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emory

memory20180729.jpg

重复–>理解–>践行–>进化。

应付中国应试教育的法宝——笔记+复习——记忆力
提升创造力的法宝——跨界连接+见多识广

IPCreator:回忆是加工过的事实。

临时工作区,要避免溢出,钟摆式管理

git add 短时记忆
git commit 长时记忆
git push 永久记忆

超级记忆——化抽象为具体
这就是你的大脑是如何运作的

追寻记忆的痕迹—— In Search of Memory

内容简介

书中作者追溯了维也纳的儿时经历引起他对记忆的强烈兴趣,这一兴趣首先体现在对历史和精神分析的爱好,然后转到脑生物学领域,跨越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最终从细胞和分子层面上破译了人类记忆密码,从而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为了满足人们对追寻记忆痕迹的好奇和渴求,坎德尔教授娓娓道来,把个人成长融入科学发展历程,讲述他传奇的人生探索之旅,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大师的治学之道和大家风范。

这是一位科学巨匠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心路历程。他对前辈和同行的尊重与谦和,对年轻一代的提携和鼓励,对故土维也纳的眷念,以及身为犹太人所特有的民族自豪感,这一切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目录

第一卷
个人记忆与记忆存储的生物学基础
维也纳的童年生活
美国的教育

第二卷
每次一个细胞
神经细胞的谈话
神经细胞之间的对话
简单与复杂的神经系统
不同的记忆,不同的脑区
寻找研究记忆的理想系统
学习的神经类似物

第三卷
突触联系的强化
神经生物和行为学中心
简单行为也能被学习调控
经验改变突触
个体化的生物学基础
分子与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记忆基因
基因与突触的对话

第四卷
回到复杂记忆中
突触也保留了最美好的记忆
大脑对外部世界的记忆
集中注意力

第五卷
一颗小红药
老鼠、人类与心理疾病
治疗精神病的新方法
生物学与精神分析思想的复兴
意识
第六卷
斯德哥尔摩与维也纳
从记忆中学习: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春来江水绿如蓝

最近先后读了两本科学家自传,神经科学大牛Kandel与社会心理学大牛Aronson。碰巧的是,不仅这两位大牛的人生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连书的内容都有些异曲同工。就经历来说,两位都是犹太人,自然在价值观方面也趋同,比如对家族亲情的重视、对高深知识的追求和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而他们从平民家庭一步一步走向学术事业的巅峰的励志故事,则是美国梦的最佳体现。俩人的第一份教职都是哈佛,最终也都离开了,然后各自开创了自己所在领域的新方向,终成一代宗师。Kandel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奖,著名心理学家Gardner Lindzey则评价道:“如果社会心理学界有诺贝尔奖,我相信Elliot Aronson一定是第一位获奖者。”反正心理学界的重要奖项他都包揽了。而他们所编写的本学科导论教材,也都被后学誉为是该领域的“圣经”。从内容而言,两本自传都是将本学科鲜活的发展历程、关键的基础知识与个人的人生经历融为一体写就:大牛引领学科发展,学科发展又创造新知识,新知识又影响大牛人生。于是,个人的小历史便与社会的大历史并在一起,如车轮似的向前行进。

挑这两本自传来读并非无的放矢。神经科学是我本科时懵懵懂懂感觉值得自己去毕生追求的学术领域,花费一年多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便属于神经药理学的范畴。由于懵懂而心存疑惑,毕业后我选择了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待到后来渐渐发现当初感兴趣的议题更多其实属于先前被我误以为是非科学门类的心理学所研究的主题时,方才如梦初醒。加之工作经历对兴趣的新近影响,于是我选择了重返校园走进社会心理学领域。看上去似乎一路折腾越绕越远,其实,一门结合两个领域的交叉学科“社会神经科学”就在近些年里诞生了。两个月后,第四届国际社会神经科学年会将在我系举行。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就好比你一面为自己当初早早地甩掉了前女友而庆幸,一面又渐渐在从自己当初没能早点儿遇到现女友而懊恼的心情中走出时,突然听说两个女友要义结金兰,自己还得当见证人——而在读完这两本自传之后,我倒是非常乐意当这个见证人了——几天前我应下来当会议助理,大约潜意识里是有这个原因的吧。

时代的流变

Kandel只是当年十多万逃往美利坚的犹太难民中不起眼的一个小不点,难民潮中更为耀眼的则是几千名来自德语世界的科学、人文和艺术家精英。作为纳粹文化清洗运动的一个讽刺性结果,希特勒拱手把世界科学文化中心让给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正是在这样一个契机之下,加上美国原本就处于上升势头的学术实力,二战结束后,一波又一波新学科的孕育、融合、诞生便在这块自由的土地上前仆后继开来,本书所涉及的几个学科概莫能外。

1952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兴起。通过分析单个细胞的基因和蛋白活动,分子生物学把之前互相孤立的进化论、遗传学与细胞理论整合在了一起,将曾经以描述为主的生物学转变成为以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为基础的系统性科学。1960年代,脑科学与行为科学连接而成现代神经科学;现代认知心理学则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包围中诞生,尽管它仍然将大脑视为一个黑箱,主要以外显行为等指标来推断大脑加工过程。1970年代,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开创了认知神经科学,借助于PET、MRI等技术,人类得以窥探大脑这个黑箱。1980年代,认知神经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结合,则开创了认知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cognition,也称molecular cellular cognition),从分子和细胞水平来理解人的行为和心理机制。

先贤的基业

Kandel的学术之路几乎是与现代神经科学一道成长的。但罗马并非一天建成,如果没有前辈科学家的披荆斩棘,Kandel或许会走一条与他的维也纳老乡弗洛伊德相似的路:放弃研究神经细胞,转而成为一名精神分析师。事实上,Kandel之所以会走上神经科学这条路,最初的想法就是为了找到弗洛伊德所谓的本我自我超我分别在大脑的什么地方。好在Grundfest教授没有把这个抱着天真想法的年轻人打发走,而是告诉他只能先从一个一个细胞开始研究。那个时候,在神经细胞这本厚厚的天书上,几代科学家的努力才刚刚破译了前几页——知晓了基本原理。他赶上了好时代。

得益于20世纪初Cajal和Golgi等人的天才性工作,神经元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结构被展现在了世人面前,并由此提出神经元学说(neuron doctrine),包括联结特异性原理(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具有特异性,形成特定的神经回路)和动态极化原理(神经回路中的信号只向一个方向传导)。这些在当时有限的条件下仅仅是作为直觉推断出的原理,竟然都得到了后人的实验证据支持!

到1920年代,Adrian记录了神经元轴突动作电位的传导,并发现了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接下来,Hodgkin和Huxley等人阐明了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通过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来改变膜电位。至此,一个神经元内部的电信号原理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而神经元之间是如何传递信号的呢?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汤与电火花(soup vs. spark)之争”: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介导了神经元之间的交流?最终真理站在了汤派这一边(但也确实存在少数电传导的例外)。总之,当Kandel第一次走进实验室时,关于神经元的这些基本议题都已经有了较为明晰的答案。

除了神经科学的进展,如果没有脑科学与心理学在那个时代已经取得的成就,Kandel也不可能将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这一宏大主题选为毕生志业。关于大脑与心理功能的定位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便分别有Gall的颅相学和Flourens的均势说,前者认为不同脑区对应不同心理功能,Broca区和Wernicke区的发现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且Wernicke提出复杂行为应该是特异性的多个脑区共同作用的结果;后者认为大脑皮层的每个区域都可以执行任何心理功能,Lashley切除大鼠皮层的迷宫实验结果为其提供了支持。但后者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得益于Penfield和Milner等人对癫痫病人的研究,推翻了Lashley的解释,同时,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区分得到了确认。

学术的旅程:准备

当记忆在大脑中储存于何处的问题已经有了大致答案后,历史把下一个问题推到了Kandel面前:记忆在大脑中是怎样储存的?这个问题需要到神经元里去求解。于是,拿什么神经元来研究记忆就成了首先需要考虑的。由于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十分复杂,反复斟酌之后,他将目标锁定于海兔(一种海生蜗牛)。海兔的脑很小,有些神经元却很大,且大部分基本反射的神经回路都很简单,是研究学习与记忆的理想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在初出茅庐的Kandel做出这个选择之前,很多前辈以及同事都不看好他。当时流行的观点是,人类的大脑功能肯定与低等动物有着本质区别,怎么可能用无脊椎动物的神经元研究出学习与记忆等高级心理功能来呢?而Kandel坚持了主见,这其实是还原论的胜利,也是进化论的胜利。还原论遵循化繁为简的原则,先从简单生物的细胞入手,再逐层深入,这一原则贯穿了Kandel的整个科研生涯;进化论则假定不同动物体内的一些分子机制在漫长的进化岁月中是相当保守的,适用于海兔的机制也可能与人体内的机制类似。

选定了研究的模式生物,接下来就该选择研究的实验范式了。Kandel再次做出了明智之举:将巴甫洛夫训练狗的那套经典条件作用搬到海兔的神经细胞上,通过在神经通路上呈现强度不同的电刺激,这一实验模型得以成功建立。结果表明“与突触强度有关的一系列变化可能是活体动物中某些简单信息储存形式的基础”(p121)。

上述实验是在当时全世界有且仅有的两个研究海兔神经系统的实验室的其中之一进行的。正是与Tauc的这次合作,让Kandel彻底建立了对自己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而“再没经历过那种因灵感耗竭带来的恐惧”(p122)。因此,从巴黎回到哈佛之后,Kandel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放弃曾经梦想的成为精神分析师的精神科医生的事业,离开哈佛去到纽约做一名全职的神经科学家。“在我仍然非常钦佩精神分析关于意识的丰富又敏锐的观点时,却失望地在临床中发现精神分析的作用几乎无法通过实证的方法进行验证。”(p244)接下来,好戏就一幕幕上演了。

学术的旅程:出发

首先,Kandel在活体海兔的缩腮反射这一简单行为中建立了习惯化、敏感化和经典条件作用。与当时只关注于细胞水平的神经生物学研究的Kuffler实验室不同,Kandel实验室“不愿被自己的知识背景约束,反而觉得未知的领域特别吸引人”(p130),于是他们大胆地将细胞神经生物学与行为学研究结合了起来。接着通过巧妙的实验手段,他们又成功地找出了海兔缩腮反射的特异性神经回路,由此说明,生物体的某一行为都是有着相对固定的神经回路作为基础的。

这里还原论策略的逻辑是:先锁定一个简单行为反射,再找到该反射神经回路上的全部细胞,然后通过简单的学习模型,观察神经回路上哪些部位发生变化。那么,学习与记忆的保持到底是通过神经回路自身的动态变化还是由突触联系的强度变化来实现的呢?这一争议由Kandel等人的一系列实验给出了回答:突触联系强度的改变是学习和短时记忆的细胞机制。也即,我们的短时记忆就储存在突触联系强度发生改变的那些位点上。

那么,长时记忆的细胞机制会和短时记忆一样,仅仅是突触强度变化时间更持久一些吗?进一步研究的结果表明,长时记忆除了强度变化之外,还在解剖学上重构了神经回路,长出了新的突触前末端。这说明经验可以改变海兔大脑结构,它与其他研究者在猴子和人脑中发现的经验改变皮层表征的结果相一致。

至此,关于学习与记忆的细胞机制已基本阐明。Kandel又将研究推向了分子水平。首先,他们发现改变突触强度是通过感觉神经元改变突触前末端的神经递质的释放量来实现的,而不涉及运动神经元的变化。接着,他们又确认了这种神经递质为谷氨酸,而中间神经元释放出的5-羟色胺则能够影响谷氨酸的释放量。这一调控回路的分子机制又是什么?原来,电刺激激活中间神经元释放5-羟色胺,5-羟色胺则促进感觉神经元合成cAMP,cAMP使得蛋白激酶A的催化单元释放,最终,催化单元促进了谷氨酸的释放。其他研究者通过对果蝇的研究支持了这一机制。

学术的旅程:攀登

短时记忆的研究终于告一段落。到了198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成熟和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的重大突破,破解长时记忆分子机制的时机来临。长时记忆需要长出新的突触前末端,这就意味着在细胞核里发生了基因表达,以合成蛋白来形成突触。实验果然发现,是蛋白激酶A和MAP激酶跑到了细胞核里,激活/抑制CREB-1/-2蛋白,后者分别开启/关闭了有关基因的表达。

虽然新合成的蛋白会被运送到每个突触中,但将每一个长时记忆都储存在神经元的全部突触的做法显然是不经济的。事实上,只有那些被5-羟色胺刺激过的突触才会合成新的突触前末端。而需要开启基因才能形成长时记忆这一机制也说明,并非所有的刺激都可以由短时记忆转为长时记忆。

然而,一次环境刺激引发的基因表达只是一次性的,可长时记忆却会保持很长时间,这意味着突触前末端得有别的蛋白来维持生长。进一步研究发现,除了新蛋白,维持突触生长的是突触内原有的默默无闻的局部蛋白。可局部蛋白怎么就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呢?原来,感觉神经元里存在一种类似朊病毒的CPEB蛋白,它一旦被5-羟色胺激活,便会持续自主复制下去,通过激活信使RNA来调节局部蛋白的合成,从而让记忆得以长时间保持。

就这样,在经历了长达四十年的漫长旅程之后,关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行为、细胞和分子机制已经被全部揭示。“科学探索过程就像一本情节曲折的悬疑小说”(p191),在波澜起伏之后,其实故事还远远没完。我们仅仅知道了内隐记忆的相关机制,而外显记忆比内隐记忆要复杂得多,且对它的探索是无法在简单的海兔身上展开的。

学术的旅程:转向

于是便有了对小鼠海马的关注,而长时程增强、空间位置细胞和NMDA受体的发现,使用基因修饰小鼠对空间记忆和注意加工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记忆的某些关键的分子机制在所有动物身上都是相似的”(p203),尽管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在表现上那么不同。当然,这段旅程还有很长的路。对于人类的记忆,目前所大概能知道的,就是外显记忆首先进入前额叶,接着在海马转换为长时记忆,然后储存于负责其对应感觉加工的大脑皮层;而内隐记忆则储存于小脑、纹状体和杏仁核。

有人不禁要问,把这些玩意儿研究清楚了有什么用呢?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关于记忆的很多方面在心理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与不同领域结合之后正在产生实际效用。神经科学的证据似乎只是在为记忆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一点儿更底层的解释嘛,解释比应用更有价值吗?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对于那些把追求知识作为人生目的并乐此不疲的杰出科学家们而言,甚至不必回应(不过科研经费往往来自纳税人哟),侦探故事本身不是已经足够有趣了吗?事实上,这样的研究当然有用,只要条件成熟,它的效用甚至比心理学的应用成果要大很多。进入1990年代,Kandel也加入了把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的科学家行列,也正是基于对记忆、心理和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的透彻了解,寻找到能够直接作用于这些分子通路的药物,才使得很多疾病得到了有效地治疗,而一些曾经“不明真相”的疾病也找到了病因。

另外一方面,神经科学的进展也可以促进心理学的研究。比如Kandel等人最近对于小鼠习得性恐惧和习得性安全的神经通路的开创性研究,便为心理学领域极为关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如果知晓了安全感的神经机制,我们就可以设计出更有效的安全感行为实验范式,评估起来也比主观报告更准确。而基于一直以来对精神分析的兴趣,Kandel还特别提出了希望采用脑成像的方法来评价心理治疗效果的想法。如果将来能够像检验药效一样更为客观地检验心理治疗的效果,那才是心理治疗对人类的福祉。否则,心理治疗就永远只能游走在科学与玄学之间。任何心理现象都必有其生理的物质基础,我们需要的是严丝合缝的证据链,而非玄之又玄的说辞。

在全书的最后,Kandel还谈到了对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皇冠“意识”的研究及构想,对意识与无意识的兴趣正是开启他科研生涯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在观看视觉管理皮层提供的图像,又是什么在聆听听觉管理皮层提供的音乐,大脑是用什么策略来读懂它自己的呢?负责意识统一性的神经元在哪里?自由意志存在吗?意识到底能不能被科学研究?关于这些,我们所知实在太少。而在对科研前景的展望中,他则讲到了与还原论相对的研究方法,即从分析单一水平到整合不同水平、从分析神经元到关注神经网络、从神经科学到分子社会生物学(molecular sociobiology)的整体论。这正是社会神经科学所采用的理路。

人生的启示

纵观Kandel的一生,实在让后学有太多受用之处。前面我已经用主要的篇幅讲述了他的科研之路,可以说,审慎思考选准研究对象、以还原论的原则规划科研、勇于迈向未知领域接受新技术,构成了他事业成功的核心。此外,他在最后一页提到:“在所有事情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确定一个需要长时间作业的问题或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问题。我幸运地在最开始选择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海马和记忆,然后果断地转向研究一种简单动物的学习。这两个问题都具有较大的学术深度和广度,也使我经历了许多实验的失败和情绪的低落。因此,我没有经历过一些同事所描述的那种不适:在中年时会开始觉得正在进行的科学研究变得无趣转而从事其他事情。”(p284)

以上所说全是与个人有关的因素,实际上,与他人的合作以及环境的影响同样重要(连基因的表达都受制于环境呢)。Kandel年轻时从历史学转向精神分析,再从精神分析转向神经科学的过程中,无一不是因为受到了良师益友的指引和鼓励。“他们的大家风范激励着年轻人积极奋进,取得成功。而年轻人则应该具有开放的头脑,争取到高手云集的环境中去工作。”(p81)历数Kandel驻足过的地方,无论哈佛、纽约大学、国家健康研究院还是哥大,这些都是顶尖的科研机构。在谈到他做出人生第一个重要成果(对猫海马的研究)时,Kandel这么写道:“我们的经历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国家健康研究院故事:没有经验的年轻人有机会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且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得到资深人士的帮助。”(p99)

除了卓越的老师,每当他瞅准时机跨入一块未知区时,也都找到或者遇上了优秀的合作者,“在不同阶段引领我走入新的领域”(p173),互相取长补短,强强联合,无往而不胜。不过,要是缺了年轻人那也寸步难行!毫不夸张地说,几乎Kandel在后期完成的每一项重要研究,都会出现一名身怀不同绝技的博士后或者博士,也正是他慧眼识珠地招来不同研究领域的年轻科学家,才能够切实推动其在各个水平上的研究进展。“由于美国科学界的平等主义特性,年轻人在他们有任何想法时都可以直言不讳,并且会被其他人听取。因此,我不仅从我的导师那里学到东西,每天与我的研究生和博士后同事进行交流也使我受益匪浅。”(p278)

以上便是我花费几天时间陆续完成的书评。在半个月前读完这本书时,我说“这将成为第一本改变我人生的书籍。”而在这些天重温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受到的影响之巨。正如书中反复会提到Kandel在精神分析与神经科学之间的选择对其人生发展的影响一样,这本书(以及《绝非偶然》)让我明确了自己在社会心理学与神经科学之间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行动。正如心理学的发展为Kandel提供了很多研究想法和思路一样,我的心理学研究也应该从神经科学的广阔天地里多多受益,开放与融合是未来的大方向。

本书出版于2007年,我禁不住会想,如果当时就读到了它,我又将走出怎样一条人生之路?而在读完本书后,无意间于故纸堆里翻到的一张旧书讯,更教人平添了几丝感慨。那是一张2007年某次在听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的报告时拿到的科爱书讯,上面赫然印着的《理解情绪》,正是由本书译校者罗跃嘉导读,介绍中提到的作者,比如Simon Baron-Cohen,如今我对其研究早已烂熟于心;而Ralph Adolphs更是12月年会的报告人!少不更事时错过的,在百转千回后又遇见了。何哉?“人生有时就像一条盘山路,走了一圈,仿佛又到了起点,但实际上却是一个更高的起点。”(p158)Kandel如是回答我。在此,谨祝老爷子健康长寿、其乐未央。

非常好的书,遗憾的是翻译不太好

遗憾的是我没有原版。

前面几卷虽然偶有不通的地方,但读起来还不算费力。第五卷就差一些。有些地方我一字一句反复推敲还是不能理解。我感觉有的时候,译者在不懂原文意思的情况下强行采取色拉式翻译,当然也可能是我笨蛋,不能理解汉语。

从本书中我了解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1. 长时记忆有阈限,只有冲破了这个阈限,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才能进入长时记忆当中。阈限因人而异,有的人低,是天生的记忆狂人。有的人高,在中国上学就要倒霉。

  2. 经验塑造素质。这其中包含两个内容,其一,先天素质人人之间互不相同(同卵双生子一样?),因而后天塑造的起点不同。其二,后天塑造的原理相同,比如通过学习获得的条件反射。

  3. 记忆、意识这样很玄的概念,都有生物学基础。也就是说,没有灵魂,只有物质。科学迟早会给出答案。哲学都是猜的。

  4. 在意识之外,存在无意识信息加工。比如,快速给人呈现一幅恐惧表情图,确保人虽然看到了图像但尚没有足够的时间识别出来(尚未意识到图像内容)。这样人虽然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但却会出现恐惧反应。这表示人存在无意识信息加工。然而当给人足够的时间来认识这幅图像时,人反而会通过判断不会产生恐惧反应。从这里可以推断无论弗洛伊德的无意识意识化,还是贝克等人的认知疗法,对焦虑症或抑郁症都可能是有效的。

  5. 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这样的心理问题,药物同样有效。或许心理疗法结合药物才是最好的选择。

记忆的隐喻——心灵的观念史

Metaphors of Memory: A History of Ideas about the Mind

内容简介

什么是记忆?记忆转瞬即逝,不足为凭,却又必不可少。没有记忆,我们就没有了身份感,无法进行推理,甚毫无法完成简单的动作。记忆非常难以界定。千百年来,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为了理解记忆,使用了大量的隐喻。本书便邀请读者一道去欣赏自古以来关于记忆的隐喻。本书跨越了不同的大陆,也跨越了不同的学科,通过探寻这些记忆的隐喻,揭示了心灵的观念史。这些隐喻太多来自各种存储信息的技术和工具,从蜡板,书籍到照相术、计算机及乃至全息图。本书能够启人心智,却又深入浅出。凡欲了解记忆和心灵的读者,都应捧读。

本书于1990年获得荷兰心理学家。学会颁发的海曼斯奖(Heymans Prize)。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神奇书写板
隐喻作为烟熏玻璃;隐喻的三种理论
隐喻的心理学研究述略
隐喻作为探索工具

第二章 记忆如书写
如同封蜡
并非空间的内部空间
书乃记忆,记忆亦书
记忆术:记忆宫殿
弗卢德的记忆剧场
经久不衰的书写

第三章 绚丽的博洛尼亚石
更奇怪的还在后头呢
磷与记忆
记忆的微观世界
“只能借助比喻”
一位物理学家的记忆

第四章 巨大的迷宫
机械论的衰落
浪漫主义:记忆的风景
机能定位:加尔、弗卢朗和布洛卡
“心理生理学”
留声机与记忆
大脑作为有意识的留声机
艾宾浩斯:记忆的数学化

第五章 有记忆的镜子
暗箱
照相术:化学记忆
记忆作为感光板
记忆的图像统计学
照相式记忆:数学天才与蒙眼棋手
静止的痕迹,冻结的形像

第六章 数码记忆
行为机制
电脑
心理学与计算机
基本识别器和存储设备系统
计算机隐喻
计算的悖论

第七章 全息记忆
用激光摄影
用全息图作隐喻
遮蔽
大脑作为傅里叶全息图
寻找记忆痕迹
全息图的启发价值
停滞不前?

第八章 魔力织机
神经学与心理学
大脑隐喻
记忆中的网络
“一般的狗”
克拉帕雷德的图钉
神经网络、计算机和全息图
最省力途径
第九章微型人
谁在看全息图?
笛卡尔的记忆理论
微型人与计算机
视觉神经计算机
摩涅莫绪涅的礼物
结语

艾宾浩斯要到一半的时候才出来

1885年,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闻名世界,很多人甚至以为心理学真正开始研究记忆是从1885年艾宾浩斯开始的,《记忆的隐喻》介绍了人类记忆的历史、哲学、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历史,从柏拉图到最新的神经计算机。让人惊奇的是,这本“记忆史”同时竟是一本“隐喻史”。

人类脱离记忆将无法生活,这一秒见过的人,下一秒就是陌生的,没有记忆人类不会有历史,没有记忆,不会有音乐,都是分散的单音,人类世界无法想象。

记忆的历史几乎就是人类的历史,为了记忆,人们发明书写帮助保存,石板,蜡,印刷术的发明也在不同时期进入了人们对记忆的描述。

人类如何描述记忆的“印象”,“痕迹”,“识别”,“存储”,这些对记忆的描述,源自人们用蜡板书写,人们将记忆想象成仓库,仓库里有大量的东西,所以需要识别,货物需要被存储。

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运用声音振动的波纹来记录声音,理论无法脱离隐喻被解释和记录下来,不同学科的新发现往往以当时其他学科的最新最为人熟知的“语言”解释,“振动的波纹”好似光在湖面上,这种隐喻来自光学研究的进步。

英国曾一度要求发表学术著作时禁止使用任何隐喻,这样的禁止无法实现,即便是“记忆曲线”这样实验室的严谨研究,最后在表述时,依然使用了”消退“、”断裂“,线来比喻。

透过隐喻能看出创造这个隐喻的人在干什么,想什么,隐喻带有当时的知识背景,其本身也是一种记忆。学科发现,尤其心理学,借助隐喻进行描述没什么特别的,但它们会不停的改变,因为没有哪种隐喻能始终满足人们的需要。

看看人类隐喻的历史吧,生活中处处是隐喻,也可以说,离开了隐喻生活要如何想象?

方法:记忆高手教你提升记忆力

有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会出现连续并且规律的衰退。那我们应该怎样拯救自己的记忆力呢?公众号“远读重洋”推荐了一本书,叫做《无止境的记忆力:如何运用进阶学习策略提高学习速度、记忆能力和工作效率》(Unlimited Memory: How to Use Advanced Learning Strategies to Learn Faster, Remember More and be More Productive)。这本书的作者凯文·霍斯利是一位记忆高手,并且曾经在1999年打破了一个记录。霍斯利先是背下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一万位数字,然后他还被随机问某五位是什么,比如,第5001-5005位是什么数。就这样被问了50次,他都成功回答,并且比之前的记录快了14分钟。

霍斯利在书里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而记忆?然后,他把这个问题拆分为三个详细的步骤:
明确你的记忆目标(purpose),
找到你的记忆兴趣(interest),
重拾你的好奇心(curiosity)。
这就是他提出的“PIC记忆法则”。

首先,你要明确记忆目标。在记忆一段内容之前,你要思考,我为什么要记住,它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如果你要花很长时间,你甚至要在纸上把记忆的原因详细写出来。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让你变得理性专注。一个明确的目标,它的内容应该是可量化的,以及有着明确的应用场景。你尤其要重视“应用场景”,因为你能和别人讲明白的事情,你自己肯定已经记得一清二楚了。

其次,找到你记忆的兴趣。比如,如果你喜欢的某位歌星,他的歌词你肯定都能记住,原因就是你对这些歌词有着很大的记忆兴趣。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记忆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注意力。记忆兴趣高的时候,大脑的自律性、敏锐性也会很高。那如果没有兴趣的内容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要想,这个内容和你感兴趣的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比如,一个做培训的人,如果遇到了一个不得不记住的信息,他会想:“如果我要给我的学生讲这个信息,我能怎么讲得有趣一点?”这时候信息就变得不一样了。

最后,重拾你的好奇心。好奇心这个概念和“童心”特别接近,你小时候肯定对很多事情都充满好奇。所以,重拾好奇心就是要保持空杯心态,假设自己一无所知,再去看眼前的内容到底有什么新意。

为什么悲伤的事情反而记得更牢?

译者:lauralee李海妹 | 壹心理X译言

来源: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人们经历毁灭性打击或悲剧事件时,为什么所有的细节都深深地刻在脑海,而那么多的积极体验却慢慢消退不留痕迹呢?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研究人员 Sabrina Segal 在《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指出,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比科学家最初预想的要复杂。

在人们经历重大心理创伤时,人体会释放两种主要的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能提高心率并控制 ”战斗或逃跑“ 反应,通常在个体受到威胁或经历强烈的情感体验时去甲肾上腺素会上升,在化学结构上和肾上腺素十分相似。

在人脑中,去甲肾上腺素既是强大的神经递质,也是大脑中重要的化学信使,有助于提高记忆能力。

对皮质醇的研究表明这种荷尔蒙能够大大提高记忆力。然而,对人类大脑皮质醇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出确定结论 —— 有时皮质醇能够增强记忆,有时并没有影响。

皮质醇是否提高记忆力的一个关键因素,取决于学习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激活,最近的一项老鼠实验得出此结论。

跨学科唾液生物科学研究所(IISBR)的助理研究教授 Segal 和加州大学欧文分院的同事在研究中发现人类记忆增强的方式与此类似。

Segal 的实验在加州大学欧文分院的 Larry Cahill 实验室进行,39名女性观看了国际情绪图片系统中的114幅图片,这个系统通过让研究对象观看图片诱发其产生由普通到强烈的一系列情绪反应。

Segal 和她的同事们在研究对象观看图片前,给每人一剂量安慰剂或者氢化可的松来增加压力。之后要求每位女性在观看图片时为自己的情绪打分,观看前后都分别提取了实验对象的唾液样本。一个星期后,对实验对象进行突击回忆测试。

Segal 的研究小组发现 “如果事件的创伤性能够在事发后诱发足量的皮质醇,在事发过程中或发生后短时间内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这些负面的经历更容易被回忆起来。”

“这项研究为更好的理解女性创伤记忆的强化提供了关键依据” Segal 补充说,“这表明如果在创伤事件后迅速降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无论释放了多少皮质醇,我们都能阻止记忆增强机制的启动。”

当然,在很多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这两种应激激素由性别引起的差异度,尤其是与男性相比,女性在压力和创伤影响记忆时,患精神障碍(比如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 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同时,该研究也为了解引发PTSD之类的精神障碍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迈出了第一步。

你的记忆可能正在绑架你的人生

01 每个人对记忆都有偏好

就生命而言,一个人一份专属的记忆。
一份记忆也代表这个人所经历的一切。
人通过回首往事,来定义自己这个概念,没有了往事和记忆,没有人知道“自己”是何人。
所以,人的一生可以说是“记忆中的一生”。

但是,记忆是绝对真实的吗?

没有人可以记得所有的往事和细节,我们还常常会选择性失忆或者按照我们的喜好编造一个关键性的细节。

其实,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来说,记忆究竟有多大的容量或者多么真实而全面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看待这份记忆。

在我们经历的岁月里,
我们有快乐的记忆,也有悲伤的记忆;
我们有创伤的体验,也有被爱的体验;
我们有成功的体验,也有挫败的体验。
这一切,都是我们的记忆。

但是,对每一个不同的个体来说,我们按照怎样的路径和偏好来提取我们的记忆?我们怎么解释或者理解我们的记忆?
相似的情境出现时,我们立马会忆起旧时类似的体验,我们这种回忆的脑回路是怎样的?

有关记忆的这一切,都极为个性化,浓浓地充满着这个人的人格特点。

02 我们依靠记忆来调节情绪

我很喜欢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记忆的一个观点。

他这样说:“我们不难观察到个体是怎样依靠记忆,来调节情绪的。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悲观失望的时候,他就会回忆起以前类似的经历。”

但是在这里,就出现了个体的差异,也就是人格的差异,或者说潜意识模式的差异。

阿德勒观察到的是,一个忧郁的人,他的记忆几乎都是带有悲观色彩的。而一个乐观向上的人,他只会选择,与他乐观向上的性格,对等的记忆,他的记忆通常是愉快的,会让他感觉更加愉悦。

根据这个关于记忆的理论,

两种不同人格特质的人,遇到了同样的困难,现实让他们同时感到悲观失望的时候,忧郁的人,这个时候会认为他过去所经历的一切,都像今天的现实一样,带有悲观色彩,都是原生家庭的创伤造成、沿袭而来,因此他的未来注定也是一片灰暗;

而一个乐观的人,他可能会回忆起,他过去在经历困难的时候那些克服了困难的记忆,在有创伤的原生家庭里自己得到过一些额外的幸福体验的记忆,他心里会说“总的来说我是幸运的,就像过去一样,再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我都会有收获”,这种提取记忆的方式配合他乐观的人格特点,让他走过困难的道路时,也能感到愉悦,鼓励自己并保持平静的心态。

这,就是记忆的一种魔力。

03 同样的经历,却有不同的记忆

也就是说,我们即使经历了同样的情境,同样的往事,大脑中储存了一段同样的记忆,但是当我们在某个时刻回忆起这一段记忆时,你的人格的特质、你的成长程度、你看事情的视角和你内心的力量,决定了你提取记忆的内容和倾向。

这会有很大的差别吗?答案是会的。

原生家庭给予我们的养育环境,是我们最早的记忆,那段记忆对于每个人的影响,都是非常深刻的,会内化到我们的人格之中。

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虽然我有不大好的童年,我的童年的确是有创伤的,当年在那样的普遍环境下,大家的父母都忙着工作挣钱,想办法让孩子吃饱,有学上就好了,别人的父母也是这样忙一天顾不上和孩子说几句话,

为什么只有我的性格出现了这么多的问题?

为什么我总是经历失败的恋爱?

为什么我的生活这么的让人觉得心累?

其他人却没有呢?

一句原生家庭,的确解释不了所有问题的答案。

我来说一个故事。
有一个不错的姑娘,来自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爸爸长年在外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家庭负担都是妈妈在承担,与此同时,爸爸从未对这个女儿正眼相看,温和地表达过什么情感,爸爸将仅有的一点爱,分给了儿子。

后面的故事,我要分出两个版本。

在第一个版本里,姑娘从20岁到28岁经历了三次恋爱,都没有走进婚姻。

姑娘回忆自己的原生家庭遭受到的伤害,想到自己三段不成功的恋爱,觉得自己始终是一个没有被好好对待过的受害者,她的记忆里都是被父亲、被男友伤害的瞬间。
她记住了男友的所有的糟糕的部分,每一个被忽视和伤害的瞬间,然后和她父亲的糟糕叠加在一起,让28岁的她对人生形成了这样的定论:男人都是很糟糕的,会任意伤害女性,女性在关系里总是付出的那一个,婚姻很可怕,男人是不值得信任的。

在第二个版本里,姑娘同样是从20岁到28岁经历了三次恋爱,一样没有走进婚姻。

这个在原生家庭有很大创伤的姑娘,想到自己经历的三段恋爱,她记住了那些被爱的瞬间,她虽然从未被父亲好好地注视过,但是她在恋爱里,尝到了被重视和关注是怎样一种感觉,她记住了她收到情人节礼物和玫瑰的那天,记住了曾经被追求者带到氛围很好的高级餐厅吃饭,记住了恋爱中很多美好的部分。

两个版本里,姑娘对待记忆的方式,是不同的,她在不同的版本里,认为值得记住,应该一直记住的“重要事件”也大不相同。

这种不同,很大程度,也决定了她的未来。

04 我们总是根据记忆定义着自己

我们沿着两条不同的线,来到了这个姑娘的30岁。

当她再一次面临一段可能开始的新感情,一个生命中新出现的男性,当然这个男性肯定不会是完美的,也不会是足够成熟的,也是带着他的人格缺陷、原生家庭的创伤,来到这个姑娘面前的。

当关系遇到挑战,两个人产生分歧摩擦,姑娘也有一些受伤的感觉的时候,两个版本里的姑娘的此时此刻,回忆往事,提取的记忆,将完全不同。

沿着第一条线,姑娘30岁的时候,回忆起她的前30年,几乎都是悲观的。她所有提取的记忆,都构成了一条她对于自己的定义——我一直都是生活中的那个受害者,我有糟糕的原生家庭,我没有办法很好的建立亲密关系,我相信所有男人都有问题,我总是碰到伤害我的人,这一切都让我精疲力尽,人生实在是很艰辛。

沿着第二条线,姑娘30岁的时候,回首她的前30年,她觉得我的二十岁,比我的童年好了太多,我成长了,独立了,离开了不爱我的父亲,离开了过去我无法选择的环境,我发现我也有得到爱的权利和资格,她淡化了伤害的瞬间,总是一遍一遍的想起那些让自己感到自信和幸福的体验:

曾经以为毫无价值的那个自己,在第一次收到对方告白时候的激动的心情;

她总是想起那一束鲜艳灿烂的玫瑰花还有那家餐厅泉水般流淌的钢琴的声音;
她总是想起她的第一个男朋友充满爱意看着她的眼神。

这些被她选择的记忆,坚定了她面向未来的信心,她告诉自己“我是有价值的,我是可以被爱的。尽管我的上一段。做得不那么好,但我的下一段也许会做得更好”。

结果可想而知。
第一个版本中的女主角,在她30岁面临一个新的恋爱机会的时候,她怀疑,她畏惧,她先入为主地满含对男人的憎恶和愤怒,亲密关系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让对方倍感压力想要逃跑。

第二个版本的女主角则越战越勇。无论她能否再度恋爱拥有美满婚姻,但是这个姑娘对于自己的相信、未来的相信和生命的活力,足以让她创建出她所想要的人生。

05 重塑回忆,可以改变你的人生

一个人的记忆,不是偶然的。在阿德勒的观点里,一个个体的记忆通常都记载着他自认为重要的事件,这是人从数以万计的印象中筛选出来的,所以记忆可以称作一个人的“生活故事”。

我们在记忆的驱使下。用记忆来安慰自己,或者警告自己,从而去实现我们人生的下一步,或者去应付即将发生的事情。

关于记忆,即使是同样的记忆种子,也会长出完全不同的大树,因为新产生的记忆会不断和旧的记忆产生作用,互相叠加或者覆盖,然后我们会用我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拣选记忆,来定义我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真正记得住的,能够影响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的那些回忆,都是那些,我们自认为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们自认为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往往决定了你怎么定义自己的人生。

此时此刻想起你的过去,无论是20年30年还是40年。你的回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你记起的都是那些悲伤的片段,还是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快乐的片段。我觉得,我们需要问问自己这个问题。

很多人做心理咨询的目的,看各种公众号的文章,学习心理学的目的,都是想弄清自己过去究竟发生了什么,我的原生家庭究竟带给了我什么?我身上携带的潜意识代码是什么?创伤是什么?

其实,经由这些路径,大家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快乐更幸福,让人格变得更成熟和完善,让自己更加懂得如何去爱去和他人建立链接。

达到目的的方法有很多种,道路也很漫长,但我觉得有一件事情,是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

想拥有更积极更快乐的人生,想拥有更有力量的人格,那么你可以选择,重塑你的记忆。

重新拣选那些,在你过去经历的事情中,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搜寻那些可能被你忽略的你曾经有掌控感、成就感、幸福感和满足感的时刻,搜寻那些你得到重视和尊重的时刻,搜寻那些给了你关怀和认同的他人。

如果你的回忆里都是悲伤,又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幸福的人呢?如果你的回忆里只有悲伤和消极,你真的相信幸福和未来吗?

回忆,是我们撰写我们人生故事的一种方式。

忧郁的人,自然回忆也是忧郁的。也就是说,怎样的人,就会拥有怎样的记忆。
这是一个鸡生了蛋的问题。
但别忘了,蛋也可以生出鸡。

我们独特的自我,决定了我们以怎样的心态去回忆,决定了我们记住了哪些而忽略了哪些,但是反过来,回忆也同样可以影响我们的自我和人格。

我们在重塑回忆重新在记忆里拣选我们认为重要的事情的时候,这同样会作用于我们人格的塑造、自我的成长和更新。

这就是,回忆真正的魔力。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