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Insight

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杨绛

所谓的顿悟,是学遍古今之后的豁然。

  1. 健康并科学锻炼
  2. 接纳并欣赏自我
  3. 独立并自我成长
  4. 聚焦并刻意练习
  5. 丰富并不失深刻
  6. 无我并理性从容

健康>见识>技能
自我>家人>他人
注意力>时间>金钱
智商>情商>财商
现在>未来>过去

6~8月 后勤
9~11月 运动、投资
11~2 思考、输出
2~7月 开发
8月启蒙
9月践行
10月顿悟

不再焦虑,不再迷茫
不再依附,不再功利

你以为的顿悟,其实是别人的基本功

2016-10-02 刘润 罗辑思维

我身边有非常多优秀的朋友,都是在他们各自领域的翘楚,我常常死皮赖脸地去向他们求教。

聊的过程中,他有时说出一句可能他自己都认为平淡无奇的话,但是我突然之间有种醍醐灌顶的通透感,惊呼:原来如此!

他的“平淡无奇”,和我的“醍醐灌顶”,是种鲜明的对比。这在他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其实是他的基本功。而我就算醍醐灌顶了,估计也做不到。

01

有次和朋友一起吃午饭,吃完后一人拿来饭后水果,是橙子。朋友突然来了兴致,随手拿起几个橙子,抛向空中。三个橙子就像杂技一样,在他的两只手中抛起落下。我很羡慕,就问,来来来,教教我,这是怎么做到的?

他说,这其实很简单啊。你记住,永远有一个橙子在空中,两个在手上。一但空中那个到了顶点开始往下落,你就把左手的抛向天空,然后右手呢,就把橙子交给左手,准备接住正在落下的那个橙子就可以了。

他说得如此“平淡无奇”,而我突然之间“醍醐灌顶”,啊,原来就这么简单啊,关键,就是判断空中那个橙子开始下落的那个时间点!

但是这件事过去至少已经有 10 年的时间了。我到今天,依然不会抛橙子。

抛橙子的技巧,是少林寺扫地僧手上的秘籍,可是真能抛起来,就是站桩、马步、打铜人阵。20 年苦修,一天不能省。

02

我还有一些朋友,有时会突然惊喜若狂地告诉我,他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发明了一套理论。

我问是啥,他兴致勃勃地讲给我听,很多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新概念。我问他这个概念是你发明的吗?能不能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于是,他又开始用更多新的概念,再去解释刚才那个概念。

他发明了一整套,和今天的学术体系完全不交叉的理论。听完后,我问他,你有没有读过一本书,叫做《组织行为学》?去找来看看吧。他真去找来看了,看完后,垂头丧气。

他发明的这套理论,其实在《组织行为学》中早有表述了,用严密得多的语言体系,精妙得多的逻辑框架,并有很多别人实践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甚至不少发生在他出生之前。

他顿悟出来的东西,其实是别人的基本功。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杨绛先生有一句话深得我心: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扩展 世纪文豪-杨绛先生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03

只琢磨,不学习,就会成为知识界的“民科”,不断重新发明轮子,形状不同,大小不一,勉强能跑,但终究承载不了集装箱卡车,成不了大事。

好好学习。企业家们,创业者们,应该打下扎实的“管理科学”的基础,再谈“管理艺术”。

英语里有一句话:Black belt is a beginner(黑带只是初学者)。黑带(空手道的最高级别)也仅仅是一个初学者。先练到黑带,才有资格说:武术,是门艺术。

所以,所谓的顿悟,是学遍古今之后的豁然开朗,是苦练十载之后的无招胜有招。顿悟就是骑车,摔了无数次之后,最后突然控制住平衡的那一刻。

基本功,是顿悟不出来的。

本文由作者 刘润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刘润”。

罗胖曰: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
“天才会超越现有规则”。
天才的本事在于——
能看到一种隐秘的力量,
在现有的规则、套路的缝隙中浩荡川流。
但是,
没有这些规则、套路,
天才也无异于瞎子。

乔布斯的顿悟

作者:姜洪军

下面这个故事,《乔布斯传》上没有,是Caleb Melby的《The Zen of Steve Jobs》一书所记载的。该书中文版本被译为《苹果禅》。

1985年,乔布斯被苹果公司CEO约翰·斯库利赶出苹果公司后,心情极度郁闷。“我的感觉就像被人五花大绑,然后钉在墙上。我才30岁,我知道我至少还能再创造一台更好的电脑,但苹果再也不会给我这样的机会了。”乔布斯曾这样回忆自己当时的感受。

禅师乙川弘文陪他外出散心。早在1971年,在加州的一间禅堂里,高中生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乙川弘文,在此后的岁月里,不时受他指点。

路上两人这样对话:

乙川弘文:“我们来玩个游戏——猜谜。那边的那棵树,它有佛性吗?”

乔布斯:“呃……”

乙川弘文:“那群鸟呢?”

乔布斯:“有!”

乙川弘文:“广告牌呢?”

乔布斯:“广告牌?没有。广告牌没有自性。”

乙川弘文:“前面的那些建筑呢?”

乔布斯:“没有!里面的人也许有,但是建筑没有。我答对了吗?”

乙川弘文:“明知故问。”

乔布斯:“你在说什么?”

乙川弘文:“让我这么对你说吧。斯库利是个好人还是坏人?”

乔布斯:“坏人。不过我一开始被他骗了。”

乙川弘文:“苹果呢?苹果是好还是不好?”

乔布斯:“这算什么问题?”

两人谈话间,走进了一家餐厅。乙川弘文对服务生说:“请来两杯热巧克力圣代。”

乔布斯插话:“我不要,我只要水,不加冰。”

乙川弘文:“谁说有你一杯?”

乔布斯:“我认输。”

乙川弘文:“所有这些问题都是幻象。无论答有还是没有都荒诞可笑。”

乙川弘文:“你把所有的东西都分了类。天才与傻瓜,好与坏。如果你见到任何事物都要做评判,就不会理解设计与空的意义。”

据Caleb Melby的描写,乔布斯由此顿悟。

你顿悟了吗?

本文摘自《东方历史评论》

罗胖曰:
勘破人性造就的幻象,回到生命的本体和世界的本源。
这是一个古老而普遍的哲学主张。
威尔伯称之为“长青哲学”。
要点如下——
第一,大精神是存在的;
第二,大精神就在我们心中;
第三,我们大部分的人都没有领悟内在的大精神,因为我们都活在罪恶感、界分感和二元对立中一一也就是说,我们都活在堕落或虚幻的情境中;
第四,从这样的情境中解脱是有路可循的;
第五,如果我们循着这条路走到终点,结果就是再生、解脱或直接体验内在的大精神;
第六,如此一来,罪恶和痛苦便止息了;
第七,接着便开展出众生一体的慈悲行动。

怎么利用顿悟解决问题

如果你纵观人类历史上的许多重要时刻,一定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许多天才般的灵光一现。比如说,著名的化学家凯库勒,就是通过做梦顿悟了苯环的化学结构;大哲学家笛卡尔,则是在看着卧室里头的苍蝇飞来飞去时,突然领悟了现代数学的笛卡尔几何学;而大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则是在洗澡时突然想通了液体的浮力定理。

这些天才般的灵光一现,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奇遇吗?当然不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些特别舒服的时刻,比如洗澡啊睡觉前啊,总会喜欢思考人生,然后偶尔也会有些灵光一现、似乎想明白了什么呢?其实,咱们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只是并没有像这些天才的科学家们那样利用它解决问题而已。

实际上,还有科学家专门研究过“顿悟”的过程。他们发现,所有的顿悟现象都有几个类似的特点:首先,顿悟总是突然出现,没有任何预兆;其次,当人们发生顿悟时,会有一种很积极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研究发现,顿悟的正确率还真挺高,和普通的异想天开不一样,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它是对的,那么十有八九你就真想对了。

心理学家就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招募了一些被试者来玩一个有点困难的文字游戏。这个文字游戏比较考验人的逻辑水平,不经过深思熟虑很难答对,不过如果人有一定的语感,也可能会在某一瞬间突然感受到答案;通过给被试者们做这样子的测试,心理学家会让受试者们反馈他们答题的感受,告诉他们某道题他们是通过分析做出来的,还是凭灵感答出来的;结果最后发现,那些通过灵光一现作答的题目,正确率比通过分析作答的题目还要高。心理学家们还做了许多类似的文字或图片测试,也都纷纷印证了顿悟正确率更高的结论。而脑电图或者核磁共振扫描也表明,当人们发生顿悟时,的的确确是没有理性意识参与其中的。

你可能会惊讶,潜意识的顿悟真的能做得比咱们的主动思考更好吗?你还别说,正是因为潜意识绕过了咱们的分析性思考,所以灵感反而更加准确,不大可能会出错。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你要知道,顿悟往往发生在比较放松的时刻,比如说作家往往在夜深人静时文思如泉涌;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下,科学家们也更有产出。这是因为,在比较放松的时候,人们的本我离灵感最近。“本我”这个词与“自我”是相对的,它代表了我们内心最原始的想法和欲望,咱们世俗生活里为了平衡许多事情,比如工作或者人际关系,不得不限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当我们有了这么多束缚的时候,思考就不太容易产生新的东西;

其次,现实生活中的思考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咱们考试时就有时间啊分数啊各种影响。在这些高压的紧张状态下,我们的思维过程也会被束缚,从而发挥失常;还有啊,人的思考还会被自己的思维惯性束缚,比如学生时代答题时,有时花了很长时间的计算,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当时往往很难检查出来。而过一段时间再回头检查,或者找个朋友帮忙看看,则经常会让我们恍然大悟,发现当时怎么也检查不出来的错误,这就是我们当时受到了思维惯性的束缚造成的。

相比之下,因为顿悟发生的环境十分宽松,而且不受惯性思维的束缚,这就使得人们更能从本我的角度,像初生婴儿一样去看待问题。而这种不受束缚的灵光一现,则往往能够在许多问题上产生突破,比如让作家写出有灵魂的文章,让科学家发现革命性的突破,等等。

你可能想问,那咱们普通人该怎么利用顿悟的本领呢?尽可能地放松休息睡大觉就行了吗?当然不是,顿悟发生的前提啊,还得你对某个问题有十分强烈的动机才行。换句话说啊,你得在发生顿悟之前,对某个问题有很长时间的思考,当你发现碰触到了某个“求而不得”的瓶颈时,换个活动,让自己的大脑休息下来,这时你的意识停止了思考,而潜意识的思考还没停下来,这时你的潜意识就有可能在你休息时突然冒出来新的想法,从而使你捕捉到灵感。像凯库勒啊、阿基米德啊,在他们取得发现之前,都是已经主动思考了很长时间的。

所以你看,有时候要想通某些问题,纯靠冥思苦想可能很难达到目标,而劳逸结合不仅有益身心,反而还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带来灵感和启发。那些貌似可遇不可求的奇迹般的灵感,咱们掌握得当也是能够利用起来的。

本文源自:“壹心理”App(为什么洗澡时喜欢思考人生?)(为什么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有灵感?);白雯婷《改变你一生的怪诞行为心理学》

洞察:扎克伯格的认知升级

经过13年的发展,Facebook第一次更改企业使命。过去,Facebook的使命是“赋予人分享的权力,让世界更开放更互联。”现在,新使命是“让人们有能力建立社区,使世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扎克伯格在接受《今日美国》采访时说:“我们已经认识到,给每个人发言权,有助于获得更多意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帮助人们建立社区,并接触新的人和视角。”

过去的一系列行动,都显示着扎克伯格对公司使命认知的更新。在上个月的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上,扎克伯格就谈到,线下社区成员越来越少,不是一个好趋势。

每年,扎克伯格都会订下年度目标,然后在日常中坚持实施。今年他的目标是希望能走遍美国所有的州,去见识到线下更多人的生活。

扎克伯格认为,建立强大的在线社区有助于加强社会结构。他说,通过让人们围绕共同的挑战或兴趣团结起来,他们会找到其他共同点。扎克伯格称:“社区衰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人们没有得到他们所需要的支持。”而他认为Facebook有责任去改变这一点。

今年2月份,扎克伯格还发表了题为“构建全球社区”的公开信,承诺Facebook将建立“社会基础设施”,帮助建立安全的、明智的以及包容的社区。

更改使命对公司来说是件重大的事,而且,扎克伯格还一再强调,Facebook是由使命驱动的公司。从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进行线上社交,到帮助人们更好地团结在一起,让孤立的原子化个体找到同类结成社区, Facebook的使命可谓在境界上更进了一步。

Why We’re Not as Self-Aware as We Think, and How Seeing Ourselves Clearly Helps Us Succeed at Work and in Life

自我觉察是一项可以被习得和提升的技能。了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作出一个决定:去质疑自己关于自己的种种预设,去积极考证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去带着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接纳自我的态度追求真实。简而言之,就是有变得更勇敢,但也更睿智(braver but wiser)的决心。

为什么说反思自己越多,你对自己的误解可能越深?| 导读:认识自己的5个误区和5种方法

“了解自己的能力”
指的是什么?

自我觉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Tasha将它的核心定义为一种清晰地认识自我的意愿和能力。这种意愿和能力包括了解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以及别人眼中的我们是怎样的(p.24)。

Tasha指出,自我觉察是21世纪生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研究表明,对自己有更清晰、准确的认识的人能够作出更明智的决策(Ridley et al., 1992),建立更高质的、满意的亲密关系(Franzoi,Davis & Young,1985)和职业关系(Fletcher & Bailey,2003),有更好的职业发展(Brown,George-Curran & Smith,2004),并且更加自信(Sutton,Williams& Allinson,2015)。

作者的研究发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你需要具备以下7个方面的洞察,她将它们命名为“洞察七柱“(SevenPillars of Insight)(p.25):

  1. 对自我价值观的觉察
    明了指引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这套价值观既能帮我们定义自己想成为的的样子,也为对自己行为的评估提供标准。

  2. 对自我热情的觉察
    明白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是什么。找到自己的热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但自知的人会不断寻觅,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接近它。

  3. 对自我抱负的觉察
    抱负与目标、成就略有不同。定目标不难,但仅有目标并不能通向真正的洞察。与其问自己“我想达成什么?”更好的问题是,“我想从生活中获得些什么?”我们会在目标达成后感到失落,但抱负是持续的,它永远无法被完全实现,我们可以每天醒来都再次感觉被它激励。

  4. 对自己与环境匹配度的觉察
    自知的人了解对自己而言最理想的环境是怎样的。知道自己在怎样的环境中最开心,最有动力,能让我们事半功倍,并在一天结束后觉得没有虚度。

  5. 对自己行为模式的觉察
    具有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持续性和一致性的思考、感受和行为模式。比如,如果我某天突然在与同事交流时话中带刺,那我可能只是太累了。但如果我总对同事冷嘲热讽,那我可能是具有这样一种行为模式。

  6. 对自我反应的觉察
    人们在各种情境下思想,情感和行为上会有不同的反应。比如,我在有压力时会产生对别人的批判思想,会变得暴躁,会通过运动抒发。那这些就都是我在高压下的反应。

  7. 对自我影响力的觉察
    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有意无意地给他人造成影响。明白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力,也是自我觉察的标志之一。

在许多人看来,自我觉察是一个纯粹的向内的过程——我们思考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各种洞察也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但Tasha提出,真正的自我觉察不仅需要了解我们自己,还需要知道我们在他人眼中是什么样子。因此,她将自我觉察又进一步分成了内部自我觉察(internal self-awareness)与外部自我觉察(external self-awareness)。

顾名思义,内部自我觉察指的是我们内心对自己各方面的了解。内部自我觉察水平高的人通常能够作出与“我是谁”一致的选择,这些选择会让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度更高。

而外部自我觉察则是由外向内地了解自己——明白他人是如何看待你的,借此增加对自我更客观、全面的认识。外部自我觉察能力强的人能够从别人的角度看自己,因此他们也更容易与他人建立更加坚实且值得信赖的关系。

我们容易认为内部与外部自我觉察能力是息息相关的——能够向内了解自己的人也更能看清他人眼中自己的模样。但事实上,从Tasha的研究结果来看,这两者之间并无相关关系。

我们的自我觉察能力究竟有多差?

错觉1:优于平均效应
(Better than average effect)

在美国一份针对80余万名学生的调研中,95%以上的人在评估自己与他人相处的能力时都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大部分人在与一般同僚相比时,都会觉得自己更聪明,更好看,更有道德,甚至会活得更久(Taylor & Brown, 1988; Sedikides &Gregg, 2003)。

但,自己“优于平均”往往是一种错觉。毕竟理论上,仅有49%的人是处于平均之上的。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被要求评价自己时,我们也常用“中等偏上”这样的词汇。

错觉2:达克效应
(Dunning-Kruger effect)

Dunning和Kruger(1999)通过他们对人们阅读,驾车,下棋和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中发现,在有关幽默感,语法和逻辑的测试中得分低的人,对自己真实能力的评估更不准确。也就是说,能力越差的人反而自我感觉越良好。

错觉3:95% vs. 15%

Tasha和她的团队调查了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发现,虽然95%的人认为自己拥有自我觉察的能力,但实际只有不到15%展现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

那么,为什么自我觉察这么难?

在洞察自己的路上,有三种我们可能会遇到的“路障”。Tasha将它们称为自我觉察的三大盲区(p.52):

  1. 认识盲区(knowledge blindness)

DavidDunning教授指出,人们对自己的表现和能力的评估并不准确,容易被一种“自上而下的思维模式”所限制。在一系列的研究中,他们发现我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并不是基于实际表现或过去的经验,而是更多来自于一种没有事实依据的、关于自身能力的信念。比如,研究中相信自己地理很好的志愿者认为他们能在地理测验中表现得十分出色,但结果这些人大都分数平平,并未证实他们的预判。

  1. 情绪盲区(emotion blindness)

“你这段时间开心吗?“——面对这个问题,你会以当下的感受或者直觉给出一个答案,还是认真回顾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作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判断呢?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后者。但事实上,Daniel Kahneman的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通常会选择最不费力气的方式来回答问题。懒惰的大脑在人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悄悄将题目替换成不费脑筋的另一个版本:“你此刻开心吗?”但被大脑“愚弄”了的参与研究的志愿者们却坚持认为自己是在对这一段时间的幸福感作出评价。可见,我们有时对自己的真实感受也一无所知。

错误的自我觉察方法有哪些?

对于内部自我觉察的迷思:

误解1: 自省(introspection)= 洞察 (insight)(p.85)

不少人以为,不断地反思、思考自己就会提升对自我的洞察,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然而,悉尼大学的Anthony Grant教授发现,“思考自己”与“了解自己”这两者间不存在任何相关关系。甚至,参与研究的个别志愿者的数据还呈现出了两者间的负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你无论花多长时间来反思自己,你的自我觉察可能都不会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高。更甚,有时你对自我的思考越多,你对自己的了解就越少。这是因为,自省常常停留在一种依靠逻辑的、理性层面的思考。但许多时候,看清真实的自己是极需依靠情绪和内心感受的。

因此,有问题的并不是自省这个行为本身,而是不正确的自省方式。错误的自省不仅使我们的自我洞察不增反减,还给我们造成一种“我很了解自己”的错觉。

误解2:自省 = 反刍思考 (rumination)

自省有一个“邪恶的双胞胎”:反刍思考,即带着负面的情感去反复咀嚼已经发生的事,并更多地关注自己无法解决的事情。人们容易混淆的是,自省并不是一味苛责过去的自己和沉浸于过去的错误中,而是带着一种开放,包容和接受的态度,去反思自己。要知道,正确的自省能够提高我们对自我的洞察,但反刍思考却只可能让我们更难看清自己。

误解3:要提高自我觉察,应该多问“为什么”(p.92)

“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我为什么会做那件事?“,”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们似乎相信,找到自己每个想法、情绪及行为背后的动机,就能进一步了解自己。但其实,当我们强找理由时,我们也是在无意识地搜寻那个最简单,且听起来最可信的答案。而一旦我们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貌似合理的原因时,我们就会马上停止思考,不论答案对错与否。

与“为什么”问题相对,Tasha认为更有效的是问“是什么”的问题——我现在感受到的是什么?我在想什么?我正在做什么?比起绞尽脑汁地为自己做的、想的、感受到的找理由,能够准确辨识并命名我们的想法、情绪和行为更为重要。 “是什么”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只有感受到的东西是真实的,为什么可能只是大脑欺骗你自己的一个答案而已。

对于外部自我觉察的迷思:

误解1:我们能从亲近的人那里得到关于自己准确的反馈(p.134)

恰恰相反,外部自我觉察最大的障碍是,我们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最不愿意和我们分享关键信息的人。心理学家Sidney Rosen和Abraham Tesser研究发现,人们十分抗拒向他人传达关于他们的负面信息。愿意告诉他人关于他们的正面的观点或信息的人是愿意传达负面观点的人的五倍之多。甚至有约1/4的志愿者,在被多次请求的情况下也依然不愿向他人传达关于他们的负面观点。

研究者将这种宁可什么都不说,或编造“白色谎言”,也不愿说出可能让对方不舒服的话的倾向叫作“妈妈效应”。他们还发现,这种“妈妈效应”在对待关系亲密的人时更为突出。

误解2:比起别人,我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

伴侣比你更了解自己。心理学家Timothy Smith在对300对夫妇的一个心脏疾病的研究中发现,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攻击性,易怒性和好辩性的评价都远不如伴侣对对自己的评价准确——只有伴侣对他们身上这几个心脏疾病预测因素的评估,能够预测出他们患病的概率。

不仅如此,就连和我们并不熟识的人,也常常能给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在David Funder的研究中,亲近的人和普通的熟人分别对同一个人在约70种人格特质上进行打分。结果发现,两组人的答案高度重合,且都很准确。

到底该如何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Tasha强调,自我觉察是一项可以被习得和提升的技能(p.13)。了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作出一个决定:去质疑自己关于自己的种种预设,去积极考证我们在他人眼中的样子,去带着一种积极的思维和接纳自我的态度追求真实。简而言之,就是有变得更勇敢,但也更睿智(braver but wiser)的决心。

提升内部自我觉察的方法:

  1. 练习正念(mindfulness),帮你了解当下的自我(p.110)

正念的核心在于“对当下进行觉察”:放弃过度思考,让自己放松,去体会当下,全然接受当下经历的一切。和我们上文提到的多问“是什么”,少问“为什么”类似,正念强调的也是去觉察你现在想的、感受到的、做的是什么,但不去评判。

哈佛心理学教授Ellen Langer认为,正念的本质是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自己和世界。以旅行为例,当我们到了一个全新陌生的环境,我们会很容易注意到自己身上和这个世界我们不曾发现的事情——风景,声音,人——与我们早已习以为常、只会用一种固定视角看待的日常生活相比。

  1. 改变叙事方式,帮助你提升对过去自我的了解 (p.123)

叙事(narrative),即我们怎样讲述自己过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关注了什么,如何解读细节,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态度,也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曾经的自己。

Tasha发现,自我觉察能力强的人,在讲述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时会采用更复杂的叙事方式——他们更愿意从不同的观点来描述这些事情,其中包括对事件的不同的、多样的解释。(KY主创举手:亲测我就是这样的!😄 )他们在讲述一段故事时,往往不会只给出一个层面的“发生了什么“,他们会进一步继续讲述在更深层的心理层面上发生了什么,或者从不同人的立场上来说发生了什么。

同时,他们也更愿意探讨他们在事件发生时所感受到的复杂的,甚至是相悖的各种情绪。这是因为,自知的人接受并尊重事件的复杂性,他们不强求绝对的真实,或者一个简单、普适的真理。因为那并不存在。

提升外部自我觉察的方法:

  1. 360度反馈(p.146)

为了获得一个更全面、准确的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生活中各方各面的人对我们的看法:伴侣,朋友,亲人,同事……为此,你可以在网上做一份匿名的调查问卷。你可以设计一些具体问题,比如:你认为我是一个懒人吗?回答是从1-10中选取一个度。

比起需要自己输出内容的开放式问题,人们更愿意回答选择题;比起是或否的二选一,在一个区间内作出选择也更加容易。而研究也指出,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更少受到“妈妈效应”的影响。

  1. “对”的反馈(p.149)

虽然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意见是提高外部自我觉察最重要的一部分,但并不是所有外界反馈都具有同等的价值——我们需要寻求“对”的反馈。在选择对象时,我们要避免两种人:无爱的批评者(unloving critics)和无批评的爱人(uncritical lovers)。

不难理解,前者就是那种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会指责、批评我们的人。例如善妒的同事,或怀恨在心的前任。后者则是无论我们做什么,都不会批评我们的人。比如坚信“我的儿子/女儿完美无缺”的妈妈,或习惯性讨好的“老好人”。因为这两类人的反馈带有过于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对我们提高外部自我觉察没有帮助。

  1. “晚餐桌上的真相”

这是一个需要充足的勇气的方法,但同时也是一个有望给你的外部自我觉察带来质的提升,并改变你最重要的人际关系的方法。

顾名思义,你需要邀请一个密友以及一个家庭成员或人生导师共进晚餐。用餐时,你要请他们说出一个你让他们最为恼火的地方。可以是你做过的某件事,你的某个特质,等等。当然,在那之前,他们需要知道你这样做的原因,以及他们有畅所欲言的权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带有攻击性的回应,而是真诚地倾听。

你需要知道,“真相”往往比我们想象中还要难以接受。但你付出了多少勇气,就有机会收获同等的成长。该方法的提出者Josh Misner教授表示,“和一个人一同剥开面包是件有魔力的事情。一起吃饭是亲密的行为,其中蕴含了对对方的信任。因此,这样的对话适合在桌席间展开,晚饭为最佳。”

认识自己是一件漫长的、足以持续终生的事情。这个过程既是一场探索,又是一种学习。Tasha在书中强调,即便是最为自知的人,对自己的觉察也不可能到达100%——因为“自己”不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因为我们在变化,也在成长。

但好在,人生很长。在了解自己的旅途中,你不用急,也不用慌。

怎样通过洞察细节取得竞争优势

小细节会带来大不同。比如,接孩子放学,是五点半还是六点半;炒菜的时候,放一小勺盐还是一大勺盐,差别非常大。有时候,如果错失重要的细节,甚至会带来麻烦。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艾美·赫曼在《洞察:精准观察和有效沟通的艺术》这本书里说,这句话反过来理解也正确:找到并注意到细节,不仅能帮我们避免麻烦,还能给我们带来成功。比如,英国的维珍航空能在众多航空公司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把所有的细节做得恰到好处”。

艾美·赫曼说,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把事情做到极致体贴,如果你能在做事的时候优先考虑到这一点,和那些不在意细节的人相比,你就更有优势。

那怎样才能关注到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呢?

第一步是最简单的,那就是“意识到”。心理学家马克·柏林说,大多数人觉得自己很少会遇到无意识的盲视,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没意识到”。比如开车的时候,每个人都有盲区,也就是我们坐在驾驶席上看不到的区域,为了看到盲区里的东西,我们首先必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再从身体上做出改变,转身往后看,或者调一下后视镜,弥补我们看不到的盲区。所以,“意识到”是发现细节的第一步。

另一个方法是从别人暗示中寻找细节。非语言交流很能说明问题,艾美·赫曼有一次去水疗中心,在她开口说话之前,那里的理疗师就问她冷不冷,以及脖子是不是不舒服。因为理疗师留意到她在进门的时候看了一眼房间角落里的加热器,并且揉了揉脖子。只是靠着这两个小细节,理疗师就提供了最一流的服务。艾美·赫曼说,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表达出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意愿,但是,如果你能敏锐地接收到他们用其他方式表达的意思,就会获得他们的信任,以及从中抓到机会。

除了意识和注意力之外,书里还介绍了五个发现细节的方法。

第一,对假象集中注意力。书里说,我们很难看到那些不显眼的东西,因为我们会本能地接近那些新鲜的、引人注意的事物。所以,为了能看到藏在表象之下的看似平常的东西,一定要下意识地寻找那些容易一扫而过的细节。艾美·赫曼建议,我们要多看看,看全景,然后有可能的话,必须把物体或者场景进行重新布局,才能看清。最后还要多改变角度,不同的角度会帮我们发现不同的细节。

第二,一次只做一件事。为了提高发现隐藏细节的几率,艾美·赫曼建议我们把注意力只放在一件任务上。因为多任务工作会让效率降低,有一项研究表明,人类在工作的时候,记忆的上限是同时做四件事。斯坦福大学教授克利福德·纳斯将这个研究更进一步,他通过研究正处在多任务状态下的大脑时发现,进行多任务的大脑认知负担过大,平时很容易就注意到的信息,这时候就比较容易漏掉。为了避免这种影响,你最好专注在手头的一件事,也就是进行单一任务。

第三,休息一下。在进行单一任务的同时,你还要确保不能过分消耗。人类的大脑不是为了连续工作很多小时而设计的。心理学家认为,只要懂得休息,就能保持认知控制系统的警觉性,以及长时间的注意力。专家推荐了一种休息方式,首先是每20分钟就让大脑休息一次,暂停你手上的任务,去做一件无关的事情。比如,假设你在读报告,就不要转去读邮件,而是去和人聊天。其次,工作9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散散步或者做做运动,或者做一些让你愉快的事情。休息之后换个角度,经常会让你发现之前没发现的细节。

第四,调整预期。书里说,我们经常漏掉细节,是因为我们对于很多事情有自己的预判,这种固有的预期让我们错过了其他的信息,原因就是大脑认为这些信息是无关紧要的。所以,你要时刻提醒自己,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放弃预先形成的观念。

第五,请别人和你一起观察。书里说,每个人认识世界的方式都不同,你在探索的时候,同样需要别人的支持。请某个人带着新鲜的眼光帮你一起观察,如果这个人的视角和你不一样,效果会更好。

总之,艾美·赫曼认为,虽然我们的生理盲点会让我们错过很多细节,但我们还是能通过一些方法训练大脑,从而进行更有效的观察和感知。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