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BCDE

战术体系——底层逻辑。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Attention
Be yourself
Critical Thinking
Deliberate Practice
Experience
Focus
Grit
Health

注意力在哪里,财富就在哪里。

否定和怀疑–>肯定及接纳–>改造和欣赏。
开始欣赏自己,跃迁到另一个层次,欣赏到不同的风景。
反省自己和过去,调整心态和行为。

支撑平台,综合实力,个人定位,理想目标,战术执行,复盘挑战,协作整合

读书 |《跃迁》成为高手的五个关键点!

美国心理学家重做了著名的”10000小时规则” 实验,结果发现练习10000个小时以后,你可以变得更好,但没法保证你一定会超过其他人。

What

信息成瘾指的是强迫性信息消费:明明已经看完所有内容,你仍在继续滚动浏览 Facebook;你刚刚关闭 Instagram,立即再次打开它;你每五分钟拿起手机,检查有没有新的通知。

– 《什么是信息成瘾

舒尔特方块游戏

舒尔特方格是数字1-25随机分布在25个方格里面,用户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指出每个数字的位置,根据耗时判断注意力水平的高低,详见百度百科。这个游戏最好在手机上玩。

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

今天的来信补充来自《硅谷来信》,我在硅谷来信中,也分享过不少的人生智慧。接下来把这篇《成功并不难,在于少犯错误》分享给你。
今天很多人看到北京、上海等城市那么高的生活成本开始担心,以今天自己的这点工资,何时才能买得起房子。假如一对清华和北大毕业的学生加在一起有50万的年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还有40万,然后再扣除各种花销,能剩下20万就不错了。今天北京四环附近的房子要1200万,按照这样的收入攒钱,20年才能付得起首付。
这让年轻人不禁焦虑起来。就算有亲朋好友帮助,几年下来凑够了首付买得起房子,将来恐怕也养不起孩子。很多人一想到房价,就开始把自己所有的开支都降低到最少,让自己的父母把不必要的开支缩减,小两口加上双方父母三个家庭开始攒钱凑首付,甚至还真有一些人就通过这种方式,买到了房子,那些故事听起来很励志,但我更觉得是心酸。
其实,即便生活在北京这种城市,也没有必要如此地担心,上面那种节衣缩食的年轻人,其实路走错了,当然在那个背后是看问题的方向完全错了。
世界上有两种比赛,一种是比绝对成绩,比如你自己跑长跑。今天3000米的成绩是15分钟,一年后进步到14分钟,这种比赛是靠硬拼成绩。不过大部分人如果想跑进10分钟,就不大容易了,这时很多人会很郁闷。
还有一种比赛是比相对成绩,只要比对手强就好,而这种比赛获胜的关键在于比对方少出错,万一要是出错了,最好早点出,这样还有改正的机会。这种比赛总的来讲比的是防守。
凡是NBA的球迷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得分靠进攻,但是赢得比赛靠防守”,很多对抗型的体育项目都是如此。我在大学时打羽毛球,在整个清华是前三名的水平。羽毛球进攻固然好看,但是靠一次劈杀把对方抽死的可能性极小,最后其实大家都在拼消耗,每一个球的回合特别多,谁出现失误了,就要输掉当前的球,谁体力不支了,就要输掉比赛。
刚开始打羽毛球的人都喜欢进攻,因为那样过瘾,有经验的人,都喜欢调动对手,让对手失误。从进攻到防守,体现了一个人对这项运动的理解。
类似地,在足球中,看意大利队比赛有点枯燥乏味,因为它大部分时间在防守,但是它的成绩并不差。相反,南美洲的足球注重进攻,看起来很漂亮,但是常常漏洞百出。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想的只是如何赢一个球,而不是整场比赛。人生是一个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比赛,我们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关注”赢”这件事,而只要不输就可以了。比赛进行到半场的时候,很多对手就弃权了,或者失去了比赛资格,最后剩下来的就是赢家。
如果我们以这个心态看待北京的房价,大家的策略就完全不同了。大家不需要再盯着自己的工资单,而是确保自己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里,贡献和收入成为前1/4的人。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再贵,也需要让它的贡献者住得起,否则没有人贡献,这个城市就会衰落,房价就会下跌。房价之所以撑得住,是因为有很多贡献者。因此,大家唯一要做的是,确保自己的贡献在前1/4。
在北京或者上海成为前1/4的人难不难,其实并不难,因为大部分人不仅缺乏长跑的耐力和耐心,而且跑步姿势非常难看,跑得非常累,这样他们会自动退出比赛,给那些有耐心的轻松运动者腾出位子。
我们不妨看看今天城市里一般年轻人学习和工作的轨迹,就能发现大部分人的问题所在。在中学里,父母给他们非常多的压力,告诉他们要好好读书,上一个好大学,上了好大学就有前途了。很多孩子也确实很努力,而且为了分数,从小就牺牲掉很多生活乐趣。
这是一群在马拉松比赛中一开始就咬着牙用百米冲刺速度跑步的人,他们的姿势可能难看无比。我权且算这些人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他们第一阶段的目标100%实现了,但是,接下来又能怎么样呢?
每个进入大学的人都会对自己的未来有所憧憬,但是到大学毕业时,实现自己憧憬的人恐怕连一半都到不了。如果再过5年,让他们回想一下大学的生活,他们会发现自己的问题,会发现自己犯了很多错误。
很多人在面试不通过时,才想到在学校里应该练习一下表达能力。到了单位里发现很多简单的任务无法完成时,才想到过去似乎不应该为了考试成绩而忽视实验和实习的训练。在不小心得罪了同事后,才体会到应该在交往时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过,年轻人总还是有改正的机会。
接下来生活的压力来了。因为太穷,所以就会整天为生存而奔忙和劳碌,每天所想到的就是简单的生存,长此以往,便没有了时间去想任何其他的事情。当人们偶尔抬起头看到周围有人从身边超越过去,并不知道那些人是如何完成的,而自己只能使用非常吃力的姿势拼命跑,可能力量用了不少,但是跑得并不快。再过一段时间,可能自己实在跑不动了,只好寄希望于下一代,这批人实际上就是我讲的那些退出比赛的人,当然他们通常会将自己的压力也全部压到了下一代身上。
这些”大部分的人”犯了什么错误呢?简单地讲有四个。
首先,他们以两个静态的观点看待未来。第一个是以今天的收入考虑未来的消费。回到30年前,北京人普遍的工资水平每年只有1000元左右,但那时绝大多数人都想象不到今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收入可以是那时候的100倍,而稍微有点出息的人,收入可能是那时平均工资的500倍。今天,很多人以当下的收入水平,对比房价,感到焦虑,但是他们忽视了自己可能上涨的空间。
第二个静态是以今天的能力应对未来的挑战。很多人觉得自己大学毕业了,所学的知识就能够应付工作的需要,其实这远远不够。且不说很多知识出了校门就没有了用途,即使有些还有用,也不过是能够保障低水平重复性的工作而已,对未来的认知是需要不断学习的。所幸的是,大部分人走不出这静态的圈子,也就是说他们打球常常失误。如果我们能够走出这两个静态的圈子,就已经比周围的人有很大优势了。
任何一个城市都会为它的贡献者提供生存空间,只要做到前1/4,就不用焦虑了。当我们不再焦虑,不再盯着每个月的工资单时,我们就能想更多更大的事情了。人只有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未来,才有资格拥有未来。
第二个错误是积攒资源,而不是利用资源。攒钱是成为不了富翁的,只有赚钱才能成为富翁,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道理。这并不是说攒钱是错误的,关键的问题是钱作为一种资源,只有使用,才能带来更多的钱。
其实不仅钱是如此,任何资源都是如此。很多人考虑着学习,常常去充电,但是充了电干什么用,却没有仔细想,更没有付诸行动去使用。这就如同一些女生,买了些很贵的衣服和首饰,却天天放在衣橱里舍不得用一样。
一些人和我讲,想再读一个硕士,甚至出国读一个硕士。我问他们目的是什么,他们说还没有想清楚。我说没有想清楚的话,读完了又怎样,最多算是买了些没有用的东西攒在家里,而读那些该被淘汰的、没用的专业更是如此。(当然,如果为了提高自己的素养,倒不算是浪费。)
第三个容易犯的错误是太在意一时的得失。我发现很多人辞职换工作,并非因为新的工作更好,仅仅是因为在原单位没有被提拔受了点委屈而已。这就如同打羽毛球比赛时,输了一个球就放弃掉一场球,要求重新开始一样。要知道,一盘比赛有21分呢,输掉一两分并不会对最后的结果产生太大的影响。
人在一个单位里,会有周围的同事在某段时间做得比自己好,提拔得快,但是请大家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不能永远保持一个紧张状态,大部分人会在比赛中出现失误,这就给心平气和,少犯错误的人以赶上去的机会。
第四,虽然马拉松可以分解成400多个100米的比赛,但是每一个100米并不是独立的,因此,跑当前这个100米的策略不是让它的成绩最好,而是为了让全程的成绩最好。每个人财富的增加,应该是随着经验的积累指数增加的,如果做不到指数,也要做到平方关系。
但是很多人只能做到线性增加,因为他前面的工作对后面没有帮助,每次都是从头开始。一味盯着当下的利益,就会让人在思想上变得极其吝啬,这会让人获得贫穷的思想,也就永远没有发财的机会。我不止一次地批评那些”一窝蜂抢月饼”的人,不在于他们这件事情本身的对和错,而在于鼠目寸光。
当我们和一些经常走错棋的人下棋时,不需要棋艺有多高,只要少犯错误,等着他们出错,我们就获胜了。在学业、职场以及生意场上的竞争也是如此。我们的身边其实大部分人都是经常走错棋的人,因为一分而放弃一场比赛的人,把马拉松当作百米比赛的人。因此,我们不必担心将来能否在北京跻身前1/4,而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只要逐渐做到这一点,买房子就不是问题。
一个人所具有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了他将来是否可以拥有财富。贫穷的思维,是造成贫穷的真正原因。
思考题:很多时候我们是习惯性犯错误,或者说累教不改,比如怀着赌徒心理去投资,或者忍不住要玩游戏,能够避免这些已知的错误很重要。有人讲是自制力不够,其实我们不太能相信自己的自制力,是否有一个系统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这样的错误呢?
祝近安

绝大多数的穷是观念导致的

我在私人公司做一名会计,上周被老板在试用期内辞退,原因是上班的时候看注册会计师的教材。其实是公司运营不下去必须裁员,该公司一直在亏损,连做账的软件都没钱买,很多工作无法开展,我只好做自己的事情,看一下教材。

现在待业在家,投了好多简历都石沉大海,针对的都是专业对口的职位,期望的薪资是6K/月,我读大专刚毕业满一年,单亲。我想养活自己,养我妈妈,很残酷的是我现在连自己都无法养活,我焦虑的乱投简历,美团的市场推广让我去面试,我妈不同意,她希望我找专业对口的工作,如果找不到就在家好好看书,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再巩固一下。

现在年底了,很难找工作,我很害怕过年前都找不到工作,我妈说怕啥,在家五个月就五个月,我一个月的退休金1700够我们俩吃,听得我好心酸。

连叔,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是听老妈话在家巩固专业知识?还是工作无论专业对不对口先去做?谢谢连叔的耐心阅读,盼复。


生于贫穷家庭,看得见的弱点是,你物质上很穷;看不见的弱点是,你很可能将继承贫穷的观念。双重的贫穷。

绝大多数的穷,是观念导致的。

结合你的故事,具体说吧:

第一个贫穷观念:都是别人不好。

你在试用期,上班时间做私事,因此被老板开掉。这是你犯错,并非老板的不对。公司的规矩,老板说了算,TA付你工资,就买断了你的上班时间,拿着工资干私活,拿着工资不尽力,不开掉你的老板,是对自己的公司不负责,也对不起其他认真工作的雇员。

不景气的公司愿意雇佣你,你哪里可藐视,是应该更感谢:TA这么艰难,还愿意给我一份薪水。

在任何一份工作里,都要尊重老板的规矩,因为公司是TA的产业,产权人说了算。你不同意,可以离职;你一旦入职,就得遵守。多么高大上的私活,也不能在上班时间做。

DeepCreator:要么闭嘴,要么走人,千万不要抱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聚焦自我成长,将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人生大平衡。

第二个贫穷观念:生活会突变

我找到一份工作,从此富裕;我嫁(娶)一个人,从此富裕;我得到某种执业资格,从此富裕;我专注六合彩,从此富裕。这些判断里,没有积累,没有耐心,只有突变。

所以,你大专毕业,在就业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力,期待值却是月薪六千,这是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了。你坚持这个标准,可能没人会雇你。

你为什么会有如此脱离实际的愿望?可能潜意识地认为自己读过大学,别人应该给你这个钱。

生活没有突变,就是名牌大学的会计系毕业生,入了职,本事跟不上,也会被开除的。人生是耐力跑,你得持续证明自己。

DeepCreator:只走老路,怎么可能到达新地点?

第三个贫穷观念:不想赚钱

母女俩月入1700元,人均一天30元不到,这确实非常穷,穷到可能丧失尊严,穷到生活中不能出现超过100元的意外。

这种状况下,多100块都效用惊人。在城市里,你端盘子,干钟点工,甚至去捡废品,为你家一个月多赚2000-3000元,都是非常容易的事,为何要忍受极端贫穷呢?

也许你们母女的内心,觉得当会计才体面,上面的工作不体面。即使你认为这些工作不“体面”,但比它们更不体面的,是懒惰地穷。

顺便说一声,找份工作,自食其力,非常体面。绝大多数心智正常的人,只会尊重努力工作的人。

上面这些话,你听了可能会生气。没关系,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毕竟我是让你否定自己。希望过一个星期,你再看一遍,到时会能接受。

你有贫穷观念,责任不在你,因为你的母亲,没法给你她没有的富裕观念。但是再过几年,你仍然只有贫穷观念,责任就得自己担了。你已是成年人,有能力工作,养活自己,积累财富,更新观念,这都是自己的事了。

祝开心。

连岳
本文由罗友稻草推荐。由作者连岳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账号“连岳”。

罗胖日:
今天中国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正在快速上升中。
大城市的快递员、清洁工、司机、保姆的月收入都在逼近万元。
而很多大学生还在为月入5000的工作机会犯愁。
所以——
1.贫穷不是一种处境。贫穷只是一种选择。
2.社会越自由,贫穷越活该。

正反馈

正反馈指的是,一个系统的输出会增加该系统的输入。输入增加导致输出增加,输出增加又反过来导致输入进一步增加。

一个例子就是房价和贷款。银行向购房者提供贷款,贷款越多,房价就越高。房价越高,人们就需要更多的贷款才能买房,也刺激更多的资金投入住房市场,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正反馈的问题是,它需要大量资源投入,才能保证持续下去。任何具有正反馈的东西,都不可能无限持续下去,必然会走到尽头。

如何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每个人的生存环境大同小异,但人生状态却截然不同。人与人之间巨大差异的源头,正是“成长”。

脱不花关于“自我成长”的14条感悟分享给你,愿你不断成长,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1. 早晚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别人。你所看到的,都是你自己认知模式下创造的镜像。

  2. 与此同时你会知道,这个世界上全是别人。所谓反复追寻的“真我”,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东西。

  3. 同时知道并接受上述两点,自我成长这件事,才真正开始。

  4. 对于个人,最难的莫过于不断建立更高的标准。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式,是不断结识更好的榜样。

  5. 在人际关系中做一个能力型“势利眼”,向上看、向前看,尽量与比自己优秀的人交往。

  6. 既往不恋。不回头,不怀旧,不惋惜。

  7. 以真实的、认识的人为榜样,而不是“传说”中的。因为只有真人会在每天的交往中给你真实的压力。

  8. 要寻找和接收那种叫作“使命感”的东西,克服“如果……就很好了”的小地主心态。

  9. 慎独。守心如镜。

  10. 每天独处时问问自己,今天有什么是比前一天做得更好的。哪怕是对快递员更认真的说“谢谢”。

  11. 不做负面表达,包括讽刺、抱怨、指责、争论、批评、牢骚、大话、评价议论。凡事从建设性出发。

  12. 尽可能扩大自己的阅读面。文科生多读点科学著作,理科生不妨研究点文学艺术。阅读,是为了理解人。

  13. 带徒弟,是逼迫个人成长的绝招。

  14. 不相信“适当的年龄”这件事。除了生孩子,任何想做的事情都不会被年龄限制。

罗胖60秒:什么是“汉隆剃刀”?

  1. 有一个词,叫“汉隆剃刀”。什么意思呢?你看,我们在认知世界的时候,会为很多事情找原因,如果你找到的原因是:这是因为某个人是坏蛋。那好,请拿起这把“汉隆剃刀”,把这个原因剃掉,这不是原因。

  2. 你看到一个不好的现象,如果你能用别人的愚蠢来解释,就最好不用别人的坏来解释,这就是汉隆剃刀原理。

  3. 那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如果你认为某件事没干好,是因为有人犯蠢,那至少你还要进一步想两个问题。第一,他们为什么蠢?第二,我将来怎么不犯同样的蠢?

  4. 有了第一个问题,你的思考就出现了结构性。有了第二个问题,你的思考就出现了开放性。这就是好的思考品质的两点共性。

但是,如果你认为这是因为某个人坏,那结论也就到此为止了,你的思考就既没有结构性,也没有开放性。那这样的思考品质当然就很差很差了。

DeepCreator:一切情商问题的根源还是智商问题。

Why

学会批判性思维,让你做不盲从的明白人


原创: 蔡钰 罗辑思维 今天

先来问你三个问题:

  1. 据统计,2018年中国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过900亿元。网红奶茶成为舆论关注焦点。因此有人说,咖啡行业要不行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

  2. 你肯定听过一个说法,“对人类越重要的东西就越不该付费”,比如空气和水都是免费的,所以知识服务理应也是免费的。你怎么看?

  3. 埃隆·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是如今最大威胁,人工智能和人的智商差距,相当于人类和猫的智商差距。你觉得他的担心多余吗?

这三个观点,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判断。但如果你拥有批判性思维,就能容易意识到:

  1. 奶茶行业崛起不等于咖啡行业衰退,这是偷换了结论,思考不自洽。

  2. 知识产品不应该付费,这只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考虑,思考不公正。

  3. 人类要当心人工智能,这是马斯克意识到了人类存在思考局限。

思考自洽、思考公正、思考破局,这是每个想提升思考质量的人,都值得下力气攻克的三个难关。

得到App的最新课程——《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就专门针对这三大难关,逐一设置训练目标,帮你建立批判性思维。

让你拥有现代教育体系普遍推崇的底层思维能力,达到商业和学术机构评估人才的核心标准。最重要的是,助你成为一个不盲从的明智思考者。

这门课怎么讲

这门课会分三步,给你一套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第一步:解决“思考自洽”,就是“自己说得通”。帮你评判一段思考里的关键要素,看它们是不是成立和互相匹配。

第二步:解决“思考公正”,就是“对别人公平”。带你评判一段思考背后的思考倾向,看它在信念、立场、情绪和欲望的影响下,是不是还能做到公正。

第三步:追求“思考破局”,就是承认自己可能存在“想不到”。让你评判思考者的局限,审视批判性思维本身,探讨思维能力的持续拓展空间。

蔡钰是谁

蔡钰有两个身份:得到大学教研长,得到App能力学院负责人。

在得到大学,蔡钰和团队广泛采访各个领域高手,来研发和不断迭代得到大学里的48节多元思维模型课程。她深知一种思维能力应该怎样提取、呈现和交付。

在能力学院,蔡钰和她的团队三年来做了50多门课程,像《施展·中国史纲50讲》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王烁·30天认知训练营》以及《华杉讲透孙子兵法》等。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状态,

它能让你对知识的选择和汲取更有判断,也更有效。

欢迎你跟蔡钰一起,开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之旅。

▽ 戳此入手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发刊词 | 学学批判性思维,赶紧的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它可不是简单教你怎么赢得辩论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英文原文叫critical thinking,按照美国学者理查德·保罗的定义,它是对思考的再思考。

换句话说, 批判性思维所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去审视这个思考多缜密、多系统。

假设小区里有个住户叫王富贵,小区里乱停车,他去责怪物业不作为。物业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小区有些住户很难缠,你换位思考,想想我们的难处。

你看,物业这是在要求王富贵想得更周全,把物业的处境也考虑到问题里。王富贵一下子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他的不满虽然并没有消除,但已经无力反驳了。

问题出在哪呢?其实,王富贵只要再顺着物业的逻辑多想一件事,他就可以这么回答:“你确实有你的难处,但换位思考不能只思考你的难处,我还考虑到了你所在立场上得到的商业收益。业主们给你交了物业费,就是想要购买你的服务,管理乱停车是你的契约责任,你得管。住户难缠,你可以重新评估服务定价,但不是你不作为的理由。

你看,审视一段思考,能让你意识到它的不足之处在哪,你所看懂的思考层次越丰富,你也就越是一个更独立、更明智的思考者。

你肯定知道,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到高校,一直把批判性思维当作各类课程的贯穿理念。而在国内,包括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在内的一批学者和教育家,也不遗余力地推动学生们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和训练。这都是因为,无论是择业还是做研究,批判性思维都已经是很多机构评估人才的核心标准。

怎么样,听上去,训练批判性思维,很值得当作一个努力目标吧?
但我要先给你泼一盆冷水。世界上有一种事情的类别叫做“重要而不紧急”。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就被不少人归到这一类里。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简直跟学外语和锻炼身体并驾齐驱,是人生三大“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件”。
那为什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训练批判性思维,重要但不紧急呢?
重要是因为,它能让我们更独立、更高质量地思考。不紧急是因为,这种思维能力的应用好像不在一时一地,今天还是明天再开始,似乎没太大区别。
所以,只要有的选,我们经常会被那些紧急的事吸引过去,哪怕它没那么重要。
比方说,水电费该交了,或者有部热门电影马上就要下线了。那么你很可能就会放下在读的外文文章,或者运动计划,先去交水电费,先去看电影。然后呢,在某一个深夜,心里叹息说,我要是4个月前开始学外语,开始运动,我今天就已经能口若悬河,或者又瘦又精力充沛了。
训练批判性思维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更独立、更明智的思考能力,但真要下决心行动起来去自我训练,往往又会觉得“没那么紧急”,而一拖再拖。
但是我想请你退一步思考这个问题:训练批判性思维这件事,真的重要但不紧急吗?
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我们一遇到这个观点就默认它成立,就开始帮它找理由?
你看,这样一思考,其实就已经在用批判性思维想问题了。面对“训练批判性思维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观点,我们先用质疑的眼光来审视它成不成立,再决定支不支持它,而不是直接陷入它的结论,去帮它找合理化的解释。这显然是更清醒和更明智的。
我要输出一个价值主张了。在我看来,训练批判性思维,既重要,又紧急。因为这能让我们避免在当下、在今天,一次次作出以后会遗憾的判断和决策。
还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你想想,我们一次次推后了重要的事务,选择把有限的时间拿去做紧急的琐事,是不是因为我们觉得“紧急”比“重要”更优先?那么,又是什么导致我们会这么想?
我的答案是,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下判断、作决策背后的思考质量,还不够高,没法支撑我们的决策结果。
所以,训练批判性思维,既紧急,又重要。 我们非常值得从这一刻起,就开始训练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评判自己的思考质量,从而不断优化它。
这就是我想要开这门课的原因。
在得到,我负责得到大学的线上课程研发,也负责能力学院这条内容线。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团队跟得到的作者们一起,合作推出过50多门课程,从个人能力类课程到思维方式类课程,再到《中国史纲》这样的历史类课程都有。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训练思维方式的课程尤其受欢迎,像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王烁的《30天认知训练营》、《华杉讲透孙子兵法》都是典型代表。这些课程的用户都想要获得更强大的思维能力。
在跟用户不断交流沟通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课程,对所有想要把终身学习、把自主教育当作长期事业的人们来说,应该是一门基础课。得到作为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应该也必须提供这样一门课,来作为其它所有课程的先导。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状态,它能让你对知识的选择和汲取更有判断,也更有效。
那么,我们会怎么讲这门课呢?
很多经典的批判性思维书籍和课程,会让你记很多评价标准和逻辑谬误,比如要清晰、要精准、要准确,再比如说要避免滑坡谬误、稻草人谬误、从众谬误等等,我们这门课不这么讲。不是因为这些讲法不对,是因为这些讲法的理解成本太高了,得是专业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者才值得去做这么大投入。
我自己在研究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发现,这些经典体系其实要求我们花很大一部分精力去理解术语和概念本身,这其实有点像小红帽要去外婆家,我们要求她记住27条不该走的小路。但其实,你只把那条她应该走的主干道告诉她,要求她紧紧地记住主干道怎么走,跟随主路上的每一个关键路标,对小红帽来说就够了。她只要听你的,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我们这门课的逻辑,是分三步完成评判思考质量这个目标:
第一步,先审视一段思考的信息结构本身,去评判这段思考里的关键要素是不是完整,每一个要素是不是成立和互相匹配;如果要素们符合要求,那么整段思考就是自洽的。
第二步,跳出立场,站在更大的格局下去评判,这段思考过程是不是公允、是不是有容错能力。
第三步,我们再往深看一层,去审视批判性思维本身,去讨论它在我们的思维能力里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它有怎样的局限性和拓展空间。
你在收听接下来课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思维和思考这两个词会交替出现。这里我们也先做个界定,在这门课里,思考和思维没有严格的定义区别。思考有时候更多形容想事儿的这个具体动作,思维呢,更多会用来描述想事儿的完整状态和结果。但可能在具体语境里,我会选择语感上更舒服的那个词。
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就把批判性思维推崇为哈佛本科生最高阶的思维。他写有一本书,叫《回归大学之道》。他在这本书里说,大学本科生的思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无知的确定性”;第二个阶段叫“有知识的混乱”状态;第三个阶段就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成熟阶段。
我猜,按照博克的这个逻辑,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这个成熟阶段,它的状态就应该叫做“有知识的确定性”。
还是那句话,训练批判性思维,达到有知识的确定性,既重要,又紧急。你作为一个有自主教育意识的终身学习者,你的征途是知识的星辰大海。哪些该学、该怎么学?该怎么审视和评判它们?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最好的回答。
所以,在终身学习的启程之初,请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意识,锤炼你的大脑,让它越来越清明。
我不祝愿你的知识斩获越来越多,只祝愿你的思考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理性,这也是我期待自己能做到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开始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之旅。

01 总论:你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1 总论:你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08:35 7.86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请问,你拥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你是不是想回答说,当然是无限大啊。财务上的自由度我虽然还没达到,但思考自由度不是分分钟吗?只要我不乱说话,我在脑子里想什么,谁管得着?
对不起,还真不一定是这样。
我们的思考自由度,受两件事限制。
第一是知识面局限。你没接触过天体物理学,虫洞的假想就不是你能提出的。你不懂日语,你的思考结果当中也不会包含wabi-sabi这类日式美学理念。 你不会做菜的话,也想不出怎么从无到有端出一盆佛跳墙。
第二是思维方式局限。我们来问一个问题:假设一个姑娘26岁,你有没有办法瞬间让她变成16岁?一种思路是:对她的年龄改用二十进制。
你看,谁规定我们必须要用十进制来计算年龄?当你拥有了十进制这种知识的同时,你也拥有了一种思维定势。
有一个段子意味深长。它说: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但你意识到没有,这可是大脑让你这么想的。我们本身就活在川流不息的思绪和念头里。每分每秒都在思考,这带来的坏处就是你很少会有意识地觉察:我在思考,就像你很少意识得到你正在呼吸。
当局者迷,限制了你的思考自由度。意识不到在思考,当然也就意识不到思考的局限。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你拥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你的知识面越广,你的思维局限和漏洞越少,你的思考就越自由。
怎么办?补呗。有局限破局限,缺知识补知识。
完善知识面:淘金式思考者
补知识好说。如果你是一个求知欲旺盛的自主学习者,多读多听多看多问就行。但你可能要当心一件事:补知识的时候,可能会加重你的思维局限,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十进制。
怎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有一种陷阱,来自一种思维方式,叫 海绵式思维 。
在“学习”这件事面前,有一类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叫海绵式思维。他们获取知识时就像把海绵放进水里,见什么吸收什么,不作选择,他们追求的是数量。
海绵式思考者有他们的强项,那就是能快速完成海量的信息积累,拓宽眼界。但如果从始至终只秉持这种单一思维方式,副作用是,没有能力批判和拣选信息。
这可不是轻微的副作用,这其实是向世界割让了我们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权。世界在强势地塑造你,各种信息泥沙俱下,不论它们是真的假的,高效的低效的,有意义的无意义的,适用的不适用的,统一的冲突的,都在灌输你、塑造你。
海绵式思维的作用下,你的思维模式、思考习惯能长成什么样子,就得看天赋和运气了,因为它是被你所见到的一切堆砌成的。你看到什么就学什么,你看的人怎样思考,你就怎样思考。你看见的知识是冲突的,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冲突和摇摆的。知识体系弱,思考体系也就只能更弱。
可怕吧?没办法,因为单纯的海绵式思考者没有能力批判和拣选。更可怕的是,因为缺乏反思能力,他们可能都意识不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在低效和摇摆。
既然海绵式思维有利又有害,怎么破?那就加入批判性和拣选意识呗。
有一种学习者很擅长破这个局,他们叫 淘金式思考者 。
具体而言,他们会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甄别信息的真假和有效性,然后再决定是不是用它来充实自己。这个过程就像淘金一样,把泥沙过滤掉,把金子留下来。
也就是说,淘金式思考者用批判精神来拣选知识,从而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可靠。如果说,海绵式思考者追求的是见多识广的话,那么,淘金式思考者就是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追求“不惑”,不受迷惑。
破除思维局限:批判性思维
同样,这种批判精神继续往深了用,用来反思我们的思维局限,评价我们的思维质量,就是批判性思维。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追求思考自由度的第二项功课,破除思维方式局限。
但这比搭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更难。为什么?因为前面说的,当局者迷。
只要醒着,我们就不断被延绵涌现的各种想法拽走注意力,也就很难跳脱出这些想法,去审视它们的生成机制。尤其是,当你作判断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你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完成了思考的时候,你可能产生了一个观点,说出了一段话,写下了一句文字,而形成这些东西的那个过程已经结束了。
难就难在这里:既然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思考,那怎么反思自己的思考?
我们试着从一种你极其熟悉的场景里找答案:你跟朋友聊天,在你不经意说了某句话之后,对方恍然大悟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在这种时刻,你其实就是帮朋友点破他自己的一个思维局限。因为你是一个旁观者,你天然比他更清醒,更不受迷惑。
所以,旁观者身份,其实就是一种更清醒、更置身局外的洞察者身份。你也可以做自己的旁观者,第一个你在思考,第二个你在观察第一个你的思考。
怎么能训练这种自我分裂的能力,自己来当自己的旁观者呢?
两种手段可以训练。
第一种是练习冥想,这是练习旁观我们内在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种就是训练批判性思维,这是练习旁观我们的思考过程。
但这两个方法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冥想要求你不要评判自己的体验,只是单纯去感受它。但批判性思维却要求你像检察官一样,不断检验和评判自己的思考,从而提高思考的质量。
这种批判精神,可以溯源到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研究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最早就是起源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和他的那一套经典的问答方法。
苏格拉底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方式,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通过提问、辩论,揭露对方话里的矛盾和缺陷,来逼对方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他又被称作“真理的助产士”。
批判性思维,不是要求你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备的思考过程去推导出完美的结论,而是自己当自己的苏格拉底,带着问题意识,面对一个结论去倒推,用一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去检验这个结论是否立得住。
本讲小结
面对我们涌现的念头,如果我们能审视它的形成结构,检查它可能存在的偏差,和它的言外之意,我们就是在不断地训练自己给自己当旁观者,追求更高的思考自由度。
而追求更高的思考自由度,这就是哲学意义上,我们赋予批判性思维的使命。
这一讲的最后,你觉得这样一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为什么要追求思考自由度啊?
这当然是因为你和其他所有走进这门课的同学一样,都想要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成为更明智、更高级的人类。
思考题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你能意识到自己存在什么思维定势?意识到它的存在,你就初步扫除了它。
欢迎你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下一讲,我们来讨论批判性思维的应用场景。我们下一讲见。

02 总论: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2 总论: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
08:31 7.8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我们常常听说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比如产品经理思维模型、程序员思维模型、天文学家思维模型,这些思维模型总结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们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但批判性思维不太一样。它不依赖于任何一个专业,也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学科。它是超越了学科与知识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寻找、探究真相的思考本能。
当我们在今天提起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它的内涵已经非常丰富了。比方说你要能判断信息是否恰当,要能识别证据是不是充分,要能识别论证的陷阱和漏洞,要能意识到信息之间的矛盾、不充分或者模糊,要能避免言过其实,等等等等。
美国大学协会(AAC&U)有一个大学学习评估项目,里面有一个表格,非常充分地把批判性思维分成了四个阶段,我就不一一念了,我把它放在下方,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一一对照着自己打勾。

批判性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形态:它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练习方法,却不能独立存在,而是需要具体运用到各个知识领域里去。但在各个知识领域里,它又不负责批判这些专业和知识,不负责直接给出思考的答案。
那么,批判性思维到底是在批判什么?
批判的是思考过程
你如果稍微对批判性思维有所了解,你一定知道有些中国研究者是反对这个问题本身的。
他们说,批判性思维翻译得不好,之所以有“批判”两个字,是把英文原文里的critical做了字面直译,这两个字在中文语境里,容易让人联想到负面和否定的评价,让人觉得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抬杠思维。所以,也有人愿意把它翻译成思辨能力、审辨思维等等,让它显得攻击性弱一点。
但其实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我个人认为是很妙的。你仔细想想,批判性思维的的确确是带有批判性的,只不过,它不是批判某个人,也不是断然否定某个观点, 它批判的其实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这件事进行再思考、再评判。换句话说,它不会直接告诉你,你的想法对不对,也不会直接否定你的观点来源,它只是评判你的思考质量高不高。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有点像“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的督导”之间的关系。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跟来访者讨论来访者的心事,而督导的职责,是跟心理咨询师复盘前面的咨询过程,看看中间有哪些过程反映了咨询师自己的隐藏情绪、哪些可以做得更好。
我感觉、我猜想和我推断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我想请你注意的第二件事就来了:批判性思维不是万能的,它有它的适用场景。
什么场景适用呢?既然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进行再思考,那么它的使用前提就是,你的观点经过了思考。就像网上那句话说的,“首先你得有个女朋友”,你才能考虑其他的事。
那么,像下面几类没有经过思考,或者思考不足的观点,批判性思维就不适用。
首先,不带判断的表达,没法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
比如说,“巨大的宁静”,你看着有点怪,这是一个不带判断、没有主张的陈述,也没什么好审视的,因为你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其次,一个判断的根据如果是个人感受或者个人偏好,也没法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
我们拿诗人柏桦的诗举例子,他说“巨大的宁静如你干净的布鞋”。你看,他有判断吧?他的判断是,巨大的宁静和干净的布鞋有共同点。但这是什么?是诗歌,是意象和修辞,这样的主张是用来感受的,不是用来审视和批判的。你要是去问柏桦说,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那你也太煞风景了。
再比如有人说,“我不喜欢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晒娃”。不管你同不同意,他的结论就是个人感受和偏好,他能说了算。
同样的,如果有人说,“《原则》是我看过最好的书”。他在谈的其实是他的感觉。如果有人说,“吃得好比穿得好重要”,他在谈的其实是自己的偏好。
所以,这一类判断可以概括成一个类型,叫“我感觉”。它们其实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偏好,而不是思考。既然不是思考,我们也不需要动用批判性思维。
不过,如果有人用个人感觉去替更大的群体下判断,你就要小心了。比如说“大家不应该在朋友圈里晒娃”,这时候,个人感受就不是结论,而是作为证据,来讨论“该不该在朋友圈晒娃”这个公共现象了。
这种时候,你就需要提醒对方,你有什么根据?你得拿出客观根据来,否则你就是在用个人偏好来要求世界。如果真有这样的朋友,你还可以把这一节课分享给对方,隐晦地帮他改善思考质量。
接下来还有一类观点,它叫做“我猜想”。它可能是种直觉判断,也可能是有一定的理性依据的思考,但它提出的答案可能证据不足。之所以叫猜想,意思就是立论者本身也不认为这个观点完全成立。面对这样的观点,我们当然可以讨论,但其实不是在评判他思考质量。
我们来看世界上最著名的猜想,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它简单来说指的是这样一种猜想: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相加的总和。
这个猜想是1742年由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提出以来,一直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数学家们都认为它很可能是成立的,但没有谁完全证明过,所以,近300年来,它的名字一直叫猜想。
到了1973年,中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发表了一个证明过程,但他证明的不是哥德巴赫猜想本身,而是把哥德巴赫猜想的答案收窄到了二选一的范围。换句话说,如果哥德巴赫猜想的是A=B的话,陈景润证明了A要么等于B,要么等于C,只有这两种可能。因为陈景润完成了论证,所以他的这个论证就不叫猜想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你看,所谓“定理”就是经过了论证的结论,它跟“猜想”相比,带有严谨的思考过程,带有充分的确定性。
说完了学术传奇,我们回头想想日常。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观点、一个主张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我认为……”。但“我认为”往往语义模糊,你得先搞明白它到底是感觉、猜想,还是推断。
一个观点只有能称得上“我推断”的时候,它才带有相对充分的思考论证过程,才值得我们进一步运用批判性思维,往下去评判和审视。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其实是在说,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思考,应该审视的第一件事就是这段思考是不是思考,它有没有完整性。
所以,当你心里出现一个观点,或者听到别人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你可以先问立论者两个问题:
这是你的感觉、猜想还是思考?
你的判断有没有根据?
请你记住这两个问题。
思考题
我想问问,你见过什么情况,是不该运用批判性思维,却用了的吗?
欢迎你在留言区里写下来。
下一讲我们来讨论,面对一段思考,我们怎样拆解它的结构。
我们下一讲见。

03 论题:你有没有走题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3 论题:你有没有走题
08:59 8.23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上一讲我们说到,运用批判性思维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检查思考结构的完整性,看它的几个关键要素是不是都具备、是不是互相对齐的。
所以这一讲我们就来讲,怎么从信息层面上,把一段思考的几个关键要素找出来,检查它们有没有跑偏、有没有疏漏。
多提一句:我们前面说过,你即便评判的是自己的思考,也应该把自己的角色拆成两个,一个检察官,一个立论者,以便自己评判自己。也就是说,这套方法其实也同样适用于你拿去评判别人的观点和思考。
所以接下来讲批判性思维的各个环节的时候,我们都站在检察官的视角去对立论者提问,就不再区分这个立论者是你自己还是别人。
思考的完整信息结构
当面对一段带有思考、带有判断的话,你这个检察官应该先问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的论题、结论和论证部分分别是什么?
论题,就是引起立论者思考的问题或者分歧。有了论题的存在,后面的思考才会发生。
结论呢?结论就是立论者希望证明、也希望你接受的观点。
论证呢?是从论题到结论的证明过程。
为什么要找这三个东西?因为这三个东西就是一段思考的核心信息要素。一段完整的思考,哪怕是最简单的版本,也应该包含这三个要素。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构成这样一个公式: 完整的思考=论题+论证+结论。
这个过程,有点像一个游戏:我们把一次思考理解成一根抻直了的三节棍。那么,其中论题、论证和结论分别是一节小棍子。我们的任务是要先把它们找出来,检查它们是不是首尾对齐、方向一致的。
具体而言,我们要检查三件事:
三根小棍分别都有没有、齐不齐。
三根小棍有没有摆成一条直线,有没有首尾跑偏。
小棍是不是真的小棍,有没有哪根材质不对,是不是麻绳。
整个找小棍子、对齐小棍子的检查工作,我们会用接下来的5讲来完成。
在开始之前,我想跟你先建立一个初始设定:第三根小棍子——结论,是已经存在的。因为我们启用批判性思维的前提,就是已经面对了一个观点、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就是一段思考里的结论。
这一讲,我们先来检查第一根小棍子,论题。
论题的两大类
论题就是引发思考的问题或者分歧。
我们最常见的论题有两种,一种是在讨论事实,它关心的是世界万物在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
比方说,为什么中国10年来的人口出生率在下降?其实问的是中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再比如人工智能是不是真的在蚕食世界?黑洞是不是真的存在?狮子更凶猛还是老虎更凶猛?都是在描述世界万物的某种形式和秩序,这类论题对应的结论都应该是事实判断。
另一种论题是在讨论价值主张。它关心的是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包括行为的对错、好坏和情理责任等等等等。
比方说,为什么应该反对吸烟?应该生二胎吗?或者“互联网公司推行996合理吗”?其实是“公司应不应该推行996”。这类论题讨论的结论都是某种价值判断。
找出论题
如果一个观点本身就是在回答某个问题,那么论题就不用找了,问题就是你的论题。但更多时候,我们看到、听到一些思考的时候,思考者通常会直接给出结论和论证,并不会直截了当地抛出论题。
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去把思考里的隐藏论题翻出来。怎么翻呢?说起来非常简单,就是根据结论来倒推。
比如说,2019年4月,马云有一篇讲话稿,讲了他自己对“996”这个话题的看法。我把这篇文章的链接发在文中了。(《马云谈996》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oc0NugBjpsn1_mBtbib2Lg)
马云开头说:“关于996,现在这是国内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很多企业都有这个问题。”你看,他其实也没有明说,他要讨论的论题到底是什么。我们来找找。
我们看他的第二句。他说:“我个人认为,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如果你看了全文你就能知道,这句话等于是他这篇文章的结论了。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个结论倒推,知道他要讨论的论题是:中国公司和年轻人应该支持还是反对“996”。
你看,只要能明确结论,就能倒推出论题。因为这俩一定应该是对齐的。
判断论题与结论是否对齐
说到这里,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可能想说,结论加个问号不就是论题吗?这么简单的动作有什么好专门讲的?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想要告诉你的是,寻找和检查论题这个动作,最大的意义并不是检查它存不存在,而是检查它是不是跟结论做到了匹配和对齐。
寻找、明确论题最重要的一个价值,是在帮我们训练一种意识:不走题的意识。让思考的起点和终点始终对标的意识。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有时候我们张口说话,说着说着突然一片空白,不得不停下来问自己:“我要说什么”,或者“我为什么会说到这里”。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大脑空白的情况?症结就是在发言之前,你没有在心里给这段思考明确起点和终点,锚定论题和结论。
我们在即兴发言,或者口头讨论问题的时候,是要边说边想的。在我们的大脑里,你一边要规划当下说什么,一边要规划下一步说什么。脑子里的思考是发生得非常快速的,如果关键路标没有锚定,很容易跑偏或者聊飞。
明确论题和结论,其实就明确了思考的起点和终点。这能帮我们去评估,我们自己接下来的思考和论证在不在主线上。
还有的时候,抛出论题和给出结论的人,并不是同一个人。这种时候如果你没有好好审题,那就很容易答非所问。
比如我问王富贵,你为什么想训练批判性思维?王富贵回答说,我刷“得到”看见了,我就买了。那他其实并没有搞清楚我到底在问什么。他在讲,进来听课这件事怎么发生的,他给出了一个事实判断和事实解释。而我问的是,他认为应该训练批判性思维的原因,问的是他对这事的价值判断。这俩显然不是一种东西。
再比如说,我们讨论工作项目。我的协作者问我,你预计什么时候能给我写好的方案?我回答说,我做完手上的上一个事情马上就开始写。那我其实也没有抓住他真正的问题。
而如果我回答说,我手上还有一个事情需要一天来做完,然后能启动。这个方案我估计要花两天时间。所以我三天后能给你。你看,这个结论一给,对方就会觉得清楚明白。
所以,虽然论题和结论是非常贴近的东西,找起来也并不难,但是,请你务必养成习惯,在面对一段思考判断的时候,去把论题、结论和论证,分别找到、拎出来。 这与其说是在训练能力,不如说是在训练你的审题意识,和正面回答问题的习惯,训练你做到论题和结论的匹配和对齐。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开始检查一段思考的结构完整性了。我们重点审视了“论题”这根小棍儿,我们需要检查它的两件事:
第一,这个论题是在讨论某个事实,还是在讨论某种价值主张?
第二,你有没有正面回答问题?
思考题
我也想问问,你见过什么因为审题不仔细而出错的情况?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提醒大家一起避开陷阱。
下一讲我们开始讲“结论”这个要素。我们下一讲见。

04 结论:你有没有偷换结论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4 结论:你有没有偷换结论
10:25 9.53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上一讲,我们讲“论题”这个要素的时候提到,检查论题跟“结论”是不是匹配,是检查思考完整性里非常重要的一环。所以这一讲,我们就跳过论证,先把“结论”这个要素讲了。
论证
不过,论题、论证和结论三根小棍子是要首尾对齐的,所以在讲结论之前,我们也还是需要先引出论证这个概念。
在英文世界里,“论证”这个词对应的单词是Argument,这个单词同时也有交流意见,甚至争吵的意思。所以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抬杠思维的人,有时候误解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但在批判性思维的语境里,论证可不是争吵和交流意见。它指的其实是支持一个判断的推理思路或者推导过程。如果说论题是“你在讨论什么”,结论是“你的观点是什么”。那么,论证其实是“你的理由是什么”,论证这根小棍子,负责把论题和结论给衔接起来。
结论必须有论证支撑
说到这,我要告诉你关于“结论”这个要素第一件重要的事了,那就是:必须有论证支撑的观点,才有资格被称为“结论”。
你可能想说,观点、结论、看法、判断。这些词儿说的不都是一回事吗?在日常口头表达时,它们确实经常被混用,被当成一回事。但从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看,结论的结,其实含有总结、结尾的意思。结论是一种总结性的判断,是要经过推导和论证才能得出的。
而观点和判断,却不一定带有论证支撑。如果有人只提出了一个观点,却没有提供论证,没有分析、推理过程的话,这就只是一个孤立存在的纯观点,不能算结论。
这就是在一个完整的思考里,论证这个要素存在的必要性。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观点,应该马上问:你这个看法有什么根据?这其实就是在问,你这个看法有没有论证支撑。
追问看法的根据,这个问题能帮你规避很多无效的争论。如果有论证支撑,我们就可以往下走,去评判思考的其它环节质量。如果对方答不上来,你马上就能意识到,这个观点没有论证支撑,没必要深入地审视和评判它了。
如果非要去评判一个没有经过论证的观点,局面很可能会变得像小朋友吵架,只能不停重复观点和反观点,“我比你厉害”,“我才比你厉害”。“反弹”,“再反弹”。这并不是在拼事实和逻辑,而是在拼什么?耐力和音量。
互联网上有一个戏谑的当代哲学梗,叫做“人类的本质是复读机”。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主张大家都要训练一下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的原因。
而如果吵架的小朋友当中,有一个说,“我比你厉害,是因为我投篮的命中率是70%,而你只有30%”。这就是把论证过程摆出来,就可以审视了。
所以,我们强调一遍,面对一个观点,不论是别人的还是你自己的,都请你先审视第一个问题:这个判断有没有论证支撑。有论证支撑的观点,才配称为结论。这是关于结论,我想请你记住的第一件事。
偷换结论
接下来,在审视结论的时候,我请你问出的第二个问题是:结论有没有被偷换?
什么叫偷换结论呢?就是用一个相关性很强的结论来偷换掉正面回答问题的结论。这其实是在审视“结论和论证是不是匹配”。
之所以我要提醒这一点,是因为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偷换结论的情况,而且发生得神不知鬼不觉,很容易就把人给绕进去。
比如我说,鱼和熊掌难以兼得,我拿不到鱼,所以我会拿到熊掌。这其实就是偷换了结论。把“没有鱼”偷换成了“有熊掌”。
我们再举几个例子。
我们经常看见夫妻吵架这样的情节,妻子说,我对家庭付出太多了,又做家务又管娃,你惭愧吗!你看,这就是偷换了结论。其实,妻子列出再多辛苦的事实,也只能证明妻子自己付出得多,并没有证明丈夫对家庭付出得少。家庭付出这件事未必是非黑即白的,说不定丈夫也付出了很多。只不过双方的付出不在一个维度上。
偷换结论是怎么发生的呢?很多情况下,是立论者在心里作了一个默认预设,认为结论只能是二选一。
比方说这样一个问题:女孩子应不应该花心思去改善自己的容貌?如果说,外表的魅力是短暂的,所以姑娘应该关注内涵、有自己的事业。你看,这么一个思考,也是在预设说“女孩子在改善容貌和投身事业里面只能二选一,而且没有第三个选项”。
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所以养猫的人会越来越多。这句话也是有个预设,预设“年轻人不生孩子就会去养猫”。
如果有人说,西医科学说明中医不科学,奶茶受欢迎说明咖啡市场要没落。中国经济在走强,说明美国经济要放缓。那这些都是立论者在心里隐藏了一个二选一的预设,偷换了结论。
上一讲我们说了,思考里的论题、论证和结论要能互相对得上。结论是我们的思考的终点,如果大雷音寺被换成了小雷音寺,康师傅被换成了康帅博,那前面的评判之路也就白费了。
所以,追问“有没有偷换结论”,其实就是进一步摁住思考的终点。这是我们在找到了结论这个要素之后必须问的第二个问题。
有没有结论先行?
关于结论的第三个提醒,跟前两个是相反的。前两个问题,我们都是在教你划重点,要把结论拎出来、找准它、明确它。第三个提醒,我想请你问:你有没有结论先行,再想办法论证它是合理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提醒你评估,你面前这个结论是不是被过分放大了,被当作了一种前置的真理。如果真的是这样,你就要小心了,因为你后面找出来的论证完全是为了服务结论而存在的。它就可能超出了批判性思维可以评判的语境,让人无法反驳。
结论先行的情况,很容易发生在一个人作选择的时候。其它的一些因素,比如情绪、偏好、立场等等已经让我们有了结论,但我们需要在理性上,把这个结论给合理化。我们同样看两个例子。
2019年4月份的时候,鸿海集团董事长、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宣布,要竞选2020年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郭台铭是这么解释他参选原因的:他说,妈祖前几天托梦给他,叫他“要出来为台湾做事”。所以,他会遵从妈祖的指示。
你看,如果我们相信,郭台铭已经先有了决定,要参选2020年台湾地区的领导人。那么在这个结论面前,用“神仙托梦”这个理由来支撑,简直无敌了。这是一个没法证伪的理由,甚至可能让他的竞争对手都非常尴尬和被动。尤其是对信仰妈祖的对手和民众来说,妈祖让郭台铭参选,你一个旁人也要参选的话,你是不是在跟妈祖作对?
互联网上还有一个梗,叫“天凉王破”。什么意思呢?这句话来自一部网络小说,里面的主角为了表达自己的任性霸道和为所欲为,随口说“天凉了,让王氏集团破产吧”。
你看,这位霸道总裁已经决定了让王氏集团破产,然后随口找了个理由,天凉了。这也是结论先行,再来堆砌论证。这里面前提是真的,但是推理却是无效的。天凉了和让王氏集团破产之间,并没有能够成立的逻辑关系。
回到我们要审视的这个问题:你是不是结论先行,再想办法证明它呢?人一旦先作了决定,他接下来给出的理由就并不是用来推导这个决定,而是想办法维护这个决定。那这种情况下,我们面前的这段思考,可能就没有进一步评判的必要。
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还提醒你自己, 在作一些决定和选择的时候,搞明白:影响自己作决策的到底是理性判断还是别的什么。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在审视结论。我们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你的观点有根据吗?有根据的观点,才能算结论。
第二,你有没有偷换结论?
第三,你有没有让结论先行,再找理由证明它?
这三个问题其实是帮我们识破关于结论的三个迷惑性陷阱。
这一讲加上一讲,我们就把一段思考的起点和终点给摁住了。但你也知道,在一段旅程当中,最棘手、变数最多的其实是中途。下一讲开始,我们就分三讲,来把“论证”这个中途要素讲清楚。
思考题
我想问你的是,你在和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偷换结论的情况?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来,提醒我们大家一起,避开思考的陷阱。
我们下一讲见。
05 论证:你的论证严密吗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5 论证:你的论证严密吗
12:15 11.22 MB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识别思考里最复杂的要素,“论证”。
什么是论证?通俗地讲,论证就是给一个判断提供理由。这里面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批判性思维的研究者们虽然分成几种不同流派,但各个流派都有一个默契的共识: 结论是论证的一部分。
这可能会让你觉得奇怪。我们前面说了,一次完整的思考=论题+论证+结论。论证不是一个推理过程吗,为什么要包括结论呢?
这是因为论证里其实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部分叫前提,一部分叫前提与结论的逻辑关系。但关系这种东西,本身代表的就是至少两个主体的相互作用。就好比说,大强和小强是父子,如果不提“小强”,我们就没法解释,大强跟谁是父子。所以为了方便研究,研究者们就把结论归进论证里了。
那么,怎么识别一段思考里的论证部分呢?跟前面一样,我们也有两个必问的问题。
你的判断前提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叫:前提是什么?
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论证是用一个或一组前提来推理出结论的过程。也就是说,论证里包括这么三个东西:前提、推理、结论。
前提和推理,这两个词其实就是一个论证应该包含的两部分内容。
所以,我们评判一个论证合不合理的时候,主要原则也就是评判这两件事:
第一,前提成不成立。
第二,从前提导向结论的推理有没有效。
那么,要识别论证,就要先找到论证里的前提。
有的时候前提很好找,只要你看到一些句子的开头有特定的前提指示词,像“因为”“鉴于”“由于”“根据”之类,后面的句子一定就是前提了。这种情况非常简单,你肯定能处理。
而在没有这些明显的前提指示词的时候怎么办?有一个办法特别好用,就是你试试把“因为”这个词套到每个句子的开头,如果套进去的时候,你觉得逻辑舒服,那么这个句子也就是论证的前提。这个方法,我们可以叫它“因为放置法”。
比方说这么一句话:她不想喝酒,我看见她喝完偷偷吐掉了。
我们把“因为”加进去,变成这样:她不想喝酒,“因为”她喝完偷偷吐掉了。你看,论证前提就是我看见她偷偷把酒吐掉了。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比如一个三段论:
如果我们在杭州,我们就在浙江。
我们不在浙江。
所以我们不可能在杭州。
“所以我们不可能在杭州”肯定是结论,它都带有“所以”这个结论指示词了。
那怎么把“因为”放进去,会让你感觉逻辑顺畅?我们直接来看答案:
“因为”如果我们在杭州,我们就在浙江。
“又因为”我们不在浙江。
所以我们不可能在杭州。
你看,这么一放就很清楚了,前面两句都是论证前提。这也是关于“因为放置法”我想提醒你的第二件事: 论证前提可能有好几个,你可以每句话都试试加一个“因为”,而不要找出一个前提,就以为工作结束了。
这些前提成立吗?
把论证前提找出来之后,下一个问题我们要问的是:这些前提成立吗?
在前面那一部分你可能已经发现了,有的前提是在陈述某个事实,有的前提本身也是在陈述另一个观点。但我们可以不去细分对它们的评判方法,我们先给出三个笼统、简单的判断原则:
这个前提陈述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
这个前提陈述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
这个陈述的信息来源可靠吗?
在后面的课程里我们还会去探讨怎么判断前提是不是成立、是不是可以接受的。但在现在这个识别信息的环节,回答这几个问题,就大致够用了。
我们还来看前面那个杭州的例子。
如果我们在杭州,我们就在浙江——这个前提陈述,跟我们的背景知识不冲突。
我们不在浙江——这个前提陈述跟我的个人经验不冲突,我个人现在在北京。
这两个前提的信息来源可靠吗?可靠,杭州在浙江,这是K12基础教育里的内容。
所以,这两个前提对我来说就都是可以接受的了。
那从这两个前提又是怎么推理出“我们不可能在杭州”这个结论的呢?这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第三个问题:从前提到结论的推理有没有效。
论证过程的推理有效吗?
评判推理逻辑有没有效的第一个维度,是评判推理手法跟结论的确定程度是不是匹配。
推理手法有两种基本类别,一种叫演绎推理,一种归纳推理。
什么是演绎推理呢?演绎推理指的是,只要前提是成立的,那么结论一定成立。亚里士多德有个非常著名的三段论,他说,所有人终有一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终有一死。你看,这就是演绎。演绎推理的通用套路是,前提A成立,结论B一定成立。
我们再来麻烦一下杭州:
如果我们在杭州,我们就在浙江。这是前提A1。
我们现在不在浙江。这是前提A2。
A1和A2都成立,所以我们不可能在杭州。这个结论一定成立。
这也是演绎。
那什么是归纳推理呢?我们继续用一个例子来讲。
比方说:《权力的游戏》前七季非常好看,所以第八季很可能也非常好看。这就是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的通用套路是,B和A算同类,A有某种特征,所以B可能也有这种特征。简单来说,前提A成立,结论B也就可能成立。
为什么要区分这两种推理呢?因为评判这两种推理的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在一开始识别一个论证的时候,要先弄清楚它用的推理是哪一类,才能知道接下来怎么继续评判它。
如果我们用了演绎推理,结论却是一个可能的结论,那么它就是不精确的。
比方说,如果我们在杭州,我们就在浙江。我们现在不在浙江。所以我们可能不在杭州。这就不精确,我们肯定不在杭州。
如果我们用了归纳推理,结论却是一个肯定的结论,那么这段思考就是不准确的。比方说,《权力的游戏》前七季非常好看,所以第八季肯定非常好看。这就不准确。第八季也还是有可能不好看。
在面对一段思考的时候,你就需要判定一下,如果推理手法是演绎推理,结论就应该是肯定的。如果推理手法是归纳的,那么结论只能说“可能”或者“很可能”。如果错配了,那这个推理就没那么有效了。
评判推理有没有效的第二个维度是,推理过程有没有发生逻辑跳跃。
比如我们上节课讲过那个梗“天凉王破”,天凉了,让王氏集团破产吧。这其实是一个逻辑跳跃,这样的推理是无效的。霸道总裁得说“天凉了,这让我的心情不太好,我要做点什么来发泄一下,所以我要让王氏集团破产”,这个推理的逻辑才算是补全了。
这就是关于论证,我们要问的第三个问题,“论证过程的推理有效吗?”
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光是推理有效,是不能说明论证合格的,还得前提成立才行。比如要是我们说:
所有的肉都是素食。
牛肉是肉。
所以牛肉是素食。
你看,这里面的演绎推理非常有效。但是“所有的肉都是素食”这个前提显然不成立,所以,这个论证也不合格。
是论证,还是解释?
说到这里,你已经知道怎样评判一个论证是不是合格的论证了。它等于成立的前提加上有效的推理。接下来我想多提醒你另外一件事:别把“解释”当成论证。
什么叫解释?解释是指,我们双方都已经承认事实已经是这样了,试图说明为什么事实是这样的,这叫解释。
而论证呢?论证是我还没相信或者认同你,你得证明你的判断。
比方说:我在吃饭,因为我饿了。这是解释,你已经知道或者看见我在吃饭了,我给你解释我为什么要吃饭、在吃饭。那换一种句式,我在吃东西,因为我往嘴里塞食物。这是论证,证明我确实在吃饭,而不是在干别的。
我们前面讲“因为放置法”的时候说过一个例子,说,她不想喝酒,她喝完偷偷吐掉了。我们当时是这么加的:她不想喝酒,“因为”她喝完偷偷吐掉了。
但你试试这么加呢:“因为”她不想喝酒,她喝完偷偷吐掉了。
这么一加,你发现没有,这句话变成了一个“解释”,而不再是一个“论证”了。“她喝完偷偷吐掉”变成了一个不需要证明的事实,“她不想喝酒”变成了一个解释,而不是原来的论证前提。
所以如果你在用“因为放置法”的时候,如果发现把一个推理论证变成了事实解释,那你就要提醒自己,你没有找对这个论证真正的前提。
少年得到的作者林欣浩给我讲过一个奥地利的心理学家,他在治疗觉得生命无意义的病人的时候,经常问病人:“你这么不开心,为什么不自杀?”他这么问,不是要落井下石,而是要借助病人的回答,来为这个伤心的人编织出活下去的意义和责任。
你看,这也不是论证,而是解释。林欣浩并没有在向我证明心理学家真的经常问这个问题,而是在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问病人。
弄清楚解释和论证的区别,对我们保持清醒和理智非常重要。 因为“解释”的存在其实是一个陷阱。它并没有证明结论确实成立,而是把结论变成了默认前提。
比方说,“杨过被砍掉了一条胳膊,因为他惹郭芙生气,郭芙砍了他一剑。”你看这是解释。
但你要是去跟小龙女报信说,杨过被砍掉了一条胳膊,小龙女肯定得先问:“真的假的?你亲眼所见吗?”得想办法让小龙女相信杨过的胳膊被砍断了,你才是在论证。
所以,解释是一种特别容易跟论证混淆的表达,请你务必警惕。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讲了面对“论证”这个要素的时候,你有三个必问的问题:
前提是什么?
这些前提都成立吗?
这个推理有效吗?
思考题
你能不能给我讲一个演绎推理或者归纳推理的思考例子?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跟我分享。
下一讲开始,我们来讨论思考里的一个细节:概念。这是一个对论证有重大影响和误导可能的角色。我们要评判的是,我们在论证和结论里用到的关键概念,它的定义明不明确。
我们下一讲见。

06 概念:你怎么定义这件事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6 概念:你怎么定义这件事
10:01 9.17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我们知道,人类跟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会抽象总结,会用概念、术语和符号去定义某些事物。
比方说,刷牙,我一说你就知道我在指什么,我不用刷给你看。或者,超级英雄电影,100个人一听都明白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片子,我不需要拉这100个人都去电影院看一遍。
我们一旦定义了某个事物,也就把它整合进了我们的观念网络里,就能去思考和传播它。
但这一讲我们却是来唱反调的。我想提醒你: 当心概念和术语,尤其是它们出现在思考过程当中的时候。
我们训练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越来越善于创造和使用概念,当然是让自己获得越来越强大的思考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训练另外一种能力:分辨和识别概念的定义区别。
比方说,朋友和熟人是一回事吗?聪明和狡猾是一回事吗?谦逊和卑躬屈膝是一回事吗?你看,如果分辨不清这些近义词,我们很容易混淆一些重要的区别,弄不清楚它们真正指的是什么。
这还算简单的,毕竟这些近义词是两个不同的词。有的时候面对同一个词,我这次用跟下次用可能指的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了。比方真诚地说“你可真优秀啊”和阴阳怪气地说“你可真优秀啊”,两个优秀就绝对不是同样的定义。
甚至,如果在同一段思考过程里,我连续几次用到的某个概念,每次所指的东西都不一样,这显然就拖累了思考的质量。
思考结构中,概念的一致性
所以,我们在审视一段思考里用到的某些关键概念时,要注意这么一个问题:
我在思考过程中,论题、论证和结论里出现的概念、定义是一致的吗?
在一段思考里,如果思考者对某个概念的前后定义不一致,这就是偷换概念。我们前面讲过马云就“996”的问题发表观点的事情。
(《马云谈996》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c0NugBjpsn1_mBtbib2Lg)
马云在那篇文章里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
“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和被剥削没有关系。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
你发现问题没有?马云在偷换概念。实际上,他参与讨论“该不该996”这个话题的最初,他是知道的,论题里的“996”指的是公司们推行的一种工作考勤制度,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而他的这篇表态文章的前半段,也确实是认同“996”这个主流定义的。但到了后半段,为了证明“应该”支持“996”,马云其实是另外开辟战场,把“996”的定义改了,改成了每个人把更多时间投在自己有热情的事情上。
马云只要前后对照一下“996”这个概念,他就会很清楚。如果有人像他说的那样,拿出996这么多的时间来学外语或者健身,他自己是不会容许这样一个人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职员工的。
这是我们在反思自己的思考质量的时候,需要自问的问题:我清楚我用的概念指的是什么吗?我使用的这个概念,当它在我的整个思考中每次出现的时候,指的都是同一件事吗?
对齐我们脑子里的一个定义,其实还算简单,因为毕竟不管你用一个概念用了几次,它都在你一个人的脑子里。
但这是不是就够了呢?不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考是要用于表达、是要讲给别人听的。我们自己对某个定义可能心里有数,但是听的人却不见得跟你理解的是一回事。
比如医生建议王富贵饮食清淡,医生可能想说的是在口味上做到清淡,但王富贵的理解却是不吃肉才是清淡,所以按饮食清淡这个前提,医生认为蔬菜麻辣烫是不能吃的,王富贵却觉得蔬菜麻辣烫可以吃。
所以, 当我们在输出思考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用到一些关键概念,我们不能自己觉得前后一致就够了,我们还需要审视,这些概念会不会误导别人。
对这些可能给别人带来误解的概念,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把它们审视一遍:
我们还是用老方法:对它们提问。
关键概念的定义准确吗?
第一个角度:我们用到的概念是不是准确、有没有歧义?
我讲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我在工作生活里要同时跟两群人打交道,一群是理工男,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居多。一群人是活泼娇俏的小姑娘。我发现这两群人都经常用到同一个词,这个词叫“好用”。
程序员们会说:这个黑轴键盘好用,你要不要也来一个?
小姑娘们会说:这个面膜特别好用,你一定要试试。
你要是我,你肯定也明白,这两个好用,指的根本不是同一件事。程序员们说的是,键盘的使用过程称手、舒服,姑娘们说的是面膜使用完后有效果。
程序员们说好用,“用”字是在定义一个过程动作,好用,形容的是使用过程舒服。而敷面膜时,姑娘们说好用呢?“用”字的意思不是使用,而是功效。敷面膜的过程,面膜贴上去哪怕不舒服,小姑娘只要敷完效果好,就并不会介意。所以其实更能表达她们意思的概念是“有用”,而不是好用。
所以,如果是我自己给别人推荐面膜,我可能就更愿意说,这个面膜有用、特别补水,你一定要试试。我就算准确表达了我的判断。
再比如,刘秋香觉得王富贵作为男朋友还行,及格了,但应该再体贴一点,于是跟王富贵说,”你对我不好”。王富贵可能就会觉得非常冤枉,他心想,我又没亏待你,又没有冷暴力,我怎么就对你不好了?这样一来两人就达不成共识。
其实刘秋香要是反思一下自己想要表达的准确概念,她就可以说,“你对我不够好”。不好可能是不及格,不够好是过了60分但没到80分。两个人就有共识基础可以讨论下去。
关键概念的定义够精确吗?
但光是准确了,我们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有偏差。偏差在哪儿?很可能在定义的清晰和精确程度上。
我们对概念的定义越清晰,我们的思考就越能对抗笼统和抽象。“国家博物馆在北京”这个判断肯定准确,但是不清晰。如果说“国家博物馆在北京长安街上”,后面这个判断就比前面那个判断的精确程度要高。
你到了长安街上,高德导航里的林志玲跟你说:“这条路限速60。”这结合我们的日常知识储备就知道了,开车时速超过60公里就会受罚。但要是林志玲说,“这条路超速罚款哦”,那你到底应该开多慢呢?这就没有“限速60”要精确。
精确程度有时候是无止境的,比如圆周率我们可以用3.14,也可以用3.1415,我们还可以精确到更小的位数。所以有的人觉得概念的精不精确没那么重要,准确就可以了。
但其实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精确程度反映了你对一件事的审慎和郑重。甚至,你需要在思考和表达的时候留意一下,你所用概念的精确程度,是不是在流露你的真实情绪状态。
比如王富贵问我,咱们的班花跟谁结婚了?我说,跟一个男的。我这个回答就太笼统了,王富贵肯定认为我在敷衍他,根本不想跟他对话。如果我能够意识到我的笼统概念带给他的感受,我可能就会更郑重、更精确地回答他的问题,来确保他不会因此不高兴。
在思考当中作出定义
你看前面我们不论讲概念的准确性也好,精确性也好,其实都是在说,在思考过程中,要对关键概念形成共识。
其实, 达成概念上的共识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做法,那就是,你直接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里,去把一件事定义清楚。
比方说这么一句话:
我认为复仇者联盟里的反派角色灭霸也是一个好人。我对“好人”这个词的定义是“无私的人”,而不是“具有利他精神的人”。
你看,基于这么一个好人的定义再来讨论问题,就比我们笼统地说“灭霸是好人”,要更能争取到认同者。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讲的是,我们要特别留心思考过程用到的关键概念,要看看它是不是前后一致、是不是在立论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理解偏差。我们需要关心关键概念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是否达标。
不过,有一种情况我们不用那么讲求清晰和精确,这就是我们在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候,本来就存在一些潜在的共识或者语境,我们不需要事无巨细地把它们点破出来。
就像我们说“限速60”,我们都知道它的潜在共识说的是60公里每小时,而不是60厘米每小时。
关于潜在共识和语境,在批判性思维里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东西,它其实是没有被说出来的前提,我们可以叫它“隐藏预设”或者假定。下一讲,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审视这种“隐藏预设”。
思考题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概念定义不一致而被误导过?
欢迎你在留言区讲讲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避开思考的陷阱。
我们下一讲见。

07 假定:你有什么想当然的预设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7 假定:你有什么隐含预设
11:19 10.36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前面的课程我们讲到,为了让你相信某个观点,立论者通常会告诉你一个或者几个支撑观点的前提。但如果你要保持清醒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听到的前提并不是推导出那个结论的充分必要条件。结论要成立,你还必须接受一些其它的、没有说出来的预设。
比如我们前面用的那个杭州和浙江的例子,如果我说:王富贵不在浙江。所以他不可能在杭州。
这样一来,其实包含了一个预设:在杭州的人必定在浙江。这个预设我认为你显然知道,我就不说了。
在批判性思维里,我们把这类隐含预设叫做“假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立论者直接假设它成立的定论”。
我们在数学证明题里都用过假定,比如,设某个变量为X,然后,基于这个假设去推导和证明。还有日常说话,我们可能会说,如果乌云密布,很可能要下雨。这些都是说出来的显性假定。显性假定都很容易识别。
但在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推断过程中,其实会电光石火地用到一些隐藏假定,而且因为思考过程很快,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我们假定了什么。
比方说,刘秋香的奶奶跟她说,“把小猫送走吧,对以后生孩子不好”。我们先不讨论这个观点有什么证据和逻辑支撑,这个观点提出的同时就已经带有一个假定了,那就是“生孩子比养小猫重要”。
你看,这个假定没有被明说出来,而刘奶奶认为它理所当然,她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个假定。而且,“生孩子比养小猫重要”这个假定,对刘奶奶得出“小猫应该送走”这个结论有重大影响。
可是在今天,这个假定对刘秋香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不是默认存在的。她可能觉得猫也是亲人,至于生小孩是还没影儿的事,生不生还不一定呢。
证据和逻辑是可能一一掰扯清楚的,但这种隐藏假定上的分歧,通常就是不同代际、不同世界的人无法互相理解、互相认同的原因。
这些反思,就是我们要在思考当中把隐藏假定找出来的基本意义。既然这些隐藏假定能够影响结论,那我们肯定得评判它,确认我们对它认不认同。
隐藏假定的类别
隐藏假定一般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事实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
比方说:每天吃一个鸡蛋,能补充蛋白质。这个推断就隐含了一个事实判断假定,它假定的是“鸡蛋是富含蛋白质的”。
第二种是价值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应该怎样选择”,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偏好。
比方说,“生孩子比养小猫重要”,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假定。还有,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这个观点的背后就有一个价值判断假定,它假定的是“你应该出人头地”。
无论是事实判断假定还是价值判断假定,都是我们在思考之前事先就知道,并且完全不质疑的观念。可以说,它是我们信念体系当中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并用它来解释我们的世界,支撑我们的推断。
但是,假定和信念也有不合理的时候。你在生活中肯定遇到过很多次,自己或者别人接受了太多理所当然的信念,而这些信念是禁不起推敲的。
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大家都这么做”就等于“这么做是对的”。
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报纸上的文章就是可信的”。
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老祖宗的智慧”不容置疑。
还有一些假定特别有趣,它们是基于你的直觉感受。得到作者李新是一个即兴喜剧专家,她在她的课里讲到过一种假定。她说,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坚信,凡事一押韵,就很有道理。
比方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用“押韵”来挑动直觉感受的例子,你自己肯定也能想到很多。
这些其实都是用“押韵”这个技法,触发你的感受,唤起你情感上的认同,而不是真正的思考和推断。这用在写喜剧段子的时候非常有用,但用在严肃思考里的话,就太不严肃、太可疑了。
怎么找出隐藏假定
那么,面对一个严肃思考,怎么找出它背后的隐藏假定呢?
首先,你要意识到在哪里找它们。隐藏假定通常存在于论证前提里,它本质上就是一种没说出来的前提。
面对一段思考,你可以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必须得持有什么样的观念,才能把已知的前提和结论从逻辑上完成无缝衔接?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这段思考当中的隐藏假定。
你可以站在两种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假设你自己是这个观点的反对者,想想你会怎么反驳这个结论。
第二,假设你自己是无关的第三方,想想有没有其它可能性和其它路径,也能推导出这个结论。
比方我说:你应该多看一些宏观新闻,这能增加你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
你应该多看宏观新闻,这是结论。多做这件事,能增加你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这是前提。我还需要持有什么其它的观念,才能完成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无缝衔接呢?
如果我是反对者,我就会反驳说:那你得确保看到的宏观新闻都是优质和有用的。你看,这就是这个推断里的隐藏假定。
再比方说这么一段思考: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因为这能增加我们的社会参与度,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从而更容易在事业上打开局面。
结论是“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论证前提是“这能增加我们的社会参与度,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从而更容易打开事业局面”。
如果我是无关第三方,关于“怎么能在事业上打开局面”,我会怎么思考呢?我可能会说,我要成为这个事业领域最扎实的研究者,那我需要减少社交投入,我要把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那么就能看出,原来的推断里就有了这么一个隐藏假定:“只有人脉和资源帮忙打开的事业局面才算打开局面”。
这个假定一旦被找到,我们就很好评判了。
怎样评判假定
你看,这样一来,我们其实已经在讨论下一个问题:怎样评判一个隐藏假定?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隐藏假定一旦被找出来,它其实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论证前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按照前面课程说的,评判前提的标准来评判它。我们可以问:
这个假定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
这个假定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
这个假定是来自哪里?消息来源可靠吗?
只要有一个假定被评判成可疑或者不成立的,那你就可以判定,它所支撑的结论也是可疑或者不成立的。
那如果一个假定禁受住这几个问题的考验,它的结论就成立了吗?也不一定。如果这个假定是一个价值判断,你还要多问一句“我认同这个假定吗?”就好比“生活舒适性比事业理想要重要”这个假定,三线城市的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能很认同,但在深圳创业的你就不一定同意。
寻找和评判假定的深层价值
讲到这里,我想要回头重新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寻找、评判一个推断背后的隐藏假定,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这是我认为我们非常值得意识到的事:洞察思考背后的隐藏假定,不但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环,而且,是一种独立的自我洞察和自我穿透能力。它其实是在帮你理解你自己的思维是怎么发展的,因为你每个推断背后的假定,组成了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
自我洞察能力的重要性不比批判性思维少。
我们开头说过,人类所有的思维本质都是推断性的。所以,我们每天根据各种信息快速作判断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我们的潜在观念。
比方说,半夜发来的微信是紧急事件还是对方不识趣?漂亮女生开好车是家境优越还是自己努力?我们加入一场别人的聊天是在“插嘴”还是“给谈话者提供有用信息”?
这些可不是简单的八卦,而是去还原你自己的日常价值观和行为逻辑。
你可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同样一个乞丐坐在路边,王富贵带妹妹路过,对妹妹说:孩子啊认真读书,长大才不会变成这样的人。刘秋香带妹妹路过,对孩子说:孩子啊认真读书,长大才有能力帮助这样的人。
你看,这个故事里,王富贵的假定是“人们对自己的境遇负有根本责任,他们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刘秋香的假定就不一样,是“人们可能会遭遇自己不可控的事件”和“我们有责任帮助弱者”。
当你不断去进行这种思考的洞察和穿透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面对世界的基本观察视角是什么,你自己偏好什么、追求什么。 而意识到这种种,你也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完整的自己。
本讲小结
好,到这里,这一讲我们讲完了寻找和判定思考里的“隐藏假定”。
我非常建议你阶段性地做一种自我训练。比方说,你可以设置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要求自己记下自己的5个想法,挖掘出它背后的隐藏假定来。
比方说你在北京的4号线地铁里看见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生。你想:他会在中关村下车。
这个推断有什么假定?你假定了穿格子衬衫的男生是程序员,他在中关村上班,他此刻正要去上班。
那么这里面有不合理的陈见吗?穿格子衬衫的男生一定是程序员吗?程序员一定在中关村上班吗?他此刻一定是去上班吗?
你可以问自己很多这类有趣的问题。非常期待你挑一个自我洞察和反思的过程,在留言区里写下来。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可见的未来,我们可以在得到里一起做这种自我洞察训练。
我们下一讲见。

08 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思考框架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8 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思考框架
09:34 8.76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成了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段训练。这一节课我们停下来做个阶段性小结,讲讲方向、解释一下路况。
批判性思维是关于思考的再思考。在此前的第一个阶段,我们讲了再思考的技术。我们搞清楚了怎么去分解一段思考应该包括的各个要素,怎么去审视要素是不是成立、要素之间是不是互相匹配。
在这一个阶段上,批判性思维帮你审视的是,你的思考是不是自洽。走到这里,你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有质量的思考。
但是,我猜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个疑虑:批判性思考太费事了!我以前下一个判断、产生一个念头,可能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但现在,我得自己当自己的检察官,开个庭把这个想法审一遍,花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是原来的5倍。这思考效率也太低了!难道效率低,是批判性思维的必然代价吗?
价值观:思考质量高于决策速度
这个疑虑,恰恰是在这个小结里,我想要跟你建立的一个观念上的共识:我们训练批判性思维、想要追求思考效率,指的是我们作出正确判断的频次,而不是判断与决策的速度。换句话说,作为高质量的思考者,我们优先追求的是思考质量,而不是决策速度。
当然,只要你勤于练习,你的批判性思维一定也会越用越熟,越用越快,但反应速度确实不是批判性思维直接关心的问题。不但如此,批判性思维所追求的谨慎和坚毅精神,跟反应速度是截然相反的。
放弃追求反应速度,这事在我们的文化里其实挺难接受的。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快速回答问题、快速完成任务。响应速度越快,你在别人的眼中就越聪明。如果有哪个孩子出于认真和谨慎,放慢了回答问题的速度,往往就被认为输掉了考试、输掉了比赛。
日久年深地,我们心里就被栽下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价值偏好:准确重要,但快更重要。
但你想过吗,追求决策速度这种价值偏好,在真实世界里并不适用,它甚至是有害的。
真正的人生里我们面对的重要问题都很复杂,比如学医还是学计算机,住上海还是住深圳,今年先专注事业还是先生二胎,想要解决好这类复杂问题,并不需要你反应快,反而需要你细心观察积累、勤奋地做功课、扎实地研究。
但在速度偏好影响下,我们可能明明有很长的时间可以筹划和准备,也会拖到最后时刻才草草决定。
草草决定的背后,要么是粗糙决策,要么是放弃思考。
粗糙决策最典型的例子是股票市场里的散户们。他们只关注买卖股票的决策速度,不肯花时间去研究市场涨跌背后的真正逻辑。
本来如果肯拿出两个月,仔细研究一个行业和几家公司,他可能能选出一只值得持有10年的好股票。但是热门概念股一涨,散户们很容易有的心态是“来不及了,快上车”,股票一跌,心态又变成“来不及了,快逃命”。
这么反复来回,追涨杀跌,本金就不断被那些更有策略、更耐心的机构和资本收割走了。所以有人说,散户的散,并不是钱少,而是心思散。
比粗糙决策更严重的是放弃思考。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因为反应快速而不断尝到甜头,那么等我们面对一个真正的难题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放弃这个问题,只研究更轻松的问题。
你可能知道,深圳有一群社会边缘人,叫“三和大神”,他们只选择打短工,日结,挣到一天的工钱就去玩三天游戏,钱没了再去挣钱。他们只要把自己挣出来的那三天空闲,拿来思考一下扭转命运的办法、寻找更好的机会,也许就能走出人生困境。但对“三和大神”来说,他们缺乏思考的坚毅品质,宁可放弃思考去玩三天游戏,因为玩游戏是比扭转人生命运更轻松的命题。
这当然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但你也看得很清楚了,这种思维习惯在遇到复杂决策,或者遇到思维习惯更谨慎、更坚毅的对手时,非常容易败下阵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里,追求思考的质量,比追求决策速度要重要得多。
进一步,我还要建议你: 为了成为一个更明智的人,请你在日常,有意识地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把“花足够时间来思考”这件事,变成你的习惯和仪式。
要成为更高质量的思考者,除了肯主动花大量时间进行思考,你还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并不断优化和修正它。
那什么是思考框架呢?简单来说,就是你遇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一套相对通用的分析和处理回路。你的思考框架越明确,你的思考就越有章法,你也就越容易检查思考当中有没有陷阱和漏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框架,可能各不相同。但我们的思考框架都会有三个必备要素:知识储备、思考技术和思维倾向。把思考比成做菜的话,知识储备是我们手头的食材,思考技术也就是我们的刀和灶台,思维倾向则是我们做中餐还是做法餐这类偏好。
思考框架
那面对思考框架,批判性思维能做点什么呢?批判性思维还是承担一个检察官的角色。它不负责帮你构建你的思考框架,而是帮你去逐级评判,整个框架的每一层是不是有足够的质量,是不是能让整个框架足够牢固。
思考技术有很多种,最基础也最通用的模型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三步:论题、论证、结论。我们前面的课程,其实就是在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这个基础模型。你的论题明确吗?概念清楚吗?证据成立吗?推演合乎逻辑吗?经过了这些检验的模型,就是自洽的模型。
那批判性思维可以怎么审视知识储备和思维倾向这两个要素呢?我的答案是,它可以帮你判断你的思维倾向是不是在影响你的思考公正性,也可以帮你意识到你的知识储备可能会导致哪些思考上的局限。
在自洽的基础上,追求思考的公正和不受局限,这就是更高质量的思维的进阶方向。
那为什么思维倾向会影响思考的公正性,知识储备又会带来思考的局限呢?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先说思维倾向。我们假设你在看动画片《猫和老鼠》,老猫汤姆在老鼠杰瑞,音乐很滑稽,画面很好玩,你的心里很大可能在想,“汤姆追不上追不上,出丑了吧,哈哈哈。”
好,我们换个假设,改看警匪片。主角是个又帅又厉害的警探,正在抓捕穷途末路的嫌疑人。背景音乐很紧张,你大概率就会手心冒汗,心想,“当心啊,快点抓住他。”
你看,两个画面都是追逃,但你就会有不同的思维倾向。那为什么在《猫和老鼠》里你支持的是被追捕的老鼠,在警匪片里你支持的就是追捕坏人的警探呢?
如果你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一下,你就会清楚地看到,倾向是怎样影响你对接下来所有问题的推演和判断。那么你就能进一步地判断,你的思考对猫、对嫌疑人公不公正,对更大的群体公不公正。
我们再接着说知识储备。知识储备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有没有局限、有多大局限。这个很好理解,中国的老笑话里,老农民认为,京城的皇帝每天都用金锄头犁地,因为这位老农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对“享福”的想象力有限,对皇帝真正该干什么也没概念。
批判性思维没法丰富你的知识储备,但它能让你意识到你思考局限的存在,从而,让你作判断时更谨慎。
所以,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们要一起训练的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识别出哪些思维倾向和知识储备在影响甚至干扰我们的思考。从而,追求更高质量的思考公正性和思考自由度。
本讲小结
好了,我们在这一节课里建立的共识是,如果我们想要成为更高质量的思考者,我们应该至少做到两件事:
第一,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在“思考”这件事上面;
第二,我们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并且借助批判性思维去不断优化它。这也是我们下一讲开始要讲的事。
思考题
我想问问你,关于花更多时间来思考这件事,你有什么更好的训练方案吗?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帮我们大家一起成为更好的思考者。
我们下一讲见。

09 信念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09 信念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12:39 11.58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思维倾向会影响我们的思考公正性,而信念、立场和情绪欲望都会造成我们有思维倾向,所以这一节课,我们先来讨论信念。
什么是信念?信念是一种你信奉,并且会践行的观念,也是引导你作出选择和行动的一种精神动力。在我们的思考过程当中,信念是一种最为坚固的隐藏假定。
如果某个观念只是让你坚信不疑,它未必是信念。比如我们都相信太阳是圆的,但这只是你认识的一个真理,要是有一天它被颠覆了也就颠覆了。谁也不会为了维护太阳是圆的这个观念,愿意像布鲁诺那样被烧死。
在人类社会里,但凡是被上升到“主义”层面的观念,对信奉者来说就算信念。他们会以此为信仰,并不自觉地被它指导行动。
比方说“乐观主义者”都相信生活可以,也应该变得更美好,所以他们不太恋旧。“保守主义者”也会坚信保持现状才更稳妥。这都是思维倾向。
有些信念很明确,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遵照它来思考和行动,比如经济学里的重商主义学派就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财富的唯一源泉,那一个重商主义者要是掌权,就会想方设法地调用各种资源来维护自己国家的贸易优势。
但不是所有的信念都那么宏大,都变成了某种主义。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层面都沉淀着这样那样的信念,如果不是被某次思考触发,你可能根本都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形成了某个信念。
你可能发现了,信念在思考当中其实就是某种假定,但它跟一般假定的区别在于它更稳定,对我们的影响也更隐秘。
什么是稳定呢?拿一个普通的假定来说,我假定“今天会下雨”,在此前提下去考虑该带伞还是该开车。但下次再考虑该带伞还是该开车的时候,可能我的假定就是“今天是大晴天,日照太强烈”了。
而你要是有这么一种信念是,我坚信自己是个很棒的人,别人是会被我吸引的,那这个信念不会三天两头就改变,哪怕你偶尔遇到某个不友善的人,你也会认为是对方的问题,而不是你自己不配得到别人的善待。换句话说,信念是脱离于具体情况、具体问题而存在的。我们说了,信念既稳定又隐秘。
那什么是隐秘呢?有些信念的存在本身,以及对思考和决策的影响都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比方说有人坚信“生小孩比养小猫重要”,或者有人相信“别人天然会被我的优秀所吸引”,这些信念都是深藏心底的,你作判断时可能都意识不到它们在发挥作用。
信念为什么隐秘?
信念这种又稳定、又隐秘的特性,跟它的形成方式有关系。信念主要的形成方式有这么四种:
第一种,生物本能。
比方说,所有的生命都追求活得长和活得好,你本能地就会相信趋利避害是天经地义的,这个信念已经变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甚至所有人、所有生命的共识。因为是共识,所以不太会被质疑和挑战,有时我们都会忘记这类本能型信念的存在。
第二种,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有一些不断被确认的个体经验,这也可能形成信念。
比如说一个小孩在成长过程中,只有考100分才能得到父母的赞美和认同,长此以往,他可能就会坚信“世界不会无条件地关爱我”,他可能就会变成讨好型人格。
第三种,不断被灌输的社会共识也会形成信念。
今天的你肯定已经听过千万遍别人告诉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你也已经相信人就是天然应该求学求知。但你如果生在铁木真时代的草原上呢?你可能就觉得,识字还不如学打铁和打仗重要。
第四种,想象力构建起来的信念体系。
最常见的就是宗教了。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也写过人类会想象和会讲故事带来的能量有多大,我们就不再展开。
你发现没有,这些信念的形成,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潜移默化,根植到我们心底去的,所以它形成的思维倾向,有时候很难识别。
信念怎么识别?
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它们,识别清楚我们到底持有哪些信念,或者我们坚信的哪些看法能算是信念呢?
有一种方法叫“抵触情绪排查”法。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持有的某个观点,遇到别人的反对时,请你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观念遭到反对时,我有没有从内心深处产生抵触和愤怒?
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在情绪上,人们非常容易把对信念内容的否定等同于遭到人身攻击。马克斯·韦伯说:“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你编织的意义、你坚信的信念,构建起了你的精神世界。你的信念被反对,你在感受上会非常接近于你这个人被否定了。
如果仅仅是立场被反对,你就不会有这么强烈的情绪。比方说,互联网公司该不该支持996,马云站在企业领导者的立场支持996,但这只是他的立场,不是信念。你反对的话,他没什么可生气的。但你要是跟马云说“商业是不正义的、商业是邪恶的”,这就是在反对他的信念了,他可能就会很愤怒。
所以,下次愤怒的时候,你可以这么问问自己这个问题。如果你为某个观念愤怒的次数尤其多,那么它很大概率是你的信念之一。请你继续抓住它,继续用下面两个问题去排查:
第二个问题:你有没有意愿或者冲动,想要把这个观念变成所有人都认可和尊崇的原则?
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有两个信念很有意思,第一个是揣着巨大的财富死去是一种耻辱。第二个信念就是他坚信自己有能力让世界变得更好。怀着这两个信念,盖茨在退休后投身慈善。
2009年,比尔·盖茨在美国组织了一个秘密聚会,把索罗斯、巴菲特、大卫·洛克菲勒等十几位全球顶级富豪召集到一起,推动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这些巨富们,在去世之前,都会把自己身家的一半捐出来去做慈善。要知道,这十几个人当时的身家加起来超过1200亿美元。
你看,盖茨非常想要别人也认同、也尊崇他自己的信念。
但你也知道,推行某种信念的人除了真正的信奉者,还有骗子。做P2P的人真的相信互联网可以颠覆金融业吗?卖假药的人真的相信他的药是万能仙丹吗?都不是。
所以面对一个观念,我们还得问第三个问题才能判断它是不是信念:
你自己在遵照这个观念来行动,甚至作出重要的人生选择吗?
比尔·盖茨可不是只忽悠别人捐钱,他自己在2008年退休的时候,就宣布把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到慈善基金会里。这些年来,他自己也确实亲自奔走在全球各地,援助贫穷国家的医疗卫生和农业等事业。
巴菲特我们就更熟悉了,他的信念是价值投资。他的每一笔真金白银的投资都是基于价值投资的信念作出的。
怎样审视信念?
信念像隐藏在房间里的大象。一旦它被识别出来,只要你能接受“信念也是可以被审视的”,那你就可以把它当作普通观点去审视了。
所以,找出一个信念之后,我想要请你做的事情是,把它当作普通观点,运用我们前面讲过的批判性思维审视它,看看你自己能不能动摇或颠覆掉它。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刚刚说完,动摇信念也就是动摇自我认同,是让我们特别恐惧的事,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去动摇它呢?
答案特别残酷:你坚信的东西,未必是对的。
这是一门批判性思维课。我们的责任不是呵护你混沌的自信心,而是帮你变得更清醒和明智。在信念和世界的本来面貌之间,我们帮你选择后者。
我们前面讲过,信念可能来自本能、经验,来自社会共识,来自想象,它们可能并没有经过理性思考,或者没有基于事实判断,这样得来的信念未必是对的。
我们经常说“学习是反人性的”,但你发现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个信念其实就是打败了“好逸恶劳”这个本能信念才得以存在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是因为我们在思考后发现,好好学习这个信念才更适合作为这个时代的生存信念。
所以,如果你已经记下了几条自己的信念,我非常建议你,无情地审视一遍它们。这不仅是在帮助你自己提高思考质量,更是在帮助你更公平地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把信念当作普通观点来审视还有一个更根本的价值:获取更大思考自由度。
这是我们在这门批判性思维课程最开始,提到的最高目标。我们摆脱了对某个信念的情感依赖,其实就是摆脱了某种无意识的身份约束,进而获得一种更独立的思考立场。
我们很多人都有的一个本能信念是:否定我这个信念就是否定我这个人。但你想想,如果我们是基于感情或本能去认同某个信念,比如“动漫是美好的存在”,并且根据这种认同界定了我们是谁,比如我们是“二次元”,那信念被质疑的时候,我们自己也就像被质疑了。这让我们非常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必须获得别人的赞扬,不能被质疑、拒绝和否定。
你发现没有,这样一来,我们等于把构建自我认同的权力,拱手让给了别人。
那么,想要超越这种恐惧,最有效的办法其实是: 不要把你的个人认同建立在某个信念内容本身上,而是建立在这个信念的推导过程上。
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们不是认同任何信念的具体内容,而是认同这个信念的具体推导方式。只要这个推导方式是有证据支撑、经过理性思考的,那信念的内容当然也就是可信的。这样一来,面对我们自己的每一个信念,我们都可以把它当作普通观点,用这门课讲过的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去拆解和评判它。
如果发现一个信念经不起考验,那么就放弃它。我们始终认同和追求的是成为一个批判性思考者,一个更清醒和明智的人。
这样一来,你的某个信念如果被质疑、被否定,这代表的不是你这个人被质疑和否定,而是你获得了一次思考能力的进化机会。那么,原来我们人生最大的恐惧,现在就变成了可以帮你不断精进的正向力量。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讨论了怎样识别哪些信念在影响你的思考,以及怎样面对和审视它们。
作为一个批判性思维的练习者,我们非常需要建立的一个信念是:我们不是认同某个信念的内容本身,而是认同它的推导过程。如果我们的信念被质疑和否定,这不是我们受到否定,而是我们获得了提升思考能力的机会。
思考题
你有哪些信念?它是怎么影响你思考和行动的?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和大家一起分享。
下一讲,我们来讲影响思维倾向的第二类要素——立场。
我们下一讲见。

10 立场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10 立场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11:27 10.49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这一讲,我们来研究影响你思维倾向的另一个指标:立场。
什么是立场?立场是你在下一个判断的背后,你所代表的身份和所抱持的态度。
你是在以什么立场和态度讨论问题?
搞清楚立场,就是搞清楚立论者是在以什么身份、什么态度讨论问题。
关于思考的立场,我们应该问出的第一个问题是:
你是在以什么立场和态度讨论问题?
你可能说,我代表自己。或者,我站在投资人的视角。或者,我是一个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你讨论问题时的立场和身份不同,那么面对同样一个信息,你抱持的态度可能不同,关注的重点可能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截然相反。
比如说“钱就像空气”这句话。站在普通人的立场理解,意思可能是“没有它就活不下去”,但站在王思聪的角度理解,意思可能就是“钱就像空气一样,从来就在那里,不可能没有”。
同样是5万块年终奖,给一个小镇上班族他可能觉得很多;但要是把这5万块奖给腾讯游戏的负责人,人家可能就觉得专业能力没有受到尊重。
你的立场有时候只代表你自己,有时候会代表组织或公共身份,有时候甚至代表某种权力意志。而你所站的立场、所用的身份影响力越大,你的观点也就越可能影响更多的人。相应的,你也就越应该谨慎,越应该去评估你的观点对那些被影响的人来说,是不是公正。
比方说,刘秋香认为,“我们应该吃素,这样能规避肉类过敏”。这个观点如果是代表肉类过敏人群说的,那是公正的。但如果刘秋香是一个小学校长,她是代表教育家说的,那对肉类不过敏的孩子们来说,可能在学校就吃不到肉了。那刘秋香这个判断,对不过敏的人来说就不是一个公正的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一家公司不同的人评估同一个业务该不该做,CFO可能只看值不值,但对CEO来说,就还要看它对不对,因为CEO还对企业价值观负责。
所以我们经常看见有些关键人物发表观点的时候,先做个免责声明,说,“我接下来所说的话不代表我所在的机构,只代表我个人”。这其实就是给自己的观点限制一个立场范围。
这是我们明确立场的第一个意义:约束观点的作用边界。
你的对手立场是什么?
明确立场的第二个意义是:评估一个判断有没有被立场背后的利益所绑架。
如果你的立场能让你获利,那么它非常可能会伤害另一个人或另一群人的利益。如果这事儿发生在牌桌上、在投资里,你赢了对家,赢了对手盘,这当然说明了你的能力。但在严肃思考这个领域,如果忽视了对手立场有没有受到利益伤害,那这个观点很可能就是不公正的。
所以你要是明确了立场,马上可以问的下一个问题是:
你的对手立场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在帮我们看到思考盲区。
我有个朋友跟我聊到我的工作时,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知识产品不应该收费。他的思考是这样的:
知识产品不应该收费。知识就像水和空气一样,对人类无比重要。越是重要的东西越不应该收费。你获得知识的时候并没有付费,吐出来的时候怎么能让别人付费呢。
我刚听完这个观点也有点懵,然后我就问他:“越是重要的东西越不应该收费”这个观点,你是以索取者身份来说的,还是以拥有者的身份说的?
你看,我的潜台词其实是,我这个朋友在主张知识产品免费的时候,是站在索取者立场的,所以他希望不付出代价而直接获得它。
紧接着我也告诉他说,你看,我是一个付费知识服务的从业者,站在的是知识产品的拥有者立场。我们俩各自的立场,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影响了我们的判断。
调转立场,你接受现在的结论吗?
我问了这个朋友第二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知识产品的生产者,你每天要在知识生产这件事上工作8到10个小时,但你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免费提供给大众,你愿意吗?可能你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但是请你评估一下,其他也这么大工作量的知识生产者们会同意你的观点吗?他们可是靠这个吃饭的呀。
我问的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在审视大多数思考的立场时,我们应该追问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调转立场,你会接受现在的结论吗?
这其实是在提醒我们自己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这能破除一种特别容易闯进的思考盲区,叫自我本位。就是潜意识里总觉得“我总是对的、我总是最重要的”,只从自身角度去理解世界和别人。
比如我们还说刘秋香。刘秋香要是总有一个基本立场是,“我永远是对的”。那她跟王富贵生气时就会说:“你怎么总惹我生气!”要是王富贵也生气了,她又会说:“你怎么总是爱跟我生气!”这就是我们日常吐槽的双重标准了。
而如果刘秋香能问自己一句:“如果我是王富贵,他说我爱生气这个结论我能接受吗?”那她可能就能意识到,自己原先是把立场凌驾于王富贵的立场之上,这对王富贵是不公正的。
你看, 切换一下立场,其实是帮我们在更大的视野半径下看问题,也就能作出更公正的判断。
换种情况,你的态度能保持一致吗?
当你问完“你的立场是什么?”“换位思考你能接受现在的结论吗?”这两个问题之后,其实对一段思考是不是公正,你就已经可以大致判断了。
但这还没结束,我们还是回到那个关于知识该不该付费的讨论。后来,我又问了朋友第三个问题:你说对人类越重要的东西,越不应该付费。那么,水和电也很重要,你在社会当中获取水和电的时候,你该不该付费呢?那么,农夫山泉也说自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它也是从大自然获取山泉水,然后变成产品吐出到商业社会上。那你是不是也主张农夫山泉,应该免费向大众供应它的瓶装矿泉水呢?
这是在审视一个观点背后的立场时,我们应该追问的第三个问题:
换成别的人或别的事,你的这个态度能保持一致吗?
如果说前两个问题我们还是在审视具体某个观点的立场,那么这第三个问题,我们其实就已经在讨论一个思考者的立场一致性了。
立场一致性,代表了一个人的价值观稳定。 这是我们建立思考框架的原点,就像我们研究平面几何,也需要先确定几个公理,比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等等。这些也是平面几何的基本原点,基于它们,其它的推算才能继续展开。
如果我们在思考和行动上的立场不一致,或者这次作判断的态度跟下次作判断的态度不一致,那对其他人来说就不公平。
比如我这个朋友,假如他买农夫山泉愿意掏钱,看《刘晗·法律思维课》就只肯看盗版,那他自己的价值观是不稳定的,对刘晗也不公正。
一个个人的立场如果不一致,它的不公正性伤害范围还有限。但要是你代表的是某个群体意志甚至某种权力意志,那你的立场一致性就太重要了。
举个例子。你知道监管和司法部门的存在立场就是维护社会秩序,维护人们在社会当中的权利。但是我们每个人、每个组织的权利五花八门,如果两方发生了权利冲突,该维护谁、不维护谁呢?
一个典型的冲突,就是应不应该在公共场所禁烟。你肯定知道,中国在饭店、餐厅、网吧这些室内公共场所是全面禁烟的,客人抽烟的话,经营者也要受罚。这个规定写在2011年卫生部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里。
但这么多年来,抽烟和不抽烟的两个群体一直在争论:到底是抽烟的人妨碍了别人不吸二手烟的自由,还是不抽烟的人妨碍了抽烟的人的自由?
不抽烟的一边通常会说:你要是想抽烟,请你到别处去抽。
抽烟的一边通常也会这么说:你要是不想抽烟,你可以到没人抽烟的地方去。
乍一听是不是双方都挺有道理的。那为什么法规要偏向于保护不抽烟的人呢?
你要是去问一个法学家,他会给你一个特别体现立场价值观的回答:在立法者看来,人们的生命权高于自由权。吸烟的自由权和不吸烟的自由权是对等的,但是被动吸二手烟的人,他的生命健康权应该受到保护,避免无端受到外部侵害。
生命权高于自由权。这个基本立场在中国的司法体系里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制定所有法律的时候,只要涉及公民生命权的保护,各种法律法规之间的优先级就非常明确,不会互相打架。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们讨论了立论者的立场是怎样影响观点的公正性的。要看清这个问题,你可以追问观点背后的立场三个问题:
第一,你是在以什么立场和态度讨论问题?
第二,调转立场,你能接受现在的结论吗?
第三,在其它情况下,你能保持态度的一致性吗?
这么问下来,你就能判断一个观点是不是公正,以及它的作用边界到底在哪里。
思考题
我想问问你,你有没有看到过什么讨论里,有人因为立场问题给出了不公正的判断?又是对谁不公正呢?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来,让我们一起提升思考的质量。
下一讲我们来探讨影响思考倾向的另一类潜在指标,情绪和欲望。
我们下一讲见。

11 情绪和欲望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11 情绪和欲望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09:30 8.71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这一讲我们要讨论的课题是:怎样识别情绪和欲望对你的思考产生的影响。
我们先来定义两个关键概念:
情绪,是我们在遇到各类事情的时候,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比如喜怒哀乐、惊慌、嫉妒、羞愧、自豪,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反应。
欲望呢,是我们想要达成某种目的的本能要求。想买个包包,困了想要睡觉,想被爱,想占有更多资源,想不被打扰,都是欲望。
情绪和欲望怎样影响思考
情绪和欲望更多会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也就是判断“世界应该怎样”。
我们举一个例子。村上春树有句著名的话,他说“如果要在坚硬的高墙与击墙的鸡蛋之间作选择,我会永远选择站在鸡蛋那一边”。如果你也喜欢这句话,那么你需要问问自己,你是被村上春树的逻辑与事实打动,还是被他的修辞所打动?鸡蛋对你来说,代表的是弱者还是正义?
如果打动你的是这个比方,这就是情绪和欲望在思维倾向上给你带来的影响。
这俩跟信念和立场相比,除了感性程度更高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它们更应激、更不稳定。信念和立场是相对稳定的。我们今天坚信人性本善,没有遇到人生剧变的话,不可能明天就认为人性本恶。我们这个月是一个房客,到了下个月也不会突然就站到房东的立场去支持涨租金,除非你买了房子。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我们持有某个信念或者立场之后,它们不太会跟着具体问题变来变去。真要变来变去那就是你的思维质量有问题了,你卖东西的时候认为东西可以任意定价,买东西时认为政府应该限制暴利,那这就是双重标准,思维质量不过关。
而情绪和欲望是跟着具体场景、具体问题走的:
我心情不好,你给我推荐一部无聊的肥皂剧,我可能会认为“看肥皂剧是人生必需的精神薯片”,就打开看了,还把这个观点发进了弹幕。
我心情不好,你给我一个很难的工作任务,我可能就很抵触,打开知乎写个问题说“老板变向施压,我该离职吗”。
但我要是心情很好,斗志昂扬,你给我一个很难的工作任务,我可能就会认为我得到了某种认可和器重,赶紧发个朋友圈说“国之重器就是我了”。
那么,怎么识别一个判断背后,有没有被情绪和欲望影响呢?跟前面一样,我们用两三个经典问题就能让这两个隐藏指标浮现出来。
识别和审视情绪
我们先说思考背后的情绪。我们可以问这么三个问题:
第一,我对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
第二,如果一个怀有相反情绪的人来面对这件事,他的结论会不会跟我不同?
第三,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基于这个情绪作出的判断?
我看见王富贵做出了成绩,可能说,这是他运气好。我不承认他有能力。我要忽视他。
那这句话的背后,我对这件事的情绪是什么?是嫉妒。
如果换一个相反情绪的人,也就是欣慰和欣赏王富贵的刘秋香,她可能结论是,王富贵有过人之处,值得研究和学习。
那到一年后,我会不会后悔这一年我忽视了王富贵的优点?我一定会后悔。因为要是这一年来我正视和学习他的优点,我的进步一定更大。
你看,通过这样一组问题,我们就能识别出我们的情绪,也能判断应不应该允许这种情绪影响我们的思考。当然,像前面这个例子一样,三个问题下来,我其实意识到了嫉妒情绪本身就是没好处的,我还应该调整情绪,但调整情绪就不是我们这门课要讨论的问题了。
但还有一个附加问题,是我要提醒你问自己的,这就是:
如果一件事让我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那么它是不是已经动摇到了我的某个信念?
我们在信念那一讲说过,其实信念遭到挑战的时候,我们是有生理性的抵触和反感的。所以,如果你发现某种情绪问题其实已经是信念问题,那请你回到信念那一讲,去审视和评判我们的信念推导过程。
识别和审视欲望
讲完了情绪,我们来看欲望。
如果说情绪是“我感到怎样”,那欲望就是“我想要怎样”。
比如说,“应不应该养成喝咖啡的习惯?”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如果我是对咖啡有瘾、想要喝咖啡,我肯定地说,喝咖啡防癌啊,应该每天喝。
再比如,“应不应该选择高薪,但是无聊的工作?”一个对钱有渴望的人和另一个对钱没感觉的人,给的结论也会不一样。
怎么识别我们的判断背后有没有欲望在影响呢?问两个问题:
第一个,我想通过这个观点和主张,得到什么?
第二个,如果有个平行宇宙,在那里我已经拥有了我渴望的东西,我还会持有这个主张吗?
“应不应该选择高薪,但是无聊的工作?”刘秋香可能认为应该。她主张应该,是因为她想获得更多的钱。
如果她已经拥有了万贯家财,那么她还会选择一个无聊的工作吗?不会。
你看,第一个问题其实是找答案,第二个问题是验算。如果刘秋香有了万贯家财,还是会选择一个无聊的工作,那么可能她的思考背后的欲望不仅仅是获得财富,还有获得某种稳定的被社会需要的感觉。这就值得再挖掘了。
识别和审视人生追求
如果我们借助这些问题不断地练习,在各种场景、各种问题之下去识别我们的情绪和欲望是怎么样影响思考的,这个练习还会带来一个自我觉察的价值:你其实就会越来越清楚,你人生中最在意、最想追求的东西是什么。
再跟你的信念系统一结合,恭喜你,你比别人更清楚自己的人生目标。
这还不止。接下来,批判性思维又要发挥一次重大作用了: 它不是去评判你的人生目标好不好,而是去帮你评判,在你的整个人生和每一个中短期阶段里,你该重点思考哪些问题。
你还记得吗?我们前面说,作为一个高质量的批判性思考者,你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成体系地思考。可是思考什么?答案来了,思考你该怎么有效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换句话说,你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
关于我的人生目标,我应该思考哪些问题?
有没有一些指标,可以用来判断我遇到的新问题是否跟我的人生目标相关?
我应该怎么面对人生主线之外的信息吸引力?我应该爱惜自己的思考力,提醒自己避开那些东西,还是在某些情况下,允许自己的大脑放放假?等等等等。
你发现没有,你的情绪、欲望是什么,怎样对待它们,其实已经是人生观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你愿意在自己的人生主线目标上投入多少,在副线上投入多少,也没有标准答案。但批判性思维能让你用一个更明智、更开放思考框架来思考它们,而且你能清醒地意识到你进行了负责任的思考,不是只作直觉判断。这就是我们说的“思考自由度”。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去研究了影响我们思维倾向的感性因素。我们需要留意,自己在认同某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是在逻辑上认同,还是在情感上认同。
好,到这里,影响我们思考倾向的三类重要因素——信念、立场、情绪和欲望都已经讲完了。
我们的思考框架里包含三类东西:第一,知识储备,这是我们的食材;第二,思考技术,比如方法论和模型,这像我们的菜刀;第三,思维倾向,这是我们做出中餐还是法餐的可能性。
思考技术和思维倾向我们已经讲过了。你可能发现了,这里面的第一点,知识储备,我们还没有怎么讲过。它跟批判性思维有关系吗?
有的。我们一开始讲过,阻碍我们思考自由度的两件事,思维局限和知识面局限。下一讲我们就来讲怎样识别自己思考当中的知识面局限问题。
思考题
我想问问你,你见过什么利用情绪和欲望说服别人的高手和例子?
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来,让我们一起避开思维的陷阱。
我们下一讲再见。

12 反思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12 反思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10:34 9.69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这一讲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哪些知识储备上的局限,在阻碍我们达到更高的思考自由度。
这恰好回到了我们课程最开始讨论的那件事:阻碍我们自由思考的局限有两种,思维方式本身的局限和知识面局限。最常见的两种知识面局限,分别来自于时代和格局。我们分别讲一讲。
时代局限
先说时代局限。我们的思考框架里有一些信念,是有强烈时代烙印的。这些信念在当下、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可能适用,但放到其他时代背景下就未必了。
比如我身边的父辈,50后、60后,他们普遍爱囤东西,还不单单是说买米买油一买买一大堆,旧东西也囤,穿不下了的衣服,不搭配的旧家具,空了的矿泉水瓶,吃不完的剩菜。而80后到00后的年轻人,其实不太能理解这件事,我们都觉得,用完就扔,需要了再买不就行了吗?
父辈们爱囤东西,是因为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大多是在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里度过的。他们在成长时期形成的一个信念是,“物质是匮乏的,东西要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跟心理学里的“补偿”这种防御机制很像。
而比他们年轻30岁的人呢?他们的年少时期赶上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一直是一条飞速增长的向上曲线,能买到的消费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还越来越好。所以我们没法理解“物质匮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而如果我们跳出来,结合时代去理解这个问题,你可能就不会在吃不吃剩菜这种具体事情上跟父辈不愉快了。你可能还能意识到,经历了匮乏时代、拥有囤积和补偿心态的父辈们,为整个中国经济还做了一个特别伟大的贡献。这就是让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超级高,使得我们国家有足够的资本去扩大实体产业。
但是,从2011年起,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开始逐步回落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一方面父辈们开始享受国家的社保机制,一方面我们这群心理有足够物质安全感的80后、90后们成为了社会的主要收入人群。
你看,当我们能够去理解时代局限时,就可以更平和地理解老一辈人认为“应该囤东西”这个判断了。
在2014年以前,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守则》里有一条规定叫“见义勇为”,但是从2014年开始,这一条对青少年的要求被删除了。为什么?这是因为随着时代向前走,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小孩面对成年人是没有对抗力的,加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青少年去见义勇为,社会成本太高了。
再举个例子。
今天你再去实体超市比如沃尔玛,会发现沃尔玛在减少人工收银通道,来引导顾客学习用手机自助结账。有时候这带来一个麻烦,就是老头老太太们不愿意学,宁可在仅有的一两个人工通道那里排长队。你怎么看?
技术本来是为了提高便利性的,现在为了让人去用新技术,牺牲了顾客的便利性,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在排队的那15分钟里,确实是感觉技术在给人添麻烦。但如果我们拉长时间刻度来看呢?其实,沃尔玛是在给老年人做半强制教育,逼他们去学移动时代的生活技能。
中国市场用手机完成服务和支付已经是主流趋势,未来的大环境,会让不熟悉移动操作的老年人感觉越来越被动。所以,沃尔玛自助结账这个动作,今天看只是个营销,但长线看,是一种老年生活技能教育。沃尔玛不是在舍本逐末,而是在帮老年人迎接大未来。
同样一件事,同样是我这个思考者,我怎么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呢?我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要求沃尔玛放弃推行自助结账服务,这个结论往后推3年和30年,还成立吗?”然后我就马上意识到,当下做这个推广运营有它的价值。
我们民间俗话爱说“走着瞧”,其实就是在说看长线。用长线视角来理解短线问题,得出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甚至更好。
这是第一种局限,时代局限。要破除思考框架里的时代局限,有一个问题比较好用,我前面已经提过了。你可以这么问自己:
这个结论,如果往前或往后放3年、30年,还会适用吗?
格局局限
第二个局限叫格局局限。
格局局限指的是,世界上还存在其他你完全不知道的维度,知道了你也不关心,因为那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你没概念,不在你的优先级序列里,你所能接触和感知的世界就是你的格局边界。用一句有点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没法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
晋朝有个皇帝叫晋惠帝,有人向他报告,老百姓没饭吃,他反问:“何不食肉糜?”吃不起饭,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有的网络写手写小说,写霸道总裁给公交卡一次性充值500万。这都是站在自己的格局上,没法去理解更宏大或者更微观的世界。
晋惠帝和老百姓、网络写手和霸道总裁,至少还是在同一个维度里的不同格局差别。如果把语境再扩大到不同维度之间,我们会发现维度之间的理解差异会更大。
比方说,基督教徒们经常面对的一个外部疑问是:上帝既然是全知全能的,那他能不能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这个问题,我听过最妙的一个回答是:正是因为上帝全知全能,所以他不需要遵守人类世界的规律。这其实是在说,你这个问题对上帝来说是伪问题,更高维度的物种不是低维物种能够理解的。
你别以为维度局限只适合用在形而上的辩论啊。这种格局局限已经在我们的真实世界里了。
你肯定知道,这两年,有一些非常聪明的人类在强烈反对人类开发和探索AI,也就是人工智能,其中就有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自己是一个离前沿技术非常近的人。
他们为什么反对呢?原因简单来说就是,AI的思考过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个黑箱,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思考的。所以像马斯克这样顶级聪明的人类,就非常担心,AI里最强的那一支会在某些我们意识不到的维度上,自行学习和决定了某些东西。
你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我们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AI,它也没有科幻片里那种邪恶意志,想要反抗和称霸地球。我们怀着美好的初衷,跟这个AI说,我们要消灭人类疾病。
好,定义好任务了,AI以消灭人类疾病为目标开始工作了。
但它到底怎么理解“消灭人类疾病”这个目标?会以怎样的手段去实现消灭疾病?我们并不知道。它可能认为,让全人类失去思考能力,没有疾病这个概念,就能最快速地消灭疾病;或者,人类全都消失,也等于消灭人类疾病。那它会做些什么?
有句话说恐惧来源于无知。我们人类里最聪明的那一群人,正是意识到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什么”,所以在当下才对探索AI怀有极为保守和谨慎的态度。
好,那么格局局限,无论发生在同一维度上还是其他维度上,我们有办法可以识破吗?很遗憾,没有直接解法。最有用的办法听起来非常鸡汤:多看世界、多接受信息,保持好奇,多学东西。
格局局限很难破除,除非你亲自经历了另一种格局,获得那种格局之下的体感。但批判性思维能做到的是,帮我们意识到我们可能存在某些格局局限。
想要意识到我们的格局局限,可以这样问自己:
如果我站在更大的格局上,或者变成更微观的当事人,我还会这么想吗?
到这里,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我们都讲完了。这是两个非常难突破的局限。但正如乔布斯的那句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为什么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句话,就是因为它展示了一种开放心态和自我完善的欲望,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追求更高思考质量的人每天在不断践行的。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讲的是,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框架永远可能存在局限,永远值得修补和完善。
到这里,怎样进行“关于思考的思考”,我认为你应该知道的事,我们已经讲完了。你发现没有,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考如何思考的方法,它其实也有自己的模型。简单来说,这个模型包含三个问题:
如何拆解一个思考过程?
如何评估这个思考过程?
如何从思考框架出发,重构或提升这个思考过程?
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关于时代局限或者格局局限的思考例子?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让我们一起避开思考的陷阱。
下一讲,我们来聊聊批判性思维自己有什么局限。我想告诉你的是,永远能意识到自我存在局限,是我认为人类最可爱的优点之一。
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13 反思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性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13 反思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性
09:55 9.08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前面我们一直在讨论,怎样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识别一段思考当中的各种局限。到了这一讲,我想试着跟你讨论一下,批判性思维本身存在什么样的局限。
从我的个人视角看,批判性思维本身有两种局限。
第一种,批判性思维,不能够帮你打开视野和格局。
我们前面讲了,打开格局的过程就是完善知识储备的过程,而这要靠大量汲取优质信息。批判性思维只能做到判断信息是不是“优质”,但没法做到“大量汲取”。
怎么办?办法就是去大量汲取信息,拓展知识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课程一开始说过,海绵式思维有它非常重要的正面价值。
批判性思维的第二种局限,是它作为一个思维系统,是不完备的。
什么叫系统的不完备?就是你在系统之内,能意识到某个问题的存在,但你没法基于这套系统去解决它。
你可能还记得,前面我们提出过一个问题:既然上帝是全能的,那他能创造出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吗?我们当时的回答很简单,上帝既然是全能的,他就不必遵守我们人类的逻辑。
在这一讲里,我想把“上帝有他不必遵守的逻辑”这个认知,重点跟你讨论一下。
全能的上帝与举不起来的石头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我们所讨论的这个世界,它的存在前提之一就是“上帝全能”。在这样的世界里,“上帝举不起来的石头”这种东西不存在。就像方的圆、不能被2整除的偶数,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也不存在。
所以要求上帝创造出一个他举不起来的石头,就像要求设计师设计五彩斑斓的黑一样,反推出来的并不是上帝或者设计师的能力有限,而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边界有限,我们的世界里就没有五彩斑斓的黑,也没有上帝举不起来的石头。
或者,换一句残酷点的话说,这样的东西或许存在,但以我们人类有限的认知,察觉不到、理解不了。
这可不是打什么机锋。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不久前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说,在二维空间里,生命完全有可能出现。如果我们不去研读这样的论文,一下子,是不是也想象不出、理解不了,活在一个二维平面里的生命是什么样子。(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906.05336)
回过来,上帝全知全能,这个命题是我们在三维空间里提出的,用产品经理的话说,它的适用场景就是三维空间这个系统。那么,要是上帝在这个系统之外,找一个没有空间维度、只有时间维度的宇宙里创造一块石头,那么“举起来”这个概念可能都不存在。但那是个什么东西,我们三维世界的物种理解不了。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设计师没法设计出五彩斑斓的黑。这一系列系统性局限的背后,站着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这个定理被认为是动摇了数学的基础。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奥匈帝国的数学家哥德尔在1931年提出的,当时他只有25岁。
因为我们不是数学课,我没法用那么精确的说法来表述这个定理,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它说的是:包含了算术系统的公理体系是不完备的,这个公理体系里,总会存在一些没法在这个体系内判断真假的命题,你怎么补也补不全。
什么叫公理体系?按照哥德尔的定义,能被一套规则定义的集合就算一个公理体系。那么,大陆法系定义的秩序体系是一个体系,日语覆盖区域的日本文明是一个体系,由批判性思维组织起来的思考体系也是一个体系。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有专门的课程讲过,你在得到里搜索一下就能找到,我们就不展开了。你只需要记得的是,它是说,一个系统里一定存在一些问题,是这个系统本身无法解释的。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系统性的局限。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解释力可不只是用在论证数学的不完备。前些年,互联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做“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其实也是在说,一个解释系统总有它自己所解释不了的问题,需要求助于另一个系统。
语言体系的不完备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系也各有各的不完备。
我们今天汉语里说“K歌”,其实也是在表达一个汉语系统里原来没有的词汇涵义。英文里想表达汉语“江湖”这个词的意思,也只能直接按拼音音译成“Jianghu”。这都是得直接借用语言系统外的语言来解决本语种的描述问题。
德语更典型,有很多描述情绪的单词,词义特别一言难尽。我的同事陆晶靖告诉我,德语里有个词叫“Fernweh”。意思是“对某个从没去过的地方产生的思乡之情”。这种情绪一个中国人有时也会有,比如小城镇里老一辈人心目中的首都北京,或者一个动漫迷心目中的东京秋叶原。
但这还不止,这个词还有后半个涵义,那就是“对当下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厌恶”。你想想,中文里哪有什么词汇,足够解释和定义这样一种拐了两三个弯的情绪,我只能用一百来字来絮絮叨叨,连解释带打比方,才勉强传达了这个德语单词的词义。
更离谱的是,陆晶靖还甩给我另一个德语单词,叫做Weltschmerz。他说这个词离谱在用汉语根本没法解释,别说100字了,500字也不行,可能得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才差不多。他给我发了一个维基百科的英文链接,让我自己去看。我也放在文中了,让你感受一下。(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ltschmerz)
我花了好几分钟去讲语言体系的不完备,是为了引出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的一个观点,他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我们的思维是靠语言来组织起来和推进下去的。那么, 一个语种对世界的描述能力不完备,肯定就会导致对应的思维体系的不完备。
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思维体系当中的一种,它显然也会存在不完备。
批判性思维本身的不完备体现在哪里呢?
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不负责构建
这个不完备体现在,批判性思维只能评判思考,没有能力构建新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化身是一个检察官,只负责评判一段思考有多扎实,但你想要评判一段思考,你首先得产生一段思考。而批判性思维,恰恰不能让新观点产生,不能解决思考的从0到1,这就是批判性思维最大的局限。
这很好理解。你可能是一个顶级裁判,但未必适合下场踢球。你可能是一个像麦克斯·珀金斯那样的天才编辑,能发掘和成就出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这种级别的作家,但这也不意味着你自己能写出伟大的小说。因为好编辑的审视和评判能力,跟创作者所需要的捕捉能力和表现能力,不是一个东西。真要写出一个有灵气的小说雏形,还得海明威自己来。
批判性思维在体系上的不完备,跟我们前面讲的思维方式局限和知识面局限,很不一样。
思维方式局限和知识面局限都只是个体的无知,答案是存在于世界当中的,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可能有别人知道。但是,某种思维体系的不完备,是整个系统的无知。只要我们身在系统之内,我们和整个系统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悖论或者无解问题摆在那里,无情地碾压我们。
我们对这种不完备真的束手无策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试着冲破这种系统局限呢?有,那就是用局外意识,去审视我们现有的系统,拓展现有的规则边界,去观察当前看不到的事实,去思考当下理解不了的问题。
这就相当于作为一个天才编辑,我们也得老老实实去向海明威请教,请问,我要是也想写出一部小说,我该从哪学起呢?
下一讲,我们就来推荐两种海明威式的思维拓展方向。它们能帮你构建新的思考,帮你从批判性思维的体系出圈。
思考题
如果你刚好还掌握一门外语或者一门方言,你能告诉我这门语言里有什么难以描述的特有词汇吗?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让我们一起增加知识储备。
我们下一讲见。

14 成长与创造:值得拓展的思维能力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14 成长与创造:值得拓展的思维能力
10:30 9.62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这一讲已经是我们这门课的大结局了。
整门课我们一路都在反思“思考”这件事,一路走来,我们干脆还反思了批判性思维本身,明确了它最大的不完备就是不负责构建新的思考。
到了最后这节课,我想给你推荐两个思维拓展方向,它们对破除批判性思维自身的局限会有很大帮助。这两个推荐会带有我的个人化主张,也请你审视和评判。
它们一个是成长性思维,一个是创造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怎么定义它们呢?如果跟批判性思维做个简单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这几种思维活动最直接的区别体现在思考目的上。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要审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不对、好不好。
成长性思维的目的是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来提升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呢?是探索问题的新解法。
你发现没有,成长性思维关注的不是问题,而是自我的成长。它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视为自我成长的工具和手段,问题要是解决了,我从经验当中获得成长;问题没解决,我从教训当中获得成长。
你可以想想自己比较有印象的一次挫败,比如被别人指出缺点,审视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是什么。它让你对那个人心生抵触、不愿回忆吗?还是你进行了反思,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这个缺点?
如果是后者,那你就拥有了成长性思维的基本信念。也就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为了实现这一点,你愿意调整自己,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外做事。这样一来你就能形成正反馈,确实能拥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积极人生。
这种成长性思维能训练吗?能的。有一本书叫《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罗写的,就是在探讨这个问题。
此外,得到App里其实有一些课程也是在帮你建设这种积极心态,像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古典的《超级个体》都是在提供这类价值。
那么,创造性思维是什么呢?我们说了,它关注的是问题有没有新的解法。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是你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发散能力、直觉这些跟心智相关的特质。它们经过有意识的觉察和训练,也是可以内化为能力的。
进到这门课里、一起研究和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所有人,包括你在内,毫无疑问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成长性思维。你肯定意识得到成长性思维对你的重要性,它能帮你赢。
至于创造性思维,虽然也挺好,但好像不是那么刚需。
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跟你聊聊我的个人偏好了:两种思维方式里,我更喜欢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关注的对象不是自我,它关注的是问题,关注的是世界。
做个对比的话, 如果说成长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是“我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那么创造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就是“世界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
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会为了自我成长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当然也会改变世界的某一部分,但这只是一个副产品。
而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却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努力,作为副产品,他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会成长。虽然结果很相似,但是这一点点主次之分会带来人格上非常奇特的魅力。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常常觉得那些想要颠覆世界的反派也有迷人之处,比如《复仇者联盟》里的灭霸,《蝙蝠侠》里的小丑。这通常都是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提升自我,而是改造世界。
一个人要是关心世界,你透过他就能看到世界。
好,那怎么训练创造性思维?我还是举贤不避亲地推荐一下得到App上的课程,比如郝广才的《创意思维课》、李新的《有效训练你的幽默感》,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为什么训练幽默感也是训练创造力呢?因为人类发笑的一个重要机理就是接收到了意外信息。训练幽默感,恰恰就是在训练怎么给套路问题寻找新答案。
成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构建和探索能力。一个是构建自我,一个是探索世界。如果你训练批判性思维有了一定进展,还想追求更高质量的思考,我非常建议你继续拓展这两种思维能力。
珍惜你的思考成本
好,关于思维的拓展方向也讲完了。在这门课的最后一小部分,我想要再给你一个私人提醒。这就是: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事无巨细地滥用你的思考能力。
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你的思考有成本。你的时间、精力,甚至思考用到的意志力,都是成本。作为一个追求思考质量的人,请珍惜你的思考成本。
这个世界本来已经很复杂,而且它还在不断进化。你作为其中一员,需要思考和判断的事情太多了,你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资源。我们已经说过,在学会批判性思维这套思考技术之后,你最值得用它来评判的问题,显然是“什么是你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怎样做能不断地接近乃至实现它”。
比如说,要是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训练批判性思维,那么你在各种议题上进行大量思考,这当然是很清醒,也很值得的投入。但在长线里,不以训练批判性思维为目标的话,我们在思考前还是要多问自己一句:我们想要参与某些热点话题、思考某些问题的时候,是理性决策,还是情绪使然。我们应该意识到思考成本的消耗,然后去判断它值不值得。
我有一个评估麻烦事儿的金钱指标,叫“不折腾费”,意思是我在面对一件繁琐的事情的时候,我会想一想,花多少钱我宁愿把这件事外包出去,或者省多少钱我愿意把这个麻烦给担了。一旦明确了价格,我马上就能作出相对理性的判断。
比如我们做股票交易,我已经在秋香公司开了户,秋香给我的交易手续费是千分之二。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家新的富贵公司,富贵给我的交易手续费是万分之五。听着很吸引人吧?手续费降到了原来的1/4。那我要不要折腾一次,转移我的股票账户呢?
我会这么来想,假设我用1万块来买股票的话,其实每做一笔交易,秋香公司会收我20块,富贵公司收我5块。价差是15块钱。那如果我天天交易,我的波动和损失可能都不止100块钱,这15块算不上什么,如果我买一次股票就持有1年,那么一年我只多花15块钱也不算心疼。那从我的决策角度讲,我的不折腾费就是15块,不够我麻烦的,我就不折腾了。
同样的,如果你感兴趣,你也可以对你的思考成本上做类似的量化评估。我们就不展开了。你可以设计自己的方案,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和讨论。
不建议你过度使用思考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决策和行动,相信本能、相信主流经验、相信专业就够用了,我们没必非要重新发明轮子。尤其是这些本能、经验和专业能力被反正验证过了的时候。在俗话里,它们叫常识。
常识跟知识的区别在英文里体现得更明显——常识叫Common sense,知识叫Knowledge。Sense其实是体感、手感,是我们在日常积累下来的经验。
塔勒布有一本书叫《反脆弱》,里面有一个比喻非常精妙,叫“教鸟儿飞行”。什么意思呢?鸟儿本来就会飞,但把飞行技能理论化、知识化的却是知识专家们。
如果你本来就是鸟儿,向你的本能学习飞行,其实已经是最优策略。飞行是你的本能,是一手的common sense,而知识专家们整理出来的飞行技术,其实是二手的knowledge。
总结
回到批判性思维的语境里,我要说的是,我上面这些建议和推荐,仍然只是我的个人主张。你作为一个已经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思考者,你完全可以自己去评判这些观点背后的支撑逻辑是什么,去决定你认不认同、接不接受。
哪怕这么审视完后你并没有认同我,你也已经完成了一个转变:从“看山是山”,来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中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你不再被别人的观点简单摆布。你在看到更完整的逻辑和更多的选项之后,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你已经回到了我们这门课一开始的初衷:追求思考自由度,成为更明智、更独立的思考者。
这门课的正式讲述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讲,我整理了一份供你随时使用的批判性思维问题清单。期待我们在其它的课程里再见。

15 一份批判性思维的通用提问清单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
昨天
进入课程 >

15 一份批判性思维的通用提问清单
04:34 4.18 MB

蔡钰亲述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整门课程下来,我们其实是用各种各样的问题,串起了一次对思考的完整反思。我们有三个重要的收获:
第一,是一套独立思考的方法;
第二,是从思维和信念层面重新认识了自己;
第三,是一个变化:无论多不高兴,我们都是可以被说服的。因为我们不是简单信奉某个观念,而是信奉观念背后的形成逻辑。
这三个收获帮我们摆脱了思考无意识的处境。所以,我不得不引用《纽约时报》的发行人A.G.Sulzberger的一句话来赞扬一下收听这门课的你。
他说: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只想要验证他们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但《纽约时报》的读者有一个共同点:“我想要获得那些能挑战我既有认知的想法。”
你看,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吗?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你一样的追求高质量思考的朋友,请你把这门课也推荐给他,让他加入我们,成为又一位思维升级之路上的互助者。
为了方便你使用和练习批判性思维,我们把课里这些审视思考的关键问题整理成了一份清单。
这份带着10个主问题的清单,你可以用来审视自己的思考,也可以用在面对一个外部观点时,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

在这10个主问题里,还有一些你值得追问的子问题,我就不一一念了,我做成一张表,你可以看一看。
10个问题列完,你可能发现了,第2个问题“审视这个观点对我重要吗”,其实是一个“刹车问题”,它在快速帮你做一个决定,要不要继续往下进行审视和评判。
不过,在你刚刚学完这门课的前几个月,我非常建议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重要,我的目的是训练和提升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应的,我也非常建议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用20天,每天抽出15分钟,从你接触到的新闻评论里,挑出一篇文章,按照这个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清单审视一遍。20天下来,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思考质量和思考速度的提升。
再进一步,我列出几个近期有意思的问题,也供你练习思考、练习自我审视。
小区里的养狗用户应该多交物业费吗?
学校应该要求家长每天留出2小时来辅导孩子写作业吗?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应该主动打疫苗吗?
应该去三线城市享受生活,还是在一线城市打拼理想?
拼多多当下应该深耕国内市场还是去做全球化?
整个练习过程中,如果你有任何有意思的思考,或者想到一些新的值得讨论的有意思的问题,非常欢迎你回来在课程里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和成长。

How

关于日常生活中训练专注力的清单

专注力是决定效率的重要因素。可怎样才能拥有超高的专注力?

「得到」App 请到许岑,一个从幻灯片制作到吉他、英语,都能快速掌握到专业级的学习高手,为你创作了这份清单。让你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高效训练自己的专注力。

  1. 成年人专注力的训练,需要很强的仪式感。日常生活本身不能训练专注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平常的生活中营造仪式感,提升专注力。所以,专注力的训练,不能单靠自身的意志力,也要学会借助外部环境产生影响。

  2. 平常生活当中影响专注程度非常大的因素,就是睡眠。睡眠不够,人很难做到专注。所以,困了就睡,不要已经困得不行了,还要硬撑着做事。如果睡眠质量不高,适量的运动能让你睡得更好。

  3. 如果你学习一样东西需要工具的话,要买贵的。贵到什么程度呢?让自己觉得心疼就可以了,尤其是乐器。便宜东西本来就不是靠专注力制造出来的,一样东西能让你感知到专注力,才能够对你自己的专注力形成一种训练。

  4. 购买正版会训练专注力。一切学习的介质,不管是图书、工具软件,还是课程,都应该使用正版或者付费版。寻找盗版是要花时间的,无法让人专注。

  5. 如果你需要专注去做的那件事,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坐着,记得买一把好椅子。

  6. 在工作和学习的环境中,尽可能地使用射灯。光束的聚焦,可以让你的注意力稍微集中一点,因为其它的环境都是黑的。就像舞台上的那种感觉,你把自己放在舞台上应该会比坐在观众席里更专注一些。

  7. 吃饭是非常适合营造仪式感的行为活动,尽量吃点好的,少吃速食,少点外卖,尽量少吃自助餐。哪怕只有自己一个人,也要学会好好吃饭。

  8. 练书法也可以训练专注力。用毛笔写字的时候,人的呼吸会被自动调试得极为均匀。当然,在贵的宣纸上练习,比起旧报纸会让你更加专注。

  9. 学习时,不要一刻不停地记笔记。当你在听讲的时候绝对专注,就会意识到真正应该记录的要点总是非常有限的。

  10. 不要边听歌边做事,除非在做不需要特别专注的事,比如机械地重复劳动。但就算机械地重复劳动时听歌或播电视剧,也会更容易出错。

  11. 如果你希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要在孩子认真摆弄东西的时候,去跟孩子搭话,陪伴不一定非要讲话。也尽量不要因为到时间吃饭或睡觉,去打断正处于专注的孩子。

关于刻意练习的清单

「Deliberate Practice」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提出。

2010年,万维钢第一个将其翻译成——刻意练习。由此,这个概念开始广泛传播,为人熟知。
可以说,万维钢是中文世界对这一理论体系认识最深刻的人之一。

  1. 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就是刻意练习。成为任何领域高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

  2. 关于刻意练习,被误读最久的一个概念是“一万小时定律”。事实上,想把自己变成高手,光知道“一万小时”毫无意义,因为真正的关键根本不在训练时间,而是训练的方法

DeepCreator:Correct Practice makes perfect.

  1. 功夫就在功夫上,“功夫在诗外”就是一句谎言。技能是人脑中的一种硬件结构,是“长”在人脑中的。要高度针对性地重复练习基本功,想要学什么功夫,就应该练什么功夫。

  2.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制定目标和进化的艺术。

把握好节奏,归位复位,Refresh

  1. 在“舒适区”做事,叫生活;在“学习区”做事,才叫练习。有效的练习必须发生在“学习区”,一旦你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该在上面继续花时间,要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凡是达到“我闭着眼睛都能……”这个程度的人都废了,高手不会闭着眼睛做事。

  2. 只有结果可控的领域,刻意练习才有用。股市是不可控的,所以刻意练习预测股市很可能就没用。有严格固定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最大,比如国际象棋;没有严格规则的领域,练习的作用则非常有限,如编程、航空飞行、广告创意。

  3. 把要训练的内容分成有针对性的小块,对每一个小块进行重复练习。艺术家要采风,棋手要打谱,律师要学案例,政客要读历史,科学家要看论文。宁可定期坚持发几篇灌水小文章,也比苦读10年期待一鸣惊人强。

  4. 刻意练习的关键是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你需要一个旁观者,他不见得水平比你高,不需要经常跟你谈心,不用激发你的战斗热情,但他必须给你提供三步反馈: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5. 有效的反馈,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超脱,对事不对人,反馈者不把你的错误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试错,你犯错误的代价很小。

  6. 考试是最好的反馈。熟悉并不等于理解,想要真正理解,唯一的办法是考试和测验。没有经过测验,你的知识只是幻觉。

  7. 学习时间长不等于用功,决定性因素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环境。刻意练习不好玩,如果你在打打闹闹中享受练习的过程,那就不是刻意练习。你必须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单独学习,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才是最酷的。

DeepCreator:坐忘书房、光海书局,西西弗…

  1. 刻意练习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敢于迈出从舒适区往外走的那一步。你不但应该在“学习区”刻意练习,你的研究、工作和娱乐都应该在“学习区”。

刻意练习可以使几乎任何人在大多数领域成为高手,如果能更早知道这一点,你在奋斗路上也许可以节省更多时间和精力。

关于如何进行科学决策的清单

在生活中,你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决策。那么,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决策水平?

「得到」App请到《精英日课》主理人万维钢,为你提炼10条科学决策的心法,助你离正确决策更进一步。

  1. 决策是一个非常纠结的心理过程,是在几个难判优劣的选项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我们所说的科学决策。所以,完成一项领导布置的任务不叫决策,选一件性价比超高的商品也不叫决策。

  2. 科学决策必须遵从这四个步骤。

  • 第一,看清自己有哪些选项;
  • 第二,评估每个选项的优劣;
  • 第三,从选项中做选择;
  • 第四,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
  1. 决策的关键在于给自己增加选项。老江湖和高中生做决策时最大的区别,就是老江湖会自己给自己创造选项,而高中生只会在原地打转。如果你没有选项,那只能叫决心,而不叫决策。只要能在yes或no的基础上增加一两个选项,错误的比例就能明显下降。

  2. 最简单的增加选项的办法,就是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这叫“寻找亮点”。就算大多数人都失败,也总会有人成功,你只看成功者怎么做就好。先看内部,再看同行,不行就去找其他领域。掌握的套路越多,办事的选项就越多。

  3. 为了避免做决策时有“先入为主”的影响,就要给自己“设立反对派”。当人心里有明显偏好的时候,就很容易听不进去反面的意见,这叫“确认偏误”。想打破“确认偏误”,就要找几个朋友扮演反对派的角色,想方设法给你提反对意见。如果你听了所有反对意见还想做这事,那你这个决定才有可能靠谱。

  4. 避免纠结的办法,是在决策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旁观者。你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10分钟之后你会如何看待你此刻的决定?10个月之后和10年之后你又会作何感想?这个“10/10/10法则”能帮助你克服短期情绪。

  5. 做决策时要记住一点:你并不特殊。有个概念叫“基础比率”,意思是以前做过这件事的人的平均水平。根据“基础比率”,如果以往大多数人做某件事都失败了,那你大概率也会失败。别以为自己更了不起,别人在做这件事之前也曾以为自己了不起。所以,除非你是真的特殊,真有他人看不到的洞察,否则就不要轻易忽略前人的经验。

  6. 价值观是决策中的终极判官。任何分析都有限,到头来你可能还是面临两难选择。这时候,只能看价值观。所谓的价值观就是你的优先级,就是你认为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很多人做着做着就忘了优先级,所以人们才总是提醒自己要“不忘初衷”。

  7. 最高级的科学决策其实是“不科学”决策。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拍脑袋决定,想做就做。管它有没有枣,先打一杆子再说。它的科学之处在于“试水”,先动起来之后再调整。

  8. 试水的时候记这三个原则:第一,尽可能地尝试新事物;第二,尝试要可控,要确保实验不给我们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第三,获得反馈,从结果中学习,随时调整做法。

刻意练习的3种模式,很多“天才”不过是找对了方法

第一个建立反馈的办法,我们称之为音乐模式。


什么叫音乐模式?

钢琴水平是怎么练出来?我身为一个外行,认为肯定是对着琴谱弹呗。
可琴谱可能早在几百年前就写好了,所以钢琴家们不断练的是什么?
是钢琴的演奏表演的能力,练的是手法、是节奏。

钢琴家们会用录音,发现练习中的错误,然后纠正。

刻意练习中的音乐模式,就是把这一小段琴谱,切割成一个个小段,每个段落循环练习。

还有哪些能力,是用这种方法来训练出来的?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演讲能力。
你必须要能站在台上张口去讲,讲完每一场,结合大家的反馈做出调整优化。
甚至架个摄像机,把你演讲的过程拍下来,然后你一看视频回放,发现——
我的腿为什么一直在颤抖啊……我的身体怎么一直往后躲啊……我怎么说了那么多“然后”啊……

这些是平时感觉不到的,就必须通过观察和反馈,不断纠正。
发现了不足怎么办?下次再讲,再录一遍,不断重复这种练习。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我从高中开始学习辩论和演讲的故事,年少的我误打误撞,进入了刻意练习的音乐模式。

一次次,一段段提高能力,你的水平才会真正的提高。
演讲、唱歌、表演……这些技能只有借助音乐模式的反复训练,才会变成你的能力。

第二个建立反馈的方法,叫做国际象棋模式。

简单地说,在这个模式下,能力是可以通过找到对手、学习高手来获得的。
以下棋为例,人类学习下棋,水平提升的快慢,很多时候取决于陪练的水平。
所以,研究高手的棋谱,是棋手们常用的训练方法。

比如辩论这种能力,如果没有对手跟你真刀真枪地战个痛快,可能很难练出来。
再比如说商业,也是当你找到了对手、甚至是宿敌,你才能被激发,真的顿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经常在说百战归来再读书。
你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

第三种建立反馈的模式,体育模式。

体育模式需要我们对单项技能反复练习。
比如说游泳,有个运动员非常厉害,叫菲尔普斯。

你想过一个问题没有,菲尔普斯都是世界上游泳最快的人之一了,还有人有资格做他的教练吗?
如果没有的话,那奥运冠军岂不是都没有教练?
但真相是,不论一个运动员多么厉害,旁边都要有个教练。

既然教练的比赛成绩不如运动员,那他们的工作是什么?是基于运动项目的方法论和训练产生的反馈体系,来帮助运动员不断提高。
踢足球时,什么位置的任意球要怎么发?长跑或短跑时,每个阶段的步子迈多大?骑自行车时,什么时候站着什么时候趴下?
所有运动项目的背后,都是行之有效的逻辑和方法。
不是去跟游泳最快的人学游泳,而是要在单项上,用专业方法训练自己,借助教练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给自己反馈,这是体育模式给我们的启发。

很多人号称自己有 10 年工作经验,其实,他只是把 1 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了 10 次而已……
重复,不带来进步,真正的进步,来自“刻意练习”。
所谓的“刻意练习”,是因为不断反馈、调整,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有进步。
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往往是刻意练习时间最久的那个人。

关于如何用成本思维做决策的清单

学懂成本概念,就学懂了经济学一半。掌握一些经济学中运用成本概念的心法,对日常生活决策也会大有裨益。

希望这份清单能帮你建立初步的成本思维,助你理性决策。

  1. 凡是选择,必有成本。凡是说成本,我们一定是向前(未来)看,而不是向后(过去)看。

  2. 成本,是最大的代价。更准确地说,干某件事的成本,就是你为了它所必须放弃的最高价值。比如,你花两个小时去看电影,你的成本不是电影票的钱,也不是电影不好看带给你的负面感受。而是你放弃的,比如看书、打游戏、社交这些选项中,给你带来收益最大的那个选项。

  3. 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只盯着钱,要看到全部的成本。货币成本只是你放弃的东西里面的一部分。比起可以货币化的显性成本,时间、精力、质量这种往往容易被忽略的非货币化的隐性成本,可能才是影响你决策质量的关键节点。

  4. 沉没成本,是指你后来的举动也无法挽回的那部分成本,但你要记得,沉没成本不是成本。沉没成本作为一种历史成本,对当下的决策而言,其实是没有指导意义的。

  5. 理解沉没成本的真正难点,不在于明白它是什么意思,而在于当机立断,真的去实践。

  6. 成本是你放弃的代价。不是你放弃的,就不是你的成本。比如,有两份工作摆在我面前,一份是教师,另一份是像乔丹那样当篮球明星。我做教师的成本并不是当篮球明星的收入,因为我当上篮球明星的概率非常低,只是我的幻想而已,不能算作成本。

  7. 你的成本其实是由别人决定的,所以决策时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支出。假设你家在长安街有个祖传铺,你想要用来卖茶叶蛋。你可能想,反正不用交租,所以我的经营成本很低。但如果有人愿意花100万租这个铺位,你卖茶叶蛋的成本那可就是100万。

  8. 不要企图通过让“事情继续下去”的方式来挽回沉没成本。遇到一部烂片,正确的做法是果断起身离开,把剩下的一个多小时放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去。

  9. 也不要为了“保本”坚持错误决策。一味追求保本,可能错过“止损”的最佳时机。

  10. 但有的时候,将错就错也可能才是更有效率的决策。比如你夏天用3000元买了一个只能制冷的空调,到了冬天才发现其实你也需要制暖的功能。但如果这时这只能制冷的空调只能卖1000元,你还需要补3000元才能买一个冷暖双制的空调,那你就必须考虑,花3000元买暖气是否太贵。或许只花300元买一个暖风机,将就着过冬,才是最经济的决策。

  11. 不要把反复进行尝试的成本,只当做一次的成本。因为你每做一次尝试,都会产生新的成本。“范进中举”或许是不值得效仿的,他的每一次努力都需要重复付出成本。

  12. 真正可以指导我们决策和行动的,应该是在当前的时点下,未来的投资回报率。不要看过去花了多少,而是要计算额外付出的成本和额外会得到的收益。再想想,再付出一点所得到的,是不是你真的想要的。

  13. 越早搞清楚成本的概念,越能避免其消极的一面。即使失败,转行寻找新方向的盈利空间也会越大。

Experience

无论什么时候见到医生都多说声谢谢吧

——李笑来

2003 年的某一天,我老婆生病了,发烧、咳嗽、盗汗……

害怕,非常害怕。

幸好我们当时离海淀医院并不远,所以即便是被出租车司机拒载,也可以尽快步行到达。

医院里乱作一团……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带着口罩,看不见任何表情。

很快就 “确诊” 了,因为几个常见症状都符合 —— 要隔离。

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婆被安置在移动病床上,要被推走。我抓着床边不肯松手,工作人员推搡着我 —— 处理这种事情,没人心情好。

我知道不应该跟工作人员闹脾气,但也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那样一步一步地跟着病床走,但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突然听到一个人抓住我肩膀喊了一句话:

“你俩是一家的?”

是位女医生,穿着防护衣,带着口罩,有眼镜,完全看不到面容。她看着我,手指着躺着的我老婆。

我点头。

她又喊着说了一句 —— 人声非常嘈杂,她只能喊:

你俩住一起,但你一点都没事儿?

我只会点头。

女医生俯下身,跟我老婆喊着问了几句话,我懵着,甚至没记住医生问了啥。

女医生又转过来冲我喊,

别紧张!就是消毒水过敏!要真的有事儿,她看起来都这么严重了,那你俩都得有事儿!你没事儿,她就没事儿!放心吧,就是消毒水过敏!背回去!家里不要掸消毒水了!窗子要开着!要多喝水!明后天就好了!放心吧!

扶着我老婆看我背好她之后,女医生就拉着那位工作人员去别处忙了……

我就那么懵地背着老婆回到家里。

隔了好些天,我才反应过来,我竟然根本没有任何办法再找到那位女医生了。

压根就没地儿去说一声谢谢。

听说这次又有很多战斗在一线的医生被感染,伤心。

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了习惯,见到医生,都会不由自主地多说一声谢谢……

每个人的裂痕,最后都会变成故事的花纹

What can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DeepCreator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形成一些主观的概念,希望在一生中找到自己的同类。然而这个世界自有他的真相,主观和客观必然是要碰撞的,每个人主观的概念又非常不一样,同时世界又在不断变化,结果就是内外不断碰撞出裂痕,“怎么和我想要的完全不一样”,就迷茫了。

上周三晚上和笑来老师说到做产品的刚需,他还说,“你们啊,要千方百计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

每一次了解都是一次碰撞到破裂的过程,每一次裂痕,随之而来就是一次迷茫和重启。

说的好像很轻松,其实出现裂痕的时候,真的不好过。我这会坐在建外soho某幢的19层,看着外面的城市灯光,边敲键盘边想起几次于我而言比较大的裂痕,都是狠狠大哭过一场的(泪腺确实过于发达,微笑脸)。

“于我而言”,因为那些让我难过的事,其实对于别人来说都非常微不足道,对于这个世界来说也完全不重要,虽然它们是我重启的一些关键时刻。

简单说我的三段故事。

1

复旦改变了我很多。

我是那种典型的特别认真的好学生,喜欢学新的东西也喜欢问问题,就是那种每堂课坐在第一排问很多那种。爱好也多,就这么养成了啥啥都必须做好的习惯。

接收到太多正反馈的问题就是,特别受不了失败,这可能是传统意义上好学生的通病。小学三年级,我就会因为要给班级写评比的宣传手册写到夜里三点,也只是因为班主任给了我这个任务,我想给我们班评上标兵而已。

从想去复旦开始,这个正反馈就被打破了。我曾经写过,大三时候以为自己考不上复旦新闻学院的研究生,考前有一阵情绪崩溃到跟我妈偷偷约好不去考了,每天自己躺着哭坐着哭,知道眼泪不值钱,可还是忍不住哭。

我至今仍感激,身边关心我的人,就像约好了一样集体把我骂上了考场。一念一世界,一个好学生对于保持“好”的纠结,肤浅到差点连自己的正常水平都不肯发挥了。

而当你跨过那道坎,真正面对战场的时候,往往是出奇冷静的,因为你的大脑都用来理性思考,而不是批量生产着急的情绪了。

可这还不是复旦给我最多启发的地方。

在复旦,我仍然很努力向上,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会不讨人喜欢。

听起来是不是很自恋?可我从小就有一种要让身边人都开心的责任感,饭桌上要是没人说话我一定会尬聊到气氛起来。

读研的第一年我是班长,可因为一件小事没有处理好,我在学期末被票选下台了。

事情其实特别简单,是关于一次去香港浸会大学交流的机会,大家以为我作为班长知道了信息以后没有传达,自己把机会给了自己。

被罢免前我哭着和班主任聊这件事,我解释这个机会真的并不是学院通知我了我没说,班主任需要我传达的我都有传达,可香港的交流是我自己在学院官网上看见了就报名并且申请通过的,并不觉得是我的责任。

班主任回的那句话我记忆犹新:

你在这个位置,我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你就是要比别人多想一层。你少想了,做了容易让同学们误会的事,你就要承担后果。不要怪别人不再相信你。

宣布重新选举结果的时候,我浑身发烫,很想哭,但是因为在大家面前,只好一直撑着。为此我后来付出了很大努力去证明自己,再到后来,也觉得不必要再证明什么了,大家也都长大了。

但我永远都忘不了那种浑身发烫的感觉,和班主任的那句话。这次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做事的时候,看待自己和周围人关系的方式:

你的每一次选择,每一个细小的行为,都有可能改变你在别人眼中的信任值,特别是对管理岗的人,就像是坐在树上的猴子,红屁股是更容易被看到,更应该被指摘的。

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纸片。一旦破损,就不会再回到原来的样子。天晓得这个纸片有多么容易被自己撕破。

2

去了央视以后也迷茫过好一阵,第一年特别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写过,在台总编室的经历,对我现在分析媒体市场、做内容战略以及工作品格塑造的巨大作用,但当时实在无法理解。

觉得不习惯,可能跟念新闻系做节目的经历有关。

在正式工作之前的信息量已经超级大了,已经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化的媒体见识到很多行业和牛人,早就膨胀的不行。

一下子进入一个以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部门,沉下心去分析思考而且短期看不到成果的总编室,有点像让芮成钢一样的记者突然去做一些永远在成就别人的事,很憋的感觉。

其实也不是仅仅有那种喜欢出镜的肤浅心态。

媒体从小给我看来就有撬动世界的力量,就连大学时候广播台每一次直播终于要on air我都能兴奋很久。可如果很多事情你眼看着、设计着,却无法在我的手上发生,就容易特别苦闷。

我习惯了一种信息量很大的状态,高质量的输入是我的认知里可以带来高成长率的基础。总编室的信息量其实也大,但肤浅的我最初并不觉得。或者说,那种信息量在你有机会去自由运用的时候,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回头看,我其实接触到的全中国最聪明的一帮媒体尖子生,而且都是台长总监制片人级别的扎堆跟你开会。今天他们给内容行业带来的变化,也有目共睹。

逐渐的,我听着台领导指点江山,看内容怎么符合国内宣传要求,怎么利用优势与地方卫视做收视率竞争,从大的市场战略到小的节目标题用什么好,为什么某个时间节点适合做什么样的内容,国内市场为什么不适合国外的某类型内容等等。

这是一套新的话语体系,不直接创造内容,却为几百亿几千亿的产值设计结构性产生的可能性。

听的很爽,听到慢慢静下心来学习了。

那个时候,我又把身边可以聊的前辈和朋友给麻烦遍了,要么哭,要么听说了新的方向就使劲问。也找了身边所有可以参加的行业会议、科技媒体社群去尬聊,试图找到自己在行业版图中的坐标。

就是这种一直很不舒服的状态,让我在同期不得不更放大了几倍的信息量,才战战兢兢选择到了下一步的创业方向。

但其实,央视给的不仅仅是做内容的启发,而是总编室给我的关于做管理和服务的启发。只有设计好一个赋能的内容生产和合作机制,给所有合作伙伴真正赋能去成长,才是合作关系展开的前提,才是创造长远结构价值的基础。

所谓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从平台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这个意思。

平台角度的人最应该做的是设计机制,不做才是做,把自己的手绑起来 —— 教会别人怎么做,价值都给对方。

但,这真的很难。

很有意思,当年我自己去各种社群和论坛乱晃,不小心尬聊聊到一起的小伙伴们,后来成为了微信上多年的网友,如今也都在大步迈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如今,就像我写过的那样,这段经历于是千金难买的,在内容创业最孤单无助的时候,“央视”也成为了一个找到同类的暗号。

3

最后一个故事,是我工作以后哭的最厉害的一次。

其实事情也不大 —— 我的员工跟我提了离职。

我离开央视以后第二个创业项目做校园网红,遇到了一个来自生于广东长于湖南的剪辑小哥,那种不愿意跟你多说一句话,听你说话经常眉头自带黑线,很好吃同时做事很靠谱的90后。

我俩平时也没多说过啥,他平时也懒得多理我,两个人就是一起做短视频。很多时候我给一个大概的方向,他虽然经常回复的都是点点点,但聊好几个剧本后,就能用很少的预算,拍出我在之前高额预算的IP项目里拍不出的幽默感。

虽然做的是很不起眼的短片,但他的功底是之前没日没夜剪辑网大练出来的,节奏感很好。

我说,你这种屌丝的幽默感真的是天生的啊剪辑哥,要我真拍不出来。他回是啊,宅男泡各种贴吧泡出来的。

很开心,一个小小的项目后来拿到了广告,也逐渐有了上千万的播放量,是我的内容创业终于有市场反馈的萌芽。

我想着有剪辑哥在真好,正兴冲冲跟他策划下一季要怎么做,他跟我说:

糖糖我要去拍电影了。

他一直有拍电影的想法,和每一个对内容有想法的小孩子一样。即使是在那个电影剧组里,他根本不了解会发生什么。但他一听到有机会就毫不犹豫要去了。他后来跟我说,还是年轻好,可以不计成本地去拼几年。

我能说什么呢?我说不出来的懵。我不知道每一个带过团队的人,第一次听到自己喜欢的员工要走是什么感觉,反正我是真的觉得很蛋疼。

突然想,我跟台领导提离职的报应,竟然这么早就来了。

说是蛋疼,但真不只是着急自己的活没人干了 —— 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我经历的挫折不多,好像第一次体会到这么深的无力感。

是什么感觉呢,感觉分手都没这么难过,因为分手你还可以犯作,比如指着前男友鼻子大骂一句, “有种你走了再也别回来啊”。剪辑哥要走,我人生头一回想犯作但是没有任何理由。

我还记得站在望京某条路上的711门口,刚买完气泡水喝了一口想到剪辑哥,就开始嗷嗷大哭,好像哭的那么大声就有办法一样。

剪辑哥还算冷静,这次他眉头没有给我黑线,说其实没啥,我们还会碰到的。

他说的是对的。

创业两年多,经历过太多分分合合,没再那么容易哭,也冷静了很多,也更多能理解每个人在特殊情况下的选择。然后你会发现,值得认识一辈子的人,就算短期内不在一条轨道上,但他们从来不曾远离。

你们之间的轨迹曾经认真交集过,那就是那一辈子的事情,其实想甩也甩不掉的。不适合一辈子的人,早点相互撤离,对大家都好。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办了一场线下活动,缺现场纪录的影像,剪辑哥当时正在无锡的片场拍赵丽颖(厉害了),连夜坐火车来给我们拍了一天,又连夜坐火车回去了,路上还在给我们剪片子。

我说剪辑哥你怎么这么好啊。他回了一行点点点。

三个故事讲完,要说重启,其实就是自己观念上的更新。说来简单,其实也难,大概总结出来这么几点:

其一,这个世界关于“好”的定义非常多元,害怕失败是因为见的太少了,太狭隘。保持开放,保持对于自己主观概念的质疑,尽所能去了解真实的世界,对自己做理性决策才有帮助。

对于这点,文科生真的需要多跟理科生学习,理科生最忌价值观先行,比做内容的人更冷静客观,也更懂得用逻辑与规律与拼一件事成功的概率,而不是去拼命运。

其二,要让自己尽可能多看世界,多了解一手信息,去知道,去发现。这就是学媒体带给一个人最好的礼物 —— 学会最快时间找到一个领域最优质的信息和人,给自己设计最好的精神资源,才构成这个时代最基本的选择权。最终,也都得自己选。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的不好,是我们根本都不知道。

其三,即使自己觉得自己再重要,也要反复提醒自己这个世界不是围着你转的。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一定要换位思考才能更好的和别人协作。马未堵在《圆桌派》里和窦文涛聊的好,成熟就在于一个人能容别人的程度,在于你能受得了多大委屈。

就像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你领导或者你的爸妈好傻,这也不知道、那也没你懂,但其实他们只是懒得跟你解释,因为说了你确实还get不到。

做一个适当“界面友好”的人,包容才让更多人能跟你合作,成就别人才能成就自己。懂得给别人犯错的机会,也不要给傻X欺负你的机会。究竟谁值得让你陪伴着犯错,谁是傻X,也都要自己去具体情况具体判断。

其四,给自己建立一个情绪崩溃的隔离机制,可能是你的几个常聊好朋友,可能是你的某种爱好,可能是你的猫,他们能让你保持一种离生命和活力很近的意识,不至于在迷茫来临的时候,让你觉得孤立无援。

如果这个机制还没有,那就自己去设计,去编织一个自己的精神网络,是一个相对可以不受干扰的世界。如果你发现有人可以进入你的世界,进入你的话语体系,甚至可以和你一起创造一个更大的世界,很有可能,你们是可以走一辈子的人。

而你现在,又能进入多少人的世界?

最后,认真思考信任这件事,为了有效积累信任货币,多较真都不为过。

这件事情要的不仅仅是态度,你反而可能需要把智商情商都用上,考虑周全了才有不犯错的可能。

能量是守恒的,感觉无比迷茫和瓶颈的时候,要想其实因为我们积累了很多信任,未来其实也是比较清晰的。毕竟能够把事情做成,信任才是你的手上最值钱的东西 ——

你的爱好、能力和专业素养,多大程度能够发挥出来,往往取决于给你信任的那个人,以及给你信任愿意和你一起干的一帮人。

再回来看自己曾经的裂痕,也就明白,真的只是故事的花纹而已,每个人决定自己故事的走向——

我的故事大概就说这么多,你的故事未来如何,由你自己决定。

每个人的裂痕,最后都会变成故事的花纹

吴军关于成为跨界高手的清单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单一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提供全面的认知了。人人都在谈“跨界”,可到底什么是“跨界”呢?

「得到」App请到跨界高手吴军为你创作了这份清单,供你参考。

  1. 跨界,是指一个人在自己专业外的领域,也能达到精深的水平。因此,一般的个人爱好和兴趣特长都不算跨界。

  2. 跨界本身是结果,不是目的。

  3. 对新领域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功利性,是跨界成功的两大要素。很少有为了跨界而跨界,最后还能获得成功的人。

  4. 过去学校中以“分科治学”的方法进行教学是为了解决单一的问题,而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面对的却是复杂的世界。所以,需要通过跨界来突破思维定式。

  5. 跨界的前提条件是先把自己本来专业或者工作做好。跨界的必要性是打破思维的壁垒,实现不同思维模式之间的连接。想要实现这种连接,你就必须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知识阵地,也就是你原本的工作所在的知识领域。

  6. 跨界需要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而不是简单看几本书,然后自己探索。只有这样你才能建立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架构,不然就会很容易会陷入理解和认知的偏差中。

  7. 在跨界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探索你的潜在天赋。因为,如果跨界学习是建立在天赋的基础上,就会大大的缩短你的学习过程,最后也能取得更高的高度。同时,这一过程也能加深你对自我潜能的认知。

  8. 想要跨界成功,你就必须要学会向高人求助。一个在某一领域有精深水平的人,通过简单沟通就可以知道你在这一领域的水平现状,然后很容易对你接下来的学习方向进行指导。同时,他也能快速的发现你的学习误区,帮你修正偏误。

  9. 在进行跨界学习的时候,要有意进行思维切换的训练,找到两个知识领域的相通之处。这个方法反过来也成立,即在两个原本就相通的领域进行跨界学习,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乔布斯就是在技术和艺术两个领域进行跨界,因此拥有了独特的思维角度。

  10. 在跨界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基础学科的学习。虽然我们习惯把数学、物理、逻辑这样的学科称为“基础学科”,但正因为它们基础,所以它们在学术层级中拥有更高的势能。对基础学科的掌握越精深,越对你跨界学习有帮助。

  11. 跨界学习是一个在时间中逐步展开的过程,不能追求一蹴而就。

Reference

  1. 刻意练习 : 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2. 关于李嘉诚的自我训练方法的清单
  3. 武志红:我们一生的努力,是为了“成为自己”
  4. 哪来的天才?
  5. 人生难熬的苦,都是向上的路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