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oogle

Google_wordmark.png

使命:组织全球的信息,让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获取。

Google——未来之镜

Was Google Wirklich Will

google20180726.jpg

目录

目 录
前 言 数字时代的银河战舰 1

第1章 根基:从学生宿舍到数字帝国1
比尔·盖茨没有想到,在他出资兴建的教学楼里培养出了微软历史上最强劲的对手;贝希托尔斯海姆没有想到,自己签发的10 万美元支票竟成了经济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笔投资。一切看似偶然,却成就了互联网时代谷歌必然的霸主地位。
规划中的意外,历史上的必然9
比尔·盖茨帮谷歌做“梦”12
车库起家的互联网传奇18
奇异博士的取财之道20
要工程师,也要生意人22
任性而强势的IPO26
拳打雅虎,脚踢微软32
告别成人监管36

第2章 创始人:性格迥异,野心如一39
一个热衷社交、魅力超凡的现实版钢铁侠,加一个羞涩内敛、精于发明的硅谷版特斯拉,这是打造一家科技巨头的完美组合吗?选择埃里克?施密特帮助谷歌扭转千万亏损、实现百亿盈利,是创始人的深思熟虑还是仅因为三人意趣相投?
现实版托尼·史塔克42
“温柔”的野心家47
蒙台梭利双子星56
谷歌四大金刚57
重掌大权,全面整顿60
数码嬉皮士的乌托邦63
火人节与登月文化69

第3 章 登月文化:谷歌的创新永动机73
苹果公司除了iPhone 和Macbook 外鲜有新品发布,而谷歌却涉足各个商业领域,VR 眼镜、Wi-Fi 热气球、涡轮发电风筝、无人机包裹派送,为什么苹果不去思考这些?是谷歌模式不容易复制,还是谷歌文化难以挑战?
10倍哲学:战略的“理想过滤器”76
赚钱机器Plus未来机器86
无人驾驶汽车:射向月亮的第一支箭91
创新的最大难题:获取人类的信任99
智能驾驶市场的蓝海争夺战104
要登月,就要准备好随时坠落108

第4 章 X实验室:谷歌送给世界的“大礼”111
X 实验室的机密程度堪比CIA,从Wi-Fi 气球到纳米粒子, 从微小卫星到快递无人机,它的每一项发明瞄准的都是全人类。X 实验室究竟将成为为人类未来提供无限宝藏的百宝箱,还是监控人类一切活动的硅谷情报局?
硅谷里的普罗米修斯116
Wi-Fi气球:让全世界联网119
发射卫星,扫描全球125
纳米粒子:随血液流动的人体监测仪129
行走的智能机器人:现实版《机械公敌》137
无人机,快递的新未来?144
用风筝发电147
量子计算机:把地球装进果壳里148
烧钱机器,也是时代标杆155

第5 章 谷歌搜索:丈量世界159
2011 ~ 2015 年,谷歌在超过6 亿个地点、人物、物品之间建立了500 多亿条联系。过去,利用搜索引擎在互联网上寻找一个新文件需要6 周,如今只需要不到1 秒。从谷歌大脑到翻译机再到街景地图,谷歌在虚拟网络中探索着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谷歌终将互联一切164
开启语音搜索时代167
谷歌大脑与人工神经网络171
翻译机,终结人类“混乱”的语言181
街景地图,拍摄世界每个角落187

第6 章 谷歌工作模式:重新定义一切195
今日的谷歌是全球最具标志性的企业,不仅因为谷歌人追求技术的极限,还因为他们拥有一套能完美适应商业规则的“另类”经营机制。从文化、战略、人才, 到决策、沟通以及创新之道,谷歌的管理秘密能否转化为人人可用的经验?
重新定义管理202
重新定义人才205
重新定义团队210
重新定义创新215
重新定义文化219

第7 章 安卓: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操作系统229
安卓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超过10 亿部手机在使用安卓。如果谷歌能让安卓将一切物品——拥有视觉的电脑,使用同一系统、能彼此交流的机器人,以及所有服务消费者的终端设备——连接起来,那么它不但将主导数字世界,还将全面进入现实生活。
安卓车载,汽车与手机的无缝连接236
安卓电视,统一智能电视平台241
群雄逐鹿智能穿戴市场242
借助智能家居全面超越苹果?246
邮箱支付:数字货币的新战场252
纸板VR,让每个人拥有一间3D影院257
模块手机:自己动手,个性定制262

第8 章 战争:数据隐私保护的外患内忧265
谷歌搜集用户的各类信息的能力强于任何企业,但一直以来, 谷歌都没有清楚地向用户解释它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用户对谷歌的忌惮甚至超过了黑客和钓鱼软件。谷歌真的是一条罔顾人权、与情报部门合作、出卖用户信息的“数据章鱼”吗?
数据章鱼,众矢之的274
即将爆发的平台之争285
欧盟制裁293
同室操戈299
视频与智能手机市场的拼杀303
从公众之敌到安全卫士的距离307
结 语 未来:智能机器的熊市还是互联网巨头的暮年?309
致 谢327

一个谷歌实习生的读后感

2018年的第一本书,每天坚持读一章。鉴于自己读书时曾在谷歌参与过2个月的项目实习,对比着书中的一些情节写一些读后感。

Positive side:

想象力:谷歌的X实验室聚集了全世界最为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且不惜一切金钱成本投入最为前沿的科技探索,即使某个想法听起来疯狂至极,谷歌CEO拉里也会鼓励员工去大胆尝试。印象最深的就是使用热气球辐射5000英里的WIFI信号,在贫困地区谷歌与运营商合作,谷歌提供技术支持,运营商提供当地的运营许可,使得贫穷的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世界信息,而谷歌也可以同运营商盈利。

专注力:早期在核心搜索业务蒸蒸日上之时,谷歌也试图不断地拓宽边界,比如曾经想要通过收购手机厂商摩托罗达,达到自己提供软件系统,同时生产手机售卖的盈利模式,但是不就便以失败告终。经过一些并不成功的尝试,谷歌管理层决定在搜索核心的技术上更专注,因为对于用户而言轻易跳到另外一个搜索引擎界面是相对容易的。而为了能够使谷歌各项目与管理结构更为清晰,Alphabet已经将重要的几项项目和业务分别成立子公司运营。

对人才的尊重:谷歌为了招揽世界各地人才,不仅下血本提供好的条件更尊重其研究方向,比如拉里曾为了世界顶级生物医药学家单独组建子公司研究医疗项目。并且谷歌的HR系统也时时刻刻进行行为学研究,以期为员工提供更好的服务。

看到未来:书中经常会提到谷歌的管理者思考的是未来10年科技发展后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家庭是什么样子,而相应的去支持相关发展的科技。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我们都是这些科技公司的消费者?他们是不是真的在操控我们的生活?

Negative Side:

数据商业应用中的隐忧:未来之境这本书的作者的写作角度是面向德国读者的,其主要原因确实是因为欧洲对个人隐私(互联网隐私即个人数据)的保密性一直持有怀疑的态度,这在现实社会中也有反馈。例如我们中国已经大街小巷遍布了摄像头,俗称“天网”,但是在我生活过的德国,荷兰尤其是私人住宅区几乎是看不到摄像头的。这也是本书第8章中提到的个人的数据被收集处理以后,谷歌怎么确保不是牟利的手段。

过于宽泛:书中提及了时下互联网非常热门的VR、AI、无人驾驶等等一系列中美互联网巨头投资的热点,但是每一点都着墨不够深刻,仅仅对相关的项目进行大致描绘并未提及更为深刻的未来技术应用方向。或许本身企业也在探索的阶段。

公关广告:我之所以说这本书是一本公关广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作者讲了太多谷歌的好话。与此同时又没有提到负面影响或者对于用户潜在的危险,不够中立性。

另外分享一下我当时在谷歌的实习经历结论:谷歌是一个非常注重用户体验的公司。

我们做的项目是Google Adwords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市场渗透策略。从一开始我们埋头在数据库进行分析不断碰壁,到自己实实在在去田野调查走访小商户,谷歌的BD总监都看在眼里,并且提供方向,作为一个科技公司的BD总监却没有提倡数据就是一切,反而对我们真正面对面了解商户需求更加赞赏,我一方面理解了欧洲小商户对互联网运用程度不及中国,也更明白一切商业进步的初始是用户需求。

谷歌:人工智能的七项原则

6月8日,谷歌公布了一份使用AI的七项原则,其中包括不会将AI技术应用于开发武器,不会将AI用于监视和收集信息,避免AI造成或加剧社会不公平,等等。事情缘起于今年3月,当时谷歌被曝出向美国军方提供AI技术,帮助分析无人机视频片段。4月,4000多名谷歌员工签署了一份请愿书,要求谷歌管理层停止参与美国军方项目,并承诺不再“研发战争技术”,还有十几名员工通过辞职表示抗议。两个月后,谷歌用这样一份原则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谷歌的AI的七项原则包括:

1.对社会有益。
2.避免制造或加剧社会偏见。
3.提前测试以保证安全。
4.由人类承担责任,即AI技术将受到适当的人类指导和控制。
5.保证隐私。
6.坚持科学的高标准。
7.从主要用途、技术独特性、规模等方面来权衡。

此外,谷歌还宣布,除了上面七个原则,谷歌不会在以下应用领域设计或部署AI:1.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整体伤害的技术。比如,一项技术可能造成伤害,谷歌只会在其好处大大超过伤害的情况下进行,并会提供适当的安全措施。2.武器或其他用于直接伤害人类的技术。3.违反国际规范收集或使用信息进行监视的技术。4.违反了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法和人权原则的技术。

谷歌CEO 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推特上评论了这份原则:“我们将谷歌的AI原则和实践分享给大家。AI的开发和使用方式将在未来很多年里持续带来重大影响。我们感到了强烈的责任感,要把这件事做好。”

Google 反诉 Rockstar:Android 厂商,你们的背后我来保护

2013-12-25 16:25

剪不断理还乱的专利问题一直让各厂商头疼着,也难怪各大厂商都需要成立庞大的律师团队来应对来自竞争对手的专利诉讼,Google 作为业界领头企业,Android 目前作为使用最广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也毫不例外地成为诉讼的对象。

由于 Android 是开放系统,因而使用 Android 系统的制造商也经常被牵连其中。

Rockstar 的大名想必许多人听过,除了那个做游戏的 Rockstar Games 之外,还有一个 Rockstar Bidco 专利联盟,联盟背后的财团包括苹果、微软、索尼、黑莓和爱立信等大企业,其中 Rockstar 前年以 4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破产的北电网络(Nortel)的 6000 余项专利,45 亿美元收购费中,苹果出资 25 亿美元。

于是这 6000 余项来自北电网络的专利就成了 Rockstar 起诉 Google,还有 Android 厂商的利器。不仅是 Google,制造 Android 设备的厂商华硕、HTC、华为、LG、泛泰,三星和中兴在 10 月底被 Rockstar 起诉。它指控 Android 厂商侵犯了七项专利,其中一个专利是导航工具图形用户界面,还有更常用的是移动热点功能、VPN 管理和消息通知等功能,侵权产品包括了智能手机和平板,。

为了应对这场诉讼,Google 近日对 Rockstar 也提出诉讼,暗指 Rockstar 是专为从专利中牟利的专利流氓:

“Rockstar 不生产产品,也不使用其拥有的专利。相反,它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雇佣了工程师来研究其他公司的产品,用以发现其他公司产品中可以发起专利诉讼赚取专利授权费的地方。”

Google 称,不仅仅是 Google 和众 Android 厂商,另有超过 100 家公司都是 Rockstar 盯上的目标,像是 Facebook、LinkedIn 和思科都也被 Rockstar 认为侵犯其购下的北电网络专利。

虽然 Google 自家的 Nexus 系列产品被是涉及的产品,Google 也要求法庭判决 Google 的产品并未侵犯专利,但是 Google 同时也表示,Google 此次反诉讼 Rockstar 也是为了保护众 Android 厂商的利益。

Google 认为,Rockstar 的起诉明显是冲着 Android 来的,因为 Rockstar 所列出的专利可以起诉更多的产品,但是这些厂商的非 Android 产品却没有划在起诉范围之内。因此,Google 指责 Rockstar 的起诉让 Android 厂商头上阴云密布,也破坏了 Google 和 Android OEM 厂商的关系。

这也不是 Google 第一次因 Android 专利问题走上法庭,之前 Google 收购摩托罗拉就被认为是更看重其拥有的大量专利。

而根据彭博社的消息,Rockstar 计划将出售自己购下的专利,如 Google 指出的那样,Rockstar 不依靠购下的专利生产产品,因而没有经济来源,但是通过诉讼后收取专利授权费的路子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当然也有成功的例子,微软每年就可以因专利授权向 Android 厂商收取数十亿美元的授权费。

值得借鉴的公司经营理念

(1)文化:相信自己的口号
ADwords的诞生,是谷歌文化最好的体现
并不负责广告业务的员工,看到拉里在公告牌上写的“这些广告糟透了”后,利用周末时间,解决了别人的问题并且为公司赢利。

在企业成立之初就认真考虑并且确定你希望的企业文化,这才是明智之举。创始人是企业文化的源头,而创始人为实现大计而物色并信赖的团队,才是企业文化最佳的体现。一家企业是否成功,要看员工是否信服使命宣言中的说辞:想想雷曼的使命宣言,客户、员工、股东面面俱到,可却虚假不真诚。

这些企业价值观应该简明扼要地阐述企业最为重视什么以及企业成员最为关注什么,否则这些价值宣言毫无意义,根本无法帮助创意精英们做出正确的抉择。

文化建立的基础:办公室,企业文化最佳的承载体,设置原则应该注重激发活力和鼓励交流
“办公设施至上”的风气必须纠正。办公室的设计应本着激发活力、鼓励交流的理念,而不要一味制造阻隔、强调地位。方便的交流可以为创意精英们提供灵感,把创意精英聚集在一起,你就能引爆他们的思想。因此,必须为他们提供拥挤的环境。办公状态应鼓励大家多多交流,让大家在喧闹拥挤的办公室里畅所欲言、激情碰撞。

不同职能的团队应该整合到一起。一起吃住,一起工作。

倡导平等参与的文化:警惕“河马”(高薪人士),因为薪水高低、任职时间与决策能力无关,不能让人仅仅凭借个人经验的多寡来左右决策
“提议不问出处”,只有河马与创意精英平等参与,才能打造出任人唯贤的环境。要营造任人唯贤的环境,我们必须创造一种“质疑”的文化,如果员工有疑义,就必须把自己的顾虑提出来。

影响文化的企业结构设计:
1、企业结构保持扁平,减少等级制度,这样可以使员工多干实事,加深与决策者之间的沟通。
“7”的原则,管理者的桌上至少要放7份直接报告。
2、各个团队人员不宜太多,不过大规模企业大小团队存在都是必要的。
“两个披萨”原则,团队人数不能多到两个披萨都还吃不饱。
3、企业结构设计按职能划分,而不是按产品线或者项目划分。否则按后者划分,各项目会将自己的盈亏置于企业整体利益之上,从而对部门发展造成误导。
4、重组应注重不同团队的同步倾向,在很短(一天)时间完成,速战速决。
完美组织结构是不存在的,不必费心机去苦心设计,做出接近完美的设计,剩下的事情交给创意精英们去完成。
5、组织要以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为中心,不要把岗位或经验作为选择管理者的标尺,而要看表现和热性,还要注意不要选择那些将一己之利置于企业整体利益之上的人。

理想文化熏陶出的工作状态:关于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最理想的企业文化会让员工无论在家或办公室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去做,这是在鼓励大家以合理的方式“过度工作”,同时也鼓励员工享受假期。
不用强迫他们加班加点,也无须规劝他们早点回家陪伴家人,你只需要让员工知道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全责。
鼓励员工享受假期,不允许存在员工休假就会让企业运转不下去的情况发生。

文化影响的结果-快乐无处不在:企业文化中最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是带给员工快乐,一家初创的伟大企业、一个炙手可热的项目或者一份好工作,都应该充满乐趣。要尽量放宽限制,让快乐无处不在
乐趣不一定来自高消费:乔纳森带领团队远足,恶搞埃里克的照片,吐槽谷歌眼镜的图片等。

好文化下的领导人:领导人应该拥有热情和理性,要有同舟共济、职责共担的平等理念,除了你自己愿意牺牲,你还得找到那些跟你志同道合、甘愿与你做出同样牺牲的人,对他们说“跟我来”。

(2)战略:你的计划是错误的
投团队不投商业计划:MBA式的商业计划,一定在某些方面存在硬伤,尤其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商业计划书难以确保不过时,这个时候团队才是新创企业的基石和灵魂。

信赖技术洞见,而非市场调查。技术洞见让你与竞品拉开显著差异,而市场调查却不能让你满足消费者未想到的需求
技术洞见,指用创新方式应用科技或设计,以达到生产成本显著降低或产品功能和可用性的大幅提升。依靠技术洞见生产出来的产品可以与同类竞争产品拉开显著差异。
Adwords技术洞见:在为广告排序时,应该以广告信息对用户的价值作为标准,而不是看广告商们愿意出多少广告费;
Chrome技术洞见:随着网站越发复杂和强大,浏览器也应随之提速;
Hangouts技术洞见:一键操作,实现各种视频代码云端转换,轻松在全球范围使用任何电子设备进行视频会议;
谷歌最优秀的产品是依靠技术因素而非商业因素取得成功,稍逊一筹的产品技术要么缺少技术洞见,要么稍显过时,想想igoogle、desktop等失败的产品。

市场调查不能知道你去解决消费者自己也没想到可以解决的问题。与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相比,满足消费者尚未意识到的需求更为重要。
想想福特公司的市场调研,“给我一匹更快的马”。

利用商业手段(比如定价、市场、分销、销售技巧等)可以取得一定市场,但其产品内容换汤不换药,这样不可能敲开行业大门或实现业务转型,也休想将最优秀的创意精英招入麾下。

寻找技术洞见的两个方法
1、”组合创新“,将可用的科技及数据集中起来,为某个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汽油发动机带动汽车、摩托车及飞机的更新换代,集成电路的普及带动诸多电器的发展,科技的浪潮是各种要素共同引发的。
2、找到一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然后想办法对这个解决方案加以拓展;
谷歌图片搜索:最初来自拦截成人不雅图片,在此基础上提升了图片与搜索的相关性,从而新增了提供与搜索图像相类似的其他结果功能。
radio:最初只是船上与岸上的一种通信方案,最终演化成广播节目。

“快速成长”战略在现今日渐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尤为重要,为成长而优化
如果你有志做一番大事业,那么只靠增长是不够的,你还需要扩张,就是指在全球范围快速发展某项事业。
“快速成长”的几种方式:
1、建立网络“平台”,建立互联网,这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和方便运营,更是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
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公司,既保持高科技互联网企业的身份,同时也做着传统企业的事情,比如Uber、Airbnb、Spotify等。它们利用平台打造与众不同的服务和产品。
2、寻找专业化途径,重视专注的力量;
专注的领域应该确保你的产品能够在市场领先,而不是因为这个领域赚钱而去专注;
3、开放为王,开放平台放松了控制权却换来了规模和创新,有助于吸收创意,降低互补性元素成本,使其更容易实现快速扩张(如果封闭也能取得快速增长也是一种好方法,前提是有技术洞见做支持,你得有像苹果一样的技术洞见才行);
开放的意思是推进软件编码或搜索结果等知识产权信息的共享,遵守通用标准而非自己定立标准,让消费者享受随时退出你平台的自由。开放平台的例子很多,想想Android。

注意事项:莫被竞争对手牵着鼻子走
如果你的工作只是击败那些和你套路基本相当的公司,那又谈何乐趣呢?
为你的竞争对手骄傲吧,但不要追随他们。

(3)人才:招聘是你最重要的工作
人才的重要性:再多的战略也无法代替人才。

优秀人才的重要性:羊群效应,创意精英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加入,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设置高标准招聘标准
很多加入谷歌的原因是因为想要与顶尖的创意精英共事,这就是羊群效应。为了让羊群效应正面、积极,更应该从一开始设置较高的招聘标准,吸引高水平人才。

招聘哪些人:
1、招聘有激情的人,并注意识别“激情”的真伪;
真正有激情的人不把激情放在嘴边,激情在他们心中,在他们的行动中。请他们多谈谈自己的爱好,因为在谈论自己的爱好时,人们往往会放下戒心,从此观察对方的个性。
2、雇佣学习型动物;
不要太看重应聘者掌握了多少知识,而要重视他们尚未开发的潜力。坚持学习的人永远年轻,人生中最大的乐事,莫过于保持头脑青春永驻。
寻找学习型动物颇具挑战,乔纳森常用的方法,是让应聘者对以前犯下的一个错误进行剖析,看地方如何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思想如何走向成熟。
招入学习型动物后,请让他们继续学习,为每位员工创造不断学习新东西的机会,鼓励他们把所学的东西付诸实践。
3、性格待人亲切、值得信赖,也要处事周全、了解世界大势,同时要是有趣的人;
“如果你不想和某人在凌晨3点的洗手间外偶遇,那就不要招进来”。
谷歌评判人才四大板块:谷歌范儿、认知能力、职位相关知识、领导经验。“谷歌范儿”包括上进心和抱负、团队精神、服务精神、倾听及沟通能力、行动力、效率、人际交往技巧、创造力以及品行等特质。

招聘准则:
1、客观评价人才;
2、加大光圈甄才;
3、全员出动招聘人才;
4、面试是招聘中最重要的技能;
你对招聘的要求越高,面试的过程就越重要。
5、宁缺毋滥,质量一定要放在首位;宁可“漏聘”,也不“误聘”;

面试技巧:
1、首先要做研究,对应聘者的身份和业绩加以了解;
要对此人形成一个印象,看看他到底是不是个有趣的人。
2、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调动应聘者的积极性;
“你上一次经手的项目遇到了什么样的阻力”
3、目标不是要进行一次礼貌的谈话,而是要找到此人的局限;
问题应该深刻而广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开放的(试探他们的思维方式),且要留出反驳的余地(以此试探应聘者是如何捍卫和维护自己的观点);
4、鼓励对方展示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老拿简历说事儿;
5、斟酌提出的问题,留意那些提出深刻问题的应聘者;
6、锻炼自己的面试技巧;
7、将面试时间设为30分钟,至多只能接受5位面试官的面试;
8、明确面试结论,不应优柔寡断、模棱两可;

设立招聘委员会,决策以数据为依据,用事实支撑观点
每个委员会成员都应拿到相同的招聘信息包。信息包覆盖所有关键信息的摘要,包括具体数据构成、面试报告、简历、之前薪酬水平、推荐资料、其他材料等;

对待人才的方式:
1、给优秀人才超出常规的回报;
高人,就是要有高薪;
2、想要留住创意精英,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让他们太过安逸,而是不断用新的想法保持他们工作的趣味性;
谷歌每6个月换一次执行会议主席;新增与创始人共事的工作任务等;
3、只靠有趣的任务仍然不够,还要确保最有价值的员工的利益不受企业条条框框的制约;
新创职位;轮换制等;
4、集中力量挽留那些表现突出的明星员工、领导者以及富有创意的人;
5、挽留不住就让他走,但要先进行倾听;
聆听他们离职的理由;

职业建议:
1、选择行业中的战斗机
2、规划你的职业
思考5年后,你理想的工作是什么,描述你理想的职位,你还需要什么样的简历,从而如何进行提升,还有哪些优势和不足,还需要累积哪些经验。
3、阅读
要在某个行业里脱颖而出,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加深对
行业的理解。要加深理解,最好的方法莫过于阅读。
4、练好电梯演讲
加入你在电梯遇到你的上司,思考如何在30秒如何汇报你的工作。
5、从事富有激情的事业

(4)决策:共识的真正含义
做决策,是每家企业以及每位企业领导者的基本工作,而制定企业策略、聘请合适的人才、创立独特的企业文化,都是做决策的前提。

必须明白,在制定决策的时候,不能一心只想做出正确的决定。制定决策的方式、时机和实施决策的具体方法,与决策本身同样重要。

做决策的几个技巧:
1、用数据做决策;
2、设立最后期限,进行决策工作,按最后期限完成;
埃里克的“PIA”原则,就是有耐心、信心和备选方案;
3、少做决策
首席执行官或企业高管必须学会判断何时该自己出马、何时把决策权交给别人;
4、每天开会,尤其是一个关乎企业存亡的决策;

会议的重点:
1、会议应该有一位决策者或主持;
2、决策者应该亲力亲为;
3、及时取消无用会议;
4、控制会议规模,以便于管理为宜
5、守时;
6、开会时认真开会;

领导者的时间分配:把80%的时间花在80%的收入上。

(5)沟通:当最牛的路由器
最有能力的管理者不但不独霸信息,还会分享信息。

“共享一切”,除了极少数有违法律法规的信息
谷歌的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每位员工定期更新自己的OKR,每一位内部员工都能及时查看。并且,这个是从上至下执行的。

谈话是最有价值的沟通方式,制造话题来谈话
乔纳森安排大家看电影并聊天;
玛丽莎每周留几个小时时间欢迎任何人来谈心(只需要在门口白板上报名);

沟通的基本指导原则:
1、沟通是否强化你希望深入人心的核心理念(祷文不会因为重复而失色);
2、沟通有效吗?
3、沟通是否有趣、鼓舞人心?
4、沟通是否发自肺腑?
5、沟通对象是否合适?
6、沟通媒介是否合适?
7、诚实谦虚、积攒人品;

(6)创新:缔造原始的混沌
创新是什么?创新的东西不仅仅需要新的功能,还需要出人意料,并且非常实用。

创新必须从一把手抓起,没法复制、不可把握,也不能事先安排。

聚焦用户
注意用户不等于客户。聚焦用户,一切水到渠成。我们始终会为用户做对的事情,也相信我们的创意精英能够想办法从中获利。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此要坚持这样做需要信心。

产品专注的时间分配:70/20/10原则
将70%的资源配置给核心业务,20%分配给新兴产品,10%投入到全新产品。

20%时间,想好点子不难,而吸引同事来参与你的项目就困难多了。并且这个项目与钱无关,是没有薪酬的
允许工程师拿出20%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该制度的重点在于自由,而不在时间长短,因为往往安排在晚上和周末。
设置了专门的“演示日”。

从谷歌公开信中学到的几点心得

“谷歌不是一家传统的公司,我们也不打算变成一个传统的公司。”这是谷歌在2004年IPO时向公众进行的自我介绍。硅谷天使投资人李江(Li Jiang,音译)研究了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的所有公开信,并且将自己学到的东西总结在Medium的一篇文章中,科技媒体36氪编译了这篇文章。

第一,从反向投资中寻找价值。李江认为,谷歌能有今天的成就,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他们有一个几乎世界上所有人都不同意的见解——当所有人都认为“搜索”已经被雅虎等公司“做透”了的时候,谷歌意识到这个市场有巨大的机会。而在2008年的公开信里,谷歌提到,希望在未来的10年,他们的搜索引擎会变得更加“智能”。李江认为,这正是大多数人误解的地方,搜索不只是寻找网站,它需要能够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提供正确的信息。就算在谷歌成了大公司之后,他们也还是很重视搜索。总之,找到一种你认为是正确的、但大多数人并不这么认为的大趋势。做反向投资和正确的选择,你将会发现最突出的“异常”机会。

第二,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很擅长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谷歌的长期视角让他们不去在意每一季度中的起起落落,而是要以一种长期的、按钮式的方式接近世界。他们能够专注于那些既重要又困难的技术领域,并为这些领域开发出最基础的解决方案。随后,Alphabet诞生了,作为谷歌、谷歌X、谷歌风投、Capital、Calico等公司的母公司。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能够专注于将合适的资源投入到新领域。所以,对普通人来说,要专注于你的核心生活目标,并从这些核心理念中获得价值。

第三,百花齐放。谷歌的两位创始人知道,即使是最强大的算法,在我们的有生之年,也不足以去发展成一个更重要的技术。所以从一开始,谷歌就有了“70-20-10”的模式,70%的时间用于核心项目,20%的时间用于相关业务上,比如谷歌新闻、谷歌地球等,10%用于“登月计划”。谷歌的邮箱Gmail最初就是一个20%时间的项目。他们还创建了一种金融激励机制,通过“创始人奖励计划”来奖励最优秀的新项目。在这些项目中,会给那些创造出最大新价值的人数百万美元的奖励,就好像他们是成功的创始人一样。

第四,尽早确立良好的企业文化。谷歌在2004年IPO的公开信里,就把谷歌的员工成为谷歌人(Googler),并且说员工就是一切。2007年,尽管谷歌已经有1.7万人了,拉里·佩奇也在评估每一位员工。虽然有很多小事情推动了谷歌的文化,但是谷歌的核心企业文化很早就确立了,用核心技术影响全球的人们。所以李江认为,企业文化不是事后才想出来的。你的组织规模越大,就越要从一开始就正确地培养企业文化,因为你不可能回去重新设计企业文化。

第五,如果不能打败对方,就买下来。谷歌在2006年收购Youtube时,给Youtube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运营架构,让Youtube能够继续在另一个办公室里运营。今天的谷歌和Alphabet同样是一系列收购(Google Earth、Android、Nest等)的结合。谷歌成功收购的模式包括愿意支付费用,让公司保持独立等。所以,生活并不总是一场竞赛,与合适的人合作可以产生巨大的倍增效应。

第六,走自己的路。谷歌在2004年的IPO公开信里就表示,不会走传统的路线。李江认为,这么做虽然短期内可能会有一些曲折,但它会让那些真正的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获得很多好处。谷歌还采取了双重股权结构,这样一来,创始团队就可以做出更长远的决策,而不用担心那些希望短期股票增值的激进的投资者。所以,你要为自己着想,即使别人都在期待你做点什么,你也不要轻易为之所动。

第七,提高执行力。这是李江从拉里·佩奇那里学到的。拉里·佩奇年轻的时候,读了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故事。因为尼古拉·特斯拉没办法把自己的许多发明商品化或者利用起来,去世的时候身无分文。所以,当拉里·佩奇在2011年重返谷歌时,他把公司的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增长速度和执行上。拉里·佩奇说,谷歌一直在提高发展速度,提高执行力,把重点放在能改变世界的大赌注上。所以,世界不会在意你多聪明或者多有创意,世界也不总是公平的。你要专注于执行和获得结果。

以上就是投资人李江从谷歌的公开信里学到的心得,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投资人心得:我读了谷歌创始人所有的公开信,学到了这些》,见于科技媒体36氪。

谷歌在中国深圳再开办公室 主要开展智能硬件业务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花子健)1月17日消息,根据一封谷歌内部电子邮件显示,谷歌本周已在深圳开设办公室。一个月前的上海谷歌开发者日,谷歌宣布将在中国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

深圳毗邻香港,被视为全球硬件中心。谷歌在深圳租用了一处办公楼的办公室,这处办公室本周开始运行。

以下是谷歌发给员工的邮件:

中国的谷歌人,你们好:

祝愿你们2018年开年顺利!我想要通知你们我们在深圳开设的新办公室。或许你们已经知道,在中国,我们很多员工会定期前往深圳地区出差。许多人反馈说,我们有必要在那里设立办公室,让员工在那里工作。因此在几个月的考察后,我们近期在深圳签下了一处办公楼的租约。这处办公室本周开放,目前已投入运行。我们希望这能给谷歌员工提供在当地舒适的办公基地。

腾讯、华为和中兴等巨头的总部均设在深圳,而阿里巴巴和百度也在深圳设有办公室。深圳的“制造者”社区非常活跃,例如全球硬件加速器项目HAX。

谷歌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在招揽中国的人工智能人才。这处实验室的设立表明,谷歌可能会开发专注中国市场的产品。考虑到去年谷歌还在中国重新推出了谷歌翻译应用,因此外界普遍猜测,谷歌正重返中国市场。在深圳设立办公室也表明了深圳对谷歌业务的重要性。

谷歌的部分团队很可能已经长期驻深圳办公,他们很可能是谷歌深圳办公室的首批用户。谷歌认为,与酒店和公共场合相比,固定的办公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最可能使用这处办公室的包括谷歌在中国的销售团队、硬件团队,以及物流、采购和供应链方面的人员。

未来,谷歌很可能会在深圳建设更永久的办公室,并注入更多谷歌元素,但目前尚未听说谷歌有这样的计划。

谷歌去年斥资11亿美元收购了HTC智能手机业务的很大一部分,深圳办公室很可能与此相关。此前The Information网站报道称,谷歌正加强在中国的硬件业务,谷歌位于上海的硬件工程团队目前已经从一年前的20人扩张至100多人。

HAX合伙人本杰明·乔菲(Benamin Joffe)认为:“谷歌将在深圳生产谷歌Home智能音箱和更多产品。毫无疑问,他们的员工经常拜访这里。考虑到谷歌在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展示的东西,以及正在扩大的产品线,很有可能谷歌员工也会像苹果、亚马逊和其他公司员工一样,更频繁地来到深圳。”

谷歌4个独特的企业文化

辻野晃一郎是前谷歌日本总裁,他在2007年加入谷歌。最近他出版了一本新书《谷歌的断舍离》,其中提到了他观察到的4个谷歌独特的企业文化。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第一个是创新源于交流。

美国人原本就擅长说话,也很喜欢跟人交流。在谷歌,沟通交流能力很受重视。在招聘中有一条判断标准是“应聘者的个性是否具有谷歌文化特质”。 如果有人缺乏与他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的能力,即便他再优秀,谷歌公司也会对他敬而远之。

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有一句经典的话说:“创新并非源于早晨醒来之时的灵光一现,而是产生在平时跟别人的交流过程之中。”而产品总负责人乔纳森·罗森伯格也曾经在产品经理的全体会议上说过:“总之要交流、交流、再交流,世上没有交流过度这一说。”

谷歌办公室的氛围随性而平等,几乎没有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来上班。这里所说的随性自然不仅是指着装,更主要的是坦诚相见、透明度高、行动敏捷,公正地听取各方意见,不用顾忌地位、年龄、经验的差别,谁都能畅所欲言。

第二个是互助文化。

辻野晃一郎在谷歌时,他观察到虽然公司有部门和上下级之分,但是基本上大家都是通过互相合作来完成工作的。他刚刚加入谷歌时,在遇到困难或是不明白的问题时深深感受到了公司同事的“互助文化”。比如,他在准备一个英文报告,有些拿不准英语表达。这种时候只要他给在线的美国同事发信息,尽管他们很忙,还有时差,也会很热心地立即看他写的文章并给他建议。他从没收到“我现在很忙,过一会儿再找我吧”这样的回复。

谷歌的这种文化就是大家通过发挥自己的长处互帮互助,以此来提高各项产品的质量。这应该也算一种“汇集群众智慧”的互联网模式的工作方式。谷歌的网络工作环境特别适合这种即时互助的工作模式。谷歌公司通过使用自己创建的谷歌日历、Gmail邮箱、谷歌网盘等,形成了全体员工互助的非常高效的工作模式。

第三个是完全的信息共享,实现平面式也就是无上下级差异的组织模式。

谷歌非常重视沟通交流,每天接收的邮件数量多到超出人能处理的范围,而且大多数都是英文的邮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邮件呢?当然,其中很多都是写给收件人的,也有很多是抄送给他们的。

在谷歌公司,同一个部门或是项目组的人,只要不是特别私人的东西,原则上大家都会共享所有信息。“只有一部分人掌握信息,不让其他人知道”,以垄断信息来确保自己的优越性,这种陈旧思维方式及行为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这个网络社会了。实时而广泛地共享信息能够提升工作速度。通过把握项目整体的方向和部分的动向,明确自己在整体中所起的作用,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每个成员也能实时掌握其他成员所想之事和正在进行的工作,这样一来,大家就能够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及时给出恰当的建议或帮助。

而一个人闷着解决问题,苦苦思考,不知不觉一天、两天甚至一周就过去了。如果及时和周围的人说出自己正在烦恼的问题,以及自己还未能完成的课题,就有可能在他人的帮助下快速解决这个问题,或是得到一些恰当的建议,由此推动整个工作的进展。比起垄断信息,信息共享更能让大家共同受益。

第四个是褒奖文化。

辻野晃一郎认为,美国公司总体上比日本公司更擅长表扬。比如在沟通工作时,先从慰问下属的辛苦开始:“做得真不错,谢谢你!”表扬之后再对他说:“这个部分你要是这么做的话会更好,你能这样改进一下吗?”

如果上司一上来就是打击下属,下属就不会想着要做得更好,反而会满心想着绝对不能失败,因而也不敢冒险了。所以,那种鼓励对方给对方加油打气的方式,辻野晃一郎认为值得日本企业学习。对那些失败的人也并不只是一味地斥责,而是对他说“做得很好,但是……”,用这种鼓励的方式来引导他。

谷歌还有一种“对等奖金”制度,这是为他人申请小额奖金的制度。不管是在同一个部门还是在不同的部门,只要这个人给自己很大的帮助,或是因为有他的默默努力而让公司变得越来越好,就可以帮他申请这份对等奖金。辻野晃一郎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它能孕育出大家发现他人的优点并积极主动地去感谢这一美德的企业文化。

以上就是辻野晃一郎总结的谷歌独特的4种企业文化,希望能对你有启发。

本文参考来源:《谷歌日本前总裁亲述:谷歌文化的4个密码》,见于公众号“华章管理”

谷歌GMS认证设卡,国内中小手机厂商或频临倒闭潮

集微网消息,在中兴通讯被美国精准打击下,警醒了国产芯片产业要真正自主可控的同时,掌握国产手机出海“命门”的谷歌(Google)已然出手。

近日,专注海外市场的国内手机厂商向集微网记者透露,我们新机在通过谷歌GMS认证时被卡,老款机型更新认证时也被否。如果这只是个例,尚可以不必夸大,但如果是普遍性事件,将影响巨大。

于是,笔者又向一家主打海外市场的手机厂商求证称,这已经不是个例了,不少外单手机在过谷歌认证时碰到这种问题,影响不小。这意味着,持续下去,将影响专注外单的手机品牌及ODM/OEM厂商新品上市发售进度,一些手机厂商或将频临倒闭。

谷歌设卡,中小厂商手机难过GMS认证

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换机潮趋缓,像海外东南亚、俄罗斯、非洲、东欧等手机市场还是有很大增长的机会,国内手机厂商纷纷走向海外,这也是2018年国内手机厂商发展的一大方向。其中,一部分是以华为(含荣耀)、小米等位代表主流品牌手机厂商,另一部分则是长期做外单的国内ODM/OEM中小手机厂商。

据专注外单的手机厂商透露,这次我们率先被针对,在过谷歌GMS认证时,屡屡被卡,产生影响很大,深圳有几家外单小厂商快要倒闭了。

那么什么是GMS认证,为什么要通过GMS认证?GMS全称为GoogleMobileService,即谷歌移动服务,是Google开发并推动Android的动力,GMS提供包括Search、YouTube、Playstore等一系列服务,一个谷歌账号可以在各个平台上通用,因此GMS在全球有非常大的用户量,俨然成为了安卓系统的灵魂所在。

虽然安卓系统开源,但GMS套件还是牢牢抓在Google手中。对于国内中小厂手机商来说,要进入海外市场必须要过谷歌的GMS认证。如果没做GMS认证,就无法使用GOOGLE或Android的图标来做宣传、不能合法使用谷歌移动服务,海外的买家也基本都会要求手机有内置的GMS。

所以,想要在海外市场安卓手机卖的好,就必须内置GMS,而要内置GMS就必须要按Google的标准,走GMS认证流程,通过了该认证以后,才可以放心的开卖,这就是为什么要做GMS认证。

更重要的是,据手机厂商透露,现在外单手机没有通过GMS认证,谷歌设定安卓系统会自动弹出警告——手机存在系统漏洞。没通过谷歌GMS认证也将无法在海外市场正常上市发售。

看似很小的GSM认证,又何尝不是对国内手机厂商出海的又一次精准打击。而对于谷歌为什么会对国内手机厂商GMS认证设卡,我们在此不做过多猜测,毕竟除了安卓系统外,国内手机厂商并没有更多好的操作系统可以选择。

认证难度变大,外单小厂商将直接受冲击

由于国内专注海外市场的手机品牌、ODM/OEM厂商众多,而通过谷歌GMS认证又是需要一套认证流程,具体认证项目包括CTS、GTS、VTS(Android O)、CTS-Verifier、Default Setting check五个方面,累计认证周期长,费用还不少。于是联发科、紫光展锐等中国手机芯片厂商先后推出了GMS Express计划。

联发科GMS Express计划不仅协助手机厂商以更低成本将产品上市,也配合各种Android软件与装置,提供一致性的用户需求,还可以加速中国的手机厂商快速过GMS认证,并大幅度缩短厂商花费在过认证上的时间。据悉,手机厂商采用联发科的GMS Express的认证,可以将整个验证流程从3个月缩短到4周时间。

紫光展锐不久前也推出了与谷歌深度合作的GMS Express计划,紫光展锐可为移动设备制造商提供预先测试、预先认证且完全兼容的安卓软件,包括谷歌移动服务和谷歌兼容性测试套件以及每月的安全更新等,同时也可以降低与 Google 进行兼容性验证所需时长,缩短产品上市进程。

而据上述专注海外手机手机厂商透露,在谷歌设卡严格超控GMS认证下,联发科正暂缓给国内做外单的小手机厂商提供GMS认证服务,国内出海的小手机厂商通过GMS认证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大。

这也就是说,现在谷歌不是不给国内手机厂商通过GMS认证的通道,而加大通过GMS测试的难度,外单小的手机厂商将会被直接冲击。

某手机品牌厂商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谷歌也在评估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不过,中国的手机厂商是谷歌主要的客户,一旦主要客户受影响,谷歌也不会好过。谷歌先只是通过把GMS测试做严进行试水,重点波及的还是外单小手机厂商,目前一线手机大厂商还不会受到直接影响。

不过,整体来看,这件事带来的影响还不小。笔者获悉,不少外单手机厂商2018年手机销量预期超1000万部,现在GMS认证受阻,销量难及预期。而手机安卓系统不管是最新的Android Go版本还是任何一个版本,只要是基于安卓原生态系统,现在都是需要通过通过谷歌GMS认证,包括一加、传音等主打海外市场的品牌也不例外。如果没有过GMS认证,海外上市的手机系统将会不停的出现弹窗,无法正常使用。

此外,在美国禁止国内企业向中兴出售元器件后,市场传言,中兴手机可能失去安卓牌照,或无法再使用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统。但截至目前,谷歌未就中兴手机能否使用安卓系统作出决定,相信谷歌也不敢贸然打出这张牌。

专利战恼人?Google 组建了一个 Android “复仇者联盟”

2017-04-05 16:09

为了维护智能手机专利界的“和平”,Google 又组建了一个专利“复仇者联盟”。

近日,Google 宣布成立了一个 Android 专利联盟——PAX,以促进 Android 阵营内厂商的内部合作,共同抵御可能的专利诉讼。

Google 表示,联盟名 PAX 取自拉丁语,意思是“和平”。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之间的“和平”就意味着各厂商之间可以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有益的竞争更好地造福用户。

他们还表示,PAX 可以自由加入,并对所有人开放。结盟之后,所有成员都将能免费享受到联盟内专利库中的所有专利技术。

如今,包括 Google、三星电子、LG 电子、富士康集团、HMD、HTC 等在内的主要厂商都已加入了 PAX 的阵营,他们共同为联盟贡献了超过 23 万件专利技术。今后,随着更多公司的加入,PAX 还将为联盟内的成员带来更多权益。

虽然目前仍不清楚联盟内涉及到的具体专利类型,但可以肯定的是,PAX 将帮助联盟内的成员对抗更多的外部专利纠纷案。尤其是对三星和 Google 这样的销售大户来说,更能体会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好处。

自从 Google 宣布以免费开放源代码的方式普及 Android 之后,便一直被市场中的竞争对手视为“眼中钉”。

为了遏制 Android 的发展,苹果曾经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来打专利战:每年的专利诉讼费高达 2 亿元,动用 300 多个全职律师来负责诉讼。史蒂夫·乔布斯还曾经号称要发起一场“核战争”。

甲骨文公司也曾以 Android 无授权使用 Java 语言为由诉 Google 侵权。

但是与巨额的投入相比,专利战的收效甚微。因为 Google 并不通过免费的 Android 系统获利,所以对 Google 的专利指控往往很难获得支持。

更重要的是,专利战并没有遏制住 Android 的发展趋势。在短短的几年内,Android 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到 2014 年 7 月,Android 操作系统的设备使用量首次超过了 iOS 平台;今年 4 月,Android 首次超越 Windows,成为消费者接入互联网使用最广泛的移动操作系统。

2011 年,Google 斥资 125 亿美元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将后者的 2.45 万份专利组合收入怀中,更加巩固了自己在专利战中的有利地位。

万般无奈之下,2014 年 5 月,苹果和 Google 发布了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将对关于智能手机的所有专利诉讼进行“和解”,未来还将在专利改革领域展开更多合作。

但苹果的“妥协”并不意味着投降。2014 年,苹果联合杜邦、福特、通用电气、微软和辉瑞成立了名为“美国创新联盟”的专利维护组织,声称希望能够遏制“美国媒体、国会及法院对专利体系抱有的一种过分夸大的负面看法和敌意”。

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不失为一种维护专利的有效方式,同理可见 Google 本次成立的 PAX 联盟。

而这也不是 Google 第一次为了专利组队了。2013 年,Google 曾发表开放专利非主张承诺(Open Patent Non-Assertion Pledge),除非事先受到攻击,否则将不会对任何使用其专利的个人、经销商或者开源产品的开发者提起诉讼。

2014 年,Google 还和 DropBox、佳能、SAP 等公司结盟,达成专利转让协议(License on Transfer,LOT),承诺在出售其专利时向其他联盟成员提供授权许可,以防范“专利流氓”现象。

不过正像 Google 提到的那样,专利界的“和平”是为了促进各厂商之间的良性竞争,通过专利战来进行的对抗终究不是长久之计,科技界的竞争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核心技术和产品上面来。

谷歌出手共享二十余万专利

2017-4-5 10:16:48

近几年,各智能手机在设计上大同小异,各厂商之间专利战也是硝烟弥漫。谷歌认为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手机行业的发展。所以,谷歌亲自出手与众多一线品牌签订了一份专利共享协议。

日前外媒报道谷歌在本周与三星,LG,HTC等厂商签订了名称为“Android网络交叉授权”的协议,协议规定,所有加入该协议的公司都要同意在任意满足Android兼容性要求的设备上共享涉及“Android和谷歌应用”的专利。这些专利供成员免费共享,对于任何新加入的公司应该也会免费开放。目前签订协议的公司持有大概23万项专利。

苹果和 Google 过去五年因专利被起诉近 200 次

2014-05-17 10:33

苹果和 Google 近日宣布,已经就当前两家公司间的专利诉讼达成和解。双方同意在部分专利改革领域通力合作,但此份协议不包含任何交叉授权。

有观点认为和解的主要原因是专利流氓。在过去的五年间,苹果和 Google 因专利事务共计被起诉将近 200 次。据悉,当红炸子鸡苹果在去年是首当其冲的专利诉讼对象,而 Google 也位于三甲之列。

有共同的敌人就是朋友,苹果 Google 就专利诉讼达成和解

2014-05-17 10:16

苹果和 Google 已经就当前两家公司间的专利诉讼达成和解。双方同意在部分专利改革领域通力合作,但此份协议不包含任何交叉授权。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和 Google 近日发表联合声明,同意结束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专利战争。

苹果前 CEO 史蒂夫·乔布斯在生前曾放言,为了毁灭 Android 手机操作系统不惜发动“核战争”。早自 2010 年起,苹果和 Google 旗下的摩托罗拉就陷入了长期的专利战,两家公司在美国和欧洲地区至少发起了 24 次专利诉讼。

摩托罗拉指控苹果侵犯了数项专利,其中就包括“手机如何在 3G 网络下工作”等会影响智能手机正常工作的关键专利。苹果则反诉使用 Google 服务的 Android 手机是 iPhone 的抄袭者。

Google 在 2012 年以 125 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又在今年宣布将其卖给中国巨头联想,前提是保留绝大多数的专利。

截至目前,苹果和 Google 都没有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该两家公司达成和解的真正原因我们暂时不得而知。

根据纽约时报 Bits 博客的观点,此次和解很有可能是因为苹果和 Google 面对着共同的敌人——专利流氓。在过去的五年间,苹果和 Google 因专利事务共计被起诉将近 200 次。据悉,当红炸子鸡苹果在去年是首当其冲的专利诉讼对象,而 Google 也位于三甲之列。

需要强调的是,苹果和 Google 达成的这份和解协议,与苹果和三星之间的专利战没有任何关系。苹果和三星的专利案从 2011 年 4 月开始,持续两年多的诉讼波及了至少 10 个国家和地区。在本月初的最近一次判决中,三星被指侵犯苹果的多项专利,应向苹果赔偿近 1.2 亿美元。

大方 Google 推出专利共享计划

2013-03-29 09:56

The Verge 的消息,Google 宣布了启动 Open Patent Non-Assertion (OPN) Pledge,承诺不会因部分专利起诉开发人员、经销商或者开源软件的使用者,除非 Google 自己先受到起诉。

不过这次适用于 OPN Pledge 的专利只有 10 个,跟用来处理大数据的 MapReduce 有关。Google 表示这个专利在业界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未来会继续增加其他专利。

Google 认为 OPN Pledge 极具透明度,专利所有者会明确表示哪些专利可用;适用范围广,包括任何以前、现在和未来的开源软件;提供保护,除非有人起诉 Google 或者因此获利,专利适用才会停止;持久性,只要专利本身有效,就可以一直提供免费使用,即使所有权被转让。

Google 的高级专利顾问 Duane Valz 表示:“开源软件是很多领域创新的根基,比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整个互联网。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的互联网,可以保证真正的创新,并继续提供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Google 还呼吁其他专利所有者也可以一同参与,将 OPN Pledge 作为业内的一种范例。Google 的公共政策主管 Pablo Chavez 曾表示 Google 的目标是针对专利战提出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前段时间 Google 也提出鼓励公司合作,减少专利诉讼,看来 Google 已经在这方面做出努力了。

2014 专利大魔王是 IBM,但 Google 和苹果进步明显

2015-01-14 07:20

专利战是竞争中经常被用到的武器,某种程度而言,专利储备有些类似于军备竞赛。

2014 年,蓝色巨人 IBM 继续保持着十分明显的优势,揽下了 7534 项专利,年增长 10.6%。

在 2014 年,Google 获得了 2566 项实用专利(utility patents),较 2103 年增长了 39% 之多。

LG 与 Google 达成十年制全球专利许可协议

2014-11-05 10:30

显然,三星不是唯一拥有 Google 专利的 Android 设备制造商,LG 今日发表官方声明,宣告 LG 与 Google 达成了全球专利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大量的产品和技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这两家公司可以使用对方持有的专利。

据 Engadget 报道,这个协议消除了专利诉讼的可能性和简化了授权过程,同时这也是 Google 确保 LG 不会偏离 Android 阵营的方法。

今年 1 月份,Google 与三星达成了十年的全球专利许可协议。不过,LG 与三星不同的是,LG 并没有急于用自家的软件和服务来取代 Google。

据韩联社报道,Thomson Reuters 于 23 日公布的《2014 年创新现状》报告显示,在手机方面,LG 的专利申请数为 1678 项,位居全球第二。

三星、Google 签订 10 年专利交叉许可协议

2014-01-27 10:59

三星和 Google 在日前宣布,他们已经达成了一项全球性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协议的有效时间为 10 年。

两家公司称,这份协议有助于双方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Google 专利法律顾问代理人艾伦·罗(Allen Lo)在声明中说道:“共同建立这样的协议,公司可以减少潜在的诉讼,转而专注于创新。”

Google 的 55 亿美元:破财免灾

2013-05-09 10:34

Google 曾给摩托罗拉移动的专利估值为 55 亿美元,随着几起专利案的结束,这一估值不仅将严重缩水,而且还带来了大麻烦。

在苹果和微软屡次侵犯之后,得到 15000 项专利的 Google 小试牛刀,在德国起诉苹果侵犯专利,申请禁售 iPhone。欧盟反垄断委员会为此进行了一年的调查,得到的结果很令 Google 沮丧,不仅起诉不成功,而且由于利用 SEPs(standard-essential patents)专利打压对手,涉嫌滥用专利。
所谓 SEPs 就是在设计生产手机时必须要用到的一些通用专利,比如 3G/4G 标准、Wi-Fi 连接标准、视频播放标准等。通常这些专利不能用来起诉竞争对手,而必须以适当的价格公开授权。摩托罗拉移动掌握了大量 SEPs 专利。

Google 此次起诉的专利是 GSM 里的 GPRS 标准,属于 SEPs 专利范畴。这一专利协议摩托罗拉早已在欧洲授权,如今 Google 利用它阻止 iPhone 销售,欧盟反垄断专员称这和“苹果滥用统治地位”一样。此前苹果也因为滥用专利而遭欧盟批评。

和 Google 因为涉嫌搜索垄断被该机构调查一样,此次起诉失败导致欧盟反垄断委员会考虑对 Google 进行处罚,最高将达到年收入的 10%。按照 Google 2012 年 502 亿美元的收入,罚款最高或达到 50.2 亿美元。

Google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初衷之一就是利用专利防御和打击对手,如今看来这一收购很不划算,至少在专利这块来看。此前 Google 还控诉微软 Xbox、Windows 7、Windows Phone 7 等产品侵犯自己的视频和 Wi-Fi 相关专利,要求获得每年 4 亿美元授权费。由于同样是使用的 SEPs 专利,所以仅获得每年 180 万美元的授权费,与当初设想的相去甚远。

Google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并不是一时冲动,但 63% 的溢价有些偏高。由于收购的时机非常微妙,当时专利战正酣,Android 处处受制。且收购一个月前,苹果、微软等对手们以 45 亿美元的天价团购了加拿大北电 6000 项专利,这对于摩托罗拉移动的要价不无影响。

而从收购后多次专利反击打空拳来看,Google 必须重新审视这些专利的价值,也许自己真的做了亏本的买卖。但考虑到对 Android 起到了防护作用,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破财免灾”。正如 GoogleEnders Analysis 分析师 Benedict Evans 所说,Google 花费的巨资成为发明 Android 的代价。这或许是这些专利最大的价值吧。

Google Maps 或因侵犯微软专利遭禁

2013-03-08 10:35

据 fosspatents 报道,Google 很可能在一场与微软的专利侵犯诉讼中败诉。微软宣称,Google Maps 的核心架构侵犯了他们 1995 年申请的一项专利,而法官已经表示了对微软的支持。

微软原先起诉的是摩托罗拉,微软主张摩托罗拉及其德国分公司推广 Google Maps Android 客户端的行为侵犯了他们的知识产权。在去年 10 月举行的听证会上,摩托罗拉表示,自己不知道 Google 的后台服务器是怎么运行的,微软这才将 Google 一同送上被告席。

慕尼黑地方法庭法官 Matthias Zigann 清晰无误地对 Google 方面表态,法院非常有可能做出对 Google 不利的裁定。而败诉的结果是,Google 必须封停德国 IP 对 Google Maps 网页或移动客户端的访问。事实上,由于微软的专利涉及到软件开发的基础层面,Android 系统都与其有所牵连,三星、HTC、LG 等厂商早已为此与微软签订专利授权许可证协定,但 Google 方面从不承认 Android 中流淌着微软的血脉。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官司的挑起者是摩托罗拉,而不是微软。摩托罗拉向法院提交了四起针对微软的诉讼,微软迫于招架只能反诉,但事态却演化至如今局面。该案的判决将在两个月后揭晓。

Google: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不全为专利

2012-07-26 09:43

去年八月,Google 一纸声明宣布斥资 125 亿 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直到今年五月在多数国家完成对 Google 此次收购的反垄断调查之后,Google 才正式完成对摩托罗拉的收购。我们在感叹 Google 如此豪爽花费 125 亿美元的同时,也在为摩托罗拉移动的未来捏着一把汗。

当初 Google 在发表收购声明时就曾承认是此次的收购是为专利而来。摩托罗拉移动算是一个专利大户,它的手中握着 1.7 万个至关重要的专利。对于保护增强 Android 系统的知识产权有很大帮助。当然也是多了几件和苹果的专利战对抗的武器。

很多人在 Google 提出收购后表达了对摩托罗拉移动的担心。担心摩托罗拉这一手机品牌会被 Google “雪藏”。担心摩托罗拉会完全沦为 Google 的附属品。尽管有很多人认为收购以后,摩托罗拉就能够享受到 Google “亲儿子”般的待遇,但事实并非如此。

摩托罗拉移动成为 Google 下属的子公司,Google 也基本上不参与摩托罗拉移动的管理事务,除了将摩托罗拉移动的管理层人员换成了 Google 的自家人。

其实这也都表明 Google 的收购就是为了专利。但 Google 却不愿意外界如此去想。根据 WSJ 的报道,他们从 Google 最近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份文件中发现,Google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所付的金额中,专利的价格只有 55 亿美元,不到整体收购金额的一半。

因此 Google 对于外界通认的为了专利而收购的言论给予了反驳,Google 表示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不全是为了专利。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也似乎没有发现 Google 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在非专利领域有所行动。Google 的首席财务师 Patrick Pichette 解释道,很多人都期望 Google 能够带来摩托罗拉移动一些改变,但现在还不是宣布的好时机。

此前 Google 在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也曾表示,虽然目前没有和摩托罗拉移动合作推出设备的计划,但是 Google 和摩托罗拉移动是一个长期的合作伙伴,Google 有和摩托罗拉合作推出 Android 设备的战略规划。在未来可以期待一下摩托罗拉新的硬件设备。

我们看看,Google 耗资 125 亿美元主要花在了什么地方:(PS:除去一些法律事务、税收之外,总共耗资 124 亿美元)

其中 55 亿美元用于摩托罗拉移动所持有专利和开发技术的价格。
其中 29 亿美元用于收购是所付的现金。
其中 26 亿美元用于为摩托罗拉的商誉(Goodwill:指的是收购之后预计会给 Google 带来的协同增效)。
其中 7.3 亿美元用于摩托罗拉移动所具有的客户关系。
其中 6.7 亿美元用于摩托罗拉移动其他的净额资产。

从上述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尽管 Google 表示收购不全是为了专利,但其花费在专利上的金额仍然占很大一部分。当然为了让 Android 系统以及 Android 设备制造商不被苹果和其他专利战对手欺负,Google 耗资 55 亿美元为专利也是无可厚非的。

Google 确认停售 Galaxy Nexus,下周放出更新避开专利

2012-07-06 10:05

根据 ABC 的消息,Google 确认了首款 Android 4.0(ICS)手机 Galaxy Nexus 已经从 Play 商店下架。同时,正如我们昨天提到的, Android 4.1(Jelly Bean)的更新将在下周放出,为了避开苹果的专利,在这次更新中用户将无法在主屏搜索框中进行本地搜索,只能搜索互联网的内容。

在这场官司中,主要就是关于 Galaxy Nexus 上的“快速搜索框”,用户可以通过这个搜索框搜索包括联系人、音乐、应用等本地信息。但是苹果称,他们已经持有“计算机信息检索通用接口”(universal interface for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in a computer system)的专利。

三星发言人对 ABC 说:

三星对法院的决定非常失望。我们相信由于今天的裁决,美国消费者对优秀产品的获取会相应减少。我们会对这次禁令提出上诉。由于此次专利案涉及到 Google 的统一搜索功能,所以我们会一道努力解决这个问题。

苹果 CEO 库克( Tim Cook )说他并不享受起诉的过程,“我们只是不想有人窃取我们的果实”。

这场官司还没有结束,苹果在短期内也不会放弃通过专利来遏制竞争对手,所以我们下面还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专利之战。

关于 Android 算不算技术抄袭,Google 击败了甲骨文

2016-05-27 15:16

Google 击败了甲骨文(Oracle),关于 Android 是否属于 Java API 的技术抄袭的版权纠纷告一段落。

Google 与甲骨文在 Android 智能手机系统软件应用方面的 Java 版权纷争由来已久,本周时间美国陪审团作出裁决宣布 Google 获得胜利。

陪审团一致认为,Google 使用甲骨文的 Java 平台去开发 Android 符合版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条款,甲骨文不应获得 90 亿美元的赔偿。

整个案件审理的关键在于 Java API 的使用是否需要授权,如何界定合理使用。

据网易科技,在此项案件审理过程中,Google 的出席证人包括了 Alphabet 执行董事长 Eric Schmidt 。甲骨文 2010 年收购 Sun Microsystems 时,尽管 Eric Schmidt 本人参与了 Google 的授权谈判,不过根据他多年研发 Java 的经验来看,他认为 Google 无需通过谈判就应该被允许使用 Java 应用程序接口(API),Sun Microsystems 以开源和免费方式推广它们,而非通过授权或出售方式。

Google 要说服陪审团,Google 使用了 Java 技术去创新,并不是简单地抄袭代码。

而甲骨文曾尝试证明 Android 系统对于其公司本身的 Java 授权业务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并认为 Google 在 Android 上获利已 420 亿美元。甲骨文方面的观点是,“许多我们以前要授权才能拿到拷贝的公司因为用了免费的 Android 之后就不再买我们授权了。”

尽管这一诉讼已经宣判,但 CNBC 在视频报道中提及甲骨文认为有很多理由继续上诉,并会将付诸行动。“我们坚定认为 Google 非法抄袭 Java 核心技术开发了 Android 系统,并打入移动设备市场,”

Google 则认为这是“Android 生态系统、Java 编程群体,以及依赖免费开放编程语言开发创新性消费产品的软件开发商的一次胜利。”

知产力曾在去年曾发表文章,提及了这一案件的深远影响。Google 除去将要提供大量的赔偿金,可能还需要为大量的 Android 设备支付源源不断的版权费。

对于行业来说,该案件审判结果很可能作为先例,程序员们也会痛苦的领悟到原来他们一直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以及其中的源代码),特别是“JAVA API”,竟也是受到版权保护的,从这重要意义上来讲,对于开源软件界而言无疑是一场难以承受的灾难。

甲骨文说 Android 抄了要给钱!Google 创始人表示:程序员的事那怎么是抄

2016-05-20 23:17

不,我们没有付钱给免费和开放的事物。

在今天早些时候,外媒 Ars Technica 带来了关于甲骨文和 Google 版权案的最新进展。Google 联合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出席作证,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律师询问中,佩奇虽然声带不适,但还是断断续续的回答了来自双方律师的问题,并表示他认为 Java“是免费和开放的”。

在法庭上中甲骨文方律师一环接一环的提问,试图让佩奇承认 Google 并没有为 Android 系统获得过 Java 授权。

而面对甲骨文方律师的诘问,佩奇在法庭上做出了开篇的言论。

软件上的版权大战
Google 和甲骨文之间的版权案,远比苹果和三星的专利战要旷日持久。

如果追溯的话,时间要回到 2010 年,当时甲骨文以 Android 未经授权使用 Java API 起诉了 Google,但是在 2012 Google 成功的让法庭认可了 API 不在著作权保护范畴内的观点,使地方法院最终裁定为 Google 无须向甲骨文赔偿。

但是这个理由却在 2014 年失效了。当时联邦上诉法院三名法官意见一致的将案件判决驳回,并宣布 API 受著作权保护

随后 Google 上诉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并找来了 Yahoo、HP、Red Had 等开源公司支援,而甲骨文则找到了微软、EMC、NatApp 助威。

2015年联邦最高法院驳回上诉,将本案发回地方法院重审。

而本月其实已经是地方法院的二度开庭,计划要先用十周听证词。

一切争议的核心
这场软件界的版权大战,也要远比苹果和三星的设计专利战纠结。

若是说这场版权战的关键点,爱范儿(公众号:ifanr)觉得只有一个:代码。

虽然甲骨文宣称 Google 使用了他们的 37 个 API,但是目前审理法官 William Alsup 似乎觉得在 6000 多行 API 代码中,问题的核心只有九行代码。

private static void rangeCheck(int arrayLen, 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

if (fromIndex > toIndex)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fromIndex(” + fromIndex +

“) > toIndex(” + toIndex+”)”);

if (fromIndex < 0)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fromIndex);

if (toIndex > arrayLen)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toIndex);

}

这九行代码最初出现在 OpenJDK 中,而 Google 可以说连符号都没变的用了。

而这重要的九行的作者也同样重要,他就是 Java 经典书籍《Effective Java》的作者——Joshua Bloch。

Joshua Bloch 在 Sun 工作期间,领导开发了 Java 集合框架、java.math 套件与 assert 机制等功能,Java API 也是出自他的指尖。

但是他在 2004 年加入了 Google,并成为了 Google 的首席 Java 设计师,到了 2008 年他加入了 Android 项目,而在此期间他还在给 Sun 的开源项目 OpenJDK 贡献代码。

2009 年,甲骨文收购 Sun。

从这个时间线上,爱范儿觉得这九行代码可能就是同一个人写的……

在苹果和三星的设计专利战上,一方先看了另一方图标等设计而做出了相似的设计,爱范儿还能武断的指责谁是抄袭者。

但同一个作者写的相同代码应该怎么算?

当然,按照规矩来说 Google 没有遵守 GPL 规范获得授权确实不对,但是这事爱范儿想想还是觉得纠结。

开发的未来
软件上的事,不是一两家公司的。

前文说过 Google 和甲骨文为了这场官司分别叫来了声援团,而实际上关注这场官司的公司、团队,甚至个人要更多,因为很多开发者都有可能在日后被影响。

这次审判的最终结果很有可能将作为日后相似案件的审理参考,如果 Google 输掉官司,软件界可能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至于甲骨文输了?爱范儿(公众号:ifanr)猜他们会继续上诉。

Google vs Oracle 专利侵权案最新进展

2012-05-25 08:51

在《Google vs Oracle:大战仍未止息》中,我们提到了这次专利侵权案的几个要点。由于当时审判尚未进入对专利的讨论,因此争论的焦点都是在版权方面。

陪审团认为 Android 在 37 个 Java API 的 SSO 上侵犯了 Java 版权,但在是否属于“正当使用”上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陪审团认为 Android 在 9 行 rangeCheck 代码上侵犯了 Java 版权(法官 Alsup 后来判决 Android 在 8 个 Java 测试文件中侵犯版权)。
由于法官 Alsup 在 API 是否受版权保护上没有做出判决,而且陪审团在“正当使用”上陷入僵局,因此,目前唯一确认的两项侵权是 9 行 rangeCheck 代码和 8 个 Java 测试文件。每项的最高赔偿是 15 万美元。

最近,Google vs Oracle 案又有了重要进展。对于这次的专利诉讼案,the Verge 网站进行了跟踪报道,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案件的发展情况。

对于初审的判决,Google 和 Oracle 都提出了动议。其中,Oracle 的律师提出了一个意见,在法官 Alsup 决定 API 是否受专利法保护之前,对已确定的两项侵权的赔偿问题进行延后处理。这个意见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并获得法官认同。这意味着侵权问题已经暂时搁置。对于 Oracle 来说,需要等待的是法官对 API 的判决。

如果 API 受版权保护,上述的两桩侵权将和 API 侵权绑在一起,重开审判或者进行上诉。
如果 API 不受版权保护,Alsup 法官将会决定 Oracle 应获的赔偿。不过 Oracle 对此裁决还可以再次上诉。
显然,Oracle 的目的是在目前不利的情况下,等待未来的机会。根据这个意见,陪审团将不再考虑侵权问题,并转入对专利问题的讨论。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并不轻松。在专利的问题上,陪审团同样难以做出决定。在此过程中,一位陪审团成员因病退出,法官 Alsup 的脾气也变得糟糕。在法庭上,法官对诉辩双方都有责备,而且抱怨说,律师对于案件毫无帮助。

一周之后,陪审团做出了一个明确的决定: Google 在 Android 上没有侵犯 Oracle 的专利。

由于版权问题延后处理,专利问题已经解决,陪审团将会解散。法官 William Alsup 对陪审团成员的工作表示了感谢,他说,“这是我经历的最长的民事诉讼”。

从目前的进展看,这场专利诉讼案 Google 已经取得了胜利,不过事情并未结束。因为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法官 William Alsup 是否会判决 API 受版权保护?

这次案件的审判中,为什么事情会向着有利于 Google 的方向发展?The Verge 网站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在专利问题上做出决定之后,陪审团团长 Greg Thompson 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提到陪审团在讨论问题时的一些细节。

根据 Greg 的说法,虽然陪审团的许多成员都认为 Google 的做法并不正确,但是 Oracle 的证据不足以说服他们。陪审团认为 Oracle 没有给出足够的证据。

他特别提到了版权审判的阶段,一个陪审员一直等着“Oracle 送来些可以大口吃的东西。他等的是牛排,但是得到的是香菜”。

在 API 侵权问题上,陪审团的结论也对 Google 有利,在最终投票的时候,同意“属于正当使用”的人占了 9 个(9:3 的比例)。根据 Greg 的说法,最初投票的时候,他是唯一倾向于 Oracle 的人,在随后的过程中,有两个人加入了他的阵营。

在专利问题上,Greg 也是唯一倾向于 Oracle 的人。不过他最后决定改变自己的立场,使得陪审团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决定。

在 Greg 看来,从陪审团方面来说,Oracle 一开始就面临了不利的局面。虽然没有明确支持 Google 的言论,但是一些陪审员的观点可能帮助了 Google,他说“在案件的最终结果上,陪审员的选择可能起着很大的作用”。在他看来,Google 支持开源的形象影响了陪审团的决定。

陪审团中并不都是了解科技的人,但是有一小部分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他们会很积极的去说服持观望态度的其它成员。Thompson 认为,很难说服这些了解科技的人去限制某种对大众有益的东西的发展。

另外,Thompson 还说,有几个陪审团成员很钦佩 Google 一方的年轻律师,其原因可能不仅仅是他是一个好律师,而且还有其它的原因。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Oracle 的法律团队也在旁边。显然,Thompson 意识到 Oracle 不会就此罢手,他在最后对 Oracle 团队说了一句“祝你们上诉好运”。

Google VS 甲骨文意义何在

2012-04-19 10:53

Google 和甲骨文(Oracle)的纠纷持续已有一年多,这期间冗长而又繁杂的调查和调解都没有结果,而开庭的消息就等于吹响了总攻的号角。

此前,Google 曾表示愿意向甲骨文支付 280 万美元,作为两项专利的专利费,这是 2011 年的费用。至于未来的赔偿,Google 提议将 Android 营收 0.5% 作为一项专利的费用,此专利今年 12 月到期。另外,将 0.015% 的营收作为第二项专利的费用,此专利 2018 年 4 月到期。但随即遭到对方拒绝,原因是开价太低,他们想要 10 亿美元。

对两家公司的意义

甲骨文作为 Sun 的收购者拥有其多项技术专利,自持有理有据,谴责 Google 在开发 Android 的过程中明知故犯,直接、反复地侵犯了甲骨文所有的 Java 相关的知识产权。如果赢得官司,那么直接的经济收益或将远超上文提到的数目。除此之外,甲骨文可能对法官提请对 Android 设备采取禁令,就像之前苹果做得那样,来以保护专利、维护公平之名煞煞 Google 在移动领域正劲的势头。

而 Google 作为被告一方,一旦输掉官司,等待他们的无疑将是巨额赔偿,甚至可能导致使 Android 从炙手可热的开源系统变成一个赔本买卖。许多宏大的整合计划将全部被推翻,公司战略因此受到影响。最后也有可能推倒现有重新再来,而 Google 显然不会轻易认输。其实,这场被动的官司不输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了,因为虽然 Google 对 Java 贡献颇多,但是依旧弥补不了当年的冲动行为——由于 Sun 对使用许可的要价太高,导致 Google 一意孤行,把 Sun 撇在了一旁。

对其他公司的意义

这场官司的核心问题在于:编程语言究竟是否受版权保护。因为根据美国版权法,一般概念不受保护,而 Google 自始至终都在强调编程语言的工具性质,该受保护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利用语言写出来的软件。

如果 Google 获胜,那么美国专利制度将开启一个先例,在此之后以及之前的大量类似的专利官司将有定论。计算机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将完全可以被任意使用,而不用担心版权的问题。

对用户的意义

对广大 Android 用户而言,除了看一场大战之外也许并不会有什么直接影响。如果 Google 失利,现有的 Android 设备可以继续使用,那么以后各大厂商出售 Android 的收益则很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装进甲骨文的腰包,并且最终还是由客户买单。

说到底,这场官司打来打去本质上还是离不开利益,但是对于旁观者而言,或许更多的是利益之外的收获。

甲骨文 Java 专利索赔:被伤害与侮辱的人?

2012-03-30 15:35

据路透社报道,在 Google 与甲骨文(Oracle)关于 Java 专利纠纷将要宣判之际,Google 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赔偿方案,甲骨文嫌价低,没有接受。

这个方案是这样的:

假如甲骨文能够在即将到来的审判中证明 Google 的 Android 系统侵犯甲骨文的专利,Google 将从每年的 Android 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赔偿甲骨文的损失。

这个比例是:

在过去的 2011 年,Google 为甲骨文两个专利的损失一次性支付 280 万美元
其中一个专利在今年 12 月到期,Google 从 Android 整体收入中拿出 0.5% 来赔偿甲骨文
另一个专利在 2018 年 4 月到期,Google 从 Android 整体收入中拿出 0.015% 来赔偿甲骨文
这个比例是什么概念?我们知道,Google 给硬件厂商提供手机操作系统是免费的,它的收入主要是来自手机上内置 Google 搜索带来的广告收入。去年 10 月,Google 宣布它一年从移动业务获得的收入是 25 亿美元,这其中包括了 Android 设备和苹果的 iPhone 手机。

由于 Android 手机的崛起,我们假设 Android 平台的收入占六成,iOS 平台收入占四成。那么如果今年 Google 获得 30 亿移动业务收入,第一项专利需要赔偿甲骨文 900 万美元。第二项专利 2012 年需要赔偿 27 万美元,假设以年均 10% 的增长,到 2018 年 Google 总共需要赔偿约 224 万美元。

这样,甲骨文一共能从 Google 那里获得的赔偿是 1400 万美元。

这个数字,甲骨文能罢休嘛!

2010 年 1 月甲骨文花费 70 亿美元收购 SUN 后,8 月对 Google 提起 7 项 Java 专利诉讼。2011 年 6 月,甲骨文的索赔数目是 61 亿美元,是“1400 万美元”的 430 倍!

即使还没被甲骨文收购之前,SUN 曾提议 Google 支付 1 亿美元许可费(后被 Google 拒绝,因为其要求 Google 使用 GPL 开源),这个数目也是“1400 万美元”的 7 倍之多。

洛杉矶法院的 William Alsup 正在催促 Google 和甲骨文,如果想和解,无论什么解决方案,在 4 月 13 日中午前就得提交给法院,不然 4 月 16 日法庭上见。由目前的巨大分歧来看,甲骨文接受 Google 方案的几率不大;相反,如果接受了,现行赔偿价码相对“61 亿美元”诉求,用陀斯妥耶夫斯基前辈的话来形容 Java 的感受是很恰当的——“被伤害与侮辱的人”。

关于 Google 侵犯 Java 专利与否,《Google 应对甲骨文可能失利》一文讨论区有非常充分的讨论,主要由 @caoxuanting 与 @yynil 贡献,请移步前往。

Google 应对甲骨文可能失利 & One more thing

2011-09-08 17:30

昨日,Oracle 状告 Google 窃用 Java 源代码一事有了最新的进展,根据一直关注此事的 Florian Mueller 的消息,现在所披露的细节对 Google 不利。

一封 Andy Rubin 的电子邮件

所披露的第一个细节是 Andy Rubin 写给 Sergey 的一封电子邮件,内容显示 Sun 愿意采用类似授权给 RedHat 的“专利许可证”的方式把 Java 专利授权给 Android。而 Google 需支付 Sun 一年一亿美元的权利金。

然而,Android 最终并未获得 Sun 授权,这是为什么?Android 的员工曾经记录:“全部原因是因为 GPL 协议只保护 Sun 的利益。”也许双方在遵守哪个开源协议上产生了分歧。若 Google 必须遵守 GPL 协议的话,意味着 Android 必须完全开源,这不符合 Google 的愿望,不论从由广告驱动的商业模式还是从最近准备闭源动作来看。

总之,这封信件意味着 Android 早期源代码使用了 Sun 的专利。

代码一致

在 Oarcle 提交的证据中,有一张代码对比的图片,该图表明 Java 的 Arrays 函数与 Android 的 TimeSort 函数一致 。

Google 曾经指出这段代码来自第三方,和 Google 无关。但是证据显示,这段代码“正好”来自 Google 的工程师 Joshua Bloch(Bloch 此前曾为 Sun 工作,来到 Google 之后一直担任 Chief Java Architec 职位)。最糟糕的是,他承认他把这段代码从 Sun 复制到 Android 中去:

“Q:你是否在为 TimeSort 工作的时候回忆起 Sun 的源代码?

A:我没有回忆,我相信我自己。我认为它们的特征相似,事实上,三个争议点拥有一样的顺序和一样的名字,是在强烈的暗示我回忆过(Sun 的代码)。”

One more thing

在本次公开披露的文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文档,虽然不会影响到本次诉讼的结果,但可以看出 Google 的其他方面。

该文档的第三条条款显示,若手机厂商按照 Google 所提供的规格制造和销售手机,那么它将取得访问 Android 最新版本的权利。

这意味着 Android 还拥有一个“私有”频道,向合作伙伴提供比竞争对手更新的系统版本。那么最近被 Google 收购的摩托罗拉,会不会比 HTC、三星、LG 等厂商更早的拥有最新的 Android?而且,Google 和 Amazon 一样,它提供的是服务,不需要在硬件上赚钱。摩托罗拉会不会提供大量低价的 Android 手机来参与市场竞争?

如此看来, 三星(Samgsung)未雨绸缪,及早开发了自己的操作系统 Bada,如今还决定加大对 Bada 的投入。但其它厂商呢?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