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Version

快速启动,及时反馈,进化迭代。

每天进步一点点
——打造自己的人生版本

如Win10 Fast升级通道
大脑神经连接
认知见识等等


不做原地打转的陀螺


也不做井底之蛙

不碌碌而无为

Why

苹果公司在发布新的操作系统(iOS、iPadOS、watchOS )之前,都公开了测试版,但是等到正式版上市,并没有多少改进,依然有很多 Bug。

那么,公开测试版的意义何在?真的是为了提高正式版的质量吗?……无论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公共测试版现在都是一种营销工具,一种大肆宣传新版本、并让苹果爱好者购买与新版本一起发布的新产品的方式。

《苹果软件的测试版》

What

快照SNAPSHOT
每一个Blog链接都是一个版本

如果你觉得半年前自己的言行举止没有问题,则代表你这半年没有成长。

劳拉的变化

电子游戏《古墓丽影》主人公劳拉,从1996年第一代到2018年最新一代的变化。

做最好的自己

How

Experience

第539期 | 失败策略的三个版本

罗振宇 策划人:卞恒沁、李仲轲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向你推荐了张经纬老师的《四夷居中国》这本书。这是中华书局在我们这里首发的电子版。这本书是打通了中国的史前史和文明史两个阶段,也就是不只看3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还要回溯几万年甚至更久,打通来看,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规律。这个知识雄心,真是高山仰止啊。

可能你会觉得奇怪,那为啥书名叫“四夷居中国”呢?对啊,在几万年的尺度下,看中国人,还有什么华夷之辨吗?还有什么农耕游牧的分野吗?用书里的一句话来说,“四夷便是中国,中国亦是四夷”。

对啊。现在我们说的中国人,其实就是在长期互动中,由四方夷狄变过来的。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谁不是外来户啊。所以,用这个尺度来看中国历史,长期纠结我们的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分界就被打破了。咱们得到App里施展老师的《中国史纲50讲》其实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四夷居中国》这本书,让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话题。

中国的历史,其实是一段人类各个部族在这片土地上的迁徙史、互动史。看历史的趣味是把握这个互动的规律,而不是纠结于谁胜谁败。打个不尽恰当的比方,就像我们现在说城里人如何如何,乡下人如何如何,城乡矛盾如何如何,但是如果把时间尺度稍稍一扩展,不用多,扩展个一百年,还有什么城里人乡下人的分别?能看到的就是社会互动而已。

很多事,带着这个视角就有意思了。

比如说《四夷居中国》这本书里举了很多案例,让我们重新思考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昨天说的满清的崛起,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故事的另外一面,都说满清侵略了汉人,你怎么不想想,这其实也是汉人主动经营的结果呢?从大历史的角度看,这是双方合作,共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今天把视角继续拉开,看一个更为波澜壮阔的互动过程。

从秦朝开始,中原的农耕民族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了嘛。那有一个问题就自然出现了,怎么对抗北方的游牧民族。

秦始皇拿出来的是1.0版本的解决方案,就是修筑长城,被动防御。

长城挺好的,但问题在于太昂贵了。不是建造昂贵啊,而是永久性的防守太昂贵了。

打仗昂贵,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是原来打仗,尽量都是农闲季节打仗,人不用完全脱离生产。可是现在要防守长城,大量男人就回不了家了,要完全脱离农耕生产。这对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这帮男人还得吃啊。这些粮食也需要运输啊。你要是听了华杉老师的《孙子兵法》课程,你就知道了,这种运粮的成本高得吓人。

《孙子兵法》里说,“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什么意思?如果能在敌人那里吃一钟粮食,相当于自己运上去20钟粮食。为啥呀?因为运粮的人自己还得吃啊。20钟粮食运上前线,往返路上要被吃掉19钟。

而秦始皇征匈奴的时候,比孙子兵法里说的运输成本还要高。你看蒙恬带领30万大军去攻打匈奴,如果全部留下来防守长城的话,所需要的粮食其实是可以供养将近1000万人的。这就太吓人了。当时全国的人口也不到2000万。

所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秦始皇的1.0版本方案,就是防守,实在是太贵了,耗不起。到了汉武帝的时候,2.0的版本又出来了,那就是主动进攻。

农耕民族的好处是,我可以平时积攒大量的财富,然后一次性地使用。汉代初年文景之治就是攒钱,然后汉武帝用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花钱,试图一把解决问题。但是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打得民穷财尽,匈奴问题是暂时解决了。但是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是春风吹又生啊。长年的战争还是拖垮了比秦朝更为富裕的西汉王朝。

所以东汉的时候,这个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版本又得升级,这就是3.0版本了。

3.0版本什么样呢?《汉书》作者班固的父亲,班彪。他在东汉初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对匈奴战略,叫做“不劳师而币加”。说白了就是不出人,只出钱。汉朝不必自己出兵,而是花钱收买其他族群来对付匈奴。你看,农业文明的优势不就是剩余产品丰富么?这样用剩余产品收买雇佣兵,那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不会破坏自己的国内政治结构。

那收买哪个族群呢?主要就是河西走廊附近的羌人,和蒙古高原东部的乌桓和鲜卑人。这两个族群一西一东,刚好把匈奴围在中间。

在班彪的建议之下,东汉光武帝刘秀设置了护羌校尉和护乌桓校尉,对羌人、乌桓和鲜卑人进行管理,向他们的首领赐予官职,给经济上的资助。于是羌人、乌桓和鲜卑就暂时成了东汉的雇佣军,协助攻打匈奴。

公元89年,车骑将军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大获全胜。但是这一次,和西汉的卫青霍去病不同。这一次,东汉方面的兵力构成中,羌人、乌桓和鲜卑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东汉自身的兵力与外族雇佣军的兵力之比,达到了惊人的1:5。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但是却为东汉的覆灭埋下了祸根。

第一个方面,你不是要花钱养其他族的人给你当雇佣军吗?这种钱总是会越滚越大,工资是只能加不能减啊。最后这笔钱就变成了东汉帝国内部的巨大财政负担。

第二个方面,在打败匈奴之后,东边的鲜卑人就占据了当时匈奴人的地盘,而且用汉朝的钱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第二个匈奴。而西边的羌人的,因为长期作为汉朝的雇佣兵作战,所以羌人形成了职业军人的传统,也成了一个强大的军事组织。所以你看,把匈奴打跑之后,这两个雇佣军集团,反而成为了东汉的两个强大敌人。而董卓所代表的凉州军阀,就是这样畸形地生长出来的。

说到这儿,你就可以理解东汉末年发生的那些事了。一方面,长期供养外族,引起国库空虚,对内的压力导致了黄巾起义。另一方面,西部的羌人叛乱,当时唯一能寄希望的,就是西凉军阀了。其中的代表人物,董卓就登场了。公元189年,董卓带兵入洛阳,给了东汉王朝最后一下子。汉朝终于瓦解。后面的故事我们就都知道了。

这场大乱,追溯到源头,其实还是班彪的那个主意,所谓“不劳师而币加”,就是不出力只出钱的3.0版本。

在今天讲的这个逻辑中,其实你可以发现一个历史规律:就是你让谁守门,最终谁就是敌人。你花钱让谁为你解决安全问题,最后谁就是你的安全问题。昨天我们讲的满清崛起,是这个规律。再往前看,周朝人东迁,从西周变成东周之后,让秦国人帮助看守西大门,结果秦灭了东周。古罗马广泛使用北方蛮族的雇佣军,结果北方蛮族毁灭了罗马帝国。都是这个规律的体现。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这可咋办?三个版本都是失败的,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这正是《四夷居中国》这本书提出的观察视角。历史给当时的人,出了一个难题,但是永远没有终极答案,它只是在滚滚向前。

第540期 | 中国历史的“齿轮模型”

罗振宇 策划人:卞恒沁、李仲轲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这一周,中华书局在我们这里首发电子书,张经纬老师的《四夷居中国》。这本书提出了观察中国历史的一个非常宏观的视角:如果打通几万年的历史,这群人是怎样在东亚这片大陆上互动、迁徙,最后打造出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个中国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原来我们很纠结的一个问题,就消失了。就是站在中原的角度谈成败、看兴衰。中原王朝胜利了,就说“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高兴;中原王朝失败了,就“崖山之后无中国”,就各种挫败感。

但如果站远了看呢?《四夷居中国》这本书提醒我们,人类的始祖都是从非洲迁移过来的,是在以十万年计的漫长过程中,逐步征服世界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只有一个先来后到的问题,没有一个谁是华夏谁是夷狄的问题。中华民族是慢慢融合,慢慢打造出来的。就像书里说的:“四夷便是中国,中国亦是四夷”。

比如,曹操北征乌桓成功,中原击败了草原,但是结果呢,乌桓的骑兵也成了曹操军队的主力,人口反向迁徙了。

再比如鲜卑人,就像我们昨天说的,他们本来是东汉打击匈奴的雇佣军,后来反客为主,在中原建立了一系列政权,包括北魏和北周,甚至后来的隋朝和唐朝,皇族都有鲜卑人的血统。你看,站远了看,只有互动机制,没有敌我胜败。

当然,《四夷居中国》这本书不是跟我们讲这个道理的,它的精彩之处,是把这个互动机制给阐发出来了。这个机制就是“齿轮模型”。书中对这个模型的论述很细致,我们这里只说它最简单的轮廓。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东亚大陆理解成一个由齿轮构成的机械装置。每一个族群生活的地盘和其他族群生活的地盘像齿轮一样咬合,他们之间的冲突,不仅体现在他们交界的地方,还像齿轮传动一样,推动远方的变化,体现为远方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件。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知道有三个典故,分别是“烽火戏诸侯”“干将莫邪”“吴越争霸”。一个发生在西北,两个发生在东南,原本不挨着的三件事,按照齿轮模型,我们就能看出他们的关联了。

首先说“烽火戏诸侯”。背后的故事是这样的:西周的老家是在关中,就是今天的陕西中部。它受到西边少数民族西戎的军事压力,最后西周失败,造成了“周平王东迁”,搬到了洛阳,东周开始。

你看,这就是齿轮传动的第一环,西戎的压力,把周朝压到了东部。周朝是把这个压力躲开了,但是别忙,这个齿轮还在继续转动。西戎的压力传到谁身上了呢?就是秦国人。

秦国人本来是给周王养马的,也比较能打,周王这一东迁,就说,你们秦国人不是能打吗?给你们封个诸侯,你们留下来镇守西边吧。秦国人成了周人的背锅侠,为他们顶住西方的压力。

但是时间一长,西戎的军事压力也在压迫秦国人。秦国人能去哪里?也往东边走,主要是两个通道。第一个通道是往东北走,这就是晋国的方向。

我们知道一个成语“秦晋之好”,听起来好像是两国联姻,关系好得不得了,但是如果你仔细看看这个过程,其实充满了摩擦和战争,只不过战争最后的解决方式是和亲而已。所以,秦晋之好,背后还是军事压力的传导机制。秦国人被西戎逼到了东边,不得不和晋国互动。后来的秦灭六国,就是这个互动过程的后续发展。

还有另外一个方向,就是秦国人往东南方向走,和楚国人短兵相接。秦国进攻汉中谷地,将楚国人全部都赶了出去。

那楚国人会善罢甘休吗?不是。但是他们不是向秦国人挑战,而是反过来向东传递压力。

《韩非子》中有个故事叫做“楚庄王欲伐越”,说的是楚庄王看到越国国力衰弱,就要去攻打他。请注意,这个地方的越国,不是后来浙江那一带的越国,而是在鄱阳湖一带,就是今天江西北部一带的干越国。那个时候有很多越国,也就是所谓的百越。

庄子听说了这个事之后,就发了个评论,说你楚国自身也不咋地,刚被秦国打败,现在还惦记别人。

回过头来品味这件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楚国人的行事逻辑,就是在与秦国交战失利的情况下,不是选择休养生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而是选择通过掠夺军队,来补充队伍,重建军威。楚国人最近的掠夺对象,就是与他国境接壤,位于鄱阳湖平原一带的干越人。

这就提示到我们之前说的“干将莫邪”的故事,其实就是这个背景。干将莫邪是两口子,他们很可能就是干越人,能铸很好的宝剑。楚王不仅要他们给铸剑,而且还把干将给杀了,后来他们的儿子持剑报仇,大概就是这么个故事。这是个传说,但是我们也可以隐约感受得到,这是楚国向其他国家索取人口、资源、技术的故事。

好,这是齿轮传动的下一个环节,那接下来呢?干越人在楚国的压力下继续东迁,把铸剑,锻造兵器的技术传导到更东方的吴国和越国。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宝剑,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干将莫邪”,“越王剑” “吴钩”“龙泉剑”等,都是来自吴越之地呢?这就是因为,善于锻造兵器的干越人迁徙到了吴国和越国,把自己精湛技艺融入这两国的文化中了。吴国和越国,本来是边陲小国,文化不发达,但是突然被注入了外来的技术能力,于是在春秋末期,又上演了精彩的吴越争霸的故事。

你看,这我们就把“烽火戏诸侯”“干将莫邪”“吴越争霸”这三件事串起来了。本质上是东周人口从西向东,沿着地理上固定的通道进行流动的三个不同阶段。而且它们背后的最终推手,其实是北方少数民族西戎。这是不是很像一个齿轮传动的过程?

当然,刚才说的只是一个理论模型,其中的很多具体考证的细节,你要有兴趣还是去看原书。

这个论证给我的启发是,我们习惯于用兴衰胜败这个维度来看人类和族群的命运。但是如果跳开一看,其实很多事件的背后,都是一根力量传导的链条。那个最终的第一推动力也许远远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在欧亚大陆的历史上,反复上演着这样的戏剧。比如在历史研究中,还有两个著名的说法:中国人打败了匈奴,匈奴就去攻击欧洲,成为现代匈牙利的始祖。中国人打败了突厥,突厥也只好西迁,成了土耳其人的始祖。

每一个民族的命运都要在更宏观的历史演化中才能够看得清楚。

版本博物馆

该网站收集世界主要网站和应用程序的页面变迁。

Reference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