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eading

读经典书 ,做一流人,腹有诗书气自华。——DeepCreator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电影《卡萨布兰卡》

《Walden》——《瓦尔登湖》

共由18篇散文组成,在四季循环更替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梭罗内心的渴望、冲突、失望和自我调整,以及调整过后再次渴望的复杂的心路历程,几经循环,直到最终实现为止。表明了作者用它来挑战他个人的、甚至是整个人类的界限。但这种挑战不是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希望,而是伤后复原的无限力量。

通读”是做工程师必须的能力,今天再看到笑来老师这句话,深以为然,通读完了,至少了解了框架,有些不懂得,日后再补充。

神奇的30分钟极速读书法

普通人如何做到30分钟读一本书并做完笔记?&version=12020110&nettype=WIFI&fontScale=100&pass_ticket=NxcCV9nNxqQiBNmWdHWnruhCDeEZa1QIL2lo3oZiL3VYt7Y1aRMc4oku%2FT1FImnZ)

选书的基本原则

书是要精读的,必须精,没的商量。所以才更需要认真选书。而书必须自己选。选书也是一种必须习得并培养的能力。别找人要书单,那只不过是给别人制造负担——谁会知道别人应该看什么书?!即便是老师,也只能说个大概。最终,自己要看的书,需要自己找。以下十几个简单的原则,基本上能帮助任何一个正常人做出自己的决定。

1 出版社

每个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尽量选择在锁定的领域里知名的出版社。反正你不能买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精通 Python》——这当然是玩笑,电影出版社没出过这么一本书。

2 作者

靠谱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靠谱。在决定是否花时间精力去读之前,可以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作者。注意,要去了解作者在该领域中的能力,至于作者的其他方面,必须暂时放在一边。

3 版次

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优先选择那些“第 n 版”(n 越大越好)的书。

4 印次

有时,要学习的领域太新,乃至于只有第一版的书。那就要看,有没有那种印次已经很多的书:比如,第一版第 n 次印刷(n 越大越好)。

5 印数

即便最终你不得不买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书,那也最好先看看印数。首印数量太少,可能说明出版社对其销量没有信心……

6 “编”与“著”

编著这两个字经常放在一起,但实际上有天壤之别。“著”的意思是原创成分更多,“编”的意思是”拿来放在一起”……有的书缺德,把两个字放在一起用“编著”糊弄读者。当然要优选“著作”。

7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为了习得知识而去读书,多是技术文献之类的“非虚构类书籍”(Non-Fiction)。如果书后没有详尽的“参考文献”列表,那这本书不值得读——更多的可能性是,那并非是作者用笔写的,而是他用剪刀浆糊拼出来的东西。这一条格外重要,真的在乎它,就会知道中文书中,可选择数量其实很少。另外,好书的“参考文献”往往相当于一个地图,你按图索骥,就会找到更多好书、经典书。

8 索引(Index)

好的参考文献,或者说,合格的参考文献,是要有详尽的索引的。印刷版的书,没有索引,就没办法检索——那书的用处何止减半!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更喜欢电子书的重要原因:可随时全文搜索!

9 尽量不读译作

这是很有“偏向性”的固执看法(stubborn opinion)。尽管译者永远出于好心,但好心未必带来好结果——这又是事实。既然你决定继续读下去,还是先接受这个建议吧。

更为重要的是,学门外语(尤其是英语),根本没那么难,甚至很容易,能不能学,能不能学会,只不过是学习意识问题。

以上几个原则,尽管简单,但是如若你将他们拼起来应用,就会发现,市面上书确实不少,值得看、值得读的真的不多。于是你就释然了,于是你就淡定了,于是你就不害怕精读了……

10 花点时间去读书评

Amazon、Douban上的书评都很棒,尽管也需要一点点的甄别能力(遗憾的是,豆瓣上“书托”越来越多了——读中文有很多“意外的负担”)。

11 看看牛人在读什么

网络时代有很多方法可以去了解牛人们在做什么,牛人的共同特征是喜欢分享。他们正在看的东西,是他们筛选过后的,常常有很大参考价值。注意,是“参考价值”,不一定是“价值”。(这里有个很好的例子:Some Books for Software-oriented Humans,文章作者是 Pat Maddox, Rspec 核心开发团队 2 号人物。)

网络内容质量判断

跟选书一样,网站的内容也常常要筛选。而且,由于在网上发布内容没有类似“出版社”之类的机构“事先编审”,所以,好内容实际上可能比例更低。所以,还是要有一套方法去筛选内容。首先要尽量了解作者,比如,英文的作者,就看看他的 Twitter或 Facebook,如果是中文作者,就看看他的微博。另外,另外,尽管并不总是准确,但排名高的网站比例上来看更可靠一些。尽管很多人对Alexa的排名不屑,但在这些年里它一直是帮我筛选网站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无论是用 Safari,还是 Google Chrome 或者 Firefox,我都会安装 Alexa 插件,以便随时了解一个网站的排名。

演讲稿:这些年我的读书经验

这是 9 月份我在网上的一个演讲的文字版。这个演讲前后若干次,总计超过 8 万听众……

0.1 引子:一念一世界

所谓“一念一世界”,这是佛教里的一种说法。不过,去除宗教意味,这话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客观、非常实在的描述。因为,我们生活在自己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理解之中,近代西方哲学家也有类似的描述,他说,“没有所谓的现实,只有对现实的理解”(“There is no reality only perception”)—— 当然,这话稍微有点过了。

我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一个小小的观念被改变之后,整个世界就随之而变。而且,整个世界的变化通常并不是很小的变化,而是整个世界会彻底地变成完全不同的、甚至无法提前推理的另外一个样子。

先讲个跟阅读最相关的例子。很多人误以为“泛读”的意思是“泛泛地读”,学校里的很多老师也没文化,所以也这么讲,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其实,这个“泛”字,是广泛的“泛”,所以,“泛读”的意思是“广泛地读”,就是说,阅读的范围要广…… 你看,对一个字的理解差异引发了多大的误导?

再讲个最近的例子。我在罗辑思维出品的得到上开通收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之后,成了罗辑思维员工最喜欢的作者 —— 这真的不是吹牛,因为我经常请他们吃饭。没有人不喜欢经常请客的人罢?

他们告诉我,他们内部开会的时候,说,

你看看李笑来,那么有钱还那么努力,他赚不到钱谁能赚到钱?这话真的是莫大的褒奖,不过,确实有不对的地方。哪儿不对呢?

努力,对我来说是不存在的概念,正如坚持这个概念在我的世界里也不存在一样。

我一向有个看法,若是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 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完全比喻的说法,我们的底层反应来自于内脑与脊髓连接处,也就是说,那儿还真的是大脑深处(你看,相对来看,“内心深处”是一个相当落后的概念)…… 你骨子里不愿意做的事情,不可能做好的,不可能做成的,不可能的!不信你就试试?再试试?反正你这辈子都放弃那么多回了,再多一次无所谓的。

我很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我磨炼出一个策略。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比如说,以我目前的情况,用写文章赚钱,我是很难有动力的,至少不会有极大的动力 —— 这只是大实话。那怎么办?我得想出个办法,赋予它一个重大、甚至伟大的意义。于是,我决定,这个专栏赚到的所有税后收入,我都要捐出去,放到一个鼓励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奖学金里去…… 接下来发生的变化是这样的,我的大脑开始高度兴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创意层出不穷…… 为什么?因为我算了一下,在目前的订阅量下(当时的订阅量大约 6 万,截至 11 月 23 日,订阅量大约 9.3 万),相当于是每字一百元,于是,只要我写出个二三十个字的句子,就相当于能够资助一个优秀学生一年的奖学金,两千块。一篇文章按两千字左右计算,那就相当于能帮助一百名大学生…… 这动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写着写着写高兴了,就不管字数了,超出一点就超出一点罢,反正得缴税,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啊!

所以,你现在能明白了罢?对于我这种人来说,一旦决定做什么事情,是用不着坚持的,用不着努力的,一念一世界,在我们这种人的世界里,这不是那种苦哈哈的坚持,臭哄哄的努力,这叫什么?这是干脆停不下来啊!这是多有意思的事儿啊?谁敢拦着我我就跟谁急!

这种策略我用了一辈子。当年为了进新东方教书,要考 TOEFL/GRE ,要背两万多个单词。这一听就是苦差事。刚开始我也这样觉得:靠,这哪儿是人干的事儿啊?!然后,我就花了一个下午琢磨,有没有办法把背单词这事儿赋予一个重大的意义呢?很快我就想到一个。考过 TOEFL/GRE,拿到高分,在新东方教书,据说年薪百万,那…… 一个单词就是第一年就相当于 50 块钱,这一想就很爽啊!原来我计划刚开始先每天背五十个单词适应一段时间呢,想到这一层,马上决定,不行,第一天就要赚上 5000 元!这一转眼都是许多许多年前的事情了,你能想象在那样的时代里,一天赚上 5000 元人民币是什么心情吗?!到了第二个月,我觉得很不过瘾,于是开始每天赚 1 万元人民币,试了试,觉得也不是太难么!—— 当然,后来真到了新东方开始教书,发现年薪百万是扯淡,税前都做不到,我连讲课带写书,好不容易折腾到税后年薪 50 万…… 在那里赚了七年的钱。算算每个单词竟然粗略相当于 175 块钱…… 也是醉了。

所以,你看,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往往只不过是一念之差,可实际上的价值差异,却是整个世界的差异。

一念一世界。这是很实在的道理,一点都不虚。所以,对我来说,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上每周跟大家一起升级一个观念,就相当于带着几万人每星期都要穿越到下一个“平行世界”,真的很爽,爽到根本停不下来的地步,你觉得我需要坚持吗?我需要努力吗?你现在还觉得这两个概念有意义吗?它们完全没用。所以,在许多年前,我就把这两个概念从我的脑子里踢出去了。
0.2 今天的分享原则

首先,我一定不会在这里“掉书袋”给大家看,这没什么意思。

其次,我不会给大家一个长长的书单,这更没什么意思。

最后,我有一些说好听了就是不寻常说难听了就是不正常的看法,不过,我会尽量直说,但,需要你们自己思考那些看法是否有参考价值。我没有强求他人同意我的看法的习惯。

  1. 我的读书路径与境界更新

读书这件事儿,最初的时候,很难做到“目标明确”。而且,一上来就目标明确,很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个严重后果,失去获得意外好运的机会。小时候没有理想,我觉得是正常的,小时候有的都是空想…… 真正有意义的理想是逐步靠积累打造的,而不是随口说出来的 —— 随口说出来的,其实只不过是吹牛皮而已。

所以,在第一个阶段里,甚至直接就应该是“漫无目的地读书”,能读多少就读多少,能读到什么就读什么…… 不用挑,因为“挑书”也是一种逐步积累的能力。

回顾我的读书经历,大约在 28 岁之前,我读书是非常杂的,连那时候男生不屑于读的言情小说我都可以读得津津有味。现在回头看,这种“饥不择食”有很大的好处,随便罗列也起码三个:

  1. 阅读变成了吃饭一样的需求,不读脑子就饿……

  2. 经常有各种意外的好运,从莫名其妙的地方读到了原本可能不可能获得的知识。

  3. 一不小心就积累了足够的里程 —— 你要知道,驾驶经验远比驾驶技巧重要得多……

另外,我有个当图书馆馆长的妈妈,所以,从小就懂一些基本的选书原则。因为我早就公开写过了,所以在这里就不重复了 —— 看这篇文章:《选书的基本原则》。

到了第二个阶段,你就不得不挑书了。因为挑书的能力,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必然逐步形成。我从来不向别人索要书单,因为最初的时候就觉得那没啥用,那是肯定别人的书单,那肯定不是我的书单;后来更是庆幸,思考久了,观察多了,就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

向别人索要书单是使自己的挑书能力逐步退化直至为零的最有效方法。

你的挑书能力,不可能不长进的 —— 除非你一定要让别人帮你挑书。我说我自己的经历。注意,我的选择结果并不重要,我的选择原则才也许有价值参考。

读着读着我就开始觉着《读者文摘》貌似比《青年文摘》强一点?选一个就行了。再后来发现读者文摘里有太多编造的故事,就看不下去了…… 后来换成了《读书》,觉得还不错。

读着读着发现读小说固然有趣,但对自己思考未来没啥帮助,而且娱乐类的内容,影视貌似更有意思,更复杂,更有嚼头,于是,我就开始只读非虚构类书籍了,虚构类的快感,重点转向到影视作品中去寻找。

随着年龄的增加,好奇心也开始进化,越来越发现,猎奇的价值几近于零,于是越来越倾向于读那些符合科学方法论的文字……

就好像很多小众电影非常惊艳,奥斯卡获奖影片里其实也有不少烂片一样,所谓的“经典书籍”,貌似价值并不高(学术经典是另外一回事儿),于是,果断放弃了对“读完大师经典小说”的迷恋……

这里有一个重点分享:

后来我发现,自己更喜欢那些“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大多数所谓的知识,是没有繁殖能力的,在我眼里顶多算作是没有什么具体意义的信息。比如,你知道“鬯”字的读音,比如你知道历史学家陈寅恪的名字里最后一个字其实真的读作 “kè” 而不是 “què”,比如你知道有的人是三色视觉而有的人是四色视觉,又或者人群中大约有 7% 的人有强光反射症状,抬头看一眼太阳就要打一个喷嚏…… 这类信息,没有什么繁殖能力,它们不是那种你可以用来创造新知识、新内容的东西。(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就是喜欢这种冷知识,并且以懂得多而自得…… 这是他们的选择,起码也是一种选择。)

于是,基于两个价值观:

我需要认清现实并思考未来
我更喜欢有繁殖能力的知识

我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这类领域之中:

非虚够类
英文原版
心理学
经济学
策略学
脑科学

在这些领域里,又是抓到什么看什么…… 看着看着就又开始会挑了,哪个出版社更靠谱,哪个作者更有趣…… 然后很快就又进入了我的第三个阶段。

到了第三个阶段,我读书开始变少了,整天读的都是各种学术文献 —— 我购买了几乎所有我能买到的国外电子图书馆的会员,闲着没事儿就在里面翻,真的比 Google 里能找出来的东西有意思多了。

学术文献和通俗读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的写作态度。学术论文的作者,通常并不关心读者是否能够读懂,他们的想法是,自圆其说且尽量写清楚是我的事儿,能否读得懂是你的事儿,我才没空掰开了揉碎了生怕你读不懂呢。所以,大量阅读学术论文,真的是非常锻炼阅读理解能力的,注意我的措辞,不是阅读能力,而是阅读理解能力,重点在于理解能力。这个我一会儿还会提起。

批量阅读学术文献就好像是从父母的庇护下离开而后独立生存一样,刚开始的时候甚至有点害怕,但没多久,就开始可怜起过去的自己,怎么那么傻,竟然总是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来什么都没有呢?本科教育结束之后,理论上来讲,就应该大部分时间用来读学术文献 —— 可惜,貌似我们国家的人根本没有这个观念。学术研究被翻译成通俗读物,这个时间滞后实在是太严重了。比如,学习关键期理论,早就被质疑得体无完肤的二十年后,还在中国大行其道,说小时候学不好外语长大了就废了…… 其实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儿。坑人啊!大家有空可以去 zhibimo.com 上翻翻我懒得出版的一本书,叫《人人都能用英语》,一定大呼小叫,竟然被骗了那么久!

到了第四个阶段,我赶上了好时候。我三十岁的时候,是 2002 年,在那前后,我们在国内已经可以通过信用卡在 Amazon 上买原版书了。又过了一些年,电子书已经普遍到绝大多数有价值的原版书都有了电子版…… 于是,不知不觉之间,我在自己的电脑上给自己建了一个图书馆。这个时候,我也基本上到了需要大量检索阅读的阶段。所谓的检索阅读,就是“有目标的阅读”,大抵上知道哪些书里有哪些领域的内容,把它们保存在电脑上(Mac 这点非常好,因为有很方便的系统级别的全文检索功能,所以你甚至不需要花费时间为电子书分类,统统扔进一个文件夹就好),需要什么的时候,就通过关键字搜索,把那部分内容找出来参考……

过了四十岁,我进入了第五个阶段。我又回来了,什么都看,虽然总是不由自主地挑 —— 挑书已经成了一种内建的能力,有的时候得刻意控制才能做到当它不存在。为什么又回来什么都看呢?因为目的性没必要那么强了,更为重要的是,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更需要了解真实的世界。别说书了,连 APP 我都会找时间认真研究那些看起来并不适合我的东西。比如…… 比如陌陌。为了研究明白陌陌的主流用户究竟是怎么想事儿的,我甚至用五六个手机注册了不同的帐号,扮演不同的角色,陆续玩了半年还多…… 期间的见闻,足够我写本小说玩的。最近我又迷上了另外一个 APP,快手,绝对是大开眼界。书也一样,最近的几个星期里,我一直抽空就看一本网络小说,《死人经》,特别长,一千多章…… 我没办法给别人解释为什么我会迷上这个,说实话,我迷上的并不是那个小说本身,而是那么长的小说有那么多的人磨磨唧唧地跟着,我很想知道那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 在我眼里,了解真实的世界很重要,尤其是对我这种终极宅男来说更是如此,足不出户而知天下,虽然很难,但也不是完全做不到。

以上,就是我多年来的读书路径,从泛到精再回到泛……

还有另外一个维度的路径:

从全盘接受,到部分接受,到不能接受的部分也多想想……

我觉得这是三个境界。所有人都是从第一个境界开始的,还记得我们小时候常常说的话吗?

你别跟我犟,我告诉你,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随着阅读能力的积累(你看,挑书都是积累出来的能力),你就会跟我一样发现无论什么书,都有你完全无法接受的部分,或者干脆是完全不应该接受的部分,你开始思考,你开始判断,你开始筛选,你开始取舍……

过了四十岁,我进入第三个境界之后才觉得庆幸,第二个境界虽然比第一个境界好,但说实话真的没好出多少…… 常常会因为一时的好恶错过很多的精彩。现在的我,感觉世界广阔了很多。境界不同之后,也就完全没有了什么心理负担。别说我正在读《死人经》这事儿我不觉得 low,我连偶尔看看咪蒙的文章这事儿,我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 反正我们有本事在任何地方都学到我们应该学到的东西。

  1. 阅读的目的

我用了“阅读”这个词,而不是“读书” —— 因为大家也看到了,在更多的时间里,我读的不是书,而是学术文献…… 我总觉得通俗读物还是很慢,得等 Malcolm Gladwell 这类人把学术文献翻译成通俗读物,这个路径太长了,直接读学术文献效率更高。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很明显啊:

改变生活

知识改变命运不是空话。最值得拿出来当例子讲的是这么一件事儿:

上个世纪九零年,我还在读高中的某一天下午,走在街上,那大街上搭了个台子,边上人头攒动,敲锣打鼓,鞭炮声此起彼伏,干嘛的呢?抽奖。一块钱一个,刮刮乐 —— 最大的奖是一辆江铃小汽车…… 那尖叫声,那唏嘘声,那人来人往,那个热闹,把我吸引了过去,我用兜里仅有的两块钱,挂了两个 …… 当然什么都没中。

没过多久,我学了一点概率常识 —— 恍然间发现,以前的自己太傻了!任何一个认真学过概率论的人,其后是不可能去买彩票的,因为那等同于对自己智商的侮辱…… 你明白了罢?所谓的智商,是可以学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

另外一个是儿是关于我老婆的。许多许多年前,我们刚在一块儿的时候,我们有过一次剧烈的争吵。第二天,她跟我说,其实我不想跟你吵,一点都不想,可是我昨天就是控制不住……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又过一会儿,说,肚子疼,很疼 —— 然后随口说,可能是要来事儿了。

我愣了一下。隔天自己抽时间跑去图书馆。一下午查了若干本书,才明白,原来有相当大比例的女生,在经期前后会有激素水平的巨大波动,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情绪失控。可实际上,临床上早就有很多可以用来调节激素水平的药物,且基本上没有什么副作用。我做了一些摘抄,给她看,然后带她去医院让大夫给她开了药…… 以后的许多年里,偶尔也有起伏,但一般都是她自己先说,“没事儿,想来应该是这两天就这样罢,我把药吃了,多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许多年后,提起这事儿,她的慨叹是,“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啊!”

所以,对我来说,阅读的目的很清楚,改变生活。改变生活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习得新的技能。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我是靠看书学会游泳的。这一点罗永浩可以作证,因为他的蛙泳是我站在游泳池边上仅靠说话教会他的……

  1. 通过阅读学会任何技能

我相信,在有时间有耐心的情况下,任何技能都是多多少少可以通过阅读习得的。先给大家看个最近的例子。

大家可以去看看 2015 年 8 月 14 日我发第一篇微信公共帐号的排版。

说实话,当时也没觉得什么。过了十来个月,突然有一天,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排版太难看了!怎么办?学呗!我不是设计师。排版这事儿,关乎设计,一个大多数人觉得神秘的技能。突然有一天,我觉得自己微信公共帐号的排版太难看了,难看到自己受不了的地步…… 可我又不是设计师,怎么办?没什么怎么办的,跟以前一样,找几本排版方面设计书看麽。看来看去,把自己逗乐了,怎么这么简单的东西早不去折腾一下?告诉你,中文排版跟英文排版不一样,由于中文笔画众多,放在一起就感觉密密麻麻…… 中文排版想要好看,其实根本用不着挑字体的,一般来说,系统字体就足够好看…… 最关键的点只有两个:

一定要设定一个行间距(比默认的大一点)
一定要设定一个字间距(比默认的大一点)

没了!没了没了没了!没别的技巧了…… 真的没有了!

至于配色,看多少理论也没用,因为我色盲。有个冷知识,你可能不知道,人群中有大约 10%,是四色视者,大多数人是三色视者…… 好的设计师,常常是四色视者,这是他们天赋异禀的技能…… 我这种色盲就算了罢,那怎么办?这世界很美好,网上有很多人家已经做好的配色体系…… 我就跑到网上搜索了以下,选择了一个大公司的方案,那个方案叫 Google Material Design Color Theme。搞定 —— 于是你就看到了我现在微信公共帐号的排版…… 在这事儿上,一般人已经没什么办法比我更专业了,就是这样。

现在我的微信公共帐号文章排版是这样的……

等你过了 25 岁,回头看看初中高中教材,你会感到无比惊讶的:

怎么会这样?这么简单的东西当初却觉得那么难呢?

很多人只不过是没试过,所以,小时候觉得数学难,然后一辈子就那么觉得了…… 事实上,25 岁之后的你,只要学习习惯正常,很可能只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能把高中、本科某个整个一学期的数学教材全都过一遍,然后惊讶于自己当今的理解能力之强,更震惊于过去的理解能力之差。

所以,首先你要学会一点:

别总觉得“专业”这事儿是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的 —— 事实上,只要你学习能力专业,无论什么,其实都可以学得比较专业。

其次,你要学会一个特别重要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没想过要学会的本领。我很早就有这个本事:

一本书,只要必要,即便是读不懂,也要读完。

谁说好书一遍就可以读懂了?谁说好书只能读一遍了?谁说一遍读不懂就不可以读很多遍了?这些问题问出来好像是废话似的,但你想想就知道了,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败下阵来的。

为什么这个本领那么重要呢?

因为,这世界上真正有用的知识,真正有点难度的知识,从结构上来看,常常并不是线性的,不是那种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干掉大 boss 就通关的模式。你想想看,没有难度的知识,是不是大家都学会了?乃至于相对价值优势并不明显?但凡有点难度的知识,从结构上来看,常常是递归的:

有些书是这样的:想要深入理解第一章,依赖于你对后面某一章,例如第五章的深入理解……

这样的结构,类似于数学里的递归。于是,这种结构的书籍,就是只能通过反复阅读才能厘清思路的。

如果递归这个词你理解着费劲,那我从另外一个角度使用另外一个类比来说明问题。你见过这种所谓的不可能图形罢?

演讲稿:这些年我的读书经验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我们是在 2D 的平面上展现 3D 的立体世界。人类用了很多年才琢磨明白透视原理去作画,然后也常常需要阴影、虚实来辅助呈现。画一个三角锥,得用三根虚线来表明那些线条其实在后面的一个层次上,实线用来表示那些线条在前面的一个层次上…… 如果不分层次全部使用实线,或者全部使用虚线,你就看不明白了,那个中间的点,凸凹不定……

所以,你可以这么想象,有些知识是平面的,相对好办一点,有些知识是立体的,但却在平面上展示,所以,你就得费劲一点,想办法搞清楚层次,搞清楚远近,于是,就得反复阅读,就好像在迷宫中反复行走反复试错最终找到通路一样。

事实上,连小说都是这样的,很多高手写的小说,经过刻意设计,若不是反复读个两三遍,很多地方就漏过了;高手拍电影也是这样的,穆赫兰道,禁闭岛,盗梦空间,低俗小说,太阳照常升起…… 这些电影都一样,看一遍不够,甚至有些看一遍都看不懂……

这个本领有了,很快你就会发现,你就是人们常常描述的那种所谓“有悟性的人”。读不懂不要紧,必须读完,并且反复读。要相信你的大脑有成长能力 —— 这一点真的放心了的话,你就必然是所谓的“有悟性”的人。什么叫悟性啊?就是想不通的东西反复想,想着想着,不知道从哪个方向上就找到通路了,这就是所谓的恍然大悟!

再次,你要理解一个重要的原则,其实就一个字:

学而不用,是绝大多数人的失败根源。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展开写了一本书,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去 zhibimo.com 去读《人人都能用英语》就好了。另外,还有一篇文章值得看《什么叫践行?》

最后,也是人们常常忽视的重要技能:

读书也好,学习也罢,一定是一种社交活动。

我总是花很长时间去读书评影评,为什么?很简单啊,在这个过程中,我总是能在别人的留言里发现自己阅读时的遗漏,总是有自己想得不够全面、理解的不够全面的地方,甚至会出现即便自己挣扎了,竟然也能鬼使神差地错过了一些重要内容的情况,你没遇到过吗?

现实生活中,读好书,也是提高自己社交层次和能力的最重要工具。我猜你早就注意到这个事实了。我和愉悦资本的戴汨同学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因为我们俩第一次见面,本来聊的是一个项目,没过一会儿我们就发现俩人手机里的正在读书单,第一屏竟然是一模一样的。还聊什么项目啊?没意思,我们俩聊了一下午的书,开心死。后来就必须定期见面,吃吃饭扯扯淡,说说最近读过的好东西…… 再比如,这已经许多年了,我和美团的王兴同学每次吃饭,他都要问,你最近读的哪本书最好玩?

过去,我们的生活圈子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地理空间范围内,身边读书人密度总是很低,可现在不一样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无论多冷门的书,都有人愿意在网上留下评论,这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从这个角度望过去,我觉得网上的一切读书会都有各自不同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豆瓣确实曾经是很好的社区。

  1. 升级自己的阅读操作系统
    4.1 阅读理解速度提升根本上只能靠积累

对于阅读理解这事儿,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掉以轻心,乃至于吃亏了都不知道。之前已经提到过,人们不由自主地把“阅读理解”简化为“阅读”,不由自主地轻视了“理解”。事实上,深入理解是很耗时费力的事情。随便举个例子就知道了。小学的时候,每个人都学过比例,是吧?都阅读过,甚至感觉都理解过 —— 还做对过不少数学题呢,是吧?可是,你猜猜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在必要的时候更关注相对值而不是绝对值?大抵上 10% 不到。你观察一下股票市场上大多数人的行为就知道了。股票价格是绝对值,盈亏比例是相对值,本来应该只关注盈亏比例才对是不是?可你看看有多少人,看到一只股票,一看,一百多块钱一股,于是,直接的结论是,“已经太贵了……”,于是跑去买价格只有几块钱的股票,然后回到家里天天盯盘,凭空希望自己的股票仅仅因为目前绝对值低,所以将来那个绝对值可以增长几十倍……

以后你记着要经常观察。你会发现的,大多数人阅了也白阅,读了也白读,说他不懂他也不信,他说他知道,可偏偏到了关键的时候,他就好像“鬼使神差”一样去做违背教育违背知识甚至违背常识的事情。你再到互联网上搜这样一个句子“生了女儿 离婚”,明明初中的时候学过了,Y 染色体来自于男性,生男生女首先是概率问题,其次,非要怪,得怪男人,不是吗?没用的,他们别说理解了,就是阅读都貌似搞不完整。

理解能力和理解速度,只能靠积累。而且还得刻意认真地积累。没有什么别的办法。

我读书很快,身边的人总是问我,快速阅读的方法是什么?可是哪儿有什么快速阅读的方法靠谱啊?你的眼睛又不是摄像头,咔嚓以下一整页就“读完了”…… 再说,即便是摄像头咔嚓一下就输入完毕,那还不是得靠 CPU 去处理?CPU 太差的话,处理速度就很慢,内存不够用的话,就没办法记住很多的内容乃至于无法随时调出必要的储备知识去辅助处理正在输入的信息…… 有的人的 CPU 是 4Ghz, 大多数人的 CPU 顶多 4Khz;有的人内存是 32G,大多数人的内存可能 32K 都不到,你说那处理速度和理解速度能一样吗?

好消息是,人脑的 CPU 和内存,天生都差不多,升级是逐步积累出来的。

Malcolm Gladwell 的书,异类,我是在从北京去深圳的飞机上读完的,四个小时左右,挺快的是吧?怎么做到的?其实,打开一章,通过细读引言,已经大抵上知道他要讲的东西是什么了,于是接着读,读到一个论断,然后往下看,就知道他要举例说明了…… 再一看那个例子,是过去已经知道的例子…… 大致扫过核对一下,确定作者接下来两三页里讲的确实是自己已经知道的,于是那两三页一分钟内就翻过去了……

你看,这种快,不是靠眼球移动速度快,而是靠积累。所以,多读多记,就可以了,很朴素,是吧?
4.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最有效工具

积累是必须的,那除了积累之外,还有什么方法是真正高效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工具呢?这事儿还真的不是谁都知道的,只有两个字:

写作。

这个窍门,可以用另外一句话描述:

像作者一样阅读。

在学习的领域里,这种手段司空见惯,再给你看一个背后的机理一模一样的窍门: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先给大家一个链接:《阅读只有一种 —— 精读》。

我主张遇到好书好文章好段落的时候,都要只字不差地阅读 —— 而且这是一种需要刻意练习才可以得到的重要技能,最终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每当我这么讲的时候,总是只有少数人被触动,甚至被震动,瞬间明白自己之前哪儿错了,以后自己应该怎么办了…… 而对那些跑过来问为什么呀的人,我知道他们基本上已经废掉了,因为这些人哪怕连小学课本都没有做到过只字不差地阅读过…… 现在他们还在阅读的原因只是因为恐慌,只是因为知道别人都在进步自己却没进步所以非常着急而已,至于为什么落到这步田地,不知道,不仅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甚至不敢知道。

但是,我可以迅速地教会你如何获得这种难得的能力。很简单,开始写作。

阅读的时候,稍不留神就可能三心二意地错过很多细节,你不耐烦了,还故意跳读、扫读、略读……

写作的时候,你只能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来,没办法跳写、扫写、略写…… 除非你剽窃你拷贝粘贴……

所以,这是一种能力的筛选过程,你想想就知道了,做不到只字不差地阅读的人,如何做到只字不差地写作?这也是为什么最终善于写作的人的比例在人群中千分之一都不到的根本原因。

我讲写作课的时候,总有人问我,我写出来的东西总觉得太肤浅,不好意思拿出去给别人看。我只好告诉他们,这事儿在写作上没什么技巧,是你长期以来的阅读理解能力出了问题,你阅读不仔细,理解不深入,于是思考不全面不严谨不深刻,于是,有什么写作技巧能帮上你呢?没有。

阅读目标常常很宽泛,比如,改变自己的观念。写作目标反过来来却常常很具体,比如说清楚一个观念。所以,有写作目标的人,相对来看是更能做到“有目的阅读”和“主动阅读”。

许多年前,我教 TOEFL 考试的写作,题库里的第一道题问,“人们为什么越来越长寿?”

这个貌似意义不大的问题装在我的脑子里,在其后的阅读过程中反复遇到各种各样的论证,论点、论据,能与它联系起来。后来我就开始经常琢磨,我发现大多数人好像真的没有认真思考过“平均寿命正在大幅度增长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那这个意义是什么呢?刚开始都是一些貌似没有意义的思考,比如,“青春时光”延长了麽,所以,可以谈更长的恋爱,或者谈更多的恋爱…… 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了个可能是所有人都应该重视的意义:赚钱的时间拉长了,投资的时间拉长了,可能享受复利效应的人群数量增加了…… 所以,这样一个变化,带来的意义很明确:人群之中,可能获得财富自由的比例和人数都必然会大幅度增长。你现在明白我那个很受欢迎很赚钱的付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是怎么成型的了吧?

你也可以想想,在这个过程中,从貌似无意义到意义重大的过程中,我有多少次被好奇心击中,而后四处找书去看,为了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否有足够的根据,又翻了多少学术文献?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又怎么可能三心二意地阅读?我又怎么可能懒得去理解?

时间关系,这一点就说到这里,虽然它真的是个说上几天几夜也说不完的有趣经历。

不会写作的人,读书一定效率很差。甚至,连快感都会少很多。

另外,我为了在影视作品上获得更多的快感,读过很多编剧、导演方面的专业书籍,甚至跑到电影学院上过导演课,那都是许多年前的事儿了。其实,我知道这辈子基本上不会有机会拍电影的,可为什么我甚至要去上导演课呢?道理很简单,所谓的专业,其实就是提高品位和品味,这两个品位都太高了,自己的欣赏水平会提高,遇到牛屄作品的时候获得的快感是完全不一样的,看热闹的快感和看门道的快感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且,所有的知识都是可以融会贯通的,我写文章,做讲演,其实用了很多貌似是导演才理所应当专用的技巧,我知道如何打下伏笔,我知道如何制造效果,我知道如何突出主线…… 其实,别看我现在自己也讲写作课,可实际上自己却真的从来没亲眼遇到过真正好的写作老师 —— 我的很多技能,都是读书、看电影、上课的时候,四处拼接过来的,没有哪一个单独的老师教过我……

再进一步,希望你能融会贯通地把我刚刚分享的道理用到其他的领域,比如,我正在像投资人一样创业,也想创业者一样投资,你一听就知道了,这是个很锋利的手段。
4.3 如何做到融会贯通?

对,我这就要回答你刚刚瞬间的疑问,“如何做到熟练地融会贯通呢?”

很简单很简单的,经常我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就可以了:

这个道理还能用到什么地方去呢?

给大家一个链接,http://b.xinshengdaxue.com/A03.html,文章标题是《我是如何获得财务自由的?》。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到我在少年时期的一个思考。高中的时候,物理课堂上,我跟大家一样,习得了一个概念,“逃逸速度”(Escape Velocity),又叫做第二宇宙速度(Second Cosmic Velocity)

融会贯通的思考是这样:

这个道理还能用到什么地方去呢?

果然,很快想到了,赚钱速度一定要快,要快到一定程度,否则就像没有办法摆脱地心引力一样没有办法摆脱生活的束缚…… 生活貌似也是有重力的,也有重力加速度的:

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林林总总包括很多,主要包括:

无继承资产
债务与利息
欺骗与背叛
间或一定发生的灾难
税务与保险
必需品开支

这篇文章很值得深入阅读,是个“融会贯通”的优质案例。

除了经常问自己这个简单朴素的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个朴素的前提:你得积累。你脑子里积累的知识点越多,融会贯通的机会越大,否则,没有什么可以融会的,没有什么值得贯通的,哪里有什么机会?

  1. 一些有必要说明的细节
    5.1 如何看待碎片化阅读?

扯淡。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有人靠捡硬币发财的?

每天都要给自己腾出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至少是固定长度的阅读时间,至少连续一小时,这才是正道。

以后你会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

到最后,一个人的总价值基本上相当于他能够有效集中注意力解决问题的时间长度再乘以那些被解决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

谁爱碎片谁就碎片去吧,反正我不。
5.2 关于电子书和纸质书的选择

以前读纸质书的时候,每年都有一两次手指被纸张划破…… 我问了很多身边的人,还没见过我这样的,所以我觉得纸张对我有仇…… 而且还是格外有仇…… 所以,我不由自主地更喜欢电子书。

有人说,电子书伤眼睛,其实罢,视力其实没那么脆弱的。还有个事儿大家没在意而已,你看,所谓的老人耳聪目明,其实是一小部分脑子好使的老人有可能才耳聪目明的;也就是说,视觉这东西,或者说,输入器官,甚至包括听觉,长期来看,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大脑决定的,而不仅仅是由视网膜啊、角膜啊、虹膜啊、瞳孔啊、前房后房这些结构决定的。所以,我一听谁说,哎呀,看电子书太伤眼睛了,心里就有个声音不由自主地说出来:唉,就你那个 CPU 、内存和网速,摄像头破一点就破一点罢,反正经常死机……

我是十几年前就习惯了在各种屏幕上阅读,我最喜欢的,最不能割舍的就是“全文检索功能”。甚至因此拒绝使用 Kindle —— 搞来一大堆书,不能全文检索,甚至不能跨书检索,真是没用。
5.3 关于付费阅读

这个不多说了,因为有立场嫌疑。但,长期以来,所有的正式出版物不就是收费阅读吗?这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免费内容也有好的,不过,比例上来看,就不一定了。这事儿上我也不准备劝谁。能够创造价值的知识,为什么不可以有个价格呢?我不太理解。反正,我一直是买书看的,从来不觉得书贵。而且我还买了许多线上图书馆的会员,也觉得不贵 —— 反正我有办法在别的地方用知识用能力赚到几百倍于购书付费金额的钱,真不觉得还有什么投资比买书读书更划算。这就是我的看法。
5.4 如何做读书笔记?用什么工具?

以前没有电子书的时代,我经常用卡片,摘抄,分类。现在呢?现在几乎不做读书笔记了,什么工具都不用,就是直接整本整本地存在电脑里,定期做个备份。需要的时候全文检索就可以了。
5.5 阅读一定要在安静的地方吗?

观察一下大自然你就知道了,傲娇的物种必然很快灭绝。如果你只能在安静的地方阅读,那你完了,你随时都有可能被打断。当年还在学校的时候,我是专门找嘈杂的地方阅读的,习惯就好了,边上多乱都不怕,自己该干嘛就干嘛…… 这可真的是硬功夫。

所以,以后的时间里,真的是捡了大便宜,地铁上能看书,出租车上能看书,飞机上能看书,外面敲锣打鼓能看书,鞭炮连续放上十几天也一样能看书…… 你想想看这是不是其实很爽?

140天10万人1个实验

过去的 140 天里,我带着越来越多的人做了个实验:

体验“只字不差地阅读”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能力。

很多人体验到了这么做的意义,也体验到了它的惊人好处。

其实,我知道,这在很多人眼里根本没什么了不起 —— 甚至,绝大多数人以快速阅读、扫读、略读、跳读为荣。

我不那么认为,我觉得“只字不差地阅读”的能力很了不起,我甚至觉得这才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第一步 —— 如若在这个世界里知识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话。

先不说改变命运那么宏伟的目标罢,起码我知道“知识变现”的时代确实已经开始了。

某种意义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能够感知到知识竟然可以变现”这个事实本身,其实是我们这个国家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一路坎坷才达到的境况。是一个难得的转机。

我 1972 年出生,我这个岁数的人,恰好经历了吴晓波老师所说的《激荡三十年》。这一路走过来,“知识就是力量”虽然反复被人提及,可实际上占上风的,其实是“知识无用论”。

知识无用论,总是可以死灰复燃,跟打不死的小强似的,变着花样影响着这个世界。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流行段子 —— “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到近几年普遍的所谓“反思” —— “听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也不是仅有我们国家才有的问题。在地球上“最先进的国家”,美国,有个常年不读书,永远只看电视的人,名字叫川普,一路骂骂咧咧,最终竟然当上了总统…… 虽然“不读书只看电视”本身并不能证明川普不聪明,但,川普一贯表现出来的“反智”风格和形象,毫无疑问,将会深刻地影响美国下一代年轻人。

然而,知识的力量恰恰就在于“即便人们普遍轻视它,它还是依然自顾自地发挥着作用”。知识并不会因为大多数人反智,大多数人觉得它无用就真的变得无用 —— 这是所有求知之人的希望,不灭的希望。

2015 年初的时候,我四处鼓吹“互联网免费时代已经结束了”,“互联网收费时代已经开始了”,没几个人理我。我的洞察是这样的:

微信 2014 年 Q4 的数据表明,微信的月活用户已经到达 3.55 亿…… 相当于已经“几乎把所有城市人口连接了起来”…… 某种意义上,这就已经是“几乎连接了所有人” —— 进而,再过一年,若是这个数字翻翻,那就可能引发另外一个结论:

互联网的免费时代结束了。

因为,互联网上的东西从来都没有免费过。之所以从用户角度来看很多服务是免费的,是因为这些年里,风险投资机构往里倾注了大量的资本,通俗地讲,就是在“让互联网公司通过免费的方式为互联网招新”…… 等有一天,互联网不再需要“招新”的时候,就是等到互联网已经“连接了所有人”的时候,风险投资机构就不会再投钱用来招新,那么很可能,从互联网用户角度现在免费的东西到时候就只能付费了……

再进一步,最可能“有免费转向付费”的商品,只能是知识了。

到了 2015 年 8 月,我开通了微信公共帐号。起因其实因为回应我这个论调的人实在太少,索性,我就自己开始干了起来。到了 11 月份,我不仅开始自己组织收费社群,还帮朋友组织收费社群…… 2016 年 1 月 1 日,我购买了 xinshengdaxue.com 这个域名,创建“新生大学”。2016 年 4 月,罗辑思维推出“得到”,知乎推出了“值乎”,5 月,在行退出了“分答”,知乎推出了“知乎 Live”,12 月初,情非得已推出了“一块听听”…… 7 月 28 日,我终于履行了对罗振宇的承诺,开通了我的收费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今天,12 月 14 日,该专栏订阅数量超过 10 万 —— 而这时候,“知识变现”,不再是什么新词汇,而是人人都知道的东西了。

有效的“洞察”,也是知识一种形式,而这知识就是被我亲自变现了的东西。

话说回来,为什么我会如此强调“只字不差地阅读的能力”呢?为什么在一个充满了语音的产品里,我这个栏目竟然“坚持不出语音版”呢?那是因为我一直坚信,学校里的教育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竟然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连这么个最基本的能力都给毁了,害的绝大多数人缺乏这个能力,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有这个最基本的能力 —— 你不知道不可怕,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才最可怕。

我做过老师,我常常惊讶于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一纸租房合同或者雇佣合同都看不懂,或者忽视了关键条款,而最终吃了亏却只知道心疼钱,竟然不知道要反省一下“为什么我的阅读能力这么差?” —— 几乎无一例外地,他们都不认为自己的阅读能力有问题。

这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内的核心就是交易,一切的交易,本质上都有协议,一切的协议都是需要字字推敲,字字消化的 —— 可大多数人就是不以为然,乃至于自己不知不觉之间就已经失去了交易的机会,或者即便参与了交易,也因为误读了协议而不断地吃亏。

现代金融市场,是目前财富流转量最大的地方,那里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合同、协议。可是你知道吗?绝大多数交易者不要说“只字不差地阅读了”,他们甚至干脆不看!不夸张地讲,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本质上就是“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阅读能力”的一个体现。

另外一个更为夸张的例子是,每个上市公司都有法律责任定期发表财报 —— 你能想象吗?二级市场上 97.5% 的投资者(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国外也一样)根本就没有任何一次完整阅读过!调查结果显示,有 37% 的人直接拒绝回答问题,有 28% 的人表示自己确实读过财报,但于此同时坦率地承认从来没有认真读过,有 32.5 的人干脆表示自己从来不看“那么单调乏味的东西”……

只字不差地阅读有多难呢?虽然它其实一点都不难,但最终它“难”到大多数人都不做的地步。别说投资了,就算开个车都是一样的。路上开车的司机之中,竟然绝大多数从未真的坐下来花上几个小时把交规全部认真理解一遍 —— 其实你可以想象,有多少血案,原本仅通过阅读就可以解决 —— 思细恐极。

我非常确信:一切真正有价值的知识获得,都基于这个能力:“只字不差地阅读”。甚至,这只是最基础的能力,在这基础上,还要练就一身另外一个进阶的能力:

“从字里行间搜寻那些虽然没写出来但事实上很重要的信息”的能力……

这个能力和“深入表象看透实质”是相通的 —— 我完全无法相信这种能力很强的人,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竟然赚不到足够多的钱。

没有人可以仅仅通过“阅读一个专栏的文章”就“直接获得财富自由”。请注意专栏名称的措辞:《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我可以给你指路,但那路必须得你自己走。那路上有坑、有沟、有堑,甚至可能有陷阱(哪儿没有呢?),但一定会有人走过去,至于是不是你,靠谁呢?肯定不是靠我这个外人吧?

正如,你要是开个餐馆,你得把饭菜做好,饭菜都做不好,你怎么好意思开餐馆?!写专栏也一样,我当然要把文章写好,否则我怎么好意思开写?尤其是,我怎么好意思收费?然而,我有比写好文章更重要的关心:

别说别的,通过 100 天的体验,100,000 人中有多少人真的学会了“只字不差地阅读”?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到了“只字不差地阅读的天大好处”?有多少人已经离不开这种能力?有多少人已经不由自主地发展出了下一个进阶的能力?

要知道,这可是传统正规教育长期失败的地方,你却赢了,那我也就赢了。

哦,还有,十万人都体验了,我猜也许你也想进来试试。

如何真正消化一本书?

书大抵上分为两种:虚构类(Fiction),非虚构类(Non-Fiction)。读非虚构类的书籍,是为了获取新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让自己获得进步;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喜欢看非虚构类的书籍,从中获得的愉悦,感觉更大,因为那种愉悦通常有更为坚实的支撑 —— 进步。而虚构类的书籍,在大学毕业之后已经很少读了,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在那里很难体会到太多的乐趣,更可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已经彻底把获取那种愉悦的途径转移到了影视作品上。
(一)

我读书很快,也因此读得很多,但我从来不强调自己的阅读速度 —— 甚至,我坚持认为 “阅读速度”是个没用的概念,在我眼里,只有“理解速度”,理解速度快,才能有效提高阅读量。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阅读英文书籍的时候,干脆是在电脑上用键盘敲,边敲边读…… 因为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的理解速度甚至跟不上手指头敲键盘的速度。别说遇到生词需要去查了,甚至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手指已经将一句话敲完了,却发现自己的脑子竟然不能理解这句话的确切意思……

没多久,理解速度开始提高,我也没啥兴趣拿着一本书“一目十行”地读。遇到好书,我会抽时间朗读完,一本二十万字左右的书朗读完,也不过十几个小时,中间断断续续,也能一个星期内搞定。更多的时候,时间花在那些需要停下来认真思考的部分,需要停下来心平气和地开开脑洞的部分,需要反复搜索寻找更多资料与关联的部分……反正,眼球快速移动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阅读,是为了理解,而理解这事儿,慢,即是快;快,便是无。

(二)

大多数情况下,我的阅读并没有功利性。完整性阅读,是没办法有功利性的,因为其实完全没办法知道所读、所学的东西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核能量。 还有另外一层原因是,还没读完(输入),还没消化完(处理),当然也完全没有开始行动(实践),所以,别说发挥核能量了,连发挥一点能量的可能性都很少。

另外一种阅读,我称之为检索性阅读。这种阅读本身就是功利性的,比如为了支持某个论点去搜索更为精彩、更为经典的事例;又比如为了思考得更为全面,去翻翻不同属性的人群是如何看待某个问题的;再比如,为了以上同样的目的去检索自己已读过的书库……

我总觉得阅读是构成自己生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当然很舍不得降低它的质量。在信息泛滥的时代里(注意,不是知识泛滥),有个小技巧特别管用: 标题党的文章直接不看了——说实话,即便错过什么了,也没什么可惜。 这个小技巧真的不知道帮我节约了多少时间,提高了多少生活质量。

我从来都懒得接受“碎片化xx”之类的概念,比如,碎片化阅读,碎片化思考,碎片化时间什么的,谁爱碎谁自己碎去,我才不想要一个碎片化的生活呢。

信息这东西,必须系统才有价值。碎片化的信息也许有用,但就算完全忽略,也不至于致命。舍了就舍了,没啥。这种勇气其实不少人都有,巴菲特就是其中之一。害怕错过什么,是一种情绪,来自于空虚的情绪: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就渴望有一点什么,所以就特别害怕错过任何机会。充实的人,是不怕错过什么的,因为已经充实,错过点什么,真的无所谓,机会有的是,错过一大把又如何,反正因为充实而能够相信自己确实有实力终归抓到至少一个适合自己的机会。

所以,一定要读书,而不是把本来只不过是获得知识的辅助手段而已的杂志、文摘、新闻等等当做唯一主要手段。买好书,读好书,读懂好书,然后用知识改变自己的生活。
(三)

别人是不可能帮你吃饭的。同样的道理,别人其实是完全没办法帮你读书的。 虽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总是习惯了由老师带着、逼着读完整本书。

我一直觉得现在的学校其实是一种特别诡异的存在:一个学期好几个月,好几个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完整地读完那么几本书,然后有些老师其实还讲不明白,大部分学生还学不明白…… 于是,生命就那么被浪费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望过去,这几乎是在刻意把学生们变傻、变笨。这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们,“这东西好难的!难到什么地步呢?难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要花很长时间学,然后大部分还学不会、学不好呢!”

最要命的还不是拉长原本可以很短的理解时间,而是让学生们学啊学啊学啊学,就不让学生们用!这是什么道理?你看多少人,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本科四年,加起来都十六年了,学了十六年英语,然后竟然从来没用过……

这是我 2011 年 5 月份在上海的 TEDX 的讲演视频 —— 那时候的我,在讲演的时候还刻意使用很多技巧呢,不过,时至今日,我已经完全不用任何技巧了。(补充一句,那年幻灯片中提到的何骞同学还很嫩,所以在这个视频中被“黑”了,可几年后的今天,他已经是博士毕业,目前在 FitBit 工作……)

说来说去,总结起来就是:别被他们骗了,你本来没那么傻……
(四)

拿来一本书,就好像要打一场仗,打仗之前最好先考察一下地形吧? 同样的道理,拿来一本书,不应该是抓起来就从第一个字开始读起,一直读到最后……应该先看看目录,再看看附录,仔细读读前言,也不妨在网上先扫扫书评……要先大致对这本书有个了解,然后再开始行动比较好。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组织方式,但大体上都是差不多的。总是要分章节。每一章其实都是在着重讲解一个概念,它的应用,它的方法论。而陆续的章节,通常是必须理解上一个概念之后才能进一步理解的概念,及其应用与方法论。所以,一头扎入内容之前,最好把这些概念大致过一遍,不理解没关系,哪怕先记住那些概念的名字和先后关系都很有帮助。

在读的过程中,不断整理这些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消化”的必要过程。 有些人从小就学会了并且早就习惯这么做,而大多数人一辈子不会这么干 —— 这就是为什么最终绝大多数人只具备读半本杂志,看个豆腐块文章的能力,而不大可能真正独立消化一整本书的根本原因。
(五)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向后总结,向前预期 —— 这是最基本的理解技巧。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刚才输入的东西都有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预期下一步的内容是什么……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输入处理的过程。很多人懂得向后总结,却不懂得也应该同时不断向前预期,于是他们只有输入与处理这两个部分。当然绝大多数人除了输入之外什么都没有,连处理都没有。最终只有少数人的阅读理解过程是不断循环地“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尽管这里的“输出”某种意义上不过是“伪输出”……

向前预期,常常相当于为“跳读、略读”提供一个安全机制。读着读着,发现作者提出了一个自己已经深入了解过的论点,再往下扫一眼,发现论据也是自己之前了解的,那这一部分就可以安全地跳过了。又由于一直保持着一个预期,再往下读的时候,发现“嗯?怎么回事儿?跟我想的不一样呢?”那就要折回去认真找原因……反之,要是一样,说明自己的跨越是正确的么。

所以说,在良好的阅读习惯下,理解速度会不断积累,最终不断加快 —— 因为所有的知识都有共同点:它们不一定能用在哪里,它们早晚必然融会贯通。所以,理解过的东西越多,理解新的东西就越快。说穿了,理解能力差,无非就是见识少,仅此而已。
(六)

一旦遇到需要分享“如何读书”的场合,我总是会提起这句话:

我有一个奇怪的本领:就是,把一本书拿过来,我即便读不懂,我也能读得完。

这句话总是引来哄堂大笑,可实际上,首先我是认真的;其次,却也更为重要的是,觉得这事儿荒谬恰恰是大多数人其实不懂如何读书的表现。

读不懂怎么办?没关系,只有一个办法靠谱: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反复读很多遍。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本领,很多人不知道。其实,重要的知识,从来都是通过反复学习才能获得的。一下就能学会得东西,通常上价值不大。

有一点弄不明白就放弃,那能学会什么呢?

还有一个常见现象:有些书籍就是难懂,因为它的内容结构并不完全线性,也就是说,第二章的内容需要第五章的知识才能理解彻底…… 所以,最终,只有我们这种不怕暂时读不懂,能硬着头皮读完,然后再反复来过的人才能消化这种书籍。
(七)

一定要用起来。 很多有用的东西,之所以最终没用,是因为压根没用过。知识无用,这是二货思维,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哪怕巫术都有用,更何况知识。可是不用的东西,没用起来的东西,还不如虚无 —— 因为读过、学过,时间与精力已经耗费了,这可是最宝贵的不可逆不可回收不可再生资源!

2000 年,我突击考了 TOEFL、GRE,就跑去新东方应聘出国留学培训教师职位;2005 年开始前后写了两年多,终于觉得自己能用文字讲明白道理了,就写了《把时间当作朋友》;2012 年我学了 Ruby On Rails,就和李路和沙欣哲一起搞出来了一个 Knewone;2014 年我学会了使用 Sketch,就用它设计了若干个 APP 的原型,顺带逼着几个程序员也变成了设计师;2015 年上半年,我读了许多本关于社区建设的书(其中包括那本著名的 The Art of Community: Building the New Age of Participation),你看我正在打造社群…… 不仅如此,我还帮很多人打造社群。

不用,学它干嘛?这与我读书的原则也是相通的:不用认真读的书,读它干嘛?这与我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样的,既然活着,就要活好,活得精彩。
(八)

暂时用不起来怎么办?教!我总是重复这句话:

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把你学到的,总结好的,琢磨清楚的那些知识(不是胡说八道的那些东西)传递出去,分享给你身边的人。“教”,不一定非要像老师一样在课堂上给一帮学生讲(还不允许他们打断)……“教”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比如,“分享”,就是“教”的一种形式。在饭桌上都可以进行:

“我最近读到一个新的概念,特震撼:三度影响力…… 原来肥胖症居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传染的!”

如果你的朋友对此感兴趣,那你就要再仔细一点说明其机理,其作用,甚至用更多的来自自己身边的例子去讲解。在一来二去的交谈中,你会发现自己也还有很多没弄明白的地方,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更准确的陈述,需要更精彩、更令人信服、惊叹的论据…… 怎么办?回来改进呗,下次在另外一个饭桌上再演练一次……

所以,我也总是分享这个道理:

分享,不仅需要能力支撑,也是培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知识分享,没有成本,只有收益 —— 双方都有的收益。

分享的技巧很简单:

真诚,只分享自己确实觉得好的东西;
也是真诚,绝对不能居高临下地装蛋;
还是真诚,对方完全有可能不理解你。

(九)

还没完!别忘了问自己这个最重要的问题:

这个概念、这个方法论、这个道理、这个知识,还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这是让你真正培养融会贯通能力的方式。所谓的聪明就是这么来的:脑子里有足够多清晰正确的概念与方法论,然后它们之间还有正确应有的关联…… 所以聪明的操作系统总是有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方案、更多的可能性。

万一想到了可以“出其不意”地使用的场景,那就赚大了,因为同样的东西到了你的手里却发挥了不一样的作用,你当然与众不同,也只能与众不同。
(十)

与喜欢学习的人泡在一起 —— 这一点真的特别重要。潜移默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与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正面的影响力很大;与不喜欢学习的人在一起,负面的影响力不仅很大也很可怕。

寻找那些终生学习的人,把他们当作朋友,把他们当作榜样。

网络时代有个好处,这种人虽然身边并不多见,但网络上却很常见。为什么呢?网络消灭了地域的限制,甚至消灭了语言的限制。我就有个很长期的榜样:Bruce Eckel。我根本不认识他,也没有过任何传统意义上的交往,连 email 往来都没有。他是 Thinking In C++ 的作者。十多年前,他在网上发布 Thinking In C++ 第一版的写作计划,然后以极快的速度更新完成…… 毫无疑问,见识到有人这样,就成了后来我写书的时候“雷厉风行”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再反过来说,人家写书都可以这样,我们读书怎么可以拖拖拉拉呢?
别人一年都读多少本书呢?

这不太好统计,但美国人有相对好的统计数据,看看他们吧。随便在网上搜了一下,挑了个比较靠谱的出处。以下调查结果来自于 Pew Research Center:

Among all American adults, the average (mean) number of books read or listened to in the past year (2013) is 12 and the median (midpoint) number is 5 –– in other words, half of adults read more than 5 books and half read fewer.

这个调查结果是,美国成年人平均来看大约一年读 12 本书。

首先要明白,调查这事儿,常常并不完全靠谱,很难知道那些填写调查表单的人是否说的是真话。不能排除有些人不好意思写太少,随便就在真实数字前面加上一个“1”的情况……

也肯定有很多人一年到头也没读过一本书,这些人会把平均值拉下来很大一个幅度 —— 因为大量阅读的人在哪儿都是少数。

又搜索了一下,发现同年度,YouGov/Huffington Post 搞过另外一个调查,结果大抵是这样: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quarter of Americans haven’t read anything in the past year but that most people have read at least one book and less than fifty books over that time. The margin of error is 3.5%.

具体结果是,28% 的人(大约 1/4 多一点)过去的一年中,根本就没有读过任何一本书。

随便推算一下罢。

如果总体上平均每人每年读书是 12 本;
其中有 28% 的人一本都没有读过;
那么剩下的 72% 的人实际上每人每年平均读书是 16 本左右;
而这 16 本又是平均值,所以,大约有 36% 的人每年读书 16 本以上……

也就是说,如果你是在美国生活的成年人,一年要读 16 本书以上,才勉强算是上中下三等中的第一等。

另外,在上述第二个调查中,大约(只)有 8 % 的人表示自己过去的一年中读过的书超过 50 本。

这里并不排除有些人过去的一年里读了 50 本小说(虚构类,Fiction),而不是知识类(非虚构类,Non-Fiction)。也同样不能排除有一些人并没有说实话…

其实吧,真正好的小说能传递的知识也非常的多,只不过真正优秀的小说其实很少而已。

一般来说,大量阅读非虚构类知识性书籍的人,阅读数量会比普通人大出好几个量级,因为他们除了研读之外,还有另外一种阅读: 检索性阅读,就是为了检索某个理论或者实例甚至只是为了获取一个数字而去快速浏览…… 所以,这些人除了大量研读书籍(还不包括必读的一些论文、杂志文章)之外,还读过大量扫过一眼或者扫了一遍,做过摘要的书籍。

所以,人群中的阅读量分布,大抵上应该是这样一个曲线:

看着很眼熟,是不是?其实跟 复利曲线一个样子啊!

若是把年平均阅读,换成“一生平均阅读”,那条曲线可能变成这个样子,嗯,你之前见过的那个曲线, 人与人之间差的岂止 10 倍,100 倍都很正常 :

普遍来看,过了一定岁数之后,大多数人渐渐失去了阅读的欲望,最多读个报纸、看看八卦,用阅读作为消遣而已。就连大学里的教授们,相当数量都是拿到一定职称之后就懒得继续了……

我有一位朋友,愉悦资本的戴汨(微信公共账号是 ThinkingSlow),说他的理想是一生认真阅读 1500 本书。他用的措辞很认真,没说是“阅读”,而是“认真阅读” —— 这是耗费好几倍以上时间的决定。他不是说说而已,是真的无论多忙都必须读书,否则就很难过。每次与他约饭,除了谈书之外,沉默的时间居多。仅这一点,我就很尊重他。

其实, 阅读量还受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局限,就是语种。 如果市场上没有那么多好书可读,人们的阅读量自然会下降很多。所以,可以乱猜:美国人的阅读量应该远远大于越南人的阅读量…… 意大利人的阅读量可不小,虽然意大利语相对英语来看算是“小一点的语种”,为什么呢?因为意大利人大多数都是自然的双语甚至三语使用者。

在哪儿都一样,真正尊重知识的人就是少数,古今中外都一样。 对于那些真正渴望知识,尊重知识的人来说,不让他读书是最大的惩罚。而对于另外一种人来说,书完全不是必需品。

每个月至少读一本好书,是那些关注自我成长的人的最低要求。 这个要求其实并不低,因为要读的是“好书”,而不是随便哪本书;必须是那种读过之后能给自己带来改变的书 —— 又因为要靠践行来判断是否学到,所以阅读成本其实非常高,所以才更珍惜。

罗胖60秒:读书就像冲澡

  1. 昨天,我们首发了一部介绍美国精神的名著《阿尔比恩的种子》。我在「罗辑思维」节目里说,这本书非常厚,1200页,但是我两天就读完了。

后台很多人留言问,你怎么可能做到读书这么快的?我读书速度确实很快,不过这也跟书的写法有关系。

  1. 读书体验有两种:

一种是爬山,需要你调动自己的全部注意力,去寻找文字里面的着力点,就像攀岩找山崖上的突出部一样,一点点地蹬着往上拱,当然就慢。

  1. 还有一种书的阅读体验,

像冲澡。你站在那里不用动,书里的文字像流水一样冲击着你,当然就快,这也是写书高手才能写出来的书。比如像《阿尔比恩的种子》。

  1. 不过,话又说回来。

一个人阅读量大了,他的知识结构就能承接更多陌生信息的冲击,文字在他眼里就都变成了模块,爬山的过程也就渐渐地变成冲澡的过程了。

阅读,成为你自己

内容简介

《阅读,成为你自己》内容简介:这是著名的《财经》杂志广受欢迎的“财经荐书”栏目中,汪丁丁先生主持的内容,经过精心策划编辑之后的结集,分为“新经典”“知识与情趣”“书与读书”三个板块。这是一份思想、历史、未来新知、人生、情感、思维、智慧等方面精致而磅礴的地图,对于有动力、有勇气雕塑自己的读者来说,这是一份修炼秘籍,也可成为《理想藏书》那样的珍藏精品。

目录

1.新经典
“历史”对“我们”是否有意义以及有怎样的意义?
《物种起源》《赢者的诅咒:经济生活中的悖论与反常现象》《1500-1800中西方的伟大相遇》《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
我们不应当有所行动吗?
《定见》《哈耶克文选》《难以忽视的真相》
如何可以有内在深刻的自信呢?
《财富的帝国》《无国界的世界》《道德的基本概念》
难道是人类预测未来幸福感的机制不可避免地包含系统性错误?
《撞上快乐》《大学之理念》
心灵究竟可以经受怎样的理智变化?
《哈耶克评传》《詹姆斯文选》
人之品格,人如何驾驭生命,均取决于其内心的信仰
《真实的亚当·斯密》《佛家名相通释》《宗教的形成符号的意义及效果》
社会为什么可能?
《章学诚的生平及其思想》
《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
华尔街的丑闻只是黑色冰山的一角
《公司——对利润与权力的病态追求》《富裕的杠杆一技术革新与经济进步》《科学在现代文明中的地位》
阅读中国经典,应先读《论语》《老子》《孙子》《周易》
《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谈》
强势文明及强势群体也有脆弱性
《重读自由主义及其他》《残酷的选择一发展理念与伦理价值》
医疗费用总是在死亡前的一段时间里才迅速上升
《医疗改革的经济学》
制度的基本功能在于降低不确定性
《管理大未来》《极权主义的起源》《传统中国日常生活中的协商:中古契约研究》《英国个人主义的起源》《真理、意义与方法——戴维森哲学文选》
可预期的非理性——塑造我们决策的隐秘力量
《美国怎么了?——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怪诞行为学》《演化与博弈论》
行为经济学家研究得最多的主题是“有限理性”现象
《权利、合作与福利的经济学》《不确定状况下的判断:启发式和偏差》
……

2.知识与情趣

3.书与读书
思想史视角下的逻辑之旅——王浩《逻辑之旅——从哥德尔到哲学》
《财经》2008年荐书精选
为企业界年轻人推荐好书
继续为企业界年轻人推荐好书
书业的问题——为“枫林晚书店”十周年作书,为何滥?
读书,读书评,读书评作者
怎样读书才可贯通各类知识
编后记2·十年阅读汪丁丁

摘录汪丁丁《怎样读书才可贯通各类知识》

2012年

写这一主题,最好的开篇是引用我写给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一位研究生的信:

“读了你的来信,我觉得还可将我的见解阐述得更清晰一些。你在西方的学习,

年轻时,脑内的神经元网络有极强能力建立各类知识在细节之间的神经元连接。

所以,首先当然是勤奋,其次是广泛。这两因素合在一起,就称为“博闻强记”。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注重各类知识的细节。例如,我记得是罗素,他在庞加莱那本书的英译序言里特别指出,博闻强记的学者很多(因为这是“学者”的定义),但庞加莱的特点是博闻强记并且注重细节(熟悉细节,这是“专家”的定义)。难得的,就是同时熟悉细节和广泛的知识。我出国时已经32岁,记忆力远不如年轻时那样“过目不忘”,但仍比现在强许多倍。我反省自己记忆力的演变过程,总的趋势是由具体的场景演变为抽象的关系。我指的,是“场景记忆”,随着岁数增加,这部分可读取的记忆在全部可读取的记忆里占有的比重很可能越来越小。各类知识之间的抽象关系,随着岁数的增加,越来越清晰。在这一演化过程中,我意识到,细节,特别关键。如果在最初(年轻时)不很熟悉各类知识内部的细节,那么,抽象关系就停留在“抽象”层面,不能(在中年或晚年)获得直观呈现。”

毕竟,跨学科教育的主旨之一是“贯通各类知识”,它的另一主旨是“培养有灵魂的专家”。

人类知识原本是贯通一体的,中西皆然。贯通一体的知识裂为百科,流布天下,成为相互分离的专业知识,在西方是近代以来的事情,在中国则更晚,是西学东渐之后的事情。

于是,现在的大学知识,只能陈列为一系列课程。也是追随西方反思,中国教育界近年试着讲授“通识”课程。不过,以我的观察,目前流行的通识教育远远不是跨学科教育。因为,那些通识课程仍是分离的知识而非贯通的知识,甚至也不表现出试图贯通人类知识的倾向。

我们即将或已经进入的时代,被称为“知识时代”。这一时代的劳动者,德鲁克称为“知识劳动者”(knowledge worker)。知识劳动者的主要技能不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是协调不同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了培养这种能力,根据教育界领袖们的建议,21世纪各国教育的主旨正在从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由于专业化的局限性,知识劳动者怎样可以判断他专业之外的任何一项知识是“新的”呢?所以要有跨学科教育,成为对专业教育至关重要的补充。

如果教学方法仍是专业化的,那么,跨学科课程永远收效甚微。所以,培养知识劳动者,我们首先要培养跨学科教师。

知识在跨学科教师的头脑里呈现为整体,是消失了细节的整体,是由许多知识模块联接而成的整体。一名教师的跨学科能力,在他讲授某一知识模块内部的细节问题时,可获得充分表现。不同于专业化的教师,细节问题,在跨学科教师的讲授中,处处表现出通向其他知识模块的冲动(注意,这是很传神的描写)。

怎样培养优秀的跨学科教师呢?我开篇引用的那封信表明,要从青年(如果仅仅是知识的贯通)甚至童年(如果不仅是知识的而且还有人生的贯通)开始培养。因为,脑内神经元网络通常随年龄增加而渐渐地“官僚化”,从而更适合某一专业而不适合跨学科。又如开篇所述,记忆力的趋势是从具象的场景记忆渐渐转为抽象关系的感悟。 如果你在脑的青年时期不努力学习各类知识模块内部的细节,那么,这些知识模块之间的联系,对你而言,充其量不过是老师告诉你的那些联系,而不能成为你有直观感悟的知识联系。也就是说,没有细节,你将很难感悟模块之间的联系,于是你仍是一名专家而非通才。

冯仑:“倒着看”与“挑着看”的读书方法

万通集团董事长、知名地产商人冯仑很喜欢读书,他在公众号“冯仑风马牛”的一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冯仑说他现在看书一般都是挑着看,自己现在不太能忍受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如果是很好的书,他会从后往前看。这是因为一般的书,都是最后讲结果,中间是论证部分。他不太看论证部分,而是看头和尾。有时候再结合看一些好的书评。

为什么要挑着看呢?这其实跟冯仑自己的知识积累程度相关。冯仑解释说,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他自己当下的阅读。写书的人会假定读者在某些方面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为了让读者明白,可能很多方面都有详细的过渡。但是他读了很多年的书,很多知识他其实都知道,他就会看自己认为是最干货的部分,而论证和铺垫部分就不看了,这样能节省时间。

冯仑是文科生,他认为知识积累之后,很多知识都是有连通性的,首先抓住一两个问题点,书里的知识还有自己头脑里的知识就能连起来。比如,看一篇枯燥的政府文件,冯仑现在就抓住文件里跟以前不同的提法,把这些记住。而很多法律的东西,其他人可能看完之后记不住,但他读过法律专业,他就把不同的地方记下来。

冯仑说,自己现在看书有两个维度,一个是满足好奇心,另一个是跟当下的公司的事、社会的事、自己在琢磨的事有关的书会看。“满足好奇心的,比如说有一本书讲刽子手的,专门在断头台上使闸刀。我就好奇这人啥心情,看这本书就是满足好奇心的。”而他现在也正在做一个度假产品,主题跟禅有关,于是最近看的一些书就会跟禅有关。

如何“真的”阅读一本书?

今天要为你介绍一本,在各大图书畅销榜上,盘踞了77年之久的超级畅销书。

你猜叫啥名?

非常有趣,这本书就叫——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 朱衣
出版:商务印书馆

  1. 首先问你个问题:“读书”和“读书”是不是一回事?这本书告诉你,不是。如果是看网文、段子,识字就行,不需要读这本书。这本书里谈的“读书”,是去读那些“高于自己的书”,比如名著、学术著作、专业硬书等。面对这些书,我们的阅读能力往往是不够的。这,就是这本书要解决的问题。

  2. 本着“读高于自己的书”的目标,一个好的阅读者,应该是主动的。很多人捧着一本好书,翻了几十页,脑子里还对书的内容没有任何印象。这是阅读的大忌。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会在阅读前问自己四个问题,主动和这本书建立联系:

①这是谈论什么主题的书?
②书中的观点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③作者是通过什么架构,来论述观点的?
④这本书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1. 在买下一本书前,你首先要做的是——“系统略读”。这是很重要,但同时又被很多人忽略的一步。先不要急着逐字逐句地读。略读的重点,是着重看书的四个方面:

①书名、序言和副标题;②目录和索引;
③作者简介;④和主题相关的篇章。

通过略读,你能快速掌握一本书的基本轮廓,并能找到书的主题是否有价值,据此判断这本书到底该买不该买。

  1. 如果一本书值得阅读,那购买后的第一件事,是做“快速通读”。这个过程,主要是把握这本书的核心框架,因此要做到——快。把书从头到尾快速翻一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要过多停留。过多纠缠细节,反而可能会错过一些大原则。

  2. 快速通读之后,如果这本书确实有价值,那就要做“分析阅读”。这一步,重点是“分析”。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①先清楚书的结构,找出重点章节,明确作者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②顺着书中的逻辑,找到作者要表达的核心思想。阅读中,建议做笔记或者画思维导图,迅速理清内容的前因后果。
③做出评价。阅读的高手,通常都是评论的高手——在评论中提供信息增量。即便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能整理出反对的原因,这次阅读也是有益的。

  1. 上面的如果你都做到了,就可以进入阅读的最高层次——主题阅读。不是为了看书而看书,而是为了研究而读书。

比如,要研究中国在世界的定位,你可能阅读过施展老师的书《枢纽》。如果收获很大,就可以以施展为线索,看他在写作的过程中引用了谁的观点、感谢了谁的帮助……,不妨把这些人的著作也进行一次系统阅读。这也是看书时要特别重视索引、鸣谢和附录的原因。

  1. 如果想进入一个新的知识门类,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史,先去看看这个学科的发展历史。比如,想了解西方哲学,就先去读《西方哲学史》。通过读史,能快速建立起对这个学科的坐标。之后,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深入学习。

  2. 历史书是很重要的一类图书,但读历史是有“陷阱”的。因为历史书很像小说,很容易浮于表面的故事。这本书指出,应该像读说明书一样读历史书:

①重视作者研究的方法,和他所关心的重点研究对象。即使是同一段历史,不同作者研究的侧面也不一样。
②对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时间段,要阅读一种以上的历史书。
③不只关心在过去某个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更要读懂人们为什么会那么做。

  1. 看起来《如何阅读一本书》把阅读变成了一个很有难度的挑战,但其实,作者给出了一个很有希望的结论——读书,就应该读金字塔尖上的书。值得严格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读的书,不多于100本。祝阅读愉快!

如何阅读一本书

reading20180621.jpg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的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

目录 · · · · · ·
序言
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
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
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
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
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第二篇 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第六章 一本书的分类
第七章 透视一本书
第八章 与作者找出共通的词义
第九章 判断作者的主旨
第十章 公正地评断一本书
第十一章 赞同或反对作者
第十二章 辅助阅读
第三篇 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第十三章 如何阅读实用型的书
第十四章 如何阅读想像文学
第十五章 阅读故事、戏剧与诗的一些建议
第十六章 如何阅读历史书
第十七章 如何阅读科学与数学
第十八章 如何阅读哲学书
第十九章 如何阅读社会科学
第四篇 阅读的最终目标
第二十章 阅读的第四个层次:主题阅读
第二十一章 阅读与心智的成长
附录一 建议阅读书目
附录二 四种层次阅读的练习与测验
索引

reading20180413.jpg

为什么说读书计划是懒惰的勤奋

朋友圈里,经常会有人晒自己一年看了多少本书。不过,这种读书计划的背后,有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是的确有很多牛人,读的书越多水平越高,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人也读了不少书,但水平并没有提高。这是怎么回事呢?最近,公众号“千古刘传”提出了一个观点说,因为做读书计划很可能是一种懒惰的勤奋。

什么叫懒惰的勤奋?意思是说,有时候我们会用一种很简单的思考方式想问题,觉得只要提出问题,然后找到解决方案就行了。比如,当你想减肥的时候,你的问题就是“我太胖了”,简单粗暴的解决方案是“多跑步少吃饭”。但你努力的结果却是,不仅没瘦,膝盖也受伤了,因为饮食不正常,胃病也犯了。问题就出在,你并没有理解减肥的生物学原理,执行了违背原理的方案,当然效果不好。

读书量计划也是这样,我们制定计划多半是因为,看别人读了那么多,我不读,心里着急啊。而且那些一年读好多书的人,大多还都是知名的企业家,或者我们身边的学霸。当我们看到他们用多读书这个方法获得了成功的时候,就会有一种幻觉,如果我也读那么多书,我就能和他们一样厉害,他们读了上百本,我也要读上百本。这个时候,你的问题是“我不够牛”,解决方案是“那就多读书”。执行了方案之后,你又有了一个新问题,虽然我看了很多书,但是都忘掉了,那读书的意义在哪儿呢?

实际上,这种简单的思考方式带来的改变,都是第一序改变。什么是第一序改变呢?这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就是说,某一个改变是发生在系统内部的,系统本身并没变。比如说,一个做恶梦的人,在梦里可以奔跑,可以躲避,可以大喊大叫,但无论他怎么改变自己的行为,都不能从梦里醒来。上面的减肥计划就是典型的第一序改变,

无论你跑步还是节食,体重都没变;多读书也是一样,无论你读了多少本书,原本的认知水平都没变。

第一序改变是我们在生活中,常用的处理问题方式,比如天热开空调,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我们给自己设定一系列的KPI去考核结果。比如,减肥的时候,你最关注的KPI是体重;读书的时候,你关注的KPI是读了多少本书。为了完成这些任务,人们拼命努力,减肥的人伤了膝盖,伤了胃;读书人说不出学过哪些知识。

但你可能会问,也有很多人像这样减肥读书啊,而且他们都成功了,这怎么解释?表面上看,他们做的事情是一样的,但有些人是在无意中触发了第二序改变。这种改变是发生在系统外部的,它让系统转换到了另一种不同的状态。比如说,减肥的第二序改变,是从高体脂到低体脂的改变,想减肥就要先搞清楚体脂降低的原理。那些不懂健身理论的人,也许是他们的训练饮食方法,恰好符合了生理学原理,比如他们会进行高强度间歇跑,或者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那怎么发生第二序改变呢?拿读书来说,制定读书量计划的人,都是想从低认知状态,变成高认知状态。这时候就不应该关心读了多少书,而要关心认知迭代的次数。

认知迭代的标准是,这个知识有没有拓宽和颠覆你原来的认知。真正能帮你完成认知迭代的,都是非虚构类的书籍,比如经济学、心理学、商业理论这些。

不是说虚构类的作品不好,它能影响你的审美和品味,但你看一千本名著小说,很难重塑你认知的概念。你看,当我们真正关注认知迭代时,再关注读多少书就没有意义了。

所以,如果想真正有效率地解决问题,你就不要在继续懒惰的勤奋了,而是要从第二序改变开始做起。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千古刘传”(为什么说读书量计划是一种懒惰的勤奋?)

马东:读书不要考虑功用性

我其实在那个,给罗胖的那个录音里,我说了,我是一个读书不会读完的人,这三本书我都没有读完,但是我觉得就从中所获得的收益已经足够大了。

那这三本书分别是,这个尼尔•波兹曼的这个《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在这本书里面说美国人的这种电视时代,中国其实在电视发展的几十年里面,我觉得大概只有在最近才真正进入了他所说的电视时代。关于说这个话题,应该放到一个特别更大的一个尺度上来说,就是在印刷术之前,我们靠语言交流。然后当文字被广泛普及,然后就出现了所谓尼尔•波兹曼所说的文化意义上的童年,也就是我们识字的这个阶段。但是今天的孩子们其实识字阶段,第一是比原来大大地压缩,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跟我们同样的通过视频去很早地接触和了解世界。现在的小朋友今后对于电视不能够往回摸着看这件事,我觉得应该是完全不习惯的。今天的很多孩子就已经完全不习惯了。那如果今天的视频当中所传达的信息是大人和孩子同时接受,这才是文化意义上童年消逝的那一部分。所以我说,尼尔•波兹曼能在几十年前就开始提出这种预言,他是从一个媒体的进化角度去预示或者叫做预知今天的这个世界,而中国因为互联网视频的技术进步和传播,我们开始进入了那个电视时代。所以我觉得还是非常非常有预见性的一本书。

《自私的基因》其实是一本经典,而且很可能会成为越来越经典的一本书。你知道从科幻小说出现以后,就各种各样的人是不是外星生物,高智慧生命培养皿里边的一个什么东西,在我们的维度之外的那个维度是不是看着我们就像一群傻子一样在这儿来来往往。就所有的这些理论都呈现。我说《自私的基因》是一本好书,是因为它在我们同样一个维度里面,把我们主课题给置换出来了。就是我们所有人都有自我认知和自我意识,但是《自私的基因》的作者从基因的角度把人给置换出来了,他认为我们不过是基因运输的工具,所以基因存在于我们当中,它甚至不是病毒,不是细菌,它不是生命体,但它却左右着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从进化角度上无论如何跳不出基因的控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是基因的寄生虫,我们从生下来到死,唯一的目的就是把并不属于我们个体的基因传递下去而已。

第三本书,《穷查理宝典》,这是一本特别特别聪明的书,或者叫聪明到智慧,它叫智慧箴言录,我觉得查理芒格担得起这五个字。因为他是一个特别智慧的老人,关键是他还活到了那个足以把他清晰总结出来的岁数,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用一种大众最能接受的方式,就是演讲去跟别人分享他的这些人生经验。尤其他的这个第十一章,叫人类心理学误判还是人类误判心理学,反正他的那个角度和通俗性能够跟《自私的基因》一样,它让我们理解我们生活当中那些愚蠢的行为,其实是有其内在逻辑的。而这种内在逻辑往往是,一个是进化论,一个是经济学,是这两者的交叉,这两者交叉在我们的人类的心理形成了我们的一种心理基因或者心理障碍,同时并存,它构成了我们复杂的心理,不足为外人道,不可以常理度之,但是又自成逻辑。这个芒格真的是智慧到了直视这一点。而且他自己讲得很清楚,他说他看了三本心理学的基础著作,看完了就撂一边了,那些说的东西他都不信。然后他从一个平常人的平常心的角度去重新解读为什么我们会这样,我觉得比很多心理学家都要深刻,他的深刻就在于他浅的足以让你能懂。

我从不跟别人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就像我说读书这件事有点像穿内裤,谁知道你是不是粉红蕾丝的。关键是谁知道你是不是没穿。所以当你去跟别人分享的时候,你就暴露了。读书这件事,我说穿内裤的这个比喻可能有点夸张,但是读书这件事其实是一个非常低效率的事情。就是从来就不应该有任何一本书是有功用性的被读。也从来不应该有任何一个时间是有功用性的去读书。所以它其实真的是一个特别低效率,特别不值当的一个事。但读书最大的好处是一旦你喜欢上,它变成了你的生活方式,就是你不读会死,所以我觉得冲着不想死,尤其不想糊里糊涂的死的这个前提,大家还是可以享受读书的乐趣。

基本概念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上线了一个新产品,叫「每天听本书」。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呢?

因为我们一直在想,未来的图书馆该是个什么样?仅仅储存图书是肯定没用了,网上到处都是嘛。

  1. 未来的图书馆其实应该是一种随时可得的服务,用最高的效率,告诉大家一本书里的精髓。你浅尝辄止也行,继续深入也可以。

果然,「每天听本书」这个“未来图书馆”一推出,就很受欢迎,现在光年卡会员就有三十万人了。书库里也已经积累到一千多本书的解读版了。

  1. 在这个产品一周年的日子,我们推出了“镇馆之宝”的书单。选择标准,就是四个字,叫“才学胆识”——才气、学问、胆量和见识。

究竟什么才是我们最值得深入研究和解读的作品?

我们全团队摸着良心,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1. 作者是不是野心很大?是不是有破有立,颠覆了俗知俗见?
  2. 这本书是不是才华横溢?是不是顶级作者最高水平的体现?
  3. 书里提供的知识,是不是绝对过硬且值得立即学习?
  4. 为了解读这本书,我们能不能邀请到最有资格的解读老师?
  5. 这本书的解读过程,能不能给用户创造“心流”体验?

方法论

罗胖60秒:怎样读书才更高效

  1. 读过福尔摩斯的人,应该印象都很深:福尔摩斯经常强调“观察”和“看见”的区别。

  2. 有一次,华生问福尔摩斯,咱俩形影不离,可为啥每次都是你先弄明白案件真相?福尔摩斯说,因为我总在观察。

华生说,我也观察啊。福尔摩斯说,那好,门口那楼梯你也天天走吧?一共多少级?华生说不知道。福尔摩斯说,是17级——你只是看见,我这才叫观察。

  1. 其实读书和学习的区别也类似。

读书,只是接收信息;而学习,是要把新接收的信息和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一次对接。

最好的对接方法,就是像福尔摩斯那样,进行一次输出。看见楼梯,然后输出一次对于这个楼梯的描述,比如一共有多少级。

  1. 读书也一样,读完了对人讲一次,或者哪怕只是写下几个字的读书笔记,也是更高效率的学习。

——DeepCreator:用是最好的学

罗胖60秒:他怎么这么不尊重书?

  1. 最近有一本关于思想史的书,叫《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

书很大、很厚,因为是精装,也很沉。

  1. 我的一个朋友,看这书的方式非常奇特。他每天,从书上撕下20页,揣到包里,在地铁上看完,看完就扔了,第二天再撕20页。一个多月,那么大一部书居然就看完了。

这种看书方式,估计很多老派的人会觉得不舒服,你怎么这么不尊重书呢?但是你想,这种方式有几个好处。

  1. 第一,书确实看进去了,因为进度是强制性的嘛。第二,因为看完就要扔,所以看的也比较认真。

第三,每天是精准看20页,如果20页的结尾正好在某个逻辑上被打断了,他反而更期待看到后面的内容,无形中又多了一个思考的机会。

  1. 这种方法,唯一的缺点,就是对书本身不是很尊重。

但是,一个求知的人,真的有必要在乎这个吗? 仅供参考。

批判性阅读

我们日常里的消遣式阅读,可能只读出了书的内容,也就是“what”,只有继续读出“how”和“why”,完成这三步,批判性阅读才算完成。“how”指的是修辞手法、叙述角度、场景设置、人物设置等;“why”是指作者为什么要通过这些手法去描述这样的内容?作者想表达出什么样的主旨或观点?

读书笔记

fuyoushishuqizihua20180413.jpg

[《和董传留别》]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31/12/1124634_30467877.shtml)

——宋代苏轼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我虽然身穿简陋的土布,用粗丝绑发,却满腹诗书,自然气质高华。
我厌倦了与老书生清谈,却鼓舞精神和众多士子共赴中制科考试。
兜里没钱,一双旧鞋已跟随我多年,出行全靠它;富贵人家的香车美女,让我眼花缭乱。
放榜以后我成绩好,得意洋洋来夸耀,看,黄纸诏书上墨迹还湿着。

baiwuyiyongshishusheng20180413.jpg

《杂感》

——清朝 黄景仁

黄仲则是清代乾隆年间诗人,三十五岁去世,是短命的多才诗人。黄仲则一生贫病交迫,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为了生计,二十岁开始在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地漂泊,三十五岁时病死在山西运城。黄仲则短短的三十四年生命,充满悲哀和困顿,却又个性倔强,常常发出不平的感慨。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泣,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都无法成功,只能在深夜独自作诗,抒发心中的不平。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万念俱寂、对女子已经没有轻狂之念的人,却得到负心汉的名声。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不要忧愁自己写的愁苦之诗会成为吉凶的预言,春天的鸟儿和秋天的虫儿都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manofhonour20180425.jpg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出自《论语·述而》,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可以翻译成为,孔子认为,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则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从戉,从尗,尗亦声。戉(yuè),斧子。戚戚:形容不断用斧子砍伐的声音。

libai20180514.jpg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一篇清单,为你还原一个你不知道,但是真实的李白

  1. 李白身上最大的标签就是浪漫、豪气。这种性格怎么形成的呢?多半因为他富二代的身份。殷实的家境,使他过惯了挥霍的日子,时常仗义疏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样的诗句,贫寒出身的诗人,再天才也很难写出。

  2. 李白放荡不羁的性格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是,成长环境远离儒家文化圈。李白到底出生于哪里?说不清楚,中国四川、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各种记载都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李白的父祖辈好几代都定居于西域。直到5岁左右,才迁居到当时文化不甚发达的巴蜀地区。

  3. 李白为什么自号“青莲居士”?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青莲花是西域的优钵罗花,芳香洁净、一尘不染。这既是李白人格追求上的标榜,也暗示他来自西域。

  4. 除了是个天才诗人,李白的情商比较低,常常说错话、做错事,甚至在政治中站错队。杜甫担心李白的安危,就曾写过诗“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首先是诗人,其次才是社会人。

  5. 跟诗人相比,李白更渴望做个纵横家。他自认只要明主给机会,他就能“折冲于尊俎之上,却敌于谈笑之间”。这种观念,就是当时的“非主流”,这也是为什么李白的诗能写得那么豪迈、有想象力的原因之一。

  6. 现在我们看李白,是个大诗人。但李白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一半是姜太公和管仲,一半是鲁仲连,既是帝王师,又是侠客。他并非真想出将入相,只是想要那份浪漫的尊崇感:要皇帝来请他,但又不用处理日常工作。在所有人都无能为力时,他来从容点破、一锤定音,然后飘然远去。“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7. 虽然极力追求浪漫,但李白也是有政治追求的。初入官场时,他曾给旧相识写过一首诗,说了一连串丧气话,表达自己想要做官掌权、施展拳脚。所以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永王派人三顾茅庐,他也就兴冲冲地出山去了。

  8. 李白胸怀抱负,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去做官呢?答案是:没面子。唐朝的科举离标准化还很远,考试一半靠临场发挥,一半靠考前自我推销。李白的偶像姜太公、管仲、鲁仲连,都是被君王邀请才委以重任的,要他通过走门路来考科举,太丢脸了。

  9. “李白斗酒诗百篇”,说出了李白写诗最核心的特点——信手拈来,毫不着力,只靠才华自然流露,不用技巧小心雕琢。为什么李白能做到呢?因为李白的诗多为古体诗,对格律要求不严。这和杜甫的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0. 李白的诗,狂放自由,优点很大,但缺点也很明显——时常会有一些过于自然流露、不拘小节的写法,太不考究。你越能理解李白的缺点,就越能欣赏他的优点。天才的诗很难去学,所以爱李白的人多,学李白的人少。

waterfall20180514.jpg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长河悬挂山前。
仿佛三干尺水流飞奔直冲而下,莫非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可见黄河水从天上留下来,波涛滚滚直奔向东海不回还。
你可见高堂明镜中苍苍白发,早上满头青丝晚上就如白雪。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享受欢乐,不要让金杯空对皎洁的明月。
天造就了我成材必定会有用,即使散尽黄金也还会再得到,
煮羊宰牛姑且尽情享受欢乐,一气喝他三百杯也不要嫌多。
岑夫子啊、丹丘生啊,快喝酒啊,不要停啊。
我为在坐各位朋友高歌一曲,请你们一定要侧耳细细倾听。
钟乐美食这样的富贵不稀罕,我愿永远沉醉酒中不愿清醒。
圣者仁人自古就寂然悄无声,只有那善饮的人才留下美名。
当年陈王曹植平乐观摆酒宴,一斗美酒值万钱他们开怀饮。
主人你为什么说钱已经不多,你尽管端酒来让我陪朋友喝。
管它名贵五花马还是狐皮裘,快叫侍儿拿去统统来换美酒,与你同饮来消融这万古常愁。

river20180514.jpg
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清晨告别白云之间的白帝城,千里外的江陵一日就能到达。
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作者罗伯特·赖特是一位进化心理学家,他亲自参与了大乘佛法中内观派的冥想训练,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心理学知识,写成此书。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

把佛教中的“超自然”因素全都去掉,不谈六道轮回和因果报应,只留下哲学和冥想修行的方法论。用现代科学知识,重新审视佛学。

其中的很多观点,都极其独特、引人思考。

这本书2017年8月在美国出版,很遗憾,它目前还没有中文版。在中文环境下,只有万维钢老师对它进行了全面解读。

我们挑选了7点精华,让你先睹为快。

  1. “苦”。佛说,人生充满了“苦”。为什么?赖特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解释——“苦”就是不满足。自然选择并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诱饵,使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等目标。快乐是短暂的,人无法获得永远的满足,也就充满了“苦”。

  2. “烦恼”。书里说,人的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但这些“编码”经常出错,并不能正确反映真实世界。所以,我们整天都处在“瞎担心”的状态。所谓“烦恼”,不过是人的错觉,这和佛陀说的“烦恼不过虚幻”是一致的。

  3. “无我”。佛经《五蕴皆空经》中说:人的身体、感情、感知、想法行为,甚至意识,都不是“真正的自我”,存在着一个“无我”的状态。既然“无我”,那真正的自我存在吗?这是个问题。但现代科学研究至少证实:我们大脑并非只有一个自我,而且我们经常自己骗自己。

  4. “无常”。佛陀认为,人是“无常”的,会随时间变化,并不存在恒定的自我。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给佛陀的“无常”,提供了可能的解释——自然选择给人的大脑提供了七个思想模块,人在不同的时间,被不同的思维模块左右。我们经常因为被某一个模块迷惑,而做出决定。这恰好符合佛陀说的“五蕴皆空”和“无我”。

  5. “冥想”。佛学讲究修行,具体练习的方法,就是静坐冥想。其中的内观派强调,在冥想中做自己的观察者,像心理医生一样体察自己的情绪。现代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这个想法是一致的,甚至可以直接拿来运用。同时,作者提到了冥想的四个矛盾,这正是修行的困难所在。

  6. “色即是空”。赖特认为,自然选择要求我们迅速对事物做出判断,这有利于生存。我们通过判断赋予事物内涵,这就是“色”。所谓“空”,不是说世界不存在,而是说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都加入了个人感情。如果抛开所有个人倾向,那世界就是“空”的。从这个角度说,佛学让人自由。排除主观的干预,我们能获得更真实、丰富的体验。

  7. “贪嗔痴”。中文对这些概念的解释很复杂,但赖特的解释非常简单:“贪”是被一个事物吸引而想得到它;“嗔”泛指想要排斥的负面情绪;而“痴”就是人被“贪”和“嗔”蒙蔽了眼睛的状态,贪+嗔=痴。破解的方法,就是冥想修行。达到“无我”境界后,外部世界就影响不到你了。

观点:阅读要打破自我习惯和幻象

12月30日,在思南读书会上,青年学者但汉松分享了自己对阅读的看法。他刚刚出版了一本评论随笔集《以读攻读》,这本书的英文标题翻译过来就是“一个战斗中的读者”。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但汉松的文学阅读观是“阅读是一场战斗,而读者要像一个战士”。

但汉松认为,阅读本身也具有危险性。他引用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看法:“小说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联系的幻觉之下的深渊”。他解释说:“好的文学阅读,就是告诉你,在你表面自我良好,觉得在这个城市已经站稳脚跟,觉得你的生活已经无懈可击,你的人生已经意气风发的时候,突然你会发现其实你是靠自欺在活着,生活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这种自我欺骗,一旦在阅读当中被作者揭露出来,你会猛然发现自己站在深渊绝境中。”

此外,阅读的危险性还体现在读者的阅读习惯可能会被作者滥用上。但汉松说,通过读小说,读者可以找到一种方式来定义自己的某种情绪、感情、荷尔蒙等等,从而产生一种“这个人物写的就是我”的共鸣。这其中,就可能有陷阱。有可能你的情绪是被小说作者预先设定好的,是程序的一部分。他认为,阅读不仅仅是读故事,高级文学阅读还包括对阅读行为本身的阅读。具体说就是,在阅读过程当中要有反省,为什么自己在读开头的时候,多巴胺的分泌状态是这样的。“因为它可以通过固定叙事模式调动一个人大脑的反应。这样的大脑反应一旦被大的掌握叙述资源的人控制,他可以通过阅读行为操纵公众,这种操纵是危险的。我们有下意识的反应,读了这个故事,这个人就是我,我就激动了,会(在社交媒体上)转发。由此,别人就滥用你的感同身受,滥用你读者的反应。”但汉松特别强调了要对那些阅读量超过10万多的微信文章的作者提高警惕,因为他们一定非常明晰叙事的程序,用什么开头,用什么表情符号,一定可以勾引读者读下去,转发朋友圈,滥用我们的阅读习惯。

总之,但汉松认为,阅读不仅仅是满足一种习惯,还要不断地去打破我们的自我习惯和自我幻象。

划重点
好的文学阅读,就是告诉你,在你表面自我良好,觉得在这个城市已经站稳脚跟,觉得你的生活已经无懈可击,你的人生已经意气风发的时候,突然你会发现其实你是靠自欺在活着,生活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这种自我欺骗,一旦在阅读当中被作者揭露出来,你会猛然发现自己站在深渊绝境中。

罗辑思维:读书人的新活法55

欢迎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接下来几期的节目播出安排。在1月10日,我们将播出《罗辑思维》第一季的最后一集正片,1月17日,我们将放出一个番外篇,就是凯文.凯利、傅盛和我三个人的一个私密谈话录,很多朋友期待那个视频已经很久了。

到1月17日为止,《罗辑思维》第一季的大幕就算是落下了,你可能会问,罗胖子你干吗去啊?陪各位死磕一年读书,这算是尽忠,我还得尽个孝啊,高堂父母健在,所以从17号开始,一直到春节期间,我将陪父母去度个短期的假,顺便我也读读书,充充电,2月14日情人节那天恰好是一个周五,《罗辑思维》第二季的大幕将徐徐拉开。

好,这是一个交代,接下来回到今天的正题,今天我们要说的话题是读书人的新活法。为什么安排这个话题呢?这是个特别的安排,到节目的末尾自然会给各位一个交代。

那既然说读书人的新活法,那旧活法是啥呢?读书考学啊,这是我从小心里就根深蒂固的一个人生的登天之梯啊。我还记得我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刚记事,我父母就特别有先见之明,在我耳朵边上天天念叨,你得先考取个本地最好的中学,这算是中了个秀才,然后得考取个大学,这算中了个举人,但是接下来还有进士,那叫研究生,那才是整个社会登天之梯这个金字塔的顶端的那个小房间。

但是不要以为到了这个小房间就完事喽,那个小房间里面还有一个保险箱,它的名字叫博士,打开这个保险箱,你才算是人上人。可是这个保险箱里面还有一个小珠宝盒子,打开那个那才叫珠光宝气,金气耀眼,那个东西叫博士后。

你看,罗胖子多牛啊,四五岁的时候就知道,世界上有个叫博士后的东西,这前半生我基本上就是按照四五岁的时候我父母告诉我的这条路,一直一步一步往上爬呀。我们这代人也没有别的办法,你想脱离你原来的生活的小城市和乡村,那除了这一条登天之梯,也没有别的道路。

我基本上很造孽,一直到前年,我才拿到了我这一生拿到的那个博士文凭,我还记得那天,我跟我老爹打电话,我说拿到博士文凭了,老爹说赶紧送来我看,老夫要看。我给他送去,老爹拿着那个,眼珠里面转着泪光,老泪纵横:终于把儿子培养成才了!我站在旁边,我就觉得他那个时候的表情很荒诞。

你知道吗,这个东西重要吗,博士都快臭大街了,难道你这么重视这个事吗?那我其他的这个荣誉啊,成就啊,在他眼里那好像都不算什么,挣一万块钱不过是一万块钱,博士文凭那才是真正的真才实学的标志。

其实啊,这种情绪不要说老一代人,即使是在年轻一代人当中也有这样的情绪,虽然不愿意去读博士,但是如果对方递过来名片,上面是Doctor,不是大夫,是博士,还是肃然起敬。好,那今天我们就做一件煞风景的事情,帮大家还原一下现在真实的博士生涯是什么样的,读书人的旧活法是什么样的。

我们先说理工科,理工科相对来说处境比较好,但是你身边有读理工科博士的学生,你问问他,他的基本的生活状态就是给导师打工,导师接项目,挣银子,然后三瓜两枣,把你当做几乎是免费的工人在那儿用,因为你毕业证在人家手里掌握着呢。那拿到的津贴也相对比较少,当然,这部分理工科的博士生毕业之后,随着行当不同,比如说你学IT了,学个电信那可能有华为、腾讯这种公司要你,你可能收入还不错,但是绝大多数在林林总总那么多细如牛毛的理工科的博士生的毕业的收入来看,那么多分类,其实绝大部分是不如人意的。

我们普通人对于理工科博士生活的想象,那还不是穿着白大褂,跟天使一样,陪着白胡子的科学老爷爷,攀登人类科技文明的顶峰啊?哪是那么回事啊,我很多搞理工科的博士的朋友都告诉我,如果你是学化学的,对不起,前两年你最重要的任务是在实验室里帮导师刷试管,这种体力劳动其实占到生活的绝大部分。

其实也不是中国,全世界都这样,前一阵不是有个电影叫《中国合伙人》吗,里面不就是留学美国的那个角色,对吧,去竞争一个实验室的岗位,干吗?养小白鼠,那个职位居然就需要一个生物学的博士。请问,养个小白鼠真需要一个生物学的博士吗?但是对不起,那一套学术规范,那个体系,就是这样任用人才的,这还是理工科,那真的叫真才实学。

我们再来看文科,那就真的是比较惨。我们栏目有一个知识策划,叫李源同学,现在在人民大学清史所读硕士,我就问他,我说你们那儿博士混得怎么样?哎呦,好惨!有几个数字,如果你在人民大学读博士,每个月国家给你的补贴,也就是工资,800大洋。当然这不算完,如果跟导师做项目,导师每个月还能补贴你800大洋,1600块钱就是一个博士能够在人民大学拿到的基本收入。

如果你是博士后呢,会不会好一点?因为你岁数大一点嘛,你应该挣得多一点,没错,如果你在人民大学读博士后的话,你交10000,学校返30000,每年净得20000块钱,一个月的平均收入不足2000块钱。你可能会说,那人民大学太惨了,总有一些好的吧?有好的,比如说北大国发院,也就是林毅夫教授在那个学校,那个地方的博士后那叫收入优厚啊,每个月的收入居然达到了5000大洋,扣完了住宿费用1500元,还剩3500块钱,这就是博士后目前最好最好的生存状态。

要知道,博士后基本上多大岁数?如果你读完的话,按部就班地读,大概是32岁左右。我还记得前一阵给大家推荐过一本书,郑也夫写的《吾国教育病理》,那里面就讲了一段话飞,当时我的老泪都要滴下来,那里面有这么一段分析,说如果一个人到32岁,如果他是一个男性,他到32岁的时候还没有为家庭、为社会尽到过任何责任,还在拿着如此菲薄的收入,基本上不算挣过钱,这种人还有什么用啊?!

当然这个话说得有点过,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一个人到30多岁还没有对家庭和社会承担起责任,还在以一种我要先学习,然后我磨刀,磨完刀我再去砍柴,这种心态恐怕真的是有点迟哦。

那各位可能会说,那中国古人毕竟有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对吧,博士毕业你就好了呀,博士后毕业就好了。好什么呀?你可以到市场当中打听打听,我们就拿文科来说,你如果说到一个报社或杂志社当编辑,你问问你个总编,问问你个社长,他要什么样的人?人家才不管你是博士文凭,博士后文凭呢,不管那些的,我就看你能不能写稿子,你能写稿子我就要,不能写稿子不要,你的工资收入跟一个硕士毕业没有太大的区别。

可是你要知道,你的生命在这个求学的过程中,已经又过去三到四年了,你这个投入是划算的吗?

你可能会说,你这个算法太市侩了,不能这么算吧,总有些人内心向学,一心就是愿意去做一个苦寒的读书人,可不可以?钱钟书先生说得好,学问者,荒江野老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对吧,他就愿意过苦日子,行吗?行,可以!但是我们来看那种专心想留校,终身就在做学问的人,是不是可以登上这个登天之梯呢?可能你的帐也算错了。

我就问我们这个知识策划李源,我就说你将来考博士吗?不考不考不考!我说为啥不考呢?不划算嘛,帐算得不划算嘛。我说你是一开始就知道不划算吗?那倒不是,一开始真打算这辈子就算了,不挣钱,看见你们吃香喝辣,对吧,哥们儿就玩学问,可以。

大学一年级看到,原来还好学习,读完博士可以留校当教师,行,哥们就走这条路。大学二年级他发现,博士留不了校,博士后才能留校。大学三年级发现,博士后也留不了,需要排队,需要撞机会,需要跟校领导导师关系搞得好的博士后才能留得下来。

反正总而言之一直到现在,你知道李源给我算的帐是什么?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名牌大学,985什么学校,顶级的大学,读完博士后,基本上你能够找到的比较好的工作,是在一个外地的二本学校当一个教师,在好学校您几乎留下来的可能性非常非常之小。如果你不信,建议各位到网上去搜一篇奇文,叫:《一朝忽觉惊梦醒,半世浮沉雨打萍》,这篇文章是一个想在北京留下来的一个女博士,她叫常艳,和她的导师衣俊卿之间那个缠绵悱恻的爱情和流氓故事,各位有兴趣可以去搜一搜。

那大家会说,那为什么会造就中国情况呢?对呀,为什么会造就这个情况呢,我们还以为是脑体倒挂吗,因为就在今天录节目之前,我们在北京这个录像地点,是建外SOHO,我到楼下的小餐馆里转了一圈,我发现他们招的服务生月收入3000元底薪,加上奖金、全勤奖、提成等等,月收入好的就能达到4000元,请注意,这4000元可是包吃包住。

也就是说一个餐馆端盘子的服务员,这个城市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收入,和博士生能够指望的刚开始的收入是差不多的。这是脑体倒挂吗?80年代我们经常用脑体倒挂这个叙事来描述这个现象,所谓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嘛,可是今天还是这样吗?不是。

你知道国家在2012年的科研投入已经达到多少?一万亿人民币!随便一个大学造一栋楼那都是上亿,任何一个理工科的实验室只要开办,单位都是数以亿计的银子花下去。如果你现在已经当到了博导、院士、教授,你手里有项目的话,那真是不敢说金山银海,但至少你过的日子是当今中国顶级精英过的日子。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上层似乎是朱门酒肉臭,下层几乎是路有冻死骨,为啥,分析起来无非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你来迟了嘛,人家现在当教授,当博导的那些人,是当年研究生毕业就可以留校,就可以发文章,就可以当教授,当所长,对吧。

那个时候才毕业多少学生,就像我读研究生那会儿,我们一个班连所谓的文科理工科全部加起来,我们一届研究生37个人,我们班。你现在一届2000多个人,我们那个学校。所以你现在这么多,乌泱乌泱,而前面的教授刚当上的,人家才四五十岁,非常年轻,人家的学术生涯还没有结束,那请问,哪有你上升的途径呢,就这么简单嘛。

就像前几期节目我们介绍的,郑也夫先生写的《吾国教育病理》里面分析的,当过度的竞争,尤其是军备竞赛似的竞争,竞争到最后,介绍竞争的标的物本身不值钱嘛,这个道理很简单。

那第二个原因就比较深了,这个我们得深入到工业社会的底层逻辑里去看。工业社会有一个特征,就是所有的效能都来自于分工,所以什么时候,哪一代人最有运气呢,就是你正好赶上分工开始,开始有大的构建性的机会的时候,那您就是大师辈出的一代。就像《晓说》的高晓松先生做过一期节目,叫大师辈出的八十年代,为什么那个时候容易出大师呢?不是说他们的智力水准真的比我们这代人要高多少,是因为风云际会,人家有那个机会。

你比如说晚清的时候,或者八十年代,风气大开,睁眼望世界,所有能够把西方思想、方法论移植到中国来,那一代人就是大师啊,货真价实的大师,因为人家想的全是元问题,对吧。你看胡适一生写的书,全部是根本问题,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禅宗史》,全部是核心问题,元问题,大问题,可是接下来的第二代学者,对不起,大问题没您事了,您研究小的吧。

那儿子辈。孙子辈,再往后的学者你最后越研究,就越是工业社会给你的非常细碎的分工,所以大师辈出的一代,得看你是不是有那个运气。比方说亚当.斯密,对吧,他一个人开创了两门学科,一个是经济学,一个是道德哲学,而且你当上这种大师,你当然牛了,对吧。可以傲视公卿,当时英国的首相小皮特跟他私交就很好。亚当.斯密到任何比如贵族院去搞讲座,全体得起立,大师啊,因为你是分工的开创者,可是如果你在分工内,对不起,没你机会了。

前不久我在看我们那个知识策划李源,我看他在搞英国研究,这是他硕士毕业论文的研究,叫张慰慈城市管理思想研究。我说你这是搞得是什么玩意儿,张慰慈是谁啊?民国的一个教授。我说你对这个东西感兴趣干什么,他说不是我感兴趣,导师分配我写的;导师为什么分配你写?因为导师有自己的研究构架,他里面缺很多小块,你既然是我的学生,你去帮我把这一小块研究清楚,研究清楚之后,对不起,在我这套研究计划里,它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注释。

那你说李源同学说,我不搭理那一套,我要写一部中国通史!导师一个嘴巴恨不得就得上去,你以为你是谁啊,对吧,我是为你好,我才这么告诉你,你如果敢在史学界这样的一个辈分、尊严,都是有元规则,甚至是潜规则的体系下,你敢上来写什么中国通史,你就是找死!所有的人都觉得你做的是野狐禅,你这一辈子在学术界都休想混出头来。

对呀,你一开始只能按照导师,导师的导师,导师的爷爷导师的一整套规划,你在一个角落里展开自己那种苟且偷生,那种慢慢攀爬的,小小的学术生涯,那你不就悲催了吗?所以说到底,这是工业社会分工到最后的一个荒诞的现象。

我还记得前几年,我在一个地方,我在开一个会,什么会我也给忘了,隔壁会议室也在开一个会,我偷眼观瞧,我说这开什么会呢?第多少多少届郁达夫文学研究会。当时我就百感交集啊,一个郁达夫难道需要这么多白发苍苍的教授,用自己毕生的心血去研究吗?

要知道,这样的研究课题在中国可是多得是,比如说诸葛亮研究,这有个研究会,有专业的学者,诸葛亮一生所有在历史上留下的资料也不过这么厚,就能养活一大堆专家教授。再比如说什么学习雷锋常态化理论学习研究会,可是你稍微站远点一看,你就会觉得真的有必要这么研究吗?但是没办法,工业社会有它的惯性,它就这样细碎地分工下去,每一个人都被这种分工逻辑所绑架。

但是,我们只要稍微稍微稍微站远一点,我们一看,难道真的是这个社会不厚待知识分子吗?非也。大家想,过去十年,在读书人的生涯当中发生了这么几件事,一个研究美学的教授讲三国出了名了,他叫易中天,一个跟我一样,原来跟我是同事,我们俩用一张办公桌。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教授,讲论语出了名了,她叫于丹;一个海关的公务员叫当年明月,写明史出了名了,我要是研究明史的教授,我非得气吐血住院不可。

然后我看有的媒体上采访当年明月,说你这个这么小的年纪,20多岁,就写出皇皇七大本明史的著作,虽然是通俗版的,你不觉得你干得太容易了吗?很多教授说,有些学问是要穷30年的精力才能干的呦,你猜当年明月怎么说?说就这么点东西,还30年,能有多少资料啊?花30年才干完,只有两种可能,第一他太笨,第二,他在骗你们呢。

我不敢说当年明月说的话对不对,我也不敢否定所有明史学界的这些专家教授们的努力,但是至少我们从当年明月、于丹、易中天的例子当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就是这个社会,这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它并不亏待读书人,如果你做出市场认可的学问的话,你以读书人在这个新时代应该采取的那种存活方式存活的话,市场会给你丰富的利润的。

据说于丹出了第一本书,论语于丹得,那本中华书局出的,是中华书局解放后挣的所有的钱的总和,就出那本书,于丹很挣钱啊,当年明月,我听他原来的一个同事讲,到现在为此,每年从《明朝那点事儿》里还能拿到近十万的版税啊,你不能说这个社会欺负读书人啊,结论是过去的活法不成立了,读书人必须换一个活法,那新的活法灵感从哪里来呢,我们以谁为榜样呢。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生活在一个大变革时代。这我们讲过很多次,但人类历史上这样的大变革时代其实有好几次,所以在那些大变革时代,那些人用一生的生命,左冲右突趟出来的新活法,一条血路,其实能够在几百年后给我们这代人以参考和启示作用。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个人。其实这个人跟我们逻辑思维特有缘分,我们诞生在2012年,他诞生在1712年,整整300年,这个人叫卢梭,很多人知道卢梭,都知道他是法国启蒙时代的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大一堆家,其实他不是法国人,他是日内瓦人按今天的国籍应该算是瑞士人。

这孩子从小就命苦,出生的时候他妈难产就死了,所以他跟着他爸爸长大,他爸爸呢,本来就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一个工匠,做钟表的,现在瑞士不是到处都是做钟表的,他就干这个,但是年轻的时候又若了点官司,这个家庭就败落了,所以卢梭从16岁开始,就不得不到处打点零工,说白了就是流浪,到30岁那一年,他算是流浪到当时整个欧洲的文化中心,巴黎,推开巴黎的城门,举目四望,我的个老天,哪有我的活路啊,虽然你卢梭很聪明,也会舞文弄墨,也会写文章,但是当时的知识分子的所有活法里面,没有任何一条缝隙是面对你卢梭这样的人开放的。

当时整个欧洲的知识分子的活法,大楷就是四类:第一类,你是体制内的人,政府官员,学者型官员,比如说启蒙运动的四大将之一孟德斯鸠,他当时就是大法官,像英国的洛克,也是国务院秘书等等这样的职位,体制内官员,你卢梭,你又没考过公务员考试,谁认得你是谁啊,对吧。

第二种人呢,就是用今天的话讲叫微博大V,虽然他不是贵族,但是你像伏尔泰这样的人,他年纪轻轻吗,凭借着自己年少有才,在法国巴黎的贵妇沙龙里,就已经声名鹊起了,那很多巴黎贵妇见到伏尔泰就跟过年一样,哎呀,太讨人喜欢了,伏尔泰还有钱,又会理财,然后又大V嘛,骂一切强取,骂教会,骂国王,所以用大V的活法活。

可是卢梭你要当大V,你哪有人家伏尔泰的人脉呢?人家伏尔泰人脉已经搞了好几十年了,大批拥趸,大批粉丝,现在你再在新浪微博上混,想混成大V,好难的呀,不提他们了。

第三种活法,就是大学,当时新兴的大学,它会包养一部分知识分子,比如说英国当时的爱丁堡大学,格拉斯哥大学,你比如说休谟,亚当.斯密,这些人都是被大学包养的知识分子,当教授,你卢梭也不行啊,对吧,你没文凭啊,你很多学习都是自学啊,你没有任何进身之阶能够进入大学。

第四类呢,这在欧洲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葩般的存在,就是由教会包养的知识分子,这个谱系里面的名人,有贡献的人特别多,尤其是英国。英国的乡村牧师是英国现代化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分子力量,因为他周日做个礼拜,平时闲着没事干,对吧,然后还有一部分津贴,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之家,但是足以让他们静下心来去研究一两门学问。

比如说著名的那个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他就是这么一个有学问的,做出成就的知识分子,同时是教会包养的知识分子,马尔萨斯的爹跟卢梭还特别熟,俩人好少朋友。所以卢梭当时面对就是这么个情况,举目四望,哎呀,巴黎哪有我存身之处,长安居大不易啊,就是这个情况。

但是你说卢梭有没有做出努力呢?做了,比如说他为什么要有信心到巴黎,因为他觉得他有一门绝活,就是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乐谱的记谱方法。我们今天不是简谱,五线谱吗?卢梭有他的卢梭谱,觉得这是不得了的发明,怀着一颗炽热的心到巴黎,四处兜售这玩意儿。那些既得利益者,大音乐家,贵族哪看得上这个,乡巴佬,搞什么记谱方法,对吧,根本就不搭理他,这个社会一点缝都没给他,所以卢梭基本上淋了一个灰头土脸。

那第二次呢,卢梭想向这些人输诚,挤开一条缝,我也要当,对吧,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啊,对吧?我就想起了罗胖在几十年前,我拎着行李从北京站下车,跑到朝阳门桥上,那已经是一个入夜的夜晚,看着桥下的车流,看着那么多点亮的公寓,我在想,哪一天,到哪一年这里面的一辆车和一个灯光它就属于我呢?当时卢梭就是这个心态。

卢梭当时他也想巴结大V,比如说他就找伏尔泰,写的这本书,叫《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这是一篇应征的论文,然后也没得奖,他就跑去找伏尔泰,说我写了一本著作,您给看看。这就相当于我们刚混微博,找大V,咱能不能互粉一下呢,对吧?能不能我搞一篇给我点个赞,转发一下呢?

伏尔泰看完之后,是这么写的,说感谢你给我送来这部著作,看完之后,我有一种要用四脚爬行的感觉,我觉得所有人看完你这本书,都有一种四脚爬行的欲望,因为你这本书否定了文明,你想让人脱光衣服回到原始森林,这种思想太反动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还说俏皮话,说老汉我都60岁了,已经忘了四脚爬行60多年了,你这一套我是学不会了,就给一个嘴巴回去。

卢梭呢,年轻气盛,将近40岁,他大概那一年是38岁,那也不饶人,就给伏尔泰写了一封回信,说我很不喜欢你真这个人,就微博上就骂起来了当时,这就结下梁子了。我就这么跟你说吧,卢梭这个人一生没有什么,你读他的传记非常枯燥,你看我今天在这儿搁这么多书,他的一生基本上就是用这么多书堆起来的。你要说他人生发生什么大事件,一件都没有,就是写信,跟人吵架,闹矛盾,解释,他的人生就全是这么一堆破事。

但是总结起来,就是卢梭在巴黎混得,那真叫是人不人鬼不鬼,原来还有点朋友刚去,跟那个百科全书派也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大将狄德罗俩人关系也挺好,俩人互相惺惺相惜,狄德罗说你看,百科全书音乐这一条你不是会记谱吗,交给你写好不好?卢梭说好,花几个月给写好了,俩人还是朋友,但是后来也闹翻了。

记得有一次狄德罗跟他说,说哥们儿,你把巴黎全闹翻了,就剩我一个朋友了,你能不能对我好一点啊?卢梭说,好什么呀,又写信给人家骂一顿。这就是卢梭,就这性格。

但是,现在很多学者都在说,卢梭是因为观点跟什么狄德罗、伏尔泰不一样,学者嘛,他是这样研究。要依我说,根本就不是这个原因,因为他和这些人压根就是两个世界里的人,你看,我们就拿伏尔泰和卢梭来对比,这两个人怎么可能谈得来。伏尔泰什么人?年纪轻轻,暴得大名,你卢梭混到40几岁还没混出个人样,对吧?人家伏尔泰是巴黎人,你是外省人,在法国当时的文化环境里,啥叫外省人,就相当于几十年前上海人讲,阿拉上海人,侬是江北人,就是上海人和江北人,看不清的嘛。

伏尔泰特别有钱,卢梭又特别穷,对吧,然后俩人思想观点又不一样,伏尔泰的政治观点说,那我们要改造政体,但是不要革命,卢梭说主权在民等等,所以方方面面他就是生活在两个世界里的人。你看两个世界里的人就会形成一种什么事?就是咱俩一个时代,但是我就看不惯你小子有点名堂,因为意味着对我否定嘛,对我否定我就不爽嘛,不爽老子就要搞你一下嘛。

其实历史上这种事特别多,你比如说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和他的一个学生叫阿德勒,弗洛伊德认为阿德勒是他的学生,两个人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可是阿德勒没这么认为,他觉得我们俩虽然年纪差个几十岁,都是我跟你是同事,所以这俩后来就一辈子闹得一塌糊涂。

都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开山祖师爷,但是俩人关系一辈子闹得很掰,也是刚开始很好,后来掰了,为啥呢?就是因为我要按我的规则,去建立我在学界的这样的一套体系,你要是不服,不服哥们儿就弄你。你还真别说,中国的学术界写出来都是皇皇,拿金字写在哪个榜的上头的那些大教授,你仔细去到学界打听他的名声,好多好多都有这个毛病。

伏尔泰就这样,伏尔泰这个人后半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祸害人间卢梭,因为卢梭也很有名啊,很多贵妇也喜欢,伏尔泰就在背后,你比如说卢梭有一个不能见人的丑事,他跟一个女的,到晚年才结婚,后半辈子就跟那女的在一起,生了五个孩子,都送到育婴堂,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抚养。

伏尔泰呢,就假装,换了一个别名写一本书,专门就揭批这个卢梭的活法,玩法特别像方舟子,对吧,专门揭批卢梭。包括据说这个伏尔泰到死的时候,在死之前有一次看戏,台上滚来滚去滚出一个小丑,伏尔泰就跟别人说,你看看看看,卢梭,丑角!所以他一辈子是以到处散布卢梭的坏话为乐。

比如说卢梭在巴黎待不下去,回日内瓦,我让你行不行?伏尔泰说不行,哥们儿写信,写书追到日内瓦去,告诉那个地方的人,卢梭可是个坏人,你们要收留他就是你们城市的污点。卢梭说行,哥们儿不惹你,我躲,我去英国。卢梭去了休谟那儿,休谟也招待他,你就住我这儿吧,我们俩切磋切磋学问吧。伏尔泰说怎么可以!对不对,我们这一群正人君子名门正派,哪有你黄老邪的去处!一封信追过去,跟休谟讲,你不能带他。所以后来,当然也有卢梭自己的毛病,跟休谟又闹翻,然后英国又待不下去。总而言之,这个伏尔泰一辈子就是以叫文字追杀,祸害这个卢梭为荣。

当然,这个是前辈文人之间的一些性格上的小花边,但是说到底是什么原因?说到底就是,原来文人的活法里没有你。你这么一个野狐禅,野路子,你还混得好,你还有名声,大家就看不惯。这个心态我觉得您可能能理解,对吧。

可是说到这儿,那为什么我们要说卢梭呢?因为卢梭有名堂啊,在历史上人家留下鼎鼎大名啊,人家卢梭跟你伏尔泰同一年死了,死了怎么样?你祸害人家一辈子,一样,两具尸首裹起来送到先贤祠,现在你到法国巴黎看先贤祠,那两具尸首并排待着,隔得还不远。所以你祸害一辈子,你没祸害了。

而且从今天我们从学界的公正的评价来讲,请问谁还去读伏尔泰的书啊?可是卢梭的书还在出,还有好多人要去读,而且他俩人死了之后,你会发现欧洲当时很多很多的大知识分子,都是以卢梭为精神导师。所以你伏尔泰一辈子你没祸害得了他,他比你还要流芳百世。

那问题就来了,那卢梭凭啥呀?我们首先看一条,就是卢梭坚决不向任何哪怕是表面上的权力去妥协。这话不是我说的,这话是马克思对卢梭的评价,说卢梭这个人不妥协。你看,他不妥协有什么招?有一次,因为他出了两本书,一个是《论科学与艺术》,另外《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然后他歌剧写得也挺好。

当时,据他自己讲,法国宫廷里路易十五时代,宫廷里演他的那个歌剧,很多贵妇人很感动,觉得他是个大才子。然后当时法国的国王路易十五曾经要给卢梭一笔年金,说不要让人包养了,国王我,老爷子我直接包养你,就是把你给养起来会好不好?卢梭居然不干,就穷成那德行,不干!当然这一点的事实在历史上有各种说法,有人说他是因为那天膀胱炎发了,撒不出尿来,所以憋的,然后就没去,怕君前失礼。也有人认为,当然我倾向于后一种看法,就是我不愿意让权贵包养,我要是进到你们的体系,那我不就是孙子了吗?

说实话这个心态我特别理解,我当年有一次人生选择就是这样,我在一个地方,然后又一个地方可以让我去,但是我算了算帐,我说我不能去,为啥?因为我去,我就意味着比我同辈人要迟或者低那么好几格,我说我要去这个机构,我一定要混到,哪怕我走邪道,不是歪门邪道,就是走岔道,我一定要超到你们前面去,我才愿意进你的机构。

因为卢梭后来的地位证明他确实是一代文豪,他为什么要领着国王的年金,对吧,那你在这个体系里肯定不如伏尔泰,不如孟德斯鸠了嘛,所以这种心气我个人是理解的。你看有这铮铮铁骨,但你得有活路啊,人家卢梭有啊,第一条活路,有手艺,刚才我们讲的,就是记乐谱那个方法,与此同时,他对音乐非常了解,所以他一度实在活不下去,怎么办?抄乐谱。

贵妇人你们要开音乐会,总有一些外包的打字复印店这种活嘛,我来!我不嫌吃苦,好歹能养活自己啊。所以我们上一part,讲到博士生的生活,我就不知道他们怕什么?难道真的怕说寒窗十年,说得到了考上这博士不容易,就不容易放弃吗?您都活到了一个月1600元的收入了,如果想要起码的尊严,作为一个30岁左右的人,对社会,对家庭承担一点点责任,你如果真的是觉得,当然你要一心向学咱们不说,你如果真的觉得只有这条路还能够苟且偷生,是稍微放眼市场,你凭任何一点,带家教,到新东方当个英语老师,对吧,包括像李源同学到《罗辑思维》来当个知识策划,我们有大量的活给你干,可以活得比你在博士生那个宿舍里要体面得多。人家卢梭就是,不要国王的年金,抄乐谱,照样活,这是一条路。

那卢梭凭借的第二项本事活下来,就是他扑捉机会的能力。要知道,只要是一个转型时代,总有那么一些歪打正着的机会,从严丝合缝的传统社会的门窗里递出来,这个时候,你要能够准确地扑捉到那个信息,抓到这一只玫瑰,卢梭就有这个本事。

有一次他去看望狄德罗,俩人当时还是朋友,还没闹翻,在路上捡一个小纸条,一看,这是第戎大学给有奖征文的一个布告,他看完就突然觉得这个大机会一下就抓住了,所以当时他就特别兴奋,当时他虽然穷哈哈的,专门为写这篇论文还雇了一个女秘书,天天在床上冥思苦想,然后口授,反复琢磨这篇文章,果然让他抄着了,这篇文章得当年征文大奖!

虽然这篇文章其实本身并不重要,在卢梭的整个思想体系里面,它的地位并不高,因为是早年的著作嘛,论证方法,他自己都说论证方法看得太粗糙。但是不管怎么样,凭这本书人家赢了。法国巴黎名声鹊起,当时这篇文章一发表,几十篇书评就出来了,所有的贵妇的沙龙也开始向他开放了,你不就扑捉到了吗。

就像今天,你如果非要说,我得让地方电视台选送到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然后得一个一等奖,然后渐渐地在歌唱界混,你混来混去不也就是梦鸽、李双江那个位置吗?对吧,没太大意思。但是相反,只要你底子厚,有长期的,坚决的准备,什么好声音,什么快男快女啊,不都在向你敞开大门吗?优酷刚刚还办了个男神女神,对呀,谁都有可能在这个时代一步登天成为男神女神,只要你事先准备工作强,足够地敏感,把握这种随时出现的机遇。

所以人家卢梭就做到了,那卢梭在巴黎混得好,尤其是名垂后世,他凭的还有什么呢?下面两条我们下一Part再给各位介绍。

刚才我们说到,卢梭凭借两招在巴黎存活下来,第一人家有手艺,第二人家会抓机会,可是如果只有这两招,他在巴黎就算活下来,也不过是一个时代的弄潮儿而已。如果像他后来做到的那样,成为名垂千古的文化大师,划时代的人物,仅凭这两招那哪儿够啊,你看看,卢梭接下来还干了什么?第一条就是,他倒转身形,去背弃那些知识分子原来的市场,靠自己这样一个全新物种去找到一个全新的所谓的蓝海战略的蓝海市场。

刚才我们讲传统知识分子四种活法,看起来形形色色,其实本质上都一个,他们的知识的销售对象都是当时的高帅富们,因为只有那些大人、先生们,能花得起钱买他们的书啊,听他们的讲座,捧他们的场,传他们的名,所以他们都皱着眉头谈什么政治、科学、艺术这些话题。

可是你知道卢梭是怎么成名的?他不是靠他那些哲学著作成名的,他是在40岁这一年,靠这本书成名的,这本书叫《新爱洛漪丝》,这么厚,是没看过,但是李源同学看过,他告诉我这本书写得很好,这是18世纪早年的情书的范文,这本书里全是情书。当然一个就是,也不能算自传,但是是一个虚构的一个小说体,当然也有人说没有虚构,不扯这个。

这本书一出来,因为它的体裁非常的清新,它用的是书信体,不是那种小说体,然后它饱含深情,它其实就是讲了一个爱情故事,你如果从构架上讲,跟《廊桥遗梦》可能也差不太多吧,大概意思一个女孩叫朱莉,跟她家庭教师爱上了,但是家长嫌贫爱富,把朱莉嫁给了一个高帅富,这个家庭教师一气之下当兵去了。当兵几年之后回来一看这个朱莉,本来以为人家不幸福,没想到很幸福,于是特别的忧伤。人家朱莉最后给他写的一封绝笔信,临死之前,告诉他,我还是爱你的!故事结束。

就是这么一个狗血故事,搁今天反正不算一流故事吧,但是你要知道,这种全新的,饱含情感的,体裁别致的新的物种,一旦在文学界出现,当时在巴黎,炸了呀,要知道它的读者不是那些大人、先生们,是那些情感在闺房当中已经被束缚到被压抑到极致的那些贵妇们,包括一些男人,情感丰富的男人。要知道,18世纪的整个社会氛围是冰冷的,不像19世纪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气氛,而19世纪的浪漫主义气氛,其实就是靠卢梭这样的先行者,从他的示范酝酿出来的。所以很多18、19世纪后来的浪漫主义的文学家,其实都遵奉卢梭为他们的前辈。

卢梭就干了这么一件事,不务正业吧,不正经吧,写爱情小说吧?但是在巴黎当时那真叫是洛阳纸贵啊。有一个神父给他写信,说这个我每读一遍就哭一遍,我跟我的朋友们,你的每一个自然段我都连读了十遍,那哭得满屋子就跟灵堂一样。还有人给他写信,说读这本书对我好处太大了,因为我痛哭流涕,结果把感冒给治好了!还有一些有个退伍军官给他写信,说你最后一封那个绝笔信我一直不敢看,我不知道看完之后自己还受得了受不了,我下了三天决心,我才决定把那一篇文章给看了。就这么大的影响。

所以你看,这是英国全新的市场,我们结合到今天去看,就有这样的一些人在给我们做示范,你看杭州有那么一个微博上的人物叫陆琪,对吧,大V啊,很有市场啊,在微博上影响力太大了,虽然我们如果作为冷静的旁观者,觉得陆琪天天说的都是那些女孩子爱听的话,那怎么了,有市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人家陆琪提供了原来你们不屑于给,但是市场及其饥渴的这样的一种需求,人家凭什么不能暴得大名啊,人家凭什么不能挣钱啊?

就像郭敬明,去年搞了一个《小时代》,我老为他抱不平,很多大人,先生们,原来的高帅富们,大V们就骂他,说什么《小时代》不好看啊,说什么脑残啊,你管得着吗?你们自己在自己的市场上混不好,你去嫉妒人家郭敬明干什么?很多人说我不是嫉妒,我就是觉得他写得不好!别扯淡了,比郭敬明写得不好的人多得是,你怎么不骂呀?你骂郭敬明,不就是因为人家挣钱比你多吗,人家混得比你好吗,您原来在意淫的时候,觉得那些应该抱你的粗腿的观众,现在去到郭敬明的石榴裙下,你不爽嘛,说白了,你骂郭敬明的思维,和伏尔泰当年骂卢梭,一样一样一样的呀。

所以说,勇敢地摆脱原来的知识分子生态,找到自己的市场,这就是卢梭的一招,你可能没想到吧?卢梭成名靠的是爱情小说,不是哲学著作。

好,再说一招,人家说那你卢梭老写爱情小说,最后不变成张恨水了吗,招那些北大教授看不起吗?不是,人家还有办法,在找到全新的客户的同时,把自己对于整个世界,对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式的,精英式的严肃的思考,把它灌进去。

这就又提到卢梭的另外一本书,叫《爱弥儿》如果你学过教育学的话,你翻开教育学史头两章,你一定会说到卢梭这一套书《爱弥儿》。这套书讲的是教育,怎么带孩子,你看伏尔泰在关心什么?教士多么无耻,国王多么黑暗,对吧,伏尔泰整天惦记的是用最后一根教士的肠子勒死最后一个国王,他们想的就是这个,就是微博大V想的那些事。

你看人家卢梭,踏踏实实写了一本怎么带小孩,写完之后,你看,这也是全新的思想。可是就在这本书里,夹杂了多少卢梭作为一个冷静的严肃的思考者的私货呀,他会告诉你什么叫人性,人性应该怎么培养等等。他的很多精彩的属于那个时代,天光刚刚放亮的很多属于那个时代的思想,全部灌注在这里面了。

这本书影响有多大?给你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这本书里面提倡母乳喂养,你别觉得这母乳喂养是什么奶粉企业搞的,最先提出来的,卢梭!导致法国当时巴黎很多贵妇人把自己的奶妈给辞退了,自己坚持母乳喂养,听卢梭的没错,信卢梭得永生!这是法国当时贵妇的一个心态。

更神奇的是,当时的还是王子路易十六,路易十六在宫中读着这个卢梭的《爱弥儿》,他这里面有个重要的观点,刚才说了吗,瑞士人嘛,日内瓦人嘛,他老爹不是钟表匠吗?他一直强调,人一生甭管你什么职业,你混得有多好,哪怕你是国王,你都应该有一门手艺,这才是人生立定根基的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路易十六,那我学点什么手艺啊?想半天,学会了修锁。手艺路易十六,就是后来砍头的那位,他一生是一个重要的,技法很高超的一个锁匠,怎么来的,就是看卢梭这本书学的。手所以他的影响力非常大,而且这种影响力并不完全是媚俗,他在媚俗的著作当中,能够灌注进自己冷静的思考。

说的这儿,我们基本上把卢梭这个人,因为今天我们没有时间讲他的很多高大上的思想了,我们就把他的活法给大家解剖一下。我们再回到我们这期节目一开头说的那一票人,博士,博士们活得很惨,这一点我相信只要本着不是跟罗胖抬杠,本着实事求是、中立、客观的观点,即使现在在校的博士,也会认同我这套说法。

但是我没有任何鄙视大家的意思,我只是告诉各位,有新的活法在向你招手,可以学卢梭啊。在这里讲卢梭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我就举一个具体的人吧,就是我们这一期反复讲的,我们本期的知识策划,人民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生李源同学,当时他就是这样,第一人家有手艺,养不活嘛一个月发200块钱补助养不活自己,翻译啊,搞点翻译我也能养活自己,对吧。

第二,抓机会,有一次《罗辑思维》我们就发了一条微博,说我们招暑期实习生,大家一起来死磕读书,马上人家就报名了,然后来到,我们一看这小伙子不错,读书读得多,是罗胖今后做《罗辑思维》的重要助力,马上就招进来了,所以这是人家机会抓得好。但是招进来之后,我就跟李源同学讲,我说你不能一辈子说替我这儿找点资料,整理点文案过日子,这不属于你。属于你的生活应该是什么?用你的生命去趟开一条血路,为那些研究高大上学问的读书人找到一个新的活法。

比方说我就跟他做了这样的一个设计,我说其实这个社会很多人想读书,没时间,看《罗辑思维》节目,我说什么,你就只能听什么,可不可以搞一个读书定制呢?比如说你家里人很有钱,然后一个家庭父母两代,然后上面还有老爷子,然后下面有几个孩子,你们全家不会搞一个读书会,周六,然后指定一本书,让李源同学事先读好,然后周六下午给他一个、两个小时时间,赏我们一两万块钱,让知识分子也挣点银子,李源同学不就找到了自己的全新市场了吗?

这个市场还可以再想,很多公司经常老板给员工买书发下去,员工读,员工哪有时间读书啊,对吧,文字阅读时代都过去了,我们能不能够趁一次全员开大会的期间,给一个小时,我们把老板买书发下去的这笔钱,变成给李源同学的酬劳呢?让李源给大家讲一个小时,这本书里大概讲了点什么,这不也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吗?我个人坚信,这个市场在未来一定会发扬起来,所以今天也算是我给李源同学打一个广告,我们收费不低的,但是要慢慢谈,对吧。

如果哪个家庭,哪个集体,哪个小型的沙龙聚会,包括哪个企业有这样读书的需求,欢迎跟《罗辑思维》联系,我们给你输送最好最好的当代的年轻的英才,李源同学帮你读书,意下如何?

说到这儿我们揭个秘,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一期我们要讲这个,其实我们是想说的是《罗辑思维》自己,我们也就是这样,罗胖原来也是吃公家饭的人,然后出来发现靠手艺,学郭德纲,在前门搭一个摊说相声,凭三寸不烂之舌,这个手艺我可以活下去。而且去年优酷、土豆大整合,中国最强大的视频平台持出现,这个机会我能抓住,然后其他那个电视台播给那些娱乐的什么市场等等,我能不能发明一个新市场,很多人愿意知道一些硬知识,罗胖给这个新市场提供一个服务。

最关键的是,我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很多想法,我能在过程当中,在大家有辨识能力情况下,我会告诉你这是我的想法,来实现自己,把自己想法告诉您的这样的一个内在的冲动。如果这几条做到,我不也是300年后卢梭的一个好学生吗?没准儿我也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我们反过头来看卢梭,他老先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辈子也不能参加什么体力劳动,除了抄乐谱,那请问他怎么活下来的呢?他的钱哪儿来的呢,财富是哪儿来的呢?国王的年金又不要,跟大V们又闹翻了,人家卢梭有办法,靠包养嘛,如果你觉得这个词不好,那换一个词,就是靠供养嘛。谁的供养啊?读者、粉丝、受众,他有他自己打开的全新的市场,就像我们刚才讲伏尔泰撵着他在欧洲到处流亡,哪儿都不要他,哪儿都撵他走,虽然心情是落寞的,但是每到一处住下来,马上感觉又不错,为啥?当地的读者,包括一些贵妇人纷纷上门,登门求教,甚至有人要拉他到自己庄园上住两天。他这一生就这么过来过去,到处都有人捧他,他吃自己的受众的百家饭,挺好的一生。这就说到我们《罗辑思维》,罗胖想趟出一条读书人的新活法,我们就必须和原来的读书人的活法一刀两断,我不去读什么博士后,不去参加什么教育系统在高校里面谋得一官半职,我就在街头搭下一个说书摊子,靠大家供养。

今年8月份,5个小时我们卖了160万的会员费。我其实知道的,大家交那个会员费,凭的不就是一份爱,一份信任,说白了,那个200块钱跟捐赠也差不多,对吧?当然后来会员我们有很多新玩法,不会让您吃亏,但是真的靠的是来自各位的满满的爱,我们这个小摊子才能支持得下去。

所以一旦想到那个情境,当时您付款的那一刹那,您心里的那个想法,罗胖心里就充满了一

罗辑思维: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20

罗辑思维开播到现在整整第二十期,所以今天咱们说一点特没劲的事,说什么呢?说读书,你要不想听,马上关了,先说一个段子,据说有一年北大开选修课,开了一门植物学,又开了一门动物学。

  植物学老师比较鸡贼,上堂第一天就做广告,他说我建议大家还是得选植物学,为啥呢?你想校园里没这么多花花草草,包括那些像花花草草一样美丽的女子,你泡妞的时候你能告诉她,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草,显得多有学问,你要学动物学有啥用呢?横不能你谈恋爱要去动物园,能在动物园里泡上的妞能是什么好妞呢?此言一出果然广告效果非常好,动物学选修课没有什么人,这边人满为患。

  为什么开头说这个?其实这个场景是最深刻也生动的告诉我们,传统的知识构成和今天我们要面对的那个未来世界的知识构成有什么区别,传统社会说白了,为什么要进行庞大的教育体系的建设?这个事情你不要以为很早,原来School这个词,就是学校这个词,其实是休闲的意思,就是那种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天天盯着苏格拉底,跟他在雅典城里转着闲聊,那些人,那个不是学习,那个休闲,是人吃饱喝足之后追逐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受教育。

  可是近代化以来教育可不是这么回事,教育是人类一项沉重的负担,什么负担?沉重的知识负担,因为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各个门类的知识拼命增长,然后知识变得越来越沉重,你就必须建立一个体系,把这种知识给年轻人灌下去。

  在近代以前什么叫孩子?没有什么少年儿童教育这些概念,孩子就是不成长为人的那个就是半人或者残缺的人,就是那个概念,但是近代化的教育出现之后,从这种开始我们就觉得他是个罐,从小开始罐摆一排,然后往里灌东西,然后越到大灌的东西就越多,越分门别类,所以一直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博士后这样的一个阶梯,非常漫长的金字塔的阶梯,让一代一代的年轻人去攀爬。

  可是互联网来了,这是我们经常要说的一个口头禅,可是互联网来了,它把这样的、一个整个的金字塔把它轰塌了,变成了一个一个的知识碎片,我们现在发现,其实获得知识没那么困难,干嘛非得一路往上呀,你没听说过吗?清华那个保安都开始上研究生了,然后任何人都可以自学成才。

  一个叫当年明月的海关的公务员,写出一本最受欢迎的皇皇巨著的明史,这些知识现象其实都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知识重新回到悬疑和场景,什么是悬疑?其实知识整个体系在建造的时候,都是按照问题去建造的,比如说最开始原始人的数学,原始人我告诉你,二以上的就算不清,一他知道,一个,二,清楚,然后三就不清楚了,到三以上都叫三,你看现在古汉语当中,还有很多词,用三表示很多的意思。

  所以最开始的数学,能够把计数这个事情弄清楚就是解决打了一头牛,两头牛,三头鹿,做这个计数,其实你看数学史,每一个数学史上的发明,其实都是针对当时具体的问题,可是我们学数学的东西,老师可从来不讲这些,就是方程,就是公式,就是定理,你去背,这就是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我们的应用场景之间的脱节。

  传统社会这是可以的,比如说司马光,司马光有一个告诫,他跟年轻人说,读书一定要背,为什么要背呢?你平时把它背下来,然后你就有很多闲暇时间去倒,比如说在马上,在枕上,在厕上,睡不着的时候,把你背熟的书,然后就像牛反刍一样把它倒出来琢磨,这个时候有效率。

  你看老一代的民国时候的知识分子治学,我们都说他目不窥园几十年,非常用功,我还记得看过一篇介绍孟森先生的小文章,他带一个研究生,商鸿逵教授,也是著名的明史专家,商鸿逵考中他的研究生之后,孟森到他公寓看看,就为看他一眼,看完之后说挺好的,来了嘛,临走的时候指着门后的一个痰盂说,平时在这读书,就不要出门了,你想想看为什么指着一个痰盂说?就是说上厕所也要在痰盂里上,每天倒一次痰盂就可以了,剩下的就不要出门了。

  那个时候做学问是可以这样做的,为什么呢?知识的总量还不够那么大,如果一个人目不窥园几十年,是可以把他学的这个专门的门类全部拿下的,可是现在这个社会你觉得还有可能吗?知识的总量如果再用过去的那种传播手段和学习手段,它会把人压垮。

  你比如说明史专家吴晗先生,他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编一本书,叫做《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皇皇巨著,十本还是二十本,我不记得了,大学的时候见过,那是可以完成的,一旦完成之后,他就占据在学术金字塔的顶端,他就是专家了。

  可是你想现在还有这种可能吗?那么庞大的知识总量,你怎么去攀爬呀?我们古人老说一句话,君子格物致知,要穷尽物理,所有的事我都得知道,所有物体里面的性状我都得知道,所以你看王阳明格竹子嘛,很有名对吧!你格一根竹子都格吐了血,现在你弄一个iPad,你格格试试?那不得格死了去。

  所以知识总量的负担已经是用传统的治学方式无效了,那怎么办?回到我们前面讲,就回到我们前面讲的那个段子里的场景,从自己的应用场景出发来重新构建你的知识世界,这是读书的不二法门,其实知识是怎么回事?他就是这么堆出来的呀,我们是工业社会强行的把它用一个知识的结果然后把它大卸八块强行给我们灌下去,可是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难道它不是根据应用场景,根据当时人的具体的困惑和困难一点一点的堆积出来的吗?

  我还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学高数,我们当时是文科生,第一个全国文科专业开高数,学那个微积分,从倒数开始学起,哎呀,那真是,你想文科生弄这个一脑子浆糊,最后生拉活拽终于突破了,然后还考了一个及格。

  但是我真的理解什么是微积分是很多年以后,我去业余学一点经济学,我才知道,哦,原来数学发明微积分是解决变量问题,是解决趋势问题,为什么翻开经济学的书里面,那么多微积分的公式,原来是这个道理,因为经济就是解决未来发展趋势的,我才终于明白什么是微积分,可是这对于发明微积分的牛顿,莱布尼茨这些人说这不是问题啊!

  可是传统的知识建构有一个毛病,就是所有这些培养出来的精英和知识分子他都有一个特点,他要告诉你结果,但是他故意隐去他为什么关心这个问题以及得到这个结果之间艰难而有趣的过程。

  比如说著名的数学大师高斯,有同时代的人就评价他,高斯就像一个狡猾的狐狸,他最后给你看一个结果,但是他用尾巴把所有他得到这个结果的痕迹全部给你扫的干干净净,就给你一个非常完美而漂亮的结果,这就是传统的知识体系。

  可是现在我们主张怎么办?主张按照一个人的应用,用你的兴趣把自己的心当做一个种子在你的环境里种下去,然后寻找到你最需要的东西,一点一点的生长,而不要去囿于传统工业社会的一个一个的学科分类。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小时候读《岳飞传》,心里就存了一个疑惑,觉得宋代这皇帝也忒傻冒了,你怎么能定都汴梁呢?这个地方叫四战之地,周围没有任何屏风,一片大平原,金军的快马只要渡过黄河,几天之内就能杀到城下,你只要稍微把都城挪一点,往西挪一点挪到洛阳,现在都在河南省嘛,能有多远呢?洛阳四周有山河之险固,你就可以据守,就觉得不理解,然后去找,找来找去发现,哦,原来是因为漕粮的关系。

  宋代你想,汴梁统计下来大概是150万人,还不包括军队,150万人,军队有多少?大家读过《水浒传》吧?光林冲80万禁军枪棒教头,至少80万禁军,实际上当时全国最主要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汴梁,这么多人一年要消耗多少粮草,这些粮草我看历史史料当中,在宋真宗一朝最高峰,一年运到汴梁的粮草是七百万担,一般来说是均衡在600到650万担。

  这么多漕粮要运过来,你运到洛阳,那个地方没有运河,所以只好把京师放在汴梁,那接着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要集中那么多人分放在汴梁呢,找答案又找到了,原来是因为宋代的皇帝在立国之初就定下来的国策,叫做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就是他有鉴于五代的时候那种军阀战乱,地方割据,所以宋太祖就定下这样一个国策,把所有的军队,所有的国家的精华都聚集在都城,这样让地方上,就是那些枝干上就不能产生逆反的对中央的挑战。

  这个就读到宋代的政治史,然后你会看到一些典故,比如说因为宋太祖自己家是洛阳的,他喜欢洛阳,他就老想着把都城迁到洛阳,可是有一次他跑到洛阳就有一点不想回去了,那意思是我就在这儿,你们都跟过来吧!

  然后大臣就劝他,后来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当时是晋王,就跟他讲,这样不行的,你想想看这是基本国策,宋太祖还在说,你看天下这么多冗兵,我其实不想定都在洛阳,我想干脆咱挪到长安算了,叫去冗兵以安天下,我到了长安,我就没有必要养这么多破兵,这样我给天下的财政不就减轻很多负担嘛,但晋王说,你想这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如果没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这样的政策,我们又会重蹈五代的时候那种地方割据,潘镇割据的险。

  所以后来宋太祖想了想,最后下决定还是定都在汴京,于是心里又出现了一个疑问,你这个汴梁周围也都是产粮区,不都是中州平原吗?为什么养不活一个京师的居民和军队呢?后来发现原来经济史上中国从唐代之后有一个潮流,就是经济中心越来越集中在江南,据说在明清的时候,苏松二府的田赋就半天下,当然这个有点过分,但至少苏州府一府他向朝廷贡赋的钱粮就超过了整个浙江省。

  所以又去读关于经济史的一些著作,其实我的读书生涯从来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整部中国经济史或者中国政治史,但这不重要,我是用自己的兴趣,用自己心中的悬念,像种子一样去发芽,去生长,去开支散叶,一点一点寻找我要的答案,所以很多人说罗胖你怎么读书?你怎么都记得住?很简单呀!因为这是我找来的,我从来不读书,我只查书,查到的东西是我要问的东西,我自然就记得住。

  就像大家看美剧,看《急诊室的故事》,然后你就记住了很多急诊的技巧,其实你不是医学院的学生,你从来没有受过完整的系统的医学训练,这有什么重要呢?有知识总没有坏处,而这些知识就是你根据悬念生长而一路捡拾起来的那些小贝壳会内化在你的生命里,所以读书我们不要再去攀爬那些金字塔了,跟着自己的心,跟着自己的悬疑去走,编一部终其一生属于你自己的一部悬疑剧。

  第二段的话题又是特别没意思,我们想讲讲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个问题不称其为问题,我们这一代人读书的目的非常简单,考大学呀!考完大学干什么?找工作,找工作干嘛?升官发财,非常清楚。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在一个中等城市,我父亲领着我上街,甭管看见什么, 只要他觉得这个生活挺苦的,比如说扫大街,他就会告诉我,你看,不学习将来扫地,不学习将来摆摊,所以我们这一代人我想大概从小到上大学的十几年,就是被狗撵着的十几年,生活暗无天日,只有一个窗口,只有一丝亮光,那就叫大学,所以奔着它攀爬,那个目的是非常清晰的。

  可是现在社会,当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学术,什么叫做能够学有所成,我们才发现原来读书,没目的的读书才对,梁启超不是说过一句话嘛,叫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叫为学问的学问那才叫学问,所以自古以来所有大学问家,有所成的人,他跟你讲学问的时候,他不跟你讲目的,我就为这个,我就好奇,我就想知道,怎么了?没有其他的用处啊!

  我在前面的节目讲过毕达格拉斯那是口误,其实这个人是欧几里德,他就有这个观点,他教几何学嘛,有人跑去问他,老师,我学几何有什么用呢?欧几里德想了想,跟仆人说,给俩铜版给他,给他点钱,要没钱他根本学不下去,然后你走吧!

  《论语》里也是这样,有一个叫樊迟的弟子就问孔子,你看你教书,我学费都交了,几条干肉,我想学农,我想学种地,孔子说,我不懂,然后他又问我想学种菜,孔子说,我也不懂,我不是老菜农老农民,然后樊迟就走了,孔子就背后指着他的背影说,樊迟小人哉。

  所以过去我们批判孔老二的时候,老说他看不起劳动人民,不是,追逐学问的人是不求所有的具体的目的的,可是话又说回来,我倒是今天想反过来做一个主张,其实学问都是有目的的。

  我原来有一个同事,特别爱看书,小姑娘,长得也漂亮,然后我就很奇怪,你小姑娘天天梳装打扮不好吗?爱读书干嘛呀?她说这是我从小心中种下的一个隐痛,她说那个时候我爸妈天天逼着我弹钢琴,只有一种情况我可以不弹钢琴,就是我读书的时候,他一看我捧着本书呢就不逼我弹钢琴,所以从小哪怕我捧着一本书什么也没看进去,我就可以躲掉弹钢琴。

  都说读书没有目的,但是你看刚才这个例子,其实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当中,如果他真的爱上读书的话,多少是有一点目的地,所以今天我们就强不知以为知,我们帮大家总结几个读书的目的好吧!也应和了我们这一集的题目,叫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第一个目的我觉得很简单,可能你都知道,读书可以美容,有一句话叫做,腹有诗书气自华,相由心生,确实,岁月是一把杀猪刀,你再高档的化妆品,你只能延迟,但你不能让你的老境还能变得美丽,这件事情只有读书能做到,韩国的大夫是做不到的。

  去看几个老的知识分子,比如说杨绛,资中筠,叶嘉莹这几个老先生,你会觉得,哎呀!真的是很美,这是读书给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个礼物之一,就是让你看起来真的很好看,我自己切身体会,到一些大陆的一些寺庙里去,真的是恶僧恶道,一看跟周围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嘛,不过是多了一件袈裟而已呀!

  可是现在有一些寺庙,比如说我到台湾去看了一些寺庙里面的人,你就会觉得他们真的修的面目和善,他长期的打坐,参禅,阅经,读书,心中有东西,有真信仰之后,那种改变会真的非常明显地呈现在你的面庞之上。

  就说一个具体的例子,我在大陆有一个庙里,可能是到了人家禁止拍照的地儿,我拍了一张照,那个僧人说,嘿,不许拍照!凶,在台湾遇到一样的情况,那个僧人是缓步走到我拍的那个东西面前,用身体挡住,然后摆摆手,人家是这样的,读书不读书,有修养没修养,最终会体现在你的面貌之上,这个大家都知道了。

  第二个,读书会让你的人生有定位,你知道自己在哪里,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处境就是这样,你面对的判断事实就那么多,怎么判断?怎么来表达你自己?讲述属于你自己真正认同的故事告诉别人。

  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比如说竞选广告,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竞选广告,一个是台湾的马英九和谢长廷,2008年的那一次,他们地区领导人的一个竞选,在台湾南部的一个妇女杂志上,马英九就做了这样的一个广告,广告非常简单,文字左边一溜形容词,右边一溜形容词,左边的那溜形容词全部是褒义词,儒雅,大方,知书识理,知错能改,右边的那溜形容词全部是什么?比如说形容猥琐,无理强辩等等。

  如果你在台湾的政治生态当中,其实你一眼可知,左边是说马英九,长得帅嘛,右边是说谢长廷,长的丑嘛,李敖不是有一句话吗?说国民党是人面兽心,民进党是兽面兽心,但是这个广告最妙的是结尾的那一句话,马英九问,你愿意你的孩子长大了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看本来竞选广告只是问你,你选谁?但是更多的知识背景一旦融入之后,他就可以把问题进行转化。

  你可想而知这个广告的结果,即使是南部绿营的民众,如果看到这则广告之后他就会想,尤其是妇女,她就会想,谁当了总统未来四年天天在电视上晃,都说看谁多,长的像谁,我想即使是绿营的妇女可能也不愿意自己的孩子长的像谢长廷吧?都愿意自己的孩子像马英九那样又帅又儒雅。

  没错,所以人生的任何选择,你看似只有这么一个选择,但是有更丰富的知识背景之后,实际上给你撑出一个更大的框架,让你在选择的关头有了更多的判断依据,这就是知识的作用,它是放大人的参照系。

  再说一个竞选广告,这是在民主党当年党内的初选当中,奥巴马和希拉里·克林顿,希拉里·克林顿做了一个广告,也是报纸广告,就一句话,说午夜三点,当白宫的紧急电话响起的时候,你愿意谁去接?多简单的一句话,其实就是在问谁当总统啊?只有总统在深夜的时候处理国家大事,对吧?紧急事务啊。

  但是这句话里面其实包含了特别多的知识内容和整个的背景联想,你想希拉里·克林顿何许人也,克林顿总统的老婆,在白宫住了八年的主妇,国家的第一夫人,她对白宫是非常之熟悉,而且希拉里主打的卖点就是我有经验,我是老政治家,我是前任皇帝的媳妇呀。

  所以她讲出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你就会马上想象,克林顿,希拉里,她午夜三点在白宫接电话一定非常从容,不用开灯,摸着黑都能找到电话,非常从容的处理,可是美国人在当时是无法想象,奥巴马午夜三点在白宫接电话,第一从来没有黑人当总统,除了在电影里,没有人看过一个黑人跟白宫有什么关系,这是第一。

  第二,你想午夜三点,天又黑,奥巴马又黑,起来慌慌张张接电话,还不绊着个痰盂什么的?所以她其实是用一个另外的知识背景让你来选择,然后来引导你的选择,而脱离了你最具体的选谁当总统的这一件事情。

  有知识就是这个好处,知识不是让你预知未来,也不是让你去吹牛,它会让你在做人生所有选择的时候有了一个更大规模的背景,你再做选择的时候才有依据,你知道在历史长河当中属于你生命中的这一瞬,你站在哪个位置。

  前面我们讲的读书的两个作用,一个是表现自己,你变得更美丽,一个是定位自己,你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楚,其实还有第三个,就是让你人生变的引导得更有方向,更有准头,这也是读书的作用。

  我还记得有一次,我到农村去,我看那儿停一拖拉机,我就跟拖拉机手商量能不能让我开会儿,他说你开吧!反正地大,在东北,北大荒,我的天呢!我以为我会开车就会开拖拉机,哪里啊?那个拖拉机根本就开不了,你在田地里面方向根本就把不住,画龙,歪七扭八。

  然后我就问拖拉机手,我说你手劲够大的,你能驾驭着拖拉机按住它,他说跟手劲大没关系的,他说我告诉你其实很简单,你别盯着路,也别盯着方向盘,你盯前方,你看到那棵树没有?你盯着它,你朝它开,别管方向盘,只要眼里有那棵树,你的身体自动就会调节,我按他的路数一开,果然如此。

  所以你看驾校刚开始学车的人为什么画龙呢?他跟这方向盘较劲,他跟这个眼下具体的东西较劲,而真正会开车的人,他是不会画龙的,但他的手是哆嗦的,你看所有开车开得熟练的人,他不会说手把住方向盘是一点儿不动的,那个车反而开不出直线来,必须是盯住前方,手自动的,因为心里那个目标,自动的进行微调,你反而开成了一条直线,这就是读书的作用,它会给你一个远方的目标,一个对整体的认知。

  著名的企业家郭台铭先生有一句话,说知识只是让我们会思想,二而经验会教我们做判断,其实对人生来说,做判断比会思想重要得多,有想法的人多了,而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式的决断,这需要用知识堆出来的经验,而经验怎么来?就来自于你对整个的宏观的俯瞰,知识可以让我们更上一层楼。

  我就拿我自己来说,我酷爱读历史,不能说读的书很多,但是我至少读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我能清楚的看到整个人类历史的大趋势往前走,前几天我们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上有一个小朋友,我估计是一个中学生,他问我一个问题,他说老师我该不该放弃写字,我用无纸化操作,用电脑写字,我说当然应该呀!如果我将来提笔忘字怎么办?我不会写字怎么办?因为私下交往嘛,我就给他讲了一句特别不客气的话,我说给你灌输这个观念的人,要么就是除了写字啥都不会的人,要么就是除了过去没有任何未来的一个老人。

  我说对我来讲,我认为人类的前景,你就是顺着趋势走就可以了,你为什么一定要珍视一个未来将来可能会没有用的一个技能呢?就像全天下都是计算器,你非说珠算这个事我得学会,否则是一个损失,有道理吗?

  人一定是顺着趋势走,而只有当你建立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的时候,你才有在具体的人生选择的时候形成这样的判断,所以我自从爱读历史之后,我就真的不太珍惜我自己的历史,比如说很少收藏自己的照片,我写的书,出的书,我到现在一本都没有,我做过的节目,我从来不留存。

  因为我知道前面的世界会更精彩,这是几百年来人类进入一个爆炸性的文明之后形成的一个必然趋势,往前走,心中充满了喜悦,而不是进入未知的恐惧,知识就是这样,它拼接出一个世界,它更为你拼接出一个潮流,你往前走的时候心中不恐惧。

  郑也夫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说厌学是心灵的癌症,没错,我们现在这个教育系统固然功劳大大的,培养出那么多精英,但是它干了一件最坏的事情,就是让没有攀上知识金字塔的人终生厌弃学问和知识。

  我印象特别深,我高考那年刚考完,那天我的一个同学把所有的书攒一堆,抱到操场中央一根火柴点着,砰,然后他高兴的一塌糊涂,说反正我也考不取大学,但是我一辈子终于可以不受这些玩意儿的折磨,所以说这种教育体系是用一个坚硬的外壳和枯燥的内瓤在中国社会当中犁出了一条深沟,沟两边的人从此命运不同,一边的人继续攀爬,一边的人从此和知识,和书本,和学问绝缘。

  我还记得龙应台在德国住的时候,她隔壁住着一个修下水道的工人,有一天发现他在阳台上读康德的著作,她就问他,你还读这个?意思是说下水道工人你读哲学干什么?人家回答是这样的,你不知道下水道里面特别黑,而我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默念着康德的那些词句,我觉得我的生命充满了光明。

  你看,当知识不成为一种任务,不成为一个枯燥的坚硬的外壳的时候,它会滋养所有人的一生,其实现在所谓的厌学既不是你的事也不是知识的事,是整个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情,那么这个大转型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几千年一遇的最大的一次大转型,就是从传统社会向互联网构造的未来社会进行转型。

  它之间的区别有一点像大陆和群岛,在大陆上就会存在中心和边缘,小城市,大城市,所以每一个人的念头都是往大城市去走,走到中心,跟权力越靠近,跟资源越靠近的时候,我的生命就越有光彩。

  可是群岛就不是这个逻辑,比如说新加坡,就那么大点地方,他要做的事情不是说哪里是中心,哪里是边缘,他要做的事情是高高的亮起一盏灯塔,来吸引所有过往的船只到我这里修船,补给,上岸做生意,换句话说跟越多的人联系你获得的尊容和生命的光彩就会越大。

  这是两个时代完全不同的逻辑,落实到我们读书上,其实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种大陆时代,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这种读书方式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绿巨人,他由于愤怒他就变得强大,然后他就一定要干掉对方,这是传统时代的读书人的方式。

  你看很多大学问家老教授们,经常在学术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有的教授拍案而去,终生绝交,从此提起那个人就会口出恶言,当然这除了个人修养的问题,我觉得也是跟传统的知识体系有关,因为那个体系它只有两个标准,一个叫是,一个叫非,一个叫对,一个叫错,因为谁对了,谁是是的一方,谁就占据了中心,谁就拥有了资源,谁就高居在塔顶。

  可是在群岛时代,我倒觉得可以提出另外一种读书的模式,就是蜘蛛侠模式,你看蜘蛛侠每射出一根丝,他要挂住一个高楼大厦的拐角,他是为什么?他要借力往前走,他不跟这个高楼大厦较劲。

  你看我们的网络上这个现象就特别的明显,包括在我们罗辑思维的粉丝里也特别明显,有的人觉得你说错了,你说的不对,你的观点是有害的,然后他就站出来,包括用很脏的话来骂你,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绿巨人,因为在他的是非观点当中他被激怒了,他觉得你错了,然后他就要站出来,咣咣咣,然后他获得力量感,然后证明你错我对,所以我在中心,你看这就是典型的被激怒的很有力量的绿巨人。

  可是也有一类粉丝,他不管,他只是从你这里吸收东西,你说的有没有道理不重要,只要滋养我,然后我就向前走,其实互联网时代的读书,我所提倡的这种蜘蛛侠模式是人生最幸福的读书模式。你想一旦回到书斋,你就是一个君王,古往今来所有的贤人,所有的达人,他们写下的书,留下的片纸只字都是你呼来喝去的奴仆,你是一个仁者,你居中,旁边有智者帮你出各种主意,还有罗辑思维这样的工者。

  不是有句话嘛,叫做仁者居其中,智者居其侧,工者居其下,像我们这种苦逼人生,死磕自己,我来读书,然后讲给你听,我来替你干这个事儿,对呀!我们都是围绕在你身边的奴仆,你想跟谁聊天,我管你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来,陪爷爷聊两句,拿下人家的选集翻两眼,不爱看了扔回去,你是最大的君王,在那个世界当中你是最大的主宰,而所有人都是你借力的一个点而已。

  所以我小时候我父母老说,你看你买好多书,你又不读,你搁那儿,你浪费,其实那个真的是我构建我的知识世界的一砖一瓦,其实我就是愿意它陪着我,怎么着?我还记得我买房的时候,公寓,东边这一点比西边一模一样的户型一模一样的楼层贵20万,我就问人家为什么贵20万?他说看中心湖的视野要好一点,没错呀!我就是愿意买一本书放在那里我不读,然后让它陪着我又有什么不好呢?

  我的书架里有钱钟书写的《管锥篇》,我也读不懂呀!就在那陪着我,从来没有翻开过,我知道钱钟书就在倒数第二层那个角落里,我买《杜诗详注》,我其实不可能这辈子把杜甫的诗全部读一遍,就在那里,我知道那个爱喝酒的老头在那等着我,他都是我的世界,我是他们的君王。

  其实这个世界读书就是这么美妙,如果你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然后把这个世界全部汇集在你的周围,你成为这个世界的灯塔,你跟他们去联系。

  还有很多人问我该怎么挑书?挑书不要根据书名去挑,如此发达的出版业,而且折腾了这么多年,堆积起来的知识总量和书本重量你穷其一生,穷经皓首,你不可能读得完,怎么办?我的方式很简单,用互联网思维去读,我只信对的人,我不信对的标题,我对的人是谁?比如说林达先生写的关于《近距离看美国》那套系列我觉得写的好啊,所有以后林达出的书出一本我买一本看一本,因为人是对的。

  再有比如说我的一些朋友,我觉得他靠谱,他推荐的书我会读,其实就是这样的,用互联网思维,以自己为原点,把自己当成君主,然后驱策天下,这是最好的读书的状态。

  今天这一期结尾,我们放出我上次讲的泡妞大招,我们今天放出第三招,大家看我前面的节目知道我在大学的时候经常给男同学谈恋爱的时候当总前委书记,给大家出招,前面讲了两招,第一你得对人好,第二你得形成立体声。

  第三招是什么呢?就是不要一直追,追一个女孩首先要保持适度的暧昧,让她知道你对她好,你对她有意,但是不要把底牌翻得太开,追一段之后要停,为什么?这其中有一个机理,到你追她的时候,她如果刚开始不答应,当然你们一拍即合那就另说,她觉得你有毛病或者她不能接受你的时候,她天天想的都是你的缺陷,长得太丑,没钱,一脸的暗疮,没有隔壁师兄帅,她想的都是这些,你追,这人也要跟我在一起,等等。

  可是你一停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奇妙的转折开始了,她就会想怎么不追了?难道老娘没有吸引力了吗?在沮丧的瞬间之后,她就会渐渐想,其实也还好吧,至少比同寝室那个她的男朋友还要好一点,她就会开始想你的优点。

  所以追女孩停的技巧非常重要,它的机理就是让一颗种子在她的心里去发芽,你追她,你秀肌肉,你亮自己的色彩这固然是需要,但是最关键的时刻,你要让所有的想法,所有的念头在她的心里自己去生根发芽。

  所有为孩子不读书苦恼的家长,你要知道你就像在追逐一个美丽的女子,不要一直秀出你的肌肉告诉她你有多好,读书有多棒,关键是种下这颗种子,让它自己发芽。

读一部小说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罗振宇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高阳先生的巨著《慈禧全传》。

这是罗辑思维发售的第一部小说,共10卷。

说实话,现在大家时间都紧,推荐这么大的一部书,我们也曾经很犹豫。

但最终还是不忍割爱,因为它对我的人生影响实在太大了。

记得我上大学时,第一次从图书馆里借到这部书,就再不忍释卷,连逃课带请假,用了5天时间,一口气读完。

一般的好书,知识品质不错;

更好的好书,精神品质上佳;

绝顶的好书,会嵌入到你的精神世界里,从此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对,即使你把书的内容全忘了,它也会给你留下一些“后遗症”。

作为患者,不妨冒昧推测一下,《慈禧全传》这本书会给你留下什么“后遗症”——

症状一:“高阳脑残粉”

“有井水的地方就有金庸,有村镇的地方就有高阳。”这句话在上世纪80年代流行于华语世界。

曾经有一位大陆出版人(出版家霍宝珍)感慨:十亿大陆人怎么就出不了一个高阳呢?

高阳是华语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历史小说作家,也是一个传奇。

许晏骈( 1922年3月15日-1992年6月6日,一说生於1926年),字雁冰,浙江杭州人, 出身于钱塘望族,台湾已故著名作家。 以笔名高阳著作历史小说而闻名于世。

他42岁才写出了人生第一部小说,短时间内就再版20多次,一举成名。

在此后的28年人生中,他留下作品90部,2500多万字,甚于著作等身。

他的一部《胡雪岩》曾经红透大陆,启蒙了一代中国商人。

虽然专攻历史,但他的写作体裁涉猎极广。代表作既有《慈禧全传》这样的长篇小说,也有《清朝的皇帝》这样的历史专著,还有《红楼梦断》这样重写《红楼梦》的神来之笔。体裁虽不一,但部部经典。

他的著作都基于扎实的史料写成,大框架极尊重历史,只在细节处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虽然是小说,但也完全可以作为信史来读。

相信你和我一样,一旦读过这本《慈禧全传》,就会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忍不住要把他所有的书都找来读过才过瘾。

症状二 “穿越分裂症”

人生际遇,无非是“成败利钝”四个字。

读过李太白,“成”的时候就知道怎么抒发;
读过苏东坡,“败”的时候就不至于太狼狈;
读过李鸿章,“利”的时候就知道怎么乘胜;
读过曾国藩,“钝”的时候就知道怎么挺住。

总之,读得越多,我们大脑中预装的灵魂就越多,生命的张力就越大。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高阳小说的好处就在于,他不是在给你讲故事,他是在给你呈现“处境下的人格选择”。

跟着高阳的脚步,我们就可以穿越回慈禧主政中国的47年,装上一颗清朝士大夫的大脑,进入古代官僚士大夫的思维情境里,移步换景。

等再出来时,慈禧、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已经悄悄内化在我们的生命中了。

这样的“穿越分裂症”一旦患上,从此你不再一个人战斗。

病症三 “格局分析狂”

《慈禧全传》第一次让我理解了什么叫“格局”。

唯有在格局思维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历史感”。

总有人问我:到底什么是历史感?

我的回答是,同情之理解

历史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恶忠奸,只有身处格局中的具体人,他们基于自己的角色和算计作出具体的行为决策。离开格局谈道德毫无意义。

你不知道倭仁、徐桐这些道学先生的存在,就无法理解慈禧是一个真正的改革家;

你不了解曾国藩所处的微妙位置,就无法想通圣人般的他为什么在攻灭太平天国后,纵容对南京的劫掠;

你不能回到清末急剧加速的现代化变革中去,就看不懂袁世凯的伟大。

历史没有纯粹的是非,一切存在,即使千奇百怪,也须在情理中。唯有从普通的人情世故出发,能够推理得通的历史,才是可信的历史。

所谓“格局分析狂”,一旦得上,就很难被忽悠。

不知道这算不算一种病?

症状四 “社交宽容癖”

当年我读《慈禧全传》,最大的感慨是——世界上原来没有坏人。

你可想而知,一个青年人悟到这一点后,所遭受的心灵震撼。

读历史,到格局深处,你就会把“忠奸善恶”这四个字读没了,把轻率的结论读忘了,甚至把自己读得不愤怒了。

于是,一种叫“宽容”的品格就此扎下了根基。

首先,承认世界的残酷性。
其次,承认他人趋利避害的合理性。
再次,认清自己的真实处境
最后,找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

这才是宽容的真实含义——

宽容,不是饶恕他人,而是拓宽自己。

如果你读过了这套《慈禧全传》,相信你和我一样,会“四病俱全”。

病友,你好。

有缘相遇,真的就可以坐下来谈谈历史和人生了。

《慈禧全传》已经在大陆断版多年,此次罗辑思维与新经典、新星出版社联手复活,全市场独家发售。

吴军给中学生的书单

2017-06-24 吴军 罗辑思维

你好!

我聊了聊在高中毕业后的那个暑假要做的几件事情,其中需要读的书的书单没有列出来,这个比较长,我今天专门用一封信的篇幅分享与你。

如果你不是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我希望它们对你也能够有所启发,也欢迎你把这份书单分享给你的学生朋友和他们的家长。

既然是在进入大学前应该读完的书,那么很多读者肯定已经读了其中大部分书籍,不过如果已经高中毕业了,又有一些书没有读,不妨读一读,那些书真的很好。

不过,很多好书没有放在里面,因为到了大学还可以读。另外,我自己的书就不推荐了。

我将这几十本图书分为了6类。

1 文学类(18本)

1.金庸和琼瑶的书各一本,随便读什么,长篇的比短篇的好。

金庸和琼瑶的书算不上经典,但是对于了解中国人的情感还是很有帮助的,关键是那些书情节都很吸引人,读起来很省劲。很多人不喜欢阅读是因为读不下去。这些书虽然通俗易懂,但是文笔非常好,可以作为写作的范文。

很多人觉得读了这些通俗的小说不够高雅,要知道,简∙奥斯丁甚至莎士比亚的书在他们的年代都是通俗读物。当通俗小说流传下来了,几百年后如果还有人读,就是经典。

  1. 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要了解中国,必须读这本小薄册子。

  2. 《红楼梦》,这个不多说了,我在之前第194-197封信中详细介绍过这本奇书。

  3. 雨果《悲惨世界》,它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人性,并且教会我们比恨更有力量。

Les Misérables

  1. 罗曼∙罗兰《贝多芬传》,很薄的一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英雄,怎样才能成为英雄。

  2. 乔治·奥威尔《1984》,这是著名的左翼进步记者奥威尔在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后,反思人类的行为,写下的政治寓言式小说。几十年后,很多现象居然在他的书中已经讲到了。它告诉人们什么是自由。

  3. 歌德《少年维特的烦恼》,进入大学后,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维特式的烦恼。

  4. 贾平凹的小说,随便看上一两本,最近10年比较好的是《秦腔》和《古炉》。

虽然莫言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是我个人觉得贾平凹的小说写得更好。贾平凹对社会观察的视角非常独特,写作的切入点与众不同,而他对人物内心的情绪的描写非常细致准确。

总的来讲,贾平凹的作品里面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没有什么金句格言,但是他时不时地在文字之间流露出的“偶然”的感悟,不乏哲理,让人回味。

  1.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女生尤其应该读读,思考一下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2. 司汤达《红与黑》,法国大革命后的祁同伟的故事(祁同伟是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一位出身贫苦,但是后来为了往上爬和捞取私利而不择手段的人)。

它讲述了一个逆袭的屌丝的阴谋与爱情的故事。思想性和文笔在众多法国名著中也是翘楚。

  1. 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可以帮你了解一下优雅的贵族爱情。

  2.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读完这篇名剧,可以真正理解什么叫做“戏剧化”。另外也推荐《罗密欧与朱丽叶》,如果有时间的话。

  3.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这本建议你读英文原文(并不长),可以练习一下英语。

我一直是把富兰克林当作我的精神导师看待的,以后我还会用三封信的篇幅介绍他对我的影响。这本小册子,则是我最早了解这位美国国父的入口。我在前面第99封信《我为什么倡导保守主义》中也简要地介绍了富兰克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回过头来读一下那封信。

  1. 木心《文学回忆录》,这是陈丹青在大学听木心讲课时做的笔记,里面透出木心对中外文学的深度思考。

木心说:“贝(聿铭)先生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对的;我一生的各个阶段,全是错的。”这不是反讽,而是实话,因为实话,尤甚于反讽

15、16. 《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要了解中国文化和语言,要从这两本书入手。至少将来找男女朋友也用得上。

《古文观止》是清代康熙年间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一部古代散文集,共十二卷,以年代为经,作家为纬,按从古到今的顺序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222篇,选目精当,取材广泛,篇幅适中,各体皆备,基本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其影响足以与《文选》相比,与《唐诗三百首》号称清代诗文选集之“双璧”。

如果你是一个理工男,这两本书还特别有用,因为总不能和女友谈编程或者机械原理吧,一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比学霸们的考试成绩更能打动人。

经历过大海的广阔,就不会再被别除的水所吸引,经历过巫山的云山雾海,别处的云山就不能被称道了,花丛信步,我全无心思看那百花争艳,心里一半装着的是大道,一半是你的容颜

如果想装得老成点,几句《春夜宴桃李园序》(李白作)里的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说出来也会让人感慨,当然更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它们理解李白等人的心境。

  1. 菲茨杰拉德《伟大的盖茨比》,这本书文笔极其优美,如果能读英文原文,推荐阅读。但是故事性一般,因此如果读中译本,就算了。

  2. 钱钟书《围城》,这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深入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和个性,全书诙谐幽默,可读性很强,里面的内容已经在今天人们的谈话中不知不觉地被引用,没有读过的话,在大学交流都成问题。

2 历史类(4本)

1.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其实是一位美国人,虽然名字像是中国人。他是哈佛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要了解中国过去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可以从这本书着手。这本书并不是邓小平传,而是对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来龙去脉的描述,读懂这段历史,就能体会我们这些“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的人的现在和未来。(唯一不确定的是,中译本的内容和我看到的原文有多大差别)

  1. 基辛格《论中国》

作为促成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辛格博士,看待中国比我们自己看得还清楚。几年前他在Google讲,自己到中国多达60次之多,见到过从毛泽东开始的中国历届最高领导人。另外,如果有能力,最好读一下英文原版书,因为里面的内容多得多。

  1. 房龙,任何房龙的书都值得读,他是一个能把历史写出趣味的人,如果只读一本,就读《人类的故事》吧。

《人类的故事》以站在历史顶端的姿态,俯瞰文明发展进程的全貌。与一般历史书不同,这里没有枯燥生硬的历史名词,它更像是一段激荡人心的探索旅程。从最早的“类人”祖先到衰落的古巴比伦城,从希腊文明的诞生到罗马帝国的崛起,从中世纪宗教纷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书中既描绘了文明进程的重要节点,也理清了世界演变的关键脉络。

  1. 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我的《文明之光》一书就是受他的启发,他通过写历史片段描写了一群历史上的伟人和改变世界的重大事件。另外书的译者舒昌善先生有着和茨威格类似的境遇,因此他的翻译很忠实于原意。

3 哲学类(3本)

1.培根《培根随笔》,这其实是他的散文集,文笔及其优美,而且充满哲理和智慧。培根也被美国国父杰斐逊认为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三个英国作家之一,另外两个是洛克和牛顿。

2.罗素《西方哲学史》,这是一本能够系统了解哲学的好书。

3.叔本华《人生智慧录》,叔本华是在哲学上提出“意志”这个概念的哲学家,他的观点比较悲观,但是这本书却写得很好,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很多困境的根源。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

4 哲学类(3本)

万维钢《万万没想到》,可以帮你换一种思维方式——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对于文科生来讲尤其需要。

5 科学类(3本)

1.霍金《时间简史》,物理学大师最畅销的科普读物,介绍了我们宇宙的来龙去脉,可读性很强。

2.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这是对我本人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科普读物,我是通过它认识数学和物理学的,也是通过它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它的内容没什么新鲜的,大家在中学都学了,关键是是沿着这位物理学大师的思路,学会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

3.温伯格《给世界的答案》,诺贝尔奖获得者写的科学史,他从科学的诞生,写到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发展,最后讲到最近十几年的前沿科技成就。这本书的好处是容易阅读(但它并不是一本内容全面的科技史读物),对于十几岁的人来讲,容易阅读非常重要。第二点就是他将科学的思想贯穿到故事中了,因此通过这本书可以培养一些科学的素养。

6 经济类(1本)

戈登《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这是一本介绍华尔街历史和世界金融史最权威的和可读性最强的书。

译者祁斌是我清华的学弟,在美国留过学,英语很好,虽然是理工科出身,拿的也是物理学博士,但后来在高盛长期任职,对金融非常精通。回国后在证监会和中国投资责任有限公司担任领导职务。

这本书也成为了中国金融界领导的必读书。为了方便国内读者阅读,他在每一章前面加了很长的背景知识介绍,这是一般翻译书所没有的。

上面这些书是推荐给中学生的,挑选的标准是我认为他们读完之后在大学能够进步比较快,而且我在挑选时,尽量不选太难懂的。

其实还有很多好书,甚至更好的书,它们或者不急于在上大学前读完,或者需要一些背景知识,比如《史记》、《神曲》、《领袖们》、《漫步华尔街》等,因此都没有列入。

“四书五经”精华100句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的合称,泛指儒家经典著作。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后来亡佚了,就成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书。

《大学》

1、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文: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文: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文: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5、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文: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6、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文: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

译文: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8、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文: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文;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中庸》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译文: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2、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译文:喜欢向别人请教,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消除消极的东西,而宣扬人们的善行;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

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译文: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5、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译文:“中”是天下的大本源,“和”是天下的普遍规律。

6、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译文:天下和国家是可以平定治理的,爵位和俸禄是可以推辞的,明晃晃的快刀是可以踩踏的,但中庸之道却是很难做到的。

7、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译文:君子依据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却半途而废,可是我却不能中途中止。

8、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译文: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译文: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译文:要广博地学习,要审慎地询问,要谨慎地思虑,要明晰地辨析,要笃实地履行。

11、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译文:愚蠢的人,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喜欢独断专行。

《论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译文: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练习,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是否用心认真地复习?

4、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花言巧语、假装和善的脸色,这样的人很少有仁德的!

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的东西确立了,仁道也就产生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无所收获;只是思考而不读书,有时就会空想,疑惑不解。

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三十岁开始自立,四十岁面对一切事情都能明白其中之理而不被迷惑,五十岁了解宇宙自然之理,六十岁时对别人所说的话能分清是非,七十岁便能随心所欲、随意而为,但一切行为都不会超越规矩准则的。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

10、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晓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财利。

1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译文: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聪明而喜爱学习,向地位、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并不感到耻辱。

14、三思而后行。

译文: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然后才去行动。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消逝的时间,像流水一样呀!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21、既来之,则安之。

译文: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定下来。

2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译文: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得更好,你首先要把自己的工具准备好。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

《孟子》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译文: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

3、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译文:他们产生在这个人群中,但远远超出了他们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们那一群。自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了。

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仁、义、礼、智是四个初始,就像我本来就所具有的,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样。

5、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译文: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

6、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译文:对于行善,没有别人和自己的区分,抛弃自己的不对,接受人家对的,非常快乐地吸取别人的优点来做好事。

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所以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文: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不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译文:在上位的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加厉害。

10、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天下的共同原则。

1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礼义,夫妇之间要挚爱但还要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使我的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节操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译文:我爱人家,人家却不亲近我,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仁爱还不够吗?我管理人家,人家却不受我的管理,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智慧和知识还不够吗?我有礼貌地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答,那得反问自己,自己的敬意还不够吗?

1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家必先有自己被攻打的原因,别人才攻打它。

1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译文:鱼是我所喜欢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欢的,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鱼去取得熊掌。生命是我所喜欢的,义也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拥有,就舍弃生命去取得大义。

《诗经》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译文: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中小洲上。纯洁美丽好姑娘,正是我心中的好对象。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译文:紧紧拉着你的手,愿意白头偕老。

3、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

译文:看那淇水弯弯岸,碧绿竹林片片连。高雅先生是君子,学问切磋更精湛,品德琢磨更良善。神态庄重胸怀广,地位显赫很威严。

4、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译文:一天不见心上人,就好像隔了三秋长啊!

5、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译文:我已决心离开你,去那理想新乐土。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河畔芦苇白茫茫,夜来清露凝成霜。我所思念的那个人,正在河水的那一方。

7、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译文:心中这样爱着他,为什么不大胆向他/她诉说?爱情的种子深埋心中,何时能忘,不受折磨?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当初我离开家的时候,正是杨柳依依的阳春;现在我戍边归来,冒着霏霏的雪花。

《尚书》

1、静言庸违,象恭滔天。

译文: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实际上对上天轻慢不敬。

2、侮慢自贤,反道败德。

译文:轻慢众人,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德义。

3、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

译文:没有经过验证的话不轻信,没有征询过众人意见的谋略不轻用。

4、视远惟明,听德惟聪。

译文:能看到远处,才是视觉锐利;能听从好话,才是听觉灵敏。

5、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

译文:就好像把网结在纲上,才能有条理而不紊乱。

6、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译文:玩弄人会丧失德行,玩弄物会丧失抱负。

7、为山九刃,功亏一篑。

译文:譬如堆垒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还是不算完成。

《礼记》

《礼记》通常包括三礼,即《仪礼》《周礼》《礼记》。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高洁的志向不可满足,享乐之情不可无尽。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有德才的人要亲近而且敬重,畏服而且爱慕他。对于自己所爱的人,要能知道他的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要能看到他的好处。

3、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译文:那些能博闻强记而且能礼让,修身行善而且不懈怠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

4、知为人子,然后可以为人父; 知为人臣,然后可以为人君;知事人,然后能使人。

译文:能知道做一个好儿子,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父亲;知道做一个好臣下,然后才能做一个好的君主;明白如何为人做事,然后才能使唤他人。

5、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6、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让人沉浸在他的歌声中;善于教学的人,能让人继承他的志向。

7、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译文: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易经》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2、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品格是坤,君子见坤卦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厚德载物

3、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译文: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译文:道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6、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译文: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 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译文: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8、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译文:见善就向他学习,有过就改。

9,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译文:处在尊贵的位置上不要骄傲,处在地下的位置上也不要忧虑。

1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译文: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却不到处炫耀。而是看准时机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1、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译文:对于“非常人”来说,合乎天地的意志,有日月的光彩,符四季的秩序,也顺应神鬼的吉凶。在天意之前行事,天意不逆反他;在天意之后行事,就顺应天理。

《春秋》

《春秋》由于文字过于简略,通常与解释《春秋》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分别合刊,其中以《左转》最为流行。

1、多行不义,必自毙。

译文:多作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灭亡。

2、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译文: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 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3、俭,德之共也; 侈,恶之大也。

译文:节俭是一切美德中最大的德,奢侈是一切恶行中最大的恶。

4、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译文:面颊和牙床骨互相依存,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露出来受寒。

5、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译文: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呢,有了过错但能够改正,就是最大的好事。

6、举不失德,赏不失劳。

译文:举荐人才,不要把有道德的人遗漏; 赏赐爵禄,不要忘记有功劳的人。

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译文:处于安乐的环境中要保持警惕,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想到了就有防备,有了准备就会免遭祸患。

8、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译文:树梢大于树干,树就要折断;尾巴大了就一定不能摇摆灵活。

9、树德莫如滋,去疾莫如尽。

译文:树立德行,最可贵的是使它不断增长;而除掉毛病,最好是除得干净彻底。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zhù)。

【解释】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解释】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tì)”,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中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解释】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16、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必须有个中央位置对应,才能把各个方位定出来。

17、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宇宙各种事物的抽象概念,是根据一、二、三、四、五这五个数字和组合变化而产生的。

18、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解释】“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xū、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记时的标记。

19、曰黄道,日所躔chán。曰赤道,当中权。

【解释】太阳行走的轨迹叫做黄道,大地所在的平面位于中间,这个平面叫做赤道。根据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不知道地球是球体,所说的赤道应该就指的是所生活的平面。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而太阳又围绕着银河系中心运转。太阳运行的轨道叫“黄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条假想的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这就是赤道。

20、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解释】在赤道地区,温度最高,气候特别炎热,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气温逐渐变低。中国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

21、寒燠yù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解释】中国气候冷暖匀称而有霜露。右边是高原,左边是大海。

22、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dú,水之纪。

【解释】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黄河、淮河和济水,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

23、曰岱dài华,嵩sōng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解释】中国的五大名山,称为“五岳”,就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

24、古九州,今改制。称行省,三十五。

【解释】中国汉时以辖九州统管全国,现为省,总共三十五个。

25、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解释】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称为四民,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26、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wěn。

【解释】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社会就会永葆祥和,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27、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

【解释】除了人类,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这些属于植物,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

28、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解释】虫、鱼、鸟、兽属于动物,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有的能在陆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29、稻粱菽shū,麦黍shǔ稷jì。此六谷,人所食。

【解释】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像稻子、小麦、豆类、玉米和高粱,这些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30、马牛羊,鸡犬豕shǐ。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在动物中有马、牛、羊、鸡、狗和猪,这叫六畜。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31、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解释】高兴叫做喜,生气叫做怒,伤心叫做哀,害怕叫做惧,心里喜欢叫爱,讨厌叫恶,内心很贪恋叫做欲,合起来叫七情。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

32、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解释】青色、黄色、赤色、黑色和白色,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五行中的五种颜色,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

33、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解释】在平时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来的,有酸、甜、苦、辣和咸,这五种味道。

34、膻shān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解释】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气味主要有五种,即羊膻味、烧焦味、香味、鱼腥味和腐朽味。

35、匏páo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解释】中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分为八种,即匏瓜、黏土、皮革、木块、石头、金属、丝线与竹子,称为“八音”。

36、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解释】中国古代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种。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

37、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解释】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自己本身,自己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

38、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解释】由自己的儿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称为“九族”。这“九族”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

39、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40、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41、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42、斩齐衰,大小功。至缌sī麻,五服终。

【解释】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

43、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4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今社会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45、有古文,大小篆zhuàn。隶草继,不可乱。

【解释】中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46、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解释】假如想广泛地学习知识,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也无从下手,但如能做大体研究,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

47、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gǔ,明句读。

【解释】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51、作中庸,乃孔伋jí。中不偏,庸不易。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孔伋(前483-前402),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尊称“子思子”、“述圣”。孔子之孙、孔鲤之子。中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53、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5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解释】《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56、有典谟mó,有训诰gào。有誓命,书之奥。

【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5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解释】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5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解释】戴德和戴圣整理并且注释《礼记》,传述和阐扬了圣贤的著作,这使后代人知道了前代的典章制度和有关礼乐的情形。

59、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解释】《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值得去朗诵。

60、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解释】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也就跟着被冷落了,所以孔子就作《春秋》,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分辨。

61、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解释】三传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传》,左丘明所著的《左传》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传》,这些是解释《春秋》的书。

62、经既明,方读子。撮cuō其要,记其事。

【解释】经传都读熟了然后读子书。子书繁杂,必须选择比较重要的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63、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

【解释】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64、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解释】经书和子书读熟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才能从历史中记取教训。

65、自羲xī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解释】自伏羲氏、神农氏到黄帝,这三位上古时代的帝王都能勤政爱民、非常伟大,因此后人尊称他们为“三皇”。

66、唐有虞yú,号二帝。相揖yī逊,称盛世。

【解释】黄帝之后,有唐尧和虞舜二位帝王,尧认为自己的儿子不肖,而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

6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解释】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的开国君主是文王和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68、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解释】禹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经过四百多年,夏被汤灭掉,从而结束了它的统治。

69、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解释】汤朝征讨夏朝,定国号为商,过了六百多年,直到纣的灭亡。

70、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解释】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纣王,建立周朝,周朝的历史最长,前后延续了八百多年。

71、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解释】自从周平王东迁国都后,对诸侯的控制力就越来越弱了。诸侯国之间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

72、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解释】东周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春秋时期,一是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号称五霸。战国的七雄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

73、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解释】战国末年,秦国的势力日渐强大,把其他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传到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74、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解释】汉高祖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了两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

75、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解释】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天下大乱,刘秀推翻更始帝,恢复国号为汉,史称东汉光武帝,东汉延续四百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76、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解释】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后来魏灭了蜀国和吴国,但被司马炎篡夺了帝位,建立了晋朝,晋又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

77、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解释】晋朝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78、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解释】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79、迨dài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解释】杨坚重新统一了中国,建立了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80、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解释】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81、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解释】唐朝的统治近三百年,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篡位,建立了梁朝,唐朝从此灭亡。为和南北朝时期的梁相区别,历史上称为后梁。

82、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解释】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

83、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解释】赵匡胤yìn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建立宋朝。宋朝相传了十八个皇帝之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又成了南北混战的局面。

84、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解释】北方的辽人、金人和蒙古人都建立了国家,自称皇帝,最后蒙古人灭了金朝和宋朝,建立了元朝,重又统一了中国。

85、舆yú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zuò废。

【解释】元朝的疆域很广大,所统治的领土,超过了以前的每一个朝代。然而它只维持了短短九十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86、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解释】元朝末年,明太祖朱元璋起义,最后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建立大明,年号洪武,定都在金陵。

87、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

【解释】到明成祖即位后,把国都由金陵迁到北方的燕京。明朝共传了十六个皇帝,直到崇祯皇帝为止,明朝就灭亡了。

88、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解释】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89、清世祖,膺yīng景命。靖四方,克大定。

【解释】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90、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解释】顺治皇帝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91、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

【解释】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92、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解释】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93、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解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94、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解释】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95、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解释】中国的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96、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97、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98、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解释】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99、昔仲尼,师项橐tuó。古圣贤,尚勤学。

【解释】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不忘勤学。

100、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解释】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101、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102、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释】东汉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103、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解释】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104、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解释】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105、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解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106、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解释】像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107、若梁灏hào,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解释】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108、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解释】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而我们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定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109、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解释】北齐有个叫祖莹的人,八岁就能吟诗,后来当了秘书监著作郎。另外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而作出诗赋。

110、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解释】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我们正值求学的开始,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111、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yùn,能咏吟。

【解释】在古代有许多出色的女能人。象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声好坏,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

112、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解释】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做诗,天资如此聪慧;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警惕,充实自己才对。

113、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解释】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才只有七岁,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做了负责刊正文字的官。

114、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解释】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做官来,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要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只要勤奋好学,也可以和刘晏一样名扬后世。

115、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hé为人。

【解释】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

116、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解释】蚕吐丝以供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真不如小动物。

117、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

【解释】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上替国家效力,下为人民谋福利。

118、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解释】如果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就会得到赞扬,自己的父母也可以得到荣耀,给祖先增添了光彩,也给下代留下了好的榜样。

119、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

【解释】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但应该教孩子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120、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解释】反复讲了许多道理,只是告诉孩子们,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静静的顿河

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就是等待和追赶。——葛利高里

内容简介

《静静的顿河》(1928—1940)是一部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到1922年苏联国内战争为背景,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人在这十年间的动荡生活,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变化,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主人公葛利高里因其坎坷、复杂的经历,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十分耀眼的一位。

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

如果没有一次大战和后来的俄国内战,葛里高利很可能会在沙皇的军队里平静的服役,退役后如先辈一般耕耘着自己那些田地、放牧着自己那些牲畜。最大的冒险也许就是和阿克妮西亚私奔到他乡过逍遥的日子。

可是命运往往事与愿违,他手上的一切都在被短暂地给予之后而又残酷地剥夺。和那些平凡的或是战死沙场或是死于疫病的哥萨克不同,葛里高利仿佛有一副铁身板,无论敌人的刀枪还是病魔的摧残,丝毫不能把他压垮,他总会一次次地从病床上站起来,重新骑到马背上,挥舞战刀,破阵杀敌。

可越是这般英勇不凡的斗士,越要经历更多的不幸,越要承受更多命运的打击。岳父、哥哥、妻子、嫂子、父母、女儿……公墓里一座座新坟见证了这个家庭的一次次不幸,绽放的矢车菊只能让人更加悲哀……

葛里高利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源自他的骑墙。

在战场上和情场上,是最容易滋生骑墙者的地方。葛里高利就是这样的骑墙者。

在战场上,他加入过红军,后又加入叛军,如此反复。乃至有人说他亦正亦邪,殊不知,这样的人物命运才最有看头,一如《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不过葛里高利本性是善良的,即便他在最后加入了福明的匪帮,也依旧希望禁止抢劫的发生。从一战时候驻军波兰希望阻止同袍强奸波兰妇女,到后来加入红军时希望挡住对被俘白卫军的屠杀。之所以说希望,因为那一切终究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葛里高利的努力,就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人只有变得愈发残忍,愈发抛弃良知才能生存,更好地生存。但真正的善良终究无法从这个曾经朴实的人身上完全泯灭,即使在他担任叛军师长,为了哥哥的遇害而报复性屠杀红军俘虏之际,也曾经莫名的良心发现,也许是本性的善良让他找到了对放下武器的敌人仁慈的理由。但刀锋之上,想要安稳地骑墙,终究不是个容易的事情,红军、白军双方都会戴上有色眼镜,不断从背后眯起眼睛,小心地仔细审视这样的“叛徒”,没有人会去关心你为何会“反正”,大家关心的,只是你“反正”了那么回事,这就是“污点”。就像很多刑满释放的人员,在暴露了自己的服刑经历之后,依旧会遭到很多人的歧视。

情场之上,骑墙同样会付出巨大代价。葛里高利和已婚阿克西妮亚有了私情,他可以不畏惧情人丈夫司捷潘的拳头和冷枪,却依旧无法违背父母订下的媒妁。在两个女人中间骑墙,对于葛里高利这样的粗线条的人来说,恐怕比在红军和白军之间骑墙更加为难,毕竟一面是爱情,一面是亲情。当新婚的葛里高利对着他的发妻娜塔莉亚说出“我不爱你”的时候,娜塔莉亚默默地望着夜空,此时的沉默胜过万语千言,更让人感到无尽的苦涩。娜塔莉亚是个内敛贤惠的女人,却也如此痴情,她不惜为了葛里高利这负心汉殉情自杀,最后甚至为了他的婚外情堕胎而死。这便是骑墙的恶果之一了。而阿克西妮亚终究也未能和他双宿双飞,逃亡途中中弹死在了这个心碎男人的怀里。都想保住的结果往往是都保不住。

骑墙者为什么要骑墙?很多时候也是处于无奈,或是出于良心的谴责,或是出于情感的爆发,或是出于求生的渴望。有时候,骑墙者一样很可怜,就像那棵风中摇曳的墙头草,不知何时,就会被狂风连根拔起。葛里高利的骑墙就是如此,更多时候是出于无奈,是出于被命运的捉弄之后的无奈。

那么不骑墙的所谓“坚定”的人又是如何呢?米什卡.科舍沃伊和米吉卡.科尔舒诺夫不就是很好的例子么,在作者的笔下,他们杀人的理由看似不同。实质上二人并无多大差异,都是剪除异己、杀人放火的机器。相比他们,同样毙敌不少的骑墙者葛里高利更像个人,至少他还不会堕落到对老人和妇女下手,也会时常对缴械的敌人报以恻隐之心。

然而他的一次次善意并不能换取同等的回报。也许是因为他手上沾了太多红军士卒的血,不但在战场上,即使面对已经转化为平民的葛里高利,红军官兵甚至是他的亲妹夫科舍沃伊都依旧很难放过他。讽刺的是,相比红军的一次次追杀,似乎白军和匪帮对他更为友善一些。

也许葛里高利手中锋利的马刀能够一次次准确地削掉敌人的头颅,却终究无法挡住命运的逆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他就像一叶扁舟,总想逆流而上,到头来为了不致倾覆,却不得不随波逐流,被逆流裹挟……

被逆流裹挟就能摆脱倾覆的命运么?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从他反对屠杀俘虏,脱离波乔尔科夫的红军队伍那一刻起,他的悲剧命运便已然注定。而后的道路,加入红军即便不会被白军杀掉,也会被肃反委员会清洗;加入叛军或者匪帮迟早会被占压倒优势的红军镇压,被肉体消灭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葛里高利偏偏不信命,他一次次走上战场,与其说是和敌人厮杀,不如说是和命运厮杀,不但厮杀是抗争,他从福明的队伍开小差一样是对命运的一种抗争。他,这个无数次摆脱死神追捕的人,不甘心就这么窝囊地束手就擒,换言之,他只想活下去。

遗憾的是,就算这么简单的要求,命运也不能满足他,他像一只掉入陷阱里的犹斗的困兽,无论怎样挣扎,也难逃最终的宿命,那逆流而后倾覆的宿命,那所有的挣扎和努力,在事后看来,无异于一个个苍白的手势。战乱和疫病都没有摧垮的勇士,最终还是要授首于这逆流的命运。

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

《静静的顿河》——有一种胜利是人类的失败

有喜欢看俄国作品的,建议先看《战争与和平》,然后看《静静的顿河》,再然后看《古拉格群岛》。

当然,如果想额外补充一些营养,可以去读波兰的《火与剑》,在那里有哥萨克人的前世。他们向往自由,为了摆脱波兰人的奴役而借师助剿,选择的对象居然是俄国人。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比这更黑色幽默了。

从感性的角度讲,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对俄国和俄国人充满了矛盾的感情。他们的人民容易伤感、喜怒无常、傲慢和自卑并重、既有托尔斯泰悲悯的灵魂,亦有种族灭绝种种暴行。

我们对俄国人的好感,源于本朝体制对苏联帝国的继承和模仿,源于各种各样的故事和民歌,我们愿意相信他们是沧桑的、强大的、深沉厚重的、外表沉默但是内心情感丰富的,事实上俄国人有这样一面。就像日本人的双核一样,他们的确有这样一面。
但任谁也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他们是残暴、无信义、侵略成性的。其实,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古代的斯拉夫人变成今天的这种德行,和蒙古人的入侵有极大的关系。鞑靼人在历史对罗斯人造成的伤害与侮辱,成为了俄国人最早的启蒙老师,当罗曼诺夫王朝崛起后,俄国人就用鞑靼人的方式向周边所有的民族输出着伤害。
从罗曼诺夫王朝开始,俄国人就开始了圈地的脚步,沙皇俄国是这样的,红色苏联是这样的,今天的俄罗斯要不是虚弱的头重脚轻,恐怕也还是很想这样干的。
而红色帝国苏联的建立,则是泛人类性质的伤害。首先,它推翻的是一个腐败但是温和的封建王朝(说温和是因为,它对各种各样前仆后继的造反者始终是宽容的,这种宽容导致了王朝的崩毁。换个角度看,列宁或者托洛茨基或者斯大林这样的人物一旦存在于苏联或者我们天朝,早就从肉体被和谐掉了,还会允许你站在广场发动群众?),建立了和封建王朝相比一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恐怖暴政。新的集权统治的特征,请参照乔治.奥威尔的《1984》,那里面有非常形象、具体、生动、裸体的说明。
《静静的顿河》是一部史诗,也是一个古老的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而又残暴无比的民族的悲歌。你可以把它解读为俄罗斯人的悲歌、霍霍尔人(乌克兰)的悲歌、哥萨克人的悲歌。在那样一个时代,人是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力的。
前面有位网友的文章写的好:比战乱和疫病更残酷的,是被逆流的命运裹挟。但是,这恰恰是一个悖论性的话题,自人类有文字的历史以来,有哪一代人不会被命运裹挟呢?即使是21世纪的今天的天朝,我们谁又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呢?
当然,那位网友说的最到位的一点就是,逆流的命运。马师傅主义的崛起,红色俄国的建立,就是人类历史上的逆流。我们看的到,小说里面无论格里高利怎样选择,都必然是错误的,结局都是悲剧的。即使他做出背叛的选择,帮助党和红军去屠杀自己的哥萨克同胞,别忘记,内战结束后的种种运动和大清洗。像托洛茨基这样的红色学长都会被证明是伪君子和阴谋家,那一个前皇俄军战士,哥萨克人格里高利又怎么可能是清白的呢?在那样一个大时代里,小人物只能是悲剧性的命运。人们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必然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按照东方式的观点,这叫宿命。哥萨克人未必懂宿命,他们只知道他们古老和热爱的生活方式,彻底的被改变了。顿河静静流淌,而那些美好的岁月再也回不来了。

“一纵队行军骑兵从道路右边开上来,越离越近。葛利高里听到了久已熟悉的、哥萨克的一套装备有规律的、和谐的响声。听到了无数马蹄的低沉。同样也很和谐地踏在泥泞的路上的狐卿声。已经开过去了约有两个连了,但是马蹄声一直还在响;看来,大概有一个团正从道旁开过去。忽然在前面,静穆的草原上空,一个领唱的雄壮。粗野的歌声,像鸟一样腾空而起:弟兄们,在卡海申卡河上,在萨拉托夫美丽的草原上……

于是几百人雄壮地唱起了占老的哥萨克民歌,唱衬腔的男高音用强有力的、悦耳的声调压下了所有人的声音。这个响亮的、震撼人心的男高音压下越来越弱的低音,还在黑暗中颤抖的时候,领唱的已经又唱了起来:哥萨克——自由的人们世世代代地在那里生活,所有顿河的、山脊的和亚伊克河流域的哥萨克……

葛利高里的内心好像有什么东西爆炸了……突然袭来的哭使他全身都颤抖起来,喉咙痉挛得说不出话来。他吞着眼泪,贪婪地期待着领唱人再开回唱,自己也无声地跟着领唱的人嘟味着从童年就熟悉的歌词:他们的头领——是叶尔马克。季莫费耶维奇,他们的大尉——是阿斯塔什卡。拉夫连季耶维奇……

歌声刚一响起来,大车上的哥萨克们的谈话声一下子就沉寂了,也听不到吆喝马的声音了,成千的车辆在一片深沉、敏感的寂静中向前移动着;在领唱的人竭力唱出最初的字句的时候,只听见磷磷的车轮声和马蹄踏在烂泥里的狐卿声。黑乎乎的草原上空只有这只流传了数百年的古老的民歌在回荡。这只歌用一些朴素、简单的词句,讲述曾经勇敢地打垮沙皇军队的自由哥萨克祖先的业绩;讲述他们怎样驾驶着轻捷的快船在顿河和伏尔加河上出没;讲述他们怎样打劫沙皇绘有鹰徽的航船;讲述那些“劫后”商人、贵族和军政长官的狼狈相;讲述被征服的遥远的西伯利亚……自由哥萨克的子孙们在忧郁的沉默中倾听着这雄壮的歌声,他们正在可耻地撤退,他们在这场可耻的、反对俄罗斯人民的战争中被打得落花流水……

一团人开过去了。唱歌的人追过车队已经走远。但是车队还在像着了魔似的在沉默中走了很久,大车上既听不到说话的声音,也听不到吆喝疲惫了的马匹的声音、而像满潮的顿河河水一样浩荡的歌声,又从远处的黑暗中飘荡、扩散过来。”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红色革命胜利后就会输出革命。再后来,东欧、中亚、我国,无数的格里高利们前仆后继,悲哀的骑墙,被砍掉脑袋或者背叛了做人的尊严苟活。

被渴望的杀戮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这条长河就是鲜血染红的河,滚滚而来,滚滚而去。

每一种杀戮,都被赋予一种名义,一种理由。但事实上,所有杀戮,其实都没有理由。杀戮,只是我们人性中疯狂的一面,是人类嗜血的本性。虚伪、欲望,才是我们的真面目。

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各个朝代,都有所谓政权稳固为由的镇压,有打着解放民众的起义,有对外的侵略,在抵抗所谓外族的屠杀,有民族和血统间的争权残杀,有不同阶级的互相报复。

有时候阅读历史,会陷入一种苦闷:人类历史莫非就是长期的非理智向理智的短暂回归?人类为何那么多残杀和流血?

《静静的顿河》里面,不满沙皇征兵的哥萨克,怀着挣脱沙皇控制的欲望加入了苏维埃赤卫军,却演变成暴徒,对经过的村庄打杀、强奸、烧抢。葛利高里看到顿河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波乔尔科夫未经审判就枪杀了阿塔曼斯基团军官,心中的希望就破灭了。苏维埃无非就如此,打着正义的旗帜,行不正义之行。葛对“不经审判杀死被俘的那些军官,既不能宽恕,也不能忘却”。

不少原来倒向苏维埃的人,要么逃回老家,要么又倒回原来的沙皇。如果革命是如此肮脏,并不能改善当下生活,人们宁愿要原来的旧政权。此时就变成苏维埃分子遭殃了。

在一次进攻中,村子组成的自卫队将赤卫军一队给俘虏了,本来说投降不杀。愤怒的人民,还是作出了裁决,将他们处以死刑。一排排俘虏被押去刑场枪杀,一排排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各种呻吟尖叫蠕动,使到本来兴致勃勃围观的人也吓跑了。这群沾满鲜血的赤卫军,现在同样被人杀掉。而且这种所谓审判,是不是又是正义呢?

剥除意识形态,其实就是一部分人报复另一部分人,被报复的人又翻过来报复,没完没了,杀的还是“自己人”。

在死亡前,人会有各种形态,有的吓得屁滚尿流,有的装作毫不畏惧英勇就义,有的不顾自尊地求饶,有的一声不吭,有的在尖叫……就如萨特的《墙》一样,在动荡时期,人是很脆弱的,常常会被莫名其妙的理由逮捕,又糊里糊涂地被杀掉。各个派别都心虚地认为,要铲除对方的根,宁杀错不放过。个人是很脆弱的,就像卡夫卡的《审判》里的主人公,无处说,说也说不清。个人必须抱团,顺应时势去一时做杀手,一时做绵羊。但谁能预测最终的结果?

我常常想,我们如何去判断我国经历过的历史,又如何评断别国的历史?人性是恶多于善的,连我自己也说不肯定,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我会不会行恶,会不会杀人或放任杀戮的发生。

我们所知道的真相太少,又或者我们不想去了解。就如教科书上说的XX英勇就义,会不会如波乔尔科夫那样,只不过是杀人者被杀?又例如什么”红军经过村庄不杀不抢,还不偷老百姓的西瓜“,是不是假的,会不会作出如同南京大屠杀那样的事情?当然,这只是我的疑问,并没有答案,我只觉得,对于历史,特别是我们身处不远的历史,永远不能全信,要打个问号。

理解历史,要先理解人性,包括人性中的善,和那种不受道德约束的恶。如果不肯承认人性恶,人是永远无法理解历史的荒唐,而这种荒唐并不是独立的、偶然的。

人们喜欢将当下政权跟国家概念分来谈论,好像党派发生的所有事情,并不玷污国家。但有没有想过,党派的产生和成功,乃是某个时代,某个机遇下,人民欲望力量的结果,是国家以往历史浪潮推动下的结果?而且党派的执政,正在、也将会影响未来历史的发展。以后的历史,必定会带着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印记,国家未来的样子,也是与现在的政权息息相关。强要将国家分开来谈论,就像溺水的人紧紧抓住一棵稻草,否认自己在下沉的事实,以为事情过去后,一起会还原到清净安稳的原来面貌。

每个国家的命运都不一样,而每一个国家现在的状态,则是各种因素博弈的结果。我想,大概人类一直以来都不知道怎样的模式才是一个国家应有的模式。无论一个人多么有智慧,要组织起来,人数多了,似乎就不受个人控制,群体形成的体制彷如一头小兽,自己在长大,很难去控制。人类如果知道如何组织国家,那么就不会有国家覆灭又兴起了。每一个政权的建立和维护,都仿佛是人类又一次无益的尝试。

人在大环境下,大多是随波逐流的。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好人还是坏人,最终的平等,就是死亡。或者说,人在死亡一刻,才站在一起,杀戮、竞争、无意义的流血才会停止。

“他们的生命就要像断梗的树叶一样脱落了。”

### [原创]俄语文学的颠峰之作:静静的顿河

一提到最伟大的俄语文学作品,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想到他们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英国作家毛姆把《战争与和平》列为他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名作之首,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则宣称,《卡拉马佐夫兄弟》才是最伟大的小说。毛姆主要是从文学创作角度来看的,而弗洛伊德之所以推崇《卡拉马佐夫兄弟》,是欣赏里面的弑父情结,认为揭示了普遍的、深度的人性。这两本书我都读过,然而读了《静静的顿河》之后,我以为最卓越的俄语文学作品,应该是后者。

现在,我们把这三部作品比较一下,说明《静静的顿河》为什么胜出?
从结构样式看,《战争与和平》与《静静的顿河》最为接近,都属于史诗巨著,都展示了宏大的历史场景,塑造了众多生动的艺术形象,那种对于历史横断面的全景式描绘,创造了不仅属于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
从结构处理和人物塑造上对比,肖洛霍夫和托尔斯泰各有胜负,托尔斯泰擅长处理复杂的人物关系,营造繁复而精密的艺术结构,从而使他的作品在结构上极其严整,这一点,肖洛霍夫似乎略有不及。从已经写成的作品的看,(尤其是前两卷设计的线索)《静静的顿河》在早期的结构处理上,似乎是想写四条线索:一是以葛里高利为中心的麦列霍夫家族,代表自耕农、中农阶层,二是以科什沃依为中心的贫雇农革命分子,三是以李斯特尼斯基父子为中心的地主阶层、保皇派,四是莫霍夫家族为代表的商人阶层。但是后来,后两条线索明显地中断了,李斯特尼斯基父子的结局只是在结尾部分,间接地有个交代,而莫霍夫逃走以后,就不知所踪了。再从全书的结构看,《静静的顿河》在结构处理上,不够严整,尤其是第二、第三卷的内容,松散、拖沓,插入了很多和主体情节不相干的内容,比如革命者本丘克和安娜的故事,而主人公葛里高利几乎被淹没地看不见了,直到第四部,才渐渐显露出来,使得结构的主体清晰、明确,首位连贯。所以,从艺术结构看,托尔斯泰高出一筹。

再从人物塑造的成就看,表面看,两个人的成就不相上下,主体人物都塑造的生动、鲜明,然而,仔细体会,我以为,肖洛霍夫要高出一筹。《战争与和平》也许是因为描写贵族的生活,所以,塑造的人物有明显的“做作”痕迹,这也许是因为贵族的生活和举止都符合伦理规范的缘故,温文尔雅,循规蹈矩,但是总是给人感觉缺乏更多的生气和活力。《静静的顿河》就不一样,塑造的人物极其生动、鲜明,不仅跃然纸上,甚至可以从书本里跳出来,有站到读者面前那种真切感。而几个主要人物的塑造,更是浑然天成,没有一丝一毫的斧凿痕迹,热情艳丽的阿克西妮亚,贞洁贤淑的娜塔莉亚,放荡妖冶的达丽亚,脾气暴躁的潘苔莱,粗野顽固的彼得罗,狡猾又愚蠢的福明,等等,即使一个小人物,一个普通的哥萨克男人或者女人,都描写的非常生动,而且这种生动有一种自然而然的美感、真实感,仿佛只是用精准的白描把原本真实的生活临摹下来一样,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更重要的,在这种真实之中,有一种高贵的“诚挚”,这恰是作品的根本魅力所在。因为任何艺术形象都要通过感染受众,才能使形象真正“活”起来,并成为经典。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创造了不朽的艺术形象的作品,最终都得以保留,因为时代可以更迭,故事也可以重复,但是独特的“人”的魅力不会因此而衰减,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通过对艺术形象的解读,观照到自己的生活。《静静的顿河》比《战争与和平》更能深入人心,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现出它的“诚挚”。

至于说《静静的顿河》和《卡拉马佐夫兄弟》相比较,显然,这是文学和非文学的区别,《静静的顿河》是最纯粹的文学,没有一句说教,甚至没有任何议论,它对人生的深刻把握和揭示都是通过情节进展的人物来展现的,自然而然,非常纯粹,任何一个读到结尾的人,都可以在这种漫长的叙述之后,领悟到那种勘比希腊悲剧一般的悲壮与沧桑感,似乎我们在“这个在太阳的寒光照耀下、光辉灿烂的大千世界”所经历、所感受的一切,一切的悲欢哀乐,都包含其中了。而《卡拉马佐夫兄弟》显然是“小众”作品了,它更像是一部用文学语言写成的哲学著作,尤其是“宗教大法官”那段,连篇累牍的说教,如同哲学分析。俄国人的哲学思想,大都体现在文学作品里,似乎俄国人不太擅长哲学叙述,这一点和德国人形成鲜明的对照:德国人的文学作品都充斥着浓重的哲学思辨,比如《浮士德》,比如卡夫卡。从这个意义上,《卡拉马佐夫兄弟》和《静静的顿河》这二者,没有可比性。

迄今为止,《静静的顿河》被译成92种语言,在全球上百个国家一版再版,发行量超过一亿册,2005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肖洛霍夫年,以纪念这位倾倒众生的伟大作家。苏联解体之后,许多体制内的曾经的御用写手们的作品都销声匿迹了,而《静静的顿河》仍然二度登上俄语畅销书排行榜的榜首,实在不是偶然的。很多人反对肖洛霍夫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体制内作家,而且还是官方的作协主席。作为体制内的文化官僚,肖洛霍夫曾经支持苏联官方的文化高压政策,有为虎作伥的劣迹。不过,一个人的思想和所作所为总是复杂的,不能以他个人的功过掩盖其艺术成就,海德格尔始终是一个忠实的纳粹党徒,但不可否认,他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巨擘;同样的,不可否认肖洛霍夫巨大的艺术成就,毫无疑问,肖洛霍夫是继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俄语文学大师。以思想成就而论,肖洛霍夫要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稍逊一筹,但是以才情而论,肖洛霍夫是更纯粹的文学家,《静静的顿河》无愧于俄语文学的颠峰之作。

战争与和平

内容简介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宏伟巨著,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包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战争与和平》恢弘的构思和卓越的艺术描写震惊世界文坛,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名著和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英国作家毛姆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罗曼·罗兰称赞它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思想中充满着矛盾,这种矛盾正是俄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反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彷徨、呼喊与苦闷的生动写照。托尔斯泰的作品纵然其中有反动的和空想的东西,但仍不失为世界进步人类的骄傲,他已被公认是全世界的文学泰斗。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我们终于知道了我们什么都不知道

一、豆瓣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用了多久读了一本书,当我终于把《战争与和平》归到读过的一档里的时候,我发现我是从三月的时候读这本书的。但是确切的说,我读了上下两册加哈利波特的一到五册。可是总的来说。我觉得我这三个月来只读了一本书。那些哈利波特啊,就好像吞下了很多麦当劳在胃里,它们就堵在那里,可是你却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吃。

二、《战争与和平》太巨大了,所以写下的读书笔记都要一条条的才行。否则我担心自己先把自己绕迷糊了。但即便这样,也只是三三两两,几句皮毛罢了。

三、“普弗尔是那些自信到不可救药、一成不变、宁愿殉道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这种人只能是德国人,因为只有德国人根据一种抽象观念——科学,也就是根据臆想的完美无缺的真理的知识,才有这样的自信。法国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认为他本人不论在智力还是在肉体,不论对男人还是对女人,都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迷人力量。英国人很自信,其理由是他是世界上组织最完善的国家的公民,再者,一个英国人永远知道他应当做什么,而且知道他作为一个英国人所做的一切都毫无异议地正确。意大利人之所以自信,因为他总是激昂慷慨,容易忘掉自己和别人。俄国人自信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知道,因为他不相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完全知道的。

四、我看这段文字的时候是在半夜,躺在床上笑出了声,特别是俄国人那句,但是读完了整个的这本书,我才知道,托尔斯泰大爷不是幽默的自嘲,他是认真的。这么两大本一千多页的东西包含了很多内容,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解读。但是最主要的,他想告诉我们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实我们什么也不知道。

五、花花说她在读二十四史,她说其实历史比看小说好看多了,我说不一样,不能这么比吧。她说哪里不一样,我就想拿卡夫卡的《城堡》来举例子,但似乎很难一句两句的说得清楚,不过看完了《战争与和平》,到是很清楚了,区别就在于,一个历史学家,是绝不会告诉你,也绝对不会承认,其实他们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们最擅长的是,把他们知道的东西摆在你面前,来证明他们什么都知道。

六,原来我是因为这个才不喜欢看历史的啊,我一直以为是我哪里出了问题,我喜欢人类学,喜欢心理学,还喜欢很对乱七八糟的,可是就是不喜欢历史,我真的努力喜欢过它,但是未成功。看托尔斯泰把现代历史学家狂损一通,我才知道,历史学是好东西,但是原来我一直不喜欢的,是很多的史学家们一边埋在故纸堆里,一边装先知,装神弄鬼的那一套。你就直接告诉我出过什么事儿吧,别告诉我他们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些所谓“发生过的事儿”,也是经过人为修订过的,毕竟,历史是被“写就”的嘛

七,以人类的渺小,到底能知道些什么,我们总认为我们掌握了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有它自己的发展的规律,地球是如此,世间万物的发展也是这样,一八零几年的战争,这么多国家厮杀做一团,今天一群人从西边打到东边,明天一群人从东边打到西边,这到底是为什么。历史学家说,他们知道为什么,因为拿破仑感冒了,因为亚历山大和拿破仑吵架了,等等……托尔斯泰说,他不知道,并且那些历史学家也不可能真的知道。说知道的,都是扯淡。这个论述复杂的很,具体内容参见——《战争与和平》

八,在人生中设置太多的目的,结果实现的到底有多少是很难说的,因为即便是个人的生活,有时候也不是按照我们的计划那样的发展的,就像两军打仗,部署都很周密,小图图画得很细致,可到时候,部队不知道怎么搞得就乱套。看中国的小伙子在伊拉克打仗的战地日记,空军答应来炸一个糖厂,一声令下,倒数开始,大家呼啦散开五百米,小伙子留了个心眼,退了一千米。果然,几颗炸弹下来,乌烟瘴气,四周建筑全倒,糖厂纹丝没动。

九,托尔斯泰大爷其实就是想让我们知道,别跟这些较劲,世界大得很,人要学会顺势而为。该怎样就怎样

十,全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竟然不是主角,而是库图佐夫老爷子和多洛霍夫那个混蛋,这是一个多么变态的组合呀。我看到最后几章,托尔斯泰为库图佐夫辩解的那一部分,就想,如果做库图佐夫这样的人,大概就是会有这样的结果,那么还要不要做?

十一,皮埃尔是大动物,他最后终究会达到库图佐夫的境界,成为默默无闻甚至遭人误解的伟大的人,安德烈公爵死的那一段,看书就比当初看电视剧清楚多了,他不是死了,他是醒了,所以我没哭,希望以后我也能这样死,这样醒。皮埃尔,代表着个人活着走出精神困境,走向圆满的幸福之路的一种可能性,但是这种幸福,是要经历很多苦难,放弃那些无谓的挣扎之后。并且,必须得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福气的。皮埃尔,首先他是个贵族,在某种程度上,他有全力追求精神出路的优先条件,普通的人,常常要花很多精力去先解决面包问题,这对很多人来说,绝对是构成一个干扰的。但反过来说,也可以理解为,贵族也是人,再有钱,也一样有他的精神困境,安德烈如此,皮埃尔也一样,人生这摊混水,人人都要靠自己淌过去。

十二,忘记谁说的了,所有文学艺术大师都是翻译家,他们不创造,他们只是倾听,并且将神的声音翻译给人类。在我理解,这个神,在各种宗教里有自己的代表,上帝啦,先知啦,安拉啦,但是我是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所以我把它理解为,万事万物之间自然而然的发展规律和推动它向前进的力量。它不是属于某个具体的神的形象,但我相信它的存在。

十三,无论那力量是什么,它不是人类的。人是渺小的,我们只有学习尊重它,而不是掌控它。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戏剧性的事,所谓戏剧性,那是人造出来的词儿,所有的事情发生,都是合情合理的,历史学家要解释它,让它为某种目的服务,人类以某种经验去把它分门别类的装起来,结果就矛盾百出,那些解释不了的,就被人说成了戏剧性。却不肯承认自己本来就是无知的。

十四,俄国人之所以自信,是因为他什么都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中国人自信,是因为他觉得他什么都知道。

十五,这确实是一本生命中很应该读的书,但是要看是谁的生命中了,有的人类一辈子为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而沾沾自喜不已,他永远不会懂得这本书要讲的是什么。他们永远没办法把他们的脑子腾空,把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倒掉。

十六,托尔斯泰太酷了。

杂谈托翁——草婴本

1、少年时期为了装逼,表示自己是听老师话的好骚年,于是,一气之中,托尔斯泰、司汤达、福楼拜、勃朗特姐妹等统统纳入已被阅读过的名单中。也不乏拿着大部头,故意露出封皮,坐在侧窗的位置上,或者坐在桌子上的情景。一脚蹬在前面同学的桌沿,另一腿自由下垂,背部挺直,颈部拉伸,左手架在膝盖上,一只手掌撑住书的底部,另一只手或拖腮,或翻页,若有人偶尔路过,口中必定要念念有词,做认真状。黄昏时候,天色渐暗,树叶在窗外瑟瑟作响,教室里一定是不允许开灯的,只为我那念书的侧影不被破坏,就这样,直坐到天黑,黑到一个字也看不到,要等的人也早已离开,才慢慢地收拾书包,揉揉脖子,下楼推单车回家。一整个青涩地少年时期,所有的世界名著在我的记忆里唯有一串串长长的名字,其他再也记不起了。

2、路遥刚刚去世,我得到了他的中篇小说集,十六块钱。路遥是唤醒我认真认识现当代文学的炸雷,让我从虚诞的名著里脱身。漫漫长夜里,陪伴着路遥的文字,我泪流满面,一遍遍地阅读,一遍遍地摘抄,一遍遍地读后感,他影响了我整整四年的大学时光。那穷得连吃饭时多要份咸菜都不舍得的少年,还有同学间相助的真诚,那一桶映得到人影的清汤,那烤得发烫的土豆。那纯朴地陕西在路遥的文字里简单而深邃,让人动容。

3、中文的学生总是拥有大把地泡在图书馆的时间,奇葩的是,我好像真的忘掉了,我曾经为了装逼而屯的那一票世界名著读本。相反,直到为了四六级考试,我才又拿起了它们的——英文简缩本。

4、一直到毛姆时期。

5、我彻底地被毛姆的八卦精神吸引。重新认识了这些不世出的天才们。于是,我又搜集起这些利器,这次,是为了阅读,不是为了装逼。

6、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入手,开始啃砖之旅。

7、托尔斯泰生活富裕,他拥有城堡、庄园、田地、农奴。他在当时,年收入已有三万英镑。他生活规律、风趣幽默,他用银餐具、长长地餐桌,大大地书房。他有漂亮温柔地妻子,十多个儿女,受人尊敬。

8、年少时的托尔斯泰高大壮硕,风流倜傥,接受传统地贵族教育,决心以后走上法律或者政治岗位。但是对于学业,他却并不热衷,他喜欢流连于社交场所,同时痴迷哲学与文学。早早地超自己的阶层,认识到平民的价值。

9、厌倦莫斯科的社交的生活和环境,他参加了军役,服役两年后被提升为准尉。军队生活的艰难与辛酸并未让他失去信心,相反,他更是在各次战役中体会到了平民的可贵精神与品质,他也更加同情普通人民。

10、他曾与家中仆女私通,生下一个儿子。然后,他感觉到这种滥交的生活方式不好,于是,便匆忙结婚。34岁的托尔斯泰与当时沙皇御医的女儿成婚,表面上看,门当户对,但二人的精神、文化、教育水平差距甚大。初时,二人感情很好,曾先后育有13个孩子,托尔斯泰很风趣幽默,在餐桌上和孩子们妙语如朱,逗得满场欢笑。可是,对于那个私生子,后来却沦为为他自己的婚生子赶马的命运。托尔斯泰就主张平等、自由、博爱,但对于婚生子与非婚生子,却有着天地之渊的相待,这又要怎么解释呢?

11、婚后,他写作、她管理庄园,生活美满平静。他的家产丰富,森林、湖泊、果园、城堡、农奴全都是托尔斯泰私有,他完全不用担心生计问题。妻子帮他誊写文稿、保存文稿,二人感情融洽。

12、托尔斯泰思考人生、思考命运,但却惧怕死亡。他痛恨暴力政治、暴力革命,宣扬博爱与自由平等,他反对阶级,同情农奴。他开始寻找精神出口,这个时期,他逐渐认识到人生而平等,他希望能够到民间去,他对自己所处的这种贵族地位、这种寄生的生活感到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财产,面对穷人。

13、他开始布施自己的钱财、甚至穿最破的衣服、家里餐桌上的饭菜也开始减少。他的这种精神吸引了大批青年人的追随,他自己耕种、亲自与农奴一起劳动,居家迁往莫私科后,他又到贫民窟去,与城市下层人一起生活。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书稿的版权,将版权交付社会。

14、他和妻子的争执也从他的思想的转变开始,因为,家里的日子几乎已经过不下去了,庄园亏损,经济收入减少,八个孩子还要生活,农奴还要吃饭。他的妻子坚持拒绝他出让版权,这种矛盾让他寝室难安。因为,如果他拒绝妻子,那妻子就会痛苦,他不能让别人痛苦。但如果他不拒绝妻子,他就会因为不能将所有财产捐给社会而难过。但最终,还是有一部分版权被他的妻子保留。

15、他对于农奴不能理解自己而感到悲观失望,他的信徒和他的妻子的争执也让他难以忍受。他选择了离家出走,当时已八十高龄的托尔斯泰还感染了风寒、发烧,他在火车上患了肺炎,中途在阿斯波沃车站下车,住在医院,当时,所有的媒体也已经得知了消息,纷纷赶来,他的妻子也匆匆赶来,但托尔斯泰在昏迷中,并未知道,自己的妻子来,带他回家。

16、托尔斯泰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没有墓碑和十字架。

17、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用大段文字描述了俄法战争,在他死后没有多久,便爆发了比当年俄法战争更为惨烈的战争,这一场战争波及了全人类。

18、《战争与和平》实在太为强大,波澜壮阔,脉胳万千却又集而为一,如果世界要讲一段关于饿法战争的故事,也得按照《战争与和平》来讲,因为,托尔斯泰实在是写得太棒了。

19、上海文艺出版社草婴的译本,很流畅,很舒服。如果你读第一册觉得很艰难,尤其是在面对那几十页的战争场面描写的时候,你觉得你读不下去了,我请求你,千万坚持住,坚持下去,到第二本,你就会欲罢不能。因为,你会认识到那里的人物多么地美妙,多么地真诚,多么地感人。

20、书中穿插了托尔斯泰的理想,解放农奴,但他也清楚地知道,总管在骗他,可是他还是想这样做。因为,他是托尔斯泰。

21、一定读一读吧,如果你害怕别人知道你读的是托尔斯泰的话,就在外面包个书皮。

卡夫卡

《审判》

是卡夫卡最为著名的长篇代表作,书写了西方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腐朽,以及普通人生存之中无处逃避的荒诞与恐惧,被称为“后世无法逾越,必读不可的小说经典。”

加缪说:“罪恶以清白无辜乔装打扮,颠倒是非很适合我们时代的性质,此时,清白无辜却不得不为自己辩护。”

《变形记》

“一个人突遭不幸,成了别人的累赘时,他与周围人的关系也会变化,这种变化撕掉了人与人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

《变形记》这本并不长的小说是卡夫卡的一次苦涩的尝试,也是他最好的墓志铭。它不是投向病态社会的匕首投枪,它没有那么有力。但它是一面可怕的镜子。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拿起它,无一例外会从中看见一只哭泣的甲虫。

###《城堡》

土地测量员K受命赴某城上任,不料却受阻于城堡大门外,于是主人公K同城堡当局围绕能否进入城堡之事展开了持久烦琐的拉锯战。

城堡就位于眼前一座小山上,可它可望而不可即;它是那样冷漠、威严,像一头巨兽俯视着K;它代表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那儿等级森严,有数不尽的部门和数不尽的官吏,可又有数不尽的文书尘封在那里,长年累月无人过目,得不到处理。

面对这座强大的城堡,K很无奈,直到最后也没有进入城堡,也没见到城堡当权者。

小说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神秘的、梦魇般的气氛;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