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hotography

用相机记录。

用脚步丈量
用感官体验
用大脑品味

复旦大学研发出5亿像素的云相机,”即便在几万人的体育场内,只需拍摄一幅全景照片,就可获得每张人脸的清晰图像,进行海量数据人脸等目标的检测与识别,瞬间发现特定目标。”

Why

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放大场景,而不是缩小场景。因此,尽管广角摄像头可能很有趣,但我们认为长焦摄像头更重要。
谷歌在 Pixel 4 手机发布会上解释,为什么 Pixel 4 只有长焦摄像头,没有广角摄像头。

以前拍照,喜欢把人放在中间,对着镜头笑,那是告诉别人我在那里;
后来拍照,喜欢只拍景色,认为有人破坏了风景,至于在哪里心里会记住;
现在拍照,突然感悟到,有真正融入其中的人,风景才会有生命。

未必需要奢侈,旅行的过程就是一种奖励。
坚持梦想,就可以走遍七大洲。去戈壁,我学会放下,学会坚持;来南极,我学会抓住梦想,学会不放弃梦想。

What

《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在希腊拍到的下雨天的蘑菇。

100年前自由摄影师如何外出拍摄

艺术家Mark Truelove早前将一张在1912年拍摄的黑白相片重新上色,照片中记录了两名多伦多自由摄影师Bill James及Joseph James外出工作时的情况。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当时使用的相机体积相当庞大,而且为了方便取景与固定相机,可以看到James兄弟还随车带上三条木梯,林林总总加上胶片和其他拍摄配件,当年简单的一机一镜一脚架需要一部三轮车运载。


《国家地理》(英语:National Geographic)),原名《国家地理杂志》(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官方杂志,在国家地理学会1888年成立后的9个月开始发行第一期。其封面上的亮黄框及月桂纹图样是其象征,也是国家地理的注册商标。

国家地理为月刊。杂志的内容包括地理、科普、历史、文化、纪实、摄影等。

国家地理杂志早期便印制关于科技、历史和介绍世界上人烟罕至的地方的文章,因其印刷质量和图片标准得到世界公认,使得这本杂志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师梦想发布自己照片的地方。20世纪初期,国家地理就开始使用当时罕见的彩色照片了。1930年代,路易斯·马登(Luis Marden,1913~2003。国家地理的撰稿人和摄影师)说服杂志允许摄影师使用35毫米底片照相机来替当时普遍使用的大体积、三脚架的老式照相机。自1959年以后,杂志在每期封面上发表照片。之后不久,杂志决定保留其封面上的亮黄色边框而去掉橡树叶纹和介绍本期内容的文字,以腾出地方来发表更大的照片。国家地理杂志是在其杂志和官方网站中较早使用数码照片的媒体。与其他多数的杂志不同,国家地理通常被读者经年收藏。

在大多数读者眼中,国家地理杂志意味着权威、科学性、准官方,它更像是一本百科全书而不仅仅是一本杂志。
2015年11月新闻集团主席默多克旗下的21世纪福克斯公司宣布收购美国国家地理学会,意味该学会旗下《国家地理杂志》将易主,收购之后便对其进行大规模裁员。

观点:人们对摄影越来越不信任

如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摄影设备,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在各种地方拍起来。美国著名摄影师乔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今年已经79岁了,他的摄影生涯从街头摄影起步,曾经在纽约第五大道摸爬滚打几十年。在接受“界面文化”采访时,乔尔·迈耶罗维茨谈到了街头摄影的变化。

乔尔·迈耶罗维茨说,早期他在街上拍照片的时候,人们都不觉得自己正在被拍,他们可能会觉得“怎么会拍我?我又不是明星”。但是到了今天,“明星效应放大了许多事情”,很多人都想出几分钟的名,比如拍个视频放到网上,希望有人来点赞。但在更多自我意识浮现的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害怕被拍,“害怕自己呈现出来的形象被他人误读,或被互联网滥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摄影的不信任。只要你在街上举起相机,就会有人过来问你,为什么要拍他,或者为什么要拍他的孩子。乔尔·迈耶罗维茨承认,的确有很少的人会滥用别人的照片,“但这种广泛存在的质问太疯狂了,某种社会自由正遭到破坏”。

如今街头已经政治化了,巴黎甚至有法律条文禁止街头摄影。乔尔·迈耶罗维茨认为,这样太不公平了,“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公共空间里,这正是‘公共’的意义所在”。他的观点是:“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拍,那就待在家里别出门;如果我在街头拍照片,而你恰好出现在了取景框里,那太不幸了;这是我们共同的街道,我在街头的权利与你的权利一样多,我可以拍你正如你也可以拍我。”乔尔·迈耶罗维茨说,自己感兴趣的是整个街头的环境,而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

罗胖60秒:孙悟空和摄影机

  1. 这个周五上新,给你推荐和菜头的新书。名字很长,叫《你不重要,你的喜欢很重要》。
    这本书,是和菜头的「得到」专栏《槽边往事》的精选集。

  2. 一想起和菜头这个人,我心中总会出现两个意象。第一是孙悟空,力量很大,但是你不知道他下一步会怎样出其不意。

第二是一台高速摄影机。世界呼啸而过,但是他总能给你捕捉到一些,你原本会忽略的细节,然后你会惊呼,原来这里还藏着一个世界。

  1. 对于《槽边往事》这个专栏的用户来说,这本书算是一年跟随的一个纪念。

如果你没有订阅过这个专栏,那这本书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当做这个时代中文写作的范文。

  1. 你可以看看,用文字来呈现自己,思考世界,可以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一个时代,这样的人不会很多的。

看他写的书,是我们珍惜他这种人的最好方式。

How

40000 字、100 张配图,教你如何用 iPhone 拍出好照片 & 视频:iPhone 相机完全操作指南 2.0
2019年02月21日

写在前面

之所以叫做《iPhone 相机完全操作指南 2.0》是因为在这之前,我已经写过一篇 比较详尽的 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这篇文章目前在全网的阅读量已经将近一千万(还不包括各种未授权的转载抄袭和盗窃),也让我在知乎获得超过 30000 个赞。

有意思的是,这篇文章本没有在我的计划之中。是我有一天在咖啡厅中,偶然看到一个人在使用 iPhone 拍摄的时候,竟然在疑惑 iPhone 相机上出现的两个十字是什么意思。

于是,我突然想说,不如就写一篇 iPhone 相机的完全操作指南,把 iPhone 相机上的所有功能都林林总总地全部梳理一下。让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拿起 iPhone 拍摄自己喜欢的照片,更好的记录下自己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Shot on iPhone 7 Plus, by Jamie Hua
但是回想起来,离这篇文章发布已经是两年以前了。今天的手机摄影已经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概念,使用手机拍照几乎对每个人来说都已经像是吃饭一样寻常的事。

所以,我知道是时候该重新开始,写下这一篇《iPhone 相机完全操作指南 2.0》。

我很清楚,想要再次达到上一篇文章的传播高度是远不可能了。但是没有关系,只要你在这篇文章中可以获得一些拍摄的动力,又或者是一些拍摄的技术,从而能够用 iPhone 自信地享受拍照的乐趣,这就是它所有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篇文章由我 Derrick 和 Jamie Hua 一起完成。Jamie 是去年 IPPA 的年度摄影师第二名,他的作品给了我很多启发。

Shot on iPhone, by Jamie Hua
所以这一次,由我来完成文章的文字部分,而文中绝大多数的配图来自 Jamie 多年以来的 iPhone 摄影作品,旨在帮助大家不仅在技术,也在审美上有所提高。

在开始之前,我先来说说这篇文章的结构,可以预见的是这是一篇 40000 字左右的文章,所以为了能够让大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头绪,这里提供一个本篇文章的结构图。你可以自如地选择阅读节奏。

另外,考虑到它的体量,我们制作了一本电子书,这样你可以更好的选择阅读场景。关注「果核 Group」公众号,我们将于稍后在平台分享电子书链接。

我们诚挚的希望你可以在文章发布的平台尽可能的评论,点赞,分享,这是我们创作的最大动力。

那么我们开始吧。

硬件

文中的硬件,我们会用目前两款最新型号的 iPhone 作为一个举例。在这里分别是 iPhone XS Max 以及 iPhone XR。因为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和 Jamie 使用最为频繁的两款手机。

但是,如果你是 iPhone 的其他机型,也没有必要担心,只要是 iPhone 7 Plus 以后的机型基本上就适用。如果是比 iPhone 7 Plus 更老的机型,那么本篇文章的前半部硬件部分就会有差异,但是应用问题差异很小。

传感器

这是一个摄影不必要知识,但是却是一个在购买手机或者是了解摄影原理的重要知识。在这里可以回答两个经常被讨论的问题:

  1. 手机摄影的画质是否可以和相机的画质相提并论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只要简单了解我们相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即可。目前市场上所有的在售的叫做「相机」的电子设备,无论是几十万还是几十块他们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大致可以抽象为下图:

a:进光的小孔,可以让光线进入。一般来说,这里我们现在使用各种各样的镜头来控制光线
b:记录光线的元件。这部分是把我们的光线记录下,以前使用的是胶片。但是现在我们基本上都是使用一种叫做「CMOS」的传感器。
c:密封的盒子,一方面是保证光线不泄漏,一方面也是保证其他光线不要干扰。
那么这其中,最能决定一个相机本质的是什么呢?也就是 b 部分,相机的传感器,而决定的原理也非常简单:

「传感器的面积越大,画面的质量也就越好。」这也是市面上相机分等级的重要指标。但是目前我们手机和相机的传感器尺寸差异巨大,有数倍大小。所以我们不要希望手机在画质的比赛中赢过相机。因为这本身就没有可比性。

但目前的网络环境来说,手机的画质已经足够满足传播的需求。

2.是不是手机的像素越高越好呢?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答案是完全否定的,手机的像素完全和画质没有关系。这其中原理的不过多解释。但是每次提到这个话题,我都会直接一个案例:

大家熟知的一句广告语叫做「前后两千万」,这里标榜自己这台机器的像素高达 2000 万。但是目前最顶级的旗舰全画幅相机,像素也是 2000 万左右,而机器的价格是 30000 元人民币左右。你觉得二者的画质,是在一个水平吗?

那么高像素的优点到底是什么?其实像素本质上代表的是分辨率,越高的分辨率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多的放大照片,这样与此同时画面还是依然清晰的。这带来了一个隐形优势,裁切照片可以有更多的空间。

而高像素的劣势也十分明显,首先是归于庞大的数据量。以及同尺寸大小的传感器,像素多,信号之间的干扰强,高感性能差等等。

第一颗镜头

今年的 iPhone 产品线出现了两款手机,分别是 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XR。其中,iPhone XR 只有一颗镜头。但是两者的第一颗镜头的硬件素质是完全一致的。它们都是一颗等效焦距为 26mm 、ƒ/1.8 的定焦广角镜头。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其它 iPhone 机型,只要近几代基本上硬件参数的原理是一致的,所以后文提到内容都是适用的。在这句话中,我们最需要谨记的就是一颗镜头为广角镜头。因为广角镜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会存在「明显的畸变」。这个畸变我们要再一次敲黑板了。因为很多手机摄影的入门用户,会在这里栽不少跟头。因为这是男朋友拍照的最大陷阱:广角畸变可以影响一个姑娘的身材以及脸部变形。

由于广角镜头的天然畸变,所以在靠近画面边缘的部分造成拉长的效果。相反,在画面中央的部分,就会有着压缩的效果。因此我们如何控制好画面中的人物站位,就决定了人物的身材比例。

比如,你把模特的腿部放在画面中央就是一种典型的「自杀行为」。以此类推,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女朋友「变形的长」,就一定不要把脸放在画面的边缘。

但是这样的特性,如果被我们加以利用往往也可以好作用。比如,做一个男朋友应该谨记于心的操作方式:

将模特腿部放在画面的底部,并稍微仰一点的低角度拍摄就可以获得一双长腿。如果女朋友还不满意,别急,我还有一招,这就是手机倒转,这样镜头的位置会更低一些,腿也会更加的长一些。但是切记不要顾此失彼,注意脸的位置。

Shot on iPhone, by Derrick
拍好女朋友的长腿是每一个摄影师的基本责任。

当然,为了照顾没有女朋友的摄影师们,这里还要说明,镜头的畸变在其他的场景中一样有着比较重要应用。

比如我们在建筑和风光摄影中,也会看到畸变带来的效果。当我们想要表像一座建筑的雄伟的时候,就可以利用畸变拉长。当我们想要表现一座建筑或者是山峰的渺小的时候,就可以放置在画面的中央。

Shot on iPhone XR, by Jamie Hua
其次在上述这句话的总结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的是「广角」。广角镜头在我看来是所有的摄影镜头中,驾驭难度比较高的一个焦端。因为广角镜头,一般都会容纳更多的景物。我们使用下面一张图来相近的阐述关于镜头的一些知识:

iPhone 相机的等效代换的数值就是 26mm。有一句话叫做「摄影都是做减法的艺术」,所以我们需要在非常多的场景中剥离出你想要表达的主体,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广角镜头拍摄的难度是较高。不过没有关系,这里有三句话。某种程度上,就是摄影界的「武林绝学」。这就是在纽约摄影杂志中,关于一张好照片的定义:

当我们提到一张好照片的时候,它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幅好照片需要一个鲜明的主题。
一幅好照片必须要能够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
一幅好照片必须简洁。

Shot on iPhone XR, by Jamie Hua
在熟记这三点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广角镜头中得以应用。

首先我们先从「一个鲜明的主题」开始。

为什么我们会有所谓的大片与否的区别,本质原因就是我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优秀摄影作品中清晰的感受到画面中拥有一个主题(主体)。也就是说,最基本的问题要解决「我们在按下快门之前,我们要知道我们要拍摄的是什么」。

比如下面 2 张照片:

(右)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这两张作品最为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图 2 我们可以明确的感受到主题(主体)是什么。但是图 1 我们就很难清楚理解照片之中到底要表达什么。当然其实这两张照片也在某种隐藏的含义上,来告诉大家一个小技巧:当你想要表现某一个事物的时候,你可以更近一点。这样主体在画面中的面积就会更大,很显然就会起到突出的效果。

虽然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你现在翻看你的照片,你会发现大部分照片如果拍的足够近,都会有好照片的潜质。

接下来是「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体」。

其实想要做到这一点,本质上就是需要理解构图的概念。相信你也已经在不少文章里看到构图的各类「黄金法则」。很开心的是,三分法已经是非常好的深入人心。但是很多人的构图还是在追求一种形式美,但却丢失了其原本的功能。其中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体就是关键的因素。

比如我们知道三分法是在一张照片中,我们两横两纵,然后把画面中的重点放在画面的焦点上。这样做的本质原因是,我们人的视线在看一张画面的时候会优先看到这些焦点区域。

再比如我们所说的引导线构图,就是通过线条的扭动,引领你的视线,最终停留在画面中的某一个主体上。例如下面的作品,就是利用引导线引导向远处的行人和山峰: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所以第二点需要我们在知道画面中的主体在哪里以后,在思考我们该如何布置内容,好让观众清楚的了解我的「主体」是什么。当然,我每次说到关于构图的部分就一定会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 iPhone 基础设置:打开网格线。

我写这些分享文章最大的一个愿望就是有一天这个世界上所有喜欢手机摄影的用户的手机取景器都打开了网格线。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时候眼睛都不准确。只有网格线才是最为专一的。我们只要在「系统设置 - 相机」中,选择打开网格线即可。

这个时候当你再次打开取景器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参考。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画面歪斜这样的基础错误以外,协助你的构图。

最后是「保持画面简洁」。

我们想好了主体,并已经成功吸引到了观众,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就是保持画面中足够简洁,这样避免观众的吸引力被分散。

保持画面简洁这件事,对于手机的第一颗广角镜头来说实在是有难度的。毕竟因为画面中的景物实在是太多了。这个时候给大家提供几个简单的技巧:

  1. 学会使用前景

使用前景这件事,其实我们已经在很多旅游景区多次看到了。很多喜爱拍照的叔叔阿姨们,经常会把一朵花放置在面前进行拍摄。这就是一种使用前景的最简单的方式。但是,在这里我们想要说的前景,会更进一步,例如下面的一些照片:

Shot on iPhone 6, by Jamie Hua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你会在上述的风光作品中,看到画面有很强的空间感,与此同时还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对比。这就是在一些风光作品中,我们使用前景拍摄的好处所在。所以,如果你下次想要在拍摄一些风光作品的时候,就可以尝试通过寻找前景的方式来提升画面的层次。

  1. 学会使用画框

画框构图也属于比较进阶的构图方式。本质上画框和前景的核心原理都是增加空间感。但是画框构图在简洁画面上的能力是更胜一筹。比如下面的照片: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画框就是一种直接的「框选」作用,可以让我们直接集中注意力在主体。而画框本身直接屏蔽掉了其他的杂物,这是一种最为「简单粗暴」的简洁画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记住这三句非常重要的口诀,下次在你想要拍摄的时候,如果不知道怎么拍,就想起这三句话,只要多实践,我们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手机的第一颗广角镜头的使用精髓。

当然,景物多有时候也可以展现更加复杂的构图,很适合练习构图,以及会让画面具有高级感。一些传统的人文摄影师,更是会推崇这种比较独特的「复杂构图」,比如下面这 2 张图: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第二颗镜头

我们依然先简单直接的来做一个总结:iPhone 上的第二颗镜头是一个光圈为 ƒ/2.4 的等效焦距为 52mm 的标准焦距镜头。

是的,虽然你已经可能听说过关于第二颗镜头叫做「长焦镜头」的说法。但是这里的长仅仅是针对于手机的广角镜头。但是如果是正常前面提到的焦距分类,52mm 应该算「标准焦距」镜头。那么相对于我们所熟知的第一颗广角镜头的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是针对于 52mm 这个焦距:

  1. 畸变效果更小,甚至几乎肉眼不可见

我们刚才已经说过关于广角镜头会有着严重的畸变,所以拍摄人会存在变形。因此,在相机的人像摄影中,使用广角拍摄人像的机会较少。那么使用第二颗镜头拍摄人像,就不再需要考虑畸变的问题。你的腿既不会被拉长,也不会被压缩。所以这也就意味着这样的焦距在一些人像肖像作品,也就是拍摄人腰部以上的作品中,有着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例如下面这张图: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Derrick

  1. 更窄的视角和更远的距离

在焦距上,我们知道焦距越长拍摄的越远,但是与此同时拍摄的画面也就越窄,下面是一张第一颗镜头和第二颗镜头的对比画面,你可以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

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丰富我们的场景和题材。相信在没有第二镜头出现以前,你一定会遇到「要是能够拍摄到远处的地方就好了」的情况。所以现在这就是可以拍摄更远的一种方式。与此同时,是否还记得我们在前面提到好照片标准里的「简洁画面」。

其实第二颗镜头因为视角变窄了,所以取景的范围也就小很多。这样自然就已经帮我们精简画面。

  1. 相比于裁切更好的画质

既然是更窄的视角,很多人一定会提出我们可以通过放大裁切的形式来获得长焦效果。但是遗憾的是,这样做一定是会降低画面质量的。所以如果能够使用长焦,就一定是使用长焦拍摄远处。

但也并不是说明第二颗标准焦距都是优点。细心的你应该会注意到,第二颗标准焦距的镜头 ƒ 数值是 2.4。如果你有一定的摄影知识,就会意识到,第二颗镜头的光圈是小于第一颗镜头的(摄影中,光圈的数值越大,反而越小)。

这样带来的结果就是,第二颗镜头对于光线的要求会更加的高,所以在一些弱光环境中,第二颗镜头的画质是低于第一颗镜头的。

Shot on iPhone 7 Plus, by Jamie Hua
而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另一非常重要的知识点,这就是关于 iPhone 相机的「变焦」。

目前,我们在 iPhone 相机的的拍摄界面中,会看到「1×」的标志,我们点击一下就是「2×」。其实这里的 1× 和 2× 大部分情况下就是第一颗镜头和第二颗镜头的一个切换。

注意,这里的切换是指物理上真正的切换,而如果你通过滑动界面出现的介于 1× 和 2×、2× 和 10× 之间的数值,只是通过传统的把你的照片放大缩小的方式。而这样的放大缩小的方式基本上画质会随着你的放大倍数越来越高,画质出现一个急剧的下降,因此我们不推荐。

所以在 iPhone 上的变焦,我们只推荐直接通过点击 1× 变为 2× 的方式,切换为第二颗镜头。但并不是你的每一次点击都是物理上切换为第二颗镜头。前面提到弱光环境第二颗镜头的画质会极差。所以这个时候手机就会放弃第二颗镜头,通过放大 1× 的照片放大进行变焦。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为什么我堵住第二颗镜头以后,画面两倍变焦还有画面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倔强」的人,就是想要第二颗镜头,我自己在拍摄的时候补光。那么现在很多应用可以强制的使用第二颗镜头,比如说 Pro Cam。

闪光灯

iPhone X 以后的机型,在闪光灯上有了一个本质性的进步。而这一个进步,至今在其他品牌的手机上还是在被忽视。这就是「慢速闪光同步技术」。术语可能比较拗口,但是效果一定是通俗易懂。

传统的闪光灯,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拍摄出来的效果一定是一片惨白。因为闪光灯仅仅是考虑到了主体,但是没有照顾到背景的情况。而新的闪光灯技术,可以让我们的主体光线充足以外,还能够照顾到背景的亮度,这样以来就可以让照片真实自然很多,比如下面这一张图: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Derrick
我们可以看到在使用新的闪光灯技术的照片,画面的质感会有明显的提升。这种技术最大的好处就是更加的智能,不再是单纯地输出某一个功率的亮度,而是会和环境有机地结合。

这让我们除了在一些极限暗光环境的拍摄以外,还可以应用在一些弱光环境下的拍摄。比如说我们在阴天的脸色不够好的时候,甚至就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所以现在之所以说闪光灯比较重要,一个原因就是闪光灯可使用场景已经大大扩充。

有意思的是,我在写 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的 1.0 的时候,iPhone X 刚刚上市,那个时候我就预言过,我说这种闪光灯技术一定会在未来得到流行。没想到,不久以后「iPhone 闪光灯 + 反差色」的这种比较时尚的拍摄方式就已经风靡了整个抖音。

这并不是在这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拍摄方式,而是这个拍摄方式需要闪光灯这个技术基础。

当然,闪光灯除了可以在机身上进行闪光以外,还有一个非常好的用处,这就是在一些弱光的环境下的补光。其实在专业的相机摄影中,灯光可以按照闪光灯和常亮灯作为一个分类。

这个概念也非常好的区分,在瞬间输出一个很高功率的就是闪光。而像灯泡一样,一直打开的就是常亮灯。常亮灯优势在于我们可以自由地控制光线,因为光线一直是打开的,所以我们可以直观的获得反馈。其实手机也是有常亮的功能的,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手电筒」。

当然,这里的手电筒功能并不是值得我们直接使用本机的手电筒功能,因为手机的手电筒在拍摄的时候是不能打开的。但是我们可以使用另一部手机的手电筒。可不要小瞧手电筒的补光,它可以让我们的很多作品有一个景上添花的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在姑娘拍摄逆光照片的时候,在面部进行补光。或者是在拍摄美食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光线让食物更加有光泽感,让饮品更加通透等等。所以一旦出现画面的亮度不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使用手电筒进行一个补光。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Derrick
软件

那么说到这里,iPhone 相机的硬件基本上已经介绍完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软件部分。因为软件部分就已经涉及到一些拍摄过程。所以在这一部分,我们也会介绍一些最为基础的摄影知识。那么在开始拍摄之前需要简单的做一个说明:

在 iPhone 相机完全操作指南的 1.0 时,我整个文章的重点知识基本还是在照片上。但是在过去的一年里,视频内容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传播媒介。已经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手机的影片拍摄能力上。所以这一篇文章中,我们将会从「侧重照片、提及视频」到「照片和视频」同样比重的一个转变。因此在文章的这一段,我们将会分为两个部分,也就是照片和影片。

Shot on iPhone 7 ,by Jamie Hua
照片

依然还是从相机的界面开始,下面是一张 iPhone 相机的操作页面。在这个操作页面中,我们可以基本上分为四个区域,从上到下分别是:

功能区
取景区
模式选择区
快门区

快门区

分别由相册选择、快门、前置和后置镜头三个按钮组成。这里基本上大家都会操作。

取景区

担任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这两个工作往往是被我们忽略的流程。但每一个专业的摄影师或者是有水平的摄影师都会意识到这两点的重要性。

这就是主动的曝光和对焦。

先从曝光开始吧。

关于曝光最简单直接的理解就是一张照片的亮度。对于任何一张照片,手机都会帮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曝光。目前来说,手机的自动曝光已经很好了。但是如果单纯的依靠手机来进行曝光,大部分时候仅仅是获得了「正确的曝光」。

但是正确的曝光不一定是一张好好看的照片,比如下面的一些照片都是光线不够充足的「低调照片」。但你会发现他们有着独特的美感: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还有一种情况相信大家一定会遇到,这就是我们在拍摄一些白色比较多,比如雪天的时候画面不够通透,这是因为过多的白色干扰了手机自己对于曝光的判断。因此,导致画面比较暗。也就是说,我们只有有意识地自主控制曝光,才能获得更加好看的照片。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那么现在来说,我们控制 iPhone 相机的曝光有两种方式。

1.最为简单的点击取景器的方式

点击画面的较亮的部分,曝光就会下降。点击画面较暗的地方,曝光就会上升。所以,如果曝光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就可以通过点按屏幕不同的区域进行调整。

2.通过调节曝光滑杆来进行曝光

我们点击画面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方框一个滑杆,而这个滑杆就是用来调节曝光。我们可以向上滑动,或者是向下滑动,就可以更加细腻的调整画面的曝光。

但是这个滑杆的起始曝光是针对你所点击的区域。如果你发现的,你的滑杆已经拉到了最大或者是最小值还没有合适的曝光,可以尝试点击其他的区域以后,我们在拉动滑杆。

但是,我相信你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想要阴影的细节的时候,亮部就会过度曝光;想要亮部细节的时候,阴影又是一片死黑。这是正常的,因为任何的摄影器材都是有宽容度的,但是真实世界的亮度跨度是无限的。不过这几年 iPhone 在 HDR 上的技术投入非常大,事实证明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选修课:关于 iPhone 的 Smart HDR

最开始的 HDR 技术,仅仅是一个曝光合成的功能。手机会在拍摄一张照片的同时,同时在各拍一张亮的和暗的,然后分别取各自完美的一张照片合成到一起。但是现在iPhone 已经来到了 Smart HDR 功能,这项功能在原本的合成上更进一步,会更加均衡一张照片的曝光情况,进一步提高宽容度。

而且,随着极计算能力的进步,现在几乎每一张照片都会经过 Smart HDR 的计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现 iPhone 新一代的机器中,HDR 按钮的开关已经不见。

但是你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你认为这样高的宽容度不够好看,或者数码味道太足。那么我们是可以在相机的设置里,关掉这个 Smart HDR 功能。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在曝光这里,我想特别多分享一个手机摄影的拍摄手法。大多数手机摄影爱好者对于曝光还停留在拍摄的足够亮,似乎画面中所有细节都在就是好照片。但是照片其实和音乐一样,是有所谓的「影调」的。亮的照片只是其中一种高调作品。但是在摄影家眼里,一般都是低调作品更加的耐看,或者是高级。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苹果官方的一些样张的时候,低调作品特别多。

我在这篇文章中曾经深入的分析过 iPhone 相机的样张为什么有感觉,你可以读来感受一下。

关联阅读:《来,我们先跟 iPhone 学审美》

所以,我们在曝光的时候,最简单的提高质感的方式,就是还原照片中的光线。通过控制曝光,让照片中的层次丰富。尝试一些低曝光的低调作品,反而可能会更加的好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需要手动干预曝光的根本原因。

在说完曝光以后,我们再来说说对焦。

对焦其实就是景深的控制,关于景深,下面是一个摄影重要知识点:

由于照片是二维的,但实际生活是三维的,假设我们的照片是二维坐标的 XY,所以当我们看到一张画面中有清晰,有模糊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清晰和模糊是在 XY 中进行选择。但其实,照片清晰和模糊的范围是在 Z 轴上进行选择,看图:

通过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景深是一个清晰的范围,这个清晰范围越短,我们就叫浅景深,那么背景的模糊(也就是虚化)越明显。那么这样回答了,为什么大光圈拍人像,会有背景虚化?因为,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浅,也就是越容易虚化。

那么,影响景深范围(即 L 的长短)有哪些因素呢?

光圈: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这也为是为什么 85mm、70-200mm 等焦距适合人像的原因,因为虚化好。这也是为什么,手机不能虚化的原因,因为手机的等效焦距是 30mm 以下。(双镜头的虚化是算法,不是光学)
对焦距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对焦越近,景深越小。
相机画幅:画幅越大,景深越小。这也是为什么,手机不能获得很好的虚化效果的主因。
所以如果说前几年我们谈到手机摄影的时候,我们可以过多的依赖与 iPhone 的自动对焦。并不是因为那个时候 iPhone 的自动对焦多准,而是因为前几年 iPhone 相机的光圈小,传感器面积小,那么景深很深(直白的说就是虚化不明显)。

但是近几代,无论是光圈还是传感器面积都上来了,如果对焦的时候不准确,照片就会明显的「不够清晰」。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所以,手动干预画面的对焦是照片清晰锐利的关键。下面是一张主动对焦的照片,你会发现手动点击的照片主体(贝壳)异常的清晰。而对焦的操作也是非常的简单,依然是哪里不够清晰就点哪里。尤其是在一些近距离的拍摄作品中,我们手动点击画面主体可以快速对焦,比如下面这个贝壳: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任何的相机都是有最小的对焦距离的。你不能无限的靠近物体进行拍摄,如果你经常喜欢近距离的微距,可以了解一下微距外接镜头。

此时会产生一个冲突,即曝光和对焦都有一个点击动作,如果我的对焦和曝光区域不一致怎么办?那么一般来说我们会对焦优先,因为曝光可以通过滑杆调节。我们可以先对焦,在通过滑杆调整曝光。我们可以在后期更改曝光,但是我们不能在后期更改焦点。

所以一般来说。拍摄过程是:点击画面某一个部分进行对焦,然后通过滑杆调整曝光,最后按下快门。

对了,还有一个小技巧,长按住画面,曝光和对焦可以锁定,如果你是在一个场景中,就免去了多次调解的麻烦。

这里需要再一次的敲一下重点:手动的干预曝光和对焦,是一张大片的开始。

取景器里还有其他的一些内容,主要的构图辅助线我们已经在前面提到了,但是还有一点没有提,就是在水平拍摄时,画面中出现的两个「小十字」。这是相机的水平指示针。如果这两个指针能够完整的重合到一起,就说明相机已经完全完全水平。

这在我们很多时候在俯拍照片的时候十分好用,因为在俯拍照片的时候,手机只要稍微有一点不够水平,那么整个画面就会畸变严重。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好技巧。

Shot on iPhone 7 Plus, by Jamie Hua
模式选择和功能区

因为功能区是随着模式区一起改变的。所以二者我们组合好到一起说。在模式选择区,最中间的是「照片」。照片的左边都是影片拍摄选项,而照片的右边都是图片拍摄选项。

所以这一部分,我们就先从照片和照片右边的部分开始。

照片是我们最为常用的模式。但很多人对于打开照片的方式还是「解锁手机 - 点开相机」

这样的一个步骤。但是其实我们是有快捷方式的,我们只要在手机的亮屏界面,轻轻的向左滑动就可以直接打开相机界面。又或者是在亮屏的时候,直接重按下右下角的图标也是可以进入相机界面(iPhone XR 是长按)。这在一些需要抓拍的场景的时候,可以让你最快速度地拍摄一张照片,以防错过精彩的瞬间。

Shot on iPhone 6, by Jamie Hua
相信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按一下快门。但如果你重按快门不撒手,你就会发现手机开始疯狂的连拍。这就是手机抓拍连拍的方式。而且在连拍的时候你不需要过多的担心照片数量的问题,因为所有的一次快门连拍的照片会归为一个组。我们可以相册里,找到对应的照片,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有一个连拍选择的选项。可以让你在挑选到满意的照片以后,删除其他的照片。

拍摄后可以在多张照片中选择
在照片的功能区,闪光灯我们已经讲过了。

接下来说「实况照片」。

因为实况照片是一个非常能够丰富 iPhone 创作,但是在使用中有很容易被忽略的功能点。

实况照片,本质上是在按下快门的前 1.5 秒和后 1.5 秒的画面全部记录下来。打开这个功能以后,拍摄的照片在相册中的左上角会有一个标志。

这个时候你在重按照片就会播放前后瞬间的一个画面。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就是拍摄了一个瞬间的动图。但这个功能有意思的点,却远不止于此。

首先,实况照片可以让你重新在三秒钟的画面中重新选择一张照片。

我们只要在相册中点击「编辑」,就可以滑动滑块选择一个合适的新照片。这在一些合影或者是记录机会稍纵即逝的拍摄场景中很有实用价值。因为这就意味着我们有多重保险,不用担心是不是表情不好或者是没有抓拍到。因为我们可以换一张。表情包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除此以外,iPhone 相机还为实况照片提供了其他的三个功能。但是这三个功能,隐藏的比较深。我们需要在相册里找到对应的实况照片以后,向上滑动,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三个选项可以选择,分别是:

长曝光

在相机的摄影作品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车轨或者是光轨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是通过延长快门速度,画面中的物体移动模糊带来的效果。但是这种效果在摄影后期中可以通过「堆栈」的形式实现,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多张照片的合成。而实况照片的长曝光本质上就是这个原理。使用这一个功能最常用的有两个场景,一个是「拍摄丝滑流水效果」,如下图: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我们只要在流动的水流照片中,使用实况照片拍摄,切记在拍摄中要尽可能的保持稳定,因为只有这样的,才能够让后面的效果更加的清晰锐利。拍摄结束以后,我们需要在相册里按照前面说的长曝光模式一点击即可。

这也是目前最为简单的拍摄长曝光丝滑流水的方式了。传统的长曝光不仅仅需要三脚架还需要减光镜的配合,普通用户几乎很难进行拍摄。而现在,你需要相机的一个点击,相册里一个滑动就可以办到。当然,以此类推,我们也可以使用这个功能拍摄光轨效果。

其他的两个选项其实可以归为一类。本质上都是把实况照片直接转换为一段小的视频。

在这个小视频里你可以是循环播放的,也可以是来回播放的。这两个效果在 GIF 动图的表情包里相信大家也见的比较多了。

关于实况照片,其实除了技术以外,我还有一个非常喜欢的点,它告诉我们瞬间其实不仅仅是快门的那一刻,在快门的前后也许会有更多的精彩。

我听到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由于至亲的奶奶离世,所以当事人不断的翻看过往的照片,发现奶奶的照片都是非常严肃的。因为在奶奶的年代,拍照是一件庄重的事。当他偶然的长按照片,发现在实况照片的瞬间后半段,奶奶笑了。所以,如果你也已经怕了很多的实况照片,现在就可以去翻看一下,也许有着很多的隐藏的惊喜。

我们继续讲解功能区的其他功能,延时拍摄。

这个功能最开始的实践本意是,可以通过延迟快门触发的方式,让拍摄者也可以加入到照片之中。所以如果你一个人旅行的时候,想要拍摄一些照片作为纪念,身边恰好有没有人帮忙,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功能,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按下以后,在走进取景框中拍摄。包括一些合影的时候,也是如此,你可以按下快门以后,再加入合影。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最常使用这项功能的原因是:保证相机的稳定。

尤其是在一些弱光环境中,手机的稍微抖动就会造成画面的模糊。而无论是我们手指点按画面上的快门,还是说通过相机的音量键触发快门(你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现在你知道了)都会造成一定的抖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延时自拍三秒,这样三秒以后就会自动触发快门,手机也就不会抖动。

而说到这里,还有一个小提示就是,手机的耳机线上的音量键也是可以作为快门线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手机的耳机也是一个快门线。

功能区的——滤镜

在所有不同的手机品牌中,iPhone 相机的滤镜可用性是最高的。这不仅仅是滤镜的好看与否,还取决于各种整合的优势。比如所有的 iPhone 滤镜都是可以实时预览拍摄。你可以直接点击滤镜以后,选择任何一种滤镜套用在取景器中直接使用。而且,滤镜的选择是完全可以后悔药的。这一点也是 iPhone 相机的一个很好的原则:所有的内置调整都是可逆的。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Shot by Jamie Hua
虽然你已经选择某一种滤镜了,但是你依然可以在相册里,点击右上角的编辑以后,再次重新选择滤镜。所以,在前期拍摄的时候你可以大胆的尽可能地使用这些滤镜。

至于这些滤镜本身,相信反差色你一定再熟悉不过了。这个颜色的有一种浓烈的「性冷淡」风格。配合着闪光灯的高亮度,让整个画面只增加一种高级感。

但是要是我自己来选择,我最喜欢的滤镜是「黑白」。

如果你没有用过 iPhone 相机的黑白拍摄过照片,那么现在你一定要试一试。iPhone 相机的反差非常的强烈,而且影调独特,即使你没有任何黑白摄影的经验,也可以让你快速的拍摄一张高级的黑白照片。说到这个黑白,甚至有很多摄影师会专门搞一个 iPhone 4 来拍摄一些有意思的黑白作品。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除此以外的,「银色调」这个滤镜会带来一种最为直接的胶片质感。

所以如果你对胶片风格感兴趣,那么一定要尝试一下。其他的滤镜大家只要一试便知,基本上可用性都很好,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了。唯一要说的就是,一张照片的曝光也会对着照片的滤镜结果有影响。所以在使用滤镜之前,调整不同的曝光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人像模式

在所有的照片模式中,人像模式也是最为复杂的。因为 iPhone 相机,今天已经在人像模式里内置了两套在传统人像摄影中重要的系统:光圈和光效。

光圈是指,已经在景深模拟上,有了一套完整的系统。
光效是指,已经在人像光效上,有了很高的可用性。
我们先从光圈开始吧。

手机上的人像大光圈模式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在手机上通过改变不通的虚化程度来模拟不通的光圈数值,也不是 iPhone 第一个做的。

在专业摄影师看来 iPhone 是做的最好的。因为景深的变化并不是单纯的数值模糊,这里面有许多的衡量因素。其中,光斑的大小和形状就是显性因素。在 iPhone 的人像模式中,我们可以在功能区多出了一标志「ƒ/1.4」。

这是在最近的 iOS 系统中刚刚加入,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前期预览拍摄的时候直接选择你需要的景深效果。点击以后,滑动取景框上的数值,就可以看到不同的虚化效果。你会看到,虚化的光斑也会有着不同形状大小的变化,这非常的真实。甚至是,如果单纯只从光斑的好看程度上,iPhone 相机不输于一些昂贵的定焦镜头。

当然,和前面的滤镜一样。无论你是前期选择的光圈,还是后期在相册里调整的光圈,他们都是可以随时再进行更改的。所以,你不需要担心以后会后悔。甚至是因为有了光圈 ƒ/10 的存在,你可以让你一张人像虚化的照片就变成普通的照片。

但从我自身的使用经验来看,想要最佳的效果,一般都是在 ƒ/2.8 左右,这样的画面一般都是真实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对于相机的光圈虚化效果的认识是错误的。比如下面这一张图很多人认为这个抠图是错误的。因为画面中杯子的把手部分已经是模糊的。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Derrick
但是我们前面在对焦的部分说过了,相机上的景深是在纵向上的清晰空间。而不是平面上的物体轮廓。所以如果你使用相机,这么大光圈拍摄这里就应该是模糊的。有经验的摄影师,在这一点上一定是一眼就明白。

说到这里,我们就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知识点以后再继续说:这就是 iPhone XR 和iPhone XS Max 的人像模式的异同。

选修课:iPhone XR 和iPhone XS Max 的人像模式成像原理

(不想看可以直接跳到总结)

目前来说,虽然所有的手机都标配了人像模式,但是人像模式和人像模式之间本身还是有着不同。目前主流的方案就有三种,分别是「长焦镜头 + 广角镜头」「广角镜头 + 广角镜头」以及「一颗广角镜头」。

其中 iPhone XS Max 是双镜头中最典型的广角+长焦,而 iPhone XR 就是典型的单镜头。我们前面有提到,其实所谓的虚化并不是平面上的选取,而是纵向空间的一个范围。也就是说,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手机和人之间的距离。两颗镜头的手机就可以通过两个点来确定手机和人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人像模式的基本原理。

在 iPhone XS Max 上的人像模式是以第二颗长焦镜头为基准,所以我们看到打开人像模式以后,原本的取景会像是打开了两倍变焦。这样的好处非常多,前面也提到了没有畸变,更有空间纵深感等等。这样虚化效果也会十分自然。比如像下图中的焦外,在广角上出现是不太现实的。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Derrick
这样的人像模式更加适合一些肖像作品,人物在画面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以及,人像模式会不仅仅局限于人像,认为任何景物的距离都可以计算。所以也就意味着,人像模式不仅仅可以拍摄人像,还可以拍摄任何你想要的虚化的景物,比如下图: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Derrick
不过也有缺点,因为我们前面说过第二颗镜头在弱光环境下的画质不好。所以我们要是在夜晚使用,可能会发现背景的虚化会存在一定的噪点。

而 iPhone XR 因为只有一颗摄像头,所以我们就不可能获得空间上的距离。想要获得背景虚化就完全需要机器学习的算法,也就是说我们的手机需要知道画面中哪一个部分是人脸,并把其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不要看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实现起来需要很强的运算和经验。目前 iPhone XR 的抠图算法已经是非常优秀,而且速度也很快。

但是注意的是,iPhone XR 是在广角情况下虚化。这样一来,广角镜头的一些问题都还在,比如畸变。所以,使用 iPhone XR 拍摄的画面更加接近一种环境人像。也就是说,人物的比重减少,环境居多。但是这又是某种程度上的一个优点,因为 iPhone XR 使用第一颗镜头,进光量大,所以即使在弱光环境下的人像作品质量也会非常高。不过 iPhone XR 的小缺点是,只能「抠人」,不能虚化其他的事物。

Shot on iPhone XR, by Jamie Hua
总结:

iPhone XS Max:更适合肖像人像,抠图更加真实,焦外更加好看,需要一定的距离限制,但是可以虚化除人像以外的其他。弱光环境下的画质会有一定的降低。
iPhone XR:更适合环境肖像,抠图迅速,焦外散景相比之下不够梦幻,不能虚化人像以外其他。但是弱光环境下画质极佳。
iPhone 人像模式虚化技巧:

  1. 人物和背景一定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最好是有一定的空间纵深感。

想要很好的虚化效果,首先本身就需要人物和背景之间存在的一定距离。即使你使用上万元的昂贵定焦镜头,如果主体和背景贴在一起也没有很好的虚化。

Shot on iPhone XR, by Derrick

  1. 学会看取景框。

是不是足够拍摄的条件,取景框中会显示。当出现黄色对焦框的时候,就说明已经可以进行人像虚化拍摄。

  1. iPhone XS Max 的人像模式在其他静物中使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想要好看的光斑焦外,要保证焦外本身有点状光源。

例如图中,背景的很多的小光点,就是光斑虚化的原因。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Derrick

  1. iPhone XR 的人像模式在抓拍方面足够好,可以尽可能的让人物多一些动作,在捕捉精彩的瞬间。

有意思的是 iPhone 中的光圈效果是严格模拟了对应数值的相机镜头的虚化效果,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的光圈模拟系统。这是为什么 iPhone 的人像模式更加好看真实的原因。

光效模式

光效模式最一开始出现在 iPhone X 上,当时这一套人像光效仅仅还是在 Beta 版本。但是今天人像光效模式已经非常好用,且实用的程度也越来越多。所在在说人像光效之前,我们来说说,为什么要有这样一套系统,方便大家理解和使用:

如果你熟悉人像摄影,尤其是影室内的布光人像,你就知道不同风格的人像需要不同的布光种类来实现。比如我们想要一个非常好的黑白人像大片,我们就需要搭建一个黑色背景,然后利用不用的光源把人物从背景中剥离出来。就像下面这张就是我使用相机拍摄的一张黑白影室灯人像:

Shot on Sony A7R2, by Derrick
类似于这样的照片你需要一定的摄影技术,还需要很多灯光工具配合得以实现。以此类推,我们看到的很多的人像大片都是这样拍摄而成。

而 iPhone 的人像光效模式就是想要把所有的这些人像类型,归结为几类。然后分析他们的光源特点以后,直接通过算法的方式得以实现。

这样,普通人不需要知道复杂的摄影知识,仅仅是简单按下快门即可。这个远景是很好的,但是实现的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 iPhone XS Max 提供了 5 种影视灯光效,我们只要打开人像模式,直接就可以在取景框中看到:

在这里,我们分别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和使用建议:

摄影室灯光:

这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光效。因为这个光效会直接模拟在影视内使用反光板或者是补光灯直接补充在脸上的效果。最为简单的说法就是给你的脸补光。这种补光可以让你的肤色变得非常的透亮,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模特在使用了这一个模式以后立刻肤色和气色好很多。所以这是我每次使用人像模式的必备选项。因此,这也是最为适合女性模特的一个光效。(敲重点)

轮廓光:

所谓的轮廓光,本质上通过压暗线条会强化人物面部的边缘,在通过提亮大面积的面部从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这种效果由于反差比较强烈,很明显不适合希望柔美的女性模特。而是特别适合喜欢硬朗的男性模特。当然,并不是一定只能给男孩子或者是女孩子。本质上还是取决于画面的风格。如果你是一个在光线硬朗环境下的作品,轮廓光会直接强化你这种质感。

舞台光:

舞台光模拟的原理是去掉人物的背景,并加上轮廓光。这样会有更加戏剧性的效果,基本上屏蔽掉了其他背景,作品中仅仅只剩下人物主体。一般更适合在一些比较有情绪的作品之中。并不适合一些活泼主体的作品。在所有的光效模式中,这一个光效模式我使用的几率比较小。

单色舞台光:

在所有的人像光效模式中,我独爱这一种。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以拍摄一些非常经典的黑白人物肖像。比如下面这一样一张照片就是我使用黑白人像肖像拍摄的作品: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在这种人像模式下,我们的人物首先是从黑白背景脱离出来,然后在使用轮廓光强化线条,最后再黑白化强调质感。所以,在一些比较有时间感的作品中,我都会使用这种模式。

关于人像光效的建议:

  1. 请注意,所有的人像光效本身都是为人像肖像设计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人物至少要在腰以上的画面,如果是全身人像,效果不佳。尤其是后两种舞台光和黑白舞台光需要我们更接近,一般都是人物的胸部以上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1. 人像光效模式都是可逆的。

你可以尝试任何一种模式,然后在进行随时的更改。

  1. 注意光线环境之间的配合,没有任何一个光效模式适合所有的光线。

要通过自己的题材,确定光效模式。

  1. iPhone XR 只有前三种光效模式,舞台和单色舞台光暂时没有,但有可能会在后续更新中推出。

以上就是关于iPhone人像模式所有的要点。基本上,只要了解上述的信息,我们就可以足够可以拍摄出足够好看的人像照片。

正方形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在此模式,所有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和照片一致。只是构图比例变为了正方形。而之所以是正方形,主要有几个原因:

  1. 更适合网络的发布。

只要你仔细看,目前我们的所有的社交网络的图片预览框都是正方形的。所以如果照片在一开始不是正方形的就意味着画面部分会被省略或者是裁切。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1. 更简单的构图。

因为正方形构图相比于长方形会有着更小的构图面积。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就会更少的担心构图,或者是背景杂乱的问题。所以,这也是我比较喜欢使用正方形的原因。

全景模式

全景模式本身即是一种数码接片。它为我们解决的一个最大的痛点就是在一些场景中,当我们的一张照片无法拍摄完全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全景模式。所以在一些自然题材中,我们经常就可以看到使用全景模式拍摄连绵不绝的山脉河流等等。

Shot on iPhone XS Max, by Jamie Hua
关于全景模式,在这里有一些简单的使用建议:

使用时,一定要尽可能的保持手部运动的稳定,而且这种运动一定要在一个水平线上。画面中会有箭头给你一定的指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你上下移动的范围过大,就会导致照片的宽像素比较低。
我们可以把手机放置在一些可以转动的物体上,拍摄 360度的一个照片,会有比较奇特的视觉效果。
全景模式,不仅仅可以横着使用,还可以纵向使用。如果我们纵向使用,可以有着非常奇特的空间感受。比如下面这张作品:

Shot on iPhone XR, by Jamie Hua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拍摄就在空间上有一定的挤压,如果画面中有人物或者是其他不能畸变的主体,就要尽可能的做出调整。

以上就是在 iPhone 相机的所有硬件知识。但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大的发挥出实力,所以在这里推荐两个非常重要的拍照补充应用。这两个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大的释放 iPhone 拍摄的潜能。

Focos

我之所以一直钟爱这一款应用,是因为这款应用一直在诠释着「科技」和「艺术」的交叉点。

因为这款应用可以通过算法(科技)的方式模拟不同型号的老镜头的焦外(艺术)。这样以来,我们使用 iPhone 拍摄的人像照片甚至是可以有着不同年代老相机的质感。而这些极具个性的焦外,也可以让你的人像照片非常出彩。

比如,在某一段时间里,我就非常钟爱这种焦外的旋转:

Shot on iPhone X, by Derrick
这样的效果,可以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有胶片味。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让我们的人像作品更加像是相机拍摄。目前来说,只有你是双镜头的 iPhone 和 iPhone XR 都可以使用这款应用。

ProCam

如果你是一个非常爱折腾的人,我一定要建议你使用这一款应用。因为这款应用,是目前最优秀的手动相机应用。如果你想要自己的手机像是一个单反相机那么这款应用再合适不过。提供几乎所有的可以控制的选项,你可以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自动调整对焦,白平衡等等等。甚至是包括支持 Raw 格式,TIFF 格式等等。

以及,如果你是一个热爱拍摄各类光轨的用户,这款应用甚至是提供了很好的算法,你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的拍摄轨迹。让你更加自由的进行光轨的创作。而且,这也弥补了 iPhone 相机的一个短板,因为基本上其他的 Android 手机都已经标配了手动模式。而且,基本上 Android 手机带的一些附加功能,这款应用全部都可以实现。

当摄影师分享一张作品时,经常会被问到,你修图用什么应用?或者你用的什么滤镜?首先要说明的是,很多人太看重修图了,觉得修图才是一张照片好看的核心,但其实并非如此。一张好的照片是前期拍摄和后期修饰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随着 iOS 这几年的进步,连 Apple 的 Mac 的照片功能都集合了非常强大的照片修饰功能。而这些修饰工具往往被用户所忽略。

iPhone 的修饰分为三个部分:

  1. 剪裁部分

提供各种各样的构图比例,其中自动纠正水平和垂直的功能很贴心和人性化。具体功能如下图:

  1. 滤镜部分
  1. 参数调节部分

iPhone 拍摄最享受的就是照片的科学管理,你不不仅仅可以拍摄到美好的照片,还能对他们快速的修饰。苹果自带的修饰工具,基本包含了照片基本修饰的所有功能。

第一部分是曝光,也就是光效

在这里你可以控制照片的明暗,反差,褪色等等。唯一需要说明的可能是这个黑点,其实你只要理解为黑色的纯净度的感觉就可以,或者说类似于 VSCO 上的褪色效果。

第二部分是颜色

在这里你可以调节饱和度以及色温(就是色偏),这里要着重强调一下这个对比度,这里对比度和第一部分曝光的对比度完全不同。这里是色彩的对比度,你会发现调节后色彩更加鲜明。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项功能。

第三部分是黑白

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照片变为黑白照片。我自己非常喜欢使用 iPhone 内置的黑白功能把彩色照片转换为黑白。通过几个参数的调节,我们很快就可以获得一幅非常有氛围和影调的黑白大作。强烈推荐。

如果你想看到更多好看的 iPhone 摄影作品,提高审美,我和 Jamie 共同运营了微博 @iPhotography,欢迎关注。如果你有好的作品,也欢迎艾特我们。

影片

现在我们来说说影片部分。

从 iPhone X 以来,Apple 每年都会邀请一个知名导演来使用 iPhone 拍摄一部电影。这足以说明,手机影片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尤其是伴随着即将到来的 5G 网络,分享视频将会是未来社交网站的主流方式。

如果说,过去的几年里,拍的一手好照片是一个重要技能的话。那从现在起,能够拍摄并剪辑一手好影片,就是新的趋势。

我在今年也为小红书拍摄了一部小短片,在这部短片中所有的镜头就是使用 iPhone X 来完成的。

但是,拍摄照片和影片虽然在审美的理念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技术上的内核是有很多不同的。这也是在 iPhone 相机操作指南 1.0 中比较缺少的部分,所以在这里我们将会从头开始。

视频的基本原理

不知道你小时候是不是有这样一种经历,这就是我们有很多画着不同动作的小人书,当你把这些小人书连续翻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人物就好像是动起来一样。这就是动画片的基本原理。这当然也就是影片的原理。

我们只要连续播放一定的画面,就会感觉这个画面就像是动起来一样。那么一般来说,我们只要在一秒钟连续播放 24 帧画面,那么整个画面看起来就是动的,而不是静态的照片。

所以,传统的电影播放机,就是在一秒钟播放 24 张照片(因为人眼有一个叫做视觉暂留的效应)。

这个一秒钟播放多少帧的视频,就是帧率,它的缩写就是 fps。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们使用很高的帧率记录,比如说我们使用 120 fps 进行记录,然后仍然以 24 秒的帧率进行播放会是什么效果?也就是我们拍摄时候的一秒钟,拉伸到 120÷24=5 秒进行播放。

聪明的你,一定又想到了这不就是慢动作吗?是的,这就是慢动作的原理,我们通过记录更高的帧率,然后再以正常的速率进行播放,就是慢动作回放。

今天的手机慢动作拍摄能力已经非常的强大了。以 iPhone 为例,目前 iPhone 的慢动作已经可以来到了 240 fps。也就是说,我们拍摄一秒钟的画面,已经可以拉伸十秒。

那刚才我们说的慢动作可以理解为是视频的拉伸,但是如果是压缩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比如说,一段一分钟的影片,我们按照规律抽出其中的一些帧率,再把他们组合到一起,按照每秒钟 24 帧的帧率进行播放,这个效果是什么样呢?

非常简单,这就是延时摄影的效果。就是那种可以短时间内,让你感受到风云变化的影片形式。

以上就是关于视频帧率的基本知识,但是对于一些慢动作或者是延时摄影的技法我们稍后内容会详细说明。

细心的你,除了会发现提到视频会出现帧率,还有一个更为常见的数字,比如 1080P 和 4K。其实这个概念和照片的分辨率是一样的。比如所谓的 1080P 就是像素为 1920×1080。

今天你可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听到了 4K 分辨率这一个说法,4K 基本上就是 4096 ×2160 左右。也就是说代表着像素越来越高,视频也就是越来越清晰。

这里面有意思的是,如果换算为像素,视频的 4K 其实才相当于照片的 800 万像素。而 800 万像素在今天的照片可以说低来形容。但是,别忘了视频是一秒钟至少拍摄 24 张。那么信息量就变的异常大。所以 4K 视频能力,成为了现在一个标准。

目前,iPhone 的 4K 甚至已经可以是拍摄 60 fps 的画面,可想而知记录能力的强大。不过很多人认为我们现在身边很少已经有很少4K 播放的设备,所以 4K 没有必要。但是只要你仔细了解,你就会发现当然不是这样。

首先最为基本的是根据「香农定律」:一个播放设备应该播放器其分辨率 2 倍的视频源的效果是最为清晰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是 4K 的视频,在 2K 的设备上播放才是效果最好的。而今天的 2K 设备已经是随处可以见到的。

但没有什么比未来更重要的。目前在国外的 YouTube 上,4K 视频源已经是屡见不鲜了。而国内的 4K 源也相信会随着 5G 技术的普及以后成为主要的视频源信号。所以现在手机上的 4K 视频,不仅仅是有必要,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以一部手机是不是能够拍摄高质量的 4K 就变的非常重要。因此,你会看到现在基本上的主流旗舰手机都已经来到了 4K 分辨率。iPhone 现在已经来到了4K 60 fps,这已经给视频创作者提供了越来越强的技术支持。

当然,你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使相同分辨率的视频,清晰度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视频除了前面提到的分辨率和帧率以外,还有另一个参数作为衡量这就是视频的码率。

但是因为码率是专业视频制作者才会注意的参数,对于我们来说只要知道它的单位是 kbps,并且数值越高越好。

以上就是关于影片的一些基本上的参数概念,这些参数概念是基础中的基础,可以让我们在拍摄时更有把握。再有了这些基础作为铺垫以后,我们现在可以正式进入影片的拍摄环节。

以上提到的所有参数,我们都可以在 iPhone 的设置——相机中找到。关于影片的设置有几点说明:

在「录制视频」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选择 4K/60 fps的前提是,在「格式」设置中打开「高效」。而且需要说明的是,iPhone 相机的操作的 4K/60 fps 是 H.265 编码。这种编码格式视频在一些剪辑应用或者是播放平台可能还不支持。
请打开录制立体声,立体声功能录制是 2018 年新 iPhone 的新功能。可以让你的视频声音更具空间感。
当你选择 4K/30 fps 其中,可以打开「自动低光 fps」,这样可以改善弱光画质,且非常明显。
视频的拍摄技巧

视频的曝光和对焦

  1. 曝光

很多人认为照片和影片都是在曝光,所以肯定在原理上或者是方法上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但其实不然,虽然照片和影片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在拍摄方法上需要注意的方向完全不同。

因为照片更多是静态的摄取,所以基本上我们只需要考虑拍摄瞬间的情况即可。但是影片就不一样,因为影片基本上都是动态的,所以更需要考虑动态场景的不同。

既然我们已经开始专业地进行视频的讲解,所以在这里,我们将会以目前 iPhone 上最为强大的影片拍摄应用 FiLMiC 来进行说明。很多使用 iPhone 拍摄的影片都是来自于这个应用。

在这款应用里,几乎所有影片调节需要的功能都可以进行手动调节。

其中曝光是通过两个数值相互协调来进行的。一个是快门速度,一个是感光值。我们可以直接通过滑动转盘来进行更亮还是更暗的调节。你会发现,这两个数值并不是直接增加或者是减少的。而是有一个原则,比如感光值的数值都是能够低就是低一些。尤其是在一些曝光充足的画面中的。

因为更低的感光值可以拥有更好的画质。但是快门速度是不可以一味的降低的,你会发现一旦在 1/30s 以后就不会再降低。这里并不是因为安全快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如果快门速度再低一些,画面中如果人是移动的就会造成拖影。所以一般来说,任何影片的快门速度一般都是 1/50s 左右。

当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直接调节画面的明暗。不过,和照片一样,我们一样可以通过点按画面中的任何一点来确定曝光值。而且,在这款应用里,最好的是曝光和对焦是完全分开的。

我们在拍照部分说的,测光和对焦都是一个点的时候不方便的情况就完全没有了。我们可以直接通过点按画面中的圆点来实现曝光。

前面我们说到,由于手机屏幕亮度,或者是人眼之间的差异等等原因,如果我们是使用手机直接肉眼判断曝光就会造成画面中的曝光不够准确。所以在照片中我们会使用直方图来进行一个判断。

但是直方图有很多弊端,比如我们仅仅知道画面中的像素数量,而不知道画面中的像素位置。所以一些高级的影片录制工具,就会提供其他的参考工具。

其中,最为重要的也就是最为常见的就是斑马纹。

虽然这个词汇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其实使用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你一旦打开斑马纹以后,画面中如果出现过度曝光的情况,这一部分就会被红色的网格纹覆盖,如果是蓝色的网格就是曝光不足。因为是相间的网格,所以我们叫做斑马纹。那么再有了这样一个工具以后,我们就可以快速知道画面中的某一个是曝光过度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不仅仅是可以通过调整曝光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想办法改变场景中的光源。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拍摄我们使用斑马纹的原因。

  1. 对焦

我们再来说说对焦。其实对于影片的创作而言,在对焦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随着今天手机的传感器面积越来越大,景深也越来越大,这就说明景深和对焦控制是越来越重要的,而且它和照片有很大的不同。

照片我们仅仅需要考虑拍摄的瞬间的景深情况。但是对于影片来说,景深变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创作方式。所以,在专业的影视制作中,对焦甚至是摄影师和跟焦员一起协同完成的。

关于对焦,我们给出以下几个建议:

a. 定场镜头

所谓的定场镜头就是机位确定,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拍摄。一个是固定焦点。比如场景中是两个人的对话,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完全直接确定焦点在人眼上。调节方法基本上和我们的照片拍摄一样。我们要么可以通过调节对焦滑杆,直接进行景深的调节。

要么就是通过点按画面中的方框选择对焦点。我们前面在曝光的时候提到过,曝光针对影片的辅助工具斑马纹。对焦也一样,对焦也有一个非常实用的对焦工具。这就是峰值对焦。峰值对焦的使用原理也是非常的简单,只要是画面中出现的绿色的纹理的边缘就是清晰锐利的,也就是对焦清楚的地方。例如下面这张图中展示的一样。

当然,在定场镜头中,我们因为不需要控制相机,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对焦点也是可以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手动对焦滑杆直接控制景深变化。比如我们可以从模糊到清晰,作为一个开场。我们可以跟随人物的移动改变,使人物一致保持清晰。但是这个能力需要不断练习以后才能够熟练掌握。

b. 运动镜头

这是最难的。因为摄影师不仅仅需要控制镜头的移动,还需要控制景深的变化。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似乎只有一个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指望手机在拍摄过程中的自动对焦。

是的,几乎目前所有的手机都有这个自动对焦功能。但是水平层次不齐,但是从我的使用经验看,iPhone 至少是可以胜任大部分场景。

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非常精确的控制,并希望自主控制,并不是不可以。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另一款应用相互配合,这就是 FilMic 的遥控应用。

所谓的遥控,就是这款应用允许你使用另一台设备遥控参数。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使用一个镜头拍摄,而另一台机器进行遥控拍摄。只要两个人配合的好,想要拍摄出对焦准确是可以的。

  1. 白平衡

除了对焦以外,还有一个参数的控制至关重要。而且这个参数,对于画面的影响还非常大。这就是影片拍摄的白平衡。

和照片不同的是,影片的白平衡调节工作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可以说影片的白平衡一定要在拍摄时调节恰当。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例如目前影片参数后期调节的应用还是非常非常少的。而且,即使能够调节后期的影片参数,但是调节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后期的宽容度是特别特别低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在前期解决。

在我们刚刚前面提到的应用中,白平衡调节工具是非常直观的。我们直接可以通过点按画面中的颜色区域就可以。或者是下方也提供了几种常见的白平衡调节选项。包括像是钨丝灯啊,日光或者是阴天等等。直接点按即可。

在知道了以上的拍摄参数以后。我们需要特别强调一件事。这件事是在照片中不需要考虑,但是在影片中异常重要的点,这就是「连续性」。

因为我们的影片是很多个镜头连在一起的。那么这些镜头很多都是发生在同一个空间。那么这个空间内的光线应该是一致的。如果我们的镜头忽明忽暗,或者是色温飘忽不定。就会给观众带来是不是场景已经发生转换的疑问。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跳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就需要让同一场景的曝光,色温参数保持尽可能的一致。

镜头的景别

再说到镜头的景别之前,我们先来说说画面比例这件事。我们在照片后期过程中,都会进行裁片。其实这个裁片原则上你可以是任何的比例。正方形、16:9 还是 4:3 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主题随意进行裁切。

但是影片并不是这样,虽然原理上你可以任意的裁剪。但是还是有一些非常常见的约定俗成的拍摄比例。例如我们在社交网络上常见,也是很多手机的默认拍摄比例 16:9。

在电视上我们最为常见的是 4:3 的画幅。这是传统电视会使用的画幅。到今天,我们仍然会看到很多电视台使用这种比例。比如说我们经常看到的新闻联播就是这个画幅录制的。

但是我们再相爱电影院里最为常见的叫做宽荧幕,一般都是 1.85:1 或者是 2.39:1。而其中 2.39:1 也叫做变形宽荧幕。

其实本质上,这种是使用了一种比较特殊的手法,可以兼顾镜头的广度和景深。但是今天使用这种比例,会给我们带来比较独特电影感。所以越来越多的视频制作者,会使用这种比例。更重要的是,目前是移动设备观看视频比较多,如果使用这种比例,画面中的像素都会被尽可能的使用,也就是我们比较俗称的没有黑边。

慢镜头

慢镜头也叫做升格镜头。这里的升格就是指的是前面我们所说的帧率。升格拍摄就是采用更高的帧率进行拍摄,这样后期我们可以尽可能的拉伸镜头。这样我们就可以获得慢动作的效果。

慢动作因为可以尽可能的让观众看清楚的动作细节,所以经常用来调动观众的一种情绪。所以在一些强调感情或者是动态张力的作品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慢动作。但是更好玩的是,因为慢动作是可以回放一些非常快的瞬间的。所以这也可以让我们拍摄很多酷炫的画面。

用 iPhone 拍摄的《三分钟》开头就是慢动作拍摄
我们先来说说手机上的慢动作设置。分辨率选择上 720P 的分辨率是远远不够。所以在这里我们的建议就是,如果你是影片创作的话,至少是 1080P 的分辨率才可以。

目前 iPhone 的主流旗舰画面的 1080P 的慢动作帧率已经在 240 fps。已经可以让你回放 10s 的素材。可以说是足够使用了。

这里我们分享一些使用慢动作的技巧。

1.首先是慢动作是并不需要三脚架的

很多人认为慢动作是需要三脚架才可以完成的。恰恰相反,因为慢动作的原因,画面中的抖动并不会特别的明显。所以这反而是一个减少画面抖动的一个方法。比如我们在拍拍摄一些镜头,可以通过升格让画面看起来稳定一些。当然,前提是你的画面可以允许你升格。

2.慢动作并不是适合所有的镜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慢动作本质的精髓在于一些高速镜头的回放,例如我们可以捕捉一些本身就非常高速的镜头。像是物体掉落的瞬间,水花溅起的瞬间等等。而如果本身就是动作不快的镜头,如果我们还是使用慢镜头的话,就会造成镜头本身变得十分拖沓。

3.拍摄慢镜头对光线要求特别的严格

我们会发现,一旦使用慢动作以后,画面的曝光就会产生变化。尤其是在一些光线环境本身就是比较弱的情况下。而且画面的噪点也会特别的明显。所以我们尽可能的保证画面中的光线充足,在夜晚的环境中尽量不要使用慢动作。与此同时,你一定会发现有些情况,尤其是环境中有人工光源的时候,画面中的频繁闪动的现象这是因为慢动作捕捉的帧率原因,所以尽可能的避免。

延时视频

延时视频其实在传统的数码摄影中,是一种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难度上都很高的拍摄手法。尤其是延时视频的拍摄还要求拍摄者花很长的时间去完成一个镜头的拍摄。但是现在由于手机的出现,让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拍摄延时视频。而所有的这些操作,仅仅只是简化为两个动作:按下快门开始拍摄,再按下快门结束拍摄。

然后手机就会自动的为你生成一段延时影片。但是,即使如此,想要拍摄一段延时视频,还是需要一些技巧。

1.延时视频首先使用的题材范围是在一段时间内能够有比较大的变化场景

其中最为经典,也是拍摄次数最多的就是莫过于云彩的变化。因为云彩的变化一般情况下都是非常缓慢的,我们很不容易察觉。

但是如果我们使用的是延时视频,可以看到本来半个小时的延时拍摄,仅仅在几秒钟的呈现。就会立刻感受到风云变换。所以以此类推,我们可以去拍摄城市的车水马龙,日升日落等等。

2.延时视频一定要保持稳定

我们前面说到过,如果是拍摄慢动作就可以不需要考虑稳定的因素。但是延时视频就正好恰恰相反。因为延时视频正好可以放大任何轻微的抖动。而且延时视频的拍摄时长一般来说都会非常的长。

就算再厉害的人,也不可能使用手持完全拍摄一段延时摄影。所以这个时候一个三脚架就一定是必须的。我们可以使用三脚架把手机固定在某一个位置拍摄。这样就避免了画面的抖动,也避免了长时间的举着拍摄。

3.一定要锁定对焦和曝光

如果你现在已经开始去火急火燎的拍摄延时了。但是你一会回来发现有两个非常严重的问题。首先第一个画面一定是会忽明忽暗的。又或者是画面是不断抽动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很简单,因为延时摄影的时间跨度特别的长。所以我们拍摄过程中,场景中的光线或者是物体都是实时改变的。而相机会不断的自动的测光对焦。这样就会造成上述我们提到的问题。

为避免这种情况,只要我们锁定对焦和曝光即可。只要我们长按住画面的任何一个部分,就像照片一样就可以锁定对焦和曝光。这样我们拍摄出来的画面就不会再有任何的闪烁和抽动。

4.更高级的移动延时

传统的延时,都只能是单一的保持不动的画面。但是现在的 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XR 手持防抖能力已经很好,这让我们甚至是可以手持移动延时。只要我们用手边拍,并尽量的放慢移动速度就可以拍摄大范围移动延时。

影片的后期

剪辑

视频的剪辑如果说简单,也是非常的简单,就是把几段视频结合到一起就可以。但是要是说难也非常难,因为视频剪辑里有很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着重基础,从最为简单的一些要素来和分享一些关键点。

  1.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素材管理

其实对于无论是照片来说,还是影片来说。良好的素材管理一定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影片来说。因为照片我们所需要浏览的时间特别短。比如你花个几天的时间拍摄的画面可能仅仅几分钟就可以浏览一遍。但是如果是影片的话,那么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如果你拍摄了一个两个小时的素材,就意味着,你需要在回看的时候再次观看两个小时的素材。这个效率肯定是十分低的。如果我们是比较正式地拍摄一个短片,那么一定会有很多镜头,甚至是一个场景就会有很多镜头。

所以我自己有一个习惯就是,无论是旅行中,还是生活中,还是非常正式地拍摄一个短片,我都会对我满意的素材进行及时的标注。在 iPhone 相册里,会有一个选项可以给自己的短片加上收藏。这样在事后剪辑的时候,就可以快速找到合适的片段。

  1. 剪辑是以叙述为基础的

这里的叙述有很多种类型。比如我们最为常见的,也是我被问到好多次的类型就是旅拍风光类型的怎么剪辑。在我看来,任何的剪辑一定是有一条线的。比如有一部非常有名的风光片叫做《挪威的四季》,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延时风光的影片。虽然是个风光片但是却有一条「四季变换的时间线」。

那如果是叙述故事的影片,故事的结构就是一条线。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都是你剪辑的指引。

  1. 注重剪辑中的运动

如果想要理解这一点,就可以看一部叫做《土耳其瞭望塔》的短片。这是一部剪辑非常经典的影片。甚至是被后来很多人争相模仿。在这部片子里,有一点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考虑到镜头剪辑之间的运动。每一个镜头的动势都可以跟它的前后镜头相配合。所以这就回给人以非常清晰的流畅感。这也是这部片子非常出名的原因。当然,这部片子的背景音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BGM 又是另一个支点。因为这个影片的 BGM 来自经典曲子《Experience》。

音乐

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关于视频的音乐。再开始说音乐之前。有几点非常重要的经验,可以作为一种分享。

  1. 影片中,声音的重要性可能远高于画面

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经验,就是一段视频如果画面不清晰,但是声音优秀你可以看完。但是如果你一个影片画面再怎么美丽,但是声音特别劣质,比如有杂音,有破音。那么你都无法忍受。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听觉远比我们的视觉更加敏感。因此,这里就需要强调的是,如果你的影片需要额外录制声音那么你就需要尽可能的提高质量。

如果你的声音,是作为一种画外音。比如作为故事说明等等。那么其实只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中,带上手机自带的耳机,使用耳机上的麦克风就可以录制。

如果你是画面中的对白,这也最难解决的办法了。此时就需要考虑一些手机的外接麦克风来完成录制。

  1. 影片的配乐是提高影片高级感的重要手段

但是前提是,我们需要能够对音乐有一个非常好的把握。换成好理解的话就是,这需要你自己本身就有一定的音乐修养才能够选到好音乐。这个音乐需要配合你的画面,无论是旋律上,还是在节奏上。就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土耳其瞭望塔》的音乐本身就是十分契合。

在这里给大家一个简单的剪辑技巧。这个技巧也是 MV 的基本手法。这就是根据音乐的节奏作为剪辑点。这样的好处不仅仅会让人感觉到音画同步。与此同时,最为重要的是,一首好音乐本身就是自带节奏。它的轻重缓急本身都十分优秀。那这个时候的你的短片也就有了轻重缓急。

视频的特效

那么说到视频的特效,其实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常规意义上非常多的「duang」的爆炸效果等等。我们想说一些简单的最基础的。

  1. 文字

一个影片一定是有一个标题的,就像一部电影一定有名字一样。影片的标题的呈现方式很多,尤其是现在很多剪辑应用都会有非常多的模版。我相信大家一定会一开始更倾向于选择特别花哨的文字出现方式。

但是很多时候,如果过于花哨反而是喧宾夺主。我们更应该可以把心思花在字体上,因为字体很多时候是代表着一种形态的。它可以跟影片的主题有一种呼应。

至于其他的影片文字,可以根据功能需求添加。添加难度也不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影片中已经选定了一个文字样式,就不要频繁的更换,除非你有特别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前一个镜头如果用一个字体,另一个镜头立即使用另一个字体,就会有非常明显的割裂感。

最后就是能够用镜头说的,就不要用文字说。因为过多的文字,会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看了字,画面很多时候就会被忽略掉。

  1. 转场

转场又是一个剪辑新手经常犯错的区域。很多人一开始在知道有很多的转场特效时,会过多的滥用这些转场的特效。所以经常看到一段片子里,甚至是会出现十种以上的特效。这种转场不仅仅是一种喧宾夺主,更重要的是浪费时间。

因为一般的转场都需要发生的过程。而且如果你的设备配置不高,还浪费计算的运力。所以,越是花哨的转场就越是需要慎重.。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影片利用画面中物体的移动方向之间的互相衔接,让整个镜头语言非常流畅。如果你看过前面的《瞭望塔》这样的镜头其实到处都是。也就是说,最好的转场是镜头里那些顺其自然该发生的。

也就是说,给转场一个理由。

至于剪辑应用,在移动端最好用的剪辑应用肯定最为推荐的是一闪。

这款应用的工具基本上全,而且应用中的音乐非常适合音乐剪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你寻找音乐的时间。

视频的调色

其实对于视频调色来说,是有一套很专业的流程的。但既然我们是手机影片,所以就不可能大费周章。那么对于手机调色,我们需要做两件事。

  1. 找到一个非常合适的应用。

目前虽然说手机上的照片修饰应用已经非常多了。但是视频调色的应用还是凤毛麟角。尤其是因为影片本身的后期空间就不是很大。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在调色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比如只要稍微的进行一点调整,整一个画面就会严重失真。

不过这里就先说说我自己最为经常使用的一个应用为例。

大家都知道VSCO 是一个非常好的照片滤镜应用。但是其实现在这个应用也可以上色视频。这个功能其实是我一直都非常期待的。因为 VSCO 的胶片色一直做的特别好。所以如果影片可以使用,那么我们很轻松的就可以获得一种胶片感或者是说电影的独特色调。而且内置的基本调节工具也都有,曝光,对比之类的都可以。

但是遗憾就是,这个应用只可以针对单独的片段调整。

  1. 记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一定要保证统一性。

尤其是各个相连的镜头之间,曝光,颜色倾向一致。那么在后期调色时,更应该严格遵守这一点。如果我们一旦使用了某一种色调,就应该做到影片中都使用这个色调作为基准。避免颜色混乱,给观众带来困惑。

视频的必备拍摄工具

前面说的比较多的都是应用方面。现在我们来聊聊硬件。在这里的硬件推荐,我将会从价格低到高的顺序,可以让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和热爱程度上做一个选择。

  1. 八爪鱼三脚架

这是一个我认为只要你喜欢手机摄影的一定要购买的设备,这个设备有多好呢?他既可以扩充你的照片拍摄题材。又可以扩充你的影片拍摄题材。尤其是,影片很多时候都是需要记录一定的时间,手持拍摄很容易产生晃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个三脚架。

八爪鱼三脚架是一个适应能力非常强的三脚架,它可以吸附在空间任何一个地方。这样可以扩充我们的拍摄场景。

  1. 手机兔笼

在相机上,有很多专门为微单等等准备的兔笼配件。其实本质上就是在机身上安装一个铁笼,好处就是可以在铁笼上扩展很多其他的配件。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机身强度。

如果你有在 iPhone 上装一个收音麦克风的需求,其实手机也是有兔笼的,大家可以在淘宝上搜索获得。

不过其实手机兔笼最重要的目的是:可以接镜头。因为我们可以根据拍摄题材的不同,使用不同的镜头。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景别画面。

  1. 手持稳定仪器

这个东西在近几年突然火起来。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拍摄 Vlog。

是不是需要手持稳定仪器呢?其实本质上取决于你的视频拍摄量。如果你是一个经常拍摄,且不嫌麻烦的人,那么一个手持稳定仪器是非常好的。因为手持稳定仪器本身还是十分重和不方便携带的。

又或者是你自己想要使用手机拍摄一部小影片。那么一个稳定仪器可以绝对的丰富你的镜头。所以总的来说,只要你热爱手机拍摄影片,就不要错过这个。

目前来说,稳定器你有两个品牌可以选择。一个大疆的一个是智云的。我们来说说两个品牌之间的优劣。这两款硬件上的价格都是类似的。智云会相对比较便宜些。

大疆的 OSMO 2 好处就是设计比较简洁,应用功能强大,以及最为重要的就是稳定性好。无论是硬件的,还是应用的稳定性都足够好。很少出现云台抽风等等情况。

但是功能相对比较少,尤其是二代针对的是直播。就意味着如果你不爱直播,只爱拍片子就不是很适合。

而智云的 Smooth 4 好处就是功能特别的多,尤其是对焦滚轮这个设计特别适合一些喜欢 DIY 的拍摄用户。

应用方面,以前不够好,但是现在已经可以更新到和前面我们已经说到的非常强大的应用 FilMic 相结合。价格相对还比较便宜。

所以在这里,我是最为推荐智云的这一款稳定器。

「以前手机让人人都可以拍摄,那么手机让人人都可以拍影片的时代,已经来了」

写在后面

很开心能够 Jamie 一起分享有关 iPhone 摄影的一切,本篇文章我和 Jamie 一共花了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制作完成。我们一直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体会 iPhone 相机摄影的独特魅力。手机摄影如今已经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但技巧或者是技法并不是任何艺术表达的关键。只有我们的经历和生活才是,所以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让你现在就想拿起 iPhone 进行拍摄,这就是它最大的意义。

感谢 Jamie Hua 提供如此多精美的照片;

感谢果核 Group 的编辑小明,我这个错别字「大玉」难为她了;

感谢我们家的喵星人桃花,是她每次在我写作的时候在我旁边睡觉;

以及感谢我最亲爱的领导,是她的「鞭策」让我完成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她给予了我拍摄的动力。

手机夜景拍摄攻略:拍好夜景,其实没有任何技巧

01月18日


Smartisan R1 | 香港

这是我用 Smartisan R1 在香港拍摄的一张照片,也是 Smartisan R1 的官方宣传样张之一。由于工程机的缘故,拍摄期间几乎只能使用自动模式,所以这张照片没有借助三脚架、没有调整参数、没有后期修图。深夜回酒店的路上,我蹲在十字路口的角落,轻轻触碰屏幕完成了拍摄,没有任何技巧可言。

Smartisan R1 已是两年前的产品了,这两年里,各家手机厂商纷纷针对相机的夜景成像效果发力,甚至还推出了专有的夜景模式,但我们拍摄的夜景照片,似乎除了看起来更亮一点,并没什么本质变化,该不好看的还是不好看。

拍不出好看的夜景照片,是因为我们不会用吗?其实,手机厂商们也怕我们不会用,所以在这方面花了不少功夫,一众 Android 厂商为了显得智能,甚至还添加上了带有场景识别的 AI 摄影功能。刚才的拍摄例子也是为了说明: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拿起手机傻瓜式地按下快门,就足以拍出一张不错的夜景照片。所以,拍不出好看的夜景照片,一定不是我们不会用手机的相机功能。

那么,手机厂商为其相机的夜景成像效果做出如此多努力,我们却仍然拍不出一张好看的夜景照片,真正原因是…… 是我们没有努力换最新款的手机吗?


Smartisan T2 | 重庆


Smartisan M1 | 重庆


Smartisan Pro 2S | 厦门

这是我以前用一些旧款手机拍摄的夜景照片。显然,拍摄能力越好的手机,可以帮助我们得到画质越好的照片,但是,画质越好的照片,就越是一张好照片吗?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换个角度来看,《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和《肖申克的救赎》这两部电影,谁的画质更好,而谁又是更好的那部电影呢?

能用更好的设备固然是好,但想要拍出优秀好看的夜景照片,关注自身在拍什么,才是重中之重。在这篇手机夜景拍摄攻略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告诉你的第一件事是:你的手机没问题。

内容:当我们拍夜景的时候,到底在拍什么

夜景,夜和景缺一不可,很多时候我们拍摄出来的夜景不好看,是因为拍摄的内容其实并非夜景,而只是普通的夜晚而已。


iPhone 11 | 苏州
这些是我前几天用 iPhone 11 在公交车站拍摄的照片,尽管每张照片我都努力用着工整的构图去拍摄,但毫无美感,因为照片的内容出了问题,我们在设备和形式上花再多努力也是徒劳。

以我的经验,这类照片很容易出现在各位的手机里,甚至还加以各种精心挑选的滤镜。而在那些专业的数码测评里,也常常看见这样的照片,然后还对比说着一些消费者听不太懂的名词:解析力、眩光控制、宽容度…… 选错重点的发力,永远都是错的。


iPhone 11 | 苏州
当我们拍摄夜景的时候,并不是把深夜拍成白天,比谁拍得更亮谁就更好。对于如何拍出好看的夜景照片,我的建议是,先找到那个好看的夜景。摄影只是负责记录,如果被摄内容本身就不怎么样,那摄影并无法改变实际情况。

找到好看的夜景才能拍出好看的夜景照片,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可能恰恰是因为太简单了,大部分人都不会注意到这点,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实践。注意,我的意思并非是好看的夜景怎么拍都好看,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


OPPO Reno | 舟山
在我们找到好看的夜景后,要想完成一张好看的夜景照片,还需要做的是拍出一张好看的照片,因为只有好看的夜景加上好看的照片,才可能是一张好看的夜景照片,嗯,这同样是很简单的道理,简单得像小学数学题一样。

对于好照片的定义,简单来说是要有看点,至少让人理解你为什么会拍这张照片。


iPhone 11 | 苏州
这是一张很常见的夜景照片,我在晚上散步时,觉得远处的夜景不错,于是随手拍了下来。但这张照片并不怎么样,因为它没有把内容表述清楚。

分析来看,照片里主要有三处内容:天空、建筑、湖水,比较容易判断的是,天空肯定不是我想要拍的。但是,远处建筑和湖水,很难判断我想拍的究竟是什么。实际上,我想分享的是好看的湖景,这包括了湖水和远处建筑,虽然我都拍下来了,但是我并没有把「好看」体现出来。


iPhone 11 | 苏州
随后我换了一个角度重新拍摄。可以看到,相比上一张图,这张图的三个部分都优化了,每处都有对应看点:天空的月亮、远处更干净好看的建筑、湖面的波纹。

湖面成了这张照片的侧重点,而远处建筑和天空月亮则成为背景,由于信息层次和画面内容的优化,你会感觉到这张照片的表达清晰了许多,画面也增加了看点。


iPhone 11 | 苏州
针对上述所讲,我们再来看两张例图。


iPhone XS Max | 厦门
这张照片里,烟花是我寻找的好看夜景,而烟花和看烟花的人,则是我认为的看点,也便是拍摄记录的内容。


iPhone 8 | 重庆
这张照片里,建筑森林是我寻找的好看夜景,而建筑、平日路过的人,则是我认为的看点,也便是拍摄记录的内容。

对于如何拍出一张好看的夜景照片,我的建议是寻找好看的夜景,并以拍好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虽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细节值得分享。

拍摄:从前期到拍摄操作,细节带来大不同

前期:寻找最好的拍摄点

生活中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美,有时候就在我们眼皮底下。要拍摄好看的夜景照片,首先得找到好看的夜景,而对于寻找好看的夜景,我们可以从时间、角度、天气等方面着手。

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拍摄

夜景的最佳拍摄时间是在日出之前与日落之后,因为这些时间段的自然光线依旧不错,在天气好的时候天空色彩也最为丰富,日落之后的时间段里城市灯光也已经开启。相比深夜,在这些时间段拍出来的照片通常画质更好,画面也会更加丰富耐看。


iPhone XS Max | 上海
上海外滩的夜景照片相信大家都看过,许许多多人也都自己拍摄过,但你如果去的时间不恰当,或者当天天气不好,得到的照片就和别人手机里的上海外滩照片有着一定差距。


OPPO Reno | 舟山
这是一张在日出之前拍摄的月亮照片。如果在深夜拍摄,在没有灯光的环境里,前景野草和天空部分的画质很难保证,但由于接近日出,凭借着渐亮的天色,最终成片里月亮部分之外的内容画质也有着不错表现。

黑夜里去拍摄光,而不是拍摄黑夜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只要关系到拍摄,始终都是记录光的游戏,我们拍摄夜景并不是要把黑夜的黑拍下来,而是要拍摄黑夜里的那些光,光越多,我们所得到的照片画质就会越好。由于夜间的光源通常是灯光,所以简单来说,夜景拍摄,要么拍灯光,要么拍被灯光照亮的场景。


OPPO Reno | 苏州
被光照亮的建筑和街道,以及建筑本身上的灯光。


Smartisan R1 | 厦门
在厦门的景区小吃摊,随处可见被光照亮的食物。


Smartisan R1 | 香港
夜晚商铺关门后,依旧亮着的霓虹灯光。


iPhone XS Max | 小樽
雪地里照亮橱窗的灯光。

雨天是属于拍摄的好天气,甚至可能是最好的

大自然是最好的滤镜,下雨天的黑夜,对于拍摄来说,可能相当于充满阳光的白日。在 iPhone 11 的相机宣传视频以及《女儿》短片里,夜景部分都涉及到了雨天,这是在为影像效果加分而故意做的选择。在雨天,整个场景被大自然洗过一次,色彩、质感都会比平日好许多,再加上夜里的灯光被映射在雨水上,光线也会变得更好,最终拍摄出来的整体画面会更加丰富。


iPhone 11 | 上海
雨天的火车站,大屏幕广告牌照映在湿润的地面上。


iPhone 8 | 重庆
雨天的十字路口,红绿灯照映在湿润的地面上。

利用水面、镜面等,为场景加入更多光线

夜景拍摄时,我们可以先观察周边环境,看是否有可以反光的材质,例如水面、车身、镜子等,借助这些材质的反光来增加场景的光线,使得画面更丰富。例如本文开篇第一张图就是借助水面拍摄的,在拍摄中,只要镜头靠得足够近,很小一滩水便可以完成拍摄,所以水面这个条件是非常容易创造的。


Smartisan R1 | 香港
靠近一辆车进行拍摄,借助车身的反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


iPhone 11 | 苏州
靠近水面拍摄,借助水面的倒影,拍出对称的画面。

挑选最佳时间、留意光线充足的场景或主体、热衷于雨天、利用好反光物体…… 这些是我对于寻找好看夜景的建议。

中期:干净和稳住最有效

在中期拍摄操作这部分,我会介绍一些在少部分情况时可以用到的技巧,但这些并非拍好一张夜景照片的秘诀。不过,第一个建议技巧例外,这也许是所有情况通用的一个秘诀。

镜头擦干净,拍摄时拿稳

对于拍摄技巧的建议,我首先要说最简单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两点:镜头擦干净,拍摄时拿稳。


iPhone 11 | 苏州


iPhone 11 | 苏州


iPhone 11 | 苏州

这三张照片分别是镜头没擦干净、镜头没擦干净另加手机没拿稳、镜头擦干净的拍摄效果图。镜头没擦干净和拍摄时手机没拿稳是很常见的两个问题,恰好这两个问题对于拍摄的成片效果影响巨大,而在夜景拍摄时,其造成的劣化影响还会被进一步放大。

控制曝光,获取自己真正想要的画面

在一些光源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曝光进行简单的手动调整,以满足对应需求。这里的曝光调整共有三种:点测光(同时会调整焦距)、手动调整曝光、锁定测光(同时会锁定焦距)。

对应的操作很简单,点击屏幕对应内容,便是点测光,此时我们可以在屏幕上滑动小太阳以调整曝光,如果需要锁定测光以及曝光,则先长按屏幕对应内容以锁定测光(同时会锁定焦距),然后滑动调整到需要的曝光。


iPhone 11 | 无锡
这是在自动模式下拍摄得到的一张照片。


iPhone 11 | 无锡
这是屏幕点击右侧绿色广告牌进行点测光后拍摄得到的一张照片。


iPhone 11 | 无锡
这是上述点测光的照片基础上再手动降低曝光后拍摄得到的一张照片。

上面的例图可以看到三种拍摄方式得到的照片会略有不同,这组图片里,图一和图三对比来看,除了画面亮度区别,较为明显的区别还有右侧广告牌内容的清晰度,图一自动模式下右侧广告牌过曝泛白,这在后期是难以调整回来的。

此外,手动调整曝光另一个好处是可以帮助我们得到最好的画面画质,由于夜景环境下的成像画质比不上光线充足的白天,在画面并不需要快速拍下的情况里,我们可以耐心地将画面调整到所需曝光值再拍摄,这对于画面内容和画质都有帮助。


iPhone XS Max | 小樽市
对于拍摄主体是光源的场景,点测光可以帮助我们获取信息和曝光更加准确的照片。


iPhone XS Max | 东京
拍摄时手动调整到需要的曝光,以避免后期时大幅度调整,这样可以获取更好画质的照片。这是一个手机厂商都在比谁家拍得更亮的时代,作为消费者,我们其实是受害一方,很多场景都可以手动压低一点曝光。


iPhone XS Max | 厦门
我们手动调整过的测光参数和曝光参数,通常在拍摄完一张照片后不久便会重新回到自动模式,这对于一些需要连续抓拍的场景会不方便,此时锁定测光便派上用场了。


iPhone XS Max | 厦门
例如这个烟花的场景,我需要抓取很多瞬间,包括烟花色彩、烟花姿态、人物姿态等,最终从许多照片里挑选出满意的照片,这时候我就需要预先锁定好测光。

极限弱光环境里拍摄近物,别忘了闪光灯

手机的闪光灯,并不是只能用来做手电筒。在极限弱光环境里拍摄近物的时候,我们没有光源,此时可以考虑用闪光灯来创造光源,以获得画质更好的照片。


iPhone 7 | 厦门
运用闪光灯拍摄只适合近物,且会改变场景的色彩。

在拍摄这部分,我们可以通过调整/锁定测光与曝光、运用闪光灯拍摄等技巧应对一些特定拍摄情况,但最简单以及最重要的建议是:镜头擦干净,拍摄时拿稳。

后期:两种夜景调色方式

夜景照片与常规照片的后期调整其实并无本质区别,我这里会分享两种夜景调色方式,仅仅针对特定风格,考虑到篇幅原因,不会涉及到具体的后期步骤。

利于局部工具将主体调整为剪影

对于主体背光的场景,我们可以利用局部工具(Snapseed 里有提供)将主体调整为纯黑的剪影,使得画面信息看起来更干净。


iPhone 11 | 苏州


iPhone 11 | 苏州
利用 HSL 工具使得画面色彩统一

最近夜景比较流行色彩统一的风格,这种调色将本身复杂的夜景光线简单化,得到画面的视觉冲击效果更好。通过利用 HSL 工具(VSCO、Lightroom 里有提供),并配合色温色调调整可以达到这种效果。


iPhone XS Max | 东京


iPhone XS Max | 东京

对手机摄影后期入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这两篇文章:

VSCO 新手使用指南
全能后期工具 Snapseed 使用指南

夜景模式与专业相机模式

夜景模式,各家略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通过加长拍摄时间来获取更好的画质表现。夜景模式的操作很简单,你仅需将功能开关给打开,或者在 iPhone 上这是自动启动,拍摄时除了需要在更长的拍摄过程中保持稳定外,和常规拍摄并没有什么区别。


在 iPhone 上,夜景模式的拍摄时间可以进行手动调整,时间选择越长,可以获得更好的宽容度和更少的噪点,对于不需要抓拍的场景,我们可以试着加长曝光时间来换取更好的画质。

如果你的手机没有提供夜景模式,但你希望在一些极端环境里获得较好的画质表现,对于 iPhone 用户,可以尝试 Slow Shutter 这款 app,而对于 Android 用户,则可以尝试专业相机模式。

由于 iOS 系统权限限制,Slow Shutter 仍然是用算法来模拟长曝光拍摄,但与系统级夜景模式不同的地方在于,Slow Shutter 这类第三方 app 并不能通过手持来完成拍摄。

专业相机模式的优势在于,这是纯物理的提升,而非算法,但缺点在于,你需要物理的辅助,也许是三脚架,也许是其他一些办法把手机固定好。


Smartisan Pro 2 | 厦门
这张照片是用 Smartisan Pro 2 的专业相机模式拍摄的,曝光时间 1 秒,拍摄时借助了三脚架。

由于手机不能调整光圈大小,专业相机模式的操作其实很简单,我们仅需控制 ISO 和快门时间两个参数即可。想获取最好的画质,你需要做的是:在保证画面亮度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 ISO 值。而保证画面亮度的方法则是加长快门时间。我们并不需要记住具体参数的作用,在实际拍摄时多试几次就知道了。


Smartisan Pro 2 | 厦门
除了可以在弱光环境下获得画质更好的照片外,长曝光的拍摄方式还可以使得我们创作记录特定风格的照片,例如光绘、人潮涌动等。这类照片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为了避免画面过曝,所以需要在尽可能暗的场景里进行拍摄。


iPhone XS Max | 上海
对于 iPhone 用户,可以利用 Live Photos 功能来创作长曝光风格的照片,由于这是通过算法模拟实现,在任何亮度的场景下均可拍摄。

关联阅读:iPhone 摄影技巧:巧用 Live Photos

夜景模式和专业相机模式,概括来说都是提升极端夜景环境里画质的方法,其中夜景模式由于是通过算法完成,可以手持拍摄,这对于手机设备来说非常友好。而专业相机模式,尽管对于画质有着极大的提升,但由于需要借助外物来固定,拍摄其实很不方便,这与手机拍照的理念并不相符,所以这部分虽然技巧比较多,但我认为并不是很重要。

这是一篇干货很少的摄影攻略,我希望大家明白的是,摄影师并没有什么压箱底的拍摄秘诀,要拍好一张照片,技巧是绝对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手机将拍照这件事简化了许多,它使得人人都可以轻松创造出作品来,所以对于手机拍摄的技巧,实际上非常少,甚至在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根本不需要任何拍摄技巧,拍摄,不过只是一次轻轻地触碰而已。

想要拍出好看的夜景照片,先找到好看的夜景,再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角度等,按下快门记录即可,对于那些拍摄技巧,手机厂商比我们考虑的多得多,大部分时候用不着再去费心。

最后,在所有的建议之外,我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建议需要告诉你:从现在便开始拍摄。

学会这6个参数轻松掌握手机专业摄影

1、测光模式

手机专业模式的测光模式一共有3种状态,分别对应下图最上方从左至右3个工具。


①、矩阵测光:其工作原理为,将拍摄区域不同级别的亮度进行单独测光,然后在对所有测光亮度进行自动计算,得到一个测光均衡的拍摄亮度进行拍摄。比较适合亮度对比不是很明显的场景,例如阴天、室外等开阔环境。


②、中央重点测光:对画面中央进行测光,以中央的亮度进行测光,使图片整体的测光效果偏向与重要的亮度值,如暗部则提亮、亮部就压暗。比较适合主体在中央,主体亮度曝光正确的类型图片。

③、点测光:手动控制测光焦点,以图片任意点均可进行测光。用手控制测光按钮,可以对全图某一点或者某个区域进行曝光正确。一般用于让拍摄主体正确曝光,与高对比亮度场景时。例如逆光拍摄、作品拍摄、单一主体拍摄等。

2、ISO

①、ISO值越低,进光量越少,图片越暗,画面则越清晰。如下图,ISO数值为50的时候,进光量很少,画面很暗,基本上看不出噪点,画质很好。所以我们在用专业模式拍摄时,一定要优先考虑使用低ISO进行拍摄,尽量将画质控制到最好,特别是针对手机拍摄夜景时,不然噪点多得看起来图片就非常脏。


②、ISO数值越高,进光量越多,图片越亮,画面噪点也越多。如下图,将ISO数值设置为500的时候,图片变亮了,但也产生了较少的噪点。


③、当ISO值设置为1600时,图片很亮,噪点明显增多。

ISO决定着图片的整体画质,ISO值越小,图片噪点越少,反之噪点越多。拍摄时优先考虑低ISO进行拍摄,以保证图片画质。

③、普通模式下的自动ISO

当我们使用手机的专业模式进行拍摄时,我们就可以对ISO值进行手动设置为更小一点的数值拍摄来保证画质。但是如果用普通拍摄模式,那么ISO就会是自动设定参数,根据拍摄时的实际亮度进行自动补正,自动使画面保证正常曝光。

手机系统根据拍摄环境自动设置ISO值,感觉上还很好用,但实际拍摄过程中,自动ISO(也就是普通模式拍摄)也有很大的缺陷。白天还好,光线很足,系统就会自动默认设置为低ISO,拍摄的图片画质也还算可以。

白天:(基本没有噪点,自动拍摄效果还不错)

夜景:(夜景拍摄自动ISO就不行了,因为亮度不够,所以系统会自动使用高ISO值来达到正常曝光,当然噪点也是很明显)

如下图,用手机的专业模式拍摄,利用三脚架使用30秒进行拍摄,ISO为250。

即使天已经暗了下来,但是用慢门低ISO来拍摄,图片也没有明显噪点。所以拍摄夜景时就非常不适合使员普通模式进行拍摄,还是使用低ISO+慢门来搭配比较好。

小结:ISO是控制进光量的参数。ISO数值越小,图片越暗越清晰,噪点越少。ISO数值越大,图片越亮,噪点则越多,从而造成图片噪点多,不清晰。

建议优先使用低ISO来拍摄,噪点越少,图片越清晰,达到提升图片画质的效果。

3、快门

快门就像一扇窗户,拉下窗帘的速度越快,肉眼能看到东西的时间越少,记忆力越差。而窗帘拉下的速度越慢,我们看到东西的时间就越久,从而能记下更多的东西。

而快门则是速度越快,能记录下的亮度越少,图片越暗。速度越慢,能记下的亮度越多,图片越亮。

①、慢门:慢门常用于拍摄夜景、流水、流光快门、光绘、星空等。通过使员慢门达到图片更亮,从而可以使用更低的ISO。

如下图,快门S 1/4000(秒)VS30秒效果对比图。数值越大,图片越亮,数值越小,图片越暗。


慢门优点:快门数字越大,(30>1/4000)进光量越多,图片越亮。

拍摄夜景时可以采用低ISO+慢门来保证曝光正常。之前我们说过,尽量使用低ISO来获得更好的画质。下图慢门样片:


慢门缺点:在没有三脚架个保证相机足够稳定的时候,使用慢门容易糊片。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安全快门。安全快门的一般标准是:慢门数值不大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假如镜头焦距是50MM,那么搭载着它的相机的安全快门就是不能大于1/50,比如1/60就属于安全快门(这里统称的数字大小)。

例如下图就是拍糊了的图片,原因就是快门不够,导致图片拍糊。

但这个安全快门也没有绝对,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影响,例如稳定性好的朋友,也许他的安全慢门又会是更低。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动手实践,手持相机能稳住多少的快门,那么它就是你的安全快门,也可以多找支点来稳持手机或相机,避免糊片。

②、快门:定格瞬间,快门常用于拍摄速度性或者不稳定的题材。比如爱动的小孩、抓拍、高速行驶的汽车、火车等。快门数值越小,进光量越少,画面越黑,也能捕捉到更快的速度。

这个也很好懂,如果用1/1000秒的速度来拍摄,速度就很快,基本上来不及反应就拍了N多张图片了,常用于抓拍。由于拍摄速度很快,所以能接受的关线也就越少了,图片则越暗,也是非常符合逻辑的。


快门优点:可以定格瞬间,适用抓拍不稳定和速度较快的事物。快门值越小,进光量越少,图片越暗。则在室外使用大光圈拍摄时,用高速快门来降低亮度,以保证正常曝光。样片展示:


快门缺点:图片变暗。不过这个缺点有时候很变为优点,比如降低图片亮度,而且还不会对画质有影响。

小结:拍摄小孩建议使用小于1/200的快门,手持安全快门不低于1/60(没有绝对,根据个人平衡稳定力),或者容易糊片。

4、曝光补偿

图片暗了就加曝光,图片亮了就减曝光。加减曝光补偿时不会对画质造成任何影响,只要保证曝光准确,曝光补偿随意调整都可以。不过手动设置了ISO值和快门值后,曝光补偿就用不了了。曝光补偿功能更加偏向与新手,打开专业模式,直接加减曝光补偿即可调整。而熟练一点ISO和快门后,曝光补偿基本上就没有用了。

小结:由于相机系统识别原因,当我们拍摄图片越亮,系统就会默认为图片过爆,所以就会自动减亮度。图片越暗,反之会自动加亮度。所以拍摄雪的时候就加一档至两档曝光,雪就会更白。夜景拍摄时降一档至两档。也有个白加黑减的理论来着。

5、对焦模式

图片拍的清不清晰,对焦至关重要。要把焦对实,图片才会足够清晰。即使在电脑上放大来检验也完全没问题。手机上有3种对焦模式,但我一般使用的只有两种。

①、AF-S:单次自动对焦。简单点来说就是点击一次屏幕,则进行对焦一次。

②、AF-C:连续自动对焦。选择连续自动对焦模式时,相机可以自动对焦,无论你拍多少张都是自动对焦。对焦速度快,适用于抓拍之类的题材。


③、MF:手动对焦。纯手动对焦,最喜欢用的对焦方式。手动对焦的好处是对焦一次,二次拍摄只要在对焦距离相等或之内的事物都是清晰的。即使变换方向,角度等,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图片都是对焦清楚的。非常适合拍摄人物,无论人物怎么做出快速的动作,只要人物离你的大致距离不变,那么随时随地都是清晰的,非常方便。

自我感觉手动对焦比其他两种对焦要对的实一点,其次是手动对焦可以对焦那些低对比度的物体,因为手动对焦是自己调整焦距,也就是相机里被摄物的距离来进行对焦的。

如下图,左边是近距离对焦,最近则是微距拍摄。左边的箭头指的是远距离对焦,适合风景拍摄。

感受下下图,这是将导入PS处理的139M图片,然后截成8M多的图片,一小片的荷花我只保留了这一朵,而且清晰度完全不打折扣。只要焦对的实,中焦镜头都可以当微距用。(此图相机拍摄,目的为对焦要实,图片才会越清晰)

小结:经常使用手动对焦的人,技术提升的速度也会快很多。手动对焦也比较实和好用,当然根据情况来定,摄影时间不够就使用自动对焦吧!比较快速,避免错过精彩瞬间。

6、白平衡模式

终于到最后一个了…………白平衡模式相对于也比较简单。一般情况下我不论是相机还是手机,都将白平衡设置为自动。白平衡模式中有系统预设的阴天、多云、日光灯等模式供我们选择。但是这个经常容易忽略,如果你在阴天拍摄了,下次是太阳的情况下,你很容易不会将白平衡调整为太阳模式。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即使是阴天开启阴天模式,你的白平衡不一定就准,效果也许还赶不上自动情况下拍摄的照片。所以白平衡建议使用自动。

二、手机拍摄技巧

1、大光圈模式

如下图,当我们使用大光圈模式拍摄时,图片整体的氛围会比较好,或者简单来说是图片更加简洁了,主体也就更加明显。

光圈F0.95时,图片本身应该是越亮,但是由于不是专业模式,系统就自动将快门提升至2800了,快门速度越快,所以图片就越暗了。虽然图片越暗,但图片的前景背景虚化效果出来了的,还不错。然后再观察后面的F6.3与F16,背景前景都变得清晰了,氛围自然没有F0.95的要好,也就是虚化效果。(下图图片亮度与快门速度有关)

如下图,大光圈案例图,光圈数值越小,图片背景或前景虚化效果越好。更能轻松清除杂乱,突出主体。所以不妨在下次拍摄时,试一试用大光圈效果。

2、构图引导线

打开手机的引导网格线进行构图,将拍摄主体放置在九宫格的4个焦点附近,这样会更加突出主体。因为这4个焦点处于黄金分割点附近、以及三分之一构图附近。更多构图方法欢迎了解之前我回答的构图篇,更加详细易深度理解。

3、降低曝光

点击对焦点后,可以拖动对焦旁的小太阳来降低图片的整体曝光,使画面更加通透,暗场更加明显。反之也可以提升曝光来提亮拍摄过爆的场景。(白加黑减)

4、快捷键拍摄

利用蓝牙耳机、或者音量键进行拍摄。达到减少手机抖动,图片拍不清晰的情况,可别小瞧这个功能,很多时候都很管用。

总结
在了解了这些参数的工作原理后,一定要多思考怎么去运用他们。说简单点,技术上就是利用这些参数使曝光正常,不死黑和曝光过度。技巧上就是合理的将画面组织起来,使画面协调。以及怎样去突出主体和主题。多练多学习,摄影的路才会越走越远,技术和思想才会越来越成熟。

如何用手机拍出精美照片?

摄影圈有一句话,最好的相机往往就是你手边的那一台。单反相机虽然更加专业,但手机的便捷无可取代。孩子瞬息间的可爱表情、朋友聚餐的欢声笑语、同事会议后的端庄合影,这些美好或重要的瞬间,我们更多是用手机来拍照和分享。

那么,如何才能用手机拍出赏心悦目的照片呢?

只要掌握构图、曝光和人像模式等几个方面的技巧,就可以轻松获得具有质感的精美照片。

本文以 iPhone 为例进行演示,其中涉及的大多数设置同样适用安卓手机。

构图

构图是安排与组合的手法,是在绘画、平面设计与摄影等视觉艺术中的常用技术名词。将对比的东西分为主体与客体,或是前景与背景。将协调的物体用三角轴或是斜线来排列,将光与影变成有情感的组合,这些都是构图的手法。

好的构图,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一般来说,摄影构图有 6 种方法,包括:中心构图、三等分构图、对称构图、对角线构图、框架构图和引导线构图。不同构图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拍摄对象。

中心构图常用于拍摄对象十分明确的拍摄场景,比如花朵和人物,将对象放置在镜头中间位置进行拍摄。


中心构图用于人物肖像。图片来源:Photo by omid armin on Unsplash

三等分构图应用场景最为广泛,如景色(比如海天一色的大海)、人物与环境(比如旅游景点的打卡照片)等,三等分构图可以平衡视觉,也可以通过四个横竖直线的交叉点突出主体。


「九宫格」线说明构图结构。图片来源:Photo by Nik Shuliahin on Unsplash

对称构图常与中心构图一同使用,比如人物与环境的合影、水面倒影和宏大建筑。对称构图可以最大限度突出画面的对称之美。


对称构图适于拍摄人物与环境的合影。图片来源:Photo by Marcus Wallis on Unsplash

对角线构图可以用于表现舒展饱满的景色照片,比如长城和山脉;此外,对角线构图还可用于人物肖像,这样可以使被拍摄主体灵动起来或者突出人物线条的优势。但要注意的是,对角线构图切记不要斜着使用手机拍摄,手机保持水平或垂直。


「对角线」可用于勾勒腿部线条。图片来源:Photo by Avi Richards on Unsplash

框架式构图常用于拍摄景观和建筑物,多利用前景物体或窗户产生框架感,突出远处的主体,会给人一种新奇角度看世界的感觉。


善用框架可以增加照片故事感。图片来源:Photo by Gigi on Unsplash

引导线构图多用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可以通过从画面外进入摄像头的线条进行引导,包括河流、公路等,也可以通过被摄主体的眼神和动作进行引导。


骑手的视线很好地将观者引导入远处的美景。图片来源:Photo by Kay Liedl on Unsplash

通过九宫格可以很直接的实现上述构图方法,比如中心、三等分点、对称点都很容易被找到。iPhone 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相机」,打开「网格」开关,调出手机相机的九宫格网格线进行构图辅导。


在设置中调出「网格」,辅助摄影


网格在镜头中的界面展示

曝光

摄影是光的艺术,曝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张照片的成功与否。正确的曝光能够让画面更显清晰,能够展现出超出人眼可见的画面细节,让摄影作品更具欣赏价值。

当我们用 iPhone 进行拍摄时,可以通过手指点击屏幕进行对焦,对焦框旁会出现一个「小太阳」标志,这就是曝光操作的指示。此时,上滑手指即可提高曝光度,增加画面亮度;下滑手指即可降低曝光度,减少画面亮度。由于 iPhone 所见即所得的拍摄特性,可以即时从屏幕看到调整的结果。

当我们对准需要对焦的被摄对象后长按屏幕,对焦框会出现一个跳动,屏幕上方会有一行字显示「自动曝光/自动对焦锁定」,即将对焦距离和曝光水平固定住,无论摄像头指向哪里,这两个指标不会再有变化。再点一下屏幕即可取消锁定。


曝光可以在拍摄时实时控制

人像模式

我们关注摄影作品时,常常被「虚化」所吸引。背景虚化可以突出主体,可以给观者以想象空间,可以带来「更专业」的画面质感。这种虚化就是「景深」。

自 iPhone 7 Plus 发布以来,人像模式开始进入手机摄影领域。人像模式使用双摄像头(iPhone XR 除外)和算法来打造景深效果,让使用者能拍出主体清晰、背景模糊的照片。这种景深效果通过算法的进步而不断优化。手机会在后台通过摄像头记录的被摄对象信息和距离信息进行计算,虚拟出专业相机才可以提供出的景深效果。算法的不断优化使得一些单摄像头的手机也可以进行人像模式拍照,比如 iPhone XR 和 Google Pixel 4 系列。(iPhone XR 仅可用于拍摄人像,不能用于物体)

打开 iPhone 相机,在「照片」右侧即是「人像」。进入人像模式后,会发现焦距发生了变化。这是为了更好的成像效果,采用长焦镜头焦段进行取景,约为等效 56 mm,比较适合拍摄肖像。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进行操作,例如向更远的位置移动。当人像模式准备就绪时,光效(如「自然光」)会变成黄色。

在 iPhone 8 Plus 与 iPhone X 以后的机型中,人像模式下的取景器下方会有一排选项,这是人像光效功能,包括「摄影室灯光」、「轮廓光」、「舞台光」和「单色舞台」。用户可以逐个体验,以选择最适合或最喜欢的光效。这些光效也可以在拍摄后继续更改。


左图为「人像模式」拍摄界面;右图为实际效果

如果你使用的是 iPhone XS 或更新系列的 iPhone,还可以在人像模式下拍摄照片后,对照片进行景深控制。用手机自带的照片 app 对该照片进行「编辑」,会弹出一个景深控制的滑块,向左即是「增加光圈值」,加大景深效果;向右即是「减少光圈值」,减小景深效果。


iPhone XS 或更新系列的 iPhone 支持「人像模式」的进一步调整

人像模式另一个非常好的用处就是自拍。如果你使用的是 iPhone X 或更新系列的机型,在切换至前置摄像头并将调整至成人像模式后,会得到虚化背景的自拍效果,还可以增加光效,得到非常精彩的自拍照片。

照片的进阶调整

当我们通过 iPhone 拍摄到满意的照片后,在「照片 app」中打开这张照片并轻点「编辑」。然后可以对照片进行一些进阶调整,以得到更佳的作品。

裁剪和校正

当拍摄一些有明确分界线的景色时,如海岸、建筑、道路,需要在后期调整时对照片进行二次构图和校正。这时候可以打开照片进行编辑,选取最下方的最左侧图标,进入「裁剪和校正」。在这里拖移网格工具的边角以自行设定裁剪量,然后移动调节轮以倾斜或摆正照片。


照片拍摄完毕,时常有需要调整的余地

调整光效、颜色和黑白

如果拍照时没有很好地控制曝光和色彩,也不用感到遗憾,手机照片可以进行一定的后期校正。打开照片,进行编辑,选取最下方的四个图标中的由左到右的第三个,进入「调整光效、颜色和黑白」。轻点「光效」、「颜色」或「黑白色」并使用智能滑块找到合适的照片效果。如需进行精确调整,可以轻点细节按钮或向下箭头,然后使用各个工具的菜单。


iPhone 自带很丰富的调色功能

标记

对照片进行简单标记,比如为照片加字、圈重点、通过放大镜放大细节、通过表情或马赛克遮住隐私等等功能也是很多人需要的。iPhone 自带照片标记功能。打开照片,进行编辑,选取最下方的四个图标中最右边的一个,即可弹出「标记」。轻点「标记」,会有一排笔、橡皮、套索、笔刷颜色等选项,还可以进一步添加文本、签名、放大器以及一些设定好的文本框和箭头。


iPhone 自带「标记」功能,十分实用

11个手机拍照秘诀,全世界都能拍大片


原创: 王太平 罗辑思维 今天

假期出游,人人都想拍出好看的照片,怎么才能把千篇一律的游客照拍出高级感?

得到App为你请来知名摄影艺术家王太平,为你准备了11个即查即用的拍摄小技巧,教你用手机轻松拍出与众不同的旅拍大片。

  1. 手机可以搭配脚架和补光灯

现在的手机足以满足大部分人的拍照需求了。你还可以再带两个物美价廉的“旅拍神器”:一个是八爪鱼三脚架,既可以作自拍杆,还能把手机轻松固定在栏杆、树干甚至手臂上;另一个是小LED灯,它比手机闪光灯更柔和,照在脸上没有明显的反光,非常适合夜拍补光用。

  1. 人身上最好不超过3种颜色

最保险的做法就是颜色尽量少,如黑白灰。另外,搭配还得考虑不“违和”,最经典且不用担心出错的搭配就是白衬衫+休闲裤,女生还可以穿白裙子。如果你的衣服颜色和背景颜色撞了,那就可以用小装饰创造视觉亮点,比如跳色丝巾、耳环、帽子。

  1. 抓住日出日落的黄金时间拍照

我们一般出门到景点的时候已经将近中午,这个时候光线太强烈,拍人效果并不好,脸上会有阴影,明暗不均匀。建议你抓住黄金时间,每天的日出和日落时分,光线柔和,色调温暖,非常容易出片。你在一开始计划行程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把最美的景色留在黄金时刻去。

  1. 使用连拍,把人拍得更自然

有些人一对着镜头就会不自觉的僵硬,想拍得自然,建议用连拍模式:让被拍的人不用直视镜头,而是和周围环境中的东西互动,比如看一朵花、逗只猫、走来走去……然后在连拍的照片里,挑出自然好看的几张就好了。

  1. 拍合照,用“错位”的方式更好看

如果你要和朋友一起拍合照,会不会站成一个横排?大多数人都会的,甚至是搂着脖子拍,这样会显得非常僵硬不自然。给你一个更好看的站位方法:分“前—中—后”三层,拍出来有层次,不呆板。

  1. 时刻记住“人小景大”

你一定看过很多“到此一游”照,人特别大,占据了画面C位,把后面的景色都挤没了,很不好看。要想拍出高级感,核心就是“人小景大”,更多地露出周围的景色,试着把人物与景色融合起来,才是高境界。

  1. 利用引导线构图

不管是拍人还是拍景,你取景的时候,要试着找画面中的线条,比如延伸的马路、建筑的轮廓、河流……这些都是引导线。你把引导线放进画面中,视觉就有了重点,避免了元素过多画面杂乱的问题。如果是拍人,引导线也可以是很好的背景,不过有引导线的时候,人占的面积不要太大。

  1. 别忘了利用环境里的框架

环境中,天然就存在着很多框架,比如窗户、门、桥洞、充满几何元素的楼梯等等。你只需要发现它们,并且顺其自然地构图,把人放到框架中就好。注意一点,构图时别忘了保证框架横平竖直。

  1. 给画面做减法,学会留白

你不需要把整个画面都填满,适当留白会更高级。只要是颜色均匀的背景,都可以用作留白,比如没有云的蓝天,颜色均匀的墙面,无人的海面……请注意,留白面积要大于拍摄主体面积,才能让别人一看就看到照片的重点。

  1. “长曝光模式”把路人消掉

长假游玩最苦恼的就是“人山人海”了,拍照总躲不开路人。其实解决的办法并不难,手机自带的“长曝光模式”就可以。以iPhone为例,打开相机后选择“实况模式”,模特摆好Pose后,要保持不要动,摄影师一下一下地按下快门;拍摄完毕后,打开拍摄的图片,向上滑动找到“长曝光模式”,无关人等瞬间被处理掉了。

左:拍摄原图 右:长曝光处理后

  1. 明暗反差大的场景用HDR模式

有些场景明暗对比很强,普通模式拍出来,亮的地方太亮,暗的地方太暗,细节都不见了。这个问题HDR模式就能帮你解决,这个模式下,同一个场景相机会连拍三张亮度不同的照片,然后自动合并成一张。于是,你就能得到一张明暗过渡自然、细节清晰的照片了。


上:未使用HDR 下:使用HDR

iPhone X拍摄技巧

1、巧用人像光效模式

人像光效模式是苹果在iPhone 8 Plus中首次推出的功能(iPhone X同样支持)。它利用了新iPhone的双摄以及系统中的面部特征识别技术,在照片中模拟出各种灯光效果。

iPhone X中的“人像光效”

这个功能有个好处——突出人物并过滤掉繁杂的背景。

2、学会控制对焦(测光)

很多人都知道,拍照之前点一下手机屏幕对焦,可以让镜头焦点对准想要拍摄的主体。其实,对焦还有另一项功能——测光。在iPhone X上,如果测光和对焦不在同一点,可以长按屏幕锁定对焦后,通过上下拉动曝光补偿条,调整曝光。

我们使用手机逆光拍摄时经常会遇到焦点对在人物上,背景天空过曝的情况(如下图)。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将测光点天空,人物部分则会很暗;如果将测光点放在人物上,天空就会过曝。

天空部分有些过曝

遇到这种情况,他会选择最亮和最暗之间的光线来测光,这样既照顾了暗部也迁就了高光,可以为后期创作留下空间。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拉动曝光补偿条的方式进行调整。

3、善用iPhone的拍照软件

在App Store中有不少拍照和后期制作的应用,利用它们能让我们拍摄特别的照片。摄影师张鑫介绍了一些用iPhone X拍摄中国年的技巧,其中就包括一些有趣的App。

比如,你想拍一张带有故乡的月亮照片,这时你可以使用Pro Cam这款应用开启iPhone X的第二颗镜头(当然也可以使用自带相机开启二倍变焦),这颗镜头属于等效焦距为52mm的中焦镜头,现对来说更适合拍摄月亮。

使用Focos这款软件配合iPhone X的人像模式,可以创作出不同虚化效果的照片。“Focos可以控制焦外的大小形状方向,甚至模仿一些老镜头的焦外效果,可以让我们的人像更具个性化。”张鑫说道。

背景虚化的效果不同

再比如VSCO这款应用,其中很多效果不一的滤镜,使用这些滤镜可以让照片变得与众不同。张鑫在介绍中表示,他最常用的AU5这款滤镜,它能够提升画面中的暖色效果。

4、内置相机还有一些“隐藏”功能

在拍照方面,如果利用好iPhone X内置的一些功能,也能让我们收获不一样的惊喜。张鑫介绍了一项隐藏很深的小功能——长曝光效果。事实上,长曝光是一种很常用的拍摄技法,通过延长快门速度捕捉到画面中运动物体的轨迹。

不过这种技法常常需要三脚架等专业设备稳定相机后拍摄。而在iPhone X上,我们则可以选择“长曝光效果”来合成一张带有拖影的照片。首先,我们要开启相机上放“实况”这个功能(以前叫Live Photo),拍摄一张照片后上划选择长曝光效果,手机就会自动合成一张特效照片了。

玛格南摄影师的10条拍照原则

美国著名摄影师埃里克·索斯(Alec Soth),也是知名摄影经纪公司玛格南图片社的摄影师。玛格南图片社是第一个由摄影师经营和管理的摄影经纪公司,它旗下的摄影师大多都具有世界知名度,拍摄主题也很广泛,从家庭、毒品、宗教、战争、贫穷到政府和庆典,玛格南都有很多经典且重要的纪实摄影作品。

9月23日,埃里克·索斯在华为和Lens联合主办的“华为新影像大师班”上,分享了拍出好照片的10条原则。

第一,做事应该“从紧到松”。埃里克在开始拍照的前十年,一直保持着紧张状态,十年后才学会了松弛,这时的他突然获得了一种优雅、一种不在乎,可以很轻松地去拍照。

第二,用关键信息串联“自由”。埃里克建议,拍照的时候不要给自己限制,不过,仍旧需要用某种关键信息(或符号)把照片串联起来,否则“没有目的的自由,最终只是一片散沙”。

第三,看到表面,也要看到内里。一种观点认为,摄影只是关于“表面”的艺术,但埃里克不满足于只记录下人们的外表,他还想知道人们的内心:在忧虑什么,在思考什么,在为什么开心……他会让被拍的人们写下小纸条,写出那一刻的所思所想。

第四,摄影中也存在方言。随着手机摄影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会觉得照片更国际化了。但在埃里克看来,“摄影作为语言,是存在‘方言’的,你的照片里隐藏着许多只有你的文化语境才能理解的细节。”

第五,用不同的照片尺寸讲故事。埃里克认为,照片的大小可以创造节奏。他把照片比喻为音乐,这两种艺术形式都具有高度复制性,可以用不同方式欣赏,“网络图片像流媒体上的音乐;画册是实体唱片;展览相当于现场音乐会。它们用不同方式讲故事”。

第六,如何拍摄一个抽象概念。比如,怎么拍出“爱”?拍一对情侣站在一个蜜月圣地就可以了么?埃里克的做法是,在照片中做减法,他把一张照片中的丈夫“拿掉”,剩下新娘自己,这样更能引发人想象:她的未来是什么样?她是如何感受爱的?“你要释放信息,但又不要释放太多。”

第七,照片里的人必须很快乐吗?在埃里克拍摄的照片中,被拍者很少会笑。一个原因是,拍摄时间长,拍摄对象不可能一直保持笑容。埃里克会让他们呈现出自然的表情,自然的表情看上去就会显得心事重重。

第八,不要在乎“拍出一张好照片”。随着图片社交媒体的发展,拍照的内容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埃里克拍照时也变得非常随意,更加碎片化,他觉得,如今照片变成了沟通方式,比用语言解释要更为直接。

第九,照片解决的是自我的疑问。埃里克摄影项目的灵感来源,其实都来自他所面临的问题,比如负面情绪,对“爱”所感到的惶恐不安,想逃跑的欲望……当他的自我疑问发生变化时,照片的内容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第十,创意也要有所局限。埃里克认为,要想完成任何事,都要以一定的目标作为前提。比如,拍摄每个项目前,他都会事先给项目起好名字,这样就能用某种主题和氛围来引导自己。他一次只拍一个项目,“如果在路上遇到很好的故事,但故事本身和项目并不相关该怎么办?我会选择放弃。因为它会打乱现有的节奏”。

本期文章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 WeLens《“吸引人的东西大部分是俗套”——埃里克·索斯的10条摄影原则》

Experience


封面图:摄影师意外拍到了蓝鲸排泄的照片,出处英国《每日邮报》。

摄影师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1986年,巴西摄影师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Sebastião Salgado)在亚马逊丛林的一个金矿待了16天。5万人在那里手工淘金。

饿死的狮子王

我们参观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Kruger National Park),看到一只巨大的雄狮蹲在河岸边。

他瘦得皮包骨头,几乎站不起来。

他慢慢地离开河边,摇摇晃晃地好像喝醉了一样。每走几步,他就会停下来喘口气,低着头,直到他有足够的力量再走几步。走到一半的时候,他突然倒在路上。很明显,他已经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了。

一只大象靠近他,他努力站起来,试图逃跑。

当天晚些时候,我们发现他躺在草地上,筋疲力尽无法动弹。我离他不到五英尺,看着他的眼睛。我只是想让他知道,他不会独自死去。

他的胸部一上一下,不停地抽搐,一个小时之后,他死了。

多年来,作为一名摄影记者,我拍摄过失去一切的人、受伤的人、正在死去的人,但从来没有拍过像这只雄伟的动物那样悲伤的东西。他是真正的野兽之王,但是老了以后,可怜地饿死了。

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只高贵狮子的名字是Skybed Scar,他在克鲁格国家公园以其漫游和统治多年而闻名。他自由地生活,自由地死去。

蝴蝶的诞生过程

美国生物学家蒂姆·黄(Tim Wong)在后院饲养珍稀蝴蝶,他拍下了蝴蝶诞生的整个过程。蝴蝶成员产下红色的卵后,就会死去。


卵孵化成毛毛虫。



毛毛虫变成蛹,蛹变成蝴蝶。


科学家玩摄影,X光片也能行

荷兰的Arie van’t Riet是一名医学物理学家,平时讲授放射物理学和放射技师安全,循规蹈矩的他并没有什么艺术方面的爱好。有一次,一位友人请他帮忙把自己的画作进行X射线扫描,扫描的结果十分令人满意,Arie于是在课堂中开始扫描生活中的小物件给学生做展示。

在Arie的科研项目中,他发现X射线图像的对比度受到X射线能量的影响,X射线能量越高,则对比度越低。应用到这个理论,他从花瓣很薄的花卉开始进行创作,比如郁金香等。这些摄影作品都来自于他家中的一台X光机,家中成为了他进行摄影创作的实验室。

你是不是在想,这些作品第一眼看就像是哪位大师的水墨花鸟图?知道真相的你,眼泪在哪里?小编也觉得这些X射线透视而成的摄影作品实在有点奇特,当水墨遇见X光,原来还可以这样混搭,脑洞有点大。

电影摄影大师鲍德熹的工作感悟

鲍德熹出生于电影世家,从小在香港传统片场耳濡目染,后来又在美国新好莱坞浪潮下接受了艺术学院的教育。2000年,鲍德熹担任《卧虎藏龙》的摄影指导,并凭借该片获得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在接受公众号“电影摄影师”采访时,鲍德熹谈了他对电影摄影的理解,以及他的工作感悟。

鲍德熹说,他从小就在片场接受熏陶,对电影现场的分工非常熟悉,所以他后来选择了去美国旧金山艺术学院学习,就是想知道怎么把意念用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他在艺术学校获得的最大启发就是,什么事都说“为什么不”,不是说“不行不行,你绝对不能这样做,没有人这样做的”。老师永远鼓励学生“Why Not”,如果学习有想法,想把它拍出来就要用各种方法,老师会提示学生,“会不会考虑用这个方法”,“你想用什么方向”,等等。鲍德熹说举一反三是他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直到今天,他遇到新事物,还是会问“这个干什么的”,“这个有什么效果”,“这个做出来会不会有反效果”。

鲍德熹谈到了他和李安导演合作拍《卧虎藏龙》的情况,他说:“有时候导演所想的,未必是剧本所写出来的,所以这个时候你要去找导演求证。有矛盾的时候就要问清楚,不然你就会用错光线,用错构图,用错机器运动,甚至用错镜头,而这些都是错误会发生的时候。”在拍竹林那场戏的时候,15天的拍摄内容在剧本当中只有两行字,“李慕白追着玉娇龙进入了竹林,两个人在竹林当中打斗,然后降落在一块大石头上。”李安由于当时身体不好,也没告诉鲍德熹到底要拍什么。这时候鲍德熹就要自己编故事,以及给演员设计动作。鲍德熹说,他在工作的时候喜欢和导演当朋友,这样做一方面导演会对你知无不言,另一方面也会帮他跟导演的思维同步,同步了才会拍出符合导演思维的影像。

中国90后摄影师拿下国家地理全球总冠军:所有的梦想,都值得全力以赴

2019年全球总冠军《北极的冬天》

2018年全球总冠军《美人鱼》

2017年全球总冠军《自然的力量》

人物类作品第一名《开演时间》

狮人

狮人是一个人身狮头的象牙雕塑,高31厘米,宽5厘米,是迄今发现的历史最早的人类雕塑品,年代大约在距今4万年~5万年之间。

它是1939年在德国的一个洞穴发现的,当时只发现了身子,1970年代才发现了头。1987年,开始将整个雕塑拼了起来,大概完成了原貌的三分之二。背部严重受损,腿部部分缺损。耳朵、眼孔、嘴、鼻子、头后部,大致都保留了下来。

目前的样子是2013年完成的,让雕塑的高度从296毫米增加到311毫米。

如何在生活这个影棚中留下重要时光,魅族告诉你怎么做

历时 22 日的魅族 OMA 年度影像大赛,终于完成了作品征集的工作。

在这 22 天内,大会一共收到了 18000 多张照片,里面也有包含了人文、动物、人像、风光、抽象和静物这六大类别的作品。除此之外,本次参赛的作品也横跨了 5 大洲和 30 多个国家,借此也可以看到参赛者的范围也非常广。

现在,2019 魅族年度影像大赛已经结束,也进入结果公布的环节,我们也能从这些获奖作品中感受拍摄者当时的状态,看看他们在这个被称为「生活」的大摄影棚中,用相机留下怎样的时光。

在生活这个大影棚里,我们看到了这些…

从大会公布的精选作品中看到,在人文、动物、人像、风光、抽象和静物这六大类别的中取出的作品,大部分都与日常生活有关。

像参赛者 @水车一枝花 拍摄的作品「窗外」一样,那其实是透过公交车窗拍摄车内的一个简单镜头。从这张照片中你能看到的,应该就只有人们每日在交通工具上穿梭通勤时的神态。那未必需要太突出的内容冲击力,更多的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感觉。

另一位参赛者 @用户 650881860 拍摄的「斑马」,也是展示路人穿过枯树森林的场景。

不同的是,这位用户用上了黑白照片的方式来呈现,主要是为了突出枯树表面的细节,以及树影散落在路面上形成类似斑马的条纹。枯树的细节在加上透过光影效果凸显出来的不平整路面,搭配独自行走的路人,衬托出一种高于日常环境的孤独感。

透过黑白突出孤寂感,还有这张由参赛者@wuxingcizi 拍摄的「过客-匆匆」。

用黑白降低光线颜色影响的同时,也可以烘托出作者需要的气氛。在年前看到一个老人,在匆匆而过的火车面前等待,哪怕他本来只想想过一下马路,但这些元素结合起来,也会引导观众往「回家」的方向引导,产生情感共鸣。

不过,并不是每一组账号都要呈现这么沉重的情感。在大奖赛的获奖作品中,也有不少用户是选择了一些在日常场景中创作,透过轻松的调色带来让人舒适的感觉。

同样拍摄窗户,参赛者 @用户 670723892 拍摄的《一扇窗,一幅画,一个故事》就展示出不同的感觉。

参赛者以窗代画,窗框下框着的是一个日常的生活环境。里面虽然也有独自行走的老人,但整体却不是要展示孤独的感觉,反而是透过调色和一束贯穿室内外的阳光,给观众带来一种「岁月静好」的安逸感。

@摄影的阿凌 和 @用户 670579632 两位参赛者都是以玩耍的儿童来取材,@用户 670579632 的《童真》是一个在墙边玩耍、笑得很灿烂的小妹妹,内容展示得更为直接。而 @摄影的阿凌 拍摄的《跃》,是展示一位在隧道中跃起的少年,在大城市的框框下自娱自乐的表现。

以上这些照片,大部分都以日常生活为主,拍摄的其实都是贴地的素材。但在其他获得官方嘉许的作品中,也有不少是跳脱出日常生活的框架,为观众展示不一样的内容。

像获得了本次评委大奖,来自参赛者@Oo 浩如烟海 oO 拍摄的作品《烈火英雄》,展示的就是消防员救火的故事。本次大赛评委也提到,这张作品能引申结合 2019 年四川凉山救火英雄的事迹,以及近期澳大利亚全境的大火事件,会带出更触动人心的效果。

就像 IPPA 2018 的金奖作品一样,那张由摄影师 Jashim Salam 拍摄的是一个建立在灾区中的「露天放映室」,目的还是突出「社会现实」这个主题。

▲ 摄影师 Jashim Salam 的作品《露天放映室》

这种事件型的人文题材拍摄在各类摄影比赛中很常见,专业摄影师(更多的是专门跑新闻、战地等)在拍摄这一类照片很多的时候都会带着一定的新闻价值和人文意义在背后,而这些事件更容易出现「关键性的瞬间」。

而不管是《烈火英雄》还是《露天放映室》,它们都是通过照片展示出饱含冲击力的内容,在这里拍摄的画质和机器都不是最主要的,参赛者要考虑的是如何透过手上的设备记录并向观众清晰地呈现时间,只要满足这个要求,在这基础上借助机器的特性来提升呈现效果,就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不得不说,《烈火英雄》在这里是一个聚集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作品,除了本身的画面有一定冲击力,作品也能借助其他的社会事件延伸,让观众产生共鸣。再搭配出色的呈现效果,拿奖也是必然的事。

虽然这一类事件性的照片,有一定的加分效果。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参赛的时候都需要去等待这些事件的到来。

正如本次年度摄影大赛的 Slogan 「别浪费生活这个摄影棚」一样,手机摄影大赛的意义其实是提醒创作者应该回归到生活,搭配手机随手可拍的属性能够各种不同的场景,记录生活和身边最真实的一面,这个才是手机摄影想表达的意义。

从本次大赛的作品中能够看到,每个人的生活和理解都不同,就算只是对「儿童」、「窗户」这些简单常见的题材,人也可能会因为经历不同,而带来不相同的作品。

这个,正是本次比赛想突出的意义。把生活比作摄影棚的他们,正是希望你带着手机,拍出不一样的作品。

手机这台特别的相机,在不断进化

在手机摄影大赛还没有形成一种潮流的时候,大家对于「手机也做摄影比赛」这个行为还是有些疑惑。

大部分人都觉得手机其实一种随手拍拍的活动,要专业化的话还是相机。更有观点是认为 “摄影比赛” 应该都是大机器们的交流,手机的话形象不严肃、性能画质不够好、限制也多的时候,真的就没有必要去谈 “比赛专业化” 的东西。 但其实,这观点是一种错误的标签引导。

摄影能力和创作用不用心,跟设备没有太大关系。只要拍摄者能够熟知设备的属性和特质,并能够跟着这些特质去创作的话,也能够拍出好作品。

但随着手机影像系统与用户认知的进步,现在的手机已经能够成为一种新型的影像创作设备。

在那个还是流行用后置单摄的年代,手机就像是一款镜头固定在 24mm 到 28mm 之间的定焦头、传感器尺寸也限制在 1 英寸以下的 PS 机(Point & Shoot)。和胶卷时代的 PS 机一样,手机想呈现的也是随手可拍的效果,设备「侵略性」比大型相机要低的手机也更容易融入生活,被拍摄的人能够保持自然的同时,也不容易破坏画面。

随着新传感器、新算法以及多摄系统的融入,手机这台特殊的 PS 机也开始出现变化,变成了一台能保持「Point & Shoot」随手可拍主旨的轻便型「可换镜头」相机。

在本次官方展示的得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参赛者其实都在用魅族 16 系列去创作。

而在之前的评测体验中,我们能看到魅族在 16s Pro 上已经投入了一个成熟的多摄像头系统。

魅族 16s Pro 那个搭载 4800 万像素 IMX586 主摄能够呈现出高像素传感器应有的图像解析力,也能够借助高像素的优势实现更高质量的变焦效果。由 2000 万像素的 IMX350 和 1600 万像素的 IMX481 组成双摄结构,则帮助魅族 16s Pro 实现「2.5cm 微距、117° 超广角、3 倍无损变焦」和超广角拍摄这几个拍摄功能,让手机整体的拍摄效果变得更完整。

以前,手机摄影用户还需要跟着单摄手机的特性来进行定向的创作,现在多摄系统出现后,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度也变得更大。

除此之外,我们也从本次的获奖作品中看到了更多的拍摄可能性。

像参赛者@我是魅之神 拍摄的作品《醉花芯》一样,透过魅族 16T 的微距模式,展示出了昆虫陷入花中的场景。

在这个画面中,昆虫的毛发也能保留下来,细节感也能够还原。虽然后期处理会能够提升画面表现和细节效果,但能直接透过手机拍摄出这样的场景,魅族 16T 的拍摄能力也值得认可。

除此之外,像参赛者 @bbcall 机 用魅族 16s 拍摄的《印尼库塔黄昏》一样,手机拍摄时对于光比的控制、高光暗部两者之间的取舍和把控、HDR 算法处理效果的进步,这些元素都能够透过作品展示出来。

再加上作者对当前光暗的理解和层次感的把控,就能呈现出这样的作品。

从这个层面也可以看到,手机摄影大赛不仅仅是一次用户创意展览的开放日,也是给器材的一次考验。成为用户创造的基础,帮助用户在合适的场景中创作出他们想要的作品,这是手机的任务。

由此可见,魅族手机漂亮地完成了任务。

摄影大赛,往往只是第一步

现在,手机品牌举办摄影大赛已经成为了一种展示影像技术的新手段。

站在用户的角度,摄影大赛是一个品牌为用户展示创意而搭建的平台。像这次以「别浪费生活这个摄影棚」为主题的摄影大赛,鼓励用户透过手机来仔细观察身边事,为创作做好引导的同时也能够提升创作欲望,用户也能在活动的带动下感受自己的创作潜能。这里要呈现的,是品牌和用户之间的互动。

站在品牌的层面,摄影大赛是一次对外展示影像技术和影像元素积累的机会。

透过大赛,品牌能够展示出自家产品的实力和借助用户发挥出来的创作可能性。此外,如何把优质摄影师引导过来参加自己的比赛,同时如何引导用户拍摄出高质量的作品,这些都是品牌需要考虑的东西,用户基数、覆盖面以及用户质量放在摄影大赛里面,都是展示品牌实力的元素。

从最初公布的赛后总结来看,本届摄影大赛的表现还是很圆满的。

在比赛中,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高质量的手机摄影作品,以及外人对魅族手机拍摄能力的认可,更多的是他们带动了用户的创作热情。未来,这个摄影大赛能够保持一年一次的模式,不断吸纳新用户,在社交网络中孵化出「#shotonMeizu」这样的群体标签也不是难事。

对于品牌和手机摄影爱好者来说,举办摄影大赛往往只是第一步。

「展示自家手机的拍摄能力」和「把手机摄影推入正规摄影比赛流程」等这些需求也只是比较浅层的需求,我们真正要从品牌举办的摄影大赛中获得的,应该是一种「全民创作」的机会和意识。当大家都拿着自己的手机尽力去拍照时,这些比赛能够真正完成了使命。

现在,魅族已迈出这踏实的第一步。

实时极光照片


世界各地的用户将自己拍到的极光照片,上传到该网站。上图是2020年1月6日芬兰的极光。

人工智能艺术品

该网站收集机器学习生成的抽象画。

尼康显微摄影比赛

尼康显微摄影比赛始于1975年,参赛作品必须是显微镜下拍摄的照片,目前是世界显微摄影的主要展示平台。

该网站收集了历年的获奖作品。下图是2020年的第一名:一条鱼苗的骨骼和鳞片。

2019年的第一名:乌龟胚胎的荧光染色照片。

圆形耕地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是沙漠地带,农作物必须通过人工灌溉才能活下来。

当地农民采用旋转喷头进行浇水,结果意外造成圆形耕地的景观。下面内布拉斯加州农场的航拍照片。

海拔7000米的天空颜色

天空在地面上看是蓝色的,但是到了海拔7000米,还是蓝色的吗?

日本摄影师上田优纪发布了,她在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山上拍的照片。她写道:”海拔越高,天空的颜色就越深,从蓝色变成了深蓝。超过(海拔)7,000米的话,天空的颜色会变成近似漆黑的宇宙。”

天空是蓝色的,主要原因是蓝光的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中的颗粒物发生散射。7000米海拔的空气颗粒物较少,散射减少,天空颜色变深似乎是合理的。但是如果那样的话,为什么在高空的飞机上看出去,天空还是蓝色的呢?

Reference

  1. Shot on OnePlus
  2. 当我们在谈论手机摄影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3. 张张壁纸!5年,100张美图,这位摄影师拍下你未见过的北京,原来这里那么美
  4. 女摄影师吴强:摄影需要热爱,更要沉下心
  5. 在世44年摄影生涯28年,他留下数千张弥足珍贵的文献史料
  6. 大英博物馆免费图片
  7. 关于摄影,我们从世界名画中学到了什么?其实它们都是相通的
  8. 图辑:英国摄影师分享30年名人肖像花絮
  9. 从1980到2020,40张合影里的爱
  10. 年度特写摄影比赛
  11. 天气摄影比赛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