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How

talent20180808.jpg

如何做?过去,现在,他人。——DeepCreator

Home Depot家得宝创始人的创业经验

思考成为自己无法打败的对手;假装自己成功,直到真的成功;聆听消费者的需求;让员工变得更快乐。

面对恐怖箱的时候如何行动?

恐怖箱描述的是这样一件事情,娱乐节目上,女明星被蒙上眼睛,然后摸一个箱子里面的东西,里面的东西一般都是比较搞怪的粘粘滑滑的东西,比如面条,小兔子什么的。对观众来说,箱子是透明的,但是对女明星来说,箱子里面是什么根本不知道,当女明星被吓得练练尖叫的时候,观众们都会觉得非常好笑。这其中最关键的差别就是“事先是否知道”箱子里面是什么东西?如果女明星明知道里面就是粘粘糊糊的面条,肯定觉得自己当初非常的蠢。

现实世界中我们做重要选择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的窘境,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选择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到底箱子里是一根面条还是一条蛇。

破解方法:分析做一件事情最糟糕的情况,问自己会发生的最大损失是什么,甚至这些损失乘以1.2倍会怎么样?自己能否承担?比如学编程这件事情上,我可能要投入5-6万,加上半年左右的高度专注,这基本上就是投入的全部了。那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啥都没学会,白白浪费了时间和金钱。如果更糟糕的话,就是这些时间和金钱投入其他领域会产生一定的收益,那么我假设金钱的最大损失为8万元,时间损失为半年。对我来说可以承受么?钱真的不是大问题,可以想办法解决,时间的损失以我目前对时间的认知,我觉就算全盘皆输,也能输的起。那想明白了,就好决定了:干吧!

方法:5个步骤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

乔布斯曾说过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编程,因为它会教你如何思考。美国一位APP开发员兼写作者理查德·瑞斯(Richard Reis),在Medium平台上发布了一篇文章《如何像程序员一样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文中他分析了为何及如何像程序员一样思考,从而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

理查德提出,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有一套解决问题的步骤。比如,遇到问题时,1.尝试一种解决方案;2.失败了,尝试另一种;3.如果再次失败,重复第二步,直到侥幸成功。理查德认为,即使偶尔成功了,这也是解决问题最糟糕的方式,而且非常浪费时间。最好的方式,就像优秀的程序员练习编程一样,建立一个思维框架,然后在这框架下反复练习。

理查德提出,可以用以下5个步骤,帮你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

第一步,理解。遇到问题时,先搞清楚问题本身。如何确定自己真正理解一个问题?有效的方法是,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它,看有没有逻辑漏洞,当你能讲清楚一个问题时,说明你理解了它。优秀的程序员编程时,总会写下自己遇到的问题,勾画出序列图,或同其它程序员一起讨论。这个过程,就是在确定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没有偏差。

第二步,计划。没有明确的计划时,不要轻易着手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就是制定解决问题的战略步骤。当计划不清晰时,暂停一下,给你的大脑一些分析问题和处理信息的时间。理查德建议,尝试像程序员做思维导图那样,做出一个好的计划,然后思考下面这个问题:如果你输入X,采用哪些步骤可以得到结果Y?这样可以训练你的思维计划性。

第三,分解。这是思维框架中最重要的一步。不要尝试一次解决一个复杂问题,而应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简单问题。从最简单的开始,一个一个逐级解决,最后合并成原始问题的答案。这也是优秀的程序员在编程中最常用到的算法,对于他们来说,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比编程语言的熟练度、系统设计等技术更重要。

第四,卡壳。当你理解了问题,做出了计划,分解了复杂任务后,依然卡壳怎么办?理查德说,首先,深吸一口气;其次,告诉自己,这很正常。

好的程序员和解决问题的高手,与普通人之间的差别在于,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在如何解决棘手问题上,而不是为此恼火。

卡壳时,可以试试这几种方法:调试错误;重新评估问题;利用搜索引擎找到相似问题的解决者,向他们学习。

第五,也是最后一步,练习。以上四个步骤,或许已能让你建立一套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但距离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还差一步,那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在问题中练习,训练你的思维系统。

方法:怎样获得你需要的帮助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求人帮忙的需求,但是出于害怕被拒绝等原因,人们在寻求帮助时要么难以开口,要么会觉得不舒服。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寻求帮助呢?《哈佛商业评论》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几个方法。公众号“绿墨水社区”翻译了文章内容。

首先,你要克服害怕求人帮忙的情绪,因为研究发现,其实大部分人都愿意帮别人。康奈尔大学的一位教授研究发现,人们帮助陌生人的比例,比寻求帮助的人预期的平均高出48%。而且,那些提供帮助的人也知道,他们在帮别人的时候,也会有很好的情感体验。一项研究表明,那些简单地承诺在别人身上花哪怕很少的钱的人,比那些只打算在自己身上花钱的人更快乐。

接着,文章介绍了寻求帮助时可以使用的三个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利用群体意识。当一个人觉得他和你是一个团体的时候,他就更愿意帮助你。比如,简单地提到“一起”这个词,可能就会有效果。有一个研究让很多参与者一起做题,当参与者被告知他们和其他房间里的人是一起这样做的、并且可以互相交换答案时,他们协作的时间增加了48%,而且做对了更多的题。还有一种建立群体意识的方法是突出共同的经验、看法和感觉。比方说,如果你和另一个女生是团队里仅有的两名女性,你不要只是说“我们是团队中唯一的两名女性”,这只是在强调特点,而是要分享经验,比如你可以对她说:“你注意到我们总是被打断吗?”

第二个技巧是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一个更积极的人。比如,你可以让对方觉得,他不仅是可能帮助你的人,而且他也经常帮助其他人。研究表明,当人们被问到是否愿意“慷慨捐赠”、而不是“捐赠”时,人们给慈善机构的捐款更多。

第三个技巧是让对方看到效果。心理学家认为,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某种想要的结果,是人们做事情的动力。所以,你要让帮忙人知道,他的帮助很重要,比如,你要给客户一个建议,打算请同事帮忙看看这个建议怎么样,这时候你可以这么说:“在我把这个建议给客户之前,你能帮忙看看吗?因为上次你帮忙看过的建议效果就很好。”

管理:怎样区分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

如何定义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有无数学者和管理者思考过这个问题,每个人给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微信公众号“华章管理”发表了德国学者冈特·迪克(Gunter Dueck)的观点。冈特的身份很特别,他曾经是一名数学教授、研究哲学,也曾在IBM德国公司担任技术总监。

这里要提醒一点的是,冈特所说的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都非常卓越,并没有褒贬的意思在里面。

冈特对一流人才的定义是:

一流人才从绝对角度提出问题,并且围绕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和行动,直到成功。这些人是开拓者和企业家。什么是绝对角度的问题呢?他举了一些例子,比如:怎么踢好足球?最漂亮的汽车是什么样的?未来人们想要住什么样的房子?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他们?

在如何识别一流人才这个问题上,大家并没有得到明确结果。原因是,几乎所有这些一流人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他们非常多样和独特,因此,很难让人用统一标准来描述。

不同于一流人才,。

二流人才会从相对角度去思考问题比如说,二流人才会思考,我如何才能生产出比那家公司更好的产品。二流人才更具备竞争思维。

但是,乔布斯想出iPhone的创意,出发点肯定不是,怎么样生产出一部比诺基亚更好的手机。因此,二流人才更擅长在已经有的行业里面赢得竞争,也更擅长完成规划好的任务。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很多公司里最终成为管理者的都是二流人才中的佼佼者。

一流人才也可能退化成二流人才。因为,在组织里,老板要衡量营业额、成本、工作时间、和竞争对手的差距等等。普通的管理理念注重的就是比其他人更好,领先竞争对手。因此,当那些一流人才做不到让其他人对他们高度简化的绝对问题感兴趣时,他们也有可能转而追求赢得竞争和完成任务。

以上就是德国学者冈特对一流人才和二流人才的划分标准。

一流人才追求完美,二流人才则是实用主义,以赢得竞争为目的。因此,一流人才常常是开创者,二流人才常常是好的执行者。

管理:如何鉴别公司里的“有毒”员工

很多公司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人才招聘,想找到最优秀的员工,不过,鉴别、管理公司里的“有毒”员工(Toxic Workers),也很重要。哈佛商学院曾进行过一项研究,研究人员走访了11家公司里超过5万名员工,发现了“有毒”员工的一些特征:

利己主义,不关心他人;
过度自信,对自身没有准确认知;
坚持一切遵守规矩,不懂变通;
与其他“有毒”员工在一起耳濡目染。

公众号“世界经济论坛”的一篇文章,将“有毒”员工分成了4类:

第一,能力高且意愿高。工作能力强,积极性又高,看上去是理想的员工类型。但是,这类员工中喜欢“一人独大”的人,极有可能发展成“有毒”员工。他们自视甚高,缺乏团队精神,无法与其他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沟通成本。

第二,能力低,意愿低。他们既无工作能力,也没有工作热情,是人力资源部门最应避开的一类员工。

第三,能力高,意愿低。工作能力强,但缺乏工作动机,这类的员工会比较隐蔽,因为他们完全可以胜任工作的要求,只是不肯努力。他们看上去也很活跃,在各个项目和任务中切换,但他们并不做实事。

第四,能力低,意愿高。这类员工被称作“拼命三郎”。但这种过于旺盛的工作热情并不是好事。管理学中把这种情况称为“职业倦怠”(Burnout),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

一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但如果盲目堆砌与自身能力不匹配的任务,或者不科学安排工作时间,仍然有可能出现身心耗竭的情况。据国际调查机构盖洛普在2016年进行的研究,德国每年因为劳动力过劳而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每年在90亿欧元左右。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每个人一生(若干辈子)的福祉,全靠它了。生活中处处都是问题,大大小小不一而足。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烦恼,就痛苦;同样遇到问题,别人解决不了,你能解决,那你就高人一等;别人都解决不了,只有你能解决,那你就可以算作英雄了 —— 这么说并不夸张,因为历史上所有的英雄,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有个很重要的概念,“Persistent Problems”(永存问题),指那些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好像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persistent : adj. 1) 坚持不懈的 2) 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

这是学者们在近几十年里经常讨论,但尚未完全形成一致看法的概念,所以,在 Wikipedia 上,尚不存在关于这个概念的专门页面。不过,很多学者在哪些问题属于“永存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诸如:贫困、不公、疾病、死亡、战争、犯罪……等等,都是整个社会、所有社会长期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

每个领域都有一些特有的“永存问题”。比如,教育行业,有一部分教育者永远不合格,这就是永存问题的特征 —— 谁都可以识别这个问题的存在,可就是谁都没办法拿出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消灭这个问题。再比如,在股份激励体系中,永远做不到彻底的公平,先来后到最终就是比能力更重要(这并不是说能力不重要)……可这个看起来不合理的,有时也确实非常不合理的问题,谁都解决不了。又比如,每一代人的出生,都是一次“野蛮人”对“文明”的入侵 —— 这是 Thomas Sowell 的说法,他接着说 —— 我们必须在这些野蛮人长大成势之前用好的教育消灭那些可能的恶势力(指思维中的恶势力);一代人的退步,需要许多代人承担损失—— 这个问题反复出现,持续存在,谁都没办法彻底消灭这个问题,虽然整个人类一直在与这个问题抗争……

对于永存问题,正确又简单的方法论是:

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别去解决了罢。

这并不是说彻底放弃了,彻底不管了。这就好像人类为了文明建立了法制,并通过无数代的努力不断完善…… 可最终,法制也有缺陷,也引发了一系列更为难办的永存问题。所以,更准确的陈述应该是:

面对永存问题,尽力就好。

因为有些问题既然是永存问题,那么它很难被解决,它就只能慢慢被改善,而这个时间需要很久,常常并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绝大多数人能做的,只是添砖加瓦 —— 当然,这一点点的贡献也确实非常可贵,所以,真的是尽力就好。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却没那么重要(不是不重要) ,把时间花在解决它们身上,实际上是浪费的,效率低下的。

你想想,在演艺行业里,长相重不重要?答案当然是,重要啊,很重要啊,甚至就是非常重要啊!可是,若是如此,那又如何解释葛优、黄渤、冯小刚(他第一次当主角就赞誉爆棚)的大成?

于是,更细致深入的解释是这样的:

总体上来看,在演艺行业里,长相确实非常重要,甚至说“颜值即正义”都不过份;但从每个个体出发来看,即便颜值即正义,别说自己不是最帅的那个了,连自己不够帅(甚至很丑)都是只能接受的一个永存问题(The Persistent Problem)。所以,对那个行业里的个体来说,一旦自己已经进入那个行业,自己的长相其实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屡战屡败的勇气,不断进步的演技、深入思考快速学习的能力等等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同样更重要的、“身外”的一样东西:运气。

有个说法,“魔鬼在细节之中”,换个朴素的说法:细节很重要。说实话,我并不反对这个建议,但我很少把它当回事儿 —— 更多情况下,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是用来吓唬那些没做成过事儿甚至压根就没做过事儿的人的。

做过事儿就知道了(甚至都不一定做成过事儿),哪儿有细节上不出问题的情况?!多么伟大的电影都或者有穿帮镜头,或者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无论多么伟大作家写出来的手稿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无论多么伟大的设计落实成产品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 谁的良品率都做不到 100% 罢? 在我眼里,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是不懂“永存问题”这个概念的,他们离这世界的真相太远,又不自知,于是脑子里追求完美,行动上永远做不到,真的是压力山大,最终都有自杀倾向,这是事实。

只不过,随着能力和实力的提升,有更多机会、有富余的时间精力去关注更为细节的问题,乃至于大师们做事,在细节上比业余爱好者更为精致。这是能力与实力提升的结果,不能反过来看。雕琢细节本身并不能让一个人自动成为大师 ,或者让一个作品自动成为经典—— 因为最重要的东西没做好,细节再好没用。看看素描初学者的作品就知道了,看着石膏雕塑在纸上把头像上的某一只眼睛画得精准是完全没用的……

主次不分,是绝大多数人的永存问题。我们不能这样。如果有问题非要解决不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那里面的主次,把最重要的先做好,这个做到了之后,再去关注细节,而这样的时候也确实有能力关注更细的细节,否则,本末倒置,一无所是。

很多的时候,我自觉自己其实是个非常平庸的人,只是因为各种方法论的打磨与坚持,最终显得不那么平庸而已。比如,演讲这事儿,我很早学会,这很好。但小毛病无数:长相身高就不提了罢,虽然它们都直接影响所谓肢体语言的完美;声音也不足够悦耳,语音腔调都没有专业训练;口头禅也不太讨人喜欢(“你懂我的意思吧?”之类的);还有无数自己早就知道却尚未有时间精力修正的问题和毛病…… 但最初的时候,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不是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要有足够好的内容。在讲演的时候,什么是足够好的内容?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知的信息?(已知 vs. 未知)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重视的信息?(次要 vs. 重要)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理解足够简单应用足够容易的方法论?(简单 vs. 复杂)

仅仅这三个问题,二十年都过去了,我还是没觉得自己做得足够好,哪儿有功夫去学习发声训练,又哪儿有勇气去整个容?甚至,连口头禅都没改掉……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 —— 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有些问题就和感冒一样,只是身体的一时问题,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其实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将其消灭,用不着吃药,用不着打吊瓶 —— 顶多,多休息一下,好好睡一觉(借以恢复免疫力)就行了。

有一点问题就坐立不安的人,本质上只是天真。 误以为这世界有什么没问题的事物存在。世界上的每个人,几十亿个个体,都是有问题的 —— 即便现在没有疾病,未来疾病的基因出生的时候就在体内…… 这个事实很“治愈系”吧?而且,这些有问题的个体,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吗?那凭什么你就不会遇到问题,凭什么你就能度过完美的一生?开玩笑!

比如,大多数情况下,家庭成员对财务的焦虑,就是一种“感冒”而已。若是家庭成员都在努力,都在进步,那么就相当于整个家庭“免疫力”足够强,过段时间“感冒”就痊愈了。若是免疫力太差,感冒也是会死人的,不是吗?可实际上,那就不是感冒的问题了,那是免疫力太差的问题。由此来看,大多财务焦虑引起的家庭争吵,通常是不必要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免疫力”来说,常常是毁灭性打击…… 本来不过是感冒,一下子变成了癌症晚期。

再比如,创业公司人员流动大,其实也同样是一种“感冒”。若是一个创业公司发展迅猛,人员流动大又如何?若是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极为迅猛,谁舍得离开啊?忙都忙不过来呢,哪儿有功夫各自勾心斗角?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发展不够快,或者发展放缓造成的,够快地发展,持续地发展,相当于免疫力,大多数问题只不过是感冒,甚至不需要治疗,它们并不是癌症晚期之类的不治之症。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写的文章多了,读者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好玩,比如:

已经娶了一个不讲理的老婆怎么办?

注意, 我不是直男癌,我是女权主义者。在我眼里,上面这个问题,和“已经嫁了个不讲理的老公怎么办?”是一样的、没区别的问题。

唉,谁让你当初认为“ 有讲道理的基本素质 ”并非最重要的问题来着呢?谁让你当初认为其他的问题更重要来着呢?(或许是长相?或许是身材?或许是学历?或许是家庭背景?或许是别的什么?)

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含泪罢。(Live with it)

学习本来是并不困难的事情,但起点上偷懒了,起点上不扎实,后面才因此变得困难起来,问题不断,直至寸步难行。

很多人问我,零基础如何开始学英语…… 我很难回答,因为我知道, 大多数人根本不是零基础,而是负基础 —— 这是我不太敢告诉他们的事情。很多人岁数一大把了(二十一岁在我眼里就是三把岁数了……),母语的语文功底还是几近于零,还想学外语,这不是负基础嘛!因为,所有语言的基础元素都是相通的,尽管细节上有差异……

绝大多数人的母语是完全不过关的,只不过处于“识字而已”的水平

文章逻辑复杂一点,就各种凌乱,读不懂;
文章篇幅稍微长一点,就根本没耐心看完;
自己从来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大多数人看别人写的文章只能不服气,却无法做到有理有据地反驳重点;
很多人连个产品说明书都读不懂;
连个租房合同都不会写,甚至不会读,最终要去打官司,然后还要吃亏;
别说读书学习了,就是读个小说看个电影消遣一下,也常常被带入阴沟而不自知……

基础很重要! 这么朴素、简单、有效的建议,绝大多数人这一生都没听进去过 —— 然后,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生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却又从不自知。

比如,国内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所有收入都来自于那些“一辈子都没学会主动查字典、用语法书的人” —— 这是个可以生出若干个上市公司的庞大产业,我从来不觉得那是教育,我只觉得那是在欺负人…… 不过,被欺负的人们在被欺负这件事儿上倒是主动得很,甚至享受得很,这真是颇有些令人意外。

再比如,各种庞氏骗局,连绵不断,生生不息。为什么呢?很多人没有过恰当的基础理财教育,不懂得 a) 10% 以上的利息就已经开始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懂得 b) 本金安全比收益更重要(重要很多倍!)…… 就是这么两个基础概念的缺失,造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受害者,业内叫“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有些问题,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在意识到的那一瞬间,就等于放下来了一个巨大的负担,摆脱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比如,不被理解…… 这是个大问题,乃至于有人甚至高喊“理解万岁”。可实际上,在你确认自己是正确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其他人的问题啊!

大多数人都是错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正常的事儿吗?这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的,那些尚未被证明的,历史终将证明……

这些年来,我脑子里有太多“不一样”的观念: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外语发音不好,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践行才是创作呢……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音乐认知上我有过脑受损,但三十年过去了,不也恢复了不少吗?

甚至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人在网上威胁我的人身安全。我老婆问我,这是不是很麻烦?我说,不麻烦,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在网上过过嘴瘾,打打嘴炮,真的跟我没关系。若是他亲自找上来,那时候才是我的问题。可我也是锻炼的人,到时候,对方可能会发现那还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为什么要坚持锻炼呢?答案是: 本金最重要。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这一点上,中国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根深蒂固的普遍共识。这很讨厌,最终的结果就是“家家户户都有陈年瓦上霜”……

这样的问题很多,比如拐卖儿童,比如激素渔牧。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永存问题”,原本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大家缺乏互助、互保的意识,总以为独善其身是可能的,最终被其所累。

养鱼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鱼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蟹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蟹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鸡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鸡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猪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猪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牛的、养羊的、养虾的、养鸭的……最终,其实无论花钱买什么,都是养的人坚决不吃的东西……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就是现状。

2015 年 12 月,我在一家国内知名旅行公司的应用上,被他们的产品设计误导,最终多支付了一千多元人民币。沟通无果,对方客服认为“那你可以投诉”。说实话,我个人真的没时间、没心情折腾这事儿,那一千多元也确实是“吃得起的亏”。但,我还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这个事儿,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是所有人的问题,而不是我一个人遇到的问题。于是,我的要求是这样的:

我不要求你们补偿,我也不要求你们道歉;我就是要公开地说,告诉大家,你们这种行为就是商业欺诈。如果你们想道歉,请公开道歉。对我一个人道歉没用。你们这种行为,在我眼里干脆就是商业欺骗,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受到过损失,给我一个人道歉有什么用?给我一个人补偿有什么用?

经过几天的观察,几千次转发,几千条留言,我觉得最坑人的还不是这种公司的存在,而是人们普遍的想当然:

我们普通人遇到这种事情只能吃亏了……

本质上来看,就是这种想当然反过来滋生了那种恶势力。 我的一个合伙人跟我聊起这事儿的时候,说,“你这种人就应该承担这种社会责任啊!”我叹了一口气,告诉他事实:

我是有一点点影响力(但大吗?不大啊?微博上才五六万关注而已,比我大的多得去了),可关键在于很少有人想过像我这种手里正在做事的人有多大的隐性成本 —— 我自己也不是完人啊,也有很多毛病啊,也会犯错啊,也可能犯浑啊…… 我的公司也不是不可能出问题的啊,也不能排除我在我的公司里弘扬一个好的文化,但一不小心就真的招进来了几个不争气的“临时工”啊!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文化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万一(万一其实很可怕,想想墨菲定律罢)有一天别人来找我的茬(哪怕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我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一千多块钱,我赔得起,我也懒得去追回;可你是我的合伙人,我就这么问你,若是这么做会最终危及到公司的安全,你还这么理直气壮地要求我承担社会责任吗?

他愣了一下,无语。

事实上,在上面那件事儿上,我已经承担我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只不过我性格本来就比较平和,原本就不大可能拎着锤子出去而已。可实际上,我也清楚自己已经承担了一些风险,只不过那些风险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存在而已。

但,这才是最可怕的,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不吱声,希望有人替自己出头,却又完全不知道“替天行道”实际上是成本很高、风险很大的活动……说实话, 这从某个角度望过去,哪儿是天真啊?不仅是自私,还是深刻而隐秘的恶毒。

别人家丢了孩子,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到最后自己家孩子也丢了,就开始怪别人没有同情心,没有社会责任感,完全忘了自己过去的选择,这……多少有点活该罢?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历史书看多了,就明白了,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就是那么一瞬间。 在漫长的时间轴里,只有些许个重要的瞬间。在那些瞬间里,有些人,有些事,恰好就在那里,于是他们成了关键。

正如大多数人不配说那话一样,大多数人不配做那事。 虽然,大多数人只要足够努力,持续进步,配得上做任何事情 —— 这是我坚定的看法。但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在那一瞬间,恰好已经有能力做那事儿的人,又恰好站在那里的人,少之又少…… 甚至当时当地压根就不存在,所以才有那么多看似简单、貌似早就应该被解决的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

反思自己年轻的时候,少不经事,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在自己其实压根就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也把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以为他们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 甚至错误地把责任横加在他们头上 ,想想真是浪费,也真是不应该。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 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 所谓的“平和”只不过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总结)

(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如何研究新生事物?

毫无疑问,可以切换模式的操作系统更高级。之前我们提到,一个可以在“苍蝇模式”与“蜜蜂模式”之间主动切换的操作系统有多强大,它在别人觉得神奇的“跨界”上有多么自然……

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根筋地生活的。对他们来说,最好什么都有唯一、正确、标准的答案、方式、手段;一旦答案是“ 看情况 ”,他们就一脸茫然,瞬间进入死机状态。

如何面对、如何研究新生事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测试。绝大多数人其实使用一贯的模式(当然那是他们唯一的模式)去面对、研究新生事物。可事实上, 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一定要切换模式,否则就事实上完全无法面对、彻底无法研究。

通常情况下,面对一项新的提议,一个在当时之前我们尚未想到的想法,我们习惯于“先去关注缺点”。

事实上很多的时候,我们没想到,不是因为那想法新颖,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笨,或者我们自己见识少……

为什么习惯于先关注缺点呢?这很正常,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小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我们的经历,无论好坏,都被我们总结整理成经验,成为我们接受新事物的“试金石”。我们都吃过亏,没吃过亏的,肯定是年纪还太小,经验还太少。于是,我们要去研究“还有什么缺点我没想到?”这种思维模式在通常情况下是有效的。

比如,当有朋友提议开一家餐馆的时候,无论是在讨论可行性,还是讨论具体的选址,或者菜系选择上,我们都应该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去研究还有哪些缺点需要弥补?

可是,一旦我们面对新生事物的时候,这种思维模式常常是无效的,且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直接是有害的 —— 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有些新生事物是“伪新生事物”,比如青少年的着装打扮,其实就并不“新”。事实上,每一代人都在小时候尝试着从外表入手显得跟上一代人看起来不一样 —— 当然最终绝大多数渐渐地变得与上一代人一模一样,不管他们承不承认、愿不愿意。

虽然说新生事物的核心特点就是它“前所未有”,或者“足够颠覆”,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新生事物就是令人反感的。有些新生事物会获得一致的看好,比如现在的 VR 技术,好像每个人都喜欢;比如“大数据”,好像每个人都自然而然地觉得那一定属于未来…… 可是,更多更伟大的新生事物,在刚刚出现的时候,会遭遇普遍的反对、唾弃、鄙视……即便是友好一点的,也不过是“疑惑”。 比如,曾经让世人愤怒的日心说与进化论,比如曾经让信息忽然之间自由流动的互联网,比如现在忽然之间出现的让资产自由流动的比特币……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个现象,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不完美的。 实际上,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在任何时间点上出现的新生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它之所以出现,核心上来看,只是因为它相比之前的相对物更好而已,一旦它成功,它就不再是新生事物,而是现有世界的一部分,等待着被下一个新生事物所颠覆 —— 几年后、或者几十年后,甚至成千上百年之后。 最终,我们接纳任何新生事物,都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它相对更好而已。

所以, 在面对、或者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它的优点,而不是它的缺点。 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切换一下模式,从“优先关注缺点模式”,转换到“优先关注优点模式”。

如果没有意识到应该调整模式,依然用“优先关注缺点模式”去面对、研究新生事物,结论当然只能是:

荒谬!一无是处!这怎么可以!扯什么淡!

如果用“优先关注优点模式”去面对、研究实际上并非新鲜事物的东西,那结论常常只能是“天真的”而已。

如果你仔细观察人们对新生事物的争论,最终你会发现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是“ 一根筋”的,有的人好像天生倾向于“优先关注缺点模式”,有些人好像天生倾向于“优先关注优点模式”,很少有人会主动切换。于是,各种争论乱七八糟地搅在一起,根本不可能有理性的讨论存在。( 讨论和争论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彻底一根筋的人,是这样的:“ 只关注 ”优点或缺点,而不是“ 优先关注 ”……

不信你再仔细观察一下,那些在讨论新生事物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使用类比的人,基本上都是属于一根筋的人,也同时更可能是倾向于“优先关注缺点模式”的人。类比原本是个很高级的思维手段,但他们用错了,或者准确点讲,他们在细节处落入了微妙的陷阱。

类比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新生事物的;
类比不应该是我们用来定义新生事物的。

新的东西在某些方面确实像旧的某个东西,但它们肯定不是完全一样的啊,否则新的也就不可能是新的了,是不?又由于是新的,一样的地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一样的地方,对不对?可绝大多数人一不小心就直接把类比当作定义理解了或者使用了,掉进陷阱却全然不自知。

2010 年前后,Twitter 还算作是“新生事物”,某种意义上它真的前所未有…… 那时候面对一个没用过 Twitter 的人,给他讲述 Twitter 究竟是什么的时候,他们的一个典型反应是:“那不就是 QQ 签名吗?!” 其实在这样的回馈面前,整个讨论已经彻底结束了,因为这样的思路是不可能真正理解新生事物的。这样思考的人,最终也会接受新生事物 —— 在绝大多数人都理解、都采纳之后,他们把这种事情当作“想当然”的东西处理,也挺省心罢。

平日里可能看不出太大的差别,甚至,那些一根筋的人显得更有优势,他们不仅省心,且感觉安全 —— 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

可是,一旦进入投资领域,这样的操作系统就完全无法运转了 ,因为投资行为的核心本质有这么两个:

投资必须自负盈亏,所以只能、且必须靠独立思考;
只有投资未来才有真正的胜算,投资的收益才可能大到有意义的地步。

我个人感激这个时代,觉得自己运气好,是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个体投资环境 —— 无论是投资自己,还是投资理财,甚至包括风险投资 —— 确实大大优于从前;于此同时,真正的新生事物又此起彼伏、比比皆是;这即意味着说,学习和投资的机会几乎无限多 —— 只有在这样的时代里,知识变现才是可能的,且知识变现的金额才可能是巨大的。仅仅是我的上一代 —— 我父亲的那个年代里 —— 就没有这样的时代恩惠。

学习就是用自己免费的时间与精力再加上少量的金钱去投资自己的未来。 有人开玩笑, 人丑就要多读书;事实上,我认为没有巨额继承资产的人就应该多学习…… 可惜,大多数人被“ 重力加速度”限制住了,因此,在他们的世界里,反智才是主流。

所以,在我看来,粗暴地把人们分为“乐观”与“悲观”两类,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我眼里,人分为两种,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和不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主动升级自己操作系统的人又分为两种,多模式的和单模式的……

除了在跨界和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调整模式之外,我们还需要在更多的地方调整模式……

如何写一个好的教程呢?说来简单,只需要满足以下一些条件:

对小白有用
详细清楚(甚至不惜啰嗦)
实证有效(微信这种发出去就不能改的机制真是有一些副作用啊!)
最好图文并茂
偶尔夹杂一些其他干货……

另外, http://lifehacker.com 上就有很多好教程,都是可以当作“如何写一个好教程”的范本……

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

之前我们提到过:

计算机是由我们人类中的极少数极少数人 —— 比例上来看可能连千万分之一都不到 —— 发明并持续研究完善出来的东西。所以,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的通讯,是需要共同的协议支撑的,不使用共同的协议的计算机之间没办法通讯。在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协议是 TCP/IP 协议。TCP/IP 协议的运行机理大致如下:

网络上有很多台计算机(A ~ Z)相互联网,它们之间使用相同的协议传输数据……

A 若是需要传输数据给 Z,那么之前需要 A 与 Z 握手三次,才能确定连接有效……
A 必须先把数据切分成若干个小的数据块,然后逐一传输出去……
A 送出的每个小数据块,到达 Z 的路径每次都可能并不相同:不一定是直接的 A-Z,可能是 A-B-X-Z,可能是 A-X-C-Z,也可能是 A-B-C-Z…… 反正是个各自相通的网络么,所以,无论选择什么路径,只要能够到达就可以……
Z 一旦收到了小数据块,会发出回执,A 收到上一条回执之后就会发出下一条,若是在设定的时间窗口中未获得回执,则判定传输失败,放弃继续传输……
直至所有数据块全部发送完毕,A 收到所有收据之后,再发出一个“发送完毕”的消息(这个消息也会返回一个收据),Z 在另外一端再把所有数据块按照顺序拼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

我从这个机理中学会了什么?跟家人沟通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几个小规矩:

我要做好至少尝试确认三次是否真的可以开始沟通;
沟通有很多种方式,不能局限在特定的某种方式上;
我要有个办法确认每次沟通确实成功;
如果事儿足够大,我就会切块,分步沟通;
总而言之每个环节上都一定要有清楚的确认机制……

很多事儿,其实很复杂,想要一下子说明白,一下子让对方想通,是很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必须把整个事情提前拆分好,分清楚主次,分清楚先后,然后一件一件地来,并且在这过程中,还要反复确认确实沟通成功才能进行下一步……

沟通有很多种方式啊,起码至少有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两种罢?自己讲不通,可以请别人帮忙啊!上一步对方都不接受,那就不能推送下一步了啊!怎么办,只能等啊……一直不接受怎么办?你接受沟通失败这个事实呗,还能怎么办?

看,其实,很多的时候,所谓的耐心、所谓的沉得住气,其实是学识 —— 学识决定一切。

家人之间的沟通,同样是需要协议的存在的。而这协议是需要双方共同建立,且共同遵守的,否则还沟通什么呢?

我和我夫人刚认识没多久的时候,我和她创建的第一个协议是这样的:

好,既然我们准备在一起,那么就是很久很久。既然希望很久,那我们就说好,有一个绝对不能说的词:“分手”。这个词一旦说出来,那我们就只能真分手,所以别说,千万别说。我们肯定会吵架的,可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无论吵得多猛烈,你和我都要知道,这个词绝对不能说……

英明的协议。这个协议的存在,决定了后面很多的事情。许多年后,我开始反复创业,我也经常和我的合伙人说这个事情。

我们不是谈恋爱,也不是结婚,但好像这是更严肃的合伙。那么,可以吵架,可以发少量脾气,闹一点点情绪,但无论如何,有一句话绝对不能说:“我不干了!”

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即便那个英明的协议起了很多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争吵就自动消失了。还是会有,而且偶尔会很激烈,特别影响心情,特别耽误效率,特别令人沮丧……

后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经常带着夫人一起研究别的夫妻为什么吵架。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底层概念差异
主次不分
价值观不同
立场不同
历史不同
无仲裁

甚至,我们俩偶尔会主动跑去充当仲裁…… 这事儿还真不容易,真的需要很多次的实践、演习、总结与调整,才能做到平事儿且不添乱的。

其实真的没多久,我们两个就在争吵产生的原理上、处理方法论上,都长足进步,共同升级了很多遍…… 再后来,再后来我们俩之间就没什么可吵的了,偶尔情绪不好,也都知道是怎么发生的,也都知道应该如何解决……

这里还有个细节:

沟通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都是讲道理的人(就是肯遵守协议的人)。

在我眼里,人和计算机比起来,简直弱爆了。也许像有些人说的那样,计算机永远不能超越人类,因为人类有灵魂……我怎么觉得有灵魂的人少之又少呢?大多数不仅没有灵魂,连每个组成硬件(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都破破烂烂的……

但,无论哪两台计算机想要沟通,双方都要共同遵守相同的协议。协议有很多种啊,POP,IMAP,TCP/IP,FTP,HTTP,UDP,ICMP,BitTorrent…… 在不同的场景下,不同的需求下,就要使用不同的协议…… 不开通某种特定协议的计算机,就不能参与某种特定的沟通……很有启发罢?

高级的操作系统(比如多任务操作系统)与低级的操作系统(比如单任务操作系统)沟通是很困难的,因为对于高级操作系统来说,“向下兼容”不仅很困难,干脆是一种不可能克服的拖累 —— 当然,事实上,“向下兼容”只不过是良好愿望而已,事实上根本做不到。

所以,在选择伴侣的时候,最好……

寻找同级别的操作系统;
要升级就大家一块儿升级……

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家庭幸福的。他们都符合以上这两个特征。这不是我运气好,而是我基本上只挑这样的人做朋友,因为若不是这样的人,我跟他们沟通也费劲。

人们经常开玩笑,“三观不和最伤感情了……”,其实真的不是玩笑。的确如此,从某个角度望过去,所谓的三观,就是在说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当然,“三观”是个特别社会主义的词汇,好像最初来自于马克思: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据说,2009 年的时候,胡锦涛同志升级了他的操作系统,提出了一个“新三观”(马爷爷的三观就变成了“老三观”或者“旧三观”):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不过,好像胡锦涛同志的三观跟我们老百姓关系不太大。

虽然,最底层的文件传输是可以跨操作系统完成的,可是,绝大多数应用程序,并不是多系统通用的。台式机上能用的,智能手机上可能不行,能跑在 DOS 上的,基本上不可能在 Windows 上跑(反之亦然),能跑在 Windows 上的可能并没有 Mac OS 版本(反之亦然),即便 Mac OS 和 Linux 是同宗的操作系统,依然有大量的应用软件并不通用……

在选择伴侣的时候,貌似绝大多数人并不关心那最核心、最重要的“操作系统”,而是只关心其它的方面 —— 他们误以为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症结所在。比如,“门当户对”,其实就可能是为了找到“合适的、可兼容的操作系统”,只不过,这种方法论,不直接,不本质,也不够朴素,所以总是出现各种差错,酿成各种悲剧。

在我看来,一切的鸡毛蒜皮喋喋不休,都发生在低级的、协议混乱的操作系统之间。有时高级的操作系统,可能会不小心与低级的操作系统“吵”起来,最终一定是高级的那个吃亏……不信你也仔细观察一下,你最终会得到一模一样的结论。

不要跟傻屄争论,他们会把你拉到他们的世界里,用他们多年的丰富经验迅速捣毁你的一切……他们凯旋不用归,而你就惨了,回不来了……

—— 这真的不是玩笑。

幸运的是,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差别只不过是,自己是否意识到,自己愿不愿意,自己是否有意愿主动持续地升级……当然,有人已经“无法升级”,但说实话,绝大多数情况下,这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大概两年前,我和蒋涛、张辉以及彭萦一块儿在望京的一个地方喝咖啡,我们闲聊,我提到一件事儿,

保持对异性的魅力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持续学习,不断进步。

为什么婚姻中普遍存在所谓的“七年之痒”?我的解释是很简单:

七年就是一辈子,一辈子都过去了,下辈子还要过同样的生活,多腻歪啊。

所以,两个人中,至少要有一个人升级,最好先升级的那个能帮助另一个也升级…… 升级之后,就是另外一个天地,另外一番光景,开心都开心不过来呢,哪儿有功夫鸡毛蒜皮?

说到这里,现在总结下来,倒也简单了,夫妻不吵架或者逐步减少吵架频率的方法论无非是:

共同创建协议,
共同遵守协议,
共同升级协议……

嗯,就这样,我和我老婆二十多年没怎么吵过架。

当然,身边还有很多原本应该很亲近但实际上却不那么亲近的人 —— 亲戚。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亲戚竟然是最难与之共同成长群体,也许是现代人的生活结构发生了变化罢。另外一个群体也是如此,老同学 —— 明明心里有那么多的亲近之感,但确实早就失去了共同成长的机会。那怎么办?

我有一次从计算机世界里借用了一个概念,进而发展出了一套方法论。这个概念是:

虚拟机

在电脑上,最初的时候,我用的是 VMWare,现在用的是 Oracle 的 VirtualBox。需要使用 Windows XP 时代的软件的时候,就开个虚拟机,在里面跑一套旧系统,在那个虚拟机可以运行外面跑不动的老软件。

后来我才反应过来,我应该在自己的大脑里也多创建几个虚拟机才对啊!这真是非常先进的方法论!—— 说多少遍都不过份:向计算机科学学习思考,等同于向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学习思考……

于是,我闲着没事儿的时候,读了好几本关于星象、星座的书。遇到喜欢这些概念的人,必须沟通的话,就开个虚拟机,跑个跟他们一样的操作系统……

果然皆大欢喜。更进一步,我闲着没事儿琢磨了一下亲戚长辈的思考模式,然后专门为他们做了一套“虚拟机镜像”,在一些必须跟他们相处的环境里,打开这个虚拟机……

再然后我才反应过来,这样的事儿其实我早就做过啊!当年我教书的时候,之所以被学生“感觉教得好”,无非就是相当于我在脑子里开启了一个与他们一样操作系统的虚拟机,所以我知道他们跑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样的,所以我才有清楚的解决方案啊……

有恰当的方法论可以应用,真幸福。

不跟家人吵架的人,估计也很难跟朋友吵架。有时候躲不开的是跟一些与自己不小心产生联系,却又完全不可能事先制定协议的对象。我琢磨了一下,后来发现几乎全都是跟商家产生矛盾。然后就有了简单的方法论。

首先,不能生气。不生气是很好的武器。发生什么事儿,都没必要生气,生气不解决问题。想明白最重要。想明白会导致性情平和。想想就知道了,生气,是最浪费时间的行为。浪费的不仅仅是气头上的那一段时间,更为可怕的是在气头上做的决定常常连带一个很微妙且又复杂当期影响,最可怕的是,这个影响其实很容易产生“复利效应”,我的意思是说,“负面的复利效应”……

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这是工具。偶尔提高嗓门,其实是为了达到效果,因为其实并不是真生气,所以可以收放自如。

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这话非常重要,这是在提醒对方,别把自己卷进来。这句话有神奇的效果,不信你试试。

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只挑重要的说,只说绝对占理的事儿 —— 对方哪里最站不住脚,确定了之后,就只咬住那里不放 —— 直至问题被解决。

当然,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都一样,只盯着问题本身找答案,只能得到最肤浅的结论。上面这四条,虽然已经是很好的方法论了,但其实并不十分高级。真正高级的是这个:

多赚钱,快赚钱,有钱到吃得起亏的地步。

这才是正事儿。年轻的时候,我也经常吃各种亏。我的对策通常是:算了、忍了、认了。知道自己即便较真也得不到好结果,反倒影响自己的好心情。就当丢钱了吧 ,把那些事儿当作我生命里的自然灾害,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抓紧忙自己的事儿去,这才是最重要的,别把自己弄得被那么恶心的人那么恶心的事儿给拖累了,真心不划算。

吃得起亏,就更不容易生气了,甚至可以真的有一点道德优越感了,我自己吃亏不要紧,因为我吃得起这点亏;但我想把这事儿、这道理掰扯明白,行吧?

吃不起亏,就很容易生气;很生气,就很容易失控,最终无法解决问题,既浪费了时间,又不得不接受不好的结果,于是恶性循环……

我不太觉得这是人们普遍说的“修养”,因为所谓的“修养”是长期以来谁都没能跟我说清楚过的概念,后来它渐渐就成了我已经弃用的概念 —— 它在我的操作系统里只不过是为了与他人通讯或者为了尽量向下兼容而保留的概念。因为我知道,哪里有什么好脾气啊,只有想的明白和想不明白…… 因为想不明白而抓耳挠腮的时候多的去了,实际上,我自己天天都有生气的时候,气自己为什么那么笨,连这点问题都解决不了…… 能解决问题就不用生气了罢。

如何克制自己的“推销”欲望

好多年以前,有一天,我终于拿到当时还是禁书的《Animal Farm》(动物农庄),一口气读完,掩卷长叹。思绪万千,然后又忍不住读了好几遍…… 后来甚至干脆敲了一遍。

然后我就进入了“天真的疯狂推销员模式” —— 恨不得向身边每一个人推荐这本书。那分享的欲望实在太强烈了,于是,分享演变成了推销,每次都是不由自主地“喷”,而不是正常的“说说”或者“讲讲”。每次喷起来,对方还一头雾水呢,我自己先脑高潮了,滔滔不绝…… 许多年后回想起来,我猜,那时候对方感觉到的更多是我唾沫横飞而已,绝不是那我想传递的耀眼的思想的光芒。

我甚至复印了几本带回来,送给我最好的几个朋友……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又过了一小段时间,我没忍住,跑去问其中的一位,“看了没有?”然后又开始自顾自地喷个不停…… 他应付了我一阵子,最后彻底不耐烦了:

别他妈的看了一本书就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似的,至于嘛!

可我就是知道我自己确实已经不一样了啊!不过,问题在于,这个不一样,又不是印在脑门子上的,又如何让别人看到?

于是,那句不耐烦的回应打在我脸上的那一瞬间,我彻底傻了。那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教训之一:

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可能并不理解你的真诚。

那次,我多少带着怨气离开的。可没多久,我也想明白了:

真诚这个东西,说出来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甚至不像是真的。

想通之后,觉得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明了:

做出来的真诚,甚至不用说。

但若不是被那么重重地打击一下,还真不容易刻骨铭心呢。

再以后,我就开始警惕自己,常常刻意提醒自己放弃“疯狂推销员”模式 —— 那股劲儿冲上来,刚开始还真挺难克制。

读好书读进去之后是不大可能没有变化的。操作系统不断升级,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不断更新,行为模式当然也就不一样起来…… 有时候,身边的朋友会奇怪:

嗯?这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嗯?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的?

当且只当这样的时候,我会尽量轻描淡写:

有本书,叫……,还真值得看看。

甚至有时候我会装糊涂,说,“哎呀,卡住了,想不起来书名了…… 等我回去找找,再告诉你……” 对方会很期待,“那你千万别忘了帮我找找啊!”过几天,我会买一本送给对方,对方会很开心,很感激,反正不会这样骂我:“别他妈的看了一本书就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似的,至于嘛!”

时间久了,身边的朋友开始主动起来:

哎呀,笑来,最近有啥好玩的书?

这样的时候,分享的成本几近于零。对,分享就是成本很高的活动 —— 虽然原本不应该有成本,原本应该双方都自动受益…… 可现实终归不是理想状态。

其实,知识是很难传播的。可以瞬间传播的,通常只不过是段子、谣言和八卦。系统有效的知识,常常被敬而远之,真不知道为什么。

推销知识,实在是太难了。你看学校一个又一个,学生一批又一批,老师们前仆后继,就那点东西却常常压根传递不出去。

分享,绝对是好事儿。但要是转过来变成负担,甚至引发负能量,那就实在太不划算了。所以,别闲着没事儿推销知识 —— 那原本是应该先收钱再去做的事情,难倒不是吗?不收钱,还受堵,何必?

再反过来看,推销知识很难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仅仅说是肯定没用的,得做,不然说没分量;
做都不一定是有用的,得有改变,没改变不算数;
有改变也不一定够,得有看得见的改变,看不见还是没分量;
有看得见的改变还是不一定成功,因为对方可能并不服气;
改变太大了也不行,因为对方一看,吓倒了,直接放弃了……

你看看,推销知识其实真的很难。如此看来,之前的“热情”,常常只不过是“无知者无畏”而已。

有时候,对方把你的分享欲望勾了起来,你又忘了,于是张口就喷,没一会儿,对方就说,

行啦行啦,就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吧,你说的太复杂,我听不懂,也不想懂……

瞬间一切又变得索然无味,感觉比被骂了还难受 —— 尤其在曾经误以为对方勤于思考的情况下…… 浪费生命。

真的感谢互联网,它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可以分享的通道。自从我开始写博客之后,之前此类的烦恼彻底消失了。有分享欲望的时候,可以喷在网上,又由于没有了特定的对象,反倒没有了“获取认可”的压力,分享变成了一个纯粹开心的行为。能否有因获得认可而产生的快乐,只取决于两个因素,

我是否真的真诚(这个不用提);
我是否运气好,消息能传递给那些能理解我的人(我好像这方面运气一直都不错)……

于是,整个人就感觉少了很大一个负担,

该干嘛就去干嘛,说那么多有什么用?
做了,就有变化,有变化,自己先开心,别人看不看得到其实并不重要罢?
少说导致更专注,更专注导致变化最大化,有时候吓到别人,也怪不得自己罢?

这样的感悟,反过来倒也算是意外了。

说服他人有两个重要的终极诀窍。

第一个: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塞给对方。

有一本书,叫《金字塔原理》,是讲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书的内容不错,也很正确。但我个人的看法是,用那个框架写论文,写报告都还可以;基本上只能用来说服少数严格遵循逻辑的人,因为大部分人受心理因素影响更多,而不是受逻辑影响更多。

为什么呢?那本书主张的是,“结论先行”…… 试试就知道了,更多的时候,这么做收获到的只有抵触。这根本不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是人类共有的思考感受模式的问题。如果那结论是对方原本就可以接受的,接下来不用更多的说明;如果那结论与对方的观念不一致、甚至相反,接下来的说明进程绝对不会顺利的,因为对方从一开始就会不断尝试反驳你的说法,维护他自己的立场……这种情况下,能说服对方才怪了呢。

第二个,实际上是第一个的升级版:自己成为榜样,对方若是认同,自然就会追随。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践行,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改变,才会成为榜样。若是已经成为了榜样,根本不需要说服过程,用不着费那些口舌。就是这样。

注意,榜样其实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确实不断进步,就已经是神一样的榜样了……

有效沟通,真的很难。与其花时间精力推销,还真不如把那时间花在自己身上,默默地成为榜样好了。

逆境生存指南 —— 特朗博做到了

这一篇原本并没有想到应该放在《新生 —— 七年就是一辈子》里,但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这是个很好的补充。

谁都可能遭遇逆境,因为“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逆境其实也分大小,但每个人遭遇到的时候,都感觉不小。因为大人物的遭遇常常是极大的逆境,否则瞬间就搞定了,而小人物的遭遇,即便是很小的逆境,按比例来看,对他们来说也足够大了 —— 因为搞不定。有些人起初并不伟大,只不过在遇到逆境的时候,不顾比例地不服输,“不知疲倦地翻越、不自量力地还手”(像李宗盛的《山丘》里唱的那样),终于走了过来,在这过程中,配合着逆境自己把自己养成了大人物。

特朗博(Dalton Trumbo),一名擅长从冗长故事里发现精彩并能快速写出好剧本的好莱坞编剧,在美国的四五六十年代遭遇了极大的逆境:在美国人最恐惧共产主义的时代,他是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且绝不吝于公开表达。当人们并不真正了解之前并不存在的一样东西的时候(尤其是思想),对其要么恐惧,要么热爱;不管那东西对不对,只要是恐惧者居多,那么热爱那样东西的人就会受到迫害,历史上反复如是 —— 特朗博就这样被迫害了,最终被判入狱 11 个月。

2015 年有另外一部传记影片,《模仿游戏》,计算机天才图灵的故事,看看那时候的人们是怎样迫害一个同性恋者的罢……

对特朗博的迫害不仅仅来自于美国政府,也来自于美国当时的整个社会。美国政府判他坐了 11 个月的牢,出狱之后,特朗博要面对的是另外一个“判决”,好莱坞电影协会将特朗博和很多左翼编剧列入了黑名单,禁止电影公司采用这些黑名单中的编剧所写的剧本……


(特朗普与他的妻子在 1947 年的听证会上…… 没多久他就被捕了)

想象一下,身体健康的你突然被截肢了 —— 无论是被截掉一只手臂,还是一条腿 —— 有多么痛苦?特朗博相当于突然被剪断了舌头,一个有思想的人说不了话了、写出来却也没人能看到了……

失业、离婚、自杀…… 这是特朗博很多同伴的结局。特朗博到最后都没有倒下,他不死心。出狱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句:

… We’ll do what every else doesn’t think we could do.

…… 我们要做所有人都认为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要赚钱养家,让妻子和两个孩子好好生活 —— 没有什么比家庭更重要。好莱坞最缺什么?最缺好剧本,所以特朗博知道自己不可能没饭吃 —— 他简直就是一台机器,一分钟 80 词的打字速度(看他的两根手指在机械打字机上飞舞),一天工作 18 小时,醒来就在工作台上敲字,累了就泡进浴缸接着敲…… 一两周就搞出一个高质量的剧本。有才华更应该勤奋,他要把被抢走的时间抢回来。


《罗马假日》(Roman Holiday, 1953)就是他这么写出来的,对,就是你知道的那个《罗马假日》。自己在黑名单上怎么办?借用他人的名字,跟人家一九分账,自己要一……对方知道特朗博的才华,被这样的提议惊到了,哪里好意思自己出个名字就要九成?

特朗博不仅自己搞定了收入,还要帮一群跟他一样被列入黑名单而失业了的编辑搞定收入。策略也很简单,集体匿名创作,批量生产,然后为了躲避耳目让电影公司上门自取或者出动自己的孩子去送剧本……

真正的才华,别人是看得到的,也是自己藏不住的。这世界上也有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人害怕的时候他们不怕。有俩粗人,兄弟俩,搞了个电影公司,叫国王兄弟(King Brothers),专拍 B 级片,他们当然也一样缺好剧本,否则谁只拍 B 级片啊?别人不敢用特朗博,他俩敢。后来好莱坞电影协会的人跑来威胁这俩兄弟,这兄弟俩也不是吃素的,抡起棒球棍把那起初趾高气昂的孙子“打”了出去……

特朗博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分得清楚,电影就是电影,意识形态就是意识形态,这俩东西即便在少数情况下有所重叠,但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于是,他写剧本就好好写剧本,绝不夹带私货。他也不想刻意当什么战士,他只是精神上绝不屈服而已。他最令人感觉温暖的地方在于,他懂得理想之外还有家庭,家人最重要。

《勇敢的小家伙》(The Brave One, 1956)大获成功,还得了奥斯卡最佳编剧奖,结果全人类都没见过那个署名“Robert Rich”的家伙……瞧这个笔名取的!姓“富”。大家开始猜测,这个“富萝卜”估计是特朗博。

1960 年,导演奥托·普雷明格拍《出埃及记》(Exodus, 1960)的时候,坚持特朗博真实署名,这才让特朗博被截掉的肢体重新长了出来。

同年,柯克·道格拉斯力排众议,邀请特朗博为他的新电影《斯巴达克斯》编剧,到了《斯巴达克斯》(Spartacus, 1960)上映的时候,肯尼迪公开表示那是一部极为精彩的电影,特朗博这才算是真正摆脱了那个黑名单的束缚。

对了,柯克·道格拉斯的儿子是迈克尔·道格拉斯,就是那个《本能)(Basic Instinct, 1992)的主角,最近参演的一部电影是《蚁人》。

特朗博就这样被逆境打造成了传奇。当一切成为历史,我们很难判断若是没有那个逆境,特朗博会是什么样子,会不会是今天我们看得到的这样传奇。

在描述逆境的时候,人们更喜欢用“抗争”这个词,历史书、传记看多了,我却觉得用“配合”这个词反倒更恰当。当一个人从逆境中走出来之后,回头再看那逆境,暗流涌动的背后却可能是个机会,一个塑造传奇的机会。历史总是这样,它就像一条河,时不时地莫名其妙就产生了一处漩涡,大多数人被卷入漩涡,葬身河底,可总有一些人,“配合”着那暗流,走出一条生路,就成了传奇。

特朗博的策略,其实并不是他独有的,细看历史上所有从逆境中走出来的人,大抵上都差不多:

他们就是很有才华;才华这东西,一点点不够用,必须很多很多;
他们因为有才华而更为勤奋,更不愿、不敢、不甘浪费一点点生命;
他们热爱家庭,那是生活的希望;
他们善待朋友,那是他们生存于世的关联与证据;
他们专注于做能做的事情,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好;
他们与之斗争的,不是哪个人、或者哪群人,而是那个把所有人都变成受害者的历史漩涡;
他们最终从逆境里走了出来……

当这样的人走出来的那一瞬间,过往的对错其实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一件事儿:他们走出来了。

《Trumbo》是 2015 年我最喜欢的电影。至于它能不能得奥斯卡大奖,其实无所谓了。最近的十年,已经证明奥斯卡评委基本上都是与这个世界脱节的自以为是的家伙们。IMDB 上这部电影打分并不高,只有可怜的 7.5 分。电影本来就是由年轻人主导的市场,票房和打分从来都不一定和质量完整正相关。美国今天的年轻人更关心的是“为同性恋争取权益”这样更为时髦的正义 —— 肯定也没什么不对。历史么,从来都是大多数人不喜欢审视的东西。

有很多老戏骨出演这部片子,故事里的角色,大多是当年好莱坞的各种大腕,细看都颇为神似。国王兄弟轮棒球棍那个桥段拍得极为出彩,有气势,绝对能吓倒对方,却又出手其实小心,绝不真打到人所以不至于犯罪……

视频链接: http://v.qq.com/page/m/3/b/m0182b3qj3b.html

电影里没提到的几件事情

特朗博曾经专门给儿子写了一封信,讲自慰的好处,说那是一种无需罪恶感的好方式。

特朗博在一次采访里说,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不管是好主意、坏主意、怪主意、还是恶心主意…… 不仅如此,人们还有犯错的权利(The right to be wrong)。

《斯巴达克斯》这部电影,特朗博的剧本是基于霍华德·法斯特(Howard Fast)的同名小说,就是那个斯大林大奖(Stalin Prize)的得主……

剧照


特朗博的妻子,跟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一样,“身怀绝技”……


当然不能没有浴缸里创作的桥段……


两个指头敲字的镜头也绝对不能没有……


累死可以,但不能饿死。另外,板子上贴满了纸片,这是创作者的基本工作方式…… 其实到今天都一样的。


导演奥托·普雷明格坚持在他的新电影里,特朗博要实名署名……


特朗博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屏幕上,老泪啊!


Frank King 可是被吓大的,怎么可能怕威胁?

补充

wn.com 做了一个专栏:“How Dalton Trumbo and other blacklisted writers quietly racked up ‘50s Oscar wins”,里面有十几个值得看看的视频文件,包括 “Dalton Trumbo interviewed by Stan Bohrman”……

http://t.cn/RbEyxbY

这些视频其实比电影更精彩,毕竟,电影是关于这个人的。

哪来的天才?——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

Talent Is Overrated︰What Really Separates World-Class Performers from Everybody Else

内容简介 · · · · · ·
自我否定?或是前路迷茫?

深谙职场,却默默无闻?

疲于奔命的状态与年少时的梦想相去甚远?

我们一直都在丈量自己与成功之间的距离,希望几度幻灭又燃起,不要希冀一本书能够改变你的一生,但是在杰夫•科尔文的文字中,我们能够读懂“天分”、“经验”、“努力”、“成功”等被我们说得太多以至忘却了其深刻含义的词语。

激发你的生命力。

——《时代》杂志

棒极了!

——《华尔街日报》

如果你有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就不妨努力争取。杰夫•科尔文告诉了你获得成功的路径。科尔文所说的与我自己在体育运动、法律和商业领域的感受惊人地一致。

——西南航空创始人、总裁 赫伯•凯勒赫(Herb Kelleher)

1978年,作者来到宝洁,见到了一对工作在狭小房间的22岁年轻人,当时人们都说“这两人将来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果然不出所料,这两个年轻人后来成为了通用电气和微软的首席执行官,他们就是杰夫•伊梅尔特和史蒂夫•鲍尔曼。

是什么让当时的人们就认为他们具有取得成功的潜质?这并不取决于他们的天赋,也不取决于他们的基因,而是取决于他们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这是本书要告诉读者的最大的一个秘密。

《财富》杂志曾刊登过一篇非常受读者欢迎的封面报道,名为《如何成就伟大》。《财富》杂志的高级编辑杰夫•科尔文在读者的期盼下,将这篇经典的封面文章写成了这本书,旨在为读者揭开成功的奥秘。

你的外婆也许会告诉你,如果要成为泰格•伍兹、温斯顿•丘吉尔、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莫扎特这样的人,就必须埋头苦干。但事实并不仅如此,你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你必须学会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不是仅仅取决于你的智商或者是情商。

科尔文提出的“刻意练习”的成功法则不仅适用于科学、音乐、艺术领域,就是谈判、理财等技能,也可以依照成功法则来习得。

目录

第一章 謎
偉大成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價值,但是它來自哪里呢?

第二章 被高估的天才
直面天生才智的意外真相

第三章 你有多聰明?
智力和記憶力在高成就上的真正作用

第四章 一個更好的想法
一種對偉大成就的合理解釋

第五章 刻意練習是什麼,不是什麼
對新手來說,這不是我們很多人所做的那種“練習”

第六章 刻意練習如何起作用
改變我們的具體方式,並使一切與眾不同。

第七章 在生活中運用這些原則
機會有很多——只要我們用新方法看待我們的工作

第八章 在機構中應用本原則
很少人做得好,大多數人根本不做;你開始得越早越好

第九章 創新致勝
我們所學的原則如何帶我們走過創造力的迷宮

第十章 青年時期的杰出成績
早早開始並一直堅持的巨大好處

第十一章 激情來自何處
明白有關偉大成就的根源
致謝

Notes:牛人是练出来的

1万小时的原理许多人都听过了,如果你对通过练习实现卓越感兴趣,这本书就是你想要的。

  1. 天才,它不是一种经验,在许多领域有成就的人,数年之后反倒更糟。它也不是特别的天生能力。天才源于练习,比如投球手赖斯,他花很少时间去比赛,但是却针对自己的特殊需要设计练习。

  2. 专家和普通人的不同反映出:通过长时间的刻意努力,在特定领域内可显著提升表现水平。关键是提高绩效,刻意练习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出来的。

  3.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和我们平常的练习的区别在于两点:要在学习区选择合理的高强度活动;重复的数量要高到单调乏味的程度。高度重复是刻意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

  4. 刻意练习需要反馈,刻意练习对结果的反馈是可持续得到的。没有反馈的练习只会发生两件事情:你将不再进步,或者你不在乎了。

  5. 刻意练习是费神的,刻意练习要求专注和集中,工作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似乎无人能长时间坚持下去,一天练习4-5小时似乎是刻意练习的上限。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认为,思想高度集中地练习,1个半小时足够,因为你不可能整整一天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练习状态。

  6. 刻意练习缺乏乐趣,做我们得心应手的事情会让人浑身舒畅,但这恰恰是刻意练习的反面。从本质上说,刻意练习是不令人愉快的。

  7. 要避免自动状态,伟大的成功者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自动状态,这就是刻意练习的效果,避免自动性,或者说,避开惯性。

  8. 杰出人士,对于杰出人士而言,刻意练习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他们能够突破或者绕过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的决定性限制。具体来说,它能够使他们比大多数人感悟更强,知道更多,记得更牢。最终,多年高强度的刻意练习能够完全改变人的身体和大脑。

  9. 杰出人物的重要能力:他们知道征兆的重要性;他们看的更远;他们看得更少,但是知道的更多;他们比平常人拥有更好的辨识力。所有的这些能力都是练习的结果。

  10. 深入和普遍联系的知识,积累和培育知识是刻意练习的目的之一,在一个领域不断拓展能力,必然要积累不断丰富的知识,高成就者在自己的领域内往往具备了更多的知识,他们的知识是完整的,是通过高层次的原则联系起来的。许多卓越的企业有人认识到,掌握本领域深层次知识的重要性,超过普通管理能力。

  11. 大块理论(chunk theory),杰出人士具备特别的记忆技巧,以快速,可靠的方式对于大容量知识进行长期记忆。杰出人士对其领域的深层理解,形成了一种结构,能够放置他们曾学过的大量信息。这种能力只有多年的高强度研究才能获得,它要求持续将新信息与高级别的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是非常辛苦的。

  12. 音乐模式,你知道你要传达的信息,挑战在于如何高效的表达出来,信息可以被拆成小片,每一片进行分析,然后反复练习。演讲和写作属于这种模式。

  13. 国际象棋模式,研究某个特定的问题,做出自己的选择,然后与大师的选择做比较,如果不同,就找出原因,看看哪个结果最好。国际象棋模式的精髓是这样的问题:你会做什么?你遇到的许多情况,都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机会。案例分析也属于这个模式。

  14. 体育模式,面对不同的情况,强化认知技巧和能力,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

  15. 创新者,众多领域的伟大创新者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在取得任何突破性进展之前,他们都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去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最卓越的创新者一直都是那些始终如一,完全沉醉于自己领域的人,他们在自己的领域积累了大量知识,不断将自己推向行业前沿。

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训练一个小时

这本书其实观点很简单。

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任何天才在成功之前都经过了至少7年的艰苦而专注的刻意训练。

那你怎么解释莫扎特?他不是四岁就谱写的钢琴曲吗?

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这个故事,莫扎特的确有天赋,但是,他的第一首钢琴曲更多是父亲的策划,不全是他自己的天赋,他真正成为一名被认可的作曲家,已经是他经过十多年艰苦而专业训练后的结果。类似的我们以为是天才,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和分析指出是训练结果的案例很多,的确能让你眼前一亮。

简单的说,想在任何一个领域成为专家,成为让人羡慕的人,你只需要在这个领域刻意练习1万个小时,这大概是要求你每天就你感兴趣的事情每天保证4小时的投入,专注7年,这就足够了。我觉得假如你这样做,你不应该成为公司最优秀的,而且世界上最优秀的。这就是所谓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大量的事情。

其实依据我的经验,你如果能做到每天坚持集中注意力训练两个小时,随便哪个方向,坚持一年就足够你成为专业人士。我在2009年2月份开始学习做幻灯片,结果在一年之内就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PPT“专家”,以致我不得不很后悔在2008年以前我在网络上发布的那些PPT作品,真是糟糕啊。我就是一个例证,其实我不过是有那么几个月天天努力做PPT而已,到现在,我认认真真完成的发布到网络上的PPT作品已经超过30种,这就是训练,我是刻意的。

可这种刻意训练往往不令人愉快,因为它是以超出正常习惯的强度来在最短时间内提高你特定绩效的训练,单调而重复,想想那些一流运动员,这辈子他们花在训练上的时间是远远超过比赛的时间,越是成功的运动员越是坚持单调刻苦的专业训练。

可是不是单调重复就有意义,你还得方法得当,我观察我小孩子练习乒乓球,在上千次挥拍和纠错中,她的肌肉已经形成了记忆,只要球到了某个位置就会出正手,然后拉过网,击中球台。但教练不经常纠正,不让肌肉形成正确动作的记忆,你怎样反复训练拉球都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练习需要反馈,反馈让你感知进步,如果你不在乎反馈,那么就意味着你停止进步或者已经放弃了。我坚持写博客也是一种获取反馈的方法,把自己学到的写成文字,就是对思想理解深度的反馈,再通过交流和行动,就变成自己的思想中一部分,这都是刻意的。

单调重复的刻意并不让人愉快,所以我们得看得远一点,这归根结底又成为人的情商问题。

比如我想想成为专业人士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也会听到很多人夸你是天才,大师,牛人之类的,其实我知道关键是专业比较容易混口好点的饭吃,所以我愿意接受先苦后甜的训练。

这不需要天分,是靠找到正确的训练方式就做得到。

好了,现在谈谈为什么那么多人坚持训练而一无所获?

我很认同书中的观点,我个人观察是:

1、在你训练的时间内你要专注,假如你不专注,你训练10个小时质量不如专注者的1个小时,可是很多人并不热爱或者能强迫自己热爱训练。所以教育工作者总是强调兴趣很重要,兴趣能让你接受专注训练,不是兴趣让你成功。

2、每次训练都要寻求突破你熟悉的领域,这样你才能不断建立新的经验和联系,持续进步。很多人训练始终是低水平重复已有的东西,就好像很多人做了一辈子红烧肉,却从来没有想过能不能改改妈妈的菜谱?

3、要寻求持续的反馈,我玩网络推广对数字指标敏感到让一些人奇怪的地步,他们说有必要对数字这么敏感吗?喔,对不起,刘翔对0.01秒都很敏感。在这个世界,我也不希望每个人都对数字那么敏感,那让大家压力都很大。但是要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你不敏感不成。可是我还得提醒你,持续的反馈就是一种压力源,最难受的压力就是持续不断的反馈,折磨你的神经。关于抗压能力又回到情商的问题,有几个人愿意持续面对压力?

假如你认可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其实就是认可训练比天赋更重要,我相信天赋,但我也相信天赋是需要经过科学训练去开发才能变成天才。

作为普通人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训练一个小时能让你成为专家,对有天赋的人每天坚持比别人多训练一个小时能让你成为天才,无论是哪种结果,都不坏。

最糟糕的莫过于中国男足,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中国足球不缺有天赋的苗子,他们都给这个圈子给毁了,是的,他们没有选择刻意训练,而是选择放纵,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

关于男足还有一个好的例证就是当年的健力宝青年队在巴西练习,回国一片惊艳,结果进入中国各级甲A甲B队伍后,这些人都平庸无奇,我说的意思是要能吃苦,还得找对训练方法。

哪里来的天才?
一个坚持练习的学生,还有一个伟大的教练在背后,也许天才的定义应该是那种自己可以为自己找到一种正确训练方法的人。

总结:刻意的练习

我认为这本书可以说是“一万小时定律”的细节延伸。

这种练习,不是纯粹的反复,而是一种“刻意”的练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它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出来的:选择在哪方面提升,这本身就是一种技能。
1 需要教师或者教练的专业指导,因为我们很少人能给自身绩效一个清晰坦诚的评价。
2 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原则,那就是:不断延伸个人现有的能力。
3 刻意练习要求人们清晰确定需要改善的元素,然后狠下功夫去提升它们。

二 刻意练习和平常练习的区别——重复的次数
1 要在学习区选择合理高强度的活动,一般人在练习场上的练习肯定无法符合这个标准,因为我并没有专注在任何特别的事情上。
2 重复的数量。伟大成功者重复练习的数量达到了单调乏味的程度。

三 对结果的反馈是可持续的:如果看不到效果,你将不再进步,或者你不再在乎了。
1体育运动、下棋等活动获得反馈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很容易看到比赛结果。
2当结果需要解释的时候(比如对自己小提琴弹奏的评价),只有老师、教练或者导师能提供重要的反馈意见。

四 持续专注的能力——这是非常费神的
一天内练习4-5个小时是练习的极限,每段时间只能持续60-90分钟

五 这是非常枯燥的。

刻意练习在工作中的误区:
1 在工作中,我们所做的事情与第一个原则直接相反:它设计出来,并非让我们把某件事情做好。我们仅仅是为了完成上头的任务。
2 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行为通常是不能被多次重复的,工作中总是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3 工作中的高度费神和令人疲倦和刻意练习中的不一样,这种精力的损耗是因为长时间重复做一些我们早就知道的事情造成的。

刻意练习的结果的差异:
1 刻意练习不能解释所有成功——还得看运气、机遇等因素。
2 刻意练习虽然能延长人们高水平的时间,但是随着时间过去,生理机能的不断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3 练习的方法是人设计出来的,教师、顾问水平的差异会造成方法的好坏不同。

大量的反复练习并不会导致成功人士的自动完成:

1老虎伍兹挥杆过程中遇到重大干扰的时候,并不会惊慌地自动完成而击出一个臭球,而是停住,后退一步,使自己恢复平静。

2练习的本质是长时间做那些人们不能舒舒服服做到的事情,以至使自动行为变得不肯能,持续刻意练习的效果是避免自动性。

刻意练习是如何起作用的:
“收益递减原则”——几乎所有的进步都在开始的小部分训练过程中发生,之后的训练获得的进步就很少。

成功人士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限制:

1他们知道征兆的重要性,但一般人没有留意到。
一个典型的例子:普通击球手眼睛集中在球上,然而最好的球手却是通过观察对方的肢体动作从而减少回应时间而不是加快反应时间。

2他们看的更远:
很多企业会进行一些假想规划,对一些假象进行演戏(不是预测),一旦情况真的发生,他们会比竞争对手更快地作出反应。

3他们虽然看的少,但知道的更多:高成就者通过大量的练习,学习这个在他们领域中最重要的决策能力。用较少的信息作出较快性决定,常常是一种优势。在华尔街,30秒就能将一个赢利交易变为亏损。

4他们比平常人拥有更好的辨识力。
小结:这些能力显然都是训练和练习的结果,这些能力一般转移出他们掌握该能力的领域。

如何进行刻意的练习:
1在专门领域拥有更多的知识——掌握本身领域深层知识的重要性,而仅仅是普通管理能力。
深蓝程序尽管1秒能估算1亿步,但还是输给了世界冠军加里,因为人类拥有电脑所没有的大量的国际象棋知识,比如什么选择会导致什么结果

2记住更多——大块理论(Chunk theory)
国际象棋记忆的是一整块的棋子而不是一个棋子,他们看到的是单词,不是字母,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单词的意思。
长时工作记忆的力量在于,它能建立一个与该项活动的本质机密联系的检索结构,这是建立在对这个领域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多年的高强度研究才能获得。

3 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关键不是“什么”,而是“知道”——这需要彻底的承诺。

4直接练习
音乐模式:你知道自己想要传达什么信息,但挑战在于如何高效地将其传达出来
实践:一个人可以分析演讲稿的文字,确定每个部分向听众传达的最主要意思——激情,逻辑,引起观众共鸣,幽默等等——然后在每一部分不断重复练习,努力用更有效的方法来表达那些关键意思,在每次重复以后,都请求教练的反馈,或者自行观看录像。在Youtube时代,我们很容易就找到别人的视频演讲资料,可以从中分析、学习,特别留意其他演讲者是如何传达关键意思的,无论他们使用的方式好坏。

国际象棋模式:研究某个特定的位置,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与大师的选择进行比较;如果结果不同,就找出原因,看看哪种选择更好,最广泛的应用的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
实践:不要停留在读新闻上面,要思考这会对你所在的行业、或将要从事的行业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回答这个问题:你将会做什么?然后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写下你的答案,并保存下来。切记,反馈对有效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对自己过去想过的事情会有记错的倾向,人们很多时候总是随着事情的发展而调整自己的回忆,但是书面记录却是无法回避的。把自己的“我将做什么”的结果,与那些倡导者的做法相比较,这是学到真正东西的唯一之道,而且收获可以是巨大的。

体育模式:运动员的训练与音乐模式不同,因为每次做这些的动作都要有所不同,因为它们所面临的情况不一样。
1 体能训练:复习你的基础技能,比如数学基础,编程基础,复习你读过的书,
2 特殊的技能培养,建立在高度刺激的基础上。这种练习常常需要人的配合,比如找到一个人配合你练习打销售电话或者谈判。或者从互联网上练习商业应用的模仿游戏

5工作中的练习:
工作前:
1制定目标:专注结果,还专注于取得结果的过程。——不单单只是赢得合同,还特别留意去发现顾客未说出来的需求。
2计划:最详细,最具体导向的计划——关注顾客谈话时的关键词语等

工作中:
自我认知——监测大脑所发生的事情,并咨询事情的进展如何。

工作后:及时反馈——找出引起错误的原因
普通人认为工作中的错误时外在原因造成的,杰出人士相信,他们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人。

6建立心智模型(mental model)—你大脑如何系统运作的画面
一个出色的卡车司机的心智模型,要在同样的领域内掌握极其丰富的内容。他详细了解自己的卡车所有的次级系统,机械、液压和电路等,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 的。他了解数以百计的道路,并知道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包括限速、道路状况、服务设施、重量限制、磅站、警察活动规律、油价、证件要求等等。更重要的是,他 还精确地知道,所有这些变量因素如何影响他的利润。

1心智模型形成思维框架,让你放置你的日益增长的行业知识
优秀人士更好地比普通人学习知识和获取新信息,因为他们没有把这些知识当做孤立的数据,而是一个易于理解的大画面的一部分。

2 心智模型能帮助你把相关信息和不相关信息区分开

3一个心智模型能帮助你预测下一步将要发生什么

只管去做

how20180808.jpg

目录

自序:只管去做
引子:我该如何存在

第一章 写给五年后的自己的一封信
为什么你的年度计划总是实现不了
不走心的目标是假目标
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一封信

第二章 让梦想照进现实
你的愿景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三步把模糊的愿景孵化成明确的目标
检查一下年度目标是否合理

第三章 抬头看路与低头走路
让你抬头看路的甘特图
让你低头走路的倒推分解法

第四章 如何培养一个好习惯
所谓的三分钟热度是怎么回事
培养习惯的燃料
坚韧的计划比“一定要”的计划更靠谱

第五章 如何过一天就如何过一年
忙完工作再去实现年度计划就没戏了
如何井井有条地度过一个超级忙碌的早晨
尾声:我可以唱首歌吗
致谢

手把手教你做年度计划【干货小结】

1、写一封给五年后自己的信。(要求:调动五感,找到怦然心动的感觉。)

2、把信中提到的事情分门别类放在九宫格里。(五年愿景孵化成今年目标,先定义,再计划,后目标)

目标-项目:抬头看路,甘特图;低头走路,倒推分解法。

目标-习惯:制作习惯卡片,四步法制作培养计划。

3、落实到每天行动中。(4D工作法+付氏工作流)

纯干货回顾。

一、按照掌控和视角两个维度,把人生活的状态分为四种(戴维艾伦):

空想家:想法多,落实少。
回应者:混吃等死,安于现状。
执行者:执行力强,但忙于琐事,不考虑未来。
舰长和指挥官:对未来有清晰规划,也有能力实现。

二、大部分年度计划失败的原因:

假:目标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一时激情。
大:目标超出能力范围。
空:写下了目标,但没有落实到计划。
全:贪多求全。

三、着陆式年度计划法

五年后的一封信
平衡人生九宫格
明细目标SMART
项目管理计划法
三步培养好习惯
每日4D工作法
四、五年后的一封信

五感(视听嗅触味)写作,不要干条条。
不能只写感受,要描述画面。
当作一个仪式。
时间管理=计划(未来)、执行(现在)、反思(过去)+头顶:目标

五、平衡人生九宫格(把五年的愿景孵化为明确具体的目标)

“人生除了活得有意义,还要活得有意思。”

“人生的幸福在于平衡”。反例:“事业狂”、“大头娃娃”、“大家长”…

三步法:先定义,再计划,后目标。

六、明细目标SMART

问自己:年度目标符合SMART原则吗?

Specific:具体的
Measurable:可以衡量的
Attainable:可以达到的
Relevant:与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
Time-based:明确的时间期限

七、项目计划管理法 目标分为两类:习惯型、项目型。

培养习惯时容易遇到的挑战:

三分钟热度;
很努力地坚持,看不到效果,然后就放弃;
被打断了一次,灰心丧气。
计划项目已时容易遇到的挑战:

拖到最后一刻;
专注细节,忽略整体进度;
多个项目同时进行时容易忙乱。
抬头看路:甘特图
低头走路:倒推分解法

项目分类:简单-复杂和具体-模糊两个维度+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三层。

从两个维度化解项目:

我如何才能让事情变得更简单;
我如何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具体。

好的年度计划三个标准:坚韧、简化、解放。

八、三步培养好习惯 培养习惯的四个阶段

带着新鲜感和热情开始
用方法和技巧坚持
吸纳渴望和奖赏的能力突破
伴随着喜悦的习惯成自然

《习惯的力量》

人生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
养成习惯的秘密:“习惯回路”。
习惯不能被消除,却能被替代

确认自己真正想要培养的习惯:按照痛苦、热情、时机的程度打分汇总比较。

建立好启动仪式:习惯培养卡。 仪式让弹性时间变为硬性时间; 仪式让人不假思索;仪式给人神圣感。

规划路线图:循序渐进地制作计划。忠实记录,积极反馈

九、每日4D工作法

1、“为什么我们总说没时间”
你不是没时间,你是没精力。(工作、生活、年度计划写在一张清单)
你不是没时间,你是没大块时间。(任务分解)
你不是没时间,你是没有立刻去做。(2min原则+番茄工作法)

2、4D工作法
Do it now:立即去做
Delay it:计划去做
Delegate it:授权去做
Don’t do it:别去做

3、付氏工作流
2min能解决的事情立刻去做,包括授权。
把所有要做的事情写下来,不论是计划内还是突发事件。
预览所有事情,然后安排好轻重缓急;
要事优先。
邮件,微信这样非即时交流等有空再处理。

我喜欢的两句话:

【人生的幸福在于平衡
【做事靠系统,做人靠真心

中国群星闪耀时——大师何以成为大师?

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

how20180804001.jpg

内容简介

《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是“青年对话录”系列之一。汪丁丁教授以他的学养深思与家国情怀,和年轻人探讨中国未来的社会图景,也就他长期关注的政治家品格、制度建设、医疗与养老、环保、劳动力与工资以及人类社会过程等诸多问题,提出他的见解、批评与建设性意见,只为期待中国与中国人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汪丁丁,1953年生于北京。当过农民(北大荒知青)和工人。先后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学士(1982年)、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1984年)和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曾任教于香港大学和德国杜伊斯堡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教授,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财经》杂志学术顾问。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在经济学与哲学之间》、《回家的路:经济学家的思想轨迹》、《走向边缘》、《制度分析基础讲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基础》、《经济思想史讲义》等二十多种。教学研究领域为经济思想史、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等。

目录

未来八年该如何做才好
未来八年
开放的言论
幸福在哪里
政治家的品格
智识与豁达——政治领袖的品质
论政治家的品格
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其实是敬畏感
偏激与宽容
关于中国人的自由
市场,社会,民主
一官僚化与“公务员热”
官僚们的另一企图
中国社会官僚化问题
恶的官僚主义与不恶的官僚主义
涉及腐败官员或任何行恶者的心理分析
再谈民主观念的要素及其文化表达
“假如你不想亡党亡国……”
医疗与养老
白领们的人生与未来
每一个健康的人都面临两难选择
再谈“医”的问题
老龄化时代的智慧
关于眼睛的故事
日常生活
所以,房价不跌,否则……
家装业与装修之苦
中国的汽车文明与中国人的汽车文化
关于汽车的猜想
欲反汽车论
都市是一种教养
车,也是一种教养
杭州公交车上的一次体验
杭州及西湖必将毁灭在汽车尾气之中
关于油价的看法
逛上海宜家家居有感于上海的沦落
水知道你的罪孽
怎能以“人均污染”为中国碳排放立场辩护?
正确的生活
虚伪及适度虚伪
工资及其他
工资问题
中国劳动工资问题
再谈中国的劳动工资问题
工薪税负问题
资本,资本市场与人力资本
杭州龙井茶农
节制资本扶助工农
财政民主化的原理与表达
煤电水气航线通信铁路等网络的垄断问题
国际劳动节
也谈中国玩具问题
为何色情垃圾在一些社会远比在另一些社会普遍
制度的文化合理性
假如从头烂到脚你打算怎么办?
假使寻不出路?
社会复杂性的政策涵义
制度与人的关系
善意的恶法
从感觉到感悟
这些解释
社会过程及其评价

汪丁丁:《青年对话录》(下)

《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一书则是从“人生问题”回归到“中国问题”,重新关照转型期内中国社会所处的具体困境和面临的具体问题。一言以蔽之,两股势力一同困扰着中国社会及其吾国吾民而始终不能自拔,一为官僚主义下的官僚社会,二为消费主义下的市场社会,而两种势力相互纠缠的权贵资本则更是集结了邪恶的官僚主义和全面的消费主义而使中国社会的基本现实呈现出魔幻与平庸的特有色质。

首先来看官僚主义,且须注意的是这里所谓的官僚主义并不是韦伯意义下的“欧洲理性传统”下基于“法理性权威”的科层制式的“理性铁牢”这一“不恶的官僚主义”,而是基于“东方专制主义传统”并随意以私意篡夺众意并取代公意的“恶的官僚主义”。1949年,费正清在其《美国与中国》一书的结尾处曾预言,“新的政权将很难克服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已经延续了千年之久的官僚化传统”,而中共建政以来近70年的历史事实证明,这一“官僚化传统”果然令其难承其重。

进而,从“官僚主义”到“官僚社会”,我们已经蜕化到“非依附于官僚体制而不能生存”的尴尬局面,特别是当嵌入在这一社会内的市场经济似乎正逐渐被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内的远为强大的官僚化传统重塑为一种非依附于官僚体制而不能生存的市场经济,以“公务员热”为显著标志的“官僚社会”则在新千年(大约自2002年起)进一步在中华大地上普遍而深沉地蔓延开来,并呈现出整个社会全面官僚化的普遍病症。

其次再来看消费主义,或者用卡尔·博兰尼于1944年在其《大转变》(《The Great Transformation》)中所描绘地那样,“一个原本嵌入在社会之内的市场经济可以凭借其力量逐渐重塑它由之而生的那个母体社会,使社会最终丧失对市场的制约力从而任由市场疯狂撕扯母体社会并导致社会解体”,在这个意义上,以消费主义为主导的“市场社会”则呈现出魔幻现实主义下的全面平庸与普遍无趣。

如果将“消费主义”和“市场社会”这一问题的观察放到世界范围内思考,我们不难发现,从工业资本主义时代发展到盛景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所散发出的令人目眩神迷的光辉,用消费和闲暇魅惑着其秩序之中的、和渴望进入这个秩序的人们,并让他们对自己顶礼膜拜。如果说工业资本主义通过劳作控制人,那么盛景资本主义则是通过商品图像在社会生活各面向上的“全景式传播”而利用闲暇和消费控制人,并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于消费时代患上了“政治冷漠症”,进而沦为盛景的观景者。而究其本质,则是人的欲望通过盛景资本主义所制造的幻象被表达出来,尽管这已早已违背了生活的初衷和生命的初心,然而人们仍然在这被兜售的一个又一个的幻想之中留存自己千奇百怪的雷同和各式各样的平庸。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官僚主义下的官僚社会和消费主义下的市场社会的问题,都是同时根植于中国社会崇尚集体生活但缺乏公共精神的历史传统,或者可以概括为东方特有的“特殊主义情结”盛行。东方社会以宗法礼教为纽带,以人情家族为网络,无论是家族生活还是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下逐步扩展为的集体生活,都在差序格局的既有框架内呈现出较为强烈的“特殊主义”情结。相比之下,在经历过启蒙洗礼和宗教积淀后的西方社会,在崇尚“天赋人权”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启蒙精神的感召下,以宗教信仰和社会分工为基础的“普遍主义”情结,则在协商机制的培养和训练中更容易蕴育出职业道德、交往伦理和公共精神。当然,作为社会过程及其评价标准,在自我复制和自身演化的过程中,另外一个需要首先关注并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恐怕还有在行动和理解之前难以摆脱的“怀特海命题”下的表达困境,尤其是那些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内部的情感表达。

最后,在作为复杂系统的社会网络和社会演化的过程中,正如奈特所言,一个社会的政治过程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持续提升该社会的文明水平,取决于那些参与政治过程的社会成员们在多大程度上意识到并愿意承担他们对社会整体发展应尽的义务。诚然,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射回人本身,恐怕,比官僚社会和市场社会更令我们痛心和悲观的是精英的错位和失灵。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即是具有重要身份的人往往缺乏对重要性的感受能力,而对重要性具有感受能力的人却往往不具有重要身份——当“精英失灵”退化至“精英错位”,精英的内在品质不仅被弱化,甚至比平均品质还要低劣。

如果我们重新回到思想史的视角下,平民大众与权力精英的关系始终是摇摆不已的秤砣,而其中左右前后的具体分布也呈现出“左”的和“右”的不同划分。然而,无论是平民大众还是权力精英,面对全面官僚化和全面市场化的转型期内的中国社会,未来八年我们该如何做,恐怕不单单是“情志的修养”那么简单,或许,留下的也只能是穿越百年的一句慨叹——这个世界会好吗?

如何做

1:智识与豁达
智识:知识==》智慧
豁达:“过则勿惮改”
2:朱子说:“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
朱子还说:“强恕而行,近仁矣。”
恕-宽容-民主的关键在于得成为被动技能。
3:休谟(david hume):与其接受单一的恶不如接受多种的恶,借助恶与恶之间的对抗关系,社会获得善的后果。
4:米塞斯的《官僚体制》
“…他将永远是一个由别人照管的人,他绝不会成为一个依靠自己力量的真正男子汉。”
如果《WallE》里的现状,是人类发展实际的路径呢?
5 缓解官僚化进程的出路
(1)引入竞争(2)仿汉代吏治(3)寄希望于官僚内部的卡里奇马人物领导的激烈变革。
6 任何一种思想,或任何一项事业,凭着它的历史合理性获得发展的动力-所谓“新生事物”,一开始总是朝气蓬勃的。然后,随着他的影响力范围的扩展,思想和事业的形式化便逐渐要扼杀形式之内的质料的生命力,并最终导致事物的消亡,所以,对我们所珍惜和呵护的东西,最好的办法是不让它有任何形式化的趋势。长寿之道是返回童年状态,思想之道是恒守批判立场。
7 请注意!群体是可以堕落的,而且可能以远比个体快的多的速度堕落!
8 斯密的赋税四大准则
(1)个人税赋应和国家提供的服务成正比
(2)税收要稳定,少波动。
(3)纳税者的便利性而不是官僚们
(4)税耗 - - 交的税,和收到的税得对得上。
9 奈特(Frank Knight)
(1) 制度与人性是同一层面的概念
(2) 制度与人性只要是真实的,必定源自本土而非外来。也就是说文化属于比制度和人性更深一层的概念。
(3) 制度与人性是演化的,不是静止的,是“历史的”不是“逻辑的”
人类任一群体在历史上能够达到的文明高度,最终取决于这一群体的成员们平均而言能够达到的道德和心智发展水平。
任何一套制度,它的“文化合理性”是以生活在特定文化传统之内的人的心灵能够适应这套制度而感受到的幸福的程度为标准的。
文化有三义,生物的,群体的,个人的
(1)人类整体而言:普世文化要素&本土文化要素
(2)不同人群而言:不同文化的语言表达的“自由”“正义”“效率”三大要素。
自由至上论者:自由-正义-效率
民主至上论者:正义-自由-效率
市场至上论者:效率-自由-正义
权威主义者:正义-效率-自由
西方社会,自由由贵族扩散到庶民,产生民主制度,与此相适应的效率-自由-正义的市场至上价值排序,当效率排第一时遵循“物竞天择”的理性 - - 西方社会的“文化合理性”。
10 奥莫罗德 - - 社会复杂性
(1)短期群体行为是不可预测的
(2)新性质的不断涌现
(3)同一初始状态可发生多重历史
基于活下去的本能,和过的更好的欲望,每个社会成员只熟悉与他相邻的社会成员的行为和情感模式,在这里找“最好的”学,要是分不出哪个更好就模仿“最成功的”。
one-third law里的这one - - 有精英意识的人越来越少,官僚主义作风越来越重,政治经济体制就呈现逆向发展,自我毁灭。
11 古人说:“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
12 韦伯(Max Weber)
努力最小化,是官僚的均衡行为。假如你试图偏离这一均衡,你将损害其他官僚机构的利益。
官僚机构的基本原理,是要让官僚成为阉人,无所事事,才是最好的官僚。于是只有财富和权利的炫耀,情感变成财富和权利的附庸…
平庸
平庸

13 人类脑容量增长大约在50万年前停滞,然后大脑前额叶占大脑比重迅速增加,以及前额叶在社会认知与情感协调方面的主导性功能,可用来支持人类大脑的社会交往决定论。
14 奈特
free discussion & a government by discussion
韦伯
群体行动使社会成其为社会,“政治”则是群体行动的社会理论概括(群体运动=政治)

怎样当好一名师长

一、要勤快。
二、要摸清上级的意图。
三、要调查研究。
四、要有个活地图。
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六、要及时下决心。
七、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
八、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
九、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

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林彪 1936 年 12 月

1要勤快

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

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

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2要摸清上级的意图

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

指挥员的勇敢集中表现在歼敌决心的坚定顽强上面。指挥员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最高自觉性和正确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面。

3要调查研究

对于敌情、地形、部队的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实际上这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着,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 “ 智 “,才有基础。

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要贯串在各项工作中,要贯串在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整个过程,反对打莽撞仗、糊涂仗,反对急性病,反对不亲自动手做调查研究的懒汉作风。特别是敌情,必须切实摸透。因为敌情是活的,敌人必然会极力隐蔽、伪装他们的真实企图和行动。要尽一切可能不间断地侦察,查清敌人的部署和动向,看他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主力还是非主力?是骄兵还是败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们进攻和阻挡我们的进攻。查明敌主官的特性,看他惯用和擅长用什么战法,根据他当前的企图判断他可能采用什么打法,等等。

只要摸清了敌情、我情、地形的底,决心就快,就硬,就坚定。就不会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住。如果情况不清,就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坐失良机,或者勉强下了决心,一遇风吹草动,听到畏难叫苦和不正确的建议,就容易动摇,可能一念之差,前功尽弃。

4要有个活地图

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读的方法是把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着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地区,从地区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逐块逐块地读,用红蓝铅笔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城镇、村庄、道路标划出来,边读,边划,等到地图差不多快划烂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图背熟了,背出来了。

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要亲自组织有关指挥员和参谋对作战地区和战场进行实地勘察,核正地图,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至脑子里去,做到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影,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这样,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下,可以比敌人来得快,争取先机,先敌一着,掌握主动,稳操胜券。

5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

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来找答案。把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们心中无数,措手不及。
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

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

6要及时下达决心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错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不足的条件,要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来弥补,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

7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

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合拍,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都要勤快,都千方百计地办好事情,完成任务。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扰,不抱旁观者的态度。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8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

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猛追。特别是要勇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招。在追击时,要跑步追,快步追,走不动的扶着拐棍追,就是爬、滚,也要往前追,只有抓住敌人,才能吃掉敌人。

好的战斗作风要靠平时养成,要靠实际锻炼,要在紧张、残酷的战斗中才能锻炼出来。不敢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让他打几次就打出来了,因为已经见识过硬仗、恶仗的场面,有了体会,有了经验,知道怎么打了,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

做工作也要有好的作风,说了就要做,说到那里做到那里,要做得干脆利索,要一竿子插到底,一点不含糊,不做好不撒手。好的作风的养成,关键在于干部。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的作风怎么样,部队的作风就会怎么样。因此,首先要抓好干部,要干部做出样子,影响带动部队。只要干部作风好,指挥好战斗,多打胜仗,即使是新建的部队或者原来基础较弱的部队,也会很快打出好作风来,像铁锤一样,砸到那里,那里就碎。

9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
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坚强的党的领导、坚强的政治工作。连队的支部一定要建设好,支部的工作要做活,就是要把所有党团员的革命劲头鼓得足足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把全连带动起来,通过他们去做政治工作,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阶级觉悟。有了坚强的党支部的领导,有了坚强的政治工作,就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争先恐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

战术、技术也要练好,特别是技术,如果枪打不准,战场上就不能消灭敌人,就不能解决战斗。因此,军事训练不能马虎,党政工作要领导好训练。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部队有了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有了好的战斗作风,再加上过硬的作战本领,就如虎添翼,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罗胖60秒:如何判断一个城市是否适合生活?

  1.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一个指数。这当然不是什么学术上认可的指数,而是一个民间的说法,叫“电线杆指数”。

就是如果你选择要不要到一个城市去生活,那就要看这个城市的电线杆子是不是干净。

  1. 如果特别干净,那个地方不能去。如果小巷子里的电线杆子上面,贴满了老中医、招聘、甚至是看那种病的小广告,相关部门怎么清理也清不干净,那可以去。

  2. 为啥?说明这个地方有活力,有资源,人口源源不断地流动。这个地方的机会就多,房价就会涨,小公司就有机会成长为大公司。

  3. 其实,不仅是观察城市,行业也一样。一个行业好坏,不能看它现在是不是风光,挣钱是不是多,而是要看人才涌入的情况。

不仅明白人、精英分子在涌入,普通人也在涌入,甚至表面上引发一片混乱,那没准反而是最有前途的行业。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