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Education

article-57fca2cf18b44.jpg

教育的本質——思辨笃行,知行合一

所谓教育:信息送达–>内化(重复、应用)–>生产——摘自《财富自由之路》

教育的核心本质在于“纠正原本并不正确的感觉”,也在于科学地使用知识,打造升级之后更为靠谱的感觉,然后不断校正。

应试教育:一个学生是否合格,主要看他是否会考试,考试的成绩怎么样,而不是看他是否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

批判应试教育:究竟批评的是考试的内容与形式,还是考试这种手段本身。

  1. 机会是有限的;
  2. 机会的获得应该是公平的;
  3. 一个人要获得机会,必须要通过考试;
  4. 对于应试者来说,考试的内容与方式都是他不可控制的;
  5. 应试者必须服从考试要求
  6. 与应试相关的教育只能是应试教育。

考试与应试教育是必然,并且是合理的。

美国的考试制度绝不能证明美国的教育不是应试教育,而只能证明美国在考试内容、方式等的规划,设计与安排方面更科学合理。美国不但不是应试教育的反例,反而是应试教育的典范。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创新人才?

一个对周遭世界浑然不觉而只知道传递信息的人是不配被叫做教育者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知识;教育者还应指明通向智慧和真理之路。真理比教师(传授知识)更为重要。要创建一个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是真正的教育者,也就是说我们应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我们必须教育自己。

罗胖60秒: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2017-11-15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大学生去偏远乡村当一段乡村教师,这叫“支教”。

本来是一件大好事,但是这几年也有人说,大学生支教的时间很短,给当地孩子展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结果反而让孩子受到精神刺激,往往事与愿违。

  1. 但是,最近我听说的一种支教方式就很好,大学生去偏远农村,就干一件事——给孩子做职业认知培养。

  2. 比如四川大凉山地区,太封闭落后了,当地孩子只知道三种职业,就是农民、开小卖部的和司机。

支教的大学生通过演小品的方式告诉他们,世界上还有其他职业。比如警察,告诉他们这个职业是干什么的。你,你不是跑步不错吗?练好身体,将来考警校,就可以当警察。

这种支教方式,点燃了孩子非常具体的希望。

  1. 你看,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不是给人看最好的景色,而是给人可以努力的目标。

教育的本质

作者:周国平

现在我把我最欣赏的教育理念列举出来,共七点,不妨称之为教育的七条箴言。它们的确具有箴言的特征:直指事物的本质,既简明如神谕,又朴素如常识。

第一条: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

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

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第二条: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

“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肯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她的儿童教育理论。

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第三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

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

第四条: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的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但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

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第五条: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第六条:大学应是大师云集之地,让青年在大师的熏陶下生长

第七条:教师应该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

我赞同爱因斯坦的建议:给教师使用强制措施的权力应该尽可能少,使学生对其尊敬的唯一来源是他的人性和理智品质。与此相应,便是扩大学生尤其研究生的权利,在教学大纲许可的范围内,可以自由选择老师和课程,可以改换门庭,另就高明。考核教师也应主要看其是否得到学生的爱戴,而非是得到行政部门的青睐。

像现在这样,教师有本事活动到大笔科研经费,就有多招学生的权力,就有让学生替自己打工的权力,否则就受气,甚至被剥夺带学生的权利,在这种体制下,焉有学生不沦为手段之理。

罗胖曰:
我当年在大学当老师的时候,上第一节课就宣布——
我的课可以不来。决不点名。每个人考试都会通过。
结果最惨的时候,我的课堂上只有6个人。
没关系。6个就6个。
6个也是学生,我也是老师。
否则,他们就是人质,而我则是狱卒。

耶鲁校长: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怎样的?

educationquestion.jpeg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时,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知觉、终身学习的基础、获得幸福的能力。

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

以下三位不同领域的名家对教育的本质有着惊人一致的认知,也许,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教育不教知识和技能
却能让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

理查德·莱文是享誉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至2013年任耶鲁大学校长,上一位任满20年耶鲁校长的还是1899年就任的亚瑟·哈德利。

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如果一个学生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居然拥有了某种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耶鲁教育最大的失败。

因为,他认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大学毕业后才需要去学习和掌握的东西,那不是耶鲁大学教育的任务。

那大学教育有什么用呢?

理查德·莱文在他的演讲集《大学的工作》中这样提到,耶鲁致力于领袖人物的培养。

在莱文看来,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识,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通识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对心灵的自由滋养。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自由地发挥个人潜质,自由地选择学习方向,不为功利所累,为生命的成长确定方向,为社会、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才是莱文心目中耶鲁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学的观念》的作者约翰·纽曼所说:“只有教育,才能使一个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有清醒和自觉的认识,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阐明观点时有道理,表达时有说服力,鼓动时有力量。

教育令他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切中要害,解开思绪的乱麻,识破似是而非的诡辩,撇开无关的细节。教育能让人信服地胜任任何职位,驾轻就熟地精通任何学科。”

教育不改变生活环境
却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2005年,美国已故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华莱士本人则是西方有卓越影响力的作家,被誉为“近20年来最有创造力的作家”,其作品曾入选《时代》杂志评选出的1923-2005年”100本最佳英文小说”。

演讲的一开头,他讲了一个小故事:

两条年轻的鱼遇到一条老鱼。老鱼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年轻的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问另外一条:“什么是‘水’?”

演讲中提到,一个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赶赴办公室,应付8-10个小时充满挑战的工作,然后去超市、做饭,放松一会就得早早上床。因为,第二天又得周而复始,再来一遍。

人,很容易在这样的生活里,形成无意识的惯性:无意识地翻手机、给生活加速、陷入琐碎的柴米油盐、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开头的故事一样,生活在“水”中太长时间,已经不知道水是什么。

华莱士在演讲中说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知识,而是习得一种思维方式——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拖着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获得幸福的能力。

教育能让你活得幸福
幸福取决于有意识的思维方式

哈佛大学的《幸福课》风靡全球,教授这门课的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教授认为,幸福取决于你有意识的思维方式,并总结出了以下12点有意识地获得幸福的思维方式:

1.不断问自己问题。每个问题都会开启自我探索的门,然后,值得你信仰的东西就会显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2.相信自己。怎么做到?通过每一次解决问题、接受挑战,通过视觉想像告诉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学会接受失败,否则你永远不会成长。

4.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条一直上升的直线,而是一条上升的曲线。

5.允许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感。

6.记录生活可以帮到你。

7.积极思考遇到的一切问题,学会感激。感激能带给人类最单纯的快乐

8.简化生活。贵精不贵多,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学会说“no”。

9.幸福的第一要素是:亲密关系。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为幸福长久的亲密关系付出努力。

10.充分休息和运动。

11.做事有三个层次:工作、事业、使命。找到你在这个世界的使命。

12.记住: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让别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个诚实的父母。

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

1
科学是有局限性的,科学永远不能揭示全部,真正的科学也需要不断迭代。所以,我能做的是,把最新最靠谱的大脑、认知、儿童发展的研究成果,翻译成人话讲给你听,给出具体的方法让你能用。在迷茫无助的育儿之路上,让你受惠于那些已经被科学点亮的地方。

魏坤琳,人称Dr.魏、叨叨魏,《最强大脑》科学评审、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儿童早教机构爱贝睿创办者。

养孩子是超级复杂的事情

你好,我是Dr.魏。前两天,我听“得到”上的吴伯凡老师说过一句话,他说,世界上的事儿分三类,第一类是不复杂的,比如生产一台车,第二类是有点复杂的,比如造个火箭,第三类是超级复杂的事情,什么呢?就是养孩子。

作为两个孩子的爸爸,我太认同这个说法了。生产汽车、制造火箭,我们可以先确认原理,然后画图纸找材料,制造出来就行了。可以说,只要原理正确图纸无误制造没偏差,汽车就能按照我们的设定上路,火箭就能按照我们的设定升空。而养孩子,天啊,不光没有统一的公式和标准图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随时可能出现新的变量。更可怕的是,汽车、火箭造不好可以重来,养孩子,那可是一锤子买卖,不可重来呀!

所以,和你一样,在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然后,焦虑就开始了。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养?

为了找到答案,我翻遍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育儿书,可是,这些书里给出的回答却不能让我满意。

1.这些书里给出的很多理论或方法大多还基于国外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而在我这个搞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人来看,这些知识早应该被淘汰了。

2.如果只是一些落后的观点方法也就罢了,一些书上讲的,看上去是某某国外教授、权威育儿专家提出来的,但查下文献就会发现,是一些商家,为了兜售自己的理念,篡改、曲解、恶意夸大原有的科学实验结果。

比如,一些机构为了销售课程,宣称左脑管逻辑、分析、理智,右脑管创造、想象、艺术,所以,左右脑需要分开专门训练。但事实上,这几十年的脑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无论是逻辑、分析,还是创造、艺术,都是整个大脑协作的结果

再比如,一些商家刻意强调某些能力的培养是有关键期的,说错过了,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事实上,科学家不说“关键期”,而是用“敏感期”这个概念来描述孩子的最有利的发展期。并且,敏感期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拿口语来说,并不是某些机构鼓吹的2-3岁,而是可以到7岁。

没办法,当我发现无法从现有的信息中获得帮助,我就只好和我的科学家朋友们一起,支个摊子自己来做了,所以从2015年开始,我们创办了一个基于脑科学、认知科学的儿童早期教育平台——爱贝睿。我们希望把真正科学的、聪明的家庭教育方法带给千家万户。因为,未来的世界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的,也是你、你们的孩子的。

当然,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我必须承认,科学是有局限性的,科学永远不能揭示全部,真正的科学也需要不断迭代。所以,我能做的是,把最新最靠谱的大脑、认知、儿童发展的研究成果,翻译成人话讲给你听,给出具体的方法让你能用。在迷茫无助的育儿之路上,让你受惠于那些已经被科学点亮的地方。

而你需要做的,就是做出一个简单的选择。

选择面向过去的教养方式,让你父母用上一代人的养育方式去培养你的孩子;或是选择非科学的教养方式,把孩子拱手交给一些所谓的科学育儿机构;当然,作为一个出生在现代世界的人,你也可以选择跟随我,在“得到”上收听这样一个节目,相信科学的力量,相信人类这十几年间在脑科学、认知科学、儿童早期发展领域的重大发现和迭代,相信科学可以更好地帮助你养育孩子,至少让你在育儿的道路上,少吃点后悔药。

《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使用手册

俞敏洪:优质内容才是教育本质

2013年开始,在线教育创业潮火热,对新东方也产生了影响,他们很多员工被创业公司挖走。然而发展到现在,在线教育领域并未如预期那样,迅速崛起一家像新东方这样规模的机构。新东方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谈到了他对在线教育的看法,以及他对在线教育的担忧。

在线教育开始兴起的时候,一些公司以“推翻传统教育”为目标摇旗呐喊,但结果这样的颠覆并没有出现。俞敏洪认为,“第一批搞互联网教育的人不是搞教育出身的,几乎全是搞互联网出身的。搞互联网出身的人弄懂教育规律,把教育规律运用到互联网的时候,机会就没有了。反而是搞传统教育、地面教育的人理解怎么把教育跟互联网结合得更正确,因为他们有基础。实际上这也给了新东方这样的机构生存的余地。”

2015年到2017年,新东方以平均30%的速度发展,这就使新东方有足够的资金来做各种互联网教育相关的实验。另外,新东方体系内有了新一代对教育和互联网都有深刻认知的人,这也让俞敏洪能松一口气。此外,新东方也投资了一批在线教育创业公司。

俞敏洪认为,互联网技术不等于教育,优质内容才是教育的本质。纯粹堆砌知识的平台,既不智能化,又没有优质内容,已经不是人们追捧的对象了。“智能化学习系统的探索,还没有对教育带来重大影响,但是正在产生。”

不过,从教育的本质来看,俞敏洪也有一些担忧。他说,“互联网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人热爱学习。新东方目前做的不是让更多的人来学习,而是让学生更高效率地学习。但在中小学教育领域,互联网的应用强化了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还是束手无策,这是我比较担心的。

关于如何批评犯错孩子的清单


2017-07-2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面对犯错的孩子,父母到底该不该批评?如何批评才能既不挫伤孩子自信,又起到教育的目的?

「得到」邀请著名育儿专家Dr.魏创作了这篇清单,11条建议,供你参考。

  1. 孩子是可以批评的。正确的批评,不仅不会打击孩子,反而是他成长的好机会。那些“批评会扼杀天性,使孩子失去信心”的说法,并不可信。

  2. 孩子犯错时,父母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很多家长一心急,张口就把教育,变成了情绪宣泄和对孩子的训斥。除了让孩子畏惧,起不到任何教育的目的。

  3. 孩子的可塑性极强,所以千万不要出现“三岁看老”“你以后也就这样了”类似的话。它的潜台词是“你无法变好,我也管不了你”,这其实是家长在逃避教育的责任。

  4. 批评时,一定要告诉孩子错在了什么地方。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只有被明确地告知,才有改正的可能。

  5. 最有效的批评,是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和规则。比如,“吃太多零食对牙齿不好,个子也会长得慢”。这可能会让你陷入和孩子一轮又一轮的解释中,但现在多花时间解释,总比将来花更多时间批评要好。

  6. 批评要具体化,就事论事,不要牵扯到其他事情。最忌讳父母翻旧账。泛化的批评会让批评失焦,无法给孩子具体的指导,反而会激起他的反感。

  7. 不要给孩子贴负面标签,比如“你就是个自制力差的孩子”“你就是好吃懒做”……它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暗示,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真的有缺陷,从而放弃自身成长。

  8. 批评一定不能止于批评,最好能指出孩子的某种优点,并给予适当鼓励,这会增加他改正错误的信心。

  9. 仅仅告诉孩子怎么做是不够的,更要手把手的亲自教他如何改正。这个共同改正的过程,比批评更重要。

  10. 教育孩子,就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反馈,这个反馈要及时、准确。孩子犯错了,立刻指出让他改正;孩子更正了,及时表扬他的努力。

  11. 最后切记:千万不能体罚,一次也不能。

Dr.魏关于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清单

2017-07-22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爱阅读的孩子,表达能力强,专注力更棒;而不爱阅读的孩子,往往让家长头疼不已。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的引导至关重要。做到以下12条,你的孩子也能成为让人羡慕的“阅读小达人”。

  1. 首先你要明确一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比学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死的,而阅读兴趣,会陪伴孩子一生,成为他终身的财富。

  2. 不要给孩子堆书,要陪他一起阅读,把阅读嵌入到日常生活中。比如一起看绘本、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年龄大一些的,可以分角色朗读。

  3.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选书很关键,最好是稍微有些挑战性的。1岁的宝宝,推荐大部分是图片的童谣集;2-3岁的孩子,给他多样化的绘本;3岁以后,可以读一些情节简单的故事书。

  4. 阅读没有严格的年龄阶段限制,所谓的“指南”只能作为参考,不要机械地给孩子规定阅读时间表。

  5. 每个孩子的阅读兴趣点不同,建议专门为孩子定制私人阅读清单。给他不同风格的书,看他的反应,多观察,多尝试,总能找到他感兴趣的。

  6. 不要用下命令的方式逼迫孩子阅读,也不要用奖励“诱导”。“读完这本书,奖励你一个冰淇淋”这种话最好不要说。要给孩子建立一种认知: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很有趣。

  7. 陪孩子阅读时,要多和孩子交流,帮他把书里的内容跟生活联系起来。

  8. 摒弃“一定要从书中获得什么”的功利心态。用开放式问题,帮助孩子多思考。

  9. 面对孩子的问题,要及时给出反馈。只要问题跟阅读有关,一定要积极回答。千万别说,“我们先把书读完再说”,而要先回答问题,再继续读书。

  10. 在阅读中加入游戏的环节,能增加阅读的乐趣。偶尔在游戏中故意输给他,还能增强他的自信心。

  11. 读诗是一个好的选择。诗歌独特的节奏和韵律,能促进大脑发育,提升孩子的语言处理能力。

  12. 孩子的阅读过程中,家长的鼓励很重要。面对孩子“荒诞”的想法,先肯定他的想象力,然后启发他顺着思路把故事讲下去,能激发他更大的想象力和满足感。

收藏清单|关于孩子音乐教育的几个重要建议

2017-09-06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音乐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但,常常面临一个难题:该如何开始孩子的音乐启蒙?

艺术达人严伯钧用他的亲身实践经历告诉你,想让孩子在音乐路上真正开发兴趣,自主学习,得从这些问题出发——

  1. 让孩子学音乐,只有一个原因是真实而长久的——音乐是美的。音乐,是你送给孩子的一件可以陪伴他一辈子的礼物。如果只是冲着智力开发、特长加分去学音乐,效果不一定好,也不见得能达到目的。

  2. 音乐启蒙,从听开始。首先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音乐,孩子见过好东西,才会有追求。父母可以尝试在家中制造能够随时听到优美音乐的环境,或是把听音乐会作为家庭的一项经常性活动。

  3. 音乐技术靠手指,艺术靠耳朵。听觉敏感是决定演奏或演唱水平的关键。拉琴音不准,本质都是耳朵听不准。唱歌跑调,也不是嗓子的问题,而是耳朵听不准。

  4. 孩子接触的第一件乐器,建议选钢琴。以钢琴启蒙,可以建立孩子对音程和音阶的敏感度,为声乐和其他乐器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5. 启蒙的另一个不错的选择,是小提琴。但是小提琴的初学者要付出艰辛努力,才能拉出优美的音色,比较考验孩子的自信与毅力。

  6. 钢琴、弦乐是童子功,可以从小培养,最早4岁就可以开始;管乐对肺活量和身体发育有要求,不能太早开始练习,10岁左右为宜;声乐,等到变声之后再学也不晚。而且声乐主要看嗓子的条件,嗓子不好,苦练是练不出来的。

  7. 如果不以音乐为职业,那么对音乐的追求,多少岁开始都不晚。

  8. 学音乐,最好“一步到位”,不然可能就永远也到不了位,特别是在老师选择和乐器配置方面。

  9.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孩子找优秀的音乐启蒙老师。想着“随便找个老师,培养下兴趣”,最后可能只会让孩子没了兴趣。而且,器乐的学习是一种肌肉记忆,一开始练歪了,以后纠正起来会比较困难。

  10. 一位合格的音乐老师,起码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第一,科班出身,即毕业于十大音乐学院或国家认可的本科院校的音乐专业,有国外著名音乐学院文凭自然更好;第二,老师自己带乐器,亲自示范;第三,既讲指法技巧,也讲音乐的周边知识,甚至是故事和八卦。

  11. 科班出身,比标榜自己是“钢琴十级”或者“有多少学生过了多少级”重要得多。所谓“钢琴十级”,指的是“业余钢琴十级”,它连音乐专业的敲门砖都不算。记住,专业人士不考级,考级只针对业余人士。

  12.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给孩子买好的乐器。孩子从小就知道好的乐器和好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才会创造好听的音乐有渴求。

  13. 不要逼着孩子考级。考级既不代表一个人真实的演奏水平,也不能增进一个人的音乐知识和音乐素养。大多数考级只要一年反复练两到三首曲子,就可以过关。何况,现在升学对考级都不加分了。

  14. 如果你的孩子有天赋,热爱音乐,并希望成为一名顶尖的西方古典音乐的演奏家,建议尽早创造条件到欧美的音乐学院深造。演奏音乐的不是一个人的手指,而是大脑,这需要对国外的语言和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

  15. 市面上号称VR、智能学习的音乐产品,只能作为玩具,不能替代音乐教学。不走必经之路,就永远到不了终点。

  16.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观众。父母的欣赏水平提升上去以后,才能成为孩子的知音。而一万个不懂音乐之人的掌声,不及知音的一个“好”字。

关于引导孩子保护生命安全的清单

2017-07-1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暑假到了,在陪伴孩子放松身心的同时,别忘了给孩子补上“生命安全”这重要的一课。

「得到」App请专业人士为各位家长创作了这篇安全清单,供你参考。

  1. 父母对孩子生命的照顾,除了合理保护,还应包含深入生活各方面细节的安全引导。引导是爱的高级表达形式。孩子越早具备对于风险的概念、反应能力和应对速度,未来发生问题的概率就越小。

  2. 安全引导,核心是传授知识。只是告诉孩子“注意安全”、“不许这样”是没有多少效果的。保护生命是一门科学,可以通过小故事、绘本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孩子理解,不断在日常生活中强化孩子的安全认知。

  3. 当孩子从秋千上摔下来后,有的父母会说不许再玩秋千了。这其实是一种消极保护,限制大于引导。积极保护,是家长镇定冷静地去引导孩子思考问题,找到方法。比如,为什么小猫会抓伤你?它喜欢什么样的亲近方式?

  4. 安全引导应该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但不同年龄的孩子,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0-2岁的孩子,父母以看护为主,防止孩子坠床、误吞物品等,初步帮孩子识别风险。

  5. 3-6岁的孩子,对于探索世界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和能力。父母可以带孩子逐步认识绝缘体和导电体,人行道和交通灯,大自然与易燃物等潜在风险,帮助孩子积累用电、出行和防火的知识。

  6. 6-12岁的这个阶段,孩子独立意识增强,对社会和朋友关系更敏感。如果家长过度保护,可能导致孩子胆小依赖,更容易对危险缺乏反应能力。

  7. 孩子信任父母,愿意敞开交流,是确保孩子生命安全的前提。掌握孩子的情况,才能进行有效地引导。要注意沟通方式,尽量多提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向你倾诉。比如,今天怎么了?作业有什么困难吗?我可以帮你什么?

  8. 家长身体力行,是孩子建立安全意识的根本。比如,开车系好安全带,行驶中不看手机,不因为赶时间开快车,骑车带好头盔和护膝,游泳选择有救生员的游泳池。

  9. 帮助孩子学会规划时间,这样,成年后才不至于常常因为来不及,冒着生命危险赶时间。

  10. 6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具备更强的关注他人的意识。父母一定要让孩子们知道:任何情况下,一定要确保自己生命安全,再帮助别人。比如,父母可以扮演溺水的小伙伴,问孩子此时该怎么做?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不是伸手去拉,而是大声呼叫救生员。

  11. “相信熟人,远离陌生人”,这是不科学的。应该告诉孩子不要通过职业、地位、相貌、亲疏来判断一个人,而是通过识别对方的“陌生”行为,决定应对措施。比如,成年人不应该向孩子求助,引导孩子离开家庭或校园去帮助什么人;也不应该鼓励孩子不告诉父母,单独到有趣的地方玩。

  12. 家长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告诉孩子,如果有感觉到困惑、不情愿的场景,一定要学会拒绝。不要因为“听话”、“不好意思”否定自己的判断,并且要告知父母。

  13. 外出旅行是日常生活的延伸,父母不要事事代劳,把孩子排除在外。做旅行计划时,最好让孩子参与,让他成为全家旅行安全管理的一分子。比如,一起记录当地的救护和报警电话,上网了解目的地的犯罪地图(很多国家能查询到具体街区),阅读景点门口的安全须知等。一方面加强了孩子对目的地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未来独立出行做准备。

  14. 信息安全,是摆在这一代孩子面前的新问题。当孩子开始接触手机和电脑,要告知孩子保护隐私的重要性,不要透露家庭地址,或是使用太简单的邮箱密码等。

  15. 心灵是生命的一部分,所以,心灵安全也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焦虑的家庭和学校环境、身体疾病、亲人离世,都可能对孩子心灵产生影响。假如家长发现孩子不愿意和家人沟通、懒得出门、对很多事没兴趣、能量减低,就要提高警惕,和孩子及时沟通、疏导和解决。

欧蓬:一位创始人的自我教育

欧蓬是尚德机构的创始人。尚德机构中国最大的学历和职业教育机构之一,2016年营收8.5亿。这家公司最为业界称道的,是它从2014年6月6日起彻底取消了线下的订单,从传统面授模式彻底转型为在线直播教育模式。欧蓬在接受李翔知识内参专访时,解释了他作为创始人是如何学习和自我教育的。

一、决定人生的75%、20%和5%

欧蓬有一个观点,一个人最终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其中75%是由不确定性决定的。比如一个人,可能不是那么聪明绝顶,也没有非常勤奋;但是,他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小村庄,他是这个村子里最聪明、最勤劳、也最敢于冒险的人。他买下了村里的金矿,仍然有机会变成几十亿的富豪。所以说,命运的20%是由人的认识论决定的,“认识论跟聪明与否都没有太大关系,它是如何在经历过的不同事情中获得的认知,以及得出的认知是不是在概率上更接近真理”。接下来,还有5%是由美德决定的,也就是勤劳、坚韧、自律等等品质。

人的命运最终就由这三个因素决定的,其中有超过70%是受不确定性影响的。但是,这种不确定性对个体而言其实又是已经确定了的。因此,作为个体,必须接受自己控制不了的75%不确定,而不是不断去跟别人比幸运,抱怨自己为什么没有买下金矿,或者没有早一点加入阿里巴巴。

欧蓬说:“要接受你的人生是被70%多的不确定性影响的。但是你可以去塑造剩下的25%。如果能够把剩下的25%塑造好,你在自己的行业里一定可以做到前三,甚至可以说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是前三。”

欧蓬对“认知”的观点来自他读物理学时的感受。他读到,在宇宙中,有70%多都是暗能量,有20%多是暗物质,只有5%是人类已知的物质。这对他当时的认知刺激很大;他说,自己在当时有两三周时间都一直在思考这个命题。 他把这个观点拿去套很多东西,结合自己过去读过的很多书和自己过往的经历,然后发现,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因素,也是如此。

二、读书是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自我教育方式

欧蓬把他的会议室的名字命名为“初始条件”。这个名字出自于混沌理论。混沌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它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带来系统的巨大调整。他觉得组织和混沌系统很像。公司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就是组织的初始条件。所以,创始人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非常重要。

欧蓬说:“对我来说,我一直觉得看书是最有效率而且成本最低的自我教育方式。基本上我所有的学习都是靠看书、思考、做事这三种方式来完成。”

欧蓬从大学时起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当时,他从山东蓬莱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入学后,他忽然发现了自己与来自大城市的同学之间的差距,“大城市的学生他们说的事情我听不懂”;同时,他觉得高考把自己变笨了。欧蓬说,在高考之前,遇到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任务,他都能发现几个解决方案,但上大一时,他突然发现,任何一个任务或者待解决的问题他只能找到一个方案了。他认为,高中接受的“物质决定意识”这套哲学教育把自己思维变单一了。于是,他开始阅读大量的书籍,比如黑格尔、尼采等哲学家的著作,以及世界史和企业史等。“通过这种方法,在大二、大三我又重新恢复了智商。”并且,欧蓬一直保持这个阅读习惯到现在。

三、阅读习惯:确定选题,先读历史

欧蓬说,在阅读时间的安排上,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很少用碎片化时间读书,他的每次阅读时间,至少是4个小时起。从什么地方找到这些时间?欧蓬一周工作六天,休息日80%的可支配时间,他会用来读书。此外,飞机上封闭的飞行时间是最好的读书时间。接下来,就是假期。比如两周的春节假期,他就可以读十本书,一年下来他的阅读量就能达到100本书。

在如何选择阅读内容的问题上,欧蓬的看法是:“确定选题很重要。在不同的阶段,读哪个领域的书,非常重要。”选定了要读的领域之后,他首先会去看这个领域的历史。比如,“在学经济学时,我先花了很多时间读经济学史;在研究宗教的时候,我花了很多时间看宗教史”;“宏观地了解学科历史之后,你就可以把各种观点串起来。然后,你会发现,有些观点是你认可的,有些观点是你怀疑的。接下来,你就可以做各种观点的比较研究了。”最近,欧蓬在读金融史和金融工具类的书。原因是,他预感自己的下一个瓶颈可能会出现在金融和资本市场领域。“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瓶颈,也可以理解成,如果在资本方面做得更好之后,公司就会有复合增长或者跨越增长。我花了很多时间读美国两百年的金融史。关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书,我大约读了七八本。”

同样,在十年前,当欧蓬意识到尚德机构需要从一个线下教育机构转型到互联网上时,他最先做的也是阅读大量的互联网相关书籍,比如英特尔传奇CEO安迪·格鲁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他把这个过程称之为“理论建设”。

欧蓬说:“读书会在无意之中培养你很多的Sense。在你阅读的过程中可能是没有概念的,但是,在阅读之后,你之所以能够总结出一些相对靠近正确的规律,一定是因为你的素材准备得足够多。你在阅读中不断地在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直到未来某一天,你才能总结出来。比如说,该如何理解互联网,一个线下的公司如何向互联网去做转型等等。”

作者:李翔

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愤怒与思考

周健:此事引发如此大的社会恐惧,是因为每个养孩子的人都知道,无论自己多么强大,孩子都有被欺凌的可能。

我觉得这些早教专家首先应该向遗传学专家学习,告诉那些刚刚生过孩子的母亲,遗传是决定一个人性格脾气特征的主要因素,每个孩子因为遗传而变得性格迥异,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根本。早教本身没有错,但正确的幼儿早期教育是父母一定要参与其中的。如果父母觉得养育孩子是件麻烦事,而认为把孩子扔给早教机构,自己就可以省时省心,那么孩子在托儿所被不称职的老师打骂的事情恐怕就难以避免。

如果整个社会的强者平时缺少对“弱者”的尊重,做为“最弱者的儿童”无论养育方法多么科学,依然逃不脱野蛮暴力的魔掌。

对0-3岁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养育,简而言之,就是看好孩子,让孩子吃好、睡好、玩好,在幼儿的吃、睡、玩中去交教育孩子,去帮助孩子建立规范,发展社交,认识世界。

人的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是谁一挥手、一批示就能成功。没有个体关注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地方,低收入者忙于生计,往往不愿带着孩子玩。然而,精力旺盛的年轻父母们,应当相信自己做父母的能力,建立在养育和关注基础之上的教育,才是人的教育,才是有价值的教育。

教育是一件关于人的事情,而不是一件关于硬件和理念的事情。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硬件完备的“亲子中心”,而是成年人用心的陪伴。

fe1bdb3f-935b-4051-9c3a-6448893bca2b.jpg

表扬努力,而非聪明;表扬过程,而非结果;表扬成长,而非表现。

关于成为好爸爸的清单
关于成为受孩子尊敬的母亲的清单
关于如何建设“成长型”家庭的清单
关于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清单
关于如何带孩子逛博物馆的清单
关于父爱典范《傅雷家书》的清单

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和开阔的胸襟,这三种品质是傅雷教给儿子的择友标准。

关于成为好爸爸的清单

引言

今天是父亲节,科学育儿专家Dr. 魏给有孩子的家庭,准备了11条好爸爸秘诀。

妈妈可以把这份清单转发给孩子他爸,让爸爸成为你的育儿好伙伴;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爸爸看到,参与到育儿中来。

  1. 爸爸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应该发挥自身体能好、爱运动的优势,带孩子多做体育运动。运动影响孩子的时间感知、动作预测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家有小宝宝,可以多玩抛高高、荡秋千、滑滑梯之类的游戏。孩子大一些,可以带他跑步、打球、游泳、户外登山。养成孩子运动习惯的同时,锻炼他的冒险精神。
  1. 转变心态,把自己当成育儿合伙人,而不是妈妈的小助手。多跟孩子妈妈沟通,争取更多自主权,别让妈妈在养孩子的道路上孤军奋战。可以从承担起一部分固定的养娃任务开始,小到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大到接送孩子上下学。
  1. 给孩子探索空间,鼓励他勇敢尝试。爸爸带娃能弥补妈妈带娃的过度保护,让孩子愿意迈出尝试的第一步。比如,在孩子骑自行车时,妈妈们会担心,“摔下来怎么办”?爸爸们不会太干涉,还会在旁边喊:“加油,再快点!”这样的爸爸带出来的孩子,胆子更大、运动能力更强。
  1. 跟孩子聊天时,多用成人语言。妈妈倾向用“娃娃语”,比如“吃完饭饭,我们去睡觉觉”;爸爸要多说成人语言,比如:“快来吃饭,然后去睡觉。”起初孩子可能难理解,但这个方法鼓励了他们开动脑筋分析、猜测,恰恰多了一个掌握复杂句子和更多词汇的机会,对提高语言能力有帮助。
  1. 也许你很忙,但不要因为愧疚,给孩子太多物质补偿,陪伴质量比时间更重要。多和孩子玩耍,每次陪伴加倍用心,不要掺进其他事情,比如接电话、看手机、回邮件等,要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拉近距离。
  1. 出差频繁也没关系,多跟孩子打电话、聊视频。担心对孩子的情况了解少、没话说?记得提前求助另一半,了解孩子的近况。给孩子传达这样一个想法:虽然我不在你身边,但你的一切我都关心。
  1. 在游戏中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反馈,积极倾听孩子的建议。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少的攻击性,更受他人欢迎。
  1. 定制专属父子阅读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哈佛大学研究显示,孩子跟爸爸读书受益会更多。在阅读过程中,男性更容易引发发散性思维,以及更有想象力的讨论,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帮助。
  1. 要用成长型心智养孩子。表扬孩子,应谨记以下三招:表扬努力,而非聪明;表扬过程,而非结果;表扬成长,而非表现。
  1. 爸爸常带娃,越带越会带。人的大脑发展符合“用进废退”原则,指的是经常使用的脑网络神经元突触会越来越发达,不经常使用的会逐渐退化。在养孩子这件事上,这个原则同样适用,爸爸放心大胆带娃,不仅心态上越来越愿意,能力上也越来越适合做“超级奶爸”。
  1. 如果因为其他原因,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缺失了“父亲”这个角色,千万不要对孩子隐瞒“爸爸缺位”这个事实。因为对待单亲家庭的态度,比单亲家庭本身更重要,可以借助家族、朋友、媒体中的“父亲”榜样,讲给孩子听,让他感知到什么是父亲。

关于成为受孩子尊敬的母亲的清单

传统习俗对母亲的角色定义中,过于强调“孩子的服务者”这部分,却常常忽略母亲本身首先应该是一个独立个体。

优质的亲子关系,应该是两个独立而优秀的人之间的关系。

  1. 不能以“我生了一个孩子”的心态来生孩子,而是当“我遇见一个人”。
  1. 在生活上,孩子迟早有一天根本不需要你,甚至想要甩开你。这一天会比你计划的要早得多,早做心理准备。但是通过努力,也许孩子愿意在精神世界始终与你保持纽带。努力的要诀是:克制,克制对他的干预。
  1. 养育孩子一点都不复杂。孩子可以过非常简单的生活,是父母的妄念把这件事变得复杂无比。
  1. 对孩子的头脑要怀有敬畏。那是一个巨大的富矿,用什么样的方式激活,就呈现什么状态。不要给孩子看那些幼稚化的图书,不要用“儿童语”和他们说话,用正常、尊重智商的方式,和他们分享人类文明中最优质的成果。
  1. 成为孩子的学习伙伴。我给自己定的原则是:让孩子去学什么,我就要同步学什么。你当母亲的“工龄”和他当孩子的“工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是搭档,胜过我们是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1. 让孩子建立第一流的审美能力,比什么都重要。认识美和体察美的人,无论在任何处境中都不会太难过。
  1. 让孩子旁听你和你的朋友们的谈话。
  1. 培养孩子的自信,目前看有效的方式是两种:一是带孩子参加成年人的高品质社交活动,让孩子在智力层面“开眼界”;二是培养孩子发展可积累、可迭代的兴趣或特长,在坚持和自律中养成自信。
  1. 无论如何,下一代人一定会比我们更优秀。
  1. 树立高标准,培养孩子的目标感和行动力。
  1. 你是什么样的人,比你告诉孩子他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重要一千倍。

关于如何建设“成长型”家庭的清单

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财富积累和消耗的方式将和以往完全不同。如果不能快速地自我升级,任何人都将被离心力甩到社会边缘。

这一过程将会持续影响几代人。唯一的对抗办法,是保持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1. 家庭的实质正在改变。过去的家庭,通过劳动分工对抗天灾人祸;未来的家庭,通过学习共享对抗环境的不确定。过去的家庭,通过经济协作反脆弱;未来的家庭,通过成长同步反脆弱。
  1. 一旦决定组建家庭,家庭成员就成为你在社会上最重要的合作者。因此,要以寻觅一个为期几十年的合作拍档的标准来选择伴侣。夫妻,是联手对抗岁月的最好战友。
  1. 对方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和你保持同等加速度的学习和自我升级状态。这一点在你们确立关系前,完全可以预判,你只需留心观察一下:在过去一个月,对方有没有增加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如果过去一个月没有,未来一辈子也不会有。 在“建设一个家庭”这项长期课题中,选择大于努力,是绝对真理。
  1. 一个明白人,在婚前应懂得划分“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外貌、金钱、社会地位,都属于存量价值,反映此前的“资产”,当然越高越好。不过,如果没有学习、迭代这种增量创造能力,这些资产会很快消耗殆尽。
  1. 能否建成一个“成长型”家庭,首先取决于:每个家庭成员是否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身份和个人成长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不受其他成员行为的干扰。
  1. 个人的独立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里程碑明确、反馈系统单纯、更容易启动和推进。一个人的目标感越强,他越会本能地寻求社会合作,继而形成对家庭关系的优化。
  1. 还应该有基于提升家庭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标。最初发起于家庭核心成员——夫妻两人之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裹挟较为年长的子女加入。这通常可以设计为一场场阶段性的家庭竞赛:从谁先减肥十公斤,到一起去美国游学一年均可。家庭共同目标的设定标准有四条:短周期;阶段性成果明确;能明显改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质量;每个参与者的难度门槛接近。
  1. 家庭共同目标的价值,还在于让家庭成员之间有共同话题。这些话题在外人面前,甚至成为一种“暗号”:这种隐秘的默契和优越感,特别有利于凝聚亲密关系。
  1. 在家庭中一定要有与学习有关的仪式感。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每天开家庭早餐会。早餐制作不妨从简,但就餐过程可以加长:全家共同参与、一起听音乐或高知识密度的音频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与阶段性目标和个人计划有关的交谈。
  1. 另一种特别容易操作的仪式感,是一起观看纪录片,特别是BBC的科学系列纪录片:上到九十九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孩子,都可以参与。没有信息分级问题,每集都提供陌生知识,创造大量谈资,还留有进一步查资料的空间。
  1. 在旅行前做功课,也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活动。拉出目的地陌生场景的清单,全家人分工准备,届时轮到谁值班,谁负责全程服务和解说。这并不需要非得去弗洛伦萨,去趟公园,也可以分成“汽车知识”、“公园门票怎么定价”、“这个季节的植物识别”等一系列横跨工程学、博物学和经济学的课题。
  1. 针对当下家庭小、子女少的情况,建议父母有意识地结交同阶段的家庭朋友,一起“结对学习”。让一个孩子孤独地做科学实验,相比于三个孩子一起抢答,效果天上地下。
  1. 严格筛选家庭友人。对于不具备学习迭代能力的友人,交往范围限定在家庭交往以外。并不是每个朋友都值得你去念旧,虽然这听起来很残酷。
  1. 对孩子而言,如果能看到祖父祖母辈的老人还在努力设定新目标、学习新东西,这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 通常一个家庭中会有一个人处于主要推动者的地位,但这个人能否取得成果,在于他是否有意识地发动其他人领导不同的任务。要懂得把成就感给别人:比如,告诉对方为什么在某件事上他比你强太多,以至于不可替代、一旦对方上手就人前人后往死里夸他的成果、不惜夸张地表现你对他项目的参与热情、经常满脸困惑的向对方请教相关领域的问题等。
  1. 其实,这张清单并没有在说家庭,我是在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优化自己的生命环境。

关于防止孩子沉迷手机的清单

  1. 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面对电子设备的首要原则:能不让孩子玩,就尽量不让他玩。
  1. 多让孩子和真人、和真实世界互动,而不是和机器互动。孩子的很多关键能力,只能在与真人的互动中学习。比如,怎么识别他人的情绪和意图,怎么恰当地与人交流而不产生冲突,怎么在冲突中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1. 美国儿科学会对儿童“屏幕时间”的指导建议是:1岁半以下的宝宝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除非是跟家人的视频通话;2-5岁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6岁以上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每天屏幕时间在2小时左右。
  1. 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具体做法应该是限定孩子的“单次屏幕时间”。孩子的“单次屏幕时间”应该限制在10-20分钟,之后就要孩子眼睛休息。这一规则不可妥协。
  1. 孩子玩电子产品时,你最好跟他一起看,一起玩儿。帮孩子弄明白他在看的内容是什么,还要把学来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尽量帮他在虚拟跟现实世界中找联结。
  1. 睡前一小时,不许孩子玩电子设备。因为电子屏幕发出来的光线,跟自然的太阳光不一样,会抑制人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褪黑激素可以帮助人睡眠。所以,孩子晚上接触过电子设备的话,睡眠时间就会变短。
  1. 在家里设几个“无电子设备区”。比如孩子的房间,完全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用心的爸爸妈妈,会在孩子的房间里多放些绘本,多放些书来陪伴他的成长。
  1. 规则定下来之后,千万不能纵容。要记住,小孩是没有多少自制力的。
  1. 育儿先育己。有些场景下,完全不允许孩子使用电子产品,大人要率先做到。比如说:吃饭的时候,既不许看电视,也不许看手机,大家可以互相聊一聊当天的事情;在哄宝宝入睡的时候,也不能看手机。
  1. 当孩子要求玩手机、玩Pad的时候,给他提供一些替代选择。比如,陪孩子玩游戏,给他读故事,带他去旅行、去踢球、去逛博物馆,这些真实环境能提供给孩子更多更丰富的刺激。
  1. 大人聊天,孩子很容易觉得无聊。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拿出手机,把孩子打发到一边去,记得提前给孩子准备一个小玩具或者涂鸦本。
  1. 孩子喜欢电子游戏的原因之一是社交。作为替代,你要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他的社交需求。邀请孩子的好朋友过来一起玩,或者找一些亲子桌面游戏跟孩子一起玩,都是提倡的做法。
  1. 不要放纵孩子去电子设备中寻求满足感。做家长的,要有意识地跟电子设备竞争。我们跟孩子好好玩,带孩子痛快地玩,让快乐充满孩子的内心,那他也就不需要再到电子设备里去寻找满足感了。

关于如何带孩子逛博物馆的清单

引言

“六一”来了,不如带孩子走进博物馆,过一个知识性的儿童节。

今天,「得到」App请到资深博物馆解说员,告诉你如何正确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告别走马观花。

  1. 博物馆那么多,不是每个都值得逛。以北京为例,在册的博物馆就有一百七十多家,如果每个周末去一家博物馆的话,也要至少三年多才能走完。而且不是每个展览都适合孩子,所以,你要先学会选择。
  1. 从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博物馆入手。比如自然博物馆、科技馆、人文博物馆等,这些博物馆大多都设计了互动体验区,孩子们可以直接动手触摸,动手去体验。
  1. 大部分的公立博物馆都是免费的,带上身份证或学生证。很多博物馆都开通了网上预约,网上预约既可以避免排队的痛苦,也能避免遇到限流,白跑一趟。
  1. 有些综合类的博物馆里,除了不变的常规展,每年都会策划重头的特展。比如各个城市的自然馆都会有不定期的特展,像是文艺复兴展、恐龙展、贝类生物展等等。所以即使是同一个博物馆,也值得定期去看看有啥新展品。
  1. 同样一个展览,并不是只看一次。可以分为不同的小主题去多次看,就像吃饭一样,少吃多餐。同样是恐龙展,可以第一次就只看恐龙的外形特点和生存年代;第二次看它们的生活习性;再往后,等孩子稍微熟悉一点了,可以引申到地球气候变化与恐龙进化之间的关系,这就从一般的观赏转移到了对自然科学的思考上。
  1. 走进博物馆不要着急看展品,先看看展览的名称和前言介绍,就是展览的主题主线,因为这条主线是选择文物和陈列文物的主要依据。
  1. 给孩子想象和主动探索的空间,给他们一个离开课本束缚的机会。比如,同样是一个鸟类的标本,当有的孩子关心它的羽毛为什么是彩色的,有孩子关心它的脖子为什么比其他鸟类更短时,有的孩子却关心它用不用洗澡。家长不是老师,不要像讲课一样直接把知识灌输给孩子,不要强调参观的知识性,把培养习惯永远排在第一位。
  1. 家长不是“带”孩子去博物馆,是“和”孩子去博物馆。很多家长最害怕被孩子问住,自己不懂,怎么给孩子们讲?教你两个方法:一是先于孩子做做功课,或者和孩子一起提前学习相关知识;二是不懂也没关系,可以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去解读。家长跟孩子站在同一个起点,也是一种很好的姿态。
  1. 家长的脚步要稍稍慢一些,要弯下腰来,听听孩子在说什么,多引导他们关注细节,譬如一组雕像里不起眼的一个花纹,让孩子学会从细微处观察更大的世界。
  1. 参观完博物馆不是就完事了,要有个回顾,要留下点东西,尝试让孩子把看到和学到的东西讲出来。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学习发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而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

  2. 一些博物馆还会不定期举办夜宿博物馆的活动,适合亲子参与。一般是主讲人拿着手电,边走边给孩子讲解动物知识和户外常识,晚上给孩子分发帐篷、睡袋,学习搭建营地,孩子可以跟自己喜欢的动物标本共处一晚。对孩子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奇妙体验。

  1. 记得告诉孩子,博物馆的英文单词museum,来自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缪斯女神——Muse。把这样一个珍藏人类美好的地方,用掌管人类最美的诗歌、音乐的女神名字来命名,也许是期望孩子能在这种美好的浸泡中长大。

关于父爱典范《傅雷家书》的清单

原创 2017-06-17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傅雷家书》是中国最有名的家书之一。「得到」App家庭背景声今日推出由著名表演艺术家杨立新朗读的《傅雷家书》。>>>戳此免费领取

这个清单,撷取家信中的一些趣事,为你还原一个真实的父亲傅雷。

  1.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远在欧洲的儿子傅聪的家信,从1954年开始,持续了12年。傅雷是中国知名的文学翻译家,傅聪是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钢琴家。《傅雷家书》摘录了通信中的200封。
  1. 傅雷写家书有几重用意:一,与孩子一起讨论艺术和音乐,是为“对手”;二,从孩子身上获取青年人的感想,还可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是为“伙伴”;三,借助通信来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时时刻刻做个警钟,是为“忠实的镜子”。十余年数百封的书信往来,正是傅聪精神养料的重要来源。
  1. 傅雷勤写信,更擅长花式催信。先是用数字说话:他计算自己每月平均写3封信,而傅聪只写1封,只及他的三分之一。由此质问道:“莫非你忙的程度,比我超过百分之二百吗?”再是,用假设来对比,若是父子同住伦敦,每天一同吃饭都要花去不少时间;如今相隔万里,每个月怎么能拿不出两个小时写信呢?
  1. 傅雷对儿子管得事无巨细。例如,傅聪的信有两封被指责,均是因为信封上的字太大,导致一封的路名被邮票掩去一部分,另一封的姓名被贴去一只角。除了字体大小,傅雷还埋怨儿子写的信封老是不干净。而对自己写的信封,则特别满意,并让儿子参考。
  1. 傅雷总是叮嘱儿子,教养体现在细节。首先是签名字体——傅聪在杂志上的签名,傅雷很不满意,觉得最后一笔拉太长了,不合行书草书规范。然后是礼貌细节——批评儿子把手插在上衣口袋或裤袋,称这很没有礼貌。就连衣服穿戴也要说上一嘴——儿子!进了屋子,不能只脱大衣,不摘围巾!
  1. 有别于传统父亲的含蓄,傅雷在儿子面前很会撒娇。思念儿子时,他是怎么表达的呢?傅雷说:“你小时候我们指导你,到了今日,你也不能坐视爸爸在艺术的某一部门中落后!”意思是说:儿子呀,不能不理爸爸呀!傅雷先生的可爱一面,跃然纸上。
  1. 面对人生的高低起伏,父亲是孩子成长路上的最佳陪练。当傅聪风头正盛,频繁演出时,傅雷却担心他会变成钢琴匠或演奏的机器,再三提醒他少出台、多思考。当傅聪意志消沉时,傅雷不讲大道理,而是以自己翻译作品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的不幸与坚强,鼓励儿子走出低潮。
  1. 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和开阔的胸襟,这三种品质是傅雷教给儿子的择友标准。傅雷还劝儿子谈恋爱时要少花钱、少送礼物。为什么呢?一来表明恋爱与物质无关,二来可以考验对方。
  1. 妻子朱梅馥希望早日抱上孙子,傅雷却不急着“催生”。并站在儿媳的角度,劝两人稍缓一二年再生育。还补充说这仅是他个人看法,“说不说由我,听不听由你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朋友之间尚且如此,何况父母子女!”
  1. 傅聪在波兰成功举办多场音乐会,获得赞誉,傅雷写信告诫他要保持赤子之心,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最高夸奖和希冀。他写给傅聪的那句名句,后来也成了自己和妻子的墓志铭:“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零零后 (2017)

p920097.jpg

在新一代大放异彩的背后,是他们父母对自己人生的放弃。

剧情简介

2006年,摄制组开始在一所幼儿园跟踪记录了十多位00后的孩子,记录一直持续了十年。孩子们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十年过去,时间改变了他们的外貌,赋予了他们独立的思想和自主的行动。他们将如何突破青春的困惑?他们将怎样选择未来的生活?这是中国唯一长时间记录孩子成长的纪录片,用影像探索00后的孩子有着怎样的成长秘密。父母、社会、学校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展现十年的成长,凸显时间的力量。

孩子是中国家庭最大的奢侈品

中国的奢侈品,既不是路易威登皮包,也不是法拉利跑车,而是我们每个家庭里的孩子。
——何帆·大局观

1

对于70后、80后来说,与亲朋好友聚会时,被问到“你会生二胎吗?”大概就像“今天你吃了吗?”一样平常。

要不要生二胎呢?

这是你自己的决定,但经济学能帮你理清思路。

经济学是干什么的?经济学就是成本-收益分析。生一个孩子,既有成本,又有收益,我们今天就来帮你算算这笔账。

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有哪些呢?

(1)抚养成本

这是我们看得见、数得清的。

比如,孩子一生下来就得买奶粉和尿布,上了学得交学费、送他上补习班,一直到他考上了大学,还得给他交大学学费。

(2)机会成本

也就是父母在养育孩子上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的价值。现在孩子上学,家长得作陪,家里几乎得有一个人全职带孩子。

如果妈妈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在事业上打拼,这个贡献,孩子是要领情的:妈妈付出的是机会成本。

养育一个孩子的收益有哪些呢?

(1)现金收益

这个很简单,是孩子长大后挣了钱,给父母的赡养费。

(2)非现金收益

比如,孩子看望父母、到父母年老了之后照顾父母……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这是孩子为父母提供的各种服务的价值。

2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养育孩子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同的。

在农业社会,养孩子是划算的。

我们来算算这笔账。在农业社会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相对较低,能把孩子养大就可以了。

农村里的孩子到四五岁,就能帮父母干点农活了。打猪草、放牛、拣牛粪,这都是孩子们干的活儿。

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在美国“西进运动”时期,大家都到西部拓荒,急需劳动力,当时,带着孩子的寡妇是最抢手的。为什么?买一送一啊,多个孩子就多了个劳动力。

在工业社会初期,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仍然较低。

把孩子养到十几岁,就可以去工厂里干活了,或是给作坊的师傅当学徒。很多时候,孩子成年之前,当学徒赚的钱,是要给父母的。所以,养孩子仍然是笔很划算的买卖。

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讲——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初期,孩子是投资品,也就是说,养孩子的收益大于成本。

3

俱往矣,如果我们现在再来算笔账,养孩子肯定是不划算的,养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

你能让孩子读完小学,或是读完中学就去上班?那你算什么父母,大家都要说你。怎么着也得把孩子送到大学吧。

要是他想出国读书,你还得勒紧裤腰带把他送出国。

大学毕业了,他的工资买不起房,你帮忙不帮忙?你要是不帮他,他连老婆都娶不了,你怎么抱孙子啊。

所以,中国的年轻人买房,都不是一个人在买房,而是年轻的小夫妻,以及小夫妻各自的父母,一起来买一套房。六个有收入能力的人买一套房,中国的房价不涨才怪。

为什么只有在中国,父母要帮孩子买房呢?

因为只有一个孩子啊。就这一个宝贝疙瘩,到了人生最重要的时候,要买房、结婚,你都不帮忙,你算什么亲爹亲娘?

可是你想,要是每个中国家庭想生几个就能生几个呢?要是跟过去那样,一个家庭有七八个孩子,每个孩子结婚,父母都能送一套房?送你一个iPad就不错了。那中国的房价怎么可能会涨呢?

4

按照成本-收益分析,现在养育一个孩子不是为了投资。谁生个孩子是想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找个角落先去哭一会儿吧,你会赔得很惨的。

那我们生孩子是为了干啥?现在的孩子是消费品,不是投资品。我们生孩子不是为了获得回报,而是为了图个乐——以苦为乐。

现在的孩子不仅是消费品,而且是奢侈品。

中国的奢侈品,既不是路易威登皮包,也不是法拉利跑车,而是我们每个家庭里的孩子。

美联储前任主席伯南克曾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他有个金融家朋友,也是普林斯顿校友,家里几个孩子,都上了普林斯顿大学。

伯南克跟他道喜,他的朋友说,这有什么值得祝贺的?我相当于每年把几辆凯迪拉克轿车推下了悬崖。普林斯顿大学学费不菲,连金融家都摇头兴叹。

5

如果孩子是奢侈品,那你还敢要很多孩子吗?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提出了一个关于养育孩子的数量-质量替代假说。

加里•贝克尔认为:孩子具有耐用消费品的性质,它的数量收入弹性,比质量收入弹性小。

这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你的收入提高了,你是想多买几辆五菱宏光,还是想入手一台宾利?如果你更偏好质量,很可能会考虑买一台更好的车,而不是更多的廉价车。

同样,随着收入的提高,我们更希望提高孩子的质量,即增加对孩子教育、健康等方面的投入,而非增加孩子的数量。我们想要一个能去读哈佛的好孩子,而不是一堆不争气的熊孩子。

当然,如果家庭的收入增幅较高,就能既提高质量,又增加数量。

贝克尔的假说可以同时解释两种现象: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倾向于养育更少的孩子;但是在发达国家,富人的子女数多于穷人。

6

按照同样的分析思路,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 :

(1)如果父母更注重教育,那么,孩子的抚养成本就会更高,于是,人们会要更少的孩子。

所以,在普遍注重教育的东亚社会,生育率比同等发展水平的地区低。

(2)如果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能够从事更高收入的工作,那么,母亲抚养孩子的机会成本就会提高。如果养育孩子的决策更多地是由女性来决定的,那么,家庭想要抚养的孩子会更少。

用经济学的话语来说,这使得孩子的“相对价格”提高了,从而降低家庭对孩子的需求。

(3)如果没有社会保障制度,人们只能“养儿防老”,这会导致家庭普遍想要更多的孩子。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孩子赡养父母的压力,于是,家庭想要的孩子数量也会减少。

7

我们以前讲过,个体理性不会自动地导致集体非理性。

对于单个家庭来讲,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减少养育孩子的数量,是理性的选择。

但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这样去做,整个社会的人口就会出现负增长,老龄化负担会更重,各种社会矛盾会更加突出。

有些学者呼吁,中国应该鼓励生育,而不只是允许生二胎。但集体记忆对决策的影响非常大,很多人仍然坚信:中国人太多了。还有人担心,一旦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就会拼命地生,人口压力会很大。

真的会是这样吗?

本文版权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即使全面放开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大城市的人,也不会再拼命生了。
不是因为收入太“低”,恰恰是因为收入太“高”了。
养育孩子的支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是——
养育孩子的时间精力,可以挣到更多的钱。
这是一个不招人喜欢的,冷冰冰的事实。
经济学告诉我们——
成本不是你为一件事支出的费用。
成本是你选择这件事而放弃的收入。

改善亲子关系的十句话

改善亲子关系的十句话 2015.12.23
2015-12-23方柏林

I care.
我在乎。

家庭成员之间说“我不在乎”是很危险的事。

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和无所谓。父母和孩子之间,理应相互关心对方的福祉,看有什么事情让对方开心,尽量避免让对方难过,让对方摔跟头。如果一切都不在乎,家庭成员之间就会各顾各,相互孤立,如水上浮萍。而在乎,如同纽带,让家庭成为一个紧密的集体。

You can have your space.
你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空间,孩子不需要你的24小时环绕立体声包围。孩子非常珍惜自己的生活空间,有时候需要和父母保持适当距离。有些话,没有必要一再唠叨。给他人一点空间的同时,也给我们自己一点空间。有“安全的距离”,反而会让关系更亲密。

Let’s talk.
我们聊聊。

孩子和父母发生矛盾,不如找个双方都很放松的场合,比如咖啡馆、茶楼,用“我们来谈谈”开始,推心置腹谈谈。

话闷在心里,误会了他人看不见,委屈了他人也看不见 。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不会长脚跑。回避是不行的,因为一转角,问题接着又和你撞见。不如直面问题,面对真相,那真相让你自由。

可是在生活里,多少人在过着“捂着耳朵吃炒米 —— 自己哄自己”的日子啊!与其在背后论他人的短长,使得话传来传去传走样,不如直接和对方说。这很难,可是谁许诺过关系的经营容易呢?

Let’s forget and forgive.
尽量忘记并原谅。

家庭内部,相互之间有所得罪,要是计较下去,一环套一环,错误和冒犯相互纠结,没有理得清的时候。外人往往都明白“清官难断家务事”,不多插手,可是自己怎么办呢?快刀斩乱麻的办法,只能是忘却和原谅。

记仇可耻,原谅高贵 —— 这种品质,违反我们的本能和人性,如逆水行舟,但也往往是我们摆脱关系困境的唯一办法。这是日后夫妻关系中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胸怀是练出来的。得从小就让孩子练习,使得他们把忘却和原谅当成理所当然的事,这样他们以后的各方面人际关系更和谐。

You’ve got an anger issue.
你好像有“怒气问题”。

很多家长忽略青少年发怒这些性格上的因素。当今社会戾气很重,人人都一肚子愤怒。有时候,表现出义愤,使得我们显得富有正义感。

美国人往往把愤怒看成是一个不好的品质。常发怒的人,被视作有“怒气问题”, 严重的被视作心理疾病。人被怒气控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也不一定说明我们内心正直。我们必须学会面对自己的愤怒,甚至将它管制住,不让其产生负面影响。这是孩子童年时代所需培育的修养。

We are all dysfunctional.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不正常。

在视野狭隘的时候,我们担心自己的家庭和别人的不一样,并因此难为情。“跟人一样”是不少家长鼓励、鞭策自己和孩子的一个说法。问题是没有一个家庭是正常的,家家都有自己的问题。让孩子接纳家庭的不完美非常重要,这会让他们学着接纳以后势必也不完美的单位、婚姻和他们自己的孩子,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改进。

我们也不能过早给孩子们灌输宿命感,让孩子认为自己生在某样的家庭里,结果就一定先天决定。不要告诉他们,“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人是可塑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样的家庭里,都可以成长出杰出的、健康的、高效能的人。同样,也不要把任何失败,怪罪给自己的家庭,或自己的父母,形成一种走不出去的无助心理的泥沼。

My kids are probably just average.
对自己说:我的孩子或许很普通。

我们常听美国父母夸孩子特别出色。为了这样的出色, 一些中产家庭对孩子推得很厉害,不亚于虎妈,只不过他们是在体育方面推,而不像我们在文化课和音乐方面。

美国父母让小孩打棒球,是因为棒球联赛能激发出孩子身上最优秀的东西,比如团队协作和队友之间的关爱,同样也能激发出家长身上最坏的东西,因为家长求成心切,会催逼自己的孩子,甚至对其他孩子或者对方球队话语粗鲁。

但我也发现,大部分美国家长,在孩子失落的时候,对他们的平凡非常包容。没有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色,但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松一些,允许孩子普通,这样就更容易接受他们的方方面面,包括他们的挫折和失败,这反而能拉近我们和孩子的关系。我们也能在孩子最脆弱的时候去接受、关心他们。不要做势利的爸爸妈妈,孩子有出息了才去关注他们。

Let’s create some memories.
我们制造一些回忆吧。

美国家长非常重视给孩子创造一些未来能回忆的事件。这包括打破生活的常规,去别的地方度假。但这未必要花钱。一些蓄意制造的亲子机会,作用不比花钱度假小。

中国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比较“顺其自然”,但美国人强调一些有结构的活动。比如我记得我孩子上学的时候,学校安排Doughnuts with Dad(和爸爸一起吃多纳圈)、Muffins with Moms(和妈妈一起吃松饼)、Mom and Son Day(妈妈和儿子亲子日)、Dad and Daughter Party(爸爸和女儿亲子日)这些活动。

有些活动还是颇有必要的,我发觉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时候父母一方可能会和孩子疏远,比如青春期的女儿,有时候会跟爸爸疏远。这些刻意安排的活动,有助于让这些关系更亲密,也能创造留给未来的记忆。

当然,记忆总是有好有坏,我们不能光当摄影师,还要学会当剪辑,把不好的地方给编辑掉。带着垃圾往前走,生活是无法精彩的。

I’ll be there for you.
我会永远做你靠山。

当小孩有所需要的时候,没有什么比父母亲都不在、不管更无助的事了。父母不必任何时候都得在孩子身边围绕着转,有时候他们只需要没油的时候,你像加油站一样,等在他们的下一个出口。

幼子在,不远游,能守护在孩子身边,非常有必要。不要把自己的离开,说成是生活所逼的“无奈”。这样的无奈其实比我们想像得要少得多,很多是个人选择,我们归结给外部原因,以求内心安宁而已。你真有心,总是有办法。

The particulars get us.
细节定成败。

上述大道理可能大家都知道,你给孩子讲的大道理孩子也知道。可是你要告诉他们:魔鬼在细节中。任何一件可能会影响亲子关系的细节上,我们如果先别急着顺着自己的性子和本能,而停下来想一想再说,再做,可能会好很多。孩子们也一样,不要让他们赢在道理、输在实践的细节上。

带孩子长大不易,珍惜吧。有朝一日,回头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已经长大了,离开了,我们想影响他们,再无机会。

本文由罗友杨文推荐。作者方柏林,选自微信公众号fangberlin。

罗胖日:
按照《基因战争》的说法——
一切家庭冲突的根源,都源于由基因设定的认知模式。
基因的世界,充满了“自私”和“诡计”。
所以传统亲子关系才会在“爱”的旗帜下有那么多伤害。
美国式的亲子关系,控制力转弱,帮助力转强。
这其实谈不上是好是坏。
它只是更适应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每一代人遭遇的世界,他的父母都不曾见过。

想上名校,家境比素质更重要?

过去,我们总认为,要想去美国读名校,学生素质是最重要的。有位耶鲁教授出了一本书,名叫《优秀的绵羊》。书里告诉我们,要想上哈佛、耶鲁这样的美国名校,家境比素质更重要。

从历史上看,这些名校都是由精英出钱资助建立的。他们是为了让彼此的孩子建立关系,等孩子毕业再继承家产。很多年来名校都不招平民子弟,他们用什么手段呢?比如直到1910年之前,考名校都要考希腊语和拉丁文,而普通高中根本不教这些内容,等于用技术手段把你直接拉黑了。

再看家境。名校直到现在,都还是侧重录取高收入家庭的孩子的。比如说,哈佛大学有政策,年收入18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学费减免,要知道,94%的美国家庭是年收入低于18万美元的,听起来很慷慨吧?但哈佛真能享受到这个减免政策的学生有多少呢?10个人里只有4个,这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来自富裕家庭,平民子弟没那么好进。

再说素质。想要进入美国名校,你的素质也必须是精英的素质。会弹吉他不行,你得会拉大提琴;会武术不行,你得练击剑;在面试时,最好有名人推荐信。一句话,普通家庭的孩子很难做到。

所以说,美国名校更看重家境,如果你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你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本文源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

一位美国妈妈的iPhone家规

如今,手机在校园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现在的手机不单单是发短信、打电话的工具,更是集网络、游戏以及各种应用程序于一身的智能平台,因此也吸引了众多学生为之疯狂,那么作为家长的您该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使用手机呢?美国一位13岁孩子的母亲——霍夫曼在送给孩子一部崭新的iPhone的同时,也别出心裁的附带了一份“iPhone家规”,让这部手机成为“合约机”。条款看似苛刻,实则融汇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和教育智慧。恰逢近日新一代iPhone上市,与各位爸爸妈妈共享此文。

亲爱的格雷戈里:

节日快乐!相信你现在肯定会为拥有一部自己的iPhone手机而倍感兴奋。你现在已经是一个13岁的男孩了,而且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孩,所以妈妈认为你完全有能力用好这部手机。但是想要接受这个礼物你必须接受合同里面规定的约束。我希望你能够理解,只有这样,妈妈才能把你抚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而且能和能先进科技“和平共处”的男子汉。希望你能自觉遵守而不是被动地受约束。如果你不能做到以下18条规定的话,我只能将这部iPhone手机收回。

  1. 首先要声明的一点是,这部iPhone手机是我的,是我买的这部苹果智能手机。现在我将这部手机借给你使用。妈妈是不是很伟大?

  2. 我在任何时候都有权知道这部iPhone手机的密码。

  3. 如果手机响了就接听,这毕竟是一部手机。接听电话时要注意礼貌。如果来电显示是妈妈或者爸爸,你更要接电话。不可以忽略妈妈和爸爸打来的电话,绝对不允许有这种情况发生。

  4. 在有课的时候,每晚7点半要及时将手机交给妈妈或者爸爸,在周末的时候可以在晚上9点交。晚上我们会将手机关机,在第二天早上7点半开机。在给你的同学打电话时一定要尊重别人家的生活方式。如果你希望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尊重我们的家庭,那你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5. 不准带手机去学校。如果你需要和别人通过手机联系,能打电话就别发短信,这是生活的基本技巧。

  6. 如果手机掉马桶里了、掉地上了或者丢了,你必须对因此而产生的维修或者购买新手机费用负责。你可以割草坪、照顾小孩来挣钱,也可以将父母给你过生日的钱攒起来。上面我说到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大,所以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7. 不允许使用科技伎俩来撒谎或者欺骗别人。不准用手机说一些伤害别人的话。

  8. 如果有些话你不想当面、或者在电话上和别人说清楚,不准通过手机来发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表达。

  9. 如果有些事你不能在家里和父母说的话,更不许通过手机发短信、邮件等方式向别人表达。首先要从自身找原因。

  10. 不准用手机浏览色情信息。只能搜索那些你可以在父母面前拿得出手的问题和信息。如果你有什么问题的话,最好当面向人请教,尤其是向妈妈或者爸爸。

  11. 在公共场合要么关机,要么调成静音放起来。特别是在餐馆、影院或者和别人说话的时候。孩子,你是一个非常懂礼貌的人,不要因为这部iPhone而改变自己。

  12. 不能发送或者接受带有你(或者他人)身体隐私部位的图片,更不能以此为乐。虽然你很聪明,但是有时候会有人诱惑你这么做,我相信聪明的儿子知道如何拒绝这种人。一旦你这么做了,你很有可能会毁掉你的大好年华,甚至你未来的大学生活。网络实际上要比你想象的复杂,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就很难去挽救,尤其是那种能败坏人名声的事情。

  13. 不能用iPhone手机录制特别多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其实你根本没有必要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都记录下来。好好过自己的生活,这些都会存在你的记忆当中的。

  14. 外出的时候把手机留在家里是一种安全而又明智的决定。这毕竟是一部手机,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学着过一种不带手机的生活。这样你就会比那些社交控、微博控更强大,因为你能够坦然地过一种没有手机和网络的生活。

  15. 尽量下载一些新鲜的或者经典的音乐,不要和你的同龄人一样都听相同的歌曲。你们这一代人对音乐的接触要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代都方便,所以妈妈希望你能够利用这个机会来拓宽自己的视野。

  16. 时不时地玩一些单词游戏或者脑筋急转弯等益智游戏,这对提高你的智力有帮助。

  17. 要对现实生活充满兴趣,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倾听小鸟的叫声,时常出去散步或者和陌生人谈话,要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

  18. 如果你因为这部iPhone手机而将自己的学习或者生活搞得一团糟的话,我会将这部手机收回。我们会就这个问题坐下来好好谈谈,然后我们再重新开始。请你记住,我亲爱的孩子,妈妈和你都在学习,我是你团队的一员,我们永远会在一起的。

我希望以上的这些条款你能够同意。实际上这份合同里面所列的注意事项不仅仅适用于这部iPhone手机,也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你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而且充满变革的世界。妈妈相信你有着强大的意志力,相信你不会沉迷于这部iPhone手机。爱你,我亲爱的儿子。节日快乐!希望你能喜欢这款很棒的iPhone手机。

罗胖曰:

对待新事物,本文体现了两个要点——
1,试试无妨。
2,基于事先契约的风险控制意识。
正如小平同志指示的——
“坚决试,不行还可以关嘛”。

吴军关于高考的临阵清单

2017-06-03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高考在即,考生和家长都十分紧张,临阵如何应对,才能致胜考场?

比“99%的人都会考试”的“超级学霸”吴军老师创作了一张临阵清单,说的是如何拼高考,但这些道理何尝又不是在说如何拼人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有所借鉴。

  1. 要认命。从我在过去几十年见到的高考情况,除了极少的特例,大部分人都是原来什么水平,最后还是什么水平,不会好到哪里,也不会差到哪里。高中三年没学会的,最后一周也学不会了。

  2. 大部分人如果水平是80分,高考时能发挥出80分就很不错了。虽然在历史上你可能偶尔发挥到85分,但是千万不要对此抱希望。80分的人,非要想发挥到85分,就如同能够挑100斤担子的人非要挑120斤的担子一样,除了把自己的身体压垮,没有半点好处。

  3. 一定要保住“西瓜”。考试有很多送分的题目,对于不同水平的人,送分的题目数量会有差别。这部分是任何人都能够得到的西瓜,必须要100%地保住,保住95%,甚至99%都是不够的。

  4. 多花点时间在这些必得分的题目上,看清题目,理解对含义,争取一次做对。多花点时间,才可以保证自己不在那些简单的,但是可能理解上略有不足的题目上犯错误。95%以上的人考不好,不是最后那些难题没做好,而是不该错的题做错了。

  5. 不要总觉得第一遍做完了可以回来检查,其实第一遍如果做错了,检查时能发现错误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人会有先入之见。

  6. 没有所谓的“辛苦分”。文科类的答卷,如果答不上来,讲一大堆废话也没有用。高考阅卷时,完全根据要点给分,要点丢掉了,回答得再长也没有用。两年前我和北京四中一些教高中文科的老师探讨这个问题,他们给了我很明确的回答,今天的阅卷依然如此。

  7. 不要恋战。虽然大部分的考试卷子是从易到难,但是每个人对各部分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是不同的,因此中间卡壳是常有的事情。遇到这种情况,要坚决跳过去。如果答案有三条要点,只能答出两个,或者只想起来两个,也不要试图把那两点展开发挥,那样不会多得半分。有这时间不如把那些该捡的“西瓜”捡到手。

  8. 比赛和考试这类的事情是需要一些兴奋程度的。因此,最后几天该怎么过还怎么过,可以看书,但是心里要明白看书的目的不是长知识,而是维持一种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

  9. 作为家长,千万不要在最后几天给孩子特别的保障。最近几年经常有报道,很多小区为了怕影响高考孩子休息,连电梯都不让开了。这种行为除了给考生增加压力,没有半点好处。坦率地讲,如果考生有压力睡不着,再安静他还是睡不着,而刻意改变他们每天已经熟悉的生活环境,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10. 祝好运!

给教师的建议

目录 · · · · · ·

1 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2 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3 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4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5 “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6 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7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8 关于获取知识
9 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10 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11 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12 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13 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14 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15 怎样检查练习本
16 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17 教给学生观察
18 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19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20 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21 兴趣的秘密何在
22 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23 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24 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25 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26 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27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28 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29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30 谈谈直观性问题
31 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32 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33 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34 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35 怎样培养记忆力
36 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37 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38 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39 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
40 动手和智慧
41 智育的真谛
42 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43 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44 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45 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46 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47 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48 要思考,不要死记!
49 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50 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51 要使知识“活起来”
52 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53 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54 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55 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56 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57 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58 “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59 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60 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61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62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63 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64 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65 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66 劳动和智力发展
67 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68 一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69 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70 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71 教学方法问题
72 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73 青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74 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75 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76 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77 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78 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79 教育和自我教育
80 要保持“水源的清洁”
81 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82 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83 “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84 我们的“家长学校”
85 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86 致未来的教师
87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88 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89 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90 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91 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92 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93 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94 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95 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96 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97 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98 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99 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100 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资料来源

德式育儿:信任孩子、放任争吵

《华尔街日报》介绍了一本新书《尊重孩子:培养自立孩子的德式育儿艺术》。作者莎拉·扎斯科在柏林生活了将近7年,因此女儿上的是德国幼儿园。莎拉对德国幼儿园的描述是:“这里的小孩一整天都是纯玩。他们不读书,不学算数,基本上无法无天。孩子们到处乱跑、大声叫喊、想怎么玩怎么玩、想跟谁玩跟谁玩。这里只要求他们遵守一些非常基本的规定,如不要打人和不要爬上家具等。老师也基本不会要求孩子们有组织地玩耍。”

小孩子打架很正常。但是幼儿园老师并不会急着去干涉,除非有孩子快要受伤。他们也不会惩罚顽皮的孩子,比如把孩子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等。老师做的更多的是,在一边观察孩子们的表现。有时候会把孩子叫到一边单独谈话,有时会直接和全体学生讲什么是正义和善良,有时是讲相关的故事,让孩子们间接得到启发。

一位幼儿园老师对莎拉说:“孩子们真的可以出色地靠自己解决问题。”

德国人这种培养孩子的方式,起源于1968年。当时德国向所有旧有的行为方式发起了反权威主义运动,其中也包括如何教育孩子。有些教育者甚至设立了完全没有规则的幼儿园。今天当然没有这么极端,但是很多德国人仍然抗拒给孩子们强加纪律。

有一本写给德国幼儿教师的指导手册里这么写:“即便会让老师们感到为难或是让整个群体受到牵连,还是要让孩子们自己去争吵”。争吵对孩子社交技能的发展和自我提升至关重要。孩子们打架的理由多种多样:为自己设定界限,吸引注意力,测试自己的实力(无论是在体力上还是在社交层面),或仅仅因为他们不服输。孩子们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学会如何处理这些事情,而不是由大人插手来解决。

总之,德国式教育孩子的方式,更多是放任孩子去争吵,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会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而不是由大人设定规则,通过干预来培养孩子。这和中国式教育孩子的方式大相径庭。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