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长度,事业的高度。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六十年一周期。
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短缺
海洛因和月薪同样危险。吸食海洛因会上瘾,每月领薪水也会上瘾。
– Nassim Nicholas Taleb,《黑天鹅》的作者
新加坡的人均寿命接近85岁,政府即将提高退休年龄。很多65岁的人现在不能退休,而是必须参加政府指定的技能培训班,学习计算机技能。
最好的工程师不是写代码最多的工程师,而是做出未来可以少写代码的决策的工程师。
– Dan Goldin
有些开发者对技术上瘾,而不是务实地看待技术。每当一种新技术出现,他们会立刻选择它,跳船到它上面,虔诚地传播它,应用它,然后跳船到下一个新技术。
这部分是因为,在这个行业里,简历需要很多时髦的流行语,务实的简单的技术选择,无法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 HN 读者留言
一些蓝领工作(比如焊接工)具有相对较高的工资水平,可以超过一些低层白领。但缺点是他们的工资上限很低,不会超过平均工资太远,很难拿到非常高的工资。
– 《大西洋杂志》
这些年有一个非常不太好的感触,一般来说,企业对员工好,这企业往往走不远,走得远的,往往是那种往死里压榨员工的企业。
人的一生中,职业(包括通勤和思考工作的时间)将占去50,000至150,000个小时。目前,人类的寿命大约为750,000小时。当您减去童年(约175,000小时)和成年生活中睡眠、进食、锻炼和其他个人生活的时间(约325,000小时),那么剩下250,000个”有意义的成人小时” 。因此,职业将占用其中20%到60%之间的时间。
– 《如何选择职业》
统计发现,在过去的14年中,标准普尔500强公司 CEO 的上任年龄增长了14岁。这表明,美国大公司最近喜欢任命年龄大的 CEO。
我辞职不是因为收入,也不是因为人际关系,而是因为我觉得自己被困住了,没有增长的空间了。公司的业务离当前行业的技术发展越来越远,让我作为开发人员感到非常痛苦。
–《不要被困住》
如果你需要工作来支付房租和账单,并且没有把握找到其他工作,那么你就被困住了。
What
刊首语
上海现在有很多付费自习室,提供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有的收费要超过20元/小时。生意应该很不错,否则不会开这么多家。
网上有一个视频,采访那些顾客,为什么来自习?
答案都是一样的:为了考试。各种各种的考试:研究生入学、公务员、会计上岗证、司法考试、CFA、注册会计师……
受访者说,来到收费自习室,可以保证全心备考,而且看到别人那么努力,也能激励自己。
我不怀疑他们的学习精神,也相信自习室肯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更赞同视频下面的一条留言。
“我真觉得,这些人,其实挺迷茫的……听上去感觉好像一个个都挺有上进心的,但是其实,没几个人真的知道自己要干嘛……”
我也是这个感觉,那么多年轻人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忙忙碌碌,只是为了掩盖人生找不到目标。
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就不会花钱找一个地方,只为了坐下来背书。许多人对自己应该做什么,毫无想法,迷茫困惑,不知道怎么才能改变现状,但是又觉得必须做一些事,所以才选择参加考试,然后安慰自己,我没有浪费时间。
这样是不行的, 考试根本不是出路。如果你不知道人生怎么办,就算考过了,你依然不知道。 很多证书对于求职根本没用,在企业的眼里,资历是靠经历和项目证明的,不是靠证书。退一步说,如果某张证书确实有用,也会因为成千上万的人去考,而很快贬值。
我的建议就是,不要去参加考试,而要努力寻找那些你有兴趣去做、并且能够为此获得收入的事情。
2020年第二季度平均薪酬最高的岗位Top 15。(来自Boss直聘)
U 盘化生存和 Uber-job
最近,我学到了几个新词,跟大家分享一下。
(1)零工经济:指的是越来越多的就业,属于”打零工”性质。稳定的长期工作越来越难找,只找得短期的临时雇佣,许多人就靠长期打零工养活自己。
(2)斜杠青年:指的是从事过多种职业的年轻人。因为他简历的”职业”一栏,会填写很多不同的工作,需要用斜杠分隔。
(3)U 盘化生存:这是罗振宇老师提出的概念,他提倡年轻人”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也就是像 U 盘那样,把你插在哪里,你就在哪里工作,时刻准备着被切换到另一个位置。
(4)Uber-job:指的是 Uber 那一类在网上接单的工作,一单一单计算报酬,属于临时承包商的性质,比如开网约车和外卖送餐。
我觉得,这些词很可能会变成常见词汇。因为现在,企业的存续期越来越短,大部分企业不是持续经营,存在十年、二十年,而是短期经营,一两年如果赚不到钱,就关门歇业了。最近疫情期间,尤其显著。
我们父母那一代的就业模式—-进单位就一直干到退休,从基层慢慢升迁到高级岗位—-已经不现实了。企业现在用人都是短期的,它自己都不知道几年后还在不在,怎么可能给你一个长期有保障的未来呢?普通人不停地换工作,才是常见的情况。
年轻人应该怎么面对这种”就业短期化、职业不确定”的趋势呢?
我觉得,这才是眼下最大的社会课题之一。科技的进步无法预见,各行各业每天都在洗牌,世界局势又如此动荡,充满各种突发事件,现实大概很快就会变成:大多数人依靠打零工、在网上接 Uber-job 为生,成为斜杠青年,被迫 U 盘化生存。
未来职业方向
全世界都在制造电动汽车,美国一家媒体认为,汽车工人将大量失业,我觉得很有道理。
传统汽车是机械装置,需要大量零件,单单是动力传动系统就多达2,000个零件。
(图片说明:汽油发动机的复杂构造。)
但是,电动汽车是一个电子装置,核心是电动机和电池组,零件大大减少。 变速器、散热器、燃油喷射器、油箱、排气系统,这些都不需要。而且,电动机和电池组都可以外部采购,根本不需要太多工人。
(图片说明:特斯拉 Model 3 的电动机和电池组。)
未来的汽车公司,就像今天的电脑公司和手机公司:核心部件都是外购,自己只负责组装和软件系统。甚至组装都可能外包出去,自己只做设计和品牌。
这样一来,雇员就会非常少,那些跟机械装置相关的岗位,都会消失。
顺着这个思路, 以后不管什么东西,也许都是电子装置 ,因为都会加入控制电路、联网和运算能力。比如,电饭煲、门锁、运动鞋、马桶,以前跟计算机完全没关系,现在都在变成电子装置。
(图片说明:耐克智能运动鞋会自动系鞋带。)
这意味着,三类产业在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1)能源和电池,为电子装置提供能量;(2)电子和通信,作为电子装置的硬件载体;(3)软件,作为电子装置的控制和互动系统。
线上行业会赢
最近,我了解了一下,周围朋友们的情况。
互联网行业现在其实不错的,虽然遇到了疫情,还是很兴旺。电商、线上教育、网络游戏、远程办公等,这些今年都是增长的。
但是,根据媒体的报道,线下的实体行业就很困难,疫情冲击太大,需求大减。餐馆、旅行社、宾馆、会展这些行业,都遭受重创。
大家可能觉得,这是疫情造成的,等到疫情过去,这些行业就可以复苏。我不这样想, 就算没有疫情,线下行业也会越来越难做,未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将是线上行业或线上线下结合的行业。
你要知道,现在的大趋势是,社会正在围绕计算机网络重构。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不断减少,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不断增加。线下的实体行业依赖人与人的直接接触,因此大趋势对它不利。
以后,凡是人身接触的行业,都会变成跟机器接触。 买东西不用接触售货员,上课不用接触老师,点餐不用接触服务员。越来越多的经济活动,都通过网络完成,买家和卖家不再直接见面了。
不管有没有疫情,只要某个行业依赖人与人的直接互动,恐怕最后都会完蛋。
我的建议就是,大家选职业方向的时候,要选通过网络去接触客户的行业,不要选那些直接接触客户的行业。
第364期丨终身职业规划
策划人:李南南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我在北大国发院马浩教授——他也是薛兆丰老师的同事——的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文章。从两个歌唱家的故事讲职业规划的问题,很有意思,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这两个歌唱家,就是最著名的男高音,帕瓦罗蒂和多明戈。先说中国观众最熟悉的,帕瓦罗蒂。
帕瓦罗蒂是自从踏进男高音这扇门的那一刻,就没打算出去。而且他从初出茅庐到走上神坛,一直在唱,直到去世的前一年,还在坚持演出。
说到这,也许很多人脑子里都会浮现这么一副画面:年迈的帕瓦罗蒂,出于对音乐和舞台的热爱,顽强的克服了身体的虚弱,为大家带来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表演。俨然是一副兢兢业业、老艺术家的形象。
但事实还真不是这样。帕瓦罗蒂在晚年的时候,是非常懂得量力而行的。
首先,他从不会演出过量,每个月只演4到5场,演出地点就固定在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他对剧目的选择也比较谨慎,基本就是《托斯卡》、《图兰朵》、《假面舞会》这些比较熟、几乎不可能发生失误的剧目。其中帕瓦罗蒂演得最多的就是《托斯卡》,从2004年开始到2007年去世之前,一共演了60多次。
而且他从来不演重角色,也就是对嗓音消耗大、费嗓子的角色。并且一旦有个感冒发烧、身体不适,管你的票是不是已经卖出去了,直接取消演出。弄得歌剧院的经理非常郁闷,但是又没办法,因为帕瓦罗蒂的人气实在是太高了。
到晚年,他老人家也实在是太胖了,所以连演出过程中的动作,也是能省则省。
比如,《图兰朵》当中有一个情节,男主角应该先敲一下鼓,然后再唱。但是帕瓦罗蒂就改了,要敲鼓的时候,随便比划一下,找个人替他把鼓敲了。
帕瓦罗蒂这么偷懒,观众也不是很介意,毕竟我们是冲着你的嗓子来的,只要唱得好,别的都无所谓。
听到这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不是有点耍大牌的嫌疑啊?
答案当然是没有。事实上,帕瓦罗蒂非常在意观众,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是观众的仆人,给他们唱歌,对我来说就像是氧气一样”。
他之所以这么爱惜自己的嗓子,无非是要确保一件事,那就是能够一直保持完美的嗓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要知道,男高音其实是一个对生理硬件高度依赖的职业。这就导致,一旦年迈,声线老化,就会唱不动。
所以要想唱得久远,必须在年轻的时候就保护好自己的本钱,杜绝一切不必要的损耗。帕瓦罗蒂在这点上,做得就非常好。
比如1995年的时候,帕瓦罗蒂和父亲去威尔士参加兰戈伦艺术节。要知道,这里可是帕瓦罗蒂起飞的地方。早在1955年,20岁的帕瓦罗蒂就跟随父亲的合唱团,在这里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
如今,40年之后,帕瓦罗蒂功成名就,和父亲一起衣锦还乡,这在当地可是件大事,人们提前3个小时就在场馆外面等候。按说应该有一番热烈的重逢,但是,当帕瓦罗蒂抵达的时候,几乎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快步走进场馆。
关于这件事,当时的媒体是这么报道的,帕瓦罗蒂因为害怕场馆周遭的尘土会伤害到喉咙,所以才这么做。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举了。总之,帕瓦罗蒂从年轻时开始,就已经有了唱完这一生的打算,为此,他分外珍惜自己的嗓子。
帕瓦罗蒂
你看,这就是帕瓦罗蒂管理职业生涯的思路——我只做一件事,而且要做到最好,只做头部,不做二三名,不做长尾。同时,我还很谨慎的使用自己的本钱,小心翼翼地呵护,这就确保我直到最后一刻依然是最好的。
但是另一位大师,多明戈就不一样了。
首先,他的称号是“歌剧之王”。要知道,很多男高音在上了年纪之后,都把事业重心放在了演唱会上,因为纯粹的唱歌,肯定要比歌剧那样又演又唱要省劲儿。但是多明戈却一直坚持演歌剧,在舞台上毫不保留地挥洒激情。
比如演《麦克白》的时候,最后那一幕被刺死的戏,经常是因为观众鼓掌的时间太长,导致他得在台上躺着“死”好几分钟,才能被抬下去,直到60多岁,依然如此。
你可能会问,多明戈难道就不怕透支,老了以后唱不动?
不是不怕,而是因为早有准备,多明戈早早就为自己规划出了下一段职业生涯。
多明戈
其中的第一个举措,是回归男中音。在2009年,已经唱了50年高音的他,居然宣布转型,回归男中音。之所以说回归,是因为多明戈在唱高音之前,学的就是中音。按照当时评论员的说法,多明戈转型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延长自己的职业生涯,毕竟随着年龄增长,中音比高音更好驾驭。
第二个举措,是着手转型做指挥。从40多岁的时候,多明戈就经常用自己的知名度,和一些二线的歌剧院做交易:你想请我唱,可以,但是得有一些剧目让我来指挥。
这其实就是在逐步磨练技艺,树立品牌,万一哪天唱不动了,可以随时拿起指挥棒,开始第二次职业生涯。
要知道,指挥是可以一直干到老的,比如著名的法国指挥家皮埃尔·蒙都,86岁的时候还和伦敦交响乐团签了25年的合同。也就是说,多明戈的选择,对于一个歌唱家来说,可以说再合适不过。
你看,这是多明戈的职业生涯管理,他和帕瓦罗蒂的从一而终不一样,他是多段式的规划。他虽然在男高音这个领域已经取得非常高的成就,但他不留恋过去,能够放下存量的荣誉,并且在周边的资源中发现新的增量,找到新的方向转行。这就确保他在每个年龄段,都能做一个最适合自己的职业。
其实,不管是帕瓦罗蒂还是多明戈,他们的职业规划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把职业生涯的终点,设置在了生命的最后一刻,活到老,干到老。
但是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把退休当成了职业生涯的终点。也就是60多岁退休之后,我就不用工作了,每天拿着退休金,养花种草、环游世界。
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职业规划,有可能已经不适用了。
我多次推荐过一本书,叫《百岁人生》。顺便说一句,这本书没有翻译成中文,在我们「得到」App的《每天听本书》栏目中有解读版。
这本书就说,我们这代人,有很大概率活到100岁。这就意味着,假如60岁退休,还有40年的时间在等着你。假如你的职业生涯就此止步,问题就会出现,比如钱够花吗?生活失去目标、失去意义怎么办?等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考虑得更加长远。在策略方面,你可以像帕瓦罗蒂那样,在一个行业里争做头部,并且好好保护自己的本钱,维持优势。也可以像多明戈那样,提早谋划下一段职业。
但是,无论哪一种策略,归根结底,都需要我们先建立一种新的观念——终身职业观。这才是两位大师的经历,给我们这代人的真正启发。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参考资料:
1.参考文章《从杜明高和胖娃落地谈职业生涯管理》,作者:马浩,见于微信公众号:马浩教授on战略管理。
2.纪录片《帕瓦罗蒂:生命的七个咏叹调》,BBC出品。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今天的想法。
把下图分享出去,与更多的朋友一起终身学习。
人人都可能遭遇“职场中年危机”,这张清单能帮到你
原创: 汤君健 罗辑思维 今天
我们先来看两条招聘信息:
- 某大型零售公司招聘企业秘书,年薪20万-35万,入职要求是年龄35岁以下;
- 某大型金融公司招聘财务经理,年薪40万-60万,年龄要求是35岁以下。
你可能也感觉到,人到中年,职业生涯也仿佛到了一个分水岭,很容易就被市场嫌弃。
而且不仅是招聘,一旦公司裁员,中年人好像也首当其冲。
怎样才能做好防守,为职场中年做准备呢?
我们请到了「得到」作者、拥有13年人才培养经验的汤君健老师,制作了一篇清单,帮你破局求生。
“职场中年”没有标准的年龄段,更多是指一种职场状态:
人在职场有了一定的工作积累,但对下一步的突破方向感到无力和迷茫;同时生活上也已经成家,正是需要高薪的时候。
职场中年竞争力变小,主要有四个原因:
① 工作“螺丝钉化”,对职业环境的变化缺乏感知;② 被过去经验束缚,主动学习动力下降;③ 只重视专业技能,缺乏管理能力;④ 家庭压力,对新机会缺乏勇气。
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做出正确的职场策略,你很可能会被企业淘汰。
应对职场中年危机,你可以这样做:
把下属当作合伙人,发展联盟关系。你不妨问问自己:是不是了解下属的职业发展规划?即便和下属的上下级关系结束了,是否还能保持不错的联系?要把你和下属的关系看作是长期关系,平时有意识地培养,也许你去了新单位,他能变成有价值的资源。
维护好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关系。如果你是培训经理,能否快速为公司找到优质低价的培训供应商?
如果你是财务经理,能否马上说出三家审计、税务的服务公司,并与对方接洽谈判
……你可以主动去经营这些关系,要知道,公司不仅看中你的专业能力
,还包括你背后的这些人脉
。结交更多的行业专家、政府资源。具体怎么做呢?最简单的方式,是在行业论坛、会议上,向他们提一个“场景化”的问题,比如“
我在XX行业工作了5年,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具体来说是怎样怎样,您怎么看?
”激起对方的回答兴趣。做好财力储备。一方面,你要为家庭留足一笔备用金,它会让你日后做选择时更自由;另一方面你也应该准备自己的副业,比如
开微店、写付费文章、投资理财
等,增加一份稳定的现金流生意。哪怕一开始副业收入不高,但随着你能力和渠道的提升,这块收入也会慢慢增加,提升你的安全感。抓住企业变故前的微妙信号
,比如公司的招聘质量和数量下降、团队缩减、福利缩减、市场上出现明显的公司负面消息等等。一旦这些信号出现了2-3个,你就要有所警觉,比如开始准备新简历,为下一份工作做规划等等。保持开放心态。无论你短期内是否有跳槽的打算,我都建议你每半年更新一次简历,这能定期帮你做一次小结,了解自己职场上的优劣势。此外,如果猎头或者朋友的公司邀请你面试,也非常建议你去试试水,这能让你保持一种和高手过招的状态,始终
对市场敏感
。如果你选择从大公司跳到小公司实现升职,有两点要注意:①把精力放在业绩提升上。小公司在管理体系和制度上会有很多问题,不要太在意,因为在小公司,业绩代表话语权。②确认薪酬机制。很多小公司会用期权激励吸引人才,在入职前一定要问清楚,比如期权怎么获得?公司有赎回的窗口吗?在上市前能否提前套现……避免入坑。
如果你选择从小公司跳到大公司,有一个机会要好好把握,那就是大公司的新业务、新项目。在小公司创业的人,对新项目更有激情,也更能帮助项目的内部孵化,如果能通过新项目形成自己的业绩,那对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最后,在跳槽前,你要做好内心的取舍。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比如,
收入增长、能力提高和兼顾家庭
三方面,往往不能通过一次跳槽都满足。所以,选择下一份工作的关键在于:这家公司好的地方是不是你看中的,差的地方是不是你怕的
。想清楚,你就可以行动了。
坏运气的人的职业建议
网上的大多数职业建议,都来自那些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所有这些建议都没有充分考虑运气的因素,实际上很多人运气不好,事业受到了很大影响。
现在,很多企业陷入了困境,我就在一家这样的科技公司工作了两年。回顾这两年,我总结了几点经验教训。如果你的职业生涯也遇到了坏运气,不妨可以参考一下。
(1)如果公司业绩不好没有前途,但是愿意给你提供一些优惠条件,让你留下来。你可以接受,但要立即开始寻找新工作,不要留恋那些优惠条件。
(2)公司不是你的家人。某些同事也许是你的朋友,但就像大学室友一样,毕业了也依然可以是朋友。不要因为人际关系的舒适而留下。
(3)不要以为公司情况不好,内部政治就会简单一些。情况恰恰相反,也许以前没有内部政治,但是一旦大家意识到,公司已经变成了一个零和游戏,某些人的得益就是另一些人的损失,就会出现内部政治。经济衰退时期,零和游戏的出现可能性更大。
(4)公司的应变举措,也许会奏效。也许不会。你必须决定是否值得等待,要知道你的时间就是沉没成本。一旦公司失败,你以前投入的时间是无法弥补的。
自由职业者论纲
作者:罗胖本人
这是我2011年写的10条微博,现在读一读我也还会拍着自己的大腿说:哥们,你太有才了!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一】随着城市化、市场扩容、产业链细分、互联网发展这几个基本进程的推进,自由职业将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选择。收破烂、木匠、快递、摄影、平面设计、淘宝店、5毛,本质都是自由职业。自由职业者的人生象一粒优盘:自带信息,接入他人系统运行,任务终结后退归本位,等待下一次接入。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二】自由职业者是自由、开放、丰饶市场的产物:整个市场是他的灯塔,用价格信号引导他的成长方向,而不是一时一地的狭隘坐标。他不用为保持和组织的联系浪费丝毫才智,客户饭局和办公室政治与他无关。他具有天然的高效:每一次劳作都同时收获三样东西:报酬、技能提升和品牌增值。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三】公司不是古已有之,也不会永久存续,它只是人类经济组织方式的一个阶段。公司因降低交易成本而存在,也会因为互联网时代交易成本的持续降低而走向解体。虽然只是远景,但趋势不可逆转。自由职业者是在组织缝隙中孕育的革命性力量。生物进化史早就告诉我们:蟑螂要比恐龙强大。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四】自由职业者不是传统社会的手艺人,不是孤僻离世的宅男宅女,他沐浴在互联网的恩宠之中。1,更多的机会。自由职业者是互联网社会中更易于被搜索到的资源。2,更多的交流。专业社区和线下活动提供的智力滋养远胜于会议室里的头脑风暴。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是:“自由人的自由联合”。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五】失去组织的锁链,还将得到一个更精彩的世界:1,更快的成长。因为同一件事反复做,反复的事用心做。2,更健全的人格。因为市场要求你善待每个合作者。3,更少的焦虑。每天上床时,无事一身轻。4,更多的朋友。纯粹的友谊来自对你本人价值的认可,而不是对你组织中权位的贪恋。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六】手艺人在江湖,既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自由职业者解掉了组织的束缚,却得到另外一种:永远失去了犯错误的机会。组织会包容失败和懈怠,而市场却不懂得原谅。自由职业者从办公室政治的噩梦中醒来,却又掉入另外一个:自我价值成长的焦虑。老话说得好:“不疯魔、不成活儿”。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七】选择自由职业,最大的恐惧是担心朝不保夕、生计无着,就像一个陆地上的人恐惧海洋。而实际上,开放市场既有不确定的一面,又有极为确定的一面:任何价值都会寻找到价格。从长期来看,还将是一个公平的价格。资深自由职业者知道,你只需自身价值的成长,不必担心下一个雇主是谁。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八】选择自由职业,还须面对家人的担心:1,老了怎么办?退休金通常供不起长年建立的消费习惯,更何况组织从来就没有看上去那样牢靠。而好的自由职业者恰恰是越老越值钱。2,病了怎么办?存上50万。50万都治不好的病,还用治吗?3,社会化的保险和现代化的金融是每个人的根本保障。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九】现行教育体系是自由职业者诞生的最大障碍。劣质教育有两宗罪:既不尊重市场,也不尊重天性。而自由职业者恰恰是由这两者共同造就的:立足于天性,着眼于市场。所以,专业化生存的自由职业者反而很难由学历上的那个“专业”转型而来。一个古老的任务再次浮现:“重新发现自己”。
【自由职业者论纲之十】公司雇员转型为自由职业者,只需做到以下几条:1,只提供自我价值成长方向上的服务,老板洗桑拿恕不奉陪。2,每件事都认真,每个人都善待。时刻谨记下一个老板正在观察你。3,把一地鸡毛的碎事整合成有始有终的项目。市场要看到属于你的旗帜。4,老板的批评和表扬,视为浮云。
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如果这篇文章没有分享给你,那是我的错。
如果这篇文章分享给你了,你却没有读,继续走弯路的你不要怪我。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只读了一半你就说没时间了,说明你已经是个“茫”人了。
如果你看完了,你觉得这篇文章只是讲讲大道理,说明你的人生阅历还不够,需要你把这篇文章珍藏,走出去碰几年壁,头破血流后再回来,再读,你就会感叹自己的年少无知。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束之高阁,继续走进拥挤的地铁,依然用着自己昨日的观念来思考自己的未来,你的人生也将继续重复着昨日的状况。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那是一个过来人,对你的人生忠告,并你也愿意用他告诉你的思想去指导自己今后的生活,对你来讲成功不是很难,难的是你是否可以用这篇文章里的思想一直鞭策自己。
如果你看完了,觉得那是一个长辈用他的一生的时间来写的一篇对你忠告的文章,说明你已经有了和他相似的人生阅历,只要你继续努力,成就伟业并不难,难的是你是否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他人分享呢?体验决定深度,知识决定广度
。你的人生是什么呢?
一、关于工作与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
,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充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 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
。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 -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前两天问我的一个销售,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2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虽然他们仍然不好对付,但是他们没有耐性,没有容人的度量,更没有清晰长远的目光。就像一只愤怒的斗牛,虽然猛烈,最终是会败的,而赢得复赛的人则象斗牛士一样,不急不躁,跟随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最终的决赛来了,说实话我自己都还没有赢得决赛,因此对于决赛的决胜因素也只能凭自己的猜测而已,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二、 根源
你工作快乐么?你的工作好么?
有没有觉得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工作很不开心?有没有觉得自己入错了行?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都是一种痛苦?有没有很想换个工作?有没有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有没有觉得这份工作是当初因为生存压力而找的,实在不适合自己?你从工作中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了么?你每天开心么?
天涯上愤怒的人很多,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快乐?你为什么愤怒?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到天涯上来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
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就会常常为了病痛烦恼。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的压力比较大,迫使人们去赶紧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以压力为导向的,压力之下,总觉得非要先做紧急的 事情,结果就是永远到处救火,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也像是救火队一样忙碌痛苦,也是因为工作中没有做好重要的事情。)那些说自己活在水深火热为了生存顾不上那么多的朋友,今天找工作困难是当初你们没有做重要的事情,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今天你们还是因为急于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将来要继续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结果。
我始终觉得我要说的话题,沉重了点,需要很多思考,远比唐笑打武警的话题来的枯燥乏味,但是,天下没有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代价。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三、什么是好工作
当初微软有个唐骏,很多大学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才是他们向往的职业生涯,我在清华bbs里发的帖子被这些学子们所不屑,那个时候学生们只想出国或者去外企,不过如今看来,我还是对的,唐骏去了盛大,陈天桥创立的盛大,一家民营公司。一个高学历的海归在500强的公司里拿高薪水,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做这个梦,好的职位却只有500个。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好吧,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并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却不敢不加班,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部分情况下会找个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来管你,而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想清楚了么?500强一定好么?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
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都到美国了,甚至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最近到国外去了。出国真的有那么好么?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还是在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地挣扎着,至今只有一个正经在一个美国大学里拿到个正式的教职。国内的教授很难当么?我有几个表亲也去了国外了,他们的父母独自在国内,没有人照顾,有好几次人在家里昏倒都没人知道,出国,真的这么光彩么?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
。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对于大多数正常智力的人来说,所做的决定没有大的对错,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你没有考自己上的那个学校,没有入现在这个行业,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就会很失败?不见得。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四、普通人
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概率这件事是很准的。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所以请你在想自己要什么的时候,要得“现实”一点,你说我想要做李嘉诚,抱歉,我帮不上你。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这种人,是靠命的,看我写的这篇文章绝对不会让你成为他们,即使你成为了他们,也绝对不是我这篇文章的功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真正当皇帝的只有一个人,王侯将相,人也不多。目标定得高些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有好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反而比较容易灰心沮丧,很容易就放弃了。
回过头来说,李嘉诚比你有钱大致50万倍,他比你更快乐么?或许。有没有比你快乐50万倍,一定没有。他比你最多也就快乐一两倍,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你快乐。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和别人比赛,比谁要得更多更高,比谁的目标更远大。虽然成为李嘉诚这个目标很宏大,但你并不见得会从这个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而且基本上你也做不到。你必须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能够使你获得快乐的东西,那才是你想要的东西。
你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们把它称之为目标,目标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你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目标没有别人远大而不好意思,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快乐却是一样的。我们追逐成功,其实追逐的是成功带来的快乐,而非成功本身。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
社会上一夜暴富的新闻很多,这些消息,总会在我们的心里面掀起很多涟漪,涟漪多了就变成惊涛骇浪,心里的惊涛骇浪除了打翻承载你目标的小船,并不会使得你也一夜暴富。“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我们这些普通人既没有当贼的勇气,又缺乏当贼的狠辣绝决,虽然羡慕吃肉,却更害怕挨揍,偶尔看到几个没挨揍的贼就按奈不住,或者心思活动,或者大感不公,真要叫去做贼,却也不敢。
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五、跳槽与积累
首先要说明,工作是一件需要理智的事情,所以不要在工作上耍个性,天涯上或许会有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叫好,煤气公司电话公司不会因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免了你的帐单。当你很帅地炒掉了你的老板,当你很酷地挖苦了一番招聘的HR,账单还是要照付,只是你赚钱的时间更少了,除了你自己,没人受损失。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网站常常给人出些馊主意,要知道他们是盈利性企业,当然要从自身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大家越是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他们越是生意兴隆,所以鼓动人们跳槽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会常常告诉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报”又是“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至于是否会因此让你不能安心,你跳了槽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更加开心,那个,他们管不着。
要跳槽肯定是有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
。就像围城里说的,“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来,而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去。”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人生的曲线应该是曲折向上的,偶尔会遇到低谷但大趋势总归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象脉冲波一样每每回到起点,我见过不少面试者,30多岁了,四五份工作经历,每次多则3年,少则1年,30多岁的时候回到起点从一个初级职位开始干起,拿基本初级的薪水,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竞争,不觉得有点辛苦么?这种日子好过么?
资本靠的就是积累,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
……如果常常更换行业,代表几年的积累付之东流,一切从头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35岁的时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积累,而一个没有换过行业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积累,谁会占优势?工作到2-3年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工作不顺利,好像到了一个瓶颈,心情烦闷,就想辞职,乃至换一个行业,觉得这样所有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开,会好很多。其实这样做只是让你从头开始,到了时候还是会发生和原来行业一样的困难,熬过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碰到几个瓶颈,你熬过去了而别人没有熬过去你就领先了
。跑长跑的人会知道,开始的时候很轻松,但是很快会有第一次的难受,但过了这一段又能跑很长一段,接下来会碰到第二次的难受,坚持过了以后又能跑一段,如此往复,难受一次比一次厉害,直到坚持不下去了。大多数人第一次就坚持不了了,一些人能坚持到第二次,第三次虽然大家都坚持不住了,可是跑到这里的人也没几个了,这点资本足够你安稳活这一辈子了。
一份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变成熟手,这个时候往往会陷入不断的重复,有很多人会觉得厌倦,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一切,从而懒得去寻求进步了。很多时候的跳槽是因为觉得失去兴趣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比赛了。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工作两三年的人,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手下,和领导的关系,在业内的名气……还都是远远不够的,但稍有成绩的人总是会自我感觉良好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跟客户关系铁得要命,觉得自己在业界的口碑好得很。其实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不是,这个时候,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稳扎稳打,积累才刚刚开始。
你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手下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如果你都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的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你又何来的成功?
六、等待
这是个浮躁的人们最不喜欢的话题,本来不想说这个话题,因为会引起太多的争论,而我又无意和人争论这些,但是考虑到对于职业生涯的长久规划,这是一个躲避不了的话题,还是决定写一写,不爱看的请离开吧。
并不是每次穿红灯都会被汽车撞,并不是每个罪犯都会被抓到,并不是每个错误都会被惩罚,并不是每个贪官都会被枪毙,并不是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次坚持都会有人看到,并不是你每一点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个善意都能被理解…
…这个,就是世道。好吧,世道不够好,可是,你有推翻世道的勇气么?如果没有,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么?有很多时候,人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每个人总会轮到几次不公平的事情,而通常,安心等待是最好的办法。
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周润发等待过,刘德华等待过,周星驰等待过,王菲等待过,张艺谋也等待过……看到了他们如今的功成名就的人,你可曾看到当初他们的等待和耐心?你可曾看到金马奖影帝在街边摆地摊?你可曾看到德云社一群人在剧场里给一位观众说相声?你可曾看到周星驰的角色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低沉苦闷的日子,我几乎能想象得出来他们借酒浇愁的样子,我也能想象得出他们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窘迫。在他们一生最中灿烂美好的日子里,他们渴望成功,但却两手空空,一如现在的你。没有人保证他们将来一定会成功,而他们的选择是耐住寂寞。如果当时的他们总念叨着“成功只是属于特权阶级的”,你觉得他们今天会怎样?
曾经我也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并不比我有能力却要坐在我的头上,年纪比我大就一定要当我的领导么?为什么有些烂人不需要努力就能赚钱?为什么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的人能那么容易赚钱,而轮到我们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正规化了?有一天我突然想,我还在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社会里挣扎奋斗了,他们在社会上奋斗积累了十几二十年,我们新人来了,他们有的我都想要,我这不是在要公平,我这是在要抢劫。因为我要得太急,因为我忍不住寂寞。二十多岁的男人,没有钱,没有事业,却有蓬勃的欲望。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至少,你还年轻,你没有坐牢,没有生治不了的病,没有欠还不起的债。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你还怕什么?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
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坚持不住了,那只能让别人获得坚持的信心,让竞争者看着你微笑的面孔,失去信心,退出比赛。胜利属于那些有耐心的人。
在最绝望的时候,我会去看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Jerry Maguire》,让自己重新鼓起勇气,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还是有希望。当所有的人离开的时候,我不失去希望,我不放弃。每天下班坐在车里,我喜欢哼着《隐形的翅膀》看着窗外,我知道,我在静静等待,等待属于我的那一刻。
七、入对行跟对人
在中国,大概很少有人是一份职业做到底的,虽然如此,第一份工作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两件事情格外重要,第一件是入行,第二件事情是跟人。第一份工作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入行,现代的职业分工已经很细,我们基本上只能在一个行业里成为专家,不可能在多个行业里成为专家。很多案例也证明即使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非常成功,到另外一个行业,往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你想改变世界,还是想卖一辈子汽水?”是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考利加盟苹果时所说的话,结果这位在百事非常成功的约翰,到了苹果表现平平。其实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好,也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差,或许有报道说哪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比较高,但是他们没说的是,那个行业的平均压力也比较大。看上去很美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只是外人看不见。
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有发大财,所以我的建议只是让人快乐工作的建议,不是如何发大财的建议,我们只讨论一般普通打工者的情况。我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并没有太大关系,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比如,从前年开始,国家开始整顿医疗行业,很多医药公司开不下去,很多医药行业的销售开始转行。其实医药行业的不景气是针对所有公司的,并非针对一家公司,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这个时候跑掉是非常不划算的,大多数正规的医药公司即使不做新生意撑个两三年总是能撑的,大多数医药销售靠工资撑个两三年也是可以撑的,国家不可能永远捏着医药行业不放的,两三年以后光景总归还会好起来的,那个时候别人都跑了而你没跑,那时的日子应该会好过很多。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个行业不行了,问题是,再不行的行业,做得人少了也变成了好行业,当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却是最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金融行业好,金融行业门槛高不说,有多少人削尖脑袋要钻进去,竞争激励,进去以后还要时时提防,一个疏忽,就被后来的人给挤掉了,压力巨大,又如何谈得上快乐?也就未必是“好”工作了。
太阳能这个东西至今还不能进入实际应用的阶段,但是中国已经有7家和太阳能有关的公司在纽交所上市了,国美苏宁永乐其实是贸易型企业,也能上市,鲁泰纺织连续10年利润增长超过50%,卖茶的一茶一座,卖衣服的海澜之家都能上市……其实选什么行业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做。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关键是人。
有一点是需要记住的,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直到我们能够预见得到的未来,成功的人总是少数,有钱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一般的,普通的,不太成功的。因此,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因此大多数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好,大多数人说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好。大多数人都去炒股的时候说明跌只是时间问题,大家越是热情高涨的时候,跌的日子越近。大多数人买房子的时候,房价不会涨,而房价涨的差不多的时候,大多数人才开始买房子。不会有这样一件事情让大家都变成功,发了财,历史上不曾有过,将来也不会发生。有些东西即使一时运气好得到了,还是会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失去的。
年轻人在职业生涯的刚开始,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做对的事情,不要让自己今后几十年的人生总是提心吊胆,更不值得为了一份工作赔上自己的青春年华。我的公司是个不行贿的公司,以前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自己的员工也不理解,不过如今,我们是同行中最大的企业,客户乐意和我们打交道,尤其是在国家打击腐败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做生意不给钱的名声,都敢于和我们做生意。而勇于给钱的公司,不是倒了,就是跑了,要不就是每天睡不好觉,人还是要看长远一点。很多时候,看起来最近的路,其实是最远的路,看起来最远的路,其实是最近的路。
跟对人是说,入行后要跟个好领导好老师,刚进社会的人做事情往往没有经验,需要有人言传身教。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一个好领导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好”的标准,不是他让你少干活多拿钱,而是以下三个。
首先,好领导要有宽广的心胸,如果一个领导每天都会发脾气,那几乎可以肯定他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能发脾气的时候却不发脾气的领导,多半是非常厉害的领导
。中国人当领导最大的毛病是容忍不了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所以常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领导很有能力,手下一群庸才或者手下一群闲人。如果看到这样的环境,还是不要去的好。
其次,领导要愿意从下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这一点其实是从面试的时候就能发现的,如果这位领导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几乎不听你说什么,这就危险了。从下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不代表同意下属的说法,但他必须了解下属的立场,下属为什么要这么想,然后他才有办法说服你,只关心自己怎么想的领导往往难以获得下属的信服。
第三,领导敢于承担责任
,如果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往下推,有了功劳就往自己身上揽,这样的领导不跟也罢。选择领导,要选择关键时刻能抗得住的领导,能够为下属的错误买单的领导,因为这是他作为领导的责任。
有可能,你碰不到好领导,因为,中国的领导往往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领导,因为他坐领导的位置,所以他的话就比较有道理,这是传统观念官本位的误区,可能有大量的这种无知无能的领导,只是,这对于你其实是好事,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要超过他,你希望他比较聪明还是比较笨?相对来说这样的领导其实不难搞定,只是你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下来而已。多认识一些人,多和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同样能找到好的老师,不要和一群同样郁闷的人一起控诉社会,控诉老板,这帮不上你,只会让你更消极。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打交道,看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习他们,然后跟更强的人打交道。
八、选择
DeepCreator:每个人都应该也只能够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埋单。
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是选择,因此在谈职业生涯的时候不得不提到这个话题。
我始终认为,在很大的范围内,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每天我们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我可以不去写这篇文章,去别人的帖子拍拍砖头,也可以写下这些文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整理自己的思路,我可以多注意下格式让别人易于阅读,也可以写成一堆,我可以就这样发上来,也可以在发以前再看几遍,你可以选择不刮胡子就去面试,也可以选择出门前照照镜子……每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很多人会说我命苦啊,没得选择阿,如果你认为“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是当厂长”这种才叫选择的话,的确你没有什么选择,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但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是否原谅一个人的错误,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你永远都有选择。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需要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常常去浇地,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地,诚然你今天浇水下去苗不见得今天马上就长出来,但常常浇水,大部分苗终究会长出来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很糟糕。
每天生活都在给你机会,他不会给你一叠现金也不会拱手送你个好工作,但实际上,他还是在给你机会。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任何了不起的社会关系,我的父亲在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了边疆,那个小县城只有一条马路,他们那一代人其实比我们更有理由抱怨,他们什么也没得到,年轻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书都没得读,支援边疆插队落户,等到老了,却要给年轻人机会了。他有足够的理由象成千上万那样的青年一样坐在那里抱怨生不逢时,怨气冲天。然而在分配到边疆的十年之后,国家恢复招研究生,他考回了原来的学校。研究生毕业,他被分配到了安徽一家小单位里,又是3年以后,国家第一届招收博士生,他又考回了原来的学校,成为中国第一代博士,那时的他比现在的我年纪还大。生活并没有放弃他,他也没有放弃生活。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放弃,他没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时机到来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决定在你的每个小小的选择之间。
你选择相信什么?你选择和谁交朋友?你选择做什么?你选择怎么做?……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当中,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又远比客观条件的选择来得重要得多,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选择怎么做才重要。选择用什么人并不重要,而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重要。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大多数关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一个大学生毕业了,他要去微软也好,他要卖猪肉也好,他要创业也好,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没有什么关系,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除了这些,你还可以选择时间和环境,比如,·你可以选择把这辈子最大的困难放在最有体力最有精力的时候·,也可以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40岁再说,只是到了40多岁,那正是一辈子最脆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那个时候碰上了职业危机,实在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在20多岁30多岁的时候吃点苦,好让自己脆弱的时候活得从容一些。你可以选择在温室里成长,也可以选择到野外磨砺,你可以选择在办公室吹冷气的工作,也可以选择40度的酷热下,去见你的客户,只是,这一切最终会累积起来,引导你到你应得的未来。
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九、选择职业
职业的选择,总的来说,无非就是销售、市场、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几个大类,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财务出身,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现代IT行业也有技术出身成为老板的,但实际上,后来他们还是从事了很多销售和市场的工作,并且表现出色,公司才获得了成功,完全靠技术能力成为公司老板的,几乎没有。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销售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而管理其实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这两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东西,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财务则是从数字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公司小的时候是销售主导公司,而公司大的时候是财务主导公司
,销售的局限性在于只看人情不看数字,财务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数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运营成本低,有订单就活得下去,跟客户也没有什么谈判的条件,别人肯给生意做已经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订单压倒一切,客户的要求压倒一切,所以当然要顾人情。公司大了以后,一切都要规范化,免得因为不规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同时运营成本也变高,必须提高利润率,把有限的资金放到最有产出的地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才不管你客户是不是最近出国,最近是不是那个省又在搞严打,到了时候就要把业绩拿出来,拿不出来就抛股票,这个时候就是数字压倒一切。
前两天听到有人说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能做什么?”,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规模了,我们想“不能做什么
。”很多人在工作中觉得为什么领导这么保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错过很多机会。很多时候是因为,你还年轻,你想的是“能做什么”,而作为公司领导要考虑的方面很多,他比较关心“不能做什么”。
我并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销售或者财务,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有些人就喜欢下班按时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那也挺好,但就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了,否则会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有很多的不快乐,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我想,我们还是因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为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紧的,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总是觉得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活本身一团乱麻,工作也不会顺利。所以要有娱乐、要有社交、要锻炼身体,要有和睦的家庭……最要紧的,要开心,我的两个销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问他们,2年以前,你什么都没有,工资不高,没有客户关系,没有业绩,处于被开的边缘,现在的你比那时条件好了很多,为什么现在却更加不开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开心,那你为什么还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还是要让自己高兴起来,让自己心态好起来,这种发自内心的改变会让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气质,更能包容……否则,看看镜子里的你,你满意么?
有人会说,你说得容易,我每天加班,不加班老板就会把我炒掉,每天累得要死,哪有时间娱乐、社交、锻炼?那是人们把目标设定太高的缘故,如果你还在动不动就会被老板炒掉的边缘,那么你当然不能设立太高的目标,难道你还想每天去打高尔夫?你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但是上下班的时候多走几步可以吧,有楼梯的时候走走楼梯不走电梯可以吧?办公的间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卧撑可以吧?谁规定锻炼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个小时去健身房?你没时间社交,每月参加郊游一次可以吧,周末去参加个什么音乐班,绘画班之类的可以吧,去尝试认识一些同行,和他们找机会交流交流可以吧?开始的时候总是有些难的,但迈出这一步就会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而每天工作得很苦闷,剩下的时间用来咀嚼苦闷,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让生活更加糟糕。
越早知道越好的职场规则清单
2017-06-19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职场,有哪些规则?老司机也不见得知道。
国内顶尖个人事业发展顾问古典,为你准备了这份清单。
请享用。
生活和工作要区分,别成为能当好朋友却很难共事的人。别让别人为你的生活、心情、健康、心理、前女友、渣男等买单。一旦你开始因为生活而影响工作,等于绑架了整个团队。
工作是一种社交关系。你的情绪一旦在公众场合出现,就具有影响周围的人的能力。如果真的有情绪,不要直截了当地表达出来。哪怕冷处理30分钟,让大家看到你自己先在努力,别人也愿意帮你。
工作,就是和世界玩交换游戏。作为新人,如果没有资源,就把自己当做资源。你的资源包括:你能支配的时间、你能运用的技能和经验、你能支配的钱、愿意和你链接与合作的人,以及你眼光能看到的趋势。
对大部分人来说,以貌取人都是最简单有效的判断方式。你期待别人怎么看你,就用一种他能识别的方式装扮自己。如果工作常常要见陌生人,着装特别需要注意。
工作中既要关注人,也要关注事。不关注人,人不和你玩。不关注事,合作没收益。在人事之间,其实越是机动灵活的地方,人起到了越大的作用,越需要关注人。
要学会向上调用资源,而不是等待被调用。上级时间少,但信息多、资源多;你时间多,但信息少、资源也少。沟通一定遵循两个原则:谁资源匮乏谁主动沟通,谁比较痛苦谁主动沟通。所以,和上级的沟通一定是由你发起。
聪明的人总是给别人出选择题,不是问答题。你说得越清楚,越有力,越符合对方的工作习惯,就越有可能拿到资源。
你不仅是在为公司工作,更是在逐步确立自己在公司内的评价和长远的江湖地位。个人信用,源于持续提供价值。就算自己能力暂时不强,但至少要让别人看到你的付出和态度。
一次性把一件事做到完美最重要。人的记忆排列中,永远只能记得顶级的事、让你尖叫的人。知道世界第一高峰的很多,能说出世界第二高峰的却寥寥无几,工作亦同理。每一次,都尝试逼近一个完美的点,其实就是在不断修炼把任何事情到极致的能力。
任何一个小任务,都可以拆分为很多细节,你只能挑其中一件来做。选哪件呢?考虑那些你最有天赋、资源最多和最想花时间的。
组织内的自由度,源于你的专业和能力,而非相反。这就是一个入职2个月的年轻人,给任正非写“万言书”探讨华为战略问题,任正非会说“有病治病,没病开除”的原因。这种行为背后只有自由,没有责任,说对了全是讨巧,功成名就;说错了,却完全不担责任。
好的组织,会选择那些愿意又能够承担责任的人,给他们更大自由和权力来激励他们。那些少干活的人,组织一旦意识到这点,会开始降低自由度,制定条款去约束他们。长期来看,躲避责任让你更不自由。
工作要以“可交付”而不是“我尽力了”为标准。可交付的意思就是,这个结果在离开你手的时候已经是个完成品,不需要下家修补你的工作才能继续下一个流程。公司生态中,谁的结果最可交付,资源和收益都会迅速集中到他那里。
以下三件事别指望组织为你做:教你东西、帮你平衡生活和工作、帮你自我实现。别期待组织做,不代表组织不会做,好的组织会帮你做。“别期待”意思是说,不要被动地等着组织,你才是这些事情的主体。
不仅是工作,所有事情都是一样。如果你能成为一个有能力、好合作、强目标感、在关键时刻能起关键作用的人,就具备了领导者的魅力。这样的你,也同样会是一个好父亲、好母亲、好丈夫、好妻子、好兄弟。
未来30年,孩子面临怎样的职场世界?
古典
如今,我们让孩子们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是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你是否能考虑到,未来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其实未来根本不需要跑步,而是会出现一个全新的规则。孩子们不再需要考试的能力,他们需要的是在三十而立(2040年的社会),职业生涯顶峰时候的人际能力。
在这里,我大胆地对2040年的职业环境进行一下预测。首先,信息时代已经开始向概念时代转变。当下信息时代的很多重要工作,在未来20年会极大程度地被机器人所取代,而到那个时候,很多在传统行业工作的人都将面临失业,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趋之若鹜的银行柜员,5~10年后或许就会被具有人机交互功能的虚拟自动柜员机取代。
计算与逻辑分析能力是信息时代的核心,那么概念时代的核心是什么?是高概念化、高感性的人才。举个例子,麦肯锡是全世界最大的企业咨询公司,上世纪90年代,他们67%的员工是MBA,2003年这个比例降低到了41%。到现在12年过去了,这一比例仍在不断下降。那么是什么人填补了麦肯锡这些头脑一流的MBA呢?是MFA(艺术硕士)。
麦肯锡意识到,他们的调查报告必须要用更易于理解的方式来表达。更有意思的是,苹果并不是靠程序员和工程师强大起来的,而是靠理念。小米靠什么?小米背后没有很雄厚的产品工厂,他们的核心是粉丝营销,是靠情商来运作。这就是概念时代的职业趋势——那些原本仅靠知识和逻辑工作的人会越来越廉价。计算可以被机器所取代,但是创意却不会。
如果适应新的职业趋势?未来的主人翁需要什么技能?我非常赞同著名未来趋势专家Daniel Pink的观点。他给出了未来社会6种必备技能:设计感、讲故事的能力、整合事物的能力、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还有你需要会玩,并能找到意义感。
简单来说,2040年的白领和小资应该是这样:有品位,会讲故事,能跨界,有人味儿,会玩,而且有自己的追求。
上世纪90年代,你的父母肯定会要求你考公务员,或者进国企,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不为下半辈子的生计而发愁。而本世纪初,家长们会鼓励孩子去读国际贸易、金融和计算机工程。但是在2040年,社会最核心、最优秀的一群人,在我看来一定干着像产品营销经理、导演、旅游设计师这种人文和科技交融的职业,这些职业才是未来的大趋势。
对未来世界的判断或许是关乎教育的最重要话题。我找到了自己的答案,为此我给自己1岁的女儿写信说:“亲爱的弯弯,我希望你活的认真,活的精彩,希望你过上我从未理解、也从未看见的生活。”
本文作者古典,用户 吴亚林 推荐自《科技生活》杂志。
非常感谢大家创作或推荐好文供大家分享学习,有关稿费支付及知识产权事宜请发邮件至dushuren#luojilab.com(#换成@)
罗胖曰:
一位电影界的大拿告诉我——
一个好导演,往往都是好大厨。
为啥呢?因为需要的都是把一堆乱七八糟的材料摆布好的能力。
工业时代需要好节点。
互联网时代需要好连接。
学好数理化,不错。
学好做一顿饭,也不错。
新研究:培养兴趣比寻找兴趣更重要
在选择职业方向时,一条常见的建议是你应该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比起“寻找兴趣”,培养自己对一件事的兴趣更重要。科普作家游识猷在微博上分享了这项研究。
这项研究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上,研究者之一是提出“成长型思维”的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其中一项实验是这样的:研究者先给学生们看一个非常有趣的黑洞科普视频,绝大多数学生都为之着迷。然后研究者让学生读一篇很难的黑洞科学文章,于是学生对黑洞刚刚燃起的兴趣迅速下降了。而下降得最多的,就是那些特别相信“寻找兴趣”的人。
原因很简单,“寻找兴趣”会让人误解真正做好这件事的难度。相信“寻找兴趣”的人认为,一旦你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其他领域就可以忽略。当你命中注定要去做某件事,这事就应该能让你兴趣盎然,让你自然而然地废寝忘食、孜孜不倦,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根本不该出现难以克服的困难。“被难倒”和“失去兴趣”都是证据,证明这件事不是你的“命中注定”。
不过,这种想法只是美好的想象。现实里,有时候的确会出现专注又有收获的“心流”状态,但更多时候出现的是挫折和看不到出口的忍耐。一件你觉得很困难的事情,仍然可能成为你的真爱。对一件事情怀有热情,也绝不等于从此有了无穷无尽的动力,时刻都干劲十足。
研究者总结,“培养兴趣”是比“寻找兴趣”更有效的建议。兴趣只是一颗种子,即使你机缘巧合获得了种子,也需要付出多年不懈努力,才能让它真正枝繁叶茂。“培养兴趣”指的就是这样的过程,你感觉某个领域有意思,认为自己能有所作为,然后花时间,花精力,全心投入,遭遇各种挫折,最终靠着你的坚持付出,亲手塑造了你的兴趣和未来。经历过这一切再回看时,你才会看到“兴趣”和“意义”所在。
罗胖60秒:一个好职业有什么特点?
- 还是得到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我们春季班的于刚大夫,他是中国第一流的小儿眼科医生。那他演讲的主题呢,是要推销一下医生这个职业。
他说,医生这个职业看起来很辛苦,但是有三个别的职业没有的优势。
第一,是反馈及时。医生每看一个病人,都会得到一次反馈,人生随时会得到奖赏的。我们都知道,及时反馈对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有多大。
第二,是终身学习。任何医生,都没法躺在医学院学的知识上,必须一辈子不断地补充知识。这样的人生大概率也不会无聊和颓废。
第三,是受到尊重,被人需要,所以有更大的机会当一个好人。
- 你看,这可不仅是医生这个职业的特点,这是未来所有好职业的特点啊。
于刚医生的总结特别好。他说,一个好职业和一次好婚姻一样,不是它能给你带来啥,而是它能不能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趋势:最重要的职场软技能
软技能在字典里的定义是“让人和他人有效以及和谐交往的个人品质
”。企业在招聘人才时,除了要评估工作需要的一些“硬性”技能之外,软技能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重视。职场与商务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采访了1200位各行业的招聘经理之后,发布了《2017年新兴工作岗位报告》。报告显示,最重要的软技能分别是适应能力、文化契合度、合作能力、领导力、成长潜力和做事条理。
领英负责人才解决方案的副总裁丹·夏皮罗(Dan Shapero)认为,这些最重要的软技能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让你周围的人变好。最好的员工不仅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还能提升同事的业绩
。他也分享了一些寻找具备软技能人才的方法。
像外语、会计等技能,在入职前的面试中是可以清晰测试和衡量的,那怎样找到具备那些软技能的员工呢?夏皮罗认为,不与他一起工作,你很难看出一个人的软技能。如果你负担得起试用期,那么让你最看好的求职者来参与短期带薪工作,看看他们是怎么和你的团队一起工作的。如果实现不了,就在面试中设置一些展现他们想法的情景模拟面试题。比如,为了看出一个人的成长潜力,夏皮罗会喜欢问一个基础但有效的问题:如何看待自己在公司以及私人生活中的位置。为了测试适应能力,问一些必须马上思考以及他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例子。为了了解他们的合作能力,问一下他们在团队中的角色以及团队协作经历。尽管这些问题看起来相对简单,夏皮罗认为,那是因为它们本来就简单,“直截了当的问题才能得到直截了当的答案”。
夏皮罗个人喜欢问的问题是求职者在过去和同事处理棘手问题的经历。他发现,对于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去做这样的问题,那些有强大软技能的求职者的见解更深刻。
罗胖60秒:什么职业是“高风险职业”?
话说有一位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说她自己从事的是高风险行业。一问才知道,她不是研究炸弹的,也不是研究核物理的,她研究的是普通的统计学。
那怎么叫高风险呢?她解释说,他们这一行在写论文的时候,援引数据,必须仔细小心地核实。一个细节有错,最后结论也就错了。不管有多少创见,一个小错误,就能把她在学术圈的声望给毁了。
所以,她不仅要小心自己出错,还要防范引用了别人的错误成果。
- 对此,我的同事怀沙有一个感慨说,
只有当一个系统对它的参与者提出了明确的游戏规则和惩罚标准之后,这个系统输出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 为什么?因为不仅每一个节点会对自己的安全性负责,每一个节点还会对其他节点的安全性做反复的核查。
最终,每个个体的自保意识,才汇聚成了一股靠谱的力量。
罗胖60秒:成人世界没有考试铃声
- 话说有一次在某个场合,我遇到一位年轻人,他说特别想加入我们公司,说了一堆向往什么的。那我就问啊,那你说说你自己吧。
他说,我对知识有好奇心,我能刻苦地工作,我能充分地和同事协作,我能坚决以完成任务为导向等等吧,反正就是在面试的时候夸自己的那些词。
我说好,你给我们的HR邮箱发个简历吧,同事会安排你面试的。他问,你们的HR邮箱是什么?我说网上有。他说,我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你们的HR邮箱。
这件小事让我很感慨。其实不是说这个年轻人的能力不行,而是他的思维方式是被考场培养出来的。
他们习惯了准备得很好的考场,他们自己只需要在考试铃声开始之后,好好表现自己。
- 他们没太意识到:出了学校之后,考试无处不在,考试随时开始。
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考试铃声。
罗胖60秒:工作为什么又叫上班?
那天我偶然翻字典,注意到上班的这个“班”字。班的原意是把一块玉给分开。可是奇怪,后来怎么变成上班的意思呢?
仔细一查,原来把玉分开,后来引申出来分布、排列的意思,分开了自然要排列,比如班级、班车,就是这个“班”。
再引申,有了群落的意思,比如领导班子、一班人马。
- 再引申呢?既然分布、排列了,就有了次序,有了好坏分别、三六九等。于是班又有了分成层次、档次和高下的意思。比如,按部就班,等等。
说到这儿,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去工作又叫“上班”,就是把自己纳入到某种预先排列好的秩序里面。
- 弄明白了这个,恐怕我以后不会用上班这个词。
因为工作的乐趣,都是要改变秩序
,而不是进入某一种一成不变的秩序。
今天是周一,祝大家上班,不,工作愉快。
罗胖60秒:效率和效果,是两回事
- 昨天我看到一句话,说“应当做有效的事,而不是做有效率的事”。
这有啥区别呢?还真有。“做有效的事,可能你不擅长,但是有结果;而做有效率的事,可能你擅长,但是没意义。
”这段话说得真好。
举个例子,今年中秋节的时候,不少公司给我寄月饼。公司嘛,当然是大批寄送,采购月饼怎么更便宜,寄送怎么更高效,这种效率导向的事,他们会做得很好。但是请注意,有效率不见得是有效果。
比如一家向来号称非常有创意的公司,给我寄了一盒普通的月饼,我心里那个瞬间,对他的敬意是要打一点折扣的。不是嫌月饼便宜,而是你浓眉大眼的,居然一点创意也没有。
你看,追逐效率当然对,但是它有负面作用,那就是,你也许只是在做发挥长项的事,但是它在你心里会形成一个认知屏障,让你误以为自己努力了,所以是在做有效果的事。
DeepCreator:效果,做正确的事;效率,正确地做事。
罗胖60秒:实力和霸权的区别
- 昨天,我在一本讲国际政治的书上看到一句话,说“实力”和“霸权”是两个很不同的概念。
实力是一种客观存在,而霸权不同,霸权的基础虽然是实力,但它更是一种感知,是其他国家对他实力的感知。
一个大国,当然要积累实力,但重要的是通过战略运作,来经营国际社会对你霸权的感知。哎,这个区别有意思。
正好最近我在听汤君健老师的课。他说,一个人能不能在职场升职加薪,站在自己的角度,更多的是考虑自己的价值和贡献,说白了就是实力。
但是,决定你能不能升职加薪的老板、雇主,他们不是在看这些,他们在看什么呢?
- 主要是两个东西,第一,你对公司未来的价值。第二,你给周边协作网络带来的价值。
所以你看,实力积累很重要,但是经营别人对你实力的感知和想象,更重要。
罗胖60秒:什么叫“跟对人、做对事”?
- 最近我看到一个段子说:什么叫做跟对人,才能做对事?
举个例子,上菜市场买菜,你如果觉得自己砍价能力不行,那好,那你就跟在一个会砍价的大妈后面。等大妈砍完价,你也跟着对老板说:我也来两斤。
你看,这多划算啊,大妈砍下来的低价,你也能分享。这叫跟对人、做对事。不过这还不是最高境界。真正跟人的方法是什么?
是你跟在大妈后面,看大妈和老板砍价僵持不下的时候,再加入,帮着大妈对老板说:你便宜点,我也来两斤。
你看这就是团购了嘛,老板可能就答应了。你和大妈都拿到了一个本来拿不下来的价格。
- 所以你看,跟人的技巧,不是搭顺风车,而是在关键时刻,把自己加入,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所以这就不只是跟人了,而是把仔细观察、主动介入和积极合作三件事合而为一了。
罗胖60秒:做事的能力分几种?
我的同事李南南老师跟我说到一个比方,说世界上的事,分成两种。一种像“麻”,虽然看起来很乱,但是只要你花功夫一点点地去理,总能够理得清的。
还有一种事像“水”,一盆水要是很脏很浑,你能拿它怎么办?你能把水洗干净吗?不能。你花再大的力气也不能。所以只能等,时间一长,杂质一沉淀,水自然就清了。
对待第一种,就是像“麻”那样的事,就得主动介入,投入极大的意志力去行动。那对待第二种,就是像“水”那样的事,只能等,投入极大的耐心和敏锐,去捕捉介入的时机。
当然了,真实世界里的难题,其实都混杂了。所以,所谓干事的能力,无非就是这三个东西的组合:
第一,理清乱麻的行动力;第二,捕捉水变清的那一刻的感受力;还有,更重要的第三,分清上面两种事的判断力。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有智慧分辨两者。
罗胖60秒:什么是“行动的副产品”?
- 今天的罗辑思维节目里,我讲了一个中国的民间故事。
说有这么个财主几个儿子都好吃懒做。财主临死的时候,把儿子叫到床前,说你们都这么不争气,所以呢,我把一大笔财宝就埋在咱们家地里,你们自己去找吧,找到之后,你们这辈子就不愁了。
老爷子一咽气,这几个儿子扛上锄头就去地里了,上天入地地翻了个遍,也没找到什么财宝。但是地已经翻完了,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种上粮食吧。结果秋天是一场大丰收。这儿子才明白,老爹说的财宝原来就是这个。
这个故事很俗啦,但它其实在隐喻一个有效的行动是怎么完成的。你先是盯住一个未必正确的目标行动起来,过程中你会有意料之外的副产品,这个副产品会纠正你原来的目标。
你看,成功的必要条件,其实不是什么坚持初心,而是关注那些行动的副产品。
诺奖得主:机制设计的核心是明确目标和动机
美国经济学家埃里克·马斯金,曾因“机制设计理论”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理论的核心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设计比赛规则,机制设计者设定特定的规则结构,规则执行者按照比赛规则操作。在给清华-青腾未来科技学堂学员上课时,马斯金解释了这个理论在企业运营管理领域的应用。
在公司里,管理层希望员工是为了公司利益而工作,但员工通常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职业发展,两者之间有时并不匹配,这时需要企业CEO设计出一个机制来奖励员工用更创新的方式服务公司。马斯金介绍,机制设计其实是一个逆向思维的过程,要根据设定的结果来设计过程。他举例说明,假设你是父母,家里有两个孩子,你想把一块蛋糕公平分配给两个孩子,怎么做才能让两个孩子都满意?马斯金给出的解决办法很简单:一个孩子负责切蛋糕,另一个孩子先选蛋糕。这样就引入了切蛋糕的孩子的动机博弈,切蛋糕的孩子会尽可能的平均去切,保证不论哪块留给自己都会满意,另一个孩子肯定会挑自己认为大的那块。
马斯金从这个故事中总结了机制设计的两个特征:
第一,作为机制设计者,当你面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时,可以不通过自己来寻求最优解决方案,而是通过设计一个机制来完成你的目标;第二,在机制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参与者的动机,实现激励相容,达到共赢。
马斯金还介绍了著名的“威克瑞拍卖”理论,以解释机制设计在现实社会中的复杂应用。20多年前,美国政府想把无线电频率转售给最重视它且能创造最大价值的企业,政府找到这家企业的常规方法有两个:一是政府去询问每家公司的报价,但企业可能会为了拿到许可证而虚报价格,造成不实的高价竞争;另一个方法是竞标,但这样可能会带来低价竞标,因为每个公司都想以有利润差的价格拿到许可证。威廉·维克瑞教授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公开竞标,高价者得,但是实际付费只需按照第二高的竞价。马斯金说,在这个机制下,低价竞标会成为一个劣势,因为如果企业把价做的低了,很有可能会流标;同时企业也不会虚高报价,如果虚高报价,很可能最后价格高出实际,做了笔亏本的买卖。
以上,就是马斯金对机制设计理论的介绍,他认为,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是明确目标和动机,“在机制设计当中,首先要审视的是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年轻人,不会有抛弃你的时代,只有你自己选择置身事外
我很喜欢吃日本料理。
日本有一个煮饭仙人——村嶋孟,他说煮饭最要紧的是,心无杂念。
在他的店里,每天限量 500 份,售完即止。
日本还有一家便当企业——玉子屋。他们说便当最重要的是,好吃不贵。
在玉子屋,每天卖出 6 万份,红红火火。
这两种模式,虽有量级的区别,但都是成功,在精彩的时代,他们绝不置身事外。
那我请问你,你是要做心无杂念,每天卖500份的煮饭仙人?
还是做好吃不贵,卖 6 万份的玉子屋?
选择煮饭仙人,就是选择在个位数上努力,走到“工匠精神”的极端;
选择玉子屋,就是选择在百位数上努力,发挥战略的影响力。
那千位是什么?怎样才能把握住千位数的机会呢?
— 1 —
千位:时代
你永远打不败的对手
为什么腾讯能用 3 倍薪水挖走你的人?为什么阿里双 11 一天的交易额 1682 亿,超过外蒙古 3 年的 GDP 总和?为什么小米 8 年上市,市值 543 亿美金?是联想的 7 倍?
因为他们符合“时代”。
马蔚华说过一句话,我很喜欢——
不知宏观者,无以谋微观;不知未来者,无以谋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谋中国。
对应这三句话,时代给予了每个年轻人平等的机会,赋予我们三种模式机遇。
——
在过去,线下流量在商业中心,线上流量在电商平台,流量之水牢牢锁死,普通人没有好的机会。
在现在,流量之水肆意流淌,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释放原有视频网站的流量;以拼多多为代表的社交裂变释放原有锁在微信的流量……
开掘河床,挖渠引流,点滴流量汇聚成大江大河,这是我们的庆典,是时代的恩赐。
——
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我们一点都不忙,只是时间不够。
技术,正大大解放人类时间。
自动翻译,解放人工翻译的时间;人脸识别,解放安保人员的时间;就连智能的合同审核,都在解放无数律师的时间……
工作会迁移,工作要迭代,如何对待时间,几乎决定了一生。
——
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人口问题将成为中国的重大课题。
你的人力成本乘上3倍,还有盈利空间吗?养老院、养老地产,会是一个好的方向吗?
各个城市疯抢人才,帮助老年人养老和再就业,是未来的大蓝海。
——
我时常感慨,时代待我们不薄,年轻一代,和上一代大大不同。
上一代人,很多是以控制社会资源为核心竞争力,你抢走了,我就饿死;这一代人,是商业模式,是人才,是更加深刻的市场竞争。上一代,很多通过获得行政许可,获得暂时性的垄断地位;这一代人,有聪明的头脑和坚强的决心,不需要喝酒走关系,通过市场经济、通过互联网赢得用户,这是时代赋予的力量。
所以,上一代人很多无法理解现在发生了什么……
被抛弃的从来不是年轻的头脑,被抛弃的是不思进取腐朽生锈的灵魂。
时代如此精彩,当然不能置身事外。
— 2 —
百位:战略
别用战术的勤奋
掩盖战略的懒惰
阿里巴巴马云说过,阿里巴巴的成功是靠运气,并非依靠勤奋;腾讯马化腾说,创业初期,70% 靠运气;小米雷军说,企业成功,85% 来自运气;YouTube 陈士骏说,成功要 90% 的运气,加 10% 的努力。
看来成功者都很自谦,把成功归结为难得的好运气。
但你知道吗,运气是可以管理的,管理运气的工具,就是战略。
好的战略,可以对冲运气。
——
增长红利的行业,比如 2000 年的房地产,靠勇气。
王健林说什么清华北大,都不如胆子大。
冲进去,就能赚钱。
赢家通吃的行业,比如互联网,靠速度。
把自己逼疯,把对手逼死。
速度快,就能赚钱。
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比如火箭,靠创新。
科技狂人马斯克说,“护城河”理论很古旧,创新才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能创新,就能赚钱。
千万不要用战术的勤奋,来掩盖战略的懒惰。选择比努力重要,选错战略,越拼越惨。
我们不抢占先机,但我们抢占时机。
— 3 —
十位:治理
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你知道为什么人人称梦寐以求的 CEO,被称为“首席执行官”吗?
这么高的职位,为什么叫执行官,不叫决策官?
因为 CEO 要执行董事会的决定,真正的决策机构,不是 CEO ,是董事会。
CEO 以上叫治理,CEO 以下叫管理。
治理,比管理重要。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谁,在什么位置,占多少股份,用什么方式,如何激励。
——
利益结构和权力制衡结构,会让结构里的每个人,因为制度和激励,采取对个人最有利的行为。
如果结构正确,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匹配,是双赢。
如果结构不对,那什么都不对,追求利益同时损害公司利益,是双输。
关于股权,合伙人,员工激励等治理问题,其实都是人和钱的关系,是人和钱的联姻。
是时间、才能、承诺,与现金、资源、关系的婚姻。
优秀的管理者,必定要学会设计优秀的治理结构。
— 4 —
个位:管理
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善意
当时代、战略、治理趋于稳定,管理就特别重要。
管理的本质,就是激发善意。
但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管理,只能排在个位?
煮饭仙人的工匠精神,只能走到个位数的顶端?
你一定发现,越是在大公司,越讲管理;
越是在小的创业公司,越不讲管理,甚至有人说,没有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
可是这些小公司有些偏偏能做的很大,能以下犯上,以下克上。
——
比如谷歌,在谷歌很小的时候,也没有管理,可是不妨碍这群疯狂的天才把它变成庞然大物,去挑战当时的霸权世界。
精妙的大公司,居然被野蛮的小公司干掉了?
还是因为,选对了时代。
管理当然很重要,但是,时代更重要。
选择了互联网,选择了时代的恩赐,千位的大放光彩,让个位黯然失色。
— 5 —
一命二运三风水
四积德五读书
千百十个,年轻人,你想在哪里取得成功?
当朋友圈弥漫着焦虑情绪时,我鼓励你脚踏实地,用行动和成长治愈焦虑;当全世界都在说经济低谷时,我鼓励你乐观积极,因为失去信心,才四季如冬;当大家担心时代抛弃自己连一声再见也不说时,我鼓励你拥抱时代,不要选择置身事外。
——
古人有一句话,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德,五读书。
命,是我们生于哪个时代;运,是情绪化的说法,去掉情绪,就是概率;战略,对冲运气,提高概率;风水,是一种空间结构学,是治理的智慧;积德,是激发善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读书,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前面四者。
世界太美丽,时代太精彩,错过了太可惜,别把大腿拍断,更别望洋兴叹。
年轻人,不会有抛弃你的时代,只有你自己选择置身事外。
想要跨越经济周期,这些底层密码你知道的越早越好
1
大家都说是经济严冬。在光华赋能的年会上,我分享了一些自己的观点。
1)从小学考试,到研究生考试。
过去40年中国的经济,以平均每年8%以上的速度在增长。
这就像让一群大学生参加一个平均分95分的小学考试,拉不开差距,甚至几乎纯粹看发挥。
这对稳定考到99分的高手,其实是不公平的。
现在的经济寒冬,就相当于把考题换成了研究生考试。
当平均分降到70分,甚至有三分之一人不及格,考到90分以上凤毛麟角时,这才是真正的高手浮现的时候。
经济寒冬,是精英创业,而不再是大众创业的机会。大众,要选择跟随精英。
2)秋春相交的核心变量。
要想穿越经济寒冬,要懂得导致秋春相交的核心变量。
只有找到这些核心变量,理解这些核心变量,明白这些变量对商业的推动作用,才能穿越冬天,迎来春天。
我们今天,面临的最主要的变量是什么呢?
我认为,核心变量有三个:科技(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人口结构,和国际关系。
作为商业人士,必须透彻理解这三个变量。感受他们涌动的力量,和前进的方向。
3)科技到底想要什么?
今天,我只想分享我对其中一个变量的理解:科技。
科技到底想要什么?人工智能、基因技术先不说。移动互联网想要什么?
移动互联网想要通过连接,缩短距离,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提高传递价值环节的效率,倒逼创造价值环节的品质提升。
如果移动互联网能说话,它会告诉你,这是它想要的。可惜,移动互联网是哑巴,你只能看它做的事情。
理解它,并且顺势而为,你才能跨越周期。
2
前几天凌晨3点多,一位创业者给我发消息,说非常焦虑,已经失眠一段时间了,公司也已经裁员一半以上,资金流马上就要断了。
很痛苦,所以忍不住给我发消息。
第二天早上,我看到微信,立刻和他通了个电话。
他说,遇到资金链问题后,他去找一直想投资他的投资人。
他非常有信心、一直在他的候选清单上的一个投资人,突然表示要再考虑考虑。
这让他非常震惊。这个投资人,他以为是只要自己一点头,钱就会进来的。
现在不仅是这个投资人,其他人也都收紧了投资。
那怎么办?股权之外,考虑债券?
现在债券也非常谨慎。没有抵押,基本是借不到钱的。你有抵押吗?
他说,自己和家人住的房子外,都已经抵押出去了。实在不行,把这套也抵了。
我说千万不要。不论怎么创业,家人住的房子,是他们心中最后的安全感。
那怎么办?本来不做的低价值业务,赚快钱的小单,不管什么能产生正向的现金流,就都做起来。
苍蝇都是肉。一定要让运营收入,大于运营成本,才能熬过未来的1-2年。
2019,不会比2018容易到哪里去。
高歌猛进式创业,遭遇经济寒冬,必须把“事业”,建立在“生意”的基础上。
各位同学,对你们也是一样。当所有人都很谨慎时,我建议你也要重新评估资金风险。
活过这个冬天,又是一条好汉。
3
这几天,我带领24位队员,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CES(消费品电子展)。
然后飞去硅谷,听凯文•凯利,吴军老师的演讲,以及参访硅谷企业、投资人。再然后飞去西雅图,拜访亚马逊,和我的老东家微软。
这次我坐的航空公司是达美。
而关于这次服务的航空公司,背后还有个有趣的故事。
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的航空公司就开始相互兼并,大量倒闭,那个时期倒闭的航空公司可能有上百家。
最后剩下的大航空公司,达美算一个。但总量,可能一双手就数的过来。
服务同质化,企业缺乏定价权,加上过高的固定沉没成本(机器维护,人员支出,油耗等),导致持续亏损。
为了吸引客户,大量航空公司陷入常年无休止的价格战增长陷阱。
当航空公司绞尽脑汁的推出联盟,金卡,会员卡,贵宾卡,增加了更多的体验,雇了更多的人,消耗了更多成本的时候。
噩梦发生了。
最终所有的努力,都带来了效率的降低。
无休止的价格厮杀,让整个行业沦陷,死伤无数。
这一幕很是熟悉,国内也同样在上演。
一些电视传统老牌实力企业,既想要保护传统电视的市场份额,又想把握未来的消费升级风口。
做定位时,瞻前顾后,扭扭捏捏,结果就是,被小米和乐视定位的互联网电视概念,迅速降维打击。
你什么都没有做错,甚至比以前更优秀。但是,你却错过了整个时代。
在有能力转身的时候,选择了犹豫,最终被凌迟。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你终于失去了战争,被后起者迅速蚕食。
重新定位,等于革去以前的命,舍弃以前的荣光,舍弃现有的稳定和利润。从旧有的庞大身躯中,蜕变出新的种子。
小米没有旧有的传统包袱,没有任何顾忌,所以起于青萍之末,随后“木秀于林,风欲摧之”,而后力挽狂澜,上来就是一幅我要革命的样子,迅速抢夺互联网电视概念。
这值得传统企业学习参考,直接升维概念,自己就是自己的敌人。但这很难。动辄覆灭。
但是你不做,敌人自然会做。
到时,你要面对的是,你的客群认可敌人,对方的销售疯狂输出新的,与你完全相反的正确概念。
而你只能愤恨的眼睁睁看着,却难以接下一招一式。
重新定位,等于革去以前的命,舍弃以前的荣光,舍弃现有的稳定、诱惑、利润。
从旧有的庞大身躯中,杀死自己,蜕变出新的精华种子。
你,敢吗?
罗胖60秒:什么是“跳船力”?
- 王烁老师在「得到」课程《30天认知训练营》里面提到一个有趣的概念,叫“跳船力”。
什么意思?就是指很多衰落的组织,往往会进入一个作死循环,坠落的趋势根本止不住。请注意,这还不是因为这个组织里面的人蠢,他们可能个个都很理性,是这个系统进入到循环作死的逻辑里,拔不出来了。
那咋办呢?组织里的人就得学会及时跳船,保证自己不和它一起沉没。这个能力叫“跳船力”,这其实并不简单。
那怎么才能有跳船力呢?王烁老师一言以蔽之,说“
不要只做局部环境中的最佳选择
”。
比如,你在一家公司里工作,那在这个局部环境里,最佳的选择当然就是全力以赴地工作,一点别的事都不干。
- 但是,如果从跳船力的角度来说,你总要留有余地,干点看起来没用的事,想点看起来没用的事,为你随时随地保留一定的“跳船力”。
公司
有个朋友经常抱怨说:他公司里两个顶头上司的意见老是不一致,经常让他两头为难。
我就问他:你在这公司要干一辈子吗?
他说:不会啊,将来有机会就跳槽啊!
我说:那你两个逻辑可能在打架啊!如果你觉得公司就是你的家,你这辈子也离不开,那你两个顶头上司闹矛盾就相当于父母干架儿女受气,你就要忍着啊。但是如果这家公司你自己都知道只是你职业生涯的某一站。你的目标无非是在这挣点银子和自我成长,那你有什么两头为难的呢?怎么做最能长本事你就怎么做,两个老板的想法都是你可以利用的资源啊!
对,公司不完全是家,因为家人之间不仅互相负责还得彼此迁就,而公司呢?
是一支球队啊!大家各踢各的位置目标是要赢,本质上是各负其责这才是公司的真相。
【“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利他和利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应该把不计回报的帮助他人,变成自己的一种本能。所谓成功,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他人的需求。利他的范围越大,就越接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利他精神发展到极致终究是成就自己。”“唯大丈夫能本色,是真英雄自风流。”“人生远比我们想象得漫长,所以不争一城一池的得失,要把一切机会和挫折都放到尽可能长的周期里来思考。”“我所认识的所有高手,都有一种舍易求难的本能。当有两件事摆在你面前,一件你轻松可以上手,一件需要你从头学习摸索,别犹豫,选那件难的。”“在任何一个领域,输出能力最强的那些人都会摘走最大的红利。无论是写作、还是演讲,你一定要尽最大努力强化培养至少其中一种输出能力,并且长期坚持向外界输出自己的思考和观念,直到成为市场中最强的前20%。”“强化自省能力。自省是人防止精神衰老、事业衰退的秘诀。自省的能力来自不断学习。”———徐小平,2019年6月3日演讲
个人管理:没有愿景的目标很难实现
不管你的目标是坚持读书还是坚持运动,如果把精力全部放在目标的实现上,几次中断就会让人产生消极心理,你既自责,也责怪环境,还会焦虑自己是不是要失败了。
在财富管理专家李·布劳尔看来,这是因为你关注的是任务本身而不是愿景,他认为目标必须和愿景联系起来,没有愿景的目标很难实现。他建议人们要清楚自己的愿景,愿景越具体,就越能找到实现的方法。
布劳尔在《布劳尔象限》一书中,介绍了他坚持阅读的经验。微信公众号“笔记侠”分享了书里的部分内容。
布劳尔从一位篮球教练那里学到了“薯片理论”,这个理论很简单,人们在打开一包薯片时,很少有人只吃一片,往往都会超额完成。布劳尔说,人人想要大步前行,而不是走小碎步;环境不够完美时,人们总想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迈步,但这一切的关键其实是要开始行动。付诸行动后,人们往往会超出自己设定的最低目标,“阻碍你达成目标的并不是书的页数的多寡,而是你能不能打开书,付诸行动。”
利用薯片理论,布劳尔十几年来每天都会读书。他说,一旦开始行动,你会发现,阅读就像吃薯片一样停不下来。制定目标的目的,不是让你在遥远的未来取得什么成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开始行动作为目标,制定一些容易达到的目标,让自己行动起来。
很多朋友问我,做微信公众号有啥秘诀嘞,秘诀谈不上,大概有两条心得:
第一,一定要有清晰的人格特征。比方说,我为什么只发语音不发文字?就是因为语音的人格特色要强得多啊,说人格特色容易,但真正做到不端、不装,让听众觉得面对的是一个大活人,其实并不容易。
第二呢,就是死磕。死磕不是指做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而是把一件看起来并不太难的事情,磕到死为止,也就是坚持啦。比方说我一定要让自己说到60秒,一秒不差;比方说我一定要坚持每天早起发,一次做到并不难,坚持一年还真是有点难度啊。
刘润:其实诚信,是为了更大的收益
失信是失败者的通行证,诚信是成功者的墓志铭。
你去旅游,走进一家海鲜餐厅,刚问了一句这鱼多少钱,老板立马把鱼拿出来,“砰”的一声重重摔在地上,告诉你这鱼500元一斤,10斤重,共5000元。
你人都傻了,好久才反应过来,糟糕,被“宰”了。
这家店真没诚信,一点信用都没有。
你愤愤不平,想到自己在菜市场买菜,价格虽然几乎一天一变,但是他们却从不“宰”你,为什么?
是菜市场的人比景区饭店的人素质更高、更讲诚信吗?
不一定。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下,到底什么是诚信?
1
诚信不是道德问题
而是理性选择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还记得我们说过的销售公式吗?
销售=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x复购率
在景区宰客的故事里,流量和转化率几乎是不变的,因为每天进店的人数就这么多,进店的人都是要吃饭的,所以这两部分是很难优化的。
而复购率,也几乎为0,每个顾客这辈子可能只去这个地方旅游一次,就算是很多次好了,进到同一家店的概率也几乎为0,所以复购率一定很低。
因此,在销售公式中,只有客单价这一项可以调整。
如果你是店家,每个顾客这辈子又只会光顾一次,那最佳的经营策略是什么?
那当然是拼命提高客单价了,一锤子买卖,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宰死你。
而在楼下菜场的例子中,就是完全不同的场景。
家家户户每天都要买菜,顾客的复购率非常高,一年可能有365次,所以客单价低一些也可以。
那你会问,为什么这些店家不提高客单价,高客单价和高复购率,不是能有更多的利润吗?
那是因为楼下菜场的店家们,在一个竞争的市场环境里,如果客单价提的太高,顾客可能马上就不来了,复购率瞬间为零,得不偿失啊。
所以,是复购率决定了店家是否诚信,诚信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理性选择。
2
诚信不是一次博弈
而是重复博弈
在刚刚景区宰客的故事里,店家和顾客,是一次博弈的过程;而在楼下菜场店家的故事里,店家和顾客是重复博弈的过程。
所以诚信也有另外一种解释,诚信就是和世界的重复博弈。
我们要如何把一次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呢?
淘宝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在淘宝购物完成的时候,我们都要给店家进行评价,可别小看了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这里面大有文章。
店家很怕我们打差评,因为这个差评是对所有人可见的,对这次交易的评价可能会影响到往后的每一笔交易。
所以淘宝店家会提供包邮服务,耐心解答我们的疑惑,逢年过节有优惠活动,还会免费赠送小礼品,这些都是想让我们给一个好评。
淘宝就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设计,把店家和顾客一个人的单次博弈,成功转化为店家和一堆人的重复博弈,你说这个点评机制厉不厉害。
因此什么是大格局的人?就是懂得和世界重复博弈的人。
大格局就是不会小家子气,只算今天明天,一笔两笔的账,而是能把无数次单次博弈集结起来,变成一次大的整体博弈,像下围棋一样,不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关注的是全局的胜利。
所以李嘉诚先生说,我可以赚7分,8分,但我只赚6分。李嘉诚先生就是大格局的人,他少赚的这2分,是他对世界的存款。
3
诚信的目的
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我们明白了诚信是理性的选择,是和世界重复博弈的逻辑,可是诚信有什么用?
在商业的世界里,诚信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在我们做游学活动时,给合作伙伴提的要求就是服务要达到“分钟级的体验”。
游学者因为行程安排感到不开心,能不能临时增加一个小活动啊?倒时差太累了,每天早上起床的时间要怎么安排啊?在游学的第几天,应该安排我们吃一顿心心念念的中餐?今天爬山太疲惫,晚上能吃顿轻松惬意的晚饭吗?
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应该以“分钟”为单位作出规划和响应,服务好我们的客户,超出客户的预期。
因此每一次游学活动结束后,都会有人和我说:
“润总,下回不管你要去哪里,多少钱,都给我留个位置,我要一起去。”
我曾经在回答进化岛岛民的提问里,就说到要让顾客的每一次购买,都物超所值。
在和世界重复博弈的过程中,一定要小心使用“榨干”,“变现”这样的词,和用这些词时给自己带来心态上的改变。
想要提高复购有很多种手法,但只有一种心法:舍满取半。
这就是诚信带来的好处,诚信换来了信任,信任降低了交易成本。
4
诚信,是为了更大的收益
在商业的世界里,诚信并不是一个道德问题,只是理性的选择。就像销售公式展示的那样,是在充分计算后作出的理性决策。
另外,诚信不是单次博弈,而是和世界重复博弈的过程。建立诚信,有利于我们降低交易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
在当今时代,懂得建立个人信用的人,才是真正有大格局的人。
诚信,是为了更大的收益。
Why
为什么我不建议大多数人做自由职业者?
商业洞察 丨作者 / 刘润 整理 / 蕉皮
有一种说法,今年是企业办公软件的春天,是远程办公的元年,未来我们的工作习惯和工作形式会发生重大改变。
很多人问我的看法。自由职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吗?我们是不是都可以成为梦寐以求的自由职业者?
我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常年出差的人,每年差不多都要出差100天,“自由职业”对我来说是常态。
借此机会,与你分享我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帮你加深对自由职业的理解,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1.
先说我的结论吧:
自由职业不太可能成为未来的趋势和主流。
啊?为什么?
疫情的发展,让我们之前不得不在家办公。但是:
在家,是帮助疫情平复。办公,是帮助经济复苏。在家办公,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只是一种中间的妥协状态。
如果拉一条线,最左边是完全无法上班,最右边是去办公室上班,中间就是在家远程办公。从左至右,效率越来越高。
由于疫情刚开始远程办公时,不少人和我抱怨,这里不舒服,那里不适应。我说你别关心这些,也不建议你关心这些。
比较正确的思考方式是,我原来没办法工作的,远程办公让我至少可以上班了。
但现在疫情逐渐控制,企业逐渐复工,很多人很快会回到线下的办公室。现场办公,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效率更高。
远程办公,是由于疫情之下的“不得不”。远程办公,也不是比现场办公更先进的工作方式。
可能未来自由职业者的人数会增加,但远远没到“主流”。
而且,很多人不太适合自由职业。
2.
很多人羡慕自由职业,羡慕的不是“职业”,而是“自由”。
说白了,是觉得更放松了。
这可能是个误会。
自由职业者的“自由”,是时间安排上的自由。比如平常是9点上班,现在可以下午2点才工作。但是工作的强度,一点都没有减少,甚至更大。
在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996工作制——每天早上9点干到晚上9点,一个星期干6天。
甚至有些是711——每天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11点,全年无休。
对于我自己而言,基本是常年711。996对我来说,可以看成是放假。
对于很多其他自由职业者来说,也是这样的。他们至少都是以996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自由职业者为自己打工,没人给他们发工资,所以不敢偷懒。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我特别赞同:
衡量一个人是否自律的方法,就是给他一点自由。
很多人一旦“自由”了,就开始喝酒、唱歌、纵乐。说减肥的人变胖了,说看书的书落灰了。
这句话反过来也一样:
自律是自由的前提。
如果不够自律,说工作吧,会变成躺在沙发玩游戏。说运动吧,会变成在房间待得太久,去客厅散散步。
自由职业者们往往更勤奋,而且是可怕的勤奋,还是高效而可怕的勤奋。
3.
除了不够自律,另一个挑战是沟通能力的不足。
远程办公,严重降低了沟通效率。
大家在办公室的时候,遇到问题,一抬头就能跟旁边同事说一嘴,需要协助就喊一声,还能快速召开会议等等。这些事情,远程办公都做不到。
很多人说,待在家里,工作反而做不好。
比如,开会的时候,对方点头摇头视频里都看不清楚,有没有认真听也不知道,氛围太奇怪了,都变得不会讲话了。
比如,要沟通进度的时候,说写一封邮件给我吧。然后变成,你发语音给我吧。再变成,不然我们视频吧。最后说,实在不行回到办公室再讨论吧。
比如,年轻人在合租房里没有独立空间,总是受到干扰。成家的人有了独立空间,但是又有老人孩子,不能专注。
沟通效率降低,是远程办公的问题。沟通能力不足,是自由职业者的挑战。
4.
也许有人问,那有没有什么工作更适合自由职业?或者怎样才能训练刚刚提到的那些能力?
先说第一个问题吧。
确实有一些工作,天生更适合自由职业。
比如作家,比如设计。
因为他们的沟通界面比较简单,协作成本比较低,更加强调单兵作战能力。需要沟通的时候,他们往往也已经习惯和熟练使用各种互联网工具。
如果你的工作是属于这种沟通和交付界面比较简单的,更有机会成为自由职业者。
如果你的工作是在巨大的协作体里面,需要扮演多个角色和大量沟通,反而不太建议。不是不行,而是效率会降低。
那,什么样的人,更适合自由职业?
我把人分为了四种导向:
1)时间导向(八小时在岗);
2)任务导向(说一不做二);
3)目标导向(秋收按时交数);
4)愿景导向(内心驱动行为)。
第一种人,对时间负责,其实最不适合自由职业。他们可能平常9点迟到上班,晚上6点准时打卡下班。即使在办公室有时都会走神,在家里更难盯着自己。
第二种人,执行力强,能把活干好。这是自由职业的基础。
第三种人,是天生的自由职业者。为了完成目标,自己会想办法,把目标拆解成20个步骤,主动调整,整合资源,推进目标。
第四种人,他们从来就没有自由职业的概念。因为对自己的梦想负责,在哪里工作,怎么工作,对他们来说都是一样的。
想成为自由职业,至少是第二种人,最好是第三种人,能驱动自己,对目标负责。
5.
那第二个问题,怎么培养刚刚提到的能力?
比如自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但至少我这么想,我认为培养自律的唯一方法,就是在自律中找到乐趣。
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eepCreator
如果强逼自己,你一定要这样哦,你必须这么做哦,没过多久就会疯掉的,会产生强烈的反抗。那些能在7点起床的人,可能不是每天很痛苦地强迫自己爬起来,而是喜欢宁静的街道,或者悦耳的鸟鸣,或者早起工作的高效率。
有人问我,你活成了一只瑞士钟表,不累吗?我不觉得累。这种看似枯燥机械的自律,是秩序焕发出的美丽。
那沟通能力呢?
你试着隔着一块屏幕,把一件事情解释清楚。
用最精炼精准的语言,讲清楚。
把每一次沟通,当成是训练。训练结构化的说话习惯,训练把一封邮件写得简洁。
在沟通中,有一点特别重要,同理心。
有了同理心,你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也才能让别人听懂你说的话。
6.
同样,如果我们用同理心,再来重新思考自由职业这件事,就会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自由职业。
有些人想自由职业,是真的想自由职业。
有些人想自由职业,只是不想上班。
他们觉得自由职业特别轻松,如果能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穿着睡衣就把活干了,那为什么不这样呢。他们不是想远程办公,只是不想办公。
但我最后想说的是,不管自由职业未来会不会成为主流,你想不想成为自由职业者,都不应该浪费这次特殊时期的机会。把这段时间当成修炼,修炼那些我们提到的能力,这样等到大家醒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早已经抢跑了一大段路。
希望你能有自己喜欢的“职业”,也祝愿每个人都能有梦寐以求的“自由”。
为什么喊着要辞职的人没走,一声不发的却突然离开?
在我过去十几年的人力资源从业经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些嘴上喊着要辞职,抱怨公司这不好那不好的人,却一直赖着没离开;而那些平时表面平静,毫无怨言的员工,有一天突然说要走,毫无征兆但态度坚决。
为什么喊着辞职的人没走,一声不吭的人却突然离开了?原因通常有这么几点:
1、喊着辞职却一直没走的人通常能力都比较弱
我们东北老家有句俗语叫:“叫唤的鸟儿没肉吃”,意思是说,那些虚张声势的人,不过是外强中干而已。
我有个来访者,在一家建筑公司做办公室行政,她嚷嚷了好多年,如果公司不给她升职加薪,她就辞职。结果,在这家公司她一干就是7年,期间结婚、生子,混成了办公室的“大龄文员”,还是没有离职。
问她为啥不走?她说这几年也尝试着找薪水高点、职位高点的工作,但是没找到。
你看,嚷嚷着要离开是一回事,有没有本事离开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自己平庸就说自己平庸,别老说企业不行,没给你升职加薪。喊着辞职,却赖着不走,为啥?还不是能力不济吗!
2、喊着辞职却一直没走的人通常都有点“玻璃心”
还有一些人,由于在职场遇到了一些挫折,于是就“玻璃心”,没事就怨妇般地发牢骚:“我很受伤,太委屈了,我得辞职换家公司。”
嚷嚷归嚷嚷,发完牢骚之后,又继续投入到那份自己不那么满意的工作中,说好听点,这类人有口无心,说难听点是情商有点低,不分场合肆意发牢骚。
另外,也不排除有些人希望通过“辞职”这样的发声,吸引领导的关注,索取好处。这就是俗话说的“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但在职场,你是否有“奶”吃,取决于工作成绩,多数情况下,与会不会“哭”没有关系。
所以,与其浪费时间“哭”,倒不如想想公司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并超越公司的预期。
3、一声不吭却突然离开的员工,他们的工作热情可能已被消耗殆尽
通常,一些优秀的员工提出离职申请前,没有太多征兆,所以大家都会感到很意外。但实际上,可能在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他们的工作热情早已被消磨殆尽。
比如,我有个来访者,他非常看重工作的掌控感,也就是说,不喜欢在官僚作风浓厚的机构中工作,不喜欢被干预太多。偏偏他的上司是个事无巨细都愿意管的人,这让他非常不爽。他尝试过与上司沟通,但几次无果之后,他就放弃了,上司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这期间,他开始酝酿离职计划。当他跟上司提出辞职申请时,上司非常意外,很真诚地挽留他,但是他已经找到了更好的工作。
所以,很多时候,一声不吭却突然辞职的员工,他们绝非一时兴起,任性为之,而是长久积压在的心里的不满让他们的工作热情耗尽,而辞职那天,正是彼此做个了断,与过去彻底切割的那一天。
4、一声不吭却突然离开的员工,通常都已做好了周密的职业规划
一声不吭却突然离开的员工,他们的性格特质通常比较细腻周密,所以,当他们认为一份工作不能带给自己想要的价值时,他们已经开始重新规划未来的目标了。
他们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辞职时,可能已经找好了下家。所以,辞职不过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5、企业管理人员如何做好员工的离任管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员工离职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离职率过高,或者核心员工离职,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因此,作为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留人和选人一样重要。管理者应该多观察员工的职业情绪,找出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通常,员工离职前都会有这样一些苗头:
(1)厌倦
当员工的工作长期处于低调重复的状态中,缺少挑战性和价值感时,员工就会出现厌倦的情绪。主要表现为:工作长时间不反馈、做事情拖沓、心不在焉,没有激情。
(2)焦虑
当员工的工作压力较大(通常容易出现在晋升、转岗、接受新的工作任务以及新员工中)时,就会比较焦虑。主要表现为:急躁、发脾气、心神不安,工作质量下降等。
(3)失落
当员工的工作长期得不到认可,公司的激励性措施不到位,员工就会出现失落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抱怨、不积极参加公司活动、对表现优异的同事嫉妒等情绪和行为。这些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都会导致员工流失。
当负面情绪还处在萌发期和犹豫期时,通过正面干预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如果进入到决策期,这时就已经无法挽回了。
喊着辞职的人没走,一声不吭的人却突然离开,这些都只是事物的表象。重要的是透过表象看到员工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
人才,始终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不要让人才吃了亏、流了泪、寒了心,这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
程序员工资高的原因(英文)
律师和医生需要多年训练,才能拿到高薪,相比之下,程序员年纪轻轻就能拿到高薪,原因是什么?他分析了几个原因,并提出程序员应该做好低收入的准备,不会一直拿这种薪水。
我觉得,他忽略了一个事实,律师和医生可以做到退休,而且越到后面,薪水越高。程序员很难做到退休。如果计算整个职业生涯的收入,程序员可能一点都不高。
认知清单|把自己活成一个有建设性的人,很重要
2017-09-2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工作中,所有人都愿意和有建设性的人相处。可是如何成为一个有建设性的人?
多年的工作中,脱不花对“建设性”有很深的理解。以下12条经验,供你参考。
“建设性”的反义词不是“破坏性”,而是“
情绪化
”。建设性思考与表达的起点,是不关心动机,
只关注目标。
建设性就是假设是我要去做这件事,而且必须要做成,我会从哪里入手、采用何种姿态、用到什么资源,并用这种态度对待别人。
对别人的不满,要么自己消化归零,要么及时对当事人表达。表达不满时要附带建设性的解决办法,而不是自带情绪。无论何时,不做意气之争。
遇到冲突时,不从价值观和动机层面做讨论。因为成年人之间,这些问题已经很难讨论。
所谓高水平协作,就是学会组织、推动价值观不同的人,也能为共同目标合作。
建设性并不是不批评,而是少做评论。批评是梳理出已有方案的强弱之处,指出弱点和漏洞,并且提供可供参照的历史案例或经验。评论是毫不相干、袖手旁观、指指戳戳,且往往充斥着用力过猛的形容词、副词。
即使放弃,也是积极的放弃;如果坚持,必是理性的坚持。
培养一套具有建设性的表达方式。很多人的表达习惯是充满破坏力的,但其本身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口头禅是“你知道/明白/懂吗?” “这不make sense呀” “你依据什么”,以及 “你不了解情况”,却偏偏很少直接说“我不同意这个观点”,这种极具破坏性的表达会让人抓狂。
具有建设性的句式,往往是这么开头的:
“补充一个信息”“受你的启发”“咱们换个角度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试试”……
在沟通中多用“
咱们
”,少用“我”“你”,或者“我们”“你们”。最有建设性的行为,是推动一个事情向前发展
。虽然往往以决断、甚至莽撞的方式体现出来,但背后是对目标的信心和行动的热情。各种谦虚谨慎、尊重他人、多方论证,但事情却停滞不前,这是伪装成建设性的破坏力。建设性,是可以传染的。
罗胖60秒:业务水平高的职工,为何会得不到晋升
2017-06-21 罗振宇 罗辑思维
今天是罗胖陪伴你的第 1644 天
有一位会计师,原来是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专业水平那是公认的高。最近,有家公司请他去当高管。
过去没有做高管的经验啊,所以他就问我们CEO脱不花,说这当高管和干专业工作有什么区别?脱不花说:专业人士,衡量你价值的,是你的专业水平;当企业高管,衡量你价值的,是你能把一摊事接走的能力。
什么意思?专业人员,本质上是大协作系统的一个零件,你本事再大,也是这个零件本身优秀。而在企业当高管,是你自己运营一个系统。最大的价值,是你能否独当方面,一件事交给你,就可以放心了。公司找高管,本质上就是在找这样的人。
这段话,是说给那些在职场里感觉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听的。业务水平高低,不是你升职与否的原因。是不是让上层觉得你是可以托付事儿的人,才是问题的核心。
为什么要在公司里反对服从文化
这条音频说的是,领导者要鼓励员工的建设性不服从。
在职场里,很多人都习惯了服从规则和命令,作为团队的领导呢,也希望自己的员工能服从自己的命令。但最近,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弗朗西斯卡·吉诺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反驳了这种职场里的服从文化。吉诺教授认为,组织应该鼓励员工建设性的不服从,并给出了相应建议。下面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为什么要反对服从文化呢?吉诺教授对不同行业的超过200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习惯性服从这个现象不仅发生在底层员工中,也会出现在中高层管理人员中,组织在有意无意地要求员工把很大一部分真实自我隐藏起来。吉诺认为,这会导致员工的敬业度和效率降低,组织创新活力减退。
那么,为什么服从文化会在组织里这么盛行呢?吉诺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社会压力。从众能让人感到被接纳,就算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某个从众行为会导致错误的决策,我们也会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第二,我们喜欢安于现状。虽然改变现状可能带来收益,但我们对潜在的损失更加在意。第三,我们更重视那些能支持我们观点的信息,而会忽略挑战我们观点的信息。但可惜的是,那些和我们观点相冲突的信息,往往是能让我们做出更好决策的。
所以吉诺教授认为,我们应该鼓励员工的建设性不服从。那么,该怎么鼓励员工的建设性不服从呢?吉诺教授说了六点建议,我们选出其中的四点跟你详细来说说。
第一,让员工有机会做自己,你可以告诉员工做什么,但是别规定到底该怎么做。比如美国西南航空的空乘人员,他们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风格,来进行法律规定的客舱安全广播。西南航空的首席运营官柯琳·巴雷特说,这样员工就永远不用伪装、不用演戏,让爱好成为职业。再比如,还可以让员工定义自己的工作。比如,加州番茄制品公司晨星公司,就要求每个员工拟定一个“个人商业任务目标”,自己定义自己的角色,然后制定一段时间内的具体工作目标。
第二,鼓励员工一起质疑现状,可以强调本公司其实并不完美。比如,著名动画工作室皮克斯,在新员工入职培训的时候,会介绍公司曾经犯过的错误,这样新员工就不会因为公司的光环而不敢挑战现在的做法。
第三个建议,尽可能地增加变化,创造有挑战性的体验。范德比尔特大学的大卫·查尔德曾经主持了一次研究,他们发现,尝试新的、有风险的事情会刺激多巴胺分泌,让人们充满热情,渴望创新。而且如果工作中有很多变化,员工就不会进入机械状态,而会用更多有创造性的新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相比那些任务一直保持不变的员工来说,每天任务不断变化的员工完成任务的时间更短、效率更高。
第四个建议,表达并鼓励不同的意见。文章说,领导者要去找那些和现有观点不一样的信息,比如不应该问,“谁同意这样做”,或者“哪些信息能支持这个观点”,而应该问,“哪些信息表明这可能不是正确的选择”。领导者还应该留意,不要依赖其他人的意见,而要看看大多数人赞同的观点是不是有数据支持。领导者也可以设计能激发人们提出不同意见的制度,找到这些勇敢的员工,让他们作为榜样。很多员工因为性格内向或者资历很浅,不那么容易说出自己的观点,所以领导者应该确保团队里有勇于表达观点的人。一旦不愿发声的员工看到反对意见也受欢迎,他们也就会开始愿意提出质疑。
如何在公司培养直言不讳的文化
这条音频给你说说,管理者如何培养一种直言不讳的公司文化。
最近有本英文新书,名叫《Radical Candor》,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彻底的坦诚”。这本书的作者金·斯科特(Kim Scott)之前在谷歌、苹果公司都做过管理工作,现在是Candor公司联合创始人。她还曾经在苹果大学开了一门课,内容是如何成为好的管理者。金·斯科特认为,管理者要能够接受直接的反馈,而且反馈不是听过就算了,要真正听进去,还要接受和采纳这些直言不讳的意见。不过,接受直言不讳的意见其实是很难做到的,而且有时候,人们未必敢说真话。那怎么才能让直言不讳变成一种公司文化呢?
首先,金·斯科特觉得,管理者要主动寻求反馈,你要和大家分享已经听到过的批评意见。在谷歌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私下和她交流了反馈意见,她会让这个人在开会的时候,把自己的意见再说一遍。平时我们提意见的时候,一般都愿意私下提,但对于领导者来说却不是这样,你要让别人看到你多么重视这些意见,并且会认真处理这些意见。你要让人知道你是一个兼听则明的人,并且通过这样做,让整个团队有一种开诚布公的氛围。
金·斯科特说,当你能用一个好的态度来接受意见的时候,就会营造出一种大家都愿意提意见,或者是承认错误的氛围。那怎么营造这种氛围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奖励机制,这种机制要很轻松,还要有仪式感,让每个公开提意见的人都能被认可。
金·斯科特介绍了自己在谷歌的做法。开会的时候,她会让每个人都说一下自己上周犯过的错误,谁犯的错误最离谱,谁就能得到一个玩具小猴子,拿到玩具小猴子的人,等到下一次开会的时候,再送给另一个人。最开始,团队里的人不愿意这么做。没人愿意主动承认自己犯了错,更别说在会上公开了。这时候金·斯科特想了个办法,她把20美元放在这个玩具小猴子的头上,这个“仪式”才被大家接受了。这20美元给大家一个借口,这时候他们就能说自己是为了钱主动承认错误的。最后这个方法被团队认可了,团队的人也觉得,把错误说出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
其次,想要开诚布公,还要跳出舒适区。如果公司里的人都在自己的舒适区,他们就不愿意主动提意见。当你问同事有没有意见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这时候他们或多或少会有些不舒服,但你不要让这种不舒服妨碍你。
金·斯科特举了丰田公司的例子。丰田公司在每条流水线的终端,画了一个红色的方框,每个新入职的人都要站进去,说一下自己对公司运营的真实反馈意见,然后才能走。这种做法看起来有些极端,而且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但丰田这么做了之后,反而让反馈批评没那么难了。
最后,你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认真对待第一个提出意见的人,并且给他奖励。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愿意说自己的想法,剩下的人就会跟着发表意见,第一个人会让你的反馈机制更容易建立起来。
在Candor工作的时候,金·斯科特在一次会议上说了自己对产品修改的意见,当时没有人反对。但一周之后,她发现产品并没有做任何的修改。于是她开会问没有改动的原因,终于有一个工程师说,大家都觉得这个修改意见不是很好。金·斯科特后来给这个工程师买了一张星巴克礼品卡,紧接着还发了一封邮件,对他表示了感谢。之后,这个工程师说,很感谢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的空间,就算有时候这些话是一时冲动才说出来的,但是能说出来并受到认可的感觉很好。所以永远不要去批评那些批评你的人,最好的回答就是谢谢。
观点:为什么我们要坚持终身学习
我们常常听到“终身学习”这个词,但是坚持学习真的有那么重要吗?36氪网站编译了一篇内容平台Medium上的文章。这篇文章提出了两个未来趋势关键词,重新解读了坚持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第一个关键词是知识的半衰期。文章指出,我们拥有的知识每天都在变得越来越过时。
首先,新技术在发展,新的知识在不断产生,知识传播的方式也在日新月异。如果你得了癌症,你肯定不会去找一位30年前毕业的医生,毕竟这位医生当年学习的东西里可能有一半是错误的;再比如说在20世纪80年代,培根、黄油和鸡蛋被认为是对心脏不好的三种食物。现在,许多人认为它们是健康的。
《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目前在大学期间获得的知识只能用五年。但解决之道并不是放弃教育,而是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其次,数据、事实、信息和知识都在成倍增长。随着物联网、更精确的测量工具和在线追踪技术的出现,关于我们和世界的数据量正在快速增长。因此,研究人员有更多的数据来得出新的科学事实。
再次,创造和分享自己想法的人数也呈指数级增长。30年前,创造思想的主要人物是科学家、知识分子和思想领袖。随着社交媒体的出现,数以百万计的人经常创造和分享他们的经验心得。
更重要的是,我们会不断忘记自己知道的东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我们人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遗忘自己接触到的所有东西。因此,为了跟上这种快速发展的步伐,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
第二个关键词是学习增加法则。文章指出,全世界的专业人士都在增加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我们需要和他们一样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己不退步。
根据Our World In Data的数据,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发达国家的普通人在正式场合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如果其他人学得更多,那么你必须和他们学得一样多才能保证自己不掉队。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你可能意识不到自己落后了多少。但如果你换一个领域,你会很快意识到自己的技能已经过时了。
文章说,在21世纪,知识自满的长期影响,与不锻炼、饮食不健康或睡眠不足的长期影响一样严重。
何帆:为什么现代人都很焦虑?
相比起二十年前,现在不论是中产阶层,还是刚步入社会甚至还在求学阶段的年轻人,各个群体都呈现出了普遍的焦虑感。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得到订阅专栏作者、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何帆分享了他对这种普遍焦虑成因的看法。
何帆认为,中产阶级的焦虑并不在于社会流动的问题上,因为中产阶级已经流动到目前的水平,相对来说,再往上走通道比较开放。社会流动性的丧失主要是对于相对底层的阶层来说的
,他们原来可以通过参军、考学、婚姻来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属性,但现在参军的越来越少,大学有些人负担不起,原来婚姻有很多是跨阶层婚姻,而现在的婚姻都是门当户对,这些阶层上升的道路相当于就被封死了。
中产阶级的焦虑主要在于缺乏对未来长期的预期
。何帆分析说,中产阶层有很多未来的事情想不清楚,比如养老问题,在成熟的经济体里,交了养老金和税之后,就可以把钱全花掉了。但在国内,我们预料不到等到老的时候还需要多少钱,养老保险制度现在还并不完善,公共医疗和医疗保险制度现在也不完善,所以养老还是要靠自己,可是靠自己还需要多少钱?这似乎是个无底洞。所以在养老问题上每个人都没有一个稳定的预期。另外,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陷入了“军备竞赛”,你不得不跟随整个社会的家长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何帆认为,普遍焦虑最主要的问题跟政策变化非常快有关系。为了长期的增长,大家必须需要长期的投资。为了长期的投资,必须要让大家形成长期稳定的预期。何帆觉得,政策一定要给大家一个未来锚定的预期,“可能一两年做不了这件事情,但是一定要告诉大家,这是我们以后要去走的(路)。”如果把预期锚定在十年后,政策要告诉大家,十年后我们会在什么地方,会达到什么目标。“如果我认为十年之后确实会走到那儿,那我就可以按照十年的视野来布局。”而现在,何帆发现,从上到下关注的都是短期,比如今年的GDP增长率是6.5%还是6.7%等等这样的短期目标。如果能够把预期锚定在未来,那可能大家的焦虑感就会减少。
How
高考志愿怎么填
前不久,亲戚朋友咨询我,高考志愿的填写建议。
我建议选择理工科,不一定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科技类的专业都可以。
本科打好数学、物理、工程的基础,具体方向以后都可以转。
理由很简单,对于普通人家的子弟,理工科会比文科更容易谋生和赚钱。
最近,有一条新闻,澳大利亚因为工程师短缺,决定理工科的大学学费降低20%,同时提高文科学费,鼓励学生优先选择理工科。国内其实也是同样的情况,市场对工程师的需求很大,理工科的就业普遍好于文科。
除了就业容易,理工科的学生更容易快速积累财富。在我看来,以后赚到大钱的最容易方法,就是拿到公司股票,然后股票上市。
理工科学生在这方面有优势。
创业板和科创板已经改为注册制,政府不再审核了,到交易所注册一下就可以上市。这比以前容易很多,以后会有大量公司上市。但是,只有技术公司才能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上市,要进入技术公司,你就应该学习理工科。
不过,就算没有进入理想的专业或者学校,也不要灰心。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网上什么资源都有,都可以自学。最终来说,决定人生方向的最重要因素,是一个人强烈的决心,而不是外部环境。
提早退休(英文)
这是维基百科的条目,介绍正在兴起的一种社会运动,能否通过高度储蓄,实现提前退休?具体做法是,年收入的50%以上都储蓄,目标是把每年的消费压低到你个人财富总额的4%。
如何为裁员做好准备?
沃纳:那年被BBC裁员时,我不由得想,我之前为什么没有为失业做更多准备呢?我犯了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错误。
更新于2019年10月12日 03:12 前BBC记者 阿德里安•沃纳 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
当我被叫到新广播大楼(New Broadcasting House)的一间办公室里,被告知我将从英国广播公司(BBC)被裁员以后,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一个念头:我之前为什么没有为失业做更多准备呢?
之后,这个念头一连数月挥之不去。5年过去了,我还会时不时想到这个问题。
其实之前我隐约感觉这件事可能会发生——我的老板说过,BBC的那项成本削减计划力度会很大。但我没有想到,公司会彻底抛弃我。
很天真,但可以理解。在BBC伦敦办公室担任奥运和体育新闻记者的7年中,我获得了众多资深编辑和记者的认可,包括BBC的王牌主播休•爱德华兹(Huw Edwards)和BBC副总裁。
我错在以为做好自己的工作就给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一道保险。我信赖BBC,以展示忠诚,结果证明这是我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错误。
因此,对于任何一位员工,我所能提供的最重要教训就是,始终确保你已经为被扫地出门做好了准备——包括实际准备、心理准备和经济准备。
多向他人请教和建立人脉是构建安全网的积极方式。即使你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完全信任雇主,你也需要一个B计划
。你不用说你想马上换工作。但时刻掌握可用的备选,研究你的下一步职业变动,会让你在目前的工作岗位上更自如。
与此同时,积攒足够的储蓄,确保在你失去工作的时候能支付6个月的账单
。这笔钱很可能比你目前6个月的薪水要少得多——我们大多数人可以用更少的钱生活下去。
刚离开BBC的时候,我还能够用裁员补偿金度日,但我用了12个月才找到下一份工作——担任大学讲师——后6个月的日子就过得很拮据,我当时真希望自己建立了“安全网账户”。
另外,也思考一下在换工作时如何运用自己的技能和人脉。你可能需要接受一些额外的培训才能彻底改变职业方向。
我的一个朋友在做记者时,攻读了一张公关专业的文凭,并开始有意地结交业内人士。最终他决定离开新闻业,去一家大型公关机构工作。在明白了其中的挑战、也有了人脉之后,他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转行。
而我不得不在匆忙中规划这些“人生蓝图”,同时还要担心怎么付账单。最终我决定去大学教课,同时创业,开展涉及媒体培训与新闻的业务。但我真希望我能在有工作时更冷静地思考、更从容地建立人际关系。
为裁员做准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与人们聊聊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经历,思考你还有可能做什么其他工作。第二步是通过学习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来提升自己。第三是向人们咨询空缺的职位。
我建议每个人在第一阶段时都要努力工作。你也许永远不会进入第二或第三阶段,但是知道自己还有其他选项会让你感觉更好一些。
我很后悔当我突然遭遇裁员时没有做好准备。假如你采取了这些预防措施,那么当职业出现变数时你应该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阿德里安•沃纳是《Recovering from Redundancy: A guide to surviving a lay-off and changing your life》一书的作者
面对裁员的5个小建议:
愤怒
我对自己被裁员感到很愤怒,但我学会了控制情绪。公司不会雇用带着情绪包袱的员工。
前同事
许多前同事可能不知该说什么,所以一开始与你保持距离。不要认为他们在针对你,给他们一些时间。
新开始
转行需要计划。分析你的技能,从战略上思考你能如何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另一个职业中。
人际关系网络
据估计,70%的工作不是通过广告招聘的,所以经常与熟人聊聊有什么空缺职位很关键。
在2019年找工作
你需要适应被拒绝。电脑也许会评估你的简历,所以在简历中写上工作职责描述中的关键词,以对付那些“机器人”。
译者/何黎
如何用30秒说服你的上司?
我们“得到”上有一本解读版电子书叫《麦肯锡方法》,这本书介绍了很多麦肯锡经典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下面分享三个,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第一个叫“电梯测验”,用来检测你对自己的方案够不够了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总结的方案,要能够在电梯运行的30秒之内向客户或者上司解释清楚。其实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整个团队花了大量时间,精心准备了一个甚至几个备选方案,希望老板或者客户耐心听完。
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对方很匆忙地走进来,说有其他重要的事情要处理,能不能一起下电梯,在电梯里简单说一下。这时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我准备了几十页的PPT,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美呈现给你呢?但事实上,麦肯锡通过长期的管理咨询实践,得出了一个结论:只要你对你所要讲述的这个事情足够了解,30秒是足够的。而且,如果你真的能够在30秒内把自己的方案讲清楚,对方也会对你刮目相看,成功的几率也会更高。
那怎么才能做到呢?麦肯锡说,只需要注意三个方面就够了:首先,你要对方案的重点、卖点和特色烂熟于心,还要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表达脉络。因为表达,反映的是你的思维过程。只有思路清晰,才能说得清晰。其次是语言表达要简洁。很多人在这点上欠缺比较多,还没开口,就认为一两句说不清楚。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多练习,养成说话简洁的习惯,让任何听你说话的人都能不需要解释,马上就能理解你的意思。最后,重点要突出。从你要解决的这个问题着手,聚焦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其他的一些支持性或者解释性的资料,等有时间了再去沟通。
后来,很多国际大企业都在自己的管理上应用了这个电梯实验,因为企业可以通过这个方式,检验员工有没有有效利用自己的时间,管理人员是不是抓住了工作的重点等等。比如说宝洁公司,它就根据电梯实验的思路,要求他的管理人员在写备忘录的时候只写一页纸,写多了,就证明你没有抓取重点的能力。
第二个,是教你怎么避免受到边际效用递减的影响。边际效用递减我们都知道,就是过了一定程度之后,你的努力能换回的回报是越来越小的。很多人都有追求完美、过度关注细节甚至吹毛求疵的毛病。比如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你需要做一个展示,临开始的前一秒你还在检查稿子,突然发现了一个打印错误,就急急忙忙去修改。但实际上,这种努力是完全没有好处的,不仅会给演讲人甚至与会人一种焦虑感,还会让别人感觉到你的极度不自信。
那麦肯锡的建议是什么呢?就是在会议开始之前设置一个临界点,比如是24小时,那你就在会议开始的24小时之前把所有的资料都准备好,24小时临界点一到,就结束所有准备工作,修改都不行。然后,就只做演练性的工作,或者索性就休息。哪怕是领导让你修改,你也要尽量抵制,不要让积极努力的好事最终变成坏事。
第三个叫“考伦波策略”。考伦波是影视剧里面一个侦探的名字,特别擅长询问犯人。这个策略就是教你怎么从别人口中问出你想要的信息。一般来讲,我们跟别人沟通,尤其是需要一些信息的时候,都会很严肃很正式,然后问的事无巨细,生怕有遗漏。但是“考伦波策略”说,这样你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欲擒故纵一下。
书里举了个考伦波探长自己的例子。每次他询问嫌疑犯,问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还是得不到答案的时候,他就不问了,那怎么办呢?很轻松地站起来,拿起自己的衣服就往门口走。走到门口再突然转过身来,很悠闲地对嫌疑人说:对不起,夫人,有个事情我忘记问了。这个时候,一般来讲,对方都会说出让人满意的答案。因为她以为正式沟通结束了嘛,就放松下来了,随便问些什么,她都会告诉你真实答案。这个方法我们也可以用。比如说沟通之后的两三天制造一个偶遇的机会,然后跟对方说,我突然想起来有个问题要问你,这是怎么回事呢?也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知道了这三个方法,不妨就在工作中实践一下,管用的话,那就介绍给身边的朋友,大家一起进步。
本文源自:解读版电子书《麦肯锡方法》
9条行动指南,帮你平稳度过职业转型期
原创: 将离 罗辑思维 今天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应对好一次职业转型?
工作一定年限后,你一定具备了不错的实力和基础,很可能会面临职业转型。或许是跳槽到更高的平台,带领一个全新的团队;或者是升职为领导,工作内容发生变化;又或者是转行,进入了新的领域。
在职业转型的过程中,你尤其要注意一个问题:“能力陷阱”——当你处于新环境或者扮演新角色时,你原来擅长的事可能会起到反向作用,让你忽略其他不擅长的事,能力得不到全方位提升。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这张清单,就给你9条具体的建议,让你能从容面对职业转型,在职场有更好地发展。
假如你进入了一个新环境,首要问题肯定是不熟悉工作内容。这时候该如何扬长避短呢?建议你先主动向外拓展,成为团队对外信息沟通的桥梁,为自己争取时间。研究发现,有卓越成就的领导者,并不会在团队内部事务上花太多时间,而是把时间主要投入到外部活动上,成为一个信息的更新源,把各种不同的想法,及时地、有选择地传达给团队。
对外沟通一定离不开你的人际关系网络,怎么维护和拓展你的人际网?有一类关系建议你重点注意:战略关系,包括行业内的朋友、专业顾问、其他行业的高手、猎头、潜在客户等等,这些人虽然没有和你的工作直接相关,也不是天天见,但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助力,一定要重视。你可以通过已有的关系拓展新的关系,比如去认识朋友的朋友,然后隔段时间就给予问候,或者共同讨论专业话题,来保持联系。
搭建好人际关系网后,你要充分利用起来,去寻求多元的跨领域合作。《科学》杂志曾刊登一篇论文,通过研究50年来的2000万篇学术论文和200万项专利的大数据,发现真正令人惊艳的新想法更多来自于跨领域的合作,而不是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研究中心中。如果你做的是创新性工作,需要一些灵感,也不妨跳出现有的环境,与其他领域的人一起开展头脑风暴。
当你打通了团队和外部的连接,接下来的重心,应该放在自我提升上。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领导者,不妨先给自己找一个榜样。比如你崇拜的公司高层,观察他的言行举止,了解他对工作有哪些看法、如何确定团队目标。你可以有意识地模仿他的工作方法,一段时间后,你可以分辨出哪些方法对你有帮助,哪些不合适,从而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做法。
面对新的伙伴、新的职位,你要根据团队的需求调整自我定位。有些新领导希望继续保持老好人形象,不好意思开口批评别人;有些人不喜欢当众做激情澎湃的演讲,觉得很假很煽情。这些都是自我形象的包袱太重了,你要思考团队是更需要一个老好人来提升凝聚力,还是更需要纪律严明的领导让效率提高。
解决了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你个人的专业素质。想要精进,关键是要保持深度学习。你可以用这两种方法:① 主题阅读,专业类和通识类的经典类书籍细读,信息类书籍和文章可以碎片化阅读,关键是所有的书都要做读书笔记,把“输入”变为“输出”,转化为自己的理解。② 参加培训,推荐你关注自我管理、人际理解、思维决策、领导力四个方面的课程。
如果你有明显的能力短板,推荐你一个“最小可行性单元训练”,去有意识地提高:从需要运用这项能力的最小、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日常练习。比如你想提高表达能力,就每天找一个议题,比如社会热点、工作内容,和家人复述一遍,注意有结构有重点,提出论点、阐述论据、总结论点并升华,用3-5分钟说清。10天之后,你的表达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当然,如果你想有更长远的发展,你还要对工作提出成体系、有远见的想法,这是优秀领导者最不可缺少的能力。你不妨每隔一段时间问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现在都有哪些机遇与威胁?现有的工作可以简化吗?有哪些看似无关的事务可以融合吗?如果有突发事件,有应急预案吗?团队成员最不满意什么等等。
最后别忘了,不论多忙,每天留给自己一些空白的时间,不要让无休止的会议、报告、公文处理等琐碎事项侵占你太多时间。你可以物色几位业务骨干,分担一些管理工作,抢出自己的时间,及时将大脑清空。
关于如何“管理”你的上级的清单
2017-08-1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工作中,到底该如何与上级协作?怎样才能获得上级的青睐?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其实,上级也可以被“管理”。以下与上级高效协作的11条建议,供你参考。
上级是面对很多个下级的组织者。他代表公司雇用你,是在购买你的能力和时间,以节省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是你的顾客和用户。所以,以下其实是给你的一份“用户洞察清单”。
既然上级是你的用户,那么你交给他的任何工作结果,都应该是一个“产品”。哪怕是一个想法、文档或邮件,都应该背景清晰、表达扼要、信息完整,让对方可以快速进入话题语境,抓住重点。
你们之间的常规沟通应该由你来设计,让它
及时、主动、规律
:告诉上级你的项目进度、有什么需要他决断、下一个工作重点、下一个沟通时间节点。计划外的沟通和反馈,尽量按上级的时间表来走。在沟通之前,给他发个微信,告诉他具体想请教什么、需要多长时间。这不是因为他官威比你大,而是因为要面对很多个你,他的时间被分摊得很稀薄和不确定。请记得,他的精力,也是你们团队的资源。
沟通时,不妨用营销思维“算计”你的这位用户,吸引他对你的工作倾斜更多的资源、注意力和时间。具体来说,就是简单、有效、及时的信息同步,展示项目的紧迫感和重要性,客气地提出困扰和需求。
需要上级给意见时,先给他建设性意见,让他做选择题而不是主观题,这是在帮他聚焦问题、引导思考。比如,“此事的背景和进度是xxx,我建议的做法有n个,分别是xxx;这么考虑的原因是xxx,你有什么建议?如果没有,请确认一下你收到了”。
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面对上级,有效率的求助逻辑不是“我办不了,你来”,而是“
请指条路,我继续干
”。“逼”上级干活的一个好思路是,想一想在他目前的工作进度里,有什么你能帮上忙。等你把能做的事儿都做完,就差他临门一脚,他自然退无可退。
与上级达成的共识,如果执行中有变化,请务必与他沟通确认。擅自修改计划,可能会损害上级在更大维度上的安排。
有什么是你能帮到上级的?答案是,
把团队之外的资源和经验引进团队
。所以,不妨想想,公司和行业里有哪些项目跟你的项目可能触类旁通,去研究和求助。这是在帮组织“挣效率”。做到这一点,恭喜,你已经有了“上级”自觉。当然,无论你有多少种招数,都得有一个基本前提:你的上级发自内心的信任你。取信于人就两个字:
靠谱
。靠谱的意思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
关于如何得体跳槽的清单
2017-06-21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跳槽,几乎是现今每个身处职场的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可是,有的人潇洒转身,有的人却越跳越惨,为什么?
这条关于如何得体跳槽的清单分享给你,15条建议,带你避开跳槽路上那些“坑”。
至少有70%的跳槽,是非理性的。
抛开不得已的个人和家庭原因,
一切不以职业发展为核心的跳槽都是耍流氓
。寻找新工作,真正要关注的应该是:去更兴旺的行业、寻找优秀的团队、新职位能让自己发挥最擅长的力量等因素
。35岁之前,不建议单纯为了钱而跳槽。跳槽前一定要认真思考四个问题:
新工作能否带来我想要的东西、失去的是我能承受的吗、新工作中不好的部分我看到了吗、现在的工作是不是真的已经没有价值
。如果想明白了这四个问题,还是决定跳槽,那就不要犹豫,坚定地递交辞职申请。跳槽和其他所有事一样,
要用“断舍离”的决策力,一步步做减法,只留下自己的首要目标,然后所有决策据此展开
。不要想着自己的工作要有好的接替者、团队被新领导虐待怎么办、公司的体制还没理顺……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了。除了“金三银四”,跳槽的最好时机是完成一个阶段性任务、立下点儿功劳之后。这时候提出辞呈,一方面不留埋怨,另一方面老板会觉得欠你人情,难以拒绝;同时,
“功成身退”对自己的未来身价,也有一种加持。
具体的辞职时间,最好是在一个月的下半月
。新单位的录用函不是合同,仍存在变数。下半月离职,这个月的社保已经交了,即使新工作出现问题,也还有一段时间的挪腾空间,不至于社保中断。不是我们喜欢社保这东西,而是它断了确实会很麻烦。跳槽可能面临原公司的挽留,要提就要提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钱更多”、“离家更近”显得自己没追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更不要提,一旦老板指出帮忙解决便不好回绝。真正的好理由有两种:
一是无法解决的客观原因,如行业的固有限制、政策问题、企业的并购等;二是难以回绝的个人理由,如生育计划、婚后换城市、职业发展方向、需要进修等。
正确的辞职对象,应该是自己的直接领导
。越级递交辞呈和直接向HR诉说,都是不得体的。越级搞得像投诉;向HR诉说,则好像你和直接领导的关系已经僵到没法正常沟通了一样,对谁面上都不好看。在正式提出辞呈前,最好先做一次情感上的当面沟通,然后再写封正式的邮件
。未经沟通,让领导在晚上12点要休息时,突然收到一封辞职信,是非常不得体的。再者,和领导的直接沟通,可能使真正困扰你的问题(也许还是误会)出现转机;如果不经沟通就发辞职邮件,就失去了任何的回旋余地。如果辞职时,领导让你对现有公司、团队和工作提意见,记住千万不要提
。如果现任领导把你批评同事的话讲给他们听(他一定会的,他要懂事你也不会离开他了),你就在老单位臭大街了。而加薪这种话,就更不要提了,那应该是离职的几个月前说的。如果去意已决,在找工作的时候就要和新单位约好,留够至少30天的缓冲期
。一方面,这是《劳动法》规定的自动离职期限,大多数公司也会在合同上说明。另一方面,给原单位一个招新人的缓冲期,也是自己职业性的体现,大家面上都好看。最后记得静悄悄地走。给公司所有人群发邮件、痛斥现状的行为极为愚蠢
。自己要走了,别人还要在团队里继续工作,不要让大家都难堪。一定范围内的辞职饭是可以的,也可以私下请要好的领导吃饭。如果去的是竞争关系的公司,那就悄无声息的叫几个关系好的同事小聚一下就好了。即使跳槽,也要处理好和前东家的关系,持续地保持情感账户。毕竟你积累了几年的人脉、朋友和行业地位都在其中。而且昨天的敌人,可能就是明天的合作对象,要懂得为自己留后路。
最后切记一点:不要试图挑战竞业避止规则。即使你的级别没有让公司跟你签署竞业协议,也要尊重老东家。
利用自己掌握的商业信息,做损害原单位利益的事,不仅是不职业的体现,更会毁掉你在圈子里的名声,严重时还可能坐牢。
最后的最后,提醒一句:
换游泳池解决不了不会游泳的问题,有些问题还是原地修炼更好
。当然,人活着不只是为了发展,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人生中最看重的东西,上面的大多数原则,都可抛弃。
清单|拿下目标职位的16个必杀技
2017-05-09 「得到」 罗辑思维
我是脱不花,罗辑思维CEO。
三年来,我坚持面试加入团队的每一位员工,平均每周至少有八个小时投入在面试上。我经常会发白日梦,看着眼前面试的人,琢磨如果我是Ta,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会做什么。
时间久了,这套代入法,成了一种练习,一种面对不同问题的沙盘推演。很好玩,也是内观、自省的方式。
我不会海量投递简历。我会把所有目标单位,按照自己的评价体系,分出梯队,一次只给特定的三四家公司投简历。一批如果失败,再启动下一批。
值得纳入评价体系的公司指标包括:
公司成长性、能担任重要岗位的时间周期、薪酬、认识牛人的机会和频率、是否可以获得特别敬仰的师父、行业先进性、与我特长优势的匹配度、招收同龄同届人员的规模、公司整体的审美水平。
在投出简历之前,做足功课。研究这家公司的官网或者官微;认真阅读媒体动态,特别是创始人的讲话;体验这家公司的产品,尤其是非主力产品;上论坛或者贴吧看看相关评论,但不尽信。
我会把投出的每份简历,视为对这家公司的一次特定的沟通。没有标准简历一说,
每份简历都是专门准备的。
我的简历核心内容只会有一页,其他皆为附件。简历首页是有助于建立信任的基本信息,要尽可能简洁。比如毕业院校、取得的最高荣誉、能为我背书的人、目标岗位、能力匹配,还有一张体面的标准照,而不是艺术照、生活照、自拍照。
简历里附件包括:
我对公司的认同和对目标工作的理解,我以往的实际经验和相应的证明人,我的其他背景资料,主动提供社交媒体账号。
我在发送简历时,不会抖机灵,不会耍幽默。只会老老实实地写一封诚恳的邮件,
把核心信息写在邮件正文里
,而不是扔在附件里,用最小的格式把简历做成附件,发出。不会附上特别大的图片或者其他文件,也不会需要对方多次打开不同链接,而是一个可以快速打开、一次性看完的信息组合方式。如果我极其渴望一份特定的工作,我会努力在投递简历前,做一些外围的示好。
比如,结合自己的专业,帮这家公司做一些建设性的事情。
在面试时,进入公司现场,我会注意感受整体氛围:是否够开放?人与人之间是否有很多交流?每个人的状态看起来如何?我的直觉感受是怎样的?
面试时,我会用简洁的表达方式。有问,必有答。回答中经常引用和提及在做功课时获得的公司信息,表现出对公司的熟悉度。
表现出愿意学习的态度,但要表达能为公司做的贡献,而不是表达自己是来学习的。
对薪酬问题,用坦率的态度直接谈,有弹性,但也要有底线。弹性让我不错过长期来看的好机会,底线让我避免掉进坑里。
如果在薪酬上做了较大让步,开口提出建设性的办法,比如,达到什么标准公司应该加薪。
当面试官让我发问时,绝对不问五险一金和年假制度(这种有的是机会私下问HR)。我会问几个好问题,比如:
我会和谁一起工作?如果我遇到问题,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指导?公司鼓励什么样的沟通方式?公司希望我在三个月左右能达到什么水平?在我以前,公司里最优秀的新人是什么样的?
精心打扮,但不过分。手机调整到无声。坐下就拿出笔记本。
对面试官不要叫“某总”,张嘴就叫“老师”。
永远不要让对方知道,也许我手里还有其他Offer。这种故作紧俏的做法非常不体面。有经验的面试官不会因此紧张,反而怀疑你的诚意。
简历里不写错别字。面试时一直笑眯眯。
Q: 上面的16条心法,你在求职时做到了几条,最后的结果如何?你又有什么独家的心法呢?
如果这张清单你有什么补充,请戳留言。
简历不能怎么写?
在这段特殊时期,一些同学可能会面临重新求职,要开始准备简历了。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亲自面试的人应该不下1000人,看过的简历还要更多,尤其在微软上海早期扩张的时候。
这么多年看下来,我发现很多简历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其实是可以避免和改进的。
所以今天,我就来跟你聊一聊:
简历不应该怎么写,以及简历到底应该怎么写?
— 1 —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首先,是写简历时的基本心态。
写简历的时候,是应该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来写,还是应该以看简历的人为中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写呢?
这两种心态有什么区别?
以自我为中心,你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站在舞台中间表演”的人。
台下坐着一群耐心看你表演的观众,他们就是各个公司的HR。
你认为自己在台上的表演非常精彩,极富感染力。
台下的HR们,被你的表演深深震撼,现场响起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表演结束,HR们纷纷起身,满眼笑意邀请你加入他们公司。
皆大欢喜。
可惜,这不是现实。
现实是,HR的案头积压着成百上千份简历,他根本没有时间去欣赏你的表演。
你可以把HR想象成火车站的“售票员”。
售票窗口前,排着密密麻麻的长队。
等你终于排到了,售票员只会问你一个问题:去哪里?
这个时候,你跟售票员说,在正式回答你的问题之前,希望你给我5分钟,让我先跟你谈一谈,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去见谁,这趟旅程对我多么有意义!
售票员是不会搭理你的。
虽然这些问题对你来说很重要,但是,售票员并不关心。
他只会关心一个问题,就是你到底要买去哪里的票。
同样,HR也只会关心一个问题,就是你到底和这个职位匹配吗?
一个HR,在一份简历上花的时间,基本不会超过一分钟,如果简历太多,甚至不会超过30秒。
所以,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怎么充分利用这30秒,高效展示出对方真正想知道的关键信息。
而不是用“多余动作”或者“无效信息”,“浪费”对方的时间。
什么是“多余动作”?
比如,把一份几百k的简历放在ZIP压缩包里,对方收到后,还得下载和解压。
不是特别大的文件,不用打成压缩包,直接放在附件里就好。
比如,简历是一个word文件,因为软件版本不同,对方打开格式都是乱的。
用PDF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
比如,邮件标题只写两个字:应聘。
一个HR可能同时在看5个职位的简历。如果你只写两个字:应聘,他就需要打开你的简历去找,你到底要应聘哪个职位。
你应该至少在标题里写上应聘的职位,最好同时写上你的名字和简单信息,比如5年python经验的程序员。
做得好的同学,还会在正文中写上:我的简历在附件里,但为了节省您的时间,我把要点列在正文里,请过目。
这些细节,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其实都能够注意到。
什么是“无效信息”?
很多同学的简历,“以厚为美”。
自我介绍,照片,身份证复印件,各种奖状、证书,论文,厚厚“一本书”。
HR根本没时间看。
把简历写成“一本书”,通常是因为没什么亮点。
一份好的简历,不是写你“做了”什么,而是写你“做到了”什么。
比如:有哪些优秀的作品?出色完成过哪些项目?
“做了”什么是责任,这是招聘文案的内容;“做到了”什么是业绩,这才是简历的内容。
所以,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HR真正关心的到底是什么?
删除“无效信息”,去掉“多余动作”,高效展示关键内容,充分利用他看你简历的30秒。
— 2 —
不要说“我是来学习的”
有些同学一上来就特别激动:“恳请给我一个机会,我可以不要薪酬,只想跟您好好学习!”
千万不要这么说。
为什么?
公司招人,是为了帮公司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而你却说,我来你公司是为了要学习。
在工作过程中,你当然会获得提高,但这只是附带产品。你首先得为公司创造价值。
你抱着学习的目的,甚至说我可以连工资都不要。
听起来好像比较谦逊。但是,你搞错了公司找你的目的。
如果你抱着学习的心态,而不是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心态而来。
那你其实不应该拿工资,而应该付学费。
如果一家公司听说你不要薪水,就马上要你了,那你一定要慎重考虑。
正规公司招人,一定是会付钱的,哪怕是比较微薄的实习工资。这才是正常的价值交换。
所以,“我是来学习的,不要钱我都愿意来!”
千万不要抱着这样的心态。
一旦你把这句话写在简历上,基本上就等于石沉大海。
— 3 —
不要把哭惨当成竞争力
有的同学会在邮件里说:
我从小家里特别穷,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养大,寒窗苦读十二载,好不容易从农村来到大城市,一步步打拼到现在,历经人情冷暖。所以恳请你给我一个机会。
他把感动自己的每一个瞬间都写出来,试图感动你。
把哭惨当成竞争力,这要怪选秀节目看多了。
选秀节目中用哭惨换取亮灯的桥段,是为了收视率。
但是用哭惨去求职,是没有用的。
哭惨背后的心态是什么?我受了这么多的苦,你应该同情我,应该帮助我,应该给我机会。
也许求职者自己都没有感觉出来自己有这种心态。
但是这么写,其实本质上还是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自己身上。
你经历过的所有苦难,其实都应该变成你的能力。
苦难不是财富,经历苦难所得到的能力,才是财富。
所以,你要展示能力,而不是苦难。
你要展示钻石璀璨夺目的那一面,而不是展示切割和打磨钻石的苦难过程。
如果你不展示能力,只展示苦难,通篇都是对自己人生的感动,然后渴望给予改变命运的机会。
那只会让HR觉得,你吃了这么多苦,能力都没有提升,那以后你吃再多苦,能力也未必能提升了。
HR感动完了,也只会一声叹息。
然后,将你拉入黑名单。
— 4 —
不要轻易给对方战略建议
有些同学在投简历时,会给对方公司提出一些战略建议:你们公司有哪些问题,你们应该这么做。
写完之后,满心欢喜,甚至觉得对方看了之后,会惊出一身冷汗,说:
天啊,我们居然犯了这么严重的战略失误!这么厉害的人,简直是当代卧龙,得赶紧高薪招进来啊!
调研对方公司的商业模式、竞品公司、近年战略、宏观大势等等,这很好。
但是,我劝你不要轻易提出自己的战略建议。除非,你真的是当代诸葛亮。
为什么?
因为不管你的能力再强,你站在公司外部所掌握的信息,和对方站在公司内部所掌握的信息,一定是完全不对称的。
你基于非常表面的信息做判断,就算你的判断能力再强,你得出的结论也很可能是极大的谬误。
对方看到后,只会觉得这个人怎么这么可笑。
公司是一个复杂系统,再简单的事情,背后可能都比你想象得更复杂。
真正懂战略的人,都不敢随便指点江山,因为他们知道每个看似愚蠢的决策背后,都是无数复杂的妥协和平衡。
所以,多讲自己的能力,少讲对别人的建议。
指望仅仅从外界得到的信息,就能给出一针见血的建议,让别人醍醐灌顶。
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几乎不会发生。
这只会展示出你傲慢的一面。
— 5 —
不要说“我是有潜力的”
有些同学会在邮件中说:
只要你给我一个机会,未来我一定会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我相信10年之后,你不会为雇佣我而感到后悔。
这句话当然可以作为陈述,你不能说他对或者错。
但是,这句话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的证据呢?你凭什么说你会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
HR会在你的简历中找证据。
如果找不到任何证据,那就只能证明一点:心比天高。
你要站在HR的角度来思考,他每天要看成百上千封简历,你千万不要绕圈子。
你就直接告诉他,你的价值在哪里?
比如,如果HR招JAVA程序员,他就会快速扫描简历,寻找“关键词”:JAVA。
如果没有发现“关键词”,简历直接就被淘汰了。
你要分析职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是什么,以及这些能力所对应的“关键词”是什么?
然后,让这些“关键词”频繁出现在你的简历里。
不要仅仅说“我是一个有潜力的人,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球”。
要拿出证据。清晰地用经历,描述自己的能力。
我这么有潜力,你怎么发现不了呢?这样的心态要戒。
如果过去25年潜力都没被发掘,要自己找原因。
最后的话
写简历,最重要的心法,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真正关心的到底是什么?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不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求职。
不要把哭惨当成竞争力。
也不要轻易给对方战略建议。
想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潜力的人,那就要拿出证据。用经历,描述自己的能力。
删除“无效信息”,去掉“多余动作”,展示关键内容,充分利用好HR看你简历的30秒。
好了,这就是关于如何写简历,我给你的一些建议。
祝你求职顺利,早日找到称心满意的工作。
关于如何准备一份制胜简历的清单
2017-06-1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简历是公司了解求职者的第一个途径,也是求职者获取工作的敲门砖。可是,有多少人明明很优秀,却败给了一份不合格的简历?
这篇如何准备一份简历的清单分享给你,17条建议,助你“赢在简历”。
简历是你的第一份产品,一定要认真对待,大方得体是王道。从招聘网站下载一个垃圾模板,随便填一大堆无用的信息,谁能相信你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贴照片要谨慎,只能选择清晰的大头证件照。绝不要贴游客照和婚纱照,谁知道哪个是求职的。也不要工作10年了,还贴高中的准考证照片。
除了没有任何实习经验的在校生,删掉自己在社团、学生会、班级、寝室里获得的各种奖励。它们除了告诉别人你很嫩之外,没有任何用。
要让别人从简历中看出你的经历和核心竞争力。最好做到
逻辑清晰无废话
,能一张纸写完绝不用两张。个人资料的必备字段是:
姓名、年龄、电话、邮箱、毕业学校
。不会有任何一家正经公司,希望在简历里看到饮食口味、三围、罩杯之类的信息。如果是做设计或产品的,简历只用一到两种字体,不要炫技。附带的作品集,
保证有3-5个能代表最高水平的就好
,不要连练手的作品都放进来。东西越多,机会越少。不能加分的东西就会减分。越长的简历,越容易出错。例如,你是曼联球迷,你觉得面试官说“我也是”的机会很大。但可能初筛时,就被一个迷恋阿森纳的HR砍了。
与工作无关的爱好,一笔带过,不要展开。
自我评价不要超过1条微博的长度。写800字那是高考作文,没人想看你给自己写的自传。
别作死。作死会让别人记住你,但是并不会让人招你。5年前,我在老东家时,收到过一封让我至今仍刻骨铭心的简历。邮件第一句话是,“其实我并不喜欢你们公司”,不喜欢你投简历干什么。
不要一遍又一遍的在简历里强调“我什么都不会,但是我很努力,我可以学”。
活了20多年都没学会,凭什么相信你入职就能学会?
凡是列了一大堆精通,里面还有Office的,几乎都会被刷。正如凡是写精通Excel的,真正问起来,懂透视表与各种公式的,基本没有。
附件除了Word版本,最好再附一个图片或者PDF版本。附件名字不要用“个人简历”或者“我的简历”,设想一下面试官电脑里有几十份“我的简历”的情形。用“
应聘XX职位-X年工作经验-姓名
”就足够了,也可以加上手机号。作为职场中人,常备一份定期更新的简历是很必要的。不要等到看到机会再准备。定期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减改删,只留下能代表自己最高实力的项目详情,其他项目一笔带过。
一岗一写,不要指望一份简历包打天下
。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公司或者岗位,单独改写简历。这就意味着不要海投简历,提前去媒体或社交网站上,了解这个公司的创始人或者高管,有助于你针对性改写。用什么邮箱并不重要,但不要直接发一份带附件的空白邮件。邮件正文可以简单地描述一下自己的情况,但绝对不要空。
简历的核心作用是“
争取到面试机会
”,不要把自己的底牌都放在简历里。可以展示项目的成果数据,但是具体做法等到面试时再说。最后提醒一句:
不要逗贫。你不知道看简历的人笑点高低,一不注意会显得Low。
面试前做好这些准备,轻松提升你的成功率
原创: 立夏 罗辑思维 今天
又到跳槽找工作的旺季,在你有了一份漂亮的简历后,一定会收到心仪公司的面试。
怎样才能给面试官留下一个好印象呢?今天的这篇清单,就给你一系列实用法则,助你赢得一场面试攻坚战。
面试前你要去了解
应聘公司
的信息,对公司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事先获取
面试官
的相关信息。很多时候,招人公司HR的同事都会通知面试者由谁来面试,你可以在社交媒体或者相关网站上,提前对面试官有所了解。面试时带上你之前的
工作案例、一支笔、一个记事本。此外,记得
多带几份简历和推荐信复印件
。在证明你是这个职位的合适人选时,重点要放在详述你的的工作经历,以及你
为什么符合新工作的岗位要求上
。面试时你的谈话重点,要放在你能
如何为新公司效力,而不是新公司能如何有利于你的职业发展
。做自我介绍时,不要过长,突出一两点自身优点就可以。有两点提醒你特别注意:
①不要背诵简历,这样只会耽误面试官的时间。②不要吹牛。
在回答面试官的提问时,最好用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自己。这个故事要包括:
①情形:当时的背景是怎样的;②任务:要完成一个怎样的任务;③行动:做出了哪些行动;④结果: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目的在于让面试官了解你如何应对挑战,以及在受聘后会如何对待工作。面对“你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这类问题,回答的方向应该放在你
需要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上,而且要让面试官知道你已经为此在努力
。切忌说“我工作太拼了”这类的吹嘘话。和面试官进行眼神交流
。研究表明,更注重保持眼神交流的应聘者,更容易获得面试官的好感。此外,如果一半以上的面试时间都能直视面试官的眼睛,会让你看起来更优秀、更自信。
不要询问面试官的生活或工作情况,
你才是谈话的主题。
不要说你现任雇主的坏话。
招聘人员很可能认识在那工作的人,这么做只会显得你小心眼。
最后,
不要迟到。
学会这10招,帮你从800万人里脱颖而出
原创: 薛毅然 罗辑思维 今天
9月秋招季开启,800万应届生开始找实习、找工作了。对于这些职场新人来说,踏入职场的第一关,就是面试。
要想顺利过关,你得步步为营:简历写得“投其所好”,才能获得面试机会;经验不够,在其他方面凸显自己;面对面试官的问题,需要对答如流……
这一桩桩一件件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我们特别为你请来了面试过12000人的人力资源咨询顾问薛毅然老师,专门为你制作了一张清单。希望你借助这张清单,在面试中无往而不利。
- 明白面试不仅仅是为了offer
一场面试,无论拿不拿得到offer,都是你一次难得的锻炼。你可以通过每一次的面试,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收获实战经验
。记住,每一次面试都是你在职场上的重要亮相,是你跟市场建立连接的机会。
- 写简历尽量不用形容词
写简历,尽量用事实说话,少用形容词
。“我学习上刻苦努力,生活中团结同学乐于助人”这种话要少说,而要说“我曾在某年获得某某奖,参与组织某某活动”。建议你在简历里面,给面试官埋一些让他提问你的点
,让他觉得有得聊,比如你曾做过的一个特别的项目。
用数据做证据
很多人都会说自己“认真”“会社交”,建议你用数据证明这些特质。比如,你可以说“我上大一的时候就在外面兼职了,我一共做过14份兼职”,“我非常认真自律,每天都是早晨6点半起床,然后去跑5公里”。
不要放弃任何参与竞争的机会
有的大公司,应征竞争很激烈,即使你觉得成功的希望不大,也不要放弃表现自己。它或许不能给你offer,但可以锻炼你的表达能力、心理抗压能力;也有可能你能够因此认识一个优秀的面试官,找到一个职业榜样,为你之后发展自己的人脉打下基础;你还可以了解你的竞争对手,学习他们是如何展示自己的。
- 自我介绍时真实更重要
自我介绍往往是面试的第一个问题,作为职场新人,宁可“打安全牌”只说事实,也不要用力过猛,过度包装。与其说“我是一个特别上进,特别认真的人”,不如说“我曾经跟着导师做过几个项目”。有不少人会提前背下要说的话,面试时缓缓道来,这固然没错,但要注意不要变成“背课文”,而要保持鲜活真实。
- 小组讨论避免两种表现
到了小组讨论,已经是面试中较靠后的阶段了,离你拿到offer只差一步。能走到这里,说明你的专业水平已经被认可了。面试官这时更在意你是怎么思考、怎么跟同伴打交道的。所以,你要尽量避免两种情况:第一,全程对讨论没有贡献
;第二,跟别人产生冲突,注意,冷冲突也是冲突,比如拉下脸、翻白眼。
小组讨论记得做笔记
即便你不是讨论后总结发言的角色,也要做笔记。做笔记既是备忘、也能帮你缓解紧张,说不定还能帮助你整合出新的想法,也会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
用清单整理自己过往的成果
面试官一定会问你做过什么事,你不要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值得说的事,毕竟大多数职场新人都没有特别厉害的经历。面试官是想借此看你的思维方式。你可以在面试前就用清单捋一遍,要包括三方面:第一,这件事里你是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第二,你具体做了哪些事;第三,如果现在你重新做这件事,怎么做会更好。
- 做好知识储备
不管你是什么专业,应聘什么岗位,对于这个领域最基础的名词、概念
,你要有了解。即使平时储备不够,临时也要抱佛脚。
- 了解你要去的公司
对于你应聘的公司和部门,了解它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是什么。如果你能够在面试时,告诉面试官你接触过这个公司的产品,甚至还能提出优缺点、改进方向,一定会给面试官很深的印象。
测试|顶级公司真正的面试题,你能得多少分?
2018-02-27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听多了职场“鸡汤”故事,或许你一直有个疑问:Google、微软、高盛,这些大公司究竟是如何遴选毕业生的?除了专业技能和知识,大公司还看重什么?
「得到」专栏作者吴军的这篇清单,用大公司真正的面试题,带你一窥大公司面试的真相。
- Google的面试题
给你两个玻璃球。这两个球从X楼层的高度掉到地上就会摔碎,在X楼层以下扔,怎么都不会碎。已知恰巧摔碎高度范围X在1到100层楼之间,如何用最少的试验次数,用两个玻璃球测试出X的值。
出题目的:
找到真正的聪明人;判断候选人是否有“粗调和精调”思维。
答案方向:
a. 从第一层楼开始,逐层往上实验。从第一层没有碎,第二层也没有碎,以此类推。假设在第59层摔碎了,那它摔碎的高度是59层。这个策略保证成功,但显然不是很有效。
b. 两个球一个用来做粗调,一个用来做精调。首先拿一个球到10层楼去试,如果没摔碎,就去20层,每次增加10层。如果在60层摔碎了,那就知道摔碎高度在51-60层之间。然后用第二个球从51层开始一层层试验。这样保证不出二十次,就能试出结果。
- 微软的面试题
马路上的井盖,应该是圆的还是方的?
出题目的:
考察候选人的智力水平、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
答案方向:
a. 圆形更好。圆形从圆心到各个方向尺寸都一样,因此不论怎么安放,井盖都能壳在井的边缘,不会掉下去。如果一个候选人这么回答,说明他比较聪明,而且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b. 圆形更好。圆形比较好加工,而且只有直径一个尺寸,对误差的容忍度要高一些。
c. 圆形更好。圆形的井比较好挖。
d. 坚持说方的井盖更好。如果有充足理由支持,面试官反而会觉得这样的人更有特色。
- 高盛的面试题
3:15的时候,钟表上分针和时针的夹角是多少?
出题目的:
筛掉对数字不敏感的人。
答案方向:
看似复杂,其实可以靠计算得到。3:15的时候,分针正好指在3点的整点位置,而时针从3点又走了15分钟,也就是1/4小时,一小时对应表盘的30度(360/12),所以时针走的度数=30/4=7.5度。两者的夹角,就是7.5度。
- 高盛的面试题
纽约上空,在任何时候有多少架飞机?
出题目的:
考察候选人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
答案方向:
a. 纽约附近有3个国际机场,假设每个机场每3分钟起飞一架、降落一架飞机,那么3个机场大约1分钟起降2架。降落前和起飞后的速度按每小时300公里计算,纽约的直径是30公里,那飞机在起降时有6分钟在纽约的天空。因此任何时刻纽约上空平均有2x6=12架飞机。
b. 肯尼迪机场每年起降飞机大约42万架次,假如机场每天有18小时是繁忙的,最后除得的结果和第一种方法的估算差不多。
- 高盛的面试题
如果你被压缩到一根铅笔高,掉进了果汁搅拌机中,怎么出来?
出题目的:
考察候选人是否有创造力,以及是否对这样奇怪的问题感兴趣。
答案方向:
a. 想办法求救,比如高喊、打电话、在玻璃容器内写上求救信息等。职场中,我们要懂得借助别人的力量。遇到困难时,不要总试图独自解决超出自己能力的问题。
b. 除了求助外,回过头来考虑是谁把你变得这么小,又是谁把你丢进了搅拌机,避免悲剧或麻烦再次发生。
c. 如果人只有铅笔大小,脑子比铅笔头上的橡皮大不了多少,智力肯定低得可怜,既想不出好的办法,也不会意识到危险的存在。所以我们的智力,解决不了很多复杂问题,需要借助计算机这样的外界工具。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应该怎么办?
原创: 「罗辑思维」 罗辑思维 今天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应该怎么办?
人生一切问题,知识给你答案。
我们在今天这本书中,找到了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法——
《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作者:【美】卡尔·纽波特
译者:张宝
出版:湛庐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首先我们来颠覆一条“鸡汤”:爱一行,干一行。事实上,在工作中,人并不是因为热爱才做好,而是因为做好了才热爱。道理很简单,如果只因为热爱去做一件事,那么任何一个你不热爱的细节,都是负面的反馈;但如果抱着做好工作的心态开始,那每一次工作的改进,对你都是正向的激励。
所谓热爱,在洗脑的教育中,也被称为“激情”。但研究证明:对于业余爱好,激情确实管用;而对于工作,激情的作用并不可靠。作者调查了大量的大学生,结果发现:只有4%的人,有工作方面的激情。大部分人的激情,都只是运动、艺术方面的兴趣,不足以作为未来的工作。所以,想找一份生来就喜欢的工作,几乎不可能。
工作中的“激情思维”,不仅不可靠,
如果过分相信,还会带来很多危害。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人过分关注工作中自己不喜欢的部分,长期处在不满的状态。在这样的心态下,人们把工作做到60分就草草了事,而不愿意提升自己的表现。
对个人来说,“激情思维”还会浪费宝贵的职场积累期。大部分职场新人,很难刚入职就分配到大项目。如果觉得没有激情,就频繁跳槽,这样你的职业技能永远只会停留在初级水平。
不仅无法体会到高级岗位的成就感,还会浪费掉积累经验与能力的时间。
既然激情思维不管用,面对不喜欢的工作,我们要怎么办呢?正确的方法,是建立“工匠思维”——
不以自我为中心,多关注自己的产出能给工作带来什么价值
。激情思维是考虑,工作能给我带来什么;而工匠思维则是思考,我能为工作带来什么。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John F. Kennedy
工匠思维最大的好处,是能培养我们对工作的热爱。作者对各行从业人员调研发现:最有激情的员工,不是一开始就喜欢这份工作的人,而是工作了很长时间,很擅长自己工作的人。仔细想想你就会明白,
随着能力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处理工作游刃有余,工作中的成就感和对工作的热爱,自然就会出现
。所以,热爱是精通的副产品,是可以培养的。如何打造工匠思维呢?给你三个方法。
方法一:刻意练习
,打造核心竞争力。很多人把刻意练习理解为“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并不准确。简单的机械重复,作用不大。要做到刻意练习,除了大量重复外,还要注意两点:
① 突破舒适区,只在学习区练习;
② 积极接受反馈,随时调整方向。随着不断练习,你会越来越精通自己的工作。
方法二:主动为工作赋予使命和价值。这样不仅能让自己抛开负面情绪,把精力集中在有用的目标上,同时也能扩大自己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当你能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时,自然会更热爱自己的工作。
方法三:
用核心竞争力换取自主力
。很多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是因为对工作不具备掌控能力,需要做大量不愿意做的事情。但事实上,这是每个初入职场的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想提升工作的自主性,最好的方法不是频繁跳槽,而是努力在职业技能上精进。只有在积累了核心竞争力之后,才会有人愿意为你的时间买单。
当然我们必须承认,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每个人。比如这三种:
① 无法让你获得有价值的职业技能;
② 因为毫无意义的工作内容或者和极端讨厌的人共事,让你每天都很崩溃;
③ 已经积累了核心竞争力,仍然讨厌这份工作。
如果你的工作属于这三种情况,不要犹豫,请果断辞职。
让我们对《优秀到不能被忽视》的作者卡尔·纽波特,译者张宝,出版方湛庐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热爱是精通的副产品,它是可以培养的。
DeepCreator: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职场:如何将“嫉妒心”变成“上进心”
职场上,人们有时会因为别人有优异的表现而产生嫉妒心,这种非理性的嫉妒心不仅会影响团队的效率,也对个人的成长不利。那怎么才能把这种“嫉妒心”转化成“平常心”或者“上进心”呢?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哈佛商学院的相关研究。
研究人员把职场上的嫉妒分为两种:“恶意的”和“良性的”。恶意的嫉妒很糟糕,比如有人被提拔了,某个同事的反应是盲目的愤怒,这就会影响团队的士气;但良性的嫉妒对个人和团队来说都是有利的,比如,有人被提拔之后,其他同事不仅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并且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
那怎么把第一种嫉妒转化为第二种呢?心理学家们发现,一个办法是让成功的人进行适当的自嘲,这样就不会显得他很自大。具体来说,就是要公开谈论自己的失败。当一个人这么做的时候,其他人的嫉妒心就会转变为一种类似于上进的心理。当我们相信,自己身边这个人的成就是靠不懈的努力才实现的,我们就倾向于相信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会让每个人都更努力地工作。
但是一项针对大约150人的调查表明,人们更愿意谈论成功,而不是失败。大多数人都会隐瞒自己的失败,尤其是当失败发生在过去的时候,人们隐瞒的几率更高。而人们对成功的态度恰好相反,人们更愿意谈论自己的成功,尤其是过往的成功。虽然这种想法是很正常的,但心理学家建议我们再考虑一下:相比恶意嫉妒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谈论一两次无关紧要的过往失败,风险其实是很低的。当我们在介绍成功的时候,同时聊一下自己的失败,就可以缓解恶意嫉妒。更何况,我们还可以选择哪些失败能公开,哪些不能。
那怎么做到自嘲却又不显得高人一等或者虚情假意呢?哈佛商学院助理教授艾莉森•伍德•布鲁克斯(Alison Wood Brooks)建议,当同事祝贺你的时候,你可以表示自己一路走来并不容易,然后谈谈成功路上的一件负面小事,比如早期要求升职被拒,或者上司曾经严厉责备过你。
如何应对负能量同事?
《财富》杂志中文网的一篇文章说,办公室中的确有些同事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这些人会把自己的负能量传染给其他人。应该怎么办呢?文章说,老牌在线招聘网站巨兽网(Monster Worldwide),咨询了职场专家,介绍了三种常见的负能量同事,并教给大家如何来应对这三种同事,不受他们负能量的影响。
第一种负能量同事被称为“逆反者和抱怨者”。如何识别出这种人?注意一下身边总是在说“不”的同事,或者那些总是跟积极工作的同事唱反调和对着干的人。逆反的态度是可以传染的,如果不加以留意,这种消极心态可能很快就会把整个办公室都变得消极颓废。
对于逆反者和抱怨者的应对方法是:要么限制,要么抵制。
公关公司马格斯媒体顾问(Magas Media Consultants)的副总裁珍妮弗·李·马格斯给出的建议是:“不要放弃自己的立场,也不要跟着负能量同事的节奏,跟这种同事要客客气气,说话点到即可。”要尽量减少跟这种同事的接触,因为,“一开始可能觉得能随便听听,很快就会发现跟这种人走近了会影响你在办公室的形象。”
日常工作中,如果没有交集,那么就尽量不要跟总是在抱怨的同事打交道。如果工作上必须打交道,那么,马格斯的建议是,不要放弃底线,不要受到对方的影响,更不要跟着对方一起抱怨。而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抵抗对方的负能量”。
第二种负能量同事被称为“八卦者”(the gossiper)。八卦者热衷于传递流言蜚语。当然,有时候很难分清楚,一个人是因为热心而打听各种事情,传播各种事情,还是就是在搬弄是非。文章说,八卦者有一些特征,比如,“说话前总要看看背后,喜欢在茶水间窃窃私语,还有个最明显的信号,开头经常来一句’跟你说个事,别告诉别人啊。’”如果你不想卷入流言制造和传播工厂,那就赶紧躲开。因为,有时候聊聊八卦只是带来些谈资、分散点注意力,有时候传播一些事却能带来巨大的破坏力。这也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公司都反对谈论还没有公布的人事任免升迁决定、比较不同同事的工资和奖金数量等的原因。
文章举了个例子,曾经有人在聊天时,说漏嘴自己怀孕了。但是当时她才怀孕两个月,并没有必要在公司宣布。然后发生的事情是,“真的是没过几分钟,全公司的人,包括她的老板全都知道了,其实她根本没准备谈休产假,结果被迫临时应对各种麻烦。”
第三种负能量同事是“健忘者”。健忘者的特征非常明显,比如经常拖延乃至不交工作报告,把责任和工作推卸给其他人,理由是,“对不起,我忘了”。“不幸的是,几乎每个办公室里都有少数几个员工工作不上心,任务总是能拖就拖。要是每个人都像你那么努力工作就好了。”
如何应对呢?文章给出的建议是,避免给他们合作,因为他们要么会让你在最后时刻感到措手不及,要么合作完之后让你觉得自己被占便宜而心里不痛快。你要主动挑选自己的合伙伙伴,尽量避开跟健忘者一起工作。
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那就只能想办法划开界限,免得自己也会被公司或其他同事归入不靠谱行列。比如,虽然频繁提醒同事注意项目进度很招人烦,甚至招自己烦,但还是应该提醒,一方面是为了项目能够完成,另一方面,你需要让人知道你真的在意项目进度。
文章最后说,“如果经常要为健忘者收拾烂摊子,总得想办法岔开八卦小人的话题,一看到抱怨者就赶紧掉头走开,可能不仅会讨厌相关的同事,对工作也会厌恶起来。”这时候,你就剩下两种选择了,如果你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你需要找老板或者人力资源同事谈一下自己的困扰;如果你已经对工作和办公室文化绝望了,那么,就干脆换个工作,但是换之前,先了解一下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办公室氛围。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就是老板本人,那么,这篇文章的原文标题就是最好的建议:办公室里这三种人“有毒”,赶紧请走为妙 。
参考来源:财富中文网《办公室里这三种人“有毒”,赶紧请走为妙》
作者:Jon Simmons 杨羽(改写)
方法:提高工作成绩的3个技巧
Trajectory: 7 Career Strategies to Take You 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Be
内容简介
我们的职业生涯不是一个个分散的点,而是由许多点组成的一条生涯线。每个人都有这样一条生涯线,这是我们为自身铺设的道路。要想在职场中获得长远的发展,我们既要关注眼前具体的点,也要把每个点“串”起来,让每一步成为下一步的跳板,为下一步的发展做好铺垫。
目录
序 言 人人都有一条生涯线
前 言 沿着正向的生涯线前行
|职场演练| 绘制你的10年职场生涯线
1 策略1:接受真话,寻求深度反馈
学会提问
克服抵抗情绪,看见“大猩猩”
保持客观,在乎他人的感受
征询导师,多听少说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不要只往上看
既观察行为,也观察结果
关注无意识的信息反馈
|职场演练| 邀请与你关系紧张的人喝咖啡
2 策略2:面对险境,利用毅力脱颖而出
能力×毅力=绩效
牢记目标,争取均衡的激情
要有毅力,还必须要有准备
坚持自我改进,领先他人一点点
秉持有耐心的紧迫感
培养毅力,并通过毅力塑造你自己
|职场演练| 重新挑战你未能实现的目标
3 策略3: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快速行动
攀登巅峰,让成功概率最大化
制订目标,按照你自己的生涯线前行
快速行动,但要有耐心
快速决策,停止过度思考
高效决断——成功领导者的标志
小步快走,绝不拖延
|职场演练| 制订你的行动计划
4 策略4:突破平稳期,做出正确选择
掉转船头,迎接新挑战
职场转折点,你的关键时刻
发展路径:突破平稳期
稳定路径:固守平稳期
深度学习,创造心流状态
抓住趋势,持续创新
要想超越,你必须创造最佳实践方法
|职场演练| 测一测你目前的状态
5 策略5:及时刷新,避免停滞不前
你必须跟上节奏
警惕和回避两种停滞
发现机会,快速反应
停止下注,避免墨守成规
刷新,警惕你的职场份额被抢占
|职场演练| 审视你的技能
6 策略6:7大要诀,快速战胜失败
要诀1:接受失败,形成习得性乐观
要诀2:创造性利用失败
要诀3:反思,继续前行
要诀4:别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冒险
要诀5:从两个角度思考
要诀6:快速取得小胜利,避免连锁故障
要诀7:乐于尝试,保持开放的心态
|职场演练| 回顾你的失败时刻
7 策略7:用4大方法创造持续的绩效
方法1:想象成功
方法2:利用期望效应,提高自我效能
方法3:先追求快乐,再追求成功
方法4:过滤噪音
|职场演练| 分析你的时间档案
结 语 出发吧,创造你自己的生涯线
译者后记
得到解读
戴维·范鲁伊是沃尔玛人才与组织效能副总裁。他曾经负责全球最大的绩效管理和员工激励项目,这个项目覆盖了沃尔玛220多万员工。在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中,范鲁伊也得以观察员工怎样才能调整自己的状态、提高自己的工作表现,创造出成绩。
在他的新书《生涯线:7大策略重塑你的职业生涯》(Trajectory: 7 Career Strategies to Take You 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Be)中,范鲁伊从心理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几个工作中能创造出成绩的方法。我们分别介绍一下:
第一个方法是想象成功。
科学家们发现,我们的大脑很难区分出记忆中的事件是现实的还是想象的。通过想象,你可以树立信心,并且有意识地让自己记住面对特定情况时该怎么反应。这样也就训练了你的大脑来遵循自己植入的特定模式。
美国著名橄榄球运动员艾米特·史密斯表示,他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效力时,他花了很多时间来想象对手防御阵线上的漏洞,有时候他会闭着眼睛演练,看自己能否击中某个漏洞。篮球明星迈克尔· 乔丹曾在一次篮球比赛中闭着眼睛投中罚球。
这也是他在脑中无数次想象后的结果。
曾获得奥运会23块金牌的游泳运动员迈克尔·菲尔普斯,不但体能惊人,他的教练鲍勃·鲍曼说,真正让他能成为佼佼者的是他在心理上的准备。鲍曼说:“从想象能力方面来说,在我见过的人中,他是最出色的。他能准确地想象出完美的比赛,就像是在看台上观看着一切一样,事实上他是在水里观看比赛。接着,他会思考各种场景。如果事情进展不顺利会怎么样,比如泳服撕裂,或者泳镜碎了。”
菲尔普斯会想象最好的情景,也会想象糟糕的场景,并且做好准备,这就是他反应速度比别人快很多的原因。
如果把这种方法用在职场上,假设你要进行演讲,但并不确定听众会有什么反应。也许,你演讲时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演讲的重点;或者在其中穿插一些笑话,活跃一下气氛;回答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你预先无法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但你可以在脑中预演一下各种情况,从而提高自己成功应对的概率。或者想象你将要参加一场重要的面试。你可以准备好常见面试问题的答案,然后想象自己坐在房间里回答。你所想象的场景越接近现实生活,就越能表现好,从而争取到工作机会。
第二个是方法利用期望效应,提高自我效能。
通过想象,你能够表现得更好,从而更加自信。这就培养了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所谓的自我效能,就是你对自己在当前所做的事情上取得成功的信心。
研究表明,在各种努力中,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你是否成功。简单说,相比认为自己会失败,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做得好,那么你实际上就能做得更好。
当我们把自我效能和目标设定联系在一起,就会发现自信心越强,人们就越愿意制订和追求更宏伟的目标。假设你想要学习游泳,随着你学会了漂浮,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后,第二个目标就是踩水,然后就是游较短的距离,接着还有下一个目标。因为这些目标都与游泳相关,所以你的自我效能也随之得到培养。不久后,游泳横渡湖泊这个曾经难以想象的目标就会让你感觉并不难实现。
随着自我效能提高,你会敢于进行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自我效能是基于你的自信,而自我实现预言是认为因为自己和他人预先采取了行动,所以结果就会如预期一样出现。当别人认为某人会表现出色时,就会预测这个人能取得成功,而他们的行为就会体现这种预期,让这个人去努力实现这种期望。
自我实现预言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团队。自我实现预言的影响也会从个人身上扩散开来,形成团体的自我实现预言。这种团队层面的预言被称为协同集聚效应(synergistic accumulative effect)。同事会注意到我们的行为、态度和举止。这些东西不仅会被他人所注意,而且会影响到其他人。
我们过去可能也曾经看到过,会议、聚会或者是其他事情一下子被某一个人所改变,这个人的态度和兴奋程度可以调动所有人的情绪。另外,个人也能够导致消极态度在会议室内快速蔓延开来。自我实现预言可以被用来鼓舞自己和他人。
第三个方法是先追求快乐,再追求成功。
如果你对工作不感兴趣,或者缺乏工作所需的技能,要长时间维持出色的绩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如果你的职业不符合自身的兴趣和技能,那么时间长了,你就会变得精疲力竭、士气低落。不要强迫自己去喜欢某些东西,而应该改变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做事的方式,让它们给你带来快乐。这种改变是让你适应,而不是拿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做妥协。这点至关重要,因为几乎所有持续的成功都要求进行改变和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一次性改变一切东西。一次想做的事情太多,就会发现自己不堪重负。
如果一次只做一项重要的改变,你就能够集中精力,而自身的技能和舒适度也能快速调整。很快,曾经舒适区之外的领域将会成为你所擅长的领域
。同改变一样,你的职场生涯也会通过一系列连续成功的小步骤而得到出色的管理。
DeepCreator:过去的挑战对现在而言,已不是问题,同样的道理,现在的挑战,对未来的自己而言,同样不是问题。
你会发现,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前进,就能够得到更大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你必须通过工作和生活来维持幸福感,不要为了短期的收益而牺牲幸福感。许多人认为成功能带来幸福,这点被证明存在根本性的错误。
为了成功而追求成功,这样并不能带来快乐。快乐更应该被看作是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所经历的一种结果
。如果没有激情,你也能在一段时间里维持自己的绩效,但最终你会感到乏味,绩效慢慢消减。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乐,就不可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去创造成功。当你真正喜欢自己的工作,并能全心投入,在工作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概率才会大大增加。
以上是范鲁伊提出的3个提高自己工作成绩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管理:怎样将明星员工的作用最大化
传统的管理研究中曾假设:企业和团队的产出由大多数人的贡献决定。不过,一项新研究发现,在大多数行业中绝大多数的绩效产出,其实是由少数精英员工贡献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波义耳(O’Boyle)教授和乔治城大学的阿吉尼斯(Aguinis)教授通过这项研究发现:1%的员工贡献了总绩效产出的10%;5%的员工可以产出26%的绩效。
在此基础上,美国爱荷华大学蒂皮(Tippie)商学院副教授李宁与香港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赵海临,提出了一个新发现:如果高绩效产出的明星员工,正好处在团队工作流程网络的中心位置,他们的建议和协作,可以极大地促进协作效率,提升生产效率;如果中心位置的员工展现出负面行为,则会破坏团队的协作氛围。如何最大化明星员工的作用呢?两位教授在《中欧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了3个建议。
首先,管理者要善于找出企业中那些影响他人的明星员工。两位教授认为,在任何的协作网络中都会有“核心”和“桥梁”类的员工,“核心”是指那些大量频繁地和其他同事互动、协作的员工,“桥梁”就是处于连接不同信息关键节点上的员工。管理者还要用开放的态度思考团队成员的不同特质,比如,当你想要团队氛围更加互助合作,就要发掘和培养协作能力最强的人。
第二,管理者要充分发挥明星员工在公司里的积极作用。同样一个人,放在社会网络的不同位置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公司管理者可以考虑将部分任务分解,让明星员工处理,提高他们的网络中心度,也可以通过协作训练、领导力训练来培养和提升明星员工。
最后,警惕那些在协作中占据主导作用的“负面”员工。因为处在网络中心位置的员工,他们的某些消极行为(例如负面情绪)带来的影响,往往可以超过高绩效带来的贡献。管理者要注意疏导明星员工的负面行为,或者让他们从事相对独立的工作。
职场:怎样发现职业发展中的盲点?
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教授卡特·卡斯特(Carter Cast)曾写过《对与错:辉煌事业是如何成就与毁灭》(The Right and Wrong Stuff: How Brilliant Careers Are Made and Unmade)这本书。他发现,人们在事业上遭遇挫折或脱轨,是因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盲点
。他发现,“认为自己在很多事情上都擅长或不愿直面困难的人,比那些有准确自我认知的人失败率高出六倍”。接受沃顿知识在线采访时,卡斯特教授讨论了如何提高自我认知,从而不再毁掉自己的职业生涯。*
卡斯特介绍,有三类人会经常在事业上遇挫。他把第一种称作神奇队长式
(Captain Fantastic archetype),这类人通常目中无人,锋芒毕露,为了成功会不惜代价。他们性格傲慢、自负而且会拒人于千里之外。尽管这类人聪明能干,大家也不想和他一起工作。卡斯特认为,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团队相互依存的模式也更重要了,许多产品技术的一个基础就是团队意识,而不是自我中心。“神奇队长”没有团队观念,这也是他们遭遇职业困境的首要原因。
卡斯特把第二类人称为“1.0版的人”,这类人局限于自我工作方式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极差。卡斯特说,随着技术更新速度的提升,现在任何人都不能局限于自己现有的这些知识里,必须主动阅读思想领袖的文章,多看书并参加各种会议,同时还需要紧紧跟随时代步伐。
还有一类是苦行僧,这类人想做太多的事情,于是自己不堪重负。卡斯特说:“我们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在回复短信和邮件上,其实都有点像苦行僧的感觉。”
对于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卡斯特介绍了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的方法——写日记,“知道自己走向何方以及更清楚看待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写日记,你能回头看自己曾经写过些什么,以及日记中出现的主题——其中就有你的恐惧,你的弱点以及到底你想做什么。
”另外一个方法是从朋友处得到答案,因为最亲近的人看待我们比自己看自己更清楚。卡斯特建议,可以向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求助,比如,可以问问他们:“在我的职业生涯中,你认为哪个阶段需要注意一下发展机遇?”
DeepCreator: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跳出来思考,走出去行动。
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标的管理——管理工具大盘点
回忆一下,今年最重要的三个目标是什么?制定的对吗?如何管理?
我从床上蹦起来,一再问自己这些问题,甚至打印下来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在随手翻看的手机备忘录里,就是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某种程度上说,人生的管理,就是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锁对目标;绩效管理,锁死目标。
我为自己,也为你,做了一份管理工具的大盘点。
事先有沙盘,事后有复盘,请笑纳。
— 1 —
MECE法则,平衡计分卡
不重不漏,平衡目标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好的工具,事半功倍。
制定目标,需要先了解一个最基础的法则,MECE法则。
一句话总结,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既不重叠,也不遗漏。
——
假如你是一名销售,想提高销售额,怎么办?
改进产品、开拓渠道、网络营销、灵活定价……这是通过4P原理对目标分解。
在企业中,有什么推荐的管理工具吗?有,平衡计分卡。
世界前1000位的公司中,750家都在使用。
简单来说,就是从“财务,客户,过程,创新与学习”四个维度,来综合平衡管理企业。
▲ 你的工作,是否涵盖了这四个维度?
因为财务指标,只能单纯反映过去发生的事情,对未来一无所知,无法评估前瞻性的投资。
同样的,作为销售经理,只需要想着如何提高个人业绩,但如果是销售总监,要如何带领团队前进?
财务方面,制定销售目标,关注收入;
客户方面,注重客户满意度和购买体验。
共赢,是最重要的准则;
过程方面,是什么导致收入的结果?设置过程指标,控制结果;
创新与学习,团队定期培训,案例解析,经验分享,平衡远近的关系。
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既不重叠,也不遗漏。
共赢平衡外部与内部,因果平衡过程与结果,远近平衡短期与长期。
这是 MECE 法则与平衡计分卡,一个原则,一个工具,请笑纳。
— 2 —
SMART法则
一把好刀,一套刀法
SMART 原则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一千个人心中的一千个哈姆雷特”,必须变成同一个。
SMART 是一把好刀,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
制定目标,我们举过一个很有趣的例子——
想带爱人去浪漫的土耳其,东京和巴黎。
咱们就不说这个路线有多么不合理了……
金钱、假期、工作交接等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做的准备,都做好了吗?
用“SMART原则”,怎么做?
S-M-A-R-T这 5 个字母分别代表:
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ttainable(可实现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ased(有时间限制的)
▲ 你的工作,能否被明确阐述?
把旅行计划变成这样吧——
今年我将带着爱人,在 5 月 1 - 5 月 15 日,进行为期两周的度假之旅。(具体的限制)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不得不在 5 月份之前准备 8 万元。(可衡量的时间和金钱)我们两个都要和同事领导协商好工作交接、安排等事宜,如果有宝宝,还要委托父母帮助带孩子。(相关的)由我老婆在 3 月底前制定好详细行程,并提前预定机票酒店。(具体的安排)
等等等等……
可能我考虑得也不是非常完备,但至少让目标更加清晰规范。
SMART,这每一个字母,都是一把锋利的刀,能帮助你砍掉模棱两可、砍掉不切实际、砍掉无限拖延。
这套千锤百炼的刀法,请笑纳。
— 3 —
OKR 和 KPI
指南针和秒表
制定好目标,接下来想要执行和管理目标,一定绕不过两个管理工具——OKR 和 KPI。
OKR 火上了天,也被误解上了天。
OKR,是“Objectives & Key Results”的简称,是让公司、团队、个人都要设立目标,以及衡量这些目标完成与否的关键结果。
O 是目标,KR 是关键结果。
OKR,是对业绩很难数字化衡量所采用的方法。OKR 不是绩效考核工具,而是目标管理工具。
让无法用数字考核的团队,通过目标的层层分解,向同一个方向前进。
——
如果你是职场人士,想提升自己的演讲能力,如何设定 OKR?
目标 O,是在一个月后的公司分享会上,登台演讲。
那关键结果 KR 呢?
第一,每天对着镜子练习体型体态30分钟;
第二,每天跟读朗读,练习语音语调30分钟;
第三,每个星期去线下演讲俱乐部实战训练。
OKR 就是一套目标分解系统,就是这么简单。
——
OKR,是目标如何执行,而 KPI,是目标如何管理。
KPI,关键绩效指标,再熟悉不过。拿奖金是它,扣钱的也是它,爱恨情仇全是它。
有人对KPI深恶痛绝,但这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KPI 有其适应性,真不应该直接丢进故纸堆。
同样的,想提升自己演讲能力,如何设定 KPI?
可以“简单粗暴”一些——
一个月后的公司演讲比赛,勇夺桂冠。
拿到冠军,完成 KPI,拿不到冠军,没有完成 KPI。
如果说 KPI 是秒表,OKR 就是指南针,左手根据指南针确定方向,右手拿表快速奔跑。
执行和管理目标的两大利器,请笑纳。
— 4 —
PDCA循环
先复盘,再翻盘
PDCA 循环,有另一个响当当的大名,戴明循环。
P-D-C-A 四个字母,分别代表——
Plan(计划)Do(行动)Check(检查)Act(处理)
▲ 工作项目的检查和改进同样重要
前面分享的工具,都是计划和行动的部分,但是检查和处理,却常常被忽略。
每一个计划,每一项任务,都应该像回旋镖一样,飞出去,再回到手里。
可是很多人飞出去的根本不是回旋镖,而是弓箭,一去不回头。
——
有计划,有沙盘,更要有总结,有复盘。
每次行动后得到的反馈,都应该认真总结,分析原因。
你可以给自己设立一本问题纠正手册,一本连续成功指南,错的绝不再犯,对的继续复制。
PDCA 循环,一环套一环,像车轮一样,循环上升。
只有 P 和 D,车子刚开在半山腰,就上不去了。
加上 C 和 A,来一脚油门,冲上山顶。
先复盘,才能翻盘,请笑纳。
不佛不丧,积极向上
你在朋友圈又佛又丧,在收藏夹里积极向上。
这句话,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后成为经典,说出了很多人的真实状态。
但我相信还有一些人,他们不佛不丧,“光明正大”地积极向上。
希望这份管理工具大盘点,让你事先有沙盘,事后有复盘,实现目标。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一并给你,请收好,请笑纳!
怎样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职场也是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来的工作方式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每个人都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思考一下,怎样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微信公众号“红杉汇”翻译了一篇文章,介绍了五个策略。
第一,组建一个自己的“顾问团”。想要获得个人成长,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你可以组建一个自己的“顾问团”,从别人那里获得支持。你的“顾问团”可以有好几个顾问,也可以只有一个导师;他们可以是你熟悉的人,也可以是你没见过、但能通过网络给你提供支持的人。总之,这些人可以在你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提供帮助。
第二,明智地投入自己的时间。文章建议,你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还要管理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在做选择时,你要学会接受和吸收一些反对的意见,因为这些意见可以帮你发现可能导致麻烦的障碍,让你的选择更明智。
第三,正确看待未来的波动性。很多人都会担心行业波动。为了抢在行业出现波动之前做好准备,你要做下面两个判断:1.你的行业有多么不稳定?2.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稳定?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你或许就能掌握主动。
第四,减少负面的自我评估。如果有一个升职的机会,薪水更高,责任感更大,你会接受吗?看起来这是很多人在职业生涯中梦寐以求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有的人往往会通过负面的自我评估,发现自己没办法胜任的地方,从而判断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这种负面评估来自于一种叫做“工作重塑”(job crafting)的过程。它说的是,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能力,主动对工作任务进行调整。适当的“工作重塑”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的可塑性,从而顺利地完成工作。但当负面的自我评估过多时,就会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
第五,掌握新的生存技能。文章认为,想要做到在工作中不断适应新挑战,需要下面三个生存技能,分别是能力、意志和速度。能力指的是,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你还要考虑是否能够调整自己的能力,并且采用新工具,在环境变化时同样能取得成功。意志是关于欲望和坚韧的。你愿不愿意去尝试新事物?有没有强烈的兴趣帮组织规划新的未来?速度指的是比你现在更快的速度,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你必须要快速行动。
方法:如何管理你的网络社交形象?
很多人认为,无论是微信朋友圈还是微博,都是自己的私人空间,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新。但是在得到精品课《如何成为社交高手·女性篇》主理人林特特看来,公之于众的一切都是营销,是你社交形象的一部分。3月26号,林特特做客得到直播间,和广大用户分享了管理网络社交形象的3个原则。
第一,管好网名、头像、签名档。林特特认为,每个人都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品牌来管理。
网名,就是你的商标名,
头像是商标最直观的展现,
签名档是你的用户说明,不要有明显的恶趣味,也不要随意变化。
设想一下有这样一名求职者,她加上了应聘企业老板本人的微信,应聘的是办公室文员的工作。她的简历原本无懈可击,但她的网名是“王思聪是我老公”,头像中的她,面容姣好,但头发五颜六色。这样的形象,用于向所有人公开的网络平台上,是减分的。
第二,有策略地更新公共空间。尽管微博、朋友圈、QQ空间是每个人的自留地,但每一则更新,都是你为自己社交形象增加的细节,是别人了解你的入口。因此,不要在公共空间泄露像隐私一样的机密,发泄你个人的负面情绪。
第三,向精准社交目标每天投放一份简报。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媒体,你要有意识地向精准的社交对象投放一份简报,最好能做到每天出版。比如说,你要经常想象自己是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打开你的公共空间,用完全陌生的眼光打量自己,根据你公共空间里所有信息汇总得出的形象,是不是你自己理想的个人形象。别虚伪,但一定要懂技巧,用技巧来更新对自己的说明,把那些不能摆在台面上的话,藏在技巧中,让对方舒服地懂,是管理网络社交形象的目的。
罗胖60秒:怎么做一次自我介绍?
最近,我们公司的CEO脱不花去上了一个学习班,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要做自我介绍,每个人一分钟。这么短的时间能说啥?无非是姓名、职业、会干什么等等。
但是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是这样的。他说,我研究了你们每一个人,
谁,哪年你在哪个城市的时候,我也在那个城市;
谁,你在干什么的时候,我就在你隔壁那个楼;
谁,我们共同认识谁……
最后说到脱不花的时候,他说,我不认识你,但我是得到App的重度用户,我还推荐给了很多人。你看,这么一轮介绍下来,一分钟,底下是掌声雷动,成为当天最好的自我介绍。
这件事给我两个启发。第一是在陌生人那儿要想建立一个好印象,最好的方式其实不是美化自己,而是把自己放到一个和对方有关的网络里面。
第二呢,一个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做超乎寻常的准备,总会赢得尊敬的。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人类的思维模式总是向问题要答案。答案比提问更重要。被考场折磨出来的中国人,总是向答案要正确,用正确性去刷存在感。
所以,凯文·凯利下面的这些观点,接受起来有点困难。对中国人来说,尤为困难。
让我们跟着凯文·凯利一步步地去论证——
为什么提问比回答更重要。”
——罗振宇”
本文选编自凯文·凯利的新书 《必然》 ,罗辑思维全球独家首发。
1
——————————————
当“不可能”成为“可能”
过去,人类不可能分文不取地工作,今天,像维基百科这样的基于互联网的经济成果,完全由志愿者不计报酬地创造。
过去,我们不可能近乎免费就得到大咖的回答,现在,这种以前认为“不可能”的事也变得可能起来。
但是,为什么是现在?是什么打破了“可能”和“不可能”之间古老的界限?
在我看来,如今发生的那些“不可能”的事都体现了一种更高级的新型结构。维基百科、Linux、脸谱网、优步、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这类群体结构能够完成工业时代人类无法完成的事。它们是大规模合作和大量实时社会互动的结果。
其实,人类进化过程中一直都在发明新的社会结构形式。比如,有了书写记录和法律,在人的近亲——灵长类中不可能实现的公正,才变得“可能”;而灌溉和农业系统中的合作,产生了更加“不可能”的事——预测,事先准备,以及对未来的敏感。
正这些社会工具让我们成为人类,使我们的行为从动物的视角看来是“不可能”的。
2
——————————
科学增长无知
科学包含一个悖论:每个答案都会孕育至少两个新问题。
因此,使用的工具越多,答案就越多,相应的问题也会更多。望远镜、放射镜、粒子加速器拓展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探索宇宙的“暗物质”、“暗能量”,研究人类的脑科学,都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无知。
我们曾经以为,如果知识呈指数增长,我们应该很快就能消除困惑。然而实际情况是,问题的数量同样会以指数级的更快速率增长。两条指数曲线之间逐渐拉开的差距本身就是指数级的。而这个差距就是我们的无知,它正在呈指数增长。
换句话说,科学作为一种手段,主要增长了我们的无知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可以预计,人工智能、基因操控、量子计算这些近在咫尺的未来技术将接二连三地释放新问题,即我们从没想过要问的问题。
然而到这里,我们还没有问出最重要的那些问题。
3
——————————
答案变廉价,问题很值钱
我们正迈向每天询问几百个问题的未来生活。
每年,人们在网上的提问多达 2 万亿个,而搜索引擎给出了相应数量的答案。其中大部分答案质量很高,不少答案令人拍案叫绝。
每个答案的“制作成本”将微不足道。获得答案,将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全世界每个人的必需品。
答案将变得廉价,而问题会变得更有价值。
巴勃罗·毕加索在 1964 年就聪明地预测到这个结果。他说:“计算机是无用的。它们只能给你答案。”
因此,一个到处都是超级智能答案的世界鼓励人们对好问题的追求。
4
——————————
什么是好问题?
一个好问题值得拥有 100 万种好答案。
一个好问题就像爱因斯坦小时候问自己的:“如果和光线一起旅行,你会看到什么?”这个问题开启了相对论、质能方程 E=MC^2 以及原子时代。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
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
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别想回答,但在问题提出之前不知道自己对此很关心。
一个好问题创造了新的思维领域。
一个好问题重新构造自己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领域中创新的种子。
一个好问题是探索、设想、猜测,带来差异和分歧。
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
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
一个好问题代表受教育的头脑。
一个好问题能生成许多其他的好问题。
我们永远需要事实、秩序以及答案。它们并没有离开,而是和微生物以及混凝土材料一样,成为文明的大块基石。
但是生活和技术中最活跃、最有价值以及最多产的那一面,将位于前沿之中,处在充斥着不确定性、混沌、流动性以及各种问题的边缘地带。
能够生成答案的技术将继续得到重视,以至于答案会变得即时、可靠、无所不在,并且几乎免费。但是能够帮助我们生成问题的技术将获得更多青睐。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戳此考问罗胖,并分走他的钱。
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2016.06.02
罗胖曰:
纪伯伦的《先知》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问答。
有人问:“请告诉我们一些关于学习的事。”
他说——
- 因为你问,所以我回答。
- 我一方面在回答,同时我也跟你一样在听。
对,回答者理应谦卑。
没有提问者的引领,回答者其实茫然无知。
职场:与上级意见不一致时该如何沟通
不少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你跟上级在同一件事情上的看法不同。这时候,怎样说才不会引起争执,甚至还可以改变领导的想法呢?《经理人》月刊网站的一篇文章,介绍了4个向上沟通的建议。
第一,被否定后不要在当下直接反驳上级。因为,那时的你准备不够周全,只能主观陈述自己的想法,反驳无法帮你达成目的。
第二,拿出成果或实际证据,给上级重新决策的机会。当你提出了方案A,上级却让你执行方案B的时候,文章建议,这时不用急着说服他,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两个方案都做。两个方案的完成程度要基本一致,你可以在自己想做的方案中增加一点分析。在向上级汇报时,可以跟他说明,他想要的方案,你已经做好了,你也多做了别的分析,发现方案A的可行性更高、效益更好。用实际的对比,给上级一个重新决策的机会。
第三,被批评的时候,可以采取“先同意,先承受压力”的策略。有时,上级会搞错一些数据或事实,错怪你,这时候也不需要反驳,而是先同意他的说法,然后找好数据和证据,确认事实。这样做,就是先去解决问题,然后让时间与证据澄清自己。
第四,如果不能让上级改变看法,之后出现了决策错误,下属很容易产生一种沾沾自喜的心态,但这无助于工作。帕蒂·麦科德(Patty McCord)是流媒体巨头奈飞的前首席人才官,她就有过类似经验,甚至还把奈飞创始人的道歉邮件打印出来放在钱包里,不过,她也开始自省:为什么我没能更有效地阐释自己。文章建议,这时你不应沾沾自喜,而应该思考,以后怎样才能拿出完整的论述、提前说服上级。
成功演说的五步法:
1、我是谁?(资格、身份)
2、为什么听我讲?(兴致、注意力)
3、如何支撑我演讲的主题,并证明我是对的?
4、有哪些内容听众可能有反对意见和抗拒情绪?
5、我如何感召促使听众立刻行动?
演讲的目的是让听众接受我们要传递的信息,而不是自己想说的话说完,要考虑听众是否听进去了。
套娃现象:人越招越差如何破?
这条音频说说,公司该怎么招聘人才。
小米创始人雷军说,找人,是天底下最难的事情。公司怎样才能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呢?最近,刘润在得到订阅专栏《5分钟商学院》里,专门讲了招聘的问题。我来给你转述一下。
刘润说,招聘对于处在创业期的公司来说,是CEO最应该重视的。要找到真正合适的人才,首先要转变心态,不能老想着等别人推荐,那种“万事俱备,只欠人才”的心态,就像是“晚上吃大闸蟹,醋和姜丝都准备好了,就差螃蟹了”一样。其次要有合适的方法,下面来具体说一说。
先来说心态,要从招人变成抢人。举一个例子,2015年3月,雅虎宣布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350人即将被裁。消息一出,无数互联网公司蜂拥而至,上演了“双十一”一样的抢人大戏。雅虎的招聘群2小时内涌入了300多家互联网公司和猎头。有些公司派人在雅虎的楼下蹲守,有人1分钟内收到十几家公司的邀请,还有员工一天内多了400个微信好友。在这么激烈的抢人大战中,如果你还在等别人推荐,估计连个白菜帮子都捡不到。
再来说方法,要用创新的方法招人。比如说,著名营销人小马宋在暴风影音的时候,公司急缺产品经理,请他设计招聘广告。小马宋没做传统广告,而是和西少爷肉夹馍合作,在所有连锁餐厅推出产品经理套餐,拿产品经理的名片,就可以1元吃个产品经理套餐。结果收集了大量产品经理的名片,然后让HR去打电话进行下一步的招聘。
说完了怎么招人,我们再来看一个招聘的常见误区,就是“套娃现象”。咱们应该都见过俄罗斯套娃,外边是一个大的空心木娃娃,打开后,里面还套着一个小的空心木娃娃,再打开,里面还有一个更小的,一层层套下去。套娃现象就是说,公司老板在招人的时候,如果总是聘用水平比自己差的人,招来的人就会越来越差。
为什么会出现套娃现象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管理者有不安全感,如果招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管理者会担心有一天取代自己。越平庸的管理者越会这样。另一方面,水平差的人更容易沟通。因为下属不如你,所以总是赞同你,坚定执行你的决定。你就会把对下属的掌控力,误解为团队的执行力。
那怎么破除“套娃现象”呢?有三点建议。
第一,解决安全感问题。安全感来自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自信,所以要给管理者更多培训和独当一面的机会,让他们能容得下更优秀的下属。
第二,解决制度问题。比如,直属经理的上级,要参与面试,做最终决策。如果公司不大,建议CEO参与每一位员工的面试,杜绝直属经理招人的套娃心态。再比如,设定选人标准,新进员工的能力,超过团队的平均能力水平,才可以录用等等。
第三,解决自身问题。作为CEO,也要时刻反省自己,你自己是不是就是“套娃现象”中最外面、最大的那个套娃,不要成为公司的天花板。
说完招聘的心态、方法和误区,最后再来说说,怎么对待面试失败者。
很多公司面试后,会让应聘者回去等消息,结果再也没消息。一个面试失败的人,可能带着负面情绪离开,未来可能是你的伙伴、客户甚至竞争对手。每次面试,都是一次企业形象的对外公关。那么,该怎么拒绝应聘者才比较妥当呢?建议你可以这么做。
首先要有面必答。如果觉得不适合当面拒绝应聘者,可以告诉他几天内等结果,然后在约定的时间里发一封拒绝邮件。拒绝信要表达对应聘者优点的欣赏,再表示不能录用是彼此不合适,而不是能力不行。还要表达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要把拒绝信当成一件正事认真对待,不要每次临时思考措词,要形成统一的表达方式。否则今天你对他爱搭不理,明天他让你高攀不起。
最后总结一下,公司招人,要从心态和姿势上都高度重视,同时要避免招聘陷入“套娃现象”,最后,要善待被你拒绝的人才。以上,就是刘润对于人才招聘的看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得到订阅专栏《五分钟商学院》
“商业机密帖”:培训师如何衡量自己讲课的好坏?
1
我很忙,线上写专栏,线下要游学、咨询、培训。过去的2018年,我有102天在外面上课。
全国各地到处飞,分不清白天黑夜,一年时间一多半在外面。
很多人看到这个行当光鲜亮丽的一面,想成为咨询顾问,培训师。
有一个问题劈头盖脸。培训,最重要的是课程质量。
这么密集的行程,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如何保证培训的质量?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标准,去衡量一个培训的好坏。
从未公开。这是我自己的小秘密,是公司的商业机密,今天毫无保留,分享给你。
2
衡量培训好坏的最简单方法,满意度调查。
很多培训机构都在使用,你了解过自己用户的满意度吗?
我没有。从来不做这样的事情。
因为没用。为什么?
我们会习惯性打高分。
摆在我面前的调查表格,满分5分,会填4分。
5分完美,称不上吧。3分,有点委屈了吧。那就4分,给点面子吧。
10分的表,会打8分,双方都不尴尬,都说的过去。
所以满意度,并不是由用户来决定的,而是公司自己设置的。
如果是100分呢?用户会在打95还是97里犹豫纠结,很少痛下杀手打70分,这太狠了,面子上大家挂不住。
所以打分是无效的。打分的习惯直接导致我们无法得到真实的反馈。
3
我会从大家对我说的话里,判断自己讲的好坏。
每做完一场培训,都有很多人加我的微信。他们会说:“润总,听完你的课,颇有收获。”
颇有收获,什么意思?
就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可以更好。
翻译成普通话就是,还行吧。
有点像英文里聊天,interesting。真的是有趣吗?
是呵呵,是你能不能闭嘴,别说了。
他不想回复,懒得评价,又怕驳面子,于是说,interesting。
如果他们说:“润总,听完你的课,受益匪浅。”
受益匪浅,又想说啥?
如果反馈是受益匪浅,我就知道这场培训,还是非常失败。至少我无法接受。
因为受益匪浅,就像英文中的great一样,虽然是肯定,却是一种礼貌性的肯定。
他总不能加我的微信,就是为了告诉我,润总,你今天讲的很差,一点收获都没有。我就是专门来告诉你,你以后别再讲了。
总是要礼貌性的表达感谢和肯定,所以说,受益匪浅。
那什么时候,培训和演讲是有价值,能让我自己满意的呢?
只有当且仅当,有人给我发这样的话,才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润总,听完你的课,醍醐灌顶。”
这相当于英文中的amazing,令人震惊的,unbelievable,难以置信。
足够稀缺,足够珍贵,说出来足够有压力。醍醐灌顶,才至少能满足我内心要求的质量。
否则,都是失败。
4
你听完肯定要跳脚,什么?醍醐灌顶,居然只是至少满足,是合格。
那什么是优秀?别开玩笑了,你是和自己在抬杠吧。
对,我就是和自己较劲。只有真正的达到优秀,我才能挂着微笑,无梦而眠。
是当且仅当有人和我说:“润总,这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好的分享。”
我听到这句话,心满意足。
能讲出这句话,一定是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参加过很多培训的人,并且要为这句话,承担巨大的心里压力。
如果没有见过世面,会被人批驳,被打脸,你怎么觉得这就好了?我明明见过更好的,多了去了。
敢于讲出这句话,意味着是拿毕生的信用,见过的世面,所有的格局和视野,为这个人做担保。
这是我这辈子,听过的最好的分享。
我怎么能不感动。
我一直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出一场好的培训。
不要打分,10分,9分都没有意义。
只有他们用言语和行动肯定你时,才有意义。
5
这样子要求自己,有什么用?
或者更直白的说,会有什么样的收益?
有一次,我去房地产公司做培训。
这可能是这家公司,请过的最贵的人。
公司领导从没见过我,不知道我是谁,居然还这么贵,他觉得可能花了冤枉钱。
当我发言时,这位领导突然起身,说了这段话:
“今天,我们请来了刘润老师,以前我们并不熟悉,但是我们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听过刘老师的课。于是请他来给我们公司做一场分享。
我说刘润老师怎么会这么贵啊?
人力资源部的同事和我说,老板,如果今天的分享没有价值,这笔钱,请从我的工资里扣。
正因为这句话,我把刘润老师请来了。”
我怎么能不感动。
我和这位人力资源部的同学没有任何私利关系,在此之前,也没有很深的接触,他只听过我的一次分享。
他不光拿自己的工资,还拿自己的全部信用,为我背书。
我怎么能不感动。
如果分享没有价值,这笔钱,请从我的工资里扣。
这才是我想追寻的优秀。
6
雷军说什么是口碑,就是忍不住。
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这样才会有层层叠叠的传播。
我们有机会,把乙方做成甲方。这个世界上没有甲方乙方,只有交易双方。
累积自己的势能,从万仞之巅推下千钧之石,大事可成,未来可期。
想成为优秀的咨询顾问和培训师,我有两句话送给你。
说,你们所做的。
做,你们所说的。
这是我遵循的价值观。
很难,是很难。
但难走的路,从不拥挤。
容易走的路,虽然宽敞,却人山人海。
走难走的路,虽然狭窄,却自由奔放。
用最笨的方法,为你的影响力加上“超级杠杆”
新一季《最强大脑》又热播了,主持人还是蒋昌建老师。
高中时期的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蒋昌建的一枚小迷弟。
他是我学习辩论的“导师”之一,在我学会掌握“演讲”这项核武器的路上有着重要作用。
如果让我选能为影响力加上超级杠杆的技能,我会把演讲放在很高的顺位。
你可以看到,越成功的领袖,演讲能力几乎一定越强;或者说,演讲能力越强,越有可能成为成功的领袖。
因为想要成为领袖,你必须具备一定的影响力。
而影响力,取决于你的演讲表达能力。
— 1 —
演讲就是影响力
也许你会疑问,演讲能力跟影响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对事情的看法,你对商业逻辑的理解,你的公司准备怎么干,都得通过某些方法传递给别人。
这种能力就是“演讲”。
既然演讲这么重要,怎么去提高演讲能力呢?
你可能觉得,演讲嘛,重要的是具备结构化思考能力,用语言描绘画面感的能力,还要拥有舞台感,掌握手势、眼神、互动技巧……
演讲的技巧当然非常重要,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勇于逼自己登台去“讲”。
— 2 —
“讲”
蒋昌建是我心目中的辩论超级大神,他曾代表复旦大学,参加新加坡组织的狮城舌战辩论。
他用诗人顾城的名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作为结辩词,一锤定音。
这场经典的辩论轰动了全中国,时至今日,依然被爱好者们津津乐道,被誉为最高水准的辩论赛之一。
而蒋昌建,无疑是全场表现最优秀的,是当年的最佳辩手。
他的表现,让无数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叹为观止,心生向往。
几乎所有的高中、大学,在那段时间都在组织辩论会。
——
我高中时候的学习成绩还可以,也被邀请加入学校辩论会,作为四辩站在场上。
这是我参加的第一场辩论赛,不负众望,我们队赢了。
但我如坐针毡,无地自容,整场下来,我居然一句话都讲不出来……
只有在整个团队站起来向对方表示感谢的时候,我说了整场辩论的第一句话——
谢谢。
辩论这件事情需要急速的智慧,不仅需要你有快速的反应,还要能组织语言,把观点清晰的表达出来。
我刚犹豫几秒钟,旁边居然已经有人站起来,啪啪几句话就讲完了。
如果你不能瞬间组织语言,连张嘴的机会都没有。
— 3 —
“持续讲”
那场比赛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每每回忆,感受到的都是不甘和屈辱。
本来是被学校挑选出来的“尖子生”,是学生干部,浑水摸鱼赢得了辩论,对整场比赛一点贡献都没有。
本来以为自己辩论很牛,其实一点都不会……
一点都不会,怎么办?
演讲这种能力不是你看看书就可以具备的,它必须要拼命地练习、练习、练习。
于是,我去找到了狮城辩论会的很多资料,抱回来一大摞录影带,反复拆解他们的每一个辩论动作。
我会着重观察蒋昌建的表现,推测他当时为什么站起来,为什么会这么讲?甚至还会模仿他的动作姿态。
这么说吧,我对蒋昌建的崇拜,丝毫不逊色于今天粉丝对张艺兴的迷恋。
然后,我不断参加各种辩论会,力求每次表现得比上次再好哪怕那么一点点。
——
1994 年,第二次大专辩论赛仍旧在新加坡举行,代表中国队出战的是南京大学队。
南京大学派了 4 个女生参赛,她们过关斩将,最后拿了冠军。
这 4 朵金花,像英雄一样,成为了南京大学的骄傲。
也是那一年,已经在辩论领域小有心得的我,考入了南京大学。
这简直是命运对我的垂青,我觉得一雪前耻的机会来了。
你可以想象我入学后周围对辩论的狂热,整个南京大学天天都在组织辩论赛。
班与班之间,系与系之间,校与校之间……每天不辨上两句,大家都浑身不自在。
毕竟在高中时练过,我也主动报名,代表数学系参赛。
两年后,我也成了学校辩论圈的风云人物,连续两次获得南京大学最佳辩手的荣誉。
演讲从没捷径可走,从开不了口,到感觉如鱼得水,这背后除了练习,别无他法。
回想第一场辩论,我连张嘴的资格都没有,站起身只说了两个字“谢谢”……
如果你真想练好一项技能,这种屈辱又哪躲得掉?
— 4 —
“持续公开地讲”
2001 年,我刚去微软不久,演讲再次对我产生了神奇的影响。
我考下来国际项目管理证书,觉得特别有收获,于是写了一本教材,打算教同事们也都学一下。
我还向官方申请,获得了授权,开始在微软内部大量培训项目经理。
这是我培训生涯的重要时刻,可能与其他培训师不同的是,为了让培训符合官方的授权要求,我每次培训至少连讲 3 天……
——
3 天什么概念?可能你费心准备 1 小时的内容,15 分钟就讲完了……
只有准备 9 天的内容,才有可能连讲 3 天不冷场。
一开始,同事们听我讲项目管理,感觉是在听天书……
于是我继续想啊想,讲啊讲……不光是持续地讲,还不断录像,给自己反馈。
突然有一天,感觉脑子突然被什么东西敲过了。
我觉得讲课这个事儿,好像会了,不用做太多准备了!
从那一刻开始,学员们的感觉也完全不一样了,我甚至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
演讲能力训练,就像音乐家的训练模式,要不断在过程中调整每个细节。
如果你也想被敲一下,我好像没办法帮你抓住那灵光一瞬,只能建议你——
讲、持续讲、持续公开地讲,不断接受反馈,不断改进。
— 5 —
演讲是“学”不会的
骑自行车是技能,你永远“学”不会骑车,只能靠练“习”,浑身淤青之后,才能掌握;
演讲是技能,你读了 100 本如何演讲的书,但从不上台,你一辈子都不能真正“学”会演讲。
很久以前,有人教过我怎么同时抛三个橘子:
第一,左手把橘子抛到空中;第二,立刻把右手的橘子交到左手,并等待落下的橘子;第三,等上升的橘子到了最高点,抛出下一个。
要领很简单,我很快就记住了,可是到今天,我还是抛不起来。
为什么?因为我缺乏练习。
如果让我总结演讲的无上心法,我当然愿意毫无保留地分享,但那些不是你的。
技能之所以叫“技能”,就是因为它是“学”不会的,要靠“习”。
仔细想想,我们常说的沟通“技”能,谈判“技”能,演讲“技”能,管理“技”能……
为什么不说沟通“知识”?因为这些只有靠练习,才能变成条件反射,存储进你的“反射脑”。
千万别做“理论主义者”——演讲?买本书看看;谈判?买本书看看……
买到的书,都是如何练习技能的步骤,而不是技能本身。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回想蒋昌建老师对我的影响,和我自己练习演讲的过程,演讲技巧很重要,但是不断训练更重要。
讲,持续讲,持续公开地讲,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好的方法。
愿你也能像我一样,找到自己的偶像,跨越屈辱和不甘,坚持到迎来灵光一瞬。
最终,让演讲成为你个人影响力的超级杠杆。
三大锦囊,让你不用开口就能赢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怎么用你的身体语言来影响别人?
你有没有发现,有些人虽然长相普通,但就是能在人群中鹤立鸡群,难以被人忽视;有些人总能在各种场合得体自如,让人不自觉得就想和他们亲近……
你可能觉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关键是有超强的表达能力,但其实还有一种更好用、而且很容易被人忽视的方法,那就是——身体语言。
今天这篇清单,咱们来看看如何活用身体语言的威力,让你不用开口就能赢。
初次见面时的身体语言
你只要记住八字口诀:“一握、二退、三进、四包”。 一握,当然是握手。生物学家发现,人与人的身体接触,会从体内释放一种叫后叶催产素的物质。它会让你跟被接触的人产生一种亲密感。假如对方是男性,你应该手掌和地面垂直,对方用多大劲,你就用多大劲。握手时间不要超过3秒,除非对方握着你的手想寒暄几句。假如对方是女性,注意只要握到手指的第三指节就行。
二退,当你握手之后,应该马上向后退一小步。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给对方留出充分的舒适空间,让人感觉更舒适;另一个是试探对方的交流意愿。假如你后退一步后,对方往前跟进,说明他有进一步跟你交流的愿望。
三进,指的是当你遇到一个很强势的人,他试图在气势上压倒你时,你不光不要后退,还应该故意往前进一步。比如,对方在握手时,手掌向下倾斜,或者另一只手插在兜里,这时你要在气势上赢回来,在握手的同时,故意往前进一步。这样做是闯进对方的舒适区,让他的空间被挤压,达到气势齐平的目的。
这还不够,你还得反超,也就是四包,即用你的手,把对方的手包起来。具体来说,就是当握手时,对方的手在上面,你的手在下面。你需要伸出另一支手,盖在对方手上。这种握手方式,也被称作政客式握手。当竞选的政客之间见面时,就经常这么握。表面上是表示友好,暗地里其实为了在气势上压倒对方。
开会时的身体语言
还是先给你八字口诀——“一手、二腿、三倾、四高”。一手,意思是在开会时一定要把双手露出来。尤其是在你发言时,要把双手放在所有人能看见的地方,这会显得更诚恳。这一点是有进化依据的:手是人类的武器,厮杀、打猎、战斗,都需要它。把手露出来,象征着交出武器,不会伤害对方。
二腿,这有两层意思,一个是腿部的开合角度。假如你是组织者,腿部开合的角度可以稍大一点,象征着你拥有更多的地盘;假如你是一名参会人员,双腿最好略微并拢。另一个意思是控制腿部行为,尤其注意不要抖腿。抖腿是最容易被误解的姿势。你可能觉得这是享受和放松的表现。但旁人可能会理解为这是不耐烦的表现。
三倾,是指身体要向前倾斜。不管你是发言还是倾听,身体保持一点向前倾斜的角度,会让人觉得你更认真,更容易亲近。
四高,说的是假如你有机会站起来发言,就一定不要坐着。因为站着发言,会制造一种居高临下的压迫感,能强行把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增强你的权威性。
演讲时的身体语言
演讲时,关键是一点——摆出“高能量姿势”。 高能量姿势是指能让人觉得更自信、更有感染力、更精力充沛的姿势。说白了,就是更有气场的姿势。你可能觉得,演讲的成功大部分靠的是讲话的内容,但其实,绝大多数人很难记住演讲者的演讲内容。但他们能记住谁更泰然自若、更挥洒自如。
打造高能量姿势需要三步。首先,你要注重自己的着装,尽量穿有两颗扣,而不是三扣的西装。为啥?这其实和进化塑造出的习惯有关。你想,人所有的脏器,全集中在腹部,只有那些最强壮、不担心被人伤害的人,才会挺胸抬头,把腹部露出来。挺胸抬头是强者的信号。所以穿两扣西装,能尽可能减少腹部的遮挡,给人更强壮的感觉。
其次,在演讲前,摆出高能量姿势让自己更自信。比如双手叉腰,双腿分开与肩同宽,下巴扬起。这是一个典型的高能量姿势,保持5分钟,你会觉得身体更有能量。
最后,在演讲中,你要注意多使用反重力姿势。比如强调观点时,手向上指。希望煽动观众情绪时,双臂向上挥动,就像音乐会上的指挥家一样。憧憬未来时,头部略微扬起,斜30度角向上看。这些反重力姿势,就像身体语言中的感叹号,让你的情绪看起来更加抑扬顿挫,更容易感染别人。
三个问题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
很多人都有点迷茫,不知道自己最想做的是什么。生涯规划师马华兴发了篇文章说,只要问自己三个问题,就能弄明白。这三个问题都是啥呢?我们来一起听听。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世界上所有工作的收入都是一样的,那你会做什么?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因为马华兴发现,如果问别人为什么要工作,很多人都会说,赚钱啊,赚很多钱。再问你,如果你已经财务自由了,你会做什么呢?你可能会很含糊地说,做我想做的事情啊,周游世界啊,买大房子啊。这样的答案还是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现在我们要排除金钱的影响,如果所有工作收入都一样,不管你是创业还是当公务员,收入都是5000块钱,你要做什么?
马华兴在培训课上这样问学员时,答案立刻就变得五花八门。有人说,我想去当国际导游,这样能去很多地方;有人要当地图采集员,因为平时就很喜欢地图;还有人说,想当图书管理员,因为可以随时看自己想看的书,不用跟别人交往。当你回答了这个问题之后,下一步就会发现,为什么要等到收入都一样了,才开始做这件事呢?为什么不现在开始呢?这就是你真正想要的工作。
第二个问题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做什么?这个问题对于做父母的人特别管用。通常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期望。父母在某件事上吃了亏,或者想做的事情没做,才会把这个期望传递给孩子。很多父母会说,我希望孩子能自由发展,要看他的兴趣。作者就说,很少有人真正能这么超脱。他自己虽然一开始也这么想,但现在还是希望孩子掌握一门硬技能,以后能靠这个吃饭,这样就不用看上司的脸色,不用讨好领导。他不希望孩子以后做管理、销售这种要靠软技能吃饭的工作。至于要掌握的硬技能是什么,才看孩子的兴趣。你看,你希望孩子做什么,其实就是你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接下来我们说第三个问题,如果还有十年的寿命,你会做什么?乔布斯有一句话很有名,是这么说的:当我每天照镜子时,我都会问自己,如果今天是这辈子的最后一天,我会做什么?但是这个激励方法对普通人没啥作用。因为很多人都会说,如果就剩一天了,那我肯定得陪家人啊。作者就在不同场合,问不同的人群,如果你还剩下多长时间的寿命,你会做什么。试验了好多次之后,他发现十年是个比较合适的时间段。你看,十年的时间,除了陪伴家人和吃喝玩乐,还有七八年。大多数人会想学点什么,或者为别人做点什么。你可以从个人、家庭和事业三个维度,做一个10年的大计划。比如个人方面,你要去好多地方玩,吃各种好吃的,看各种书和电影。家庭方面,陪家人做很多事。事业方面,要做一个更专业的产品经理,自己设计一个产品,组建一个小团队把产品做出来。要注意的是,规划时间时,一定要写那些至少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任务,不要写碎片的时间,然后开始实施吧。
我们总结一下这三个问题:第一,如果所有的工作收入都是一样的,你会做什么工作?第二,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做什么?第三,如果你只有十年的寿命,这十年里你觉得做点什么就没遗憾了?也许这三个问题问完,你就能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到底是什么。
本文源自:公众号“橙子学院”(想知道你这辈子到底想做什么,就好好回答这三个问题!)
哈佛大学是怎么训练谈判能力的
谈判这个词,听起来挺正式的,但平时生活中我们还真能用得上,比如,两个人商量晚上吃什么,家里人商量假期去哪玩,和老板谈加薪,在菜市场讲价,这些都是谈判。那怎么才能提高谈判的能力呢?公众号“什么值得想”介绍了一本书,叫《谈判力》。作者是哈佛的教授,他提出了一种“原则谈判方式”,主要有四个原则:一是把人和问题分开看,二是谈判双方利益都要照顾到,三是做决定之前把所有方案都找到,四是尽量找中立客观的判断标准。我们分别说一下。
第一点,是把人和事情分开看
。其实谈判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谈判这件事,一个是谈判双方怎么看这件事,也就是对事情的解释和情绪。当然,人和事没法完全分开,因为人总是主观的,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就是因为这种主观情绪。所以,谈判的时候,除了说问题,也要照顾你的谈判对象,要多从对方的角度想问题,别用攻击性语言,多用中性语言,免得冲突升级。比如,两个人离婚谈判的时候,就不要指责谁对谁错了,而是多想想下一步怎么对双方都好。
第二点,谈判的时候,双方的利益都要照顾到
。比如,夫妻俩打算去度假,一位说要去海边,一位说要去阿尔卑斯山。咋一看,根本没法谈,因为两个人说的地方差太远了。但仔细想想,其实是有妥协方案的,如果去海边那位是想游泳,去阿尔卑斯山那位是想爬山,那他们完全可以找一个有高山湖泊的地方,这样两个人就都满足了。但现实中,我们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往往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去旅游,可能去什么地方不统一,怎么去,住什么酒店,意见都不一样。所以要让双方都满意,就要把所有的利益都摆出来,这样才知道哪些你能妥协,哪些我能让步。如果你不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最好多听对方说,问开放性问题,比如,为什么你想去阿尔卑斯山,或者为什么你想去海边,这样沟通才有效,对方也能觉得你很尊重他。
第三点,做决定之前,最好把所有的方案都想到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谈之前就有想要的结果了,所以一般人谈判的时候,都想着去说服对方,但你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谈判肯定谈不成。所以谈判的时候,应该是大家都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能解决问题的方案都找出来,最后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找的时候,各种极端情况也都要考虑到,最好想得仔细一些。
那怎么才能知道方案行不行呢?这就要说到第四点了,尽量找一个中立客观的判断标准
。因为就算你准备得再好,谈判的时候保不准有意外。所以,你要找一些中立客观的标准,如果对方觉得有问题,咱们可以用这些标准来说话。比如,买卖房子的时候,每平米多少钱,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要参考一些客观标准,比如当地平均价格是多少,房子质量好不好,附近的房子大概卖多少钱,等等。谈判的时候,双方都要说一下自己的标准,用不着一样,只要客观中立就行了。
总结一下,谈判的时候,一是把人和问题分开看,二是谈判双方利益都要照顾到,三是做决定之前把所有方案都找到,四是尽量找中立客观的判断标准。当然,就算你准备很好,谈判也可能失败,所以最好有一个客观开放的心态,这样问题才更容易解决。
本文源自:公众号“什么值得想”(生活无处不谈判 如何提升谈判力)
谈判时应避免的6件事
谈判时,对形势的错误估计可能会导致谈判失败。《快公司》网站上的一篇文章建议,谈判时最好避免以下6件事。
第一,不要当第一个出价的人
。此前有专家认为,第一个出价的人会占据优势,但这样也会让对手看透你的筹码和底线。文章建议,如果你清楚市场状况,谈判时就可以第一个开价,如果不清楚,最好不要轻易开口。即使你想要第一个出价,也要尽量避免给对方提供太多信息。比如,在卖房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看到的另一套类似的房子,对方的开价是……”
第二,不要执着于最理想的结果
。文章介绍,有90%的谈判者会提前拟定好最佳替代方案和自己的保留价格(reservation value,指买方或卖方所能接受的最高价格),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有所保留,什么时候该宣布谈判破裂。但有时,人们在谈判中会过于在意指标,导致误判情势、拒绝了事实上对自己更有利的方案。文章建议,你也可以试着列出对方的最佳替代方案,这样就能找到双方共同利益的范围。
第三,不要太快接受对方的第一个提案
。即使对方的首次出价接近你的价格,太快接受也不会让对方开心。有研究发现,如果人们很快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容易产生“早知道就提另一个方案”的心态。
第四,不要在短期或长期的谈判中使用同一招
。文章介绍,短期谈判对象和长期谈判对象,需要不同的关系维护方式,比如,对于长期谈判对象,你可能需要对方成功,你才能跟着成功。这意味着,有些从短期谈判的角度看起来不理性的行为,长期来说对你是有利的。
第五,不要用对方的行为判断他们的想法
。只凭外在动作判断别人,很容易产生误判。文章建议,可以思考对方行为背后的原因和限制。
第六,不要假设你知道对方最想要的是什么
。只有明确的沟通,才能确定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你可以尝试提出各种不同的提议或方案,透过测试一步步探究对方的偏好。
以教促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看言语/事情本身,是否客观是否正确是否合理;
二看利益立场,是利他,利己或是双输,双赢等。
What–>Why–>How
说给他听;
做给他看;
让他做做看;
复盘固化提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放松(直面并解决),无感无预设
专业(概念)。多思考多输出
以教促学
“费曼技巧”(Feynman Technique)
是一个让你学习效率、效果大幅提升的学习技巧,核心思想:制定学习目标(通常是一个“概念 ”),并以“教”的方式来学习,在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像给洋葱一层层剥皮,渐进的学习方法。
什么是费曼技巧?
1、Choose Your Concept :你想知道什么? 在白纸的顶部写出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2、Pretend You Are Teaching the Idea to a New Student :设想你要向一名新学生传授这个概念。逐步地写下对概念的理解,就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这时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 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3、If You Get Stuck, Go Back to the Book :无论何时感觉卡壳了, 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 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 顺畅到可以在纸上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4、Simplify and Create Analogies:自我讲述要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总结:最终的目的是要用自己的语言, 而不是专业术语来解释概念。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 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 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为什么是以“教”的方式来学习?
美国著名学习专家埃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最好的学习效果就是教授他人。
通过教授的方式,一方面你梳理了你还比较清楚那些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你会很容易发现那些你不懂的,或是不清晰的概念,查找资料,把他们理解消化。这个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系统的过程,有目标,有标准。
一定要写下来
实施费曼技巧的很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写下来。而不是在大脑中想,因为我们的大脑的短期记忆容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为了最优化使用大脑,我们需要写下来,让大脑腾出空间,做重要的事情。
罗胖60秒:最后一颗子弹的用法
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用一把枪里的十颗子弹来统治一百个人?
这问题有很多种答案,通常的思路都是威慑。但是,所有的威慑工具都有三个副作用。
第一,有人面对威慑,会过度执行命令,让命令偏离了本来意图。
第二,有人会利用这个威慑来谋取自己的私利。
第三,有人会惦记抢走你这把枪。这就反而会危及你自己。
昨天我看到一个更有趣的答案。说,召集这100个人,告诉他们我的枪里有10颗子弹,但是我不准备用它来奴役你们,然后向天上连放9枪,说最后一颗子弹,我留给自己。如果这次任务完不成,我就开枪自杀。
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很多创过业的人都知道,往往不是你能造福谁或者威胁谁,而是这件事做不成,领导者自己会先承担巨大的损失。
这才是创业团队领导力的终极源头。
罗胖60秒:怎样把好事翻一番?
- 昨天我看到一句话,说:“思考的时候,要把好事打五折、坏事翻一番;而行动的时候,要把好事翻一番,坏事打五折。”
听起来很有道理,问题是为啥会这样呢?
- 这牵涉到思考和行动不同的网络效应。思考的时候,你想到的好事,会激发你找证据证明它就是件好事,也就是所谓的自我合理化。
所以,好事是被一个逻辑网络强化了的,那就必须打上五折。
- 但是行动的时候就不一样了。你做了一件好事,被周边的网络感受到了,不管是被感召了来帮助你,还是赶上来占便宜,总之,这个好事因为被看到了,就会被网络强化。
所以,行动的时候要特别重视那些好的苗头。
- 很多能干的人经常讲,想那么清楚干嘛,干起来再说嘛。他们可不是在胡来。
他们是在避免那些好事在想象中被打折,他们更是在追求那些好事在行动中翻番啊。
管理好这三种关系,助你在职场得心应手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管理好职场关系,掌控职场主动权?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这张书单,就从最常见的三种职场关系入手,给你一套系统的解决方案。
一、管理上级
一谈到上下级关系,很多人容易陷入两种模型:“
唯命是从
”和“溜须拍马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容易让人失去工作独立性。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向上管理”:明确上级是职场发展资源的一部分,用管理资源的态度,对待你和上级的关系。汇报就是一种很好的“向上管理”的方式。
主动汇报,拒绝埋头苦干
。有的人看到上级就紧张,不愿主动汇报。其实工作汇报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不需要有心理负担,挑一个相对正式的场合汇报即可。相反,如果等到上级亲自问你工作进展,那它已经暗示了一个信号:你对自己的工作不上心,反而可能让上级怀疑你的工作能力。明确汇报目的,
确定重点
。一个事实是:上级能分给你的汇报时间很有限,你需要在汇报前就思考,该着重汇报的内容。比如,你的目的是让方案通过,就应该充分阐述方案的可行性;如果想得到上级的指导,重点就要放在解释方案中不完善的地方。带着方案开口
,而不是带着问题。很多职场新人容易犯的一个错:没经过思考就发问。要知道,提问题很简单,给上级建设性的意见,才是在帮他聚焦问题、引导思考。比如,“此事的背景和进度是……我建议的做法有3个,分别是……这么考虑的原因是……你有什么建议”。对上司的意见进行复述和反馈
。上级给出意见后,你最好再简单复述一下,确认自己的理解没有问题。比如上级说“接下来你去找王总推进合同签署”,你就不要只回答“知道了”,而是最好复述说“好的,我会带着合同去找王总”。
二、管 理 下 属
很多人觉得,领导力足够强的人,只要团队成员有问题求助,他很快就能想到解决方法;有时连别人没意识到的问题,他也能提前注意到。但其实,“探询式领导”才是团队真正需要的人:
有效提问,启发别人的新想法、新观点,帮助团队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
想学会正确提问,给你一个大原则:
少用令人沮丧的无效提问,多用为人赋能的有效提问
。比如项目的进度比预想中慢,“怎么没有按项目进度走,为什么不及时汇报”,就是无效提问,只会让人焦虑、紧张。而有效提问能让人产生积极的心态,并且激发讨论,比如“项目进展到现在,最困难的是什么
”。当有同事向你求助,如果你不知道具体问什么,推荐你用这三个问题:
① “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给对方足够的尊重,让对方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
② “你打算怎么做?”鼓励对方寻求解决方案,并让他在思考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漏洞。
③ “其他同事/竞争对手会怎么做?”当对方说完自己的想法,你就可以这样问,激发他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这三个问题问完,很可能对方已经有了新的解决思路。
- 有时他人出现失误,你直接问失误原因可能会让他不舒服。那么你不妨坚持一个原则:
坦诚
——可以如实告诉对方“我不知道该怎样说,但是我真的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次工作的失误,这样我们才能一起解决”。这样对方的抵触情绪会减少,也会不再为自己找借口,更好地把沟通重点放在找原因上。
DeepCreator: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三、管 理 同 级
- 管理平级同事,关键在于用沟通的技巧,让对方能够赞同你的观点,或者按照你希望的去做。给你几个方法。
给对方贴标签
。你希望对方怎样做,与其直接给建议,不如先给他贴上这种特质的标签,再提出与标签相符的要求,这样能有效提升说服的效率。比如,你希望同事接受一个大胆的新方案,就可以先说“我知道你是敢于创新的人”,再细说方案的内容,对方会更容易接受。
主动提供选项
。当你想出一个方案希望同事认可时,不妨再想出一两个陪衬方案,这样别人会认为最终选出的方案,是自己深思熟虑后作出的选择。比如,“下一步我们要做方案A”,就不如“我们有方案A和方案B,我认为方案A更好。理由如下……”为说服对象提供“好处”
。人天然会觉得,如果接受了他人的好处,就有义务回报对方,其中一种回报,就是按照对方说的做。你可以有意制造条件,让对方觉得你给他提供了好处,需要来回报。这些好处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能只是一封赞美的邮件、一声鼓励,就会让对方更愿意听你的。用好中间人,主动管理他人口中的自己。很多时候不见得要当面说服,通过第三方的介绍,也能让自己更有信服力。你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平时就要
持续、稳定地输出这个形象
。比如,你想让同事知道你精通PPT,就要主动制作并且在各类会议上进行展示。这样就能提升你在该领域的权威性,关于PPT方面的建议,别人也更愿意听你的。
9条行动指南,帮你平稳度过职业转型期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应对好一次职业转型?
工作一定年限后,你一定具备了不错的实力和基础,很可能会面临职业转型。或许是跳槽到更高的平台,带领一个全新的团队;或者是升职为领导,工作内容发生变化;又或者是转行,进入了新的领域。
在职业转型的过程中,你尤其要注意一个问题:“能力陷阱”——当你处于新环境或者扮演新角色时,你原来擅长的事可能会起到反向作用,让你忽略其他不擅长的事,能力得不到全方位提升。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这张清单,就给你9条具体的建议,让你能从容面对职业转型,在职场有更好地发展。
假如你进入了一个新环境,首要问题肯定是不熟悉工作内容。这时候该如何扬长避短呢?建议你先主动向外拓展,成为团队对外信息沟通的桥梁,为自己争取时间。研究发现,有卓越成就的领导者,并不会在团队内部事务上花太多时间,而是把时间主要投入到外部活动上,成为一个信息的更新源,把各种不同的想法,及时地、有选择地传达给团队。
对外沟通一定离不开你的人际关系网络,怎么维护和拓展你的人际网?有一类关系建议你重点注意:战略关系,包括行业内的朋友、专业顾问、其他行业的高手、猎头、潜在客户等等,这些人虽然没有和你的工作直接相关,也不是天天见,但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助力,一定要重视。你可以通过已有的关系拓展新的关系,比如去认识朋友的朋友,然后隔段时间就给予问候,或者共同讨论专业话题,来保持联系。
搭建好人际关系网后,你要充分利用起来,去寻求多元的跨领域合作。《科学》杂志曾刊登一篇论文,通过研究50年来的2000万篇学术论文和200万项专利的大数据,发现真正令人惊艳的新想法更多来自于跨领域的合作,而不是在同一所大学、同一个研究中心中。如果你做的是创新性工作,需要一些灵感,也不妨跳出现有的环境,与其他领域的人一起开展头脑风暴。
当你打通了团队和外部的连接,接下来的重心,应该放在自我提升上。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一个领导者,不妨先给自己找一个榜样。比如你崇拜的公司高层,观察他的言行举止,了解他对工作有哪些看法、如何确定团队目标。你可以有意识地模仿他的工作方法,一段时间后,你可以分辨出哪些方法对你有帮助,哪些不合适,从而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做法。
面对新的伙伴、新的职位,你要根据团队的需求调整自我定位。有些新领导希望继续保持老好人形象,不好意思开口批评别人;有些人不喜欢当众做激情澎湃的演讲,觉得很假很煽情。这些都是自我形象的包袱太重了,你要思考团队是更需要一个老好人来提升凝聚力,还是更需要纪律严明的领导让效率提高。
解决了形象问题,更重要的是提高你个人的专业素质。想要精进,关键是要保持深度学习。你可以用这两种方法:
① 主题阅读,专业类和通识类的经典类书籍细读,信息类书籍和文章可以碎片化阅读,关键是所有的书都要做读书笔记,把“输入”变为“输出”,转化为自己的理解。
② 参加培训,推荐你关注自我管理、人际理解、思维决策、领导力
四个方面的课程。
如果你有明显的能力短板,推荐你一个“最小可行性单元训练”,去有意识地提高:从需要运用这项能力的最小、最简单的事情做起,日常练习。比如你想提高表达能力,就每天找一个议题,比如社会热点、工作内容,和家人复述一遍,注意有结构有重点,提出论点、阐述论据、总结论点并升华,用3-5分钟说清。10天之后,你的表达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当然,如果你想有更长远的发展,你还要对工作提出成体系、有远见的想法,这是优秀领导者最不可缺少的能力。你不妨每隔一段时间问问自己这么几个问题:
现在都有哪些机遇与威胁?
现有的工作可以简化吗?
有哪些看似无关的事务可以融合吗?
如果有突发事件,有应急预案吗?
团队成员最不满意什么等等。
- 最后别忘了,
不论多忙,每天留给自己一些空白的时间
,不要让无休止的会议、报告、公文处理等琐碎事项侵占你太多时间。你可以物色几位业务骨干,分担一些管理工作,抢出自己的时间,及时将大脑清空。
怎样在正式表达时,做到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怎样在正式表达时,做到逻辑清晰,重点突出?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很多人在闲聊时能侃侃而谈,但一到工作汇报、大型演讲等正式场合,表达就变得凌乱,无法让听众抓住重点。
今天这本书,就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
《开口就能说重点》
作者:[日] 斋藤孝 尻上寿
译者:林欣仪
出版:紫光图书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想在正式场合把话说明白,最关键的是:筛选出话题的重点,并以此为核心,把所有要说的内容,按照逻辑搭建结构。
利用小道具,打开话匣子。和陌生人聊天,如果直奔主题难免会有点尴尬。这种时候,一个小道具,比如名片、配饰,就能帮你迅速拉近距离。有一个记者在采访时,就会带一支别致的钢笔,有的采访对象会对它感兴趣,便会主动聊起这支笔,这样记者就能借机开启对话,尽快进入主题。
从结论说起。职场上经常会遇到这种情景:向上司汇报工作时,半天说不到点子上。这时候你应该省略掉起承转合,先把最重要的结论或者问题抛给对方。比如,汇报时直接说“我们通过讨论,认为A方案和B方案最有利”,就比“我们一共提了5个方案,同意A方案和B方案的人很多,但选不出哪个更好”,更能让对方抓住对话的重点。
找到别人感兴趣的重点。你要事先判断对方最感兴趣的是什么,站在对方的角度提炼核心要点。比如对管理者来说,更加关心“我们的产品市场反应如何”“现在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那么你就可以有的放矢,简练地提供给他最有意义的资讯,比如“根据最新调查,80%的消费者了解我们的品牌”。其他不太重要的细节信息,如果对方认为有必要详细了解,再进一步阐述。
描述方案时,只表明最大的优缺点。我们在描述方案时,最常见的做法,是把优缺点全部罗列出来,这样做最大的问题是很容易因为内容过多,导致表达凌乱。最好的做法是,只点明方案的一个最大优点和一个最大缺点,同时附加上“缺点怎样处理就可以解决”,对方才更容易抓住重点,进行理解。
如果内容比较难,先给听者铺几块“踏脚石”。为了更好地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不要一下子就把所有内容全部堆出来,而是循序渐进,先放入几块“踏脚石”,帮助双方顺利建立沟通的知识基础。比如你在和各个部门的同事解释复杂的IT技术,就可以先介绍几个相关的概念,搭好基础,再讲解深入的内容。
善用发问。一个对所有人都有帮助的好问题,也可以成为你表达的重点。在提问时,要尽量避免稍微动脑或者上网搜索一下,就能立马得出答案的问题。比如“如果是我们的对手遇到了这个问题,会怎么处理”,就比简单的“问题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更有启发意义。
用辩证的技巧让分析更透彻。对同一个主题,你可以先说正面意见,再说反面意见,如果还能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会显得你的视角更立体。比如你要在会议上分析某个商业现象,不仅可以从消费者与卖家的视角说,还可以引入一个更基础的经济学视角来分析根本原因,这样的分析会更全面,让你更有专业度。
不要说无意义的话。不同的场合,你要表达的重点是不同的,在会议、报告等注重实际内容、解决问题的场合中,“我听到这件事的时候,感到紧张/难以置信……”等分享情绪和个人感受的话,就没有意义。而该直接说“我认为这件事对公司会造成以下的影响”。
时间越短暂,越要好好规划。如果你发言只有1分钟,不要把它看成一个60秒,而是看成三个20秒,或四个15秒,规划每部分要说的内容,这样能让你的表达更紧密。比如,汇报工作时,第一个20秒说工作成果,第二个20秒说接下来的计划,第三个20秒说明需要哪些支持。
通过“关键词训练”,强化逻辑能力。首先,列出所有和主题相关的关键词,并对这些词分类:资讯类、核心内容类、意想不到的附加内容类等。然后再试着把不同类的关键词自由组合,连成一段丰富立体的话。比如主题是“人工智能”,你可以列出资讯类的“阿尔法狗战胜人类”,核心内容类的“人工智能现在的发展水平”,附加内容类的“打造人工智能选股式基金”,进行多次组合。
多做概括训练。你可以拿一篇最近读过的文章来练习,限时一分钟,用手机录下复述的内容,看能够说清多少。在一开始不要追求说全,第一次能够概括三成,第二次能够概括五成,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此外,在听录音时还能发现自己一些无意义的口头禅,比如“那个”“然后”“嗯啊”等,有针对性地改正。
让我们对《开口就能说重点》的作者斋藤孝、尻上寿,译者林欣仪,出版方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金句:
谨记重点,理清逻辑,只关注最重要的事情,才能做到清晰的正式表达。
三个小技巧帮你说服别人
要想说服别人,我们一般都会摆事实讲道理,但是很多时候没啥用,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实际上,认知科学研究发现,有时候让人们做出改变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传达信息的方式。说服别人呢,也可以在怎么传递信息上下功夫。最近有一本新书,叫《细节》,书里教了我们几招说服别人的小技巧。我们一起来听听。
第一招是追问具体细节。你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天你交代给同事一件事,他满口答应,说:好,没问题,但是转头就给忘了。怎么才能让对方答应了就去做呢?《细节》这本书里说,你还得多问几个跟任务有关的细节方面的问题,比如什么时间做、怎么做等等。这样就相当于帮助对方制定行动计划,减少对方转头就忘的情况。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时候,研究人员就做过实验,分别给不同的选民发出了三种动员信,第一种就是简单的鼓励人们去投票;第二种除了鼓励人们投票以外,还多加了一句话,你愿不愿意去参加投票呢?第三种动员信在前两种的基础上,多加了三个问题,你什么时间去投票?从哪儿出发?投票前会做些什么?根据最后的统计,收到第三种信的选民,投票率最高。因为这多问的几个问题,相当于引导选民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效果也最好。
这个方法也可以用在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比如你组织一个会议,想提高出勤率,不要说,下午4点开会,小张你去不去呢?而是要说,小张呀,下午4点开会,之前你要准备什么材料呢?这就能引导要参加会议的成员,把4点开会列进计划。
再说第二招,触动人们对未来的责任感。先来看一个实验,参与这个实验的人会收到一封信,内容都是建议多存点退休金。但是信分两种,说辞不一样。第一种是说,请你现在多存点钱,不然老了之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第二种是,请你现在多存点钱,毕竟未来的你全仰仗现在的你。最后经过统计发现,第二种说法让人们觉得,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平均储蓄率比第一种要高一些。
有意思的是,还有研究者对这个实验做了一点小改进,他们要求每个参加测试的人上传一张照片,然后用软件把这些照片处理成他们70岁时候的模样。接下来还是分两组,一组看到的是自己现在的照片,另一组看到的是70岁的照片。然后问他们愿意为退休存多少钱。结果看到70岁照片的那组,储蓄率更高。看来,在说服人这件事上,眼见为实还是成立的。
我们再来看最后一招,亮出专家身份。脑科学专家专门做过实验,结果显示,当专家提出建议的时候,人们大脑中负责批判性思维和反驳的区域,就基本停止工作了。也就是说,人们会天生相信专家的看法。下次说服别人的时候,如果你是专家,就早早亮明身份,一开始就让对方大脑中的反驳机制歇菜。
举个例子,我们去医院看病,都喜欢挂一个专家号,要是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年轻医生给你看病,你肯定不愿意。事实上,刚毕业的年轻医生,知识是最新、最前沿的,找他们看病并不差。何况,要是病人都去找专家,对于其他医疗资源也是浪费。那怎么说服病人找年轻医生看病呢?医院可以这样和病人说,给您安排一个水平很高的新医生怎么样?刚从某某高校过来的。这样换个说法,人们就更容易接受了。
你看,我们分享了说服别人的三招,分别是追问具体细节,触动人们对未来的责任感,以及亮出专家身份。这三招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经过实验证明,的确能改变别人的想法。所以说,影响别人不一定要兴师动众,要有多么大的动作,一点点小的改变,可能只是换了一种说辞,对方就被你说服了。
Experience
人社部报告,未来5年中国电竞需求接近200万人,目前从业人员超过50万,大部分处于16-22岁,86%从业者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3倍。中传、南广、川传等数十家高校和高职、中职院校,已经设立了电竞专业。
下图是硅谷科技公司的平均工资。相比之下,2018年,国内科技公司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华为110万人民币,相当于15万美元,基本上跟硅谷工资一致。虽然,平均工资不代表基层员工的收入,但是可以衡量这些公司的人均薪资支出。
揭秘 | 这三个职业,和你想象得肯定不一样
原创: 薄言 罗辑思维 今天
先来问你个问题:
如果不考虑钱,也不考虑身体条件,你最想从事什么职业?
每个人肯定都有自己的答案。
今天这篇书单,挑选了三个极具特色的职业,带你走近他们的职场生活。
最帅气的职业:飞行员
《机长的一万天》
现在我们都觉得飞行员是一个很体面、帅气的职业,但在20世纪初,想要成为一名飞行员还需要十足的胆量,因为实在是太危险了:早期美国航空学校学员的死亡率能达到25%。1912年时,全美国空军只有14名飞行员,其中8人死于日常的空中训练,这都还不是打仗。
今天飞机能以“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著称,和飞行员的很多工作规范分不开。比如,
飞行员一旦更换了驾驶航线,需要重新培训、考核
。只有在熟悉沿途气候和目的地机场地面设施,并且经过考核合格后,飞行员才能驾驶飞机在新航线上飞行。飞行员的饮食也有严格的要求。比如机长和副驾驶吃饭要间隔三十分钟以上,还必须吃由不同的人准备的不同种类的食物等等,这不是因为职位的差别待遇,而是为了避免食物中毒导致安全事故。
此外,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规定,飞行员完成飞行任务时必须说英语。这不光是为了国际化,更重要的原因是——英语在表达上更简洁准确。1997年,大韩航空801次航班在降落时撞山坠毁,调查发现,其他机组成员在机长操作失误时曾提醒过,但因为用韩语表达时过于委婉,机长没有听出言外之意,错过了可以挽回的机会。
更多关于飞行员的有趣故事,推荐你阅读《机长的一万天》的“每天听本书”解读版。
最被低估的职业:垃圾回收员
《废物星球》
一个词形容垃圾回收员的工作,那就是——变废为宝。我们都知道垃圾能回收再利用,但垃圾回收的效率之高,可能大大超乎你的想象。给你一组数据感受一下:仅一吨废纸,就能制造出约850公斤的再生纸,相当于节省了300公斤木材、100吨水。
提到垃圾回收,你可能会想到街边收废品的人和垃圾车,但其实垃圾回收早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有了专业的机械化流水线:① 人工分拣,挑出石头等障碍物和大块不能回收的垃圾。② 电流装置,分离金属。③ 滚筒筛,分离塑料、纸张、编织物。④ 振动台,分离有机料和无法回收的残渣。⑤ 分类打包,可回收垃圾按类别送到工厂,剩余残渣焚化或填埋。
很多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都是回收行业变废为宝的结果。比如,你的衣服、鞋子,很可能就来自被丢弃的电子琴。这是咋回事?原来电子琴经过拆解、分拣,会变成塑料、金属等材料,其中的再生塑料会被再生产成塑料鞋底、运动服配件,回到人们手中。
垃圾回收行业也有自己的“黑话”。如果国外的回收商和国内同行沟通,你可能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你们收‘蜂蜜’多少钱?我有不少‘大麦’,很想把它移走。”这里的“大麦”其实是指清洁电线,“蜂蜜”是指黄铜制品。这些黑话最早产生于20世纪早期,当时美国人是用电传打字机与外界沟通,为了节省节省打字费用,就给很多材料起了简短的外号,沿用至今。
更多关于垃圾回收员的工作内容,推荐阅读《废物星球》听书解读版。
即将消失的职业:管家
《 长 日 将 尽 》
提到管家,我们总会想到英剧里风度翩翩的人物形象。但
“管家”这个词其实最早来自于法语,原意是“拿酒瓶的人”
,主要负责管理主人家的酒水和宴会用酒。但英国宫廷更加讲究礼仪与细节,他们将管家的职业理念和职责范围,按照宫廷礼仪进行了严格的规范,从而成为家政服务的经典。除了职业能力,管家找工作还有很多隐藏的加分项。比如,小腿要好看。这是因为18世纪的英国男人,会身穿及膝的中裤和长丝袜,完美轮廓的小腿更能凸显家族的气质。
管家的身高,也是衡量他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19世纪末,管家的身高与工资几乎是成正比关系。长得越高,就能找到更好的东家。这主要是因为贵族有装点门面的需要,高大挺拔的男仆身着盛装站在外面,能为家族添光。
你可能经常在电视剧中看见忠心耿耿的管家对主人不离不弃的桥段,但其实管家跳槽是很常见的。管家也有职业天花板,如果在一定年龄之前没有能负责到主人家更重要的工作,就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受重用了。所以他们必须不断跳槽,以此提高身价。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管家的生活状态,推荐你阅读《长日将尽》的听书解读版。这本书是诺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代表作,主角就是一位典型的英国管家。
有魅力的领导者,都是这样带领公司的
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
有魅力的领导者是如何塑造公司的?
新闻和故事中,你一定听过不少成功的领导者、企业家,他们在各种不同情况下都能快速准确地做出反应,带领公司走向成功。
人生一切难题,知识给你答案。
这张书单,就挑选三位著名的领导者,带你看看他们是如何塑造公司的。
白手起家: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
《鞋狗》
提到耐克,你一定非常熟悉,这本书就是耐克的创业史。耐克到底有多厉害?给你几个数据:耐克一年能卖出1亿多双鞋,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相当于排名第二到四位品牌销售额的总和。在福布斯2018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榜”上,耐克也排到了第18位,超过了宝马、奥迪。
看到书名,你可能会好奇。其实“鞋狗”指的是痴迷于设计、生产、销售、购买鞋的人,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在研究生期间就写了一篇论文,研究什么样的运动鞋更实用,也正是凭着这篇论文,他拿到了日本著名跑鞋品牌鬼冢虎的代理销售权,耐克公司的雏形就此诞生。
本着“鞋狗”的钻研精神,奈特还与合伙人一起研发推出了两种划时代的跑鞋。第一种是华夫鞋,鞋底像华夫饼一样是镂空的网格,因此得名。在研发过程中,奈特与合伙人还用了家用华夫饼机进行试验,尝试了很多次才成功。这款鞋推出后,连田径界的专业运动员都被它征服了,而耐克也凭借它超越了老品牌彪马。
第二种划时代产品,是气垫鞋。最初,一位航天工程师拿来气垫样品给奈特看,想把它运用到跑鞋上。奈特没有直接答复,因为不知道到底好不好,于是他把气垫放进自己的跑鞋里,出门跑了10公里,结果发现体验特别棒。他跑回来后立刻决定研发气垫鞋。果然,气垫鞋一上市就轰动了整个业界,几天内销售一空,几年下来,帮助耐克赶超了霸主阿迪达斯。
奈特还是品牌营销的高手。无论是品牌的名称还是logo,都非常简单好记——“耐克”是古希腊胜利女神的名字,寓意好,音节也简单好记。而logo是一个对勾,既代表了胜利女神的翅膀,又是大众早已熟悉的符号,便于传播。
更多耐克的创业故事,欢迎查看《鞋狗》。
延续辉煌:苹果CEO蒂姆·库克
《蒂姆 · 库克传 》
如果你的前任领导者非常优秀,现在他要把公司交给你,你会怎么做?这就是苹果现任CEO蒂姆·库克要解决的问题。他交出的成绩单可以说非常好——2018年8月,苹果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市值1万亿美元公司。
库克是怎么做到延续辉煌的?首先,扬长避短。公众对乔布斯有激情、雷厉风行的风格印象极深,而库克却向来很低调,几乎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也没有在苹果的产品视频中露过面。对此,库克没有去刻意模仿乔布斯,而是保持自己在供应链管理的优势。他曾经为了配合一款重磅产品在节假日上市,提前几个月就和各空运公司预定了这个档期,成功扛住了短时间内大量订单的压力,打赢了业内的经典一战。
开创新产品。库克接班时,外界对他不看好的最主要原因,是觉得他缺乏乔布斯的创新能力。关于这一点,库克也用新产品给予了回应——Apple Watch。虽然一开始这个产品反响平平,但后来Apple Watch赶上了人们关注运动与健康的潮流,加上智能支付等功能的接入,销量不断攀升,甚至带动了整个可穿戴设备产业,累计销量已经超过四千万只,而且保持了超过50%的季度增速。
重视用户隐私。乔布斯时代,苹果对用户隐私其实并没有过多关注,而库克时代的苹果,每次软件和硬件的更新,都会加强对用户隐私保护的加强。2016年,库克甚至因为坚持隐私保护原则,拒绝FBI以调查恐怖案件为由,破解用户手机密码。在旷日持久的争论之后,最后库克获得了社会舆论的支持,FBI收回了请求。
注重公益和社会责任。乔布斯领导苹果时,对公益慈善并不热心,他认为苹果做出最棒的产品,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但库克不这么看,他在接管公司几个月后,就鼓励员工进行捐赠,承诺只要员工捐赠,公司也会捐同样的数额;如果员工做义工,公司会将义工时间乘以工资,进行配套捐款。同时,苹果还向医疗机构、慈善组织、艾滋病防治项目等大量捐款,让苹果的企业形象变得更亲和。
更多库克带领苹果公司的方法,欢迎查看《蒂姆·库克传》。
反败为胜:日本航空董事长稻盛和夫
《阿米巴经营》
白手起家还是接手成功公司,其实起点都还不错。那如果一开始你接手的就是个烂摊子,该如何破局?“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能给你答案——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负债1亿多日元申请破产,稻盛和夫临危受命出任日航董事长,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获得了空前的1884亿日元利润,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
稻盛和夫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核心武器就是“阿米巴经营法”——把公司的核算规模变小,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小组,甚至小到个人,然后变更财税核算,强调收益。过去一条航线的成本和利润往往要三个月后才能看到,而稻盛和夫要求在第二天就必须提交核算表,了解收支情况。这样能迅速砍掉业绩不好的航线,员工对工作也会更有掌控感。
“阿米巴模式”为啥这么厉害呢?主要有三个好处,一是减少高层的琐碎工作;二是所有人明确自己的收支情况,更有工作积极性;三是企业极为透明,奖罚有章可循,能及时发现问题。
实地考察,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稻盛和夫此前从未涉足过航空业,为了找到问题所在,他亲自与机长、乘务员、地勤人员和乘客交谈,发现提供一流的服务和舒适的飞行环境,才是乘客最关心的,为此他制定了40项服务工作的内容手册,小到飞机餐的搭配都进行了优化。
零薪水工作,给员工精神鼓励。在破产之际有不少员工很担心,而78岁的稻盛和夫以“零薪水”出山,坚持专注工作,给了不少员工一颗“定心丸”。稻盛和夫曾总结说:“我一生与日航没什么关系,却愿意不领一分钱的工资,为它的重建奉献最后的力量。这会给全体员工树立很好的榜样。”
想了解更多稻盛和夫的经营之道,欢迎查看《阿米巴经营》。
我们为什么热衷聊八卦
作者:胡赳赳
学者们忠告说:把八卦看作是一种社交技能而非性格缺陷更可取。虽然你可能厌恶这玩意儿,但祖先们就是这么干的。
最近,美国诺克斯学院心理系教授弗兰克麦克安德鲁从进化论的角度发表了对“八卦”的研究文章。他指出,“八卦爱好者”并非流行文化的产物,而是古已有之。先民们(石器时代)在建立社交圈子的过程中就有心理上的强烈动机,对周围人的生活保持密切的关注,以此更好地对抗未知风险、获取资源。因此,着迷于他人的“八卦”(似乎)早就在我们的基因上打下烙印。你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八卦的(近乎嚣张的)气味。
也就是说,对“八卦”的热衷从进化适应性上来讲,是优势品质。史前祖先的生活范围狭窄,在穴居时代,他们必须与团体成员合作以抵抗外敌,但在获取有限资源时,内部成员又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做人真不容易)。祖先们必须记住谁是可靠的合作者,谁又是骗子;了解谁是生育能力强的配偶;学会如何经营友谊、联盟和家庭关系。天啊,早期的人类在政治、社会学方面,天生的会利用八卦知识来繁衍子孙。
现在,我们的办公室流言,热衷的范围无外乎熟人社会的一部分。当然,名人也是熟人社会的常客。虽然他们离我们的生活甚远,但却是饭桌上永久的话题,充当了谈论的媒介物(他们真可怜)。
在办公室中,人们总是倾向于关注上司的八卦,原因很简单,一方面通过八卦途径可以使自己与上级的心理平等感觉建立;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对八卦信息的交换与猎取(对,猎取,没错,把上司当猎物),使自己在办公室政治与办公室恩怨中,处于不败之地。
而对比自己职位低的人则毫无兴趣。比如前台,除非她正在猎食过程中击败了秘书,而与总经理有一腿。这时候,八卦就该升温了。
另外,对于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同级,八卦与流言则更是横行无忌。同级、同行、同一专业人士的圈子是滋生嫉妒、艳羡、满足精神胜利法的土壤。不了解八卦简直无法立足与生存。
为什么我们会抵制不住窥视和传播别人的隐私?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宾邓巴在其著作《哈拉与抓虱:从动物相互梳理、人类闲聊解读语言演化》中说:“闲聊是联结社会团体的一种机制,作用类似于灵长类动物之间的相互梳理。”人类的经验证明,对他人隐私的强烈兴趣,备受自然选择的青睐,因为“能八卦”说明了具备预测和影响他人行为的社会智商。
如此看来,“能八”也是一种人格魅力,甚至可以引入成为继智商、情商之后的第三商:八卦商。八卦的技巧在于意味深长、欲言又止,但“我只告诉你一个”是最大的谎言,“我答应你不跟别人说”是次大的谎言。人们在这样的谎言中结成了利益共同体。
时不时释放一些八卦消息,在社会学家看来,有利于“促进群体团结、增强群体规范、保证个体平衡”(不知道学者们为什么要用政党的词汇来表达思想)。八卦是局内人的事,如果没人找你聊八卦,说明你还不在这个圈子,你未被接受与取得信任,你被一脚踢开了,省省吧,溜墙根的人。
罗胖曰:
中学的时候,俺也曾经撇着嘴鄙视过马克思下的那个定义——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什么跟什么呀………
后来才领悟到,这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最精妙的描述。
看一个人的格局,就看他关心的八卦。
鸡零狗碎的八卦拼接起了他试图连接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八卦不分高下——
关心中国怎样冲出第一岛链和关心隔壁那个小妖精昨晚去见谁了,境界差不多。
格局只问宽窄——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才是真达人。欧耶!
默里·盖尔曼:我如何变成物理学家
1951年1月,我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一年博士后。
爱因斯坦就在那里,他经常来上班。我可以跟他说话,但那时我才21岁,不喜欢接近那些伟大人物,自我介绍,与他们交谈,然后跟其他人吹嘘”我认识爱因斯坦”等等。所以我没有接近爱因斯坦,如果是今天,我几乎肯定会表现出相反的行为。
当时,爱因斯坦正在进行自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研究,询问他的想法,这本来是令人兴奋的。但是在1951年,我偶尔路上遇到他,会说”早上好”,爱因斯坦也回答”早上好”诸如此类。
爱因斯坦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的场论。希望找到这样的理论,这当然是很好的想法,但他开展工作的方式显然注定要失败。他不相信量子力学,因此他的理论纯粹是经典的。他没有引入像电子那样的基本粒子,而是希望它们能以某种方式从他的方程出现。此外,他只包括电磁场和引力场,省略了所有其他自然力量,例如强弱相互作用。
如果他一直在做一些看起来很有前途的事情,那就会给我一个完全合理的理由与他交谈,我当然会这样做。但当时,向他询问他的生活以及他对世界和物理学的态度,并不是我觉得很舒服的事情。现在,我很可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奇怪的是,世界各地的普通人似乎都选择爱因斯坦,作为物理科学伟大的象征。我觉得不一定要这样,很多不那么出名的科学家,完全可以作为物理学的象征。不过,爱因斯坦确实是理论物理学的伟大天才,完全值得他作为科学家从公众那里获得的崇拜。
干法活法
稻盛和夫,干法,活法
1、热恋中的恋人,在旁人看来目瞪口呆的事情,他们却处以泰然。工作也一样,只有迷恋工作、热爱工作,才能长期坚持艰苦的工作,一以贯之,无怨无悔。——稻盛和夫《干法》
2、将平凡变成非凡就是这个“持续”。 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说持续重要,并不是说“反复做相同的事情”。“持续”与“重复”是两回事。不是漫不经心地去重复与昨天一样的事情。而是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必须不断地改良、改善。 倾听工作现场的“神灵之声”。 事件的关键全在现场。
——稻盛和夫《活法》
3、越是错综复杂的问题,就越要根据简单的原理和朴素的思想进行判断和行动。我想这是拨开云雾见南山,直接洞悉事物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稻盛和夫《活法》
4、即使你讨厌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么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你脆弱的心灵就能得到锤炼,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机。
——稻盛和夫《干法》
5、所谓不可能,只是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对将来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应该用这种“将来时行时”来思考。要相信我们具备还没有发挥出来的巨大力量。 “行!我们能做。” 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稻盛和夫《活法》
6、日本稻盛和夫说过: 你只管努力,要努力到神灵和老天爷都要情不自禁帮助你!
——稻盛和夫
7、要想度过一个充实的人生,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另一种是“让自己喜欢上工作”。能够碰上自己喜欢的工作这种几率,恐怕不足几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自己已有的工作,从这里开始。
——稻盛和夫《干法》
8、【稻盛和夫:成功领导需要的五大素质】稻盛和夫说:真正的领导者应该是“以大爱为根基的反映民意的独裁者”,只有这样的领导人,才是在混沌纷乱的时代开辟生路,带领团队成长的真正的领导者。领导者必须具备真正的勇气,对团队进行严格的指导,统率团队向前奋进
——稻盛和夫
9、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入进退维谷的镜地,反倒想开了,轻松了。 在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此前的恶性循环被切断,良性循环开始了。在这个经验中,我明白了一个真理,就是人的命运决不是天定的,它不是在事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的,根据我们自己的意志,命运既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
——稻盛和夫《活法》
10、乐观地设想、悲观地计划、愉快地执行
——稻盛和夫《活法》
“六项精进”总结了人生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践内容。如果每天都能持续不断地对“六项精进”加以实践,就一定能够开创自己美好的人生。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稻盛和夫的这“六项精进”。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研究中,最重要的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换句话说,我认为“每天拼尽全力地工作”中的“拼尽全力”4个字是工作或研究中最为重要的事。
并且,为了拥有幸福、美好的人生,也应该每天认真地工作。
如果没有“拼命努力”这一条件,而凭空获得事业上的成功或者人生的巅峰,这是不可取的。厌烦拼命努力、总想着偷懒的人,莫说事业上获得不了成功,人生也并不会完满。
更夸张地说,只要肯拼命地努力,工作上就能心想事成,无论经济是否景气,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只要拼尽全力地努力,就完全可以战胜这些苦难。
我经常会说,除了拼命努力,人生成功别无他法。所谓人生,只有拼尽全身力气,神明才会眷顾你。无论是研究开发、技术开发,还是公司经营,付出的一切努力都能与收获的成功成正比。也许大家会觉得难以置信,但请务必专心、努力地工作。
2.要谦虚,不要骄傲
我们通过拼命辛苦的努力,灵魂受到磨砺,人品得到提升,也学到了谦虚的品格。
我认为这种谦虚的品格非常重要。尤其是对我们技术人员而言,我想各位以后都会在研发和技术开发领域就职,一旦拼命努力获得了成功,自然会受到周围人奉承。今天在此也有受到表彰的朋友,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骄傲起来,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最终,无论在工作上还是事业上,走向衰败的事例比比皆是。请参考战后的经济界,甚至可以说每一位都是在年轻时努力打拼创建了非常棒的大公司,然而晚年因地位甚高,周围阿谀奉承与称赞不绝于耳,随着财产增多、名声渐大,慢慢变得骄傲起来,最终因此没落。
从成功之前开始就要保持谦虚,这一点很重要。所谓拥有美好品性、高尚品德的人都指的是谦虚的人。
3.每天自我反省
我认为,每天在结束工作后、准备睡觉前回想一天中发生的事并进行自省,这是非常重要的。
每晚临睡前,我都会回顾当日的行为举止,反省这一日是否做了正确的事,有没有违背道德与人性。
反省中,我们会发现自己言行的失当之处,之后便会有意识地加以改正。日复一日的自省和改正,如此每天进行反省,可以磨炼我们的人格甚至是灵魂。
上年纪之后,我遇见了一本书,那就是活跃在20世纪初的英国哲学家詹姆斯·阿伦所著的《“原因”和“结果”的法则》。读过这本书之后,我懂得了“所谓反省,就是耕耘,修整自己的内心之庭”。
詹姆斯·阿伦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在这里我想将以下几句分享给各位读者:
我们选择正确的思想,
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能升华为高尚的人。
我们选择错误的思想,
并让它在头脑里扎根,
我们就会堕落为禽兽。
播种者心灵中的一切思想的种子,
只会生长出同类的东西,
或迟或早,它们必将开出行为之花,
结出环境之果。
好思想结善果,坏思想结恶果。
4.对生命感恩
心怀感恩之心,比较容易感知到人生的幸福。我相信对生存,不,是对被赋予生命心怀感恩,怀有一颗可以感受到幸福的心,会使人生变得富足、沉静、美好。
将感谢之情表达出来,不仅自己听后能变得诚恳,同时也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好心情,大家都能处在平和快乐的氛围之中。
一句“谢谢”可以在周围营造出美好的氛围。
无论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我们都应该表示感谢,这无比重要。
“谢谢”“劳您费心”“不胜感激”这些话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它们是万能药,既能使自己的心情更加美好,也能让包括听者在内的身边的人感觉到暖意。我认为,感谢的话语拥有伟大的力量,是幸福人生的源泉。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自然而然地使用“谢谢”这句话。
5.积善行、思利他
中国古代经典中有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也就是说,积善行之家,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喜事。意思是说,积累善行、利他之行的家庭会得到善报。
中国人相信,祖先积累善行、利他之行,会庇佑后世子孙。
从很早开始,我就坚信这个世上存在着善有善报的法则,并把它介绍给身边的人。
安冈正笃先生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因果报应的法则。如果一个人能够多行善举,那么他的一生将得到善报。如此这般积累利他之行十分重要,也就是说要以一颗热情、周到、慈悲的心与人为善。
我认为善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小善,另一种是大善。在积累善行和利他之行、亲切友善地对待别人时,一定要先思考小善和大善的问题。直到现在我也一直都在这样做。
6.摒弃感性带来的烦恼
我们身为一个普通人,经常要面临失败。有时反省之后再次遭遇失败,就会对此耿耿于怀、焦虑不已。我想说的是,不要因这种感性的烦恼而闷闷不乐。
人生中,经常会发生焦虑、失败等惹人烦心的事。但是,俗话说,覆水难收,因失败而一直烦恼悔恨下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不要再对已经发生的事烦恼不已,重要的是重新对失败作出反省,然后直接将崭新的想法付诸下一步的行动中。
遭遇失败的时候,反省必不可少。我们应该反省自己为何会失败,然后在心中发誓一定要避免同样的失败。但是,对于人生来说,一直为失败而悔恨不已,绝不是什么好事。
我们时常会担心在工作中遭遇失败,但是无论如何担忧,失败的工作已无法挽回。虽然我们明知懊恼与悔恨没有任何意义,但是依然忍不住后悔:“要是能顺利完成就好了。”所谓“摒弃感性带来的烦恼”,指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再在这种没有意义的事上劳心伤神。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挽回的,迅速振作起来,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中去,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
梁宁:从腾讯的职级系统,看清自己的职场宿命
我2011年把公司全资卖给腾讯。2012年过完春节,编辑部的员工辞职一半。
我就很想不通,现在变成了腾讯员工,运营腾讯旅游,听上去很不错,为什么要离开呢?
于是和每个申请离职的小MM都交流了一下。
之前我是创业,当然没能力找很多熟手,基本上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到此时,大家毕业1年多。提出离职,几乎原因一致:“离开北京,回家乡去。”
小姑娘提的问题很现实:“我在这里,每个月租房子要1500,而且租在很远的地方。每天眼睛一睁就去挤公交。晚上下班,再2个小时颠簸到住的地方,基本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了。我的生活就是路上——上班——路上——睡觉。这样几年,我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能不能在北京呆下来?我会有什么样的生活?”
我一时哑然。
然后问当时腾讯电商的HR老大刘琳。有没有被问过类似的问题。
刘琳吃惊地问:“啊?难道你第一次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可是10年累计花了1000多万设计了一套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啊……”
这就是腾讯的职级系统。看到它的一瞬间,我惊呆了。然后花了整整两周的时间仔细学习,受益匪浅。
腾讯的职级系统有26个职业通道,如果你是一个一张白纸只有素质没有任何职业能力的毕业生,可以从这个26个通道,比如行政、财务、设计、运维、开发、运营、产品……的任何一个1-1级开始,修炼,打怪升级,直到千万年薪。如同一个完整的人生指引。
横轴是26个职业通道,专业技能各不相同,纵轴是4个大层级。
以下是按照我的理解来写了(直接抄原文会被企鹅摔着打的)。
我觉得腾讯的职业四大层级,几乎就是人生发展的四大层级。
第一层是动作执行层、
第二层是任务执行层、
第三层是战略管理层、
第四层是战略决策层。
先说动作执行层。一个企业最多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员工。或者每个人初入职场,都是从练好一个动作开始。比如,画原型,写代码,写稿子……
腾讯对动作执行层的要求是:按照品质要求,完成动作、优化效率。注意,没有品质要求的动作,毫无意义。用户体验的不是产品而是品质感。就像你去一个川餐馆吃鱼香肉丝,你感受到的是这家鱼香肉丝的品质。大厨的工作不单是保证把菜炒出来,更是要保证菜品在一个什么样的品质感里。所以麦当劳的桌子永远擦的干净,同样的人在另外一个餐馆未必达到这种清洁标准。因为麦当劳不是要求把桌子擦了,而是清晰地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清洁标准。
达成品质要求之后,再谈完成动作与优化效率。
任务执行层。就是要把分配的任务及指标,拆解成动作。由不同人组合完成,或者一个团队次序完成。需要在整个过程中,控制人心,安排动作序列,并配置风险,保证完成任务,达成指标。几乎所有铁血创业者都是从这个层级冒出来的。
战略管理层。就是大家永远不理解的那批副总。带兄弟痛快淋漓干活的都是总监。而副总,心累。他们需要根据战略决策,确定任务优先级,配置资源,鼓舞士气。保证战略方向不偏差。
最高的战略决策层,几乎就是个CEO的活儿。他需要有前瞻,推动做出战略决策,并且获取战略资源。就像《亮剑》里的李云龙。在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他可以沟通、说服。一个队伍打没了,马上再拉起一个队伍。
四个层级的核心工作不同,对人的特性的核心需求也不同。
在动作执行层,才气
很重要。
在任务执行层,责任心、执行力的价值
,远大于才气。甚至需要放弃自己的才气,把时间交给众多的兄弟,才能实现任务的完成。
而一个人能否达到战略管理层,核心要考核的是:心力。心力是什么?就是无止无尽操心的能力
。资源永远有限,战略常常在变,兄弟都是亲的,永远没人满意。所以,一堆人拉我去当副总,我都谢谢了。因为自己清楚,心力真心不足啊~
战略决策层,核心是愿力
。其实我在《决策》那篇文章中谈过愿力的问题。没有愿景支撑的决策都是机会主义
。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愿,那真是谁都帮不了他。看上去再大都是纸老虎。
所以,人会在哪个层级呆着,度过一生,其实都是因为吃不了其他层级的苦。发展个人才气,在动作层呆着,是人生最舒适的选择。
不过那些以才子自居的人,创业往往格外困难,因为在整个创业的战略确定到达成的过程里,最不值钱的,也就是才气。
前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说,做过财政司司长之后他发现,“当家才知柴米贵”,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能会影响很多人。“批评是容易的,但是提出有效的建议是很难的”
从胜天半子到失去一切:人最可怕的,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受出版社邀请,给《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的书《再造卓越》写中文版序言。读到这张图,觉得很值得与大家分享。
简单来说,前三个阶段就是:被成功蒙蔽眼睛,无视风险,觉得自己可以“胜天半子”;后两个阶段就是:仓皇之下,溃不成军,但还心存侥幸。
再简单来说,一句话:你在商业世界里,就是一叶孤舟,升到浪尖是船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浪的原因。
人最可怕的,是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为什么有人取得了巨额复利回报?更多的可能,是因为他踩到了时代趋势的浪潮之上。
倘若趁着势头,成就了一番事业,待风平浪静,寒冬降临,也得静下心来好好审视一下自身。
也许,你事先洞察,踩在了一个时代的浪潮之上,而有的人则是无意中踩到了浪角边。
但是,当你站在浪潮之巅,紧握日月旋转的时候,你一定要冷静。冷静。再冷静。
哪些是你的能力,哪些是你的机遇?
当你想不明白时,你所率领的铁骑,就会迷失方向。你的公司到一定规模就会触碰到陷阱,很难清醒。
有的人成就来的太快,赚的钱太容易,就容易失去一颗冷静的心,站在巅峰,却不知危机的导火索早已点燃。
有的人则在没有水和浪花翻涌的地方,痛苦地用尽一生拼尽全力,却永远无法得到想要的。
这,绝非其能力有问题,只是没有迎浪前行。
创业者首先要审视清楚自己,再看清楚自己跟时代节点之间的关系。
还记得吗?10年双十一,从5200万到2135亿。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1)五级自动驾驶,还需要10年以上;
2)脑机互联,还需要10年以上;
3)量子计算,还需要5-10年;
4)区块链,泡沫正在磨灭,真正应用,还有5-10年;
5)增强现实(AR),开始迎来真正的发展;
6)混合现实(MR),还需要假以时日;
7)智能助手,2-5年,就可以来到我们身边;
8)4D打印,正在迎来遥遥无期的泡沫;
9)强人工智能(AGI),比4D打印还要遥遥无期。
去日本,也许你会发现一个细节,出地铁的闸机数量,比进地铁的闸机多。
为什么?难道出地铁的人,比进地铁的人多吗?不应该进多少、出多少吗?闸机数,不应该一样多吗?
是的。进地铁的人数,和出地铁的人数当然是一样的。但是进地铁的方式,和出地铁不同。
什么意思?
进地铁,大家是零零散散的,一车人,是分布在几分钟内进站的。但是出地铁呢?车一到,一车人,需要在几十秒内出站。
所以,出站的人数密度,远大于进站数。为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出站的闸机数,应该大于,甚至远大于进站的闸机数。
在产品设计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当然。进出人数相等,所以闸机数相等,这就是想当然。去现场观察半天,你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这就是现场感。
没有现场感的设计,还有一个更经典的案例。那就是洗手间的设计。
在很多公共场所的洗手间,你都会看到这样一幕,女洗手间门前,排了好长的队,而男洗手间,随时可用。
为什么?因为中国男女总人数一样,所以洗手间大小一样,数量一样。这是多么自然,也是多么想当然的事情。
虽然男女数量一样,但是男女用洗手间的方式不一样,所以有现场感的人,不会这么设计洗手间的。
这种缺乏现场感的设计,让女性几十年来一直深受其苦。
真为女性感到不公。
洞察,一定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除了宏观层面的敏锐,也必然少不了拿着放大镜对微观体感的细致观察。
洞察,发生在数据的细微变化处,发生在交易双方的终端前线,或许在地铁、商场、超市、仓库、机场、医院、Shopping Mall 。
洞察,绝不会产生在你的办公桌前,而是深藏在人性深处。
三国时期最会跳槽的人是谁?
刘黎平
东汉末年,公司林立,起落兴衰。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在期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
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又要让新公司不怀疑自己的忠诚度,这个分寸不好拿捏,吕布就是没玩好才玩完的。倒是有一个业务骨干在这方面颇有成功经验,我们一起来翻阅他的职场经历。
此人就是贾诩。
贾诩年轻时候的表现其实不咋的,走到大街上,没几个人认识他。
然而,有一个叫阎忠的人,他很瞧得起贾诩,“谓诩有良、平之奇”,推荐贾诩出来参加工作。阎忠果然没看走眼,贾诩有一回就轻松地化解了一次关乎性命的危机。
某年,贾诩和同伴在路上碰到一伙势力很大的地方组织,被俘虏了,这伙人要活埋了他们。
贾诩在心里盘算救兵,算来算去,算到了当时威震西北的段太尉。其实这段太尉跟贾诩八竿子都打不着,为了摆脱危险,他打算把这个资源先用起来。他说:“我是当今西北段太尉的外孙,你们不要埋我,我外公会花钱赎我。”贾诩说得有鼻子有眼,唬得那个地方组织的人不敢把他咋样,还正儿八经地和他结盟,送他走。
从这个案例来看,贾诩很善于利用大公司的威望,尤其善于分析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心理,牵制对手。
贾诩走上为人瞩目的历史舞台,是从加入董卓的公司开始的。他是西北人,董卓又在西北创业,所以他理所当然的在董卓的西北公司当雇员。
那段时期,公司更换频繁。贾诩则能保持清醒,撇开一时的危机,看公司的长期愿景。
例如董卓死后,原西北公司的管理层纷纷叫嚷着解散,贾诩显示出了非凡的眼光,劝阻道:“如果现在把公司解散了,不正好方便对手进一步击垮我们吗?最好的办法是保持公司的完整性,积极进取,往长安行进,反而有一线生机。如果失败,公司再解散不迟。”
贾诩的策划鼓舞了西北公司的残余人马,于是大家往长安行进,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结果——赶走了吕布。公司也从面临被解散升级为控股长安城的大公司。
后来,西北公司老板李榷和郭汜没有听从智囊贾诩的建议,不可遏制地走下坡路,贾诩不得不盘算出路。他把当时的各大公司都考量了一下,最终选中了一家小公司——南阳的张绣集团。
为什么选择一家小公司?他的考虑很周全,首先是对方急需一个高层次的市场策划部,但他们资本小,招募不到有成功经验的策划人员,而贾诩有着丰富的经验,光是重振西北公司这一笔辉煌的业绩,就让张绣集团对他仰慕已久,去那里最容易得到重用。
当然,贾诩也不是那么猴急,一下就跳到张绣集团去,他先是找家公司过渡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老板叫段煨,是他的同乡,但不重用贾诩。贾诩在段煨的公司里上了一两个月的班,然后以联系业务的名义,堂而皇之地去了张绣的公司,被对方当成首席策划师和经理人。
不过,张绣的公司也只是一块跳板,贾诩其实是琢磨着往曹操的公司跳。怎么跳?贾诩很有创意:带着老板一起跳槽。
随着形势的发展,张绣面临两个选择:要么并入袁绍的河北公司;要么并入曹操的许昌公司。张绣倾向于并入袁绍公司,因为当年他在争战中杀死了曹操的儿子曹昂和猛将典韦,这个梁子不好解开。
贾诩却觉得加入曹操公司才合理。他的分析很有天才色彩:其一,曹操借汉朝的壳上市,“挟天子以令诸侯”,有高度;其二,袁绍公司多我们一个不多,少我们一个不少,我们进去,股比容易被稀释,但如果转入曹操公司,对他们做大做强有关键性的影响;其三,老曹想比老袁强,实力暂时跟不上,但度量上得胜过老袁,我们投奔老曹,正好让他做一个有度量的好示范。
张绣通过了贾诩的策划案,果断地投奔曹氏公司。正如贾诩的预期,曹操对张绣的投奔如获至宝,拉着张绣的手,欢喜得不行,还说:“能让我们公司的信誉名扬天下的人,就是你们了。”
贾诩的策划,让曹操公司的信用大为增值,也让张绣找到了合理的合作对象。于私而言,让他贾诩停止了跳槽的步伐,最终定在曹操公司。
贾诩在各大公司间跳来跳去,其信誉度和忠诚度没有受到怀疑,主要原因是:纯粹以技术人员的面目出现,不干坑爹的事,尤其不能坑前任老板。他曾指导张绣击败过曹操,曹操不仅没有记恨,还记住了他的技术,所以后来极其重用他。他在曹氏公司也不掺和与技术无关的事,需要他的技术,他就出来干活,不需要的时候,就窝在家里当宅男。
为什么吕布就没玩转跳槽这活呢?不是跳槽不对,而是他坑爹得厉害,吓坏其他公司的老板了。
历史告诉我们,跳槽是难免的,但不要败坏你的忠诚度和信誉度,宁可以技术招人嫉妒,千万不可以人品招人恨。
本文作者刘黎平,选自《广州日报》。稿费已备,作者速联。
罗胖曰:
扮演好一个技术人员的角色,还有以下心法:
1.只做间接建设,不做直接破坏。
前者,比如纳粹德国的火箭工程师。
后者,比如纳粹德国搞人体试验的医生。
2.不牵涉到人际是非中去。
对所有上层斗争保持超然的姿态。
比如,五代时的宰相冯道,绝不参与皇权废立的阴谋。
3.尽量做概念清晰的项目,能为市场广泛周知。
比如张小龙的微信。
《乔家大院》里,有个孙茂才。孙茂才本是一个穷书生,因机缘巧合与乔致庸结识。在乔致庸的提携下,慢慢成为乔氏团队举足轻重的人物。
后来,孙茂才因为贪赃枉法,且对乔致庸寡居多年的嫂子图谋不轨。乔致庸狂怒之下,把孙茂才赶出乔家。
孙茂才从云天跌到地上,摔了个鼻青脸肿,当然心有不甘。于是来到乔致庸的竞争对手崔掌柜家,想联手崔掌柜扳倒乔致庸。
没想到,崔掌柜将他轰了出去,并说了一话:“孙茂才,你记住了,不是你成就了乔家生意,而是乔家成就了你!如果没有乔家,你还是一个卖花生的穷秀才!”
【昕观点】平台是平台,你是你,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很多时候离开平台你什么也不是,决定你人生高度的绝不是你现在的人脉,而是你离开平台后的价值!
一个月之前,我在周刊讨论区发了一个帖子《谁在招人?》,欢迎企业免费张贴招聘/实习信息。现在已经有30多家公司的100多个岗位,找工作的朋友可以关注。
有的读者私下问我:”大部分公司没写报酬,工资会不会给得低?”我心想,你怎么会有这种担心!普通程序员的工资能有多大差别呢?
程序员是一个高度流动的行业。一家公司如果待遇偏低,肯定留不住人。普通程序员的待遇,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差别不会特别大。
程序员分为两种:普通程序员需要找工作,高级程序员不需要找工作,企业争相邀请他加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要操心的不是找一份工资高的工作,而是设法让自己尽快变成高级程序员,可以在这个行业里面为自己定价,而不是让别人给你定价。
早期,开发者就是网页设计师。后来,信息越来越多,网页设计师就从开发者中分离出来,确保页面有良好的设计。
接着,出现了智能手机和触摸屏,交互变得复杂,交互设计师就出现了。
现在,我们进入了超越单个屏幕或流程的体验,又出现了用户体验设计师(UX Designer)。
这个行业已经将形式和功能完全分开。
– 《糟糕的设计师是否躲在 UX 这个词后面?》
罗胖60秒:证明忠诚的唯一方式
2017-12-20 罗振宇 罗辑思维
- 话说当年,有国民党政府的人去找当时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说你们别教俄语了行不行?因为教俄语,在当时有点通共的意思。
王星拱回答说,教俄语是赤化,那教日语岂不成了汉奸?
在宋代,甚至有这么个例子,有个出使辽国的大臣,因为擅自学辽国话,直接被免官。你会说这不是不讲理吗?为了办好外交,学点外语怎么了?但是宋代的皇帝不这么想啊,你有里通外国的能力和有里通外国的意愿,可能是一回事啊。
你看,
很多事一旦涉及到忠诚的问题,通常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证明你的忠诚,就是你丧失了某种能力。太监就是这样啊。
再比如,一个传统公司里面最容易得到信任的人,往往就是没有能力在外面找到工作的人。
所以,轻易不要结成某种忠诚关系,因为,失去某种能力的代价我们往往负担不起。
职业发展
本周推荐一篇文章,一个美国的高级工程师谈如何选职业。
作者原来是一个外行,但是通过努力,进入了一家机器学习公司,现在发展得很好。他从自己的经历,得出一个观点: 就业要选择发展最快的行业。
停滞发展、或者缓慢发展的公司,完全是一个零和游戏。
如果你想晋升,必须等别人把位置空出来。你得到的,一定是其他人失去的。相比之下,快速发展的公司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最终每个人都会得到晋升!
最重要的是,业务的发展比人员增长快,所以你会被"往上拉",拉到更高层的岗位。
作者以自己为例,他并没有机器学习背景,但是公司发展得太快,他需要组建团队,自然就成了团队管理者,环境把他”拉”到了更高的位置上。位阶高了,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这让我想起自己呆过的一所大学,每年学校就那么几个名额,可以晋升教授和副教授,大家挤破头,如果今年评不上,就要至少再等一年。有的老师熬到头发白了,才评上副高职称
。这就是发展缓慢的结果。去了这种地方,真是消耗生命。
那篇文章还提到了另外一点,我也很赞同。他说,就业的目的是为自己积累两种资本:人力资本(增长能力)和金融资本(多赚钱)
。对于年轻人来说,人力资本更重要。 就业时,年轻人的关注重点应该是,快速增长自己的人力资本
。 因为长期来看,在你的一生中,人力资本会比金融资本带来更大的回报。
最快速形成人力资本的方法,就是去聪明人多的地方,从比你更聪明的人身上学习。跟高手在一起工作,你会成长得非常快
。大公司虽然高手很多,但是你接触不到也没用。 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里面,加入一群聪明人组成的小团队,可能是事业成功的最佳方式。
IT招聘
每次看到 IT 公司的招聘广告,我往往有一种感觉,很多工作是一次性工作。所谓”一次性工作”,就是企业用完人之后,就会把人裁掉,就像一次性筷子一样。
IT 竞争太激烈,市场和技术变化太快,企业都是敏捷开发,要求项目快速见效,招聘都是为项目服务的。校招可能还有储备人才的考虑,社招完全是项目导向,要么是旧项目补充人手,要么是新项目组建团队。
因为大部分项目最后都会失败,所以项目扩张补充人手是少数情况,大多数情况是为筹备新产品或新方向招人。这时,企业也没有把握,新产品或新方向能不能活,能活多久。招人的首要目的是先把东西做出来,交给市场检验。如果项目活下来了,工作岗位就是长期岗位;如果项目活不下来了,就是短期岗位。
项目没了,招来的人自然就没用了,要么内部转岗,要么就裁掉。大家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现在的企业招人,并不会对你有一个三年五年的培养计划,你能不能留下来,一方面取决于你是否表现出良好的即战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市场是否认可你所在的项目。这两个条件,只要有一个没满足,你的工作就悬了。
在我看来,很多企业的招聘策略,完全是一次性的。项目需要用人,我就招人,而且是大量招人,短期内把产品做出来。然后,要是市场反响不好,项目活不下来,那就赶快做下一个项目,现有人员如果不合适转岗就走人,空出来的位置继续招新人。
这方面,大公司也没有比小公司好多少,大家要这样想,BAT 现在的每个位置都是有人的,他们要招新人,一定是找你去干内部找不到人干的事情。什么事情是 BAT 内部找不到人干的事情?太难太苦活太多,无非就是这几种情况,再加上严格的考核制度,你经历”一次性岗位”的可能性也许比小公司更大。
职业选择
前不久,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以前在某个小型电商公司做网络销售,负责提高网站的销售额。
他提到,老板那时每个月要他们填报表,自己给自己设指标,下个月要销售多少。
他说,这个怎么估计呢,我也不知道下个月会销售多少,受到太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了。我每次都拍脑袋填一个数字,就像卖保险一样,不清楚下个月会有多少人来买,只能尽力去做。
毫不意外,下个月你很努力了,可能也卖不好,销售额平平,怎么办呢?最后他只好离开了。
听了他的故事,我就想,销售这样的工作,你是否能够成功,根本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运气的成分要比努力更大一些
。我能想到的另一个这样的行业,大概就是证券业,业绩主要取决于市场有没有行情。如果遇到大熊市,业绩就不会好。
相比那些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工作,还有一些工作基本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只取决于你自己的能力,软件开发就是这样的工作。基本上,一个程序员如果能够成功,运气的成分比较小,个人实力才是主要因素。
一个人选择职业的时候,真的应该考虑这些问题。这个职业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有多大,外部因素对你是否有利?
这么说吧,如果你不是在一个经常下雨的地方,就不要去卖伞。
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人工智能的乳腺 X 光照片解读系统,发现早期癌症的成功率,高于研究团队请来的全部五个专家。以后看病,门诊和报告解读完全可能都交给计算机。
知乎有一个问题《疫情给中国带来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有人在下面说,疫情改变了很多观念。
- 90%以上的会都是可以不开的。
- 许多班是可以不加的
- 许多养闲人的工作岗位是可以没有的。
这一次,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包括阿里和腾讯,被迫实行全员远程办公。没有这么多的会议、也没有人在办公室加班的情况下,公司基本都能正常运作,各种项目也在推进,虽然进度可能有所拖延。
那样的话,我问大家,管理层会怎么想?
如果我是高管,我就会注意到这个事实:既然远程办公,公司也能正常运作,那么平日那些开不完的会、加不完的班,就意味着很多都是无效劳动,公司存在大量冗余岗位,凭空增加了很多成本。
平日看上去,那么多人都在工位上忙碌,其实相当一部分劳动,对公司来说价值不大。更糟糕的是,无效劳动会自我膨胀,带来更多的无效劳动,那些冗余岗位为了彰显工作绩效,填满上班时间,会去推动一些不是很有必要的项目,让自己显得很忙碌,进而导致更多的会议和加班。
我的预测就是,疫情过去以后,远程办公的互联网公司会增加,那些没有远程办公的公司会裁员,裁掉一部分冗余岗位。
招生规模
这几天,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研究生招生规模,今年会多招18.9万人,比去年增长20%。
这是为了落实国务院的要求,因为今年有疫情,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扩大研究生招生,可以减少就业压力。
这固然是不得已的措施,但也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现实: 高等教育的目的,并不完全是培养学术人才,很大程度上充当了就业缓冲层。
一旦就业不好,高校就会扩招。由于一再的扩招,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下滑得很厉害。我建议,大家考研一定要慎重, 如果不打算追求学术,轻易不要考研。 否则等到两三年后毕业,拿到一张含金量有限的硕士文凭,你会发现工作同样难找,还白白浪费了好几年的宝贵光阴。
这些年已经司空见惯了,博士研究生去参加公务员考试、去应聘中小学教师。几乎任何一个有学历要求的招聘岗位,都有博士生在应聘。学历贬值的程度可见一斑。
在我看来,读研越来越不值得,研究生文凭在贬值,而学到的那些知识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上自学。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会比读研的成本小很多。
工作中提高技能,了解社会,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收入;下班后,再通过网络自学,补充知识,思考自己未来要走的方向。总之,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不是出路,学到的东西太少,浪费的时间太多。
《HP大中华区总裁孙振耀退休感言》
一、关于工作与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冲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 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到,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 -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前两天问我的一个销售,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2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虽然他们仍然不好对付,但是他们没有耐性,没有容人的度量,更没有清晰长远的目光。就像一只愤怒的斗牛,虽然猛烈,最终是会败的,而赢得复赛的人则象斗牛士一样,不急不躁,跟随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最终的决赛来了,说实话我自己都还没有赢得决赛,因此对于决赛的决胜因素也只能凭自己的猜测而已,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二、 根源
你工作快乐么?你的工作好么?
有没有觉得干了一段时间以后工作很不开心?有没有觉得自己入错了行?有没有觉得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有没有觉得工作像一团乱麻每天上班都是一种痛苦?有没有很想换个工作?有没有觉得其实现在的公司并没有当初想象得那么好?有没有觉得这份工作是当初因为生存压力而找的,实在不适合自己?你从工作中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了么?你每天开心么?
天涯上愤怒的人很多,你有没有想过,你为什么不快乐?你为什么愤怒?
其实,你不快乐的根源,是因为你不知道要什么!你不知道要什么,所以你不知道去追求什么,你不知道追求什么,所以你什么也得不到。
我总觉得,职业生涯首先要关注的是自己,自己想要什么?大多数人大概没想过这个问题,唯一的想法只是——我想要一份工作,我想要一份不错的薪水,我知道所有人对于薪水的渴望,可是,你想每隔几年重来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么?你想每年都在这种对于工作和薪水的焦急不安中度过么?不想的话,就好好想清楚。饮鸩止渴,不能因为口渴就拼命喝毒药。越是焦急,越是觉得自己需要一份工作,越饥不择食,越想不清楚,越容易失败,你的经历越来越差,下一份工作的人看着你的简历就皱眉头。于是你越喝越渴,越渴越喝,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只能哀叹世事不公或者生不逢时,只能到天涯上来发泄一把,在失败者的共鸣当中寻求一点心理平衡罢了。大多数人都有生存压力,我也是,有生存压力就会有很多焦虑,积极的人会从焦虑中得到动力,而消极的人则会因为焦虑而迷失方向。所有人都必须在压力下做出选择,这就是世道,你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
一般我们处理的事情分为重要的事情和紧急的事情,如果不做重要的事情就会常常去做紧急的事情。比如锻炼身体保持健康是重要的事情,而看病则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锻炼身体保持健康,就会常常为了病痛烦恼。又比如防火是重要的事情,而救火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注意防火,就要常常救火。找工作也是如此,想好自己究竟要什么是重要的事情,找工作是紧急的事情,如果不想好,就会常常要找工作。往往紧急的事情给人的压力比较大,迫使人们去赶紧做,相对来说重要的事情反而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大多数人做事情都是以压力为导向的,压力之下,总觉得非要先做紧急的事情,结果就是永远到处救火,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很多人的工作也像是救火队一样忙碌痛苦,也是因为工作中没有做好重要的事情。)那些说自己活在水深火热为了生存顾不上那么多的朋友,今天找工作困难是当初你们没有做重要的事情,是结果不是原因。如果今天你们还是因为急于要找一份工作而不去思考,那么或许将来要继续承受痛苦找工作的结果。
我始终觉得我要说的话题,沉重了点,需要很多思考,远比唐笑打武警的话题来的枯燥乏味,但是,天下没有轻松的成功,成功,要付代价。请先忘记一切的生存压力,想想这辈子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最要紧的事情,先想好自己想要什么。
三、什么是好工作
当初微软有个唐骏,很多大学里的年轻人觉得这才是他们向往的职业生涯,我在清华bbs里发的帖子被这些学子们所不屑,那个时候学生们只想出国或者去外企,不过如今看来,我还是对的,唐骏去了盛大,陈天桥创立的盛大,一家民营公司。一个高学历的海归在500强的公司里拿高薪水,这大约是很多年轻人的梦想,问题是,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做这个梦,好的职位却只有500个。
人都是要面子的,也是喜欢攀比的,即使在工作上也喜欢攀比,不管那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大家认为外企公司很好,可是好在哪里呢?好吧,他们在比较好的写字楼,这是你想要的么?他们出差住比较好的酒店,这是你想要的么?别人会羡慕一份外企公司的工作,这是你想要的么?那一切都是给别人看的,你干吗要活得那么辛苦给别人看?另一方面,他们薪水福利一般,并没有特别了不起,他们的晋升机会比较少,很难做到很高阶的主管,他们虽然厌恶常常加班,却不敢不加班,因为“你不干有得是人干”,大部分情况下会找个台湾人香港人新加坡人来管你,而这些人又往往有些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你想清楚了么?500强一定好么?找工作究竟是考虑你想要什么,还是考虑别人想看什么?
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都到美国了,甚至毕业这么多年了,还有人最近到国外去了。出国真的有那么好么?我的大学同学们,大多数还是在博士、博士后、访问学者地挣扎着,至今只有一个正经在一个美国大学里拿到个正式的教职。国内的教授很难当么?我有几个表亲也去了国外了,他们的父母独自在国内,没有人照顾,有好几次人在家里昏倒都没人知道,出国,真的这么光彩么?就像有人说的“很多事情就像看A片,看的人觉得很爽,做的人未必。”
人总想找到那个最好的,可是,什么是最好的?你觉得是最好的那个,是因为你的确了解,还是因为别人说他是最好的?即使他对于别人是最好的,对于你也一定是最好的么?
对于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要最清楚,别人的意见并不是那么重要。很多人总是常常被别人的意见所影响,亲戚的意见,朋友的意见,同事的意见……问题是,你究竟是要过谁的一生?人的一生不是父母一生的续集,也不是儿女一生的前传,更不是朋友一生的外篇,只有你自己对自己的一生负责,别人无法也负不起这个责任。自己做的决定,至少到最后,自己没什么可后悔。对于大多数正常智力的人来说,所做的决定没有大的对错,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你没有考自己上的那个学校,没有入现在这个行业,这辈子就过不下去了?就会很失败?不见得。
我想,好工作,应该是适合你的工作,具体点说,应该是能给你带来你想要的东西的工作,你或许应该以此来衡量你的工作究竟好不好,而不是拿公司的大小,规模,外企还是国企,是不是有名,是不是上市公司来衡量。小公司,未必不是好公司,赚钱多的工作,也未必是好工作。你还是要先弄清楚你想要什么,如果你不清楚你想要什么,你就永远也不会找到好工作,因为你永远只看到你得不到的东西,你得到的,都是你不想要的。
可能,最好的,已经在你的身边,只是,你还没有学会珍惜。人们总是盯着得不到的东西,而忽视了那些已经得到的东西。
四、普通人
我发现中国人的励志和国外的励志存在非常大的不同,中国的励志比较鼓励人立下大志愿,卧薪尝胆,有朝一日成富成贵。而国外的励志比较鼓励人勇敢面对现实生活,面对普通人的困境,虽然结果也是成富成贵,但起点不一样,相对来说,我觉得后者在操作上更现实,而前者则需要用999个失败者来堆砌一个成功者的故事。
我们都是普通人,普通人的意思就是,概率这件事是很准的。因此,我们不会买彩票中500万,我们不会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我们不会坐飞机掉下来,我们当中很少的人会创业成功,我们之中有30%的人会离婚,我们之中大部分人会活过65岁……
所以请你在想自己要什么的时候,要得“现实”一点,你说我想要做李嘉诚,抱歉,我帮不上你。成为比尔盖茨或者李嘉诚这种人,是靠命的,看我写的这篇文章绝对不会让你成为他们,即使你成为了他们,也绝对不是我这篇文章的功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真正当皇帝的只有一个人,王侯将相,人也不多。目标定得高些对于喜欢挑战的人来说有好处,但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反而比较容易灰心沮丧,很容易就放弃了。
回过头来说,李嘉诚比你有钱大致50万倍,他比你更快乐么?或许。有没有比你快乐50万倍,一定没有。他比你最多也就快乐一两倍,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你快乐。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是和别人比赛,比谁要得更多更高,比谁的目标更远大。虽然成为李嘉诚这个目标很宏大,但你并不见得会从这个目标以及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获得快乐,而且基本上你也做不到。你必须听听你内心的声音,寻找真正能够使你获得快乐的东西,那才是你想要的东西。
你想要的东西,或者我们把它称之为目标,目标其实并没有高低之分,你不需要因为自己的目标没有别人远大而不好意思,达到自己的目标其实就是成功,成功有大有小,快乐却是一样的。我们追逐成功,其实追逐的是成功带来的快乐,而非成功本身。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常常会被攀比的心态蒙住眼睛,忘记了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忘记了是什么能使我们更快乐。
社会上一夜暴富的新闻很多,这些消息,总会在我们的心里面掀起很多涟漪,涟漪多了就变成惊涛骇浪,心里的惊涛骇浪除了打翻承载你目标的小船,并不会使得你也一夜暴富。“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我们这些普通人既没有当贼的勇气,又缺乏当贼的狠辣绝决,虽然羡慕吃肉,却更害怕挨揍,偶尔看到几个没挨揍的贼就按奈不住,或者心思活动,或者大感不公,真要叫去做贼,却也不敢。
我还是过普通人的日子,要普通人的快乐,至少,晚上睡得着觉。
五、跳槽与积累
首先要说明,工作是一件需要理智的事情,所以不要在工作上耍个性,天涯上或许会有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叫好,煤气公司电话公司不会因为觉得你很有个性而免了你的帐单。当你很帅地炒掉了你的老板,当你很酷地挖苦了一番招聘的HR,账单还是要照付,只是你赚钱的时间更少了,除了你自己,没人受损失。
我并不反对跳槽,但跳槽决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频繁跳槽的后果是让人觉得没有忠诚度可言,而且不能安心工作。现在很多人从网上找工作,很多找工作的网站常常给人出些馊主意,要知道他们是盈利性企业,当然要从自身盈利的角度来考虑,大家越是频繁跳槽频繁找工作他们越是生意兴隆,所以鼓动人们跳槽是他们的工作。所以他们会常常告诉你,你拿的薪水少了,你享受的福利待遇差了,又是“薪情快报”又是“赞叹自由奔放的灵魂”。至于是否会因此让你不能安心,你跳了槽是否解决问题,是否更加开心,那个,他们管不着。
要跳槽肯定是有问题,一般来说问题发生了,躲是躲不开的,很多人跳槽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不开心,如果这种不开心,在现在这个公司不能解决,那么在下一个公司多半也解决不掉。你必须相信,90%的情况下,你所在的公司并没有那么烂,你认为不错的公司也没有那么好。就像围城里说的,“城里的人拼命想冲出来,而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去。”每个公司都有每个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换个环境你都不知道会碰到什么问题,与其如此,不如就在当下把问题解决掉。很多问题当你真的想要去解决的时候,或许并没有那么难。有的时候你觉得问题无法解决,事实上,那只是“你觉得”。
人生的曲线应该是曲折向上的,偶尔会遇到低谷但大趋势总归是曲折向上的,而不是象脉冲波一样每每回到起点,我见过不少面试者,30多岁了,四五份工作经历,每次多则3年,少则1年,30多岁的时候回到起点从一个初级职位开始干起,拿基本初级的薪水,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竞争,不觉得有点辛苦么?这种日子好过么?
我非常不赞成在一个行业超过3年以后换行业,基本上,35岁以前我们的生存资本靠打拼,35岁以生存的资本靠的就是积累,这种积累包括人际关系,经验,人脉,口碑……如果常常更换行业,代表几年的积累付之东流,一切从头开始,如果换了两次行业,35岁的时候大概只有5年以下的积累,而一个没有换过行业的人至少有了10年的积累,谁会占优势?工作到2-3年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工作不顺利,好像到了一个瓶颈,心情烦闷,就想辞职,乃至换一个行业,觉得这样所有一切烦恼都可以抛开,会好很多。其实这样做只是让你从头开始,到了时候还是会发生和原来行业一样的困难,熬过去就向上跨了一大步,要知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个过程,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碰到几个瓶颈,你熬过去了而别人没有熬过去你就领先了。跑长跑的人会知道,开始的时候很轻松,但是很快会有第一次的难受,但过了这一段又能跑很长一段,接下来会碰到第二次的难受,坚持过了以后又能跑一段,如此往复,难受一次比一次厉害,直到坚持不下去了。大多数人第一次就坚持不了了,一些人能坚持到第二次,第三次虽然大家都坚持不住了,可是跑到这里的人也没几个了,这点资本足够你安稳活这一辈子了。
一份工作到两三年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变成熟手,这个时候往往会陷入不断的重复,有很多人会觉得厌倦,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已经搞懂了一切,从而懒得去寻求进步了。很多时候的跳槽是因为觉得失去兴趣了,觉得自己已经完成比赛了。其实这个时候比赛才刚刚开始,工作两三年的人,无论是客户关系,人脉,手下,和领导的关系,在业内的名气……还都是远远不够的,但稍有成绩的人总是会自我感觉良好的,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跟客户关系铁得要命,觉得自己在业界的口碑好得很。其实可以肯定地说,一定不是,这个时候,还是要拿出前两年的干劲来,稳扎稳打,积累才刚刚开始。
你足够了解你的客户吗?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老板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你足够了解你的手下么?你知道他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吗?如果你不知道,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已经积累够了?如果你都不了解,你怎么能让他们帮你的忙,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如果他们不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情,你又何来的成功?
六、等待
这是个浮躁的人们最不喜欢的话题,本来不想说这个话题,因为会引起太多的争论,而我又无意和人争论这些,但是考虑到对于职业生涯的长久规划,这是一个躲避不了的话题,还是决定写一写,不爱看的请离开吧。
并不是每次穿红灯都会被汽车撞,并不是每个罪犯都会被抓到,并不是每个错误都会被惩罚,并不是每个贪官都会被枪毙,并不是你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得到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次坚持都会有人看到,并不是你每一点付出都能得到公正的回报,并不是你的每一个善意都能被理解……这个,就是世道。好吧,世道不够好,可是,你有推翻世道的勇气么?如果没有,你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么?有很多时候,人需要一点耐心,一点信心。每个人总会轮到几次不公平的事情,而通常,安心等待是最好的办法。
有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等待,需要耐得住寂寞,等待属于你的那一刻。周润发等待过,刘德华等待过,周星驰等待过,王菲等待过,张艺谋也等待过……看到了他们如今的功成名就的人,你可曾看到当初他们的等待和耐心?你可曾看到金马奖影帝在街边摆地摊?你可曾看到德云社一群人在剧场里给一位观众说相声?你可曾看到周星驰的角色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段低沉苦闷的日子,我几乎能想象得出来他们借酒浇愁的样子,我也能想象得出他们为了生存而挣扎的窘迫。在他们一生最中灿烂美好的日子里,他们渴望成功,但却两手空空,一如现在的你。没有人保证他们将来一定会成功,而他们的选择是耐住寂寞。如果当时的他们总念叨着“成功只是属于特权阶级的”,你觉得他们今天会怎样?
曾经我也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并不比我有能力却要坐在我的头上,年纪比我大就一定要当我的领导么?为什么有些烂人不需要努力就能赚钱?为什么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的人能那么容易赚钱,而轮到我们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正规化了?有一天我突然想,我还在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在社会里挣扎奋斗了,他们在社会上奋斗积累了十几二十年,我们新人来了,他们有的我都想要,我这不是在要公平,我这是在要抢劫。因为我要得太急,因为我忍不住寂寞。二十多岁的男人,没有钱,没有事业,却有蓬勃的欲望。
人总是会遇到挫折的,人总是会有低潮的,人总是会有不被人理解的时候的,人总是有要低声下气的时候,这些时候恰恰是人生最关键的时候,因为大家都会碰到挫折,而大多数人过不了这个门槛,你能过,你就成功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满怀信心地去等待,相信,生活不会放弃你,机会总会来的。至少,你还年轻,你没有坐牢,没有生治不了的病,没有欠还不起的债。比你不幸的人远远多过比你幸运的人,你还怕什么?路要一步步走,虽然到达终点的那一步很激动人心,但大部分的脚步是平凡甚至枯燥的,但没有这些脚步,或者耐不住这些平凡枯燥,你终归是无法迎来最后的那些激动人心。
逆境,是上帝帮你淘汰竞争者的地方。要知道,你不好受,别人也不好受,你坚持不下去了,别人也一样,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坚持不住了,那只能让别人获得坚持的信心,让竞争者看着你微笑的面孔,失去信心,退出比赛。胜利属于那些有耐心的人。
在最绝望的时候,我会去看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JerryMaguire》,让自己重新鼓起勇气,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总还是有希望。当所有的人离开的时候,我不失去希望,我不放弃。每天下班坐在车里,我喜欢哼着《隐形的翅膀》看着窗外,我知道,我在静静等待,等待属于我的那一刻。
原贴里伊吉网友的话我很喜欢,抄录在这里: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特殊者
含着金匙出生、投胎到好家庭、工作安排到电力局拿1w月薪这样的小概率事件,当然最好轮到自己
红军长征两万五、打成右派反革命、胼手胝足牺牲尊严去奋斗,最好留给祖辈父辈和别人
自然,不是每个吃过苦的人都会得到回报
但是,任何时代,每一个既得利益者身后,都有他的祖辈父辈奋斗挣扎乃至流血付出生命的身影
羡慕别人有个好爸爸,没什么不可以
问题是,你的下一代,会有一个好爸爸吗?
至于问到为什么不能有同样的赢面概率?我只能问:为什么物种竞争中,人和猴子不能有同样的赢面概率?
物竞天择。猴子的灵魂不一定比你卑微,但你身后有几十万年的类人猿进化积淀。
七、入对行跟对人
在中国,大概很少有人是一份职业做到底的,虽然如此,第一份工作还是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两件事情格外重要,第一件是入行,第二件事情是跟人。第一份工作对人最大的影响就是入行,现代的职业分工已经很细,我们基本上只能在一个行业里成为专家,不可能在多个行业里成为专家。很多案例也证明即使一个人在一个行业非常成功,到另外一个行业,往往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情,“你想改变世界,还是想卖一辈子汽水?”是乔布斯邀请百事可乐总裁约翰·斯考利加盟苹果时所说的话,结果这位在百事非常成功的约翰,到了苹果表现平平。其实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好,也没有哪个行业特别差,或许有报道说哪个行业的平均薪资比较高,但是他们没说的是,那个行业的平均压力也比较大。看上去很美的行业一旦进入才发现很多地方其实并不那么完美,只是外人看不见。
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有发大财,所以我的建议只是让人快乐工作的建议,不是如何发大财的建议,我们只讨论一般普通打工者的情况。我认为选择什么行业并没有太大关系,看问题不能只看眼前。比如,从前年开始,国家开始整顿医疗行业,很多医药公司开不下去,很多医药行业的销售开始转行。其实医药行业的不景气是针对所有公司的,并非针对一家公司,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这个时候跑掉是非常不划算的,大多数正规的医药公司即使不做新生意撑个两三年总是能撑的,大多数医药销售靠工资撑个两三年也是可以撑的,国家不可能永远捏着医药行业不放的,两三年以后光景总归还会好起来的,那个时候别人都跑了而你没跑,那时的日子应该会好过很多。有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个行业不行了,问题是,再不行的行业,做得人少了也变成了好行业,当大家都觉得不好的时候,往往却是最好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金融行业好,金融行业门槛高不说,有多少人削尖脑袋要钻进去,竞争激励,进去以后还要时时提防,一个疏忽,就被后来的人给挤掉了,压力巨大,又如何谈得上快乐?也就未必是“好”工作了。
太阳能这个东西至今还不能进入实际应用的阶段,但是中国已经有7家和太阳能有关的公司在纽交所上市了,国美苏宁永乐其实是贸易型企业,也能上市,鲁泰纺织连续10年利润增长超过50%,卖茶的一茶一座,卖衣服的海澜之家都能上市……其实选什么行业真的不重要,关键是怎么做。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关键是人。
有一点是需要记住的,这个世界上,有史以来直到我们能够预见得到的未来,成功的人总是少数,有钱的人总是少数,大多数人是一般的,普通的,不太成功的。因此,大多数人的做法和看法,往往都不是距离成功最近的做法和看法。因此大多数人说好的东西不见得好,大多数人说不好的东西不见得不好。大多数人都去炒股的时候说明跌只是时间问题,大家越是热情高涨的时候,跌的日子越近。大多数人买房子的时候,房价不会涨,而房价涨的差不多的时候,大多数人才开始买房子。不会有这样一件事情让大家都变成功,发了财,历史上不曾有过,将来也不会发生。有些东西即使一时运气好得到了,还是会在别的时候别的地方失去的。
年轻人在职业生涯的刚开始,尤其要注意的是,要做对的事情,不要让自己今后几十年的人生总是提心吊胆,更不值得为了一份工作赔上自己的青春年华。我的公司是个不行贿的公司,以前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自己的员工也不理解,不过如今,我们是同行中最大的企业,客户乐意和我们打交道,尤其是在国家打击腐败的时候,每个人都知道我们做生意不给钱的名声,都敢于和我们做生意。而勇于给钱的公司,不是倒了,就是跑了,要不就是每天睡不好觉,人还是要看长远一点。很多时候,看起来最近的路,其实是最远的路,看起来最远的路,其实是最近的路。
跟对人是说,入行后要跟个好领导好老师,刚进社会的人做事情往往没有经验,需要有人言传身教。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一个好领导是非常重要的。所谓“好”的标准,不是他让你少干活多拿钱,而是以下三个。
首先,好领导要有宽广的心胸,如果一个领导每天都会发脾气,那几乎可以肯定他不是个心胸宽广的人,能发脾气的时候却不发脾气的领导,多半是非常厉害的领导。中国人当领导最大的毛病是容忍不了能力比自己强的人,所以常常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领导很有能力,手下一群庸才或者手下一群闲人。如果看到这样的环境,还是不要去的好。
其次,领导要愿意从下属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一点其实是从面试的时候就能发现的,如果这位领导总是从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几乎不听你说什么,这就危险了。从下属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并不代表同意下属的说法,但他必须了解下属的立场,下属为什么要这么想,然后他才有办法说服你,只关心自己怎么想的领导往往难以获得下属的信服。
第三,领导敢于承担责任,如果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往下推,有了功劳就往自己身上揽,这样的领导不跟也罢。选择领导,要选择关键时刻能抗得住的领导,能够为下属的错误买单的领导,因为这是他作为领导的责任。
有可能,你碰不到好领导,因为,中国的领导往往是屁股决定脑袋的领导,因为他坐领导的位置,所以他的话就比较有道理,这是传统观念官本位的误区,可能有大量的这种无知无能的领导,只是,这对于你其实是好事,如果将来有一天你要超过他,你希望他比较聪明还是比较笨?相对来说这样的领导其实不难搞定,只是你要把自己的身段放下来而已。多认识一些人,多和比自己强的人打交道,同样能找到好的老师,不要和一群同样郁闷的人一起控诉社会,控诉老板,这帮不上你,只会让你更消极。和那些比你强的人打交道,看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学习他们,然后跟更强的人打交道。
八、选择
我们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其实是选择,因此在谈职业生涯的时候不得不提到这个话题。
我始终认为,在很大的范围内,我们究竟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决定权在我们自己,每天我们都在做各种各样的选择,我可以不去写这篇文章,去别人的帖子拍拍砖头,也可以写下这些文字,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整理自己的思路,我可以多注意下格式让别人易于阅读,也可以写成一堆,我可以就这样发上来,也可以在发以前再看几遍,你可以选择不刮胡子就去面试,也可以选择出门前照照镜子……每天,每一刻我们都在做这样那样的决定,我们可以漫不经心,也可以多花些心思,成千上万的小选择累计起来,就决定了最终我们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未来不是别人给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很多人会说我命苦啊,没得选择阿,如果你认为“去微软还是去IBM”“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当销售副总还是当厂长”这种才叫选择的话,的确你没有什么选择,大多数人都没有什么选择。但每天你都可以选择是否为客户服务更周到一些,是否对同事更耐心一些,是否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是否把情况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是否把不清楚的问题再弄清楚一些……你也可以选择在是否在痛苦中继续坚持,是否抛弃掉自己的那些负面的想法,是否原谅一个人的错误,是否相信我在这里写下的这些话,是否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生活每天都在给你选择的机会,每天都在给你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你可以选择赖在地上撒泼打滚,也可以选择咬牙站起来。你永远都有选择。有些选择不是立杆见影的,需要累积,比如农民可以选择自己常常去浇地,也可以选择让老天去浇地,诚然你今天浇水下去苗不见得今天马上就长出来,但常常浇水,大部分苗终究会长出来的,如果你不浇,收成一定很糟糕。
每天生活都在给你机会,他不会给你一叠现金也不会拱手送你个好工作,但实际上,他还是在给你机会。我的家庭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没有任何了不起的社会关系,我的父亲在大学毕业以后就被分配到了边疆,那个小县城只有一条马路,他们那一代人其实比我们更有理由抱怨,他们什么也没得到,年轻的时候文化大革命,书都没得读,支援边疆插队落户,等到老了,却要给年轻人机会了。他有足够的理由象成千上万那样的青年一样坐在那里抱怨生不逢时,怨气冲天。然而在分配到边疆的十年之后,国家恢复招研究生,他考回了原来的学校。研究生毕业,他被分配到了安徽一家小单位里,又是3年以后,国家第一届招收博士生,他又考回了原来的学校,成为中国第一代博士,那时的他比现在的我年纪还大。生活并没有放弃他,他也没有放弃生活。10年的等待,他做了他自己的选择,他没有放弃,他没有破罐子破摔,所以时机到来的时候,他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你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决定在你的每个小小的选择之间。
你选择相信什么?你选择和谁交朋友?你选择做什么?你选择怎么做?……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当中,意识形态层面的选择又远比客观条件的选择来得重要得多,比如选择做什么产品其实并不那么重要,而选择怎么做才重要。选择用什么人并不重要,而选择怎么带这些人才重要。大多数时候选择客观条件并不要紧,大多数关于客观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错之分,要紧的是选择怎么做。一个大学生毕业了,他要去微软也好,他要卖猪肉也好,他要创业也好,他要做游戏代练也好,只要不犯法,不害人,都没有什么关系,要紧的是,选择了以后,怎么把事情做好。
除了这些,你还可以选择时间和环境,比如,你可以选择把这辈子最大的困难放在最有体力最有精力的时候,也可以走一步看一步,等到了40岁再说,只是到了40多岁,那正是一辈子最脆弱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在那个时候碰上了职业危机,实在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情。与其如此不如在20多岁30多岁的时候吃点苦,好让自己脆弱的时候活得从容一些。你可以选择在温室里成长,也可以选择到野外磨砺,你可以选择在办公室吹冷气的工作,也可以选择40度的酷热下,去见你的客户,只是,这一切最终会累积起来,引导你到你应得的未来。
我不敢说所有的事情你都有得选择,但是绝大部分事情你有选择,只是往往你不把这当作一种选择。认真对待每一次选择,才会有比较好的未来。
九、选择职业
职业的选择,总的来说,无非就是销售、市场、客服、物流、行政、人事、财务、技术、管理几个大类,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500强的CEO当中最多的是销售出身,第二多的人是财务出身,这两者加起来大概超过95%。现代IT行业也有技术出身成为老板的,但实际上,后来他们还是从事了很多销售和市场的工作,并且表现出色,公司才获得了成功,完全靠技术能力成为公司老板的,几乎没有。这是有原因的,因为销售就是一门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而管理其实也是跟人打交道的学问,这两者之中有很多相通的东西,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让别人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而财务则是从数字的层面了解生意的本质,从宏观上看待生意的本质,对于一个生意是否挣钱,是否可以正常运作有着最深刻的认识。
公司小的时候是销售主导公司,而公司大的时候是财务主导公司,销售的局限性在于只看人情不看数字,财务的局限性在于只看数字不看人情。公司初期,运营成本低,有订单就活得下去,跟客户也没有什么谈判的条件,别人肯给生意做已经谢天谢地了,这个时候订单压倒一切,客户的要求压倒一切,所以当然要顾人情。公司大了以后,一切都要规范化,免得因为不规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风险,同时运营成本也变高,必须提高利润率,把有限的资金放到最有产出的地方。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股东才不管你客户是不是最近出国,最近是不是那个省又在搞严打,到了时候就要把业绩拿出来,拿不出来就抛股票,这个时候就是数字压倒一切。
前两天听到有人说一句话觉得很有道理,开始的时候我们想“能做什么?”,等到公司做大了有规模了,我们想“不能做什么。”很多人在工作中觉得为什么领导这么保守,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错过很多机会。很多时候是因为,你还年轻,你想的是“能做什么”,而作为公司领导要考虑的方面很多,他比较关心“不能做什么”。
我并非鼓吹大家都去做销售或者财务,究竟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和你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有关系,有些人就喜欢下班按时回家,看看书听听音乐,那也挺好,但就不适合找个销售的工作了,否则会是折磨自己。有些人就喜欢出风头,喜欢成为一群人的中心,如果选择做财务工作,大概也干不久,因为一般老板不喜欢财务太积极,也不喜欢财务话太多。先想好自己要过怎样的人生,再决定要找什么样的职业。有很多的不快乐,其实是源自不满足,而不满足,很多时候是源自于心不定,而心不定则是因为不清楚究竟自己要什么,不清楚要什么的结果就是什么都想要,结果什么都没得到。
我想,我们还是因为生活而工作,不是因为工作而生活,生活是最要紧的,工作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总是觉得生活的各方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如果生活本身一团乱麻,工作也不会顺利。所以要有娱乐、要有社交、要锻炼身体,要有和睦的家庭……最要紧的,要开心,我的两个销售找我聊天,一肚子苦水,我问他们, 2年以前,你什么都没有,工资不高,没有客户关系,没有业绩,处于被开的边缘,现在的你比那时条件好了很多,为什么现在却更加不开心了?如果你做得越好越不开心,那你为什么还要工作?首先的首先,人还是要让自己高兴起来,让自己心态好起来,这种发自内心的改变会让你更有耐心,更有信心,更有气质,更能包容……否则,看看镜子里的你,你满意么?
有人会说,你说得容易,我每天加班,不加班老板就会把我炒掉,每天累得要死,哪有时间娱乐、社交、锻炼?那是人们把目标设定太高的缘故,如果你还在动不动就会被老板炒掉的边缘,那么你当然不能设立太高的目标,难道你还想每天去打高尔夫?你没时间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但是上下班的时候多走几步可以吧,有楼梯的时候走走楼梯不走电梯可以吧?办公的间隙扭扭脖子拉拉肩膀做做俯卧撑可以吧?谁规定锻炼就一定要拿出每天2个小时去健身房?你没时间社交,每月参加郊游一次可以吧,周末去参加个什么音乐班,绘画班之类的可以吧,去尝试认识一些同行,和他们找机会交流交流可以吧?开始的时候总是有些难的,但迈出这一步就会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而每天工作得很苦闷,剩下的时间用来咀嚼苦闷,只会陷入恶性循环,让生活更加糟糕。
虽然离开惠普仅有十五天,但感觉上惠普已经离我很远。我的心思更多放在规划自己第二阶段的人生,这并非代表我对惠普没有任何眷恋,主要还是想以此驱动自己往前走。
万科王石登珠穆朗玛峰的体验给我很多启发,虽然在出发时携带大量的物资,但是登顶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减轻负荷,最终只有一个氧气瓶和他登上峰顶。登山如此,漫长的人生又何尝不是。
我宣布退休后,接到同事朋友同学的祝贺。大部分人都认为我能够在这样的职位上及年龄选择退休,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福气。
还有一部分人怀疑我只是借此机会换个工作,当然还有一些人说我在HP做不下去了,趁此机会离开。
我多年来已经习惯别人对我的说三道四,但对于好友,我还是挺关心大家是否真正理解我的想法,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由于受我父亲早逝的影响,我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的愿望,我不要像我父亲一样,为家庭生活忙碌一辈子,临终前感伤,懊恼自己有很多没有实现的理想。
一本杂志的文章提到我们在生前就应该思考自己的墓志铭,因为那代表你自己对完美人生的定义,我们应该尽可能在有生之年去实现它。
我希望我的墓志铭上除了与家人及好友有关的内容外,是这样写着:
1.这个人曾经服务于一家全球最大的IT公司(HP)25年,和她一起经历过数次重大的变革,看着她从以电子仪表为主要的业务变革成全球最大的IT公司。
2.这个人曾经在全球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工作16年,并担任HP中国区总裁7年,见证及经历过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最新突破阶段,与中国一起成长。
3.这个人热爱飞行,曾经是一个有执照的飞行员,累积飞行时数超过X小时,曾经在X个机场起降过。
4.这个人曾经获得管理硕士学位,在领导管理上特别关注中国企业的组织行为及绩效,并且在这个领域上获得中国企业界的认可。
我费时25年才总结1和2两项成果,我不知还要费时多久才能达成3和4的愿望,特别是第4个愿望需要经历学术的训练,才能将我的经验总结成知识。
否则我的经验将无法有效影响及传授他人。因此重新进入学校学习,拿一个管理学位是有必要的,更何况这是我一个非常重要的愿望。
另一方面,我25年的时间都花在运营(operation)的领域,兢兢业业的做好职业人士的工作,它是一份好工作,特别是在HP,这份工作也帮助我建立财务的基础,支持家庭的发展。
但是我不想终其一生,都陷入在运营的领域,我想象企业家一样,有机会靠一些点子(ideas)赚钱,虽然风险很高,但是值得一试,即使失败,也不枉走一回,这也是第4个愿望其中的一部份。
Carly Fiorina曾经对我说过“这个世界上有好想法的人很多,但有能力去实现的人很少”,2007年5月21日在北大演讲时,有人问起那些书对我影响较大,我想对我人生观有影响的其中一本书叫“TriggerPoint”,它的主要观点是:人生最需要的不是规划,而是在适当的时机掌握机会,采取行动。
我这些愿望在我心中已经酝酿一段很长的时间,开始的时候,也许一年想个一两次,过了也就忘掉,但逐渐的,这个心中的声音,愈来愈大,出现的频率也愈来愈高,当它几乎每一个星期都会来与我对话时,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但和任何人一样,要丢掉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所熟悉的环境及稳定的收入,转到一条自己未曾经历过,存在未知风险的道路,需要绝大的勇气,家人的支持和好友的鼓励。有舍才有得,真是知易行难,我很高兴自己终于跨出了第一步。
我要感谢HP的EER提前退休优惠政策,它是其中一个关键的TriggerPoints,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在去年五六月发生的事。
当时我家老大从大学毕业,老二从高中毕业,在他们继续工作及求学前,这是一个黄金时段,让我们全家可以相聚一段较长的时间,我为此很早就计划休一个长假,带着他们到各地游玩。
但这个计划因为工作上一件重要的事情(Mark Hurd访华)不得不取消。这个事件刺激了我必须严肃的去对待那心中的声音,我会不会继续不断的错失很多关键的机会?
我已经年过50,我会不会走向和我父亲一样的道路?人事部老总Charles跟我说,很多人在所有对他有利的星星都排成一列时,还是错失时机。
我知道原因,因为割舍及改变对人是多么的困难,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有自己人生的理想,但我也相信很多人最终只是把这些理想当成是幻想,然后不断的为自己寻找不能实现的藉口,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曾经说过,“与改变世界相比,改变自己更困难”,真是一针见血。
什么是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我相信每一个人的定义都不一样,对我来说,能实现我墓志铭上的内容就是我的定义。
在中国惠普总裁的位置上固然可以吸引很多的关注及眼球,但是我太太及较亲近的好友,都知道那不是我追求的,那只是为扮演好这个角色必须尽力做好的地方。
做一个没有名片的人士,虽然只有十多天的时间,但我发现我的脑袋里已经空出很多空间及能量,让我可以静心的为我ChapterII的新生活做细致的调研及规划。
我预订以两年的时间来完成转轨的准备工作,并且花多点时间与家人共处。这两年的时间我希望拿到飞行执照,拿到管理有关的硕士学位,提升英文的水平,建立新的网络,多认识不同行业的人,保持与大陆的联系。希望两年后,我可以顺利回到大陆去实现我第四个愿望。
毫不意外,在生活上,我发现很多需要调整的地方。
二十多年来,我生活的步调及节奏,几乎完全被公司及工作所左右,不断涌出的deadline及任务驱动我每天的安排,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第一个需要调整的就是要依靠自己的自律及意志力来驱动每天的活动,睡觉睡到自然醒的态度绝对不正确,放松自己,不给事情设定目标及时间表,或者对错失时间目标无所谓,也不正确,没有年度,季度,月及周计划也不正确。
担任高层经理多年,已经养成交待事情的习惯,自己的时间主要花在思考,决策及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更多是依靠一个庞大的团队来执行具体的事项及秘书来处理很多协调及繁琐的事情。
到美国后,很多事情需要打800号电话联系,但这些电话很忙,常让你在waitingline上等待很长的时间,当我在等待时,我可以体会以前秘书工作辛苦的地方,但同时也提醒我自己,在这个阶段要改变态度,培养更大的耐性及自己动手做的能力。
生活的内容也要做出很大的调整,多出时间锻炼身体,多出时间关注家人,多出时间关注朋友,多出时间体验不同的休闲活动及飞行,一步步的,希望生活逐步调整到我所期望的轨道上,期待这两年的生活既充实又充满乐趣及意义。
第一个快乐的体验就是准备及参加大儿子的订婚礼,那种全心投入,不需担忧工作数字的感觉真好。同时我也租好了公寓,买好了家具及车子,陪家人在周末的时候到Reno及Lake Tahoe玩了一趟,LakeTahoe我去了多次,但这次的体验有所不同,我从心里欣赏到它的美丽。
但同时我也在加紧调研的工作,为申请大学及飞行学校做准备,这段时间也和在硅谷的朋友及一些风险投资公司见面,了解不同的产业。
我的人生观是“完美的演出来自充分的准备”,“勇于改变自己,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机会将不断出现”,“快乐及有意义的人生来自于实现自己心中的愿望,而非外在的掌声”。
我离开时,有两位好朋友送给我两个不同的祝语,Baron的是“多年功过化烟尘”,杨华的是“莫春者,风乎舞雩,咏而归”,它们分别代表了我离开惠普及走向未来的心情。
我总结人生有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为现实找一份工作,一个阶段是为现实,但可以选择一份自己愿意投入的工作,一个阶段是为理想去做一些事情。
我珍惜我的福气,感激HP及同事、好朋友给我的支持,鼓励及协助,这篇文字化我心声的文章与好友分享。
工作热情从何而来?
BBC 报道,一位新加坡心理学家发明了《工作热情测量表》,可以测量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有多大的热情。
工作热情很重要, 如果没有热情,干什么都不会出色。 特朗普就说过:”没有热情,你就没有能量。没有能量,你什么都没有。”
工作热情有很多来源:经济收入、职业前景、社会荣誉……据说,《工作热情测量表》可以测量这些诱因,对你的刺激有多大。
我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根本不需要什么心理测试,就能知道你最有工作热情的事情是什么。
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即使没有报酬,你也会去干的工作是什么?
如果一种工作根本得不到报酬,你也愿意去做,这就是你最喜欢、最有热情的事情,千万要珍惜。
另外一个观点——如果今天是自己的最后一天,你会去干什么?
——DeepCreator
JK.罗琳写《哈利波特》第一卷时,根本不知道能否出版,她就是有写的冲动,每天去咖啡馆的角落写到天黑。理查德·斯托曼是 GCC 和 Emacs 的作者,写完以后就把代码开源了,所有人都可以免费用,尽管那时他还没地方住,只能睡在办公室里面。
他们的工作热情之高,已经不需要金钱激励了。我就是想去做,管它有没有报酬。 我们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工作状态,热情不是来自外部的激励,而是来自内在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比外部激励强大得多。 很多最优秀的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
如果你有这样的工作,得不到一分钱,依然有强烈的冲动去做。那么恭喜你,已经找到了自己最有工作热情的事情。你根本不需要《工作热情测量表》,那张表测量出来的热情值,跟我们内心的追求比起来,都不值一提。在自己热情最高的领域,你做出优秀成果的可能性,将远大于那些需要测量表的领域。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火种,不要听任它熄灭,要找到它,点燃它。
Reference
- 影响力
- 谈判力
- 建议:软件开发者需要具备的软技能
- 新分享丨财务总监的三重境界
- 新认知丨提高领导力的三个方法
- 方法:为什么要重视会议纪要
- 方法:用“香蕉原则”提高效率
- 罗胖精选 | 如何用八卦为我们加分
- FBI专家:如何获得他人的信任
- 你是不是既害怕失败,又渴望立即成功
- 精准努力
- 规划力
- 干法
- 活法
- 新书丨内向者如何提高竞争力
- 翔参精选丨高才低就未必没前途
- 职场:完美主义者未必是好员工
- 共同体的意义
- “努力就会成功”
- 什么是工程师文化?
- 技术人员的发展之路
- 「我只是认真」聊聊工匠情怀
- 如何利用猎头,让自己“增值”?
- 方法: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高效?
- 从招聘启事看科技巨头的价值观
- 雇佣 Java 程序员的完整指南(英文)
- 企业暴力裁员:谁能保证自己不是下一个?
- 如何写一份有效的技术简历?
- A list of semi to fully remote-friendly companies in tech.
- awesome-remote-job
- MEGAEASE的远程工作文化
- 我为什么从谷歌离职?
- 在家办公,还要扛多久?
- 程序员简历的常见错误
- 国际象棋为中年职业危机提供解题思路
- 逃离银行的年轻人:我努力考上985、211,不是为了来这当柜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