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erendipity

serendipity20180729.jpg

复利效应的终极体现。

有意用功,无意成功
坚持走少有,正确和价值之路,才有惊喜的可能性

惊喜与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什么是惊喜?

姜文的电影里总是有很多好玩的台词,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才忽然想到,Serendipity 可以直接翻译为“ 惊喜 ”,虽然还差了一层意味,可实际上总比“意外的好运”来的自然一些,因为“惊喜”是一个已经用熟了的词汇。

Serendipity 这个词,被认为是地球上最难翻译的一个词,也是英国人最喜欢的一个词 —— Jesus 和 Money 排在并列第十。

牛津的解释是: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events by chance in a happy or beneficial way. 以愉悦的或有益的方式,偶然发生或发展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

Wiktionary 的解释是:

An unsought, unintended, and/or unexpected, but fortunate, discovery and/or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happens by accident. 并未刻意寻找的,并未提前期待的,可又是幸运的且意外发现(或学习经验)。

最近十年里,提起 Serenidipity,最著名的一个例子是一种蓝色药片,名称叫“西地那非”,也译作“喜多芬”。这个药物原本的研发目的是治疗心脏病,最终双盲测试失败;可后来竟然发现这东西可以治疗男人的阳痿…… 嗯,对,这蓝色药片在中国的名字是“伟哥”。

其实在中文中,也早就有了相同的意识,我们经常说的“机缘巧合”,某种意义上也是同一个意思,只不过“惊喜”也好,“机缘巧合”也罢,它们不像 Serendipity 那样是为了描述一个现象而刻意锻造的一个词汇。

以下,我就直接用“惊喜”这个词翻译和替代“Serendipity” 了。

科学史上充满了这种惊喜,阿司匹林、微波炉、X 光透视,都是惊喜的产物。再比如,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甚至没有就绝对不行的一种物质,玻璃,也是惊喜的产物。

许多年来,“惊喜”一直是我最痴迷的概念,我身边的人总是反复听到我提及这个词汇,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总觉得这事儿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 这从他们的眼神和其后的行动可以明显看得出来。

这是我的“ 操作系统”中一个格外重要的 概念 ,久而久之,我也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 方法论 。我有个朋友,闫文闻,一个连续创业者,最近的一个创业项目是 音乐笔记,一个手环,可以纪录肌肉电,于是可以在弹琴的时候自动生成“音乐笔记”,这可是能让音乐教育发生惊天逆转的事情。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说一次:

哎,这好事儿怎么总发生在你身上呢?

或者换个说法:

哎,你咋总能摊上这好事儿呢?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第一条,就是

  1.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至于那好运是什么,不知道,但它就是会发生的,这事儿你必须提前知道。 我真的相信惊喜是可以创造的,而且从一开始就笃信这事儿。

在 28 岁之前,我没啥太多的好运,甚至厄运连连。

出生就营养不良,乃至于后面几颗牙齿都发育不全;上学没多久滑冰栽倒,脑震荡,后遗症就是原本很会唱歌,结果那次之后就开始五音不全;初中的时候晚上回家写作业趴桌子上睡着了,结果三叉神经麻痹 —— 就是面瘫;那之后没多久又因为在大河里游泳差点被淹死;又过半年,骑自行车被大卡车从后面“追尾”整个人飞出几米之外;高二的时候,在一场能决定是否保送清华的计算机竞赛中我的名额被老师换成了他自己的侄子;高考前的三周,急性阑尾炎入院手术……(这些经历中的一些后面我还会细讲)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笃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好运的呢?大学的时候认真研究概率论的时候。如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随机的,而有些事件是好的,有些事件是坏的,那么无论我现在遇到过的坏事儿有多少,好事儿还是会出现的,大小不同而已,早晚而已。这是多简单的道理啊!

果然,26 岁之后,我的倒霉事儿开始少了起来,幸运事儿渐渐开始多了起来……这就是乐观,这也是乐观的力量。 乐观是一种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一种态度。

  1.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为什么小的时候倒霉事儿相对较多呢?在我看来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没能力和实力做出 主动的选择
没有足够完善的逻辑思考能力

第一个不用说了,大家都差不多。在这一点上,富二代有更多的幸运。中国人对富二代有格外的鄙视,是因为富人反复被打倒,搞得最终好像只有暴发户才能生出富二代似的。Serendipity 这个词的锻造者就是个富二代,后面再专门找个篇幅介绍一下这个人和这个词的来历。

在我看来, 所谓“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其实只不过是打磨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其完善,乃至于你不大可能去做未来可能产生恶果的事情。

二十六岁那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不够完善 —— 尽管总是有人说我聪明,可这并不算数。我的逻辑思考能力就是不够完善的,甚至在同一天上午下午听到两个截然相反的理论,竟然觉得他们都是有道理的!于是我钻进图书馆,找到了我的启蒙读物《 Beyond Feelings》……

笃信逻辑,精于推演,是 活在未来的关键。有些事情,有些选择,在做的那一瞬间,就注定了未来一定会倒霉,这样的事情不能去做。

这也是个公开的例子。有些人知道,但具体名字我就隐去罢。曾经有个人要求我做一件我不应该做的事情,我不肯,于是他说,大意是:

你这样这样悄悄做就行了,我一定帮你保密。

我看着那条私信一下子被逗乐了,心想,我这种人,需要你这种人帮我保密,那我以后还怎么活下去啊?开玩笑!于是,我只好公开地说,

我做事情,该公开的都是公开的;此为其一,其二,我不做需要别人给我保密的事情,那样没劲。

于是,后面的很多麻烦就自动消失了,或者准确地说,原本就不存在了。

  1. 保持开放

不要给自己建造围墙。

围墙的作用除了可能提供一些庇护之外,更大的作用是让别人走不进来、也让你走不出去。

这个例子我说过好多次了,我在 Twitter 上 Follow 了 18,000+ 账户,为什么呢?因为我不觉得预先筛选信息对我有好处。而且从逻辑上看,我们明明要的是 信息 ,却通过 人 来过滤,这是效率相当低下的方式。

迄今为止,别人能看到的,在我身上发生的最大惊喜,就是比特币。

……当然还有更大的惊喜,只不过我没必要告诉别人而已。

我怎么知道比特币的啊?这并不完全是意外,一定程度上,这是我特有的方法论的结果。就是因为我 Follow 了那么多人,我才会有机会“随便扫了一眼,看到一个惊悚的新闻标题”:

“这个虚拟币价格超过了一美元!”

有些东西、有些知识,一旦知道了,就是不可逆的,你不可能从此装作不知道。于是我就开始去研究这个东西去了……

可问题是,如果我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给自己建个围墙,提前过滤了很多信息,只关注自己觉得重要的人物,那么我估计早晚也会知道比特币的 —— 许多年后呗。

开放(Open)就是可以创造好运和惊喜的,无论在哪个领域。 开源运动不是没有原因的,开源软件的作者无一例外都遇到过惊喜;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一样,许多年来很多人因此遇到了惊喜…… 反过来,封闭是一种打压惊喜的模式,不多说了罢。

  1. 持续学习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每个真正习得过技能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出惊叹:

真没想到在这里可以用上!

《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我就提到过好几个我自己的例子,读者可以自己去翻。这并不是只有在我身上才能发生的事情,这是很多人都经历过的事情,只不过是我写出来了,并且比较戏剧性;又只不过是我一直在互联网上公开地生活着(尽管我从不谈及隐私),于是人们又看到了更为戏剧性的结果而已。

学习真的很简单,

学习 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 概念 。

这在之前已经说过。那么为什么持续学习一定会产生好运和惊喜呢?理由也很简单, 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若是你脑子里有用的概念寥寥无几,他们之间有什么连接价值啊?就算有连接,又怎么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呢?这道理是不是很浅显?

所以,学习的定义,在我的操作系统也是不一样的:

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

  1. 创造更多的连接

前面已经提到, 只有节点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出现。 概念如此,那么,掌握概念的人们更是如此罢。这曾是我的猜想,现在是我的方法论。

认识很多的人,其实是没用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操作系统的,或者即便有,也是过时的操作系统。认识他们没用,不仅没用,甚至是一种罪,因为你在耽误自己可能的效率。

要想办法认识很多真正拥有高效率的操作系统的人。长期以来,我发现外界的定义都是没用的,学历、身份、地位等各种标签,都是除了迷惑他人之外完全没用的东西。到最后,只有一种方式有用:

交流

可能是坐下来喝茶,也可能是读对方的文字,更可能是长期观察。甄别出那些有属于自己的高效操作系统的人,甄别出那些愿意打磨自己的操作系统的人,遇到了,必须 马上连接。

这还不够,我甚至开始用各种方式创造可能产生连接的模型,比如《共同成长》社群,再比如我正在创作的《七年就是一辈子》—— 最终,那不是一本书,那是一个社群,一个会产生很多有效连接的社群,一个注定会产生意外惊喜的社群。

  1. 保留适当的随机

因果思考,是人类固化在基因里的一种思考模式。所以人们通常难以理解没有因果的事情竟然可能发生。随机就是不讲究因果的,所以,这样的事情需要千百年才能形成学科,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刻进人类的基因。所以,即便是现在,还是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依然并不理解随机究竟是什么,在他们的操作系统里,依然运行着这样的方法论:

“万物皆有因果”。

事实上,宗教之所以长存,依赖的也是这个方法论。因为做了好事所以可以上天堂;因为做了坏事就必须下地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都是完全基于因果的世界观。

可是,一旦概率论确立,这世界上开始有一些人能够理解随机的概念,开始明白 这世上有些事儿是不讲因果的 。你抛一个硬币,结果是正面,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反面呢?不是因为你抛了一个硬币,也不是因为你上一次抛硬币的结果是反面…… 没有原因。反过来,当你抛出一个硬币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那是随机事件,所以我们也知道那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至于究竟是哪一面,概率是 1:1 —— 虽然我们不知道确切的结果,但我们确切地知道可能性。

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我曾经提到过学习的时候不要问有什么用,因为不一定在将来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用到。本质上来看,这也是一种放弃直接因果判断,利用一定的随机性创造惊喜的方法论。

对,在一些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因果思考与判断,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添加一点随机性,就是创造惊喜的方法论。在我们所创见的社群中,由于我们刻意创建了更多的连接,所以就更可能有机会随机地去认识一些人。注意,其实是一定范围内随机,毕竟不是跑到大街上随便撞到谁就开始准备与人家交往……

  1.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不要做一个低级的单任务操作系统。

过去我一直不好意思公开说,因为觉得说出来太伤人。现在我是个连《 挤挤都会有的》这种书都敢写的人,有些事儿也想开了,有些事儿也不在乎了,所以就直说罢。

我特别讨厌别人跟我说:“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儿”;我觉得这样的人很笨。我也特别讨厌别人说我,“笑来你做的事儿太多了,不够专注”—— DOS 是没办法理解 Unix 的。

人笨一点是没关系的,这世界之所以进步了,就表现在它允许笨蛋们活得很好。但,人不能因为自己笨,就觉得别人也笨;更不能要求别人有义务跟自己一样笨。不过,我们反过来倒是能够理解,笨蛋不知道自己笨,即便别人指出来也不肯相信自己笨的。

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 ,我们的输入设备那么多,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不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如何处理?别听某些愚蠢的心理学家在那里“有根有据地”证明切换任务多么降低效率……这帮人是属于那种天天做一套却努力相信另一套的人。从小上学,就是第一节课语文,下节课数学,再下一节课生物……我们从来都是一天里处理很多事情,面对很多领域的,你什么时候见到一个学校这样安排课?第一周只学语文、下一周只学数学…… 就这样一路读到博士,竟然写篇论文说切换任务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这也太过份了吧?

国内的人这么想事儿我就更不理解了,明明在读小学的时候就应该读过华罗庚的《统筹方法》的啊!这不是什么必须读了博士才能明白的道理啊!

要是所谓的专注指的是永远只做一件事儿,那我这种人完全活不下去啊…… 我搞什么创业啊,我搞什么投资啊?我得一辈子教英语才对……不对,我甚至不能教英语,我得做一辈子销售……嗯?还是不对,我大学学得是会计,可实际上我一天会计都没有做过。

通过恰当的统筹,让自己多开几个进程,齐头并进地去做一些事情,永远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而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也是创造惊喜的好方法,理由很简单,效率高了,成果就多了,成果这东西,跟之前提到的“连接”啊、“节点”啊一样,越多越好,这些成果本身也是节点,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连接,最终一样产生聚变,至于能够获得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所获得。

好了,回顾一下,创造惊喜的方法论,有这么七个:

你必须相信你自己会有好运的
尽量不做可能倒霉的事情
保持开放
持续学习
创造更多的连接
保留适当的随机
多管齐下,齐头并进

其实,这些都是老生常谈,无非是在说这么几件事儿: 逻辑很重要、概率学很重要、统筹学很重要 —— 这些明明原本就是应该在学校里就搞定的事情,却基于种种原因,被绝大多数人忽视了、误解了、稀里糊涂地放弃了而已。

意料之外——如何将意外变成惊喜

The Attack of the Unexpected: A guide to surprises and uncertainty

我们每个人、每个公司、包括整个社会都在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世界的任何角落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意外。有些意外无伤大雅,有些意外可怕至极。我们是否有能力精准地判断前方会发生什么?是否有能力去掌控它,扭转它的走向,从而操纵意外的结局?

《意料之外》的作者,著名趋势研究专家马格努斯•林奎斯特,将挑战人们思考未知和想象未来的模式,带领我们走出短视,学会准确判断和预测,为一切不确定性做好变革的准备。这需要越快越好,否则当变革的迫切需要最终到来时,当你从后视镜看到追逐者越来越逼近你时,就为时已晚,你已经没有更快的档位来加速了。

编辑推荐:

《意料之外:如何将意外变成惊喜》挑战了塔勒布《黑天鹅》中的理念,带给了我们观察、面对意外的全新视角。《意料之外》告诉我们:我们身边的一切,包括你所以为平常雷同的每个日常生活,其中都包涵着无数个意外,只不过人们对这些意外视而不见。如果我们能够去发现这些意外,就既能避免意外会带来的损失,也能够敏锐地利用意外创造巨大价值。

本书对意外的态度是相当积极的,作者提出不要憎恨意外,而要更关注意外能给世界带来什么,意外能为我们创造什么。由于这种积极,作者的叙述显得更加理性、宏观、心平气和,不会让人陷入类似书籍经常给我们带来的焦虑感、紧迫感之中,而是让人获得一种发自内心的强大力量。

对于公司:

意外很可能成为绝佳的生意伙伴

意外能带来产品创新的奇迹

意外能打破被老旧经验冻结的公司模式

意外能突破屏蔽新思想的僵化系统

意外的干预为公司带来全方位革新

意外能让大公司摆脱所谓“精确的诅咒”

意外能帮助公司打造应对任何不测的文化

……

对于个人:

意外能够大力开发我们的头脑

意外能为人类带来持续不断的惊喜

意外会催生“惊喜经济”(比如苹果公司的成功)

意外能给人带来惊人创造力

意外能够预防老年痴呆让人保持振奋

……

对于社会

意外能够催生强大的复原力

目录 · · · · · ·
自 序 周而复始 // XI
过去已经消逝。未来正迎面而来。

引 言 措手不及 // XVII
我们确实遇“袭”了。袭击者不是古老的信仰、二氧化碳排放、原教旨主义、超级恐怖主义或是严重的金融危机,而是形形色色的“意外”。
地狱十年 // XVII
世界性的大紊乱 // XIX
我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书? // XXI
意外的五个维度 // XXIII
意外来袭的夜晚 // XXV


第一章 期望是“0”,现实却是“1”:什么是意外?
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产生矛盾时,现实本身就成了“意外”。
处处隐藏着意外的一天 // 005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关注 // 008
罕见事件的力量 // 009
臆想中的“生命线” // 011
生命脱轨之后 // 013
S形的变化轨迹 // 015
不可预知的各个因素 // 017
意外真的很可怕吗? // 019


第二章 头脑受惊之后:意外如何冲击大脑和心灵?
人们在遇到意外时,其实会产生一种非常过瘾的感觉。意外对大脑的作用就像运动之于人体,它是一种心灵体操。也许某一天它会被用来作为老年痴呆的预防性治疗,抑或让江郎才尽的作家重新振作。
让人过瘾的惊奇感 // 029
我们为什么憎恨意外? // 034
人类表面的清醒 // 037
对离奇的狂热追求 // 038
意外开启头脑 // 040
令人激动的未知世界 // 042
意外催生的“惊喜经济” // 043
意外带来的创造力 // 045
意外让人青春永驻 // 047
心灵的体操 // 049


第三章 当公司遭遇急流:公司是选择在意外中繁荣抑或衰败?
麻烦不是由你做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而引发的,麻烦是在循规蹈矩的过程中出现的。
对于公司来说,真正面临的挑战是:迅速地辨认机会、利用机会,让意外成为真正的生意伙伴,而不是当意外来袭时一心只想着将它拒之门外。
让意外成为生意伙伴 // 055
火花 // 056
突如其来的商机 // 059
神秘的消费者 // 060
偶然的创新奇迹 // 063
被经验冻结的公司模式 // 067
屏蔽新思想的可怕系统 // 072
意外带来的契机 // 074
摆脱“精确的诅咒” // 077
足以适应不确定性的文化 // 080
公司不再僵硬 // 087


第四章 番茄酱效应:社会是如何与意外对抗?
一开始毫无征兆,然后是稍有苗头,接着全面爆发,这就是典型的番茄酱效应。比如中国的神奇崛起、脸谱网和推特网的快速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冰岛火山灰导致欧洲各国关闭领空等。
为什么会出现番茄酱效应,为什么到了21世纪它会出现得越来越频繁?
我该做什么? // 095
什么是番茄酱效应? // 097
全球化,变化中的变化 // 101
未来是条指数曲线 // 103
达尔文的危险思想 // 107
社会的免疫系统 // 110
困境中的安全气囊 // 115
意外激发的复原力 // 117
关于灾难的倒置法 // 121


第五章 别有用心的预谋:利用意外事件的人
纵观历史,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尤其是使用各种统计数据来吹捧或诽谤自己生活的时代。如果说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凶险”,是因为背后有许多因素导致它看上去很“凶险”。
被利用的恐惧心理 // 131
兜售怀疑的商人 // 133
世界真的如此凶险吗? // 134
预言家们的阴谋 // 140
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 // 143
领导者的错觉 // 146
学习与意外共存 // 148
拒绝阴谋 // 150


结 论 一个光明的未来:适应并享受这个遍布意外的世界
一个完全确定的未来,很有可能让人陷入慢性的绝望之中。惊奇带来的愉悦感和神秘事物的魅力,是在未来得到欢乐的重要因素。
毫无惊喜的一天 // 159
成长的点金术 // 160
难以捉摸的未知时代 // 162
从恐惧中解放 // 164

后 记 重生 // 171

罗胖60秒:想要意外之喜,请接受现状

  1. 话说,在电影或者电视的拍摄现场,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一个镜头明明拍得很满意了,可是导演还是要说,来,再拍一条。这一条往往称之为“保一条”。哎,上一条很满意了,为啥还要保一条呢?

  2. 有一位导演跟我说,这不是为了安全,不是真的担心声音画面的故障,其实是导演和演员的一个心理游戏。

  3. 说上一条可以了,这是告诉演员,你已经有保底的了,可以自由发挥了。演员这个时候就进入一种更轻松的创作状态,这时候拍出来的东西,往往就有意外之喜。

其实,绝大部分情况下,导演说保一条,并不是真对上一条很满意,对此,演员心里也清楚得很。

  1. 所以,在片场,当导演说保一条的时候,大家是有一种放下包袱轻装前进的默契的。

最后这位导演跟我说了一句金句,他说:

“想有意外之喜,请先接受现状。”

创造惊喜的6条方法论

2016-01-16李笑来

许多年来,“惊喜”一直是我最痴迷的概念。

科学史上充满了惊喜,阿司匹林、微波炉、X光透视,都是惊喜的产物。再比如,我们今天普遍使用,甚至没有就绝对不行的一种物质,玻璃,也是惊喜的产物。

我有个朋友,闫文闻,一个连续创业者,最近的一个创业项目是音乐笔记,一个手环,可以纪录肌肉电,在弹琴的时候自动生成“音乐笔记”,这可是能让音乐教育发生惊天逆转的事情。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说一次:

哎,这好事儿怎么总发生在你身上呢?

或者换个说法:

哎,你咋总能摊上这好事儿呢?

创造惊喜的方法论第一条,就是——

1
你必须相信自己是好运的

至于那好运是什么,不知道,但它就是会发生的,这事儿你必须提前知道。

在 28 岁之前,我没啥太多的好运,甚至厄运连连。

出生就营养不良,乃至于后面几颗牙齿都发育不全;
上学没多久,滑冰栽倒,脑震荡,后遗症就是原本很会唱歌,结果那次之后就开始五音不全;
初中的时候,晚上回家写作业趴桌子上睡着了,结果三叉神经麻痹 —— 就是面瘫;
又过半年,骑自行车被大卡车从后面“追尾”整个人飞出几米之外;
高二的时候,在一场能决定是否保送清华的计算机竞赛中,我的名额被老师换成了他的侄子;
高考前的三周,急性阑尾炎入院手术……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笃信自己将来一定会有好运的呢?是大学认真研究概率论的时候。

如果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随机的,而有些事件是好的,有些事件是坏的,那么无论我现在遇到过的坏事儿有多少,好事儿还是会出现的,大小不同而已,早晚而已。这是多简单的道理啊!

果然,26 岁之后,我的倒霉事儿开始少了起来,幸运事儿渐渐开始多了起来……这就是乐观,这也是乐观的力量。乐观是一种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才能生成的态度。

2
保持开放

不要给自己建造围墙。

围墙的作用除了可能提供一些庇护之外,更大的作用是让别人走不进来、也让你走不出去。

我在 Twitter 上 Follow 了 18,000+ 账户,为什么呢?因为我不觉得预先筛选信息对我有好处。而且从逻辑上看,我们明明要的是信息,却通过人来过滤,这是效率相当低下的方式。

迄今为止,别人能看到的,在我身上发生的最大惊喜,就是比特币。

我怎么知道比特币的啊?这并不完全是意外,一定程度上,这是我特有的方法论的结果。就是因为我 Follow 了那么多人,我才会有机会“随便扫了一眼,看到一个惊悚的新闻标题”:

“这个虚拟币价格超过了一美元!”

有些东西、有些知识,一旦知道了,就是不可逆的,你不可能从此装作不知道。于是我就开始去研究这个东西去了……

可问题是,如果我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给自己建个围墙,提前过滤了很多信息,只关注自己觉得重要的人物,那么我估计早晚也会知道比特币的 —— 许多年后呗。

开放(Open)就是可以创造好运和惊喜的,无论在哪个领域。

3
持续学习

学习,从来都是创造惊喜、创造好运的最优路径。每个真正习得过技能的人终究有一天会发出惊叹:真没想到在这里可以用上!

学习就是掌握一系列新的概念。

我母亲在我很小的时候教我,说,你看:

这么厚厚一本书,就那么几个概念;讲一个概念就要花费一个章节的篇幅,讲的都一样,无非是,它是什么,它不是什么,它和别的概念有什么异同,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怎样使用是正确的,怎样使用是错误的,容易发生错误的地方是什么……

其实这段话,也是学习任何概念的方法论,不就这点事儿么!

我小时候学习真的很好,但我也确实从来没有像知乎上的人描述的那样,白天当着同学的面拼命玩,晚上回家熬夜死磕…… 我只是在开学的时候,拿着新书回来,花上一小会的时间,把新书里的那十来个概念先死记硬背下来。

虽然先是死记硬背,一个字不落地死记硬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在我脑子中就会发酵。上课的时候虽然总是自顾自地在下面玩,偶尔听进去的只言片语可能已经足以让我把那些概念深入了解下去;随便做几道题,也可以达成同样的效果…… 所以,学习真的很轻松。

为什么持续学习一定会产生好运和惊喜呢?理由也很简单,只有概念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之间才有机会产生“意外的连接” ——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若是你脑子里有用的概念寥寥无几,他们之间有什么连接价值啊?就算有连接,又怎么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呢?这道理是不是很浅显?

所以,学习的定义,在我的操作系统也是不一样的——

学习就是反复打磨概念与方法论,等着注定的惊喜注定地发生。

4
创造更多的连接

只有节点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有“意外的连接”出现。概念如此,那么,掌握概念的人们更是如此罢。

认识很多的人,其实是没用的,因为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操作系统的,或者即便有,也是过时的操作系统。认识他们没用,因为你在耽误自己可能的效率。

要想办法认识很多真正拥有高效率的操作系统的人。

长期以来,我发现外界的定义都是没用的,学历、身份、地位等各种标签,都是除了迷惑他人之外完全没用的东西。到最后,只有一种方式有用:交流。

可能是坐下来喝茶,也可能是读对方的文字,更可能是长期观察。甄别出那些有属于自己的高效操作系统的人,甄别出那些愿意打磨自己的操作系统的人,遇到了,必须马上连接。

5
保留适当的随机

IPCreator:图书馆里面的随手翻翻

因果思考,是人类固化在基因里的一种思考模式。随机就是不讲究因果的,所以,这样的事情需要千百年才能形成学科,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刻进人类的基因。

所以,即便是现在,在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操作系统里,依然运行着这样的方法论:“万物皆有因果”。

事实上,宗教之所以长存,依赖的也是这个方法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都是完全基于因果的世界观。

可是,一旦概率论确立,这世界上开始有一些人能够理解随机的概念,开始明白:这世上有些事儿是不讲因果的。

你抛一个硬币,结果是正面,为什么呢?为什么不是反面呢?不是因为你抛了一个硬币,也不是因为你上一次抛硬币的结果是反面…… 没有原因。

反过来,当你抛出一个硬币的时候,因为我们知道那是随机事件,所以我们也知道那结果不是正面就是反面,至于究竟是哪一面,概率是 1:1 —— 虽然我们不知道确切的结果,但我们确切地知道可能性。

对,在一些时候,在一定程度上,跨越因果思考与判断,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多一点随机性,就是创造惊喜的方法论。在我们所创建的社群中,因为我们刻意创建了更多的连接,所以就更有机会随机地去认识一些人。

6
多管齐下 齐头并进

一定要想办法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不要做一个低级的单任务操作系统。

我特别讨厌别人跟我说:“我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儿”;我觉得这样的人很笨。我也特别讨厌别人说我,“笑来你做的事儿太多了,不够专注”—— DOS 是没办法理解 Uinux 的。

我们每个人天生都是多任务操作系统,我们的输入设备那么多,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不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如何处理?

从小上学,就是第一节课语文,下节课数学,再下一节课生物……我们从来都是一天里处理很多事情,面对很多领域的,你什么时候见到一个学校这样安排课?第一周只学语文、下一周只学数学……就这样一路读到博士,竟然写篇论文说切换任务浪费时间降低效率,这也太过份了吧?

通过恰当的统筹,让自己多开几个进程,齐头并进地去做一些事情,永远是提高效率的基本手段。

而多管齐下,齐头并进,也是创造惊喜的好方法。理由很简单,效率高了,成果就多了,这些成果本身也是节点,它们之间也会产生连接,最终一样产生聚变,至于能够获得什么,我们还不知道,但我们知道一定会有所获得。

其实,这六点都是老生常谈,无非是在说这么几件事儿:

逻辑很重要、概率学很重要、统筹学很重要。—— 这些明明原本就是应该在学校里就搞定的事情,却基于种种原因,被绝大多数人忽视了、误解了、稀里糊涂地放弃了而已。

本文由作者 李笑来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其著作《把时间当作朋友》正在罗辑思维独家发售。

罗胖日:

人的“操作系统”,其实可以简化为几个概念。
操作系统的升级,无非就是最新下载安装了几个概念而已。
比如——
分工协作产生财富。
契约和法治扩展协作。
信息透明增进协作。
产权是市场的基础。
事物不是前进,而是演化。
成本和收益决定个体选择。
每句话的后面都有无数的潜台词。
但是说到尽处,也就是这几句话而已。

制造惊喜的表白成功率高

为什么男生向女生表白,总要制造点浪漫惊喜?你知道赌钱无论输赢,都会让人更加保守吗?最近,果壳网公众号就发了篇文章,说惊吓会暂时冲昏大脑,干扰你做出理智选择。

美国一所大学的心理专家做了个实验,让被测试的人在电脑屏幕上认字母,然后时不时地在屏幕上跳出一张人脸,来吓唬他们,结果,这些人认字母的正确率大幅下降。怎么回事呢?原来,大脑就像个电脑CPU,是单线程的,突然出现的惊吓,增加了大脑的任务负担,于是就短路了。男生制造各种浪漫惊喜趁机表白,也是同样的道理,大脑受惊时容易一片空白,女生说出“YES”的几率也就大大增加了。

赌博也一样,你以为只有意外输钱才会让你不敢下注?其实,意外赢钱也会让你更保守。因为意外的输赢都是对大脑的惊吓,你的预测失灵了嘛,于是你自我怀疑会上升,做决策时就更保守。

所以你看,我们的大脑天生就不喜欢受到惊吓,因为那是一种失败的体验。

本文源自:当时我就震惊了:大脑不喜欢“受惊”

意外

Blindside: How to Anticipate Forcing Events and Wild Cards in Global Politics

意外——如何预测全球政治中的突发事件与未知因素

内容简介

近些年来,许多自然和其他方面的灾难以及令人惊奇的意外突然袭来,政府和社会对此毫无准备。许多预料之外的事件已经改变了、甚至重新定义了我们的生活,而“9·11事件”只是其中最为鲜明的个案之一。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将会有更多意外发生。我们如何能够避免这些意外事件的冲击呢?没有简单的或显而易见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了解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先是阻止我们清晰地思考未来,然后妨碍我们采取适当的行动。《意外:如何预测全球政治中的突发事件与未知因素》是向这个目标迈出的重要一步。某些种类的意外情况有可能升级为系统性危机。即使是积极的意外也能构成挑战。今天的决策者缺乏管理小概率、大影响事件所需的认识和工具。重新思考我们的认识并发展此类工具,正是这本创新性著作的两个关注焦点。“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即使是那些原本已被许多人所预测到的事件,例如卡特里娜飓风,为什么我们似乎总是措手不及?纵览《意外:如何预测全球政治中的突发事件与未知因素》的所有章节,得以明确的是这一问题有三大根本原因。这些原因涉及人类认知的性质、筹划激励的贫乏或缺失、防范意外或灾难性事件所必需之制度的欠缺。”

目录

1导言:不确定性的挑战
2思考灾难

第一编案例:回顾
3慢意外:技术协同的动力
4美国对苏联解体的情报评估:现实与认知
5突然的经济打击:东亚危机个案

第二编案例:展望
6过去与未来的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
7再添一把火?需求能源安全
8新发传染病:我们做好应对准备了吗?

第三编预测
9走在曲线之前:预测战略意外
10情景能帮助决策者胆大心细吗?
11创新与适应:以信息技术为例

第四编什么是可能的
12卡珊德拉与波利安娜
13全球的不连续性
14美国情景
15后记
作者简介

意外来自哪里

本书讲述在现今世界中美国应如何根据已知的全球政治情况来预测并处理突发事件和未知因素。作者认为没有容易的或显而易见的方法使我们在未来不受意外冲击。然而,重要的是理解具体的障碍(心理和制度)。美国挑战由现代美国的复杂性、多元性和在世界的地位所施加的。一般社会常见的有两个误解:一,所有的灾难性风险都是小概率事件;二,公共政策应聚焦于大概率事件。但作者以石油为例,从有了这个东西,三重意外(石油的运输(汽车)、精炼、需要的电源)也接着出现了(能源经济体系充满意外)。同时,作者也以苏联解体和东亚金融危机说明尽管有了先兆,但情报结论者却选择忽略。现在需要创新模式:小巧灵活,扁平化组织,接受失败,自治和免于官僚阻碍,才能对各类意外事件进行预防、准备、监测、报告和反应。西方的成就在于经济繁荣、社会保障、性别平等、自由民主和哲学上的个人主义。但也是因这些成就使全球化社会和西方形象变得脆弱。与自然灾难不同,人类或人为灾难的历史存留于集体记忆之中。但新信息技术能重塑情景实践,帮助决策者更好地预测他们应对意外方法的优点和弱点。成功的技术展望,在最低限度上,需要慎重思考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所面对的技术挑战和机会。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