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Logic

logic20180717.jpg

逻辑,正确的推理规则。——DeepCreator

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是对思维过程的抽象。

Not everything makes sense. Not everything has to.
不是每件事都解释得通,也不是每件事都必须解释得通。
词霸小编:如果是对的,何必解释,时间会证明一切。如果是错的,无需解释,时间会修正一切。

Image_20180106084218.jpg

IPCreator:什么是逻辑? 简单类比
A、B是事实
+-/* /是大家能理解和接受的一套规则
A+B=C
C是观点或结论。

数学、逻辑和自然语言推理,都是推理工具,都能使论证过程和结论具有普遍性。

逻辑思维简易入门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推理的构成
第1章 什么是逻辑思维?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它 // 2
推理的研究 // 2
逻辑和推理 // 4
什么是论证 // 7
重构论证 // 10
论证和非论证 // 16

第2章 用逻辑思考 用心说话 // 20
理性接受度 // 20
理性接受度之外 // 24
从思维到语言 // 26
间接使用和比喻语言 // 32
定义:解释不清楚的语言 // 34

第3章 信念的优点 // 39
信念、负信念和不做回应 // 39
信念的优点和缺点 // 42
准确性和真 // 43
合理性 // 45
一致性 // 48
保守性和可修改性 // 53
理性和非理性 // 55

第二部分 推理和论证

第4章 论证分析的方法 // 58
重构论证的原则方法 // 58
缺少前提 // 62
扩展的论证 // 63
推理类型 // 64
规范和论证 // 65

第5章 评估演绎论证 // 71
有效性 // 71
可靠性 // 87
说服力 // 90

第6章 归纳论证分析 // 93
重构归纳论证 // 93
归纳论证的类型 // 97
评估归纳论证 // 109

第三部分 非形式谬误

第7章 论证失效的主要方式 // 114
什么是谬误 // 114
非形式谬误的分类 // 115
归纳论证什么时候会出错 // 116

第8章 避免无根据的假定 // 131
预设谬误 // 131
窃取论题 // 132
争议前提 // 140
复杂问语 // 141
虚假选言 // 144
例外谬误 // 147

第9章 从不清晰语言到不清晰推理 // 149
不清晰语言与论证失败 // 149
语义不清晰性 // 151
模糊性 // 153
歧义性 // 160
含糊谓词 // 165

第10章 避免不相干前提 // 171
相干谬误 // 171
诉诸同情 // 172
诉诸暴力 // 174
诉诸情感 // 175
人身攻击 // 178
跑题 // 182
稻草人谬误 // 184
诉诸情感总是错误的吗 // 186
第四部分 再论演绎推理

第11章 复合命题 // 190
论证:作为命题间的一种关系 // 190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193
复合命题的命题公式 // 206
使用真值表定义联结词 // 211
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 215
逻辑必然和逻辑偶然命题 // 218

第12章 核查命题逻辑论证的有效性 // 220
用真值表检查有效性 // 220
一些标准的有效形式 // 225
一种证明有效性的简明方法 // 240
什么是有效性证明 // 241

第13章 直言命题和直接推理 // 244
什么是直言命题 // 244
直言命题的文恩图示 // 250
对当方阵 // 255
其他直接推理 // 264

第14章 直言三段论 // 272
什么是直言三段论 // 272
三段论式的论证形式 // 279
用文恩图检验有效性 // 284
项的周延 // 294
有效性规则及三段论谬误 // 296

有用的逻辑学(第2版)

How to Win Every Argument: the Use and Abuse of Logic

logic20180801.jpg

目录

引 言 如何进行论证
第一章 认清 11个形式谬误
第二章 6个语言上的非形式谬误
第三章 22 个关联(省略)的非形式谬误
第四章 25 个关联(侵扰)的非形式谬误
第五章 23 个关联(假定)的非形式谬误

《十问崔永元》中的逻辑错误都在这

冯导因《手机》跟小崔结下了梁子,在沉默两个月后,倾情爆发。《十问崔永元》一出,立刻刷爆了朋友圈。真可谓是大神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据说仅评论就十多万,遗憾的是为他站台的也就十几条,成了黑色星期十。

三七到底二十几
娱乐圈的是是非非错综复杂,外人不足道也。作为一名吃瓜群众,我只是被这个“双十”对比给震懵了。要知道,在当今这个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能做到舆情一边倒是很难的,而能倒的如此之彻底,就更难。

造成这个效果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与文中的逻辑错误太多应该不无关系。刚好前几天读了《有用的逻辑学》,借此来分析一下冯导文章的逻辑硬伤。

这本书的作者梅森·皮里是英国智库亚当·斯密研究所的主席,曾为密歇根州希尔斯戴尔学院哲学与逻辑学荣誉客座教授,出版了超过40本专著,包括《提高你的智商》、《福尔摩斯IQ全书》和《谬误大全》等 。

梅森在书中逐条列出了生活中常见的87种逻辑谬误类型,其中包含了《十问崔永元》中所犯的全部逻辑错误。鉴于冯导挨了两个月的炮轰,难免释放些个人情绪,有几问干脆就是在骂街这里就不提了,本文试举其中几个存有明显逻辑谬误的问题分析一下。


敲黑板

比如第二问:如果你认为《手机》伤害了你,那你为什么不诉诸法律?既然你没诉诸法律,那就是说《手机》根本没伤害你。

这一问犯的逻辑谬误在《有用的逻辑学》中被称为“循环论证”。循环论证的特征是将本来需要证明的结论,用来当做支持结论的证据,然后无限循环,没完没了。这么说可能有点绕,我们来举个家长教育孩子的例子解释一下。

“我打你是为你好。”
“我怎么知道你是为我好?”
“因为我打了你啊!”

你看,这个逻辑就是循环论证。简单的说就是不管怎么说都是我有理。冯导的那一问首先就犯了这个逻辑错误。他说《手机》伤害了你,你应该诉诸法律啊!而为什么要诉诸法律呢?因为手机伤害了你。

事实上,《手机》伤害没伤害别人,和别人诉诸不诉诸法律是没有任何关系的,循环论证就是强行把两个无关的事件勾连在一起,仿佛具有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强行假设只要受伤就得报警,然后再进一步用没报警得出没受伤的结论。

事实上,报警和受伤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

即便顺着冯导的意思,他们是有关系的,那在第二步的推理中,冯导又不知不觉地犯了“否定前件”的错误。所谓否定前件就是以为否定前提条件,结论就会跟着变化。

比如吸烟会短命,吸烟就是前提,短命是结论。而否定前提就是不吸烟,希望通过不吸烟得出不短命的结论。这当然是不对的,即使不吸烟,坏事做多出门让雷劈了也说不定吧,所以不一定会长寿!

在冯导的逻辑中,报警就意味着有人受伤,报警是前提,受伤是结论。然后否定前提以为就能否定结论,得出没报警就肯定是没受伤。事实上也可能是受伤了,但是人家宰相肚里能撑船没说而已。


元芳,你怎么看?

第三问:意大利黑帮都没找《教父》剧组,你干吗来找我?

这条逻辑谬误叫做“诉诸权威”,也就是说权威说的就是对的,不管他是哪方面的权威。在这里冯导反其道而用之,来个权威都没干的事,你就更不应该干了。

首先意大利黑帮找没找《教父》剧组我不确定,好像花边新闻也有说找过,当然是为了表现拍的真实,是个宣传的噱头。但不管怎么说,这种使用存疑的材料在逻辑上也是应该避免的。而且,即使这个事儿是真实的,那么也不能因为哪个权威没干过什么,别人也就不能干。

第四问:你冒充社会良心,其实给诈骗集团当过代言人;你骂转基因是为了卖你的高价鸡和高价米;别说别人偷税,把你的账单拿出来晒晒。

这条信息量有点大,犯得逻辑错误也不少。先后有“揭短的人身攻击”和“你也是”两种谬误。

揭短的人身攻击是指,如果你无法攻击对方的论证,那就直接攻击你的对手。这条谬误经常在政坛上使用,比如马克吐温名篇《竞选州长》中,主人公“我”就被污蔑为伪证犯、蒙大那的小偷、挖坟盗尸犯、酗酒狂、肮脏的贿赂犯等等,目的就一个,企图让“我”最后身败名裂,从而退出竞选的游戏。

与此相同,冯导在这一问前半段的意思也是说,你就是没良心的人,所以你说的话也不是实话。如果按照这个逻辑,继续挖掘犯罪分子的口供就没有意义了,因为一旦确定身份,他再说什么都是扯谎了。

而在后半段中“你也是”的谬误是指,不关注别人主张的观点正确与否,而关注与观点无关的个人背景。

冯导的意思是,你还有脸说我逃不逃税,你本身就是个逃税的,自己心里没点X数吗?

这条反问颇有些五十步笑百步的感觉,而这种谬误也更像是一种转移视线的技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正如冯导把人分成两类,如果是“病人”那这么说可以归为无心的逻辑谬误;而如果是“坏人”那这么说可能就是别有用心的逻辑技巧了。


谁是谁知道

第五问到第十问中的错误基本上都可以列入“情感诉求”谬误。比如说,明星这个群体被你给无限抹黑,其实他们做的善事太多了。比如说,你制造恐慌致使股民受损等等。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情感诉求说白了就是煽动群众,拉人站队。让自己显得人多势众威武雄壮,从而误导人们忽略理性不再去验证事实。

在《有用的逻辑学》中梅森说,

情感激励着我们做事,而理性使我们知道该做什么事。但是诡辩者和骗子们早就知道情感侵略理性的方式。只要用适当的语言唤起人们的情感,怨恨也可能就此产生。”

另外,情感诉求这种谬误的破坏力还在于,聪明的人因为过于理性,往往害怕被人认为冷漠,所以明知是错,也会被周围的情感裹挟着向前。

以上就是对“十问”中逻辑错误的一点梳理,而你又会选择做什么人呢?逻辑谬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回看“十问”中的每一问都透着小聪明和鬼机灵,估计写完后一定有种洋洋洒洒、浑身通透的爽感。可事实证明,靠生活中得来的怼人经验是经不起理性推敲的,离开了逻辑的强力支撑,骂人都显得是在胡言乱语。

本文提到的几种谬误只是书中“非形式谬误”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有用的逻辑学》还对形式谬误、语言谬误等类型都有所介绍。

虽然这是一本介绍逻辑学的书,但是例子大多深入浅出,是一本不错的逻辑学入门书。有志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朋友可以看看,不然很容易在笑话别人三七二十三后,自己得出三七二百五。

另外,这本书是第二版发行,以前第一版的名字叫做《笨蛋,重要的是逻辑!》。如果冯导能看到这本书,不知道会对书名怎么想。

###《有用的逻辑》:告诉你变成聪明人的方法

脱口秀节目叫《奇葩说》,节目的形式就是每期一个论题,双方进行辩论,观众看着选手针锋相对,唇枪舌剑,感觉酣畅淋漓。其实辩论的实质是知识素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比较,但是知识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哪个更重要呢,当然是逻辑思维能力,因为不懂逻辑,就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举出的论据也是漏洞百出,空有一身的学问也会被人虐的体无完肤,或者直接陷入对方的圈套里。

那么我们有办法分辨逻辑的谬误,跳出逻辑陷阱吗?当然可以,这里有一本很实用的书,名字叫《有用的逻辑学》。这本书里逐条列出了在生活中常见的87中逻辑谬误类型,并将这些谬误分为5大类,包括1类形式谬误及4类非刑事的谬误,讨论了谬误发生的不同原因和条件,结合情景话的案例和对话,展现了谬误在应用中的丰富语境,并且不是穿插辛辣点评。读者可以把这本书作为手册来分辨生活中所遇到的谬误。

作者梅森·皮里是亚当·斯密斯研究所的主席,曾为密歇根州希尔斯戴尔学院哲学与逻辑学的客座教授,常已专家的身份出现在CNN和BBC的电视节目中,拥有几十部关于逻辑思维能力的书。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话,乍听之下,觉得很有道理,细细想来,又觉得哪里不对,但就是分辨不出哪里出了问题,但是当你读者这本书后,你就会发现问题所在了,看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01 肯定后件的形式谬误

看律政题材电视剧时,听到辩护律师说了这样一句话:如果他要计划谋杀,他会先为他的太太买一份额外的保险;而他确实买了一份保险。

如果你作为法官,听到了这句话,是不是裁判的天平已经倾斜,因为你发现律师的推论很有道理。其实律师就是在利用逻辑谬误来诱导法官或者陪审团,那么这句话里究竟有什么谬误呢?

这其实就是犯了肯定后件的形式谬误,就是我们确定他买了一份保险(后件),于是我们推导出他计划谋杀他的太太(前件),通过结果反推出一个单一的原因,他为太太买保险或许是出于对太太的爱或者对家庭的保护,前件和后件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除非有确实的证据,法官是不能被这个谬误来误导。

在《有用的逻辑学一书中》,梅森·皮里不光让人识破谬误,还教人如何利用谬误,当然谬误中往往隐藏的是不够光明正大的动机,看下面的例子:

“她是个荡妇。像这样的女人总爱在男人面前炫耀自己,而她每次出现在办公室时,确实打扮的光线亮丽”。

如果你懂得了肯定后件谬误的形式,你就能发现这句话是有问题的,我们肯定了她打扮的光鲜亮丽,在男人面前炫耀自己(后件),于是就推导出她是个荡妇(前件)。

如果别人觉得你说的话有道理,就说明他已经掉入了你逻辑谬误的陷阱里。

如果能够仔细研究学习这些谬误,一定会在生活中表现的更加有智慧。

02 诉诸特例的关联非形式谬误

前两天拼车去外地,一路上副驾驶位的大姐和司机相聊甚欢,话题就是:现在的孩子不用上大学了。

司机说:上大学有什么用,上了大学找不到工作的比比皆是,相反不上大学事业成功的也到处都是。

大姐也附和他的话:就是,上大学没什么用,能成才的孩子上不上大学照样成才。

他们举了很多不上大学而成功的例子,包括地球人都知道的比尔盖茨、乔布斯,还有外人不知道的他们家当老板的亲戚,同时也列举了很多上了大学仍然生活困顿的大学生,卖猪肉的北大毕业生,还有前几天刷爆网络的48岁啃老硕士以及他们邻居的亲戚的朋友的儿子。

总之,想找几个例子还是很轻松的。

我问司机:你家孩子多大了?

司机说:马上就结婚了。

我问:你们家孩子做什么工作?

他说: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我也给他整了辆车,接单跑顺风车。

我就不说话了,大姐说他有两个儿子,或许以后也可以为出租车行业贡献一份力量,就像这位出租车司机说的:我每天也不少挣。

他们慷慨激昂的言论有没有问题呢,有,就是诉诸特例的逻辑谬误,他们口中的那些人,都是些特例。

一叶障目,看不到成功的大多数人还是有文化有学历的那些人,他们只是因为自己没能成为上了大学而有有钱的那个人,所以故意创造一种貌似很有道理,其实很容易推翻的论点。

如果你知道一些《有用的逻辑学》的谬论形式,想要推翻他们的话就容易的多。

03 伪两难推理的非形式谬误

前两天领导与员工的座谈会上,一个员工给领导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少年骑摩托车违反交通规则与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老人撞了,两人同时受伤,事故现场只有一个医生,到底该救谁呢?

有人说,少年年纪轻轻,还没有好好的面对这个世界,如果就这么走了,就太可惜了。

有人说,少年有错在先,怎么能先救助犯错的人。

有人说,老人是无辜的,当然先救老人,否则太不公平。

有人说,老人就算救活了也垂垂老矣,而少年还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领导为难了,陷入了两难境地,选择救一个人就相当于放弃另一个人,那么他该如何回答呢?

最终这个领导说:这还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好回答,那么我问你一个问题吧,如果你有了答案我再回答你这个问题。

领导把皮球踢出去了,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一个新的问题来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我确定他没看过《有用的逻辑学》这本书,他的问题其实是有解的,他可以跳出别人给设的陷阱。

他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作为医者,每一个伤员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是相同的,年轻人和老人我都会救,而且我无论先救谁,都有他的理由,也会得到大家的理解。

看了上面的例子,是不是发现《有用的逻辑学》真的有用呢?它会告诉你如何变成一个聪明人。


04 学点逻辑学

办公室有两个同事,经常争辩打赌,为一件很不值得的事情一挣就是半天,输了的人要么请客吃饭,要么帮忙跑腿复印文件,但常常是小张败下阵来,我给小张推荐梅森·皮里的《有用的逻辑学》,告诉他只要对着对着里面的例子找出对方的谬误所在,下一次请吃鸡腿的人就不是他了。

小张说他看《有用的逻辑学》有什么用,他又不傻,其实这是很多人的错误观点,一如原来的我。其实学逻辑学有很多的好处,他可以打破你的知识壁垒,更容易接受新知识;会让你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增强个人职场价值; 会让你辨别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谬误,而不是被别人忽悠,让人牵着鼻子走;逻辑能力提升,你的思想才会灵敏,才会创造更多的选择。

所以我给大家推荐《有用的逻辑学》这本书,它教你如何看穿谬误、避免谬误,甚至利用谬误,从常见的言语中挖出逻辑漏洞,为对手巧妙设置诱导和言语陷阱,让你的话语字字铿锵,充满战斗力。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pyramid20180621.jpg

逻辑

逻辑(英语:logic)的字根源起于希腊语逻各斯(希腊语:λόγος),最初的意思有词语、思想、概念、论点、推理之意。后译为(法语:logique),最后发展为英文中的逻辑(英语:logic)。

逻辑本身是指是推论和证明的思想过程,而逻辑学是研究“有效推论和证明的原则与标准”的一门学科。作为一个形式科学,逻辑透过对推论的形式系统与自然语言中的论证等来研究并分类命题与论证的结构。

逻辑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从对谬论与悖论的研究之类的核心议题,到利用机率来推论及包含因果论的论证等专业的推理分析。逻辑在今日亦常被使用在论辩理论之中。

逻辑 (思维的规律和规则)

逻辑包括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包括归纳逻辑与演绎逻辑.

辩证逻辑包括矛盾逻辑与对称逻辑。对称逻辑是人的整体思维(包括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逻辑。

逻辑(理则学),源自古典希腊语 (logos),最初的意思是“词语”或“言语”,(引申出意思“思维”或“推理”),1902年严复译《穆勒名学》,将其意译为“名学”,音译为“逻辑”;因为该词是由日制汉语“伦理”一词分拆而来,所以日语还把它译为“论理学”。 传统上,逻辑被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自从十九世纪中期,逻辑经常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研究。逻辑的范围非常广阔,从核心主题如对谬论和悖论的研究,到专门的推理分析如或然正确的推理和涉及因果关系的论证。

说到中国教育的毛病,很多人说是缺乏创新教育。

但是,有一位中学校长跟我讲:

我们缺的哪里是什么创新教育?创新这事儿又不是教得会的,中国教育真正缺的是逻辑教育。具体的知识,咱们学生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但是除了在数学、物理学科里面侧面的搞了一些,日常思维和语言的逻辑性教育几乎是个空白啊!

比如说在公共辩论中,你要是说谁是谁那样不行的一定回复你说,“你行,你上啊?,哎~这就是一种典型的不讲逻辑的辨认方法。

缺乏逻辑能力也是中国学生考试厉害,但是创新竞争力并不强的原因,而逻辑能力这个事儿呢,只要从年轻时候开始做一点基本训练,马上就会有明显提升,并没有那么难。

我经常讲:想问题的时候,能够对事不对人,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就像公司团队做事,如果能对事不对人,那就一定没有公司政治的坏风气。但是这很难啊!为啥呢?

你想:传统管理的本质,就是要把公司的大目标拆分成个人的小目标,就是要让员工把注意力从事上转到人上嘛。比如说设立KPI,就是要让每一个人担心被别人比下去,担心罚钱丢人呐;至于这个KPI和公司发展有什么关系,会不会引发团队的内耗、内斗就没人操心了,这不就是对人不对事嘛,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就等于要放弃大部分的管理手段,你想想看有多难哈!

个人成长也一样,人犯糊涂往往不是智商和知识不够,而是因为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人际关系上。

视频:弱者的逻辑[罗辑思维]No.192

01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近代化以来中国人脑子当中的一根刺,这根刺是不对的,为什么?

因为在任何生志当中,弱者都有它合适的生存策略。你老虎再厉害,还能把兔子吃干净不成吗?大家是在一个均衡的状态下共生的。

就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同时,日本发生了娄似的事。1863年日本开国人家更落后但是没挨打,迅速切换到明浩维新,然后日本就崛起了。

02

有人会说,我们挨打了,是因为清政府的官员实在是太昏庸。

你听我刚才讲的那个故事,你说谁昏庸?没有一个人昏庸,包括成丰和道光皇帝,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人精,都是在自己的文化观念中,在自己的处境中做出了自以为最合适的判断。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这本书里面讲了大量的细节,有兴趣的可以买来看。那不叫哭笑不得,而是一声长叹,每一个动作都很聪明,最后堆出来的是一个巨大的悲剧。

03

回头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演化的整个过程,你会发现中国人缺的是什么?不是力量,是目标。

英国人的目标特别清晰,而中国人这边是无目标互动。

表而上看,谁强谁赢。错了,是谁的目标好,谁的目标能够拆惜为适宣曲步骤,而旦执行得好,谁赢。

04

如果你的目标只是每个月挣点钱,那好,你打一辈子工好了,你可能在中国的大城市一辈子也买不起房。

但是如果你参与到这个过程当中,公司有公司的目标,你有你的目标,那好,我们两个目标在一起博弈。我帮你公司宴现业务增长,你帮我实现个人成长,我在这儿学业务,展示给整个市场看翡的业务能力,渐渐地没准儿我的个人地位在社会上就成长了,没准儿将来我还创业呢。

那你说,我在这个过程当中跟强者的合作,我是划算呢,还是不划算呢?

05

人和人、国家和国家,本质上是目标博弈,而不是力量搏弈。

06

一个没有目标的国家或者是个体,面对一个有目标的博奔对象,会发生什么呢?

表面上看没准儿挺热闹的,你一拳我一掌,你个动作,我给一个回应。甚至在局部看,我还比你聪明,耍得你团团转。但是,你每一个动作因为缺失目标,都是应激反应.应激反应堆出来的就是总体的系统的素,就是最后看来是一场巨大的荒谬。

07

有一个关系还不错的人,突然找你借钱,数目还不少,比如说借一万捷钱。你觉得咱俩交情没到那份上,然后就纠结,你这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就是目标感丧失。我又不想得罪这个人,但是我叉舍不得把钱借给他,然后就纠结。

纠结的结果是什么?只可能是两种。第一,想了半天,还是把钱借了,人家发现你抠抠索索的,你还是把人得罪了,然后钱还没了。要么,你就坚决不惜,找各种借口,也让对方看出来,虽然钱省下,还是把人得罪了。所以你看,没有目标感,最后一定是你吃亏。

一个聪明的有目标感的人会怎么办呢?

如果你判定我的目标就是要结交这个人,从此一辈子我当他的恩人,这个目标感一树立,别废话了,赶紧把钱给人家,而且还要问一句,还需要哥们儿什么其他帮助吗?这人一辈子感激涕零。

如果我就是不愿意借呢?那也行,这也是个目标,我的目标立即切换成什么?就是我坚决不能把钱给他,而且我还不能把这人得罪丁。这有的是方法,你就说我实在是没钱,我老婆也不让我借等等,找个借口,然后随后给人打个电话,请人吃个饭。或者借一万不给,借五百总行吧?五百不要你还了,给人送个小礼物。一旦这个目标确定下来,其实这个关系的损坏是很容易就修复的。

所以大量的人在这种人际关系当中处理不好,本质是什么?还是我们刚才讲的,没有目标感。

08

一个人为人处事,其实就是活个目标感。

如果你有目标,全世再都是你的资源,你在走向目标的过程当中,每一步都是获得滋养,哪怕你做错了。

你如果没有目标感,全世界都对你相成戕害。因为你在做应激反应的过程中,永远是在积累毒素,哪怕你做对了。

—节目策划—

菁城于,《罗辑思维》节目主编,经济专栏作家

本期节目,罗胖推荐阅读的书目是《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作者是被称为“历史顽主”的历史学者端木赐香。

—本期荐书—

有句老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这话,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的注解,痛快。

这个世界,强者有强者的进击,弱者就完全没机会活下去了吗?

这本书告诉你:找到目标,弱者就有机会。

手机版播放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2NzQ0NDQ0MA==.html

中国逻辑

作者:易中天

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另一种叫“中国逻辑”。

第一,问态度,不问事实。比如南方周末发表王彬彬的文章,质疑汪晖涉嫌剽窃,马上就有人说王彬彬态度不好。其实,汪晖抄没抄,是一个“事实判断”。跟王彬彬的态度,又有什么关系?如果抄了,王彬彬态度再好,他也是抄了。如果没抄,王彬彬态度再不好,也没抄,怎么连这个都搞不清楚呢?这就是典型的中国逻辑。

第二,问动机,不问是非。动机是第一重要的,事实是非则可以不顾。比如一个贪官为了保命,揭发另一个贪官。难道因为他“动机不纯”,纪检委就不查了?当然,一个人的错误,如果是“无心之过”,应该原谅。但这总得在认定事实之后嘛。

第三,问亲疏,不问道理。只要是自家人,说什么都是对的。如果是自己仇恨、反对的人,说啥都不对。他不是反对你的意见,是反对你这个人。哪怕你跟他意见一致,他也要从动机、态度等方面,找你的茬。

现在最喜欢讲“中国逻辑”的,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把水搅混。这种人,我称之为“乌贼”;第二种是“疯狗”,逮谁咬谁;第三就是“脑残”,人数最多。乌贼是使坏的,疯狗是咬人的,脑残是起哄的。共同特点,是不讲事实,不讲逻辑,不讲道理

罗胖感慨:想观赏上述“中国逻辑“吗?一旦名人之间掐起来了,两边的粉丝很快就会上演给你看。嘿嘿。你懂的。

今天《罗辑思维》在优酷上线第七期《困境中的八零后》,大家胡乱看看。作揖下。

最新一期罗辑思维视频我介绍了郑也夫的观点,“如果没有计划生育,中国的高考竞争就不会如此惨烈”。结果很多朋友就不同意了,“罗胖你说的不对呀,就算没有计划生育,还是每家一个孩子参加高考,竞争人数是一样的啊,怎么说可以减少竞争呢?”如果纯粹从逻辑上讲,你的说法有道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兴趣问题。当家里有两个以上孩子的时候,父母就不会逼那个唯一的孩子去读书,而是选择最有兴趣的那个去参加高考,其他的孩子大家则会充分尊重他们自由意志的选择,该干嘛干嘛去。竞争这个东西在人类社会从来都不会消失,只不过分成“良性”和“恶性”,所谓“良性”就是基于兴趣和自由意愿参与的竞争。人不是物,所以社会问题也不完全适用于简单的逻辑推理。

阴谋论的心理逻辑

作者:武志红

模糊中,蕴育着各种可能性
但是,模糊中藏着的各种可能性,会让人不安、难受,最极端时,会让人有失控感。有失控感的人,会急着逃离模糊感,而寻求确定感,以此让自己恢复控制感。

各种大事爆发后,阴谋论会必然盛行。阴谋论,就是给了阴谋论信奉者一种虚假的控制感。

马航客机失联,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定答案,这会让无数人不安,所以阴谋论更加盛行。特别是,各种阴谋论都指向美国。
打开百度,输入“马航阴谋美国”这几个关键字,就会看到如下消息:
没觉得么,马航就是一个阴谋,操盘者很可能就是山姆大叔。

马航事件,美国阴谋?
马航也许是美国的阴谋。
马航失联,美国的阴谋,做好防范。
马航MH370事件是美国彻头彻尾的阴谋!
马航事件到底是不是美国的阴谋!

这些标题,已有点歇斯底里,但若打开关于马航客机事件的任何一个大的报道,然后点开下面的评论,就会看到更歇斯底里的阴谋论论调。

这些论调,都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不是推论,这就是事实,我无比确定这就是事实,美国不是一直都这么干吗?

2001年9月,我研究生毕业,到广州日报工作,做的恰巧是国际新闻,没多久就遇到了“9•11”事件,然后是美国发起的阿富汗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等等。那时小布什主政的美国政府,对这个世界做的事,远多于现在。并且,我还做了几年的国际新闻,也是超敬业的那种,丝毫没形成美国阴谋论的论调,马航客机事件,更不会有。但我很熟悉这种论调,所以预料到,一直是悬念的马航客机事件,一定也会引起更为广泛的美国阴谋论。

有意思的是,美国阴谋论不仅是普通网友的调调,一些网络大V也有,甚至我看到一些心理学专业人士也有,不过他们表达的特别压抑。或许,心理学专业人士是怕同行给他下诊断吧,他们头脑上也知道这种调调有问题,但头脑上清楚却遏制不住他们内心里的倾向。

那么,心理学上怎么看美国阴谋论?

用我前面的控制和失控的理论来解释,是最简单的,即马航事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确定答案,这让人不安,而阴谋论可以让人有一种确定感。

为什么是美国?因为,将这个世界上各种灾难,确定的和不确定的,都指向对这个世界影响力最大的美国,的确是一个简便的归因。

但是,这种归因,不折不扣是一种被迫害妄想

你如何知觉外部世界?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又是美国)将此分成四个等级。最好的等级,是你信任外部世界,并因此可以向外部世界倾注你的热情;次好的,是你将外部世界过度理想化,譬如你觉得美国是世界救世主;次差的,是将外部世界知觉为一个苛刻的存在,它会满足你的一些需求,但很苛刻,你稍有差池,它便会惩罚你,譬如邪教信徒;最差的,是你将外部世界知觉为被一个无所不能的迫害者所掌控。

最差的这个等级,即被迫害。

被迫害也可以分两个等级:一,你很容易感觉到被迫害,但迫害你的,是很多因素,并未统一成一个整体;二,你觉得,存在一个系统的迫害者,一切不好的事情都是它干的。后者,即著名的被迫害妄想。

被迫害妄想,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经典症状,患有此症状的人,会觉得他在被某个无所不能的人构建的一个加害系统所监视所迫害,自己的一切不幸和意外都是他和这个系统干的。

严重的美国阴谋论,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被迫害妄想。第一,事情上的一切事情都有联系,它们都有同一个负责者——美国;第二,美国与各种力量构建了一个简直无所不能的体系;第三,任何敢和美国对抗的力量,譬如普京,都好了不起!

所以,持有这个论调的人,会很容易将乌克兰危机、马航客机事件、钓鱼岛争端与南海争端等等联系在一起,并觉得美国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是要借马航客机上的中国人,转移中国政府注意力等等。

作为曾希望成为国际问题专家的前媒体人,我想说,美国虽然很强大,它的影响力非凡,但它的影响力远不能这么具体而精微。其实是,这是持阴谋论的人的头脑在下一盘想象中的棋。真实的世界充满偶然和意外,而头脑的世界,则很容易走向因果论,且将各种因素轻易联系在一起。

这样不也挺爽的,当头脑做此想象时,好像整个世界都成了自己头脑所掌控的一盘棋,自己就成了那个下棋的人。

王小波在一篇杂文中写到,一次他和哥哥去看一个朋友,那哥们正站在一张世界地图面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想象自己在指挥着千军万马,可以怎样攻下美国等等。

这是美国阴谋论者的一体两面吧,其实是,做此论调的人,在妄想着如何控制世界。

罗胖曰:
阴谋论者的世界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喜欢简单故事——这是没长大。
2,喜欢扮演弱者——这是长不大。
3,喜欢愤怒——这是不愿意长大。
所以,阴谋论者,就是哪吒,就是葫芦娃,就是三毛。。。。

最迷人的性感是严密的大脑


2016-01-15罗振宇

右边这个男人,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被中国粉丝称作“卷福”,有好事者测算过,他的脸大概是28厘米,比他的搭档几乎长出1/4。

就是这张脸,在2012年英国太阳报“性感男性”投票中拔得头筹,力压小贝,2013年入选全球最俊美的男星脸蛋。

这一切都发生在本尼迪克特2012年开始在《神探夏洛克》里扮演福尔摩斯以后。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混演艺圈混了10年,就算演技过硬,可从来没人说过他好看。

一个人,如果头脑牛逼到了一定程度,哪怕只是演的,他也能创造一种迷人的性感。

福尔摩斯的大脑最强大的是哪部分?逻辑推理啊。

这个星期我向大家推荐的《推理的迷宫》和《囚徒的困境》就是两本训练逻辑思维的好书。

《推理的迷宫》

作者搜集了最经典的哲学悖论和逻辑谜题,内容涉及逻辑学、哲学、数学、物理学、决策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

读这书,高级目标是武装缜密的大脑,低级目标是吹牛秀个肌肉。

《囚徒的困境》

这是一个有关“邪恶”的问题,一本关于博弈论以及它在冷战和核军备竞赛中的作用的社会历史教科书。

作者从美苏导弹危机引出博弈论的基础知识,并不是最精深的武功招式,但是有了这些内功心法,新手小白也就可以去理解一切经济、社会关系中的局中人、行动、信息、策略、收益、均衡和结果。

知识脆弱,逻辑永存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体系强调背诵考试,缺乏逻辑和推理的启蒙。

可我们知道,就算能把《相对论》的每一个标点符号背诵下来,你也成不了物理学家。

整个人类的知识体系都是有假设存在的,而知识是很脆弱的东西,甚至突然间出现的一件事,就能把我们以前所知道的所有东西推翻。

知识是可以背诵的,只有拥有逻辑能力,才能够识别知识乃至创造知识。

只有把基本的分析技巧,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本能,人才都能够成为独立的智者,自己能鉴别和取舍真假,用理性构建自己的认识,而不被情绪和冲动所裹挟,也不被煽动和诱惑而操纵。

在我看来,一个人基本的逻辑分析习惯,应该最晚在高中毕业就建立起来。

欧美是从中小学教育开始就有大量这类训练。以下是法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布在文理各个学科。

•艺术作品能培养我们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吗?
•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
•文化是否使人类偏离自然?
•是否所有的信仰都是与理性相悖的?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考察的只是用逻辑和推理证明自己观点的能力。

你想过这些问题吗?你的答案怎么才能说服别人?

告别标准化考试之后,你的人生其实时时处处需要这样的分析和推理。

如果这些问题让你陷入“困境”和“迷宫”,说明你的大脑需要修补了。

更何况,在这个看脸的时代,被严密的逻辑推理武装过的大脑,会让你变得好看起来。

关于作者:畅销书王者

这两本书的作者威廉·庞德斯通是美国超级畅销书作家,迄今为止已出版作品14部,题材各异,本本畅销。
他是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高材生。
他是世界知名杂志《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哈珀斯》的长期撰稿人。
他是著名电视、电台节目《大卫·莱特曼深夜秀》《CBS早间新闻》的常客。
《推理的迷宫》和《囚徒的困境》断版多年,罗辑思维携手中信出版社复活,独家销售。
眼看放假了,想不想像“卷福”一样,拉高整个互联网时代的智商?

中国人的错误推理

作者:宋怀常
感谢网友郑璇在有道云笔记分享本文

在生活中,人们即使不经过专门地学习,也会自然而然形成一些固定的思维逻辑,但按照这些逻辑来推理,往往不能推出确定的结论。如果再按照这些或然性的结论做其它推理,那就更没有说服力了。我们前面谈的以偏概全、类比推理等也是这种情况。

我们在与人的讨论中有时会发现这种现象:你说的话明明不是这个意思,但某人却认为你就是这个意思,然后他根据这个错误的理解对你进行批驳。显然,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攻击的其实是一个与你无关的观点。

对于这种行为,有人给了一个形象的比方:他自己树立了一个靶子,却说是别人的靶子,然后对着这个靶子进行猛烈的攻击。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多次谈到同性恋的问题,引起不少人的攻击。有个人在网上发评论说:“我是个医学院的教授,我认为,同性恋不宜提倡。”这里面有明显的逻辑错误,

他作出了错误的推论。因为李银河从来没有说过要提倡同性恋,只是说政府和公众要正视,而不要装作看不见而已。

这位教授对李银河观点的理解是错误的,他的逻辑就是:你替同性恋说话,你就是提倡同性恋。这是没有道理的。他所反驳的观点根本就不是李银河的观点,这不是乱放炮嘛!并且,此人还以“教授”自居,似乎做了教授就代表了正确,显示了其无知与自大,格调更低一等。而攻击李银河的人中,大部分人的逻辑都是和这位“医学院的教授”差不多的。

在反驳论证中,象这位“医学院的教授”一样思维的人非常多,他们经常会对别人的观点做出片面的或是错误的理解,得出一个与别人原意不相符合的结论,并且把这个结论当成别人的观点进行反驳和攻击。

按照一些愤青的逻辑,一个中国人,你夸日本好,那你就是汉奸;你夸美国好,你就是“鹦鹉”;你说中国不好,那你就是卖国贼。毫无疑问,这些论断是有问题的,是没有道理的,夸不夸中国,夸不夸日美,和是不是汉奸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样的前提不能推出这样的结论。

现在经常有人谈中国与美国的差距,谈美国的优势,这时就有人反驳:“美国不是天堂。”这个反驳是没有道理的。一个人夸奖美国,并不能证明这个人认为美国完美,这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必然性。

《中国不高兴》一书中有一个观点:“这次金融危机体现了美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全面腐朽。”这个推论同样是过于简单化,由一次金融危机并不能得出这个国家全面腐朽的结论。该书把金融危机的缘由归结于美国老百姓“不干活想住大房子”,简直就是小学生的思维,简单得可笑。如果不干活就能住大房子,谁会不愿意呢?绝不是只有美国人会这样想。

罗胖曰:
本文作者真的错怪中国人了。
西方议会里的辩论,有的是比某些中国人还不着调儿的。
不妨来看一段美国前参议员瑞克.圣道伦(Rick Santorum)的话——
“如果最高法院说,你有权在自己的房间里发生双方同意的同性性行为,那么,你就有权重婚,你就有权多婚,你就有权乱伦,你就有权通奸。你就有权做任何事。”
嗯。这种混账话有个专有名词——“滑坡论证”。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