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rofession

量变质变。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闭环,则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需要从能力边界、工作计划,进度反馈,保持连接和规避风险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真正的时间管理,就是选择性放弃

What

初学者眼里有很多可能性,专家眼里只有很少可能性。(In the beginner’s mind there are many possibilities, but in the expert’s there are few.)
铃木俊隆(Shunryu Suzuki),日本禅宗僧人

数学家理查德·汉明(Richard Hamming)总是问其他领域的科学家:”你的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然后问第二个问题:”你为什么不研究它们?”。
– 《汉明问题

罗胖60秒:专业和业余有什么区别?

  1. 请问,一个专业的人和一个业余的人,最核心的区别在哪里?不只是水平高低,而且是做事的方法不一样。

  2. 业余的人看到某个问题,往往是凭着本能、直觉去解决,是在这个问题本身上使劲儿。

而专业的人呢?他因为对系统很了解,知道最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所以他会去尝试改变这个系统中元素和元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1.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一只大狗熊,看见门关了,它只会去撞门,这是最显而易见的解决方式。但是一个人,他看见门关了,他会去找钥匙。

一个业余的跑步者,跑不快,他会拼命跑。一个专业的运动员,要提升速度,他会就身体不同部位做针对性训练。

  1. 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的钥匙丢了,那么基本可以肯定,它不在锁的旁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业余的人看见孤立的事件,而专业的人看见事件背后的系统。

罗胖60秒:专业人士的能力是啥?

  1. 最近我看到一个帖子,说有的发烧友听音响的时候,他居然可以听得出来这音响用的是火电还是水电。说火电声音偏暖,水电声音偏冷。水电中,葛洲坝的音质最好;火电中,北仑电厂的音质最好,因为烧的是无烟煤。

  2. 有一位发烧友为了追逐好音质,居然从上海搬家到了广州,因为可以用大亚湾的核电。

据说有一位发烧友正戴着耳机听音乐呢,听着听着突然摘下耳机说,今天没法听了,一定是水电站的水位又涨了。第二天新闻报道果然山洪爆发。以上,你都可以当段子听。

  1. 这篇帖子可能本身就是嘲笑那些发烧友矫情的。说实话,我也不信这是真的。

  2. 不过话说回来,嘲笑归嘲笑,一个专业人士,他令人敬重的地方恰恰就在这儿,因为他能分辨出那些极其微小的差别。而这些差别,是外行觉得无关紧要和神乎其神的。

罗胖60秒:专业和业余的真正区别

  1. 「得到」App的订阅专栏,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这是我每天早上要第一个打开听的内容。

  2. 合作这么久,让我最震惊的是,吴军老师要投资、要讲学、要科研,这么忙,还能每天一篇更新内容,而且还篇篇精彩,怎么做到的呢?

我私下问吴军老师,他说:“那我干脆写篇文章回答你吧。”前两天这篇文章出来了,说的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1. 核心观点是一个,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不见得水平能比业余的能高出多少,关键是发挥稳定。

就像一个高水平的大夫,不是说他能治好其他人治不好的病,而是在于他的治疗效果是稳定的,可以预期的。

专业人员背后的所有训练,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罗胖精选|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摘自订阅专栏《吴军·硅谷来信》

你好!

在前两天的信中,我们聊了有关跨界的问题,今天就这个话题继续展开聊一聊。不过,我要先从两年前经历的一件事情讲起。

有一天早上我送孩子上学之后,时间很早,就到我常去的一个9洞的小高尔夫球场打球,那个球场的教练是我孩子的启蒙教练,叫做杰夫(Jeff),他平时下午在球场教课,但是那天很巧他早上在那里,自己正准备打9个洞活动活动身体,见我来了就让我一同加入。我能有一个教练陪着打球、指导当然好了,就和他一同出发了。

杰夫是职业高尔夫球协会(PGA)登记的职业球员,年轻的时候参加过美国公开赛,因此从水平上讲算是全世界二流职业选手。在此之前,我虽然和一些水平还不错的人一起打过球,并且能感觉到他们水平比我高不少,但是没有和职业选手同场打过球,对职业选手的表现全无概念,因此我也好奇职业选手的表现会是什么样的。

高尔夫球的比赛规则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场子有18个洞或者9个洞,每一个洞一般在击球点之外100米到600米之间,选手以最少的击球次数将球逐一打进所有的洞即可。当然只有100米长的球道可能只需要3次击球(称为三杆)就能进洞,而500米以上的则需要5杆。

每一个球道根据距离和中间障碍物的难度分为3杆、4杆和5杆洞三种。如果一个运动员击球的次数正好和规定的杆数相同,则称为平杆(即平标准杆的意思,Par);如果少一次击球则称为小鸟球(Birdie),少两次击球则称为老鹰球(Eagle);相反,多一次击球称为柏忌(Bogey),多两次称为双柏忌(Double Bogey)。如果每一个洞平均得分都是Par(一般总分为18x4=72分),基本上就是职业水平了。

我在昨天来信中提到的企业家韦尔奇和麦克尼里都是这样的水平。当然,今天要想夺得冠军,一般18个洞下来总要比标准杆少上5杆左右,也就是必须打出一些小鸟球。如果一个球手每个洞只比标准杆多出一杆,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业余球手了,这样和水平再高的人也能打到一块去。

我们打球的球场的第一个洞是一个180米长的三杆进洞的球道。杰夫第一下就打到了离洞5米左右的地方,然后轻轻推了一杆就进洞了,得了一个小鸟(少一杆)。在高手的眼皮子底下,我自然也不敢怠慢,第一个洞获得了平杆的分数(算是不错了)。

最后九个洞打下来,杰夫有四个洞是少一杆,即小鸟,四个洞是平杆,另外一个洞他开始就没打好,但是最后成绩不算太坏,比规定的多一杆(柏忌),最后9个洞下来他比规定的杆数少了3杆,如果在比赛中,这算很不错的成绩了。

而我在杰夫的指导下,虽然一路打出了不少好球,但是有的时候发挥很失常,最后算下来,一共比规定的杆数多了9杆,算是及格吧。

打完球,杰夫就给我分析得失。他讲的三件事对我很有启发:

  1. 职业选手和业余选手的区别并不在于后者打不出好球,而在于他们打出一个好球,可能伴随着一两个坏球,比如打偏了掉到水里或者干脆丢失了。而要弥补一个坏球带来的结果,有时需要多打好几杆,这样成绩不仅差,而且不稳定。相比之下,职业选手的发挥要稳定得多。

  2. 职业选手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打了一个坏球而输掉整场比赛,也不会因为打出一个好球而得意,而业余选手打坏一个球会怨天尤人,接连几个球都打不好。而打出一个好球,会得意忘形,接下来可能会放松,并失去领先的优势。

  3. 要想打好球,不仅要练出打出好球的水平,而且要按照职业选手的方式去打球,也就是说要讲究职业的做事方法。

在几乎任何一个领域,做事情都有专业和不专业之分。两者最大的差别可能就是杰夫讲的前两条,在任何专业都是如此。

我曾经和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以及斯坦福医学院的一些著名的教授(当然也是名医)聊过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有什么不同。他们传递给我的都是同样一个信息,名医和一般的好医生并不在于前者能治好后者治不好的病(而且根据他们的观点,真遇上了绝症谁也没办法),而在于前者的治疗效果(预后)是可以预期的,是稳定的,因此病人找他们放心。

类似地,我自己找的会计师和律师都是硅谷地区顶级的,我和他们合作十多年了,他们的过人之处不是在某一件事情上能够替我做得很好,而是十多年来一直能提供一个优质的服务。

那么为什么最好的专业人士能够做到这一点呢?这就要讲专业素养这个概念了。几位医学教授是这样和我介绍医学领域的专业素养的,总结下来有两点是最重要的。

首先,好的专业人士要在任何情况下为工作本身着想,他们不会因为看到患者是个瘾君子,态度就和对待一个社会名士有所不同,也不会因为最近自己的一些家庭变故就影响自己的工作。

相比之下,我观察到那些职级和层次比较低的员工,常常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比如最近和女朋友吵了一架,一周的工作就受影响,上班路上被一个大妈骂了两句,这几天接待老年妇女就没有好脸色。这就是不专业的表现。

其次,专业素养意味着遵守流程和行业规范。我记得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一位名医给我女儿检查近视眼毛病时,给她先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排除了那些可能性极小(但是如果发生结果会很糟糕)的情况,然后一步步找出原因。在此之前,其他一些眼科大夫则显得没有章法,当然也就没有找出病因。

除此之外,我根据我在工作中的体会,又总结了第三点和第四点。

第三点,是否有专业素养体现在是否愿意花工夫寻找更好的答案,而不是交差了事。比如我的会计每年替我报税的时候都会仔细地走一个流程,不漏掉每一个能替我省税的地方。有一年我去为大学尽我的义务,按照美国的税法,我掏腰包花的钱,比如飞机票和酒店房费都是可以免税的,但是那一次我是用我的里程购买的机票,因此没有飞机票的发票。

一般的会计可能是我给他什么发票他就怎么替我做账,但是这个会计发现这次差旅只有酒店的发票,而没有机票的,就主动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说明了原因后,他将里程数折算成等值的金额,替我省了100多美元的税。虽然100多美元不算多,但是由于他在每一个细节之处帮我寻找更好的省税方法,加起来每年能替我节省几千美元的税。

相比之下,我的一些朋友为了省钱找了一些不很专业的会计师报税,那些人做事就是交差了事的心态。

第四点,专业人士常常有完整的领域知识,或者说掌握了成体系的知识,而业余人士常常只掌握了一些知识点。前者因此具有分析问题,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后者常常只能应用所知的一些知识。

比如在法律上,一个业余的有些法律知识的人如果再遇到他以前遇到的事情,比如某种情况下的财产纠纷,他知道如何处理。但是对于他们没有见过的事情,提不出任何有实际意义的建议。

而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则不同,他们能够应用自己广博的法律知识,找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即使那种方法未必是最佳的。我在Google时,我们遇到的很多专利、知识产权甚至隐私权的纠纷可谓千奇百怪,很多是没有先例的,但是专业人士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是在动态中进步的。无论是当工程师、医生还是会计师,一流的从业者都是不断学习和进步的。

讲回到我的牙科医生,他是从斯坦福医学院毕业的非常尽职的优秀牙医,给我和我的家庭做了十五年的牙医,在这十五年的过程中,他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技术,从牙根治疗到植牙,技术都在不断提高。因此,我才能用了他这么长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孩子和母亲曾经用过其他的牙医,但是很多人多年来技术也没有长进,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几年后我就给她们换牙医了。类似地,像电脑工程师这种行业,很多人不注重学习和使用新知识,几年后那点技能就过时了,这就是缺乏专业素养。

我看到很多人其实不缺乏天分,但是无论是当运动员还是做其它事情,都不能保证稳定地发挥,最后很难在相应的职业上走得很远,这里面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没有养成专业的素养。

讲回到跨界这件事,我昨天特别强调了它是一个结果,不是目的。如果因为在自己原来的领域没有做好,想着跨界去走成功的捷径,最后会是两头落空。在自己原来的领域不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专业素养。在这种情况下,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仅专业素养没有,原来那点专业技能也丢失了,当然难以成功。

因此,如果说跨界成功有什么捷径的话,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培养好专业素养,有了好的习惯,就容易有好的结果;接下来,要在新的领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并遵循专业的步骤去做事情。

当然,大部分人未必会去考虑跨界的问题,但是,做一个职业化的人,而不是一个业余的人,总是大有好处的。愿你做事能非常专业。

祝进步!
2017年7月19日于硅谷

内容听完了,我是罗胖。你看,成为一个专业化的人才,视野和见识非常重要。

吴军老师的每一封来信,都是在分享他的做事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其中既有职业发展方面的话题,也有读书学习、艺术修养的生活话题。

每天和你深谈,帮你拓展视野、升级思维方式,强烈推荐你去订阅《吴军·硅谷来信》,收获更多的人生智慧。

Why

格非: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外知识

格非是当代中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作包括《迷舟》《人面桃花》《山河如梦》等。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清华大学本科开学典礼上,格非发表了一个演讲,以文学为例子,来说明不同学科、不同院系之间彼此借鉴和互相融合的重要性。

比如中文和外语,外语不好,就失去了一个反观本国语言的独特视角,中文水平不高,外语也不会好到哪儿去,老清华的历史上就出现了很多中外兼通的大师。格非刚到清华时,清华大学在规划人文学院的课程,那时候清华就提出,要让学生具备两个最核心的能力,外语的能力和研读古典文献的能力。

再比如,文学和新闻。格非认为,如果没有现代传媒的崛起,现代文学是不可能产生的。在新闻诞生时期,像托尔斯泰和霍桑这样的大作家,都会从报纸上取材创作。

文学和社会学也关系密切。格非说,今天由于社会和知识分工的细密化,我们只对自己的工作、自己学的一点东西比较了解,而且,不同的人群,比如成功人士、白领、知识分子和打工者,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社区。想随随便便就了解一个全景式的社会画面,越来越不可能。这种情况下,作家就需要像社会学学习,去做走访和田野调查。

最后,格非说:“我在这里给大家提出一些忠告,或者说,提出一些我个人的建议。

一个人,假如说他把自己局限在一个自我意识始终很舒服的境况里,把自己封闭在很狭窄的知识门类或专业当中,是很成问题的。不管你是否乐于接受,那种偏安于知识的一隅而孤芳自赏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如果没有来自外部的刺激,所谓内部的真实性其实是很值得怀疑的。”

格非举例说,人在照镜子时总会觉得很舒服,“长得美的人越看自己越觉得美;长得有瑕疵的人,比如脸上有个痣,他在镜子前左看右看,总觉得这颗痣长真是长对了地方。他可以用一万个理由来说服自己长得不赖,至少还过得去。”可是,看照片就是另一回事,我们会发现很难接受照片中的自己,甚至会觉得照片中的人一点不像自己,“和照镜子的舒适相比,照片显得冷酷而陌生”。

格非说:

“为什么照片所反映的自我形象有时候让人难以接受?那是因为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的自我意识参与了形象的产生。而照片来自于他者,来自于外部的视角。所以说,没有他者的介入,没有外部视角的参照,没有外部知识的刺激,我们就会越来越自恋,我们的想象力也会越来越贫弱。”

创业:动机重于专业知识

6月13日,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phen Wozniak)在eMerge Americas 科技峰会上说:“成功最重要的配方是拥有做事情的动机,而非所谓的专业知识。如果某人目的明确,想要做成某事,这种渴望的情感就能成为最好的武器。 并且只有这种人才有机会脱颖而出,做出一番大事。”沃兹尼亚克认为,曾经我们从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但现在书已经被互联网替代,创业时你需要什么资源?其他人面对同样问题是怎么做的?这些问题,互联网都会告诉你。很多人会说自己有好点子,却没有实现它的工具,相关基础设施不健全,甚至连零部件都找不齐,但在沃兹尼亚克看来,“这只能怪你自己。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买到价格实惠的套装工具或零部件。至少先给自己买台树莓派电脑吧,它又不贵,拿它你已经能做很多事了。”

沃兹尼亚克所说的树莓派电脑,是英国树莓派基金会推出的一个迷你型电脑,只有信用卡大小,却具备电脑的所有基本功能,售价也很便宜,在160到220人民币之间。其实在科技行业,还有很多例子也证明了沃兹尼亚克的观点,最重要的创新几乎都是行外人做出的,比如是特斯拉在领跑新能源汽车;苹果公司革新了手机行业。更何况,现在还是一个可以飞速学习的年代,有了强烈的动机,外行也可以很快地学习一个领域的知识。

别把专业当生活,因为生活不分专业


作者:一只特立独行的猫

一、陷入了“专业”怪圈

我收到很多信,大部分从自己大学时候悲催地选错了专业开始,洋洋洒洒数万字,中心思想是想问:究竟要不要放弃自己大学的专业,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放弃专业总觉得太可惜了。想着想着,就觉得自己完全没有了希望和前途。

我们陷入了一个“专业”的怪圈,每个人都过于专注和重视自己那些所谓的“专业”,然后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

上周末和《The New Yorker》的记者吃饭,她采访了一些我在中国做的事情。那几天我非常乱,工作上有一些很头痛且我个人无法控制的事儿。台版的书在补各种类似前言、楔子、致谢方面的文字,陆版的书还在配合改文字,新买的书堆得书架差点倒了,还恰逢色彩教室一批批地买彩笔,志愿者甄选等等。

她问我:“你会继续写书,或者当专业的作家吗?”

“不会。”

“那你想做点什么?”

“做一些新的我没有做过的事情。”

其实,我经常被很多人问到类似的问题:“写字这么好,书出得这么快,要不要去做专业作家?”“图画的这么好,要不要去转行做设计?”“个人业务这么发达,要不要转行做自由职业者?”

每次我回答不要之后,对方便露出遗憾的神色,其实我也有点遗憾,总觉得自己浪费掉了什么……

二、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我们从小被要求学习,不断地学习,除此以外的事情都不用管。于是当我们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的时候,父母就会格外担心起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因为转学到了很远的地方,于是每周都要从家坐公交车一个小时才能到学校。在我所住的那个很大的厂矿小区里,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是就近在厂矿学校上学的,家和学校都在小区里,很放心。一旦要去小区以外的地方,家长便会手把手地领着带着才能走。于是,当有一天我在路边听到一个阿姨A带着高我一头的儿子,向阿姨B骄傲地炫耀:“我儿子可以自己坐公交车了!”我侧头看了看她们,露出鄙夷的神色。

从那个时候我突然就明白:广泛地涉猎生活中各种不同的事情,才会让你的生活充满各种自由。比如我小学的暑假就可以自己坐长途车去另一个城市做社会调研;比如我初中的暑假就可以直接找到福利院的院长,和他讨论做义工的事情;比如现在我可以用各种方法找我想要的各种信息,来完成我的一个个梦想。

很多时候我会发现,我们对“专业”太过认真了。似乎除了与之相关的事情,其他全部都是浪费时间。比如小时候我们过多的学习,于是很多人有学习综合症,只要一天不学习,心里就内疚的不行,其实这是一种很极端的心理了,可是我们都没有觉察到。

进入社会以后,这种状况更加明显了,但好像很多人都引以为傲。读书,一定要读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最不济也是人人都在读的经管、暴富、速成之类的书。聚会,大多是圈里人聚会,圈里就那么几个人,天天聚,彼此做的事情也大同小异。聊天,张口闭口都是自己手里的大合同签了多少,自己笔下的稿子有没有交。就连微博,几乎能由此看到楼主的职业与性格,甚至客户是谁,而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地方。

于是每个人都越走越窄,最后发现如果跳槽,就那么几个公司的选择了。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除了自己的所学专业,你还知道别的吗?旅行,找不到靠谱的机票代理商。郊游,搞不清路线是什么。看病,分不清流程是什么。

可是生活,它不分专业。

三、差生为什么容易成功?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学校时学习很好的同学,大多长大进入社会后会变得平庸。相反,那些学业上差一些的同学,进入社会后却如鱼得水。很多人对此解释叫做“混得开”!我仔细想一想,却觉得当年后进的同学,多半早早学会了学校以外的“生活课”,当生活的大幕一拉开,这些同学便立刻跃上舞台翻腾起来;而那些只学会语文、数学、英语的同学,一旦这些学习产品停产,便会出现对生活的各种不适应。

我有个表弟高二就退学去卖手机,后来开了一家自行车店卖自行车,家庭聚会的时候忙前忙后地招呼大家,俨然一个到处都能照顾到的小老板。那个每天跟着我偷爷爷饼干的小男孩去哪儿了?

我突然明白,当我在教室里背单词的时候,他勾结外校同学打群架,这是“沟通能力”和“领导力”的训练;当我在教室里背全球著名城市经纬度的时候,他在台球厅里大打台球,在网吧里联机打网游,这是“社交能力”的体现;当我在背诵“lift the basket on to the truck”的时候,他在大马路上卖手机,逢人就问有没有手机要买,这是“现金流”概念的初体验。

这一切,我在22岁进入职场的时候,才通过各种头破血流的冲撞习得,撞的时候,内心还傲的要死,觉得社会太黑暗,这一切不是我的错。

当然有很多人会说,你这个例子不对,不能退学去赚钱,那么我又想到了我的同班同学,张CEO。张CEO从初中与我同学,直到大学才分开,那时候我的成绩远好于他,现在他有自己的一家公司,且公司的主营业务目前居全国领先地位,每天飞来飞去地到处招商引资,老婆也是我的同班同学,经常发个邀请函请我去重庆一游。张CEO从小学习一般般,我估计是大部分时间用于跟我的另一位同学杨CEO出去玩、打游戏、逛街、打球去了,生活技能也与时俱进地培养起来,于是今天生活事业都很不错。

我弟弟做过很多事情,我两个妹妹也从路边摆摊卖手机开始起家,现在都结婚生子,生活美满,家庭聚会娴熟自如。倒是我这个一直优秀的姐姐,变得越来越内向,还处于要什么没什么的境界里快要成仙,每次聚会好像领导视察工作,眼里没活,到处插不上手。

而如我一样教育背景好,工作背景好的很多人,每天捏着几张票子打个小车,吃个小餐馆,就觉得生活美好的不行了,因此便失去了很多向外延伸的动力。总觉得目前很好,干嘛要离开?干嘛要没事找事儿寻找不同呢?然后你会感觉到,自己整个人都陷入了一个小圈子里,每天就那么几个人互相扯淡、吃饭、玩乐。最高境界也就是刷着微博看到某地不错,就心生向往,其实也就只剩下向往了。

四、错过的风景

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觉得,我的专业在那里,不要走远,不要走远……结果对远方的世界一无所知。

大前年的时候,我刚毕业,每个周末窝在家里,说是要写东西看书,从不郊游,从不娱乐。结果呢?书到底看了几本啊!几本啊!连四季变化都觉察不到地宅着,到底有什么收获啊!人脉不够,来北京5年连故宫都没进去过,我到底用错过的风景换回了什么?

后来的三年,我努力地尝试了很多领域,虽然做得不算特别好,但却觉得自己毕业后的三年,过得充实而美好。最重要的是,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是我自己本来想要的模样。我一点都不后悔,在那些日子里,做过的事、爱过的人、犯过的错、流过的泪,他们让我清楚地明白,世界其实很大很大!

我们应该去尝试一些专业以外的事情,因为那些所谓的专业,不过多读了几本书而已,其实也算不上什么专业。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交一些专业以外的朋友,听很多专业以外的故事,观察不同地区不同人是如何生活的,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一种不同于自己的经历。

别把专业当生活,因为生活不分专业。

本文由“知识拆迁队” 陌上花开 选自《知乎日报》。陌上开花欢迎大家关注她的微信,每天为大家分享好文、好书、书单。
罗胖曰:
200年的工业社会给我们制造了一个假象——
以为顺着专业分工的狭小路径向上攀爬,是出人头地的唯一办法。
而在现实的世界中,屌丝逆袭仍然罕有,但是隔行抢饭却越来越常见。

原因无非是——
1,专业资源越来越公开、易得。
2,兴趣越来越能造就一个人。
3,跨界越来越是创新的源泉。

你是什么专业,真的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

How

如何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我们从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小事情看起——

情境一

工作中,你的同事问你某个事情的进度,你需要询问第三方才能告知。那么你是怎么处理的?

会不会有的时候事情一忙就忘记了当天回复或者因为第三方没有告知,就一直等待着,而让你的同事也一直等着。直到他等不了了,再次对你进行催促。

那么这件事情靠谱的处理方式是怎么样的呢。

处理的要点:时间点、目标导向、预判能力

情境二

生活中,有一个闺蜜,在聚会时永远迟到。理由也是千奇百怪,总结起来其实就是4个字:意外情况–堵车,闹钟坏了,鞋子不合脚,接了个电话等等。

这个习惯其实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自己与外界关系的磨合方式。是内在型的,还是外在型的。内在型的人,事事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逻辑是-因为我啥啥啥了,所以就啥啥啥了。外在型的人,考虑的是,我参加一个聚会,我不能让其他人因为我的关系而等待,那么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需要哪些条件来确保我能做到这一点。让我们来拆解下–

堵车—评估当时的可能的交通状况,选择其他交通工具:如地铁或单车等。

闹钟坏了—要提醒自己时间的方式非常多,即使手机也不行,是否可以让身边的人提醒。甚至可以请一同去聚会的友人打电话给自己。

鞋子不合脚和接了个电话等,我想就更加不需要来分解解决方法了。

其实相信大家会发现,这件事情有一个万能解法,那就是—给可能发生的所有意外事件留足时间让他们发生。

如果你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么你会发发现,这不仅没有浪费你的时间,而因为你对时间有了更多的觉察和掌控,让你更加充分地利用了时间。你周围的人会因为你永远都是准时的那一个人,对你的人品给予很高的评价。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通过几个方法,能让我们快速建立起这种靠谱的特质呢。下面让我来给一点提示:

一、记录

可以利用一些提醒的APP把你预设及答应他人的事宜记在手机里。比如日历类和日程类应用,都有事前提醒的功能。打开能看到当天或者当月的时间节点必须要做的事情。给予他人承诺的时间都可以做为当日必做日程来进行管理。

推荐的APP有:手机(如苹果自带)日历,OMNIFOCUS等;

二、做每件事都要有一个结束的动作

从生活中一个很小事情开始养成这个习惯,比如每天回家后固定把钥匙,眼镜等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比如在未完成答复前,不关闭对话框,以确保不忘记这些待处理的事宜。要求自己每次离开座位,把椅子推回桌子下面。从这些小的习惯开始养成,慢慢过渡到你对某个事件,某个项目的有效推进和他人有效地沟通。

三、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全力以赴

靠谱并不是说,个人的能力能够做成所有事,这是神,不是人。我们对于自己不确定的事情不要轻易地予以承诺。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边界的,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也不要认为有人做过,你也一定能做到。这是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评估的基础上的。当我们的能力始终在一个稳定上升的过程中时,我们给予外界的反馈也是稳定的,那么他人对我们的判断也是稳定的。当我们承诺时,这个分量是非常重的。一旦承诺,就要全力以赴,以最终的目标为导向,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

四、如果客观原因导致没有做成,要坦诚沟通

如果无法避免某些客观原因导致的失败,那么首先要坦诚地和对方进行沟通,协助做好善后的工作。相信我,这一点并不会影响他对你日后的判断。同时,不要忘记一点,对自我进行检视和沟通,这将让你在下一次,规避风险,大大提高成功率。

在这个不断与他人产生连接的时代,我们如何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如何在人群中成为被接受的那个人。做一个靠谱的人,绝对是你通往成功之路的必备素质之一。

形容一个人靠谱 一个人靠不靠谱,看这5件小事

如果在生活中,让你用一个词高度总结评价一个人,你想到的会是什么?

很可能是诸如“善良”、“可爱”和“勇敢”这些词,但是在职场上,越来越多的用来评价一个人的词语是——“靠谱”。

靠谱,正在变成一个人职场生存的首要优点,因为靠谱这个词高度总结了能力、人品和协作度等职场基本要素。

什么是靠谱?

有人说靠谱就是三件事,“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说是三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叫做闭环

闭环简单说就是凡事有开头,就必有结尾。这做起来并不容易,不信你问问自己。

在工作中, 你能确保每件事都不会半途而废吗?答应别人的事情,不论结果如何,你一定都会给答复吗?即便当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给答复,之后你会找机会解释一下上次未能及时回复的原因吗?

这当然不容易,那究竟要怎样才能被称作靠谱?

1

千万别把“没问题”当口头禅

许多人,为了体现自己的能力,一旦他人有事相求,立马拍胸脯,信誓旦旦,“放心,交给我没问题”,把这练成了口头禅。

我有个朋友是一家装修公司老板,平时总是一副热情、友善而且性格豪放的样子,“在外靠朋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总挂嘴边,看似真的很靠谱。

15年,我家新房要装修,自然想到了他,并且和他签订了装修合同。因为他的一句“咱们这么熟了,所有的事我都会帮你搞定,尽管提要求,保证所有的东西物美价廉。”我毅然选择了全包。

可是真正到施工的时候,设计、选材和工期都未能按照承诺交付,直到最后装手扶栏杆,连水平线都未对齐,我反复要求更换,他都好生答应没问题,可是迟迟拖延处理,导致工期严重推迟,最后,我忍无可忍,拒绝了支付尾款。

这种现象很常见,事先未对事情难易程度进行合理评估,事中发现工作很难推进,一边抹不开面子,一边不好意思说办不成。所以事情就一拖再拖,直至杳无音信。

类似事情一旦多次发生,一定会给人留下“事事没问题,事事办不成”的印象,这就叫不靠谱。

事实上,什么事都能办那不是靠谱,那是神仙。

靠谱并不完全关乎于能力,而是要让他人知道你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2

凡事做好计划,别一做事就头大

评判一项工作是否做得好,不仅要看质量,还要看时间成本

因此,如果要保证一项工作高水平的完成,没有一个严格计划是很难去应对变化的。

在日常工作中,我会让团队自行制定周密的计划,在制定计划的环节,我给的空间很大,只要团队一致通过即可,但是计划一旦形成,我会极其严苛进行对标。

计划必须摆脱形式,不需要华丽的词藻。

简单、清楚、可操作是制定工作计划的基本要求。

前不久,我在省社保局报销生育险,在提交材料阶段,就跑了三趟,原因是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并不是一次性把所需要的材料说清楚,而是每次提交时都检查漏了什么。

提交材料之后,工作人员就只给了一个字答复——“等”。两个月之后,我拨通了客服热线,问还需要多久,我收到的答复居然是:“等半年的都有,你急什么?”

这种工作态度尚且不谈,可想而知,工作缺乏计划,何来靠谱之说?

3

及时沟通,做好阶段性反馈

进度条是电脑操作系统的一个重大发明,由于一项任务在计算机内部如何运行,对用户来说是一个黑盒。

而当有个进度条可以显示5%、20%、50%,就相当于计算机告诉用户,虽然我还没做完,但是我在很努力的推进,那用户心理就会踏实很多。

请想想,我们在执行他人交给我们的工作时,自己也是一个黑盒。

我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去告诉别人,我们工作具体是怎么做的,但是如果有一个进度条,交给你工作的人就会踏实很多。

那具体怎么做呢?

这个很简单,按照既定时间计划,或者约定一个固定的时间周期反馈工作进展,比如每隔一周反馈一下工作进展情况。

我有位同事,工龄长、工作能力也不差,还是一个海归,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就是不受领导待见。加入我的团队后,我发现他有个bug,就是交办给他工作,他从来都不反馈进度,直至事情末尾,总反馈诸如工作出问题了或者失败了之类的坏消息,着实让人头疼。

如果没有进度反馈,工作的结果将出现极大的不可预测性,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在很多工作中并不成立。长此以往,等待你的很可能是晴天霹雳。

在职场中,你没有办法保证你每项工作都按预期完成,但是你可以轻而易举的对所有工作做到阶段性反馈。

4

一次失联,可能会永久失信

你有没有这样的生活经历,就是在与某位朋友手机聊天时,他告诉你如果突然联系不上,就是手机没电了,并且告知预计多少时间才能充上电,不要担心之类的,然后到了预计时间,这位朋友就准时回复了。

这种朋友不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差不到哪去,因为这是一个靠谱的人。

在与他人协同进行一项工作时,尤其是紧急的任务,最忌讳的就是突然联系上不,找不到人。

而如果你处在一个随时准备待命的工作岗位上,先不论工作做得怎么样,7*24小时,只要发生突发事件就能联系上,就是最大的靠谱。

我这辈子目前只有过一次打120的经历,那是在半夜2点钟,家人被玻璃意外划伤大出血,可是拨通120后,根本无人接听,最后还是自己叫出租车到的医院急诊。

想想一个人一生会有几次打120、110等紧急电话?

越是重要的岗位,只要有过一次失联的经历,那就会彻底的给它打上不靠谱的烙印。

有天在电梯里遇到一位同事,闲聊之下说到他已经十几年没有关过手机,因为关机睡不踏实。虽然晚上也极少接到电话,但是由于处于核心系统维护的工作岗位上,一旦晚上有事,就是重大事故。

我想,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随时都能联系得到,就是最大的靠谱。

5

隐藏风险,就等于埋雷

现在的工作协同网络越来越复杂,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给协作伙伴带来风险,简单的说,就是不能掉链子,否则可能由于自己的工作失误,导致全盘皆输。

在我的职场生涯中,遇到最严重的一次事故,就是出于一位专家人士的“小失误”。

2017年9月,我所负责的一个千万级项目上线前4天,万事俱备。可是就在当天晚上,突然出现了极端天气,电闪雷鸣,暴风骤雨,新机房断电,服务器全部瘫痪,核心数据面临丢失风险。

这种题按理不应该出现,因为机房所有的设备都有灾备,经项目组排查,问题定位在一位有20多年从业经验的高级系统工程师身上。

由于新系统还未正式上线,所以他并未及时给新系统加应急电,而且也抱着侥幸心理没有更换机房的老化开关。

但他万万没想到会出现如此极端天气。后来,项目组动员上百人团队连夜进行系统和数据修复,才避免了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有些人能力很强,越是这样越是顾及面子,怕别人觉得自己负责的事情办不成,所以遇到风险不告知,遇到危机不求助,直到小事变大事,甚至最后无法收场。

要知道,规避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风险公开,让团队共同诊断提出预防举措

6

结语

靠谱,是当今社会对一个人的高度评价,而靠谱只需要做到一点,就是凡事有开头,则必有结尾,也就是闭环。

闭环,则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需要从能力边界、工作计划,进度反馈,保持连接和规避风险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靠谱与能力大小无直接关系,它是一个行为习惯,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确定性的协作网络节点,必将获得更大的价值。

罗胖60秒:怎样选择你的“专业”?

  1. 前天,我听潘石屹讲到一个观点。有人问他,一个人上大学应该挑选什么专业?

他没正面回答,而是说:“如果你遇到一个人,你看不出他从哪里来的,交往一段时间后,也看不出他是学什么专业的,这很可能是个很厉害的人。

  1. 还真是,所谓专业,只是一个人在特定阶段的执念。只要你开始解决具体问题了,需要的工具就肯定不是一个专业能满足的了。你得调动很多其他专业的工具。

  2. 所以一个厉害的人解决的问题越多,跨过专业边界的次数就越多。久而久之,当然就看不出他是学什么专业的了。

  3. 那上大学该怎么选专业?其实选什么专业都行,关键在于,心里得明白,选专业,不是选未来的职业,而是选未来你跨越职业边界最好用的工具。

这么说来,像中文、外语、数学这样工具性强的专业,将来反而是大热门。

怎样从专业人士转型成管理者

如何才能从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转型成管理者?这是很多人都会面临的职业发展难题。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埃米尼亚·伊瓦拉在新书《能力陷阱》里,针对这个职场阶段给出了建议。

他认为,人们经常会陷入一种“能力陷阱”,也就是说:我们更乐于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一直去做,最终会导致我们就只擅长这些事。但这种持续投入并不能让我们在原本擅长的领域,获得更多经验,而且还可能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伊瓦拉提醒,每个人都应该特别警惕这种“能力陷阱”,避免把大量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那怎么做才能更上一个台阶,完成从专业人士到管理者的转型呢?伊瓦拉认为,成为一名优秀领导者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先表现得像一个领导者。

你必须把传统的“先思考后行动”的观点反过来,采用“行动-反思-再行动”的策略。做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反思固然很重要,但这只会在改变后期起到作用。一开始你必须先行动,有一些新的经历,要不然你所反思的结果只会停留在过去。

具体怎么行动呢,伊瓦拉有三个方面的准备建议:

第一,你需要像管理者那样工作。跳出你之前专业领域的范围,不再去亲自过问所有的工作细节,把时间更多地用来思考策略性问题。你可以在成为管理者之前,先给自己建立一个新角色,那就是“具备领导力”的人,尝试用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现有的问题。

第二,你需要像管理者那样社交。专业工作会让人形成思维定势,人际交往也比较单一。这时候,你需要有意识地加强公司内外的人际关系建设。而且,你应该像领导者那样,更多地向外界展现你的个人特质。

第三,做好打长期战的心理准备。改变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这个过程中,你也会遭遇挫折,经历迷茫,遇到意外的改变。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能让你遭遇困境的时候,有坚持下去的信心。

最后,关于转变时机,伊瓦拉认为好时机不是靠等来的,而是需要你主动探索的。即使你目前没有什么新工作要做,你也应该尝试寻找任何新的机会来发展自己。如果你永远不做新的尝试,那就没办法接触到新的工作,你也就没有办法继续前进到下一个事业阶段。

总结一下,想要从一个专业人士转型成管理者,你需要首先行动起来,让自己表现得像一个管理者。

以上就是新书《能力陷阱》,关于如何从专业人士转型成管理者的建议。

Experience

一封邮件, 就能看出你是不是足够专业

虽然当下用微信沟通非常方便,但工作中得体使用邮件,仍会给人职业、严谨的感觉。

很多时候,你和客户、供应商没有见面的机会,邮件是你塑造个人形象的唯一渠道。邮件即礼仪,如何写好一份专业、得体的商务邮件?这篇清单,助你在细节上脱颖而出。

  1. 商务邮件,用公司域名的邮箱发。用免费邮箱发送,会给人一种不够专业的感觉。同理,自己的名片上不要印免费邮箱。

  2. 邮件礼仪的第二步,是用真名,最好能让收件人一眼看出你的单位。比如我,可以用“刘润”或者“润米咨询-刘润”。个性化、诗意化、尤其是二次元的名字,可以用在QQ签名上,但不要用在商务邮件里。

  3. 总结性的标题。邮件标题和发件人姓名是收件人最先看到的两样东西,一定要体现价值。可以用不到20个字,总结这封邮件的核心内容。“你好”“来自xx公司”“报价方案”,都不是一个好标题。“请审阅:X公司关于Y项目的方案和报价”,言简意赅,就好得多。

  4. 简单大方的格式。商务邮件,尽量少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字体,更不要用背景图和背景音乐。真正的邮件高手,整篇邮件内容,都是一个颜色,一样大小,一种字体。具体问题,可以用三种方式解决:分段,负责阅读逻辑;缩进,负责层次关系;加粗,负责突出重点。一句话,格式让位于内容。

  5. 合适的称呼或者问候语。外国人喜欢称呼对方“Dear xx”,你可以说“尊敬的张总”;外国人喜欢用“I hope this email finds you well”开场,你可以说“见信好”。未曾谋面的人,不要直呼其名,更要注意别弄错性别。

  6. 逻辑清晰的正文。邮件正文一定要分段,每段只讲一件事;每段的首句,是整段概括。用小段,不要用大段;用短句,不要用长句;用简单的词,不要用复杂的词;能用100个字讲清楚,不用101个。同样,为了对方的阅读体验,能用文字就不要用图片。图片加载慢,而且不能检索,隔段时间再找会很麻烦。

  7. 总结性的结尾。结尾部分总结邮件内容,强调需要对方跟进的事情,态度一定要诚恳。比如,“恳请您拨冗回复修改意见,非常感激。”然后,加上祝福语,比如,“祝:商祺”;亲密一些的,“祝:春安”;再亲密一些的,“祝:家人都好”。最后,署上名字。

  8. 附件。有附件时不要撂下一句“请看附件”就完事儿,最好在正文里对附件的内容和结论进行简单概述。分享一个经验:如果附件是表格,自己调整好格式、页边距,方便对方打印。

  9. 细心检查是否有误。按下“发送”键之前,再通读几遍邮件内容。检查是否有错别字,标题、称呼是否有误,附件能否正确显示。确认无误后,再发送。

  10. 良好的回信习惯。收到邮件要尽快回复,如果实在有事无法第一时间回复,也最好发一封“来信已收到,会尽快回复。祝好”的邮件告知对方。休假时,提前设置好自动回复。

  11. 善用回信的高级功能。比如,抄送、密送、回复、全部回复等功能。该给谁看,不给谁看,这些回信的专业方式,代表你的职业化程度。

  12. 如果邮件来来回回,甚至讨论的主题已经发生变动,最好修改邮件主题,或重新发一封新邮件,而不是文不对题的继续“盖楼”。

7招教你写一封专业的电子邮件

无论上学还是工作,几乎人人都要用电子邮件。但你知道怎么发邮件才专业吗?最近,公众号“小纽美国法律咨询”有篇文章,提供了一份写邮件的终极指南,我们一起听一听,怎么才能让你的邮件变得更专业。

第一点,别人会不会点开你的邮件,全靠标题。所以你起标题的时候一定要一针见血。总的来说,就是长短要适中,别太啰嗦,也别太简单。而且,除非邮件真的很重要,否则你不要在标题里用“紧急、重要”这样的字眼。标题里也不要加链接和感叹号,这会让人觉得你的邮件是垃圾邮件。

第二点,写正文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个标准,就是“一件事,五句话”。你在一封邮件里,尽量只说一件事,这件事用最多五句话说明白。你为什么要写这封邮件,在前两句就要说出来。因为如果说的事情太多,别人就不容易抓住重点,太啰嗦,别人也会没耐心读下去,所以五句话是最合适的长度。

第三点,像说话一样写邮件。也就是说,你平常怎么说话,邮件就怎么写,不要去想着遣词造句。如果你是写英文邮件,一定不要用长句子和生僻词。

第四点,邮件只需要发给需要看的人。所以,如果不需要所有人看的时候,你就不要用“回复全部”,否则别人的垃圾邮件又增加了。还有一个要慎用的是“密送”。密送的作用是不希望收件人彼此知道谁收到了这封邮件,除非有特殊原因,一般情况还是推荐用抄送,在公司可以保持对话公开透明。那什么情况需要用密送呢?首先,保护邮件隐私的时候,密送不显示收件人的邮箱地址,可以避免被人知道。比如,你要给一群人发送一个活动信息,就可以密送所有人,这样就能避免未经他人允许暴露了别人的邮件地址。其次是出于礼貌,比如,你老板用电子邮件把你介绍给其他人,你回复的时候,密送老板比较合适,这样你老板既能看到你的回复,同时也不用再收到你和另一个人来来回回的邮件了。再比如,老板让你做个文案,你写好了,发给负责的同事,这时候你就可以密送给老板。这样不但可以告诉老板,我的事情做完了,而且也给同事减小了压力,他就不用考虑回复的时候抄送老板、给老板回复的问题。

第五点,聪明使用链接URL。很多网页链接都很长,如果原封不动复制粘贴到你的邮件正文,那页面就会显得非常不整洁,也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更好的做法是去简化链接的网站,把你的链接变短一些。

第六点,小心邮件隐私。邮件的安全性没那么高,比如,希拉里当国务卿的时候,就曾经陷入“邮件门”。当时希拉里没用政府的官方电子邮件,而是用个人邮箱办公,反了政府官员之间的通信要作为档案保留的联邦规定。本以为个人邮件能有更多隐私,最后还是把5万多页的邮件上交给美国国务院了。所以,在邮件里说别人坏话、散布谣言的事情咱就别干了,因为你的邮件分分钟都可能被别人获取。邮箱没那么安全,隐私性也没那么高。

第七点,发之前确认一下收件人,别发错了。有时候我们手一抖,可能会把两个很像的邮箱弄混,然后邮件就发错了。所以在发之前,你可以确认一下有没有发错。还有一种情况,你收到了别人发错的邮件,如果这时候对方在等着回复,你可以回复说,“我知道你跟忙,但我觉得这封邮件你可能不是想发给我的。”这样能让你显得更有礼貌。

如果台海发生战争,美国会武力支援台湾吗?我把20年前发表的文章拿出来晒一晒,看看当时我是怎么说的?去局座召忠号看,那里正在连载。
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家都在欣赏高楼之宏伟壮观,没有人去关注地下的基础。参天大树直刺云霄,人们都在赞美树之雄伟高大,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没有人关心盘根错节深埋地下的根系。

智能手机帮助我们快速获取海量信息,人们逐渐养成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平台精确计算投其所好的投喂式填鸭式阅读,让人们更加追逐新闻快感和刺激,这样下去还有专家吗?我经常说你们整天关注新闻动态,还记得昨天前天刮的是什么风吗?

跟风炒作,一窝蜂式的追逐新闻热点,这是一种病!治疗的方法就是多看书,多看论文,进行深度阅读,独立思考。了解一个事件就要刨根问底,不能得过且过,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云亦云,墙头草随风倒,跟着别人瞎咋呼,起哄架秧子,你是干什么的?你的思考在哪里?你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让历史告诉未来,让昨天告诉明天。顺藤摸瓜,必有所获。如此,你不再是吃瓜群众,而是种瓜老农~

Reference

算错小数点

西班牙造船厂由于算错了一个小数点,导致制造的潜艇超重了70吨(设计重量2200吨)。西班牙海军非常担心,如果它出海将无法浮出水面。
目前,补救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将潜艇的船体长度延长大约5至6米,以增加浮力。另一种是不得不减少潜艇的重量70吨,但是这很可能影响战斗系统或推进系统等关键功能。

能力陷阱

内容简介

我们很乐于去做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于是就会一直去做,最终就使得我们会一直擅长那些事。做得越多,就越擅长,越擅长就越愿意去做。这样的一个循环能让我们在这方面获得更多的经验,但却容易陷入能力陷阱,在其他方面无法突破。

每个人都要特别警惕这种能力陷阱,避免把大量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如果你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就要从日常琐事中解脱出来,转变到进行更多策略性思考、在日常工作外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提升影响力等能够给你持续带来价值的工作上,这样你才能在各领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目录

第一章领导者的能力陷阱
改变思想从行动开始 003
如何成为一名高效的领导者 005
“由外而内”原则 006
转变过程中的迷失 009
“三步走”助你实现领导者转变 013
过程和结果,哪个重要 027

第二章 重新定义你的工作
从“不对”转变到“对” 034
避免能力陷阱 037
了解领导者们真正需要做的事 044
把你的工作当成一个平台 062
先加“新角色”再减“旧工作” 078

第三章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
我们都很“自恋”且“懒惰” 086
思维定式会造成人际交往陷阱 091
构建你的人际“盘丝网” 097
寻找你的人际“结构洞” 100
如何在公司内外建立人际关系网络 116
培养一个有联系性的头脑 127

第四章 试着朝更多不同的方向发展自己
过于暴露真实的自己 134
“随机应变者”与“坚持真实者” 137
怎样才算“忠实于自己” 145
你容易陷入“真实性”陷阱吗 150
扩展你的自我概念 165
为什么人要像水一样 175

第五章 合理规划前进的道路
令人称奇的转变之旅 183
照食谱做菜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好厨师 185
可能的进步过程 189
晋升还是跳槽 200
人的一生都在不停改变 201

总结 行动起来
你的努力怎样才能得到回报 212
过去的经历有用吗 215
致谢 217
关于作者 223

笔记摘抄

1:先像领导者一样做事,而后才能像领导者一样思考,这样的一个循环——外在改变引起的内在改变——也就是我所谓的“由外而内”(Outsight).P8

2:当我们把时间分配在那些我们擅长的事上时,就只能花更少的时间在其他事情上,而这些事同样很重要。我们所遇到的问题不在于我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忽略了什么(即没有学到什么)。P46

3:然而,当我们正在为我们的结果努力时,能力陷阱就会出现。如果我们能够完成或是超量完成老板给的任务时,他们就会让我们留在当前的位置上,因为在这个职位上,我们可以表现得很好,因此这个岗位需要我们。P47

4:换句话说,要像领导者一样行事,我们需要把时间花在以下这些事上:像桥梁一样连接不同的人或组织;展望新未来;提升影响力;将想法与个人经历结合。P51

5:研究发现,那些拥有卓越成就的领导者并不会把时间花费在各种内部事务上。相反,他们会作为团队内部与外界环境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他们的时间大多花在外部活动上.P52

6:那么怎么样才算是有远见呢?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想象创造一个有吸引力的未来景象,即未来会是什么样.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希望未来能成为什么样.P58

7:考克斯的事例告诉我们,远见的形成需要发展明确的目标。有远见的策略包括用追求来引导一系列选择,关于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时间和资源去达到你真正想要的目标.P59

8:下面我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总结领导公司进行成功转变过程中三个重要的因素:想法+过程+你本人=领导公司成功转变 P63

9:康格和其他研究者发现,当人们在某个“正确的时间”提出一些能引人注意的想法时,就会被认为有“领袖气质”。因为有魅力的领导者倾向于在组织内部和外部都建立起桥梁,他们擅长发现市场的发展趋势、危机和机遇,因此他们能提出一些有吸引力的想法。P69

10:更确切地说,有魅力的领导者都有以下三个共同点:人生阅历丰富,从而产生了坚定的信念;能通过讲述个人故事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他们的想法、实际所做的事以及他们自己之间有很强的一致性。P70

11:不管你目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以下五件事都可以开始让你的工作变成一个能增强你领导力的平台:增强你对形势的定位感;接触你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参与外部活动;结合个人经历谈谈“为什么”;放松你的日程安排。P72

12:最令他惊讶的是,最成功的管理者看起来反而是最没有效率的那个.他们大多数时候的工作地点并不是在计划好的会议上,甚至不在自己的办公室或会议室.很多时候,他们的工作看起来并不像真正意义上的工作。他们会到处走动,不时地出现在各个办公室里,与重要客户在机场休息室进行长时间的讨论等等。P87

13:但是和你所想的又不完全一样。最有效率的管理者们的日程表上有着大量的空闲时间:很多没有安排日程的时间。而效率较低的管理者的日程表上挤满了各种会议、出差、电话会议或是正式报告. P88

14:我们可以把人际关系网络分成至少三种类型,分别是运营关系、个人关系和战略关系,这些关系在帮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的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108

15:你的人际关系网络的战略性优势能帮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者,该优势取决于以下三点性质:广泛性(Breadth):一个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与各行各业的人建立联系;连接性(Connectivity):作为桥梁连接一些在其他方面没有关联的人和团队的能力;动态性(Dynamism):随着你的进步而发展 P112

16:那位很有名的教授给了我以下一些非常具体的意见:你的问题是你认为上课就只要把每节课的知识点告诉学生们就行了,然而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目的是要在课堂上建立威信。你在教室里不停地走动,你唯一的目的就是:让在座的每一个学生知道,这里是你的地盘,而不是他们能肆意妄为的地方。P152

17:我们能学到东西的场合恰恰也正是我们自我认识会面临挑战的时候,这就是为什么在我们成为领导者的道路上,很多人会觉得自己面临着失败或是虚假的两难选择。P169

18:尤其是当我们接任了一个下属更多、职责范围更大的职位时,太过亲密的个人关系和把心中所想的都告诉下属的领导方式就不再适用了。用适当的方法与下属交流以及给他们分派任务只是问题的一部分。更重要的问题是寻找到与下属相处最合适的那个点,不要太疏远,也不要太亲密。P171

19:事实上,在事情变好之前常常会经历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个人改变的过程更像是波浪形的曲线,有跌人低谷的时候,也有达到顶峰的时候,是一个曲折的前进过程(如图5-2). P218

Reference

  1. 当了半辈子龙套,元华终于凭演技爬上人生巅峰
  2. 十五年编一本字典的故事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