骄傲”为题的八百字议论文,要么就是有白衬衫和格子裙的纯爱小说……仔细想想也很正常,毕竟任何一句话都要在特定的语境下,某种解读才能成立。让单纯如水的高中生来解读这句话,也只能有这样的解释吧。

但愿他们可以一生这样安宁。

当然在这里拿出这句话,它的意义显然会有不同。我比较相信这里是更适合解读这句话的语境。“少年”象征着纯粹,至少在每个人的生命或许都会有这样一段不谙世事只关照自己心灵的幸福时光吧。但当这样的少年开始忧伤时,就意味着整个世界的模样在他眼中,渐渐地在改变吧。

肩上的红蜻蜓,为什么会飞走呢?

当少年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时,因失落而产生的感伤是不可避免的。更直接地说,一个世界的真实慢慢在他们的眼前展开时,原本的憧憬和美好便会大打折扣。他们会意识到“矛盾”的存在,这种矛盾在《人与制度》中被表述为“双重历史性”:个人与社会的无法避免的不协调——会随着个人发展愈加激烈的矛盾。

但无法避免并不意味着无从解决。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不协调激发了摆脱或改造的欲望。”这其实是人性中“高贵”的真实表现,也正是它驱动了“文化的创造”。然而很遗憾,在大多数时候,这种高贵总会被湮没。

是时候来谈一谈“道路问题”了,对于青年人来说,即使是“未选择的路”,也并不意味着“不可选”。

知识分子的真性情

在《称呼的感受》一篇中,汪丁丁先生说自己总被称为“丁丁”,“自己待人接物不够成熟,不够被称为‘老汪’之类的。”其实从这本书里,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所言的“不成熟”。这本书中包含了大量汪丁丁先生与自己的自媒体上的读者之间的对话,讨论大多围绕学术课题展开,这种与读者之间的互动在国内学者中实属罕见。他乐于走出象牙塔,乐于将自己的学识与青年人共享,这本身是不够“成熟”——“真性情”的体现吧。

除此之外,这本选集里还有不少“真性情”的文字。比如在“互联网问题”部分,各篇次的“火药味”逐步上升,从对中国互联网管理不力利用不善表示忧心,再到最后对自己及整个网络上“无聊的消遣者”的强烈谴责——尽管我对那篇被放入选集的“声明”还是感觉有些“不够格”,含金量稍欠,但在这样的文字中,你会感到亲切和感染力。

所以任何事物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它的人。互联网如此,日益深化的“自由”也是这样。

制度与复杂的自由

这本选集是以“制度”展开的。书中定义制度为“人际关系的总和”。这个定义要把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起约束作用的“条条框框”要更深入一些。制度并不是对自由的限制,而恰恰是自由的保障。

哈耶克曾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将“个人主义”理解为“把个人当作人来尊重,就是在他自己的范围内承认他的看法和趣味是至高无上的。”这种表述实质上明确了“自由的限定”,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曾被许诺过的“无限的自由”仅仅是谎言了。“自由”倘若成为“无限的权力”,势必会对他人的“自由”造成妨碍,从而让整个社会陷入一个难解的悖论之中。

那么我们要怎样诠释自由呢?“社会之所以能够维系自身,不是因它的整体性对它有约束,而是因为它具有重要性的成员能够在社会交往中不断达成他们感受到的重要性共识。”这是汪丁丁先生在《法律基本问题是判断自身未来的演变方向》中的表述。类似的概念被爱因斯坦表述为“不断累积的人类道德基础”。这种建设有赖于社会“重要成员”,更在于一个社会的制度,究竟可否承载一个具有进步意义的“核心价值观”。

我们相信它可以不断优化。正因如此,我们也理由相信,世界可能会变得更好,因为自由的保障会终将让它在一个更合理的范围下,得到阐释。

宁静与简单的幸福

“主题幸福感的特征,甚至唯一可能的特征,是‘内心的平静’。”(亚当.斯密)

从我自己看来,处在这个年纪的人往往对于“制度”是颇具恶感的。这就好像加筑在每个人身上的樊笼,充满恶意却又无法挣脱——仿佛能挣脱它便是一种幸福了。

这就是为何福柯总会被年轻人迷恋,因为表象上他所表达的“一切制度皆监狱”刚好契合我们的抱怨,仿佛是给我们“不合理的抱怨”提供了理论支持。

然而很遗憾的是,我们必须看到,福柯的表述里并没有认为这种“制度”会使自由和幸福从根本上被破坏。它仅仅是一种工具,而且是必要的。只要不被滥用,它总会起积极的作用。

因而自由和反抗并不具有自然的联系。或者说幸福,也不必依赖于外在的改变。斯密所言的“内在的平静”其实是汪丁丁先生始终想要劝导年轻人具备的精神特质,是对帕斯卡尔的忧虑“人不知该如何安静地呆在在自己的房间”的解决方案。

思考的理性是解决焦虑的良方。盲目的人生永远不会宁静,它总要随着外物不断改变。而在得到最终的幸福之前,我们也只能不断改变,但这种改变,是要寻找书中所谈的“生命的唯一性”。“你必须具有生命的激情,你必须有激情地生活,否则因缺乏创造,你的生活会有无数‘不可承受之轻’”。“寻找,意味着不重复别人的生活。”

祝你好运。

自由与法治的悖论

人与制度一个非常好的且非常重要的讨论话题,汪丁丁教授能以此为题撰写著作,说明他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非常到位了,但在我看来这个题目更可以换做“自由与法治”。人作为不同于动物的生物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意识的复杂和成熟,人的最高追求就是完全的自由不受羁绊和约束,当然这在社会存在的前提下是不可能的。那么实际上有些人就会强烈的反对,他们会认为民主的价值核心就是自由,就是要奋斗无拘无束、奋斗零限制。这种看法在我看来就是对民主极大的误解,其中也就存在着一个悖论。

通常我们总会把“民主”、“自由”两个概念放在一起,似乎这两个概念是一体的甚至是等同的,这其实一种对民主最大的误会。在我看来,自由本身是一种追求的价值和理念,本身并不存在真切的实体,它的产生实际上是应对两种东西的,那就是人身的束缚和思想的禁锢。民主则不同,它不仅是一种理念和思想,更重要的是它最终的落脚点是一种制度,那么很明显了“民主”、“自由”这两种东西的载体就不一样。自由承载于人本身,实际上就是人主观的一方面,自由的外延和内涵都是取决于人的思想,而民主则承载于制度并通过宪法具体的反映出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它是客观的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一个威权国家、专制国家中,可能因为自由的有限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公民社会会因此萎缩甚至消失,民众的发声几乎成为妄想,因此就有了彻底自由的天真想法,最终这些想法还会以暴力和无政府主义的行为和意识形态表现出来,对于国家还是民众而言都是悲剧的。谈到这里并不是说,面对威权政体、专制政体就不能有丝毫的变化,只是要进行改变就要明确方向并且把握适度的原则。当今世界民主国家则出现了许多怪现象,一些本身建立着西方民主制度国家的政权竟然被一些民众以民主的借口颠覆了,当然这其中不乏“颜色革命”的政治操作,但2014年发生的几次政治危机则不同于以前中亚、中东的颜色革命,乌克兰、委内瑞拉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都爆发了群众运动,除了台湾尚未提出领导人下台的诉求外,其他两个国家都已经明确了群众运动的方向即“维护民主、实现诉求”。其实作为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群众运动倒无可厚非,无论提出如何的诉求也只是运动的一种形式而已。然而,事实不是那样,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提出了亲俄罗斯的建议,这是一种总统实现职权的表现,并且这种表现并未违宪也没有侵害到乌克兰的根本利益,但是作为亲西方的群众和精英们则是无法忍耐的,他们等不及用法律手段和真实的民意来回应亚努科维奇,就走上街头直接付诸暴力使得这位可怜的总统只能在俄罗斯召开记者招待会并折断了自己的钢笔。台湾地区的问题也近乎于这样,就是作为领导人的马英九行使自己的职权实现执政党意志,也成为了不同政治集团的口食。亲民进党的学生穿上“厚厚的外衣”掩盖自己的政治倾向,并利用社会大众的“从众效应”号召学生和群众运动,占领台湾的“立法院”反对国民党的意志,这在任何的民主国家来看都是笑话,甚至可以形容为畸形。

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便在自己的著作《政治学》中介绍了所谓“暴民政体”,这种政体在形式上与民主政体极为相似,也是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国家意志,只不过这里没有任何的对多数人的监督和约束,因此也可称为“多数人的暴政”,这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各种政体形式中最坏的一种。历史也已经通过惨痛的教训让人们知道所谓的“民主”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文革”这样产生在中国的混乱,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种“民主”。卢梭说“我们不能想象人民无休无止地开大会来讨论公共事务。”实际上就是这位民主先驱对民主本身的忧虑。民主必然包括自有,但自有未必还能存在民主,这实际上是个本末关键的问题,汪丁丁教授的这本《人与制度》在这个时候付梓正是恰逢其时,有力的让大家再一次的感受民主价值的真谛。他探讨了现今公共话语权的限制问题,我认为也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人并不清楚自由是有边界的,民主是以法治和制度为基础的。面对论坛上、博客上、微博上纷乱的谩骂声,如何能够切实的、冷静的、认真的探讨问题?汪教授说“我永远不会改变我对‘文革风气’的憎恨情绪”实际上也是我的观点,在所谓“大民主”的虚伪表象下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无知的民众尝试着自己不可告人的行径。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中,应该是有秩序、有法律并且遵照宪法落实我们的政治制度,而非一哄而上采取非理性的手段反对制度、反对民主强调所谓的人民自由。台湾当前的乱局恰恰就说明了这一点。作为台湾大学政治研究所的研究生,学生代表林飞帆做了其最没有常识的行为,他应该熟读了民主先驱们的著作,我相信他绝不会读到民主就是不顾制度约束而任意妄为霸占立法机构达到自己的目的方才罢休,民主制度应有自己的尊严。台湾社会的民主是长期以来政党、社会团体、群众不断与当时的国民党威权政府斗争得来的,而美国民主则是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以及联邦党人的智慧得来的,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民主制度都不是所以构建的,它们不仅在建立的过程中经历艰难,在建立后又通过无数政治精英和民主先驱不断琢磨得到的制度,或许制度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是民治制度本身就可以对其进行修正,这正是民主制度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汪教授在书中引用自由主义思想家哈耶克的话“民主很容易变成多数人的暴政,它将损害自由,并且长期而言他也将颠覆民主”,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论断。

自由实际上就是人,而法治就是制度。人们在怀着崇高的信仰(当然不管信仰什么都是在为自己的利益、自己的自由而信),不断的挣扎在社会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就是制度和法治的环境。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共产主义还是其他的政治意识形态都必须清楚的意识到,只要社会还存在就必须有秩序、就必须有法治,否则一片混乱的社会、族群分裂的社会、阶层对立的社会都不可能实现任何意识形态的基本主张。因此,我常常想这就是一个悖论,自由就是要退去束缚,法治就是要以制度来限制人的自由,但是民主制度和法治建立的本身又需要自由环境来保障。也许正如卢梭所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个悖论,才能正确的处理我们自己的发展,才能将自由更好的在制度中运作起来。

连接感——如何应对亲密关系中的焦虑

relation20180723.jpg

Anxious in Love: How to Manage Your Anxiety, Reduce Conflict, and Reconnect with Your Partner

目录

第一部分减缓焦虑
第一章了解你的焦虑 / 003
第二章认识到你的焦虑触发点,并且堵塞情绪的堤坝 / 037
第三章降低你的基准焦虑水平:日常压力预防 / 069

第二部分与你爱的人建立连接感
第四章了解你的伴侣 / 093
第五章改变处理冲突的方式 / 111
第六章增强同情心、同理心和连接感 / 131

第三部分登上一个新台阶
第七章发展健康的相互依存关系 / 153
第八章理性关系 / 169
第九章维护你的劳动成果 / 179

附录
A 给不焦虑的伴侣的建议 / 187
B 不焦虑的伴侣要做的练习——弱化判断,表达欣赏 / 190
C 亲密关系中的焦虑——六十秒内掌握此书重点 / 192
D 资源 / 193

关系之舞:既亲密又独立的相处艺术——The Dance of Intimacy: A Woman’s Guide to Courageous Acts of Change in Key Relationships

relation20180717.jpg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追求亲密:专属女人的工作? / 1
女人是专家 / 5

第2章 亲密,还是独立? / 10
成熟的关系,需要自我改变 / 12
当关系难以为继…… / 17

第3章 关系中的自我:以何为代价 / 20
“亲爱的编辑……” / 23
关于改变:我自己的故事 / 29
自我还是去自我:定义术语 / 32
更加自我 / 35

第4章 重谈焦虑:追溯问题的根源 / 37
焦虑与追逐循环 / 39
制订计划 / 41
附言:致那些犹豫不决的恋人 / 43
焦虑:缘何而来,从何开始 / 46
问题出在哪里 / 50

第5章 远点儿,再远点儿 / 52
保持距离:是问题还是答案 / 54
艾德里安娜的婚姻状况如何呢 / 67

第6章 应对差异 / 70
面对分歧 / 72
文化差异 / 73
矛盾来了,请缓和关系 / 80

第7章 确定底线 / 86
表明立场 / 90
接受考验 / 91
不要一味地行动:待在那里就好 / 98

第8章 走进过度履职 / 101
过度履职者的六大特征 / 103
“我很担心母亲!” / 111
学会放手,远离焦虑 / 114

第9章 做出改变并不容易 / 120
坦白:女人的问题 / 123
这是一个过程 / 126
打好基础 / 129
少些感性,多些理性 / 133

第10章 处理三方关系 / 140
姻亲三方关系 / 142
做些改变 / 146
那么,三方关系到底是什么 / 147
浅谈“闲言碎语” / 149
以孩子为中心的三方关系 / 150
过激反应:从以孩子为中心到以自我为中心 / 153

第11章 勇敢迈出新步伐:琳达的故事 / 158
跟踪“三角形” / 160
不再做“中间人” / 162
放下克莱尔 / 163
接受各种考验 / 164
与克莱尔保持联系 / 168
琳达与男性 / 174
补充说明:过度关注的困境 / 175
那么,谁该为克莱尔的抑郁症负责 / 176

第12章 我们的母亲/?她的母亲/?我们自己 / 178
凯西和她的母亲 / 180
差异的问题 / 183
迈向热点话题 / 188
更宽的画卷 / 189
附加说明:你真的认为了解你的家人? / 193

第13章 再论自我关注:亲密关系的基础 / 196
对感性的理性思考 / 199
理解自我关注 / 202
原生家庭 / 209
做出改变的时机 / 210
自我关注附言:规划人生 / 213
附录:绘制家谱图 / 217
致谢 / 225
注释 / 228

至关重要的关系

目录

李开复推荐序
第1章 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企业家 1
新格局:传统人际网已被智能网络取代 / 4
以机敏心觉知每一秒的变化 / 7
用企业家精神与全球关联 / 8
为什么如此紧迫?因为世界在变 / 11
以永久测试之心与多变的世界接轨 / 17

第2章 与自我的关系:利用拼图,培养竞争优势 23
三块“拼图碎片”帮你找到竞争优势 / 28
如何组合“拼图碎片”,发挥你的竞争力 / 35
自我投资 / 39

第3章 与未来的关系:做足规划以应对变化莫测 43
发现新起点 / 48
ABZ规划 / 53
A计划:时刻准备着,瞄准,射击,再瞄准,
再射击,再瞄准,再射击…… / 60
B计划:在学习中调整方向 / 63
Z计划:跳上救生船然后重整旗鼓 / 71
为自己投资 / 72

第4章 搭建关系网的结构:人人需要关系网 75
建立真正的人脉 / 84
估量现有人际关系网的结构与优势 / 89
如何加强并维护关系网 / 112
投资自己 / 126

第5章 连接人际网络,创造突破性机遇 129
激情似火:满载求知欲 / 135
如何寻找并创造职业机遇 / 137
进行自我投资 / 160

第6章 与风险的关系:与风险共存,并掌控风险 163
评估并应对风险 / 167
寻求别人误认为是风险的机会 / 172
主动寻找风险:小火灾防止大烧毁 / 175
进行自我投资 / 179

第7章 你认识什么样的人,就会了解什么样的信息 181
运用关系网信息驾驭职业挑战 / 184
综合信息并使之转变为有用的信息 / 199
进行自我投资 / 204

结 论 / 207
联系我们 / 211
致 谢 / 212

人的七张面孔——人际关系背后的心理奥秘 The Relationship Cure: A Five-Step Guide to strengthening Your Marriage, Family, and Friendships

Relationship20180710.jpg

目录

第一部分 建立关系,从沟通开始
01 沟通邀请:完美人际关系的起点
沟通邀请:完美人际关系的起点
一次一步:从普通同事到挚友
转折点:三种沟通回应方式
无果的尝试
人际关系危机:情感沟通缺乏的后果
02 3种沟通回应:测测你的沟通邀请能力
情感需求:沟通邀请的真面目
沟通邀请的伪装:为什么像雾又像风
积极回应:最佳的沟通邀请
回避:无意伤害的沟通邀请
拒绝:糟糕的沟通邀请
03 沟通中的6只黑手:阻碍人际关系发展的症结
第一只黑手:心不在焉
第二只黑手:口“剑”腹“蜜”
第三只黑手:口无遮拦
第四只黑手:宣泄不当
第五只黑手:执拗暴躁
第六只黑手:避而不谈
第二部分 人际关系背后的七张面孔
04 7张情绪面孔:人际关系背后的心理秘密
7个情绪指令系统
影响情绪指令系统的因素
了解自己的情绪指令系统
付诸实践
情绪指令系统VS沟通邀请
05 隐秘的过去:影响人际关系建立的情感历史
探秘情感历史:发现情绪反应的原因
家庭情绪观:情绪表达方式之源
情感逃避:一道人际鸿沟
持续伤害:情感软肋
06 不经意的线索:捕捉人际沟通细节的技巧
辨别不同的面部表情
关注肢体语言
触摸:亲密关系信号
谈谈你的感觉
学会倾听最重要
第三部分 建立完美的人际关系
07 寻找共同意义:建立信任和支持的基石
“异”中求“同”
成为梦想发现者
个人梦想,请不要躲闪
倾听他人的梦想
信任和支持
调整常规活动
08 无处不在的沟通:学以致用的人际关系法则
夫妻:获得幸福婚姻的法则
父母与子女:培养亲密关系的法则
朋友:赢得长久友谊的法则
兄弟姐妹:保持和谐相处的法则
同事:提升工作满意度的法则
后记 美好瞬间收集者

“你”是关系的核心

读这本书很有意思,有个关于社交网络的约稿,我打完初稿后,就拿了这本书来读,读完,有些启发,对稿件做了一些修订,然后发出。

这本书买来其实已经有段时间了,一直没有读,我读书的原则就是这样:用到的时候再读,效果更好。在读前就有明确的目的在,带着问题读,读的过程中就解惑了。

其实这本书可以说是Linkedin的广告书,毕竟作者之一是Linkedin的创始人,不过,这重要吗?我指很多人对于广告持抵触心理,你没办法要求乔布斯不提苹果,因为那是他的生命。我对于LInkedin一直有好奇心理,这本书倒正可以帮我探究背后的一些东西。

关系,在中国人的词典里面,是重要关键词,至今,中国仍然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北上广深还稍微好点。这个词的性质可以在不同情境下变化,有时褒义,有时贬义,有时中性,在这本书里,我理解为褒义。人是社交动物,没有人能够避免关系,但关系的经营,这是门艺术。

这本书开章明义,先讲企业家精神,这一笔可谓突如其来,不过也为全书定下了基调:象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每个人都是企业家,只是有些人有意识而有些人没有。这种企业家精神,是社会所需要的,也是个人所需要的,变革的时代里,要“以永久测试之心与多变的世界接轨”,我很喜欢这个“永久测试”的说法,想起我以前曾经狂妄地认为自己升级到了3.0,也许,我应该谦卑地回归到beta版。

第二章也是我喜欢的,或者可以这么说,全书的结构我都很喜欢,先讲企业家精神,然后是与自我的关系,这可真是很多关系学专家忽略的,当人们的眼光倾注于外界,往往忽略了自我,而在任何一段关系中,如果需要委屈自己去取悦,其实都很难长久,或使关系进入畸形——不禁想起孕妇为夫猎艳的事情——第三章进入与未来的关系,如果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没有追求和梦想,也许改善自我并非多么重要,每天原地踏步未必不好,但是世界在变化,对于更美好的未来怀有渴望,所以,需要在今天就改变,以及搭建高质量的社交网络,其后的四章,都是建议和实操,每章最后的“进行自我投资”是亮点,都是可行的建议。

这样的书,有理论,也有实操,相当实用,当然,那种理论和实操,是建立在西方社会的基础上,对于东方社会,有普适作用,但也有不同之处,所以仍然不能照搬。

书中提到的ABZ计划是适用于每个人的,我接触过太多人,都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只知道自己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所以想要突破,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或者是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总有矛盾和纠结,也是不知道如何突破,ABZ计划是很好的参考建议,这里面,眼光和技能都相当关键,如果不敢冒险(中国人真是普遍缺少冒险精神啊,我高中时想去参加个班级春游家里都不让,理由是危险,唉),那么当然也只能安于现状,现状又不是一成不变,很有可能在一个突然的时刻崩塌。

安全感这种东西,真的不是外界能够给的。我唯一的安全感来源就是学习、不断的学习,它成为我的乐趣,植于我血脉深处的力量源泉,同时也是一种娱乐的方式,因为有这样的精神,所以我不惧怕任何变化。我也有我的社交网络,我用心经营着让我受益的关系,同时更多思考我能够给别人带来的价值,是的,这比我要获得的更加重要,而我的学习,其实相当部分也围绕这点来进行,我一直确信,自我是社交关系的核心,如果不够强大和优秀,就支撑不起一个优质的社交网络。

在这个网络里,只有互赖,没有依赖。

我们的事业和人脉在哪里

先有事业还是现有人脉?这跟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看似是一个无解的问题。

很多励志书籍和厚黑学都告诉一个似乎永恒的真理,你成功的关键来自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脉。

不过这类书籍从来不告诉你从无到有的去经营、创建自己的核心人脉,仅仅告诉你如何去利用消耗。这样的成功学书籍,就像那些江湖骗子一样,告诉一个有钱的人如何去赚钱和如何花钱,却从来不能解答如何从无到有的问题。

Linkedin的创始人,从他自己的多年职业生涯和创业生涯的体会,总结出来了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人脉是什么样的,以及通过众多个人经历和朋友的案例总结了一些事业发展与人脉的经验成书。

他认为,人脉是自己能够与圈子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是自己与身处的圈子环境分享共同发展而形成,他指出很多“厚黑学”或者“成功学”的谬论的同时,也给出了很多真正健康的建议和方法。所以,我认为《The start-up of you》的中文翻译《至关重要的关系》并未真正的传递作者想要阐述的人际生态。

从一个行业新人来看,自己并未有什么人脉,那么人脉是如何形成的呢?实际上,人脉是自己对别人的共享和付出,只有首先奉献,才会有收获。重要的是你需要奉献什么。霍夫曼认为,奉献来自于个人的差异化。差异化在职业上首先表现为只有你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优势,或者说你能做得比别人好。对于这点,霍夫曼特别强调,一个新人要重视差异化,千万不要事事精通样样第一,那么到头来什么都做不好。竞争差异化的优势是一切职业策略的根本,差异化才能让自己对他人有价值,才能形成互惠生态的前提。

有了立身之本,就可以依据此发展个人的人际圈子。真正的人脉来于你能为别人贡献什么,而非利用别人能为你做什么。传统的观点认为数量很重要,实际上人际关系不在于数量,而在与质量,邓巴数认为个人能够管理的人际节点数不超过150,数量并不会为你的人脉和事业机会带来太多的亮点,作者认为平时我们看到的一些社交花蝴蝶未必是人际关系的牛逼人物。

建立真正的事业型人脉就像男女朋友约会,首先你自己是否喜欢和认可这个人;其次你能为他做什么,在人际关系中,只有你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建立人际关系。思考我们能跟对方怎么合作而不是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互惠是人际关系的核心,人际关系的升华在于要从朋友变成互惠同盟,你能够为对方达成目标或者成功贡献什么,这决定你的人脉质量。

重要的人际关系扩展,往往是通过现有认识的人去认识别人。想认识现有社交圈之外的人,最佳方式从现有圈子寻求帮助。能获得人脉的扩张,也不来自于数量,而同样来自于质量。高质量的人脉能够带来高质量的扩张和高数量的扩张。而建立高质量人脉的重要性是个人声誉的建立!这反过来依赖于你现有的能力和差异化,以及你对圈子的共享和贡献。超级人脉来自于你在你身处的圈子里面,公信力、声誉有多强,而要能维护这种人际关系,最佳的东西恰恰是那些只有你才能给予馈赠的东西,这是你对别人的价值所在,比如成为你圈子里两个不认识人的桥梁。

所谓的职业发展和机会,在差异化的条件下,就决定于高质量的人脉,可以说是高质量人脉的结果。特别在现有时代背景下,单枪匹马一定会输。良性人际关系中,资源和流向是双向的,在职场中人际关系过硬的人发展最快最容易得到晋升,所以你自己周围的人将决定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形成了圈子才能有事业的发展。在高质量的人脉中,个人不再需要某个公司的头衔,而是存在于一种超于某个公司头衔之外的一种职业的身份和圈子对这种身份的认同。

如果有些人有你希望得到的特质,那么跟他们在一起时最容易改变你自己的方式,而如果你真的想改变世界,首先就必须改变自己,而你想改变自己,就需要首先贡献自己的价值。如果你想发展职业,首先必须发展目标职业圈子中的人脉,以个人的价值和声誉,为他们提供帮助也向他们寻求帮助,所以东西方在人脉上其实都一样,事业的成功同时取决于你的能力和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另外对于职业的建议,霍夫曼还给出了一个ABZ的方法,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方法。这个方法建立在上述人脉结构的基础上,我认为他的这个方法解决大多数人职业道路和发展的困惑和困境,的确让人受益匪浅。

方法论

当发展到一个阶段,就需要链接势能比自己更强的人,打入他们的圈子,才有可能更快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因为弱关系带来机会,而强关系提供资源。——秋叶

方法:怎样增进人际关系

第一,当朋友向你寻求帮助时,请小心提出你的建议。尽量不要使用以下的词语:“你应该”“你需要”和“你必须”。你的朋友、家人以及同事会很感激你没有指指点点,而是认真聆听他们的想法。

第二,当别人告诉你好消息的时候要给予反馈。把手机放下,合上电脑,停下手中的事,用微笑和真诚的祝贺来分享对方的喜悦。如果不够专注地分享别人的喜悦,那么下一次,他们就不会再把好消息告诉你。

第三,为你的人生创建一块意见板。找到好的聆听者、尊重你的价值观但不会尝试改变你的人,还要找一个和你意见不一致的人。下次当你们讨论某件事的时候,试着改变自己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赢、证明自己正确或是强迫别人做事。你可以试着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的立场表示好奇,试着多学习,少说话。

第四,找一个曾经帮助过你,但是你还没来得及感谢的人。给他写一封感谢信,提到他们给你的帮助,对你给他们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以及这份帮助对你产生的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当面把这封信给他们并读出来,即使你见不到他们,也要写这封信。

关于提升亲密关系的清单

  1. 我们的一生,会有四个重要的关系:

自己与最值得珍惜的人的关系,即亲密关系;
自己与社会的关系,比如友谊和事业;
自己与世界的关系;
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想要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你需要在这四个关系上都做到和谐。其中,亲密关系是第一关,如果这一关过不了,根本没和谐可谈。

  1. “亲密”这个结果只能通过真实和敞开来达到,而“付出”并没有这个功效。相反,因为你不断付出,会给对方造成内疚,结果导致对方更加想远离你。

  2. 心理学里有个概念叫“强迫性重复”,意思是,人其实是在不断地重复那些对自己重要的情感体验。所以,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如果你得到了痛苦,就会不断地重复痛苦;如果你学会了信任,就能不断地重复信任。

  3. 亲密关系中最难的部分,是双方要带着温情容纳彼此的阴影。一般的朋友关系,看似放松自在,但其实我们是收着拢着,容易只展现自己表面好的部分。但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会有强烈的动力,要呈现自己的一切给对方,特别是黑暗与痛苦。

  4. 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接受。要知道,不管和你多么亲密的人,也是另外一个人,是和我们一样重要、独立的人。所以,不要指望他们为自己改变,也不要尝试去改造对方的梦想。接受这一切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而不是苛求对方。这样的状态,会让你在亲密关系中更自由。

  5. 想要增进亲密关系,要多进行“感受性”的沟通,比起到底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关心对方在这件事中如何感受。多去关注对方在表达里提出的感受,这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对方。同样的,在一段关系中,你也得尝试多去表达你的真实感受。

  6. 亲密关系可以有建设性的批评,但不要抱怨。不要用“你真笨”、“无能”之类的话去否定对方,而是多鼓励和表扬对方。而面对批评,最重要的也不是解释和争辩,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你可以承认对方说得对,但表明自己此刻也很难受,希望可以单独待一会儿。

  7. 不要想着去控制伴侣的行为。一个人越是渴求控制伴侣,就越容易把每一个小事都变成一个战场。对这样的人来说,任何一件小事都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战争,他/她必须让配偶在每一件小事上听从自己的意志,还会觉得,自己的确控制住了局面。其实,你应该控制的是你的渴求,而不是你的伴侣。

  1. 别去想“我为谁而活”,多尊重自己的感受。“为了别人而活”这种观念貌似是奉献精神,但它容易让人产生“我的不幸是你导致的”这种想法,所以很容易将责任归咎于亲密关系中的另一人,这也意味着推卸责任,成长也很难发生。
  1. 最后,请你记住,从自己入手,才是改善关系的唯一途径。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其他任何关系。将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明白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并彻底地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方法:与人建立良好联系的四个策略

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跟别人合作,共同完成某件事情。而在合作的时候,双方建立一个良好的联系十分重要。当人们之间有了归属感、彼此感受到紧密的联系时,就会将对方看成自己人,这时候合作就变得简单了。哈佛大学谈判组负责人罗杰•费希尔(Roger Fisher)和哈佛大学谈判组副主任丹尼尔•夏皮罗(Daniel Shapiro)在新书《高情商谈判》里,介绍了跟他人建立个人层面联系的四个策略。

谈判,是最常见的沟通场景。大到国际纷争,小到讨价还价,都免不了心理和语言的暗战,然而决定谈判结果的关键因素,却是情绪的控制和表达。我们竭力避免情绪的干扰,但一些突发事件难免让人怒火中烧:

 马上签署协议了,对方突然说不签了;
 周末有了安排,上司突然来电话让加班;
 想跟恋人好好讲道理,对方却总是乱发脾气;
 孩子死活不听话,你说向东他偏向西;
……

一旦陷入负面情绪,你的焦点就不再是好好说话,而是保护自己或者攻击对方。
哈佛大学著名谈判课教授潜心40年,总结出风靡全球的五大高情商谈判技巧,助你洞察需求、管控情绪、达成谈判

01 情绪的力量:情绪可以左右谈判的进程 / 001
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左右谈判的最强武器,既可以让谈判一帆 风顺,也可以让谈判土崩瓦解。认识情绪并善用情绪,是促成 谈判的关键。

02 谈判的根本:关注需求而非情绪 / 017
一方面,核心需求像棱镜,能够透视谈判双方的情绪体验;另 一方面,它们像杠杆,能够撬动谈判双方的正面情绪。

03 表达赏识:以积极视域打量他人 / 027
表达欣赏不代表屈服,也不代表你必须同意对方的观点。在很 多时候,不能表达欣赏是因为我们说得太多,听得太少。

04 建立归属感:将敌对关系变为同伴关系 / 063
将谈判对象视为敌手会限制谈判水平的发挥,要善于拉近与对 方的关系,但同时也要防止对方借此实现对你的控制与利用。

05 尊重自主权:实现共赢的尺度拿捏 / 089
自主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决策的影响上,太过激进或太过保 守都可能导致谈判功亏一篑。

06 承认对方地位:优秀谈判者的必备素质 / 117
有些人希望别人以头衔称呼自己,有些人喜欢彰显自己的地位,无论如何, 预先了解谈判对象对自己所处社会地位的看法将有利于谈判形式的抉择。

07 重塑自身角色:选择让自己富有成就感的角色 / 145
人总是同时扮演着多种角色:你的朋友可能同时是你的领导。如何在多种 角色中进行转换,从容应对各种谈判?重塑角色可能会带来阵痛,但长远 来看会让你受益无穷。

08 情绪管理:负面情绪来袭时的实用建议 / 179
强烈的负面情绪——愤怒、恐惧或者失落——会影响对方的行为,使他们不 再聆听、拒绝表态或者摔门而去。我们应当重视强烈情绪,防止情绪影响谈判。

09 准备,准备,准备:谈判成功的终极法门 / 211
从过去谈判中总结经验,为新的谈判做足准备,将有益于激发对方的正面 情绪,提升自己的谈判能力。

10 现身说法:连总统都在用的超级谈判术 / 229
厄瓜多尔前总统哈米尔•马瓦德曾两度参加哈佛大学谈判课程培训,在 本章中他将亲自展示如何运用作者的超级谈判术成功与秘鲁总统阿尔韦 托•藤森会谈,结束两国长达 50 年的边界之争。

第一个策略是,尽可能地亲自会见对方,而不是用打电话、发邮件等方式保持联系。见面交流跟电子邮件、电话相比,能更有效地缩短人与人的距离,让交流更直观,提升谈话深度。书里举例说,两个人在办公室里谈话的时候,办公桌甚至都会成为交流的障碍。美国前国务卿迪安·艾奇逊经常会从自己的座位上站起来,走过去坐在客人旁边。少了办公桌的阻隔,你们之间就能更轻松地建立人际关系。此外,当双方有分歧的时候,面对面交流也比邮件更有效,它能减少双方的误解。而且,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身体语言、语音语调来表达情绪和感受,而邮件就不行。

第二个策略是,谈论你认为重要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有些话题很安全,比如聊一聊天气或者交通状况。这些话题让你不容易冒犯对方,也不会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但是,在缩短人际距离这方面,风险越低的话题带来的效果越不明显。所以你要谈论你最关心的话题,这样才最有可能建立亲密关系。

书里介绍了几个能增强人们之间的归属感的话题,包括家庭问题、个人关心的问题、征求建议、分享矛盾心理等。而对于上面这几个话题来说,打开话题的最好方式是征求建议。比如,你可以跟对方说,最近你的同事开会的时候老迟到,然后问问对方是怎么处理这类问题的。另外,跟对方分享你的错误、弱点以及坏习惯,都能拉近你们的人际距离。还有一种做法是让对方帮你保密,这么做既能增强归属感,又能降低话题的潜在风险。比如,在征求对方建议的时候,你可以说,你很希望得到他的建议,但也希望这件事能帮你保密。

此外,如果有些感受太敏感,没办法表达,直接承认自己说不出来也能增强归属感。比如,在2001年美国世贸中心遭遇袭击之后,有些心理学家鼓励那些被吓到的人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如果说不出来,就承认“自己不知道该说什么”也可以。因为这样做,人们表现了自己脆弱的一面,说出了自己真实的感觉。

第三个策略是,给对方以及自己提供充足的空间。每个人都希望保持一定的人际距离,如果因为建立归属感,让你的和对方都觉得“靠得太近,让人不舒服”,可以考虑后退几步,比如,聊天的时候,当你们觉得话题有些沉重的时候,可以谈一些安全话题,或者停下来干点儿别的事情。

书里还提了另一个建议,那就是如果你希望跟一些人建立联系,但这些人又不能完全信任,这时候你可以在分享信息的时候做一些分类。比如,你有一位同事,他有很多优秀的品质,但却很喜欢在办公室拉帮结派,在这种情况下,你在跟他聊天的时候,就不要谈论那些不希望被其他同事听到的办公室话题。但是,你可以跟他聊一聊你的生活,只要你确信他不会乱说,就对拉近你们的距离有帮助。

第四个策略是保持联系。时不时地跟他人保持联系,是强化个人连接的最后的手段。因为人们之间的归属感是随时在变化的,也需要定期维护。比如,你可以请同事一起吃午饭,聊聊工作或者生活的事情,保持你们之间的归属感。

方法:让别人更愿意帮你的3个技巧

我们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寻求帮助时使用一些技巧能够提高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心理学家海蒂·格兰特(Heidi Grant)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获取他人帮助的三个方法。

第一是“自己人”心理。人类天生需要归属感,需要维护身边社交圈的利益。在获取帮助时,你可以强调或者确保你和对方是一队的,而且你们所在的团队很重要。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普雅卡·凯尔和格雷格·沃尔顿通过研究发现,加上“一起”这个词就能产生让人获得帮助的效果。当独自解决难题的实验参与者被告知,在其他房间还有人在一起做类似的工作,之后他们可以互相交流,这些参与者的解题时间就延长了48%,正确率更高,也比那些认为自己在独自作业的人感到更轻松。

此外,你也可以提出共同的目标、敌人或特性来创造这种“自己人”的感觉。例如,如果高管团队中只有两位女性,那么她们营造“自己人”的感觉不要只是说:“我们是团队中仅有的两位女性”,这么说会更好:“你有没有发现说话时总有男性打断我们?”

第二是积极形象。在求助中,你可以让对方意识到自己因为帮助别人而有了独特的身份。这样他们会感觉自己不是偶然间施以援手的路人,而是一个一直助人为乐的人。

研究表明,当询问人们是否愿意“做一名慷慨的捐赠者”而不是“捐款人”时,慈善团体获得的捐助会更多。

如果你告诉一个三岁的孩子,他可以“做一个小助手”而不只是“帮个忙”时,他会更愿意完成类似收拾积木的任务。

第三是效果。人们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帮助行为产生效果。这并非出于自负。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感到自己的行为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这是人类根本的行为动机。你要确保助人者知道他们的帮忙会起到很大作用,说明你需要的帮助和预期的效果。比如,在请同事帮忙评估一份客户提案时,你可以说:“在我发给客户之前,你能帮忙看下这份提案吗?之前就是因为你的帮忙,我才拿下了那个客户案子。”

如何避免职场友谊的阴暗面

职场中的友谊不仅能拉近团队成员的关系,还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不过,这种友谊也有其黑暗面,会让职场关系变复杂,甚至出现冲突。比如,你很难在工作中质疑自己的好友;关系亲密的伙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小团体,这会引起“圈外人”的不快。沃顿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南希·罗斯巴德(Nancy Rothbard)认为,职场友谊表现出这种黑暗面,是因为友谊的决定性特征和组织的决定性特征之间发生了冲突。

接受沃顿知识在线采访时,南希·罗斯巴德介绍了她在《没有利益裹挟的友谊:了解职场友谊的黑暗面》(Friends Without Benefits: Understanding the Dark Sides of Workplace Friendship)这份研究报告中的发现。

罗斯巴德介绍,友谊具有非正式、自愿的特点,它首先要满足人们对社交关系和情感的需求。友谊通常以公共交换和需求为基础,就是说“当我需要你时,你应该回应”。然而,很多企业的组织特征,都是围绕职级这样的正式关系而展开,有时候一些由不得你来决定的关系却是必需的。人们在公司里有很多目标,这些目标之间不一定彼此相关,但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而且,企业内部的交换或互惠原则,都不会以个人需求为基础。

当人们和同事建立了亲密的友谊,就很难去做一些决定。很多研究都发现,当你在做小组决策时,面对着跟自己相像、或者自己青睐的人,有时候你会很难去质疑TA,也很难做到深思熟虑。罗斯巴德说,不想让朋友生气,这会导致我们退缩,无法坚定地判断出最好的选择。因为这种友情处于中间层级,也就是说,

虽然你们是朋友,但是你们的关系还没有牢固到能够承受冲突,这时候你就会退让。但牢固的友谊又会在不经意间产生副作用:对感到自己被排除在外的圈外人产生了负面影响。

如何避免职场友谊的阴暗面呢?罗斯巴德提出了两个建议:

首先,每个人都要想清楚应该怎样与人互动、划定界限,设定一个合理的期望值,“你可以是某人十分亲密的朋友。但是彼此要知道,在开会时,要敢于质疑,和朋友合作时要透明公开,因为这是工作”:第二,你可以主动找朋友一起吃午饭,喝咖啡,避免工作时被朋友打断。

观点:巴菲特是怎样看待友谊的?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投资管理学教授陶迅(Jeffrey Towson)在财富中文网写文章说,他在带着学生去拜访“股神”巴菲特的时候,巴菲特提到的关于友谊的观点,让他印象深刻。陶迅大致复述了巴菲特对友谊的看法,“珍惜那些让你找到最好自我的人……你和谁在一起是你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例如你的伴侣。你将会从他们身上获得启示。

巴菲特说,如果你和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你将会自然而然地朝着他们的方向前进。巴菲特举例说,他从1959年起就同查理·芒格共事,他们从来都没有争吵过。

陶迅认为,这引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应该采取什么策略来选择和你一起度过时光的人? 陶迅说,如果我们谈论的是如何花钱,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大部分人都很清楚资本配置的逻辑,知道他们自己的收入、消费以及投资。陶迅认为,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说到底是时间配置问题,这同样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资源,时间配置应该和资本配置受到同样的重视。而且事实上,你也不可能真的与100个人成为好朋友,与200个人度过有意义的时间。陶迅用自己举例说,他大部分闲暇时间都与20-30个人一起度过。这些是最有可能塑造他的人。

我们和谁度过了最多的时间?这些人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我们对于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有怎样的认知?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人去思考。关于这一点,巴菲特的另外两句话也让陶迅很有感触。

第一句是“如果你想要过快乐的生活,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特别是你的伴侣。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和生活中同等重要。”第二句是“物质成功与对他人的接受能力有关。”

罗胖精选 | 亲密关系的滑动门时刻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App付费课程《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

你可能听说过一句话:生活细节,决定婚姻的成败。亲密关系的质量,其实是双方每一次对话、每一次互动积累的结果

很多直男,有时候就会感到困惑:当对方一句话抛过来的时候,我究竟应该怎么回?有没有一些时刻是特别关键的,我抓住了这些时刻,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早就有书籍把这些问题研究得透透的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何帆老师的讲解。

1.关键词:三个盒子

我今天给你推荐的书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戈特曼(John Mordecai Gottman)写的《爱的博弈》。戈特曼教授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夫妻关系。他为此专门建立了爱情实验室。爱情实验室研究了3000多个美国家庭,堪称史上最大规模的家庭关系研究。

我们先来讲三个盒子。

一个盒子是美好盒子,一个盒子是糟糕盒子,一个盒子是中性盒子。

在夫妻关系中,我们会把情绪和行为放在这三个不同的盒子里。美好盒子里装的是积极的情绪和行为,那些浪漫的回忆、激情的时刻、快乐的日子。情到深处,缠绵悱恻。糟糕盒子装的是所有的消极行为,那些猜疑和恐惧、争吵和烦恼、悲伤和沮丧、那些生命中无比灰暗,绝望而无趣的日子。中性盒子里装的是那些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行为和情绪,每天的问候和道别,寒暄和商讨,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流逝的日常生活。

那么,你觉得怎样才能更好地维持夫妻关系呢?你或许会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美好盒子里装的东西更多一些,糟糕盒子里装的东西更少一些。这当然是值得向往的。但是,你要记住,在所有的婚姻关系中,哪怕是在幸福的婚姻关系中,美好盒子占的比例也并不是很高。我们能够努力的是尽可能不要掉进糟糕盒子,让中性盒子的空间更大一些。戈特曼教授告诉我们,在成熟的伴侣中,也就是45岁到60岁的伴侣中,幸福的伴侣在发生争执的时候有65%的时间处于中性盒子里面,而在那些不快乐的伴侣中这个数字是47%。中性情绪才是维持幸福的婚恋关系的最关键因素。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夫妻关系杀伤力最大的是糟糕盒子。当一对伴侣进入糟糕盒子之后,他们中至少一个人会在生理上对敌意变得非常敏感。这时候,人的本能的反应是要么攻击,要么逃跑。争吵中的夫妻很可能会出现怒不可遏的情况,这会导致人们产生自己都没有想到的非理性行为。心理学家把它称为隧道视觉(tunnel vision) ,好比起火之后,你只关注危险信号和逃生的通道,其它的信号都会被你自动屏蔽了。

2.关键词:滑动门时刻

怎么避免掉进糟糕盒子呢?按照戈特曼的研究,你一定要注意“滑动门时刻”。

所谓的滑动门时刻就是一方对另外一方发出了信号,这个信号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动作,这是想在对方那里找到理解和支持。如果另外一方采取积极的应对,那么这个时刻就会成为进一步提高婚姻质量的机会,但如果错过了这个时刻,可能就会掉进糟糕盒子了。

一旦进入到糟糕盒子之后,冲突就会升级。我们举个例子吧。丈夫在沙发上看电视。节目里有个巴黎的场景。太太走过来,盯着屏幕,忽然说:“看,巴黎真漂亮啊。”这就是一个滑动门时刻。聪明的丈夫会马上把“滑动门”拉开,说:“是啊,我们有一天一起去那里旅游。”愚蠢的丈夫会把“滑动门”关上,不满意地说:“吵什么吵,我在看电视呢。”前一种态度是面朝伴侣,后一种态度是背朝伴侣。

3.蔡格尼克效应

太太当时可能不会说什么。但是,这事就算完了?不可能的。心理学里有一个“蔡格尼克效应”(Zeigarnik effect)。蔡格尼克(Bluma Wulfovna Zeigarnik)是一位心理学家,当她还在读书的时候,她发现威尼斯有一家咖啡馆的服务员可以不用纸笔,就能记下客人冗长而复杂的点单。蔡格尼克很好奇,她就去采访这些服务员。她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服务员一下完单,就想不起刚才的点单了。蔡格尼克把这种现象称为“蔡格尼克效应”,意思是说我们对那些没有完成的事情记得更清楚

我们该怎么把蔡格尼克效应应用在夫妻关系中呢?在伴侣之间争吵并不要紧。如果争吵之后双方能够互相谅解,那么这段争吵很快就会被忘记。但如果冲突没有被解决,根据蔡格尼克效应,这段不愉快的记忆会一直挥之不去,就好像鞋子里进了沙子一样,会不断地刺激你。

今日小结

好了,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

我们讲到,夫妻之间的情绪,会分别装在三个盒子里,一个盒子是美好盒子,一个盒子是糟糕盒子,一个盒子是中性盒子。维持幸福夫妻关系的秘诀是尽可能把情绪控制在中性盒子,不要掉进糟糕盒子。怎么防止掉进糟糕盒子呢,那就要注意滑动门时刻。滑动门时刻是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邀约”,如果你意识到这是个滑动门时刻,而且你作出了积极反应,那么这个时刻就会成为改善夫妻关系的机会,但如果你作出了消极反应,那么这个时刻就会成为一个导致夫妻关系恶化的“定时炸弹”。

通识日课

“滑动门时刻”之所以很微妙,是因为夫妻之间会认为对方理当按照自己的期待作出反应。但这其实很难。一个更好的办法是明确地发出“滑动门时刻”的信号,让对方知道,这是个“滑动门”。那么,我们怎么才能让对方明确地知道,这是个“滑动门”时刻呢?

交朋友什么最重要?

friends20180508.jpg

我们都生存在社会中,身边有陷阱有匕首,哪怕是面对亲人、朋友,都要好好衡量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安全的生存在社会中。

关系攻略就是一个帮你打理人际关系,处理关系冲突的好帮手,目前我已经在专栏中从自我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中分别作了一些拆解。

这堂精品课,我将用6个小节,从认识朋友到选择朋友到维护朋友,来为你讲清与朋友相处这回事。

第一节,如何给新认识的人留下好印象? 我会从“自我表达”入手,告诉你自我表达的五种方式。其实不仅仅是交朋友需要留下好印象,工作中、沟通中,给人留下好印象,日后做事自然方便。

第二节,我们以貌取人,但我们并不残忍。 这里会告诉你两个概念,高自尊的人和低自尊的人有什么不同,还有关于颜值的五条定律。

第三节,交朋友是找像自己的,还是互补的呢? 成年人交朋友靠的是实力、信誉、资源。能交到跟自己不像的朋友,是高阶技能。

第四节,怎么从朋友中选出做大事儿的人? 这节课中我会告诉你一个“成就需要”的概念,以及五种方法判断对方是不是做大事儿的人。

第五节,如何增加与现有朋友的亲密值? 这节课你一定要学会“自我暴露”原则,朋友关系中,你来我往才有乐趣。

第六节,怎样经营自己的朋友圈。 我会告诉你作为朋友圈读者更喜欢看到哪些内容,也会告诉你管理自己朋友圈的八个原则。

专栏中的内容学下来,会更好的帮你克服自我纠结、害羞、怯场;帮助你学会分辨敌友,人际关系维护好了,利益自然就最大化。

1. 如何给新认识的人留下好印象

之前我提到过一种克服害羞和改善自我的方式,我称之为“人生导演”训练,许多同学表示了兴趣,在这里我们起一个头,其实我们在很多场合上,已经在使用一些类似于表演的技能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准备过一场面试,一场面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件得体的西装、新买的公文包、一个早起的人、缓解倦容的热毛巾、面试写字楼楼下的热咖啡、对前台和人力露出的笑容,会议室里等待面试官的深呼吸。

注意,你已经在做自己的服装师、化妆师、道具师,恭喜你无师自通,自学成才。

接下来是表演部分,你昨天一定已经预演过了所有的情况,背诵了台词,关于你的工作经历和特长,你是自己的编剧和导演,说戏的部分也是你自己给自己完成的。

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你在扮演的,是一个敬业、精力充沛、努力工作的职业人士,这和对方的需求是一致的。我面试过许多人,大多数不符合条件,没有机会见第二次的人,都是因为他的准备不足,他连表演这件事都不愿意做的时候,我知道他是一个缺乏能量的人,或者我的公司,我提供的职位对他缺乏吸引力。

什么是自我表达?

人际交往中,我们希望控制给对方留下的印象,这种行为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自我表达”(self-presentation)。
自我表达在你认识一些新的关系的时候,特别关键。

面试是特别典型的自我表达,同样,如果你是大公司的高管,可能还要接受采访和上电视节目,那也是一种自我表达,这类自我表达传递的是正面信息,我是一个聪明、友善、热情和有趣的人,基本上要让对方接受一个正面的自己。

负面的自我表达也是有的,比如流氓勒索你的时候会说:
“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

监狱里牢头跟新人表态的时候,都是负面的自我表达,希望对方知道自己是个狠角色。

当然负面自我表达的未必是坏人,比如战争电影里的士官,新兵连的班长,都可能尽力表现出自己残酷无情,不仅骂人,还要侮辱新兵的人格。

这是策略性的负面自我表达,是人际当中可选的一种套路,希望大家用不到。

在自我表达的场景之下,我们一般都会非常刻意地塑造一个比自己更高大的自己,因此会塑造出一些不属于自己的特质,或者是夸大一些自己的优点。做过面试官的同学就知道,我们一定会遇到美化自己简历,把自己从合作者描绘为主管,从一年级生描绘为有经验的工作人员的自我表达,但是我们往往会接纳这种美化, 只要没有严重的撒谎的话。

社会学家欧文·高夫曼就曾经描绘自我表达为演戏,说这个时候“我们会特别注重自己的外表,控制自己的习惯和癖好。”

要知道大多数人眼中的好员工的形象是差不多的, 遗憾的,就好男友好情人的标准,大多数人的认识都非常割裂,所以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去相亲和约会的人,绝对大开眼界。

领结和燕尾服、高级红酒、租一辆更贵的车、选一个高级餐厅,这都是自我表达的手段,所以你和对方约会的时候,可以看看对方的戏路,是精打细算的小制作剧组,而是一掷千金的万世浮华,就都看懂了。

高夫曼提到了一个有名的观点是社交活动当中的前台和后台,这是一个戏剧概念,在家里请客吃饭的时候特别明显,你可能吭哧吭哧忙了一下午,终于在电视台喊着“北京,晴”的时候把菜上齐了。

后台是你杯盘狼藉的厨房,你用完了所有的盘子和锅,前台是你淡定地对大家说:“随便做了几个菜,不知道合不合大家口味。”

这个时候观众们要识趣,好多人说熊老师我情商低怎么破?我好像总是太认真。这个时候,人家问你合不合口味,就是等你欢呼,你上来真的评点味道,你就是作死,活该你没朋友。

要记得,你的朋友在演戏,你不仅是观众,而且是观众中的亲友团,你不是评委老师,你就是要拼命欢呼,还要压倒一切犹豫不决或者准备说刻薄话的蠢货,尤其是如果这一桌饭菜旁边坐着来源不一的朋友,有些明显对她不够友善的时候。你是她的水军!

我也曾经吃一个朋友的菜,并不好,但是你知道去别人家吃菜,不在于好不好,而在于从套路上看,她把你当做亲密的朋友(自己分辨啊,也不尽然,有的人就是试菜的,就跟慈禧太后先吃的那个太监一样)。

然后事后你如果帮对方收拾盘碗的时候,可以小声跟她说,那个菜,事先水焯要更好,那个肉要飞水这样没有血沫儿,那个蘑菇要用筷子搅拌着洗,不能揉,沙子揉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我也是听我妈说的,你可以试试看。

她在扮演一个精通厨艺的美女私房菜主理人,你也应该做一个勤恳的水军和真心帮她改进的好友。她在自我表达,你也在自我表达。你扮演的是一个维护她不怕死,吃黑暗料理不要命,最后还对她无比忠诚的朋友。

做菜给你吃,就是一个人际交往中的套路,扮演好大快朵颐的粉丝,也是一个套路,套路对套路,大家会互相尊敬,继续相处下去。你不认识这个套路,甚至反感或者叫破这个套路,那就是得罪朋友,大家就此结仇了。

自我表达的常见套路:

有几个自我表达当中的套路,提供给大家学习,自己可以用,别人用的的时候你也要积极回应。

1.自我提升

传达关于自己的积极信息。

记得我们在《怎样经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怎么说的吗?第一条就是,永远不要说自己不好的事情。

同样,在线下更是如此,你的自我表达不应该是贬低自己,而应该是最近在我身上发生了哪些好事。

注意,有人说,是不是跟朋友说自己最近的进步,会让对方嫉妒呢?我得说这事多虑了。新朋友之间很少会有特别强烈的嫉妒。

大多数失衡都存在于老朋友之前,我太了解这小子了,从小一起长大,结果他当了大V,五百多万粉丝,我怎么还在小报社做校对,这不公平。

所以你跟新朋友之间说你最近的进步,关键在于你要引出他的自我提升,他在你面前想着去提升你对他的看法了,就是对关系增加了投入。

你可别一上来就说,我最近惨死了,也穷,也没钱,这样的话最好是去跟心理咨询师说,再不然和一两个特别亲密的朋友说,不要跟新朋友说。你说完自己的全部烦心事之后,他怎么跟你说才能跟你深交呢?说他最近专栏订阅过了五万份?你已经这么消极了,他说不出口的。如果对方情商很高,也许会说一两点自己的糗事,把你拉回到发现你自己的闪光点上来。然而大家是新朋友,见过两三面的人,交浅不可言深,除非他特别喜欢你,想和你来朋友之间关系的惊险一跃,不然的话,应该是打个哈哈就趁早离开了。

再强调一点,你说自己的好,是为了让对方说出自己的好来。

2.互相表扬

我不愿意用过往的研究者常用的“逢迎(ingratiation)”这个词,因为中文里的这个词,意思不好,这是套路和策略的一种,不是什么道德问题。

自我提升,其实就是自我表扬,希望在对方面前显示出自己强大。所谓的逢迎,其实就是称赞对方,表扬对方。

其实自我提升策略里,表扬自己,就是为了互相表扬。

这两个策略一起搭着使用才能有最高效率,如果你单纯表扬自己而不去称赞对方,你会成为一个自说自话的讨厌的自大狂。如果你单纯称赞对方而对自己的成就表示不值一提,你一定是一个奸佞的小人,准备从对方那里得到点什么好处,憋着算计对方。

为什么有时候社交喜欢喝酒,就是因为喝酒之后,自夸和互夸变成了一件特别容易的事。

“不是哥哥我吹牛啊,我……”
“老兄你这都谦虚着说呐!”

3.如何不做自大狂

如果你开始执行自我提升策略,这样可以让你避免成为一个夸夸其谈的人:当你要证明自己是个智力高的人,就应该用一些更具体的表达。

敲黑板了,这招父母夸孩子也有用:

他最近期中考试刚考了两个100分。

比单纯炫耀“特别聪明,读什么一遍就记住了。”要好很多。

因为无论是听者,或者听者的子女,都不太可能参加过同一个孩子的期中考试(各学校考试都不同,各年级也不同),但是事关能力的表达,可能就会引发一种冒犯,甚至是嫉妒。

比如说面试官说,你平时努力学习吗?你要说的也许不是你在得到上订了多少个专栏,因为学习过程会造成紧张感。读大学的时候我们知道,最可恶的就是别人睡觉了他不睡,在走廊里背书的人,别人想睡觉,看着他开夜车心里就在打鼓,不信你想想看,琢磨一下,除非大家集体突击,单个通宵复习的人,人缘都不会太好。

相反你对面试官说,我最近雅思成绩刚下来,是几分,我最近刚刚过了司法考试,把自己很优秀的表达,放在最近刚做到了某事上,就要好很多了。

4.应对自我表扬

当对方开始自我表扬的时候,你当然可以说,真厉害,好棒,点赞,但还有一个策略可以应用。

比如,如果对方告诉你,自己是王者荣耀的天梯赛的前十名,你也可以立刻告诉他,自己是皇室战争传奇竞技场的冰猪之王。

邓小平同志和聂卫平一起玩,不是下围棋,而是玩桥牌,能和第一智力游戏的围棋总冠军打桥牌打到互有胜负,邓小平是非常开心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你们是不同领域的聪明人或者高手,一方自我暴露之后另一方要快速跟进,你们会立刻成为惺惺相惜的英雄。

当然,你的技能得是真的,不要生造技能!

5.不要谦虚

只有最出众的英雄才能谦虚,电视上直播着接力赛,你接棒的时候落后对方50米,你吭吭吭(瞧这个象声词)用自己的实力追上来了,所有的人都知道是你一个人赢的。这个时候你出来谦虚就是对的。

“我们是一个团队,请把掌声送给我的队友……”谦虚是强者的专利。

你的成绩必须够牛。大家必须明白,是你而不是别人导致了成功,大家对你的故事熟悉,认识你,才能觉得谦虚的你是好人。

你参加一个冰壶比赛得了冠军就开始谦虚,这运动都还没普及,谁认识你啊。

这点上刘翔经营得特别好,在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前,他完全不谦虚,他会嚷着“谁说黄种人不能,我做到了,我做到了。”
你在圈粉哎,你要谦虚做什么,做自己就好了。

类似的,结交或者巩固新朋友的饭局,或者迎接新工作的面试上,也不要谦虚,那毫无意义。

除非所有的新朋友,都是你的拥护者和你的粉丝。

习题

越南队放话说准备用炎热天气击败中国队,对此国足的一位球员对媒体说:
我们不应该因为赢了马尔代夫而骄傲,这次客场面对越南队还是一个很艰难的挑战,但是我们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到了河内,希望能够踏踏实实,取得好成绩。

这个表态的问题在于(多选):
A.完全不成功的自我表达,在自我提升上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B.应该称赞球迷和媒体的支持,寻求互相表扬状态;
C.应该回击越南队的自我提升,转向我们的自我提升,比如回应“炎热气候算个啥,我们很多人都在广州踢球,那里也很热”;
D.不恰当的谦虚,虽然有人说不知道为什么,穿上国家队队服之后整个人都会变得谦虚起来,但谦虚是强者的专利,对越南队谦虚并不能让球迷对国足有任何好感。
答案是A.B.C.D。

我们在选项里已经做了解释,这是让大家巩固一下为什么不要谦虚。

相信我,职场上,没有谦虚的人活得好好的,但是没有点骄傲的人,全部失败,无一例外。

2. 我们以貌取人,但我们并不残忍

知识点:

心理学上说的自尊,和日常说的“自尊心还挺强”略有不同,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水平。

高自尊的人就是自重自爱高看自己一眼的人。

高自尊的人更适合做朋友,他们会称赞别人,但更喜爱自己。

低自尊的人看低自己,但更爱贬低别人。

长得好看的人容易高自尊,高知家庭、更好的学校更容易培养出高自尊的人。

这篇关于以貌取人的文章酝酿了很久,终于在大家即将进入换工作高峰期的时候推出来了。我们在人际交往当中总是需要快速地判断人,在几秒钟到一分钟之内决定对一个陌生人的态度,这个决策过程不能像相亲那样拖太久。

我一位老师的女儿,最近得到了医学博士学位,又去美国访学做实验项目,工作定在了北京的一家著名的三甲医院。有人给这个姑娘介绍对象,她会详细问清楚对方的本科院校是哪个,入学是哪一级,然后她会详细地去调查这个小伙子当年大概高考考了多少分。

我老师也很惊讶,说:“你查这个干什么,都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我这位师妹说了自己的道理:“妈妈,这不是旧事,我看这个,能看得出这个男生十几岁的时候有没有努力过。他高考成绩好,说明第一,他对自己的未来是有期待的;第二,他能够下得了功夫耐得住寂寞。十几岁的时候能做到,以后才能更强大,这样的人值得交往。”

我老师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也就逐渐不再去烦恼了。

强大的职业女性根本不会被逼婚,也不会为婚姻烦恼。

其实我师妹筛选出来的,是高自尊的年轻人。心理学上说的自尊,和“自尊心还挺强”的那个自尊略有不同,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水平。

高自尊的人,对自己期待高,会很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也更善于称赞别人,朋友很多。
低自尊的人,对自己评价比较低,但是对其他人的评价更低,交朋友有困难。

高自尊的人就是自重自爱高看自己一眼、希望别人认可自己的人。

好多同学问我,说身边有的人,聊什么都要压你一头,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喜欢贬损别人,这些都是低自尊的人。

我特别称赞的是我这位师妹的筛选标准,这个标准有点粗暴,但是特别有效。其实这是很多大公司校招常用的标准,“看第一学历”。

感谢应试教育!高考恢复了四十年,这是最公平的一个考试了,而研究生教育,尤其是硕士学位的含金量,在最近十年是疯狂缩水的。

想筛出高自尊的人为友,还有一个比较准的是颜值,越好看的人越容易高自尊。

关于颜值,有这么几个定律:

颜值第一定律:高颜值能让你获得外卡

我二十几岁的时候和现在的大学生们差不多,也都想明白HR们在想什么,他们怎么筛简历。有次采访,一个资深的HR是我的校友,采访时问了他一句:你们都怎么筛简历啊。

“如果是社会招聘,先把本行业几个大公司留下,如果是校园招聘,我们先把985和211留下。”

“很好,跟我想得一样,然后呢?”

“剩下就随意了,像我们男生一般会把长得好看的留下。如果是女的HR,一般会把顺眼的留下,觉得有点妖的,就直接pass掉了。”

“所以容貌这东西,是在认认真真的筛选之余加入进来的对吧。”我问。

“是,简历好的我们不会错过,不过长得好的,一般来说额外还有机会。”

“那这些颜值高的人,有没有最终入选的?”

“真的有,还不少。”

这么看这个世界并不是按着实力来的,主要看脸,真的是这样吗?

颜值第二定律:对门槛不高的岗位,颜值高的人可以绝杀

后来我开始做一些管理工作,自己开始用人的时候,视角就不同了,比如一个岗位,我可能也会把最符合条件的约来见,但是遇见那种容貌好看的,我确实也会约来见见。

确实如那位师兄所说,这些好看的男生女生,面试里往往能带来一些惊喜。如果仅仅看面试表现,我这里要把长得好的几位候选人留下来了。

万幸我们是杂志社,不是电视台文艺频道,我还有一个任务是让大家试稿子,这一下,就是实力说话了,采访和写作的经验、阅读量和文字基本功成了关键因素。

所以说,如果本身颜值一般,就要尽快往那种需要技术和经验的岗位上去努力,变成熟练工或者手工艺人,用职业水平保证自己不被淘汰。

但可以想象,如果我要召一个文员或者助理,可以事后培训的话,我肯定会选一个长得好看的了。

颜值第三定律:高颜值-更多培训和鼓励-高自尊

一些高颜值者的面试表现确实很强,他们更容易被家庭进行关于艺术的训练,比如音乐、舞蹈和主持,这些科目让他们更加自信,也更有表现力。

练过舞蹈的人,站着坐着的态势都会不一样。这样的员工放在办公室里,看着就精神,如果你做过领导,哪怕只是一个小团队的领导,也会明白工位上有一张生气勃勃的脸多么令人振奋和开心。

当然了,行业不同,你未必能招得到练过舞蹈的人,但是也有替代方案。

一些企业家特别喜欢招退伍兵,就是这个道理,军人出身的人一般姿势、体态也会比较好。好多老板会说:“当过兵的小伙子能吃苦,踏实。”他一般不会联系到容貌和体态,其实这个非常重要,为什么三军仪仗队的小伙子复员了工作都找得特别好,很简单,又高又挺拔。

颜值第四定律:高颜值人士一般更好斗

相信各位职场老手会有类似的感受,高颜值人士对自己的期待一般来说比较高,而且许多高颜值人士本身父母也都是相貌漂亮的人。

说一个无关科学的观察,好多长得好看的男生和女生,都有很强势有主见的妈妈,不知道是为什么。

他们很少会屈从别人。

我记得我收到过一位关系户的留言,提到自己不善言辞,而另一个女同事八面玲珑,特别会捧领导,问我应该怎么办。我当时的回复是:“她是不是长得很好看。”

果然回答是:“确实如此”。

遇到长得好看会来事的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不可取代,成为领导必须依赖的人。

在这里一定要纠正一下很多人犯的错误。

一定有人觉得有的人是非,爱挑事儿,爱内斗,不团结。
我就遇到有同学跟我留言,说“某某不合作,性格特别恶劣,为什么领导还那么喜欢他。”
注意了,关于团结,敲黑板!

1.不团结,指的是跟你不团结。不是跟领导不团结。
2.领导希望下面有一点不团结。
3.大多数的领导都希望看见下面出现良性竞争。
4.几乎所有的领导都分不清良性竞争和互相拆台。
5.你跟领导说某某不团结,领导只会不疼不痒地说那人几句,暗地觉得你没用。

就连供应商都喜欢他(抗战剧里鬼子是送吃穿送枪炮的,真实历史上是强悍的敌人)。

颜值第五定律:三十岁后的颜值代表着人的用心程度

我不知道多少人认真观察过大学的女生们,大一的女生,除了个别中心城市长大的,一般都有点土土的,大二大三还是学着打扮,到了大四,基本上都是漂漂亮亮的。
这就是人在进步,遗憾的是,在找到工作之后,很多人真的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开始变得灰头土脸了。女性可能不再装扮,不洗头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很多中年男性的衣服和身体都散发着烟味和臭味。无论男女,都开始疏于管理自己的体重,大批的人身体胖得都不像样子了。
在欧美,你不能歧视不打扮的人,你不能歧视体重疯涨的人,不然的话,这就是政治不正确。在中国,这种不正确也开始出现了。
好吧,我们不歧视,但是我们最好别变成那副样子。
真正颜值特别低的人很少,大多数的不好看都可以通过努力有所改善:

胖可以瘦;
瘦可以有肌肉;
牙不好可以矫正;
眼镜不好看可以换副新的;
不会穿衣服可以硬背一些搭配(现在我们公司里,欧小宅和雨桐就在整天教我背穿衣搭配);
脸大可以换发型;
矮有难度,但是可穿衣服显腿长;
鼻梁眼皮下巴都可以动。

有人说“三十岁前相貌要爸妈负责,三十岁后的相貌就要自己的负责了。”这个说法有他的道理,挣来了钱投资到自己的容貌和打扮上,改善自己的一些小缺憾,这是非常得体的行为,和挖掉脚上的鸡眼、割掉过长的包皮一样没什么可指责的。

有的人喜欢拿同事整容说事儿,看见领导或者男同事多看某女同事几眼,就要提到这件事。这除了得罪整容的人之外,毫无意义。
我当领导,一点都不介意自己的女下属整容。开会多看见几张好看的脸,又不花公司的钱,何乐而不为呢?

如果有人翻来覆去跟我说,某个同事的一张脸经过刀斧锛凿,风刀霜剑,我只能觉得她不仅嫉妒,而且无聊。说说明星就算了,说身边的人,很无聊。

最后免不了委婉地让对方别说了:“我觉得她愿意整容挺好的。”

一般聪明人到这里就不会继续说了,但一定还有人来这句:“我喜欢纯自然的美,只有纯天然不加雕琢的才是好的。”

如果等到上面这句,就必须要出下面这句来反击了:
“人民币就不是天然的,你不喜欢,拿给我好了。”

P.s
好多人提起来以貌取人,就要说马云长得不好看。
其实马老板长得很对称、也很讨喜,额头部分过大让他有一点孩子气,这其实是魅力的表现。这张脸即使坐在你办公桌对面一个月挣两千块,也不招人讨厌。
他只是不帅,根本不是不好看。
他更讨喜的地方,是他愿意拿自己的相貌开玩笑。
马云对自己的管理是非常到位的,他53岁了。
许多53岁的男人,对自己的身体根本没那么上心,他们对未来没有期待,接受了一个步入晚年的设定。
“那是因为他有钱啊,如果我也有钱……”

真不是有钱的事,这是一个对自己期待和自我控制的问题。

陈光标49岁,比马云小4岁。
他为了瘦下来,对胃进行了一次手术切割。

习题
有人把关系攻略里的文章在视频里念一遍就算自己的原创节目;
有人把共享单车砸坏了锁之后刷上别的颜色的油漆偷走自己用;
有人把收到的假币找市场花出去。

这几类人的共同特点是:
A.存在侥幸心理;
B.穷疯了;
C.外表长得丑;
D.自尊水平比较低。
答案是ABD。

三个正确的选项不详细解释了,重点解释一下C,确实可能抓住三个人,都长得很丑,但很多时候,自尊水平、不法行为和丑还是有区别的。
人们对相貌美丽的人会有比较高的期待,希望对方行为体面。但是有的时候,高颜值的人自尊水平确实可能比较低。

教育不当、同学欺凌、身体伤病和童年不幸都可能造成低自尊。
有的时候,新闻上会说抓获了美女小偷,这就是人们对颜值的期待。
还有的时候老百姓会说:“看不出您穿得干干净净的,还用假币!”

3. 交朋友是找像自己的,还是互补的

知识点:

和像你的人交往,是你的心理舒适区,等到你主动去结交不像自己的人,你的境界就上了台阶了。

有时候我会接到一些刚刚走入职场的关系户的提问,他们对认识新朋友有一些困难。

“我觉得认识了人,尤其是和我的行业不同的人,寒暄几句之后,就不知道跟人聊什么好。”
跨领域交朋友,确实非常难交,如果大家的生活完全没有交集,在一起就可能觉得不知道聊什么好。

这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情况,别说是新入职场的毕业生,我工作了十几年了,一样有的时候遇到不知道聊什么好的局面,这个时候一般是聊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

“您那个行业,今年形势好么?”
如果对方没有受过太多教育,我会更直接,问“挣钱么?”

有的男人会羡慕女人,因为女人们会聊明星八卦或者儿童教育。但其实财富和事业,是男性之间的最大公约数,有一些跨行业的、关乎人性的话题供我们选择,但是我们有的时候还是会回避和“不像”我们的人交往。

这其实是一种逃避。

心理学家曾经研究过人们为什么会彼此吸引,结果发现有一条原则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喜欢你,是因为咱们俩很像。

|为什么会接近像自己的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挤上过有座的地铁,地铁上有不少空位置,距离远近也差不多,如果不存在有特别富有吸引力的异性的话,你会选择坐在谁旁边呢?
A.一个长得像冯远征扮演的家暴男的人;
B.光头、大金链子有纹身的人;
C.长得像罗胖老师的人;
D.时尚摩登,看上去好像青年演员的人。
我会选C。

理由很简单,我们都是体重超标的、戴眼镜的中年男性,穿衬衫、接受过高等教育。
如果没有和我太像的人,我们也会在一大群陌生人当中寻找最像自己的人。我们甚至可以把一个人和我们相似的点放大,来拉进自己和对方的距离。
大多数的人,在陌生的场景里,都会选择坐到比较像自己的人身边,如果是一个大型聚会,大家也可能会选择跟自己身份地位、经济条件和受教育程度相仿的人一起聊天。
为了宴会顺利进行,一般组织者会在请柬上标注需要穿什么样的服装,比如是黑领结、普通正装、商务装还是休闲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摆谱,穿着如果不同,两边是没法交流的。

|结交不像自己的人会劳而无功
美国心理学家西奥多·纽科姆曾经做过一个试验,他租了一个大房子,免费给大学男生提供住宿,他事先对同学们做了问卷调查,他把一些三观类似的人放在同一房间做室友,又把一些三观完全不同的人放在同一个房间做室友。这些人到期末的时候评估自己和室友的关系,结果三观一致的室友基本上都变成了朋友,三观相反的,往往已经反目成仇了。

我不知道有多少同学经历过反目,女性的反目可能会更加典型,男性之间的友谊可以靠酒肉和游戏来维持,而女性之间的友谊很依赖于一方对另一方的看法,大多数的绝交都源于一方批评另一方,比如:

“你这么做是错的!”
“别听那个什么熊老师的,还是要把你男人的工资卡拿在自己手里。”
“你这个衣服不好看!”

人在心理上有自我保护的机制,总是被一个人这样碾压的话,这段关系会被调整。

调整方式之一,就是和这人绝交,寻找价值观更一致的朋友;
调整方式之二,如果说你的朋友特别吸引你,你特别依赖他,你可能就会调整你的价值观,继续和他保持认知的一致,这个时候,你也发生改变。

因为朋友改变认识非常难,但是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这种转变都非常重要。为什么尽管有很多种自学的方式,我们还是提倡大家去上大学,就是因为在大学里,遇见这样的人的机会会非常多。
不要强迫自己去和自己不像的人交往,很可能会以交友失败而告终。人类会很自然地去寻找和自己相像的人有他的道理,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同时也是高效率的交友方式,交友自古到今都是很花钱的。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李白。

|和自己不同的朋友
终于说到和自己不同的朋友了,我经常对大家说,要做关系场上的成年人,成年人认识事情的方式,比青少年要复杂。
青少年会更容易被一些简单的因果关系所驱动,被爱恨情仇所鼓舞,成年人则会被利害所影响,更多考虑人所面临的处境,各种为难。

就好像之前我们在《前任攻略》里提到一位同学被迫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前妻离婚,一些年轻的同学就会斥之为叛徒和渣男,但是一些人到中年的同学就会提到:他可能有自己的苦衷,家人患精神疾病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年轻的时候很难交到和自己不同的朋友,年轻人之间在看法矛盾的时候容易争执,同时年轻人的知识背景和过往经历只能让他们支持一些人和一些事。

见得多、听得多、经历得多了,步入成年期中后期的人能够理解更多的事,接纳更多的人。这种财富,我们称之为阅历,有阅历的人待人会更温和一些,也更容易交到不同的朋友。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玩微博,微博用户可以给自己加标签,比如网游、交友、钓鱼、人际关系,如果一个人和你打上了共同的标签,那系统就会推荐你去关注另一个用户。

标签的作用,就很像阅历。你刚刚毕业,几乎是一张白纸,你要交朋友,交到的就都是和你很像的人,这样安全、也不容易被拒绝。再往后,你逐渐给自己加上了许多标签,能够理解更多的事,你也就能交到更多的人了。

中国的老话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我们有时候单纯把它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没错,但这还不是简单的学习过程。
当你有足够多的经历和足够多的阅读量之后,对你来说,陌生和令人恐惧的部分会越来越少,你虽然不认识某人,但是你可以通过过往经历或者你阅读的作品,把这个人的气质进行分类,模仿者一些新闻报道、历史作品甚至小说戏剧的办法来跟他相处。

|为什么害怕不像我的人

不愿意和不像自己的人交往,心里的担忧往往是担心被拒绝。

美国有一批心理学家曾经组织了让大学生参加试验,就是让他们选择社交对象,他们对A组说:面前的两批人选一批,可能对你们友善,也可能不友好。一批是工人,一批是大学生。

这批人毫不犹豫地都选择了熟悉的大学生,因为觉得熟悉的人群能够应付得来。

他们又对B组说,面前的两批人选一批,这些人都是特别友好的人,说好了要跟你们一起聊天的。一批是工人,一批是大学生。

结果大学生们大多数都选择了工人,在得到保证说这种社交不会被拒绝之后,他们立刻就有了勇气,想要认识一下和自己的生活不同的人,希望交到和自己不一样的朋友。

所以,敲黑板!

能交到像你的朋友是入门,交到和你不像的朋友是高阶。

如果担心和不像你的人社交失败,托中间人来说和保证是最好的办法。事实上,如果你最近三个月没有认识新朋友,那就可以托你的老朋友来推荐和介绍一些朋友给你认识。

小区里一起遛狗、孩子的同学家长、参加某些宗教聚会,都能让你收获工作领域之外的熟人,可以尝试着结交其中的一些人,丰富你的朋友清单。

成年人相交,交的是实力和信誉,吃吃喝喝一起逛街虽然也有用,但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如果你是一个品质优秀,实力出众的朋友,对方也会把你当做一个性格、业务互补的朋友来交往。

谁不需要布置自己的人脉网呢?我们都是遮遮掩掩,试试探探,最终下场,舞在了一起的。

试试把《关系攻略》一些谈论友谊的文章发给你想要结交的朋友,我们这个专栏除了“防坑宝典”“齐家指南”之外,还有一个隐藏属性,今天隆重推荐给大家:

它是交友的三观小雷达,注意,不是必须和你对一篇文章看法一致才能结交,对文章有不同的看法,能讲出自己的道理,你认为对方的价值观可以接受,也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成年人之间的因为力量而结盟的朋友。

习题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对一群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患者做过访谈,问他们是希望同病房的病友是什么样的人。你觉得最多人的选择是什么?
A.和自己一样还没有手术的人;
B.已经做完手术,在康复期的人;
C.最好是空着;
D.手术失败的人,看着惨一点的人可能会好受一些。
答案是B。

大多数病人都选择了B,也就是做完手术的人,他们渴望对方分享已经有经验。
相似性原则有一个情况例外,就是如果在医院之外挑选朋友,一个糖尿病患者未必愿意结交另外一个糖尿病患者,他们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互相影响的。

阅历和知识不仅能支持你自己,也能支持你身边的人,你也会因此收获更多的朋友。

现实中很少有人会遭遇心脏搭桥,但是大多数人都会经历高考,有的人还会经历考公务员、考研、找工作、换工作、买房、谈加薪、离职、谈恋爱、求婚、结婚、生育、求离婚……

在一个大学宿舍里,一般是那个年纪最长的人是老大,要不就是做学生干部的家伙扮演一个老大的角色,但是毕业之后,最早结婚生子的人往往成型更快,他成了在前面为大家蹚路的人,可以有很多人生经验供分享。

第一个前列腺、血糖和胆囊出问题的人也有东西可以分享给大家,虽然不是什么好经验,而是惨痛的教训。

这就是所谓的“过来人”,在别人向你咨询你的过往经验的时候,可以把这些东西说给对方听听,但是不要随便给对方提建议,要特别谨慎。

记得吗,我经常说的那句话:

所有寻求免费建议的姿态,都是不认真的,都是耍流氓。

4. 怎么从朋友里选出做大事儿的人

知识点:真的有一个 “做大事指数”,心理学上管这叫“成就需要”。

成就需要高的人,野心勃勃、想成功,收入一般也比其他人要高。

有关系户问我:

“我觉得我过得很失败,同学、朋友都不主动联系我,都要我联系他们。为什么呢?”

我说,三种可能:

一种是你最近变弱了,这几年没有跟上大家,都不愿意跟你一起玩了;
另一种,是大家最近确实都特别忙;
还有一种情况是大家都很忙,而你没有跟上。
大家都忙起来了,只有你仍然很闲。

到三十岁左右吧,人一般会突然觉悟一些事情,有些人的行动会突然加速

这时候是可能抛下一些朋友的。

我五岁的时候,我爸爸从军队转业回来,他出生在一个南方省份,转业到了北方一个省直机关,这时候他的择友,基本是熟悉的关系,老战友和同乡会。

我有时候跟我爸串各种酒局饭局,因为赶上大裁军,同一批退役的朋友很多,到星期天就会约聚会,为此我妈也没少跟他吵吵嘴。

但是逐渐逐渐,他的朋友起了变化,他脱离了战友、同乡这样那些有共同相似经历的群体,逐步转向和他见识、学识和身份相当的新朋友。

这些人喝酒比较少,谈论资源、见识性的东西会比较多,我十岁以后参加饭局,这类居多,这批人和前两个圈子气质不同,大家酒量小了一点,吃的菜会精致得多。

至于以前的老战友,有的也都融入了自己工作相关搭建的新圈子,他们偶尔也会再聚,但一般都是因为有外地的朋友来访。
仍然和那固定几个人整天聚会的人,过得都不算好。

| 朋友清单要经常更新

各位,朋友清单总不更新,一年交不上5个新朋友新伙伴,可能你的事业就停滞了。

这也是为什么春节串门的活动里,我会请教吴伯凡老师,希望他谈谈中年之后结交新朋友的事,不过他更关心大龄女青年,谈了一个年纪变现的问题。

时隔多年,我想起来我爸从海交朋友到选择朋友,就是35岁之后的事,跟我现在的岁数差不多。

28~40岁的朋友要注意了,这和大学时期一样,是一个结交朋友扩展人脉的好时期,大家可千万别觉得这个时候交的朋友不如高中同学和大学同学!因为你们是基于共同利益、身份地位相交的,同时又过了对友谊的饥渴期(中学生很难把握朋友之间的进退,容易翻脸),反而可能交上好朋友。

大多数人没法维护200个以上的重要关系,时间会不够用的。

但是你们背过单词应该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一组单词背过之后,刚开始要经常复习重复,以后复习频率会逐渐降低,最后可能半个月看一遍就能保持记住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老朋友一年一聚也是可以的。

像很多关系户同学还是大学生,喜欢问我室友小气、人不好怎么办。

我的建议就是你应该出去实习、在职场上交朋友,或者交一起考研复习、上英语班的朋友,至少也该参加社团,认识师兄师姐,师弟师妹。同宿舍的哥们如果没有重度恩怨,以后一出校门不亲也亲,不要反复投入精力在上面,做事不鸡贼,大家就会当你是朋友。

| 选出做大事的人

我们对朋友的评价当中,有一个常常听见的,就是“某某是做大事的人”。我问过这样说的朋友,他们也说不出做大事儿的人是什么样的。都是凭感觉。

其实心理学真有一个“做大事”相关的概念,这就是“成就需要”。

我们都要吃喝、安全、睡眠,大多数的人还有性的需要(有的人真没有,也不知道是喜是悲,我觉得是悲)。但是有一个需要段位比较高,那就是个人成就。

这人就要成事、成功,必须要出漂亮事才能收获成就感,这人的成就需要就比较高。
有人可能会说,熊老师,能不能给我一套题,让我测测我是不是做大事的人?
这套题和别的题目不一样,其实它是一组主观题,而且题目咱们从小一定试过,就是“看图作文”。

这种TAT测试是用来测心理投射的,常见的是一种可以多种解读的图片,经典的问题是一个黑人小朋友拉小提琴的图片。我喜欢金庸小说,我就用令狐冲了。

有的朋友会这么点评这个情景:
这个青年刚刚收到了一架很好的琴。
他在音乐上进步很大,很可能可以演奏高深复杂的曲了。
音乐成了他抚平挫折和身体不适的绝好消遣。
音乐也许会让一位姑娘会成为他的爱人,
他们前路坎坷,然而最终会在一起的。
也有的朋友会这么说:
这家伙应该是个当铺伙计吧,
看见个乐器不认识正发愁呢,
他正感慨说倒霉蛋怎么卖这么个东西,
他烦透这份工作了,
见了好多古怪玩意,
薪水却仍然就这么一点儿。
头一种人希望发挥自己的力量,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这种人的“成就需要”很高。
第二种人对成就功业没有什么期待,这种人的“成就需要”就比较低。
这个“成就需要”,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事业心,就是我们说的“成大事”的指数。

| 高分人士挣得更多

对图解读更乐观、更偏向于事业和正能量一般成就需要就比较高。
成就需要低的人可能就不适合创业或者从事太需要开拓的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莱兰和弗兰兹曾经做过一个穿越30多年的研究(说到这,又想起上次有同学说心理学不准,你要是读的都是性冲动死本能口欲期弗洛伊德那一派确实会走入魔道,真正的心理学是用科学方法的)。

这两位科学家调查了一批5岁孩子的抚养和教育方式,并让他们进行了成就需要测量的测试。就是一大堆那种读图的题目。

41岁的时候他们重新找到这些家庭,发现大多数成就需要高的人到了中年的时候,很多人的成就都比自己的父亲大,很多人都迈上了上一个阶层,而成就需求低的人,混得比自己老爹好的人要少得多。

更令人惊叹的是,成就需求高的人,他们收入都比低分同龄人要高。

两位科学家又回来看这些人5岁的时候,他们的妈妈填写的报告。

发现那种给孩子压力很大、让孩子遵守严格规则和苛刻培训的妈妈,养出来的孩子成就需求就高。

这就是成就压力,当你的父母从小对你期待很高、要求也很高的话,你会成就需求更高,以后就能挣得更多。

麦克莱兰和弗兰兹发现,5岁时经历过高压力的孩子,在1988年就比成就压力小的同龄人每年多挣1万美元(1988年的1万美元,很值钱)。

| 不愿意做大事的人就是废柴吗?

当然不是,成就需要高的人也有各种问题,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容易怕麻烦。

我们有时候评价一个人,会说:“真可惜,这人太精明了。”

他们很希望尽快成功,对自己的评价和期待也很高,当短期之内他的收入不好,他很可能就会扭身离去,他们做笨功夫是很难得。

得分低的人往往会考虑做一些不会立刻得利的事,但如果去辅佐、帮助那些成就需求高的人,加入一个强大的团队,往往也能做得很大。

这就是那句老话: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这话说的就是挑朋友要挑成就需求高的人。

但是朋友怎么挑呢?
择友或者相亲的时候,你总不好拿一张令狐冲图片给他们,然后分析他们的答案,人家肯定会问你,是不是有病,你到底想干什么。
这是有一些替代方式的,比如看一个人打游戏的方式。
你看现在的好多游戏,玩够几百小时能解锁一个成就,收集齐所有的地图可能能解锁下一个成就,不触发警铃通关可能还有一个成就。

有的人就是那种忍无可忍,非要完美成就才行。强迫自己收集全所有的道具,这就是成就需要比较高的人。
也可以一起去看球赛或者看电影,看他对比赛或者电影的看法。
这其中可以顺利地把那些渴望成功的人筛选出来,记得吗?他们小时候可能也接受了很好的家庭教育和训练。

通过看人评价人,论断人的姿态,可以明白对方:

1.是不是渴望成功的人;
2.是不是希望展示个人实力
3.是不是想挣钱
4.对成功的看法;
5.小时候是不是肩负着家长的期待,是不是受过良好的教育和训练
所以在这里提醒一下,恋爱第一次看电影要好好观察对方,别忙着在黑暗里乱摸!工作人员都看得见!那TMD都有红外摄像头!
以及,敲黑板!

看完电影出去再聊!
别在电影院里聊天!

5. 如何增加与现有朋友的亲密值

一个人如果同时是两个人的朋友,他一定是对交情更深的那个人吐露更多。

衡量人际关系的深浅,“自我暴露” 是一个明显的标志。

自我暴露必须温和,太早开始或者烈度太过,会引起对方强烈的排斥,对方会开始防御,接近他、做朋友的机会也有没了。

《关系攻略》开了半年,最近有的同学跟我说,熊老师,内容越来越深了,对,现在我会经常提及我们以前分享过的一些技能。

我在《谈工作没问题,一闲聊就变成大笨蛋》(点击右上角“听音频”,找到音频040即可)当中提到过闲聊和讲故事的法门,我在这里先给大家复习一下,然后再谈论高阶技能。

要讲好一个故事:
挑好本子
勤练
多演
选择合适的主场
节目要更新迭代

这是讲别人的故事,别人的段子。让听自己说话的人和自己快速熟络起来。

今天教的法子,是如何讲述、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让熟人快速变成朋友。

在《什么是撩?怎么实现男女之间的惊险一跃》(点击右上方“听音频”,找到音频31即可)当中,我们提到了快速增进关系的那一下,其实不仅是男女之情,友谊同样也有这样的风格:

我们所说的“撩”,就发生在一方准备尽快增加亲密值的时候。这个环节特别惊心动魄,我把它称之为“男女之间的惊险一跃”。

交到好朋友很难的,我有时候看见许多人张嘴就是“这是我姐姐”、“这是我女儿”、“这是我闺蜜”、“这是我死党”,就会觉得,天呐,怎么有这么多虚高的亲密值呢。

开了半年专栏,时常收到新来同学的留言:熊老师,我要那种魅力攻略,一个人在酒桌上聊几句,一桌人都喜欢我,都愿意和我做朋友。

做梦。我还想呢。

大酒桌是认脸和交换联系方式的地方。有的时候一群比较熟悉的人也会再组大饭桌或者KTV之类的大型聚会,巩固自己的交情。

大多数真正有价值的、谈论合作的饭局,都是2~4人的局。

真正能够谈心、交友的,就是二人局。

有人听了很失望。觉得一次只能收获一个朋友,人类交流的效率很低。

我只好负责地告诉他,二人局交友有失败率,不是一次只能收获一个朋友,而是可能一个朋友都没交到,朋友吓跑了。

成年之后交朋友不容易,一个季度结交一个都不容易了。所以才要珍惜。好在巩固交情已经容易多了,感谢移动互联网吧。

|惊险的自我暴露

要交到好朋友必须要自我暴露,就是把自己内心深处的念头,一些过往的事情说给对方听。

衡量人际关系的深浅,“自我暴露”的程度是一个明显的标志。谁跟你关系好,就会跟你分享更多的心事,更多的秘密。

自我暴露必须温和,太早开始或者烈度太过,会引起对方强烈的排斥,对方会开始防御,接近他、做朋友的机会也没有了。

不过二人局一般来说,一定要是已经开始熟悉,了解了一些你的基本情况的人,不过也有特殊,我遇见过一见如故的朋友,一天晚上聊出一个通透,这是有的。

我用“撩”来做类比,是因为和情侣类似,朋友之间也一定要有人愿意先分享自己的心事或者私事。

咨询师有的时候会用“自我暴露”策略,说自己类似的体验,等着对方信赖自己说出更多。这种做法非常有效。

但是自我暴露可不是逮住什么说什么,尤其是有些喝酒的局,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舌头,你平时要准备好和朋友分享的故事。

你也应该把自己的经历和心得模块化,变成一个个的元件,必要的时候就组装起来,比如:

我六岁被蛇咬过,现在夏天都不招蚊子。
家里安排我和一个比我大二十五岁的男性相过亲。
我不知道要不要离开现在的这个行业。
如果当初去读研究生,不知道现在会怎么样。

|自我暴露的格式

可以从描绘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开始。
然后描绘能证明这个特点的故事。
然后收尾“那次之后,就觉得自己好像挺适合/不适合做某某事。”
这件事上不要去编造段子。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关系,有愿意来单对单和你吃饭或者喝酒的人,基本上对你的都是有兴趣的,他们愿意和你交朋友。所以不要去蒙他们。

我有前同事曾经采访一个很有名的藏传佛教仁波切,这位是爱讲鸡汤的。

“您能给我讲一个您小时候的故事吗?”
“退潮了,一个小男孩在海滩上把搁浅的小鱼扔进海里,别人问,这么做,有意义吗?小男孩(扔),说,对这一条有意义,(又扔),对这一条也有意义。”
“仁波切,我想听一个您小时候,亲身经历的故事。”
“退潮了,我在海滩上把搁浅的小鱼扔进海里,别人问,这么做,有意义吗?我(扔)说,对这一条有意义,(又扔),对这一条也有意义。”
非要把鸡汤安在自己身上,这是应对采访的套路,不是交朋友的方式。

|谈论事重要的是详略

好多关系户同学说觉得自己讲话没意思,尤其是谈论自己的事的时候。
我的同事、戏剧训练师猫头老师说评书,他给了我很多的建议。
可以跟评书演员学习一下讲故事,找说书人来学习和模仿。

听的时候注意:
什么情节他大声说?
什么地方他慢下来说?
长句子当中的换气是怎么分配的?
这些声音处理其实与故事的布局谋篇也有关:
哪些情节要着重强调?
哪些背景可以一笔带过?声音上都有相应的处理。

为什么我一直强调大家给我留言,尽量用缩写法缩写到300字,就是这个道理,写字说话完全没有条理,想一句就堆一句,这不是读书少,而是不在乎阅读者或者听话人的感受,也是对自己的输出不负责任。

|塑造人主要靠语言

你在“讲”故事,语言肯定是重点。

嗓音粗细、音量大小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格。咱们固然不需要学粗嗓门的山贼和尖嗓门的小孩儿,但是提到自己的妈妈、爸爸、媳妇儿、儿女的时候,如果能够带上几分形象,故事的推进就不会枯燥。

口头禅和日常用语是值得挖掘的特征,我们不需要店小二的“客官里边儿请”;鸨母的“大爷您可老没来啦”,但是老爸的操心管闲事、领导的官腔,如果能够学一个形象,那就是拉近你们距离的好机会。

如果你要模仿的人有口音,也可以直接用口音来指代他。

一些生理缺陷带来的独特声音也是说书人擅长的,比如“没鼻子”和“傻小子”。如果你要吐槽的某人是对方熟知的,声音也有缺陷,挖苦起来有奇效。郭德纲塑造的济公,突出一个“大舌头口齿不清”。

注意,不要挖苦你们共同的人缘甚好的朋友,除非他本身爱开玩笑。

也有一些人因为卖萌或者撒娇而带来一些独特的语言习惯,也是你可以模仿的。

许多评书大家都有各自的塑造人物的方法。

比如袁阔成像个历史老师兼语文老师,如果学他的风格,你讲述的方式可能就很像知识分享,时不时就要对事情发表一些看法。

袁阔成和连丽如属于“评书门”,讲究要对事件和人物做评价。

田连元说话快,也是一个充满幽默感的人。我个人非常喜欢他。

我更推荐大家多学学单田芳。论艺术成就,单田芳肯定不是最高,但是他身段最放得下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都能学两句,他对人物的语言塑造,最接地气。你听他说书就感觉是个老爷子在聊人生经验,短句子多,每个表达都斩钉截铁。

田连元和单田芳都属于“西河门”,倾向于讲故事,对评论就没有那么看重。

我们知道,今晚的主题不是故事大赛。
是聊天,分享自己过往和心事的过程中加几句评论和观点,是有好处的。
——你可以展示你的三观(《关系攻略》探查三观的交友小雷达,但是你遇到非关系户就要去冒险碰触对方了)。
——你的朋友可以给你一些评点和建议,这里就是让他插口的地方。

|把悬念放在开始
评书里,有个东西叫做“扣子”:
比如一篇关系攻略有500字是免费的,那我就应该在500字里写一个带悬念的故事,免费阅读的人看完500字,再想看就赶紧订阅。

这是评书艺人的玩法,为了吸引读者往下听,评书艺人会想尽办法在这一回书的最后把故事引向高潮,并在快到最高峰的时候突然打住!
这就是留扣子,吊着你明天还来听。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一般一口气就讲完整了,讲到精彩处突然不说了,可能会被朋友打。
但是我们可以在讲故事的开头就抛个悬念,到结尾再解谜。

比如,开头就说:“这人出门时候带了个诺基亚,没想到最后这个诺基亚救了他一命!”
然后不管别人怎么问,都要最后再说诺基亚救命的事儿。

“扣子”不是绝对不能留。
你讲完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最后补一句“就他这种奇葩事儿多了去了,回头有时间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他下次见你还会愿意跟你聊。

|整理自己的声音
如果你决定在这样的二人局里来交朋友,你可能需要有两种声音。
每个人有着生活中的声音,但是你听自己说话,跟别人听自己说话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我参加讲故事比赛,用笨重的大录音机录故事,然后倒回来听。
这种比赛里,听自己说话,为的是找自己说话的各种毛病:音色、语速、节奏、声调……
奇怪,自己的声音和平时听到的完全不一样对吧。

对了,因为你说话,声音顺着腮帮子和一众骨头就进了耳朵里了。但是别人听到的声音,是你的声音震动了空气,然后再进入对方的耳朵。
所以当你真正听自己的录音的时候,才会明白这很像是两个声音。你要熟悉这个声音,同时对这个声音做出必要的调整。

有人觉得自己说话不好听,根本不愿意听,那你可以想想别人听你说话是什么感受了。

你要熟悉自己的那个声音,才能讲好自己的故事。

这是你的第一种声音,讲述的声音。
现在发展出你的第二种声音,表达的声音。

当你表示强调、认真宣布什么事、表白或者重要的评价的时候,用这样的声音说话。

这是评书当中的“跳入跳出”,比如郭德纲说一段《济公传》,可能就会说几句人情世故,“你看咱们生活中也是这样……”
王玥波是直接用敲黑板式:“各位!”
我有时候也会采用类似的跳出:“有时候我也在想……”

但是如果你用一种特别郑重的话去讲述跟对方相关的事,这句话的力道就会不一样。
“我平时也就是踢踢球,打打游戏,真心不喜欢那类应酬,一般不喝酒。”
转入你“灵魂的声音”:
“酒,是跟朋友(别拿食指去指,斜着划拉一下就好了)才会喝的。”
“我一直觉得,彼此像、聊得来的人才能相处。”
“实力相近的人,才能长期相交。”
“两个条件都具备,太难了。”
“但是,今天有这样的朋友,很幸运。”
转入“正常的声音”:
“太沉重了。来,喝一杯。今天太开心。”
《银魂》的主角坂本银时就是使用两种声音的人,平时生活中贱贱的,一旦开始认真谈论一件事了就一定要取胜,决不放弃。

如果你的声音天生就低沉暗哑,就不需要第二种声音来强调了。
声音的转变也不要多用,肯綮(qing,四声。筋骨结合的地方,比喻要害或最重要的关键)上来一次就对了,太多的交替出现会让你变得非常不严肃,阴一句阳一句的话,就很像灭绝师太。

今天不留习题,希望大家能够把自己和好朋友交换心事成为密友的过程梳理一下留言给我。
再好的朋友也要时时重温交情,所以建议你把这篇文章转给你最好的朋友,让他知道你的想念,你们应该约起来,时不时地交换最近的心事。
交换、分享和时常的挂念,这才是友爱的真谛。

6. 怎样经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知识点:

健康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们应该怎样调整心理来保持健康。

健康”,指的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稳定、充满活力的状态。

这篇文章探讨的是微信朋友圈应该发哪些内容,和《什么样的微信头像才是得体的》和《为什么不要在朋友圈里发负能量》是姊妹篇(姊妹篇在<关系攻略>订阅专栏内)。

之前我们说过,不要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发泄负能量,不要扮演一个特别“丧”的角色。

《马男波杰克》的主角波杰克,是一个从小被父母折磨,长大后自己无法成长的角色。

我们有关系户同学问我,熊老师,怎么发朋友圈才是合适和得体的?

我现实中也接到过这样的提问,回答是这样的:
你作为别人朋友圈的读者,希望看到的是什么内容?

1.这人最近在忙什么?
有没有可能合作。

2.这人最近状态怎么样?
如果旺就走近,衰就远离,需要帮助就伸把手。

3.这人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分享?
一些有趣或者有想法的人,本身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媒体。

写作者要展示自己,这条朋友圈状态发出来,它描绘的是我的生活,代表了我的气质。但同时又要让别人舒服,不会是单纯的炫耀,对别人有冒犯感。

心理学有一个小分支,叫做健康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们应该怎样保持健康,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们相信心理和社会因素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而他们口中的“健康”,指的是一种躯体和精神上稳定、充满活力的状态。

健康心理学对积极生活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如果把它运用到朋友圈管理的话,大概就是这些提议:

1.永远不要说自己不好的事情
我们之前说过,朋友圈不要发负能量,比如绝对不要说自己胖、丑、平胸,哪怕是自嘲也尽量不要,如果图片上的你太胖,你的描绘一定是跟健身、控制饮食和运动在一起——你提及的是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方案。

同样,以己推人,如果有人在朋友圈自嘲或者自黑,他可不是要拉你一起黑自己,如果不是那种特别开得起玩笑的十年以上的朋友,你的回复一定就应该是:“你不胖!”“挺好的呀!”“试试划船器吧!”

2.观察你喜欢的人的朋友圈

大家都是活一辈子,遇见的事情差不多,如果发现某个朋友写同一件事,见识上比你高明,态度上比你阳光,有更多的赞,那就是去学习和效仿。

你们描绘同一件事为什么会不一样,你的反应、想法,你在描绘自己感受的时候,是不是有不得体,冒犯人的地方?

我们经常说某人情商低,很多时候就是该人做事非常不得体,他缺乏一种观察别人,向别人学习和借鉴的能力。

要知道社会上的很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成年后没有人教你这些规则,你必须经常对比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才能理解自己是不是符合了这些规范。

比如大家一起吃饭喝酒,你是可以扭身就走,然后发个消息给大家就行,但是回到桌上之后向大家道别,再离开显然是更得体的法子。以及你进了电梯,一定是脸朝着门站,没有人会警告你说屁股对着门站电梯不道德,然而大家一定觉得你很奇怪。

3.结交一些特别的好朋友

你可以发一些分组朋友圈状态给他们,有的时候遇到好的文章或者提及某人,还可以选择“@某好友”提醒她看,这些一定要偏私人一点,你是在和对方分享感受。

4、显示自己安排生活、管理时间的能力

天天晒吃喝玩乐会显得玩物丧志,每天晒加班则是令人生厌的。最好的办法是“在什么山上就唱什么歌”,当你工作的时候,就要斗志满满,谈及远大的未来。而当你休息的时候,哪怕娱乐很无聊,你也要珍惜休闲的时光。

如果你在工作的时候怨声载道,想要好好睡一觉,在黄金周又抱怨人太挤,你的妻子建议的那个度假地点看的全是人,还不如回去加班。这会让你的朋友圈看起来是一个生活不能自我管理之人,人们会远离这样的人。

5.“我是一个什么什么样的人”

你一定有优点,要时时提醒你的新老朋友,有的朋友可能刚刚打开跟你交往的电梯,往下撸你的十条朋友圈,一定要有对你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就像过去的说明文总要说:猪浑身是宝,肉可食,皮可以制革,毛能做刷子。
你也要经常强调自己的特长,不要太刻意。

比如如果是我,就会这么说:
“自从拿了心理咨询执照之后……帮了不少的朋友。”
“川藏线上骑行了二十几个来回之后……”
“色狼驱逐小套装,口哨和一支防身用笔……”
如果你什么都不会,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如果你跟人沟通都困难,公开场合讲话两眼一翻当场就能厥过去,那也有优点:
“我是一个好的倾听者,而且嘴特别严(没错,我跟别人根本说不了话)。”

大家别小看这样的表达,和你刚认识的朋友会迅速给你打一个标签——他遇到问题和麻烦的时候,会把你当做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至少你可以推荐专家。

所以你要经常重复一点:
“朋友,我身上有你要的能力和品质,来和我交朋友吧!”

6.暂时的逃离和倾诉

当你要发一些破坏性很强的负能量的时候,尽量选择逃离你现在所处的环境,如果是工作压力,就要暂时离开办公室,出去走访客户或者开个小会,行政去趟社保局,财务走一趟税务局,路上拍张风景、花草,轻度的逃离是一种健康的减压方式。
如果你要吐槽,可以和你的好朋友吐槽,最好是你的朋友也愿意吐槽他的压力给你听,互相比惨是有效果的。

我上次说过,不要在朋友圈发负能量,这里再强调一次,尤其不要发含含糊糊、指桑骂槐的负能量。对号入座最容易群伤了。

就算你没有得罪人,担心你的人一拥而上,都问你发生了什么事,你也要解释半天,4个小时没干任何正经事,说的就是你。

7.谈论失败

许多害羞的人在遇见失败、挫折的时候,没法忍受那种压抑在心的尴尬,一定要说出来给别人听才觉得好受一些。
“今天犯了个错误……”

如果忍不住一定要发在你的朋友圈,记得要提及这场失败当中的积极因素——

“今天犯了个错误,上了地铁发现有座儿,坐下想玩手机的时候摸出来一个空调遥控器。”

这条朋友圈是个老段子,就算是你的真事儿,也只能证明自己很呆,一群人都会点赞。

“今天犯了个错误,上了地铁发现有座儿,坐下想玩手机的时候摸出来一个空调遥控器,也好,现在我是附近最有权力的人了。”

在这条状态下面加一个地点,是XXX空调厂,下面就会有一帮人哈哈哈哈。
如果一定要谈论失败的话,那就要加一点幽默感在里面。
如果对自己的幽默感没有信心,那就不要谈论任何失败了。

8.展示一些独处的时间

如果一定要比较的话,晒宠物比晒娃强,晒娃比秀恩爱强。不要真觉得“撒狗粮”是温暖的事,其实没那么多人真的关心你的家庭生活,刚才我们说过了,看朋友圈的目的就是为了收获朋友的信息,同时观察你是否还像以前一样强。

提及男朋友的行业或者服务的公司是有用的,但发两个美化得没了人样的照片,就是毫无价值的。现在的微信和朋友圈越来越转向工具属性,成为工作的工具——越来越多的生人出现在朋友圈里,把个人生活过多展示出来,其实已经是不明智、不得体的了。

和晒宠物、娃和男女朋友相比,一些独处的时间反而是有情绪的,有趣的。

要知道阅读你朋友圈的人会有介入你生活的偷窥感,如果你看上去是一人独处,拍摄的都是风景或者偶尔自拍,阅读者的感受是和你一起经历了一些事,如果是双人自拍或者有人为你拍摄,阅读者就很难走入这个场景——因为人已经太多了,他是一个闯入者,一个第三人了。

所以聪明的,善于展示自己魅力的女性绝对不拍男友,偶尔自拍也是偶尔晒一些有声望的名人,就要让聚焦点聚集在自己身上,看上去好像自己一个人在浪迹天涯。

夜间跑、瑜伽、钓鱼、看花、放风筝、喝茶、做手工,都可以显得很像一个人在做。

以及,其实一个人做这些事,真的挺好的。
这是放空自己和排解压力的一个好机会。

重温一下,朋友圈就是两条半,它们分别是:

我挺忙,但很好;
我很强,且有用;
我这人很有趣(可选)。

习题
以下几件事里,理想的朋友圈素材是(多选):
A.朋友从未知渠道淘来的线装书,我正在读;
B.最近要去参加某个魔都的活动,那几天有没有朋友在附近?
C.你对潜水领域的某些心得,顺便批评一下那些口水化的旅游潜水攻略名不副实;
D.升级系统之后,你的手机变成一块砖,不过你用了30分钟及时搞定,还写了一个简单的攻略;
E.我刚把一个不懂事的餐厅服务员臭骂了一顿,这样的人就该好好教育一下。
答案是A.B.C.D。
A是典型的“我很强”;
B.是“我很忙,但很好”;
C和D都是我有用。

对一些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服务人员,不应该当众批评大骂或者怒吼。这是非常不体面的。
你的朋友圈读者也不想从你这里看到教育服务员的攻略或者骂人技巧,有人也许看得津津有味,他并不在乎你的形象。
如果权益被侵害,你应该找他的领导投诉,而不是公开骂他。
把自我情绪管理不良的情况展示给朋友圈看是不明智的。

基本概念

教你认清你与身边人的“关系”

relation20180508.jpg

你好,我是得到订阅专栏《武志红的心理学课》的转述师宝木,我来为你介绍一下专栏和这一期精品课。
《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栏有一句口号,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之所以用这句话来奠定这个专栏的基调,是因为武志红在接触、研究心理学的25年间,听了上万人形形色色的故事,发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一个人的生命,终究是为了活出自己。
在专栏中,武志红会通过模块化心理学知识的讲述,帮助你迈入心理学学科大门,把他多年积累的真实的临床案例,揉进这些知识中,帮助你了解自己,洞悉身边人表象行为背后的意识和心理,掌握与外部世界的相处之道。
小到围绕在你身边的亲密关系,大到你和外部世界发生的社会协同,你都需要心理学这把“万能钥匙”。这就是为什么选择“关系”这个主题,作为这个假期精品课的内容。如果你已经是《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栏的用户,不推荐你再重复购买,回到专栏中讲“关系”的模块就能找到。
这个精品课共分为五期内容,武志红老师将用一小时时间,从不同的维度跟你讲讲“关系”。内容包括:从性格角度来看你的内在关系模式,以及关系模式是如何反复在你的生命中再现。在了解关系的模式后,你还会获得一些方法,例如,如何构建健康、平等的关系模式,在社会领域和私人领域应该分别采用什么样的关系规则等。你会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就是关系,并且真正了解到什么才是“最好的关系”。
精品课和专栏一样,包含有大量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于武志红做心理咨询时经历的真实故事,相信会对你了解心理学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国庆长假,也许正是你和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产生各种不同“关系”的高频时刻,相信心理学精品课这个“锦囊”可以帮助你理清复杂的人际关系,摸清表面行为下的内在模式与规律。
如果你喜欢这门精品课,也欢迎你订阅《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专栏。全年13个大核心主题,“关系”只是其中一个。每周除了为你系统讲解心理学知识,还有专门的问答时间,为你解答学习中的困惑疑问。如果你想系统而真切地了解心理学体系的知识,迈入心理学学科大门,欢迎你订阅专栏,加入十万人的心理学大课堂。
祝你拥有一个美好的假期!

1. 性格是你的内在关系模式

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对客体关系理论的概括性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指的是精神分析发展的第二阶段,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这三句话中的性格,就是自我、人格等词汇的同义词,也可以是“问题”的同义词。理解了这三句话,就可以看到,命运是如何轮回和破解的。
与客体相对应的词语是主体或自体。“自体”是我们作为人的基本体验,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主要的组织,从超级纵向整合的角度讲,它囊括了包括自我在内的所有心理构成。自体 Self ,自我 Ego ,这样翻译的话,可以把我们有点混乱的术语体系都统一起来,“自体”就成了通常理解的“我”,而“自我”就只是“意识层面的自我”。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
对任何人而言,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主体,那就是你自己。当你发起一个动力时,你这个动力必然要指向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客体。客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不过比较多的是指向一些所渴望的人,也就是你的意愿、情感、行为所指向的人。
最初的重要客体,首先是有三个:妈妈的乳房、妈妈和爸爸。其他在你小时候出现的重要人和物,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宠物和一直陪伴你的公仔等,也都可能成为你的重要客体。弗洛伊德认为,对婴儿而言,第一个存在的客体是妈妈的乳房,然后是妈妈,最后是使婴儿满足的其他人或事情。
一个人的重要客体很多,但正常养育下,父母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所以内在关系模式可以视为是“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之间的关系模式。“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这两个概念,是由此而来,可以视为是客体关系理论的一个通俗化表达。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最初的时间是多久?客体关系理论特别重视三岁前。而完整的考量,是可以放到6岁前。所以可以说,一个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也就是性格,是在6岁前定型的。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这样就意味着,父母等养育者如何对你,会导致你不断重复构建类似的关系模式,这就构成了命运。
不过,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所以有了第三句话——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如果一位精神分析师,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楚,并且也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所以,第三句话还可以这样表达: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去年,我在北京跟一位英国的精神分析师学习,她讲了她的一个治疗故事: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有极强的破坏欲,他在幼儿园和家中会大肆破坏,也会攻击小朋友,于是被送来治疗。
在治疗室里,他也一样把房间里的建筑模型弄塌,把东西丢了一地,还弄坏了一些东西。
除此之外,他有一个不断重复的仪式化行为。他会把纸巾撕得粉碎,然后再将碎末塞进一个电风扇里,很自然的,电风扇的风,会将碎末吹开。
一次,看着小男孩再这么做时,分析师问他:你不断地把纸巾撕碎再放到电风扇,让风把它们吹散,这是你的感觉吗?你靠近妈妈的时候,是不是也常常觉得,妈妈身上像有一股冷风,会把你吹得粉碎。
这个小男孩说是。他的破坏性行为因此被理解了,之后,把纸巾碎末塞进电风扇的仪式化行为就消失了,其他破坏性行为也基本得以控制。
这位分析师是怎么理解了小男孩的行为的?因为她看到,电风扇圆圆的,很像乳房的形状,而且中间有一块凸起,这也像是乳头的象征。最重要的是分析师还了解到,小男孩的妈妈患有抑郁症,虽然很有意愿照顾孩子,但情感总是冷冷的。
一切都是一切的隐喻。把这些信息串到了一起后,分析师联想到,小男孩将纸巾碎末塞进电风扇的行为,可能就是他在生命最初靠近妈妈乳房时感觉的隐喻,他对妈妈热情的渴望,像是被一股冷风给吹散撕碎。
之所以能这样联想,也是因为她的客体关系理论的素养,从理论和体验上都知道,妈妈的乳房对孩子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有些特别,可能你会想,这和我有什么联系?我们可以举一些普通的例子。
有时候,我会在饭桌上玩识人游戏,说某某某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在这个游戏中的准确度,常常准得有点可怕。这种识人的准确度,是怎么来的呢?
我认为来源有两点:一个是我的直觉,一个就是我有客体关系理论的基本素养。
这个概念最简单的理解是这样的:你当下的关系模式,反映了你内心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童年时和父母等养育者的关系模式。
这有很强的对应性。比如在吃这件事上,就会变成:你当下和食物建立的关系模式,重复着你童年时和原初食物的关系模式,也就是你怎么吃饭,反映着你曾经怎么吃奶。对于吃货而言,这句话很要命。
这还有更普遍的对应性。比如,你现在怎么和女人打交道,这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女性家人打交道;你现在怎么和男人打交道,也常源自于,你小时候怎么和男性家人打交道。
我们今天,主要是讲了理论。明天和后天会深化理论,讲更多例子,来帮大家形成一个意识:通过一个人想在当下建立什么样的关系,你可以看到这个人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模式。真有了这个意识,你就有了一双精神分析师的眼睛。
今日得到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和他最初的重要客体构建的关系,会内化到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内在的关系模式,这就是性格、人格或自我。
性格,在关系中展现。一个人在新的关系中,总是去寻求将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这个新的关系中,想把它变成符合他内在关系模式的关系,也就是他6岁前和父母等人建立的关系模式。
性格,在关系中改变。在新的关系中,你想重复你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对方也想重复他的内在关系模式,两个人会持续地进行较量。这就意味着,新的关系,会提供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一位精神分析师,对人际关系中的复杂动力特别清楚,并且也通过长期的被分析,而充分疗愈了自己的内心,也就是他的内在关系模式,那么,他就可以帮助来访者认识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走向疗愈。于是,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表达:性格,在关系中疗愈。

2. 认识关系奥秘的第三只眼

先从一个故事讲起:
多年前,我租了一套房子住,房东多次叮嘱我:别把你不要的那些垃圾家具放到我家里来。
后来我看房子时,发现这套房子的一个储物间里,堆满了不可能再使用的垃圾家具。看到这个细节时,我忍不住笑了一下,知道他的那个说法,说的是他自己。这房子我非常满意,还是决定租了。签约后,房东开始指点我,说这个家具该怎么用,那个家具该怎么摆。
这些举动显示出这位房东的控制欲望太强了,于是我心平气和但态度坚决地对他说:您放心,您的家我会好好维护的,至于家具怎么使用怎么摆,这是我的事了。我的话他显然没听见,他继续指点我。我再次重复我的话,他还是没听见。
当我说了第三次,还是被他忽略后,我想,我该使出一个大招了。我直视着房东的眼睛,对他说:您的孩子肯定对您说过至少一百遍了,老爸,你的控制欲望太强了!我这句话说完后,他有点失控,但随即哈哈大笑起来说:是啊,是啊,那我不管这么多了,相信你。
我使用的这个招数,心理学家曾奇峰称之为“抄后路”。意思是,当你发现两个人之间的观点之争失效后,可以跳出来,观察一下对方为什么这么说的心理策略,然后把它指出来。
用我们这一周的语言来讲,就是说一个人当下想和你构建什么样的关系模式,是因为他内心中有一个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而内在关系模式,是在他的童年形成的,并且会展现在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要谨记这一点。当真切懂得这一点时,你在看人际关系的互动时,就会透彻很多。
例如我这位房东,他说,别把你不要的那些垃圾家具放到我房子里。但其实我根本没垃圾家具,也不会这么做,他看起来说的是我,其实说的是他自己。
特别是当他叮嘱我怎么使用那些家具,包括如何摆放时,他表现出了强烈的控制欲望。那一刻,他试图和我建立,他控制我的关系。这可以推理,他在和别人互动时,也很容易试图去建立这种关系,特别是他的孩子,肯定是深受其苦,不知道抗争了多少次了。有了这些推理后,我才能那么肯定地对他说:您的孩子肯定对您说过至少一百遍了,老爸,你的控制欲望太强了!
当然,虽然说是推理,但这对我而言,已不再是一个有步骤的、意识层面的推理过程,它可以闪电般迅速完成,这是经过长时间锤炼的结果。
这份锤炼,首先是发生在咨询室里。
精神分析技术中有一个术语 “ 均匀悬浮注意 ” ,意思是,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要一直有“第三只眼”,像是悬浮在咨询室的空中,像一个旁观者一样在观察,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发生了什么。
在观察时,要有一个基本意识:来访者试图和咨询师构建的关系,再现了来访者内心的关系模式、他童年时和家人的关系模式,以及他现在和别人构建的关系。
这种对应关系,常常像尺子一样精确。而当我们没有意识到它时,它就像有着命运一般的力量。
我一位朋友,曾介绍她的一个美女朋友Linda给我认识。Linda在一家很大的外企工作,她说她有一个奇怪的毛病,她总是不能和女上司处好关系。但这个女上司升职、离职或平调,不做她的上司后,她就会与这位旧上司成为最好的朋友。可是,少数时候,当这位旧上司又来做她的直接领导后,她们的关系又会陷入莫名的敌对中。
当梳理了她的童年经历后,就发现了一种精确的对应:她出生后,一直住在姥姥家,姥姥对她极好。五六岁后,她回到了父母身边,这时父母还生了一个妹妹。
我知道太多类似这种经历的孩子,几乎都和父母处不好关系。因为,这种早期和父母的分离,会导致严重的分离创伤,就像我们昨天附录中讲到的“小约翰”的故事一样。这种创伤不能因为重新团聚就自动痊愈,必须父母要有意识地做一些工作才行。
首先,允许孩子退行。也就是说把团聚后的孩子,当做分离前的孩子的年龄段来养。如果分离时孩子2岁,那么尽管团聚时他8岁了,但还是把他当2岁的孩子来养一段时间;如果分离时孩子不到一岁,那团聚时就把他当一岁前的婴儿养一段时间。
我们专栏在《口欲期:吃货的起源》这篇内容中,讲了退行的概念,最常见的退行,就是退行到口欲期。而我们的社会吃文化又如此发达,所以针对上面的情况,可以在团聚后,好好在吃上照顾好孩子。
父母必须知道,分离创伤中,孩子会有对爱的渴望、失望、恐惧、隔离和怨气等一系列复杂心理。如果把这些视为“毒”,那就意味着,孩子会有一段“放毒”的过程,比如说对父母冷漠、坏脾气,或者是对父母的热情很抵触。此外,可能还会怀念之前养育他的人。
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放“毒”过程,孩子才会柔软下来。而且在重新和父母亲近的那一刻,他们很容易会嚎啕大哭,甚至在这个时候发出最难听的咒骂还有身体上的踢打,但随即会重新扑向父母怀抱。
可惜的是,我所见过的父母,在这件事上都太脆弱了。他们认为,孩子应该理解自己的苦衷,应该一团聚就扑向父母的怀抱,亲近父母。特别是,如果有更小的孩子的话,这个刚团聚的大孩子,应该拿出哥哥姐姐的样子来。
如果是这样处理,那么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有过分离创伤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无法修复。
Linda就是这样,所以她回到父母身边后,感觉像是从天堂回到了地狱。她和父母的关系一直很糟糕,而她一直怀念她姥姥和姥姥所代表着的一切。例如每到春节,她会疯了一样在广州到处找一种老派的小吃,那是姥姥过年时会做的小吃,吃到它,就像是重温了姥姥带给她的一切美好。
那么,Linda和上司的奇怪关系,和这个童年经历有什么对应吗?
新上司,对应着妈妈;旧上司,对应着姥姥。她把和妈妈的糟糕关系模式,展现在和当前女上司的关系上,而将和姥姥的美好关系模式,展现在和旧上司的关系上。
于是出现了这一诡异现象:同样一个女人,做她的直接领导时,她们就构建了最恶劣的关系,但这个关系一结束,她们就成为最好的朋友。而少数时候,这个女人再次做回她的直接领导,她们的关系可以再次成为最恶劣的关系,仿佛之前的美好,根本不能起作用似的。
当你明白,Linda当下和女上司的关系,是她童年时和姥姥和妈妈关系模式的重现时,不知道你会不会惊叹:在这件事上,Linda是如此没有自由。
然而,一旦我们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开始有了一定的自由。
所以,我们可以形成一个基本的假设:一个人当下的关系模式,是他内在的关系模式和童年的关系模式的再现。而且,这份再现,常常有精准的对应。
你和女权威的关系,很可能对应着是你和妈妈、奶奶和姥姥等女性养育者的关系;
你和男权威的关系,很可能对应着你和父亲、爷爷和姥爷等男性养育者的关系。
这还可以根据一个人具体的家庭关系去套用。例如,我一位女性朋友,她总是和大她一点的女人合不来,而和比她小的女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解了她的家庭关系后发现,她对姐姐是有强烈嫉妒的,然而,姐姐并不嫉妒她,所以她和年长女性的关系,就再现了她对姐姐的嫉妒,但因为姐姐对她好,于是她也可以对小她的女孩好。
不过,这个精准对应并不一定如此,真实情形会复杂很多,我们今天先讲到这个程度。
今日得到
今天的内容是让我们初步有一个认识人际关系的方法论,它可以概括为:
当下的关系模式,是内在关系模式的再现,也是一个人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它也会展现在这个人的各种关系中,是一种基本模式;
这种再现,会有精准的对应。当下的女权威,对应着原生家庭的女性养育者,当下的男权威,对应着原生家庭的男性养育者;当下的兄弟姐妹关系,对应着原生家庭的兄弟姐妹关系。
原生家庭,就是一个人的命运原型。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开始有了一定的自由。

3. 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说说如何使用“内在关系模式”的理论去构建健康的关系。
内在关系模式的投射
先讲一个我好友的故事:
我这位好友,1995年大学毕业时,去了广东一家明星民营企业工作,职务是老板的秘书。那一年这个民营企业招了十几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当时是很稀有的事,被当地的媒体一再报道。
但有一个问题,这个企业的老板对这十几个大学生的态度有点奇怪,他既会对他们委以重任,又对他们格外挑剔,动不动说:你们这些大学生不过如此,还不如我们这些没文化的。
这位老板,自己是小学文化。
这样一说,我们就会明白,这位老板面对大学生有自卑;而当发现大学生也不过如此时,又会去踩他们,好把自卑传递给他们。
通过这个故事我来讲一个观点:那些用来描绘性格的词汇,如自卑、自信等,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这是一种个人特质。但实际上,它们表达的都是关系,都要借助关系的框架才能准确理解它们。
比如说自信,我们习惯上说,自信是“自己相信自己”。但从逻辑上讲,是没有“A相信A”这回事的,有的只是“A相信B”,所以“自己相信自己”这个说法准确的意思是“自己的一部分相信自己的另一部分”。
用“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概念讲,自信就是“内在父母相信内在小孩”。如果在童年时,一个孩子从父母那里获得了足够的相信,他就会把这个关系模式内化到内心,从而形成了自信的内在关系模式。同样的,自卑就是“内在父母不相信内在小孩”;倔强,就是“你又不爱我,凭什么让我听你的”。
所以说,任何一个用来描绘性格的词汇,都可以放到关系的框架内去理解。
这位民企的老板,当他挑剔打击大学生时,就是将他内在的自卑,展现到了当下的关系中。
这种情形下,如果你是那些大学生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办?
我这位好友的故事,特别值得借鉴。在她工作了几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她在办公室里做着秘书的琐碎事情,而老板抽着烟,喝着茶,翘着二郎腿,很悠闲,但突然间飘出一句话说:“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都多。”
这句话真是莫名其妙,你一个大老板,和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说这种话干什么?
我这位朋友听到这句话时,也是觉得莫名其妙,立即有了被鄙视的感觉,然后迅速回了一句话:“是啊,我一辈子可能都挣不了你一年的,可是你很累,我不想过你这种生活。”
听上去这句话应该是她顶撞了老板,伤了老板的自恋,但有趣的是,老板对她的态度立即改变了,而且从那之后,一直给了她一份独有的尊重。
我知道这个故事,是在一次饭桌上,当时除了我们俩,还有当年和她一起去这家企业的一位男性大学生。这位男士说,老板唯独对你有一份尊重,我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忍不住瞎猜你是不是和老板有暧昧关系。
但我知道,这是我这位朋友一直以来的风格。她在任何场合,无论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都能做到不卑不亢。
那么,当时的对话中,发生了什么?
这首先是他们俩人的内在关系模式之战。任何关系中都有这种战争:我想把我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你,你也想把你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给我。而且,因为人类最本质的自恋,内在关系模式很容易有谁高谁低的问题,那么这种争斗就看谁最后占据关系的制高点。
然而,一些地位明显有悬殊的关系,比如老板和员工,因为老板和员工双方无形中都认为,老板是位置高的,所以老板很容易争夺这个制高点。
但是,我这位朋友在多数场合都能做到不卑不亢,这意味着,她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基本平等的。当她的内在关系模式成功地展现在关系中时,这种平等感会让大家感觉到更舒服。
事实和情绪
人和人谈话时,必然在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所以,我们要去辨析,对方传递的客观事实信息是什么,传递的主观情绪信息又是什么。客观事实要尊重,而谬误要驳回;主观情绪要共情,而垃圾情绪则要驳回或化解。
在我朋友的这个故事中,她的回答就是做到了这一点。她尊重了事实——老板的确比她挣得多得多,这个事实要尊重,所以她说:是啊,我一辈子可能都挣不了你一年的。
但老板传递过来的垃圾情绪,她驳了回去,所以她说:可是你很累,我不想过你这种生活。
需要说明的是,她当时完全是本能反应,并没有这样一个思索过程。她在一个充分被尊重的原生家庭长大,由此形成了平等的不卑不亢感,所以这种回复是一种很自然的状态。
她的成功经验,是可以被我们这样去分析的。当我们分析清楚后,就可以先理性地使用其中的逻辑,而一旦我们有了一些成功体验后,这个工具,也就逐渐地成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这样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那十几个大学生都相继离开了这家企业,我这位朋友也在一年半时离开。现在,这家企业已经破产,我这位朋友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生活得很好。
她的这个故事,还可以引出一个基本道理:在关系中,我们会玩各种自恋的游戏,去追逐“我是对的”、“我比你强”这种自恋感。一旦有人,在不破坏我们自恋的情形下,和我们构建了基本平等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这种关系,也是最舒服的。
构建平等的关系
我再讲一个小故事:
今年春天,我去武汉参加一个精神分析学界的大会,晚上,和十来个同行一起吃饭,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是学界业界的“大牛”。
饭桌上,坐在我右边的,是和我同龄的一位姓李的“大牛”,在他右边,是一位姓吴的前辈。精神分析圈内常有人说,这位前辈的心理咨询实战水准,是最高的,他的江湖地位很受尊崇。和我同龄的姓李的这位大牛,提起这位吴姓前辈,总是称呼他“老吴”,还时不时拍一下老吴的肩膀。后来我知道,这位姓李的精神分析师,曾是老吴的研究生。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武汉是国内精神分析最发达的一个城市,国内的精神分析学界的大牛们,几乎一多半是在武汉成长起来的,其中包括我多次提到的曾奇峰,他们营造了一个平等的氛围,互相不以师生称呼,而是各种随意的称呼。我想,这是武汉精神分析学圈子之所以能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至少,在这个圈子里混的时候,我也感觉非常自在。相反,无论我是被尊崇,还是被贬低,我都感觉到不自在。
所以,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可以换成 “ 如何构建平等的关系 ” 。
而且,既然我们说,内在关系模式就是一个人的命运,那么,做父母的,和孩子构建一个平等而相互尊重的关系模式,应该是父母能给孩子的一个最好的礼物了。
如果将咱们专栏这三天的内容串起来,可以说,这三天都是在讲,如何去构建更健康的关系,这可以概括为三点:
形成从关系的角度看问题的视角,要知道当下的关系模式,都是内在关系模式的展现,而内在关系模式,则是内化了童年关系模式的结果。
当对方的互动太有问题时,可以从观点之争中跳出来,“抄后路”,也就是点出对方互动中的心理逻辑,点破他试图构建的内在关系模式,这是“破”。
尊重事实,化解情绪,转而去构建平等的关系模式,这是“立”。
今日得到
在关系中,我们会玩各种自恋的游戏,去追逐“我是对的”、“我比你强”这种自恋感。但一旦有人,在不破坏我们自恋的情形下,和我们构建了基本平等的关系,我们会发现,这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而这种关系,也是最舒服的。
人和人谈话时,必然在传递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和情绪。所以,我们要去辨析,对方传递的客观事实信息是什么,传递的主观情绪信息又是什么。客观事实要尊重,而谬误要驳回;主观情绪要共情,而垃圾情绪则要驳回或化解。

4. 世界的本质,是关系

我想先和你分享一下我和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这本书的缘分。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
我想先和你分享一下我和马丁·布伯的《我与你》这本书的缘分。
我在北京大学读本科时,一次去北大图书馆借书,完全不了解马丁·布伯,但莫名地被《我与你》这个书名触动,把它借了出来。
这本书的中译本翻译得虽然有优美的地方,但整体上非常晦涩,我读了至少一两个月,还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可以说,我是把这本书给抄了一遍,而我的读书笔记的字数,绝对会多于这本书本身。
后来有一次,我拿我的这本读书笔记在北大的教学楼占座,结果居然给丢了,让我伤心了好一段时间。
再后来,我在广州日报写心理专栏时,多次提到这本书,说这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结果这本晦涩的哲学书开始脱销,常常很难买到。不过我刚刚在购书网站上看了一下,还能买得到。
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意思是说,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 “ 你 ” ,也不是 “ 我 ” ,而是 “ 我 ” 和 “ 你 ” 之间,是关系。
“我与你”,“我与它”
当我将你视为我达成目标的工具或对象时,你在我这儿就沦为了“它”,这时就构建了“我与它”的关系;
当我放下我的所有预判和期待,带着我的全部本真和你的本真相遇时,这时就构建了“我与你”的关系。
马丁·布伯说的“你”是上帝。我通俗一点的个人化理解是,当我放下“我”的预判和期待,而碰触到你的本真时,那一刻既是遇到了你,也像是遇到了神。
换句话说,上周我一再提到心灵感应,我认为当心灵感应真的发生时,那一刻“我”不仅是和“你”相遇,也像是遇到了上帝。
当然了,心灵感应听着过于神秘,我在之前的文章《打赢你的内在比赛》中,讲了体育运动中的“身心合一”现象。这个身心合一,和心灵感应有类似之处,甚至可能是一回事,都是头脑和意识层面的自我1消失了,身体和潜意识层面的自我2统领了“我”。这个时候,“我”和体育活动这个“你”相遇,建立了“我与你”的关系。当达到“身心合一”时,运动员们都喜欢说,这时候的球技“出神入化”。
所以,这一刻不仅“我”的本质展现了,也遇到了“你”的本质,同时,真的好像是有神性在其中。
不过,我还要再澄清的是,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于“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为了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他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个,人就会迷失,所以也要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的存在。
马丁·布伯还论述说, “ 我与你 ” 的关系是瞬间,我们只能是偶尔进入到这种关系中,而 “ 我与它 ” 的关系则是时时刻刻。
不过,一旦进入了“我与你”的关系,那一瞥,就像是永恒。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真切存在后,再看这个世界,一个人会变得很不同。
最好的关系
“我与你”的关系,论述起来不容易,你必须真正体验到,才能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认为特别关键的是“我与它”的关系论述。马丁·布伯说,不管你是有着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你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比如说,一个很恶劣的目标——我想骗你的钱,这时你就是我骗钱的对象和工具,这时的关系是“我与它”。
那换一个崇高的目标呢?比如说,我想构建一个理想社会,那个世界充满了真善美,我带着这份预判和期待,强行把你拉进这个世界里,这时,我会和你构建一份什么样的关系呢?一样是“我与它”的关系。
那么,如果我说“我爱你”,我带着这份预判和期待,和你建立关系,这难道还不行吗?不行,这还是“我与它”的关系。
有人在恋爱中很容易因为一件小事就上升到“你爱不爱我”的高度,但根本上是:如果你听我的、按照我的来,就叫爱我;如果你不听我的、不按照我的来,就是不爱我。所以这时想构建的是“我与它”的关系;而言语中使用的,却是爱这样的词汇,像是说要构建“我与你”的关系似的。
马丁·布伯的这个论述,戳破了关系中的大多数迷雾,因为关系中隐形的控制、利用甚至是剥削实在是太多了。
我个人觉得马丁·布伯的论述如同真理一般。所以,在心灵探索的历程中,在迷路的时候,他的这个论述,始终如灯塔一样给我指引着方向,让我只是暂时迷路,最终还是回到它的方向上。
我作为中国的心理工作者,我探索的主要是中国式关系,这其中有很多迷雾。
生活中,我们很少听到论述关系时,会像马丁·布伯这样说:不管你的目的与动机何等高尚正确,当你将你的目的与动机强加给别人时,你都是构建了“我与它”的关系。
相反,我们的很多说法都是在为关系中的强加而正名。比如,“听话教育”,父母可以逼迫孩子听自己的话,有时候甚至没有理由,直接说“我是你父母,所以你要听我的”。听话教育渗透到了我们无数人的血液中,即便我自己,在夸我养的猫时,也常常会说,它们好乖好听话。因为听话教育的盛行,你周围势必会有浓浓的一团团的人际关系的迷雾。要认识清楚这些迷雾,你才能更好地前行。
马丁·布伯的“我与你”的关系哲学,是针对西方世界的自我本体论,简单来说,就是像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等。我整体上的讲述,也像是陷入了自我本体论。自我本体论,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
我们不能去倡导“自我消失论”,自我消失论就是说,你要放下自我,才能融进一个更大的存在。马丁·布伯也反对这种哲学,因为,当“我”不存在时,“我与你”也就不可能了。进一步来讲,当倡导“我”放下自我时,其实就是,“我”在“你”面前沦为了“它”。
我认为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鲁米和夏姆斯
鲁米是成吉思汗时代的人,他出生于阿富汗。后来为了躲避蒙古大军的入侵,先是迁居到伊拉克,后迁居到土耳其,成为苏菲教派的宗教领袖,具有极高的声誉和地位。苏菲教派有一个传承:找到你灵魂伴侣,和他同修。
夏姆斯则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苦行僧,一次走在沙漠中,有一个声音问他:我可以帮助你找到你的灵魂伴侣,为此,你愿意付出什么代价?
夏姆斯毫不犹豫地说:我的头颅。
之后,夏姆斯和鲁米相遇,他们深深相爱,总是相伴在一起。这招致了鲁米身边人的嫉恨,夏姆斯被杀,而杀掉他的,据说是鲁米的儿子,他还将夏姆斯的头颅送给鲁米,夏姆斯果真付出了自己头颅的代价。之后,鲁米长时间陷入痛苦中,到处寻找夏姆斯的踪影,直到有一天彻悟:
我为什么要寻找他呢?
我不就是他吗?
他的本质透过我而显现。
我寻找的,只是我自己。
抱歉,这个故事可能让你听着觉得有些残忍,我想表达的是,这也揭示了爱的意义:“我”全然地爱上“你”,而最终发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作为外在的存在,和我内在的存在,完全合二为一。
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这样一个东西:我和你全然相遇。
今日得到
马丁·布伯的哲学,整体上可以视为“关系本体论”。世界的本体不是宇宙万物之“你”,也不是“我”,而是“我”和“你”之间,是关系。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
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们必然是处于“我与你”和“我与它”的双重世界中。为了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不断构建“我与它”的关系,利用其他客体为自己这个主体服务。可如果只有这个,人就会迷失,所以也要体验到,“我与你”的关系的存在。
马丁·布伯说,不管你是有着什么样的预判和期待——无论是看起来恶劣的目标,还是崇高的目标,甚至是“我爱你”,你构建的都是“我与它”的关系。
最好的关系是,我没有失掉我的主体性,你也没有失掉你的主体性,我们的确不断试着把彼此弄为“它”。但在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产生“我与你”的瞬间,而最终全然相遇。
我们追逐关系,追逐爱情,在最深的含义上,就是在追逐我和你全然相遇。“我”全然地爱上“你”,而最终发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5. 珍惜规则与权力规则

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将一个人的世界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
这两个领域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我尊重你的本真。
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摒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
人际关系的迷雾,主要是因为权力规则太多地侵入到关系中所致。在工作中因为明显有利益,所以我们很容易认识到这一点;但在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中,因为我们认为应该是珍惜规则,所以容易忽略权力规则的存在,甚至还将权力规则视为是珍惜规则,结果导致了一种“糊涂哲学”。
认识清楚权力规则,并合理去运用,这会避免我们在关系中沦为“它”的境地。
我来跟你分享一个故事,我的一位来访者,患有严重的产后抑郁症。我给她咨询诊断后,认为原因是她在现在的家庭和原生家庭中,都严重缺乏权力空间。
她是广东潮汕人,她的家庭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家庭,五六个姐妹,最后一个是弟弟。她多次被父母抛弃,有几次是送人,还一次是放到了儿童福利院,这些极为可怕的经历,导致她性格软弱,不能去争取话语权和利益。
她现在的家庭,也是严重的重男轻女,虽然她生了一个儿子,但在她的新家庭,最有地位的是婆婆,接着是丈夫,接着是婆家的各种人,而她的地位最低。给她做咨询过程中,我主要是给予她鼓励、认可和支持,她也逐渐开始转变,最后成了一个甚至有些凶悍的女人,把公婆从家里请走,也严重警告了小姑子等婆家人。
对她丈夫,她过去是言听计从,现在是常常主动争吵。丈夫对此很生气,但有一次,丈夫坦诚地对她说,过去你很听话,我觉得很好,不过说实话有点儿看不起你,也不爱你。现在你虽然变得很凶,但能力强了很多,我发现我也更爱你了。
后来他们要生二胎,丈夫想请妈妈过来陪她坐月子,婆婆自己也特想来,并且还特意说,这个家族里的所有孩子,都是我带大的。这位婆婆这样说,明显是为了争夺权力,拿这个当做资本,在整个家族里维护她至高无上的话语权。
我的这位来访者不想让婆婆来照顾她,因为之前婆婆陪自己坐月子的经历就像是噩梦,现在和婆婆关系也不算好,所以她对丈夫说:那时候最需要被照顾的人是我,但你的妈妈根本就不会照顾我,所以,我不想她来。因为这件事,他们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
我和她多次探讨这件事的过程中,把这个家族中的“权力的游戏”弄明白了。生育和养育,都是权力。新生命的出生,自然将改变整个家庭的权力格局,孩子亲谁、认可谁,就意味着谁的权力会增强。
作为生育者和养育者,母亲在这一点上具有极大的优势,当然这也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换来的。这时候,如果有人嫉妒母亲的这个权力,要去争夺它,就会导致严重的家庭权力战争。
过去我一直不能很好地明白,为什么女性生育后,按说是最需要照顾的时候,却容易遭遇可怕的对待?为什么我见到的多数闹离婚的家庭,是孩子出生后才开始的家庭大战?当我看清楚新生命就是权力,生育和养育就是权力时,这一点就看透彻了。
比如我这位来访者的婆婆最初嫁人时,她也是遭遇了整个家族的排斥。但她生了四个孩子,而且孩子们逐渐长大后,她在自己的小家庭里,就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这位婆婆的丈夫,在年轻时是被争夺对象,在社会文化的驱使下,很容易就选择了站在自己母亲的一边,于是会忽视妻子和孩子,等孩子们长大了,自然也不亲他认他,于是老了后,就成了整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存在。
四个孩子都成家后,就意味着婆婆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家族。这个时候,品尝过权力变迁滋味的她,很容易要去和自己的媳妇们争夺权力。就像轮回一样,这时候,我这位来访者的丈夫,也站在了妈妈这一边,但这个男人没意识到,新的权力变迁在发生。如果他只是单纯维护母亲,而为难妻子和孩子,那么在他自己的新家庭中,他将失去自己的权力,等他老了时,也会成为和自己父亲一样可有可无的存在。
把这些谈清楚了以后,我的来访者和丈夫做了几次深谈,把这个权力游戏的变迁,清晰透彻地讲给了丈夫。丈夫曾被气得不得了,但之后,他慢慢改变了对妻子和孩子的态度。于是,我这位来访者的第二个孩子,就成了这位婆婆第一个没有自己亲自带过的孙子辈。
经过这样的战争后,我这位来访者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她终于成了自己家的女主人,她拥有了一个可以自己说了算的家。她的产后抑郁症,慢慢也就好转了,我想家庭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在很多次讲课时,都讲到这位来访者的故事,许多人听了后,会被震撼到,然后就更知道该怎么做了。
权力规则,其实就是“我与它”的关系。我将你视为达成我的目标的对象与工具,总之是试图建立一个都是我说了算的空间。
珍惜规则,实际就是“我与你”的关系。我别说控制你,甚至都不忍将我的各种知识和本领使用在你身上。我只想让那个带着本心的我,和你的本真相遇。
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他的小说《基地》中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丑陋无比的“骡”掌握了操控人心的能力,他能像控制一个有刻度的表盘那样,精准地去诱导出别人的各种情绪情感,因此征服了宇宙,但他一直不忍心将他的这个本领,用在他心爱的女人身上。那个女人,是唯一一个见到他的丑陋,仍然关爱他的人。
讲到这儿,我再次想起我在之前的文章《如何构建健康的关系》中讲到的那个故事。故事中是我的好友,当老板说“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都多”时,她不卑不亢地回应了老板。她就是用本心和老板相处,而获得了老板的尊重。那些能以本心行走在红尘中的人,都是非常可贵的人。
不过我也想说,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到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我们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可以去构建一个事业。但同时,我们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也正如马丁·布伯所说,“我与它”时时刻刻存在,“我与你”是瞬间,而不是“我与你”才是对的,“我与它”不该存在。
对我而言,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当我能特别好地捍卫我的空间,成为一个有强大自我的人时,我才能更好地在某些时候放下自我,去构建“我与你”的关系。
今日得到
我将一个人的世界分成两部分:以工作关系为核心的社会领域,以亲密关系为核心的私人领域。两个领域都有各自的核心规则,社会领域的规则是权力,目的是争夺谁说了算,当然最好是我说了算;私人领域的规则是珍惜,也就是我尊重你的本真。
如果在社会领域主要使用珍惜规则,而摒弃权力规则,或在私人领域太多使用权力规则,都容易将我们的生活弄得一团糟。人际关系的迷雾,主要是因为权力规则太多地侵入到关系中所致。认识清楚权力规则,并合理去运用,这会避免我们在关系中沦为“它”的境地。
生育和养育都是权力。新生命的出生,可能将改变整个家庭的权力格局,孩子亲谁、认可谁,就意味着谁的权力会增强。如果有人嫉妒母亲的这个权力,要去争夺它,就会导致严重的家庭权力战争。
我们需要完整地看到权力规则和珍惜规则,可以使用权力规则保护自己和所爱的人,也可以去构建一个事业。但也要知道,只有珍惜规则,才能构建爱,才能让你碰触到你的本真,和人性的本真,乃至世界的本真。

罗胖精选|影响你社交关系的神秘数字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的付费订阅专栏《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跟你聊聊,哪几个关键数字可以影响你的社交关系。

来听何帆老师的精彩内容。

影响社交关系的神秘数字
摘自付费订阅专栏《何帆的北大读书俱乐部》

你好啊,我是何帆,欢迎回到我们的读书俱乐部。今天我跟你讲讲你人生道路上的小伙伴。

我先告诉你三个数,你把这三个数记住:6,150和5。今天我就讲这三个数。

第一个数:6

我先讲第一个数:6。我讲这个数字,是为了告诉你六度分隔理论。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你跟一个陌生人聊天的时候,聊着聊着就发现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熟人,于是,你们就会感慨:“这个世界真小啊。”

有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ey Milgram)在1967年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的研究方法被称为“小世界方法”。米尔格拉姆想知道,这个小世界有多小。当时,他正在哈佛大学教书,住在波士顿。他发出了300封信,其中200封随机地发给远在内布拉斯加的居民,100封发给了波士顿的居民,这三百封信都是要寄给住在波士顿的一位股票经纪人的。如果你认识这位股票经纪人,就直接把信寄给他。如果你不知道他是谁,就把信寄给一个你自己认识,而且你认为最有可能找到目标收信者的那个人。


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图片来自网络)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米尔格拉姆问这三百封发信人,他们觉得需要转手几次,这些信才能到目标收信者手里,很多人说至少得几百次。最后的结果是:只用六次。

这个研究现在已经成了传奇。不过,我们再来仔细想想。如果是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米尔格拉姆的实验是很令人信服的。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有100个朋友,你的朋友的朋友就是1万人,你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一共有100万人,以此类推,到了跟你有五度分隔的时候,你就有超过90亿人的关系网了。所以,在六步之内,你就可以联系上这个星球上的任何一个人。

但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米尔格拉姆的实验还有很多缺陷。比如,你可以说,不是每个人都有100个朋友的,有的人可能只有10个朋友。再比如说,你会发现,你的朋友和你的朋友的朋友会有很多重合,也就是说,有不少人既是你的朋友,又是你的朋友的朋友,你的社交圈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广。你不认识的人,你的朋友很可能也不认识。

尽管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着缺陷,米尔格拉姆的小世界实验还是很有启发意义的。有什么启发意义呢?

第一,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自己的关系网扩大,而且这些关系网中的“弱纽带”,在传播信息的时候比“强纽带”更管用。这就是美国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弱连接理论”。什么是“强纽带”?就是跟你接触最频繁的那些人:你的亲人、同学、同事、朋友。什么是“弱纽带”?就是你在微信上加的从未见过面的朋友,在开会的时候认识的人,甚至是坐飞机的时候认识的坐在你旁边座位上的人。为什么“弱纽带”更容易传播信息呢?因为跟你更亲近的“强纽带”关系的生活圈子和你差不多,你知道的他们也知道,你不知道的他们也不知道。只有“弱纽带”关系才能跨越不同的圈子,传播更多的信息。所以,如果你要想找工作、找对象,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找“强纽带”关系,而是去找“弱纽带”关系。

第二,尽管关系网这么管用,但把关系网连接在一起的不是我们,而是一些极其活跃的“超级联系人”。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跨界。通过这些“超级联系人”,我们每个人的关系网才能连接起来。所以,你认识多少人并不重要,但你认识多少种人很重要。把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加满,也不一定能帮你扩大关系网,更有效的办法是保证在你的朋友中,有更多的“超级联系人”。

第二个数:150

好啦,我已经讲完了第一个数:6。不需要超过六步,你就能和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那我们是不是要把关系网撒得越广越好,朋友圈里的人数越多越好呢?

不是的。我来给你讲第二个数:150。我们能够稳定地维持人际关系的人数,大概也就是150人左右。这是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提出来的,所以这个数也被称为“邓巴数”。邓巴指出,人的大脑认知能力有限,负担不了那么广泛、频繁的社交活动,一个人能够维持的稳定的社会关系,比如说至少每年联系一次的亲朋好友,大约为150人。

这跟人类的进化有关。当我们还是南方古猿的时候,能够维持的群体数量大约为50人左右,等到我们学会了用火、学会了制造工具、家庭关系更为密切,而且语言也开始出现了,人类的群体数量会达到150人左右。尽管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现代社会,但数十万年来的进化习惯仍然制约着我们的社交圈子。哪怕你的手机通讯录里存了2000个联系人,哪怕你的微信朋友圈已经加满了5000人,但你真正能够维系的圈子,也就是这150人。

这150人不一定跟你都是铁哥们儿,但他们是跟你联系更紧密的人,他们跟你的联系,足以影响到你的很多行为。你有没有发现,有的单位里有几杆“大烟枪”,这个单位里抽烟的人就会多起来?你的亲朋好友里有人在练马拉松,于是大家都开始跟着练?你是不是因为身边的朋友推荐,才参加了我的读书俱乐部?

所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交往,是很重要的,你只有150个人的名额。回头,请你再检查一下自己的通讯录和微信,能够加为星标的那150个人,你一定要慎之又慎。


罗宾·邓巴(图片来自网络)

第三个数:5

讲完邓巴的150定律,我再给你讲第三个数。第三个数是5。你也可以把它称为“五人定律”。美国的商业哲学家、成功学的创始人吉姆·罗恩(Jim Rohn)曾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你是与你相处时间最多的五个人的平均值。”


吉姆·罗恩(图片来自网络)

你的性格会跟这五个朋友很像,你的爱好会跟这五个朋友很像,你的价值观也会和这五个朋友很像。

今天,我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剥开了你的社会关系网。我们来比较一下六度分隔、150定律和5人定律。六度分隔是一种“弱连接”,它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150定律是一种相对较强的连接,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传染,也就是说,人们的行为、情绪和观念都会互相影响,结果是,你会在各个方面受到你身边的熟人的影响;5人定律讲的是一种非常强的连接,它的主要机制是共享,也就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是因为你们的价值观相同,有非常强烈的认同感,这个核心的人际小圈子,能够为你提供坚定的支持。

所以,不要每天忙着跟人交换名片,到处加微信好友,多花些时间维护你的核心朋友圈。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社会关系中,你不仅仅会成为你想要成为的那个人,你所认识的人也会决定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今日小结

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功课。

在互联的时代,人们会更起劲地想扩大自己的朋友圈,人人互联的社会带给我们很多新奇的体验。从理论上讲,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跟这个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人建立联系。但是,我也告诉你,你能够维持稳定关系的社交圈,大概也就是150人左右,而这150人是会影响到你的行为和思想的。在最温暖隐秘的核心,是跟你关系最为紧密的那几个人,这几个小伙伴是你成长道路上的旅伴,他们塑造了你,你们互相塑造。

—— 全年知识地图 ——

被同事“告黑状”,我该怎么办?

2017-04-13 熊太行 罗辑思维

本文作者熊太行,心理咨询师,人际关系洞察家。

总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我的同事背后告我的黑状,我应该怎么办?”

几乎每次,都会看到“黑状”这两个字。这个词是不对的,对一个常见的行为不应该早早就有负面评价。

成年人和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

儿童会觉得打小报告是不对的,或者某某做错了要告诉老师;成年人则不应该把打小报告简单的评论为对或者错,而应分情况讨论。

遗憾的是,很多人已经人近中年,仍然把打小报告当做一个“黑”手段。

我们都年轻过,小的时候看动画片也好,电视电影也好,总是希望自己好,对方坏。

但是成年之后,应该尽早认识,最关键的是:我希望我赢,对方输。

如果你喜欢说“黑状”两个字,说明你仍然认为:

●告状这件事是不义的;

●我对这事被告状很气愤;

●我不会采用这样的手法;

●我没拿到对方告状的证据。

这四点意味着:

●你限制了自己的手段;

●它影响了你的心情;

●你还不太清楚伤害来自哪里;

●你没有应对措施。

局面是如此严峻,而你却在到处找人分辩,说那件事根本没有发生过。这是“有”或者“没有”的事情吗?

背后挨了枪,要注意的事情很多:

1 放下情绪

情绪放下了,才能开始认认真真地分析利益。

黑泽明的电影《影武者》,讲的就是一个情绪影响判断的故事:

日本战国大军阀武田信玄,在听说有盟友不愿意出兵相助的时候,反应很激烈。结果他的大将山县哈哈大笑:“你打了一辈子仗,搞了一辈子阴谋了,居然还为这种事生气,我劝你别征服天下了,回甲斐去做你的山猴子去吧。”

武田信玄听了也哈哈大笑,放下情绪的君臣开始研究攻城的事。

愤怒会冲昏人的头脑。后来,激进的少主接手了家业,他被愤怒和证明自己的怨念驱动着,冒进地展开决战,武田家迅速走向了灭亡。

情绪稳定,比能力强弱要重要多了。

2 调查清楚是谁干的

很少有人会告状而不留痕迹,事实上,大多数的控诉都是和你关系最恶劣、利益冲突最严重的人干的。

但是,这个查证的过程一定还要做。

倒不是怕冤枉你的对手。因为如果你们的矛盾已经近乎公开,这就是所谓的明枪。而你要防备的,是躲在明枪后面放的暗箭。

多排查那种利益上和你矛盾,性格上和你相差很远,但是现实中和你关系好像还不错的人。发现了新对手先别叫破,掂量一下危险程度,必要的时候可以和老对手联手。

职场上这种事情很多见。

为什么先不叫破,有几种情况能让我们占优势:

(1)别人的把柄我知道;

(2)别人暗算我,我事先知道;

(3)别人暗算我,我事后查清了;

(4)对手不知道我知道他的作为。

3 对所有指控一一回应

赤裸裸的造谣很容易失败,大多数的攻击是通过真话+隐瞒背景的方式来实现。故意隐瞒一件事的前言后语,就能造成很好的杀伤效果。

反击应该条理清楚,对所有指控一一回应。

没有的事情,明白说这句是造谣;

有一点影子的事情,解释清楚前因后果,要告诉领导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

做错了的事要认,不要撒谎,但可以引导争论焦点到别的地方。

撒谎只会让谎言越来越多,最后完全圆不过来。

4 正确认识“告状”

每个人的过错都是可以评点和汇报给领导的。除了工作内容,领导也要掌握各种情况、各种局面。

领导需要耳目,如果一个人提供很多中性的消息给他,他会非常乐意接受。

在这些消息里夹带私货,大多数的领导也明白,但是一般偶尔给竞争对手上点烂眼药,领导都不会觉得你是一个小人。

再三忍让,领导很可能觉得你缺少魄力或者认识上比较迟钝;相反,你告诉领导,对方在做对公司利益受损或者伤害领导利益的事,能够让领导对这个人的评价改变。

如果仅仅反映对方去见女网友,那就没有太多杀伤力。

生活中到处都是修行,一个人会告状,说明这个人能打探消息、分析局面。一个人告状的时候有说服力,一定也是思维缜密的人。

你仔细观察以告状而臭名远扬、无法被重用的人,会发现他们告状的最大问题是:

(1)不会取舍,堆砌一大堆的素材,有真有假;

(2)不分轻重,告状告不到重点上;

(3)高度情绪化,喜欢用“我觉得”这样的思维。

这就是告状方式不考虑领导体验,就会被领导逐渐边缘化,或者被领导当牌打。

要避免变成这样的人,控制告状的频率和次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如果你不喜欢告状,那要有机会让你和领导有更深度的交流和沟通,展示自己的三观和做事风格。

不要仅仅和领导只在工作的场合说话,陪着领导出差和出国,回来后会变得更近,就是这个道理。

5 不劝你用工作成绩说话

有些公众号喜欢贩卖鸡汤。比如,你说工作上被人暗算,它们会说:你还是要做强你自己。

这些大道理非常对,但是只傻干活是绝对不行的。

大家应该都看过奥运会吧,我把职场上的局面用项目类型来分类:

(1)射击型职场

射击比赛,一枪就是一枪,没打中就是没打中,裁判的因素比较小。

你要是做销售的,大家签单子拿钱,领导的主观评判用处不大。

(2)跳水型的职场

虽然有一定的规则,但最终就是裁判主观打分。

你要是做品牌活动、公关这样的工作,就要让领导满意,被别人告状了就要想办法找回来,要解释和说明。

(3)拳击型的职场

在一些野蛮生长的行业里比较多见。

本身就是领导让大家放手撕的,领导在胶着的时候有评价权,但是你直接击倒对方就万无一失了。

几种情况,复杂得很,应对措施都不同。简单说一句苦练内功,显然没法解决所有的问题。

在拳击型的职场上,别人一拳一拳打你的脸,你还默念“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就熬不到还手的那一天。

6 叫破法

有些同事很得宠,或者自以为很得宠,你知道他在告状,但是没有证据,就有点无可奈何。那可以再试这一招——

叫破法:告诉全公司你们俩有私人恩怨。

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在他的《古拉格群岛》当中记录了一些斯大林时代苏联人应对告密者的办法。

当时的大学里,每个班都有克格勃安排的告密者。一个女老师认为一个女生是告密者,就对她特别好,百般关心,那个学生也受宠若惊,和她特别亲密。

斯大林死后,政治上有所松动了,老师和学生偶尔碰见了,老师说:“我当初觉得你是告密的,不然我才懒得理你呢。”女生愤然说:“我当年怕你是线人,看你那假模假样的笑,谁爱理你啊!”

她们终于放心地绝交了。

另外一个故事则更有启发:

有个女生确定了一个女告密者,这个告密者已经害得好几个人被带走送进古拉格了。她先下手为强,以抢男朋友一类的借口当众和女告密者撕了一次,还动了手。苏联的业余文化生活很缺乏,大家都看热闹。

女告密者去告她,不过这时候所有人都知道她俩的事,都是当笑话看。没人认真考虑告密者的提议。

跪舔告密者有的时候确实是一个解决方案,只是需要委屈自己。

有的时候把告密者和自己的恩怨公开,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决定应对了,就要放手去撕。

在一个群体里,公司在乎“团结”,领导提倡团结,但是我们知道,有的时候,不太团结,对领导是有利的。

打小报告的对手不在乎团结,然后你却要担心破坏团结,不肯跟对手撕,你是董事长,还是圣人?如果两样都不是,不要用“团结同事”这样的小学生行为规范,束缚住自己的手脚。

团结不是忍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把害群之马清理掉,自然就有了团结。

本文版权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职场心法最重要的只有一点——
你不是在为当前这个老板在工作。
你是在为自己的个人品牌在工作。
你的个人品牌,不能以当前这家公司为坐标,而要以整个市场为坐标。
所以——
1.长本事的事,多做。
2.让自己成为他人的资源。
3.尽量围绕一个有独立品牌价值的目标做事。

夜读丨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上

冯仑(1959年出生于陕西西安),企业家,著有《理想丰满》《风马牛》《野蛮生长》等作品。本文选自他的《岁月凶猛》一书。

我们每个人自小到大,遇到很多人,有同学,有同事,有客户,随着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些人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大部分人渐渐地联系少了,直到彻底的不联系。这似乎是生活的必然。所以,有人说,聪明人都不喜欢社交,因为他们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

但很多的年青人,则是非常主动地去社交,渴望认识些新朋友,尤其是自己领域的前辈或名人,以期能够有所学习,多了解些信息,甚至寻找机会。这并没有错,问题是我们如何正确看待这个问题,如何聪明地去做。

社交的极限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一个人在一生中,同时交往的朋友数量极限,大概是10个、30个和60个。

所谓“10个”,就是当你陷入困境、急需用钱的时候,把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算上,愿意借钱的不会超过10个人。这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是你的安全底线。

“30个”,就是时不时会联系的朋友。比如你大学毕业以后,还有事没事打个电话问候一下的同学。

“60个”,就是关系最淡的朋友。比如你因为某件事认识了某个人,你们互相换了名片,聊过两次,后来偶尔打电话来还有印象,但没什么事就不再联系了。

也就是说,“朋友”这个概念再宽泛,能同时交往的也不会超过100个。其中,前10个人是最稳定的,后60个人是流动的。

那么,你应该怎样维护和这100多个朋友的关系呢?有句话叫作“人走茶凉”。我觉得对那60个人来说,人走茶凉是对的。人走了茶还不凉,那这桌子上的茶就太多了,你也招呼不过来。而且为了不让茶凉,双方都挺刻意,你很累,他也很累。

但是,

对待最亲密的10个人,即便没茶,你也要热;剩下的30个人,没必要每天都热着,最好是人走了,就把他的茶收起来,时不时地热一下。

朋友的类型

这100多个朋友,会分成很多类型,比如指路型、默契型、倾听型、互助型等。重点选择交往什么类型的朋友,和一个人的年龄阶段有关。

如果是个初出茅庐、没有什么社会阅历的年轻人,指路型的朋友适合他;如果是想合伙做一番事业的,默契型的朋友肯定是首选;如果表达欲望很强烈,或者希望找人分担自己的痛苦,那么就需要倾听型的朋友;如果是价值观成熟、事业稳定的人,则会选择互助型的朋友。

我在工作与生活中,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交往都很多,但互助型朋友更多些,我们会一起做事,一块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想交到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就要主动寻找,不能等着人家送上门来。

有些人或许是成功了,但他不够尊重人,不够坦诚,不够谦虚,如果他用这种态度对待朋友、合作伙伴甚至是政府,用这种态度去处理大事,那就很可能会成为他未来失败的原因。所以有句话是“谦逊就是遗训”。而

一个人是不是真诚、谦虚,其实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个“病根”:好学先进,喜欢到处给成功的人写信。刚刚开始在海南折腾的时候,我就到北京四处向当时比较成功的人“取经”。有的人虽然同意见面,但是安排在一个大办公室里聊天,我们两个人的沙发隔着20多米,而且他一上来就教育我,我觉得很不被尊重。另外还有一个人,把我们搁在小房间里,让我们等了40多分钟,最后说了几句话就把我们打发走了。这些人都没法成为朋友。

朋友圈是由你的实力决定的

我们有很多人喜欢出去社交,多认识些人,尤其是名人,动不动开口就说认识谁谁谁。但其实,如果你的实力跟他们不在同一水平上,认识他们,也仅仅停留在认识上,很多只是点头之交,无法形成一个真正有效的朋友关系。

除了亲属、同学,朋友关系大多是基于合作,出于互助的目的。如果只是一方有求于另一方,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和回馈,则不能长久。所以,真正决定你朋友圈质量的,是你自己的实力。

现在的快节奏生活,越长大,我们就越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基于感情的交流而连结成朋友。我们利来而聚,利尽则散,想来就很冷漠,这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悲哀。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很着急,急于想融进比自己现阶段更高大上的圈子里,结识朋友,但这往往都是徒劳,白白浪费大好时光。聪明的人往往社交并不广泛,与其广撒网,不如把精力集中维护好更有限的朋友,这才更有效。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