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mmon Sense

基于常识和科学,辅以行动及坚持,成矣。

了解清楚基本概念及其关联

譬如,意志力如肌肉,越锻炼越强;大脑神经链接重复刺激造就习惯甚至人生;菠菜补充维生素;
再如,日行万步的坚持;
还如,25分钟午休+R90周期睡眠,最神奇的还数禅宗的冥想;
底层逻辑:3A+HWPM+ABCDE+MVP+3C
——DeepCreator

眼见起高楼了,眼见楼塌了。
——梦一场,一场游戏一场梦。
说多做少,广而不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越无知的人越无情,越有知的人越感恩。
越求名逐利的人越不靠谱也越失败。
造成问题的根源及解决问题的钥匙都是自己。
不低估能力及决心,不高估价值及影响力。
相由心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要问别人能为你做什么,关键是你能为别人做什么?
自己的健康、选择、行为、心情、品质等,皆由自己决定及负责。
Restart,Refresh,Reborn

总有一些人值得关注及学习
总有一些地方值得一顾再顾
总有一些书籍值得一阅再阅
总有一些音乐值得一听再听
总有一些电影值得一看再看
发现、体验和创造美好事物

大道至简、大爱无言
大音希声、大象希形
大智若愚、大器晚成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帅哥美女、各有所选
客观事实、主观标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批判不意味着否定,往往代表高要求及高期望,也是成长所必须的养分;
质疑不以为着挑战,往往意味认识事物新角度,也是完善方案必要条件。
——DeepCreator

What


创新、突破,认知的升级,才能继续保持增长。

常态偏差指的是,人们倾向于相信事物将会以正常的方式运行,不太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情况,从而低估了灾难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维基百科

一切商业的核心价值,都源自于稀缺,和对稀缺的定价。
越稀缺,越不可替代,就越有定价权。
所谓:物以稀为贵。
商家想尽一切方式,诸如:打磨产品、开发技术、研发专利、提升服务、打造平台等。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拥有一段时间的稀缺性,从而掌握定价权。
钻石,就是最典型的稀缺生意。
但是,当一些新东西问世的时候,就有可能打破原有的稀缺。
比如,人造钻石。
这个时候,就会上演一场“维护稀缺”和“摧毁稀缺”的博弈。
很有意思。

取消文化是什么:你要知道的一个网络新词

《哈里波特》作家JK 罗琳因为对变性发表评论成为取消文化的受害者

“取消文化”指的是一种抵制行为,尤其是在网上发起的抵制行为。

社交媒体上常见某人(通常是知名人物)或某家(知名)企业因为说了或做了一些令人反感或不能接受的言论或行为,然后就被各种舆论抵制,其工作机会、商业代言、企业赞助,甚至其网络影响力“全被取消”。

有些人把“取消文化”形容为网络羞辱或网络暴力,但两者又不完全一样。

网络羞辱或网络暴力比较负面,而取消文化主要是被抵制的对象发生了或被人挖出来曾经做过引人反感或不能接受的言行,“取消”的目的是让他/她受到惩罚。

“被取消”的名人
什么样的言行会让知名人物“被取消”呢?过去的例子包括涉嫌性骚扰或性侵,或其他涉嫌犯罪行为。

还有一些与种族主义或反同性恋相关的言行,也会让人成为网络上被取消的对象。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也卷入取消文化的大讨论中。

例如美国好莱坞名演员凯文·斯派西(Kevin Spacey )2017年遭人爆料涉嫌性侵丑闻,不断有新的指控者站出来指证,斯派西名望瞬间跌落谷底,所有演出机会一夕之间消失,Netflix也撤下热播的《纸牌屋》剧集。

后来美国警方以罪证不足为由,撤销对他的起诉,但身陷性侵丑闻“被取消”的斯派西至今一直没有走出阴霾。

中国演艺名人范冰冰,2018年被爆“阴阳合同”逃漏税,一夕之间在公众视野中消失,演艺圈“去范冰冰化”,所有演艺机会代言赞助合约全部取消。

言论自由

近年来由于“取消文化”盛行,渐渐开始有一些人站出来批评此一现象引发人们恐惧心理,深怕一不小心动辄遭罪,上纲上线遭到网友群起攻击。

也有人批评“取消文化”缩小了表达个人的言论自由,对于差异性多元化的容忍度也降低了,很多人担心如果不小心说错话,一生命运可能就此永远改变。

最近,包括《哈利·波特》作家JK·罗林,鲁西迪(Salman Rushdie)等150名作家和学者发表联名信谴责“取消文化”危害言论自由。

他们说,社交媒体的确能提升社会正向改变,但是不能因为取消文化而失去公开辩论的环境。

联名信还表示,“公开羞辱、集体排斥、盲目的道德观”无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理性辩论。

取消文化或许能成为进步的力量,但是也可能有反作用。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明白指出取消文化造成的“正义魔人”危险性。

他说:“如果我在推特上揭露某人的错误言行,那可能让我感觉良好,我可能会觉得自己在道德制高点上评断别人的所作所为。”

奥巴马表示,取消文化错误地赋予人们评断他人的权力,让人们忘记了做错一件事的人,并非十恶不赦。

不要忘记了,你在网络上大加挞伐的人也有家庭和孩子,在其他方面可能和你也有些类似的地方。

网络时代,社交媒体可能是人们抒发情绪的地方,但也要小心谨慎别随意评断别人的言行。

华为:这不是技术战争,这是财富分配权的战争

2019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及其附属68家子公司纳入“实体清单”。

这意味着,未经美国政府批准,任何美国公司都不能与华为开展业务。

不能和美国公司做生意,那…美国境外的公司总可以吧?

你想多了。

美国境外的公司,必须使用美国技术的占比低于25%,才能和华为做生意。

如今,时隔一年,2020年5月15日,美方对华为的制裁力度,又升级了。

美国商务部正在更改一项出口规则,只要外国公司使用了美国的技术和设备(哪怕只有1%),就必须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才能向华为提供芯片。

这意味着,美国将试图切断华为在全球的芯片供应。

消息一出,全球哗然。

高通、思科、苹果、波音等美企股价剧烈波动,高通两小时跌幅一度超过7%。

美国不惜牺牲自己企业的利益,也要打击华为。

对此,华为官方发了一条微博:

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


那么,美国为什么要一而再地制裁华为?

他们为什么对华为这么紧张?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理解一个概念:财富分配权?

什么叫财富分配权?

— 1 —

我们经常说勤劳致富。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勤劳就真的能致富吗?

其实并不一定。

1
2
勤劳,能够创造财富。
但是,勤劳者,未必能分到财富。

为什么?

我举个例子。

假如创造一件商品,需要7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分别由一个人完成。

(1、2、3、4、5、6、7,我们用数字来代表完成每个步骤的人。)

最终,这个商品卖了70块。

那么问题来了。

7个人,创造了70块钱的财富,这70块应该怎么分?

按每个人创造的价值来分吗?

可是,每个人到底创造了多少价值?

你很难衡量。

那按照最简单的办法,平均分配吧?

7个人,每个人分10块钱。

这个时候,就有人不答应了。

2(第2个步骤的人)跳出来说:我的工艺非常复杂,我每天干18个小时,特别辛苦, 应该给我分15块!

那应不应该给他分15块呢?

这就看其他6个人答不答应了。

其他6个人一合计,不行,给他分15,我们分到的就少了!凭什么?我也很辛苦啊!

那怎么办呢?有没有其他人,也能干2这件事?

这6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这时,马上有个叫2.1的人跳出来说:我愿意干我愿意干!

于是,原来的2就被干掉了。

每个人还是分到10块钱。

这个时候,2着急了:还是我来吧,还是我来吧!我不要15了,我也不要10块了,我只要8块!

其他6个人说,行啊,那你回来吧。

2回来之后,分8块钱,而其他6个人,每个人分10.33块。

所以你看,2这个人,虽然很勤劳很辛苦,他具备创造财富的能力。

但是,他不具备分配财富的能力。

1
2
那谁才具备分配财富的能力?
那就看整个链条上,有谁真的不可替代。

假如,1、2、3、4、5、6、7中,1、2、3、5、6、7都有可以替代他们的人。

只有4不可替代。

这个时候,4跳出来说,10块钱太少了,我要20块!

其他6个人很生气。2要15块我们都没同意,凭什么给你20!我们找个人把你干掉!

于是,这6个人跑到市场上,吼了一嗓子:1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没人理。

这6个人有点懵,他们咬咬牙,又吼了一嗓子:15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还是没人理。

这6个人惊呆了,内心在滴血,心一横,又吼了一嗓子:20块钱!有谁能做这件事?

……

吼破嗓子,依然没人理。

最后,他们悻悻而归。

算了,就给他20吧。

给他20,我们6个人每人能分8.33,总比没有强。

4拿到了20块,很高兴。心想,原来还能这么干啊!那我再多要点,我要40行不行?

其他6个人昏过去。给他40,我们每个人只能分5块了。

可是,市场人又找不到可以替代他的人。

算了,5块就5块吧,反正在其他地方干活也是5快。

6个人虽然咬牙切齿,但最终还是接受了。


4尝到了甜头,马上再次要价:那我要50行不行?

其他6个人一听,马上跳起来一拍桌子,散伙!

为什么?

给4分50块,其他6个人每人就只能拿3.33块,那他们还不如去别的地方干活呢,还能拿5块。

所以你看,在这个链条中,4拥有着从10块到40块之间的财富分配权。

10块到40块之间,4要多少都行,而其他人没有分配财富的权力,只能被动接受。

但是,4拥有分配财富的权力,就一定意味着他创造的财富更多吗?

不一定。

这只意味着,4更稀缺。

就像我们很难衡量一个体力劳动者,和一个脑力劳动者谁创造的财富更多。

我们只能说,脑力劳动者分配财富的权力更大。

因为他们更稀缺。

所以,勤劳未必能致富。

1
2
致富的本质,并不是创造财富,而是分配财富。
创造财富靠能力,而分配财富,靠稀缺。

— 2 —

同样的道理。

连锁餐厅的同样一碗面,在家门口吃只要20块,而在机场吃却要99块。

为什么?凭什么在机场就这么贵?

你很生气,跑去问机场的连锁餐厅:你凭什么收我这么多钱,你也太黑心了吧!

餐厅马上解释说,不是不是。我收这么多钱,是因为房租太贵,其实我并没有赚很多钱。

大多数钱,其实都被机场的店铺出租商赚走了。

机场的店铺出租商为什么能收这么贵的租金?

因为他掌握着稀缺资源,所以拥有分配财富的权利。

什么稀缺资源?

大一点的机场,每天的人流量能达到几十万。而且选择坐飞机的人群,相对高端。
所以,机场可以规模化触达高端人群。
这个资源可太稀缺了。品牌商愿意为此付很多钱。
很多大牌,比如爱马仕,LV,卡地亚等等,都愿意付很高昂的租金,在机场开店。
今天你嫌租金太贵,没关系。后面还排着一大堆品牌商,想要入场。
掌握稀缺资源,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所以,你在机场吃一碗面99元,这个价格由谁决定?

不由你决定。

也不由餐厅决定。

1
2
而是由机场的店铺出租商决定。
因为他拥有财富分配权。

— 3 —

理解了财富分配权,我们回到一开始的华为事件。

美国为什么要一而再地制裁华为?

他们为什么对华为这么紧张?

有人说,从法理上来看,是因为华为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令,把通讯设备卖给伊朗。

可是,美国制裁华为,真的是因为这个吗?

也许并没有这么简单。

这背后,可能还有更大的原因。

什么原因?

一个产业链中,设计——制造——供应链——销售,哪个环节最稀缺?

设计环节。

进一步说,是设计环节中的知识产权最稀缺。

美国人为什么那么重视知识产权,一直在打知识产权官司?

就是因为知识产权是最稀缺的。

谁掌握了知识产权,谁就拥有了财富分配权。

在过去,大部分关键的知识产权都掌握在美国人手上。

所以随便你们中国、日本怎么搞,反正我掌握知识产权,最终的财富分配权在我手上。

但是,突然之间,有家中国公司,开始独立掌握下一个时代(5G时代)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了。

这也就意味着,在下一个时代,这家公司将拥有财富分配权。

这对于习惯于当老大的美国人来说,这还得了啊?绝对不能让中国人说了算啊!

这背后牵扯着巨大的利益。

所以,违反伊朗制裁令,也许只是一个借口。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对财富分配权的争夺。

最后的话

创造财富很重要。

但是最终财富怎么分配,谁应该比谁更有钱这件事,并不是由创造财富的人决定。

而是由掌握稀缺资源的人决定。

谁掌握稀缺资源,谁就拥有财富分配权。

下一个时代,因为华为在5G技术上遥遥领先,它将会掌握财富分配权。

而美国最终想要争夺的,正是财富分配权。

这也许是美国不断制裁华为的根本原因。

面对美国一而再地针对和压迫,今天(2020年5月18日),华为发布声明,正式做出回应:

强烈反对美国商务部仅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修改。

以下为华为声明全文:

华为强烈反对美国商务部仅针对华为的直接产品规则修改。自2019年5月16日被美国政府无端纳入实体清单以来,在大量产业技术要素不可持续获得的情况下,华为公司始终致力于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履行与客户、供应商的契约义务,艰难地生存并努力向前发展。

然而美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扼制华为的发展,无视诸多行业协会和企业的担忧,无底线地扩大并修改直接产品规则,修改后的规则蛮横而具有产业破坏力。在此规则下,全球170多个国家使用华为产品建设的数千亿美元网络的扩容、维护、持续运行将受到冲击,使用华为产品和服务的30多亿人口的信息通讯也会受到影响。美国政府为了打压别国的先进企业,罔顾华为全球客户和消费者的权益,这与其一直鼓吹的保护网络安全的说辞是自相矛盾的。

本次规则修改影响的不仅仅是华为一家企业,更会给全球相关产业带来严重的冲击。长期来看,芯片等产业全球合作的信任基础将被破坏,产业内的冲突和损失将进一步加剧。美国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打压他国企业,必将削弱他国企业对使用美国技术元素的信心,最后伤害的是美国自己的利益。

华为正在对此事件进行全面评估,预计我们的业务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寻找解决方案,也希望客户和供应商与华为一起尽力消除此歧视性规则带来的不利影响。

是的。

美国如此做派,影响的并不只是华为一家,更会给全球相关产业带来严重冲击,最终伤害的是美国自己的利益。

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如果美国真的一意孤行,那么:

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

祝福华为。

王健林:城市的价值在哪里?

这条音频咱们来说说什么是城市的价值,这是房产界大佬王健林最近在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所做的演讲。

王健林的演讲,主要集中在三点。

第一,商业的繁荣程度决定了城市的价值。大家知道,关于城市的由来,历来都有争论,在经济学里,还有一个专门的城市学。在王健林看来,城的出现,是因为市的兴起,随着市场和商业的繁荣,才有了城市的扩大。他拿扬州和上海来举例子,明清时期,扬州就是因为茶盐贸易的聚集,很多商人都到那里去做生意,这才形成了扬州这座城市。最鼎盛的时候,一个扬州,竟然占了全国贸易的五分之一,当时根本就没上海什么事,后来海运兴起了,大家觉得把货运到上海更方便,做生意的人多了,才有了作为现代城市的上海。

第二,城市的核心价值是商业地段,城市的辐射力也是由商业价值决定的。现在一般人说地段好,说地值钱,是指什么呢?比方说我们说一个地方是“黄金地段”或者“钻石地段”,意思就是在说这块地处于核心的商业区,所以这个地方的地价就贵。虽然居住区环境好的房价也会很高,但我们不会说它是“钻石地段”。不仅中国这样,像巴黎、东京这些“世界大城市”都是这样。

商业价值高了,城市的辐射力也就大了,能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比如说长江三角洲就是由上海这个城市带动的。这种辐射力,不是靠城市的GDP,也不是靠城市的财政收入,而主要是靠它的商贸活动。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说,是特别有利的,也更有利于去创造和维持城市的繁荣。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保持城市的价值。怎么才能让一个城市持续保持它的价值而不被淘汰呢?如果我们要看历史的话,很少有一个城市能够几百年、几千年的维持它的繁荣,过去的中东欧、古罗马,多厉害啊,可是后来繁荣不在了,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个城市的中心价值转移了。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王健林从商业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首先是要有合理的商业布局。合理的商业布局并不是说写字楼啊、商城啊建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有一个多和少的平衡点,包括其他服务商业类的设施也一样。比方说沈阳有一条青年路,这一条大街上布局了数百栋写字楼,三十多个购物中心,其结果就是现在这条街很惨淡,并没有繁荣起来。所以说它并不是布的越多越好,而是合理的布局,还要根据现代交通的拥堵程度,合理进行分散。

其次是要创造一个优美的环境,咱们看在城市中,凡是靠着河啊、湖啊、绿地的楼和地段都特别值钱,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王健林特别强调了一点,他认为好空气也是城市价值的核心要素。对于这个问题,以前是被忽略的,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北京和上海这两个核心城市的空气都不太好,长期下来,城市的商业价值就在逐渐流失,因为优秀的人才和公司就走了,好的公司就搬了,科研人才、金融机构、贸易公司也许都走了。

“城市溢价”:诺贝尔奖的穷人经济学与中国的穷人经济学

刘远举:中国的贫困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乡问题,但城乡之间的流动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民和他们的孩子获得“城市溢价”。


更新于2019年10月18日 03:42 FT中文网专栏作家 刘远举

昨天是中国国家“扶贫日”,2014年8月,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对扶贫工作的重视。201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精准扶贫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几年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今年2月20日,中国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向媒体公布了一组数据,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底的1660万人,累计减少8239万人,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可以说在扶贫工作上,中国取得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成绩。2019年,距离2020年的目标还不足一年,中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的冲刺期。

扶贫不仅是中国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球性挑战。目前日均收入低于1美元的贫困人口全世界至少有8.65亿,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是全球各国政府面临的一大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则更是如此。

或许正因为这种迫切的需要,才使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在今年选择了“穷人经济学”。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给了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班纳吉(Abhijit Banerjee)、法国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美国学者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提出的实验性方案”。诺贝尔经济学奖在颁奖辞中写道,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进行的研究,大大提高了人们抗击全球贫困的能力。在仅仅20年的时间里,他们以实验为基础的新方法改变了发展经济学。

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中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合写过一本叫做《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的书。这本书与他们的研究观点也是一致的,在这本书中,他们揭示了穷人为什么贫穷。

很多人都认为,穷人是因为懒惰、缺乏毅力、沉于享乐等原因才陷入贫穷,但在这本书中,两位研究者通过实证发现,穷人和普通人没有太大的差别,在欲望、弱点、理性程度、意志方面,差别都不大。区别在于,贫困的境遇,导致穷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受限,造成许多小错误,这些错误反过来制约穷人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比如,

没有收入来源自然没有退休计划;
没钱给孩子注射疫苗,孩子陷入疾病;
不识字于是无法看懂拗口的健康保险产品等。

普通人所忽略的小消费、小障碍和小错误,在穷人的生活中可能成为关键问题。

与一般晦涩难懂的经济学理论不同。他们的研究结果、结论,在他们获得诺贝尔奖之前,已经快速在社会传播。很多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去证实了这一点。

《时代周刊》的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美国白人,有着细胞生物学博士的学历,是名实打实的社会精英。1998年,她却在年届60的时候,三次深入美国底层,假扮穷人,做起餐厅女服务生、女佣公司清洁工和沃尔玛销售。她发现,穷人之所以贫穷并不是因为懒,缺乏毅力,而是陷入了一个难以摆脱的循环。

芭芭拉•艾伦瑞克在自己的书中写道:”一个穷人若无法凑出两个月的租金去租公寓,就只能出高价按周付去租一个房间。若他只租到一间房间,他就没法自己做饭,只能吃便利商店食物,例如快餐、热狗,比自己做饭更贵,而且还缺乏营养。若他没有钱办健康保险,一旦生病就一切都得自费。

除了这类生活上的陷阱,更大的陷阱在于穷人很难去提升自己。芭芭拉•艾伦瑞克事后总结,连续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消耗了她的大部分思考能力,连轴转的工作剥夺了她的爱好,第一次打工时她还能每天抽一小时阅读,到后来,她每天只能在吃晚餐的时候守着电视机放空一会。

穷人因为生活所迫,很难提升自己,本质上是在“不急迫,但长期非常重要”与“急迫,但长期不重要”之间,选择了后者,为短期情况所迫,损失长期利益。

其实,并不是穷人的专利,而是常见的人性。城市中经济条件更好的中产、白领也同样如此。我觉得,在日常生活之外,在重复性、无提升性的工作之外,是否有精力金钱毅力去安排额外提升自己的工作、学习计划,体现了一个职场人的理性与自我调控的能力,也是判断一个职场人能否持续上升的一个预测力较强的标准。

不过,被生活所迫,损失长期利益,对城市白领而言,仅仅关系到职业提升,而对收入更低的人来说,则会影响到自己,甚至自己孩子的一辈子。

罗斯高教授是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他在中国做了37年调研,主要研究中国的农村发展。他有很深的中国情结,对中国农村孩子的教育现状非常担忧,他想缩小中国农村和城市的教育鸿沟。他发现,人的知觉、专注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情绪调节能力等等,都会在3岁前基本成型。三岁之前母亲的陪伴、给孩子读书,对孩子上小学的表现又很大影响,这会很大程度间接影响到孩子上初中,进而影响到孩子能否上高中。而是否能上高中,对孩子人生影响巨大。所以他提出,政府应该想办法,让外出打工的妈妈回到老家,带几年孩子。

他的观点,引来很多批评,很多人说他何不食肉糜。这些批评也有其道理。母亲需要打工,才能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营养,收入压力才是这些母亲眼前最紧迫的事,所以母亲只有放弃更重要,但看起来却不那么紧迫的“给孩子读书”,最终给孩子长远的人生带来负面影响。

但是,罗斯高真的是水平低,所以提出何不食肉糜的建议吗?其实并不是,罗斯高,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做了37年研究,非常了解中国。他的政策建议是基于留守儿童很难进入城市提出的。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城市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向,这个道理很明确:更好的办法应该是让孩子到城市里来,城市因为规模效应,能够更低成本的向孩子提供教育、看护,而父母也能在不降低收入的情况下,更好的教育孩子、维持更好的亲子感情。

从更大层面看,对于中国国来说贫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城乡问题,城市所能提供的机会与溢价,很大程度上能帮助贫困农民。所谓城市溢价,简单的说,一个人在村里子搬砖,机会少,工钱低,但到城里了,建筑工地更多,工资也更高。

但城乡之间的流动现在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农民和他们的孩子获得“城市溢价”。不过好消息是,随着互联网与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克服了原来地理距离与商业层级,压缩了渠道,使得城市的溢价,能克服原来的障碍,惠及更多的贫困人口。

比如,最近兴起的拼多多也在搞扶贫。观察一下它的模式不难发现,其社交裂变的新模式,压缩了层级,减少了运营成本,这使平台上的商家可以以更高的价格收购农产品,更低的价格出售,用所谓“拼农货”的模式,将贫困县的农田,和城市的写字楼、小区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很有效。《拼多多2018扶贫助农年报》也显示,其平台上农产品订单总额达653亿元,较2017年同比增长233%。某种程度上,其本质就是让贫困农民得到了“城市的溢价”,而且是在不离开农村的情况下得到城市规模效应的溢价。城市溢价注入农村,带来了劳动力的回流。数据也显示, 2018年,拼多多其体系累计带动近2万人返乡。

正是因为“身在农村却可以得到城市的溢价”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罗斯高的无奈。看起来罗斯高的困境似乎通过中国独特的“穷人经济学”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村人口规模巨大,扶贫之后还有城乡平等,这些挑战绝非一个平台、一个模式所能解决的。比如,要承接城市溢价,大农场效率更高,那么小农户如何变为大农场?再比如,城市溢价往农村流转,毕竟是有限的,而大城市的溢价又高于中小城市,所以最终的办法还是人往城市走,往大城市走,那么中国的城市化政策又该如何变?值得注意的,“城镇化”似乎正在逐渐被“都市圈”所取代,这是中国穷人经济学的一个好消息。

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

如果你爱喝咖啡,相信你应该听说过“小蓝杯”:luckin coffee 瑞幸咖啡。
也许是通过刷屏的朋友圈,也许通过办公楼的电梯间广告,也许是通过朋友推荐,或者是通过公司楼下的线下店。

我第一次尝试瑞幸咖啡是在去年,那时经常在电梯间看到它的广告,宣传说首杯免费,保证 30 分钟内送到,原豆采购成本比星巴克贵 20% - 30% ,请了世界顶级的咖啡师来调配,定价比星巴克便宜,买二送一,买五送五,免费送好友咖啡等等等等……
铺天盖地的宣传和疯狂的补贴,吸引了广大咖啡爱好者的目光。这家刚成立没几年的咖啡品牌,到现在在全国已经拥有超过 2500 家直营门店了。
2018 年,瑞幸咖啡的总收入为 7.63 亿,销量约 9000 万杯,看上去数据非常不错,但是依然亏损严重——全年亏损约 15.59 亿人民币。
今天,我想跟你聊一聊我眼中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它的竞争力和面临的挑战。

— 1 —
瑞幸咖啡开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店,A 型店、B 型店和 C 型店。
A型店就像星巴克这样传统的咖啡厅,满足放松休闲的人群,开在商圈或者社区里,面积比较大,可以让顾客在店里慢慢品尝咖啡。

B型店主要满足上班族,开在写字楼的一楼,面积要比A型店小很多,只有很少的几张桌子,主要让你上班时顺便买杯咖啡带上去喝。

而C型店,几乎连门面都没有,主要是用来做外卖生意的,让快递小哥来取咖啡然后送到顾客家里。

瑞星咖啡的这三种店,尤其是C型店,在我看来是决定它未来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
为什么?
因为像瑞幸、星巴克这样的咖啡店,咖啡的原材料成本其实并不高,可能一杯 34 元的咖啡,原材料成本只有几块钱。
它最主要的成本来自于运营的成本,包括店铺的租金、人员的工资等等。
而瑞幸因为主要做外卖业务,就有机会大大减少这部分运营的成本。
外卖业务增加了运输成本,如果减少的运营成本能够大于增加的运输成本,那么这就是一个效率更高的商业模式。
一旦跑通,就有机会蚕食掉星巴克的一大块市场。

也明显感觉到了瑞幸的巨大野心

但是,这种模式是有很大挑战的。
— 2 —
作为一个狂热的咖啡爱好者,我最喜欢喝的是拿铁,拿铁要好喝,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要用专业的咖啡机,用高压萃取出咖啡豆里的油脂,这样才能散发出浓浓的香气。
第二个因素,是要打出浓密的奶泡,这样才会有绵密的口感。

我经常喝星巴克的拿铁,但大多都是在店里买,很少叫外卖,因为外送过来的咖啡通常都不如直接在店里买的好喝。
为什么呢?因为咖啡怕晃。在运送途中晃来晃去,奶泡就没有了,加上运输需要时间,咖啡的温度会变,也会影响口感。
所以外卖咖啡在品质上是有一定挑战的,这可能也是星巴克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没自己做外卖的原因。
后来星巴克为了应对瑞幸的挑战,也开始外卖了,但是你会发现,它的外送服务中依然不包括卡布奇诺等含大量奶泡的咖啡。
外卖会损失很大的口感,这是外卖咖啡的第一个天然挑战。

— 3 —
第二个挑战在于:咖啡和咖啡外卖,也许是两回事。
一旦瑞幸开始做外卖咖啡的业务,它真正的竞争对手,就不光是星巴克了。
它真正的竞争对手,是所有可以外送的休闲饮品。
为什么?
一个人一天能摄入的液体总量是一定的,你喝了咖啡就不会喝奶茶,喝了奶茶就不会喝可乐。
精磨的咖啡,你基本上只能在店里喝,外卖送久一点,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咖啡的口感。
而你一旦选择叫外卖,你就不一定非得点咖啡了,你还可以选择奶茶、果汁、饮料等等。
所以,瑞幸咖啡真正的竞争对手,是包括星巴克、喜茶、可乐、酸奶等所有休闲饮品。
它进入的不是一个被咖啡品类垄断的市场,而是一个被其他所有休闲饮品垄断的市场。

— 4 —
瑞幸咖啡一开始非常高歌猛进。铺天盖地的宣传,不计成本的烧钱,让它迅速占领了很大的市场。
“烧钱 + 补贴”这种互联网式疯狂扩张的模式,跟滴滴、神州等打车软件早期的打法如出一辙。
瑞幸咖啡的创始人钱治亚曾任神州专车董事、副总经理,她深谙这种商业模式的精髓。

在2019瑞幸咖啡的战略发布会上
钱治亚透露瑞幸门店将达4500家,全面超越星巴克
但是,这种商业模式的成立是有潜在前提的。
用“烧钱 + 补贴”迅速占领市场,这种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在互联网世界中有一个壁垒,叫做“网络效应”。
用户越多,越有价值,越有价值,用户越多,一旦用户总数突破一个临界点之后,就会最终进入赢家通吃的状态。
在互联网世界中,真正竞争的其实不是谁先走到终点,而是谁先走到中间的临界点。
所以在滴滴、神州等这些网约车公司的竞争中,大家都在争抢着第一个到达赢家通吃的临界点,那怎么才能到达呢?
烧钱是最重要的逻辑,虽然资源浪费很严重,但是我一旦过了临界点就可以垄断市场,再去获得价格优势。
这是互联网公司的基础打法。
这个逻辑在互联网世界中行得通,但在咖啡这个行业就不太一样了。
在咖啡行业,就算星巴克做得再好,都不可能进入赢家通吃的阶段。除了星巴克,还有麦当劳的咖啡、肯德基的咖啡、全家便利店的咖啡等等,它们都占据着地理位置附近的一小块市场。

全中国一共有 4 万亿餐饮市场,但做的最大的餐饮公司比如百胜中国,它的市场大概是 400 多亿,也就是说最大的餐饮公司市场占有率也不超过 1% 。
海底捞的市场大概是 100 亿,市场占有率是 0.25% ,没有办法跟互联网公司动辄 30% 、70% 的市场占有率相比。
咖啡行业和餐饮行业一样,都是极度分散的市场,在这些市场中,通过烧钱是无法建立网络效应的,烧钱只能建立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以及获得初始的流量。
我们经常提到一个公式:销售 = 流量 转化率 客单价 * 复购率 。
在咖啡行业,想要真正经营好,获得初始流量之后,最终靠的其实是复购率,否则流量就无法沉淀为存量。
瑞幸官方给出的数据是:总体达到 99.6% 客户满意度,3 个月复购率大于 50% 。
我不知道具体统计口径,但据自己的观察来看,身边的一些咖啡消费者在瑞幸咖啡开始扩张时,确实做了一些尝试,但是最终却没有沉淀下来成为瑞幸咖啡的忠实用户。
我希望更多的瑞幸用户如官方数据一样,确实大量复购。但如果更多人都像我身边的朋友一样没有沉淀下来,我对瑞幸会很担心。
— 5 —
瑞幸咖啡最近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开始卖沙拉、蛋糕、三明治等一些轻食了。
也许它是想通过咖啡来吸引流量,然后通过卖轻食来赚钱。
我斗胆推测,这可能是受到投资人的一些压力,想要尽早实现商业化,走出咖啡品类赚不到钱的困局。希望我是错的。


但如果我不幸猜对了,那么增加更多品类也许并不是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因为扩张品类并不能解决复购率的问题。
当前咖啡品类这条路还没完全走通,当咖啡品类能够产生大量长期复购的时候,才有可能更好地带动其他利润品的销售。
这对瑞幸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总结一下
瑞幸咖啡的外卖咖啡业务,是决定它未来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它能够大大减少传统咖啡店的运营成本,可能会是效率更高的商业模式。
但是,这种模式有两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在于,外卖咖啡会损失掉很大的口感。
第二个挑战在于,一旦开始做咖啡外卖,它真正的竞争对手,就变成了所有可以外送的休闲饮品。

而咖啡行业和餐饮行业一样,都是极度分散的市场,通过烧钱是无法建立网络效应的,烧钱只能建立用户对品牌的认知,以及获得初始的流量。
想要获得长久的发展,在获得初始流量之后,必须激活用户的长期复购率,将用户沉淀下来。这对瑞幸来说,也许是不小的挑战。


当然,不管怎么样,瑞幸咖啡在短时间内能够占领很大的市场,一定有它做得对的地方,和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我们虽然不知道最终它到底能否成功,但我们衷心地祝愿它能够越走越远。

根据常识判断,一年前我就觉得瑞幸咖啡有问题

瑞幸自称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立。它自称是“低价”“性价比很高”的咖啡。然而,作为一个重度咖啡爱好者,我发现瑞幸咖啡的价格并不便宜。
2019年4月,我的脑海中初次形成了一个认识:瑞幸咖啡的商业模式有问题,财务数据很可能靠不住,应该撑不了多久。当时,我认为它还能撑上1-2年;没有想到,它竟然连一年也没有撑满。

2020年2月,在浑水发布做空瑞幸的报告之后,我仍然觉得它可以再撑几个月。因为空头的证据主要是微观上的,无法在宏观上证明公司造假;2020年一季度的疫情给了瑞幸一个机会,可以在财务上洗个澡。

我确实没有想到,瑞幸咖啡会在2020年4月2日(美国时间4月1日)就承认自己造假了。这次伪造收入的比例很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之一:在29亿元的营业收入当中,有22亿元涉嫌伪造。现在看来,瑞幸咖啡的退市应该只是时间问题。无论是美国资本市场,还是其他任何国家的资本市场,都不会再给如此恶劣的公司任何机会。

(每当一件事情应验,我都会想到牧濑红莉栖)

我觉得瑞幸咖啡有问题,有三个主要原因,原因的重要性依次递减。

首先,瑞幸自称的商业模式并不成立。它自称是“低价”“性价比很高”的咖啡。然而,作为一个重度咖啡爱好者,我发现瑞幸咖啡的价格并不便宜——在通常的58折到66折下,它的价格一般不比湃客咖啡(全家便利店)、乔雅咖啡(罗森便利店)、麦咖啡(麦当劳)、K记咖啡(肯德基)便宜,或者只比它们便宜一两块钱。在上海、深圳这种便利店文化发达的城市,满街都是湃客,瑞幸可以说毫无价值;在北京这种便利店荒地,瑞幸也很难与遍布各地的麦咖啡、K记咖啡竞争。

瑞幸自称“便宜”,其实是死死抱住了星巴克作为标杆。星巴克的咖啡确实很贵,尤其是它的花式咖啡;但是,世界上不只存在星巴克和瑞幸两家连锁咖啡店。瑞幸真的是在欺负两种人——不怎么到中国的老外投资人,以及不喝咖啡的中国投资人。如果你开了一家白酒厂,硬要以茅台为标杆说自己“便宜”,那么所有喝酒的人都会觉得你是神经病;不幸的是,看样子中国投资人里面喝酒的比较多,喝咖啡的比较少。

当然,在外送方面,瑞幸有一个杀手锏:满55元面价免费配送,而且使用的是顺丰等高档物流服务。瑞幸的“面价55元”,基本就等于“实际支付35元”,所以写字楼白领趋之若鹜。在工作日的清早和午后,你会发现写字楼附近的瑞幸咖啡门店里有堆积如山的外送订单。遗憾的是,这仍然不可持续:你相信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满35元免配送费(而且还用顺丰)能做到不赔钱吗?反正我不相信。

(如果你做研究不认真,那么会很快得到报应)

其次,瑞幸咖啡的管理层一直在盗用、滥用很多“互联网思维”词汇。例如,他们的首席市场官发明了一个“流量池”理论,意思是“用廉价咖啡去吸引流量,构筑瑞幸咖啡的流量池,然后把流量导出到其他有利可图的领域”。我看过瑞幸高管的很多演讲,满口都是新奇的互联网、新零售、新消费概念。这是一种强烈警报:公司不靠谱。

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很少跟你提“互联网思维”。凡是跟你讲什么“流量”“粉丝经济”“降维打击”的企业家,往往是想把你当韭菜割掉的。有一家上市电商公司的CFO曾经明确地对我说:“我非常讨厌使用‘流量’这个词,它会让我们忘记客户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数字。”去看看阿里、腾讯、美团、拼多多等真正的互联网公司的PPT,你会发现要生动平实得多。

在瑞幸咖啡短暂的资本市场之旅中,绝大部分上当的要么是老外,要么是没怎么投过互联网行业的人。我见过太多盗用“互联网”名词割韭菜的人,其中最成功的可能是贾跃亭;我也见过一些半懂不懂的投资人,满口“互联网思维”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对“流量”这个词,我尤其抱着特别谨慎甚至敌视的态度,所以我对什么“流量明星”“流量自循环”“流量二次变现”的概念也很不欣赏。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针对那些骗子)

再次,瑞幸咖啡的PR(公关)活动特别活跃。有一段时间,你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批评它的自媒体文章,更不要说研究报告了。有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朋友告诉我,就在此时此刻,瑞幸公开承认造假之后,很多媒体、咨询公司甚至连朋友圈都不敢转发。在本怪盗团团长发表那两篇看空瑞幸咖啡的文章之后,收到了如同雪片一样的反对留言或私信,有些像是公司组织安排的。

不要误会,我不是说企业不该做PR;很多优质公司的PR做的很好。然而,瑞幸过于活跃的PR行为,导致市场上一度不存在负面评价,就连一些明显的问题也无人指出,这就很不正常了。尤其是与上面两条结合起来,就更不正常:一家商业模式有问题、高层满口假大空“互联网思维”的公司,偏偏对PR极端重视,2019年下半年以后甚至更加重视了。这种情况正常吗?

过去十年多,我一直在从事公司与证券研究。我越来越觉得,要做好研究、少犯错误,关键在于常识。常识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获得,又最容易被忽视的知识。如果看好瑞幸的投资人能够稍微多喝一点咖啡,稍微多做一点市场调研,稍微体会一下这家公司宣传材料里的违和之处,他们完全有能力及早回避这场灾难。

从常识看,瑞幸咖啡肯定不是当前资本市场上互联网与新消费行业唯一的灾难。还有好几个灾难正在酝酿,甚至到了爆发边缘。但是,我无法确认,只能在心中怀疑;没有证据毕竟不能乱说话。无论如何,常识是不会骗人的,常识最好用;我们都应该时时刻刻牢记常识。

Why

智能电视的误区

国内的智能电视机,现在都自带系统,一打开就是各种菜单,有直播、影视、游戏、应用等等。

我不赞成这样的设计,也不愿意购买这样的电视机。

这是因为电视机的使用年限很长,可能达到10年。内置的操作系统不可能跟着更新这么久,事实上很多电视机自从出厂,就再也不更新系统了。以后,你一打开电视,就会看到过时的系统。

而且,为了压低成本,智能电视使用的 CPU、内存和储存,都是很差的配置,不可能有好的性能和体验。只要一两年,系统就会变得很卡,动不动就提醒你没有剩余空间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电视机和系统是分开的两个硬件,不集成在一起。电视机最好就是一个单纯的显示设备,操作系统由机顶盒来承担。

但是,这在国内恐怕很难做到。因为国内电视机的操作系统,很大的目的是播放开机广告,他们舍不得这一块的利益。

同理,自带操作系统的智能家电,我都建议不要购买,比如可以上网的互联网冰箱。

8个建议精确提问:好的提问,是稀缺的生产力

提问是一种能力。好的提问,更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一个好的问题,像一柄利斧,劈开迷雾,直指核心,指引人们找寻答案。一个真问题,往往背后就是一个好答案。

但是这个世界上,到处是偏离靶心的问题。提问不能直指本质,回答也就难以一针见血。

这也许是为什么爱因斯坦会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们都学习过解方程。方程可能会有一个解,两个解,甚至无数解……

1
2
因为问题是归一的,答案却是裂变的。
因为问题是单一的,答案却是多元的。

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激励着人们作出证明和回答。于是世界上诞生了名人、方法、定理、诺贝尔奖……

答案如果是那些金光闪闪的蛋,那问题就是那只能下蛋的鹅。

好的提问,是一种稀缺的生产力。

向别人提问,可以得到答案。
向自己提问,可以得到成长。

只是,如何提问?

— 1 —
充满好奇心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源自于探索。而对探索的渴求,是我们旺盛的好奇心。

这是什么?那是什么?生命何以至此?世界为何变化?

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会让你发自真心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每当充满好奇心提出问题时,你也会意识到自己存在知识的缺口。你会有强烈的冲动:我要把自己知识的边界推得远一点,再远一点。

你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吸收、成长。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

我本科是数学系的。在数学史上有一个伟大、令人激动、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费马大定理。

费马是17世纪的数学家。他有一天在研究《算术》中的毕达哥拉斯定理(也就是勾股定理)时,写下了一个断言:

当整数n >2时,关于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没有正整数解。

别有压力。我不是来和你讲数学的,我是给你讲故事的。

更要命的是,费马竟然还像恶作剧一样在页边写了另一句话:

我对这个命题有一个美妙的证明,但这里空白太小,写不下。

写不下!?那他是怎么证明的?

于是无数数学家带着他们的好奇试图证明,或者推翻费马大定理。

这其中涌现出许多你可能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伟大名字,比如:

欧拉、热尔曼、库默尔、柯西、莫德尔、谷山丰……

这其中也涌现出推动数学史极大发展的新概念新方法,比如:

理想论、代数数论……

这其中也是一群最勤奋和最有天赋的大脑,为了解题赌上时光的竞赛和较量。

他们为了证明这道题花了多久?

1年?5年?10年?50年?

不。358年。

费马大定理,困扰了世界358年。直到一个叫怀尔斯的人做出证明。

为了一个简洁的等式,一个简单的结论,一代又一代人付出努力,最初只是源自于单纯的好奇。

这是好奇心的巨大能量。

— 2 —
不要预设判断

记住,当你充满好奇心提问时,不要预设判断。

这样提问会让你遮蔽其他可能性,让你的问题都是验证自己的正确性。

什么意思?

比如有人曾经问我:
在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为什么先发生问题的总是这些网红品牌?

这样问为什么不好?

因为这个问题里面本身已经预设了观点:网红品牌出现挑战和经济放缓有因果关系。

但是,这个前提真的正确吗?

不一定。

在商业竞争中,品牌的起起落落每天都在发生。这可能是一个孤立事件。

出现挑战的具体原因,也许更应该从行业的角度思考。是行业总量下降吗?是消费趋势改变吗?

如果是行业总量上升,自己却死掉了,那不是经济放缓的原因,不是行业前景的原因,更可能是自己的原因。

不要预设判断,这只是拿着自己的观点找别人签字确认,甚至还会误导别人。

— 3 —
不要反问

反问,也是一剂提问的毒药。

千万不要问:
你有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感受?
你觉得这种做法对公司负责吗?
你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如果你那么做,你想会怎样?

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把你的建议藏在了问题中。

这不是提问,这是把别人强行拉入到你的价值观念和判断体系,让人很不舒服。

当别人启动防御机制时,距离吵架就不远了。

当嘴仗开始时,距离答案就更远了。

— 4 —
不要设问

还有,不要设问。

以“假如……”开头的问题,往往很难讨论。

就像“假如我和你妈一起掉水里,你先救哪一个?”一样的逻辑,很难回答。

因为所预设的条件、情境、可能性根本不存在。这样问往往是伪问题,也只能得到伪答案。

更要命的是,设问模式经常是以请教之名行指教之实。

“假设这样这样,你觉得你的方法对我们公司真的有效吗?”

这样的问题出口时已经附带了强烈而隐蔽的指向性,也很容易激发对方的情绪。

千万不要。

— 5 —
不要担心自己愚蠢

很多人提问时特别担心,这样问是不是显得我很愚蠢,特别幼稚?万一被拒绝了怎么办?万一被批评了又怎么办?

也许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不用担心。

因为愚蠢的问题,常常是一个好问题。因为符合直觉,因为符合常识。

既然是一个好问题,为什么又会被拒绝和批评呢?

那个敢于冲上去提问的人,经常会得到一个好答案的奖赏。即使没有答案,也会得到鼓励。

还有人会说,他这么简单就告诉我答案,是不是要“害”我?

这可能是被迫害妄想症。

没有人要害你,他没这个时间,也没这个心思。而且害人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要真诚地提问,也要相信别人会真诚地回答。

所以,不用担心自己愚蠢,也不用担心自己被骗。

提问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学习方式。你几乎不会有任何损失,却有机会得到巨大的回报。

— 6 —
不停追问

像前面提到的,永远带着好奇心提问。

提问也许是不够的,还要刨根问底,不停追问。

比如最早由丰田公司提出来的,追问5个为什么。

为什么机器停了?因为超过了负荷,保险丝断了。
为什么会超负荷?因为轴承的润滑不够。
为什么润滑不够?因为润滑泵吸不上油。
为什么吸不上油?因为油泵轴磨损,松动了。
为什么磨损了呢?因为没有安装过滤器,混进了铁屑等杂质。

连续追问,找到真正的原因,找到真正的答案。

再比如,面试的时候,连续追问,层层追击。

你曾经主导了什么项目?
那谁是经理,谁是负责人,谁是副手,谁比较突出?
为什么比较突出?可以举几个关键例子吗?
你提到了他把数据做了很多优化,请问是什么样的数据?怎么做的?

这样的追问,是编不出答案的。

他说他完成了西天取经,一定要继续问。你以为他是唐三藏、孙猴子、猪八戒、沙和尚,哪怕是白龙马也行啊。

但问到最后,他其实只是路上那根扁担。

那就完了。

不断深入、下沉,美好的东西就会自然显现。

— 7 —
保持常识

常识,是共识的基础。

常识的问题,一般是好问题。所以要依靠和利用好自己的直觉和常识。

故作高深的问题,可能是伪问题。

所以提问时,可以这样:

1
2
3
4
先一般背景,再特定专题。
先乱棒猛打,再穷追不舍。
先盲人摸象,再一叶知秋。
从面,到线,再到点。

那什么时候知道,这是一个好问题?

你话音未落,他脱口而出: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啊哈,我知道答案了!啊哈,我的困惑也解决了!

这个时候,提问就具有了强大的生产力。

最后的话

不是有8个建议吗?怎么只有7个?

前面是向别人提问时的建议。

向自己提问的建议,只有一条,放在最后吧。

不停问自己:“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了吗?”

这个提问,是对自己的逼迫,能激发巨大的潜能。

1
2
我们向别人提问时,往往太逼迫。
我们向自己提问时,往往太放松。

应该反过来。

“这是你能做到的最好了吗?”
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企业成长,个人觉醒的标志。

我建议你从这8个方面开始,希望你能好奇、真诚、努力地提问,让提问变成你稀缺的生产力。

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如果你懂这句话,就知道这是一个彩蛋。)

How

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做?

商业洞察 丨 作者 / 刘润 整理 / 由之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786篇原创文章

前几天,我遇到一位企业家,他是厨师出身,在上海建了一家中央厨房,专门为高端餐厅生产急冻预制菜。

什么是急冻预制菜?

一份红烧肉,在中央厨房做好,然后用急冻技术冷冻之后,配送给高端餐厅。

餐厅拿到这份做好的红烧肉,只需要按流程花5分钟加热摆盘,就可以直接上菜给顾客了。

图为急冻红烧肉,我在家按照餐厅的SOP用5分钟制作,果然和餐厅一样好吃

见了这位企业家,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惊人的事实:

今天你去很多高端的连锁餐厅,其实已经很少能吃到现做的菜了,大约60%都是急冻预制菜。

可是,冷冻后再加热的菜,毕竟没有现做的菜新鲜,我们怎么会吃不出来呢?

是的,你根本就吃不出来。

因为现在的急冻技术甚至可以做到,把一条活鱼冷冻,解冻之后,还是活的。

把一盘加热后的急冻预制菜,和一盘现做的菜放在一起,让你盲测口味,你根本吃不出来,哪一盘是现做的。

今天的食品工业和餐厅供应链已经发展到这种程度了。

让人惊叹。

未来的餐厅,依然会很好吃。

但是可能,你只有在街边小馆子,才能尝到“锅气”了。

— 1 —

我问这位企业家,你的中央厨房具体做什么菜呢?剁椒鱼头做吗?清蒸刀鱼做吗?

他说,我们不做那种简单的菜,比如清蒸刀鱼,在餐厅蒸一下就好。

这种菜对于餐厅的厨师来说,并不需要占据他太多时间。

而我们做的话,还要冷冻,还要配送,成本太高,没有任何优势,餐厅自己做反而更便宜。

那我们做什么?

我们做一些工艺很复杂,在前期需要大量准备工作的菜。

比如红烧肉,比如糖醋小排,比如狮子头。

这种菜花费的时间很多,又要占用冰箱的库存,餐厅的人工成本很高。

我在中央厨房做好,比餐厅自己在现场做的成本,要便宜得多。

我们永远不赚客户的钱,我们只做一件事:帮客户省钱,然后从省掉的钱中间拿走一点点。

听到他如此自信地说出这句话时,我心头一惊。

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吗?

我相信,他过去一定经历过很多赚钱和不赚钱,最后终于总结出这条朴素的真理。

是啊,他的大逻辑是非常对的。

只有当你帮用户省钱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赚到钱。

不管商业世界多纷繁复杂,所有好生意背后的逻辑,归根结底,都是如此简洁而朴素。

— 2 —

我们永远不赚客户的钱,我们只做一件事:帮客户省钱,然后从省掉的钱中间拿走一点点。

细细品味这句话,它其实可以用在很多行业中间。

一个企业真正的利润,到底从哪里来?

如果你跟竞争对手一样,生产一件商品的成本都是3块,那么你其实没有真正的利润。

大家的成本和售价都差不多,用户为什么要买你的商品呢?

你说,别人都卖5块,那我可以降价啊,我卖4块!

可是,你降了价,用户都跑你这来了,竞争对手也会跟着降价。

最终,你们的售价一定会稳定在比成本高一点点的程度上,比如3块3。

大家都不会再降价了,因为再降价就活不下去了。

这个时候,你赚到的3毛钱,其实只是社会付给你的辛苦费。

它并不是你真正的利润。

你真正的利润,一定是通过某种创新,做到你的成本比别人更低,能够用同样的成本,获得更多的价值。

1
2
3
4
当整个行业的成本都要做到3块的时候,你有没有本事,把成本做到1块?
当你把成本做到1块,别人学都学不来的时候。你比别人便宜的这2块,才是你真正的利润。
这2块钱,我们把它叫做“价值空间”。
其中1块钱分给用户,1块钱留给自己。

这个时候,同样的商品,别人成本3块,卖3块3;而你可以只卖2块钱。

用户一定会从竞争对手那里,投入你的怀抱,因为你帮用户省了钱。

只有当你帮用户省钱的时候,你才能真正赚到钱。

— 3 —

所以,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有没有前途,前途有多大?

就看这件事情,有没有创造“价值空间”。

当你一顿创业猛如虎之后,整个交易链条,有没有用同样的成本,获得更多的价值?

我举个例子。

在过去,100斤花生能榨25斤油。

你说,我通过某种创新,改进了压榨工艺,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100斤花生我能榨出40斤油。

别人的25斤和你的40斤之间,多出来的这15斤油,就是你的“价值空间”。

有了“价值空间”之后,你就可以考虑如何分掉这些“价值空间”。

你可以拿出5斤油分给用户。

用户用同样的价格,以前只能买25斤油,现在在你这里可以买到30斤油了。

你帮用户省了钱。

他们会非常高兴地从竞争对手那里,投奔你的怀抱。

然后,你可以拿出5斤油分给合作伙伴。

合作伙伴也非常高兴,用同样的进货价,可以进到更多的油了。

你也帮合作伙伴省了钱。

这样就有更多人愿意帮你卖油了。

还剩下5斤呢?

留给自己。

这是你应得的部分,是你真正的利润。

有了价值空间,每个人都会帮你,盼望你成功。

而如果你说,今天不管谁榨,都只能榨出25斤,但我还是想做这个生意。因为这是我的情怀。

我知道花生油的价值,我希望中国人都能用更健康的花生油炒菜。我相信,别人能做好的事情,我也能做好。

你可能会很激动。

但我会在心里皱起眉头。

因为你的情怀,并不是价值空间。

没有价值空间的事情,难有大成。

消费者不会帮你。在谁那买都一样,我为什么要换人?

合作伙伴不会帮你。进货价都一样,我为什么要跟你合作?

你可能会很辛苦,也许能勉强活下来。

但是,这不是创业。

这只是在以创业的名义,为社会打工。

— 4 —

去年12月,我们自己做了一款茶叶,叫做“小洞茶”。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因为这件事情,能够创造价值空间。

茶叶是非常典型的低信任行业。

在低信任行业,消费者获得真实信息实在太困难:

你的茶叶真的是好茶吗?真的干仓储存了10年吗?你不会拿假茶骗我吧?

消费者不知道怎么判断假,商家也不知道怎么证明真。

这种极度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极度不信任,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太深。

那怎么办?

品牌商为了建立信任,花费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开线下门店,请大师鉴茶。讲故事,投广告。极尽奢华的包装,禅意十足的茶室……

于是,从批发商那200元一饼拿的普洱茶,5000元一饼卖给消费者。

交易成本极高。

消费者也没有办法,只能挑贵的买。

一分价钱一分货。越贵越值得信任。至少从概率上来说,越贵的东西,商家越舍得成本。送礼可不能犯错啊。买贵事小,买错事大啊。

所以,越是在“低信任行业”,消费者买到的真东西就越贵。

这个时候,如果你有办法降低巨大的交易成本,那你就能创造一块很大的“价值空间”。

这就是我们做“小洞茶”的原因。

因为有愿意相信我们的读者,我们就能节省一切可以免去的交易成本,创造价值空间,让大家可以买到真正便宜的好茶。

从去年12月底开卖,到春节之前,不到一个月,“小洞茶”已经卖掉一吨了。

我的主业是给企业做咨询,茶叶并不是我的主业。

从运营的角度来说,我们其实没有那么专业,也没有那么细致。

比如,一开始我们找不到特别便宜的快递,也没法说服包装厂商给我们最便宜的价格。

我们作为茶叶新人,不像别人可以1毛1毛去抠这些运营成本。

但是,因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空间,这就允许我们在运营上犯一点错误,浪费一点成本。

同时,消费者还能买到便宜的好东西,而我们自己还能分到一些钱。

当一个行业里没有价值空间的时候,大家只能靠抠成本来获得利润。

而有了价值空间,一个外行就有机会进入一个新行业,在更大的世界里创造价值。

1
2
做生意靠抠成本,只能获得小成功。
而找到价值空间,才能获得大成就。

最后的话


“我要做的这件事情,到底有没有前途?”

这是很多人一直在问我的问题。

我说,你们都问错了。

正确的问法应该是:在商业注定辉煌的前途里,有我吗?

商业有它注定辉煌的前途,就是不断用新的方法,降低交易成本,发现价值空间。

而所谓的商业模式,只是怎么把新的价值空间分掉而已。

你给自己多分一点,我会觉得你是一个激进的人。
你给自己少分一点,我会觉得你是一个愿意分享的人。

仅仅是这个差别而已。

所以,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有没有前途?值不值得做?

就看这件事情,有没有创造价值空间。

1
2
创造了价值空间,才会重构交易网络,然后才会有新的生态位出现。
眼里看到价值空间,手上抓住成本结构,这个时候你才能有所大成。

刘润:给杠精们开的药方

今天,一位小伙伴看到一条留言,问我是不是评论一下。

我看了一下之后,给他解释了一下背后的逻辑,他恍然大悟。

然后我说:你明白就好。这条,我就不评论了。

他说:为什么?我忍不住想去回复他。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表达,大概可以分为:事实(Fact)和观点(Opinion)。

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

但是细究起来,还可以再分。

至少可以分为四种:事实(Fact),观点(Opinion),立场(Stand),信仰(Belief)

什么意思?一个一个来说。

— 1 —

事实

我以前经常举一个例子。

今天很热,是不是事实?
这不是事实。

今天30度,这才是事实。
热,是你的观点。

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当然,这也是在大多数情况下。

现实世界,有时复杂到,你无法判断事实。

比如,你看圆柱体的正面,说这是一个圆形。

你看圆柱体的侧面,会说这是一个方形。

你看一座山,横看成岭侧成峰。

鱼在鱼缸里看到的事实,这个世界是球面的。

你看到的事实,不是这样。

但总体来说,事实是最不容易有争议的部分。

我们只能说,我们对事实的了解,还不全面。

— 2 —

观点

观点,就是你对一个事实的看法了。

观点,和你的关系,比和客体的关系,更加密切。

你觉得30度热,是因为你冷。
你觉得30度冷,是因为你热。

你的知识结构,你的信息环境,你的决策模型,决定了你的观点。

有人说,互联网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争论?

是因为,本来人们就是活在不同的信息环境和决策模型里的。

只是,他们彼此扎堆,交叉很少。

所以,这个世界相安无事。

信中医的和信中医的玩,不信中医的和不信中医的玩。

相安无事。

但是,互联网把这些人全都拉在一起了,于是彼此惊为天人,吵得不可开交,都觉得自己代表的是“事实”。

— 3 —

立场

什么是立场?

就是被位置和利益影响的观点。

你说热不热?你觉得挺热的。

但你是物业公司。你一旦说热,就要给大厦开空调了。
你一边冒着汗,一边说,我不热,我就是不热。

这时,你和他就没什么好辩论的了。除非你能和他有相同的位置和利益,否则你们俩,是不可能达成共识的。

在辩论场上,这叫“持方”。
因为持有正方观点,你能面红耳赤,说服对方。
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这个持方了。

但是,主持人突然说,交换立场。双方愣了一下。

我们不争对错,我们只争输赢。

几秒钟后,因为持有反方观点,你还是能面红而赤,说服对方,甚至你都相信自己真的相信这个持方了。

这就是立场。

不要和有位置和利益相关的立场辩论。

这就是为什么说:小孩子才谈对错,成年人只谈利益。

为什么?

因为小孩子没有位置和利益。

— 4 —

信仰

信仰,是一套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你信基督教,他信佛学,那个谁信科学。

这个比立场更厉害。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没有立场。

我信的是“对”的东西。

没错。信仰都是对的。因为你无法证明它是错的。

这就是“逻辑自洽”。

一个有判断力的人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大量逻辑自洽但互相矛盾的信仰。

信仰内逻辑自洽,信仰间互相矛盾。

这时,你只有选择。

一旦选择,就无法被击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不要攻击别人的信仰。

第一,你不可能获胜。
第二,你会失去这个朋友。

最后的话

回到最开始的案例。

为什么我不回复了?

因为我判断,他持有的不是观点,而是立场。

当一个人“屁股决定脑袋”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事情,是对他说: it's good for you.

反过来,我们也要时刻反省自己。
我说的话,我的表达,是事实,还是观点,还是立场,还是信仰?

嗯。我的这篇文章,是立场。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看事物的角度不同

普通人和高手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在于能不能拥有自己独立清晰的判断和观点。不盲目跟风,不人云亦云。

这是从1楼爬到10楼,从普通到优秀。

那高手和顶尖高手的差距在哪里?

在于能不能同时拥有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把自己放进别人的鞋子里,不以自我为中心。

这是从10楼爬到100楼,从优秀到极致。

— 1 —

两幅地图

最近,疫情继续在全球扩散。

我们常听新闻里说,欧美等“西方国家”情况危急,像中国这样的“远东国家”,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

为什么欧美是“西方”,中国是“远东”?

如果我们看地图,明明美国在地图最右侧,更偏“东方”啊!

为什么美国不是“东方国家”,而是“西方国家”?

答案,其实也在我们使用的世界地图里。

各国使用的世界地图基本是两种:

一种是以太平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亚洲的一些国家,大多使用的是这种世界地图。
另一种是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西方和美洲国家,大多使用这种世界地图。

亚洲一些国家以太平洋为中心来绘制世界地图,这样这些国家就处于地图的中央,象征着世界的中心。
同样,欧美国家以大西洋为中心来绘制世界地图,这样他们就处于地图的中央,象征着他们是世界的中心。

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美国是“西方国家”?

因为我们中国人,其实也是站在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地图角度来看的:
在这张地图上,美国不在中国的东面,而在西面。

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审视问题、价值取舍、处理矛盾。

所以,英国的“群体免疫”,意大利的“全国封城”,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站在我们的角度可能是不合理的,站在他们的角度,也许是有原因的。
再比如,特朗普发了推特,把新冠病毒称为“中国病毒”。为什么?

他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这一招把内部矛盾,转移为外部矛盾,果然迎来了很多民族主义者的点赞。但实际上,这招太阴损,太恶毒了。


(图片来自网络)

— 2 —

一次辩论

我目睹过一次辩论,一身冷汗。

张伟俊老师是中国第一位私人董事会教练。有一次,他受邀主持了一场企业家辩论会。

这些平常在自己公司永远伟大、光荣、正确的企业家们坐在一起,谁都不能说服谁。

他们越辩越激动,辩得脸红脖子粗,我看差点就快打起来了。

然后,然后,张伟俊突然叫停辩论,说:

“下一个环节,交换观点,继续辩论。”

听完之后,人都傻了。

稍微停顿后,大家又唇枪舌剑起来,开始帮对方自圆其说,又差点要打起来。

这对在场的企业家们,是深刻的一课。

你是以自我为中心,还是能换个角度站在他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你捍卫的是自己的观点,还仅仅是自己的尊严?
你捍卫的是自己的屁股,还是脑袋?

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世界。

— 3 —

三个场景

所以,设计产品、亲密关系、教育孩子,都是如此。

我们总爱站在自己的视角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真正站在用户的视角来解决需求。
我们总爱站在自己的视角说多喝热水,而不是真正站在对方的视角来嘘寒问暖。
我们总爱站在自己的视角来决定爱好,而不是真正站在孩子的视角问是否喜欢。

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总有“自嗨”的产品,教不好的“坏小孩”,和永远教不会的“直男”。

这是非常容易犯的错误,不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

即使实现了,也极大造成成本的剧烈攀升。

如果能换个角度看问题,是提升,更是跃升。视角不同,视野不同,结果也会天差地别。

最后的话

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哪里?
在于是站在1楼,还是10楼,还是100楼看事物。

有的人终其一生的努力,都只是站在1楼的视角看外面,看到的都是细节,自己附近那点东西,市井吵架,违章停车。
有的人努力向上攀登,站在10楼的视角看外面,开始能逐渐看到局部,轮廓关联浮现。
有的人比你更优秀,还比你更勤奋更努力,他爬到了100楼看世界。
他看到的是全局,开始体会自然资源的分布,城市设计的气概和俯瞰世界的万丈豪情。
站在100楼视角审视天下的人,可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走向。
站在10楼视角观察天下的人,可以决定一场战役的胜负。
站在1楼视角面对天下的人,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起止。
当你在1楼时,要更愿意主动跑到5楼、8楼、10楼,去看看都能望到些什么。再回到1楼执行时,会更理解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深度,并且不会遗忘细节。

希望你能拥有上帝视角,能瞬间把自己拉到空中俯视全局。希望你能拥有操盘手技能,能瞬间俯冲到地面死磕细节。希望你能知道什么时候该在空中,什么时候该在地面。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看事物的角度不同。角度变了,视野变了,很多事情就看懂了。看懂了,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Experience

刘润:我的人生算法之“概率思维”

马上春节了,很多朋友开始做鼠年的人生规划,今天,借此机会,我就把我2018年初,发过的一篇关于人生算法的文章分享给你,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罗胖在2017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中讲到一个概念:人生算法。

什么叫“人生算法”?

就是把同样公平的机会,放在很多人面前,不同的人生算法,会导致全然不同的选择。

比如现在有两个按钮,按下红色按钮,你可以直接拿走一百万美元;按下蓝色按钮,有一半机会,你可以拿到一亿美元,但还有一半机会,你什么都拿不到。

你会选哪一个?

按红色按钮吗?直接拿走100万美元,落袋为安呢,还是赌一下,按蓝色,万一拿到一个亿,人生的小目标不就实现了吗?

可是,万一什么都没拿到怎么办?还不如按红色,虽然比一亿少很多,但最差也有100万美元吧。

这就是我们在《5分钟商学院》第2季第6课讲过的“确定效应”。

“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大部分人不愿为了看似更大的收益冒风险,他们更喜欢虽然小一点但是确定的收益。

“确定效应”就是他们的“人生算法”。

但是,其实这道选择题,是有唯一正确答案的。

如果你学过《5分钟商学院》第1季的“决策树”,你就会知道,蓝色按钮的“期望值”更大(期望值为5000万),是最理性的选择。

“决策树”,就是你的“人生算法”。

可是,即便蓝色按钮是最正确最理性的选择,我还是有一半可能什么都拿不到啊,怎么办?

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我能确定地获得比100万更大的收益,增加我“赢”的概率呢?

当然有。

我们在“确定效应”那课中讲过,你可以去找一个投资人,把这个项目以低于“期望值”5000万的价格卖给他。

比如2000万,你落袋为安,获得了确定的2000万,而他,获得了5000万期望收益 - 2000万成本 = 3000万的期望利润。

这就是基于“概率思维”的另一种“人生算法”。



不同的“人生算法”,带来不同的选择,从而获得完全不同的人生。

而“概率思维”就是很多成功人士最基础的“人生算法”,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到底什么是“概率思维”。

— 0 —

曾经,我在微软GTEC二十周年的聚会上,访谈了原子创投的创始人冯一名,他成功投资了途虎养车网等众多独角兽巨头。

访谈中,他提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观点,“大家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运气”。

这听起来非常政治不正确,因为大多数人更愿意听到,创业是要靠努力靠勤奋。

什么是运气?

运气就是概率,只不过加了一点感情色彩。

对我们有利的概率,称之为运气;对我们不利的概率,称之为倒霉。

所谓创业靠运气,去掉感情色彩,就是:创业成功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概率。

我过去也分享过这个观点:就算你在创业路上,尽了一切努力,做对了所有事情,依然有95%是要靠运气,也就是概率的。

这句话听上去很泄气,但这可能就是一个自然规律。

只有理解这个规律,你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概率思维。

在今天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概率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尤其在创业领域。

概率思维是很多成功者的思维逻辑,你问为什么,甚至很多人会觉得:啊?这还用解释吗?

“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反而被认为是一种失败的思维方式。

不会吧,这些人太无知了吧?太语不惊人死不休了吧?

别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种“概率思维”。

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你每天甚至每小时都面临大大小小无数的决策,有些决策你觉得很重大,有些你觉得微不足道。

但是你觉得重大的决策,未必真得重大,可能只是让你觉得很痛而已。

就像我们在《5分钟商学院》第1季里讲过“幸存者偏见”,机翼上的弹孔让你很疼,但是你飞回来了,于是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而轻轻蹭过座舱和尾部的子弹,一旦击中就机毁人亡的部分,却没能引起你的关注。

你认为你成功,是因为努力扛住了机翼上的弹孔,但可能真正的原因,只是子弹“碰巧”没打中飞行员,或者油箱。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大多数的决策,都是“不完全信息决策”。

如果确定选A就能赚五块钱,选B就赚不到钱,我们肯定会选A。

这种掌握了全部信息的决策,是完全信息决策。

而现实是选A选B具体赚多少钱,并没有准确的数据,A和B之外有没有别的选项也不清楚。

在不完全信息决策的情况下,不是靠你的聪明才智或者努力,就一定能有正确决策的。

你再聪明再努力,都有可能是错的,这个“可能性”,这个失败的“概率”,来自于信息的不完全。

如果选A选B都有50%的概率会赌错,就相当于你抛了一枚硬币,你猜中是正面,就继续往下走一步,若是反面,就结束了。

这不是聪明才智的问题,这是信息不完全带来的“概率问题”。

假如你能走到下一步,又面临新的决策,决策信息永远是不完整的,选A有50%的可能性赚100块钱,选B有30%的可能性赚50块钱。

选A还是选B呢?

学过《5分钟商学院》中“概率树”那课的同学都知道,选A,你的期望收益是50%×100=50块钱;选B,你的期望收益是30%×50=15块钱。

选A是正确的决策。但是即使是正确决策,选A依然有50%的可能性是赚不到钱的。

也就是说选A是一个相对正确的决策,但它依然有可能是错的。

如果这次你猜对了,你又可以往前走一步,当然也可能猜错就走不了。

只是走两步,你能再往下走的概率只有50%×50%,也就是25%了。

这样一路决策下来,你每天有多大概率是走不下去的?

可见,最后你能走向成功,95%要靠概率,这个说法并不夸张。

所以我们即要相信努力的必要性,但也要明白,完全不受我们控制的概率,对创业的重要性有多大。

今天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创业积极性,而是为了让大家理解概率,承认概率之后,能找到一些方法,对冲概率,减少概率对我们的影响。

那如何对冲概率呢?首要方法是找到大概率成功的事情。

行业、公司、领导/团队、个人
——DeepCreator,事业生涯成功四要素

— 1 —

时代

时代所带来的概率优势是极其巨大的,它能帮顺应时代的人获得巨大的成功。

2017年双11购物节,阿里体系的总交易额是1682亿,这个数字非常震撼,相当于外蒙古2年GDP的总和。

公布这个数字的时候,屏幕右侧还有一个数字,就是无线成交占比90%,也就是说,在这个时代,90%的人是通过手机下单的。

这是什么概念呢?

淘宝是从PC上卖东西发家的,12寸屏幕展示的商品信息更加全面,5寸屏并不能充分表达产品特质。

但是看到无线成交占比90%这个数字后,你就要知道时代改变了,你必须要改,必须在5寸屏上把产品讲清楚,才能乘上时代所带来的概率优势。

还有一些商业模式。

比如卖域名就不再是时代的趋势了,域名是PC时代通过浏览器访问公司网站或商业网站时的入口。
美图的董事长蔡文胜就是靠投资域名起家的。
而在移动时代,手机的入口是分散的,域名没有以前那么重要了。
今天你再囤域名卖域名,估计也是个生意,但是已经没有时代所带来的优势了,所以你靠域名来发家的概率就会下降。

时代是对冲运气的第一要素,我把它的重要性排在千位。

— 2 —

战略

百位是战略。

我有一位好朋友, 29岁从微软辞职,专职炒股。

他炒股不是去看K线图,找消息。他数学特别好,人特别聪明。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找到股票里面的套利空间,也就是量化交易。

我记得十几年前,他一天赚的钱,常常比我一年赚的都要多。

我曾经问他,成功的要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战略,坚定地执行自己的模型。

比如他建一个数学模型要进行100次交易,可能前3次交易赚了钱,第4次交易就赔钱了,第5,第6次交易又赔钱。

这时候心态就变得很重要了,很可能怀疑自己的模型有问题。这是最考验人的,你要相信,你能赢不是靠消息,就是靠模型,靠战略,靠判断力。

所以赔的时候也要坚定地执行下去,因为这是个概率游戏。

所以说战略也是专门用来对冲运气的。

再举个例子,过去中国企业有种非常重要的战略,叫做跟随性战略。

德国人制造业做得比我们好,日本人服务业做得比我们好,美国人高科技行业做得比我们好,他们走在前面,我们在后面跟着。

走到路口,有人向左转,有人向右转。
向右转的人都死光了,我们只学向左转的那些人,就是跟随性战略。
如果你往右走了,你再聪明,再努力,再懂得管理,都没用,因为已经跌落悬崖了。

跟随性战略就相当于别人帮我们排除了一定的失败概率。

再比如,互联网有一个基本逻辑叫网络效应,网络效应就会导致赢家通吃,最终形成721的格局。

快鱼吃慢鱼,能最快构建起网络效应的就是赢家,我们称之为快鱼战略。
一旦你要做互联网创业项目,快鱼战略是最重要的战略。
曾经团购网站打得不可开交,最终美团和大众点评成为赢家,你今天再去做团购,已经没有机会了,没有人会向这个领域投资。

打车软件,在滴滴快滴成为赢家通吃者之后,游戏就结束了。
摩拜跟OFO已经打成这个地步,你就千万别再去做共享单车了,最终格局马上要形成了。
还有一些人相信慢就是快,只有慢慢来,才能最后走得很快。

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就是找死。

因为在“平台战略”下,快是必须的。只要慢下来,你管理水平再高也必死无疑。
很多人看互联网公司觉得很奇怪,OFO被爆管理混乱,美团王兴承认自己早期管理一塌糊涂,连有自己有多少员工都没办法搞清楚,但他们为什么还能快速增长?
因为战略选对了,极大地对冲了概率。在这个战略下,“快”,比“好”来得重要。

— 3 —

治理

十位是治理。

治理指的是结构,治理是董事会对整个公司管理层的结构化设计。

比如股权制度,合伙人制度等等。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举个例子,两个创始人搭伙创业,每人50%的股权,这个公司大概率上很难获得发展。

因为未来有很多的决策要做,他们股份相同,也就意味着谁也不会听谁的,公司没有核心领导,大家会吵得不可开交,死在山脚下面。

另一种极端情况是,一个创始人占98%的股权,另外两个各拿1%。投资人问他,为什么其他人只有1%?创始人说因为他们只值1%。

投资人很可能会跟他说,你也不值98%,因为你找不到能够跟你搭伙创业的人,1%根本就不叫合伙人。

今天这个时代,单打独斗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不管是50%:50%还是98%:1%:1%,结构如果不对,大概率就会失败。

如果在千位百位十位上踏错半步,后面的努力就显得很微不足道了。

— 4 —

管理

个位是管理。

管理是指你有没有找对人?有没有合适的奖金制度?有没有梳理好流程?有没有设计好员工的激励计划?有没有做一些企业的文化建设,团队建设?有没有做好充分的沟通?内部有没有一些员工跨组的调动和沟通等等。

这些都属于管理。

管理非常重要,也是用来对冲概率的,如果你没有做对管理的话,你的总成功概率也会降低。

最后的话

“概率思维”是你要心平气和地承认,就算你做对了所有事情,你成功的概率也不高,可能在今天的互联网行业只有不超过5%。

然后再思考应该用什么方式提高概率。

千分位上,通过踏上时代的脉搏提高12%;百分位上,通过选对战略,再提高5%;十分位上,通过设计好组织结构又提高2%;最后在个位上做好管理,提高1%。综合计算一共提高了20%,加上原来的 5%,你的成功概率就变成了25%。

有25%的概率获得成功,已经是很大的希望了,但是依然有75%的概率会失败,怎么办?

那就不接受失败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再来一次。

如果你曾连续创业四次,每次成功概率是25%的话,四次里面有一次成功就是比较大概率的事件了。

这就是概率思维,是这个时代成功者所秉持的底层思维。

理解和运用概率思维,去增加好运气,避开大坑和陷阱,创业者才可能在成功的路上走的更远。

刘润:我的人生算法之“逻辑思维”

什么叫“逻辑思维”?

就是你要有“刨根问底”的好奇心,遇到事情不满足于表面的解释,而会不断往下追究,找到根本原因。

这种“刨根问底”的逻辑思维随处可见,我就举一些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吧。

— 1 —

一个实验引发的追问

前几天,在微信群里,朋友发了一段赤道旅行时拍的视频。

内容是当地人做的一个有趣实验。

他把一个装着水的脸盆放在赤道北面,水面上飘着一朵小花,等花静止的时候,把脸盆底部的塞子一拔,水往下流形成漩涡,从小花的转动方向,可看到水是逆时针转动的。

而他拎着脸盆走到赤道南面一两米的地方,再做这个实验时,脸盆里的小花就变成顺时针转动了。

这时导游开始解释,地球是由西向东转的,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地球就会以赤道为中心,在赤道的南边和北边按不同方向旋转。

很多人看了之后感慨,这世界太神奇了!觉得上了一堂生动的地理课。

视频发群里后,我跳了出来,跟朋友说千万别信。

群友问为什么?

我开始哗啦啦讲解了:“我去过两次赤道看表演,还去过两次南北极专门做实验。

地转偏向力确实存在,但远不足以在赤道1-2米的地方能产生这么大差别”。

“即使在南北极,水流方向都是随机的,只有在大尺度的东西(比如洋流)上才能体现。

小尺度的东西(比如水盆)主要受环境影响,如水盆结构,故意用手拨动等。”

我接着说,“而且赤道的位置,垂直于地轴,地轴每年有15米的移动,所以赤道也在移动,那条线不是赤道,只是个象征意义。”

解答一番后,群里的朋友纷纷点赞:“专业”、“涨知识,我也看过这样的表演,没质疑过”、“你太牛了,我真以为这样”……

这番“牛”、“专业”、“涨知识”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只是有“刨根问底”的思维而已。

早期我看这个实验时,心里就存有个疑问,真的是这样吗?

于是我到南半球(比如南极,澳大利亚)旅行的时候,就专门做了实验,看看在南半球是不是顺时针转的。

结果发现是随机的!有时顺时针,有时逆时针。

跟之前学的知识“水流在北半球逆时针,在南半球顺时针”不吻合。

为什么会这样呢?

带着这个问题,2014年,我到了位于赤道的城市: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

看到当地人做的水流实验,和文章最开始的一样。当时我就觉得,怎么跟我自己做的实验不一样呢?

于是,我就拍了视频,认真去查相关资料。

研究后发现,地转偏向力确实存在,是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惯性力。

这是法国气象学家和工程师科里奥利发现的,所以又称“科氏力”。

从能观察到的现象,它也确实影响了很多东西的旋转方向,比如洋流,龙卷风,大气云层等。

这个力虽然存在,但实在太微弱了。

地球一天才转一圈,速度非常慢,影响力度相当小。

所以只能对洋流等大尺度的物体产生影响,对小尺度(如脸盆里的水)的东西很难产生影响。

所以,小尺度水流旋转方向的不同,更多是外部因素引起的,如塞子的螺纹、下水道的方向,或者拉塞子时手上力道的方向,任何一点都比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得多。

于是,我找出视频再认真看了下,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本地人做实验时,有个非常微小的动作:拉完塞子的时候,轻推一下水,给水流一个影响方向的初始力。

这才是实验的真相:水流漩涡是推出来的!

我再往下深挖,发现:实验中的赤道线,其实根本不是赤道。

怎么说呢?

赤道从定义上来说是垂直于地轴的。而地球的地轴,本来就不是真实存在的固定的轴,只是按照旋转方向虚拟出来的,地轴每年会有15米左右的移动。

那垂直于地轴的赤道,也必然有一定的移动。

这么一来,当年画的20厘米到30厘米左右宽度的赤道线,早就不是赤道的线了,赤道早就不在那里了。

所以在一条早就不是真正“赤道”的线,往北一米或者往南一米,可能一直在北半球或者一直在南半球而已。

所以,这个实验,只是本地人一个“善意”的玩笑,用来娱乐游客的。

因有这番刨根问底的过程,我才能得到前述“专业”的结论:

第一,地转偏向力是存在的;
第二,它只能影响大尺度物体的运动,小尺度的物体,更多是受环境的影响;
第三,旅游景点上画的“赤道线”不是真正的赤道。
你看,这个过程就是“刨根问底”,要有这种精神才能把问题搞明白。

— 2 —

“刨根问底”还能怎么玩?

在赤道时,当地人会介绍赤道周长的数字:40076千米。

如果你有刨根问底的“逻辑思维”,你可能会想:咦?怎么赤道周长的数字这么“整”?

如果只是觉得可能是凑巧吧,那你就放弃了一个刨根问底的机会。

我首先开始想,赤道周长单位“千米”中的这个“米”是怎么定下来的呢?研究后发现,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

原来最早是没有“米”这个度量单位的,后来人们跑到赤道上,用弧度仪去量出了赤道离北极的地表距离,再把这个长度的千万分之一,定义为“米”。

按定义,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就是一万千米,是地球周长的四分之一,地球的周长就是40000千米了。

所以是先有了赤道到北极点的长度,才定义出了“米”,而不是先有了“米”再量出赤道,这个逻辑恰好相反。

至于为什么不是40000千米整呢?

这个就不难想了,地球不是标准的球体,赤道周长比北极点处的周长要稍微宽一点。

知道这个“米”的定义之后,你可以接着“刨根问底”:这样定义出来的“米”太不靠谱了吧。

万一地球稍微一转动,这个距离变宽或者变窄,这“米”不就变形了吗?

这个人太不严谨了吧。今天的“米”还是这么定义的吗?

研究后你会发现,“米”一开始虽是这么定义的,但后来人们觉得总得把这个距离固定下来。

于是人们做了一个叫“米原器”的铂金棒,不管地球怎么变,米原器的长度就是一米了。

但米原器也会受外界因素影响,比如热胀冷缩怎么办?

另外,微观世界,不能用“米”做单位,有没更好的办法?

人们接着想办法,找到了一种稳定的元素“氪”,然后把氪86同位素的辐射波长的1650763.73倍定义为一米。

用氪元素的波长来衡量,精确度可以达到0.001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已经相当精确了。

但是“氪”这个东西没那么容易取得啊,怎么办呢?

于是人们又找到了光。因为光速是恒定的。

于是人们就量出了光在真空中一秒钟所走的距离,然后把这个距离的299792458 分之一定义为一米。

从此,“米”就变成“光秒”的一个子集了。

所以你看,一旦你刨根问底往下追,你就把“米”的定义跟历史都捋清楚了。

那“逻辑思维”还能怎么玩?到这里就停了吗?你还能继续刨根问底。

比如,跟“米”相关的,中国有个度量单位“尺”,你有没想过,一米为什么等于三尺呢?

中国是在很久以前就用“尺”这个单位,哪有这么凑巧,直接等于欧洲定出来的一米的三分之一呢?

肯定是其中一个单位去凑了另外一个单位。

那是谁凑了谁呢?你就要刨根问底了。

原来大概在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为了跟国际接轨统一了度量衡,把一米等于三尺。在此之前,“尺”的长度是不确定的,西汉时,约等于0.231米。

宋朝时,相当于0.307米,接近三分之一,所以1930年的时候才取了个近似的数字:1/3。

同样的道理,你又可以想到一个问题,公斤是不是也这样呢?

一公斤现在等于两市斤,也是1930年国民政府定的。

那此之前是用什么单位呢?在此之前,人们用的计重单位叫“司马斤”,约等于今天的600克,而且是16进制,即一司马斤等于十六两。

是不是恍然大悟?“半斤八两”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今天,香港还用着司马斤的计重方式,你去那买一两黄金,回来一称,不对啊,怎么短斤少两了?其实人家没有缺斤少两。

大陆一两等于50克,而香港大概37.5克。

如果你觉得不公平,你去买香港“一斤”鱼试试。买回来一称,这个鱼会是600克,一斤二两,主要就是计重单位“斤”的定义是不同的。

最后的话

你看,从赤道的小实验,不停地刨根问底,可以追出很多东西和结论,这就是刨根问底的“逻辑思维”。

打开脑洞,文末“斤”的概念,你还能继续往下刨吗?

或者再想想,你身边看到的习以为常的事件,是否真的是你以为的呢?

试试拿起“刨根问底”的铲子,用好奇心刨开这有趣的世界,也刨出你的逻辑思维吧。

刘润:我的人生算法之“复利思维”

什么叫“人生算法”?

就是把同样公平的机会,放在很多人面前,不同的人生算法,会导致全然不同的选择。

第一篇我们讲了“概率思维”,第二篇是“逻辑思维”,今天我们来谈谈“复利思维”。

— 0 —

网上有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公式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进步1%,一年之后他的能力会提升38倍。

相反地,如果他每天退步1%,一年之后,相当于所有的能力都消失殆尽了。

听起来是不是既鸡汤又警世呢?


还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是说一个人存一笔钱,每年可获得10%的收益,一年之后连本带利再投资同一个项目,如此以往,大约7年后就可以达到本金翻倍的效果。

我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虽然今天要讲的是复利效应,但我们必须先破除一般人理解”复利”时,存在的逻辑谬误。

多数人对上述两个例子中的公式:(1+1%)^365 和 (1+10%)^7.2≒2 有很大的误解。

我们如果把公式拆解开来,会发现复利公式中共包含三个变量,分别是:本金、收益率、期数,并各自对应着最普遍的三个谬误。

— 1 —

期数谬误

人们对“复利思维”最大的心理谬误,来自于对“期数”的不合理预估。

怎么个不合理呢?

就是“每天比前一天进步1%”这件事情是极不合理的。

也许有人会说,可是我一天可以背5个单词啊?

一天背5个,一年下来能背1,825个单词,那是线性的增长,而非指数级的增长。

这里的错误,就是把本来应该用加法计算的事情,用次方去计算了。

这个公式的最大谬误,是用“天”为单位,产生对期数的过度高估。

我们把期数拉近现实来看,比较合理的算法,应该是用“年”为单位。

用“年”作单位后,你发现要达到365次方,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务。

人碍于寿命的物理极限,要达到年复利的365次方,那得靠10代人的传承,才能完成这项使命。

365次方的确是非常美好的想像,可惜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我们先举个比较普遍的例子。

拿现在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大约1.5%为例,1.5%已经几乎是无风险利率了,虽然还是有可能产生银行倒闭的风险,但因为风险很低暂且不论。

假设一个人从大学毕业后22岁开始投入1块钱放银行定存,存到60岁退休,且利息持续滚入本金,38年后,根据复利效果,他当初的1块钱存款会变成1.76元。

是的,你没有看错,38年的总收益只有76%。

这个结果可能会让许多人大失所望,但我们必须认清现实。

复利的速度远远没有我们想像中乐观,因为我们很容易把期数想多了。

你以为你随便一下,就能乘上365次方,但事实上一辈子,你可能才乘了38次方。

— 2 —

复利效果谬误

回到一开始举的7年翻番的例子,这里假设的是每年可获得10%的收益率,7年后的复利效果是 (1+10%)^7.2≒2, 收益率约是100%。

7年翻倍,听上去不错吧?

那么如果你不用连本带利的逻辑呢?

如果你只是本金放在那,用单利去算,7年总共获得的收益是10%乘以7,也有70%,和100%其实差不了太多啊。

所以不要过度地把成果都归功于利滚利,以7年为期,你大部分的收益,还是来自于你本金基本利息,而不是利滚利。

太多人把复利当成是一个快速致富的通道。

切记,复利效应不是暴富效应,复利效应,恰恰是一个极度仰赖长期的概念。

复利需要足够长的时间酝酿发酵,可能是一辈子,也可能是几代人的时间。

总之,复利效应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短期之内是绝对无法体现的。

— 3 —

收益率谬误

我们每个人都幻想能够达到巴菲特的收益标竿,也乐观地相信自己有可能做到。

的确,有些眼光非常独到的基金经理人有办法维持长达20-30年间,年化收益率30%以上,整体算下来是2,600倍的收益。

看到了吗?复利效应真正诱人的地方,是收益率。

高收益率才是复利效应的核心。

巴菲特真正令人折服的地方不在于他彻底贯彻复利效应,而是他有办法维持30%的收益率长达30年。

讲一个小故事。

巴菲特在2005年时立下一个赌局,说你们这些自信的金融专家,别整天瞎得瑟,我出100万美元,你们随便挑5只基金,如果它们的10年收益率能跑赢大盘,就算我输。

没有人敢接受挑战。

直到2008年,美国职业投资经理人Protege Partners公司的总裁泰德•西德斯,站了出来,用精心挑选的5只基金挑战巴菲特。

结果呢?

今年正好10年了(本文写于2018年),赌约到期,标普指数增长了85.4%,而西德斯挑选5个基金的10年总收益率为:8.7%、28.3%、62.8%、2.9%、7.5%。

其中表现最好的62.8%,用复利公式换算为年化收益率,也就是5%而已。

所以你现在明白,长期稳定高收益,几乎是天方夜谭。

复利公式的核心,“高收益率”,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存在。

你看到别人赢,并没有看到别人输;你看到短期赢,并没有看到长期输。

在复利效应要求的真正长期内,高收益率几乎无法实现。

再者,这场赌局中获胜的“标普指数”,用复利公式换算为年化收益率,也就是6.36%而已。

而且这6.36%还得归功于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十年来的经济复苏,要是再碰到一次金融海啸,是否能有同样的收益率都还未可知。

— 4 —

打开复利效应的正确姿势

那么,什么才算是正确地理解复利效应呢?

每每讲到复利效应时,人们很容易把它跟一个词联想在一起,那就是“财富自由”。

我们可以结合复利效应,把财富自由简单用公式理解为:


这个公式简单来说,就是只要非劳动收入,大于消费欲望,就达到了财富自由。

基于这个公式,我们就得到了下列三种“财富自由”的方法论:

  1. “无欲无求”式财富自由

佛教认为欲望是导致痛苦的根源,当赚钱的速度跟不上欲望膨胀的速度,你永远也得不到满足。

所以人要学会降低欲望,从免费的资源比如阳光、空气、与家人的交流中,体会快乐与满足,只要吃的上饭,就是财富自由。

  1. “三生三世”式财富自由

如果不想降低欲望,怎么办呢?

那就用时间换。但是你要对“时间”,有充分的耐心。

理论上,只要你每期收益扣除通货膨胀后是正的,你放的时间越长,最后获得的回报就越高。

但是,这个时间的长度,可能要三生三世。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穷不过三代”,只要存放的期间,打破人类寿命的物理限制,不以一生为单位,长期积累下来,你绝对能够留下一笔可观的财富给后代。

为你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的财富自由而努力吧!

我能理解复利效应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可是我一定要存三生三世吗?

我难道不能在我这一代就享受成果吗?

当然可以,但前提是尽可能越早开始越好。

多早?

从你6岁拿到5,000块的压岁钱开始,存到76岁,假设你能获得连续70年平均每年5%的年化收益率(你要理解,这已经是神一样的投资者了),70年之后收益率可达到30.4倍,即15万。

不想三生三世,就“用压岁钱养老”。

只要你每年比前一年多要一些压岁钱,退休之后,也够生活不少年了。

  1. “第一桶金”式财富自由

现在你已经理解,有多大的收益率,就有多大的风险。在很长的时间内,期待低风险的高收益,是不现实的。

我们下面假设,你和有勇气和巴菲特打赌的西德斯一样,能在几十年内,持续获得5%的年化收益率。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他选的另外4支基金更加惨不忍睹。

那么,我们来算一笔账,你到底怎样才能财富自由?

让我们以终为始,从退休后的人生规划倒推回现在。

假设我希望退休后每月至少要能有5万块钱来涵盖看病、出国旅游等消费,代表我每年要有60万的净现金流入。

这60万不是本金,是按5%收益率投资得来的投资收益,那么,60万除以5%,我的本金至少得有1200万。

那我要从什么时候开始存钱呢?

大学刚毕业时,能存的钱很有限,大概要等到工作7-8年后,才有办法损益两平,所以我从30岁开始存吧!

怎么存呢?

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想尽办法省吃俭用,在30岁时,存到第一桶金,之后就不存钱了,单靠利滚利。第二种则是我每年定期存入固定的金额,持续投入30年。

那么,第一个问题来了,30岁时要存多少钱,用5%的年化收益率,利滚利,滚30年能获得1200万呢?大概是300万。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你30岁的时候,300万存款从哪里来?只能来自于你的第一桶金。

第一桶金,也就是复利公式里的本金,是财富自由的最大权重。我们看世界富豪榜的前100名,其中90名以上,都是靠第一桶金获得财富自由,而不是靠利滚利公式。

全球首富比尔盖兹今天的财富大约800多亿美金。

很多人说,这800多亿美金已经不是来自微软股票,而是来自投资了。

是的,没错。

但如果他当年没有卖掉微软股票去投资的话,他的财富会有2900亿美元。

创造财富,而不是靠财富自己创造财富,才是获得财富自由的真谛。

人生建议:早期靠本金,后期靠复利

好的,理解了真正的“复利公式”,以及获得财富自由的三种方法:“无欲无求式财富自由”,“三生三世式财富自由”,和“第一桶金式财富自由”后。

最后给大家几点建议:

  1. 尽早存到足够的本金。

获得财富自由的第一重要的事,是培养赚钱的能力,靠本金、而不是靠复利,你都没有本金,哪来的钱生钱呢?

  1. 努力做到稳健高收益。

找到高收益的投资不难,识别背后的风险很难。你看中的是别人的利息,别人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1. 让时间证明它的力量。

要有把压岁钱当成养老金的足够耐心,认清复利效应从来都不是暴富的手段。

  1. 降低自身的贪念欲望。

他买了车,我就要买游艇;我买了游艇,他就要买专机。欲望是无法填平的,只能降低。

做到以上这几点,你才能离财富自由更近一些。

《老喻的人生算法课》09 七段-复利

复利这个概念,让我们从更长的时间维度,重新理解了价值。上一代人,获得复利或许是凤毛麟角的幸运,对我们而言,却是必备技能。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长期主义,培养持续学习能力,不断构建并更新自己的价值标签。

一个人优不优秀,就看这3个层次

一个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在哪里?
不在从0%-60%这一段。
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我会了”。

也不在60%-90%。
这一段的关键词,是“还不错”。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90%-99%。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极致”。
而顶尖高手,和高手的差别,在于99%-99.9999%。

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判断力,分寸感,和颗粒度”。

— 1 —
判断力

一件事情,在信息量有100%的情况下,你能做出的判断,一个拥有决策模型的机器人,都能做出。
而当信息量只有90%时,很多人就会开始犯错。
错误率,甚至可以高到50%。
当信息量只有60%时,大部分人的决策,基本靠猜。

判断力,不是指你有没有优秀的“决策模型”,而是,你只有20-30%信息量的时候,如何做出大概率正确的决定。

判断力,是对信息量的对冲。

— 2 —
分寸感

往前一步,万丈深渊。往后一步,还是万丈深渊。

进一步寸步难行,
退一步海阔天空。
——DeepCreator

你是否能在钢丝上,从悬崖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

这句话,该不该说?那件事,会影响到谁的利益?价格定在多少合适?分多少利益给合作伙伴?
甚至,一个微笑,一个鞠躬,一个用词,一个握手的力度,一个段子的尺度,一句话的力度。
都是分寸感的体现。
当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于一件事的时候,成熟的人,和孩子的巨大差别之一,就是分寸感。
分寸感,是对复杂性的对冲。

— 3 —
颗粒度

你看时间,是以你为单位,还是以天为单位,还是以分钟为单位?
你说用别人3分钟时,是否真的用了3分钟?还是安慰自己,我的事很重要,5分钟也值得?

你把一颗桃核放大,上面是不是雕刻着一艘船?
你把一粒米放大,上面是不是刻着一部《红楼梦》?

你对产品的设计,是精细到了每个按钮的位置、颜色、阴影、在不同光照下的反射了吗?
这些都是颗粒度。

颗粒度,是对分辨率的对冲。

孩子,总觉得自己充满激情,无所畏惧。他们有时,也会做出一些令人惊艳的东西。大人们很赞许。
但是,孩子成长为大人,就会发现,对判断力、分寸感、颗粒度的修炼,是一条没有尽头的修炼之路。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但是,这个前提是,你已经开始走了。
如果走都不走。你就不是“仍是少年”,而是一个长不大的“巨婴”。

最后的话

一个网上流传的故事:
一场战争中,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为99.9%,这就意味着从概率上来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可能会有一个因为降落伞不合格而丧命。
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让合格率达到100%才行。厂家负责人说他们竭尽全力了,99.9%已是极限,除非出现奇迹。
军方就改变了检查制度,每次交货前从降落伞中随机挑出几个,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
从此,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故事真假我们不必较真漏洞,因为其背后隐约透露出一个十分关键的信息:

高手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90%-99%。这一段的关键词,是“极致”。
顶尖高手,和高手的差别,在于99%-99.9999%。这一段的关键词是“判断力,分寸感,和颗粒度”。

但前提是,你对“极致”这个词,不要有误解。

极致是99分,顶尖高手是100分,优秀大概80分。但是大部分人,误以为10分就是满分。
99%-99.9999%,那剩下的0.00001,就是庸人和优秀者的区别。
差距看似距离很小,触手可及,却是一道难以跨越的天堑。

所以,请尝试:

把:“我不行,我学不会,我做不到”。
改成:“我行,我愿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尝试”。
把:“我做到了,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我尽力了”。
改成:“还能更好,还能够优化,还能更努力”。
美团总裁王兴说过这么一句话: 真的「极度渴望成功」的人其实并不多,符合后半句「愿付非凡代价」的就更少了。
愿你敢于离开舒适生活,敢于不惜代价去奋力争取。
愿你在这次“特殊时期”过后,成为“九死一生”中的“一生”。

一个人优不优秀,就看他心里住着谁

去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一个人优不优秀,就看这3件小事》,文中提到: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文中我还举了5个例子,解释了面对同一种情况,三种人的不同处理方式。

给人感觉,普通人和顶级优秀的人眼中的世界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

今天,我就斗胆用虚拟的比喻来尝试回答,希望能给你启发。

我们假设每个人有三个心房,每个心房就像房间一样,有两个人要抢着住进去。

对每个人来说,有的人是A住进去了,有的人是B住进去了。

这时,每个人心中住进了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也就不尽相同。

— 1 —
“自我”的心房

第一个心房,我们可以叫它,“自我”的心房。
这个心房,有两个人想住进来。一个人叫做“未来的自我”,一个人叫“当下的自我”。

什么区别呢?
如果“当下的自我”住进这个心房,你会明显感觉到他是一个享受当下的人。
这当然没什么不好。

生活中,家人提醒他,为了升职、加薪,再努力一把;
工作中,同事提醒他,该多掌握专业知识,为了进步再拼一下。

他会说,
着什么急,多累啊,享受现在就好了;
所有的未来不都是每一个当下?
生活的意义不就是为了此刻的宁静吗,让我在待一会。

当他面对别人的指责或者批评时,他会首先维护,当下他光明正确形象,拒绝别人批评。
拒绝不了,就找借口。用找到的借口证明,即使我真的错了,也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总之,三个字:我没错。

为什么要拒绝承认错误?或者给错误找合理性解释?

就是因为他的第一个心房里住着当下的“自我”。

他认为当下这个“自我”是不容置疑的,是一个很好的、完美的人。

一旦你说他不够好,那他一定要告诉你,这次他看上去不好,其实是有原因的,他本质是一个很好的人。

比如,开会迟到了,会责怪组织者没有通知到位;
目标未达成,会说市场环境不好;(谁上都不行)
任务没完成,会说支持不到位;(你上也不行)
等等。

总之,三个字:我没错。

我的小伙伴们在帮我整理公众号文章时,我也有这样的感受。

文章发出来,很可能别人会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这时,有的小伙伴立刻就不干了,情绪很大。

有的小伙伴会冷静的阐述,他为什么会这样写,但还是不愿意改。

这些“不愿改”背后,当然有自己的道理,但其实很多仅仅是因为:改我的文字,触犯到我心中那个当下的自我了。

“我的文字是完美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可是,如果你的心房里住的不是“当下的自我”,而是一个“未来的自我”。

状态就完全不一样了。

面对别人的建议、批评甚至指责。

你会觉得特别欢喜。
因为你也鄙视这个“当下的自我”。
你想,我终于有机会干掉这个“当下的自我”了,别人不说,我都没注意,谢谢,我要变成那个更好的未来自我。 

这是这个心房住着“未来的自我”状态。

中国古人讲,闻过则喜。

什么样的人会闻过则喜?
就是那些这个心房里住着“未来的自我”的人,他会闻过则喜。
这个心房里住着“当下的自我”的人,只会恼羞成怒。

我们经常听别人说,要“做自己”,有时候会听别人说,要做“更好的自己”。

那什么时候要“做自己”?什么时候要做“更好的自己”?

当心中住着“当下的自己”的时候,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你回怼或者解释过后,会安慰自己说,你是在“做自己”,所以你不用接受这些批评,行为上也不用改变。

当心中住着“未来的自我”的时候,面对别人的批评和指责,你闻过而喜,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会告诉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因为你认为那个“更好的自己”才是你,现在这个当下的“做自己”还有很多要改进的地方。

所以,你的这第一个心房住着谁?

我斗胆建议你,让“未来的自我”住进去。

— 2 —
“他人”的心房

第二个心房,我们可以叫它,“他人”的心房。

这个心房,想住进来的两个人,分别是谁?

一个是“求助的他人”,一个是“有用的他人”。

如果“有用的他人”住进这个心房,你会发现他一直在周围寻找:

到底哪些人可能帮到我?
谁是有价值的?
谁是有用的人?

他会刻意做很多事去靠近、接近、结识那些他认为有用的人。

为什么他会做这些?
那是因为他相信,成功是有捷径的,高人、牛人、有钱、有权、有势的人只要搭把手,他就可以少奋斗十年,一步登天。
所以他会想方设法讨好他认为的那些“有用的人”,期望对方有一天能够帮助到他,助他平步青云。

可是,这个社会上有另外一些人,他们这个心房住进的是“求助的他人”。

什么意思?

就是这样的人,总是在想,我能帮这个人做点什么,我能帮那个人做点什么?

具体有什么区别?

其实,是每个人做事起点的区别,或者说初心的区别。

什么意思?

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跟社会协作来获得价值。

可是,怎么跟社会协作呢?

一定是你为别人提供价值,最后得到了别人给你提供的价值。

这时,所谓的交换价值,起点或者初心是什么?

心中住着“有用的他人”在与社会协作,提供价值的时候,会问自己:
我想得到什么?我现在需要什么?

心中住着“求助的他人”会问自己:
对方需要什么?我能提供吗?

如果,你问我,这第二个心房让谁住?

我会毫不犹豫的建议你,让“求助的他人”住进这个心房。

为什么?

想方设法与牛人相识,拍张合影,留个微信,对方真的就能在关键时刻帮你一把吗?
不一定。

既然整个社会是个大的价值交换网络,那么如果你没为对方提供价值,对方为什么要帮你一把?

所以,什么是人脉?

你能够帮助到的人,才会成为你的人脉。

若自己没有本事,无法帮到别人,就算你认识的人再多,他们也不会是你的人脉。

所以,你时刻要问的,不是谁对你有用,而是你到底能帮到别人什么。

让“求助的他人”住进你这个心房,时刻想尽一切办法,毫无目的地去帮助他人。

— 3 —
“成就”的心房

第三个心房,我们可以叫它“成就”的心房。

什么意思?

就是你做一件事到底为了什么,做成什么样,你特别有成就感。

想住进这个心房的两个人,分别是“目标”和“结果”,英文是“objective”和“consequence”。

什么是“目标”?什么又是“结果”?

很多“结果”其实是我们为了“目标”去做事顺带带来的。

就以创立公司为例。

创立公司的目的是什么?

有人会说创业是为了赚钱,也有很多人会说,他创立公司是为了帮助社会解决什么问题。

这时,如果心中住着“结果”的人,会对那些创立公司是为了帮助社会解决问题的人说什么?

他会说:你就别忽悠、别骗人了,你就是想赚钱。赚个钱,还被你说的冠冕堂皇。

他为什么不相信别人创立公司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

那是因为他心中住的“结果”就是赚钱。

所以,这第三个心房,我建议你让“目标”住。

冲着钱去的,往往都赚不到钱。

为什么?

因为钱,是你做完一件事后,衡量这件事价值的计数器。
是一个顺带的、自然而然发生的结果。

你心中住着“目标”,把为别人提供价值当做目标。别人收到你提供的价值,自然而然会付给你钱作为回报。
但当你心中住着“结果”,把赚钱当做目标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可能会误入歧途。每件事都要谈钱,你会被金钱左右,想出各种花招,去圈钱,去割韭菜。
所以,让“目标”住进你这个心房,去思考如何帮助社会解决问题,如何为别人提供价值,钱会自然而然的来。

最后的话

这个世界奇怪的很。
冲着钱去的,往往赚不到钱。

心中住着“未来的自我”的那些人,你仔细去观察,会发现:他们正好得到了更好的“当下的自我”。
而心中住着“求助的他人”的那些人,身边往往围绕着都是“对他有用”的人。
心中住着“当下的自我”和“有用的他人”的那些人,反而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为什么普通人和顶级优秀的人眼中的世界会不一样?

那是因为他们的心中,住着不同的人。

普通人改变结果,优秀的人改变原因,顶级优秀的人改变模型。

一个顶级优秀的人,他心中住着的,往往是:“未来的自我”、“求助的他人”以及为别人提供价值、为社会解决问题的“目标”。

祝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目中那个,顶级优秀的人。

在北上广深,有房有车的中年男女最好“欺负”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 润 整理 / 万 青

网上流传这么一个段子:

职场上别欺负90后,甩手不干,炒掉老板,分分钟的事。

要欺负就欺负中年的。

就是他想不干了,也得忍着,上有老要照顾,下有小要扶养。

车贷房贷,更是压的喘不过气。想离职都不敢离职。

所以,在北上广深,有房有车的中年男女最好“欺负”,他们工作体面,被称为城市的“中产阶级”。

但是要守护的也更多,上有老下有小,每月各种贷款要还,现金流不敢断,更不敢轻易离职。

但是这次疫情,很可能会让很多现金流断裂的中小企业死掉。并释放出资产、设备、人才等大量“有机养分”。

这些“有机养分”之中,很可能就有这些在北上广深,有房有车的中年男女。

2020年,中小企业任务是怎样让自己“活下来”。努力让自己成为吸收“养份”成长的公司,而不是冻死并解体为“养份”的公司。

那么,当企业遇见问题,个体又该如何应对?

— 1 —

锦囊一:

学会管理储备

什么叫“管理储备”?

有的企业,平时账上最少也准备了6个月的工资房租,这笔现金流,不到关键时期绝对不碰。

现金流就像水库里的水,水库平时没有水,田地如果遭逢旱灾,在收成不好的季节里,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能挺得过严寒?

企业要未雨绸缪,像水库蓄水一样,为未来做好准备。

这叫做:管理储备。

很多公司平时运行的时候,效率很高,现金流周转非常快,却没有任何管理储备。

一旦遇到社会突发情况,就会变得非常脆弱。脆弱和效率的背后,是冗余和健壮。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个体同样如此。

在这个时期,不要月光,不要透支,更不要借贷消费。

买奢侈品,潇洒的四处旅游,今天在日本泡温泉,明天在浪漫的土耳其。

大把消耗现金、消耗时间,最后只会沦落为“职场失意者”。

那些看似很酷、很炫的事情,其实一点难度也没有。

真正酷的是:“别人在挥霍浪费的时候,你在克制欲望不断积累”。

凡是有积累的日子,必然会过得相对痛苦。

平时就要学会开源节流,非常时期,最好准备6个月的现金储备,稳住现金流。

而稳住现金流的前提,是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竞争力。

裁员的背后,一定程度是因为经济不景气,企业的业绩不好,市场信心不足,股价就会有波动,这背后实质反应的是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保证经营运转,为了生存,往往会采用裁员的方式。

个体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稀缺性,才能在企业有一席之地。

否则就会成为廉价的替代品。

当你在公司找到自己的核心诉求和定位之后,要坚持下去,沉住气。

能够漂亮的解决问题,成为组织中不可替代者,才是生存竞争的赢家。

— 2 —

锦囊二:

学会把时间卖的更有价值

前几天在进化岛社群,有同学向我提问:人到中年,互联网女性基层管理,不知道该跳槽去创业公司做高层还是留下来努力晋升。

如果面临同样的选择,我会尽量选择能够让自己快速成长,跳出路径依赖的机会。

但前提是:今年经济大环境变量之下,我依然坚定看好这家公司。

为什么要坚定选择能够快速成长,有挑战和积累的工作呢?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唯一拥有的充沛资产,可能就是时间。

但是,如果你把时间当作资产去贱卖换钱,我相信你活的是比较艰难的。

比如你朝九晚五拿工资,随着岁月带来年龄的增长,你的体力渐渐变差,你的时间越来越不值钱,只会越混越惨。

在工作过程中,要多做有复利的事情,尽量避免做没有积累的工作,哪怕目前这份工作的薪资很高。

如果你只是简单地用时间和劳动换取报酬,并不会让你未来的时间和劳动越来越值钱。

如何把时间卖得更有价值?

最开始是以打工的方式,我们称之为批发,打工模式是批发。

你把这一天的时间,一年的时间,用一个统一的价格把他批发给了你的雇主。

后来你变成自由职业人,就是零售。

零售的好处是你发现你单价高了,但是有很多时间是卖不出去的。

当你发现你的价值比较高,你的零售使用率开始越来越高,并且使用率到一定程度,你的单价越来越高,单价是你时间的一个第一杠杆。

再往后你发现这个杠杆不够了,这时你开始需要团队杠杆。

举个例子,最初做5分钟商学院,每一期5分钟内容的背后,我至少要花5个小时准备,先整理出2万字的素材,花2小时写出长文,再花3小时把它缩短到1800字,每篇文章的字数浮动在正负20字之间。

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是吧?

但是,我的时间,此时是一台巨大的复印机,把我付出的价值复印了出去,卖给了数十万同学,实际是加了时间杠杆。

你可能会问了,还有其它杠杆吗?有的。

比如资金杠杆,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用投资的方式,花钱买别人的时间,让别的企业,让别的一些人,可以因此发挥着他的价值,叫资金杠杆。

更有甚者,用金融杠杆,用钱来赚钱,比如投资房产,但是普通人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大多耗尽青春,为一套房而日夜奔波。

你要时刻牢记,人生是一条大河,看问题的方法和行事方式决定了河流的走向,要学会利用杠杆。

如果你和你想要的生活还离的很远,可能你以往认为对的思维,大多是错的。

— 3 —

锦囊三:

创造多维度现金流

企业发展壮大,要聚焦,专注核心业务。

但是,有没有可能尽量让自己企业的现金流来自不同维度,甚至是不同行业?

比如火锅店,如果去卖调味品、文创周边、生鲜净菜、主食按月配送或者输出服务、管理培训,可能就是相关性没有那么大的收入来源。

企业可能要去发展一些跟自己真正特别核心主营业务,低相关度,但可能在某些知识上、技能上,人员还能重叠,但同时又不是那么完全相关的现金流。

一旦主营业务出现重创,其它涓涓细流能够维持母体生命,可能细流很微弱,但至少能保证你的身体机能。

如果有一些其他的渠道现金流不断涌进,至少有希望活过冬天。

个体同样如此。

如果一个家庭,只有一个收入支柱,一旦收入主要来源突然断裂,怎么办?

如果家庭有2个收入支柱,甚至还有套房子在出租,就算一个支柱出了问题,也有足够的腾挪空间。

如果夫妻2人在同一个行业,甚至两人在同一个公司,这就会面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作为个体,平时就要注意多元化收入渠道,谨慎投资,分散风险,合理消费。

尝试一些能够将过往能力经验用得上,但不再是重复过往的工作。

尽量让自己的现金流来自不同维度,甚至不同行业。

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创造多维度现金流,尽早存到足够的本金,培养赚钱的能力,靠本金、而不是靠复利。

你都没有本金,哪来的钱生钱呢?

最后的话

2020年开年年会,江苏无锡,拈花湾。与团队做review。

谈到外部限制、自身约束,和任务目标之间的关系。

我分享了一个观点。

抗日战争很难打。我们如果失败了,可以说是因为我们没有原子弹,也可以说是因为我们没有敌人的残暴,我们坚守价值观。

但是,我们的工作,不就是在没有原子弹(外部限制),坚守价值观(自身约束)的情况下,还要打胜仗吗?

以后切记:

1)限制客观存在。在有限制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是我们的责任;
2)成功多从外部找原因,失败多从自身找原因。

无论是创业,还是打工。

普通人总喜欢把成绩归于自身能力突出,把失败归于大环境不好和竞争对手太过凶残。

但是。但是。

请相信,无论面临何种艰难环境,都有人依旧有工作且还涨薪,也有公司逆势增长。

竞争对手太过凶残,我们无法改变。

外界环境,我们更无力改变。

看看电影《一九四二》吧。

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活下去。且,有尊严的活下去。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自主性的不同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整理 / 蕉皮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808篇原创文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优秀?

看他有没有自主性,自己给自己拧上发条。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机会成功?

看他能不能自燃,自己点燃自己,充满激情。

是否主动,永远把选择权牢牢抓在手里,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1.

生活和工作中,确实有很多令人沮丧的事情。很多,太多了。

老板逼我做不喜欢的事情,同事把任务推给我,家人也不理解我。对了,还有那扇门,我刚跑到电梯前就紧紧关上的门。

那种感觉,仿佛整个世界与我作对。

唉,怎么办呢?

叹气是最常看见的动作,抱怨是最常听见的话语。

然后,一天,接着一天,接着一天。重复,重复,还是重复。

如果你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积极一点呢?

他也许会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没办法啊。我…我…我没得选啊。

每次听见这样的话,我都为这个人遗憾和惋惜。

这么早,就把选择权交了出去。

真的没得选吗?

他们不知道,自主性,是一种难得的、珍贵的、稀缺的特质。

这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和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十分熟悉,是一位真正的殿堂级大师)甚至把没有自主性的人叫做“穿着白衬衫的奴隶”。

可能那些糟糕的破事都是真的,但是他们绝不相信,没有选择。

2.

维克多·弗兰克,你可能知道这个人。

二战期间,他被送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不是穿着白衬衫,是真正穿着囚服的奴隶。

他和其他人排着长队,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那些被看守随手一指的人,会被分到队伍的左边,带到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地方。

他们去了哪里?

几百米外的烟筒里,躺着那些不幸的人,变成一串串火苗。

“你的朋友飘向了天空。”狱友告诉他。

这是真正让人绝望和恐惧的生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消失了。

但是,真的没得选吗?

维克多选择高贵地面对苦难。他每天用玻璃瓶刮干净胡子,还在集中营唱歌搞活动,选择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

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二战结束后,维克多走出人间地狱,写下一本著名的书《意义的呼唤》。

人可能被剥夺得一无所有,但是人性中最后的自由,在任何困苦和不幸中选择生活态度的自由,永远都无法剥夺。

选择生活态度的自由,是人可以拥有的最后一项自由。

3.

你知道自己永远都可以保持主动,永远都可以有选择,但是,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人心甘情愿交出了选择权?

为什么?

也许是这两个原因:太逃避。太贪心。

先说第一个吧。

“选择”,对很多人来说是件太辛苦的事情。

列出选项、做出判断、给出决策、承担结果。

这是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如果耗费大量心力,经过那么多犹豫和纠结,万一最后还是不如我所愿,怎么办?

太难了。实在太难了。

你能不能帮我选?你告诉我,是不是这样选择更加有利?

万一错了呢?错了,也是你帮我选的。是你的错。

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和责任,愿意去做任何事情。

甚至放弃自己选择的主动权。

那一些人本来有勇气去选择,为什么最后还是变得消极?

因为太贪心了。

摆在面前的A和B,到底选哪个呢?

去单位,轻松稳定,但是一眼就看到头了。唉。

去创业,新鲜刺激,但是太具有挑战性了。唉。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同时拥有A和B的好处,又能同时避免A和B的坏处呢?

如果你找到了这样的选择,请告诉我。我也想要。

但是在没找到之前,也许还是应该先选择一个,坚定地走下去,勇敢地努力和承担责任。

4.

刚刚说的是个人,如果站在社会协作的角度看,没有自主性的人也是很可怕的,别人甚至不敢和你合作。

奈飞公司招人有一条经典的原则:我们只招成年人。

什么是成年人?
就是不需要我哄着。给定了目标,自己想办法拆解、推进、交付结果。

成年人,心中只有目标,成熟而单纯。

如果需要别人像父母一样哄着你才能干活,这不是成年人,这是长不大的巨婴。

我自己招人时,也有一条铁律:We hire for attitude, and train for skill。意思是:我们雇态度好的人,然后培养他们的能力。

我把人分为了四种导向:

1
2
3
4
1)时间导向(八小时在岗);
2)任务导向(说一不做二);
3)目标导向(秋收按时交数);
4)愿景导向(内心驱动行为)。

如果遇到3的脑,4的心,面试通常只需要几分钟。

因为是否拥有自主性,是区分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最本质区别。

在真实的协作中,有些人可能更加包容,更有耐心,对于没有自主性的人,虽然说“本性难移”,但是相信“事在人为”。

他们愿意付出时间和成本培养和等待。

如果碰巧遇上这样的人,是难得的幸运。要感激。

但是有些人可能相对没那么有耐心,虽然“事在人为”,但是“愚公移山”。

太久了。太难了。干脆不要合作了。

在现实中,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份幸运碰到那个更有耐心的人。

所以在协作之前,自己要先变成那个有自主性的人,这样才有更多机会。

5.

那,怎么办?

怎样才能自主、自燃?

这是人生态度的转变,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没法变。现在知道了,改变在潜意识可能就自然而然发生了。

然后,去经历或者旁观一些事情。去体会和看看那些没有自主性人,最后会因此付出多大的代价。

如果你还年轻,可以适当经历挫折和失败。

许多人因为不够主动,被骂一顿,搞砸一次,感到羞愧和无地自容。然后,像被上帝摸了脑袋,像被佛祖开了光一样,突然惊醒。

越年轻的时候,犯错的成本越低。即使你因为懒惰、懈怠输得一无所有,但还好,你还年轻。

在失败和挫折中习得自主性,几乎是年轻人才享有的特权。

如果你已不再年轻,经不起折腾,也许可以去旁观那些经历过苦难的人,旁观他们的失望和痛苦,体会那种不可挽救的后果。

1
2
3
4
就像有些人一辈子玩世不恭,突然有一天变故破产,辛苦地做一份卑微的工作,才突然明白勤奋和努力的意义。
就像有些人每天熬夜,突然有一天不幸大病,然后又奇迹一般痊愈出院时,才突然明白要格外爱惜自己的身体。
如果那些坑里遍布前人的身影和脚印,自己又何必摔进去再次经历。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想要真正拥有自主性,都要旁观或者经历那种巨大的挫折,意识到巨大的痛,和享受战胜它的乐趣,才会变成真正主动的人。

也许有人说,真的可以吗?还来得及吗?

你有得选。你有得选。你有得选。

祝福那些曾经遭受挫折和苦难而习得自主性的人。也祝愿你不用吃那么多苦就能拥有这项最珍贵的品质和能力。

希望你都能一把夺回自己的选择权,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魔幻的2020: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整理 / 蕉皮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798篇原创文章

2020,注定是魔幻的一年。

很多人问我,经济下行,疫情未消,作为公司的一把手、管理者,非常焦虑,未来的趋势如何?

我说,战术上适当悲观,战略上保持乐观。

他们又问我,那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才最有机会生存和发展?

我说,不论任何时候,最重要的永远都是这两个能力: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1.求之于势

战略势能,很重要。

技术的领先性,商业模式的优越性,效率的优势等等。

在这个优势下,大兵压境,以多胜少。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奇迹一样的故事,很难。是术,不是道。

你要做的,是把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巅。站在山顶,石头哪怕是轻轻往下一滚,都会产生巨大的威力,而不是站在山脚下试图仰攻。

不管你拿着什么武器,不管是火枪步枪还是机关枪,仰攻都可能被落下的巨石迎面砸死。

能举些例子吗?

好。

比如小米。

有人曾经找到小米的刘德,说自己是做航空颈枕的,特别舒服,很适合加入小米生态链,问小米要不要投资。

刘德听完说,我建议你不要碰这个行业了,你大概率赢不了。

哦?这么狂?

因为小米投了一家叫8H的公司,做乳胶床垫的。一整块乳胶做成床垫后,会剩下很多边角料,刚好直接用来填充颈枕。

看懂了吗?

也就是说,几乎完全没有成本。

果然。不碰了。

再比如,我有个学员告诉我,他的朋友怎么做芯片的。

行业一般打法是这样。上游决定要什么样的芯片规格,下游供应商按需定制。

这位朋友不这样干。

不接受定制,只做一两种标准规格的芯片。

在大的电路板上,一次性印刷、切割、交付。标准化服务。大板切小板,没有边角料,绝不浪费。

这样做虽然放弃了一部分需求,但是这两种规格的芯片,在整个市场就是最便宜最好的。

产品做得比你好,价格还比你便宜。请问,怎么打?

只能暗戳戳眼红,恨得牙痒痒,背后说坏话。但是,没法打。

利润,来自于没有竞争。

所以,如何生存和发展?

是你能不能把原来3块钱的成本,打到1块?

这样多出来的2块钱,别人拿不走、抢不掉,这是真正的利润。

商业世界,会奖励把东西做便宜的人。帮别人省钱了,你就赚钱了。

这是求之于势。


然后,有了这2块钱的利润,你接着就能做另一件事,把钱大大方方分掉。

为什么分?

赚到钱,就要分给别人,所有人都会帮你。

分钱的艺术,就是商业模式。

怎么分?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你可以分一块钱,给消费者。

还有一块钱,合作共赢,分0.5块钱给合作伙伴。

最后剩下0.5块钱,舍满取半,留给自己。

这样,你赚钱赚得安稳,赚得长久。

对手的成本是3块钱,想尽办法怎么能多赚消费者一点,多克扣合作伙伴一点,大家都“骂”他,没有人会帮他。

而你呢?成本是1块钱,最后卖2块钱。分给消费者一点,分给合作伙伴一点,最后自己留一点,大家都“夸”你,所有人都会帮你。

这是求之于势。

2.不责于人

有了势能,意味着你付出和别人同等努力,也能拥有更多收益。

如果不能“求之于势”,往往就会“责于人”。

你有没有听过,或者说过这样的话:

你怎么不够努力?你怎么不够勤奋?你怎么不够聪明?你怎么不够爱公司?

你怎么不能把稻草卖成金条?

这是不对的。

每一个员工都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他们背后也有真实的生活和家庭。每个人都有共同的人性。没有势能,当然士气低落。

人,不能强逼,只能激励。

如何激励?

把正确的人,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找到正确的人,是对能力和职位匹配度的深刻理解。这需要胜任力模型,领导力风格分析等等。

然后,用匹配的责权利制度,把每个人的全部能量调动起来。

要担什么样的责,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权,拿什么样的利。

不能说,“和我意见一样,听你的。和我意见不一样,听我的。”

这是分责,不分权。

不能说,“好好干,我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这是空头支票。分责,不分利。

设定匹配的责权利。然后创造环境让他们发挥,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求之于势。占领制高点,才有主动权。从山顶俯瞰战局,拿着望远镜,架好机关枪,时机到了,扫射冲锋。

而不是从平原仰望山峰,拿着刺刀仰攻。

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赋能。怎么赋能?

有了势能,才能赋能。站在山顶往下打的士兵,士气一定更加高涨。

如果底下的人害怕、焦虑、恐惧,问问是不是自己的问题。

责于己,不责于人。这是胸怀,更是格局。

最后的话

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这是每个老板,每个管理者,甚至每个普通人都应该思考和拥有的能力。

做到这两点,你不仅是更好的演员,更是一个导演。你不仅是更好的运动员,更是一个教练。

导演自己的人生,教练自己的企业。

我们不缺勤奋,不缺努力,这永远都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基本盘。

我们缺的是取势、明道、优术

只有这样,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在这个特殊时期,会淘汰一批人,也会迸发一群人。有的会变成养料,有的会野蛮生长。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势”。有人说是企业级应用,有人说是在线教育,有人说是生鲜电商,有人说是远程医疗。也许都对。但那个最大的“大势”是什么?

有人说经济内生动力没有了,有人说全球化趋势倒退了,有人说没有机会了。但也有人说稳定的环境,巨大的市场,深度耦合的技术经济关系,让中国依然有难得的机遇

过去我们讲信心,唱空者往往赢得辩论,唱多者往往赢得未来。现在我们不仅讲信心,更要讲勇气,有勇气面对真实的世界,即使摔倒了,也要摔在上坡的路上。

变局之际,精修内力,寒冬起舞,艰难破局。

普通和优秀的差距,在于解决问题方式不同

商业洞察 丨 作者 / 刘润 整理 / 程志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797篇原创文章

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在你成长的路上,你一定会遇到一场又一场的遭遇战,没有彩排,不打招呼,突然发生。

可能是业绩突然大幅下滑,可能是产品次品率大幅上升,可能是投诉突然变多,等等。

那么,遇到这些突入而来的遭遇战,你将如何面对?

应对方式的不同,就是普通和优秀的区别。

一个人优不优秀,要看他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现象,而优秀的人总能通过现象看透事物的本质。

1.经验不靠谱

如何才能像优秀的人一样解决问题呢?

凭经验吗?

二战期间,盟军的轰炸机损失很大,少部分返回来的飞机机翼上也布满弹孔。

盟军决定在有限条件下增加飞机的部分位置的钢甲,保护飞行员生命,提高战斗力。

那…加哪呢?

凭经验,既然机翼上满是弹孔,那就加强机翼吧。

于是,司令决定,用钢甲加强机翼。

这时,一位担任盟军顾问的统计学家说:

司令,你看到机翼中弹,还能飞回来,也许正是因为它很坚固;

机头机尾没有中弹,也许正是因为一旦中弹,飞都飞不回来。

司令大惊,赶紧派军队去战地检查飞机残骸。

果然,被击落的飞机,都是机头机尾中弹。

飞回来的飞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飞回来的,只有被击落的飞机才知道。但是,被击落的飞机,却已经永远无法开口。

1
2
3
普通的人凭借飞回来的飞机的“经验”,决定加强机翼钢甲。
但是优秀的人会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知道真正那些被击落的飞机应该是机头或者机尾中弹。
凭“经验”,有时可能真的,不靠谱。

— —

有人会说,这是“幸存者偏见”,是运维统计的样本不全,只要在分析问题时,寻找成功经验时考虑再全面些,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

真的是这样吗?

成功“经验”真的都靠谱吗?

就以企业为例。

很多企业在遇到问题时,会习惯性去学习其他企业的经验,尤其是行业内顶尖的企业。

你觉得他做什么都是对的,都值得你去学习,他们总结出的方法论,你听后,总给你醍醐灌顶的感觉。

但是,这些所谓的成功“经验”,有时可能真的,不靠谱。

10多年前,作为一名微软员工,我有时会被邀请去分享微软开发软件的经验。

那时谷歌、苹果还没起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

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

许多人听完表示,醍醐灌顶。说微软这么强大,原来是这样开发软件啊。

当时甚至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

你们微软的员工都用什么牌子的牙膏?

天啊,没想到在商业分享中会被问这样的问题,我先是一愣,但还是礼貌的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不知道别人用什么牌子,反正我自己用的是黑人牙膏。

这时,我看提问者恍然大悟的表情,给我感觉好像他在说,

原来微软员工用的是黑人牙膏啊!怪不得这么厉害!

这不是开玩笑,这是真事儿…真事儿…真事儿。

这很可笑,牙膏和成功,有因果关系?

但他就觉得,微软这么厉害,说什么都是对的。

大约十年后,我再和别人分享“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的方法,很多人已经开始鄙夷我们了。

那个时候,微软衰落的迹象成为他们脑海中既定的事实,一种不可驳斥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微软已经过时了,说什么都是错的。

一个开发配备两个测试?

太浪费资源、太不敏捷、太没有效率……

所以,当一家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你觉得它做什么都是对的。

每一个员工都值得“哇”的大声尖叫,每一次分享都要细细品味和研究。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遇到问题,找寻办法的时候,经常迷信别人成功的经验。

别人的成功经验当然重要,但是适合不适合我们,亦或者他给你说的方法真的是让他成功的经验吗?

不一定。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2.假设-验证-结论-调整

我建议你在遇到问题、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假设-验证-结论-调整”的方法。

什么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

就是在遇到问题时,大胆假设,然后去验证,得出结论,最后根据结论做出调整,这样的一个过程。

就比如刚开始举得“二战飞机”的案例。

遇到给哪个部位增加钢甲避免被击落的问题,我们按照这个方法论模拟一遍,

假设:应该给机翼增加钢甲;

验证:去看被击落的飞机是不是机翼中弹的弹痕多;

得出结论:被击落的飞机头部和尾部中弹多,机翼不多,给机翼部分增加钢甲效果不大;

最后根据结论调整:增加机头和尾部的钢甲。

这就是“假设-验证-结论-调整”这个方法论的简单应用,通过这个方法,最终我们就能找到,到底飞机哪个部位应该加强钢甲。

所以,这套方法论的本质就是,为了印证假设,而不辞辛苦、不嫌麻烦去验证假设,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3.就事论事

在使用这套方法论时,我建议你还要注意一点。

那就是要就事论事,不要被立场左右。

什么意思?

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讨论一件事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

就比如,公司的产品卖不出去,于是各部门领导一起开会讨论,到底是什么原因。

产品部门说是销售渠道、营销等没做好,没卖出去;

销售部门,说是市场的广告打的不够响,很多人都不知道咱们产品,怎么卖;

市场说公司给的预算不够,而且产品有瑕疵,精力都扑在解决投诉等公关问题了,质量部没把好关;

质量部说生产部不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

….

这就是很多公司内部经常会出现的扯皮、推皮球等问题。

这样的扯皮会,开半天也达不成什么共识,得不出什么答案。

可我们开会讨论,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公司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吗?

又不是一场追责大会,必须找出个部门来承担责任。

所以,为了能真的找出,产品为什么卖不出去这个问题,就一定要在大家都秉持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来分析问题。

假设销售没卖好,那么我们去验证,是所有销售员卖的都不好,还是只有一部分卖的不好呢?

如果有接近一半销售人员业绩还不错,那说明不是新产品的问题,也许是新产品的销售方法、话术等还没有培训到位。

等等,我们可以逐一去验证假设,然后得出结论,最后做出调整。

所以,使用这套方法论第一点注意事项就是,一定要从事实出发,对事不对人。

不要被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立场所左右,事实更可靠。

最后的话

我们常说,眼见为实,经验很重要。

很多情况下,确实如此。

但有时,我们看到的表象,或者经验会欺骗、迷惑我们,让我们看不透事情的本质。

那应该怎么办?

1、抛弃经验,放弃想当然,不要轻易下结论,怀着空杯心态去看问题。
2、运用“假设-验证-结论-调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得出结论,最后调整。
3、注意不要被利益、立场左右,要就事论事。

也许你能做到以上3点,就可以把身边复杂繁琐的事,抽丝剥茧、洞察本质。

《教父》里有句台词,“花半秒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
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有1000种,但最有效的那个,一定是洞察本质的方法。

祝你能,洞察事物本质,拥有开挂人生。

“35岁以后,别成为职场中的奢侈品。”

2020,注定是魔幻的一年。

经济下行的压力,加上疫情的冲击,让本就不确定的未来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这些宏观的影响,最终也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导到个体身上,没人可以幸免。

最近听到很多裁员的消息,有些人被迫丢掉了工作。而其中一个群体,35岁以上的中年人,疲惫不堪。

虽然大家都没有明说,但是在招聘时都很有默契地写“35岁以下的优先”,在调整时也心照不宣地说“35岁以上的优化”。35岁之后,似乎特别不受待见。

35岁现象,真要小心。

为什么会这样?早做准备,我们要怎么办?

  1. 为什么35岁以后,突然就不受待见了?

因为35岁以后,人往往就变成了“职场中的奢侈品”。

什么是职场中的奢侈品?

就是那些又贵又没用的东西。

随着年龄的增加,资历的上升,工资越来越高,但是能力却没什么太大长进,性价比太低,不好用了。

啊?为什么?中年人难道不是有更多经验,已经晋升为管理者了吗?

经验?

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不是工作了10年,只是把上班第一天做的事情重复了10年而已。

晋升为管理者?

是。但也只是一小部分人。

因为在一个组织中,晋升通道是狭窄的,上升通路是有限的。

一家公司只有一个CEO,一个车间只有一个主管,一个小组也只有一个组长。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人踩着人爬上金字塔。

剩下的人,依然停留在基层。

2.

但这就完了吗?

没有。

因为刚毕业的年轻人们来了,他们正虎视眈眈地盯着中年人。后浪们,要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职位的价格,由应聘者的稀缺性来决定。你的薪水,是由所有可替代者中,最便宜的那个人决定。

当初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就是因为你年轻,有活力,肯吃苦,能折腾。但是现在更年轻的小朋友来了,要价比你更低,甚至比你更勤奋,更努力,更优秀。这些“不吃草的千里马”,劝说着老板毫不犹豫地换掉你。

中年人们可能会辩驳,我还年轻,我还年轻,至少心态很年轻。

真的吗?

人到中年,已经开始拥有一些东西了。这也意味着,你开始有东西可以失去了。

据说失去一样东西的痛苦,比得到一样东西的快乐要强烈2.5倍。

而中年人们害怕失去的东西,不止一样。

房子、车子、老人、孩子……稍有差错,房贷怎么办,车贷怎么办,老人看病怎么办,孩子上辅导班的学费又怎么办。

老板说公司需要变革,带团队做新项目吧,开发个新产品吧,去其他城市开发新市场吧,中年人们往往装聋作哑,默默拒绝。

现在这样挺好的啊,为什么要投入资源冒着巨大的风险呢?

但是年轻人们不怕,本来就一无所有,又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呢?

你们这些中年人们就好好坐在家里吧,让我们去改变世界,成功了,以后就没你们什么事了。

失败了?那就再来一次。房子可以搬,工作可以换,甚至城市都可以说变就变,他们心里想的都是,只要给我一个机会,一个机会就行。

年轻人们只想赢一次,可中年人们一次都输不起。

然后呢?然后,曾经的年轻人也会慢慢变老,来到自己的35岁,被新的年轻人拍死在沙滩上,不断循环。

怎么办?

3.

唯一能改变这个定律的,就是不断输入新的能量,让自己从“不吃草的千里马”,变成“吃草的万里马”。

把基本生活安排好,留好吃饭、看病、应急的钱之后,果断all in这个时代。

世界是水,我们是鱼,鱼要看清水的方向,要感受到水的变化。

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水的流速,越来越快。

9000年前,人类将第一粒种子播种在土地里。

3400年前,因为铁矿石和木炭的相遇,人类才能用坚硬锋利的兵器武装自己。

2200年前,因为马镫的出现,人类文明才开始前所未有的扩张。

过去的进化尺度,以千年为单位计算,世界缓慢变化,河水静静流淌。

18世纪中叶,因为蒸汽机的轰鸣,让英国率先进入工业革命。

19世纪后期,因为电气时代的来临,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袭来。

马克思曾经感叹,不到一百年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那时的进步速度,以百年为单位计算,世界开始加速,河水越来越急。

现在呢?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的生活体验,工作方式,消费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5G,这些你听过的没听过的新技术纷至沓来,推动着世界进入下一个发展的新阶段。

现在的发展速度,以十年甚至几年为单位计算,世界剧烈变化,河水澎湃汹涌。

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带来巨大的结构性改变,一波又一波的人会起起落落。时间窗口越来短,机会越来越多,变化越来越快。

变化,不确定,是未来的关键词。未来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也很难在一家公司终老。

我们会从职场的农耕民族变为游牧民族,不断迁徙,要对危机始终充满敬畏,也要始终保持着饥渴和敏锐。

4.

宏观上有了心态的转变,微观上就是具体的选择和行动。

这个世界上,有些工作天然是更适合年轻人的,有些工作天然是更适合中年人的。有些是“吃青春饭”的,有些是“越来越吃香”的。

选择不同的职业,要有不同的发展策略。

哪些职业是更适合年轻人的?

比如程序员,比如网络主播。

35岁前的程序员,往往是快乐的码农,可是一过了35岁,人家就会说你不长进,说你怎么还是一个敲代码的。

程序员的起点不错,一开始的收入比较高,但是大部分程序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贬值,直到不再被需要。

那怎么办?

年轻的时候,多赚点钱,这当然是没错的。但在有机会的时候,要多做项目,多总结,积累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和判断年轻人一时半会抢不走,是不会被淘汰的竞争壁垒。

网络主播呢?

主播的生命周期更短,可能只有三五年,有些主播在25岁之后就渐渐淡出了屏幕。

除了“颜值致胜”,“青春无敌”之外,更要了解行业和产业链的特点。有很多商业意识觉醒的主播,因为懂得经营和用户的关系能一直活跃,或者成功转型培训,培养出更多的主播,或者转型做自己MCN机构等等。

时间会给予这些职业先发优势,但是这些先发优势不是护城河,只是给了年轻人们挖护城河的时间。

哪些职业是更适合中年人的?

比如律师,比如医生,比如咨询。

我想这很好理解。这些职业都需要时间的沉淀,需要日复一日地学习和训练,才能有独特的体感和手感。

时间会给予这些职业后发优势,这是熬出来的资历和竞争力。

你要看看自己的职业有什么特点,到底是先发还是后发,要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5.

然后,做时间的朋友。

时间会让一些人贬值,也会让一些人升值,要让时间永远站在自己这一边。

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每个阶段做最合适的事。

我不敢说你一定要这么做,只能说建议你这么做。

年轻的时候,刚刚毕业,工作前几年努力一些,不要佛系,多做点事。

把体力存进去,换成经验,换成智慧,换成钱。

很多人的中年危机,是因为荒废了年轻,等到老了才体力越来越不值钱,换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

35岁之后,要明白我们终将被时代抛弃,否则对年轻人不公平。

当体力智力渐渐衰退,中年人还剩什么?中年人,有中年人的优势,是年轻时积攒下来的经验、人脉、资金。

用这些优势,帮助和提携年轻人,与他们合作,然后分享果实。

最后的话

每个进入职场的人,都在从“不吃草的千里马”,逐步变成“又贵又没用的奢侈品”。

随着工作年份的增加,职位的升高,资历的增长,你的价格总是越来越贵。

但是科技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变化,导致过去的能力和知识,却在越来越没用。

如果自己没有刻意改变的情况下,变成职场的奢侈品几乎是必然的。

而市场上还在不断涌现那些,刚毕业的,不吃草的千里马。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公司就会把职场上的奢侈品换成不吃草的千里马,如此往复,直到这些马,再变成新的奢侈品。

唯一能改变这个定律的,就是不断输入新的能量,让自己变成“吃草的万里马”。

所以35岁以上的职场,只有两种人,职场中的奢侈品,和吃草的万里马。

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要怎么做了。

35岁之后,别成为又贵又没用的奢侈品。别倦怠,也别苟且。

Reference

  1. 英国「群体免疫」背后,我希望你明白这件事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