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roblem

What’s your problem?

Alisa: 十万个为什么。

不怕问题多,不怕问题难,只怕没问题。
——DeepCreator

What

问自己这10个问题,才叫真的在思考

生活工作中,我们接收到的信息数不胜数。只有分清哪些信息禁得起推敲,哪些正确但不够严谨,我们才能做个明白人。

想冷静辨析各种信息,你需要拥有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就是能够审视自己和别人的思考过程,知道哪些思考方式正确,哪些有漏洞。

你可能会说,培养这种能力需要长久的锻炼和大量的实践,太难了。别担心,得到大学教研长、《批判性思维15讲》主理人蔡钰,就为你准备了一份极简清单。

你只需要记住这10个问题,就能够初步运用批判性思维,分辨出那些看似有道理实则不严谨的信息了。

  1. 你面对的观点,是一个推断还是一种感觉

如果一个观点是不带判断的表达,比如诗歌中说“巨大的宁静如你干净的布鞋”,就没法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如果是个人感觉,也无法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比如“我不喜欢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晒娃”。只有推断性质的观点,才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

  1. 审视这个观点,对我重要吗?

这是一个“刹车问题”,它在快速帮你做一个决定,要不要继续往下进行审视和评判,帮你判断值不值得投入思考成本。你也可以换个问法问自己:我想要审视这个观点的目的是什么?

  1. 这个结论是在回应论题吗?

帮你判断论题和结论是否匹配,结论有没有偷换。比如,你问同事:“之前说的方案,你预计什么时候能写好?”对方回答:“我做完手上的一个事情马上就开始写。”就是偏题了。正面的回答应该是:“我手上有个事需要一天来做完,然后这个方案我估计要花两天时间。所以我三天后能给你。”

  1. 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

这是帮你看论证过程是否严密。你可以注意两点:前提是否正确,从前提得到结论的推理是否正确。比如,“如果一个人不在中国,那他一定不在北京”,这是前提推理都正确。“《权力的游戏》前几季都很好看,那么第8季也一定好看”,这是前提正确,但推理不对。

  1. 思考或对话中,提到的概念足够明确吗?

这是在帮你判断,关键概念的定义分歧会不会影响结论。有时候概念的不清晰还会导致双方词不达意。比如,“朋友”这个词,可能你觉得指的是非常熟悉信任的人,而别人却觉得刚认识的人也算,所以在对话时就需要明确词义范围。

  1. 思考过程用到了哪些隐藏的假定?

这是在帮你判断,隐藏假定会不会动摇论证的可靠性。比如“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所以养猫的人会越来越多”,就是隐藏了假定“不生孩子就一定会养猫”,但这其实不正确。
想判断假定对不对,你可以追问:它与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它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它来自哪里,来源可靠吗?

  1. 换一种信念,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信念是指一种你信奉,并且会践行的观念,它是一种非常牢固的隐藏假定。比如你认为“人性本善”,就是一种信念。当听到“人性本恶”的信念时,你可能会感到本能地反对或厌恶。但你要试着把信念当作一个普通的观点去审视,如果别人与你信念不同,不等于他在否定你,也不代表他就一定错误。

  1. 换一种立场,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立场是指你所代表的身份和所抱持的态度,这也会影响你的思考。比如996工作制的讨论,如果你站在雇员立场,会反对它,但如果站在雇主的立场,结论很可能就不一样了。

  1. 换一种情绪或欲望,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情绪欲望非常影响人的价值判断。比如你工作上拿下了一个大项目,同事却说你只是运气好,那么这就很可能是他被嫉妒情绪影响了。如果你想避免情绪的影响,可以多问自己一句:一段时间后,我再回来看当下的判断与决策,会不会后悔?

  1. 这个结论,放到更大的格局或多年后还适用吗?

人的思考,往往面临着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比如老年人喜欢攒钱囤东西,就是小时候受苦太多了,这是时代局限。而很多完全不了解人工智能的人,对它怀着深重的恐惧,这就是认知盲区导致的格局局限。所以当你得出一个结论,还要看它是否在不同的时代、格局上都经得起推敲。

学会提问才能学会思考

秋叶

一个不善于提问的人是不会成为优秀的批判性思维者,答案不能推动思维的发展,真正能推动思维发展的是问题。

不过大部分同学提出的问题都不是能刺激大脑思考的问题,而是反映了他的大脑充满惰性的问题。他们提问只是需要一个“一针见血”的答案,而不是好的思考过程。

比如我微信后台的经典提问:“你相信大学里有真爱吗?”

这样的问题有思考吗?

之所以我们的提问水平不高,和很多同学并不知道有不同类型的提问有关,问题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基于事实的问题。比如:成吉思汗是哪一年消灭的宋朝?地球属于太阳系吗?这种问题基本上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第二种是基于偏好的问题。比如:你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觉得红色好看还是黄色好看?这种问题很主观,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没有必要强求一致。

第三种是基于判断的问题。比如:你认为大学里谈恋爱好吗?这样的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更好或者更坏一些的答案,我们需要在各种答案中,比较他们的论证是否充分,寻求一个最佳的答案,或者你自己最认可的答案。

我们中国学生的思维问题往往是三种:

  1. 习惯了基于事实问题的填鸭教育,结果遇到偏好或者判断型问题,也习惯寻求一个标准答案。

比如很多人问:什么是好的爱情?好的爱情对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拥有完全不同的答案,你们真的希望自己的爱情和别人完全一样,都是一种符合定义的好的爱情?

  1. 我们常常把偏好性问题和判断性问题,特别是道德判断混淆在一起。

比如A问:你们结婚准备生几个小孩?B答:我觉得养小孩很麻烦,我将来结婚不想要孩子。A心里也许会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自私呢?就顾着自己享受?

这个问题就是把偏好性的问题交流变成了一种价值判断,看起来是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假设——所有的人应该拥有一种好的偏好。问题是什么是好的偏好呢?谁来定义呢?为什么他的定义值得遵守呢?

  1. 对于需要进行论证的判断性问题,往往看到一个相对好的论证,就容易全盘接受论证者的看法。

但实际上,对于稍微复杂一点的判断性问题,都有多种观察的维度,有不同的论证路径,甚至是不同的论证结论。

比方在心理学领域弗洛伊德的观点和荣格的观点几乎是完全对立的,很多人认为弗洛伊德的理论很多都是谬误和缺乏实证的,对于这样的争议,恰恰是提出好问题的时机,我们借助这样的思考:

这个问题是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事实型问题吗?我能自己搜到答案吗?

如果不是,那这个问题是一个主观看法和个人意见吗?我需要自己的答案得到别人的附和吗?

如果不是,那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答角度吗?这些解答我更认同谁的论证?为什么?

如果你能够在提问时提醒自己注意三种问题的区别,并加以仔细的思考,你的提问水平和思考水平都会更进一步。

本文作者 秋叶,选自微信公众号 “秋夜青语”(ID:qyxoxoxoqy)。

罗胖日:
世界为何存在?
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从无到有的那个瞬间,从贫乏到丰饶的过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问题的妙处在于——

  1. 它是人类能够问出的最根本的问题。
  2. 一个孩子一旦问出这个问题,他的境界从此出众。
  3. 这个问题耗尽了人类最聪明大脑的最多心血。
  4. 这个问题还没有答案。所以,所有人都还有机会。

新认知丨如何重新定义问题

这条音频来说说,怎样重新定义一个问题。

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习惯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最近西班牙IESE商学院讲师托马斯·韦德尔-韦德尔斯伯格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如果能从更多角度来剖析一个问题,甚至重新定义这个问题,可能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先来听听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一家写字楼的业主,你的租户投诉,说电梯运行太慢,每天要等很久。你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可能会说,换一部电梯,或者升级电梯的算法,把电梯变快。如果你重新定义一下这个问题呢?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作者说,问题还可以定义成,等待时间太长,让租户不耐烦。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在电梯旁边摆一面镜子,播放音乐,让租户变得更有耐心。这就是对原来问题的不同理解,虽然没有让电梯更快,但是顺利减少了租户的投诉。

那么,要想重新定义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方法呢?作者讲了7种方法,我们选了3种给你详细说说。

第一种,是跟跨界者讨论,这是最有用的方法。什么是跨界者呢?就是那些既了解你、又不完全属于你世界里的那一部分人。他们不是解决问题的专家,他们的作用,是激发当事人用不同的方式思考问题。所以,当你把“跨界者”带进来,让他们挑战小组成员的想法,引导当事人重新定义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作者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个团队的总经理总觉得员工缺乏创新,他遇到了一种创新培训技术后,就很想在组织里实施。在讨论会上,总经理请自己的私人助理来参加,这位私人助理分享了自己的观察,让管理层意识到,问题不是员工不知道如何创新,而是对公司缺乏参与感,创新动力不足。于是,管理层调整了战略,着重提高员工的参与度。一年半以后,员工的满意度翻了一番,流失率下降,公司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重新定义问题的第二种方法,是让当事人都参与进来,并把自己对问题的定义写下来。注意,一定要写一整句话,不能只写要点,然后用图表汇总这些定义,这样你会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观点。比如前边说过的那个例子,管理层觉得公司的问题是缺乏创新,如果让每个成员来说这个问题,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的员工没有动力去创新”,有人会说“我们没有奖励过创新的行为”,这都能提供不同的视角。

重新定义问题的第三种方法,是要考虑多个类别。就像前边说的,一个问题看起来可能是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动力不足。比如美国一个专门给儿童看的电视频道开发了一个App,但是激活程序有点复杂。在用户注册这个环节,几乎每个孩子都放弃了。一开始,团队认为是产品不好用,一直关注孩子们的行为,跟踪每次点击和滑动,然后对注册流程进行了反复优化,但是效果还不好。后来,这个团队开始关注孩子们在注册过程中的情绪,发现孩子们在填写一个未知密码的时候会感到害怕,所以完不成注册。于是,团队在页面中添加了一个简短的视频,告诉孩子们可以向父母请求帮助填写密码,这个App的注册量就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除了这三种方法,其他四种重新定义问题的方法分别是:建立合理性,广泛提问,分析积极的例外结果,以及质疑目标。希望这些方法对你有帮助。

本文源自:托马斯·韦德尔-韦德尔斯伯格(你正在解决对的问题吗)

重要的是你想去哪,不是你从哪来


黄嘉 Karen Wong

二十多年前,我背着一个背囊赤手空拳来美国留学和就业。当时大多数中国留学生来美国是读研究生院,最早也是从大学起步。

而现在的家长,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将孩子送到外国念高中、初中的,比比皆是。父母千方百计为孩子找门路考进常春藤级别的名牌大学,如哈佛、耶鲁、斯坦福等等, 以为这样就把孩子带上了康庄大道。其实,孩子们真正要面对的考验是在离开象牙塔之后,如何面对象牙塔之外的职场竞争。

作为国际律师事务所,我们每年都会从常春藤学校招几十个见习生,经过筛选最终能来参加面试的学生中仍然有一半通不过。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学生是国内顶尖大学的本科生,斯坦福的博士,还是哈佛大学的法学博士。 如此超群的学历,让我们非常想聘请他。但是,一面试,我们却直接给他打了一个问号。

当我问他:“去年夏天,你去了哪间律师事务所做见习生?”

他马上脸红脖子粗,神态紧张,说话变得结结巴巴。原来,去年夏天他没有找到在律师事务做见习生的工作。作为哈佛法学院的学生没能找到工作,也许他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

其实没有得到工作就直接告诉别人,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只要保持振作向上的心态,诚恳地阐述求职的愿望,我们不会在意过往的失败。是他回答问题的表现和面对失败的态度让我们只能拒绝了他。

学生和家长在整个成长教育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这点:美国精英职场注重素质、气质,这不是分数和文凭可以反映出来的。我遇见过不少美国名牌高中如Andover,还有其它学校的学生,我们聚在一起时,时常提醒大家和自己——

我们所关心的是你想去哪里,不是你从哪里来!

反映在面试中就是,我们特别想知道一个名校出来的学生能否承受压力和挫折,如何在不可能中找到可能。我认为能否做到这点往往不在于实际能力,而在于内在的心态和价值观。尽管你拿着常春藤的敲门砖,如果没有成功人士的心态和价值观,也难以敲开精英职场的大门。

有一次在北京某个酒店餐厅里,我坐在一个中年美国人和一个年轻中国男孩旁边,无意中听到他们之间的交谈。

美国人先作了一番自我介绍。他说他是在以色列出生的,到美国MIT念MBA,毕业后到华尔街做分析师,之后,做了风险投资,投了不少的公司,后来又成立了一个私募股权基金,建立了不少公司。然后,他问这个年轻人:“你喜欢做什么?”

年轻人一开口就回答,我爸爸在哪儿工作,我妈妈在哪儿工作,姨姨是某某的助手, 一大堆的话都是关于别人做什么。

那美国人愣了愣,又问他:“你自己喜欢做什么?平时有空的时候,你喜欢干嘛?

年轻人说:“我对钢琴蛮有兴趣的,但妈妈说,弹钢琴是弹不出事业的,所以,我也没有怎么继续努力。”

美国人又问:“你平常喜欢看什么书?”

年轻人说:“我喜欢看林肯自传,他是民族英雄……很小就很崇拜他……”

年轻人的回答给我的感觉是,他好像在背诵小学、中学作文材料,是在回答老师出的题目,而不是在讲述自己真的喜欢什么书,当然,也许他平常根本没有看什么书。

美国人还是不断问他的嗜好等等,但年轻人都讲不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实际上美国人只是想要了解这年轻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Who are you?
What interests you?
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这个孩子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和能力,更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讲出代表自己的故事

精英职场的面试是一个考验讲故事能力的场合。在这些投资银行、管理咨询公司和大型律师事务所中,每年都有全世界最顶尖学府的高材生被聘请,而能进入这个精英职场的中国留学生则是凤毛麟角。

50%以上在常春藤大学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甚至都找不到正式工作。这不是因为美国的就业机会少,而是因为中国学生缺乏足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能力。而且这种能力,不仅对“精英职场”,对所有职场都有广泛的适用价值。

罗胖日:
有位历史学家讲,一个“仁”字说尽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仁”,二人也。
中国人必须在二人以上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定位自己。忠孝节义莫不如此。
中国人被追问自己是什么的时候,每每一片茫然。
此时,他们往往想的是——
你最希望我是什么。”
仍然是回到二人关系,中国人才有思考的立足点。

薛兆丰:方法错了,就是浪费时间

面对坏消息,创业者的六个心法


脱不花

一个月前的早上六点半,身为罗辑思维CEO,我突然从伟大的朋友圈得知,罗辑思维散伙了。

这事儿当然是无稽之谈。

但我倒是觉得,我们的这次经历对于所有的创业公司来说,或许有几点观察值得与大家分享:

一、没有什么阴谋

—— 危机往往随机 ——

很多朋友在提醒我们,这是不是有人在故意黑你们?是个阴谋?我们不信。

理由很简单:

在今天这个江湖上,连有意策划的传播,都鲜少成功。更何况是匿名的暗黑传播?

我们推演,事情的本来面目可能是这样的:

某天深夜。

某媒体编辑部。

某实习生。

一整天都没找到劲爆新闻。

无意中搜索到一个一年前的旧闻。于是大喜过望,一键发送,旧闻就当“新”闻就上线了。

唯一的问题是:忘了看事发时间。

无心之失,引发一场连锁传播。

就酱?

就酱。

事情往往真的就是这样。一位私家侦探告诉我,他曾经被很多人委托调查在职场和官场里写匿名信的黑手。但是,他发现,事主怀疑的对象从来都不是真的黑手。黑手总是另有其人,无一例外。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

就算你觉得有百分百的把握,也不要去怀疑一个具体的对象。那样,既败坏了心情,没准也冤枉了交情。

还不如干脆就把它视为一场飞来横祸,认了就好。

二、没有什么应该

—— 关于事实你说了不算 ——

消除了阴谋论的猜疑,马上袭上心头的往往就是委屈:事实不是这样的啊。

那又是怎样的呢?难道去怪用户吗?

在这个舆论场中,没有人能定义自己,你只是被定义。

在这个世界上,关于你是什么,你说了从来都不算。

被误解是常态,被准确的理解反而是艰辛努力的结果。

用户呼啸而过,创业者随波沉浮。在没顶前的那个刹那,哪怕喊出一个字的真相并被记住,都是胜利。

这不是个是非问题。这是个能力问题。

谁也别怪。

反求诸己。

三、没有什么运气

—— 交朋友的功夫都在平时 ——

老话说:针大的眼,斗大的风。

一个小伤口导致一个大公司摧枯拉朽般的倒塌,也不罕见。

原因说到底无非就是:平时朋友少,墙倒众人推。

以一次无妄之灾为导火索,引爆的一次舆论潮是渐渐平复,还是快速升级?就看那些大的传播节点,是在帮你善意的解释,还是恶意的助推。

这次罗辑思维“散伙”,确实是“不明真相的群众”随机传播的。而各路用户、媒体朋友、意见领袖,纷纷出手帮我们解释。背后扎一刀的,倒是一个也没有听说。

我们要深情地说一句:谢谢。

我们要窃喜地告慰一声:谁说平时积德没用?

四、没有什么冤枉

—— 手里有喇叭才是王道 ——

罗辑思维在这次“散伙”中尚可算得上淡定,根本原因是因为我们运营着一个450万订阅用户、每日推送的微信公众号,一个随时可以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

无论是高明的公关手段或者是庞大的传播投放,都无法与自身的媒体性相提并论。

因为误解的总是无关群众,而万万不能动摇的,是自己的用户。

无论离江湖有多远,离用户都需要近了再近。

现在的创业者,居家旅行必备的药箱里,必须有这几样东西——

一个真实的人格载体;

一个可以即时到达用户的沟通渠道;

一群至少有耐心听你解释的忠实用户。

未来一切产业都是媒体产业。

媒体性,决不仅仅是市场部的附庸,它是公司稳健经营的必备特质。

五、没有什么坏消息

—— 没消息才是最坏的消息 ——

说坏话也是赏脸。

被谈论就是荣耀。

深谙市场传播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

为什么我们时隔一个月才来谈论这件事?因为在运营这家公司一周年的时候,我们也恰好需要一次“势能测试”:通过坏消息的影响程度,可以准确判断公司实际所处的位置。

在这个角度上说,坏消息的传播面越大,说明关注度越高。

这是一个无奈的“受虐狂逻辑”。

事后,我和罗胖额手相庆,傲娇自认:我们还是有点影响力的。

一句爱情鸡汤可以说明我们真正害怕的东西——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然。”

六、没有什么应对

—— 重要的只有舞姿 ——

时隔一个月,回头看数据,从这次“散伙”爆发开始,罗辑思维用户的日增长数突然跃升了一个量级,达到每天一万,且至今未衰。

我猜一开始可能有很多陌生用户是出于好奇来关注罗辑思维,但是来了之后发现服务是稳定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不仅谣言不攻自破,反而这些用户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的长期用户。

如果前面所说的那位实习生真的存在,不知道是该恕他,还是该谢他。

所以,慌忙应对,未必有用,而且没准自己把好事挡在了门外。

那什么是有用的呢?

不愤怒,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部分。

接纳它,然后与它一起舞蹈。

这次,我们的舞姿是这样的——

那天刚好是罗辑思维公司运营一周年的日子。借此“散伙”东风,我们的团队搞了一场欢乐的户外撸串大爬梯。并欣然公决,把每年的5月16日命名为“散伙节”。

与其躺枪一发,不如每年一散。

以合佛法中“苦集灭道”、“因果循环”的妙谛。

取经路上,八戒总喊散伙,猴子光会打怪,贫僧只顾西行。

创业途中,不借一切机会自嗨自嘲,怎么平复那无处诉说的苦闷?怎么消解那通天彻底的孤独涅?

有道是:

每年今日挥泪散伙

吃完抹嘴欢喜重来

横批:谁都不易

Why

罗胖60秒:新时代的提问方式有何不同?

  1. 前一阵我在美国参加青藤营的学习,听到了一句话:工业时代的问题是,五加五等于几?现在的问题是,几加几等于十。过去是根据资源求答案,现在是根据需求求组合方式。

  2. 那为什么会有这个区别呢?你看,工业时代,资源的种类是有很大的限定性的。就是粮食煤炭钢铁这些大宗物资,你看怎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这些元器件,你看组合起来能变成个啥电器?

  3. 但是现在不同了,资源的种类是极大丰富。所以人思考问题的顺序只好倒过来。我要一个结果,比如,我想让用户在手机上觉得爽,我该怎么做?

完全不同的资源,完全不同的组合方式,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对创造力的要求,那是几何倍数地提高了。

  1. 所以经常有人说,互联网大企业垄断了市场。其实和工业时代相比,现在大企业的垄断反而是更加脆弱了。

成功学为什么不靠谱

智识分子

我们生活中有个奇怪的现象,无论是什么书店,成功学、励志类的书都特别热销。但是看过的人都知道,这些书丝毫没有让你离成功更近。到底怎么才能成功?万维钢的新书《智识分子》说,你没成功不是因为你不努力,而是努力的姿势不对。

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成功学的励志书为什么不靠谱。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励志书里往往把成功人士的所有事迹都写上去,事无巨细,什么辞职创业、参加比赛、衣着怪异、喜欢听法语歌曲等等等等。但是看完了你也不知道到底什么特质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比如乔布斯的传记,为了让读者感觉到人物的鲜活,就着重写他脾气大,爱骂人,常年穿牛仔裤和短体恤。但这些跟他的成功一定有关吗?不一定,因为成功本来就是一件没法量化的事。

第二,大多数的成功学特别强调某一个电光火石的瞬间,让成功人士找到了自我,发现了擅长的领域。比如一个医生从事着不喜欢的职业,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绘画,最后他就成为了优秀的画家。但是,这些书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些人在那一瞬间之前付出的所有训练和努力,而这一点其实才是他们能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没有积累,发现什么都没用。

那话说回来了,到底怎么才能成功呢?书里给出的答案是刻意练习。勤奋使人进步这句话虽老,但还是有科学道理的。因为我们的大脑里一种物质叫“髓磷脂”,像橡皮管一样,能把神经元包裹起来,提高神经传递信息的速度,而刻意的练习能强化髓磷脂的合成,使神经传递信息的速度提高3000倍。我们人和猴子的脑神经元比重其实差不多,但髓磷脂要比猴子多出20%;爱因斯坦的大脑里,神经元数量也是平均水平,但是髓磷脂含量特别高。所以,后天的刻意练习确实能让我们对一件事更擅长。其实几乎人类所有的技能,除了咀嚼,排泄这些简单的生理刺激之外,都是后天学习的。哪怕是走路,识别物体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在婴儿时期学习的。

清楚了原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多多刻意练习。那到底什么样的练习叫刻意练习呢?书中主要给了四个步骤:

第一,只在“学习区”练习。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分为了三个层次,最浅的层次叫舒适区,就是已经熟练掌握的技能,比如骑自行车;最深的层次叫恐惧区,是我们一时半会学不会的技能,比如开飞机;那介于两者中间的层次就叫学习区,属于我们踮踮脚、努努力能掌握的技能。刻意练习的第一步就是走出舒适区,多在学习区活动。

第二,做大量重复的训练。熟能生巧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总是被忽略。一碰到困难就忘了重复训练的力量,然后临阵退缩。但其实,从不会到会,秘诀只有一个,就是不断重复。比如美国有个“害羞诊所”,专门帮那些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心理障碍。这个诊所没什么特别的,就是设计不同难度的场合,让患者跑到大街上去和陌生异性搭讪,每个患者都要和130个异性聊天,最后异性恐慌症就不药而愈了。

第三,持续获得反馈。自学确实有自学的好,但是过度迷恋自学的力量就会适得其反,因为人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反馈的刺激的,光练习不了解收益就可能会事倍功半。比如说,研究人员调查了美国最有名的大学篮球教练,记录了他训练过程中的全部指令,结果发现,他的秘诀在于一遍又一遍地演示错误动作和正确动作,通过这种不断的反馈给运动员建立敏感度。

第四,精神要高度集中。科学家在一家音乐学院做了个实验,把学生分为三组,每组上课的时间都是51个小时左右。最终发现,成绩好的的学生练习的时间大多数是上午和下午,是人的脑力和体力都相对充沛的时间,而成绩差的那一组往往是在疲劳的晚上。所以说,能不能集中注意力是决定练习效果的关键。

所以下次当你想看励志书的时候,不妨找一个自己想学习的领域开始刻意练习,这样才能离成功更近一点。

本文源自:万维钢《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

日本人的性格为啥这么矛盾?

在全世界这么多民族里,日本人这个群体很奇怪:在平时待人接物的时候,彬彬有礼,一副谦谦君子的形象。可要是一旦发动战争,就极其野蛮,像是发了疯的恶魔。这样的双重性格让很多人都纳闷,还有人类学家专门对此做了研究,写了本书叫《菊与刀》,形容日本人既像菊花般温婉有礼,又像刀那样嗜战好斗。

那话说回来,为什么日本人会形成这么矛盾的性格呢?最近,南开大学的李卓教授就在《北京日报》上写了篇文章,说这是因为日本的历史很特殊,贵族和武士这两个阶层轮流起主导作用,分别主宰过历史发展,最终造就了这种矛盾的国民性格。

咱们先来说说贵族。提起贵族,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欧洲人,但要是从传承久远、文化厚重这些方面来考察,日本的贵族文化甚至远远超过欧洲。早在1300多年前,日本就形成了非常辉煌的贵族文化,什么书道、料理、插花这些高雅玩意,都是贵族琢磨出来的,后来,武士阶层崛起,越来越多的贵族家庭变没落了,怎么办呢?不少贵族就拿出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混口饭吃,这就更促进了贵族文化与教养在下层社会的传播,最终导致了日本国民性当中文明有礼的那一面。

再来看看武士阶层,他们讲究的是尚武与忠诚。与贵族相比,武士阶层统治的时间更长、离大众更近,对日本国民性的影响也更加深远。武士嘛,当然讲究武艺高超、杀敌报主什么的。尤其是武士阶层掌了权,人民大众受到影响,性格当中也就慢慢有了残暴、好斗的一面。尽管到了近代,武士阶层已经慢慢消失了,但是他们的武士道精神却更加被推崇。原来的时候,武士道精神可能还只在军队里传播,到了近代,“忠实”、“勇敢”、“服从”这样的军人精神,都被写进了学校教材里边。这下子,全日本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武士道精神,日本的国民性也有了好斗凶残的一面。

所以你看,贵族和武士都曾是日本的社会精英,在一定程度上还是百姓的楷模,他们各具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就这样被传承下来,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影响着普通的日本人。这下你理解日本人的性格为啥这么矛盾了吧?

本文源自:日本人的性格为什么那么复杂?

How

其实,有一把解决所有麻烦的万能钥匙……

绝大多数情况下,遇到麻烦的时候,其实一个字儿就够了:

虽然有时候会有天灾,但大多数人遇到的大多数的麻烦,其实都有自己的责任 —— 在这一点上,绝大多数人做不到 “自己搞出来的麻烦自己认了”,当然更做不到 “自己搞出来的麻烦,自己解决”……
小时候父亲刻意教我下象棋,说,跟普通人下棋,比的只是谁能多看一步,跟聪明与否其实没太大关系…… 也确实没啥太大关系,大多数人只不过就是玩玩而已,少数人像我,只不过是很早就知道这事儿基本上比的是谁棋谱研究得更多而已…… 小时候练脑子,下棋绝对是好工具。
后来就不太喜欢下棋了,因为输赢毕现的游戏都伤朋友间的和气。朋友之间玩的游戏,既然是游戏,最好就是那种运气相对于技能影响输赢更大一点的,没有运气因素的游戏,其实挺没意思的,甚至只能没意思 —— 而下棋基本上就是这种没有运气成分存在的游戏。某种程度上来看,这种完全不依赖运气的东西,只适合职业选手毕生追求。
倒是看别人下棋很有意思 —— 这倒成了我从来戒不掉的爱好。
观棋不语真君子。
落子不悔真君子。
真君子罕见。
输了,就得认。悔棋的人,就是那种遇到麻烦不肯买单的人 —— 之前的每一步都是自己选的啊!
一点都不夸张,任何人大概都有悔棋的冲动(准确地讲,跟悔棋没关系,就是看到失败那一刹那的恐慌和懊恼),可一旦某人提出要悔棋,那么有一个判断就可以确定了:竖子不足与谋。因为能说出来悔棋,已经说明了很多细节:
技不如人且不自知的人很可怕;
不尊重规则的人无法合作;
爱面子胜过一切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有意义的进步
千万不要误以为我所说的“解决所有麻烦的万能钥匙”是“认”这个字 —— 我故意的,我知道很多人就是没能力持续认真阅读,我就是知道很多人会看了个开头就觉得“没意思”,然后放弃…… 我就不想让那样的人知道真正的答案。我有时候就是有点儿坏的哈。
“如何解决麻烦”,通常是个伪问题,因为麻烦已经发生了,后果已经造成了,所以其实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解决方案的…… 真正的好问题其实是:
如何才能避免制造麻烦?
其实下棋真的是个特别好的类比,首先是因为最终棋局完全不依赖运气。在一个完全不依赖运气的棋局里输了,只能认啊?!还能怎样?
其实,人生并不如棋,因为结局常常也受运气的影响 —— 运气好了,可能之前就算做错了也能逃脱,可就算运气好也得认啊,不能因为运气好就知错不改了,否则下次可就没那么好运了;反过来,运气不好的时候,还是得认啊?因为无论怎样都无法回头。—— 但,这些都是麻烦真正显现了之后的事情。
之所以说下棋是特别好的类比,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形象地告诉我们,最终的败局,其实来自于很多步之前的某一步错了 —— 从那一步开始,败局已定。后面的只不过都是其实毫无意义的挣扎而已。
于是,再往前推,就是“如何不走出那步败棋?” 而不是“我输了,悔棋行不行?” …… 观棋不语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总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厚下脸皮悔棋,可是他们其实不知道自己真正的败棋是哪一步,于是,最终还是输掉,花了半天的力气,只是让自己输得更彻底,显得更傻屄……
所以说,

不制造麻烦的人不用解决麻烦。
之前我写了一篇《我是如何做到不和老婆吵架的?》,就有很多人问,“那我老婆不讲理怎么办呀?” 其实正确答案挺残酷的:
谁让你当初不认为“能讲道理”是择偶的最重要因素来着呢?
什么门当户对啊,什么高矮胖瘦啊,什么学历血型啊,都扯淡而已,只有能讲道理这个要求不可或缺。这一步走错了,败局早已经确定。这事儿凄惨在,当初一个人不在意对方是不是能讲道理的人,就说明他自己并不是在意讲道理的人,所以,等有一天他自己觉得麻烦了的时候,他更可能没意识到的是他自己本身就是个麻烦…… 更甚的是,这样的人通常就是那种只知道悔棋,不知道反思,不知道改进的人 —— 更是无解。
这里我用了“他”,并不意味着专指男性。女性从比例上来看,这种情况发生得更为频繁,大抵上是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造成的。
再次声明,我是个坚定的女权主义者,没有任何歧视女性的倾向。
败局已经显现却不肯认输的人很逗,他们会创造另外一个体系去生存。比如,国内有一票活跃的情感大师,他们创造了很多说法,甚至“体系”,无谓地尝试着解决那些已经无法解决的问题……
人生不可能没有任何麻烦。于是,当遇到麻烦的时候,方法论应该很坚定:
对已经发生的麻烦,认了!
检查一下根源究竟在哪里,自己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为了将来不再出现同样的麻烦,自己需要改正、改进的是什么?
进而,如何才能 “未卜先知” 呢?方法论是:
多观察、多研究、多思考别人的失败与麻烦。
《黑天鹅》的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有个类比可以借用:
一杯水,放在冰箱里,会冻成冰,那个杯子的形状(水冻成冰之前的形状)可以推测出水冻成冰之后的形状;
可反过来,如果一块儿冰放在桌子上,一会儿化成了水,我们看着那水的形状,无论如何都倒推不出化成水之前的冰究竟是怎样的形状……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说的是,研究方向不同,会造成研究难度不同;我的意思是,研究焦点不同,也会造成研究难度不同。研究他人的失败,就好像是第一种情况;研究他人的成功就好像是第二种情况。
我一向认为研究别人的成功很难,因为太多因素其实是隐蔽的;研究别人的失败相对容易,因为有更多更公开的因素可用来研究…… 更为关键的是,研究他人的失败,比研究他人的成功更有指导意义。
看到别人失败了,看到别人遇到麻烦了,就要琢磨自己如何才能避免那样的失败那样的麻烦 —— 其实这是人们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啊!某次北京下大雨之后有人在车里生生被憋死,于是很多人都反应过来,四处求问,而后才知道原来虽然玻璃无法敲碎,但可以从后备箱逃生…… 而后才知道有些车竟然不可能这样!

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每个人一生(若干辈子)的福祉,全靠它了。生活中处处都是问题,大大小小不一而足。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烦恼,就痛苦;同样遇到问题,别人解决不了,你能解决,那你就高人一等;别人都解决不了,只有你能解决,那你就可以算作英雄了 —— 这么说并不夸张,因为历史上所有的英雄,本质上来看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有个很重要的概念,“Persistent Problems”(永存问题),指那些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好像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
persistent : adj. 1) 坚持不懈的 2) 持续存在的、反复出现的
这是学者们在近几十年里经常讨论,但尚未完全形成一致看法的概念,所以,在 Wikipedia 上,尚不存在关于这个概念的专门页面。不过,很多学者在哪些问题属于“永存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诸如:贫困、不公、疾病、死亡、战争、犯罪……等等,都是整个社会、所有社会长期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
每个领域都有一些特有的“永存问题”。比如,教育行业,有一部分教育者永远不合格,这就是永存问题的特征 —— 谁都可以识别这个问题的存在,可就是谁都没办法拿出个有效的解决方案消灭这个问题。再比如,在股份激励体系中,永远做不到彻底的公平,先来后到最终就是比能力更重要(这并不是说能力不重要)……可这个看起来不合理的,有时也确实非常不合理的问题,谁都解决不了。又比如,每一代人的出生,都是一次“野蛮人”对“文明”的入侵 —— 这是 Thomas Sowell 的说法,他接着说 —— 我们必须在这些野蛮人长大成势之前用好的教育消灭那些可能的恶势力(指思维中的恶势力);一代人的退步,需要许多代人承担损失—— 这个问题反复出现,持续存在,谁都没办法彻底消灭这个问题,虽然整个人类一直在与这个问题抗争……
对于永存问题,正确又简单的方法论是:
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暂时)别去解决了罢。
这并不是说彻底放弃了,彻底不管了。这就好像人类为了文明建立了法制,并通过无数代的努力不断完善…… 可最终,法制也有缺陷,也引发了一系列更为难办的永存问题。所以,更准确的陈述应该是:
面对永存问题,尽力就好。
因为有些问题既然是永存问题,那么它很难被解决,它就只能慢慢被改善,而这个时间需要很久,常常并不是一代人就能完成的……绝大多数人能做的,只是添砖加瓦 —— 当然,这一点点的贡献也确实非常可贵,所以,真的是尽力就好。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有些问题,看起来很重要,实际上却没那么重要(不是不重要) ,把时间花在解决它们身上,实际上是浪费的,效率低下的。
你想想,在演艺行业里,长相重不重要?答案当然是,重要啊,很重要啊,甚至就是非常重要啊!可是,若是如此,那又如何解释葛优、黄渤、冯小刚(他第一次当主角就赞誉爆棚)的大成?
于是,更细致深入的解释是这样的:
总体上来看,在演艺行业里,长相确实非常重要,甚至说“颜值即正义”都不过份;但从每个个体出发来看,即便颜值即正义,别说自己不是最帅的那个了,连自己不够帅(甚至很丑)都是只能接受的一个永存问题(The Persistent Problem)。所以,对那个行业里的个体来说,一旦自己已经进入那个行业,自己的长相其实就不是最重要的了,更重要的是其他方面,屡战屡败的勇气,不断进步的演技、深入思考快速学习的能力等等等等……当然还有一个同样更重要的、“身外”的一样东西:运气。
有个说法,“魔鬼在细节之中”,换个朴素的说法:细节很重要。说实话,我并不反对这个建议,但我很少把它当回事儿 —— 更多情况下,我觉得“细节很重要”是用来吓唬那些没做成过事儿甚至压根就没做过事儿的人的。
做过事儿就知道了(甚至都不一定做成过事儿),哪儿有细节上不出问题的情况?!多么伟大的电影都或者有穿帮镜头,或者有这样那样的瑕疵;无论多么伟大作家写出来的手稿中都有这样那样的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无论多么伟大的设计落实成产品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 —— 谁的良品率都做不到 100% 罢? 在我眼里,彻底的完美主义者都是脆弱的。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彻头彻尾的完美主义者是不懂“永存问题”这个概念的,他们离这世界的真相太远,又不自知,于是脑子里追求完美,行动上永远做不到,真的是压力山大,最终都有自杀倾向,这是事实。
只不过,随着能力和实力的提升,有更多机会、有富余的时间精力去关注更为细节的问题,乃至于大师们做事,在细节上比业余爱好者更为精致。这是能力与实力提升的结果,不能反过来看。雕琢细节本身并不能让一个人自动成为大师 ,或者让一个作品自动成为经典—— 因为最重要的东西没做好,细节再好没用。看看素描初学者的作品就知道了,看着石膏雕塑在纸上把头像上的某一只眼睛画得精准是完全没用的……
主次不分,是绝大多数人的永存问题。我们不能这样。如果有问题非要解决不可,我们一定要分清楚那里面的主次,把最重要的先做好,这个做到了之后,再去关注细节,而这样的时候也确实有能力关注更细的细节,否则,本末倒置,一无所是。
很多的时候,我自觉自己其实是个非常平庸的人,只是因为各种方法论的打磨与坚持,最终显得不那么平庸而已。比如,演讲这事儿,我很早学会,这很好。但小毛病无数:长相身高就不提了罢,虽然它们都直接影响所谓肢体语言的完美;声音也不足够悦耳,语音腔调都没有专业训练;口头禅也不太讨人喜欢(“你懂我的意思吧?”之类的);还有无数自己早就知道却尚未有时间精力修正的问题和毛病…… 但最初的时候,我觉得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不是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我要有足够好的内容。在讲演的时候,什么是足够好的内容?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知的信息?(已知 vs. 未知)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他们之前未重视的信息?(次要 vs. 重要)
我有没有向听众传递理解足够简单应用足够容易的方法论?(简单 vs. 复杂)
仅仅这三个问题,二十年都过去了,我还是没觉得自己做得足够好,哪儿有功夫去学习发声训练,又哪儿有勇气去整个容?甚至,连口头禅都没改掉……
永远问自己,“什么是最重要的?” —— 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事儿,先去解决那些真正重要、最重要的问题,至于细节么,那是要等到前面那些事儿做完之后再去做的事情……所以,有些问题不用解决,至少不用在最重要的问题被解决之前解决。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有些问题就和感冒一样,只是身体的一时问题,我们自身的免疫能力其实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将其消灭,用不着吃药,用不着打吊瓶 —— 顶多,多休息一下,好好睡一觉(借以恢复免疫力)就行了。
有一点问题就坐立不安的人,本质上只是天真。 误以为这世界有什么没问题的事物存在。世界上的每个人,几十亿个个体,都是有问题的 —— 即便现在没有疾病,未来疾病的基因出生的时候就在体内…… 这个事实很“治愈系”吧?而且,这些有问题的个体,每天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吗?那凭什么你就不会遇到问题,凭什么你就能度过完美的一生?开玩笑!
比如,大多数情况下,家庭成员对财务的焦虑,就是一种“感冒”而已。若是家庭成员都在努力,都在进步,那么就相当于整个家庭“免疫力”足够强,过段时间“感冒”就痊愈了。若是免疫力太差,感冒也是会死人的,不是吗?可实际上,那就不是感冒的问题了,那是免疫力太差的问题。由此来看,大多财务焦虑引起的家庭争吵,通常是不必要的。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对“免疫力”来说,常常是毁灭性打击…… 本来不过是感冒,一下子变成了癌症晚期。
再比如,创业公司人员流动大,其实也同样是一种“感冒”。若是一个创业公司发展迅猛,人员流动大又如何?若是一个创业公司发展极为迅猛,谁舍得离开啊?忙都忙不过来呢,哪儿有功夫各自勾心斗角?一般来说,公司内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由于发展不够快,或者发展放缓造成的,够快地发展,持续地发展,相当于免疫力,大多数问题只不过是感冒,甚至不需要治疗,它们并不是癌症晚期之类的不治之症。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写的文章多了,读者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好玩,比如:
已经娶了一个不讲理的老婆怎么办?
注意, 我不是直男癌,我是女权主义者。在我眼里,上面这个问题,和“已经嫁了个不讲理的老公怎么办?”是一样的、没区别的问题。
唉,谁让你当初认为“ 有讲道理的基本素质 ”并非最重要的问题来着呢?谁让你当初认为其他的问题更重要来着呢?(或许是长相?或许是身材?或许是学历?或许是家庭背景?或许是别的什么?)
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含泪罢。(Live with it)
学习本来是并不困难的事情,但起点上偷懒了,起点上不扎实,后面才因此变得困难起来,问题不断,直至寸步难行。
很多人问我,零基础如何开始学英语…… 我很难回答,因为我知道, 大多数人根本不是零基础,而是负基础 —— 这是我不太敢告诉他们的事情。很多人岁数一大把了(二十一岁在我眼里就是三把岁数了……),母语的语文功底还是几近于零,还想学外语,这不是负基础嘛!因为,所有语言的基础元素都是相通的,尽管细节上有差异……
绝大多数人的母语是完全不过关的,只不过处于“识字而已”的水平
文章逻辑复杂一点,就各种凌乱,读不懂;
文章篇幅稍微长一点,就根本没耐心看完;
自己从来写不出一篇完整的文章;
大多数人看别人写的文章只能不服气,却无法做到有理有据地反驳重点;
很多人连个产品说明书都读不懂;
连个租房合同都不会写,甚至不会读,最终要去打官司,然后还要吃亏;
别说读书学习了,就是读个小说看个电影消遣一下,也常常被带入阴沟而不自知……
基础很重要! 这么朴素、简单、有效的建议,绝大多数人这一生都没听进去过 —— 然后,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一生都要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却又从不自知。
比如,国内校外英语培训机构的所有收入都来自于那些“一辈子都没学会主动查字典、用语法书的人” —— 这是个可以生出若干个上市公司的庞大产业,我从来不觉得那是教育,我只觉得那是在欺负人…… 不过,被欺负的人们在被欺负这件事儿上倒是主动得很,甚至享受得很,这真是颇有些令人意外。
再比如,各种庞氏骗局,连绵不断,生生不息。为什么呢?很多人没有过恰当的基础理财教育,不懂得 a) 10% 以上的利息就已经开始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不懂得 b) 本金安全比收益更重要(重要很多倍!)…… 就是这么两个基础概念的缺失,造成了一片又一片的受害者,业内叫“一茬又一茬的韭菜”……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有些问题,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意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在意识到的那一瞬间,就等于放下来了一个巨大的负担,摆脱了一个沉重的枷锁。
比如,不被理解…… 这是个大问题,乃至于有人甚至高喊“理解万岁”。可实际上,在你确认自己是正确的情况下,这并不是你自己的问题,这是其他人的问题啊!
大多数人都是错的,还有什么比这个更正常的事儿吗?这是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的,那些尚未被证明的,历史终将证明……
这些年来,我脑子里有太多“不一样”的观念:
时间就是不可管理的,管理时间的意愿和炼丹求长生没啥太大区别……
与其控制情绪,不如继续求知,学识才决定人的品行和生活的品质……
外语发音不好,甚至说不流利又怎样?我使用外语的最大用途是阅读……
写作技巧都不重要,践行才是创作呢……我就这样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家……
想要学什么,我就去教什么,反正我学得快,至少比大多数人的学习经验更多一些,学习时间更长一些……
谁说不能同时做好几件事情?我跑步的时候还听音乐呢,我走路的时候还听电子书呢,我甚至在写文章的时候也同时看电影呢!DOS 就是理解不了 Unix 罢?
法定假日是限制企业的,不是限制我个人的,谁说过年之外我就不能回家看望父母了?
有时候效率并不重要,长期努力更重要,音乐认知上我有过脑受损,但三十年过去了,不也恢复了不少吗?
甚至有过这样的事情,有人在网上威胁我的人身安全。我老婆问我,这是不是很麻烦?我说,不麻烦,那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在网上过过嘴瘾,打打嘴炮,真的跟我没关系。若是他亲自找上来,那时候才是我的问题。可我也是锻炼的人,到时候,对方可能会发现那还是他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为什么要坚持锻炼呢?答案是: 本金最重要。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这一点上,中国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是根深蒂固的普遍共识。这很讨厌,最终的结果就是“家家户户都有陈年瓦上霜”……
这样的问题很多,比如拐卖儿童,比如激素渔牧。这些实际上都不是“永存问题”,原本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大家缺乏互助、互保的意识,总以为独善其身是可能的,最终被其所累。
养鱼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鱼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蟹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蟹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鸡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鸡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猪的,以为自己从此再也不吃猪就可以了,反正赚了钱可以买别的吃;养牛的、养羊的、养虾的、养鸭的……最终,其实无论花钱买什么,都是养的人坚决不吃的东西…… 这不是耸人听闻,这就是现状。
2015 年 12 月,我在一家国内知名旅行公司的应用上,被他们的产品设计误导,最终多支付了一千多元人民币。沟通无果,对方客服认为“那你可以投诉”。说实话,我个人真的没时间、没心情折腾这事儿,那一千多元也确实是“吃得起的亏”。但,我还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说这个事儿,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这是所有人的问题,而不是我一个人遇到的问题。于是,我的要求是这样的:
我不要求你们补偿,我也不要求你们道歉;我就是要公开地说,告诉大家,你们这种行为就是商业欺诈。如果你们想道歉,请公开道歉。对我一个人道歉没用。你们这种行为,在我眼里干脆就是商业欺骗,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受到过损失,给我一个人道歉有什么用?给我一个人补偿有什么用?
经过几天的观察,几千次转发,几千条留言,我觉得最坑人的还不是这种公司的存在,而是人们普遍的想当然:
我们普通人遇到这种事情只能吃亏了……
本质上来看,就是这种想当然反过来滋生了那种恶势力。 我的一个合伙人跟我聊起这事儿的时候,说,“你这种人就应该承担这种社会责任啊!”我叹了一口气,告诉他事实:
我是有一点点影响力(但大吗?不大啊?微博上才五六万关注而已,比我大的多得去了),可关键在于很少有人想过像我这种手里正在做事的人有多大的隐性成本 —— 我自己也不是完人啊,也有很多毛病啊,也会犯错啊,也可能犯浑啊…… 我的公司也不是不可能出问题的啊,也不能排除我在我的公司里弘扬一个好的文化,但一不小心就真的招进来了几个不争气的“临时工”啊!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文化里,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万一(万一其实很可怕,想想墨菲定律罢)有一天别人来找我的茬(哪怕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我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一千多块钱,我赔得起,我也懒得去追回;可你是我的合伙人,我就这么问你,若是这么做会最终危及到公司的安全,你还这么理直气壮地要求我承担社会责任吗?
他愣了一下,无语。
事实上,在上面那件事儿上,我已经承担我能够承担的“社会责任”,只不过我性格本来就比较平和,原本就不大可能拎着锤子出去而已。可实际上,我也清楚自己已经承担了一些风险,只不过那些风险在别人眼里可能不存在而已。
但,这才是最可怕的,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自己不吱声,希望有人替自己出头,却又完全不知道“替天行道”实际上是成本很高、风险很大的活动……说实话, 这从某个角度望过去,哪儿是天真啊?不仅是自私,还是深刻而隐秘的恶毒。
别人家丢了孩子,觉得跟自己没关系,到最后自己家孩子也丢了,就开始怪别人没有同情心,没有社会责任感,完全忘了自己过去的选择,这……多少有点活该罢?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历史书看多了,就明白了, 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其实就是那么一瞬间。 在漫长的时间轴里,只有些许个重要的瞬间。在那些瞬间里,有些人,有些事,恰好就在那里,于是他们成了关键。
正如大多数人不配说那话一样,大多数人不配做那事。 虽然,大多数人只要足够努力,持续进步,配得上做任何事情 —— 这是我坚定的看法。但在那个特殊的时间点上,在那一瞬间,恰好已经有能力做那事儿的人,又恰好站在那里的人,少之又少…… 甚至当时当地压根就不存在,所以才有那么多看似简单、貌似早就应该被解决的问题长久得不到解决。
反思自己年轻的时候,少不经事,不懂得这个道理,于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在自己其实压根就无法解决的问题上,也把很多时间精力和情绪寄托在他人身上,以为他们可以帮我们解决问题, 甚至错误地把责任横加在他们头上 ,想想真是浪费,也真是不应该。
正确的方法论可能是这样:
一方面,专注于自己的进步,让自己成为能解决更多问题、更大问题的人—— 只要时间足够久,进步是一定的;
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都给解决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另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帮助那些可能解决很大问题的人。但必须牢记,解决那些问题,可能并不是此人的责任,也不一定是此人能有的运气。
很多的时候,就是这样, 所谓的“平和”只不过是认真思考的结果。
(总结)
(一)有些问题是永远解决不了的 (二)有些问题是不用解决的 (三)有些问题可能会自动消失 (四)有些问题是自己造成的 (五)有些问题是其他人的问题 (六)有些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七)大多数问题需要特定的人解决

如何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近,公众号雾满拦江发了篇文章,介绍了新加坡中学的一堂独立思考训练课,你不妨边听边测测看,自己是不是个经常独立思考的人。

上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同学们研究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希特勒统治时,有没有给德国人民带来好处?咱们上课都被灌输过,希特勒给全世界、尤其是德国人带来了灾难,但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敢于抛弃原有结论和成见,探求事实本身。

很快有人提出:什么样的人算德国人民,没有德国国籍的犹太人算吗?最后大家认为,住在德国的就算德国人。那孩子们就发现问题了,希特勒口口声声说为德国人民服务,但他杀害了很多德国人民啊。瞧,独立思考的第二步是准确定义,定义清晰就不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这时有人又提出新的事实:希特勒上台后大力发展军工,解决了严重的失业问题,这难道不是好处吗?但孩子们对比资料发现,那时候年轻男性必须打仗,老人和妇女被强制劳动,他们没有工会权力,跟奴隶差不多。你看,先从反向推,再做正反对比,就能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经过辩论,孩子们最后统一了认识,希特勒没给德国人民带来好处。这比死记硬背的知识有价值几百倍。

你看,能大胆突破成见、清晰定义问题、善于假设性思考、用正反事实比对,这就是独立思考的姿势,你是个独立思考的人吗?

本文源自:独立思考能力五步养成法

Experience

罗胖60秒:寻找生活的意义有什么次序?

  1. 汪丁丁老师有一本书,叫《思想史基本问题》。这里面就写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五分钟之内找到生活的意义。

  2. 那怎么做呢?你只需要按照次序问自己这么五个问题:第一,你是谁?第二,你能做什么?第三,你为谁而做?第四,他们是否需要你这么做?第五,他们是否因你所做的而有所改善?

  3. 你看,这五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容易被忽略。你看,我是谁?这容易知道。我能做什么?也很快能明白。但是第三个问题:我为谁做?很多人就没考虑了。

  4. 第四个问题:他们是否真的需要我做这些事?这就拦住了绝大部分人的努力。如果你做的事别人都需要,你肯定就成功了嘛。

最后第五个问题:他们是否因为我做的这些事而被改善?成功者和伟大者的区别,往往就是因为没有问过这一点。这也是最难最难的啊。

《花花公子》为什么要放弃美女裸照


贝小戎

《花花公子》说,从2016年3月开始,改版后的《花花公子》将不再刊登女性的裸体照片。

对此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花花公子》这是在向网络缴械投降:《花花公子》不登裸照,就像埃及没有了金字塔,就像没有玉米粒的爆米花……

《花花公子》的这一决定不是女权主义的胜利,而纯粹是一种商业选择:《花花公子》的发行量从70年代的700万册跌到了如今的80万册。其实目前花花公子集团的收入大部分来自品牌授权,而当它的目标人群是年轻都市男性时,裸照会对它的品牌造成不利的影响。

去年,《花花公子》拿下了网站上的裸照,网站访问量反而上涨,用户也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它的内容。它要用调查性报道、访谈、笑话、关于游戏的文章来吸引18-30岁的人。

62年来,美女照片一直是《花花公子》的应有之义。

赫夫纳曾经在1956年给摄影师的备忘录中列举了插页照片的标准:

“模特必须处于自然背景中,做一些类似读书写作、调饮料之类的事。她应该有着健康、聪明、美国人的外表——年轻的像是一个高效率的秘书或瓦萨尔学院的本科生。”赫夫纳要的是干净的性,他认为它比肮脏的性更有吸引力。

“美国幽默作家比尔·布莱森曾经在书中写道:“自从我记事以来,《花花公子》就是美国人生活的基石。我认识的每个男人和男孩都看花花公子。有的男人,像我爸,会假装不看。我认识的每个男孩的爸爸,都有一个隐藏男性杂志的小窝点,爸爸们都以为那里无人知晓,而孩子们却都一清二楚。每隔一阵子,我们都会把爸爸的杂志拿出来交换。

“我们的父辈读的那些杂志,名字都叫做《浪荡子》和《名人》什么的。里面的女人并不迷人,乳房像泄了气的皮球,屁股上一大堆肥肉。《花花公子》里的女人则是又年轻又漂亮。《花花公子》在刊印迷人的裸女照片,从而提供无法计算的公益服务之外,还提供一整套相应的生活方式。它就像本月度指南,告诉你如何生活,如何玩股票,如何买音响,如何调高难度的鸡尾酒,如何利用你的机智和品位迷倒女人。我过去每期都从封面看到封底,就连目录页下面的邮政规定都不放过。大家都这样,休·赫夫纳是我们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

《花花公子》网站上说,玩伴的平均三围是35-23-35,有人说,这个数据不可信,因为“赫夫纳有资格从六十年代以来的每一次丰胸手术中提取佣金”。

《花花公子》不再刊登裸照被许多人视为一个时代的终结。

英国艺术评论家乔纳森·琼斯在《卫报》上说,《花花公子》放弃裸照是人类精神和自由的失败:

所有伟大的文明都庆祝女性裸体之美。所有野蛮的年代都畏惧它。在中世纪,裸体被人厌恶和恐惧。在西方历史上,女性的裸体曾长期被跟魔鬼联系起来。裸体女性被视为撒旦的仆人,要因为她们的罪孽而被烧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的裸体是一种解放,把女性的图像从宗教憎恨中解放了出来。文艺复兴之后,艺术中的裸体是冒险、游戏和自由,而不是压抑的主题。当卡达珊和许多普通人在自拍照中赞美她们自己的身体时,裸体既不是压制性的,也没有被商品化,它成了人类相互交流的一部分。我们终于追上了文艺复兴和古希腊,那时人们大方地赞美裸体。

“鲁本斯画了他赤裸的妻子,把她画成了一个裸体女神。他没有把枯燥的理想形式强加到女性头上,他喜欢丰满的大腿和臀部。他会愿意给卡达珊画像的。研究一下艺术史的话,会发现裸体画从来不是压迫任何人的最佳方式。赞美裸体美女的社会往往是民主社会——裸体是古代雅典人发明的、意大利共和国予以复兴的。畏惧和压制裸体艺术的文化更有可能在宗教上很保守并畏惧女性。

“《花花公子》放弃裸照是人类精神和自由的失败。幸运的是,今天人们能以越来越多的方式看到越来越多的裸体。自拍照时代是文明化裸体的黄金时代。”

以前人们经常开玩笑说,他们买《花花公子》是为了看上面的文章而不是裸照,没想到这即将成为真事。

在《花花公子》上发表过小说的作家,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1954)、索尔·贝娄(1976)、艾萨克·辛格(1978)、马尔克斯(1982)、纳丁·戈迪默(1991)和多丽丝·莱辛(2007)。

本文由作者 贝小戎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罗胖曰
英国艺术评论家在胡说。
一个时代的先锋,只会拧着那个时代。
满世界都是裸照甚至是淫照的时代,裸照还会很酷吗?
《花花公子》是门生意。
生意人只问有效无效,不陪文人长嘘短叹。
再次介绍一个可爱的、不讨厌的文人给大家认识——
金圣叹,以及他点评的《水浒传》。

为什么军人要踢正步?

好多企业招聘标准很高,似乎只有最优秀的人才能加入他们。不过,最近万维钢教授发表了一篇文章说,选人标准高,并不一定是需要的人水平高,而是为了通过你的行为改变你的态度。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当年福特发明了流水线造汽车,工人的工作变简单了,任何人来了都能很快上手。但是因为工作简单工资不高,工人们经常干几天就走了,流动性很大。福特想了个招,他把工资提高一倍,同时大大提高了选人标准,不仅要求你能胜任工作,甚至要求你仪表整洁,家里干净体面,这跟干活能力八竿子打不着啊,对,它们的作用仅仅是加大难度!哪怕是“谁来了都能干”的工作,也要给你设置重重障碍,让你艰难通过,这样反而增强了工人对工作的认同感,也增加了稳定性。

为什么加大面试难度能改变工人的态度?因为人是希望行为和态度一致的,正因为之前“辛苦面试”了,所以我们会让自己的态度变得更“珍惜”。

所以你看,为什么踢正步和战斗力没关系,军人还要踢正步?做操和理发技术没关系,很多理发店却组织员工当街做早操?因为行为上的服从,可以变成态度上的服从。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可以改变他的态度。

本文源自:万维钢 穷人富人谁更应该上名校?

可以用正则表达式检测正则表达式吗?(英文)

这是一个 StackOverflow 的问答,能不能写出一个正则表达式,去检测另一个正则表达式是否形式正确。这里还有一篇文章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关键在于正则表达式是否支持递归检测。

最勤奋的的回答者

StackOverflow 是全世界的最大程序员问答网站,每回答一个问题,都可以获得积分。本月,该网站出现了第一个突破100万积分的会员。这个叫做 Gordon Linoff(用户名 Jon Skeet)的人,给出了惊人的71,903个答案。

他是2012年注册的,平均每天回答22.8 次。根据问题的标签,他主要回答 C#、.NET 和 Java 的问题。这是否也意味着,这几个领域的问题特别多?

Reference

  1. 奥运到底为了参与,还是为了赢
  2. 项目这么好,为啥投资人看不上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