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earning

learnbetter20180516.jpg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梁漱溟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译文: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学习的本质是神经元联结加强、新突触建立的过程。

学以致用

关于学习,特别是“速成、迅速入门”这件事,其实每个领域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最少必要知识”(MAKE)

Minimal Actionabl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学习任何技能,都要想办法找到“最少必要知识”。

终身学习的最少必要知识是:“如何阅读”以及“如何选书”?

学习英文(或任何外语)的最少必要知识其实只有一个字:“用”;再多一点,“如何查词典”和“如何查语法书”。

中国人学英语喜欢背单词书,却永远忽略最少必要知识:“造句”。

学开车,关于安全,最少必要知识也只有一个字:“慢”。

一、注意力是最重要的资源

真正有产出,让我们成长的是我们投入注意力的地方,这里特别注意不要把时间和注意力弄混淆了,我今天看了3小时书,并不说明3小时都是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可能注意力集中只有1个小时。所以最需要珍惜和保护的是注意力,和时间只能做朋友,用金钱、甚至时间来换取注意力的买卖是非常划算的。用金钱换取注意力好理解,用时间来换取注意力,我觉得目前主要是要先节流,再开源:

节流:把以前浪费掉的注意力捡回来

以前觉得无聊需要 kill time 的时间要捡回来,朋友圈、漫无目的的上网、关注八卦新闻都要节制直到停止。
找出自己的高效时段,然后想办法让高效时段不被打扰,可以考虑配合午休时段,这样可以保证不被工作打扰。
克服及时回复各种消息的习惯,1小时查看一次qq 消息,集中时间段处理邮件。
开源:保护和培养注意力

花在休息上的时间不能节省,因为良好的休息是保持注意力的前提条件;
花在健康上的时间不能节省,因为如果生病会占用大量时间,心情也会受到影响,必然无法集中注意力;
花在坐享上的时间不能节省,元认知能力能进一步促进注意力集中。
花在刻意练习上的时间不能节省,比如只字不差的阅读。

二、思想才是价值的根源
全栈工程师其实并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而是你有某个想法,这个想法有价值,实现它需要几样关键的技术,而正好你就会这几样,这几样用的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会,这几样技术就好比组成木桶的木板,只要你会,就是有这几快木板,至少可以组成一个不漏水的木桶,虽然刚开始这个木桶可能很丑、也很小,但是没关系,关键在于能盛水。在别人口渴的时候,睡会关注木桶好不好看呢?显然能盛水比较重要。慢慢打磨,迭代,让这个木桶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不断 be better这是以后的事情。先把思想表达出来,这个比较关键,毕竟最核心的在这,得有有价值、值得别人认同的思想,做出来的东西才有灵魂,否则做的再好看,也只是空架子。

三、教是最好的学
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能相处特别好的点子,有独特的思想。那退一步来说,全栈工程师学完,至少要保证你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老师。通过教别人,自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巩固,而教别人最关键的是学会有效沟通。有效沟通是让人理解之前并不能理解的东西,让人知道以前不知道的真相。花时间琢磨如何才能让别人明白。花时间让别人弄明白这本身就会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

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一、思维比知识更重要
思考本身,比思考什么东西重要得多。

二、三个担忧

1.不要矫情
第一性原理是你判断、决策、行动的元起点、元根据。

2.不要做妄人
如果不是真懂的名词,就不要往自己身上套。

3.不要以为真理是确定无疑的

三、提高创新思维的三个步骤

1.把工作抽象化、模型化
抽象化,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方法论,归纳法就好了。

2.学习重要学科的基本原理
通过跨学科的阅读,学习重要学科的基本原理,建立多元思维模型。

3.将跨学科的思维模型与自己的思维模型建立联系
知识具有领域依赖性。
联结主义学习理论模型:它默认学习就是网络,每一个思维模型都是网络中的节点,两个模型之间有相似性,你就在中间画一条线。

想学得又快又好?这些方法帮你做到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

为啥有人学习效率那么高,有的学东西却很慢?为什么学习最好的往往不是最用功的?

到底有没有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还真有。

今天,就给你介绍一本讲“如何学习”的书——

《如何学习》

作者:[美] 本尼迪克特·凯里
译者:玉冰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关于学习,不管你过去是怎么想的,这本书都一定会颠覆你的认知。

连万维钢老师都评价说:这本书说的有关“学习”的新科学,我只恨自己没有在20年前得知。

  1. 关于学习,过去100多年最重要的理论是——遗忘曲线。一句话解释就是:记忆会随着时间推移而被逐渐遗忘。但你要知道,这个理论已经提出100多年了。随着脑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并不准确。

  2. 取代“遗忘曲线”的,是书中提到的“记忆失用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人的记忆,由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这两个维度构成。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只要记住了一个东西,它就永远地存在于大脑中。

我们之所以想不起来很多东西,是因为提取强度出了问题——记忆就存储在大脑里,只是没能将它“提取”出来。这也是人们有时触景生情,会突然回忆起好多事的原因。

  1. 高效学习的奥秘,不是提高记忆的存储强度,而是努力增强提取强度。如果不经常复习,提取强度就会逐渐减弱;反过来,每一次成功提取,这段记忆的提取强度就会增强,让我们记得更牢。就像乘法口诀,经过反复练习,我们能脱口而出;而只见过一次的单词,却很难被长期记住。

  2. 相比完全抹去旧信息,这种遗忘机制更有利于人类进化。一方面,由于那些记忆暂时提取不出来,所以不会干扰现在大脑的运行;另一方面,它们就储存在大脑中,当真正需要的时候就能被唤醒,方便我们低成本、快速地重新学习。

所以说,遗忘并非学习的天敌。相反,无论是学习新技能,还是重新获得旧技能,遗忘都至关重要。

  1. 这本书并不只讲理论,还提供了大量提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个个都挺颠覆认知,挑几个给你说说。

方法一:切换学习场景

过去我们认为,学习要养成固定的习惯。但实验表明:打破习惯性的行为,尝试切换不同的学习场景,比如切换学习地点、改变固定的学习时间,甚至去不那么安静的环境中……反而会让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

当我们记东西时,大脑并不是只记这个信息,而是会把周边各种信息打包存储。比如在教室学习时,教室的布置、室内的光线、当时的天气……所有这些都会被编码储存。一旦遇到相同的场景,这些记忆便会浮出脑海,带你还原当时学到的内容。同样的知识,学习场景越多,记忆形成的不同编码就越多,环境能给大脑的“提示”也就越多。

  1. 方法二:拉开学习的时间间隔

总学习时长相同的情况下,相比一次学完,今天学一点、明天学一点的方法更有效。

一次把东西学完,就相当于一次性将信息存储在大脑里。面对全新的内容,大脑会不知所措,既不知道如何归类,也不知道存储在什么地方,学习效果会比较差。

如果拉开学习的时间间隔,那在每次学习时,大脑面对的都不是全新的,而是接触过的内容,存储更方便。而且每次学习,都会对前面学的内容进行一次提取,记忆的提取强度会大大增强。这就是我们不提倡“临时抱佛脚”,而要经常温习的原因。

  1. 方法三:交替学习

过去人们强调勤学苦练,“一万个小时天才理论”,很多运动员现在还是这么训练的。这本书认为:这种训练方法不好,因为它和真实场景相差太大,会让人在真正处理问题时,不能快速调取有用的记忆而不知所措。

最好的方法是,交替练习——将不同的训练内容打散,交替进行。这会让大脑随时处于应对意外的状态,学习效果会更好。尤其要注意的是:最好把新学的知识或技能,与过去学过的混在一起,边学习边复习。

  1. 方法四:打断

这也和传统观点相悖。之前人们认为:要从事某个工作,就要高度专注,避免被外界打扰。但实验显示:当我们专心做事被打断时,内心会产生一种去完成这件事的强烈渴望。在这种刺激下,大脑会竭力捕捉与之相关的信息,让人产生新的思路。

当思维枯竭时,不妨放下手头的活儿,做一些无关的事,反而可能会让你产生“灵感”。

  1. 方法五:考试

大量的重复训练,更多是提高信息的存储强度;而考试,训练的是信息的提取强度。

考试的本质,是强迫我们的大脑,从记忆中提取学过的知识或技能。在回忆的过程中,记忆的提取强度会得到锻炼,让人记得更牢。像背诵、做测试题、写阅读心得……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

  1. 方法六:睡眠

你没看错,睡眠会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甚至它本身就是学习方式。

人脑负责学习和记忆的部位,主要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体和新皮层。简单说,一个是过滤器,一个是分捡器,一个是储存器。三者相互配合,将接收的信息变成记忆。

晚上当我们休息时,大脑会对白天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存储,从而深化学习成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原因。它也提醒我们,保持良好而充足的睡眠是多么重要。

让我们对《如何学习》这本书的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译者玉冰,出版方湛庐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书中的金句:

人的记忆,由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两个维度构成。我们想不起很多东西,不是因为遗忘,而是无法将它从大脑中提取出来。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淳于樾(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277524/

《如何学习》

关于作者

本尼迪克特·凯里,《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拥有科罗拉多大学数学系学士学位和西北大学新闻学硕士学位。从事医学和科学类新闻报道超过30年,深度采访过众多脑科学、认知心理学领域专家学者,并把该领域的前沿成果转变成权威性报道。作者的职业要求他具备非凡的快速学习能力,《如何学习》这本书介绍的,就是他总结的一套颠覆传统的高效学习法。

关于本书

本书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学习时,大脑的工作机制,包括记忆是如何形成和存储的,记忆的遗忘规律又是什么。在了解大脑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作者介绍了众多脑科学、心理认知学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了一系列颠覆传统认知的学习方法,帮你在同样的时间里,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核心内容

本书思想核心是:我们对学习这件事的传统认知可能是错的。你可能认为找个安静的地方学习比较好,实验结果却是在有打扰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更好。你可能认为最好找个特定的时间段,集中学习一门课程,实验结果却是不同内容掺杂着学效果更好。本书结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提出了许多刷新常识的高效学习方法。

一、记忆是如何形成、被存储和提取的?

人的大脑中,用来记忆的核心部位有三个:内嗅皮层、海马体和新皮层。

内嗅皮层类似一个过滤器,负责过滤涌入大脑的海量信息。
海马体负责组合这些信息,把和这些新信息相关的神经细胞,通过神经突触连接起来,新记忆就这样构建起来了。
新信息被打上“记忆”的标记后,就会存储到新皮层上,新皮层就是大脑最外面那层褶皱。

每次提取这些记忆的时候,这部分皮层细胞就会活跃起来,同时,跟记忆有关的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就被加厚一次,每次神经突触被加厚,神经信号就会传递得更快些,记忆就这样被加深了。

不过,海马体是一个编故事的高手。为了让每一段情节都合情合理,它要根据现有材料找出关系、做出判断,把松散的信息拼合成一个能让人理解的整体。海马体的这种“脑补”机制,到时我们在提取记忆的时候,总是出来一连串信息,没办法做到十分精确。

二、遗忘是怎么回事,遗忘的规律是什么?

作者认为,遗忘是大脑中很重要的一个功能,它能帮助过滤垃圾信息,使大脑专注在某一件事情上,只让跟这件事有关的信息被提取出来。

关于遗忘的规律,科研人员已经探索了一百多年:

19世纪80年代,柏林大学的教师赫尔曼·艾宾浩斯发明了著名的遗忘曲线。他提出,人们对新事物的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减弱,而且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还特别快。

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比约克教授夫妇,提出了“记忆失用理论”。他们认为,人的记忆其实有两个纬度,一个是存储强度,一个是提取强度。存储强度不会随着时间减弱,而提取强度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但通过复习,提取强度和存储强度都是可以越用越高的。

三、如何学习才更科学有效?

1.学习的时候多换几个场所,会帮你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

传统的学习观念认为,学习就要找一个固定的安静场所。

但是作者的建议恰恰相反:学习的时候多换几个场所,会帮你把学到的东西记得更牢。每当我们要提取记忆的时候,大脑总会冒出一连串信息,比如当时学习的场景。

研究人员就推断并实验证明:如果能还原到最初的学习环境里,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但是,还原最初的学习场景是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事,要想让记忆的提取能力越来越不被周围环境影响,把学到的东西记得越来越牢,就要改变一些习惯,比如多换几个学习场所。

2.交替学习,能快速提升辨别能力。

交替学习的意思是把既相关又不相同的题材混合到一起来学习,和交替学习相对应的是集中学习。

交替学习以前一直被用在音乐教育和体育训练中,比如,体育教练会让运动员交替进行力量训练和耐力训练,来保证运动员的局部肌肉有足够的恢复时间。

后来,心理学家们发现,交替学习可以增强大脑的辨认能力,从而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同题型掺杂到一起,会迫使我们去分辨每道题属于哪种类型,把题型跟我们已知的解题方法相匹配,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比如说,很多人都觉得应用题太难,就是因为应用题很少会明确指出应该用什么概念,用哪个方法来解题,总搞得人措手不及。这时候,交替学习的好处就凸显了,它能让我们的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快速分辨出这种情况应该用什么方法应对。

3.脑科学家认为,睡眠可以巩固我们的学习成果。

脑科学领域有一个主流共识,睡眠可以帮助大脑巩固记忆,还可以把一些分散的、看起没有关联的信息给联接起来,另辟蹊径地解决某个难题。

最著名的例子可能就是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门捷列夫曾经告诉同事,他试图把所有元素整理成一个合理的排列方式,苦思冥想了好几个通宵,还是一无所获,直到把他累晕过去。他在梦里“看见”了一份表格,所有元素都各归其位。元素周期表就这样诞生了。

20世纪50年代,现代睡眠之父、芝加哥大学教授柯莱特曼和他的学生阿瑟发现,人在睡觉的时候,大脑皮层还在活动,尤其在“快速眼动期”,大脑皮层的活动跟醒着的时候一样剧烈。这时候,大脑做了很多信息整理工作,深化和巩固我们醒着的时候学到的技艺,让碎片化知识形成更完整的“图景”。脑科学家甚至认为,睡觉本身就是学习

颠覆传统的13条高效学习技巧

《如何学习》这本书是本月出版的,给这本书写过推荐语:

读过很多学习方法的书籍,发现很多书籍中提到的方法或理论纯属主观臆断,能把每条建议背后的研究历史和科学原理阐述清晰的书籍极少,而这本书刚好符合要求。
书中提到的学习建议实用性和针对性都非常不错,只要做少许改变就能提升原有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期待阅读这本书之后,能让你对学习奥秘认知更近一步。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把我以前知道的很多技巧为什么起作用的原因解释的非常清楚。

1、备考复习时,不要直接照着笔记复习。

可以笔记放到一边,重新整理学习材料,自己想出一套全新的重点概述来,这样做,会强迫你把学习材料全部以一种不同的思路去过一遍。

2、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换几个不同的学习场所和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换一个完全不同的时间段,针对惯常行为的每一个改变都帮忙你把要学的/要练的东西记得更牢固、更清楚一点,帮忙你把记忆保留得更长久。

3、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更得持久。

每个大学生都尝试在考试前一周疯狂复习,但等到下学期开学之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知识都忘了的差不多了。在学习的时候使用间隔记忆,每隔一段时间学习并复习效果会更好。

研究发现,第二次复习与第一次学习之间的最佳间隔,与距离考虑的时间间隔按比例递减。也就是说,距离考试还有一星期,那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一、两天之内。距离考虑还有6个月,最佳复习时间为第一次学习之后的3-5星期。

4、先考试再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我们的记忆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即主动的回想比被动的重复效果要更好。

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看书要更好。

5、学习与背诵的最佳时间配比

先花40%时间来阅读和学习。然后凭记忆尽量背诵的效果最好。先花1/3的时间去学去记,剩下的时间用来靠记忆背诵,记忆效果最好

6、学过之后以考试的形式立刻复习,是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应该多多增加考试频率。

有些类似的考试,尤其是单项选择题的考试,在答错之后很快就能得到正确答案,错误的选择反倒能促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7、先猜测后学习使你的大脑能以更高的要求去学习。从而使知识更深刻地印在脑中。预考更容易把知识印在大脑中。

使用这条技能的办法就在,在你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之后,去考试,虽然你会答得很差,但会影响你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或者在每堂课堂开始先考试,然后在课程上讲解预考的所涉及的内容

8、在遇到难题的时候,可以先把难题放到一边,从而给潜意识一个自己去琢磨的机会。我自己经常会在跑步之前,想出几个要写的话题,然后去跑步,等跑完步之后,晚上再开始写的时候,大脑中就会跳出很多想法和素材。

9、休息会为三类:

1、放松,比如躺在沙发上听音乐。
2、轻度用脑,比如上网
3、高度用脑,比如写短文或想一个另一个课程的作业。

对于数字或空间类的问题,三种休息方法都不错。
对于语言类的难题,轻度用脑效果最好。

10、创造性的飞跃,通常出现于创作者沉浸在某个故事或主题一段时间之后 ,暂时放到之时,而且常常以零碎的形式出来,没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和大小规则,也不讲究重要程度。

创造性的飞跃有可能是一套宏大、结构严谨的想法,也有可能是一步小小的改进或点子。

11、人一旦被某件事吸引,便会自然产生一种动力想要一口气做完那件事。而这种动力会随着事情临近尾声而变得强度。

当你全神贯注在工作或学习中,他人对你的打扰不但会延长这些工作在你记忆中驻留的时间,而且还会让你在心理上把这项工作提高到“需要优先完成”的位置上。

12、常规的刻意练习是针对某个具体目标,反复重复,但科学家发现运用穿插交替,训练效果会更好。学习也是一样,把新的科目跟学过的、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复习的内容混合到一起,学习效果会更好。

13、睡眠起到巩固记忆的效果,千万不要熬夜复习。研究者认为快速眼动睡眠有助于平复情绪、巩固模式识别和归纳演绎的能力,二阶段睡眠有助于运动机能的学习,三四阶段的深睡眠有助于记忆。每个人的睡眠模式都很类似,其中睡眠后期是二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因此识别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巩固尤其会受睡眠不足的影响。

学习一上午之后,可以在中午或下午睡一小时,所起的作用跟晚上睡8小时是一样的。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倪考梦(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788634/

如何学习/HOW WE LEARN

【美】本尼迪克特·凯里(Benedict Carey)

作者是《纽约时报》的顶级科技记者,长期关注脑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前沿研究,边报道边实践,总结出一套颠覆性的学习方法。

作者认为,传统的学习方法有很多错误。学习本就应该是在不断的分心中进行的活动,不仅在学习过程中你的心神会不断跳跃,而且你的学习内容也应该多样化,这样你才能获得把新旧内容混合到一起学习的超值效果。(P261)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块的东西让它去消化吸收,不如给它一大盘各式各样相互关联的「杂碎」,反而更容易高效地吸收。(P7)有一些过去我们一直认为是打扰学习的最恶毒的敌人,包括懒惰、漠视、分心,其实也能成为帮助我们学习的「大好人」。(P9)

作者是一位成功的记者,很可能属于《深度工作》中谈到的「记者哲学」的践行者,可以随时进入深度工作状态,所以在他看来,各种中断、间隔、拖延、偷懒、分心,都不是问题,因为该进入深度工作状态时,就可以进入,但是对于多数人来说不是如此。

一、基础理论/学习时大脑是如何运转的

1、编故事的能手:大脑学习的机制

大脑喜欢故事

大脑喜欢故事,也爱编故事,左脑有个解释器(扎加尼克)。

P34 没有任何细节会彻底消失,只不过,记忆提取的「踪迹」每一次都略有不同,而且永远如此。

可以通过把「陈述性记忆」变成「程序性记忆」甚至是「自传体记忆」的方式,增强记忆。

比如说,1989年柏林墙倒塌会比较难记忆,但是记我九岁那年柏林墙倒塌就会容易一些。

大脑喜欢模式

大脑的「意义维持模型」(Meaning Maintenance Model)认为:迷路、困惑或迷失方向会令人感到痛苦,为了能解除这一痛苦,大脑会进入高速运转状态,试图找到甚至创造出某种意义、规律、模式,以求摆脱迷失的困境。

P259 我们需要有某种结构体系,让事情能显得合乎情理。……我们很渴望找出某种有意义的规律或模式,这种渴望则有助于某些类型的学习。
P259 荷兰蒂尔堡大学地心理学家特拉维斯·普罗克斯(Travis Proulx)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史蒂文·海因(Steven J. Heine)发现,故意把实验者参与者绕糊涂反而能提高他们30%地辨识能力。

2、遗忘的威力:过滤干扰信息,激活深处的宝藏

老观点:遗忘不利于学习
传统观点认为,记忆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减弱。

19世纪8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赫尔曼·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发现「遗忘曲线」
1914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Edward Thorndike)将其命名为「失用定律」——如果某项记忆不被提取使用,那么它就会渐渐在脑间蒸发,消失殆尽。
传统失用定律的BUG:实验采用的是无意义的内容,容易被大脑通过遗忘机制主动过滤。

1913年,英国心理学家菲利普·巴拉德(Philip Boswood Ballard)发现,儿童在背诵诗歌的时候,出现了和遗忘曲线相反的现象。巴拉德由此提出「回想」的概念,即记忆会不断增强。
之后的实验结果各异,心理学家们无法达成共识。

P51 一个人回想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学习时所用的材料。没有意义的素材(如随机选择的音节、单词、短句)容易遗忘,有意义的素材(如图片、照片、绘画、诗歌等)容易回想。

新观点:遗忘有助于学习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罗伯特·比约克(Robert Bjork)和妻子伊丽莎白·比约克(Elizabeth Bjork)综合前人理论,提出「记忆失用理论」。该理论认为:

记忆的储存能力和提取能力不对称。
记忆的储存能力只会越来越强,永远不会减弱。每一件我们刻意交代给记忆的东西都会被储存起来,而且是永久储存。——刻意记忆带来永久储存。 遗忘主动过滤信息,有助于刻意记忆。 遗忘是大自然中最精致的「垃圾信息过滤」功能,帮助人脑专注于某一件事。 这里还假设了记忆储存时候的精细加工,但是作者没有谈及。
与储存能力相比,能够提取出来的记忆容量很小。遗忘就是一时间无法提取记忆,因为提取能力低下。在提取某项记忆的时候越是大费力气,那么得到之后,该项记忆的提取能力以及储存能力就飙升得越高,也就是学得越扎实。——必要难度(desirable difficulty)带来高效提取。

作者据此提出「遗忘式学习」的理念:遗忘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

遗忘主动过滤信息,减轻认知负担。
学习不断提取记忆,强化提取线索,加快提取速度。 但是每次提取都会部分改写记忆。

二、增强记忆/我们怎样才能记住新东西
3、打破学习的好习惯: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老观点:环境还原可以增强记忆
传统学习理念认为要保持一贯性,获得「训练迁移」。

这是桑代克的学习定理之一。
P67-68 巴德利(Baddeley)等人通过水下实验证明了该效果。(+30%)
环境还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记忆提取线索。最好是在同一时间,同一教室里复习和考试。

P69 学习时和考试时用相同颜色的纸张,考分也会更高。(+20%)
P69 复习老师和监考老师相同时,学生考试得分都会更高。(+10%)
P69 在音乐下学习,音乐下考试,比起安静学习安静考试得分要高。(+90%)不过莫扎特和爵士乐差别不大。
P74 某种情绪状态下生成的记忆,也更容易在该情绪状态下提取。
直接提醒远比环境还原有效。

提醒是最强大的提取线索,给出了记忆搜索关键词。

P78 内在提示和外在提示的确可以是相当有用的记忆提示(提取线索),但在真正强有力的提醒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P79 小半幅草图强有力的提醒作用无疑要胜过当时周遭环境留给我们的微弱的还原效用。
新观点:变换学习场所有益记忆
比约克等人的研究发现,多重学习背景优于单一学习背景。

P83-84 20世纪70年代,比约克等三位心理学家做了实验,发现,在两个不同环境的房间里各学习一次,然后在第三个不同环境的房间里考试,比起在相同环境的房间学习两次,再去第三个不同环境的房间考试,记忆效果增强40%。
P85 史密斯用录像剪辑来制造学习背景,发现虚拟背景一样有效。多背景下学习,优于单一背景。(+60%)
作者认为,既然我们无法预期未来记忆提取的环境,那么还原环境就不太可能。不如在学习的时候,不断变换周遭环境(时间、空间),让我们学来的东西不再依赖特定的环境。

这还是基于比约克的理论,即通过改变环境来增加学习的「必要难度」,在编码阶段就更加精致,在提醒时也增加难度,强化提取能力。
4、拉开时间间隔:化整为零才能记得持久
老观点:集中式学习有利记忆
临时抱佛脚,集中式学习,被认为是有效果的。但是,根据「记忆失用理论」,这种快速填鸭的记忆,由于编码不彻底,记忆消退会很快,未来提取会很难。所以短时间应付考试还好,长久记忆就不行。

P89 下学期才刚一开学,上学期学过的东西就已经全部不记得了。
新提法:分散式学习效果更好
艾宾浩斯最早发现「间隔效应」。

P91 艾宾浩斯:「同样的重复次数,若恰当地分为机组、拉开时间距离来完成,要比集中起来一次完成的效果明显好很多。」
美国心理学家哈里·巴利克(Harry P. Bahrick)一家人拿自己做实验,发现了最大复习间隔:每两个月一次、总共26次的外语学习效果最好,得分为76分;相比之下,每两周一次,也是26次学习,得分为56分。巴利克对此的解释是:「时间跨度越大,你忘掉的词也就越多,但是你也能因此发现自己的弱项在哪里,从而加以纠正。」

P94 「巴利克四人行」从1982年开始,历时五年,是针对「间隔效应」的首个长期试验。实验中,巴利克及其妻子、女儿各自学习不同的外语单词。
波兰大学生彼得·沃兹尼亚克(Piotr Wozniak)通过计算机记录学习进度,发现了保持新学习内容不至于忘记的最少复习次数:要建立并维持一套外语词汇、科学概念或其他信息资料,最佳复习间隔是:第一次学习之后,一两天之内复习一次,然后过一个星期再复习,过一个月再复习,之后,复习间隔可拉得更长。

沃兹尼亚克从1982年开始记忆,到1987年完成一套记忆运算程序,开发为SuperMemo软件,之后每个单词在即将进入遗忘时段之前,就会自动跳出来提醒用户复习。
更多实验证明,复习间隔时间越长,则记忆保持的时间越长。

P102 2008年,多伦多约克大学心理学家梅洛迪·怀斯哈特(Melody Wiseheart)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心理学家哈罗德·帕什勒(Harold Pashler)带领科研人员租了一个线上实验,通过1354人的测试,计算出最佳复习时间间隔。
作者据此提出「分散式学习」建议:有意把学习内容分开,增强记忆的持久性。

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学习和记忆全新内容,如学习外语、科学技术语,或是背诵人名、地名、日期、地理常识甚至是演讲稿。

这种方法适合那些和「我」无关的相对中立的学习内容,是纯粹的记忆而非理解。
比如说,15天后要考德语,假设我们打算复习9个小时,那么最佳的分配方案是:第1天学习3个小时,第8天学习3个小时,第14天学习3个小时,可以有一天的调整余量。
5、先考试后学习:利用无知的潜在价值
老观点:考试检验学习效果
人们容易把「熟悉度」(知道)错当成「熟练度」(做到),结果高估自己的掌握程度。

比如说我们看到一本书上谈的东西,会觉得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如果让我们复写,恐怕就写不出来了。
记忆提取越是艰难,则提取训练效果越好。越是看似眼熟,容易提取的记忆,越是记得不扎实。

P109 根据比约克的「必要难度」原则:你的大脑越是费劲力气地挖出某项记忆,你对其再次学习的程度也就越深,因为提取能力与储存能力都被增强了。相反,越容易唤出的资讯记忆,再次学得的程度也就越浅。
一考试,就知道自己到底知道不知道了。

P130 考试能捣毁「熟练度」给人的假象。
新观点:考试本身就是学习
考试就是记忆提取练习。

P122 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课文、名称、公式、技能等任何东西,所要付出的努力远比直接重读一遍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则加强了这些记忆的储存能力与提取能力。这样做之所倚能对数据信息或者技能的掌握更加牢固,正是因为我们并非简单地重温了一遍,而是自己把它们从脑海中「提取」了出来。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认为,主动回想比被动重复效果好。以背诵为例,学到差不多的时候最好先放一放,然后尽量用心去回想刚才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效果比直接再看书要更好。也就是说,阅读加背诵,效果好过纯粹的阅读。

1917年,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阿瑟·盖茨(Arthur Gates)通过实验,发现阅读和背诵的最佳比例是3:7。盖茨认为,背诵就是自测的一种方式,自测对于正式考试的良好发挥有着非凡的意义。

盖茨用三年级到八年级的学生作为被试,让他们学习《在美国谁是谁》,发现最恰当的比例是阅读和学习只占30%,即先花30%的时间学习和阅读,然后花后续的时间背诵。最后在测试时,得分最高。
必须注意,这里的学习内容也属于记忆而非理解型,都是知识点,主要拼记性,而不是看理解。
盖茨的发现似乎是给采取「题海战术」的应试教育做背书。
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赫伯特·斯皮策(Herbert F. Spitzer)研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成绩),发现,考试就是复习,所以要早点考试、多多考试,从而提高成绩。

斯皮策招募了3605名六年级小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然后在不同时间考试。最后发现,学习结束一周后考试的学生,答对了50%的题目;两周后考试的学生,答对的题目不到30%。
2006年,普渡大学心理学家卡尔皮克和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勒迪格发现,默写效果比阅读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发明显。

卡尔皮克和勒迪格招募了120名大学生,给他们每人两篇科学短文,其中一篇是学两次,每次7分钟;另一篇是先学7分钟,再默写7分钟(等于考试)。然后再分为三组,第一组5分钟后就考试,第二组两天后考试,第三组一周后考试。
结果是,第一组阅读效果略强于默写;第二、三组,默写效果优于阅读效果,而且越是距离学习时间远的考试,优势越明显。
预考能改善成绩。存在多种不同解释。最好的解释似乎是:预考暗示了学习重点。

P123 在一系列实验中,包括勒迪格、卡尔皮克、科内尔以及比约克夫妇在内的心理学家们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失败了的信息提取(也就是从大脑里抓出的内容根本就文不对题)与其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毋宁说这次尝试本身便会改变我们下一步对信息的思考和储存方向。有些种类的考试,尤其是单项选择题的考试,如果在答错之后就能得到正确答案,错误的选择反倒能促使我们学到更多的知识。
P125 与直接进入学习相比,先猜测后学习使你的大脑能以更高要求去运作,从而使知识更深刻地印在了脑中。更直白地说,跟直接学习相比,预考更容易把知识「赶进」脑子里去。
P126 伊丽莎白·比约克认为,最好的解释是:预考让学生们注意到了哪些是需要加以注意的重要概念。
比约克夫人做了实验,最后发现,预考涉及的知识点比未涉及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程度(考试成绩)好10%。
预考效果有限,且用途有限。仅限于一些社科类的知识,通过预考提供「脚手架」。对于完全无知的外语,预考无效。

作者据此建议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多利用考试的好处,以输出为导向,甚至教学相长。

P131 假装自己是行家,想象自己要学的东西已经学成,然后写一篇概要或者评述,通过自测来强化学习。
P131 只有当你真的当了老师、必须对别人清楚地讲述出来时,你才会真正吃透你要讲的东西。
其实考试可以理解为「应用」和「实践」,就是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到底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和技能。
三、解答难题/如何完成生活和工作中的复杂课题
6、孵化:沉淀思维离不开分心与分享
1、顿悟需要孵化时间
英国社会学家、伦敦政经的创始人格雷厄姆·沃拉斯(Graham Wallas)发现,关键性的顿悟往往会在他放手之后、在他并非专心思考的时候,忽然意外地出现。他将顿悟划分为几个阶段:

准备期:这一阶段可能以小时计、以天计,甚至更长久,是一个人用来琢磨某个逻辑难题或者创新课题的时间。
孵化期:把问题搁到一边,大脑开始在离线状态(无意识状态)下重新组合排列信息。
顿悟期:啊哈!
验证期:复核比你更确认得到的结果是否真的可行。
2、顿悟需要大脑搜集线索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曼·迈尔(Norman Maier)做了一个顿悟实验,发现在孵化期,大脑对周围任何可能与解决问题相关联的信息都很敏感。

迈尔让人们去解决绳子问题,有40%的人直接解决了问题,剩余60%的人无法找到答案,于是他给予不明显的暗示,结果人们就顿悟了,却全然不知暗示的存在和作用。
P148 等哪些学生稍事休息过后,他站起身来,故意把学生的视线吸引到自己身上,然后一边走向另一面墙的窗户,一边有意走过那条吊在屋子中央的绳子,轻轻拨弄了它一下,使那根绳子轻轻晃动起来。随后两分钟之内,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想出了钟摆法。
3、顿悟需要打破思维定势
著名的格式塔心理学家马克斯·韦特海默(Max Wertheimer)的弟子、德国心理学家卡尔·邓克尔(Karl Duncker)设计了著名的「蜡烛实验」,发现了「功能固着」现象。不过,关键材料一旦被刻意去掉其「功能限制」,人们几乎只用一半时间就能把它找出来。(P152)

4、顿悟需要休息(遗忘)来过滤线索
之后心理学家做了很多实验,尝试了各种组合,来去寻找对顿悟最有帮助的休息方式。

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的史蒂文·史密斯和史蒂文·布莱肯希普通过远程联想测试,发现休息的确可以帮助人脑解冻。他们提出一种P选择性遗忘」(selective forgetting)——「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人的反复失败,这些妨碍人思路的屏障会逐渐消散」。

之后的心理学家实验发现:

休息时间长的比短的效果更好 这里的长短是相对的。 人必须真的到了黔驴技穷的地步,跑去休息才有效果。
玩电子游戏跟读书效果差不多
写作对某些类别的难题解答有一定帮助
2009年,两位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地心理学家乌纳西奥(Ut Na Sio)和托马斯·奥默罗德(Thomas C. Ormerod)通过元分析(meta-analysis)发现,孵化效果的确存在,但不是在所有场合都有效果。他们把孵化休息氛围三类,对应不同类型的任务。

孵化休息类型具体活动适用对象放松躺在沙发上听音乐数学或空间类难题轻度用脑上网、玩游戏等数学或空间类难题,语言类难题高度用脑写文章、做课题数学或空间类难题

作者据此建议大家在思维卡壳的时候,可以放松一下,等待顿悟发生。玩下社交媒体也没什么,还能帮助顿悟。

7、渗透:适度中断,欲冲向前,先退一退
渗透适用于复杂的创新任务
相对于简单任务的短时间孵化,复杂问题需要长时间的渗透(percolation)——长期的、逐渐的积累。

P181 所谓渗透,其关键就在于一直保持着心神的警觉,不断想办法调动起我们的头脑来,关注跟手中那份未完成项目相关联的一切,随时采集各种对外界的感知,并感悟自己内心的反思。
个人感觉,「渗透」这个词不准确,不如「酝酿」来得准。
渗透是用来构建某种从来不曾有过的新作品的辅助工具,如创作论文、发明机器、谱写乐章等复杂任务。

渗透的第一要素是打断,打断带来执念。
20世纪20年代,德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和他的立陶宛学生布卢马·蔡卡尼克(Bluma Zeigarnik)做出一个假设:没有完成的任务或目标会比已经完成的在大脑中驻留时间更长。之后蔡卡尼克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一假说,发表了关于「打断效应」的论文。之后的人将其称作「蔡卡尼克效应」。

蔡卡尼克招募了164名学生、老师和儿童,让他们完成任务,然后故意打断其中一些人,最后发现:平均来说,参与者能记住的因打断而没有完成的事情,比已经完成了的那些要多出将近一倍(超过90%)。不止如此,那些因打断而没有完成的事情,都出现在任务单的前列,最先被写了出来,而已经完成的任务,如果还没忘掉的话,则出现在任务单的最后。
之后蔡卡尼克又做了一次测试,改变了具体实验规则,但是结果还是如此。
此后,蔡卡尼克再次实验,发现:如果参与者在即将完成之前最全神贯注的一刻被打断,则能最大程度地加深他对那项工作的记忆。
我个人怀疑:现代的多线程人类,是否还会有蔡卡尼克效应,或许过去没完成的任务会被新出现的没完成的任务覆盖。
此外,蔡卡尼克效应是指我们会记住任务的名字,但未必是任务的细节。是否真的有利于学习,未必。
蔡卡尼克效应揭示的现象:当我们有了某个目标时,大脑里会自动生成两种本能的预设,也叫内在偏差。

一旦着手某项工作之后,你在心理上就给那项工作添加了一个砝码——「要完成它」。
在你全神贯注于工作时,他人的干扰,不仅会强化目标在你记忆中的驻留时间,还会提高其任务优先级——「需要先去完成」。
打断效应带来「悬念」,这是小说、电影等艺术作品很善于利用的现象。

渗透的第二要素是被调动起来、不断到处搜索的感知系统。(被打断激活的)目标会调动感知系统。
荷兰莱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亨利·阿尔兹(Henk Aarts)通过实验发现,人的基本需求和动力会提高自身感知力对周围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相关事物的敏感度。

P172-173 阿尔兹招募了84名大学生,故意让部分学生口渴,然后让他们在房间里呆着,之后做一次突击测试,回忆房间里有什么。此时,口渴的学生回忆起和饮水有关的物品的数量,是对照组(不口渴学生)的两倍多。
P175 一旦某个目标被激活,它便能盖过其他一切,调动起我们的感知、思维甚至是心态,去关注身边的一切。

设置完目标后,大脑就会把感觉器官变成雷达,不断搜集相关线索。

P176 你的耳朵变成了磁石,你需要的事情就都被你「吸」了过来。
渗透的第三要素是有意识的反思。
龙达·戴夫利(Ronda Leathers Dively)通过实验发现,在写作课中让学生们始终观念着大论文,同时写很多周边的调研笔记,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表现。戴夫利要求学生做的读书笔记,就是有意识的反思。

P180 心中一直惦记着那个目标,使得学生的头脑一直处于「高度敏感档」,潜意识里和意识里都不断关注着与那片课题文章相关的一切事物,恰如亨克·阿尔兹实验中的那些口渴的学生。
渗透的第四要素是尽早启动。
一个项目并不会不断膨胀,早一点破土动工,这项目就能早一点被你掌握在手中,而且也能更容易让你放手再接着往下做。

尽早开始是关键。
作者据此建议手头有大项目的朋友都放宽心,项目可以尽早开始,遇到思路不畅的时候,就停一停,让自己进入渗透的状态,不用有心理包袱。

作者把渗透看作是拖拉习惯的一种正面认可。
从此,拖延成了酝酿。
8、交替:混杂在一起印象更深刻
交替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固定训练
1978年,人体动力学专家罗伯特·克尔(Robert Kerr)和伯纳德·布思(Bernard Booth)做了实验,发现,不同动作的交替训练比单一动作的固定训练更为有效。

P187 克尔和布思招募了36名8岁的小朋友,让他们参加为期12周,每周六早上的沙包投掷训练。一组投掷1米之外的小圆圈,另一组投掷两个目标,一个半米远,一个1.2米远。最后考试用接近1米的靶心,结果交替组大胜。之后他们换了12岁的孩子做实验,发现年纪越大,交替组优势越明显。
1986年,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希纳·古德(Sinah Goode)和理查德·马吉尔(Richard Magill)通过实验发现,对单一而重复的集中训练的搅扰,使得受训者不得不一再做出调整,结果反而培养出了总体上的灵活应变能力,更由此提高了某项特定动作的准确度。

古德和马吉尔找了30位女性,学习3种羽毛球常规发球技巧。
女球手被分为3组,A组固定训练,每次只反复练习一个动作。B组顺序训练,每次先练第一个动作,再第二个,第三个。C组由球手随意决定练什么球,唯一要求是不要连续两次出现相同动作。三周后测试,球手们站在左半场发球(训练时都是右半场),因此大家都要适应新环境,考的是灵活适应的能力。结果,随意训练组得了18分,顺序训练组14分,固定训练组12分。尽管训练时他们表现比较好,但是正式比赛时一败涂地。
总之,随意训练 > 顺序训练 > 固定训练
比约克曾与贝尔实验室的研究者兰道尔(T.K. Landauer)一起做过实验,发现受干扰的学习效果强于专心致志的学习。

比约克等找了一群学生,让他们记50个人的名字。受干扰的学生记得反而比没受干扰的要多10%。
这里还是假设了他们不管受到什么干扰,还是要把名字记完。
比约克和他曾经的博士生纳特·科内尔(威廉姆斯学院)做了一个艺术风格识别的实验,发现:交替学习(interlearning)可以提高绘画风格识别能力。

2006年,比约克和科内尔找了72位大学生,让他们通过电脑屏幕学习12位风景画家的作品,一组是先看同一画家作品,再看一下画家作品;另一组是混合起来看。之后再用不同于学习内容的画作来考试,让学生们分辨他们属于什么艺术风格。结果,交替学习组识别出了65%,集中学习组只有50%。
道格·罗勒(Doug Rohrer)和其他研究学者通过不同的实验反复证明,交替学习能提高我们对任何不同类型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能力,无论学生的年龄大小。

2007年,罗勒和南佛罗里达大学地同事凯利·泰勒(Kelli Taylor)找了24个四年级小学生,做了棱柱体相关的数学辅导试验,一组学生是按次序学习面、棱、顶点、转角问题,另一组是随机次序交替学习。两组学习时长相同,练习题相同。最后测试时,交替学习组答对了77%,固定学习组只答对了38%,相差一倍多。
其它相关研究也支撑这一观点,其共性是:只要实验研究者以各种方式打乱训练动作的单一重复,受训者的成绩最终定会超越不受打扰的集中训练所能获得的效果。由此,比约克等人认为,传统的简单重复训练模式是否有效,有待商酌。

P194 从最浅层来看,在训练中系统地穿插些额外的,至少也是不同的活动或题材,看上去似乎是降低了学习成效,但实际上这样的交替训练却能培养出更扎实、水平更高的能力。
P194 从长远来看,单一技巧的重复训练反而会阻碍我们进步。
实验中交替学习优于简单重复训练的原因分析
以下为个人观点,综合书中内容。
1、简单重复练习容易带来「熟悉感」和「熟练感」错觉,使人高估自己,相对而言实际发挥就不尽如人意了。

运动学习专家理查德·施密特(Richard A. Schmidt)和语言学习专家罗伯特·比约克联合开设了「运动学习与语言学习的基本准则」。基于前述的实验发现,他们认为传统的简单重复训练存在问题。一再重复能形成很强的错觉,让你以为新学的本领正迅速提高并达到一个稳定的高度。

2、训练和比赛是两回事,交替学习更加贴近真实应用场景,释放了「环境还原效应」,收获了「训练迁移」的红利。

以考试为例,因为考试是打乱顺序的,交替学习组在学习时就是打乱顺序的,所以更加适应。集中学习组显然不适应。

同理,带有对抗性,环境多变的体育项目,训练和比赛都差别很大。所以「以赛代训」是更好的选择。如果是纯粹的简单重复训练,就容易遇到赛前信心满满,上场瞬间懵掉的可能。

正因如此,我们看到交替训练效果比较明显的,都是那些训练和比赛环境差别较大的项目。可以推断,那些单人表现的项目,如举重、体操等,训练和比赛环境比较相似,则简单重复训练也会收到良好效果。

P207 交替学习的功效就是让大脑准备好随时面对意想不到的事情。
3、交替学习的难度要高于简单重复练习,交替学习者获得更多磨练,因此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好。

这一理由成立有一个前提,就是学习者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干扰,都要按时按量完成学习任务。也就是说,在同等时间和任务条件下,他们实际上完成了更多的学习。

但是,实验和真实生活有所区别:实验中,即便被打扰,最后还是要完成训练。生活中,可能打扰会导致训练中止。所以交替学习必须谨慎。

作者认为,交替学习非常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用在某些科目或者技巧上的效果尤其突出。不过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你在设计自己的交替学习方案时,一定要把新的科目或技巧跟学过、练过,但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复习了的内容混合到一起。(P207)

四、潜入意识的深海/学霸的终极武器
9、不加思考地习得:把握感知的力量
大脑能够自动调动感觉系统,快速辨识模式
埃莉诺·吉布森(Eleanor Gibson)提出了「辨别学习」(discrimination learning)的概念,她和在康奈尔大学工作的丈夫一起通过大量试验证明:大脑不仅能学会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感知它接收到的信息有细微差别,更能通过感知那些细微差别来学会分辨其不同。大脑能提取出那些看上去很相近的音符、字符、图形之间的不同,并用它们来诠释从未接触过的新资讯。(P220)

1969年,吉布森发表了《知觉学习与发展原理》(Principle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开辟了一个新的心理学分支:知觉学习。

我们需要关注对象,但无需刻意打开或者调动感觉系统。
P220 知觉学习是主动式学习。大脑会自主调动眼睛鼻子等感觉器官去自动搜索正确的信息,不需要借助外力。
P221 感知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会自动搜索最为关键的信息,并将其打上标记,同时自动过滤掉其余信息。
「知觉学习」可以训练直觉,提高大脑辨识能力
布林莫尔学院的认知科学家飞利浦·凯尔曼(Philip Kellman)设计出一种叫「知觉学习模块」(perceptual learning module,简称PLM)的便捷训练法,用电脑程序来培训仪表读取能力。

该训练类似于电脑游戏,但是有明确的目的,就是模拟飞行,训练学员在特定情形下的快速判断能力。

1994年,凯尔曼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合作,召集了10位毫无经验的新手以及4名已有500-2500消失飞行经验的飞行眼,通过简单训练,新手很快达到了飞行员水平。
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知觉学习模块训练医学院学生做胆囊切除手术。一组学生使用电脑培训模块学习,并观看手术视频;另一组观看手术视频并自学。结果,有电脑培训模块(模拟训练)的学生成绩高出后者4倍多。

在不可能进行「真实操作」的情况下,「模拟练习」的效果远超过「观察学习」和「书本学习」。
P225 知觉学习模块的作用就是在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培养直觉判断能力。

P225 知觉学习模块的目的在于提高判断的精准度和速度,也就是提高感知能力,让你只须扫上一眼就「知道」自己看到了什么,连解释都不需要,至少不是当下需要。

大脑通过感觉系统获取信息,快速作出判断,类似于大数据分析,只管「是什么」,不管「为什么」。一切都是快速判断,基于知觉的直觉。无意识系统的判断,会明显快于有意识的思考。
对于真正的开飞机、做手术等复杂技能而言,知觉学习模块只是辅助学习手段,不能替代实际操作。

P227 该学习模块只是辅助学习的一种手段,并不能替代全部的学习。
作者认为,交替学习和知觉学习可以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10、打个盹儿,就能赢:让睡眠来巩固你的学习成果
睡梦曾启发过很多伟大的发明
19世纪德国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凯库勒(Friedrich August Kekule)在梦中获得启示,发现了苯的化学结构。

俄国科学家德米特里·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也是梦中获得启示,整理出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睡眠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时间的管理和调节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科学家杰尔姆·西格尔(Jerome Siegel)认为,对棕蝙蝠而言,增加觉醒时间似乎非常不利,因为这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能量,还会使给捕食者创造更多机会。
疲劳后学习效率下降,不如去睡眠。

P251 西格尔的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保持清醒所耗费的成本已经盖过了收益,那么继续精疲力尽地熬着就没有价值了。
此外,还有一种理论认为,睡眠有助于清洗大脑中的新陈代谢物。

脑中没有淋巴管和吞噬细胞,全靠脑脊液和神经胶质细胞来清除葡萄糖代谢物。睡眠期间,脑电活动降至峰值的1/3,休息中的神经元细胞收缩,为含有大量神经胶质细胞的脑脊液会不停荡洗大脑,像刷盘子一样,带走有毒物质。清醒时我们也「洗脑」,但效率只有睡眠状态的15%。因此睡眠不足会造成大脑垃圾堆积,加速衰老。
纽约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Lulu Xie、Maiken Nedergaard和同事对这一「洗脑」过程给出了分子层面上的第一个直接实验证据,研究报告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睡眠的主要目的是巩固记忆
最近几年,脑科学家们发表了诸多研究成果,一致认为睡眠担当了储存并标识重要记忆的角色。

1951年-1953年,现代睡眠科学研究之父纳塔涅尔·克莱特曼(Nathaniel Kleitman)和他的学生尤金·阿瑟林斯基(Eugene Aserinsky)发现了快速眼动睡眠(REM)现象。
2007年哈佛大学和麦克吉尔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学习之后有睡觉的学生,考试比没有睡觉的好很多。研究者认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正是这一记忆的创造期,在此期间,你会为脑中的信息建立起不同的关联、不同的组合等。

P241-243 实验者让学生们学习识别彩蛋,其中一组晚上学习,睡醒后次日早上考试,另一组早上学习,中午不睡,晚上考试。考题比较难。「睡组」准确率高达93%,「醒组」只有69%。24小时后,两组再次接受测试,差距从26个百分点,拉大到35个百分点。
威斯康星大学的朱利奥·托诺尼(Giulio Tonony)发现,睡眠能大规模地弱化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在前一天形成的连接。

P252 睡眠的首要功能就是解开那些在白天新形成的不必要的连接,同时「巩固那些连接网中形成的有意义的成果」。
夜班理论:不同阶段的睡眠巩固不同类型的记忆
睡眠学习模式最早由意大利那不勒斯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的安东尼奥·朱迪塔(Antonio Guiditta)所率领的一组科学家于1995年提出,之后,不断被后来人补充完善,其中,哈佛大学的罗伯特·斯蒂克戈尔德和那加大特伦特大学的卡莱尔·史密斯(Carlyle Smith)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使睡眠学习模式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理论,作者将其简称为「夜班理论」,对不同阶段的睡眠是如何巩固记忆的给出了最全面的说明。

第一阶段:浅睡眠阶段,睡眠的开头,效果未知。
REM阶段:
梦境阶段,情绪记忆的专场。大脑诠释带有感情色彩的记忆内容,剥离情绪激动时形成的记忆中的内心感受,保留其中主体信息和具体细节,即在何时何地发生什么。REM睡眠是「夜班心理治疗期」。(情绪记忆)
大脑忙于模式识别,有助于渗透效应。 作者由此推断,如果次日考试模式和规律判断,那么不如多睡会,多做点梦,让REM阶段长一点,充分加工。个人感觉比较扯淡。
第二阶段:运动记忆的专场。音乐学习、体育学习、机械操作技能的学习等,都在该阶段巩固记忆。如果在该阶段唤醒当事人,其运动进步就会受阻。(程序性记忆) 作者由此推断,如果次日有技能考试,则要睡足,让第二阶段睡眠的时间足够长。感觉也有点扯。
第三、四阶段:慢波阶段,深度睡眠,延长记忆的关键阶段,对陈述性记忆尤为重要。如新学的数据、信息、词汇、姓名、日期、公式等记忆。 作者由此推断,如果次日有知识考试,那么就早睡,先把深度睡眠时间睡够,然后早起(少做点梦),继续利用早上的时间复习,继续巩固记忆。这个听起来靠谱一点。

午睡效果和通宵睡眠差不多
P248 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萨拉·梅德尼克(Sara Mednick)发现,人在一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打盹儿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慢波深度睡眠期以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P249 参加傍晚的考试,有午睡比没午睡,成绩高出30%。

P249 一些实验发现,白天睡上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所获得的学习辅助效果,跟一整晚8个小时的通宵睡眠几乎不上上下。

也就是说,死记硬背的人搭配多相睡眠最好。
作者据此建议大家对自己犯困、睡觉、偷懒等坦然以对,因为「睡觉就是学习」。

信息过剩时代的4个学习方法

方柏林是美国艾柏林基督大学(Abilene Christian Unveristy)的课程设计总监。他也是一位文学译者, 翻译过《布鲁克林有棵树》《喧哗与骚动》等文学经典。在接受公众号“深港书评”采访时,他分享了在新书《过剩时代的学习》中提出的4个应对信息过载时代的学习方法。

首先是克服“干货饥饿症”。“干货饥饿症”表现为:收藏了一堆材料没看,但继续囤积;听到某个新概念、新名词、新领域,觉得周围人都在说,唯恐自己落伍也要去追,哪怕对自己的未来和成长并没有帮助。克服“干货饥饿症”的办法是养成反省的习惯,了解自己需要学什么,不需要学什么,要对自己的进程时刻观察,适时矫正。另外,要用对待手机流量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不能让过多“干货”占用我们注意力的流量和学习的内存。对于网络上的丰富资源,要么学进去,要么删掉,不要收藏着做个“缓存”。对可能有用或可能没有用的东西,就不要过多占用注意力。

其次是“求知”应逐渐让步于“求解”。方柏林认为,知识可以分为脑子里的知识(knowledge in the head)和世界上的知识(knowledge in the world),有些知识一辈子只用一两次,就没必要花一两年时间去学习,这些知识其实只是信息而已。对于学习,随着年龄增长,“求知”应逐渐让步于“求解”,也就是你带着解决具体问题去学习,不管是个人问题、社会问题、哲学问题。这样,你的学习会踏实得多。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你会发现有的知识需要记住,而有些知识就可以放在别的地方,需要时再调用。

再次是要学会“亲自”看书。方柏林鼓励大家亲自看书,他认为看书应该有一点庞杂,不能坐井观天只看自己的领域。同样的事件,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读。融会贯通,让我们能够不断总结,并在接触和应用中微调。不过,他也强调,在某个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结论,挪到完全不同的环境下,也许会形成熟悉的幻觉,“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我们还要注意人是会目空一切,看不到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

最后是寻求终身学习之道。方柏林认为,从范围上,学习本应脱离学校的围墙,诸如“家务、打工、作息、户外活动”等都是学习。“终身学习者”需具备哪些素质呢?在他看来,

能时刻反省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管理自己的目标和手段,清晰了解并驾驭自己的情绪,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做到这些就能实现终身学习。

过剩时代的学习

内容简介

在信息过载、知识过剩的时代,学习已经不是贪多求大的过程,人脑也存认知负荷。学什么、不学什么当有所选择。常用的知识要学会了放在大脑里面(knowledge in the head),另外一些知识应该放在世界上(knowledge in the world)。通过设计思维, 将知识合理分布到头脑中和世界上,减轻认知负荷,远离“干货综合症”。

本书同名演讲曾在优酷视频网站获得千万点击量,美国高校课程设计专家方柏林从训练学习思维、管理学习情绪、善用评价性测试、寻求终身学习之道等方面全面拆解,让学习不再焦虑!

目录

致 谢 001
序言:过剩时代的学习 003

第一章 大脑电脑轮换使用 001
引言 003
治一治干货饥饿症 004
走出布鲁姆的地下室 010
知识有无高低贵贱? 015
大脑电脑轮换用 018
善用电子绩效支持 023
数字空间的“断舍离” 028
用设计思维摆放知识 036

第二章 训练学霸思维 041
引言 043
训练开放型思维 044
训练成长心态 052
走出习得性无助 060
找到学习佳境 074
寻找最优发展区间 077
寻找流畅境界 082
培育好奇心 089

第三章 管理学习情绪 095
引言 097
约上自己谈一谈 098
克服负面的对话 104
管理我们的情绪 113
训练心理纪律 120
管理学习压力 123
培育坚毅 128
美国的正能量教育 136

第四章 开展高效练习 143
引言 145
靠谱地投入一万小时 146
带着驱动力去练习 151
避开认知幻觉 155
提高练习效率 161
技术助力学习 168
怎样应对学生逃课 178

第五章 以考试助力学习 183
引言 185
给测试正名 186
大考之间多小考 190
体检与验尸:形成性测评 196
如何开展项目式测评 204
评分细则表:非标准化测评的法宝 211
机考是考试的未来 218
好题不怕猜 223

第六章 寻求终身教育 227
引言 229
软技能也要练 230
晚上要不要做作业? 233
家务训练 237
睡眠与学习 243
打工与学习 250
拓展学习空间 254
户外的教育 258
个人化学习 265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269
教育即生活 273
参考资料 279

我们还要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是把读书作为敲门砖。我们希望通过读书,然后上大学,然后一个关一个关去过。这种学习,是一种外在的动力驱动着我们。当我们进入成年以后,开始工作,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另一种形态。在这个资源过于丰盛的时代,我们应该尽量找到什么东西有内在的驱动力。是什么样的引擎,在拉着我们走?怎么样找到这种引擎?我们每个人自己,最终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称niche,是我们自在发挥的地方)。在本书中,我们也会谈到我们学习的内在动力。

化境下的学习

如果我们由洋到土,用方言中这个“过劲”的概念,来描述学习的最佳区间,我们可用如下四个特征来描述我们中国式的学习化境:

1.化境下的学习是有力度的。你阅读的材料,学习的内容,不应该过于容易,对自己没有任何挑战性。打发时间很好,但是“劲道”不足,没法让我们成长。

2.化境下的学习能带来满足感。这样的学习和我们的内在目标和激励连到了一起,给我们带来深层满足感。

3.化境下的学习能带来出众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一定能让我们产生极大的专注。

4.化境下的学习具有延伸性。它在一定程度上稍稍超出我们现有的水平,对我们有所拉升。

拥有和占有是有成本的。
收藏家就是典型。为了保存好收藏品,往往要花重金布置收藏的地方、维护藏品,藏品越贵,成本越高。
知识收集也是同样的道理,收藏的文章、书籍、只言片语,不是越多越好。最后堆积过多,对自己反而是一个负担。

那么什么东西可以不学呢?我想可以把罗米斯佐夫斯基的表格反过来用,问自己如下的问题:
-这内容和我们的目标有关吗?
-学会了它,我得到的益处是什么?
-不去学会,需要的时候我能不能及时获得支持?
-不去学会,是不是去调阅帮助文件、问人、看教程,会不会严重影响我的效率?
-内容没有掌握,会不会影响我掌握其他内容?

过剩时代治一治“干货”饥饿症

人们如饥似渴地追求新观念,新方法,比如慕课、翻转课堂、微课……新观念一波接着一波来,落实好的却少见。每个人找“干货”,藏“干货”,囤积居奇。收了藏了“干货”,也不去消化,就狗熊掰玉米一样,一路走一路丢,一个干货没派上用场,又匆忙收别的“干货”去了。那些别人提炼出来的东西,都有过各自积淀的过程,你不能把人家的盐当饭吃。

在过剩时代,我们囤积的知识在需要的时候都不难找到。能学进去,产生变化,这才是王道。教育者应该是终身学习者。学习者在走街串巷收干货,从结果上看,跟什么都捡、什么都不舍得扔的收藏癖并无两样。收一堆微信文章和各处寻来的文档在家,束之高阁,不过是知识从一个人的电脑,下载到自己的电脑。这中间一切未曾经过自己的大脑。快速便捷的传播,只是造成了大量信息泡沫。

美国学校里新观念的传播、接受过程缓慢得多。翻转课堂我们花了两三年时间在琢磨、实践,让老师反复参加培训,互相观摩听课,然后回头再反思,再修改,结果老师慢慢上了路子。网络课程的推广,更是耗费精力,大家一点点在商量流程、政策,创建示范课程,然后一门课一门课慢慢推广。老师一旦上手,就真的尝到甜头,再也不走回头路。

在我们接受新生事物的时候,反刍、消化、反馈、纠正等过程不可缺失。光顾着飙名词、理念、模式是没有用的,这是识记范畴的事,可以吹吹牛,让他人大跌眼镜,但这也是一时的,对自己思维的进步无益,最终也让人看扁。如果我们对新的方法和观念感到有所共鸣,应扎扎实实去试验,其中包括通过错误而纠偏的过程。

我们对于慢速的改变要有耐心。教育不是商业和军事,争的不是速度,没有先下手为强一说。得到长进,笑到最后,那才是能耐。教育的改革,和任何创新的推广一样,须从试点到扩张,从少数人到多数人,逐步接受,步步为营。慢点是正常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教师能定下心来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实,对学生也是教育。

干货饥饿症的另外一个表现,是在机遇的把握上,生怕自己会错过什么,于是一个都不能少。这往往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机会多,抓不住也是常态。如果贪多,则好比把手伸进罐子里抓糖吃的猴子,会把自己的手给困住。算上各种非正式教育机会的话,这年头机会也是过剩的。但很多人身子在过剩时代,脑子在稀缺时代。就好比从生存经济里过来的人那样,穷怕了,短缺怕了,有人在巷子里喊一声副食品要涨价了就倾巢而出。这种思维的人习惯性地贪多求大,在囤积中寻找安全感。

在机遇上“穷怕了”的人,会怎么和世界互动呢?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朋友圈,凡是仍处在稀缺思维控制下的人会分享什么样的信息?我发现有这么几种人,欢迎对号入座:

瞬间过时论:“再不看就删了……”删掉算什么,走红的东西很快网上别人会转得到处都是,不耽误你时间就谢天谢地了。

信息特供论:“这资料难得,好不容易找来,与大家分享。”有些信息其实俯拾皆是,少见多怪的人,将其当成奇货可居的“特供”产品。教育资源和信息已经不是少数人占有。任何人通过合适的方法都能获得。

收藏综合症:“全是干货,赶紧收藏。”收藏了没有消化就是废品。这种囤积习惯,会把人变成废品站。

这些吸引眼球的标题,都还是依赖于人们的稀缺思维,可见稀缺思维当今如何普遍。

在美国上大学也一样。华人家长争相进名校,以为名校机会多。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其实以自己时间、空间上的诸种局限,再多机会,孩子们往往也只能领取一个。多未必是好,能用上才是王道。而今国内中产家庭孩子们面临的教育,选择多而复杂。把北上广房子卖掉,很多人就有能力送孩子出国留学。再算上慕课等诸多新型教育模式,新生代面临的教育资源空前丰盛。再过十年,我相信教育更是面目全非。那么处在丰盛的资源中,本该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呢?

培养批判性思维。信息众多,鱼龙混杂,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甄别与选择,否则吃了半天,发现全是垃圾食品。这需要我们培养精致消费的习惯,别像吃自助餐那样,把自己撑死,吃得极不舒服。资源丰盛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在消费信息时,不妨对信息进行图书馆系统常说的CRAP测试,也就是该信息是新还是旧(currency),来源是否可靠(reliability),作者是否权威(authority),目的(purpose)是否合理。

优化资源。教育资源难有绝对好坏之分,要看相对于自身兴趣和能力,能否合理支配,能否和现有资源优化组合,达成最佳结果。求学当中,但凡造就自己的学校就是好学校。如果能去一个名校,而不被关注,放着大量资源也是枉然。诚然,去所谓“好”学校,会有更多和名家接触的机会。若只为了求知,同样资源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名家讲座有现场感,末了大不了与名家合个影、握个手,发发朋友圈,回来洗下半盆手汗。

放眼长远。人生的成效是做除法。分子是你的机会,分母是你的投资。如果你用10倍的投资,只能得到1.5倍的机会,你的成效是减小而非扩大了。从长远规划上看,如果为了追求“一流资源”而透支,需要用力的时候已是强弩之末,这会拖累日后发展,什么都比人慢一拍。

求精求深。人生早年,不知兴趣所系,能力所在,故而四处开花,这可以理解。最终我们都会发现,成功者往往都是盯准一件事,做深做精,找到稳妥的立足点就受用一生。长期处在“宽以里计,深以寸计”的状态,会导致已有资源更趋稀薄,且会形成倦怠。早年四处开花,若不能及时收敛,终会一无所成。

对于机遇的领取,就好比人体补钙,不是你一次吞下四五瓶钙片就能解决什么问题。更应考虑的,是在特定时间内,到底能够吸收多少。教育也是这样,吸收才是关键。

为什么一定要自学?

自学从来都是少数人的特长。

我们所谓的“自主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就是反复自学的过程。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自学能力呢?每个人的理由不一样,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理由。

许多年前,听到人家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句话吓坏我了。几乎从一开始我就担心有些老师其实是滥竽充数的,而许多年之后自己也不幸做了好多年的教师,确凿地证实了自己当年的怀疑就是正确的…… 古今中外,大多数教师其实是无照执业的,剩下的就算有照,那证照也是胡乱发的。当年一想到自己的灵魂可能被他们胡搞乱搞,当场就慌了、当场就怕了、当场就知道自己必须学会自学,自己的灵魂必须自己塑造,交给谁搞都不可能放心 —— 这事儿必须自己来。

我个人对这个想法有多么坚定呢?几乎从一开始我就相信:

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这个道理永远都是对的。不过,小时候的我,是个混蛋,常常无所顾忌,开玩笑没边没沿。那时候我经常自得地说,这其实是“通过搞乱别人的思想净化自己的灵魂。” 成年之后深刻地明白这有多么恶毒,连开这种玩笑都应该是万劫不复的。当然,很多滥竽充数的老师,最终事实上做到的,其实是“用被搞乱了的灵魂继续毒害他人的思想”……真不知道要比许多年前那个无所顾忌的小王八蛋差出多少个等级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自学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若是一个人竟然在成年后依然没有掌握这个基础的技能,那么他就注定一生只不过是个低级动物。

自学很简单,其实就是不断习得、积累、研究、打磨、升级那些概念和方法论。进一步来看,

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开始自学的人,越学越快。自学的人好比给自己的脑子开了个黑洞,刚开始看不出来,因为那黑洞的质量太小,乃至于跟没有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黑洞的质量逐步积累,渐渐地,另外一个现象终究会产生 —— 很多知识就好像是“不由自主”地飞进他们的脑子里。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善于自学的人,最终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能力:

融会贯通。

而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在《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里,我其实已经论述过此事: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善于自学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思考,这极大地增加了他们“偶然”发现什么、“突然”想到什么、“忽然”就得到了什么新结论诸如此类的概率,对他们来说,即便是“偶然”,也是更为高频的“偶然”,进步、持续进步、大幅度进步,对他们来说是斜率更大的必然线条。那只苹果掉下来的时候,正好被牛顿看到,而后那一瞬间牛顿的“顿悟”,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 掉下来的是不是苹果根本不重要,有没有那只苹果也不重要,迟早而已的事情,因为牛顿早晚会在某一时刻看到其他的什么东西,“突然”想到早晚该想到的东西。

不仅如此,善于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善于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在一个知识点上的感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另外一个知识点上发挥效用。知识点(概念与方法论)就好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它们自己会发酵,它们自己会相互连接,它们自己会相互碰撞,进而产生出更多有生命的东西。

学习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必然产生惊喜(意外的好运,Serendipity)的日常活动。并且,那些伴随着惊喜的幸福感(多巴胺分泌)就是一直在持续增长。

刚开始并不明显,到了后来,就完全不一样了,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灵魂的工程师。你就真的像个工程师一样,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常常要花很长时间“发呆” —— 用自己的灵魂思考自己的灵魂还缺什么,还需要什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活着需要弥补……然后,动用自己的灵魂的所有能量去做该做的事情……

偶尔我会听一首老歌,Pink Floyd 有句歌词: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这看起来深刻的歌词在我眼里有着诡异的扭曲,因为这世界上有一类人,从来都不需要 education,他们从一开始就 edmecation ——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我和身边的一些同类一样,每天都在造词,乐此不疲 —— 这是一种貌似无聊却必然惊喜连连的隐秘游戏。

另外,自学这事儿, 方法并不首要,首要的是态度。

所有讨厌学习、抗拒学习,最终彻底放弃学习的人,都是因为学习这事儿对他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为自己做的事情。他们从来都是“为了别人学习”,比如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或者为了保持面子的需求 —— 反正不是为了自己进步的需求。 不为自己做的事儿,做久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自然而然产生讨厌,产生抗拒,自然最终能放弃就马上放弃。

所以最终,离开学校之后,到了工作岗位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 给自己打工 ,而是 给别人打工 …… 这只不过是在延续他们长期的生活方式而已。

有个现象,人们经常看到,就是:

有些在学校里成绩一般的人步入社会之后却最终成就很大;
同时,还有很多在学校里成绩很好的,后来却泯然众人矣……

遇到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后对其做出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是一个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的重要表现和进一步成长的前提。

遇到上面提到的现象,人们普遍对其的解释是完全不经分析、禁不住推敲的:

…… 这就证明上学没什么用麽!

真正靠谱的解释是这样的:

人无非分为两种:

有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自己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得并不好;
另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别人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的还不错;

在这样的理解下,是无论如何都得不出“上学其实没什么用”的结论的。

在这一点上,人与人之间开始分化,为自己而努力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精英,为别人对付事儿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庸众。是啊,为自己做事儿,就肯定更努力啊!为别人做事儿就自然而然地应付了事么!

如果你想创业找个靠谱合伙人,那么请注意两个根基:

远离那些“表现型”选手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进取型”选手。
远离那些应付了事的人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的人。

(想了解什么叫“表现型”选手(Be-Good Type)、“进取型”选手(Be-Better Type),请阅读《成功,动机与目标》,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994632/

其实这两个根基是同根生的特质。那些“表现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表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些“进取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进步过程,更重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及其准确性,以便“明天会更好”。后者才可能成为“ 活在未来”的人。

“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当时的认可。这细微的差异,长期却造成天壤之别。对于“表现型”选手来说,外部的反馈,构成了全部的“回报”,决定了努力的成本。家长多夸几句,就再多学一点点,以便继续被夸;工资多涨一点,就尽量显得多做一点,否则多不划算啊!这是他们真实的念头。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

但这也确实是个非常隐蔽的陷阱:

明明是为了别人而活,却真切地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明明是为了自己而活,却最终不仅显得也确实是“大公无私”。

为什么要 直接远离第一种人 呢?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习惯,这种态度,实在是根深蒂固,他们几乎从刚开始“懂事儿”就已经这样了,基本上都是因为来自于父母的习惯与态度而不断加强。其次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每个结果的理解都会因此不同,进而进一步固化这种习惯与态度。更重要的是,这是最底层的价值观,位于“操作系统”的核心位置,很难与不同的操作系统相互兼容。尝试着改造他们是全无意义的,谁都做不到 —— 除非有一天他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改,可说实话这希望也太渺茫了。

知识没办法随着基因遗传,智商也是这样。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从出生的一刹那就开始(甚至有人认为胎教已经很重要)。所以,如果你要找个终生伴侣的话,也请注意这两个根基,因为它们直接影响你的孩子的未来 —— 其实与找创业合伙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现在已经为人父母,过去的事儿就算了,现在开始要把自己变成进取型选手,要把自己变成“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努力的人”,否则,你的孩子注定成为庸众,对你来说,这个后果一定很严重。

最少必要知识

学任何东西,想要“速成”从来都是妄想。但是,用来起步的那一点“最少必要知识”不仅是可以迅速获得的,也是必须迅速获得的。

关键在于,那些“最少必要知识”究竟是什么。

拿“学习”这个宏观的概念来说,“最少必要知识”起码要包括“阅读能力”。这个能力上出现了缺陷,那么无论学什么都可能事倍功半。除了起码的阅读能力之外,最少必要知识还包括“如何分辨有效信息和垃圾信息”──因为运用有效的阅读能力阅读大量的垃圾信息,几乎注定是浪费时间。比如,如何选择好书,就很遗憾地是很多人并未在意也未真正学会的“最少必要知识”内容。

再比如说,某个人声称自己“想要学会使用互联网应用”。那么,对这个任务来说,“如何使用Google”就是“最少必要知识”的重要内容。“会用Google”,不是打开浏览器输入google.com而后在搜索框里写一个问题那么简单的事情,要学会如何锁定、筛选、过滤、关联、重置关键字,要学会几个简单的逻辑符号,还要学会如何保存搜索结果以便将来重复使用……这一切,可能只需要一个下午就可以做到基本掌握,可是90%以上的人从未觉得自己应该花时间学它,从而浪费自己无数的时间和可能,与此同时浪费他人无数时间精力和耐心。

锁定“最少必要知识”,是一种能力,它可被习得,可被锻炼。当我刚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是1996年年底,那时候还没有Google,只有Yahoo的分类目录。没多久,我就通过层层翻阅,找到了Smith, Alastair G的“Testing the Surf: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Internet Information Resources.”(1997);这篇文章的URL几经变更,但它一直保留在我的收藏夹里。很小的时候,母亲教会我如何选择好书的结果就是我遇到另外一个资源的瞬间,马上把过去的经验应用到新的领域──图书馆→互联网 vs. 选好书→选好网站。

除了Google之外,另外一个必需的服务是后来被Yahoo收购的Delicious。因为找到的信息不一定当场就可以消化完毕,也不一定什么时候需要重用。必须有个很好的方法把这些“节点”保存起来,并且在将来的某一刻可以迅速找回。

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在各种不同的领域,有很多人从未想过要先去锁定“最少必要知识”,于是,他们一路磕磕碰碰,却又从未想过症结究竟在哪里(他们甚至看不到“症”,就算看到了,也以为是别的什么问题),于是,在花费一样多的时间,耗费一样多的精力的情况下,反复遇到万变不离其宗而对他们来说又从未有效解决的问题……如何查词典、如何查语法书,就是学英语的“最少必要知识”的重要内容,可是,看看身边的人吧,有多少人真正意识到这点了呢?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终其一生也学不好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总是有一些人可以“很轻松”地学会他们需要的技能的根本原因。

学习的核心本质

学习的过程就是与自己的“直觉”作斗争的过程。我们的很多直觉都是错的,就是需要经过教育不断校正的。

直觉上地球是平的,经过教育我们知道地球是圆的。
直觉上是太阳绕着地球转,后来经过教育我们知道其实是地球绕着太阳转。
直觉上自由贸易危害民族工业,即便经过教育之后,政府官员也常常不相信贸易壁垒实际上会极大损害国家利益。
直觉上口臭就要刷牙,牙膏厂商邪恶地用铺天盖地的广告教育大众每天要刷牙一次以上,使其变成“常识”;可实际上与口臭最正相关的事情是胃病,跟牙齿几乎没有任何关联。

这就是为什么通常情况下重要的知识都是反直觉,甚至反常识的根本原因。而学习就是为了脱离愚昧,什么是愚昧?

愚昧就是全然活在未经校正的直觉当中。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永远不能相信直觉。只不过,我们尽量小心那些未经验证、未经审核、未经校正的直觉。

而那些经过验证的、经过审核的、经过校正的直觉,不相信即相当于浪费教育。
一切都可以通过阅读学习

与常识相反的是,通过阅读几乎可以学到任何东西。当我买本书要学如何打台球的时候,身边很多人表示惊讶,说,那不应该是看视频更有效吗?

他们不知道,我连游泳都是看书学的。

书的好处是有效率。你可以大致看看目录就知道重点在哪里了,你可以随时中断、随时回来,随时反复。看视频、找教练,都没这样的方便。更为关键的是,乍看起来那些需要体验与实践的知识好像并不适合通过阅读获得,但恰恰相反,正因为是通过阅读学习的,才可能锻炼大脑的想象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最终可以无所不学。

这本书没有任何插图,是有意为之的——就是要示范一下:

连如此重要、如此私密的知识,都可以只通过文字传递。

知识是通用的而练习与体验是私人的

重要知识具有普遍一致的特征:它正确,但人们对它却有不同的认知。

首先所有技能都需要通过反复练习而最终习得——每个人的好奇心与耐心程度都各不相同,这决定了每个人的水平最终都各不相同。

其次,体验原本就是很私人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大脑虽然结构大致相同,但脑细胞之间的关联却各自有着天壤之别。于是,有的人某些方面敏感,另外一些方面愚钝,而另外一些人反之。于是,相互之间的讨论常常“驴唇不对马嘴”——这也是重要知识难以传递的根本原因之一。

俗话讲,“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就是这事儿。
细节上的思考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关键

卫生课里,教材里是这样教的:“便后洗手”。

很小的时候,我上厕所,看到一个朋友洗完手才去小便,我问他,“嗯?不是便后洗手麽?”

他笑得灿烂:

人么,要对自己好一点。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先存后取天经地义

我们去银行取钱,想提一万就提一万,想提十万就提十万——这样的前提是我们的账户里已经存过足量的金额。不妨想象一下你从来没有存过钱,但是你现在到银行“想提一万就提一万,想提十万就提十万”试试看?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技能都需要练才能最终习得的根本原因。有些人比另外一些人多一点天分,那也只不过像是多一张信用卡,多一点“预支”额度而已。不练、不攒,早晚被刷爆。

即便是在性高潮这样“诡异”的技能获得与应用领域,这个道理依然普适。神奇呢。

高效学习的定义,包含了七个关键词,分别是:

1
2
3
4
5
6
7
一,适合自己;
二,学习手法;
三,短时间;
四,注意力;
五,解决难题;
六,设定目标;
七,名师。

测试:你是那2%具有指数学习能力的人吗

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呢?让我们做个测试吧。针对以下十个问题,给出1-5的评分。其中1表示:完全不赞同;5表示完全同意;3表示一半一半。最后把自己的总分加起来。

  1. 我能快速读懂一本书
  2. 我在沟通的时候能够抓住对方的要点
  3. 我能从更大的格局思考问题
  4. 我做计划能考虑的面面俱到
  5. 我有清晰的愿景
  6. 我比同龄人学的更快
  7. 我能看清自己
  8. 我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9. 我很会问问题
  10. 我能对事物给出清晰的定义

如果你达到了41分,恭喜你进入了2%的阵营。

你学你的,用不着别人批准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我从来没搞懂这句话什么意思,什么目的,什么意义…… 也觉得并不重要。

我倒是清楚地知道另外一件事儿:

你一说要学什么东西,人们就发笑……

说实话,我花了很多年才琢磨清楚他们为什么要笑,他们的思路,他们的结论,他们的未来和结局。琢磨清楚了之后,才觉得,这事儿的合理解释意义对我并不大,因为我不是他们,他们和我也没什么关系 —— 只不过是各自的道路有过一次交叉而已,现在各自早就身处不一样的世界了。

有一件事绝大多数人搞错了,导致了不一样的思路,不一样的结论,不一样的未来和结局:

学习这东西,不是一定要学到大师的程度才可以拿出来开始用的。

“学成归来”,是人们对大多数学习者的刻板印象,好像学不成就不要回来了似的。

真实的学习过程是,学会一点最少必要知识(就是那些知道了之后就可以马上开始行动了的最少知识),然后就要马上开始实际操练…… 最终,大量的细节都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的 —— 甚至,还有大量的细节如果不进行实际操练的话,就根本没机会学得到。

在中国,每个会开车的人其实早就应该意识到这种学习方式的神奇。在中国,驾校的培训实在是太粗糙、太简单、太粗暴了…… 交了钱,进了驾校,其实前前后后在练习场上实际操作的时间少得可怜 —— 然后就冲出来上路了,虽然各自进度有些差异,但总体上来看,真正的驾驶技能几乎 100% 都来自于在真实世界里实际操作,而非驾校培训,不是吗?

明明曾经靠着自己的勇气曾经学会过至少一项技能的人们,最终不知道为什么变成了另外一种人…… 真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小时候什么都学、什么都做不好却也根本没怕过的人们,长大了之后终究都成了怂货。而且怂到什么程度呢?怂到害怕别人不怂的地步……

于是,绝大多数人的眼里,学习成了一条“漫长不归路” —— 听起来多可怕啊,学不成就别出来得瑟,学不成,就别回来见人!天呐。

这还不算,既然在脑子里把学习这事儿类比为一条“漫长不归路”,那么“它一定是一步一步走过去的……”,于是,无论做什么事情,他们都感觉必须循序渐进,甚至,若是看到别人不循序渐进,就很生气。

可是吧……

循序渐进坑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其实,最有效的学习方式,真的不是从零开始,一路走到大师境地 —— 那条路上遍地尸骨訇然兽出。

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真实生活,我们从来都是这样的:

横空出世,向后钻研,向前突击……

这才是真实的世界。

我们的教育体系,好像特别痴迷于把我们带到循序渐进的道路上去,父母们也觉得只有这样才放心(其实他们自己也是被弄脏了脑子自己不给自己洗脑的产物)…… 99% 的人循序渐进地从 ABCD 开始学,学英语 16 年,开口说不了,拿笔写不出…… 真不知道图个啥。

最简单的编程,被抬高成“工程师”的境界 —— 可另外一个事实又明显地摆在那里:

很多自称工程师的人,其实看到十四五岁的小黑客做的事情,也不得不心服口服 —— 若是必须、只能循序渐进才行的话,那些小黑客是不可能存在的,不是吗?

小黑客们都不是靠循序渐进习得技能的。都是“横空出世”的,他们最开始做的事情,不是打基础,而是“突然有个问题要解决”,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只好“向前突破”,用尽各种方法(通常是很土的办法)先把问题解决掉…… 在这个过程中,能补的补(向后钻研),补不上的就先放在那里,留给以后…… 然后反复迂回前进。

前些日子,我发了这样一条 Tweet:

算了一下,一个普通人只要不笨,一年是可以成长为全栈工程师的。用不着一万小时。

其实我不用猜就知道,一定会有大量的人明里暗里向我吐口水了 —— 事实上,我今年 45 岁,一路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一想学点什么,人们就发笑…… 他们的口水从来没能淹死我。

我一个学会计专业的怕什么啊?我大学毕业出来搞的是销售,而不是会计,不也得现学现卖吗?做了那么久批发生意,后来跑去新东方教英语,不也是跌跌撞撞先去考托福吗?离开新东方之后开留学咨询公司,也得现学如何指导申请文书;再后来结果竟然闲着没事儿跑去学习 Ruby on Rails、后来搞出来个 KnewOne;在这过程中还闲着没事儿研究比特币,再后来还要学如何做创投;现在又没啥事儿干了,就准备认真研究一下计算机领域,从一个基础的地方开始,去搞定全栈技能(时代不一样了,十年前是没戏的)…… 我学我的,他们为啥那么看不惯?好奇怪…… 其实我倒也不奇怪,我知道他们的思路。

这么多年来,在学习这事儿上,除了我的父母之外,真的从来没有其他人鼓励过我。我最感激我父母的方面,就是这么一条:

只要我说买书、只要我说报班,我要多少钱,他们就给我多少钱 —— 虽然总是补上一句,“反正钱就这么一点点,你花在那里就不能花在别的地方了……”

他们就是这样在我小时候用行动支持我的…… 再后来我自己能赚钱了,就成了我自己用行动支持我自己。

来自于亲戚、朋友的鼓励呢?说实话,真的没有,完全没有 —— 当然,我的情况特殊,我并不需要别人鼓励 —— 我自我鼓励的能力超强。风凉话呢?那就太多了,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想上来泼一瓢冷水 —— 现在回头看这些年,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也不知道为啥竟然没有被他们恶心到,也没被他们吓倒,好像完全没事儿似的……

所以,我这一辈子都有个好习惯:

鼓励身边的所有人…… 只因为,我实在是太清楚“鼓励”这东西有多么稀缺了。

老罗当年跟后来的老婆处对象的时候,据他说几乎所有人都反对,只有我一个人说,“多好啊!你那么开心……” 西乔准备考雅思的时候,我天天说的只有一句话:“没那么难的,你就弄罢……” —— 我真的没有教她什么,反正她从零基础开始一年之后考了雅思四个七分而后留学霍炬陪读最终全家移民成功。当年高雅说,“我们老师都说我数学不行……” 我只不过回了一句“让他们都去屎” —— 她到美国本科就选了数学专业,研究生选了设计…… 还有另外一个小朋友叫魏天天,第一次托福,才 82 分,当时我正在上海出差,她给我打电话,电话通了之后嚎啕大哭,我说的只不过是“哭个屁,都这样的 —— 接着考!” 后来,她考了 108 分。

如果你自己是个上进的人,那你就像我一样,天天鼓励那些同道中人罢 —— 我相信这绝对是善事。

还有另外一个事实是很多人曲解的:

谁说学过之后用的不够熟练,就不能用了?!

我说了个全栈工程师一年差不多了,很多人就愤怒了……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用一两个月时间学会了,但用的不够好,部署到网上没多久就被人攻击了,甚至被“脱裤”了…… 这确实可以算作技艺不佳,可这碍着谁了呢?—— 哈哈,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事儿真的出现过,我当年学 ROR,用它写了个博客程序,然后就被“黑客”攻击了,删除了第一篇文章,然后留下几句话…… 他一定是觉得“这下我狠狠羞辱了李笑来一番”…… 偶尔挺想他的,不知道五年过去了,他现在怎么样?

哦,对了,还有另外一个事儿:

谁说没天分的人就不应该学东西了,谁说没天分的人学得不足够好就丢人了?

我学过的几乎所有东西里,都没有“我有天分”的因素…… 这一方面是破令人沮丧的事实,另一方面又是勇气的来源。我最没天分的事情,可能就是唱歌。据说小时候唱歌很好听,后来有一次出去滑冰,重摔,然后脑震荡,然后就脑残了(这可是真的脑残),应该是负责辨音的部分受伤,直接的结果就是变得五音不全,没办法准确地分辨别人的音高,无法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声音…… 上初中的时候,我爹给我买了一把吉他,说,“你唱歌都跑调,将来怎么学英语呀?” —— 一副“老爹只能帮到你这里了”的表情。许多年后,我弹琴自娱自乐,偶尔唱首“山丘”让同事们开心一下…… 他们很羡慕,却不知道那吉他对我来说,这么多年来,其实一直是“脑残治疗仪”…… 我做销售,也不是因为我擅长,而是当年会计没学好,所以找不到会计的工作(也有别的原因);我去新东方教书,你真以为我英语有多好啊?只不过是考试成绩不错而已,发音那个烂啊…… 但发音烂就要被剥夺讲英语的权利吗?我不信。后来搞投资,你真以为我能点石成金啊?投了很多烂项目、死项目,花很多钱买了很多教训之后才开始慢慢摸到一点门道……

而且,我心粗,没有生气恼火的基本素质。更邪门的是,我认识很多被骂得比我惨的人…… 比如王垠,比如罗永浩,比如和菜头,比如霍炬,并且,他们之间还可能对骂呢…… 偶尔好像来气了的时候,不小心不厚道地想到他们,我就又乐了…… 唉,咋整?

有一天,我在朋友圈里发过这么一句话:

我找到了捷径,可惜早已身不在起点。

真的有很多捷径…… 比如,现在这篇文章里很多话都是“捷径”,因为你想通了,这些“捷径”就会帮你节省很多很多时间,节省很多很多精力,了却很多很多烦恼,甚至抄很多很多近路…… 捷径,不就是用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的吗?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这么个事儿:

我就是想带着一群人(当然总体上其实肯定是少数人),大幅度降低对学习的恐惧,大幅度压缩学而不用的时间,大幅度地跨界 —— 跨越那些貌似无法跨越的界限 —— 因为我们能活很多辈子,七年就是一辈子,你自己算算看?。

这一定让一些人感觉不舒服,但相信我,我们真的不是故意的…… 我们没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我们本来只是想自己过得更开心一点而已。大家尽量相互谅解罢。

学会哪怕一点点东西,你就可以做很多你自己以前完全没办法做的事情,若是不停地学呢?

人们各自就是活在同一个世界的不同版本之中,各自相距天壤。

哪怕是昨天的你和现在的你,也可能如此。

另外,这才折腾几下啊?这才学了多点东西啊?可你就是能明显地、深刻滴感觉到一个事实:

你和那些没折腾过的人在这方面完全无法沟通了…… 因为你们已经不在一个频道上了。

更残酷一点的说法是:

今天的你 和 一个月前的你 若是两个人的话,那么你们俩就是完全无法沟通的……

你明白学习的作用了吧?学习的好处和不学习的坏处,实在是太明显太残酷了。按照脑科学家们的说法,经过接二连三的折腾,你的大脑结构都已经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

瞬间提高自学能力的诀窍在于两个字:

别怕

如果非要用四个字的话,就是:

啥都别怕。

不就是学个东西嘛,学不会也不会死人的,学得会是早晚的事情。

开始之前……

  1. 本书中使用的系统为 Mac OSX

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们默认提到的都是 Mac OSX 操作系统,而 Ubuntu 版本的说明,只能等到有志愿者原意帮忙的时候才可能有……

  1. 大屏幕很重要、双屏幕更重要

衣服简谱一点没关系,食物清淡一点没关系,工具不够精良绝对不行。千万不要在工具上舍不得花钱,否则你注定落魄一生。

大尺寸屏幕 —— 甚至两块屏幕 —— 真的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对程序员重要,其实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者在 2008 年经过统计调查发现,大屏幕一天能帮人节省两个半小时 —— 请注意,这是干活做事过程中的两个半小时!别说程序员了,哪怕是那些每天书写文档,编辑表格的人,使用 24 吋屏幕的人要比使用 17 吋屏幕的人快 52%!这几乎是十年前,现在已经是 2016 年,iMac 的显示器已经是 27 吋了,分辨率已经是 4096 x 2304,几乎相当于十年前四块显示器的显示区域……

现在很多 IT 公司都不给员工配备电脑了(也许是因为笔记本电脑的降价与普及),但,少数开明的公司,基本上都会给员工配备外接的大面积显示器 —— 其实是很便宜的投入,却很实实在在提高很多效率。事实上,爱惜自己是一种生活态度,即便公司不给买,也要自己给自己买,反正现在显示器很便宜。

  1. 注册一个 Github 帐号

很少有计算机书籍会把这件事儿单独拿出来说。可实际上,这确实很重要 —— 因为从骨子里来看,习得任何技能的最根本技巧,就是一句话而已:

马上开始像那些已经精通这个技能的人一样生活。

因为从本质上来看,一切的学习与创造,都是学习者与创造者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去目标技能拥有者最活跃的地方生活,像他们一样生活,直至真的就那么生活 —— 这就是学习与创造的另外一个更为生动、更为本质的描述。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 因为激活大脑里的“镜像神经元”是学习与创造的最初起点。

Github 其实是目前地球上最先进、最高级、最高质量的社交网站,对,它就是个社交网站 —— 虽然貌似现在的人们普遍认为“社交网站”指的是另外一类东西。在那里,工程师们用他们固有的最高效的方式相互交流。他们写好代码就传到 Github 上去,用 Github 做开发中必须的重要事情:

备份自己的代码
文档与代码的版本管理
相互最高效地交流与协作
通过展现有效活动而获得更高信用
更方便地展示自己与自己的成果

在 Github 出现之前,工程师们在命令行下最常使用的命令式 cd 和 ls,现在,他们最常用的命令早已经是 git 了…… Github 是个崭新的世界,先开门进去罢 —— 注册个帐号就行了,多简单!

一个零人沮丧的事实是,在中国有很多所谓的程序员,真的不用 Github,还有很多为了求职跑到 Github上提交假项目…… 三叹。

  1. 每天都要有一整块的思考时间

这才是最重要的一条。工程师不是每天每时每刻都写代码的,他们用更多的时间思考。这有点像什么呢?你看大家从小上学,挺辛苦地学会了识字、写字,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写文章,就算写出来了,也传播不出去 —— 其实只是是因为确实没价值,因为在传播自由的时代里,真有价值的东西总是会被发现。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思考,也不会思考,所以,等于没有什么东西值得表达 —— 尽管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表达技能。

又因为不会写东西,没什么东西可写,所以,他们的表达技能永远停留在初级阶段,因为他们没有机会用这个技能与真实的世界交流(与读者沟通,无论是单向或者双向,或者与其他作者比较,无论是更好还是更差),于是,他们永远不可能获得真正的高级技能(那些技能也有人写书出来,可纸上得来终觉浅)。

工程师其实跟写书写文章的作者一样,无非是用他们特有的表达技巧去表达他们的思想,作者用自然语言文字,工程师用特定字符构成的代码…… 可关键在于,首先要有表达的标的,之后才有表达好坏的判断。工程师表达什么?他们发现问题之后解决问题,提高效率(通过大量的自动化任务)…… 那么他们天天要思考的事情多的去了,什么值得解决?要解决的话如何解决?我的解决方案是不是比别人的都更好、更优雅?为了搞定这个任务,我需要学会什么?我需要和人么样的人以什么养的方式合作?我能否持续地维护我的解决方案?我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人支持我?

与大家认为的“码农”并不一样,真正的工程师,时间分配大抵上是这样的,80% 的时间用来思考,20% 的时间把思考结果用代码表达出来(也许是通过带领团队)。这个思考的过程包括反复搜索(search 多了,就叫 research),深入阅读各种文档(因为今天的工程师必定要用到大量别人写好的模块),还要思考自己写出来的代码如何写好文档才能让更多的人使用……

而刚入门的时候,可能是反过来的,80% 的时间用来写代码,没有思想可以表达,就去模仿表达别人的思想…… 但,一定要有 20% 的时间花在真正的思考上,像工程师一样思考。很多人进步慢的根本原因在于,每天都在“学”,但从来不花大块的时间深入“想”。

从一开始就要养成习惯,每天要有起码一小时的时间专心思考:

我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它的核心关键在哪里?
已有的解决方案都有哪些?
我如何才能给出一个更好的方案?
我的方案应该如何拆解,如何逐个实施?

给自己买一个小本子,里面夹上一根笔,随身带着。 你学的东西越多,你越离不开这种小本子,遇到什么事儿就记下来,因为你是拼命使用你的大脑的人 ,你要记住的东西太多了,平时必须依赖这种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减轻你的记忆负担。虽然现在移动设备上的记事本也挺方便,但你用过一段时间就知道了,弄不好还是纸笔写写画画对大脑的帮助更大 —— 其实成本也很低很低。

用整块时间思考,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会很快走神。其实有很简单的解决方案的:

一边思考,一边写写画画,一小时不知不觉就会过去。

集中精力思考的时候,我喜欢在电脑上,而不是纸质的笔记本上,因为我的打字速度非常快,能跟得上我的思考速度 —— 手写实在是太慢了,并且太难看了哈。

  1. 功夫在行外

以后请你随时留意这种情况:

事情的关键往往在另外一个领域中。

在中国想要成为工程师,竟然有很大的一个关键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在于英语阅读能力;再比如说,即便成为了一个入门级的工程师,驻足不前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技术难关无法攻克,而是在于平时的思考习惯不良,或者干脆没有真正深入思考的习惯……

这可能会另很多人惊讶。可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当年我教英语的时候,写了本书,《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其核心关键在于通过统计结果筛选必背词汇,你看,这就是“英语专业”、“师范专业”毕业的职业英语教师肯定不会的东西,于是,他们一下子被我打败了,那本书在市场上卖了两辈子之后(2003 年第一版),还在继续畅销……

小时候,我父亲怕我唱歌跑调,将来会因此学外语产生困难,给我买了一把吉他。五音不全的我,竟然摸索着学,虽然弹得一般般,但也自得其乐。因为听音差,也因为无法像好歌手那样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声音,所以,无论哪一个曲子都是一个小节一个小节地反复练,甚至有些小节都一下子顺不过来,以至于需要再细分成若干个环节分别练,每个都练熟了之后,还有再反复串起来练,最终才算过了及格线……

成年之后,我拥有比大多数人更为强大的学习能力,无非是在这个过程中养成了几个习惯:

我不怕麻烦,因为再麻烦的事儿,都可以拆分成无数个可处理的小块,于是就不麻烦了;
即便是天赋不好,通过一定量的练习,也可以做到比大部分人好,哪怕滥竽充数也充得更像;
经验告诉我,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一定会越来越有能力解决更大的麻烦…

你看,我什么都敢学,什么都能学 —— 只要有时间 —— 竟然只是因为小时候唱歌跑调,老爸给买了一把吉他…… 除了我自己,谁会觉得这事儿有这么重要呢?而上面这三条所提及的“解决麻烦方法论”,其实不也恰恰是工程师们用代码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方法论吗?

对,功夫常常就是在行外。

任务

也许应该换台电脑
给自己再加一个显示器
里里外外翻翻 Github,随便逛逛
买一个小本子随身带着。

方法:如何进入心流状态

当人处于心流状态时,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忘记时间的流逝,也能想出更多的新想法和新观点。心流状态很难进入,但一旦进入就会很有价值。

杰米·威尔和史蒂芬·科特勒在《盗火》一书中介绍了帮助人们进入心流状态的三个基本方法。杰米·威尔是专门从事神经科学和“心流”状态应用研究的专家,而史蒂芬·科特勒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

第一个方法是通过冥想进入。如今,冥想被当作一种注意力训练,已经成为1800万美国人的生活习惯。另外,瑜伽、太极拳也很受欢迎。这些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进入心流状态。

第二,调整身体姿势来改变大脑认知。《李翔知识内参》曾经提到过,肢体语言的改变可以对人们的态度造成影响,也就是说,身体对思想有一定的塑造作用,一旦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就可以重建身体和大脑的联系。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变化姿势、调节呼吸、改变面部表情、增加灵活度和平衡度等方式来改变自己的意识状态。

第三,做情绪的主人,主动带领自己进入更好的状态。很多人都不会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状况,任凭其自然发展。比如,有压力时,他们会一直沉浸其中,直到感觉变好一点后,才站起来去工作。灵感枯竭时,人们坐等灵感的降临,不会主动激活自己的头脑。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主动进行改变。比如,在状态不佳时,不妨用运动改善情绪,或者冥想15分钟,更快地进入状态。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能够让我们能更好地运用自我意识,训练大脑去发现自身的思想,从而进入心流状态。

三种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纽约时报》记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写出了《如何学习》这本书,在书中,他提出了几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公众号“家族企业杂志”整理了这些方法。

第一,拉开时间间隔能提升学习效率。研究者们通过记忆单词的实验证明,一次学习20分钟,不如用10分钟学习两次效果好。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块的东西让它去消化吸收,不如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间隔。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不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也不需要更刻苦地学习,你就能记住更多的东西,而且记忆更长久。

第二,考试不是目的,而是高效学习方式。有两位心理学家就记忆和考试的关系做过多次实验。一次他们让两组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其中一组学习两次,每次7分钟;另一组学习7分钟,第2个7分钟以考试的形式默写下来。学习全部完毕之后,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学习+默写”的效果远大于单纯学习的效果,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人们的遗忘速度也更慢。大脑的记忆有存储强度和提取强度,对于大脑来说,越是需要努力获取的记忆,越会增加存储和提取强度。背诵或考试,使得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知识,要付出的努力远比一遍遍重读或重学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会让我们记住更多的东西。

第三,刻意练习不如交替学习。心理学家罗勒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召集24名小学生,学习计算棱柱体的面、棱、顶点和转角数量。其中一组集中学习,按顺序练习面、棱、顶点和转角习题;另一组也练习了相同次数,只不过随机而无序的做题。第二天,所有孩子都测试了4种题目各一道。结果交替学习那一组的孩子比另一组分数高出一大截。科学家发现,学习时把不同的物件、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我们更彻底地掌握好每一项内容。

盗火——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怎样引领我们的生活走向更加富有、更加高效、满意度更高的未来。通过这场革命的四个驱动力——心理学、神经生物学、工程技术和药理学,我们仿佛获得了一把金钥匙。这把金钥匙让我们得以进入有史以来最有争议、最多误解的领域。“盗窃天火”的神话仍在流行,它就像一项颇具挑衅的考试,而这场考试所拷问的便是:那些传说中不可能的事情,哪些其实是可能的。

目录

引 言
永无止境的故事
意外的开拓

第一部分 关于出神的实例
第一章 这是什么样的火种
转变
训练刺客的高昂花费
谷歌钓鱼
无法应付的出神
思想体育馆(Mind Gym)
转换状态的经济
第二章 为何重要
出神的使者
无自我性
无时间性
无刻意性
丰富性
复杂问题复杂解决
第三章 我们缘何错过
越界
教会的界限
身体的界限
状态的界限
吹笛人、异教团体与专制主义者

第二部分 产生出神的四种力量
第四章 心理学
解读的改变
为你而敲钟
广告狂人
使反常不再反常
改善你的痛苦因素
从改变的状态到改变的特性
第五章 神经生物学
玻璃罐外
我感觉不到我的脸了
人工智能精神分析学家
此处有预知(但你早已经知道了)
神经神学的诞生
从操作系统到用户界面
第六章 药理学
每个人一定都飘飘欲仙了
亚历山大舒尔金: 迷幻界的约翰尼
这是你麻醉了的大脑
超越空间的词库
欲望的分子
第七章 技术
牧师黑暗的秘密
夜晚激增的事物
数字化的萨满巫
启蒙工程
流动的软件

第三部分 通往厄琉息斯之路
第八章 引火烧身
未来的沙箱
决堤之时
破坏婆罗门
普通民众的巅峰
世上无新事
第九章 烧毁房屋
极小的傻瓜
掌控转变的人
从间谍到疯子
索玛,美味的索玛!
出神想要自由
第十章 享乐性工程
STER 的“已知问题”
无自我性: 这与你自己无关
无时间性: 这与现在无关
无刻意性: 不要变成极乐瘾君子
丰富性: 不要掉得太深
出神方程式
价值=时间*回报/ 风险
享乐日历
万物都有裂缝
结论
划船还是驾船?
事后聪明
注释
致谢
关于内行方法的速记

新研究:创造力不是技能,而是状态

这本书究竟讲的是什么?
用技术的手段来帮助你提高创造力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一头扎了进去,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时间,完全沉浸其中,极有愉悦感。当事情做完后,你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如果你是一名写作者,正在写一个非常擅长的故事,写着写着就不自觉地进入到了故事情节中。随着故事的发展,你会激动、紧张、恐惧,甚至为主人公的命运捏了一把汗。故事写完后,你还反复咀嚼自己写的故事,觉得故事情节百折千回荡气回肠,极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恨不得立即找人分享。

这种“忘记自我、忘记时间,完全沉浸其中,极有愉悦感”的状态,被心理学家称之为“心流”——相信你对“心流”这个词并不陌生。而本书《盗火》则称之为“出神”状态——与“心流”是同一个意思。

人一旦“出神”了,就会极大地提高效率;而人在“出神”时,也是极具创造力的——如果你有过“出神”经历,一定也深有同感。但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

然而,“出神”的时刻可遇不可求——我们都知道“出神”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提高创造力。但是,并不是我们想“出神”,我们的大脑就能“出神”。

怎么办?有没有办法可以让我们随时进入“出神”状态?

美国硅谷的精英分子、美国的军队海豹突击队、还有一些科学家们,他们已经找到了答案——通过技术手段,可以使人随时进入“出神”状态,激发大脑的最大潜能。

本书《盗火: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记录的就是这场“革命性”的发现。

.

“盗火”是什么意思?
成功已经不再靠努力和天分了,而是靠技术
“盗火”来自古希腊神话故事。

宙斯称王后,让他的两个兄弟普罗米修斯和埃庇米修斯,去制造世界上所有的生灵。

埃庇米修斯用河泥制造了不少的动物,还赋予了这些动物力量、速度、尖牙和毛发。

而普罗米修斯则按照天神的模样将人类捏成了形。但是,埃庇米修斯把所有的天赋都赋予了动物,没有多余的天赋给人类。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感到惋惜,便问宙斯,能不能赐予火种给人类作为补偿。宙斯拒绝了他。

普罗米修斯偷偷盗走了火种。宙斯暴怒,将普罗米修斯绑在岩石上,永世遭受鹰啄内脏之苦。

让我们回到本书中。

硅谷的精英分子、美国的军队海豹突击队、还有一些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随时随地集中注意力的捷径——在作者看来,这属于“天机”,是宙斯的“火种”,是一场颠覆人类认知和精神的革命——以前,我们想要成功,需要靠努力、靠天分;但现在或者说未来,成功竟然需要靠技术了。这无疑令人既可怕又令人期待。未来,人和人之间,在认知上、在学习的效率上,无疑会进一步拉大距离。

所以,作者用了“盗火”这个词作为书名。

但是,与古希腊神话不同的是,这次的“盗火”会有不一样的结局,而且这场“盗火”就发生在我们所有人的眼皮底下。

本书作者有两位,史蒂芬·科特勒和杰米·威尔。

史蒂芬·科特勒是《纽约时报》超级畅销书作家,写过很多耳熟能详的畅销书,比如你一定听说甚至读过的《从0到1》,还有《超人的崛起》 《未来世界:改变人类社会的新技术》《创业无畏:指数级成长路线图》《富足: 改变人类未来的4大力量》等。

杰米·威尔是专门从事神经科学和“心流”状态应用研究的专家,著作多发表在学术性期刊上。

目录
一、“出神”状态究竟怎样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NO.1 军队:海豹突击队
NO.2 大公司:谷歌
NO.3 究竟什么是“出神”状态?
二、“出神”状态究竟怎样“作用于”我们的大脑?
NO.1“出神”究竟是怎样“作用于”我们的大脑?
NO.2“出神”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NO.3 为什么说“出神”是普罗米修斯式革命?
三、究竟有没有可以随时“出神”的方法?
NO.1 可以让我们“出神”的方法
NO.2 通过身体的姿势来改变大脑的认知
NO.3 通过“用户界面”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四、警惕“出神”的副作用
NO.1 国家:把“出神”技术使用到核武器中
NO.2 商业:调整我们潜意识的欲望,让我们买得更多
NO.3 个人:用理性规约自己
.

“出神”状态究竟怎样
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NO.1

军队:海豹突击队

海豹突击队是美国海军特种作战部队,作战的环境不仅包括海洋、天空和陆地,还包括跨国边境、地理极端环境等。用这支精锐部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们面临的局势常常变化多端,充满了不确定性、非常复杂和信息模糊等特点。

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取胜,就得依赖团队合作。所以,海豹突击队想要的状态叫“集体心流”。也就是,每个人都能离开自我,迅速形成一个集体心理,处处合拍。

具体来讲,“集体心流”要达到这样的两个准则:

第一,随时分工,不需要任何人指挥。比如,搜寻一幢建筑物,如果我往左边,你就去搜寻右边;

第二,没有固定领导,随时切换领导。比如,如果你知道下一步怎样做,那么你就是下一步的领导。再下一步,如果我知道怎样做,那我就替换为领导。

也就是说,海豹突击队的成员都具备随时关闭自我并与集体融合的能力,这项能力是海豹突击队取胜的秘诀,这项能力也是一项独特而异常的天赋。

海豹突击队是怎样找到这些有天赋的队员的呢?

很难讲,这样的天赋是队员与身俱来的还是被训练出来的,或许两者皆有。

首先,是选拔合适的人才。海豹突击队的淘汰率高达80%。成功训练一名海豹突击队队员的费用是50万美元,但因淘汰而损失的费用每年高达数千万美元。

其次,是接受地狱式训练。五天半不间断、无睡眠的体能训练,剔除那些无法改变自己意识的队员,找到那些少数有坚强心智的人。

显然,上述这些方法效率并不高。所以,海豹突击队一直都在寻找,能否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训练“集体心流”呢?

与海豹突击队有同样诉求的还有谷歌公司——你往往是一边工作一边刷手机,但资本家却希望,你能忘我的工作。

NO.2

大公司:谷歌

2001年,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决定为谷歌招聘一位首席执行官。但面试了50多位硅谷的高级经理人后,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绝望之中灵光一闪,佩奇和布林决定采用一套不寻常的筛选机制——将候选人送到“火人节”,看候选人能否应对局面变化多端且异常的环境?在极端的环境下,候选人的创造力又是如何?

什么是“火人节”?

“火人节”是在一片既广阔又干旱的沙漠上开展的集会。参加集会的既有亚文化群体,也有高科技精英人士,还有不少的亿万富翁。谷歌的创始人佩奇和布林、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等等都是“火人节”的常客。

参加“火人节”也就意味着,必须度过五天五夜几乎没有任何睡眠的时光,还需要忍受炙热难耐的太阳光、冰冻刺骨的寒冷,以及海豹突击队所面临的变化多端、不确定性、非常复杂和信息模糊等情况。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家特纳认为,“火人节”对硅谷精英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为其中大多数人带去一种精神高度集中的体验。牛津大学神经心理学家们研究发现,75%的“火人节”参与者表示,自己在这场盛事中经历了转变的体验;85%的参与者表示,从中得到的益处持续到了之后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

谷歌创始人佩奇和布林通过“火人节”最终选定了施密德为谷歌的首席执行官。因为施密德身处“火人节”这样艰难且变化多端的环境下,仍能轻松应对自如;在不消耗团队成员才能的同时,也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处事方式来适应团队的文化。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2001年,施密德成为谷歌的首席执行官时,谷歌的收入只有1亿美元。10年后,当施密德将首席执行官的控制权交还给佩奇和布林时,谷歌收入已将近400亿美元。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海豹突击队和谷歌所寻找的“出神”技术,究竟是什么呢?

NO.3

究竟什么是“出神”状态?

“出神”状态包括3个方面。

第一,心流。也就是忘我的投入工作,灵感爆发。一般来说,艺术家和运动员能够经常到达心流。

第二,通过某种仪式达到神秘的状态。比如,宗教,再比如,一帮人起舞等等。

第三,迷幻状态。比如,吸毒。

这3个状态正邪两道,但从脑科学角度来说,他们基本上是一样的状态。我们称之为“出神”状态。

如果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出神”状态究竟是什么,我们不妨再通过“出神”的4个特征来了解“出神”。

.

“出神”状态究竟怎样
“作用于”我们的大脑?
NO.1

“出神”究竟是怎样

“作用于”我们的大脑?

“出神”状态有4个特征:忘记自我、忘记时间、不刻意、获得丰富信息。

1、忘记自我。

忘记自我很容易做到,看电影、电视剧、玩游戏时,我们常常都能忘记自我。

“出神”时,前额叶皮层停止运行了,而前额叶皮层就是负责自我的部分。所以,“出神”时,也就关闭了对自我的评价。

忘记自我的好处不仅仅是关闭自我的评价,还有助于我们从日常身份中挣脱出来,获得更多观看生活和事物的视角。

2、忘记时间。

忘记时间也很好理解。一头扎进了某件事中,我们往往就会忘记时间的流逝。

3、无刻意性。

老板安排你去做一件事,这是刻意行为。而无刻意性就是,即便老板不安排你去做,你也会去做,你也非常想去做。

为什么呢?因为去做这件事,会让你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出神”状态时,大脑催生多巴胺、内咖肽、大麻素、血清素和催产素,而这些物质会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换句话说,去做这件事时,你的大脑里会产生这些物质。是满足感让你不得不去做。

说到这里,我们再次理解到了,为什么硅谷的一些大公司那么希望员工随时进入“出神”状态。因为这可以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4、获得丰富信息。

什么是“获得丰富信息”呢?我们还是得回到脑神经科学领域来解释了。

我们刚进入“出神”状态时,大脑会释放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些神经化学物质能够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提高我们对周围的警觉能力,从而提高我们大脑的认知能力。

慢慢地,大脑中的贝塔波降低到了平和的阿尔法波时,我们的神经开始放松又警惕,能够让我们走出自我、忘记时间、无刻意性,从新的视角来审视事物。

当我们更加深入到“出神”状态中时,大脑会继续释放内啡肽和大麻素。它们都能够减少疼痛,让生理上的痛苦不再转移,让我们能够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尤其是大麻素,可以急速增加我们的“横向思考”能力。所谓“横向思考”就是打破逻辑局限,将思维往更宽广领域拓展的前进式思考模式,它的特点是不限制任何范畴,以偶然性概念来逃离逻辑思维,从而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新想法新观点新事物的一种创造性思维。

当我们以更深的程度进入到“出神”中时,脑电波就会进入类似催眠状态的斯塔波。斯塔波可以增强人的放松感和直觉力。让我们产生宁静、幸福、信任和善于交际的感觉与能力。同时,可以帮助我们把刚才的信息融合起来。

清醒的时候,大脑一次性处理的信息大约为120比特。而听一个人说话就约占60比特。但在斯塔波时,我们的大脑一次性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达到10亿比特。

狗能听到人听不到的口哨声,鲨鱼能观察到电磁脉冲,蜜蜂能看到紫外线。但,如果我们处于深度的“出神”状态时,在斯塔波的作用下,我们也能够以更大的精确度来感知和处理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增强了察觉力、接触到了更多的信息、构建了信息之间的链接。

NO.2

“出神”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达到“出神”状态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创造力,因为创造力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核心能力。

但如何把人训练得更有创造性,我们很多时候不得法。因为很多时候是把创造力当作技能来训练,实际上,创造力不仅仅是技能,更是一种思想状态。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提高创造力的常规方法。一个是冥想,一个是电磁刺激。

一项针对西藏佛教徒的研究显示,长时间的打坐可以使大脑产生伽马波。与伽马波相伴的是,突然性的灵感。但是,培养伽马波需要僧侣投入超过34000小时(大约30年)的时间。不过,2009年,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仅仅四天的冥想也能对注意力、记忆力、警惕性、创造力和认知灵活度有显著的提高。

另外一个常规方法是电磁刺激。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员用一个微弱的电磁脉冲来使得前额叶皮层不再工作,并且创造出了一个20—40分钟的心流状态。随后,让这群产生心流状态的人员接受一个关于创造性问题的测试。结果发现,40%的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完成了。而日常状态下,只有不到5%的人能够正确地完成这个测试。

所以,以后想要学习好,可能需要直接给大脑进行电磁刺激。但是,这还不是最狠的。更快更方便的方法是服药。

2012年,美国儿科协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常春藤联盟大学的学生中,5个里就有一个通过服用“智能药物”来提升学业表现。到了2015年,三分之一的常春藤联盟大学的学生都这样干了。

所谓“智能药物”其实就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非处方药。试想一下,既然这个药能帮助多动症保持注意力,那也能帮助正常的学生增强注意力。

服用“智能药物”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服药迷幻药。

几十年前,国际高等研究基金会的研究员召集了27个从事创造性工作并眼前遇到难题的人,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的数学家、惠普公司的工程师等。

研究员让这27个人每人服用了50微克的LSD。LSD学名麦角二乙酰胺,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50微克的剂量非常小。

服药之后,每个人的认知能力(从注意力集中到分辨何时出现正确解决方法)都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其中最高者提升了200%;然后,再让每个人去解决眼前遇到的难题,不到4个小时,这27个人都把难题给解决了,其中一些难题还涉及到了数学、工程等专业性问题。

现在,如果你遇到了难题,炫先森给你50微克的LSD,你是吃还是不吃呢?苹果的乔布斯选择了吃。不仅如此,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报道,美国的亿万富翁几乎都在定期服用迷幻剂。

NO.3

为什么说“出神”是普罗米修斯式革命?

因为文明社会的界限阻碍了我们的视线。

早在1962年,哈佛大学神学院的研究生帕恩克就做过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迷幻剂实验。他在耶稣受害日当天,将20个神学专业的学生集合到了教堂里。他给10个人服用了迷幻药,另10个人服用了维生素B3。然后,让这20个人去教堂参加耶稣受难日的礼拜。

服用了迷幻药的这10个神学生说,在礼拜的时候,他们真的感受到了神的存在,感受到了与神独处。6个月后,这组人还受到了持续的影响。大学毕业后,这组人中有9个人成为了牧师;而服用维生素B3的那组神学生中没有一个从事牧师工作。

曾任英国顾问协会药物滥用部主席的纳特,经研究发现,每350起骑马运动中,就会导致一起严重的创伤或死亡。但是,每600片摇头丸才会出现1起危险事故。也就是,1:350。随后,英国的媒体标题写道:“英国政策博士认为迷幻药比骑马更安全。”不到一个星期,纳特就被英国内政大臣传唤,并且因为不负责任的言论而被公开严惩。内政大臣认为,不能将一项违法活动的危险,跟一项合法活动的危害相比。

但,纳特并未就此停步。他测量了20种最常滥用的药物9个不同方面的危害,其中包括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交上的危险。结果发现,排名第一的祸害是:酒精;排在第二的才是海洛因;而摇头瓦这种被认为人类头号公敌的药物,其危害性仅位居第17位。

纳特在伦敦国王学院的一次演讲中将这项研究公之于众。这次媒体用的标题是:“政府大臣认为,酒精比迷幻药更危险!”几天后,纳特的科学家身份被“摘掉”了。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刊登了纳特的研究结果。

炫先森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支持服用非法违禁药物,来达到“出神”状态。

.

究竟有没有可以
随时“出神”的方法?
NO.1

“出神”的方法

比如,冥想。值得强调的是,此处所说的冥想,不是指精神性含义的冥想,而是基于注意力的减压方式——如今,心理学家们已经在重新改变冥想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了:它不应该是精神层面的活动,而是一种注意力训练。如今,已有1800万美国人将冥想作为生活中的习惯。

不仅如此,像瑜伽、太极拳等沉思训练活动,经由表现认知上的发现,而获得了主流认可,成为在美国最受欢迎的室内活动。以瑜伽为例,研究者发现这项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认知能力,还能降低血压。2015年,大约3500万美国人将瑜伽作为生活中的习惯。

许多硅谷的精英,却开始使用颅磁刺激这种并未被临床试验认可的方法,来提高认知表现。还有一些科技公司使用从智能传感器到促智药(一种能够刺激大脑功能发展的补充剂)等方式来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

就连大麻也已经在美国成为增长最为迅速的产业。2016年末,美国已有28个州赋予医用大麻以合法地位,其中8个州还把大麻的消遣娱乐功能赋予合法化。一项调查显示,3200万美国人定期服用致幻剂(10个美国人里几乎就有一个),并且表明自己这么做是基于慎重考虑。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2013年出版的一份期刊称,人们最普通的动机是“增强神秘体验、内向反省及好奇心”。也就是说,人们认为服用致幻剂是为了前进,而非堕落。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使用科技的手段,来达到“出神”状态。几十年前,只有少数几所大学的实验室里才会有的那些价值上百万美元的大脑成像装置机器,如今已变得到跟口袋里的智能手机一样随处可见。现在,只要有几个即插即用的传感器,我们就能够测量自己的荷尔蒙、心率、大脑电波以及呼吸,更清楚地了解自己实时的健康状况。

而海豹突击队和谷歌公司就已经走得更远了。

海豹突击队里有一个头脑体操馆,汇集了世界上用来训练身体和大脑表现的工具和技术,可以驱使队员更快地进入“出神”状态。比如,头脑体操馆里有鸡蛋形状的吊舱,人只要身处其中,就会完全丧失各种感官的感觉能力,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在盐水中浮动几个小时。通过这个吊舱,以及特定的脑电波和调整心率的频率分布,可以使队员把原先学习一门外语所需要的6个月时间减少到6个星期。而这个吊舱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发明出来了。

谷歌花了数百万美元建造了一个注意力中心。这个中心的目的就是使员工挣脱自我、完全沉浸于手头的工作,甚至试图将员工在“火人节”上的“出神”状态转移到日常工作中来。

NO.2

通过身体的姿势来改变大脑的认知

有一个经典的实验是这样的,如果某人让你拿着一杯冰水,然后向你介绍一位陌生人,那你就会对这位新面孔充满疑虑;但假如让你拿着一杯热咖啡,向你作同样的介绍,你会更容易相信这位新面孔。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身体对温度的感知,可以引起我们大脑对事物的认知。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认为,双手叉腰、手肘大幅度弯曲、双腿稳稳地站在地上,这样的姿势维持两分钟,可以使睾丸素水平上升20%,使压力荷尔蒙皮质醇降低15%。

这个实验再次告诉我们,身体与思想的关联度,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大。

那么,这些实验与“出神”有什么关系呢?一旦我们认识到了,身体影响大脑,我们就可以通过身体姿势来调节大脑。

比如,从事动作运动与冒险运动的运动员,就非常善于刻意放大他们的身体感觉,来帮助自身转换思想状态。

再比如,1500年前,少林寺的僧人花费很长时间练习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动作——徒手破砖、用脖子夹住飞驰而来的矛、用两根手指支撑其身体等等,其目的并非是练就这样的本领,而是训练思想,从而实现超然。

NO.3

通过“用户界面”来改善我们的生活

以前,大脑主导着我们的行动,这就像是一个操作系统。

但是,通过上文我们得知,身体活动可以影响我们的大脑和思想,潜意识可以比我们自己更准确地反映我们的内在状态。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做出改变,从操作系统改变为用户界面。

什么是用户界面呢?其一是,我们可以对大脑进行主动操作;其二是,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

比如,在操作系统下,我们会思考更多、谈论更多并感到更大的压力。我们会一直等待,直到感觉好一点后,才在太阳底下散步;我们会一直等待,直到等到工作机会,才昂首站立起来去放松心情。

但是,在用户界面下,我们可以踏上跑步机(研究证明运动可以有效减缓除重度以外的其他程度的抑郁),或摄取自然太阳光(70%的美国人缺少维生素D,它直接影响到情绪),或冥想15分钟(《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发现它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有相同效力却没有副作用)——这些方法中,没有任何一项需要思考我们的思维方式,但每一种方法都能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心情。

.

警惕“出神”的副作用
NO.1

国家:把“出神”技术运用到核武器中

通过机器来催生“出神”状态,这一技术已经成熟。美国已有公司开始把这一项技术,利用到核武器中。

2003年5月,《新闻周刊》刊登了一则对于“精神电子项目”的简介,揭示了美国军方正在结合使用亮光与能够迷惑心神的声音,以及其他转换意识的战术,促使伊拉克战俘的精神防线土崩瓦解。

NO.2

商业:调整我们潜意识的欲望,让我们买得更多

美国的一些游戏公司,在游戏上市之前,会雇佣最优秀的神经科学家和行为心理学家,并找来一些青少年做测试。这些专家对这些青少年做贝塔因素测试。如果这款游戏没有使血压急速上升到140—180毫米汞柱,那么游戏就得返回去重新调整。直到玩这款游戏所产生的多巴胺跟性产生的一样多,并且几乎能够与可卡因媲美时,这款游戏才算是合格的游戏。最终,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会让玩家“上瘾”。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做过一个说书的实验。实验中,听众被连上脑电图传感器和心率检测器。然后,让一位说书人给这些听众讲一个令人心碎的欺凌儿童的故事,并号召听众为这个儿童捐款。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仅仅看了一下计量生物学数据,就轻松地预测了哪些听众会深深触动于这个故事,哪些听众最终会选择捐款。最终,精确率达到了70%。

显然,如果新闻播音员或政客,利用同样的技术,通过解读并调整神经生物学数据,就能轻易地拨动我们的心弦、煽动众怒。其后果不堪设想。

是不是很可怕?国家有可能会有目的地侵入人的头脑,对行为加以塑形、控制;商业公司会有目的地通过调整潜意识欲望,让我们买更多的东西。

NO.3

个人:用理性规约自己

厄尔默连续12年被称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女性极限滑雪运动员”。

2001年,厄尔默挑战位于法国沙莫尼高达12000英尺的南针峰北坡,却惨遭雪崩。幸运的是,她竟然活了下来。

第二天,她又再次去滑雪,又差点葬身其中。厄尔默说:“每一次我感觉到那种恐惧时,我的生命才最饱满,完全处于‘出神’状态中。我对那种感觉上瘾了,完全停不下来。”

幸好,后来厄尔默遇见了“火人节”,“我被彻底震惊了,我体会到了跟滑雪一样的感觉。”从此,厄尔默告别了滑雪运动。

“出神”会让人上瘾。返回太快,我们就会一直想着自己能否走得更远一些;走得太远,我们就可能回不来了。

避免“出神”的副作用,下面3个建议可供参考:

1、无论脑海里出现什么,都请记住这与我们自己无关。

在“出神”状态中,多巴胺会大大增加,而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则骤然减少。这时,就会产生极端的自我意识。比如,会认为再大的事情,也可以一蹴而就;想到什么,必须要马上付诸实施;我自己就是非常重要的,怎么能没有人听我说话呢。

无论脑海里出现了什么,都请记住:这一切都与我们自己无关。记得收拾起所获得的经验教训,重拾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责任。

2、走出“出神”状态后,也不要立即行动。

上面的第1点,我们说的是在“出神”状态中。而在走出“出神”状态后,也请不要立即行动。

“火人节”的组织者有一个忠告:不要在参加完火人节后的一个月时间内,做任何重大决定。因为可能你激动的心情,用一个月的时间都平复不了。

3、将“出神”体验排序。

我们可以把各种“出神”体验按照强度、时间和危险度排序,有计划地参与。那些强度低、危险小的活动,可以多实践;强度高、危险高的活动,只能偶尔为之。切记,要用理性来规约自己的行为。

践行

学习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概念。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为什么持续学习一定会产生好运和惊喜呢?理由也很简单,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2017.9.13】

明确的目标/任务
收费的指导
正确的方法
刻意的练习
日常的坚持
积极的反馈
良好的习惯

自己得首先尝到甜头,并以教为学

阅读思考
旅行见识
交友分享

  1. 健身==二头、腹肌、腰背
  2. 旅行==以深圳为基地,基于地铁交通,图书馆、十景、公园、交友、美食、审美、有趣
  3. 批判性思维==第三人视角,客观、公正
  4. 创新思维==阻断常规通路,挖掘创新路径
  5. 英语==交流工具、用起来:查询、阅读、翻译、写作、音乐影视
  6. 积极反馈,笔记、博客

罗胖60秒:为什么要跨界学习?

  1. 昨天我们说到,每一种学问对应的,不止是一个行业,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为啥这么说?

你想,知识门类和生物物种一样,也是逐渐分化、演化出来的。那为什么会有一门学科突然独立了呢?

  1. 通常是因为这门学科,有了自己思考世界的独特方式。

比如,医学,它的使命当然是治病。但是你发现没有,一个医生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地方。

  1. 比如,他是在信息不完备的前提下,就要做出性命攸关决策的人,除了战场上的将军,只有医生每天面对这样的处境。

还有,医生要运用的工具也是所有职业中最丰富的,至少得记住几千种药啊。所以,怎么驾驭复杂工具,也是医生的独门绝活。

  1. 你看,跨界学习的目的是啥?不是让你成为一个多面手,而是让你能从其他领域,学到自己行当里没有的方法。

罗胖60秒:怎么挑选学习领域?

  1. 最近大家又在聊高考填报志愿的问题。每年都有朋友问我,该不该学新闻专业,因为我就是新闻专业毕业的。

  2. 我说,新闻这个行业还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学这个专业,有三个收获。

  3. 第一,年纪轻轻,什么社会地位也没有,就有机会从全社会的视角来思考问题。这个角度,用不好成了妄人,用好了非常珍贵。

第二,知道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对一切陌生领域充满好奇心。新闻业的人自己经常说“新闻无学”,所以,我们才更愿意乱七八糟地学其他行业的知识啊。

第三,我们学新闻的人,一开始就知道是靠读者、观众、用户养活我们的,所以天然会注重表达的技巧、信息交付的效果。

  1. 你看,每一个学问对应的,可不只是一个行业,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方式。在这个时代,你在挑选学什么的时候,也许后者才更加重要。

方法:如何利用“学习循环”精进职场技能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1万小时定律,说的是天才之所以表现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不过,一万小时定律也受到了很多质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管理学教授莫滕·汉森,就在《征服职场:达人如何做的少反而做得更好》中提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练习了多少个小时,而是你如何学习。他认为,职场上,我们无法像运动员、音乐家那样使用刻意练习,需要利用学习循环(Learning loop)来学习与精进。对于学习循环而言,最重要的是,你反复练习的技能是否有增进,而非花了多少时间练习。

汉森介绍,你可以每天花15分钟,通过学习循环来练习一个职场技能,比如,练习一下如何在会议中提出问题。一个学习循环可以分为以下几步:1. 每天挤出 15 分钟;2. 将一项技能拆解成几个微行为来练习;3. 衡量与反思这些微行为带来的成果;4. 尽快获得简短的反馈意见。5.在反馈的基础上修正自己的做法。汉森强调,使用学习循环时,要用困难来磨练自己的能力;取得进步后,要超越成长停滞点,别让习惯害了你。

汉森在书中介绍了一个例子。布莉塔妮是一家医院营养部门的主管,这个部门员工不多却要负责几百人的餐食,病人投诉越来越多,团队却满足于现状,不求进步。布莉塔妮没有学过管理,不懂得怎么能打破会议中的沉默,让员工提出改善建议。于是她多次使用学习循环,学会了如何通过提问引导员工提供建议、并最终落实了这些建议。布莉塔妮发现:发生改变的关键,在于提出问题的方式,用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就能帮助团队成员想出新点子,比如,过去她会在会议上问“你们有什么想法?”,现在她会问“关于病人的膳食服务,你们认为我们可以如何改善?”。最后,他们一共实施了84个改善方案,病人满意度和员工敬业分数都获得了大幅上升。

汉森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工作技能快要被淘汰了,人们需要学会使用学习循环练习新技能,才能在职场上不断精进。

四个方法帮你成为高效学习者

如今,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很多信息。但是,处理更多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学到更多的东西。美国的一项普通公民知识测试表明,美国成年人的平均成绩在过去80年里几乎没怎么变化。这项测试的内容,涵盖了所有人们通过浏览信息可以学到的知识。怎么做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哈佛商业评论》网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四种成为高效学习者的方法。

第一,花几个月的时间来关注同一个主题的信息。你不要被某个流行的主题牵着走,而是自己选择一个主题,然后专心浏览和这个主题有关的信息。这么做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让我们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其次,这也符合我们大脑的工作习惯,神经科学家亚当·格萨雷在《专注:把事情做到极致的艺术》这本书里说:“工作记忆领域中最高水平的表现,更多取决于你如何过滤所有不相关的信息。处理和目标无关的信息会对你造成干扰……成功地过滤信息,能帮我们更好地感知信息、记忆信息、做出决策。”

第二,制定一个学习框架。学习框架可以成为大脑的内部架构,给我们搜集到的信息创造“空间”。框架可以通过结构化和可重复的方式,把新的信息和我们已经掌握的信息关联在一起。比如,听了这条音频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构建一个关于“如何成为一个高效学习者”的框架,你可以搜集知识,对框架进行填充,对现有的内容进行调整,并将新信息和已知的内容联系起来。

第三,定期整合学习内容。整合意味着“把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强调的是创造新的意义或结构”。整合和总结不一样,整合需要融入自己的见解,而总结只是短暂的信息反馈。整合需要你根据已知的所有信息来理解新信息。练习这种技巧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问自己:“某一篇文章的关键内容是什么?”

第四,在“学习新知识”和“回顾旧知识”之间循环。为了让你能专心回顾、思考和应用已经获得的知识,你需要在某个周期里,限制自己获取新知识。因为新知识会对之前学到的知识造成干扰,有一个语言学习软件通过调查发现,成功的语言学习者会比失败者花更多的时间回顾以前的内容。那应该在什么时候回顾旧知识呢?文章建议,你可以试着整合你学到的、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你发现自己做不到,已经快要忘了,就是回顾旧知识的时候了。

有效学习

Learn Better: Mastering the Skills for Success in Life, Business, and School, or, How to Become an Expert in Just About Anything

目录

序言 有效学习,让你爱上学习

第一章 学以致用

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主动探索和发现事物的价值感及意义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同时,富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我们塑造积极的思维模式,使得学以致用成为可能。

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
价值感和意义是人类创造的本能
主动发现事物的价值感和独特意义
建立知识和我们自身的强关联
追求价值感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探求过程
社交活动是追求价值感的途径之一
学习活动就是思维活动
学习活动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
主动参与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深层思维
学习意愿决定思维活动的积极程度
教师在学习活动中应该发挥促进作用

第二章 循序渐进

学习就是一项知识管理的活动,它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基本技巧和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做好情绪管理也是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因素。

每个人都需要有目标导向的学习方法
学习活动需要聚焦学习目标
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已有知识做基础
学习活动要找到最佳的机会窗口
有效学习需要具备基本技巧和专业技能
将所学知识关联起来能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
卓越的专业技能需要养成专业的思维技巧
启动元认知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关键因素
情绪体验对思维活动的影响
自我效能是进行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
刻苦努力是学习活动的核心
情绪管理必须考虑社会因素

第三章 精益求精

学习需要积极反馈才能做到有效监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且不断试错的过程,善于调整学习时机,做好情绪管理,始终把关注点放在精通专业技能这一角度上,精益求精指日可待。

掌握专业技能需要使用正确的方法
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效学习
积极反馈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技能
学会思考的方法才是有效反馈
学习的过程必须付出努力
学习舒适区需要经常调整
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积极应对学习时机的变化
正视犯错,因为它是学习的契机
犯错会促使我们深层理解
做好情绪管理是避免犯错的有效方法
学习的关注点要放在精通掌握专业技能上

第四章 格物致知

判断一个学习者水平如何,就是要看他是否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是否有新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始终保持创造性,才能保证知识的精进。

学习是知识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拓展
专业知识在应用中得到深化
有助于知识拓展的各种方法
推理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
知用合一的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具体化有利于知识的深入理解
充分掌握知识需要实践应用
教授知识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应用
创造性助推知识的精进
不确定性是创新的源泉
社会多样性带来多样的思维模式
质疑能够培养好奇心和创造性

第五章 融会贯通

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发现知识背后的规律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化思维是必不可少的,而构成系统化思维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推论假设、实验验证、类比推理等。

知识的深层体系帮助我们实现学习的终极目的
系统化思维促进知识体系的深层理解
假设的思维方式强化理解的深度
实验可以理解知识的底层逻辑
知识与技能的联动运行
类比是理清深层关系的驱动力
类比是思维深化的有效辅助手段
类比是推理的动力
解决问题是学习方法的积极应用
在知识的相互关联中发现问题的本质
波利亚系统化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第六章 温故知新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永恒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回顾与反思,这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掌握专业技能的有效方法。温故而知新,才是推动知识更新迭代的终极法则。

对知识的回顾与反思
过度自信会阻碍有效学习
认知偏好对学习的影响
对学习内容的反思是一种思维习惯
“温故”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跟踪学习情况,提高专业水平
间隔时间学习法
深入思考是学习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
帮助深入思考的一些积极方法
慢思考是深入学习的有效方式
让技术成为有效学习的推动引擎

后记 让有效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附录一 18项学习工具锦囊
附录二 32道随机测试题答案
致谢
参考文献
注释

有效学习的6个方法(上)

在终身学习的时代,如何有效学习与坚持学习一样重要。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在他的新书《有效学习》里,就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学习技能。书里介绍了6个策略,可以帮我们获得正确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成为一名高效学习者。这6个策略(或者说是6个步骤)分别是: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下面和你分享前三个策略。

先说价值感。伯泽尔说,如果我们本身不想学习,那就不太可能学会,更谈不上精通。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打算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价值的,而且要找到所学内容和自己的相关性 。比如,如果你想学编织,那不妨给你的恋人或者好朋友织一件毛衣。

与此同时,你还要发现这个专业的重要性。学习活动通常就是以某种形式,展现出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意义。有一项研究,把学生分成两组,读同一段文字。研究人员对其中一组的要求,就是学习一下这段文字,对另一组的要求是发现这段文字的独特意义。结果,“发展独特意义”的那组学生更专注投入,学习效果也更好。这也说明了,不要被动学习,比如反复阅读或者在书上划重点,而是要采取主动学习的策略,比如进行小测试或者寻找意义、自我解读。

说完价值感,再看第二步:目标。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是最关键的,我们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然后设定阶段性目标。目标一定要明确,要确立时间节点,因为人们更容易完成一些看起来比较容易衡量的小目标。大量研究表明,具有清晰目标的人,比设定“好好工作”“多读书”这样含糊目标的人,取得的成果要好得多。所以,设定“学跳华尔兹”这样的目标,不如设定“每周参加一次华尔兹课程”这样明确的小目标。

而且在设定学习目标时,也有一个技巧,就是把目标设定得比你平时所能掌握的程度稍微难一点,这样效果是最好的。既不能太难,也不能没有难度。比如,你想学艺术史,可能要先回顾一下自己知道的,比如伦勃朗是荷兰画家,梵高是后印象派画家,等等。但你必须跨出舒适区,去挑战一下更高的水平,学习才真正开始。所以更有效的问题是要问:为什么说路易斯·奈维尔逊是一位重要的艺术家?

伯泽尔还澄清了一个误区。很多人总认为,一个人学习效果的好坏主要跟智商和天赋有关,是先天决定的。然而伯泽尔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比智力水平更重要。元认知指的是对思考行为的思考。这对于如何设定学习目标至关重要。伯泽尔认为,人们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尽早启动元认知活动。我们尝试理解未知事物的努力还不够,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又过于自信。那么到底怎么启动元认知呢?我们可以把元认知进行具体化,变成几个引导思考的问题,

比如时常问问自己,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我对哪些地方还不是很理解?我有没有办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类似的问题就是在启动你对思考的思考。研究结果显示,有能力管理思维过程的学生,成绩远远超过那些高智商的学生,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有25%。

第三步是提升。伯泽尔特意强调,“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效练习”。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提高技能水平。

及时建立反馈机制就很重要。研究发现,对于减肥的人来说,那些减肥效果最好的方法,不是节食、也不是去健身房、去减肥中心,而是善于跟踪监控——监控自己吃了多少、体重多重。也就是说,随时反馈,随时调整。

此外,伯泽尔强调,优化学习效果,要学会提问。比如读书之后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是什么?我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如果不按照书中提示的方法做,会怎样?学会提问能帮助我们提升元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深入思考的目的。提问比简单重复文章,理解要更深入得多。

伯泽尔还提到了一个方法,叫做提取练习,就是从记忆里提取信息。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让第一组实验人员读一个段落,连着读4遍;让第二组实验人员读一遍后,回忆他们读过的内容,重复3遍。几天以后,研究人员跟踪两组被试者,发现第二组人掌握的内容要多得多。也就是说,试图回忆信息内容,而不是反复阅读信息内容的人,展现了更高的技能水平。 事实上,任何有效的学习过程都需要大脑主动参与,而非被动接受,提取记忆的过程就是大脑主动参与的过程。

有效学习的6个方法(下)

美国国家智库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在他的新书《有效学习》里提供了一套系统的高效学习技能,包括6个策略: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反思。昨天给你介绍了这6个策略中的前三个:价值感、目标、提升。学习首先要找到价值感,并且要设立尽可能详尽的阶段性目标,还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今天接着和你介绍余下的三个学习策略:实践、融合、反思。

首先说实践。我们在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想提升自己在公开场合的讲话技巧,那就要多在各种公开场合讲话锻炼自己。或者,你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以后,就把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讲给一个朋友听,这样做可以帮你从文章中收获更多。

运用知识的另一个办法就是问为什么,这是一个产生新想法的途径,尤其在阅读的过程中,问“为什么”能帮我们从文字中获得更多知识,比如,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主张?我为什么要相信作者?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同样,推理也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辩论就是一种运用知识拓展技能的方式。辩论会强迫我们进行因果论证,促使我们进行逻辑思考。这种思考正是学习活动的核心。伯泽尔发现,给年轻学生上几堂推理技巧课程,他们在阅读和数学方面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另外,尝试教别人也是好方法。以教为学是很多学习培训项目会采用的方法。如果你有机会成为知乎或者一些问答项目的答主,你就会发现自己会有很多收获。

再说一下融合。在这个阶段,我们要逐步理解各种知识内容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伯泽尔说,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一点孤立的细节或者一个步骤,我们需要掌握专业领域的体系结构。比如这个专业知识的背后存在一个怎样的体系?因果关系是怎样的?有没有类似的情况?这些信息对我有什么用?

怎么融合呢?伯泽尔认为,一个比较好的办法的就是做假设。如果你正在学习生物学,那么想一想,如果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并没有进化会怎么样?如果你正在学文学作品,想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那不妨假设如果这对年轻情侣并没死,那么他们两个家族之间还会继续彼此的恩怨吗?有了假设,就会有相应的实验来证实,实验的结果不管是对还是错,都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最后再来说反思。伯泽尔说,在学习过程中,犯错误和过度自信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所以我们需要回顾知识,重新审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常常问自己:我以为已经理解的知识真的理解了吗?

学习活动的反思,尤其需要来自外部的检查,毕竟人们都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比如要善于借助同伴、同事的评估,这对我们的专业能力提高非常有帮助。在美国空军有一个通用的办法,确保人们获得集中的批评意见,每当飞行员完成F-16战斗机训练以后,整个团队会和完成训练任务的飞行员聚在一起,讨论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其他组织内部也有类似的做法,比如在政治圈里,集体讨论环节被称为“事后检讨”;在医院里,这个过程叫做“汇报”。研究显示,如果能够紧密跟踪学习状况,即使是已经达到专家水平的人,也仍然有明显的提高。自测是另外一种评估方法,它能让你清楚地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研究学习活动的专家、心理学家里甘•古隆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要自我测验,多做课后练习。

日记也有助于反思、深入思考。著名吉他手帕特•梅思尼是爵士乐吉他领域的超级巨星,但是,梅思尼仍然会对自己的技能反复斟酌,专门安排时间思考自我提升的方法,每次,他都会把演出过程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会帮助他反思演出中的表现,在音乐处理方面的得失。伯泽尔说,记录会促进我们深入思考,这是一种改善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 把日记当作学习日志,可以记录你在课堂上或者练习中好与不好的一面。你可以写,“今天的冰球课,我应该多练习臀部动作”,或者“我的表演教练告诉我,声音要更响亮”。这都有助于反思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家丘成桐:我做学问的方法

丘成桐是世界知名的数学家,他曾获得过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他同时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中科院外籍院士。5月份丘成桐到国内的三所学校演讲,分享他自己做学问的经验和心得。微信公众号“数理人文”发表了他的演讲记录。

丘成桐分享的经验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他认为,“做大学问,必须要有激荡性情的种子”,然后才能看得远,不怕失败。“一个有开创性的学者,必须有能力去找寻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真和美。如何去发掘自然界的真和美?这有如撞钟,撞之大者则大鸣,撞之小者则小鸣。”

所以,以获得诺贝尔奖、评选上院士为目标做学问,无可厚非,但是像伽利略、牛顿、高斯、爱因斯坦这些伟大科学家,是把自己的研究和人类进步联系在一起的。以名利为出发点,就像撞小钟;伟大科学家的目标,就像撞大钟。

其次,他主张要站在巨人肩膀上,回到学科的初始经典,反复琢磨,标心于万古之上,“巨人之所以能够创造传世的学问,自然有他独特的理由。他们生长的环境,他们吸收文化的气息,他们成长的过程,他们对学问的看法,他们做学问的态度,尤其是他们在屡次失败后如何去吸取教训来达到最后成功的过程,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丘成桐以自己为例,他学习黎曼几何差不多五十年,但是直到今天,他读黎曼在1854年写的论文,仍然会发现其中有很多深入而且意想不到的想法。“160多年来,几何学家都还没有将黎曼这篇伟大的文章消化干净。这事情值得现代的几何学家去深入思考!我们要摸索古代的伟人们在研究学问时,从原始的想法发展到成熟的过程!所以对学者而言,标心于万古之上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那些过往的人类知识巨人,在创造一门学科时,对学科有通盘的检视和考虑。“往往在一门学科开始的时候,大方向反而会更加清晰,不会在繁琐的现象中迷失了方向。”但是在学科发展过程中,“后来的学者往往只看到其中有趣的一部分,却忘记了始作者还有其它重要而有意义的想法。”

第三,丘成桐会从其他学科中获得研究数学和物理的激情和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历史中吸取做学问的经验,从文学和现实生活中得到做学问的意境和激情。”他在13年前就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数学与中国文学的比较》。

丘成桐还引用梁启超谈论小说的文章来概括做学问的方法。在梁启超看来,小说之所以能够影响人,是因为有四种力量,分别是熏、浸、刺、提。

对应到做学问上,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很容易受到环境和同伴的熏陶。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朋友如果认为偷盗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他慢慢也会接受;如果身边的朋友都是大学者,追求不断创新,他自己也会慢慢学习创新。因此,“要成为学术伟人,所处的环境必须要有浓厚的学术气氛。一般来说,杰出的学者大都出现于名校,这不是偶然的。”

浸是专注和用功。丘成桐说,这是学习一流学问的不二法门,只有浸淫其中,久而久之,这些学科才能变成你知识的一部分。所以,一般而言,丘成桐不赞成学生跳级,因为,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浸淫在美好的环境中。

刺就像是佛教禅宗讲的顿悟。经过一个累积的过程,突然融会贯通,豁然开朗。当事人可能认为是天赐灵感,但是它就像是瀑布一样,必须有上游的水流的积蓄,才能够在到达悬崖时“飞流直下三千尺”。

提是指一个学者在深入研究一门学问时,往往会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是学者自身的激情和好奇心。

以上就是著名数学家丘成桐从自身经验出发,总结出的做大学问的方法,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丘成桐:我做学问的经验》,见于微信公众号“数理人文”。

不是人人都懂的学习要点

一.学习也是一种能力

看到这个标题,有人会说:“学习,谁不会?”的确,学习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一种本能,人人都有学习的能力。我们在刚出生的时候,什么也不知道,是一张真正的白纸,我们靠学习的本能,学会了走路、说话、穿衣服…后来,我们上学了,老师把书本上的知识一点一点灌输到我们的脑子里,我们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我们学习能力却好像越来越差了,习惯了被别人喂饱,似乎忘记了怎么来喂自己了。

学习本来只是一种本能,算不上什么能力,然而,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学习,学习反而成为了一种真正的能力,因为我们慢慢失去了它,它就更显得珍贵。

在学校里我们基本上被动式学习,然而走出了象牙塔之后,不会再有人对你负责,不会有人主动教你,我们需要主动的学习。所谓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几年前,曾有一本风靡管理界的书,叫《第五项修炼》,这本书倡导建立学习型组织,因为从长远来看,一个组织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秀,就是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

一个公司如此,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众所周知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候代,知识更新非常快。据说,一个大学毕业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毕业之后的2年内,有效的不过剩下5%,更何况我们的学校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轨。我们赖以立足的,不在于我们现在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我们有多强的学习能力!

学习不但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至关重要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习的方法和心态。

二.买书是最划算的投资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说明先贤们早就认识到,买书是最划算的投资了。

当我刚出道的时候,拿着非常微薄的工资,有一次我向主管抱怨道:“现在的书真贵啊,这点工资连饭都吃不起,更别说买书了!”主管对我说:“不要吝惜买书的钱,宁可忍着不吃饭,也不要忍着不买书,因为买书是回报率的最高的投资了。”

主管的话让我非常震动。后来,我看到喜欢的书时,再有没有手软过。我不断的学习,开发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工资水平也获得了大幅度的提高。一年后,我一个月工资的涨幅,就足够买两年的书了。你说,还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吗?

一本书,哪怕只有一页纸是有用的,它将所产生的潜在价值,也会远远超过书本身的价格。当然,书不在多,能踏踏实实消化掉一本好书,可能比泛泛而读10本普通书,要更有价值得多。

三.多读经典书

十年前,我刚进入IT行业的时候,真是求知渴,每星期都要往购书中心跑,可惜的是,那时给程序员看的书不像现在这么多,高质量的书就更少了。当时我印象中比较经典的书籍就是《Windows程序设计》、《COM本质论》、《Java编程思想》,还有就是谭浩强的《C语言程序设计》。其它充斥书架的,就是类似于《21天精通X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宝典》这样的书籍。

回首往昔,令我比较郁闷的一件事就是在我最有学习动力的时候,看的高质量的书籍太少,就好像是在长身体的时候,天天吃的是没营养的泡面。当然,这跟没有人指导也有很大的关系,独自一个人学习,让我走了很多的弯路。

软件开发方面的书籍,我大致将其分为三类:

(1)浅显的入门类书籍。

这类书的标题往往是《XX天精通XXX》、《XXX从入门到精通》、《XX开发实战》等,这类书往往从软件的安装讲起,喜欢翻译帮助文件。有人批评这类书为烂书、毫无价值,这并不公平。至少我本人,也曾从这些书中学到一些东西。即使是21天系列书,也有适合看的人群,只不过,它一般也就只能看21天而已,过后就可以扔到垃圾堆。这类书只适于还没有入门的初学者,从中学到一些入门的招式。这种书在刚起步的时候一般买上一本就可以了。如果你善于使用搜索引擎,这一本书也可以省了。

(2)国内外高手写的实战类书籍。

这类书实战性很强,把技术及原理讲得很透彻。比如《windows环境下32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深入解析MFC》、《Delphi深度探索》、《深入浅出WPF》、《深入剖析Asp.net组件设计》等。以前这类书都是从国外翻译或从台湾引进,现在国内高手越来越多,出自国内作者的也越来越多。这类书如果在你学习的每个方向看个两三本,并且通过实践消化掉,那么毫无疑问,你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程序员。

(3)国外大牛写的、揭露本质、有丰富思想的书。

这类书就是所谓的经典书了,例如《代码大全》、《编程珠玑》、《设计模式》、《重构》、《代码整洁之道》等。经典书就像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朋友,他会给你启发、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这类书具有真正的收藏价值。看经典书永远是正确的选择,它绝不会浪费你的时间,因为经典书是无数人沙里淘金、帮你挑选过的结果。

然而,阅读这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读者需要有丰富的开发经验,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真正能消化经典书的人其实不多,这就好像饮酒,一个新手无论如何也品不出葡萄美酒的醇香。在酒桌上,人人都把杯中酒一饮而尽,当有人点评“这个酒不错”的时候,我只能无奈的苦笑一番,真的是甘苦自知。

如果一本经典书你看得很辛苦,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功力未够,这种情况下不要着急,慢点来,不妨先将其先束之高阁,多看看第二类实战型书籍,过一段时间再回头来看,也许你会有新的惊喜。

四.不要在上班时间看书

一个善于学习的人,首先要善于利用一切时间来学习。不知是伟大的雷锋叔叔还是鲁迅爷爷曾经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然而,当我们从上班时间中挤时间学习时,就千万要注意了,不要在上班时间看书!

上班时间看书不但是一件很敏感的事情,而且非常吸引眼球,很快就会引起周遭的不爽。首先老板心里不爽,他想:“我给你钱是让你来工作的,不是来学习的!”;其次同事们也不爽:“我们工作都做不完,瞧,这小子真闲哪!”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被众人排斥的异类。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工作已经做完了,经理没有安排,当然可以学习了”,其实不然。你完成了一件事情,不等于所有的事情都完成了。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主动要工作,而不是被动的等工作。工作完成以后,你至少还可以:

(1)主动汇报给你的经理,请他来检查你的成果,并安排新的任务;

(2)如果公司这一段时间确实比较闲,没有什么具体的任务,可以进行代码重构、优化;

(3)你还可以主动请缨,承担额外的工作或更艰巨的任务。

(4)如果一定要学习,也只能对着电脑屏幕来学习,纸质书最多只能拿来翻阅一下,而不能一直捧着,以免影响到其他人的情绪。

五、只学习与工作相关的东西

我曾发现不少程序员在学习方面找不到方向,一会学学C#,一会学学Java,看了最新的编程语言排行榜,又觉得该学C++。这样左抓抓,右挠挠,只会让你觉得更痒。

学习最忌三心二意。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每门都学一点,还不如专心学好一个方向。这个道理谁都懂,可是又该学哪个方向呢?难道只能跟着感觉走吗?

不!最实际的方向,应该跟着工作走,工作需要什么,我们就学什么,把工作需要的技能熟练掌握。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和工作弱相关的东西呢?是为了转行或跳槽吗?可是,如果我们连现在本职工作都不能做好,又怎么能保证到新的岗位、用新学的技能就可以做得更好呢?

学习与工作需要的的东西,有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集中精力,在某一方面钻研得更加深入。所谓“百招会不如一招绝”,有了绝招,你还怕不能在“武林”立足吗?《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武功博学无比,最后还不是被只会一招六脉神剑的段誉打得落花流水?

其次,可以学得更快、更深入,因为学习更具有针对性,而且可以立即在工作中运用,可以马上检验出学习的效果,对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掌握的知识也会更加的牢固。

第三,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工作时间也就成了学习时间,这样突破了三个8小时的限制。有人说,我们每天所有拥有的时间可以分为三个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另外还有8小时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工作和睡觉的两个8小时大家都一样,决定人生高度的是另外这个8小时。当我们把学习的焦点放到与工作相关的知识上时,工作时间中的很大一部分,同时也就成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这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啊。

六.织网式的学习

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重要。作为一个程序员,深入把握技术细节,是写出优质代码的保证。但对于一个项目经理而言,知识的广度更显重要。项目中碰到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只有具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快速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定位。在程序员通往项目经理的道路上,我们必须有意识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形成更完善的知识体系。

每个人的知识体系就好比是一张网,我们学习其实就是要织这样一张网。 我曾看过渔网的编织过程,渔网虽大,也是一个结点起步,一个点一个点的编出来的,编织的过程中,始终只有一根主线。

学习又何尝不是这样,知识体系的大网也是由许多小的结点组成,要结这样一张网,只能由一个点起步。牵住一条主线,织出一个个的点,由点带出面,最后才能形成这张大网。

我曾经编写过一个网络信息采集软件,这个软件可以从具有列表页网站中按字段设置采集信息,支持自定义字段、页面多级关联、下载附件、支持多种数据库、可视化定义等特性。刚开始时,觉得这个软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功能点而已,后来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功能关联着大量的知识点,在开发过程中, 我顺藤摸瓜,各个击破,对很多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学习研究,软件开发完成后,个人的知识体系网也进一步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图1 由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七.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随时解决问题的人敞开着。”可见,工作过程中有问题是正常,没有问题那才是真正的问题。在发生问题能时,能勇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公司真正的核心骨干。

现实中,很多人总是千方百计回避问题,当上司安排一项艰巨的任务时,也是想尽办法推托。殊不知,对于个人而言,其实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往往那些愿意接受困难工作的人,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那就是因为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有一次,一位项目经理对我说:“有一个问题,客户有一台HP服务器要装磁盘阵列,没人会做,怎么办啊?”

“可以学啊,没有人愿意去吗?”

“我都问了,没人想去。”

“哦,正好明天我有时间,我也没装过磁盘阵列,那我明天去学着弄一下。”我说的是真心话。

第二天早上,当我准备出发时,项目经理告诉我不用我去了,因为项目组好几个同事都想去“学着弄一下”。

结果服务器很快就装好了,远远没有之前大家想像的那么困难嘛。更重要的是,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大家都学会了怎么装磁盘阵列。

碰到困难时,迎难而上吧,千万不要拒绝这个最好的学习机会!

八.经常思考总结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难以把握事情的本质。这就好比一个学武之人,只习得其形,而未得其神,难以成为真正的高手。

一个程序员从入门,到成为高手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几次顿悟。顿悟会让你跳出知识的丛林,一切豁然开朗,仿佛打通了全身的奇经八脉一般奇妙。记得我有一次,顿悟到了一个很简单的结论:“原来高级编程语言中的类库是封装了Windows API来实现的。”后来碰到一些自带类库无法实现的功能时,我就会想到,其实可以通过调用Windows API来实现。利用这个思路,我解决了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得到老板的赏识,从而很快获得提升。

顿悟非常可贵,然而它不是随便发生的,而是经过一次次苦苦思索之后、灵光闪现的结果。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顿悟,则是批量的实现这种内化,将无数个知识点连接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九、克服“高原现象”

爱学习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学习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有一个瓶颈期,长时间似乎很久没有什么进步,于是内心非常着急。

这种情况实际上这是由人的学习规律决定的一种“高原现象”。据研究,学习者在刚开始进步快,随后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


图2 技能学习练习曲线

在我看来,高原期实质是一个消化期,由于前期的学习积累了太多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大脑中乱作一团,还没有形成一个知识体系。这时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它,将它融会贯通,经常思考总结可以快速帮你跨过高原期。

在处于高原期的时候,还可以换一个相关的方向来学习,例如编程语言学不下去了,你可以学习一下设计模式,设计模式也学不下去了,再换成数据库。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知识,不但补齐了知识体系中的短板,而且各个知识点之间可以互相启发,帮助你实现顿悟,跨过高原期。

十、学习要有好心态

(1)学习要静心

急于求成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态。这可以理解,毕竟作为一个程序员,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社会又是那样的浮躁,让人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不安全、不确定,似乎只有学得快一点,才能跟上社会的脚步。

可是“欲速则不达”,想快快的学,往往会形成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学习方式,每一个点都没有吃透。心沉不下去,知识也会沉不下去。要想成为真正的高手,只能静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

(2)学习是一个持续一生的过程

人生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完善过程。

孔子曾经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见孔子也不是天生的圣人,也在不停的学习、进步,从“志于学”到最后“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共花了55年的时间。

作为一个程序员,更是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我们所知道的东西,就像一个白色的圆圈,圈外则是黑暗的未知的世界。当圆圈越大,所接触到的黑暗部分就越多。我们只有不停的学习,打破更多的黑暗,找到更多光明。

(3)保持饥饿,保持愚蠢

看了《乔布斯传》之后,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求知若饥,虚心若愚”(Stay Hungry,Stay Foolish),其实我更喜欢它更原生态的翻译“保持饥饿,保持愚蠢”。我们只有认识到自己还很饥饿和愚蠢,才会像没吃饱一样,由衷的需要学习、爱上学习。

当然,知易行难,知行合一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我也始终是一个学习者,一直在路上。

经验:CEO快速学习新事物的方法

5月19日,在经纬创投十周年大会科技论坛上,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分享了他们快速学习新事物的方法与经验。

傅盛说,外界误以为他会读很多书。他坦言自己读得并不多,但在学习上有自己的特点。每读完一本书,傅盛会把很多东西在脑海里反复推演,看到每件事情时,也都会去思考自己刚刚在书中得到的原则与这件事情的关联。傅盛认为,这样的反复推演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过程。因为只是知识的简单输入是不够的,学习需要不断自我否定和自我博弈。而按照看书后反复推演这样的方式学以致用,就是所谓的“刻意练习”了。

何小鹏认为,学习要有成果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讲。第一是足够地勤劳,就是说当你在事情上花了1万个小时,你就是专家。第二是要追求效率,对于效率,何小鹏认为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首先,构建学习和实践的平台,他认为如果你不去做这些事情,想要学好是很难的。

其次,能够跟高段位的选手去交流,和他们聊30分钟的价值,有时候比自己学习几天还要多

再次,要有一个归纳大图(知识关系图)的能力。何小鹏解释说,不同高段位的人跟你讲的知识,你能不能把它们画成一个心中的大图。对于很多业务和管理问题,高段位的人会从更大的大图上看,其实基础都是一样的。

你归纳得越好,将来就会发现,自己融会贯通的可能性也越高。

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

从今天起,《罗辑思维》节目将迎来一次大改版,从视频改为音频,从周播改为日播,每天5-8分钟,只在「得到」App播出。

为什么要做这次改版?罗胖的回答是四个字“终身学习”。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用一生去践行的话题。

以下为告别视频内容节选,戳此查看完整视频。

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
罗振宇

1

今天是《罗辑思维》视频节目的最后一期,相当于临别赠言,我想讲一个长久以来一直想讲的话题——

这一代人的学习。

先从一个词说起,叫“学习焦虑”。每个人都有,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它在不断地加深,在飞速的进化。

我上中学那会儿也有学习焦虑,无非是怕这次考试没考好,将来大学考不取,能够找到一个什么好工作。所以这个焦虑的本质是“谋生”,是很低级的焦虑。

但是社会发展到了今天,这个焦虑已经不是谋生的问题了,它是一个“求存”的问题。换句话说,如果你对社会环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你原来的生存方式是无法维持的。

比如说,中国的很多老人,有钱,也有社会地位,有社会阅历,为什么老被骗子骗?因为新出现的那些技术、协作方式,他们不知道了嘛。

不出意外,我们这一代人活个100岁稀松平常。如果我们的身体健在,但是头脑萎缩了,收集信息的能力下降,我们的老境也许会非常的凄惨。即使你年轻的时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你也没有能力在极其复杂的环境当中保卫这笔财富。

知识现在越来越是一个具体的利益。过去流行一个词叫“无用之学”,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大反转。

举个例子,同样是旅行,有一个人知识比较好,看见美景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他在旅行当中获得的价值就大。而另外一个人没知识,只能说:“我靠,真好看。”那你这个票买的就不值嘛。

现在是一个体验消费的时代,体验是你去说服人、跟人协作的重要的工具,没有知识你哪来什么体验,你所有的利益都将受到损害。

再换个角度看。

有人说,中国的社会阶层在固化,贫家之子再难登入社会上层。

也有人反驳,说不对,什么马云、马化腾,他们原来不都是赤手空拳的人嘛,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阶层的穿越。

所以问题来了,中国现在到底阶层固化没固化?

答案非常简单,固化了,也没固化。关键的区别在哪?就是你有没有知识,你是不是能够完成认知升级。知识的爆发性价值有可能会改变你的一生,最终帮助你完成阶层穿越。所以,你说我们这代人的知识焦虑能不大吗?

更何况现在知识爆炸。这些年,一见到书店我的心情都很沮丧,那么多书,那么多知识,我就是穷其一生,每一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看书也只能看到一个皮毛。所以你说能不绝望吗?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知识焦虑。

2

过去,你有知识焦虑很好办,读书看报加上学,只要勤于用功,肯于花钱,你的焦虑是能解决的。

今天,这些解决方案本身就在出问题,为啥?因为社会的底层因素正在发生重大变动。

第一,人的时间在碎片化

现在我们干什么动不动手欠,就要去摸下手机,刷个微信,刷个今日头条什么的。当然,这赖不着人家微信,这是我们社会协作关系极度复杂化的结果,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同步运行,分头照料,所以拿不出整块时间了。

可是读书上学这种事是要花整块时间的。一本书20万字,怎么也得搞个三四天吧;上个学几年,最短的短训班也得好几天吧,你越来越花不起这个时间。

第二,学习越来越是终身化的。

过去有个词叫“学业有成”,大学毕业基本上算学业有成吧。但是今天有学成这件事情吗?新的知识像海浪一般的涌来,你一辈子都要在里面奋力前行,永远成不了。

20多岁你就大学毕业了,整个社会没有为终身学习提供解决方案和服务,怎么办呢?

第三,学习越来越是跨界化的。

这是一个知识大融通的时代。

不信你看身边的那些牛人,谁现在干的活还是他大学本科的那个专业嘞,他都说不清自己现在是什么专业,反正一肚子杂货,对很多领域的知识都有强烈的兴趣,这样的人才叫牛人。

但是我们的社会可没有为这样的人准备好服务系统,因为我们的知识仍然是“分科治学”,在某个领域越专精的人往往越跟外行没法对话。

比如说,我能不能用业余时间把经济学系统地学个大概?我不想干经济学,我就想了解一下。真就没有相应的产品。

所以我创业搞的「得到」App就想往这个方向努力,那么多人需要,我能不能提供一个解决的工具。

在「得到」App上,我们从北京大学请来了薛兆丰教授,开了一门《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每天只需要花10分钟,一年你就把北京大学经济学课给学了。

薛老师录课的时候,对面坐了一个姑娘,我们公司派来的,这个姑娘第一份职业是导游,就是在旅行车门口说“上车了上车了”那么个姑娘,她在那听课。一旦薛老师讲得听不懂,她就喊停。

这种产品就是为跨界学习准备的。

3

当然了,不管是我们的「得到」App还是市场上的很多工具,它就是个工具,解决不了你自己的学习问题,所以下面谈今天我最重点想谈的问题:

在这个碎片化、终身化、跨界化学习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学习。

我给大家五个建议,也就是五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人格”。

我们过去往往以为阅读就约等于学习,其实不是。阅读是跟书学,但是我的体会是跟人学效率更高。

知识是啥?

知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网络,它真实的存在场景是牛人的大脑里面,翻江倒海不断在迭代。牛人就是知识的载体,所以我们这代人学习首要的条件就是尽可能和牛人在一起。

我经常跟人讲,如果你在的那个公司或者单位是一个下降趋势的产业,千万不能待,为什么?它不是说发不出工资,而是那些牛人纷纷跑掉了,你身边留下的人往往是没什么本事的人,你的学习环境被剥夺了。

第二个关键词“概念”,即通过不断地搜集新概念来高效的学习。

李笑来老师讲,上初中的时候他妈就告诉他,每个学期开始的时候,教科书发下来,先预习,掌握那些关键概念。然后到了课堂上听课、做作业就轻松得一塌糊涂。

比如说《高中物理》第一册,不就是那些概念嘛,什么是力,什么是运动,牛顿三大定律,什么是做功,什么是动能,就这些东西。然后纲举目张,任何知识的碎片随便抓进来都能够安放到概念上。

我们人类是一个超级模式化的动物,世界本身非常复杂,它怎么变成知识?就是沉淀为一个一个的概念。掌握知识本质上就是掌握概念。

第三个关键词“缝合”。

知识是自己的事,是从内心向外界盛开的一朵花,外在的知识从你眼前飘过,你必须缝一针才是你的。

怎么缝合?

很简单,表达一次。

很多人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觉得特别好,收藏。这个收藏没有用,过了几天,你全忘了。这个时候应该干什么?写一句话。就像我每天写罗曰一样,看完之后写一句,这个知识我觉得哪儿有趣,这就叫缝合,这就叫读书笔记,这就和你原来的知识体系长在一起了。

第四个关键词“碎片”。

这个争议就比较大了,很多人都反对,说学习就应该体系化、系统化的学,你碎片化学习,最后一地鸡毛,什么也学不着,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识大厦。

我不是说系统化学习不好,而是它不现实。前面讲到,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在被剧烈的碎片化,手里拿着一大堆碎片时间怎么办?不用于学习,难道用于打游戏才对吗?

碎片化时间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练成一个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时间拿到实实在在的知识。

回到真实的学习场景来看,碎片化学习没有那么糟糕:

首先,知识的产生就是碎片化的。再聪明的大脑他一时一刻也只能产生一个念头、一个假设、一个结论,然后可能当论文就发表出来了,这就是知识真实的产生场景。你看《论语》,就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间一些碎片化的对答嘛。

还有一方面,站在学习者的角度来看,碎片化是一个最终的结果,它一直如此。

比如说你去读一本书,学一个学期的课,最终留下来的是啥?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吗?几个动人的场景,几个金句,几个精辟的结论,读完一本书能够留下这些东西已经是上上大吉了,你没有白读啊,上课也是一样。

如果学习的结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学习有什么问题?

第五个关键词“目标”。

在「得到」App专栏《槽边往事》里,和菜头说了这么一段话:

不计成本、成败利钝的追求知识,这是专业学者干的事情。可是我们不是,我们是普通人,普通人是要面对一个一个的目标去行动的。行动一步获得反馈,调整行动,继续往前走,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知识是什么?

知识就是偶尔亮起来的一小片天空,这是我们要抓住的线索,然后据此行动。

和菜头打了个比方,我们就像是一个战士在海滩上伏击正在要登陆的部队,这个时候一颗照明弹上了天,这就是知识,片段,非常的短暂,抓住这个瞬间,咱们干什么?有枪开枪,没枪有弹弓打一下子,弹弓都没有,抓把沙子也撒过去了。

立定目标,然后随时抠动扳机,这就是我们面对知识的态度。

4

《罗辑思维》的视频节目这是最后一期,但是《罗辑思维》可没有停,而是迎来了一次重大的改版。主要的改动是以下几条:

第一,从周播节目变成一个小日播的节目,每周一到周五早上6:30更新,时长5到8分钟左右。
第二,从视频节目变成一个音频节目。
第三,不再全平台分发,只在「得到」App里播出。

我个人也将发生一个变化,从过去的一个追逐影响力的“网红”,变成自家店铺里的服务生和跑堂小二。

为谁服务呢?

为「得到」App里面的付费用户服务。请注意,我们的节目仍然是免费的,但是它只对「得到」App的付费用户免费,也就是说哪怕您为它只花过1分钱,您都是我们的坐上宾,可以免费听以后的节目。这个逻辑有点像酒店,您是我们的住店客人,那好,我们有义务给您提供免费的自助早餐和游泳池。

过去我们节目的slogan叫“有种有趣有料”,以后这句话就改了,叫“和你一起终身学习”。我和我的用户是一样的人,都是终身学习者,只不过我把每天的学习成果分享出来。

过去四年我们做了200多期节目,有10亿多次的点击和播放,有那么多观众,那么多平台,优酷、YouTube、喜马拉雅FM、企鹅FM、蜻蜓FM、荔枝FM,来支持我们,非常感谢!虽然这次我们暂时撤出,但以后肯定有的是合作的机会。

对这些平台上一直支持我们的用户,我也想说两句——

我去探索一条新的路,那这条路是不是走得成,我也不知道。

如果你愿意旁观一个新物种的成长,甚至将来的死亡,它的一切成败利钝,欢迎来到「得到」App。

如果你对我过去几年的服务满意,愿意继续享用我的服务,欢迎来到「得到」App。

如果你只是纯粹的喜欢和愿意支持,也希望您来到「得到」App。

再见!

梁漱溟:做学问的八个境界

作者: 阮一峰
日期: 2013年9月29日

本周,我读完了梁漱溟先生的自传文集《我生有涯愿无尽》。

我生有涯愿无尽

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讲述梁先生如何从一个中学生成长为国学大师,闪光点很多。比如,北大校长蔡元培只因读过梁漱溟的一篇论文,便邀请他担任北大讲师,完全不顾梁没有读过大学。

出乎意料的是先生随即表示希望我到北大任教。先生说:”我是喜爱哲学的。我此次来北大重点要办好文科。文科中又以哲学系为重点,你就来哲学系讲印度哲学好了。”

我忙回答说:”先生之喜爱哲学我知道,早在中学时即读过先生翻译的《哲学要领》一书,至于我,实在不懂印度哲学。印度宗派是如此之多,而我只不过为解决自己在人生问题上的烦闷,钻研了一些佛典,领会一点佛家思想而已。”

先生说:”你说你不懂,但又有谁懂呢?我寻不着人,就是你来吧!”我总不敢承当。先生于是说道:”我看你也是喜欢哲学的。我们把一些喜爱哲学的朋友聚拢在一起,共同研究,互相切磋,你怎么可以不来呢!来北大,你不要以为是来教别人的,你把到北大当做来共同学习好了。”

蔡先生这几句话打动了我。抱这种态度再好不过,而我又怎会不愿来学习呢。来北大的事就如此确定下来。

这本书的后半部分,讲述梁先生从事社会改造的经历,乏味得很,因为没有一件事是成功的。他一心想让中国走上宪政之路,结果处处碰壁。比如,他主张”军队国家化”,先去游说蒋介石。

1942年3月20日中午,蒋公宴请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廿五人,饭罢留下我们五人细谈。对于草案认为可行,问我们若未曾与中共谈过,可即往商谈。

蒋介石把皮球踢给了共产党。结果,梁漱溟真的跑到延安,见了毛泽东和朱德,宣传他的主张。

座间毛、朱二公颇用心听我发言,毛无表示,朱公当听到我末后的话时,忽曰:”此或三十年后的事吧!”此外无人置一词。

梁先生幼稚到相信,国民党和共产党会同意放弃军队,可见他对政治其实一无所知。难怪他的社会改造梦想皆不成功,还没等到文化大革命,就在1953年被毛泽东打倒了。

虽然政治的部分不好看,但是在治学方面,他的自传文集很值得一读。下面的内容关于如何做学问,整理自他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

1928年在广州中山大学的讲演(节选)

作者:梁漱溟

所谓学问,就是对问题说得出道理,有自己的想法。

想法似乎人人都是有的,但又等于没有。因为大多数人的头脑杂乱无章,人云亦云,对于不同的观点意见,他都点头称是,等于没有想法。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做学问,走上现在这条路,只是因为我喜欢提问题。大约从十四岁开始,总有问题占据在我的心里,从一个问题转入另一个问题,一直想如何解答,解答不完就欲罢不能,就一路走了下来。

提得出问题,然后想要解决它,这大概是做学问的起点吧。

以下分八层来说明我走的一条路:

第一层境界:形成主见

用心想一个问题,便会对这个问题有主见,形成自己的判断。

说是主见,称之为偏见亦可。我们的主见也许是很浅薄的,但即使浅薄,也终究是你自己的意见。

许多哲学家的哲学也很浅,就因为浅便行了,胡适之先生的哲学很浅,亦很行。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纵然不高深,却是心得,而亲切有味。所以说出来便能够动人,能动人就行了!他就能自成一派,其他人不行,就是因为其他人连浅薄的哲学都没有。

第二层境界:发现不能解释的事情

有主见,才有你自己;有自己,才有旁人,才会发觉前后左右都是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这时候,你感觉到种种冲突,种种矛盾,种种没有道理,又种种都是道理。于是就不得不第二步地用心思。

面对各种问题,你自己说不出道理,不甘心随便跟着人家说,也不敢轻易自信,这时你就走上求学问的正确道路了。

第三层境界:融汇贯通

从此以后,前人的主张、今人的言论,你不会轻易放过,稍有与自己不同处,便知道加以注意。

你看到与自己想法相同的,感到亲切;看到与自己想法不同的,感到隔膜。有不同,就非求解决不可;有隔膜,就非求了解不可。于是,古人今人所曾用过的心思,慢慢融汇到你自己。

你最初的一点主见,成为以后大学问的萌芽。从这点萌芽,你才可以吸收养料,才可以向上生枝发叶,向下入土生根。待得上边枝叶扶疏,下边根深蒂固,学问便成了。

这是读书唯一正确的方法,不然读书也没用处。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反之,引书越多的人越不会读书。

第四层境界:知不足

用心之后,就知道要虚心了。自己当初一点见解之浮浅,不足以解决问题。

学问的进步,不单是见解有进步,还表现在你的心思头脑锻炼得精密了,心气态度锻炼得谦虚了。

心虚思密是求学的必要条件。

对于前人之学,总不要说自己都懂。因为自己觉得不懂,就可以除去一切浮见,完全虚心地先求了解它。

遇到不同的意见思想,我总疑心他比我高明,疑心他必有我所未及的见闻,不然,他何以不和我作同样判断呢?疑心他必有精思深悟过于我,不然,何以我所见如此而他所见如彼呢?

第五层境界:以简御繁

你见到的意见越多,专研得愈深,这时候零碎的知识,片段的见解都没有了;心里全是一贯的系统,整个的组织。如此,就可以算成功了。到了这时候,才能以简御繁,才可以学问多而不觉得多。

凡有系统的思想,在心里都很简单,仿佛只有一两句话。凡是大哲学家皆没有许多话说,总不过一两句。很复杂很沉重的宇宙,在他手心里是异常轻松的—-所谓举重若轻。

学问家如说肩背上负着多沉重的学问,那是不对的;如说当初觉得有什么,现在才晓得原来没有什么,那就对了。道理越看得明透,越觉得无甚话可说,还是一点不说的好。心里明白,口里讲不出来。

反过来说,学问浅的人说话愈多,思想不清楚的人名词越多。让一个没有学问的人看见,真要把他吓坏了!其实道理明透了,名词便可用,可不用,或随意拾用。

第六层境界:运用自如

如果外面或里面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学问必是没到家。如果学问已经通了,就没有问题。

真学问的人,学问可以完全归自己运用。假学问的人,学问在他的手里完全不会用。

第七层境界:一览众山小

学问里面的甘苦都尝过了,再看旁人的见解主张,其中得失长短都能够看出来。这个浅薄,那个到家,这个是什么分数,那个是什么程度,都知道得很清楚;因为自己从前也是这样,一切深浅精粗的层次都曾经过。

第八层境界:通透

思精理熟之后,心里就没有一点不透的了。

(完)

How to learn

How to learn

一点点亲手画出自己的知识树。

这对任何一个初学者而言,意味着在早期需要度过一段非常艰难和痛苦的时光,需要在一片茫然中建立起自己对相关领域的认知,找寻到学习方法和取舍之道。这样的方法和这样的道路,不同于别人设计的知识树或者书单,它全然属于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没有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下,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继续深入,在每一个前进的关口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判断,那么别人一旦停止画知识树,或者拒绝提供书单,一个人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站在原地无法判断应该如何选择。

无论是用哪种方法,你行动了,会换来一个反馈。然后下一次,你就可以调节你的行动,尝试产生新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自由发挥,没有足够的教材让你全盘掌控,你只有一闪而过的照明弹,那就是事件的碎片,而你所能做的,就是立即扣动扳机。

关于高效学习方法的清单

2017-08-08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种人:学习效率极高,面对陌生领域,也能快速切入、高效学会。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以下14条学习方法,供你参考。

  1. 学习要立即动手,不要畏难。所谓的难,多是自己想象。开始动手后,你会发现,面对的只是一个个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去解决就是了。搞清楚,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2. 开始学习前,先找一个好教练。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他人摸索出的一套成熟的方法。千万别心疼钱,找教练、专业机构学,绝对比你自己花时间摸索划算。

  3. 将任务拆解。不断为自己设立小目标,然后去完成。就像打电子游戏一样,不断“得分”。这些进步,会激发你学习的兴趣。

  4. 如果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一个大概率的原因,是目标感丢失。应对办法是揪住问题学——如果你带着问题去看一本书,又因为这本书勾起了更多的问题,吸引你转而去看另外一本书,就会觉得学习乐趣无穷。

  5. 快速建立对一个领域基本认知的办法,是“二元论”,即找到两个针锋相对的代表性人物,并且吃透。这个方法,是「得到」《西方艺术课》的专栏作者严伯钧讲的,非常管用。文艺复兴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唐诗有李白、杜甫;经济学有哈耶克、凯恩斯;社会学有韦伯、涂尔干……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吃透两者,便对这个领域有了更综合、更深入的理解。

  6. 学习最好的方式是顺藤摸瓜。当遇上一位好的作者以后,不妨把他所有的书都买来看一遍。跟着这些高手学,你会进步神速。

  7. 定期做一些研究性小课题,把这个领域的书全部翻一遍。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吃力,看了几本以后,建立了基本的知识坐标系,就会特别轻松。

  8. 与这个领域你最倾慕的高手建立连接。互联网时代,理论上你可以认识任何你想认识的人。认识了以后,你可以关注他关注的事情,进入他的圈子,甚至与他发起协作。

  9. 到这个领域的知识圣地去一趟。很多家长带孩子参观清华北大,是有道理的。地理上的拜访,哪怕是隔着围栏看一眼,都可能给一个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到佛罗伦萨看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斗画的地方,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看牛顿墓,到MIT看物理实验室……

  10. 学习有舒适区与学习区之分,有效练习只发生在学习区。所以,一旦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要在上面继续花时间,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

  11. 学不动的时候,想一想,如果学会了,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起心动念,是支撑我们的真实动力。

  12. 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不妨像我这样拉一个清单,把知识体系化。罗胖说,知识在那,你要“缝”一下,才是你的。怎么“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表达一次。

  13. 记住关键词。关键词的本质是信息压缩。把一块知识打包,压缩成一个词,存在脑海里,方便调取。

  14. 有些学习,可以变成你每日的习惯。比如,健身和上下班的时候听「得到」App。你会发现:学习并不累,不学还真不习惯。

成甲:关于学习的三个认知升级

这条音频的内容是,成甲在2016年关于学习的三个认知升级。成甲是“得到”的说书人,也是《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的作者。应“得到”知识新闻工作室的邀请,他为我们独家撰写了一篇文章,下面和你分享一下。

2016年我读了200多本书,在得到《成甲说书》上和你分享了其中40本。今天,我就和你总结一下,2016年我读过的书中,让我最受益的三个认知升级点。这三个点分别是:

1.如何培养习惯更有效?
2.怎么学习效率最高?
3.学什么最有竞争力。

先说第一点,如何培养习惯更有效。

关于如何培养习惯,过去我的认识是:要有效地培养习惯,就要理解习惯养成的原理。在《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习惯养成的系统有三个环节:暗示、行动和奖励

我们可以主动设计这些环节来培养习惯。不过,2016年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得到了升级,了解了一个新方法“微习惯”。

什么是微习惯呢?我们培养习惯的过程中不是一个消耗意志力的过程吗?那我可不可以把这个意志力的消耗变得极端小,从而轻松坚持习惯呢?这样的习惯就是“微习惯”。比如,培养阅读习惯,可以从每天阅读100字的微习惯开始;培养运动习惯,可以从每天做一个俯卧撑开始。这么做之所以有效,有两个原因,一是在培养习惯的时候,坚持得久比做得多更重要。二是微习惯很容易完成,能激发我们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动力。所以,我2016年的第一个认知升级是,用微习惯培养习惯更有效。

第二点是怎么学习效率最高。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可同样是勤奋,为什么有些人进步更快呢?2016年有一本书解答了这个问题,这本书就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学习模式。这个理论认为,高手和普通人之间能力差别的关键,是他们的心理表征不同。比如,同样是下棋,象棋高手看到的是棋盘的战略态势和格局,而普通人看到的却是车马炮。这就是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有着不同的心理表征。想要快速成为高手怎么办?刻意地学习他们的心理表征,研究他们是怎么思考的,为什么这么思考。把学习的精力花在这样的事情上,能够事半功倍,甚至如果你还有一个世界一流的教练指导你思考,你都有可能把自己培养成天才。

天才,其实就是用正确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训练出来的顶级专家。而有意思的是,总体上效率最高的方法,是要从很慢的思考过程分析开始的,正所谓慢就是快。所以,我的第二个认知升级是,刻意练习可以让学习效率急速飙升。

第三点是学习什么最有竞争力。

我们通常认为,未来什么热门,什么有需求就学什么,会有竞争力。不过,2016年我收获的一个新认知是:最有竞争力学习,是在专业之外学那些无用之用

李笑来曾在得到订阅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说过一个概念:多维竞争。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在一个英语培训领域中建立竞争优势,最好的办法不是只把英语语法学好,而是多一些其他人很少有的新能力,比如讲段子,或者唱歌,甚至是跳舞,你看罗永浩的英语课就知道了。你能把这些多维跨界的能力整合在一起,你就形成了别人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

不过,跨界的能力有很多,我该选择发展什么样的跨界能力呢?我在《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里总结了一个新概念,叫做临界知识。临界知识借用了核物理中的临界点的概念,它认为知识和知识是不一样的,如果能够把关于事物底层规律的知识融会贯通,那么这些知识就会产生核裂变的效应,引发核爆炸的威力。这些关于事物基本规律的底层知识,就是临界知识。如果我们多掌握一些底层规律,就能让我们比别人不仅在认识宽度上多一个维度,更重要的能在知识深度上也多一个维度,从而有更强的竞争力。所以,我的第三个认知升级是,用临界知识构建多维竞争优势最有竞争力。

总结一下:2016年让我最受益的三个认知升级分别是:
1.用微习惯培养习惯更有效;
2.刻意练习可以让学习效率急速飙升;
3.用临界知识构建多维竞争优势最有竞争力。

以上就是成甲在学习方面的三个认知升级,供你参考。

和菜头 知识树和书海战术

我曾经和罗振宇聊过一个关于“知识树”的概念。当时我认为,现代人的终身学习已经从构思成为了一种事实,那么如何学习呢?在我们的时代里,任何一个领域都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任何一个初学者都要面对无可计数的海量知识。这就造成两个结果:

  1. 没有办法在一开始对某个特定领域形成概览性的认知;
  2. 在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入手,随后不知道如何进阶。

因此,我认为《得到》应该延请各个领域里的专家,一个一个领域分别建立起知识图谱。从最早人们想要解决的问题开始,一路画出理论上的变化发展,标注所有重要的发展节点,最终形成一张树形图。这就是我所谓的“知识树”,当人们进入某一个领域开始学习的时候,根据对应的知识树,就可以一步步选择需要阅读什么书籍,掌握什么理论,以及未来偏向知识树的哪些分枝。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进展到了什么层面,还需要朝什么方向努力。

这样一来,个人学习就转化为阅读一系列的图书组合。对照知识树,可以把整个需要学习的领域分为不同的层次和不同区域。再把不同层次和不同区域对应的书籍找出来,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的水准,选择一套书,循序渐进地深入学习。当时我认为,这是最有效率的做法,也是《得到》可以慢慢累积起来的宝贵学习资源。

今年世界读书日,我在《得到》专栏里提出了几个关于读书的问题。读者的反馈非常踊跃,看完大家的答案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关于“知识树”的想法可能并不成立,虽然它听起来的确很有道理。

知识树建立在一个假设上:人人都需要有效率的阅读和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或者任何一个领域,从入门到精通都存在一条最短路径。人们不能找到这条路径,乃是因为没有人系统整理过学科或者领域内的知识。但是,当我看完上百条回复之后,我却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读了100本书,达到了某个学科或者某个领域内现在的个人水准,如何判定这100本书里哪些书籍贡献最大?哪些书籍可以忽略不计?谁来做这个判断,谁来做这个标准?我们又如何知道这个人做出选取标准对特定的某个人是有效的?

知识树的这个概念的反面,暗示了人们在阅读和学习中存在着大量的“浪费”。我又仔细想了一下,发现这种阅读和学习中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甚至是人生中的一种必须。回顾我自己有生以来的个人学习岁月,我很难说出有什么书是全无价值的。甚至,我都不能说出自己在特定领域内的进展究竟是依仗了哪些书?因为我是个人,所以在我身上一定会出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现象。也许,我需要理解A领域内的知识,但是在A领域内的阅读和学习对我的理解并没有帮助。于是,我被卡在了这里,不得寸进。然而有一天,我在B领域内随便翻翻,却突然看到某个方法,某个思路,它让我一下子理解了A领域内那个卡住了很久的问题。

这样的情况在过去发生过无数次。凡是在关键时刻给予我启发和灵感的,往往都来自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领域。想到这里,我不禁悚然而惊:如果知识树的概念成真,意味着我会按照知识树的结构去阅读和学习,那么,这也就意味着我永远地失去了从其他“无效”领域内得到启发和灵感的可能。 事实上,正是那些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看似“浪费”和“低效”的部分,关键时刻给予我最大的帮助。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些“浪费”是必须的。比如说要读一些“用不上”的书,要学一些“没有用”的知识。

在人类的历史上,并没有主动设计自己的科技树和知识树。相反的,科技和知识是在面对现实具体问题的时候,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解决方案经过无数次碰撞之后,最终自然演进出了人类的科技图谱和知识图谱。这也就是说,它们天然就不是结构化的。既然如此,当我谋求用结构化的方式去阅读和学习的时候,本身就属于看上去美好但实际上根本不成立的方法。整个世界的知识图谱现在已经非常巨大了,唯一的办法是用自己的书海战术来应对。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量,让它在人类知识图谱上尽可能地多覆盖一些面积,这可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当然,书海战术意味着许多浪费,其中的确有许多东西最终证明根本用不上。而且,这对任何一个初学者而言,意味着在早期需要度过一段非常艰难和痛苦的时光,需要在一片茫然中建立起自己对相关领域的认知,找寻到学习方法和取舍之道。这样的方法和这样的道路,不同于别人设计的知识树或者书单,它全然属于自己。更重要的是,在没有他人的指导和帮助下,一个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继续深入,在每一个前进的关口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没有了这样的判断,那么别人一旦停止画知识树,或者拒绝提供书单,一个人也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站在原地无法判断应该如何选择。

我知道,人们应该会非常喜欢“知识树”这个概念,我也一度非常喜欢。但是现在我选择放下画笔,让面前的这张纸空着。而且,我要把这张纸放在每个读者自己手中,请他们一点点亲手画出自己的知识树。

和菜头 碎片化时代的学习

我们现在确确实实处在了一个碎片化时代里,这看起来是一种全新的情况。因为时间被切割为无数碎片,意味着我们很难连续从事某种行为。比如说音乐,它在今天往往是作为工作的背景而存在,我们很少专门抽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做,只是安安静静听音乐。因为只要坐下来5分钟,我们就会忍不住伸手去拿手机,看看朋友圈是不是又有了更新。再比如说读书,一口气读完一本书那是小时候的事情了。每次我们读上几页,就会被其他的事情打断。所以,枕边和马桶才是最合适的读书地点,唯有在那些地方,我们才有相对集中的大块时间,可以安心读上一大段。

那么,学习的事情又怎么说呢?在一个碎片化时代里,所谓终身学习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否还存在学习的可能?如果有,它会是怎样一种形态?

记得有一条中年汉子,突然决定学习编程。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来问我:为什么我学完了教材,却还是没有办法编出一个有用的程序来?我相信他的态度足够端正,我也相信他学得足够认真,但我同样相信他的话——即便做对了这一切,一个人还是很可能无法编程。这是因为他已经进入了成人的世界,却依然用青少年求学期间的学习方法。当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有整块的时间专心学习一本教程,努力做练习题,然后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拿到文凭。成人世界里不是这个逻辑。

成人世界里极少允许一个人继续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它要求人们去解决非常具体的问题。无论你学过什么,学得怎样,你能解决具体问题就算是通过。学编程对于一个学生才构成一个目标,对一个成人来说,编个什么具体的程序才是目标,否则就是全无意义。如果当初那条汉子决定编写一个微博程序出来,那么无论他的程序学得怎样,他最后多半能搭建一个出来。哪怕他实在是编不出来,可以到网上找几个示例,自己拼拼凑凑、修修改改做出一个来。在拼拼凑凑、修修改改的过程里,他会用最直观的方式学会编程。

许多人不赞同这种方式,因为觉得这和他们所受的教育相互抵触。他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对学科的全貌并没有认知,对于细节没有深入地了解,那么就不算是掌握知识,自然也就谈不上运用。那个中年开始学习编程人,之所以编不了程,原因是学习得还不够,应该把进阶教程和高阶教程都学完,那么自然就能够编写任何他想编写的程序了。

这样的想法有道理,可是回答不了几个最简单的问题:
——股市赚大钱的人里,经济学博士占多少?
——著名小说家里,文学博士占多少?
——乔布斯会编程吗?会工业制造么?

碎片化时代不是手机带来的,我们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进入了碎片化时代——成人世界就是碎片化的。今天已经很少有人一辈子从事一项职业,在不断的转职过程中,他哪里有三五年回到学校专心学习一段时间?谁会留着职位等着他用完备知识武装头脑?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实战解决学习和训练问题。在转职早期,每天都会遇见千奇百怪的问题,都是本行业的各种碎片问题。然后,处理完三个月的碎片事件,这个人也就差不多在脑海里拼凑出对行业的认知,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日常问题。经历过这一段之后,他就算是入门了。

如果看互联网行业的话,情况就变得更加极端了:行业太年轻,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称得上是互联网专家。自称是互联网专家的人,在过去三十年间都败落了。一个年轻人在1999年去深圳加入腾讯的时候,他能系统性学习什么?做好什么准备?他能全面了解互联网的什么知识?一个年轻人在2011年去北京加入陌陌的时候,所谓互联网的知识对于他有任何帮助么?那时候谁能告诉他说虽然现在不赚钱,但是5年后凭借视频直播公司能实现赢利?没有,从来没有这样的事情。

我认识那个1999年去腾讯的年轻人,他到了腾讯之后几乎做过所有的工作:客服、市场、前台、话务……没有哪一样和他之前的专业有关,也没有哪一样不需要他立即开始学习,因为那是家初创公司,每个人都需要干所有能干的活,就像是消防队员。但是,又没有哪一样能做非常精通,因为需要随时转职,抵上火线。最后,凭着这一点、那一点,他倒成为了对QQ理解最为深刻的人之一,所以,他成为了QQ群之父——他知道用户需要什么。

有人看到这里会反驳我说:你说的这一切都是做事,不是学习。没错,在成人世界里,做事就是学习。如果你没有具体的事情,那样的学习就不是学习,而是一种消遣,就像周末去上绘画班和烘焙课一样。在每天纷至沓来的事情中,蕴藏了无数可以学习的碎片。你要想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学习一点点东西。所有这些一点点累积起来,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形成一个大型拼图,那就是你的所得,谁也抢不走。

我知道,这样说起来显得非常功利主义。仿佛成人世界里一切都是以有用无用来衡量,仿佛为了解决任何问题,都是采用一些临时手段,一些拼拼凑凑的方式,勉勉强强应付过去,乃至学习也变成了实用至上。事情是这样的:不计任何成败利钝进行研究,那是学者的事情。而我们都不是学者,我们只是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作为普通人,不可能等我们洞悉的事物的全貌才动手,也不可能等我们找寻到最优方案才执行。我们就像是在一个漆黑海滩上埋伏的士兵,偶尔有个照明弹划过,照亮海滩一角就要立即射击。手里有枪用枪,有弹弓用弹弓,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就撒沙子。

关键的地方就在这里:无论是用哪种方法,你行动了,会换来一个反馈。然后下一次,你就可以调节你的行动,尝试产生新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学习。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自由发挥,没有足够的教材让你全盘掌控,你只有一闪而过的照明弹,那就是事件的碎片,而你所能做的,就是立即扣动扳机。

所以,不必为你没有整块时间“学习”而感到抱歉,我们都是乱枪手。

如何培养起强大的学习能力?

这种事情总是说说很简单,行动时无比困难的:

明确你的目标,减少关注方向,把你的计划变成习惯,每天坚持刻意练习,每次只做一件事,别想着取巧,有耐心。多思考,定期总结,反复实践。

1、目标明确一些,确认具体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想付出多大精力和时间。这样才可以有针对性的去制订计划。

2、把你的计划分解为习惯,每天早晨或晚前坚持半小时或1小时,坚持1年能看到非常不错的收益。

3、了解一下刻意练习(出自《哪来的天才》)和1万小时(出自《异类》 )

专家和普通人的不同反映出:通过长时间的刻意努力,在特定领域内可显著提升表现水平。关键是提高绩效,刻意练习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出来的。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和我们平常的练习的区别在于两点:要在学习区选择合理的高强度活动;重复的数量要高到单调乏味的程度。高度重复是刻意练习和实战最大的不同。
刻意练习需要反馈,刻意练习对结果的反馈是可持续得到的。没有反馈的练习只会发生两件事情:你将不再进步,或者你不在乎了。

刻意练习是费神的,刻意练习要求专注和集中,工作量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似乎无人能长时间坚持下去,一天练习4-5小时似乎是刻意练习的上限。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认为,思想高度集中地练习,1个半小时足够,因为你不可能整整一天都保持高度集中的练习状态。

刻意练习缺乏乐趣,做我们得心应手的事情会让人浑身舒畅,但这恰恰是刻意练习的反面。从本质上说,刻意练习是不令人愉快的。

要避免自动状态,伟大的成功者从来不允许自己进入自动状态,这就是刻意练习的效果,避免自动性,或者说,避开惯性。

4、要做事或培养习惯过程中,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要一心多用,不用多任务

5、学习或做事过程要有耐心,不要想着取巧,除了少数特别情况,很多时间专业就是时间的积累(参考前面的刻意练习)

6、不管你学什么东西,定期的总结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7、反复尝试:你知道吗,尝试五次之后,成功率能提高60%以上。

方法:如何利用兴奋感提升学习效果

兴奋是一种高度亢奋的生理状态,人们兴奋的时候,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精神集中、情绪高涨。从学习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兴奋感来提升学习效果,加深记忆。在《科学学习:斯坦福黄金学习法则》这本书里,就介绍了兴奋的原理,以及如何用兴奋促进学习。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丹尼尔·施瓦茨(Daniel L. Schwartz)是斯坦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也是教育学领域的重量级人物。他在斯坦福大学开设的“核心学习机制”课程非常受欢迎,《科学学习》的内容也源于这门课程。

为什么兴奋能加深我们的记忆呢?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当人们受到刺激的时候,人体内会释放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醇。这些激素会随着血液被送到大脑的杏仁体,这里是我们的情感处理中心。随后,杏仁体会调节大脑中的记忆区域,最终会变成记住一件事的过程,这就是兴奋的事情比平淡的事情让人印象更深刻的原因。另外,不同情绪下产生的兴奋感,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近年来有关大脑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带来的兴奋,会激发大脑开启奖赏回路,奖赏回路是人们在获得外部奖励时被激活的脑回路,对强化记忆有帮助;而消极情绪引发的兴奋,则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那怎么合理利用兴奋感来促进学习呢?书里提供了一些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进行社交互动。有人在旁边围观的时候,人们的表现会更好,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促进。比如,有实验表明,自行车运动员和同伴一起骑车的时候,速度会更快。书里还引用了一项实验,这项实验证明了当我们面对真人的时候,兴奋度会提高,学习效果会更好。参与实验的人首先要读一篇科技文章,然后带上虚拟现实头盔,跟一位虚拟的女性交流。他们的任务是,向这位女性提一系列有关科技文章的问题,然后听对方的回答。在参与者中,有一组人被告知这位女性是虚拟的,另一组人被告知这个角色是由他们刚刚见过的一名真实女性扮演的。而实际情况是,所有人看到的都是事先录好的一模一样的视频。互动环节之后,参与者会回答一些问题,来衡量他们学到的内容。虽然所有人的互动过程都一样,但认为虚拟角色是真人扮演的参与者,要比另一组参与者多掌握25%的内容。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相信是在与人互动,就能提高学习效果。

研究人员还检测了参与者的皮肤表面的湿度,来追踪他们兴奋度的变化。结果,认为自己是在跟真人交流的参与者,兴奋度明显更高。研究人员认为,是社交沟通激发了人们的兴奋感,从而让他们能够认真听,认真学。在这个实验中,还有一组人,他们同样也被告知虚拟角色是真人扮演的,不过这组人没有和对方进行交流。这组人与那些觉得自己与真人交流的人相比,学到的就没那么多。

第二个建议是,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方法,主动制造兴奋感。比如,咖啡因在生理上发挥的机制跟兴奋感有些类似,所以摄入咖啡因也能促进学习。另一个经常被忽视的方法是运动 。虽然人们在运动的过程中,认知能力会降低,但在运动之后,人们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会出现短暂的大幅提升。

第三个建议是,激发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带来的兴奋感也能促进学习。在一项研究中,参与者会评估自己对一系列冷知识的好奇程度,比如像“恐龙是怎么来的”这样的冷知识。然后,研究人员会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测参与者的大脑对一系列问题的反应。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参与者会在屏幕上先看到一个冷知识问题,在这道题之后,会插播一张随机的人脸图片,最后再显示问题的答案。结果就像预想的那样,参与者更容易记住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答案。但令人惊讶的是,在问题与答案之间插播的人脸图片,既不是名人,和问题也没有关系,参与者却能记住那些他们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之间插入的人脸图片。这是因为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奖赏回路。好奇心被激发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不管出现的信息有没有相关性,都会被奖赏回路强化记忆。

此外,在利用兴奋感的时候,有两个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激动兴奋的效果取决于兴奋的变化程度,而不是兴奋的绝对程度。从早到晚一直保持兴奋,很可能效果微乎其微。也就是说,那些一言不合就激动的人,学习效果未必好。其次,过度兴奋会导致表现水平下降,所以兴奋应该张弛有度,要让一波接一波的兴奋营造出高潮迭起的效果。

李想:学习的三个维度

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是一位连续创业者。他创办的汽车之家如今市值已经超过了130亿美元。他现在的公司车和家,也是中国现在很受关注的新兴造车公司之一。

在经纬chuang大会上,李想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看待学习成长的。他说,他会把学习分成三个维度,无论是遇到未知的挑战、判断上的焦虑和困难,还是协作上的问题,他和团队都会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学习和训练。

第一个维度,李想称之为“知识”。“知识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我们走更多的路,学更多的技巧,然后有更多的经历。”

第二个维度是“智慧”。智慧决定的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以及每次面对重大问题、做重大决定时的态度、方法。通过在智慧这个维度上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需求,从而在做判断、做选择的时候,知道自己可以放弃什么,可以妥协什么,从而拿到自己最想要的。”

但是,智慧其实很缺失,“这个世界其实挺糟糕的,我认为90%以上的人,在智慧方面几乎为零。每当遇到重大的选择,以及需要做出重大判断的时候,他盯着的都是自己失去了什么,以及别人得到了什么。所以,各种各样糟糕的选择、重复的错误反复产生。”因此,李想格外看重对智慧的学习和训练。

第三个维度是信任,“信任是对自己身边人的探索和认知,就是怎么去了解他们。” 李想说,对信任的学习,最需要的是训练自己的耐心,让自己耐心地去倾听、去了解对方的需求。信任非常重要,因为“信任决定了我们到底能调用多少人,跟我们一起全力以赴去工作”。

总之,李想把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分成了三个维度,分别是知识、智慧和信任。每一个维度的学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更有效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喜好不一样,所以就有一种说法认为,应该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量身定制一个学习方法。那么,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就会更好吗?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介绍了《科学美国人》网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给出的结论是,没有好处。

这个研究先用了一个模型对学生进行测试。这个模型叫做VARK,它把学习风格一共分成四种:视觉、听觉、读写和动手实践。视觉型的人,可能喜欢看图片学习;听觉型的人可能更愿意听老师讲;读写型的人喜欢用读书和记笔记的方法;动手实践型的人最爱做实验和演示。测试结果表明,的确很多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并没有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学习。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方法是跟自己的喜好匹配的,可结果表明,这些人的学习成绩并没有比别人好。或许他们更享受学习过程,但并没有获得更好的成效。研究还发现,特别是有一些很多学生都喜欢的方法,恰恰是对谁都没好处。

那到底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有效呢?心理学家几十年的研究结果,可以总结为下面几点。

第一,对于一定的内容,你要在学习时间上安排一定的间隔,不要突击学习。这个方法的原理是人脑的“记忆曲线”。隔一段时间回想前面学过的,然后再学新的,对记忆最有好处。

第二,你可以在不同的场景下、用不同的方式学习同一个内容。比如说,同一个知识点,在课堂上看老师演示一遍,这是视觉;回家自己精读课本,这是读写。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同一个内容,效果很好。

第三,经常参加测验,看看自己是不是掌握了相关的知识。这其实就是刻意练习的“反馈”。不测验,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学会了。

第四,把新学到的知识和以前的知识建立连接。万维钢说,有一种读书方法叫“强力研读”,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把你在读的内容跟以前读过的书连接起来。

“专心致志”会阻碍学习

上学的时候,总有做不完的练习题,老师说熟能生巧,平时做多了考试就会了;在家写作业,你妈总把你从客厅赶回卧室,不准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学习要专心;期末考试考的不错,爸爸带你去了游乐园。

这些场景是不是都很熟悉?但是,有一本叫《专念学习力》的书,一一批驳了这几件事儿:第一,练习题做的滚瓜烂熟,会阻碍我们的进步;第二,所谓的专心一致,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三,成绩好就能获得奖励,只能让我们越来越讨厌学习。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看第一点,滚瓜烂熟会阻碍进步。真正学会一个技能,要熟练到不过大脑就能完成的程度。这个观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天经地义的,难道不是吗?可是你有没想过,一旦对一件事滚瓜烂熟,就很难再进步了。

比如说,你开车已经非常熟练了,转弯的时候肯定会下意识的打开转向灯,假设有一天路况不是很好,地面打滑,车子有点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你还是很熟练的打转向,结果会误导后面的司机,他们还以为你能正常转弯呢,很容易发生车祸,这种时候应该打双闪更合适,但你太熟练了,不过脑子就打了转向。

再比如,很多同学习惯上课做笔记,而且做的特别熟练。但是有时候,翻看以前的笔记,却记不得上面的笔记说的是什么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记笔记成了自己惯性的一部分,并不过脑子了,所以才会出现不知道记了些什么的情况。

对一件事太熟练,我们就会被习惯绑架,那怎么才能打破套路,持续进步呢?

有一个关于弹钢琴的实验。实验是这样的,把一些学生分成两组,第一组老师先给学生们做示范,然后和学生们说,老师希望你们不要死记硬背这些弹琴指法,要多尝试一些新的演奏技巧。另一组老师只是做示范,不会引导学生们去尝试新的方法。学习一段时间后,研究者发现,第一组学生们弹的曲子不管是技巧还是创意,都比第二组要好。这个实验证明,学习的时候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死记硬背。

再来看第二点,专心一致是不可能做到的。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在打游戏的时候,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可是学习的时候呢,10分钟就想拿起手机刷刷朋友圈。为什么在游戏面前我们就能专心一致,学习就不行了呢?其实是因为我们对于“专心”的理解出了问题。

我们以为,专心指的就是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不胡思乱想,就像是拍照要聚焦一样。但实际情况是,长时间的专注一件事是不可能的,比如说我们盯着一幅画不动,一会儿画就会变模糊甚至消失。所以,真正意义上的专注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一个点上,而是指我们不断的在寻找新东西,不断的切换注意力。

有一个研究可以证明这个观点,研究者给两组人讲同一个故事,第一组人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故事,甚至改写结尾。另一组只要求他们专注的分析故事里的3个特征。过段时间再问他们故事细节的时候,第一组人还能讲出很多的细节,第二组的人基本都忘掉故事在说什么了。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用不同的视角看故事,相当于给故事添加新意,在新东西的刺激下,人们更容易记住这个故事的内容。所以想要专心的做一件事情,不是把注意力都放到一个点上,而是要不断的寻找这件事中有趣的点。

最后一点,我们总是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所以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学习,经常会用奖励来诱惑孩子。但这只会让孩子更讨厌学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孩子经常在一个作家的家门口玩儿,吵得作家没法写作,所以他就和孩子们说,我给你们每个人25美分,你们去别的地方玩儿吧。孩子们很高兴,拿着钱就走了。第二天作家又用钱支走了他们。第三天作家没有25美分的硬币了,没办法,那你们就在这儿玩儿吧,就这样过了段时间,作家发现自己也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工作了。可他却发现,孩子们拿不到钱,就不来玩儿了。后来有一次作家在外面看到了这群孩子,就问他们为什么不去玩儿了?孩子们说,去你家门口玩什么好处也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去呢?

这个例子说明,有回报的行为,会让人忽略它的内在价值。这群孩子们之前纯粹的就是为了玩儿,但是得到25美分之后,他们就开始为那25美分玩儿了。这和我们学习拿奖励一样,这会让我们忘了学习本身的乐趣,变成了只为奖励而学习。

还有一个实验,研究者让一些人整理漫画,然后告诉一部分人说这是游戏,和另一部分人说这是工作,就这么简单的区别,当人们完成任务之后,把整理漫画当游戏的人很享受这个活动,而当工作的人却在整理漫画的过程经常走神。

总而言之呢,熟能生巧,专心一致,考得好有奖励,这些传统的观念,对学习未必有好处。保持开放的态度,多元的视角和趣味的心态,才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豆瓣:学习之道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引言
第1部分 基础
第一章 无心之举
第二章 转败为胜
第三章 整体理论上与渐进理论
第四章 爱上学习
第五章 软区域
第六章 旋涡效应
第七章 改变本能反应
第八章 驯服野马
第2部分 第二领域
第九章 初学者
第十章 以退为进
第十一章 划小圈
第十二章 化困境为优势
第十三章 让时间慢下来
第十四章 揭开神秘的面纱
第3部分 万物合一
第十五章 自从容的力量
第十六章 释放压力
第十七章 激发最佳状态
第十八章 化情绪为力量
第十九章 万物合一
第二十章 决战

乔希的三大学习法宝:知识、直觉、创造力

《王者之旅》电影原型乔希维茨金13岁获得了象棋大师头衔,随后学习太极,成为世界太极推手大师,拥有众多世界冠军头衔。

“相比那些追逐名利的野心,正是这些孩子们与生俱来的、未被世俗玷污的好奇心打动了大多数年长于我强劲的对手们。”
“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乔希维茨金

下面是我对乔希《学习之道》的一些总结,希望对各位共同在学习的朋友们有帮助。

【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
整体理论:采用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倾向于用这样的语言:“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
渐进理论:也称为“学习理论”,该理论更倾向于用这样的句子描述结果:“我之所以做到了是因为我非常刻苦”,或者“我应该更努力一点才是”。
发展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卡罗德维克的研究表明,当遭遇挑战时,“学习理论”者更有可能应届挑战,而“整体理论”者则更易急躁不安,甚至放弃。

引用一句已被用烂的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到比拼天赋的程度。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努力并不能解决所有的事情,但至少能给你所能配得上最好的结果。

【如何释放压力】
我们必须承认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强大的压力下,精力消耗会增加,而恢复的时间也因人而异。
《压力和恢复》一书中说道,一个有优势的表现者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有规律的使用恢复期。
如果你想提高表现,请将面对和恢复压力的节奏揉入你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学习方法的根基。
若你在读书时已经目光涣散,把书放下,深呼吸,拿起书,立即双眼有神。
若你在工作中发现自己大脑呆滞,没有活力,休息一会,洗把脸,回来就面目全新。

工具:番茄工作法,可在手机下载对应的APP,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专注时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或减少)
原则是保证25分钟的高效专注,不看手机,不分心。
保证5分钟的有效休息,不接受新的信息,可进行冥想或者闭目养神。

【如何处事不惊】
第一,学会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
第二,学习如何把不完美之处转换成我们的优势。
例如,想着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但造成不公平的最深层的因素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改变?将这个左摇右摆的时间作为我们锻炼洞察力的催化剂。
第三,学习如何在我们的意识中制造一些起伏和小的波动来激励我们前进,我们要一直激励自己,不管外部条件是否有激励性。
这是长期学习过程的关键组成部分。

【如何激发最佳状态】
1.在生活中什么事情让你最接近内心的平静,达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列出来。
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或两种能让他们感动的活动,但人们通常忽视他们,把他们仅仅看作“休息”。形式并不重要,当你在洗澡、慢跑、游泳、听古典音乐或者淋浴时高歌一曲,任何活动都行。
2.制定一套固定修炼:
例如你希望全神贯注的写论文,但发现自己集中不了精神。
假设平时你的休息方式主要是音乐,咖啡或茶,冥想,瑜伽。

训练计划:
第一,听10分钟BillBoard的歌
第二,喝一杯咖啡或茶
第三,10分钟的冥想
第四,做15分钟瑜伽动作
第五,开始写作论文
它的原理是在固定修炼与在它之后发生的活动之间建立一种心理联系。你希望写作论文的时候能全神贯注,所以我们必须做到的就是连理一套固定修炼,将它与那种精神状态联系在一起,用在任何活动之前,一种相似的心理状态也就出现。
PS:个人的固定修炼内容因人而异,仅供参考。

【乔希学习方法总结】
乔希学习方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介于知识、直觉与创造力三者之间。
我的理解是知识是系统输入,直觉是洞察理解,创造力是输出应用。
知识:系统输入的来源主要是老师以及书籍。
直觉:需要我们用心去思考,观察,从面的高度来审视一个一个零散的知识点并组织起来。
创造力:基于足够的输入以及充分理解,将学习到的内容揉合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应用或分享。
这三者对学习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缺一不可。

【延伸阅读】
《道德经》
《压力和恢复》

Kyle

喜欢真诚且开放的Josh

卓越下午送书来之后,就一直蜷在窗边的椅子上里,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放下书抬起头的时候,有一种豁然开朗的幸福感!

好久都没有看一本书有这样的感觉了,我也好久没有在豆瓣上给一本书有5颗星的评价。

我一直都对学习本身很感兴趣,但是这方面的书要是由心理学家或是教育学家来写则过于空洞和理论化,要是由一个状元或者类似的人来讲又太缺少说服力。Josh Waitzkin ,一个13岁就获得国际象棋大师、一个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获得了太极拳世界推手冠军的人来做这件事情就令人信服得多。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他对于象棋和太极的核 心本质的通透理解,以及对自己学习的身体和心理过程的精准的描述、而且还有能抽象到理论的高度,并且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辅以到位的剖析,实为精彩!就好像他说的:”我所擅长的既 不是太极,也不是象棋,而是学习的艺术。”

下面大部分都是这本书中值得反复咀嚼的思想(作者的原文不是这样安排的,我经过自己的理解重新架构了一下),远远不能展现本书的精华所在,推荐自己阅读全书!

一、学习的艺术的核心:

“追求卓越的关键在于,要坚持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不再满足于原地踏步、平平庸庸。”
“在我的象棋和武术生涯中,学习方法对我的成长至关重要。我有时将其归纳为’以数字摆脱数字’,’以形式摆脱形式’。 这一过程的一个基本范例可以通过象棋轻松地展示出来:象棋学习者必须先要专心学习基础知识,然后有望获取高级技能。他学会残局、中局、开局的重重原则。刚 开始他会同时考虑一两个关键性主题,但慢慢地,直觉会学着把更多的原理融合起来,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最终,这种基础已深深扎根,无需去特意思考,但潜意 识里却会这么去做。这个过程会往复循环,并不断吸收深层次的习得。”

可是如何做到充满活力、长期的学习过程呢?

  1. 热爱
  • 自己:”让我始终前行的是我对学习的热爱,这在我6岁时上第一堂象棋课上就在我心中深深地扎了根。”
  • 家长:”妈妈是我认识的最伟大的人。她是那么睿智、富于爱心、有激情,她独到的简洁直至近日仍让我受益匪浅。她安静却强大无比,总是无底线地支持我,一心放在我身上,她一直鼓励我要随心而动,即使方向偏了或者追求的目标有点古怪”

  • 老师

  • “布鲁斯通过提问的方式让我放慢速度,每当我要做一个重要决定,无论好坏,他都会要求我解释自己思考的整个过程”

  • “课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沉默中度过的,两个人都在思考。布鲁斯不想给我灌输过多信息,而是帮助我的思维逐步走向成熟。””他知道如何教会我更懂得约束自己,同时又不减弱我对象棋的热爱或是压抑我内心的想法。”
  • “最重要的一点是,布鲁斯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象棋的热爱,并且从未让技术性的东西影响了我对象棋的内在感觉。”
  • 另外一个老师拉组维则能通过他下的每一步棋看穿他心底最深处的秘密。在与他共识的仅仅几个小时之后,他对于我的了解已经几乎比我生命中的其他所有人都要透彻。所以,拉组维的训练方法是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性格和天赋素质的敏锐观察上的。

这就要求老师和家长他们不是自以为是的长者,而是有开放的心态的人。他们总是在和你一起探索学习的过程中,用平等的态度用事实来告诉你道理,而不是干 巴巴的说教。最后还附以永远张开的双臂,无论犯了什么错误都不会放弃你的真爱。正是因为这种安全感,才让一个孩子敢于去follow his/her heart,给他/她时间然后与他/她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只是这种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的教育对于老师的要求太高,所以只能依靠家长。我记得有一个组织是致力于对女孩子的教育,他们的口号是因为她们是这个世界下一代的第一任老师,是很有道理的。

  1. 良好的心态
  • “尽管肩负的压力很大,但失败的恐惧感远不如比赛的激情更能影响到我。””要建立起过程第一的理念””关键是要意识到,成功的美妙只是瞬间的感觉。甚至在我们吸气时它就走远了。在深呼吸时,我们充分享受了成功的味道,之后呼气,吸收此次的教训并向着下一段旅程迈进。”
  • “拥有健康的心态,能够从每次经历(不论好与坏)中有所得,这样的人才能一路走下去,并且一路都能走得很开心。当然,真正的挑战是,面临着危险或在战斗中受了伤,如何能继续保持这种长期视角。这一点,或许也是我们最大的障碍,恰恰就是学习艺术的核心所在。”
  • 学会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完美之处。、
  • 困境其实是激励创造性的一个无穷的源泉。

二、学习的方法的核心:

“要钻研微观的细节事物从而来理解是什么促成了宏观上的问题。我们面对的阻碍就是我们生活在一种关注度不足的文化里面。”
“首先从基础开始,通过理解训练的原则所在来建立扎实的基础,然后在个人倾向的指导下拓宽并完善自己的技能,同时和你认为是艺术的必要实质的东西在抽象层面上保持联系。结果就是你可以更好地吸收各种知识,使得这些从个人的着重点中拓展开来的知识相互连接成一个网络。”

  1. 要学会专注(比如对付噪音)
  • 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情;(不要紧绷、抵抗,而是静静的接受。”做草鞋”的故事很是经典)
  • 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比如学着根据歌曲的节奏来思考);
  • 学着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自己的地震;
  1. 对于最基本的技能要”划小圈”
  • “把大的东西分解成各个细节的东西,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就会慢慢缩小而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 “最精深的技巧往往建立在最简单原始的原理之上。”
  • “在象棋和武术中,选手会倾向于使用各种花哨的技巧而忽视轻微的吸收和完善,其实它们要比学到的招式数量重要得多。”
  • “我们能成为顶尖选手并没有什么秘诀,而是对可能是基本技能的东西有更深的理解。”
  • “每天都要学得更深一点而不是更广一点,因为学得更深可以让我们把我们潜力中那些看不到、感受不到但又极具创造力的部分挖掘出来。”
  1. 要足够熟练到形成无意识思维
  • 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大师很少谈起基本原理的原因。就好像在一场专业演出中,伟大的钢琴家或小提琴家不会考虑单个乐符,而 是完美地将其全部演绎出来。事实上,在演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时如果只想着某个C调的话,可能会出状况,因为整个乐感可能就没了。或者是给初学者写一 本象棋指导书的画,就必须把潜意识中的所有东西都给挖掘出来,不得不对自己的象棋知识进行分解,然而多年来,对于那些核心信息我已经形成了一套严密的融合 体系。
  • 大师已经把深奥的原理内化了,令人惊讶的决定只是出于直觉。如果我们使用它的时候不再需要前思后想,这些知识就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头脑。接着我们能向前再次飞跃,用我们所知的一切继续向前一两步。

  • 反复练习:很多人都会说这句话是老调长叹,我们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不!如果你没有这么做的话,说明你并没有真的懂这句话!

  • 寻找联系:一个例子就是,棋手水平越高,迅速发现棋子与棋子之间相关联的逻辑形式的能力就越强。在象棋大师脑海中存在的信息组块使得他能够用更少的有意识思维观察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他有一个更加先进的导航体系,所以他能够对自己所拥有的广泛知识进行快速筛选。
  1. 随心所欲不逾矩
  • 只有当我们的工作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学习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 处在高水平中的每个人都对象棋有很多深入的了解,而成就伟大的原因很大部分就在于内在的风度和意识思维的放松,后者可以让非意识自由流淌。也就是把主要角色从意识思维转到非意识思维身上,但又不会丢失了意识所能达到的准确性。
  • 我在比赛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我的棋风,它与我的个性完全保持了一致。我根本不受内在矛盾的束缚。
  • 冠军几乎毫无例外的都是这样的一些人,它们知道自己独有的优势,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而且比别人更善于把比赛引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 心理的交锋几乎是所有高水平交手过程的核心。

Josh在后记里面的最后一句话是:忘记我的那些数字。真正的掌握需要通过自己发现一些最能够引起共鸣的信息,并将其彻底地融合进来,直至成为一体,这样我们才能随心所欲的驾驭它。

其实,我最喜欢的是Josh身上真诚且开放态度,他平静的面对生活中的人(老师或对手)和事(成功或失败),并从中学习经验或者吸取教训来不断的完善自 我。他把这本身看成是一场对于自我和世界的探索,并从中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这样一来,生命自然就摆脱了琐碎、无聊…… 用josh的话说就是”浪漫又自省的生活方式”。

另外推荐一篇相关的文章,写的也相当不错、很有启发:how to be an expert,中文版

篮球运动中学习的艺术

看了《学习的艺术》这本书后,结合自己的篮球经历,做一下有关篮球方面的总结。这篇文章适合的对象是热爱篮球的初学者以及以篮球为业余爱好的人,专业球员慎入。

一 渐进/整体理论

在球场上,有的人高高在上,犹如皇冠上的明珠,而有的人却只能成为不起眼的配角,甚至是被嫌弃的队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差别?在我看来,这两大问题的答案源于一种经过了深思熟虑的方法,它能激励弹性,能够将多样化的追求与每天对于过程的享受联系在一起。

发展心理学家对智力的“整体理论”和“渐进理论”进行了区分。处于整体理论的孩子,倾向于用这样的语言:“我在这方面很聪明,”并将成败归结于一种与生俱来、无法改变的能力水平。而渐进理论者则是倾向于用这样的语句描述结果“我之所以做到了是因为我非常刻苦”。

德维克的研究表明,当遭遇挑战时,“渐进理论”者更有可能迎接挑战,而“整体理论”者则更易急躁不安,甚至放弃。在篮球领域中,信奉整体理论的人是大多数,他们会将一次赢球归功于自己的天赋,他们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打球模式中,不管是面对何种对手,都采取单一的打球方式,然而过于依赖一种技能的人,经常会遇到对这方面很有心得或者洞悉出他的球路的选手,最终遭遇惨败,整体理论者会陷入巨大的沮丧之中,但却没有反思失败的正确原因,将其归功到运气不好或者队友不配合身上。

整体理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们会不会遇到自己牛逼以及被完全限制的情况,但永远无法从中找出吸取经验,只能原地踏步。

而渐进主义的篮球选手,他们将篮球看成是一项动态的学习过程。他们不会过分依赖于某一项打法,而是会针对自身的短板进行不断地加强,他们在一项技能成熟后转向下一项技能的学习,最终形成一种动态的均衡——不管是遇到任何类型的选手,都能采取相应的对策。

对此,我想要说的与纯粹的智力运动不同,篮球依靠的是身体与智力双方面的能力,身体在一定程度上与天赋有关,这种天赋让乔丹、科比等人的辉煌成为可能。然而我们并不是以篮球为生的人,我们仅仅是将其当作一生的爱好看待,只要身体没有残疾,只要你是正常人,要成为球场上的少数耀眼的球员并非不可能。

我相信,真正热爱的篮球的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灌篮情结,并为此不断地努力。我见证过一个174的人从只有摸板的水平到灌篮的水平,他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而当我看到一个165的外国人的大风车灌篮视频之后,我决定在这学期采用他的训练方法,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能否实现心中的灌篮情结是其次,能够充分享受不断追求更高层次所带来的快感才是最重要的。

二 不进则退

我的一个同学,从大一到现在,几乎每天跑3000米,可是身体却没有看出任何变强壮的迹象,从这一事例中,我发现了人是适应能力极强的动物,开始接触适当强度的负荷时,身体反应强烈,肌肉也会随之增长,然而随着身体逐渐适应强度,保持原有的负荷只能维持身体原有的现状,然而如果突然去掉这一负荷,身体机能就会出现倒退,这点从我去年的篮球训练中可以看出,大一的时候,我坚持了一个多月的每天晚上两三个小时的篮球训练,然而后来却放弃了这种训练,仅仅休息两周又回到球场,发现之前的训练成果全部丢失。

之前的训练都白费了,为什么会白费?我想除了我训练方法不够科学外,更重要得是我没有将训练的动作转化为身体的一部分,在没有让这个动作成为你潜意识的一部分之前,再多的训练也是白费的。

举一个例子,我以前偶尔会碰到一些几年没有打过篮球的人,然而,当他们在几次攻防后,一些动作还是还是当年一样熟练,这些动作就是已经成为他们潜意识的一部分了,最不容易忘记的是投篮,最容易忘记的应该是运球技术,因为投篮是大多数人用的次数最多的动作,而只有少部分会专门对运球进行大量的练习。

学习不进则退,没有第三种情况,大学的一段时间里,我沉迷于图书馆以及各种活动中,对篮球渐渐失去激情,当时对名利的追求冲昏了头脑,甚至认为反正篮球不能当饭吃,还不如将打球的时间拿来学习,篮球对我而言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以及拿到体育课的学分。经过了一学期的篮球灰色区,我发现篮球我的意义远远不止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而是伴随我不断成长的羁绊。我永远无法忘记在我青春的岁月中那些与篮球有关的人和事物——烈日,树影,以及独自在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有些东西,看上去虽然没有用,但却是最有用的东西,比如亲情,比如美德,比如篮球。

如果仅仅将篮球当作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那么剩下的文章你就可以不用看了,你需要做的仅仅是每周固定两次常规的打球。对于篮球或者其他的技能维持现状,处在舒适区就是退步,我追求的不断进步的动态平衡,并让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激发我不断追求进步,这就是乘数效应。

三 过程与结果

既然我们并非是以篮球为生的人,那么比赛的胜利意义何在?有两种走向极端的人,一种完全的结果主义者,这种人把比赛的结果看成衡量一切的标准,与整体理论者相似。而另一种人则是彻彻底底地过程主义者,他们不在乎能不能进系队,也不在乎比赛的结果,他们看重的仅仅是打球的过程。

表面看上去,过程主义理想的境界,然而和我打球的一个人,打球给人的印象是从未尽过全力去防守,也毫无在乎比赛的结果,他一直按照自己的打球方式打球,却给队友造成了极大的困恼,因为他往往是对手进攻的短板以及大多数失误的来源。很多人在不同领域里运用着某种“过程至上“理念,并将其转化为”从未尽全力“或”我根本不在乎结果“这类借口。他们自诩已达到“无我之境”,只关注学习,不在乎结果,但这只是他们不敢直视自己的借口罢了。

过程与目标的关系十分微妙,对此,我个人的体会是能否进校队并不重要,这类的荣耀与长期的成功并无关系。能够扣篮很重要,但扣篮更多的是我们的一种期望,并不能作为目标,带上名利的枷锁之后,人对短期收益就会报以过高的期望,对长期的收益却期望过低。

这种过程与结果的平衡很难用语言描述,我们完成了自己每日设定的任务量,而且我们能在每一次实战中都尽到我们最大的努力去赢取胜利但又不被胜利束缚,在日益的篮球练习与实战中,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微小的进步,球技的精进,以及心态的成长,这种进步所带来的快乐感才是最重要的。而当你真正到达这一境界的时候,一些本来完成不了的动作却能完成了,甚至当有一天,你如果突然发现自己能扣篮了,但能保持初学者的心态,仅仅将其当作成长的一部分,那么你就是处在这样的一种平衡之中。

练习与比赛之间的领域就是一个灰色的探索地带。有一种平衡的力量在不屈不饶地驱使着你,却不会太猛烈以至于把你融化了。肌肉和思想一样都需要通过不断拓展自己才能够发展,然而如果伸得太长就会有断掉的危险。一个竞赛者必须要以过程为指向,总得去寻找更加强大的对手来刺激自己的成长,但是通过赢得胜利来维持自信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现有的一些观点来吸收更多的新知识,却绝对不能放弃太多我们独一无二的内在天赋。必须用实战的意识来改造朝气蓬勃的、有创造力的理想主义。

四 漩涡效应

在一次打球的时候,刚开始因为我们队的一个球员在大风的天气下竟然自告奋勇去投“生死球“,结果让我们等了将近20分钟,我的情绪也因此发生了一点波动,然后到我们队的上场的时候,一个队友的一个小细节让我引起了情绪地连环波动,在一个本来有机会拼抢到的球的情况下,他竟然选择了放弃,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厌恶,从而引发了接下来情绪的一连串情绪波动,我失去了理智与冷静,被情绪完全控制后的结果就是我连续地犯下错误,一味地适用最原始和最低级的打球方式——依靠身体蛮打,却忽视了全队的配合以及我平时习惯使用的投篮技术,最终导致我们球队连败,而直到下场后我狠狠地踢倒了自行车,我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情绪完全控制,虽然不断地做深呼吸,使情绪得以缓和,但是上场的时候依旧不能摆脱情绪的控制。

反思这件事,如果我一开始就能发现自己情绪的微小波动,从而进行调整,就不会造成后来的一系列漩涡效应,也不会在后面产生一种强烈的情绪,让这种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如果我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将对手引导进一种情绪中,那么我就能更好的驾驭球场。

我们如何克服漩涡效应,自我意识是关键,不断地关注自己的情绪,发觉到一点的波动就做几个深呼吸,调整情绪,你也可以让队友提醒你,发现你与平常不对就纠正你,前提是你必须意识到你的情绪波动是不正常的行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主动地克服它。

五 软区域

古印度流传着这样一则寓言:有个人想步行穿过大陆,但当时地球上布满了荆棘。他有两个选择:一是铺一条路,征服大自然;二是做一双草鞋。做草鞋是他的内心方案。

在实战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不懂对手的小动作,猪一样的队友,甚至是场边观众,都能让你陷入一种紧张的、不知所措的状态中,如果你很紧张,用手捂着耳朵,整个身体紧绷起来,想阻止自己分心,这样你就进入了一个“硬区域”,即,要求有一个合作的空间让你正常工作。你就像一段干树枝,非常脆,随时都会在压力下爆裂。

如何应对这种状况?首先,我们要学着心平气和对待一切已发生的事情;之后,我们要学着将这些事情为我所用;最后,我们要学着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创造出我们的地震,达到体育心理学家所说的“软区域”。

《灌篮高手》中湘北对丰玉的一场比赛让我印象深刻,流川枫在面对对方号称“皇牌杀手”的恶意攻击时,一只眼睛失去视觉。以往被这样对待的皇牌,在接下来的比赛都表现得一蹶不振。然而流川枫则是不去压抑自己的情感,而是将其引向高度的专注,在接下来的投篮中,依靠身体的感觉将罚球和投篮投进,“皇牌杀手”反而被他的这种反应震住了,陷入了持续低迷中。

这虽然仅仅是虚构的故事,但对我影响重大, 当流川枫面对风气不正的对手时,并不是表现出不舒服,而是淡定地对待;当流川枫受伤的时候,努力将疼痛感转为一种积极的感受。

人的本能是用来寻求挑战,而不是避开难题。当我们感觉自己队实力比其他对弱的时候,这种“守弱“的心态已经决定了比赛失败的结果。如果你把队友当”猪“看待,结果就是你和队友都成了”猪“,你要做的就是,静静地、高度专注,看起来很放松,脸上的表情很沉稳,但精神世界却是激流暗涌。你平静接受眼前的事,将生命中每一圈涟漪都融入自己的思维中去。这个”软区域“弹性十足,就像柔韧的草叶,在劲风中左右摇摆,以顽强的生命幸存下来。

六 划小圈

不管是在黎明或者夜晚,球场上总有奋斗的身影,这些身影鞭策我,让我相信,“你并不孤独。”,然而,撇开奋斗的意义不谈,我看到很多人独自一个人打球的时候仅仅是投投蓝,运运球,做几个平常打球经常做的动作,偶尔试图做几个没做过的动作,这样下来,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更可怕的是,他们认为只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就能取得进步。

很遗憾,从我大一的第一次个人训练的的经验来看,漫无目的的训练只能使你维持对篮球的良好的感觉,保证你的状态不会衰退,但却很难取得进步,而如果长期训练没有感觉到进步后,就会对篮球渐渐失去热情,并且陷入“我已经没有进步空间”的沮丧心态中,最终放弃训练。真的没有进步空间了吗?对于我们喜爱的球星的技术,除了一些单纯依靠身体所做的动作外,大多数动作只要肯练习,虽然不一定能达到球星的水平,但是也可以掌握并且熟练运用的,其实只需要调整一下训练方法就可以了,一下午的随意打球比不上一个小时的刻意练习。下面我以练习朗多最常用的技能为例,介绍一下新技能学习的过程。

首先说说训练方式——“划小圈”:挖掘技能的实质所在,然后有效地压缩技能的外在表现得同时又紧紧围绕技能的内在实质。一段时间之后,广度会慢慢缩小力量则会逐渐增加。

朗多的这个动作大概是这样:假装上篮,然后收回球,最后转身抛投。

第一个阶段,就是要制定目标,一个晚上只完成几个动作,越少越好,如果你能在一个一次训练中只练习一个动作,那么效果会更好,我通常一晚上只练习三个动作。

首先,朗多的这个动作并不是“小圈”,刚开始如果只练习完整的动作会认为遥不可及,造成挫折感,甚至将这个动作归于朗多的天赋。所以我们要将这个动作进一步的压缩,第一步,只练习脚步,即迈出两步,然后收回,而且越慢越好!不要做其他的动作,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动作上,在经过数十次的练习后,你就会发现要在迈出第二步时及时收回(假设第一步为左脚,第二步为右脚),就要与传统的三步上篮有所区别,即做第二步的时候重心是放在左脚上的,如果你只做完整的动作,很难察觉到这种细微的差异。

好了,在经过数百次的脚步练习后,开始加入手部动作,因为你已经无需去故意关注脚步动作,所以就可以将注意力放在手上的动作。

以此类此,每一次,只练习一个“不可再分“的动作,不断地“划小圈”,如果你不会抛投或者勾手,就只练抛投或者勾手。最终,在经过几千次的“划小圈”练习后,你就能在实战中应用出来,一开始你可能是刻意地做这个动作,但是经过不断地实战检验以及独自练习的改进与修补,最终这个动作就会像投篮等常规动作一样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

在练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拍下你的动作,那么就更容易取得成效,如果没有摄像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需继续练习,实战自然会检验你的动作。不要让它成为你不练球的借口!

我相信,对于任何新的篮球技能,我们都能通过“划小圈“的方式进行练习,记住基本原理就是:一次只练习一个动作,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最终让它成为你身体潜意识的一部分。

七 无意识

在经过几千次的慢动作之后,你的新技能就能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进入到你的潜意识之中,比如你投篮,你要投篮的时候绝不会去考虑投篮这个动作怎么做,所以你的投篮就成了身体的潜意识的一部分,可以长期地保存在的记忆中。

你可以做一下检验,看看自己有没有到达这个水平,你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平常经常使用的动作——上篮、过人、背后运球等等。这次你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甚至闭上眼睛。然后完成这个动作,看看效果如何,如果完成得和平常一样好,那么恭喜你,这个动作已经成为你潜意识的一部分。

为了让更多的新技能成为你潜意识的一部分,你需要进行“刻意地练习“,在进行划小圈的练习后,你需要加入一步新的练习,就是”无意识“的练习,这次,你将视线转移到路边的一个MM或者远处的一个标志,然后完成这个动作,比如你要练习左手上篮,在起步到投进球的过程中,你只需短暂的撇一眼就能让球准确无误地进入篮筐,其他的时间你就想着一些与篮球无关的事情,看着别处的标志。通过多次刻意地练习后,这个动作不经过你的任何思考就能做出来了。

在实战中,常常有人感叹为什么平常练习的过人动作在实战中运用不出来呢?除了动作不标准的话(可以参照视频改正),更重要的是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要想着这个动作要怎么做,而不是随心所欲地做出这个动作,对于比如你要做朗多的这个动作,不熟练人做这个动作时第一个特点是不能抓住最佳的时机(因为要提前思考,所以多花了时间),第二个特点是你需要思考每一步的动作,而不是把整个动作当成一个整体。所以,无意识的练习很重要,它不仅能帮你节省时间,还能帮你节省“大脑的CPU”(下一节会提到)

八 组块

在NBA赛场上,有一种华丽的传球技术叫做“不看人传球“,当我们看到那些传球大师们传出一个又一个匪夷所思的球时,大多数人的反应时——他们的脑后长了眼睛。

作为一个渐进学习者,我相信他们的动作并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后天的结果,这就是经过练习后的产生的直觉。在经过大量的练习后,直觉会产生一种离奇的联系,这种联系指引着我们去找出由无数片段聚集而成的具体概念。下面我会进一步解释这种现象以及训练方法。

对于一个传球大师,除了基本的传球技术之外,最重要的是视野,这也是我们做不到“No Look Pass”,大多数人打球的时候眼中与脑海中仅仅是防守你的对手、你手中的篮球、以及篮筐。而对于像基德、纳什这样的传球大师而言,他们的眼中却是整个球场。

举一个例子,刚打球的人,会把一个人看成一个整体,而传球大师则是把球场上的所有人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个体与个体之间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一个的方位以及他做出的举动中判出另一个人的方位,我们也可以根据事先的决策判断出队友会在下一刻出现在什么地方,这就是“组块”。

组块是思维的一种能力,它可以吸收众多信息,找到和谐的或者逻辑上持续的延展并将此融入到一个精神文档之中,然后可以像是一条单独信息那样对整个精神文档进行处理。

对于篮球来说,要养成组块的思维能力,首先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不去想自己的动作、不去想面前的对手,也不去想篮筐的习惯。自己的动作更多的是一种潜意识,如果没有让动作成为你潜意识的一部分,就不断练习;而对手是跟着你的行为作出反应的,自然不用去关注他,而篮筐更不值得关注,因为篮筐始终是不动的。

通过无意识的训练,你要做的就是将平常训练中看的标志换成场上的队友,你会发现自己判断时机的能力比以前更加出色了。

只要你能养成这种习惯,将有限的注意力关注比赛中最重要的部分——场上的变化,将其他一些部分诸如基本动作等交由潜意识去处理,那么你就能逐渐培养出这种思维能力,最终也能够做出“不看人传球“。

那些NBA的球星,要告诉我们的是:只有当我们超越熟练阶段而成为自身的一种表达的时候,篮球才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

九 激发最佳状态

在每一次实战开始之前,如何把身体与精神引向一种最佳的状态是比赛表现好坏的关键。对此,NBA的球员们会在比赛开始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固定的仪式,比如有的在赛前会打个小盹,甚至像詹姆斯这样的全明星球员,在开场前也会进行“洒粉”的固定仪式。

这些仪式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用,但却能够给身体一个暗示:下一刻你该做什么了。比如,你想养成睡觉的习惯,刚开始你可以睡前进行一系列的固定修炼,比如读半小时书,再洗把脸,然后上床,刚开始可能会有点不适应,但形成习惯之后,一旦你进行这样的仪式,你的身体就会提前受到你发给它的信息——该睡觉了!

为此,在打球前,我会吃点特定的食物,然后听特定的歌曲,做一些拉伸运动,再做几次深呼吸。然后上场,在这样的一系列固定的动作之后,我能在比赛中很快地发挥出最佳状态。

如何练习,第一步就是找出一些属于你的特定的惯例,比如慢跑两圈,或者做几个奇怪的动作等等,经过一定阶段的地刻意训练后,你基本能够发挥出最佳的状态了,而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些动作的顺序,或者缩短所用的时间,以达到同样的最佳状态。

但是你如何在身边没有人可以为你提供推动力时发挥最佳状态呢?没有普遍使用的原则的统一规则。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这个过程找到自己的那种独特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的“软区域”,我们要能够适应自己的情绪,观察它们,研究它们,了解如何让它们自然地宣泄,学习如何利用它们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然后就将弱势转化为优势,直到我们不再否认自己内心情绪的爆发,勇气将提升我们的比赛状态,恐惧会使我们产生警觉,愤怒将让我们更加专注。然后,我们要找到哪一种情感状态可以激发最佳竞技状态。这真的是因人而异的问题。我们中的一些人在热情洋溢的时候会非常具有创造力,另一人可能会在郁闷的时候表现奇佳。人人都会不同。要内省。发现什么状态最适合你,制造能够引发你最佳状态的因素,这样你就能随心所欲利用它来激发自己的潜能。

读书笔记

美国人的表达方式是比较夸张的,似乎他们的每个朋友、老师、亲人都是世界上同一领域内最棒的。这也应该体现在了他们的人生态度上,很自信。
1、学习是一种关联,就像易经中的类比,万事万物都遵循类似的结构。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一件事情的表象中,找到其结构。再将这件事情的结构与其它事情的表象相结合,得出另外一件事情的结构。若能将自己的生活组成一张有序的结构网,你便成了大师。
2、这种学习的方式本就是一种结构,而最精妙的表达方式则是数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于是便有了量变到质变。
4、量变中的数量和带来质变的数量同样重要。他们只是组建金字塔的不同部分。而且唯有它们的组合才能形成具有自己个人优势的金字塔。
5、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只有在结构之下才能爆发,多样化的组合可以形成结构,并提供多种结构转变的选择性。所以,失败是不够多样化。
6、数字摆脱数字,形式摆脱形式。多样化不是目标,而是通过多样化找到能量。这便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逆运动。无极到八卦是从能量到物质,是宇宙的进化,熵增加;八卦到无极,是从物质到能量,熵减少。但关键是如何做到八卦到无极,其中的各个环节的能量转换,做得到节节贯通吗?
7、所以,从最基础的训练开始,要专而不是博。
8、完美的能量表现是简单的,但达到完美的层次却需要复杂的训练。
9、冥想是简单的,却需要强大的训练才能得以驾驭。这是内量的体内运转形式,因为极少关注,自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才能灵活运用。这只是一项运动,和精神无关。
10、保持事物进展的连贯性,可上可下,可左可右。若是有断裂,困惑便产生了。
11、所以学习是无止境的,我们需要全息的学习方式。
12、无论是最基础的环节,还是最复杂的环节,抑或中间的某个环节,都可以是学习的切入点,但这不重要。最关键的是找出最初的环节和最后的环节,并将它们串联起来。
13、亦敌亦友是完善能量表达的最佳状态。敌是能量的对抗,需要以更高层面的能量表现形式去战胜;又是能量的融合,确保能量的对抗持续。
14、多样化的结构来源于多样化的爱好,最好的方式便是拥有各行各业的老师和朋友,以及对手。
15、身体是一种材料。每个人的身体又是各种不同的材料。这种不同源自于各自千差万别的感官体验,并在由此引发的行为训练中进一步加剧。
16、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但若按能量输出等级区分,比光谱还细微。
17、感官体验是学习的根本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不间断地八卦到无极。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
18、美国是一个多样化的社会,这让美国人有无限发展的可能。
19、以退为进。很容易被人误解。事实上是从直线型进攻变为圆周运动,这样就保持了运动的循环,而不断裂。你的连贯运动,就意味着对方的断裂。
20、学习技巧、原理和理论,使之成为潜意识的一部分。
21、思考的过程比结果重要。因为有过程才有结果。有时候自认为过程不错,结果却很糟糕。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其中的一部分过程。
22、21,我的风格是让比赛变得复杂,然后以我的方式走出混乱局面。这说明作者是典型的结构性思维,和他写作本书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
23、28,我在公园比赛中磨练技艺,从街头棋友那儿吸收了不少好的建议。作者保持了开放性结构。
24、30,慢慢地,作战计划在我脑海里明朗化。我认为抽象思维是不存在的,因为只有在思维具有具体形象后,思维才能指导生活。
25、31,整体理论与渐进理论。此处作者的表述似乎略有不妥。应该为结果理论和过程理论。将结果作为重要理论进行记忆的教育,可以理解为应试教育。表面上看结果理论是讲整体的,而过程理论则是讲局部。但实际上却是相反的,结果理论讲的是结束时的结果,是所有过程中的局部;过程理论讲的是从局部推导至结果的所有过程,代表了整体。
26、失败乃成功之母。整个过程应该是:失败-发现-调整-训练-再调整-运用-成功。失败和成功的范围可以很细微,也可以很博大。这个看对自己的要求。
27、失败乃成功之母。(1)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感官体验深刻,但代价高。(2)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代价小,但感官体验差。这种能力取决于取象、类比和运数。
28、研究残局。记得,对残局的研究就是从局部推导到整体的过程,这是一种更高妙的学习方式。所以,学习的形式不重要。
29、41,针对丹尼的问题,对丹尼母亲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教育的对象重要的是事情本身,而不是只代表了事情一小部分的结果。
30、软区域。这些事件的出现能让自己超越正常的状态。事实上,这是一种生物电形象。表现为大脑供血的大量增加和血液在脑区内的更大范围分布。
31、输赢之间的差距是很微小的,有很多办法都能将胜利从失败的手中夺回来。互有胜负时,是可以这么说。但若是每次表现都势均力敌,最终却都是一方输了。这说明了双方的差距还是非常微小的,但却是结构性的。
32、58,专业儿童学校。国内有吗?
33、58,他们(彼得罗相和卡尔波夫)在对决中各自地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两位国际高手一下起国际象棋来就变得像蟒蛇打架一样,总是要设法先发制人,不断进攻,直到把对手打击到濒临崩溃,只能苟延残喘。乔西的词汇非常丰富。他的大脑真够复杂的。
34、61,对用数字摆脱数字的解释:有时候他们在字面上表示数字的意思,但还存在另一种情况,他们指得是原则、类型、变量、技术、思想等内容。
35、69,驯马的两种方法。
36、86,轻如蝴蝶飘,痛如蜜蜂蛰。拳王阿里
37、91,划小圈。快接近无极了,很难的技艺。
38、98,我感到手臂火辣辣的,知道手臂已经断了。这种疼痛感使得我集中注意力,感觉时间都已经停止了。这种感觉来自于自我意识。在受到威胁的时侯,自我意识最为强烈。这是软区域的一种。
39、109,信息组块。就是结构性关联思考。
40、119,魔术师纸牌的解密。这说明布局的巧妙同样要建立在高超的技艺上。并非一个创意而已。创业也是如此。
41、134,再一次感叹美国社会的多元化。自己能做什么?
42、135,象棋棋谱记录法。给予编号,让后又编号进行记录是非常简介明了的一种方式。周易就是这样记录的。
43、136,休息的本质:放松。放松的技巧呢?结构性的放松。
44、154,成功的唯一方法便是承认现实,超越现实,鼓起勇气并善用之。承认现实,便是发现现实,也就是从具体的过程着手。

刻意学习

关于高效学习方法的清单

引言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种人:学习效率极高,面对陌生领域,也能快速切入、高效学会。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以下14条学习方法,供你参考。

  1. 学习要立即动手,不要畏难。所谓的难,多是自己想象的。开始动手后,你会发现,面对的只是一个个待解决的具体问题,去解决就是了。搞清楚,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2. 开始学习前,先找一个好教练。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他人摸索出的一套成熟的方法。千万别心疼钱,找教练、专业机构学,绝对比你自己花时间摸索划算。

  3. 将任务拆解。不断为自己设立小目标,然后去完成。就像打电子游戏一样,不断“得分”。这些进步,会激发你学习的兴趣。

  4. 如果感到学习枯燥无味,一个大概率的原因,是目标感丢失。应对办法是揪住问题学——如果你带着问题去看一本书,又因为这本书勾起了更多的问题,吸引你转而去看另外一本书,就会觉得学习乐趣无穷。

  5. 快速建立对一个领域基本认知的办法,是“二元论”,即找到两个针锋相对的代表性人物,并且吃透。这个方法,是「得到」《西方艺术课》的专栏作者严伯钧讲的,非常管用。文艺复兴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唐诗有李白、杜甫;经济学有哈耶克、凯恩斯;社会学有韦伯、涂尔干……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吃透两者,便对这个领域有了更综合、更深入的理解。

  6. 学习最好的方式是顺藤摸瓜。当遇上一位好的作者以后,不妨把他所有的书都买来看一遍。跟着这些高手学,你会进步神速。

  7. 定期做一些研究性小课题,把这个领域的书全部翻一遍。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吃力,看了几本以后,建立了基本的知识坐标系,就会特别轻松。

  8. 与这个领域你最倾慕的高手建立连接。互联网时代,理论上你可以认识任何你想认识的人。认识了以后,你可以关注他关注的事情,进入他的圈子,甚至与他发起协作。

  9. 到这个领域的知识圣地去一趟。很多家长带孩子参观清华北大,是有道理的。地理上的拜访,哪怕是隔着围栏看一眼,都可能给一个人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到佛罗伦萨看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斗画的地方,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看牛顿墓,到MIT看物理实验室……

  10. 学习有舒适区与学习区之分,有效练习只发生在学习区。所以,一旦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要在上面继续花时间,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

  11. 学不动的时候,想一想,如果学会了,你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起心动念,是支撑我们的真实动力。

  12. 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不妨像我这样拉一个清单,把知识体系化。罗胖说,知识在那,你要“缝”一下,才是你的。怎么“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表达一次。

  13. 记住关键词。关键词的本质是信息压缩。把一块知识打包,压缩成一个词,存在脑海里,方便调取。

  14. 有些学习,可以变成你每日的习惯。比如,健身和上下班的时候听「得到」App。你会发现:学习并不累,不学还真不习惯。>>>戳此下载「得到」App

许岑《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笔记

作者 凉花城

一、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高效学习的定义: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一个工作或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目的着手学习。你需要勤加练习,有时候可能需要向名师求助。

两种学习方法:
(1)自然主义学习方法
基于模仿,注重文本本身,注重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它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适用于语言、乐器、书法这类技能。

(2)结构主义学习方法
为的是创造,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认识,提倡透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求底层的关系。适合医药学、艺术,或者经济学等学科。

练习不必顾全大局:
把目标拆碎,针对细节进行反复的练习。比如演奏一首乐曲,应该每天只练好这个曲子当中的一句,而不是每次练习的时候都从曲子的开头一直演奏到结尾,中间遇到一些弹不熟的就糊弄过去,这样做是低效的。

碎片化学习的真相:
(1)碎片化学习一定要基于搜索,即带着困惑和问题去执行碎片化的学习;
(2)在一段时间内,围绕一个课题,有目的地去拾获这些碎片,而不是乱捡。就算碎片化知识是树叶,你也得先有树根、树干和树枝,碎片化学习要的是枝繁叶茂;
(3)碎片化学习作为一种成年人学习的补充手段,是有很大力量的;
(4)“收藏”是一种假的碎片化学习。看似能缓解焦虑,其实是种幻觉。如果你收藏完了不看,它并不是你的。

二、不谈兴趣,用任务去驱动学习

人们做事的驱动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来自内部,例如兴趣和虚荣心等等;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驱动,也就是完成任务之后带来的奖励。

成年人学习不需要培养兴趣,应该用任务来驱动。任务到处都是,比如:生活中的任务驱动、工作中的职业强迫、以教为学。

生活中的任务驱动:
不会做菜的许岑,曾在留学时期为了避免吃英国的饭菜,不得不学会做中餐,这就是生活中的任务驱动。

工作中的职业强迫:
(1)许岑为锤子科技CEO罗永浩制作幻灯片,是职业不断强迫他练习;
(2)同样是摄影,在报社工作的图片新闻记者水平提高肯定快于一般的摄影爱好者;
(3)心态上要有一种自觉,自己来聘请自己,假想有一个任务的驱动、一个职业的强迫。

以教为学:
(1)学了技能之后,可以制作教程,不仅解决任务驱动的问题,还能学得更好;
(2)抱着一种学完了要去教别人的态度来参加学习,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

三、拖延症的“确诊与治疗”

关于拖延症,你需要认识到的两点:
(1)任何人都有拖延症,只不过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不拖延;
(2)就算是自认为或被别人认为有拖延症的人,最后也没有把自己拖死。人之所以能做到拖延,就是拖延了也对自己影响不大。

将任务“严峻化”:设置严峻的任务,例如定期地向上千人交代,最好是隔天交一份报告,可以很好地解决拖延问题。

设定小目标,形成惯性:
(1)长期目标如果太长太宏大,会增加这个过程当中的痛苦;
(2)设定小的目标,把大的目标细化成一个每天可以坚持完成的事情;
(3)布置一个任务:男士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个俯卧撑,女士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个仰卧起坐。三个月之后,就有显著效果;
(4)完成了小目标的练习之后,建议你先去学一些找到感觉就能掌握的技能,例如游泳、骑自行车,这些技巧性稍强的东西可以增强自己的信心;
(5)增强信心后,再去做需要大量的重复而产生质变的事情,例如读书。成年人要学会速读,先去看目录,如果没有对升级知识有用的篇章标题,就直接把这本书扔掉。看到对自己可能有用的那些标题,再去看那一章的内容。看了两眼发现又没什么用,那再把这本书扔掉,不断这样去做,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内容。

四、在衣食住行上训练专注力

购买昂贵的学习工具:
(1)昂贵的学习工具,不仅能让你心甘情愿地大量练习,还能提高你的认真程度和专注程度。你只要稍微让自己心疼一点,就算达到效果了;
(2)昂贵的物品,本身就是专注力的结晶。你感知到那种专注力,才能够对自己的专注力形成一种训练;
(3)买一样贵的东西,我们就没钱再去买那些便宜的东西了,拥有的东西就能少一些,东西越多越不能使人专注。

学会一个人好好吃饭:
尽量吃点好的,少吃速食,少点外卖,尽量少吃自助餐。营造仪式感,会让你更加专注。

使用射灯:
在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当中尽可能去使用射灯,周围的环境都是黑的,营造出舞台的那种感觉,一个人把自己放在舞台上应该会比坐在观众席里更专注一些

进入高质量的睡眠:
(1)睡眠不够,人很难做到专注。困得不行还要硬撑着做事,这样效率很低,不如立即进入到高质量的睡眠;
(2)运动会提高睡眠质量。

五、直奔大师,不必从基础开始

设定有效目标:
(1)对于成年人来讲,觉得今天学会了这个,明天可能会有用,这是不切实际的念头,是情绪化的不明确的目标;
(2)明确的目标,不是基于想象的,也不是一时冲动,它应该是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任务。

找准切入点,直奔大师:
(1)直奔大师,不必从基础开始。这个大师不一定是指一个人,而是你的最终目标;
(2)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明确了目标,就直接从这个目标开始起步;
(3)这个观点并不适用于结构主义的学习对象。对于要用结构主义方法去研究的东西,还是需要踏踏实实从初级开始;
(4)要尽可能地去除胆怯,胆子大一点,走的路就能长一点。

六、给自己制造反馈

反馈的重要性:
当你学了一些东西之后,一定要想办法讲出来,或者应用出来,这才叫真正学会了这个东西。

制造文字类反馈:
(1)看完文字的资料之后,要写一份摘要出来,以便消化内容。
(2)写摘要的规则之一:对照着文本写,而不是脱稿默写复述。找出文本当中的重要事实、陈述和一些观点,构成摘要内容。
(3)写摘要的规则之二: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不是抄写和简单的选择删除。

制造语音类反馈:
(1)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英语的语音掌握就属于比较容易犯错的一个方面。你需要及时反馈,不然你会在那个错误当中不停地打转。
(2)从嘴里边说出来,和直接进耳朵听的效果,是有很大误差的,你必须把它录下来才能形成反馈。

制造肢体类反馈:通过给自己录像,判断自己的肢体形态,给自己制造反馈。

七、怎样突破学习瓶颈

学习遇到瓶颈时,也许在方法上进一步做调整是可以突破瓶颈的,但我们应该先确认是不是心态问题。心态问题解决了之后,瓶颈的原因也许还有涉猎的范围不够广、专注程度还不够高。

解决心态问题:以打游戏突破高分为例,调整心态,先选择比自己弱的对手,增强自信心。

扩大涉猎范围:
(1)学习乐器时,突破美感这种瓶颈就不能再重复的练习了,工夫在诗外,需要不断的积累。
(2)多听,多感受,培养和提高审美品味
(3)多看一看文字的资料,比如那些世界级演奏家的传记,这些东西都会为你带来突破。

更加专注,请教名师: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以做到不去分心。有效的分配注意力,对于突破瓶颈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1. 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你好!欢迎收听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我是许岑。

我在试听的内容当中已经给出了高效学习的定义,请允许我重新强调这个定义的内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手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一个工作或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目的着手学习。你需要勤加练习,有时候可能需要向名师求助。

我给出的这个定义当中包含了关键词,有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短时间、注意力、解决难题、设定目标,以及名师。我接下来会对这些关键词逐一展开来谈。

我现在首先要谈的就是适合自己。也就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进一步去到问题的根本,你的这个学习方法要适合你选择的学习对象。

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

你可能试过学一门语言,或者学一样乐器,费了半天劲也没入门,那肯定就是学习方法错了。你肯定是学英语上来先学语法了;学吉他上来照着谱子一页一页的抠基本功,这样做可能不对。倒不是说因为这样做在技能上完全没有办法提高,只不过是你选错了学习方法,你选了一个低效的学习方法。你是在用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去学本来应该用自然主义学习方法去学的东西。

那我在这里面提到了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这就是我重点要给你介绍的两种学习方法。自然主义核心它是模仿,结构主义为的是创造。你要是学习比如像语言、乐器、书法这些东西,你可能要用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才有效果。那如果你要是学比如像医药学、艺术,或者经济学,那就应该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来学了。

我现在分别给你讲讲这两种方法。

先说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模仿,自然主义注重文本的本身。什么是文本?就是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它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比如书法练习当中有个叫一丝不苟,就是这个意思。很多练习书法的人在临摹古帖的时候,连古人写错了,用笔划掉的那个东西,那个笔法也要模仿的一模一样,这叫一丝不苟,这叫模仿。

那么结构主义它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一个认识,它提倡透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求底层的关系。也就是说你要学习的是一套能举一反三的系统,这种诉求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创造。比如当你了解了电子电路以后,你可以通过你学的这个原理自己创造出一台机器。但是,像英语这种东西,什么时候轮到咱们来创造了?你学了半天语法,但是一句完整的,地道的英语都说不出来,也没少见过这样的人吧?

咱们来对比一下,我们学会说中文,我们学语法了吗?我们是超越了中文的本身去看到了中文背后那些系统与规则的东西吗?难道不是我们父母和身边的人他们说一句,我们学一句吗?这不是自然主义吗?那什么东西应该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学呢?我说过,比如像医药学、艺术,或者是经济学,这类学科它需要创造的学科。你还真得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学。

你可能会说医药学怎么就创造了呢?因为我们需要治病,而治病它属于创造。人生了病这是事物发生了一种现象。你不能再用自然主义的那套模仿的方法来治病了,要不然你就会陷入以形补形的那个误区。什么是以形补形啊?很多人相信吃啥补啥,这就是以形补形。说因为核桃仁跟人脑长的很像,所以吃核桃仁能补脑。这种就特别的自然主义。还有人说,吃猪肺可以清肺,它也是一种基于吃啥补啥的所谓的理论带出来的一种妄想。当然了,有人说了,核桃仁成分当中有脂肪和蛋白,而这个脂类的摄入对人的大脑是有好处的。那你要是这么说的话,我就选择相信你,因为这是属于结构主义的结论。

我也说过了,学艺术比较适合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学。因为艺术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创造。如果用自然主义的方法去学艺术,你只会学到艺术史,你没有自己的创造,你永远也成不了艺术家。在艺术上一味的去进行模仿,只会让人鄙视。

现在你知道,这个学习方法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自然主义,一种是结构主义。自然主义是模仿式的学习,遇到什么就学什么,积少成多,以量取胜。学完了就那样了,它就是你自己的了,你就可以去运用了。结构主义是说学东西的时候更注重一个结构,体系化的去学习。学会之后的目的,你要注意,一定是为了创造,是一种质变,它要的是一种质变。那面对不同的学问,你不要选错学习方法,要不然的话你的学习很可能就是无效的。

练习不必顾全大局

掌握了适合的学习方法,你的学习肯定是有效的了。但是,有效也可能是低效的。怎么从有效变成高效?学习速度和效率的提升理论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避免无效学习,那学习的速度和效率自然就得以提升了。另一个就是尽可能通过更好的学习方法来把这个有效变为高效。

怎么样做是更好的学习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把你的目标要拆碎,针对那些细节进行反复的练习。不要一开始就照顾全局。比如演奏一首乐曲,你不要每次练习的时候都从曲子的开头一直演奏到结尾,中间遇到一些弹不熟的就糊弄过去了,就把它顺过去了,这样做效率是很低的。你应该每天只练好这个曲子当中的一句,在音乐当中它叫“乐句”,就是一句,可能是8个小节,你每天就练8个小节,每天就只练这8个小节。

我再给你举一个高效学习的例子,比如说足球运动员在训练的时候,有时候他们训练的是什么?是球员的球感,个人的技术,以及相互之间的配合。如果是训练这些方面的话,那要想达到一个高效的训练结果,往往他们不会在那种标准的足球场进行训练,反而会在比较小的五人制足球场进行训练。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单位时间里球员的触球机会会更多,不用在一个标准的大球场里边进行无效的来回跑动。这样训练下来,这些球员的球感,个人技术和相互之间的配合就可以高效的提升了。

碎片化学习的真相

在有了高效学习方法之后,如果再能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那你的进步一定是突飞猛进的。所以,学习的时间安排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成年人来讲,当然最好能端正的坐在图书馆里边学习了,但是我们每天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杂事,碎片化的学习可能是我们学习的唯一方式了,总比不学要强嘛。

怎么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边更高效的去学习?我告诉你一个方法,你要带着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多使用搜索这个功能。碎片化学习它不是这儿弄一点,那儿弄一点,那叫熊瞎子掰苞米。碎片化学习的真相是碎片化学习一定要基于搜索,搜索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你要带着困惑和问题去执行碎片化的学习。 你总不可能同一时间什么都学嘛。等你手里边有了一些闲钱,你可能就想学学理财了;当你的孩子出生了,你就会想去学学育儿的理念。不是这样吗?当你不能去报一个理财班或者育儿课的时候,你没有整块的时间来学习,那碎片化的吸收相关的知识有什么不好呢?

带着困惑和问题去执行碎片化的学习,最终的效果一定是要把这些碎片给链接起来。在一段时间内,你的头脑当中应该始终有一个课题,这些碎片它不是满地的落叶,而是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打碎的瓷器所产生的碎片。你要有目的的去拾获这些碎片,而不是乱捡。就算碎片化知识是树叶,你也得先有树根、树干和树枝。碎片化学习要的是枝繁叶茂,而不是捡几片树叶回来夹在书里边。那就属于一种情绪化的行为。所以说,小孩可能不适合碎片化的学习,因为小孩他是没有树根、树干和树枝的。

话说回来,碎片化学习它终究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缺乏思考,缺乏辩论,缺乏与人交流的这些环节。所谓学而不思则罔嘛。碎片划拉的越多,可能越糊涂了。但是,无论如何,碎片化学习作为一种成年人学习的补充手段,无疑它是有很大力量的。

我自己最近对经济学有了一些困惑,我就在用碎片化学习的模式,在咱们得到的平台在听薛兆丰老师的《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我收获很大,我也推荐你听一听,如果你对经济学也有一些搞不懂的地方,或者说有一些兴趣,关心自己每天的行为,日常的生活跟经济学有什么样的关系,用经济学怎么样去解释这些东西,我推荐你听一听这个课。

我还要提醒你一件事情,有一种假的碎片化学习叫做收藏。你一定对这个东西非常熟悉,收藏这个按钮是非常常见的,在很多app和软件当中,所谓一种人性化的设置。它的存在能够非常大程度缓解人们的焦虑。但这种缓解它其实不是真正的缓解,它只是给你造成一种幻觉,就是收藏了这些知识就是你的了。但其实,如果你收藏完了不看的话,你不去碰它,它并不是你的。你必须要破除掉这种幻觉。

我自己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我在教英语的时候,我观察到很多学生他上课的时候会疯狂地记笔记,后来干脆有学生把我们老师讲课的内容完整地录下来,说等回家以后要反复的听。但是我发现他们没有一个人录下来之后能反复听,哪怕听一遍都做不到。我自己从来不收藏任何东西。

小结

1
总结一下这节课,我给你介绍了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自然主义,一种是结构主义。自然主义是模仿,遇到什么就学什么,学习过程可以是碎片化的,积少成多,注重量的积累。结构主义学东西更注重结构,体系化的去学,学会之后的目的是创造。为的是一种质变。你选择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把这个目标拆碎,针对细节进行反复的练习。如果再能以碎片化的方式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的话,那就会更好。

那听到这里,我猜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你可能在想,你许岑说起学习头头是道,但你的这套学习方法难道对所有的知识门类的学习都管用吗?在下一次的内容当中,我会来解答你的疑问。

2. 不谈兴趣,用任务驱动学习

你好!欢迎收听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我是许岑。

上一次,我们最后留下了一个疑问,是说我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对所有的知识门类都管用。我现在用另外一个问题来解答这个疑问,那就是学习方法对了为什么还不管用。这个不管用要分两种情况来看了。一种是学不会,另一种是学不好。学不会是指连入门都没有办法,学不好的意思往往是指达不到某种专业的程度。

成年人不需培养兴趣

我们先来说学不会的这种情况。学不会可能跟天赋有关,比如身高就是不够打篮球,那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讨论了。直接说学不好,学不好这种情况是可以被优化的。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它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我如果在这里跟你苦口婆心的说,你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呀,这样的话你累,我比你还要累。明明没有兴趣,非要你喜欢上一个东西,这是包办。这种时候,我多希望我是唐僧啊,因为唐僧劝人的时候他是不觉得累的。
我掌握的很多技能,做成的事并不都是基于兴趣的。那是基于什么呢?你要知道,人做任何事他都是要回报的。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就算一个人他带着极大的痛苦去做一件事,也是因为做成了这件事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人们做事的驱动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内部,兴趣这个东西它就是很强的内部驱动。此外,还有虚荣心等等。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驱动,也就是完成任务之后带来的奖励。既然你没有兴趣,我们干脆就把兴趣驱动学习这件事给它否定掉。

我要说的是,成年人学习不需要培养兴趣,应该用任务来驱动。你可能仍然会说,我没有任务啊,我找不到任务啊。你先别着急,我要告诉你的是,任务到处都是,生活中的任务驱动,工作中的职业强迫,以教为学这些都是任务。

生活中的任务驱动

先来说生活中的任务驱动,你可能认为我在生活当中对什么都容易产生兴趣,所以能把英语、吉他、摄影、炒菜都学的很好。好,就算我对这些东西产生了兴趣,也不是突然的。这里边本来就暗含着某种任务的驱动,就说炒菜好了,我掌握这项技能,并且在后来还出了教程,完全就是因为我当时跑到了英国留学。所有人都知道,英国的饭菜对咱们中国人来说那是很难吃的,我去英国之前我也没做过饭,因为我不需要做饭,没有这个任务,饭都是我爸妈做的。可是我到了英国,我就有这个任务了。的确有人是突然对做饭这个事就产生兴趣了,这样的人他也能把饭做好。但是,你看我本来对做饭这个事没什么兴趣,但是因为任务的驱动我也能把饭做好。我能够出炒菜教程这件事是一个生活中的小任务为我带来的学习成果,效果已经足够明显了。

工作中的职业强迫

那有一种效果更好的任务驱动,就是职业的强迫。一个人他虽然做任何事都需要回报,但并不是做任何事都为了换钱,也可能是为了照顾自己的生活品质。我在这些年习得的技能当中,有一样不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是为了挣钱。这项技能就是做幻灯片,这个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强迫带来的任务驱动,效果更是有目共睹的。

我今天给锤子科技的CEO罗永浩制作幻灯片,他的每一场个人演讲和商业发布会,幻灯片都是我做的。我掌握幻灯片制作的这个技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职业强迫我不断地去进行练习。

进一步说职业强迫练习的效果我再给你举个例子,比如同样是摄影,一般的摄影爱好者他摄影水平的提高肯定是不如在报社工作的图片新闻记者。因为他们是有任务的,是要有交代的。所以,如果你有一个职业的机会,练成一样技能的可能性会大大的提高。

到了这儿,你可能会说你许岑是跟了一个好老板,为你安排了能让你产生兴趣,做幻灯片这样的任务。图片新闻记者,人家也是有一份好工作呀,我现在是处于无业状态,许岑,要不然这样,你帮我找个工作吧,要不然没有职业强迫我去学东西啊。你看,就像我之前说的,我现在真的不是给你找工作,或者给你介绍工作,我不是在做这样的事情。这个有业和无业,我说的不是有没有企业或者个人聘请你,如果有那当然更好,但你现在说没有,请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怪没有人聘请你,你能不能自己开创一番事业呢。

我们在这里谈的真的不是找工作的问题,我们是借着有一个职业强迫带来的练习效果,反过来说我们要在平常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假想,注意是假想,我们有一个任务的驱动,我们有一个职业的强迫。

我说让你开创一番事业,你也不要认为我是在鼓励你创业,我是说你在心态上要有一种自觉,自己来聘请自己,无论你在生活当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做。比如你要学写代码,整天在那抠书,死记硬背那些东西,学习效率是很低的。你这种看起来就是那种心血来潮式的学习,往往很容易导致放弃,你缺少的恰恰就是一个人对你的聘请。是,没有人聘请你,这种情况下还记得我说的吗?你要自己来聘请自己,你一定要想清楚到底要用代码来做什么,是做一个网站,还是写一个app,你要想清楚。其实,我现在说的这个事情本质就是你要有一个非常非常清晰,并且实际的目标。你想清楚了,好,有了任务就好办了,你带着这个任务边干边学就可以了,这样做比你完全不知道学完写代码要干什么,非要硬着头皮学习写代码效率要高的多。
以教为学

那你如果再说,我也不想做网站,我也不想写app,我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个时候,我也不会跟你说那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你要知道,我可是名师啊,名师怎么可以没有办法呢?你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你知道你可以出教程啊,学我出教程。出了教程就能卖钱呢。我把我这几年擅长的技能都做成教程了,你已经知道这个事了。虽然我不是为了出教程去学这些技能的,但是这难道还不能给你一些启发吗?你要不然也出个教程嘛。人人都可以当老师啊。我现在要说的就是以教为学,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无论你学了什么,一旦你可以教别人了,你看,你就不再是无业了。而且你还不是给人打工,你是自由职业者。以教为学,一方面可以是自己对自己设置的一个任务,设定的一个目标,解决了任务驱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教为学,其实会让你学的更好。

关于以教为学的学习效果,我给你讲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以前在老罗英语培训教英文,教了三年之后,我已经是名师了,所以可以跟着老罗一起去面试新老师。来应聘的人里边有个女老师,我印象特别深刻。她来应聘的时候跟我说,她不但能教英语,而且还能教日语。意思可能就是说以后如果我们这儿开了日语课,她就可以一个人顶俩。那我们就随口问了她一句,就是说你为什么又会英语,又会日语呢?她说她本来是不会日语的,但有一天她一个朋友给她打了个电话,说你认不认识教日语的老师,因为毕竟都是这个语言培训行业的人嘛,可能她虽然是教英语的,但是她那朋友就让她介绍一个,看有没有认识教日语的老师。她那个朋友说自己开了一个日语班,招了很多的学生,也都收了学费了。但是,之前安排的那个日语老师他临时有了变故,上不了课了,马上就要开班了,非常急需找到一个教日语的老师。那来应聘的这个女老师就问那个朋友,说你这个日语班要求教什么级别的日语?她那个朋友就说是零基础的,就从零学起。这个女老师跟那个朋友说,你放心吧,我就能教。挂了电话之后,第二天这个女老师说她自己就去报了一个日语的零基础班,她在那边上的是那种脱产的,就全天上课的那种班。上了一个礼拜这个课,她朋友那边的日语班就开班了,所以她就在一边上着日语课,在另一边教着日语课,她同时做着这两件事情。结果,她这一期班教下来,她教的那些学生对她还都特别满意。你说这事怪不怪?

那你觉得这个女老师的做法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是,如果作为学生,我们希望我们学一个技能的时候能够跟一个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学习。那假如,比如说我事前知道了这个女老师她的这个背景,她是一边学一边在教我的话,我可能会说,我直接去报她去学的那个日语班不就完了嘛,为什么还要去让她来教我呢?你这个逻辑是非常正确的,这种诉求也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我从中看到的是什么呢?那个女老师她有比你明确的目标,她的目标是学完了要去教别人,所以她参加那个学习班,你如果也去了那个学习班,你们两个是这个班上同时在学的学生,我可以告诉你,她一定比你学的好,因为她的目标比你明确,她要以教来参加学习。

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来做一个总结。我非常希望我教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抱着一种学完了要去教别人的态度来参加学习。这样的话,我们这些老师可就省心了。不管怎么说,这位女老师还是完美地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以教为学,她真的是落实了用任务来驱动学习的最佳典范。

小结

1
总结一下这次课的内容。我说我们成年人要放弃一种需求,就是学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兴趣,我们要放弃这样的想法。我们要带着任务来驱动学习,没有任务我们自己来制造任务,这样才能贯彻高效的学习。带着去教别人的心态参加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一定要记得,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

但是,总结下来,这次课我虽然帮你解决了缺乏兴趣的问题,缺少职业强迫的问题。但是,从学习效率上来讲,你要说你有拖延症,那我们在下一次课来谈谈拖延症的问题。

3. 拖延症的“确诊与治疗”

你好!欢迎收听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我是许岑。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对于成年人来讲,用任务来驱动学习的好处和必要性。我是在尽我所能,为你制造一个学习的良好动机。但是你知道,光有了动机还是不够的,你在后边的学习过程当中,很可能还会遇到别的问题。我们接下来就会谈在学习过程当中会遇到的其它问题。

你可能会说,对,我已经有动机了,我的确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去解决,也有一些任务要完成。我也很想学完了之后去教别人。但是,我有拖延症,怎么办呢?

拖延症的表现与本质

你怎样得了这么时髦的病啊?是,最近的流行病就是拖延症了。我们上一次最后也提到过各方面不断有人确认说自己有这个拖延症。你要注意,拖延症当中的这个“拖延”两个字是一种表现。我们之前说过,对于医学要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去认识清楚,拖延症这个病的学名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害。在拖延的这个表现之下,本质问题其实是注意力无法集中。如果你真有这个病,我会在下一次课内容当中为你讲怎么尝试去解决注意力不集中这个问题。我现在要让你知道的是,任务,还是任务,只有真正严峻的任务才能解决你的拖延问题。

关于拖延症,我希望你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两点。第一,任何人都有拖延症,只不过有些事他拖延,有些事他不拖延。因为一个人总不可能一直什么都不干嘛。第二,就算是自认为或者被别人认为有拖延症的人也没有被拖死,大家都还好好的活着呢。

关于第一点,任何人都有拖延症,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他不拖延,那有的人可能会绞尽脑汁的去想反例。如果你是了解我许岑的人,你可能就会立刻说出,说你许岑就是一个反例,你许岑就没有拖延症。是,外边都在传说,说许岑没有拖延症,不但没有拖延症,而且做事患着另外一种病,叫提前完成症,简称叫提前症。说我做什么事都是提前完成的。你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就是因为我提前完成这些事,外界,也就是你们,你们会夸我,你们会说我好,你们说我好是我提前去完成这些事的重要因素,是一个强大的动力。我这个人表演欲望特别的强烈,可以说是我进步的最大的动力了。

可是你不知道的是,我私底下其实也有拖延的行为。比如说我妈让我给她修一张照片,说要发朋友圈。对于这种事,通常我是能拖就拖。我为什么要拖这件事呢?因为我觉得我妈让我给她修照片这件事就特别荒唐。而且,就算我给她很快的修好了,别人又不会夸我,对不对?我妈又不会发朋友圈的时候说,说这个事实,说我儿子给我修的照片,而且很快就给我修好了,她不会说这样的话嘛。她如果说这样的话,那就更荒唐了。

对于这件事,你可能会说,许岑,你这孩子不孝啊。你先等会儿。你更加想象不到的是什么呢?我妈后来看我在这件事上能拖就拖,总不理她,就去折磨我爸。说老许啊,你能不能帮我修修照片。我爸他不会修照片,但是好在他没有什么别的事要做,所以他就弄了个软件,在网上学了学怎么去修这个照片。现在你知道吗?我爸给我妈修照片,能把我妈修成天仙,老两口感情可好了。所以,你说我是不是名师啊。我无形之中给我爸制造了一个任务,这个任务驱动他学会了修照片,掌握了这个技能。我觉得我这个课讲的实在是太好了,非常的精妙,环环相扣。

我跟你讲,我私底下的这个表现,我是想让你知道,刚才我说关于拖延症,我们要非常清楚的认识的第一点,也就是任何人都有拖延症,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不拖延,就算是我许岑也有拖延的表现。

接下来,我为你说明,我之前提到的第二点,就是那些自认为,或者被别人认为有拖延症的人最后也没有把自己拖死。对这件事,我有自己的一个评判标准。这可能你听起来是一个不太友善的一种评判方法,那些说自己有拖延症的人总有一部分是自己开车的吧,我觉得给车加油是一个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拖延症的很好的标准。自己开车,有没有人每次都会拖到这个车彻底没有油了,注意是每次都会拖到这个车彻底没有油了,叫拖车来把自己的车拖到加油站去加油,有没有这样的人?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应该是没有这样的人吧。那既然没有这样的人,所以大家应该有一个共识,人之所以能做到拖延,就是拖延了也对自己影响不大。是,可能是有一些影响,但是总能混过去。真要是混不过去了,人们也就不拖延了。我现在需要你清醒一点,确认一下你拖延的那些事,被你拖延了是不是对你影响不大。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你没有拖延症,只要你有一些是能够按时完成的事,你就没有拖延症。

很多人原来认为自己拖延是说,自己性格或者生活习惯造成的,想改正。没想到这么多年被一种病给耽误了,这种病我们之前提过它的名字,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害。说如果早知道这个病的话,可以吃药嘛,说早就可以吃药把这个病治好了。我是尊重科学的,我承认注意力缺陷多动障害这个病的存在,虽然我自己没有这个拖延症,但是我对这个相关领域也做过一番研究,我注意到科学上对这种病症的描述当中有一条,是说真正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人能完成中学学业的就非常少。要说能完成大学学业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所以,如果你已经大学毕业了,你就别犯懒了,你是没有拖延症的,事情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将任务“严峻化”

想要解决这个拖延症,我说过了,任务,还是任务。只有对你来讲真正严峻的任务才能解决你的拖延问题。你要通过做成一件事来突破,然后形成习惯就可以了。

我们也在第二次课当中讲到兴趣和任务驱动学习的问题。人往往会在任务驱动的时候出现这个拖延的情况。我们一生当中不可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把自己不喜欢,却必须要做的事给做了,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你在工作当中,比如说要做一个报告,如果你对一个人报告,这个人还是你很熟悉的,是很亲近的人,跟你关系不错的人,你很有可能会拖延。如果这个人是你老板,那你的拖延可能就没有那么严重了。如果你要是对着200个人,2000个人来做这个报告,你想象一下,你还敢不敢拖延。再加上如果你做不成这个报告,你如果没有按期做这个报告,你会损失30万人民币,50万,你好好想想这个情况够不够严峻,它是不是一个严峻的任务。如果你没有给自己设置过这么严峻的任务,定期地向上千人交代,最好是隔天交一份报告的,这种严峻你可能需要一次这样的经验。

这个时候,你如果对我说,说许岑,我现在没有工作,请你告诉我,我该干点什么来定期向上千人交代呢?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呢?这虽然是个不情之请,好,我许岑对你负全责,我要告诉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让自己更好。而这个更好可以是各方面更好。头脑的充实是很重要的,但是作为一个人,出来一亮相,让人最先看到的还是自己的肉体。一个人给人展示的形象,其实它比让别人花时间去了解你的内在是什么样的是更高效的。我们在这里面一直在谈做事的高效。如果你一上来一亮相,就能让人立刻喜欢你,觉得你不错,你知道这才是高效的。那总有认识你的人吧,这些人有没有上千个人呢?你要向所有认识你的人交代,这个任务对你来说还不够严峻吗?

西方人更注重自己的体魄,他们更喜欢运动,所以我们看那些老外,比如那些男的,一个个的胸大肌配八块腹肌,我们总是很羡慕。我也是一个爱美的人,我上大学的时候,坚持推过三个月的俯卧撑,我每天就推俯卧撑。后来我觉得我胸太大了,我就停止了练习。事情就是这么简单。健身可以说是刻意练习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种活动,你要在你的身体上增加哪块肌肉,你只要重复做一些动作就可以了。如果你想在你的身体上减少什么,同样的,你也只要重复做另一些动作就可以了。比如说我要有一对胸大肌,就推俯卧撑嘛。我每天只要做几十个俯卧撑,三个月之后我被自己吓一跳。

设定小目标,形成惯性

可是很多人,即便是做俯卧撑也坚持不下来,那这种坚持不下来,很大可能就是你设置的目标是有问题的。你总想着,我要有一个健硕的体魄。是,我还想当亿万富翁呢。这种目标设置它是有问题的。王健林不是跟我们提过小目标吗,我觉得他的方法是对的。练习它一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痛苦,只不过有些人他的长期目标非常明确,别人觉得他过程很苦,他自己不觉得苦,他就能坚持下来。长期目标如果它太长了,太宏大了,会增加这个过程当中的痛苦。

那你不妨先不要想着最后的结果,什么胸大肌呀,八块腹肌,你可以先做一个小游戏。做俯卧撑第一天推5下,第二天推6下,以后每天增加一下,这样就可以了。这是设定小的目标,把你大的目标细化成一个每天可以坚持完成的事情。完不成就不行。如果你总觉得舒适,那就不是学习,不是练习。如果每天只比前一天多做一个俯卧撑,这没有太苦吧。那三个月之后,你就可以出来吓唬别人了,这件事听起来难道还不够过瘾吗?

你又说了,人家是个姑娘,总不会每天做俯卧撑吧。好,我来布置一下任务。男的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个俯卧撑,女的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个仰卧起坐。三个月之后,你可以带着一副精致的身板。你又想我了,说许老师,你在哪里啊?我现在可以提前告诉你,接下来你要做什么。
接下来我建议你去学一些找到感觉就能掌握的一些技能。比如像游泳,或者骑自行车。你要是不会这两样技能的话,你可以先去学习它们。什么叫找着感觉就能掌握呢?比如说你一旦学会了换气,你就会游泳了。很多人他能憋着气在水里边游几下,但是他不会换气,他就游不远。一旦你会换气了,其实他就是一口气的事。一旦你找到这个感觉了,就会游泳了。一旦你掌握好平衡,掌握好平衡的感觉,你就会骑自行车,而不会摔倒了。你要先去学一些这种技巧性比较强的东西来增强自己的信心。

当然,还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大量的重复产生质变的东西,比如说读书,你看一本书你是体会不到那种变化的,那这种东西你可以往后放。你要先去弄那种技巧性强的东西,然后再去做像读书这样的事。你可能要看几百本书,才能觉得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有了一个全新的高度。那读书是一个需要大量重复产生质变的东西。这里边的重复是说看书这件事,这个行为,而不是重复的去看某一本书。

一个孩子可以漫无目的的去看各种书,甚至是闲书。那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讲,尤其是像我们工作繁忙的成年人,要读的书一定是要针对急需解决的某项课题或者是任务去读这个书。成年人读书一定要学会速读,不能再精读了。什么是精读?精读就是一字一句的从头读到尾。速读的意思,你注意,注意这个行为,抓起一本书,先去看目录,如果没有对自己升级知识有用的篇章标题。你没有看到这样的标题,你就直接把这本书扔掉。看到对自己可能有用的那些目录当中的标题,你再去看那一章的内容。看了两眼你发现又没什么用,是个误会,那你再把这本书扔掉,不断这样去做,找到对自己真正有用的书本当中的内容,你一天下来甚至可以翻过十几本书。那我在英国读硕士的时候就是这样看书写论文的。那还是英文的学术书籍,我一天也能读上个十本八本。

小结

1
2
那总结一下这次课,我在尝试解决你的拖延问题。这个问题是不太容易解决,要解决它之前你要先认清一个事实,就是任何人都有拖延的表现。给自己设置一个真正严峻的任务,用小的目标去解决拖延的问题。我也为你指出了从整治自己的身材开始,设定小目标,通过做成这件事来突破,然后形成一种惯性。逐渐去学习一些技巧性比较强的东西,先来增强自己的信心,最后再去做那些需要由量变产生质变的事情,那可能整个这个过程算是高效的了。
我甚至在这次课为你布置了任务,你还记得吗?如果你是一位男士,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个俯卧撑;如果你是一位女士,每天比前一天多做一个仰卧起坐。我不是总单纯地跟你讲理论的,你可以现在立刻着手去改变自己。

当然,你不要忘记,在拖延这种表象背后真正核心问题是注意力无法集中。我在下一次课会为你好好讲讲,怎么样去改善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4. 在衣食住行上训练专注力

你好!欢迎收听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我是许岑。

我们已经都知道了,一个人做事和学习的专注程度会决定你做事和学习的效率。这个方法如果已经找对了,接下来拼的是什么呢?就是专注程度。你可能希望通过学习来培养或者说提升自己的专注力,那我首先让你意识到的是专注力差的人怎么能通过学习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呢?专注力差的人怎么学习呀?

你先不要关注学习这个事,我跟你讲讲我许岑的培养和提升专注力的方法,那就是从衣食住行这些方面来训练自己的专注力。拥有了超高的专注力有什么好处呢?我可以跟你说,像我接下来每半年学一样新东西,我就可以达到出教程的水平。

你会说,同样是半年,凭啥你许岑能学会一样东西,我就学不会呢?你这个半年,同样是半年,在我看来可未必呀。咱俩做事和学习的专注程度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我要学一样东西的时候,你表面上看我坐在那儿,好像没有在学习。但是,我的脑子里边一直都对这个东西的掌握是有吸收的。我的注意力会一直放在这个东西上边。

比如说我学吉他,我没有办法在家练琴的时候,你觉得我当然是没有在这方面有所提高了。那我就一直听这些曲子。我在后面讲如何突破学习瓶颈的时候会再次讲到这种状态,这是非常重要的。我在一段时间内,我就不能再听别的歌了,我只听吉他曲。

再比如说我学习做幻灯片的时候,你会在看一个电影的时候你是在休息,你是在娱乐。但是,我在看电影的时候,我就不能在休息了。我看的是什么呢?我看的是那些电影的构图、镜头的一些运动,让我联想到在幻灯片的制作上可以用哪些动画效果去模拟这些镜头的运动。我脑子里边全都是一页一页的幻灯片。我为什么总说我做的是电影级的幻灯片呢?因为我就是从电影里边学习幻灯片制作的。

那你肯定想问,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答案就是我很早就发现专注力是决定效率的重要因素。我这节课的标题是在衣食住行上训练专注力,而不是通过学习。那关于衣食住行,我会提到四个方面,分别是购物、吃饭、灯光和睡眠。那你看,这些是不是衣食住行呢?是不是就是我们平常的生活?

你可能会说,平常的生活怎么就能训练专注力呢?我要告诉你的是,平常的生活本身不能训练人的专注力,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去营造仪式感,这样会提升我们的注意力。

购买昂贵的学习工具

我先从购物说起。购物其实就是买东西了。那既然谈学习,我们就先不去买那些跟学习无关的东西。要买咱们就先买学习工具。现在,请允许我亮出我在训练专注力上的杀手锏,如果你学习一样东西需要工具的话,你要买贵的。

你说什么东西买贵的?我再说一遍,学习工具。比如像乐器,人们学习演奏乐器是为什么呢?就是为了听到好的声音。我26岁开始学吉他,我当时花47000块钱买了把吉他。你说我多么的刻意。人家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而我是刻意的开始练习。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现在仍然坚持认为,我买这把47000块钱的吉他,是我能够学成吉他的关键因素之一。我当时要是买一把几百块钱的吉他,你可以想象我早就扔到一边去了。我这个人做事其实已经非常能够专注了,可是这把47000块钱的吉他更大程度的帮助我形成了我的专注。

你可能认为我在炫富,我告诉你,钱是我跟朋友借的,我用一年的时间把这个钱还清。同时,伴随的是什么?是我每天会至少练习4个小时弹吉他。47000块钱的吉他,你少弹一会儿就是一种浪费啊。

那一谈花钱,就有人说自己穷。我的意思是,关于买学习工具这个事,你只要稍微让自己心疼一点,就算达到效果了。

《刻意练习》这本书它强调练习,要练习,大量的练习。可你知道怎么能够心甘情愿的大量练习吗?就说练琴好了,你的琴得贵啊。

再说回我小时候,从4岁到12岁,我说过我也练了8年的小提琴,一直是伴随着痛苦,我并不想练的。真的可能就是因为那把小提琴出来的动静不太对啊,那把小提琴不是我自己选的,据说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可是问题是,我祖上可没出过小提琴演奏家。

你说除了乐器,那还有什么别的东西算是学习工具呢?我在之前也跟你说过,我在练书法。我练书法一开始我就买20块钱一张的宣纸。你说20块钱这不贵呀。可是一张纸你知道吗?你知道便宜的有5毛钱的,1块钱的,20块钱一张的宣纸已经算是很贵了,像这样一个价钱的宣纸,我写下每一笔可以说是郑重其事的。

我在第一次课给你讲过,说书法练习当中有个一丝不苟,你要知道,练书法最讲究就是专注。哪一笔你是草率地写下的,那一眼就能看的出来。我怎么能让自己尽量不那么草率呢?就是得让自己先心疼啊。

我知道,很多人刚开始练书法的时候会用旧报纸来练。说是以后写得好一点了,那再买一些贵一点的纸来练习。在我看来,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旧报纸是干什么用的?猫和狗在旧报纸上被训练拉屎撒尿,你说你怎么对着旧报纸做到一丝不苟呢?这很难。

除了学习工具之外,买别的东西你也不要图便宜。你知道图便宜要浪费你多少时间吗?便宜东西本来就不是靠专注力制造出来的,你把一样东西买来自己用,这样东西要使你感知到那种专注力,才能够对你自己的专注力形成一种训练。我倒不是在这儿贩卖奢侈品,但是你要知道,奢侈品是专注力的结晶,奢侈品的制造就算它的材料本身不值什么钱,但是做奢侈品的人一定会比那些制造廉价品的人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专注。要不然他制造的东西就卖不上那个价钱。

一样东西的价钱当然可以高到没有上限,那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目标。但是,图便宜绝对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如果我们有一笔钱用来买东西,买一样贵的东西,好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们没钱再去买那些便宜的东西了。也就是说,我们拥有的东西少一些,东西越多越不能使人专注。

当然了,这条法则它不适用于富二代,因为富二代买东西,买贵的东西也是毫无节制的,专注力仍然得不到训练。

现在你知道练习专注的第一条法则了,那就是学习工具要买贵的,要买让自己心疼的。

学会一个人好好吃饭

下面我来说说吃饭。怎么从吃饭这件事上训练专注力呢?我的答案就是尽量吃点好的,少吃速食,少点外卖,尽量少吃自助餐,就算是人均500块钱的自助餐,吃一次也就够了。无论是买东西还是吃饭,包括我后面提到的其它方面,要的是什么?是一种仪式感。吃自助餐就是没什么仪式感的行为活动,这个吃一点,那个吃一点。你要知道,自助餐往往不会使人吃好,而会使人吃撑,好几天你都消化不了。所以,我会建议你尽量少去吃自助餐,吃那些速食外卖,弄几个盒饭在那儿吃,这些都缺乏仪式感,哪怕每次只有你一个人也要学会好好吃饭。

有人说,你能想象出比一个人吃火锅更孤独,更寂寞的状态吗?要我说,我们每个人真的要学会自己认认真真的吃一顿火锅。最好,能学会好好做一顿饭给自己吃。这是营造仪式感非常好的行为活动。

就像我们上一讲提到过的,我跟你说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可以是我们重塑自己的开端。一个人对自己的身材走样都感受不到问题的严峻,一个人连吃东西都不能够专注,你说让他把别的事做好,那是毫无道理的。

使用射灯

除了买东西和吃饭,我的第三个训练专注力的建议就是在工作和学习的环境当中尽可能去使用射灯。就是这个灯的光束能够聚集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的那种灯。这种仪式感的建立可以让你的注意力稍微集中一点,因为其它的环境都是黑的。有点像舞台的那种感觉,你把自己放在舞台上应该会比坐在观众席里更专注一些。

有的人是无法专注,也有些人会过分专注,也就是所谓的沉溺。我给你举一个反例来说明什么叫过分专注。像我自己,学习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往往会过于集中,很多时候我必须得放着电视剧来做事或学习。我要听到电视剧里边的人说话,你注意,我不是去看,我要听他们说话,才能让我不会陷在自己做的事情里边而无法自拔。但是,我播放的这个电视剧也是有技巧的,我会播放我熟悉的电视剧,看过的电视剧。我每次播放的都是同一套电视剧,我如果播放一个新的电视剧,我也会忍不住去看两眼的。所以,通过这个反例,你要知道对于你来讲,一边看电视或者听音乐,一边学习做事还是能免则免吧,这些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记得,把射灯用起来。

进入高质量的睡眠

最后,我要说一个平常生活当中影响人的专注程度非常大的因素,就是睡眠。睡眠不够,人很难做到专注。如果你是一个长期缺觉的人,你想专注那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在这里要告诉你,困了就睡。不要已经困得不行了,还要硬撑着做事,这个效率是非常低的。你不如立即进入到高质量的睡眠。

你说,许老师,怎么能进入高质量睡眠啊?你要问我怎么能保证高质量的睡眠,我会告诉你,只有当你累坏了的时候,才能进入高质量的睡眠。也就是你感觉到非常困了。你要知道,小孩子的睡眠通常会伴随着很多次的夜醒,这种睡眠质量算是非常低的。我观察我自己的孩子,我观察他的睡眠情况,白天他要是跑动比较多,比如我跟他踢球了,他就能一觉睡到天亮。如果他白天一直在家,没什么运动,夜里就比较容易醒。那很多睡眠专家可能会建议你说,晚上睡觉之前喝杯热牛奶。然而这一招对有些人管用,有些人它就不起作用了。这招对我的作用就是我夜里可能会起来上厕所,所以还是运动,运动会让我们睡得好。

还记得我之前让你健身吗?无论是做俯卧撑也好,或者是做仰卧起坐。我又要说了,我这个课讲得实在是太精妙了,环环相扣。我给你讲了高质量的睡眠的前提,那至于说如何保证有规律的睡眠,在这一点上,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因为我的睡眠是不规律的。因为我经常研究一个东西,弄着弄着突然发现,天亮了。你知道吗?这算是进入学习状态了。这就是一种沉溺。
你有没有进入过这样的状态呢?你说你也一宿不睡,你不会是在打游戏吧?就算是打游戏,我告诉你也请你好好打。我希望你能够在打游戏当中好好地去体验那种专注。事实上,我在我们这个精品课的最后一次课会为你介绍我打游戏是怎么打的。

小结

1
你看,这次课我们是不是好像没有在谈学习,而一直在讲平常的生活呢?注意,我讲的不是生活,而是如何在平常的生活当中营造仪式感。我在跟你谈买学习工具要买贵的,吃饭要好好吃,做事和学习的时候使用射灯,保证睡眠质量,这些就是我所说的在衣食住行上训练专注力,而不是通过学习。

那在下一次课,我会告诉你,正确选择学习的切入点也是能够提高你的学习效率的。

5. 直奔大师,不必从基础开始

你好!欢迎收听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我是许岑。

我们在之前的内容当中讲过,要带着任务去学习,用任务来驱动你的学习。那么这个任务目标该如何设定?奔着这个目标,我们该怎么找学习的切入点?我再来跟你进一步聊一聊。

设定有效目标

所谓带着任务学习,其实是说要有明确的目标了。什么是不明确的目标呢?不知道你的英语水平怎么样?你觉得你需要学习英语不?你觉得你需要学习英语,可能就是一个不明确的目标,可能是一种幻觉。因为什么?一个人他没事学英语干嘛呢?我现在就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不需要学日语,我也不需要学西班牙语。你说日语,或者说西班牙语,这都属于小语种。英语是人人都应该学的吧?这谁告诉你的?你又陷入了情绪化。因为我没有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驱使我去学日语或西班牙语,我就算学了也用不上。你要知道,语言这种东西它不用就会忘记。我最多也就是学完之后出个教程,最后也就会忘的一干二净了。

很多时候,我们会有一种要掌握一项技能的冲动,这种冲动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有一种想法,说别人都会,我也得会吧。对于成年人来讲,觉得今天我学会了这个,明天可能会有用,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念头。这是成年人去鼓励孩子们学习的时候经常说的话。

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四十多岁了,他是一个摇滚歌手,一直他都想学英语。因为他知道我是一个英语老师,不对,我是英语名师,名师。所以,他就总让我教他学英语。那既然是名师,我就要对得起名师的身份,我就告诉他,你要学英语不能我教你,咱俩太熟了,很难进入到真正的学习状态。我说你要是真想学英语的话,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我信得过的英语老师来教你。那这样做,还记得吗?仪式感,仪式感会更强,也会让这个要学英语的人更加专注。

那我进一步问他,我说你想学英语来干嘛呢?他说,他以后要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应该还是会点英语比较好吧?我当时就乐了。我觉得这位摇滚歌手想象着自己将来要走向世界而学英语,还真不如那种说因为搞摇滚乐搞不下去了,想去教英语当英语老师这种想法来得实际和有效。又或者说,这位摇滚歌手如果想到国外去留学,想镀金,念书、学习,他要是考托福或者雅思这种出国留学考试,目的就是考试,迫在眉睫,那我都会好好地去教他。不管怎么样,我是绝对不会因为他的想象而出马的。

在我看来,这位摇滚歌手朋友要学英语的目标就不算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就算他开始着手学英语了,他也不会坚持下去的。

有意思的是,这位摇滚歌手的太太后来学了英语,因为她有学英语的明确的目标。我们来比较一下两者的目标。这位摇滚歌手的孩子上了国际学校,孩子的母亲就来找到我,说要学英语。我说为什么呢?她说她的孩子现在上了国际学校,她现在没有办法跟国际学校那些外国老师交流。作为家长,为孩子的事情那是很操心的。那么,老师都是外国人,要想跟老师尽可能多地去直接交流,不会英语那是真不行啊。我说,好。这个想法绝对不是基于想象的,也不是一时冲动,这是一个明确的目标。我就为她介绍了一位我信得过的英语老师。

一开始,那位孩子的母亲说,许老师,咱们是不是从《新概念》开始学啊?我说当然不是。学《新概念》学到能跟外国人交流,那得多长时间呀。你的孩子那时候估计都毕业了。我说你要用英语,不就是去交流孩子学校那些事吗?她说是。我就让她首先去她孩子的学校拿了一堆英文资料回来。就是那些宣传手册之类的东西。然后让我介绍给她的英语老师带着她一起去浏览孩子学校的网站,英文版,把出现的每一句英文学起来,这是我许岑为这位母亲定制的学习切入点。

为什么不让她学《新概念》?我来说一说《新概念》这套英语教材可能存在的问题。《新概念》这套教材,你知道它是分为一二三四册的。在我看来,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了。因为我观察到,绝大部分英语零基础的人选择英语学习的切入点从新概念开始学,只学了第一册,甚至是只学了第一册的前几课,就没有再学后边的了。你要问为什么?我会说,就因为这套教材它分为一二三四册。如果只有一册,就不会出现只学了一册,后边就不再学的情况了。而它最大的问题其实归结到根本,还是你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学《新概念》不是我们明确的目标,没有人会把《新概念》学完了当成一个人生目标。关键是学完《新概念》这套教材之后你要去干什么?还是那句话,小孩学英语可以学《新概念》,因为小孩总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而对于成年人来讲,要开始学一样东西已经不容易了,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找准这个学习的切入点。

直奔大师

有了明确的目标,我再跟你讲一讲,我们该如何找到精准的切入点走到这个目标,我的建议是直奔大师,不必从基础开始。当然这个大师在这里边它指代的是一种特定的一种情境,这个大师不一定是指一个人了,而是你的最终目标。

我拿学习乐器来为你举个例子。你要知道,除了上面我们说语言的学习被分成难度级别以外,乐器的演奏也常常被分难度级别。你要注意,我们在这个精品课的第一课,仔细地去比较了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学习对象,用自然主义学习方法研究的对象往往可以不分难度级别,比如语言。而结构主义的研究对象,比如像数学、物理、甚至是艺术,那可能是要分难度级别的。一加一都不知道等于几,那怎么解微积分呢?虽然说艺术的学习可能是分级别的,但是在最开始入门的时候,这个难度级别的差异往往没有那么大,找准这个切入点,可能就体现出更大的技术含量了。

你知道很多成年人他学习艺术,其实不是为了创造,就是想临摹人家的东西来陶冶一下情操而已。那这种情况下就更不用从零基础开始了。说你要学画画,就得先学素描,对吧?先画一个什么鸡蛋画个半年,其实真的没有必要这样。按照音乐学院的教学规则,一个人比如要学钢琴,想要弹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第一乐章,你不要异想天开。你先练一年基本功,再弹两年练习曲,我们再来弹贝多芬。可是对于成年人来说,一看要先花三年时间,然后才能开始弹自己真正喜欢的乐曲,我相信一百个人里边,一百个人都是会放弃的。这个时候,又要看小孩和成年人乐器训练的差异了。

我们这个精品课是对成年人讲的,所以我们应该抛弃学院派的那一套,不如我就给你讲讲我自己学吉他的经历吧。

我学吉他一开始就是弹大师的名曲的,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直奔大师。这是我的吉他老师高君先生为我安排的。他为什么一开始就安排我弹大师的名曲呢?因为他问了我最喜欢哪首吉他曲,我就说了一首大师的名曲。他说好,咱们第一首就弹这个。我当时非常惊讶,我跟高君先生说,我说我最后的最后只要能弹这首曲子,我就可以死而瞑目了。那高君先生看着我,露出了一种复杂的笑容,不管怎么说,我弹吉他就是从大师的名曲开始弹的。

在高君老师指导下,我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那首吉他曲弹下来了。虽然还有很多瑕疵,但是我觉得我用三个月的时间过完了我的后半生。你知道我有多喜欢那首曲子吗?我用三个月的时间练习,我为什么能够坚持下来?我之前讲,说我这个吉他贵这是一方面,还有一个让我坚持的巨大动力,就是因为我太喜欢这首曲子了,我喜欢它的每一个音符。所以,就算我一天只能练好一小段,那几个音符连下来被我弹出来了,你知道我有多么快乐吗?

三个月之后,我把这首曲子算是能够完整地弹下来的时候,高君老师问我,你现在觉得这曲子难吗?我说不难。通过弹下这首曲子,我甚至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我许岑搞不定的事。高君老师说,你这是膨胀了,不过效果不错,是我想要的。许岑,我告诉你个秘密,幸亏你最喜欢的这首曲子它并不难,只是你觉得它难。你要是真选了这个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吉他曲,我可不敢跟你这么玩。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说,好你个许岑,闹了半天是一个巧合。那我要是学乐器上来真选了这个演奏难度最大的曲子,岂不是注定失败了。我跟你说,这个事不至于这样。你先想一下,一个外行怎么可能凭自己的听觉就能听出一首曲子的演奏难度呢?肯定还是听旋律美不美啊,速度快不快这种东西。你不会真的变态到想学一种乐器,比如说钢琴,然后你直接跑到网上去搜,史上演奏难度最大的钢琴曲,然后你就说我就要学这个吧,你不会这么做吧。

那高君老师跟我说,你要真选了这个世界上难度最大的吉他曲,不敢跟我这么玩。高君老师接着说,许岑,你想不想两年之后能演奏真正意义上难度最大的吉他曲。我说我可以吗?他说你刚才不是跟我膨胀了吗?你不是说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你许岑搞不定的事吗?我说好,我可以。他说,那好,那你就练半年基本功。

你看到没有,一个好老师有多么的重要,他让我直奔了大师,而我觉得真正幸运的是,我跟从了一位大师。高君先生他是国内最权威的指弹吉他演奏家,而现在也是享誉世界的吉他制琴师。如果我当初没有在网上调查得知高君先生是最好的指弹吉他演奏家,继而拜师于他。假如我跑进路边的一间琴行,找一个驻店的那种老师,就是那种一边卖吉他,一边教学的那种,我今天可能也就能弹两首邓丽君,能弹李宗盛,我估计已经到头了。我在这个精品课的最后一次课会再为你强调名师的重要性。

那我跟高君老师学到最宝贵的一点,也是对我后来学习最有帮助的一点,就是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

你可能总是对看起来有难度的事望而却步。我今天跟你说,我许岑的英语已经掌握到现在这个程度了,你说你是零基础,你找《新概念》,从第一册开始从头学,这个事对于你来讲已经失败了。你不妨问问自己,你是不是真的需要学英语,每天是否要用到英语呢?如果你真的会遇到使用英语的情况,好,你遇到了英语是什么样的东西,你遇到了,你有不懂的就去查,直接去查,实在查不到就去问身边英语好一些的人,这叫学习。 高君老师跟我说的话,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给你的感觉也许那是不可能的,可是你看,我要学一首吉他曲,我以为我最终能弹这个曲子我就上天了。我要去到这个曲子,我恰恰就是从这个曲子开始学的。我要让你知道的是,有些事情做起来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难。

我希望我讲到这儿,你已经明白了这句“要去到哪就从哪开始”是什么意思。实际上这里边既涵盖了兴趣,也包括了任务的驱动。但是,要去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这个观点它也确实是有局限性的。有些时候,你要去的那个地方,你还真去不了。就好像我的吉他老师高君先生说的那样,幸亏你最喜欢的这首曲子其实它并不难,只是你觉得它难。你看,我要是选了这个世界上真正最难的曲子,不要说我的技能水平了,我的身体条件都不允许我从那儿开始。

还是说回到结构主义的研究对象,对于要用结构主义方法去研究的东西,那你还是踏踏实实从初级开始吧。

小结

1
总结一下这次课,我要告诉你的是,就像我学吉他一样,直奔大师,这个大师我已经讲过了,它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你的最终目标。不一定要从基础开始。如果你已经被一个大师的作品深深的打动了,这个作品本身也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模仿的切入点。你可能觉得我现在在跟你画饼,画的这个饼有点太大了。但其实我的意图是尽可能地去除你的胆怯。你要知道,怯场是最糟糕的自觉。一个人他胆子变的比之前大一点,能走的路可能就会长一点。

那在整个的学习过程当中,还有两个障碍我们要尽量地去除。一个是自学的时候如何制造有效的反馈。另一个是如何突破学习的瓶颈。我们在后面的两次课当中会分别讲。

6. 给自己制造反馈

你好!欢迎收听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我是许岑。

在讲高效学习的那本书《刻意练习》当中有一个词是被反复的提到,叫做反馈。意思就是说,学习要真正的有效,一定要有反馈,要有及时的反馈才好。对这一点,当然各方面都持肯定的态度了。可问题是,如果有个老师教你的话,那在学习当中及时反馈自然是他要做的事。我们大部分时候学东西都是自学的,尤其对于成年人来讲,自己一个人学习找谁来给我们反馈呢?还是那句话,既然没有这条路让我们走,我们就自己开创一条路来走。我现在要介绍给你的是如何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

要想制造反馈,你必须先有成果,就是要基于已有的成果来发现问题,所以才要制造反馈。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方法,我们可能要写一点东西出来,录制一点音频出来,甚至是录像。总之,是一定要有输出,或者说叫应用来作为前提的。

反馈的重要性

在跟你详细地讲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方法之前,我想先让你了解缺乏反馈这个环节,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是有多么致命的。我自己上高中的时候,物理这个学科已经学不太明白了,我爸就总给我讲物理题。我爸对物理是掌握得非常精通的,那他给我讲完一道物理题,我就觉得我听懂了。这时候,我爸就会说,你听懂了,对吧?那你给我讲一遍吧。哎呀,这个时候我发现我可能是讲不出来的。你要让我再做一遍这道题,我可能也做不出来。

那你说我爸他是怎么发现我没有真的听明白他讲的题呢?其实他也不是发现,只是他对于学习的方法也有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他非常清楚的知道,如果能给别人讲明白一个东西,那叫真正学会了这个东西。

我从小到大,我爸一直都是跟我讲这个原则的,我爸说他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就经常给同学讲题,他也是学习的一把好手。所以,我说为什么缺乏反馈这个环节在学习过程当中是致命的,因为我自己以为我听懂了我爸给我讲的物理题。当我爸让我去给他讲一遍的时候,我发现我讲不出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虽然坐在那儿耳朵听到我爸跟我说的那些东西,但是,我不能把它反馈出来,缺乏这个环节。所以它的致命性在于,我并没有真正的去听懂我爸给我讲的那些内容。当你觉得你学了一些东西之后,一定要想办法讲出来,或者应用出来,这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反馈。所以,你一定要积极地去给别人讲东西。

制造文字类反馈

缺少反馈的一个常见的情况,就是我们平时都会看一些书,看完了不记得书里边的那些内容,这种情况是不是非常常见呢,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没有反馈过。所以,我们并没有消化书里边的那些重要内容。我给你的,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第一个方法,就是看完一个你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书也好,文章也好,任何文字的资料都可以,你要写一份摘要出来。这个摘要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写好之后发个微博,或者在你的微信公众号里边推送一篇。事实上有没有读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经完成了自己制造的反馈。

说到写摘要,你可不能乱写呀。你必须要了解写摘要的规则。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受过写摘要的训练,我自己在留学英国期间,曾经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特别地去学习学术英文,也就是叫academic english,为的就是能够在写学术论文的时候能够符合西方学术体系的标准。这其中有一门课就是老师教我们怎么写摘要。

这个摘要在英文当中叫summary,写summary甚至有一套需要严格执行的流程和标准。我几乎没有在中文环境当中看到有人讲过这个东西。所以,我现在为你大致介绍一下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写摘要的规则。

第一个规则,这个summary的写作需要对照着文本写,而不是脱稿写。写一段summary不是你记得什么就把它写下来,那叫默写,或者叫复述。默写或者复述对人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帮助是不大的,那主要是考察你的记忆力。你要找出文本当中的重要事实、陈述和一些观点,这些就是构成你的summary的内容了。除此以外,那些统计数据、人名、引言,不重要的那些细节,一些对比或者比较,还有举的那些例子都不应该出现在你的summary里面。除非你去掉之后,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去理解这个全文。当然,这是不常见的。

那写summary的第二个规则是什么呢?就是写summary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不是选择,不是选择把不要的去掉,把要的留下来。虽然,我们说写summary不要脱稿写,要对照着文本写,但是也不是抄写。最后,你只做了一些简单的删除工作,这是不行的。最后你写的summary字数,肯定要比原文少的多。但是,写summary还是要使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就是把那些文本当中的重要事实、陈述和观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绝对不能去抄人家的原话。你说人家原话说得那么精彩,我自己说不出那么有水平的话,是不是不要改动人家的一字一句呢?不是。因为人家说的再精彩,那是人家说的。你没有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你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的话,这才叫理解。你永远要记得,我们写summary是为自己制造反馈,这种反馈绝不是基于背诵。

我们中国人从小学东西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太擅长于背诵。你背的再多又怎么样呢?过不了多久就全都忘了。因为你只要不应用它,你就会忘记。我跟你说,尽量少背东西。它对你的学习没什么好处。你说学英语难道不背单词,不背句子吗?这件事是这样的,我们学会说中文,你有印象你背过什么东西吗?你好像没背过什么东西,你就能说中国话了对不对?通过大量的重复,不断的应用和接触,你没想背也把它记住了,我们要的是这种效果。而不是死记硬背。

制造语音类反馈

那当我们学习那些特别容易犯错的东西的时候,最需要及时的反馈,要不然的话你就会在那个错误当中不停地打转。比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英语的语音掌握就属于比较容易犯错的一个方面。现在,我就借着英语的发音改善给你讲讲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第二种方法。

咱们中国人说英语的时候为什么发音总有问题呢?为什么很难改?你要知道,这不是咱们中国人的问题。印度人说英语他是有印度口音的,日本人说英语他也是带出一些日本人特有的口音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受自己的母语的影响,我们总会不自觉的在说英文的时候带出自己母语的发音,甚至还有带出方言的情况。

我小时候在东北长大,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在说英文的时候都会有那种自觉,尽量避免带出自己的母语发音。比如在东北,我们上初中的时候,班里边有些同学在说26个英文字母的时候你知道会说成什么样吗?26个英文字母它标准的发音,比如像ABCDEFGHIJKLMN,这是标准的发音。但是我那些东北的同学,有些人他说26个英文字母的时候会说ABCDEFGHIJKLMN。你就知道,我为什么说会带出甚至是方言的一些音,你能听得出来。这个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那我在做英语教学工作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改善他们的发音,其实并不是要让他们增加什么,而是要去掉自己的母语,甚至是方言,这些音的干扰,避免这些错误。那我故意去收集容易带出一些咱们母语的音的英文单词,包含这些音。它只是跟我们的母语的音有点像,但你知道它是有差异的。我把这些单词找出来,我做的事情是绞尽脑汁地把这些零散的单词攒成一篇文章。我要让他们读这篇文章,遇到这些单词,并且能够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都读对。我为什么要把它们攒成文章?因为我发现你给他们单词列表,一个一个单词,特定的指出来,让他把一个一个单词读对,这相对是比较容易的。可是一放回一个环境当中,放回句子里边就又容易犯错。如果在平常,让学生偶尔遇到这些单词,相当于我们之前讲过,在标准的足球场里边训练球员,他们接触这些词的几率太少了,所以,我绞尽脑汁地去把这些零散的单词攒成一篇文章,这就是名师的教学手法。

我曾经用几百个学生做过这个测试,让他们自己回去跟着我的录音练习,觉得没问题了就来给我读。事实上,我发现真正完全没有问题的人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他们很多人跟我说,许老师,我自己都练了上百遍了,怎么还会有错误呢?我要说,是他们的练习出现了问题,他们的练习是所谓天真的练习。精度不够,这种叫天真的练习。必须还要再重新回炉再做练习,这就是一个老师存在的必要了,也就是我存在的必要。那我需要告诉他们,虽然你练了上百遍,但是整个过程没有反馈。对于发音练习的改善没有我的情况下,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给自己录音。

对。给自己录音,就是我要告诉你的第二种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方法。我不会想当然地向你推销某种学习方法的,我一定是自己用这种方法先学成了,我再告诉你这个方法是什么。
我自己在北京电影学院念书的时候,学的是电影录音艺术专业。我们都有拿这个录音机随手去录各种声音的习惯。我那时候在电影学院这个环境,你知道我除了迷那个电影本身以外,我还迷什么呢?我还迷通过这个电影去学一些英语。因为我看很多英文电影,我经常有意无意地去模仿电影当中的一些角色的英文对白。我觉得自己说的一些英文跟Tom Hanks说得特别像了之后,比如说Hello,My name is Forrest, Forrest Gump,就你知道,就模仿那个《阿甘正传》里边的阿甘。我觉得我跟Tom Hanks说得非常像了之后,我就想录下来听一听。那当我真的把自己模仿Tom Hanks说的英文录下来之后,我回放这个录音,我发现比照电影当中Tom Hanks的那个语音语调,包括阿甘的那个,你知道他的那个生理特征,差异是非常大的。所以,从嘴里边说出来,直接进耳朵听的这个效果,你要知道是有误差的,你必须把它录下来才能形成反馈。后来,我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就养成了不断录音,不断回放的习惯,才逐渐能够把阿甘或者是其他的电影角色的那个英文对白说的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你知道,我的目的不是很单纯的,我是很意外的成为了在这方面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高手。

制造肢体类反馈

那后来,我弹吉他的时候也经常给自己录音,甚至是录像,我才可以听到和看到我在弹吉他的时候出现的种种问题。好,现在我就给你介绍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第三种方法,第三种方法就是录像。

不录下来,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丑态百出。我来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有一阵子迷恋过打高尔夫球。你知道我做什么都要做好的。我一开始打高尔夫球的时候,我发现我总是打不到球,或者说我总打到球的上边。那我就自己把自己这个挥杆的动作录下来,我用慢动作去回看。你知道打一下,击球很快的速度。我用慢动作去回看我这个录像。我发现,打高尔夫球的这个标准姿势,这个腿要先弯曲,击球的时候这个腿才能蹬直。可是我发现,在录像当中看得非常清楚。可能我是为了发力,击球之前我这个腿上就使劲了,我就先蹬直了。所以,我这个动作就走样了,击球的点变高了。所以,我就打不到球。你知道,高尔夫球的挥杆对于人的身体的这个整个的一个动作,它的精度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所以你看,我要是不给自己录像的话,我永远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击球点总是偏上,就是因为我弯曲的腿提前蹬直了。

到了这儿,我已经对于文字、语音和肢体训练提供了自己制造自己反馈的机制。其实,我在准备这次精品课,如何成为一个有效学习高手的时候也完全了对这个领域理解的一次反馈。

小结

1
总结一下这次课,我为你提供的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三种方法。第一种写摘要,就是写summary,我也给你介绍了写summary的两个重要的规则。还记得吗?第一个就是写summary不要脱稿写,要照着文本写。第二,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第二种制造反馈的方法,给自己录音。第三种,给自己录像。它们分别是对文字、语音和肢体的训练提供的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方法。我相信对任何人的学习,文字、语音和肢体的训练,它已经包含了极大的范围了,我希望你能够在接下来自学的过程当中永远记得要自己及时的给自己制造反馈。

7. 怎样突破学习瓶颈

你好!欢迎收听如何成为有效学习的高手。我是许岑。

我们已经进入到最后一次课了。我们来说任何人在学习的时候都会遇到瓶颈。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你要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就是说你已经走得很远了,有些人还不如你。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同一条路上有些人走在我们前面了,我们卡在这儿走不下去了,这个时候可能需要调整的不光是方法,更重要的可能是心态。因为你一开始的方法对你是有效的呀,只不过你卡在一个地方了。也许在方法上进一步做调整是可以突破瓶颈的,但我们应该先确认是不是心态问题。心态问题解决了之后,也许还有比如像你涉猎的范围不够广形成了一种瓶颈,或者说你的专注程度还不够高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会在这次课分别讲到,一一的去解决它们。

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先搞清楚,瓶颈是瓶颈,它不是极限。突破瓶颈指的是在一个长期实践的过程当中,别人都跑过去了,你卡在那儿了。这种情况,它是有突破口的。那跟极限相关的是那些短期项目的最终结果,谁都很难再上一步了。比如说百米冲刺的速度,你要问我怎么能打破百米冲刺的记录,这我真是没办法了。我说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瓶颈可能需要调整的不是方法,而是心态。学习中遇到瓶颈有一种可能是不自信造成的,这种不自信它就属于心态的问题了。

解决心态问题

先来说说遇到瓶颈的第一个原因,心态问题。那么,怎么通过调整心态来突破瓶颈呢?我们之前内容当中有讲到过关于打游戏。我说我许岑也会打游戏。然后很多人觉得爱打游戏的人都没正事,你觉得我有没有正事呢?我要告诉你我也会打游戏,那你在这儿可能感觉到咱们俩是同一路人,是吧?基于你对我的了解,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你打游戏跟许岑打游戏的不同了。我打游戏是为了学习,我从打游戏当中学到了什么?在这里边我只想跟你分享其中的一点,也就是说自信心可以从打游戏这个过程当中培养起来。

我就不说我具体玩的是哪个游戏了,我只是简单的描述给你,这是一款一对一真人对打的游戏。打赢了你就会获得一些分数,最后比的就是谁的分高,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模式,你也非常容易理解。那我打这个游戏一路打到了3700分。可是我想上4000分,因为上到4000分就可以获得一个大宝箱,这个你也非常容易理解。那你还记得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吗?我多次看自己打输的那些场次的回放,我的确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断的调整,终于我就打到了4000分。这种就属于在技术层面做出调整来突破瓶颈。所谓技术层面,其实也就是方法了,方法调整之后可以让我打到4000分。可是随后,我就怎么也不能再让这个分数增加了。我打赢一局加30分,结果又掉下来35分;我再打赢一局加上去37分,又输掉一局,又掉下来32分,很长时间我都会在4000分左右徘徊,这可能就是心态的问题了。

我身边有一些人打这个游戏可以打到4300分,甚至还有人打到4700分。我就去请教他们。那我让他们看我打这个游戏的过程,让他们分析我使用的战术和我的反应能力。可是我的这些朋友都说不出来我哪里有问题,意思也就是说我的打法是没有硬伤的,我意识到这可能不是我的技术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我总觉得一旦到了4000分,我是不是就上不去了,这个时候真的就会往下掉。因为,4000分是一个进入最高阶段的入口分数。那我接下来做了这样一件事,我先故意输调几局,让这个分数降回到3800分。你要知道,游戏的系统会跟你匹配同级别的对手,他们是只能打到3800分。而我是故意降到3800分的,我去选择比我弱的对手,那我的目的就是给自己增强这个信心,然后我干了一件你绝对不会去干的事。我现在给你展示的是什么叫认认真真打游戏,我把手机上显示我那个总分的区域用不干胶给贴住了,我让自己看不到这个分数的增减,然后我就一局一局的打。因为我现在的对手是我降低身段去跟他们打的,所以我总能赢啊。也不知道我连着赢了几局,反正我打的有点累了,我把那个不干胶撕掉一看,是4170分。

说到这儿,我希望我给你讲清楚了一件事,那就是突破瓶颈可能是需要方法的调整,也可能是需要心态的调整。心态调整的好,做一些事会相对比较容易。你知道吗?这次所谓心态的调整本质上还是让自己不要过于分心,不要去顾及那个总分数。而要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每一局的输赢上边。这跟训练专注力,使用射灯的效果是一样的。要让跟每一局的输赢没关系的总分变化处于黑暗之中。但是无论如何你还记得吗?我故意从4000分先降回3800分,再一路打上来,就是为了给自己增强信心。

扩大涉猎范围

但是,以上这种心态调整的方法,可能并不适用于我们学习过程当中遇到所有的瓶颈。比如,学习乐器的演奏,你知道它最后拼的不是谁的分数高,而是谁的演奏更加动听。一个劲的自己苦练,曲子弹的也非常熟了,但是就是不动听,这是练习乐器演奏非常常见的情况。

尤其,在我小的时候那个年代,学乐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一开始交代,我说我小时候学过8年小提琴,我最后也没练成个小提琴演奏家。这里边当然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我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是,那8年里边我从来没听过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演奏。那个年代不像今天你可以很容易获得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音乐,甚至是视频,你还可以去听现场的音乐会,我学小提琴那个年代连录音带都没有,你也别说什么录像带了。

我听别人演奏也就是听我们那个小提琴幼儿园老师的演奏。你想想他那个水平能不能达到世界级呀?突破美感这种瓶颈就不能再重复的练习了,虽然重复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但我们也听说过工夫在诗外,或者说曲径通幽处。

所以,遇到瓶颈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你的涉猎范围不够广,想要突破它你就要不断的积累。
很多人演奏乐器不行是因为听的太少,你要知道听是不耽误练的,就像磨刀一样你要磨耳朵,深深的记住这首曲子由不同的演奏家演奏出来都是什么样的。自己再去选择处理的方式,这样才能突破瓶颈。我后来学吉他就不一样了,我在去找老师之前,我就把很多吉他演奏家演奏的曲子反复的听,听的不能自拔了,我才下定决心去找最好的老师学吉他。你要知道,我比那些被家长扭送到老师那儿学吉他的孩子,首先在审美上就高出他们很多。

为什么我练小提琴和练吉他的过程是不一样的呢?因为我练小提琴不是我自己想练的,我甚至不知道我练这东西能干什么。

这又说到了任务驱动和目标是否明确的问题。我小时候也从来没有机会听小提琴的唱片,更别说听现场音乐会了。我听指弹吉他曲子,我买齐了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指弹吉他专辑,现场的演奏我也听过几次,他们那些大师,在舞台上那种感染力,对我练琴,对我突破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我终于知道,乐器演奏能好听成什么样了。所以,在乐器演奏的美感上获得突破,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听,多感受。当然了,如果你还能多看一看文字的资料,比如那些世界级演奏家的传记,这些东西都会为你带来突破,这就是所谓的工夫在诗外。

更加专注,请教名师

那如果调整了心态,也不缺乏自信,自己也闷头下了很多工夫,扩大了涉猎的范围,可还是不能有所突破的话,可能你的问题在于专注度不够。虽然之前我们已经讲到了如何在衣食住行当中训练自己的专注力,但是有些时候我们做事遇到瓶颈,难以突破,你也要观察一下是不是自己的专注力还没有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程度。我自己的一个学习经历让我知道专注度的调整也是有技巧的。

这个时候,我可能要再去重提名师的重要性了。也就是说,我上高中的时候数学成绩是非常差的,有多差你都难以想象。数学你知道满分150分,我只能得30多分,偶尔能上40,也就是41或者42分,了不得了。我妈当时愁坏了,说这孩子得补课呀,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妈是属于那种很有魄力的人,说这孩子一般人是救不了了,死马得当活马医,要让他活过来,那只能找那种能让人起死回生的老师。我妈当时不惜托关系找人又花钱,联系上了辽宁省最有名的数学老师。你知道这个老师的名气在于什么?在于传说,说你跟他上一次课,你的成绩就能提高20分。当然,这个老师教的都是那种像我这种,像我这种,就分数基数很低的孩子。

你说真的假的,上一次课能提高20分?你还别不信,我跟你说,这个事就发生在我自己身上。我妈带着我去了那个老师家,那个老师随手掏出一份高考数学模拟的卷子让我做。我就在那儿做这个卷子,那个老师一直就观察我,也不说话。我心想这也不是上课呀。你要让我做卷子的话,那你就拿过来,我回家做去呀。说好了,就只上一次课,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可是不管怎么样,我还得闷头接着做这个卷子,你知道吗?那个年代的高考数学题,前面都是选择题,15道题,每道题占4分,一共是60分。后边还有一些填空题和所谓的大题,那这些题占90分。

那个老师给我的那个卷子,前面的3道选择题我做完之后,那个老师他开始跟我说话了。他说,你觉得这些题你会不会做?我说我这个题做没做对?老师说,你别管,你自己觉得你这个题会不会做?我说其实要是给我足够的时间,我觉得我能做出来,我肯定也不是就是40分的水平。但时间总是不够,我很多题总是想一会儿想不出来,我就得,没办法,我就得看下边一个题。因为我们班上那个数学老师说,要合理的分配每一道题完成的时间,如果是选择题的话,我做不出来怎么办?只能蒙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去做后边的题啊,因为后边的题占的分多嘛。那个老师说,那明白了,你就接着把你前面那选择题先做完吧。

你知道吗?高考数学一共有两个小时答题时间,我在那个老师家里边用了两个小时才把前面那15道选择题做完。那个老师看我选了最后一道题的答案,他放心地跟我说。说你在高考的考场里面,你就用所有的时间好好做前面的选择题就可以了,你不要再三心二意的去看后边的题了。我心想真的假的,这哪行啊?那个老师说,你前面这15道选择题你都选对了,所以这套卷子你的分数就是60分。

这简直是令人难以置信。我妈也说,她第一次见到这样的老师,这完全是不走寻常路啊。我跟我妈一起就求这个老师,说能不能再给这孩子上几次课。一下这个40分就变60分了嘛,这真的是涨了20分。我心想再上5次课,我就能得满分了。可是那个老师他说什么也不再给我上课了。最后说了一句,来不及了,说他已经尽力了。这个特别像什么?特别像医生出来那个手术室的时候跟家属说的话。不管怎么样,我是十分感谢那个数学老师的。我高考数学考了68分,我不光做完了所有的选择题,我还做了两个填空题,我全都做对了。我为什么有这个自信说我全做对了呢?因为高考的考场上边我一共就做了68分的数学题,然后我最后得了68分。那说明什么呢?对吧?那通过这个事实来判断,我其实不是不会做这些题,而是不够快。那快是怎么做到的呢?是大量的重复练习。那个数学老师为什么后来说来不及了?因为当时马上就要高考了,真的没时间让我做大量的重复练习了。所以,突破学习的瓶颈,如果不是心态造成的问题,也不是涉猎的范围不够广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需要更加的专注。

从这个数学老师身上,我并没有学到什么数学知识。但是我学到了突破瓶颈的一种方法,那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以做到不去分心。那个老师告诉我,你只要把你整套这个卷子注意力放在前面的选择题上面,而不去看后面的那些其它的题目,以做到注意力更加集中的去做一部分题目。这可能是一个有效的去分配你注意力的方法。而事实上你会发现,它对于突破瓶颈还是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的。

结语

这个精品课讲到这儿,我已经为你提出了高效学习的定义,展现了高效学习的状态,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适用性,建议你用任务来驱动学习,给了你训练专注力的方法,教给你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手段,以及做出了如何突破学习瓶颈的探讨。

那最后我要告诉你的是,有些事真的是一通百通,你把一个东西拿下了,再去拿别的,会相对比较容易。这可能是自信带来的幻觉,也可能不是幻觉。如果自信来自于自律,那就是扎扎实实的自信。如果自信来源于想象,那就是盲目自信了。还记得我在视听课当中向你介绍我自己的时候说到的最后一条吗?我一直到读大学性格都格外内向,可以说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却在33岁成为了授课专家兼网红。一个内向的人变成了授课专家和网红。我这就是因为在学习上有了成绩而自信了。

其实你不知道,我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本来还写了真正的最后一条,后来因为怕在一开始就吓着你,被我隐藏了。现在,你听这个课已经听到这儿了,我们马上就要说再见了。请允许我告诉你,我小时候是极度自卑的,我今天自称“美貌大王”。我开了一家公司,叫美貌大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我的微信公众号叫美貌大世界。

也许是时候说再见了,最后送你一句临别的赠言,你要相信,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学点什么都会有用的。

祝你好运!

数字时代为什么要学习人文学科

在数字化时代,很多科技行业领导者都提倡学习计算机科学,才能在数字化经济下找到工作,那人们还需要学习人文科学吗?对于这个问题,《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助理主编J. M. 奥雷哈兹(J. M. Olejarz)在一篇文章中,借助《模糊性与技术专家》《金钱与情感》《构建意义》这三本书的观点给出了答案:“读人文学科用处很多。”

风险投资家斯科特·哈特利在《模糊性与技术专家》(The Fuzzy and the Techie)这本书里论述了,人文学科和计算机科学之间的“伪二元对立”。他认为,只看重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大错特错,因为这种思维鼓励学生只为了找工作而寻求教育,会让很多人无法发挥个人天赋,无法更好体会生命的幸福;而且,技术职位的门槛正在逐渐降低,许多曾经需要专门训练的工作,现在借助简单的工具和互联网就可以完成。哈特利说:“我们当然需要技术专家,但我们也需要有人来探究人类行为的因果。”

《金钱与情感:经济学可以从人文中学到什么》(Cents and Sensibility:What Economics Can Learn from the Humanities)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加里·莫森和莫顿·夏皮罗,他们分别是美国西北大学人类学和经济学教授。他们认为,很多经济模型的缺陷在于缺乏对人类的理解,经济学容易忽视以下3个因素:文化对决策的影响、叙述方式在解释人类行为时的作用,以及道德方面的考虑。他们建议经济学者,可以从伟大的小说中汲取智慧,因为那些作品对人的观察比社会学家更深。“经济学者倾向于将人当作抽象的存在,而小说深入挖掘的则是特殊性;小说还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同理心。故事让我们沉浸在角色的生活中,以他人的视角看世界。”

最后一本书,《构建意义:算法时代人文学科的力量》(Sensemaking:the power of the humanities in the age of the algorithm)的作者麦杰格认为,商业所需要的某些知识,并非来自以数据为主的市场调研,而是那些关注人文的文本、语言和针对人的研究。

奥雷哈兹说,人文学科将会分化出越来越复杂的子学科,比如从心理学分化出进化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动机心理学等等,对于企业来说,这些学科有助于准确把握客户的心理,提高客户体验;组织的管理者也可以应用人文科学,比如要想在新一代员工中实施“游戏化管理”,就要能深入理解人性并设计出相应的管理工具与系统;对于个人来说,更多的人文知识也能提高生命的质量与乐趣。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