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ognition

cognition.png

谁能够提供“认知”,谁才有发言权。
所谓“认知”,就是——
大家一致信服的对现实的描述和对未来的预期。

减少目标(数量及标准)
简化思维(概念及连接)
习惯替代(刻意练习及正向反馈)




IPCreator: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要人云亦云
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特定人物…
85%人脉/15%专业…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翻译:韩信的成功是由于萧何的大力推荐,韩信的败亡,也是萧何出的计谋。所以民间就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一句俚语。)。后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

譬如分类思维:对概念、事物可以,但对人要慎用,否则容易掉入非黑即白的陷阱中。

IPCreator:造成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钥匙都是自己,聚焦自我成长
学习路径:快速学习一遍MAKE,然后聚焦高频刚需,确立目标,刻意练习,持续精进。
长跑型选手,不相信持续的运气,而是信仰天道酬勤。

IPCreator:摘自《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人人常常错误地把理智与情绪、直觉对立起来。
闪念:大脑中一些原本没有关联的脑细胞/神经元突然相互关联了一下。
直觉有直觉的用处,情绪有情绪的用处,元认知有元认知的用处。
情绪是理智的快捷方式
直觉是情绪的快捷方式

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过好自己的生活,干好自己的工作。

最为困难的事情已经过去,分清楚当前所处的阶段(基于五线模型),再定具体目标

多则繁,简则明(Only One & Number One)
欲速则不达,一急就坏事
乞求而不得,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问心无愧,随缘
不要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刻意练习,持之以恒

重建过程:一定会遇到旧思维模式和习惯的阻碍,搬开它自然就会有痛苦和代价,但是相对未来及后代可能的收益,一切都非常值得。

记忆片段飞出来——持续稳定,形成新的通路

如何认知自己和他人的过去?——消化、宽容、放下
如何认知自己的现在——知足、感恩、努力、积极
如何认知自己的未来——希望、平和、健康、幸福

  1. 和自己比,五线模型
    (进步看得见,可具体化,还有量化参考指标)

精力/资源分配,从下到上,形成正向金字塔,而不是倒立型
否则真的就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舍本逐末了
试想:以前有多少烦恼是自找的?

006 职场成功/创业/人生意义 —> 蕴含在每一天每一件的过程中
005 人脉线——亲朋好友、同学同事 —> 自己是最好的贵人
004 专业线——英语、技术、专利 —> 聚焦基本概念、刻意练习,熟能生巧
003 性格线——批判思维、独立成长 —> 自立,自强,自信,自尊
002 见识线——阅读思考、旅行感悟、交友分享 —> 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001 健康线——睡眠、运动、饮食、心态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1. 和类似条件比,Hollow Man阶层
    (知足常乐,感恩长存)

一切该有的,自己都有了
并且起点和机遇还不错

找回了自我
找到了根——Home
用爱代替了恨
用独立代替了依附
用成长代替了表现
用感恩代替了抱怨
用努力代替了羡慕
用有趣代替了有用
用放松代替了紧张

思考他人成功多用为什么,吸星大法
反省自己自以为是的想象时多用凭什么

注意力管理——冥想、睡眠、精力
目标管理——聚焦、专注、心流
精力管理——钟摆式管控(不耗尽,留余地),劳逸结合,错开临界点
观念升级——见识、认知、智识
情绪管理——ABC、察觉、分析、排解

  1. 接纳自己不完美,也接纳他人的不足;
  2. 允许自己尽全力,也理解他人尽力而为;
  3.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4. 欲望太多,就是穷人,贪心不足,人财两亏;
  5. 个人认知偏差,以偏慨全
  6. Just do it,不问结果,不问意义,只要觉得符合目标,有价值,就坚持去做;
    7.

IPCreator:观念的落后就是最大的落后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复利效应的公式:(1+r)n ,其中1是你的起点,r代表每天的进步。它可以很小,但是你要保证,它一定得是正的。

如果我们脑子里没有一个概念的话,我们的脑子就倾向于不去想那个事情。

如果脑子里的一个概念不准确、或者没有准确、正确的定义,那么我们必然没有办法准确、正确地继续思考下去。[1] 进而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因为定义不准确,所以思考范围模糊,选择依据缺失,进而行动错误…进而影响整个生活。

清晰且正确的概念是一切思考的基石。而衡量一个人是否聪明,几乎可以凝练这两个条件:

  1. 有没有足够多清晰、准确、正确的概念;
  2. 概念之间有没有清晰、准确、正确的练习。靠着主动给自己清晰大脑,人是可以变得更聪明的。

学一门课程的时候,最开始的“概论”最难学,因为你关于这门课的知识体系几乎等于0,概论里提到的每一个新概念对你来说都要从0学起,也都有可能分散你最初学习的注意力。每当你对一个领域的理解上了一个新台阶,你都会发现自己提升这个领域的能力的速度也在加快。

什么是“财富自由”

所谓的个人财富自由,指的是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需而出售自己的时间了。

我们每个人做得所有奋斗的本质,都是让自己出售的时间单价更高。

你做得事情终将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在你获得财富自由之后,还是会不断做得事情,比如,专注成长而不是专注成功,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不管你获得了怎样的成功,你依然需要成长,财富自由不是终点,那只是通往终点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而已。

成长才是根本关键

为了成长,你必需选择。

最终的一切,都是自己选的。很多人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总是可以有所选择的,当然也就更不知道有了选择的时候应该如何判断。

选择的判断标准有一个就足够了:我选择的事能不能让我积累更多的能力?没有能力积累的努力,就是原地踏步呀。

陷阱

很多人在做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是,在这个选择之后,我过往的能力能否用得上?

这还是“终点式思维”,不是“里程碑式思维”。正是因为这样想了,所以大多数人习得新能力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为他们不知不觉已被自己的已有能力禁锢了。

真正正确的思考方式应该是:在这个选择之后,能帮我完善那个已有能力,能让我获得什么新能力。

重视价值忽略估值

就像股票一样,每个人也存在一个市场给你的“估值”和真实的“价值”,通过简单的类比你就能知道,外人很难准确知道你的价值。

当你在意估值的时候,你就会忘记你的价值,你就会不由自主做那些提高你估值的事,而不是去想办法提高你的价值。长期来看,估值是虚幻的,虽有波动,却实际上锚定在价值上,价值不增长,长期来看估值一定长不上去,而且既然有极度高估,那么就不但随时有低估,还随时会有极度低估。

耐心比什么都重要

耐心的力量,相当于交易中的复利效应,并且一定会通过复利效应展现出来。

用心智的力量去时刻告诉自己,觉得困难的阶段不过是必经之路——而这正是耐心的真谛。
很多人最终失去对事情的耐心,都是因为先失去了对“低效率的自己”的耐心。

没有耐心的人,更容易选择“终点式思维”,他们希望快一点完事儿,快一点看到结果,然后就能去他们意想出来的那个世界了。没耐心的人不会有好的积累,他们不会把每件事都当做自己的事来做;没耐心的人当然也更注重估值,甚至愿意为之而自欺和欺人,因为他们只能想到短期效益;没耐心的人甚至都不会思考真正重要的事——价值。

陷阱
有很多人会为自己的缺乏耐心找一个看似站得住脚的借口:我现在做得事情不喜欢,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等我做到那件真正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就可以……

就算你以极高的成本最终进入了所谓你喜欢的领域,你也永远不可能达到你所意想的那种效率状态的。

但是无论用经验还是纯理性去想,你会发现,做不到当下自己喜欢的那件事,是几乎所有人的常态。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耐心,耐心之所以宝贵也体现于此。

“绝大多数人就是做不到只字不差地阅读”

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我最仰仗的是自己的学习能力——“需要什么,就能学会什么”,这实在是幸运的源泉。我的信条是“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这么多年的观察和思考,你知道我认为大多数人学习能力差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吗?

“绝大多数人就是做不到只字不差地阅读”

只字不差地阅读,要多简单有多简单,与此同时,要多重要就有多重要。

1.阅读本身,几乎没有任何价值;
2.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动才有价值
3.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很长很长,弄不好要走一辈子(七年就是一辈子)以上,所以仅仅行动本身都不够……
4.只有持续正确的行动才可能有积累效果,才可能引发真正有意义的变化
5.又,财富自由只不过是个里程碑;路过它之后,你依然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否则那之前的路也没有什么意义……

陷阱
所以,他们自己总也读不明白,甚至竟然在没有读明白的情况下认为自己读明白了;到了用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会,然后竟然“坚决不去认真只字不差地读书”,非要花钱报个班,听别人的“解读”……

都吃了那么多年的亏了,还不自知,整天速读、跳读、扫读,还以为自己多有效率呢,你说那些人能不注定吃亏吗?吃亏不可怕,可怕的是吃着亏还以为占了便宜,这可是双重负载,还是可能引发无数负循坏的双重负载。

你拥有的最重要、却被人忽视了的最宝贵财富是什么?

注意力

钱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再生;时间也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本质上不属于你,你只能试着与它做朋友,让它为你所用。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所拥有的最重要、最高贵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望过去,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因为你的注意力确实是你自己可以做主的,除非你自己放弃。所以,那结局是好是坏,其实真的是你自己选的。

必须把最宝贵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你自己身上。因为,最终,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的产出。

那放在自己的哪儿上?答案明确而又唯一:放在“成长”上

真正的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应该来自自我的成长积淀,而不是通过透支自己宝贵的注意力来获得的一些短期的错觉。

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放在一切可以有积累效应的技能上,然后给予充分的学习、思考和磨练。有些技能在初期不会显现出特别像一个“技能”的模样,但是随着积累的加深,它对你能力提升曲线的影响会变为指数式。升级升级再升级,真的没空折腾别的乱七八糟的事情。

害怕孤独和真爱是有本质区别的,这种区别我们可以视作是“弱”与“强”的区别。因为真爱的意思是,你甚至愿意把自己最宝贵的财富“浪费”在他们身上,这恰恰是掌握资源的体现,但是害怕孤独的人,会假借爱的名义疯狂索取

三个大坑

第一个大坑,叫“莫名其妙地凑热闹”

那么多的人其实没什么正事儿可做,连读书都不会,闲得要死;大量闲置的时间需要被杀掉,大量闲置的精力需要被发泄,大量的好奇心需要个喷射的出口……

第二个大坑,叫“心急火燎地随大流”

若是内容创业真的是大趋势,大潮流,那么,在此之前已经写了十年字的那票人显然是“虽然不故意却必然准备最充分”的呀,这才开始心急火燎的人,哪儿是另外一票人的对手呢?

平日里整天挂在嘴边的那句话“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到了这个时候就好像完全没听说过似的,究竟是为什么呢?只因为平日里从无积累。

可惜,平日里只有一颗上进的心,一样滚烫,却从未有过积累的行动

第三个大坑,叫“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正确道理吗?别人失败了,你怎么就知道人家不会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呢?你怎么就那么笃定人家失败了就从此一蹶不振呢?你就没听过那首歌吗?那些弄不死我的只能让我更强?谁说失败不是正常生活的必需构成部分?

两个字:闲的。

一句话:自己是泥菩萨,一条小河都过不去,却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真不知道图个啥。人家创业失败了,你也不会有损失,可若是人家创业成功了,你害怕,是不?

凡是能用钱买的其实都是便宜的。

绝大多数人的基础观念就是错的——绝大多数人骨子里就是认为钱是最重要的。这也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在生活里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赚钱的困难。因为困难,所以难得,因为难得,所以重要……看似逻辑相当严谨。

注意力>时间>金钱,凡是能用钱买来的时间就是便宜的;凡是能用时间换来的注意力持续就是有价值的。

许多家庭不幸福的根本原因就是相互之间时间投资太少——就这么简单。

麻烦守恒定律
麻烦总量一定,解决麻烦只是一个分配问题。人承担一部分,工具承担一部分,人需要投入的是时间和注意力,工具需要投入的更多的是金钱。

拿钱换时间,换注意力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每天有所积累,有所成长。用钱买时间和注意力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提升自我。旅游也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放松自我。不要沉迷于手段,而忘记了最初的目的。

最吃亏的则是事事都一知半解,总希望找捷径和免费教材的人,绕了一圈下来,感觉金钱上没有付出太多,但实际上已经浪费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最终也没有收获好的结果。

IPCreator践行录

一切都靠积累——《把时间当做朋友》
《人人都能学英语》是《把时间当做朋友》的践行版
英语这种技能,只有用起来才有积累——《人人都能学英语》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是《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的践行版

元技能 Meta Skills

Google、English、Innovation Thinking

元习惯 Meta Habits

Basic ConceptPatience、Focus Attention、
Reading Word by Word、Writing method

英语怎么用?

将其作为一种语言工具,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或提升生活品质的工具
而不是为了学而学,为了记单词而记单词……

  1. Blog
  2. Goolge
  3. Wikipedia
  4. Program
  5. Music/Movie

编程怎么用?

同样,不为了学而学,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痛点
化整为零,各个击破,把握好成就感和节奏感
学会利用English、Google和OpenSource等相关工具及资源
阅读整合、搜集整理代码片段、动手实践实用项目
实战中整理、完善知识框架及各个技能点

专利怎么用?

技术/产品专利化,专利技术/产品化
专利信息是一座宝库,可以充分利用
复用English、Google、Program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AI潮流怎么抓住?

基于TensorFlow和Android平台,聚焦UI和IPR两个领域,
基于日常操作行为和习惯,给用户带来智能、高效的创新体验。

认知盈余

s7000076.jpg

作者: [美] 克莱·舍基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自由时间的力量
原作名: Cognitive surplus :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 a connected age
译者: 胡泳 / 哈丽丝
出版年: 2011-12
页数: 232
定价: 49.8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湛庐文化· 商业智慧
ISBN: 9787300148120

内容简介

“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克莱•舍基 继《未来是湿的》之后最新力作

看自由时间如何变革世界的未来

如果说《未来是湿的》揭示的是“无组织的组织力量”,

那么《认知盈余》揭示的就是 “无组织的时间力量”。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首度亲笔作序倾情推荐

克莱•舍基说,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2 000亿个小时,而这几乎是2 000个维基百科项目一年所需要的时间。如果我们将每个人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创造它们和分享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卓越……

作者简介

克莱·舍基,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的思考者”、“新文化最敏锐的观察者”,从事有关互联网的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写作、教学与咨询,特别关注社会网络和技术网络的交叉地带。目前在纽约大学的互动电信项目中任教,其咨询客户包括诺基亚、宝洁、BBC、美国海军和乐高公司等。多年来,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哈佛商业评论》、《连线》和《IEEE计算机》等报刊上发表文章,广受读者追捧,并经常在技术会议上充当主题演讲者。

目录

推荐序 互联网时代的晨光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马化腾

译者序 认知盈余作为一种可能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新媒介批评者 胡泳

第1章 当自由时间累积成认知盈余
美国人一年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2000亿个小时,这几乎是2000个维基百科项目每年所需要的时间。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将全世界受教育公民的自由时间看成一个集合体,一种认知盈余,那么,这种盈余会有多大?我们已经忘记了我们的自由时间始终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我们可以凭自己的意愿来消费它们,我们可以通过积累将平庸变成优秀,而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一些事情。

第2章 工具赋予的可能性
当韩国民众在首尔市中心展开轰轰烈烈的的示威游行时,谁也不会想到,在游行中,一半以上的参与者,竟然都是十几岁的小女孩儿。是什么让这些年幼到连选举权都没有的小姑娘接连数周,夜以继日地出现在公园里抗议?对认知盈余的利用使人们得以用更慷慨、更公开、更加社会化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现在,除了时间,我们还拥有任由我们支配的工具,并不是我们的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行为发生的可能。

第3章 分享,无酬的动机
为什么“葛洛班之友慈善组织”的参与者不仅没有报酬,还会搭上自己的钱,却乐此不疲?为什么一群业余爱好者做的连专业设计师的作品的边儿都够不着的网站,会风靡美国?网络意味着我们最终发现,人们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如此之广阔,广阔到疯狂的地步。数字网络让分享变得廉价,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潜在的参与者。想要分享的动机才是驱动力,而技术仅仅是一种方法。

第4章 “我们”为“我们”创造机会
20世纪70年代,一群自称“西风少年”的滑板玩家,创造了现代滑板文化;19世纪70年代,印象派画家的团体聚在一起,通过互动产生出新洞见;音乐分享软件Napster的发明,既不是因为青年们比老一辈更加有犯罪倾向,也不仅是因为他们胸怀分享的伟大精神。将我们的自由时间和特殊才能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做有益之事,构成了这个时代巨大的新机遇之一。谁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谁就能就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第5章 创造慷慨的共享文化
当日托中心对接孩子迟到的家长增加了罚金,迟到的家长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同样靠酒精灯和天平起步,“无形学院”却能从炼金术飞跃到正儿八经的化学学科;“同病相怜”网站不再是医务人员单方持有信息,不让病人知道,而是让患有相同慢性病的病友分享信息,人人受益。有些价值是市场创造不出来的,这些价值的创造只能靠一系列分享和相互协调性的假设,当更多人开始期待业余参与作为一种开放的选择时,这些期待就会改变文化。

第6章 从公用价值到公民价值
一个是“沙发旅行”网站,一个是“粉色内衣”运动,前者为寄宿在他人家中的女士提供参考,后者则以一种公开的女权姿态保护妇女的利益。从面向参与者的公用价值,到受益对象是所有女性的公民价值,两者大不相同。作为人类,无可救药地既想满足个人的需求,又想实现集体的效率,全心全意致力于为社会或公众服务的团体很难长久维持。从个人、群体到公众、社会,我们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利用认知盈余来创造真正的公民价值?

第7章 寻找鼠标,世界是“闲”的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在看DVD,突然她毫无征兆地从沙发上跳起来,围着屏幕背后的电线绕来绕去。爸爸问:“你在做什么?”小姑娘从屏幕后方探出头来说,“我在找鼠标。” “我们在寻找鼠标”,后来成了我的座右铭。我们四处寻找读者、观众、患者或者市民,他们有的被锁在创造和分享之外,有的享受着消极的或被禁锢的经验,我们发出叩问:如果我们能开凿出一点点认知盈余,加以利用,我们能让好事发生吗?我敢打赌,答案是肯定的。

整理一下本书的笔记

什么是认知盈余?

因为8小时工作制,人们每天会有8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人类有消费(接受信息)、分享(传播信息)、创造(提供新信息)的需求。在以前人们只在电视机前进行消费,而如今,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程度的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分享和创造。如此多的盈余时间如果能够被利用,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

人们为什么喜欢看电视?
城市人口密度暴涨以及频繁迁移,导致人们对于他人产生了不信任,所以更多的人感觉到孤独。又由于看电视是一种极其轻松的缓解孤独的手段(同时没有其他可替代产品),人们就把大量时间花费在电视上。

看电视的危害是什么?
仅仅接受信息,而不传播和创造,是浪费人类的智慧。玩游戏虽然低等,但至少比看电视要有意义。

什么是媒介、媒体?
媒介指的是传播的中间层,而非以往所认为的商业形式和素材(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传统媒体不再是稀缺资源。媒体被重新定义为:社会的连接

一些对于以往经验的错误认知——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往往会把某一代的群体定义为“懒惰、堕落”的一代。这个观点通常是错误的。他们的行为和他们的年龄关系不大,而是与社会当前的环境关系密切。
=====美国70一代成年的时候,经济环境萧条,因此他们也变得懒惰。当经济好转以后,他们就开始奋发图强

认知盈余的现象是什么?
1.美国人每年2000亿小时看电视,而维基百科总花费时间只有大约1亿小时
====编写维基百科的人的时间成本更高
2.肯尼亚的Ushahidi平台(公共地域信息传播平台)用于政治事件跟踪、监督和救灾。这个平台可以自动收集用户上传的信息、提供事件地点信息、并且便于用户用手机发布信息。
3.由于拥有相机的人足够多,所以任何事件都有可能被人们所发现
4.韩国疯牛病抗议
5.PickupPal汽车资源租赁平台
6.葛洛班的粉丝们建立的募捐组织,0%的善款用于运营!
7.召集人手捡垃圾——正向偏差——面对同样的限制、挑战、机会、资源,表现得更加出色的人——负责人的市民背后的驱动,是拥有共享文化、结构松散、相互协调的小组,比个人执行任务、使用价格信号的市场以及使用管理之道的政府都更有效
8.同病相怜网站:PatientsLikeMe.com,病人们不但在情感上相互支持,还分享彼此的医疗数据(以往因为隐私条例和专有策略,而无法获得这些数据),以帮助医疗技术更好地发展。
9.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多是怎么样耗完这些时间

为什么现在会存在认知盈余?认知盈余的条件是什么?

手段(如何做):
1.在以前没有相应技术的环境中,人们把大量时间投入与电视中。
2.人们不愿意记录电话号码,只是以前非得这么做。现在可以把号码保存在手机上,这节约了人们的大量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
3.全球受教育的人口累积每年有超过一万亿的自由时间,以及公共媒介的发明和扩散。导致了人类的盈余时间成为一种共享型的全球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和分享方式来利用它们。
4.工具赋予了我们更大的可能性

动机(为什么要做)
人们天生喜欢互动、分享与合作(哪怕为此作出贡献、付出时间或金钱)
一项工作,外部动机将驱逐内部动机。
内部动机往往出自“自治”和“胜任感”,通常工作的难度处于自己能力范围的边缘时最容易产生胜任感。另外,人们也喜欢创造一些事物,这要比单纯消费更有意义。
除了个人动机以外,人们还拥有社会动机:联系成员和分享、慷慨。而社会动机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导致分享和发现同伴的成本降低而持续增加。

人们会为了正义感而牺牲自己的利益:在最后通牒游戏中,只有当提议者和响应者的匹配关系为1VN的时候,占据优势的那一方才会分配出9:1的比例,而在其他时候,通常都接近5:5——惩罚对手的不公正行为,将会获得快感,而这足以超过因为得到少量钱而接受不公平待遇的快感(个人承当成本、却给社会带来利益——确保社会公平公正)

该如何应用动机理论?
1.人型纸板的提醒
2.托儿所的罚款给人们的迟到找到了一个理由,因此迟到的行为得到了原谅,所以迟到的行为更多了。
3.宗教,只要以捐款的形式来换取赎罪,那么罪恶就会永远存在。

机会(时间地点、同伴)
1.分享一本书=竞争分享,共享一个文件=拷贝分享

认知盈余(合作)带来的社会价值是什么?
1.在某些情况下,群体对资源的使用和管理的效率要优于市场和国家——避免了公地悲剧的出现——得益于成员之间不断的沟通和协调——参与者相互可见的行为、对共同目标的可靠承诺、成员对不轨行为的惩罚的能力——人们在社会环境中会有所节制,不那么自私
2.化学替代了炼金术的原因是因为建立起了一套实验标准和沟通准则,将众人的力量联合起来
3.当大众的评论纷纷出现后,美食家的评论不再像从前一样有用(虽然仍然需要美食家阐释主厨的用意、某道菜的历史渊源)——我们不需要一位在维基百科上学习的脑外科医生,但是我们并非也不需要一位业务的食评家。因为在需求方中:做手术的人很少,而吃饭的人很多。
4.业余未必不好——我们有时与人合作或者为他人做某事的时候,虽然很业余并有可能做砸,但是效果却比请专业人士并且圆满玩完成任务更好——唱生日快乐歌或看一部同人小说——人们需要获得内在群体的归属感或慷慨感。
5.如果某个人冒出了一个需要数十人或上千人的参与才能实现的点子,那么现在他就能以非常低的成本进行尝试,并且无须事先得到任何人的允许
6.公民的价值不会因为社会的突然转型而凸显,而是从群体工作中衍生出来——协作圈、社区、实践的方式
7.多达20亿的新参与者加入到媒体格局中,而这些领域之前是被一小撮专业人士所经营的。寻找绝佳点子的机会,就是让尽可能多的群体去尝试尽可能多的事物。未来并没有展现出任何上天注定的轨迹。事情之所以变得不同,是因为有人发现了如今有些事情能够成为现实,并且助力将它变成现实
8.在各种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的认知能力将大幅度提高,从而不再拥有以往单一的信仰——社会将变得更加多元
9.从慈善全球化、教育全球化、医疗研究实践,我们集中分享的机会,远远比一本书里所举的例子要广阔的多。书中的例子只是特例。

为什么说我们无法预测未来?
1.印刷机刚刚问世时被用于印刷赎罪机——巩固原有阶级的统治——然而同样用于印刷马丁·路德的批判《九十五条论纲》——起到了颠覆的作用。新科技仅仅是给现存社会提供了解决正在解决的事情的快速而廉价的手段。——圣经的泛滥打破了神职人员对于圣经解释的垄断。
2.新工具所提供的机会越多,任何人可以从之前社会形态推断未来的可能性也就越小。
3.在某种新工具扩散初期,就试图弄明白它的使用会如何(在哪些方面、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社会,尚为时过早:巨大的变化会滞后。
4.1990年代,所有调查问人们:你如果能上网会做什么?当时最普遍的答案集中在”查信息、做功课“等。而如今,答案集中在”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分享照片、和兴趣相投的人聊天“。
5.用户从来不会完全按照系统设计者期待或希望的那样去行动;观察家们总有让这些复杂的事务都就范(成为一个系统)的欲望——遗憾的事,社会系统很复杂(软件特点、社会互动、文化语境),不可能彻底理解它
6.心智模式的不适应:在1996年,大多数人对于网络上进行社交活动还感到不自在。

如何应对认知盈余?

挖掘认知盈余的长处:
1.我们要合理设计认知盈余的使用方式,让人们通过合作,充分挖掘其间的价值
2.由产品最活跃的用户进行创新,而非产品设计者——因为贡献仍然呈现出幂律分布(长尾理论)
3.关于如何联合协作的知识,是所有知识之母——托克维尔
4.社群利用知识的效果:社群规模大、分享成本低、知识明晰易懂、协调与合作的文化
5.要从一个工具中获得最大价值,靠的不仅仅是总体规划或跨越式发展,而是连续不断的尝试与错误。与任何一个社会来说,在这样一种转变中,要面对的关键问题是如果充分利用这个过程
6.最重要的不是我们拥有新能力,而是我们如何在技术和社会的双重层面上,将这些能力转化为机会。对所有能接近新型分享模式的人而言,我们如今面对的问题,是我们能利用这些机会来做什么。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多地依赖于我们为彼此创造什么样的机会,以及我们形成什么样的群体文化,而不是某项特殊的技术

回避认知盈余的危害:
1.创造也不全是好事。类似大笑猫这样的创造毫无疑义,但是却十分流行。
2.即便是在最简单的共同努力或自愿参与中,各个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团体之间也会存在紧张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其他很多方面一样,这个问题是无解的。这个困境只能用各种妥协来化解,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妥协会令人完全满意。其中一种帮助团队参与者增进合作能力的办法,就是共享文化的创建和维护。
3.教育不能禁止交流、但也不能鼓励完全交流(答案)。在新的工具中,需要制定新的规则。确保个人与团体之间要求的平衡。
4.建立监督和惩罚系统:
====沙发旅行和eBay都建立了一套惩罚机制以降低风险,而遇害的旅游艺术家则误以为人心本善。
====成本的下降创造了更大的尝试空间,尝试可以带来价值,并创造出更多盈利动机——但是也有很多想要不劳而获的人加入。
5.对一个社会而言,充足是比稀缺更难解决的问题。

价值的分类:

个人分享(无特定对象的分享,暂时可能没人注意,但是未来也许会有用)

公用分享(针对一个群体进行分享):(大笑猫)

公共分享(相互协作进行创造,然后面向所有可能接触到这些产品的公众)

公民分享(相互协作进行创造,尝试改变社会,改善那些未参与者的生活):(Ushahidi)

群体的特征:

群体规模:
如果群体足够大,则不可预知的可以变得可以预知。

一个群体该被当做个体的集合还是单一的群体来认识?——都是。

群体行动能力减弱的特征:配对、对某物过度赞美或崇拜、过分关注外界威胁(很可能是臆想的威胁)。
在外界威胁较大的时候,群体内部倾向于推崇比较偏执的领导人(擅长识别外在威胁),从而在群体内部形成一种令人愉悦的团结感,无论所谓的威胁是否真实存在。

如何打造卓越的社群或团队?
1.公开感谢所有提供帮助的人
2.社会感染——传播正向偏差
3.一个追求共同目标的群体必须保证自己的高效,也要保证内部成员的满足
4.大多数群体的威胁其实来自内部——陷入仅仅满足于个人情绪需求但效率低下的行为模式中——总是回避目标。因此,必须进行自我监管。群体内化标准以后,当某群体成员偏离了这个标准,其他成员就会把该成员拉回到这个标准中——相互监督和鼓励
5.最大化个人自由与最大化社会价值之间产生了矛盾。完全的个人自由和完全的社会控制都不是最优选择。我们需要管理并化解这个矛盾
6.公共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需要核心参与团队的承诺和辛勤努力,还要求团体进行自我治理并致力于接受那些防止他们受到无关及娱乐元素干扰的限制措施,专注于处理复杂的任务
7.群体需要营造出一种奖励努力工作的员工的文化。而我们需要这样的群体创造出我们需要的价值,而不仅是我们想要的价值
8.粉红内衣的成功来自于他们的目的并非为了所有成员,而是为了改善所有印度女性的自由。如果一个组织仅仅为自己的成员创造价值,那么早就失败了
9.使用那些教训来掂量对你有利的机会,而不是将它们作为一套保证成功的宝典。这些教训是:创造新机会、应对早期的成长、根据用户不断带来的意外做出调整

如何在认知盈余的时候创业?

起步:

从小做起:
======如果只有少数人用,很难创造出价值——一开始需要在最合适的地点推广
======只有在做出值得一看的成果时,团队的规模才加倍。又只有在这些人做出让其他人值得一看的成果时,团队的规模才继续加倍。
======大规模下才能运行起来的工程一般无法发展壮大。只注意创造未来大规模成功的人,在现实中往往忽略小规模的、此时此刻的成功的重要性,而这些点滴的小成功却是通往大成就的必经之路。为了拥有一个大型而优秀的系统,最好从一个小型而优秀的系统做起,并努力使它变大变强,这样做远远好过从一个大型却平淡无奇的系统做起并努力改进。——和基因突变一样

问问为什么:思考设计者的动机、思考使用者的动机

以用户能够理解和关心的方式把机会提供给用户。

提供一个能够让用户的内在动机得到回报的特别机会,最好既是个人的(自主性、竞争性),又是社会的(成员资格和慷慨心)——因为用户只会去利用那些能够被理解,并且看起来有趣又有价值的机会。

默认的胜利:对默认值的小心使用可以塑造用户的行为——用户相互交流了一些期望(这些期望必须是用户愿意去跟随的)。Backflip(网页标签)的失败在于把用户的注意力集中于个人价值,而认为社会价值是可选项。相反,Delicious将社会价值设为默认值,假设用户会非常乐于为彼此创造有价值的东西。

成长:
社会制度有2种模式:充满活力和死气沉沉。对制度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管理成长的动机。

100个用户比12个或1000个用户棘手。因为十几个人相互了解并拥有决定权,能够依赖小而精的团体规模来防止最恶劣的公共争端发生——小团体可以通过人情来进行管理。1000名用户的社区会被提供各种让他们满意的服务,有高度活跃的用户、完全消极的用户、推动者和批评家、争论者和调节者、以及各种各样的人,表现出承诺的连贯性——呈现出一种文化(大样本在统计学上趋于稳定)。
===然而100人的群体作为单个团体太大,作为社会化自给自足的团体太小。
===中型团体中的一员往往感觉很糟糕,既感受不到亲密感所带来的快乐,又得不到都市规模和多样性带来的好处
===中型团体是文化沉淀的地方(依靠协调成员之间的行为和观点),文化一旦建立,不论它是有帮助的还是可疑的,包容的还是多疑的,都很难再改变,
===团队成功的关键,是最初吸纳的十几名用户能够体现正确的文化规范——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文化规范,不同团体间存在着差异性,像Apache这样的技术性项目,需要前期的用户具备技术技能和争论的意愿,像”负责人的市民“需要积极的离经叛道者。没有任何一种用户,也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适用于所有的情况。从100人到1000人们原先的文化都很有可能依然发挥作用。

人各不同,人越多,差异越大。小团体里,每个人几乎可以平等地参与,而大团体里会有核心团队和边缘团队——协作圈模式。系统越大,核心与边缘团队之间的差异就越大——在互联网上,人们感兴趣的领域是如此之广,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

将参与贡献的单位最小化,并且将贡献的门槛降到最低,维基百科通过非常广大的参与范围使它的贡献达到了最大化。
当群体规模扩大——要么原来的参与者变成观众,要么人们各自形成了小型的、相互重叠但依然很亲密的团体——facebook让用户形成了相互重叠的社会时空你可以用户大量的用户、活跃的用户群、志同道合的用户群,但是只能3选2。。。。。。。。。。。。。。。。。。。。。。。。。。。。。。。。。。。。。。。。。

将惩罚权力下放:当有人违反规则时,用户愿意亲自去处罚这些违反者——赋予用户这个权力——一旦发生争吵,乘务员会接管权力,并强制执行——可见的执行规则的意愿实际上降低了列车管理员的执行成本。

没有人第一次就能把事情做对。维基百科的前身失败了,而Twitter直到智能手机普及才爆发能量。所以我们要不断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不断学习。学习速度要很快,每半小时就更新一次。甚至安排观察者每天观察是否有用户主动使用。需要改变、创造出一种观察用户的新方式,来替代”焦点小组“和”民意调查“。

成功也会比失败带来更多问题,因为会有敌人暗中破坏——但是计划总会漏洞百出,用户也不会按照设计者的初衷行事——虽然要提前做计划(未雨绸缪),但是限制用户的某些行为,也就限制了更多的可能性——就算对所有可想象的问题做出预防,依然要面对想象之外的问题,一般来说,用于尝新、迎接相继出现的困难,比没有遇到任何问题的情况下闭门造车更有效。文化不是靠命令产生的。任务的关键并不是要完成某件事,而是创造一种让人们愿意去做事的环境。只有出现问题以后,规则和限制才显得有价值。

明确的规则无法在一开始就建立。。。。。。。。。。。。。。。。。。。。。。。。。。。。。。

没有任何一个人或团体,没有任何一套规则或指南可以描述出所有可能的情况。唯一最伟大的有关我们能从认知盈余里得到多少价值的预测就是:这取决于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允许和鼓励彼此去试验,因为唯一能去尝试每一种可能的群体只会是每一个人。

新的沟通技术——重大的新机遇总是会造成对社会的重构。结缔组织随着这种连接着的社会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连接着的社会也随着它的结缔组织的变化而变化。

展望未来:
1.我们尽可能承受的混乱和无序的上限就是社会扩散所需的时间和精力。当新观念已经普及,社会性工具被接受,那么原来的混乱无序就不复存在。最重要的协商是社会中市民的协商,在全新的可能性下,他们是唯一能够合理决定自己想过什么样生活的人群。
2.大人们已思维定势,而通过孩子们的眼睛,也许才能够看到这个世界的潜力!孩子在电视旁边找鼠标,并且认为”如果以你为对象的媒体没有把你包含进去,那么就不值得在它面前待太久“。孩子们不必删除大人们在童年获得的只消费的经验,而他们只会假设媒介同时并排包含了消费、生产、分享这几种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
3.我们四处寻找被禁锢在创造和分享之外的人,他们有的还享受着消极的或被禁锢的经验——如果我们开凿出一点点认知盈余加以利用,给予彼此参与的机会、对彼此的尝试做出奖励,那么我们一定会让世界更加美好。

认知是人类前进的唯一武器

2016-01-18傅盛

人**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样?
我们人类是如何在同种类竞争中胜出的?
金钱、帝国、宗教是怎么回事?
科学革命又是怎么回事?
人类的未来会怎样?

这些问题都写在这本奇书中——《人类简史》。作者是个名叫尤瓦尔·赫拉利的以色列年轻人。最近我一直在读。

它的视角和结论,非常有趣。作者认为,现存一切,都是人类利用文字虚构出来的现实。我们有像河流山川这样客观的现实,也有像神、国家、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

信用、法律、权利、公司,比如猎豹移动,甚至包括国家,都是人类虚构出来的现实。就是人们共同想象的一种认知。人们相信它们存在,它们才因此存在。

也因为人们有了这样的认知,才使得大批互不相识的人有效合作。从而迅速完成几千万、几十亿人的群体协作,乃至今天超大规模的全球性连接。

《人类简史》就是一部人类认知的演化史。

1        

科学就是承认自己不知道

科学革命发展之前,人类认为自己什么都已经知道。

黄金时代属于过去。如果听从老祖宗的智慧,或许还能再换回些美好时光。如果发挥人类社会的力量,你只能勉强改善一点点。

人类已经习惯从先贤那里寻找问题的答案。

先贤是谁呢?先贤是释迦牟尼、耶稣、默罕默德,甚至是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怎么能解决?我们所有的医学发展,不如一本《黄帝内经》。我们要知道先贤是怎么样想的。先贤没有不知道的东西。所有问题他们都解决过。所以,我们只要按照他的方式去做好就够了。

1500年之前,几乎全人类都在这么想。所以没有人真的在投资研发。连火药的发明都是一场意外。真相就是天天炼丹给皇帝吃,炼着炼着就爆炸了,火药发明了。

试想宋朝当年,以当时国力之强盛,搞个研发中心天天搞火药,没准大炮就被生产出来了。但,从来没有人想过把火药运用到战争。

原因就在于:人类不相信科技能够解决问题。不相信武器的进步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人类只相信,所有的答案都在过去。他们从意识上就切断了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

比如说,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就没能给中国带来巨大的改变?

郑和七次下西洋,不但时间早于欧洲,规模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规模最大的一次,舰队将近300艘船,成员近3万人。而哥伦布仅仅带了三条小船,120个水手。

虽然我们老说郑和下西洋,如果当时再往西走点,就能发现美洲大陆了。但即使郑和下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无非就是带回来几只羊驼。仅此而已。

他不会对当时的人类社会产生任何有意义的进步。就当时的科技状态,并不是说中国落后多少,而是这种不断希望探索和征服的野心、欲望,以及对未来的坚信程度,逊色了。

还有一个神奇的例子,阿兹特克和印加帝国的灭亡。

阿兹特克和印加,两个帝国离得很近,但彼此并不知道。然而,西班牙人是知道的。所以,西班牙灭了阿兹特克帝国后,并未停下征服和探索的脚步。不但发现了邻国印加帝国,还在不久之后把它也灭了。

如果当时印加人对于周遭的世界多一点好奇,知道自己的邻居,知道西班牙人把自己邻居怎么了,就有可能更积极而成功抵御入侵。

但这样巨大的帝国却认为他们知道了一切。他们不需要知道,也不想知道,不愿意知道。以致大敌来临时,他们完全不知该如何反应,连这些穿着奇怪的人是什么都无法确定。

这不就是一种无知吗?

而西班牙人不同。他们有过去征服入侵他国的经验,知道如何去应付未知情况。这些征服者如同当时的科学家一样充满了兴奋。他们一上去就知道怎么做。几个月,几百个人,就把这个帝国灭绝了。

这并不是说欧洲人有什么独特基因。核心点都在于他们有的一种共同心态:承认无知。他们都会说“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于是,他们都觉得有走出去,寻找新发现的必要。而且,“他们都希望这样取得的新知识,能够让他们成为世界的主人”。

其实,我们认为的殖民者,这些邪恶的殖民者,行为背后都有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如果说,此前所有的入侵者,都是以掠夺为目标,那么此后,各种以科学勘测为目标的探索,又反过来使得整个人类社会大踏步往前走。

这样的科学探索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建立了什么认知呢?就是相信技术,相信科技,相信自己不知道。

这突破了以前人类的思维障碍。

只有全球人民都建立起这种认知——相信科技,相信未来更美好,我们整个现代经济体系、现代科研才有可能构建在这种认知之上。

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我们才有可能花未来的钱,才会有真正的银行,会有风险投资,才使得创业者大批涌现。

2         

科学就是承认“知”比“行”更重要

以前我们一直强调“知易行难”。但事实上是“知难行易”。如果你解决好了“知”,就能极大程度地解决好“行”的问题。

IPCreator:最难的是知行合一。

过去,我们强调实干和勤奋,但今天你会发现——本质上,认知才是最大的壁垒,不单是自己的壁垒,也是别人的壁垒,是我们最大的武器。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花了100年,可能才真正理解西方社会,或者还没有真正理解西方社会怎么运行,整个科技体系怎么运行。如果你都没有真正理解,何谈借鉴和超越呢?只有真正理解,才有机会迎头赶上。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比“行”要重要得多。

如果我们不去相信这一点,不去理解这一点,就会把这两者弄颠倒。这本书也激发了我对“知行”的一次思考。我们应该花更多时间去思考,让自己认知到事物的本质。

再比如说,马克思从没接触过一个士兵,就靠写了一本《资本论》和共产主义,极大改变了全球的面貌。这就是认知的力量。

比如Uber。因为他们相信共享这件事,才能在没有一辆汽车的情况下,改变了全球出租车产业。互联网也是在没有任何壁垒的情况下,因为认知的不同,改变了全行业。

比如猎豹国际化。不就是因为有了移动让世界变平的认知,相信了全球化是很大的浪潮,才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吗?

在我不是很懂英语、整个团队没有任何海外经历的情况下,我们敢于开展国际化,不就是因为我在美国看到了日本汽车、韩国电视、Google Play,以及由此看到的中国公司在移动工具上的赶超机会吗?

本质上真的是你的执行力很强,你的公司没有任何问题吗?不是的。而是你比别人更早地想清楚了全球化这么一件事,然后在这个方向上全力以赴。

这不是拍脑袋,而是知先于行。

3         

互联网真正的革命在于
极大缩短大家统一认知的时间

印刷时代,一本书的传播在全球可能要几百年。

进入电子、报纸、电视时代,可能只需要几年时间。

移动互联网时代,让全球人的认知开始变得统一,变成了一个全球智人大脑的头脑风暴。我们的认知迅速统一,并且迅速向前。

人类社会通过20年的互联网革命,进一步解决了认知问题。下一步生产力大爆发必然会到来。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驳斥一位教授的那句话——
没有“蒸汽机思维”,为什么就不能有“互联网思维”呢?

蒸汽机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开始加大对科技和生产的投入。它改变的不是动力问题,而是人类的思维以及对科技的认知。当然有“蒸汽机思维”。只是没这个词。

有了蒸汽机后,你才可能相信贸易,相信有限责任公司,相信投资可以挣到很多钱,等等。这也是互联网革命统一整个人类认知之后,带来的巨大机会。千万不要被那些“没有传统行业,互联网就什么都不是”这样的言论所左右。

回到这本书。

我认为,本质上它都在讲认知革命的不断升级:
第一个认知革命是智人的八卦能力,开启了150人规模的协作。
第二个是农业革命之后带来的金钱、帝国和宗教。三者都是一种认知。
第三个是科学革命。这更是一场永无休止的认知。承认和发现自己的无知,再不断探索和建立对世界的新的认知。

认知才是人类前进的唯一武器。

本文由作者 傅盛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微信公众号“猎豹傅盛”。

罗胖日:

傅盛曾经还讲过一句话——
认知差异是最重要的竞争力差异。”
这话是对创业者而言的。
认知差异决定了你在何种层级的水平上整合资源。
因此在这个时代,“降维攻击”是一件随时发生的事情。

过去一年,对我个人认知水平影响最大的两本书是——
物演通论》和《文明是副产品》。
其中,《文明是副产品》的罗辑思维版本,今日开始告别,永诀江湖。。

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

2016-12-04 吴军 罗辑思维

你好!

自从我开通微博之后,很多人给我留言。大意是让我指导他们逆袭,同时流露出对社会千般的不满。两年前中国几家报纸报道了这样一件事情:

国内一些银行公开表示给予高端客户的子女提供实习的机会,这样就会对非VIP子女造成不公,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发出感慨,说十年寒窗苦读拼不过一张VIP卡,甚至有人说三观碎裂。

文章中说的这些情况确实存在,全世界都是如此。银行在平衡客户关系和提拔寒门英才上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度,这是它们的问题,我不做评论。

今天我要给那些指望通过十年寒窗苦读就想一下子翻身的人泼点冷水,因为那是不现实的。

寒窗苦读只是一种读书态度,这种态度是好的,但是社会竞争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长期系统性动员,寒窗苦读只是成功的因素之一。

钱多、智商高、读书强、父母好、长得美都是其中的一个变量而已,命运是多个变量互动的结果。这种因为寒窗苦读所以全世界都欠你钱的三观,早一天毁掉比晚一天好。

01 任何社会都是分层的

很多年轻人确实不容易,家境不好,父母层次也不算太高,节衣缩食供着孩子读了书,毕业后也找不到好工作。看到大城市里一些家境好的孩子从小就有更多的资源,日后在社会上靠各种关系,混得如鱼得水,心里很是不平。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任何社会都是分层的。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改革开放前中国很平等不分层,不是这样的。80后的读者可以去问问你们的父母他们当时的感受。在那个时代,首先农村和城市就是无法逾越的鸿沟,农民进城被称为“盲流”。

城市之间也分三六九等,即便是北京,也有大院里和胡同里之分。那时交通倒是不拥堵,但马路除了跑公共汽车,就是极少数特权阶层专用的车道。在坐到小汽车里的人和骑自行车的人之间,还有家里装电话的和没有电话的区分。

在任何国家,历朝历代,社会都是分层的。稍微好一点的社会不过是有一个上下层之间的通道,让人员可以流动而已。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应该讲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因此才会有“屌丝逆袭”这个词出现。处在底层的人,首先要认清楚这个现实,才能有希望。

02 阶层是一个金字塔,你能往上爬几层

为了简单起见,我们不妨假定社会分为100层,站在金字塔尖的是第1层,最底下的是第100层。“逆袭”这件事,目标无非是在金字塔上往高处走几层。

没有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会每过两年就把这个金字塔打碎,然后随机地再建造一个。因此,即便经过了十年寒窗大学毕业的人,也不要指望自己毕业时,这个金字塔会被打碎,然后大家重新抢位置。

所以我每次谈到这个问题时,总是希望每一个人比较实际些,不要期望一辈子能从金字塔的第80层上升到前10层,如果能经过努力,往上挤进去几层,就很好了,而且是可以做到的。

那么怎么做呢?

我们假定,一个人目前处于第70层,他相比第69层的人一定有明显的劣势,家境也好,智力也好,才智也好,颜值也好,运气也好,总之有差距。如果他努力的程度和第69层一样,会是什么结果呢?

他最多呆在70层,甚至会跌到71层,因为下面一层的人可能更努力,或者遇到了更好的运气,占据了他的位置。很多逆袭者的误区在于,只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没有看到别人的努力。

另外,由于第69层的人占有某种优势,因此他付出8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可能比那位70层的试图逆袭者还要好。所以逆袭不成功是常态,成功的反而是少数。

03 一百米的距离,走了两代人的时间

所庆幸的是,绝大部分人在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处在松懈状态,而达不到80%的努力程度,这才给了逆袭者以机会。

不过,处在第10层的人,可能只付出10%的努力,产生的结果都比那些70层的人100%的努力结果要来得好,因此,逆袭也要讲究实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情况非常少见。

美国商业部前部长骆家辉在当上华盛顿州州长时讲,从他爷爷家到州长官邸只有一百米的距离,但是他们家人走了两代人的时间,说明逆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去过中国很多所大学,从一本到三本。不管他们为什么上了一本,或者是三本,我要说的是,三本大学的学生的普遍用功程度远不如二本的,而二本的远不如一本的。

我在清华、北大和上海交大这样的学校,晚上在校门口看不到什么学生,因为他们在校园里读书。我在很多二本的大学校门口,晚上看到的景象像是夜市。这是我看到的中国大学的现状,如果我说的不对,大家不妨给我修正和补充。

04 想要逆袭的人,没有时间抱怨

真正的逆袭是什么样子?我不妨讲一个故事。

话说18世纪末英国有一个人,按照今天中国大家在网上的说法是标准的屌丝,因为他前半生过得实在让人悲催泪下。

他出生于穷苦人家,没有读过书,十几岁时就在煤矿里当童工,但是他很好学,后来成为了一名机械工,不过直到18 岁,他还不太识字。但是,他知道,当个文盲,一辈子不会有出路,于是自掏腰包,拿出部分工资去上夜校,每周三次,从不间断。

到19岁,他才会写自己的名字,到21岁,他可以阅读并书写简单的书信了。因为地位低下,他的恋爱和婚姻也一直不顺利,最后娶了一个大他12 岁的乡村女仆。

和别人不同的是,这位技工很勤奋而有恒心。当那些蓝领工人在工作之余喝酒取乐时,他在研究机械和读书做作业。

我们这位主人公年轻时可以讲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他的太太在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后便去世了。他不得不将幼儿交给妹妹代管,不久后,他的父亲也因为工伤而瞎了双眼,要靠他照养。

不过靠着自己的努力,他在31岁那年还是当上了矿上的技师,也终于有钱将自己的儿子送入学校。

由于在矿上工作,当时矿上的瓦斯爆炸很多,他就天天琢磨发明一种矿上使用的安全灯,最后他经过努力,还真发明出来了。不过,当时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汉弗莱·戴维爵士也几乎同时独立地发明了安全灯。这引发了长达几十年的发明权之争。

我们的主人公当时只是个普通的技师,而戴维是著名的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长,也是世界上发现元素最多的人,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因此,这次争议对这位技师来讲很不利。虽然矿主们都支持他,但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不过这位技师也没有因这项发明挣到什么钱。

这时候,如果换你,你觉得该怎么办,抱怨社会不公平?或者认为自己这一代算是完蛋了,寄希望于下一代?

都不是,他对此并没有在意,而是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另一项伟大的发明之上了。最终,历史给了他一个称呼——火车之父,讲到这里,你已经猜到他就是继瓦特之后英国最伟大的发明家史蒂芬森。

我并不想给大家写鸡汤文,恰恰相反,我是用史蒂芬森的故事对比出我们身上的不足之处。对于那些试图在金字塔上爬几个台阶的人来讲,最需要具有的不是抱怨社会的不公平,而是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同时把注意力放到最该关注的事情上去。

好了,最后总结一下,这个世界不欠我们任何东西。放弃掉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做点事情,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好。

祝冬安。

2016年11月27日于硅谷

此内容归罗辑思维团队出品的「得到」APP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行动者对与己无关的事,只有三种态度——

  1. 同意的,表达赞赏
  2. 不同意,表达理解
  3. 反对的,表达宽容
    这不完全是因为胸怀宽广。
    更重要的是因为——
    他们要赶路。没空。

认知门槛:复杂性与崩溃的模式

在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900年之间,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历史学家称之为玛雅文明。玛雅帝国横跨现在的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国家和地区,考古学家推测,玛雅帝国的总人口一度超过1500万。而且,玛雅人的制陶术、纺织术、建筑水平和农耕技术,都是一流的。玛雅人有自己的日历系统、天文图、书写语言和数学运算,也拥有包括水库、运河和大坝在内的水利工程。可以说是非常发达。

但是在公元750年至850年间的某个时候,玛雅文明突然消失了。在短短一代人时间里,这个存在了3000年的古文明,不见了。

关于玛雅文明的突然消失,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被最多人接受的一种解释是,玛雅文明遭遇了严重的干旱,降雨在100年的时间里持续减少,最终导致玛雅人放弃了城市。其他的解释还包括:干旱加剧了底层人民和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大批玛雅人起来反抗王权,并且撤离城市;一种病毒的传播导致了大规模疾病;玛雅人之间的内战,把繁荣的城市变成了废墟。

这些因素或许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不过,美国社会生物学家丽贝卡·科斯塔(Rebecca Costa)给出了另一个在这些因素之上的解释:这是复杂性导致人类最终遇到了无法逾越的认知门槛,从而最终引发的社会崩溃。

放在玛雅文明这个案例中,就是在崩溃之前,玛雅人遇到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当时玛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超出了他们获取事实、分析事实、创新、计划和行动的能力”。这些问题包括:气候变化、国内动荡、粮食短缺、病毒快速蔓延、人口激增等。

科斯塔说:“一个社会再也想不出办法来解决它面对的问题,这一现象叫作认知门槛。一旦社会遭遇了认知门槛,人们就开始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留给下一代。直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问题最终将文明推到尽头。这就是文明崩溃的真正原因。”

一个能够生存下来并且继续发展的文明,和另一个生存不下去的文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可以被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一个社会是否有新的方法来战胜不断出现的认知门槛”。如果能,并且采用了预防性的措施来对付它们,文明就会克服认知门槛,克服那些复杂的问题,继续前进,如果不能,那就会陷入像玛雅文明那样的复杂性和崩溃模式。

你可能会说,为什么人类文明一定会遇到认知门槛?答案也非常简单,因为人类大脑的生物进化速度是很缓慢的,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两者之间一定会出现不平衡,不平衡的那个点,就是认知门槛。

举个例子,今天科技的进化速度,是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在进化;科技公司的增长是以指数级在增长。人类推出新的科技产品、新的金融产品的速度都非常快。但是,必须要处理这些信息的大脑,却是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历程才达到的水平。世界变化很快,但是大脑的进化是很慢的。“人类缓慢的生物进化速度和社会飞速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导致进步最终陷入停滞。”

这是速度的不匹配。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人类的大脑还有一个进化带来的特质,那就是在面对长期性复杂问题时,并不敏感。《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里斯托夫(Nicholas D.Kristof)举过一个非常容易懂的例子:“如果你碰到一条蛇,在你对付这个‘威胁’的时候,几乎整个大脑都在高速活动。然而,如果有人告诉你碳排放会毁了地球,虽然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只有一小部分大脑会思考这个未来的问题,即只有前额叶大脑皮质的一部分会稍微兴奋一下。”

在遇到认知门槛时,社会出现两个迹象。

第一个迹象是僵局,“当盛极一时的文明无法理解或解释极端复杂的巨大问题时,僵局就出现了。”僵局的意思是,我们明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会出问题,可是我们没有办法。

还是以玛雅文明为例,在玛雅文明最终灭亡之前,已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干旱、内战和日益严重的粮食短缺。但是,玛雅人拿这些问题毫无办法,他们没有办法去改善不断恶化的环境,只能把这些问题遗留给下一代,而下一代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二个迹象是:“以信仰替代知识和事实。”

所谓信仰,就是没有被证明的观点。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当我们没有办法用知识来解释世界时,我们就会用信仰来解释。比如古时候没有办法解释某个人突然精神失常时,就只能用被鬼神附体来解释了。鬼神附体显然是没有办法证实的。

与简单的用“信仰”来解释相比,用知识来解释就复杂得多了,它需要抽象概括、搜索事实、学习、推理、分析、综合、决策、判断等等。

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制度、技术和发现越来越复杂,获取知识的难度大幅增加。还是以玛雅人为例。玛雅人没有办法去解释为什么自己会面临长期干旱,也没有办法解释为什么疾病会流行,然后,他们就走向了“信仰”。考古学家在玛雅文明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神庙里被杀死的儿童和年轻女性。他们被认为是纯洁的、没有受到污染的,就被杀死来祭神。

以信仰代替事实,逐渐放弃对知识的追求,这就是崩溃的第二个迹象。

科斯塔说:“当一个文明遇到认知门槛并且开始用信仰代替知识时,最终导致崩溃的具体灾难也就相去不远了。不管崩溃是否以干旱、流行病毒或是战争的形式出现,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阻碍人们理性地理解并采取行动来解决危险问题的认知门槛。”

这就是社会生物学家丽贝卡·科斯塔提出的一种对社会停滞不前乃至崩溃的新的解释:认知门槛。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本期文章内容改写自:《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作者:丽贝卡·D·科斯塔;中信出版集团出版。

列清单:一个克服认知局限的基本方法

管理学家理查德·鲁梅尔特说,他曾经听人讲过一个关于钢铁大王卡内基和管理学家泰勒的故事。卡内基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亿万富翁,美国钢铁公司也曾一度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司。而泰勒则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1890年,在匹兹堡的一场鸡尾酒会上,有人把泰勒介绍给卡内基。在听说泰勒是一个管理学顾问之后,卡内基对泰勒说:“年轻人,如果你能告诉我一些管理学方面有用的东西,我就给你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在1890年的时候,1万美元还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旁边的人都停下了谈话,想听听泰勒究竟会给卡内基什么建议。

泰勒给出的建议是:“卡内基先生,我会建议您列出10项要做的最重要的事,然后,从第一项做起。”一周之后,泰勒收到了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

管理学家理查德·鲁梅尔特说,他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第一反应是不可思议。为什么卡内基要为这个建议支付1万美元,列清单难道不是管理学里面最基本、最小儿科的知识吗?这样一个建议对于像卡内基这样的商业巨头能有什么用?

经过思考之后,鲁梅尔特说,他发现了这个故事背后的深意。卡内基得到的好处绝对不只是一张清单,而是列这个清单的过程。泰勒的建议,不只是简单列出重要的事,也不只是一些待办事项,更不是列出以后可能会变得重要的事。

泰勒真正的建议是,让我们想清楚“重要事项”和“可做事项”之间的关系。在列清单的过程里,一个人可以借机梳理他对一些目标最初的想法,以及他对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的思考。

人们设立一个目标,然后就像导弹一样自觉地直奔目标行动。这是人对自己行为规律的一个误解。

因为人的精力和思考能力都是有限的。人很容易在做一件事的过程中,忘记其他事情,其中很多还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比如,一个人可能忙碌于工作但忽略了家庭,但是忘记自己辛苦工作的本来目标是为了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再比如,一个CEO在竞争过程中,完全忘记了竞争本来的目的是什么,注意力完全都陷入对竞争的关注里

鲁梅尔特说,其实列清单是克服个人认知局限的一个基本方法。清单本身有备忘录的作用,在列清单的过程里,我们可以把待办事项按照轻重缓急排序;除此之外,列一个“立即可以付诸行动的事情”的清单,而不是“用来担忧的事情的清单”,更能让我们把担心转化为执行力。

总之,列清单这项看似简单的管理方法,能够起到的作用,比我们想的要大很多。

来源:得到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