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ducation

社会适应及发展力。

教育是为了让人成为他理想的样子。

每节课的时间,对于老师来说太短,对于学生来说太长了。
《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课程》

三岁,开始养成卓越习惯。
六岁,准备融入集体生活。
十三岁,孩子叛逆早准备。
十八岁,放孩子去单飞。
——成长型父母抓时机

Good parents worry;Great parents plan.

What

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生入学,不再统一要求 GRE 成绩,而是把这个权力下放各系所。明年入学申请,将有14个专业不需要 GRE 成绩就能申请。

因为教育本来的意思,就不是教材、不是课堂,而是人点亮人。课程的本质是激发禀赋,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这个时代的灯,远比你想象得多。


3月5日,米兰一位大学教授对着空教室远程讲课。以后,远程教育可能会成为常态,现场上课反而是少数的情况。

可汗学院是美国最大的免费在线学习网站。疫情期间,该网站的负载是平常的250%,因此向访问者请求捐助。

盖洛普公司(Gallup)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人去图书馆的次数多于去电影院。2019年,每个美国成年人平均去图书馆10.5次。

罗胖60秒:这位校长做得对吗?

  1. 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李希贵老师有一个主张,他说“作为一个校长,在学校里看到孩子违规违纪了,得绕着走”。

哎奇怪,一般的校长要是看见这种情况,肯定得叫住学生批评教育一下,这才叫负责啊。那为啥李希贵校长这么说呢?

  1. 他的道理是这样的:教育是一个闭环过程,孩子犯了错,要经历“批评-表扬-激励-改进-巩固-养成”这个完整过程,教育活动才算完成。

如果校长看见问题,就当面指出,那表面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他没机会完成这个过程。

  1. 那应该咋做呢?正确的做法是,让离这个孩子最近的那位老师,比如班主任去处理这个事,他才有机会完成整个教育的闭环。

  2. 你看,在观念世界里,一个观点说出来了,那这件事就完了。但是,在现实世界中,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闭环,那就等于什么都没有做啊。

芝加哥大学每年的学费、杂费、书本费、食宿费和其他费用加在一起,两三年后估计将超过10万美元,成为美国第一所费用达到6位数的大学。今年,芝加哥大学的学费是5.76万美元。

谁从大学骗局中受益?

高等教育是一桩大生意。现在,超过一半的英国年轻人上大学,如果计算一下学生投入的金钱(大部分是借来的),高等教育为英国经济带来了大约950亿英镑的收入,比法律业、广告业、航空业对经济的贡献都要高。

仅仅是利物浦大学一家,在2015/16年度就为利物浦市贡献了6.52亿英镑的产值,当地每57个工作岗位之中,就有一个是利物浦大学带来的。利物浦大学还只是利物浦市5家高等院校之一。


大学除了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学生经济(夜总会、咖啡馆、房屋出租等等)以外,还能带来大量资金,比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补贴,或者政府支持的学生贷款。

根据一份研究报告,英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贷款余额大约有200亿英镑,其中只有大约一半会偿还,剩下的(准确估计为47%)都将成为坏账,最终由政府承担。而且,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拨款减少,永远无法偿还的学生债务将会相应增加。

有人也许会说,只要高等教育能为学生创造价值,政府债务的增加就是值得的。但在2018年,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称,只有57%的大学毕业生在从事高技能工作,其他毕业生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大学教育。这个比例是有史以来最低的,国家统计局认为这是因为”年轻人可获得的高技能就业机会数量有限,难以找到相关工作”。

目前的情况就是,毕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位的价值却越来越低。高等教育的主要受益者,实际上是通过那些学生借来的钱在进行重建的城市。

这种情况下,受害者是学生,他们已经成年了,梦想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所以来读大学。他们或多或少被迫离开家人,并承担巨大的债务负担(平均每人超过50,000英镑),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一个学位。但是,高等教育的作用实际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小。

更糟糕的是,政府完全知道这一切,它首先使年轻人背负了贷款,然后贬低了他们的教育价值,最后那些无法偿还的学生贷款会全民承担,现在的年轻人正是未来的纳税人,从而对年轻人进行了惩罚。

哈佛大学的课程清单

哈佛大学的课程清单,随便这么一列,就有37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37门课中的几门。

我在哈佛做一年博士后,这一年,除了领钱,基本也没有什么别的任务。为了防止自己整天缩在家里,把薄薄的那一沓钱翻来覆去地数,我决定去旁听几门课。

那天我去学校我所在的机构,跟机构里的秘书表达了此意。她非常干脆地说,没问题啊,只要教授同意,都可以呀。我问,有没有一个什么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我看看有什么课可选。我问的时候,想象的是几页纸,可以站那顺手翻完。结果说时迟那时快,柔弱的女秘书突然掏出一个庞然大物,向我递过来,我伸手一接,胳膊差点因为不堪重负而当场脱臼。

定睛一看,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儿仅仅是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的简单介绍(一般3-5行的介绍)。我估计,把哈佛全校的课程名单一一排列出来,是不是得绕上赤道一周两周啊。

端着它回到办公室,仔细研读起来。如同一个饥饿无比的人,捧着一个写满了各种山珍海味的菜单,边咽着口水边往下读。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之人性化。

哈佛大学之所以是一流的大学,当然是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和雇了最牛的教授。但是同时,也是因为它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这些基础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他所置身的世界有一个框架性的理解和探索。这样当他置身于自己的专业时,能够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不过是一个巨大有机体里面的一个毛细血管。

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七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拿道德伦理这个板块作为例子,所给的课程包括:

1.民主与平等
2.正义
3.国际关系与伦理
4.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5.儒家人文主义
6.有神论与道德观念
7.自我,自由与存在
8.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
9.社会反抗的道德基础
10.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
11.比较宗教伦理
12.传统中国的伦理和政治理论
13.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
14.现代政治哲学史

“科学”板块所给课程包括:

1.光与物质的性质
2.空气
3.宇宙中的物质
4.观察太阳与恒星
5.时间
6.爱因斯坦革命
7.环境的风险与灾难
8.现实中的物理
9.音乐和声音的物理学
10.看不见的世界:科技与公共政策
11.能源、环境与工业发展

其他的板块就不列了,太长。基本上,“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我再列一些“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这些课程是什么宗旨、什么来头,我不大清楚,但是有些课程名称开得非常诱人,因为名单太长,我只列上那些我感兴趣的课程——也就是如果我有三头六臂会去旁听的课程:

1.人的进化
2.翅膀的进化
3.细菌的历史
4.银河与宇宙
5.象棋与数学
6.疾病的话语
7.DNA简史
8.美国的儿童医疗卫生政策
9.道德判断的本质
10.火星上的水
11.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
12.传染病对历史的影响
13.非洲的艾滋病
14.关于意识的科学研究
15.什么是大学
16.俄罗斯小说中的爱情
17.怀疑主义与知识
18.基督教与美
19.浮士德
20.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
21.香蕉的文化历史
22.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23.苏格拉底及其批评者
24.怎样读中国的诗歌
25.互联网与法律
26.美国的70年代
27.语言与政治
28.美国的总统选举
29.60年代的青春文化
30.盗版
31.全球变暖与公共政策
32.公共健康与不平等
33.公墓的历史
34.“犯罪”的概念
35.烟草的历史
36.酷刑与现代法律
37.大脑的测量:心理学实验的兴起

你看,随便这么一列,就有37个。对于一个求知欲很强的人来说,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

不知道清华北大,能给那些刚刚背井离乡的18岁孩子,开出上述37门课中的几门。

我相信,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关于自然、关于社会。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顾准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成熟的人”永远是在告诉你: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而合理的就是不必追究的,不必改变的。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选自刘瑜《大学精神》

罗胖曰:
柏林大学的创办人,德国教育家洪堡讲过一个原则:
“科学首先有它的自我目的。至于科学的实用性,其重要意义仅仅处于第二位。当然,对真理进行的这种目标自由式的探求,恰可能导致最为重要的实用性知识,并能服务于社会。”
因无用而有用——
这是现代社会关于人类知识积累的最重要的结论。
讲求实用的中国文化通常表示不能理解。

教育:未来大学变革的4大趋势

大学教育一直是通往职场的最佳途径,然而,随着学费上涨和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很多人也开始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变革的趋势。《快公司》杂志网站的一篇文章,分析了高校教育和职场对接的现状并认为,未来10年到15年,大学教育将出现以下四种变革趋势。

第一种趋势,关注技能而不是学时。调查显示,很多雇主都抱怨求职者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他们能够通过微积分考试,却无法在岗位上找出并解决问题、沟通谈判或主持会议。”对于未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通过实战经验获得的软技能将成为衡量学习能力的准绳,而不是修了多少个学分和学时。

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开始回应这一教育需求,开设了专门传授实际就业技能的课程。学生的进步方式不再是完成课程,而是必须证明自己掌握了特定技能或“能力”。这类学校的学费也可能由企业出,来换取一名在某项紧俏技能上训练有素的员工。

第二种趋势,混合式教育学位。乔治城大学副教务长兰德尔•贝斯说,“非高校的各类教育途径剧增,它们在学习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将迫使并推动高校重新自我定位,把在其他场合无法进行的学习模式作为核心。

专家们预测,未来的教育模式会是混合搭配式的教育,校园体验搭配线上体验。比如,学生可以选择大规模开放式线上课程或训练营,用一年时间,快速地完成低阶的入门课程。然后再到校园里,接受网上无法获取的实操体验式教育。

第三种趋势,教育的跨学科化。本•尼尔森是成立于2011年的美国线上教育平台密涅瓦计划(Minerva Project)的创始人兼CEO,他认为,“当大学的角色从传授信息过渡到启发心智时,专业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我们早已知道,雇主们并不看重专业。” 近期一项针对318家企业开展的调查中,93%的老板更看重“批判性思维、人际沟通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而不是大学生的专业。雇主们需要能够肩挑多项重任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掌握灵活应对的能力和大量实用技能。

文章分析,教育将变得更进一步跨学科化。比如,以往拿到的是生物学学位,以后的新兴领域将把生物学与全球卫生、或神经学与创业学结合起来。“专业的概念将逐渐消失转化为整体学科组合,包含一批微文凭,分别对应一系列技能。”

第四种趋势,课堂授课不再是必须。如今信息无处不在,学校必须提供一种特殊的学习体验了。很多人会问,在流动式学习的新世界里,教师将扮演什么角色?文章认为,一些变革已经在颠覆人们对高等教育惯有的思维模式,学生不一定再需要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几百名学生授课。

未来的教育模式会偏向以课题为重。以课题为基础的大学学习环境会更接近于幼儿园课堂,而不是学术讲堂。学生们会分成几个小组,老师负责引导,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的辅导技巧,或是担任领头的同辈辅导员,在课题现场贡献专业技能,好比医生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知识。”

以上就是《快公司》网站分析的关于未来教育变革的四大趋势,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贵族的真正内涵

“贵族(aristocrats)”在古希腊语中是“最优秀的(aristos)”一词的派生词,意为贤人、大德。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把贵族定义为道德高尚、情趣高雅和(最后才是)富裕尊贵的人;而对那些富裕尊贵但道德低下者,古希腊人并不称之为贵族,而是称之为寡头(oligarchs)。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看来,贵族与寡头之别就在于:前者维护社会正义,而后者只谋一己私利。(秦晖语)。这种界定类似孔子对“君子”的定义。

“贵族”一词在英文中可以用“Nobility”或“Aristocracy”来表示,Nobility除了含有贵族阶级的意义外,更侧重于贵族所具有的高贵的精神、高尚的人品之意;而“Aristocracy”则侧重于指拥有特权和显赫地位及财富象征的贵族阶层,他们也是统治阶级和政治精英分子。

基佐《欧洲文明论》中对贵族有个定义,即贵族最重要是要自我确立。罗马贵族变成欧洲贵族以后,欧洲贵族最重要的精神就是自我确立,就是重要性来自我自身,不是来自皇帝,也不是来自他人,也不是来自社会环境,不是来自其它,一切都是决定于自己。(刘再复语)

汉语中《辞海》将“贵族”解释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中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的阶层”,奴隶社会中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担任国家的官职,而封建社会里“贵族是具有世袭爵位和领地的各级封建主的通称”,其主要成员包括“皇室的亲族子弟和受封的功臣”。
综合中西语对“贵族”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到贵族的基本特征:一是有特权,二是有世袭的爵位,三是有高贵的品质。因此可以说,所谓贵族,是指出身高贵、拥有特权、爵禄世袭、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高尚、高居上位的中上阶层。

贵族精神在向社会下层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作为英国民族特征的绅士风度。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精神的一种外化。英国公众仰慕以“开放的猜英”自居的上流社会,相信通过个人奋斗可以取得相应的权力和地位,认为教育是促进这种社会垂直流动的主要方式。
西方所崇尚的贵族精神不是暴发户精神,它从不与平民的精神对立,而是以荣誉、责任、勇气、自律等一系列价值为核心的先锋精神。承担和贵族精神挂钩,对今天的国人似乎难以理解,因为大多数人认为贵族只意味着特权,并不知道绵延千年的欧洲贵族传统,早已由血统传承到精神塑造。

中国虽然很早就有了贵族,但贵族精神的蕴育和形成却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在战争过程中得到检验。法国社会学家、汉学家葛兰言在《中国文明》中写道:“作为朝廷政治生活的结果,贵族的‘美德’建立在一种被约束的人格基础上,这种人格是在军营形成的,而军营秩序建立于内战造就的契机中。”葛兰言所提到的“美德”实际上就是贵族精神,他还指出当时的战争具有检验贵族君子“内心纯净度和道德水准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的贵族确实是这样。

让人遗憾的是,先秦时代的这种贵族精神,随着后来皇权势力的不断膨胀而日渐衰减。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当中,把别国的贵族基本上都给杀掉了,那些没有被杀的,或者迁徙,或者流放,所以统一六国之后,别国的贵族阶层基本上消失了。秦国本身的贵族阶层因为秦国的专制制度发展得特别早,贵族的特权早已被取消,与平民一样,都是皇帝的奴仆。因此,自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之后,中国的贵族阶层作为一个阶级,基本上消亡了。之后虽然历朝历代都会分封一些王、公、侯、伯,但是他们的贵族身份和秦始皇之前的贵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在秦始皇之后,中国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所有的政治家都相信,在政治斗争中一定要心狠手辣,斩尽杀绝,不能给对方留一点翻盘的机会。后来中国的历代皇帝在精神层面上,不要说离贵族精神遥不可及,连基本的人性都达不到,以至于后来有了这样一个标准:谁在政治斗争中心慈手软,谁就是懦弱,懦弱是可耻的。当然没有人会去懦弱,于是继续秉持那种没有人性的政治斗争。

代替高级贵族的是从春秋战国时低等级的贵族,所谓君子和士,就是后来演变成儒家的这一块,他们所代表的一种精神,以及到后来农村里的乡绅,这样一个传统就成为中国社会中间一个勉强可以说是代替贵族精神的一个传统。另外,就是那些没落的已经在历史的时空中已经消失的贵族,他们的精神通过道家学说和精神,然后在精神和学术的层面,被保留下来,被一部分知识分子所继承。

贵族的同义词不是腐朽和没落,而是人的高端的文明;不是物质上的奢侈,不是身份上的等级,而是精神上的境界。比如即使是英国最好的学校伊顿公学的学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接受非常严格的训练,甚至比平民学校的学生还要苦。在中国人的概念中,贵族学校就应该有贵族般的条件,有贵族样养尊处优、悠闲奢华的生活。他们不明白贵族是一种精神而不是物质的享受,不明白这些苦行僧式的生活同贵族精神究竟有何联系?

贵族这一无论是在称谓还是实质上的确认,都必须是与其品德、学识、行为相符合。否则,即使其权倾天下,富可敌国,亦不能进入贵族的行列中。

贵族气质是一种优裕的心态,是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富有,而不由自主地对万事万物充满谅解和怜悯。欧洲许多有贵族气质的人士,都热心慈善和环保事业,有极好的艺术修养,自己拿钱出来办私人博物馆,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放。这种品质不是速成的,而是几十年生活经历和人文修养的积淀。

自古以来,“富”和“贵”就不是一回事,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富”不一定就“贵”,也不能简单地用“富”来获取尊贵。富是物质上的,贵是内在的、精神的修养和气质,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贵族精神不是用钱可以买来的。

纽约曾有位著名贵夫人,定期举行沙龙聚会,哪怕是街头弹琴卖画,只要是欧洲贵族出身,都被邀请。但美国平民暴发成功的富豪,到门口也进不去,多少钱也买不到一张请帖。于是很多美国暴发户千方百计让儿女们结交欧洲贵族后裔,即使穷光蛋也追着联姻,不为钱,就是为了家族有人得以进入贵族沙龙。美国人知道,富不等于贵,所以富了之后就追求贵。现在中国还很少有人明白这个道理,把富当作贵,所以到头来,只有富,没有贵。

大量事实说明,富与贵是两回事儿,富是物质的拥有,没有精神的高贵,永远成不了贵族。如今我们不缺土豪,但是我们缺少贵族。缺失贵族精神的人,即使富可敌国,也不过是个暴发户、土豪;即使权可倾国,也不过是一个独夫民贼。那些物质富有的人,如果为了一己之利,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生活奢靡,精神空虚,则真的与贵族精神毫不搭界。

贵族精神的高贵之处,就是干净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他不会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去背信弃义,不择手段。贵族的真正意义是其在精神和高尚行为上的拥有。从古至今,要做到富贵人家,是天下第一难事。你可以一夜暴富,但是贵气却需要三代以上的培养。

贵族崇尚独立自尊,奴才喜欢依附权势,阿谀奉承;贵族注重道义,有是非感,奴才看重利益,不论是非;贵族讲原则,遵守游戏规则,而流氓地痞最不讲原则,喜欢胡作非为,既不讲社会原则,也不讲道德原则;贵族讲究“费厄泼赖”,依规则和程序行事,而流氓地痞只讲究“泼赖”,喜欢耍泼,喜欢耍赖,喜欢搞邪门歪道;贵族追求独立的思想与独立的人格,奴才只会匍匐在权贵的脚下苟且偷生,难以抵达高贵的境界。

贵族精神的境界是“富贵而不淫,威武而不屈”。高贵不是奢侈品加身的包装,高贵是源自内心的本善担当,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气与悲悯之怀,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与担当之志,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责任之心。

创新教育

一切都是经历
一切都是素材

远见卓识
延迟满足

现在的教育,通常都是知识教育。其实还有另外一种类型的教育,就是技巧教育。比如说游泳、滑雪、唱歌、画画。过去,这些技巧教育都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一旦不能成名成腕儿就算是白学了。

但是现在的开放社会就不同,举个例子,一个学霸,从小在学校里就出类拔萃,一路考上名校,进大公司,当金领,有钱,但是一旦有钱之后,他就想得瑟一下,于是就会花钱去学个滑雪,学个厨艺什么的,结果教他这些技巧的人,也许就是从小在班上不好好学习的那些人,这些人的收入其实也未必就低。

这是个有趣的财富循环,知识训练好的人要掏出钱来,去供养那些技巧训练好的人。所以,越是开放的社会就越是天无绝人之路,坚持学习什么都有可能走通上进之路。

爱与独立

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子女就像他们昂贵的衣服、漂亮的首饰、修剪齐整的草坪、擦拭一新的汽车,而后者代表着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父母的这种自恋情结,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有着惊人的破坏力。而且,这种情形相当普遍。难怪在论述子女教育的一首诗歌中,诗人纪伯伦提出批评——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
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
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
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
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

“知识拆迁队” 熊英 摘自M·斯科特·派克著作《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罗胖曰:
这篇文章的文眼在最后的诗,诗眼在下面这句——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好的生命,可以成功哄骗我们的肉身载它渡河。
好的肉身,可以抓紧生命给予的机会体验世界。

教育:未来大学变革的4大趋势

大学教育一直是通往职场的最佳途径,然而,随着学费上涨和毕业生就业率的下降,很多人也开始重新审视大学教育的真正价值和变革的趋势。《快公司》杂志网站的一篇文章,分析了高校教育和职场对接的现状并认为,未来10年到15年,大学教育将出现以下四种变革趋势。

第一种趋势,关注技能而不是学时。调查显示,很多雇主都抱怨求职者缺乏人际交往和沟通技巧。“他们能够通过微积分考试,却无法在岗位上找出并解决问题、沟通谈判或主持会议。”对于未来的大学生而言,这些通过实战经验获得的软技能将成为衡量学习能力的准绳,而不是修了多少个学分和学时。

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开始回应这一教育需求,开设了专门传授实际就业技能的课程。学生的进步方式不再是完成课程,而是必须证明自己掌握了特定技能或“能力”。这类学校的学费也可能由企业出,来换取一名在某项紧俏技能上训练有素的员工。

第二种趋势,混合式教育学位。乔治城大学副教务长兰德尔•贝斯说,“非高校的各类教育途径剧增,它们在学习生态系统中的存在,将迫使并推动高校重新自我定位,把在其他场合无法进行的学习模式作为核心。

专家们预测,未来的教育模式会是混合搭配式的教育,校园体验搭配线上体验。比如,学生可以选择大规模开放式线上课程或训练营,用一年时间,快速地完成低阶的入门课程。然后再到校园里,接受网上无法获取的实操体验式教育。

第三种趋势,教育的跨学科化。本•尼尔森是成立于2011年的美国线上教育平台密涅瓦计划(Minerva Project)的创始人兼CEO,他认为,“当大学的角色从传授信息过渡到启发心智时,专业的性质也会随之改变。我们早已知道,雇主们并不看重专业。” 近期一项针对318家企业开展的调查中,93%的老板更看重“批判性思维、人际沟通及解决问题的技巧”,而不是大学生的专业。雇主们需要能够肩挑多项重任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必须掌握灵活应对的能力和大量实用技能。

文章分析,教育将变得更进一步跨学科化。比如,以往拿到的是生物学学位,以后的新兴领域将把生物学与全球卫生、或神经学与创业学结合起来。“专业的概念将逐渐消失转化为整体学科组合,包含一批微文凭,分别对应一系列技能。”

第四种趋势,课堂授课不再是必须。如今信息无处不在,学校必须提供一种特殊的学习体验了。很多人会问,在流动式学习的新世界里,教师将扮演什么角色?文章认为,一些变革已经在颠覆人们对高等教育惯有的思维模式,学生不一定再需要一位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几百名学生授课。

未来的教育模式会偏向以课题为重。以课题为基础的大学学习环境会更接近于幼儿园课堂,而不是学术讲堂。学生们会分成几个小组,老师负责引导,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的辅导技巧,或是担任领头的同辈辅导员,在课题现场贡献专业技能,好比医生为医务人员提供医学知识。”

新分享丨警惕理性人的最大错误

这条音频和你说一说,企业要警惕理性人的最大错误。

很多人认为,经营企业的关键是要提高效率。但是最近,尚德机构创始人欧蓬演讲时说,花太多时间来提高效率而不是制造壁垒,是理性人的最大错误。尚德机构是中国最大的职业教育机构之一。为什么欧蓬这么说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欧蓬认为,真正影响行业格局的,并不是员工们一个个加班努力、拼命工作,而是经济学中的边际利润趋零定律,也就是说在任何一个完全竞争的企业里,大家都在边际利润趋近于零时停下来。因为在完全竞争状态下,你的竞争对手会不断模仿你,变得跟你一样,最终的结果是边际利润趋零,这也是大多数企业的宿命。

那么,怎么对抗这个定律呢?战略大师波特有三个解决方案。第一,成本领先,努力做到最便宜;第二,差异化;第三,细分市场,你需要做一个足够小的市场。这三个解决方案欧蓬认为很正确,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真正能对抗边际利润趋零的,是建立竞争壁垒。

什么是壁垒呢?欧蓬认为,壁垒就是对手无法攻击你,但你可以任性地攻击对手的实力。具体有两个:第一个,报复实力,就是具备打击对手的能力。第二个是进入门槛。他以尚德机构为例,详细解释了这两个壁垒。

先说报复实力。尚德机构经常根据不同班型做不同补贴,精准打击对手。比如对手做心理咨询,尚德也做心理咨询,那尚德就在心理咨询课程降价,不挣钱,但可以在人力资源课程挣钱。或者在北京挣钱,但是在上海降价,不挣钱。这是尚德机构起家的实力。

再说进入门槛。教育有两个模式,一个是面授,也就是老师给学生面对面上课;另一个是在线教育。面授模式要增加利润,就要开更多的班。但是当1个班扩充到2千个班的时候,公司不会更强,而是更弱。因为管理2千个班的边际成本远远大于管理1个班。这就是面授的困扰。

在线教育就不一样了。在这种模式下扩张,可以先砸几个亿,放在产品、技术、教学、运营等方面。然后扩大规模,利润率会越来越高。所以,尚德机构在2014年从线下教育机构转型成直播教育平台,在线上扩张,这就抬高了进入门槛,减少了竞争对手的数量,还让强行进入这个领域的对手在初期很弱,容易被打击。

说完尚德机构的两个壁垒,再来说说,成人教育的在线直播教学,有什么特点。

欧蓬说,成人教育的在线直播教学,要重构学习价值,先要重构教学内容,具体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运营和学术并重,甚至运营比学术更重要。因为成人学习的特点是不容易坚持,怎么让他们坚持下来呢?这就需要做大量的用户运营工作。比如班主任给学员分配碎片化的学习内容,给学员PK排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生动化传播。一般情况下,学员不愿意接受抽象的数据化信息,需要重新加工,生动地表达出来。

第三,教学周迭代。成人主要用业余时间学习,生活中的干扰很多,比如家里有事、接送孩子等等,都会中断学习,所以成人面授的出勤率很低。但是直播的出勤率达到60%到70%,比面授高很多。这说明场景非常重要。直播教学要根据学员的情况重新调整课件,根据数据、活跃度等情况调整运营策略,这就是周迭代。

重构教学内容后,还要重构考试。到了考试阶段,要把知识点再拆分开,搭建成一棵知识树,把所有知识点变成高频、低频的分布,再把这些知识点跟专业相结合,提升学员的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欧蓬的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尚德机构创始人欧蓬的演讲

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


万维钢

高中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直观的答案当然是高中是用来传授高中知识的地方——但这个答案是错的。

蓝翔技校才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普通高中所学的大部分知识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并无用处,绝大多数人高考之后一辈子也不会再用到椭圆参数方程和甲烷的分子式。

高考试题早就远远超出了“有用”的范畴。想要学会解答高考试题,必须经过高强度的专业训练。这些训练并非以“对真实世界有用”为目的,而是以考试为目的。

高中的最根本目的并不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而是把人分类。从高中毕业出来,一部分学生将进入著名大学,他们日后很可能有机会获得一份高薪而体面的工作。一部分学生只能进入普通大学,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上不了大学。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被社会挑选,但高中这一次可能是最重要的。

高中,是个把人分类的机器。

命题者设计那些刁钻古怪的高考题,并不是因为这些题目有实际意义,而是因为它们够难!当然解题也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意志品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只有足够难的题目才能更好地把人和人区分开来。

名校是一种稀缺资源。只要想进入名校的学生比招生名额多,高考竞争就一定激烈。如果所有高中生都不用功备考,大学也要招这么多人;因为每个人都害怕自己考不上而用功,结果就是所有人都投入大量无谓的精力,大学还是只招这么多人。

这么激烈的竞争,会不会绑架全国高中生只为考试而学习,乃至于影响中国的创新大业?

不会。

我们来看看近邻韩国。韩国的高考竞争,比中国更激烈。首尔、高丽和延世大学是韩国三所最好的大学,其录取不看别的,只看考试分数,体育文艺家庭背景都没用。韩国所有大公司高管都来自这三个大学,CEO之间常常是校友关系。上与不上这三个大学,未来工资水平有天壤之别。

韩国高中生的学习时间很长。他们要在学校呆一整天,晚上还要去上私立的补习班。为了高考,韩国人甚至正在慎重考虑是否应该实行男女分校。

可是韩国不管是科学还是技术方面的创新能力,似乎都没被高考的军备竞赛所影响,它是亚洲科技创新最强的国家之一。这么强大的考试文化之下,韩国居然培养出了比中国更多的优秀足球运动员,他们甚至在电影电视剧和音乐方面也比中国强。这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如果你查看历史记录,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其实是在这个国家的经济腾飞以后才起来的。中国大力加大教育投入,也是近年经济高速增长了一段时间以后的事情。过去经济增长之前很穷的时候,教育更穷——但是“穷教育”并没有耽误经济增长。

所以也许不是教育水平决定经济增长。也许是经济增长了以后,社会上有了更多高薪职位,人们为了能得到这些职位才对教育产生更大需求。没有一个好的教育系统培养众多高素质人才,当然搞不了创新;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缺乏创新的工作机会,那么它也不需要创新人才。人才和工作机会其实是共同增长的,而历史数据似乎显示,工作机会必须先走一步来带动教育发展。

人才并不神秘。在市场作用下如果一个高科技公司需要某一方面的人才,它就一定能找到这方面的人才。韩国完成了产业升级,它给年轻人提供了大量高水平工作,年轻人自然就会为得到这些工作而努力。他们可以在大学和研究生阶段学到很多跟工作相关的东西,甚至可能大学也教不出什么有用知识,他们更多地是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前提是他们首先得能进入一个好大学。

学生在高中这几年是否花了太多时间准备考试,可能对国家经济真没什么大影响。

本文由罗友 李倩 推荐整理,由作者 万维钢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作者著作有《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

罗胖日:
什么样的教育能培养人才?
这也许压根就是一个伪命题——
1.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式能够用科学方法证明自己是最优的。
2.任何一种公认的糟糕教育方式也都培养出了人才。比如八股文。
3.一个真正的杰出者总是因为天分极高
4.教育只是提供知识的灌输和筛选的机制。

Why

为什么读大学?

美国经济学家布莱恩·卡普兰(Bryan Caplan)写过一本书,研究人们为什么想读大学。

他发现,读大学出于三个动机。

1)想学习一些东西,无论是培养自己的世界观还是发展实践技能。
2)想结识聪明人,与他们成为朋友。
3)想向雇主表明自己足够聪明,有能力完成工作。

这也可以说是大学的三个功能,很难完全分开:大学无法只提供其中一种,不提供剩下两种。即使你只想获取其中一种好处,也必须完整地读完大学。

这三种动机之中,最强的动机其实是第三种,因为它的效果最明显。第一种动机的困难在于,你多学习一倍的新技能(比如获得第二学位),也无法获得多一倍的工资。事实上,多修大学课程带来的工资增长,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不明显了。

所以,为了促进招生,大学应该想方设法加强第三种动机,使得优秀学生更容易被雇主识别。

举例来说,百分制的考试评分就比 ABCD 的四等级评分更好,因为更容易突出优秀学生。另外,提高毕业难度,使得一部分学生无法拿到学位,其实也有利于多招生。

蒋勋:我们急需一场关于死亡的教育

老师,我可不可以不死?

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爱语文课的人,几乎从小学开始直到大学,我的语文成绩在班上都是数一数二;我的数学不好,语文带给我很大的成就感。

然而,在最近几年有机会跟高中语文老师接触时,我吓了一跳,我们的语文教材从我读书时到现在,竟然没有太大的改变。

现在的孩子还是在读文天祥的《正气歌》或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这一类我一直希望在我这一代就结束的文章。

而庄子的蝴蝶梦则还是被排斥在教科书之外。

庄子的蝴蝶梦是一个伟大的潜意识,可以不断开发出新的文学经验,之后很多文学作品都和这个典故有关,教科书怎么可以没有这一篇呢?

那么当孩子读到李商隐的“庄生晓梦迷蝴蝶”时怎么办?

在某一个时代为了要训练一个人有绝对儒家的忠君思想,必须要有《正气歌》或《左忠毅公逸事》这一类的教材,但是这些东西是种沉重的负担,会让人痛苦的。

我要很诚实地说,我在初中、高中时活得很不快乐,常常觉得自己如果不死,就不会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人。

因为所有伟大的文章,都是在教我“死”这件事,而且是一个很有使命感的死。

我承认这些人很伟大,也很美、很感动我,但是后来让我更感动的,却是一个学生读完后问他的老师:“我可不可以不死?”

老师回答他:“你当然可以不死。”

这个学生又问了另一句话,他说:“那官要做到多大才应该死?”

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我们的语文教学继承了一个大传统,这个大传统在今日社会急速转换的过程中,当然会受到挑战,但大传统并不是那么容易立刻被质疑。

当我们在读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读文天祥的《正气歌》时,那真的是一个悲壮的美感教育,是忠君爱国理想的极致。

这是一个大传统,可是,是今日社会需要的吗?

为什么美感都要走向悲壮的刑场?有没有可能让美感走向花朵?走向一个茂盛的森林?

没有经过思维性的死亡会荒谬

一个好的文化范本,一定要有正面跟反面的思考,才是启蒙。就像那位学生问的:“可不可以不死? ”

当“可以死”、“可以不死”都是成立的时候,思考才会有平衡。

在司马迁的时代,还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可是为什么到了宋元以后,死就变成义无反顾的,好像唯有死才能成为戏剧的终结,生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完成这样一个悲壮的死。

美感教育会随着不同的环境改变,在一个受欺凌、受压迫的环境中,反弹出这样一个东西是情有可原的,可是这个欺凌和压迫应该是不正常的。

如果假设下一代不再有这样一个压迫的时候,是不是要持续这种教学?会不会造成孩子很大的困惑?

我相信,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在一个相对开放、相对自由的社会里,他读到这篇文章,是应该要问:我可不可以不要死?我甚至觉得这应该是一个考试要出的题目。

死亡毕竟是生命里最重要的事,虽然“孔曰成仁,孟云取义”,仁跟义都有非常大的一个条件设定。

可是这个条件设定,也可能被统治者拿来作为愚弄知识分子的一个手段,演变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不是何其荒谬的结局吗?

为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孔曰成仁,孟云取义”的时候,仁和义都还有思考性,在生命的崇高的行为选择当中,思考是不是愿意做这件事情。

譬如后来编入语文课外教材的《与妻诀别书》,作者林觉民说,要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他愿意去死,死变成他生命中一个崇高的情操跟浪漫。

可是如果没有经过思维性的死亡,“悲壮性”变成一种假设时,就会产生荒谬。

明史是我最不敢读的一段历史,太监、锦衣卫压迫知识分子到种惊人的地步,他们可以用沙袋,把人压到全部内脏从嘴巴里吐出来。

但是知识分子反太监,却不反皇帝,他明明是个昏君,放任锦衣卫去凌虐大臣,这个君应该要被质疑,可是为什么没有?为什么知识分子在濒死的时刻,还要南面去拜那个君?

而我们还要在教育系统中,让下一代继承这样的愚忠吗?

多元的人才是完满健全的

教科书开放多元化,没有一致的版本,是一个进步,但是它把官学的权力释放后,并没有开出各色不同的花朵,开出来的花还是很接近,

现行教材中,可以提供思考的文字还是非常少。

当我读到梁启超的《心灵论》时,发现里面有很多非常精彩的东西,是作为一个现代公民、世界公民的概念。

他引述东西方经典,建立一个开阔的世界观,他认为,如果不经过改革,我们将会失去世界公民的资格。

梁启超在五四时代就提出这样的见解,可是到现在我们仍然做不到。

我特别强调,神话本身是一个起点,因为神话里面包含了幻想跟科学,这两个看起来极度矛盾的人类创造力:

科学是一种创造力,幻想也是一种创造力,并都以神话为起点。

神话就像一颗种子,很适合放在低年龄层的教科书里面,让孩子能保有这两种可能性,将来他可能会走到比较理性的科学,也可能是比较幻想的艺术。

重点是,我们必须准备好这颗种子,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栽种。

不知道一般人会不会同意,在某一个意义上,我觉得老子和庄子的东西,启蒙性是比儒家的东西还要大的。

因为孔子已经定位在人了,可是老子和庄子是定位在天,天本身是比较接近神话的。

为什么教育不能够从这样的起点开始?而且老庄的神话又是真正的“语文”,我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多一点让孩子有非答案性的思索过程,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就像那位学生与老师的对话,当学生问出“可不可以不死”的问题时,思想就有了颠覆的契机。

我想,年轻一代应该有更多这样的思考力,去反证这些问题。当然,我不是反对这些文章收录到教科书里。

我要强调的是“平衡”,是要让下一代有气节,也要有性情,要理性,也要幻想。

多元的人才是完满跟健全的,如果只有一个部分,就会非常危险。

蒋勋:教育最大的悲哀是豢养“考试机器”

人生中,总有些苦闷靠知识、靠考试无法解答。在这个飞速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个人的情感挣扎似乎更加凸显。

一个只是面对考试的孩子,可能很难有机会碰触到人性和真正的自我,这种挣扎也许会更加无处安放。

我们一直期待可以给孩子提供最美好的文学、历史、天文、传记、电影、音乐……

就是希望可以给孩子扎根生活土壤的机会,也许在未来就会帮他们找到人生的解答,可以更加从容地安心做自己。

为什么优秀生会做出罪恶的事

经常在新闻中看到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做出很傻的事情,或者因为在感情上找不到出口,伤害自己或伤害别人,甚至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些现象会使人怀疑,现代年轻人的价值观是不是出现了问题?我个人觉得,年轻人本身是无辜的。

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我们看到那些令人错愕的行为,是一个“果”,而真正需要探究的则是形成这个“果”的“因”。


在长期唯考试导向的教育体制中,我们是允许学生升学科目得满分,在道德、人格、感情培养的部分,根本可以是零分。因此产生这些现象,错愕吗?我一点也不觉得。

这个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在我那个年代就开始发生。我们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孩子上好的高中、好的大学?

譬如我从事艺术工作,关心的是创作力,关心人性的美,我在不同的学校教过,从联考分数最低的学校到联考分数最高的学校。

以我所教授的科系而言,我不觉得这些学校之间有太大的差别。


如果你实际接触到学科分数低的学生,就会知道,他们没有花很多时间准备考试,相反的,他可能花很多时间在了解人。

譬如说看电影或者读小说,从中就有很多机会碰触到人性的问题。可是专门会考试的学生呢?往往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一九九八年发生震惊台湾社会的“王水事件”,一个女孩子因为和另一个女孩子与同一个男友交往,在慌张之际,就把化学方面的专长用出来,她调出了“王水”,犯下谋杀案。

我们可以说,她的专业知识分数非常高,但她在道德跟情感处理上是零分。


她是坏或是残酷吗?我不觉得,她根本没有其它选择。平常她缺乏对人性的了解,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所以最后警方带她到现场时,她很茫然,她当然茫然,因为她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这些个案是我们说的“好学生”所为,他们要进的科系和研究所,都是最难考的,他们从小就埋头在升学、考试里,忽略了其它。

从很多年前我就很怕这样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一旦犯罪,对于“罪”的本质,完全不了解。

所以我一直觉得,如果要指责这样的事情,矛头应该是指向一个教育的架构,这个架构教育出一批批像这样非常奇怪的人。

分数和智慧完全是两回事

我自己在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很苦闷。我相信凡人处在一个生理发育、转变的时期,就是他最敏感的时候。

不只是身体开始变化,声音变粗,性征出现等等,更重要的是他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性。我想,中外古今所有的重要时刻,就在此时,也就是启蒙时刻。

在那个时候,我感觉到身体的苦闷,却无法解答。

因为生理的苦闷引发我开始去思考人到底是什么,我到底是动物还是人?我的精神在哪里?我的精神向往和肉体的欲望冲突得很严重。

我不知道女孩子会不会这么严重,以男孩子来说,包括我和我的同伴,都是非常严重的,那是一种来自生理上奇怪的压力。

于是我很自然地就找上了文学。我在书店读文学,在文学里削减了许多欲望上的苦闷,并尝试去解答自己从何而来,要到哪里去,我是什么,这些难以解答的课题。

因为这样,有一段时间,我原来很好的功课就耽误了,几次考试都非常糟。我因此被学校、被家里指责成一个坏孩子。

我想,在那一刹那之间,我是非常容易变坏的。

幸好文学救了我,让我有足够的自信,不但没有变坏,并且在文学中得到很多关于人生课题的解答。

同一个时间,我的同伴一头钻进考试里。这些同学,今天我回头去看的时候,发现他们都过得不快乐。

他们考上了最好的高中、最好的大学,有些也出国留学回来了,但对于感情或是婚姻各方面发生的问题,他们都没有办法面对。

对于人性和真正的自我,他们始终没有机会去碰触,因为考试不会考。


我们评判一个学生是坏学生,因为他的分数不够,可是他对人性可能已经有很丰富的理解。

我们评判一个好学生,也是用分数,却不代表他有能力面对情感和伦理的种种课题。

分数和人格的发展绝对是两回事,知识完全不等于智慧,也完全没有办法转换成智慧。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好学生、好孩子即使犯案,手法都是最笨的。他跑到PUB去,在电梯内抢劫,当场就被PUB里的人抓到。

是悲剧吧!却令人难以同情。


这个社会一直在制造这样的一批“好学生”,他们本身也洋洋得意,因为一路走来是被捧得高高的“资优生”,他们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有问题。

我要呼吁的是,所谓的“明星学校”从来没有给你任何保障,知识分数越高的人,自己越要特别小心,因为你将来要面对的生活难题,都不在这些分数里面。

豢养考试机器是最大的悲剧

这几年发生的资优生犯罪事件,正好说明了教育应该拿出来做最好的检查。

为什么在这个教育系统中,连知识分子的自负都消失了?以前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些事是知识分子不屑做的,为什么这种 “士”的自负在校园中消失了?

我觉得,这是教育本质上的最大问题。


当然,这几年来,有很多人在做亡羊补牢的工作,开始注意到社区活动,开始注意到人文教育、艺术教育,但是我觉得还做得不够。

我想强调的是,学校绝对不是训练一批考试机器的场域,这些孩子不能够这样被牺牲。

有时,我真的觉得这些豢养考试机器的学校,就像养鸡场、养猪场,让人觉得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我们应该给孩子最好的音乐、最好的文学、最好的电影,让他在里面自然地熏陶。

外滩、南京路、书店、读书…
——沉浸,与熏陶,腹有诗书气自华,见多识广,见怪不怪。DeepCreator

而这些,是不能考试的。


很少人会有勇气去对抗这个制度,你怎么敢对一个高中生说:你不要考试,不要升学,你现在正是最敏感的年纪,应该去画画、去读小说。

我不敢讲这个话,因为要面对的是巨大的压力,他的父母、他的学校、他的同学、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这个时候要谈人性、谈文化的根本,真的非常困难。

可是,有一天他会发现他需要这些东西。我有一个学生就是如此,毕业后在画廊工作,画廊需要很多专业知识,他才发觉自己美术史没有学好,所以花很贵的学费重新回来上我的课。

他绕了一大圈,还是回来了。


我想,在体制不变的状况下,我拉着学生来谈人性、谈美学,是没有意义的。

我也不会鼓励学生去对抗制度,我要诚实地说,这么做很危险,因为孩子要面对非常巨大的价值压力,很可能会崩溃、变坏、扭曲,真的要非常小心。

我自己在教书的过程中,若是很确信要带这么一个所谓“叛逆的”孩子时,我会长期跟他保持联系,让他这条路走得更稳,让他更有信心。

这才是教育真正应该要做的事。老师一定要是人师,也永远要以人为本。

The Heart Hunter


重要的是,教育不能够只求量不求质,学校不是制造商,让学生批批得到文凭毕业就好了,还是要关心人的问题。

即便是在这么一个物化的体制中,学校老师受限于许多的政策,至少要抱持这种想法:能够关心几个就几个,尽到自己的最大努力。

当然,在体制内做最大的争取与改革,不能只靠老师。我想,一个好的人文教育,还是要扎根在生活的土壤里。

新说丨在线教育不能做成大平台

这条音频说的是,在线教育能不能做成淘宝级的大平台。

在线教育这个概念近几年一直很火,很多资本纷纷投入,想做出一个线上教育的大平台。但是最近,头头是道文化产业基金董事许维发文说,在线教育是做不成淘宝级的大平台的,能做成淘宝级的是内容付费。为什么这么说?许维给出了几点理由,下面给你说说。

第一,不同课程的流量没法共享。淘宝的流量可以被几十个的类目共享,用户在不同品类的消费需求可以同时被满足。但是教育的需求因人而异,比如一个有会计培训需求的人,对美术培训就很难有需求。所以一站式课程平台不会带来明显的流量规模效应,反而会因为入口过多导致用户体验变差。

第二,在线教育网站本质上是一种服务,而不是交易平台。因为教育和零售不一样,教育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很高,用户没办法知道哪个老师好,只有机构用自身品牌为老师个人背书,承诺服务水准的标准化,才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在线教育做B2C可行,但是C2C就不可行。另外,在线教育的用户也不是在你这里买了东西就离开,他的整个学习过程都要在这里完成,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同,不存在通用解决方案,很难标准化,也就很难做大平台。

第三,因为在线教育的客户群非常细分,营销销售靠高空作业就没有效果,必须采用一对一的销售模式,所以大规模销售团队就成了标配。但是,由于营销销售成本太高,而且客户生命周期短,重复消费几乎没有,这就要求客单价必须高,否则就会亏损。因为价格高,所有人都觉得做教育很赚钱,但其实利润真没那么高。

第四,所谓的一对一其实也是个坑。最早英语行业因为存在特殊性,一方面外教存在地理空间的隔离,另一方面他们不用会教学,只要会说话就行,所以劳动力供给充沛。但现在的教育培训行业,做一对一,没有足够的教研和教师培训能力,想转型很难。许维说,在线教育做的不是流量生意,公司必须做重,自己老老实实提供服务,把控服务质量,慢慢发展。

最后许维认为,想做出淘宝级的平台,在线教育不行,但内容付费可以。因为首先从性质上说,内容付费和在线教育很不相同。在线教育的服务效果很容易评估,你报了一个班,半年下来,提分多少,很容易判断。内容付费呢,其实和图书一样,属于兴趣型消费,你买了不一定都看,看了也不会特别功利地去评估效果。但是你还是会买。其次,从流量上来说,在线教育里,不同课程的流量很难共享,学会计的就不一定学法律。而内容付费,流量可以共享,一个用户可能同时对多个内容感兴趣,而且他也天然需要一个平台去满足自己不同品类的内容需求。这样,内容付费就可以出现淘宝级的平台。

以上就是许维对在线教育的思考,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许维的知乎专栏文章(关于在线教育的8条碎碎念),(下一只独角兽,应该是来自内容付费赛道)

罗胖60秒:为什么高考试卷的阅读量越来越大?

  1. 昨天我给你推荐了少年得到App的张泉灵的直播语文课。

正好,最近有同事聊起来高考改革。现在高考的语文卷子,阅读量是一万字。

  1. 什么概念?就是有15%左右的考生连卷子都读不完的。数学考卷的阅读量也在飙升。据说,明年数学考卷的阅读量会到5千到7千字,你想象一下那个阅读压力。

  2. 现在很多高端私立学校的入学考试也是采取这个策略。无论哪一科,试卷的阅读量都奇大。这就是想通过极限施压的方法,把那些阅读能力超群的学生挑选出来。

其实,很多数学成绩不好的学生,本质上都是因为语文不行,他不能快速准确地理解题目的含义。

  1. 你看,在一个超级连接的时代,高效输入信息、快速理解他人、准确表达自己,这是啥?这就是语文能力啊,越来越重要。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这两天,全国超千万00后高三同学走入高考考场。

等待各位考生的是知识和心态的全方位试炼。

十年寒窗,一朝提名。回看我们的高考记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精彩。

本文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老师认为,大学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于学生心性成长的帮助。以下,陈老师分享了她从学生到高校老师数十载的真切感悟。

大学的核心功能是「培养人」。

如果从知识传播的角度来看,不读大学一样是有办法获取知识的,但是学校除了知识传播之外,还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功能,就是给予学生大学所特有的精神特质,这种特质会让学生走入社会时,具有一种内在的韧性,以及独特的优势,这种韧性或者独特性就是大学精神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特质,即大学的力量。

我反对家长简单地把大学理解为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认为只要保证孩子能够学好知识就是完成了大学教育。大学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于学生心性成长的帮助。

这包括两个方面——

01 从文化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思想

我还深深地记得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学习时,倾听罗国杰教授讲授伦理学带给我的震撼,那一瞬间似乎打开了一扇窗,窥见哲学之美,接近30年的时间里,哲学在我内心中占有一个特殊的位置,让我可以理解伦理学以及哲学之美。

的确,大学中最令人陶醉的地方,就是能够接受各种出色思想的熏陶,这是一段不可复制的重要人生过程。

一方面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可以掌握专业知识与工具方法,拥有技能与探索未知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学者和成功人士的交流,学会正确的思维方式,应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处理复杂的现实关系。

拥有这种思考能力,是学生独立处世并且可以避免人生失败,从而获得成功的利器。因此,大学之力量,是让学生获得一种自我认知的价值情思和独立思考的文化境界。

02 从学习的角度看,大学教会学生怎样读书

这一点上,我自己是最大的获益者。

因为在偏僻的小镇长大,来到大学之前,没有机会看到很多书,幸运的是中学时,却让我遇到影响我一生的书之一——《居里夫人》。这本书给了我极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不管条件如何不如人意,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

当我第一次走进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时,可以用震惊来形容自己站在书架前的感受,在那之后,我便把自己泡在图书馆里,阅读成为我大学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以至于日后有学生问我,最喜欢校园什么地方,我会说“灯火通明的图书馆”。

对我影响至深的人与事很多,但我很笃定地认为,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书。阅读使我们得以快速地了解世界,快速地融入世界并努力与世界同步。

正如我所研究的中国企业成长历程所感受到的那样,对于所有成功的企业而言,设定标竿企业并全力学习,是其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人们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美国GE公司的观念革命,要求GE全员“全力以倾”地向日本丰田公司学习;台湾的宏碁可以说是在惠普的带动下走出坚实的步伐;当韩国的三星以日本的索尼为神,仰视10年之后,索尼说三星是神,需要仰视。

透过任何一个成功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件事,都会发现,这些企业所运用的管理其实很多是大家熟悉的管理概念,在这些公司中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管理方法,转化为自己学习实践的行动。

所以我非常喜欢经典著作、前沿理论、优秀企业案例,以及成功的企业领导者的传记和思想,正是这些知识和成功案例的分享,帮助中国企业和企业的领导者拥有强有力的知识基础,而保持在变革之中获得成长。

03 阅读帮助我们获得独立于变化的心定

在学校与管理硕士班的同学谈论今天做管理的困境,很多同学不断告诉我,他们的困难在于环境的多变,政府政策的多变,人员素质低,我很能够感受他们的困难。

但是要知道,管理者总是可以超越环境、顺应政策、超越人员素质,这里需要一个最根本的东西,就是「心定」,需要像那些执着于远大目标和理想的企业领袖一样,单纯地做事,单纯地对待变化,沿着自己对于规律的理解,找到成功的轨迹。

书籍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超越环境从而获得「心定」。

环境固然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东西,正如佛祖的智慧,非幡动、非风动,而心动;环境的确会变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认知能否超越环境的变化。应对变化最好的方式,是改变自己而非改变环境。

人的根本就是要静静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反观内心来感受世事,正如南怀瑾所言,我们所感受到东西,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如痛苦、快感、饱暖、饥饿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活动。

人应该知道,自己是有着感觉和知觉两部分的思想意识在作怪的。所以痛苦、快乐也好,莫名其妙、郁闷也好,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的感觉和知觉的范畴,如果我们愿意放弃这些对于思想意识的刻意追逐,你会知道,心中的一切一切,都是庸人自扰,由此再进一步,你就会明白六祖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的心得境界了,你也就能够体会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身不是身,心不是心,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你的想象沉浮在世间而已。

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
04 在物质之外找到心灵的归属
品格所需要的正是一种「无」的境界,正是物质之外的精神之气,事实上,心灵的丰饶或贫瘠,不在于富贵荣华,亦不在于有权有势,而在于人的品格的高尚或者卑鄙。就如佛教最先提出的这种形而上的思想体系: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

知足来源于什么?

一定不是物质上的获得,而是精神上的收获。

阅读可以帮助到我们,能够与一本好书相遇,能够安静下来通过阅读倾听心灵,人们所收获到的,会比物质利益大得多的满足。

对于人生来说,能够在物欲之外求得心灵的丰富是最为重要的,很多人总是为现实世界的诱惑所困惑,并不知道,在这些诱惑之外还有一个心灵的归属,还有一个倾听心灵的要求。

我常常会建议企业以远景来做激励,拥有更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当物质的极限一再被打破的时候,如果人的心灵不能够放开,超越于物质独立存在,再多的物质激励都不会有效。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员工,仅仅因为简单的原因就会离开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物质诱惑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转换还是会因为另外的诱惑不停地调整。

依靠物质的追求无法真正实现富足,唯有知足才能实现,阅读正是达成这种心态的最佳途径之一。

大学期间可以说是最单纯的一段人生时间,在这里利益之争并不明显,物质之间的差异也不是核心所在,学习作为核心任务帮助学生,隔离了与物质世界的相对距离。学生和学生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用知识作为纽带让一切显现的非常简单。

在这个环境下,如果学生愿意的话,其实可以安心阅读,完全沉浸在知识的氛围中,完全可以和智者交流。我极为感谢大学期间养成的阅读习惯,让我终生受益,这是大学传递给我的永不枯竭之力量。

关于作者:陈春花,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新华都商学院理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观点: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终身学习

我们常常听到“终身学习”这个词,但是坚持学习真的有那么重要吗?36氪网站编译了一篇内容平台Medium上的文章。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未来趋势关键词,重新解读了坚持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第一个关键词是知识的半衰期。文章指出,我们拥有的知识每天都在变得越来越过时。

首先,新技术在发展,新的知识在不断产生,知识传播的方式也在日新月异。如果你得了癌症,你肯定不会去找一位30年前毕业的医生,毕竟这位医生当年学习的东西里可能有一半是错误的;再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培根、黄油和鸡蛋被认为是对心脏不好的三种食物。现在,许多人认为它们是健康的。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目前在大学期间获得的知识只能用五年。但解决之道并不是放弃教育,而是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其次,数据、事实、信息和知识都在成倍增长。随着物联网、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和在线追踪技术的出现,关于我们和世界的数据量正在快速增长。因此,研究人员有更多的数据来得出新的科学事实。

再次,创造和分享自己想法的人数也呈指数级增长。30年前,创造思想的主要人物是科学家、知识分子和思想领袖。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常创造和分享他们的经验心得。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不断忘记自己知道的东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我们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遗忘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因此,为了跟上这种快速发展的步伐,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

第二个关键词是学习增加法则。文章指出,全世界的专业人士都在增加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我们需要和他们一样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己不退步。

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普通人在正式场合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如果其他人学得更多,那么你必须和他们学得一样多才能保证自己不掉队。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落后了多少。但如果你换一个领域,你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技能已经过时了。

文章说,在21世纪,知识自满的长期影响,与不锻炼、饮食不健康或睡眠不足的长期影响一样严重。

如果一个人从20岁就开始妥协,那么他绝对妥协成了混蛋

郑国强

儿子:

18号是你23岁生日,你也即将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爸爸有些话想送给你。

从小到大,对于你的爱好,爸爸从不干涉。

小学前你酷爱打麻将。你妈反对,我却赞同,我觉得打麻将不仅让你很早地学会了数数加减和识字,而且还让你分清左右,大大开发了你的智力。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你已练就了能用手盲摸出所有麻将牌。逢年过节,你就给亲戚朋友们表演。我觉得你很争脸,你妈觉得很丢人,这样下去你会变成赌棍。但事实证明,你现在对女孩子的兴趣远远超过麻将。

后来你学国际象棋,你妈不同意,觉得下棋是老年人运动,年轻人应该学画画。

你淘气,没去学画画,天天摸到文化宫打台球。被你妈发现了,你妈很生气,叫我去台球店拎你回来。

我那次找你的时候,老板夸你台球打得相当好,收你当小徒弟,说你在这一带打台球很有名。爸爸确实不懂台球,不知道老板是说真的还是帮你吹牛。但爸爸听了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但你妈不高兴,觉得打台球是小混混的运动,还不如让你去干老年人的运动。

于是就让你学国际象棋去了。

后来爸爸知道丁俊晖以后,才悟过来原来打台球还能这么出息。现在我心里老觉得是不是把一台球神童砸自己手上了?

后来你下国际象棋,半年后就拿了丽水市第一。爸爸很惊讶。觉得这次得吸取教训,好好培养你下棋。结果不知道为什么,你自己不要下了。你妈不同意,觉得这是一个特长应该继续培养,以后拿奖了搞不好中考高考可以加分。当时爸爸就讽刺你妈,不知道是谁以前说这是老年人运动,没前途。虽然爸爸不知道你为什么不愿意继续下,但是我觉得,既然你不愿意了,逼你也没意思。

如果国际象棋这事,我还能说服你妈的话,那么你休学写小说这事,真的让我们家陷入了激烈的家庭矛盾。

你妈当初听到你不想读书想写小说,快疯了,骂你长这么大就没一次让她省心过。也骂我,都是我不闻不问纵容你自由发展给惯的。她觉得,小说什么时候都能写,但读书这玩意是不能停的,一旦休学在社会上混了一年,就直接成小混混不会回去读书了。就算回去读书,肯定静不下心来考上大学。

你妈当时知道我支持你休学,闹着跟我离婚,爸爸压力很大。庆幸的是,你最后遵守了自己的承诺,用实际行动证明你没有变成小混混,还是上了大学。

你当时质问你妈,为什么不尊重你的理想?你现在长大了,再回过头来换位想一想,我们两父子尊重过你妈的理想吗?

是的。你妈没有理想。

我跟你妈结婚的时候,我就问过你妈的理想,你妈说,赚钱好好过日子呗,讲什么理想。你妈就是这么传统现实的小女人,相夫教子,把自己的个人价值依附在家庭上。她只希望你能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然后生个胖儿子,接着为你的孙子操心。这就是她全部的理想。而你休学后,让她在一堆中年妇女们吹牛自家儿子考了第几名时一点都插不上话。她觉得很没面子,她就是那种活在别人眼里的人,但她一把年纪难不成我们俩还忍心强迫她改改价值观吗?

休学那一年,你妈苦口婆心的唠叨让你很烦躁,压力很大。其实爸妈何尝不是这样。在朋友同事,亲戚长辈面前,爸妈是不负责任的父母,没有把你劝回正道。你奶奶还直骂我毁了郑家唯一的香火,怎么对得起你死去的爷爷!

不过爸爸不后悔这个决定。

因为我觉得这对于你的人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它让你明白在这个世俗的社会,坚守理想的代价不仅仅需要一个人,还需要一群人。

爸爸可以毫不脸红地吹牛说,是爸爸的强大支撑了你实现理想。

我希望你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爸爸。

在这个社会,理想太容易妥协,欲望太容易放大。

年轻的时候,爸爸立志要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摄影家,后来退到成为全中国最厉害的,再后来退到全中国最厉害之一,再退到能在浙江省小有名气就好。

而欲望呢?

最开始爸爸没有欲望,拍自己喜欢的,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后来觉得为了养活自己拍点自己不想拍的也没事;再后来为了能升官,多拍拍领导想拍的未尝不可;再后来只要能赚钱,不拍照也行。

底线就是这么一退再退,当退到某一天,我拿着相机卖力地拍着领导讲话,你妈打麻将拿着《大众摄影》垫桌脚,我就突然很鄙视自己。我这十几年都在干嘛啊?

如果一个人从20岁就开始妥协,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只为了一心往上爬,那么到了爸爸这个年纪的时候,他绝对妥协成了混蛋。

爸爸知错就改,现在衷心希望你理想主义地活一辈子,也祝福你找到一个同样理想主义的女孩子。如果将来你妥协了,千万别以妥协为荣,也别给自己的妥协找借口。

唠唠叨叨写了一叠,最后还得肉麻一下,你是爸爸的骄傲!

生日快乐!

爸爸

本文由罗友 刘菁 推荐整理。作者 郑国强、郑艺,选自《羊城晚报》。稿费已备,请作者联系dushuren#luojilab.com(#换成@)。

罗胖日
对现在的中国年轻人来说,父母的控制欲已然是理想的主要大敌。
很多父母一辈的人,没有觉察到“开放社会”的来临。
开放社会的好处是——
1.每一个合法的目标都可以成为正当的理想。
2.每一个正当的理想都有可以登高的路径。
3.理想和欲望并不对立。
4.理想的反面仅仅是懈怠。

How

不分科教育

芬兰宣布,从今年开始,小学将尝试不分科教育。学校不再开设物理、数学、文学、历史、地理等不同的课程,而是统一上课,引入基于现象的综合教学。

学生将以现实世界的现象作为起点,去学习涉及的各种知识,而不是传统的方式,先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再去认识不同的现象。新的方式把现象作为完整的实体进行研究,把跨越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比如,一个学习主题是欧盟,内容将包括经济、语言、地理、历史等相关知识。

如何在二流大学接受一流教育


2017-02-23 吴军 罗辑思维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进好的大学,但是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在世界各国都是如此。那么,如果进了二流大学怎么办呢?是否还有机会呢?

有的,而且机会并不比一流大学小很多。

1 先来看清两个事实

首先,从优秀人才的产出来看,一流大学出的名人比例总体上比二流大学高,但是差别不是很大。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在美国,能够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的前1%的学生,有一半会被哈佛大学拒绝掉;前10%被录取的人,可能只有20%能达到哈佛的录取标准。但是反过来,被哈佛录取的学生几乎100%都会被伯克利录取,这说明两所大学的学生在入学时的水平还是有明显差距的。

但是毕业以后,从伯克利毕业的学生中,前1%的人不仅不比哈佛的平均水平差,甚至和哈佛最顶尖的学生相比,也毫不逊色。

我在Google的老板诺威格博士毕业于伯克利,他给了一个颇为合理的解释:

在伯克利那么一所有两万多本科生的大学里,要想做到前1%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时候,这个难度比在哈佛做到前10%大得多。既然他在大学四年里做到了这一点,就说明他有过人之处。

类似地,在中国,清华最后10%的学生的高考分数都会比北京理工大学或者北京邮电大学前10%的人高,但是走出校门后,后两所大学最好的学生的表现一定比清华平均水平要好。

第二个事实是,一流大学的教授讲课未必比二流大学好,或者说,它们之间的差距不在上课水平上。

斯坦福是世界上最顶尖的大学。但是,这里的很多教授们讲课并不认真。用斯坦福著名教授查菲(John Cioffi)院士的话讲,斯坦福的教学水平可能还比不上伯克利呢!当然,从师资来看,斯坦福可能比伯克利平均水平好一点点,但是差距非常有限。斯坦福很多教授的心思不在教学上,而在办公司上,甚至搞投资上,而伯克利的教学要认真得多。

2 一流大学到底牛在哪

为什么一流大学成才率总体上较高呢?或者说一流大学相比二流,到底牛在哪里呢?

我专门研究过,美国最好的20所私立大学与比较好的公立大学之间的差别。发现很重要的一条是,一流大学给予学生非常大的选择权,而二流大学没有,这主要是资源多少所导致的。

一流大学人均拥有比较多的师资、经费和实验设备,因此常常给予学生比较多的选择空间,而二流大学人数众多,照顾不过来,专业设置就比较死板了。不幸的是,大部分学生学习并不主动,在一个相对受约束的环境里,他们自己变得拘束起来。四年下来,基本上变成了按照要求上课、考试、毕业这样一个被动的人。

第二个差异是环境,尤其是同学营造的环境。

很多教育家认为,将哈佛大学某一年入学的全部1500名学生,送到一个二流大学接受教育,他们最后成才的比例,依然会很高。在美国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就是一流大学的生源和环境是造就学生们成才的最重要的原因。

一流大学的学生水平比较整齐,二流大学的就良莠不齐了,很多学生未必很会交友,有什么圈子就接受什么圈子。在一个平均水平高的圈子里,自己的水平也就高了;在一个水平参差不齐的圈子里,受到的影响是好是坏就难说了。

3 二流大学的一流战略

基于这些事实,我们就可以制定二流大学的一流战略了。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明确教育的目的远不止是上课和考试,而是围绕着未来生活展开的。因此在选择学习什么、不学习什么的时候,个人的主动性就非常重要。

我在清华念书时,那里的文科水平还几乎是零,放到中国连二流都算不上,但毕竟有一些文科的课程。我在选修时,会尽可能地选择这些课。我的艺术和音乐课程的成绩,比计算机课程的平均成绩还高。周末,我经常去隔壁的北大,接受人文的熏陶,混进教室听北大老师讲课。

我之所以认认真真学这些课程,是因为我想在未来做一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一个书呆子。对于系里安排给我的必修课,坦白讲,逃掉了不少,这样可以让我有时间做别的事情。

后来在约翰·霍普金斯,它的工学院应该算是二流前列,在美国排名20-25名之间。当然,我所在的专业非常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在这样一个二流工学院,肯定就比在MIT(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有所不足。

那么不足之处在哪里呢?

二流大学的不足,并非在于每一个教授水平差,而是专业面比较窄。在MIT,你可以学到任何工程方面的课程,但是在美国大部分大学做不到这一点。在约翰·霍普金斯,每学期能学的计算机课不过10门左右,没有太多的选择性。

如果你今天在一个二流大学里,其实老师讲课的水平和一流大学没有太多差距,但是每一门课的要求会松得多,这时能否学好课,就看自己的主动性了。虽然二流大学课程的选择相对少一些,条件差一些,但是总是有自主选择的余地,那些选择对于本科生也已经足够了。

4 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什么样的命运

接下来,讲讲环境的影响。哈佛这样的大学之所以好,是因为有一个好的同学环境。在二流大学,你可以刻意造就这样的环境。

虽然说一流大学里,学生普遍的素质高一点,但是在任何一所大学里,都有聪慧贤德之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要自己有心向上,自能聚拢一批这样志趣相投的青年人,也自然能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实际上,这就是在平均水平中等的大圈子里营造出一个精英的小圈子。

我专门对伯克利这所大学进行过细致的研究。我发现,虽然这所大学入学的学生水平相差很大,但是一年之后就形成了自然的分化,形成了一个大约占学生数量20%的精英圈子。

他们互相来往,彼此虽然竞争,却也互相鼓励,互相学习,这些人最后和哈佛或者斯坦福的学生差距很小。由于伯克利每年入学人数大致是哈佛或者斯坦福的三到四倍,这些学生中的精英人数并不比哈佛、斯坦福少多少。

那么这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和普通学生有什么区别呢?

主要还是体现在主动性上。优秀的学生比较明确自己将来的生活是什么,对课程以外的事情非常上心,有比较强烈的领导欲望。

相反,伯克利还有一个排名最后20%的学生的圈子,他们也互相影响,而常常影响下来的结果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人都退学或者留级了。伯克利四年的毕业率只有72%,六年毕业率也只有91%。没有按时毕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后面这个圈子。

什么样的圈子,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中国二流大学,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比伯克利还要严重不知道多少。因此,一个二流大学在校的学生选择圈子很重要,不要总是选那些能够在一起吃喝玩乐却胸无大志的所谓志同道合者。

5 由此得到

在二流大学里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是:

首先,明确自己未来的生活目标,主动根据这个目标去尽可能宽泛地学习,培养技能,而不是被动接受学校给你安排的规划。

其次,构造一个好的圈子。当然,可以做的事情、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今后有机会,我整理好头绪,再和你分享。

祝近安!

2017年2月22日于硅谷

罗胖曰:

关于社会分层,我的朋友中有一场争论。
一方说,社会底层的上升通道越来越窄。
不信,请看贫家子弟上名牌大学的越来越少。
另一方说,不对。改变命运的机会越来越多。
不信,请看J.K.罗琳。一个单身母亲,靠写作成为英国作家首富。
也许应该换一个角度再看这个问题——
任何位置、角色、处境,都不再能标定一个人的社会阶层。
区别只在于——
找到目标并且付诸行动的能力。

教育孩子,这里肯定有你需要的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都要注意什么?

从孩子出生,身为家长的你就已经开始为他计划整个人生道路了,在孩子不同的年龄段,其实都有不同的教育重点。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这张书单就告诉你,从婴幼儿到大学,应该怎么样教育孩子。如果你的孩子还小,你可以提前把握好每一步;如果孩子已经大了,你也可以借此回顾一下他的成长过程,更好地走好下一步。

婴 幼 儿 时 期
《婴儿与母亲》

  1.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温尼科特。在他的理论中,想要孩子健康成长,核心是重视3岁以前婴儿与母亲的关系。这段时期就像播种期,会决定孩子一生的成长轨迹。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一本新手妈妈的入门书。

  2. 在书中温尼克特提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叫“60分妈妈”。提到好妈妈,我们总会把它和“完美妈妈”等同。但事实上,没有哪个妈妈能做到完美。相反,真正的好妈妈,应该是“60分妈妈”——她们经常会犯错误,但同时也会尽力去爱孩子,努力弥补不足。

  3. 60分妈妈充分相信自己的育儿本能。你一定听说过“哭声免疫法”,简单来说就是“哭了不抱,不哭才抱”。虽然这套方法见效很快,但调查发现,在哭声免疫法中长大的孩子,很多都有睡眠障碍,严重的甚至患有精神分裂。这是因为在孩子最需要安全感的时期,母亲没有给予足够的信任,导致这种伤害延续到孩子长大。如果母亲能相信自己的本能,在孩子哭喊时及时抱起,就能避免这种伤害的发生。

  4. 不要过多干预婴儿的成长。很多母亲为了让孩子听话,会过早设定很多规矩,让孩子服从,比如常见的排泄训练。但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干预。婴儿需要时间来理解排泄,通过好、坏东西的区别,来获得自己恰当处理事情的信心。母亲真正要做的,是从孩子的种种表现来判断,他是否想要大小便,并给予适当帮助。精神分析理论甚至认为,婴儿期严苛的如厕训练,是强迫症产生的根源。

  5. 对于小失误不用太紧张。新手父母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喂奶、换尿布不及时,耽误了一会儿,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相反,婴儿能借此机会慢慢学会应对这些疏忽和失误,明白不是所有需求都会被马上满足。而太过于追求完美、从不犯错的父母,反而剥夺了孩子的这种成长机会。

小 学 时 期
《如何学习》

  1. 孩子进入学龄阶段,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先破除一个固有观念:记忆的知识不会随着时间而被逐渐遗忘。人的记忆,分为存储和提取两个维度,一旦知识存储进大脑,就不会消失。我们之所以想不起来很多东西,是因为无法把它提取出来。高效学习的奥秘,不是加强记忆的存储强度,而是增强大脑提取知识的能力。

  2. 给你几个好方法:让孩子切换学习场景。人记东西时,大脑并不是只记单一信息,而把周边各种信息打包存储。比如在教室学习时,屋里的布置、光线、在场的人……所有这些都会被编码储存。之后遇到相同的场景,这些记忆便会“提取”出来,让孩子还原当时学的知识。所以,同样的知识,在越多的场景里学过,环境能给大脑的提示就越多,知识越容易被提取出来。

  3. 拉开学习的时间间隔。如果让孩子一次学大量的知识,比如考试前几天抱佛脚复习,相当于一次性将海量信息存储进大脑,大脑会不知所措,学习效果会较差。如果拉开学习的时间间隔,那每次学习时,大脑面对的都不是全新的,而是接触过的内容。而且每次学习,都会对前面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提取,记忆的提取强度会大大增强。

  4. 适度打断。这可能与你固有的想法相悖,我们常认为学习要专注,避免被打扰。但实验显示:当人专心做事被打断时,对这件“未完成”的事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渴望,大脑会竭力捕捉与之相关的信息,让人产生新的思路。所以当孩子坐不住、想不出来时,你不要逼他继续,允许他做点别的事情,很可能他会重新有灵感。

更多关于学习的新研究,欢迎查看《如何学习》,电子书特价至6月27日。

中 学 时 期
《青春期的烦“脑”》

  1. 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不少家长都大为头疼,觉得孩子不好管。其实孩子“叛逆”,有时其实不是孩子的错。要知道,人脑的发育要到25岁才完全成熟,所以青春期的孩子虽然身体已经和成年人非常相似,但他们的大脑仍在继续发育,正是这“半成熟”的大脑,导致了他们种种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

  2. 给你举几个例子。你是不是觉得青春期的孩子,做事总是不计后果?这是因为青少年额叶功能发育不完善,往往缺乏预测风险的能力,而且即使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也很难像成年人那样理智地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所以如果你的孩子犯错后再“屡教不改”,不要去严厉批评和责骂,而应该帮助他分析事情的风险,让他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

  3. 青春期的孩子也很难集中自己的注意力。这是因为青少年的顶叶发育还不成熟,顶叶,能够帮助人合理分配注意力和精力,让人做到“一心多用”。所以青少年也就更容易因为被打扰而分心。比如他在上课时,看到窗外某个事物就中断了对老师的注意。不是他故意不专心,而是大脑天然容易被干扰。想让孩子集中精力,你要尽量减少可能造成干扰的事物。

  4. 尊重孩子的生物钟,不要强制早睡早起。告诉你一个事实:青春期孩子比成人需要的睡眠更多。他们体内影响睡眠的褪黑素释放要比成人晚两小时,所以他们喜欢熬夜,到很晚也不困;同时,褪黑素在体内持续的时间也更长,所以睡眠时间比成人更长,早上总是起不来。正常情况下,青少年每天要睡9-10个小时,才能保证精力充沛。

想了解更多孩子在青春期的变化,欢迎阅读“每天听本书”解读的《青春期的烦“脑”》。

大 学 阶 段
《大学之路》

  1. 这本书的作者是我们熟悉的吴军老师。他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父亲——他的女儿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而这本书,正是在他亲自陪女儿走访了十几所英美顶级名校之后写下的,他把自己对教育的思考、西方著名大学的考察在书中向你和盘托出。

  2. 孩子走向成人的最后一步,就是进入大学。你要告诉孩子,除了大学里的课程,还要特别学习几种能力,不论孩子以后从事什么职业,这些能力都对他有利。第一,付诸实践的能力。在课堂上孩子做什么可能已经被规定好了,但你可以鼓励他多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在这些事上孩子能有更多的自由,学会如何去发起并推进一件事,把脑中的想法变成现实。

  3. 第二,写作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很多人在写作时往往很乱,别人很难看懂他的想法。这其实就是因为逻辑不够清晰,不能很好地总结、归纳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文科生,建议他学一点逻辑学的课程,如果孩子是个理科生,建议学习一些写作的技巧。

  4. 第三,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这两种能力太重要了,不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不可或缺。你可以建议孩子在与人沟通时多多聆听,不要着急打断发表看法。你还可以鼓励他多参加演讲、辩论、分享等活动,并且让他以家人、同学为听众事先练习。

  5. 最后,别忘了培养友谊和爱的能力。这是很多家长都忽略的重要能力。你要对孩子交朋友抱着宽容的态度,大学同学的关系相对比较简单、纯真,较少有利益牵扯,而且相比工作后,大学里更容易交到谈得来的朋友。你还可以鼓励孩子谈一场恋爱,但你不要进行干涉,也不要把这段恋爱看作孩子未来的婚姻,就让孩子单纯去体验爱情的过程,锻炼爱的能力。

更多关于大学生活的注意事项,欢迎阅读“每天听本书”解读的《大学之路》。

Experience

网络教学

上海市教委通知,本市中小学3月2日开学,但是不到校,在家收看线上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由教委统一录制,动员”全市各学科一千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共分为12个频道,涵盖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

上面是录制现场的照片。看上去跟平时讲课没有区别,就是单纯的课堂录像。大家觉得,这样的听课效果会好吗?依我看,现场讲课效果都未必很好,何况在家看录像呢!

教育类的视频,一般都要带有一点趣味性,最好加入大量的动画、图片或短视频,才能吸引人,否则就太枯燥了。干巴巴的讲解课本,一张张展示幻灯片,成年人都看不进去,小朋友的听课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我觉得,网课肯定是未来的趋势,大多数知识将来都是线上学,这样才能做到随时随地学习,而且成本也足够低。但是,前提是 不能把课堂教学拍成录像放上网,而是要做到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结合,才能成功。

我心目中的范例有两个,都是国外的视频作者,一个是 3Brown1Blue,专拍数学视频;另一个是 Kurzgesagt,专拍科普短视频。他们都做得非常棒,可以当作榜样。下面是 Kurzgesagt 的《世界最危险的药是什么》,大家感受一下吸引人的网课是什么风格。

我为什么北大计算机图形学直博第五年退学(中文)

作者刚刚博士肄业,计算机图形学直博第五年退学,没有硕士学位。读博读到怀疑人生,所以就退了。退学之前作者问了自己五个问题,在全部想清楚回答之后,就毅然选择退学。

美国教育比中国好在哪里?

这条音频咱们来聊聊中美教育的差异。

有位全国特级教师、北京十一学校的历史老师,他叫魏勇。在第二次亲身体验了美国课堂之后,他在去年年底发表文章说,这次本想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国教育,没想到挑出了自己的大毛病。这位特级教师的美国之行到底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先说魏勇挑出了什么毛病。以查塔姆(Chatham)学校为例,据说这是新泽西最好的公立学校,魏勇在这先是听了12节课,包括英语、法语、中文、数学、生物、戏剧等等各个方面,然后发现,几乎所有的课都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课堂知识容量小而且不落实,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比如一堂初中体育课,一百多名孩子在体育场里玩得很开心,老师只是游戏的组织者,没有落实体育技能的教学。再有,地理课讲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自然环境,老师就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否宜居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顺便带出了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农业等相关知识。这个设计很棒,学生们讨论也非常热烈,不过,老师并没有梳理和总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知识。后来,魏勇还听了高中的一些课,发现依然是这样,几乎都没有知识和技能落实的环节,老师讲得高兴,学生学得开心,仅此而已。如果以中国的课堂评价标准来看,大多都不合格。要是PK的话,我们的课堂效率高得多,轻而易举就可以考过美国,那几天,魏勇感觉自信心爆棚,觉得中国的基础教育很不错嘛!

后来他跟美国老师交流,问为什么不用更高效的教学方式呢?美国老师的回复是,他们觉得学生动手参与和学习兴趣更重要。几天观摩下来后,魏勇发现,美国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确实是不遗余力,不惜牺牲了难度和落实程度。但在这些课堂上,学生积极性确实很高,没有打瞌睡、玩手机的学生。魏勇认为,之所以教室和课堂成了学生喜欢的地方,并不在于教师的水平更高,做了更多有价值的事情,恰恰在于教师没有去做刻意落实知识这件事。

从短期来看,知识越落实,学生基本功越扎实,学业进步越快。换句话来说,在单位时间内,中国式的教育亩产量更高;但是,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来看,我们的学生在出发阶段的领先地位,很快就会丧失掉,美国学生会逐渐超过我们,而把我们甩在身后,因为这涉及到学习是否具有持续性,也就是学生能否成为终身学习者的问题。

魏勇意识到,美国教育特别注重调动学习兴趣,是希望让学习具有持续性,学生能够成为终生学习者。从美式课堂走出来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如我们,但他们不会考完后撕书、烧书;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很优秀,考试也出色,但考完后恨不得从此告别学习,基本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这就麻烦了,你停下来不动了,而人家却持续的向前进,当然,你就很容易被别人超过去了。

那么,是什么妨碍了中国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呢?魏勇认为,除了高考让学习变得功利之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推崇踏实的传统文化,放在教育背景下,就变成了鼓励落实、对落实的无条件肯定。在课堂上,就是教师要控制学习结果,保证知识和技能被大多数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代价就是伤害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像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之前,如果你被要求看完电影后回答这些问题:找出多少处用了特技、结构有什么特色、让你发笑的地方有几处等等,你对这部精彩的电影还有兴趣吗?

魏勇说,落实的意义在于短期之内看见学习的效果,而美国教育不着眼于一时之得失。中国教育的困境,主要是我们太贪婪,什么都想要:我们既要基础扎实,又要培养创新力;既要教育均衡、又要培养杰出人才;既要限制补课,又要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老师。我们始终没有敢于放弃的勇气,更没有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清楚,从而,缺少一个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以上就是一位全国特级教师对中美教育差异的亲身探索与所得,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文汇教育”(这位特级教师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国中学,没想到出了一身冷汗)

中国人富裕之后怎么办?

话说17世纪以后,欧洲的一些平民新贵通过经营实业成为富人后,首先面临着和贵族争夺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的问题。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不完全以财富来界定,甚至以经营实业为耻。平民发财后,经济上和贵族比肩,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却远不如贵族尊贵。特别是在英国,购买贵族爵位不易,仅仅凭借财富,无法赢得社会的尊重。

新贵为了证明自身值得尊重,开始大量从事“亏本买卖”:革新技术、从事福利事业、争当公共领袖为平民争取权益,拼命展示自己的财富是如何比贵族的权力更加有益于社会。他们明明知道投资土地不赚钱,但还是大量购买土地,并运用自己的经营技巧,在土地上指导佃户试行新技术,促进农业革命;有的则为故乡修建基础设施,从事福利事业;有的则通过在本社区广泛行善,成为公共领袖,被选为下院议员,拥有了政治权力。

新贵为区别于老贵族还宣扬新格调:节俭、低调。虽然他们致富后在生活方式上极力模仿贵族,但在经济上获得了对贵族的明显优势后,马上就发展出自己的新格调:节俭。他们模仿贵族修建乡间别墅,却明显突出朴素的风格。他们日常的生活开销,也是体面而节制。他们甚至在媒体上刻意炒作贵族的奢华,并用自己勤奋、简单的生活方式与之进行对比。更重要的是,他们最终要创造一种与贵族不同的自我认同,向社会证明:他们代表的新阶级,比贵族更高贵,对社会更有益。他们要向社会证明:把财富和权力放在他们手里,比放在贵族手里对社会更加有利。

这种节制、负责的上流文化,在一些新教国家逐渐演化成了统治文化,主宰着现代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道德。在许多发达国家,富人自己花钱小心翼翼,但给社会捐款则争先恐后。在美国社会,人们谈一个体面的富人,很少谈他(她)住什么房子或怎么花钱,而是谈论这些人都捐了什么。就这样,节制、负责的上流文化成为了延续至今的传统。

新富起来的欧洲新贵们为了区别于保守傲慢的老贵族,也为了让阶层的崛起更具有合法性,积极承担起了社会责任,向社会展示了新贵们是有责任感的,而不仅仅只有铜臭味。

享有世界公民之称的美国石油大亨、百战百胜的“经营之神”“红色资本家”哈默,是个与众不同的成功企业家,他视金钱如浮云,似乎更关心人类的和平。他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和平与人权会议”的发起者和赞助人。他经常乘坐自己的飞机,从一个国家飞到另一个国家传递和平信息,呼吁并极力促进美苏最高领导人举行会谈。

在他的办公室里,摆放着许多珍贵的相片,中间的一幅是有列宁亲笔题词的照片,此外还有他与几届美国总统、外国首脑的合影。他是第一个跟列宁相见的大企业家,当年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列宁接见了他,他在苏联从事美苏经贸十年。

他经常慷慨解囊支持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一生捐赠出去的钱自己都数不清了,为犹太人,为反法西斯,为和平,为教育……他永远没有停止自己的步伐;他创办癌病研究中心,担任美国总统3人癌症研究顾问小组主席;他亲自率领医疗小组,去苏联抢救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

哈默喜欢收藏艺术品,到洛杉矶建造了艺术博物馆,把全部的资产都买了画,包括莫奈和梵高的名画,他的收藏品至少值1亿美元,放到博物馆里面去。洛杉矶有没有哈默这个艺术博物馆,将大不相同。这个艺术博物馆整个影响到洛杉矶市的精神境界,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精神境界。“这些艺术杰作使我们得以净化,得以升华”。他以举办珍藏品展览来扩大外事活动,“在沟通西方与东方的艺术和文化交流方面,我可以自诩是当今最有影响的人了。”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西方最有钱的犹太人受到伤害最大、最重,二战后他们总结了经验教训,于是把大量的财富都用到社会当中去,办博物馆、艺术馆,办学校,大量地投资,反馈到社会,提高社会的审美情趣,为提高社会的精神境界做出了贡献。

还有现在美国名列前茅的富豪比尔•盖茨、巴菲特。2005年6月25日,巴菲特宣布一件事:把自己420亿美元的85%反馈社会,其中大概有300亿加入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做社会慈善事业、教育事业、艺术事业。这是震撼全世界的新闻,这就是从富走向贵的典型事例。过去说,富人要三代换血成贵族,在讲究效率、快节奏的今天,也许不用三代了,从自己这一代开始,往高贵上面走。

德国某地,一位盲人男青年在导盲犬的帮助下来到公交车站,一名站在前面的男子迅速让开位置,站到了青年的后面,其他人悄无声息紧随其后。高峰期的车内满是乘客,大家瞬间为他腾出一处空间,一位女子拉起坐着的男孩。导盲犬指引主人坐好,这一切青年盲人都不知晓。

洛杉矶一家有名的餐厅,经常有人点咖啡时多点一杯,服务生就把多点的贴在墙上,这一切似乎已是常规。着装与咖啡气氛极不协调的人走进店里,说墙上的咖啡,服务员就会恭敬地端上一杯。喝完之后没有结账,服务员只是把墙上的咖啡撕下来。原来这是当地居民对穷人的一种尊敬的表达方式。穷人不必卑躬屈膝降低尊严,就可以享受咖啡的温暖。

当西方的贵族社会转入平民社会之后,资产阶级并没有掀起否定、批判贵族文化的浪潮,而是把自己的子女送到贵族学校去学习,买贵族的纹饰、徽章,买贵族的头衔,想全方位继承贵族的衣钵。

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中国人富裕之后怎么办?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特别是先富裕起来的人们所面临的刻不容缓的大问题。贵族精神就是富了以后,朝贵的方向前进,往高贵、高雅、高尚的精神境界上去提升,这是非常重要的时代命题。

那就是尽快提升与财富增长相匹配的文明素质,寻求当今时代己经缺失的贵族精神及文化特质,在平民社会中发掘贵族的自由传统,在没有贵族的时代重建贵族精神。实现由富到贵,做一个文明的贵族和绅士,带到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构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要想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财富的安全,富人们必须提升素养境界,回馈社会。近年来已有许多企业家以财富回报社会的义举。
要使自己成为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中国企业界精英们已开始意识到,必须知道怎样做一个国际人、文明人,如何谈吐优雅、举止得体,如何成为一个具有绅士风度的商人。

人类文明的成就几乎都是贵族创造的。如若一个民族长期被流氓群体所主导,势必变成弱肉强食、野蛮暴戾、腐败堕落的民族。一个民族由贵族所主导,就带来文明的进步。这早已被人类历史所证明。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贵族情结,谁也无法阻止我们对高贵的精神气质和高雅的言行举止的追求。

贵族精神跟物质条件有时可以说没有多少关系。当年张爱玲曾说,旧上海公寓里的那个电梯工,一定要衣冠楚楚,领带打得整整齐齐,才肯出来给顾客开电梯,这也体现了一种贵族风度。许纪霖教授也说过,有一个下岗的三轮车夫,靠自己蹬三轮车的微薄收入,养活了几十个孤儿,一个一个送他们去上学。这个人具有一定的贵族精神。所以说,贵族精神其实离我们很近很近。

贵族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在当今社会就并非为世袭权贵富豪所垄断和独有,平民只要不断坚持完善自己的人格状态,追求高贵的品格、丰富的学识、高尚的行为,同样是具有高贵灵魂的“精神贵族”。精神贵族不一定物质富有,强调的是一种丰富而高贵的精神状态,那就是干净优雅地活着,有担当、有爱心、有尊严地活着。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纷纷走向民主时代,贵族时代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贵族精神却是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人们敬仰与弘扬。

为中国长治久安计, 我们今天真的需要一个中产阶层和贵族阶层了,中国社会已经到了需要一个贵族素质群体的时候了。数遍各个阶层, 最有能力和可能担当这个角色的还是社会精英群体,包括企业家、官员和知识分子。需要有更深厚的人文学识, 更加敏锐的道德良知, 对财富的本质和作用有更清醒的认识,对拥有巨额财产的负疚感,对社会弱势群体更多的同情心,还需要有更加宽阔的视野和胸怀,对社会走向有更深刻的认知与把握,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有更清晰的定位,并逐渐懂得应通过何种更有效的途径及方法,维护自身的财产和权益。

由富到贵,是富裕阶层、中产阶级获得社会地位和人们尊重的需要;财富得到保护和基业长青的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体面有尊严生活的需要;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需要。

精神的财富最能养成性格的高贵。以贵为美,在不知不觉中营造出和谐舒畅的社会氛围;以贵为高,在潜移默化、学习修养中提升我们的文明素质;以贵为尊,崇贤礼让,精神也提升到新的境界。一个心灵高贵的人举手投足间都会透露出优雅的品质,一个道德高贵的社会大街小巷都会留露出和谐的温馨,一个气节高贵的民族一定是让人尊崇膜拜的民族。

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上,是每个中华儿女发自内心的美好愿望;既脚踏实地又仰望星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迫切需要;改造现实世界,奔向大同世界的彼岸,均需要高贵精神和神圣力量的支撑。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无数先贤仁人志士心血哺育的令人肃然起敬的贵族精神和绅士风度,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提供着丰富的精神滋养。

富而不贵:富不过三代的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导向下,许多人走上了富裕之路,成为富翁、大款、白领,出现一个新富阶层、中产阶层。

但由于市场经济与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由于文化修养的欠缺和暴发户心态所致,富裕阶层中的一些人或比阔斗富,挥霍浪费;或横行霸道,违法乱纪;或涉黄贩毒,败坏社会风气。这些年一些很富有、也很有地位的“大人物”接二连三的或踉跄入狱、身败名裂,或触犯公德及众怒、名誉扫地。

这说明,坐地分金或大把花钱并不足以赢得“绅士”称号,物质财富上的成功,并不能把一个人自动造就成贵族。财富的富有不等于精神的富有,恰恰相反,精神的富有才是财富不断增加的智力支持,驶向财富彼岸的航标灯。中国的富人、中产阶层在财富增加的同时,精神境界得以大力提升,成为精神上的贵族,对中国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他们以为做一个绅士只要学一些西方的习惯就可以了,比如吸雪茄,喝法国红酒,穿名牌,戴钻表,定做汽车……把皮毛当成了精髓,外表也许可以很像绅士,但却没有绅士该有的气质和风度。(靳羽西《中国绅士》)

一份2012年《中国式“贵族”——中国新富研究调查概况》显示,在肯定其注重健康,热衷运动;心态开放,乐于分享;公民意识更强,积极发挥个人正能量的同时,中国新富阶层对外印象有几大特征:

一是爱炫耀,喜欢炫耀自己的财富和身份地位,使用一些名气大牌,往往是为了向外人显摆自己“很有钱”、“有身份”;
二是热衷奢侈品,顶级膜拜国际各大时尚名牌,尤其是名牌包、服装、手表、珠宝、豪车等,成奢侈品市场消费主力,法国媒体报道称2010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高达400亿欧元,波斯顿咨询公司人员表示3年之内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三是缺乏内涵,品味低,缺乏文化修养和精神价值;
四是自私淡漠,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有些富裕家庭孩子拥有优越的生活却不知道珍惜。社会上暴力、色情、贪婪、叛逆、烟酒甚至毒品带给了他们不好的影响。他们炫富、炫势、炫奢,目中无人,横行无忌。贵族学校学生课余生活五彩斑斓,学校停车场是一处风景,而附近的酒吧一到晚上热闹非凡,富二代、官二代俨然成为贬义词。

那些热衷于奢侈生活、名牌、飙车和移民、开豪车四处撒野撞人的富二代、富三代们,说不定就是坑爹的败家子,老子冒险拼命攒下的家业,迟早会葬送在这些缺乏教养的后代手中,这些年这种现象已经出现得够多了,“我爸是李刚”和李双江的儿子就是其中的代表!

当然,国外也有这样的例子,美国就有一位最不靠谱的富二代。

2016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商菲亚特(Fiat)家族继承人之一、新锐眼镜公司 Italia Independent的联合创始人拉波·埃尔坎在纽约曼哈顿 Kips Bay 参加完一场感恩节酗酒嗑药狂欢派对后,散尽了身上的现金,随后他打电话给家人称自己被绑架,需要1万美元的赎金来“保证他的安全”。

据媒体报道,11月30日拉波·埃尔坎因报假警被纽约警方逮捕。纽约警方证实拉波·埃尔坎涉嫌伪造自己被绑架的假象,并将他逮捕。目前拉波·埃尔坎已被释放,次年1月纽约刑事法庭将对本案立案审判。

这不是拉波·埃尔坎第一次荒唐。早在2005年的时候,他就曾因吸毒过量差点死亡,而登上了意大利的头条新闻。而中国读者更熟悉的可能是他与中国女星朱珠2012年颇为高调的那段情。

拉波·埃尔坎出生于纽约,他的母亲玛格丽塔·阿涅利出身意大利豪门阿涅利家族,被人们称为“王族”,是财富和荣耀的代名词,坐拥法拉利、玛莎拉蒂等品牌的菲亚特集团幕后掌控者阿涅利家族,其势力早已渗透意大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

再说2005年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的拉波·埃尔坎被送到了戒毒所。戒毒回来,他开始建立自己的企业帝国。他是8家公司的创始人,其中6家是隶属于独立意大利集团(Italia Independent Group)的上市公司。拉波·埃尔坎被捕的消息传出后,Italia Independent 周二股价一度暴跌近10%。

显然,这些不是贵族精神,而是暴发户心态。崇尚这样的贵族式生活方式,更多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贵族生活。不是表现在人对精神和审美的追求,而是体现在挥金如土、绫罗绸缎、花天酒地的金钱主义形式上,认为“贵”就是华丽、气派、显赫、奢侈等形式。

其实,内心强大的人无需盛气凌人,越是学识修养极高的人士越和蔼,这不是故作姿态,因为他牛逼、强大,无视一切权贵,面对弱小内心悲悯自生。在他眼里,人没有实质上的等级,这就是贵族品质,是一种真正的谦恭!贵族精神标志着崇高的教养和品行,不与平民精神对立,相反是谦和宽厚的。有点地位和钱财就高高在上、歧视平民百姓的人,是一种土财主心态。

传媒竭力传递的就是这种和真正的贵族文化毫不沾边的虚荣和幼稚的形式氛围。只在外在形式上传递给人们一种错觉——“贵”就是金钱、华丽、显赫,没有真正让人们领略贵族文化极其丰富高尚的精神内涵。这种“贵族文化”实际上是一种肤浅、粗糙的文化氛围,源于幼稚而将止于成熟,源于虚荣而将止于务实。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富不过三代的危机正在逼近!现在很多人缺少一种优秀精神的支撑,往往是富而好利,富而好赌,富而好淫,富而不贵,富而庸俗,富而空虚,富了以后失去了心灵的方向。

现在的暴发户也好、土豪也好,都是在社会变革中获益的一代人,这些有财有势的人家能否成为真正延续下去的名门望族,还要看他们的家庭教育怎么样?由富到贵并非易事,不简单。虚荣浮躁的心态是培养不出贵族来的。入学时打着有钱人“标签”的学生,在毕业时产生的却是我是有钱人的自我认同,大有一副我有钱我骄傲的架势,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过是当代的八旗子弟、高衙内,贵族精神不会出现在这些人身上。

中国当今很多富人之所以令人侧目、令人产生仇富仇官心理,是因为他们没有绅士的风度,没有中国传统所主张的诚信,财富多是不义之财。一个没有诚信的富人,等于是在滥用社会权力,而一个有诚信的富人,某种程度上就是肩负一种社会责任。越是有诚信的富人,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越大,所能掌握的财富就越多。没有诚信的富人总有一日要败露,等待的将是破产﹑失败,身败名裂。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直言不讳地说:“大家都在嘲笑俄罗斯,但我知道俄罗斯一定会发达,因为那里人两天没吃饭了饿着肚子还排队,而我们两个人还要挤公交车。将来中国即使发达了,你看看开豪车的富翁们,从车窗向外吐痰,扔垃圾,你就知道中国再富裕也没有强大。

今天,贵族精神的缺失,富而不贵的隐忧,一直困扰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中国人,依然还有那么多的人将悲天悯人的贵族情怀当成无能怯懦,而将贪得无厌的私欲当成宏图伟业;将赤诚真挚、一诺千金当成傻瓜笨蛋,而将撒谎骗人、投机取巧当成智慧聪明;将助人为乐当成软弱无用,而将冷酷无情当成英雄气概。

人们似乎己习惯了一面在这个个性张扬的世界里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甚至不惜出格、出位以博人眼球,同时又一面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冷漠自私大行其道。逐鹿中原的春秋时代何尝不是充满着革新与竞争,但是崇尚礼义之风犹在。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不是时代的浮躁,而是我们内心的迷失。

贵族精神的缺失造成“象牙塔”的瓦解和逍遥精神的消失,造成社会生活习俗、语言以及审美趣味的粗鄙化,造成我们富了以后不知道该怎么办?富人们不能起到好的榜样作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之风弥漫于世;缺乏社会担当,破坏生态环境和社会公正,不择手段大敛不义之财,往国外移民,转移财富,“适彼乐土”;

没有道德底线,缺乏人格尊严,不时发生下跪、爬行作践人格的丑行,有的是企业老板惩罚没有完成业绩的员工上街爬行,有的是老板带领员工爬行以产生广告效应,有的是教师、医生、公务员和国企职工、退伍军人为了工资待遇等问题而发生,引起人们的围观和社会舆论的哗然,“他们敞开了为狗爬出的洞,却关上了为人进出的门!”

没想到70年前叶挺将军“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的慷慨陈词,竟然在21世纪的中国一再上演!难道经济发展了,人反而要退化到非人的境地?

崇尚贵族的民族,贵族易占上风;崇尚流氓的民族,流氓易占上风。流氓占了上风,必然诱惑越来越多的人变成流氓,最终变成流氓大国,文化道德陷入全面大倒退,社会陷入大溃败。

2020人口展望:如何理解中国家庭的新变化?

於嘉、谢宇:目前的中国家庭变化是导致低生育率的重要机制。那么,中国的家庭呈现了何种特征?在未来会怎样发展?

更新于2020年1月20日 04:32 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 於嘉 , 谢宇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中国的人口在近半个世纪来已经完成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转变的过程。与此同时,很多传统的家庭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家庭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受到了社会制度与现代观念的挑战。那么,中国当前的家庭呈现了何种特征?在未来会怎样发展?我们将婚姻与同居、离婚和生育几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初婚年龄推迟,不婚率增加

早婚与普遍婚是中国传统家庭行为的一大特征,然而随着高等教育扩张,年轻人在校时间更长,普遍推迟了进入婚姻的时间。此外,更多的女性希望在职场中有所发展,不愿早早进入婚姻生养子女。下图显示的是中国男性与女性初婚年龄的中位数随着出生年份的变化,总体来看呈现不断推移增加的趋势。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女性和男性中,初婚年龄中位数则分别上升到了23~24岁和25~26岁。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的数据显示,1985~89年出生的女性,接近10%在30岁时是未婚状态,同一出生世代的男性,也有四分之一在30岁时未进入婚姻。

男性与女性的不婚率也有着显著的上升,在某些群体中尤为明显。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对于1970年代出生的男性,如果仅具有小学教育水平,约有四分之一可能终身无法进入婚姻。对于同一出生世代具有研究生教育水平的女性,约有10%在40岁时未进入婚姻,相信这一趋势在年轻的群体中将会更加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中国女性仍然具有“向上婚”的倾向,即寻找比自己社会经济地位更高的男性作为配偶,这便使得低教育男性和高教育女性群体中有着更高的不婚率。

二、同居大幅上升,婚前怀孕很普遍

伴随着婚姻年龄的推迟与不婚率的上升,同居成为了了年轻世代组成家庭的新方式。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婚前同居的比例从在50后、60后中的不到5%,上升到80后中的接近30%。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中,婚前同居的比例已经超过40%。造成同居率大幅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观念的开放使得婚前性行为更为广泛被接受,形成了同居的基础。求学、工作而造成的大规模迁移,使得很多年轻人不受到父母的约束,自由选择生活方式。考虑到大城市中较高的生活成本,尤其是租房支出,很多年轻人选择同居,一方面可以节约生活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作为进入婚姻的磨合期。然而与许多西方国家不同,同居在中国并没有成为婚姻的替代,同居的周期较短,平均约为10个月,部分同居伴侣进入了婚姻,另一部分以分手告终。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同居带来了大量的婚前怀孕与生育。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显示,在80后女性中,有过同居经历的女性,超过40%在进入婚姻前已经怀孕。随着同居越来越普遍,这一比例可能进一步上升,先婚姻后生育的传统家庭历程已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中国未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可能要更多的考虑这一家庭形成的新趋势。

三、离婚率略有上升,婚姻稳定度整体较高

近年来大量新闻报道都认为中国婚姻的稳定度大幅下降,离婚率飙升到了极高的水平,甚至有媒体宣称离婚率超过了50%。但是细究下来,这些新闻报道中引用的离婚率数据,要么是粗离婚率(当年离婚人数/人口总数),要么是离结比(当年离婚人数/当年结婚人数),两者对于衡量离婚率与婚姻稳定度,都不是很准确的指标。在某一年中离婚的人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年龄与婚龄,合并到一起进行测量,并不能够准确的显示某一群体婚姻的稳定程度。离结比则很大程度受到不同出生世代人口数量的影响,80后、90后群体的总人数远低于50后、60后,结婚的总人数自然会更少,在每年离婚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离结比仍然会大幅上升,不足为奇。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的离婚状况,应该针对不同的出生世代或婚姻世代,考察其婚姻存续的时间。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我们计算了出生在不同年代的男性和女性婚姻存续的风险曲线(如下图)。可以看到,在50后和60后群体中,婚姻稳定度非常高,在结婚20年内离婚的比例不超过3%。在70后群体中,这一比例小幅度上升,仍不超过5%。在80后群体中,离婚率进一步上升,对男性而言,婚龄10年内离婚的比例约为6%,女性约为5%。与中国以往的婚姻关系进行纵向比较,年轻人中离婚的比例越来越高。但是横向进行国际比较,中国的离婚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以美国为例,接近一半的婚姻以离婚告终,中国的离婚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与其他东亚国家相比,日本、韩国的80后群体中,超过15%的婚姻在10年内解体,中国的80后离婚率与之相比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中国的婚姻整体还维持在较稳定的水准。

四、普遍生育与低婚外生育

中国的生育率自2000年以来就维持在更替水平以下,虽然在2016年全面放开了生育二胎,生育率并不如预期那样迅速增加,高龄女性的二胎生育需求在2017与2018年已大部分释放完毕,2019年的新生儿数量可能创造近年来最低水平。然而,在这一低生育水平的情况下,生育在中国是否还具有其他特点?我们将从婚外生育和婚内不育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平均生育子女数量随着出生年份不断下降,虽然70后与80后女性有部分仍未完成生育周期,但生育率短期内无法回到更替水平已经是人口学界的共识。但与此同时,可以看出,婚姻内的生育行为仍然是非常普遍的,已婚不育的比例非常低,60后女性中仅有1.2%的女性婚后未曾生育子女。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显示,在70后的已婚女性中,2016年仍未生育过子女的比例也不到3%左右。这表明,丁克家庭在我国仍然很少见,婚姻与生育对于女性而言是捆绑在一起的,进入婚姻即意味将生育子女提上日程。此外,非婚生育在中国依然非常罕见,仅有不到1%的女性在生育子女后依然维持未婚的状态。这一极低的婚外生育率一方面与计划生育政策有关,即对未婚生育子女征收社会抚养费,另一方面,婚姻在中国仍然被认为是生育和抚养子女不可或缺的机制。

五、如何理解新变化?

中国家庭目前发生的主要变化,都可以放在第二次人口转变这一框架下进行理解。1987 年,Dirk van de Kaa提出了“第二次人口转变 ” (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这一概念,用以解释生育率为何持续低于更替水平,并预测在经典人口转变完成后,社会整体人口结构的走向以及个体家庭行为的变化。根据第二次人口转变的理论,在后工业化时代,家庭观念变化、个体主义兴起和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对传统的家庭行为形成了很大的冲击。

随着人们更多的追求自我价值,婚姻不再是必需品,进入婚姻的驱动力越来越弱。而随着传统家庭观念的弱化,婚前性行为不断被社会认可,同居逐渐可以很大程度上替代婚姻的功能,这便使得同居的大幅度增加。大量女性接受了高等教育,其中相当一部分不再想早早进入婚姻,而是更期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中国当前不断推迟的初婚年龄、增加的不婚率与较高的同居率正符合这一变化趋势。

然而,传统家庭观念在中国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大量西方国家中,随着婚姻的“去制度化”,婚姻与生育的关系也被解绑,出现了大量的非婚生育。然而在中国,虽然受到政策限制非婚生育得不到政府的认可,但更重要的方面是,中国的家庭仍然是以子女为中心的,中国父母对子女大量的教育投入也印证了这一点。在这一情况下,完整的家庭被认为是养育子女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认为,即便没有政策的限制,非婚生育在中国也不会成为普遍的现象。除此之外,在中国,婚姻与生育依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很低的婚内不育水平表明,生育被认为是婚姻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个体主义的兴起和女性社会地位提升被认为是造成离婚率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中国,离婚率虽然略有上升,但远未达到西方国家与东亚其他国家的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原因,仍然与重视子女这一观念有关。考虑到大量夫妻在进入婚姻后即生育子女,绝大多数已经生育的夫妻仍然会维持婚姻的稳定性,因而我们预测我国离婚率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维持较低的水平。

当前正在发生的家庭变化也是导致中国当前低生育率的重要机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一段时间内选择同居作为婚姻的替代,这造成了人们初婚年龄的不断推迟。但与西方国家不同,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婚外生育仍未被社会与家庭认可,因此高同居率并没有带来大量的婚外生育,而婚姻仍然是人们生育行为发生的必要条件。这样一来,晚婚造成了女性生育时间的延迟,随之带来的二胎与高胎次生育的减少则使得中国生育率结构性、长期性地低于更替水平。此外,在女性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传统婚配模式造成了部分群体不婚率的增加,这进一步降低了社会整体生育水平。因此,中国家庭未来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应对部分群体的婚姻需求和提高生育水平,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开放生育政策、增加儿童福利,另一方面,人们家庭观念的进一步转变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参考文献:於嘉、谢宇,中国的第二次人口转变。人口研究,2019,43(5):3-16。

由富到贵—现代中国人的时代命题

贵族和绅士,离我们似乎很近——中国大部分城市都有了贵族学校,富裕的人们开始贵族式消费;似乎又很远——贵族历史中断已百年,许多中国人对贵族和绅士的内涵及精髓不甚明了。 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走近贵族和绅士的世界,去了解他们的前世今生。

曾记否,2011年,一个平民出身的女子凯特嫁给英国威廉王子,恰如威廉王子的母亲戴安娜王妃30年前的情景一样。这场聚集了全世界目光的婚礼,不知搅起了多少场有关贵族与贵族精神的讨论。许多中国人甚至把贵族精神等同于人类众多美好的品德,并因中国贵族阶层过早凋零,贵族精神无从延续至今而慨叹不已。

“贵族”两字在今日中国随处可见,世袭贵族、东方贵族、红色贵族、白领贵族、单身贵族、金卡贵族、精神贵族不一而足。与之匹配的视频和图片,豪宅别墅、靓车华服、美酒佳肴极尽奢华和时尚,让人头晕目眩,骚动不已,进而想入非非。贵族生活、贵族气派、贵族气质,已成为许多中国人的理想和美梦。

富裕起来的人们,大都想做贵族,甚至自以为就是贵族。开宝马车,喝人头马,俨然成了贵族的所谓身份标志。不是很富裕的城市白领,另辟蹊径,泡酒吧、看话剧,谈村上春树,以精神贵族自居。各地的大学也以开设高尔夫球课程招徕生源,似乎学会了挥舞球杆,便可步入上流社会。大有满城尽带贵族甲之势!

许多有钱人把孩子送到英美上贵族学校,希望他们毕业后也能成为贵族。富豪权贵家庭女子也以加入名媛社交圈为荣。国内贵族学校遍布各市,绅士和名媛培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还有应运而生的贵族小区、贵族俱乐部等。可后来发现,贵族小区也住着二奶,贵族学校走出来的也有混混,并不是有钱有势就成了贵族。

“土豪”一词成为时髦,贵族和贵族生活热在中国大陆兴起,反映出富裕起来的人们对高端奢华生活的向往。其心目中的富贵阶层,有着宫殿样的居所,奢华的陈设,精美的服饰,高傲的眼神。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坐豪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美女如云、消费欧美奢侈品,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当然,贵族精神中“责任、担当、荣誉、勇气、自律”在当今也受到推崇,或许是残酷的现实碾压每个人的灵魂时,这些高贵品质足以让人留恋,其坚守足以让人动容,也足以让那些经典英剧通过怀旧的手法搅动每个人内心的贵族情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心理的追求,正在由富而贵,由贵而雅。雅,典雅,儒雅,文雅,高雅,都属于贵族精神、绅士风度。富是财富,求富更多意味着追求物质生活的改变,贵是名分、声誉、地位,在求富的基础上,必然会有求贵心理,那就是希冀正名、升位、得到社会尊重。

现代社会人们依然崇尚贵族精神,是因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依旧是正义和善良。现在人们崇尚的贵族也好、贵族精神也好,已经与古代贵族不可同日而语了,只是说的有没有教养、有没有担当、守不守秩序而已。

由富到贵,是富裕阶层、中产阶级获得社会地位和人们尊重的需要;财富得到保护和基业长青的需要;提升自身素质,体面有尊严生活的需要;全面自由发展,实现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需要。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一个日本人。这已经是过去19年第19个得奖的日本人了。出现一两个诺奖得主,或许可以解释为个人天才,但是这么多只能说明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实力强大。

《纽约时报》报道,7%的美国大学生在互联网上雇佣枪手写论文,枪手主要来自肯尼亚,印度和乌克兰。

美国学术杂志开始用软件过滤投稿的论文。一旦发现投稿与其他论文的重合度较高,就表明可能剽窃或者没有新意,从而自动向作者发送拒稿信。

LaTeX Search

LaTeX 搜索引擎。你给出英语描述,它返回符号的写法。比如,搜索root(平方根),返回 \sqrt{}。

计算机科学自学计划

这个英文仓库提供了计算机科学的自学计划,应该学哪些课程、参考什么开源教材、学习的进度安排,都有提供。

Reference

  1. 这一次,帮你彻底读懂青春期的孩子
  2. 大学之路
  3. 观点:创新驱动型经济与教育转型
  4. 那年高考:致我逝去的青春,以及依然鲜活的梦想
  5. 俞敏洪:优质内容才是教育本质
  6. 北大教授渠敬东:“健康,才是教育的根本”
  7. 让思维自由
  8. 学习类产品的两种付费逻辑
  9. 吴晓波:自媒体发展的三个变化
  10. 为孩子重塑教育
  11. 都是权力教育的后果
  12.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知道什么?
  13. 吴军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清单
  14. 行动清单|错过这12件事,大学就算白上了
  15. 教育,美国也向中国学
  16. 为什么现在有些研究生想退学?
  17. 学术论文的变化
  18. 用一个下午,给自己的后半生幸福升级
  19. 高校批量清退博士生 持续扩招后如何培养人才?
  20. 成都“高考最牛钉子户”备战第21次高考
  21. 刘润:教育行业的未来,是可复制的服务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