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
Why
罗胖60秒:日本为什么“逃避责任”?
这两天,我在罗辑思维节目里面聊一个话题,就是日本文化有一层底色是:逃避责任。这和我们的印象正好相反。我们一般的感觉是,日本人做事那是精益求精,认真负责。
但是最近,我在「得到」里面看了一本电子书,叫《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作者是日本人近藤大介。这书里面就说,日本文化有一种特质,就是通过每个人做好自己责任边界内的事,以回避负更大的责任。
我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了,比如说,一个医生对你说,你要做这个手术,有如下风险,你自己想好要不要做,要做的话签字,我负责任吧。但是,在病人眼里,什么样的医生才叫负责?
是他对你说:虽然这个手术有风险,一二三四,但是我还是强烈建议你要做这个手术。这才是我们眼中负责任的医生。你看,尽好本分并不够,因为你可能是在逃避责任。
第786期 | 为什么要有“硬边界”?
策划:石婧宇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和朋友聊起一场战争。结果发现,这场战争,很多人都不熟悉。也难怪,它发生在二战期间,但是又远离主战场,所以关注的人少。但是请注意,这场战争的历史地位很重要,它不仅是亚洲历史上第一次坦克大会战,也决定了后来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
这就是发生在日本和苏联之间的诺门坎之战。这场战争还发生在中国。
具体的过程不说了,说一下结果吧。
1939年,就在欧洲二战打响之前,在中国内蒙一个叫诺门坎的地方,日本和苏联发生激战。几个月打下来,日本损失19000人,而苏军一共损失了25655人,比日本多。装备方面,也是苏联的损失更大,飞机是2:1, 坦克和装甲车是4:1。所以,结果虽然是苏联胜了,但这个结果也是“惨胜如败”。
那苏联为什么有这么大损失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苏军指挥朱可夫的风格。朱可夫是苏联名将,他的风格有人总结说是三点:第一、以硬碰硬,以强制强;第二、以多打少,数量占优,第三、不计代价,损失重大。后来二战中,朱可夫打德国人的胜仗基本都是这样。用绝对优势兵力,和重大的损失换来胜利。
不过这里面有一个疑点,就是苏联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和日本死磕呢?要知道,在诺门坎这个半荒漠的地带,投入重兵和日本死磕,不太符合苏联的战场利益。
打仗,我们都知道,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就从这几个角度来为苏联盘算盘算。
首先看天时。1939年是什么时候?希特勒在欧洲磨刀的时候。西方的德国,而不是东方的日本,才是苏联最危险的敌人。这时候在苏联选择东方和日本人大打出手,真的是理智的吗?
再来看地利。诺门坎这个地方,距离日军的铁道线是240公里,距离苏联这边的铁道线呢?750公里。什么概念?比北京到郑州的距离还要长。不算铁路,苏军的补给线的长度是日军的三倍。这对现代化战争,是一个巨大的劣势。现代化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补给。
再来看人和。要知道,日本和苏联的前身俄国,历史上是有过一次大战的,那就是1904年的日俄战争。那个结果我们都知道,俄国惨败。而到了1939年的时候,日本蒸蒸日上,而苏联军队刚刚经历过大清洗,整个苏军的战斗力严重下降。咱们要是生活在1939年,带着这些历史知识,我们也会判断日本人的赢面大一点。
你看,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都不支持苏联和日本打一场硬碰硬的仗。
那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苏联应该怎么办?历史经验明摆着的啊,应该诱敌深入啊,利用苏联广袤的土地和寒冷的冬天,把入侵之敌肥的拖瘦瘦的拖死。此前拿破仑在俄国是这么败的,此后希特勒在俄国也是这么败的。那为啥这次诺门坎之战,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苏联偏要打这么一场不计投入的恶战呢?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从苏联的视角跳出来,来看一看它的对手日本。
那个时代的日本,是一个贪婪成性的国家。这一点,我们中国人都懂。别忘了,诺门坎之战发生的1939年,日本正在中国做什么。
就在前一年,1938年底,武汉会战打完了,汪精卫都投敌了,日本人的招都使完了,但中国就是死扛着不投降,那日本人下一步该咋办呢?在日本内部,就出现了所谓的北上派和南下派的争论。
主张北上的是日本陆军,要北上打苏联。主张南下的是日本海军,要南下打东南亚。道理很简单,日本的国力,只能支持一个战略方向。如果北上,海军就拿不到资源了。如果南下,陆军就再也不是日本军队的主角了。
但是这个选择,海军和陆军在东京吵架是吵不出结果的,得看这两个战略方向,在现实中试探的效果。
说回诺门坎战争,为什么首先发难的是日本关东军呢?就是试探嘛。事实上,在中国,他们也是这么干的。无论是皇姑屯炸死张作霖,还是九一八事变,还是后来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在中国,从来都是如此。干点坏事,看看中国人的反应,要是有便宜占,就得寸进尺。用今天的话来说,也算是一种互联网经验吧,“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拱一步,看一眼,有甜头,再向前。
这个行为方式,其实有点像海里的鲨鱼。你别看鲨鱼那么凶,那么霸道,但是它最常用的捕猎方式不是战斗,而是在猎物身上咬一个小口子,让对方流血,然后凭借长途追踪的能力,一直追一直追,一直等到猎物筋疲力尽,它才去吃。所以,鲨鱼最突出的能力,不是战斗力,而是嗅觉,据说鲨鱼可以在海水里嗅到几公里之外的血腥味。
当年的日本就是这样一头鲨鱼,而且已经用这样的鲨鱼战术,把中国拖入了灾难。明白这个逻辑,你就知道斯大林,当时的苏联,为什么要在诺门坎这个地方、在这个时候,跟日本人狠狠打一仗了。日本不是要试探苏联的底线么?那就大兵压境,以远远超过战争需要的兵力,迎头痛打日本关东军,即使是要付出“惨胜如败”的代价,也要把苏联的硬边界清楚地划出来。
这个硬边界一旦画出来,就变成了一根长长的杠杆,直接撬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的格局。两个方面。
一方面,日本被打痛了。知道苏联这根骨头比较硬,啃不动,那北上派陆军在东京说话就没那么硬气了,海军南下派占了上风。日本国力所指,就变成了东南亚。局势再演化下去,就是1941年的珍珠港事变。对苏联来说,这就像是修好了一道防盗门。防盗门的作用,不仅是挡住小偷,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小偷去偷没有装好防盗门的人家。
再看另一方面,日本被打痛了。所以,当后来希特勒入侵苏联,在莫斯科战役双方拼得油尽灯枯的时候,斯大林能大胆把20个亚洲师,全部调回欧洲,也是因为这场诺门坎之战。否则,面对两面受敌的风险,斯大林当时也未必敢冒这个险。
你看,诺门坎一战,看起来是苏联惨胜,似乎不怎么划算。但是,如果着眼于二战的整体格局,总体上说,苏联是用一个很小的代价,获得了巨大的战略利益。
今天我们讲这场战争的故事,其实是想聊聊“硬边界”这件事儿。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那种贪婪成性的恶人。怎么对付?
首先要问的是:贪婪到底是什么?贪婪是无节制的欲望,对吧?无节制的欲望,其实也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所以贪婪,不是疯狂,贪婪还包含了一种状态,叫犹豫。就是在贪婪者眼里到处都是肥肉,一时间搞不清楚要往哪里下嘴。今天我们讲的诺门坎之战里的日本人,当时就是这样的状态。北上也行,南下也行。
所以,要对付这样的贪婪者,两个办法,第一是彻底把它打服。当然一般人做不到。面对恶人,我们未必是强者。那退而求此次的办法呢?就是利用他贪婪中的犹豫,让他在第一次试探我们的时候,就遇到强大的阻力,也就是给他画出一道“硬边界”。
一遇到硬边界,恶人的犹豫就会启动,他会掉头去找别人的麻烦。日本人在诺门坎吃了亏,果然也就掉头南下,去找美国人的麻烦了。
其实,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肆意为恶,前面一定有一段故事,叫“得寸进尺”。校园霸陵,往往是从抢一块橡皮开始的;办公室性骚扰,往往是从开一次黄腔开始的。这个时候,其实一个反抗的眼神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做,硬边界不划,拖下去,也许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了。说白了,恶人之所以为恶,往往是我们的一时软弱驯化出来的,是惯出来的毛病。
总结我们今天说的:
所有的贪婪本质上都是软贪婪,对付它的办法呢,就是画出一道硬边界。
人际关系痛苦的根源:缺乏界限感
2016-07-04 Darlene Lancer 罗辑思维
爱的存在不能没有界限,即便对孩子的爱也是如此。
所谓外部界限,就是你的底线,即你愿意、不愿意或不允许做某事的原则。
如果你不会拒绝,常常屈己为人,那么不管他人是要求过多、控制欲强还是好言恳求,你都该为自己大声表态了。
六种界限类型
————————
- 物质界限
决定你是否给予或借出金钱、汽车、衣服、书籍、食物等。
- 身体界限
关乎个人空间、隐私和身体。握手还是拥抱——何时?同谁?你对嘈杂的音乐、裸体、锁上的门有何感受?
- 心理界限
关乎你的想法、价值观和观点。你很容易受人影响吗? 你了解自己的信念吗?能够坚持你的意见吗?你能虚己以听而不过于僵化吗?如果你情绪激动、喜欢争辩、防御性强,那么很可能你的心理界限比较薄弱。
- 情绪界限
将自己的责任和情感与他人区分开来。这就像一条虚拟的线或力场,把你和他人隔离。健康的情绪界限能限制你向他人提建议、责怪他人或接受埋怨。你不会因为别人的负面情绪和问题而感到内疚,也不会太在意别人的话。如果你很敏感,说明情绪界限薄弱。健康的情绪界限需要明确的内在界限——了解自己的感受,知道对自己和他人的责任。
- 性界限
保障你在进行性接触和性行为时的舒适度——做什么、何时何地和什么人。
- 精神界限
涉及与神或其他更高力量相关的信仰和体验。
设立界限不容易
—————————
有些人很难设立界限,原因如下:
他们把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
他们不了解自己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权利
他们认为设立界限会破坏情感关系
他们从来不学习如何设立健康的界限
界限的设立,是个逐渐学习的过程。
如果童年时你的界限没有受到足够重视,那么你就不知道自己有界限。任何形式的虐待,包括捉弄取笑,都会破坏个人界限。
有一次,我哥哥不顾我的苦苦哀求一直咯吱我,直到我喘不上气才停手。这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无力,甚至在不舒服时都无权喊停。在以后恢复界限的过程中,我学着对按摩师叫停,让他轻点儿……
界限的破坏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影响,甚至使之无法成长为独立负责的成年人。
请记得你的权利
—————————
如果成长时未受尊重,那么你会认为自己没有权利。
例如,你应当有隐私权、拒绝权,有受到尊重、改变主意、取消承诺、让下属按要求工作、求助、独处、保存体力、不回答问题、不接电话、不回邮件等种种权利。想一想,这些权利都适用于哪些情形,并写下你的感受。
面对哪些情况,你经常心里说“不”,却仍然口头答应?你希望哪些事情发生?写下来,列出你的权利清单。什么阻止你不去坚持这些权利?写出你的底线。当然,争取权利时要礼貌。比如“请不要指责我”,或“非常感谢您想到了我,但很遗憾我不能参加”。
内在界限
——————
内在界限,指的是调节和自己的关系,包括对时间、想法、情感、行为和冲动的自我约束,以及健康管理。
如果你做事拖延,或总是做没必要做或不想做的事,又或者工作过度导致缺乏休息和娱乐、饮食失调,那么你有可能忽视了内部界限。学会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能够让自我更强大,同时增强坚持目标和自我承诺的能力。
健康的内在界限,能够让你不受他人情绪和问题的影响,不再纠结,不再没有理由地负责——这是依赖他人的人做不到的。
强大的内部界限,还能使你不容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你要自己动脑思考,而不是机械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这样你才会拥有足够的力量,去设立外部情感界限。如果你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你也同样不该埋怨别人。当你受人埋怨时,如果认为不是你的责任,无需辩解或道歉,可以说“我不对这件事负责”。
情绪的信号
———————
愤怒,通常是采取行动的信号。如果你觉得充满愤恨、受人冤枉或开始埋怨别人,这可能意味着你没有设立界限。如果你对设立界限感到焦虑或内疚,那么你会不开心,你的情感关系也将会遭殃。
一旦开始练习设立界限,你会感到自己变得更加强大,而焦虑、怨恨和内疚则开始减少。通常来说,你会更受人尊重,情感关系也会相应改善。
设立有效界限
————————
人们经常说自己设立了界限,但不起作用。其实,这也是一门艺术。
如果你通过发怒或批评别人设立界限,这不会被他人认可。设立界限的目的不是惩罚他人,而是让自己得到幸福和保护。所以,界限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你是否自信、冷静、坚定和礼貌。
如果这样还不行,你可以把冒犯界限的后果告诉对方,促使对方接受。但是,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就不要威胁对方。
设立有效界限,需要大量时间、他人的支持以及反复学习。
拥有自我意识和坚定自信是第一步。设立界限不是自私,相反,这是自爱、自尊——每次对别人说“No”,都是对自己说“Yes”。
事实上,如果能够把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放在第一位并坚持下去,通常需要更多鼓励,尤其是经历挫败的时候。
本文作者 Darlene Lancer,译文由译言网网友 lauralee 翻译,英文原载于psychcentral。
罗胖曰:
什么叫人“成熟”了?
本文给出了一个最有意思的答案——
在物质、身体、心理、情绪、性、精神这六个维度上,
对自我边界的认知清晰了。
当然,清晰并不是一成不变。
终其一生,每一次边界上的细小弃守和扩张,都是在向世界宣告我们的一次改变。
别急着把孩子拔高成我们的朋友
2016-12-08 宫学萍 罗辑思维
1 家长不要逃避为家庭做决定的责任
前两天在一个音频节目做嘉宾,开讲之前,主持人给我看了一则不算太新的社会新闻:
今年春天,国家二胎政策开放以后,有对小夫妻本来有再生一个孩子的想法,但是家中的老大不同意,为此又哭又闹,还逼着他们写下一份 “保证书” ,保证 “爸爸妈妈不要老二”,一辈子都只对他一个人好。
那天的节目主题,本来设定是借这个事件,聊一聊二胎的出生会对老大的心理产生什么影响,父母们需要注意哪些可能的问题。但是我却建议把这个引入的小故事换掉,因为具体针对这个家庭而言,父母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要不要老二”,或者“应该如何安抚老大”了,而是他们的家庭结构很混乱,父母的责任和功能都太不清晰。
▽
简单地说,一个家庭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比如要不要生二胎,需要夫妻双方综合考虑家庭各方面的情况,然后再慎重做出的一个理性的选择,其中尤其要考虑到该决定一旦实施之后,对整个家庭可能会造成哪些后续影响?夫妻俩对这些后果是否都有所准备?
今天在这里提起这件小事,不是说这对家长一定需要去生二胎,而是说即便他们选择不生,理由也不应该仅仅是 “老大不同意”。
为人父母,不可以躲在“关爱孩子”的借口背后,逃避为家庭生活做出选择,并且承担后果的重大责任。现在这一家人还仅仅是讨论要不要生二胎,将来一家人要不要买房、出国、换工作,难道都要听家里这个小娃娃的?
2 父母不能随随便便和孩子做朋友
最近这些年,有很多家长,尤其是关心孩子、爱孩子、努力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的家长,在现实的育儿生活中,常常会过早地把一些自由让渡给家里的孩子。晚上去哪家饭店吃饭,周末到哪里度假,甚至过年了要不要回老家,各种本来是家长决定的事情都来问孩子。
然而,我却很想点破,像这样一个听起来很美好的理念,很可能仅仅是 “听起来很美”。
从一个家庭治疗师的视角出发,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不平等的,爸爸妈妈不能随随便便就和孩子做朋友。他们是家庭的总舵手和护航人,肩头上还担负着对孩子的保护、抚育、教养、指导等重大责任。
很多时候,我们要在孩子不知道自己被保护的情况下去保护他们,其中的一种方式,就是不要把一个孩子负担不了的责任推到他们头上。
▽
而且,对于那些额外获得了很多特权的孩子,他们看似自由的内心,却常常体验到弥散的不安。
因为如果一个小孩,常常感到自己的权力超越父母,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危险来临时,他缺乏力量的父母并没有能力来保护他。这种不安,常常会导致那些被过度宠溺的孩子不断做出出格的行为,比如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的各种熊孩子的笑话,其实那都是他们在努力寻找安全感的边界。
理想型父母不仅需要对孩子有爱,还要有力量,只不过这份力量不是用来伤害孩子,而是保护孩子的。
3 做个关心孩子情感的权威式父母
上个月,我们小区的一个老邻居搬家,但是家里4岁的宝贝不想换幼儿园,原因是他很喜欢现在班上的小朋友。妈妈受不了孩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恳求,就做出了 “搬家,但是不换幼儿园” 的决定。
结果呢?不到一个月,她就快要疯了。北京的交通大家都知道,搬家之后,她每天不得不在六点之前就叫孩子起床,然后开车一个半小时,才能赶到幼儿园,把娘俩儿都搞得异常辛苦。
但是,我们绝对不能说这一切后续的麻烦,都是这个任性小朋友的错。这个锅,应该由这个放任孩子去任性的妈妈来背才对。一个4岁的小朋友,我们凭什么要求他能够评估到北京交通情况呢?
很多时候,当我们把孩子供奉到一个拥有绝对话语权的高位,实际上,就同时把很多责任推到了他头上。
▽
这里,我不是教唆大家去粗暴地对待家中小小的、还不太懂事的孩子。正是因为我们可以接受孩子的“不懂事”,所以才会在他懂事之前,不要求他为自己或家庭做出重大的抉择。
再说一遍,权威和专制不是同一件事,管教和为孩子负责也不是只有凶巴巴一副面孔。
就比如说这个幼儿园的例子。如果妈妈行使自己作为一个家长的决策权,综合考虑自家的情况,为孩子安排好新家附近的幼儿园;同时,也允许孩子因为换幼儿园而伤心,在孩子思念原先那些小朋友的时候,温柔地陪伴他,安抚他的情感,那她就是一个温柔,同时也不逃避责任的权威式父母。
但是,如果妈妈在孩子伤心哭泣的时候,仅仅是简单粗暴地要求孩子“不许哭!以前的幼儿园多远啊”,反而就是不肯接受孩子无法理解远近概念的现实,就是专制而且拒绝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
4 不要总想着得到孩子的安慰和关心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跟孩子做朋友的情况,也挺令人遗憾的。
有些父母会在无意间邀请,或者说诱惑孩子过来安慰自己,关心自己。特别是当他们经历一些生活中的困苦,身边又恰恰没有其他人可以分享的时候,就可能会忽视孩子仅仅是个孩子的事实,反而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取一些好友般的支持和安慰。
最常见的例子就是夫妻吵架,转天妈妈或爸爸单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忍不住就向孩子诉说自己的委屈,拉着孩子评理,或者跟自己一起骂对方等等。
以前看案例书的时候,就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个小女孩爸爸喜欢喝酒,喝醉了晚上回家,她妈妈就会劈头盖脸地骂爸爸,而她却每次都准备好热毛巾,给爸爸擦脸,扶他回卧室休息。
这些,都给孩子带来深层的伤害。
5 孩子,你安心做个孩子就好
最后,还是跟大家讲点正能量吧。在亲子界限这个话题上,我的邻居之中还真有很多很棒的爸爸妈妈。
比方说有一次我和一个姐姐带着她家孩子去超市购物,回来的路上,她儿子顺口讲道,“前一天奶奶在家里说了一些妈妈的坏话”。而我这个邻居呢,当时就轻描淡写地回答她儿子说:“嗯,奶奶在家干活累了,发个牢骚,不当真的。”
像她这一句看起来十分简单的回答,实际上就是用行动来 “拒绝” 孩子用这种方式关心自己。 翻译过来就是说:宝贝,这事情跟你没关系,你就安心做一个孩子,妈妈能够处理好自家的事。
本文作者 宫学萍,文章选自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
罗胖曰:
很多人眼里,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有两个选择——
1.一切听父母的。这是“严管”模式。
2.一切听孩子的。这是“宠爱”模式。
不管是哪一种,不管怎么调和,这些选择都是错的。
良性的关系只有一种——
在分清边界的前提下,善意互动。
别用你的孩子打扰我
杨时旸
每年一到十一,大批熊孩子就会出没在帝都的大街小巷。他们顶着从故宫人堆里买来的宫女头饰,拿着塑料小国旗,与提着大包小包的家长一起,一会排成人字,一会排成一字。
在地铁上,这些人会成为一道特有的景观。家长们为了抢座位横冲直撞,孩子们也跟着有样学样的没规矩,在座位上扭来扭去,隔着一个车厢互相喊话,一会窜出去,一会又跑回来站上座位。作为家长,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只会挺着一张黑红的脸,露出一排焦黄的牙,用淡淡的赞许目光看着自己的孩子。
中国的很多家长有一种奇怪的自我暗示:自己一旦有了孩子,全世界都得让着我。他们天然地认为,我的孩子就是太阳,你们都得围绕我的孩子进行公转。
他们从未想到过,作为一个没有自我控制能力的孩童,在公共场合中的很多行为会对正常的成人世界构成干扰。当你对他们提出这一点的时候,刚才还在扮喜羊羊的父母,马上就会原形毕露出一副最冰冷、最势利嘴脸,瞥一瞥眼睛说:“他们是孩子呀!”那意思就是说,你作为一个成年人,干嘛跟孩子一般见识?对不起,我不是跟孩子一般见识,我是跟孩子的家长一般见识。他们是孩子,可你们是成年人啊。
为人父母的义务之一就是要教养你们的子女
。但问题是,中国的很多家长不是这样考虑问题的。他们只觉得孩子让自己拥有了一个有恃无恐的凭证,孩子是弱者,如果你觉得孩子冒犯到你,而你又不忍耐,你就是恃强凌弱。这种流氓逻辑深植于很多中国父母的心底
。所以,在地铁、高铁、飞机、饭馆等等封闭的公共场合,很多孩子都在肆无忌惮不受控制的大喊大叫,左冲右突。一旁的家长总是默许甚或鼓励。这些孩子长大之后,会变成和他们父母一样的人,缺乏最基本的教养。
或许也不能全都怪罪到他们的父母身上。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父母根本就不是成年人,只不过长了一具成年人的躯体,生理上具备了繁衍下一代的能力而已。他们的精神世界几乎还是童稚化的。
这与整个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中国其实并不鼓励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独立思考、批判和反省的能力、关注公共事务、有教养、知道自由与自律的边界、守法知德等等,这一切其实都在人们的成长期间默默地被消解。
中国的环境希望人们具有成年人的身体工具性,可以工作、劳动、赚钱,但是思想模式最好始终封冻在童年的状态中。从官方层面讲,他们认为这样最安全;从家庭层面讲,在父母那一代看来,这样的人是“听话”的。所以一代代人都变成了一个个伪成年人。我们所遭遇的那些孩子的吵闹和扰乱,都是父母不作为引起的,或者说,都是由大婴儿照管小婴儿引起的。
中国人似乎没有什么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的明确概念。
很多人不知道在公共场合的礼节、规范、自律应该是怎样的。所以你就会看到很多人在长椅上躺着睡觉,在地铁上用大包小包堵在门口,甚至鼓励孩子随地便溺,哪怕旁边就有公共卫生间。他们不以在公开场合敞露自己的私密行为为耻,也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在侵犯他人。
直到特别晚近,我们的生活中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私密空间。之前,“私密”是一件暧昧的事情,在一个讲究集体概念的国度里,谈论私密,近乎忤逆,它似乎一直联系着某些不可告人的事务。后来,在政治层面上,私密渐渐脱敏,但在经济上,私密仍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在穷困之中,追求私人空间如同天方夜谭。
而如果私人领域一直无法理直气壮地言明权利边界,那么公共空间自然更加无处构建。所以,我们一直有意无意地被置于一种混沌之中。在这样的渊源之下,我们单独去强调私德、公德、教养和素质都是无效的。
你可以在私密空间内和孩子们嬉闹玩耍,玩得多疯都是你的权利,但在公共场合,这是不得体的。公共场合秩序的底线是自己所做的事不打扰他人,不入侵他人实体或者虚拟的边界。而并不是天然认为自己所热爱的就是他人所乐于共同分享的——
那些跳广场舞的大妈和那些鼓励孩子在地铁上大喊大叫的父母是一样的,他们用最鲁莽和粗暴的方式入侵了他人的空间,却完全不自知。当你和他们讲述这一切,他们反倒会产生最深切的不解。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那么天真烂漫,你为什么觉得厌烦?这就相当于那些广场舞大妈觉得自己身姿如此曼妙,音乐那么悠扬,你们不随我起舞也就罢了,竟然还责难我?
直到现在,大多数中国人仍然只能明白看得见摸得着的边界,比如没有我的允许,我的房门你进不得,我的钱包你拿不得。但那些具有意义但缺乏实体的虚拟边界,在他们眼中被视同无物。比如在公共空间要保持安静的标识,比如在马路上不能实线变道,不得越过双黄线,等等。在中国司机看来,线就是线,压过去你能把我怎样?
在当下的环境中,奢谈别的大道理都是妄想,我们只能从最基础的事情开始从头建设。比如,让那些家长管好自己,再管好自己的孩子。
所有熊孩子背后都有默默鼓励他们的熊家长。这些家长最应该明白的是,你们的孩子是你们的太阳,不是我们的太阳,我们没有义务围绕他们公转。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才能有基础去谈论更多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中国新闻周刊》主笔 杨时旸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作者豆瓣主页 frozenmoon。
罗胖曰
“群己权界
”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问题。
群——什么是公共事务?
己——什么是私人事务?
权——各自的权利义务是什么?
界——公共和私人的边界如何划分?
对眼下的中国人来说,急需明白的是——
在已有共识的私人空间内,任何理由都不能侵入。孩子不行、父母不行、政府不行、一切你以为正确的道理都不行。
What
罗胖60秒:消费和投资的边界是什么?
昨天我看到一段话说,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消费和投资可以随时转换的时代。
什么意思?就是说,同样一个行为,看起来是消费,但是干好了它就是你的投资。
举个例子,
你玩游戏,这是消费。但是你认真玩,最后玩成了专业选手,那玩游戏对你来说,这就是投资。
你买化妆品,这是消费。但是你一边买、一边用,还一边研究、一边表达,最后成了美妆博主。那买化妆品对你来说,这就是投资。还记得,当年阿尔文托夫勒说,生产和消费的边界模糊了,他顺手还创造了一个新词,叫“产销者(Prosumer)”。那今天我们也可照猫画虎创造一个词,叫“消投者”。消费和投资的边界也模糊了。
你看,
过去的人群划分,是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那从“消投者”这个角度看,未来的人群划分,是不同的人完全可以做相同的事,只不过背后的算法不同。有的人把它做成了消费,有的人把它做成了投资。
罗胖60秒:善与恶的边界
2018-02-04 罗振宇 罗辑思维
- 最近媒体界发生了一些事,具体的就不说了。
但是大逻辑是共通的,就是有人说了很不合适的话,目的是为了蹭流量,然后就招来了口诛笔伐,骂他蹭流量。
- 但是冷眼旁观的人说,你们骂得这么难听,难道不也是为了蹭流量?
我不评价这些事本身的是非,但是引发了我的一个思考。在传统社会,善和恶是对峙的,是二分的。做一个好人,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站在恶的对立面。
- 但是,现在社会恐怕就不这么简单了。有一部分善恶的边界开始模糊,实现善恶的方式反倒变得特别重要了。
比如说在微博上,犯错的人的那些错,在我看来往往没有什么大不了,但是追着骂的人的那副嘴脸倒是难看得很。
- 借用法学家王人博老师的一句话来描述这种感受吧。他说:“
善不是恶的对立形式,善是对恶的谨慎
。”
边界
话说在英美法系里面有个概念叫“逆权侵占
”,啥意思?比方说罗胖家有间房子租给你住,然后我长期不管不问也不收租金,那过了多少年之后法院就把这房判给你了,这叫逆权侵占。你说这不是不讲理吗?这不就是合法抢劫吗?还真就不是。英美法系里面有句俗话叫:法律不保护躺在权利上睡觉的人。人家都公然的长期的侵占你的房子,你早干嘛去了?
有意思的是,这条法律精神在大陆法系,包括咱们中国法律当中就没有,你别看这只是个很小的区别啊!它其实折射两种完全不同的法律精神和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法律权益维护它的第一人到底是我们自己呢?还是国家和法庭呢?我们是通过调整自己边界的方式生活呢?还是生活在别人给我们规定的边界之中呢?
罗胖60秒:善良的边界是什么?
- 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一位企业家富了之后要回报乡里,给村里捐建了很多栋别墅。但是,在分配过程中遇到问题了,已经离开村里的人也要回来分,人口多的要多分。
总之,原来挺好的乡亲关系,因为这个天上掉下来的好事,闹得鸡飞狗跳。
正好最近我遇到一位负责扶贫工作的官员。我就问他,扶贫工作最难的地方是什么?他说,
发现一个贫困户,帮助他脱贫,现在手段多得很,不难。最难的,是他脱贫之后,把他从贫困户的名单中划掉。
想想也是,我要是贫困户,刚刚脱贫,原来的帮助就没有了,我也不高兴啊。
所以你看,善良是个没有边界的愿望,而做事呢,面对的是边界清楚的现实。这就是行善的难处。
- 启动一件事,有热气腾腾的善良就够了。而完成一件事,需要冷冰冰的边界。
罗胖60秒:规矩的边界
2017-12-12 罗振宇 罗辑思维
- 和一位老师聊天,说起他们单位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他自己是学校的领导,有独立的办公室。这几年反腐倡廉,他这个级别的领导,办公室规定的面积是24平米。
他的办公室面积多了一点,多了多少呢?不到一平米。怎么办呢?单位派人在他的某一面墙边,贴着墙又砌了一道墙。这下好了,正好24平米。
刚听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形式主义怎么能荒唐到这个地步呢?劳民伤财,就为了这么零点几平米。那位老师说,刚开始,我也是这个反应,甚至觉得很愤怒。
但是后来,他的一位领导说,得了,别生气了,这道墙就是在告诉你,任何规矩都有边界,规矩越严肃,边界就越是一步都不能让。
砌一堵墙才花多少钱,如果这堵墙能提醒你权力的边界,那就值了。领导说得有道理啊。
无边界社会
万通创始人冯仑在他的公众号《冯仑风马牛》上发文谈论社会中很多事物、观念之间的边界在逐渐被打破,他提出了一个“无边界社会”的概念来指代这种趋势。他的感受之一是无边界社会使我们的价值观出现两极化,一方面是达成共识的速度非常快,因为信息流动的速度在加快,所以意见交换的速度也在加快;另外一方面极端和小众的认知、观念也迅速集合,并逐步形成社会中的独特力量。“比如恐怖组织伊斯兰国,聚集了五万极端主义分子到叙利亚,占领了叙利亚和伊拉克一大半的国土,如果这种极端的观念放在过去封闭社会中,这五万人没有十年聚集不到一起,如果政府把通路都斩断,二十年也聚集不到一起。但是如今,这种观念的聚集只用一年时间,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招募这些人,快速集成普遍共识。”小组织、个别化、极端化的人群形成对社会的冲击,这是无边界社会产生的一种社会问题。过去我们经常忽略小众观念,认为它们不重要,但无边界社会的信息流成本降低,人的认知可以在短时间内聚集小众人群,最后形成一种冲击社会的力量。
李翔:其实一直以来就存在一个问题:持有强烈观点并有足够动力去行动的小众利益团体,可以通过游说等举动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到几乎所有人。而绝大多数人,即使反对这个观点,利益受到损害,动机也没有强烈到要动员更多人去影响结果的程度。互联网带来的变量是,它让连接更加高效。因此让强势小众更容易找到彼此。
How
罗胖60秒:怎么找到自己的边界?
- 昨天说,一个人管理衰老需要更好的边界感。一个朋友听了之后,跟我讲,你说的这个“边界”,其实应该比字面意思还要深一层。
这个“边界”不只是指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在自己的生活里面也应该有边界。
- 简单说就是,
干什么你就认真地、集中注意力地干,不越界地去担心、期待、回望。
即使能力衰退,你的边界还是能让你在当下的事情上全力以赴,所以表现也不会太差。
不是有一个著名的禅宗故事吗?一位高僧说起自己得道之前的生活,是每天打柴、挑水、做饭;得道之后呢,还是打柴、挑水、做饭。那有什么区别呢?
他说,
之前打柴的时候,总想着挑水;挑水时总想着做饭。而得道之后呢,打柴就是打柴,挑水就是挑水,做饭就是做饭。
你看,这就是找到了自己生活里的边界。
Experience
陈春花:组织的员工边界和顾客边界
管理学家陈春花提出了“共生型组织”这个概念。她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是:组织会根据环境变化而变;以顾客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开放而包容的组织,可以像水一样变化,适应环境带来的几乎所有挑战。
接受微信公众号“正和岛”采访时,陈春花说,在建立这样的组织时,要特别注意解决两个边界问题:员工边界和顾客边界。
首先来看下员工边界。陈春花引用了智联招聘的数据来说明现在人才的流动性。有36%的人做一份工作不超过一年,只有10%~20%的员工做同一份工作达到5到10年。陈春花说,过去在管理上一直想的是管住人,今后要转向赋能和帮助人成功;组织的问题也不再是怎么把人留下来,而是怎么把人在内部流动起来,否则人才就会离开。“已经没有人愿意固守在一个岗位上,人们更重要的是希望活得有意义,无论工作和生活都是如此。这是组织管理当中挑战最大的一件事情。”因此,组织需要打破部门之间的边界,让员工可以在不同的工作里去实现自我成就。
其次是顾客边界。在很多行业里,边界都在不断被打破,行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时候,组织要遵循的原则就是:顾客在哪里,组织的边界就到哪里,而不是固守原有的行业边界。
边界
我和一群记者朋友说起来企业家和记者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很有趣。
平时在一起可以称兄道弟,谈起问题也可以推心置腹,但是双方的财富地位差得特别大,这就难免有点不平衡嘛。
有人打了个比方哈,说记者和企业家的关系就相当于旧时候大户人家的侄子
,侄子来了嘛,坐下就可以吃饭,但是人家分财产可没你侄子什么事儿呵呵呵……
又一个记者说啊,在企业家眼里,记者其实就是旧时候乡下地主的穷亲戚
,你上门了,得好吃好喝招待着,要不然回去之后会在乡亲们面前说你坏话,但是他穷归他穷啊!你也根本帮不上他。
我觉得这个比方更贴合企业的真实心态。
你看在中国这个特定阶段,人和人的边界还不是特别清楚,明白人早就明白了,只有自己的才是自己的,而糊涂人的还觉得你的也应该是我的。
今天我病了,重感冒,声音不好听您凑合着听。
我这几年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人生病不愿意朋友去探视。对!他们说的有道理:我病了身体本来就不舒服,不愿意强打精神接待探视。但是在很多中国人看来朋友病了去医院探望似乎是一种义务,你不让我去那是假客气,是剥夺我当好人的机会。
我当年见过一次盛况,一个领导病了住院刚开始还瞒着,后来消息走漏上百人去探望,大声喧哗,把医院的护士烦的不要不要的。
这个变化可能就是社会发育成熟的一个标志吧,人和人之间的边界是越来越清晰了,真实的社会互助是越来越频繁,但是对我们是一体的那个感觉的追求,反正越来越淡漠。
施一公:拓展人类的已知边界
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是中国最知名的科学家之一。他同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是2017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的得主。未来科学大奖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科学家、企业家共同设立的民间科学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元。
施一公在获奖后接受采访时,鼓励青年学生们投入到科学的基础研究工作中。他说,很多青年学生可能会认为基础研究很遥远很深奥,“想象得太过高大上,似乎每一个成果都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但在施一公看来,并不一定要数学物理基础多强才能做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门槛主要是来自兴趣和好奇。”而且,一旦入门,基础研究会让你得到“无穷无尽的快乐”,“喜悦和成就感”,“尤其是得到突破之后,这种快乐是无与伦比的,我觉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喜悦。”
施一公还举例说,他有一个学生曾因为课题不顺利而想转行,工作都找好了,在南方一个消费不太高的城市,年薪20万。但在毕业前最后半年,研究取得了突破。这种巨大反差让这个学生放弃了找好的工作专心做研究,5年博士毕业后到美国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施一公说:“我很理解他的这种心态,有这种心理变化的人不止他一个,我年轻时也经历过。这个世界最容易让我着迷的是不可预测的未来、是未知的那些部分。基础研究的每一项突破都让我们在宇宙中、在地球上把我们人类的已知边界向外拓展了一步,让人类在未知世界的探索中又往前迈进了一步;而任何一个取得这种基础研究突破的研究人员,无论是学生、博士后、还是教授,都是创造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的研究与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这种喜悦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罗胖60秒:仪式与边界感
2017-12-19 罗振宇 罗辑思维
- 昨天我说,在仪式问题上,感觉很重要,内容没那么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仪式的根本作用,就是找到一件事情的边界。
- 比如春节就是年和年的边界,婚礼就是单身和婚姻的边界。
比如,你上班,就该穿商务正装;去酒吧,就一定要休闲亮眼;听音乐会,就穿礼服。
听着挺繁琐的。但是,这不是为了尊重这些场合,显得有礼貌,而是为了让自己的行为举止有边界感。
- 有这种边界感的人,就不会上班的时候刷微信、打游戏,度假的时候又惦记着工作,就会活得特别有自控力,就会向所有的潜在合作者释放确定性的信息。
说白了,就是我有分寸,懂规矩,能自控,贼靠谱。
- 所以,《小王子》这本书里说,所谓仪式,就是让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
至于这个边界是什么、用什么来划分,真的就不重要了。
王慧文:无边界是指“不要自我设限”
王慧文是美团点评的联合创始人和高级副总裁。接受36氪采访时,王慧文介绍,其实美团内部对于很多新业务的态度,只是“试一试”,而不是媒体分析出来的“鸿篇巨制”,大家都以为王兴肯定不只是想试一试,但是实际情况真的没那么复杂。
美团内部每年会研究、但最后不一定做的新业务有几十个之多。即使今天宏观经济状况变化了,也不会受影响,“经济状况不好的话,你要是有点儿钱,更要主动尝试,因为竞争少”。
在美团尝试过的新业务里,受到很多关注的包括出行业务,王慧文解释,这只不过是因为打车特别能吸引注意力,“不过很多人对这件事有太多的想象,很多报道也都不是真实的。外面还有一个说法,美团在南京试点打车业务时候,王兴在南京坐镇了一礼拜,这简直太搞笑了。”
美团也做了对标盒马的小象生鲜,王慧文也是用很佛系的口吻说:“我们就是试试,看是否值得做。小象当然做得不快,我就试一试,为什么要快呢?我还嫌团队太快了,我还没有结论呢。”
美团之前停止了共享充电宝和松鼠便利店两个业务,但其实美团还有很多业务也是试一试就关掉了。只是因为做得很小很低调,外界才没注意到。“算账算了半天,发现市场太小,那就没必要经营下去了。”
上市之后对美团这种打法的影响就是,现在公司会从赛道的角度看是否还应该做。比如共享充电宝,上市之后再看,会和上市之前完全不同。“很多公司没上市的时候,觉得什么业务都特别值钱。很多公司上市之前也觉得自己公司很值钱,因为没有面对最终结果。所以为什么大家上市的时候都暴跌,就是你觉得自己在资本市场该很值钱的东西,其实资本市场根本不买账,只不过是你自己的妄念而已。”
王慧文最后解释了这种“试一试”的文化。他认为,产业在不断变化,“人生不要自我设限”。很多人没看懂王兴说的边界论,都觉得美团要做一家无边界的公司,其实王兴的真正意思是,“不要自我设限”。王慧文以历史学家黄仁宇为例,黄仁宇48岁才开始研究历史,60岁写成《万历十五年》这本经典之作。“很多人就是自我设限,导致最后没有达成原本可以达成的成就。做企业也是这样子。”
以上就是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对于美团内部尝试新业务的文化,以及无边界公司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