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有为,民族之光。
我们现在可以期待,中国人加倍努力推出自己开发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设计自己的芯片,开发自己的半导体技术,并实施自己的技术标准。这只会加速创建数字铁幕的过程,将世界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互斥技术领域。
人才政策一贯是”爱一行,干一行;干一行,专一行”,没有强迫大家去干一行就一定要爱一行。
– 任正非
认同华为公司价值观的、而且能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要给予重用和提拨。
不认同华为公司价值观的、而且不能给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要给予劝退。
具备两者之一的员工,要予以分类和改造。
– 任正非
我们要把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人培养成领袖,还要把个人成就感强烈的人培养成英雄。
领导者的责任就是要使自己的部下成为英雄,而自己成为领袖。
– 任正非,1998年
华为基本法(中文)
华为公司1998年通过的一份公司纲领性文件,详细阐述了公司的原则和管理方法,长达1.7万字。第一条就明确写明,华为是一家信息设备供应商,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只有落后者才说抓住机会,发达国家是创造机会,引导消费。
– 任正非
我在美国时,在和IBM、 CISCO、LUCENT等几个大公司领导讨论问题时谈到,IT是什么?他们说,IT就是裁员、裁员、再裁员。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以降低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2001年
美国学者比较了华为和思科。思科公司过去20年,花了1000亿美元回购自己的股票,而不是用来投资或并购。他认为这是思科发展不如华为的原因。
华为公司将云和 AI 调整为第四大事业群 BG。前三个 BG 是电信运营商、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
品牌
2020 年一整年,华为都将处于实体清单之下 | 华为
华为 5G 专利申请数量居全球之首 | Statista 官网
连华为这样的科技公司,在为下一代产品注册商标的时候,也恨不得注册了一本《山海经》。全都是这样的词,操作系统叫鸿蒙,实验室叫玄武。可能有的词我们都不认识,但是这样的字眼总让我们内心澎湃。你怎么解释?只有一个解释,因为中国文化符号。
近日余承东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上演讲,一句华为没有芯片了,在社会上搅起舆论热点,很多人在问这是不是华为麒麟的绝版,会不会没有华为手机了。
1、说实话,2020年,华为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前一段我和老余在微信上聊这事,他也提到华为面对无法生产麒麟芯片的压力,现在消费者业务顶着华为一半收入,面临着残酷的市场竞争,华为要坚持住,华为要发展,消费者业务不能垮了,而且消费者业务需要大量芯片,需要不断能力提升,不能象通信系统那样进行备货,可能扛过去。这个角度余承东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除了我们私下聊,他表达因为缺芯片的压力,公开场合也是不止一次有这样的表达。
2、华为因为暂时不能生产麒麟芯片,就会垮了,麒麟芯片就会退出历史舞台,我想如果这样,就不是老余,如果这样老余也不会公开讲了。困难是实实在在摆在那里,承认困难,讲清楚困难,这是什么,这是面对困难,更要战胜困难。否则不需要出来讲,也不需要做什么,回家呆着就行了。
3、短期内,华为要做的事,找到更多合作伙伴,通过合作用联发科,甚至用高通的芯片,把手机业务坚持下去,除了手机,开拓更多智能生活产品。中长期,相信华为一定会向产业链上游发展,找到突破口,让麒麟不是绝唱,而会有更大发展。
4、中国政府也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支持,最近才发了支持芯片产业政策,力度之大,令人激动,最高免税达十年,资本市场也对此有了极大的反应,我们都知道中芯国际、寒武纪等企业上市,远远超发,筹措了大量的资金。中国芯片制造这条产业链正走在高速发展的路上。一个产业靠华为一个企业是不可能的,需要整个产业链动起来,共同往前走,现在的情况不是动起来了,已经在跑起来了。我们只是需要一定耐心,一点时间。
20多年和跟踪华为,难的时候,远比现在难,但是华为没有什么坎过不去,这一次依然能过去。
公司
华为官方推特:全世界5G技术80%专利归6家公司拥有,其中华为是领头羊,只有1项是美国公司。所以,尽管努力的切断华为供应链,但美国将继续为华为的知识产权付费!
华为如何考核员工
最近,华为的一份内部文件出现在网上。
8月31日,任正非对新员工讲话,透露了一个消息。华为将把所有职位分成三类:职员类,专家类和管理类
,每一类都有不同的考核方法。
(1)职员类 主要指后勤人员(比如物业和保安)。这一类人员不用对利润负责,不采用淘汰制,只要适任,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职级不会太高,收入只略高于社会同类岗位,也拿不到股票和分红。
(2)专家类 主要指所有第一线的业务人员,只要从事具体的业务,就属于这一类。他们的考核标准非常严格,如果解决不了公司的问题,达不到期望,就要走人。
(3)管理类 主要指团队负责人,也就是中层干部。他们采用末位淘汰制进行考核,不管做得好不好,只要处于倒数10%,就被淘汰。
但不一定是辞退,可能是换岗,也可能是回到第一线,担任业务人员。
这其实不是新制度,华为一直是这么搞的,只是第一次把它清晰得说出来,明文定为制度。看了上面的介绍,你就知道,华为员工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公司不允许你有懈怠,一旦冲不动,就是离开的时候。华为的工资虽然高,但前提是你必须为公司创造足够的价值来交换,如果创造的价值不够多,对不起请走人。
这样的制度好不好?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它有用。如果华为不这样搞,很可能成不了今天的”巨无霸”。电信设备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曾经的全球手机老大诺基亚,据说内部管理很人性化,但是几年之后就破产了。
其他公司看到这套制度有用,会不会照搬过来,都这样考核员工,把利润压力分散到每个人?那样的话,我希望那些公司能明白,华为之所以敢采用这种制度,而不担心吓走人才,原因是它的利润分配向员工倾斜。华为没有外部股东,所有利润都是分配给在职员工的。如果你也要这样考核员工,就请把所有利润也这样分配。
任正非解读华为“狼文化”?敏感性、团队性、不屈不挠
对于外界对于华为的所谓“狼文化”的一些误解,华为创始人、总裁任正非前不久在接受《南华早报》采访时表示:“狼文化”可能是被外界曲解了,其实就是三个精神:敏感性、团队性、不屈不挠性。
任正非解读华为“狼文化”?敏感性、团队性、不屈不挠
第一,狼最大特点是鼻子很敏感,能知道客户的需求在哪儿,能知道十年、二十年后科学技术的方向在哪儿。狼的敏感程度很重要,狼很远能闻到肉,冰天雪地也要找到那块肉。这就是对市场的敏感、对客户需求的敏感、对新技术的敏感,代表一种敏锐的认识。
第二,狼不是单独出击,而是群体作战,代表了团队精神。一定要有团队精神,做得好的是谷歌军团,我们现在也学这个东西,当然我们也把批判谷歌军团的文章同时放在网上,一边支持、一边接受批判,也是组成团体。这个世界单打独斗是不会成功的。例如我们公司推行“涂丹丹模型”,涂丹丹是一个小女孩,领导一个团队,她是领军人。她提出的模型是三个博士、两个硕士组成一个团,我们后面补了两个实验工程师,一个秘书或文员。一些事务性工作让文员做,实验性的工作实验工程师可以做。实验工程师可以年轻一点、学历低一点,但是在这么强的老师带领下也会成长起来,甚至超过老师。所以我们提倡团队精神。
第三,狼还有一个特点是不屈不挠,拼死拼活也要做成这件事。干部不能发现有困难就要求换岗位。为什么要换岗位?换到别的区,即使从高职位换到低职位岗位,也会压制了那儿的年轻人成长。不能换,死也要死在这个战场上,不行就去给这个团队煮饭,也要在那里,战役打下来,你也是有功的。原来是一把手,退下来可以做“炊事员”、做后勤保障、做环境、做场景、做人的工作。任正非说:“我自己就是一个后勤保障人员,主要是倾听困难,各个方面有什么困难,组织解决困难。所以不能动不动‘工作不适合我,给我调一个岗位’,为什么要调岗位?调岗位就挡住了你去的地方那儿年轻人上进的道路。你就要在自己选定的路上拼死拼活打上去,打不上去退下来好好煮饭,煮饭的时间可以好好学习,还可以重上战场的,你还在你原来的‘军团’。
华为变革史(上篇)丨3.5万字华为成长全景案例
华为早期创业史
以下摘自1995年12月26日任正非在年度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华为创建在深圳倒买倒卖的时代,知识无用论有过于文化大革命,搞技术人家说是傻子。深圳的泡沫经济时代(房地产、股票),一个真真实实做学问的公司受到的冲击可以想象。
创建之初,每月工资200多元,后来升到300多元,还要拼命努力,许多人累垮了身体,看着人家轻松地倒买倒卖就可以舒适生活,勤劳的人有何感想。
办公条件简单,蚊子又多,张燕燕躲在蚊账中写信封,向用户发信函,令人难以忘怀。郑宝用同志从40门交换机做起,又做生产工人,又去前线装机。一个搞激光的外行,经历摸索后,大胆地提出来瞄准世界最先进水平,赶超AT&T 5号机,又碰到任正非这个傻子,他们多么像现代的堂吉诃德。
一个25岁身轻如燕、骨瘦如柴的李一男,担负起中央研究部总裁的担子,任期内要与国际接轨,不仅要在技术上,人才的质量与数量上也要与年科研经费数十亿美元、研究人员16600人的爱立信靠拢,担子之重,可以想象。中央研究部团队,这几百名年轻的人儿,你们将永远载入史册。华为公司经历了多少困难,它摧残了一代创业者的健康,又在给一代年轻人施加压力。唯有在世界领先,否则随时都可能破产。
华为是没有多少资本的公司,发展的速度又十分的快,6年来增长了近千倍。资金从来是困扰公司最大的困难,高层领导每年90%的时间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有多少时间关心了科研?关心了市场?关心了生产?关心了管理?关心了员工生活?由于资金的不平衡,公司一次又一次地面临危机,一次又一次被推到危险的边缘。是谁挽救了公司,是什么神暗中保佑?是集体奋斗之神,是数千员工及家属之魂,托起的气场保佑了公司。
尤其是在市场部”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工作原则感召下,多少英雄儿女放弃科学家梦,一批又一批奔赴前线。商场如战场,却比战场更加持久的残酷与艰苦。华为是一个小公司,不宣传人们不认识,通信是一个大产品,轻易用户不会订货。
举几个例子,大家就知道有多难了。为了挽救一个地方的市场,我们市场部的高层领导知道重要客户在一个宾馆与爱立信洽谈,从吃了晚饭就等在大厅,直到深夜一点半,客户出来后,说一句”没时间”就走了。我们一位博士,在首都机场迎接一个重要客户,由于飞机晚点,在寒风中等了四个小时,这位重要客人到了看有人接他十分高兴,一问不是AT&T,扭头就走了。
我们在东北伊春的一单合同,推广人员、市场人员为此作了不下十次的技术推广和工程建议,风餐露宿,长途往返跋涉,前后长达半年。最后因一些原因,市场部决定放弃。从事此工作的数名七尺男儿,伤心地痛哭一场。市场不相信眼泪,残酷的市场使他们更坚强,现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业务骨干身患肝炎,仍不肯回深圳就医,坚持在冰天冻地的第一线奋战。
许多同志一遍又一遍地冲锋,始终打不开市场;有些败下阵来,由于市场的需要,一批一批的新人替代他们又冲上去。市场部象一个大轮盘,一批一批的干部大轮换,他们毫无怨言地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是他们用青春铺就了华为公司成功之路。
为了适应公司大市场、大科研、大结构、大系统的发展需要,这次市场部全体正职在递交述职报告的同时,将全部递交辞职报告,接受组织的评审,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公司将批准两份报告中的一份。
任正非
大佬:任正非的人才观
10月16日,华为内部网站心声社区发布了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关于华为用人态度的一篇讲话。
任正非说:“华为要建立能力中心(职能部门)和人才中心。能力中心与人才中心有所区别,我们在穷国、战乱国家去获取世界级优秀人才,不是建能力中心,是要把人才吸引过来,创造一个环境。”在华为的全球化定义里,有一句是“利用全球能力和资源,做全球生意”。在一些地区,如果只是建能力中心,而当地社区和人才没有氛围,也不能长久,比如华为运营商业务的能力中心建设就不成功,“因为运营商业务只是找明白人,用两年,但是没有根和土壤,慢慢就不是明白人了”。而华为企业业务建设能力中心则是在人才聚集地基于开放的实验室来把行业伙伴聚集起来,一起讨论和打造解决方案。
根据这个逻辑,任正非说,华为要追求人才“为我所知、为我所用、为我所有”的能力组合,但不要过分追求所有人才都“为我所有”。比如,“产品、解决方案及服务技术能力上,重在为我所用,但在关键控制点上要为我所有。在基础技术能力上,侧重为我所用,但在核心技术上要为我所有。在基础理论能力上,做到为我所知、为我所用就可以了。”而在全球能力中心的布局上,对不确定性工作关注的是技术和人才,对确定性的工作要关注技术、人才和成本。因为不是所有工作都是不确定性,确定性工作就要降低成本。
任正非认为,华为应当组合世界上最优秀的资源,和优秀厂家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华为就会变得更优秀。他说:“我这个人啥都不懂,不懂技术,不懂管理,不懂财务,不就是用‘一桶胶水’把你们组合在一起,又组合了18万员工,为我所用不就行了吗?”
任正非还建议,公司要重视有理论素养的人才进入公司,构建未来的理论基础。“因为懂理论的人转过来学技术很快,搞技术的人很难转到理论上。”其次,也需要多学科的人才,建立对华为有长远影响的技术知识体系,不能只局限在对通信、电子工程类的招聘。再次,“对于新进来的应届生要坚持两年的保护期,两年内不要淘汰,可以把优秀的提拔快一些。因为他有两年不太明白的适应期,将来能否脱颖而出就看他的实际贡献。”
任正非150分钟采访全纪录:华为的危机和一位74岁企业家的抗争
他说: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是我们为了一个理想,为了站在世界高点。
来自美国的禁令和压力,让华为在操作系统、芯片、5G设备多方面受到影响。5月21日,任正非接受了包括36氪在内的中国媒体群访,回答了这些核心问题。
作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直面当前的挑战,讲述了接下来的应对计划。他表示,美国在科技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上值得学习,但是华为聚焦在所做的行业,跟美国公司比已经没有多少差距。
针对近日谷歌禁止华为使用完整安卓系统的做法,任正非承认华为会受到影响。不过,任正非表示:“华为能做操作系统,但不一定是替代别人的做法”。他没有否认华为操作系统的存在,“操作系统会有,华为已经在做了”。
他同时又是一位74岁有家庭的普通人,整个采访过程中展现了对美国霸权势力的抵抗,以及有担当、有魄力的企业家精神。谈起家庭,他说创业时太忙,与他们沟通时间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小孩。
不过在他看来: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是为了一个理想,为了站在世界高点上。
以下为任正非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全纪录:
记者:首先,我是一个做直播的记者,您是军人出身,严把时间关,我也是严把时间关。时间过得真快,四个月前同样是这个地方,我们做过一次访问,那时我采访您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华为已经进入了一个低点,大家异常关注,才有了您面对一系列国内外记者的采访。没想到四个月之后,华为今天面对的局势比四个月前更加复杂,甚至更艰难。刚才有记者同行拿出“烂飞机”的照片,同样我也拿到了,这张照片您也非常喜爱,是伤痕累累的照片。
任正非:我是在“悟空问答”网站上看到这张照片,觉得很像我们公司的情况,发给大家。运营商BG认为自己就是这架飞机,他们就自己拿来广播了。后来梳理下来发现,运营商BG反而还没有大的问题,因为有十几年的准备充分。我们现在的情况就是一边飞一边修飞机,争取能够飞回来。
记者:这架飞机之所以能够飞回来,是因为要害部位没有受到伤害,例如油箱、发动机,只是机翼非要害部位受到了伤害。有没有可能飞的时候要害部位受到攻击,那怎么飞回来?
任正非:我讲两个故事,二战时的德国和日本。德国因为不投降,最后被炸得片瓦未存,除了雅尔塔会议留下准备开会,其余地方全被炸成平地。日本也受到了强烈轰炸,如果不投降,美军也要全部炸平,最终日本采取了妥协的方法,保留天皇,日本投降,没有被完全摧毁,但是大量的工业基础被摧毁了。当时有一个著名的口号“什么都没有了,只要人还在,就可以重整雄风”,没多少年德国就振兴了,所有房子都修复得跟过去一样。日本的经济也快速恢复,得益于他们的人才、得益于他们的教育、得益于他们的基础,这点是最主要的。所有一切失去了、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人的信心很重要。
1、记者:美国时间的昨天,发了一个对华为90天的延迟禁令期,换句话说华为有了90天的临时执照,您怎么看?90天可以做什么?如果新闻是真的,90天如果取消怎么看待这个反复?
任正非:首先,90天对我们没有多大意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我们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美国政府做的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借此机会要讲一下,我们还是要非常感谢美国公司的,三十年来美国公司伴随着我们公司成长,做了很多贡献,教明白了我们怎么走路。大家知道,华为绝大部分的顾问公司都是美国公司,典型的有IBM、埃森哲等,有几十家。
第二,美国大量的零部件、器件厂家这么多年来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特别是在最近的危机时刻,体现了美国企业的正义与良心。前天晚上,徐直军半夜两三点打电话给我,报告了美国供应商努力备货的情况,我流泪了,感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今天,美国的企业还在和美国政府沟通审批这个事情。
我们被列入实体清单,美国公司卖产品给华为都必须要拿去批准。美国是法制国家,美国企业不能不遵守法律,实体经济要遵守法律。媒体也不要老骂美国企业,大家多为美国企业说话,要骂就骂美国政客。我觉得有时候不分青红皂白,一竿子打过去打的都是矮的人,其实高的人打不着。媒体应该要理解,美国企业和我们是共命运的,我们都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美国政客做这个工作可能低估了我们的力量。我就不多说了,因为何庭波的员工信说得很清楚,国外、国内的主流媒体都刊登了。刚才说到烂飞机,我们有一些边缘产品没有“备胎”,这些产品本来迟早就要淘汰的,这些有影响。但在最先进的领域不会有多少影响,至少5G不会影响,不仅不影响,别人两三年也不会追上我们的。
2、记者:我想问一个关于芯片的问题。我注意到您在18日接受日本媒体采访时表示“华为不需要美国芯片,华为没问题”。华为公司致员工的一封信被刷屏,信中说公司是有底气、有准备的。请问华为的底气从何而来,做了哪些准备?
任正非:第一,我们永远需要美国芯片。美国公司现在履行责任去华盛顿申请审批,如果审批通过,我们还是要购买它,或者卖给它(不光买也要卖,使它更先进)。因此,我们不会排斥美国,狭隘地自我成长,还是要共同成长。如果真出现供应不上的情况,我们没有困难。因为所有的高端芯片我们都可以自己制造。在和平时期,我们从来都是“1+1”政策,一半买美国公司的芯片,一半用自己的芯片。
尽管自己芯片的成本低得多的多,我还是高价买美国的芯片,因为我们不能孤立于世界,应该融入世界。我们和美国公司之间的友好是几十年形成的,不是一张纸就可以摧毁的。我们将来还是要大规模买美国器件的,只要它能争取到华盛顿的批准。现在时间很匆忙,一时半会估计批不准,缓冲一下是可以的。他们能获得批准的话,我们还是会保持跟美国公司的正常贸易,要共同建设人类信息社会,而不是孤家寡人来建设信息社会。
日本媒体整理稿子时有一点偏激,我们能做和美国一样的芯片,不等于说我们就不买了。
3、记者:您之前说华为不想做独行侠,需要合作。现在又提到可以做好两手准备。我可不可以理解为,现在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根据禁令实际上会打断全球的供应链,使得整个市场感到混乱?第二,过去一段时间以来,美方质疑华为的公司治理、财务问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您认为反对华为的声音主要纠结于华为的哪些方面?为什么要针对华为?
任正非:政治家怎么想的我真不知道。我觉得不能因为我们领先了美国就要挨打,因为5G并不是原子弹,而是造福人类社会的。
5G的容量是4G的20倍,是2G的1万倍;耗电每个比特相比4G下降了10倍;体积下降到1/3,下降了70%。5G基站只有一点点大,20公斤,就像装文件的手提箱那么大,不需要铁塔了,可以随意地装在杆子上、挂在墙上;我们还有耐腐蚀材料,几十年不会腐蚀,可以把5G装在下水道里。这样的方便对欧洲最适合,欧洲有非常老的城区,不能像中国这样安装大铁塔。当然中国的大铁塔也不浪费,可以把5G基站挂在上面。但是不需要新建铁塔了。每个站点不需要吊车等,在工程费用上在欧洲还可以降低一万欧元。不仅是铁塔,以前的基站大需要吊车,把吊车开进去还需要封路。
现在5G基站我们用人手提就上去了,因此很简单。第二,5G带宽的能量非常大,能提供非常多的高清内容,传播8K电视很简单。宣传上说费用下降了10倍,实际上可以下降了100倍,这样老百姓也能看高清电视,文化就会快速提升。国家发展要靠文化、哲学、教育,这是发展国家的基础。因此,5G改变一个社会,它还有非常短的时延,可以用于工业的很多东西。
董老师关心的是发动机打掉没有?我们是边缘的翅膀有可能有洞,但核心部分我们完全是以自己为中心,而且是真领先世界。越高端,“备胎”越充分。
记者:您是不是觉得国际市场秩序被打乱?
任正非:不会。欧洲不会跟它走,美国企业大多数反而跟我们沟通很密切。
4、记者:刚才谈到对华为的影响,看到海思这封信之后,从舆论反应来讲非常热血。芯片行业的从业者以一个比较客观的态度来看待国产芯片,包括国产的核心零部件和美国、外国企业的差距。您觉得华为的自主产品和研发究竟走到哪里?包括信里提到的,保证接下来能连续不间断的供应?有没有一个临界点,位于何处?
任正非:为什么不洗一个“冷水澡”呢?我认为,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冷静、沉着。热血沸腾、口号满天飞,最后打仗时不行也没用,最终要能打赢才是真的。
我们首先要肯定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深度、广度,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还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特别是美国一些小公司的产品是超级尖端的。我们仅仅是聚焦在自己的行业上,做到了现在的领先,而不是对准美国的国家水平。就我们公司和个别的企业比,我们认为已经没有多少差距了;但就我们国家整体和美国比,差距还很大。
这与我们这些年的经济上的泡沫化有很大关系,P2P、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山寨商品……等等泡沫,使得人们的学术思想也泡沫化了。一个基础理论形成需要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大家都不认真去做理论,都去喊口号,几十年以后我们不会更加强大。所以,我们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学问。
5、记者:关于芯片的问题。看到何总发的公开信以后,很受鼓舞。我看资料海思是2004年成立的,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在很多方面已经有自己的芯片。当时是怎么推演的,您个人或者华为当时如何决定做自研芯片?包括何总讲到“极限生存”的假设,推演到目前为止,您前两天接受媒体采访说到“我们已经不需要美国芯片了”,这个过程能不能描述一下?当初的推演到现在的结果,符合当初的设想吗?如果美国芯片完全不能供应,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能力如何?
任正非:其实我们牺牲了个人、家庭,牺牲了陪伴父母……这些都是为了一个理想——站到世界最高点。今天大家憋不住了,就喊出口号,要“争雄世界”、“世界第一”。以前我们是不允许喊的,为了这个理想,我们与美国迟早有冲突。为了避免这个冲突,2000年初的时候,我们也很犹豫,能不能戴顶“牛仔帽”,我们曾经准备以100亿美元把华为卖给一家美国公司,合同签订了,所有手续都办完了,就等对方董事会批准。所有谈判人员都在酒店买了花衣服,在沙滩上比赛跑步、乒乓球,等待批准。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公司董事会换届,新董事长比较短视,拒绝了这项收购,收购就没有完成。
当时准备卖给美国公司,我们的想法是,一群中国人戴着一顶美国“牛仔帽”打遍全世界。这个想法没能实现之后,我们高层领导表决,还卖不卖?少壮派一致表决“不卖”,我也不能违背。我告诉他们,迟早我们要与美国相遇的,那我们就要准备和美国在“山顶”上交锋,做好一切准备,从那时起,就考虑到美国和我们在“山顶”相遇的问题,做了一些准备。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在山顶上拥抱,一起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
记者:包括华为其他管理层也释放出“有能力继续为客户服务”的信息,会不会因为美国事件对原来的大客户、对业务造成影响,我们怎么应对?
任正非:我们肯定能继续为客户服务,我们的量产能力还是很大的,并没有因为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受到多少影响,我们在全球的竞标还是在前进。增长速度会减慢,但不会有想象中的那么慢。我们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9%,四月份降到25%,预计今年底还会下降一些,但是不会造成我们公司负增长,或者对产业发展带来伤害。
6、记者:如果美国断供发生,对这个产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前两天看到方舟子发了一个微博“如果备胎好用,何必等到胎破了再用?”,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任正非:如果都用“备胎”,就是体现了你们所说的“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最主要目的是想做孤家寡人,我们想朋友遍天下。因此,没有像他想象的“备胎好用,怎么不用”,他不理解我们的战略思维。我们不愿意伤害朋友,要帮助他们有良好的财务报表,即使我们有调整,也要帮助。
我刚才也讲到,我们没有和美国公司表明不用它们的器件,而是希望美国公司继续能给我们供货,我们共同为人类服务。在早期,我们还把芯片这方面的开发心得告诉对方,甚至研究成果,我们自己不生产,交给对方生产,要不然全世界的供应商怎么对我们那么好。“备胎好用,为什么不用?”备胎、备胎,胎不坏,为什么要用?
记者:万一真的出现断供情况,对产业有什么影响?
任正非:对于我们公司,不会出现极端断供的情况,我们已经做好准备了。我年初判断这个事情的出现可能是两年以后,因为总要等美国和我们的官司法庭判决以后,美国才会对我们实施打击,无论结论怎样,(美国)都会对我们打击。这样我们还有两年时间,足够准备。由于孟晚舟被捕,就把“导火索”时间推前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春节也在加班,我春节也在慰问员工。春节加班期间,仅仅是保安、清洁工、餐厅服务员……在国内就有5000名服务人员在供应我们的“战士”,他们可以拿多倍工资,公司采购食品的价格都翻一番,还给服务员一些小费。我们很多员工春节连家都不回,打地铺睡,就是要抢时间奋斗。五一节也是这样的,很多人没有回家。
7、记者:谈到备胎计划,华为实施备胎计划这么多年来投入了多少资金?如果备胎计划一直不启用,会一直投入钱到这个备胎计划吗?
任正非:实在是太多了,我说不清楚。“正胎”和“备胎”的预算和人力编制是一起拨给他们的,以前预算分配以“正胎”为主,现在以“备胎”为主。具体多少,我是搞不清楚的,每次汇报都是满满的几页纸,我不会过问每个零部件,只是在大概念上过一过。落到下面的计划,这个零部件中还有哪几个关键环节,是一点点来的。要不怎么会有八、九万的研发工程师呢?
8、记者:美国管制之后,华为在日本、欧洲、台湾地区的企业,估计会帮到华为很多。美国政府如果管制不成功,下一步会不会对台积电这种企业施压?华为毕竟是一个芯片企业,并不具备整个产业链方面的能力。
任正非:如果外面不屈服的人多了,后面跟着不屈服的人就更多了,我们不要太操心这些,毕竟没有发生。
记者:Google事件,欧洲地区用户很担心,未来华为手机不能用安卓最新的系统。在这方面,如何去应对?
任正非:Google是一家好公司,而且一家高度负责任的公司,它也在说服美国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在讨论变通的救济方案,专家们还在做这个事情,现在我还不能完全回答你。
9、记者:您觉得现在这种严峻的形势大概会持续几年?这对于华为的发展历史会是转折点吗?
任正非:你应该问特朗普,问我就问错了。我认为,这件事有两面性,一方面我们会受到一些影响,另一方面,会刺激中国系统性地、踏踏实实地发展电子工业。国家发展工业,过去的方针是砸钱,但钱砸下去不起作用。我们国家修桥、修路、修房子……已经习惯了只要砸钱就行。但是芯片砸钱不行,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我们有几个人在认真读书?博士论文真知灼见有多少呢?这种状况下,完全依靠中国自主创新,很难成功。为什么不跨国创新呢?可以在很多国家中建立创新基地。哪个地方有能力,就到哪个地方去,我们可以在当地去建一个研究所。
当然,中国现在回来了很多人才,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比外国高很多,如果来到中国,要多缴这么多税,“雷锋”精神是不可持续的,雷锋是把一切都献给国家、献给党。但是,毕竟这些顶级专家是从外国回到中国,不仅没有优惠,税收还高很多。最近听说大湾区可以降到15%,实施措施是什么?是不是要在大湾区有户口,是否要在大湾区有工作?换一个地方就不行,这个政策有什么用?科学家本身就是流动的,只在这里上班八小时,还是科学家吗?我们要创造一些外国科学家回国的路。
第一次世界人才大转移,是苏联的三百万犹太人转移到以色列,以色列成为了一个科技高地。第二次人才大转移又来了,美国排外,大量人才进入不了机密研究。美国著名媒体写了一篇文章反问美国“中国如果发明了致癌的药物,也危害国家安全吗?”美国癌中心辞退了三个华人科学家,中国人发明的癌症药,难道也危害国家安全了吗?他反问美国。很多科学家在美国丧失了工作信心,为什么不拥抱他们进来呢?他们问“怎么进来?孩子上学难,没户口买不了车,还要缴很高的税收。”应该调整我们的政策,拥抱这个世界。美国两百年前是印第安人的不毛之地,就是政策对了,今天是世界霸主。我们国家有五千年文明,有这么好的基础,应该拿出政策来拥抱世界人才来中国创业。
大家要想到,东欧国家都比较贫穷,但是美国大量的领袖、科学家、金融家……都是东欧人,我们为什么不大规模吸引东欧人到中国来,或者在东欧建立各种研究基地?所以,以中国为中心建立理论基地要突破美国的重围,眼前这个方式比较难,因为中国在基础理论上不够,这些年好一些了。我曾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了数学的重要性,听说现在数学毕业生比较好分配了。我们有几个人愿意读数学的?我不是学数学的,我曾经说,我退休以后想找一个好大学,学数学。校长问我,学数学干什么?我说,想研究热力学第二定律。他问,研究用来做什么?我说,想研究宇宙起源。他说,我很欢迎你!但是我到现在还不能退休,还去不了。我们那时是工科学生,学的是高等数学,最浅的数学。中国要踏踏实实在数学、物理、化学、神经学、脑科学……各方面努力去改变,我们可能在这个世界上能站起来。
中国过去的哲学体系是玄学,即使有佛教,也是梵文,唐僧应该翻译成汉语,但是没有翻。西方推行的是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产生了物理、化学、数学、几何学……各种学科,所以工业发达,建立了工业社会,占领了全世界。现在玄学没有说没用,搞虚拟世界,中国的游戏业发展很快,人类社会的很多生产方式也可能会虚拟化。人类在人工智能的科学家中,有50%左右是华人,如果他们受到排挤,拥抱他们进入中国,他们就会在底层平台上创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基础。
我认为,如果能够真真实实把优秀人才引进来,对我们改革是好的。如果还是强调自主创新,就会浪费非常多宝贵时间。
10、记者:鸿蒙系统有没有在华为内部小范围使用?
任正非:这个问题抱歉今天回答不了。我们能做操作系统,但不一定是替代别人的做法,因为我们在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中本身也是需要,但是到底哪些用了、哪些没用,我不是很清楚。
记者:现在很多的文章是“华为震惊体”,华为震惊了全球。
任正非:我们公司员工都是傻傻的,一个都没有被吓到,我们觉得很平常。网上文章一般很夸大,就像网上说英飞凌不给我们供货了,哪有这回事?这是有人编的。所以,如果真想了解华为的事情,就请看我们的心声社区。在心声社区上,即使骂公司的帖子也不会被封,反而是人力资源部要去看看他骂得怎么样,如果骂得很对,就开始调查,再看看前三年他的业绩,业绩也很好的话,就调到公司秘书处来,帮助处理一些具体问题,培训他、锻炼他,也就是给他一个到总参谋部来“洗澡”的机会,半年以后把他放下去,这些种子将来迟早是要当领袖的。总说我们好的人,反而是麻痹我们,因为没有内容。心声社区骂我们的内容都是很具体的,我们要对具体去分析。如果没有自我批判精神,我们就不可能活到今天。
11、记者:现在大家都很关心华为的“备胎”计划,您从十年前就开始谈国际形势对华为的一些比较有忧患意识的影响。
任正非:对于“备胎”计划的讲话,总裁办邮件都是公开的,从什么时候开始讲的,我不记得了,但是反复讲过,只是社会不引起重视。现在美国打我们一下,“备胎”这个词就被重视了。
记者:这么多年的忧患意识战略倾向和具体的业务连续性,宏观和微观层面的结合。这么多年一直考虑这个事情,当预想变成现实时,而且打击比大家想象中严重,您有没有一些新的想法?我们已经看到太多关于中 美贸易摩擦对华为的影响,真正挑战来的时候,有没有新的想法?
任正非:第一,业务连续性和“备胎”是一致的,备胎就是保证在车子抛锚时换一个轮胎还能开。连续性也是一步步实现的,其实很多东西已经投产了。投产的时候不排外,外面的货订一半。我曾经有篇文章说,每年至少买高通5000万套芯片,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去排斥和抵制。
世界上最大的备胎就是原子弹,原子弹有什么用?二战后一次也没有用过。但是中国升官的官员基本都有两弹背景,一是做两弹有能力,二是忠诚于国家的事业,技术可靠又有能力,就当一个部长或者省长。40岁左右就能当省长,让我们很羡慕,我们40岁还在找工作。“备胎”现在变成一个新名词,在我们公司是很正常的行为。何庭波也被炒红了,在美国发禁令的那天晚上发的,她憋不住了。这些年她很难受,做那么多年都不能把脑袋昂起来。
记者:也就是说,您认为备胎一直在,备胎用不用还不好说?
任正非:备胎一定有用的,因为是结合我们的解决方案设计的,不是脱离解决方案做的。直到它能用的时候,才开始投入使用,滚动着用。
12、记者:现在大家对华为有两派很鲜明的情绪:第一,很鲜明的爱国主义,把华为的支持上升到支持爱国的高度上;第二,华为绑架了全社会的爱国情绪,要是不挺华为就不爱国。现在情绪越来越严重了。
任正非:那我的小孩用苹果,就是不爱华为了?不能这么说。我经常讲这样的话,余承东很生气,认为老板总为别人宣传,不为自己宣传。我讲的是事实,不能说用华为产品就爱国,不用就是不爱国。华为产品只是商品,如果喜欢就用,不喜欢就不用,不要和政治挂钩。华为毕竟是商业公司,我们在广告牌上从来没有“为国争光”这类话。只是最近的誓师大会有时候瞎喊几句,但是我们会马上出文件制止他们瞎喊口号,大家开庆功会、发奖章都没有问题,茶余饭后说两句过头话没问题,但是千万不能煽起民粹主义的风。
我经常举一些例子,其实就是想泼华为公司的冷水,不能使用民粹主义,这是害国的。因为国家未来的前途在“开放”。这次中美会谈完了以后,中央电视台讲到“我们要开放、要改革”,我好高兴。实际上,我们还是开放晚了、改革晚了,WTO对人家是有承诺的,我们得到好处以后就要去兑现。如果早一些去兑现,做一些贡献,就能团结更多的朋友。中国的钱太多,为什么只存美国,不存一些到欧洲、俄罗斯、非洲……各个国家?如果说担心他们不还,他们是以国家信用抵押的,今年不还,一百年后还,不行吗?中国又不着急钱,这样就分散了风险。对于农产品,为什么非买一家?可以买买乌克兰的农产品,乌克兰就不会那么困难。乌克兰是俄罗斯重武器的“粮仓”,买食品粮食时,是不是也可以买重武器“粮食”呢?我们的重武器一定要自力更生吗?没必要,打赢就行。你们可以看看绍伊古的总司令报告,短短的报告,写得非常好。
13、记者:刚才谈到做芯片光靠砸钱不行,又谈到需要物理学家、数学家。作为一个商业公司,华为在此前的场合,无论是华为公司还是您个人,多次谈到“基础研究与基础教育”,包括还有一些广告。针对基础研究和基础教育,华为有哪些具体的动作?这会对华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支撑?
任正非:我们在全世界有26个研发能力中心,拥有在职的数学家700多人,物理学家800多人,化学家120多人。我们还有一个战略研究院,拿着大量的钱,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教授“撒胡椒面”,对这些钱我们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而是使用美国“拜杜法案”原则,也就是说,受益的是大学。这样,从我们“喇叭口”延伸出去的科学家就更多了。
大家今天讲5G标准对人类社会有多么厉害,怎么会想到,5G标准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Arikan教授发表这篇论文两个月后,被我们发现了,我们就开始以这个论文为中心研究各种专利,一步步研究解体,共投入了数千人。十年时间,我们就把土耳其教授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我们的5G基本专利数量占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土耳其教授不是华为在编员工,但是我们拿钱支持他的实验室,他可以去招更多的博士生,我们给博士生提供帮助。我们在日本支持一位大学教授,他的四个博士生全到我们公司来上班,上班地点就在他的办公室,而且他又可以再招四个博士生,等于有八个博士帮做他研究,所有论文等一切都归属他,不归属我们。如果我们要用他的东西,需要商业交易,这就是美国的“拜杜法案”原则,我们就是通过这样的“喇叭口”,延伸出更多的科学家。
上周我们召开了世界科学家大会,我没有去现场,通过视频转播到我的会议室。来了一批科学青年给我做技术翻译,都是博士,很厉害,他们给我解释这些论文对未来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我们不断有这种世界性的交流,我们自己吸收能量,他们也吸收了我们的需求,不断滚动传播。
西方公司在人才争夺上,比我们看得长远,发现你是人才,就去他们公司实习,专门有人培养你,这不是我们大学毕业找工作的概念。我们扩大了与美国公司争夺人才的机会窗,但我们的实力还不够。对世界各国的优秀大学生,从大二开始,我们就给他们发offer。这些孩子超级聪明,举一个例子,新西伯利亚大学连续六年拿到世界计算机竞赛冠军、亚军,但是所有冠军、亚军都被Google用五、六倍的工资挖走了,从今年开始,我们要开出比Google更高的薪酬挖他们来,在俄罗斯的土地上创新,我们要和Google争夺人才。我们支持科学家的创新,对科学家不要求追求成功,失败也是成功,因为他们把人才培养出来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源源不断地前进。
14、记者:我去参观了华为实验室,有很多新鲜的发明,比如防腐蚀设备、热传导……我发现都是高中化学的原理,但是运用起来非常神奇。这是不是您眼中的基础科学和基础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基础科学的积累,能够在当下关键节点上给公司带来多大的帮助?
任正非:其实原子弹的核反应链式方程,初中生都学过,但是做成原子弹可不那么容易。基础科学看起来道理很简单,实施起来非常难。所以,在国外某项东西可能看起来是很小的发明,但是发明中套发明,再套发明,是数千项专利、上万项专利支撑了一个小小的零件。
15、记者:现在谈加强数学与基础学科的投入,您认为现在华为的投入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您以什么样的机缘,认识到投入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您对未来的投入有什么样的目标和预期?
任正非:举一个例子,P30手机的照相就是数学。现在的图像不是照出来的,是数学算出来的。因为人的眼睛相当于有一亿个镜头,相机就一个镜头,我们手机通过一个镜头进来的感光点,用数学的方式分解成几千万个视觉镜头,再重新还原出来。我们公司数学家的口号是“把手机做的比人类眼睛还好”,我还在公司讲话批判过,我觉得没有必要,但是他们顽固不化,没有办法。他们说“手机照月亮,可以照一千公里”,可能是真的,因为它是数学,把微弱的信号可能还原。
我去法国尼斯研究所见他们,就说“尼斯的海是蓝的,天是蓝的,数学家的公式为什么也是蓝的?”原来图像偏蓝色基调,现在好像纠正过来了。手机之所以进步这么快,得益于我们的战略“备胎”,因为我们网络建立的战略备胎没有用,就划给了终端,终端一下如鱼得水,每三个月换一代,主要是数学家的贡献,当然还有物理学家做光的三色传感器。
所以,如果电子工业还停留在买别人零部件来组装,不可能的。当然,他们也有数学,只是数学是别的公司做的,在零部件中加钱卖给他们。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是领导世界的,站在世界最前面的。
16、记者: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不仅自己打压华为,还拉拢欧洲盟友对华为施压,封锁华为,如果美国持续强硬要求欧洲盟友们关闭对华为的大门,您是否会亲自到英国唐宁街10号、法国爱舍利宫等,以更直接有效的方式推开那扇威胁对华为关闭的大门?
任正非:唐宁街10号,我以前经常去喝下午茶。他们问我,如何学习与国际接轨?我说,下午茶。所以,他们为了接待我,在唐宁街喝下午茶。我们与各国领导人都是有沟通的,每个国家有独自的利益,美国不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号召所有人都跟它走。
17、记者:去年一直比较关心手机企业对于无障碍的支持,科技进步对残疾人士帮助非常大。华为是一家比较有理想的企业,上周5月16日全球无障碍日,华为作为一家领先的科技公司,在无障碍方面做了哪些努力?之后有什么计划?
任正非:我曾在日本试戴我们公司的眼镜,可以看到几千公里以外员工的操作,对他的操作给予指导;或者戴上眼镜以后,眼镜上有所有的图纸,对与不对全都有指导,这是已经能做到的。有没有进入市场,我不知道。
对残障人的支持,理论上将来是能够提供的,现在具体进行到什么阶段,我还不知道,我让他们打电话问问。理论上可以通过对脑神经刺激感觉,能做到这点。我戴的是无线的眼镜,能看几千公里以外员工进行的工程。当然,现在我讲的不算,因为看的是科学家给我的演示项目,还不是商品。
18、记者:苹果一直比较关注基础教育,做得很好。很多iPad、iPhone对于孩子学习很有帮助。华为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包括基础学科,华为做了哪些努力?不能光说不做,我想知道对于教育这块的看法。
任正非: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是国家的基本责任,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担负起一个民族素质提升的责任来。不能说提到了教育就要去做教育。
中国将来和美国竞赛,唯有提高教育,没有其他路。教育手段的商品是另外一个事情,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要重视教师,因为教师得到被尊重了以后,大家都想做教师。深圳教师得到了尊重,深圳老师挣钱多,253个人竞争一个教师岗位。我们帮助清华附中建设清澜山中学,校长说将来能做到中国第一的学校,因为收费高。清澜山只招收两千多个学生,对全社会开放,华为员工抢着送孩子进去,送不进去找我,我说我管不了你们。
只有教师的政治地位提升,经济待遇提升了,我认为才可能使得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我个人为什么感受很深?我父母是乡村教师,在贵州最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从事乡村教育工作,父母这一辈子做教师的体会对孩子们的教育就是一句话“今生今世不准当老师”,如果老师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当老师,国家是后继无人的。我亲身经历了他们政治地位低、受人歧视、经济待遇差的窘境,我们自己跟着他们,也亲身体会了这个苦,所以没有选择去当老师。
19、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在公司规划中,当前消费者业务是最大的一块,接着是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在您心里,未来一段时间比如说五年或者十年以后,三块业务会达到什么样的营收占比?第二,关于海思的定位,在当前局势下,你怎么设计海思在华为体系中未来定位问题?
任正非:海思是华为的一个助战队伍,跟着华为主战队伍前进,就如坦克队伍中的加油车、架桥机、担架队一样,是这样的定位。三个板块,不是哪个板块挣钱多就地位高,只有网络联接部门才能称霸世界,美国打的是这个部门,“烂飞机”说的也是这个部门。现在梳理下来,发现这个部门困难少,因为准备时间长,反而别的部门困难多。在5G、光传输、核心网等领域,不会受到打击,还会长期领先世界很多年。
20、记者:最近海思集结令刷屏,不停地招聘全球员工,海思未来什么时候会独立?
任正非:永远不会独立,它就是主战部队里的“加油车”、“担架队”、“架桥队”,不是主战部队,怎么会独立呢?网络联接部门是主战部门,将来销售额不一定是最高,因为“珠穆朗玛峰”可能容纳不了这么多产值,但是“珠穆朗玛峰”对世界意义很大,是一个战略高地。美国就是为了争夺战略高地,争夺不到,所以使用行政手段,我们怎么会见钱眼开,放弃这个战略高地呢?我们不会喧宾夺主。
21、记者:华为虽然有连续性作业管理的准备,但是面对一个服务器、基站,涉及的零部件太多了,您的乐观来自于哪里?
任正非:把问题梳理出来,每个存在的问题都要去解决。
22、记者:问一个关于研发的问题,华为在研发投入非常大,今后华为在研发上重点方向有哪些?有哪些技术储备?
任正非:我们这三十年都对着同一个“城墙口”冲锋,几十人、几百人对着这个“城墙口”,几万人、十几万人还是攻这个“城墙口”,总会把这个“城墙口”攻开的。而且我们炮击这个“城墙口”的“弹药量”,现在是每年200亿美元的研发了,全世界没有一个上市公司敢像我们这样对同一个“城墙口”投入这么多的炮击量。
我们仅仅围绕着“疏导信息流量”做努力,终端就是一个“水龙头”,CNBG就是一个“管道”,越这么做,我们越可能领导世界,越容易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合理地位,而且炮击量还会越来越大。如果我们财务受一点挫折,还不会影响科技上的投入,因为员工都不贪钱,生活费都够了。很多科研人员的老婆省钱,我还批评;有人问我,你们华为公司谁是雷锋?你们去奢侈品商店看,买几个包就走的人,问一下她的老公是哪里的?华为的。顺着来找工号,那就是雷锋,不用评了。老公挣钱多,老婆不花,老公怎么还有动力去挣钱呢?我们持续还在同一个领域前进,不会换轨道。
外面传我们造车,我们不会做的。因为我们的车联网基本上是世界最主要车企的供应商,将来以车载计算、车载电子为主,我们可能产业很大。与别人合作,一起实现了无人驾驶,人家送我们一台车,车上印了华为标记,不等于华为要造车。这只是传说,我们不会随便换轨道的。
23、记者:您对基础教育很重视,未来有没有可能以某些形式参与到基础教育工作呢?
任正非:基础教育是国家的责任,企业要做好企业自身的事情。我们是主战部队,“坦克大军”在前进时,拖着几个孩子、拿着几个识字本,就不可能冲得上“上甘岭”。为人类建立这么庞大的网络,就是我们最大的社会责任,全世界30亿人口是我们联接起来的。特别是非洲地区,因为不赚钱,西方国家不去,是我们去联接起来的。如果华为不存在了,才是对世界的威胁。
我们不会自己去做教育,因为我们的主战部队还要缩减,要把一些次要的组织砍掉,让他们转为民兵组织私有化,跟着我们前进。就像淮海战役一样,民工推着独轮车送粮食,但是要给钱的。今年春节期间员工加班时,有五千多人提供服务,就是民兵组织,春节不仅买东西价格翻倍,还给服务人员一定奖励,及时兑现。
24、记者:在我们看来,华为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是任总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您认为华为的管理哲学和管理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国际的管理哲学长期为西方主导,您是否认为,中国的管理哲学、管理思想是不是到了向世界输出的时候了?市面上有大量的书籍写华为秘籍,存在华为的秘籍吗?华为模式可以复制吗?
任正非:华为没有哲学,我个人没有学过哲学,也没有认真读过哲学书。外面的书,作者我也没见过,不认识,也许是他编的吧。外面流传的华为哲学是大家随便说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我认为,如果说华为公司有哲学,就一点“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因为钱在客户口袋里,有三种方法可以拿到这个钱 第一,抢,这是犯罪;第二,偷,也不行,要在派出所待两三天才能被放出来;第三,客户心甘情愿把钱给你,你必须要提供好的商品,为他提供需要的服务。所以,秘密就这一条。
你们看,我们园区的小咖啡厅都做得很好,为什么?不要做假,踏踏实实认真做。以前我们的咖啡厅,五、六个华为员工拿着高工资、股票,在那里做咖啡,还亏损。我说你们创业吧,一个人一个店创业,现在能挣七八十万。我们机关有人说要去查“以前不挣钱,现在挣钱了,搞什么名堂挣钱?”我说,去查一次,就裁一个人,为什么?你的人太多了,不干正事。他只要缴了房租水电,卫生质量好,员工喜欢去消费,你管那么多闲事干什么?所以,我们的后勤机构压缩得很小,为全世界170个国家、18万员工的后勤保障人员,只有703个。
25、记者:最近看到一篇您在员工持股会上讲话,华为通过了治理章程文件,您称之为里程碑式的进步,同时还有关于华为公司的治理结构,华为的治理方向是什么?
任正非:其实我们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章程,全在网上公布过。董事会换届选举经历了一年多,有九万多人参加了,不断学习、不断传播,只是媒体不太感兴趣。你提的这个问题,今天我没法完整地给你解释,这是一个体系。
记者:华为未来想发展成什么样的企业,或者什么样的方向?
任正非:除了不让资本进来,其他什么都可以讨论。
26、记者:有一个很强烈的感受,任总有非常浓厚的居安思危的意识,芯片十几年前就有备胎计划了,特别好奇这种危机意识最初是来自哪里?
任正非:总是挨打,就觉得有危机了。
27、记者:刚才大家问了很多问题,都说华为有备胎计划,还有对现在的情势很乐观。现阶段您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这次事件牵涉到您的家人,在日常与家人沟通相处的过程中,对您的决策有没有什么影响?
任正非:抓我的家人,就是想影响我的意志,我家人给我的鼓舞就是鼓舞我的意志。女儿写给我的信说,她会长期做好思想准备,她也很乐观,我就放心了,减轻了很大压力。我要超越个人、超越家庭、超越华为来思考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否则我就不客观了。
我与外国记者沟通,他们是很直率的。公共关系部把全文印成了书,今天都送给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多沟通?如果站在狭窄的观点来看,我们与西方媒体是对抗的,也许与你们也是对抗的。我应该超越自身的观点来沟通,平等讨论问题。
华为公司高层领导绝大多数都没有站在自身利益、企业利益来考虑问题,我们是世界性的,世界上接受我们、声援我们的朋友是很多的。
28、记者:我特别关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问题,很多人认为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才是我们未来一条活路。您刚才讲海思作为备胎持久生存,就是有自主创新作为基础,但是您又讲“飞机”上非重要地方该放弃就放弃,不要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
任正非:自主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站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创新才是正确的。所有科学家都是自主创新,为什么?他们做一些莫名其妙的题目,谁也搞不懂。但是我们要看到,科技创新是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比如我们的海思并非从源头开始自主创新,也给别人缴纳了大量知识产权费用,有些是签订了交叉许可协议,有些协议是永久授权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别人的基础上形成了我们自己的创新。
我们同意鼓励自主创新,但是要把定义讲清楚。相同的东西,你自己做出来了也不能用,也要给人家原创交钱,这是法律,谁先申请归谁。无线电最早是波波夫发明,但是俄罗斯为了保密,压制了这个东西的公布;意大利的马可尼先申请,所以无线电的发明权归“马可尼”。飞机的发明者不是莱特兄弟,他们只是完成了飞行。其实真正的发明者是茹柯夫斯基,他的流体力学公式推演了让翅膀如何升起来,奠定了升力流体力学。我们的飞机喷气发动机到今天不过关,但是喷气发动机是谁发明的?中国人。
邓小平到英国引进斯贝发动机时,斯贝同意把发动机卖给我们。邓小平问军用的发动机卖不卖?英国人回答说卖。其实中国想买民用发动机,主要做民航机的备件,后来英国人军用发动机也卖,也就是现在轰炸机6用的发动机。邓小平站起来向英国科学家致敬,英国科学家吓坏了,赶紧站起来回礼,说“感谢中国科学家的伟大发明”。邓小平回来查是谁发明的,是吴仲华,这人在什么地方?一查这个人在湖北养猪,赶紧调回北京去做热物理研究所的所长。我们为什么不借着吴仲华的研究,一步步深入,为什么在喷气发动机上不能进行理论突破呢?
现在飞机发动机设计叫实验科学,不叫理论科学,而飞机一定是理论科学。你们看绍伊古关于飞机的讲话,美国飞机很精密,飞行时间是4000-5000小时;俄罗斯飞机没有那么发达,只能飞1000小时,绍伊古就问,战争时期飞机能飞满1000小时吗?大多数没到1000小时就打掉了,那何必要搞4000-5000小时,还那么贵,于是从实战的需求就确定了他们设计飞机的原则。他说,飞机飞得不快、金属表面不平,俄罗斯就在翅膀形成一层层流膜,解决了高速空气的润滑作用,这样俄罗斯飞机也能飞得很快。F22隐形飞机的隐形原理也是五十年代俄罗斯数学家发明的,俄罗斯数学家说钻石切面是有隐身功能,俄罗斯研究半天觉得这个东西没用,为什么?因为做不到,没有意义,所以批准论文公开发表。美国人读了以后,如获至宝,花二十年时间把F22隐形飞机做出来了,当然现在我们的米波雷达又把F22看见了。
其实中国五十年代也有很多原创科学家,但是现在都是毛毛糙糙、泡沫化的学风,这种学风怎么能奠定我们国家的基础科研竞争力呢?所以,还是要改造学风。
记者:您刚才提到一个事情特别重要,自主创新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您反对的是封闭式、重复性的自主创新?
任正非:自主创新如果是一种精神,我支持;如果是一种行动,我就反对。
记者:如果您这么来定义,大家一定会把海思拿出来反驳您?
任正非:海思也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的创新。
朱广平:自主创新不等于全是自己创新。创新最重要的是在一个系统中掌握最核心的一部分,而不是重复去造很多别人已经造好的“轮子”,那是没有意义的。任总一直强调数学,数学的核心是解决“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比如说,你可以很容易做出一把锄头来,但是锄头背后的这些原理,你是否了解?什么样的形状是最好的?所有的这些东西,你可以做实验,但是实验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怎么证明你的实验和理论之间有多大差别,极限在哪里?这都要靠理论来证明。
记者:我要反驳您。在汽车制造业方面,有人说李书福是中国汽车行业非常棒的人,他可以用资金去撬动沃尔沃,又有人说他是短腿巨人,因为不掌握发动机,发动机被世界上绝大多数汽车公司掌握,而我们不掌握,这种情况下自主创新难道不是关键而且重要的吗?
任正非:我并不反对李书福,但减震弹片钢圈、轮胎……是自主创新吗?就讲讲德国怎么造车。有一次我到德国斯图加特,工程院院长带我去参观一年级学生入学的几周学习。每个人发一块铁板,给一个齿轮的图纸,所有人都要用锉刀做出这个齿轮来,做出齿轮来还不能打分,要拿到减速箱去跑,跑完才能打分。这就德国汽车的基础。欧洲车和中国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卖那么贵?就是可靠性高。大家都可以造出车来,但是不是最好的车另当别论。造车要用到大量的人类科技文明,也不是自主创新的概念。
朱广平:自主创新不是全部自己重复做,而是找到自己的长处在哪里。所谓的卡脖子都是在补短板,问题是你的长板在哪?
任正非:短板买别人就行了,何必要自己做短板呢?
记者:如果你自己没有,想买别人的但不能买,就不行了?
任正非:不是每个人都会碰到我们这样的极端情况,多数人不必要走这种道路,应该借助人类文明前进。如果说自主创新,钢板的材料从哪来的?也是别人创新,不是你自主的。
29、记者:您现在的状况是偶发的个案,还是说在未来中国企业是一个经常发生的常态?
任正非:我从来没有研究过我们国家的具体社会问题,现在也是让公共关系逼着对外,拿我来当“盾牌”到处“挡枪子”,我就上战场,我老了,打死了就算了,不在乎了。因此,我的主要精力是研究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和关注世界相关领域技术,确定我们战略上哪些有错误的。我跟自己的家人关系都处理不好,我跟儿女交往太少了,跟太太交往也少。她说“你就关心你的公司,不关心家人”,如果我再关心社会,可能我的家就没有了。所以,我对社会无法评价,我也没有精力去研究国内其他企业。
30、记者:美国国防部提出的频谱担忧,有办法解除吗?
任正非:我不是正在解除吗?
31、记者:收到了一份您之前接受外面采访的册子,我仔细读了,看到外面问的一些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些很匪夷所思的问题。其实可以看到,包括都有一些国与国之间相互了解和意识形态的问题,您觉得怎么去改进?会不会考虑华为未来改变在国外的一些姿态、一些传播?或者说,在全球化上会做一些什么样的改进呢?
任正非:我们不会通过传播解决,还是通过给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来解决我们的形象。我们已经很先进,客户一用就知道多厉害了。举一个例子,韩国LG董事长找我说,他要开300兆的LTE,当时我还反对,他带了两个翻译来说服我,我说100兆就够了,300兆没必要,他还是坚持300兆。我们就卖300兆设备给他。过不了多长时间,保罗教皇访问韩国,在1.3平方英里土地上,韩国集中了30万人,每个人举起手机用300兆拍摄往外传,网络没瘫痪。第二个例子,哈吉保障,之前每个运营商都瘫痪,我们接手以后哈吉保障一次也没有瘫痪过。四、五百万穆斯林祷告前一瞬间,所有人都要关手机,祷告完以后,所有人同时开手机,我们的网络没有瘫痪,很顺利。这都是我们在世界形象的榜样,不会通过媒体传播的方式来改变我们形象。
至于在国外的投资,是因为我们需要。比如,我们在英国投资光芯片工厂,主要为了将来以英国作为这些芯片的出口中心。我们在德国和日本都有这样的工厂,根据需要来确定的,不是为了纯粹说明什么形象,我们不需要形象,只需要订单。
32、记者:昨天我们参观了华为股权结构的展厅,有两个感受,产生了两个问题。第一,华为的股权结构走上了一条跟东亚地区主要科技公司完全不同的道路,例如三星电子以及台积电,外国机构和外国人占股比例高达50%以上,三星电子和台积电的股权结构,使西方资本可以从东亚的顶尖科技公司获得资本性的收益,您如何看待差异以及资本性收益这个话题?第二,华为股权结构是华为自己探索一条适合华为自己道路的结构模式,而且华为在过去几年跟西方媒体有过沟通。昨天听下来,目前很多西方媒体都有一些误解,认为并不是全民持股,而是全民的薪酬奖励计划。这就体现了西方的两面性,一方面西方的科技公司比较重视人才、重视技术,有令人尊敬的一面;但另一方面,跟自己不同的模式,会抱有很大误解或者不理解,您认为西方误解的根源在哪里?
任正非:我们对资本不感兴趣,所以就没有研究,西方媒体愿意的话,他们可以去研究,反正我们不会让外面资本进入公司。公司现在的问题是赚钱太多,因为我们不能把价格降低,降低以后,就把所有下面的公司全挤死了,就成为“西楚霸王”,最终也是要灭亡的,所以我们不能在产业中这样做。苹果是榜样,永远是做一把大“伞”,让下面小厂家都能活。如果苹果卖萝卜白菜价,全世界就没有其他手机了。我们钱多,用一部分投入战略,但是不横向扩张,就给大学和科学家给予支持。我们开科学家大会,能把全世界这么多顶尖科学家请来,这也是奇迹。
因此,我们不需要资本进来,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我们理想的实现。
记者:西方对于华为股权结构的误解根源在哪里?
任正非:西方不是今天才开始误解的,误解中国都几十年了。只要我们在中国是合法合规的就行了。
33、记者:无论是上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拘押事件,还是这次美国出口管制,美国表面理由是司法部对伊朗的案子。为了解开华为面临的困局,华为会愿意跟美国政府、商务部、司法部去谈吗?
任正非:我们不是已经起诉美国政府了吗?通过律师与它在法庭上谈,它也要出示证据。
记者:所以,您不会私下去谈?
任正非:我也没有私下的管道。你给我特朗普的电话谈?
34、记者:想问一个比较轻松的问题。您去年和小女儿姚安娜和母亲姚凌拍了全家福,令外界非常惊讶。您作为父亲也好,作为丈夫也好,给自己打几分呢?您平时有多少时间去陪家人?您的女儿在哈佛大学读书,未来希望她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任正非:其实我这辈子很对不起小孩,我大的两个小孩,在他们小时候,我就当兵去了,11个月才能回一次家。我回家的时候,他们白天上学,晚上做作业,然后睡觉,第二天一早又上学去了。其实我们没有什么沟通,没有建立起什么感情。小女儿其实也很艰难,因为那时我们公司还在垂死挣扎之中,我基本十几个小时都在公司,要么就在出差,几个月不回家。当时为了打开国际市场,证明我们不是在中国搞腐败成功的,在国外一待就是几个月,小孩基本上很少有往来,很亏欠他们。其实小孩们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自己对自己要求很高。
小女儿在中学的时候,每个星期要跳15小时舞,跳完舞回来才能做作业,晚上一点多才能休息。大学以后基本上做作业到晚上两点多钟,有时候做算法时会做到四、五点钟。小孩很热爱文艺,有人邀请她参加名媛会时,她跟爸爸妈妈商量说她要出席,当时我的态度是支持。因为如果打击这一次,未来她人生的其他路走不顺时,就会说爸爸妈妈堵了这条路,我们还不如挺身而出支持她,她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人家提出来,要照全家福,我第一个表态坚决支持,发表我们家全家福。我太太还以为我会躲闪的,我认为要支持儿女,都对不起儿女了,还不支持她一下?她好好去学习,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命运。
记者:能不能谈一谈你的太太?
任正非:我的人生有两次婚姻,三个小孩。我的前妻性格很刚烈,在文化革命中曾经是重庆三十万红卫兵的政委,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我是连红卫兵都参加不了的逍遥派,大学毕业没有女朋友,别人给我们介绍,她能看上我,我真的不理解,她是天上飞的“白天鹅”,我是地上的“小蛤蟆”,那时除了学习好,家庭环境也不好,我父亲还在“牛棚”里,她怎么就看上我了?我们一起走了二十多年,后来就分开了。现在的太太很温柔、很能干,用二十多年时间专心培养小孩,很有成就。我和姚凌办结婚证这些都是前妻帮忙的,小孩上户口也是前妻帮助的。我前妻与我现在的太太关系也很融洽。
35、记者:对于Google停止合作,华为已经出了声明,想请您再评价一下,在操作系统方面会对华为有什么样的影响?
任正非:应该是有影响的。Google是一家非常好的公司,Google在想办法,我们也在想办法,在讨论救济措施。
36、记者:我看到海思一直在发各种招聘的信息,包括公众号和微信。现在中国企业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阿里巴巴、腾讯等都需要有更多的高端人才,包括国际人才加入到创新行业中,不知道华为能够拿出什么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来补充这样一支队伍?薪资待遇有没有具体的标准?
任正非:使命感。物质待遇肯定会有具体的措施,主要还是给他们使命感,有做成事的机会,让科学家发挥自由度。
记者:前几个月我去欧洲华为各个分公司走了走,看到很多外籍员工对华为的文化非常理解,我自己也在读华为的一些书,我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个这么明显特征的中国民营企业成长为能够有国际上共通企业文化的国际性企业?
任正非:你在外面看到的书,多数是不真实的,因为他们根据网上资料编的。但是我们不反对,因为他们也要生存。你们可以看华为公司的心声社区,这个比较真实。至于外籍员工,与我们没有本质差别,因为外籍员工也要为客户服务,我们也是为客户服务,价值观怎么不同呢?
记者:现在外界对中国,包括这段时间讨论“996”,中国的企业文化有很多与西方工作价值观相冲突,就很好奇,华为内部是怎么统一和协调的?
任正非:工作价值观,我们还是遵守这些国家的劳动法,来保护他们的合理时间。但是毕竟他们有使命感,没有使命感,他们做不出成绩来。我们的外国科学家其实比中国科学家还拼命,很多科学家三十多岁还没结婚。
37、记者:您刚才谈到华为主战部队越来越精干,你们作为一个商业公司怎么看裁员?裁员这个问题在中国市场比较敏感,但是实际上ICT行业很多公司目前准备裁员或者已经进入裁员,华为从1987年到现在没有大规模裁员。
任正非:其实外面离职的华为员工已经比在职员工多,怎么走出去的?自愿走出去,也是走出去。任何一个业务做得不好,是主官的责任,不是员工的责任,员工在前进过程中也有很多技能,当我们裁掉部门时要给员工有出路。比如,最近表彰了业软部门,他们提出有一万人要走红地毯,我批了同意,后来是几千人走了红地毯。2017年,我们在上海战略务虚会讨论决定缩减业软领域,没有做出成绩来。裁减掉他们时,我还担心有问题,悄悄给人力资源讲先涨一点工资再走,他们没有做出成绩,职级太低了,去其他部门会吃亏。
两年后我视察时,发现很多人多没有等到涨工资就奔赴新战场了,终端、云的成功,与这被裁减的一万多员工有很大关系。他们奔赴到战略机会点去,既升职升级,又找到了作战机会。裁减的这两年,社会上一点声音没有,公司一点怨声载道都没有,一万多人的转岗完成了。现在很多部门也在裁减,然后把大部分富余人员转岗到主要的战略主攻部队去,少量平庸才会劝退。现在是这样的结构性调整,裁掉部门不是裁掉员工。
38、记者:余承东讲,任总之前用的iPhone,现在用华为自己的高端手机,您个人用的是P30吗?
任正非:那太先进了,我每次用的是落后手机。先进手机需要重新学习,浪费时间,我不需要新功能。
记者:您一直对CNBG业务比较偏爱?
任正非:不是,对谁爱才骂谁,不爱怎么骂他?余承东挨骂也很疯狂。
记者:怎么看CBG这块业务的成长?
任正非:它毕竟是辅助产业,目的就是赚钱,把钱输送到过来,帮助CNBG称霸世界。CNBG拿到钱就冲锋,占领“珠穆朗玛峰”。即使没有粮食种,占住高峰也是对的,就是这个原则,不是偏爱。
记者:我认为,余承东本人还是非常有能力的。
任正非:我没有说他没有能力啊。媒体都在帮余承东说话,你们现场给余承东打个电话。
记者:您对CBG这几年的发展给个总结性的讲法。
任正非:我们在肯定一个部门的时候,不能以表扬为主,而是要校正它不正确的地方,使得它往正确的路上走。我们内部自我批判很厉害,常务董事会内部有时候都会吵架,争论到最后达成共识。
余承东:希望老板多支持,老板一些话可能被大家误读、误解。有些人会拿着老板的话来狂搞我们。
任正非:余承东,你今天的腰杆没撑直。
记者:您给CBG定的1500亿美元?
任正非:他们自己定的,而且肯定是达不到的。
记者:您还是对他们寄予厚望的。
任正非:人们需求进入饱和曲线,他们在饱和曲线开车,追赶者的差距会逐渐缩小。比如,一秒钟下两部电影的难度很大,但是一秒钟下一部和两部电影的差距不大,技术投入很大,差距没有拉很大。爬坡阶段领先很快,饱和曲线很难说。因此,以后不能肯定。
39、记者:关于股权的问题,我之前做了一些外围的采访。华为员工很关心一个问题,过去这么多年华为股票一直在上升,他们购买了大量的华为内部股,获得了很丰盛的收益。但是他们现在关心一个问题,未来的不确定性在增加,假设公司遇到了一些问题,分红和收益会不会产生一些影响?
任正非:那当然了,因为购买内部股是自愿的,退出也是自愿的,机制是开放的,不是捆绑的。华为内部股收益也会下降。我们的蓝军首先批评过公司“连续三十年,分红都超过30%,还想分到什么时候”?因此,我每年都在批评常务董事会利润增长太大,战略投入不够。他们去年的检讨放在我桌子上,我还没批。今年特朗普批了制裁,我们的利润可能会减少一点吧。
记者:既要同甘,也要共苦?
任正非:我们理解一部分员工的思想,员工可以拿走属于自己的东西。
记者:你刚才有提到,只要不让资本进来,什么样的未来发展路径都可以讨论的。关于资本这个问题挺敏感的,之前有各种各样的传言。
任正非:不要相信传言,永远没有资本进来,这是我们公司高层所有人一致达成的意见。我们为理想而奋斗,不为金钱而奋斗。
40、记者:关于操作系统的事情,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的?之后会不会开源,吸引一些开发者进来?
任正非:我说不清楚是哪个部门负责,我们试试做吧。做一个操作系统的技术难度不大,难度大的是生态,怎么建立起一个生态?这是一个大事情,慢慢来。
41、记者:昨天去看了股权室,我也很震惊,华为公司与员工的权益高度绑定。您只持有1.4%,只有一票否决权,现在很多创始人都是同股同权或者同股要更多的权力,您在华为的影响力巨大的,内核的本质是什么?
任正非:我们年初完成了投票选举新一届持股员工代表会,是经历了一年多酝酿,然后一股一票的投票出来的。酝酿了一年多,为什么社会不知道呢?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员工会自觉保密到这样的程度。选出的持股员工代表,他就不能代表股票了,他是代表人,一人一票投票表决公司决议。董事会以人数来投票表决决议,常务董事会是在董事会授权下操作日常运作。
42、记者:任总从来没有用过一票否决权,您有没有在某个时刻其实很想用它,或者未来有什么情况可以用一票否决权?
任正非:本来我的一票否决权有一个截止时期,准备到期就不要了,但我们在通过新章程时,正好碰到英国脱欧事件,如果像脱欧那样民主投票,可能就让一个的企业的命运葬送了,所以就保留了一票否决权,暂时由我来管。等到我们有一部分团队退出,到核心精英团队形成了小集体以后,我就放弃我个人的权力,把权力让渡给由7个人组成的核心精英团队,出现重大问题时进行否决,业务上的事情一般不需要动用。
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
(图片:军队时期的任正非)
1978年3月,我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6000人的代表中,仅有150多人在35岁以下,我33 岁,是军队代表中少有的非党人士。
我有幸在罗瑞卿同志逝世前三个月,聆听了他为全国科学大会军队代表的讲话,说未来十几年是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我们要抓紧全力投入经济建设。我那时年轻,缺少政治头脑,并不明白其含意。过了两、三年大裁军,我们整个兵种全部被裁掉,我才理解了什么叫预见性的领导。
转入地方后,不适应商品经济,也无驾驭它的能力,一开始我在一个电子公司当经理也栽过跟斗,被人骗过。后来也是无处可以就业,才被迫创建华为的。
华为的前几年是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这时父母、侄子与我住在(深圳)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房里,在阳台上做饭。他们处处为我担心,生活也十分节省,攒一些钱说是为了将来救我。
听妹妹说,母亲去世前两个月,还与妹妹说,她存有几万元,以后留着救哥哥,他总不会永远都好。母亲在被车撞时,她身上只装了几十元钱,又未带任何证件,是作为无名氏被110抢救的。中午吃饭时,妹妹、妹夫才发现她未回来,四处寻找,才知道遇车祸。可怜天下父母心,一个母亲的心有多纯。
当时在广东卖鱼虾,一死就十分便宜,父母他们专门买死鱼、死虾吃,说这比内地还新鲜呢!晚上出去买菜与西瓜,因为卖不掉的菜,便宜一些。我也无暇顾及他们的生活,以致母亲糖尿病严重我还不知道,是邻居告诉我的。华为有了规模发展后,管理转换的压力十分巨大,我不仅照顾不了父母,而且连自己也照顾不了,我的身体也是那一段时间累垮的。
我父母这时才转去昆明我妹妹处定居。我也因此理解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华为的成功,使我失去了孝敬父母的机会与责任,也消蚀了自己的健康。
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爸爸妈妈,千声万声呼唤您们,千声万声唤不回。
产品
HuaWei P20Pro
华为 P20 Pro 那个 4000 万像素的摄像头里,藏着一支 6 年前的诺基亚团队。
Mate30 Pro 5G
华为Mate30 5G首发评测
搭载全球首款旗舰5G SoC麒麟990 5G,首次将5G Modem集成到SoC芯片中,结束了此前5G手机必须外挂5G基带的历史,带来更低的功耗,同时射频、天线等也都大幅领先。10月23日开启预售,11月1日将正式开售。
5G方面,麒麟990 5G率先支持5G双模全网通,下行速率最高2.3Gbps,上行速率最高1.25Gbps。
机身拥有多达21根天线,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设计上部、中部、下部三个天线群,覆盖手机竖屏、横屏握持使用的全场景全角度。
华为联手 TomTom 突围 HMS 海外地图服务
去年 8 月,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宣布要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 HMS ,其中包括华为自己的地图服务系统,以替换国外无法使用的 Google 地图。最近,国外传来消息称,荷兰地图厂商 TomTom 已经和华为达成协议,将向华为提供地图数据。
虽然两家公司还没有确认该消息,但在华为运动健康中将地图引擎调成为「华为」后。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地图提供商变成 TomTom 了,在华为 HMS 服务的 Map Kit 中,Demo 也替换成了 TomTom 的地图。
▲ 运动健康中已经可选华为地图引擎
▲ 注意红色箭头,可以看到 TomTom 的 Logo
为什么华为要和 TomTom 合作,这事还要从国外地图生态上说起。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华为在海外无法使用 GMS 服务。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华为的 HMS 服务其实早就可以完全替代 GMS 服务。但对海外来说,华为的 HMS 尚无法替代 GMS 服务,其中最大的短板就是地图服务。
为什么华为要构建自己的 HMS 地图生态
与传统的纸质地图不同,电子地图不仅让人们能在手机屏幕上对全世界的地图一览无余,还带来了人与地图互动的可能性。对于使用者来说,地图不再需要自己对照寻找位置与目标,电子地图服务可以直接解决使用者的三个重大问题:
定位(我在哪)
导航(我如何去目标地)
空间关联(两点之间有哪些关联)
通过解决这三个问题,电子地图服务能帮助、甚至引导用户做出决策。对用户来说,没有地图服务的智能手机就像没有眼睛的人一样,可见地图服务对用户的重要性。
对厂商来说,地图服务是网络和现实世界的信息出口,谁拥有地图服务,谁就能掌控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流量。
▲ 提供导航只是一部分,地图服务是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接口,流量巨大
之前在欧洲发售的华为手机基本都使用了 GMS 提供的地图服务,毕竟是 Google 地图是 Android 手机内置服务,而且 Google 地图在海外确实覆盖全面且好用。
在无法使用 GMS 地图服务后,华为陷入出了中国就没有地图服务可用的尴尬局面。这对华为手机业务在欧洲市场的布局相当不利,因为 Google 地图在欧洲市场一直有相当大的份额。在欧洲,没有多少人愿意买一台出厂没有 Google 地图的手机,即使他们可以自己安装。
▲ Google 地图在国外占绝对优势
但华为服务在国内已经营多年,国内构建生态的经验,加以改造后就可以推向国外。话虽如此,地图服务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 APP 而已,地图服务更核心的还是地图数据库。
如果是在国内打造地图服务,只要同国内拥有电子地图测绘资质的公司合作,就有现成的地图数据可用。但目前国内的地图运营商很少有在国外测绘详细地图, Google 当然无法为华为提供地图了,所以华为找了荷兰地图公司「TomTom」合作,为 HMS 服务构建详细的地图数据库。
和华为合作的 TomTom 是谁?
TomTom 是一家总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地图公司,成立于 1991 年,在 2001 年就已经在开发手机汽车导航产品。它一度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导航仪生产厂家,其汽车导航产品市占率曾是欧洲第一。
▲ TomTom 曾经是汽车导航仪厂家
不过 TomTom 的优势没有保持太久,在智能手机的浪潮下,大部分汽车导航仪都消失在市场中,TomTom 也逐渐转型地图服务提供商,并为大众、戴姆勒、丰田等提供地图数据服务。
▲ 在智能手机兴起后,TomTom 逐渐转型地图数据提供商
从 2012 年起,改版后的 iOS 6 放弃了 Google 的地图服务,转而使用 TomTom 提供的地图数据,从此之后,苹果就一直是 TomTom 的客户。即使 2018 年苹果改版 iOS 地图后,使用的也是 TomTom 的数据。可见 TomTom 在海外的地图覆盖相当全面。
拥有 TomTom 的地图服务,对华为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次华为地图选择 TomTom 地图提供数据,至少解决了海外无图可用的尴尬。有了 TomTom 的地图服务,华为可以直接着手进行地图 APP 开发,底层数据直接接入 TomTom 即可,最短的时间内就能开始提供地图服务。
▲ 英文版的 HMS Map Kit 已经接入 TomTom 地图数据
对于欧洲的消费者来说,TomTom 的地图也足够日常使用。有了地图服务的 HMS 生态,已经可以为开发者提供地图工具,可以算是「搭好房顶的毛坯房」,虽然住着不算舒适,但可以解决燃眉之急。至于 HMS 软件生态问题,还是需要华为长期的投资 + 时间来解决。
「罗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协商一年未果 华为对美国运营商Verizon发起专利诉讼
2020年02月06日 20:29 来源于 财新网
华为于2019年2月7日首次联系Verizon协商专利授权事宜。此次诉讼涉及的专利主要与光传送网相关,属于国际标准的一部分
【财新网】(记者 张而弛)在协商一年未果之后,华为决定起诉美国电信运营商Verizon。2月6日,华为宣布,已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和西区法院向Verizon提起诉讼,请求法院认定Verizon侵犯了华为的12项专利,同时要求Verizon就其专利侵权行为向华为进行赔偿。
华为称,已经与Verizon进行了较长时间的谈判,并向其提供了详细的专利清单和Verizon使用华为专利的事实证据,但双方至今无法就许可条款达成一致。
“多年来,华为与众多业界厂商通过谈判达成了专利许可协议,但在谈判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寻求第三方司法机关的裁决是业界惯例。”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在声明中表示,Verizon应尊重华为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成果,付费使用或停止侵权行为。
截至发稿,Verizon尚未就这一诉讼进行公开回应。
根据财新记者看到的起诉书,华为是在2019年2月7日首次联系Verizon,告知其需要获得华为授权,才能使用一些专利。当时,Verizon是美国前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唯一一家未采购华为设备的企业。另外三家运营商中,AT&T在墨西哥有采用华为设备,T-Mobile的母公司德国电信也在全球使用华为设备,Sprint的母公司日本软银集团在日本有采购华为设备。
此前一周,美国司法部针对华为、其两间子公司以及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提起共计23项刑事诉讼,其中10项指控围绕的是,华为试图从美国电信运营商T-Mobile窃取商业机密(详见财新网报道“美司法部正式起诉华为及孟晚舟 将向加拿大提引渡要求”)。
华为与Verizon随即展开谈判,双方在2019年3月28日、6月4日、7月30日、9月3日和11月21日等日期见面,就专利授权问题进行谈判,大部分见面地点是在美国纽约。
双方最近一次见面是在春节前。2020年1月21日,来自中国的华为代表前往纽约与Verizon代表见面,但双方未能达成任何授权协议,谈判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根据起诉书,华为此次指控所涉及的专利主要与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即OTN)相关。光传送网指的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是主流的骨干传送网。
华为称,从2005年起,华为就参与了国际电信联盟(ITU)电信标准局组织的相关标准制定工作。国际电信联盟是联合国下属的一个组织,主管信息通信技术事务。
此次诉讼涉及的华为专利被最终吸纳进国际电信联盟的G.709标准中,用于规范光传送网中的信号传输。从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美国专利及商标局陆续认可了这些专利,向华为授予了专利证书。
华为称,Verizon向美国客户提供的光传送网络产品,包括光纤骨干网等,均使用了华为的专利,故而需要向华为付费。
起诉书中,华为没有明确提出索偿金额。但2019年6月,路透社曾援引未具名人士称,华为希望Verizon为使用的超过230项华为专利支付超过10亿美元。
对此,华为创始人及CEO任正非曾回应表示,支付知识产权费用是国际惯例,双方谈判尚未涉及5G专利,华为10亿美元的要价是合理的。
“我们跟Verizon要的其实比较少,没有认认真真去要多,都说我们要的很少。因为你没有买我们任何东西,用了我们那么多知识产权,是应该向我们付费的,付费就解决了你的发展障碍问题,何苦为不付费而拖延呢?”任正非表示。
在声明中,华为表示,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万多项专利,包括美国授权的1万多项专利,主张通过交叉许可或付费许可来实现专利许可的合法共享使用。华为称,目前已经与美国、欧洲、日韩的主要ICT厂家签署了100份以上专利许可协议,自2015年以来,获得的知识产权收入累计超过14亿美元。
华为也曾承诺,不会将知识产权“武器化”。“我们之所以这些年没有向很多公司去索要钱,是因为我们忙不过来,发展太快了,当我们不忙的时候,我们有闲下来的时间,我们去跟人家要点钱,可能要的也不一定多。”任正非2019年6月在与美国嘉宾“喝咖啡”时表示,“知识产权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我们和其他公司相互之间的交叉许可和相互付钱是必须的。”
华为起诉美国运营商侵犯专利
华为指控威瑞森窃取知识产权,要求美国法院命令后者向其支付专利许可使用费和损害赔偿金。
更新于2020年2月7日 07:00 英国《金融时报》 黄淑琳 深圳 , 基兰•斯泰西 华盛顿报道
华为(Huawei)起诉威瑞森(Verizon),索赔逾10亿美元。这一迹象表明,在努力恢复声誉的同时,该公司对于在美国采取法律行动的立场日益强硬。
这家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指控威瑞森窃取知识产权,并要求该美国电信运营商为使用华为的约230项专利支付专利费。此前双方未能就许可条款达成一致。
华为周四表示,它已就威瑞森的专利侵权行为向美国得克萨斯州东区和西区法院提起诉讼。
“威瑞森的产品和服务受益于华为多年来研发的专利技术,”华为首席法务官宋柳平说。
“不幸的是,由于无法达成协议,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寻求法律补救措施,”宋柳平补充说。
一名了解谈判情况的华为人士表示,在提起诉讼之前,华为在过去一年里曾6次试图与威瑞森进行谈判。
威瑞森表示:“华为昨日深夜提起的诉讼只不过是一场公关噱头。这起诉讼是对我们公司和整个科技生态系统的偷袭。”
这起诉讼是华为在美国采取新战略的最新证据。该公司未能说服特朗普政府和国会对其在美业务采取更温和的立场。
去年12月,该公司对美国电信监管机构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起上诉,指控其禁止该公司客户获得联邦宽带补贴的决定违法。
华为还就《国防授权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起诉美国政府。该法于2018年由美国国会通过,禁止美国政府机构及其承包商购买华为电信设备。
该公司法律策略主管樊志勇(Alan Fan)表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包括在法院提起诉讼。在我们寻求正义的努力中,我们对美国备受尊重的独立司法部门更有信心。”
在周四提起的诉讼中,华为指控威瑞森使用了得到其12项美国专利保护的技术。该公司要求威瑞森支付专利费,并向华为支付损害赔偿金。
上述华为人士表示,相关专利涉及“光传输、数字通信和相关服务”。他们补充说,这些专利与5G技术无关。
起诉文件中列举的两个实例为威瑞森的Smart Family和One Talk服务。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之一,并拥有全球最大的专利组合之一。该公司拥有8万项专利,其中1万多项是美国专利,但发现自己陷入华盛顿与北京方面关系日益恶化的漩涡。
多年来,美国官员一直对华为顾虑重重,特朗普政府在2019年初禁止这家中国公司购买关键美国零部件,包括半导体。
该公司去年曾警告称,将对更多使用其知识产权的美国公司收费,同时坚称不希望将其专利“武器化”,并反对收取过高的许可费。
踢开 Google 的华为手机,外国人还会买吗?
本文作者:I/O 2020-03-01 12:00
导语:几乎每一个国外 Android 用户,恐怕都离不开 Google 全家桶。
对于一款少了 Google 的华为手机,中国人当然不介意,那外国人呢?
来听听一位名为 Turbofrog 的美国网友是怎么说的:
我对整个情况的进展很失望。我有一个超级便宜的荣耀 8 手机,那是我在上一部手机不能用了之后买的。但是就像你一样,对于没有 Google Play 的新手机,我没有任何购买的兴趣——不管它的硬件多么令人印象深刻、多么流畅。
Turbofrog 还说,这真是一个遗憾。
为什么外国用户离不开 Google?
对于外国人来说,Google 简直是不可或缺的。
且不说在 Android 智能手机中,单说在整体的互联网生态环境中,Google 已经凭借其种类丰富的软件和互联网产品构建出了一个庞大的 Google 服务生态。
其中,以 Google 搜索引擎(全球份额 78.23%)为根基,以 Google Chrome 浏览器(全球份额 67.15%)、Google Maps 地图、YouTube 视频、Gmail 邮箱、Google Photos 图片管理服务、Google Drive 云盘等活跃用户数早已经超越 10 亿的优秀产品为辅,Google 可以说是构建起了整个国外互联网服务的基础设施。
退一步说,即使在国外互联网空间中不乏 “Live Without Google” 这样的声音,而且实际上也的确存在针对 Google 诸多产品的替代方案,但这些声音都像是茫茫大海中偶然激起的浪花,无足轻重——其中,就有一位来自 Gizmodo 的编辑说:我把 Google 从我的生活中剔除,然后,一切都搞砸了。
当然,Google 对国外用户的影响力也是体现在智能手机上的,无论操作系统是 Android 还是 iOS——不仅如此,如果撇开 iOS,那么在整个 Android 的世界里,Google 可以说是变本加厉。
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国外 Android 用户,恐怕都离不开 Google 全家桶。
所谓的 Google 全家桶,其实就是 Google 移动服务(Google Mobile Services 简称 GMS);它是 Google 专门为 Android 操作系统构建的一系列应用和服务。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支撑 Google 诸多应用的基础服务,包括 Google 服务框架、 Google 账号、Google Play 应用商店、Google 安全认证服务等——当然,也包括各种各样的 Kit;
第二部分是基于上述基础服务的诸多 Google 旗下的 App,包括 Google 搜索、Google Photos、YouTube、Google Maps、Google Drive 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 GMS 缺少了第一部分的情况下,其第二部分是根本无法完美安装和运行的,二者本质上是统一服务生态下的绑定关系——换句话说,如果外国用户想要正常使用 Google 的一系列 App,就必须在其 Android 手机上搭载完整的 GMS。
而在 GMS 的支撑之下,国外用户群体从拿到 Android 手机的那一刻,就已经进入到了 Google 的生态体系之中,他们可以像在 PC 上那样,习惯性地在 Google 的世界里搜信息、看视频、存文件、写文档、发邮件、查地图……
显然,GMS 是一个国外用户群体极为熟悉并严重依赖的移动服务生态,也是 Google 希望在每一款 Android 设备中提供的。
毕竟,GMS 也是 Google 在移动设备中获取广告利润的核心。
当华为手机中不再有 GMS
本来,作为 Android 阵营中的核心成员之一,华为在海外市场发售的智能手机都预装了 GMS——但是在 2019 年 5 月 16 日,随着美国政府的一纸禁令,华为无法再获得 Google 的 GMS 授权。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在数个月的时间里,华为在海外推出了 HMS 移动服务和 AppGallery 应用商店,并且已经预装在最新的 Mate 30 系列中并已经面向海外市场发售,并计划推出 10 亿美元拉拢全球开发者参与其中。
看起来,华为是打算用 HMS 要替代 GMS——但实际效果如何呢?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小白用户,自然只能在华为手机内置的 AppGallery 中下载应用——但他如果打开 App Gallery,他会发现他无法在 AppGallery 中直接下载任何一个来自 Google 的应用,包括 Google Search、Google Maps、Gmail、YouTube、Google Photos 等。
甚至于,数十亿外国用户群体绝对离不开的社交应用,比如说 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 等,在 AppGallery 中也不存在。
Google 旗下 App 和 FaceBook 旗下 App 的缺失,让华为 AppGallery 对国外普通用户基本上没有任何吸引力——毕竟,在众多关于全球最受欢迎 App 的榜单中,Facebook 和 Google 占据半壁江山。
关于华为 AppGallery 究竟能够在何种程度上满足国外用户的需求,外媒 TechRadar 前不久整理了一个数据——其中,在 Google Play 应用商店英国版最受欢迎的 15 款 App 中,只有 4 款可以在华为 AppGallery 中进行下载。
如下图所示:
图自:Techradar
当然,在普通小白用户之外,国外的少数极客用户也可以选择利用手中的华为手机下载相应的 APK 安装包,然后直接在 Android 系统的基础上使用——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但显然也是一个很大的妥协。
雷锋网注意到,一位来自 AndroidPolice 的编辑利用手中的荣耀 9X Pro 手机中国版(自然不含 GMS)进行了这样的测试,他所测试的 App 都是他本人最常用的 App,其结果如下:
可安装 & 完全可用:Twitter、Facebook、Instagram;
可安装 & 部分可用:Google Gboard、Google Chrome、Google Maps;
可安装 & 无法运行:Google Photos、Uber、Lyft、Netflix;
看起来还不错,但最后这位编辑放弃了,他是这样说的:
那一刻我放弃了。当然,你可以用 Dropbox 来代替 Google Drive 和 Google Photos ,用 Snapseed 来编辑……而 Spotify 绝对比 Google Play Music 更受欢迎。但如果没有 Netflix、Lyft 或 Uber,你几乎寸步难行——这甚至还不算我每天都尝试过的其他几十款应用,其中很多可能都依赖于 Google Play 服务,比如通知、应用内映射和设备认证等基本功能。
所以最终,对于任何能够访问无限制互联网的人来说,使用没有 GMS 的 Android 手机是不现实的(甚至是不合理的),不管你是 Google 用户与否。这(雷锋网:此处指的是通过下载 APK 来安装 App)是一个愚蠢而不切实际的努力,最好留给那些喜欢修补和实验的人。换言之:祝你好运。我最终还是在我的荣耀 9x Pro 手机上启用了 GMS,而且我没有回头——从那以后,体验棒极了。
而且要清楚的是,这个故事并不是关于一个特定的手机,而是关于 GMS 对华为未来的重要性。
这段话,比较有代表性地揭示了国外用户对于缺少 HMS 的华为手机的态度。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总结
当然,考虑到 HMS 和 AppGallery 并非是在摆脱 Android 生态自辟江山,而只是在 Google 全家桶之外另起炉灶,则华为手机在海外面临的应用生态问题并非是完全无解的,只是需要更多的努力——事实上,这些努力并不仅仅是技术实力和资金的问题,也是时间的问题。
实际上,就在近日,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明确表示:Facebook 旗下的 Facebook/Twitter/Instagram 等 App 将登陆华为 AppGallery 应用商店。
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华为来说,这离它的 “想要应用生态层面彻底踢开 Google” 的目标,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华为余承东:P40 Pro 体验比 120Hz 手机顺滑,已可不用美国器件
在 2020 年 Q1,华为和荣耀两个品牌是抗压能力最强的品牌,这种抗压因素有很多,诸如华为的产品策略,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也有 1+8+N 战略的功劳。
1+8+N 战略中的 1 是指手机,8 是 PC、智能手表,耳机,音箱,智慧屏等等全场景产品,余承东在采访中也介绍了其他产品的销售情况:
我们卖一台手机、同时卖一台其他的东西,所以比例至少在 1:1,量还是很大的。
耳机这块,我们的耳机体验非常好,我也装在包里一直在用。但很多消费者还没用过,不知道这个体验好,所以这个需要时间,用了以后才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来使用。因为现在大家微信语音、看视频都需要声音,有人在肯定不能用声音干扰别人,这个时候也催生了无线耳机,消噪耳机。在外面吵的时候,大家坐地铁、坐飞机、在路上吵的时候这种体验都非常棒。
我一直说我们未来的「8」的量肯定会大于「1」的。所以我们是「1+8」,这个「+」号是路由器连接,就是十类产品,我们只聚焦这十类产品,其他产品 AI、IoT 这些东西是给合作伙伴做。
可以这么说,华为有着超乎一般企业的「逆商」。在顺风情况下,没有制裁,华为手机大概率会成为全球第一。不过,没能成为第一不意味着华为没有其他收获,余承东说:
在智能终端领域。美国制裁让我们成为一个没有生态的硬件公司成为一个有生态的公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们希望将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遥遥领先对手。这是我的梦想和追求,我们会持之以恒的不断努力去奋斗,我比别人都笨,但是我们可以比别人更加努力、更加进取,我们不怕落后,我们要不断地加速,我们的持续加速能力,最终在各个领域都能超越同行。你不是每门课都是第一,你怎么遥遥领先第一名,我要求我的团队每门课都做到第一。我要求我的团队每一项都争取做到第一,我们整个产品可能体验上才能超越对手。
分析|美国对华为施压祭出新手段 具体供货影响有哪些
美国多位出口管制律师认为,新规的打击面比此前预想的范围要窄。在新规下,华为或仍可继续购买非华为自身设计或定制的芯片。但华为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决定芯片技术规范的能力或受到约制
【财新网】(驻华盛顿记者 张琪)在美国商务部把华为加入“实体清单”届满一年之际,日前,美政府再次对华为施压,祭出了新的出口管制措施。
美东时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加码对华为的出口管制措施,要求使用美国设备和技术的外国半导体公司,须获美国政府许可,才可向华为出口供货。
美国商务部的公告显示,美商务部下属的产业安全局(BIS)修改后的外国直接生产规则和实体清单,扩大了受到出口管控条例限制的产品范围。
依照新规,华为及其关联公司的设计类产品,只要使用了美国商务控制清单(CCL)所列管的软件和技术的直接产品,都将受到出口管制。
此外,加码后的新规还纳入了在美国境外生产、但由美国商务控制清单(CCL)所列的特定软件和技术生产的直接产品──只要这些产品是根据华为或其关联公司(如海思)的设计规范所生产的,都在限制供货范围之内。
针对这一次加码施压,财新记者采访的多位出口管制律师表示:各相关公司依然在评估新规的影响,但目前来看,针对华为的出口管制新规,比此前各界预想得范围“更窄”。
在新规下,华为或可继续购买非自身设计或由华为专门定制的芯片现货。但是,这一新规也将限制华为自主设计芯片和决定芯片行业技术规范的能力。
一年前的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entity list)(详见“美拟禁止外国电信设备指向华为 外交部称不光彩不公正”)。
当时“实体清单”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所有在美国本土生产的在《出口管理条例》(EAR)管辖范围之下的产品和技术都须申请许可,才能向华为供货;另一方面,针对在美国以外生产的产品,如果该产品使用来自美国的原产技术或美国产品的比重在25%以上,也须获得许可才可能向华为供货。
不过在这一规定颁布后的一年来,一些美国和非美国的企业在美国境外生产的产品,因未触及25%的门槛,因此不在管制范围。在美国以外设立的海外工厂依然能够向华为供货。
这一状态被对华为持强硬立场者视为一种“漏洞”。
自2019年年末以来,华盛顿就开始传出将收紧对华为供货管制的声浪。
一些特朗普政府内的官员认为,须达到25%才需申请供货许可的门槛,使许多美国企业,依然能够通过其海外工厂向华为供货,并未在财务上对华为构成实质伤害。
而在国会方面,2月14日,对华持鹰派立场的参议员、来自佛罗里达的斯科特(Rick Scott)更引入一项法案草案,欲强制美国商务部将对美国原产技术的限制门槛,从25%降至10%。
还有声音主张,要将所有使用了美国技术和美国设备的境外生产产品都加入管制范围,一律须要得到美政府许可才能向华为供货。这些想法,受到许多华为的美国供应商反对。业界认为,这将会对美国的半导体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会减少美企投入研发所需的重要收入。
2020年5月15日,当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祭出对华为的管制新规时,仅改变了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DPR),而并未对此前构成“25%门槛”的“微量原则进行调整”。 因此,业界认为这次施压的打击面,比原本预想的要窄。
这次仅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的改变,将使华为无法使用由受管制的美国技术和美国设备在美国境外生产的产品,也不能通过这些源自美国的技术或设备进行设计业务。(详见财新网“美政府加码对华为出口管制 剑指在美国境外的生产环节”)
特朗普政府前白宫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威廉姆斯(Clete Willems)对财新记者表示,此次新规说明,BIS明白,如果管制收得过紧,将对美国产业自身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制定规定者也希望“实现一定的平衡”。
威廉姆斯说,从实际效果来看,这次新规调整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切断华为决定芯片行业技术规范的能力。
在新规下,华为仍可获得一家美国企业在海外生产的非由华为定制的产品,“但是这个新规要处理的情况是:若华为想要以某个特定的方式推进其技术,然后向一家半导体公司提供设计和规格”,则这一意图将受到新规的约制。因此,这或将影响华为未来技术发展的能力和效率。
华盛顿律所Crowell & Moring LLP专攻出口管制的合伙人Maria Alejandra del-Cerro进一步对财新记者表示,此次对“直接产品规则”(DPR)的更动范围比较狭窄。
第一,出口管制的范围,是根据美国商务部管控清单(CCL)上的某些技术和软件来进行限定的;第二,必须是由华为“生产或开发”(produced or developed by)的制品,才会受到限制。
因此,新规并不涵盖由其他公司制作、在美国以外生产并出售给华为的现成的(off-the-shelf)设计或芯片。
但是,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的文件中,并未明确定义“由华为生产或开发”的具体内涵。因此,尚不清楚美国公司的海外工厂与华为直到哪种程度的合作,会被列入新规打击的范围之内。
Maria Alejandra del-Cerro 说,从BIS阐述的意图来看,BIS不希望华为使用任何源自美国的、受到管制的电子、计算机和电信类别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只要在美国以外生产的产品,不涉及商务部管控清单(CCL)所列的特定技术或产品,新规将不会影响企业把产品卖给华为。
“如果他们只是向包括华为在内的其他公司,出售他们在美国之外制造的成品,那么,这似乎不符合‘由华为生产或开发’的定义。但如果该公司是为华为生产华为定制的产品,则可能就此次新规的规管范围内。”
华盛顿另一律所Pillsbury的出口管制律师沃尔(Christopher Wall)认为,这次颁布的新规,不会对美国半导体行业太大影响,影响幅度不会超过2019年美政府将华为纳入“实体清单”时的幅度。
但是,这仍会对非美国的半导体制造商产生一定影响。沃尔认为,这些非美国的半导体制造商,仍将能使用遭列管的美国管制技术和软件,为华为以外的其他客户进行设计和制造业务。但是,他们将无法使用这些列管技术和软件制造出售给华为的新片,或由华为或其关联公司开发或生产的产品。
沃尔对财新记者表示,一个受冲击的例子就是台积电。在新规下,台积电将无法使用被美国商务部列管的技术和软件制造华为所设计的芯片,“而拥有这项技术的其他非美国公司并不多
”。
或也因此,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在5月15日新规宣布后即发表声明称,新规则可能会给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和中断,“但与先前考虑的非常广泛的方法相比,它似乎对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损害较小”。
华为出售荣耀:这是所有坏选择中,最好的那个
原创刘润商学2020-11-17 21:09:48
1、今天(2020年11月17日),华为发表官方声明说,决定整体出售荣耀业务资产,收购方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于交割后的荣耀,华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参与经营管理与决策。
2、换句话说,此次交割之后,荣耀成为独立品牌,从此和华为再无任何关系。
3、荣耀,是华为旗下著名的智能手机品牌,是华为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华为+荣耀,是华为手机业务的双品牌战略,华为主打高端市场,荣耀主打中低端市场,它们共同撑起了华为的手机业务。
4、华为的手机业务,占据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一半左右。
5、而荣耀手机的出货量,占据华为手机总出货量的一半左右。当然,这是在美国制裁华为之前(2019年第一季度)的数据。到了2020年第三季度,这个数字从一半跌到了四分之一。
6、第一次听说华为要出售荣耀的消息时,我是非常震惊的。震惊并不是因为这事儿不可能,而是因为居然能想到这样的策略,这群人真是太聪明了。
7、因为这是一个在目前所有的坏选择中,最好的选择。
8、为什么这么说?
9、首先,因为美国禁止采用美国技术和设备的公司向华为供应芯片、零部件,这导致华为的手机业务受到巨大影响。因为太多底层技术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上,所以即便再怎么采用自研芯片和零部件,华为也不可能彻底绕开美国技术。
10、甚至有传言说,2021年第一季度后,如果美国对华为的禁令仍未放松或解除,华为可能会因芯片和其他手机零部件不足而大幅减少出货量。
11、换句话说,如果禁令不解除,华为的芯片和其他手机零部件的储备,并不能足够支撑未来华为+荣耀两个品牌的手机出货量。
12、怎么办?
13、在这种情况之下,华为只能断臂求生。二者不能同时保全的情况下,总要保全一个吧。那么保全哪一个,又舍弃哪一个呢?
14、舍弃华为,保全荣耀吗?
15、可是华为手机,代表着华为形象,旗下还有最核心的Mate系列。不可能放弃,也不可能卖掉。因为卖掉,华为手机就不能叫华为了。改了名字的品牌,对买家来说也没有价值。
16、所以,只能保全华为,舍弃荣耀。
17、荣耀那么大一块市场,那么多消费者,上下游养着那么多产业链。直接砍掉荣耀,会导致太多人利益受损。
18、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把荣耀卖掉。
19、美国制裁的是华为这家公司,如果把荣耀卖掉,荣耀就和华为没有关系了。美国就没有理由再去制裁荣耀。这在法律上,是绕得过去的。
20、这个时候,和华为没有关系的荣耀,就能得到芯片和零部件供应,继续活下去。
21、同时,华为也能精简产品线,回笼资金,把资源放在最核心的业务上,继续发展,攻克难关。这对双方来说,都是艰难环境下,最好的选择。
22、那么接下来,问题就来了,卖给谁?
23、首先,肯定不可能卖给竞争对手,比如小米、VIVO等。稍微好一点的选择,是卖给TCL、联想这种非竞争对手公司。更好的选择,就是今天华为官方宣布的买家:深圳市智信新公司。
24、深圳市智信新公司,是由国资企业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和30多家荣耀代理商、经销商和其他资源方共同投资设立。
25、也就是说,荣耀将由国企和荣耀的相关产业链共同接盘。
26、这就像官方声明所说,本次收购,是荣耀相关产业链发起的一场自救行为。有相关产业链的支持,荣耀接下来的路会更加好走。相关产业链,也能在荣耀的成长中持续获益。
27、所以,这次收购,不管对华为,对荣耀,还是对国资和产业链来说,都是在艰难环境下,最好的选择。
28、当然,这样做,也有风险。
29、因为美国也有可能跳出来说,华为你现在把荣耀变现,是为了绕开我的监管,你这笔交易需要我的批准,否则我就把荣耀也列入制裁名单。以此来阻止这笔交易。
30、但是目前来看,特朗普和拜登还在忙着美国大选,估计也顾不上管华为的事情。在这个时候出售荣耀,也不失为一个好的时机。
31、美国制裁华为,华为被迫卖掉荣耀,断臂求生。这是一个糟糕的局面。但是,虽然华为断了臂,却不至于动其根骨。而断下来的臂,还有可能成长为一个新的巨人。这是糟糕局面中,令人庆幸的一面。
32、祝福华为,祝福荣耀。美国制裁我们,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找到最好的选择。然后一路狂奔,跑到下一个时代,手握着无法赶超的先进科技,等着美国追上来。
参考
- 任正非思想 400余篇讲话
- 经验:向华为学习什么
- 陈春花:自我批判的华为,组织与文化的驱动力
- 余承东深夜朋友圈连发五个“感恩”:有幸50岁生日当天发布鸿蒙
- 华为麒麟 990 5G 发布,余承东再次「吊打」高通和三星
- 华为 HR 五千字实名控诉
- 华为应用市场上线方舟编译器专区 应用加速提升体验
- HMS能抗衡谷歌吗?深入解析google服务和HMS的不同之处
- 大手笔!华为AppGallery开发者分成最高达100%
- 华为打造AppSearch应用:绕过Google Play查找安装应用
- 肖振春:华为价值1.11亿元的专利权持有待售
- 华为转单中芯国际,台积电回应:不担心市场份额会下降
- 联通电信5G基站集采开标:华为中兴占大头 诺基亚再度落标
- 华为争端:美国升级对华为的出口限制
- 美国总统和国会对华强硬 美中关系跌入谷底
- HMS全球生态全速破圈 谭东晖:未来三分天下有华为
- 任正非:5G 最大用处是 To B 市场,同时华为一直在做 6G
- 事实并不如你所想——孟晚舟引渡案的细节
- 全球第一!Counterpoint:华为 4 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首超三星
- 华为战略,为何强?
- 沃达丰警告称英国全面禁止华为将使其产生数十亿英镑成本
- 独家参访华为总部:关于华为,你不知道的10件事儿
- 华为开始反击:在美国发起对 Verizon、思科、惠普的专利侵权诉讼
- 华为5G手机出货量超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中国市场份额达63%
- 华为深夜财报:面对绞杀,依然站立
- 华为发布 5 款智能硬件新品:覆盖四大品类
- 余承东:9月15日后华为高端芯片将无法生产 损失非常大
- 梁宁:鸿蒙的雄心,三分天下有其一
- 华为 Mate 悲壮史:十年逆袭,三轮打压,一朝悬空
- 向上捅破天,向下扎到根
- 《金融时报》:华为的芯片工厂计划
- 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