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Tardiness

慢下来,细细品味,沉浸并乐在其中…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前提是能确保质量并打中靶心,而这需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事情一件一件做。真正值得放在心间的事情,又有几件?
那些年,那些人,和那些触动心灵的美好瞬间。
逐字逐句,一件一件,少就是多,慢就是快。
——DeepCreator

代际努力,接力赛。
通透,平和,有趣。
生存与发展,无根与有根,价值与意义,暂时与永远,拼搏与珍惜,健康与事业,知足与常乐。
——DeepCreator

腹有诗书气自华,直至渗透到灵魂。
品味,品出来,广度与深度。自立自强,自重自尊。
品味绝对不是好吃好玩好穿,而是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输出价值创造意义。
——DeepCreator

Why

正常、科学及健康的方式才能可持续发展。

拨开表层的迷雾,只击事情的真相。
——DeepCreator

看得见的是脸蛋和身材,看不见的是气质和善良。
看得见的是山是水是云,看不见的是真是假是美。
——DeepCreator

What


美最大的敌人是“忙”,忙其实是心灵死亡,对周遭没有感觉的意思。我们说“忙里偷闲”,“闲”按照繁体字的写法,就是在家门口忽然看到月亮。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整日奔波于钢筋水泥都市中默默奋斗的大忙人,变成了在浮躁的社会中苦苦挣扎、载浮载沉的迷茫者。
其实,生活中诸多的压力,都是自己给自己找的坎;生命中诸多的痛苦,都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当你放下心中那点儿无知的攀比与欲望,让自己的身心都慢下来,细细地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以前的那个自己,快乐,而不缺乏梦想。
慢下来,你才会有时间去思考;静下来,你才能看到自己的内心。这样,你能看到生命中的不同面,感受生活的意义与欢乐。愿本书能让你那奔波的脚步慢下来,停歇片刻。愿停下来的你能慢慢读,慢慢爱,慢慢行驶自己这艘小船,在前行中慢慢成长,在成长中慢慢前行。

How

如果有一天,退休了…到处走走,看看,拍拍,写写,做些美食
如果走不动了,还可以读书,听歌,写字…
人总要有些爱好,作为精神寄托的一部分。
——DeepCreator

Experience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种味道,慢慢品,酸甜苦辣咸,口感层次。
——DeepCreator

为什么顶尖高手,都是长期主义者?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 润 整理 / 万 青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811篇原创文章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笨的事情。

— 1 —

赚钱

从来都不是商业的起点

我经常喜欢说一句话: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

我们的学员,已经听了几百遍了,耳朵都磨破了。

但即便听了几百遍,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同学表面点头称道、心里暗自嘀咕:

这种漂亮话,说说而已。

赚钱,才是商业的起点吧。

赚钱从来都不是商业的起点。赚钱是终点。

有很多明星喜欢开餐厅。

但常常是一开始门庭若市,稍微过一段时间就没人去了,然后亏损关门。

为什么?

粉丝喜爱明星,明星的影响力可以给餐厅带来“流量”。

哇,我一定要去试试,说不定还能要个签名呢。

可是尝过鲜之后,有些餐厅粉丝们再也不去第二次了。

为什么?因为菜品不好吃。

所以,这家餐厅没有“复购率”。

做餐厅,是流量更重要,还是复购率更重要?

当然是复购率。

餐厅开在一个固定的物理位置。

它只能服务附近几公里范围内的有限人群。

就算明星影响力再大,这个“有限人群”都来吃了第一次,但只要菜品不好吃,没有复购率,顾客最终会越来越少,直到关门。

1
2
让消费者获益,也就是把菜品做好吃,是一家餐厅的起点。
赚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是终点。

在职场中,把本职工作干好,干出业绩干出口碑;
在生活中,把个人活好,有能力和能量,再辐射到其他人。
——DeepCreator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

天啊,这也听上去太显而易见了吧?

谁不知道把东西做好很重要啊?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

但是当你没有坚守长期主义,自己活下去都很困难的时候。

就会在消费者获益和自己获益之间,无比纠结,难以取舍。

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

他们会问:我都要死了,还管消费者?

能在产品原材料上,偷工减料,就立刻克扣。

能多赚一分,绝不少赚一分。

这时候,坚守长期主义,就给了你巨大的战略定力。

有了“长期主义”护身符,就可以坚定地创造“客户价值”,从容地成长为巨人。

关于长期主义,冯仑先生举过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

一个油饼五毛钱成本,卖两块钱,能挣一块五。

一个人把钱看得很绝对,认为多就是多,少就是少,钱很重要,所以觉得五毛钱成本太高,那能不能用地沟油?

成本三毛钱就行。蚂蚱也是肉,为什么不吃?多挣两毛钱也好啊。

于是,这个炸油饼的人就会面少一点、油也差一点。

但是可能又来了一个大妈,她觉得还是要让人吃了身体健康。

她的心思在健康上,没在钱上,她就用品质最好的油、最好的面。

同时还考虑别人拿饼的时候别烫手,再在拿油饼的这张纸上面写几个字,提醒注意烫。

她心中有别人,结果别人都知道她们家的油饼是健康的,服务是贴心的,她们家门口的排队越排越长,那家就不好了。

1
2
3
4
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拼命压榨“价值空间”,一点“价值空间”都不想留给对方。
注重长期主义的人,拼命退让“价值空间”,想要“价值空间”最大化留给对方。
注重眼前利益的人,一时赚得盘满钵满,未来路却越走越窄。
注重长期主义的人,一时利润不尽人意, 未来路却越走越宽。

— 2 —

重视长远价值

通常不会失去眼前利益

有一次,进化岛上的同学问我:润总,我如何才能像华为一样成功?

我说,我对华为的了解很浅薄。

但据我所知,华为的成功,是和以下几点分不开的:

1
2
3
4
5
6
1)只占公司1%股份的任正非,用梦想和利益团结了一大批员工;
2)然后共同选择了一条长长的、厚厚的、湿湿的雪道;
3)开始艰难地推动雪球,并坚持把每年收入的10%投入研发,滚大雪球;
4)他们就这样艰苦地推动了32年,以奋斗者为本,以用户为中心;
5)然后上天决定,在上百个关键时刻,都撒上了一些运气;
6)最终,这个团队走到了今天。这位同学一听,皱起眉头。非要推动32年吗?

这个时代,有更有效的办法吧?

小米不是创业9年,就成为了世界500强吗?

我说,我对小米也了解一点。据我所知,小米的创业,其实不止9年。

1
2
3
4
1)1992到2007年,雷军做金山软件,积累了16年的软件经验;
2)2007到2010年,雷军做天使投资,积累了3年的资本经验;
3)2010到2019年,雷军做小米科技。虽然只有9年,但他每天睡4-5小时,被称为劳模;
4)小米的成功,你看上去是9年的薄发,但却是即便勤奋如雷军,也必须经历的30多年的厚积。

他说:可是,那马云呢 ?马云就说自己不勤奋,但是马云不是更成功吗?勤奋,不如选择重要吧…

听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停下来,重新审视他最开始的问题。

华为成功的路径他嫌长,小米成功的路径他嫌累。
他想要的,其实不是成功的“路径”,而是成功的“结果”。

看到成功的人、成功的企业,我们羡慕,我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

就像很多人都想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

但如果我告诉你,价值投资,让巴菲特在50岁以后,赚到了人生99.8%的财富。

估计很多人可能立刻就会问:啊?要等到50岁啊?能不能早一点啊?

等到50岁,已经没有青春去挥霍财富了呢!

1
2
很多人都想“复制”他99.8%的财富这个“结果”。
而不是“学习”他从10岁到50岁这一路走来的“过程”。

甚至连这个过程之中,是否果断放弃眼前的丰厚利益,内心都要犹豫煎熬。

牺牲眼前到手的利益,去换取未来更长远的利益,这种抉择往往极为痛苦。

因为眼前的利益,所有人都看得到,长远的利益却很难看到。

重视长远价值,通常不会失去眼前利益。
仅仅重视眼前利益,则往往会失去长远价值。

— 3 —

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

关于长期主义,让我想起一次我邀请前阿里巴巴总裁卫哲到我的企业家私董会做的分享。

卫哲说的一段话很触动我。

他说:你们都说客户至上,但是你们开会讨论什么问题?看什么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代表谁的利益?都只代表股东的利益。你们开会时只讨论股东利益,凭什么说客户至上?

听完这段话,我当时一震。

是啊,很多公司都在说客户至上,但是开会看“客户报表”吗?

1
2
3
你每周,或者每个月,看客户有没有因为你而赚钱了吗?
看客户因为你而少花钱了吗?
看客户因为你而拿到投资、甚至上市了吗?

卫哲给我分享了一个故事。

早期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是通过互联网,帮助中国供应商对接海外买家。

也就是所谓B2B国际电商。

他们有支强大的地推团队,被称为“中供铁军”,就是做这件事的。

有一次,卫哲检查工作时发现,有一个“铁军”卖了20万的B2B国际电商服务,给一家中国本土的房地产公司。

卫哲一看就知道,这个销售一定是用了所谓“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卖给了客户一个根本就不需要的服务,从而完成自己的业绩。

这时候怎么办?把销售骂一顿,然后说下不为例?很多人估计都会这么做。

这么做,就不是阿里了。

阿里怎么做?

阿里把这名销售开除了。然后把20万,退给了客户。真的退了。

进了口袋的钱退出去,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阿里是希望大家知道:

只有客户成功,我们才能成功。

否则,这个钱不是赚来的,是骗来的。

最后的话

在进化岛上,我曾经分享过对于聪明人的看法:

有一次和晨兴资本的刘芹聊天。

聊到一个项目。他说早期就不太看好,

为什么?

因为这个创始人太聪明了。

什么意思?太聪明也不对吗?

聪是听力好,明是视力好。

太聪明,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机遇,接触更多资源,想到各种激动人心的模式。

因此,他们常常受不了诱惑,不断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在红利和风口间上下起伏,非常容易失焦,非常容易患得患失。

而创业呢?

是把一件事坚持做到极致。

一定程度的“傻”,有助于这种坚持。

其实,可以看到全世界,听到全世界,有时是一种惩罚。

太聪明的人,需要对抗全世界。

我说,那不是真正聪明的人。

1
2
3
4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笨的事情。
真正聪明的人,他们不断在问“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那件事情的逻辑是什么”。
真正聪明的人,都会坚守长期主义。
然后坚定地创造客户价值,给合作伙伴,给消费者,留出足够的“价值空间”。

在商业战场上,什么样的竞争对手最可怕?

认真坚守长期主义的人,而不是聪明的人。

浮生六记

这是沈复写给妻子芸娘的绝美情书。从初见的怦然心动到婚后的举案齐眉;从谈诗论画到赏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将清贫的日子过成了一首诗。他们遭逢家庭变故,半生坎坷,颠沛流离,却一直相扶相依,不离不弃。

芸娘病故后,沈复用清丽典雅之笔,作《浮生六记》六卷,以慰生死隔离之相思 。

《浮生六记》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的从容静寂,与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传一百余年。

●独家收录民国三十四年版沈复年谱
●《浮生六记》问世百年流传海内,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两百多种版本并行于世。
●“此次译注,所依底本为民国十三年霜枫社版。此版为俞平伯根据光绪四年《独悟庵丛钞》版与光绪三十二年《雁来红丛报》版校勘。同时参考了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5 年‘幽兰珍丛’版、中华书局 2015 年苗怀明评注版。”——周公度

我真诚地相信,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林语堂

女人的最高境界

有人说,女人最高的三层境界:真实、通透和慈悲。芸娘完全能成为这种女人的典范,是我想象中的完美女人。

芸娘很真实。自幼家境贫寒,“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因此在满室鲜衣中,独通体素淡,人淡如菊;她并不很美,也不只是普通外貌,独其清秀而已。她所过的不过是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既非富贵亦非奢侈,不过是很真实的人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人在过着平淡的日子。因为真实,她的赤子之心,她的深情真热挚亦表露无遗。林妹妹的悲秋伤月让我们感到怜惜,而芸娘的真实率真会让人觉得真实。在整本《浮生六记》,能感觉到真实的情趣,既无士大夫的矜持,亦无对女性的轻亵。夫妻的相处中,灯残人静,双双秉烛共读西厢的愉悦;新婚燕尔短暂离别别的惆怅,抵家重逢执手相问的恍惚无不令人感受俩人的真实情意。而沈陈二人的的伉俪情深,更直达只有真情实意而无浮夸做作浑然天成的境界。

芸娘很通透。通透一个词,包括内容有很多,可以是可爱、豁达、大气、还可以是有着玲珑晶莹剔透的心。一个女人可以不美丽,可是她可爱,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人感觉讨厌的。她是如此的可爱,在沈复腹饥索饵余嫌枣脯甜之际,芸娘暗牵衣袖,随至其室,捧出暖粥及小菜。温馨体贴;堂兄笑睨时,仍大窘避去。小女儿家的羞涩燕婉,可爱得让人微笑。婚后,可以与夫君在沧浪亭论古谈今,可以有品月评花的逸兴,更让人感受到芸娘有像如谢道韫般神情散朗,有林下风度,具有一种洒脱飘逸的气质美,一种才情与知性兼具的智慧美。

慈悲是许多现代人所缺少的一种品质。有许多女人,即使已经狐裘加身,金珠玉叶,人生已经有足够的丰富物质,心底的渴望仍然像宇宙中无底的黑洞,贪婪地吞噬更多更多的物质。而有些女人,即使贫衣薄袜,节衣缩食,仍然会有一个丰盈的人生,那是因为她以爱为底子,得到欢乐、善意、关爱、帮助她都细细存诸起来,是点缀贫寒人生的星星,在黑暗中仍然可照亮生命。这些女人,她知道感激,懂得慈悲。纵然生命给她只是一个苍白的底子,她仍能在上面描出美丽的刺绣。在黯淡的日子里,以爱取暖,用慈悲铺路,这样的人生怎么会凄苦呢?

事如春梦了无痕

1.像沈复一样找到兴趣相投,能一起品书论画,共赏明月,互开玩笑,女扮男装,欺骗婆婆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布衣菜饭即可乐的率真不羁的对象,真好啊。

2.如果没有时间,一定要看闺房记乐和坎坷记愁。前者能读的喜笑颜开,后者可读的愁云惨淡。文字非常的简练,生动,很多细节描写,就像在看电视剧,画面一幕一幕,如有感慨顶多两三句,点到即止却深入人心。而后面的伪作,尤其是中山记历,动不动就上两句莫名其妙的诗,描写也很乏味无趣。附录中有两大学者写的序,亦是废话连篇,排比修辞不断,却让人觉得全是他妈的屁话。

沈复爱读书作画,从没参加过科举,而是做幕僚,卖画,经商。 我向来觉得只有在生活中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专职搞文学的只能写出屁话,果然如此。

3.有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才是快乐,尽管没钱,穷,闲时看看书,画画画,觉得也挺舒服,偶尔天气好出去玩玩,心情平适,不经历大坎坷亦没有值得狂喜的事,平平静静的一生也是一生。如果出门闯荡,历经离别打拼奋斗,苦后有甜,赚的大钱一览世界风采,风风火火的一生也是一生,不过那样的话,可能就不能领略闲时看书画画的乐趣了。

沈复从来就是选择了前者,读书作画,月下对酌,游山玩水,都是他的爱好,什么科举考试,官场风云,去也不愿意去。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被赶出家门后穷困潦倒,骨肉相离,四处投亲。

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新的电脑新的手机新的相机,大的房子美的风景可爱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诱惑你我,让你自卑,心急,难过。让你看看书画画画的时候的小开心也成了不思进取,玩物丧志。看看吧,周围的同学,做着体面的工作,拿着你几倍的工资,穿着名牌,用着最先进的数码,你要怎么淡定得起来呢。所以我能明白萧爽楼有四忌四取,忌谈官宦升迁,公廨时事,八股时文,看牌掷色;取慷慨豪爽,风流蕴藉,落拓不羁,澄静缄默。不论生活如何,勿为身外杂念左右。保持一颗淡然的心,追求自己的热爱。

像陶渊明那样张口闭口当官不好,大自然好的明显就是忘不了当官的好,官路不达而隐的假隐士一个。像沈复这样不考科举,不论官场,只在乡野乘乘凉喝喝酒就能满足的,才叫真隐士。

4.养生记道中引一诗,颇有意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 
人生碌碌,竞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限,得失难量。
看那秋风金谷,夜月乌江, 阿房宫冷,铜雀台荒。
荣尊花上露,富贵草头霜。
机关参透,万虑皆忘。
夸甚么龙楼凤阁,说甚么利锁名疆。
闲来静处,且将诗酒猖狂。
唱一曲归来未晚,歌一调湖海茫茫。
逢时遇景,拾翠寻芳。
约几个知心朋友,到野外溪旁,
或琴棋适兴,或曲水流觞, 或说些因果报应,或论些今古兴亡。
看花枝堆锦秀,听鸟语花香,或弄笙簧。
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
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

5.天气暖和了想出去玩,一直不知道去哪,看完书即决定荡舟太湖。“得见天地之宽,此生无憾”。

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也是一部小说形式的家族史。作者浓缩了中国西北农村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小说中全景式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城乡的社会生活。在近十年的广阔背景下,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中国北方农村的生活和变迁。地点是黄土高原的一个虚构的小村双水村及附近的县城。主要人物是双水村农民孙玉厚(儿子孙少安、孙少平;女儿孙兰花、孙兰香)一家和干部田福军(女儿田晓霞)及其哥哥田福堂(女儿田润叶、儿子田润生)的家庭。

作者通过孙少安,孙少平的人生经历表现农村发展农民的两种人生价值观和发展道路,通过田福军和田福堂及他们周围的人和事表现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中国领导干部的状况。作者笔下的广大农村状况,城市状况,农民状况,干部状况,真实而具有代表性。作者还描写了多个不同身份人之间截然不同的爱情故事,通过爱情中的心理描写勾勒出多个饱满的人物形象。

《平凡的世界》是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千万青年的不朽经典,最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新课标必读书。(陈忠实评价)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中国当代农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石咀驿乡王家堡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1969年回乡务农。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病医治无效在陕西西安英年早逝,年仅42岁。

创作背景

《平凡的世界》是从1975年开始创作的,而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是各种文学新思潮风起云涌,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创作在形式和技巧上的求变求新令人目不暇接。与此相反,传统现实主义创作却受到“冷落” 。甚至有批评家认为,路遥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是落伍的,但路遥仍然坚持创作完成了这部小说。

路遥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过着“早晨从中午开始”的生活,同时,他还奔波于社会各阶层体验生活。第一部初稿的写作是在一个偏僻的煤矿医院开始的,从他的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可以看到他对文学事业执着的信心和付出的代价:“写作整个地进入狂热状态。身体几乎不存在;生命似乎就是一种纯粹的精神形式,日常生活变为机器人性质”。第二部初稿的写作是在黄土高原腹地的一个偏僻小县城进行的,因为生活没有规律,路遥身体严重透支,最后病倒了。后来吃了百余副汤药,身体略有恢复,他依靠一股精神力量,继续写作。第三部的初稿改在榆林宾馆进行。1988年5月25日,路遥终于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的全部创作。

人物介绍

孙少平

一个穷困的农村青年,然而他又是有知识的农村青年。务实,勇于听从精神的召唤。无论是吃着高粱面馍、喝着剩菜汤的高中生活,还是下地务农的农民生活,甚至走出土地后的打工生活,孙少平身上都昂扬着精神的高傲、挥洒着灵魂的矜持。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充盈让孙少平的生活始终五味杂陈。而生活考验的不断加剧和知识视野的不断拓展,也造就了孙少平保尔般的工作热情和圣徒般的道德修养。面对歧视他忍辱负重,看到不平他拔刀相助,关键时刻不计前嫌等等,自身的物质穷困根本没有成为他道德修养的束缚,反倒映衬出他人格的完善。而他的爱情选择也显示了他的个性特征。面对高干子女、大学生田晓霞,他没有逃避,也没有感到自卑,他的精神高度足以和她站在一起。而最终他拒绝金秀的爱情回到惠英的身边,同样是他圣徒精神的延伸,强大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感促成了他的选择。

孙少安

哥哥孙少安是奋斗精神的另一个代表,与孙少平追求飞扬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稳和精明都是内敛的。长子的家庭责任和过早的承担世事,使得孙少安难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缚,变成了农村变革的先觉者。然而,他的爱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最终,孙少安在初尝成功滋味的时候不得不面对妻子的去世,正如孙少平在享受爱情甜蜜的时候不得不接受田晓霞的突然死亡一样,唾手可得的完美生活消失殆尽。

田润叶

田润叶同样是一个农民的女儿,所不同的是,她生活在城市,这里的文明与开放程度较高,所以在润叶身上脱离了世俗的偏见,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对于孙少安这个从小生活在一起的人,润叶一直是喜欢的,她并不认为门第有多重要,在她看来,“门当户对不如两个人有情意”,所以她并不介意孙少安贫寒的家境,更没有看不起孙少安的农民身份。止因如此,她主动向孙少安表白,告诉少安自己愿意一辈子跟他好。但孙少安偏偏又是一个极为理性的人,他明白彼此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障碍和巨大的反差,所以少安选择了秀莲。

田晓霞

田晓霞天真烂漫、单纯、善良、勇敢,当她与孙少平偶遇以后,渐渐地发展成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田晓霞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从小在城市中长大,没有经受过陕西农村的艰苦生活,但是她丝毫没有城市娇小姐的样子,反而非常的朴实、坚强。田晓霞从小受父亲田福军的影响,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道德觉悟,她很希望自己能够游览祖国的大好山川,领略人们的豪情壮志,她很欣赏孙少平的胆量,不止一次地向孙少平吐露自己的志向。

贺秀莲

贺秀莲是孙少安从山西娶回来的媳妇,她没有什么文化,性格泼辣,与温柔知性的润叶形成鲜明的对比。她自从嫁给孙少安以后就成为孙少安的贤内助。贺秀莲身强体壮,吃苦耐劳,家里家外是一把好手。贺秀莲的加入,让孙家的日子逐渐好转,孙少安的事业也逐渐步入正轨。贺秀莲有不服输的精神,她坚信,只要踏实肯干,一定能够上好日子,她也把这种信念传递给孙少安,给孙少安强有力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让孙少安安心地在外而忙事业,自己把家料理得井井有条,从而促使家中的光景逐步发生改变。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

这是我在某友邻的签名中看见的话,却觉得正符合我现在的心情,所以便借来用用。
「人生苦短」这个词反反复复的被我们叨念了多少回,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其中的意思。
人生短么?有那么多帝王将相、或无名小卒历经过人生漫长的辛酸和苦难。人生长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爱侠骨柔情的金波;我也爱聪明、勤恳的少平。我崇拜敢作敢为、风风火火的田晓霞;我也吝惜乖巧伶俐的兰香。当然,我也有恨,我恨油头滑脑,没有一点责任心和男子气概的王满银;我也恨兰花的懦弱、愚昧和无知。
太多的感情交织在一起,在这字字行行间。但是最终,这一切都会归于平静。因为我明白,因为有太多的感同身受,这就是生活。
是生活教会了我平静,是生活教会我去奋斗;但是也是生活,带给了我沉重;却也还是生活,在这沉重中又给我了许许多多的希望。
在平凡的世界中,我叹息过很多,我也感慨过很多。好像这薄薄的纸页已经无法装载这么沉重的情感。
十年沧桑!人生起起落落,个中悲苦又谁人能体会?

书中最让我我动容的,莫过于少平无论处于多么悲惨的境地,都不忘读书。
“他从被子旁把黄提包打开,将新买来的衣服放进去。这时候,他才发现了提包里那本《牛虻》——半个月来他已经忘记了从贾老师那里借来的这本书;甚至也忘了他自己是个识字人呢!好,雨天不出工,他现在正好能看这本书了。
他内心立刻感到一种颤栗般得激动!
他很快倒在自己的一堆烂被子里,匆忙地打开了那本书,竟忍不住念出了声:‘亚瑟坐在比萨神学院的图书馆里,正在翻查一大堆讲道的文稿……’”
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动容的画面啊!肮脏、凌乱的窑洞和朗朗而读的孙少平。这一刻,再美丽的风景画在这一幕面前,或许都该羞愧了。

勿忘读书。
这是孙少平教给我的,也是一直以来我对自己的要求。
孔子曰:一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勿忘读书,我时刻这样警醒自己。因为我不想多年以后,当年华已去,青春不再之时,我却已经变成了一个整日为了几千块工资发愁,为了不听话的孩子而发怒,还终日担心丈夫会出轨的黄脸泼妇。
勿忘读书。书中或许找不到黄金屋和颜如玉,但是书中至少还有不灭的理想国。

一切结束得是那么平淡。就好像坐在行驶在山间的小火车上,以为前面还长路漫漫。却不知拐过一个山头,就该到站下车了。
小说的结尾是那么的突兀,那么的意犹未尽。
其实后来才觉得这样的结局是最好的。
若最后的结局是,少安的砖场越办越好,秀莲的病情也缓和了一起,一家老小总算过上了好日子。
或者是,少平回到矿山,和惠英嫂、明明,平静的生活在了一起。
亦或是任何一种结局。那么倒显得不那么真实与感人了。
生活啊!什么是生活?
生活就有那么多的未知。我们无法去推测他们后来的人生是怎么样。十年,二十年……起起落落又将使怎么一种景象?
只是,让我们祝福他们吧,这群善良的人,和这片温暖的土地。

长的是苦难,短的是人生。
只要春天不死,生命就不会死,活着,就是那么的充满希望!

平凡的世界摘录

1.他一个人呆呆地坐在禾场边上,望着满天的星星,听着小河水朗朗的流水声,陷入了一种说不清楚的思绪之中。这思绪是散乱而漂浮的,又是幽深而莫测的。他突然感觉到,在他们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而更重要的是,他现在朦胧地意识到,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得多么好啊!

2.一种对别人或者也许是对自己的怜悯,使得孙玉亭心中泛起了一股苦涩的味道。

3.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4.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顾养民被打却不说)

5.要是平时,这位老人家一般都是闭着眼睛似睡非睡,或者把少平给她买的止痛片从瓶子里倒出来,反复地一遍又一遍地数,直到发现一片也没少,才又装进瓶子里——她舍不得吃这药。(感动的细节)

6.尽管我们都是些普通人,无法改变我们国家的局面,但我们应该有一双分辨黑白的眼睛,有一颗能严肃思考我们国家命运的头脑

7.他的另外一个成熟的标志,就是对大人的行为开始具备批判的眼光。

8.她开始动摇了,她的力量使她无法支撑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当然,除过客观的压力以外,她主观上的素养本来也不够深厚。是的,她现在还不能从更高意义上来理解自身和社会。尽管她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懂事,甚至也有较鲜明的个性,但并不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广阔的眼界。因此,最终她还是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润叶迫于压力答应与向前的婚事,这段是本书中我唯一难以理解的话语)

9.这没有办法,一个男人一旦迷(注意,作者用的不是“爱”)上了一个女人,就觉得这女人是他的生命、他的太阳。除过这个女人,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都暗淡失色了。为了得到这个女人的爱,他可以付出令人难以想象的牺牲。甚至得到的不是爱,而是鄙视和侮辱,心里也很难为此而悔恨自己。(论田润叶之于李向前)

10.“不,”一种男子汉气概使孙少平不愿接受这馈赠。他说:“我说话要算话。当初我自己提出一天拿一块半工钱,因此这钱我不能拿。”他挣脱书记的手,把二十五元钱放在坑席片上,然后从自己手中的六十五元钱里,又拿出五元,说:“我头一回出门在外,就遇到了你们这样的好主家,这五块钱算是我给你们的帮工!”(因为少平拒绝了这一小点优待,日后才获得了更大的优待)

11.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得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生活经历过了,想通透了,自然而然平静而又幸福了。
——DeepCreator

12.现在看来,你可以用理想的标准要求人,但拿它来估计人是不行的。(田福军对于张有智的改变发出的感叹)

13.只有努力工作,才能叫人尊重。

14.这样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出现在一群揽工男人中间,当然会受到一些粗言俗语的伤害。但我们的兰香有她自己的一套对付办法。她一开始就对所有做活的人尊敬地称他们为“叔叔”和“大哥”,把那些口出粗言的家伙捧到“人”的位置上,结果使他们自己羞愧不堪。这些人终究也是人,一旦你尊敬他,他就不会再牲口似的对待你了。(孙兰香的智慧)

15.唉,说来说去,有能耐的人什么时候也有能耐!

16.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不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崇尚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极为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

17.是的,孙少平用劳动“掠夺”了这些人的财富。他成了征服者。虽然这是和平而正当的征服,但这是一种比战争还要严酷的征服;被征服者丧失的不仅是财产,而且还有精神的被占领。想要求得解放,惟一的出路就在于舍身投入劳动。在以后的日子里,其中的两三个人便开始上班了

18.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许多意义深远的重大事件,往往是从某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开始的。

19.对于天才来说,能在一个小范围内找到知音,那概率大概如同海中捞针。

20.他永远是这样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1.不管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不管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可以活的多么好啊!

2.人们在生活中常常有一种没有语言的语言。从此以后, 这种眼睛的“交谈”就越来越多 了。

3.是啊,这是命运,正如辛劳一年营务的庄稼,还没等收获,就被冰雹打光了 ,难道能懊悔自己曾经付出的力气吗?

4.是的,随着光阴荏苒,每个人都在变化。

5.人活着,这种亲人之间的感情是多么重要,即使人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艰辛,只要有这种感情存在,也会感到一种温暖和慰藉。假如没有这种感情,我们活在这世界上会有多么悲哀啊……

6.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孙少安)也许一辈子就是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7.在最平常的事情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来。

8.啊啊! 人活一生,风雨雷电和寒霜黑雪,有时候会在同一个时辰向你的头上倾倒下来!

9.人啊!有时候都比不上飞禽走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在地上走……

10.生活的大剪刀是多么无情,它要按照自己的安排来对每一个人的命运进行剪裁!一切都毫无办法,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只好听命于生活的裁决。这不是宿命,而是无法超越客观条件。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合理的和美好的都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存在或者实现。

11.一切都明摆着。但是,这不由人啊!再强大的理智力量也无法像锁子锁门一样锁住感情的翅膀。

12.生活已经在他(孙少平)面前展现出更宽阔的内容。他的眼光开始向四面八方迸射。

13.一个有文化的人不知道国家和世界目前发生些什么事,这是很可悲的……

14.快乐和苦恼在他(少安)心中像两条纠缠在一起的绳索,乱翻翻地找不见各自的头绪。

15.大自然不管人世间的喜怒哀乐,总是按它自己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变换着一年四季。

16.毋庸置疑,她(田润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她的思想、气质、情感、优点和缺点都是属于普通人的。但普通人和出类拔萃的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欢乐和痛苦,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17.可是一年以后的今天,她(润叶)一个人坐在这里,胸膛里像装着一块冻冰,抬头望,桃花依然红,柳丝照旧绿;低头看,青草又发芽,水流还向东。可是,景似去年景,心如冰火再不同!

18.是的,知识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一个人,甚至可以重新塑造一个人。

19..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条件去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就好像种庄稼一样,只能把豆角种在玉米一块,而不能和小麦种在一起。

20在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许正是在自己的中学时代。那时我们多么年轻、纯洁、真挚,内心充满了生活的诗情……

21.每一个年龄的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在一个人的思想还没有强大到自己能完全把握自己的时候,就需要在精神上依托另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人在壮大的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求得当时比自己的认识更高明的指教。

22.社会在变化,生活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包括人的关系。

23.一个有文化有知识而爱思考的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生活,那痛苦是无法言语的。

24.通过不断地读书,少平认识到。只有一个人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对人生看的更深刻,那么,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和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甚至也会心平气静地对待欢乐和幸福。

25.时光静静悄悄地在流逝,世界上有些人因为忙而感到生活的沉重,也有些人因为闲而活的压抑。人啊,都有自己一本难念的经;可是不同处境的人又很难理解别人的苦处。

26.在我们这个星球上,每天都要发生许多变化。有人倒霉了,有人走运了;有人在创造历史,历史也在成全或某些人。每一分钟都有新的生命欣喜地降生到这个世界,同时也把另一些人送进坟墓。这里万里无云,阳光灿烂;那边就可能风云骤起,地崩山裂。世界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可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的变化是缓慢的。今天和昨天似乎没有什么不同;明天也可能和今天一样。也许人一生仅仅有那么一两个辉煌的瞬间—–甚至一生都可能在平淡无奇中度过。不过,细细想来,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因此,大多数普通人不会像飘飘欲仙的老庄,时常把自己看做是一粒尘埃—尽管地球在浩渺的宇宙中也只不过是一粒尘埃罢了。幸亏人们没有都去信奉“庄子主义”,否则这世界就会到处充斥着这些看破红尘而又自命不凡的家伙。普通人时刻在为具体的生活而伤神费力—-尽管在某些超凡脱俗的雅士看来,这些芸芸众生的努力是那么不值一提……

27.一个人是很难把自己的情绪说明白的。真的,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述的感受,因为它太巨大太复杂了!

28.在中国目前社会里,很多情况下,感情往往并不是男女结合的主要因素,而常常要受其他因素的制约和支配,也许世界上所有的不发达国家,这种现象尤为普遍。

29.一个经历了爱情创伤的青年,如果没有因这创伤而倒下,那就可能更坚强地在生活中站立起来。

30.生活不能等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31.日常生活的纷繁不会让人专注地沉湎于自己的不幸。即使人的心灵伤痕累累,也还得要去为现实中的生存和发展而挣扎。

32.痛苦啊,往往是人走向成熟的最好课程。

33.一种真正美好的感情,像酒一样,在坛子里藏得越长,味道也许更醇美。

34.中学时代的生活啊,将永远鲜活地保持在每个人一生的记忆之中;即使我们进入垂暮之年,我们也常常会把记忆的白帆驶回到那些金色的年月里……

35.首先要自立自强,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是白忍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

36.人常常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和欲望就在那里机关算尽,你争我夺,喜怒无常,实在是可笑!一切都是命里注定的!

37.天空不会永远阴晴,当乌云退尽的时候,蓝天上灿烂的阳光就会照亮大地,青草照样会鲜绿无比,花朵仍然会蓬勃开放。

38.生活包括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像宗教徒对待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

39.当然,他们(孙少安、贺秀莲)如此挣命,是因为生活突然充满了巨大的希望。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奋斗!只有选定了目标并在奋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虚掷,这样的生活才是充实的,精神也会永远年轻!

40.他(孙少平)想,他决不能这样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宰割。在这最危险的时刻,应该像伟大的贝多芬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会使我完全屈服!

41.情感的交流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沉默是最丰富的表述。沉默,血液在热情中燃烧,目光迸射出爱恋的火花。没有爱情,人的生活就不堪设想。爱情啊!它使荒芜变为繁华,平庸变为伟大;使死去的复活,活着的闪闪发光,即使爱情是不尽的煎熬,不尽的折磨,像冰霜般严厉,烈火般烤灼。但爱情对心理和身体健康的男女永远是那样的自然;同时又永远让我们感到新奇、神秘和不可思议……

4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43.大学,这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当你一踏进它的大门,便会豁然明白,你已经从孩子变成了大人。青春岁月开始了,这是你的黄金年华,连空气都像美酒一般醇香醉人。

44.生活就是这样不可思议,就他而言,往日那些令人断肠的情思随着时光的流逝早已不留任何痕迹地消失了。

45.青春年华如同晨曦与晚霞,绚丽多彩而又变幻莫测。。

46.她(晓霞)来了,像一股清风,一缕阳光,一时驱散了他(少平)心头缭乱的云雾。在那短暂而美好的日子里,他再一次饱饮了爱情的甘露。时间在那一片刻不再流动,忘记了过去,也不想象未来。他真愿那一瞬间变为人生的永恒……

47.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精神就会从琐碎生活中得到升华。

48.你会被淹没吗?除非你甘心就此而沉沦!不,你仍应该挣扎着前行。你对这件事本来就忧心忡忡,并且早已做过悲剧结局的判断,那么这幕残酷的戏剧早点收场有什么不好?你仍然应该是你!

49.既然或迟或早总有这么一天,也许的确越早越好。

50.他(少平)知道,人的痛苦只能在生活和劳动中慢慢消磨掉。劳动,在这样的时候不仅仅是生活的要求,而且是自身的需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少平对此已经有过极为深刻的体会。

51.爱情的藤蔓可以越过任何篱笆而盘缠在一起,他们(孙卫红、金强)是双水村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52.可是刹那间,一切都像肥皂泡一样破灭了。他(武惠良)以前所相信的一切都变得迷离混沌,精神上所有的支柱都开始摇摇欲坠。因为理想太光辉,一旦破灭,绝望就太深。

53.人生啊,是这样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没有永恒的幸福。生活像流水一般,有时那么平展,有时那么曲折。

54.人需要火,但火往往能把人烫伤,甚至化为灰烬。

55.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虽是“初见端倪”,但已使我一洗尘泥,飘飘欲仙了。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

56.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融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你有没有决心为他(她)而付出自己的最大牺牲,这是衡量是不是真正爱情的标准,否则就是被自己的感情所欺骗……

57.某些生命达到了高度完美,精神就不再需要物质肉体,就好像是生活在纯粹的精神世界。

58.生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思念早逝的亲人,应该更珍惜自己生命的每个时刻。精神上的消沉无异于自杀,像往日一样,正常地投入生活吧!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做是人的正常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欠缺的部分呢!

59.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却总是在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他们(孙兰香、吴仲平)现在谁也离不开谁,几天不见面就心慌意乱,连一般的逻辑思维都会出差错。

60.的确,有时候,往往一个极偶然的因素,就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61.他(少平)在一刹那间,似乎踏过了那条燃烧着熊熊火焰的痛苦的界限,精神与心灵获得了一种最大的自由和坦然。这或许是他生命和生活的重大转折点。

62.生活中的某种巧合常常使人感到像是天意的安排。

63.她(金秀)已经是一个能超越世俗观念的人;她懂得幸福不在于自己的丈夫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而在于两个人是否情投意合,金钱、荣誉、地位和真正地爱情并不相干—-从古到今,向来如此!

64.感情啊,常常会令人难以置信地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正如男女结合,决定的因素往往不仅仅是因为对方漂亮,而正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刻骨铭心的感情。

我们仨

内容简介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作者简介

杨绛1911年生,本名杨季康,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随笔集《将饮茶》,译作《堂吉诃德》《吉尔·布拉斯》《小癞子》《斐多》等。

杨绛的《我们仨》真是一本悲情却又温情的爱恋之书。

全书分三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部分以梦的形式虚写女儿钱瑗与丈夫钱钟书最后的日子,最后一部分实写几十年来一家人共同度过的风风雨雨。我最喜欢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虽然它实在沉重,直叫人读得心伤。

在这个长长的梦里,杨绛把钱钟书的病写成了被“上面”接走,在水路古驿道上的小船里养病、生活。为了看他,女儿钱瑗陪着自己不辞辛苦踏上古驿道,一程山水一路离情,纵使阖家团聚,也总还是有太多的前路未明,不叫人彻底放心。这段万里长梦有很多不合常理的梦幻意象,杨绛把比喻当作实景来写,既神秘,又可把情感的强度表达得明明白白,比如她写梦中化身听到女儿在病痛中只惦着爹妈,是“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到后面噩耗连连,心上血泡绽放一个又一个,直到阿圆离世,“我心上盖满了一双一双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我读到这些描述,心里难过得书都拿不住了,只能放下歇歇,擦干眼泪平复情绪,才能继续再读。后面再到钱钟书辞世,杨绛写自己站在乱山崖头千里望夫,目光追踪那艘从瀑布中冲入茫茫云海的小舟,直到变作一片落叶,被风吹下山崖,吹过古驿道,不断拍打着路面,复又被卷入半空,终于孤寂醒来,则充满了无限的忧伤惆怅。生老病死本乃常事,可人的感情并不随着生死就此割断。梦里家山万重,亲情永远都是连贯的。

在我的印象中,这本书里他们一家三口似乎总是以相互搀扶的形象作为整体出现,钱瑗小时候总被妈妈杨绛抱着牵着,长大了则要搀着怕走夜路怕鬼的妈妈,妈妈握着病榻上爸爸钱钟书的手,而日渐虚弱不爱说话的爸爸每每听到女儿的消息都强打精神振作,哪怕在最后弥留之际因为说到女儿病中变了双眼皮,跟自己一样,也还“得意地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后在英国牛津留学,照片里两人虽然没有手拉手那么暧昧,但他们站得那么近,那么亲密,到后面二老相互理发,1981年搬入三里河寓所,终于有个家后的由衷欣喜,那笑容竟一如1938年巴黎卢森堡公园的甜蜜。

在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中杨绛写了很多他们生活家长里短的细节,吃什么啊,喝什么啊,没有房子怎么凑合啊,笔调很淡,不像前面那么稠厚,我记不得很多;但每个片段读完了,感受却都一如如杨绛所写,他们仨在一起,“总有无穷的趣味”:出去吃个饭是在小馆子里“看戏”,饭后出门散步是“探险”,钱钟书哮喘病复发成了 “呼啸山庄”,抗战时因为有学生送西瓜吃就让小小的阿圆对能干的爸爸大大自豪,等等。这一部分还涉及了很多他们家在多次历史动荡中的个人政治选择,比如建国前选择留在国内,比如在各种政治运动中如何自保逃过厄运之类,但因我对这些学术圈子里的人际关系并不甚感兴趣,也没有八卦的心思,便不是很上心。尤其钱钟书因遵从父命,阴错阳差拒绝了清华的工作邀约,被不少校友师长病诟性格傲居怠慢一节,前因后果我还是读了个稀里糊涂,但仍能看得出他们夫妇心里的委屈,起码杨绛是为钱钟书喊冤的,详细记述,又在文章后附上了“钱钟书离开西南联大的实情”,可见是非要讲个明白的。

在杨绛的描述中,钱钟书是个一心向学,生活能力极低的“书呆子”,左右不分,“拙手笨脚”,杨绛在医院生产,他一人在家则天天“做坏事”,什么打翻墨水瓶搞脏桌布啦,弄坏门轴啦,都得靠杨绛回家修葺打理。他还犟骨头,文革中都敢指出毛主席诗词的错误,没地方住,江青给的房子也不要,后来因《围城》出名,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要采访他也坚决拒绝。这可真是个只对书本动情的“文痴”!但他的性情并不古板,看看他在家跟女儿玩的游戏吧,简直就是个老小孩,淘气得过分,在女儿肚皮上画花脸,又二人联合搞恶作剧跟妈妈开玩笑,还用竹竿半夜帮他家的猫儿打架。这样的人才写得出八面玲珑的《围城》呀。而他那份旧式精英的清高,文人的傲慢疏离,处处化险为夷的政治敏感与幸运,再加上《围城》中对种种人性丑陋活龙活现的细致描画,也难怪会被人讥诮为“玩世不恭”,或“过分圆滑”,甚至“人格阴暗”。

我不了解钱钟书和杨绛的为人,只觉得像他们这样在高等旧式大家庭泡出来,享过福,留过洋,吃过苦,经过战乱,天性格物致和,没什么政治抱负,人际关系则较淡薄的纯学者,为人处世看得清晰,洁身自好,被称“圆滑”也许不错;但看看他们教出来的女儿钱瑗,则没法子让人不佩服这对夫妇的家教品格!钱瑗细心,观察力强,是个一等一的“读书种子”,优点全都“像爸爸”。她朋友众多,困难时期常来家里帮衬钱氏夫妇,重病之时也屡屡探望,她为了不弗探病者的美意,即使极为劳累也要接待。她性格坚强,能在揪斗“牛鬼蛇神”的时候搞“思想上划清界限”,实际上越过封锁处处体恤父母,大串联的时候自称“大海航行靠舵手”,“哪派有理就赞助哪派”,一人单干,出身不好也能成功夹缝求生,十年没犯错误。她当老师兢兢业业,长期加班,批作业、写教材,连病痛都不顾休息。有这样憨厚诚挚而又体贴的女儿,一家人永远保持这样亲密的关系,能形成这样清洁高贵的家庭教养,我想,父母两个的人格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阴暗到哪去。

书中最撼动我的一个细节是在附录I中,杨绛描述钱钟书的“痴气”,说他为了对女儿阿圆用情专一而喃喃地嘀咕不肯再生第二个孩子。我读到这儿心里不禁微微一动,暖意上涌,觉得他们是不是名人,是不是学问家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文字里这份家的恩情,千山万水,万水千山都牵着那一条穿过心底的细线,动一动,疼;疼也爱,手握在一起,目光缠在一处,脚步回响着同样的节奏。阳光雨露也好,风雨飘摇也罢,甚至生离死别都不怕,总之是心念爱恨全都攒在一处的一家人。还有什么比这是人生更大的幸福呢!

Reference

  1. 慢下来,静下来
  2. 山城步道,让你“慢”下来品味重庆
  3. 目送
  4. 红楼梦
  5. 边城
  6. 别让忙碌毁了你
  7.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不安感造成的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