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
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套路是指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这个也非常重要。比如,5W2H 分析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的一个”套路”。试想一下,面对任何一个问题,你都能从 Why、Who、When、Where、What、How 和 How much(如下图所示),七个方面去思考。是不是比不知道这个方法论的人,用点状的思考,5W2H 分析法就全面得多。
例如,我们在对问题域进行分析和领域知识提炼的时候,就可以用上5W2H。5W2H模型给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约束,要求我们提炼的领域知识必须具备模型的六个要素。这就好比两位侃侃而谈的交谈者,因为有了确定的主题与话题边界,一场本来是漫无目的野鹤闲云似的闲聊就变成了一次深度交流的专题高端对话。
逻辑是一种能力,而套路是方法论,是经验。逻辑是道的东西,而方法论是术的东西。二者都很重要,只有熟练的掌握二者我们才能更好的进行结构化思考。
在汕头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鼓励毕业生们,即使毕业之后做一份普通的工作,也应该尽职尽责。莫言当过20年的兵,在当兵时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莫言认为, “这句话其实是片面的,如果所有的士兵都能成为将军,谁来冲锋陷阵?一将功成万骨枯,当了将军的士兵是极少数,构成一支军队的大多数是根本不当将军的士兵,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 后来,有人告诉他,拿破仑的原话是,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当不好士兵,永远当不好将军。
莫言说:“我们希望大家创新、创业,立大志,做大事,发大财。但毕竟最终能当上大官、做成大事、发了大财的是极少数人,而大多数人在普通的岗位上勤勤恳恳的、踏踏实实的、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地工作着,这样的人是支撑这个社会宝塔的最坚实的基座。
他们虽然得不到万千粉丝的追捧,虽然得不到勋章和奖牌,虽然得不到绚丽的舞台上出彩的机会,但作为一个为社会为他人也为自己辛勤劳动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了不起的人。
What
宇宙中已知的17种粒子
茶杯、冰块、圆珠笔、绿植、沙发……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东西都是由什么组成的?
显然,它们有着不同的材质、颜色和形状,这是否意味着它们是由不同的东西组成的?如果我们能够将它们一直分割下去,是否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由一个最小的单元组成的?
一开始,原子被认为是构成物质的基础单元,原子的英文“atom”一词有“不可分割”之意
。科学家发现了100多种不同类型的原子,将它们排列在那张悬挂于世界各地化学教室墙上的元素周期表中(今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的150周年)。
| 图片来源:Jennifer Johnson
○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并不是在宇宙诞生后就全部出现的,而是在漫长的宇宙演化历史中,逐渐在不同的物理过程中形成的。
但原子并非故事的结局,它并不是不可分割的存在。如果将原子进一步分割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
构成的。
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而电子则围绕着原子核旋转。原子核周围的电子会与其他原子中的电子结合,并形成复杂的排列;这种结合正是化学的基础,也是我们周围各种物质之所以形态、性质各异的基础。
然而,质子和中子仍不是不可分割的结构,它们是由被称为上夸克和下夸克的微小组分构成的,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中子由一个上夸克和两个下夸克组成。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开头的问题: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物质都是由三种粒子——电子、上夸克、下夸克
——组成的。所有千变万化的不同物质之间的区别都源于这些粒子是如何排列组合在一起的。
宇宙中的粒子
一个有趣的问题是,有没有什么东西不是由夸克和电子构成的?乍听之下你可能很难立即想到这样一个问题的答案。但有一种熟悉的“物质”可能最终会跃入脑海——光。
把光称为“物质”似乎是很奇怪的,但现代物理学已经确定,光实际上与物质很相似:它以有限地的速度传播(约300000km/s),它会受到引力的影响(这是由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它甚至是由微小的粒子——光子——组成的。
如果连光都是由粒子构成的,那么说“一切事物都是由粒子构成的”似乎是一个合理的猜测。那么除了刚才说到的电子、上夸克、下夸克、光子之外,我们还能找到更多这样的粒子吗?答案是肯定的。自现代粒子物理学诞生以来,科学家已经从宇宙射线和粒子对撞机中发现了大量的粒子。幸运的是,在克服了许多令人费解的难题之后,他们发现这些粒子都是由一小组基本粒子所形成的不同组合。这里,基本粒子是指那些无法由更小的物质组成的粒子,是真正不可再分割的,它们共有17个(不包括反物质粒子):
首先,我们有三个家族,物理学家称为三代,每代都包含了四种物质粒子:两个夸克和两个轻子。在第一代中,我们看到熟悉的上夸克(u)、下夸克(d)和电子(e),以及第四种粒子——电子中微子(ve)。电子中微子是一种非常轻的粒子,它大量产生于太阳之中,由于几乎不与物质相互作用,因此大部分都会直接穿过普通物质。
第二代和第三代的粒子的性质与第一代粒子完全相同,除了它们更加的重。物理学家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三代粒子。这非常奇怪,但事实就是如此。
除了6种夸克和6种轻子之外,还有四个所谓的规范玻色子,它们是传递力的粒子。例如,光子(γ)负责传递电磁力,即当两个电子相互排斥时,它们实际上是在交换一个光子。此外,另外三种规范玻色子与另外两种基本力有关:胶子(g)负责传递强核力,W和Z玻色子传递弱核力。(注意,这里没有涉及到的是第四种基本的力:引力)。
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发现了第17种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质量为125GeV/c²)。这是基本粒子中最有意思的一个:粒子通过与希格斯玻色子的相互作用而获得质量。目前,物理学家仍然在继续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质。有些物理学家将它与宇宙暴胀联系起来,有些人则用它来解释物质-反物质的不对称性。
结合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这17种粒子几乎可以解释物理学中所有的观测结果,只有少数天文观测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物,最终都可归结于这些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单独审视这些作用可能非常简单直观,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我们所知的一切复杂性。就好比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其中每个组件都根据最简单的规则行使自己的职责(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这些规则)。
参考来源:
https://plus.maths.org/content/our-theory-very-nearly-everything-particles
罗胖60秒:专业和业余的真正区别
「得到」App的订阅专栏,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这是我每天早上要第一个打开听的内容。
合作这么久,让我最震惊的是,吴军老师要投资、要讲学、要科研,这么忙,还能每天一篇更新内容,而且还篇篇精彩,怎么做到的呢?
我私下问吴军老师,他说:“那我干脆写篇文章回答你吧。”前两天这篇文章出来了,说的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 核心观点是一个,
一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不见得水平能比业余的能高出多少,关键是发挥稳定。
就像一个高水平的大夫,不是说他能治好其他人治不好的病,而是在于他的治疗效果是稳定的,可以预期的。
专业人员背后的所有训练,都是为了达成这个目标。
罗胖60秒:埃隆·马斯克的成功套路
- 最近,特斯拉的老板埃隆·马斯克说,他已经获得美国政府的口头批准,要挖一条隧道,建造一条超级高铁。将来只需要29分钟,就能从纽约到华盛顿。
八字没一撇呢,就嚷嚷得满世界都是,这就是埃隆·马斯克的风格。
- 有人总结他的套路。
首先,是发现一个人类面对的大问题,比如全球暖化、交通拥堵什么的。这些问题大到了必须跟它死磕的程度,于是就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然后,马斯克就会给你展示用技术解决它的前景。当然是很远很远的前景,但是至少听起来有可能。
最后,马斯克就会成立公司,去融资,一个商业奇迹就这样诞生了。他的特斯拉、火箭公司、超级高铁公司,都是这样来的。
- 这让我想起《小王子》里的一句名言:
你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而是要先去激发起人们对海洋的渴望。
相信天赋的人能力不高
上学的时候,每个班里都有英语小王子、物理小王子,他们成绩特别好,学习时间似乎还比别人少。这会让我们认为有天赋的学生,成绩好;没天赋的学生,成绩差。可我们步入社会后会发现,很多学生时代考高分的学生,工作能力很一般,看不出有什么天赋。
这让人很困惑,究竟有没有所谓的天赋?如果有天赋,为什么天赋没在能力上体现出优势?最近,90后创业者刘传提了一个观点。他说,我们该放弃对天赋的看法,这样才能获得成长。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人对能力的认识,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而且人们需要不断去证明自己的能力,心理学上把这种观点叫僵固型心智,就是能力是僵化、固定的意思;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这种观点叫成长型心智,它相信能力是可以成长。
对能力的这两种不同看法,会造成不同的做事态度。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他们让一群4岁的孩子,在两种不同难度的游戏中间做选择。结果发现,即使在年纪这么小的儿童里面,有的孩子已经有了智力是固定不变的想法。这些孩子大多选择了简单的游戏,因为简单的不容易犯错,可以证明自己确实聪明。而具有成长型心智的孩子认为,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就选了较难的游戏。
所以,从这个实验你也看出来了,僵固型心智的人,为什么小时候成绩挺好,长大了却能力不高?因为他一直在做简单的、没挑战的事情,难的事儿需要付出太多努力,让自己看起来不够聪明。所以他们会拼命避免和隐藏自己的不足,只做简单的事儿。但一直做简单的事儿,会让他的能力原地踏步。成长型心智的人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和提升的,通过不断挑战更难的东西,锻炼出了更强的能力。
第二,相信天赋的人,容易成为僵固型心智。
科学家发现,在人的一生中,无论什么年龄,我们的脑神经都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也就是说,大脑并不会限制一个人的成长,而是有无限的成长空间,并且人的长期记忆容量是无限大的。比如,很多老人在很大年纪时还能学习新技能并且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呢,虽然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生来就具有不同的大脑构造,先天条件上会有一点不同。但由于大脑可塑性很高,实际上天赋本身的价值只在短期内有效。打个比方,天赋就像起跑线,天赋高的人,起跑线靠前一点;天赋普通的人,起跑线靠后一点。但是大脑的可塑性很高呀,这就意味着这个跑道并没有终点。所以,在短期内,天赋会让人有一点差距,但是时间一长,天赋所带来的差距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是呢,仍然很多人相信天赋,相信天赋的人很容易形成僵固型心智。为什么呢?你看啊,如果你认为有的人存在天赋,也就会认为有的人在某些领域并不存在天赋。通常来说,有这样观念的人不仅会这样看待别人,也会这样看待自己。这样想的后果就是,那些自认为没天赋的事情,他一生也不会再去尝试,因为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比不过在这个领域有天赋的人。而且如果去努力,反而凸显自己的笨拙和平庸。而一旦有了这种观念,他实际上就是僵固型心智的人了。
第三,想提升能力,应该转变心智模式,建立成长型心智。
那该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用过程导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经常用一些问题来提醒自己,就可以避免在僵固型心智里越陷越深了。
比如:今天会有哪些可以获得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呢?我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怎样来开展我的计划呢?遇到困难时,我要怎样来开展我的新方案呢?我应该做些什么来维持成果并且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呢?经常问自己这些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的问题,有利于我们转变自己的心智模式。
总结一下,刘传这篇文章说,相信存在天赋的人,很容易产生僵固型心智,而这会让人放弃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掩盖自己的不足。只有成长型心智的人,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千古刘传”(舍弃天赋这个概念,它让你错失成长的机会)
你以为的大局在握,其实是幻想
生活中,很多事情明明我们觉得大局在握,但最后就是失败了,问题出在哪儿呢?最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说,事情发展和你想的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掌控幻觉”在起作用。
什么是掌控幻觉呢?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1975 年,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先找来一群学生,给他们一副扑克,每人抽一张牌,然后和对手比大小。那对手是谁呢?是另外一群人,这些人有的打扮成“乞丐”,有的打扮成“富人”,学生可以选一个当自己的对手。
这个实验的结果很有意思,如果对手是“富人”的时候,学生们平均押11块钱;如果对手是“乞丐”,他们会押16块钱。也就是说,人会觉得“乞丐”更容易战胜 。可问题是,抽一张牌比大小,这个纯粹看运气,对手的穿着和身份,和结果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就是说,虽然一些事情纯粹是靠运气的,但人们总会认为自己能人为地影响结果,这种心理就是“掌控幻觉”。人们根本分不清哪些是 “可控事件”,哪些是 “不可控事件”。
生活中这种“大局在握” 的错觉还有很多。比如:买彩票的人总觉得,自己选的号码,中奖机率要比机器选的号码高。不光如此,当彩票站要赎回彩票的时候,也发现人们对这两种彩票的心理估值有很大差距。如果是自选彩票,人们开出的价格是8美元;而机选彩票的开价不到2美元。虽然都是碰运气,但在他们心里,自己选的就是比机器选的强。这也是掌控幻觉在起作用。
为什么会有掌控幻觉呢?
心理学家说,这是因为一件事情里包含的因素和人们已经掌控的技能关系很大,所以我们产生了“掌控幻觉”。比如说,摇骰子这件事儿,摇这个动作是大家都掌握的技能,所以你就很容易产生你能掌控骰子点数的错觉。
另外,如果我们亲身参与到这件事的时候,这种 “幻觉” 会进一步加大。比如:心理学家让两个人用意念去影响骰子的点数。这两个人一个投骰子,一个站在旁边看。结果发现,投骰子的这个人觉得自己的意念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所以呢,当你觉得大局在握的时候,不妨停下来想想,你这种自信究竟是掌控幻觉,还是胸有成竹。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生大学”(大局在握?开什么玩笑!)
万维钢拜年|到底什么是“智商”?
|精英日课转述师:怀沙|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祝您新春快乐!我是隔壁专栏的万维钢,今天罗胖去了《卓老板聊科技》,《精英日课》也特意来给各位罗友拜个年,并且跟您聊一个关于“智商”的话题。
——本期看点——
罗胖在跨年演讲中提出一个新概念,“国民总时间”。今天我也说一个概念,叫“国民智商”。这个概念可不是我拍脑袋想出来的,我是要说一本书,Hive Mind: How Your Nation’s IQ Matters So Much More Than Your Own(族群心智:为什么你们国家的智商比你自己的智商重要那么多),作者是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加雷特·琼斯(Garett Jones)。
“智商”是我们非常熟悉,但又很有争议的一个概念。我们知道智商和学习成绩、工作能力都密切相关。可你要说智商重要吧,高智商的人不见得收入和社会地位就高。
而这本书说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智商差异,比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差异重要得多。下面这张图表现了各国平均智商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大致的趋势就是国民智商越高,人均GDP就越高。
(横坐标是各国平均智商,纵坐标是人均GDP)
可惜图上没有中国。中国的国民平均智商大约是105,算是智商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如果在这张图上的话将会在韩国下面一点。图上还有一些特例,比如卡塔尔的国民智商只有72,人均GDP却非常之高,这是因为卡塔尔是个产油国。中国的人均GDP不高,但是经济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为什么国民智商比个人智商重要呢?咱们先说一个实验。
范德比尔特大学的研究者找一群学生做了两个游戏。第一个游戏是简单的做买卖,一人卖东西,一人买东西。卖东西的人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买东西的人则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双方讨价还价。
第二个游戏是假设一个人是开发商,开发了一片商业区,另一人作为一个商家想要入驻商业区,在其中开店。两人要共同商定店铺出租的合同。合同有很多细节,比如营业时间多长、如何进行装修等等。
这两个游戏的区别在于,第一个游戏是所谓“零和博弈”,你赢多少我就得输多少;而第二个游戏如果双方协商得好,就能够实现合作双赢。
研究者真正想知道的是这些学生的智商水平和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有什么关系。结果发现,在第一个游戏中,学生讨价还价的能力和智商高低完全没关系。而在第二个游戏中,智商越高的人制定的合同水平也越高 —— 特别是如果两个人都是聪明人,他们商量出来的合同就有非常明显的双赢特征!
所以讨价还价不是聪明人的特长,你再聪明也占不到什么便宜。聪明人真正的领域是在复杂的事务上。
最关键的是,把聪明人和聪明人放在一起,他们处理复杂事物的水平会非常之高。那么所谓国民智商的效应,其实就是聪明人的聚集效应。
那到底什么叫聪明呢?
01 到底什么是智商
有些人认为每个人的才能都是一个定数,如果一个人这方面不行的话,在其他方面就行。“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但是非常遗憾,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心理学家已经做了无数的研究,早就达成了共识,存在一个“一般的因素”,直接决定每个人在所有领域的表现。这个“一般的因素”,心理学家称之为“g-因子(g-factor)”。用智力测验的方法可以测量每个人的g-因子,这就是智商。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他的语文成绩很可能也好,工作能力也强,自控能力也高,他的体育成绩也好,他和别人的关系也好,甚至他的身高都更高!
注意这只是一个统计结论 —— 大体上来说,有这样的趋势。用统计学的说法,就是智商和上面所说的所有素质,都是“正相关”的。当然你可以立即举出好几个例子来说某某和某某的智商高,但是一个语文成绩低,一个不会与人相处 —— 这没关系,我这里说的是总体而言,智商越高的人各方面表现都越好。
这个效应,叫做“达芬奇效应”,因为达芬奇就是个多才多艺的多面手。
现在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个说法也是没有根据的。首先情商和智商也是正相关的,再者,这本书就提到一项综合研究,现在心理学家认为对预测一个人成功与否来说,还是智商比情商重要。还有研究发现公司招聘员工,最应该看的指标也是智商,而不是性格分析。
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智商呢?我听说过一个绝妙的比喻 —— 智商就像体温一样。体温并不能说明你身体有什么病,但如果你到医院,医生测量的第一个指标就是体温。智商也是如此,它虽然不能涵盖所有情况,但绝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智商,代表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所以这个世界其实很不公平,强者样样都强,别人搞不好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但是我们也知道,有很多人智商虽然高,也还是没过好这一生。
而最最不公平的,其实是国家和国家的智商差别。中国人平均智商105还不满足,亚非拉有些国家的平均智商还不到70,上哪说理去呢?
那么具体说来,高智商者到底有哪些素质,能对国民经济有那么大的好处呢?
02 考虑长远
欧洲某大学做过这么一个实验。给受试者一张100欧元、立等可取的支票 —— 但是受试者也可以选择一张更高面值的支票,也是马上就能带走,但是要等半年之后才能兑现。研究人员就问受试者,为了让你愿意等半年,这张支票必须涨到多少钱呢 —— 102.5欧元?105欧元?还是107欧元?
等待,需要耐心和理性。冲动的人只顾短期的利益,想赶紧拿钱消费。理性的人能从长远打算,认为只要支票多出来的面值比银行的利息高,就应该等待。
实验结果,智商越高的人越愿意等待,而且还愿意接受一个比较低的增值 —— 比如说只要是102.5欧元就可以等。而低智商的人,就算你给150欧元他们也不等。
我们看丹·艾瑞里的《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这类书里说的道理,就是大多数人都是非理性的,并不具备经济学家的思维,面对短期诱惑往往不能做出明智选择。可是从这个实验里我们看到的不是所有人都是非理性的 —— 高智商的人非常理性,低智商的人才是非理性的!
这种例子非常多。冷战结束后美国要裁军,政府给退伍士兵一笔补偿。退伍补偿有两种领取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马上领取25,000美元回家,从此两不相欠;第二种方式是15年内分期领取 —— 即使将利率和通货膨胀因素都考虑在内,这第二种方式能够领到的钱数也大大高于25,000美元。
美军对士兵的所有数据都有一个很好的记录,现在经济学家就很容易用当年的数据做分析研究。结果不出所料,智商越高的人越愿意接受分期付款的形式,而智商低的则都选择了拿25,000美元走人。
从个人来说,高智商的人更善于考虑长远。琼斯分析这可能是因为想象力。高智商者很容易想象未来,对他们来说,未来和现在的价值是一样的。而低智商的人只知道现在,对未来没想法。
而对一个国家的群体来说,消费还有一个互相模仿的效应。有研究就发现,如果一个人买彩票中了大奖,不但他会买辆好车,而且他家的邻居也会买辆好车 —— 这是因为邻居想跟他攀比。《精英日课》有篇文章叫《攀比动力学》,说的就是高消费主要是攀比的结果。如果你身边的人都是有钱就花的月光族,那你很可能也是月光族。如果你身边的人都爱存钱,那你很可能也爱存钱。
那要是一个国家的人总体智商都比较高,都爱存钱呢?这个国家的储蓄率就会特别高。而事实正是如此,下面这张图说的是各国平均智商和储蓄率的情况 ——
(横坐标是各国平均智商,纵坐标是储蓄率)
中国和几个东亚国家在这张图上非常显眼,高智商,高储蓄率。中国政府有时候觉得储蓄率太高是个烦恼,而对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来说,有这么高的储蓄率简直是上天的眷顾!储蓄率高,银行就有更多的钱投资,国家就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工人就能用上更好的设备。这就是耐心的好处。
事实上,最有耐心、最愿意储蓄的国家,有一个逆天的力量。经济学家有个推理,说如果实行真正的全球化,资本能在各国随便流动,那么结果就是最有耐心的国家将拥有未来世界的,全部资产。
因为这个国家可以提供一个最低的贷款利率。如果贷款利率是3%,那对别国很多人来说,这是不借白不借的钱,不但应该借钱投资,而且应该借钱消费!人们会不停地去借钱,一直到那个耐心国家不愿意再借为止。那么接下来,世界上这些借钱的人的所有的工作就都是为了偿还利息!耐心国家实际上拥有世界全部资产,坐等收益。
这个故事可不是编着玩的。东亚国家最爱存钱,中国可能就是这个耐心国家。非洲的国民智商低不爱存钱,他们的很多资产不就在中国人手里吗?
所以存钱确实是中国人的一个优点,有可能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要想成为发达国家,我们还要发挥其他高智商优势。?
03 高智商的人更容易合作
现在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都爱做分钱实验,咱们说个比较新颖的。
实验是把受试者分成两人一组玩游戏。游戏规则是这样的 ——
1.实验人员先给A五块钱,B没有钱。
2.A可以把钱分给B一部分,分多少都可以,而不论A给B多少钱,实验人员都会把钱数乘以3 —— 比如A分给B两块钱,B就会拿到手6块钱。
3.B拿到钱后,可以选择回报一部分钱给A,但是不给也没关系。
这个游戏其实就是在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投资:我借给你一笔钱,你把这笔钱发展壮大后,再回报给我。但是这个投资能不能做成,完全取决于双方的合作意愿。如果A不信任B,或者B不回报A,投资就不好玩了。
类似这样的实验不同的研究者做过很多次,结果都是智商越高的人,越愿意合作 —— 高智商的A愿意给B更多的钱,高智商的B也更愿意把更多的钱回报给A,这就叫“ 双赢 ”。
想要让受试者学会双赢,最好的办法是把实验重复做多次。如果双方意识到将来还要打交道,就不至于做拿了钱就跑的一锤子买卖。而聪明人对这种重复博弈的游戏尤其敏感!有研究发现,在多次博弈的游戏里,如果A、B双方如果都是高智商,他们双赢合作的可能性会比低智商的小组高五倍。
琼斯说,聪明人选择合作并不一定是因为他们更善良 —— 他们只不过更理性而已。博弈论里面最著名的一个结论就是一上来先合作,谁不合作我就惩罚,谁改正过来我还原谅,这种竞争策略是最优的。
那么如果一个国家,从政府到公司都是聪明人把持,这个合作的局面就很有意思了。
很多国家的政府有强大的力量,就算直接没收私人公司的财产也是能做到的,比如非洲某些小国就经常干这种事儿。而在文明国家,政府往往会搞长期博弈,选择和私人公司合作的态度,追求双赢,一般不会杀鸡取卵。但政府也有一个抑制不住的冲动。
这可是一个得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思想,叫做“ 时间不一致性 ”。各国政府,都想玩这么一招,分两步 ——
1.许诺一个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让企业放心做长远投资;
2.一旦物价和工资都很低,就突然多印很多钱,让消费者拿钱去花,这样就能短期内刺激经济。
这一招要想玩的好,企业首先必须非常信任政府,然后政府为了刺激经济,会辜负企业的信任。看似矛盾,但是很有效。
政府希望企业只考虑现在,可是企业总会记住政府的做法,总要规划未来,做计划的时候就难免担心政府再次打破承诺,这就是时间不同步。
这个现象,非常普遍,而且还可以反过来玩。比如政府发现某个地区总发洪水,根本不值得建设,就宣布,这个地方以后不要再有人来建房居住了,就算你来住,将来发洪水了我可不会来这里救灾。可是人民总觉得政府不可能见死不救,结果就还是来这里建房居住 …… 后来洪水真来了,政府也真的救灾了。
所以有些承诺是用来打破的。那么在什么样的国家,承诺就是承诺,不容易打破呢?答案当然是高智商国家。
在高智商国家,企业都给政府记着账呢。一旦政府作出了违背承诺的事情,企业就可以惩罚政府,不再相信政府,拒绝投资。在这样的国家里政府必须顾及自己的声望,而企业也知道政府会顾及自己的声望 —— 大家都是聪明人,达成共识,才能长期合作。
这就是聪明人和聪明人打交道的好处。而一旦把聪明人组织起来更紧密地合作,他们还能干更了不起的事情。?
04 高手搭配高手
在经济学家看来,世界上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简单工作,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给足够多的时间,不管这些人的水平怎么样,最后总能完成。还有一类是高难度的复杂工作,每个步骤之间环环相扣,一步都不能出错,要求每个人都很厉害才能做好,光人多没用。
比如要生产计算机芯片,一旦有个步骤出错,这个芯片就会报废,这就要求每个步骤都由高素质的人把控。
现在假设你是一个企业家,要生产一个什么产品,你手下有高手也有能力一般的员工,你应该怎么给他们组队呢?
咱们就说制作花瓶吧。假设制作花瓶有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吹制成型,第二步是把吹好的花瓶放在一个箱子里,两个步骤让两个人负责。假设高手的成功率是100%,低手的成功率是50%,现在你手下有两个高手和两个低手,要让他们两人一组工作,你应该怎么分组呢?
答案是让两个高手一组,两个低手一组。这样第一组的成品率是100%,第二组是25%,你总的成品率是62.5%。而如果让每组都有一个高手和一个低手,成品率就只有50%。
也就是说,对于复杂的高难度工作,最高效的办法,就是选拔精兵强将,让高手和高手组队。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复杂工作往往是乘法的关系。比如说拍电影。假设你是一个制片厂,想要拍一个大片,那就不但要请到最好的导演,也要请到最好的演员,包括配乐、道具、布景都需要顶级配置。这就是因为每个人对电影的贡献并不是一个加法的关系,而是一个乘法的作用。也许配乐好坏对电影票房的影响只有2% —— 如果这是一个低成本电影,那这2%的影响并不大,可如果这是一部高成本的大片,2%的票房就是一笔巨款。所以好的配乐必须去制作大片,去和最好的电影人合作。
医生也是如此。每个人都希望找最好的医生看病,但最好的医生有限,只能被安排去做难度最大的手术。而难度最大的手术也最怕出事,那就也需要最好的护士。这样结果就是最好的医生总是和最好的护士组队。
而且高手和高手在一起还能互相激励。有实验表明,跟高手在一起工作的时候,人们也会想方设法发挥更高水平 —— 并不是因为想把高手比下去,更主要的是担心被高手瞧不起。
高手总是找高手,因为高手需要高手的配合。为什么同样仅仅是个律师事务所的前台收发员,顶级事务所给的工资就比一般事务所高?因为顶级事务所更出不起错,想要所有人员都是最好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富国和穷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完全不同。为什么德国能生产高精密设备,而阿根廷就不行?德国强的不仅仅是一两个厉害的工程师,而是全体工人都厉害。高水平是高手和高手配合出来的结果。
机器厂房都好办,国民智商不好办。
05 最宝贵的资源是人
琼斯这本书对“智商”这个变量的使用,是比较粗犷的风格。书中有时候提到“智商”,原始研究用的变量并不是智力测验成绩,而是某种普通标准化考试的成绩,有时候干脆就是数学成绩。如果你仔细追究的话,也可以给他挑出毛病来,比如说加拿大心理学家基思 斯坦诺维奇有本书叫《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说的就是高智商的人不一定能明智决策,可是琼斯这本书则把高智商等同于明智决策!
而我们《精英日课》之前讲过一本书叫《平均的终结》,恰恰强调的就是人的素质不能用一个单独的数字代表。
这个矛盾怎么解释呢?关键在于智商和书中提到的所有这些“高素质”,都是正相关的 —— 但是相关度又不见得很高。这就好像现在有半瓶水,你说水已经满了一半也行,你说还有半瓶是空的也行,取决于你想强调什么。
如果你要招聘员工,只看一个智商数字肯定是不行的。但如果你想分析国与国的国民素质差异,那么智商就是衡量综合素质的最重要指标。而且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个综合素质在不同人群身上差异很大,而且很难在短期内提高。
这个差异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也存在。比如我看到一个统计,中国平均智商最高的地方是上海市,109;最低的省份则只有85。这个地区差异比国与国之间的智商差异小很多,但是似乎也能影响到不同地区人与人的合作方式。
为什么年轻人都愿意去北上广深?就是因为大城市的工作更高端,合作水平更高,说白了也就是人的素质更高吧。
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土地,不是海洋,不是石油矿藏,也不是机器厂房,而是人!
06 关于智商的建议
1.国民平均智商比单个个人的智商更重要。
2.高智商者有五个素质,对国民经济特别有好处:爱储蓄、善于合作、理解市场和现代政治、工作能力强、互相学习。
3.如果春节期间家人给你安排了相亲 —— 《精英日课》给你的建议是选个智商高的。不一定准,但统计表明,总体而言,高智商夫妇哪怕将来闹离婚,都能找到一个双赢的方式。
好了,今天的《罗辑思维》节目就到这里,祝大家春节好!
——本期荐书——
Hive Mind: How Your Nation’s IQ Matters So Much More Than Your Own
作者: Garett Jones
ISBN13: 9780804785969
类型: 精装
出版日期: 2015-11-11
出版社: Stanford Economics and Finance
页数: 224
重量(克): 453
——本期荐文——
关于人的各项技能之间“相关”的话题,推荐你看《精英日课》中对《平均的终结》这本书的一篇解读文章:《不规则人才》,现已更新在本专栏里,欢迎阅读。
品味是个什么鬼?
2016-05-12 张佳玮 罗辑思维
“伟大的莎士比亚,老年间在欧洲大陆几个国家,常被绅士们骂成色情、暴力、粗俗。可是在 2016 年,朗诵莎翁的诗,在哪里都是有品味的事。”
1
——————
巴尔扎克是个俗气的死胖子,每当骗到预付稿费,他便迫不及待去搞花里胡哨的装饰,勾搭贵妇人。
同时代的诸位,大家都觉得他没品味,甚至对他推崇不已的毛姆,都觉得他故事讲得好,可是文笔差。但这不妨碍如今,你书架上放一本他的书,客人翘大拇指:有品味!
勃拉姆斯从小穷困,所以得去卖酒的地方弹钢琴养活自己,沾染了一身市井气,第一次去李斯特家拜访,听他弹琴,居然没礼貌地就睡着了。
到他成名后,大家依然觉得他没什么教养,粗鲁没品味,他自己都承认。然而这不妨碍他的曲子如今成为古典乐有品味的象征。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当年首演时,门德尔松的父亲去听了,觉得是乌鸦叫,毫无品味。那个年代,维也纳人觉得听罗西尼的歌剧才有品味;贝多芬?不够优雅,没品味!
但现在,贝多芬的曲子搁那儿呢。谁能说听贝多芬没品味的?
陶渊明的诗在钟嵘《诗品》里的列表档次,评价不高,不算有品味。
但到宋朝,苏轼觉得陶渊明品味高得不得了;自那之后,读陶渊明诗,并归隐田园,便成了中国文人品味象征了。
梅尔维尔《白鲸》刚出版时,卖得极差,美国人民觉得:这玩意就一个土里土气的航海捕鲸小说。
一百年后,这玩意被承认为名著了,品味绝高。有一段时间,英国还有人把读《白鲸》与读《尤利西斯》并列,有品得没边了。
这些曾经被认为很没品的家伙,创造了一些后世人等追着觉得特有品的文本。
于是问题来了:这几位爷,算是有品还是没品呢?
或者更进一步:品味到底是什么?
2
——————
彼得·梅尔先生写过本书,《有关品味》,里面大谈鱼子酱的吃法、雪茄的抽法、老式旅馆的选法、订做西服诸如此类。若要总结,大体无非两点:
一、不要矫揉造作摆谱。
二、砸钱在最高级的东西上——通透地说,“若无其事的砸钱”,就是他老人家的品味了。
话说得不太好听,但咱们可能接近真相了。
法国大师丹纳认为:路易十四到路易十五时期,宫廷里的法国人最有品。诸位爵爷与夫人,各自谈吐雅致,说话语调不高不低,书信简洁幽默,善于揶揄,阳伞华服天鹅绒,用瓷器,观绘画,精细典雅,逛着花园子,在客厅里温文尔雅地聊天,是所谓摄政风格到洛可可风格。
19 世纪大革命之后,大家还时常回忆 18 世纪,觉得那样田园牧歌的仪态和打扮,算是有品味。
但其实,早在 18 世纪,长着百科全书大脑的狄德罗先生,已经对此不爽了。在狄德罗看来,所谓品味,大概就是:在一大群受了类似教育的人群里,亦步亦趋,不要做过度的事,在他们的许可范围内表现自己,保持一种仪态上政治正确的温和雍容,就是有品味。
为什么这种品味会被认为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在 18 世纪,这种品味的代表人出自宫廷,掌握权力和财富,即,掌握着话语权。
事实是:品味的细节,是一个浮动的标准,是一个有话语权的圈子里默认的、中庸的政治正确。
3
——————
但品味作为一个没有可度量标准的玩意,是会改变的。如上所述,伟大的大师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逼迫时代改变品味。
《泰坦尼克号》里有个经典细节:露丝收藏毕加索的画,她未婚夫道:“相信我,这货不会成名的。”一个微妙的讽刺。
但确是事实:1907 年前后,收藏毕加索被认为品味低劣,但二十年后,他已经成了神。
巴尔扎克很早就描写过,如何追逐品味?去贵妇人的宅子与舞会里多加历练,在衣食住行每个方面都增加阅历与见识,背下天鹅绒、葡萄酒、烟草、家具、历史方面的知识,自然便显出品味来。
大仲马在这方面,嘲讽更恶毒些:《基督山伯爵》里,基督山一个水手出身的人,因为跟法里亚神父学习了知识,又显得“我来自东方”,对历史、奢侈品、航海、银行业务都格外在行,加上有钱,自然就品味超凡,可以弥补出身的问题了。
以前写到过,著名的贝阿特丽丝·罗斯柴尔德,早年喜欢新派艺术,认为古典艺术土鳖;到大家都喜欢新派艺术时,她在尼斯海峡造了一个纯路易十六+威尼斯混搭风的别墅。
大家都觉得她有品味爆了——为什么呢?因为她确实有钱买得起路易十六王后以前用的东西,以及她确实有钱有势到让大家都拜服在她裙下。
所以啦:品味是会变化的,而掌握品味标准的,通常是最有话语权的人——不是有钱有势,便是有才华。
4
——————
所谓“品位、气质”这种东西,未必与思想及能力挂钩,却和所受行为教育有关。
康拉德说过段话,有点刻薄,大意是这样:
简·奥斯丁那时代的英国乡绅,都接受一些“看起来很正常”的礼节,被训诫阅读某些“有品位”的作品,用餐、谈吐、骑马、走路,都合乎规则。这些做派,许多并非自然而然,而是一种训练——就像军队里的操范一样。这种仪态,是用来社交的。
品味,也是作为社交礼仪的一部分。
如果您志在融入一个圈子,那只要稍微跟随着这个圈子的人,亦步亦趋,适当地微笑缄默,不要大惊小怪,便会显出有品来。
因为品味的话语权通常不由你操控,也不必强自去摆谱——小圈子对一切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东西都会觉得不爽,会简单地将你列成没品的穷光蛋或没品的暴发户。
当然,还有一种方式:
你可以让自己强大,强大到成为一个具有品味话语权的人。
到时候,哪怕你一辈子举手投足都大大咧咧显得没品透了,但到最后,大家都会追随你,觉得你才是品味的标准——比如巴尔扎克,比如勃拉姆斯。
伟大的莎士比亚,老年间在欧洲大陆几个国家,虽然得到了塑造人物如神的赞美,但也常被绅士们骂成色情、暴力、粗俗。
法国人把他归结为“黑色浪漫主义”,和但丁一样,都属于没品味的暗黑系。可是在 2016 年,朗诵莎翁的诗,在哪里都是有品味的事。
强者是可以扭转现实的,就是如此。
本文由作者 张佳玮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罗胖曰:
综合一下,“品味”这个事有以下秘密——
- 富有和强大本身并没有“品味”。
- 但是,富有和强大者有机会重新定义“品味”。
- 时间给“品味”加分。
- 强烈的情绪永远没有“品味”。
- “品味”是加入一个圈子的通行证。如果你不想加入,那就不用鸟他们了。
自相矛盾才有第一等智慧
2016-02-21王烁
1
————————
人们重视一致性。言行一致,前后一致,无论历经什么处境,我们要求一个人得始终如一,做得到就是信人,做不到就是伪君子,而伪君子比真小人还要坏,因为真小人好歹还有个一致性。对一致性的爱好基至超越了善举恶行之分。
可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比如说,现代社会重视多元,主张宽容。这本来很好,但推到极处,问题来了:对于不宽容,要不要宽容?这是一个悖论:如果回答“要”,那么对不宽容的宽容,导向不宽容;如果回答“不要”,那么对不宽容的不宽容,也是一种不宽容。无论“要”还是“不要”,一致性在哪里?
了解思想史的话,对这一悖论不应感到陌生。它与经典的说谎者悖论如出一辙。“我在说谎。” 这句话是不是谎言?同样,如果说它是谎言,那它是实话;如果说它是实话,那它是谎言。
这些自指的悖论看起来是文字游戏,然而并不是。
2
————————
1903 年,德国大逻辑学家弗雷格收到了来自罗素的一封信,此时,弗雷格将数学还原为集合论的巨著已经付印,罗素在这封信中问到:
“有些集合本身是自己的子集,有些则不是;那么,那些由不是自己子集的集合构成的集合,是不是自己的子集?”
看起来有些绕,好在有一个通俗版的罗素悖论:村里只有一位理发师,只给那些不给自己刮胡子的村民刮胡子,那么,他给不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不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得给自己刮胡子;如果他给自己刮胡子,那么他就不能给自己刮胡子。
这封来信,摧毁了弗雷格用逻辑学和集合论为数学奠基的尝试。弗雷格匆忙在已付印的书里加了一条脚注:
“对一位科学家来说,再没有在其学术大厦完工时发现基础已被动摇更惨,而这就是我在本书付梓之时收到罗素来信后的处境。”
多么诚实,多么心酸。
对数学的打击没有完。
再过 20 年,另一位大逻辑学家哥德尔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不完全定理,证明,哪怕是一个在普通人眼中相当简单的算术系统,如果是一致的,那么必定是不完全的,也就是说,如果凡是推导出来的算术命题都是真的,那么有些算术命题是无法证明的。
哥德尔定理的直观含义仍是前面提到的这组悖论,他的天才在于为此找到了数学表达。
算术尚且如此,人事又怎能强求?
3
————————
美剧《生活大爆炸》里,谢尔顿与艾米分了手,又以朋友身份一起去水族馆玩,尴尬怎么办?万事皆须有预案,谢尔顿来了这番话:
“如果真能有‘让我好受的事情’的列表,那么列表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列表。”
自指、嵌套,不止于谢尔顿一丝不苛的列表人生,它们无处不在,折射出我们共存的黑色幽默世界。
4
————————
“你妈和你媳妇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
这不是自指,不是嵌套,也还没有悖论,只是人生难题,可是接着看。
“你媳妇和你孩子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
“你孩子和你妈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
人生无数难题,我不信你总能作出一致的选择。人格无数重,平常事大多无可无不可,但在不得不做出困难决策的那一瞬间,一狠心一跺脚,收敛到一个选择,这是人生的量子力学,谁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严丝合缝。
心理学中的自我认知理论由是说:我们做什么事,不是因为我们本质上是什么人;而是反过来,做什么事使自己成为什么人。更进一层:我们是自己的陌生人,通过自己做什么事来推测自己是什么人。
人格是层积的,有褶皱有裂缝,那又有什么关系?
5
————————
二战结束之后,哥德尔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申请加入美国籍,准备例行面试。以哥德尔做人之认真,洞察力之深刻,当然立即就发现了美国宪法的自相矛盾之处。朋友们如爱因斯坦,恳求他,不就是个形式吗?混过去就算了吧。
然而,一个连爱因斯坦都有资格来教他做人的人,是绝不会去做人的。
面试开始了。
面试官:“你原来是哪国人?”
哥德尔:“奥地利。本来也是个民主国家,后来就变成纳粹国家了。”
面试官:“这种事在我们美国绝不会发生。”
哥德尔:“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我来证明给你看。”
然后哥德尔就开始列式子。
然后面试官机智地让哥德尔在这里就直接过了,要不然美国宪法就完蛋了。
50 多年后,2000 年美国总统大选,布什与戈尔不相上下,最终取决于佛罗里达州一个县几百张选票的计票结果。要不要计票到底?官司打到最高法院。美国宪法的 bug 浮出水面:公民投票、法官断案,哪个是最后的依据?宪法没讲。
一个成熟的社会不会无止境地追求虚幻的正解。戈尔没有挑战到底,选择了认输。
6
————————
从悖论生发出的哲学解释很多,我最喜欢的一种是人们过度高估了一致性。《了不起的盖茨比》作者菲茨杰拉德有一句名言,说明伟大作家的直觉与伟大数学家的发现,能达到同样的深度:
“同时葆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7
————————
这也恰是伟大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看法。这位心流理论的提出者在著作中说:
“有创造力的人没有单一的风格,既可以是修士也可以是唐璜,惟一共通的地方就是复杂:同时拥有相互矛盾的两个极端,并在两者之间自如转换。”
富有创造力的人不是单一体,而是复合体,就像白色包含了光谱中的所有色调,有创造力的人把各种可能性集于一身:
他们既精力充沛又安静,既专注又松驰,既外向又内向,既骄傲又谦卑,既聪明又天真,既有想象力又务实,既爱嬉戏又有纪律,既有激情又能超脱客观,既革命又传统,以及,拥有跨越性别的气质。
所有人都有内在矛盾,在矛盾中感到不适的那是普通人,而在矛盾中自如转换的那些人,将其变成了创造力的源泉。
有人指责凯恩斯观点多变,前后不一致。
凯恩斯答道:“事实会变,我的看法也会随之而变。先生,你会怎么做?”
本文由作者 王烁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作者微信公众号 “BetterRead”,推荐关注。
罗胖日:
存在主义哲学有一个核心主张——
人生,就是一系列面向未来的选择。
“人在把自己投向未来之前,什么都不存在。”
小到点菜,大到恋爱,所有的选择都是——
在两个截然相反的“正确道理”之间,找到那条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
假如可以回到过去,你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
原创: 老喻 罗辑思维 今天
┌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
假如可以乘时光穿梭机回到过去,改变人生中任意一件事,你能否改变自己的命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得到」作者老喻也给出了自己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1 ——————————
我们能改变命运吗
对于上述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不能。
想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一个大脑实验:
据统计,一个欧洲城市每年大约发生100起凶杀案。如果我们坐时光穿梭机回到过去,提前找到这100个凶手,把他们关起来,会把这个城市的凶杀率降低到零吗?
这听起来很美好,但真正的结果也许很难如愿。因为你就算提前抓住了这100个疑凶,仍然会有其他人产生新的犯罪。
近代统计学之父凯特勒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原因。他在1836年写的信中说:“是社会制造了罪恶,有罪的人仅仅是执行罪恶的工具。绞刑架上的牺牲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的赎罪牺牲品。
”
这句话听起来哲学意味很浓,但它指明了一个真相:犯罪是一个社会系统必然的现象,它是一个系统的产物。改变个体的选择,并不能让犯罪在整个社会上消失。
那我们是不是就对城市的犯罪率没有办法了呢?也不是,是有办法的。但你要做的不是控制住一两个犯罪者,而是探究本质原因,去改变整个社会的大系统。
不仅犯罪率是这样,其他统计数据也是这样。2017年美国车祸死亡人数是37133人,2016年是37461人。为什么这两个数字如此接近,好像死神也有KPI一样?其实这是因为车祸是一个系统的结果。
一片森林出现火灾的次数,一个国家新生婴儿数量,一个地区晴朗的天数等等,这些重复事件的出现次数,都会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波动。
改变任何单一选择,都没办法影响最终的结果。因为冥冥中有大数定律这个东西,在决定一切。
在统计学里,大数定律是指随机事件多次重复发生,它的结果呈现出长期的稳定性。比如,车祸是随机事件,但一个城市每年车祸的总次数会呈现相对稳定的结果。
大数定律的重要性就在于,它让我们意识到:当一些随机事件重复发生的时候,从整体来看,它会呈现长期的稳定,就是偶然之中包含着必然。
—————————— 2 ——————————
大数定律是怎么起作用的
大数定律看起来很简单,但明白的没多少人。
在统计学里,大数定律的另一层含义是,重复实验次数越多,结果就越趋近于平均值。
我们用抛硬币这个经典实验,来看看大数定律是怎么起作用的。如果一个硬币连续出现20次正面后,下一次出现反面的概率会不会变大,硬币有没有记忆?
很多老赌徒会认为,连续出现了这么多次正面,总该来一次反面了,所以选择押反面,这就是典型的“赌徒谬误”。而新赌徒会迷信“热手效应”,认为自己押正面的手气很旺,所以选择押正面。
但大数定律告诉我们,下一次出现正面或者反面的概率仍然各是50%,下一次的结果与之前无关。硬币是没有记忆的。
如果你是扔硬币的那个人,你可能会疑惑,都连续抛出了20个正面了,我们还能相信扔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是50%吗?是不是正面的概率就要高一些呢?
有这样的疑问,是因为你尝试的次数还不够。
1939年,南非数学家克里奇冒失地跑到欧洲,结果被关进集中营。百无聊赖的时候,他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乐子:他把一枚硬币抛了1万次,记录了正面朝上的数量。统计结果用一张图来表示更直观:
注:图片来自《魔鬼数学》
从这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的概率偏离50%特别远,很多次都是正面。随着抛硬币的次数越来越多,正面朝上的概率明显地向50%靠近。
其实,计算机模拟的结果也是这样:①抛10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比例范围是30%-90%;②抛100枚,比例范围就缩小了,变为了40%-60%;③抛1000枚,比例范围就缩小到46.2%-53.7%。越来越接近50%。
那是不是有一种神秘力量,让结果不断逼近50%呢?
其实这靠的是大数对小数的稀释作用。大数定律不是对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平衡,而是利用新的数据去削弱它的影响力,直到从结果上看,前面的数据影响力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我们人生中犯了一两个错误,你不要纠结,你应该用更多正确的事,把这件事稀释掉。
生活中,我们很难像监狱里的数学家一样,扔1万次硬币来验证一件事。但当你真正理解了大数定律,在这类问题面前,你就能做出更正确的决策。
理解了大数定律,你就能理解为什么穿越不能改变命运。
我们往往把人生的问题,归结为嫁错人,选错专业,进错公司等等。人生关键的就那么几步,那改变关键选择不就好了吗,为什么说不起作用呢?
就像买股票,我给你一个机会,在最低价的时候全仓买入茅台。你觉得你会发财吗?不会啊。因为你可能在下一次危机中,加杠杆就赔得倾家荡产。这样的故事我们见得还少吗?
获得彩票大奖的人,后面就会幸福吗?并不是。据统计,许多美国彩票中奖者后来过得都不怎么样。一次的飞来横财,并不会让一个人的生活更美好。
即使一个硬币连续20次出现正面,下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还是50%。也就是说,硬币的命运,是由它自身的结构所决定的。
就像我们前面说过,一个国家的车祸死亡率是统计学的结果,这个数字是由车辆、道路、交通规则、驾驶习惯
等一整个大系统决定的。单次交通事故非常偶然,无法预计,但是统计数据却非常稳定。
当样本量足够大的时候,大数定律就开始发挥作用。当我们讨论一生的命运时,我们的个人命运不取决于一两次选择,而取决于我们的系统。
所以,“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应该修正为:性格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命运
。你的行为方式就是那个决定你命运的系统。
就算你有时光穿梭的机器,回到过去甩了男友、换掉老板,最后的命运可能还是一样。
—————————— 3 ——————————
如何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如果对现在的生活不满意,是不是就完全不能改变呢?
好消息,并不是。我们可以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调整自己的系统。
更大的好消息是,不用时光穿梭机,我们现在也可以这样做。知错就改,比穿梭回去改某个大错更有意义。
怎么改呢?我们可以向大数定律的最大赢家学习——赌场。以澳门赌场的美式轮盘为例,相对赌客,赌场更占优势。虽然这个优势只比赌客高2.7%,看起来很小,但是凭借“大数定律”的魔力,能够稳稳地形成对赌客的概率压制。
所以,改变系统不需要人生中的每一选择都做好,只需要你把人生系统的指针,向正确的方向拨一点。但别小看这一点点偏差,就是这点偏差,会引领我们走向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轨道。
这就像软件开源运动的提倡者埃里克·雷蒙,在《大教堂与集市》这本书中给出的经验:“如果你有正确的态度,有趣的事情自然会找到你。
”
坚持做正确的事情,比穿越到10年前买中一个彩票头奖,更能带给你幸福的一生。
—————————— 4 ——————————
总 结
- 短期看,生命充满了偶然;长期看,生命会呈现出必然。
- 最好的人生大奖不是中彩票,而是调整你的人生系统。
- 把小概率的偶然优势,变成你人生大概率会出现的必然结果。
思考题:你有没有非常后悔的人生重大选择?现在的你如何看待这件事?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思考。
如果你有朋友正在为某件事追悔不已,你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他,帮助他走出自己的内心困境。
罗胖60秒:客户思维和用户思维有什么区别?
- 贾伟老师是国内著名的设计师,最近在和我们打磨课程的时候,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
“比如,你现在走在街上,突然想上厕所,抬眼看见两家餐厅,一家中餐厅,一家是西式快餐厅,就是肯德基、麦当劳什么的,里面都有厕所。那请问你会去哪家呢?”
一般人的选择应该都是去西式快餐厅。怪了,你可以反思一下,你为什么会这么选?
好像我们下意识地就是觉得,西式快餐厅好像更不介意我们借用一下它的厕所,虽然人家从来也没有这么明说过。对,贾伟老师说,这是两种企业经营逻辑的结果。
中餐厅通常经营的是消费者关系,再好的服务,也是建立在消费的前提上。而西式快餐厅是有意识地经营用户关系,先有社区关系,然后再进一步发展消费。
刚开始就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最后就演化成客户思维和用户思维之间的鸿沟了。
这些商业规则,不能轻易颠覆
现在谈创业、谈创新,总是提到一个词就是颠覆,谁都恨不得一出手就颠覆整个行业。但是最近,阿里巴巴的前执行副总裁卫哲在“阿里老友会”有个分享。他说,有一些商业本质是用来遵守的,不能颠覆,颠覆了只会带来负面的结果。像这种商业本质,我先给大家说五个。
第一个叫“三平方公里效益
”理论。现在很多互联网企业物流成本和广告成本太高,项目老烧钱不赚钱,就是因为忽视了这点。这个理论是啥意思呢?卫哲举了个例子。如果我在上海浦西,想吃碗面,那浦东最好的面馆肯定送不过来,能送过来我也等不及,早饿过劲了。所以只有附近这三平方公里以内的面馆和我有关。反过来对面馆商家来说也一样,一个互联网平台每天可以做一百万单,但跟我关系也不大,我还是这三平方公里的业务。这就叫做“三平方公里效益”。规模不等于效益,互联网创业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你可能有几笔生意不赚钱,但你至少要保证,在每一个三平方公里的作战单位内必须赚钱。因为如果你这三平方公里都不赚钱的话,那一百个三平方公里合在一起肯定也一样不赚钱。
第二个是密度效应,也叫规模效应。
互联网企业的规模效应有两种,一种像淘宝、京东,全国开展业务,属于“全国规模效应”;另一种像58同城、大众点评,叫做“同城规模效应”。创业者要先清楚自己是哪种,才能知道怎么干。不能都想着把模式走通,今年北上广深,明年覆盖二线十五个以上城市,结果可能撑不到明年就死了。卫哲说,其实绝大部分公司都不需要做十五个城市,甚至北上广深都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在一笔交易里把物流成本和广告成本压缩到最低,这就要把密度做起来。打个比方,让快递员在一栋楼里面送10碗面,两块钱一单就行;但要让他在整个浦东送10碗面,没8块钱一单绝对干不了。这就是密度效应。
第三个是要留住用户
。很多互联网公司烧钱只看订单,但是光订单没用,留下用户才有意义。所以烧钱要考虑用户转化率。卫哲说,应该补贴用户,不能补贴卖家。就像滴滴不能补贴司机,应该补贴乘客。因为你要改变的是乘客的习惯,而司机只要你给他生意做,他就会有钱。所以B2C模式需要分析补贴哪一端是合理的。阿里巴巴就从没给卖家、供应商免费过,反而他们能在平台上做成生意,还应该对他们交费。但是只要大家愿意在平台上卖东西,这个生意就成了。
第四个是用户体验上一定要遵从多、快、好、省
这四个字。当年淘宝起家,靠的只是多、省两个字,好和快做得很差,货的质量没保证,送货还不及时。所以,京东就打两个概念“快和好”,如今也占据了电商的半壁江山。但是,这四点如果想全部做到,对哪个企业来说都太难,所以创业者要做的就是做好取舍,不能一开始四个都想要。当然这取舍是阶段性取舍,不是永远放弃。但至少在开始阶段,一定要想清楚:自己要解决用户的哪些痛点?多、快、好、省,如果能做好一个字,就能保证不输;做好两个字,能赢;想做三个字,你快输了;想四个字都做,你肯定输了。
第五个是企业一定要记住四个字,那就是广、深、高、速
,就是广度、深度、高度和速度。很多创业者有高度,概念都很高大上;速度也有,团队没几天就能冲到百十号人;广度也有,一下就覆盖了几个城市,但容易欠缺的是深度。阿里当年成功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度。2005年在全国只有江浙沪三个区,但是三个区都做得很深,都做到乡镇级,别人插不进来。深度够了,才可以跑广度、拉速度。但今天很多人搞创业,只做好了广、高、速三个字,没做好深度,摊子到处铺,产品线一大堆,这很危险。其实创业第一件事就是要活下来,要活下来就必须要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好深度。
所以你看,不管是哪个行业,无论你怎么创新,总有一些颠扑不破的真理。因为社会、商业的本质属性都是不变的,违背本质规律,必然会失败,再新奇也没有用。所以,无论是创业还是什么,都不要把眼光只盯在新上,前人用双脚踏出来的路还是值得你参考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投资人说”(嘉御基金 · 卫哲:有些商业本质是拿来尊重的,决不能随意改变)
3k党和房产中介是一路货色
我们都听说过三K党,是美国最为臭名昭著的黑帮组织。最近有一本新书《魔鬼经济学》,里面说房产中介和三K党是一路货色,这是为什么呢?难不成是因为房产中介之间也都拉帮结派?当然不是,房产中介和三K党之间的共通之处在于,他们都是信息的垄断者,他们的权利也源自信息的垄断
。具体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听听。
先来说说三K党。三K党的发展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从美国南北战争结束之后,三K党就成立了,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三K党在全国已经有800万门徒。二战期间,三K党遭到一次大的打击,但是在战后就很快就又卷土重来了,生命力非常顽强。但是,如此顽强的三K党,最终还是被消灭了。你可能很好奇,它是怎么被消灭的呢?
说来简单到你都可能不信,就是因为三K党内部的消息被公开了。当时肯尼迪一心想消灭三K党,他收集了大量三K党的情报。肯尼迪还和一个叫布朗的人合作,这个人打入到了三K党内部,获取了大量的内幕消息。总之,这两个人把三K党摸的门儿清。然后他们干了一件事,就是把这些消息通过广播都给播出去了。他们编了一个节目叫《超人历险》,在故事里把三K党设置为反派角色,把调查到的内幕消息全都播出去。从那以后,三K党就再也不是一个既神秘又酷的组织了,大家都知道了三K党的内幕消息之后,就不再向往加入三K党了。慢慢的,没有了信息的不对称,三K党的特权消散了,没人加入了,也就消失了。也就是说,内部消息的保密性是维持三K党生存的关键。
其实类似的,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巨大影响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世纪的90年代,人寿保险的价格一下子跌了很多,就是因为当时有人创建了一个网站,上面收集了各种人寿保险公司的价格。这样人们就很容易做一个横向比较,那自然是买价格低的喽。保险公司为了争夺客户,价格就越降越低。再比如,我们都知道二手车价格通常都很低,哪怕是今天花20万刚买了一辆新车,明天最多也就能卖15万。为什么一夜之间就掉了5万块呢?
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等。我们站在买二手车的人的角度考虑一下,这个人昨天才买的车,为什么今天就要卖呢?这其中的原因你就没法知道。所以说,双方掌握的信息越对等,交易就越公平。
那话说回来,房产中介是如何利用不对称垄断信息的呢?首先我们看一个事实,经过调查发现,房产中介卖自己房子的价格,普遍都高于卖客户房子的价格,比如说一套30万的房子,如果这套房是中介自己的,他们一般能卖到31万,但如果是客户的房子,就只能卖30万甚至更低。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中介赚的是提成啊,如果他帮客户多卖一万块,他从中只能赚150块,太少了嘛。所以中介们更愿意压低价格,快速出手,多做几单生意要比每单多赚150元划算的多
。这也就是说,虽然房产中介看起来人畜无害,热心肠的很,但是他们也在利用我们对于房产信息的不了解,从中狠狠的赚我们一笔钱。
再给大家介绍几个房产中介的套路,说不定买房的时候用得着。比如说房产中介在做广告的时候,说这套房子“棒极了”,“小区环境优美”或者是“宽敞”,你以为这是真心说房子好吗?错了,这是在暗示房子一般般,你可以压低价格。因为“棒极了”是一个模凌两可的形容词,主观成分太多;说“小区环境优美”大多数是在暗示,这套房子其实不怎么样,但是周围的房子还不错;而被说“宽敞”的房子,要么是年久失修,要不就是不实用。那房产中介说什么就代表着房子是真心不错呢?如果中介说的是“花岗岩”,“枫木”这样具体的,实实在在的描述,那这套房子基本上就可以判断是不错的,因为这些信息都是具体信息,而不是主观判断的信息。
所以你看,权利的垄断大都来自信息的垄断。但是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越来越透明,我们作为消费者的主动权越来越大,垄断信息的组织和行业也会越来越少。
本文源自:《魔鬼经济学》
关于圣人与榜样
关于圣人
我想, 这世上其实没有圣人 ,顶多只有强者和弱者。而那些强者并非完美无缺,只是由于有更多弱者存在,才因此显得好像“完美”。所以,若是非要准确地描述的话,
这世界根本就没有强者,其实大家都是弱者 —— 只不过弱的程度不一样而已,或者弱的方面不同而已。
这是我花了很多年才彻底想明白的简单道理。
这个道理也很重要,它一下子让我改头换面,瞬间重生。若是想不明白这个基础的道理,我又如何 逃脱鄙视链?如果没有想明白这个道理,我又如何忍受过往 我做过的那么多蠢事?我又如何在各种捉襟见肘、各种尴尬的情况下 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
想明白这个道理,让我对另外一件事恍然大悟:
所谓的原罪,很可能只不过是没有学会学习的结果……
天主教教义里,有所谓的七宗罪:
傲慢、嫉妒、暴怒、懒惰、贪婪、色欲、暴食……
抛去这些罪名定下来的历史时间因素,仔细去看,我得到这样的结论:
若是今天的我们身上有这些特征的话,基本上都是不尊重知识、放弃了进步的结果。 核心理由在于,我们天生都是无知的,我们需要挣扎才能进步 ,若进步是有可能的,那么我们终将变好,不是吗?
仔细看看罢,色欲其实并不是什么罪,搞得好像谁没有似的…… 也确实有人没有,但这本来就不应该成为针对所有人的要求。又,这项罪名怎么看都像是在没有避孕措施的世界里不得已存在的罢?暴食其实也并不应该是什么罪,你看,在今天这个物资丰富的时代里,吃货早已成了褒义词,而通过锻炼保持健康也早已经是全民接受的生活方式……
剩下的五宗“罪”呢?
傲慢是因为认为别人不可能进步,以为自己的优势永存;
嫉妒是因为认为自己不可能进步,以为他人的优势永存;
懒惰是因为相信自己不可能进步,所以干脆放弃,一了百了;
暴怒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可以进步,所以弱者永远患得患失、永远输不起、吃不起亏;所以强者一旦发现自己的地位可能被动摇就自然而然地勃然大怒;
贪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进步效果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才可能出现的复利曲线,所以才生成的不切实际的欲望……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顺手研究了一下历史上主流的宗教教义,发现大多数宗教基本上都在不约而同地固化一个错误观点:
一切都是天定。
既然一切都是天定,一切就都跟自己无关;虽然说一切都跟自己无关,却依然要活着,依然要面对那么多不能解决的问题,面对各种尴尬,面对各种丑恶,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所有人都有原罪。基本上是这个逻辑。所以说,想明白这个道理真的是一种超级解脱啊!—— 简称“超脱”……哈哈!
于是我开始坚信,
所有人都有进步的可能,只不过是有没有放弃而已,若不放弃,那最多是进步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一下子就比之前宽容多了,那些过去面目可憎的人,在我的世界里突然变成了跟之前的我一样的可怜人,他们只不过是放弃了而已。一下子就比过去淡定多了,知道所有的尴尬终将成为过去,我只要不放弃,就能往前走,就能进步,就能改善……
然后才反应过来,原来所谓的“ 宽容 ”、所谓的“ 淡定 ”,竟然如此容易获得 —— 惊喜,绝对是惊喜。嗯,进步(升级)是获得、制造 惊喜 的最有效手段。
逃脱鄙视链,已经是解脱了,明白别人和自己一样只要不放弃也会进步,真的是超脱。然后就开始回头庆幸自己从来都很朴素,从来都没有装蛋过。
什么叫装蛋?
自欺欺人是装给自己看;欺世盗名是装给别人看,反正都是装蛋。
自己做过蠢事,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其实算不上装蛋,因为这起码是知道廉耻的表现。
自己做过蠢事,却完全见不得别人做蠢事,然后想尽一切办法冲上去占据道德制高点而后妄图消灭一切敌人,这才是装蛋,而且还是无耻的装蛋。
装蛋有无数种变体,可装蛋的本质,其实都是一样的:
对自己的未来不自信。
注意措辞,不是“对自己不自信”,而是“对自己的未来不自信” —— 核心在于,装蛋的人要么不相信自己或者别人会进步,要么自己干脆早已经放弃了进步,于是反过来认定谁都不可能进步才心里多少舒服一些……
在遥远的过去,装蛋其实是成本较低,收益极大的行为模式。可是,到了今天,资讯极其发达的今天,装蛋的成本就很高了 —— 早已高到了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为什么十多年前我选择了在网上实名存在?因为我当时花时间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未来,每个人其实都是透明的…… 保护隐私其实是做不到的。只不过是你不知道而已,运营商手里有几乎你所有的数据,除了你每个月的话费是多少,给谁打过电话、发过短信之外,你去过哪里,你常住在哪里,你有哪些信用卡,你的信用额度是多少,等等等等 —— 还有很多很多你以为他们不知道的东西……
不要以为你干过的蠢事别人不知道,只是人家没空、或者懒得挖出来而已。唐骏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其实他何必呢?人又不笨,若是当初不投机取巧,不欺世盗名,现在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个时代的恩惠在于,普通人不必一定大富大贵,老老实实学习、老老实实成长、老老实实工作,做个中产阶级并不是很难 —— 早已不再是“必须你死才能我活”的时代了,真没什么必要欺世盗名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不要以为你长大了、你升级了,你聪明了,你懂事了,你就再也不会做蠢事了……那你就图森破了, 至少还有两种蠢事,叫“不由自主式”和“自然灾害式” ,发生多少次,什么时候发生,就看你运气怎样了。
一旦把自己挂到墙上,就下不来了。有些人不懂,四处吹嘘自己,搞得自己很完美一样,这其实很累的。潜在成本异常地高,身败名裂若要发生,就在瞬间。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很快,这也使得“欺世盗名”的起步很容易,起点很高,很容易形成诱惑,但这也恰恰极大地抬高了潜在成本,不是吗?
别装,千万别装。偶尔装装,不是不可以,但千万别装圣人 —— 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这跟不要尝试发明永动机是一个道理,多明显啊!
其实真的没必要装。 其实大家都是可怜人,最初的时候大家都不怎么样 —— 不一样的只是某些天生条件而已,可那些基本上真的都是 “脑”外之物 —— 比如,遗传的长相,或者继承的财富。 智商这东西,其实不遗传的,大家都是从零开始。
也完全没必要顾镜自怜。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但这世界正在发生变化。一个很重要但常常并不被重视的变化就是人类平均寿命的增加 —— 在今天这个社会,三十岁的时候醒悟过来,和一百年前的人十五岁的时候醒悟过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时间段的增长,明显增加了可以获得并体验 复利效果的概率……
这就是时代的恩惠。
关于榜样
长久以来,人们好像不仅仅是心理上,甚至干脆是生理上就需要有榜样的存在 —— 把那榜样当作模仿的对象也好,当作将来有意超越的目标也罢,反正,需要有个榜样放在前方。
然而,若是有能力站在榜样的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充当榜样”其实是非常可怕的 —— 因为榜样被要求完美,被要求没有瑕疵,被要求高大上。可这明显是谁都做不到的啊! 这世上就没有圣人,有的基本上都是装出来的而已。
先说个别的事儿罢。
每当我需要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总是先从书入手 —— 网络上碎片化的文章,基本上毫无用处(尽管,这么说可能会伤到一些人)。免费的不是不好,只是按照经济规律,免费的东西通常伴有隐秘的成本(只不过有些人坚决不相信而已)。买书,我通常不会只买一本,我会一口气买若干本 —— 基本上是 5 ~ 7 本(为什么是差不多 7 本呢?你猜!)。在 Amazon 上搜索,相关话题的书籍,只要符合基本条件的就直接买下来,买一堆回来:
知名作者的;
知名且专业对口的出版社的;
版次更多一些的;
印次更多一些的;
评分相对高一些的……
我觉得在我不懂那个领域的时候,连挑书都是浪费时间 —— 只能从通用的标准入手,只因为专业知识完全缺失么。去问别人应该看什么书,这更是浪费时间,因为别人怎么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 —— 尤其是连你自己都搞不明白问题究竟是什么的情况下岂不更是如此?拿来别人列出来的书单,照单全收,还是浪费时间 —— 因为没有什么书单是针对你定制的。
然后呢,我会拿着这些书, 齐头并进地阅读。很快就会发现,有些节点这本书讲的最精彩;而另外的一些节点那本书讲得最通透;另外一本书中几个的例子实在太精妙;还有某本书里顺带发现了更好的几个作者……
于是,我渐渐养成了这样一个关于书籍的价值观:
花几十块钱(人民币或美元)买回来的一本书,哪怕是有其中一点点的内容(有时哪怕是一句话而已)给我带来惊喜,已经很划算了!
有了这样的价值观之后,没多久,就发现自己即便是从“烂书”里也常常有所收获,最损的情况无非是知道了“究竟烂到怎样一个恰当的程度就依然可以有不错的销量”?
(我永远不可能理解那些嫌书贵的人 —— 省一次打车的钱,就可能带来操作系统的升级,哪怕是个很小的升级或者补丁,怎么叫贵呢?这么重要的东西,又如何便宜的下来呢?买一本书都嫌贵,同样的话题一口气买许多本,就是少有人为之的事情了……)
这跟什么很像呢?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到其他什么地方呢?
—— 习惯于这种提问,是让自己学会 融会贯通 的最直接手段……
这样的方法论可以用在“向他人学习”的行为上。
无论学什么,都可以同时向多个人学习(就好像可以多买几本相同领域的书一并阅读一样);
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的人,都可以成为学习对象(就好像挑书那样,设定一些基本条件);
总是可以在这个人身上学到这点,在那个人身上学到另外一点;
甚至可以从烂人身上反向学习如何才能避免变成那种烂人?
曾经,我也好像需要榜样的激励,后来放弃了。如果把榜样比作好书,理由就清晰了:
好书永远存在;
经典书籍永远不止一本;
经典书籍也有可能被颠覆的可能;
新的好书永远源源不断;
众多好书都各有千秋……
同样的道理,
榜样永远存在;
值得当作榜样的人其实有很多;
曾经的榜样,很可能被颠覆,实际上经常被颠覆;
新的榜样永远远远不断;
即便是普通人也常常各有千秋……
若是我买了一本书,在里面学到哪怕一点东西就觉得已经很值了,那么我看到一个优秀的人,只需要从他身上学会一点点就已经很值了,不是吗?既然每个人都有不足之处,我又何必把谁当作榜样?既然每个人都有可取之处,为什么要认为这个值得作为榜样,那个却不能?—— 难道最终我要被“装得更好的那个人”蒙蔽吗?
“被装得最好的那个人蒙蔽”,是寻求单一榜样的最可怕后果。
再后来,我就想,其实真的没必要找什么榜样了,因为之前需要“榜样”是为了追赶和超越,可现在,我们是确定、确信自己只要不死就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人,榜样的意义并不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越发地明白,完美无缺的榜样,只存在于信息流动不畅通的时代里,不是吗?
再反过来, 我自己也特别害怕自己被别人当作榜样处理 ……
首先,榜样是要被追赶、被超越的;
其次,榜样是被要求至善至美、绝无瑕疵的……
最要命的是,互联网时代里,所有的榜样最终是要被爆光的……
前两天,与徐小平老师吃饭闲聊,讲起来一件事儿。
有一次,和聚美优品的 CTO 戴雨森吃饭。闲聊中他提起当年上过我的课,又补了一句,“我老婆也上过你的课呢”…… 闪念之间,我有点感慨,跟他说,“你知道吗? 老师,是一个基本上注定要被甩在学生身后的职业 …… 你知道我哪儿运气好吗?我的好运就是你们一路狂奔,到地方一看,我竟然还在…… 也就是说,我运气真的很好,没有被你们远远地甩在身后。”
然后我和徐老师唏嘘了好一会儿。徐老师说,“我们其实都是很努力的人,都很害怕被甩在身后,然后吧,幸亏结果还不错……”
最为关键的是, 当榜样是很无聊的事情 ,我总觉得不完美的东西才真美。虽然,这更像是甘于堕落的托辞。但,我就是时不时喜欢说脏话啊!在恰当的时候,说出精准的脏话,很爽的!我就是戒不了烟啊!相信我,我尽力了,戒了好多次,都失败了。有时候办了蠢事,反倒有点恶意的快感,有木有!真的,谁喜欢把自己挂在墙上呢?说实话,总得有的时候真生生气,发发脾气,多少有点失态,这样才像一个正常人,有一点人味。
把绝大多数人都当做正常人处理,其实挺解脱的;把别人以为的榜样、偶像也当作正常人处理,自己就变得更正常了。与此同时的 惊喜是,学习对象更多了、学习范围更广了,真是令人大喜过望。
做个正常人,和大家一起做正常人,挺好的。
其实大家都是正常人。
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
我们的大脑里都有各自的操作系统,它需要我们自己主动地、持续地升级。而我们的操作系统主要由两个紧密相关的部分构成,我们要持续升级的只不过是:
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
概念是一切知识架构的基石。所谓的“独立思考” —— 少有人真正拥有的高级能力 —— 对其最朴素的描述无非是:
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一)
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幸运 —— 有个在图书馆工作的母亲。刚上初一的时候,母亲花了几分钟教我如何阅读教科书:
你看,这么厚厚一本书,其实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从结构上来看,其实讲的都一样,无非是一个接一个的概念,要说清楚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然后就是与它相关的方法论,比如,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 这些都弄明白了,一个概念就算是学透了,这些概念都弄明白了,这本书算是看懂了,就这么简单。
这其实是学习任何概念的方法论啊!我就这样“开窍”了 —— 我母亲只不过用了几分钟而已。我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绝对源自这几分钟的教育 —— 那一瞬间,我升级了:
我懂得了概念的重要性;
我了解了教科书的结构……
剩下的就很自然了,我自然而然地发展出了一整套方法论:
新学期开始的时候,领回来教材,第一件事儿不是去“包书皮”,而是把每一章的重要概念都抄一遍,随后直接死记硬背到脑子里……
是否完全理解并不重要。那些将要通过学习、理解、应用、练习等手段消化吸收的概念早已经一个字不差地记在脑子里,所以我可以随时调用,没有死记硬背过的人却不一定能随时调用 —— 他们不去翻一下书断然想不起来完整具体的定义。
这个“可随时调用”很重要。这就好像信息放在内存里,还是硬盘里,抑或云端,对中央处理器来说(CPU)都是不一样的;别人要等到从云端下载到本地再处理,我却可以直接调用 —— 这不仅效率问题,更重要的是因为效率而大大提升的“累计应用次数”,这是看不见的差异,有着虽然完全看不见却又真真切切存在的巨大威力。
所以,当年在学校里的时候,我真的感觉学习很轻松。对小朋友来说,上课注意力集中多难啊?!可由于那些老师要讲的重要概念其实在我脑子里属于“可随时调用”的信息,于是只要老师在讲重点的时候,我总是能很神奇地“被召唤回来”……
这听起来很玄,但解释很简单:
那些之前属于“死记硬背”的东西,其实相当于给自己的大脑安装了很多个“传感器”,一旦听到有人提到它们,因为熟悉,脑子里就会有反应。若是之前完全没有过死记硬背,那些概念在脑子里根本不存在,那么在走神的时候,即便有人在身边提到那个东西,大脑也全然不会有所反应。
慢慢我自己的岁数也大了,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有了孩子;没过几年这些孩子也开始上学了,我就会把自己的这点经历分享给已经当了家长的朋友们。虽然简单,可朋友们纷纷表示“触动很大”…… 没多久,他们再去接小朋友放学的时候,对话都是这样的了:
今天学了什么呀?
那 xxx 是 yyy 吗?
那 xxx 为什么不是 yyy 呀?
那 yyy 有什么用处啊?
那我这么用 yyy 可不可以啊?
今天有谁把 yyy 用错了啊?
……
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 只不过大多数人不知道罢了。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很多成年人其实从未学会过如何学习 —— 绝大多数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概念的重要性…… 这真的很可怕。还好,这么简单的事情瞬间就能学会,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起码学会了还可以教育下一代,尽量不让他们吃那么大的亏。
(二)
生活中,我们描述一个人能力不够,或者全无能力的时候,经常这么说:
xxx 在 yyy 方面根本没概念。
“没概念”还真的是很准确的说法。早年在在校学习上,我捡了个便宜,很早就“有了一点概念” —— 起码我知道教科书的结构,这使得我与那些没有这个重要概念的人多少有所不同,无论是在行为模式上、还是在思考切入点上。
可在后来的生活中,我也并不总是那么幸运,经常掉到各种坑里面,要耗费很大力气才能爬出来。
2011 年我们几个人创办 Knewone 之前,我其实完全不懂互联网创业是怎么回事儿,Knewone 就那么稀里糊涂地开始了。现在回头想,自己当时很白痴的,想要运营一个互联网项目,却居然从来不知道一些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概念:
比如,活跃度(Active Level),留存率(Retention),实际推广效果(Net Promoter Scores)等等……
到了 2013 年我开始涉足天使投资领域,又是“完全没概念”,刚开始都不知道掉进了多少坑,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亏……
“没概念”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很多人都是在考过驾照最终上路了之后才发现自己之前作为行人对安全是多么地“没概念”。我问过很多新手司机,他们普遍认为之前没怎么仔细想过或者完全没想到的,排名前三位分别是:
司机坐在车里,有完全看不到的盲区
车这东西,真不是司机想停下来的时候就能瞬间停下来的……
行人在晚上穿着暗色衣服在路边走非常危险……
大多数司机会因为意识到之前并不知道或并未留意的“概念”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自己走在路上作为行人的时候,不再抢过红绿灯了,当然也绝对不会穿着暗色衣服在路边行走了……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 —— 这事儿跟“智商高低”全无关系。所以,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习得那个领域中最重要的概念,琢磨清楚相关的方法论,就马上“不那么白痴了”。
(三)
有些概念是理应废弃的概念,要从我们的操作系统中剔除。
曾经有个概念,叫“燃素”(phlogiston),现在已经被废弃了。过去,人们不知道空气中有氧这个成分 —— 那时的人们脑子里也没有“氧”这个概念 —— 所以琢磨不明白物质燃烧形成的机理。那时候人们认为某个物体之所以可以被点燃,是因为那物体含有“燃素”。所以,木头里是有燃素的,泥土里是没有燃素的…… 围绕着这个概念,发展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听起来还不错。
phlogiston theo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hlogiston_theory
配合这两个页面看,更有趣: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loric_theo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ory_of_heat
在被废弃了之后,在新的、更准确的、更有价值发现意义的概念出现之后,一意孤行地继续使用这种废弃的概念,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呢?只有坏处罢?
别以为没有人这样。比如,今天的人们普遍还是自然而然地使用“上火”这个概念……其实,“上火”就是一个早就应该抛弃了的概念,正确的概念是“炎症”,或者“维生素供应不足”。
高中毕业之前,我们在教科书里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不大可能被误解的基础概念。此后我们再遇到的各种概念,可就不见得那么可靠了。这就好比,高中毕业之前我们是在餐厅吃蘑菇 —— 那些蘑菇是没有毒的,因为事先筛选过么;而后我们就好像是走进了丛林,满地都是各种艳丽的蘑菇,可不见得随便哪个都可以吃,因为它们之中有很多是毒蘑菇,有的毒性还很强……
有毒的概念还真的不少。它们就好像是毒蘑菇一样,不能随便吃。
随便举个例子:阅读速度。基于这个原本就毫无意义的概念,很多人痛苦了一辈子,苦苦思索:
如何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然后,还有人赚了一辈子钱,教别人根本做不到、其实做到了也没意义的事情:
快速阅读、急速阅读……
他们兜售各种奇技淫巧,信之者亦众,他们由此“发明”了一系列没用的却貌似有用的概念:跳读,扫读……
其实啊,真正有意义值得研究的概念是:
理解速度。
输入是为了处理啊,胡乱处理,甚至无法处理,输入了也没用啊!读书不是吃东西啊,读书就算有点像吃东西,那也是要消化了之后再排泄啊!不消化很难受的好不好?若是阅读速度快就可以了的话,那么谁都拼不过复印机了罢?开什么玩笑?!
我们的脑子里 —— 就是我们操作系统里 —— 描述正确的、理解完整的概念和方法论越多,我们理解新概念、新方法论的速度越快,融会贯通能力也越强……理解速度快了,阅读速度放慢一点,效率可能更高呢。
Thomas Sowell 的 Basic Economics: A Common Sense Guide to the Economy,厚厚一大本,全文朗读一遍需要多久大家知道吗?24 个小时不到。可这种东西能做到 24 小时之内全部理解吗?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判断某本书实在太好了的时候,会在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干脆朗读一遍的原因 —— 有意放慢输入速度,可以让自己的操作系统处理的更为从容,更为充分。
你看,哪怕仅仅一个不该使用的概念,就可能耽误无数人的生生世世 —— 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也不会忘了把后代拖进坑里。
(四)
“智商”在我这里就是已经被废弃掉了的概念。而与之相关的“聪明”,自然而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 升级。
在我眼里,聪明人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有很多很多(起码足够多)清楚必要的概念及其相关方法论。(并不见得无所不能)
在我眼里,笨蛋是这样的:
他们脑子里充斥着各种乱七八糟莫名其妙的概念…… 方法论完全无从谈起。(并不见得处处平庸)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定义之下,“聪明”其实是可以习得的,也是可以不断进步的。若是有人告诉你,“智商是可以习得的”,你的直觉反应是什么?
让我们学习两个小概念罢,体会一下瞬间改变生活的滋味。
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固守型的(Be Good Type),一种是进取型的(Be Better Type)。这两种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做事的时候,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那表现的看法;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更关注自己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对外界的看法;
第一种人过分在意自己当时当刻的表现,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如果“感觉有可能做不好”,就直接不做了 —— 省的丢人。第二种人常常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他们知道自己有可能做得并不好,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是他们想要的结果。他们更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显而易见,第二种人的成长空间更大 —— 他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第一种人与第二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更底层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概念不同: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相信智商是固定的;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与努力相比天份更重要;
固守型的人更倾向于认为命运多少是已经安排好的……
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固守型、进取型的人)来自于一本书,《成功,动机与目标》(Succeed: How Can We Reach Our Goals, by Heidi Grant Halvorson)。
Halvorson 博士在书中给出了一个小调查文件,用来让读者自行判断自己究竟属于哪一种人:
认真地问自己以下问题,如实地回答自己,给每一个问题打分。一点都不同意,是1分,非常正确是6分。
功课或者工作比同学、同事做的更好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我喜欢能让我更了解自己的朋友,尽管有时候得到的不是正面信息。
我常常寻找开发新技能、汲取新知识的机会。
我很在乎是否给人留下好印象。
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与能力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努力和朋友及熟人保持开诚布公的关系。
我努力在学校或者工作中不断学习与进步。
当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我很在意给别人留下的印象如何。
当我知道别人喜欢我时,自我感觉会很好。
我试图比同学或同事更出色。
我喜欢别人挑战我,从而使我成长。
在上学或上班时,我注重施展我的本领。
现在请把第1、4、5、8、9、10、12题的得分相加之后除以7,记为 X。
再把第2、3、6、7、11题的得分想家之后除以5,记为 Y。
最终,你的得分中,X 和 Y 哪个数值更大呢?
X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表现导向”(Be-Good Type);而 Y 数值更大的人倾向于“进步导向”(Be-Better Type)。
我们其实也很想知道其他人的测试结果,可惜他们不见得跟我们说实话。不过,倒是有个简便的方法判断一个人的 X 值是否过高?
你只要看他是否害怕被他人嘲弄?
如果这两个问题都是肯定的,那么此人的 X 值会很高,Y 值会相对低。这类人的主要特征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但更为可怕的是,他们无法进步。
仅仅切换一下关注的焦点1,就开启了走向更聪明的道路,有这么简单吗?!的确就这么简单!连变聪明都很简单啊:
只不过是不断清理自己的概念、扔掉该废弃的,不断吸收新的、有必要的概念,并且通过应用不断完善与那些概念相关的方法论。
(五)
1998 年的时候,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组调查,向 3 万名被调查者询问两个问题:
过去的一年里你遭遇了多大的压力?
你相信压力有害健康吗?
就这么简单。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2 年 9 月份的 Health Psychol 杂志上,现在在网上可以看到全文:Does the Perception that Stress Affects Health Matter? The Association with Health and Mortality
8 年后,也就是 2006 年,研究者们开始核对公开记录,看看 8 年前被调查的那些人中有哪些已经去世了……
统计结果很惊人:
巨大压力可能提高高达 43% 的死亡危险……
但有另外一个结果更为惊人:
那高达 43% 的被提高的死亡危险,只适用于那些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
换言之,那些不相信压力有害健康的人,尽管也遭遇了同样大的压力,却实际上没受到什么影响 —— 事实上,这些人相反恰恰是整个受调查人群中死亡率最低的。
研究者的结论是:
致命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与观念(认为压力有害健康甚至致命)的组合。
研究者经过进一步计算,认为在那过去的 8 年中,大约有 182,000 美国人过早死亡,仅仅是因为他们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若果真如此,那这个观念在美国可以排进致死原因的前十五位 —— 比皮肤癌、艾滋病与谋杀都要靠前!
换言之:
“很多人其实是被自己慢慢吓死的……”
人就是这样一种动物:
心理与生理相互影响。
在极端的情况下,人若是相信自己正在死去,就真的会死去。过去流传过这样一个杀人案件:
受害人被绑在椅子上,被蒙上了双眼。杀人犯只是用冰凉的刀背划了一下受害人的手腕,而后拧开了旁边的水龙头,让受害者听得到水流嘀嗒的声音 —— 其实是水声,但受害人却误以为是自己的血滴落的声音…… 最终,受害者就好像真的“失血”过多而死一样死掉了。
早在 1942 年,哈佛医学院的生理学系主任 Walter Bradford Cannon 就注意到一个现象,被他称之为“巫毒死”(Voodoo Death)。
Cannon 教授亲自处理过一个病例。一位年轻人在部落里被巫师用骨头指了一下之后当场病倒,卧床不起 —— 不是装病,是真的各方面指标都显示确实病了,并且越来越严重…… 随后有一天巫师前来告诉他,当时用骨头指的并不是他的时候,这位年轻人的所有病症几乎当场全部消失了!
在巨大压力来临之时,人们的态度两极分化:
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巨大压力一定有损于健康 —— 这是整个社会长期想当然地持有的观念;(仅仅没多久前,柳青的乳腺癌就引发了一大波的讨论……)
少数人认为这很正常,无所谓,对健康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最终的数据表明,无论是哪一方都得到了印证自己想法的结果……2 若不是科学家们有一套完整的方法论,我们凭经验与感悟根本看不到真相 —— 在文章开始提到的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了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s,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有效。至于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models 是什么,有兴趣的自己研究吧 —— 又是一个新的概念……
我更感兴趣的在另外一个方向上:
只要相信压力对健康无害,所有人就都自动好起来了吗?
我对此持怀疑态度。我只有个大致的猜想:
固守型的人(Be Good Type)更可能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进取型的人(Be Better Type)可能不太会相信压力有害健康
面对同样的压力,这两种人会做出截然相反的选择。固守型的人,在压力下表现会更差,表现差会进一步导致他全方位溃退。进取型的人,在压力下反倒可能更有动力,因为历史经验反复告诉他自己总会越来越好的……
问题在于,我们不是天生就属于某一个类型的,都是靠积累培养出来的取向。成为一个进取型的人,就是可习得、可积累的。
(六)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外表的容易区分,内在的就很难,因为脑子里装的东西实在太不一样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我们的类比是,人脑里装着自己的操作系统,那么人脑与人脑之间,那差异用“天壤之别”去形容,常常并不过份 —— 事实上,观察一下生活就知道了,有很多人脑依然处于几千年前的水准。
不断地对自己所掌握、所使用的概念进行审视,优化,对其更新换代,其实就是在“自主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比如,“终生学习”是我在几辈子之前习得并使用的概念;到了今天,我已经弃用这个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自己定义的“反复再生”。
所谓的“成长”就是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的过程;
所谓的“重生”就是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节点;
所谓的“不断再生”就是我们意识到这些操作系统更新换代的必要性,于是给自己设置提醒模式,给自己发展自动更新模式的持续动力。(比如给自己设定每七年要有一次大的更新换代……)
只要你开始在意自己的操作系统效率,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它,而打磨操作系统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概念上来看,我不再使用含混的“价值观”之类的词去描述自己的思考方式与过程,我用我自己定义好并且反复打磨的概念:“操作系统”。然后,我知道构成操作系统的就两样东西:概念和方法论。然后整理出一整套打磨、更新、升级的方法论去维护自己的操作系统效率 —— 这是个迭代的过程。
所谓的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描述,就是这样的:
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
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这很重要,因为这样的描述使得“成长”多少可被量化 —— “可量化”很重要,因为量化的结果是最好的反馈。成长从来都是需要过程的(常常是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有足够的反馈机制去激励。成长可量化了,它就有了足够的动力。而这本身,也是“成长与重生的方法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实践的深入,最终,你会跟我有一样的感触:
一切都是学识决定的。
我们必须持续地主动升级我们自己
(一)
如果你买回来一台计算机,打开包装箱才发现厂商并没有提供详尽的说明书,你是不是会多少有点崩溃呢?进而如果你发现那厂商竟然并不负责定期升级操作系统,你是不是会感觉快要疯掉了呢?
想想看罢,我们自己其实就是这样的计算机,“厂商”(我们的父母)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详尽的说明书,也并不负责定期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 —— 即便他们并非故意……
这多少是个令人心惊肉跳的类比。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每个人的大脑里其实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操作系统,真的跟计算机一样!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入输出体系(IO 系统),有着一套属于自己的运行处理机制。
人和人之间很不一样,就好像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也很不一样。有些人的中央处理器(头脑)更强大一些,有些人的内存容量(记忆力)更大一些,有些人的硬盘空间(笔记与藏书)更大一些,有些人的显示器(外表)更漂亮一点,有些人的打印机(写作能力)相对比较高效,有些人配置了网卡(沟通能力)所以可以连网,有些人则不连网,有些人的带宽(沟通有效性)很足,有些人的带宽很小,有点人在互联网上(开放),有的人在局域网里(封闭)……
这世上没有完美的操作系统。每个操作系统都或多或少有它自己的局限,就算它有优势,也不能彻底消灭 bug(生活中的麻烦,不小心出现的错误等等)。计算机的世界里,操作系统是一点一点演进的,bug 要不断消灭才行,旧的 bug 被消灭了,总有新的 bug 出现,遇到一个就要想办法处理一个,当然也有些方法论,就是有些 bug 可以先忍着,然后找个机会一并消灭掉,还有就是一些 bug 在升级操作系统的时候因为整个机制变了,所以那些 bug 就自动消失了…… 可无论如何,都是要想办法处理那些 bug 的,不是吗?
我们今天用的每台计算机都是完整的,每时每刻拿在手上的“智能手机”都一样是完整的。它们都有完整的组件,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内存、硬盘、联网设备……
你再看看人,很多人的处理器是落伍的,输入输出设备是常常残缺不全,内存小到没法用的地步,硬盘甚至根本就没有…… 至于连网设备么,真的很差,甚至真的还不如没有,因为即便连着网也因为缺乏通讯协议而完全无法正常使用!
最关键的、也比较搞笑的居然是:
绝大多数人的操作系统竟然从不更新!
从不!
大多数人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其实是两千年前的,比如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坚信“眼见为实”这个古老的原则,不懂“间接证据”的使用及其判定方法…… 再比如很多人高中毕业后从未有效升级过操作系统,所以不知道“双盲测试”、“样本有效性”等重要概念,也不知道这些概念的不可或缺性,于是把“我的病就是中医治好的!”当作“不可辩驳的论据”…… 又比如,到今天也有很多博士硕士认为自己和老婆生出来的不是儿子的话这事儿得怪女人有问题……
粗糙、原始的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它越差就越自洽,漏洞百出却又能持续运转,最关键的是:它没有任何自动升级的机制。
想想看吧,比起 Windows 不断打补丁,比起 Mac OS 每年一次重要大升级,比起 Ubuntu 每半年一次稳定升级,大多数人呢,是不是非常非常落后?想想是不是非常非常无奈?
看来,我们必须、也只能自主且持续地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 否则我们与那些已经报废的计算机有什么区别?甚至还不如它们呢!因为它们起码自己并不会有因为报废而难过的意识……
(二)
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计算机上的 CPU (中央处理器)类比为人身上的大脑。我却常常反过来,把自己的大脑类比为计算机上的 CPU。
CPU ≈ 大脑 vs. 大脑 ≈ CPU
在第一个类比中,假定的是,人们对“大脑”这个概念很熟悉,“CPU” 需要被说明:
CPU ≈ 大脑
在第二个类比中,假定的是,人们对“CPU” 这个概念很熟悉,“大脑”需要被说明:
大脑 ≈ CPU
所以,当我倾向于使用第二个类比的时候,我的“大脑”才是我要研究、说明的对象。这是本质上的差别。
我们的大脑就好比是计算机上的 CPU —— 这其实是个特别有效却又诡异的类比。
有效在于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很多很多优秀的概念与方法论;诡异在于这个东西竟然是我们自己发明的。当然,深入审视的话,计算机是由我们人类中的极少数极少数人 —— 比例上来看可能连千万分之一都不到 —— 发明并持续研究完善出来的东西。换言之:
我们从计算机上可以学到的,其实是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后面我们会看到很多精彩的例子。
(三)
然而,人毕竟不是计算机。现在的计算机还不能像联网升级操作系统一样升级自己的硬件 —— 人相对来看就有优势了:
我们甚至可以主动升级我们自己的硬件……
事实上,我们的身体不仅是可以升级的,而且升级空间实际上也是非常惊人的 —— 虽然可能有个上限。
很小的时候,父亲给我买了一把吉他。学会轮指的那段时间里真的是很惊讶,原来手指可以从那么笨拙变得如此灵活。还有一次跟一个乒乓球高手朋友聊天,我说,球那么小,我看你们打球的时候,常常就根本看不到球的。他说,其实都一样,最初的时候经常根本看不到球,但打一阵就可以看到的了,甚至像是在看慢镜头,还有就是过段时间之后,好像不用看球也可以的,再过一段时间,挥拍都是不用想的……
按照我现在的理解,那就是弹吉他的过程中,我身体上的一部分“硬件”(手指)升级了,打乒乓球的过程中,我朋友的“硬件”(眼睛和手臂)也升级了……事实上,所有的体育运动本质上都是在升级“硬件”。熟练使用工具,也是“升级”硬件的一种方法。一个比较常见的例子是,很多人学会开车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体验到方向盘好像已经是自己身上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样,可以像使用手脚一样使用方向盘,“随心所欲”。
差不多在 30 岁前后,我把我的身体全面升级了一回:我开始去健身房,从一个曾经瘦弱,后来虚胖的人,一年之内变成了一个壮硕的人。其实代价很少,无非是四千多元人民币的健身房年费,每个月两千元人民币左右的教练费而已。
器械练习也好,有氧运动也罢,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其实是安全1。一旦哪儿受伤了,少则一两个月别练了,重则直接废掉。我就认识好几个胖子为了减肥而跑步,因为想当然地锻炼,最终膝关节受损,乃至于再通过跑步锻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一个好的教练很重要,虽然交了钱之后,总感觉其实也就跟他聊聊天,在你练的时候,他更多只不过是在旁边站着…… 可实际上,那看起来不经意的提醒,以及在每一组你力竭之前他的一声爆喝,都是作用与价值远远超出那两百块的。
你看,人就是这样,不仅操作系统可以升级,连硬件都可以升级…… 有什么理由不升级呢?!我猜,很多人长期不升级自己的“硬件”的根本原因只不过是“没想到”罢了。
主动选择 —— 重生的关键
我在 28 岁的时候应聘加入了新东方,成为一名教师。现在说起来,都是淡淡的事情 —— 可在当时,这实际上是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也是非常艰难的转折。
首先,当时我的英语并不好。虽然我父亲是个英语教授,这并不妨碍我英语学得一般般。知识一般不会遗传的。更有甚者,家长擅长什么,孩子不会什么。我父亲是个对他的学生异常耐心的人,可这被反复消耗的耐心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就早已不见了。讲一会儿他就急了,这么笨,是我儿子吗?我也急,你不说我是捡来的嘛!所以,在学英语这事儿上,我爸爸早就绝望了。上大学的时候,我也不是好好上课的孩子,英语四级也是考了两次才搞定,第二次正好 61 分,然后就把英语扔在一边了。
其次,以我在当时的生活经历和工作经验,赚钱最容易的方法是去继续做销售,卖房、卖车,都是赚钱很多的工作 —— 现在回头看,2000 年前后,正是房市、车市崛起的起点,以我个人的能力,在那个时候开始卖房或者卖车,一样可以赚到很多钱。可问题在于,我不再想做卖东西的销售了,虽然这事儿我非常擅长。
大学毕业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销售。销售是很神奇的一种工作——你不创造,但却可以获得价值。于是,很快沉迷于这个工作之中。拿着一样东西,管它是什么,就把它卖出去,换成真金白银,然后再买更多的东西去卖。有很多人跟你一样卖同样的东西,但你卖的比别人多,为什么?因为顾客信你的,不信别人的,或者是更信你的。我就是卖得更好,好到其他同行只能望我项背唏嘘汗颜之地步……
但我不再想做卖东西的销售了,为什么?因为刚刚我已经说过,销售不创造产品,只是从流通过程中获得利润。我卖的是别人的东西,不是我创造的。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卖我自己创造的东西,而不是别人的东西。虽然我不知道我能创造什么,但我知道我要成为一个有创造产品能力的人。虽然我不知道将来自己会创造什么,所以,我实际上并不知道应该去做什么,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尽管销售这事儿我很擅长,但我必须不让自己继续做这件事情,否则我会永远依赖它、到最后就变成只能依赖它,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但,当时的情况下,我又急需一份收入高且稳定的工作,因为我父亲常年住院,需要钱。这就更难办了。因为你想不靠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获得稳定收入,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当老罗说,笑来你可以来新东方讲课的时候,我心动了。为什么呢?因为做销售的时候练就的口才,在这里还是用得上的。至于英语麽,可以学,考试是另外一种技能,我知道考试成绩跟实际能力关联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得那么紧密。
接下来是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四个月拿下 TOEFL/GRE 高分,从北京辗转到广州新东方,再迂回到北京新东方…… 这里面还有很多故事,我后面会讲。反正,在 28 岁那年,我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转折 —— 重生了。
这里有个关键,在那段时间里,我做出了我人生第一个重大的主动的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我自认 28 岁之前并没有实际活过的重要原因。在那些年里,我很少有机会做出什么选择,准确地讲,我一直在随波逐流,而且,实际上我只能随波逐流。在自己的能力不够的情况下,在自己依然非常渺小的情况下,生活不会给你什么机会让你选择,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儿:生活给你什么你就用好什么,这已经是很坚强的态度了。
这次的选择,却是主动的。我在挣扎中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必须成为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一直就那么通过买卖他人创造的东西生活的人。
这次的选择,是艰难的。不仅仅是因为决定不去做擅长的事情,更因为其实当时的生活压力很大很大。
这次的选择,其实是含混的,我甚至不知道将来要创造的是什么,我只知道我必须成为能创造的人。过了两三年,我开始写书,跟别人说的时候都是云淡风轻,实际上自己确实使尽了浑身解数…… 我的第一个产品是《TOEFL 核心词汇 21 天突破》。这本书的版税,我几乎完全没有动用过,到现在也就存在那里,成为我人生第一笔睡后收入1 —— 就是睡觉了也还会产生的收入。虽然我从未动用过这笔收入,但它显然在其后的许多年里,成为我心态平和的重要因素。
而最终事实证明,即便是含混的选择,依然意义重大。
转眼到了 2007 年,我 35 岁。我决定离开新东方,必须离开新东方。2005 年年底的时候,我父亲去世了。我不再有那么严重的“睡后支出”,选择的压力也就小了很多。而从 28 岁那次的主动选择之后,做出主动选择的难度在不断降低,所以,这一次再做出一个主动选择就很自然了。
这次的主动选择是这样:不再讲课了。虽然到了这个时候,讲课成了我最擅长的事情,最擅长的不再是上一辈子的销售。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成为一个有产品的人,我的产品是两本 TOEFL 培训书籍。但,除了不再讲课之外,我也不再想依赖做英语相关的事情了,所以,在离开新东方的过程中,我写了一本书,《把时间当做朋友》,最初的时候发表在我的博客上,原名叫《管理我的时间》。至于后面我应该做什么,我跟七年前那次一样多少有点含混,但这一次完全没有担心了,因为我知道在新的一辈子里,我会很快适应,很快找到属于我的领域。当然,事实上,这一次是在四年之后才“意外地”(带引号的意外)找到了一个非我莫属的领域。这是后话。
所有的重生都是主动的选择。事实上,我越来越倾向于认定,刚才已经说过:
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活着的根本方法,就是看他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做出主动的选择。
一生随波逐流,一生逆来顺受,算不上活着,甚至生不如死。在一个关键的节点上,人必须做出主动的选择。只有这样,活着才有意义。
如此看来,之前提到过的我的那位朋友,刘进,就是做出了一个主动的选择的人,所以也是一位真正活过,真正重生过的人。
- 我杜撰的一个词。微信订阅号上,我发表过这么一篇《赚钱的最正确姿势:躺着》 ↩
洞察:细节复杂性和动态复杂性
《第五项修炼》作者、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认为,复杂性可以分为两种:细节复杂性和动态复杂性。
细节复杂性是指,一件事情或某个装备的组成很复杂,比如,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规范来组装一台机器,就是带有细节复杂性的任务。
动态复杂性是指,同样的行动会带来并不相同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也包括一个行动在系统的某个部分产生了一种结果,但在系统的另一部分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面对的很多问题都是动态复杂性的问题。比如,生产一种产品需要很多天时间,新的市场营销计划需要很多星期的时间,雇佣和培训新员工需要很多个月的时间,而开发新产品、培养管理才能、建立品牌信誉需要很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所有这些因素又在不断地相互影响。
因此,彼得·圣吉说:“绝大多数的管理工作,真正重要的是去理解动态复杂性,而不是细节复杂性。”比如,市场增长和产能扩张的平衡就是一个动态问题;用可持续的方式改进质量、降低成本并让消费者满意,也是一个动态的问题。
现在很多人都在强调系统思考。但是,彼得·圣吉指出,许多的系统分析都集中在细节复杂性问题,而不是动态复杂性问题。“对大多数人而言,所谓的系统思考实际上变成了用复杂性对抗复杂性,也就是用越来越复杂的解决方案,去应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
真正要想去理解动态复杂性,需要做的是,去看清楚问题背后的相互关联,“看清各种相互关联结构,而不是线性的因果链;看清各种变化的过程和模式,而不是静态的快照画面”。
总之,管理大师彼得·圣吉把复杂性分成了两种,细节复杂性和动态复杂性。要想做到系统思考,真正重要的去是理解动态复杂性。
罗胖60秒:什么是“数字判断力”?
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数字世界里。所以,判断数字就成了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吴军老师曾经给我举过几个例子。比如说,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怎么样?还不错,我们人类平时听别人说话的识别率其实也不怎么高。
但是,如果是人工智能的指纹识别率达到了99%呢?不好意思,这个技术还不及格。你就想嘛,每识别100个人指纹,就有一个出错的,那在机场火车站这样的大人流场景下,根本就没法用。
再比如说,洗涤剂能够杀死99%的细菌,这水平高吗?不高。因为细菌在合适环境下,繁殖速度很快,一天下来就可以繁殖上万倍,杀掉99%跟没杀一样。但是如果是空气净化器呢?过滤99%的PM2.5颗粒,就可以满意了。
所以你看,
什么是判断数字的能力?其实是把数字代入具体场景,再进行思考的能力啊。
修理机制:理解生物衰老的逻辑
这条音频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说衰老。
知识新闻说过很多关于进化的话题,就是自然选择会把物种有利于延长寿命和有利于繁衍后代的特性保留下来。那为什么人会衰老,不能活到200岁呢?最近有本再版的新书《第三种黑猩猩》,作者是美国著名演化生物学家戴蒙德,书里从进化的角度解释了衰老,我给你转述一下。
对于衰老,有个观点认为,人的生理系统不可避免地会老化,跟进化没什么关系。但是书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叫生物修理机制,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在不断修复自己,跟修车差不多。修理机制分成两种,一种是控制损伤,另一种是定期更新
。比如我们的皮肤被划伤,细胞内就会有专门的酵素来找出DNA分子的受损部位并修复,这就叫控制损伤。同时,我们的身体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细胞,有的细胞每几天更新一次,有的每两个月更新一次,这就叫定期更新。
既然身体可以控制损伤,也可以更新细胞,那为什么不能一直保持完好呢?如果能定期更换关节,就不用担心关节炎了。如果能定期更换心脏,也就不会得心脏病了。
为什么人类的身体没能进化出这些功能呢?这和修理的代价有关系。生物的能量是有限的,进化针对的是整个身体,而不是单个部位。如果改善身体的某个零件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和其他零件不匹配,或者某一处改善消耗了更多的能量,让其他零件得不到充分的能量,这样的进化就不会发生。
也就是说,身体的每一种特质不会进化成最佳状态,而是搭配起来后,让个体的寿命和生殖率达到最高水平。这也是进化的目的。打个比方,就像一辆小破车装了顶级跑车的引擎,虽然说能提升车的速度,但为了和顶级跑车的引擎配套,还要换很多的零件,这样成本太高,就不划算了嘛。
用这套逻辑可以解释很多问题。比如女性一年只生一个孩子,看起来不符合进化的原则,因为进化机制会希望物种多生育。但是,如果女性怀孕三个星期就能生产,那母亲的身体和胎儿都得有配套的变化。我们的身体每天得到的能量供应和消耗的能量都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的能量都用来生小孩,完全不修复身体,那身体很快就会崩溃,没等第一个孩子生出来可能就已经死了。如果把所有能量都花在修理身体上,也许寿命会增加很多,但是就没有能量来生小孩了。所以,自然选择要做的,就是在“生小孩”和“修理身体”这两者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我们再用修理机制来讨论一下衰老。一方面,如果一个物种意外死亡的概率低,那用来修理身体的能量就多,衰老得就慢。比如乌龟有壳保护,遭到猎杀的风险低,更多的能量就会用来修复身体
,寿命就比大多数爬行动物长。但是那些容易遭到猎杀的哺乳动物,每天都可能意外死亡,即使下了大功夫修复身体,说不定明天就被吃了,所以修复的意义不大,进化机制会把更多能量用在繁衍下一代上。
另一方面,同一个物种的雌性比雄性寿命更长。因为雄性要从事高风险的竞争,比如跟其他雄性打斗,意外死亡的可能性比较高。人类也是这样,男性的衰老速度比女性快,也是因为进化机制让男性花比较多的能量斗争,女性花比较多的能量修复身体。
总结一下,修复身体是要付出代价的,自然选择不会只让某一种机能得到进化,而是要考虑整个身体,要在生殖和寿命之间找一个平衡点。身体的衰老也不是哪一个主要因素造成的,而是全面衰退。以上,就是戴蒙德对于人类寿命的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第三种黑猩猩》
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是什么
前阵子有句话一直很流行,叫“知道了许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也经常拿这句话来打趣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每天看这么多干货,学这么多知识,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呢?最近,公众号“伊卜生”提了一个观点说,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弱,和你看了多少书,经历了多少事都没关系,而要看你是不是有逻辑性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先来说逻辑性思考。我们都知道,逻辑推理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比如,我们知道这么两条信息:第一,所有的母鸡都会下蛋,第二,伊丽莎白是一只母鸡。我们就能推理出“伊丽莎白会下蛋”这个结论。
那么,演绎推理怎么帮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呢?比如,某个互联网公司,目前生存面临很大威胁,专业开发团队人手不够,运营团队不够专业,人力资源又找不到合适的人。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经过分析你会发现,核心问题在于招不到专业人才。那解决就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加大人才招聘的力度;但是另一方面,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团队缺乏人才不是公司没找到,而是市场本身供应就不足。如果是这样的话,怎么大力招募都是没用的,解决办法就应该是和其他公司进行人才战略合作,收购他们一部分股份。你看,通过演绎推理,我们可以迅速理清很多问题的因果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源。
还有第二个推理方法,归纳推理,它和演绎推理的逻辑是相反的。它是根据一类事物部分对象的性质,得出这类事物所有的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举个例子,一家互联网公司最近的工作重点有这样几个:他们需要组成洞察力更强的运营团队,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技术团队,需要合理地安排团队成员的工作量。表面上看,这是针对各个部门的要求,但是如果我们进行逻辑梳理,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想象一下,如果这三点当中任何一点没做到的话,会造成什么影响呢?第一,如果运营没有洞察力,这会导致运营方向有偏差,增加额外的成本;第二,如果技术没有针对性,不能各司其职,会造成人员臃肿,是企业成本的负担;第三,如果工作量安排不合理,比如存在太多无意义的加班,很明显,这也是浪费了成本。以上的这么多,我们就能归纳出一点,这个公司其实是要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明确了这个大方向之后,想找到解决方案就简单多了。
以上,说的是逻辑性思考的重要性,那逻辑性表达能力为什么也很重要呢?其实大多数的沟通无效,都是因为我们总假设对方和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一样的,他们存在和我们一样的问题。比如很多团队领导,总喜欢指责员工的执行力太差。可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因为下属没听懂他的指令,也不是他们没能力去做,只是因为,领导在发出指令之前缺少必要的铺垫,所以员工对指令摸不着头脑,执行力才差。
那么应该怎么进行铺垫呢?文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方法,是四个词:背景、冲突、疑问、答案。举个例子,在电影《指环王》里,大法师甘道夫出场时,告诉弗罗多要完成一项任务,就是摧毁魔戒。但如果只有这么一个指令,读者肯定不明白它有什么意义,因此就要对这个指令进行描述。首先是背景,甘道夫告诉弗罗多,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种族,希望世界和平。然后看冲突,大魔王索伦复活了,并且在积聚邪恶力量,毁灭不服从他的生命。再看疑问,想要阻止这一切,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最后的答案就出现了,那就是杀死索伦,销毁魔戒。你看,有了这样的叙述铺垫,你才能理解主人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所以你看,想要合理地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光学习新知识是没有用的,我们还需要锻炼自己的逻辑性思考,和逻辑性表达能力才行。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伊卜生”(你看了那么多文章,却解决不了具体问题?)
湖畔大学梁宁:比能力重要1000倍的,是底层操作系统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是底层的操作系统,他的能力只是上面一个个的app。”
你和雷军最大的区别在哪?是能力吗?
不。是底层操作系统不一样。
“如果把人想象成一部手机,人的情绪是底层的操作系统,他的能力只是上面一个个的app。” 湖畔大学的梁宁说。
梁宁被誉为“神一样的产品经理”。雷军说她是“中关村的才女,思想深刻,洞察力强”。美团的王兴、yy的李学凌、美图的蔡文胜、豆瓣的阿贝、诸多圈中大佬,都对梁宁赞誉有加。
如果把人比作手机,你的某些app是比雷军要厉害的。
“Are you OK?” 2015年,雷军在印度小米发布会上的鬼畜视频疯传网络。
一位网友表示:听了雷总的英语,我对自己的英文有了一点毫无必要的自信。。。。。
但雷军的底层操作系统碾压了你。你在用ios1.0,雷军已经更新到ios 11.3了。
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是情绪,主要包括愉悦、痛苦、恐惧。
我们今天要谈两个问题:
底层操作系统如何决定你的人生轨迹?
你该如何升级底层操作系统?
1
成就最高的那批人,
有一种天份叫痛苦
什么是普通人?就是快乐没有那么强烈,痛苦也没有那么巨大。所以,他们的人生会在既定的轨道上相对平衡地运行,而不是被快乐和痛苦牵引撕扯,没完没了地折腾。
什么叫有一技之长的人?就是当他在沉下来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不厌其烦,乐在其中,完全不理会别人的差异或者不理解。
什么是杰出的人?就是如果他想要的那个,他得不到,他就像万蚁噬心那样痛苦。牺牲什么都可以,他必须得到他想要的那个东西。
如果你赚到了1000万,你有多快乐?
金山在香港上市,估值6.261亿港元,众人欢呼雀跃,而雷军却陷入深深的痛苦:16年,5840天的日夜奋斗,才换来6亿市值?
“一个想法单纯、积极向上的青年人,他的信仰被十多年的失败现实无情击碎。你知道这有多可怕、多可悲吗?”
普通人梦寐以求40岁退休,而雷军从金山卸任后却痛苦万分:“没有一家媒体想要采访我;没有一个行业会议邀请我参加。我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冷酷而现实。人情冷暖忽然间明澈如镜。”
雷军比你更容易痛苦。
圣经上有句话:神在悲伤中创造了这个世界。
那么,你该让自己更痛苦吗?
在做过400起职业规划案例之后,我的想法是:分人。
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不同。
有的人已经快被痛苦压垮了。就别再自寻烦恼了。
但有的人还可以再痛苦点。一个朋友名校毕业,在腾讯做产品,24岁就结婚了。他能力很强。但我觉得他内心太安逸了。如果多点痛苦,他会表现得更好。
怎么做会让自己变痛苦?
雷军在金山做总经理的时候,马化腾、丁磊刚从学校毕业到电信局上班,李彦宏还在美国念书,周鸿祎也才参加工作,马云筹办中国黄页在北京到处碰壁。
而到2003年,这些“年轻小辈”却借互联网大潮把雷军远远地甩到了后面。
痛苦不是你不够牛,而是你看到了更牛的人。
我有个朋友想做自媒体,她的目标是经过5年的努力,40岁能靠自媒体年入20万。
让她痛苦点很简单,给她介绍一个30岁靠自媒体年入200万的同行。
2
恐惧决定边界:
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了
曾有人想请梁宁给一位上市公司的CEO去做互联网战略。
梁宁想了想,拒绝了。
“他根本不是看不到互联网的重要和强大,而是他的恐惧,把他在现有的位置、现有的业务里捆的死死的。”
“如果他能卸下恐惧,很多事,他自己就做了。因为他都懂。而能帮他卸下恐惧的人呢,既不是你,也不是我。所以呢?算了吧。
”
为什么很多人道理全明白,但多半还是会选择原地受苦。
因为恐惧会束缚一个人的手脚。恐惧决定你的边界。
恐惧的本质是什么?
我在古典《拆掉思维里的墙》里看到一个故事:一位已经在当地非常受人爱戴的老师竞聘新东方培训师,但他害怕在评委面前演讲。
这位老师的恐惧可以成为三层。
第一层,恐惧事情本身。害怕公众演讲。
第二层,恐惧的是害怕失去背后的价值。害怕不被评委认可。
第三层,真正的恐惧是你觉得可能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个失去
。害怕评委说,你很一般。害怕自己无力面对不被认可的情况。你的“人设”崩塌——从自我感觉良好,到彻底怀疑和否定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不甘平凡,又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努力。
“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 徒然卖弄着
’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懈怠
。就是我的全部了。” —— 中岛敦写于《山月记》
我们该如何消除不必要的恐惧?
(1)不要以某一件事来评价自身的整体价值。
小时候,你的父母可能会对你说:“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有什么用啊?”
典型的以偏概全:用单单一件事就完全否定一个人的所有价值。
其实,你完全可以对自己说:我只是不太会在评委面前演讲,但这不代表我“一无是处”或“毫无价值”。平常面对同学上课,我可以处理得很好。
(2)不要过于依赖他人的评价。内心的安稳源自于内心,而不是外界。
梁宁说:“2017年,我有一个让我自己人生豁然开朗的体会,所有的荣誉都是暂时的,真正会祝贺你的是少数人,只有鄙视是永恒存在的
。”
(3)不要过度想象和推论。
有的人习惯把一件事情的可能后果想象到非常可怕,甚至是灭顶之灾。
考砸一次就断言“自己的人生已经失去了意义”;
失恋一次就认为“这辈子都不可能幸福了”;
面试挂掉一次就担心“自己会不会再也找不到工作了”。
一次演讲失败就只是一次演讲失败。
它不会山崩地裂,也不会巨浪滔天。更不会让你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不翻身。
(4)用“暂时”来替换掉“永远”这个词。
你可能不知道,你潜意识里会在很多事情上加上“永远”这个词。
你有那么害怕一次演讲失败吗?其实你害怕地是你“永远”都演讲失败。
一个心理强大的人,会时刻提醒自己:我只是“暂时”做不到这件事,并不会“永远”做不到这件事。
3
愉悦决定方向:
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为什么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乔布斯为了苹果发布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旧乐此不疲?”
梁宁说:“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份所在。
”
巴菲特曾经问一个28岁的哈佛毕业生:“下一步你打算做什么?”
年轻人回答:“可能读个MBA吧,然后去个管理咨询的大公司,简历上看着漂亮点。”
巴菲特说:“等一下,你才28岁,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看到过最好的还要强10倍。你应该选择你热爱的工作,而不是让你的简历看上去风光。现在去找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觉得这好像是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再来用吗?”
“如果你单纯地喜欢做一项工作,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从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
愉悦,决定你的方向。
但是,问题来了。
什么让你快乐?
吃饭,睡觉,旅行,刷抖音。
所以,你的人生方向就是:
继续吃饭,睡觉,旅行,刷抖音?
这能赚钱吗?可以。
不过你得先了解什么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和“志趣”。
刷抖音只是“感官兴趣”。
这种兴趣很原始。好奇,多变,不稳定。就好像你在抖音上刚被一个小哥哥/小姐姐撩得动了心,下一秒又被一个更美的迷住了眼。这样的我们和一只追逐毛球的猫没什么区别。我们不停地被主人手中变幻的玩具所吸引。外界的刺激决定了感官兴趣的长度和强度。这很动物!
当你开始琢磨怎么拍,怎么运镜,怎么设计分镜头,你就进入到“自觉兴趣”。
“感官兴趣”是被情绪和本能驱动着,“自觉兴趣”则加入了思考和学习。你在网上搜“抖音运镜教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练习,然后串联起来。第一遍太笨拙,所以你又拍了一次。
当你持续投入1万个小时,成为一个小网红时,“自觉兴趣”就变成了“志趣”。
“志趣” 是把”感官兴趣”通过学习变成了能力,通过能力寻找平台获得了价值。
所以“志趣”的第一个标志:你可以接广告赚钱了!
但是,每天更新压力很大?黑粉吐槽你段子没新意?
你内心要有足够的动力,去忍受兴趣变成工作之后不愉快的部分。这是“志趣”的第二个标志。
让你持续快乐的事情,是你的天分所在。但你得区分这种快乐是“感官兴趣”、“自觉兴趣”还是“志趣”。
你需要“刻意练习”,最终获得“志趣”。
有个朋友酷爱旅行。旅行就是一种“感官兴趣”。看山看水看美女,不用工作。谁不喜欢?
但他坚持把旅行中的见闻写成文章,有意识地运营微博,这就变成了“自觉兴趣”。
最后他把文章攒成书,微博月收入超过10万,还在丽江开了客栈。旅行就变成了“志趣”。
能力只是app,情绪才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
愉悦指引方向,痛苦提供能量,恐惧决定边界。
要深入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要深入了解你自己,内观你的愉悦、痛苦和恐惧。
祝大家升级底层操作系统顺利~不死机,不黑屏~
底层逻辑思维:系统思维的能力
系统思考是
整体地、动态地、连续地
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的一种以简驭繁的智慧。
前段时间一个价值900亿美元的男人在中关村进行了一次演讲再次刷遍朋友圈,陆奇表示人工智能趋势下,人类如果没有持续的学习能力,看再多世界也没用,未来必将会被AI替代。
那么如何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在我看来,首先要搭建底层逻辑思维,缺乏系统思考及输出能力的人,不懂得复盘进化的人,最终会沦为螺丝钉。
当然,除了系统思维外,结构化思维和复利思维也很重要。本篇主要分享系统思维的能力(提炼于系统之美)。
——— 温馨提示:以下全是费脑子的干货 ———
一、什么是系统思考?
系统思考是整体地、动态地、连续地思考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在复杂动态系统中的一种以简驭繁的智慧。
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很多人都只是机械的应对,专注于事件层面的响应,而未触及问题产生的原因。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应提升系统思考能力,因为系统思考是“见树又见林”的能力,它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组织成长、提升组织能力、能够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技能。
二、系统的基本组成
那么想要具备系统思考的能力,需要先了解身边都存在什么系统,人自身是一种系统、森林是一种系统、社会组织也是一种系统,系统无所不在。但无论是心智模型还是数学模型,系统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简化。
无论系统如何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目标·。没有任何内在连接或功能的组合体不是一个系统。
- 要素:不一定是有形的,对于一所知名大学来说学术能力和声誉也是要素之一;
- 连接:那些把要素整合在一起的关系;
- 目标: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确保自我永存。
一个成功的系统,能够实现个体和系统总目标的一致性。而系统行为是动态性的,一个系统初始会具备存量,通过一定的流量来完成流入、流出形成动态。
举个栗子:互联网团队是一种系统。
团队的要素:包括人员(产品经理、设计师)、产出物(需求文档/设计文档)、设计流程(协作)、工作沉淀(规范经验)、设计影响力等;
团队的连接:是共同目标下的跨职能协同、经验分享、业务导向的设计配合等;
团队的目标:满足用户诉求,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将需求转化为产品,保证体验上的有用、好用、想用等。
三、系统的三大特征
纵观身边的系统,譬如一台机器、一个社区、亦或是一个生态系统,能够和谐运转的前提是具备至少一个以下的特征:适应力、自组织、层次性。
怎么理解呢?
(1)适应力
有适应力的系统是会动态变化的,一直保持恒定不动的系统是没有适应能力的,可以理解为活水与死水:活水有水的流入流出,遇到旱季和雨季可以灵活调节应对;死水因为没有流入流出的渠道,遇到干涸季只能蒸干旱涝。
DeepCreator: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自组织
人类是相比而言复杂的系统,比较显著的特征包括能自我学习、多元化、复杂化和进化的能力。人类从刀耕火种,进化到蒸汽机、专业流水线作业以及全球化通信网络的发展,都是自组织的特征。
(3)层次性
系统和子系统的包含和生成关系,就是层次性。譬如我们体内的细胞是器官的一个子系统、器官又是身体的一个子系统。
举个栗子:
把设计团队看作一个大系统,适应力体现在业务突然爆发式增长,设计团队可“弹性化”灵活支持;
设计团队的自组织体现在设计团队内部的知识共享、设计内审等模块,让设计师在平台上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不断提升团队的设计力;
设计团队的层次性体现在,子系统是业务线A、业务线B、设计中台C等,每一个子系统业务线内又包含交互组、UI组等组织形式。
四、系统思考的6大障碍
想要全面地具备系统思考纬度,先逆向了解一下哪些问题会阻碍你系统思考,譬如:系统思考不能只看短暂的、外在表象层,应该挖掘系统内在解构;譬如系统思考需要考虑各种限制性因素,如时间的延迟。接下来将一一剖析。
(1)挖掘系统的本质
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数据
,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
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要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分析行为层而非表象层的事件才能找到根源所在。
(2)在非线性的世界里,不要用线性的思维模式
很多人都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两分耕耘就会得到两分收获吗?在非线性的系统里,有可能只会得到1/2的收获,也可能会得到4倍的收获,或者根本得不到收获。
DeepCreator:先复杂,再简化
(3)恰当地划定边界
当我们试着去理解一件事的时候,就必须将其简化,这就意味着设定边界。这个边界是根据人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去划定的。(譬如设计组织边界的划定,从职能型转为业务型)
(4)看清限制因素
任何成长都存在限制因素,有些限制是自发的;有些这是系统施加的。譬如小朋友不管吃多少碳水化合物,如果缺少蛋白质,身体也不会健康。同理,不管会有多少客户,没有资本,公司也无法正常运转。因此,从根本上讲,关键不是追求持续成长,而是选择在哪些因素的限制下维持生存。
(5)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
生活中,系统延迟比比皆是。改变延迟的长短可以彻底地改变系统行为,譬如提升团队的设计质量可以通过内审评估完成,但培养设计师赋能和沉淀复盘需要的时间往往比改动设计方案长很多。
(6)有限理性
人们会基于掌握的信息制定理性决策,但由于人们掌握的信息通常都是有限的、不完整的,尤其是对于系统中相隔较远或不熟悉的部分,由此导致他们的决策往往并非整体最优。
举个栗子,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青海茶卡盐湖,却导致了景点被个人意愿所破坏;再譬如今年农民生产了过多的小麦,导致了价格暴跌;再譬如穷人本来就不富裕,却比富人生育和扶养着更多的孩子。
就是个体为了自己的利益,有时不能做出完全正确的决策,更别提系统整体利益了。这,就是“有限理性”。
小结
上文主要描述了什么是系统思考,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要素、连接、目标)以及系统的三大特征(适应力、自组织、层次性),接着要想训练系统思考的能力,首先需要清楚应该了解系统的限制以及哪些思维模式需要避免(拒绝表层思维、拒绝线性思维、划定系统边界、了解系统限制因素、时间延迟、有限理性)。
- 如何进行系统思考?
- 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特征和要素分别是什么?
- 系统思考有哪些陷阱?(有限理性、时间延迟…)
- 目前世上都有哪些通用的系统模型?
8种普世基模及对策(划重点)
系统思维就好比学数学,精通数学的前提一定是能将基础数学公式及用法熟记于心。同理要想训练系统思维,首先要了解世界上已经存在的基础模型(以下简称基模)。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8种世界上常见的系统基模以及解决策略。
一、目标冲突
这种系统基模中,各子系统的目标不同或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变革的阻力。譬如当今社会毒品泛滥,政府采取了各种禁止、打击措施,但毒品泛滥依旧;再譬如当经济不景气之时,政府出台减税和刺激投资的政策,但事实上依然没什么效果。
在一个具有“政策阻力”的系统中,多个参与者有不同的目标。
以毒品供应为例,不同的参与者有不同的期望,于是将其拉向不同方向:
- 吸毒者希望毒品供应充足;
- 执法部门希望减少乃至杜绝毒品;
- 贩毒组织希望毒品供应量既不多也不少,使价格和收入保持稳定;
- 普通居民则希望减少吸毒者抢劫的风险。
每一个参与者都尽力采取措施,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其中一个角色参与者占据了优势地位,使得系统朝一个方向运动,那么,其他一些参与者将会付出加倍的努力,把系统往相反方向拉。
如公司以提升效率延长工作时长规定员工必须996工作,员工虽然打卡时长是996,但反而可能会因此规定降低个人工作斗志,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没有特指MBB)
应对“政策阻力”的最有效的方式是设法将各个子系统的目标协调一致,通常是设立一个更大的总体目标,让所有参与者突破各自的有限理性。
用3个国家提升人口出生率的真实历史来举例:
案例1:一刀切的法律
1967年,罗马尼亚政府认为需要增加本国人口,于是一刀切的做出决定:45岁以下的妇女流产为非法行为。后来这个政策遭遇了报复,妇女死亡率骤升和孤儿率骤升。
死亡率是因为一部分妇女采取了非法的、危险的流产导致死亡;孤儿率是因为孩子虽然生了出来,但是家庭却因为种种原因不想要他们,遗弃了他们。
案例2:奖励机制
在罗马尼亚政府禁止流产的同一时期,匈牙利政府对低出生率也很担忧,政府发现,住房是影响家庭生育的一个原因。于是,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奖励计划,人口较多的家庭可以拥有更大的住房,这个政策起到了效果,但效果也有限,因为住房只是影响生育的因素之一。
案例3:提升育儿质量
20世纪30年代,瑞典人口的出生率陡然下降,政府评估了自己的目标以及国民的目标,认为双方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就是关键不在于家庭人口的数量,而在于育儿的质量
。于是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包括人们可以自由地避孕和流产—这符合“每个孩子都应该被渴望、珍视
”的原则。也包括广泛地进行性教育、不过分限制离婚、免费的产科护理、对有需要的家庭给予支持,以及大大增加教育和保健投资等。自从该政策出台后,瑞典人口上升率上升,之后也没给国民和政府造成大的恐慌。
上面3个案例中,针对人口出生率低,不同国家采取的政策不同,最后得出结果也不同,有些国家得到了根本性得解决,有些却适得其反。
二、公地悲剧
先抛个栗子,有一块牧场对所有牧民免费开放,显然每一个牧民都会尽力扩大自己的畜牧规模,随着规模增大牧民的收入也会提升,正面的效益+1,然而如果每个人都这么做,将导致过度放牧,这个结果也会由所有牧民一起承担。但对于单个牧民来讲,负面影响只是若干分之一。
任何一个系统离不开资源的使用者(奶牛和牧民),他们有很强的增长动力,且增长速度不被系统的状况所影响。你可能会想,不会有人这么目光短浅,以至于大家都同归于尽吧?但现实恰恰如此,现在的城市交通拥堵就是因为汽车公司为了获取盈利不断生产销售汽车、个人因为出行方便购车,从而导致车辆过剩。
试问自己或有车的同事:是否愿意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和拥堵而少开一天车?
那么,针对这种“公地悲剧”有三种方式可以降低它的发生率:
方式一(真善美大法):教育、劝诫。帮助人们看到无节制使用公共资源的后果,号召并激发人们的美德品行。
方式二(个人负责):将公共资源私有化。将公共资源分给个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方式三(法律条例):对公共资源进行管制。管制可以采取很多种形式,从对某些行为的严格禁止,到配额限制、许可制、税收调控以及鼓励措施等,同时还需要有强制性的监管和惩罚设施。譬如市区中对每个车位采取计时收费,就是限制停车时长,让人们不能想停多久就停多久。
三、温水煮青蛙效应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常听到:
“唉,就这样吧”
“好吧,看来我们只能如此了”
“唉,我们至少不能比去年做的更差吧”之类的感叹,这其实就是一个目标侵蚀(温水煮青蛙)的渐进过程。
这个基模是指当人们感知到系统的状态越差,期望就越低;期望越低,与现状的差距就越小,从而采取更少的修正行为;而修正行为越少,系统的状态也越差。
针对目标侵蚀,有两个对策:
- 不管结果如何,都要保持一个绝对的标准;
- 不断将目标与过去的最佳标准相对照,而不是和最差的标准对比。
四、竞争升级
这个基模可以理解为“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参与者都试图超越对方,占据上风。每一个参与者期望试图超越对方,领先一步,连并驾齐驱都不行;而且每个参与者都有高估对方的敌意、夸大对方实力的倾向。
竞争升级最常见而可怕的例子是地区、种族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经常酿成暴力事件。
其次还有价格战,如滴滴和快的烧钱大战,ofo和摩拜的线下推广战,再如当年的百团O2O大战,你送20的券,我送50,他送100,最后引起连锁反应,如此下去,每一方都会遭受损失。最终的结果,可能导致一方破产或两败俱伤。
再比如:最近在公司和老师接触比较多,才了解到原来孩子的教育可以选择早培(提早培养),再后来又听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教育全职在家做早早陪(刚出生培养)。对于那些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童年的家长来说,如果自己不早培,其实孩子就输在了起跑线。
应对竞争升级陷阱的一种方式是一方主动让步,降低其系统状态,从而引导竞争对手随之下降。但实际上,按照通常逻辑,这一选择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更优雅的方式是,谈判达成协定。譬如:滴滴和快的的合并,美团收购其他团等。相对于深陷其中,停战是更好的选择。
五、富者愈富
玩过“大富翁”游戏的人都知道一开始所有参与者处于平等地位,当有人首先获得了财产,并在自家地盘上盖起了“旅馆”后,就能从其他参与者身上获取“租金”,这样他们就有钱买更多的旅馆。因此,富者愈富基模是指利用积累起来的财富、权力、特殊渠道或内部信息,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权力、渠道及信息。
在生态学领域,富者愈富是个普遍存在、广为人知的概念,也被称为“竞争排斥法则”。按照这一法则,争夺完全相同资源的两个不同物种,不能共生于同一个生态小环境中。
因为物种不同,为了生存,每一种都需要繁殖更快,或比对方更有效的使用资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一方将占有更多资源,而这将使其繁殖的更多,并持续保持优势地位。
富者愈富的陷阱会持续拉大贫富差距:
首先,富人比穷人有更多的避税方式;
其次,穷人家庭的儿童要么失学要么接受最差的教育,因此他们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工种,从而获得很低的报酬,是他们难以脱贫;
再者,低收入人群因为缺乏可抵押资产,使其无法从银行贷款去投资,无法像富人那样做到“钱生钱”。
当然,这些只是众多反馈机制中的少数几种,他们使得收入、资产、教育和机会等分配持续失衡且不断加剧。
那么,怎样才能规避富者愈富的陷阱呢?
第一种方式是,多元进化。譬如一家公司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与现有竞争对手直接抗衡。在这种机制中,允许竞争中落败的一方可以退出,开启另一场博弈;
因此,可以尝试另一种方式建立市场规则,避免任何一个竞争者完全控制,是富者愈富的状态处于可控。如“反垄断法”和“富人缴纳更多税”等。
六、上瘾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饥荒与战争连绵国度的青年,你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以使你感到高兴、精力充沛、无所畏惧。可是现实与理想差距过大,你也几乎没有多少办法可以缩小这一差距。但你可以做一件事,通过药物刺激逃避现状,麻痹感官,使自己产生幻觉,让自己感觉亢奋和勇敢。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
显然,很多人会选择容易、且快速见效的措施。身边其实还有很多案例,如孩子们用计算器代替了曾经的口算和心算能力;人们使用预防接种的抗生素代替了自身的免疫系统。
打破上瘾结构是痛苦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很难戒掉咖啡因、毒品、香烟等。那么要想防止陷入上瘾状态,需要以适当的方式干预,最理想的状况是:提前预防,防止上瘾。将关注点从短期的救济转移到长期的结构性重建上来。
譬如你的理想是某一天财务自由,那么最好从现在起搭建未来财务自由的基础
,而非空怀一个梦想却每天被忙碌所摧毁。
七、规避规则
只要哪里存在规则,哪里就存在“规避规则”的可能。这个基模意味着采取一些迂回或变通措施,虽然名义上不遵守或不违反规则的要求,担本质上规避了系统规则的原本意图。
注意,“规避规则”并非违背规则,它只是遵守了规则的“表象”。
举个栗子,一些政府、大学和公司经常在年末突击消费,产生一些无意义的支出。这是因为,如果今年不把预算画完,明年就有可能被砍掉。
对于规避规则的行为一般有两种应对方式:
强化规则及其实施力度,试图扑灭、镇压规避规则的行动,但这种通常会引起更大的变形。
把规避规则看做有用的反馈,对规则进行修订、改善、废除,或给予更好的解释。
八、目标错位
这个基模是指:如果目标定义不完整或不准确,那么即使系统忠实的执行力所有运作规则,产出的结果却不一定是人们真正想要的。
举个栗子,某国度推行计划生育早期,该项目目标被定义为宫内避孕器的放置数量,于是医生们为了完成任务,未经病人同意就进行放环。
因此,追求错误的目标、陶醉于错误的指标是系统扭曲的另一个特征。如果你在某地发现,“因为这是规则”而发生了一些愚蠢的事情,你就面临着追求错误目标的问题(如去派出所办事要求证明“你爸是你爸”);如果你发现“因为有办法绕过规则”而发声一些愚蠢的事,你就面临着规避规则的问题(如横穿马路等)。
针对这个基模的对策就是要恰当地设定目标及指标,以及反应系统真正的福利。
小结
其实身边很多事情都围绕着这8个系统模型:譬如团队驱动乏力、遇到瓶颈无法突破很可能存在团队内目标冲突亦或是目标错位;譬如和别人沟通为什么容易不欢而散,可以考虑使用竞争升级的对策;譬如沉迷游戏无法自拔,抵御上瘾,可以试试构建长期目标而非被短期重点所吸引。
不断有意识地训练自己能够预先识别陷阱,不去触发它们或改变其结构,让自己的思维更有深度、更加系统化。譬如重设目标,增强、减弱反馈,增加新的反馈,都可以使自己获得额外的机会。
NLP”逻辑层次“理论
”逻辑层次“理论,它是由NLP(神经语言程序)大师罗伯特迪尔茨提出的。
(逻辑层级理论图)
从这个图上我们可以看出:
愿景层位于最高层,是关于我们想要实现的愿景是怎样的?梦想是怎样的?
身份层是关于“我是谁”的。
价值观层是关于“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的。
能力层是关于我的能力的,包括状态、策略和处世模式。
行为层则是关于我做什么或者我已经做了什么的,具体的行动步骤和行为。
而最低一层的环境层则是指我所处的环境究竟是怎么样的。
根据罗伯特·迪尔茨的这套“逻辑层次”理论,当我们想要去改变较低层次时,通过改变更高一层往往更加有效。同时,当我们在思考低层次的问题时,也不该忘了还得去更高层级看看导致低层次习惯发生的根本原因。
因为,高的层次总是在不可避免的驱动着低的层次。所以,当一个变化在高的层次发生(比如“你认为生活本身很有趣”),它往往就会影响到低层次的行为变化(比如:你会把一下午的时光用在一个爱好上)。
- 只有底层逻辑才是所有行为和动作背后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 只有底层逻辑才是能被真正迁移到其他领域的东西。
- 只有底层逻辑才是我们必须要认真思考并彻底实践的根本原则。
互联网经济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你与竞争对手的差距,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为什么互联网公司在高速扩张期间尤其危险?最近,在首届中欧“教育成长汇”毕业典礼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中欧创业营课程主任龚焱,详细阐述了互联网经济的底层逻辑。
我们先说一下,和传统经济相比,互联网经济的底层驱动逻辑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龚焱教授说,传统经济的估值模型,核心驱动力是现金流
,而新经济,也就是所谓的互联网经济,底层驱动逻辑不再是现金流,而是“用户价值
”,核心落在了用户上。
这个逻辑带来了两个效应,一个是信息规则,一个是网络效应
。由于新经济是以信息而不是实物为基础的,所以它会受到信息规则和网络效应的制约。
信息规则的意思是说,信息的生产成本有可能极高,但是它的边际复制成本可能几乎为零。比如好莱坞拍一个电影,可能要投入几十亿美元,但是复制这张碟片的成本几乎为零。另外就是信息是有时效性的。你一秒钟之前拿到的信息可能非常有价值,一秒钟之后可能一文不值。
网络效应更关键。一个网络每增加一个用户,原有的每一个用户的价值都会增加,这就叫网络效应。假设一个网络有100个用户,第101个用户的加入,就能让原来的100个用户每个都升值。这里的关键指标是用户数,比如日活跃用户,月活跃用户等等。不过,虽然新旧两种经济的驱动逻辑完全不一样,但也有一个指标能够把两套估值逻辑连接起来,就是ARPU,也就是单个用户的平均收益到底是多少
。所以互联网公司就要考虑,有了足够多的用户,到底要用来实现一个什么目标。
其次,每一个互联网创业者都会面临的同一个问题,一个网络的价值到底等于多少?3Com公司的创始人梅特卡夫提出过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叫梅特卡夫定律。这个法则告诉我们:一个网络的价值和网络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当你的用户数是竞争对手的三分之一的时候,意味着你的价值可能比对手要小很多;如果你的用户数是他的十分之一,可能你在这个市场就不用干了。我们看今天的互联网竞争,为什么你要做第一名和第二名才有利益,背后的根本逻辑就在这里。如果你是第三名,用户数只有第一位的十分之一,这时候创业就很难了。
说完了网络价值,我们再说一下网络成本。我们先说一个研究,这是2015年中科院的三个数学家进行的研究,他们用腾讯和Facebook的数据做了对比,从2003年到2013年,分别分析了腾讯和Facebook用户数据和网络成本。结果发现,腾讯和Facebook的网络成本,也符合n的平方的定律,用户数增加10倍,成本就要多投入100倍。也就是说,一个网络的成本和收入,都和它的用户数n的平方成正比,而不是和n成正比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高速扩张的时候,是互联网公司最危险的时候。因为这时候企业对投入的预判会远远低于想象。
我们再来看一个数据。2016年5月10日,当天Facebook的估值达到3400亿美元,Twitter的估值只有100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34倍。如果要用单一的因素来解释的话,那就应该是Facebook的用户数比Twitter大6倍左右,因为6的平方大致接近34。这就是新经济的底层逻辑。
那对创业者来说,网络效应到底有什么意义呢?龚焱说,首先是对创业者的一个警醒,你要知道你和对手的差距,有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另外就是你要知道,维护一个网络的成本,其实比你的预判要高得多
。如果准备不足,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维护网络高速增长的投入,是远远超出你的预期的。
这3个职场底层逻辑让你更值钱
有一个问题的答案,肯定很多人都想知道,那就是怎么让自己更值钱。职业规划师古典在自己的公众号发了篇文章说,今天的职场价值坐标已经发生了变化,想让自己更值钱,你要了解3个底层逻辑。
在了解3个底层逻辑之前,我们先看看职场的价值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几年前,我们在职场拼的是行业、企业和职位
。举个例子,如果你是华为的产品经理,那你的行业就是通信业,所在的企业就是华为,职位就是产品经理。知道了这三个条件,基本也就知道你的身价了。过去职场的玩法也很简单,先选一个行业,然后努力进到这个行业最牛的企业,从最低的职位开始往上爬,做了几年之后,职位能升就升,如果没升,就去小平台做个高管,提高职位。多年以后,你就成了某个行业的资深人士。这就是过去传统的套路。
但今天这个套路不管用了。因为变化太快,新行业、新企业和新职位层出不穷。中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不到三年,你用10年做到某个企业的中高层,结果到最后可能整个行业都没了。在这种环境中,过去那种“行业、企业、职业”的定位就慢慢没用了。因为老行业不吃香,新行业又不确定,谁也不知道谁好。除了那些大企业、BAT还有一定的说服力,其他新行业的新企业,很难看出来它们的潜力,里面没准就有估值几十亿的企业。职位也不可信,因为所有的公司都有一套CXO的班子,大堂里的都叫经理,销售都叫顾问,厨子都叫营养师,也就是说,职位系统完全乱了。
那既然职场的价值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古典说,我们要接受这种变化,因为今天职场的底层逻辑,已经从过去的“行业、企业、职位”,变成了今天“圈子、能力、特色
”。
圈子之所以排第一,是因为它对你的估值影响最大。拿消费举个例子,今天很少有人会因为广告推荐而买一个东西了,买东西基本都是朋友推荐。因为产品过剩,信息爆炸,我们只要信任自己相信的人就好。这时候,消费就出现了各种圈子,旅游玩家的圈子,高尔夫球的圈子,等等。
不仅消费正在圈子化,职场也是一样。在中高端招聘市场,大概有40%的招聘是熟人介绍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增加。古典有个朋友要招聘产品经理,招聘过程是这样的:先发朋友圈求助,说一下大概要招什么样的人,然后被朋友拉进一个产品经理的群,认识了群主,通过群主推荐,找到了合适的人选。从朋友到圈子里的意见领袖,再到朋友,这就是圈子的连接方式。其实,越是那些刚出现的职业,圈子越重要,因为不好评估,所以就要靠那些信任的人推荐。
第二个是能力。这个也很好理解,同一个圈子人很多,所以你就要在里面不断展示你的能力,输出内容。而且,圈子是有放大的作用,能力强的人会更强,能力弱的人也会很快被不看好。有一点要注意,你不一定要做行业里能力最好的人,只要是圈子里能力最好的就行。所以,如果你的能力不是业内第一,可以缩小圈子,或者转换圈子,成为其中某个细分领域的第一名。比如,教育圈里最懂在线教学运营的人,就比简单的运营高手更有说服力。
第三个是个人特色。圈子和能力都有了,你还要找到能放大自己的特色。比如,嘴贫的再贱点儿,轻松的逗比点儿,严肃的极客点儿,等等。今天是一个情感消费升级的时代,当大家都差不多的时候,人们就只能记住有特色的人。
了解了3个底层逻辑之后,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您是一个微信的编辑,怎么提高自己的身价呢?
首先当然是进入优质圈子。你要多接触那些业内身价比你高,比你优秀的人,而不是你公司的同事。比如,你可以参加一些业内培训课,参加各种牛人发起的联盟,没事和高手混个活动;先进入自己产品的领域的圈子,也就是同业圈;再大点儿,做个自己的公众号,形成粉丝圈。
其次,发现你的优势,提高能力。在圈子里,你很快会和周围的人进行对比,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比如说有人标题起得好,有人对外合作做的好,有人则特别会搞定作者,你要做的就是抓住自己的优势,在单点上做到极致。
最后就是提高能力,通过写文章、策划活动等方式,持续亮出自己讨喜的一面。
所以,了解了圈子、能力、特色这三个底层逻辑,你可以认真想想下面3个问题:
1.你身边接触最多的6个人的身价是多少?
2.你的能力在业内大概是什么水平?哪一项比较优秀?
3.你有什么“让人喜欢的特色”?你该如何表达给大众?
思考过后,相信你会越来越值钱。
比才干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乔布斯在领导美国苹果公司期间,每临大亊,都要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安坐,通过他自己的独立思考 , 形成了他在现世中,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指导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思维方式。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底层逻辑?是一种怎样的独特思维?
以下enjoy——
可以说,动物是本能的产物,而人是底层逻辑的产物。
一个人的底层逻辑有多强大,那么,他的能力就有多强,成就就有多大。
一、有些人宁愿失败
也不愿意改善底层逻辑
我的一个熟人,一直想借自媒体打开一条赚大钱的新路。但他没有牛逼的原创技能,只能靠转载那些无名的网络老文章混日子。
我劝了他好几次,让他转型,多转载些原创文章。因为这样做需要做一个交换,需要注明原创作者姓名和原创媒体网址,还要显示与链接原创文章的来源。他怕粉丝因此去关注别人家的媒体,怕吃亏,他不愿意付出与成就别人,便宁愿内容缺乏吸引力也一百个不愿意转型。
在去年,这位熟人因为粉丝量和阅读量不但上不去,还持续下降,便彻底失去了信心,因此放弃了他的公众号。
这个人的价值观存在自私问题,因此害了他。
格局与价值观的高低影响着事业的成败!
因为“利他心”的价值观可以打开人们通往正知、正见、正行的大门,而自私的价值观则会关闭这扇门,使人走向死路。
价值观是一个人底层逻辑的核心。
底层逻辑很顽固,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所以,一些人宁愿失败也不愿改善底层逻辑。
比如说,在职场上跳槽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而其中有一类人,从心底的价值观层次里不认同工作是人生的目的,不认同工作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只把工作当成谋生手段。
他们没有在一家公司设计或实施过脚踏实地与全力以赴的职业发展规划,没有过为事业废寝忘食的奋斗与不言放弃的坚持,他们也没有不可替代的真本事。
但他们经常跳槽,总在抱怨:没有碰到喜欢的工作,没有碰到待遇好的公司,没有碰到有伯乐慧眼的好老板。
他们宁愿不断跳槽、不断清零、不断地从头再来,也不愿改变自己与改变自己的底层逻辑。
二、底层逻辑:
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型
早些年,我到蒙牛集团去做管理咨询项目的时候,认识了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牛根生是位具有“逆思维”的老板。他在2001年底提出蒙牛未来五年要达到年收入百亿元的目标,而当时蒙牛年销售收入只有3亿元。
当时很多人不相信蒙牛凭现有的条件可以做到。
牛根生要求员工这样“逆思维”:“不问我的一双手能干多少件事,惟问移泰山需要多少双手;不问我的一口锅能煮多少斤米,惟问劳千军需要多少口锅;不问我的一盏灯能照多少里路,惟问亮天下需要多少盏灯!”。
他进一步指导管理层: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步步链接;倒推资源配置,倒推时间分配,链接战略战术,链接方法手段……
在牛根生倡导的“逆思维”文化指引下,地处偏僻的蒙牛团队,突破各种思维“偏执”,其使命感、眼光、魄力、学习力、创新力及相应的战略战术,都达到当时行业一流水平。
经过五年奋斗,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从行业排名末尾跃升到行业前列。
我提出的“逆思维”与“顺思维”这两种内涵对立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代表了底层逻辑中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只有从“顺思维”向“逆思维”转型,才能拥有远大前程。
而不少人一辈子都囿于“顺思维”,缺少“逆思维”,所以难有大作为。
具有“顺思维”的人,用现在的有限性束缚了他未来发展的无限性:
釆取“顺思维”的人,往往把自己头脑中存在局限性的片面的思维,当成正确选择,并固执己见。考虑问题只能从他现有有限的条件与有限的思想水平出发,要么只看到眼下有限的的能力与资源条件及困难,你给他大一点或稍难一点的目标,他就说不可能;
或者,要么只看到战术层面的目标,不能适应战略的需要;要么只看到赚钱的战略目标,无视社会需求与人生价值的需要。
釆取“逆思维”的人,心中有个小宇宙:
釆取“逆思维”的人,在內心中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层次健全的思考体系,并且拥有哲学层次的价值信仰与社会使命感。
第一层次,哲学与信仰
主要涉及世界观,人生观,核心价值观。在人类社会游戏规则中,最有力量的不是物欲贪婪与谋略,而是创造性的贡献。
而拥有这种力量的人格与事业,才是真正的事业 , 才是能够兴旺发达、基业长青的事业。我把这种事业称之为“真业”即真正的事业。这才是人生三大最高价值“真业、自由、大爱”之一。
第二层次,事业理念
事业理念是指导人们进行战略与战术创新、选择的特定事业理论与管理理论。如常规的企业发展理论、企业跨越式发展理论及各种专业理论等等。
那些卓越者,在吸收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有远见地把握未来的技术、经济、社会、政治的变化趋势与深刻本质,建立自己超前的事业理念体系,从而引导自己和团队超越了同时代的大多数人。
第三层次,战略思维
战略选得好,可起到选择大于努力、以小搏大或以大博巨的效果。
第四层次 , 战术思维
这一层次即对战术设计与选择的思考。
逆思维: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战略与战术结合
思考重大问题时,要按照以上四个层次进行从上往下逆向思考,上级层次的思维指导下级层次的思维;每一个下级层次的思维,都要服从上级层次的思维。
思维层次越高,价值越高。
品德越善良,意志越刚毅,视野越开阔,知识越系统,那么,选择余地越大,发展机会越多,看得越准,执行力越强。
而“顺思维”则反之。因为受动物本能的影响,每个人的思维天生处于最下级层次,站在下级层次进行思维,而忽略或违背更高级思维的指导,这是本能习惯。因此,这种思维是偏见、错误与狭隘心态的根源。
逆思维:穷尽假设
以前,我的一家上海客户想购并一家公司。谈到最后,谈不下去了,因为收购价格压不下来,而按此价格他公司现有实力不够,差距很大。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便找我咨询。我飞到上海,了解有关情况后便出了个主意:釆取“承债收购”。
因为收购目标公司负债大于净资产,只要通过改变负债契约关系,把债务承担过来,将净资产折成股份,便可完成收购。于是,我这个客户用零现金支出便获得了价值几千万的企业综合资源。
然后,投入优秀的管理团队,改善被收购企业的战略与管理。后来,用这个公司赚来的钱还清了它以前的全部债务。
很多时候,人们陷入困境或发展不佳时,缺少的不是资源,而是缺少开放的视野与想象力、学习力。
逆思维:均衡
做到“均衡思维”也很不容易。常常与人交际时,一不小心,讲话照顾了这个人而得罪了另一个人。做事时,尽管很仔细,还是难免顾此失彼。
古代圣人孔子,把“均衡思维”看得很高,他把这个思维称之为“中庸”,主张处理事情不偏不倚,考虑问题正反两面都要想到,认为过犹不及,这也是儒家核心伦理观之一。
我在研究中发现,让企业快速成长不难,使企业平稳发展也不难,难的是又快又稳的发展。
所以,领导者在驱动公司实现快速发展时,首先应该提高自己与团队包括“均衡思维”在內的逆思维水平,否则跑得快死得也快。
三、底层逻辑:
从“单层思维”向“双层思维”转型
我在商界这么多年,参加过不少商务谈判。我发现不少谈判者都难免犯同样一个错误:
他们往往由于冲动或情境压力或想展示自己的决断力,急于在现场作出决策;而事后又感到决策存在缺陷,考虑不周全,因此而后悔。
人为什么会犯思维错误呢?
这与大脑思维方式有关。大脑思维分为“潜思维”与“显思维”。
这是底层逻辑的基础运行架构。
“潜思维”是本能性思维活动,基本上不受人的控制。它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即经验性、直觉性判断为主。
而“显思维”是受我们人为控制的运作,是一种更趋于理性化的思维方式,由于它要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所以其动作速度比“潜思维”要慢。
几乎人人都存在以下这个问题:由于我们的“显思维”缺乏足够学习与足够修炼,它就懒于思考复杂问题,经常走捷径,容易受“潜思维”的影响,其结果是:思维简单肤浅,不具科学性,容易产生偏见认识和错误认知。
前头提到的那些谈判者现场拍板而事后后悔,就属于这种问题。
如果能够按以下几个方法,充分调动“显思维”和“潜思维”双层思维的分工合作,将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非常高效,避免偏执,达到均衡周全的思维水平。
①使显思维得到最大可能的开发、学习与训练,达到深度思考。如前面谈到的二种思维改善与转型就属于这个范围。
②在从事创意活动和重大决策时,给显思维以足够的、安静认真的个人思考时间,不要受到干扰,不要急于做决定。
③保持持续专注的思考。
④釆取聘请咨询顾问,征求良师益友意见,成立可行性研究小组与不可行研究小组等多种方式。让别人帮助你避免与破解偏执。
⑤加大激活与充分利用潜思维,释放潜能。如古代名诗人李白,善于借酒引智,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之称。
⑥让显思维与潜思维相互应证。
被雷军奉为榜样的乔布斯,他在领导美国苹果公司期间,每临大亊,都要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安坐。
他年轻时曾主动寻求高级心智模式与人生的终极价值,通过他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了他在现世中,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指导自己的人生哲学与思维方式,类似于我前面提到的几种思维。
Why
为什么你的付出不被尊重?
最近,公众号“魔鬼搭讪”有篇文章,讨论了这么个问题,为什么同一个人,对于同样的帮助,会尊重某些人的帮助,却很少尊重另一些人的帮助呢?
比如,一个寝室,有三个人,就叫他们老大、老二和老三吧。老大呢,经常帮老二买早点,但老二却从不感激老大,有时候还会说老大买的早点不好吃,而且觉得老大帮忙买早点是应该的。奇怪的是,老三帮老二买一次早点,老二就会非常感激,哪怕只是买一次。
为什么会这样呢?作者说了三个原因。
第一点,作者说,帮忙的价值和对方的需求是成正比的。就拿买早点来说,如果你天天帮一个人买早点,他天天都有早点吃,这时候早点对他的价值感就比较低了,你提供的是一个低价值的产品,所以那个人就不会感激你。如果当一个人很饿,特别需要早点的时候,早点的价值就非常高,这时候你再帮忙买早点,就相当于“雪中送炭”,就有价值了。所以,一定要在对方需要的时候帮忙,要不你就是烂好人。
除了“价值降低”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价值分散”。举个例子,你们同事一群人吃饭,叫了外卖。结果你把钱全付了,请大家吃了饭。这个时候,基本上不会有人特别感谢你,大家顶多是说声“谢谢”,甚至可能有人根本不知道这顿饭是谁请的。为什么?因为你的价值被很多人分散了,如果你请了十个同事,那你的价值分散到每个人身上,也就是十分之一,这样价值就变得很小。大家可能会这么想:反正你也不是专门请我一个人,这么多人都吃了,我就用不着专门感谢你了。相反,如果你用这些钱请一个同事吃饭,他肯定会记得欠你个人情,因为你的价值全部用到了他的身上。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来说,如果你经常帮助一个人,他就会慢慢适应,甚至忽视。因为,这种帮助会给他压力,所以他就会用忽视来保护自己。你做得越多越久,他对你就越忽视,对你的感激就越少,甚至还会说你帮忙帮得不够好。
第二点,作者说,这种不尊重,还和我们的人际界限有关系。日常生活中,人与人的人际界限是不一样的,其实人和人是有社交距离的。亲密度越高,社交距离就越短,言行举止就会越亲密。太亲密了,也会带来不尊重。比如,有的夫妻之间就没有界限,丈夫会不尊重妻子,妻子的什么事都管,因为他把妻子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了,忘了妻子其实也是独立的。朋友也一样,有些人一旦和别人走得近了,就忘了对方也是独立的,如果不能保持合适的界限,就很容易侵犯到别人了。同样,如果一个人的界限被侵犯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那他就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这些人际界限不清楚的人在相处的时候,很容易就出现这种情况,越亲密,说话越放肆,越容易侵犯对方。你看,人和人要想相处的时间长一点儿,就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帮人也是一样,要有个限度,不能一直给别人当保姆。
第三点,作者说,从人格特质上看,当你觉得一个人对你没有威胁的时候,你就会放松,言谈举止就会不注意,比如直呼对方的姓名,说话不太礼貌,让别人帮忙的时候,甚至会要求对方来到自己身边,等等。而且,作者还说,除了前面说的那种“缺乏人际界限”的人,讨好型人格的人也很容易不被人尊重。因为讨好型人格的人太好说话了,喜欢跟着别人的意见走,就算被侵犯了,也不会生气,至少不会表现出生气。另外,人和人交往,其实是一个互相满足需要的过程,有些人可能喜欢这种被需要感觉,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获得了满足,就把自己不被尊重这个事情给忽略了。
怎么样,听了以上这些,你是不是明白了为什么自己帮助别人,反倒不被尊重了呢?
本文源自:为什么有些人的付出被尊重,有些人却不被尊重?
罗胖60秒:为什么有立场就有误区?
话说中国春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诡辩家叫邓析。有一次发大水,郑国一个富人被淹死了。有人打捞起富人的尸体,这家属就去找他赎买尸体,但得到尸体的人要价很高。
这富人家属没办法,就来找邓析,请他出主意。
这邓析就对富人的家属说:“你安心回家吧,那些人他只能将尸体卖给你,别人是不会买的。只要你打定主意不愿意出高价,他拿着你家的尸体干什么?迟早降价。”于是富人家属就踏踏实实回家了。
那这回就轮着那个得着尸体的人着急了,他也来请邓析出主意。邓析又对他们说:“你放心,富人家属除了向你买,再无别处可以买回尸体了。”意思是,只要你打定主意不降价,他们迟早得接受。
你看,不要盲目相信那些为你出主意的人。倒不是说,他们有意使坏,而是
只要有了立场,就未必看得到事情的全貌。
为什么名正才能言顺?没有比改朝换代更强的经验了
原创: 「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 今天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
为什么名正才能言顺?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这个问题,由皇帝来解释最有说服力了。你想啊,家长给孩子起名字,都要把字典翻几遍,开国之君给国家取国号,当然更慎重。
所以国号怎么起,是一门学问。
今天介绍的这本书,就给你答案——
《吾国与吾名》
作者:胡阿祥
出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作者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胡阿祥教授,他基于大量的文献研究,把国号背后的故事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
- 最“接地气”的国号——商周
所谓的接地气,其实是因为它们都来自所在的地名。比如商人的祖先曾经被封到“商”这个地方,后来在这建立了国家,就自然而然地把“商”作为国号。国号“周”也是同样的道理,周朝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陕西渭河流域的“周原”
,后来建立国家后,也就把“周”作为国号。
- 最“心机”的国号——魏
曹操为了得到“魏”这个称号,动了不少心思,非常有“心机”。你可能会问,曹操为啥钟情“魏”呢?这是因为,当时有一句谶语叫“代汉者当涂高”,即取代汉朝的是当涂高。当涂高指的是挡在路上的高大建筑物。古代皇宫大门上都有一座高耸的城楼,叫“魏阙”,简称“魏”,曹操觉得这和当涂高的含义不谋而合,于是主动要求汉献帝封他做“魏公
”,显示自己是天命所归。
- 最“要求上进”的国号——晋
“晋”字,有“高升”的意思,听上去特别上进。其实它的来源,也和“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有关。当时汉朝还留了一个尾巴,也就是蜀汉政权,司马昭认为魏国并没有真正地取代汉朝,这个任务应该由司马家族来完成。于是司马昭要求受封晋国公
,后来他儿子司马炎也就用“晋”当了国号。
- 最“没文化”的国号——隋
其他帝王取国号都要有好含义,可“隋”的含义却一点都不好,这就是它“没文化”的地方了。怎么回事呢?杨坚的爵位是“随国公”,但杨坚认为“随”字有个走之底,意思是走走停停,不吉利。所以就把国号改成了“隋”。但后世的人反而嘲笑杨坚不学无术——“隋”字本意是祭祀神灵的肉
,其实含义更不吉利。
- 最普通的国号——唐宋
唐朝和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但他们的国号来源,相比之下就很普通,没有那么多故事。李渊在称帝以前,曾经被隋朝封为“唐国公”,后来就用“唐”当国号。宋朝的创立者赵匡胤虽然没有获得过封号,但他曾经在宋州担任节度使,所以他即位以后就把国号定为“宋”。
- 最“省事”的国号——各种小国
和其他大国相比,历史上很多小国的国号就取得省事多了,直接“抄袭”之前王朝的国号就行。比如,汉朝灭亡后,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好几个国号叫“汉”的政权,而且建立者一般都姓刘。再比如,唐朝灭亡以后,又出现过两个叫“唐”的政权,而且建立者都姓李。你猜到了吧,其实这些小国,都是想借之前的王朝抬高自己的身价。
- 最“有文化”的国号——元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国号来自汉族人的《周易》中的“大哉乾元”。你可能很奇怪,为啥蒙古人要用汉人的典籍取国号?原因就在于《周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用它来起国号,就等于宣告蒙古人认同汉人的儒家文化,这样有利于树立新王朝的正当性。
- 最“虔诚”的国号——明
我们都知道,白莲教在元末农民起义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明朝的国号其实也来自“白莲教”。白莲教的核心教义是“明王”即将出世,“明王”就是佛教中的阿弥陀佛
,他救民于水火。所以,元末红巾军领袖韩山童就自称明王,朱元璋曾经参加过红巾军,他把国号定为“大明”,就是顺应这种信仰。
- 含义最丰富的国号——清
清朝的含义很丰富,有人认为这是满语,因为在满语中“大清”指的是“勇士”
,所以清朝也就是“勇士之国”。还有人认为是顺应“五德终始说”,即每个朝代都对应金木水火土五种德性中的一种,朝代更替对应的是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比如,明朝对应的是火德,连皇帝都姓“朱”,是火的颜色。“清”是三点水旁,对应水德。所以用“清”当国号,是因为“水”能灭“火”,大清打败大明。
- 总述一下,
不管国号的来源是啥,都是为了塑造朝代的正当性
,让人们一看到这个国号,就觉得这个新王朝的建立是正当的,自己以后就是这个王朝的子民。
让我们对《吾国与吾名》的作者胡阿祥,出版方江苏人民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欢迎你收藏并转发:
为什么一定要自学?
自学从来都是少数人的特长。
我们所谓的“自主升级自己的操作系统”,就是反复自学的过程。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自学能力呢?每个人的理由不一样,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理由。
许多年前,听到人家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句话吓坏我了。几乎从一开始我就担心有些老师其实是滥竽充数的,而许多年之后自己也不幸做了好多年的教师,确凿地证实了自己当年的怀疑就是正确的…… 古今中外,大多数教师其实是无照执业的,剩下的就算有照,那证照也是胡乱发的。当年一想到自己的灵魂可能被他们胡搞乱搞,当场就慌了、当场就怕了、当场就知道自己必须学会自学,自己的灵魂必须自己塑造,交给谁搞都不可能放心 —— 这事儿必须自己来。
我个人对这个想法有多么坚定呢?几乎从一开始我就相信:
教,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这个道理永远都是对的。不过,小时候的我,是个混蛋,常常无所顾忌,开玩笑没边没沿。那时候我经常自得地说,这其实是“通过搞乱别人的思想净化自己的灵魂。” 成年之后深刻地明白这有多么恶毒,连开这种玩笑都应该是万劫不复的。当然,很多滥竽充数的老师,最终事实上做到的,其实是“用被搞乱了的灵魂继续毒害他人的思想”……真不知道要比许多年前那个无所顾忌的小王八蛋差出多少个等级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发现自学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什么程度呢?若是一个人竟然在成年后依然没有掌握这个基础的技能,那么他就注定一生只不过是个低级动物。
自学很简单,其实就是不断习得、积累、研究、打磨、升级那些概念和方法论。进一步来看,
自学能力是靠积累增强的。
开始自学的人,越学越快。自学的人好比给自己的脑子开了个黑洞,刚开始看不出来,因为那黑洞的质量太小,乃至于跟没有一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黑洞的质量逐步积累,渐渐地,另外一个现象终究会产生 —— 很多知识就好像是“不由自主”地飞进他们的脑子里。
如何解释这个现象呢?善于自学的人,最终会形成一个重要的能力:
融会贯通。
而融会贯通的前提是什么呢?在《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里,我其实已经论述过此事: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善于自学的人,时时刻刻都在学习、在思考,这极大地增加了他们“偶然”发现什么、“突然”想到什么、“忽然”就得到了什么新结论诸如此类的概率,对他们来说,即便是“偶然”,也是更为高频的“偶然”,进步、持续进步、大幅度进步,对他们来说是斜率更大的必然线条。那只苹果掉下来的时候,正好被牛顿看到,而后那一瞬间牛顿的“顿悟”,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 掉下来的是不是苹果根本不重要,有没有那只苹果也不重要,迟早而已的事情,因为牛顿早晚会在某一时刻看到其他的什么东西,“突然”想到早晚该想到的东西。
不仅如此,善于学习的人会越来越善于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因为在一个知识点上的感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另外一个知识点上发挥效用。知识点(概念与方法论)就好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一样,它们自己会发酵,它们自己会相互连接,它们自己会相互碰撞,进而产生出更多有生命的东西。
学习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必然产生惊喜(意外的好运,Serendipity)的日常活动。并且,那些伴随着惊喜的幸福感(多巴胺分泌)就是一直在持续增长。
刚开始并不明显,到了后来,就完全不一样了,你自己就是自己的灵魂的工程师。你就真的像个工程师一样,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常常要花很长时间“发呆” —— 用自己的灵魂思考自己的灵魂还缺什么,还需要什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活着需要弥补……然后,动用自己的灵魂的所有能量去做该做的事情……
偶尔我会听一首老歌,Pink Floyd 有句歌词:
We don’t need no education.
这看起来深刻的歌词在我眼里有着诡异的扭曲,因为这世界上有一类人,从来都不需要 education,他们从一开始就 edmecation —— 不知道大家看出来没有,我和身边的一些同类一样,每天都在造词,乐此不疲 —— 这是一种貌似无聊却必然惊喜连连的隐秘游戏。
另外,自学这事儿, 方法并不首要,首要的是态度。
所有讨厌学习、抗拒学习,最终彻底放弃学习的人,都是因为学习这事儿对他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为自己做的事情。他们从来都是“为了别人学习”,比如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或者为了保持面子的需求 —— 反正不是为了自己进步的需求。 不为自己做的事儿,做久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自然而然产生讨厌,产生抗拒,自然最终能放弃就马上放弃。
所以最终,离开学校之后,到了工作岗位上,绝大多数人都不是 给自己打工 ,而是 给别人打工 …… 这只不过是在延续他们长期的生活方式而已。
有个现象,人们经常看到,就是:
有些在学校里成绩一般的人步入社会之后却最终成就很大;
同时,还有很多在学校里成绩很好的,后来却泯然众人矣……
遇到一个普遍的现象,而后对其做出正确的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是一个人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习惯的重要表现和进一步成长的前提。
遇到上面提到的现象,人们普遍对其的解释是完全不经分析、禁不住推敲的:
…… 这就证明上学没什么用麽!
真正靠谱的解释是这样的:
人无非分为两种:
有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自己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得并不好;
另一类人做什么事儿都是为了别人而做,即便在某件事儿上做的还不错;
在这样的理解下,是无论如何都得不出“上学其实没什么用”的结论的。
在这一点上,人与人之间开始分化,为自己而努力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精英,为别人对付事儿的人逐步变成所谓的庸众。是啊,为自己做事儿,就肯定更努力啊!为别人做事儿就自然而然地应付了事么!
如果你想创业找个靠谱合伙人,那么请注意两个根基:
远离那些“表现型”选手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进取型”选手。
远离那些应付了事的人 ,无论多费劲也要去找到那些“把事情当作自己的事儿来做”的人。
(想了解什么叫“表现型”选手(Be-Good Type)、“进取型”选手(Be-Better Type),请阅读《成功,动机与目标》,豆瓣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2994632/ )
其实这两个根基是同根生的特质。那些“表现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表现,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那些“进取型”选手,更在意的是自己当前的进步过程,更重视自己对自己的评估及其准确性,以便“明天会更好”。后者才可能成为“ 活在未来”的人。
“表现型”选手做事常常不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而是为了自己当下表现得多好,也就是说,为了获得更多的当时的认可。这细微的差异,长期却造成天壤之别。对于“表现型”选手来说,外部的反馈,构成了全部的“回报”,决定了努力的成本。家长多夸几句,就再多学一点点,以便继续被夸;工资多涨一点,就尽量显得多做一点,否则多不划算啊!这是他们真实的念头。
“进取型”选手做事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做事的收获,最大的部分不是来自外部的奖励或者赞赏,最大的部分是自己的进步;即便在做得不足够好的时候,甚至外部只有忽视和鄙视的时候,收获依然清晰:无论如何都有一些哪怕看不着但确实体会得到的进步啊!
但这也确实是个非常隐蔽的陷阱:
明明是为了别人而活,却真切地感觉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明明是为了自己而活,却最终不仅显得也确实是“大公无私”。
为什么要 直接远离第一种人 呢?首先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习惯,这种态度,实在是根深蒂固,他们几乎从刚开始“懂事儿”就已经这样了,基本上都是因为来自于父母的习惯与态度而不断加强。其次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对每个结果的理解都会因此不同,进而进一步固化这种习惯与态度。更重要的是,这是最底层的价值观,位于“操作系统”的核心位置,很难与不同的操作系统相互兼容。尝试着改造他们是全无意义的,谁都做不到 —— 除非有一天他们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改,可说实话这希望也太渺茫了。
知识没办法随着基因遗传,智商也是这样。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从出生的一刹那就开始(甚至有人认为胎教已经很重要)。所以,如果你要找个终生伴侣的话,也请注意这两个根基,因为它们直接影响你的孩子的未来 —— 其实与找创业合伙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现在已经为人父母,过去的事儿就算了,现在开始要把自己变成进取型选手,要把自己变成“为了自己的进步而努力的人”,否则,你的孩子注定成为庸众,对你来说,这个后果一定很严重。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 活在当下 ”是个很流行的说法。但,我一直觉得这是比较愚蠢的建议,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这条建议,因为他们就是活在当下的。相反,活在当下很可能是绝大多数人最终非常吃亏的最根本原因,因为不管愿意不愿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走入未来,或者反过来说,未来就是会自顾自地走入一个人的生活。
28 岁的时候, 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依然含混的,但却是主动的决定,那是我重生的起点,而后反复重生,都是幸亏有了那个决定。而我在很艰难的情况下死活要那么做的原因在于,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理由很简单,逻辑也很简单,如果我所销售的东西是我自己做出来的,卖得越好,赚得越多的同时,我会越幸福。可现在卖的东西不是我自己做的,赚钱也很开心,但就是缺了点什么:
对,缺的是幸福。
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一旦想到这些,后面的决定其实就很自然了,因为 我们永远不要在容易和艰难之间选择,要在错误与正确之间选择 。要做正确的事情,哪怕很艰难也要做;错误的事情,越容易越不应该做。这很清楚,不是吗?
超越绝大多数人的窍门其实很简单,就是
想办法活在未来。
准确地讲,活在不久的未来。想太远了,就容易憋出个海市蜃楼,不切实际,过分好高骛远。但完全活在当下,就是泯然众人矣。我们要想办法活在不久的将来,生活幸福美满的窍门就在于比别人早半步,早太多了不安全,晚半步就始终遗憾,相对于别人不早不晚,其实就是一样,那就没意思。
可是,如何活在未来呢?这听起来好像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实际上却很简单,就两件事儿:
笃信逻辑。
用逻辑去判断明天会发生什么。
认为未来完全不可知的人是愚蠢的,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到了今天还有人认为未来是完全不可知的,因为这些人明明活在一个天天都有天气预报的世界里啊!天气预报并不一定准确,但谁都知道这是个有比没有强出太多的事情。预测一个月之后的天气不大可能完全准确,预测明天的天气成功概率就已经高很多了,预测两小时之后的天气,就很容易准确了…… 不是这样的吗?未来不是完全不可预测的。
如果我们判定这是个知识变现越来越容易地世界,难道你不能预测这样一个结果吗?
你的孩子受教育程度越高,将来的收入就会越高。
虽然不一定百分之百,但概率上来看,这个论断就是很可能正确的。可是,知识无用的结论怎么会那么流行呢?
对我个人来说,有两个经历可以特别说明问题。第一个经历之前我已经讲过,28 岁的时候,我有个判断,在未来,创造的价值肯定比销售的价值更高,尤其是对我个人来说。所以我即便已经很擅长销售,我还是要暂时放弃它、不管它,我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能创造的人。我笃信这个道理,于是就那么做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正确的结果渐渐展现。那么也就是说,在我想明白并开始笃信的那一刻,我已经某种程度上“活在未来”了,只不过,我的未来需要时间证明,而我需要要用行动与耐心等待早已经决定的结果最终落实。
第二个经历就是我购买比特币的过程。
2011 年年初,在我听说比特币之后,就开始认真研究,最终得到个结论:
姑且不管这个东西有多严谨 —— 尽管事实上它确实非常严谨 —— 只要这个系统被一定程度的人数接受,那么它的价格不知道能涨到多少。当时我认为这个东西的基本面,就是最终有多少人直接、间接使用,甚至有多少人关注都可能起很大作用。
我个人判断,这个逻辑是简单而又完整的。于是,我是笃信这个结果的。既然我笃信这个逻辑推断出来的结果,我就只能去买了,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而我就是这么做的。
两年过去,到了 2013 年 4 月 1 日,被别人认为“惊人”的结果出现了,单个比特币的价格突破了一百美元。
这个结果于我来说,是两年前的逻辑推断的结果,至于是两年实现还是二十年实现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结果展现之前我已经笃定了它,而且按照这个逻辑推断行事,于是,这两年之中,我就是某种程度上活在未来的。
说实话,两年就出现我所想象的结果,对我来说还是很意外的,我以为需要至少十年。从别人的角度,我相当于中了一个彩票;从我个人的角度,这事儿其实挺让人气馁的,因为它让我失去了一个“证明自己可以看到十年以后”的机会……事实上,我根本不知道这样说的时候,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我。
很小的时候接触并学习了基础的编程语言,这经历并没有使我自动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相反,那点经历对我来说,可能的实际作用是“事实上成功阻止了我最终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但那段经历却为我锻造了一个很有用的方法论:
凡事都可以预演。
我接触到的第一台计算机,除了闪存之外是没有其它存储设备的 —— 使用过程中断电的话,重启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于是,那时候我们写程序是在纸上写的,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写下来,然后要在那里检查很多遍,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 尽管事实上那几乎不可能。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人在那里把我写的上百行的程序(还有很多 GOTO 语句)一点一点敲进去,然后竟然直接跑出正确结果,大家都兴奋得跳起来!
于是,“ 做事之前常常要在脑子里预演至少一次 ”,渐渐就成了我的习惯。再后来发现这个习惯还真不是每个人都有,绝大多数人好像一辈子永远只靠临场发挥 —— 这并不令人羡慕,因为“临场发挥”的结果常常并不好。
进而,我开始对那个朴素的建议越发地重视起来:
做好你的功课。 (Do your homework.)
再后来,有位朋友的口头禅深刻地影响了我。现在的我早已与他失去联系,但我总是记得他随口说的那句:
咱是谁啊?!
比如,当某些同学考试作弊之后竟然因为那分数洋洋自得的时候,他就会甩出一句,“咱是谁啊?!” —— 这个意思是说,“我们是有原则的人,那种事情和我们没关系!”
再比如,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想办法做到最好,因为“咱是谁啊?!” —— 咱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足够好的,否则都不够丢人的……
许多年后我才发现这个简短的句子无形之中处处提高了对自我判断的标准,无形之中为了满足那被抬高了的标准做出了更多的努力,进而因此比别人多走出很远的一段距离;长此以往,最终的差异着实巨大。所以,有意识地提高自我要求,是切实提高自己水准的前提 —— 我的确相信这事儿。
对自己抬高一点点要求,然后做足功课,更好一点的结果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在某个地方读到大致这么一段:
花一点时间,想象一下几年之后的你,你希望到那个时候,你自己是什么样子?然后,倒推回来, 提前 按照那个标准 学习、工作 。
(确实想不起来从哪里读来的,这两天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估计是许多年前从 Brian Tracy 的小册子里读来的……)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样读过类似的文字,只不过很少有人像我一样,觉得这是有道理的,且之后就 真的就那么做了 。
注意,我把“生活、工作、学习”这三样东西里面的“生活”去掉了,然后把“学习”放在了“工作”之前。因为,
按照未来的你所需要的标准去学习、去工作,将会构建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
很多人会以为这样的生活一定很枯燥,这样的生活一定过于苛刻,可事实上,我相信会有一定数量的人群会和我一样,没多久就会发现 这实际上是一种格外刺激的生活方式 ,因为在这种方式之下,多巴胺的分泌明显是高于平均水准的 —— 这其实就是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幸福”这个词的量化定义。
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件事情可做:
提前成为未来的你。
多花点时间想想自己未来的样子,多花点时间预演一下,多抬高一点点的标准,多做足一点点的功课,就这样,差异应该就一点点地积累形成了。
人人都是控制狂
2017-04-06 万维钢 罗辑思维
本文作者万维钢,网名“同人于野”,前物理学家。他是罗胖极为佩服的一个人,称“万维钢是我见过阅读速度、记笔记速度,以及写作速度
最惊人的一个”。
1 你可能也有“算法厌恶”
有一个心理现象是这样的:
有个很好用的计算机算法,可以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否恶化,准确率比人类心理治疗师高得多。但是大多数心理治疗师拒绝使用这个算法,他们总是觉得算法不靠谱,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有人甚至给这个现象取了个名字,叫“算法厌恶”。“计算机告诉我应该选这个,我偏不选,我非得自己说了算。 ”
这个现象其实有点像小孩和家长的关系。家长苦口婆心说“根据我这么多年的经验,你应该这么办”。可是小孩有抗拒心理,说“我为什么听你的?我就要自己做决定
”。
未来的算法越来越强大,做出的判断会远胜于人类。如果人类都有算法厌恶症,那怎么办呢?
2 人们喜欢控制的错觉
近期,一篇名为《人们喜欢控制的错觉》的报道,介绍了一个特别漂亮的解决方案。
这是一项新研究的综述。芝加哥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商学院的研究者,想出的解决办法是:
允许人们在算法给出结果的基础之上,做一点小小的改动。
实验证明,人们对算法的结果,普遍不喜欢。可是如果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调整算法的结果,哪怕只能上下浮动2分,人们都更愿意使用算法。
如果满分是100分,2分的浮动其实毫无意义,这点控制权纯属错觉。而就是这点“控制错觉
”,就足以让人更愿意接受算法的结果。
3 当心,别被“控制错觉”忽悠
今天我们说的这个“控制错觉”,是个普遍的心理现象。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虚拟的控制感。
直接向猴子宣布,早上给三个栗子,晚上给四个,猴子很不高兴。然后你表示接受了他们的抗议,改成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他们就很高兴。猴子,以为自己获得了控制权。
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将来设计软件、做产品或者向顾客推荐什么东西的时候,如果能给人一点虚拟的控制感,他岂不是就更能接受你的推荐吗?
为此我特意做了一点调研,还真有一些例子。
(1)推销
比如有个销售人员分享了他的一个经验。
他说,给顾客打电话推销,一旦发现对方有购买意向,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给他一点控制感。
最好是让他感觉是自己在“买”这个东西,而不是你在“卖”这个东西。你可以问顾客一些诱导性的问题,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一来,大部分的话是顾客说的,而不是你说的。
你还可以让顾客说出各种喜爱偏好,感觉是在帮他定制一件东西。
这只是一个错觉——不管他怎么答,你最后推荐的可能还是这个型号的产品——可是现在顾客体验更好了。
现在买个什么东西,商家往往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其实定制的结果大同小异,没有本质的区别。比如买手机,定制了一个外壳的颜色。这大概也是提供一种控制感。
(2)量化自我
现在兴起一个运动叫做“量化自我”,人们穿戴各种身体检测设备,比如戴智能手环,恐怕也是一个控制错觉。
这些设备能实时测量和记录你的身体数据,你可以选择把数据分享到社交网络。可问题是,这些数据到底有啥用呢?
很少有人拿去做医学分析,大概也不会根据每次的新数据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人们只是单纯地把数据记录下来。
如果你本来就是健康的,可能连医生都不知道,那些数据的细微变化对你的身体意味着什么。也许根本没有任何意义,无非证明你还是健康的。
但是精确实时的数据,给了我们一种控制感。我们感觉对自己的身体尽在掌握。
这当然,是一个错觉。
那么现在我们知道了“控制错觉”这个概念,再遇到类似情况,大概也应该保持警觉,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拥有控制权。
(3)儿子的习题
最后说个我的实战经验。
为了训练儿子的数学,我买了本习题集,每次撕下来一页给他做。以前都是我选哪页他就得做哪页,他完全被动。有一天儿子说能不能让他自己选一页,我说可以。而且我当场决定,从此之后都是让他自己选择做哪页。
控制错觉让我儿子做题的愉悦感和积极性都提高了。而我知道,反正他都得做完这么一本习题集啊。
4 由此得到
人都需要一点控制感。你生硬地替别人决定,对方就会有逆反心理。如果你稍微给他一点控制感——哪怕仅仅是个控制错觉——他都会更容易接受你的决定。啊不对,应该叫“建议”。
罗胖曰:
有一位游戏业的大佬告诉我——
- 收费用户非常重要。但免费用户更重要。
- 收费用户贡献现金,是现在;免费用户推荐新用户,延续未来。
收费用户觉得免费用户很傻,陪自己玩。
免费用户觉得收费用户很傻,花钱陪自己玩。
你看,每个人都有了控制感。哈哈。
再次、再次、强烈、强烈推荐万维钢的专栏。
我自己受益匪浅。
How
大国崛起:你如何御风而行
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新书《天下的当代性》,出自著名哲学家赵汀阳之手。
赵汀阳先生,是为数不多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大师级中国哲学家。
赵汀阳先生说:
中国是个故事,而天下是个理论。
按照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的观点,人类社会的众多结构,包括国家、法律、公司,都是想象的产物。这跟赵汀阳先生说“中国是个故事”,是一个意思。
但显然,赵汀阳的野心更大,他想建构的是一个超越于“故事”之上的政治哲学理论。
对,他想说的,不只是“中国”是什么,而是——
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
“天下”从哪里来
今天的中国,已经在舞台中央,聚光灯下,就不能对世界无话可说。
迄今为止,人们从政治角度思索世界时,使用的最高级别观念是国家和国家利益。
这个结构所带来的结果是世界无从作为整体呈现,纷争不断,战事迭起。
真正的政治,应该是创造普遍合作和共同生活的艺术。
赵汀阳提出的“天下体系”,不是一国为世界建立的游戏规则,而是世界为所有国家建立的游戏规则。这个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周朝。
为什么是周朝?
周朝不是中国疆域最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王朝。
正是开辟了以世界问题为起点的政治思路,推行了制度化的天下体系,周朝“以小治大”,并且“以一治众”,绵延了将近800年。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我既不是外交部长,更不是联合国秘书长,这么宏大的体系,这么久远的时代,跟我有一毛钱关系吗?
不但有,而且关系很大。
周朝“天下体系”的政治逻辑是:必须保证各国加入它的好处大于独立在外的好处,形成各国在利益上的互相依存和互惠互利,发展普遍有利于各国的公共利益、共享利益和公共事业。
“天下体系”的制度优势在于网络式的互相依存、互惠互利。
事实上,周朝的天下体系具有某些互联网的网络性质:
◆每个局域都是一个规模较小的完整系统;
◆整个网络系统具有无限开放性;
◆局域具有自愿合作性质,也都有潜在资格发展成为天下的新核心而取代旧核心。
这个体系对于古代的经济和技术条件而言过于超前了,并不能充分发挥它的制度优势。
但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互联网技术主导的全球化趋势。这意味着新的规则和制度正在形成,我们正在经历某种意义上的开端时刻和条件——
1.全球化的最大收益者并不是任何国家,而是以网络方式存在于全球的新权力单位。
2.以新技术为依托的未来里,足够好的服务,导致消费一方的高度依赖性,这构成了权力的新基础。
3.未来,技术、资本和服务三位一体的结合,就是新权力,甚至将具有明显超过国家和政府的控制能力。
4.技术系统的新权力试图把所有人变成客户,因此倾向于提供人们需要的良好服务。
5.构建一个合作最大化和冲突最小化的世界,不是一种想象,而是正在到来的未来。
读罢此书,我的收获有三:
1.政治、商业、社会的底层规则将会被打通。人类所有领域都在往同一个方向演化,窥一斑可以知全豹。
2.“新技术爆发”和“中国崛起”。是这个世界的最大变量。
3.不只是世界要变化,是世界变化的方式也要变化。
有的人生,世界呼啸而过,与你毫无瓜葛。
有的人生,世界呼啸而过,而你御风而行。
你想要哪一种?
如何克制自己的“推销”欲望
好多年以前,有一天,我终于拿到当时还是禁书的《Animal Farm》(动物农庄),一口气读完,掩卷长叹。思绪万千,然后又忍不住读了好几遍…… 后来甚至干脆敲了一遍。
然后我就进入了“天真的疯狂推销员模式” —— 恨不得向身边每一个人推荐这本书。那分享的欲望实在太强烈了,于是,分享演变成了推销,每次都是不由自主地“喷”,而不是正常的“说说”或者“讲讲”。每次喷起来,对方还一头雾水呢,我自己先脑高潮了,滔滔不绝…… 许多年后回想起来,我猜,那时候对方感觉到的更多是我唾沫横飞而已,绝不是那我想传递的耀眼的思想的光芒。
我甚至复印了几本带回来,送给我最好的几个朋友…… 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又过了一小段时间,我没忍住,跑去问其中的一位,“看了没有?”然后又开始自顾自地喷个不停…… 他应付了我一阵子,最后彻底不耐烦了:
别他妈的看了一本书就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似的,至于嘛!
可我就是知道我自己确实已经不一样了啊!不过,问题在于,这个不一样,又不是印在脑门子上的,又如何让别人看到?
于是,那句不耐烦的回应打在我脸上的那一瞬间,我彻底傻了。那是我人生最重要的教训之一:
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有可能并不理解你的真诚。
那次,我多少带着怨气离开的。可没多久,我也想明白了:
真诚这个东西,说出来的时候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甚至不像是真的。
想通之后,觉得道理其实非常简单明了:
做出来的真诚,甚至不用说。
但若不是被那么重重地打击一下,还真不容易刻骨铭心呢。
再以后,我就开始警惕自己,常常刻意提醒自己放弃“疯狂推销员”模式 —— 那股劲儿冲上来,刚开始还真挺难克制。
读好书读进去之后是不大可能没有变化的。操作系统不断升级,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会不断更新,行为模式当然也就不一样起来…… 有时候,身边的朋友会奇怪:
嗯?这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嗯?你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的?
当且只当这样的时候,我会尽量轻描淡写:
有本书,叫……,还真值得看看。
甚至有时候我会装糊涂,说,“哎呀,卡住了,想不起来书名了…… 等我回去找找,再告诉你……” 对方会很期待,“那你千万别忘了帮我找找啊!”过几天,我会买一本送给对方,对方会很开心,很感激,反正不会这样骂我:“别他妈的看了一本书就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似的,至于嘛!”
时间久了,身边的朋友开始主动起来:
哎呀,笑来,最近有啥好玩的书?
这样的时候,分享的成本几近于零。对,分享就是成本很高的活动 —— 虽然原本不应该有成本,原本应该双方都自动受益…… 可现实终归不是理想状态。
其实,知识是很难传播的。可以瞬间传播的,通常只不过是段子、谣言和八卦。系统有效的知识,常常被敬而远之,真不知道为什么。
推销知识,实在是太难了。你看学校一个又一个,学生一批又一批,老师们前仆后继,就那点东西却常常压根传递不出去。
分享,绝对是好事儿。但要是转过来变成负担,甚至引发负能量,那就实在太不划算了。所以,别闲着没事儿推销知识 —— 那原本是应该先收钱再去做的事情,难倒不是吗?不收钱,还受堵,何必?
再反过来看,推销知识很难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仅仅说是肯定没用的,得做,不然说没分量;
做都不一定是有用的,得有改变,没改变不算数;
有改变也不一定够,得有看得见的改变,看不见还是没分量;
有看得见的改变还是不一定成功,因为对方可能并不服气;
改变太大了也不行,因为对方一看,吓倒了,直接放弃了……
你看看,推销知识其实真的很难。如此看来,之前的“热情”,常常只不过是“无知者无畏”而已。
有时候,对方把你的分享欲望勾了起来,你又忘了,于是张口就喷,没一会儿,对方就说,
行啦行啦,就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吧,你说的太复杂,我听不懂,也不想懂……
瞬间一切又变得索然无味,感觉比被骂了还难受 —— 尤其在曾经误以为对方勤于思考的情况下…… 浪费生命。
真的感谢互联网,它给了我们另外一个可以分享的通道。自从我开始写博客之后,之前此类的烦恼彻底消失了。有分享欲望的时候,可以喷在网上,又由于没有了特定的对象,反倒没有了“获取认可”的压力,分享变成了一个纯粹开心的行为。能否有因获得认可而产生的快乐,只取决于两个因素,
我是否真的真诚(这个不用提);
我是否运气好,消息能传递给那些能理解我的人(我好像这方面运气一直都不错)……
于是,整个人就感觉少了很大一个负担,
该干嘛就去干嘛,说那么多有什么用?
做了,就有变化,有变化,自己先开心,别人看不看得到其实并不重要罢?
少说导致更专注,更专注导致变化最大化,有时候吓到别人,也怪不得自己罢?
这样的感悟,反过来倒也算是意外了。
说服他人有两个重要的终极诀窍。
第一个:让对方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结论塞给对方。
有一本书,叫《金字塔原理》,是讲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书的内容不错,也很正确。但我个人的看法是,用那个框架写论文,写报告都还可以;基本上只能用来说服少数严格遵循逻辑的人,因为大部分人受心理因素影响更多,而不是受逻辑影响更多。
为什么呢?那本书主张的是,“结论先行”…… 试试就知道了,更多的时候,这么做收获到的只有抵触。这根本不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问题,而是人类共有的思考感受模式的问题。如果那结论是对方原本就可以接受的,接下来不用更多的说明;如果那结论与对方的观念不一致、甚至相反,接下来的说明进程绝对不会顺利的,因为对方从一开始就会不断尝试反驳你的说法,维护他自己的立场……这种情况下,能说服对方才怪了呢。
第二个,实际上是第一个的升级版:自己成为榜样,对方若是认同,自然就会追随。
践行,才是真正的学习;也只有践行,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改变;只有改变,才会成为榜样。若是已经成为了榜样,根本不需要说服过程,用不着费那些口舌。就是这样。
注意,榜样其实不需要完美。只需要确实不断进步,就已经是神一样的榜样了……
有效沟通,真的很难。与其花时间精力推销,还真不如把那时间花在自己身上,默默地成为榜样好了。
聪明人要花笨力气
周晓枫
我喜欢美国演员丹尼尔·戴·刘易斯,变色龙一样的刘易斯,无人能抵抗他的魅力——而针对他极其苛刻的体验派表演方法而言,说喜欢两字,几乎是一种轻慢。应该说,是格外的尊重。
为了表演患先天脑麻痹的主人公,刘易斯练习到能用左脚夹起一根针再放下;为体验《因父之名》中主人公身陷囹圄的感觉,他把自己禁闭在一个牢房般的环境中长达数月;为了出演拳击手,他在拳击冠军手下受训长达一年半;为了饰演杀人不眨眼的屠夫,除了练就令人胆寒的基本功,在片场,每个人都被要求用角色的名字称呼他,如果拍摄打斗场面,他提前几天就会酝酿愤怒,目光凶狠地盯视所有人。
刘易斯说:“我无法想象人们在排练时讨论投入多少的问题,对我来说,永远都只有百分之百。”
中国的很多演员也是优秀的,但若论真这么舍得自己的,恐怕寥若晨星。花费最少的力气达至最佳的效果,我们愿意以更经济的方式经营自己,不愿去下笨力气和笨功夫。在这点上,张艺谋例外。
张艺谋是典型的陕西人性格,一根筋,执著而顽强。1987年,张艺谋在吴天明导演的《老井》里饰演男主角孙旺泉,在体验生活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他硬是每天早、中、晚,从山上背一百五十斤左右的石板下来。
为了找到被困井下三天的心理感受和银幕形象,为了接近角色,张艺谋果真三天粒米未尽。他说,饿点最初没什么,体会不到什么天晕地眩的恐慌;前两天无感,第三天才体会到饥饿的难受。等到实拍,从镜头里一看,张艺谋感觉自己白挨饿了。
只有长时间饥饿才有效果,饿几天不会在银幕形象上有所反映。如果拍动作戏可能会被观众看出来:让他抱个女的跑,他肯定是跑不动的,体能上无法支撑。但如果像电影《老井》中就那么半躺半坐、搂着女主角在那儿喘气……张艺谋事后总结,吃饱喝足,一样可以演得奄奄一息。尽管这是事后的经验之谈,但若往事重现,张艺谋还是那个搬石头、饿肚子的人,要不然,他不放心。
他愿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把事情做好,做到极致,他才无悔。就是这样,凭这部片酬500元的角色,张艺谋荣膺金鸡百花双料影帝,同时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上荣获最佳男演员奖,他也是中国第一位在国际A级电影节获得影帝称号的。
拍摄电影《归来》时,我见到了陈道明。陈道明比臆想中高多了,而且,虽消瘦,但身材修拔。户外运动让他晒得很黑,仿佛缺乏对皮肤应有的妥善保养。我提醒:“你好像不怎么注意保护你的姿色啊。”陈道明反诘:“我不需要保护姿色,我只需要保护角色。”
角色中的陆焉识,在艰难的生存环境里有过多年体力劳作——陈道明那段时间持续在户外不采用任何防护措施,只为了把皮肤晒黑、晒花。陈道明说,化妆效果跟脸上真晒爆皮之后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他竟舍得,活活糟蹋、祸害自己,以期进入角色。
我以为事有所成者,必有这样顽愚的一面。就像张艺谋、刘恒、严歌苓……成功的公式同样,都是聪明人肯花笨力气。
本文作者 周晓枫,选自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宿命—孤独张艺谋》。
非常感谢大家创作或推荐好文供大家分享学习,有关稿费支付及知识产权事宜请发邮件至dushuren#luojilab.com(#换成@)。
罗胖曰:
聪明人花笨力气,这不是什么励志格言。
这是聪明人算计过的。以“聪明”为竞争工具,门槛再高也有限,难免山外有山。
而“笨力气”这件竞争工具,实质不是“力气”,而是“时间”。
他花过,你没花过,于是就有了一道看不见的鸿沟。你看不见,但它深不见底。
帮你辨识假消息的3种方法
信息爆炸的时代,虚假新闻也屡见不鲜。《经理人》月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3种帮你辨识假消息的方法:
第一,摆脱“采樱桃”(cherry picking)的思维方式。采樱桃是指,人们会专挑那些对自己有利的资料和信息。比如,你认为摄取太多维他命D会造成身体不适,于是当支持这个结论的证据出现时,你就会毫不犹豫地认同,忽略了信息本身是否属实。文章建议,当你获得一种观点时,要同时检视这个观点正反两方的信息,避免得出偏误的结论。
第二,思考数字的合理性。一些文章会用数字来论证观点,比如一篇文章说,加州吸食大麻的人口35年来每年增加两倍。这里的数字就有问题,假设35年前,加州只有1个人吸大麻,这个数字每年增加两倍,35年后就会超过170亿(2的34次方)。有时候简单的推算就能验证数据的可靠性。
第三,警惕专家、学者的意见。物理学家戈顿·肖曾提出,每天听20分钟莫札特的音乐能短暂地提高智商。后来这个观点受到质疑,因为这位物理学家并不是人类心智研究领域的权威。而且在他的实验中,有一组人听莫扎特,对照组则什么都不做,实验给对照组的安排不严谨,因为无聊与停滞,也会让智商反应暂时下降。文章建议,引用专家或学者的观点时,最好先了解他是否是相关领域的权威。
如何判断什么样的事更值得做?
生活中,我们经常因为选择困难而发愁,好不容易有个假期,该去旅行还是去进修?是该看一下午书?还是玩一下午网游?怎么判断这些事儿的价值大小呢?
最近,知乎上介绍了一种方法,能帮我们判断什么样的事更值得做。一句话,就是多做收益高,半衰期长的事情
。有的朋友可能要问,收益高低好理解,什么是半衰期?一件事情,它的收益如果在短时间内迅速递减,那么我们就说它的半衰期短,一件事情带来的好处经得起时间的考验,那就是半衰期长。比如,买一件时髦的衣服,看一次AV,随便上上网,刷微博,这些事儿都属于半衰期比较短,做了立马很开心,但快感来得快去的快,也容易上瘾。长此以往,我们就好比在一个沙坑里,抓起一把沙子,又放下,再抓一把,时光流逝,却一无所获。
相反,花时间背几个单词,与业界牛人深度对话,练书法,这些就是半衰期长的事情,都有长期的收获,而且,这些收益还可以累积叠加。
比如背单词,你背一个单词,可能过几天就忘了,但当你重新背这个单词的时候,第一次行动留下的底子还是在那里,它可以降低你再次背诵的难度。
半衰期长的事情,对一个人的影响更深远。比如,乔布斯曾在演讲中说,他在读大学期间练习书法,锻炼了他的审美品味,所以后来他在苹果产品研发中特别注重美感。这就是说,练书法这事的收益,虽然看起来不那么高,但是它对人生的影响却可以沉淀下来
,在机缘巧合时,爆发惊人的力量。
可惜的是,我们中间的大部分人,都贪图那点“活在当下”的快感,喜欢做哪些轻松简单,半衰期短的事情,玩游戏啊,刷刷微博微信啊,诸如此类。忽略了那些“半衰期”比较长的事情。说白了,这是一种“选择无能”。现在,有了这个归纳方法,你就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想过成功人生,你就得忍痛舍弃一些“半衰期”短的东西。
本文源自:知乎问答 你有什么样的建议给年轻人
罗胖60秒:有放大效应的能力
- 最近发生了一件小事。
刘润老师,就是「得到」App里《5分钟商学院》的主理人刘润老师。他最近要在《5分钟商学院》里组织一场活动,带领两个用户去和盒马鲜生的创始人做一次对话。
- 你想,这个机会很难得啊。但是《5分钟商学院》有20万用户,机会是十万里挑一。
那最后获得这次机会的,是什么样的人呢?
- 其中一位用户只说了一句话,“
我过去一年写过好几篇十万加的文章
”,就获得了这次机会。
为什么?很好理解啊,刘润老师带他去见有价值的人,他能写成有传播力的文章,服务更多的人啊。
- 这件小事可以给我们两点启发:
第一,这个时代,专长太重要了。就像在这个例子里,哪怕你不太懂商业,但是你能贡献传播力,也会很受欢迎。
第二,专长之间也并不平等。像写作、演讲,这种有放大效应的能力,就尤其重要。
Experience
一文读懂:房价的底层逻辑
催化剂-货币
助推剂-储蓄、收入与杠杆
住房的供给与需求本源
- 1.政策供给
- 2、货币供给
- 3、经济与人口催化
- 4、购买能力
过去我国房价的走势图,是行政政策叠加金融供给与居民端杠杆增量空间及收入预期共振而谱画的。
分享经济的成功逻辑
今天这条音频和你聊聊,分享经济为什么在过去几年能实现飞速发展。
相信现在很多人都对“分享经济”这个词不陌生,最近,依托于分享经济、为用户提供短租住宿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小猪短租”的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在一篇演讲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分享经济”为什么在过去这几年能实现飞速发展,下面我来给你说说。
首先,陈驰认为,我们从所谓的短缺经济进入到富饶经济,包括车、房、二手物品在内的大量物质实现剩余
,这是分享经济出现的物质基础。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时间也被释放出来,最终使个人有了剩余的资产和资本进行分享。
第二,分享经济之前曾面临一个很大的质疑,那就是人们认为,分享很难解决信用和安全问题。陈驰特别指出,这种论调没有看到,过去十几年,互联网解决掉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信息不对称”。
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家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有差异。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就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陈驰认为,以前买卖二手物品没有形成闭环的时候,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等于没解决。
这里还要绕开,给大家解释下O2O闭环这个概念。O2O闭环是指通过线上的营销、宣传、推广,将客流引到线下去消费体验,实现交易。同时,也会把线下用户引导到线上去反馈、去交流,甚至参与线上体验等等,也就是从线上到线下,然后又回到线上,形成一个闭环。
陈驰认为,今天的互联网会把以前看不到的信息和行为,通过闭环系统逐渐披露出来,这些信息能帮用户做筛选,把道德风险解决掉,让交易变得更加安全。比如大家在线上分享平台订了一间民宿,然后在线下完成住宿,消费行为结束后,再回到线上去点评、反馈,这种反馈,还会给后面消费的人提供有用的指导意见。在这个过程中, “信息不对称
”就消除了。
另外,网络实名制也对分享经济有促进。拿短租来说,所有交易基于实名制和信用体系,那交易双方的身份是可以锁扣的。每个人都以实名的身份发布房子、预定房子,每个交易都有实名做锁扣。
第三,陈驰谈到分享经济遭遇的法律上的阻碍。分享经济在很多地方都遇到一些监管上的麻烦。陈驰认为,这种法律上的问题持续时间会比较长,但是尽管分享经济和现行法律存在很多矛盾和冲突,可最终实现改革的动力还是非常强的。他也因此认为,这些法律上的障碍,并不能对分享经济实现刚性约束。
陈驰还谈到了一点,就是“去中心化”。共享经济是平台经济,有很强的网络效益,本质上是形成了新的连接,也就是“去中心化的点到点的连接”,他认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过去200年的工业化进程,形成了所谓的自由市场,它让企业变成整个经济的原动力,出现了大集团、大流通、大卖场。但是今天,分享经济让我们可以把新的连接点从企业降到个人,这会出现不一样的商业逻辑。陈驰认为,今天的分享经济只是开始,可以渗透到各个领域,可以让个人根据自己的存量资本、资产、盈余,去参与到全领域的商品服务中。
以上就是“小猪短租“联合创始人兼CEO陈驰对分享经济的一些分析,希望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本文源自:笔记侠(《分享经济4年前和4年后的逻辑不一样,看不懂你就输了》)
小马宋:内容付费的三种逻辑
这条音频说的是内容付费的三种逻辑。
近期,内容付费产品层出不穷,那么,这些内容付费产品在模式上有什么规律吗?最近,著名策划人小马宋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为我们总结了当今内容付费的三种逻辑,分别是看病模式、吃药模式和入教模式
。下面来具体说说。
第一种模式叫看病模式。这种模式的代表有分答、知乎live、微博问答、好大夫在线等等。之所以把这些模式称为看病模式是因为,你花钱买到的是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举个例子,比如你现在在产品设计上有困惑,你可以去分答找人提问,或者参与知乎live获得提问机会,总之你得到的是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这就类似于你生病了,然后医生给你看病开处方,而你要为这个处方付费。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你的医生资源,转换个视角的话,你的竞争力取决于你拥有的各行各业的专家资源,以及你对专家资源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它的好处是不用专门设计内容产品,而是根据具体病情和经验来开处方。但坏处是平台流量太贵。所以能做出来的,大概就是那些本来就有流量的,在行和分答是从果壳衍生出来的,微博问答有微博的流量。没有流量,这种模式很难玩。
另外,这个模式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如何快速匹配“病人”和医生?这在好大夫在线、简单心理这样的专业网站不是那么困难,但是我要去分答找一个合适的大夫,还是有难度的。所以这几个平台,都是大V的舞台,不知名但是有料的内容提供者很难在上面赚到钱。而平台对与大V们的关系也比较微妙,大部分钱都被大V们赚走了,平台就只有指望交易额的大幅增长。
第二种模式是吃药模式
。简单点说,吃药模式和看病模式的区别是:看病是先付费后有产品,吃药是先有产品后付费。看病是“服务业”,吃药是“制造业”。比如你在用的“得到”,它是药厂,做的是药物研发生产制造模式,就像拜耳。
那买药肯定是对药效有预期的,六味地黄丸,治肾亏;广西金嗓子,利咽止痛,所以生产药品,就要能满足消费者的预期。在“得到”上,之所以订阅《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和刘润的《五分钟商学院》的人很多,就是因为他们有严格的产品规划,给了用户明确的预期。在这种模式下,大V就没有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产品的设计和打磨。
相比看病模式,吃药模式有几个好处:
1、自主性强,不过于依靠大V,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打磨设计产品上。
2、收入高,这里并不是指流水,而是指分成。因为双方都高度参与了内容的研发,所以APP拿到的就不只是低比例佣金。
3、可重复出售。看病模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一个处方卖一次出诊费,效率不高,但是吃药模式,可以大批量出售。
当然,吃药模式也有它的难点,那就是产品研发。你来看病,我只要搞个知名大夫放那就好了,具体怎么看我平台是不关心的,但是要研究药物,我就不是平台,我是药厂,我要有研发人员专门研究。所以小马宋说,各有各的好处,看你的能力在哪。
第三种模式叫入教模式,其实是指各种收费社群模式。社群也存在内容输出,但它既不会针对某个具体病人开药方,也不会制造特定的药物出售,它出售的是一个社群关系、一种信仰和尊敬,包括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这就像一群信仰基督教的人,他们每周去教堂做礼拜,有事了还要去忏悔,还能跟其他教友互相交流,本质上是一个互相激发的学习群体,它往往是基于一个核心人物,如某个互联网大V组织起来的。比如,前丁香园网站的CTO、知名博主冯大辉在知识社群工具小密圈上,有超过一万的付费用户,但是冯大辉并不承诺说我每天要给你们发多少帖子,也不一定会回答你的问题,他扮演的是组织和筛选的角色。
总结一下,小马宋说,内容付费有三种逻辑,分别是看病模式、吃药模式和入教模式。以上内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小马宋”(看病,吃药,入教,内容付费的三种逻辑)
周鸿祎:我用人和做产品的心得
这条音频和你分享一下,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对领导力、带团队等方面的看法。
前不久,公众号“创业家”整理了周鸿祎在创业实验室的演讲。在演讲中,周鸿祎首先谈了他最近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那就是领导力。
周鸿祎说,随着公司的发展,他越来越觉得领导力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限制。所以他认为,领导力决定了差距。而有关领导力的核心,周鸿祎提到了一个词,那就是勇气。之所以提到勇气,是因为领导力最早的时候是从军队里出来的。比如美国西典军校的军官,打完仗以后,很多人都成了优秀的CEO。周鸿祎推荐了一部很经典的美剧,叫《兄弟连》,里面管连长就叫CEO。一个连一百多人,一个初创公司一开始人也就这么多,所以创业的时候,先别说你怎么做司令、做军长,而是要先想一想怎么做好一个连长。尤其是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中国互联网领域,如果不能从军事作风中学点领导力,那么你的竞争力就会比较弱。
周鸿祎说,现在很多创业者都说要学习美国企业的文化,其实美国的企业也不都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民主,而且有时候这种民主的文化还会变成一种限制,比如原来的雅虎公司,只要有一个员工不同意,事情就没有办法推进。虽然这很民主,但你在讨好每一个人,这样的公司是没有领导力的。雅虎后来一系列的衰落,其实和他的领导力问题有很大的关系。
说完了领导力,周鸿祎分享了自己带团队的一些心得。第一个心得是用人的尺度。周鸿祎说,过去自己不太琢磨人性,情商也不高。他只相信乔布斯的说法,那些顶级的人才是不怕挑战的,你甚至可以不用考虑对方的自尊心。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如果你骂得狠一些,只会把他给骂蔫了。还有的人,你挑战太厉害了,他就恨上你了。
还有一点就是留人的尺度。有句话叫“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当团队里有人离开的时候,不少领导者都会拿这句话来安慰自己。但是周鸿祎觉得这句话有误导,因为如果这么想,你就是把公司和员工的关系完全视为单纯的雇佣关系。对于创业团队来说,如果每个员工都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当作一种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那么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个公司最宝贵的资产不是理念,更不是宏大的规划,而是人。人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领导力和带团队之外,周鸿祎还谈了一个话题,那就是最好的企业模型是什么。周鸿祎认为,想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打造三个模式很重要。
首先是产品模式。每一个公司的存在,一定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没得到解决之前,可能给用户或者市场带来了一些痛。这个痛可能是太贵了,也可能是不方便,等等。比如,当时所有做安全的公司都看不起360,因为360在安全领域没有做过任何事的经验。最后360能做成,就是当年流氓软件太泛滥了,每个人的电脑里都有,这事没人解决,但是360把它解决掉了。周鸿祎说,产品就像每个企业的DNA一样,DNA对了,最终是能成长起来的,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但如果你的DNA不对,那就很危险了。
其次是用户模式。周鸿祎说,那些大的电信公司老是改进不了服务,就是因为电信公司老大的手机都是手下人给配的,体验不到用套餐的人遇到的问题,也不知道怎么交手机费更方便,因此根本不会想到去改进。所以周鸿祎只要是去出差或者开会,如果是拿别人的电脑,就一定在里面装360。每次装完一台电脑,大概都会记满满的一张纸,然后回去开会,跟员工谈。而且他还锻炼了一种技能,就是每当他去用软件、看软件的时候,不自觉的人格就发生变化了,站在用户的角度,变成一个什么都不懂,对机器很没有耐心的人,很多产品到他这儿三天两天就死机了。这就叫用户模式。
最后是收入模式。周鸿祎认为,只有你解决问题了,产品迅速铺开了,在用户基础之上再来谈商业模式才是更合理的。有用户基础的产品想做什么都是行的,如果根本没有用户基础,却要做一系列增值服务,就属于地基都没打牢,就要建二楼、三楼。而且,等你的产品被相当的认可之后,再来探索它的收入模式,一定会有很多善于挣钱和营销的人到你的公司里来。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公众号“创业家”(周鸿祎:创业公司的民主,其实不过是在讨好每个人)
谈谈我的“三观”
2019年02月26日 陈皓
也许是人到了四十多了,敢写这么大的命题,我也醉了,不过,我还是想把我的想法记录下来,算是对我思考的一个snapshot,给未来的我看看,要么被未来的我打脸,要么打未来我的脸。无论怎么样,我觉得对我自己都很有意义。注意,这篇文章是长篇大论。
三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世界观代表你是怎么看这个世界的。是左还是右,是激进还是保守,是理想还是现实,是乐观还是悲观……
人生观代表你要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成为有钱人,还是成为人生的体验者,是成为老师,还是成为行业专家,是成为有思想的人,还是成为有创造力的人……
价值观则是你觉得什么对你来说更重要。是名是利,是过程还是结果,是付出还是索取,是国家还是自己,是家庭还是职业……
人的三观其实是会变的,回顾一下我的过去,我感觉我的三观至少有这么几比较明显的变化,学生时代、刚走上社会的年轻时代,三十岁后的时代,还有现在。估计人都差不多吧……
学生时代的三观更多的是学校给的,用各种标准答案给的,是又红又专的
刚走上社会后发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但学生时代的三观根深蒂固,三观开始分裂,内心开始挣扎
三十岁后,不如意的事越来越多,对社会越来越了解,有些人屈从现实,有些人不服输继续奋斗,而有些人展露才能开始影响社会,而分裂的三观开始收敛,我属于还在继续奋斗的人。
四十岁时,经历过的事太多,发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世界太复杂,而还有好多事没做,从而变得与世无争,也变得更为地自我。
面对世界
年轻的时候,抵制过日货,虽然没上过街,但是也激动过,一次是1999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一次是2005反日示威,以前,我也是一个爱国愤青。但是后来,有过各种机会出国长时间生活工作,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随着自己的经历和眼界的开阔,自己的三观自己也随着有了很多的变化,发现有些事并不是自己一开始所认识的那样,而且还是截然相反的。我深深感觉到,要有一个好的世界观,你需要亲身去经历和体会这个世界,而不是听别人说
。所以,当我看到身边的人情绪激动地要抵制这个国家,搞死那个民族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去趟那个国家最好在在那个国家呆上一段时间,亲自感受一下。
再后来发现,要抵制的越来越多,小时候的美英帝国主义,然后是日本,再后面是法国、韩国、菲利宾、印度、德国、瑞典、加拿大……从小时候的台独到现在的港独、藏独、疆独……发现再这样下去,基本上来说,自己的人生也不用干别的事了……另外,随着自己的成长,越来越明白,抵制这个抵制那个只不过是幼稚和狭隘的爱国主义,真想强国,想别让他人看得起,就应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努力学习放在精益求精上,做出比他们更好的东西来
。另外,感觉用对内的爱国主义解决对外的外交问题也有点驴唇不对马嘴,无非也就是转移一下内部的注意力罢了,另外还发现爱国主义还可以成为消费营销手段……不是我不爱国,是我觉得世道变复杂了,我只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力有限,请不要赋予我那么大的使命,我只想在我的专业上精进,能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过一个简单纯粹安静友善的生活……
另外,为什么国与国之间硬要比个你高我低,硬要分个高下,硬要争出个输赢,我也不是太理解,世界都已经发展到全球化的阶段了,很多产品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况了。举个例子,一部手机中的元件,可能来自全世界数十个国家,我们已经说不清楚一部手机是究竟是哪个国家生产的了。即然,整个世界都在以一种合作共赢全球化的姿态下运作,认准自己的位置,拥抱世界,持续向先进国家学习,互惠互利
,不好吗?你可能会说,不是我们不想这样,是别人不容我们发展……老实说,大的层面我也感受不到,但就我在的互联网计算机行业方面,我觉得整个世界的开放性越来越好,开源项目空前地繁荣,世界上互联网文化也空前的开放,在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我们享受了太多的开源和开放的红利,人家不开放,我们可能在很多领域还落后数十年。然而现在很多资源我们都访问不了,用个VPN也非法,你说是谁阻碍了发展?我只想能够流畅地访问互联网,让我的工作能够更有效率,然而,我在自己的家里却像做贼一样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随时都有可能被抓进监狱……
随着自己的经历越多,发现这个世界越复杂,也发现自己越渺小,很多国家大事并不是我不关心,是我觉得那根本不是我这个平头老百姓可以操心的事,这个世界有这个世界运作的规律和方法,而还有很多事情超出了我能理解的范围,也超出了我能控制的范围,我关心不关心都一个样,这些大事都不会由我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所谓的关心,无非就是喊喊口号,跟人争论一下,试图改变其它老百姓的想法,然而,对事情的本身的帮助却没有多大意义。过上几天,生活照旧,人家该搞你还不是继续搞你,而你自己并不因为做这些事而过得更好。
我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态度是,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对待外国人,有礼貌但也要有节气,既不卑躬屈膝,也不趾高气昂,整体上,我并不觉得我们比国外有多差,但我也不觉得我们比国外有多好,我们还在成长,还需要帮助和协作,四海之内皆兄弟,无论在哪个国家,在老百姓的世界里,哪有那么多矛盾。有机会多出去走走,多结交几个其它民族的朋友,你会觉得,在友善和包容的环境下,你的心情和生活可以更好。
我现在更多关心的是和我生活相关的东西,比如:上网、教育、医疗、食品、治安、税务、旅游、收入、物价、个人权益、个人隐私……这些东西对我的影响会更大一些,也更值得关注,可以看到过去的几十年,我们国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点也让我让感到很开心和自豪的,在一些地方也不输别人。但是,依然有好些事的仍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而且还很糟糕,这个也要承认。而对,未来的变数谁也不好说,我在这个国度里的安全感似乎还不足够,所以,我还是要继续努力,以便我可以有更多的选项。有选项总比没得选要好。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努力让选项多起来,无法改变无法影响,那就只能提高自己有可选择的可能性。
面对社会
另外,在网上与别人对一些事或观点的争论,我觉得越来越无聊,以前被怼了,一定要怼回去,现在不会了,视而不见,不是怕了,是因为,网络上的争论在我看来大多数都是些没有章法,逻辑混乱的争论。
很多讨论不是说事,直接就是怼人骂人。随意就给人扣个帽子。
非黑即白的划分,你说这个不是黑的,他们就把你划到白的那边。
飘移观点,复杂化问题。东拉西扯,牵强附会,还扯出其它不相关的事来混淆。
杠精很多,不关心你的整体观点,抓住一个小辫子大作文章。
很明显,与其花时间教育这些人,不如花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优秀,这样就有更高的可能性去接触更聪明更成功更高层次的人
。因为,一方面,你改变不了他们,另外,改变他们对你自己也没什么意义,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让自己成长才有意义
。时间是宝贵的,那些人根本不值得花时间,应该花时间去结交更有素质更聪明的人,做更有价值的事。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妻子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说过下面的一句话。
Great minds discuss ideas;
Average minds discuss events;
Small minds discuss people
把时间多放在一些想法上,对自己对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把时间放在八卦别人,说长到短,你也不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你批评这个批评那个,看不上这个看不起那个,不会让你有成长,也不会提升你的影响力,你的影响力不是你对别人说长道短的能力,而是别人信赖你并希望得到你的帮助的现象
。多交一些有想法的朋友,多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那怕没有成功,你的人生也会比别人过得有意义。
如果你看过我以前的文章,你会看到一些吐槽性质的文章,而后面就再也没有了。另外,我也不再没有针对具体的某个人做出评价,因为人太复杂的了,经历的越多,你就会发现你很难评价人
,与其花时间在评论人和事上,不如把时间花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改善自己或身边的环境。所以,我建议大家少一些对人的指责和批评,通过对一件事来引发你的思考,想一想有什么可以改善,有什么方法可以做得更好,有哪些是自己可以添砖加瓦的?你会发现,只要你坚持这么做,你个人的提升和对社会的价值会越来越大,而你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面对人生
现在的我,即不是左派也不是右派,我不喜欢爱国主义,我也不喜欢崇洋媚外,我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自由派,哪边我都不站,我站我自己。因为,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能让自己过好都是一些比较奢望的事了。
《教父》里有这样的人生观:第一步要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第二步要全力照顾好家人,第三步要尽可能帮助善良的人,第四步为族群发声,第五步为国家争荣誉
。事实上作为男人,前两步成功,人生已算得上圆满,做到第三步堪称伟大,而随意颠倒次序的那些人,一般不值得信任。这也是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在你我准备要开始要“平天下”的时候,也得先想想,自己的生活有没有过好了,家人照顾好了么,身边有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是可以去改善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提升自己,实现自我,照顾好自己的家人,帮助身边的人。这已经很不错了!
什么样的人干什么样的事,什么样的阶段做什么样的选择,有人的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我深以为然,而且,我觉得选择和决定,比努力更难,努力是认准了一个事后不停地发力,而决定要去认准哪个事是自己该坚持努力的,则是令人彷徨和焦虑的(半途而废的人也很多)。面对人生,你每天都在作一个一个的决定,在做一个又一个的选择,有的决定大,有的决定小,你的人生的轨迹就是被这一个一个的决定和选择所走走出来的。
我在24岁放弃了一房子离开银行到小公司的时候,我就知道,人生的选择就是一个翘翘板,你要一头就没有另一头,选择是有代价的,你不选择的代价更大;选择是要冒险的,你不敢冒险的风险更大;选择是需要放弃的,因为无论怎么选你都会要放弃
。想想你老了以后,回头一看,好多事情在年轻的时候都不敢做,而你再也没有机会,你就知道不敢选择不敢冒险的代价有多大了。选择就是一种 trade-off,这世上根本不会有什么完美,只要你想做事,你有雄心壮志,你的人生就是一个坑接着一个坑,你所能做的就是找到你喜欢的方向跳坑。
所以, 你要想清楚你要什么,不要什么,而且还不能要得太多,这样你才好做选择。否则,你影响你的因子太多,决定不好做,也做不好。
就像最前面说的一样,你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你是喜欢领导还是喜欢跟从,你是注重长期还是注重短期,你是注重过程还是注重结果……等等,你对这些东西的坚持和守护,成为了你的“三观”,而你的三观则影响着你的选择,而你的选择影响着你的人生。
价值取向
下面是一些大家经常在说,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关心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也谈谈我的价值取向。
挣钱。挣钱是一个大家都想做的事,但你得解决一个很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别人愿意给你钱?对于挣钱的价值观从我大学毕业到现我就没怎么变过,那就是我更多关注的是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值那个价钱,让别人愿意付钱。另外一方面,我发现,越是有能力的人,就越不计较一些短期得失,越计较短期得失的人往往都是很平庸的人。有能力的人不会关心自己的年终奖得拿多少,会不会晋升,他们更多的关心自己真正的实力有没有超过更多的人,更多的关注的是自己长远的成长,而不是一时的利益。聪明的人从来不关心眼前的得失,不会关心表面上的东西,他们更多关心的是长期利益,关心长期利益的人一定不是投机者,一定是投资者,投资会把自己的时间精力金钱投资在能让自己成长和提升的地方,那些让自己可以操更大的盘的地方,他们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影响力。而投机者在职场上会通过溜须拍马讨好领导,在学习上追求速成,在投资上使用跟随策略,在创业上甚至会不择手段,当风险来临时,投机者是几乎完全没有抗风险能力的,他们所谓的能力只不过因为形势好。
技术。对于计算机技术来说,要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多,我并不害怕要学的东西很多,因为学习能力是一个好的工程师必需具备的事,我不惧怕困难和挑战。我觉得在语言和技术争论谁好谁坏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没有完美的技术,Engineering 玩的是 Tradeoff。所以,我对没有完美的技术并不担心,但是我反而担心的是,当我们进入到一些公司后,这些公司会有一些技术上的沉淀也就是针对公司自己的专用技术,比如一些中间件,一些编程框架,lib库什么的。老实说,我比较害怕公司的专用技术,因为一旦失业,我建立在这些专用技术上的技能也会随之瓦解,有时候,我甚至害怕把我的技术建立在某一个平台上,小众的不用说了,大众的我也比较担扰,比如Windows或Unix/Linux上,因为一旦这个平台不流行或是被取代,那么我也会随之淘汰(过去的这20年已经发生过太多这样的事了)。为了应对这样的焦虑,我更愿意花时间在技术的原理和技术的本质上,这导致我需要了解各种各样的技术的设计方法,以及内在原理。所以,当国内的绝大多数程序员们更多的关注架构性能的今天,我则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编程范式,代码重构,软件设计,计算机系统原理,领域设计,工程方法……因为只有原理、本质和设计思想才可能让我不会被绑在某个专用技术或平台上,除非,我们人类的计算机这条路没走对。
职业。在过去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从基层工程师做到管理,很多做技术的人都会转管理,但我却还是扎根技术,就算是在今天,还是会抠很多技术细节,包括写代码。因为我心里觉得,不写代码的人一定是做不好技术管理的,因为做技术管理有人要做技术决定,从不上手技术的人是做不好技术决定的,另一方面,我觉得管理是支持性的工作,不是产出性的工作,大多数的管理者无非是因为组织大了,所以需要管人管事,所以,必然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处理各种问题,甚至办公室政治,然而,如果有一天失业了,大环境变得不好了,一个管理者和一个程序员要出去找工作,程序员会比管理者更能自食其力。所以,我并不觉得管理者这个职业有意思,我还是觉得程序员这个有创造性的职业更有趣。通常来说,管理者的技能力需要到公司和组织里才能展现,而有创造力的技能的人是可以自己独立的能力,所以,我觉得程序员的技能比管理者的技能能让我更稳定更自地活着。所以,我更喜欢“电影工作组”那样的团队和组织形式。
打工。对于打工,也就是加入一家公司工作,无论是在一家小公司还是一家大公司工作,都会有好的和不好的,任何公司都有其不完美的地方,这个需要承认。首先第一的肯定是完成公司交给你的任务(但我也不会是傻傻地完成工作,对于一些有问题的任务我也会提出我的看法),然后我会尽我所能在工作找到可以提高效率的地方进行改善。在推动公司/部门/团队在一技术和工程方面进步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为进步是需要成本的,有时候,这种成本并不一定是公司和团队愿意接受的,而另外,从客观规律上来说,一件事的进步一定是会有和现状有一些摩擦的。有的人害怕有摩擦而忍了,而我则不是,我觉得与别人的摩擦并不可怕,因为大家的目标都是基本一致的,只是做事的标准和方式不一样,这是可能沟通的,始终是会相互理解的。而如果你没有去推动一个事,我觉得对于公司对于我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对人生的浪费,敬业也好,激情也好,其就是体现在你是否愿意冒险去推动一件于公于私都有利的事,而不是成为一个“听话”、“随大流”、“懒政”的人,即耽误了公司也耽误了自己。所以,我更信仰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等着被开除》,这些东西,可参看《我看绩效考核》,以及我在Gitchat上的一些问答。
创业。前两天,有个小伙来跟我说,说他要离开BAT要去创业公司了,说在那些更自由一些,没有大公司的种种问题。我毫不犹豫地教育了他一下,我说,你选择这个创业公司的动机不对啊,你无非就是在逃避一些东西罢了,你把创业公司当做是一个避风港,这是不对的,创业公司的问题可能会更多,去创业公司的更好的心态是,这个创业公司在干的事业是不是你的事业?说白了,如果你是为了你的事业,为了解决个什么,为了改进个什么,那么,创业是适合你的,也只有在做自己事业的时候,你才能不惧困难,才会勇敢地面对一切。那种想找一个安稳的避风港呆着的心态是不会让你平静地,你要知道世界本来就是不平静的,找了自己的归宿和目标才可能让你真正的平静。所以,在我现的创业团队,我不要求大家加班,我也不鸡汤洗脑,对于想要加入的人,我会跟他讲我现在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各种机遇,并一直在让他自己思考,我们在做的事是不是自己的事业诉求?还可不可以更好?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事业为自己的理想去活一次,追逐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并不容易,需要有很大的付出,而也只有你心底里的那个理想值得这么大的付出……
客户。基于上述的价值观,在我现在创业的时候,我在面对客户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我并不会完全的迁就于客户,我的一些银行客户和互联网客户应该体会到我的做的方式了,我并不觉得迁就用户,用户要什么我就应该给什么,用户想听什么,我就说什么,虽然这样可以省着精力,更圆滑,但这都不是我喜欢的,我更愿意鲜明地表达我的观点,并拉着用户跟我一起成长,因为我并不觉得完成客户的项目有成就感,我的成就感来自客户的成长。所以,面对客户有些做得不对有问题有隐患的地方,或是有什么做错的事,我基本上都是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因为我觉得把真实的相法说出来是对客户和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不管客户最终的选择是什么,我都要把利弊跟客户讲清楚。我并不是在这里装,因为,我也想做一些更高级更有技术含量的事,所以,对于一些还达到的客户,我如果不把他们拉上来,我也对不起自己。
在我“不惑之年”形成了这些价值观体系,也许未来还会变,也许还不成熟,总之,我不愿跟大多数人一样,因为大多数人都是随遇而安随大流的,因为这样风险最小,而我想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做真正的自己,就像我24岁从银行里出来时想的那样,我选择对了一个正确的专业(计算机科学),呆在了一个正确的年代(信息化革命),这样的“狗屎运”几百年不遇,如果我还患得患失,那我岂不辜负活在这样一个刺激的时代?!我所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时代中做有价值的事就好了!这个时代真的是太好了!
接受现实吧,其实我们并不完美
2016-05-17 土摩托 罗辑思维
“文科生们喜欢说一句话:大自然是完美的。你干了反自然的事,自然定会在某一天加倍地报复你。——这个说法其实是错的。”
Q: 一切都是自然选择?
——————————
有人问:既然进化论是唯一正确的理论,那么生物体的任何一部分都应该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喽?
错!事实上,生物体的很多组成部分都不是大自然选出来的。
◇
最近有个科学家研究了一个诡异的问题:为什么大多数人下班后喜欢围坐在电视机前,边吃饭边看电视?
他得出的结论是:电视就相当于史前时代的篝火,多年艰苦的生活让原始人养成了围坐在篝火边吃饭的习惯,这样做既可以防野兽,又可以吃上热乎饭,多适应环境啊。
别笑!说你呢!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有些人总喜欢凡事都往进化论上靠,认为进化论可以解释人类的所有习性,这个想法不但是可笑的,也是错误的。
◇
男人为什么长乳头?它们显然没什么用,纯属脱裤子放屁。
其实呢,男人长俩乳头不费事,也就多消耗一两高梁,所以男人的乳头对男人的生存没有什么影响。
因此,男人没必要进化出和女人不同的一套发育机制来,共用一套机制反而更省事,只要记得在青春期的时候关掉开关就行了。
◇
还有一种情况,某个基因对物种的生存非常有用,但它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于是该物种为了保留这个重要的功能,就不得不承担一定的风险。
男同性恋基因很可能会让拥有它的女人的繁殖力更强,这一条显然有优势,但它一旦跑到男人的染色体上,就对遗传不利了。只不过这一劣势被优势所抵消了。
类似的例子还能举出很多,比如,某些对老年人不好的基因之所以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们对年轻人有很大的好处,对于人类的繁殖来说有好处。
◇
下面举两个实用的例子吧:
第一,人为什么有盲肠?
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盲肠是有益细菌的基地。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说而已。
主流的意见认为,盲肠确实对人弊大于利,人之所以还留着它,完全是因为人的历史还不够长,盲肠还没来得及被选择掉。
第二,人为什么长智齿?
人的牙齿数量比大多数哺乳动物要少,因为人的牙床较小,这是为了给大脑腾地方。
脑袋大的人肯定比多长俩牙的人更牛比吧?
可是,人这么做的代价就是那些原本应该长出来的牙被抑止住了,但这种抑止功能并不完善,有时候这些牙(智齿)还要拼命往外长,其结果就很糟糕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个问题:
进化不是完美的。
很多时候进化并不能解释一切。所以,很多所谓的终极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它们属于大自然的小错误,没有研究的价值。
Q:进化具有无穷大的潜力?
————————————
看到上面这张图,任何人都会立刻知道,这是做出来的,自然界不会出现一只随身携带机关枪的松鼠,即使这样做会对松鼠的生存带来天大的好处,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认为,进化具有无穷大的潜力,只要我们能想象出来的东西,一定会进化得出来。
曾经有人认为轮子是人类发明的,可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些会把自己卷成圆形,以便能迅速滚下山去逃之夭夭的虫子。
那么,为什么没有进化出一只拿着机关枪的松鼠呢?
如果某种动物发明了对讲机,岂不可以很方便地相互传递信息?利用无线电波传递信号的微型对讲机从理论上是可以被进化出来的,已经有一种纳米级微型对讲机被发明出来了。
可是,为什么生物界没有进化出这玩意儿呢?
◇
解释这个问题必须用到智能设计论者曾经用来指责进化论的一条“证据”。
他们认为,像眼睛这么复杂的器官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被进化出来的,你能想象一只松鼠突然发生基因突变,长出一对眼睛吗?不可能吧。
对此指责,科学家的解释是这样的:
眼睛的进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以及很多个基因突变。但是,在眼睛这个例子里,每一步突变都是有用的,都比上一代多一些优势。
从完全看不到光到能微微感觉到光的存在,是一个微小的进步,只需要一个基因突变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了。但这个微小的进步绝对是有用的。
之后,通过基因突变,对光的感觉一步一步变得清晰起来,而每一次微小的进步,都会对这个动物有着巨大的好处。眼睛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进化出来了。
◇
如果我们用这个推理过程来解释机关枪,就明显解释不通了。一根枪管有用吗?一个扳机呢?一颗子弹呢?它们单独出现时都没有任何用处。于是,进化论认为,机关枪是不可能被进化出来的。
对讲机也是如此。
在纯自然的环境里,感受无线电波的能力是没用的,这种能力对一只动物感受环境的能力没有任何帮助。于是,对无线电波的感受就没有理由被进化出来。
同样地,发出无线电波的能力也没什么用处。这样一来,你认为动物还能“一步一步”地进化出对讲机吗?
进化不是万能的。智能设计论者提出的指责,恰恰可以被用来解释进化论的正确性。
Q: 进化产生完美生物?
——————————
文科生们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大自然是完美的。你干了反自然的事,自然定会在某一天把加倍的报复施加于你。”
他们相信大自然是经过亿万年的演化才慢慢变成现在的样子的,所以大自然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一定是最完美的。
这个说法很有迷惑性,但其实也是错误的,只要稍微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例子。
◇
比如,现在活着的绝大多数生物都称不上完美,缺点一大堆。
这方面著名的例子就是国宝大熊猫。它们的肠子太短,根本不适合吃草。它们的拇指很不灵活,根本不适合抓握。
前者可能是因为它们的祖先是吃肉的,可后来环境变了,它们没来得及进化好。
后者的原因在于,它们真正的拇指和手掌长在一起了,于是它们只好把一段腕骨进化成拇指的样子,但显然腕骨不如拇指好用。
◇
类似的例子可以举出很多。
鲨鱼并不完美。它们没有鱼鳔,不能很方便地调整浮力,只能靠游泳,或者憋气来控制自己在水中的位置。
哺乳动物的呼吸系统也不完美,它们吸气呼气共用一个出口,远不如鸟类的呼吸系统好。鸟类的呼吸系统是单方向的,效率比哺乳动物高多了。
眼睛是多么精妙,应该算是完美的器官了吧?差得远着呢!大家都知道眼睛有个盲点吧?那是神经束的入口。这个设计其实很愚蠢,完全可以避免。
另外,人类的眼睛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人新的生活方式,眼镜店就是靠这个发财的。
◇
这些“缺点”能否证明进化论是错的呢?
正相反,进化论能够解释其中的原因。自然选择理论并不要求一种生物是完美的才能繁殖下去,它只要做的比同类好就行了。
另外,进化论认为大部分物种的进化是渐进的。按照这个说法,自然选择倾向于在原有的器官上做文章,而不是发明一个全新的器官。
◇
人为什么有 5 根手指?谁来证明一下 5 根手指为什么比 6 根手指更完美?我打赌你证明不出来。
进化论是怎么解释的呢?
很简单:因为哺乳动物的祖先(两栖类)正好有5根手指,人类便沿袭了这一特征。
懂解剖学的人都知道,鸟类的翅膀、哺乳动物的蹄子,以及人类的手,都是从早期鱼类的鳍进化来的。换句话说,它们都是“同源”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高等动物的相应器官都只能在鳍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不是发明出全新的设计。这样做势必产生很多不够完美的器官来。
当然,按照进化理论,如果假以时日,很多生物都能进化出“接近”完美的器官来。关键是生物们没有那么多时间。
◇
进化的要素有两个:种群密度和繁殖代数。
密度越高,代数越多,发生基因变异的总数也就越多。
一个细菌能够在 10 年里繁殖 10 万代,而人类从猩猩中分离出来后也不过繁殖了 25000 代而已。再加上人类的总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超过几百万,因此,人类的进化速度远不如细菌。
如果按照后代的数量决定输赢的话,细菌比人类要成功多了。
据研究,人类在近 10000 年里进化的速度加快了,但是人类对环境的改变速度更快,所以人类有很多性状在现代社会里都显得错误百出。
比如,人类缺乏合成维生素 C 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平时没什么用处,可在航海的时候是多么重要啊!
再比如,人类缺乏自我控制体重的能力,这在食物匮乏的古代完全没有问题,但现在,你看看那些胖子们……你还好意思说大自然是完美的吗?
本文由 土摩托 根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专题文章编译而成,并授权罗辑思维发布。
罗胖曰:
“进化论”决定性地影响了我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 不追求完美。
- 追求每一个点的行为的有效性。
- 敏锐地感知这个有效行为的反馈。
- 把一连串有效行为积累起来。
- 随时升级认知,获得更高维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