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ulture

由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首次使用拉丁文“cultura animi”定义,原意是“灵魂的培养”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知识礼物 | 十本书,完成一场“世界文化之旅”

2018-02-19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真正的朋友,除了志趣相投,更要在视野上相互砥砺,见识上彼此促进。2018年开年,「得到」“每天听本书”精选了10本书,带你和朋友来一场“世界文化之旅”。

把它送给朋友,新的一年,和“益友”一起成长、共同进步,从打开眼界,了解各国的文化和历史开始。

  1. 《中国神话研究初探》/ 茅盾

大多数人都知道希腊神话诸神:众神之王宙斯、海神波塞冬和智慧女神雅典娜。但是中国四海八荒诸神关系如何?有自己的谱系吗?

茅盾先生的这本书虽然仅10万余字,却是中国神话研究领域无法绕开的经典。书中不仅详尽分析了中国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神话,并且尽力为我们复原了中国神话体系。相信通过它,你会对中国先民的精神世界,有个新的认识。

  1. 《巴黎文学散步地图》/ 缪咏华

巴黎这座城,历史上一直人文荟萃。如果说十八世纪的巴黎文学圈,主要是大师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和狄德罗四分天下,那十九世纪的巴黎,则迎来了“人类群星闪耀时”:雨果、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莫泊桑、福楼拜……

这些法国文学史上的明星,都和巴黎紧紧相连。可以说巴黎的每条街道、每个角落,都流淌着历史的故事和文人的趣事。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这座城市的文学之魂。

  1. 《金雀花王朝》/ 丹·琼斯

金雀花王朝是英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前后持续了245年。我们熟悉的“侠盗罗宾汉”“英法百年战争”,还有被称为君主立宪制基石的《大宪章》都是出自这个时代。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很多内容,也是以这段历史作为原型创作的。今天我们奉行的一些政治制度和法律知识,以及较为专业的教育机构,都可以追溯到这个近一千多年前的王朝。

所以,了解金雀花王朝的历史,就是了解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历史。

  1. 《巴西:未来之国》/ 斯蒂芬·茨威格

本书作者斯蒂芬·茨威格是著名的小说家,对茨威格来说,欧洲已是“昨日的世界”,而巴西才是“明日的世界”,是未来的希望。

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它为世界带来的最重要的财富,就是人道主义的精神力量和人类和平的未来图景,这也是这本书的真正含义:“未来”并不仅指经济、科技、艺术等文化形式,更是欧洲开始没落的人道主义精神。

  1. 《罗马革命》/ 罗纳德·塞姆

罗马的荣耀,相信所有人都不陌生。但是,罗马并非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伟大的帝国,它经历过好几次政体的演变,而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这次变革,就是这本书的内容——罗马革命。

直到今天,这本书也被英国牛津大学,列为历史系研究生的必读参考书之一。原来都是大概的了解,这次我们细细窥探这个神秘帝国。

  1. 《佛罗伦萨史》/ 马基雅维利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它还有另一个名字:翡冷翠——来自诗人徐志摩的翻译,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神秘、浪漫的面纱。而城市中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乌菲兹美术馆,至今仍是全世界游客向往的艺术圣殿。

这部完成于500年前的《佛罗伦萨史》,作者马基雅维利从政治斗争的角度,回顾了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从佛罗伦萨衰弱的原因着手分析,试图去探寻意大利的统一与强大之道。

  1. 《印度:受伤的文明》/ V.S.奈保尔

作者V.S.奈保尔是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出生于一个印度移民家庭,上世纪70年代,在看到印度存在的各种乱象之后写下了这本书,试着寻找印度文明失落和导致过去印度社会落后和混乱的原因。

读完这本书,印度在我们心中的印象就不再是宝莱坞歌舞剧、圣雄甘地、蒙着沙丽的女子,而是一个不断进步、发展的印度,也是一个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值得我们尊敬的对手。

  1. 《美国人的性格》/ 费孝通

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美国历史只有短短的二百多年,究其根源来说是个移民国家。很多人说“美国没历史”,用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美国是从厚重的历史中抽离了出来,形成了它自己独有的特点。

书里的内容不仅有对美国社会、美国人的剖析,也融入了对当时整个世界格局和历史潮流的反思。相信对我们从全局层面看美国,会有很大启发。

  1.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雅各布·布克哈特

意大利作为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在诗歌、绘画、雕刻、建筑、音乐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著名的美术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全部诞生在意大利,同时,文艺复兴也标志着近代欧洲的开端。

从广场到美术馆,从古罗马遗址到大教堂,这个国家遍地都是文艺复兴的足迹。这本书用文字给我们带来一场文艺复兴的文化之旅,而这些美景背后的历史,则需要我们亲身去感受。

  1. 《菊与刀》/ 鲁思·本尼迪克特

“菊与刀”,代表的是日本人性格的矛盾面:日本王室的象征——菊,代表艺术和美学;而武士刀,代表忠诚和荣誉。同时,也包含了日本皇室和武士阶层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和西方的罪恶感文化不同,日本更多的是“耻感文化”。他们不太看重是非本身,而是看重别人给自己的评价。

作者通过日本人的报恩意识、质感文化和是非观念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了日本民族性格的成因。通过它,你能深入了解这位“中国的邻居”。

阶级与文化 BBC: Melvyn Bragg on Class & Culture (2012)

阶级,网红与远方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威廉寡言(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21850/

前两天许巍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发行后,刷爆朋友圈,有人附和有人批。批的人说,许巍你变了,变得和韩寒一样喜欢“劝世”,而不是像过去的专辑那样鼓励年轻人去追求梦想。许巍的歌原来都自谱自填自唱,许少年变成许大叔,这两年也基本没怎么写过歌。而这次作词的是高晓松先生。他本身并非草根出身,而是从小就生在清华院门内。和普通网红一样,高晓松也吹吹牛逼露露丑态,博取一些眼球,但他所谓的苟且的标准和大多数草根网红还是有差距的。

作为文化比较,一是精英文化的质,二是大众文化的量,无论哪个朝代,大众文化都是经由精英文化引导蜕变,最后流俗大众化。

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工业化水平增高,原始资源控制者——贵族和工业新贵们有自己的文化圈子,工人阶级有自己的圈子。这时候还没出现数量级的中产阶级,随着社会矛盾分化,战争使得鸿沟减小,但阶级仍然是永恒存在的。只不过随着中产阶级兴起,数量上占很大的优势,而他们主导了一个社会的新的生活方式,中产阶层成为主流文化制造者,比如旅游度假等。

看二战前后的国际形势,会发现中产最多的应该是美国,这个没有传统包袱的国家引领者全球的风潮,而两次大战期间的欧洲叫嚣着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好比上帝医生把张三(欧洲)应该割的一刀放在了王五(中国)身上。建国后中国社会的阶级成分变得更复杂,与其说文化大革命,不如说新贵和旧势的利益分配问题。

自从王二先生说,人生一切以有趣为准后,很多人都想在文化领域假装有趣或者有意思,至少各个社交媒体的网红心态都是这样,你和一个假装很有趣的人聊一会,也会发现不怎么有趣。诚如一些在性压抑环境中长大的人刻意去以性原力为自己标榜一样,本身具有的还能去标榜鼓吹吗?。有趣也是有阶级界限和区分标签的。

文化有阶级性属性,你城乡结合带的,他一线城市的,这就有信息差和社会背景所呈现出来的差异。而且社会精英主导的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边界是非常清楚的,在西方精英被冲击消解,在文化革命过的中国,传统精英已经找不到祖茔了,还有一些人在勉强撑着,旧权新贵。大众文化想开拓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跻身主流社会,然后就无所谓文化不文化了。我觉得进入新世纪后,普遍的焦虑和阶级冲动来自于产业革命,来自于工业革命对人的冲击,无论主流文化还是大众文化都受过影响。

这是网红经济学得以成立的前提,比如汪峰,韩寒,这是条路大概是很多网红想走的路线,但铩羽而归,落荒而逃的很多,达到一定的影响力还得看运作。所以我觉得中国还是比较干净的,干净得只有权、钱可以运作一个社会。而且说汪峰老师圈钱走穴不对也没啥意思,有点冤枉他。他就想赚点名声换点钱而已。

网红一笑百媚生,吸引千百万的点击量和流量,实际也可以看成一种草根阶层流动的选择,这些年我们目送了很多网红一夜成名,各有路径。假如你拼命去维护一种意识上的生活方式,而不考虑社会潮流这是很难的,但我觉得生活的意义即在于自己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中国大概可以分为权贵阶层,中产精英代表阶层,草根阶层,界限也许没有这么明显,但是大概可以这样分。我读数十年书就是为了一张中产阶级入场券,而的确,各种物质和生活方式就是中产阶层的看门狗,再说还有很多细分的圈子。

作为一个“有趣”的网红,应该是可以撩泼得了普通大众的视网神兴奋,度过无聊的慢慢长日,所谓的有趣不过是不让他们过于难受,避免去思考。这是网红的阶级出身有别于公知的重要原因吧。

文化的大潮永远属于大众,而潮流过后才有珍贝。

批评的诸种概念

目录

编者前言(刘象愚)
英文版序言(小斯蒂芬 · G. 尼科尔斯)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批评的术语和概念
文学史上的进化概念
20 世纪文学批评中的形式与结构的概念
文学研究中的巴洛克概念
一九六二年后记
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概念
浪漫主义重审
文学研究中的现实主义概念
近来欧洲文学研究中对实证主义的反抗
比较文学的危机
美国的文学研究
哲学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美国文学批评
20 世纪文学批评的主潮
韦勒克论著文献目录
索引

批评的概念

目录

中译者前言
引言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文学批评:名词与概念
文学史上的演变概念
20世纪文学批语中的形式与结构概念
文学研究中的巴罗史概念
后记(1962年)
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概念
浪漫主义的再考察
文学研究中的现实广义概念
近年来欧洲文学研究中对于实证主义的反抗
比较文学的危机
美国的文学研究
哲学与战后美国文学批评

关于文化的定义

关于文化的定义,一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义的众说纷纭及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方面。因此,对于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定义,进行梳理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不能对由文化定义问题形成的文化定义现象绕道而行。

文化定义现象主要体现在对于文化定义的众多观点上。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关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200多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

在文化定义现象中还有一种典型的情况,就是各种学科对于文化的不同定义。关于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作的定义,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在《文化与个人》一书中作了一些总结:

(1)文化是学而知之的。
(2)文化是由构成人类存在的生物学成分、环境科学成分、心理学成分以及历史学成分衍生而来的。
(3)文化具有结构。
(4)文化分隔为各个方面。
(5)文化是动态的。
(6)文化是可变的。
(7)文化显示出规律性,它可借助科学方法加以分析。
(8)文化是个人适应其整个环境的工具,是表达其创造性的手段。他认为:“人类学家对文化的描述可以和地图作个比较。地图显然不是一片具体的块,而是特殊地域的抽象表示。地图如果绘制得精确,人们看了它就不会迷失途径。文化如果得到正确的描述,人们就会认识到存在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生活方式,认识这些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学家在文化的定义方面与人类学家最为相近,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在分析文化定义时认为,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对文化的共同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这些共有产物不仅包括价值观、语言、知识,而且包括物质对象。

在不同学科对于文化的定义方面,诸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哲学、语言文学等等,都有许多有益的观点。总的来看,各个学科对文化的定义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尽管如此,由众多学科对文化的定义所产生的文化定义现象,是一个极好的现象,只有有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才会有文化研究的发展。而且,各种不同的观点的存在,有助于相互之间的交融和互补,使人们在理解什么是文化的时候,具有一个更为开阔的视域。

除此以外,在文化定义中,还有一种与此密切相关的现象,就是在对文化进行区别和划分的时候,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

关于文化的区分,最为常见的说法就是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也有人把它称为是大文化和小文化。在这一点上,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认为:“正如我们将社会区分为广义的社会和狭义的社会那样,有必要将文化也分为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广义的社会是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同样,广义的文化也是作为与自然相对应的范畴来使用的。在这种情况下,技术、经济、政治、法律、宗教等等都可以认为是属于文化的领域。也就是说,广义的文化与广义的社会的含意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狭义的文化与狭义的社会却有不同的内容。后者是通过持续的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系统;而前者如我们上文中提出的定义那样,是产生于人类行动但又独立于这些的客观存在的符号系统。”

此外,还有一种关于显形文化和隐形文化的划分。这一区分的代表性作者是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鲁克洪,他说:“对文化作分析必然既包括显露方面的分析也包括隐含方面的分析。显型文化寓于文字和事实所构成的规律之中,它可以经过耳濡目染的证实直接总结出来。人们只须在自己的观察中看到或揭示其连贯一致的东西。人类学家不会去解释任意的行为。然而,隐型文化却是一种二级抽象。……只有在文化的最为精深微妙的自我意识之处,人类学家才在文化的承载者那里关注隐型文化。隐型文化由纯粹的形式构成,而显型文化既有内容又有结构。”

社会学对于文化的区分还有一种“亚文化”的概念,“当一个社会的某一群体形成一种既包括主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一些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的生活方式时,这种群体文化被称为亚文化。亚文化可以围绕着职业种类发展而成,如医学或军事部门的亚文化。亚文化还可能是基于种族或民族的差异,如美国黑人亚文化。亚文化还可能是源于地区的差异,如美国南部各州的亚文化;也可能基于原来的国籍,如美籍墨西哥人和美籍意大利人亚文化。”“每一个复杂社会都包括着许多亚文化,社会成员常常是在一个以上的亚文化中发挥作用,反过来说,他们在一生中也会经历许多种亚文化。”

文化哲学把文化结构区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精神文化也称为观念文化,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人心中的文化心态、文化心理、文化观念、文化思想、文化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关于文化的区分,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文化模式论”。克鲁克洪在其《文化研究》一文中认为,是克罗伯以同等的眼光看待历史、功能和心理学,划分出三种文化模式:全局性模式、总体性模式、类型性模式。文化的全局性模式指的是“文化特征之间的关系,它具有确定的连贯结构,执行着有效的功能,并且在历史进程中将这种作用持续保留下来。很显然,文化的全局性模式不囿于单一的文化而涉及横贯交错的文化。”文化的类型性模式指的是“一条路数,沿着它在人类事物的几种可能性过程中,选择出或引导出来并紧紧扣住它不放,从而使这种事务得以确定和实现。”“每一种类型都必须预先有所限制,它力主一种方式而排斥其他方式。”现代工业化世界的类型性模式包括机器(它相对手工业操作而言)、信贷,以及大规模生产。文化的总体性模式,其概念类似于社会(或民族、制度等)的精神气质和时代精神。

在较近的文化研究中,对文化的区分出现了高雅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产业文化、商业文化等新概念,并且迅速拥有了大量的专家学者和论著。此外,在各个学科领域内都有相应的文化概念,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企业文化、行政文化、管理文化、法律文化等等。

文化定义现象所反映的,文化对于人类及社会的密切关联度,不仅揭示了文化与人类社会进程的关系,而且还揭示了文化与人类社会整体的联系,这种联系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同时,也揭示了文化对于人类每一个人的个人权利、利益、自由、生存状况的关注。

文化(Culture)

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是从拉丁文Culture演化而来的,含有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多种涵义。文化实际上主要包含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方面,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的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19世纪中叶,一些新的人文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在西方兴起,文化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开始具有现代意义。最早把文化作为具有现代涵义的专用术语使用的是英国的“人类学之父”泰勒(E.B.Ta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把文化定义为“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有一切的能力与习惯”。当时的法国的一位启蒙思想家则把文化解释为“一种教养,指通过教育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养,以及文学、艺术和科学方面的修养。”

  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是指“以文教化”和“以文化成”的总称,从字面意思上理解,文化应是一个动词,无论是“化成”还是“教化”都体现了一个行为过程。“文”是说以什么来“化”之,以什么“化成”,文是指道德、哲学思想、艺术等,引伸到企业文化中就是企业所倡导的企业精神。

  罗宾斯则把民族文化定义为一国全体或绝大多数居民共有的价值观,它形成一个民族的行为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文化的特征
  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精神性。这是文化最基本的特征。所谓精神性是指文化必须是与人类的精神活动有关的,与人类精神活动无关的物质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如山河湖泊、天体运行就不属于文化范畴。

  2、社会性。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它是人与人之间按一定的规律结成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与人在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在共同认识、共同生产、互相评价、互相承认中产生的。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会有文化。

  3、集合性。这是指文化必须是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许多人共同的精神活动、精神行为或它们的物化产品。它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任何个人都无法构成文化。

  4、独特性。文化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的基本因素。这些民族、组织、群体的差异性就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因此文化带有独特性,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文化存在于两个民族或组织和群体中。

  5、一致性。这是指在一个民族、一个组织或一个群体中,文化有着相对一致的内容,即共同的精神活动、精神性行为和共同的精神物化产品。这种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相对一致性是构成一种文化的基础。正是有了这种一致性,各种文化才有了他们各自的内涵。

文化的无意识

  1、文化的三层结构

  文化包括三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是指凝聚着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生产活动与物化产品的总和;二是制度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法律、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等内容;三是精神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共有的意识活动,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内容。如果以一个三层的同心圆来表示文化的结构,那么物质文化是最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也最容易发生变化;制度文化是文化的中间层,它已经不象物质文化那么有形,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精神文化是最深层的那部分文化,具有相当的稳定,一旦形成就很难发生改变。这部分内容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深刻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

  文化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精神文化是最根本的,它决定着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而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物质文化则体现着是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

  2、文化的作用方式

  文化的意义使人类的行为方式是正常的、自然的,而另一些却是怪异的、错误的。在社会的演化过程中,人们发现某些行为和价值观是适用的、有益的,而另一些却是不适用的,甚至是有害的。有益的行为被分享和鼓励,而有害的行为则被抛弃和谴责。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益的行为、价值观及某些人造的东西被制度化并被合并成文化传统的一部分。人们将这些制度化的行为内在化了,从而常常忘记它的起源。比如握手,许多西方文化中表示欢迎的典型方式,或许起源于一种古老的行为方式:陌生人之间紧抓对方拿武器的胳膊,这样既表示友好,又能防范对方的攻击。这种行为方式的最初功能是相当有用的,因而就被制度化成一种社会传统。

  现在,几千年过去了,它的功能虽然被废弃了,但仍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习俗存在着。相似的,任何社会的文化行为和传统中都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他们已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而只是作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行为存在。当一种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习俗时,人们去行为它时就变成了一种文化的无意识,明明是文化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但我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如同我们随时呼吸着空气,但并没有意识到是在呼吸空气。文化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在于它的无意识,这是文化的作用方式。

文化与管理

  正是文化的无意识使得生存在某一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者的行为也深刻地打上了该文化的烙印。比如“计划应该包含的风险程度”实际上是深受一个民族风险偏好程度影响的,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积极进取的,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制定的计划中的目标实现的风险程度就有可能比较高;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相对平和,那么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制定的目标就有可能相对容易实现。又如“计划应该由个人还是团队制定”,如果假定其他条件一样,那么在集体主义色彩比较浓厚的文化背景下,计划更有可能是团队制定的;而在个人主义色彩更浓的文化背景下,计划更有可能是个体制定的。

  罗宾斯总结了在不同的管理职能中有可能受到文化的影响一些方面。如表1所示。

  表1 文化影响管理决策的例子
计划
  计划应该包含的风险
  计划应该由个人还是群体制定
  管理者参与环境扫描的程度
组织
  雇员工作中应有的自主权程度
  任务应由个人还是小组来完成
  部门经理间的相互联系程度
领导
  管理者关心雇员日益增长的工作满意度的程度
  哪种领导方式更为适宜
  是否所有的分歧(甚至建设性的分歧)都应该革除。
控制
  是允许雇员控制自己的行为还是施加外部控制
  雇员绩效评价中应该强调哪些标准
  个人预算超支将会生产什么凡响。

文化:中国正在经历道德转型

文化人类学家阎云翔一直想写一本书,探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变化。他说,自己已经喊了十年,但一直没写出来。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阎云翔说,拖延的好处是,他可以不断接触到新的信息,他自己的想法也在不断改变,“按照我十年以前的认识水平,我极有可能和现在的很多人的判断是一样的,认为出现道德滑坡和道德危机,然后重复了很多年柏杨做过的工作,再写出一本《丑陋的中国人》那样的书。”而现在,他认为,“我们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道德转型过程,而不是道德危机。”

在这场转型中,“很多新的、健康的东西冒了出来,并且得到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道德景观方面发生的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最正面的一点变化是多元化。我们的社会不再有一个单一的道德权威,不再是所有的人用单一的道德标准去衡量人们的行为。开始出现了一种多元的,至少是形成了多元现象的萌芽状态,由此导致社会的容忍度相应增加。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正面的变化。”

他以曾经轰动一时的小悦悦事件为例,这是发生在2011年10月13日的一个事件,两岁的小悦悦在佛山过马路时,被车撞到,并被两辆车碾压,18名路人都很冷漠地走过去,最后是一名拾荒阿姨上去提供了帮助。阎云翔教授说:“18个过路人的漠视和不作为是经验层面的事实;但之后人们在网上的讨论和谴责也是事实;讨论中的层层递进,包括人们对自己灵魂的拷问,更是值得注意的事实。所以这要看你怎么分析这些观察到的社会事实。”

今天又有一本书要从我们店里告别了,那就是我自己非常喜欢的《杀戮与文化》。这本书是从西方战争史的角度来阐释一种各负其责的组织文化。我们称之为叫成年人文化。

啥意思呢?比如说:如果有同事做错了什么事,我们公司就坚决不提倡其他人抢着去替他承担什么狗屁责任。

也许经常能听到:其实也不全怪他啦!我们也都有责任啦!等等。听着很温暖啊!那为啥我们公司还不提倡?首先是反虚伪了,当责任很明确的时候别人这时候跑出来承担什么狗屁责任?其实是一种讨好卖乖。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一家好公司的标准是每个人都对自己负责,有明确的责任边界。就像一个球队合起来的目标是赢,但合作的基础是各负其责,这就是我们常讲的成年人文化。

葡萄酒兑雪碧是中国人没文化吗

我们有个印象,喝葡萄酒加雪碧的,都是不懂酒、没文化的暴发户。但作家维舟最近说了,最流行的饮料喝法往往不是最正宗的,用喝法正宗要求别人,一点道理没有。

其实人类历史上经常会发生一些这样的事,就是外在的设定了一个标准,然后认为你现在这个方式是错的。比如说,左撇子,你看,中国大多数左撇子从小就被矫正过来了。我很多左撇子的朋友,都是右手写字,这就是从小矫治的结果。其实你说左手写字有什么问题呢?再比如说同性恋,同性恋一直被当做一种病去治疗。直到现在,还有好多医院声称,我的门诊可以治疗同性恋,其实同性恋是一种病吗?能治吗?

再回到饮料的喝法。中国古代喝茶不加糖和牛奶,但茶叶传到英国后,他们喝不惯,就加了糖和奶,后来成了风靡世界的奶茶。这喝法不懂中国茶文化,但是是最流行的。再比如咖啡,一开始大家都是喝纯咖啡,咖啡传到欧洲后,奥地利人不喜欢这个味道,就往里加牛奶,才有了后来的拿铁咖啡,你说哪种喝法正宗呢。

回过头来看,中国人拿葡萄酒兑雪碧这事儿,真没啥可丢人的。反而外在设定了一个标准,然后认为你现在这个方式是错的,这一点道理都没有。

本文源自:葡萄酒兑雪碧是中国人没文化吗?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