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Why

无论是学习研究,还是个人成长,多问为什么?

所谓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如古话所言:打破砂锅问到底。

5why法的关键所在: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1]

今日头条问题集

questionanswer20180402.JPG

问答促使自己进一步深思

以问促学
以教促学
以考促学

随时查阅,寻根究底
以写促记——笔记复习
以说促记——分享交流

screencapture-wukong-user-1522651170965.png

罗胖60秒:飞机为什么不能更快?

2018-04-04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我们都知道,现在民航客机的速度还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水平。那为什么不用更快的喷气式飞机呢?过去我看到过很多种答案,什么技术上的、成本上的等等。

  2. 但是最近我在听吴军老师的「得到」专栏《吴军的谷歌方法论》的时候,听到一个更有说服力的原因。

你想,坐一趟飞机花时间最长的是在哪儿?往往是两头儿的路上,和在机场安检的时间。比如从北京飞旧金山,飞行时间12个小时,加上两头要花的时间,就至少变成了18个小时。

  1. 这时候,如果用喷气式飞机,把飞行时间减少三分之一,对乘客的体验来说,只是18个小时变成14个小时,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区别。

乘客不愿意为这点改进多花钱,航空公司也就没啥动力做改进了。其他原因都是次要原因。

  1. 你看,一个现象的形成,社会原因往往比技术和商业上的原因要重要得多。

5Whys

Rules of performing 5Whys [2]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5-Why analysis properly, the following advice should be followed:

  1. It is necessary to engage the management in the 5Whys process in the company. For the analysis itself, consider what is the right working group. Also consider bringing in a facilitator for more difficult topics.

  2. Use paper or whiteboard instead of computers.

  3. Write down the problem and make sure that all people understand it.

  4. Distinguish causes from symptoms.

  5. Pay attention to the logic of cause-and-effect relationship.

  6. Make sure that root causes certainly lead to the mistake by reversing the sentences created as a result of the analysis with the use of the expression “and therefore”.

  7. Try to make our answers more precise.

  8. Look for the cause step by step. Don’t jump to conclusions.

  9. Base our statements on facts and knowledge.

  10. Assess the process, not people.

  11. Never leave “human error”, “worker’s inattention”, etc., as the root cause.

  12. Foster an atmosphere of trust and sincerity.

  13. Ask the question “Why” until the root cause is determined, i.e. the cause the elimination of which will prevent the error from occurring again.

  14. When you form the answer for question “Why” - it should happen from the customer’s point of view.

分析示例

Why 1:为什么不能行动/聚焦/刻意练习/坚持…
Why 2:为什么急于求成/追求及时反馈…
Why 3: 别人为什么能够做到及时行动/聚焦/刻意练习/坚持?
Why 4:别人为什么有耐心?
Why 5:根本性的差异在哪里,包括客观和主观上的?
Why 6: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
Why 7:别人是怎样成长到今天的?为什么?
Why 8:自己的成长策略又是什么?如何落实?为什么?
Why 9:回到Why1,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Kaifu Lee

生病之前,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气风发地赴美受奖,自认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然而,吊诡的是,领奖回来没几个月,我就发现自己生病了。病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风暴中,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了忙;在诊疗间、在病床上,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3]

那时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责怪老天爷对我不公平,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了什么?这是因果报应吗?” 我是天之骄子啊!我有能力改变世界、造福人类,老天爷应该特别眷顾我,怎么可能会把我抛在癌症的烂泥地里,跟一群凡夫俗子一样在这里挣扎求生?

大师重重点醒了我:“追求最大化影响力,最后就会用影响力当借口,去追求名利。不承认的人,只是在骗自己。”为了追求更大的影响力,我像机器一样盲目地快速运转,我心中那只贪婪的野兽霸占了我的灵魂,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 遮蔽了心中的明灯,让我失去准确的判断力。我告诉自己,有了影响力,我就可以伸张正义、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的身体很诚实,我长期睡不好、痛风、便秘,还患了几次带状疱疹。这些警示都太微弱了,无法撼动我那越来越强大的信念;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狂心难歇,最后身体只好用一场大病来警告我,把我逼到生命的最底层,让我看看自己的无知、脆弱、渺小;也让我从身体小宇宙的复杂多变,体会宇宙人生的深邃和奥妙。

身体病了,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心病得更严重!当我被迫将不停运转的机器停下来,不必再依赖咖啡提神,我的头脑才终于可以保持清醒,并清楚地看到,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肤浅的,为了改变世界的人生是充满压力的。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一个救世主来拯救。

Yu Juan

《此生未完成》[4]在确诊得癌症之后,于娟没有大哭大闹,或者凄凄切切,而是冷静思考自己为什么得癌症?因为病患在身,恶毒诅咒也好,悔过自新也罢,都改变不了患癌事实。

一、饮食习惯

瞎吃乱喝

于娟吃了一些很多不该吃的东西:孔雀、海鸥、鲸鱼、河豚、梅花鹿、熊、麋鹿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动物十分珍贵,且不说破坏自然和谐,暴虐地去吃受保护的动物。于娟还说到,所谓天物珍馐,一点都不好吃。那些动物,经过高压锅长时间煮炖,还是硬邦邦,咬下去就像啃森林里的千年老藤,好干好硬。想一下我们以前的老祖宗流传下来的食谱,经过那么多年的筛选,才锁定了现在的食材,如果孔雀比鸡好吃,那么现在孔雀就是鸡,鸡就是孔雀。

暴饮暴食

吃东西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吃的东西比男生还多,贪吃蛇的越吃越多越迟钝,无论你在灵巧灵敏,贪吃的后果是自食其果。

嗜荤如命

只吃荤,不吃素。身为山东西北的土孩子,吃不了海边长大的海鲜,但还是顿顿吃海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没有海边渔民的体质就不要吃那么多海鲜。以动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以植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健康,也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所以少吃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蛋、奶等。

二、睡眠习惯

晚睡,以及长久的熬夜对身体很不好。熬夜直接危害肝脏,23时到次日3时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如果肝脏得不到休息,会导致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害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所以,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啊。

三、突击作业

现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喜欢把学习、作业、功课、考试、工作、拖到deadline前几天,然后通宵达旦地赶出来,去复习,赶论文,赶项目。于娟是2w女,所谓2W女就是在考前2周才认真复习的女生:2weeks,考出来的成绩也是too weak。

在考前2周埋头苦学、下死本折腾自己、快马加鞭、马不停蹄、呕心沥血看书……

拼心血、拼精力、拼死拼命去学习,还经常搞突击,搞高强度的学习、工作,即使你拥有硬朗的身体,健硕的体魄,也会报废的。

有些人熬夜是学习工作,有些人熬夜是玩、唱k、蹦迪、想想如果是去娱乐场所high到死,那好可怜,也很不值得。

四、环境问题

大环境问题,我国空气质量不如从前,污染严重。于娟在挪威留学回到上海,喉咙干、空气呛、不是感冒,就是发烧等等一些小病痛、小手术。现在的癌症发病率是多少?我不知道,总之比于娟前几年查到的数据高,环境污染严重,这是一个大前提。

在一个周边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食品安全危机的大环境下,还玩命地熬夜,往往用力过猛,反而伤了自己。

因为于娟的丈夫是化学材料的博士,有一次在家里打开甲醛测试仪,发现家具的甲醛指数严重超标,才把那些不合格的家具一个个丢掉。从使用甲醛超标的家具到发现家具甲醛超标,中间已经有2年已久了。

肿瘤的肿块不是容易形成的,癌症的发生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的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形成肿瘤,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

一个终年在实验室发明除甲醛新材料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人(于娟)却经年累月浸泡在甲醛超标的环境里,最终得了绝症。

五、穿着问题

于娟在选择Bra的时候总在纠结一番,大一码的有点大,小一码的有点小,不喜欢罩杯有点空,就选择了小一码的Bra,也许爱美的女生都喜欢缸满钵满的:女人的Bra犹如男人的钱包,男人谁也不会嫌钱包厚。但是男人的钱包扑出来顶多就挤出几张钞票,而女人选小点的Bra让乳房扑出来,却很有可能因为气血不畅积淤成乳腺癌、纤维癌。

六、性格

乳腺癌病人里性格内向阴郁的太少太少,相反太多的人都有重控制、重权欲,争强好胜、急躁、外向的性格倾向。

于娟太过喜欢争抢好胜,太过喜欢凡事做到最好,太过喜欢统领大局,太过喜欢操心,太过不甘心碌碌无为。

这样的性格会让自己忙碌,匆忙,凡事亲为,使自己的不容得休息,哪会有时间休息。长时间工作的机器偶尔也会短路会烧掉整个电板。更何况人呢?

拼死累活赶着提前博士毕业,毕业后,想在3年内搞个副教授来做做,又玩命开课题,发文章。得了病才知道,那么名利权情,到死了,也带不走。

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云淡风轻。

人之一生,犹如赶路,背负行囊马不停蹄,从起点到终点,从生到死。
以上的道理我们都听过,父母的谆谆教诲,唠唠叨叨里的话语里无不传达这些生命真理,但是我们都不会做。

为什么?

因为懒
因为喜欢
因为戒不掉
因为习惯熬夜
因为那样会无聊
因为……
借口多多,所以身体很差。

参考资料

[1]5why分析法
[2]5 Whys
[3]李开复:星云大师穿透我的内心
[4]于娟:为啥是我得癌症

Why Not You?

为什么你总得不到幸运之神的垂青?怎样破除这个魔咒?

目标不明确,概念不清晰,决心不强大,既不能自知,又不能自胜,何来幸运之神的垂青?

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一切都是积累
Take it easy, You can handle it. Accumulation is powerful.

请你重新思考,为了你的长期目标
你必须要关注什么呢?
你必须要思考什么呢?
你要必须要做什么呢?
你必须要做出哪些改变呢?
哪些无需关注?
哪些无需纠结?
哪些无需耗费脑力、体力?
哪些是必须坚守、绝不改变的呢?

所谓的健康

身心和谐,精力充沛,积极阳光

所谓的幸福

对生活预期的满足,对生活目标的达成,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希望。

幸福是一种感觉,心满意足的感觉就是幸福,用感恩的心拥抱生活才容易获得幸福。

幸福感=现实值/理想值

幸福是一种能力。好的人生并非外求,而是内修而成。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整合和管理自己的生命资源,最大化自己的人生价值

健康地活着
开心地生活
就是幸福

从自己开始,荡漾开来
先是小家庭,再到大家庭,最后到其他
先过好自己的生活,再言其他

如果连自己都没有见识、没有健康,自己都过得不开心和幸福,
又如何让后台有健康、见识,以及开心幸福?

怎么获得幸福?
无病无痛,家庭和睦,追逐梦想,充实快乐
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过属于自己的一生,知足常乐,感恩长存。

摆脱了名利纠葛
脱离了低级趣味
找到了幸福的真谛

许多家庭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相互之间时间投资太少——就这么简单。

家和的前提:目标一致,齐心协力,而非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和目标

所谓的注意力

每个人都拥有的、最重要、却被人忽视了的宝贵财富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高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的。

你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
因为,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产出。
那放在自己的哪儿上?答案明确而又唯一:放在“成长”上。
创业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创业。
个人也一样,生活就是成长,没有成长就不是有意义的生活。

不珍惜自己注意力的人,最终注定是贫穷的,因为他们终生被收割,终生不可能有真正有价值的产出,怎么可能最终变得富有?

凑热闹、随大流、瞎操心,都可以在短时间内给我们的大脑以好处刺激。可以给人们一些更直接的所谓安全感(你关心大家都在关心的事儿,才觉得没有吃亏)、所谓归属感(你做大家都在做得事儿,才不会觉得孤立无援)、所谓成就感(你替别人瞎操心,会让你觉得有帮到他人的愉悦感)。

但之所以在前面都加上了“所谓”,则是因为实际上你真正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应该来自自我的成长积淀,而不是通过透支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来获得的一些短期的错觉。

而这种透支注意力的做法,真正伤害的,是你用短期享乐,交换掉了达成长期目标的可能。

该用注意力干嘛……

积累知识
磨练技能
观察生活
思考未来
创造价值
经营人脉

没有人能够一心两用,他们只是擅长快速切换,并且做到任何时候都专注于眼前的事情,而不会把注意力浪费在其他地方。

人们所谓的大量努力往往可能是简单重复造成的,而不是建立在挑战自己的基础上,所以失败率很高。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所谓的元认知

一个人的财富创造能力最终也只与元认知能力有关
人与人之间的技能差异,证据确凿地来自于“刻意练习”delieberate practice,而一个人能够做到刻意锻炼,唯一能够仰仗的就是元认知能力。反过来,元认知能力也必然会在可以锻炼的过程中不断被加强。只能通过不断加强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以求自己的思考与思路越来越接近于正确、越来越完整、越来越高效……

乃至于终究有一天,哪怕是你不假思索、甚至随随便便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真正有价值的,不仅对自己有价值,对他人也有价值,对很多很多人有价值,甚至对绝对大多数都有价值……到时候,财富对你来说,只不过是顺手而得的东西而已。

这也是“那些把注意力全都放在钱上、以为钱是最重要的资源的人们最终赚钱那么困难的原因”了罢?

越是简单的概念,就越容易被人忽略。因为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这些表层的意思,而不再去深挖其中的本质。
培养元认知能力,就是为了让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被忽略的重要的概念。
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你的元认知能力开启之后,不光有助于你理解自己和其他人行为层面的东西,它更会让你了解为什么他们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元认知能力其实就是我们大脑的食品质检员,我们要用有限的注意力去筛选那些对大脑成长真正有意义的事物,而不是不顾质量地拼命硬塞。

如何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

我们锻炼元认知能力的重要一步就是要学会“主动控制注意力”
反思就相当于你不断地运用元认知去锻炼,而坐享和兴趣则更像是你在放松恢复的过程。
一、坐享
二、兴趣
通过进入全神贯注状态而使元认知能力彻底放松……在全神贯注地磨练任何一项技能之时,元认知能力彻底放松,而注意力全部用来去感受每一个感官的刺激,进而调整自己的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个意识与理解,最终达到比前一刻更好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皮层更多的沟回形成,更多的动作变成“下意识即可完成”的动作……直至结束的那一瞬间,休息完毕且精力充沛的元认知能力再一次被激活,清楚地意识到刚才的一切,幸福感突然而生,又因为元认知能力的存在,那幸福感格外强烈。
三、反思
反思,不仅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刻意训练方式,也是调整情绪的根本。
关于反思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记录。

要有能力去思考自己的思考方式,也要有方法去寻找更好的方法。

所谓的成长

所谓的进步与成长,无非就是不断习得新的重要的概念与关联,不断更新已有的概念与关联。这个过程不大可能是瞬间完成的,只能靠积累——这是长期的挣扎。

比较就是陷阱对那些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与他人比较的结果之上的人来说,幸福和快乐永生永世难以获得,就算偶尔产生了幸福和快乐的感觉,也必然昙花一现,因为总有人会比他们更加年轻貌美、英俊潇洒、收入更高、权力更大,地位更尊贵、财富更雄厚。

所谓的成长,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就是不断把别人比下去的过程。

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没能做成事情,不是因为不理解它的道理,而是因为太想要完全理解,最终一直没有迈出开始的那一步。
实际上,没有谁能够一开始就弄清楚所有的事,也没人是在想明白所有道理之后才开始的。如果你认可这个道理,但是暂时又无法透彻地说出原因,那就不要太纠结,赶快去践行就是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起你在那里花时间苦思冥想,不如真正开始行动,这样你可能早就已经看到结果了。

所谓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

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 )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

Maslow需求模型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视;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将他人视为基本上是坏的、恶的、自私的、或危险的;对他人抱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悲观倾向;总倾向于不满足;紧张的感觉以及由紧张引起的疲劳、神经质、恶梦等;表现出强迫性内省倾向,病态自责,自我过敏;罪恶和羞怯感,自我谴责倾向,甚至自杀倾向;不停息地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出各种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等。自私、自我中心。

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感到归属,感到是群体中的一员;将世界和人生理解为惬意、温暖、友爱、仁慈,普天之下皆兄弟;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乐观倾向;倾向于满足;开朗,表现出客体中心、问题中心、世界中心倾向,而不是自我中倾向,自我接纳,自我宽容;为问题的解决而争取必要的力量,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于对他人的统治;坚定、积极,有良好的自我估价; 以现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关心社会,合作、善意,富于同情心。

合作是什么?合作的本质其实是大家各自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并把那一部分安全感交由合作方来保障。信任是什么?信任是相信对方不会利用自己主动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

所谓的缺乏安全感,其实就是不相信他人竟然可以不利用自己放弃的那一部分安全感,所以只能自己去搞定百分之百的安全……这真是令人心力交瘁的状态,不是吗?如果你已经知道人们缺乏安全感的根源究竟是什么,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这条建议是正确的: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世界里,实际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作关系。

百分之百的安全,带来的是百分之百的束缚。不学会抛弃一部分,就没有机会和他人合作。不选择放弃一部分,也就谈不上对别人的信任。

想必经历过类似封闭环境的人都会有所体会。
在里面的时候,非常舒服。但是一旦不得不跳出来,面对更加激烈的环境的时候,就会很不适应。
当初要是早一点做准备就好了。
这可能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慨,在这一点上大部分人都相同。

只不过有些人只是想想,然后继续退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直到外界逼迫他去做出改变。
但是有一部分人则会主动跳出来,去总结经验,面对挑战。这部分人不会仅仅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因为他们知道,世界在变化,你的舒适区也在变化,如果你不主动去改变,那么你就只能被动去适应。

所谓的责任

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任
独立思考判断能力

所谓的见识

对事物正确、深入、系统的认识,进而达到前瞻性预防的效果。
明智地、正确地做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

怎么变得有见识?
阅读、思考、旅游、经历、交流

多读书,读好书,跳出来思考,
多旅游,走出去行动,不做井底之蛙
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
多交际,人是社会性动物

读书和音乐都是能触及灵魂的美好事物。

所谓的独立

经济独立是思想独立的前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所谓的思想

基于事实和逻辑,自己得出的结论。
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想法。

怎么变得有思想?
接触事实,提高逻辑,多思考和表达。

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

所谓的智商

三思而后行
谋定而后动

智商、情商只是外在的表现而已,真正重要的是背后支撑他们的思考方式。

所谓的智商高,不光是能够解几道数学题,而是能够洞察这些数字背后的原理。所谓情商高,不光是会与人和睦相处,而是懂得对方内心深层次的需求。

所谓的聪明,指的就是一个人脑子里拥有足够多的、清楚、正确、必要的概念,并且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了足够多、清楚、准确、必要的关联。

所谓的情商

所谓的情商:就是擅长创造共赢的局面。

创造共赢局面就是这样的,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花费时间精力,需要试错,需要耐心……我们这种人是不可能把自己沦落到索取者的地步的,我们知道收获需要投入,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

一切情商问题都是智商问题
一个连对自己的感受都不能完整正确认知的人,怎么可能完整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呢?!

所谓的沟通技巧,其实就是我们自己先把问题想明白,深层次地想明白,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一层层地表述出来。

把复杂的原理用简单的方式讲清楚不容易。让别人意识到简单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则更加不容易。

哦,我原来是这么想的
嗯?这么想难道是不对的吗?
啊!我应该这么想才对

所谓的情商和智商只是一些外在表现形式,而一个人能否在这些方面获得高分,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对这些概念有本质的理解。

看到智商高的人,总觉得人家天生聪明,可以轻松解开复杂的数学题目。而不会觉得,对方其实是知道了这些数字背后更深层次的原理。

看到情商高的人,就会羡慕对方的社交能力,但真正本质的是对方能够洞察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需求。

元认知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不光能帮你了解自己,同时还会让你更加了解别人。

冷静常常并不是控制情绪的结果,而是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果,而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在调用元认知能力。每一次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一次元认知能力获得锻炼的重大机会。每个人都一样,最终会发现,反思最多的,肯定是被情绪所左右之后的行为和决定。不过,其实用不着多少次,元认知能力的适时激活就会成为习惯,而所谓的冷静,只不过是这个习惯自然而然的结果。

我们平时说的迁怒,其实本质上就是因为自己不知道为什么生气。想着想着就乱了,乱了之后就不管对象,先发一通火再说。通过元认知能力的提升,知道自己为何生气,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情绪。这就像你无法控制时间,但是你能通过控制自己来达成一定的成就。

我们每个人都有误伤他人的情况,回想一下这些时刻,我们其实就能理解对方的心境了。
如果自己感受到了伤害,不要就此下结论,并且给别人贴上坏人的标签。不然在往后的日子里,你只会
按照自己的标签去解读对方的行为,而这种情况下你通常会把人越想越坏。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锻炼自己的有效沟通能力。因为它除了能够为我们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也会帮我们杜绝很多不必要的怨恨。

所谓的耐心/坚持/意义

马上和永远这是两个非常大的陷阱,加上,立马就变味

Patience is a bitter plant that produces sweet fruit
有些路看起来很近走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永远走不到头——沈从文
最远的路往往最近,所谓的捷径往往最远。——IPCreator

对于痛苦,大家都没有多少忍耐能力。被描述为“有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能看到希望;反过来,被描述为“缺乏耐心”的人,更可能是因为他们“绞尽了脑汁”也看不到半点希望。所以,是否“心存希望”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没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选择“终点式思维”,他们希望快一点完事儿,快一点看到结果,然后就能去他们意想出来的那个世界了。没耐心的人不会有好的积累,他们不会把每件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来做;没耐心的人当然也更注重估值,甚至愿意为之而自欺和欺人,因为他们只能想到短期效益;没耐心的人甚至都不会思考真正重要的事——价值。

做不到当下自己喜欢的那件事,是几乎所有人的常态。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耐心,耐心之所以宝贵也体现于此。用心智的力量去时刻告诉自己,觉得困难的阶段不过是必经之路——而这正是耐心的真谛。

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耐心来自于哪里呢?还记得吧?我们是一群决心要活在未来的人。于是,那无与伦比的耐心必然来自于这么一个事实:我们知道我们想要改变的,能够改变的,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将来的自己——于是,我们就会马上明白那个改变之前,完全没必要加上一个马上或者立刻……不是吗?谁爱着急谁着急去,反正我们不急。

看起来再简单的事,做起来都没那么简单。不过只要耐心地做下去,就一定会做得越来越好。

保持耐心,先从认真阅读开始,和孩子一起慢慢培养控制注意力的能力。

很多父母苦恼: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没耐心呢?可是,他们作为父母就是没有耐心的,孩子其实是在复制父母的行为啊!

每个人都要从现在的起点开始慢慢积累,这一点上没有捷径。

我们的大脑有一个功能:遗忘痛苦。如果我们没有这个功能,恐怕就会被各种过去的痛苦纠缠,
最后无法集中注意力到每天的工作上去了。
除了时间之外,痛苦的程度也会决定我们的遗忘功能。越痛苦的事情,我们通常遗忘的越快,这也是大脑为了保护我们所进化出的功能。

不论是学习一个知识,还是打磨一个技能,本质上都是要在你的大脑里留下痕迹。但是你从开始的时候就给它赋予了太多的痛苦和坚信,那你的大脑自然会想方设法帮你抹掉这部分记忆。

一个脑子里满是坚持和毅力的人,恐怕永远在纠结如何摆脱痛苦,而不会想着转变个角度,这件事或许就会成为快乐的事。

所谓的希望

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应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

所谓的希望,就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明天会因为今天的努力而变得更好……,明天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的,明天之所以能变得更好,是因为今天的行动,是因为今天用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明天是否会变得更好,与今天那笨拙所带来的不适感(甚至自卑感)完全没关系,只要持续行动,一切都会改善的——尽管还有运气因素;但若是反过来看,一旦放弃了行动,那么,明天变坏直接就是确定的,100%,没有任何例外。

失望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没有得到如期的回馈。没有得到回馈之后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埋怨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另一种是反思自己的预期是否合理,如果存在偏差就及时修正。

学习过程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无法得到即时的反馈,而没有过“练熟”经历的人,对于即时反馈的渴望尤为强烈。很多人低估了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所需要的重复练习次数。重复,是从笨拙达到熟练境界的唯一通路。除了低估重复的必要次数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使人们半途而废:低估任务的复杂程度。即:短期期望过高。

我们每天的练习,一定会让自己成长。但是这些进步不可能非常大,有些甚至是你无法轻易辨别的,但是你知道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那些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也一定在建立,肌肉的记忆也必定在增强,这些都是每日的进步。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过程的人,才能真正抗过看似没有进步的平台期。

如果想明白所有的笨拙都是暂时的,内心的压力就会自然小很多,而我们也可以因此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做事本身,而不是一味地忧虑。

很多人无论学什么都一样,很快就放弃了,事实上只不过是因为他们重复的次数差太远了,所以根本达不到神经元之间建立强连接的地步,当然也就没有机会体验那种内化的神奇效果。可他们为什么总是那么快就放弃呢?很简单,基于种种原因,他们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更别提熟练、精通任何一个技能!所以,他们从来都不知道任何一个技能都最终是“复杂的集合体”,于是,总是倾向于低估学习任务的复杂程度,所以总是“拿着苍蝇拍打坦克”,你说失败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吗?

至少习得一个技能,其实是所有人在任何技能的习得之路上的起点,也是他们最终能够到达终点的根本——有过经验,所以有能力、有资格“心存希望”。所以他们才能忍受自己的笨拙,忍受自己的低下,忍受各种各样浪费注意力的诱惑——甚至干脆根本不需要忍受,因为心存希望,所以何必在意成长之外的任何东西?也因为之前的经验,他们会有意识地呵护他们心中的希望,因为他们知道那东西实在是太重要了,比命还重要——没有了它,命有什么意义呢?

愿意和时间做朋友的人,愿意耐下性子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时间在回馈他们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吝惜,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到丰厚的回报。

所谓的恐惧

最糟的是恐惧本身,恐惧才是真正的敌人
不执着过去
不害怕未来
把握好现在

所谓的分寸

不多不少
举重如轻
大智若愚

所谓的节奏

不紧不慢

所谓的出路

天无绝人之路
试问路在何方
路在脚下,走,走,走,持续走

所谓的机遇

不要害怕没有机会,永远都有机会
关键是有没有把握机会的能力
临渊羡鱼

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会被埋没的。在信息流动成本越来越低的时代里,能力被埋没的可能性也会趋近与零。能力越强的人速度越快,进而获得更多新能力,进而更强。你的每一个选择,都要从积累能力的角度出发,每一次选择,都要考虑自己还需要什么能力,以及新的选择对于自己发展已有能力有没有帮助。这里有个陷阱:很多人在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是,在这个选择之后,我过往的能力能否用得上?这还是“终点式思维”,不是“里程碑式思维”。正是因为这样想了,所以大多数人习得新能力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他们不知不觉已被自己的已有能力禁锢了。真正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在这个选择之后,能帮我完善那个已有能力,能让我获得什么新能力。

不论有没有人工智能,顶尖的大脑永远是稀缺的。稀缺的东西都有它的价值。能不能持续积累,让自己的优势体现出来,这才是更为关键的问题。

所谓的三观

所谓的意义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是用不着坚持的,用不着努力的,一念一世界,在我们这种人的世界里,这不是那种苦哈哈的坚持,臭烘烘的努力,这叫什么?这是干脆停不下来啊!多有意思的事儿啊?谁敢拦着我我就跟谁急!

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往往只不过是一年之差,可实际上的价值差异,确实整个世界的差异。

当你决定习得某项技能的时候,在你已经想办法赋予了它很多正面意义之后,还可以想尽一切办法为没有它的存在赋予很多负面意义。
不仅要罗列,还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把可以想象出来的细节栩栩如生地写下来——相信我,这回吓到你的大脑,准确地说,是把那种你所需要的恐惧
深深埋入你的潜意识,然后它就会在很多的时候自动工作了,催促你赶紧弄,否则它就焦虑,它就害怕,它就不安生……
另外,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拥有那项技能的人以及人群,尽量与他们共度大量的时间;如果没办法一对一交流,起码也要时刻关注他们……
社交,从来都是学习活动中的一部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深刻,当你与拥有某项技能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发现、感受到那项技能其实是很自然的,很实用的,没有它是根本不行、甚至完全不可能的……这些判断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你的行为,你的感受,于是,很多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很艰难、很痛苦,很难坚持、没有毅力根本做不完的事情,在你的世界里全都变成了真好玩,停不下来,要是能多玩一会儿就更好了的事情……

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尽量远离那些负能量深重的人了嘛?他们对你的实际影响可能比你能感受到的、能想象出来的大,且大出很多很多倍——
因为那影响是骨子里的,深入你的潜意识的……于是,很多的时候,你甚至会在被影响之后都不知道已经被深深地影响了。你说可怕不可怕?

可以试试,把未来做成某件事情给你带来的回报均摊到每天的任务上,每向前一步,都让自己切实地体会到成长的快感。即便这种快感是你设计出来的,它也比你苦哈哈地想着要坚持强很多。

找到那个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让它成为你行动的意义。那些别人想起来兴奋,但是对你毫无吸引力的东西是无法帮到你的。

所谓的审美

所谓审美主要是指美感的产生和体验

知识是山丘,而审美或者说艺术,是山丘上的那一缕灵光。如果终身爬山是个苦差事,那么朝着那一线光前进,才会更有力量。

得到之李笑来、吴军与古典系列文章的深度及质量
一旦欣赏过,高低立判

审美能力与判断能力成正比

所谓的兴趣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和练习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兴趣,你可能不会坚持去做枯燥的练习;没有练习,原本的兴趣也会很快枯竭。

管好自己就行了,想办法做正确的事情,这个最重要;然后再想办法找正确的方式……哪怕做事的方式错了也无所谓,那毕竟是可以修正的;哪怕效率低下一点也可以接受,毕竟只要做了就有积累……

兴趣推动学习,学习带来了行动,在行动中发展出能力,能力又发展出更大的兴趣。有了关于京剧的知识,你也许会开始享受京剧的韵味;有了更多关于葡萄酒的知识,你也许会发现除了兑雪碧还有更多好玩的喝法;学习词源和词根,词汇学习也许变得没有那么枯燥了。你学得越多,你能感到的乐趣就越大,这就是有趣之人兴趣持久的秘密。

养兴趣和养花一样,有人养什么活什么,有人养什么死什么。关键是让兴趣与能力循环。

兴趣饲养三步法:
第一步,让自己先沉浸在足够多的感官体验中,获得兴趣的第一步动力。
第二步,在感官兴趣还没有消退时,尽快掌握更多的知识,使自己的感官兴趣进化到自觉兴趣。
第三步,给自己找一个兑换价值的方式,把这个兴趣和你最感兴趣的价值绑定。别把自己的目标设定得太高,以免产生失落感。
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兴趣就会慢慢固化下来。

无用的人生卑微,而无趣的人生悲哀。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

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我们每个人做得所有奋斗的本质,都是让自己出售的时间单价更高。
不管你获得了怎样的成功,你依然需要成长,财富自由不是终点,那只是通往终点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已。

所谓的投资

无非就是用现在的资源换取未来的资源。
基本概念的偏差如果没纠正,以后即便真的碰到了财富自由的机会,也是把握不住的。
缺少智慧的资金,很可能最终成为别人的资本。
资金进化为资本
1.资金的金额大小
2.资金的使用时限
3.资金背后的智慧
基本的一些常识大家应该牢记:如果投资的金额超过一定比例,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做到彻底的淡定。我们归根结底都是人,心理上的波动都差不多,所以不必对自己太失望,也不要对自己太自信。

当你看到某些社会发展的趋势时,你可能会想:这个趋势如何为我所用?
反过来想,在这个趋势中,我做什么才最划算?

真正赚到钱的人,通常都会把注意力放到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我相信这一点,也是这么做的,我也相信通过我固执地不谈钱,能够让大家知道这其实才是对赚钱最有帮助的。如果你能合理使用自己的注意力,试着活在未来,并且刻意打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估计想要赚不到钱也很难。

所谓的贵人

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你不优秀,就没有有效的社交。

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能帮助他人进步的才是真正的贵人
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求助的时候不宜仅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回报;
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只不过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很多时候,人们的成功,源自于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是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人成功,那么此人很难获得所谓的贵人相助。
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所谓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
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

能够遇到贵人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也是必然,它是自己生活的一面镜子。之所以必然,是因为只要你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并且一直做着正确的事情,好的结果和贵人迟早会出现。

笃信加上耐心,才有可能帮你熬过偶然的失落,等到必然的好运。

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你成为自己的贵人,而这位贵人不会轻易离你而去,更不会让你失望。应该说这才是你一路上,必然会遇到,也必须要遇到的那一位重要的贵人。

很多时候,“被需要”也是一种幸福。比起觉得对方麻烦自己,真正的贵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通常会觉得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并且很愿意给予对方这一点举手之劳。

只要确信自己做的是正确的事情,就不必担心是否马上起到了作用。

当你还没有取得成绩的时候,没有人会重视你的建议,这一点是人之常情,反观我们自己多半也是这样对待他人的。不要小瞧自己的声音,所有正确的声音都是这么一点点发出来的。

对方会帮助你,其实是相信你以后会变好,总有一天有机会回来帮助自己。诚的求助通常不会引来大家的反感,大家厌烦的其实是:打着求助的旗号,占别人的便宜。

所谓的主动选择

挣扎着学会分清楚 “很想要却不能够”“可以却不一定要” 之间的巨大区别,这就好像一个人已经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后竟然选择不去,和他其实并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却声称我根本不想去。

不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总有一群人比别人更出众,除去所谓的能力差异,这群人还有一个特质:他们通常都会主动选择。

三分钟的热情大家都有,能够重复思考一个概念,并把它吃透掌握才是大部分人稀缺的能力。

所谓的专注

所谓的教育

学校里的教育最终的结果竟然是让绝大多数人失去了主动、深入、有效的阅读理解能力

考试是校验学习效果最好的方法。
考试从检验手段变成了最终目的,为了考试而学习,想想就让人头疼。
本来学习这件事就是为了自己开心,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结果因为对考试产生了厌恶,最终放弃了学习,这实在有点可惜。

父母自己持续做好一件事,并且让孩子看到这件事的成果。这应该是孩子能够感受到的最大意义:我的父母通过行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意义大过父母的亲身示范。

大体而言,有些书读的本身就是享受,我最担心的就是读完……

读书的过程就是享受,享受那些作者帮我们解决问题、看清世界。只有抱着这种心态,可能你才有机会坚持下去。

如果你有自己钦佩或者喜欢的作者,并且希望成为他们的样子,那读他们的文章就是受他们影响的最好方法。

不论是读到了好书,还是看到了好东西,随手推荐给朋友固然是种方法。但是更好的方法可能是让对方看到你的变化,主动来向你咨询意见,这个时候你推荐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但是大部分人只是觉得说的有道理,真正去践行的人估计还是少数。
因为他们还是一直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而从来没有从老师的角度出发考虑过问题。
你也许并不需要当老师,但是当你能够站在这个视角去考虑问题时,你会学得更好。

就像创业者不要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创业者,如果你能真正听进去投资者的话,站在投资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对于你的事业想必肯定会有更多的帮助。

所谓的价值

别人都盯着钱看,我也觉得钱是个问题,但我觉得解决方案一定在其它的地方……最终,我认定能力更重要,盯着自己的能力看,盯着自己的能力成长才是真正的钥匙啊。
正在一点点变得更好……要关注价值而不是价格

我们时常将自己的价值,寄托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我的努力如果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那它就是白费的;我的成果如果没有被别人接受,那它也就失去了价值。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生活中不得不多出很多不必要的抱怨,因为你永远控制不了别人。既然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那不妨把评价标准从别人身上拿回来。你做事是因为这件事应该做,并且对自己有帮助,而不是只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

把别人的认可当做额外赠送的。

我们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老师的认可只是额外赠送的。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领导的认可也是额外赠送的。如果这能调整心态,想必很多不必要的纠结都会自然消失,你也能更加集中精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如何不错过?
一方面,不要一碰到新观念就开启自己的无关模式
很多观念你觉得和你有关,它都不一定能够为你所用,
如果你觉得它们与你无关,那它就更无法改变你的生活。
另一方面,要主动和这些观念产生联系。
主动吸收,主动按照那个观念去做,自然就会慢慢产生联系,并且在践行的过程中体会到它的意义。
能过做到这两点,以后再次错过升级机会的概率估计就会小很多。

所谓的写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要提高输出质量,首先要提高输入质量。

如果说运动带来的快感来自于多巴胺,那么写作给你带来的快感则是清晰的思考。
写作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想明白的过程。想必每个人都体会过想明白的快感,那种感觉就像模糊的视线突然变得清晰一样。

如何判断自己文章的好坏?

1.三条基础常识建议
A、多写、多写、多写
B、认真思考所选择品类的受众属性
什么对读者来说最重要?
散文/诗歌,意境
短篇小说,创意
报告文学,真相
剧本,结构

说理类文章,认真思考三个要素

简单VS复杂

有没有向读者展示某件貌似简单的事情其实是非常复杂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化繁为简?

已知VS未知

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看起来已知的事情其实是未知的?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让读者意识到某件貌似未知的事情其实是早就知道的?
我有没有让读者意识到某件事是积极重要的?

次要VS重要

或者反过来,我有没有做到证明给读者看,某个他们一直重视的东西其实是次要的?
概括起来,就是不管怎样,都要真相。

当众讲话、公开写作,基本上是个寻找最大公约数的游戏。
你有能力理解多少人,就最多能拥有多少读者。

C、写作是双向沟通而不是单向表达

2.内容质量判断原则

A、逻辑严谨
B、论证精彩

逻辑推理,有三个层面:
一、形式逻辑,Formal Logic
三段论,一个大前提,一个小前提,推出一个结论,当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的时候,结论必然是正确的;
或与非的逻辑判断,A属于B,B属于C,所以A必然属于C
形式逻辑处理的是必然的推理,这种逻辑推理在现实中根本不够用——
现实中更普遍的不是必然,而是可能。

这世界竟然有70%的人识别不出以下简单的形式逻辑错误(肯定后件):
if p then q,
q,therefore,p

二、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

人们普遍畏惧不确定性与未知,所以,绝大多数人其实是跟着感觉走,听从内心的声音,最终从
骨子里就回避学习非形式逻辑,乃至于最终对所身处的世界不可能有清晰的认识。

三、认知偏差纠正,Cognitive Bias Correction
精彩的例子(证据)是攒出来的,不是找来的。长期且系统地收集整理证据(例子)。

长期这两个字已经把九成的写作者干掉了——绝大多数人一生都没有能够摆脱临时抱佛脚的窘境,想要系统,起码要做到两点:
1、知道自己要什么?
2、琢磨手里的东西可以用在哪些地方?
其实例子啊,证据啊,满天飞的。大多数人只是因为没仔细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好例子好证据对他们来说总是擦肩而过来无影去无踪春梦了无恒。

例子、证据攒得足够多了,精彩的发挥余地就很大,否则就完全没有可能。

写并不难,难的是正确思考和系统积累。还是那句话:“你做了哪些别人看不到的工作?”

3.关于所谓文采判断

修辞
修辞有很多种,我只用一种:类比,类比的好处很少有人深入探究,在我看来类比是一种非常特殊且有效的沟通工具,我找到对方已知的点,然后用那个对方已知的点让对方理解对方未知的点——这多精妙啊!

你怎么知道对方哪些未知、哪些已知?这还是靠积累和经验啊!一些人通过长期耐心沟通观察的结果就是可以做到未卜先知。

韵律
在我看来,无非两个方面,韵脚和节奏。
事实上,绝大多数被理解为“文采”的东西,最终其实是思考与习惯的结果。

4.格式化写作的好处

所有论文都是有套路的:
一、提出一个观点;
二、说明这个观点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三、证明这个观点;
四、驳斥对这个观点的质疑;
五、说清楚这个观点的超级意义……

《七年就是一辈子》的所有文章都是一模一样的套路,简单讲,就是:
说清楚一个重要的概念。
展开之后还是套路:

一、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二、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三、这个概念普遍被如何误解?
四、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五、正解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六、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七、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八、这个概念与什么其他重要的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5.你为什么非写不可

写作(其实公开演讲也一样),本质上来看,目的是为了产生影响。

注意力产生价值描绘出来基本像是复利曲线——必须到达拐点才真正有意义,因为获得注意力本身也同样是有成本的,在拐点之前,收益可能其实是负数……

有一本著名的书,叫《Ask Right Question》,我觉得很好,但我总是觉得更重要的本领是“如何向自己正确提问?”问自己问对了,才有机会想到正确的依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引发正确的行动。

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应该是这个道理罢?
我们去餐馆吃饭,好不好吃,常常并不需要我们现有精湛的厨艺,但厨子却是必须知道怎样做才能好吃的人。

每个貌似简单的选择,多维度最终叠加起来之后,就会形成所谓的风格,所以,学别人的表象是没用的,知道自己每次的选择是为了什么很重要——什么最重要?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什么对读者来说最重要——这三者并不一定重合……最终,每个人都会形成不一样的风格,有着强烈的个人印迹。

很多时候,你没去做不是因为自己真的做不好,只是你以为自己做不好。
更准确地说:你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好。
只要你开始写,你就已经有了质的改变。

写不写和写得好不好在我看来是两件事,而前者的意义远大于后者。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被挡在了这道门槛上。
实际上,只要你开始写,并且一直写下去,你就一定会越写越好。

所谓的错过

估计所有人都有“因为错过而懊恼”的经历。其实用错过并不准确,因为多数时候其实是你自己主动放弃的。

因为感觉这件事和自己没关系,也就没有花心思去学习,去研究。等到反应过来之后才知道,自己已经错过了重要的机会。

所以面对新知识、新观念的时候,不要先让“与我无关”的想法占据大脑,不妨先去主动吸收,按照那个观点去做一下。

做不好不要紧,但是只要你做了就会让这些观点和你产生联系,自然就有机会利用它们改变自己的生活了。

虽然一篇文章能够帮你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但是那也只是帮你提个醒而已。如果你自己不去修补它,那么你也始终只是知道哪些漏洞的存在而已。

过去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因此错过的机会已经很遗憾了。现在知道了以后,再不拿出些行动去完善自己,眼睁睁地看着机会溜走恐怕更难以让人接受。

所谓的快乐

压力的释放

所谓的压力

很多人都说压力很大,并且认为这种压力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害,但实际情况是,根据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调查研究, 只有当你认为压力对健康有害时,它才会真正损害你的健康。
换句话说:

有害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与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甚至致命)的组合。

你的观念就是塑造你世界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待它可不能马虎。
客观的世界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世界,因为这才是你真正生活的地方,并且是你有能力实实在在改变的东西。
就好比这个世界给每个人的时间是相同的,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体验到的时间却是不同的。
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在能改变的事情上,才是我们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一步。

所谓的朋友

朋友——依附、独立、共生

朋友就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温暖,让我们心甘情愿地付出的人。而这里所说的付出,常常是我愿意花时间、花精力主动联络,主动维系友谊。
朋友就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并且我也钦佩的人。
朋友就是那些我愿意花时间与精力,与之共同做成至少一件事儿的人。

友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良性循环

有兴趣——刻意练习——做的更好——更有兴趣——继续刻意练习

去除的概念

持续进行大脑的升级

情商

一切情商问题都是智商问题

抱怨

当我们遇到麻烦,遇到不顺利的时候,能解决就解决(能力),解决不了就承受(坚韧),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抱怨有什么用呢?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向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自己的无奈而已。抱怨的害处,并不仅仅在于浪费时间,也不仅仅在于那样会暴露自己的无能;它真正的害处在于,它会让你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

对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大脑重塑的过程,我们每个人都倾向于不由自主地扮演我们向别人描绘的那个样子,直至成为那个样子。你观察一下就知道了,那些向你抱怨的人,说着说着就开始进入表演状态,他们很投入的,他们需要你的同情,他们需要全世界的同情和理解;为了让你同情,为了让全世界同情,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扮演着一个其实更惨的角色,演着演着,别人还没怎么样,自己先信了,不由自主地任由自己变成那个更惨的角色——你想成为一个更惨的人吗?开始抱怨就可以了,多简单!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不论是时间还是精力,我们的资源都非常有限。你在抱怨上每多看一份时间,就等于少了一份时间去解决问题。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口味很像。

如果你长期吃一种食物,就会适应它,甚至对它产生依赖,饿的时候首先就会想起它。同样如果你长期抱怨,你的大脑也会适应它,以至于后来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第一个想到它,适应能力强是好事,但是不能滥用这种能力,尤其不要给自己机会去适应那些消极的想法。

如果这些是你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你对它的抱怨只是一种情感浪费,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去提升一下自己的能力。如果你真的这么去做了,很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就是,那些你放下的问题渐渐消失了。而它们消失,并不是因为你的抱怨,而是你把抱怨的时间用来增强能力,等到能力够了,它们也就自然得到解决了。

越是亲近的人,其实越应该克制一下自己的抱怨。因为对方对你的包容是处于对你的爱,那我们自然也最好用积极乐观的东西去回报对方才是。

优越感

当我们指责别人的时候,其实会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感,这种感觉会让我们觉得:“别人做的都不好,只有我是对的。”并且我们希望别人能够知道这一点,于是就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来给别人听,或者干脆说给自己听,让自己觉得舒服一些。但是这种优越感其实对我们并没有任何好处。

即便对方真的错了,也并不代表我们就一定是对的。况且,很多时候,只是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摒弃通过抱怨得到的优越感,才是我们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

嘲笑

害怕被嘲笑的人,更有可能成为“表现型人格”,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通常是为自己进步挖的第一个坑。想要克服这一点其实也不难,方法可能出人意料:不要嘲笑别人。这不是简单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说压根把嘲笑这个概念从你脑子里清除出去。我们都是观念的产物,脑子里没有这个概念,你是根本不会为此感到烦恼的。就像脑子里没有“注意力”这个概念的人,是不会因为自己被各种八卦吸引,而感觉到任何损失的。

失败

很多时候,阻碍我们行动的可能不是自己的能力,而是我们脑子里错误的观念。比如,如果你的脑子里没有失败的概念,而只有暂时不成功,那你面对挫折的时候,就会更加淡定。

焦虑

原来不是没有解决方法,只是我找的地方可能不对。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不会再过度焦虑和急躁,能够坦然地面对暂时未打开的锁头了。

时间管理

一个脑子里有时间管理概念的人,很难了解自己管理不好时间,不是因为能力不行,而是时间根本不听你的。

快速阅读

一个脑子里有快速阅读概念的人,永远也不知道自己读书没有收获,不是因为读得太慢,而是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好文章值得一字不差地反复看。
读好书,看好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享受。就像那些经典歌曲和经典电影一样,每一次重听和重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好的文章,每当你多读一遍,都会发现有些新的收获。
原因其实不复杂。因为每一次你重新读的时候,你都相当于站在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去理解它,即便这个高度并没有那么显著,但是确实是存在的。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如何检验自己是不是真正了解了文章的内容呢?你可以试着用自己的话去复述一遍读过的内容。所有你已经知道的东西,都应该可以被你复述出来,只有这样它才算是真正融入了你的系统内,并且有机会在这里生根发芽。

以后如果看到了不错的材料,尽量把它放到脑子里,或者花时间记录下来。起码你要为它花费些力气,它才有可能印在你的脑子里,进而在某个节点和其他知识产生联系。

阅读时的快感会让人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看得懂了文章的内容,生活就会自动变得不一样。
但那只是幻觉,如果你回想不出自己当初到底读到了什么,其实这些文字对你的意义并不大。
最终你只会在走过弯路之后才会想起,原来自己曾经读到过类似的提醒。

Reference

[1]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2]古典: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观点:为什么展览看不懂还要看

平时人们去看展览的时候,很多东西都看不懂。那为什么有些看不懂的展览人们还是喜欢去看呢?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吴冠军在新书《激活你的日常:吃喝玩乐的哲学视野》里回答了这个问题。吴冠军引用了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的观点:“在当代,一件对象能够成为艺术品,并非因其内容,而是因其所占据的位置。”人们去看展览也是一样,更在乎的是自己在展览馆中的“位置”,所以就算看不懂展览内容也没人会在意。吴冠军称之为“全球资本主义状况下艺术极度市场化的逻辑后果”。

吴冠军认为,高级餐厅带给我们的体验也是一样,“人们在优雅地氛围中对昂贵的食物并不满足,却不会因为性价比过低而觉得痛心,这是因为他们在高档场合出入,感受到了一种社会性-符号性的‘位置填满’后的精神性满足”。而人们在朋友圈发各种美食照片,就是在期待别人对“位置”的认可和回应。

而在这些在乎“位置”满足的人之外,还有另一种人,他们会直接选择满足欲望的场所,比如低消费的大排档。他们会“最合理经济地、不用羞耻地在自己能消费得起的范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的种种欲望”。吴冠军表示,第一种人在乎的是不俗的品味,而第二种人更在乎的是最大程度的“经济合理”。而如果有人能超越这两种人,既不讲究“经济合理”,又不沉溺于“高端消费”,吴冠军认为这样的人就是“资本主义秩序的溢出和革命者”。

为什么人类天生爱八卦

人人都讨厌流言蜚语和八卦,但人人也都喜欢流言蜚语和八卦。为什么人们喜欢传八卦呢?人类学家罗宾·邓巴(Robin Dunbar)给出了一个解释。

邓巴认为,人类的流言蜚语,相当于其他灵长类动物的社交性理毛,也就是你帮我梳梳毛,我帮你梳梳毛,从而建立起亲密关系。理毛时间最长的灵长类动物是黑猩猩。黑猩猩有大约20%的时间都用在这件事情上。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理毛也扮演过类似的角色,起到同样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群规模的扩大,个体需要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为其他人梳理毛发这件事情上,甚至占据了寻找食物所需要的时间。邓巴的研究认为,语言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形成的。

一旦语言开始代理梳理毛发这个行为,人类就能够在做其他事情,比如觅食、走路和吃东西的间歇,进行社交,维护群体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而且,语言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你可以同时和几个人进行交谈。如果是理毛的话,一次就只能跟一个人进行。所以,语言作为理毛这个社交行为的替代,就更有效率。

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研究发现,其实不仅仅是女性喜欢说闲话,传八卦,男性也喜欢这么做。男性和女性说闲话的内容,有一个区别,那就是,男性会用三分之二的时间谈论自己,他们对自己更感兴趣,比如,“我敢打赌,我钓到的那条鱼足足有20斤重”;女性则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谈论自己,她们对其他人更感兴趣,比如,“我敢打赌,我上次见她的时候,发现她足足胖了20斤”。

除此之外,邓巴还发现,进行闲谈的群体其实也不是可以无限制放大的。一般而言,规模上限是4个人。一旦超出4个人,谈话群体就会往往开始分成两组。

以上就是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对人类为什么爱谈论八卦的研究结果。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