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能力,资源毅力。
Why
典型的根源理由——心中没有Big Vision和践行Map
上帝视角——第三人视角
不安全感——依附表现
失控感——节奏错乱
挫败感——主观感受>客观理智
急躁万恶之源
耐心智慧核心
最差的结果能承受
成功的对价有预期
——DeepCreator
个人独立
家庭支撑
团队作战
复盘成长
何帆:为什么现代人都很焦虑?
相比起二十年前,现在不论是中产阶层,还是刚步入社会甚至还在求学阶段的年轻人,各个群体都呈现出了普遍的焦虑感。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得到订阅专栏作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何帆分享了他对这种普遍焦虑成因的看法。
何帆认为,中产阶级的焦虑并不在于社会流动的问题上,因为中产阶级已经流动到目前的水平,相对来说,再往上走通道比较开放。社会流动性的丧失主要是对于相对底层的阶层来说的,他们原来可以通过参军、考学、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属性,但现在参军的越来越少,大学有些人负担不起,原来婚姻有很多是跨阶层婚姻,而现在的婚姻都是门当户对,这些阶层上升的道路相当于就被封死了。
中产阶级的焦虑主要在于缺乏对未来长期的预期
。何帆分析说,中产阶层有很多未来的事情想不清楚,比如养老问题,在成熟的经济体里,交了养老金和税之后,就可以把钱全花掉了。但在国内,我们预料不到等到老的时候还需要多少钱,养老保险制度现在还并不完善,公共医疗和医疗保险制度现在也不完善,所以养老还是要靠自己,可是靠自己还需要多少钱?这似乎是个无底洞。所以在养老问题上每个人都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另外,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陷入了“军备竞赛”,你不得不跟随整个社会的家长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何帆认为,普遍焦虑最主要的问题跟政策变化非常快有关系
。为了长期的增长,大家必须需要长期的投资。为了长期的投资,必须要让大家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何帆觉得,政策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未来锚定的预期,“可能一两年做不了这件事情,但是一定要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以后要去走的(路)。”如果把预期锚定在十年后,政策要告诉大家,十年后我们会在什么地方,会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我认为十年之后确实会走到那儿,那我就可以按照十年的视野来布局。”而现在,何帆发现,从上到下关注的都是短期,比如今年的GDP增长率是6.5%还是6.7%等等这样的短期目标。如果能够把预期锚定在未来,那可能大家的焦虑感就会减少。
你为什么会这么焦虑?
咱们现代社会里的人,几乎没有不焦虑的,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搞明白焦虑的原因。生活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好像都沾点边,但又不全是。那到底我们焦虑的根源是什么呢?英国学者阿兰·德波顿在一个TED演讲里就说,现代人焦虑的核心在于,我们对于自己“身份”的焦虑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之所以经常压力大,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满意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具体来说,导致身份焦虑的原因主要有下面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社会上流行着结果至上的评价方式
。举个例子,不少人判断愿不愿意和一个人交往时,首先看的是他成不成功。他成功与否,代表着他的价值,也代表着这个人是不是足够靠谱和努力。当然,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成功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包含着很多运气的成分。但是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没有时间充分地了解你努力的过程,所以只能通过你的奋斗结果快速来加以衡量——也就是通过你的职业和地位来对你进行判断。所以,这种被简化了的评判方式,就让很多失败的人面临着非常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从而产生强烈的焦虑感。
当然了,这种片面化的判断方式,带来的结果也是非常残忍的。比如说在18世纪的英国,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穷困落魄的人,人们会说他是被幸运女神抛弃的。但是今天如果在美国或者是在中国看到一个穷人的时候,我们会更多地认为他是因为懒惰才落到今天这种地步。一旦整个社会都这么认为,一方面让他们自己感到焦虑、失去自信;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不认可,他们面临的机会也更少。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也许他们能力并不差,但是由于社会简单粗暴的评价方式,让他们没办法彻底摆脱穷困。
身份焦虑产生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会激发人们的嫉妒感
。你可能会问了,明明是人生来不平等才让人嫉妒呀。其实恰恰相反。比如说,我们很少有人去嫉妒王思聪,不管他再怎么玩、再怎么有钱,我们心里都会认为,他其实主要是依靠老爸才有了今天。甚至这么一想,我们不但不会嫉妒,反而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而最容易让我们产生嫉妒的,是那些与我们起点相似的人。比如说,工作很多年后参加高中或者大学的同学会,是最容易产生嫉妒感的时候。以前坐在一个教室里上课,但是几年后却发现以前自己曾经瞧不上的同学都飞黄腾达了,这个时候才最容易产生嫉妒和焦虑。
类似的,相对于某位英国皇室娶了一个女明星,刘强东娶了奶茶妹妹这件事儿更容易让我们产生嫉妒,为什么呢?因为刘强东出身贫寒,他通过自己创业获得了一切。尤其是当现在的媒体或者成功学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努力,也有机会变成刘强东。结果我们发现自己努力了半天,还是娶不到奶茶妹妹,这个时候焦虑感和受挫感是最强的。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公式,他认为一个人的自尊心等于实际成就与自我期待之比
。很多成功学之所以广受批评,核心就在于它夸大了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的自我期待,使人们缺乏了耐心,当自我期待与实际成就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我们的自尊心就会严重受挫。所以说,消除焦虑感的核心就是,在每个人生阶段中,都要树立与自己实际能力相符的目标,并且坦然接受结果中的运气成分,做到像孔子所说的“尽人事,知天命”,这样才能够保护好我们的耐心和自信。
所以你看,由于社会上流行着结果至上的评价方式,以及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导致几乎我们每个人都有身份焦虑感。那如何减少这种焦虑呢?答案很简单,减少对自己的期待呗。追求成功是好的,但千万不要给自己树立不切实际的期待
,否则非但达不到预期结果,反而令自己陷入严重的焦虑和挫败感,实在是得不偿失。
本文源自:TED演讲(温和的成功学)
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焦虑
现在有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相比从前,我们在物质上更丰富了,知道的事情也更多了,但是很多人却越来越焦虑和困惑。为什么会这样?一位文化人类学家给出了一个解释。
阎云翔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他是一位文化人类学家,曾经对东北一个农村下岬村做了长达10年的田野调查,出版过《礼物的流动》和《私人生活的变革》两本著作。
他在复旦大学的一个演讲中,提出了开头说的命题:同三十年前相比,每一个中国家庭的财富都是增长的;每一个人的知识积累也都成倍增加。但是,绝大多数人会感觉自己在精神领域经历的是一个相反的过程。更有钱了、知道的也更多了,但是感觉却更差了。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这就是阎云翔教授的研究想回答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阎云翔教授建立的研究框架。阎云翔教授认为,用人格来概括一个人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为人的状况”,或者用中国的说法:做人。阎云翔教授建立了一个做人框架,把做人分成三个部分。他用了一个比方,称之为生活在一个人头脑中的三个小人。这三个小人分别是:代表欲望和直觉的个体(Inpidual)、代表反思能力的自我(Self)、代表社会的关系人(Person)。
第一个小人个体代表着欲望,是对自我利益近乎本能的追求,用阎云翔教授的话说,它不需要任何教育和刺激,“以近乎生物性的存在寄于身体当中”。
第二个小人自我,是一种反思性和伦理性的存在,会用价值规范作为衡量标准来看待自己和各种事物。自我具备反思能力,它会在我们的头脑中跳出来,观照其他小人。阎云翔教授说:“这个小人不一定给你带来幸福,反而会带来更多困扰。但是一旦有了这个小人,你很难再将它塞回去,它有自我生长的机制。”
第三个小人是关系人。顾名思义,这个小人主要是基于社会生活发挥作用和采取行动的,它希望不断寻求社会认可。
阎云翔教授把个体、自我和关系人的做人框架用于分析中国社会。
在他看来,从1949年到1978年改革开放,这三十年,中国人做人框架中的主线是“自我反对个体
”;改革开放后到现在,做人框架中的主线是“自我反对关系人
”。这个转变,就回答了为什么现在中国人虽然在物质上和知识上比过去都更好,但在精神生活上却感到纠结和焦虑。
什么叫自我反对个体?中国人一直喜欢强调集体和关系。用孔子的话说叫“礼”。晚清时,梁启超提出来“小我”和“大我”,也就是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1949年之后,国家也提倡个体服从集体。中国人头脑中代表着反思和伦理的第二个小人,不断在打压代表个体欲望和个体利益的第一个小人,目的是为了做更好的关系人,也就是第三个小人。而且,在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每一个个体都是处在“单位”中的。个体被深深镶嵌在组织之中。
自我反对关系人是指,改革开放之后,个体开始从单位和组织中脱离,变得越来越重要。比如,人们称最早的商人是“个体户”。第一个小人,“欲望在中国经历了羞羞答答地登台,到完全合法化,然后极度膨胀。”第二个小人自我不是去压抑第一个小人,而是对第三个小人,也就是关系人产生了深刻的质疑,“我活得这么累难道就是为了满足他人对我的期待吗?
”
汉语里有一个词叫“对得起”。它可以理解为,在伦理上要对某些人负责,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向其他人解释自己的行为。以前是对得起别人、家庭甚至更大的国家。现在出现的新的现象却是,“我要对得起自己”。以往是自我对关系人的负责;现在,是自我向个体负责,要更真实的做自己。
阎云翔教授说:“现在每一个人都说自己活得不容易,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我们的文化中,‘自我’这个概念一直处于上升成长阶段。但理性化、反思性的‘自我’的增长和幸福无关。我们的‘自我’越强大,很可能感受到的痛苦就越多,因为我们因此看得更清楚,考虑得更多。”
不过,阎云翔教授认为,这种自我的增长带来的是人的多样性。“感到空虚”其实正表现出一个人在进行精神追求,只是暂时没有得到满足。而这种试图让自己精神层面发生变化的努力,是一种可喜的变化。感到困惑和焦虑,说明你正在进步。
参考来源:澎湃新闻《阎云翔:用人格中的“三个小人”解释你为何不幸福》
为什么全世界的妈妈都有教育焦虑?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
为什么全世界的妈妈都有教育焦虑?
人生一切问题,知识给你答案。
你身边肯定有一些为孩子的教育操心的父母。其实,不仅是国内的父母,就连在美国富豪聚集地——纽约上东区的妈妈,也同样为教育而苦恼。
今天要为你推荐的这本1月份出版的新书,就深入讨论了这个问题——
作者:[美] 薇妮斯蒂·马丁
译者:许恬宁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你肯定发现了,这本书的书名很奇怪,为什么妈妈们需要铂金包?铂金包是爱马仕最著名的爆款包,最便宜的也要几万元人民币,限量版更可能上百万。它不仅是最著名的款式,还代表着人的身份地位。但你可别误会,这不是一本时尚书籍,而是一位上东区母亲对孩子的教育记录。
这本书还给了我们一个特别的视角——过去讲教育,往往都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分析,而这本书的作者马丁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人类学家,她用人类学的方法和视角,观察和分析了纽约上东区富豪们的育儿竞争,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你可能不了解,人类学是一门从物种的角度探究人类的学科。过去,人类学主要通过实地田野调查,集中研究原始部落和少数民族地区。但越来越多的人类学家,开始把他们的学科分析框架,投射到现代都市中,用它来分析弱势群体、少数族群和亚文化。这本书就是这样。
在人类学家眼中,大城市里的教育焦虑不分国别。当代的教育焦虑是一种全球性焦虑,不仅仅出现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市,也同样出现在美国纽约,而且,越是财富集中的城市,竞争和焦虑越深。
密集育儿引发女性焦虑,这是城市现代化的结果。母亲把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用于养育孩子,随时回应孩子的需求,照顾孩子的情绪,这种密集型育儿使得女性因此精疲力竭。人类学家认为,这原本只是西方社会和有钱人特有的现象,现在正在向全世界蔓延。日本、韩国、中国的大城市都有这样焦虑的妈妈群体。
表面的教育焦虑背后,其实是阶层流动压力。即便爬到了财富最顶层,但地位并不稳固,处于美国顶级0.1%的人群,十年后也只有四分之一能够保持阶层地位。巨大的不稳定性压力,对阶层下滑的恐慌,不仅造成了教育焦虑,也促动了这个人群的极度自律。
人类学家又用了哪些独特视角去理解教育焦虑呢?人类学家使用了基本的工作方法:田野调查。马丁就是通过自己在上东区养育孩子,对美国顶级富人的教育焦虑做了一次参与式观察和研究。它需要人类学家深入到被调查者的真实环境中,忠实记录被调查者的方方面面。如果能够不暴露身份,做参与式观察,则能够获得对研究对象更深入的理解。
人类学家会首先从当地社会结构入手观察世界。在上东区由于教育资源争夺激烈,巨富父母在学校面前,也处于一种弱势地位。富裕阶层内部,财富的主导者是男性,女性由于无法经济独立,属于附属群体。不同社会有不同结构,它既是资源分配的基础,也规定着人际关系,是当地人人生选择的框架。而且社会结构世代传承,人依附在社会结构上,就会分化为不同等级。用社会结构框架观察人群,就能快速抓住很多问题的本质。
不同的社会结构,导向不同的意义世界。正因为处于从属地位,上东区女性一方面需要通过主导孩子的教育,体现母亲的价值,维持家庭稳定;另一方面还要对自己的容貌形体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社会结构背后是价值理念,它决定制度的类型和运作,也决定社会的走向。
人类学透过意义世界,解释独特的社会行为。每个人都是被社会结构和价值理念塑造,从而采取行动的。作者马丁因为理解了上东区女性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焦虑,最终破解了发生在上东区街头的女性故意碰撞事件,这被解释为一种年长女性的权力示威。
人类学的“局外人思维”,能帮人抽离情绪。在上东区,作者马丁既体验到了无所不在的教育焦虑,还遭遇了作为新人受到的种种冷遇和莫名攻击。但她没有被情绪左右,而是开动人类学马达,分析周围的人和事,并最终找到应对之道。
人类学家通常是局外人,对于某个文化来说,他们常常能看到局内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们既能深刻理解一个部落的文化,又能以相对超然的方式看待它。专业学科视角,有利于帮助人跟日常生活拉开一定的距离,从而获得更理性的行动策略。
- 人类学家同时看到人的整体性和个体性。作为整体性的人,人类有群体共有的生物和文化特性,即便观察纽约大都市生活,也能从对于灵长类动物和原始部落的研究中得到启发。但人类学同时也不放弃关注和记录作为个体的人有独特行为模式和生命体验。这种视角,让这本书既有学术调性,也有细节魅力。
让我们向《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的作者薇妮斯蒂·马丁、译者许恬宁、出版方中信出版集团,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欢迎你收藏并转发:
What
北大教授:教育焦虑的原因是什么
王蓉教授是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2017年,她跟同事在中国29个省份353个县,调查了4万多户家庭,以及多种类型的教学机构。根据调查,她在2018年出版了一份报告,试图去解释普通中国人对教育的焦虑问题。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刊登了一篇王蓉教授的访问记录。在这篇谈话记录中,王蓉教授谈到了她对教育的一些看法。
她提到一个词语:教育的“拉丁美洲化”。她用这个词来描述教育的高度不平等化。这个词具体指的是,在一个收入差距显著的社会里,中高等收入的家长,可能逃离公共教育体系。他们会转向私立教育,为自己的孩子寻求更高更好的教育服务。而公立学校,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随着生源不断流失,质量会更加下滑。
这种情况下,如果高等教育机构,仍然享受着政府的高补贴政策,就会造成教育不公平格局。因为,社会中的优势群体,在私立中小学接受了优质的教育,更有可能考上这些提供优质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然后,教育不公平会加剧社会阶层的固化。
当然,这种情况在中国尚且没有发生。不过,中国普通家庭对教育也非常焦虑。王蓉教授认为,这是由于中国教育的筛选机制造成的。
中国的教育设计,是一层一层在筛选优秀的学生。中国的高等教育讲究的是“拔尖”。政府的投入也是在“拔尖”,大学之间的分化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有个玩笑说,农村老大妈都不问你孩子上没上大学,而是问,你孩子上的是985吗?因为大家都知道上普通大学已经没用了,要上985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高等教育的压力会一层一层传递到基础教育。“不上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北大清华”;“每一步都在筛人。被筛下来,就意味着和上一层的优质教育绝缘了。”
王蓉教授说,其实美国教育问题也很多,“我对所有推崇美国教育的人都有质疑”。美国是教育高度不平等的国家。美国的一部分精英私立学校,比如哈佛大学,都有传承录取的传统,也就是更倾向于录取校友的孩子。这种情况下,优势群体的优势会进一步扩大。
但是,美国高等教学非常多元化。这是中国应该学习的地方。美国的高校,有常春藤,有文学理学院,有州立大学,甚至不同学校都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取向。这点不像中国的高校,都在竞争一个塔尖。
“焦虑”和“抑郁”,竟然是同一回事?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早上八点有个重要面试,有这样两个人——
甲:总担心迟到,五点醒了就睡不着了;
乙:意志消沉,拖延,甚至想取消面试……
是不是觉得甲是焦虑,乙是抑郁,两者完全不一样?但事实上,这俩人是同一回事。
今天这本书,就告诉你为啥俩人是相同的,并教你如何摆脱焦虑和抑郁的困扰——
《自我训练》
作者:[美]约瑟夫·卢斯亚尼
译者:曾早垒
出版:重庆大学出版社
作者经过长期研究,总结出了这套“自我训练”法。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焦虑和抑郁症,还医治好了数万名患者。
这样经过检验的方法,值得一看。
- 从表象上看:焦虑是对外应战,耗费精力;抑郁是对内逃避,停止努力。两者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
焦虑和抑郁,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回想一下,这两种状态是不是经常在身边某一个人身上交替出现?
焦虑和抑郁是人在进化过程中,两种生存策略的遗留。面对危险,我们大致有两种选择——应战和逃避。应战是投入精力、解决问题,逃避是减少投入、回避问题。这本来是人应对危险、获取安全感的两种方式。但如果被臆想的危险错误启动,就会损害人的健康:
应战要求做好万全准备,会演变成焦虑;逃避要求人回避问题,会导致抑郁。
利用应战和逃避寻求安全感的例子,生活中非常常见。有些孩子因为被父母误解,就躲在房间偷偷哭泣,其实是孩子启动了逃避模式,缓解自己的压力;有些孩子因为没有得到表扬,就生气摔掉玩具,这是孩子启动了应战模式,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脆弱。两种反应,都是孩子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危险,为啥只有小部分人会焦虑和抑郁呢?随着个人成长、认知能力越来越强,大多数人都会摆脱童年的无助状态,在实践中慢慢找到自信,重塑安全感;而有一部分人,因为长期缺乏安全感,会习惯性地把应战和逃避,当成根深蒂固的处事方法,这就导致了抑郁和焦虑的产生。
所以说,焦虑和抑郁,都只是一种习惯。
焦虑是面对问题烦躁、易怒、紧张的习惯;抑郁是易消极、自卑、逃避、厌世的习惯
。也因为它们只是一种习惯,所以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有意识地改掉。要摆脱焦虑和抑郁,具体分三步。
第一步:了解自己属于哪种人格,对症下药
。常见的特殊人格有三种:
① 自寻烦恼型人格:容易小题大做或臆想危机,渴望对一切未知的事情做准备,常用的句式是“要是…怎么办”。
② 刺猬型人格:很难与人亲近,会通过攻击、冷漠来避免被伤害,认为世界上只有威胁自己的人和可能给自己带来威胁的人。
③ 乌龟型人格:一旦发生不可控的事,就会选择拖延和逃避,形成一种假象的安全。
- 第二步:
找到自己的思维陷阱
。习惯焦虑和抑郁的人,都是陷入了一个思维陷阱。一旦遇事,就会启动这个错误的思维模式。
比如,有些人觉得自己不够好,一旦发生不好的事情,就会启动这种思维模式——“我本应该……”,陷入抑郁;还有些人喜欢胡思乱想,一旦出现自己不理解的事,就会觉得“他不爱我了”“老板就是看不起我”,从而陷入焦虑……只要破除这些思维陷阱,问题便迎刃而解。所以,一旦这种想法出现,立刻把它们写下来,提高警惕。
第三步:
利用自我交谈,重建自信
。当听到内心在说“我的老板肯定讨厌我”等消极声音时,问问自己:这是事实还是想象
?焦虑往往是对未来的担心,抑郁则是懊恼曾经的过错
。如果烦恼属于当下,那就是事实,想办法解决;如果是不可控的未来和不可逆的过去,那就是想象,需要让它停下来。怎样停止这种不必要的想象呢?
答案是把内心想法大声说出来,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语言不起作用,还可以试试视觉效果。比如,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刹车的按钮,当焦虑和抑郁来临时,就按下按钮,尝试让自己冷静。最后一步:
忽略它,随它去
。如果要刻意控制它们,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越想冷静反而越焦虑,越想走出去反而越抑郁。焦虑和抑郁没那么可怕,试着不去想它。想要进一步了解“我们为啥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推荐阅读另一篇文章。>>>戳此阅读
如果做不到直接忽略,可以试着
转移注意力。把思维放在呼吸上,用冥想练习放空大脑,让自己冷静下来。
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虽然自我训练很重要,但不代表药物治疗没有用。药物帮助缓解病情,能治“标”,自我训练则能治“本”。不过要注意的是,自我训练需要长期的刻意练习——只有坚定内心,才能一点点改变,摆脱焦虑和抑郁的困扰。
让我们对《自我训练》这本书的作者约瑟夫·卢斯亚尼、译者曾早垒、出版方重庆大学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书中的金句:
焦虑和抑郁,其实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心理学专家教你如何管理焦虑情绪
在快节奏的当下,焦虑困扰着很多人,甚至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如何摆脱焦虑情绪,自主地掌控生活呢?
「得到」作者刘嘉的这篇清单,从专业的心理学视角,为你分享摆脱焦虑的具体方法。建议收藏并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首先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焦虑都有害。有些焦虑,能增加我们行动的能量。而对未发生事情的过分担心、顾虑,则是“无用的焦虑”。
无用的焦虑会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才是我们需要管理和消除的。
破解无用焦虑的前提是,了解无用焦虑的产生原因:
①自我标准过高,担心达不到预期,比如一定要做第一;
②低估自己的能力,害怕完不成任务,比如担心考试不及格。
不要迷信运动的作用。运动对一些人(不是所有),能产生多巴胺,带来快感、缓解焦虑。但这个作用是很微弱的,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无用焦虑都是对未来的过分担心,以至于丧失了对当下的掌控感
。也就是说,焦虑的根源是身体在当下,而精神到了未来。消除焦虑最重要的是,把精神从未来拖回到现在,不让未来的不确定“干扰”当下的生活。
初级方法:
被动放松
。想象一个让你感到舒适的空间,比如暖暖的海滩上、春天的森林里……集中注意力,让自己身临其境。起初,你会感受到肌肉在放松;慢慢你的精神也会集中到想象的场景中,不去想未来。中级方法:
主动放松
。通过对身体肌肉的“紧张-放松”练习,获得对当下的掌控感。先将手握成一个拳头,感受手部肌肉的紧绷感。然后慢慢松开,体验肌肉放松、血液回流的感觉。手部练习后,再进行脸部、颈部的肌肉练习,最后尝试深呼吸。通过掌控自己的身体,一方面消除焦虑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能重获掌控感。
在做放松练习时,要注意:关注当下的心理状态和感受,但不要做评价。比如,可以体会“我现在是悲伤的”,但一定不要说“我很悲伤,这样不好”。接纳自己的感受,
就像随海浪起伏,而不是试图让大海平静。
高级方法:认识并改掉三种常见的非理性反应方式:
①我必须 ,如“我必须被所有人喜欢”。
②非黑即白,比如“如果不考第一,我就是个失败者”;
③我应该,比如“我应该镇定自若、不焦虑”。
学会放下非理性的想法,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如果焦虑特别严重,演变成焦虑症了,药物治疗是必须。向专业的医生寻求帮助,是最好的选择。
罗胖60秒:恐惧、愤怒、焦虑和羞耻,本质上是一回事?
- 昨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了《梁宁·产品思维30讲》这个课程。它开篇并没有直接讲怎么做产品,而是讲了一些心理学现象。
比如,其中有一个话题很有意思,恐惧、愤怒、羞耻、焦虑,本质上是一回事。
- 哎,这不是四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吗?梁宁老师说,这四种情绪都是因为
边界被侵犯
。
边界被侵犯,无力抵挡,就是恐惧;
边界被侵犯,但是能够反击,就是愤怒;
想象中的边界被侵犯,就是焦虑;
社会评价、声誉的边界被侵犯,就是羞耻感。
- 那这跟做产品有什么关系呢?
所谓做产品,昨天我们就说,是打造一个属于你的界面,从身边第一个用户开始,不断通过互动、反馈、改变,卷入新用户,形成一个大系统。
- 那用户是啥?就是他的边界啊。
所以,理解他人,就从他的情绪开始。摸到了他的边界,就是你产品的机会。
一个中产阶级的梦想与焦虑:我们拥有一切,却又一无所有
在《双城记》中,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
”
昨晚临睡前,在浴室镜子里,看着自己疲惫又期待的脸,想着拼命奔跑又不断困惑的生活,突然决定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关于一个标准中产阶级的梦想与焦虑。这是我对我们所处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感受。
1 帝都六年的普通中产之路
2010年
我从加拿大的McGill博士毕业,幸运地拿到了光华金融系的教职,开始了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中产阶级”的生活。
记得那年的9月,我换了iPhone4,但是网络并不是很流畅,看视频很卡。每个月电话费很贵,短信费占了大半。那个时候我用飞信和Skype,看新浪网页。因为研究压力大,交通太堵,我的活动范围从来不超过宇宙中心五道口,绝大多数时间坐在电脑前,编程、写论文、看片、打游戏。
2011年
听说为了解决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要控制车辆,我开始摇号买车。居然幸运地第一次抽签就中了,当时的感觉就像中了六合彩。
后来……我们知道,尽管摇号又限号,但是拥堵似乎一直没有解决。虽然拥有了车,但是我很少用,幸好光华的车库很大,还不用交钱,它总是停在车库里。我的一个同事,和我同年开始摇号,直到去年离开北京回美国,还没有能摇到。
2012年
发现支付宝可以用来交水电费和形形色色的生活费用,长期忘记缴费的我终于不再担心逾期了,感觉生活方便了不少。下半年,我换了一个iPhone5,装了一个软件叫微信,发了一张自己在理发店剪头发的照片,只有一个人点赞,是我的亲姐姐。
2013年
北京开始了一波房价暴动,新开的楼盘被疯抢。我一边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为什么“限购”会导致“均衡价格”上升,一边到处托熟人去摇号购房——那是我第一次发现,买房子和买白菜是完全一样的感觉。
那一年,是我在北京的第四个冬天,雾霾严重,特别难熬,空气里充满了刺鼻的焦油味,我开始频繁地眼睛流泪、头痛。第二年春天,被体检出慢性鼻炎和慢性咽喉炎
,医生问我:“来北京多久了?”“快四年了。”“哦,那正常。”医生平静得连眼睛都没眨一下。
2014年
我发现周围所有的人,包括我爸爸妈妈都装了微信。已经多年没有联系过的小学、初中同学全部从地下冒了出来。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已经从PC端转向了移动端,除了最早的淘宝、携程外,还有滴滴、易到、大众点评、美团……
除了写论文以外,我所有的社交和娱乐几乎全部漂浮在移动互联网上,3G流量也变得非常惊人。
然后我进入了各式各样的微信群,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比如年轻时候读过王怜花的《古今兵器谱》,被作者迷得神魂颠倒,然后我们碰见了;比如我喜欢的年轻写手六神磊磊,我们碰见了。还有很多本以为隔得很遥远的人和事,你发现其实只隔着一两个微信群的距离。世界变得很辽阔,但是世界也变得很微小。
2015年
在做研究、写论文之余,我写了很多专栏文章,然后抱着好玩的心态,上线了一个公众号,很快有了不少读者。
2016年
开始有投资人找上门来,要求投资——到这个时候,我忽然隐隐有种感觉,某些事情在起变化,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在发生变化。
虽然我写了很多企业案例,也不止一次在课堂上跟学生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商业逻辑在改变”。可是,只有当这个逻辑开始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才感觉那么真切。
2 看病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战
我的生活变得很辛苦,但是也很有趣。一个散漫的死硬派女文青,一个做严肃学术的呆博士,被这个时代推着,走向一条充满鸡血的道路。
但是我的生活也面临着很多烦恼。头痛的毛病越来越严重,吹空调也痛,晒太阳也痛,一点点雾霾就会心慌气闷,嗓子又痛又痒。我终于下决心要去看病了。
考虑到北大拥有最好的医疗资源(北医一院到北医六院都隶属北大),满以为可以顺利地看上病,事实证明我还是太傻太天真了。
首先是挂不上号,有天早上我8点钟到医院,发现已经有200多人,只好讪讪打道回府。好在是北大人,通过学校神通广大的领导老师,我挂上了号,开始了漫漫的检查之路。
头痛成因很复杂,可能是耳鼻喉科,可能是眼科,可能是神经科,可能是内科,你需要一个个排查,每个检查都需要早上6点多起来,8点之前赶到医院,经过冗长复杂的程序,然后在诊室门口排队……绝大部分时候,排一上午队只能和医生说上两三分钟,检查个两分钟。
然后我想,花钱去找“特需门诊”吧,多花个两三倍的价钱,是否能享受好点儿的待遇?很不幸,也没有解决太多问题,特需门诊也是人满为患,而且各种仪器检测是不存在特需的。
和游戏里漫长打怪之路一样,你仍然需要无穷无尽的耐力、体力和等待。检查了两个月,没有找到任何答案,筋疲力尽的我终于决定放弃了。
但是剧烈的头疼仍然以每周一次的频率侵袭着我的生活,我的鼻炎和咽喉炎也在灰蒙蒙的北京天空下从轻度变成了重度。
3 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
这就是我的生活,一个普通北大海归六年的中产之路。我所经历的,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最最普通的生活、衣食住行、工作、房贷、生病求医,还有机遇和挑战。
我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中国最大的城市拥有房子、车子,拥有一份不错的职业,还能在自己热爱和擅长的领域追求梦想……我似乎拥有一切,可是为什么却常常感到惶恐和疲惫?我需要拼命地奔跑,害怕被时代遗忘,即使筋疲力尽。夜深人静的时候,为什么我常常会感到一无所有?
2015年,超过80%的中国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31%的家庭拥有私家汽车,这一年高考升学率达到74.3%, 超过1亿的中国人出境旅游,消费超过1.5万亿人民币。日本电饭锅和马桶盖、韩国化妆品、新西兰奶粉……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的寻常百姓家。
2016年,房地产价格一飞冲天,人民币不断贬值,中产们急切要做海外资产配置
,无数的医闹事件、杀医事件,适龄人口的不孕不育率急速上升,城市年轻人的生育意愿不断下降——房贷的压力、职场的压力、环境的压力、父母开始老去的压力接踵而来。
活着挺美好,可是活着也真不容易。我们的焦虑与梦想一样多。
4 在焦虑中前行的中产阶级
毋庸置疑,我们遇到了最好的时代。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和商业逻辑。在这个网状结构、相互联系的时代,任何个人,企业都拥有强大的触达他人的能力,为所有人的职业和生活打开了一扇充满想象力的窗。
但毋庸置疑,我们也遇到了最困惑的年代。高速增长后留下遍地狼藉。财富的累积造就了一个庞大却脆弱的中国“中产阶级”。健康和教育,折射出这个时代最深的焦虑。
收获与失去,在焦虑中前行——这是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的画像。
很多年前,郑智化在一首叫《中产阶级》的歌里唱到:“我的包袱很重,我的肩膀很痛。我扛着面子流浪在人群之中。我的眼光很高,我的力量很小,我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以这首歌送给你们,现在的,未来的,正在焦虑的,也正在前行的中产阶级。
本文作者 唐涯,选自微信公众号“香帅的金融江湖”。
罗胖曰:
所有值得跋涉的征途都一样——
- 没有退路。
- 路途崎岖。
- 前程未卜。
但是,我经常说——
“你不奋力往前走,难道把前面的世界留给你看不起的人吗?
”
DeepCreator:美好时代,如何能辜负?
你有形体焦虑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些人,本来身材颜值已经不错了,可总还是对自己不满意,朋友圈里发自拍,配的文字也经常是什么我真是太胖了,太矮了,腿太短了,腰太粗了之类的。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心态呢?著名科普公众号“了解你自己”最近就刊登了一篇分析,给我们讲述了它背后的秘密。
文章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种对自己的身体体形近乎偏执的负面评价,认为它不符合自我或者他人预期的焦虑,我们管它叫做形体焦虑,这是一种心理疾病。
心理学家说了,一个人对自己身体审美的看法,叫做“体像”,这个对自己体像打分不高的人,往往也有社交恐惧,自尊度低等等一系列毛病,还容易得抑郁症,厌食症。所以说,形体焦虑,并不是这个人在故作谦虚,虚伪,而是他整个自我认知系统,有了问题。
我们通常认为,女性更容易得形体焦虑,但是最近的研究发现,男性其实也有同样的问题。大概有20%到40%的男性,对自己的外貌是不满的。不过呢,男的焦虑点不一样,女的总焦虑自己是不是够瘦;男的呢,总是在焦虑自己是不是够高,肌肉是不是足够明显。所以你看,最近二三十年来,全球男性这个健身热潮,是有原因的,光练习还不说,好多人开始服用蛋白粉,类固醇之类的东西,来追求短期内快速增肌。美国统计过,经常健身的男性里,有10%左右的人,承认自己服用过这些药物。
男人的这个形体焦虑,是越来越严重,怎么能看出来呢。有一个指标,就是影视节目里这些男性英雄人物,比如大家熟悉的超级英雄,超人。1948年,电视剧版本超人的扮演者,科克·阿里恩,完全就是个隔壁老王,窄肩膀,没肌肉,还有点小肚子。到了70年代之后,就不行了,大家最熟悉的超人扮演者,克里斯托弗·里夫,在接受这个角色之后,人家嫌他太瘦,结果里夫就拼命健身,足足增加了13.6公斤的肌肉,导演才说,差不多,就是这个味儿。再看现在,你看无论是什么美国队长,雷神,还是什么金刚狼,身材都一样,宽肩,倒三角,大臂粗壮。就连给小男孩儿玩的乐高玩具人,现在都刻上肌肉线条了。所以说,这些娱乐文化里的符号和暗示,又反过来加强了大众的审美习惯。现在的女性更希望自己的配偶能够拥有超级英雄一样的身材,而现实中的男性只有不到2%能达到荧幕中的标准身型。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全社会的形体焦虑越来越严重?作者说了,如今的时代,是一个视觉审美统治一切的时代
。一个人的体型,已经和这个人的人格、甚至道德联系在了一起。人们通常会认为形体好的人有毅力,自制力好。相反,当我们看到一个过度肥胖的人,就会认为他缺乏自制力、懒惰。过去评价男性是否具有男子气概,性格、责任感、经济能力等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但现在,身材、外貌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明了越来越多的标准和工具,用来衡量形体的完美程度。体重已经不是唯一的衡量标准。当你去健身房的时候,教练会让你站上一台仪器,然后通过复杂的数据来分析你身体的完美程度。有什么BMI指数,身体脂肪度,还有腰围胸围比,所以说标准越细致,带给你焦虑也会更高 ,因为你总有几项是不达标的。
那么当我们在追求完美体形的过程中,真的会感到幸福吗?未必,心理学家们发现,长期对自己体形感到焦虑的人,焦虑感并不会随着体重的减轻而减少。对身体不满的,只是我们内在焦虑的一种表现形式,反映的是我们内心过低的幸福度和不安全感。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怎样改善形体焦虑呢?这里有几点建议:
1.反思自己的生活,找到真正让你不满的根源。
2.学会接纳一个“表现一般甚至不好”的自己。
3.反思社会文化对审美的塑造,理解“自己身体不够美”这个想法是被社会植入的。
4.树立新的身体观念,告诉自己,身体不是用来展示的,是用来感受的。
本文源自:公众号“know yourself”(形体焦虑:我和我身体的战争)
How
方法:怎样在焦虑的情况下表现更好
每个人都想在生活中做到最好。但是,一个人越是想表现好,压力就会越大,焦虑情绪也越严重
。如果处理好压力和焦虑,它们就可以成为帮助我们实现最佳自我的有效工具。《今日心理学》网站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些策略,可以帮人们借助焦虑来提高自己的表现。微信公众号“心之洲”翻译了这篇文章。
第一,改变对焦虑的态度,并且把焦虑当成一种资源
。很多研究表明,只有在人们将“压力”看做压力时,压力才会影响健康。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压力”的话,就不会影响健康,即使压力真的很严重。
第二,优化焦点
。研究表明,焦虑最大的影响之一,就是利用焦点,并且将注意力转移到最需要的地方。日常生活中,焦虑可以让人在众多干扰情况下,将注意力集中到需要关注的地方,从而提升自我的表现力。
第三,焦虑会让人保持警觉和警惕,并且为最佳表现做好准备
。有研究表明,人们在有压力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现威胁,同时迅速采取行动。而且在焦虑的情况下,感觉运动系统的神经传导过程更快,处理和响应刺激的效率也最高。
第四,焦虑能提醒人们想起某些需要注意、但可能已经忘了的事情
。焦虑时,人们会很谨慎,甚至可能会过度夸大潜在风险。焦虑会让我们想到最坏的结果,万一这种结果真的出现了,至少我们不会措手不及。
第五,尽可能保证睡眠。
不少研究表明,充足的睡眠能让人表现更好,我们的大脑需要睡眠来清理毒素并吸收新的信息,睡眠不足则会加重焦虑。
利用电子设备缓解焦虑的3个方法
人们常常会指责电子设备,认为它们容易让人分心,产生焦虑感。但是,在技术专家克里斯•丹西(Chris Dancy)看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他在新书《保持在线:技术如何拯救你我的生命》(Don’t Unplug:How Technology Saved My Life and Can Save Yours Too)里提供了3个建议。
第一,记录负面情绪发作时的状况
。丹西建议,你可以给自己创建一份负面情绪症状列表,包括身体症状、感受和想法。丹西表示,这份列表不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写,只需要你在情绪平静下来后,回忆一下自己沉浸在负面情绪中的情形,然后把这些症状记录在手机上就好。等到下次情绪低落时,你可以根据这份列表检查自己的情况,这会让你成为自己情绪的观察者,有效地在你和你的负面情绪中间制造距离感,从而帮助你更好地处理焦虑等负面情绪。
第二,浏览有相似经历的人的视频和文章
。丹西以自己为例。有一次他的惊恐症发作,当他在网上搜索“自杀”时,他发现了一位抑郁症患者上传的自拍视频,对方倾诉自己的痛苦和无助。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丹西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情绪渐渐地平静了下来。
当那些负面情绪出现时,找到一种让自己不那么孤单的方法会特别有效。在那之后,丹西给每个负面情绪建立了一个播放列表:抑郁、恐慌、愤怒等等。丹西说,电子设备不一定是我们的藏身之所,我们可以把电子设备当作桥梁,和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
第三,了解你的手机电量都是怎么消耗的
。手机里通常有一个功能,叫做屏幕使用时间,或者电量消耗列表,它会忠实记录你每天消耗在不同软件上的时间长短。
丹西表示,这个列表可以成为一份强大的情绪地图。如果经历了身心格外愉快的一天,你可以查看一下当天的手机软件使用情况,它可能和你过去七天使用的应用程序很不一样;如果你感觉很低落,那么你这一天的软件使用情况也很有可能发生了变化。
下次当你感觉很愉快时,请截取你的软件使用截图,并建立一个快乐应用程序清单。当你开始感觉有点低落时,请提取快乐应用清单,尝试使用那些带给你快乐的应用。丹西说,他发现自己在使用地图、日历和笔记软件时最开心,在推特、Facebook这些社交网络上花费时间时特别沮丧。因此,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丹西会避免使用社交网络,专注在让他开心的应用程序上。
以上就是技术专家丹西对于如何利用电子设备修复情绪的3个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方法:如何降低焦虑和逃避心理
临床心理学家瑞秋·金斯伯格(Rachel Ginsberg)参与了一个专门帮助青少年和青年“走向成熟”的项目。她面对的对象,通常缺乏面对成长和新生活的“情感准备”(emotional readiness),在读书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技能上有所欠缺。这种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更突出,会引发焦虑,导致生活脱离正轨。
金斯伯格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这些技能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暴露练习”来获得。通过暴露练习,可以让人在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态度更加坚定;同时,也可以在那些违背他们意愿的情况发生时,更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把焦虑和逃避降低到合理水平。
有些暴露练习看上去很基础,比如金斯伯格会让一个完美主义者交出一份有瑕疵的作业,“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容忍焦虑——他们会明白事情其实也没那么糟,这个结果并不会成为他们的形象标签,也不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练习的内容还包括去问年龄差不多的陌生人一个问题;根据一份作业或材料寻找帮助或澄清自己;把某件商品退给商店等。
如何用“正念”方法应对焦虑
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焦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应对焦虑呢?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在接受正和岛《决策参考》采访时,谈到了解决焦虑的具体做法。
卡巴金给出的建议是,在思考(Thinking)之前,先要觉知(Awareness)。比起“行动”(Doing),我们更要关注“存在”(Being)。“觉知”就是察觉、感知的意思,卡巴金认为,这是一种深层的智慧,只不过人们一般不去训练这种能力,而是更多地去训练自己的思维。虽然人类很擅长思考,但思维是有局限的,有时候思考并不能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在遇到压力的时候,如果你能聚焦于当下,察觉到情景的压力和自身反应的冲动,你就已经引入了一个新的维度
。在正式的正念练习中,当我们体验到不适、疼痛或任何一种强烈情绪时,我们只是去观察它们,允许它们存在而不去进行条件反射式地反应。我们要让自己和那些不愉快的、艰难的东西共处,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当下的一切,从自身的体验中看到事情之间的关联,做出更恰当、有效的回应。
卡巴金表示,当你面对压力而不是逃离压力的时候,你就更可能察觉自己的情绪,以及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旦你保持冷静和安定,在每一个当下的时刻保持觉知,你就可能在过去毫无希望的地方看到新的方向和路径。
卡巴金也在企业推广正念训练的方法。比如,一般开会的时候,往往是很多人坐在一起绞尽脑汁讨论。但如果能在会议开始之前,拿出5分钟让大家冥想一下,让人把心思安定下来,人们也许就能比较自然地从现状中发现做事的方法。
卡巴金说,我们太容易评判,觉得别人说的话没道理,认为只有自己知道什么是对错。其实这都是浪费精力。正念强调的就是不要轻易评判。团队合作时,要学会彼此倾听。想找到新办法解决问题,就要学会集思广益,而不是因为某些想法还不成熟就把它扼杀了。有时候,新的洞见并不是来自某个人,而是来自交流与对话。如果每个人都能少一些评判,少陷入思考,新的想法就会浮现出来。
方法:如何正确地对待“焦虑”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自己很焦虑。人们通常觉得,焦虑是外在的人和事情造成的,我们要学会去控制和应对焦虑。但是《工作不焦虑》这本书里说,很多人感到焦虑,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压力和焦虑的区别。
我们先来看“压力”。书里说,压力指的是一种执行任务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在程度上比较强烈,但压力本身并不包含焦虑的成分。当你要执行任务时,压力就出现了。比如,早上你挣扎着起床,但你觉得太困了,不小心又打了个盹,就在打盹的工夫,你突然清醒,意识到上班要迟到了,这时候你的“压力”就在快速上涨。当你急冲冲地走进办公室,因为自己迟到了,整个上午你都觉得工作落后了一步。老板在等你汇报工作,没赶上的会议需要重新安排时间,新项目需要你在下班前做出反馈,这些状况其实都是压力。
但是,当你在压力上叠加了“纠结”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当你来回琢磨让自己苦恼的事情时,压力就很容易转化为焦虑。比如你迟到了,是接受迟到的事实,尽可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还是对起床晚了这件事充满内疚,对自己的行为懊恼不已,对后果担心害怕。如果是后者,就是把压力转化成了焦虑。所以,发现纠结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纠结是我们应对焦虑的核心。
书里给出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只有四个步骤:唤醒、专注、超然、释放
。
当你焦虑的时候,你的心里就充满了负面的纠结。这时候你有点儿像是在做“白日梦”,并没有专注在手上要做的事情。所以解决焦虑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从这种“白日梦”的状态下唤醒,让自己更长时间地保持真正的清醒。第二步是专注,专注和唤醒几乎同时发生,除非你被唤醒了,否则你不可能集中注意力。专注需要你保持清醒,有目的、有意识地完成工作。最后是超然与释放。这里说的是对待事情不要回避,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很容易会产生各种想法,这时候不要把想法拒之门外,而要客观地观察它们,承认它们只是想法而已,不关注它们,将它们放下。
以上就是《工作不焦虑》这本书对焦虑的解释,以及书里给出的应对焦虑的办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帮你克服社交焦虑的3个方法
在与人交往时,人们有时会感到畏惧、紧张,甚至产生焦虑感。不少人会把这种表现归咎于自己害羞,但这种表现其实是社交焦虑(Social Anxiety)。在认知治疗专家吉莉恩•巴特勒看来,害羞与社交焦虑之间有一个主要的不同之处,即害羞是一种短暂的心理问题,克服掉最初的害羞之后,就不会再经历社交焦虑了。而社交焦虑会使人们认为自己会做出一些引人奚落或让自己尴尬的事,觉得其他人在对自己指指点点,因此让人变得悲观消极。严重的情形下,与陌生人交谈或与亲友打电话这样的日常活动,对于有社交焦虑的人来说,都是很大的障碍。
吉莉恩•巴特勒是新书《无压力社交》的作者,她任职于英国国民保健署(NHS)和牛津认知治疗中心(Oxford Cognitive Therapy Centre)。她在书中介绍了,克服社交焦虑的3种主要方法。克服社交焦虑,不仅能让人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优点,也让人们更加享受而非害怕社交过程。
第一,减少自我关注。当人们过度关注自我时,很难去准确注意其他的事,“你只能获得更少的信息,比如别人说的话、脸上的表情以及他们对你的反应”,基于这些信息,你会轻易地判定别人能知悉你的内心活动,会对你指指点点。巴特勒介绍,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的核心层面,需要优先处理。
她给出了几个帮你扩大注意范围的建议:一个是,将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走。你可以尝试做一个练习,在一个平静的环境中,先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保持两三分钟,然后把注意力转移到外界事物上,再保持两三分钟。另一个建议是,下决心不去想那些让你不愉快的经历,把注意力集中在周围发生的事上。“你对别人越好奇,越感兴趣,你就会越关注他人和你们谈论的东西,你对自身的症状和恐惧的念头关注得就越少。” 她还建议,要充分调动你的好奇心。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研究社交的科学家,比如,你可以在机场登机口观察人们告别的方式,观察人们的年龄、熟悉程度、心情、身边陪同的人等等。这个简单的观察会让社交焦虑者明白,在社交行为中并不存在所谓的“正确”方式,你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模式感到不安。
第二,改变思维模式。社交焦虑中的恐惧主要来源于别人的看法。比如,在一些社交场合中,社交焦虑者普遍都有一种要被批评的预感。想法会影响你的感觉,反过来,感觉也会影响你的想法,改变思维模式可以使你感觉更好。怎么改变思维模式呢?巴特勒给出了两个策略:首先,学会识别你脑中的想法,弄清楚当你感到焦虑时,你在想些什么。很多社交焦虑者都有自己最习惯的负面猜想,比如,有人在自己讲话时离开,就认为这是专门针对自己的,再比如,内心会习惯性地承担一些不属于自己的责任。如果你能通过记录、质疑和反思,清楚地找出这些负面猜想,那么改变就会很容易。另一个策略是找到有益的思维模式。巴特勒认为,好的思维模式一般可以用比较公平又温和的语言表述,它们可以减轻你的压力,帮助你采取一种更加平衡和灵活的方式来看待事物。比如,当你想监督自己进步时,不要使用“必须”“应该”等强迫性的词汇,而是用“如果我……会更好”来激励自己。
第三,改变行为模式。尝试新的行为模式有利于你探索更实际、更有益的思维模式。比如,你会表现得更加开放,会问更多问题,结交更多的朋友。改变行为模式,需要你摒弃安全行为。安全行为就是你在社交中为了保护自己而做出的行为,比如在谈话中眼睛向下看躲避别人的视线。安全行为会降低你的信心,“有效”地帮你逃离别人的关注。你可以把自己采用的安全行为都列进一个清单里,然后逐渐摒弃掉。改变行为模式,也需要你直面现实。巴特勒建议,社交焦虑者可以确定出自己想躲避的事物,明确自己的想法和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然后在行动中改变自己一贯的做法,即“直面恐惧而非躲避”,最后还要评估后果,弄清楚你对后果的预期是不是正确的。
以上,就是帮助社交焦虑者克服社交焦虑的三个方法,分别是:减少自我关注、改变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期文章改写自:《无压力社交》
对抗焦虑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焦虑已经成了一种时代病。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面对焦虑呢?最近,公众号“KnowYourself”发了篇文章,专门谈了谈关于“焦虑”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焦虑。
虽然每个人的焦虑都不一样,但所有的焦虑都有一个共同的来源,就是冲突
,可能是我们身体内部的冲突,也可能是我们和外界发生的冲突。再给焦虑分类之前,我们先看看心理学大脑是怎么分工的。弗洛伊德把人的大脑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最深处是“本我”,我们潜意识里的欲望和恐惧就是它控制的;中间的是“自我”,控制着我们绝大部分的意识,用来处理现实问题;最外层是“超我”,也就是父母和社会教给我们的道德和良心。它们之间不同的冲突,就把焦虑分成了三类。
第一,如果自我和现实之间有了冲突,这就是现实焦虑
。在大脑的三个层次中,只有自我是直接和外界发生联系的,我们的意识、情感、记忆是它控制的。所以,当我们觉得外界可能会有危险的时候,比如电梯突然失控,或者觉得作业做不完的时候,自我就会发出一个信号,告诉大脑该提高警戒了。这个信号就是焦虑。如果是单纯的现实焦虑,其实是一种相对健康的焦虑,因为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种焦虑会让我们更警觉,帮我们躲过危险,提高了我们的生存几率。
第二种焦虑叫道德焦虑
,就是“自我”和“超我”发生了冲突。“超我”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一开始,父母告诉我们什么是道德,进入社会之后,我们又慢慢建立起道德观。“超我”负责制造两种情绪,一个是内疚,一个是羞耻
。当我们的想法和我们的道德发生冲突的时候,“超我”就会用内疚和羞愧来惩罚我们。因为害怕受到惩罚,所以当我们刚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触犯道德的时候,自我就会发出一个防御的信号,免得我们受惩罚,这个信号也是焦虑。
第三种焦虑叫神经性焦虑
,这种焦虑是由“自我”和“本我”的冲突产生的,也是最复杂的一种焦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隐藏在“本我”中的欲望和恐惧,其实还在你的潜意识里,你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有那些想法。也就是说,你焦虑了,但却不知道自己在焦虑什么。这种焦虑有时候和心理疾病有关系,比如有强迫症的人,会用各种强迫行为来减轻自己的焦虑。
那面对焦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文章说了两个办法。第一个是认知重建
。你要明白,当你焦虑的时候,其实是大脑在试着保护你,大脑希望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做一个预测,这样事情发生之后,你受到的打击就小一点儿。不过,由于大脑预测的事情很多都是负面的,所以你就不要沉浸在负面的猜测里, 而是要去找客观的证据。比如,你可以找张纸,左边写出有多少证据,证明这些不好的事情可能会发生;右边写有没有其他证据,表面其实结果可能会更好。当你完成了这两部分内容,也许就会发现,你的焦虑只是很多可能性中的一种,而且没什么证据能证明。
第二是关注直接的经验
。我们的大脑会编故事,可能过去你经历过一些负面经历,大脑就会觉得你一直会重复那样的过去。这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经历过上次的事件后,你的应对能力、知识储备等等是不是提高了?是不是已经有能力处理这个情况了?大脑因为它的偏见,可能会把过去和现在弄混了,这时候你就要知道,其实它们不是一样的。
最后,文章说,我们也不要对焦虑有太强的抵抗,适当的焦虑是有好处的。研究表明,比起那些完全不焦虑的人,有一定水平焦虑的人,看事情想问题的时候会更客观,而且这些人的工作效率更高,质量也更好。
本文源自:公众号“KnowYourself”(当焦虑成为一种时代病|如何认识?如何对抗?)
建议:怎样减少开工前的焦虑
在假期即将结束,工作日就快到来的时刻,我们有时会感到焦虑,觉得假期还没有被充分利用,想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种焦虑影响了我们享受假期,甚至会降低开工时的效率。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不是因为事情太多,而是决策太少。
就像时间管理专家大卫·艾伦(David Allen)所说,信息爆炸其实是一个假命题,人们觉得信息量过载,不是因为信息太多,是我们没有及时思考与决策而积累的压力。大卫·艾伦是时间管理畅销书《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的作者。大卫·艾伦以大自然为例,当我们走在自然环境中,会接受许多外在的信息,比如大自然的各种声音,这时候你会觉得有压力吗?不会。因为这些信息没有要求我们去做决策。但邮件、社交媒体消息、新闻事件,和大部分琐事任务,都需要我们思考与决策。如果累积大量这类信息却没有思考与决策,就会感受到信息爆炸的压力。
假期中的焦虑,是因为积累了很多“未做决策的烦恼”
,让人想要逃避。怎样减少开工前的焦虑感呢?《经理人月刊》网站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方法。在假期最后几天,把烦恼从大脑清空,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列出一个清单,给每个烦恼你的事项想好下一步决策和行动
,然后把这个清单当作假期最后几天、开工后的行动指南。接下来,你只需要依照这个清单行动就好。
文章作者说,放下焦虑,不一定是很麻烦的事情,最麻烦的是什么都没有做,让烦恼持续在脑中变成爆炸般的焦虑。除了假期,这个方法也适合平时练习,减少你的焦虑。
方法:怎样有效管理焦虑情绪
很多人经常都会产生焦虑情绪,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管理焦虑情绪呢?欧洲神经科学与社会网络创始人乔瓦尼·弗契多 (Giovanni Frazzetto)在他的新书《情绪是什么》中,提出了有效管理焦虑的三个方法。
第一是塑造大脑中焦虑时的条件反射
。美国心理学之父、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明确地提出了如何培养控制情绪的能力:“如果我们想战胜讨厌的情绪倾向,首先必须刻苦地、无情地练习我们想培养的性情的外部动作
。”也就是说如果你有焦虑的倾向,就需要找到并刻苦地练习能让你从焦虑中平静下来的方法,通过练习,让它们在大脑中建立起条件反射,当你再度焦虑的时候,能自然地想到让你平静下来的方法。所以当你焦虑时,你可以听最喜欢的音乐,散散步,给朋友写信或练习冥想
等等,只要是让你放松的动作或事情都可以去尝试,直到找到对你有效的方法,并让它也固化成为习惯。
第二是找到恐惧的源头,客观地分析其危险性
。弗契多认为,焦虑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有时候也来自我们夸大后的想象。在治疗抑郁、焦虑这些症状的方法中,有一种方法是认知行为疗法
,它的假定是认知扭曲造成了焦虑。这种治疗方法提供的一个建议是先承认自己的某些认知是扭曲的,找到焦虑的源头,置身事外地评估它们,确定为什么有些焦虑是毫无意义、毫无根据的,思考一下是否是我们自己在吓自己。
第三是拥抱不确定的可能,不为焦虑感到羞愧
。当今社会推崇自信、主动性、成就和效率等价值观,对焦虑的容忍度变得越来越低,这改变了我们对每个人的期待,好像焦虑成为一件让人羞愧的事情。但其实,焦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广泛性的焦虑障碍。弗契多认为,如果你通读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会发现它们适用于每一个人。所以我们应该放下我们对焦虑的成见,给焦虑一点时间和耐心,焦虑情绪也可以推动人们去行动,把不确定的事情变得确定,让含糊和隐约变成精确而清晰的机会
。如果你能这样做,那么焦虑就会消退,更积极的情绪就会出现。
吴伯凡:怎样缓解焦虑,找到幸福感
焦虑是现代人普遍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想摆脱的一种情绪。得到订阅专栏《吴伯凡·认知方法论》的主理人吴伯凡在一次演讲中,分析了现代人的焦虑问题,并且提供了一些缓解焦虑的建议。公众号“伯凡时间”整理了演讲内容。
吴伯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人的焦虑问题。
首先,焦虑的本质是人的精神活动留下的垃圾
。如今引发我们念头的外在因素越来越多,但凡一个人起心动念,肯定会留下精神垃圾。精神垃圾的总量在不断上升,然而我们处理这种垃圾的能力不仅没上升,反而在下降,于是就引发了焦虑。
其次,吴伯凡认为,焦虑的程度主要跟我们的心智管理的能力有关,跟我们的工作量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有时候是负相关的,人们在没事做的时候,反而会有很多焦虑
。一个焦虑的人,并不代表他有很多事情要做,或者即将要做很多事情,有时候反而表示他做的事情很少。
再次,焦虑是一种“精神熵”,也就是精神自然而然地趋向混沌与无序、喧嚣与骚动的状态
。“精神熵”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里提出的概念。“熵”在物理学上,指的是系统的混乱程度,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比较有序、有规则的状态,走向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吴伯凡说,要想避免精神上出现这种状况,就要输入能量和手段
,克服“熵增”,制造“负熵流”。负熵的意思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通俗点儿说,就是进行“心智能量管理”。不幸福、焦虑、痛苦,都是因为我们缺乏“心智能量管理”。
此外,吴伯凡还提到,焦虑与人们缺乏幸福的能力也有关系。他觉得,如今社会越来越富裕,所以其实人们其实不缺乏幸福的条件,而是缺乏幸福的能力。但人们经常把不幸福归结为缺少各种条件,而很少反省自己有没有让自己幸福的能力。虽然任何一种幸福都需要有一些基本的物质条件,比如身体的健康、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等,但我们常常夸大条件的重要性。
吴伯凡说,我们已经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常常因为某种心理习惯而被自动清零了,导致我们处于一种心理上的贫困感。这种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相当重要、但又看似不稀缺的东西,而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上。让我们产生持续焦虑的,不是真的贫困(绝对贫困),而是被比较出来的贫困(相对贫困)。
那怎样才能缓解焦虑,感受到幸福呢?吴伯凡给了几个建议。
第一,我们要学会区分焦虑感和紧迫感
。什么是紧迫感呢?吴伯凡引用了《紧迫感》这本书里的说法。以拆弹为例,一个定时炸弹五分钟后将被引爆,拆弹人员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分步骤拆解,利用好一分一秒,一步一步拆除炸弹。在固定时间里完成一个目标明确的任务,这就是紧迫感。它能切实地帮我们解决问题。而焦虑感则是没有目的,它会让你不停地纠结与担忧。所以,我们首先要努力让自己走出盲目焦虑的状态,把当下的问题具体化,然后制定步骤去解决,将焦虑感转变成紧迫感。
第二,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心智能量
。一个人的心智能量也遵从能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人很容易被无关的琐事绑架,他的心智能量就会因为被过多地耗散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而很难专注去做那些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如果把人比作一台计算机,心智能量就是运算能力,而焦虑就像电脑病毒,琐碎的事情就是电脑制造的垃圾,如果这两者太多,肯定会造成电脑运行卡顿。所以,解除焦虑的第二步,就是像华为有句口号说的那样,“绝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浪费战略性资源
”,只关注最重要的、最有价值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我们要了解幸福的本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有一个关于幸福的公式: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可以看成一个人的物质资源,欲望是分母,欲望越大,幸福度就越低。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比较自足,就不需要外在的东西去包装
。当一个人没有了超出自己实际支付能力的欲望时,内心的焦虑就会少很多,幸福度也更高。
吴伯凡建议,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果你此刻感到焦虑,不妨把让你焦虑的事情写成一个清单,放在抽屉里,过一个星期再看。你会发现,其中很多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琐事,甚至有些事情你都记不清了,因为它们已经自动解决了,真正值得你焦虑的事情特别少。
总之,吴伯凡认为,你要把自己的心智能量集中到少数有意义的事情上,一旦你坚持下去,就会经历一个改变的过程,从而获得幸福感。你会越来越满意这种状态,焦虑也会逐渐减少
。希望以上观点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焦虑与“幸(福)无能”》,见于公众号“伯凡时间”。
吴伯凡:用“写作禅”驱走焦虑
这条音频的内容是,怎么用写作的方法驱走焦虑,获得内心的宁静。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候会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心智、情绪、思考力,丧失了与某种东西的连接,没有目标,没有归属感·。而且,你越不喜欢这种状态,越是让自己停下来,这种念头反而越会出现,而且会越来越多。
最近,得到订阅专栏《伯凡日知录》的作者吴伯凡,在自己的公众号“伯凡时间”推荐了一本书,名叫《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这本书提供了一种简单并且可操作的方式,每个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来减缓不安和焦虑。
这本书的作者娜塔莉从禅宗的理念得到了启发,找到了一种独特的书写方式,就是用一种看起来没有目的、没有意图的态度来写作。当你用这种方式写作的时候,其实是在悄悄地进入到一种自我观照
的状态,而那个任性狂躁的自我,在这种“观照”下突然就会变得驯服。
这种写作的重点,就是把心里此时此刻的感受,很细致地展现出来。比如,当你很焦虑的时候,你就坐下来,在纸上写“我很焦虑”这四个字。如果你写完这四个字之后,不知道下面写什么了,这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你就写“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写了”。也就是说,你的情绪和感受是什么样的,就如实写下来。你会发现,几分钟以后,你的情绪一下子平静下来了,你就继续把这种平静的状态也写出来。如果这时候外面开过去一辆车,你也把它写下来。写的时候同样尽可能地细致,汽车开过的时候,声音是大还是小,是新车还是旧车,等等。
你要做的,就是写这件事情,而不要去想能写出来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当你把这些没有关联、很杂乱的句子写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好像不那么杂乱了。这是心理上的一个普遍规律:当你陷入到一种状态,而且能抽身出来观察自己这种状态的时候,这种状态就会消失。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在练这种特殊的写作的时候,要遵循的四个规则:
第一个规则是,写的时候不要停下来
。娜塔莉说,不管你是打算写10分钟、20分钟,还是一小时,中间都不要停下来。你可以不用着急,但是要不停地写。你可以看到自己真正在想些什么、你如何看待事情、你的感觉如何,而不是你认为你应该如何思考、观看与感觉。你可能写了十分钟却一直没有安静下来,没关系,当你开始书写,如果能接受心智当下的状况,如果不抗拒,最后你都会安静下来的。
第二个规则是,允许自己写出全世界最烂的文字
。很多人都害怕写作,觉得自己写的东西不好看。这叫做不接受自己的状态,一旦你不接受自己,就很可能陷入到焦虑当中。实际上,人的焦虑往往是因为不接受自己
。由于我们自己在不停在挑剔自己、指责自己,所以就导致我们持续地处于一种羞愧、退缩、焦躁
的状态。
第三个规则是,写的时候要精确
。不要只写“汽车”,要写“凯迪拉克”;不要只写“水果”,要写“橘子”,或者“香蕉”。如果你不记得树的名字,不要停笔,就写“树”,你以后可以查出来是“梧桐树”,一直写就对了,不要责备自己不知道那棵树的正确名称。这时候你将会写出很多文字,到一定程度,甚至有点儿收不住,这个方法不仅对于克服焦虑和不安有很大的作用,对于治疗写作恐惧症也非常有用。
第四个规则是不要控制自己
。不要强迫自己非要写成什么样,说你要说的话,不要说你认为自己应该说的话。你必须持续地去做,才能沉浸其中。在做的过程中,你和自己的心智建立了某种连接,无论面对的是什么,你都学会了包容。
本文源自:公众号“伯凡时间”(写作禅:如何用写作驱走焦虑)
哈佛教授:如何化解前途焦虑
这条音频跟你分享化解前途焦虑的几条智慧。
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很容易陷入焦虑,不知道前途在哪里。最近,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迈克尔·普鸣(Michael Puett)和克里斯蒂·格罗斯-骆(Christine Gross-Loh)博士,在《华尔街日报》上联合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东方哲学的几条智慧,告诉你,平时你听说的“追寻自我”、“规划人生”可能都是错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文章里说的第一条智慧是,不必去追寻所谓“真实的自我”
。孔子认为,“真实的自我”压根就不存在,因为人是不断变化的,是通过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地互动、碰撞才成就了今天的我们。所以,应该突破本我、脱离本我,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去做出积极改变。举一个例子,你觉得老妈唠叨个不停,你“真实的自我”就想去顶嘴,但你还是告诉自己,坚持原来那一套没有什么好处、其实有必要听听老妈的意见,这样,你就是努力去把双方积极的那一面激发出来。所以,“不那么忠于本我”,可以帮助我们成长。
第二条智慧是,不必去制定什么人生规划,要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生轨迹
。这要说到孟子的理念,大千世界本来就没有定数,不要把人生看成是一系列的决定,而应该看成一系列的突破。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其实很多,比如一名立志做外交官的大学生,他努力学外语、主修了国际关系,还去国外交换学习,就奔着外交官的职业目标去了;但是没有想到在国外染病住院了,这一住院反而让他对医生的工作产生了兴趣,说不定从此就走上医疗事业的道路。你说他当初是为了当医生才出国的吗?并不是。这一切只是一段经历引发了下一段经历,开启了一扇计划外的大门,他就是在争取原来目标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己是谁、自己要去哪里。
第三条智慧是,应该先自我修炼,再去突破自我、跨界发展
。很多人推崇自发、自愿地去做事情,觉得那样就能让生命更开阔;但道家的庄子认为,“自发自愿”不等于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应该是 “修炼后的自发”,通过刻苦修炼来让生命拥有无限可能,这种修炼包括练习一种专门的技能,也包括在日常生活中体会世界的不同内容。比如很多科学家,在科学上取得了很多成就,同时艺术、文学水平也很高;乔布斯能设计出苹果的字体,也是受了他大学时的书法课启发。这些人能够取得跨界成就,不是因为他们跳出去做了很多跟自己主业没有关联的事情,而是因为他们在那些事情上的刻苦修炼,给了他们丰富的经历和视角,让他们能够跳出原先的轨迹,看到各个领域之间的关联和机遇。
最后一条智慧是,不要被自己天生的强项和弱点限制住
。很多人发现自己在哪方面有天赋、在哪些方面没有天赋之后,就大力发展自己擅长的领域,冷落那些不擅长的领域。但儒家思想家荀子认为,我们不应该对自我抱着这样“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而应该像做一个项目那样,通过千锤百炼,塑造一个和原以为的自我完全不同、更好的自我。天赋也好,弱点也好,没有什么是你只能无条件接受的,不然它们只会成为你发展的绊脚石。
总而言之,要化解对于前途的焦虑,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迈克尔·普鸣给你总结的建议就是:不必追求所谓的“自我”,也不必致力于规划人生,自我本来就是在发展的,人生也只是由一系列机遇组成的;所以,要通过自我修炼,去大胆地去争取人生的所有可能。以上内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公众号“华尔街日报·派”(年轻人如何化解前途焦虑?哈佛教授说,孔孟老庄有良方)
Experience
怎样通过思维训练解决焦虑和痛苦
今天我们会用五条音频,给你介绍一下连续创业者李想的方法论。这五条内容都来自我们对李想的专访。
先给你介绍一下李想。李想是中国最知名的创业者之一,他很早就被视为80后一代的创业代表人物。他也是一个连续创业者,曾经创办过泡泡网和汽车之家。2013年,汽车之家在纽交所上市,市值一度高达百亿美元。2015年,李想创办了自己的第三家公司车和家。车和家目前已经是国内新造车公司的代表之一。李想希望自己的这次创业能够创造出一家千亿美元的公司。与此同时,李想也是另一家新造车代表公司蔚来汽车的股东之一。
今年10月,车和家发布了理想智造品牌和这个品牌下的第一款车,一辆智能电动SUV。之后,李翔知识内参专访了李想。请他分享自己在连续创业过程中形成的方法论。在首页查看总编辑之选,你可以看到经过编辑之后的访谈全文。
作为80后创业者的代表,李想成名非常早,25岁时就登上了《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封面。但是,他一直没有受到成名过早的负面影响。他的第二家公司做到了百亿美元市值,第三家公司也在众多新造车公司中非常受关注。李想的学习能力和自我迭代能力让人印象非常深刻
。这跟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有关。李想把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称为“智慧系统”。
比如,说到少年成名这件事,用他自己话说,那时候他就很清楚,“这就是宣传。不意味着任何其他东西。因为我们没有钱做那么多宣传,最好的方式就是炒80后,这是一个手段,那些东西扣在我身上,不代表我就是。”
从20多岁时开始,他就有了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这套思考问题的方式被他总结为三步:
第一,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比如,当时他作为80后亿万富翁登上杂志封面、接受报纸和电视台访问,是因为需要拿这个点做宣传;
第二,知道要放弃的是什么,把自己要放弃的东西列出来,在这里就是要把大量时间用在媒体上,并且要让渡出一部分隐私;
第三,知道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里的责任就是,每次报道都要认真对待,努力做好。想明白了之后,“损失出来的时候你不会慌张,因为已经分析到这些损失了”。
到今天也是如此。车和家这家公司,成立了40个月才开了第一场发布会。中间会有同事来问李想,为什么不像其他新造车公司那样多开一些发布会?李想的回答也是一样:要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希望做扎扎实实的企业,扎扎实实的企业才能招来扎扎实实的员工,才能招来真正追求价值的用户,而不是追热点的用户和比你还能忽悠的员工。这是我们的需求,会损失什么也很清楚,我们会损失一些融资上的快钱,一些短期的光环。”
总之,“想清楚了,就不会纠结了。纠结和动作变形,是因为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愿意放弃,不愿意妥协,也不愿意承担责任。”
这套思考问题的方式被李想反复运用。只要遇到重要的事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在感到痛苦的时候,李想都会问自己这几个问题:自己想要什么?要放弃什么?以及要承担什么责任?而且,他也会把这套思维方式介绍给身边的人。“我不会钻牛角尖,当有任何焦虑和痛苦反应的时候,我立刻跳出来问自己。当身边的人痛苦焦虑的时候,我马上开导他,问他,你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这就是李想说的“智慧系统”。在他看来,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套系统来进行自我训练。
因为今天的大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很多行业的变化也非常快,所以,大部分人很容易感受到焦虑和痛苦。不过,在李想这里,他会认为,“焦虑和痛苦最大的核心原因是缺乏智慧的训练。不是说我们没有焦虑和痛苦,而是说能够用训练来解决这些问题。”
他认为,焦虑和痛苦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缺乏智慧,“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妥协什么,不知道自己要承担什么责任”。这是通过智慧系统的训练能够解决的。
二是关注人而不是关注事。如果去关注人,其实就不会焦虑和痛苦,因为你关注的是人的成长,而不是某一件事的成败得失。一件事的成败得失,也可以推动人的成长。
关于第二点,关注人而不是关注事。李想说,自己孩子的出生对他影响非常大。他从孩子身上学习到这一点。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如果你的反应是去指责小孩,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激化孩子的情绪。
正确的反应是,你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长辈,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去帮助孩子成长。而成长本身会解决这些让你不满的问题。所以,应该耐心去聆听孩子的需求,关注他的成长,而不是总是批评孩子“为什么不这样做,为什么不那样做
”。批评的结果是,“自己嘴皮子爽了,孩子没有什么变化,跟你的关系也越来越差
”。
所以,一个人只要在现实世界中生活、工作,跟其他人发生协作关系,就会有焦虑和痛苦。因为永远会有新的挑战和预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但是,如果能做到这两点,不断训练智慧、关注人而不是关注事情,焦虑和痛苦就会被消化掉。
方法:创业者如何克服焦虑
在经纬chuang大会上,一些明星创业者和投资人分享了他们克服焦虑的方法,以及根据他们的经验,哪些问题是不需要焦虑的。
猎豹创始人傅盛说,比如其他人挣多少钱这种事情,你是不需要焦虑的,不要被“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这种文章误导。“这个社会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太用身价和金钱的数量来衡量一个人。只要每天和自己不断对话、学习,你就在成长。你不一定非得像别人挣那么多钱,你才能证明自己多成功。”他缓解焦虑的方法,就是跑步和读书。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的观点是,要想缓解焦虑,就要改变自己的关注点
。如果紧紧盯着问题和损失,那就会非常焦虑。但是,如果盯的是人,关注的是成长,就不会那么焦虑了。在这种视角下,内部即使发生了一点问题,如果大家觉得有很好的收获,获得了成长,就不会焦虑。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分享了他解决焦虑的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是,在他开始创业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焦虑写在一张纸条上,贴到桌子上。然后,明天再回来想一想,会不会生气或者焦虑。他发现,绝大多数情况下,他已经不会再为这个问题焦虑了。第二个方法是,他会打电话给他信任的、而且经历过类似焦虑的人,请对方提建议。当他听到各种各样关于解决这个焦虑的方法论时,他也不会再焦虑了。这个方法,其实就是去为自己的焦虑寻找具体的解决方法。
京东金融的CEO陈生强说,他焦虑的原因是,因为没有想明白未来三到五年不变的是什么。“我天天在那儿看变的东西,却没找到不变的东西。一旦没找着不变的东西,特别是未来三到五年不变的东西,内心是不可能安静的。所以我的做法,实际上是更多去找未来三到五年到底什么不会变,然后拿不会变的东西去应对不断在变的东西。”
经纬合伙人万浩基也分享了他的方法。他的做法是,离开焦虑的框架,完全抽离出去,无论是运动、看电影还是读书,总之要跳出框架
。然后再回来审视焦虑的问题时,他发现,要不就是经过这段抽离期,突然想到了解决方法,要不就是你会发现,之前的焦虑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客观来说根本不值得那么焦虑。
哈佛教授:教育焦虑与早期阅读
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并且为此感到焦虑。11月18日,在“早期阅读与更好的未来”首届全国儿童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峰会现场,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凯瑟琳·斯诺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说,家长的这种长期焦虑可能会成为孩子的压力来源
。她认为:“越放松的妈妈越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很多家长都会焦虑孩子五六岁的时候有多少知识储备,但是家长们也要思考当孩子到了二三十岁的时候,是否还对学习保有兴趣,对世界怀有好奇,还是否乐意以积极的态度去尝试新的东西,相比孩子在五六岁懂得三门语言、会玩两种乐器,那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斯诺和她的研究团队发现,焦虑程度越低的家长,他们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越好,尤其是表达性的语言。因为焦虑程度高的家长,可能会让孩子说话的机会变少,这样孩子的表达性语言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当然,斯诺也表示,目前只是发现了两者间的相关性,而非因果联系,她不希望这个结果让家长变得更加焦虑。
斯诺也是国际著名儿童语言与阅读发展教育权威专家。她也给了家长一些早期阅读的建议。比如,家长可能会给0-3岁的孩子读一些没有字或者字比较少的书。这里就有一些具体的技巧。“家长要具有引导孩子关注某些特定细节的能力,比如到故事关键处,向孩子提问核心的信息、去问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去做一些预测和猜想。家长往往会觉得读图画书就是孩子学习词汇的过程,实际上这只是很小一部分。图画书真正作用在于让孩子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话题。因此,图画书学习的重点是需要成人参与其中,为孩子提供更多讨论和交流的机会。
”
父母的焦虑
中国父母对成年孩子生活的干涉,像结不结婚啦生不生孩子呀在哪儿工作呀这类问题,导致的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已经是中国很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了,其实问题的核心不是具体的是非对错,而是父母到底有没有这个干涉的权利?我个人是当然坚决主张没有的了。
但是问题就来了,父母如果因此而感到伤心啊咋办呢?我的想法是这样滴,坚决不容干涉,这一点没什么可商量的。第二,如果父母因此受到伤害,那就应该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多耐心开导啊!出钱让他们出去散散心了,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难关。
在自由主义者看来,每个人的问题每个人自个儿解决,父母如果因为他们自己的观念问题导致的人生焦虑
,那第一责任人是他们自个儿,我们应该提供解决问题的帮助,但是除此之外就真的没有什么可多做的了。
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情绪的5个方法
在育儿中一个很常见的矛盾是,家长知道自己应该保持冷静和包容,但是孩子总有办法让家长情绪失控。心理学家艾丽西亚·克拉克(Alicia Clark)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供了5个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情绪的方法。
首先,评估亲子互动带给你的影响。克拉克表示,不同孩子的性格差异极大,一些孩子的养育过程注定是非常艰难的。即使你不是容易焦虑的人,也很难对这种影响免疫。家长可以留心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足够的睡眠、正常规律的饮食、独处的时间或者自己的情绪支持系统,如果这些项目的答案都是否定的话,那么就需要开始重视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了。
第二,照顾好自己。在飞机起飞前,空乘会告诉家长,在帮助孩子之前,自己要先戴上氧气面罩,因为如果你不这样做就无法帮助他人。同样的,无论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你首先要做的是照顾好自己。你要给孩子做好示范,这样他们也会学着好好照料自己。
第三,不要为自己感到沮丧和羞耻。教科书般的完美育儿在大多数家庭中都不存在,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是如此。那些育儿专家的“完美育儿”为你设定了一个无法达到的标准,而且这也会让孩子对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望缺乏准备。
第四,承认并接受自己的错误,这样你的孩子也会更愿意承认他的错误。错误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且给我们提供一些快速成长的机会。Spanx品牌创始人萨拉·布莱克利(Sara Blakely)表示,我们应该更多地向孩子们展示努力的价值,而不是过于在意结果的成败。
第五,学会自我同情。对自己的同情可以从承认自己的疲惫开始,并且重新调整自己的优先事项。这可不像听起来那么容易,因为当事情进展顺利时,我们很容易善待自己;可当事情进展不顺利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自责。克拉克建议,家长应该学着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不要给自己太多包袱。
克拉克补充,家长需要记住,育儿是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把孩子培养成健康的成人,保持长远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
教育:家长怎样克服三大焦虑
Hulu全球副总裁诸葛越是得到课程《怎样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主理人,她在公众号“东西方教育”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总结了现在家长的三大焦虑,以及怎样缓解这些焦虑情绪。
诸葛越认为,现在家长主要有三个维度上的焦虑。第一个维度是时间,从眼前的焦虑到未来的焦虑;第二个维度是技能,从学数理化到培养领导力的焦虑;第三个维度是教育制度,从公立学校到私立学校到国际学校的焦虑。
首先来看时间维度。家长们集中的焦虑点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短期的焦虑,比如,如何让孩子好好做作业?要不要上奥数班?长期的焦虑包括,孩子怎样才能上名校?现在社会发展很快,孩子未来怎么样才能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大部分家长看不太清从眼前到未来的通道,因此往往会随大流让孩子学乐器、学编程、学奥数。这样的结果是,家长和孩子在短期大量投资时间和金钱,但也看不清楚短期投资和长期目标的联系,最后身心俱疲。
在诸葛越看来,眼前的问题比如写作业的确很重要,因为它们每天都在烦恼着孩子和家长,所以眼前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但是,无论眼前的问题还是长远的问题,都是不值得焦虑的。比如你的孩子还在幼儿园,很难看出来将来是否能上清华北大,焦虑也没有用。
因此,诸葛越建议家长把精力放在中等时间长度的问题上,也就是第二个维度,技能。
技能的培养,包括基础技能、综合技能、成长心态和身心健康。学校学的都是基础技能,这些基础技能很重要,但是这些技能本身是没有直接用处的;综合技能包括审美、合作、创造、说服力等等,它们是把基础技能组合起来而完成一件事的能力;成长心态指的是为了适应新的时代,孩子们需要能够自我学习,他们要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不断跟上形势;身心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乐观的心态,也包括对他人的同理心,还有孩子的自信心、适应变化的能力,韧性等品性。
大部分家长焦虑的往往是孩子缺乏某一项基础技能。比如数学学不好,背课文背不下来。诸葛越认为,这些基础技能是重要的,但绝对不是全部,甚至不是孩子们未来工作和生活需要的大部分技能。很少有家长会注重孩子综合技能的培养,因为它们的好坏不容易判断,有时候只会在孩子“不务正业”的时候显现出来。
另外,诸葛越强调,孩子不需要是全能的。家长往往放大孩子技能方面的缺陷,看不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孩子身体好的时候,父母们总是盯着他们学习,很少会有父母注意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可万一孩子的健康有点问题,这又变成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
家长的第三大焦虑,是东西方教育制度上的焦虑。诸葛越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哪种教育体制更好。
在诸葛越看来,这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更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或者你为孩子选择的教育。在这方面,她给出了两个建议:
首先,在孩子不可能什么都拥有的情况下,请做出选择。要放弃掉孩子什么都要占着的这个想法:既要英文好,又要中文好;既不想要放掉国内的传统文化,又想上美国的藤校。
其次,当你做了选择,要看到你得到的,而不要总是担心失去的。很多教育的焦虑是来自于父母做了选择,可是总是看到失去的那部分。所以,在任何时候家长都是不满足的。反过来,接受我们的选择和现在的孩子,在任何时候家长也可以都是满足的。
写给无比焦虑的父母们
何帆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个个都无比焦虑。
孩子该上幼儿园的,找不到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的规则变来变去,越变越怪异。“中考”之后,孩子开始准备高考,家长也要陪着提心吊胆。
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中国的大学又怎么样呢?北大、清华、复旦,这算是中国最好的大学了吧。要问这些学校究竟怎么样?这么说吧,他们的楼都盖得很壮。
我这篇文章不是要批判中国的教育制度。我是要写给和我一样的父母们。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焦虑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很多流行的谬误,自己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太累。
流行的观点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如果你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那肯定是你们当父母的过错。
从另一个角度去领会,只要你用心去教,你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你想让他或她成为的那个样子。想让孩子上哈佛?赶紧买本《哈佛女孩》。想让孩子成科学家?赶紧把他们送到奥数班。快,快,要不就来不及了,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一个人的成长是由什么决定的?简单地讲,一是先天的遗传,二是后天的环境,缺一不可。
流行的观点似乎认为,后天的环境是唯一重要的。这一观点的隐含假设是,孩子出生之后,就是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
而心理学家在过去数十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与人智力或性格上的差异,至少有一半左右,是由基因决定的。
基因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生物学家道金斯曾经写过一本极有争议的书《自私的基因
》。他告诉我们,我们的很多行为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而是在服从基因的指令。基因是主人,我们是仆人。
不过,不是还有50%的环境因素吗?至少有一半的机会,我们能够把握孩子的命运。有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好家长造就好孩子。
且慢,第一,这些研究确实发现了家长行为和孩子表现之间的相关性,但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即便是有因果性,会不会反而是好孩子造就好家长呢?嘴甜的孩子自然得到父母的更多疼爱,不听话的孩子自然会让家长更烦躁着急。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长的反应各异。谁是因,谁是果?
第二,环境确实很重要,但在一定年龄之后最重要的不再是家庭环境。心理学家哈里斯写过一本书《养成假说》。她指出,在决定孩子性格的外部环境中,同龄人的社会环境比父母提供的家庭环境重要得多。
孩子们知道,听家长的话是没有用的,他们早晚要出来混,混得好不好,不在于家长满意不满意,而在于同龄人接受不接受。一到自己的世界中,孩子们就会自动地找到自己的角色:有人是领导者,有人是追随者,有人是社交明星,有人是宅男宅女。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们仿佛是预装了两套操作系统,他们会自动地在两套操作系统之间切换。家长管得严,在家自然听父母的话,但一到了学校,那言行举止就得遵守孩子间的社会规范了。那是孩子们自己的世界。作为家长,你再上心,再有能耐,也钻不进去。
哈里斯谈到,如果把如今流行的育儿理论放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就能看出它们有多么荒诞。
在传统社会中,家长对孩子的最大职责是把他们养大,吃饱穿暖,但怎么教育他们,那不是父母的责任。
非洲部落有一句谚语:“培养孩子需要一个村庄。”
孩子们和孩子们玩耍,孩子们到别人家串门,这些社交的经验,对他们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贾杰德·戴蒙德在他的新书《昨日的世界》中也谈到,现代社会在哪些地方需要向传统社会学习。如果说在公共卫生、防范传染病等方面现代社会要更加先进,那么在教育孩子方面,现代社会可能比传统社会还要更加蒙昧。
是,我们成了最焦虑的父母。教育孩子本来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如今则变成了一种沉重的负担。父母几乎要把除了工作之外的所有时间都花在孩子身上,付出了无数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结果,却看不到一点成就。
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应该对孩子撒手不管吗?
当然不是。孩子是你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理当得到你的爱。但是,你爱你的丈夫或妻子的时候,你爱你的父母的时候,可曾想过要“教育”他们,“改造”他们?如果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难道你就会不再爱他们?内心深处,你难道真的想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而非孩子的本来性情,来“改造”自己的孩子?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都去支持“基因工程”,以后就像订午餐一样,预订出自己心目中的“完美孩子”,岂非最好?
孩子是上寄宿学校还是走读学校,母亲是专门在家带孩子还是出去工作,孩子是一岁的时候学会说话还是一岁十个月学会说话,到上小学之前会背乘法口诀表还是不会背乘法口诀表,孩子考试考了一回第一,或是考试考了一次不及格,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重要。
焦虑的父母只能让孩子感到更加紧张。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你的生活也需要时间。
试试看,能不能把你一颗焦虑的心轻轻地放下,去体会那种只用眼光欣赏,不去动手改造,只提供鼓励和支持,不强加压迫和重负的父母之爱。你没有必要费心跟别人证明自己是一个好的父母,没有人比你更知道,你是爱他们的。血脉中无声地静静流淌的就是你对他们的爱,即使别人看不到,即使孩子没感觉。
孩子是在父母家里暂住的客人,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我们。趁着他们还在,让我们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你会在睡前给小宝贝讲一个童话故事,那只是因为你想要体会这种互相依偎的美妙时光,跟他或她的大脑发育,一点关系都没有。
本文由作者 何帆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先放一把火》,中信出版社出版。
罗胖曰
一位朋友在外地工作,只有每周六日才能回家陪孩子。
我问,这样是不是很耽误孩子的教育?
他说——
- 没啥可耽误的。我在不在,他都在疯长。
- 并不是孩子需要我。
我每周急匆匆地回家,是因为我需要他。
093 | 如何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国庆假期,旅游或者在家休息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不过,我也注意到,一些有娃的家庭,国庆假期也没闲着,有带孩子上课外班的;有带孩子参加亲子营的。得到上的刘润老师,更牛,跟我说这个假期他要带着11岁的儿子一起去走戈壁,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我把他的计划跟身边有娃的朋友、家人分享,没想到引发了焦虑:有的朋友回家就和老公/老婆说,你瞧瞧别人家,11岁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了,咱们是不是也应该做点什么?
像这样的焦虑,现在特别普遍。每个家长心里不仅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而且还有一个“别人家的家长”,总有追赶不完的目标。往往搞得孩子也累,家长也累。这种情况,怎么缓解呢?
就这个话题,我和得到上《小学生家长必修课》的主理人沈祖芸老师聊了一下。聊完之后我发现,其实有不少让家长焦虑的问题,在她眼里根本就不是问题。对于缓解焦虑,沈老师也给了几个具体建议。今天的《邵恒头条》,就来跟你分享一下沈老师的观点。
沈老师认为,想缓解教育焦虑,家长们要学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的成长设定合理的预期,学会和现阶段的问题和平相处。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焦虑的首要源头,往往是发现了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认真,怎么办?孩子做作业磨蹭,不会管理时间怎么办?孩子性格内向,跟同学搞关系搞不好,怎么办?等等。
平时就这些问题去咨询沈老师的人不少,但是她发现,家长90%以上的求助问题,都是孩子成长中必然会发生的问题。而按照教育学的规律来看,大多数成长中的问题要靠成长本身的力量去解决。
比如说,刚上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只能集中几分钟,必然上课的时候会走神,或者小动作不断;另外,孩子在那个阶段还没有时间长短的概念,必然不会规划和安排时间等等。这些问题,都能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渐被解决。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遇到某种问题或者缺乏某种品质的时候,首先得告诉自己,保持平稳的心态。如果回忆一下,可能自己小时候也出现过这类问题。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些问题是什么时候消失的,现在这些问题还会出现在自己身上吗?你现在对孩子的期待,是否是她/他这个年龄段的合理预期?
沈老师在她的得到课程《小学生家长必修课》里,按照年龄拆分了小学期间每个阶段的合理期待。比如说,在时间管理上,一、二年级,你可以鼓励孩子对要做的事情,排列出优先级,比如,是先玩游戏还是先做作业。但是如果你想让他对每件事要花多少时间完成有个概念,那可能要等到三、四年级,到那个阶段再培养。而如果你想让孩子对一周的时间做出安排,那到了五、六年级做这件事更合适。
而且,沈老师还建议,在制定每一个方案的时候,别期待一步到位,而是要为孩子搭建一个能一步步往上攀的“脚手架”。
用注意力的问题来举例吧。如果你想培养孩子的专注,那么一开始你可以先从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入手,让他看喜欢的书坚持专注5分钟。然后,可以聚焦在写作业上,练习专注15分钟。最后,再帮孩子对重要但兴趣不够的领域进行管理,比如练字或者做计算题。
在这个过程里,要对孩子的成果及时肯定。比如说,沈老师建议,你可以给孩子画一张台阶图,每一级台阶设定5分钟、10分钟、30分钟等等,每达到一级就画上成功的标志。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清晰地看见成长进步的轨迹,就能达到激励的效果。
听到这,你可能会问了,如果是比较听话的孩子,那可能会愿意攀着家长给搭的“脚手架”,一步步往前进。但很多家长最头疼的,恰恰是孩子不听话,不按照家长的想法来,这时候怎么处理呢?焦虑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失控感”,觉得孩子成长的过程,并不受自己掌控,怎么办?
沈老师的建议是,家长应该把对孩子的掌控欲,转化为对自我的审视,先做到“掌控自己”,再谈改变孩子。
大部分时候,家长总是单向要求孩子去做到,但很少思考自己能不能做得到。假如孩子犯了错,家长的第一反应是去批评他,而不是思考这个问题背后,自己的问题在哪里。
比如说,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写作业拖拉,面对这个问题怎么办?
首先,你要检查自己有没有做事拖延的习惯。因为很多时候,孩子都在观察和模仿你的行为。如果发现自己也有这样的问题,你不妨和孩子相互监督,结伴纠正。
然后,你要看看孩子的拖拉,是不是你带来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吧,有时候孩子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了,回到家想玩会儿手机游戏。但很多家长就会想着给孩子报个班或者买点课外练习册,把他的时间填满。这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很消极的暗示。孩子接收的信息是,原来我作业做得越快,爸妈就会布置更多的作业,那何苦呢?我慢慢做,消磨一点时间多好。孩子都很聪明,他发现反正自己不能自由支配时间,做作业就会拖延。你看,孩子拖拉可能并不是源于他自己的习惯,而是因为你占据了他自由支配的时间。
好,这是沈老师给的第二条建议,与其整天琢磨着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好,不如先审视自己做得够不够好。
当然,还有不少家长的焦虑,是来源于老师的反馈。
像孩子上课不专心这种问题,往往都是家长从老师那里得到消息的。有时候老师还会很生气地叫家长来,说你家孩子不听课还影响到课堂正常秩序,干扰了其他同学。
一般来说,家长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会很着急,回到家就把孩子给批评一通。可是,沈老师看这个问题的视角不太一样,她常年给学校做顾问,所以她看问题的视角天然是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出发的。对这样的情况,她的建议是,作为家长,需要理解老师的真正诉求:找家长并不是投诉,而是在寻求你的帮助。你想啊,老师要维持严格的教学进度,而孩子们的学习程度有差异,时间紧,任务重。老师叫家长,是请家长在家庭层面去做努力。所以,面对老师的反馈,先别急着忧虑,别急着忧心,而是要想一想怎么跟老师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一起设计一个循序渐进的养成方案。
好了,在今天的《邵恒头条》里,我为你介绍了沈祖芸老师针对家长的教育焦虑提出的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与问题和平相处,设定合理的预期;另一个,是把对孩子的焦虑转化为对自我的审视,从自己身上找到解决方案。
当然,要说到困扰家长的具体问题,那真是每个家庭各有不同。在沈老师的课程里,她探讨了一系列常见的情境,比如觉得老师对孩子关注度不够,怎么办?别的家长都给孩子报课外班了,你要不要给你们家孩子也报班?等等。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学习一下。
听了沈老师的分享,我自己的感受是,一个人要想缓解焦虑,最重要的是从固定性思维切换到成长性思维。而有固定性思维的人,遇到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挑战,往往会觉得孩子天性如此,比如我家孩子数学就是不行,我家孩子就是天性内向。而有成长性思维的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觉得这只是一个暂时的坎儿,未来总有解决方案。
柳传志:我是如何克服焦虑的
在1月11日君联资本企业发展研究院二期班毕业仪式上,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分享了他思考问题以及克服焦虑的办法。
柳传志说,他感到焦虑的时候,就一个人静思
,把到底焦虑的是什么东西弄清楚。前面成功过,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今天自己遇到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去试着解决这些问题
。他说:“这个思想的过程,其实是自我提高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过程。”在联想创办早期,柳传志老给员工讲话,把公司要做什么,当前是个什么状况,企业应该做什么等等讲给大家。对外讲是他理清思路非常重要的一环。柳传志说:“想清楚和讲清楚还不一样,你得先理清楚事儿是怎么回事,然后再考虑怎么讲能叫别人信服。
”
柳传志说,想明白到底焦虑的是什么以后,再往那个方向去努力。再恶劣的情况也有上中下三策
,不至于说什么办法都没有了,就在那儿干等着,听天由命。他说:“我反正是这么一个人,永远要把握住我想把握的东西,我是不肯等到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你这么想明白了,反而不焦虑,没弄明白,焦虑就是你应该的
。”
柳传志遇到过几次大事,压力很大,有一年还直接他把压到了医院里面。后来连续几次这种事之后,他发现了规律,就是“在想不清楚的时候就交流,之后拉一个方案出来,即使想得不对我先做一做,做得不对我再调,一行动起来就真的不会焦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