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Market

market20180729.jpg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

产权是市场的基础。

适应性市场 Adaptive Markets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对市场、投资者行为的全新的、划时代的阐述。

半个美国都投资于股市,但是经济学家和行为经济学家还在争吵不休:经典经济理论认为投资者是理性和有效率的,行为经济学家却认为人都是非理性和低效率的,这也是经济泡沫、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频发的原因。这是经济学方面最重要和最大的分歧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对投资管理和金融管制到底有没有用,各界有不同的看法。

世界金融工程学知名学者罗闻全,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金融市场理论——适应性市场假说,他认为理性和非理性并存。

罗闻全是较早将神经科学、进化和计量经济学结合在一起来研究金融的经济学家,他综合利用神经科学、进化论和计量经济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知识,揭示出至今为止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有效市场假说并不能概括全局。当市场动荡,投资者依据本能做出反应,为其他人留下了获利空间。适应性市场假说诠释了,金融进化是如何以思想的速度塑造人们和市场的,这也是投资者和市场在稳定和危机、获利和亏损、创新和监管之间摇摆的根本原因。

这本书包括了诸多领域的丰富故事,以市场的效率起源和失败历程为起点,阐述了投资者行为的核心原因,并最终落到实际:对冲基金是怎么成为“金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的,2008年金融危机的真相为何,以及我们应如何避免引发下一场危机。

罗闻全对经济学理论的挑战、对市场现实的剖析,值得每位关心财富涨落、全球局势变化的读者深思。

目录

引 言
金融市场的“恐惧因子”
请勿擅自尝试
大分流
“笨蛋,关键是环境!”
“草根”的逆袭

第1章 我们现在都成为理性经济人了吗
悲剧与群体智慧
随机游走的历史
有效市场的诞生
揭开有效市场的面纱
当你预期时你在预期什么
实践中的有效市场

第2章 如果你如此聪明,为什么你不富有
拒绝随机游走
风险与不确定性以及埃尔斯伯格悖论
损失带来的痛苦多于胜利带来的喜悦
无上限德州扑克、流氓交易员与监管者
概率匹配和“三月疯狂”
作为预测机器的人类
需要一个理论来打败一个理论
文化冲击

第3章 如果你那么富有,为什么却不聪明呢
盖头之下
神经科学的显微镜
恐惧
痛苦
快乐与贪婪
连接上测量仪的交易员
优秀交易员是由什么组成的
大脑用神经货币衡量金钱
我想要这一切,而且我现在就想要

第4章 故事的力量
理性的新含义
人类的火警警报器和灭火装置
恐惧因素与金融
我知道你知道我是知道的
理性经济人与左脑
作为CEO 的前额皮质
自我实现预言的力量
……
故事就是智力

第5章 进化革命
在动物园的一天
进化革命
只是故事,还是科学事实
选择的力量
多样性是生活的调味料
“笨蛋,关键是环境!”
智人的出现
进入理性经济人
进化的啄食顺序
瑞典双胞胎和储蓄
以思维的速度进化
社会生物学与进化心理学
最富者生存吗

第6章 适应性市场假说
一个理论击败另一个理论
西蒙表示满足
超人的外套
适应性市场假说
概率匹配的解释
自然厌恶不分散的下注
再来一次:“笨蛋,关键是环境!”
理性经济人和非系统性风险
风险规避的来源
有效市场对阵适应性市场
羡慕物理学的心理障碍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7章 金融的加拉帕戈斯群岛
量子力学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进化之岛
对冲基金群岛
对冲基金的进化历史
数量投资分析师的诞生
书呆子的复仇
数量投资分析师走入主流
随机游走的进化
手机和喀拉拉邦的渔民

第8章 实践中的适应性市场
传统投资范式
大调整期
新的世界秩序
风险/ 收益与惩罚
投资的民主化
指数基金的新物种
聪明的贝塔与愚蠢的西格玛
解散阿尔法– 贝塔– 西格玛联盟
再看随机游走
新投资范式
2007年8月的量化崩溃
诡辩的金融
适应性市场和流动性螺旋
1998年和2007年

第9章 恐惧、贪婪和金融危机
生态系统生态学
金融危机101
如《罗生门》一样清晰
风险共担不足吗
监管者在开车时睡着了吗
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
我们能避免危机吗
适应性市场假说的解释
(不)寻常事件
流动性消失综合征

第10章 金融的不良行为
金融规则
揭穿庞氏骗局
最后通牒游戏
道德的神经科学
金融是公平的吗
金融和戈登·盖柯效应
监管文化
又是环境
摩尔定律与墨菲定律
复杂性的暴政

第11章 修理金融
一盎司的预防
生态系统管理
适应性监管
法律就是代码
金融网络映射
危机的犯罪现场鉴定
透明的隐私
抗盖柯疗法

第12章 大胆冲进无人区
金融星际迷航
“电脑,管理我的投资组合!”
治愈癌症
消灭贫困
新的故事
我想成为哈维·洛迪什
注 释
参考文献
致 谢

市场的逻辑

market20180621.jpg

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本书收录了作者16篇重量级文章,分为解读市场经济、思考改革过程、理解金融危机、把脉未来发展四个篇章,能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坚定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信心。

————————————————

摘录

★现在好多人都在“卖拐”。这个拐是什么?就是政府对市场的任意干预,就是大量反市场经济的言论。大量所谓市场经济的矛盾,都是被卖拐的人卖出来的。

★ 金融危机是政府政策的失误所致,解决危机最好的办法是让市场自发调节。

人为限制房价、物价,最后只能让少数有特权的人得到好处。

★ 修建经济适用房不能解决普通人的住房问题。

★ 帮助低收入者的最好办法是直接给他们货币补贴。

★ 国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中国经济已踏上了非国有化的不归路。

★ 官员是改革中相对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

★ 寡头竞争对社会有利。

★ 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是供给,而不是需求;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如果刺激需求就可以发展经济,我们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 我们国家,现在有太多的财富集中在政府手里,而不是国民手里。我想,可以利用这次危机推动国家财富向国民财富转移。首先,要考虑实行减税;其次,应将国有企业股票一部分分给老百姓。

……

市场的(错误)行为——风险、破产与收益的分形观点

market20180726.jpg

目录

第1部分 老路
第1章 风险、破产与收益
第2章 掷币还是飞箭?
第3章 巴舍利耶及其遗产
第4章 现代金融大厦
第5章 现代金融理论的反例
第2部分 新路
第6章 动荡的金融市场:预览
第7章 关于粗糙度的研究:一个分形基础
第8章 棉花之谜
第9章 长期记忆性,从尼罗河到市场
第10章 诺亚、约瑟夫和市场泡沫
第11章 交易时间的多重分形性质
第3部分 前途
第12章 金融的十大异端
第13章 在实验室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notes:关于金融的异端观点

金融行业并不存在明显的主流观点,每一种分析方式都被人所诟病。但众所周知的是,没有绝对盈利的方式。

1.市场是动荡的,在距离和平缓运动之间的急剧摇摆。市场存在长期依赖性,当前的事件影响到每一个其他任何地方和遥远未来的事件。

2.市场风险非常大——超出标准理论的想象。

3.市场“计时”影响很大。巨大的盈利和亏损集中在时间的小区间里

4.价格经常跳跃,不平稳。所以过滤法会失败(购买并持有盈利股票,卖出亏损股票)。连续性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假设,但金融价格是跳跃的。

许多人试图预测趋势来盈利,但他们通常失败。价格变化并不符合钟型曲线,有太多很大和很小的变化,但没有足够多中性幅度的变化。

5.在市场中,时间是可变的。分形分析的特征是,1小时和1天,1年用同样的风险因子。多重分形分析把市场描绘成一个变化的时间,这里扩张,那里收缩。价格越是戏剧性的变化,交易的时间标度越大,价格图越迟钝,市场时钟变化的越慢。

6.市场在所有时间和地点都是相同的。分形研究的一个吃惊结论是不同市场间某些变量的相识程度。

7.市场天生是不确定的,泡沫不可避免。

8.市场具有欺骗性。图形会欺骗人们,同时给人们以指引,大脑强化它可以想象为模型的事物,它忽视矛盾的信息。人类的天性总是渴望看到秩序和层次存在于世界上。如果它发现没有,那么就会创造一个出来。

波浪预测,是一位图形分析师的主观预测超过客观性和可重复的数字判断的艺术。它的最好成绩,也是喜忧参半的。

9.预测价格可能是冒险的,但你可以估计未来波动的概率

10.金融市场上,“价值”概念具有有限价值

读价格图,分析公共信息,通过内部信息采取行动。市场会很快将这些信息的结果打折扣。这种公平博弈的简单概率,你可以预测为一半时间获利,一半时间损失。

重新发现市场

不管是对于企业家来说,还是对于普通人而言,市场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我们每天都在以各种方式与各种市场打交道:吃饭、购物、通勤、工作、投资。

《重新发现市场》中描写了很多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市场:从荷兰的鲜花市场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从亚马逊网站到河内的街边摊档,从拍卖会到体育赛事转播权竞价等。作者写作这部自然、生动的市场演进史的目的,就是为了带领我们“重新发现市场”:市场是怎样运作的,让市场有效运行的因素是什么?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市场对于个人、企业、国家乃至全球经济而言,究竟有多重要?

在经历了30多年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之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中国建设市场经济的实践经验表明,市场体制和市场经济远比人们以前所想的更富弹性,更具潜力,也更有意思。在当下中国的市场化改革面临争议之时,当务之急就是:重新发现市场,重新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重新定位政府应该扮演的角色。作者在本书中所倡导的健康的现代市场观,诚如吴敬琏所言,《重新发现市场》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有助于我们把市场制度设计得“有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大众福利”。

对于想了解现代市场经济观的人来说,《重新发现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入门指南。

这是一本有着深厚学术背景的书,数以百计的引用文献中,随处可见《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等顶尖学术杂志中的论文。这又是一本内容丰富有趣的书,作者仿佛信手拈来的市场故事可以为证——从荷兰奥斯米尔每日壮观的鲜花拍卖到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从印度的骆驼贸易到日本东京的筑地海产市场,处处都闪现着市场的灵动之光。更重要的是,它做到了真正的融会贯通,大量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不用一个图表,不列一个繁琐的算式,便生动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渗透到人们对经济生活的理解中去。

在一个个鲜活的市场故事的背后,他想探讨的主要是两个问题:
第一,使市场有效运行的因素是什么?或者说,妨碍市场有效运行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或者说,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做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中对中国的转轨实践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赞许。在当今中国,市场化改革面临争议之时,作者在本书中所倡导的这样一种健康的现代市场观,无疑也是深具意义的。诚如吴敬琏所言,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角色的正确定位”,有助于我们把市场制度设计得“有利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大众福利”

目录 · · · · · ·
中文版序
前言
第一章 唯一自然的经济
第二章 智慧的胜利
第三章 付不起钱的人就得死
第四章 让信息自由流动
第五章 诚信才是明智之举
第六章 最佳竞价者胜出
第七章 快来竞价!
第八章 为自己工作
第九章 专利的尴尬
第十章 没有人是一片孤岛
第十一章 危害公共利益的阴谋
第十二章 来自基层的努力
第十三章 掌管别人的钱财
第十四章 竞争的新时代
第十五章 呼吸自由的空气
第十六章 对抗贫困的勇士
第十七章 市场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市场的昨天与今天

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

目录 · · · · · ·
自序
古典商品经济与古代社会
汉金新论
汉代的古典借贷关系
关于西汉五铢钱的流通数额问题
唐代柜坊为“金融机构”说质疑——兼论封建后期金融市场的形成机制问题
汉唐商品经济比较研究
古典租佃制初探——汉代与罗马租佃制度比较研究
郫县残碑与汉代蜀地农村社会
“市场理性”如何实现
历史与现实中农业市场的价格—供给反应——关于“农民理性”的经济史考察
公平竞争与社会主义——“桑巴特问题”引发的讨论
寓平等于自由之中 ——评李普塞特《美国例外论》
“恰亚诺夫主义”:成就与质疑——评A?B?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
相克亦相生——关于“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
经济竞争中的“规则”与“起点”
淮橘为枳,出局者迷——中国式的“新左派”理论及辨析
市场、改革与公正
“原始积累”与转型期政治经济学
有了真问题,才有真学问——从何清涟著《现代化的陷阱》说开去
产权改革要体现社会公正——对《十字路口看乡企》一文的评论
敲响公正的警钟——秦晖访谈录之一
企业改革要民主——秦晖访谈录之二
“证券民主化”的反思——秦晖访谈录之三

市场还是政府——市场政府失灵真相

视频: 重新理解市场[罗辑思维]No.188

手机版播放地址: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zMzk5OTAwMA==.html

01“莆田”之恶

今天的话题从一个非常棘手的社会问题入手,那就是中国的医疗改革。

过去 30 多年,我们中国人都形成了一个认知。啥叫改革?就是推动市场化,只要把政府手里的资源转交给民营企业,然后市场经济那只无形的手就会自动地配置资源,最后的结果都是不错的。

但是到 2016 年的时候,中国人也开始犯迷糊,这市场化改革这一招好像也不是在哪儿都灵,尤其是医疗改革。你看,中国现在市场经济下的民营医院不算少,好几万家,其中主要都是集中在莆田系医院的手里。

你一听这几个字,是不是就心里有数了?不能说全部都如此,但是莆田系医院主要治的就是那种治不好的病,什么癌症、牛皮癣、不孕不育,而且是过度宣传、过度医疗,直至谋财害命。

2016 年的上半年,莆田系医院就出了这样的事,涌现很多丑闻,一直连累了给它做广告的百度都被老百姓骂得要死。这就出现一个问题,这市场化的改革总方向到底对不对?

02一道选择题:市场化还是国营

于是,出现了两派声音。

正方辩友认为仍然是对的,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要坚持,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只要假以时日,中国市场一定会演化出那种负责任、有品牌、患者满意的民营医院。

但是反方辩友说,少来这套,教育医疗这两个产业极其特殊,特殊在哪儿?它有强烈的信息不对称,大夫有知识,我病人没有;老师有知识,我学生没有。如果你是唯利是图的商家,你教学和治病只是为了挣钱,那我怎么信你呢?那信任无法构建,这个市场就无法启动,所以这两个产业还是应该继续国有国营。

03第三条道路:私营非营利机构

中国医疗改革、教育改革两难的地方在于用市场化的方式很难建构信任,用国有国营的方式很难解决激励。那怎么办呢?

这不用我们操心,人类历史上早就把解决方案摊在那儿了,他仍然是市场经济的解决方案,只不过是它的变种形式,这个方案叫做私营非营利机构。

在产权上,私营非营利机构是私有民营,但是它又不追逐利润,或者说股东不分红,即使挣了钱也是反过头来再来支持这份事业的发展。

美国的顶级大学从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到顶级的医院,像霍普金斯医院、梅奥诊所、纽约的长老会医院等等,都是私营非营利机构。中国民国时期美国捐建的项目,如协和医院、燕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也都是私营非营利机构。

这词我们中国人怎么听着就那么别扭呢?对呀,过去的30多年来,我们一直生活在两极张力中,要么是国有国营,要么就是追逐利润的私有民营。我们忘了,其实还有这么一条中间道路。

04成功之道在“营”不在钱

听起来这不就是慈善公益机构吗?对呀,就是。只不过我们中国人听说的慈善公益动不动就是捐个希望小学,了不起几百万、上千万,乃至是上亿的捐款。

但是,私营非营利这五个字,它的重点并不在钱上,而是在这个“营”字上。现在中国很多富人动不动就捐个希望小学,那就是捐笔钱,这个小学的运营还是由当地的教育部门负责。而私营非营利呢,你得自己承担营运这摊事业的责任,这其实比钱要难得多。

如果我们放眼西方,观察美国梅奥诊所、斯坦福大学这些私营非营利机构,就会发现,想要运作一家成功的私营非营利机构,人、钱、策略、激励,缺一不可,我们一一说明。

第一,找到关键的领头人。

哈佛大学最著名的校长叫艾略特,艾略特是从 1869 年当校长,一直当到了 1909 年,做了 40 年的校长。哈佛大学原来是一个普通的、宗教色彩非常浓厚的学校,它是因为有了这个校长,后来才变成了今天的哈佛大学。

再比如说,美国最著名的医疗机构,叫梅奥诊所,你别看它名字是诊所,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机构。它在明尼苏达州,这不是什么经济发达的地方。梅奥诊所在的罗切斯特城,这个城市只有 10 万人口,一个梅奥诊所占了 3 万人。说白了,整个城市就是围绕这个诊所建立的。这是怎么来的?怎么就在这么穷乡僻壤的地方,搞出了这么个大东西?

梅奥医生是一个军医,退休下来之后开始办诊所,后来他的两个儿子大学毕业了,也过来办诊所。后来这一家人就觉得,我们医生不要单打独斗了,我们是不是凑齐很多优秀的医生,办一个综合性的医院?一直发展到今天,是美国最大、最好的医院系统。

你看,没有这梅奥父子,就没有这个事。所以,你得找到那个关键的人,而不仅仅是钱,其实是发展这个事业的最关键的因素。

▲ 梅奥医生的诊所,接待的患者既有欧洲皇室、中东富豪、欧美政要和社会名流,也有底层穷人,“把富人兜里的钱掏出来补贴穷人”

第二,解决持续性财源问题。

虽然有人捐钱,你以为钱对这些机构就不是压力了?当然是压力,还得继续去挣钱。

比如斯坦福大学,它虽然有了斯坦福夫妇捐赠的那笔钱垫底,但是斯坦福夫妻留下了一个遗嘱,说不能收学费,作为给加州孩子贡献的一份财产。可是不收学费就等于坐吃山空,时间一长,这大学又运营不下去,后来只好忍着痛改了他的遗嘱。

后来钱又不够用了,怎么办?就开始打这片地的主意。这片地一共是 8000 英亩,可是查来查去,在斯坦福大学成立的那个宪章上,也就是老斯坦福定下来的规矩,说这个地不能卖。那咋办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一个院长想出一个主意:虽说不能卖,没说不让租啊!所以斯坦福大学就办了一个工业园,惠普这些大公司就纷纷来租,他们大学才拥有了这笔收入。

▲ 当初为了“挣租金”而建立斯坦福工业园,却意外孕育了今天的硅谷

第三,实现永续需要运营策略性。

美国的顶级医院和大学通常都有一个策略,叫价格歧视。说白了,就是把富人兜里的钱掏出来,补贴给穷人。比如梅奥诊所,每年的营业额大概是五六十亿美元,但是它要掏出大概八到十亿美元给穷人和特定群体提供免费医疗,为啥这么做呢?看起来是劫富济贫,但它的理由不是道德上的理由,而是一个运营策略。

举个例子说,一个医院建一座豪华宾馆装修的病房卖给富人,然后多收的钱就补贴给穷人,提供低价或者免费的医疗。其实,这富人和穷人享受的医疗服务本身是差不多的,这就是三方合算了:穷人少掏钱,享受跟富人一样的医疗服务;但是富人也觉得划算,为什么?因为这个医院治的人多,治的人多,大夫的手艺就好,所以我的治疗方案就更有质量上的保证。如果一个医院只给富人提供服务,病房是挺好,大夫没见过几个病人,那手艺好不了;而对于医院来说,正因为这样,有人出钱,有人出人,所以我手艺又练得好,名声又在外。所以三方合算,这就叫运营策略。

大学也是一样的。美国的顶级私立大学每年的学费大概是 4 万到 5 万美元,听着很贵,其实不够用。为什么?因为它要补贴一些穷人学生,真的大学能够收到手里的学费,平均每个学生大概也就 2 万美元。

那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道理也很简单,这种顶级的私立学校它必须有长远的眼光。一方面它要招收那些名人、富商、各国政要的孩子,这本来就是精英阶层嘛。可是别忘了,平民阶层当中也会偶尔冒出来那些孩子,打破了阶层的限制,成为未来的精英,那你要不要给他们留个口子呢?大学要想永续经营,就必须在社会的波动当中保持这种动态的平衡,这也是一种智慧。

第四,要激励参与事业的人群。

如果是一般的企业,从学费当中、医疗费当中提成就是一种激励,挣得多分得多。但是这种激励对我们今天讲的这种私有民营的非营利机构那就不行,那怎么办呢?

只有一个办法:让这个群体觉得特别的光荣。

所以你看在美国,如果你是一个教授,你是一个医生,那社会地位是很高的,这个时候就摆脱了对于金钱激励的依赖。举个最极端的例子,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从美国建国以来,大概也就一百多位,因为都是终身的职务。可这一百多位,二百多年,你没听说过这里面的人有什么败德的行为,虽然他们在政治见解上可能针尖对麦芒,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丑闻,你不觉得这是一个奇迹吗?

05公益和慈善也是市场的一部分

过去我们对于市场的理解过于浅表。觉得市场就是挣钱,就是各自组成企业,然后到市场上挣利润,于是那只无形之手就会造就蓬勃的市场经济。

不能说这个理解错,但是层级有点低,因为它会造成误解,以为市场就是挣钱。但前面所说的所有例子,它其实都是市场经济的一部分,但是它不为了挣利润,它就是为了做公益和慈善,这其实也是市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再抬高一层,重新定义市场。

市场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就是下面这三点:
1.它是人类针对一个特定问题的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它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的协作 问题。
2.市场是多样解决方案的总和,它绝对没有一个统一的样貌。

  1. 市场不是我们看到的任何实在的东西,而是分散在每个人大脑里的知识

罗辑思维:市场的广度 87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我们的话题,从一个我们当代人已经不太熟悉的事物开始,它就是灯塔。我们今天大洋上航行的轮船已经完全用不着灯塔了,因为GPS,卫星导航定位……这些高精尖的设施已经出现了。

可是要知道,在人类的早期大航海当中,灯塔可是一项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如果你是那个时候的船长,你想一想:你怎么来确保前面没有暗礁呢?你怎么能确保自己没有偏离航线呢?所以你只能看岸上的一些标志物。

比如说:教堂的尖顶,某种特征的建筑,甚至是岸上的一朵树丛。你只能这么去判断对吧?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标志物,它挺立在岸边,甚至夜里也可以起到作用。于是就发明了灯塔。所以灯塔是大航海时代,人类重要的航海基础设施。

那为啥今天我们要说它?因为灯塔这个物件,引发了经济学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争论。这个争论的始作俑者,刚开始挑起它的,是一个英国的经济学家名字叫“庇古”。名字不能念错,不能念成“屁股”。他是一个生在1 9世纪,主要学术成就是建立在20世纪的,这么一个英国的经济学家。是剑桥学派扛大顶的人。

这个庇古一生,创造了所谓的“福利经济学”。他的论证的起点,有的时候就从灯塔开始的。他说人类的经济生活,好像就是一买一卖。用整个市场不就可以解决了吗?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东西,靠市场的自由交易是没法解决的。比如说这个“灯塔”。

因为灯塔的使用并不要双方密切的身体接触。我作为一个船长,我在大海上远远地瞄一眼,这就算用了。可是请问:我昨找你收费呢?你离我还有十几海里,我怎么去追上去找你收费?这是一条。

第二条,有的船长缺德,他明明看了灯塔等你找他收费的时候,他说:“我没看。我生就没看,我闭着眼睛过去的.”你怎么办?你又没有充足的证据让他把银子给掏出来。

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市场经济就需要一次调整。那谁来调整呢?出来一个彪形大汉名字叫“政府”。政府说:“放开那个姑娘我来。不是你们没有办法收费,我有办法,我可以收税啊!把税收上来,然后我来建立灯塔,大家免费使用。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后来从这个思路出发,庇古他老人家就推出了一整套所谓的“福利经济学”的思路。甚至有一个著名的经济学的词汇,就叫“庇古税”就拿他来命名的。啥叫“庇古税”呢?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很多交易过程当中,会产生一个叫“溢出”的效应,外部性。

比如说:一个污染的工厂,他做生意好像只是一买一卖的关系。但是你往空气当中排放的那些污染物,公众利益受损。这就叫“交易的外部性”。那怎么解决呢?彪形大汉又出来了。政府说:“交税交税给银子。“我把你对社会公共福利的破坏,对公共效益的减损,我用税收的方法收回来,然后再还补到社会当中。

这种税在历史上就称之为叫“庇古税“。好吧,这听起来好枯燥。但是听着又是那么的有道理。但是在20世纪,他的冤家对头出现了。又来了一个经济学家。这个经济学家跟庇古一样都是英国人。但是他后来主要生活在美国,是一位老寿星——活了1 03岁的科斯。科斯去年9月份才去世。他就写了一篇文章叫《经济学中的灯塔问题》。就专门跟这个庇古老先生抬杠。

这里面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庇古他原来学的不是经济学,他是学历史出身的。后来受经济学家马歇尔的感召才改行学了经济学。而这个科斯呢,偏偏是一个专门学经济学出身的学者。可是科斯研究灯塔问题的思路,反而更像一个历史学家。

所以科斯一生的学术主张是回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就是很多东西,你们经济学家是在黑板上推导的,是想当然的。我们能不能回到真实的历史当中,看原始史料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比如说今天我们这个话题——灯塔。

这科斯一个经济学家干历史学家的活,考证来考证去,大家就傻眼了。原来在英国早期的历史上,灯塔居然大部分都是私人建造的。你庇古老先生刚才不是说,私人没法建造,因为这个钱收不回来吗?那在历史的真实情况当中,它是怎样的呢?这就让我们把时间切换回去。

其实在1 7世纪之前,英国沿岸是几乎没有灯塔的。大家摸着黑往前走,后来大家发现这玩意不行啊,我们的海运事业这么发达总得有灯塔。这个时候就出来了一个政府,这个政府的名字叫“领港公会“。最早其实领港公会也是海员的一个集体组织。

比如说有海员死了,他的老婆,他的遗孀,他的孩子,由谁来抚养呢?有海员受伤,怎么给建立一个医院给他做医疗呢?所以大家出点钱搞了这么一个工会。但是后来政府一看,这活你们别干,我来!彪形大汉又出来。所以这个领港公会就成了英国当时的政府办的海事机构,来主管海洋的一些事务,其中就包括建灯塔。

建了多少呢?建了一个。然后后来就不干了。这个事,你说可以理解吧,尤其是中国人,是吧。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都知道政府有时候干事情效率是比较低的,这确实也是这样。所以后来才用市场经济来补足嘛!

到了1614年左右,很多船员船主,包括码头上面的一些工作人员——300多人,就向政府请愿说:你们多建灯塔吧,要不然我们繁荣的海洋贸易就没法持续啊!领港公会就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说,什么经费不足,人手不够,船员的福利优先。总而言之:就是不建。

那这帮请愿的人一看,你这个说得也是事实,那怎么办呢?我们出钱来建行不行?所以又不跟领港公会请愿了,跑去跟当时的英国国王请愿,说我们自己能不能出钱来把这个灯塔给建了?英国国王一看,反正你们自己出钱呗,要不你们就自己干。所以在1 7世纪的初年开始,很多英国的那些大船主就开始自己凑份子去建这个灯塔。

你看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首先,那谁出钱呢?那肯定是大船主出钱。你想啊,那个大船主装的货又多,吃水又比较深,对吧。触礁的风险又比较大,一旦触礁之后损失又比较惨重,所以当然他们出钱。

那很多小船主呢,就愿意搭顺风车。那好,你不出钱就不出钱。大船主把钱掏了那怎么收费呢?也很简单。只要你入港,那我就算你是用过灯塔了,我就收你一次费。那你说那还有搭便车的?那没关系嘛!你如果非要好意思腆着脸就是看着灯塔,我就不进港,我就在外洋漂着也行。

你真要这么想占便宜这便宜就让你占吧!所以就这样把钱给收了。而且收了之后,也给领港公会——就是政府那个海事机构,也给它分一部分。这就算我们特许经营权的一个租金,剩下的作为资本收益,大船主们把钱给分了。这就是当时灯塔建设从投资到收益的一个整体的逻辑。那么他们的建设灯塔的成绩怎么样呢?还不错。从1 610年到1 675年,这些私人的灯塔建了十个在英国的沿岸。而政府的灯塔呢?一个都没有建。

时光荏苒几百年就这么过去了。一直到了1 9世纪的30年代,就是英国人当强盗打到我们中国人门口之前那会儿。英国的下议院的议员先生们突然明白过味儿来了。说这个事怎么行啊,这明明是一个公共基础设施。可是你们这帮奸商居然拿来盈利!

而且挣那么多银子!不行,我们得收归国有。所以1 830年代之后,英国的私人灯塔就基本绝迹了。但是它留下了两个版本的解释:第一个版本,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老先生的解释。他说,这盘生意不挣钱,所以政府挺身而出,作为一个彪形大汉英雄救美,是政府把市场干不了的事给干了。

可是科斯先生提出来的另外一个版本不是这样,是这个东西它完全就是一盘生意,而且可以挣很多钱的。是你政府不让他们挣这笔钱,这盘生意才结束的。那请问:哪个版本更能说服人呢?

说到这儿,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谈的一个话题:在社会经济生活的林林总总的现象当中,我们往往在直觉上判断,有些事务必须政府来干。私人部门,也就是市场经济,它干不好也不会干。所以政府这个时候必须挺身而出。那请问真的结论就是这样吗?

好,那让我们再回到灯塔这个案例。那请问政府建灯塔有哪些坏处?我们可以给三个答案:第一,政府干事嘛相对来说效率比较低。这个大家都好理解,尤其是我们中国人,从30多年改革开放过来的人,特别能够看清楚其中的利弊。

第二点就是,政府用抽税的方法来建公共基础设施,有的时候它带来一些不公平的含义。比如说就拿建灯塔来说对吧,要知道政府抽税是在国境内普遍去收的,那如果我是一个住在内陆的公民,这是不是对我就不公平啊?税我交了,可是灯塔带来的好处我是毛也没沾着啊!那凭啥呢?

就像中国的现在很多城市的政府抽税,然后建公路,可是很多没钱买车的人,他心里就会不爽啊;路都是替那些开车的人修的,我又没有车,我凭什么要交这部分税呢?所以他多少会带来一些这样的社会争议。

那么第三个回答就很有意思了。就是大家琢磨琢磨,私营部门有没有可能去建立免费的灯塔呢?跟政府一样,看起来都是免费的。有没有可能?答案是:可能关键是你给私营部门赋予的经营范围有多大?如果你不仅让他经营灯塔,而且可以经营整个码头的话,那私营部门企业用市场行为,真的就可以建免费的灯塔。

大家可想而知:如果你是一个商人,把整个码头都包给你,那你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哪儿啊?它就是船舶在码头停泊,什么修船上下货,提供船员的娱乐,卖点东西给他们,可能会成为你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那这个时候,你在码头的周围去建了一些灯塔,让这个码头变得更便于停泊,吸引远方的船只来到这儿,这不是你的利益所在吗?所以你建几个免费的灯塔又有什么问题呢?这就是很多人对于商业的实质很少了解的结果。

你比如说,我给大家讲个趣闻。我曾经就问过一个游轮公司:我说如果我是一个大土豪,这个游轮我全包了。所有的船舱的票我全买,我就一个人坐着一艘游轮在公海上玩耍可以不可以?那个游轮公司的人说:可以是可以,但是价格得上浮。

我说:为啥?你不是一间舱一张床?说不行,为啥?因为游轮公司的收入一共分三块:第一块是船票,第二块是游轮靠岸之后,岸上的一些旅游项目再卖票给你,这又是一笔收入。另外在船上还有一些酒餐,还有一些手表一些免税的商品,这也是一笔收入。

这三笔收入基本上是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你买的票当然可以。可是你一个人上船,剩下两个收入游轮公司都没有。所以他肯定不能按照那个价格卖给你船票——他的整体收入会受损。

从这个道理你再琢磨琢磨,当一盘生意的经营范围越来越大的时候,实际上企业已经有着内在的动因在调整他不同的这个收费区段之间的收费策略。所以免费的公共基础设施,在私营企业的生意当中其实也是可以出现的。

而且说实话,随着人类经济变得越来越发达,整个企业经营的思路越来越宽广,人类各个经济领域之间的连接越来越丰富,这种可能性就越来越多。

举个例子,比如说广告。广告可是现代商业社会的一个重大的发明,仅仅靠广告,可以把很多原来没法收费的事情把它变成一盘大生意。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原来学的广播电视。广播刚开始,1 920年刚开始,很多政府官员?包括私营企业主,拿它是没有办法的。说这玩意儿,你只要无线信号往外一放,他只要自己做一个小收音机,他就可以在家接收。这玩意儿怎么收费啊?所以当时的政府就非常头疼。那解决方案现成的:从税收当中补贴广播电台呗。

你看这又回到刚才讲的庇古老先生的那套方法——政府出来英雄救美。但是事实怎么样呢?随着广播的渐渐的发展,出现了广告。于是私营部门去办广播,就变成一盘很大很大的生意。它不仅不是有经营的难题,而且成为人类重要的一个产业分支。

所以你看,广告就转移了这个价值链上的价值。再给大家举个例子,你说经营厕所挣钱吗?经营厕所肯定是很难挣钱的。因为厕所在一个城市的分布是那么的分散,而每一个上厕所,它的价格的刚性又很强,甚至有很强的外部性。一个人都快拉裤裆里了,你好意思不让人上厕所吗?人家如果没带零钱。你说你怎么办?所以给经营厕所的企业是带来很大的难题。

所以在一般人的观念当中,厕所一定是政府来干。但是在德国就有这么一家奇葩的企业叫“瓦尔公司”。这瓦尔公司就跟政府说:“ 你敢做,我就敢接。你把厕所包给我,而且我承诺免费。”要知道当时德国政府的很多公务员是算过一笔账的:如果把厕所包给私营企业,就算是你每个上厕所的人收0.5欧元,一年光在柏林这一个城市,这家企业就要赔100万欧元。但是这个瓦尔公司就敢吹这个牛啊:说我敢接,而且承诺免费。好,那你去干,我看你怎么干。

怎么千?用广告的方法干呗!人家瓦尔公司把柏林的很多厕所的外墙变成了广告墙,什么香奈尔,什么苹果,什么诺基亚,这些高大上的公司都在这儿做广告,样子还很好看。而且瓦尔公司算是把厕所是吃干榨尽。因为德国人在厕所上厕所的时候,有阅读的习惯。他们干脆把那个厕所的手纸都印上了广告,这个都能卖出钱来。

当然我估计,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是不会在厕所做广告的。那个引发的联想不大好。但总而言之,瓦尔公司一年在德国的五个重要城市,居然靠这种广告收入,每年可以盈利3000万欧元。

所以你看,价值就通过这样的方式转移了。

私营部门正常的,它就可以通过市场来解决建设公共基础设施,而且是免费开放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办法。这个事就这么成立了。那除了广告之外呢?你放心,商人有的是办法。一边去建立免费的公共基础设施,一边还把钱挣了。因为挣钱人家是专业嘛!比如说,把一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冠名权给拍卖了。

再比如说,把一些像灯塔这样的设施,改造成旅游景点。比如说在今天山东的日照,福建的鼓浪屿,你都可以看到灯塔就是景点。这不也可以把钱收回来吗?所以市场有的是办法。他们办法的空间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好,再让我们回到科斯老先生的主张,回到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我们这期节目的策划人——陈兴杰先生,给我看一本教科书。那是经济学著名的教科书——曼昆先生写的《经济学原理》。他就指着其中的一段话给我看,这曼昆算了一笔账,说:美国7月4号国庆日,美国很多小镇上的居民都要看放烟花。

曼昆就算了一笔账,说这烟花一定得政府来放。我们假设每个小镇居民看烟花的收益是1 0个美金。如果这个小镇是500个人的话,那政府只要花1000美金就可以把烟花给放了。但是收益呢?每个人1 0个美金。这不就5000美金吗?你看,等于一个人赚了8块美金。所以这事就得政府来。

看这个在黑板上推演,这么算是好算的。可是你回到真实世界当中,你发现经济真的是这样在运行吗?至少我个人的体验就不是这样。很多人并不在乎自己放烟花被别人看到的呀。你搭便车就搭便车呗。

比如说我在三亚的那个亚龙湾的海滩上,就看见一个小伙子向姑娘求婚,或者是表白,我给你放烟花——很贵的,五万块钱。人家就把钱拍那儿,放烟花。整个亚龙湾的所有游客都看得见,都可以祝福他们这段婚姻和爱情。那又何尝不可呢?

政府所担心的那个搭便车的情况,在放烟花,至少在这个情景里,其实是不存在的。这就叫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再比如说,如果放烟花可以按照曼昆先生这笔账这样算下去,那政府就可以收一切税。

比如说政府说,我们在我们小镇门口塑一个维纳斯的雕像好不好?我们在广场中间搞一个喷泉好不好?你们可都有收益,你们眼光看到了好的东西,你们有收益,所以我们政府就要来干这个事。那如果这个推导成立的话政府可以创造福利,只要他认为我可以给你制造福利,他就可以无止境地收税,无止境地创造那些也许你并不需要的福利。所以讲到这儿,我们就提到经济学当中的一个结论:那就是,好像是免费的福利,其实背后都有成本。

听了刚才那一段,你心里可能会在说:你罗胖就会拿什么已经现在不用的灯塔或者厕所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来说事,如果那些天然应该由政府来操办的事,市场还有没有介入的空间呢?比如说监狱这个玩意儿,总不能由私人老板来办吧!你还真搞错了。在美国现在的实践当中,有8%的犯人——可是13万人之多,真的就住在私人老板办的监狱里。

当然它有一个历史过程,在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时候,美国的两任总统一个是尼克松——打击毒品犯罪,然后是里根——大量打击非法移民。所以导致美国的监狱里面犯人爆棚,床位也不够用了,整个管理措施也跟不上了,政府经费也不够用了。怎么办?尝试引入市场机制。所以就允许私人开始办监狱。而且办的效果几十年运行下来一看还不错。

给大家列举一些数字吧,比如说建造一所监狱,私人的企业通常只需要5000万美金,可是如果政府来干, 对不起,6700万美金打底。从时间上来讲,私人老板只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而政府来建,大家可以理解吧,为了防止各种跑冒滴漏,所以监管得要严一点,所以建一所监狱的平均时间是四年到五年。

如果从看管犯人的成本上来看;私人监狱至少要节省10%一30%。那效果如何?还有两组数字,一组是每10万个犯人自杀率,私人监狱里面是30人,而政府主办的监狱里面是48个人。再看另外一组数字;就是管教的结果怎么样呢?就是犯人放出去在一年内重新犯罪又二进宫这样的比例是多少?私人监狱是1 7%,而政府主办的监狱是34%。整整高了一倍!所以在美国近几十年的实践当中,发现私人完全可以介入——监狱看管犯人这样一个天经地义由政府来管的领域。

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可能又会问:那如果是那些紧急救助服务,举个例子说:消防队,能不能由私人来办呢?这就要说到2010年发生在美国的一桩新闻。在美国田纳西州,有这么一个县叫奥拜思县。前几年他们县的公民做了一个决定,说我们要不要花这么多钱养这么大一个政府。很多设施很多服务我们也不需要。算了,少交点税把政府的这些功能给它砍掉算了。

比如说——消防队,不要了。那如果失火怎么办呢?隔壁有一个县叫南富尔顿县,他们有消防队,我们给他们交钱。万一有火灾让他们来救。你看,这样的一个安排本身无可厚非。但是2010年有这么一家子,叫吉尼。我估计也不是什么大富之家就是普通老百姓,手头还有点拮据的老百姓。他们家就失火了。

他赶紧抓起电话给隔壁南富尔顿县的消防队打电话,说赶紧来救火。人家说:“没问题,1 0分钟就到。“但是紧接着电话就拨回来了;“说吉尼啊,你有没有交每年75美金的火灾保险?”他说;”没有啊,但是你们赶紧来救火啊!救完火多少钱咱好商量啊!”人家说,那可不成,没有交保险我们是不救的。“啪”就把电话给摆了。

哎呀,这个吉尼正在抓狂的时候,一看一会儿那个消防车就到了,说没准儿人家发了善心。没想到,让人感觉到极其纠结,而且在道德上引发后来剧烈争论的一个场景发生了。人家消防队的车到了之后,不是救吉尼家的火。而是吉尼的邻居因为一看邻居失火了,赶紧给消防队打电话。消防队一查底册;“没错,这个人交消防保险了。“赶紧派消防车呆到他们家来保护。所以你就看见,消防队员拿着消防水管,消防队就生看着它烧为一片白地。

你看这个场景,让人感觉到在道德上好难接受吧?你不要以为美国人他就不争议,他也有争议。所以当时在美国舆论界就掀起了两股风暴:一派就会严厉地批评消防队的做法——我们是有文明底线的国家好不好,你们就见火不救?哪有这么干的!为了75美金好意思吗?这是一个道德上的沦落!

而另一派意见,这个往往我们在中国就听不到。你听听他说得有没有道理,他说像吉尼这种人,其实在美国社会当中很多。他们平时就习惯了白吃白喝,至少是蹭吃蹭喝,平时让他交钱他不交,一旦遇到这种突发紧急情况,他们又搬出道德大旗来说事。这种人,他如果失火,就让他烧为一片白地挺好的。这种人不惩罚,以后谁还买火灾保险呢?你昕听看,我们没有结论。但你不觉得这两派意见都有它的道理吗?

当然你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只出现在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中国其实也有一个范例。这就得说到1999年的时候,这已经十几年前了,在吉林省的公主岭市下面有一个镇,叫“范家屯镇“。你听着好像赵本山那一套又出来了——范家屯。

范家屯的人口并不多?——1 2万人。但是因为政府的消防设施其实是布不到这种镇级单位的,所以这里面就出现一个聪明人,他一算说: ”这事干得!“这个人叫孙国华。他带着自己的两个兄弟凑了将近50万块钱。买了四台水罐消防车,招了十几个消防队员,就把这门生意给干起来了。 你听听,这就是地地道道的民营公司。那他算的账其实也很简单,说我们这个范家屯这个镇子上一共1 2万人,一个人一年给我交一块钱。不多吧,就1 2万。

然后还有一些政府机构还有一些厂,他们再多交点,这样一年我大概能收到个20万。维持这个消防队的日常开支,大概成本是1 4万,这样我们兄弟几个一年还能挣上个6万块钱。你看这个账算得挺好吧?那刚开始的时候,政府也比较支持 。既然这个政府办消防队,这个成本受不了。那民营干也挺好。政府刚开始就帮他收这一个人一块钱。

但是可想而知,在中国这个特定的国情下,这个钱肯定不能足额地收上来。但是也还算不错了,政府的官员们吆喝吆喝,一年大概还能收上个10万块钱左右。所以刚开始消防队虽然赔钱,但是赔得并不多。

但是大家知道,中国在200年左右开始,政府,尤其是乡村的底层政府,开始要禁止对农民收入进行乱摊派,乱收费。虽然说一块两块的说多不多,但是它毕竟属于政府在正常的税收之外的摊派费用,所以政府说:拱拱手,孙国华孙总,您这钱我们没法帮您收了。您自个儿想招吧!

那就纠结啊,所以这个孙国华只好又多了一项任务,跟各个村去签一个防火协议:说你们村一户能不能交一块钱,然后我来给你们提供这种消防服务。但是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政府背后的那个背景做背书,这种钱收起来就更困难嘛!所以孙国华这个消防队经营起来就更困难。

话说到了2005年,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范家屯这个镇下面,有一个村叫尖山子村,“怎么说着又是赵本山那一套”;就失火了,然后大家就给公主岭市的消防队打电活。消防队说;“你给我打电话,我们消防车至少一个小时,你黄花菜都凉了!你赶紧范家屯有一个民营的消防队,你去找他。“

结果就打到孙国华桌面上的电话。孙国华一看说:”你们村这火我不能救。为啥?因为你们村如果按户数来说,我今年应该收你们3700块钱。但是说到头说到底,你们也只肯交1000块钱。那1000块钱,我看这生意做不成。我给你退了,以前就退了。所以我跟你们没这份儿交情,这火我不救!“你看跟刚才我们讲的美国吉尼那一家子的情况,是不是一模一样?所以就引发了各种各样的争议。

在报纸上报道的人 ,人家就说:“你是干消防队的好不好?你跟大夫一样,好意思吗?病人在你们家门口,你就活活看着他死?消防队你良心何在?“所以你看,消防队这个案例,跟前面讲的什么监狱,灯塔,就有区别。它其中叠加了一个道德因素。

当然在这里我们就必须讲,是不是孙国华也有他的道理呢?因为对他来讲这叫一盘生意,作为生意人来讲,他陷入一个困境——就是如果你不交钱,遇到火灾我也救,那大家平时就不交钱了。那些原来交钱的村子也不会交了。那总不能说你们家失火了我去救,然后我就现在救的这个火我给你讨价还价吧。给一万,因为要烧掉的东西是两万?那现场那不显得更不近人情吗。如果不是提前把这个钱收了,现场再去讨价还价,那引发的道德争议会更剧烈。

所以这是孙国华这方面的道理。我是盘生意,你总不能说我开医院的我就应该无止境地教死扶伤。那这盘生意它就做不成。所以从道德上讲,对孙国华的指责,我们要看他其实是有商量余地的。

当然还有人从另外一个道德角度来说,说这个消防队这种事,如果让私营企业来办,它会引发道德风险。 你会不会自己去纵火啊?我觉得这样说事的人就有点不讲理。明明靠救火能够挣钱,他干吗要冒着犯重罪的风险去纵火呢!

如果这个推导成立的话,那所有当医生的人他就有可能去下毒;所有开棺材店的老板,他就有可能去杀人。那整个市场经济还成何体统?所以这种道德指责虽然它会永远存在,但是我们要听到另外一派来自币场发出来的声音,他们也有他们的道理。

但是,我们今天在讲这个节目的时候,我们先把道德搁置起来。好,我们遇到这种情况那总得有解决方法吧?很多人上嘴唇一磕下嘴唇,说:“办法还不简单,政府包起来啊。政府收了老百姓那么多税,救火这种事,你政府不干,谁干?”道理是这样,是对的。但是问题是: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你觉得现实吗?中国每年的火灾,有60%是发生在乡村或者是村镇一级,可是中国90%的村镇一级,是没有消防设施的。

中国你看到那个消防队,它主要是集中在城市里面,至少是一个县城,或者是比较繁华的镇子。那下面那个广大的农村,他们的救火怎么办呢?你说让政府来解决,给每个村政府办一个消防队?那政府这笔开支可就海了去了。所以这个从道理上,它是推不通的。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看经济学我们就看最现实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如果私营力量,民营企业的介入,可以部分地解决问题,你为什么不允许它按照市场的规律来运行呢?至少它可以作为政府力量的一种补充在市场上存在。

那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吉林省的农民企业家——孙国华先生。他的思路到底如何呢?一个人一年只需要交一块钱就可以享受全年的救火队,服务好便宜。虽然这只是一个农民企业家在中国草根的创造,可是不得了啊,他暗合了人类几百年来解决类似问题的一个基本思维——那就是保险思维。

虽然孙国华先生不敢说自己办的是保险公司,因为那玩意儿需要国家批的牌照。但是它实质上就是啊!保险有两个天大的好处:第一,它可以把一个巨大的风险分摊给每一个人,每一个人只要交很少的钱就可以享受到一个很好的服务。第二,它把那个可以产生巨大的伦理难题的商业交易场景,把它给弱化了。

比如说你们家房子着火了,你再叫救火队来,临时谈判救火的价格,这个玩意儿可能更不近人情吧。所以把交费这个机制前置,在你们家还没有着火的时候,咱俩心平气和就能把价格谈下来。所以这是一个商业上的智慧。

要提到火灾保险,最早发明它的是英国人。因为英国伦敦发达得比较早,房子造得又比较密,曾经一场大火把半个城都烧掉了。所以英国的商人就在想:“我们可不可以办这样的保险公司啊。你们平时给我交钱,我给你发个牌子,你挂在家门口或者两铺的门口,一旦失火,我们保险公司办的救火队就可以去给你救火。所以你看,最早的消防队是没有政府什么事的,它就是市场自发成长出来的一支力量。

随着后来英国人的足迹遍及全球,这一套方法就传到了美国。随着英国人殖民的步伐,它传到了世界各地。比如说中国最早的保险公司——火灾保险公司,就成立于香港1 866年,它就是英国人带来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在中国近代城市化的保险和火灾救助机制里,就起到了很多作用。当然,在这儿我们得添一条,现代化的保险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它不仅仅是着眼于把一个巨大的风险给大家平摊了,就到此为止。现代化的保险,它其实已经演化成为一个金融手段。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像巴菲特,那个著名的投资大佬。他的那家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你知道它的底子是什么?那可不是什么风险投资基金,它的底子就是一家保险公司。

巴菲特为什么投资的生意能做那么大?因为手头有钱啊!钱是哪儿来的?大家交的保费嘛!所以现在的保险公司,已经不仅仅是靠那个风险的红利在挣钱了;所以现在的保险公司,往往愿意把保费压低,把承保的范围大大地扩张。目的只有一个——你们都给我交钱,这个风险我来背!但是我把这个钱搜集了之后,我在其他的投资渠道把钱给挣回来。

所以你看商业的力量不仅可以就地解决问题,而且它可以着眼于各种各样的产业,是着眼于整个市场和人类的全球化交易来解决问题。所以在政府手里,有的时候是一个大难题,但是用商人的那种逐利的动机,也许在道德上我们给他的评价并不高,但是这种逐利的动机和商人的本能,可以促使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

听完了刚才那两段,我估计有的朋友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了。你罗胖就会宣讲无政府主义这一套、就会讲什么“市场万能论“替资本家说话。如果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真感觉到万分的惭愧。因为这真不是我的想法。无政府主义那肯定是扯淡;市场万能论,那也肯定站不住脚。

我们的主张非常简单,就是在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应该归政府管的领域,我们能不能用一个相对开放的姿态,让市场的力量、让民营企业的力量来试一试呢?因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人类有很多这个方面的成功实践。如果你连这个也反对,那你不仅在理论上不承认20世纪经济学的长足的进步,而且你在事实上也是个睁眼瞎!

就拿中国现在来说,中国的政府相对来说是比较强大的,起到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即使是在中国这样的国家,市场的力量介入政府原来统管的那些领域,它也是一个既成事实。我们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你说维护社会治安,这是谁的责任呢?按道理来讲,肯定是政府的责任。应该警察来管嘛。但是在改革开放一开始的时候,中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我记得当年看新闻说是1984年,在深圳有一个外商的引资洽谈会,来了一个外商说:“我到你们中国来有没有保安呢?那个时候中国人没有听过保安,有事找警察叔叔。“说:”我们有警察,可以保护你的安全。“人家外商就说了:”警察这不好吧。在我们那个国家,是出事了,警察才出现。你搞个警察陪着我,这客户还不得吓跑了?我们需要的是专业的保安。

所以在1 984年的时候,也就是整整30年前,当时深圳的政府,就跑到香港去学习。一看这个地方原来保安维护社会秩序这个事,也可以用市场的力量来做。各种各样的什么保安公司,遍地都是。所以最早的保安公司就在深圳,那就是1984年的事情。

到现在来看,我看到的最新数字——现在中国有三万多家保安公司,有400多万人的从业人员,而且有些高精尖的领域:比如银行钞票押运,很多保安公司,甚至国家可以给他佩枪权。他们可以解决很多退伍的军人和警察的就业问题。这不挺好吗?

现在就算是像鸟巢水立方,中国的什么奥运会,这些大型的国家的赛事和典礼性的活动,也会在民间的保安公司当中进行大量的招标。你说这跟过去古时候那个自由市场发育出来的镖局,它不是异曲同工之妙吗?民间的力量,它不就是在保护现在我们千家万户的安全吗?城市里面稍微上点档次的小区,聘个保安不也很正常吗?为什么政府原来划定的势力范围,就不能让民营企业进入呢?

再来举一个例子:如果我问你,国家主持社会正义的那些所在,比如说“法院、法庭”可不可以引入市场的力量呢?乍听此言你可能会觉得匪夷所思,总不能两个有钱人当着法官互相拍钱,来次定谁有理吧?对!但是要知道,在中国现存的法律制度当中,就有一个领域是用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

它就是仲裁嘛!在很多企业签定的合同的最后一句,我们往往能看到这样的话:就是对本合同有任何争议,我们双方约定,选择某仲裁机构来进行裁决。仲裁机构可不是国家办的,它理论上是一个民间机构,至少它只是一个事业单位。你可以想象,如果企业和员工之间、两个企业之间,就合同上的一些纠纷,大家可以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到法院打官司。那玩意儿首先是费钱费时费力,而且商业秘密无法保守。

但是到仲裁机构,这些忧虑就都没有了。双方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仲裁机构,双方一起去选那个仲裁员都能接受,然后仲裁员他的裁决就是一审终局。他的裁决结果是国家和法院也承认,有法律效力的。所以这个解决方法是一个非常省成本,让双方都免去很多烦恼的方法。

你看这是法律。当然了,我们往下扯可以扯得无限远,甚至国家的安全保卫这种事,它可以也有市场力量的介入啊。你总不至于让我今天再给你讲讲雇佣军的历史吧?对吧。所以市场和国家,它不是像我们有些人想的那样,是完全敌对的两种势力。要么就是国进民退;要么就是民进国退,对吧。

在人类几百年的社会政治经济实践当中,这两种力量千姿百态的变化关系、彼此渗透、彼此合作、也彼此博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对所有这样的解决方案,我们都应该采取一种相对开放的态度,更何况人类社会再往前走,各种各样的技术在生长、各种各样的市场机制在发育、商人的智慧也在往前走。我们怎么知道,他们二者能跳出多么美妙的双人舞呢?

所以,今天罗胖给大家讲今天这样的一个话题,其实主张只有一个——就是我们能不能对市场采取一种相对开放的姿态?给市场的眼神能不能稍微温暖一点?我们从来也不会主张市场是万能的,但是人类社会往往会给我们这样的教训——那就是漠视市场的力量是要吃亏的!

罗辑思维:阴谋,是可能的吗? 54

欢迎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我小的时候,大概五岁之前,我现在唯一还记得清楚的一个情境,是一次惨痛的失败经历,我还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家门口有一个孩子王,拿着一柄红缨枪,木头的,带着我们七八个小伙伴,上街抓阶级敌人,结果我们走了一两个小时,发现遇到的不是面目慈祥的大人,就是面目凶恶的大人,这面目慈祥的呢,不像阶级敌人;这面目凶恶的呢,我们觉得也打不过,就算他是。

走了一两个小时,我小时候就胖,累得气喘吁吁,已经不行了,一看,哎呀,夕阳西下,大家哄然而散,回家吃饭去了,所以这次抓阶级敌人的任务就可耻地失败了。

任务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个目标却留在了我的心里,因为世界上总有坏人,总有阶级敌人,那亡我之心不死。但他是谁呢,又在哪儿呢,怎么才能抓得住呢?随着成长的阶段不同,我们得出来的答案就不同形形色色,有的时候觉得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或者资本家及其走狗;有的时候觉得是日本军国主义及其极右势力,有的时候觉得是美国人及其中央情报局,后来又觉得,没错,就是房地产商,就是他们是坏人。不管答案是什么吧,也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总而言之,这是一种思维模式,叫阴谋论。

我们认为那些坏人,他不是明目张胆的跟我们作对的,我们是藏在这个城市这个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是在密室里构划着一些小阴谋,总是想在我们出其不意的时候蹦出来,对我们这个由善良人构成的世界,祸害我们一下,这就叫阴谋论。

在人类历史上,阴谋论的说法那真叫是源远流长,最古老也最臭名昭著的一个,就是针对犹太人的阴谋论,在中世纪的欧洲,甭管什么屎盆子,只要是一盆子屎,就可以扣在犹太人身上。比如说黑死病,大瘟疫,犹太人干的!如果是经济危机,那就更没跑了,他们都是银行家,不是他们干的谁干的?对吧。

包括革命,你想在十月革命的时候,当时很多欧洲,西欧的那些太太先生们就觉得,你看,犹太人果然发动了,你看,没跑啊,第一届苏维埃中央委员会,二十四个中央委员,十六个犹太人,我们知道的什么托洛茨基、杰尔斯基、加米涅夫、基罗维耶夫这些人,全部都是犹太人,没错吧,二十四个人,十六个都是,这就是犹太人阴谋论的总爆发。

当然,对于犹太人的这种迫害,到了二战的纳粹德国时期,达到了一个顶峰,对犹太人实施了种族灭绝。当然,在二战结束之后,由于纳粹德国的失败,对犹太人的迫害的声音从主流舆论界就淡出了,但是边边角角,零零星星,多得很呢。

就像我们现在中国,讲阴谋论两个大家,一个是何新先生,这个人在八九十年代还是一个很著名的学者,这两年不知道怎么回事,特别痴迷于一个问题,就是共济会,他认为犹太人控制的一个叫共济会的一个极端宗教组织,实际上是真正控制这个世界的力量,他们在密室里商量一整套抢班夺权的计划,然后他这几年就致力于在他的博客上,大量披露所谓的共济会真相,这就是犹太人干的。

另外一个呢,前两年有一本书卖得非常好,几百万册,宋鸿兵先生写的《货币战争》,那本书的核心意思就是什么,这个世界哪是什么美国人当家做主,他看起来老大,其实是个傀儡了,在背后是一家银行,叫罗斯柴尔德银行,那背后就是犹太人,他们控制了美国总统,控制了美联储,进一步控制整个世界。所以这针对犹太人的阴谋论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星星点点到处都是。

那各位可能会说,说我们不相信阴谋论,确实,阴谋论有的扯得也实在是太不像话了,比方说,说这个希特勒,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德国人,这个人有大量资料证明,他是英国特工机构培养的一个特务!你看,桩桩件件的历史事实就在这儿,德国终于让他祸害了吧?英国终于把世仇德国人给搞下去了吧,为什么敦刻尔克大撤退,希特勒不下令追杀,让英国人安全撤退等等,好多证据都证明,希特勒就是英国人培养的。

那这种低级的阴谋论你当然是不信了,但是我们一步一步往下看,你看有些阴谋论你能不能信。比方说在美国就有一派人,说什么阿波罗登月,扯淡,那是美国政府布的一个假象,美国人从来没有登月,我这手里有大量证据证明,所谓的阿波罗登月,就是肯尼迪政府搞的一个大阴谋啦,假的啦,都是在地球上拍的啦。这个你信不信呢?人家手里有大量的证据。

还有一套说法,说9.11也是假的,什么拉登,什么伊斯兰恐怖极端势力,扯淡,那就是小布什干的,美国人为了获取中东人民的石油,想要办法出兵,要找借口,所以策划了9.11,一切都是监守自盗,都是自导自演,这个你信不信呢?

当然,你顺着这个思路往下推,还有一些阴谋论,我们很多人就是半信半疑了,因为《罗辑思维》的受众当中,你说智商特差的我估计没有,但是我们都有一个自由主义的心,自由主义就是不相信任何权威,对啊,你美国人怎么可能就一定是不骗人的呢,有可能的啊,你们没有登月假装登月,搞了9.11,屎盆子扣人家拉登头上,有可能的。

再加上一些在中国社会流传甚广的一些,我们不能说谣言,就是一些说法,比如说有一家公司叫孟山都,全世界最大的种子公司,他们不遗余力地在推广转基因食品,而这个东西是干什么,就是拿住中华民族的命脉,他什么时候想让我们的粮食绝收,我们就真的绝收了,这就是帝国主义的大阴谋。我不知道这个你信不信?

再有比如说,美国人及其一帮小伙伴们,正在构建一个针对中国的扼制中国崛起的绝大国际阴谋,想要祸害咱们中国人,这个你信不信?

再比如说,一个叫韩寒的人,和他爹叫韩仁均的人,这两个人瞒天过海,欺天下无人,明明是他爹写的文章,非要说是韩寒写的文章,你说,这个阴谋你信不信呢?

如果所有这些我刚才讲的阴谋,多多少少你觉得没有一点这个可能,那就说明,你和我一样,我们都是从远古的进化一初期就开始,带到今天的一个毛病,就是我们天性当中都是多多少少有点相信阴谋论的。那为啥呢,很简单的原因,因为我们要简化世界,对吧,此前的《罗辑思维》有一期节目我讲过这个,出门左转你自己去找。

但是今天我们主要就把论述的目标指向阴谋论本身,阴谋论为什么会长久存在?他们都在使用什么手法去构建一个阴谋论?那么识破阴谋论的根本思维方式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罗辑思维》的话题。

其实构建阴谋论很简单了,无非就是几步,第一步,就是造谣,这是最容易识破的一点,在事实上跟你胡聊八扯。比方说我们刚才讲的,何新先生关于共济会,他的书里面就直言,铁口直断,说美国总统,四十三任总统,四十一个都是共济会的,只有两个不是,一个是林肯,一个是肯尼迪,都被刺杀了,剩下四十一个都是共济会会员。

那你这么说你总得有点证据吧?木有,人家不告诉你证据在哪儿,人家就铁口直断,四十一个都是。而且还告诉我们,美国签独立宣言的,五十六个人,五十三个都是共济会会员,所以美国就是一个由共济会控制的国家。那我请问,证据呢?人家从来不跟你扯证据!

我还真的下了一番功夫,包括我今天给大家带了一本书,叫《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这是一本著名的反阴谋论的书,这里面进行了大量的考证。没有啊,何新先生您哪儿得这结论呢?人家不告诉你,人家就铁口直断。

再比如说,宋鸿兵先生写的那本《货币战争》,里面就有一个判断,说美联储表面上是个国家机构,哪里呦,那是个私人银行,它是有股东的,我给你看资料,真是有股东的,他们都隐瞒这个事实。真是这样吗?真是这样,美联储真的是有股东的。可是这个事实是架不住任何戳破的。

要知道美联储的股东是什么性质,这是在1913年美国联邦储备法案里面写得清清楚楚的,你在美国联邦注册一家银行,你就必须入股美联储,你入股之后,你只享受两个权利,第一,每年拿6%以下的股息,第二,你可以选举地方美联储,就是地方上的那个美联储的主任委员,你可以选举。只有这两个权利。

那所以,怎么能够得出宋鸿兵先生得出的,说这个因为是有股份的,所以它就是一家私人银行机构,私人银行机构就容易被大股东从后面控制。那分析来分析去,那就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他是这一套分析法。

可是你只要稍微尊重一下事实,看一些1913年的美国联邦储备法案,你就知道美联储的所谓股东,第一,分6%以下的股息,大概什么概念?细的推算咱们就不说了,大概一年一家银行给分到10万美金左右,你能说这是一个多大的利益,对于开银行的人来说,对吧,还不如中关村一个干得比较好的产品经理呢。

然后说那你可以选举啊,来控制上面的股东啊,控制委员会,要知道,他能选举的仅仅是美联储地方分支机构的主任委员,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那七个人,那都是由总统任命的,跟这个没有关系。所以宋鸿兵先生在《货币战争》当中的那一整套推论,在事实上是站不住的。

可是你不要觉得,阴谋论的创办者,提出者这么弱智,事实上站不住归站不住,问题是你根本就没法反驳他,这是阴谋论特别重要的一个特点。

你比方说,何新先生还提出过一个阴谋论,说古希腊文明压根就不存在,这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帮文人伪造的,什么荷马史诗,根本就没有,历史上就没有。那你说,我跟你争论,我揪着事实跟你争论,我们说是有的,不信你看埃及那个时候,有一些纸草,这些文献当中记载的故事跟荷马史诗是对的上的,大英博物馆里面都有,你可以去查,西方的版本学是做了精细的考订。

可是人家搞阴谋论的不跟你谈这些,他就告诉你,共济会的阴谋,肯定是共济会找了一帮伪造的高手,到埃及买了纸草的原料,用了十一世纪在欧洲就已经绝了种的纸草的制造技术,伪造了古埃及的纸草,然后把这些文献写上,然后又用船运回埃及,找了一个穷乡僻壤,黑灯瞎火刨了个坑给埋了,还留下点标记,然后引诱那些愚蠢的英国考古学家再去把它发掘出来,所以才有了大英博物馆的那批纸草。他生就这么说,请问你怎么办?所以阴谋论的第二个特点,叫不可证伪。

构建阴谋论的第三招,叫旁证论证法。也就是只给必要条件,永远不会给你充分必要条件,他只是在论证这件事有可能,然后他用一万种有可能来试图堆积出一个确定性,说白了就是催眠,就是煽动。

比方说何新先生论证,胡适是共济会派到中国的特务,他用的证据所有的证据都是旁证,比方说你胡适日记,一生的日记都是全的,唯独缺一段是1911年11月到1912年8月,那请问这一段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呢?你是不是干了什么坏事,你是不是参加了共济会,他用的都是这一类的证据,他永远不会掌握也不会告诉你所谓的关键核心证据。

啥叫关键核心证据?就是你拿到共济会给胡适的派遣函,委任状,胡适哪怕片纸只字提到过,我跟共济会我有那种成员关系,或者有人证明胡适偷偷摸摸参加过共济会在中国的活动,这种证据一概没有,人家也不屑有,就是通过堆旁证,来试图对你进行催眠,让你最后觉得好像真的是啊。

前几年中国舆论场当中不就出现了这么个事吗?有人试图论证韩寒和他的父亲韩仁均这两个人搞父子串通,搞代笔,韩寒的所有文章都是他老爹写的,不是他自己写的。你看,他给出的证据全都是旁证,作为一个论点你拿出来没问题,对吧,但是你论证的方法不能太粗暴,不能太粗糙吧?但是你看,他给出来全部是旁证。

比方说,说有个人叫李其纲,李其纲办了一个作文竞赛,李其纲是韩寒他爸韩仁均的朋友,所以韩寒得奖了,你看,有可能是作弊吧?再比如说,韩寒十七岁,怎么可能写得出那么多引经据典的文章呢,这有可能是代笔吧?再比如说,韩寒有十几篇文章,都是在第二天要举办大赛,头一天晚上大赛当前,怎么可能静得下心遣词造句呢?所以有可能是代笔吧。

你看,他堆再多的论据,都是有可能。我就说这么一句话,一万只火鸡也拼不出一只凤凰来,一万个有可能也拼不出一个确定性来。所以在论证方法上,与其说他是论证,不如说他就是催眠,甚至说叫罗织,甚至是迫害。

当然,阴谋论构建者最重要的武器,都不是以上三条,是最后的核武器,那就是爱国主义。就像何新,他说我为什么要否定希腊文化,我认为他们都是假的啊,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历史上都不存在,都是捏造的啊,就是因为西方人,犹太人,共济会派了一个叫胡适的特务,到中国来培养了一个叫顾颉刚的特务,这个叫顾颉刚的特务否定了我们中华文明,远古的一些历史,那好,看老夫显出手段,替中华民族报个仇来,我跑到他们家去,我们把他们西方文明的源头,我也给他否定掉,希腊文明是假的。

所以你看,甭管我论证再粗糙,那个论据再不讲理,我是爱国啊,我爱国总是对的吧?他跟你玩这个。你看爱国主义吧,它总是好的,谁也不敢明目张胆跳出来说我这个人就是不爱国,你也不怕让人打死,对吧。但是要知道,爱国主义再正确,爱国主义也有一项负面的功能,就是它会成为流氓的庇护所,所有的流氓到无计可施的时候都会声称,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因为爱国。你听希特勒都是这么说的,我爱国啊。

所以当他拿出这四招,我们再来总结一下。第一,在论据上完全造假,胡聊八扯;第二,在论据的采用上,完全采用旁证;第三,在论证方法上,完全不可证伪;第四,再跑到爱国主义的大旗下,把头一蒙。请问,这样的阴谋论,你如何去反驳它呢?不能反驳也就罢了,我们有没有意识到,阴谋论实际上只要用刚才我们说的这四种方法,它可以论证一切观点。

在网上我就看到一篇有趣的文章,有人就仿照阴谋论的口气,写了一篇文章,论点是所有的媒体宣传,早睡早起,是一个大阴谋论,这是极权主义者对我们尝试的迫害。首先你看,它先给你一个假论据,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有一教授,什么名,他发现一个惊天的事实,原来人的脑部有一块区域的发育,是跟极权主义相关的。

这块发育得越健全,我们就越倾向于适应极权主义,而这块要发育是需要一个激素,叫褪黑素,而褪黑素的分泌是需要天光很暗,越暗分泌得就越多。适应你看,证据就来了,你看,原始人吧,他早睡早起,因为那个时候也没有灯啊,所以就睡了。所以这个时候他就愚昧,就倾向于极权,所以你看什么奴隶制就出来了。

等人类技术发展了一点,我们有灯了,开始有火把了,所以人睡得就晚了。所以你看,什么孔子啊、释迦牟尼啊,这些智者,柏拉图这些人就出现了,所以人类文明就进步了。所以我们就不再那么愚昧了,因为睡得晚了嘛。到后来,因为有了电灯了,你看什么这个汽车、飞机、互联网,就发展起来,所以人的文明摆脱愚昧,跟睡得晚很有关系。

那为什么有人要宣传要早睡早起呢?就是希望我们睡得早一点,让我们适应极权主义的黑暗。不信我再给你一个证据,你看,现在什么机构是希望你早睡早起的?军队。军队晚上十点钟熄灯,早上五点钟起床,这吧就是证据吗,因为军队需要极权,需要服从,需要愚昧。

你看,那些大公司,需要对员工加强管理的公司,都是早上九点上班,所以他的员工就不得不早睡早起;而那些需要创造性的IT公司呢,他们就允许员工晚上睡大觉,中午到公司上班,然后熬一夜,所以他们才有创造性啊。所以只要哪个媒体宣传早睡早起,他们就是极权主义的爪牙,就是对我们要迫害。

你看这套论证,没问题吧?你仔细对照,用的就是我刚才说的阴谋论的四大招论证方法。那你如果按照这种方法,你完全可以论证,你罗胖子长这么胖,你就是一个阴谋,你就是想联合全世界的胖子,把我们地球压垮!有这种可能吗?你可以论证啊,对吧。

你罗胖子何时何地讲过你要减肥?这说明你想减肥,想减肥又不减,这说明你有阴谋,你想干坏事,对吧。然后我们可以找出一万张照片,拍出你在各种场合大吃大喝,把自己喂得肥肥的证据,你还试图请朋友吃饭,把他们也养成胖子,你的目的呢就是把地球压垮。如果你得出这套论断,我又怎么申诉呢?我真的是百口莫辩啊。

听了我刚才的话,有部分朋友可能已经按捺不住了,罗胖子你什么意思,本来还挺喜欢你的,还赏脸看你的节目,结果你替美国人和韩寒这些坏蛋说话?这就叫阴谋论,因为我我说得明白,我并不知道韩寒是不是坏人,还是好人,他有没有代笔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目前给出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这一点,我的论证仅止于此。

如果你用这个旁证,就一眼看穿我拿了美国人的钱,跟韩寒勾搭了,或者我自己想炒作,如果你已经下了定论了,对不起,你的思维方式就叫阴谋论。

当然了,我也知道,虽然我这么说,这一期优酷的评论下面,你放心,还是会有这样的说法,所以阴谋论思维是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它古往今来就有,往后也会有。所以它是打不绝的,所以这一期节目,我们还真没打算说跟阴谋论抬杠,想把他们驳倒,没有用,他们永远会存在。

那这一期我们到底想干什么?《罗辑思维》之所以提到阴谋论这个话题,其实我们是想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世界到底是由谁,哪一种力量来控制的?阴谋论的前提就是这样,只要一小拨人,他足够团结,有足够的智商,策划的时间足够长,切计划足够严密,他控制的资源足够多,那么理论上一小拨人就可以控制整个世界。那真相是不是这样呢?如果把这一点驳倒了,阴谋论的所有理论基础自然就倒塌了嘛,对吧。

我们来看人类历史,人类历史从有文明一直到现在,其实能够整合社会的力量只有两种,第一种,叫以暴力为后盾的权力,第二种,叫以自由为前提的市场,就这两种。那越往前追溯历史,市场就越不发达,权力就越发达;越往后看历史,你就会发现,市场起到的作用越大,而权力的作用就越萎缩,这个分水岭就出现在20世纪了。

我们知道20世纪以冷战为基本态势,实际上人类做了一个大实验,一方面是苏联东欧集团,他们就是用集中的权力,试图通过中央的计划经济,集中权力中央的一种安排,给人类造出一个天堂。但是这个实验在1992年前后,就整体的失败了,我们人类发现这条路好像走不通。

但是1992年,我们中国人干了一件事,那一年小平同志南巡,对吧,我们坚定地走市场经济方向,就说明整个人类在1992年的时候,我们形成了一个共识,原来靠权力,靠集中来造天堂这种方式,可能不大行,我们还是试试市场这一条路,1992年我我们达成了共识。

但是你发现没有,越往前追溯历史,权力起到的作用就越大,而权力起到的作用越大,阴谋的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你看中国历史上就发生过这么两件事,其实很多了,我们主要说两件。

一件是公元835年,唐文宗在位,文宗就看着身边这些太监,说这些太监太跋扈了,控制朕的身家性命,那怎么行呢,于是他心生一计,说我们到一个大臣家,我们看那个甘露,天降甘露,我们看甘露,结果就想跟大臣勾搭好,把这群太监全部给杀了。结果太监头子叫仇士良,这哥们特别精明,没上当,然后把皇帝抢回了皇宫,把大臣全杀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又过了几百年,1457年,明朝又发生了一件事情,叫夺门之变。明英宗那时候已经在南苑当太上皇了,有几个大臣,一个将军叫石亨,一个太监叫曹吉祥,这两个人跑到南苑去,把太上皇拥立到皇宫来,取代了当时在位的明景帝,这就叫夺门之变。

你看这两件事情都是阴谋,阴谋为什么起作用呢?因为那个社会是由权力来控制的嘛,权力本来就是一种中心化结构,中心的中心不就是你这个皇上吗?只要把皇上拿住,只要我控制了皇上,那就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阴谋论在历史上确实有它对的一面,因为历史越往前追溯,权力就越能控制人类,可是在我们刚才讲的1992年整个人类发生了一个大转折之后,当市场成为协同人类的最重要的手段之后,那么阴谋论思路还能管用吗?

你看,我们来做这样一个假设,说美国的登月工程整个阿波罗计划全是假的,美国政府干的,好,那假设真的这个阴谋论成立。首先做这个阴谋的人要干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把所有参与这个计划的人的嘴,全部要封牢,因为我们共同在干一个阴谋,稍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你跟你闺蜜讲的话,都很容易被传出去,一个上千人的大工程,你让上至科学家,下至看门保安老大爷,能够把嘴全部扎严,不跟外面人说,我请问用什么方法能够做到呢?你说发钱,要知道,当一个气泡越吹越大的时候,任何一个小点爆破,都可能造成整个气泡的崩溃,对吧。

你如果说我给每个人发钱买他的嘴,那新闻机构要用多少钱?因为我搞定一个人就行了,那你是没法博弈的,等于你要出比别人能出的最高价的几千倍的钱,才能够卖断这些人封嘴,这怎么可能做到?更何况有的人根本就不是钱,我临死对不住自己的良心,我这辈子撒了一个弥天大谎,我临死我跟这个社会一公开,所以几乎来说,封闭这个信息的可能性是几乎没有的。

所以很多人在指责小布什什么什么这个9.11自导自演,我从来没有赞赏小布什的个人道德,他是个坏人不是坏人,我不知道,但是他就是坏人,他做不到啊,他自导自演那么大工程,得多少人配合他,让这些人封口,住嘴,这是英国太难做到的事情,这是事情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呢,就是所有阴谋论者,如果他有一个控制全世界的阴谋,他必须要有一个能力,就是要对世界上所有人、所有机构、所有企业的反应,每一个时点的反应,要做出精准的预测。

所以为什么说三国演义写诸葛亮,这个鲁迅先生说,状诸葛多智近妖,什么意思?就是那么能够料敌先机,能够把所有人的动态都想明白,这不是人能干的,这就是妖精能干的,说诸葛亮多智近妖。对呀,没有妖术,你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庞大的信息呢?

我们随便举个例子,说一个美国农民,现在有个几百亩地,他现在决定今年我要下什么种种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大豆呢,那请问他怎么判断?如果他全世界整天去搜集,哎呀,哪个地方玉米市场怎么样,哪个政府用玉米提炼油的计划,到底是破产了还是没破产,对吧,中国人要不要接受转基因大豆,所有这些信息他去搜集,对不起,一个美国农民他组织多大的班子,他都不能把这些信息搜集完全,搜集完全之后再做决策,黄花菜都凉了,下种的时机早就过了,根本就做不到。

所以这就是阴谋论的一个根本难题,在一个开放的自由市场上,你想封闭信息和了解全部信息的真相,这都是两件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那好,那请问,市场经济是怎么来完成对这个世界的控制呢?很简单,两个方法,第一个,叫分头决策,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利益决策自己的,第二个方法,叫用价格信号来调整每一个人的行为。

我们还是回到刚才那个美国老农民,要种几百亩地,种玉米呢?种大豆呢?不知道。不知道很简单,到期货市场看价格,现在秋收季节那个玉米和大豆的期货价格是哪个高,算得明白,你就种哪个。那你说哪有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因为期货市场的价格表现出来的就一个数字,可是它的实质是什么,实质是全世界关于玉米和大豆的价格的所有复杂信息,通过市场交易的机制,最后浓缩成价格这一个信号。

说北京市到底哪个污染,哪辆车不达标,所有的最后不知道,最后我们只知道,今天PM2.5多少值,这就是最终合成的信号。所以所有做决策的人说,我今天要不要早上出门锻炼身体啊?你就看那PM2.5数字就可以了,你没必要说今天有多少辆检验不合格的车打我们家门口过,这些信息你是不可逆掌握的。这就是市场的优越作用,分头决策加一个非常精妙的,集成的价格信号。

所以很多人对市场机制,其实并不了解什么叫市场经济,尤其在价格这个问题上,比方说到现在为止,古今中外,古代不说,就是中国和外国,很多媒体都在讲央行决定利率,对吧?我们经常在各种财经评论里头听到,央行该不该升呢,什么时候升息,大家市场都盼着呢,对吧,好像央行在决定。

当年格林斯潘老头,每天夹一个公文包到美联储开会,大家都说,哎呀要根据他公文包的厚度判断,他到底是要升息呢还是降息呢?好像他们有权力。我告诉你,根据经济学理论的分析,错,他没这权力,那权力在哪儿呢,权力是市场给的,央行不管是中国人民银行还是美联储,它能干的就一件事,就是跟在市场屁股后头,想办法把市场研已经决定好的那个利率,把它表达出来,仅此而已。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什么是利率?这是英国非常复杂的现象,简单说,构成利率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这个道理很明白吧,比如说我预计一万块钱到明年只能买一盒火柴了,那我现在最理智的行为是什么?赶紧借钱,对吧,找申音小胡子借钱,找我们栏目主编杜若洋借钱,把钱都借给我买东西,对吧?因为明年一万块钱就值一盒火柴了,明年买两盒火柴送给他们俩,完了,对吧,我就赚了。

所以利率的本质是人们对于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就这么简单。那央行行长,美联储主席,他能干的是什么呢?就是判断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而这个预期全是分散的,所以他要去想,哎呀,到底这么着,人们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一个合适的点在哪里,因为他的这个决定很重要,如果他把利率定低了,没有跟上市场,大家拼命来借钱,对吧,,如果抬高了,没有人来借钱,那也导致市场的这个银根不足。

所以央行行长干的是什么?是体察市场,然后寻找到,倾听到市场已经形成的那个利率,然后把它告诉公众,仅此而已。他们不是在决定利率,因为利率的本质是什么,是货币的价格,价格是不可预测,而且不可被决定,这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举两个例子,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在说价格怎么样,火车票价格怎么样,这个地铁车票价格应该怎么样,暖气价格应该怎么样,好像价格是能由谁来定的,价格从来不说由谁来定的,甚至价格不是由商家来定的,因为商家和顾客之间从来不竞争,他们永远是合作关系,真正竞争的是什么,是消费者自己,价格是由消费者自己来决定,就算是天上掉馅饼,也得看底下有多少人抢,天上掉下的馅饼是不要钱的吧,但是底下饿汉太多了,这馅饼价格仍然会涨,经济学道理就这么简单。

举两个例子,都是想控制价格,一方面是企业想控制价格,如果你熟悉过去十几年的中国的经济新闻,你可能会听说过,2000年中国有一个彩电价格联盟,说这个国美、苏宁太不像话,把把价格搞得太低,我们联盟了,我们不降价,我们开会,我们签生死文书,我们写血书,这是2000年,十几年前那一档子事。后来呢,中国的航空公司,大概是05年,06年,我记不太清了,也有一次价格联盟,我们不打折,我们以后都是价格联盟。07年在重庆洗车行业还有一个价格联盟,说以前10块太便宜了,我们涨到20块,我们都不讲价。

结果你会发现,所有的价格联盟都是瞬间崩塌,基本上我印象中,因为那十几年我都在做财经报道,基本上就是一两周,最快就一两周,就全部崩塌。就是说商家想多挣钱,控制价格是没用的,可是你说,那政府把价格按住也没有用呢?我告诉你,也一样没用。

这历史上多了去了,最可笑的是原来兰州拉面,政府都出过这个公文,说这个红头文件,一碗拉面不准超过多少钱。那最典型的就是眼下对房地产的这种限价,控制价格,那请问有用没用呢,当然没用了。那请问为什么控制价格没用呢?是因为大家误解了价格这个东西的本质,价格是什么,价格不是这个东西的销售的价格,价格是指你要购买的一整套配套服务。你理解刚才为什么这两个价格控制和价格联盟为什么崩溃,你就能理解这个道理。

比方说为什么航空公司做价格联盟没用,因为我们就定下来,北京飞深圳多少钱,经济舱这个咱们不打折,但是每个航空公司都有招,来私下里突破这个底线。你看,我是正人君子,我可不背弃大家的联盟,但是我可以比如说我把座位加宽点,我机上的伙食变得好一点,我免费送货上门,我对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我进行免票,对一米以下的孩子我进行免票,甚至我把空姐弄得漂亮点,我这都是在价格之外建立自己的竞争力。

所以价格联盟有什么用呢?价格是一整套服务最后的那个信息标签,你把这个标签定死,而后面的实质内容都可以变的,所以你是控制不住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吧?那个政府控制限价是一个道理,一碗兰州拉面你可以限它的价,那你能不能限得出多少根面,里面多少颗牛肉,这个牛肉是找贵的大厨做,还是找街边的小工来做,你怎么控制,它是一套非常复杂的机制。

其中最著名的是1973年,因为那个阿拉伯国家联起来跟美国鬼子干,说我们石油控制对你们的出口了,石油价格飙涨,那美国政府就干了一件事,限制石油价格,结果呢,结果就是加油站排大队。所以你以为你到加油站买的是汽油吗,错!你买的是在汽油周边的一整套组合服务,比如说其中就包括买汽油,包括不排队买汽油,包括没有搭售买汽油,结果政府一限价,好了,汽油的价格是控制住了,但是问题,排队开始。

不排队买汽油这项服务,对不起,不提供。24小时营业的加油站,这种服务对不起,不提供。因为不挣钱,我凭什么24小时营业,对吧。我只要政府控制,我稍微一天开几个小时门就可以了嘛,那如果想不排队怎么办?有的加油站就开始来这个,买润滑油,只要买这一款润滑油,到这边来买汽油可以,这个润滑油的价格就上去了。所以美国当时有一个评论员开玩笑讲,说这个石油危机期间,是美国车辆润滑状况最好的一段时间,是因为价格是一个剧烈变动的因素,而价格本身仅仅是一个信号而已。

所以老想控制这个世界,老想控制价格,这是人从权力时代带来的一个妄念,才产生了阴谋论等等的想法。而实际上这个世界是由谁控制的?是由所有自由市场中作为交易主体的决策者,分散决策,形成一个总体的涌现出来的现象,这是我们看到的世界,没有谁能够真正控制它。

如果这个道理你还没听懂,你叫想想,这个冬天冷了,要不要穿秋裤这件事情。控制价格,就相当于你什么时候穿秋裤,政府、中央银行行长他是可以决定早穿一天,晚穿一天,这都是可以的,但是真正决定你穿秋裤的,跟你妈妈,和你自己,和你媳妇都没有关系,那是因为天气冷了,你穿秋裤只是对它的一种反应,而不是你可以通过穿或者脱秋裤来控制外在的天气。这个理说到这儿,应该算是说明白了。

刚才我们讲了一系列经济学的原理,其实只是想描述应该趋势,就是越往回追溯历史,你会发现人类社会是由权力来主导,由中心来控制的这样的一种社会样态。但是越往后呢,越往未来呢,人类社会就越是以自由为前提,以市场来协同,由分散的节点来分头决策的这样一种社会样态。

如果你接受这个前提,那我们回头再来看阴谋论这个话题,你就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个结论,在空间上看,不是说阴谋会不会存在,永远会存在,但是阴谋的规模会遭到限制。为啥,因为阴谋的前提是保密,我们一帮人不跟外面说,但是保密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所以阴谋的规模就会越来越受控。

你瞒着你老婆出去玩点花花肠子,也许能做得到,当然这一点也越来越难,说一帮人躲在家里想控制全世界,这几乎是不可能,这是空间规模上的那在时间上的结论呢,是越往回追溯历史,越和那些中心化的社会在一起的时候,阴谋就越奏效,比如你看你老姑父不顺眼,拖出去就毙了,或者让狗给吃了,这在有的国家还能做得到。

但是越往以后看,随着开放社会的到来,信息流动的加强,阴谋得逞的可能性就太低了。

如果刚才讲的你还是觉得有的糊涂,那就记住这句格言吧,这句格言说的是:你可以短暂地骗住所有人,你也可以永久地骗住一部分人,但是如果你想得是永久地骗住所有的人,对不住,您办不到!这就是阴谋论为什么破产,它的理论根基为什么扎不牢的根本原因。

当然这期节目我们不想跟阴谋论抬杠,因为他们是说服不了的,我们主要的任务,还是想探查一下人类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叫去中心化。你可能会说,人类没有中心怎么行呢,没有国家,没有政府,没有法律,这天下还不就乱了,没有王法了吗?没中心怎么行呢。你还真别把这个中心的作用绝对化,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市场的力量》,它的作者叫李子旸,这是一个用小故事来揭示市场经济原理的一个高手。

在这本书里,他就讲到了一个例子,揭示18世纪英国的捕鲸业,捕鲸,就是捕杀鲸鱼,当时欧洲对于鲸鱼的需求非常大,你想那个时候妇女穿的裙子都是那样的,那里面都是鲸鱼骨来支撑的,而且家家户户点灯,用的都是鲸鱼油,所以鲸鱼油的这个耗费量非常大。

但是捕鲸业你想想,那是浩瀚的大洋上,分头进行捕猎和作业的那些船只,他们之间产生矛盾的可能性太大了,因为一头鲸鱼那么大,你不可能一个鱼叉上去,它马上就死,带病逃亡一段,那第二个船要上去再来一叉子,好,鲸鱼死了,那请问这头鲸鱼是谁的?非常容易产生纠纷。可是奇怪的是,在18世纪中期,将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你会发现英国法院没有接到什么关于这个方面的诉讼。说白了,就是捕鲸船的老板们和水手们,他们之间形成了一套规矩,没有法院的搀和,没有成文的法条,但是他们可以解决自己的纠纷。

根据李子旸先生的介绍,他们大概形成了这么两种规则,第一种规则是在英国海岸周边适用,叫系牢原则,什么意思呢?就是一个鱼叉上去,对不起,你后面得带根绳,这个鲸鱼负伤跑,你就牵着一个狗一样,跟后头追,一直追到这个鲸鱼死掉,你把它收获上来。但是请注意,什么能够证明你是这条鲸鱼的主人呢,就是这条绳,系牢嘛,系紧,你牵着。

可是到了北美海岸就不一样了,就不能用这系牢原则,为啥?因为鲸鱼品种不一样,英国海岸的这个鲸鱼叫露背鲸它性格比较温顺,它就不会往下沉,跟你死活折腾,不会,它就是跑,跑累了它就死。美洲海岸的叫抹香鲸,抹香鲸的脾气可大,你扎我,老子下沉上浮,跟你一通折腾,所以这个时候你再牵一根绳,太危险了,容易把你船都给拽到大海底下去,所以就不能用这跟绳,那就得另定一套规则体系,叫鱼叉占有规则,什么意思呢,就是每个鱼叉带有这个捕鲸船的标志,最后这个鲸鱼死,就看第一个上去的鱼叉是谁的,那这条鲸鱼就归谁。

你看,这就形成了两套规则,可是这两套规则不能互换,你比如说在英国海岸,如果你用鱼叉规则的话,那就很麻烦,因为它的鱼,这种露背鲸是单独出现,一堆捕鲸船,要是都上来用鱼叉濯,最后你怎么判别哪个是第一个,但是抹香鲸不一样,抹香鲸成群出现,所以几个捕鲸船一起作业,没关系,分头捕,最好谁觉得我的鱼叉在身上,就分头追,所以就容易平息这个纠纷。

但是奇怪,到了19世纪中期的时候,你会发现英国法院突然接到,捕鲸业的这种诉讼的状子开始多起来了,为啥呢,根据李子杨先生的分析,很简单,因为这个行业没奔头了,大西洋海域的鲸鱼给捕杀的差不多了,这个行业很快就要日落西山了。

所以这又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人们在长期博弈过程中,形成一套大家共识,共同遵守的规则,有一个前提,就是有盼头,有奔头,如果没盼头,没奔头,大家都倾向于打破这个规则,这个时候就得法院介入,就得中心化的那个社会结构来介入。

所以你看,法律这个东西,它可不是谁来定的,任何一个长期在一起博弈的一个群体,都可以形成大家默认的法律,而没有必要一定白纸黑字地把它写下来。

其实你在读法律的著作,法理学的时候,你会知道西方的法理学当中有一脉理论,叫做自然法理论,它的理论就和李子炀先生讲的这个差不多,它的意思就是人类的法律是客观的,它有一些公序良俗,天理人心,公平和正义,有些先验的原则在,我们人类制定法律,不过就是把这些早已经存在的那些法律的条文,把它落实到纸面上,然后在执行的过程当中,根据那个玩意儿不断地修正,更倾向于公平正义,公序良俗,仅此而已。

所以法律是客观的,而不是主主观的,不是什么统治阶级的工具,它是我们去努力发现的一个天条。说到这儿,你看我们刚才那一part讲的,那个利息、利率的来源,是不是就有点像了,美联储不是来制定利率,它是去发现这个市场已经形成的利率,然后把它表述出来而已。

所以这个社会到底是由中心来控制,还是由大家分头决策,已经形成最后只不过是通过价格、法条这些显示屏把它显现出来而已,你可能说这两个解释都对,只不过是我们观察它的角度和方法不同而已。

那这期节目的最后,我们还是回到阴谋论这个话题,阴谋论有一个隐藏得更深更深的前提,那就是他们以为这个世界是由谁战胜谁,谁控制谁,谁把谁搞定为它的基本样式的。就像三十多年前中国有一首歌唱的那样,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到底谁怕谁?

但是如果站在市场经济的角度,按照市场的原理,你再来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谁怕谁一点儿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谁和谁都发生了良性的,有行为规范的合作,这个世界才真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