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low

真正的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状态,并因此得到内心秩序和安宁的时刻。

完成任务,or 乐在其中?

Why

心流练习:在生活中感受幸福感

如何让自己获得“幸福感”?

心理学科普平台KnowYourself主创团队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普通人通过实践、学习和练习,是可以让自己活得有“幸福感”的。文章从技术的角度,分享了一种让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幸福感”的实操方案——“心流”,心脏的心,流动的流。我来给你具体说说。

“心流”这个概念由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2004年提出,指的是当人们沉浸在当下的某件事情时,全神贯注、全情投入并享受其中从而体验到的一种幸福的精神状态。

奇克森特米哈伊将人们进入“心流”时的状态描述为:你感觉自己完全在为这件事情努力,自己也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你全神贯注,所有的能力都被发挥到极致。具体来说,就是7个方面:完全沉浸、感到狂喜、内心清晰、力所能及、平静感、时光飞逝以及内在动力。

你肯定要问了,要达到心流需要做哪些准备?奇克森特米哈伊认为,通常当人们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时更容易产生心流,尤其当这件事情又有一定的探索性。这是因为,对于喜欢做的事,人们会更愿意集中精力;而具有探索性,则使人产生好奇心与新鲜感,进入一种“狂喜”的状态,也就自然体会到了幸福。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进入“心流”的条件。

首先,进入”心流“对任务的挑战性和技巧水平有一定要求。挑战水平偏高、技巧水平偏高,人们就比较容易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进入心流。如果你一直做简单的、毫无挑战的事,那幸福感就不会来得那么顺利。面对挑战,你还必须掌握足够的技巧。其实我们做大多数事情,都是刚开始做的时候觉得没意思,投入一定时间学习之后才会觉得有意思,也就是因为,掌握了技巧,你才会体验到做这件事的幸福。

第二,拥有“自主能动”人格的人更容易进入心流。具有自主能动人格的人,实际上就是那些拥有更少自我意识、而拥有更多成就取向,以及责任心更强的人。

自我意识、成就取向、责任心,这三个因素我们一个个来分析。先来看看自我意识,它指的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外在以及行为表现的在意程度。一个人如果自我意识过高,那很可能因为过度在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而无法集中精力在所做的事情上,所以高自我意识不可取。其次是成就取向,有研究发现,有成就取向的人通常更愿意迎接新的挑战,也更愿意努力学习新技能。最后,是责任心,通常责任心更强的人,有更多机会进入心流的原因,一个是因为他们喜欢解决问题,愿意花时间接受挑战,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更能够自我控制、专注做事。

说完了进入心流的条件,再看看如何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有3个方法可以参考。

一是尝试更多的事情。文章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去尝试做一件事,你才会真正知道自己对它的感受。靠想象、分析和测试都不能真正帮你做到这一点。

二是对“挑战”与“技能”做评估、调整。当你发现一件事情充满挑战,而自己却技能不足时,应当及时学习新的技能以应对挑战;相反,当一件事情挑战不足时,适当地增加难度,也能够帮助你更好地进入心流状态。

三是设立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并主动寻找反馈。目标越明确时,人们对于自己能否胜任就越有把握,也越能够专注地努力。而寻找反馈,则能够帮助人们根据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避免因为反复碰壁,消耗了热情和精力。

以上就是KnowYourself提供的关于如何进入“心流”,并借此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幸福感”的实操方案,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本文源自:KnowYourself(研究:一种掌握“幸福感”的实操途径)

What

How

方法: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当人处于心流状态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忘记时间的流逝,也能想出更多的新想法和新观点。心流状态很难进入,但一旦进入就会很有价值。杰米·威尔和史蒂芬·科特勒在《盗火》一书中介绍了帮助人们进入心流状态的三个基本方法。杰米·威尔是专门从事神经科学和“心流”状态应用研究的专家,而史蒂芬·科特勒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第一个方法是通过冥想进入。如今,冥想被当作一种注意力训练,已经成为1800万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另外,瑜伽、太极拳也很受欢迎。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心流状态。

第二,调整身体姿势来改变大脑认知。《李翔知识内参》曾经提到过,肢体语言的改变可以对人们的态度造成影响,也就是说,身体对思想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一旦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重建身体和大脑的联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变化姿势、调节呼吸、改变面部表情、增加灵活度和平衡度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意识状态。

第三,做情绪的主人,主动带领自己进入更好的状态。很多人都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状况,任凭其自然发展。比如,有压力时,他们会一直沉浸其中,直到感觉变好一点后,才站起来去工作。灵感枯竭时,人们坐等灵感的降临,不会主动激活自己的头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主动进行改变。比如,在状态不佳时,不妨用运动改善情绪,或者冥想15分钟,更快地进入状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能够让我们能更好地运用自我意识,训练大脑去发现自身的思想,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方法:怎样在日常中制造心流?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之父。他一直在研究一个人们比较关心的课题:人什么时候最幸福?在研究过程中,米哈里曾经访谈调查了很多普通人以及专业高手,比如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和外科医生等等。

结果他发现,有些人在他们的工作和兴趣爱好中,有时会感受到一种“忘我”的幸福愉悦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其实很多人曾经都经历过,只不过并没有留意。米哈里把这种状态命名为心流(Flow)。

所谓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又能接得住这个挑战时,你就可能会进入这种状态。处在这个状态中会有几个特征:做事时会忘记自我,也忘记时间的流逝;有强烈的愉悦感,你觉得自己的每个动作和想法都如同行云流水一样,是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的。

心流对很多人来说并不会经常出现,但它很有价值。如果我们能控制这样的体验,我们就能提高做事情的效率,获得更好的成果,以及让工作过程的体验更好。通过研究心流课题,米哈里也是希望能了解人们怎样才会有强烈的幸福感;为什么在工作中有些人做自己的事情会感到十分开心,而其他人则会感觉枯燥;人们怎样才能静下心来专注地去做事情不被外界所打扰等等。

研究之后,米哈里把他的成果写成了一本书《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除了总结出心流状态的特征之外,米哈里也认为,进入心流状态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而如果你准备好了这样的条件,你就有可能能让自己进入心流状态。

其实,我们从对“心流”的解释中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明显条件是做事的目标和自己的能力要匹配,也就是说目标和挑战的难度在自己能力之上一点点,不能超出太多。

如果能力和挑战难度不匹配,则会出现其他几种不同的情绪。

当自己能力低而挑战难度很高时,人就会有担心或者焦虑的感觉。当挑战容易,自己能力绰绰有余时,就会觉得轻松然后是无趣。而当挑战难度低、个人能力也不足的时候,人就会对事情无动于衷,趋于淡漠。最后,只有当挑战适中、能力也适中时,我们投入心力、获得反馈、达成目标的过程才会获得心流。

除了把握目标和自己能力的匹配程度之外,米哈里在书中还提出了五个获得心流的基本步骤:

第一,确立总目标,并尽可能包含多个实际可行的子目标;
第二,找出可以评估目标进度的方法;
第三,把注意力集中在做的事情上;
第四,随机应变学习过程中所需的技巧;
第五,在活动变得让人厌倦的时候,随时提高挑战的难度。

我们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解释这几个步骤。拿步行这件事来说,它是一种最简单的运动,但仍然能发展成一种伴随心流状态的活动。

你在步行的过程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目标,比如行程的选择、要去什么地方、走哪一条路。路线确定以后,还可以选择在哪里停,注意哪些特定的路标。还有一些其他的目标则可能与个人风格有关,比如要求自己用更轻松有效的方法移动身体,或者用比较少的动作得到比较大的锻炼效果。你要在大目标下制定一些小目标,要不同于平时无意识的习惯状态,同时又刚好有一点难度。接下来能连起来像打怪升级一样一个个去攻克。

在步行当中,评估进度的方法可以是走完整条线路有多快的速度或者多轻松,路上看到了多少有趣的景物,路上想到了哪些新观念或者有新的情绪。这就相当于做一个“记分牌”,在过程中你能实时感受到自己的“得分进展”。

活动的挑战一定程度上能帮我们全神贯注,不过,你也要自己有意愿去集中注意力接受挑战。

步行在城市里并不难,但是在山路上就不容易了。我们要看路况,要决定在哪里下脚,还要保持平衡,不断调整步伐。如果不随机应变,就会摔倒。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展出“对付这条路”的一套技巧。步行虽然看上去是无意识的,但事实上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在城市里步行,有些人是这样培养技巧的:有的人挑最短的路,有的会选最有趣的路。有的人以在精确的时间内走完同样的路而自豪,有些人则喜欢经常调整行程;有些人在冬天专挑有阳光的路面,夏天则专挑阴凉的路面走;有些人刻意调整步伐,以便过马路时刚好赶上绿灯。当然,这些享受乐趣的机会都需要培养,它们不会随便落到那些从不设法控制行程的人身上。如果不事先设定目标,培养技巧,步行就只是一件没有意思的辛苦的事。

了解了心流的基本原理和进入步骤,你可以尝试自己去设计一下,把一件普通的甚至枯燥的事情做出乐趣来。现在,有很多运动和健身方法,比步行简单,但是没有让人感到乐趣。很多人其实是为了赶时髦或者为了健康而运动,把锻炼身体当成一种义务,过程中丧失了乐趣。这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把形式与本质混淆了,以为具体的行动和事件就是决定体验的唯一现实。但其实,乐趣不在于“做什么”,而是在于你“怎么做”。“怎么做”如果融入了获得心流的方法,那就会有很大的乐趣。

以上是心理学家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对心流的研究介绍,希望能给你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本文参考:《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米哈里· 契克森米哈赖著,中信出版社出版。

方法:如何达到“心流”状态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心流”。“心流”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效率很高,并且在事情完成之后有一种幸福感。那怎么才能达到或者接近心流的状态呢?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这本书里介绍了一种方法,叫做“技能挑战比”。

技能挑战比指的是“任务的挑战难度”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之间的一个比例。一般来说,如果给你的任务难度太大,超出你的能力,你可能会觉得难度太大,不敢去做;如果难度太低,你又会觉得无聊,不愿意去做。可是当挑战难度和你的能力匹配时,你做的时候又比较轻松,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当难度比你的能力略高一些,但又没有超出你的接受能力时,你才会进入最佳状态,也就是“心流”。

这背后的科学道理就是,当挑战稍微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时,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就会更加专注。这种“未知”会让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兴奋和愉悦。斯坦福神经学家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说,“未知”比任何东西都要让人上瘾。

我们再来看一个类似的理论。美国应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生(Stephen D.Krashen)提出过一个重要理论:“i+1”。i表示学生当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即语言的就近发展区。克拉生认为,“学生只有接触比现有语言水平稍微难一些的内容,才能掌握语言”。相反,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i+0或i+2的内容,就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因为i+0的内容太容易,i+2及2以上的内容太难理解。

总之,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成长方面,不要只是去完成那些你可以得心应手的任务,而是要主动去做一些稍微高难一些的工作,这样你才能达到心流状态,真正获得成长。

罗胖精选|带你进入“生命的心流”

你好,我是刘苏里,本期节目我们要讲的是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

《心流》是一本研究某种心理现象的心理学著作,这种心理现象的特征是,当一个人全神贯注、身心两忘地做一件事时,会获得一种极其美好的体验。

我给你请来了著名社会学家郑也夫先生解读这本书。他选择这本书是剑走偏锋,因为郑先生是社会学家,研究重点不在心理学。之所以要讲这本书,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本“奇书”。对齐克森米哈里不吝美誉的,当然不止郑先生,因为他的理论和心法,影响了包括布莱尔、克林顿等一大票英美精英,更走进了多个我们非常熟悉的领域,包括教育、运动、游戏、医疗、工商管理,乃至互联网。

因为郑也夫先生这堂大课共有五讲,时间关系,我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接下来,我当好传声筒,为你转述也夫老师的精彩大课。

《心流》这本书,英文版是1990年出的。而我要先告诉你一句话:这是一本极富原创性,而我们又可以读懂的心理学名著。特别是这本书不仅能带给我们相应的知识,还能带给我们真实的个人体验。

这本书的作者是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我与契克森米哈赖先生早已是精神上的密友,也为了你听的方便,我就直接叫他米哈里吧。

米哈里在《心流》中一共有十章的讨论,就是在证明幸福不是人生目的,而是人生目标的副产品真正的幸福,是你全身心地投入一桩事物,达到忘我状态,并因此得到内心秩序和安宁的时刻。

米哈里在书中引用了一个物理学的绝妙比拟——熵。熵表达的是一种系统的混乱程度。熵的增加表示系统从比较有规则、有秩序的状态向更无规则,更无秩序的状态演变。负熵,就是从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米哈里借鉴了物理的熵,提出了“精神熵”的概念。他说:“每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也可称之为‘精神熵’,它会导致自我解体,使效率大打折扣。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资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息,能导致我们内心失去秩序,这个你以前想过吗?体会过吗?

就这样,米哈里利用精神熵,提出了它的反面概念,“最优体验”,他还用了一个生动的词,称这种体验为“心流”。

作者和他的研究小组访问了几千位职业、学历各异的男女老少。让每个对象佩戴一个电子呼叫器,为期一周。呼叫器每天不定时呼叫八次。呼叫器一响,受测者就要记录正在从事的活动,并按照满意度分级即时给予回复。

这样的记录、分析超过十万份。作者说“心流”这个词儿其实不是他创的,是参与试验的志愿者的描述——许多被调查者就用“一股洪流带领着我”,来描述他们获得好的体验时的感受。所以米哈里说“最优体验”是一种流动的“心流体验”。也可以说是精神负“熵”。

那么,问题是,如何获得心流呢?

我把“心流”的成因过程和特征概括为:

●第一,注意力。米哈里说:“心流出现时,一个人可以投入全部的注意力”。
●第二,有一个他愿意为之付出的目标。要紧的不是目标是什么,只要目标能将他的注意力集中于此。
●第三,有即时的回馈
●第四,因为全神贯注于目标,忘记、也屏蔽掉了日常恼人的琐事。
●第五,进入忘我境界。

米哈里举了攀岩爱好者、外科医生、诗人、剧作家等各种职业人的例子,来说明心流在他们身上涌动的情况。一位攀岩选手描述自己的感受时说:“越来越完美的自我控制,产生一种痛快的感觉。你不断逼身体发挥所有的极限,直到全身隐隐作痛;然后你会满怀敬畏地回顾自我,回顾你所做的一切,那种佩服的感觉简直无法形容。它带给你一种狂喜,一种自我满足。只要在这种战役中战胜过自己,人生其他战场的挑战,也就变得容易多了。

很多外科医生表示,给多少钱也不干其他科的工作。他们认为:内科治疗常常看不清目标。除了目标清晰,外科医生在诊断和动手术的过程中,会不断得到回馈,评估进展,这支持了他们全神惯注地继续工作。

他还举例说:很多人认为,“诗人与剧作家往往是一群严重沮丧或情绪失调的人,或许他们投身写作这一行,就是因为他们的意识受精神熵干扰的程度远超一般人;写作是在情绪紊乱中塑造秩序的一种治疗法。作家体验心流的唯一方法,很可能就是创造一个可以全心投入的文字世界,把现实的烦恼从心灵中抹去。”喜欢科学的王小波一定知道熵这个东西,他就说过:他的写作是“反熵”行为,跟米哈里的看法如出一辙。

人们通常以为,注意力集中会增加处理信息的负担,但米哈里说,对于懂得如何控制意识的人来说,集中注意力反而更轻松,因为他们可以把不相关的信息都抛在一边。

问题是,凝聚注意力需要一个目标。目标从何而来呢?

在传统社会,人生目标往往是由掌权者为社会大众提供的,比如国王、主教、政府。他们提供的目标有:宗教、道德、阶级习俗、爱我民族。偶尔,商人也会成为目标的提供者,他们宣扬的是消费。现代社会,目标要靠个人自己去寻找。

在这里,我想多说两句。米哈里认为:好的家庭环境就是不替孩子设立目标;家长当然不可以什么都不管,但界线要清晰,界线内的空间是孩子的,也就是要给孩子留下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

人生目标的获得不能抄袭,没有捷径。大多数人的目标都受生理需要或社会传统的制约,也就是说,来自于外界。而自得其乐的人,主要目标都以自我为依据。”

米哈里还提出了“自成目标”的概念,即目标是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而不是这件事有什么现做现得的报酬。我们常能听到为艺术而艺术,为科学而科学,就是这个意思,总之,为你喜欢的劳作而劳作。

米哈里还说:“学习运用独处的时间在童年时期就很重要。十来岁的孩子若不能忍受孤单,成年后就没有资格担负需要郑重其事准备的工作。一个人若能从独处中找到乐趣,不需要借助他人、工作、电视、剧场等等来规划他的注意力,就能达到心流状态。

那么,我们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达到心流呢?

米哈里做过一个社会学调查,调查结果发现,调查中更多的心流出现在工作状态,而不是休闲中。

他在书中动情而生动地讲述了东西方两个劳动者工作中的心流体验。

我们先来听他讲的第一个故事:“里柯·麦德林在一条装配线上工作。完成一个单元,规定的时间是43秒,每个工作日约需重复600次。大多数人很快就对这样的工作感到厌倦了,但里柯做同样的工作已经5年多了,还是觉得很愉快,因为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跟一名奥运选手差不多,训练自己创造装配线上的新纪录。经过5年的努力,他最好的成绩是28秒就装配完一个单元。最高速度工作时会产生一种快感,里柯说:‘这比什么都好,比看电视有意思多了。’

令中国读者惊异的是,米哈里的第二个案例是《庄子·庖丁解牛》。这很让我感动,因为我一向认为这是中国文字中最美的一篇。对比前几讲,你可以从庄子的描写中看到,庖丁无疑在劳作中进入了心流的状态。

既然工作时能够得到的心流体验远远高于休闲时,为什么对工作的不满却是主流情绪呢?工作中好的体验与个人性格密切相关,当事人或许宁可藏而不露,也不愿意逢人便讲。而工作中紧张、单调、劳累过度收入又低的抱怨却容易互相传染。

有一种策略是,我不一定要从有心流体验的工作换到无心流的休闲,而是从有心流体验、但工资低的工作,换到有心流且工资较高的岗位上。

“通过工作提升生活品质,需要两项辅助策略。一方面要重新设计工作,使它尽可能接近心流活动,比如,打猎、家庭式纺织、外科手术等。另一方面,还得培养像庖丁那样自得其乐的性格,加强技巧,选择可行的目标。这两项策略如果单独使用,都不可能使工作乐趣增加太多,但两者双管齐下,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最优体验。

工作可以产生心流,游戏也可以产生心流。游戏与心流的关系更好理解。这不仅因为游戏的特征,下棋、打球、唱歌,显然是有趣的。还因为人类创造出游戏,目的就是为了调整心情,变低迷为亢奋,变涣散为专注。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意思是,人不能吃饱了没事干,哪怕玩玩游戏也比穷极无聊强啊。

游戏如此有趣。那么为什么当代人的休闲生活甚至没有工作时有更多的心流体验呢?

游戏是需要学习的,学习游戏就是学习如何应对更多的闲暇。没有体育、下棋、音乐等等这些游戏的储备,当代人遇到闲暇无聊,便饥不择食地打开电视,奔向商厦或网上购物。这种应对无聊的策略一旦建立,就很难改变。因为不需要学习,它们是没有复杂游戏储备的无聊者们的便餐。

一个人愿意投身哪一种游戏,是高度个性化的事情。当代人,特别是未来的人们的生活目标将落在游戏上面。这也再次说明,今天的和未来人们的生活目标,不可能是权威和他人指派的,而是自己接触和尝试后的选择。

好,今天我为你介绍了心流是什么,我们如何通过建立目标,调整工作及休闲策略实现心流体验。这就是我为你精选的郑也夫老师《心流》五讲的精华。

如何在工作和休闲中制造心流活动

“心流”是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的一个概念。米哈里用“心流”这个概念来描述,当一个人投入某一项任务时,感受到的愉悦状态。

有助于心流产生的活动,米哈里称之为“心流活动”。遗憾的是,心流活动并不是生活的常态,“无论是居家时间还是工作时间,我们很可能经常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只有在心流活动中,“我们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乐在其中。

心流活动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即时反馈。即时反馈能够让人知道自己究竟做得好不好,因此可以让人在完成每一个步骤之后,判断自己是否有所改进。

第二个特征是,目标明确,难度适中。也就是说,难度和能力是均衡的,不会太难,让人感到挫败,也不会太容易,让人感到无聊。这种情况下,尽全力接受挑战,并且去达成目标,就有可能产生心流。

在《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里,米哈里谈论了怎么在日常的工作和休闲中去制造心流活动。

我们先来看一下工作。一般情况下,工作会占到一个人三分之一的时间。但是,人们对工作却抱有一种爱恨交织的矛盾态度。一方面,工作中有专注和满足的时刻,可以给人成就感和归属感。米哈里引用了一份美国的调查报告,报告说,有84%的男性和77%的女性认为,即使他们拥有了大量财富,不必再为了钱工作,他们仍然会继续工作。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的状态却充满了无奈,对工作避之唯恐不及。

米哈里称这种矛盾的现象为“工作的悖论”。

这种悖论深入人心,连小孩子都知道,“工作是必需但不愉快的,娱乐是愉快却无用处的。”

米哈里的团队进行过一项针对心流的研究,然后发现,成年人生活中的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时期,而不是休闲时间。“当人处于高挑战、高技巧的状态下,且自觉十分专心、深富创造力、相当满足之时,多半是在工作时间,而非闲暇时间。”

为什么工作中更容易产生心流活动呢?原因是:工作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则,工作过程中可以获得来自用户和上级的反馈,工作能使人全神贯注,让人有某种掌控感。因此,“工作比我们整天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更接近游戏。”

相比之下,生活中其他的活动就缺乏这些心流活动的元素,“不具明确目的、不知道自己表现如何、无法集中精神,且自觉能力未充分发挥,因此,我们会觉得十分无趣,甚至出现焦虑。”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不少高成就者都表现得像是工作狂。米哈里访问过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很多行业领军人物。他最常听到的两句话就是:“你可以说,我一生每分每秒都在工作,也可以反过来说,我从未工作过一天。”

历史学家约翰·霍普·富兰克林就说过:“我向来十分认同‘谢天谢地,今天是星期五’这句话,因为对我而言,星期五就表示我可以不受干扰,连续工作两天。”

相比之下,要想在闲暇时间享受到心流的感受,就困难得多。

米哈里说:“休闲并不比工作更令人愉快,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除非当事人知道如何有效运用空闲时间,但这份能力绝不是与生俱来。

20世纪初时,心理分析师桑多·弗伦茨就注意到,他的病人在周日爆发歇斯底里及忧郁症的概率远高于其他日子。他将这种症状病名为“周日精神病”。

我们还见过很多例子,一些一辈子献身工作的人,退休之后,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开始下降。

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说过一句话:休假有害身体健康。

原因正是,在突然出现的空闲时间中,大多数人发现自己没有了明确目标,也没有人跟自己互动让自己得到反馈,于是,开始陷入焦虑。

米哈里说:“要想让闲暇时间得到最妥善的运用,就得付出工作般的专注与才智。

他把休闲分成了两种:主动式休闲和被动式休闲。主动式休闲比如去打篮球、开车到郊区玩等,这些休闲都需要在开始时花心思准备,然后才能享受到乐趣;被动式休闲,指的是,聊八卦、阅读不用动脑筋的书或者看电视,这些活动并不需要消耗太多精力,也无需动用技巧或专注力。显然,在主动式休闲中,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接下来我们了解一下,怎么解除妨碍心流活动的阻碍。

妨碍进入心流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压力。压力太大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感慨。如何才能防止压力的产生呢?米哈里也给出了两个步骤。

首先,把各种待办事项排序,弄清楚哪些事情关系重大,哪些事情无关紧要。花旗银行前总裁约翰·里德每天早上都花时间安排事情的顺序,他说:“我是列表大师,不管何时,我都有20张表列明待办之事。如果我有5分钟空闲,我就坐下来列表,写出应该考虑的事情。”

其次,努力让自己的能力和面临的挑战保持平衡。当你觉得某些任务力不从心时,就问自己:这项任务可能转由别人接手吗?你有办法及时学会新的技巧吗?找得到帮手吗?是否能将任务转化或者拆解成几个部分?

基本上通过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把压力化解。

另一个妨碍心流活动的因素是,总会有很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对这些事情该如何处理?

米哈里说:“改善生活品质的简单方法就是掌控自己的行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事情是必须做但又不乐意做的,比如开会、打扫房间等。面对这些事情,你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百般不愿、牢骚满腹地做;一是心甘情愿地做。”但是,“就算是最令人瞧不起的工作,你也可以设立目标,提升效率。”

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获得掌控感,从那些你本来不愿意做的事情中,获得心流。

以上就是心理学大师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如何在日常工作和休闲中获得心流体验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发现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优体验》;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Experience

高效搞定一切的深度工作法

2017-02-22 王烁 罗辑思维

本文作者王烁,财新传媒主编。2016年9月,他作为“2016年度耶鲁世界学人”,前往耶鲁大学访学。

深度学习是人工智能的事,深度工作则是每个人的事。

生活与工作被切割成一个个碎片,这已是既成事实,我们不可能也不会想回到碎片化之前的那个田园牧歌的时代。时间在碎片中迷失,归咎于手机没有用,就算手机罪大恶极,末了,还得你自己决定接下来怎么办:

生活是你自己的,工作是你自己的,把生活过到最为充实,把工作做到最有效率,责任只属于你自己。

必须在碎片化中找到深度工作之路,下面有一组办法。

1 反复练习

我们都知道大脑灰质,但大脑还有近50%由“白质”构成,即髓磷脂,也叫髓鞘质,它得以产生并包裹大脑神经元轴突的过程叫作神经髓鞘化。神经髓鞘化能使神经传导速度变快,好比由拨号变成宽带,对高级动作技巧和反应的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神经髓鞘化会在两种情况下发生:

小朋友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成人也可获得,但必须付出大量努力反复练习才行。

好消息是大脑的可塑性伴随我们一生,也就是说,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坏消息则是这并不容易。重搭大脑回路,需要大量、反复、有针对性的练习,这就需要我们:

(1)反复练习

形成肌肉记忆是成人学习的必由之路。

(2)正确练习

仔细聆听反馈给你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调节练习方式同样重要——你不会想给大脑搭条错误的回路。

2 善用注意力剩余

注意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时间碎片化对我们的消磨,主要就来自于在多件事中来回切换,注意力随之损耗,于是忙碌、焦灼,效率低下。

我们试图多任务处理以获得效率,结果却适得其反。我们是人,人脑毕竟不是电脑,做不到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接受人脑的黏性,我们只能克制多任务处理的冲动,转而致力于两件事:

(1)一个时间段只做一件事

不仅仅是因为专注才有效率,也因为专注才能找到工作本身的乐趣。

(2)前后相邻的时间段尽量做相关的事情

专注做一件事,会形成注意力剩余,对做相关的事有用,不要浪费它。把时间组块,把相关的工作组块,善用注意力剩余,事半功倍。

3 养成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

习惯是最强大的,而坏习惯是最顽固的,所以要刻意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习惯最有用之处就是自动克服拖延症,并把对工作的焦虑化解为一连串固定流程,不再需要耗费心理能量去启动,去克服。

好的工作习惯不止一种。

比如说,美国小说家斯蒂芬·金的习惯就是每天把自己锁在书房里,不写够字数不出来。有人拜访东欧某位被软禁已久的作家,在其书房发现著作草稿堆满书架,大为拜服。这位作家大笑说,如果把你软禁起来,你也做得到。

这习惯多半不适合你,但你得形成自己的好习惯。不然,每天光决定何时开始工作这件事,就够折磨你一整天的。

下面这些模式都可行,看看哪个适合你:

(1)隔绝模式:工作时与世隔绝,像僧侣一样;
(2)双模式:在两种模式中切换,既像僧侣一般与世隔绝,也有正常生活;
(3)节奏模式:定期,最好是每天,都固定做同一件事,形成节奏;
(4)记者模式:记者有截稿期,按需写作。

4 敢于关机

确定一个时间,比如每天晚上8点,最后查一次邮件和待办事项,然后结束工作,不再查邮件,不再查短信,不再刷微信朋友圈,最好关机。实在做不到的话,至少把工作手机与生活手机分开,关掉工作手机。

5 干票大的

把视线从眼前事务中抽出来,往远方看,当然也不要太远。给自己定下未来半年到一年要做成的一件大事,然后去完成它。

高远目标-任务分解-针对性练习-反馈调整-朝下一个目标迭代提高,这是摆脱低效忙碌的终极大法。

最后,推荐《深度工作法》(Deep Work),作者是Cal Newport,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现乔治城大学计算机教授。

此书出版后,《经济学人》杂志评论说: “深度工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杀手级应用。”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日拱一卒”的力量大到难以想象。
为什么?
大多数社会竞争优势,本质上都是资源优势。
只要是资源优势,通常都可以被资本的力量瓦解。
但是,用时间积累起来的优势,则很难追上。
比如——
每天看一篇英文新闻。
每天做一则读书笔记。
每天和一个久不联系的朋友做一次有内容的沟通。
在你,因为已成习惯,难度越来越低。
在别人,因为时间差,越来越望尘莫及。

Reference

  1. 揭开创造力的奥秘 ——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的研究
  2. 心流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