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amily

每个人都在承当这样的使命——
斩断那根流传到上一代人身上的恶俗、愚蠢、平庸和怯懦的链条。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再被那个从远古浩荡扑来的潮流吞没。
请到我为止。
我一身当之。

Bqq7UefCQAE89Kj.png

IPCreator:陪伴、倾听、鼓励、自信、独立、信任

【17.11.11】
不管愿不愿意,不管残不残酷
事实的真相就是——S还是没有吃到痛,M还是一样怨天尤人,I还是一样愚昧无知

事情每到关键时刻,总还是摆脱不了旧思维和旧习惯的惯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其实道理大家都明白了,该沟通的也沟通了

S聚焦爱情
M聚焦金钱和面子
I聚焦健康和智识
W聚焦健康和孩子

认知层次不一样,
关注点不一样,
性格经历不一样,
没有统一的目标
没有统一的思想
鸡同鸭讲

痛苦的根源:

  1. 不能自控的厌恶——讨论变争论,建议变控制
  2. 不合理的期望——完全杜绝、一劳永逸
  3. 急于求成——快速成长
  4. 不恰当的策略(没有界线感、自我苛责、代人负责)

对自我的调整:跳出来思考和行动,反着来
没有更好选择的时候,以静制动,自我成长吧
割除愚昧落后的思想“毒瘤”,至少包括两个方面:

  1. 个人
  2. 家人
    在认知水平没有交集时,
    在自己能力和能量还不够强大时,
    先聚焦自我的成长,
    先从自我和最容易做的做起,
    最坚定的联盟,先从W开始,
    持续精进和强化,
    若不再改变策略,很容易前功尽弃

多问几个“凭什么?””为什么?”

【17.10.23】
三观,婚姻选择/后代培养/成员影响等,都需要三观契合,否则很难达成目标及思想统一
什么是价值观?什么重要?

【17.10.14】
量力而行:有人已在天堂,还有人正加速走向天堂,以及Da的闲房子和Long的闲车子,
若不面对现实,一意孤行,只会越来越糟糕
若透支,则迟早要还的
避免债务:识别陷阱,开源节流,做金钱的主人而非奴隶
争做富人:什么是穷人?欲望>实力,减少欲望,提升实力
健康第一:不再用牺牲健康为代价去交换
自我觉醒:吃透人性,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小家核心: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健康家庭的基石,统一目标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有力有助
其他人:一方面,弄清界线,独立负责,尽力而为,无愧放下,另一方面,换种角度,坚持新方法,继续信任,毕竟预防总比救火强。

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钥匙都是自己
怨不得任何人
真的被吓着了?
真的被洗脑了?
真的被束缚了?
真的认怂了?
为什么?
又凭什么?
爱和恨的发源地
若不跳出来思考,又会掉进父母辈一样的恶性循环
家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地方
家人可能是群危险的人群
若无主见和定见,一不小心又掉坑里了
被人利用当枪使,又掉入以前的陷阱和恶性循环

为了所谓的爱情和名利,为了所谓的安全感和虚荣心
自己和家庭有多少精力、注意力和财力被内耗掉了?
这些年又掉进了多少个家人和自己编织的陷阱和恶性循环里?

很多家庭败落的根本原因:
目标过高+透支–>财力和健康两亏–>认清现实,脚踏实地
愚蠢无知+顽固不化–>划清界限,独立负责–>尽力而为,无愧放下
智商低+情商低–>提升健康+提高见识–>阅读思考,旅行见闻,交友分享

营造幸福家庭的十个秘诀


2018-03-22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不相同。对伴侣、对孩子,我们该如何巧妙地处理家庭关系呢?

「得到」作者何帆,把《爱的艺术》《教养的迷思》《小王子》三本书提炼,总结了营造幸福家庭的10个秘诀,供你参考。

  1. 男脑和女脑

科学表明:男性的大脑比女性大4%,女性的左右脑连接得更密切。各种差异,证明了男性和女性大脑的不同。

男人只能一心一用,所以最好等他做完事后再跟他讲话,否则他会觉得被打扰;男人大多数感官不如女性敏感,所以尽量不要让男人猜,否则容易产生不悦。接受差异、更多体谅,是亲密关系的第一步。

  1. 三个盒子理论

夫妻关系中,我们会把情绪和行为放在三个不同的“盒子”里:美好盒子装积极的部分;糟糕盒子里装消极的部分;而平和的情绪和行为,放在中性盒子里。

传统思维认为,扩大美好盒子是维持良好关系的关键。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即使在幸福的婚姻中,美好盒子占的比例也并不很高。甜蜜婚姻和失败婚姻的区别,主要在于中性盒子的多少。所以,中性情绪才是维持幸福婚恋关系的最关键因素。平平淡淡才是真。

  1. 滑动门时刻

“滑动门时刻”指的是,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向另一方发出信号,想在对方那里找到理解和支持的情景。另一方如何应对,直接影响双方关系的质量。

对于伴侣发出的信号,一定要尤其留意。如果回应得积极恰当,它会成为提升关系的机会;一旦错过,就会对关系产生威胁,甚至引发冲突。

  1. 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效应指的是:相较于已完成的事情,人们对未完成的事记得更清楚。

家庭关系中,伴侣间争吵很正常。如果双方能相互谅解,这段不愉快的经历会被很快遗忘。但如果问题没解决,就像是在双方心中埋下了一颗钉子,会不断刺激彼此。所以夫妻关系中,解决矛盾比避免冲突更重要。

  1. 拉波波特法则

博弈论专家拉波波特提出:如果不清楚对方的想法,或是没有给他“我明白”的信号,就无法达成共识。这就是“拉波波特法则”。

有效沟通,是解决冲突的第一步。1.营造氛围:先找个好的谈判氛围;2.诉说和倾听:诉说方要谈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指责对方。倾听方要耐心,别急着反驳;3.复述和反馈:听完后再复述一遍,确认你正确地理解了对方;4.找到解决方案:具体分析,找到根源,明确以后怎么做。

  1. 末日四骑士

据新约圣经记载:在世界终结之时,会有四位骑士,将战争、饥荒、瘟疫和死亡带给人类,随后就是世界毁灭。

婚姻关系中,也有四个致命的 “末日四骑士”。分别指:批评(向对方进行人身攻击)、蔑视(用辱骂、讽刺、嘲讽等方式对待对方)、防御(愤怒、反击和抱怨)和筑墙(拒绝接收对方的信号)。这四种因素都是婚姻的杀手,一定要注意避免。

  1. 群体社会化理论

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认为: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为他的成长目标,不是变成合格的成年人,而是成为一个成功的孩子。相比大人的认可,他更希望融入同龄人的群体。

孩子的成长中,家庭教育只是一方面。比家庭影响更重要的,是外在的社会环境。孩子更多地不是向父母学习,而是跟同龄人学习。这也是要把孩子送去学校的原因之一。

  1. 啄食次序

所谓“啄食次序”,指的是群居动物通过争斗取得社群地位的现象。在人类社会中,也一样能够看到这种情况。

以前我们觉得,朋友多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其实不一定。如果孩子交的朋友和他一样是处于孩子群体的底层,不被其他孩子尊重,他的性格会更孤僻。所以孩子有多少朋友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不被整个群体排斥。父母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孩子找到和他差不太多的群体。

  1. 歌德妈妈读童话法

不同于普通的照着书念,歌德的妈妈给小歌德读童话时,会按照讲故事的方法,编造一个虚构的世界。还会让小歌德猜测故事的结尾,并据此对故事进行改编。

歌德妈妈读童话的方式,道出了一个错误认识:大部分成年人读童话时,没有照顾到孩子对童话的感受。正确地读童话方式应该是:把朗读变为讲故事。发挥孩子的想象,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增加或删减故事的情节。真正让故事,变成你和孩子的互动方式。

  1. “飞行模拟机”理论

心理学家兼小说家基思·奥特利提出:故事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飞行模拟器。和飞行模拟器类似,故事把我们丢进一个真实的世界,让我们体验各种危险,同时又不会真的付出代价。

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轻微的“阴暗故事”会对孩子造成伤害。相反,我们既要教会他懂得善恶的边界,同时也要让孩子在“碰撞”中懂得辨别复杂的人际关系,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困惑、焦虑和冲动。

中国家庭的那些浆糊逻辑


武志红

清官难断家务事,这句中国式的真理和另一句话紧密地绑在一起:难得糊涂。

糊涂哲学,不仅盛行于残酷的中国社会,也盛行于一样残酷的中国家庭。所以中国家庭,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但心理学,也许可以将其解析清楚。

讲讲中国家庭那些常见的浆糊逻辑吧。它们多源自婴儿期的心理:

你我不分(婴儿和妈妈是一体的),整个世界浑然一体,且婴儿“我”是绝对的世界中心,万事万物都围绕着我而运转,符合我想法的,就是善的,不符合的,就是敌意的。

第一条浆糊逻辑: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

设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依照这一逻辑,你就会去干涉BCDE四个人的事,且BCDE也可干涉你的事。并且,你深切知道改变自己有多难,所以你很容易操心去改变BCDE。

第二条浆糊逻辑:所有的关系是我的事。

设想家中有ABCDE五人,而你是A。有界限的活法是,你只处理AB、AC、AD、AE的关系,至于BCDE间的关系,除非很特殊否则不干预;浆糊逻辑则是,BCDE如何相处是我的事,而我和谁相处,也是每个人的事,我的好我的冤屈他们都要知道,都该为我说话……

这条逻辑是中国家庭总是一锅粥搅不清的关键,谁想管事谁就会被累死。并且,那个最想管事的人正是家庭冲突的根源,他搅到了每个关系中,因而制造了大量问题。

第三条浆糊逻辑:我和你之间是透明的。

即,你不用说我就知道你是怎么回事;我不用说你就该知道我是怎么回事。

这是婴儿对完美母爱的渴求。婴儿不会说话,理想妈妈必然是:他们不用说,妈妈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成年人若持有这一逻辑,则很可怕。

在中国家庭,界限之所以难建立,是因为对于普遍是婴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成年人来说,界限意味着亲密感消失,意味着被抛弃。整个中国文化都没有界限意识。一旦形成界限意识,人们可以确立界限,而不会感到被抛弃。

界限还意味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譬如,中国式离婚,离了太容易成敌人。像百家争鸣时代,几乎每一个思想流派给出的解决方案都是统一,且都强调统一思想。不统一思想,就会你死我活的斗。

第四条浆糊逻辑:你们=你;我们=我。

即,你家(族)中任何一个人让我不快,我都要找你麻烦;你让我不快,我找你全家(族)麻烦。譬如,和婆婆起冲突,你找老公麻烦;和老公起冲突,你找老公全家人麻烦;和小姑不顺,你找老公麻烦。

当然,婆媳关系的关键是那个男人,他若能来调节,那是最容易的。但这并不等于,你和他的家族中任何一个人有了问题,都要让这个男人去解决。男人因各种原因,恰恰是最容易退缩的。你作为妻子,有智慧地去处理问题很重要,不能一起冲突就找老公,将他们家族给你的所有不快,都转给这个男人。

这其实是很幼稚的婴儿心理。根源是没分化出“我”与“你”,更没分化出“我”和“我们”、“你”和“你们”的区别。

第五条浆糊逻辑:所有事都黏连成一个整体,没有当下。

无数人发现,伴侣记不住你的好,而你的坏他们永远记得。他们将这些坏揉成一个整体,带着这个整体去看当下。现在这一刻你做的再好,也是沧海一粟。所有痛苦都指向一种感觉:你对不起我!

这种心理,源自母婴共同体(六个月前的婴儿)的关系,妈妈要为没有任何能力而又觉得无所不能的婴儿负全责。

这种心理常见于女性身上,可能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心理创伤普遍重于男性,并且我们的文化强调男人要为女人负责,特别是儿子为母亲负责。

很多男人也有这些浆糊逻辑,比方说情绪控制力差的男性。他们的口头禅有:

1)我没问题,你有问题。
2)我妈没问题。
3)你懂什么?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
4)我把钱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
5)不烦到我,你爱怎样就怎样。
6)我只要平静。

男性的这些常见逻辑,可以归为一点:别烦我,我这么平静这么顾家所以我没问题,你情绪那么大当然是你有问题。

中国女性容易活在情绪中,觉得丈夫要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且为此生出了很复杂的浆糊逻辑,而男性则使用隔离这个招数,来对抗女性的浓烈情绪。

所以,中国电视剧很容易看到这一幕:婆媳大战,儿子是焦点,而不见公公的身影。最终,这个婆媳大战的核心人物,也变成了公公。

本文由作者武志红授权罗辑思维发布,微信公众号wzhxlx。

罗胖曰:
人一生都有个潜在的渴望——回到子宫之中。
在那里有:
1.处于母亲庇护之下的安全感。
2.和世界不分彼此的混沌感。
3.不劳而获且无需负责的轻松感。
成长,就是和回到子宫的渴望搏斗。

关于如何建设“成长型”家庭的清单


2017-05-17 「得到」 罗辑思维

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财富积累和消耗的方式将和以往完全不同。

如果不能快速地自我升级,任何人都将被离心力甩到社会边缘。

这一过程将会持续影响几代人。唯一的对抗办法,是保持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1. 家庭的实质正在改变。过去的家庭,通过劳动分工对抗天灾人祸;未来的家庭,通过学习共享对抗环境的不确定。过去的家庭,通过经济协作反脆弱;未来的家庭,通过成长同步反脆弱。

  2. 一旦决定组建家庭,家庭成员就成为你在社会上最重要的合作者。因此,要以寻觅一个为期几十年的合作拍档的标准来选择伴侣。夫妻,是联手对抗岁月的最好战友。

  3. 对方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和你保持同等加速度的学习和自我升级状态。这一点在你们确立关系前,完全可以预判,你只需留心观察一下:在过去一个月,对方有没有增加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如果过去一个月没有,未来一辈子也不会有。

在“建设一个家庭”这项长期课题中,选择大于努力,是绝对真理。

  1. 一个明白人,在婚前应懂得划分“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外貌、金钱、社会地位,都属于存量价值,反映此前的“资产”,当然越高越好。不过,如果没有学习、迭代这种增量创造能力,这些资产会很快消耗殆尽。

  2. 能否建成一个“成长型”家庭,首先取决于:每个家庭成员是否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身份和个人成长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不受其他成员行为的干扰。

  3. 个人的独立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里程碑明确、反馈系统单纯、更容易启动和推进。一个人的目标感越强,他越会本能地寻求社会合作,继而形成对家庭关系的优化。

  4. 还应该有基于提升家庭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标。最初发起于家庭核心成员——夫妻两人之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裹挟较为年长的子女加入。这通常可以设计为一场场阶段性的家庭竞赛:从谁先减肥十公斤,到一起去美国游学一年均可。家庭共同目标的设定标准有四条:短周期;阶段性成果明确;能明显改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质量;每个参与者的难度门槛接近。

  5. 家庭共同目标的价值,还在于让家庭成员之间有共同话题。这些话题在外人面前,甚至成为一种“暗号”:这种隐秘的默契和优越感,特别有利于凝聚亲密关系。

  6. 在家庭中一定要有与学习有关的仪式感。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每天开家庭早餐会。早餐制作不妨从简,但就餐过程可以加长:全家共同参与、一起听音乐或高知识密度的音频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与阶段性目标和个人计划有关的交谈。

  7. 另一种特别容易操作的仪式感,是一起观看纪录片,特别是BBC的科学系列纪录片:上到九十九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孩子,都可以参与。没有信息分级问题,每集都提供陌生知识,创造大量谈资,还留有进一步查资料的空间。

  8. 在旅行前做功课,也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活动。拉出目的地陌生场景的清单,全家人分工准备,届时轮到谁值班,谁负责全程服务和解说。这并不需要非得去弗洛伦萨,去趟公园,也可以分成“汽车知识”、“公园门票怎么定价”、“这个季节的植物识别”等一系列横跨工程学、博物学和经济学的课题。

  9. 针对当下家庭小、子女少的情况,建议父母有意识地结交同阶段的家庭朋友,一起“结对学习”。让一个孩子孤独地做科学实验,相比于三个孩子一起抢答,效果天上地下。

  10. 严格筛选家庭友人。对于不具备学习迭代能力的友人,交往范围限定在家庭交往以外。并不是每个朋友都值得你去念旧,虽然这听起来很残酷。

  11. 对孩子而言,如果能看到祖父祖母辈的老人还在努力设定新目标、学习新东西,这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2. 通常一个家庭中会有一个人处于主要推动者的地位,但这个人能否取得成果,在于他是否有意识地发动其他人领导不同的任务。要懂得把成就感给别人:比如,告诉对方为什么在某件事上他比你强太多,以至于不可替代、一旦对方上手就人前人后往死里夸他的成果、不惜夸张地表现你对他项目的参与热情、经常满脸困惑的向对方请教相关领域的问题等。

  13. 其实,这张清单并没有在说家庭,我是在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优化自己的生命环境。

最好的亲子关系是“权威”

在家庭里家长与孩子可能会建立不同的关系,不同的关系就会有不同的管教孩子的方法。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家庭关系呢?得到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在他的专栏里谈到了他自己的看法。万维钢认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纵容。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像是朋友,但是家长允许孩子做任何事情,几乎不强制。一般是比较富裕的家庭如此。

第二种是忽略。很多比较贫困的家庭就是这样,除了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以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第三种是集权。在家里,孩子必须按照家长说的去做,没有道理可讲。

而最好的家庭亲子关系是第四种:权威。它既保证了家长的威信,孩子做什么家长说了算,又比较宽松,孩子把家长视为可靠的依赖。既严格又温暖,万维钢说,这就好像中国人说的既有严父又有慈母的感觉。在美国,亚裔家庭这一点做得最好,在白人中只有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能做到这一点。

那么怎样树立对孩子的权威呢?万维钢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权威并不是父母有“家长”这个位置就自然拥有了权威,权威并不是天生的。虽然从过去来看,大众的观念是小孩应该听家长的,好像家长有天然的权威,但具体到一个个孩子身上,有时孩子就能找到理由不听家长的,可能因为“叛逆”甚至可能看不起家长。万维钢读过很多关于家教理论的书,在他看过的理论中,都强调对孩子要有一个自洽的惩罚体系,比如同样一件事,不能因为儿子干了就把他批评一顿,女儿干了同样的就不批评也不管;也不能因为今天心情不好孩子犯了错家长就打孩子,明天孩子也犯错了但自己心情好就赦免了。家长的政策不稳定,孩子对家长的情绪就无法稳定。只有当孩子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有了合理预期,他才能真正学会什么事可以做和什么事不该做。

来源:得到

切忌这句家庭魔咒

作者:武志红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个谎言如此绝对,以至于很容易被驳倒。 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这个断言,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譬如:

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复旦大学研究生ZLL,因虐杀几十只猫而轰动一时,但他虐猫的另一面却是爱猫,而这种“我爱你,所以虐待你”的变态心理却源自父亲对他的苛刻和虐待,譬如多次因小事暴打他,还常将其关在家门外过夜;

……

尽管发生这么多父母虐待孩子的案件,仍有许多人认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成立的。他们不讲逻辑漏洞,而强调说那些案件是特例,一个朋友对我说:“父母不爱孩子的,我估计是千分之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以上百度的“爸爸吧”、“妈妈吧”、“父亲吧”和“母亲吧”去看一看,就会发现,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实在是太多太多,而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的孩子,也一样是太多太多。我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20%的信件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虐待,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写信向我求助。

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譬如虐待小保姆蔡敏敏的珠海女雇主魏娟。从这个角度上看,最终展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冷酷的恶毒,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关系,而且多数可以回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复旦硕士ZLL在虐猫的时候,不过是把父亲对待他的方式转移到他对待猫的方式上而已。

并且,直面这个事实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了。

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行的基础。经常有人给我写信说,他想杀人,他想伤害别人。假若你和这样的人对话,他们一开始会对你说,那些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最终会承认,最对不起他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的父母或其他“至亲至爱”的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讲孝道的社会,“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宽恕那些虐待甚至杀死孩子的父母,也让我们看不到恶最初是如何孳生的,从而让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切记: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知识拆迁队 易彬 分享自《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罗胖曰:
我们和父母的战场不在于爱和不爱,而在于服和不服。
每个人都在承当这样的使命——
斩断那根流传到上一代人身上的恶俗、愚蠢、平庸和怯懦的链条。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再被那个从远古浩荡扑来的潮流吞没。
请到我为止。
我一身当之。

年纪越大就越觉得其实冷漠也是一种好东西,适当的互相关爱和适当的互不关心,都在推动社会进步。

从个人层面来看呢,关爱他人的人通常也会干涉他人,甚至强制性地推销自己的关爱,中国多少家庭矛盾其实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大家都知道,西方政治里有所谓的左派和右派。简单说就是左派更关注公平,希望有一个强势的政府,而右派更关注自由,希望政府少管事。

我有个朋友是典型的右派,而且打心眼儿里觉得左派是脑残加奴性。我就跟他说,你持右派观点没问题,但是千万别打算说服左派,人类社会发展到哪一年左派也都会存在。为啥呢?因为人在骨子里是有一种寻找安全感的冲动,而且一个人的观点还会随着安全环境而变化。

举个例子说,假设我们几个人在大森林里迷路了,大家一商量,肯定是把所有剩余的物资交出来统一分配,大家都听那个最有威望的人统一行动,可是危机一旦过去大家肯定就又要想拥有各自的财产啦,要自由了,不愿意听大哥的了。所以你看,环境一变,关于左派和右派的观点没准儿也就会跟着变。

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兼谈爱情


作者:武志红

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选择时也常是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而这一个基石,普遍没打好。

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女性更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感觉到孤独。于是去抓丈夫,去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会让他重温幼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妻子感觉到更加孤独无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远。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那么,儿子不仅是弥补了情感空洞,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空洞。结果,她把儿子抓得更紧。

儿子被妈妈抓很紧,那女儿呢?若妈妈内心比较健康,则可能有同样待遇,也会被妈妈抓住。但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则女儿容易成为妈妈的“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离妻子时,会愧疚与不安,也担心后院起火,当发现儿女可以填补妻子内心的空洞时,他们也会将儿女推向妻子身边。所谓的恋母情结,在中国出现了变型,爸爸甚至不与儿子竞争,而是迫不及待地将儿子推给妻子,这样他就自由了。于是,他也参与造就了另一个自己。过去主要因重男轻女,现在则主要因男人想逃离妈妈的潜意识的动力,导致做父亲的男人不仅逃离妻子,也逃离女儿,与女儿的关系也很疏远。这导致女儿即便在母爱一环上有所改善,但在父爱一环上仍相当欠缺,于是女性对得到异性的爱,要更为绝望一些。

总结一下即,男孩得到母爱表面过多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这导致男孩不能表达情欲,并且会导致男孩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而她们虽也有被吞没创伤,但比较少,所以相对男孩要主动很多。

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表达情欲,抗拒亲密,同时被动;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并因被抛弃的创伤,而对亲密有强烈渴求,但又觉得得不到,所以会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动的男人。于是,又重复了轮回的第一个链条——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这还不够,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儿子,而对于妈妈,儿子意识上还不能逃离。于是导致一个独特中国现象:儿子必须和妈妈粘得紧一些,不能逃离;儿子和儿媳疏远,却成了可以接受的现象,唯独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独自品味。

结果,婆媳关系就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战争目的是争夺被动的儿子,至于公公,已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注脚,没有人争夺他。除非他生命宽广而精彩,否则他在家庭中就是一个零。

婆媳关系中,谁都赢不了,妈妈毕竟不能得到儿子的情欲,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总要去找一个地方安放。于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个平衡物而广泛存在于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地区,而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得到爱最少的女子。小三,这也是一个中国独特现象。更神奇的是,我听到一些故事,故事中的小三,甚至是妈妈为自己儿子找的。

若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家庭问题的直接制造者(有外遇不算,必须是主动冲突),这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权力感,不容别人挑战他们的权力,但他们不会制造特别复杂的情感关系,而只是一味要求别人服从他,这形成不了特别复杂的轮回。

罗胖曰:
作者武志红还说过一段话——
“用古希腊神话来讲,中国家庭还处在大地母亲盖亚的阶段,只有母亲与孩子,孩子们都效力于母亲意志之下。而欧美家庭则进入了宙斯与赫拉阶段,夫妻关系是主导。”
没有丰沛且自由的爱,任何人和人的组合就都是绑架。
母爱足够丰沛。但母爱有时候不够自由。
所以,由母爱来主导的家庭关系容易滑入一个悲催的、绑架的轮回。

原生家庭创伤如何看待

这条音频我们来谈一谈原生家庭给人带来的创伤问题,看一看心理学专家对原生家庭问题有怎样的建议。

“原生家庭”,一般指的是一个人出生后、成家之前和父母组成的家庭。近几年,“原生家庭”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很多人把自己的性格、心理问题甚至是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呢?最近,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发布了一篇访谈文章,北京大学副教授、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心理咨询师乔淼,以及专业心理咨询服务平台“简单心理”创始人、心理咨询师简里里,谈了自己对原生家庭问题的看法,下面我来转述一下。

首先,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有多大?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和心理发展的确有巨大影响,原生家庭创伤还可能代际传承,父母问题的受害者有可能变成自己孩子的加害者。但实际上,这种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绝对,发展心理学有一种“生态系统理论”,对一个人来说,“原生家庭”是对他影响最大的几个子系统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系统,大一点的系统是学校、社会等等。原生家庭的影响也不是不可以弥补,很多原生家庭有问题的孩子,还是能成长得很好,这就是人的自我治疗、自我成长。

第二个问题,原生家庭创伤是怎样产生的?人更容易关注到危险的信号,所以创伤记忆往往印象更深刻,生活中的美好记忆也会因此被淡化。对引起我们创伤感受的其他人,我们可能只是“恨”,但是孩子对父母有着更高的期待,期待父母的爱、期待理想化的父母,期待落空了就容易产生“怨”。所以,对父母的“怨恨”其实是因为“爱”。实际上,理想化的父母、尽善尽美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即便父母做事方法是正确的,孩子也可能感觉很糟糕,这是不可避免的,糟糕的体验,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第三个问题,究竟谁应该为原生家庭创伤负责任呢?受到创伤的人常说“我这样,都是我爸我妈的问题”,但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问题,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养育是文化、社会、家族等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病态的父母、奇葩的父母,他们自己也是所处综合环境的受害者,我们用当下的社会机制和精神文明去衡量我们的上一代人、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归因到父母的身上,让个人承担集体的责任,这是不公平的。

那么,已经受到原生家庭创伤的人,应该怎么办呢?三位心理专家给出了一些建议:

第一,不必尝试改造父母。子女不要指望父母会改变,父母没有义务被你改变,你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把父母改造成理想的状态。假如把注意力全放在别人变没变上面,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快乐、幸福、未来的发展全都托付给了别人,这就成了“我要过得不好全是你的错”。假如你做了很多努力,父母还是不改变,你就只会又怨恨又痛苦。

第二点建议,是要试着独立,明确长辈与子女间的界限。现在这个时代,长辈需要“去权”,学会闭嘴、放手;子女需要“赋权”,赋予的赋,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需要掌控自己的心智、身体、情绪、行为,给自己权力。这个过程强调的不是一定要从原生家庭分离出去,而是强调子女自己要更有力量,从最低限度的经济独立开始,自己拿主意、自己对结果负责,受父母影响更小,甚至能够从文化上反哺父母,这也意味着你已经从创伤中走出来了。

第三点建议,是要“往前走”,不要把自己困在原生家庭的问题里出不来。完美无缺的原生家庭是不存在的,也不是每一个创伤都需要被修复,要试着跟自己的不完美和遗憾相处。我们可以表达对原生家庭和父母的愤怒和哀伤情绪,但不应该一直卡在这里,而要进入理解父母的阶段,这样我们才能够往前走。

另外,应该怎样当好父母呢?既然完美的父母不存在,那么做一个“足够好”的家长就可以了。

孩子很小的时候,应该给孩子爱和亲近,让他感觉到这个世界是安全、可爱的;
当孩子开始懂事,再给他规矩、训练和支援;
随着孩子长大,再逐渐放手。

我们需要做的是,看到原生家庭模式造成的创伤和影响,使得这样的创伤和模式不再重演,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孩子、理解时代的变化,跟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处理原生家庭问题更好的方式。

以上就是三位心理学专家关于原生家庭创伤问题的看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ID:ibookreview)原文名《你的失败,真的要“原生家庭”背锅吗?》

关于如何建设“成长型”家庭的清单


2017-05-17 「得到」 罗辑思维

我们生活的时代,社会财富积累和消耗的方式将和以往完全不同。如果不能快速地自我升级,任何人都将被离心力甩到社会边缘。

这一过程将会持续影响几代人。唯一的对抗办法,是保持学习新东西的能力。

  1. 家庭的实质正在改变。过去的家庭,通过劳动分工对抗天灾人祸;未来的家庭,通过学习共享对抗环境的不确定。过去的家庭,通过经济协作反脆弱;未来的家庭,通过成长同步反脆弱。

  2. 一旦决定组建家庭,家庭成员就成为你在社会上最重要的合作者。因此,要以寻觅一个为期几十年的合作拍档的标准来选择伴侣。夫妻,是联手对抗岁月的最好战友。

  3. 对方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首先取决于他能否和你保持同等加速度的学习和自我升级状态。这一点在你们确立关系前,完全可以预判,你只需留心观察一下:在过去一个月,对方有没有增加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如果过去一个月没有,未来一辈子也不会有。 在“建设一个家庭”这项长期课题中,选择大于努力,是绝对真理。

  4. 一个明白人,在婚前应懂得划分“存量价值”和“增量价值”。外貌、金钱、社会地位,都属于存量价值,反映此前的“资产”,当然越高越好。不过,如果没有学习、迭代这种增量创造能力,这些资产会很快消耗殆尽。

  5. 能否建成一个“成长型”家庭,首先取决于:每个家庭成员是否有家庭之外的社会身份和个人成长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不受其他成员行为的干扰。

  6. 个人的独立目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里程碑明确、反馈系统单纯、更容易启动和推进。一个人的目标感越强,他越会本能地寻求社会合作,继而形成对家庭关系的优化。

  7. 还应该有基于提升家庭共同利益的共同目标。最初发起于家庭核心成员——夫妻两人之间,随着时间推移,逐渐裹挟较为年长的子女加入。这通常可以设计为一场场阶段性的家庭竞赛:从谁先减肥十公斤,到一起去美国游学一年均可。家庭共同目标的设定标准有四条:短周期;阶段性成果明确;能明显改善家庭所有成员的生活质量;每个参与者的难度门槛接近。

  8. 家庭共同目标的价值,还在于让家庭成员之间有共同话题。这些话题在外人面前,甚至成为一种“暗号”:这种隐秘的默契和优越感,特别有利于凝聚亲密关系。

  9. 在家庭中一定要有与学习有关的仪式感。最简单易行的方式,是每天开家庭早餐会。早餐制作不妨从简,但就餐过程可以加长:全家共同参与、一起听音乐或高知识密度的音频内容、有意识地进行与阶段性目标和个人计划有关的交谈。

  10. 另一种特别容易操作的仪式感,是一起观看纪录片,特别是BBC的科学系列纪录片:上到九十九的老人,下到刚会走的孩子,都可以参与。没有信息分级问题,每集都提供陌生知识,创造大量谈资,还留有进一步查资料的空间。

  11. 在旅行前做功课,也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活动。拉出目的地陌生场景的清单,全家人分工准备,届时轮到谁值班,谁负责全程服务和解说。这并不需要非得去弗洛伦萨,去趟公园,也可以分成“汽车知识”、“公园门票怎么定价”、“这个季节的植物识别”等一系列横跨工程学、博物学和经济学的课题。

  12. 针对当下家庭小、子女少的情况,建议父母有意识地结交同阶段的家庭朋友,一起“结对学习”。让一个孩子孤独地做科学实验,相比于三个孩子一起抢答,效果天上地下。

  13. 严格筛选家庭友人。对于不具备学习迭代能力的友人,交往范围限定在家庭交往以外。并不是每个朋友都值得你去念旧,虽然这听起来很残酷。

  14. 对孩子而言,如果能看到祖父祖母辈的老人还在努力设定新目标、学习新东西,这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15. 通常一个家庭中会有一个人处于主要推动者的地位,但这个人能否取得成果,在于他是否有意识地发动其他人领导不同的任务。要懂得把成就感给别人:比如,告诉对方为什么在某件事上他比你强太多,以至于不可替代、一旦对方上手就人前人后往死里夸他的成果、不惜夸张地表现你对他项目的参与热情、经常满脸困惑的向对方请教相关领域的问题等。

  16. 其实,这张清单并没有在说家庭,我是在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优化自己的生命环境。

新知丨平凡家庭如何教出优秀娃

美国《时代》周刊8月的一期封面文章,关注了咱们很多父母都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家庭,父母本身很平凡,也不是大富大贵,但仍然可以教育出特别优秀的孩子呢?文章研究了9组家庭,并总结出了6条教育出”非凡“子女的成功经验,下面,就让咱们一起来听听。

文章选取了9组家庭来观察,虽然这些家庭里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但子女却是社会公认的“成功人士”、优秀人才。有公司总裁,有著名演员,有业内顶尖的科学家,还有的考入了哈佛商学院,最后奋斗成为杰出企业家。

文章追踪了孩子的成长轨迹,并从中归纳出了6点经验。

第一条,是这些成功子女的父母大多有移民背景,他们来自海地、以色列、波兰、印度、中国这样的国家。

第二,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有一方在从事跟教育有关的工作,不管是在大学里教物理,还是在幼儿园里教绘画。

第三,大部分家长关心时政,对政治活动很热心。

要是您听到这儿觉得,这个研究说的是美国孩子嘛,跟咱们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差太远了,那接下来的三条,可就是条条都有借鉴意义了。

文章总结的第四条经验就是,多子女家庭出生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

关于这一点,文章是这样解释的,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难免要经历跟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甚至还有打斗,而这些争斗,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咱们不少80后、90后,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没有过跟兄弟姐妹一起“争东西”这么一个经历。在《时代》周刊的采访中,9个成功子女,是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就像生活在搏击俱乐部里一样。只不过啊,要跟谁争、怎么争,孩子心里都清楚着呢——可以跟兄弟姐妹大打出手,但绝对不跟父母发生冲突。而且,一旦遇到情况,需要联合家里的亲兄弟姐妹们一起对付其他孩子,没问题,撸起袖子一起上。有竞争、有合作;从小就拎得清,哪些是“敌我矛盾”,哪些是“人民内部矛盾”,这就是多子女家庭孩子,生活的常态。

对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无时不在的竞争,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就像心理学家说的那样:“相比较而言,得个诺贝尔奖,就是一种打败兄弟姐妹的更文明的方式嘛。”

第五点,对咱们中国父母,也很有启发。在咱们中国文化里啊,父母是很忌讳和孩子谈论死亡的,但在《时代》周刊的样本中,这些孩子很早就对死亡有深刻的认识,童年时多多少少遇见过死亡,有的孩子亲眼见证了自己13岁妹妹的离去,有的是本人就得了严重的疾病,不得不在医院进行长时间的疗养。

这种经历了创伤之后的成长,激起了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他们懂得,要时刻珍惜时间和生命。与死神作斗争,可以说,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在知道自己离死亡有多近之后,孩子们往往会有脱胎换骨的表现。

《时代》周刊文章提出的最后一个观点是,与同龄人相比,这些长大后有成就的孩子,都是放养长大的。他们父母不会强迫子女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并且善于鼓励孩子拥抱挫折,绝不会让孩子感到束手束脚。

虽然文章的结论,只是基于对9组个例的研究,但对咱们不少做父母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借鉴意义。别再抱怨自己太过平凡,不能给孩子物质,还有资源上的支持了,平凡的家庭一样可以养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和家庭,其实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本文源自:《时代》周刊

为什么你应该生二胎


2016-05-07 王烁 罗辑思维

“父母总认为自己对小朋友最重要,但对小朋友来说,大几岁的哥哥姐姐最重要。”
1
——————

看到身材圆润眼神清澈的小朋友,喜爱之情涌上心头,不由得低估了他们的能力。

小朋友认知世界的方式与科学家并无不同,都是假设-检验,而小朋友其实还更强些,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提出各种假设的能力,无穷无尽无边无际,科学家脑洞再大也追不上。

小朋友是自宇宙诞生以来最复杂最精密最了不起的学习机器,有生而知之的天赋本能,更有学而知之的强大能力,而父母的教育发生在无意识间。

父母与小朋友在一起待着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要长,而不是在一起时特地教什么。漫长的演化,既把小朋友调教成为完美的学习机器,也把父母调教成为完美的教育家,尽管并不自知。

养育孩子本身就是教育。它是即时的、自动的、无预案的,却给小朋友以丰富的信息和反馈,这是小朋友区分自己与世界然后认识世界的最初指南。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跟小朋友在一起,做与小朋友在一起该做的事:说话、游戏、做鬼脸、关心,就是最好的教育。不需要特别的技巧、知识和能力,需要的只是时间。

2
——————

小朋友虽小,大脑比成人的要忙得多。

三个月的时候,小朋友大脑负责视觉、听觉和触觉的那部分就开始大量消耗能量;到两岁,小朋友大脑消耗能量就达到成人水平;到三岁,达到成人的两倍,这种状态会持续到 10 岁左右;到 18 岁才降到成人水平。

为什么消耗这么多能量?

小朋友大脑的神经元数量与成人相近,区别在于小朋友忙于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连线(突触连接)。出生时每个神经元大约有 2500 个突触连接,两到三岁时达到最高峰,每个神经元平均有 15000 个突触连接,远高于成人。

更多的连接意味着更丰富的认知世界的可能性。小朋友的大脑活动比成人更频繁,更富于连接各种可能,更灵活,也就是说,更聪明。

随着长大,小朋友的突触连接减少,能量消耗降低,许多用不着的潜能,在小朋友成长之时,大脑中的对应神经元突触连接逐步消失。失去无穷无尽的可能,获得效率、逻辑和目标,小朋友长大成人。

2
——————

6 个月以内的孩子是真正的世界公民,对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同样强大的理解力,无论是英语、中文还是斯瓦西里语。

但到了 12 个月时,它就明显地更能理解身处环境中的那种特定语言,对其他语言的分辨能力显著下降,因为大脑中负责语言部分的那些神经元及其突触连接,从完全开放的可能开始收敛到当下对它最有用的那个子集。

再往前走,小朋友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在 8 岁以前结束。如果到 20 岁才开始学习一门语言,则与 40 岁再学相比,难度并无不同。

但凡为人父母,都知道“魔鬼两岁”(terrible two)这个时期。两岁的小朋友是小魔鬼,不光是精力充沛,更可怕的是精力充沛地折磨你。

但为什么会这样,又为什么会发生在两岁?

因为两岁的孩子开始知道自己的想法与旁人的想法有区别,于是热衷于探索这些区别。你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不是因为想做这件事,也不是因为所谓不听话,而是就要看看你的反应,从你的反应中学习。学着接受吧。

4
——————

父母总认为自己对小朋友最重要,但对两岁左右的小朋友来说,大几岁的哥哥姐姐最重要。

发展心理学认为,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意识到他的想法与别人的想法不同,正极力探索这种不同,而这是其心智成长的关键。

父母因为无私养育小朋友,多半顺着他,提供的差异性不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别提了;只有稍大一点的哥哥姐姐绝不会假以辞色,该打打该骂骂,提供了一个完全相逆的反馈系统。所以小朋友总是跟在哥哥姐姐后面,被嫌弃被虐,屁颠屁颠,那是老二在攻受中探索世界。

发展心理学还认为,老二特别有动力获得对老大的准确认知和预测。要让父母做点什么,哭两声就可以了。要让哥哥姐姐帮做点啥,哭没用,只能智取,所以整天跟在哥哥姐姐后面。离朋友要近,离对手要更近。生为老二,自通兵法。

作为两娃之爸,读到这些没有增加我调解两娃战争的技能库,但观摩这场战争时从此会更宽心一些。我明白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万千百年来皆如是。

至于我自己,做一个普通父亲,与小朋友多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教育。

本文由作者 王烁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罗胖曰:

一个人和一家公司一样——

  1. 可能性越多,能力就越低。反之,能力越强,可能性就越少。
  2. 提高能力,就必须以减少可能性为代价。
  3. 提高可能性和创新力,就必须以降低能力或效率为代价。
  4. 一个牛人和一家好公司一样,都是在效率和创新之间构建艰难的平衡。

什么是好的陪伴。|丛非从

1

陪伴,是这个世界上非常美丽的一件事。世上最温柔的情话,不是“我爱你”,而是“还有我”。

好的陪伴,具有疗愈功能。

当你被好的陪伴,你会感觉到温暖、踏实、放松和有安全感,你会想去靠近他、依赖他。

当你被好的陪伴,你的心会慢慢被打开,然后慢慢融化。你会觉得内心原来一些恐惧、孤独、阴暗,慢慢不见了。好像这个世界,变得有意义起来。好像以前的人生,从未活过。

你会觉得每天都很开心,充满力量。即使难过,也会很踏实地难过,不会觉得害怕或顾虑。即使害怕,这种害怕也是有力量的,也因为你可以想到另外一个人,变得勇敢了起来。

在好的陪伴里,你被打开了,不再孤单,不再无助。

然而不是两个人在一起,就能有好的陪伴。有时候身边明明有一个人,给你的却是糟糕的陪伴。

坏的陪伴,具有伤害功能。

当你被坏的陪伴,你会觉得有压力、压抑、不自在。你会觉得相处好累,好想一个人待着,并骗自己说其实更喜欢一个人。你会觉得尴尬、紧张、说不出的不自在。不如自己待着舒服,然后你骗自己说其实是因为内向,不喜欢社交。

所谓的喜欢独处,还不是因为没找到能真正陪伴你的人。

那么,怎么去判断一个人给你的陪伴是好的陪伴还是坏的陪伴。问你的感受就知道了:

此刻,因为他的存在,你是变得开心和踏实了,还是变得压力和压抑了?

2

并不是身边有个人就叫陪伴,也不是两个人共处一处就是陪伴。两个人在一起的陪伴,有至少三种状态:

你陪我。
我陪你。
我们相互陪伴。

在陪伴里,一个是付出者,一个是接受者。

最好的陪伴,是我们互相陪伴。我们同时即是付出者,也是接受者。比如说我们都喜欢看某一部电影,都喜欢某一个明星,都喜欢某一个事情,我们一起去做,然后分享,我们就既在补充对方,又在被对方滋养。

两个小朋友在一起就是这样,他们一起撸王者农药,一起相约放学后开团。长大后,又一起相约小树林,或一起创业。这都是非常美好的相互陪伴。他们因为彼此的存在,世界都亮了起来。

然而人不可能完全一样,不可能所有时候所有地方都有共同的爱好和需求。所以不是所有时候所有方面都能相互陪伴。

比如说男人很难像女人一样喜欢八卦、韩剧和逛街,妈妈很难像孩子一样喜欢积木、动画和泥巴。

这时候两个人还在一起,就意味着另外的状态:

我陪伴你,
或者你陪伴我。

我陪伴你,就是陪你做你喜欢的事,满足你的需求,说你喜欢听的话,聊你喜欢的话题。我的目标是让你可以轻松做你自己。这个过程中因为我的存在,你也变得更是你自己了。

你陪伴我,亦然。

这就是好的陪伴。

如果我爱你,我会心甘情愿陪伴你。但是如果我恐惧,我就会委屈自己去陪伴你。

我们有时候并没有接受别人陪伴的能力,没有敢于让别人陪伴的勇气,就会让别人的陪伴成为坏的陪伴,让我们觉得委屈和压力。

这时候,明明你在我身边,在陪我,却成了我陪伴你。

明明你在陪我做事情,陪我聊天,但是我会怕你烦,怕你嫌弃我,怕你觉得我事多,我不自觉压抑了自己,就为照顾你的感受。

我怕看到你不开心,怕你对我失望,所以我的第一要务就是避免让你不开心,以你的需求为先,先去照顾你。

我怕伤害到别人,所以我得压抑我的需求,不能轻易骂你,指责你。我在说我想说的话之前,我必须要理性压抑下,我要再思,三思,要不要说,怎么说,我要考虑下你的承受力,避免伤害到你。

我怕说错了某些话,做错了某些事,可能会导致你的离开、生气、攻击,所以我要憋着,先保护我自己。

这些行为都在说:我要以你的舒服和开心为第一位去说去做,这样我才能觉得安全。我只有先照顾好你,我才安全。

当关系成为消耗,我就宁愿一个人待着,起码可以保护自己。

3

怎么给出好的陪伴呢?或者,怎么算好的陪伴呢?

好的陪伴,有至少4个方面。

接纳

一个人在被接纳的时候,才会打开自己,这时候陪伴才会成为可能。

一个人在你面前,多大程度上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说他想说的话,表现他想表现的特点,不必有所担心、顾虑,就是他感受到的接纳程度。

然而你接纳他,允许他,并不意味着他知道是被接纳的。一个人小时候,如果他做点什么事,很少得到妈妈的允许和鼓励,更多的是得到嫌弃、要求和禁止,他感受到的不接纳就会很多。他就自动理解为这个世界对他就是不够接纳的,也会自动先认为你不会接纳他。所以他在你面前就学会了伪装、隐藏、刻意。

很多妈妈以为自己是接纳孩子的,实际上你发现她的表达里经常是禁止和你要改变,而不是允许和鼓励,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就是我不被妈妈接纳。

因此,陪伴一个人,首先就是通过你的行为,告诉他,让他相信,他的一切,好的坏的,都是可以被你接纳的。

以他为中心

两个人在一起,都会有自己的爱好需求。陪伴一个人,就是暂时放下自己的需求,放下自我,放下自己的想法,去陪伴另外一个人去做他想做的事,以他的感受和满足为先。这时候实际上就是你成为他的一个延伸品,成为他的手臂,扩宽他。

对于讨好的人来说,这一点做得非常擅长。但是对于自尊心强的人来说,这些却显得很困难。

《那年花开》里吴聘就是这样陪伴周莹的,她想吃甑糕,吴聘就去买。她想进学堂,吴聘就帮她进。毫不批判或禁止。

不要以为发表自己的想法就是对另外一人好,如果让另外一个人不舒服,那你顶多算是对他的利益好,并不会让他的心感觉更好。

参与

长大后,我经常觉得孤单,即使身边有个人。后来跟咨询师讨论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从小我就没有被人陪伴过。

我的小伙伴们很少,因为我太笨,他们基本都不喜欢跟我玩。我也没有兄弟姐妹,只有妈妈陪我。然而妈妈的陪伴是这样的:

她做了妈妈该做的一切,生活上照顾得很妥。她会关心你是否饿着冻着,但并不会关心你是否快乐。你跟她玩游戏,她也会跟着做,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摆弄一个玩偶一样,妈妈的心并没有参与。

很多超理智的伴侣和妈妈的陪伴,都在做着该做的事,负着该负的责任,但是你会发现,他们在外在做得非常到位,却没有心在里面。

陪伴,不仅是身体的、形式的你这个人这里,并不是你做了该做的事,更是带着心参与进来。是那一刻,你也把我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成了我的同盟。让我感觉到了另外一人的存在,而不是一个布偶不得不在这里。

鼓励

我们内心深处有很多不确定,我们不知道该说不该说,不知道该做不该做。不是不想说不想做,而是充满了担心和恐惧:这可以吗?这对吗?这会给你带来伤害吗?这会影响我的形象吗?

好的陪伴,就是允许完后,并且鼓励。告诉他这样是可以的,并且是被支持的。

鼓励和支持,就像是给一个布娃娃底部装了沉铁一样,成为了不倒翁。另外一个人的支持,告诉我们这是可以的,会让我们感觉到力量和勇气,更加敢于做自己了。

4

好的陪伴不是谁都能给的。一个内在匮乏的人,在给出好的陪伴的时候,内心就会有很多os:

你没给我,我凭什么给你。
这太难了,根本不可能,做不到。
这样我就没有了自我,我不愿意。我不愿意为你放下自我,哪怕暂时的。
……

实际上,我们的确是不可能给一个人24小时全然地陪伴,因为我们有自己的需求和软肋。无论我们多么想爱他,我们也不可能全部都去爱,去陪伴。

但是我最理想的状态是:

当你想去爱一人的时候,想去陪伴一个人的时候,你给不了他24小时,你起码可以给他一段时间的高质量陪伴。暂时放下你的自我,去以他为中心,感受他的感受,发现他的需求,陪他去做他想做的事,接纳并鼓励他去做。

当你想有一个人陪伴的时候,你可以去寻找这样的人。世界很大,你可以找到很多,如果你愿意。虽然没有人能给你24小时全然的陪伴,但是能给你一段时间的,还是大有人在的。你也可以去身边的人去沟通,你需要怎样的陪伴,你期待他怎么做。

很多时候,爱我们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去爱,并非不爱。这时候他是可以被教会的,哪怕只有一小段时间,这也足够给人巨大的温暖和力量。

如果实在没有人,起码你可以学会如何去陪伴。

这样你可以让别人在体验中学会。

更可以,掌握了如何成为暖男/女的技能,在撩男神/女神的时候,有了很大的帮助。

你给不出来也很正常,因为你有自己的创伤,你还那么需要。你都不能为自己做,都不能陪自己,也就很难去为别人做,更需要别人为你做。

你的家庭争吵,几百万年前就注定了

你私下怨恨过你的父母吗?
你仇恨过你的兄弟姐妹吗?
你怀疑过你的伴侣不忠吗?
你想帮助孩子却常常被无情拒绝吗?
你曾经跟爷爷奶奶抢夺过孩子的主导权吗?

那今天我跟大家推荐一本新书《基因战争》。

这本书出版之后,美国做亲子鉴定的比例曾经大幅度上升。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命的诞生需要经过一场激烈的精子战争,但这才是漫漫人生的第一步,还有一场贯穿一生的基因战争等着你呢。

在人类文明史中,相比其他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和两性关系,很容易陷入一种道德主义的描述框架,我们用爱、牺牲、奉献、反哺、报恩之类的词描述和赞颂它。

但这本书撕开了那些温情脉脉的面纱,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告诉你一些“残酷”真相。

1.为人父母是一场竞赛,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各有打算。

2.怀孕生产是母子角力,害喜是胎儿保护自己的武器;但母亲必须在最有利于胎儿和自己活着当中找到平衡。

3.抚养孩子充满危机,婴儿大声哭泣是为了唤起关注,但这在丛林时代就会将父母暴露在肉食动物捕猎危险境地。

4.手足之争不可避免,每个小孩会努力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5.父母其实很难公平,越是穷人家父母越可能偏心。

解释家庭冲突,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各有观点,但在我看来,都不及演化生物学讨论到基因战争的层面这么深入,让人有切肤之痛。

在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中,矛盾是日常性折磨,无可避免的存在,说多少父慈子孝、举案齐眉都不能阻止它发生。

虽然人类文明已经进化到把精神号送上火星,但身体的直觉,仍然停留在原始社会,并没有走多远。

很多行为你以为你听从的是你的心,或者你的脑,但你其实毫无抵抗地听命于基因。

大多数时候,身体会自行运作组织,不需要麻烦大脑,方便大脑专心做好他最擅长的工作。身体给大脑的干扰越少,它的表现就越好。

存天理灭人欲是最最荒谬而无效的,自私的基因根本就不听你的。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跟很多人一样,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过家庭冲突,甚至造成过心理伤害。

成年以后看这本书最大的好处是,如果有人用科学实证告诉你,那么多冲突背后是基因作祟,那些曾经伤过你心的事,是不是可以就此释怀?

更重要的是,家庭矛盾让人痛苦,但如果缺乏这些折磨和经验,你有可能在人际关系中蒙受更大的损失。这是人生当中其他冲突的演习和训练,如果一味回避,你会缺乏对真相的认知和处理问题的弹性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生物学家罗宾·贝克,他的另一本书《精子战争》曾经出现在罗辑思维去年的惊鸿书箱中,据说那本书在印制过程中曾经大量丢失,谁看过,谁懂。

这本书的出版人方希,是一位我很敬重的读书人,有16年的出版经验,罗辑思维热卖好书《战天京》、《君臣》和《秦谜》的操盘者。

《基因战争》,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home.jpg

Company, Listen, Encourage.

Company is love, and love is home.

FAMILY=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
我心归处即为家。
是你起初逃出的地方,也是你眼泪归去的方向。——罗大佑

父母的爱,并非总是无私、明智和伟大。
爱不等于正确。爱不等于能提出有效建议。

父母受了多少教育?
有多少阅历?
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多少?
是否有能力提供有效建议?

老人不应当希望下一代按照他们的意志来生活。同样,下一代也不应当希望上一代按照他们的意志来生活。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的管控很严,孩子从无意识、被动地接受父母的管控到习惯父母的管控,逐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并导致父母和孩子相互都缺乏独立性。

我们凭什么要为满足父母的意愿而生活,凭什么要接受父母的干涉?干涉者常常不负责任。
传统不是遮羞布。
许多孩子的前途和人生被父母以善意和真挚的爱的方式误掉了。

父母爱你,不等于他们有远见卓识,不等于他们能帮你做出正确的决策。很多时候,由于中国传统的保守观念,父母缺乏长远目光、探索精神和风险意识,他们更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饭碗。同时,由于中国的父母与子女之间从来没有建立起事实上的平等关系,父母对子女享有特权,子女需要听父母的话。并且,未成年子女很难在经济上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也几乎不可能通过贷款、筹款的方式走自己的路。所以,中国的未成年子女在父母面前的谈判能力很弱,其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这就意味着,如果父母不从子女的角度着想,或父母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或父母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缺乏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良好把握,就很可能善意地误导孩子,伤害孩子。

警惕下述两大陷阱:
A. 我之所以变成这样,是因为XXX
B. 我之所以变成这样,是为了XXX

真的爱她/他,就给她/他自由
一切以控制/私欲为目的的爱,都是耍流氓

因为难以得到倾听,陪伴和鼓励,难以得到理解,难以得到爱
家往往是问题的根源地,

有时候为什么不想回家——因为传递出来的是负能量;大段的美好时光被小孩撕成碎片,难以聚精会神;还有随时随刻都要你继续回归到他们亲手编织的陷阱和恶性循环里,试想,谁想面对残酷的事实和被人否定,尤其还是临到晚年的时候…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留给自己下一代的究竟要是什么?

无论是健康,性格还是见识,都是从家里开始

陪伴、倾听、鼓励和爱
健康、性格、见识

什么是家,什么是永恒?

龙应台

当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要你带伞。周末上街时,一家几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摩托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米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闻到一阵一阵的饭菜香。晚上,一顶大蚊帐,灯一黑,就是甜蜜的空间,在松软的被褥里笑闹踢打。朦胧的时候,窗外幽幽的栀子花香,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有一天,仿佛看见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曾经是异乡大学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用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的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有些,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能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也有很多人,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的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烫手的点心塞进他的书包里。周末,你骑摩托车去市场,把女儿贴在身后,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你告诉我,什么是家,我就可以告诉你,什么是永恒。

罗胖曰:
如果你是一个自由主义者,
那人生会有一个天大的难题——
你无法摆脱对人际温情的眷爱和贪恋,
同时又明知这一切都短暂且无常。
所以,真正的自由者,必有一宝伴身
——专注当下。
所谓“过往不恋,当时不杂,未来不迎”,此之谓也。

家为什么会伤人

罗胖曰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过——
1.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2.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所以会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
3.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应该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连岳

最近,有两则新闻很受关注。

一是上海奉贤区一产妇,其家人相信产妇应该“捂月子”。产妇遵循家人意见,在不开空调的房间内休息,并盖着棉被。后中暑死亡。

春节期间,也是在上海,一名产妇在坐月子期间坚决不活动身体,导致肺动脉血栓死亡。

这种事发生在中国经济文明最发达的上海,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一个人在这地方,怎么可能不知道所谓的“月子”是怎么回事?怎么可能不知道正常的产后恢复与护理是怎么回事?

但悲剧确实发生了。我估计以后也还会有。

有人说,产妇多是年轻人,但是架不住妈妈婆婆没常识啊!逼着产妇伤害身体。

身体是自己的,只要你接受了,责任多在自己,说明你内心是认同的。

当然,如果长辈有常识,或者不那么强势,知道尊重晚辈的选择,那么,情况确实会好一些。

愚昧、固执、强迫,很遗憾,很多人是从家庭里感受到的。

另一则新闻,听起来更惊悚,但后果轻一些,至少受害者保住了性命。

广州一16岁的女孩,被媒体曝出遭生父猥亵多年。其母亲也知情,事发后还抱怨女儿不听话,导致其夫被抓。

其实,新闻只是冰山一角,家庭里的很多伤害外人看不到。

比如“捂月子”没死,身体受伤害,上不了新闻。

又如父亲猥亵女儿,但家庭之外无人知情,也上不了新闻。正如广州那位受害女孩的舅舅所说,这事在农村多被隐瞒。其实这位舅舅低估了城市里的隐瞒。

家,总是被描述成甜蜜、温暖、没有伤害,这是假象。多数伤害,是来自家庭。“坐月子”坐死,是以爱为名的伤害,只要我认为是“爱你”,给你毒药都得喝。猥亵孩子,是毫无借口的伤害。结果都是伤害。

美国有位研究暴力的专家Gavin de Becker,提供了以下数据:

20%的谋杀案,作案者是陌生人;80%的凶手,是你的家人、朋友、工友等熟人。

连环杀手,100%在孩童期经受过暴力、忽视和羞辱——当然,来源主要是家庭。Gavin de Becker本人,小时就目睹其母枪杀继父,幸好,他没有成为连环杀手。

因为本能,多数人会结婚、生子,组成家庭,但家是爱之源,还是害之源,你却得做选择。

如果你认为孩子一定要听父母的;如果你拒绝新知,违背常识;如果你习惯以肉体或语言暴力胁迫家人,那么,家必然成为害之源。

越是我们熟悉的人,我们越无法容忍他们不一致,即使生活方式也得相同,这种强迫症,时时都在伤人。

有些婆婆和母亲(天可怜见,很多也就四五十岁的人),即使看到上面那个产妇死了,她们也会没事一样,继续回家逼自己的孩子“捂月子”。

本文由罗友稻草推荐。由作者连岳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其微信公众号ilianyue。

为何家会伤人

目录

自序
宠爱自己——溺爱的心理真相
放纵型溺爱:最懒惰的爱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优点
密不透风的“爱”源于自私
考试瘾比网瘾更可怕

教孩子知识,不如给孩子爱
父母,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孩子“无意捣蛋”可能有内情
和孩子一起直面高考失利
高十二、初九与压力
如何一年圆“北大梦”
妈妈的苦恼:我有个“坏”女儿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苦难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幼年管教狠,长大爱自欺
嫁祸责任:邪恶的诞生
孩子为何把网络当成“安全岛”
父亲太暴躁不是你的错
孩子当不了家庭保护神
父母像小孩,儿女莫纵容
别拿自己的尺子量对方
不要把权力规则带回家
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
分离: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第一次分手都是心灵的修复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你的恋爱,是不是为父母而谈?
缘分=娶回“妈妈”,嫁给“爸爸”?
四年没性爱,究竟错在谁
慎防亲密关系中的“洗脑”
小心!“冲喜”冲出精神疾病
2006年的6个爱的谎言

溺爱孩子的父母,爱的其实是童年那个严重缺乏爱的自己。他们把爱投射在孩子身上,以补偿自己可怜巴巴的童年。而被爱过剩的孩子,往往学不会如何付出爱,他们的孩子便重复了祖父母的命运,收获一个无爱的童年。于是溺爱和冷漠在家庭中隔代遗传。

太听话的孩子要么一生没有激情,要么终有一天要出大事——自杀或者爆发。在没有出事之前,也总是动不动出错,而且出的都是奇形怪状的错,这是他们独立的本能对父母专制的抗议。

牺牲自己、把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的父母貌似可歌可泣,其实本质是自私,把自己人生的焦虑转嫁给孩子,偷懒放弃让别人替自己奋斗,还大言不惭地说这是爱。

有些父母年龄不小了,但心理上仍是个孩子,他们的威胁和倔强很多时候是在撒娇,包容他们可以,但千万不要盲从他们幼稚的错误决定。

一旦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亲子关系比夫妻关系更重要,这个家庭就麻烦不远了。
那些成功的铁血父母,再疼也不许哭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当然坚强,但更多的是冷漠。
那些说对你一不二或动不动为你要死要活的人,也许并不爱你,他们爱的只是彻底控制你的感觉。
谈了n次恋爱,恋人们却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恋爱中除了审美疲劳外,更多的是审美惯性,那就是你“理想自我”的样子。

1
出路:那就是爱,无条件的爱,父母给童年的孩子,成人给成年的恋人。童年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爱,让你一生健康幸福;成年后从恋人那里得到的爱,帮你彻底治疗童年的伤。

感受比事实更重要。没必要执着于自己眼中的事实,因为每个人看待事实的角度都不同,关注他人的感受更能理解他人。
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
顺父母意的孩子容易缺乏存在感,形成的价值感都来自于外部认可。
父母必须克制按照自己想法来塑造孩子人生的冲动和渴望,给予他们足够发展的空间。喜欢用奖罚手段的父母都渴望控制自己的孩子。
分离是亲子关系的最终发展方向,拒绝分离就是拒绝成长。
母亲在0-1.5岁间要给予孩子绝对的关注,在1.5-3岁期间,要鼓励孩子自我探索,同时让他知道需要帮助的时候有母亲的存在。3岁之前,不宜与孩子有两周以上的分离时间。
溺爱实际上是父母将孩子当作自己的另一个“我”,是深层次对未得到的自我的过度满足,而这种满足与孩子本身的需要相距甚远。
孩子的叛逆和被动攻击都是对本身成长空间被压缩的反抗。
与任何人紧密地黏到一起都会阻碍我们成为我们自己。
当孩子将父母的问题、家庭的悲剧揽到自己头上,并作出自我牺牲的时候,这是一种坏的自恋,需要父母认真的沟通。
愚孝是孩子能亲近父母的唯一有效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拒绝接受相信他们的父母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真正的爱是活出来的,幸福不在于找对一个人,而是愿意理解并接纳真实的对方。

为何家会伤人
武志红 著
笔记于2012.2.2.

  1. 每个人只有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才是最有力量的。
  2. 人老了,自己也会变成小孩。这主要是,他们发现,自己说了算的地方越来越少,结果他们容易变得和孩子一样固执和任性。
  3. 挫折帮孩子走出天然自恋。有些孩子则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亲人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自我为中心遭到好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
  4. 抑郁情绪来自“丧失”,我们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内容的丧失,都会引发或轻或重的忧郁情绪。这种抑郁都不会消失,消失不会发生,发生的是平衡和抵消。
  5. 对青春期子女,父母要做到的几点:
    (1) 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长和独立的必然阶段。
    (2) 给孩子充分的独立空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
    (3) 进入青春期后,对父母的崇拜心理会消失大半,孩子变得不再对父母言听计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力大大下降,父母应做好这种思想准备,明白孩子这种心理转变背后的积极意义。
    (4) 不要对孩子偶尔出现的强烈叛逆行为大动干戈,要理解孩子这种行为别后的心理,适当反思是不是对孩子控制得太厉害了。
    (5) 不要再把“乖”、“听话”当成优点来看。
    (6) 谨防孩子陷入严重的抑郁状态。
  6. 给妈妈的建议
    (1) 不要渴望彻底了解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只要孩子守住了“好好学习不做坏事”这一底线,就不要总想着去和孩子谈心。
    (2) 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女的“问题”上,青春期的孩子自然地会出现许多问题,这是青春期的发展特点决定的。
    (3) 尊重孩子的叛逆意愿。假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发展,给他们充分独立成长空间,他们的叛逆行为自然会消失大半。
    (4) 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特别害怕孩子离开你?
    (5) 丰富自己的生活。
    (6) 改善与丈夫的关系。
  7. 自我评价是什么?就是心中的客体关系中,“内在的父母”对“内在的自我”的评价。其基础就是,童年时,父母对我们的评价。父母分三种:第一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第二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第三种父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当然,最好的父母是最后一种。
  8. 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尤其是妈妈,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他们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更多地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9. 如果孩子没有秘密,那么孩子永远不能长大。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那么就是在杀死孩子的生命。
  10. 他们怕的其实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11. 压力太大,会把人压垮。你们不是知识没掌握好,你们是太把考试当回事了。
  12. 最重要的是,他活得快乐。
  13. 自我实现的语言。如果相信自己行,你最后就能行;如果怀疑自己不行,你就会退步。
  14. 进步了可以欣喜,证明自己提高了;倒退了,也可以欣喜,因为得到了经验和教训。
  15. 挫折商。经历的多样性比经历的单一性更好。顺利会帮助一个人形成一个方向的思维,挫折会帮助一个人形成另一个方向的思维。一些考试挫折不仅暴露了我们学习上的弱点,让我们查漏补缺,也可以培养我们的挫折商,这是很重要的心理财富。
  16. 生命是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做的选择越多,我们的生命就越丰富多彩,我们相应就越自信。所谓的自信就是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有什么,知道自己真正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种价值感,就源自不断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17. 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18. 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一个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认识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即便是错误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
  19. 当他感受到自己被理解时,自然而然地放弃自己那些极端的行为。
  20. 父母能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是无条件的爱,而不是“教育”。

  21. 最初,我们都是极其自恋的,于是,周围发生的好的事情,我们认为是自己导致的,发生的坏的事情,我们也往自己身上揽。好的父母,会用爱和耐心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我们该负责的,什么是不该我们负责的。由此,我们慢慢走出这种自恋。

  22. 我们要学会承认过去,不和过去的任何事情较劲。
  23.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24. 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女儿,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自己的生活。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切忌这句家庭魔咒

作者:武志红

切忌这句家庭魔咒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个谎言如此绝对,以至于很容易被驳倒。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这个断言,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譬如:

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复旦大学研究生ZLL,因虐杀几十只猫而轰动一时,但他虐猫的另一面却是爱猫,而这种“我爱你,所以虐待你”的变态心理却源自父亲对他的苛刻和虐待,譬如多次因小事暴打他,还常将其关在家门外过夜;

……

尽管发生这么多父母虐待孩子的案件,仍有许多人认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成立的。他们不讲逻辑漏洞,而强调说那些案件是特例,一个朋友对我说:“父母不爱孩子的,我估计是千分之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以上百度的“爸爸吧”、“妈妈吧”、“父亲吧”和“母亲吧”去看一看,就会发现,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实在是太多太多,而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的孩子,也一样是太多太多。我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20%的信件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虐待,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写信向我求助。

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譬如虐待小保姆蔡敏敏的珠海女雇主魏娟。从这个角度上看,最终展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冷酷的恶毒,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关系,而且多数可以回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复旦硕士ZLL在虐猫的时候,不过是把父亲对待他的方式转移到他对待猫的方式上而已。

并且,直面这个事实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但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了。

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行的基础。经常有人给我写信说,他想杀人,他想伤害别人。假若你和这样的人对话,他们一开始会对你说,那些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最终会承认,最对不起他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的父母或其他“至亲至爱”的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讲孝道的社会,“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宽恕那些虐待甚至杀死孩子的父母,也让我们看不到恶最初是如何孳生的,从而让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有一个成熟的社会体系,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并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切记: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知识拆迁队 易彬 分享自《为何家会伤人》,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罗胖曰:

我们和父母的战场不在于爱和不爱,而在于服和不服。
每个人都在承当这样的使命——
斩断那根流传到上一代人身上的恶俗、愚蠢、平庸和怯懦的链条。保护我们的孩子,不再被那个从远古浩荡扑来的潮流吞没。
请到我为止。
我一身当之。

家园 Home: The Story of a Journey

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你看。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

全球每年的军费开支超过发展中国家援助资金的12倍

每天有5000人死于饮用水污染 10亿人喝不到安全的饮用水

接近10亿人面临饥荒

全球贸易量的50%用于动物饲养和制造生物能源

40%可耕种农田遭到长期破坏

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八分之一的鸟类和三分之一的两栖动物面临灭绝

物种死亡的速度超过其自然繁殖的1000倍

四分之三的渔场已枯竭、废弃或出于减产的危险

过去15年的平均气温是有记录以来最高的

冰盖密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

到2050年会有2亿人沦为难民”

“要悲观已经太迟 我知道一个人就可以推倒所有的墙

要悲观已经太迟 全世界每5个孩子有4个在上学 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受到教育 每个人无论贫富都能做出贡献

莱索托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 他们投放在国民教育经费上比例最高

卡塔尔是全球最富的国家之一 他们引进的最优秀的大学、文化、教育、研究、革新是无穷无尽的资源

面对悲惨和痛苦 数百万非政府组织证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 比各国的自私自利更强大

在孟加拉国 有人异想天开 想开银行只给穷人贷款

三十年间 全球有一亿五千万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南极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他们不属于任何国家 其自然储备只作为和平和科学用途 一份49过签署的协定使其成为人类共享的宝库

要悲观已经太迟 多国政府为保护地球上2%的水源已经行动起来
虽然不多 但已是十年前的2倍

首批自然公园成立于一个世纪前 占大陆面积的13% 它们创造了人类可以保护物种、土壤和景观的空间 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将成为定律 而没有例外

在美国 纽约市已明白大自然的用心良苦 这些森林和湖泊为城市提供饮用水

在南朝鲜 森林遭到战争的破坏 归功于全国性的造林计划 全国森林的覆盖率再次达到65% 75%的纸张能够循环利用

哥斯达黎加在军费开支和土地保护之间做出了选择 这个国家已经没有军队 它宁愿把资源投放到教育、生态旅游和保护原始森林方面

加蓬是全球最大的木材生产国 它强制执行选择性砍伐 每公顷只能砍一棵树 它的森林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它们现在有足够时间再生 现在已有保证可持续的森林管理计划 但必须强制执行

无论消费者或生产者 都必须争取公平 贸易公平买卖双方才能都获益 那样人人才能成功 生活舒适 一些人以双手作为工具 另一些人有农用机械和国家补贴 试问何来公正和平等 让我们做有责任的消费者 想想我们买什么

要悲观已经太迟 我见到过人力所及的农业 如果制肉商不拿走人的口粮 农产品可以养活所有人类 我见到过有些渔民很小心的捕鱼 并关心海洋宝藏 我见到过能自己产生能量的房子 五千人住在地球上首个生态友好区 它位于德国弗莱堡 许多城市成为合作伙伴 孟买将是第一千个伙伴

新西兰、冰岛、奥地利、瑞典等国政府决定把再生能源发展作为最优先项目

我知道地球上80%的能源来自化石能源 仅在中国 每星期就建成两座火力发电场 但我在丹麦也见过一个 火力发电场的原型 它把释放的碳送到地底而不是送到天空 这是未来的解决方案吗?暂时还没有人知道

我在冰岛见到过利用地热资源的发电厂 我见到过躺在海中的“海鳗” 利用海浪的能量来发电

我在丹麦海岸见过风力发电站 它可以生产该国20%的电力

美国中国印度德国和西班牙 是再生能源的最大投资者 他们提供了二百五十万个工作岗位——地球上哪里会没有风?

我见过太阳烤炙的广阔沙漠 地球上的一切都相互关联 而地球又和它的能量源头——太阳有关 人类可否像植物一样捕捉太阳的能量? 每小时 太阳投向地球的能量 相当于全人类一年的消耗 只要地球存在 太阳的能量就会取之不尽 我们要做的是停钻地球把目光移到天空 我们要学会栽培太阳 这些实验只是例子 但表明了新的认知 它们以节制、智慧、分享为本 为新的人类冒险奠下基石

是该团结一心的时候了 重要的不是消失了什么 而是我们现在拥有的
我们依然拥有半个世界的树林 数以千计的河流、湖泊和冰川及数以千计的生物物种 我们知道有什么解决办法 我们都有力量去改变世界 那我们还在等什么”

我想有个家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时候
我会想到它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我受惊吓的时候
我才不会害怕
谁不会想要家
可是就有人没有它
脸上流着眼泪
只能自己轻轻擦
我好羡慕他
受伤后可以回家
而我只能孤单的孤单的寻找我的家
虽然我不曾有温暖的家
但是我一样渐渐的长大
只要心中充满爱
就会被关怀
无法埋怨谁一切只能靠自己
虽然你有家
什么也不缺
为何看不见
你露出笑脸
永远都说没有爱
整天不回家
相同的年纪
不同的心灵
让我拥有一个家

中国家庭的轮回链条,兼谈爱情

作者:武志红

结婚时,做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做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选择时也常是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而这一个基石,普遍没打好。

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女性更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感觉到孤独。于是去抓丈夫,去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会让他重温幼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妻子感觉到更加孤独无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远。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那么,儿子不仅是弥补了情感空洞,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空洞。结果,她把儿子抓得更紧。

儿子被妈妈抓很紧,那女儿呢?若妈妈内心比较健康,则可能有同样待遇,也会被妈妈抓住。但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则女儿容易成为妈妈的“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离妻子时,会愧疚与不安,也担心后院起火,当发现儿女可以填补妻子内心的空洞时,他们也会将儿女推向妻子身边。所谓的恋母情结,在中国出现了变型,爸爸甚至不与儿子竞争,而是迫不及待地将儿子推给妻子,这样他就自由了。于是,他也参与造就了另一个自己。过去主要因重男轻女,现在则主要因男人想逃离妈妈的潜意识的动力,导致做父亲的男人不仅逃离妻子,也逃离女儿,与女儿的关系也很疏远。这导致女儿即便在母爱一环上有所改善,但在父爱一环上仍相当欠缺,于是女性对得到异性的爱,要更为绝望一些。

总结一下即,男孩得到母爱表面过多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这导致男孩不能表达情欲,并且会导致男孩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而她们虽也有被吞没创伤,但比较少,所以相对男孩要主动很多。

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表达情欲,抗拒亲密,同时被动;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并因被抛弃的创伤,而对亲密有强烈渴求,但又觉得得不到,所以会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动的男人。于是,又重复了轮回的第一个链条——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这还不够,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儿子,而对于妈妈,儿子意识上还不能逃离。于是导致一个独特中国现象:儿子必须和妈妈粘得紧一些,不能逃离;儿子和儿媳疏远,却成了可以接受的现象,唯独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独自品味。

结果,婆媳关系就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战争目的是争夺被动的儿子,至于公公,已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注脚,没有人争夺他。除非他生命宽广而精彩,否则他在家庭中就是一个零。

婆媳关系中,谁都赢不了,妈妈毕竟不能得到儿子的情欲,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总要去找一个地方安放。于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个平衡物而广泛存在于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地区,而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得到爱最少的女子。小三,这也是一个中国独特现象。更神奇的是,我听到一些故事,故事中的小三,甚至是妈妈为自己儿子找的。

若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家庭问题的直接制造者(有外遇不算,必须是主动冲突),这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权力感,不容别人挑战他们的权力,但他们不会制造特别复杂的情感关系,而只是一味要求别人服从他,这形成不了特别复杂的轮回。

罗胖曰:
作者武志红还说过一段话——
“用古希腊神话来讲,中国家庭还处在大地母亲盖亚的阶段,只有母亲与孩子,孩子们都效力于母亲意志之下。而欧美家庭则进入了宙斯与赫拉阶段,夫妻关系是主导。”
没有丰沛且自由的爱,任何人和人的组合就都是绑架。
母爱足够丰沛。但母爱有时候不够自由。
所以,由母爱来主导的家庭关系容易滑入一个悲催的、绑架的轮回。

有时家人真可怕

作者:蔡康永 (节选)

在长大的过程里,我慢慢搞清楚,为什么我在外国人写的小说里,得到比较多的力量;为什么我在看外国人的戏里,也得到比较多的力量?

我发现:外国作品里出现的主角,常常是自己面对自己的人生。而中国人作品的主角,要不就是被“家人”团团围住,要不就是被“国家民族”当头罩住,闷死人。

比方说,《红楼梦》。“被一群最啰嗦的家人,做最持久的纠缠不清。”——这就是我心目中的红楼梦,红楼超级大恶梦!

如果有善心人士挺身而出,把《红楼梦》改成攻击过关游戏,立刻就能凸显男主角贾宝玉成长的艰辛了——贾宝玉,不断被家里的女人攻击着,奋勇向前、过关斩将,这关全部都是林黛玉幽幽出现,用眼泪攻向贾宝玉,下关换成满天的贾母老祖宗,不断把一顿又一顿的美食硬往贾宝玉嘴里塞……守关的大怪物是贾政爸爸,疯狂的用棍棒乱打贾宝玉……

唉,这样的日子,过了一百二十回,贾宝玉怎么可能不出家?

贾宝玉的遭遇,是“特例”吗?

我从他身上感受到的恐怖,没有代表性吗?我有点不相信——

请不要忽略,在整个中国文化里,贾宝玉,是知名度最高的少年啊!

或者这样说:贾宝玉,是知名度最高的“正派”少年。

当少年罗密欧为了爱而叛离家族的时候,少年贾宝玉正被三姑六婆烦得快要窒息!

我难免会想到在没有翻译作品可看的年代里,所有厌恶家人、内心狂热的少年少女,把眼睛望向戏台上捏造的世界时,竟然也老是看到如此气闷的贾宝玉,一定会很绝望吧。

还好,我们总算也有几个不那么“正派”的少年,像“封神榜”的哪咤这样的野孩子,实在让我眼睛一亮,精神振作了许多。

哪咤,任性又逞能,杀了他爸爸也得罪不起的龙王之子,为了让爸妈不再为难,少年哪咤自杀结束生命,把毁坏的肉身退还给父母。

这当然很帅,但这“帅”的代价多么悲惨!

中国少年与家庭的关系,要不就像贾宝玉的那么恐怖,要不就像哪咤的这么恐怖?

写故事的人是干什么的?

写故事的人,大致上是觉得人生充满琐碎杂质,生活又很单调,周遭世界也不怎么迷人,只好动脑动嘴动手,捏造些有意思的人生出来。

对我们这些看故事的人来讲,一个又一个被捏制而成的人生,是值得观摩的,是可能有启发的,是可供自我安慰的,是我们这黯淡世界的炫丽橱窗,神秘出口。

看故事的少年,一样也期望能看到为他们而设的橱窗,为他们开辟的出口。

可惜这样的例子并不多。

大部分的中国故事,在讲大人的人生。大人的政治,大人的道德,大人的感情,婚姻,大人的家庭。

老练、纷扰、迂回兜转、千疮百孔。

对所有站在生命橱窗前张望、偶尔推开生命之门探探头的少年来说,哪能领会其中的奥妙?

从《红楼梦》一路看到张爱玲的话,人生是很不堪的,欲望是很龌龊的。

这当然有可能很真实,很能呈现某种人生的真相,但对许多被困禁在家庭多年,等着拍拍翅膀试飞的少年来说,这些“真相”是很扫兴的,如果你去看电影,才开演十分钟,电影院就误把结局先放映出来的话,怎么可能不扫兴?

艺术价值是很高,但对少年来说,很扫兴。

中国故事里,有少年情调、活得起劲、让人很想展翅飞离家庭、自己开辟痛快人生的,是金庸的小说。

金庸捏造出来的少年,绝对不是贾宝玉可以一起混的。

谁呢?

最有名的两个。

韦小宝、杨过。

《鹿鼎记》的韦小宝,无赖少年的极致。

《神雕侠侣》的杨过,叛逆少年的冠军。

他们不必像贾宝玉那样被锁在家里,因为韦小宝出生在妓院,杨过是孤儿。

他们吃尽了世界的苦头,所以他们不来那一套“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骗人把戏。

他们当然有坚持,不然他们就只是混蛋而已。

韦小宝坚持了义气,其它一切“从宽处理”。

杨过坚持了爱情,其它一切“去他的”。

民族国家的大枷锁,他们两个“试穿”之后,立刻很识相的“退还”了。

写故事的金庸,从来没有明讲过他是受够了中国少年永远被家庭、民族所牵绊的郁闷,可是我们左看看杨过,又看看韦小宝,实在很难想象金庸不是在替闷了好几世纪的少年出口气。

我在杨过和韦小宝的身上,看见一件重要的特质——

这两个少年,从来没有以家庭或国家为理由,停止对人生幸福的追求。

他们有弱点、有挫折,但他们也相信人生的价值,不轻易退缩、不找借口放弃。

跟“托托小英雄”的托托比起来,杨过和韦小宝更倒霉十倍。可是他们不去“抢回来”别人的人生,他们自己搞定。

韦小宝得到过瘾的人生,杨过寻得的是宁静和幸福。不管是什么,起码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出生的家庭尽管不能任你挑拣,人生却依然是你的,请务必善加挥霍。

罗胖曰:
昨天听朋友谈胡适。
他说,“反共”的胡适是一个被海峡两岸出于各自目的包装出来的一个形象。
据他的研究,胡适很少“反共”。
因为胡适不关心这个。
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有时会在政治上起起哄。
但是他们不会被“家”、“国”绑架。
他们终极关心的只是自身的自由。

长不大的成年人

唐映红

据报道武汉的一名44岁的母亲怀上二胎后因为13岁女儿的强烈反对,并以“逃学”“跳楼”相威胁,不得不终止妊娠。近几天,山东烟台、吉林长春都相继报道了相类似的新闻。俨然“过老大一关”成了准备生育二胎的父母普遍的焦虑根源。

有意思的是,这边厢父母为生二胎要设法先搞掂大孩子;那边厢年轻人又要为春节临近的父母逼婚、逼育而头痛不已。我周围有好几个年轻朋友正为春节回家如何应对这事儿犯愁。

有个大四的女生交往了一名外省的男朋友,因为父母的强烈反对,并以“断绝母女关系”“以后别回这家”相威胁,不得不终止恋情。现在寒假回家,又为被父母安排相亲而苦恼不已,向我求助。

我问她:“你是怎样与父母沟通的?”她告诉我说,因为担心父母不同意,所以恋爱的过程其实一直都瞒着父母。进入大四后,试探性地问父母,如果交往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可不可以。然后父母就立即给予了否定的回复,并逼问她是不是已经交往了外地的男朋友,然后就是各种威胁,逼着她不得不与男朋友分手。

其实,家庭中的许多问题都是“沟通”惹的祸。亲子沟通过程中的心态,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直接孕育了彼此之间的冲突。在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沟通分析的理论,认为人际冲突的根源在于沟通的模式和心态,而不同的沟通模式反映了不同的人格特质。它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分为三种基本的模式。

第一种是“父母”(Parents),沟通中以一种专横的心态要求对方,“你必须……”,或“你应该……”;

第二种是“儿童”(Child),沟通中以一种乞求的心态希望对方善待自己,“你可不可以……”,或“希望你能够……”;

第三种是“成人”(Adult),沟通中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诉求,并尊重对方的意见,“我认为……”,或“我建议……”。因此这个理论又被称为PAC理论。

向我求助的那个大四女生,她与父母沟通的心态模式就是典型的C,她像一个“儿童”希望“父母”给予自己愿望的满足。这种乞求的心态是导致亲子冲突的一个关键因素。不仅这个女生是这样,那对给女儿写保证书的父母多半也是这样的心态,在与女儿的沟通过程中虽然身为父母,但仍然是用的一个“儿童”的心态,希望女儿能够接受和认可夫妇俩生二胎的决定。

例如,他们可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爸爸妈妈给你生个弟弟或妹妹,好不好呀?”然后女儿说“不好!不要!”接下来他们就要填自己挖的这个“大坑”了。写保证书还不算夸张;如果实在填不了这个“坑”,像武汉的母亲就只好忍痛中止妊娠。

其实,不仅在家庭的亲子沟通,或夫妻沟通中会出现P、A、C不同的沟通心态;在所有的人际沟通领域也同样会出现这三种不同的沟通模式和心态。例如,

中国几乎所有的官场中,“领导”在与更上级的“领导”沟通时普遍是一个“儿童”心态;当然,他们面对下属时,又会切换到“父母”的模式。每个“领导”都希望更大的领导能够赏识、认可自己的工作;能够恩准诉求。

官场如此,民间也大多如此。时不时就能看到某地认为自己权益受到侵害的民众,跪求官府能够体恤民情,主持公道的新闻曝光。他们在“父母官”面前,真的就是一群受委屈的“儿童”。

“成人”的沟通与“儿童”的沟通最大的差别就是,“成人”沟通要有清晰的“权利”意识,我表达我的诉求,但我也尊重对方的权利。

一个成年大学生谈恋爱,本就是自己的权利,无须也不必经过他人的批准。

一对夫妇合法生育一个孩子,也是他们的当然权利,不用征求他人的允准。

知悉自己的权利,同时也知悉他人的权利。交往男朋友了,或者准备生育第二个孩子了,自然应该与父母,或大孩子沟通;如果父母或大孩子不理解,还需要进一步地坦诚交流,纾解情绪上的矛盾。父母或大孩子当然有权表达不理解,不接受;沟通的要义就是交流讯息,求同存异,达成共识,而不是轻易放弃初衷。

一个长不大的成年人,在人际沟通中总是不能清晰自己和对方的权利边界,以“儿童”模式来沟通,最大的特点就是推诿责任。因为父母的干涉所以我的婚姻不幸福;因为女儿的反对所以我们就没要第二个孩子;因为上司要求,所以执行倒行逆施的政策不关我事;因为官府不主持公道,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去争取合法权益。

一个成长了的成年人,以“成人”的方式来沟通,他们的心态就截然不同。爱情的取舍是我自己的选择,婚姻的幸福也是我自己的责任;没要第二个孩子是我们夫妇仔细权衡后的决策,女儿的反对只是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哪怕是不得不执行一个坏政策,我起码可以不变本加厉,留有余地;我们被戕害的权益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斗争才能争取。

本文作者唐映红,选自腾讯《大家》专栏,由腾讯《大家》(微信号:ipress)授权罗辑思维转载。

非常感谢大家创作或推荐好文供大家分享学习,有关稿费支付及知识产权事宜请发邮件至dushuren#luojilab.com(#换成@)。

罗胖曰:
黄霑说,“男女之间,只有一个情愿。”
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1.在情愿面前,任何人无权说三道四。
2.在情愿面前,任何其他看似理性的理由,无效。
3.在情愿面前,任何后果都必须由当事人自己承当。
上文所谓的“成人方式”,其实也无非如此。

一个家庭的悲剧,是从不好好说话开始的

语言是带情绪的,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串联起来,有可能给人带去温暖,但也可能带来伤害。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至少伤痕是看的见的,而责骂带来的伤口则是无形的。

无从展示、无从倾诉、也就无人在意。

家,不仅是爱与温暖的传递通道,往往也是恨与伤害的传递通道。
-01-
宋丹丹和巴图一起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本应该是难得的母子欢聚时光,但宋丹丹却在节目中不停地吐槽儿子巴图。

看到别人的孩子为大家做早餐,宋丹丹会说:“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当巴图为她手忙脚乱生火煮鸡蛋时,她却一边奚落儿子笨手笨脚,一边埋怨儿子扬起的烟灰弄脏了自己的脸。

她还将巴图小时候的糗事当笑料逗大家开心,看到巴图脚趾发炎了,竟然说:“不会是你自己啃的吧?你小时候就喜欢自己啃脚。”丝毫不顾巴图的面子。

在节目中巴图羞得一脸通红,急忙躲到鸡窝去“避难”。

何炅见状都忍不住替巴图打抱不平:

巴图已经带着男人的尊严去垒鸡窝了,你却让他表演啃脚?!

其实,宋丹丹就是典型的中国家长,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

取笑、挖苦、打击,是他们教育子女的惯用手段。

这种教育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打击式教育”。常见的话术如下:

你看谁谁谁多懂事啊,你呢,有人家十分之一我就烧香了!
就你还想干XX,算了吧。我看你就是三分钟热度。
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做不好,你还有什么用,简直比猪还蠢。
……

这声声打击的背后,藏着多少人年少时暗暗流下的泪。


-02-
微博上曾有网友坦言,因为小时候在家族聚会上被妈妈当众嘲笑“唱歌难听”,从此之后她再也不愿意当众唱歌。

而当她试图跟妈妈沟通这件事时,才刚说起自己受伤的心情,妈妈便开始教训她:

“你怎么这么玻璃心,这点打击都受不了,以后在社会上还怎么生存!”

网友评论,这个逻辑就好比,我捅你一刀你喊疼,我说,没事,我多捅几刀你习惯了就不疼了。

好吧,我不疼了,因为我死了。

打击就是打击,根本就不存在打击式教育,披上“教育”的外套,不过是为了给自己的不当行为找一个合理化的借口。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有网友说,我特别羡慕自信的人,因为他们就算是错的,也有勇气坚持自己的观点,而我就算是对的,也没有勇气坚持下去。因为我怕我真的错了。

经常被父母打击的人,会极度自卑,常常会陷入强烈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不可自拔。

而父母却总是一边言语打击,一边懊恼为什么子女总是这么不自信。

-03-
扎克伯克在Facebook上分享了一组关于亲子教育的图片,列举了“坏父母”的11种表现,其中有8种都是不好好说话造成的,例如:

如果你的孩子不能坚持自我,那是因为他们小时候你总是在公共场合批评教育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很容易生气,那是因为你给他们的赞扬不够,他们只有行为不当的时候才能得到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在意他们的感受;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神神秘秘的,什么都不告诉你,那是因为你总是爱打击他们;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行为粗鲁没有礼貌,那其实是从父母或者一个屋檐下的人那里学来的;
……

知乎上有个点赞很高的回答:孩子的沉默、隐忍、恐惧、讨好,在麻木的大人眼中,便是:懂事。

因为这样的“懂事”,让他们觉得很“省事”。

我有一个朋友,做起事来老是给自己打分,明明房间已经很干净了,可他总觉得还不够;明明事情完成得很好,但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做好;只要出一点儿差错便张惶失措……

因为从小,他的父母只有在他“听话”的时候,才会对他笑。

而他无论取得了怎样的成绩,父母都不停地告诉他,还有很多人能做得更好,你才取得这么一点成绩有什么可开心的!

要么为了赢得父母的爱或赞许而苛求自己,失去快乐的童年;

要么完全放弃自己,逆反到害怕成功的程度,失去健康的人生。

有句话说得很好:来自父母的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当下,它贯穿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扎在子女的心头。

父母在等我们道谢,我们却在等父母道歉。


-04-
中央综治办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对 1000 多名普通未成年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家里被“经常骂”的孩子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 25.7%的孩子“自卑”,有 22.1%的孩子“冷酷”,有 56.5%的孩子“暴躁”。

有个网友在后台给我留言:

“我两岁时,爸爸抛弃我和妈妈走了。之后,我的生活就变成了地狱。妈妈的脾气开始变得很暴躁,因为我长得很像爸爸。
每一天,她都要对我说:生下你是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心情好的日子,她就说:你长得像你那该死的老爸,以后也会变得和他一样没良心。
心情不好的时候,她会说这样的话:我盼着你死就像我盼着你死鬼老爸死一样。
我已经学不会正确地表达感情和需求,因为当我表达感情的时候,得到的从来都是否定的反馈。

更可怕的是,她发现自己正在情不自禁地模仿母亲,用母亲伤害她的方式去伤害爱她的人。

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时的创伤。

童年时缺爱,被伤害,受虐,没有安全感,缺乏尊严……长大以后,就会演变成自闭、抑郁、自杀、暴力倾向、焦虑症等等。

但神奇的是,许多精神病患者,在生了孩子之后,精神状况好了很多,因为他们把精神痛苦宣泄到了子女身上。

而子女替他疯了。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人类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能为人父母,真是太可怕的事。
-05-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被父母骂得想要自杀是怎样的体验?

而该问题有228个回答,1118个人关注。

曾经看到过一则新闻,16岁的花季少女因为经常被父母骂,服毒自杀。

在死之前,她又挨了两场骂,因为她穿衣服太慢和洗头时间太长。

被骂完之后,她说自己肚子疼,要回房间休息。

父母没在意,匆匆出门拉货。

过了十二点,等父母回到家,发现她已经停止了呼吸。

事后,这对后知后觉的父母才回忆起,女儿多次向他们埋怨弟弟比自己幸福好多,爸爸妈妈都爱弟弟,每次发脾气都是冲着她这个做姐姐的来。

而且,女儿曾用他们的手机搜索过“安乐死”、甚至还在网上购买过一把刀。

她试图给了父母很多次信号,却都被忽略,她走投无路了。这个16岁的少女,每天反反复复地酝酿着自杀,难以想象她所经受的痛苦和煎熬。

少女的母亲最后哭到快要昏厥,哀嚎着:“女儿,你快回来吧,我再也不骂你了!”

然而,女儿再也听不到她的道歉。

临场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语言虐待“。

心理学家说,语言虐待不如身体虐待容易引起注意,因为看不见伤痕,留不下证据,然而它的伤害可能比身体虐待更加严重。

很多遭受“语言虐待”的人一直怀疑自己的痛不欲生是因为太脆弱。

因为比起受到身体虐待的人,他们似乎没有资格叫苦,没有资格抑郁,没有资格生病。

但他们的痛苦是实实在在的,每天生活在压抑之中,每天回家都战战兢兢。

没有人觉得骂一骂子女是一种虐待,而孩子也不会表达,他们首先是哭泣,之后就变成了麻木。

于是这种虐待就被慢慢合理化了。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而更大的悲剧是,有些无价的东西已经被毁灭了,却没人看到。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