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ree

Open is smart. Smart is open.

Why

罗胖60秒:为什么很多互联网服务是免费的?

  1. 我在「得到」App里面有一个节目,也叫《罗辑思维》。

昨天我在里面引用了一句话:“如果你买了产品,但是不需要付钱,那么,你就是产品本身。”

  1. 这句话精彩,它重新定义了现在互联网公司产品的本质。你想,谷歌、Facebook、腾讯、百度这些公司,它们的产品是啥?是它们的App吗?当然不是,是用户本身。

它们生产的是用户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生产用户的数据,卖给需要的人。所以,用户才是它们的产品。

  1. 这么一说,你才能理解,为什么它们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是免费的了。

那这个模式有普遍意义吗?恐怕没有。因为用户注意力和用户数据,只有到了一定的规模才有价值。所以,免费模式天然是巨头的市场。

  1. 初创企业,还是只能创造价值,然后靠用户掏钱来支持你的发展。

这种最古老的商业模式,才是最可靠的商业模式。

What


402 错误是要求付款,你请求的内容不能免费获取。
MDN

克里斯安德森:免费的四种模式

在咱们现在的商业社会啊,免费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谈起“免费”,很多人会想,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谓的“免费”只是狡猾的商人采用的营销策略和伎俩而已。但是,美国《连线》杂志前任主编克里斯-安德森却认为,在比特经济中,免费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它正强有力地推动着互联网经济向前发展。他在新书《免费:商业的未来》里,就给我们总结出了四种免费的商业模式,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种叫做“直接交叉补贴”。在这种模式中,商家向我们提供一些免费商品,为的是吸引我们去买别的收费商品。这就意味着,购买收费商品事实上为我们享受免费商品提供了直接的“补贴”。比如,吉列剃须刀就是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兴起的。

20世纪初的时候,金-吉列发明了一次性剃须刀,但这种刀片和剃须刀分开的新玩意,销售业绩却非常不好。在第一年吉列仅仅售出51把剃须刀。为了扭转局面,他改变了策略。一方面,以很低的价格把剃须刀卖给军队;另一方面,他与银行合作,让银行把剃须刀免费赠与新开户的客户们。而且他还把剃须刀作为赠品与茶叶、棉花糖等热门产品捆绑销售。近乎免费的剃须刀获得了大量顾客的青睐,也改变了顾客的使用习惯,创造了对一次性刀片的巨大需求。这就使得一次性刀片的供应成为了吉列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直到今天,吉列公司已成功售出几十亿块剃须刀片。你看,剃须刀免费、一次性刀片收费,用后者赚得的利润补贴前者的“免费”,这就是吉列牌剃须刀成功的秘诀所在。

第二种免费模式叫做“三方市场”。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免费模式。这种交易通常在三方之间进行——企业免费为顾客提供服务,再通过广告商支付广告费来补贴。日常生活中,我们之所以能够从一些信息媒体那里获得免费的商品与服务,正是因为有广告商为我们的“免费”买了单。比如,热播的电视剧之所以是免费的,就是因为电视台通过插播广告获得了足够多的收入。优酷、爱奇艺等网站的大部分视频之所以是免费的,恰恰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你看,在这种模式中,媒体发行者获得了收入,企业的产品通过广告获得了关注,销量上升,而我们则获得了免费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实现了三方共赢。

第三种免费模式叫做“免费加收费模式”。它是指商家在产品结构上,把功能有限的低级版本,跟功能强大的高级版本搭配起来,低级版本免费,而高级版本收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我们平常购买电脑时获赠的瑞星等各种杀毒软件,一开始都是免费的。不过半年过后,它就会不断地提醒你升级版本,这时你就会发现那些杀毒软件的高级版本无一不是收费的。

再比如,我们常常接触到的各种收费会员制也是这种模式的产物。以迅雷为例,迅雷会提供免费的下载功能,来吸引大量的用户使用它的产品。而在这基础上,一定有很多的用户愿意花钱买更好地体验。所以迅雷就推出收费的会员特权,专门面向这个用户群。而免费和收费版本的区别就在于下载速度的差别,通常会员会比免费用户下载速度快很多。你看,通过免费版本吸纳大量用户,再通过收费版本来赚取利润,这种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也很常见。

最后一种免费模式叫做“非货币市场”。在安德森看来,为别人提供服务或者产品,不一定是为了获得金钱回报,关注度、声誉、与人分享的快乐等回报都是人们免费服务他人的动力所在。比如,知乎就是很典型的“非货币市场”。用户在网上发表自己对各种生活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见解、分享自己的知识,为的不是金钱,图的只是表达欲望被满足后的痛快,和那种与人分享知识所获得的快乐而已。有时候,我们享用商家提供的免费商品,无意之间也会为商家带来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回报。譬如,我们免费使用百度搜索、Google搜索的时候,能够提高它们精准定位广告的系统预算法则。简单地说,我们免费使用的搜索越多,搜索引擎向我们推送的广告就会越精准,搜索公司通过广告获得的收入就会越多。

总的来说,上面说的四种“免费模式”各有特点,相互区别,但在现实之中它们交叉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着互联网经济的变化发展。它不仅仅是比特经济中赢得市场竞争、赚取更多利润的强劲武器,更是互联网时代产品与服务不可小觑的生存之道。在这一方面,克里斯-安德森的看法值得我们深思啊。

本文源自:克里斯-安德森《免费——商业的未来》

第477期 | 免费模式的真相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我又在从头学习「得到」App里吴军老师的专栏《谷歌方法论》,启发很多。吴军老师从一个那么高的视角看问题,我们身边很多熟悉的现象就不一样了。

比如说,互联网时代有一个独特的商业现象——免费。前些年还有一本很火的书,就叫《免费》,为这种商业模式提供了很多论证。用免费或者补贴的方式创业,也是前些年的主流。

其实,这是个必然。只要出现了大规模迅速读写的设备,不管是早期的磁盘机,还是后来的光盘,还是再后来的互联网,免费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不可避免了。

雅虎的杨致远和费罗首创了免费的互联网服务,并且找到了广告这种商业模式,这才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开放、免费的工具,互联网成了一台巨大无比的复印机。

这批企业的成功,带动了一个巨大的免费浪潮。

对啊,先进企业取得成功的模式,难道不就是后来者效仿的对象吗?你收费,我就免费。你免费,我就补贴。于是出现了这么个现象,羊毛出在猪身上然后把狗给挤死了。

对用户免费,对广告商收费,然后把原来这个行业里的企业挤垮。一个个互联网领域,信息服务,安全服务,社交,通讯全部被攻陷。第一批这么干的企业,普遍是比较成功的。

那这种模式究竟好不好呢?你说他不好吧,它几乎是互联网创业的标准模式,从最早的雅虎,到后来的谷歌、Facebook、中国的腾讯、百度,都是靠这种模式起家的。

你要是说他好吧,这些年真靠免费模式成功创业的企业,又屈指可数。大部分公司采用同样的商业模式,甚至技术水平也不算差,却很快死掉了。这是咋回事呢?

顺带着还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就是创业这件事,变成了一个风险很高的事。

现在,这好像是共识了。但是你跳出来想想,这不是很荒唐吗?过去200年,人类经济一直处于急速膨胀的过程中,财富规模不断扩大,那做生意的空间应该越来越大才对啊。

我们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这个经验。你只要本本分分做生意,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哪怕就是摆个早点摊子,能赚钱养家也是大概率的事。创业怎么会变成一件风险很高,九死一生的事呢?

吴军老师提供了观察这个现象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过去我们都以为,成功企业采取的经营方法和竞争手段,天然就是初创企业学习的对象。但是,这一次不同。

互联网企业采取免费的策略,它针对的对象有两个。

第一个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原来采取收费方式经营的那些传统企业,通过免费的方式把他们挤垮。

但其实,他们还有第二个针对的对象,那就是防止后来的企业抄他们的后路,说白了,就是防止初创企业以同样的方式崛起的。

拦住初创企业崛起的,有两个机制:

第一,都免费了,初创企业还能怎么挣钱养活自己发展业务呢?靠广告?广告天然是需要规模的啊,那当然就是头部企业的优势。小公司无法聚集起规模的流量。所以,免费这种模式,天然是头部企业的护城河,拦住的就是小公司。

吴军老师算了一笔账。

就拿2016年来说,全球互联网产业的收入不过3800亿美元。

你可能会说,3800亿美元是两万多亿人民币呢,不少了。但是这要看和谁比,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商(包括苹果公司)同期的收入可是高达3.5万亿美元。

而在这3800亿美元中,Google一家就占了近1000亿,去掉了1/4。接下来的亚马逊、阿里巴巴、Facebook和腾讯这四家又占掉了1000亿,你如果再把第二梯队的加进去,基本上就没有剩什么了。你看,哪有初创企业的盈利空间?

说白了,免费模式在让很多消费者享受到不要钱的服务之后,也让行业的总收入规模大幅减少。头部企业独享免费红利,把也想走这条路的初创企业的未来给夺走了。

大企业拦住初创企业崛起的,还有一个机制。就是让初创企业提供的服务变得没有用。

创业圈子里,你经常会遇到一些人,拿着商业计划书说,我的这个产品设计比微信好,比淘宝好,所以,我能击败腾讯和阿里巴巴。

这就是看问题视野狭窄了,不是说他们的产品设计有问题,而是产品设计得好,也没有用。

为啥?因为免费模式的产品,不是你用的那个App,它真正的产品就是用户和用户的数据。

它通过免费,把用户吸引来,然后把用户的注意力卖给广告商,或者是把用户在上面的数据做开发,再卖给别人。

有一句话说得好啊,“如果你买了产品但是不需要付钱,那么,你就是产品本身”。

用户不一定是因为产品好而留在他那里的,而是因为用户的数据、社交关系和使用习惯留在了那里,再想迁移,成本太高了。

举个例子,前些年用功能手机的时候,换个手机很方便,把SIM卡拆下来装上就行了。

而现在智能手机时代,换手机,是要把上面的软件重装一遍,而且必然要承担数据丢失的损失,迁移成本太高了。

很多人想,既然价格是零都没法做生意,我倒贴钱是否可以。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从2004到2010年,微软花了大力气试图在搜索上和Google竞争,当时它的现金储备比Google多好几倍,因此它采用倒贴钱的方式鼓励大家使用它的搜索服务,大约每搜索一次可以获得五美分(三毛钱人民币)的变相奖励(变成积分买东西)。

但是那样除了每年烧掉十几亿美元的市场推广费之外,对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没有帮助。你看,不仅初创企业这么做不会成功,就是像微软这样的巨无霸也搞不成。

上面说的这两条原因,就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坚持不了一两年就死掉的根本原因。

前两年,我们开始做知识服务的时候,其实也是觉察到了,走免费模式此路不通。

但是,我们是出于一个简单的直觉。做市场有需求的东西,总是能卖掉的。如果免费是唯一的道路,那为什么苹果公司的产品不仅不免费,而且卖得还很贵呢?

如果免费是趋势,为什么恰恰是苹果公司,而不是Google和Facebook是世界上的第一大公司呢?

但是看了吴军老师的专栏之后,我才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算是把背后的机理想清楚了。

这件事给我们的提醒是,世界的变化往往是出乎人的意料的。

过去,我们觉得小公司学习大公司是天经地义的。但是谁成想,现在大公司的打法,恰恰是针对小公司的。

这是市场竞争格局的一个巨大变量。但是,这几年,大量创业企业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发生。

明天,我们继续聊吴军老师在《谷歌方法论》这个专栏里,给我的另一个启发。

明天见。

五大挑战:免费模式还有未来吗

这条音频我们来聊聊免费模式真的有未来吗?

在刚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时候,免费模式曾经一度被捧为颠覆传统商业模式的杀手锏,这其中有很多我们比较熟悉的例子,像360取代了瑞星等等,这些成功案例似乎向我们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免费模式就是互联网的未来。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不断传出一大批打着免费旗号的公司,最后却落得关门大吉的下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呢?

最近,个人类运营公众号“运营控”发表了某创业公司运营合伙人“飞鱼船长”的一篇文章,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作者将出现这种局面总结为免费模式遇到了五大挑战。下面我来给你说一说。

第一个挑战就是有的行业边际成本很高;边际成本是经济学里的一个概念,意思是说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在影响边际成本的三个因素中固定成本是设备、厂房一类的投入,在生产初期已经固定下来,是不可竞争的成本构成,而变动成本像材料、人工一类却和产品个数联系在一起。如果一个产品固定成本是主要的成本构成,就能靠大规模的走量来冲淡每件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边际成本变小。以前免费模式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产品本身边际成本不高,比如视频网站如果投放的视频只卖一次,那这个视频的成本就很高,但随着卖的次数越多,单次视频交易的成本就会变得越低,最终获得很大的利润空间。而对于边际成本很高的产品就不适合用免费的模式了,比如一个智能手表,成本是100元,如果为了走量每个卖95元的话,每卖一个都会亏5元,卖得越多就亏得越多,最终就会把公司搞垮。

第二个挑战是免费模式已经红利不在了。淘宝当年打败eBay、360打败瑞星,确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免费和付费之间的对决。但现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学会了打免费牌,免费模式已经过了红利期,再加上现在可选择可替代产品很多,仅仅靠免费已经无法打动用户了,所以我们要打破原来那种免费无敌的单因素思考模式,不简单地认为某一家公司的成功,就是因为免费,每个公司成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机遇和自身资源的。

第三个挑战是免费的蛋糕被越分越少,早期可以通过免费快速成长的领域,其实都是些能够通过互联网迅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领域,比如通信、社交、新闻、音乐、视频,这些领域基本都已经被行业巨头瓜分完了。而现在正在激烈竞争的领域,比如互联网+项目,有很多非互联网的部分,这个部分又不是简单的直接通过免费就可以直接颠覆的。

第四个挑战是有的领域即使有大量免费用户也活不下来。我们知道免费就是企业初创时期获得用户的一个手段,但在有些领域即使是有了大量用户也不能很好的获得利润,这也就是为什么视频、音频类的平台里大部分的内容是免费的,而电子书的平台里大部分的内容是付费的原因。这两类平台的差异在于视频、音乐的应用在线时间长、打开频次高、用户群体基数大,能够撑得起免费的模式,可以通过广告和会员盈利。但喜欢读书的人则相对小众,而且想看书的人当中真的会花时间看书的人仅有一小部分,这一小部分中使用电子设备看书的人又只占了一部分。另外,希望读书的人相对要求比较高,不喜欢很Low的广告。你能想象在Kindle里看到一个治疗牛皮癣的广告时的感受吗?所以想在电子书平台上通过广告变现盈利,几乎是不可能的。

最后一个挑战是有的产品并不具备很好的后续盈利模式。像前几年就拥有亿级用户量的墨迹天气,就遇到了变现的困难。天气应用的工具属性很强,用户看完天气就行了,不会停留很久的时间,看天气也缺少其他社交场景,不可能会有会员增值服务。另外天气应用可替代性也很强,有大量体验也很好的同类产品竞争,若是产品出现了体验不好的广告,用户卸载率马上就会提高。所以产品并不能引发用户的后续变现,产品本身免费也会变得价值不大。

所以正如马云所说的那样“十年前你做免费别人看着你死,今天你做免费,腾讯、百度和阿里会帮着你死。时代在变,如果你现在没想好下一年怎么走,就活不下去”。

本文源自:“运营控”微信公众号 (产品都免费了,为何还做不起来?)

How

商业:如何把免费服务转向收费

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在过去大行其道,尤其在互联网领域。但是,两位管理学教授争辩说,也许现在应该考虑下,是否应该把公司提供的免费服务转变成收费。这两位学者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乌拉加教授(沃尔夫冈·乌拉加Wolfgang Ulaga),以及瑞士IMD商学院的米歇尔教授(斯特凡·米歇尔Stefan Michel)。微信公众号“商业评论”介绍了他们的观点。

首先来看下,为什么免费服务不总是好的?

答案是,有些免费服务固然是服务于公司战略的,有些却不尽然。要区分开这两者。而且,免费服务可能向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发出错误信号。

对客户而言,习惯了免费之后,你想要对任何服务收费都会变难。此外,客户会低估免费服务的价值,不那么重视你。

对员工而言,他们可能认为,既然是免费的,那就不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做到极致。而且,由于不收费,公司往往也不会投入足够资源来完善这项服务。

接下来,如果想要改变总是免费的做法,那么,要盘点下自己提供的免费服务属于哪一类。两位教授把免费服务分为以下四类:不创造价值还要付出成本,应当放弃;虽然有客户价值,但第三方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外包;确实对公司有战略价值,应当继续提供;以及,可以由公司自己做,而且客户愿意为此付费,这一类就是可以转化到收费的“金块”。

找到可以收费的金块之后,该怎么顺利完成这种转变呢?文章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跟客户沟通,清晰地传递出这项服务的价值。一种做法是,继续保留免费的基本服务,同时把一些增值服务做成可选的收费项。这样,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选择。

其次,要跟公司销售人员做好沟通和铺垫。销售人员必然会担心,客户很难习惯从免费到付费的转换,以及客户付费之后,期望会变高,进而会提出更多要求。

同时,管理者也必须明白,“在免费向收费模式转换之初,各项数据指标往往会变得难看,公司必须不断教育经理人和员工,让他们了解为何需要转换,以及应当如何对这项工作给予支持。”

以上就是两位管理学教授对于为什么应当把免费服务转向收费,以及该怎么做的建议。免费服务会向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如果不是战略需要,就要重新考虑是否应该提供,以及是否有可能转向收费。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Experience

互联网上免费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打开很多网站或 App,都要求你付费:听歌要钱,视频要钱,下载要钱,读一篇文章也要钱。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我总觉得,纯粹的信息收费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除非有增值服务。 这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信息与实体商品不同。实体商品具有排他性,我吃了这只苹果,别人就吃不到,但是信息可以无数次消费。

而且,信息有一个奇怪的特征:消费的人越多,它的价值越高。一篇文章只有二三十人看,很快就会被忘记;但有一百万人看,就是全国的热点。 收费会阻止信息的这种零成本的自我增值。

第二个原因是,信息收费很难扩展。80%的用户都是看一眼就走了, 收费会阻止这些轻度使用的用户。 比如,《纽约时报》网站是收费的,但是我一个月就看几篇文章,不太可能为这几篇文章成为付费用户。信息收费的前提是,用户会深入地、长期地使用这个服务,这种深度用户很难找,因此收费很难扩展。

所以,我认为, 信息的商业模式,不应该是收费,而是应该鼓励更多的人消费它。 越多人消费,信息的价值越高,这时就可以开发增值服务,从服务赚钱。

开源软件就是很好的例子。Linux 原来是一个大学生的作品,可以免费用,结果成了行业标准。基于 Linux 的 Red Hat 公司,所有产品都是开源的,只对服务收费,最终被 IBM 以 3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就像上图的那句话:”Open is smart. Smart is open” 。我们不要做 closed 的产品,而要做 open 的产品。Open 一定会带来更大的价值。

周鸿祎:智能硬件为啥不能免费

如今“智能硬件”是个很热的概念, 比如说“智能手环”“智能电饭锅”。如果你的产品和“智能”沾不上边,都不好意思和别人打招呼。最近,周鸿祎在极客公园创新者峰会上做了一次演讲。他说自己刚从硅谷回来,了解了美国的智能硬件公司之后,觉得我们对智能硬件的很多理解都是错的。

首先,很多人都觉得,能联网的硬件就是智能硬件了,比如电饭锅加个芯片,然后把网连上,就叫智能电饭锅。周鸿祎说,这不是智能硬件,这和20年前我们把洗衣机加个微处理器,然后就说是电脑洗衣机一样,其实就是给产品增加了一个附加值,不是革命性的突破,没有满足用户的刚需。也就是说,这种功能用户不是非用不可,是可有可无的。我们说的智能硬件,不仅要能联网,后面还要有强大的人工服务功能,这两个一定要结合到一起。所以手机可以算智能硬件,因为手机上的应用提供了联网服务,但电饭锅加个Wi-Fi,背后没有联网服务,就不能算。

那既然联网服务这么重要,我们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做智能硬件行不行呢?周鸿祎说,这也不行。用互联网的方式去做硬件,是会出问题的。因为成长速度和用户积累速度不一样,所以做软件和做硬件其实是两套商业模式。

比如,从成长速度看,我们做个软件,如果不好,没关系,也就是费了点人力脑力,没人下载,我们就不要了,成本相对隐性一点儿。但是做硬件就不一样了,你如果要修改,就要重新开模,至少三个月,不像改个软件几天就够了。另外,你还要有仓储吧,要运输吧,想卖得好得营销吧,万一卖不出去,就全砸手里了,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另一方面,从用户积累来看,做软件,你可以一个晚上就有一百万的用户;做硬件,卖个几万、几十万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上百万的话,对你的供应链是很大的挑战,就算真卖到一百万,你的供货、营销也不一定能跟得上。所以互联网的思维不是万能的,用它来指导智能硬件可能就行不通。

最后,我们对智能硬件还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免费的逻辑。比如,很多做硬件的人都觉得,我用很便宜,甚至免费的硬件,快速获得大量用户。等有了大量的数据之后,就可以靠互联网服务赚钱了。咱们都知道,周鸿祎是靠免费杀毒软件起家的,但他却说,不能用免费的概念去做硬件。因为如果是免费软件,直接就能在网上下载,用户越多,你的边际成本越小;但如果硬件你也免费,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所以,做硬件一定要赚钱,理由有三个:

第一,不是说你做个手环,收集到一些用户运动或者睡眠信息,就能当做大数据的。如果你的用户规模不够大,没有形成有效的商业模式,大数据就是空谈。这时候,你必须要投钱,先把硬件体验做好,用户才觉得你有价值。

第二,硬件如果不赚钱,对产业链的上下游就会有影响,做技术、做芯片的人就赚不到钱,如果大家都不赚钱,还谈什么开发,谈什么专利呢?

第三,智能硬件是新事物,需要好的体验,需要市场培育,你的营销也要跟上,这也是要花钱的。

总之,不管是新事物,还是新模式,其实最后都要回归商业本质。对于硬件公司来说,还是应该想一想,怎么把一个硬件围绕着它核心的功能,做好做透,做好用户体验,而不是做成一个数据采集器。所谓的人工智能服务,都是为了让硬件本身的功能发挥得更好,这才是商业的根本。

本文源自:腾讯科技(周鸿祎:独角兽概念被中国人用烂,美国基本没人谈了)

新说丨硬件的免费逻辑失效了吗

这条音频给你介绍暴风集团CEO冯鑫针对智能硬件发表的新观点。

说到暴风集团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它旗下的暴风影音大家肯定都知道,是国内领先的视频播放平台。很多人认为智能硬件在走下坡路了,因为在前两年的时候,一些智能硬件的创业公司融资就很困难了。但是最近,暴风集团的CEO冯鑫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现在做智能硬件正是生逢其时。下面就给你说说演讲的具体内容。

首先,冯鑫说,现在做智能硬件正是生逢其时,而且他判断,在2019年,智能硬件可能会成为整个互联网最热的一件事情,甚至比AR,也就是增强现实技术更热。

为什么这么说呢?冯鑫说,互联网竞争的真正本质就是入口的竞争。比如BAT是入口,360、搜狗,也是在入口揩了一把油,成为了互联网第二级企业。但是在最近的十年,入口发生变化了,直接做硬件、做手机就是入口,所以就有了今天的华为和小米。为什么BAT不做手机?因为他们自己有入口。但是冯鑫说,大概三年、不会超过四年的时间,大家就会发现在用户这件事情上,硬件可能会占半壁江山,而智能硬件是互联网的新型驱动。

其次,冯鑫说,硬件的免费逻辑并非完全失效。他说自己最近在研究成本定价,前段时间周鸿祎反思,认为硬件的免费逻辑是错误的。但他认为这也不能一概而论。比如一年销量在10万台左右的硬件,赔钱卖肯定是错误的。这类产品要给消费者独特的体验,一个手机赚300块,一年就是3000万的纯利润,也不错。但如果一个产品年销量超过1000万台,那就可以考虑免费模式,或者成本定价模式,也就是说硬件可以赔钱或不赚钱,用服务去赚钱,向后收费。手机、电视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运作。冯鑫强调,对于所有的智能硬件来说,能从每个用户那得到的平均收入并不一样,在这一点上有三个能占便宜的地方:一是有屏幕的比没有屏幕的占便宜;二是屏幕越大越占便宜;三是捕获90后用户越多越占便宜。

最后,冯鑫说,智能硬件是高难度事件。以前做个网站就能上市了,后来做软件能赚钱,再后来是要做服务。现在是硬件、软件和服务都要做,还要做品牌,做定位分析,做渠道,这几件事都要做好,而且这些因素是乘法关系,一件事不及格,就会导致整体不及格。

冯鑫说,每个产品都有四个阶段: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最后到用品,这四件事每件都非常难。样品到产品有巨大的区别,过去互联网产品是免费的,产品不好没关系,用户不会抱怨,而且互联网产品还能快速迭代,很快就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但硬件不行,硬件交互不好,用户是不买单的。从产品到商品,这个过程也很难。从事智能硬件的人往往只想着功能,不去想卖给谁,从产品到商品转换的能力弱。最后是用户,买了之后会不会用,好不好用?这是从商品到用品的过程,同样非常难。所以,在智能硬件领域,要想做出好东西,互联网和硬件两方面都要做好。

开免费公厕,年赚两个亿

微信上有个段子,说要给我1个亿,我就收购一万个公共厕所,做“互联网+厕所”。你还别说,咱们以为这可能是笑话,但德国一家叫瓦尔的公司还真就这么做了。最近,公众号“金错刀”就发文,介绍了这家世界上最成功的厕所公司。它每年营收3000万欧元,相当于人民币两个亿,还打败奔驰、宝马,荣膺德国最具创意的公司。那么,它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公厕人流量大啊,那它不是比地铁更好的广告展示平台吗?像柏林这样的德国城市,大街上每几百米就有一个公厕,再加上机场、车站、旅游景点的厕所,那简直就是一个高密度的广告网,所以这家公司就看到了这里面的商机:你可以免费上厕所,但得允许我打广告。他们家的厕所不但外墙,就连厕所内部的摆件都有广告,考虑到德国人上厕所时有阅读的习惯,他们甚至把文学作品和广告印在手纸上,够创意吧?结果人家的广告业务很受欢迎,像香奈儿和苹果这样高大上的品牌都是他们的客户。

除了打广告,瓦尔公司还充分利用流量变现。要说好产品的三要素——刚需、痛点、高频,没啥比公厕更符合的吧。每个公厕简直就是一天然的流量入口,人家瓦尔公司自然也不会浪费,把这点做得淋漓尽致。厕所里有公共电话,它们就从通讯运营商那儿提成;厕所周边有餐馆,它们就帮餐馆发代金券,然后获得提成;另外还提供个人护理、婴儿尿布、擦鞋、按摩、听音乐甚至阅读文学作品等收费服务。总之看人家这服务项目,你会忘记这是一个厕所。

不光这些,人家还把厕所做成了文化,成了城市的旅游名片,专门请意大利和日本的设计师,设计了各种类型的厕所,比如智慧型,挑战型,艺术型等等。结果,他们的厕所竟成了城市的旅游名片,到柏林的旅游活动中有一项就是:上厕所!

现在,这家公司的业务不但遍布德国,还拓展到了土耳其,走上了跨国经营、全球连锁。你看,生意做到这份上,那能不好吗?这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厕所”啊。

本文源自:德国免费公厕年赚3000万欧元,比宝马奔驰更有创意

Free Stock Photos

免费的图库网站,所有图片都可以免费下载,可用于商业用途,包含数百万张图片。

Reference

  1. 观点:免费并不真正意味着免费
  2. 思想不是免费的
  3. 免费wifi智退小偷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