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elf

自己顺了,一切就都顺了。

Why

刊首语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 Naval ,在推特说了一句金句,一万多人点赞。

他说:”既懂得制造,又懂得销售,你就是无敌的。”

他的意思是,一家成功的公司,必须同时具备两种能力:优秀的制造能力和优秀的销售能力。 成功的公司,不仅要懂得如何创造出优秀的产品,还要懂得如何把产品卖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会设置 CEO 和 CTO 两个角色。一般来说,CEO 负责销售(包括融资)和管理,CTO 负责制造。这两个角色里面,只要有一个没做好,公司就成功不了。

Naval 接着说, 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就是既懂得制造,又懂得销售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创造出一个行业。 举例来说,马斯克(Elon Musk)就是这样的人,他懂得技术,可以让工程师为他造出想要的东西,他也懂得销售,能让整个世界为特斯拉汽车疯狂。乔布斯也是这样的人,懂得顾客想要什么,以及苹果公司能造出什么,几乎凭一己之力让苹果公司变成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

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人生看成是一个项目,人生成功也是如此,既要有真才实学,也要懂得推销自己。

Naval 说,通常情况下,Maker(制造者)学习 sales(销售)比较容易,Sales 学习 make 比较难。比如,程序员学习运营,要比运营人员学习编程容易。所以,我的想法是,大学最好主修一些跟 make 相关的课程(比如计算机),然后辅修一些跟 sales 相关的课程(比如经济),这样的搭配比较合理。

这个时代,你不向上,就会自动向下

我们以前经常说,阶级决定命运。但其实出生在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也可能拥有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讲的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哥哥Ivan年轻有为,事业成功,是身家数千万英镑的连续创业家,保守党政要,在世界各地拥有自己的房产,养名马和收藏艺术品。


而弟弟David则居无定所,栖身房车,没有稳定工作,靠打零工过活,没结婚,没孩子,好不容易出了本书,还几乎一本都没卖出去。


25年来,兄弟俩关系一直很僵:哥哥认为弟弟应该找份稳定工作,努力赚钱,努力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弟弟则觉得哥哥不过是个无聊资本家,保守党大傻帽,因为在他眼中,每天去上班的人都是傻子。

就是这样一对性格迥异,状况也天差地别的兄弟,在记录片中要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八天。前四天在哥哥的伦敦四层大豪宅,后四天在弟弟的破旧四轮小房车。对于这次重聚,兄弟俩都有些焦虑紧张,因为他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相处了。

弟弟在哥哥家的第一晚还不错,哥哥组织了一个派对,来的人都是社会精英,弟弟带着混不吝的劲儿,顶着一头乱发和精英们侃侃而谈。但是好景不长,很快兄弟俩就爆发了第一次争执。

弟弟认为哥哥总是居高临下,有意无意暗示他们之间的贫富差距;哥哥却觉得穷人有时候真是满身G点,自己不思进取,别人还说不得。

弟弟一直抓着一件事不放:那就是哥哥说给自己买帆船但是却没买,言而无信。哥哥则认为从荷兰进口帆船要拆成零件再组装,成本太高,不符合资产配置原则。哥俩儿吵了一通不欢而散。


还好第二天兄弟俩和好了,弟弟觉得自己说话过分了,哥哥也说从来没有小看过弟弟,兄弟俩高高兴兴骑了一天马。其实,哥哥经常和妈妈讨论如何能够不伤弟弟自尊地帮助他,而实际上,哥哥前前后后已经接济了弟弟十万英镑。

纪录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我觉得每一位父母都应该看一看这部纪录片,并且思考一下: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兄弟俩的天差地别?

第一. 父母的教育方式,

决定了孩子未来三十年的人生。

哥哥和弟弟只差一岁,爸爸是警察,妈妈是银行职员,典型的英国中产家庭,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也给二人提供了一样的教育和差不多的物质条件。所以,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兄弟俩不同的人生?

父母一开始的教育方式绝对是主要因素。

弟弟因为年纪小,在家里明显更受爸妈宠爱,大概有一种不努力也能活得很好的优越感,关爱和赞美来得轻易,弟弟觉得自己很聪明,其他人都是世俗傻瓜。


我在以往的私享会上讲到过一个类似的例子,毁掉一个孩子的最好方式,真地就是从小告诉他:你好聪明呀,一学就会,都不用努力。

与弟弟相比,哥哥显然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多关心,是属于从小就迁就弟弟,事事让着弟弟的类型。

他从很小就开始打工,白天送报纸,晚上在超市,周末剪草坪,赚了钱就攒起来,看看怎么能让钱再生钱。21岁开始创业,拿自己赚的钱投资,成功卖出之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100万英镑。


这之后哥哥也没有停止努力,他继续创业,又成功被收购,就这样周而复始,逐渐成为了千万富翁,并开始投身政界和慈善业。不得不说,哥哥能有这样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的自律和早慧,当然父母将爱全部倾注在弟弟身上也是一个推动器。

在哥哥一路走高的时候,弟弟在干什么呢?弟弟因为从小受宠,就变得游手好闲,不是破坏公物,就是贩卖小黄书,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只好去汽车修理厂做学徒,没干几天嫌活儿累,就又辞职了。


跑去找哥哥,结果发现哥哥已经发展得很不错了,于是相形见绌,自己又不甘心,开始各种尝试,但是没有一样能坚持到底的。几经挫折之后,弟弟变得越来越愤世嫉俗,最后终于开始了现在的流浪生活。

第二.思维方式造成人生差异,

想富有就先自律和坚持。

在这个记录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场景是哥哥和弟弟坐在早餐桌边争执,弟弟抓着哥哥没给自己买船的事儿不放,哥哥最后没办法,说已经给了弟弟十万英镑了,弟弟当场就怒了,冲着哥哥吼:你啥时候给过我十万英镑了?

后来,哥哥对着镜头说,钱都是通过妈妈给弟弟的,因为他知道这个狂放不羁的弟弟死要面子,如果知道是自己接济的,还不知道会怎么样。

当弟弟全球旅行在秘鲁病倒急需钱治病时,是哥哥给的钱;当弟弟欠钱还不上被人追债的时候,是哥哥偷偷把事情摆平的。这样的事儿哥哥替弟弟干过好多次,只是为了保护弟弟的自尊心,哥哥从来没有告诉过弟弟而已。


看到这里,我感触真地很深,做教育这么多年,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人生差异?看了这个纪录片,我更加笃信:

是思维方式。

是思维方式造成了人生最后巨大的差异。

哥哥是明显的成长型思维:非常务实,目标明确,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向前走,对于他人的意见,即使是来自自己不争气的弟弟的荒唐建议,哥哥也会从中提取有用的部分,虚心接受。

最关键的是,在整个纪录片中,哥哥几乎从来不抱怨,即使是说到小时候父母对待兄弟俩的不公平,哥哥也是一笑而过。

而弟弟则总是充满怨气,不是觉得哥哥瞧不起自己,就是觉得哥哥表面对自己好,其实内心不知道怎么想自己,总之,什么都不如意,什么都对自己不利,自己有才华,就是没遇到好时机。


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环顾四周,那些卢瑟,基本都是感觉自己怀才不遇,怨天尤人,真让他做什么,却又做不好,做不好也不怪自己,怪大环境,怪原生家庭,怪老板,怪同事,总之,就是不怪自己。

最终能成功的人,都是具有成长性思维,不抱怨,能坚持,咬紧牙关走到底的。不管是职场中的大人,还是学校里的孩子,放眼望去,最后能出人头地的,都是这样的。

求求你帮帮我
求求你表扬我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DeepCreator,弱者的典型思维方式

第三. 环境塑造思维,

要和A-List的人在一起。

弟弟的现状不是一日造成的,但是跟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弟弟经常和一群同样失业游手好闲的人在一起聊天,聊政府,聊阴谋论,聊世界毁灭,各种不靠谱儿的事儿,聊来聊去,聊完回家洗洗睡,该穷的还是穷,该没工作的还是没工作。

是不是又很耳熟?躲在电脑屏幕后面针砭时弊的键盘侠,到现实世界里可能会秒怂,不就是弟弟这样的人吗?弟弟一心想着改变世界,却连按时起床的自律都没有,讽刺吧?


哥哥看到这一点,有意带弟弟进入自己的圈子,他发现弟弟能很正常地和自己的朋友交流啊,而且充满激情,一点都不愤世嫉俗,自信又阳光,甚至还做了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小作品,赢得满堂彩。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当你安于泥沼的时候,自己就会变成泥沼的一部分;若你的目标是星空,才会长出飞翔的翅膀。

社会是一条湍急的河流,你不向前,就自动后退,你不向上,就自动下沉。为了让自己时时有向前,向上的动力,你从一开始就要和A-List的人在一起。

这就是为什么在教育圈这么多年,我一直在鼓励学生拼尽全力,努力进藤校,让自己接受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和世界上最勤奋刻苦有创造力有激情的人在一起;

这也是为什么我的家庭学院一直在举办精英家庭藤校之路私享会,因为我深知,家庭才是一个人成功的起点,只有父母先有成长意识,才可能创造出适宜的家庭氛围,培养出像记录片里哥哥那样开朗优秀阳光向上的孩子。

在纪录片的结尾,哥哥和弟弟回到了各自的人生中,沿着不同的轨迹,继续前行。不出意外的话,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们可能再也没什么真正的交集了。听起来虽然很sad,但是却是事实。


好纪录片,发人深思;关键思考,值得分享。

我们经常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要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像记录片里哥哥那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并且越早开始越好。

What

了不起的我

自序 你要走多少路,才能成就你的了不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内心与生俱来带有一些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让我们追求稳定和可控,排斥改变与发展,令我们想要转变的愿望和现实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冲突。很多时候,我们就在这样的冲突中半途而废,陷人停滞或者迷茫,找不到继续行动的方向。

第一章 开启行为的改变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遇到危险时,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工作中遇到困难的任务时,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心理舒适区:改变旧经验) 所以,检验人生重要假设的前提是,看见心中的假设。那怎么才能看见呢? 心理免疫的X光片里的第三栏,就能帮助我们看到这个假设。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那些跟目标相反的行为,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第二,如果做不一样的行为,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我们? 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必需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如果你认真而诚实地思考了这三个问题,就能知道内心深处阻碍改变的假设是什么。(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事情很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张,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会认真对待。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你们来这里不是为了爽的。如果我只是很轻率地表扬你,那我其实也是在说 “你们只能做到这种程度”。我不停地批评你们、挑战你们,就是要把你们从故步自封的壳里逼出来,相信你们完全能做得更好。 从那天开始我对自己的要求提高了。这种自我要求并没有变成内疚和自责,更没有变成一种负担。 自豪感,一种 “我能做得更好” 的自我期许。 批评变成了一种信任和期待。 问题不在意要不要对自己提高要求,而在于高要求的背后,究竟是你对自己的厌恶,还是爱和期待。只有后一种情感才是能够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

不要再参加这种愚蠢的战争了。 对自己爱和怜悯。 这不是她的需要,而是她妈妈的需要。

自我发展之问: 你经常谴责自己什么地方?这促进了你的改变还是阻碍了你的改变?如果用一种理解的方式来跟心里的大象对话,你会跟他说什么?

要实现自我发展,成为了不起的自己,你需要先开启行为的改变,因为行为是显性化的自我。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更具适应性的新行为替代旧行为,新习惯替代旧习惯的过程。

–改变之路:每个人都有选择

回顾一个你正在经历或者曾经经历过的困难处境,比如,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恭维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或者违心地接受了一个很想拒绝的请求。然后思考: 你有哪些选择?你又作了哪些选择? 通过这样的选择,你获得了什么?又回避了什么?当你作了某个选择以后,你有想过“我没有选择”吗?为什么?

从找困难转变为找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意识到:你其实一直都有选择。
第一,误以为只有按照理想状况作出选择,才算有选择果选项不够好,那就是没有选择

很多人说自己没有选择时,其实是说:“这不是我想要的选择。” 其实,这是一种选择。选择服从头脑中的理想,而不是从当前的现实中寻找出路。换句话说,他们选择了“没有选择”。 可是,如果想要有所改变,我们就必须明白,选择要基于当前的现实,而不是头脑中的理想。我们要选择的,不是未来的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第二,不愿意承担对自己的责任。

表面上看,我们都希望有更多选择,实际上却经常逃避选择。因为有时候,强调有选择,并不是一件让人舒服的事情。它很容易让人想到:既然有选择,而我现在过得不好,是不是我的错? 讨论对错的思维方式通常假想了一个施害者和一个受害者。当我们觉得没选择时,是把自己放到了受害者的位置上,并借此把责任推卸给假想中的施害者。这样,我们的负罪感就减轻了很多。

–改变的本质:创造新经验

积极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 Jonathan Haidt)曾用一个有趣的比喻来描述两个自我之间的关系。他说,人的情感就像一头大象,而理智就像一个骑象人。骑象人骑在大象背上,手里握着缰绳,好像在指挥大象。但事实上,和大象相比,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一旦和大象发生冲突一一骑象人想往左,而大象想往右,那他通常是拗不过大象的。 对于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 如果人的理智想达成改变的目标,就需要了解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否则,改变将非常困难。

那么,大象的牌气是怎样的呢?在我看来,大象有三个特点 第一,它的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住它。 第二,它是受情感驱动的。它既容易被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驱动,也容易被爱、怜悯、同情、忠诚等积极的情绪驱动。所以,它既能成为改变的阻力,也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动力 第三,它是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的。它只承认我们切实体会过的“经验的好处”,而不承认理智所构想的“期待的好处”。

正强化的好处是“增加快乐”,而负强化的好处是“减少痛苦”。

大象之所以总是不由自主地转向经验的好处,是因为经验好处会通过强化塑造我们的行为,让我们行为的改变变难。

一个来访者她告诉我,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工作压力很大,经常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加上她一个人租房子住,回去后屋子里空荡荡的,没什么意思,寻找美食就成了她唯一的娱乐方式。每天下班后,她都会坐上地铁,到某个人来人往的闹市区,找家小吃店,一边吃,一边看着煕熙攘攘的人群,感受闹市的烟火气。每次吃完,一想到要回那个空荡荡的屋子,她就跟自已说,不如再待一会儿,多吃一点,反正回去也没什么意思结果吃着吃着就吃撑了

食物当然是一种强化,但重要的不是美味,而是寻找食物的过程、吃东西带来的感官刺激可以缓解独在异乡的压力和孤独感。她的大吃特吃,不仅是一种获得食物的正强化,更是一种通过吃来逃避孤独的负强化。这种负强化让她很难控制自己,作出改变。

改变的本质,其实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创造新经验需要通过新的行为,获得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切身体验的经验,信息浓度是非常高的,这跟听来看来的道理很不一样。如果只有想象中的期待,而没有新行为带来的新经验,改变就很难发生。

–心理舒适区:摆脱旧经验

“控制感”是每个人的基本需要,也是人安全感的来源。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最初是用来应对焦虑的。我们越是感到自己受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需要控制感,会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 而走出心理舒适区则意味着,你放下了原来所使用的对焦虑的武器,重新去面对焦虑,寻找新的适应办法,这是情感这头大象很难忍受的。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恶的应对方式上来,这就是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这个来访者因为成长经历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就是:不对关系抱有期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 这种应对方式不适用于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而适用于处理两个人不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分离焦虑。但现在,为了配合这种应对方式,她宁愿选择两地分居的生活。 因为这种应对方式她最熟悉,能让她有控制感、安全感。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用自已的应对方式去建构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明明她的环境已经不需要她这么焦虑,而她却还在为分离做准备。这是很多悲剧的来源。 在这里,我想请你思考一下:如果她的爱人也用类似的应对方式会怎么样? 那他就很容易把她的犹豫,解读成要离开的信号他也会为分离做准备,以避免自已受伤害。

真正的心理舒适区是指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走出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只有改变应对方式,オ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应对方式分为行为上的应对和内心情绪上的应对。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会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建构现在的生活。明明生活已经有了改变,我们却坚持它还是原来那样,由于我们熟悉原来的应对方式,就牢牢地抓着它不放。慢慢地,我们所害怕的事,就真的发生了。这是很多悲剧的来源。

–心理免疫的X光片:看清心中的恐惧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个X光片分成四个步骤 你的改变目标 你正在做的跟改变相反的行为 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的好处; 让这些好处成立的重大假设。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如果潜意识的东西不能转化成意识,它就会变成我们的命运,指引我们的人生。

036了不起的我 要,就要自己去争取,而不是在背后抱怨。哪怕时间很紧张,我 们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东西,别人才 会认真对待。在背后抱怨,等于把责任推卸给了别入。 现在,每当想要抱怨的时候,我都会先想想,我有什么需要 没有直接表达,我是不是坚持了自己的意愿。同时我看到,当我 直接表达意愿后,别人并没有不重视,相反,他们更重视了。通 过这样的行为测试,渐渐地,我内心的假设松动了。 通过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来检验行为背后的假设,像是带着 份地图去旅行,总要去看看不一样的风景。当你去做一些不一 样的事时,你就去到了免疫系统之外、重大假设之外的世界。这 是一种更加深刻、更有意义的旅行,因为在那里,你会发现一个 不一样的自己。 希望你会爱上这种旅行。

学习正念的时候,我的老师对我说过:“很多时候,我们的心都是浮的,有很多念头产生,这些念头把我们带离了此时此地为了让心安顿下来,你就需要有一个焦点。如果你在这个焦点上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就会变得专注。一专注,你就在这件事里面了。”

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你已经发展出一套习惯的应对方式,而改变却要求你放弃它,去用另一套应对方式。这时候,你需要原对内心真实的爱和怕,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获得新的经验,迎来真正的改变。

–检验人生假设:看清自我限制的规则

哪怕时间很紧了,我也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因为自己的东西,只有你自己认真对待,别人才会认真对待。你在背后抱怨,就是把责任推卸给了别人。 所以现在,每当想要抱怨的时候,我都会先想想:我有什么需要没有直接表达,我是不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同时我也看到了,当我直接表达我的意愿以后,别人并没有对我表示不满,也没有产生冲突,相反,他们更重视了。

如果我们要学习游泳,既不能只在岸上熟读怎么学游泳的书,也不能要求自己一下子跳到深水区,这样就被淹死了。改变也是如此,它是一种支持性的探索,既需要勇敢,也需要安全和可控。

我仍以艾米为例,她的内心假设是:如果在会上提出不同意见,会遭到别人排斥。那么,她可以尝试在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会议上,表达自己不同的意见。在开会之前,她可以先设想一下,表达不同意见后会有什么结果,她会有什么样的感受。表达完以后,再对照真实的情况,看看和原先的设想有什么不同。新的经验,常常是在预期经验和真实经验的对照中产生的

–小步子原理: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小步子原理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奇迹提问是心理治疗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提问方式,它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着精巧的设计。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在往前看和往回看时,看到的东西经常不一样。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当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再往回看的时候,我们其实已经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好的结果,哪怕只是假设中的好结果,有时候也会让大象欢欣鼓舞。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动力,让大象不再去思考这件事有多么不可能,它的困难在哪里,而转去思考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这样,我们会更清楚地知道,改变的第一步该怎么走。

最重要的是找到能够推动改变的那块牌,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把它推倒,并带着好奇,看看会发生什么。用奇迹提问找到第一个小小的改变,并让它实现,这个策略就叫小步子原理。

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地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其实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努力控制你所能控制的事情,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情。 如果你需要有最终成功的承诺,才能去做一件事,那你已经陷人让自己无法行动和改变的思维模式。因为你会发现,没有什么人或者什么方法能够给你这样的承诺,除了骗子和传销组织。而小步子原理的核心,是让你专注到当下能做的事情上。至于这个事情能不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去关注。

嗜酒者互戒协会要求会员设立“一次一天”的目标,意思就是,不要想自己一定要戒酒、一辈子不碰酒这样的承诺,只要承诺自己能做到24小时内不喝酒就可以了。24小时之后呢?那就是新的一天了。 协会是这么解释“一次一天”的四字箴言的:“在大部分例子中,我们没法预测事件的转向。不管现实准备得多么充分,结果还是可能猝不及防……我们为未来设定的任务太过巨大,留给自己的只剩精疲力竭、不堪重负和心烦意乱。” 所以,不要去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而是专注于眼前能做的一小步,并把它做好。只有这样,大象才会迈开步伐。

小和尚和老和尚在天黑的时候回家,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天这么黑,路这么远,山上还有悬崖峭壁,各种怪兽,我们只有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怎么才能回到家啊?”老和尚看看他,平静地说了三个字:“看脚下。 改变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心里有目的地,可是在行动上,只能看清脚下。也许有一天回过头,我们会发现,走着走着,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培养“环境场”: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它其实是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能激发特定的行为。就像到了卧室你会想睡觉。

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环境中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力量就越大。

我还有另外一个工作“场”,就是我的电脑。事实上,我有两台电脑,一台日常用,一台工作用。工作电脑里只有 Office等些用于工作的软件。当我打开它的时候,我心里的大象就已经做好了准备,知道要开始工作了。可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工作和娱乐的距离只有关闭Word和打开测览器的距离。要抵制这样的诱惑,太为难大象了。 所以,“场”并不玄虚,它就是一个人在一个空间里做事的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稳定的心理预期又会现固习惯的行为。一个人在某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

–情感触动:改变最重要的动力

大象听不懂道理,但是大象能听懂爱,只有爱才会让他心甘情愿为你上路。

所以,你对自己还好吗?你在想起自己的时候,是带着厌恶和憎恨,还是爱和同情呢?如果你还在内疚和自责中自我折磨,也许,你也应该放弃和自己之间的战争了,就像一个土兵终究要解甲归田一样。

–第二序列改变:改变真的有效吗

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内容的改变,在这个案例里,就是工作;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在这个案例里,就是不停换工作的行为。他一直想要改变的,是工作这个“内容”。而他真正需要改变却没有变的,是用不停换工作来应对焦虑的这种方式。盲目寻求变化,没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积累经验,这才是他真正的问题。

有时候,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这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第二序列改变。它来自一本叫《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的书,作者是美国心理学家保罗・瓦茨拉维克( Paul Watzlawick)。瓦茨拉维克把内容的改变称为第一序列的改变,把应对方式的改变称为第二序列的改变。瓦茨拉维克说,就是因为人们把改变停留在第一序列,导致改变本身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了一个问题。

我们常常看到、听到“接纳自我”这个词,也经常跟自己说,要接纳自我。可是我们对接纳自我常常存在着两个重大的误解。第一个误解是,以为接纳自我就是不改变。通过第二序列改变这个概念可以看出,能了解接纳自我本身就是一种改变,而且是很难的改变。 难在哪里?难在忍受。 人只要有焦虑感,就会想改变。可是顺境、逆境都是人生常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因为就算我们不改变,事情本身也是在不停变化的。就像腿上磕的乌青会慢慢消退,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会慢慢长大一样,时间久了,我们自然会从职场新手变成有经验的“老鸟”。有些事,自然而然就会发生。而盲目的改变,常常会打乱事情发生的进程。 第二个误解是,把接纳自我当作获取另一种好处的途径。 经常有来访者跟我说:“老师,我觉得自己很多地方都不好,很想接纳自己,可是怎么才能做到呢?”当他这么说的时候,他其实是把接纳自我当作获得幸福、平静、快乐的手段。他心里想的是,接纳自我后,自己就会变好。这在本质上还是想要改变。接纳自我这个追求本身,就是他无法接纳自我的原因。 接纳自我其实不是追求,而是舍弃。舍弃什么呢?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 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作“森田疗法”,它的核心理念是带着问题生存、为所当为。意思是,一个人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问题,只把它当作生存的常态,转而专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种曲线救国的改变方式最大的好处是,防止我们只看问题本身,而忘了问题以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才是接纳自我的真谛。

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这个世界本身就有很多不完美,它不是按我们的想法设计的。如果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作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没有效果,有时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历程。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心理上的。如果你想作出改变,一定要思考一下:如果不作改变,事情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如果打断了自然发展的历程,那它同样既没效果,还会变成问题。

第二章 推动思维的进化

她顿了顿说:“你来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为了学习技能。学习技能,就是要学着把自己放下” 学东西最重要的是要过脑,而不是过心。 要把批评当作技能的反馈,而不是对自我的评价。 人需要把自我放下,才能让新的东西进来。 不要太执着于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僵固性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这时的他更像在表演一场叫作“努力”的行为艺术。他并不真的想要继续努力,只是希望通过摆出努力的姿势,来满足心里“应该要努力”的想法。(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我们经常会对坏事产生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自己是受害者,却觉得这是我们的错。(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如果没有目标,就不会引发行动;如果没有方法,行为就会变得盲目无效;如果没有跟现实的接触,思维就会变成头脑中僵固的规则,不会有什么发展。(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溝。(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如果把这句祈祷词精简一下,就是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變為行動)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變為行動)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控制的兩分法:把目標變為行動)

–心智模式: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

古希腊晢学家爱比克泰德( Epictetus)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扰,而是被他们关于事物的意见困扰。”意思是说,件事会怎样影响我们,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是什么样的,而取决于我们是怎么看待它的。

他有时候会努力但这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头脑中“应该如此”的概念驱使的。这些孩子很在意自己能否被他人赞扬和接纳,所以他人的一点点批评意见都会让他们焦虑万分。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他们就失去了行为的自主性,由此陷人另一种循环:不断寻求安全感。防御型心智模式就此产生。这种循环是防御的、向内的。陷入这循环中的人会变得关注自我,总是想很多,却很少行动。他们的自我发展会因此受限。

你的心智模式更偏向成长型还是防御型?它是怎么形成的? 在什么场景下,你感觉自己的心智是成长型的?在什么场景下,你感觉自己的心智是防御型的?为什么?

–僵固型思维:活在别人的评价中

Fixed mindset - 回避挑战带来的焦虑,关注点在自我ego而不在事情上。过多思考自己行不行就是让事情“就此停止”。 “我知道你委屈。你这么委屈就是想告诉我,你这么努力,我却没看见。你们总是习惯把我当妈妈,可我不是,我是老师。 你来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为了学习技能。学习技能,就是要学着把自己放下。” “学东西做事情最重要的是要过脑,而不是过心。”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有自己的“売”吗?它是怎么保护你的,又是怎么变成你进步的阻碍的? 回顾你目前或者曾经遇到的一个挫折,你怎么看这个挫折?遇到挫折时,你的想法是让事情“就此停止”,还是让事情“更进一步”?如果是“就此停止”的想法,那“更进步”的想法又是怎么样的?

在大学工作时,我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很聪明,但很容易因为一点点挫折而一蹶不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自我”很重。一帆风顺的时候,他们觉得自己很厉害;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无论他们怎么评价自己,都特别关注自己的表现,特别关注别人会怎么看他们,都有很重的“证明自己”的包袱。这种心理状态就叫作“脆弱的高自尊”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脆弱的高自尊呢?有一种解释是,这类人在成长过程中受了太多的批评和指责,所以变得不自信。可是仔细想想,好像并不是这样。他们的成长经历里并不缺少肯定和表扬,相反,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在肯定和表扬里长大的。那是什么让他们在挫折面前变得这么脆弱呢?是僵固型思维。

表扬聪明实际上暗示了这样的观点: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解难题只是证明一个人聪明不聪明的方式。一旦孩子接受了“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观点,而且被夸聪明,他们就会努力维护聪明的形象。这会使他们把注意力从挑战任务本身,转移到对自我的关注上来。这就是僵固型思维的特点。 相反,表扬努力暗示着:人的能力并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既然人的能力并不固定,那些孩子就没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自然就能把目光专注到努力本身。

僵固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重要区别,就是让事情“就此停止”还是“更进一步”。 德韦克认为,一个有僵固型思维的人,在面对挑战时很容易放弃,因为他会担心困难的任务会证明自己能力不够。而一个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欢迎挑战,因为他会把挑战看作能力成长的机会。 僵固型思维的人觉得努力是一件可耻的事,如果需要努力才能做成一件事,说明自己能力不够。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以努力为荣,他们觉得努力能够激发能力。 面对批评,僵固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作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更容易把批评当作帮助自己改进的反馈。 看到别人成功时,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失败,因为别人做到了而自己没做到,说明自己不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会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吸取别人的经验,使之成为自己经验的一部分。 所有这些区别,其实都是在说“就此停止”还是“更进一步”。如果我们觉得能力是相对固定的,为了回避挑战带来的焦虑,关注的焦点自然不会落在发展上,容易让事情就此停止。而过多“思考自己行还是不行”,就是一种让事情“就此停止”的方式。

僵固型思维的本质是一种防御心态。有僵固型思维的人,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上去,这很容易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

她顿了顿说:“你来这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而是为了学习技能。学习技能,就是要学着把自己放下。”

人总是兜兜转转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好像搞清楚这个就能获得成长。所以我们会很在意自己聪不聪明。 现在我会觉得,聪明不是我们的特性,而是我们与环境的互动方式的特性。 如果这种互动方式好一一世界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努力解答问题一一我们的能力就会在这一问一答中不断成长起来,所谓的自我也会变得丰富起来。 如果这种互动方式不好,比如,你觉得世界和他人太危险,这种互动就会中断。我们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我身上,以此来回避世界的挑战。你还可能会经常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会怎么看我?我这么做是对还是错?我们原本是想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发展自我,但因为没有和世界的真实互动,自我发展反而停滞了。 所以,不要让这种互动停止。否则,你就会死守着一个僵化的自我评价停滞不前一无论那些评价是聪明、能干、懂事或者别的,也无论那些评价来自父母、师长、领导还是心爱的人。 不要太执着于自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对世界的应该思维:消极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觉得所有同事都应该喜欢他;2.既然这个人不尊重喜欢他,他就应该超过他。只有超过他,他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所有的自我价值都放到了这个比较上,一旦发现有不如,就会觉得自己很没用并因此焦虑沮丧。 应该思维和愿望的根本区别:能不能容忍现实和愿望不一致。Should: 和现实赌气觉得现实不应该这样。

应该思维vs愿望:应该思维变成支配我们的主人,我们只能服从应该思维背后的规则,失去了自主性。我是愿望的主人。 问自己为什么这个愿望不是必须达成的? 区分愿望和现实:决心和外在世界无关,我愿意投入多少奉献多少,由我自己决定。但是他决定不了一件事情能否做成。就算我有很强的愿望想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会迁就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

很多烦恼背后都是应该思维导致的非黑即白。然而,如果我们遵循的是自己的感觉,它常常是非常复杂的,也是自然流动的,有很多的灰色地带。 一旦用理想化的规则限定自己,思维讲古就很难容忍自我感受中和规则不同的部分。我们会扭曲自己的情感,让它符合应该的要求。

如何跳出应该思维,逃脱这个对自己的暴政呢? 找回自己的感觉,能够意识到外在的规则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并作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感觉虽然模糊,但它是真实的。

为什么应该自我就是合理的呢? 没有什么是应该的,关于自己应该怎么样的设想,本身就是偏见。 ”更好“的标准来自哪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还是来自外在的设定?

”我应该努力“的心态存在着一种自我强迫。 真正努力的人心里往往有一个想实现的目标,但并不那么关心自己努力不努力这件事。他们会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做事上,只想把事情做成。这时候,努力是一种自主自发的状态,是创造活动产生的副产品。

是自我还是外在规则-在思维中为我们的行为设定标准会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应该自我的追求会打乱人的自发和自主性,让一件原本自然自发的事情,变成一件被应该规则限制的事情,从而带来巨大的焦虑。

一旦某个行为不是出于自发的,而是产生自某个”我应该如此“的观点,它就可能变成一种强迫性质的自我要求,就会逐渐偏离事情本身,变成模仿

“自我”还来不及形成就已经被外在的应该规则给替代了。自我成了应该规则的表达工具,而我们还以为是自己这么想这么感受的。可是疑惑会一直都在。 当你不认同某种规则,但迫于某些看不见的压力不得不屈从时, 你的内心会产生一种分裂。这种分裂不是让你觉得自己被压抑了,而是让你看不清自己,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多人不停寻找自己的原因。

对挫折的绝对化是绝对化思维的本质。 绝对化思维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了绝对化加工 - 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过一段时间可能会不一样,这给变化留下来空间。一旦把事情永久化,人就看不到变化的希望,自然就会悲观沮丧。 也体现在自我评价和判断上。经常加班-状态不好有些累 or 自己很没用完蛋了。累隐含解决方案可以休息,完蛋是永久性判断没有变化的可能了。

人格化。 绝对化成别人的错- 愤怒指责 绝对化成自己的错-内疚自责忧郁 得了抑郁症的狗,明明轻轻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却再也不敢尝试。如果生活是一条河,绝对化思维让生活变成了无源之水。 如果我们陷入对痛苦无休止的防御,不仅不能消除痛苦,还会让我们远离当下的生活,在思维的陷阱里备受折磨。

有限游戏-把一时挫折当做最终结果,因而想尽办法避免失败或犯错。 无限游戏-错误和挫折只是游戏的一部分,无论遇到什么游戏总还在继续。而我们所能的,是想想从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中积攒了什么样的游戏经验,然后给自己加满血点,整理装备,重新出发。

你最近一次对工作感到焦虑或沮丧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应该思维? 你最近一次对亲近的人发气是什么时候?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背后又有什么样的应该思维?

它的本质在于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并在世界不符合头脑中的规则时,表现出怨恨、愤怒、焦虑或者沮丧。

应该思维和愿望有一个最根本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容忍现实跟愿望不一致。

首先,当一个人说“自己一定要做到”的时候,他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而是想表明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和外在世界无关,仅和他自己相关。他愿意投入、奉献多少,都由他自己决定。但是,他决定不了一件事能否做成。就算他有很强烈的愿望想做成这件事,也不能奢望现实会迁就愿望否则就变成了“应该思维”。 其次,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愿望,而不是必须要完成的事会让他做事更有灵活性。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人们越会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人们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不是在焦虑、抑郁和愤怒中跟现实怄气。 区分愿望和现实,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走出应该思维的关键。作为成年人,我们得接受,这个世界不是围绕着我们来设计的,宇宙根本不会理会我们的喜怒哀乐。世界有时候就是有很多不公平,人生就是有很多苦难和不如意。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们为何无法接纳自我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在某些场合,大家都在吹捧某个人,你也跟着吹捧,虽然你并不那么认同这个人;或者在某些场合,大家都表现得很感动,你也跟着感动,虽然你并没有太大感觉。 这类经验背后有哪些对自己的应该思维?它反映了你和周围人什么样的关系?这种“应该”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我应该如此”的应该思维,本质是用社会规则、他人的期待或者文化习俗代替我们自发的行动。所以,关于自我的应该思维完整的句式是: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有一个理论,她认为,人会陷人应该思维,是因为人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妄图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这个理想的自我通常是完美的,聪明、美丽、优秀、毫无職疵。当人们用幻想的自我来对照现实的自我时,会觉得自己像个冒牌货。他们努力维持幻想中的形象,害怕别人看到幻象背后真实的自己。这些理想的自我并不来自真实的自我经验,只是由很多“我应该很努力”“我应该谈恋爱”的规则堆起来的。为了保护这个幻想中的理想自我,人们会变得非常死板,会排斥内心跟应该自我不同的情绪感受和体验。这样一来,人们就被这些应该的规则支配了,成了它们的提线木偶。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

想一想,最近发生的一件让你感觉不好的事情是什么?如果用绝对化思维思考这件事情,你会怎么想? 如果不用绝对化的思维呢?什么样的想法会让你感觉更好一些?

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就越抽象,思考方式就越绝对化,防御的范围就越大。而防御的范围越大,自我的活动空间就越小。同时,他对挫折的思考越绝对,情绪反应就会越大,悲观和沮丧的感觉就会越强烈。这进一步妨碍了他往外去拓展生活。他的生活,就这样逐渐静止了。

塞利格曼提出,绝对化思维是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了绝对化加工的一一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觉得某件事会一直发生。举个例子。最近公司业务繁忙,需要经常加班,员工当然不爽。员工会怎么理解这件事呢?有的人可能觉得最近工作很忙,有的人可能觉得工作没完没了。

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

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一件事的发生,其实有很多因素。如果我们把事情绝对化成都是别人的错,就会有很多的愤怒和指责。如果绝对化成都是自己的错,就会有很多的内疚和自责,忧郁就常常因此而起。

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生活中获得疗愈的机会。就像那群得了抑郁症的狗,明明轻轻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却再也不敢尝试。如果生活是一条河,绝对化思维让生活变成了无源之水。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看到,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都有自己防御的东西。僵固型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完美自我的形象。应该思维,防御的是我们内心已有的规则。绝对化思维,防御的是可能产生的伤害。

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通常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并让我们与世界的互动逐渐停止。

–创造性思维:找到持续行动的张力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够提供什么,再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曾有个年轻人问冯仑:“我想创业,可是没有钱怎么办?”冯仑说:“创业的人都是先有梦想,再去找钱,想办法实现梦想的。有了钱才去创业,那就不叫创业了。”

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 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两分法 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 河流落差(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 河道(行动的方法)+源头活水(与现实接触)

创造:确切的想要做出来的东西。完成一幅画。 解决问题:不颓废。 问题来带焦虑-张力是缓解焦虑-努力一有效焦虑就会缓解张力就消失行动就减少,知道问题重新让她变得焦虑这种张力才会再次积聚。打鸡血到颓废的不断循环。 为何创造性思维会产生足够的张力?因为爱!比如自我发展心理学这门课有我关心的问题,有想讲给听众的东西,想把它从理念变成现实的冲动,变成一种持续激发行动的张力。

你有没有想过要创造一个作品?你爱这个作品吗?它眼现实的鸿沟是什么?你能做哪些事去跨越这条鸿沟呢?

《最小阻力之路》,作者是罗伯特・弗里茨( Robert Fritz)。他原来是名作曲家,后来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开发创造力课程。在这本书里,他区分了两种产生张力的思维结构:创造的思维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他说,只有创造的思维结构才能产生持续的张力,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是没有持续张力的。

解决问题不应该成为行动的动力,我们热爱的、想要实现的东西才是。

生活不是美好的乌托邦。暂时没钱去追求梦想,这就是一个现实。创造性思维并不是让我们忽略现实,相反,它让我们承认现实的无奈,让我们用一种不同的目光去看待现实一一把现实看作创造的条件限制。而解决问题的思维,会把限制看作目标是否成立的前提。创造性思维的人可能会想:我想读书深造,可是现在没钱,怎么才能实现目标呢?如果钱是创造的前提条件,那我要先去挣钱。这样一来,当他在挣钱的时候,他是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做的。可是,解决问题思维的人会想:我连钱都没有,还谈什么读书深造,这压根儿就不现实。于是,他会放弃自己的目标。 这就是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思维的根本区别。 创造性思维是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以现实来思考目标,先想环境能修够提供什么,再想自己的目标是不是现实,该树立怎样的目标。

–控制的两分法:把目标变为行动

控制的二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

e.g. 远大目标 - 成为科学家-国外读博-发布论文-自己实验室,任何环节差错就会功亏一篑。 容错率非常低,没有和当前计划相联系。 努力控制能控制的事情,不妄图控制无法控制的事情。 专注精进,顺其自然。 大部分人的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却不对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行使控制权。 认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

对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做好。这就一直都有事可做,而不是helplessness再努力都没用。 eg 不知道数据是否理想,多做几次计划更大;不知道导师有没有时间,多催几次; 人习惯思考重要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能不能控制,这把目光引导对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

1.用描述性语言,不用评价性语言。 2.问具体问题,不问抽象问题。近的语言描述生活,描述过程,找到可控的部分。 3. 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在用远的语言时,我们总是先判断结果,评价有没有用,再决定做不做。好像需要承诺才能做。可是,很多时候,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知道。

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而这种思考方式,会把他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地的行动上

–近的思维:如何走出焦虑

所谓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在特定的情境里,会不断发生变化。与它相对应的就是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境无关。

在用远的语言时,我们总是先判断一个事情的结果,评价件事有没有用,再决定要不要做。好像我们需要某种承诺,才能够有所行动。可是,很多时候,一件事有没有用,只有做完才知道。如果我们不能投入做事,事情通常也做不成。大部分人希望先看见,才能相信。而有时候,我们需要先相信、先投入,オ能看见想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一定要在头脑中预想出行动的结果,反而会失去行动的能力。

我有一个来访者,为未来的事情焦虑,觉得做什么都没有用。这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我让他每次焦虑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吗?

–思维弹性:思维是怎样进化的

“应该思维”的问题没法通过“不要有应该思维”这样的想法来解决,而需要用局部思维。你要试着理解任何一种看法都是局部的,包括这本书。如果你能理解这本书提供的只是局部的知识这些知识之外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就不会被这些知识限制住。不要让“不应该”变成另一种“应该”,而要比照着现实思考:我现在面对的情况是怎么样的?除了现在的这种判断,还有其他可能性吗? 这是本书想给你的,最重要的思考。

就像这个不存在的三角形,一个人看到一个新事物的时候思维会倾向于很快给出一个答案,让它完结和闭合,而不愿意让它保持开放。这样,世界就会变得已知和可控。这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我们甚至很难觉察到。这就是同化。

我听完后却淡淡地说:“它的背后就是一些建构主义的哲学思想,这思想我了解的。” 我正有些小得意,那位朋友却跟我说:“我是在学习一些新的东西,可是我觉得你没有。你只是在找一些材料,来强化你原有的东西。” 这真是当头棒喝。可是仔细想想,我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之后每次学习新东西,我都会努力把原有的东西放下。就算要联系已有的知识,我也会努力看到其中的差异。这就是另一种适应方式,叫顺应。

如果同化是改变事物来符合我们头脑的认知结构,那顺应就是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来适应新事物。局部的知识、流淌的知识、不确定的知识,会不断让新的东西进来,这会不断改变我们的认知。 顺应很痛苦,因为相比于固守某些绝对真理,我们的思维要经历太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可是,有弹性的思维会不断迎接这种不确定性,让它来改变我们自己。这样,思维才会发展得快我们才会不断发现原来没有发现的东西。无论是知识演进、技能学习,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倾听和对话,都是如此 所以,你一直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固守原有的东西,不断重复自己,这样是安全的,可是很无聊。另一种是承认自己所知的是局部知识,对自己的无知保持敏感,给自己很多问题,而不是很多答案。这些问题会逼着你去探索、去体验、去发现新的东西。这样会经历很多痛苦,因为你会发现原有的东西总是不对的。可你会一直进化,会变得有趣、深刻而复杂。

第三章 发展关系中的自我

从关系的视角出发,所谓的人格或者个性,不过就是人在某一段特定关系中的行为、语言和情绪表达方式。是所处的关系而不是个性,决定了人的行为。(關係中的自我:從個體視角到關係視角) 可是,如果从关系的视角来理解,你在不同关系中的自我是不一样的,那你就可以去不同的关系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你不再需要给自己贴类似“敏感内向”“自卑”“自信”这样的个性标签,而是会去审视,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导致了现在的行为。你还可以寻求一种能让自己表现更好的关系。同样,你也不会轻易指责别人为什么有那么古怪的个性,而会去理解什么样的关系让他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这既增加了自我发展的潜力,也拓展了改变的空间。(關係中的自我:從個體視角到關係視角) 位置、角色的错位,是我们没有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是试图替别人负责。 指导者只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建议,而批评者常常会把别人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如果我們對一個人有期待,不要在語言上要求他,而要像我們期待他的樣子那樣對他(關係中的角色:解鎖更多自我可能) 既然多说多错,那选择沉默行不行?不行。从内容的沟通上看,沉默是没有内容的。可是从关系的沟通上看,沉默可以表达很多内容。有的人的沉默是在表达:“我觉得你不可理喻,所以不想跟你说话了。” 那选择盆开话题行不行?还是不行。因为在关系的沟通上,岔开话题其实还是在说:“我不想听你说了,你说的话不重要(關係的語言:人際關係的密碼) 如何解決角色期待上的矛盾: 第一,只有直面关系、讨论关系,才有解决关系问题的机会。关系的矛盾是很激烈的,里面有我们最深层的爱和怕。所以,人会本能地回避直接讨论关系,而要通过沟通各种表面上的内容来做隐晦的表达。可是,关系是躲不开的,关系的沟通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只要两个人有接触,那他们之间就一定有关系。只要有關系,就一定存在关系的沟通。只要熟悉关系的语言,我们就能从两个人的只言片语中读出谁

–关系中的自我:从个体视角到关系视角
–关系中的角色:解锁更多自我可能

别把自己的角色弄错了,把自己从“指导者”变成了“批评者”。 指导者智慧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建议,而批评者常常会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关系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密码

我告诉她:“你要非常小心。就像人应该有边界一样,知识其实也是有边界的。也许你的本意是想更好地沟通,可是当你学了心理学知识以后,你会很容易党得自己拥有一个特权一一你比家人更懂你们应该如何相处。同时,你还多了一个位置一一你从家庭生活的参与者变成了研究者和旁观者。可是,你的家人并不一定愿意承认这个特权,这本身就会影响你们的关系。有时候,他们说不喜欢心理学,其实真正想说的是他们不喜欢这种关系的变化。

–关系的互补:系统如何塑造你我
–不安全依恋:爱为何会变成牢笼

把人连在一起的底层动力是什么呢?不是利益,是情感! 依恋,是人最强烈、最基本的情感。 1、不安全依恋会影响自我发展。让我们很难有好奇心去探索世界,也很难发展出自己的技能。 2、因为不安全感而习惯去观察别人的情绪,我们会很容易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敏感。 3、不安全的依恋会让人很难自我发展。 如果我们心里装了太多别人的感受,就很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情绪、需要、欲望,会把它们当做不重要的东西。

–关系的三角化:痛苦的“夹心人”

痛苦的“夹心人”: 你知道桥梁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吗?桥梁是被固定的,它没有办法找到自己的路。因为桥梁知道,如果它离开了,桥梁的两头就会变成两座孤岛。

–都是你的错:我们为何互相指责

关系里的应该思维: 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不一样呢,这就是关系中的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容忍理想和事实的差异,那我们就会变得灵活,有更多处理的空间。 承担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 Q关系如果出现问题,该怎么办? A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做自己能做的事,承担起自己在关系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回到自身,承担自己能够承担的责任,这就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 “你也许会觉得憋屈:凭什么让我改变!确实,你并不是非改不可,关系是可以破裂的。如果一段关系真的让你不舒服,你可以离开。但是,如果你愿意改变自己去修复这段关系,就代表这段关系对你很重要,你很珍惜它。如果面对一段重要的关系,你一边说自己珍惜它,以便不愿意改变自己,反而一次次试图让对方改变,哪怕你的将要早就证明这样做没有效果,那这就是你的错。”

人与人需要保持边界: 人总是有亲近别人的渴望。因为这种渴望,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承担被人的痛苦。可是,有时候我们需要承担自己的限度。 最难坚守的边界,算得上是家人之间的边界。

–都是我的错:我们为何会自责

句话的意思是,我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是你不能。这还是在说“都是你的错”。 有些人会说:“我跟别人沟通时都好好的,就是跟他(她)讲不通道理。”这还是在说“都是你的错 还有些人会说:“我可以改,只要他(她)变得更加温柔体贴一点。”这也是在说“都是你的错”,因为你没改,所以我改不了。 遇到这些状况时,我就会说:“他(她)改不改是他(她)的事,你能不能把目光放到你自己身上。你怎么做,是你唯一能控的事情 回到自身,承担自己能承担的责任,这是突破对错思维最直接的办法。因为你是系统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你有了改变,对方也会作出相应的调整。 你也许会觉得憋屈:凭什么让我改!确实,你并不是非改不可,关系是可以破裂的。如果一段关系真的让你不舒服,你可以离开。但是,如果你愿意改变自己去修复这段关系,就代表这段关系对你很重要,你很珍惜它。如果面对一段重要的关系,你一边说自己珍惜它,一边不愿意改变自己,反而一次次试图让对方改变,哪怕你的经验早就证明这样做没有效果,那这就是你的错。

–关系的纠缠:亲密关系如何伤害人

所有的纠缠,究其本质,就是我们既不愿意承认对方跟我们有差异,也不愿就此放手。既不愿意承认我们满足不了对方的期待,也不愿意承认对方满足不了我们的期待。拼了命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因为改造失败而责怪对方不配合我们。

“关系的纠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一群刺猬,离得远了会觉得寒冷,离得近了又会互相伤害。 摆脱纠缠带来的伤害: 原谅不是给对方宽恕,而是给自己空间。

–课题分离:如何解决关系问题

课题分离解决人际难题: 人际关系烦恼的主要根源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自己的事。 而自我发展成熟的标志,就是越来越能分清楚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别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自我的边界,就是通过这种区分确立起来的。 课题分离,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也是建立健康关系的基础。 用课题分离解决三种人际关系难题: 1、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需要。 “表达需要”,是我们自己的课题,而别人接受还是拒绝,那是他们的课题。我们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探测他人需要的敏感雷达,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2、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拒绝别人。 其实,别人遇到困难,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可是接受还是拒绝,那是我们自己的事。不能因为自己拒绝起来有困难,就抱怨同事不该提出请求。如果我们选择拒绝,别人怎么评价,那又是别人的事了。它既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也不是我们能剥夺的。因此,别人怎么评价我们,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行事准则。 3、很多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做尝试。 很多人真正怕的事什么呢?归根到底,事害怕别人的评价。 课题分离就是人接关系中的两分法。控制我们自己能控制的事情,而不是妄图控制我们不能控制的事情。

–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如何变得更成熟

自我在人际关系的发展,通常经历三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他人阶段、独立阶段。 一、自我阶段 我们会自然地认为世界和他人事围绕我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做别人的需要和愿望,把自己关注的中心当做别人关注的中心。—这个阶段只关注自己,会让让我们在现实中有挫败感。 二、他人阶段 两个典型标志: 1、把自己放到被动的位置,让他人来决定我们的行动。 2、我们很难容忍和别人的差异。 越是亲近的人,我们越难容忍他们和我们不一样。例如,夫妻之间的差异,可以寻求达成一致的目的,用创造性的方式达成一致。虽然有时夫妻在观念上有差异,可是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达成了某种的一致:无论我们有怎样的矛盾,不要让这种矛盾影响我们的关系。因为有了这种共识,他们反而更能够容忍彼此的矛盾和差异。 三、独立阶段 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楚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够理解别人,同时尊重自己。 【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勇是认清现实以后还能热爱现实。”这句话也适用于人际关系的准则。 当我们内心你的信念,而不是他人的态度变成我们行为的主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对自己负责的姿态。 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就是君子遵循内心的规则行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新关系:关系是如何进化的

独立意味着孤独: →_→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 当他遇到麻烦或者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 ”的期待。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同时他知道,别人帮不帮他,是别人的课题。从独立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理由和资格。

可是,独立并不是容易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意味着孤独。 一个独立的人,是在心理上真正断乳的人。当他遇到麻烦或心情不好时,他不再对亲人、朋友、同事怀有“理所当然”的期待。他可以求助,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同时他知道,别人帮不帮他,是别人的课题。从独立的那天开始,他就失去了抱怨的理由和资格。当然,他也不需要对别人的情绪怀有什么理所当然的责任,因为这是别人的课题。去掉了了人与人之间习以为常的用挖制和期货来维持联系的方式、一个独立的人怎么能不孤独呢? 孤独,也许正是人生的某种真相。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也没有人能完全为另一个人的生活负责。我们总说,这是“我的”家人、“我的”恋人、“我的”孩子、“我”最好的朋友,好像我们拥有某个人一样。拥有是人际关系史中最大的幻觉、没有人能修拥有另一个人、我们只是在各自的旅程相遇、彼此同行。这种相遇又长又短,最终我们还是会分开各走各的路。 但正是因为别人没有必要一定对我们好,才有了感恩的理由。正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对方会不会欺骗我们,才会有信任。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离开,坚守才显得可贵。自由是美德的前提,所有人际关系中美好的东西,只有出于自愿的选择,才会变成一种美徳。

第四章 走出人生的瓶颈

用经验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新行为创造新经验的过程;用思维进化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接触现实创造新思维的过程;用关系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分清“你的”和“我的”,来构建新关系的过程。 而用变化的视角看,自我发展是通过自我的打碎和重构,从旧阶段过渡到新阶段的过程。

結束:如何脫離舊自我 身份是什么?它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別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是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上,我们和他人达成的共识。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我听很多人说过,在真正结束的那一刻,他们感觉到的不是焦虑,而是解脱,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已经从某个令人困扰的问题中解脱出来了。

–转折期:逆境也是新机会

转变的本质,不是外在的新旧更替,而是内在的自我的重构。 如果我们顺利地度过了这个阶段,完成了自我的重构,我们心里会生出一些深沉的智慧,我们会对自己有更多了解,会理顺和自己的关系,会变得更加坚定而无所畏惧。

–结束:如何脱离旧自我

脱离有三层含义:环境的脱离、身体的脱离和目标的脱离。 1、环境的脱离 首先脱离原先的关系和环境,重新思考自己。 如果在一个环境或者一段关系中,你经常感到疲惫、沮丧、甚至绝望,让你不敢想自己的未来,那也许就是需要转变的信号。 2、身份的脱离 身份是什么?它是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是别人看待我们的方式,是关于“我是谁”这个问题上,我们和他人达成的共识。 3、目标的脱离 有一些坚持是好的,可是有一些坚持只不过是“我不愿意改变”的另一种说法。

–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 迷茫中的三种典型心理: 1、试图回到过去 2、想要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3、敏感 迷茫期,是十分重要的一段时期。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就像萧索的冬天在积储春天的力量,迷茫期也在积储重生的力量。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蓄着“有”。

–重生:如何重建全新的自我

放弃并不比坚持容易,它同样需要勇气。

–职业转变:如何应对职业变动与转型

职业转型是一个自我重塑的过程。 真实的自我,是我们在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也许,我们在职业转型中兜兜转转吃那么多苦,最终想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踏实的感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踏实的感觉里,有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自己。

–关系转变:如何应对关系的结束

关系是幸福感和意义感的来源,关系里有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因此,关系的转型会带来巨大的情感冲击。

–转折期选择:选择的标准是什么

1、选择的第一个标准: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2、选择的第二个标准: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创伤后成长:如何重建意义感
–故事:如何赋予经历意义

意义感来源于人生故事

–英雄之旅:自我是如何进化的

《千面英雄》一个英雄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1、启程 2、启蒙 问题不在于外面,而是来自我们的内心。 征途中的恶龙,最终只是一股既不好也不坏的力量。是我们自己的贪心、傲慢、恐惧和胆怯,是我们头脑中太多的应该思维,,映射在它们身上,把它们变成了恶龙。 3、回归 英雄完成他的使命,要回到他出发的地方,把他在旅程中学到的东西分享给那些等待出发的人。 英雄之旅的三个阶段–启程、启蒙和回归,是一个包括听到召唤、投入召唤、跨越门槛、寻找守护者、面对和转化恶龙、发展内在的自我、蜕变、待着礼物回家的过程。 英雄之旅是我自我发现的旅程。

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破除我执,从小我走向大我的过程

第五章 绘制人生的地图
–人生阶段:如何突破自我中心
–青春期:如何确立身份认同
–成年早期:如何建立亲密关系与职业认同
–中年期:如何应对中年危机
–老年期:如何整合自己的人生
–自我发展:一条不断延伸的路

投资中最重要的两件事


不论任何投资,想要赚到钱,最重要的就是选好投资对象。

你想在股市里赚钱,那就得选出好公司;你想在房市里赚钱,那就得选出好房子;你想在区块链里赚钱,那就得选出好资产……

投资就是选择,能够选对,想不赚钱都难。

问题是怎么选呢?答案不复杂,抓住这两个标准就可以了:

  1. 门槛
  2. 成长

具体到每个领域,表现形式可能有所不同。以股市为例,这两个标准就可以具体到两件事上:

这家公司做的事情,别的公司做不了。这家公司做的事情,它自己可以重复做。

前者是一个公司的门槛,它决定你的利润和发展趋势;后者是一个公司的成长,它决定了你的扩张和增量。

所谓的门槛,就是帮你挡住竞争者的护城河。有了门槛之后,你就不必担心过度竞争了,因为这不是一个谁想来就能来的地方。中国有十几亿人口,如果一个行业短期非常赚钱,且没有什么门槛,你马上就会发现上千款同类的山寨商品。

它们可以用更大的规模,更低的定价,摧毁你的优势。可能你还没开始,就已经发现周围挤满了人,没有门槛的行业,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行业不错,但是没有人赚到钱,因为参与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谓的成长,其实是一种可持续的迭代性。有些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本身不具有迭代性,就无法保证未来的长期增长。比如游戏公司很难连续推出爆款,即便是续作,很多时候也无法保证畅销。

每年新推出的手游有几万款,但是只有几款游戏能够成为爆款,为公司实现盈利,而即便是制作出这种爆款游戏的公司,也无法保证明年可以复制今年的经验,依然让自己告诉增长。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家能看到的只是少数赢家,而且冠军的宝座还在不停轮换。

同样的道理,当你投资房产,投资区块链都可以借鉴。

哪怕这些领域你都不参与,你也一定要认准这两个标准,因为有一项投资是我们都躲不开的:投资自己。

我喜欢把投资领域的规则,运用到投资自己身上。看起来像是“杀鸡用牛刀”,但只有这样才能稳准狠地解决问题。把刚才提到的“门槛”和“成长”翻译过来,就是你做的事一定要满足这两个条件:

向下可见,向上无限。

用更直白的话来说,就是:

你得做“赔率”够的事情。

什么样的事情赔率不够?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给别人推荐股票和理财产品,就是典型的赔率不够的事情。赚钱了,人家最多说一句谢谢,赔钱了,所有人都骂你黑心。再比如,接待一些没那么亲近的亲戚朋友,接待好了,你应该的,接待不好,回去就是一通指责。

赔率不够的事情,和刚才标准刚好相反。它们是“向上可见,向下无限”,做好了没有奖赏,做差了损失惨重。

什么叫赔率够?就是你的付出一定要有回报,甚至是有可能是超额回报,这样的事情才值得做。

生活中存在这样的事情吗?还真不少,我这里就有一个符合标准的:

打造完整作品。

不论你做任何事情,永远把焦点放在“打造完整作品”,基本上你做的就是一个“向下可见,向上无限”的事情。完整的作品就是你的下限,相当于软件产品的 1.0 版本。有了它,你就有了迭代的基础,再继续只会更好,不会更差。

而你在打磨完整作品的过程中所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耐心,执行力都会逼着你迅速成长。一个作品不论多么简单,只要是完整地,其背后的复杂程度,以及所耗费的心血,是那些没做出过任何东西的人,无法想象的。

就像笑来老师在文章中说过的那样:

我个人最看重人的品质,就是打造完整作品的能力。

他甚至经常建议他的合伙人们,在招人的时候,把这一点当作最靠谱的判断方式。少废话,少吹牛逼,直接看作品,一下子就能过滤掉所有的废物。

一个完整作品,就能看出一个人有多高的“门槛”,有多强的“成长”能力。

2018 年,已经有几百人率先迈出了一小步,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完整作品:英文自我介绍。

他们不是什么英语达人,也不是执行高手,只不过他们坚信一个道理:

先完成,再完美。

于是即便不完美,他们也硬着头皮写出了演讲稿;即便不完美,他们也鼓起勇气大声说了出来;即便不完美,他们也用镜头记录了下来。

就这样,他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拿出了一个绝对不完美,但足够完整的作品。相信这几百人在 18 年一定不会过得太差,因为这年头还能用 30 天打磨一个作品的人,基本上不可能在其他事情上做得差。

How

最具有复利效应的新年礼物

为什么有些人格外自信呢?

真的不是他们在装蛋,也不是他们过分自负,而是他们真的是一直在搜寻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复利式增长曲线” 。所以他们才那么淡定,所以他们才那么从容,所以他们才会在种种所谓的逆境中依然善于苦中作乐,因为他们笃信自己的未来,他们真正自信的,是那个看起来还很漫长,但其实很快就会到来的那一瞬间。

—— 李笑来

新的一年,给自己和最爱的人,最好的礼物是究竟是什么?

给老妈的羊毛衫、送女友的包包、为弟弟准备的 IPAD 、给七大姑八大姨的年货礼盒以及给熊孩子的压岁钱…… 盘算一下,这些礼物足够过个年了。但比起一次性的消费品,这次,听听团队和你分享一个可以改变人生轨迹的礼物。

新年的拐点上,不得到这份礼物,很亏。

因为,它可以为你的人生增加复利效应,拓展时间的维度。
因为,是否能成为时间的朋友,决定一个人的复利效应积累速度。

什么是复利?简单打个比方,就是“利滚利”。一笔存款,若是可以获取复利,那么它的增长最终大抵是这样的:


于是,一笔借款,如果按复利计算,拖欠得越久,就越有可能变成永生永世无法偿还。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你有一笔资产, 利用复利的神奇力量,很可能存在翻倍的可能性。但令人沮丧的一点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继承到一笔资产作为启动资本。

不过,万幸的、也是公平的是,每个人都一样,在智力上、知识上、经验上,复利效应依然存在的 —— 这是多么令人喜出望外的事实!每天成长 1%,复利下来,一年成长 3800%,你就赢了。

笑来老师很早就相信了复利的力量,并持之以恒地进行着时间维度的积累。许多年以后,在他 39 岁那年,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 正如笑来老师所说,复利效应,是我们人生的希望。


笑来老师曾用道琼斯指数过去两百年的增长曲线,生动地告诉我们在投资领域,复利效用的价值和走势。事实上,不论是商业投资还是个人投资,都没有偷懒的速成之路。时间的蛰伏累积,在复利达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

那么,如何在个人投资中实现复利效应?

首先明确,注意力才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你的注意力分配决定了你的时间分配。

我们还以笑来老师为例:从 1995 年到 2015 年,20 年的时间里,大约有 2300 个节假日。保守估计,他在这些节假日里,平均每天工作 6 个小时,共计 13800 个小时。

2300 ÷ 365 = 6.3 (年)20 ÷ (20 - 6.3) = 1.459 (倍)

这样计算下来,在过去的 20 年里,笑来老师的时间密度是大多数人 20 年的 1.459 倍。也正是因此,他的很多书,比如《托福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最后的突击成稿、《把时间当做朋友》的最初一稿、《人人都能用英语》,以及《把时间当做朋友》的修订都是在春节完成的。

由此看出,当你持续践行,成为优秀的时间管理者的时候,属于你的时间维度无疑被拓宽,最终获得人生投资的复利效应。这时你还会发现:生命的长度是一定的,但生命的厚度却可以无限拓展。

遗憾的是,很多人并不懂这个道理。那些没能实现的 flag 和昙花一现的新年计划,大抵都是如此。

确定了报考院校,但临过年总想放个假;

计划的书一页没翻,都在角落攒了灰;

说好的减肥运动,却败给了温暖的被窝……

为什么制定了计划,却没有任何改变?正如笑来老师所说,首先,你要确定,是否真的要去做这件可能带来改变的事情。而那些确定想改,却最终失败的,大抵都是“误以为改变是瞬间的事情”造成的。

改变常常是个过程,且是个很长的过程,不是瞬间能够完成的。能够瞬间完成的改变大多没有什么意义。比如,改变一下瞬间的站姿很容易,但意义也不是很大;而彻底改变日常的错误站姿,就需要矫正很长时间,但肯定很有意义。

长期过程使改变的难度无限提高,收益和结果也就对应提高。

“下决心”往往是个瞬间的决定,行动才是填补后面非瞬间的整个过程的实际内容。若是真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直接把 “下决心的这个瞬间决定” 直接跳过 —— 它没必要存在。直接开始行动就好,这才是关键。

保持持续的时间和投入,去践行。大到持续积累知识,小到按时吃饭、运动…… 持续践行养成的任何一个好习惯,都可能让我们终生受益,并给我们带来滚雪球式的复利收益。

一块听听推出的【早起行动营】,就是用来帮你做这些有复利效应的积累。

“早起行动营”的原则是:从“早起”这件很小的事情做起。如果你能够坚持每天做到,就有获得奖励的机会,不论多少;坚持做下去,你会收获意外的惊喜;而一旦做不到,那就功亏一馈,你的付出将归零,被那些依然坚持做到的同学瓜分掉。

在“早起行动营”里,你能体会到薅羊毛套现的“小情调”,感受这种得到奖励的“小开心”;坚持下去,不知不觉中,你会养成不止是“早起”的好习惯,甚至最终可能实现一个不比寻常的“大目标”——你的个人投资的首单复利,也许就是通过这个入口产生。当然,你也一定会为自己的失误付出相应的代价。

如果你已经体会到了获得“复利”的益处和快感;如果你还在为买什么礼物而头疼;那么,不如把“早起行动营”当做一份能够产生复利的特殊礼物,送给每一个你在意的人,和他(她)一起拓展时间的维度,激发生命的更多可能。

给女友的包会变旧、送弟弟的电子产品终会被淘汰,送孩子的压岁钱很快就花没了……而所有这些,“早起行动营”统统不会。送他(她)一个“早起行动营”,让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现在就行动起来,彼此促进,共同改变。

如果你的孩子一放假就睡到大中午,怎么喊都起不来,那么早起行动营可以帮你督促他早起读书;


如果你的朋友最近备考不顺、焦头烂额,那么早起行动营可以帮你督促朋友早起学习,复习抢先一小时,考研进阶一大步;


如果你的男/女朋友作息不规律,不能按时吃饭、经常胃痛,那么早起行动营可以帮你督促他/她吃早餐,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当我们每个人,都把承诺和计划按时“做到”的时候,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有更多正向的推进。

新的一年,早起行动营已经有几万人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并正在靠打卡督促自己真正地“做到“。一起改变时间,期待你的加入!

Experience

Joker


看完这个电影,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特朗普能当上总统了

在电影的结尾,哥潭市民带上小丑面具上街暴动,整个城市火光冲天,戾气逼人,完全就是一场民粹主义狂欢。

我看现实世界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美国民众暂时还没有上街杀人,只是选出了一个特朗普总统而已。

世界为何变成这样?小丑在富兰克林的节目上说的很清楚。因为富人从不站在穷人的角度上看问题,他们一点也不想知道一个像小丑这样的失败者生活如何、心情如何、脑子里在想什么。韦恩只把小丑当作凶手、失败者、精神病、变态;他说所有无所建树的失败者都是小丑、都是笑话;至于他自己,从蝙蝠侠系列里我们知道他是个大慈善家,他(还有他儿子,也就是蝙蝠侠)一定觉得自己光辉伟大,无懈可击。


可韦恩们都不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那句话:“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小丑也想活得不那么像个笑话,如果不能是正剧的英雄,至少做个悲剧的角色。可他没有那个资本,他做不到。

小丑不是没有努力过。他曾经如此驯顺:按时吃药,按时去医生那里报道,保持微笑,随生携带“我有病,对不起打扰你们了”的卡片。他信奉着韦恩的逻辑,梦想是把欢笑带给世界。

美国铁锈地带的失业蓝领工人恐怕也有和小丑类似的心路历程。因为技术创新和全球贸易,他们没有了工作,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一路下滑。可是精英阶级只会说:你们失去工作是因为你们学历低,能力差,为什么不去多受教育、转型再就业?我猜那些失业的工人一开始也和小丑一样,每天背负着“是我的错,对不起给他家添麻烦了”的标签。可是,如果等不来帮他们脱困的帮助,他们不可能永远无休无止地对不起下去。

小丑看到生活中的希望一个个破灭:丢掉工作,成为最不好笑的脱口秀艺人,他不是富翁的私生子,邻居女子并不如他所想。然后他看到韦恩们是多么冷酷无情,毫不关心他的死活:社会救助项目被砍掉,费尽心机见到韦恩只得到一记老拳,然后韦恩却在电视上一直宣传他的慈善晚宴和竞选计划。

失业工人看到的也是希望的破灭:制造业的工作越来越少,整个本地社区越来越衰败。有人建议他们重回学校提高教育程度,但是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离开校园几十年的人,那是难于登天的事情;何况学费很贵,他们根本负担不起。然后他们看到造成金融危机的大银行拿到政府的大笔救助,他们看到华尔街的人谁也没进监狱,他们看到高管们短短几年以后继续拿天文数字的薪酬。天长日久,他们开始想:真的是“我们”的错,不是“你们”的错吗?

小丑说:对错是“你们”定的,好不好笑也是“你们”定的,凭什么”我们”要活在”你们”制定的标准里?“你们”凭什么以为“我们”会永远像个乖孩子一样,安静地任凭“你们”摆布?

也许没有人能永远忍受屈辱和践踏,即使那些侮辱“事出有因”(小丑确实是个杀人犯,蓝领工人也确实缺乏今天的市场需要的生产技能);也许没有人能永远忍受不公,即使那只是他们以为的不公。

韦恩们认为哥潭的世界是很公平的,他自己做了那么多慈善,小丑们却只知道索取和破坏。现实世界里的,美国新崛起的精英阶级甚至不是韦恩那样的富二代,他们是硅谷的那批人,很多人只是中产出生,高学历高技能、工作勤奋努力、凭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他们自然觉得自己富裕天经地义,而什么也不会、一味索取的穷人毫不占理。

大家都活在自己的逻辑里,积累愤怒和分歧。

曾经有一个朋友对我引述了《经济学人》上的大量数据,理性中立客观地解释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其实对穷人的损害比对富人的损害更大。

我当时觉得他讲得好对,为什么穷人那么愚蠢,就不能看清这么简单的事实呢!?

现在我想问他一个问题:你知道失业的蓝领工人平均学历是高中吗,你高中的时候看得懂《经济学人》吗?也许批评别人之前应该先提醒自己一下:并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有博士学位。

我相信《经济学人》是对的,逆全球化确实对穷人害处更大;就像富兰克林怒斥小丑的话也是对的:你怎么可以杀人?杀人是错的!

可是富兰克林的话对小丑不会有帮助,《经济学人》对失业工人也不会有帮助。

不管韦恩或者富兰克林或者《经济学人》的读者认为自己多么正确,民粹阵营自有他们自己的力量:小丑发现自己可以杀人,蓝领工人发现自己可以投票。

所以哥潭市的街上火光冲天,特朗普成了美国总统。

但我总觉得现实可以比电影更黑暗:哥潭市民拥戴的小丑好歹确实是他们中的一员;美国的民粹主义者选出的总统却是个亿万富翁,他分明是韦恩们的一员。

最后,小丑杀死了一直给韦恩写信、对精英阶级始终抱有幻想的母亲。也许这标志着他彻底斩断了对韦恩们的幻想,站到了所有社会秩序的对立面。他成了一个和电影开头完全两样的人。他说: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我,也许我本来就是这样。可我总觉得他这么想只是为了合理化自己行为而已。看过电影的前半段就知道,他并非天生就是妖魔鬼怪,他曾经是一个跟我们一样的人,一个孤独无助、走投无路的善良人。

《小丑》超万字终极解析,一个精神病患者从受害者到恶魔的自白

心心念念期待已久的《小丑》,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你们知道《小丑》上映疯狂到什么程度吗,在美国部分院线因为担心重演当初《黑暗骑士》的枪击事件,因此选择不放映这部电影。

在全球很多上映的国家和城市,上映《小丑》的时候加强了安保,甚至院线附近还增派了警察巡逻。


我所在的电影院,其中有一个人带着小丑面具去观影,就被检票员和保安反复问话,最后同意他带着面具进场,但不能戴在脸上。

所以你们知道《小丑》的邪恶魅力的深渊有多深了吗。

咱们先聊聊观感吧,放心观看还没到剧透。


我得承认这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电影,太压抑太黑暗太堕落,确定这只是N16的电影吗?!

不过我这里指的不喜欢,就像我不喜欢恐怖类型电影一样(因为害怕),但不代表我对这类型的电影有任何的偏见,相反,我非常认可《小丑》这部作品。

所以我也得承认不管从导演风格,摄影镜头语言,演员表演,剧本故事编织上,《小丑》都是一部艺术品,值得在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


我喜欢影片所塑造的小丑角色,正如导演之前说过的,这是一部角色研究方向的电影,带有实验性,如今威尼斯电影节颁给《小丑》最佳影片,证明了影片小丑角色实验的成功,也证明了电影的品质。

不过,目前随着影片的公映,争议也越来越大,这种争议并不是单纯的审美隔离,因为大家都承认《小丑》影片本身的艺术质感,只是在价值观上,《小丑》给出了非常模糊的界定。


这正如影片中亚瑟的一句台词:“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都是你们来定义的。”

这句话对应真实而现实世界,影射我们现在的所谓的价值观,只是一种定义而已,什么是值得推崇的价值观或意识形态,都是我们文明社会说了算,但价值观这种东西,它真的存在吗?!

所以《小丑》用极为负面的价值观挑战现今社会,那就是如果一部电影能真的影响现实,那么文明社会该有多脆弱。


这也正是《小丑》让很多人都觉得危险的地方,因为影片充满暴力艺术的魅力,小丑角色又被杰昆菲尼克斯演得丝丝入扣,别说他本人入戏太深了,就连作为观众的我全程看着他的表演,都被他的邪恶吓得倒吸冷气。

关于表演,杰昆.菲尼克斯这次融入“体验派”表演方式,但又巧妙渗透进一些自我创造的“表现派”演技,让人看得十分上瘾。


体验派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菲尼克斯把自己虐成病态的皮包骨头,眼窝深深凹下去的无光神态,走起路来就像脚上拷了沉重的铅球,都能时时让观众体验到亚瑟沉重挣扎的宿命。


而在强调模仿的“表现派”上,菲尼克斯在表演失常或疯癫状态时,又渗透进对卓别林一些夸张舞姿的致敬,更能让人体会喜剧和悲剧之间互相穿透的张力。因为卓别林大师的很多代表作品,内核其实就是悲剧。


杰昆.菲尼克斯入魔级的表演,伴随着低沉呻吟般的大提琴电影原声配乐,在好几场残忍的暴力戏中,真实到我都不忍直视,甚至让人造成有些反胃和反感,当然在这里完全是对菲尼克斯表演的褒义赞美,他完全把灵魂交给了角色,给观众体验了什么叫病入骨髓的精神病患者。

在此也先解答大家最好奇的问题之一,杰昆.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的小丑,到底哪个更出色。


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苏菲的选择,菲尼克斯和希斯莱杰为了演好小丑,都以非正常人的苦难方式进入角色的精神世界。

菲尼克斯更多展现了亚瑟成为小丑之前的挣扎和压抑,而希斯莱杰版本因为小丑已是完成时,所以更多展现了小丑对世界的宣泄和对抗。

从观赏性娱乐的角度来说,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复仇之火已经在心中燃烧已久,

所以希斯莱杰的表演会更直接和狂躁,带来的冲击力也会更强。


从角色丰富层面上来看,毕竟菲尼克斯是绝对主角,所以小丑角色看起来更细腻立体,也有更多角度的表演空间。

应该这么说,《小丑》和《黑暗骑士》的小丑,处在两个不同表演的舞台,《小丑》舞台更广也更有下沉空间,而《黑暗骑士》舞台虽小,但希斯莱杰的舞姿更为剧烈。

在DC漫改道路上,《黑暗骑士》虽然是属于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但还是比较基于漫画的故事原版去改编的。

而《小丑》可以说是DC影业的第一次如此脱离漫画,等于在大荧幕重新定义了小丑的起源,如果你是DC漫画的忠实读者,放心,你看《小丑》时,依然还是能有巨大惊喜感的。


而且因为DC漫画的小丑几乎都是完成时,所以希斯莱杰版本的小丑,和漫画版更为接近,而菲尼克斯版本的,则更具实验性和独立性,也和漫画版本基本不沾边。

《小丑》在蝙蝠侠的身世和小丑的关系上,都做了自己特立独行的改编,让人为之一叹,又让人浮想联翩,影片中很多谜团留在了电影之外,给到观众很多的解读空间。


《小丑》的故事非常饱满,前三分之一虽然有些套路和刻板,但中间开始反转发力,后面三分之一开始走向无界的黑暗,暴力,血腥,价值观天平的失衡,都在最后压向观众,我们通过2个多小时的电影,清晰赤裸的看着急需社会救助的亚瑟,彻底沦为精神疯癫毫无人性的小丑。

观影感受聊完,我们分章节来上正菜,深度解析影片亚瑟变成小丑的各个层面,所以接下来会涉及剧透。

但我想说的是,《小丑》是一部即使知道了剧情,依然能让人沉迷的作品,甚至,看完我的解析,你再去看电影,你可能更能体会这部作品的能量。

小丑初次登场

影片开始于亚瑟怀揣着单口喜剧人的丰满梦想,但现实却是亚瑟在简陋的集体扮演小丑的化妆间,准备街头卖艺赚取微薄的收入。

广播中放着民风淳朴的哥谭市,正处在混乱的边缘,人们无心工作。

在化妆间的每一个人,都是小丑,把自己的悲伤掩盖在白色粉末小丑妆背后。

相比于其他人,亚瑟此时面容更为憔悴,他用手强行扯开自己的嘴巴,狰狞的让自己强行欢笑,此时亚瑟一滴眼泪交织着眼妆流了下来。


在街头,亚瑟扮演着小丑,为一个快倒闭的琴行拉生意,结果却被一群未成年的小混混戏弄殴打。

亚瑟有病,他正在接受着心理咨询治疗,还吃着7种混合药剂,来稳定着自己的情绪。


甚至他还得了一种不自觉的颠笑症,随时随地就能放声大笑,在公车上,亚瑟逗笑一个小孩,却被小孩母亲排挤,结果颠笑症发作,即使小孩母亲通过小卡片知道亚瑟病情,却依然像看到怪胎一样避之不及。

在家中,亚瑟还有一个精神状态同样病态的母亲潘妮要照顾。

这就是亚瑟所处的现状,让我们回到影片一开始的疑问,亚瑟在梳妆台为何哭泣,为何看起来心力憔悴,或许在影片开始之前,亚瑟遭遇了类似小混混的殴打遭遇吗,可能这些遭遇对于亚瑟来说,已经都是家常便饭了。


又或许,亚瑟正在遭受着精神的折磨,但影片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电影开始之前,亚瑟怎么了。

咱们先说结论好了,《小丑》的解读空间和角度有很多也很广,影片充斥着幻觉和现实,过去现在未来时间交错,这些就像电影开始亚瑟的眼泪一样,我们找不到答案,或许根本就没有答案。

所以在这里,我选择相信影片所比喻的,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小丑,这个小丑代表着压抑,无序,暴力,傲慢,混乱,癫狂,仇恨等等所有人性的负面和恶。


而亚瑟的精神状况和周遭的经历,正在让亚瑟心中的小丑慢慢苏醒。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小丑》最早的第一支根本不算预告的先行片段吗,只有短短几十秒,亚瑟站在黑暗中,期间一层层光影飘过,光影中是小丑的投影,最后亚瑟变成了小丑。

这似乎也在暗示着亚瑟是一位人格分裂的精神病患者,而分裂出来的,正是小丑,当然,这里探讨的人格分裂是隐形的,就像娜塔莉波特曼《黑天鹅》中的角色,白天鹅与黑天鹅互相纠缠和成就。


在《小丑》中,亚瑟和内心的小丑也有着对抗,共生,分裂的关系。

影片开始的亚瑟,还算正常,他极力想争取社会的认同,想制造欢乐去换取别人的微笑。这时候的亚瑟一直相信母亲潘妮的一句话:“要始终摆出一张笑脸,你有一个使命,让世界充满欢笑。

而亚瑟心中渐渐被唤醒的小丑,却每天都在试着争夺亚瑟的精神控制权,这让亚瑟倍感煎熬。


影片一开始亚瑟的那滴泪,就是亚瑟强压心中小丑所流下的痛苦之泪,所以当亚瑟把双手放进嘴巴,扯出夸张狰狞的笑脸,也是亚瑟在和内心小丑互相拉扯的外露表现。

我们也能看到,亚瑟不仅精神受到折磨,他身体也在受着小丑的摧残,亚瑟瘦成僵尸一般的身体,在平时走路时,都像吃力的背着一个人,而背着那个假想的人,正是小丑。


但让亚瑟精神舒缓和轻松的,就是当亚瑟看莫瑞的喜剧脱口秀时。

甚至亚瑟还幻想他和莫瑞有着亲密的互动和交流,影片也正是这样呈现的,在亚瑟看着莫瑞的节目时,亚瑟陷入了幻想,亚瑟幻想自己去做了莫瑞节目的嘉宾并被翻牌,莫瑞邀请他上舞台,并鼓励和支持亚瑟,两人拥抱,形同父子。


之所以说这是亚瑟的幻想,是后来亚瑟和莫瑞真正见面时,莫瑞表现出并没有见过亚瑟,而且亚瑟幻想被莫瑞点名时,亚瑟提起和自己母亲住在一起,结果莫瑞说他曾经也和母亲住一起,有过一段艰难日子。

两人如此相似的经历联结,都印证了这些只是亚瑟对莫瑞美好形象的塑造。从小缺少父爱的亚瑟,也同时把莫瑞当成自己的父亲一般,亚瑟幻想着莫瑞从精神和行动上,都在支持和鼓励着自己成为喜剧人的梦想。


但这种幻想并没能成为亚瑟走向光明人生的灯塔,在现实中亚瑟因为琴行的广告牌被杂碎,而被老板不近人情扣了工资。

之后亚瑟为了发泄,在街角的垃圾堆一顿狂踢,可能他踢的是垃圾,也可能踢的是一只野猫或老鼠,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这是亚瑟第一次展现了暴力,亚瑟心中的小丑逐渐被唤醒了。

就如亚瑟在被老板数落时,亚瑟露出令人发寒的诡异笑容,这个笑容或许就是亚瑟心中的小丑所表现出来的。


而此时一直和亚瑟称兄道弟的蓝道,给了一把枪亚瑟来护身。

晚上在家时,亚瑟就把玩起了枪,不小心还走火打穿了墙壁。

值得注意的是,亚瑟此时开枪用的手,是左手,而亚瑟抽烟化妆写字,用的都是右手,一个右撇子用左手开枪,显然是不正常的,这也象征着左手代表了小丑,右手代表了亚瑟。


之后影片只要亚瑟用到枪时,用的都是左手,当然你可以理解为亚瑟两手共用,但真的是这样吗。

影片中有一段是亚瑟在写着日记,这一段的影射非常明显了,代表亚瑟的右手,写了一段话:“患上精神疾病最糟糕的是…”


这时亚瑟突然换成了代表小丑的左手,歪歪扭扭写下:“人们莫过于想让你表现得像个正常人。”

而且在英文字母O上,还有一个小丑的笑脸符号,暗示人格分裂小丑在找存在感。


那么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意思是如果不幸患上精神疾病,那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要表现得像正常人,而不能完全释放自己精神疾病的自由。

亚瑟用代表小丑的左手写下:“人们莫过于想让你表现得像个正常人”。正是小丑苏醒和挣扎的信号,因为小丑不需要表现得像个正常人,要不然他怎么会叫小丑呢。


让我们再深入一点,影片开始亚瑟和心理咨询师聊的时候,心理咨询师看到亚瑟的日记中,有重复印记粗体写到:“我的死能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

从字体来看,是亚瑟用右手写的,这是亚瑟一种悲观的宿命论,写给自己,也是写给心中的小丑。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亚瑟可以通过死来解脱,解脱对于亚瑟来说就是有价值的。


第二层意思是小丑可以通过死,来获得重生,从而实现小丑自己的价值。

这句话可以说贯穿整部电影,到最后亚瑟和小丑之间,通过这句话做出,了了结,别着急,后面会继续聊到这句话更深的含义。


亚瑟有了枪后,结果在一次去做儿童医院小丑表演时,不小心把枪露出,一直和亚瑟称兄道弟的蓝道,在关键时刻摆了亚瑟一刀,蓝道向老板告密,亚瑟被炒了鱿鱼。

这个举动又把亚瑟往小丑的深渊往前推了一大步。


而正式让亚瑟内心的小丑初次登场的,则是亚瑟在地铁上,遇到了三个金融烂人,此时亚瑟的颠笑病再次不合时宜的发作,三个金融男唱着格莱尼斯.琼斯的《小丑入场》send in the clowns,缓缓靠近亚瑟。

《小丑入场》这首歌的选用,也明显暗示了亚瑟内心小丑的初次登场。


于是,亚瑟终于拔枪,快速干掉了这三个人,此时亚瑟开枪的是代表小丑的左手,这也暗示了此时开枪的人,是亚瑟心中的小丑。

当亚瑟跑到厕所时,跳起了一段极为艺术的舞蹈,在舞蹈的过程中,亚瑟极为镇定和从容,或者说,此时厕所的亚瑟,是内心的小丑,小丑在完成一个杀人后的仪式。最后亚瑟(小丑)对着镜子,展开双手,完成了小丑的初次登场仪式。

这时影片镜头巧妙对着镜子中的亚瑟,暗示着小丑虽然初次登场,但还只是镜子里的小丑,还没有完成对现实亚瑟的全面吞噬。

小丑的吞噬

亚瑟的第一次杀人,让亚瑟更有自信,从而让亚瑟有勇气跑去亲吻暗恋已久的同楼道邻居苏菲。

是的,亚瑟和苏菲的相识到相恋,同样也是亚瑟彻头彻尾意淫出来的谎言与幻想。

如果说亚瑟对莫瑞的幻想是对理想和父爱的渴望,那么亚瑟对苏菲的幻想,则是亚瑟渴望被正常人认可的需求。


苏菲作为正常人,在银行上班,有着年幼的女儿,但在母女俩的生活中,都缺少一位叫丈夫和父亲的角色,此时暗恋苏菲已久的亚瑟,正好用他自己的幻想,填补了苏菲母女俩丈夫和父亲的缺席,而自己也从中得到了极大的认可满足感。

影片第一次呈现亚瑟和苏菲在电梯见面,亚瑟看到苏菲带着女儿进电梯,电梯途中中断,这正是亚瑟对苏菲产生幻觉的开始。

苏菲因为电梯中断而抱怨,然后和亚瑟互动,苏菲用手比作枪自杀,其实这一切根本没有发生,这些都是亚瑟自己幻想出来的。


因为后来亚瑟进入苏菲家中时,亚瑟做了同样用枪自杀的手势,苏菲惊恐万分,这说明这个动作根本不是亚瑟从苏菲身上学来的。

再者,不要忘了亚瑟日记本的那句座右铭:“我的死能让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句话的本身,就有自杀的意味。

之后亚瑟还幻想了苏菲去俱乐部支持他的脱口秀,苏菲陪他逛街,两人在甜甜圈欢快聊天,苏菲在医院陪伴亚瑟中风的母亲等等。

这些都暗示了亚瑟在陪伴和感情上,想要被正常人认可的极度渴望。


在苏菲幻想谎言的包裹下,亚瑟短暂的出现了对生活充满希望时刻,影片中有一段是亚瑟约会回来后,和母亲在客厅飘飘舞蹈,电视中莫瑞节目放着片尾曲,是弗兰克.西纳特拉的《这就是人生》(that’s life)。

这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都表达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其中歌词有一段大概翻译是:“五月份被击落,但我知道我会改变这种音调,当我回到最顶端时,那会是六月。”

这首歌要表达的是困难只是暂时的,人生就是会起起伏伏跌跌撞撞,这就是人生。


但反过来,亚瑟多次对苏菲的幻想,也是精神分裂严重化的表现,这也预示了小丑正在慢慢吞噬着亚瑟,因为当苏菲幻想谎言被捅破时,对亚瑟的打击是巨大的。

而且,亚瑟不光对苏菲产生了幻想,在俱乐部的脱口秀表演中,亚瑟一上台颠笑症就发作,显然这是已经失败的表演,却随着一首背景音乐《Smile》(微笑)响起,亚瑟的表演起死回生,引得观众阵阵欢笑。


当《smile》歌声响起时,也正是亚瑟的幻觉启动了,按照现实情况,亚瑟上台颠笑症发作,再加上他本身并不好笑的段子,必定这场表演是以失败收场,而亚瑟这时则选择了自我蒙蔽,幻想除了苏菲的到场支持外,还幻想了自己演出的成功。

《Smile》这首歌,出自卓别林《摩登时代》,歌词的第一句是:“当你的心在疼,但还是要微笑”。

可以看出,这首歌非常应景此时亚瑟在俱乐部的成功演出,只是一场自我安慰的假象。


关于亚瑟想象出来的幻觉,我一度怀疑亚瑟的心理咨询师,也是亚瑟的假想对象。

首先我们来看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是代表着积极和正面的心态,是亚瑟内心渴望倾诉的出口,这样的出口在什么时候被关闭了?

是在小丑初次登场,也就是亚瑟杀了三个金融男后。

亚瑟第二次去找心理咨询师,结果心理咨询师告知亚瑟,由于预算削减,心理咨询会被中断。


而亚瑟也第一次和心理咨询师摊牌,说他现在脑子里全是负面情绪,这也比喻了小丑正不断吞噬亚瑟仅存的正面积极心态。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亚瑟咨询时,办公室挂在墙上的钟,显示的时间是11点10分。

当心理咨询师问亚瑟待在哪比较好时,亚瑟说在精神医院比较好,这时画面转到精神病院,出现了亚瑟撞击病房的门,此时病房墙上也挂着一个钟,时间也是11点10分。

而亚瑟的穿着,正好和结尾亚瑟在医院时是一致的。这样时间的巧合,暗示着心理咨询师的场景是假的。


更重要的是,亚瑟第一次和心理咨询师会面时,亚瑟颠笑症发作狂笑,心理咨询师虽然面露难色,但可以看出她清楚亚瑟的病情。

但在结尾亚瑟和心理咨询师见面时,亚瑟由于颠笑症发作狂笑,心理咨询师居然问,有什么事情那么好笑,似乎心理咨询师和亚瑟,是第一次见面。

所以很多疑点都能感觉到,心理咨询师是亚瑟幻想积极面的镜子,但当亚瑟内心小丑不断壮大时,这面镜子就破碎了,于是就成了影片中呈现的,亚瑟被中断了咨询辅导和停药。


以上说的这些,是亚瑟内心的小丑对亚瑟的内部精神进行吞噬,而现实部分的冲击,则从外部把亚瑟压垮。

亚瑟母亲潘妮年轻时,是托马斯韦恩的佣人,如今母子俩落魄,潘妮想通过写信来获得托马斯韦恩的救助。

而其中的一封,被亚瑟拆开偷看,亚瑟得知一个惊天秘密,蝙蝠侠的父亲,哥谭市最富有,最有权力的男人托马斯韦恩,居然是亚瑟的父亲,亚瑟居然是托马斯韦恩的私生子,一开始亚瑟对此事信以为真。


这个秘密对于亚瑟来说是复杂的,一方面亚瑟兴奋终于知道了亲生父亲,另一方面他又对托马斯韦恩并没有好感。

光是托马斯韦恩对他们母子的求助不闻不问,就让亚瑟不爽,再加上之前亚瑟地铁枪杀的三个金融男,全民把小丑当成英雄,市民仇富心态高涨,导致哥谭市陷落。

而此时正在竞选市长的托马斯韦恩,发表小丑是懦夫和混乱的祸端言论,这些都让亚瑟对托马斯韦恩的无知和傲慢嗤之以鼻,同时亚瑟也有诸多疑问需要和韦恩对峙。


于是亚瑟去到韦恩豪宅,亚瑟也终于和布鲁斯进行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可以看到,亚瑟见到布鲁斯后,给布鲁斯变魔术,表现都还算正常,但之后亚瑟把可爱的布鲁斯扯出一张笑脸。

因为此时亚瑟已经假定自己是韦恩家族成员,他对生活和未来又似乎燃起了些许希望,当亚瑟看到自己”同父异母“的布鲁斯时,自然用变魔术扮小丑表达了善意,就像在公车上,亚瑟给前排小孩扮鬼脸一样。


而亚瑟把布鲁斯嘴巴扯成笑脸,是因为他认为有着同样血亲的弟弟布鲁斯,应该要了解自己的遭遇,亚瑟他自己就是经常扯出笑脸的痛苦人,所以他觉得布鲁斯应该要感受到哥哥的痛苦。

此时阿福管家前来阻止亚瑟,而且阿福居然知道潘妮这个人,但阿福告诉亚瑟他母亲患有精神妄想症,托马斯韦恩和潘妮并没有热恋,也并没生下亚瑟,这些都是潘妮自己幻想出来的,在亚瑟小时候,潘妮还被送往过阿卡姆精神疗养院。

这一打击对原本找到火种的亚瑟,再次被无情的现实重重反扑。


而此时亚瑟的母亲因中风住院,在医院里的电视中,莫瑞节目还拿此前亚瑟在俱乐部出糗的脱口秀嘲讽,亚瑟内心的莫瑞父亲形象,也就此坍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院时,有两位警探调查到了亚瑟,最后警探质疑亚瑟的颠笑症,是真的还是装的,亚瑟回答,你觉得呢。

亚瑟的回答看起来不耐烦,但其实很意味深长和有解读空间,前面我们说了亚瑟内心一直有小丑,而且在不断试着吞噬和控制亚瑟。

我们都知道DC小丑的标志性特征,除了嘴上的笑脸,还有就是小丑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而亚瑟的颠笑症,同样听了让人十分不安。


来让我们复盘一下亚瑟出现颠笑症的时刻,都正好是在亚瑟想要得到社会和人们认可的时候。

比如在公车上,亚瑟给小孩扮鬼脸,当亚瑟正试着和小孩母亲解释时,颠笑症发作,这可以理解为亚瑟内心的小丑,想让公车所有人都反感亚瑟。


比如在心理咨询的时候,亚瑟颠笑症发作,仿佛内心的小丑在阻止亚瑟治疗。


比如在地铁里,亚瑟突然颠笑症发作,招惹了三个金融男,这也可以理解为小丑在试着挑事,从而突破亚瑟的忍耐,激发亚瑟的愤怒,从而枪杀了三个金融男。


再比如后来亚瑟和托马斯韦恩见面,正当亚瑟试着把自己内心的感受告诉托马斯的时候,颠笑症发作了,亚瑟内心的小丑想要阻止亚瑟和托马斯两人的交流。


亚瑟这些种种的颠笑症表现,都一一对应了是亚瑟内心小丑所为,所以,亚瑟是装的吗?或许不是。但颠笑症是一种单纯物理性疾病吗,或许也不是。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亚瑟的这个颠笑症的寓意,正是亚瑟内心小丑发出的笑声。


潘妮的中风,让亚瑟再次试着找到托马斯韦恩,而正好托马斯在自家的韦恩大厦,举行了一次慈善晚宴,里面都是权贵和上流人士。

讽刺的是,晚宴的外场,是一群带着小丑面具的市民,在抗争着富人对哥谭市的不作为,对贫穷和疾苦的无视。


亚瑟穿过其中的人群,也跟着挥舞自己的双手,但我们能看到,亚瑟对这些充满浓厚政治的活动,根本提不起兴趣,只是觉得好玩和有趣,毕竟这整件事情是由他而起。(亚瑟和小丑信徒之间的关系,后面会详聊)


之后亚瑟换上侍从的衣服混进内场,外场有讽刺,内场的讽刺更深,一群上流人士不顾外场的市民的呼声,在内场看起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摩登时代》是1936年喜剧大师卓别林主演的一部默片电影,也是卓别林的代表作之一。

影片讲述了美国20世纪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卓别林饰演的工人查理不停歇的干活,最后做到发疯进了精神病院,在这过程中,又阴差阳错成了好多社会大事件的主角。


当年影片上映后颇受争议,其实一直到今天,《摩登时代》依然有很高的前瞻性,大家在现今也依然对《摩登时代》里的讽刺和寓意众说风云。

在《小丑》里不光配乐用了《摩登时代》的smile,在慈善晚宴这场戏更是选用这部电影。

《摩登时代》其中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对底层工人的同情,还有对资本所有者形象的丑化,而这部默片此时正在被哥谭市一群资本家观看着,笑着。


这样荒诞和讽刺的场面,传递了《摩登时代》和《小丑》两者想要共同探讨的议题,那就是救助者(富人)对求助者(底层人)的要求,采取了直接的无视和冷漠。

这些上流之人,无视着外场底层人们的痛苦,而且还冷漠看着同样是有着底层人悲剧的《摩登时代》,甚至这群上流之人,似乎真的把《摩登时代》当成一部纯喜剧在看。


亚瑟在电影中有句台词是:“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它是一出喜剧”。这句话无形中对应了《摩登时代》故事核心是一出悲剧,却被这群上流之人看成了喜剧。

这些外部环境的影响,也从中影响着亚瑟对于内心小丑的投靠,因为从人设来说,失败者亚瑟一无是处,而小丑则万人膜拜,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人设呢。


亚瑟之后在厕所找到了托马斯韦恩,托马斯说要签名可以就直说我可以给。呵呵,我相信只有自大自负自恋的人才能说出这句话吧。

从这句话我们也能感受到,影片一改之前漫画和影视作品中托马斯正直善良人设,加入了更多阴暗和更多想象的空间。

而最后亚瑟非但没有证实托马斯是他父亲,反而从托马斯口中得知亚瑟居然是被潘妮领养的。


这一晴天霹雳的消息让亚瑟内心的小丑近乎完全笼罩了亚瑟,亚瑟回到家后,有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把冰箱所有东西搬出来,自己躲进了冰箱。

这个行为艺术我理解为是亚瑟要把自己冰封起来,又或者,是亚瑟内心的小丑正在结茧孵化,等待蜕变的寓意,那个白色冰冷的冰箱,正是小丑结的茧。


亚瑟为了找到真相,他去到阿卡姆精神疗养院,查询当年母亲潘妮的精神病历史,经过一番抢夺,亚瑟终于看到了当年的病例。

原来潘妮确实患有妄想症,还有虐待倾向,并且是看着自己的男友虐待小时候的亚瑟,而资料也显示,亚瑟确实是领养的。


当然基于影片解读的多角度,这份资料的真实程度我们先放一边,就当这是真实的亚瑟被领养的证据。

这证据直接让亚瑟对人生仅存的一点点星火,都灰飞烟灭了,此时的亚瑟颠笑症再次发作,但这次亚瑟却在医院楼梯口放声大笑,没有制止自己。

就像我前面分析的,颠笑症是小丑出现的象征,这次小丑的再次显现,代表着小丑完全吞噬掉了亚瑟的精神。

小丑诞生

自从亚瑟从阿卡姆得知自己真正身世之后,亚瑟的心智和行为,也正式以小丑人格为主导,也正因为如此,亚瑟的言行举止更为夸张,说话方式更加自信和怪异。

而相比较于亚瑟一开始如同行尸走肉的移动身体,此时亚瑟的行动变得更为轻盈,尤其是亚瑟化完小丑妆,在每天行走的城市楼梯狂舞那段,感觉亚瑟(小丑)就是天生的舞蹈家。


不过虽然疯癫小丑的人格取得了亚瑟身体的控制权,但小丑的诞生,还需要完成最后几件事情,才能真正毁掉亚瑟。

为此亚瑟(小丑)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亚瑟杀了自己的母亲潘妮。

很多人都惊讶于亚瑟的举动,但是如果大家一路按着我对亚瑟精神问题的分析,就会知道此时的亚瑟,已经不是原来为母亲处处着想的亚瑟了,更不是潘妮口中的那个happy。

如果说亚瑟可以承受世间所有对他的冷漠和不公,对他的谎言和排斥,那么压死亚瑟最后一根稻草的,则是亚瑟母亲潘妮的谎言,原来亚瑟一生都活在潘妮编织的谎言中,亚瑟的童年并不快乐还受尽虐待,而托马斯韦恩,也根本不是自己的父亲。


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他的研究个体心理创伤中指出:“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亚瑟的不幸童年,他同样试着用一生去治愈,但亚瑟最后选择的治愈,是彻底疯癫和复仇。

亚瑟在弑母前说道:“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它是一出喜剧”。

这句话除了前面说的那个含义,更重要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在解释亚瑟最后选择的治愈童年的方式,就是用绝望永不原谅的方式,结束掉母亲的生命,从而让自己的悲剧人生,变成一出小丑式的荒诞喜剧。


著名德国心理学家伯特.海灵格也提到过一个论点:“你和你母亲的关系,决定你和世界的关系”。


这句话怎么理解,潘妮的一生一直包裹在自己编织的美好幻象中,潘妮幻想着托马斯韦恩和她爱的死去活来,还生下亚瑟。

而一直包裹在身世谎言下的亚瑟,也幻想着冷漠的哥谭市和某些人,对他报以好感,比如邻居苏菲,蓝道,莫瑞等等。

但其实母子两人都是现实生活中被践踏得体无完肤的失败者。

所以当亚瑟结束掉潘妮的生命时,他也不需要对世界报以任何的幻想和希望,亚瑟内心的小丑需要断掉和母亲的关系(弑母),才能更完全的释放小丑本身。

第二,亚瑟杀了苏菲

这里在影片中没有明说,但当亚瑟去到苏菲家中时,显然苏菲被吓得不轻。

而亚瑟回到家中时,外面明显有救护车的声音,而且救护车的急救灯还照进了亚瑟的家,这些暗示都在表明,亚瑟从苏菲家中出来时,苏菲凶多吉少。

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亚瑟离开苏菲家,受惊的苏菲八成会选择报警,而警察也会因为私闯民宅的罪名逮捕亚瑟,而这些都没有发生,原因就是有可能亚瑟杀了苏菲。


第三,亚瑟杀了蓝道

这是亚瑟暴力的宣泄,对背叛的处决,这也是全片我觉得最血腥的一幕。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亚瑟为何放走侏儒盖瑞的原因,因为在哥谭弱肉强食的社会,盖瑞因为身体缺陷(侏儒),天生就是社会的失败者。

而侏儒用自己矮小身体特征来演小丑,制造一些喜剧效果,其实内核依然是悲剧的。


对应我这句话的,是影片中盖瑞在逃离亚瑟家时,结果逃到门口却被比自己身高更高的门连锁阻挡了,这一幕我所看的影院很多观众都笑了,包括我,因为这场戏确实这有一种让人唏嘘的喜剧效果。

这一段戏同样也表达了亚瑟说的:“我原本以为我的人生是一出悲剧,但其实它是一出喜剧”。

所以在亚瑟眼里,盖瑞和亚瑟都是社会终究被淘汰的人,盖瑞是天生失败者,而亚瑟则是天然的失败者,天生和天然,此时就像一对难兄难弟,亚瑟自然就会放盖瑞一条生路。

第四,亚瑟自杀

亚瑟在被邀请莫瑞节目前,在家中反复练习登场,亚瑟想要在节目上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生命,表面上是吸引眼球,实则是想要自己的生命价值最大化。

很多人会质疑,亚瑟自杀,那么内心的邪恶小丑不也不复存在了么。


在这大家首先要确立一个大前提,我前面一直强调亚瑟日记中写的:”我的死比我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句话,是亚瑟和小丑两个模糊的人格定义出来的人生目标。

所以亚瑟想用自杀去获得生命的释放,而小丑则想用自杀来获得绝对的自由。

不管是亚瑟和小丑,两人对于死亡的理解都是疯癫和崇拜的,所以亚瑟(小丑)想要在莫瑞节目中自杀的念头,也是符合小丑诞生的条件的。

只不过在最后,亚瑟(小丑)在节目上改变了主意,把目光转移到了莫瑞身上。


第五,亚瑟杀了莫瑞

所以,亚瑟在上莫瑞的节目时,对着直播的摄像机,控诉了这个无情无法救药的哥谭市,控诉着在场的每一个冷漠排斥他的人,控诉莫瑞邀请他上节目,只是为了再次嘲讽他。

最后,亚瑟把他心中的理想的丰碑莫瑞给枪杀了,如果亚瑟一直把莫瑞当成是父亲一样的角色,那么此次亚瑟就是弑父。


弑母和弑父亚瑟(小丑)都做了,那亚瑟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此时的亚瑟还能有什么世间的道德规则秩序感呢。

这就像亚瑟在莫瑞的节目中说的,大概意思是,笑话的定义都是由你们这群人来定义,什么好笑什么不好笑,今天就要我来做主,我才是喜剧。

这句话就在表明亚瑟(小丑)已经无视文明世界的运转规则,同时也在破坏或推翻这种规则和秩序,亚瑟要建立一个新的秩序,那就是没有秩序,混乱不堪。


所以亚瑟(小丑)把众人都认同的喜剧之王莫瑞杀掉,他用这种方式来向众人强行证明,自己才是喜剧之王。

亚瑟彻底疯了,疯成了无恶不作的小丑。

亚瑟之后被警方押送,在途中遭遇了车祸,受伤严重昏迷的亚瑟,被两位小丑信徒抬出,这个场景和画面如梦如幻,亚瑟在小丑信徒的欢呼声中,渐渐醒来,亚瑟站到车顶上,手舞足蹈,并用自己嘴上的血迹,在脸上画出一张笑脸,这也意味着小丑正式登场了。


亚瑟(小丑)在车顶上跳的舞,和之前杀了三个金融男后,亚瑟逃到厕所跳的舞风格很相似,甚至可以说就是同一支舞蹈体系里的,所以这也可以理解为,当时在厕所初次登场的小丑(亚瑟),是在预演和排练着正式登场的舞蹈。


当时亚瑟(小丑)杀金融男后还无人欢呼,而如今亚瑟(小丑)干掉莫瑞,则演变成全哥谭在燃烧,万人膜拜。

在这场车祸中,以前那位懦弱,有着童年悲惨遭遇,背负着人生悲剧的亚瑟,已经在车祸中死了,此时站在车顶的亚瑟,重生成了完全癫狂残忍混乱的小丑。


更意味深长的是,几乎与此同时,布鲁斯韦恩一家从戏院逃出来,布鲁斯的父母在阴暗的小巷被扮演成小丑的无名人士杀害,一位悲情超级英雄正在小丑的对岸冉冉升起。

小丑真相

不管是漫画还是影视作品,包括如今探讨的这部《小丑》,都指出小丑是混乱的根源,或者说小丑就是混乱本身。

但事实真的如表面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吗。


影片最后亚瑟杀了莫瑞被警方带走后,哥谭市陷入混乱,亚瑟(小丑)在警车放声大笑,此时的亚瑟或许颠笑症发作,或许是发自内心的颠笑,但到底是哪一种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此时亚瑟就是小丑,小丑就是亚瑟。

当时警察有愤怒回应亚瑟的颠笑,警察说整座城市的混乱,都是因为亚瑟你引起的。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亚瑟(小丑)是混乱的祸根,可真相并非如此,影片一开始描绘哥谭市的背景,是垃圾工人不工作,整座城市就连富人区都是垃圾臭气冲天,鼠患严重,底层的民众更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影片镜头下的哥谭市,不管是在街道上,还是在地铁,没有看到哥谭市的一丝干净,到处都是涂鸦和萧条,人们过度自我保护渐渐变成互相冷漠,过度冷漠形成互相排斥,排斥的极端则是无止境的暴力和混乱。


我前面研究亚瑟的人格心理的剧情分析,一直没怎么提到亚瑟和哥谭市之间的关系。

其实在哥谭市这样的环境下看来,亚瑟是真的混乱根源吗,亚瑟其实也只是一个受害者而已。


如果当初亚瑟扮小丑没有被抢广告牌,就算被抢了广告牌后也有路人相助。

如果公车上小孩妈妈对亚瑟能友好些。
如果心理咨询师再能和亚瑟交流再深入些,次数再多一些。
如果邻居苏菲真的能和亚瑟做朋友。
如果蓝道不出卖亚瑟。
如果莫瑞不去嘲讽亚瑟。

如果托马斯韦恩能对亚瑟再耐心一些,甚至还能资助亚瑟,甚至托马斯代表的城市管理者,对哥谭市的管理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选择无视和无知。
如果亚瑟母亲潘妮能早些和亚瑟坦诚他的身世。
太多如果了,这又让我再次想起那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或许哥谭市的贫富差距,民众的仇富心态,富人阶级的歧视和剥削,管理者的视而不见和冷漠,才是混乱真正的根源。

亚瑟一开始是混乱的受害者,后来变成了混乱的帮凶,再到最后亚瑟成为制造混乱的元凶,但至始至终,亚瑟都没有也不会是混乱的根源。


亚瑟在最后精神病院里,年老的心理咨询师再次出现,从最后亚瑟从病房出来时的血脚印看出,心理咨询师估计也被亚瑟杀害了。

这时候亚瑟成了混乱的化身,撒旦的象征,可能这个时候,亚瑟对于哥谭市的未来,才是混乱的根源。

此外,影片还要一个真相值得我们讨论,那就是亚瑟的母亲潘妮,她的精神幻想症是真的吗,托马斯韦恩真的没有碰过潘妮吗?亚瑟真的不是潘妮和托马斯的亲生儿子吗?


在影片中有一段是亚瑟在化小丑妆准备去莫瑞节目,他拿起潘妮年轻时一张照片,照片后面写着托马斯韦恩署名的情话。

这真的是托马斯写的吗?还是潘妮自己意淫写在上去的?影片对此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给了一个极为开放的结局。


如果这句情话真的是托马斯所为,那整部电影的方向将会更加暗黑。

因为那就证明了潘妮当初没有说谎,托马斯和潘妮确实有一腿,而亚瑟可能真的就是他们的儿子,托马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声,把潘妮逼成了精神病,也就是说,亚瑟从精神病院看到的资料证据,都是托马斯只手遮天伪造的。

当然,影片只是提供了一个方向让大家去猜想,并不是真的真相,其实《小丑》很多场景,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也并不十分明确什么场景是在幻觉中,什么场景是真实发生过的。

或许,这一切,都是小丑在精神病院幻想出来的。

这就像影片中的很多角色,充满了虚伪和谎言,而最后亚瑟,则变成了影片所有消极和负面的产物。

小丑警示

最后我们再探讨电影之外的话题,《小丑》这部电影是真的负面到极致的电影吗,影片真的像很多人说的那样,非常具有煽动性吗。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我解析到现在,我才第一次提到“煽动性”三个字。

我觉得影片并没有带给社会煽动性,因为真正的现实,会比《小丑》要复杂得多,真正的社会正面和负面的能量,都不是一部电影能承载和解释的。


相反我觉得《小丑》的警示作用很强,影片甚至能看成是一个寓言性的实验方向,让人们去展开讨论和研究,这也是《小丑》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

影片虽然有不少充满极端暴力和血腥的画面,但正如昆汀的暴力美学逻辑一样,当我们直面暴力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暴力,因为影片暴力的背后,是让人们看到真正的残忍和反感。

而且影片并没有把社会描绘成万恶的地狱,也没有让亚瑟和观众有共情或共鸣联结,亚瑟虽然遭遇很惨,但他本身也疯得让人可恨。


亚瑟每次杀人时,他自己都是极度痛苦和扭曲的,这就让观众更能感受到亚瑟的疯癫无序狂妄,而不是亚瑟复仇的快感。

影片这样的表现目的,就是让观众清楚影片的价值目的态度:不是煽动,而是中立。

《小丑》一直都试着保持克制冷静的价值态度,影片并没有偏袒任何正面和负面,而是静默观望。

或许吧,这样的没有态度也是一种态度,但我解读到更多的,是影片用压抑负面的暴力情绪,去让观众体会到现今文明社会的来之不易,绝对的自由就像影片中燃烧的哥谭市,这是非常可怕的,这是我们想要的吗。


文明大厦有时候是很脆弱的,在文化沙漠中建起一座文明大厦可能需要几百年上千年,但是想要毁灭它,可能只需要一瞬间。

我们每个人心中或许都住着一个小丑,这个小丑代表着暴力,无序,混乱,嫉妒,贪婪等等负面价值,但我们自己,同样可以选择去感化他,认可他,同情他,改变他。而不是像电影中被小丑控制了自己。

人性这个东西,就是人在神和魔鬼之间签下的契约。这或许正是《小丑》对于我们的警示。


终于絮絮叨叨聊完了,如果能看到这里的,那一定都是真爱,那也希望大家能真正的多多点赞转发关注,你们的支持,是我大聪原创最强的动力。

如何自助——助人即助己

—— 重大病毒性疫情中如何应对创伤应激障碍

李笑来(2020.02)

病毒性传染病疫情从未停止过威胁人类。在这次 2020 年春节前中国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爆发之前,2003 年就有过令一代人记忆深刻的 SARS 大爆发。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可能随时发生的疫情,比如,禽流感(Avian Influenza)—— H5N2(美国,1983),H5N1(中国广东,1996),H9N2(香港,1999),H7N7(荷兰,2003),H3N2(美国,2006),H7N9(中国上海,2013/03),H10N8(中国江西,2013/12),H7N4(中国江苏,2018/02)……

在重大病毒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时候,尤其是该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染的时候,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面临威胁 —— 至少是潜在的威胁。一旦得知自己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每个人都一样,会因此产生巨大的难以消解的压力;进而有可能仅仅因为压力就会产生很多应激障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失眠;进而会造成最严重的后果之一:自我免疫机能受损 —— 然而,在疫情中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支撑就是我们自身的免疫机能。

并且,对很多人来说,疫情并非常态 —— 绝大多数人从未预料自己将要面对如此可怕的疫情。于是,恐慌必然在人群中弥漫开来,进而使得每个人的压力在相互影响、相互印证的过程中进一步变大,直至无法承受。

因此,疫情中绝大部分人都需要心理援助。

更为可怕的是,每当重大病毒性传染病疫情发生的时候,医疗资源总是完全没有办法满足正在爆发的需求 —— 对口的医生不够用,药物不够用,设备不够用,床位不够用,隔离设施不够用…… 反正要什么没什么 —— 更不要提足够数量的心理咨询师了。

于是,对每个人来说,出路只有一条:

自助 —— 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

虽然这听起来不大可能,可事实上却并不复杂,甚至可能很简单。

  1. 如何决定是否读下去

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就知道你是否应该认真读下去了:

我有没有自己非常关心的人?

如果,除了你自己之外,你谁都不关心,那么,实际上你并没有读下去的必要。

如果,你有你心理格外关心的人,他们出事儿的话,你会非常难过;他们的生命遭受威胁比你自己的生命遭受威胁更令你害怕;你天然有保护他们的冲动,为了他们你甚至宁可放弃自己…… 那么,你就应该认真读下去。

—— 就这么简单。

  1. 你的角色决定了你的选择

你是船员,你就会理所应当地只做船员该做的事情;你是船长,那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承担更多的责任,包括保护船员。

再比如,你可能经常听到某个老人讲,说他的儿子 “某一天突然就长大了!” —— 那其实并不是所谓的 “成熟” 了,本质上来看,只不过是 “那个老人眼里的孩子” 突然从某一天开始扮演另外一个角色了而已…… 过去扮演的是小杂碎,现在扮演的是顶天立地的大男人。

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人人都面临死亡威胁的时候,你的心里有你真正关心的人,你要扮演什么角色?他们的保护者。一旦角色敲定,你的看法、想法和做法就都不一样了,你自己体会一下?你的内心会有一个声音冒出来:他们危险,所以,我要为他们想办法!

在此之前,你很可能只不过是这样的:“危险!怎么办?” —— 虽然没有主语,但,自顾自的世界里,主语只有也只能是 “我自己” 啊!现在不一样了,主语是 “他” 或者 “他们”。

  1. 伊姆村的故事

1666 年的 8 月份,伊丽莎白·汉考克(Elizabeth Hancock)在短短的 8 天时间里接连埋葬了 7 个人,他们是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六个孩子 —— 他们死于黑死病。这种致命的瘟疫,在此之前的四五百年间,在欧洲大陆上间歇性爆发,前后夺走了 1.5 亿人的生命。

伊丽莎白所在的村庄叫伊姆村(Eyam),当时大约有 344 个村民。村里的黑死病是从 1665 年的夏天开始的,最先死掉的是村里的一个裁缝,很快,他家里的其他人也相继让病死亡。后来才知道,这个裁缝从伦敦采购的布料里有跳蚤,这些从伦敦过来的跳蚤把黑死病带到了伊姆村。

没有人不害怕…… 害怕的第一反应当然是逃走。可是,村民们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们想要先听听他们所尊重的一位牧师的看法,然后再做决定。这位刚到伊姆村不久仍在忙于建立自己声望的牧师名字叫威廉·蒙佩森(William Monpesson)。更为惊人的是,蒙佩森牧师告诉大家,我们不能跑,因为逃跑即意味着说把疾病继续传播下去。蒙佩森对村民表示,只要自己有一口气在,就会在村里一直陪着大家…… 再次更为惊人的是,绝大多数村民竟然坚忍地接受了蒙佩森牧师的建议,发誓留下来。村民们在村口放了一块大石头,以此为限自我隔离。

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当年的自我隔离有多么艰难。到了 1666 年中旬,村里死亡人数已经高达 200 人。村里的石匠也去世了,于是,村民们只好自己刻墓碑…… 尸体只能由亲人用绳子远远地套上拖走,礼拜也是露天举行的,以减少疾病的传播…… 瘟疫爆发 14 个月后,黑死病突然消失了。这时候,死亡人数累计达 273 人,村里只剩下 83 个人幸存。

这一次的黑死病爆发,迅速散播欧洲各地,造成人口大量死亡,然而伊姆村周围的城镇却未受感染。伊姆村损失了 3/4 的人口,却成功阻断了感染,保全了英格兰北部数千万人的性命。

这真是个惊人的真实故事。

他们为什么如此坚忍,又,他们是怎样做出如此坚忍的决定的呢?

大抵上是因为他们有比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更为关心的人或事罢。

当年的会议上,蒙帕森牧师说的话大概是这样的:

“如果我们离开,就等于把疾病再传染给他人。或许,我们可以把这个灾难视为一个礼物,因为它能让我们证明,这世界上的确有善良和真爱。”

疫情过后,蒙佩森牧师也幸存了下来。1669 年,蒙佩森牧师离开伊姆村,前往伊克岭(Eakring, Nottinghamshire)工作。可是,因为他来自疫区,伊克岭的人们并不欢迎他,甚至害怕他,乃至于蒙佩森牧师常年躲在罗浮德公园的一个简陋小棚屋里生活。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多看看关于伊姆村的文章,比如这篇英文文章。

  1. 恐惧和慌张其实可被分离

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没有人不害怕。不仅是害怕,并且应该是极度恐惧。

感到害怕并不丢人 —— 这是正常现象,求生欲是任何一个物种都天然最强烈的欲望。

然而,恐慌却是极其有害的。恐慌只有负面作用没有正面作用,只能是消极的恐慌,会使人做出不理性的选择,进一步恶化早已经存在且不可回避的危险。

恐慌是什么?顾名思义,恐慌就是恐惧引发的慌张。

其实把恐惧和慌张分离开来是很容易的 —— 比绝大多数人以为的容易得多。

你一定有过在电影院里看恐怖片的经历。恐怖片的导演、编剧、摄影、主演以及配角,他们整套班子都在有过而无不及地穷尽一切手段让你感受到恐惧,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算是成功。你坐在那里,一次又一次地被惊吓,一次又一次地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恐惧……

然而,重点在于,你竟然不会慌张!

你看,你事实上已经有过把恐惧和慌张分离开来的实战经验 —— 只是你没想到而已。

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去讲的话,是这样的:

坐在电影院里看恐怖片的时候,是你的清醒意识(Conscious)在感受恐惧,但,你的潜意识(Subconscious)实际上并不恐惧 —— 所以你不慌张。

1896 年,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当然是无声电影),火车进站(The Arrival of the Mail Train)首映的时候,观众被直冲着他们而来的真人大小列车的移动画面吓得惊慌失措,人们尖叫着跑到放映室的后面。

他们的恐惧和慌张为什么没有被分开呢?

这就要解释一下我们大脑中潜意识的工作原理才能说得清楚。

  1. 潜意识的基础工作原理

我们现在最熟悉的电子设备很可能只能是手机了。我们的手机有起码两组摄像头,前置一组,后置一组。

我们的意思就好像是手机一样,有两组摄像头在随时在记录我们所遭遇的一切。你的清醒意识就好像是前置摄像头,我们把它称作摄像头A,而你的潜意识就好像另外一个摄像头,我们把它称作摄像头 B。

这两个摄像头的区别在于,摄像头 A 焦距很长,所以清晰范围很小,拍摄角度也很小。因为我们的清醒意识是要对已获得数据进行及时处理的,所以,它也确实处理不了太多的信息。而摄像头 B 是全景摄像头,焦距很短,所以,事实上清晰范围极大,拍摄角度也是 360 无死角的…… 因为,我们的潜意识不负责处理信息,它只负责记录,不停地记录,不做任何处理。

你的潜意识不停地记录,所以它一定需要一块很大很大的硬盘才能把那些经年累月拍下来的视频保存下来。虽然它从不做实际思考,也不做实际判断,但,它有个很容易理解的机制,就是重复者优先。也就是说,若是某一个模式反复发生,那么它就会把这个模式放到最容易调出的地方。

看到有什么东西迎面冲过来,不需要你的清醒意识思考,你的潜意识会让你立刻跳起来逃离 —— 这是因为你和你的祖先重复过很多次的经历,所以,你的潜意识早就为这种情况建立了快捷方式,不假思索地采取正确行动,这多方便啊!

在 1896 年去电影院看火车进站的观众,就是这样被他们的潜意识直接驱动,而后逃离电影院的。

那为什么你现在反应没那么激烈了呢?因为你坐在电影院看迎面冲过来什么东西的次数已经足够多了,乃至于你的潜意识早就为这种情况建立了新的快捷方式,所以,即便你仍然会被刺激到,你的身体甚至可能会不由自主地猛烈晃一下,但,“惊慌失措地跑掉”,在你身上基本上不太可能发生了。

接下来的结论就很自然了:

你的潜意识是可以被改变的……

不仅如此,既然它是可以被改变的,为什么不找找方案,把它往更好、更有效的方向上改变呢?即,你的潜意识是可被训练的。

  1. 恐慌的根源是什么?

恐惧和慌张,并不见得总是联系在一起。但,若是你真的恐慌了,那意味着什么呢?恐慌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

清醒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有点像老板和秘书之间的关系。清醒意识就好像是老板,而潜意识就好像是老板的秘书 —— 老板需要什么,秘书就要提供支持……

老板感到恐惧了,秘书却拿不出预案 —— 老板就慌了…… 就这么简单。

有统计表明,人们因需要上台演讲产生的恐慌远远大于因思考死亡而带来的恐慌。为什么?因为上台演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经历,所以,潜意识,即,你这个老板的秘书没有任何预案,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重复的经历,别说重复了,连第一次都没有过,怎么可能不是最恐慌?

平日里死亡显得没那么可怕,因为你的秘书知道死亡是很久以后的事…… 可当重大病毒性疫情发生的时候,你这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感受到如此近距离的死亡,而你的秘书当然没有任何预案,所以,你自然而然地开始恐慌。

所以你就明白了,所谓的冷静,不是凭空而来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所谓的冷静,总是以丰富的经验为前提。处变不惊从来都不是天生的特质,恰恰相反,它只能来自于积累。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也是一样的。若是当年没有在北京经历过 2003 年的 SARS 疫情,现在的我很可能不太容易像现在这样情绪相对比较稳定。

  1. 潜意识的好玩之处

潜意识只负责记录,它没有思考能力,没有分辨能力,它最多只能识别重复。

于是,出现了一个格外好玩的现象:

秘书无法分辨老板是正在亲身经历,还是老板正在生动地想象……

对秘书来说,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生动的想象,都是一样的,记录下来就是了。记着记着发现重复的模式,做快捷方式就好了……

现在这个技巧在很多领域都是常识。比如,国际比赛的运动员就普遍使用这种技巧。他们会在比赛之前反复冥想,细致地想象在比赛场上的每一个细节,然后想象自己完美发挥的样子,甚至连最终拿下冠军之后的呼吸方式都要 “演练” 很多遍…… 他们会调用所有的感官,想象嗅觉,想象视觉,想象听觉,想象触觉,甚至会想象现场汗水的味道…… 想象越是逼真、越是细节丰富,“秘书” 越是信以为真。这么做的最明显效果就是他们上场之后全无紧张,非常轻松,因为无论遇到任何情况,“秘书” 都有足够的预案。

所以,看电影并不仅仅是娱乐而已。也许你看过不少灾难片,但很可能你只是杀时间而已。有些人看过灾难片之后,会不由自主地想,如果我是主角,我会怎么做?如果我遇到类似的情况,谁对我最重要,最高的优先级到底是什么?故事里谁的下场不好是因为他的选择错误?如果他换一种选择会是怎样的解决?如果我是他,我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想得越细,你的 “秘书”(即,你的潜意识)就越会信以为真 —— 于是,你的秘书就相对于他人的秘书多了一些 “预案”;于是,相对来看,类似情形发生的时候,你更容易相对冷静。

以下是一些与疫情有关的电影电视剧,随便挑几个看看:

恐怖地带 (1995)
惊变28天 (2002)
天外来菌 (2008)
嗜血破晓 (2009)
传染病 (2011)
流感 (2013)
末日浩劫 (2013)
复生 (2013)
平常的心 (2014)
灭绝 (2015)
隔离死城 (2016)
血疫(2019)

  1. 恐慌的即时应对策略

恐慌发生的时候,本质上只不过是你这个老板的秘书没有预案而已。

所以,你要做的最直接最简单的事情,就是告诉你的 “秘书”: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没招了…… 你先别闹,让我想想办法。

潜意识这个秘书的唯一核心任务就是支持你躲避危险。当它无法支持你的时候,它就胡搞瞎搞,给你调出一切它能调出的过往记录 —— 这就是为什么在慌乱之中你会有各种稀奇古怪不合情不合理甚至干脆算得上是邪恶的念头。

有人建议你对自己说,“我要冷静!”

这种粗暴的建议通常是没有效果的。

就好像之前讲过的,潜意识是无法分辨你的实际经历和你的想象一样,你的潜意识无法分辨你的实际感受。如果你想要你的 “秘书” 安静下来,不要胡闹,最有效的方法是故意让身体放松下来。

把你的身体舒展开来,把你的呼吸速度放慢,或者,把你的目光聚焦到远处,甚至找一个宽阔的空间都有帮助。做出你在安全区域舒适状态下经常做的动作,你的潜意识就会平静下来,因为它相信你已经处于安全和舒适的状态。它就又开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工作了。

于是,你这个老板终于可以集中精力琢磨应对方案了。

  1. 以理服己才是正确的选择

人们总觉得应该以理服人 —— 结果呢?总是以失败告终。

事实上,最应该以理相服的,是自己啊!理性对待任何人都挺困难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理性对待自己呢?这才是对自己真的好啊!

自己跟自己说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认为是 “精神病症状”。可事实上,我们的大脑的确就是如此工作的,你的脑子里有清醒意识,还有另外一个工作方式并不相同的潜意识,所以,你的脑子里总是有不止一个声音,不是吗?

(事实上,潜意识中,也有两个部分,一部分产生直觉,另外一部分产生情绪。这就三个声音了,不是吗?柏拉图的类比是,一个车夫,一匹黑马,一匹白马;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说法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以,要经常跟自己对话,一问一答,有助于厘清思路:

我这么想是对的吗?
我的判断依据都有哪些?合理吗?靠谱吗?
还有什么是我没有想到的?
若是我这么做了,都有哪些后果?
有没有什么后果是我无法承受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意外?
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如若发生我应该怎么办?
日常生活中从未如此 “喃喃自语” 的人,基本上只能是 “大脑简单” 的那种罢。

  1. 灾难面前不要参与群辩

灾难发生的时候,绝大多数人是被他们的 “秘书” 所驱动的 —— 你只要想象一下一个科研大会的参会者全都是秘书的话会是怎样的景象就明白了。

每次重大疫情发生的时候,“理论” 的声音总是突然间嘈杂起来,这就好像股市里只有在股灾发生的时候人们才开始认真对待且严肃讨论 “价值投资” 一样 —— 他们不是突然理性起来了,实际上他们只是突然不知道怎么办了而已。

如果你想要保持冷静,那么就尽量不要参与关于疫情的种种 “原本应该……” 和 “本来可以……” 之类的争论,更不要参与网络上的群辩。这种争论,从来都不会有结果的,至少从来都不可能很快有结果的 —— 可是,你处于什么状态啊?兵临城下。

历史上所有的重大疫情和现在以及未来的所有重大疫情一样,每个群体,每个国家,甚至整个人类都一样,总是反应过慢,应对不足,进展缓慢……

疫情永远不可能被恰当地对待 —— 天天草木皆兵吧?实际成本太高,高到完全无法承受;稍一不留神就爆发,实际成本同样无法承受…… 这就是现实。

首先,如若灾难像这一次一样威胁到整个人类(美国紧急撤侨,随后又禁航,是历史上从未见到过的举措),事实上是没有任何人有能力负责的 —— 追责,怎么追?追到了又怎样?难道追责能缓解疫情吗?

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身处所有人共同面对的死亡威胁之时,过去、现在、将来之中,最不值得关注的是过去,注意力最值得的用处在当下,至于未来,是活下去才能见到的东西。

还记得吗?最值得你关心的,并不仅仅是你自己,还有你所关心的人和事 —— 否则,你也不会读到这里。

为了你所关心的那个人或者那些人,你必须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最重要的地方:

你自己的安全 —— 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

你必须先保证你自己的健康和安全,你才有可能保护你所关心的人。

  1. 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事实

以下是一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事实:

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空气传染,也可通过皮肤接触传;务必要注意回避呼吸道飞沫,以及带有病毒的分泌物。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四肢乏力、干咳、以及呼吸困难。但,被传染者不一定发烧,甚至可能没有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被认为对人群普遍易感。老人感染上后病情会相对严重。有研究表明,女性相比男性在相同的环境下感染人数更少。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每个感染者大约能够继续感染 3~5 个人。(这就是所谓的 R0 值,R naught)。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目前尚无有效治疗的药物与疫苗。
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会不断变异
与任何重大病毒性传染病疫情一样,隔离是唯一可能有效的抗争方案。
现在你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查看疫情数据地图:

2019-nCoV Global Cases (数据来自 Johns Hopkins CSSE)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实时动态(山月版,数据来自丁香园)

  1. 坏消息中的好消息

这是病毒性传染病的普遍规律:

一般来说,毒性大的病毒传染能力弱,反过来,传染能力强的毒性小。

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能力极强,R0(读作 “R naught”)值约在3~5之间 —— 即,平均来看,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染上一个人之后,此人能再传染三到五人。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能力极强,即意味着说,它的毒性相对较低,直接结果就是染病后的死亡率相对较低。以下是近几年全球性的传染病的死亡率统计。

病毒名称 年份 感染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 波及国家数量
Ebola 1976 33,577 13,562 40.4% 9
Nipah 1998 513 398 77.6% 2
SARS 2003 8,906 774 9.6% 29
MERS* 2013 2,494 858 34.4% 28
2019-nCoV
2020 9,812 213 2.2% 23

  • 截至 2019 年 11 月;** 截至2020 年 1 月 31 日

数据来源:CDC,世界卫生组织,新英格兰医药杂志;参见:Business Insider

与 2003 年中国经历的 SARS 的死亡率 9.6%相比,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相对小很多,只有 2.2%……

  1. 避免成为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发病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被定义为“密切接触者:

与病例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有其他密切接触的人员。
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与病例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与病例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病友近距离接触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密切接触者条件的人员
人民日报推出了一个工具,可以用来查询你自己是否曾经与当前已被确诊的患者同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工具

一旦发现自己是密切接触者(无论是被通知,还是自己经过查询获知),唯一合理的决策只有 “自我隔离”。

首先,密切接触者并不一定是感染者。被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传染上之后,可能有症状,也可能无症状,潜伏期可长达两周(14 天)。所以,密切接触者无论有没有症状都只有一半的概率的确被传染上。

染上 未被传染
有症状 事实上也有一半的概率自我痊愈 可能只是普通流感
无症状 可能尚处于潜伏期,同样有一半的概率自我痊愈 彻底没有染上
即便是你真的已经被感染,也实际上有一定的概率能够自我痊愈 —— 人类的免疫系统依然是非常有效的。另外,新型冠状病毒的死亡率远远低于 50%。

所以,从概率角度出发,自我隔离永远应该是第一选择,直接去医院问诊,肯定不是最优策略。

你必须想清楚:在疫情发展的过程中,医院是最大的传染源。如果你实际上并没有被传染上,很可能会因为去了医院而反倒变成真正的感染者。

即便是你真的被传染了,你也应该知道,事实上,作为二代、甚至三代感染者,身上的病毒很可能已经有所削弱,有没有一生都一样,最终你只能靠你自身的免疫力去战胜它 —— 即便是你去了医院,被收治了之后,医生也根本无法做到马上将你治愈,而是尽力延长你的生命(痛苦)。

要想尽一切办法尽量避免成为密切接触者。

虽然在中国这么说必然引发争议,甚至可能招来横祸,但,良知告诉我必须把这句话说出来:

中药根本不适用于病毒性传染病

2003 年的时候声称对 SARS 有效的板蓝根冲剂,2020 年声称对 2019-nCoV 有效的双黄连口服液,都是铁板钉钉的扯淡。坏蛋骗傻子的游戏,竟然总是可以成功,令人无语。

2020 年 1 月 31 日晚间,全国上下有很多人跑到药店门口挤着排队,抢购双黄连口服液。他们的选择令人担忧 —— 在此之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尚未被感染,这下可好,一夜之间个个都变成了 “密切接触者” 而又不自知…… 而后,他们散去,回到各自家中,再把 “密切接触者人数” 扩大三五倍。他们的家人实在是太可怜了!不得不与这些人接触的那些人更可怜!

  1. 家中的有效隔离

要避免家里成为封闭空间,一定要定时通风。

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 —— 最好在门口放置消毒免洗手液。

在门口脱下外套。

每人一套毛巾,不要混用。

每人一套餐具,不要混用,尽管麻烦,尽量使用公筷、公勺。

养成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臂捂嘴的习惯。

揉眼睛一定要用纸巾,而不是直接用手。

不要在家里过多喷洒消毒水,消毒水过敏的症状和流感以及肺炎几乎一模一样,甚至连呼吸困难症状都相同。

  1. 练习和颜悦色的说话方式

好像所有人的感受都相同:

最不听话的就是家人……

好像永远如此。

可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未学会对待家人应该且只应该使用和颜悦色的说法方式。

当我们伤心、愤怒、紧张、激动的时候,我们口腔与声带的工作方式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声调提高,声音会变得刺耳,语速加快 —— 所有这些的作用,只有一个,使对方的潜意识紧张起来,迅速寻找应对方式……

你必须时刻提醒自己:

只有当我们和颜悦色地说话的时候,对方才是老板,否则永远只能跟对方的秘书对抗。

对方的秘书懂个屁啊!智商大约相当于七八岁的小屁孩而已。可你却不知道,所以越想越生气,于是进入多重恶性循环。

平时要勤练习,无论想说什么的时候,只要对方是家人,那么,就要在脑子里把要说的话,用和颜悦色的方式演练至少一遍。

觉得自己干脆做不到的时候,不要说话。

比如,你的配偶死活不肯出门戴口罩,他就觉得无所谓…… 跟他理论是没用的,尤其是用语言理论是断然无用的。那怎么办?挡在门口,递给他口罩,等。等他戴好,你再让开。一个字都不用说。反正,不要跟他的秘书对话就对了。

再举个例子,你知道中药不管用,但家里的老人非要半夜出门排队抢购双黄连口服液怎么办?

还是一样的,不要尝试用语言说服对方。告诉他你已经通过网购帮他们买好了,耐心等等…… 哪怕是撒谎,也比他们跑出去排队成为密切接触者强,是不是?一觉醒来,等他们的“老板”上班了,秘书不闹了,再和颜悦色地告诉他们你为什么撒谎了,也是很好的啊!

  1. 假期结束了怎么办

假期结束了,需要出去工作,不可能再躲在家里了…… 面对的危险更大了,是吧?

讲大道理是没用的。这里,我只想拷贝粘贴一段我和我的社群中某位成员的对话:

笑来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对于这次疫情,您那天讲课讲到恐惧不恐慌时,因为还没正式上班,待在家里不出门,我还没太有紧张感,但今天我值班,因为单位要购置防护物资,要跟别人面对面打交道,收物资然后再分发,缺货的还要去超市再找,心里开始很郁闷,因为我们当地一个超市刚有一个卖菜的服务人员被确诊,当开车在路上看到路边商店、饭店关门,三三两两的车行驶在宽阔的马路上只有路灯发着清冷的光时,我感到好孤独无助,今天只是个开始,等正常每天上班后真有紧急情况,我们必须往前冲,还不知疫情啥时候结束,第一次感到病毒、死亡离我这么近,我还有孩子,笑来老师,我除了尽可能做好防护,我该怎么办?

很多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对所有人都有生命威胁的病毒。你问问你自己,如果你逃回去,躲在家里再也不出来,那么,这个决定是如何定义你的人格的?你愿意以那样的人格继续生活一辈子吗?其实,现在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如果从此之后必须“苟且”,那么其实生不如死。尽可能做好防护,积极向上地活着。

谢谢老师!

现在我感觉到了我内在的那份力量,笑来老师您的话总是能砸进我的心里,给我智慧,给我力量!

  1. 助人即助己

我有一个几千人的社群。

有一天,我在社群里讲课,告诉大家如何在疫情中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结束的时候,我告诉大家,我虽然不是医生,虽然不是疫情专家,但,我是个很好的心理咨询师,非常擅长做各种心理疏导。现在疫情这么严重,所有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创伤应激障碍,如果有人觉得需要心理疏导,可以跟我私聊。

几天下来,像上一节里那样的对话,前前后后已经过千条了……

我为什么会愿意在这样的事情上耗费时间精力?原因很简单,因为我很清楚,在这样的时候,助人即助己。

许多年前我就明白这个道理。许多年前,我发现自己特别需要被人鼓励 —— 谁不是如此呢?但,真的没有任何人鼓励我…… 真的很可怜!那怎么办呢?我的解决方法就是 “开始无时不刻地鼓励任何人”。不停地鼓励别人,总是鼓励别人的结果就是,自己变成了不需要鼓励的人 —— 事实上,每次鼓励他人的过程都是在鼓励自己啊!尤其是当我看到被鼓励的人发生变化的时候,对自己是真正的鼓励,更大的鼓励啊!

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我自己也马上开始出现了 “创伤应激障碍” 的症状,最典型的比如,注意难以集中 —— 连续四五天,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如何自救?很简单啊,想办法救别人啊!然后我的 “秘书” 就开始给我各种支持,因为这样的事情我已经做过无数遍了,所以它有不止一个 “预案”。

我开始看书、整理资料,接受社群成员的问询,能马上应对的就马上应对,不能马上应对的就告诉对方,“容我仔细想想”……

很快,我就进入了 “现实生活中我有能力、我有责任、我有希望” 的状态 —— 毕竟,我的角色很轻松地唤醒了我…… 你想啊,我毕竟是一个几千人社群的群主啊!

  1. 保护自己的免疫机能

即便是这次的疫情最终平息,另外一种病毒的疫情还是会再次发生。在任何病毒性疫情面前,能保护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的免疫机能完善 —— 面对细菌,现代医学还是有一些办法的,可面对病毒,我们几乎总是束手无策。

保证自我免疫机能有效的方式,对普通人来说,其实相当简单,却事实上不见得容易做到:

每日适度运动(当前情况下就是室内运动每天至少出一次汗)
每日保证充足睡眠(如有必要就服用一些睡眠辅助药物,比如褪黑素)
更为重要的是,避免过度焦虑。请牢记:

过度焦虑是最损伤免疫机能的!

尽管看起来有点极端,可事实上你最好听从以下建议:

干脆关掉电视(或者,只看电影和剧集)
短期关掉微信朋友圈
短期卸载微博、抖音
每日查看疫情发展状况最多一次。

尤其不要让家里的孩子过度暴露在各种疫情信息(绝大多数是令人害怕担心的重复信息)之中,他们更为脆弱,更需要保护,尤其是心理保护。如果家中有孩子,那么,大人更应该规避时时刻刻讨论疫情。每天最多开一次 “通气会”。

尤其地,家中若是有糖尿病患者的话,必须辅助并监督他控制好血糖 —— 持续高血糖会直接引发免疫机能毁损。

  1. 学会嬉皮笑脸地生活

人们为什么总是在关键时刻 “掉链子” 呢?很可能是因为人们对待重大问题的时候都会非常严肃,甚至干脆 “不得随意发声”。

比如,面对死亡,人们就有很多的禁忌。避讳谈论,甚至干脆避讳提及…… 不小心踢到了,为了辟邪还要 “呸呸呸” 至少三下…… 这种做法真的对吗?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如果有,害处在哪里?

有一项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在空难事件当中幸存的飞行员都有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的嘴很臭,啥都敢说,经常讲各种关于空难的笑话 —— 而绝大多数人是不会这么做的,觉得那样不吉利。然而,在灾难发生的那一刻,只有这些平常拿空难开了无数次玩笑的人才有可能正常思考,不受慌张的潜意识的影响。而那些平日里连提都不敢提的人,到了灾难发生的时候,直接进入 “战斗、逃跑、冻僵” 这三种应激状态中最差的一种, “冻僵”。

多项调查表明,人群当中至少有 85% 甚至更高比例的人在遇到极端危险的情况直接进入 “冻僵” 状态……

而这个比例也是相对符合现实生活状态的,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敢讨论禁忌话题,只有少数人总是嬉皮笑脸地对待它们。用我们东北话讲,就是 “皮愣嘎叽的” —— 换个角度看,这其实是心理强大的一种表现。

  1. 危险不应改变你的价值观

一个人自身的状况会极大地影响他对世界的感知。

我被发现糖尿病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体会过这种情况。当时我必须住院治疗观察,整个一层糖尿病患者里,我是最年轻的。我反复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这么年轻就得糖尿病了?” 更恼人的还有比如,“咋这么年轻却这么严重?”

你可以想象,在那一小段时间里,我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内心有多么压抑。在这种状态下,你知道我对同样的世界产生的感知是什么样的吗?

连身材曼妙的美女护士在我眼里都是面目可憎的!

—— 甚至能到这个地步。

重大疫情发生了,这的确是坏事。但,除此之外,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并没有突然发生好与坏的巨大变化。原来人群中有多少比例的好人,现在还是多少比例,并没有发生变化。原来人群当中有多少比例的坏人,现在还是多少比例,并没有发生变化。

你可能觉得骗子突然多了起来,其实并没有,原来有多少骗子,现在还是那些骗子,只不过,灾难发生的时候,骗子们突然找到了机会而已……

之前有多少比例的人持有双重标准,那么,现在依然是有多少比例的人持有双重标准,只不过在重大疫情面前,他们的双重标准暴露无遗而已……

在高密度的坏消息面前,你会不由自主地低估好消息的价值。

这个假期你天天宅在家里,伸手虽然可见五指,抬眼却看不到任何其他人,于是你可能会忽略大量的好人。依然在清洁城市的环卫工人,每天奔波在路上的快递小哥,比平时忙了一百倍的警务人员…… 更不用提大量 “逆行” 的医务人员 —— 多关注一下他们吧!骗子、小偷、坏蛋混蛋,根本就不值得你关注 —— 至少现在

  1. 希望才是最大的支撑

人们以为的坚强,其实并不存在。

没有不害怕的英雄,没有不自私的公仆,没有无缺点的父母…… 任何人都有一大堆的问题。

我们终生都在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时时刻刻都在与自己的阴暗面作斗争,并且还经常失败 —— 这才是生活的普遍真相。

世界那么不完美,我们如此多的缺陷,为什么还要津津有味地活着?

因为不管是一厢情愿也好,不切实际也罢,我们总是相信明天会更好 —— 这就是动力的来源。若是没有了希望,一切都没有意义。

多年来,我一直是自己的心理咨询师,自己的心理援助师。实在无能为力的时候,我就跑去当别人的心理咨询师、犀利援助师…… 每一次基本上都是相当管用的。

然而,总是有更为艰难的时刻,比如现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面临生命威胁的时候。那怎么办?终极的手段只能是诉诸于希望。比如,简单点,我希望这些文字能够帮助更多人。

再比如,关于这次疫情,我相信它一定会过去的。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杀死所有人 —— 它也要利己,杀光了所有人,它就没地方呆了,它也需要宿主。所以,病毒在传染人的过程中,不断变异,实际上是为了给自己和宿主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关系…… 这是传染病常识,病毒在传染的过程中所谓的毒性一定会慢慢削弱。所以,疫情一定会过去的。

比较有趣的是,历史上从来都没有不一样的时候,每次疫情大爆发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各方面的复兴,不仅是经济复兴,通常还会伴随着文化复兴 —— 你说这不是希望这是什么?

结语

做自己的心理咨询师,并不难,起码入门并不难。

在糟糕的闪念出现之时,你第一个要问的是,这是老板在讲话?还是秘书在讲话?如此这般,你会发现自己一下子就清醒过来了。因为你已经知道那秘书的工作原理,你也知道如何与它沟通。

能给自己做咨询师之后,你会发现你其实可以为你所关心的人做心理咨询心理援助了。因为你会发现你现在是真正能做到 “有效倾听” 了 —— 当你发现自己能够分辨自己究竟是在与老板打交道还是与秘书打交道的那一瞬间,你几乎与大师无异了,的确有一点神奇。

能力伴随着责任。你拥有了新的角色,你开始总是自己的选择如何定义自己的人格。你有了比自己更为重要的人或事…… 这一瞬间,你的世界也会随之而变 —— 更为重要的是,你开始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值得拭目以待的新世界。

灾难中会发生,可若是没有最坏的时刻,怎么会有最好的时光?关键在于,你不仅开始自己制造希望,你还会因为自己扮演保护者的角色,所以会不由自主地不断传播希望。

没有理由不相信,你自然而然地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你。

2020/02/02 凌晨,于北京

另外,2020 年,我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充当免费的心理援助师。

你可以在 Mixin Messenger 上找到我,我的 ID 是 26806

又,我写文章经常会有错别字,如有发现,请到以下仓库提交 pull request:

https://github.com/xiaolai/help-to-be-helped

Reference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