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Knowledge

knowledge.png

学习知识会上瘾,欲罢不能。


学习知识不面对现实问题则知识无用,面对现实问题不学习知识则问题不能解决。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Books are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PCreator:书籍是井底之蛙逃出肖申克的楼梯。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Reading is to build up your mind with the help of other people’s idea.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所谓的知识,指的是能够指导我们作出更好的决策,且长期来看更可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结果的那些信息。

通识
有些知识能繁衍出更多的知识,它们更高级,也更有价值。
逻辑学——用来判断某个知识是否站得住脚,也可以用来预知一些结论
概率论——与逻辑学结合在一起,就能做出相对更为接近事实的预测。
英语——掌握它能让你接触更多的知识。
编程

有些人,知识越多,陈腐观念越顽固。

哪种知识最可靠?

万维钢

《基督山伯爵》中有一个情节,读来真是让人无比神往。

主人公爱德蒙·唐泰斯被人陷害关进伊夫堡监狱,万念俱灰之下,偶遇一位世外高人,神甫亚伯·法利亚。唐泰斯立即被神甫的博学所折服,而神甫闲着也是闲着,竟决定用两年的时间,把自己平生所学都传授给唐泰斯。

神甫的学问包括数学、物理和三四种当代语言。从唐泰斯出狱后算无遗策的表现来看,也许他还跟神甫学到了商业、法律、历史和政治。这些知识比中国武侠小说中的武功秘籍厉害得多,让唐泰斯脱胎换骨,简直凡是有用的他都会。

谁不想拥有这样的学问?

可惜真实世界不是小说。就算现在有一本书,其中包括了人类目前所知的所有有用的知识,而你真的能在两年的时间内把这本书中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你出山后也会遇到麻烦。

你会发现原来书中有些知识竟然不好使。原来吃大蒜不能降低胆固醇,维生素E不能预防冠心病,全球变暖并未导致巨大的灾难,金融危机却还是发生了。

人类所知非常有限,哪怕是最好的学者花了很多钱做的很好的研究,也可能是错的。科学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固定的知识,而在于获得这些知识的研究方法。

话虽如此,我们总不能把什么知识都自己研究验证一番。那么面对“专家”说的各种知识,我们到底应该信什么,怀疑什么呢?

任何数学知识都绝对正确,不容置疑。这是因为数学研究的并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真实世界,而是一个纯粹由逻辑构成的、抽象的世界。在数学的世界里只要你定义清楚,只要你明确指出你承认哪些公理,只要你的推导过程符合规则,那么你证明了的定理,就永远都不可能被推翻。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说,凡是出发点正确而又是用逻辑推导出来的知识,就必定是正确的。

物理学的某些知识有可能是错的。这是因为物理理论并非完全是逻辑推导和数学计算出来的,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我们手里没有这个世界的设计蓝图,一切只能摸索,猜错了非常正常。

虽然如此,现代物理学已经非常完备,它所需要的外部输入已经极其有限,剩下的都可以直接推算出来,所以物理相当可靠。比如任何物理理论都要求所有东西的速度不能超过光速,然而前几年物理学家差点“发现”中微子的速度可以超光速!结果事后证明是个乌龙。如果有不是物理学家的人敢说他发现了一个物理学的错误,那几乎可以肯定是他错了。

化学、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等等,虽然本质上都是建立在数学和物理的基础之上,但是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复杂而很难做直接的计算,需要更多实验获得的参数。某些参数可能适用于这种环境而不适用于那种环境,这会给工程知识带来一些不确定性,不过仍然比较可靠

到了生物和医学领域,因为整个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数学推导已经变得不可能,我们只能几乎完全依赖实验。而面对这么复杂的系统,任何实验本质上都是盲人摸象。有些实验方法,比如说针对医药的大规模随机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更可信。但总体而言,这些领域的知识的可靠程度跟物理、化学和工程不可同日而语。

等到进入经济学、心理学和政治学这些领域,那可靠性就更低了。大多数经济学模型已经简化到几乎没用的程度,相当多的心理学研究论文根本无法重复,至于政治学?在很多问题上学者们连起码的共识都没有。

然而这些最不可靠的知识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有用的知识。到底该买哪个股票?小孩不听话怎么办?明知专家的建议不一定好使,还是得硬着头皮上。

但是作为聪明人,我们至少可以做到两点!

第一,既然专家的建议不一定好使,我们就千万不要执着于使用某一个特定的理论去做事,最好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这个理论不行就换另一个理论。

第二,如果有人像个神甫一样说他身怀宇宙真理般的理论,充满自信,最好别理他。

本文由作者 万维钢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

罗胖曰
越是文科的学问,就越是不可靠的知识?
对。其实我也这么想。
不过,人类求知永远有两个目的——

  1. 确切的知识。
  2. 一个让我们暂时安心的解释。文科知识大体属于这个范畴。
    其实,后者也功莫大焉。

哪些知识更可信?

我们知道,就算是最好的学者,也有出错的时候。但我们总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验证一遍吧。各种知识,哪些更可信呢?最近,科学作家万维刚把知识的可信度分了个级,挺有意思,我们来看看他的理解。

他认为在所有知识里,只有数学知识是绝对正确、不容置疑的。因为数学是由纯粹的逻辑构成的,只要定义清楚,推导过程符合规则,证明了的定理永远不可能被推翻。咱还可以进一步说,凡是出发点正确而又是用逻辑推导出来的知识,就是正确的。

第二可信的是物理知识。因为物理不完全是逻辑推导和数学计算,还要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所以有一定的错误率。但现代物理学已经非常完备了,结果相当可靠,所以特斯拉电动车的创始人马斯克说,他创新的方式是,只要这事儿物理学上行得通,就能干。

第三可信的是化学、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等等。这些知识是建立在数学和物理的基础之上的,但需要更多实验,实验参数可能有各种适用条件,不确定性多,不过仍然比较可靠。

到了生物和医学领域,系统就更复杂了,没法用数学推导,几乎全靠实验,面对那么复杂的系统,实验本质上都是盲人摸象,当然有些实验方法,比如医药的大规模双盲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可信,但总的来说,可信度已经低多了。

等到进入经济学、心理学和政治学这些领域,可靠性就更低了。大多数经济学模型已经简化到几乎没啥用,相当多的心理学实验根本没法重复结果,政治学就更是千差万别,很多问题大家连起码的共识都没有。但你会说,这些最不可靠的知识,是我们平时最常用的啊,那该怎么办呢?万维刚给了两个建议。

第一,既然专家的建议不一定好使,我们就别执着于某个理论,最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一个理论不行,就换另一个。

第二,如果有人说他的理论是绝对真理,那就千万别信他。

本文源自:知识的烦恼

博物学家贡献给你十个知识谈资

2018-04-09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生活中,很多看似寻常的现象和常识,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得到」专栏作者徐来老师,从我们生活中挑选了十个博物学知识,不仅增长见识,更是极好的谈资。建议阅读收藏,下次你就是朋友眼中博学的人。

  1. 花椒的麻不是味觉,而是触觉

事实上,舌头上的味蕾,能感受到很多味道——甜酸苦咸,但没有麻。麻,其实是一种由震动带来的触觉。吃花椒后麻麻的感觉,在理论上说,跟舌头每秒震动50次的感觉是一样的。

  1. 我们可能再也吃不到香蕉了

现在,世界上最主要的香蕉品种“华蕉”,被一种称为“香蕉癌”的真菌感染,导致整株枯萎、死亡。香蕉的繁衍方式独特,培育新品种难度非常大。科学家试图用“基因改造”,帮香蕉抵御病害,但希望渺茫。或许不久后,我们再也吃不到香蕉了。

  1. 恐龙的味道像鸡肉

2003年,古生物学家在一块霸王龙的腿骨中发现了一些软组织,经过对比发现,恐龙的蛋白质组成跟鸡肉蛋白高度相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恐龙肉吃起来可能会很像鸡肉。

  1. 腰果壳有剧毒

为什么买的腰果从来没有壳?因为腰果壳油中的成分腰果酚,有剧毒,是制作杀虫剂的原材料。所以最开始,人为了获得果仁,要用火烤、高温分解毒素等方法,后来才改用机器。现在,腰果壳油里的成分,也被用在塑料和橡胶品的制造中。

  1. 蛤蟆并不能预测地震

春天,天气转暖,蛤蟆结束了冬眠。为了交配,它们会往水塘移动。因为差不多都是同时结束冬眠的,所以看起来自然就成群结队了。这种现象,每年都有,和地震并无关联,只是有时我们没有留意到罢了。

  1. 最早的胡萝卜不是橙色的

最早的胡萝卜有两种:紫色的和黄色的,没有橙色。直到16世纪,当时橙色是荷兰亲王家族的象征颜色,一个园艺学家偶然发现了一些橙黄色的胡萝卜,为了讨好亲王,开始大量培养这个品种,想办法让颜色越来越深。最终,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1. 橙子和柠檬都是杂交出来的水果

橙子、柠檬、柚子、广柑……生活里常见的柑橘类水果,其实都是一家子。它们的祖先有三个:香橼、柚子和宽皮橘。柚子和宽皮橘杂交,成了橙子;香橼和酸橙杂交,就成了柠檬。现在,园艺学家们又开始尝试新的方式,希望培育出更多好吃的柑橘类水果。

  1. 北极曾也有“企鹅”

准确来说,北极的“企鹅”,是一种和企鹅非常像的动物——大海雀。实际上,英语的“penguin”原本就是指大海雀,因为企鹅和它太像了,人们以为企鹅是大海雀的亲戚,才误用了这个词。1844年7月,三个渔民误伤了最后一对大海雀的鸟蛋,大海雀灭绝。于是,北极再也看不到“企鹅”了。

  1. 大多数的方便面并不含防腐剂

方便面是由日本的安藤百福发明的。生活中大部分方便面,先油炸让面饼脱水,再高温熬制,把汤汁浓缩成调料包。面饼炸过后迅速脱水,不易变质;调味料虽含水,但经过X光照射,杀死了其中的细菌。所以,不管是面饼,还是调料包,都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1. 色盲也有好处

最近,科学家研究猴子发现:色盲可能并不是一种病,而是生物为了适应周围环境,主动放弃色彩视觉。色盲患者虽然丧失了识别颜色的优势,但会对形状更敏感。比如南美洲的绒猴,因为色盲,反而能更准确地识别昆虫的拟态;人类也会利用色盲者,去发现战场上伪装的敌人。

真实世界里的知识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说到,在平常的学习中,最珍贵的东西是啥?不是那些符合理论的东西,恰恰是那些看着奇怪,例外的东西。这些东西,原来的理论解释不了,你恰恰不能忽略它,因为它很可能是下一个创新的苗子。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叫《医学的真相》,里面就提出了一样的观点。

在医学实践中,很多突破都是从研究例外开始的。

比如说,儿童自闭症,就是那些有明显社交障碍的孩子。刚开始医学界普遍假设,这是因为父母对孩子冷淡导致的,这符合我们的日常直觉和统计上的结论,觉得自闭症孩子的母亲通常就是对孩子比较冷漠。

为此,当时的人还发明了一个词,叫“冰箱母亲”,可能是说她冷冰冰。那随后就有一系列的治疗方案,针对孩子的父母来下功夫,甚至要求这些孩子离开他们的父母。

但是,并不是所有父母冷漠的孩子都患上了自闭症,这就是例外。甚至有些自闭症儿童的兄弟姐妹,和他们生活在一样的家庭,都没有问题。

你看,这就是原来的理论解释不了的例外。

后来果然,医学进步了,发现自闭症的真正源头是基因上的,跟父母和家庭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自闭症儿童的母亲显得比较冷漠,是因为孩子冷漠,引发了父母的冷漠,这是个结果,而不是原因。

你看,这就是抓住例外进行研究,最后引发理论突破的一个例子。

还是回到这本书,叫《医学的真相》,作者叫悉达多·穆克吉,是一个印度裔的美国人,在癌症治疗上是个大牛人。他曾经写过一本名著叫《众病之王:癌症传》,这本《医学的真相》是他的新作。

在这本书里,他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知识是什么?

我们这代人通常认为,知识就是书上写的,老师教的那些信息呗。但这种知识,只是知识大海中的极小一部分。

《医学的真相》这本书一开头就问,医生到底是靠什么知识在工作呢?你可能会说,废话!那些人上了七八年医学院,上的那些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一大堆课,不就是凭这些知识在工作吗?

作者说不对,医生在工作时用的,真正最有用的知识根本就不是这些医学院里学到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这本书里,引用了一位医生的话说:“根据完备的信息做出完美的决定很容易,而医学却要求你用不完备的信息作出完美的决定。

什么意思?

原来,知识是分成两种的 。

一种是书上写的知识,它是确定、固定、完备、具体的;还有一种知识正好相反,它是不确定、易变、不完备、抽象的。

医生在医学院学的就是第一种知识,而如果他想当一个好医生的话,就必须有第二种知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临床智慧。医生必须在信息不确定、不精准、和不全面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作者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有一个病人的肺部病得很严重,来看医生。解决方法之一就是要用一些医疗用氧,于是就给这病人开了家庭用氧。氧气是用氧气瓶装的,很沉,需要专门的公司配送上门,所以需要病人提供家庭住址。但是这个病人是一个无家可归者,没有住址。但是医生开了这个方子,他又不好意思说,所以胡乱提供了一个地址。第二天,等配送公司打电话来,说找不到地方送货啊,医生才恍然大悟。

你看,并不是医疗知识的问题,是你对病人全面情况的了解稍微缺了那么一点,所以治疗这个病人的目标就不能达成。

还有一个例子,有一个病人,住在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是个挺体面的人,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但是他最近突然体重剧烈下降,人已经到了很虚弱的程度。医生的第一个怀疑是这个人得了癌症,然后就查,能做的检查全都做了,也没发现什么癌症。这就难办了,病人的体重还在下降,但是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穆克吉医生,突然偶然发现,这个病人在和另外一个人聊天,那个人是一个穷人社区的,是一个吸毒的瘾君子。看到这一幕之后,真是电光火石的刹那,医生就明白了,这个病人很可能吸毒。

然后就对这个病人进行了另外的检查,果然,他体重剧烈下降的原因是因为吸毒,因此患有艾滋病。要知道,这个病人是住在中产阶级社区的,样子也很体面,医生通常是不会怀疑他得艾滋病的。

你看,如果没有这些相关知识,医生就不会钻在死胡同里出不来。而反过来看,如果不认识另一个吸毒者,医生也没法恍然大悟他可能是艾滋病患者。知识在这个例子里面起到的作用,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但所有的这些知识,都和书本上的医学知识无关。

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过一句话——医学其实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的艺术。

我们通常认为医生是知识分子,也有博导啊教授啊之类的称号,但是医生不是典型的那种知识分子。典型的知识分子,只要求知就可以了,搞不清楚就继续搞下去,也没谁逼他们。

但是医生不行。病人就坐在你面前,你要解决他的问题,你拥有的时间非常有限,你必须在信息不确定、不精准和不全面的情况下做出抉择。

其实,只要不是专业的知识分子,知识在我们的世界里就是这样的。

我们在向自己的目标挺进的时候,知识是我们随手抓起的工具,不是越精确、越完备、越体系化就越好。

说个题外话,很多人质疑我在做的这件事的价值,说体系化的知识才有价值啊,你天天讲碎片化的知识,什么用都没有。

诶!罗胖表示不服,我们今天说的,就算是一个回答。

这就像《哈利·波特》里写到的,魔法老师问那个小女孩赫敏,说你是否想学习魔法的法则,然后以此作为终身的事业呢?

赫敏说,不,我要掌握魔法的法则,然后为这个世界做点好事。

对啊,知识本身并不是目的,知识只是工具,我们要拿起它来,做一点好事。

IPCreator:从自己开始,扩大到家人圈,朋友圈等

趋势:网络时代知识发生了什么改变?

我们身处的时代,知识形态和学习方式都已发生了改变。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中心的资深研究员戴维·温伯格(David Weinberger)博士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他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温伯格曾经在2012年出版过一本著作《知识的边界》,在书里他提出了一个观点:“自从互联网出现以来,我们的知识(信息、思想、甚至智慧)逃离了它固有的物理限制(书本的页面或者人的心智空间)之后,从性质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有限变成了无限,从内容变成了链接,从图书馆变成了无所不在的巨网。”

温伯格认为,过去我们对知识的许多认知都源于知识的媒介,比如纸张、书本和图书馆,而非知识的本质。我们很多对于知识的理想都是对媒介的误会,比如把图书理想化和浪漫化了,甚至盲目迷恋它们。事实上,有很多书是廉价的、几乎读完就会丢掉的一次性用品。

而网络时代发生的变化是:“重新思考知识,既然事实不再是事实,专家随处可见,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温伯格说,有一种新看法更接近知识的本质,就是“世界上不存在某种叫“知识”的东西,可以让人把它放到某个容器里,郑重地保存在那里,永远不会变化。”相反,“知识永远存在于网络中,在变化之中,在玩耍之中,在一系列永远无法达成共识的讨论与争执之中。”我们仍然会依赖专家、出版社、图书馆、大学为我们提供权威信息,但在网络时代,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再是任何专家甚至知识机构,而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

温伯格说:“知识网络并不关心我们从哪里获得知识,无论是从网络上免费获取的,还是从书本、大学课程中付费得到的。它关心的是,在获取了这些知识之后,你是否与别人一起理解这些知识。你是否与别人构成网络,以分享你所学到的,与他们交谈、讨论、增进彼此的知识?”

温伯格解释说,这也正好提出了一种网络时代面对知识应该持有的信念和态度。比如,这个世界知识不仅是开放的,也是深刻连接在一起的;我们应该对知识更加慷慨,这不仅让更多的人可以学到知识,自己的知识也因为经过质疑、挑战和检验而变得更好;我们应该拥抱新观念,学会参与到多元文化的讨论中,可靠性不仅来自权威,也来自开放对话等等。在批判性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学习热爱不同。作为人类的本能,我们都喜欢和像我们一样的人粘在一起,但当我们限制自己,不允许自己的舒适受到一点打扰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变蠢的时候。

罗胖60秒:存在无用的知识吗?

2018-03-28 罗振宇 罗辑思维

  1. 有一天,我遇到一位共享汽车司机,一攀谈,他居然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现在做金融相关的职业,顺便开个车。

我就问他,你原来学画画,那几年的学习经历,对你现在做其它工作,有什么帮助啊?

  1. 他说,还真的不一样,学画画那段经历,导致我看什么都不止是看这个东西本身,而是看它和周边环境的关系。

比如画一个瓶子,受过美术训练的人会观察:太阳在哪儿,太阳光打到瓶子上是什么效果,瓶子后面那堵墙把光反射到瓶子上,又对瓶子有什么影响,等等。

  1. 有了这段经历,他说,我听人说话,不仅理解话本身的意思。还会想,当时周围的环境什么样、还有什么其他人、这些人在场对他说这话有什么影响等。

  2. 最后他的结论是,学什么都有用,关键看你有没有学到这一行的精髓。

啥叫精髓?就是这一行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上课千万、千万不要学知识


2016-11-21 张天一 罗辑思维

知识是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东西
《战争论》 洞见 混沌创业营
指数增长 非连续性与第一性法则

1

我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出于一种害怕被市场抛弃的恐惧,我曾进行了大量的商业、创业课程的学习。

但些课程总给我一种感觉:都是在用概念解释概念、用现象解释现象、用趋势解释趋势,不学则已,一学就乱,上课时听得热血沸腾,回到公司却发现根本没法应用。

于是,我心中就萌发出一个困惑:上很多课,进行很多的学习难道不对吗?

直到在混沌创业营的一次游学中,我听到斯坦福大学华裔物理学教授张首晟讲了一个故事,才豁然开朗。

2

当年,拿破仑和普鲁士的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出现了两部兵书。

一部是法国人约米尼写的兵书,这本书总结了拿破仑战胜的经验——大谈特谈拿破仑的炮兵战术。当时的欧洲,都很崇拜拿破仑,该书一时洛阳纸贵。

另一本书,是战败国德国一个叫克劳塞维茨的人写的,名字叫《战争论》,这本书没有分析任何当时具体的军事技术,而是分析了战争的本质。但由于当时德国是战败国,该书无人问津。

今天,稍微了解一点军事史的人就知道,《战争论》是人类最伟大的军事著作之一,今天的军事家们依然在学习。比如众所周知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这句名言就出自这本书。

而约米尼和他的名字,则被埋没在了烟尘中,因为再也没有人需要学习怎么用炮。

我猛然醒悟,我上的那些商学案例课,那些讲那些讲某某企业成功经验的书,和约米尼讲“如何用炮”不就是一回事吗?它们固然总结了过去成功的经验。可是,它们能解释未来吗?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终于明了,不是上课不对,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上课究竟要获得什么。

3

我们许多人,以为自己去上课学习,要的是“知识”(knowledge),而我们恰恰没搞清楚,知识是这个时代最不值钱的东西:

一则,它更新迭代的速度极快,今天的琼浆玉液,很有可能到了明天就是垃圾。二则,它获取及其容易,互联网的存在让知识的学习和获取早已变得没有太多意义。

我们去上课学习,真正需要的是“洞见”(insight)。

洞见这个词儿,和知识本质是不一样的,它与某个具体的技能、方法无关,但它能帮助我们寻觅事务的本质,它能帮助我们在排山倒海的碎片信息中甄别、筛选出那些真正的珠玉。

这就是约米尼和克劳塞维茨的区别,一个讲“知识”,一个讲“洞见”。而我们真正需要的,难道不是身边的克劳塞维茨吗?

4

在我看来,李善友教授和他的混沌创业营的课程,就是一套不讲知识,只讲洞见和本质的创业创新课程。

混沌创业营的课,我前后听过两次。这两次听课下来,就一个感受:

我记住的东西并没有越来越多,相反我记住的东西越来越少。每多听一次课,我就忘掉一点东西。

第一次听混沌创业营的课,我兴奋地记了十来万字的笔记,学到了大量的新知识,课堂上教了我什么是颠覆式创新、什么是社群、什么是量子力学与自组织……

听完以后,我激动万分,回去就践行教授的理论,做了伏牛堂自己的社群,用自组织的理论来运营自己的公司。果然也有许许多多的收获。

但第二次听课,我没有记笔记,我的做法是删除第一次记录的笔记,我想看看,两天的课程上完后,我还能删剩下什么。

最终,我发现当初的十万字变成下面的几百个字:

  1. 世界的真相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增长,所以用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基本都无效。用教授的话说,世界的本质是“非连续”的。
  1. 但是,人依然需要有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我们要找到自己的“第一性法则”,用它来解释未来。

啥是“第一性法则”呢?我记得历史学者吴思曾经提出过一个“元规则”的概念。所谓“元规则”,就是决定规则的规则。比如,吴思发现,“暴力最强者说了算”这几个字可以总结人类所有历史现象。

善友教授所讲的“第一性法则”,大约就相当于吴思所说的“元规则” ,掌握了它,你可以看透所有的商业迷雾。

5

就这么几百个字,在我第二次上完课后,却发现自己的收获远远大于第一次,这一次不再是某个方法的习得,而是段位的提高。

这种“洞见”的习得快感,是一种绝妙的超体验。这样的感觉,老子在《道德经》里也提到过,原话叫“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就是,知识和技能,越学会越多,越学越杂乱,而事物的本质和大道,则是越学越少,越学越精纯、越简单。

混沌创业营,不“为学”,只“为道”。

罗胖曰:

张天一今年26岁,创业公司“伏牛堂”。我和脱不花对他发出了一个邀请——到罗辑思维来担任CEO。
但是,他现在还在自己创业,怎么办?
我们的回答是——

  1. 我们可以等。这个邀约20年有效。
  2. 我们两家公司比赛发展。如果我们发展得好,将来争取收购伏牛堂。当然反过来也行。
    我们要做的“知识服务”是一件大事。
    办大事,第一要务是找替手。
    一个行动力强悍的大格局思考者,是这个时代的真正珍宝。

001号知识发布会精华版(抢鲜看)

001号知识发布会
罗振宇:开场演讲

此时此刻,您正在收看的也许是,一场假的发布会。

我们都知道真的发布会的样子,圆领衫、牛仔裤;而假的发布会,就是穿成我现在这个样子。

真的发布会,都是面对媒体;而假的发布会,主要是办给我们的用户。

真的发布会,每一句都在说,我做了什么;而假的发布会,更关心的是你——你听到了什么?对你是不是有用?它除了是一场发布会之外,还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内容?

今天晚上,我们会发布12款知识产品。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知识是看不见的,我们拿什么来打动你?

答案很简单,人。我们苦心寻找的人,那些早就为今天这一刻做好准备的人,那些优秀到、勤奋到值得我们这些终身学习者追随的人。

今年跨年演讲的时候,我说,我们立誓要做最好的知识服务商。但是,我们并不生产知识,我们只是这些最优秀的知识生产者的搬运工。

有人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给你花不完的钱,只能用于消费,你会怎么花?

我想了想,我会花钱雇佣一支豪华的团队,为我满世界去寻找各个领域的大神,他们有洞见,会表达;他们为我专门打造一堂精彩的课程,告诉我那些我闻所未闻的事。

比如,一个北京大学的老师,能否把一个学期的课程浓缩到短短的几个下午?哪怕他是薛兆丰;一个著名投资人,能否认认真真跟我汇报他的投资心法?哪怕他是徐小平;一个著名创业者,能否老老实实告诉我,他每天在怎么干,怎么想,遇到哪些坑,怎么往出爬?哪怕他是罗永浩。

如果他们看在钱的份上,愿意这么为我服务,那我会在我那个舒服的沙发后面,再摆上几张舒服的沙发,请我的朋友和我来一起听。

这就是我曾经做过的白日梦。

整整一年前,2016年的5月,「得到」App改版。我万没想到,我的这个白日梦是以这种方式实现的。

我和我的创业伙伴,经常感慨,我们太幸运了。最该感谢的是我们的用户。很多人在问我们,你们的典型用户什么样?我经常很为难,因为他们实在是一群太特殊的人。他们年龄、身份、地位、状态各不相同,可能唯一相同的特征就是,强烈的求知欲。

传统的对用户分类的方法,对我们这个「得到」App来说,好像都不适用。这个产品才刚刚一年,很难想象未来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下面是今天要发布的12个知识产品。

  1. 李翔:找到细节处的巧克力豆
    发布第12号产品——《李翔知识内参》

我大学时喜欢过一支摇滚乐队范·海伦(Van Halen)。它的主唱大卫·李·罗斯(David Lee Roth)有一个习惯:每次签订演出合同,他都会坚持在合同里面写进一个条款:后台化妆间里必须放一碗巧克力豆,是那种很容易买到的玛氏彩色巧克力豆,但是,其他颜色都可以有,就是不能有一粒棕色的。

如果主办方没有做到的话,他就会取消演唱会,而且主办方还必须赔偿乐队的全部损失。

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一个摇滚明星的无理取闹。但大卫·李·罗斯后来解释说,这其实是他故意安排的条款。

原因是,范·海伦的风格是重金属。重金属乐队的演出,设备很多,舞台搭建也很复杂。一般演唱会需要3辆18轮卡车来装设备,范·海伦这样的重金属乐队需要9辆。出错后果会很严重,会影响到现场听众的感受,甚至会威胁到乐队成员人身安全。

这些当然都有标准,也会写进合同里,但是合同很厚,一般人根本不会看。

所以,大卫·李·罗斯在合同附文的第126条里,安排了那个巧克力豆条款。还真不是冤枉演出方,有一次他发现了棕色巧克力豆,于是让助理对各项装配工作一一检查,然后,果然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这么做的逻辑是:如果主办方连巧克力豆这样无厘头的条款都能完美执行,那么其他条款当然也就不在话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一个摇滚乐手无法理解一场摇滚音乐会的全部,必须设计这样的细节测试?

答案是,分工协作。

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讲过一个别针工厂的故事。生产一个别针需要18个环节。一个熟练的老工匠一天能做20枚别针。但如果把18个环节分成18道工序,每个工人负责一道工序,18个人一天能生产86400枚别针,平均每个人4800枚。从20枚到4800枚,生产效率得到了巨大提升。

人类可以通过分工协作来提高生产效率。这是人类财富创造能力大幅提升的关键,也是文明不断进步的关键,让我们得以享受今天很多复杂产品,如手机、电脑和汽车。

但是,分工协作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它形成了众多的复杂系统,即使是系统内的人也无法完全理解和把握。

我们应对复杂系统的方法是什么?

阿里巴巴是一家市值3000亿美元的公司。业务涉及方方面面。张勇是阿里巴巴集团的CEO。他怎么管理这样一个超级复杂的系统?我们去年收集过一些用户的问题,向他提问。他说,他有一个经常用的管理方法。

他自己叫“捅三刀”。下面业务部门总裁跟他汇报,他会挑一个细节,直接追问,“捅一下”,然后再问,然后再问。如果三次追问你都可以完美回答,那么恭喜你。但如果经不起CEO就一个细节三次的追问,那基本可以判定:要不工作没做好,要不准备工作没做好。

这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世界的现状。首先是复杂,世界系统很复杂、组织很复杂,产品很复杂,复杂到我们身处其中也无法完全理解;其次,细节,细节很重要,人们可以通过细节来检测复杂系统的有效性,来了解复杂,来从复杂中学习。

《李翔商业内参》做的工作,就是通过呈现细节、片段、话语、故事来捕捉商业世界的脉动,希望用户从中获得启发。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野心:通过细节和只言片语,来再现复杂的商业社会。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发布的第12号产品——《李翔知识内参》。

和第一季《李翔商业内参》相比。“商业内参”变成了“知识内参”。为什么要改这两个字?

因为知识不再只是我们脑子里的信息,它就是我们的环境本身。

李翔和他的团队,将会每天为你搜集、整理、浓缩、解读。你的私家商业秘书,将会变成你的个人知识情报局。你别觉得情报局这个词用大了,当年美国总统杜鲁门也只是想成立一个给总统本人提供情况报告的机构。刚开始,他也没想到这个机构会越长越大。后来,这个机构变成了中央情报局CIA。

新一季的《李翔知识内参》将于5月27日上线。

我们一位重要的合作伙伴,一直在不断尝试创新的百年宝马品牌,今天也以创新式的要作为我们用户的知识赞助商,他们选择了用户匹配度极高的李翔专栏进行合作,冠名赞助半年。

经过慎重的思考,我们决定,《李翔知识内参》为您服务一年的价格是——免费。

  1. 薛兆丰:经济学的美妙时刻
    发布第11号产品:《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人有无知的时候,所以知道自己无知也是一种进步;但人也有有知的时候——人有时候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做对了一点什么的时候;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感受。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三个这样的时刻。

第一个时刻,是在1989年,我被经济学所触动。

我读大学的时候,读的是数学,也读一些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课程。我最喜欢的课当中,有一门叫逃课。

有一天早上,去上课的同学都回到宿舍了,我才起床,这时候,同学不经意地说了句:“刚才经济学课上,老师说,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火、车轮和中央银行。”

那一刹那,我被触动了。我们当然都知道火和车轮的重要性,中央银行为什么可以和火和车轮相提并论呢?

从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去上课了。我被经济学思维迷住了。我还活在这个世界里面,但我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从那时候起,我就有一个感受,这个感受到今天,还是很明显,那就是:改造世界,不是经济学所长;但改造世界观,却是经济学的强项。

第二个时刻,是在1997年。

在1997年,我在互联网上开始建我的个人网页,我想把我心目中的经济学英雄的照片都放我的网页上去。那时候,我找到亚当·斯密的照片,也找到科斯的照片,因为他拿过诺贝尔经济学奖,但我找不到我心目中另外一位大英雄的照片,那就阿尔钦教授。

我只找到了他的电子邮箱。我给他试着发邮件,问他要照片。他很快就回了信,给我发了他的照片。我马上就给他回信,说我收到你的照片真的很高兴,我立刻就打电话告诉我女朋友这个好消息,请看附件,附件有我的照片,请你也看看我长得什么样子。

没想到,阿尔钦很快又给我回了信。他说:谢谢你的照片,但如果你把你女朋友的照片寄来,那就更好了。那一年,阿尔钦83岁。

后来,他劝我把他正在改写的经济学教科书,翻译成中文。从那时候起,我白天忙工作,忙应酬,但我每天回到家,关上门,打开灯,我就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和阿尔钦交流的世界。

我经常睡觉前给他写封信。到第二天我醒来的时候,他的回信已经在收件箱里了。有三年的时间,我们这样朝夕相处,一起工作。

那时候,我就有一种奇妙的感受:在外表,生活可以忙忙碌碌随大流,但思想可以偷偷摸摸求上进。

第三个时刻,是今天,是现在我在「得到」上开专栏的日子。

在「得到」订阅平台上开了专栏以后,我才深深地感觉到过去作为一位图书的作家,写书是多么的无能为力。

在得到平台上开专栏,我能够渗透到大家的生活当中去,成为大家被窝里的经济学家。

许多人把这种学习称之为碎片化的学习,其实用碎片化的时间,恰恰更容易完成系统化的学习。

指望用大段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反而容易变成碎片化;好好利用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学习倒是能够系统化。

现在,我每天都在为专栏而工作,我知道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罗胖发布第11号产品:《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

把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请来,是「得到」App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原来你需要寒窗12年,高考600分以上,花得起学费和四年时间,而且过时不候,才能学到的知识。现在,只需要不到200块钱,订阅《薛兆丰的北大经济学课》每天10分钟,任何人都可以享用。这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学课堂,已经有将近12万同学在里面等你。

  1. 宁向东:管理就是破局而出
    发布第10号产品:《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教授宁向东。大家好,我是我是从1985年开始学习管理学的。最开始的16年,我在清华做学生、做老师。

直到2001年,清华送我去哈佛商学院参加了一个经理培训班。这3个月改变了一切。

哈佛是世界上最好的商学院,没有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全案例教学,没有理论说教,全部讲授案例。哈佛之行把我的32年分成了两段,前16年我就是一个传声筒,而后16年,我有了自己的使命,我要形成自己的管理学。

回国不久,我看到了宁高宁的管理手稿。宁高宁,现任中化集团的董事长,是个大牛人。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留美MBA,早年进入华润公司,从底层干起。

宁高宁的第一个下属叫黄铁鹰。黄铁鹰写过一本著名的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黄铁鹰说宁高宁是“从水底下一点点游上来的鱼”,后来,宁高宁游成了华润集团的总经理,他也顺手把华润带进了世界500强。

宁高宁用功,他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把现代管理理论落地,怎么和中国的事接上。他画了好多逻辑框图想这个事。有一段时间,我常常盯着宁高宁的手稿发呆。直到有一天,我有了顿悟,我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一个隐藏的“局”字。

我突然意识到,管理学的核心,是人。人只要有愿望,就要行动。一行动,就会发现自己实际上是困在一个局里。所以,管理学,本质上就是教人“如何破局”。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被困在一个局里。我现在遇到的局,就是如何在一年里,通过得到的平台教你掌握管理学的破局智慧。这是我从来没有遇到的,因为我一直都是在教室里一板一眼地讲课。而你呢,也肯定需要智慧破掉围困着你的局。而且,我的局也连着你的局。

第10号知识产品,《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精心选择了两百个中国人的职场场景,不讲理论,只讲破局的智慧。这是我的准备,听了我的分享,你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准备呢?

这个专栏是在100年的管理学的基础上,做的一次探险,从给企业的管理学,到给每一个人的管理学,祝各位用户探险愉快!

  1. 卓克:科学的三个瞬间
    发布第9号产品:《卓克·科学史》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3个科学发现的故事,跟大家一起来体验不平凡的人的平凡瞬间。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69年。

NASA为登月做最后一次模拟,这次阿波罗10号的模拟任务就是,登月舱要降落到距离月球表面只有14公里的上空后,然后再飞回去和主飞船汇合。

NASA当时为了防止宇航员头脑一热,提前登月,特地没给登月舱加满燃料,宇航员们如果不听从指令降落到月球,就再也没法回地球了。所以宇航员虽然离月球那么近,还是没能踏上去,等10号飞船再飞回地球的时候,他们都非常遗憾。

不过尤金是唯一一个弥补了遗憾的人,因为3年后他乘着阿波罗17号飞船又去了一次月球。那次登月呢在月球表面要执行3天的任务,执行最后一天任务的时候,他拍了一张照片。

我要说的第一个瞬间,就是他拍照的那一刻,月球正好夹在了太阳和地球之间,阳光把地球照的又大又圆又亮。尤金就抓住这个机会按下了快门,而他的生命就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得到了延续。

这张照片后来是全球出版界提到地球,使用次数最多的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其实在每个人的手机里头都有,它就是微信的开屏画面。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1832年。

数学家伽罗瓦为了一个漂亮的姑娘要和人枪战决斗。在决斗前一天晚上,他没有练习枪法,而是拼命的给一篇论文补证明。

这篇论文研究的是怎么解五次方程,其实这篇论文早就写好了,只不过落下了不少证明过程。

所以那些证明不得不补。那天晚上他一直写到夜里头两点,后人提起伽罗瓦,最著名的呢,就是那句写在草稿纸空白处的那句短语,时间不够用了。这个故事的结局呢,就是第二天他决斗输掉了。

您看,他在奋笔疾书的那个瞬间是不是很平凡呢?

但是不平凡的是,伽罗瓦那天晚上补齐证明用到的了一个他自己发明的数学工具。欧洲数学家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充分的消化理解,在他去世后二十多年竟然写进了大学的数学教材中,这个工具可以求解魔方最少的还原步数也可以描述晶体的结构,甚至指导CPU的制造,现在他发展成了一个独立的数学分支,叫做“群论”。

虽然伽罗瓦不到21岁就去世了,但是他抓住生命最后几个小时写下的那些东西,让他不再平凡。

第三个故事呢发生在1929年。

3月的一个晚上,物理学家弗里茨跟他刚认识不久的女朋友一起散步,四周安安静静,星空下有浪漫的味道,女朋友感叹到:“你看,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多美啊~”。弗里茨这时候突然搂住女朋友,郑重其事的说:“你知道吗,此时此刻,我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

她女朋友呢,听到这句话没反应过来,愣了一下,之后呢尴尬的笑了笑。

也许啊,这种尴尬的瞬间理工科的人经常遇到。但是弗里茨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他那篇关于恒星发光机制的论文正躺在他办公桌的抽屉里呢,还没来得及发表。

现在我们知道,恒星发光是通过氢聚合成氦,但是1929年之前还没有人确切知道这一点。后来人们根据弗里茨的工作又发现,

原来可不只是氦元素,连碳、氧、氮、磷、硫,这些元素也都是这么诞生的,而这些元素都是组成生命必备的元素。所以可以说,一切生命最初都是从恒星的核心出来的。

我们现在再回头看,也许弗里茨那晚上跟女朋友说的话很煞风景,但弗里茨在那个尴尬的瞬间说到的知识可是人类永远的知识,这个瞬间让他不再平凡,永远被后人铭记。

我刚刚说的3个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生命是短暂的,而科学发现的那一瞬间,就让生命超越了时间。科学史是无数科学家努力的瞬间。科学史是一系列不平凡的人的平凡瞬间。

罗胖发布第9号产品:《卓克·科学史》

卓克要做的这样一个科学史产品。他的目的不是科普,不是让我们入这个门,那个门,而是让我们直接爬上历史的塔尖,俯身四望。历史就像是一条通道,把我们带进一种思维逻辑,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让我们知道人类文明为什么会是今天看到的这副样子,以及那些人类的精英正在为我们开创未来的方式。

很多朋友在问,怎样在传播知识的时候让知识不枯燥?这个问题的答案通常都是——回到人,再出发。

  1. 严伯钧:艺术,就是换种方式说话
    发布第8号产品:《严伯钧·西方艺术史》

我们总是容易误解,错把技术当成艺术,技术绝对不是艺术的目的,而是与人性相交织,推动艺术进步的手段。

为什么所有巴赫的钢琴曲听上去都波澜不惊、没有太多起伏?谱面几乎看不到强弱记号?难道真如乐评家们所说,是因为巴赫的基督教信仰,拒绝人世间的激情,所以导致他的作品天然追求一种清澈空灵吗?

其实并不是,只不过在巴赫的年代能把音弹出强弱的钢琴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不管你什么力度弹琴,音量都一样。直到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发掘并推广了有强弱的钢琴,我们今天才能听到有“激情”的音乐,据说当时腓特烈二世邀请巴赫去参观新型钢琴的时候,他老人家非常喜欢并立刻为其谱写了很多有强弱的作品。

为什么印象主义绘画看上去都是一团模糊,似乎跟现实世界相距甚远?这从纯美术的角度似乎很难解释,但是换一个侧面去看却又迎刃而解。绘画的表达维度有两个,就是形状和颜色,印象主义出现的档口刚好是照相技术发明的年代。

你画得再像哪里有照相机像?那么以形状作为表达方式的古典绘画就必然要被迫从另外一个维度,也就是色彩当中寻找新的表达!所以印象主义绘画抛弃了形状,只追求颜色和光影。

其实理解并欣赏艺术很简单,艺术其实是在原有的表达方式上做到一个小小的“突破”,但是又是如此的艰难!因为有时候我们太过倾向于就事论事,就艺术谈艺术,殊不知触类旁通是多么重要。

我的订阅和别人的有点不一样,不满足于讲流派、定风格,也觉得文学性的形容辞藻有点冗余,我要追求艺术史表达方式的突破,我的订阅只专注于所有伟大艺术的黄金一刻!也希望你也来一个小突破:先买我一年订阅!

罗胖发布第8号产品:《严伯钧·西方艺术史》

我们来看一幅画,艺术史上最有传奇性的一幅画。西斯廷大教堂天顶上的这一幅—创世纪。他的作者是米开朗琪罗。

可是你知道吗?米开朗基罗接这个活的时候是一个雕塑家,他刚刚因为大卫雕像而出名。隔行如隔山。教皇,也就是西斯廷大教堂的主人,为什么放在当时放着首席画家拉斐尔不用,偏偏要用米开朗基罗呢?不知道,这可能是个永远的秘密。

但结果呢,这幅画成了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尤其是这两根手指,说出了我们这一代人搞互联网的人心声,面对这么好的东西,你不点一下吗?

但是,如果米开朗基罗不是一个外行的话,这幅画无法诞生。

「得到」App为各位请来了这位跨界的年轻人——严伯钧。我觉得他可能也是低估了这个工程的难度,才签了合同。但是我知道,他一定会用一个学霸的资料搜索能力,一个物理学家穿透到极致的表述能力,一个兴趣广泛的人触类旁通的能力,一个脱口秀演员的吸引听众的能力,来服务好我们的用户。

米开朗基罗在画那幅画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就是传世之作,这几乎是所有经典作品的共同命运。「得到」App欢迎严伯钧。

  1. 徐小平演讲:创业学的创始宣言
    发布第7号产品:《徐小平·创业学》

都说创业维艰,但最大的艰难在于很多创业者,有创业的冲动和梦想,却没有创业的经验与认知。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初创时我们不懂创业!

好吧,你已经决定要创业了,祝贺你!但如何寻找合伙人、如何跟合伙人谈股权分配、如何处理你们之间的不同意见、利益冲突、如何建立议事规则、决策机制?

创业需要钱。到哪去找钱、融多少钱、拿谁的钱?在创投界,我们说钱有”聪明“的钱和”愚蠢“的钱。为什么有些创业者宁可接受你的五百万,也要拒绝他的一千万?聪明的创业者,选择聪明的钱!

现在,你抵达了创业的第一个里程碑:产品做好了。但如何推广产品,如何获得用户,用户不喜欢大家要退货退钱怎么办?用户太喜欢产品供不应求又怎么整?

过去二十年,我曾经是一个创业者,参与创建了一家今天市值达千亿人民币的公司:新东方教育集团;十年前,我开始做天使投资,至今投资了超过五百家企业。我见证过“独角兽”的辉煌,也经历过“跛脚鸭”的崩溃。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业思考,形成了我的“创业学”。在罗振宇罗胖的鼓励下,我决定把这20年创业与投资的经验积累,讲出来,与全国有志创业的朋友们分享。

我跟罗辑思维合作,在「得到」平台上推出”徐小平创业学”专栏,向创业者们免费发放,注意,免、费、哦!

《徐小平创业学》里面的故事和观点,每一个都对应着那些百万千万、金钱资本的悲欢离合,浓缩着活生生、汗淋淋、泪花花的创业人生。

你想创业吗?想创业,请来得到下载“徐小平创业学”。有道是:人人都说创业好,就是模式太难找;人人都说创业好,就是团队真难搞;人人都说创业好,就是竞争有烦恼……难找难搞有烦恼,徐小平创业学来指导!

  1. 罗永浩:97%的人都需要了解创业
    发布第6号产品:《罗永浩·干货日记》

应「得到」的邀请,我开通了一个创业的干货日记这么一个专栏。总结我过去五年创业的实战经验和血泪教训,都是满满的干货,献给那些对创业感兴趣,或已经开始动手创业的新人。

有人说,创业的人毕竟是人群里的少数?你写这个东西给谁看呢?

腾讯的企鹅智库对20多个省市的5万多网民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40%的人经常想到创业,有这个冲动,百分30多的人尚未创业,但是偶然会有冲动,19%的人已经走在了创业的道路上,只有3%的人从没想过创业。

我们观察到很多人选择去创业公司打工,都是基于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比如看了媒体上对这个公司的一篇报道很感人,比如我的一个主管去了,他跟我交情很好,比如我的好几个同事去了,比如这个公司美女多,比如这个公司的老板会说相声,比如这个说相声的老板要做手机,还有一些其他莫名其妙的理由,但这些很可能都是很不明智的,所以除了创业者,去创业公司打工的人也很有必要去看一看创业的干货日记这样的东西,相信它能够帮助你做一些正确的,理性的选择。

活在今天这个全民创业的中国,多数人都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即便自己不去创业,也会有较大概率要去一家创业公司打工。去创业公司工作,也是一个风险非常高的事情,也许风险仅次于自己创业,所以去创业公司打工的人也要像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一样,了解创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至少要了解一些常识和皮毛。否则很可能在事业上做出非常糟糕,不理性的的选择,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我们今天已经处在一个全民创业的大潮中,虽然这也不可避免地有很多的泡沫和虚妄的东西,但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近些年以来,这个国家阶层的上下流动从没像今天这么畅通,无论你胸怀远大理想,还是只是想给丈母娘买栋房子,或仅仅是想让子女吃得好一点,穿的好一点,选择去创业或去参与创业公司,可能都是改变命运的最好的方式。

身处大航海时代的人,要么自己弄艘船做船长,要么去当船员,要么嫁个船员,实在不行…至少到码头围观一下,得到就是这样的一个大码头。否则大家都在高高兴兴吃海鲜的时候,你可能连虾皮都吃不着。

最后,总结我血泪交加的五年,我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我当年就是因为没有我,创业的道路才走得那么艰难,相信你有了我创业的干货日记,会走得舒服很多,谢谢!

罗胖:创业是在做什么?产品?服务?创业的目的是什么?上市?挣钱?《长谈》采访罗永浩之后,我得到了一个新答案——创业是在做一个企业组织的综合能力。上市、挣钱,是不确定的。但是做出一个企业组织的综合能力,则是一个可以把握的目标。

过去五年,我们亲眼看着罗永浩创业、开发布会、失败、承受非议、从头再来。好像一切都在往复循环。但是有两件事情是确定的,第一,他还站在那里。没有倒下。第二,他的手机综合水平越来越高。也许很快,那些只属于他,别人无法企及的东西,就要发力狂奔了。

没有人能教你怎么成功。但是,如何把握自己,打造出一个有企业级能力的创业组织,却是一种可以分享的知识,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能力。「得到」专栏《罗永浩·干货日记》就是这样的产品。

  1. 罗胖:每天听本书年卡
    发布第5号产品:每天听本书年卡

这个产品来自于我自己的一个需求,那么多书,我怎么知道什么是好的?又怎么能够高效率地拿到其中的关键信息?

我找到了一个方法——问我相信的人,你最近在读什么书?哪本好?你跟我说说他为什么好?有什么段落你印象最深?就这样,我几十年如一日地“剥削”我朋友的智力资源。

做「得到」App之后,我想,这种模式,这种剥削的方法,有没有可能产品化?

这就是我们为你打造的“每天听本书”。用人格化的转述,来帮你迅速扫描一本书的核心内容。当然,我必须强调的是,它并不能替代你看书。它只是给了你一个,挑选书的线索,泛读书的工具,扩大视野的望远镜。

它的生产方式,大体是这样的:

先讨论选题,选定有价值的书单。然后,请专业的读书人,精读每本书,写成书面稿件。然后,再请专业的说书人,形成口语稿,打磨口语表达。经过两次审稿之后,再录制成音频。

我们算了一下,每本这样的听书产品,至少要经过 132 小时的准备,至少 5 名专业人士的协作。

而您只需要花费——30 分钟, 4.99 元。

今天我们要发布的第5号产品,就是每天听本书的年卡。也就是,每天一本,全年365天的一个打包产品。

每天一本书,4.99元,一年365天,你需要花费1821.35元。

那我们的年卡卖多少钱?365元,全拿走,为你省下1456.35元。

这就完了吗?优惠力度够了吗?

不够。很快我们的听书团队,还会加大产量,一天更新2本甚至更多。不管一天更新几本,只要是年卡,就是我们的VIP,全部拿走。够了吗?还不够,年卡用户,每一本书,都可以分享给一位朋友,共同享用。花一份的钱,两个人,共同进步。

但其实,它的背后是一个泼天大愿。

「得到」App的使命是要用新技术重新生产知识。在未来的几年内,我们将会投入几千万的资金,邀请国内的一流学者,把各个领域的存量知识,也就是那些经典书,生产成听书版本。请注意,它的生产方式是转述,而不是朗读。因为作为一个最好的知识服务商,我们有责任,帮用户,用最少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拿到他们想要的知识。

按照目前规划中的生产速度,最晚在明年,我们将建成中文世界最大的书籍转述版权库,成为这个时间越来越稀缺的时代,人们接触知识的首选入口。

  1. 罗胖:《得到品控手册》
    发布第4号产品:得到品控

到今天为止,得到服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736万,用户在得到的总学习时间如果累计起来有 2752年。达到这两个数字,我们花了一整年的时间。

在知识服务业里,干的时间越久,就越觉得这片天地巨大。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把最优秀、视野最开阔、最有服务精神、又最肯下笨功夫的知识生产者找到。给他们提供工具和平台,当然还有优厚的待遇,让他们把知识生产出来,并高效地分发给用户。

这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分工,这是一个新职业,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所以, 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军公司,我们决定做一件事:

把我们到目前为止,关于知识服务的心法和工作流程,全部地、毫无保留地开放给大家。这就是——《得到内容品控手册》。

这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永远在迭代、升级、更新。我们不仅希望我们的同事能够使用它,丰富它,我们也希望同行和将要加入整个行当的人看到它,使用它。

现在你下载「得到」App,就可以在首页看到它。

  1. 李立宏:从经典开始
    发布第3号产品:家庭背景声

几个月前,我收到了得到的邀请,邀请我参加一个新颖的朗读类节目。我们不仅要为孩子讲故事,还要为孩子朗读经典。只要有一句入心,就是他在成长路上收获的惊喜,永纳珍藏。而我们的责任,是和他们相伴成长。这是罗振宇的话,我被他打动了,我愿从经典开始。

于是,我加入《家庭背景声》这个项目,与欧阳夏丹、何冰、赵立新、季冠霖及其他即将加入的声音表演者一起,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声音,使这些人类文明中最好的内容在你耳边回荡,希望你能从中生发出探索世界的激情,不断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即如我参与录制的《关键时刻演讲》中的一句话,它来自爱因斯坦的《探索的动机》:“促使人们追求艺术和科学的精神状态是同信仰宗教的人或谈恋爱的人的精神状态相类似的;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直接来自激情。”

以知识陪伴,为成长朗读。我,李立宏,和其他声音表演者一起,将在家庭背景声陪伴你。

罗胖发布第3号产品:家庭背景声

一位教育学者说:“用成人的方式和孩子沟通,是孩子最快的成长方式。”这句话对我启发极大,尤其是在做了父亲之后。有必要天天跟孩子说,吃饭饭,起床床吗?为什么不能和孩子坦然地讨论,什么是宗教,什么是政治,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战争,什么是死亡?

所以,我们就做了家庭背景声。请最好的声音,来为整个家庭朗读那些最经典的内容。它可能是名人演讲、家书、著作、戏剧,它不是专门为孩子生产的,它要求成人听起来也必须有价值。

它不仅是内容,它还是一个家庭共度时光的时间解决方案。

打开「得到」点击头图,五期全领走,免费。

  1. 罗胖:《艺术博物馆》
    发布第2号产品:《艺术博物馆》

这是今天这场发布会唯一一个实体产品。

它看上去就是一本大画册,1000页,3000件艺术作品,来自于650家世界顶级博物馆。

有生之年,如果你没有办法走遍世界上的博物馆,又想看到尽可能多的艺术精品,那这本书就是一个最好的方案。

西方有一位评论家这么概括这本书:如果世界上最好的博物馆馆长,举办一个世界上最优秀作品艺术作品的展览,那么他的参展目录,会跟《艺术博物馆》十分相似。这就是一个能够进入你家的,永不落幕的艺术博物馆。

这本书的出版商是英国的费顿出版社。他们为做这本书做了什么呢?

第一,敲开650家顶级博物馆的大门,说服那些深居简出的私人收藏家,取得所有图片的授权。

第二,花十三年,做了这么一个世纪工程。以至于编完这书没多久,出版社就没钱了,只好把出版社卖了。好在费顿出版社的新老板是个大富豪,自己也是顶级藏家,干这样为艺术而任性的出版社,没个富爸爸还真不行。

这本书的中文出版商是后浪,大名鼎鼎吧?印制是雅昌,全球最好的艺术品印刷商。

在这场全球大接力中,我们做了最后一步,给这本超级大书,配上了一个艺术书架。它的大小,正好可以替代你沙发边的一个茶几。它的高度,正好是适合你抱着孩子在它的旁边,一边看,一边赞叹。

它不是书,它是家里的一个陈设。它也不是画册,它把原本要挂在墙上的艺术品,拿到了你的身边。它也不是家具,它是永不落幕的艺术博览会。

关于艺术,除了严伯钧的西方艺术史之外,这是我们能想到的,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1. 曾鸣演讲:我们在时代核聚变的前夜
    发布第1号产品:《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

曾鸣:阿里巴巴集团学术委员会主席、湖畔大学教育长

今年,我观察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现象:所有市场的参与者,都很困惑。

资本很困惑。经历了去年的共享单车热潮之后,今年一个大热的项目是共享充电宝,小小一个充电宝,一两个礼拜内竟然能涌进几十个亿人民币的投资,这个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技术很困惑。在技术的最前沿,人工智能、物联网、VR/AR已经热闹了几年了,但是商业上一直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就让大家心里越来越没底气了。这些事情到底能搞成多大,什么时候能成气候?

谁也说不清。就拿现在最热的无人驾驶来说,它究竟能不能改变行业格局,能否对传统车厂形成冲击?

为什么大家都会在这个时候困惑?最核心的原因可能是,我们真的是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而且,当下,正是这个大变革最关键的核聚变的时刻。

在这个时刻,很多的因素都在同时发生作用,技术升级、消费升级、模式变化,全球格局演变,一浪接一浪。所有这些东西都在发生作用。当这些因素混合作用在一起时,你很难分清楚,到底哪个因素更重要,哪个因素更能代表未来。但是,虽然很多东西都还处于早期,但实际上整体趋势正在越来越清楚。我们就在这个时代核聚变的前夜,大格局很快要开始明朗起来。

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新商业的积极参与者和前沿观察者,我未来的研究主线在哪里。接下来的10年会是一场经济范式的革命。这个新经济范式,你无论叫它互联网经济、数据经济、还是智能经济,肯定是跟工业时代完全不一样的东西。这个新经济体最后会长成什么样,哪几个因素更重要,它的演变的路径,尽管这些目前还不清楚,但接下来的10年可能就会见分晓。

我这20年一直在参与和见证整个互联网和中国企业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长期实践和思考让我不断完善观察未来的框架。

这个框架,是我理解未来经济的基本规律、商业模式的核心,战略的创新,等等问题的指南针。相信它对置身商业世界的你也会有非常大的价值。我即将出版一本新书,完整分享这个框架,而且这将会是一本立体、深度交互的活书。

罗胖发布第1号产品:《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

去年开始,自从我得知曾鸣老师在写作《智能商业》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像追一个女神一样,盯上了这本书。一直追,一直追,一直追到了湖畔大学。

当然,这本书还在最后的修订阶段。我跟女神说,我们能不能把革命友谊升级一下呢?于是就有了这场发布会的第1号产品——《曾鸣·智能商业二十讲》。

曾鸣老师答应我,他会为「得到」用户录制20讲音频产品,把这本书的核心要义串讲一遍。我和我所有的朋友都在期待这个产品。从目前我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这个产品既是对过去几十年互联网商业规律的总结,也是对未来趋势的把握。

为什么要知道未来的趋势?在曾鸣教授那,我学到了一个词,叫“终局思维”。只要你想做一番事,终局思维就是一个最锋利的思考工具。当已经预先料定整个局面发展的最后状态的时候,再往回推导当下该做什么,那一切动作就会井然有序。让我们期待这个产品。

结束语
演讲者:罗胖

最后,请允许我用一个关于“终局思维”的例子,来结束这场发布会。

假设现在是2057年5月18日,40年之后,我80多岁了,垂垂老矣,头秃眼花,步履蹒跚,说话丢三落四,虽然可能住在不错的养老院,面对着一片美景,和美丽的小护士,食堂也不错,医疗也不错,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但是毕竟每天还是要大把吃药,病痛还是在折磨着我。

试想一下,那个时候我会在想什么呢?我肯定会偶尔做个白日梦,在内心里祷告,甭管是上帝,还是玉皇大帝,谁如果能让我能重返青春,我愿意用我拥有的一切去换。让我回到20多岁,30多岁,哪怕是40多岁,只要能回到有事业、有朋友、能学习、能做事、有奔头的年纪,就行。

“得到”App的用户们,所有的终身学习者们,大家看看,此时此时,我就是刚刚从四十年后穿越回来的,站在这里说话。现在我扪心自问,我打算怎么过这一生?这就是曾鸣教授教给我的终局思维。

突然,上帝现身了,他说,你的诚心感动了我,这个要求也不是很难啊,你回去吧。然后“biu”的一声,我就回到了2017年5月18日。

有一次许知远采访我,一直在问我,你那么着急干什么,那么焦虑干什么?我说我现在还不着急,我还有几年能干活?我现在40多岁,跨年演讲还有18年,估计到60多岁的时候,我在台上还能不能站4个小时、讲4个小时,已经不知道了。所以我现在不抓紧什么时候抓紧?

抓紧时间过好这一生。所有的人,都会向我们这样的终身学习者致敬。

直抵未知 | 002号知识发布会精华版

2017-08-31 罗振宇 得到

002号知识发布会
主讲人:罗振宇

这些年,有一个时刻,我总是非常沮丧。那就是每次我逛完书店,出来的时刻。一面是阳光刺眼,一面是满心悲凉。

老天,那么多书,那么多好书,那么多吸引人的题目,那么多我想去探究的角落,那么多时光,那么多山川,那么多奇思妙想。

但是算都不用算,我都知道,穷其一生,我也不可能看完这么多书。哪怕只是翻一遍,也不可能。

2016年,中国共出版图书262,415种。全球每年是220万种。

人类到现在一共出版过多少种书呢?有人算过,3.1亿种。就算你一天能翻看10本,那你准备要活1000辈子,才能大体浏览一遍。

如果把所有的阅读材料算在内,就更加令人绝望了。仅仅互联网上,页面数量超过了60万亿个,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天几十亿个的速度增长。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一物不知、引起为耻。”但是今天我们真的做不到了。都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今天,勤奋已经不再是通往这座山的道路。

网上流传过一组数字,很多中国人看了很自卑。说,中国人人均每年读书是4.3本,很低的数字。据说,韩国是11本,法国是20本,日本是40本,以色列是64本。

以色列的情况我不知道。但是我问过一位日本人,说你们国家人很爱读书啊,一年人均40本,了不得!那位日本人说,嗯,大部分都是漫画。

我还问过一位欧洲人,“都说你们国家人在地铁上都是读书,而我们中国人基本都是刷手机。”那位欧洲朋友说,“你有所不知,那是因为,前些年,我们那里地铁没有手机信号。现在,我们也是刷手机。”

好了,不管是4本还是40本,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也不管是只是买了还是真是读了,中国人和全球人面对的困境都是一样的——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阅读里去,也只是沧海一粟。几百年间,我们写,我们编,我们印,我们买,我们收藏。人类的整体越来越高大,每一个人越来越渺小。我们的知识总量大得无边无沿。但是每一个人都只能望洋兴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和死,而是一本书我买了,但是实在没有时间读。

一代有一代之体,一代人的问题,总应该一代人自己去解决。

今天,这里是得到APP的第二场知识发布会,在2017年的秋天,我们为您带来了一个工具型的产品,一个当前知识困境的解决方案——「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我们清楚地知道,在有了这个产品之后,我们的阅读生活,我们的求知生涯,从此就不一样了。

我们为这个产品,筹备了一年。从一天新增一本书,到每天新增三本。未来3年,这个产品将是中文世界里最大的知识转述版权库,至少涵盖一万本书。

它不是电子书,它也不是有声书,它的着眼点是帮助你省时间。所以,我们会邀请各个领域的高人,对那些人类历史上的那些书,不管是经典书、热销书还是冷门书,只要对我们这代人还价值巨大,我们就为它做出一个口语化、精简化的解读版本。在30分钟的时间内,帮你读懂这本书的精华。让你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扩展自己的知识疆界。

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

它起源于我们的一个思考——书,到底是什么?

书,你当然可以理解成知识的库房。但是因为太多,叠床架屋、汗牛充栋,时间长了,就难免有些角落,人迹罕至,积满灰尘。

但是在我们眼里,书不是完成品,不是已经在那里的东西。没有被你读过的书,其实在你的生命世界里就不存在。每一本书都是进行时。

书的背后,都是人,活生生的人。

他们是你派出的哨探,前往各个方向。他们每一个人都抵达了你知识的边疆地带。然后又快马加鞭,赶回来向你汇报。

书写的时候,那是前方瞭望,作者是主人。阅读的时候,那是听取汇报,你才是国王。

所以,他看到了什么很重要,他怎么向你报告更重要。

所以,信息量很重要,但是你获得这些信息的效率更重要。

所以,报告本身很重要,但是关于这个哨探的周边信息也重要。

写书的人是不是靠谱?他那个时代有哪些独特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不是已经时过境迁?他有哪些难言之隐?他有那些话欲言又止?他有哪些见解已经被后人迭代?他有哪些智慧光芒存留至今?什么该逐字阅读,什么该草草掠过?

这些言外之意,书本身不会告诉你,但是,我们的专业解读者可以给你指引出来。

所有内容来自于书,但能提高效率,而且还能超越书本身,这是我们的小小野心。

每一本书的生命,都将苏醒在和你真正相遇的时候。当你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的时候,书才会被再一次点燃。

一代有一代之体。在这个时代,我们有了手机、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这是一台全新的、巨大的复印机,和古腾堡时代一样,我们这代人会把过往的知识,用新的形式再生产一遍。

让我们重新回到书的真相。心理学家荣格说,“我们所谓的现代人,他伫立在高岗上,或在世界最边缘。他眼前是茫茫一片未来的深渊,头顶上是苍穹,脚底下是全体人类的历史。”

好,现在假设,我就是荣格所说的那个现代人。

以我自己为圆心,通过这个产品,我分别向五个方向发出了我的使者。

第一个方向,去,到历史深处去,替我向回看。

第二个方向,去,到未来远处去,替我向前看。

第三个方向,去,到我的周边去,替我瞭望我未曾抵达过的地方。

第四个方向,去,到我的内心去,向我汇报我生命的可能性。

第五个方向,去,到头顶的星空去,告诉我那些极远处的消息。

下面,我就向大家汇报,作为「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的用户,我自己的收获。

  1. 回首篇

第一个方向是向回看——回首。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里,有很多历史方面的著作。其中,有一本,我非常喜欢——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

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很多人类文明成就诞生的过程。你觉得它是科普?是入门?不对,这是一本认知颠覆之书。

我在听这本书的时候,经常升起一种奇怪的感觉:都说细节是魔鬼。不对,细节还是天使。一旦历史进程的细节被展开了,历史本身的面目也为之一变。

不信?我今天就跟大家聊其中的一个故事——青霉素的诞生。

世界上恐怕还没有第二种药能够像青霉素那么神奇。它一旦发明,就在瞬间治愈了许多困扰人类几万年的病,尤其是各种外伤感染,把人类的平均寿命从45岁提高到了60岁。

这么神奇的药是怎么发明的呢?

如果你去查历史书,上面白纸黑字地写着,青霉素,1928年,由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跟瓦特改良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就这么简明清晰。

如果你有兴趣进一步探究的话,顶多你还会看到一则很有趣的小故事。

弗莱明在实验室里培养了一批病菌。有一次他去休假。回来后发现,咦?培养皿里面长了霉菌。再仔细一看,霉菌周边的病菌都死了。这是不是就说明,霉菌有杀死病菌的功效呢?这个偶然的发现,让人类知道了青霉素的存在。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字——弗莱明;一个年份,1928年;一段无心插柳的趣事。我们的求知欲得到了安顿。

事情就完了吗?不,不是这样的。

知识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当你没有深入到细节和过程的时候,我们只是浮光掠影地获得了一些脸谱化的知识。一个名词,一个概念,就算你记住了怎么样?掉脸就忘。当吴军老师把一个点展开的时候,你会发现妙趣无穷,你会大为惊讶。

你盯住这个年份再看一眼,我们都知道,青霉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才大规模派上用场的。那是1939年之后的事啊。差着十几年呢?这十几年在干什么?

弗莱明的论文发表了,但是石沉大海,没有人关注。10年间,弗莱明就像是一个被困在山洞里的人,独自守着这个小火苗,不让他熄灭。他反复做实验,但是实验效果时灵时不灵。有的时候令人振奋,更多时候又令人沮丧。

为什么呢?因为剂量不够。

我们大多数人都到医院打过青霉素。一针青霉素通常是60万到80万单位。那弗莱明当年培养的青霉素,剂量是多少呢?每一升培养液只能产生两个单位的青霉素。2比60万,什么概念,30万倍,这个差距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质量差距。

你算一下就知道了,这一针青霉素当时所需的培养液可以灌满一个25米的短道游泳池。这么低的浓度,加上不正确的使用方法,效果不好也就没啥奇怪的了。最后连弗莱明也坚持不下去了,放弃了这项研究。

10年就这样过去了。一直到出现了另外一个人,弗洛里。他是英国牛津大学拉德克利夫医院的病理学家和实验室主任。历史就是这样,创始人独得美名,但是需要等到一个关键性人物才能真正揭幕。

弗洛里注意到了弗莱明的论文,然后开始研究。这个时候二战开始了,研究条件非常艰苦,包括牛津大学也不例外,连培养青霉菌的容器都凑不够。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项研究一旦突破,会在战场上救下无数条人名,所以,拼了。

弗洛里的研究团队,用每周两英镑的超低薪水雇用了很多当地的女孩,她们每天就只从事一项简单的工作——培养青霉菌。

没有足够多合适的容器怎么办?这些女孩就在牛津大学里把能找到的各种瓶瓶罐罐都用上了,包括牛奶瓶、罐头桶、各种锅具,甚至是浴缸。把牛津大学变成了霉菌工厂。这些女孩,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一个奇怪的名字,叫“霉菌女孩”。

一年的艰苦工作,终于证明了青霉素的有效性。

这时候,美国人也参与了进来,大型制药公司也参与了进来,但是产量还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地球和太阳的差距,一罐溶液和一个游泳池的差距,怎么把产量提上去?

到了1942年的夏天,弗洛里手下的一个实验员,去买水果,发现了一只发霉的哈密瓜。灵机一动,把这只哈密瓜带回了实验室。发现这种霉菌,效果奇好。产量大幅度提升。如果没有这个偶然发现,青霉素距离实用,还不知道要走多远的路。

在接下来,接力棒又传到了商人手里,全美国有21家制药公司参与了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整个1943年,美国生产了210亿单位的青霉素。听起来数量很多吧?

但是你算算,不过只能救治一万人次伤员,远远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更别说给老百姓使用了。当时,加班加点生产青霉素被视为一种爱国行为。当时有一条标语:“今天每生产一支青霉素,几天后就能在战场上挽救一条生命。”这条标语贴在工厂里,印在工人工资的信封上。在这个过程中,无数科学家、技术人员、工资低的可怜的普通工人,解决了无数细小的难题。

到诺曼底登陆的时候,美国准备了230万支青霉素针剂,保证每一个英美军队的伤员都能得到救治。

到了1945年,美国青霉素的产量达到6.8万亿单位,是前一年的四倍。

到了1949年,美国的青霉素产量达到了1332万亿单位,价格也从每支针剂20美元降至不到10美分,这样,青霉素便开始在全世界得到普及。

而到了现在,全世界90%以上的青霉素都是由中国人生产的。

我是在吴军老师的这本《文明之光》里看到这个故事的。

它让我有一个很重要的领悟。

过去,我们总是把一个发明和一个科学家的名字绑在一起。人类文明好像就是有科学家组成的灿烂星空。

但是通过青霉素的故事,我们突然发现,发明不是某个幸运儿被上帝恩宠的故事,它不是某个天才孤独的表演,原来,它是一场千军万马和生命赛跑的故事。

偶然的发现,随时都可能发生,比如中国唐朝时候就有做鞋的工匠发现,把发霉的浆糊抹在伤口上可以帮助愈合。这就是青霉素的效应啊。但是又怎样?没有整个社会系统的配合,没有一支接力赛的队伍,再幸运的偶然发现,都不会变成人类文明的真实财富。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国的毕昇和德国的古腾堡。同样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人,为什么毕昇只能在《梦溪笔谈》的角落里找到他的传奇,而古腾堡却能开启一个时代?

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从一个角度来回答那个著名的李约瑟之问:为什么中国人发明了风箱和水车,这两样东西加起来就是蒸汽机,但是为什么中国人偏偏最终没能发明蒸汽机。

社会环境的综合的支持,才是一个奇思妙想得以成为人类财富的根本原因。

你看,这就是知识的趣味。知识不是一堆信息,不是几个孤立的概念,知识能让我们重返真实的历史现场。一个概念,一旦通过一本优秀的书展开了细节和过程,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在「每天听本书」产品中,我们为你制作了大量历史类的好书,它们会把我们从孤立的知识世界中拯救出来,帮我们找到万事万物的联系,帮我们看清脚下的文明地层是怎样一层层地累积起来的。

一个好产品的打造,重要的不是什么最原初的创意,什么灵光一现的东西。而是你的时代,有没有给你这个机缘,有没有为你准备好基础设施和相关条件,有没有大量的合作者愿意参与到你的事情里来。

我们的「每天听本书」产品,也是一样。它不是我们一个团队能够胜任的事情。过去一年间,我们邀请了132位作者,35家内容生产机构加入到这个计划里来。我们惊讶地发现,他们每个人,似乎都为这个产品做了常年的准备,似乎就在等待这个邀请。

这里还要特别感谢一家合作伙伴,中信银行。中信银行,今年正好是成立30周年,他们现在一共有6000万客户,不过,这一次我们合作,他们给客户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叫“知识分享人”。

在中国的银行业内,是中信银行第一次提出了用知识回馈客户,这和我们得到APP的精神十分契合。每天一本书产品上线后,除了在得到平台,中信银行中信红权益平台将作为唯一一家授权首发平台。

顺便透露一个我们做事情的心法。一件事对不对,在没做的时候,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先去大胆地试。试什么?不仅是试探市场的反应,更重要的是试探合作者的反应。

如果一件事,刚一启动,你就发现有很多合作者乐于加入这场你发起的协作,他们似乎和你一样,已经为这件事思考了很久,准备了很久,那么,恭喜你,这件事大概率就是要做成了。

中信银行将为他们的客户买单,让他们率先体验「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为大家的终身学习做点事情。中信银行的客户,恭喜你们!

感谢加入「每天听本书」产品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机构。是你们高水平的知识解读能力,将最终成就这个产品。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1. 前瞻篇
    3.

刚才我们讲的是「每天听本书」产品中的历史题材,是文明的回望。

现在我们换一个方向,往前看。看看在不远处的未来,正在发生什么变数,它又在怎样影响我们的现在。

在「每天听本书」的产品中,我强烈推荐一本书的解读版——《百岁人生》。

这书就是提醒大家一件事,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我们这代人有很大概率能活到100多岁。也就是说,如果我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今年44岁,一半还没有活到。今天在场的大部分人都可以说,“人家还是个宝宝。”

但是,您先别高兴,活得长虽然是好事,但是代价是什么呢?

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过去的三段式人生规划,没有用了。

所谓三段式人生,大概就是30岁之前,学习成家立业,30岁之后在社会和家庭中顶大梁,60岁之后退休回家,安度晚年等死。可是如果能活100岁,这个安排就出问题了。

《百岁人生》那书里做了很多推导,比如人的伦理观会变化,过去相对不变的人是受尊重的,而未来敢于抛弃存量的人才是有道德的。再比如,人的婚姻选择会更加慎重,因为选一个人,要跟他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长了。还有,人的资产也会从金钱变成了信用和人脉,等等。

这本书最触动我的地方,是它提醒我,退休这件事我们这一代人必须重新考虑。

我在办跨年演讲的时候,曾经立誓要干20年,这就是按照我60岁退休来算的。

可是今年我越想越不对劲,60岁可不是“船到码头车到站”,后面很可能还有黑洞洞的40年啊。那是多么漫长的时间,我从婴儿到现在也就活了40多年。这退休之后40年怎么过?

我把它称之为“40年黑洞”。这可能是我们这代人遇到的最大挑战,现在就必须开始考虑和安排。

首先,现在社会的养老体系,根本就没有做好为这么多老人服务的准备。到时候什么样,谁也不知道,没准有钱,你也买不到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我们老了之后,钱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如果活100岁,那很多假设就不成立了。比如说我前半生积累财富,后半生消耗财富,这个已经不成立。

你可以想想,当年80年代万元户多么风光,可是假如他们当时把一万块钱存在银行到现在,连本带利也不会不过10万。所以我们这代人想要依靠储蓄来维持60岁之后的生活,你得具备什么样的理财能力,才能跑赢通货膨胀啊?

好,就算你有钱,你也得有能力保卫这笔财富。

你看,我们现在身边有很多老人,有钱有社会地位也有知识,年轻的时候也很精明,可老了为啥总被骗呢?买什么保健品、各种金融传销骗局,还有主动跑到银行给骗子打钱的。

前两天,一位警察跟我讲,在储蓄所里,警察拦着老人不让给骗子汇款,老人真跟你急。就是因为他们对社会环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对新的行骗手段和各种新技术不敏感甚至是排斥,按照之前的生存方式,很难不被骗。

所以你看,首先我们要认清的一个事实是,60岁之后的40年,我们的身体可能还健康,但认知和脑力不可避免地要衰退。每天的太阳照常升起,但你每天都要带着前60年积攒下来的私心杂念、陈旧的习惯和偏好继续往前走,我们要花很大的力气才能跟上这个时代。

衰老,不只是身体上的痛苦,更重要的是我们接受新信息、新事物的能力下降。从我们身边的很多老人,就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他们普遍排斥新事物,喜欢的歌和娱乐内容都是很多年前的;他们舍不得花钱,也不晓得如何花钱;他们不认识新的品牌,也不会使用各种新工具。你知道的,在现在的大城市,如果不会用手机上网,连打车都越来越困难。

这里说的衰老,不是指身体,而是指跟不上时代。

想想我自己,去年一年,最高兴的事情之一,是我爸妈爱上了网购。你看,他们那么大岁数,还在尽力延缓衰老。

最沮丧的事情,是有一次我正在跟我的一位朋友吹牛,说我最害怕落后于时代,天天迎头赶上。那位朋友看了我一眼说:“你30岁之后爱上过什么歌吗?”

我想了想说,还真没有。会唱的还是那些老掉牙的歌。

他说:“对,这就是衰老,你以为自己跟得上时代,没用的,你喜欢的歌不会骗你。”
这个时代的衰老,最可怕的是,你自己并不知道已经衰老。

《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说的一句话,他说:“现代社会给我们的双重惩罚是,既让我们衰老得更早,又让我们活得更长。”

等我们这代人老了的时候,新工具会更多,更复杂。现在老人身上发生的一切,会不会在我们的身上再发生一遍?

我觉得很有可能。那你说怎么办呢?

没有别的办法,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必须学会过一种无限升级的生活,来应对那个“40年黑洞”。

过去,人受教育,掌握一门知识或者手艺,然后应用到退休问题不大。所以才有人提倡要干一行爱一行,进一个单位要忠诚于一个单位。

可是你想到没有,现在产业迭代速度这么快,有的新兴行业从兴起到衰落,也许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你就是想对这个单位、这个行业,奉献终生也做不到啊。我们如果能活100岁,一生要跨过的行业就可能有好几个。

所以我们必须有一种能力,就是不断扔掉存量,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的生活阶段。60岁再去上个大学,65岁甚至是70岁再去干一件全新的事,甚至创个业,未来这样的人会越来越常见。

未来的世界没有一个固定的状态。不断的升级,这才是未来的常态。

这就像我们用手机上的App,不会有任何一个App说这就是我的终极产品了,每天每周都有大量的App要求我们对它升级。

人也是一样,除非你死了,活着就要升级。不升级,就淘汰。

建议大家到「每天听本书」这个栏目里,去找到这本书——《百岁人生》。为那个“40年黑洞”早做准备。

你看,寿命延长,这几乎是确定性的好事。但是这件好事还给我们的一生带来如此大的变数,更何况那些前景不明的技术和趋势。

人工智能会不会让大量的人失去工作?基因技术会不会让人类的伦理道德遭遇困境?游戏化会不会泛滥成灾?区块链技术会不会颠覆我们的社会结构?我们正在为这些事情忧心忡忡。

这也是那些好书的价值所在。

它帮助我们在走向变化莫测的未来的途中,有了一些确定的路标。

真正重要的,不是未来的样子。而是我们能在这些书的帮助下,从眼下的生活琐碎中暂时摆脱出来,找到更宏大的人生坐标和意义之网,不断跟随趋势,自我进化。

在「每天听本书」产品中,我们收纳了很多这类趋势性的作品。

其实,这个产品本身也在不断的进化中。我们不仅要对已经做过的书,再反复请高手不断地重新解读,做出各种各样的迭代版本。我们还要密切追踪最新的书,让你随时分享人类精英的那些奇思妙想。

把已经存在的知识,用你最方便吸收的方式再生产一遍。正在喷涌而出的知识,用最高效的途径让它成为你的财富。

这是我们能想到的,在这个时代能给你的最好的东西。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1. 旁顾篇

我们回望了历史,也前瞻了未来。

现在,我们重新回到原点,也就是自己,第三次出发。这次,我们前往的方向是——别人的世界。

别人的世界重要吗?本来没那么重要。因为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默认设置。我们都知道经济学有两块基石——“分工产生效能,交换带来价值”。

200年的现代化,就是我们不断分工的过程。每一个人只做一点点自己熟悉的事情,剩下来的需求,全部到市场上去购买。

知识也是这样,每个人攀爬一个非常小的金字塔。不管你的目标有多么伟大,你只能做分工中的事。就像一位在 Facebook工作的数学天才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最优秀的头脑,居然是被用于思考如何让人们点击广告。”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荒谬?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也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精细化分工的结果是两个:

1.我们越来越省心,越来越精专。用手机,你不必知道里面是什么。住房子,你不必知道盖房子的流程和材料。连端起杯子喝水,我们也不必知道一个玻璃杯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

2.我们越来越无知。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其他部分越来越少了解,以至于错过了太多的精彩。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预言,未来有一种知识分享的类型会崛起,它就是——“通识”。通识不是学术,那是内行讲给内行听的。通识也不是科普,那是为要入门的初学者准备的。通识是内行的顶尖高手,把自己行业内的顶尖心法,变成别的行业里的人创造力的源泉。

比如,我们不想当医生,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顶级的外科大夫是怎么组织一台手术的。我们当不成设计师,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设计师在灵感枯竭的时候是怎么重新点燃自己的。我们没有自己的足球俱乐部,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顶级的足球教练是怎么组建自己的球队的。我们当不了顶尖的大厨,但是我们想知道一个有几十年经验的行政总厨是怎么管理后厨的那些跑冒滴漏的。

以上这些,都是通识,是我们跑到别人的世界里张望,然后反过来滋养自己的世界。

在「每天听本书」产品里,有好多这样的好书。比如这一本——《清单革命》

它的作者是葛文德大夫,是白宫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也是《时代周刊》评出的“全球100位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入选的医生。

一个专业的医生,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他不断地在和外行分享“通识”。他写了《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最好的告别》。当然,我自己最受启发的是这一本——《清单革命》。

我们先来看医生面对的问题。

每年,全球至少有700万人在术后残疾,而至少有100万人没有走下手术台。其中有想当一部分是因为医疗事故。

为什么?难道全是因为医生不负责任、粗心大意?不是。是因为现代医疗系统太复杂了。

目前,人类已知的疾病超过13,000种,治疗方法也是数万种。医生可用的药物有6,000多种,有4,000种医学和手术步骤。在重症监护状态下,每位病人平均24小时要接受178项护理操作,而且每项操作都有风险。

看着这些数字,你就明白,不管医生们有多负责,差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现代社会的复杂程度,已经完全超出了正常人的脑力负担。正如生物学家威尔逊说的,“人类真正的问题是:我们有旧石器时代的情绪;中世纪的机构;神一样的技术。这极其危险。”

怎么办?

医生们摸索出来的方法就是——凡事列出清单,然后逐步执行。

比如,因为列出了一张清单,美国著名的霍普金斯医院里,原本经常发生的一种感染的 比例从11%下降到了0。

再比如,1935年,波音公司研发出被称为“飞行堡垒”的B-17型轰炸机,操控复杂程度大幅提升,但是他们并没有给飞行员更长时间的培训,也不是给出一厚本说明书,而只是编制了一份检查清单。自从这张看似愚蠢的飞行清单投入使用后,这种轰炸机安全飞行290万公里,被美军订购了13000多架,在二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空中优势。

所以,清单是什么?它不只是一张纸,甚至不只是一个工具,它其实是人类应付现代复杂事物演化出来的一个大脑外挂系统。

清单为什么会有用?因为它比大脑可靠。使用清单,就把工作流程从依靠回忆和经验,变成了一种可视化的强制约束,从而确保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保证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大脑有了这么个外包商,繁重的记忆工作的负担被减轻了。让大脑干它最擅长的事,那就是在关键时刻做关键判断。

这么多年来,“清单革命”已经不仅是医生在手术室里的独门武器了。这场“清单革命”席卷了建筑、飞行、金融、行政、教育,所有这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领域。可以说,现代生活的安全保障,就是建立在一张张的清单的基础上。

在《清单革命》这本书里,列出了处理不同问题的清单。

面对简单问题,比如做菜,那就应该采用“执行清单”,有明确的步骤可以提醒自己避免遗漏。

面对复杂问题,比如开飞机,那就应该采用“核查清单”,确保每个基础而重要的环节不被遗漏。

面对极端复杂问题,比如,要主办一场大型运动会,牵涉到各个领域各个部门,所以你应该有一张“沟通清单”,知道要找那些部门商量,以确保问题和隐患能够及时地被发现和排除。

你看,医生在手术室里面对病人的时候,飞机制造商在培训飞行员的时候,摸索出来的行业经验,也可以被其他领域和行业的人借鉴。这就是“通识”的力量。

一个人为什么要有对其他行业的基本了解?我们可以再介绍一本书——《医学的真相》。

它的作者叫悉达多·穆克吉,是一个印度裔的美国人,在癌症治疗上是个大牛人。

在这本书里,他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知识是什么?

我们这代人通常认为,知识就是书上写的,老师教的那些信息呗。但这种知识,只是知识大海中的极小一部分。

《医学的真相》这本书一开头就问,医生到底是靠什么知识在工作呢?你可能会说,废话!那些人上了七八年医学院,上的那些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药理学一大堆课,不就是凭这些知识在工作吗?
作者说不对,医生在工作时用的,真正最有用的知识根本就不是这些医学院里学到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这本书里,引用了一位医生的话说:“根据完备的信息做出完美的决定很容易,而医学却要求你用不完备的信息作出完美的决定。”

什么意思?

原来,知识是分成两种的 。

一种是书上写的知识,它是确定、固定、完备、具体的;还有一种知识正好相反,它是不确定、易变、不完备、抽象的。
医生在医学院学的就是第一种知识,而如果他想当一个好医生的话,就必须有第二种知识,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临床智慧。医生必须在信息不确定、不精准、和不全面的条件下进行治疗。

举个例子。有一个病人,住在很好的中产阶级社区,是个挺体面的人,至少看上去是这样。但是他最近突然体重剧烈下降,人已经到了很虚弱的程度。医生的第一个怀疑是这个人得了癌症,然后就查,能做的检查全都做了,也没发现什么癌症。这就难办了,病人的体重还在下降,但是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这本书的作者就是穆克吉医生,突然偶然发现,这个病人在和另外一个人聊天,那个人是一个穷人社区的,是一个吸毒的瘾君子。看到这一幕之后,真是电光火石的刹那,医生就明白了,这个病人很可能吸毒。

然后就对这个病人进行了另外的检查,果然,他体重剧烈下降的原因是因为吸毒,因此患有艾滋病。要知道,这个病人是住在中产阶级社区的,样子也很体面,医生通常是不会怀疑他得艾滋病的。

你看,如果没有医学之外的相关知识,医生对这个病人就束手无策。

现代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说过一句话:“医学其实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和可能性的艺术。”放眼未来,那个行业不是这样呢?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最让我们骄傲的就是这一点。它不仅提高了你阅读的效率,它还有可能把你从原先的阅读兴趣的小圈子里解脱出来,让你的目光抵达前所未见的领域。不是替代你读书,是扩展你的视野。

比如有一位程序员用户就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说,如果没有「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我永远也不可能翻开一本叫《梵高传》的书。但是因为这个产品,我偶然听到了,我打开了一个陌生领域,而且对我现在的工作确实有巨大的帮助。

这句话,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褒奖。

其实,画家毕加索也说过类似的话。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关于跨界的书单,在「每天听本书」产品里,每天都在增长。

我们这代人,注定做不成知识的农耕民族了。每天守着一小块领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我们这代人,注定是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就往哪里迁徙。哪里有启发我们的篝火,哪里就是我们的向往之地。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1. 自省篇

我们分别前往了三个方向,回望、前瞻和旁顾。

现在,我们重新启程,把目光看向自己。这是一个新的维度——自省。看看,在我们自己身上正在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这就又要提到「每天听本书」产品里的一本书——《盗火》。

这个名字,盗火,大家自然会想到那个悲天悯人的希腊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从天堂中盗来了火种,然后接受了宙斯疯狂的惩罚。

哎?什么事这么伟大?居然要用盗火来形容?人类又要从天堂里偷来什么好东西了?其实,是一件我们普通人很难做到的事情——随时随地集中注意力。

其实,这个状态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心流”。就是指一个人忘我地投入工作,灵感爆发,怎么打怎么有,如有神助的状态。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小孩子在打游戏的时候,我们和心爱的人在一起的时候,朋友们集中注意力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都体会过什么叫“心流”。那个状态真是美好。

痛感自己工作效率低下的人,被孩子上课不听讲困扰的父母,都想找到一个方法,能够随时进入心流状态。但是很可惜,这个状态可遇不可求。

在这个方面,要求最迫切的是军人,尤其是特种兵。

比如美国的海豹突击队。

海豹突击队是美国最精锐的部队,专门执行最难的任务。他们的训练手段非常极端化,动不动是什么110个小时不休息之类的高强度训练,淘汰率特别高。

海豹突击队形容自己执行任务的环境,是“VUCA” —— 局面变化多端(volatile),充满不确定性(uncertain),非常复杂(complex),信息模糊(ambiguous)。

在这种环境里作战不能像电影里那样指望什么孤胆英雄,海豹讲的是团队配合。海豹想要的状态叫“集体心流(group flow)”。

一旦进入状态,就好像拨动了一个开关一样,小分队的每个成员都忘记自己,整个队伍融合成一个集体心理,处处合拍。这就如同一群蚂蚁出去做事,集体的智慧大于单个人的智慧之和。

具体来说,海豹突击队有两个基本行动规则。

第一个规则很简单,就是你要跟你前面的那个队友干不一样的事 —— 比如说搜索一个房子,如果前面队友搜索左边,你就要搜索右边,形成自动分工。

第二个规则就非常难了:队伍没有固定的领导,而是在不同场合切换不同的领导,谁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他马上就成为领导,其他人马上就跟随他。这首先要求互相交流必须非常高效。海豹认为说话的速度太慢,都是用动作和眼神。你看,一整队的人就像被一个大脑在指挥,如臂使指。

这就叫进入“集体心流”。一个人进入心流,尚且很难,集体进入心流,这就难上加难了。

怎么办呢?海豹突击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互相之间很少敬礼,培养平等意识。再比如说每次执行任务之前,整个团队要喝一次酒,而且是喝醉为止,以此来促进感情。但是,这些常规手段还是不够。

能够进入“集体心流”,似乎是一种天赋。海豹发现不是谁来了都能被训练成这个样子,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大规模地挑选和淘汰。结果一算账,训练一个合格的海豹突击队队员要花五十万美元,但是淘汰掉的那些人身上总共花了更多的钱。所以海豹突击队一直想一个办法,能不能有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训练“集体心流”。

这就要再说到《盗火》这本书了。它的副标题是——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正在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场革命。

对,他们正在搞一个叫“心流基因组计划”,就是想通过技术手段,来解决随时随地都能让人进入心流的问题。他们把这些东西叫做“出神技术(ecstatic technologies)”。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什么呢?说起来也很简单。

本来,我们是把大脑当成“自己”,是用大脑控制其他的东西。而所有这些出神技术的出发点,都是用其他东西控制大脑。

人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自我,我们的头脑中其实有各种声音。参加聚会面对一块蛋糕,你头脑中一个声音说想吃,一个声音说不能吃要减肥,一个声音说不吃会不会伤害主人的面子,一个声音说吃蛋糕的形象会不会不好看。人脑是一场争论,我们有多个自我,他们开讨论会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比如你正在干一项高难度的脑力工作,你头脑中一个声音说今天晚上吃什么,一个声音说昨天那场比赛输了真遗憾,一个声音说这个工作干好了会取得什么评价,一个声音说我一个人留在公司干活真了不起……那么就算没人打扰你、你也没玩手机,你这也不能算专注工作。

所以只要通过技术关闭几个声音,你就会进入沉浸的工作状态。把这些想法一个一个像电灯一样地关掉。忘记自己,忘记时间,毫不费力,发挥特别好还充满愉悦感。

说白了,你可以对大脑进行各种操作来影响自己!

事实上,海豹突击队和这些公司,比如Google,现在已经走得很远了。海豹突击队研发部门专门盖了一栋楼,叫做“头脑体操馆” (Mind Gym)。头脑体操馆里搞了一种特殊的仪器,把人放到盐水里面漂浮,屏蔽一切外部感知,训练他学会忘我。他们也有一个控制大脑的设备,目的是让人快速学习知识。

据说,现在已经做到能把学习一门外语的时间从六个月缩短到六个星期!

Google 在公司大楼里弄了一些“冥想室”,据说还给员工提供带有传感器的套装和神经反馈设备。如果程序员能任意进入心流状态,工作效率将是什么水平?

一切都还在研究之中。但是大量的资源正在投入,这条路似乎是可行的。

我不知道你听到这个消息,作何感想。我的感觉是,这哪里是“盗火”?这简直就是玩火。用技术手段,深度地改造人,甚至改造人的精神世界,这会对我们的文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实在是难以想象。

如果这个技术手段是可行的,而且即将有所突破,至少有一个后果近在眼前。原本,靠努力,靠天分才能实现的事情,未来要靠技术。那么,人和人之间,在认知,在学习的效率上的差距,会被极大地拉开。

其实,不用等到很远的将来。这样的技术,我们身边就已经有。

比如,最近我接触了一家公司,他们为中国的学生做能力评测。其实也就是国际上通行的发展心理学的一套成熟工具,他们把它中国化、本地化了而已。

评测什么呢?举个例子。

有的家长觉得,我的孩子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成绩不好。但是评测下来之后发现,不对啊,孩子的注意力没有问题。

再一评测,发现,原来是孩子的听觉广度有问题。比如老师说了一连串的话,他只能接受得了其中一个部分,对其他部分接受不了。这是个基础能力问题。听懂一部分,丢掉了一部分,所以才显得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原因,而是其他能力缺陷的结果。

那怎么办呢?一方面是把这些“听广”有问题的孩子集中起来,找讲课速度慢的老师集中授课。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些孩子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听觉广度。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

现在的评测技术已经可以把孩子的学习能力通过几十上百个维度进行分解、测试,并找到干预的办法。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跟我感慨说——学习成长这件事,过去,一是靠天分,二是靠运气。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机缘,完全没法预料。所以,教育这件事,过去简直就是在掷骰子。但是,现在的技术,让人类的教育第一次变得可以被精细地干预。

那位创始人说,我的理想,是想让这个技术能够普及,能够造成教育的平等化。

我犹豫了一下,说,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你的工具很好,但是结果可能不是教育的平等化,而是人和人的差距进一步拉开。

为什么我会做这样的判断?

其实,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通例。发明的车轮,注定就会有人带着车轮走向远方,有的人觉得这个东西怪怪的,停留在原地。发明了帆船,注定就会有人驾驶着它去发现新大陆,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发明了蒸汽机,注定就会有的国家趁机崛起,有的国家被动挨打。发明了互联网,注定就会有的人开始全新的链接,发现前所未见的机会,有的人就会嘟嘟囔囔,就像马云说的那样,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惯、看不懂。

这是所有工具的宿命。新工具一旦诞生,它就会把人类劈成两半,有的人靠着它改善自己的命运,并且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的人就会从排斥到落后。工具越多,人和人的差别就越大,工具出现的越快,人和人之间的分化就越迅速。这是当今世界贫富分化、阶层分裂的一个根本原因。

我当年进入电视台工作的时候,入职第二年就做了栏目制片人。其实凭借的不是什么本事大。而是我会上网,我会用电脑写稿,我会收发邮件,我会用搜索引擎查询知识。

仅此一点,就把那些年长一些的同事甩在了后面。所以,我这一生,就是恐惧新工具出现了,但是我不会用。我更恐惧的,是新工具出现了,我心中居然还升起一种看不惯看不起的排斥心理。我知道,那是我们这一代人此生的大敌。

再回头来看,从评测技术到“出神技术”,这种工具的可怕性在于,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人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是一个多么不公平的竞争优势啊。

在体育赛场上,吃禁药来提升比赛成绩,这是一个道德败坏的事情。但是通过技术来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能力,你没法在道德上谴责他,我们只能看着这部分人一骑绝尘,飞驰而去。

我们只能希望,我们是这一部分人中的一员。

回头再来看我们今天发布的这个产品,「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其实,它也是一个工具。它不能替代你去读书,去深入地钻研一门学问。但是,它能够用更高的效率来提升你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一个好学者,拓展自己知识视野、拓展自己学习效率的工具。

如果你是一位公务员,你会在这里和最新的科技不期而遇。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你会在这里和最新的创业点子不期而遇。如果你是一个程序员,你会在这里和文学艺术不期而遇。如果你初为人父母,你会在这里和人类最杰出的灵魂不期而遇。

我们提供了一个工具,它和历史上所有的工具一样,把人群分成两半。我们的用户可以靠着它,在更广阔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和各种原来想也没想过的知识、世界、奇思妙想,不期而遇。

  1. 仰望篇

刚才,我们分别向四个方向进发,回首、前瞻、旁顾和自省。其实,书籍还带给我们一种最根本的力量,这是一个更终极的方向——仰望。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里,我推荐大家一本书,叫《给忙碌者的天体物理学》。

作者是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但他更著名的身份则是科普达人,叫泰森。

你会说,了解宇宙,了解天体物理学,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用处吗?

泰森说,天体物理学给我们的是一个“宇宙学视角”。

那宇宙学视角意味着什么呢?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这个世界不是因为你而存在的。

比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知道这是多么难得的机缘。

一个行星要想适合生命存在,就必须得有液态水。这就意味着你的温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这就要求你的轨道距离恒星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宇宙中,绝对零度是-273.15℃,最热,4万亿℃。只有在0-100°,水才是水。我们的地球正好落在这个区间。

而且,地球的大小和密度也正好合适。如果太大,过高的重力就不允许大型动物出现;如果太小,什么东西都太轻了也不行。

可是,这么偶然的机会,整个宇宙中有多少个呢?据天文学家估计,仅在银河系中,类地行星就至少四百亿颗。这就等于说给古往今来每个曾经活过的地球人都发一颗类地行星,还绰绰有余。

在太阳系里,地球的确是非常特殊,人类这个高等生物的出现的确是难能可贵。可是放眼宇宙,甚至仅仅是放眼银河系,我们似乎一点儿都不特殊。这个宇宙不可能是专门为了我们而存在的。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是某个省的高考状元。全省这么多考生你考了第一,所有大学供你随便挑选,你肯定会感到自己非常了不起,仿佛整个高考制度都是为你而设!可是等你上了大学之后,发现你们班上就有好几个状元,很多人比你厉害得多,你这才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以及 —— 这里不带任何夸张比喻 —— 天外有天。

宇宙中的星星比地球上的沙子都多,比地球上有史以来出现过的所有人说过的所有的话,其中所有的字所有的音节都多。

不管你怎么想象,宇宙都比你想得更大。

可是泰森说,我是专门研究天体物理学的,我整天面对宇宙,可是我并没有“渺小感”。我的感受是我是跟宇宙是连接在一起的,我感觉我更自由了。

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它能让你从眼下的困扰中超拔出来,用一种更超脱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处境。

宇宙学视角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我们谦卑一点。

泰森说,比如你观察小孩。小孩总是把身边一点小事儿当成天大的事儿。玩具坏了,他就哭闹。膝盖擦破一点皮,他就大喊大叫。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因为他们经验太少,不知道世界上有比这些大得多的事儿。

那我们作为大人,是不是也有同样幼稚的想法呢?我们是不是也会不自觉地认为世界应该绕着自己转呢?别人跟你信仰不同,你就要打击;别人跟你的观点不一样,你就想控制。如果你有点宇宙学视角,你可能会觉得人跟人的区别不但不是坏事,反而还值得珍视。

都说知识是一种力量。但是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

它产生力量的一种方式,是武装我们,让我们带着它闯荡世界。

它产生力量的更重要的方式,还可以重新标定我们生命的坐标,让我们重新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有一个小小的雄心,我们要用最便于用户接收的方式,把人类历史上的知识,把最新出现的知识,重新生产一遍。从过去的典籍,到最热门的出版物,未来还有最新的论文、前沿领域的零星思考,我们都会纳入到这个产品里来。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们的力量是沧海一粟。

但是,
正如泰森所说的那样——
我们并没有“渺小感”。我们是跟整个人类的知识、和我们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的,我们会更自由了。

正如胡适当年所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结束语

宣布一个消息,就在今天,我们得到App迎来了第1000万个用户。这一千万人都是终身学习者。

我们学习的每一个东西,都是一块敲门砖。我们拿他一遍遍地敲击知识殿堂的大门。起初,我们以为会看到什么名家、大师、真理和绝学。但是,最后从那道门里走出来的,一定是你自己,一个更好的自己。

感谢 vivo 手机,感谢中信银行,感谢深圳卫视和优酷视频的用户。

知识的错觉:知识共同体的代价

在昨天的音频里和你介绍了,什么是知识的错觉,以及知识到底存在于哪里。在《知识的错觉》这本书里,认知科学家史蒂文·斯洛曼和菲利普·费恩巴赫认为,人类个体对世界的了解非常有限,我们并不是那么聪明,反而非常无知。但我们都生活在知识共同体里,让人类称霸世界的,不是个人理性,而是集体思考能力。

书里说,知识的错觉在技术、科学、政治等领域都有所表现,并且人类会因此付出一些代价。

首先说一下技术的错觉。现在很多机械设备,比如飞机、火车,已经很少有纯人工操作的了,它们的运作早就离不开技术。没有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辅助,现代客机根本飞不起来,自动档汽车让司机对车的控制都减少了。但是作者认为,这正是一种自动化悖论。什么意思呢?就是极其有效的自动安全系统导致了人们对它的依赖,而这种依赖削弱了人工操作员的作用,反而可能导向更大的险情。

书里举了一个例子。2009年,法国航空公司发生了一起坠海事故,导致228人丧生。黑匣子找到以后,调查组震惊了。原来当时这家飞机发生了失速,并从空中坠落。其实让飞机从失速中复原是有方法的,而且改变失速状态是航空学校里的预备飞行员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当时这架飞机上的副驾驶员竟然莫名其妙地选择了相反的操作。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在2013年出具的报告认为,飞行员已经过度依赖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缺乏基本的手动操作技能,这使他们无法应对异常情况。听上去非常可怕。

虽然现在的自动驾驶过程中,都有人在监督,担负着纠正差错的作用。但我们目前面临的最大危机在于,没人能掌握和控制现代复杂技术的全部知识,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复杂。而且有效的技术总是特别容易上手,所以,我们即使对这些日趋复杂的系统了解得越来越少,还是会自我感觉了解得很多。这也是表现在技术上的知识的错觉潜在的危险。

其次是科学的错觉。作者在这里讨论的是,怎么普及科学常识,营造人人信科学、崇尚理性的社会。很多科学家试图通过教育公众,来培养公众的科学素养,比如告诉大家转基因食品没有那么危险等。但结果总是收效甚微,大家还是坚持原来那一套,或者保持着非常幼稚的想法。比如向柑橘作物移植一种猪的基因,能够有效对抗黄龙病,但是种柑橘的人宁可产量下降,也不敢这样弄,因为他们怕消费者不接受。消费者会认为经基因改造的作物会携有供体的属性,说白了,就是觉得这样的柑橘可能会有猪肉的味道。听上去很可笑,但是这种观念竟然很难改变。导致很多科学常识、很好的科学技术难以实践。

作者说,这是因为,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并非是基于对证据的理性衡量,而是取决于他们生活的语境和文化因素,这导致他们在很大程度上难以被撼动,所以提供更多的信息并不会带来改变。作者进一步解释说,我们的信念不是相互分离的数据片段,能随心所欲地接纳或者抛弃。相反,人们的信念交织在一起,彼此之间共享文化价值观念和身份认同。我们的周围,基本都是思维都在一个水平上、知识量差不多的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共同体中。所以,抛弃某项信条,往往意味着一整套观念都会变,几乎就是在挑战我们的身份认同。从这个角度出发,仅提供一点点关于转基因作物的信息,确实很难对人们的信念和态度造成影响。如果不改变整个共同体的共识,培养科学素养的尝试就很难见效。这就是生活在知识共同体中,对于科学的代价。

最后是政治上的错觉。我们这里举一个大家最熟悉的例子,那就是民主,公民投票。事实上,民主制度建立在选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基础上,认为大家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但作者认为,社会政策很复杂,公民个人在做决策的时候,很难获得足够的信息,做到全知全能。所以,把投票权交给公民,就会埋没群体做正确判断时所依赖的专业意见。

举个例子,1978年,美国加州全体选民通过了第13号提案,支持整体减税政策。减税,乍一听是个好主意,要求减少对住宅、商业与农业资产的征税。但是它也产生了很多的不公平,比如它减少了很多依赖地产数量的地区的收入,给政府造成了财政负担,还限制了房产交易,对近期购房者造成很大的冲击,等等。这是很多选民,尤其是受到负面影响的选民万万没想到的。作者说,这就是知识的错觉在政治中的表现,也就是民主的代价。

以上就是《知识的错觉》这本书对知识的错觉会带来哪些代价的阐释。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知识的错觉》,作者: 史蒂文·斯洛曼 / 菲利普·费恩巴赫,中信出版社出版。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