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Finance

finance20180726.jpg

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
信用、杠杆、风险
为实体经济服务

原始资本——第一桶金
视野通道——多样化

finance20180607.jpg

金融的本质——伯南克四讲美联储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目录

序言 // VII
第一讲 美联储的起源与使命 // 央行是什么 //
什么是金融恐慌 //
金本位制的利与弊 //
美联储的第一次大挑战 //
第二讲 “二战”后的美联储 //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 //
经济“大缓和”时期 //
金融危机的前奏 //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
第三讲 应对危机的政策反应 //金融体系的漏洞 //
金融衍生品的泛滥 //
应对危机的举措 //
第四讲 危机的后遗症 // 扑灭金融危机之火 //
政策的指引者 //
缓慢复苏 //
监管的变化 //
lecture 1 Origins and Missio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
lecture 2 The Federal Reserve after World War II
lecture 3 The Federal Reserve’s Respons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 177
lecture 4 The Aftermath of the Crisis // 211

以他国为镜——四章书评汇总

第一讲:这讲里伯南克介绍了美联储的创始背景和目的,包括美国放弃金本位的来龙去脉。美联储主要有两个功能:提供独立、灵活的货币政策,以及充当最后借款人。货币政策用以调整、维持稳定的经济生活,最后借款人是用来应对金融危机、避免银行大规模破产的手段。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美联储成立以来面临的第一次挑战,然而那次危机中美联储并未有效发挥作用。

第二讲:这章里伯南克讲了二战后到2009年左右美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变化。主要讲述了20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以及收紧货币后带来的通胀的迅速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20世纪80年代后宏观经济的波动收稳。伯南克细致地分析了2008年的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并与2000年的互联网科技泡沫危机进行了比较,他认为房价下跌比股票下跌要严重得多,因为住房抵押贷款会全面、深刻破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造成大范围的恐慌情绪。此外,伯南克还认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央行应该保持自身的透明度。

第三讲:本章讲述了2008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的应对措施,典型的例子是主要是通过将最后贷款人的身份扩大化,在有抵押的情况下对AIG提供了850亿美元的借款,以及促成了贝尔斯通的重组。伯南克也阐述了这样做的必要性以及副作用:如果任由巨型金融公司倒闭而不作为,可能引发更全面、系统、严重、难以挽回的损失。但他认为并不应该有公司可以“大而不能倒”。他也提到全球化对控制金融危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讲:这章讲了后金融危机的一些现状,总的来说美联储的措施是有效的,但美国的经济复苏仍然缓慢。读罢本书,说一点感受:如果说读史书是以史为镜,那么读本书就是以美国为镜。这次次贷危机的核心是房产泡沫,美国的房价在危机前连续上涨了近30年。那么房价连续上涨了近20年的中国,有没有房产泡沫呢?中国的监管措施无疑更严,但是我个人中国目前的经济稳定性并没有美国2007年的强。次贷危机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雷曼兄弟、AIG为代表的“大而不能倒”的公司深刻威胁这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那么中国大额举债的地方政府和不良贷款堆积的商业银行,以及捉襟见肘的养老、社保基金,如果出现危机,引爆的后果可能远比次贷危机恐怖——要知道,美国的通胀可是一直保持在2%左右。

另外本书对于了解央行、货币政策等概念和运行机制也很有帮助。

大卫·哈维:读懂《资本论》,你对世界的困惑会减少一半

原创 澎湃新闻 2018-05-04 13:25:00

中信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的马克思与《资本论》,作者:(美)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译者:周大昕

【编者按】

83岁的大卫·哈维胡子花白,但依然站在纽约城市大学讲台上。

大卫·哈维讲《资本论》,一直讲了50多年。在西方,他的粉丝越来越多。他的解读《资本论》课程深受年轻学生欢迎,课程视频放到网上后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几年,他频频到访中国,他的好几本著作译成了中文,像《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世界的逻辑》等。2016年中国部分城市的房价暴涨,也让许多人开始广泛引用《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中关于“房子是如何被资本化”的论断,发现马克思的理论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影响力。

2018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卫·哈维在中国出版了他的新书《马克思与资本论》。哈维说,这本书是向马克思的致敬之作。

马克思为什么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特里尔。200年风云变幻,200年沧海桑田,今天,他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语言,指引着人类追寻理想社会的脚步。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资本的规律。他的《资本论》无疑是近代世界重要的著作之一。三卷本《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和历史的深入思考。《资本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哈维发现,近年来有大量关于马克思个人情况、政治氛围和经济环境的研究问世。很多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做了详尽的探究。在全世界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亚马逊输入“卡尔·马克思”的关键词,能够搜到将近1万种相关图书。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特别是《资本论》的销售近年来更是创了纪录。据媒体报道,商业刊物和主要文学刊物出版了诸如《马克思最终是正确的吗?》等文章。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主编、纽约城市大学名誉教授大卫·莱伯曼认为,人们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马克思对资本积累和资本危机入木三分的描述上,是因为马克思第一个指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明确特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扩张、两极化、不稳定及最终毁灭。

马克思的理论为什么有穿越时空的强大影响力?

哈维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而不是19世纪的生活。资本依然在我们身边,依然鲜活,在某些时候资本出现病灶和失控现象,在某些时候则又显得膨胀而甚嚣尘上。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还仅仅占领了世界的一个小角落,但现在却是覆盖整个地球的主导经济体系。在马克思的年代,政治经济学是远比现在开放的争鸣领域。但现在,一个自封科学、高度数理化和数据驱动的经济学占据了正统地位,这是由各种自认为理性科学的知识组成的封闭体系,成为国家和资本力量掌控的私密领地。现在经济学又有了计算机的辅佐,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不断提升的计算机运算能力(每两年翻一番)来构建、解释和分析有关几乎一切事物的海量数据。哈维提醒我们,不能过度相信大数据,因为数据不可能穷尽所有未知的领域,不能解决社会关系恶化的问题。

相对而言,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内在不合理性的深刻阐述,比宏观经济学理论更加尖锐深刻,更有解释力。

经济为什么会产生周期性危机?

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危机会不会再次发生?2008年影响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各种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解释层出不穷,各派经济学家也是各显神通。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只是把一些经济学概念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演绎,而并没有任何新的思想和见解。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不是简单地在黑板上和实验室推算和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理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更不是依靠在学术期刊中用数学证明出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认为,资本运行有四个阶段:

价值生产、
价值实现、
价值分配
和价值增值。

资本的运行,就是沿着这四个阶段循环不已。

产品被生产出来,之后到市场上出售,把价值实现出来,价值实现的标志物是货币,于是就有如何分配这些货币的问题,最后,货币到了手里怎么用,货币少的人只能购买生活必需品,但货币多的人可以再行投资增值。于是,这些投资出去的货币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只要资本主义在,这个循环就是无限的,而因为有上升的运动,便可图示为螺旋形状。

在前两卷《资本论》中,马克思用大量篇幅描述了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似乎他也想探索一种在非资本主义、无资本积累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的良性循环再生产模式。但问题首先出现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永远扩张的必要性,这就要求从闭环式的无限循环转变到无止境的积累。正是这种转变迫使资本永远追求“不可实现的无限”。使用价值虽然明显受限于物质,但正如我们所见的,也难以避免受此疯狂的影响。现在人们试图“要使享乐达到想象中的无限的程度”,而另外许多地方则是无限的浪费,目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就清晰显示出人类的消费无度。

为了解释危机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危机,哈维对不同区域价值体系的地缘经济史做深入的分析。2007-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因为这场危机是起源于美国但又影响到了世界,所以这被视为一场全球性危机。

危机发生后,美国的消费市场开始冰冻。中国则是美国消费市场上的主要商品供应国。结果就是中国出口也开始暴跌。

2008年,中国出口暴跌30%,大量在华南的工厂关闭。但根据某些估测,大约有2000万到3000万人失业。

如何快速消化如此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答案是开足马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1900年至1999年期间,美国消耗了45亿吨水泥,但从2011年至2013年,中国消耗了65亿吨水泥。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的水泥消耗量比美国在整个20世纪的水泥消耗量多出了近45%。

水泥用于建筑。这意味着在中国在建造环境、城市化和其他基础设施(交通设施、水利大坝、集装箱码头和机场)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被大量消耗的不仅仅是水泥。钢铁生产和消费也出现了明显扩张。近年来,中国占了全球钢铁产量和使用量的一半以上。为此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来炼钢,铁矿石则来源于遥远的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地。

哈维认为,全球之所以能走出2007-2008年的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性消费的持续增长,中国显然成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但中国应对经济困难的方式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经济需要吸收战争期间创造的大量生产能力并为大批退伍军人创造就业机会。当时美国的决策者知道,如果退伍老兵从战场上退下来之后找不到工作,像是20世纪30年代时的情况,那肯定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动荡。

面对剩余资本和剩余劳动力供给的经济问题,通过美国帝国主义、冷战和军国主义扩张(“军工体系”)来做到的。与此同时,美国还对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如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州际公路系统将西海岸和南部以新的方式纳入美国经济。洛杉矶在1945年只是一个普通大小的城市,但到1970年它已经成为一个特大城市。

美国通过兴建房屋并在屋子里填满东西就摆脱了危机。但是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所显示的,这最终也让资本走入了危机。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突破,让这些技术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议题。有些学者信誓旦旦地声称,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智慧城市,然后贫困、不平等、阶级和种族歧视以及剥夺式资本积累等一切城市病就会迎刃而解。

哈维认为,这种想法是极其天真的。马克思在关于机器的角色、关于资本和工业化的这些伟大的章节,引用了一个故事开篇: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感到非常困惑,他认为机器本应是为人类服务而生的,最后反而让工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而辛苦。穆勒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马克思在书中回答说,他当然不理解了,因为机器的使命本来就不是让工人得到轻松,而是让资本对劳动力的开发和利用达到最大化,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机器的发明让工人的工作处境变得更坏了。

事实上,资本始终幻想将工人变成资本流动的附属品。许多工业创新者都将此视为首要目标。工业时代法国实业家就公开宣称,在机床上的技术革新有三大目标:提高精度、提高生产率和替代工人。工厂制、泰勒主义、自动化、机器人以及最终用人工智能替代活劳动的设想本质上都是这一愿望的反应。除了在科幻小说里,机器人不会抱怨、不会顶撞、不会诉讼、不会生病、不会疲惫、不会分心、不会罢工、不会要求加薪、不会担心工作条件、不会要求茶歇、也不会旷工。资本始终幻想完全掌控劳动者或最终用技术替换掉所有活劳动,这种想法根植于不顾一切提高生产率的冲动。

马克思认为,技术问题是理解资本运动态势的基础。马克思对此问题有着尖锐和深刻的见解。整个资本主义对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都充满了迷恋。因此现在有人认为技术方案和科技创新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这种迷信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即认为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这种技术迷信也不断被资本的不同部门培养,有人将科技创新变成大的咨询公司来为改善管理出谋划策;制药公司发明出针对不存在的疾病的药物;计算机专家坚持发明只有少数人才懂得操控的自动化系统,这些都是技术崇拜的表现。

资本主义企业家和企业采取创新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创新,而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或保住市场份额并确保其作为资本家的再生产。

陈志武:为什么金融危机很难避免

今年是2008年金融危机十周年。经济学家陈志武在接受《好奇心日报》采访时,分享了他对金融危机的看法。回过头看美国历史,每次金融危机之后都会有改革和创新,但是改革和创新又都埋下了新的危机的种子,在陈志武看来,人类最后是很难避免金融危机的,甚至不应该去避免。

陈志武认为,首先要认识到,金融这件事中所有金融交易都是跨时间、针对未来的交易,也就是在未来和今天进行跨期价值交换的交易。正因为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涉及未来,而未来又是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的,所以这种不确定性和风险就给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很多想象空间。这时,有的人,就像特朗普,他们会知道怎么操纵交易对手的心理。金融市场总是会有空间让有的人去炒作别人的预期。这样一来,金融泡沫时不时会发生。既然有金融泡沫的发生,而且有市场参与者知道怎么样操纵市场和股民的心理,使得这些泡沫往往短期内都没办法避免,最后只有通过金融危机的方式逼着大家去吃一堑长一智。这就是为什么人性加上未来固有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金融泡沫、金融危机总会发生,而且很多时候是应该发生。

在陈志武看来,有些金融泡沫、房地产泡沫应该让它们发生,本来该破产的银行、该破产的企业,如果政府不让它们破产,去救了它们,那么,所有办那些银行、企业的人,他们从中可能悟出的道理就是,“不用做事太认真,今后乱放贷、乱投资也没问题。反正如果出了问题,政府会把我救下来。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就是政府今天表面上看是帮了你,把这个银行、企业救下来,但对整个社会和这些当事人来说,实际上是害了大家。给了大家一个错觉,就是我不需要为自己负责任。”这样一来,整个银行界、企业界没有谁那么认真了。这就是为什么到最后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有些该发生的事还是应该让它们发生。“尽管短期会有一些痛,但是这些痛对社会来说没办法,不应该避免。

人不通过这些教训就不会学好。如果随便去救他们,反而让他们更加学坏,而不是学好。”

金融的解释——王福重金融学二十九讲

finance20180716.jpg

目录

写给读者 //IX
序 //XI

第一部分 货币
第一章 交换 //3
第二章 铸币 //11
第三章 从纸币到电子货币 //23
第四章 货币的作用 //37
第五章 对货币的误会 //45
第六章 货币计量和金融资产 //57

第二部分 信用
第七章 信用 //71
第八章 利息的本质 //81
第九章 利息计算 //93

第三部分 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市场
第十章 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107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上) //125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下) //137
第十三章 股票 //151
第十四章 股市有规律吗(上) //163
第十五章 股市有规律吗(下) //173
第十六章 不确定性、风险和保险 //187
第十七章 黄金 //203

第四部分 金融衍生工具
第十八章 金融衍生工具 //219
第十九章 期权 //231
第二十章 远期和期货 //241
第二十一章 互换 //253

第五部分 中央银行
第二十二章  中央银行(上) //267
第二十三章 中央银行(下) //279
第二十四章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291
第二十五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07

第六部分 开放条件下的金融
第二十六章 外汇和汇率(上) //327
第二十七章 外汇和汇率(下) //339
第二十八章 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 //351
第二十九章 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 //363
参考文献 //381
后记 //384

人人都爱经济学

目录

第1章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第2章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第3章 经济学的基石:经济人假设
第4章 经济学的新方法:博弈论
第5章 供给和需求
第6章 消费者理论
第7章 厂商理论
第8章 竞争和垄断
第9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
第10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
第11章 总需求:经济繁荣的根本
第12章 财政、税收与财政政策
第13章 货币和银行
第14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15章 失业
第16章 通货膨胀
第17章 经济增长
第18章 国际贸易和比较优势
第19章 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
第20章 汇率和国际货币体系
附录1 经济学的100个关键词
附录2 经济学经典著作
后记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

目录

前  言  为什么要懂经济学
第一篇 经济学是什么
第1章 经济学简历:舶来品的前世今生 2
第2章 亚当·斯密:经济学的牛顿 8
第3章 经济学的作用:让人更快乐 13
第4章 《国富论》:它说了什么 21
第5章 经济学的假设:经济学是科学吗 28
第二篇 价格现象
第6章 市场:看不见的妙手 36
第7章 价值之谜:为什么“物以稀为贵” 41
第8章 均衡价格:价格多少为合适 46
第三篇 消费者和企业
第9章 消费者行为:饭是最后一口才吃饱的 54
第10章 企业之一:什么是企业 60
第11章 企业之二:为什么有企业 64
第12章 企业之三:边际产量递减 68
第13章 企业之四:机会成本和利润 72
第四篇 商品市场
第14章 完全竞争:最好的市场 78
第15章 垄断:机票打折之谜 84
第16章 垄断竞争:广告之妙 89
第17章 寡头:牛奶战争 94
第五篇 博弈论
第18章 博弈论之一:忽悠人的“齐王田忌赛马” 100
第19章 博弈论之二:海盗分金 106
第20章 博弈论之三: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吗 110
第六篇 市场失灵
第21章 外部性和科斯定理:谁是污染的受害者 116
第22章 保险的道理:保险值多少钱 121
第23章 信息不对称:人无信不立 125
第七篇 宏观经济学
第24章 大萧条与宏观经济学的产生:
什么导致了1929~1933年的大萧条 132
第25章 凯恩斯:经济学的爱因斯坦 136
第26章 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部分之和非整体 141
第27章 国内生产总值:GDP有多重要 146
第28章 总需求:节俭是美德吗 151
第八篇 财政政策
第29章 公共财政:政府应该做什么  158
第30章 投票:经济民主 164
第31章 税收:无处可逃的强迫 168
第九篇 银行和货币政策
第32章 货币:金钱如粪土吗 176
第33章 金融:美梦成真的魔棒 181
第34章 利息:人性的产物 186
第35章 存款创造:钱是戏法变出来的 190
第36章 货币政策:中央银行的“三板斧” 194
第37章 通货膨胀:钱是如何变毛的 200
第十篇 特殊市场
第38章 工资决定:李连杰的亿元片酬 206
第39章 投资银行:兴也勃焉,亡也忽焉 212
第40章 期货:创造价值的“买空卖空” 217
第41章 期权: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222
第十一篇 经济增长
第42章 人口和经济增长:马尔萨斯和马寅初 228
第43章 经济增长:东邻日本的经济奇迹 232
第十二篇 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
第44章 绝对优势:只做最拿手的 238
第45章 比较优势: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44
第46章 自由贸易:我们应该抵制外国货吗 249
第47章 汇率: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253
第48章 贸易顺差:吃亏还是占便宜 259
第49章 外汇储备:中国为什么非要买美国国债 263
第50章 黄金:直叫人如此疯狂 269
第51章 石油价格:谁主沉浮 277
第52章 次贷危机:都是贪婪惹的祸 283
附录A 开卷有益:经济学深度阅读指南 291
附录B 诺贝尔经济学奖 295
致谢 300

纯粹经济学——王福重经济学十九讲

目录

第1 章 所谓经济学
第2 章 经济学思维
第3 章 经济学的假设
第4章 供给和需求
第5章 消费者
第6章 厂商
第7章 竞争和垄断
第8章 博弈论
第9 章 垄断竞争和寡头
第10 章 GDP
第11 章 总需求
第12 章 财政政策
第13 章 货币和银行
第14 章 货币政策
第15 章 失业
第16 章 通货膨胀
第17 章 经济增长
第18 章 国际贸易
第19章 国际金融
附录 经济学的100 个关键词

开脑洞的经济学

之前推荐的《纯粹经济学》只给大家看了看目录,有点应付,今天弘毅士读完了这本书,实在感觉受益匪浅,这本书非常适合经济学入门,由浅入深,通俗易懂的同时不失专业。

在这里,我挑出几个让我感触最深的点,和大家共同探讨。

1
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进行有价值的生产,并把生产成果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的科学。
经济学(宏观)是一门研究人类整体活动的学科,它让我们以一种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的行为。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很多人抱怨国家政策,说这里不好那里不对,应该怎么怎么样,这样老百姓就富裕了,但仔细想想,他想要的不是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而是要自己的日子好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问题就能很容易地跳出这种思维。
资本、生产资料、土地、企业家智慧,这几样一样都不占的人,怎么可能在分配的时候获得那么多呢?普通人一般都只拿到了劳动力参与生产那部分的价值,而拿到多少,取决于你的劳动在生产中能创造多大价值,并不是国家政策改了就能根本性改变的。

2
边际

边际:某个变量的微小变动,引起的其他变量的改变量。
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想法。经济学把物品给人们带来的作用成为效用,比如你吃饺子的时候,饺子给你的满足感,让你有饱的感觉,这就是饺子的效用。
为什么你当你吃饱了就不再像吃饺子了呢?
这是因为边际效用递减。当你吃第一口饺子的时候,新增加的这一个饺子对你的边际效用最大,随着吃的饺子数量增加,边际效用是逐渐递减的,也就是说,后面新增一个饺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在逐渐减小。当你吃饱了,每个饺子带来的边际效用甚至可能是负的,所以你自然也就不吃了。
这个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水和钻石之谜。
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物品对人类的价值越高,价格就应该更贵。但是水和钻石这个反例让人们无从解释。
直到边际原理的出现。
如果你得到了一份的水,自然是先要用来喝,维持生命这个效用是最重要的,这时候水的边际效用最高。如果你又得到一份水,你可能会用来浇灌庄稼,养活作物让自己得到能量这个效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三份水你可能用来洗澡,让你自己变得干净一些。第四份用来洗衣服,第五份估计就会用来养狗了。
看到了吗,边际效用下降的多么厉害。这和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物以稀为贵异曲同工,而且更伟大,能通过数学的严格证明推广到其他领域。

3
博弈论

博弈论:研究当事人之间的决策相互影响的条件下,人们如何行动的一种理论和方法。
这实在是一个开脑洞的理论,前方高能!从海盗分金这个故事开始吧!
5个海盗抢得100枚金币,他们按抽签的顺序依次提方案:首先由1号提出分配方案,然后5人表决,超过半数同意方案才被通过,否则他将被扔入大海喂鲨鱼,依此类推。问第一个人怎样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如果你之前没听说过这个问题,那你的答案难免落入俗套,比如平分,比如只给四个人分。
正确答案让我大跌眼镜:第一个人说我要全部的100个金币。
咱们从第五个人倒着推,如果只剩第四五两个人了,不论四提什么规矩,只要五不同意,100金币就全是自己的了。所以不论一提什么,五肯定不同意,以杀掉前三个。
四号也明白,所以会同意第一个人的看法,省着轮到自己。
三号也有这样的小算盘,如果到了自己,自己说拿100金币,三和四同意,这样方案就通过了,所以三一定不会同意一的任何方案。
二号也知道,只要三五一反对,自己就死定了,所以也会同意,于是就出现了一二四同意,三五反对的情况。
100金币就这样被一全部拿走了。这就是博弈论的奇妙之处。

4
飞机票为什么打折

有的时候会遇到打很多折扣的机票,甚至比火车还便宜,很多人都认为这时候这趟航班应该停运啊,至少不应该发那么多趟,这样会给公司开来亏损啊。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剥削消费者剩余的做法。
比如你觉得这个东西值900元,而它的价格是800元,这就产生了消费者剩余。
现实生活中,如果飞机票不打折,那就只能以同样的价格出售。比如从北京到成都的飞机票是1500元,如果一点折都不打,那就不可能把价钱定在1500元,那样不会有很多人坐。(最多也就是航班开之前几天有人愿意花这么高的原价)所以只能以900元卖所有的机票。
如果预定的越早的打折越多,那临近起飞几天的飞机票就能卖到1500元,甚至更高。这就实现了对消费者剩余的剥削。
而且,多年来的航班运营历史很好地提供了打折的依据。买的没有卖的精,航空公司自然会算好怎么制定打折规则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所以,垄断者的低价,并不是他们仁慈,要回报社会什么的,实际上是想剥夺消费者剩余,自己赚更多的钱。

5
抵制日货正确吗
经常会看到什么中国人就是没骨气,有本事别买日本人的东西啊这样的言论。读了《纯粹经济学》才知道抵制日货是不是正确。
先来看两个概念,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书中用生产葡萄酒和面包举例。比如,你一天可以生产5瓶葡萄酒,5个面包,我一天生产3瓶葡萄酒1个面包。这样不论是葡萄酒还是面包,你对我都有绝对优势,你生产的就是比我多。
但是你会生产把生产葡萄酒和面包的任务全部交给自己吗?聪明的人看到了这一点:你生产一瓶葡萄酒,意味着放弃了一个面包,而我生产一瓶葡萄酒,只放弃了1/3个面包!即我生产葡萄酒的机会成本比你低,这样,我在生产葡萄酒这个方面就有比较优势。
我们两个合作,我多生产一点葡萄酒,你多生产一些面包,我们互通有无,就能带来更多的生产总量。
这也就能解释我们为什么不应该抵值日货了,因为日本在一些东西的生产上对我们有相对优势,让你生产这些,可能会为我们这个整体创造更多的价值。(这时如果你说,谁和小日本是一个整体啊!我才不呢!那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比较优势理论也能为能力不是非常拔尖的我们找找自信,即使有人能在各个领域碾压我们,但我们一定在一些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这样“大神”们就会把我们拥有比较优势的工作留给我们,这样也就饿不着了。(怎么这么可怜,但事实就是这样)
怎么样?从经济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你开了不少脑洞吧?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而不安?
为什么说大国崛起靠的是制度而非掠夺?
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为什么说养儿防老“不道德”?
为什么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金融的逻辑1》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廓清阴谋迷雾。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作者长期关注社会转型问题,痛击时弊,观点振聋发聩。新版更增加数十幅插图,见证金融发展的历程;增添一篇后记,解析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错误二分法,观点犀利。

敬请关注“陈志武金融作品”系列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即将出版)
《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即将出版)
《财富的逻辑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即将出版)
《与女儿谈商业》(即将出版)

作者简介

陈志武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曾获得过墨顿•米勒奖学金。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与经济史。

1983年获中南工业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获国防科技大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金融学博士学位。现担任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及量化历史研究所所长。

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华尔街电讯》将陈志武教授评为“中国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其担任学术总顾问的纪录片系列《华尔街》与《货币》,对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影响巨大。

最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转型过程中的市场发展和制度机制建立的问题以及其他新兴资本市场问题。其著作常被《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远东经济评论》、The Boston Globe,Barron’s所引用,也常发表于许多香港和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上。此外,他还是Zebra Capital Management 三位合伙人之一。

目录

序言 金融是什么

【第一部分】资本化的逻辑
第1章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
第2章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第3章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
第4章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第5章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

【第二部分】金融的逻辑
第6章治国的金融之道
第7章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第8章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第9章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第10章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第11章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

【第三部分】金融危机的逻辑
第12章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第13章政府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
第14章金融危机之下,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吗
第15章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

【第四部分】股市的逻辑
第16章中国股市怎么了
第17章从国有银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
第18章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

【第五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第19章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第20章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第21章儒家文化与中国金融发展的滞后
第22章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最后的话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编辑说明
致谢
新版后记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金融

起初买这本书好象是因为在其他人的书里面提到了,就买了,但一直没有空看。最近有空了,才拿出来看看,的确有很多的不同,获取了新的知识,也解开了心中的一些疑问。授业、传道、解惑,优秀的老师可以做到,优秀的书籍也可以做到。

陈志武教授与其它的经济学家不同在于:他真正了解并思考过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找到了中国的金融业不发达的社会根源。他是从家庭出发、从传统的儒家和宗族出发来思考这个问题,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而且他也了解西方,了解西方的经济史,知道发展资本主义及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看了这本书,一些知识可以串起来了,可以了解一些大的社会背景,有些固有制度和文化的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对当下的一些思潮和言论就释怀了。比如,父母抱怨子女不孝之类的。其他经济学家,只是学了西方经济来传授西方经济,而不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来分析中国、对比世界,显得有些鲁莽,生硬,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

另外,这本书的很多文章是在报纸上刊登过的,为了照顾大众,文字就非常地通俗易懂了,读起来没那么辛苦。当然,有个缺点是很多观点会有些重复,如果你看过陈志武教授的其他书的话,都是从社会的、历史的角度来看问题,都是同一个人的观点,在不同的书中雷同的观点的确存在,作者也未过区分。但里面包含一篇翻译的论文,可以满足学术阅读的需要,用词及逻辑都非常准确、严密。总之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

首先,作者对金融的定义就很简洁。

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所有涉及价值或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间进行配置的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为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么发展,等等。
而且在产权方面,作者引用了一个西方的观点,我也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这篇文章,可以很好地学习一下,看看“第三只眼”的观点。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一个基本前提,即存在一个保护产权关系的法律体系。因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可靠的法律体系,人们无法预期从事交易的结果,无法知道从交易中获得的利益能否属于自己。经营、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将导致人们停止交易、不愿投资;如果他们还要做这些交易或投资行为,交易成本将高得令人难以接受。因此,法律秩序的缺失,必将导致市场和经济发展的停滞。
对一些东西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认识和理解,也是很新颖的。作者从小生活在湖南的农村,一路求学至耶鲁大学,而后又回国任教,一直没脱离祖国的土地。一个敢于正视自身不足的人值得尊敬,一个有胸怀能接受不同观点的人更值得赞赏。

国粹派喜欢说西方文明是物质文明,而中华文明是更高境界的精神文明。西方物制裁生产对东方发达并不必然意味他们的精神文明就落后,而东方的物质生产落后也并不必须意味交们的精神文明就先进。 会不会是东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落后呢?

1)精神生活丰富的前提是精神食粮供给丰富,学术和文学艺术是其主要源泉。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学术一直围绕着儒、法、墨、道家打圈,…而且总体上没离开对早前经典的解读和再解读,并且这些哲学与文学发展基本限于士大夫的小社会内,对绝大多数人为文盲的社会的精神生活影响有限。

2) 或许有没有以宗教或者理性学术支撑的精神文明不重要,更重要的是我们把生活重点放在精神追求上,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生活。

3)中国文化的核心重点在于维护“家”的经济功能,轻视其社交与情感功能,这必然抑制中国文化的精神文明内涵。
对于儒家文化的害处,作者从经济和金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看到了其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如果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纠缠于那么多的“国学大师”,那么多的狗屁经典,其实真正要学习的先秦文学,他们的简洁的文字及思辨能力,而非后来几个神经病“大师”发扬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人性的解放才是最主要的。是有点激动,因为看这本书的同时,我还在看《巨婴国》,正常书店里买不到的书。

儒家文化长期主导中国社会必然会产生两种后果。第一,相对于家族而言的外部市场难以有发展的机会。市场的特点之一是交易的非人格化,是跟陌生人的交易,是只讲价格、质量的好坏,而不必认亲情。因此,“家”之内的经济交易功能太强,外部市场就会失去发展的机会,此消彼长。第二,由于陌生人之间的市场交易、利益交易机会有限,在这样的社会,就没有机会摸索发展出一套解决商业纠纷、执行并保护契约权益的外部制度架构,合同法、商法及相关司法架构就没有生长的土壤,血缘关系之外做交易的交易成本就无法降低。
对于中国为什么没有走到资本主义道路,作者也分析了其历史原因。

但是,一方面由于宋朝的市场发展的确触动了儒家的家庭功能和结构,导致一场文化讨论,就像时下正在发生的儒家文化大讨论一样,宋朝新儒到最后把中国人重新带回家庭,排斥商业,减弱市场的空间;另一方面,蒙古人入主中原也中断了中国市场化的进程。明朝初期继续了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发展国内外市场,给中国人又一次推动陌生人之间交易的机会,当然也能同时促进有关制度架构的发展, 但随着永乐之后的海禁,中国再次失去现代金融所需要的法治架构的发展机会,中国人再次回到“家”的怀抱,靠家庭家族而不是靠市场交易达到经济安全、利益交换和精神安逸。血缘、人情重新胜利。

解决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本出路,不是回归儒家传统,而是从根本上重新定位中国的家庭、家族,不再强调刚性的、阉割个性的“三纲五常” 与名分等级秩序,而是强调平等、自由和人权,强调自由选择和自愿结盟,把家的核心定位在感情交流和爱上面。
洋务运动后向西方学习的风气直至今天,也只是学了工业制造,而且真正的法律体系,社会运作体系,与古老的中央帝国仍相差无几。

同是洋务运动时期引进的西方技术,工业制造技术到今天基本在中国水土相服了,而金融技术却还在艰难地融入中国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同的经历?技术上的原因在于,“硬”技术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们的引进不涉及制度,对制度要求不高;相比之下,推出股票、债券、期货、基金等金融品种容易,但要人们“信得过”金融契约的交易,放心自己不会被别人骗,放心属于自己的权益总能拿得回来,这就要求有相配套的契约制度。工业技术和金融技术在中国的这种经历差距,也是以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方针的必须结果。
对于五四后的启蒙运动,虽然在文化上、制度上引进了一些,打开了厚重大门的一条缝,但真正的经济方面是欠缺,社会是个整体。正如购买一辆车的价格不仅是裸车的价格,还有一系列规费,以及贴膜、装饰等费用,以及停车、保养、加油等使用时的费用。就像古代人学写字一样,前三天学了一二三,好象就结束了,不学了,第四天,老爸让他写个请柬,请个姓万的,就划了一半午才写到三千。

五四运动启蒙时期,自由、民主和科学等观念和理论引入中国。此后,更多知识分子对传播这些现代理念做出了杰出贡献。

但,回过头来看,我认为,那些年代的知识界实际上漏掉了一个关键点,甚至被误导了。第一,他们没有认识到产权制度对民主、自由、人权和法治的基础作用,甚至认为公有制反贼而是通向民主、自由之路。试想,在没有私有产权的情况下,我们靠什么去伸张、保护个人自由、民主及其他权利?没有自己的财产,就没有基础去主张自己的权利、去维护法治,就只能听任别人安排。

第二,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外在的发达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没有外部金融市场,中国人就无法摒弃“孔家店”。如果真的把“孔家店”打倒,最后你会发现,你一个人孤零零的,既没有市场给你提供生活保障、帮你规避风险,又没有“孔家店”给你提供经济安全,最后你还是要回到“孔家店”,你会发现家庭还是你唯一能够依靠的。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为了类似的经济交易功能,使农业社会内人际交易成本尽可能小。我不是反对家庭,家庭极其重要。只不过,我认为家庭应该被定义在情感交流上,其目的是给我们提供感情和精神归属上的安全。
总之,这是本好书,可以让你的思想自由,对很多社会现象释怀,值得一读。但与作者其它的书有点重复。

金融的逻辑2——通往自由之路

目录

序言 金融为什么

第一部分 自由的金融逻辑
第1章 市场通往自由,金融解放个人
第2章 货币化与自由
第3章 愈自由,愈发展

第二部分 民富的金融逻辑
第4章 如何走出“勤劳而不富有”的怪圈
第5章 “赢者通吃”背后的经济金融力量
第6章 21世纪的资本为何不同
第7章 金融市场是克服民主制度缺陷的一种手段
第8章 国债破产、财政危机或许是必要的“魔鬼”
第9章 把住政府之手
第10章 制约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控制
第11章 经济发展要围绕着生活的幸福而展开
第12章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

第三部分 创新的金融逻辑
第13章 金融监管的社会代价
第14章 互联网金融到底有多新
第15章 期权工具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
第16章 诚信的“金融逻辑”为何在中国失灵
第17章 公司不举,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
第18章 强化股票的“股性”,弱化其“债性”
第19章 资本市场催化创新创业
第20章 金融“阴谋论”可以休矣

财富的逻辑 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内容简介

陈志武教授从“深度”(勤劳和技术创新引发的单位时间生产率的上升)、“广度”(市场开放导致单位物品价值量上升)、“长度”(良好的证券市场将未来收入现期化)三大维度,解析财富创造力的源泉;他更进一步指出,财富创造力的发挥,取决于一国的制度品质,包括产权保护体系、契约执行体系以及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其他制度。可以说:制度的品质,决定财富创造力的大小。

目录

自序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

第一部分 历史与财富
第1章 中国的“奇迹”从何处来
第2章 施正荣为什么比乾隆皇帝更富有
第3章 “数”说“改革开放”165 年
第4章 从世界变迁谈中国的崛起
第5章 财富、资本与价值观念

第二部分 制度与财富
第6章 财富是怎样产生的
第7章 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第8章 我们为什么需要民主和法治
第9章 过时的“地大物博”财富观
第10章 什么妨碍我们创业
第11章 农民致富不能再靠农业
第12章 太平洋贸易能否带来长久繁荣
第13章 印度比中国强在哪里
第14章 贸易保护主义会把中国带回哪里

第三部分 产权与财富
第15章 以杨小凯的思路理解产权保护
第16章 国营,还是“还产于民”
第17章 国有制和政府管制真的能促进平衡发展吗
第18章 农村土地所有权明晰后结果不会比现在糟
第19章 私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基础
第20章 为什么产权明晰可减少环境污染
第21章 不能以房产调控名义摄取私人产权
第22章 跨国产权秩序的历史变迁
第23章 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 :“单极”还是“多极”秩序
第24章 中国跨国企业如何“跨国”
第25章 审视中国的海外利益

财富的逻辑 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

内容简介

现代经济已经从简单的“无商不富”过渡到“无股权不大富”,金融成为现代财富机器的核心引擎。但是,要充分发挥这个财富机器的效能,必须要有良好的法治和产权保护体系,以及自由开放的新闻媒体作为制度基础。否则,股市就会成为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场所,所有的经济泡沫也终将破灭。

《财富的逻辑 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所收集的文章,从不同角度讨论金融、法治、新闻媒体对于“致富”的基础性作用。既有理论上的分析,更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让我们透彻了解现代财富机器的运作机制。

目录

序言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第一部分 金融与财富
第1章 中国人为什么爱存钱
第2章 证券市场发展与共同富裕
第3章 美国基金公司为何比银行创造的富豪更多

第二部分 股市与财富
第4章 如何评价股市的贡献
第5章 中国股市质量变差了吗
第6章 股市半桶水
第7章 为管理层股票期权正名
第8章 安然之谜
第9章 非理性亢奋 :世界通信的故事
第10章 股市泡沫的危害 :解读美国股市危机
第11章 泡沫破灭引发经济衰退 :重温 1929 年美国股灾
第12章 证券投资的风险管理
第13章 社保基金应采用指数投资法
第14章 从人的行为偏差谈“指数投资法”

第三部分 媒体与财富
第15章 中国经济发展为何离不开开放的新闻媒体
第16章 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
第17章 经济学与媒体是如何互动发展的
第18章 媒体和市场对公司治理的监管效率
第19章 从诉讼案例看媒体言论的法律困境

第四部分 法律与财富
第20章 立法,立法,再立法吗
第21章 证监会、法院与人大 :如何分管证券市场
第22章 司法独立、判例法与股东权益保护
第23章 “判例法”的优势
第24章 集体诉讼是保护股民的有效方法
第25章 美国如何对待内幕交易
第26章 追查“东京究”

财富是怎么一档子事情?

《财富的逻辑》

这本书是陈志武先生所著,分为两册。分别是《财富的逻辑1:为什么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财富的逻辑2:所有的泡沫终将破灭》。第一部读的时候没有做笔记,也记不得读出了什么味道,但总归是有些收获。

第二部在此做了些笔记,但主要也是摘录书中所言,您如果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也请请教陈先生,他目前是著名经济学家,而我则十足不懂。

现代财富机器的制度基础

现在是“无股权不富”,至少是无股权难以“大富”。有了股权交易市场,比如股票市场之后,财富增长的空间就根本改变了。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股权价格是未来无穷多年的利润预期的总贴现值。这就是Bill Gates 他们二十几岁就成为亿万富翁的核心原因。

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的必要制度机制

若没有开放的新闻媒体,能否真正发展出好的市场经济?陈先生的解答是 否。从多国的实际经历出发:受法律保护的开放的新闻媒体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制度机制。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媒体的自由监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要出问题,就会出现市场关闭的现象。

中人信息对称,让信息自由流通,好的公司才能够继续好。而在此中国现状下,费孝通所讲的“乡土诚信”(如,在一个村庄里,人们相互知悉,信息基本对称,每个人对自己的名誉都很在乎。)已经不够“用”了,需要“制度化的诚信”,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才能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增加市场透明度,增加商品交易、证券交易中的透明度。

关于当下“中国人是不是真的变坏了?”陈先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现在的中国人或许跟过去的中国人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之所以在诚信方面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主要还是因为在全国经济向一体化市场发展的同时,相应的制约、约束机制没有跟上,才使得很多人无所适从、无所顾忌,有了空子可钻。

人的行为偏差谈“指数投资法”

陈先生认为当下的“社保基金应采用指数投资法”。

所谓指数投资,就是以复制指数构成股票组合作为资产配置方式,以追求组合收益率与指数收益率之间的跟踪误差最小化为业绩评价标准。其特点和优势在于投资风险分散化、投资成本低廉、追求长期收益和投资组合透明化。

之所以不用人选,主要是从人的行为方面分析:

股票赚钱时会轻易卖掉,但赔钱时留着不放;
人天生就过于自信;
人偏爱听自己喜欢听的,对自己不利的假装没有听见;
当一只股票赚钱时,觉得自己具有超人的选股能力,当某一只股票赔钱时,又觉得这一次是运气不好;
对某些股票过于偏爱,而对另一些股票过于憎恨。
综全以上人的行为因素,陈先生认为:

除非社保基金一分也不投入股市,否则就应该把分配到股市的资金份额以被动的方式投入大盘指数,这样才能使老百姓的钱不受管理人的交易行为偏差的左右。

书中讲了安然事件、IBM收购莲花软件公司的内幕交易案件。读者可以了解一下。

一篇清单,带你了解“金融”的本质

2018-01-09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每个人都渴望财务自由,但只靠埋头干活,一辈子也很难实现。只有利用好金融工具,有效配置各种资源,才能将财富积累和放大。

「得到」作者香帅,用11个要点,带你看透金融的本质,重新理解财富。

  1. 首先明确一点:我们生活在一个全金融时代。2016年,金融市场总量达600多万亿美元,约是全球经济体量的8倍。全球每天金融产品的交易量和中国大半年的GDP差不多(11万亿美金)。不管你抗拒与否,这就是当下的现状。

  2. 金融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很多人对金融有种“敬畏”的心理,觉得门槛太高,是富人的游戏。其实不然,日常生活的移动支付、房贷车贷、养老保险、投资理财,企业的风投创投、兼并收购、期权分配,都离不开金融。如果能在这些节点利用好金融工具,你的资产状况会大大改变。

  3. 金融是扩大器。它将散落的资金快速、有效地累积起来,数百倍地放大和重新配置社会财富,甚至能左右战争进程。比如,

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通过向普通家庭出售债券,筹集了大量资金,而南方因为过度印制钞票导致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最终输掉了战争。

  1. 金融是时光机。它本质上不是复杂难懂的术语,而是把财富在人生时间轴上移动的工具。没有金融,现在你有100元,只能获得100元的服务;但利用金融,合理配置资源,可以在年轻没钱的时候提前过上好生活,年老时也能获得更多的流动资金,老有所依。
  1. 金融是买卖未来的“商人”。不管是利息、房贷,还是股票、债券,不同的金融工具,风险与收益可能不同。比如,十年前,存10万在银行,十年后变成18万;如果买腾讯的股票,收益大概360万。但它们本质都一样——用现在的资金,对未来时间深度加工,获取收益。
  1. 金融和经济的区别在于视角不同:

经济学是“国师之道”,从经济整体运行的角度看财富的创造、积累和分配;
而金融学是“百姓之术”,研究企业和家庭的投融资决策、资产的价值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让财富保值增值。

  1. 金融市场交易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因此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比如买一套万科的房子,地段、房子的质量,能够感知和衡量。但万科的股票,让你买的是它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很难判断。这也是金融给人感觉高风险的原因。

  2. 银行、投行、华尔街的工作,就是解决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可以称它们为“金融中介”——搜集分析信息,尽可能消除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中获利。比如银行就是掌握了储贷两方信息,然后对已有资金进行更优配置,从中赚取存贷利息差。

  1. 金融的特性:一,利用杠杆放大社会财富;二,信息不对称,只有少部分精英全面掌握信息。两者合力就容易导致一个结果——拉大贫富差距,造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
  1. 中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强政府指导下,逐步开放的市场。想要在金融市场获利,必须关注国家的宏观决策。很多投资界的大佬都热衷于看《新闻联播》,就是这个道理。

  2. 未来,人类的一切都可能被数字化、金融化。一切活动都会被记录成一连串的数字,构成信用记录,转换成“金钱”。比如,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已经可以住酒店免押金、飞机升舱、换优惠券等。及早知道,就能利用其中便利,所以,训练金融思维要趁早。

黄奇帆新演讲:金融的本质是三句话

如今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操作手法也让人眼花缭乱。对此,重庆市人民政府原市长、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黄奇帆认为,人们要抓住金融的本质、化繁为简。7月7日,黄奇帆在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演讲,用三句话总结了金融的本质。

第一句话是:为有钱人理财,为缺钱人融资。黄奇帆认为,金融归根到底是中介服务,任何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只有从这个原点出发,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他以银行、保险、证券为例做了解释。银行一头招揽存款、一头放贷,赚取的是利差,分散的是风险,充当的是桥梁;人们在健康、安全时购买保险,遇到意外时可以救急,实际上构筑了一种财务平衡,保险公司运用保险资金为企业提供融资;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广大股民购买股票博取收益,即使自负盈亏、没有刚性兑付,也是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通道。

第二句话是:信用、杠杆、风险。黄奇帆说,信用是金融的立身之本、生命线。金融机构以及向金融机构融资的企业都要有信用, “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信用是杠杆的基础,一旦有信用,就有透支,而透支就是杠杆。“一切金融创新的本质都是放大杠杆比,但杠杆比过高就会产生风险,甚至导致金融危机,而防范金融风险、解决金融危机就要‘去杠杆’”。黄奇帆认为,金融的精髓就是把握好这三者的“度”,设计出一个信用可靠、风险较小、不容易坏账的杠杆比

第三句话是:为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母体”,只有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才能体现出来。如果不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就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变成自弹自唱、空中楼阁,最终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罗胖精选 | 货币的真正起源

我们在经典教科书里都学过一个知识,“货币起源于物物交换”。这个观点是亚当·斯密发明的。但是后来,连亚当·斯密都坦言,《国富论》里那个物物交换的村庄,不是现实中的,是他自己虚构出来的。

那么,货币到底起源于什么?香帅老师给出了一个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她说,货币起源于债务。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听听。

我会和你一起从债务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你会发现在债务关系的演化中产生了货币,甚至决定了王朝的更替,种种我们所眼见的历史变迁,其实背后都是债务关系在起作用。

今天首先要给你讲一个非常具有哲学高度的金融理论:国家货币信用理论。它的核心论点就是货币起源于债务,作为债务关系的度量单位,货币和国家信用之间密不可分。非常有趣的一点在于什么呢?这个理论其实一直被主流的经济学教科书所排斥,但是却被越来越多的人类学证据所支持,而且在国家中央银行的实践中不断地被应用。

一、货币源于债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说货币源于债务?在经典的经济学教材中,都会给出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关于货币起源的论述。在一个村庄里人们之间进行物物交换,然后就产生了一般等价物——货币,所以货币也是一种商品,是“市场”的产物。这个故事是如此地深入人心,我们很少有人去怀疑它的真实性,然而最近越来越多的人类学的证据告诉我们,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纯粹的物物交换的世界其实从来没有存在过。其实在很久以后,亚当·斯密自己也承认,那个所谓的村庄是他虚构出来的。

信用货币理论认为,所谓经济就是庞大的物物交换体系,而这么一个体系离开货币是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的,不管这个货币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在古代的时候是牛、盐、贝壳,后来是金银。换一句话说,他们认为货币是市场的必要条件,起源于人们在交换中产生的债务关系,而且又因为债务背后考量的是人的“信用”,所以我们经常见到的货币单位: 元、镑、马克都是一种抽象的衡量单位,它在本质上是对“信用”的度量。

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和传统的经济学认为货币源于物物交换,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不同,信用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源于债务,它是一个抽象的衡量单位,衡量的是人们的债务关系。现在很多人类学的考古证据都表明,历史上我们从来没有过纯粹的物物交换的时代,也就是说即使在最原始的时代也存在着某种货币,就像我刚才说的,它可能是牛,可能是盐,也可能是金属货币的形式存在。它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度量和衡量在物物交换中形成的债务关系。其实在教科书的例子里,你可能会对物物交换有一种错觉,认为物物交换是一个人拿着三只鸭去换五只鸡,但是在现实世界里这样子的交换是不存在的,真实的交换场景是什么样子呢?

张三从李四那买了一只鸡,然后他会写一张欠条,或者是某种凭证给李四,承诺未来我会给李四和这个鸡同等价值的某种东西,接下来李四要到王五那买一双鞋,就把这个欠条或者凭证给了王五。如此类推下去,在一个社群里面物物交换的过程,其实就是这个欠条或者这个凭证流通的过程。当这个凭证流通的时间足够长,人们就渐渐地忘记了它最开始的主人是谁,这个时候 这张欠条就成为了一个“可流通、可转让”的票据,也就是充当了货币的功能。换一句话说,在这种物物交换的过程中,债务关系以货币的形式被量化,而单位货币的价值也就代表着人们对欠条发行人的信任程度。

这个过程可以发生在一个小村庄,在物物交换体系非常简单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我们到一个大城市里面,当这个交换体系变得非常复杂的时候,这就有问题了。最大的问题就是,一张、两张、三张欠条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必须提供更多的欠条,保证所有的人都能使用这样的货币来进行日常交易,否则的话如果欠条的数量不够,那就是“通货紧缩”了。所以欠条的数量在大城市里不是一张两张,而是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张。

二、国家信用,货币,与债务

这个时候其实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么多欠条我怎么能够保证那些人,尤其是那些我不认识的人会对这个欠条进行履约呢?这个问题我们其实可以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央行英格兰银行的成立中找到答案。

在17世纪的时候,英格兰有一个银行财团借给了国王120万英镑,然后就发行了120万英镑债务的欠条。这些欠条在发行的时候就获得了王室批准的垄断权,上面盖着一个王室的印章,任何希望向财团借钱的居民或者希望把自己的钱存入这个银行的居民,都有权利可以使用国王的欠条来进行支付。这个步骤意味着什么?就意味着有一笔巨额的王室债务在整个英国境内开始流通起来,或者说王室的债务被货币化了,这些国王的欠条也就是英国的法定货币英镑。这个例子其实告诉我们,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家央行是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法定货币的发行也是以债务为基础的。

其实直到今天,英国王室的这个120万英镑的债务也没有还清楚,因为如果这笔贷款还清楚了,英国的整个货币体系就不复存在了。其实现在你从全球范围来看,这种建立在债务基础上的央行和法定货币体制早已经成为了常态。美元、人民币,其实它们都是用国家的信用做抵押,再发行到市面上,所以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货币发行也称为基础货币发行,它都是在负债端,意味着这是央行的“负债”。

但是这里还是有问题,为什么我们会信任一张代表着货币的纸呢?是因为法定货币代表了国家信用,国家信用背后的支撑是主权。所以说是国家主权的力量让人们共同的信仰变成了法定货币,然后让法定货币成为了全体国民债务关系的度量和记账工具,而国家就充当了我们所有公民彼此之间债务的信用担保人。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不管是一张纸还是其他的东西,粮食、黄金或者是一串代码,国家愿意接受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货币,只要它们能够代表国家和国民中间的债务关系,可以在愿意交易它们的人的手里去流通,这也是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在研究货币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他说不管货币源于何处,在过去四千年里面,货币一直是“政府”创造的产物。这里的政府可以打一个引号,它不一定是我们现在的国家,它可能是一个酋长,是一个村庄里的代表,是一个权威体。在个体之间签订合约,借债承诺偿还的时候,这个权威体来担保物品的偿还,能够和合约上的描述相对应,然后发行同等价值的债务凭证,这就是货币真正的起源。

今日概要:

第一,货币是起源于债务的,它充当了债务的度量单位和债务关系的凭证。
第二,国家信用为整个社会的债务关系提供背书,那么作为债务凭证的货币因此得以流通和交易。
第三,这套逻辑就是国家信用货币理论,这个理论从亚当·斯密开始长期被主流的经济学所忽略,但是却得到了人类学考古证据的很多支持,而且也在现实世界中被国家和中央银行的实践所应用。

如何挑选货币基金才能更赚钱?

2018-01-1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手里有些闲钱,害怕股市的风险,又不愿意存进银行,该如何投资呢?有没有安全性较好,收益也不错的理财方式?答案就是货币基金。

市面上货币基金那么多?该如何挑选呢?「得到」作者香帅,为你总结了13个要点,带你挑选更安全、收益更高的货币基金。

  1. 货币基金是一种高流动性、高收益、低风险的金融产品。它的流动性接近活期存款,一般可次日赎回,非常方便,但利率要高得多。以今年为例,货币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百分之三点几,是活期存款利率0.3%的10倍以上。

  2. 为啥货币基金利率高呢?因为它分享了银行的利益。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资金短缺和盈余,也会互相借钱,货币基金正是充当了中间人的角色,帮银行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就参与到了高收益的银行间市场。而由于协议的另一头是各大银行,所以安全性也很有保障。

  3. 购买货币基金,要把握一个大原则:平衡安全性和收益率。两者不可兼得。所谓挑选,就是结合自身情况,在两者间取得平衡。如果有人告诉你一种货币基金,100%安全,随时可以赎回,没有任何风险,收益还很高,那一定有问题,千万不要相信。

  1. 购买货币基金,首先看它散户的持有人比重。散户持有的比例越高,安全就越有保证。建议挑选散户比例超过60%的。
  1. 购买货币基金的一个常见误区——跟着机构走,一看大机构都买了,马上就跟进。但事实上,机构对市场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跑路,就会导致基金收益大幅度波动。机构持有比重过大的货币基金,都不够稳健。

  2. 挑选资金规模中等(100亿到400亿之间)的货币基金。规模太小,没有和银行的谈判筹码,无法拿到好的利率,收益一般。规模太大,大家都看好,会有大量资金买入,它的价格会随之飙升,也很难获得高收益。

  3. 我们熟悉的余额宝,作为世界第一规模的货币基金,赎回非常方便,流动性和安全性很好,但就因为规模太大,它的收益率在整个货币基金产品中,属于中下水平。当然,对于随时用到的钱,放入余额宝还是很方便的。

  4. “7日年化收益率”和“平均万份收益率”,是我们常见的两个指标。啥意思呢?“7日年化收益率”是指用这个基金最近7天的平均收益,计算一年的收益率;“平均万份收益率”是指这支基金当天10000块的收益情况。两者衡量的时间都比较短(七天和一天),数据很容易被某一天的剧烈波动拉低或抬升,单凭一次的数据,很难看出它的收益波动,需要长期观察。

  5. 挑选手续费、各种杂费比较低的基金。不要小看这笔费用,货币基金的收益本来也就百分之几,只有杂费扣得少,才能保证大部分收益落入自己的口袋。这些数据,在选购基金的第三方平台上,比如天天基金网、好买基金网、同花顺,都可以看到。

  6. 不要小看T+1、T+2这些微小的区别。T+1型基金是可以今天买入,明天赎回的。而T+2、T+3的基金,两三天之后才能赎回,流动性差一些,但一般收益更好。买基金时,记得看看赎回规定,根据自身情况买入:如果追求高收益,可以选择T+2、T+3;如果随时可能用到这笔钱,最好买T+1型的。

  7. 月末、季末、年中和年底的时候申购货币基金。市场上资金越紧张,货币基金收益率就越高。这几个时间点,市场上资金一般比较紧,钱荒会导致利率上升,这时申购,收益率自然比较高。

  1. 记住“周五不申购,周四不赎回”。基金交易日是按照工作日计算的,周五申购的话,不仅不能享受周五、周六、周日的收益,连3天活期利息也没有。而周四赎回的话,接下来三天都没有利息,收益也会受到影响。
  1. 最后再啰嗦一句:虽然从历史数据和现实情况来看,货币基金投资发生亏损的概率相对较小,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永远没有错。

金融泡沫是怎么吹大和破灭的?

自古以来,金融泡沫就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金融泡沫,比如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狂热,18世纪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萧条,90年代年的日本房地产泡沫,20世纪末的美国互联网泡沫,以及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贪婪和恐惧的驱动下,金融泡沫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人们巨大的希望和痛苦。

最近,两位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合写了一本书,书名是《谁都逃不掉的泡沫:理解了泡沫,才能理解当下经济》。在这本书里,两位学者对金融泡沫吹大和破灭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今天啊,我就来给您讲讲这里面的学问。

首先,泡沫的产生往往伴随着金融或技术的创新。

举个例子。英国的南海公司原本是一家与西班牙南美殖民地进行贸易的公司。但在18 世纪早期,英国一直在和西班牙打仗,所以南海公司根本没机会与南美洲开展什么贸易活动。那它到底靠什么赚钱呢?它的真正业务是用股票换国债。南海公司会给投资者一些承诺永久支付年息的股票,前提是投资者必须拿利息更高但很难交易的英国国债来交换。这在当时啊,可是个了不起的金融创新。后来,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案,保证了南海公司在这个领域的特许经营权。南海公司的股价立刻开始飙升,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涨了将近10倍。

再举个例子。在20世纪20年代,基础科学的突破引发了技术的巨大进步。各种各样令人兴奋的新发明,比如汽车、飞机、广播以及电影,让人类的生活水准与以前相比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生产这些新科技产品的公司,在股票市场上受到众人追捧而节节上涨,进而给整个股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

其次,泡沫的膨胀往往伴随着交易量的急剧增长。

举个例子。在南海公司泡沫发生之前,英格兰银行股票的年均交易次数约为2000 次;但到了泡沫发生的1720 年,交易次数一下就上升到6800多次,是原来的3倍以上。此外,东印度公司和皇家非洲公司的流通股换手率,也达到了惊人的150%。

再举个例子。在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的几年时间里,市场同样存在着过度交易的问题。比如说,从1925到1927这三年间,纽约证券交易所每年的成交额都在以100%的速度增长;而到了1928和1929这两年,这一增速更是超过了140%。股市的日成交量在1928 年共有10次创下历史新高,而在1929 年也3次刷新历史纪录。如此疯狂的交易量,在此后的近40 年间都没有被超越。

在20世纪末的互联网泡沫期间,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比如说,两个经营条件差不多的公司,一个是网络公司,另一个不是。那么网络公司股票的成交量能达到非网络公司股票的3倍以上。这说明了啥呢?说明一支网络股的所有交易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交易是在投机。

此外,有两个学者研究了当时的6个分拆上市案例。所谓的分拆上市,就是上市公司以IPO的方式把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卖给大众投资者,同时将子公司的剩余股权分配给母公司的股东。研究发现,被分拆企业的股票交易量十分惊人:这6个案例企业的股票日换手率平均下来竟然达到了38%。这说明啊,这些分拆企业股权的抢购者,与1720 年抢购泡沫公司股票的投机者完全一样,完全是在博傻,也就是傻瓜博弈。

最后,泡沫的破灭往往与资产供应的增加密切相关。

举个例子。南海泡沫事件虽然只持续了不到一年时间,但在那一段时间内,股票的供给却出现了巨量的增长。比如说,故事的主角,南海公司新发行股票的数额,是公司原来流通股总数的两倍,更达到了皇家非洲公司的三倍。

再举个例子。在互联网泡沫吹起来的时侯,大量的网络公司都在纳斯达克进行了IPO。但实际上,这些网络公司只出售了一小部分的股票,而大部分的股份都被分配给了内部人士、风投基金以及机构投资者。这些内部人士一般都承诺在一个“锁定期”内不卖股票。但在2000年上半年,为数众多的网络股锁定期满,股票的供应也因此激增。伴随着网络公司流通股的激增,互联网的泡沫终于在2000 年破灭了。

最后你看,人类历史上的金融泡沫始终不能避免,中国经济也逃脱不了在泡沫里浮沉的命运。尤其是现在中国所谓的楼市泡沫,更是一把悬在中国经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以理解金融泡沫吹大和破灭的规律,无疑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大有裨益。

本文源自:《谁都逃不掉的泡沫:理解了泡沫,才能理解当下经济》
稿:王爽博士 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特聘研究员
来源:得到

美国十大财团——美国真正的控制者

1、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富的家族。J.D.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首位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的富翁。他的财富占当时美国GDP比例为1/65。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85 年之久。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又译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又译西屋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旗下企业: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世界第一大石油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472亿美元
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 2007年营业收入532.7亿美元
大通曼哈顿银行 美国第三大银行集团,总资产超过6600亿美元
西屋电气 世界核电巨头之一,总资产超过30亿美元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拥有501架大型客机,2007年营业收入193亿美元
马丁·马里埃塔 美国军火企业之一,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生产商
斯佩里·兰德公司 美国最早的计算机设备生产商之一

2、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J.P.摩根开创的“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旗下企业:
J.P.摩根 世界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总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
摩根士丹利 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767亿美元
摩根大通 美国第三大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999亿美元
GE通用电气公司 世界最大的机电设备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1683亿美元
通用动力公司 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242亿美元
格鲁曼飞机公司 世界第三大军火企业,美国航母、战斗机的主要生产商之一
IBM公司 世界最大的IT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914亿美元
通用汽车 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73亿美元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世界最大的通信服务商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633亿美元
美国钢铁公司 曾经是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157亿美元

3、花旗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花旗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旗下企业:
花旗银行 世界第一大金融集团,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2007年营业收入1468亿美元
波音公司 世界最大的飞机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615亿美元
J.C彭尼 美国最大的商店和药品商店零售商,2007年营业收入199亿美元
卡特彼勒 世界最大的机械设备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415亿美元
3M公司 历史悠久的跨国企业,生产5万多种产品,2007年营业收入229亿美元
联合技术公司 普惠公司 世界三大发动机生产商之一
下属子公司: 开利公司 世界最大的空调设备生产商 西科斯基公司 世界最大的直升机生产商 奥的斯电梯公司 世界最大的电梯公司之一

4、杜邦财团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业:
通用汽车 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73亿美元
杜邦公司 世界化工巨头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289亿美元

5、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业: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 美国老牌银行之一,总资产约2000亿美元
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
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
贝尔直升飞机公司 世界主要直升机生产商之一
雷神公司 美国第三大军火商,世界最大的雷达、导弹生产商 2007年营业收入233亿美元

6、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旗下企业:
美国铝业公司 世界最大的铝制品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09亿美元
海湾石油公司 美国六大石油垄断企业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300亿美元
阿姆科钢铁公司 美国大型钢铁公司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278亿美元
罗克韦尔国际公司 美国主要军火企业之一,航天飞机制造商
固特异轮胎公司 世界最大的轮胎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3亿美元
梅隆国民银行 全球最大的金融证券商,旗下托管的资产超过18万亿美元
匹兹堡国民银行
通用再保险公司

7、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 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旗下企业:
共和钢铁公司 美国第三大钢铁企业
莱克斯—杨斯顿钢铁公司
阿姆科钢铁公司 世界排名第53位的钢铁公司,2007年产量588万吨
国民钢铁公司
固特异轮胎公司 世界最大的轮胎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3亿美元
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
芝加哥(Chicago)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位于美国中部、世界第一大湖密歇根湖畔与芝加哥河交汇处,面积588平方公里,人口270多万。1928年建于该市的摩托罗拉公司闻名全球,是世界上提供无线电通讯、半导体器件、高级电子系统和设施的主要厂商之一。

8、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底特律国民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卡特彼勒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 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TEXACO,后与雪弗龙合并为雪弗龙-德士古石油公司)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又译西尔斯百货公司)、联合百货公司、蒂梵尼珠宝商店(Tiffany & Co., 与花旗财团共同控制)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旗下企业:
雪弗龙-德士古石油 美国第二大石油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05亿美元
美国银行 美国第二大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1170亿美元
迪尔公司 美国最大的农业设备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228亿美元
西尔斯百货公司 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530亿美元
蒂梵尼珠宝 美国第一大珠宝零售商

9、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国银行集团(BOAC)、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国银行集团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 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国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富国银行公司(Wells Fargo)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国银行(BOA)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国银行(全称美国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国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花旗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国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马丁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马丁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旗下企业:
美国银行 美国第二大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1170亿美元
西方银行
富国银行 美国旧金山地区主要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479亿美元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世界第一大军火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96亿美元
利顿工业公司 美国第四大军火商,战斗机、驱逐舰、巡航导弹生产商
诺斯罗普.格鲁曼 世界第二大军火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03亿美元

10、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 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又译德州仪器)。

旗下企业:
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
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
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
得克萨斯商业银行
坦尼科公司 美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
LTV公司 美国第五大军火商
休斯飞机公司 美国航空制造商之一
德州仪器 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商,2007年营业收入167亿美元

周小川:金融危机十年的总结和反思

从2002年起,周小川担任了16年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直到2018年卸任。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央行行长,周小川任内的每一次亮相和发表言论,都很受人关注。即使卸任,他也在全球金融界非常受尊重。

6月14号的“2018陆家嘴论坛”上,周小川回顾了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他作为亲历者,采取的决策,以及他认为在监管层面,还有什么没有做到的地方。

周小川把这十年来做的事情概括为四个方面:

首先是采用经济复苏政策来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

第二是在危机过程中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筹集资源,防止危机蔓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央行也在参与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架构改革,参与影响全球金融规则;

第三是通过这次危机,推出了宏观审慎的做法和政策框架。相比于微观审慎更聚焦在控制个体金融机构的风险,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宏观审慎更强调要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的稳定;

第四是加强监管,尤其是对“大而不能倒”机构的监管,比如,先后明确了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特别是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然后针对它们设计风险方案。

但是周小川也承认,同2008年应对危机时提出的想法和政策相比,实际做的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个原因是有些政策机制存在争议,另一个原因是有些想要出台的政策和机制和经济复苏有一定的冲突。

周小川点出了五点他认为还需要做的事情。这些事,会对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改进和防范下一轮全球经济危机有重要作用。“如果不做的话,真是没有把握说下一轮危机会不会再来。”

第一是,“本次金融危机里,金融体系中过多的顺周期因素,或者说正反馈机制,容易使系统大起大落。”

尽管在宏观审慎的政策框架中,引入了负反馈机制,以减少顺周期性。但周小川认为,其实做得并不是太彻底,“经济体系中仍然有非常强的顺周期特征、正反馈特征,这个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

所谓的顺周期特征,最典型的比如投资者的买涨不买跌。当经济处于上升期时,大家预期收入、房价等都会上涨,因此也就更加愿意去消费和投资,比如购买房产,从而进一步推进资产价格比如房子价格的上涨。再比如,公司在经济上升期更愿意借钱投资,银行也愿意放贷,但是在下行期,最需要银行贷款和企业投资时,反而双方都很谨慎。

第二点,周小川认为,大而不能倒问题,“大家都试图解决但没有解决”。所谓“大而不能倒”,指的是一些金融机构,由于规模过于庞大,一旦出现风险,会影响到非常多的投资者和其他金融机构,并且进而会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整个国家乃至更大地区的经济情况。

第三点,仍然有些衍生品发展过度。“这些产品可能过多地脱离实体经济,变成金融市场玩家的炒作工具,最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巨大的风险。”

周小川说:“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交易要更多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口号在世界上并不是喊得很响,中国2008年底提出这个问题,到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写入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同时用这个观点来考察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就全球来说,走得还不够远、不够充分,以至最近又出现了一些纯粹炒作性的、数字类、加密类的一些产品,跟实体经济没有什么关系,但仍旧可以继续炒热。”

第四,这一轮经济危机中暴露出来但未能得到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一旦出现危机,新兴市场很容易受到不利的冲击。周小川认为,这可能是由资本流动造成的。因为全球储备货币是美元,一旦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发生危机,资本流动发生异常,会让那些本来无关的新兴经济体受到冲击。

第五是全球金融危机和国民储蓄率之间的联系。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曾经提出,美国之所以发生次贷危机,是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储蓄过剩,结果大量资本流入美国,支持了美国人过度消费,导致美国人储蓄率偏低。周小川说,不管这个说法是不是有争议,都是值得深思的。

但是,包括欧洲和美国在内,危机过去已经十年了,这个问题仍然存在,“各个国家公共财政赤字、公共财政余额占GDP的比重,数字都不太乐观。”

罗胖精选 | 什么是宣布坏消息的最佳时机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App的付费课程《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注意力商人”,讲的是,现在很多商业模式的本质都是在抢夺用户的注意力。

别以为只有娱乐行业、内容行业在争抢你的注意力。金融圈也在打我们注意力的主意。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个不小心可能就会落入到别人设置好的注意力圈套当中。

那么,在投资上,都有哪些注意力陷阱?我们要怎么克服这些认知上的误区和盲区?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香帅老师的讲解。

你好,欢迎来到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今天想跟你讲一个非常有趣的词语,有限注意力(limited attention)

在讲课之前,我想先请你思考一个问题:

假设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CEO,你们现在公司里有一个坏消息,没有办法,必须得公布了。你最希望挑选哪个日子公布?

A.周一 B.周二 C.周三 D.周五

听完这个题目以后,你选一个答案,放在自己心里,听完我下面的分析,再看看跟你的心里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一、有限注意力之:周五效应和CPI效应

俗话说,一心不能二用,每个人的注意力在认知的过程中都是稀缺的。所以我们在处理信息或者处理任务的时候,必须分配自己有限的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投入关注,必然导致我们在另外一件事情上注意力下降。“有限注意力”这个名词是诺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1973年的论文中提出来的。他把这种人类认知上的特征就定义为“有限注意力”。

1.周五效应

他的文章面市以后,很多金融圈的人就马上意识到了价值所在。你看,

周五的时候,大家都急切地盼着要回家,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即将到来的周末吸引了,再加上周末要休市,对很多消息的反应要迟钝很多。

所以,如果你有坏消息,就要无论如何想办法,把它放在周五来公布。因为这样造成的价格冲击要小得多。

那如果有好消息,就千万不能够放在周五,必须找一个大家注意力不稀缺的日子,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这个小伎俩看起来是如此地简单,很多人马上就学会了使用。但是,很多年以后,学术研究才惊奇地发现,这么一个对人类认知特性的洞察,帮了很多企业的大忙。

在80年代末《金融学期刊》的一篇论文上,作者们就发现,只要是在周五公布的消息,市场价格反应比其它日子要低15%,交易量要低8%。所以说假如有一个坏消息,在一个别的日子发布会让一个公司的股价掉1块钱,你放在周五公布的话,就只掉8毛5了。在我们金融学里面,就把它叫做“周五效应”,也是由于人类的有限注意力导致的价格效应。

好了,现在你肯定已经知道,咱们今天课程开头的题目的正确答案了。

没错,从80年代以来,很多上市公司,包括政府部门都掌握了利用这个有限注意力(limited attention)的诀窍,它们一般会选在周五,甚至周六来发布坏消息,利用公众的有限注意力来减轻事件或者价格的震荡。

说到这里,熟悉美剧的同学会可能觉得很耳熟,没错,周五让坏消息出尽的套路在欧美的政治圈里边特别常见。美剧《白宫群英》里面的官员就经常玩这一招,叫做Friday News Dump。

2.CPI效应

除了周五效应以外,有限注意力还会产生其它的效果。比如我们很多同学都知道,有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叫CPI,消费价格指数。其实除了CPI以外,我们还有很多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比如PPI(生产价格指数) ,还有社会零售总额、社会融资总额等等。但是,由于这种有限的注意力,我们大众把关注度完全放在了CPI上面。

其实在这几年的宏观经济分析中,我们会发现,这些变量对经济分析的指向作用要强烈和灵敏得多。由于我们这种有限的认知,有限的注意力,我们大众一般会把关注度完全地放在了CPI上面。在金融学研究里面,我们把它称为CPI效应。

我和我在光华的同事刘玉珍教授、我的博士陈靖博士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Journal of Finance Market上面,名字就叫做《投资者注意力和宏观数据公布》(Investor attention and macroeconomic news announcements: Evidence from stock index futures)。这篇文章,就是去看不同的宏观消息公布以后,股指期货市场的表现。

然后我们用百度指数去表示人们的注意程度,发现我们老百姓对CPI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PPI和其它的变量。比如说CPI的关注度是PPI的2.5倍,是其它宏观变量的10倍,市场的价格也对CPI的反应要强烈得多。大众有限的注意力会导致这些重要的宏观信息不能够及时地反映到市场价格里面,影响了市场定价的有效性。

二、有限注意力之:分散投资和眼球经济

1.分散投资

刚才跟你说到了有限注意力,它会造成周五效应、CPI效应。那在金融市场上,有限注意力造成的陷阱还不止于此,它还有分散投资和眼球经济。

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熟知,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你从最近我们的投资大师系列课程里可能会发现,很多大师都不爱分散。为什么呢?

就因为投资其实是一个需要消耗时间和精力成本的事情。而我们的认知注意力都是有限的。

像我们普通人买股票之前,真正沉下心研究一个公司的人的比例有多少?我估计在我们散户里边,这种人的比例不超过10%。那更不要说研究好几只、好几十只股票了。

前面的课程里,我们一再地提到巴菲特,很多人在原来也会批判他,风险分散的策略做得不够,太过于重仓可口可乐这些股票。但是巴菲特认为,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分析了这些股票认为它们非常有前景,那我为什么不把资金投在这些确定的好资产上,而要去分散在那些不确定好不好的资产上呢?

你想啊,光这条理由,就让人无法反驳。

很多投资者会迷恋于一个概念,比如“分散投资”,拿到手,就把它当作绝对真理,一共10万块钱,买8、9只股票,美其名曰是风险分散,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其实,可能放了好几个烂的篮子,结果把鸡蛋全都打碎了。

2.眼球经济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就深谙这种吸引注意力的套路,它们会不停地制造噱头和保持曝光,吸引大众有限的注意力,造成它们很有实力的幻觉。现在的眼球经济也是利用人类的这种认知特征。所以有时候你所熟知的很多企业,不一定是好的企业,只不过是声音最大的企业。

三、如何克服有限注意力偏误

知道了这些心理偏误的存在以后,我们在投资中,乃至生活中就要学会辨别,或者对此加以克服和利用。

1.有限分散的原则

比如说,

在分散投资上,我就一直建议采取有限分散的原则,把资产的大部分投在你最有把握的资产上,可以是房产,也可以是大宗商品、基金或者个股,前提是你对这个资产做过研究,是真正懂的。而有少部分流动性需求不太大的资金,可以用来做试验,试验一下你看好但是不确定的资产。

给定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要尽量避免研究太多的股票,只找你最熟悉和最容易上手的行业和公司。

有同学曾经问过我:老师,多少只股票就算分散投资?其实这没有一个特别一致的规律。我个人是结合我自己的专业、性格、财产状况等个人化的特征,我的选择是4到8只。但是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有人告诉你,有分散投资的绝对原则,我觉得这种人你可以直接把他拉黑,因为是骗子的概率实在是太高了。

2.绕过有限注意力的坑

除了有限分散之外,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尽量绕过那些可能利用我们有限注意力的坑。比如周五效应,很多人容易犯的一个毛病就是,见到大跌就去抄底,周五发生的大跌是要尽量避免抄底的,因为实际上坏消息没有在价格中反映足够,后面继续下跌的概率很大。同样的,如果你要进行宏观分析的话,你要多关注和CPI同时发布的其它宏观变量的消息,免得被一个变量有限的信息所带偏。

最后,我也想多说一句,除了在投资上,我觉得在生活中,我们人要避免变笨的一个方法,就是抗拒一下自己天生对那种醒目消息的注意。比如说看到标题,使用“惊曝”、“突发”,“不看不是中国人”这类的信息,我觉得尽量是要避免为好的。

今日概要

1.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面临多重任务和多种信息的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将注意力进行分配,而这种有限注意力的特征在金融市场上就会导致资产价格的扭曲,比如周五效应和CPI效应。

2.由于投资者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分散投资的策略,在现实中很难实行,要根据自身情况有限分散。同时要警惕眼球经济造成资产价格的泡沫。

今天的最后要给你留一道逻辑拓展题。

今天的课程里,我跟你讲到了,从80年代开始,政治学和金融学上都发现,大家会有意识地利用我们的有限注意力,去把坏消息放在周五公布,来减轻市场的震荡。那么我想请你想一下,这两年随着移动端新媒体行业的兴起,它会对这种周五效应造成什么影响吗?如果你是公司CEO的话,你会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这种变化呢?

好了,欢迎你把你的答案和思考放在留言区跟我们一块儿分享。

这里是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帮你站在高处,重新理解财富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