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arket

market.jpg

市场是指一种货物或劳务的潜在购买者的集合需求。

产权是市场的基础。

视频: 重新理解市场[罗辑思维]No.188

手机版播放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zMzk5OTAwMA==.html

01“莆田”之恶

今天的话题从一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入手,那就是中国的医疗改革。

过去 30 多年,我们中国人都形成了一个认知。啥叫改革?就是推动市场化,只要把政府手里的资源转交给民营企业,然后市场经济那只无形的手就会自动地配置资源,最后的结果都是不错的。

但是到 2016 年的时候,中国人也开始犯迷糊,这市场化改革这一招好像也不是在哪儿都灵,尤其是医疗改革。你看,中国现在市场经济下的民营医院不算少,好几万家,其中主要都是集中在莆田系医院的手里。

你一听这几个字,是不是就心里有数了?不能说全部都如此,但是莆田系医院主要治的就是那种治不好的病,什么癌症、牛皮癣、不孕不育,而且是过度宣传、过度医疗,直至谋财害命。

2016 年的上半年,莆田系医院就出了这样的事,涌现很多丑闻,一直连累了给它做广告的百度都被老百姓骂得要死。这就出现一个问题,这市场化的改革总方向到底对不对?

02一道选择题:市场化还是国营

于是,出现了两派声音。

正方辩友认为仍然是对的,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要坚持,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只要假以时日,中国市场一定会演化出那种负责任、有品牌、患者满意的民营医院。

但是反方辩友说,少来这套,教育医疗这两个产业极其特殊,特殊在哪儿?它有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大夫有知识,我病人没有;老师有知识,我学生没有。如果你是唯利是图的商家,你教学和治病只是为了挣钱,那我怎么信你呢?那信任无法构建,这个市场就无法启动,所以这两个产业还是应该继续国有国营。

03第三条道路:私营非营利机构

中国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两难的地方在于用市场化的方式很难建构信任,用国有国营的方式很难解决激励。那怎么办呢?

这不用我们操心,人类历史上早就把解决方案摊在那儿了,他仍然是市场经济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是它的变种形式,这个方案叫做私营非营利机构。

在产权上,私营非营利机构是私有民营,但是它又不追逐利润,或者说股东不分红,即使挣了钱也是反过头来再来支持这份事业的发展。

美国的顶级大学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到顶级的医院,像霍普金斯医院、梅奥诊所、纽约的长老会医院等等,都是私营非营利机构。中国民国时期美国捐建的项目,如协和医院、燕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也都是私营非营利机构。

这词我们中国人怎么听着就那么别扭呢?对呀,过去的30多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两极张力中,要么是国有国营,要么就是追逐利润的私有民营。我们忘了,其实还有这么一条中间道路。

04成功之道在“营”不在钱

听起来这不就是慈善公益机构吗?对呀,就是。只不过我们中国人听说的慈善公益动不动就是捐个希望小学,了不起几百万、上千万,乃至是上亿的捐款。

但是,私营非营利这五个字,它的重点并不在钱上,而是在这个“营”字上。现在中国很多富人动不动就捐个希望小学,那就是捐笔钱,这个小学的运营还是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而私营非营利呢,你得自己承担营运这摊事业的责任,这其实比钱要难得多。

如果我们放眼西方,观察美国梅奥诊所、斯坦福大学这些私营非营利机构,就会发现,想要运作一家成功的私营非营利机构,人、钱、策略、激励,缺一不可,我们一一说明。

第一,找到关键的领头人。

哈佛大学最著名的校长叫艾略特,艾略特是从 1869 年当校长,一直当到了 1909 年,做了 40 年的校长。哈佛大学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学校,它是因为有了这个校长,后来才变成了今天的哈佛大学。

再比如说,美国最著名的医疗机构,叫梅奥诊所,你别看它名字是诊所,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它在明尼苏达州,这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的地方。梅奥诊所在的罗切斯特城,这个城市只有 10 万人口,一个梅奥诊所占了 3 万人。说白了,整个城市就是围绕这个诊所建立的。这是怎么来的?怎么就在这么穷乡僻壤的地方,搞出了这么个大东西?

梅奥医生是一个军医,退休下来之后开始办诊所,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了,也过来办诊所。后来这一家人就觉得,我们医生不要单打独斗了,我们是不是凑齐很多优秀的医生,办一个综合性的医院?一直发展到今天,是美国最大、最好的医院系统。

你看,没有这梅奥父子,就没有这个事。所以,你得找到那个关键的人,而不仅仅是钱,其实是发展这个事业的最关键的因素。

▲ 梅奥医生的诊所,接待的患者既有欧洲皇室、中东富豪、欧美政要和社会名流,也有底层穷人,“把富人兜里的钱掏出来补贴穷人”

第二,解决持续性财源问题。

虽然有人捐钱,你以为钱对这些机构就不是压力了?当然是压力,还得继续去挣钱。

比如斯坦福大学,它虽然有了斯坦福夫妇捐赠的那笔钱垫底,但是斯坦福夫妻留下了一个遗嘱,说不能收学费,作为给加州孩子贡献的一份财产。可是不收学费就等于坐吃山空,时间一长,这大学又运营不下去,后来只好忍着痛改了他的遗嘱。

后来钱又不够用了,怎么办?就开始打这片地的主意。这片地一共是 8000 英亩,可是查来查去,在斯坦福大学成立的那个宪章上,也就是老斯坦福定下来的规矩,说这个地不能卖。那咋办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一个院长想出一个主意:虽说不能卖,没说不让租啊!所以斯坦福大学就办了一个工业园,惠普这些大公司就纷纷来租,他们大学才拥有了这笔收入。

▲ 当初为了“挣租金”而建立斯坦福工业园,却意外孕育了今天的硅谷

第三,实现永续需要运营策略性。

美国的顶级医院和大学通常都有一个策略,叫价格歧视。说白了,就是把富人兜里的钱掏出来,补贴给穷人。比如梅奥诊所,每年的营业额大概是五六十亿美元,但是它要掏出大概八到十亿美元给穷人和特定群体提供免费医疗,为啥这么做呢?看起来是劫富济贫,但它的理由不是道德上的理由,而是一个运营策略。

举个例子说,一个医院建一座豪华宾馆装修的病房卖给富人,然后多收的钱就补贴给穷人,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医疗。其实,这富人和穷人享受的医疗服务本身是差不多的,这就是三方合算了:穷人少掏钱,享受跟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但是富人也觉得划算,为什么?因为这个医院治的人多,治的人多,大夫的手艺就好,所以我的治疗方案就更有质量上的保证。如果一个医院只给富人提供服务,病房是挺好,大夫没见过几个病人,那手艺好不了;而对于医院来说,正因为这样,有人出钱,有人出人,所以我手艺又练得好,名声又在外。所以三方合算,这就叫运营策略。

大学也是一样的。美国的顶级私立大学每年的学费大概是 4 万到 5 万美元,听着很贵,其实不够用。为什么?因为它要补贴一些穷人学生,真的大学能够收到手里的学费,平均每个学生大概也就 2 万美元。

那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道理也很简单,这种顶级的私立学校它必须有长远的眼光。一方面它要招收那些名人、富商、各国政要的孩子,这本来就是精英阶层嘛。可是别忘了,平民阶层当中也会偶尔冒出来那些孩子,打破了阶层的限制,成为未来的精英,那你要不要给他们留个口子呢?大学要想永续经营,就必须在社会的波动当中保持这种动态的平衡,这也是一种智慧。

第四,要激励参与事业的人群。

如果是一般的企业,从学费当中、医疗费当中提成就是一种激励,挣得多分得多。但是这种激励对我们今天讲的这种私有民营的非营利机构那就不行,那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让这个群体觉得特别的光荣。

所以你看在美国,如果你是一个教授,你是一个医生,那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这个时候就摆脱了对于金钱激励的依赖。举个最极端的例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从美国建国以来,大概也就一百多位,因为都是终身的职务。可这一百多位,二百多年,你没听说过这里面的人有什么败德的行为,虽然他们在政治见解上可能针尖对麦芒,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丑闻,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吗?

05公益和慈善也是市场的一部分

过去我们对于市场的理解过于浅表。觉得市场就是挣钱,就是各自组成企业,然后到市场上挣利润,于是那只无形之手就会造就蓬勃的市场经济。

不能说这个理解错,但是层级有点低,因为它会造成误解,以为市场就是挣钱。但前面所说的所有例子,它其实都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但是它不为了挣利润,它就是为了做公益和慈善,这其实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再抬高一层,重新定义市场。

市场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就是下面这三点:
1.它是人类针对一个特定问题的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的协作问题。
2.市场是多样解决方案的总和,它绝对没有一个统一的样貌。

  1. 市场不是我们看到的任何实在的东西,而是分散在每个人大脑里的知识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