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Wechat

我们聊聊

品牌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超过十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
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可以群聊,仅耗少量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


微信初始启动页中的图片是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名为“蓝色弹珠”。上面的非洲图像寓意人类起源,代表着人类共同的摇篮。而人类能够在地球上不断繁衍,进化,其中很重要的一项特殊技能就是创造了自己的沟通体系。起源、沟通是微信采用它作为启动页面最重要的涵义,这个会坚持不变。

蓝色弹珠这张照片拍摄于1972年12月7日,当时宇航员在阿波罗17号飞船上(登月计划的飞船命名序列),三名宇航员中的某一位用一台80毫米镜头的哈苏照相机,拍下了完整的地球照片。这张照片非常难得,因为阿波罗17号飞船执行的是最后一次阿波罗登月计划,从此以后,人类已经很久没有飞船抵达这个距离对地球进行拍照。我们看到的大量地球的照片,都是合成照,而不是太空实拍。站在宇航员的角度,于4万5千公里之外眺望母星,地球就像是一颗很小的蓝色弹珠。

管理学教授眼中的微信之父张小龙

伦敦商学院的3名学者,对微信进行了一项案例研究。他们访谈了包括张小龙在内的微信成员,做了一个商业案例,名字叫“腾讯微信的创新与敏捷”。36氪旁听了伦敦商学院的这个案例教学,采访了案例的撰写人之一柯良鸿教授,写了一篇报道。

文章说,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虽然在腾讯很推崇自下而上的创新,但是在微信,产品开发期间,决策更多是自上而下,所有关键决策都是张小龙来做。柯良鸿教授的原话是:“在管理理念上,很多人说张小龙决定一切。每个人都有想法,如果都放一点想法进去,那这个产品肯定比较烂。一个产品、一种创新,需要一个人从技术角度、管理角度、产品开发角度来拍板。”

在微信开发时,腾讯在内部采用了赛马机制。在柯良鸿教授看来,如果未来不明朗,变化十分迅速,甚至可能出现“赢家通吃”局面时,“赛马”机制就很有帮助。

简单来说,这个机制鼓励几个团队同时做一件产品。以前盖茨在微软时就很喜欢这样做。马化腾在腾讯也这么做。而且,在开发过程中,马化腾并没有给张小龙太多的KPI,而是给了微信团队相当大的自由度。结果,张小龙团队做出了一个月活用户超过10个亿的超级应用。

但是,在微信内部却没有赛马机制。微信的重大产品,都是自上而下的创新。张小龙自己是包括小程序在内的重要产品的推动者。

所以,柯良鸿认为,在创新应该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这个问题上,并没有一定之规。有些产品必须自上而下,有些则需要更多自由。它取决于产品的阶段、规模以及产品本身的属性。在他看来,如果产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自上而下的快速决定就更重要。比如,乔布斯时期的苹果公司就是高度自上而下的。但是,如果产品是面对企业级用户的,比如像微软,那么,就不是所有产品都能由一个人决定。它需要面对客户的具体团队来独立做决策。

在团队管理上,张小龙把微信的2000个人分成一个个20人的小团队。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保持整个团队的敏捷性。而且,在开会时,张小龙会经常叫一些应届毕业生参加。一方面是引入年轻人的视角,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这些年轻人的成长。

柯良鸿说,张小龙和微信团队相信,他们要做的是四两拨千斤,而不是招聘很多人。比如,微信团队负责微信支付的副总裁,团队最开始只有几十个人。他们的打法是,先找到几个重点的地方推广微信支付,做出影响力,然后让其他人看到之后主动来找微信支付。

另外,在个人层面,柯良鸿说,在见到张小龙之前,他会认为张小龙是个技术狂人,喜欢产品、很内向。见完之后,出乎他意料的是,“他对艺术是很有追求的,不断地说把微信看成一个艺术品,不是一个商品,这也是他们成功的原因。”

以上就是伦敦商学院教授柯良鸿在做微信的商业案例时的一些观察。在创新方面,微信的方式其实是自上而下,张小龙自己在推动很多决策。在团队管理上,张小龙推崇的是小团队和四两拨千斤。此外,让他意外的是,张小龙对艺术很有追求。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本期内容改写自:《与张小龙和微信核心团队聊了半年,伦敦商学院有如下洞察》

张小龙:微信是什么、信什么、怎么做

在1月15日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之父张小龙用了一个小时来阐述微信究竟是什么,微信的价值观是什么,小程序是什么,以及接下来微信会怎么做等等问题。

作为一款10亿级用户的产品,微信的一举一动都很受关注,因此,毫不意外,张小龙演讲结束没多久,演讲内容就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之所以这么快,还有一个原因是,就在张小龙演讲的同时,腾讯自己的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微信智聆”在实时地把演讲语言转换成文字。

下面是李翔知识内参为你编辑整理的一个版本。我们把它归结为:微信是什么,信什么以及做什么三点。

首先,对于微信到底是什么,未来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张小龙的回答是:“微信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工具。”

所以,微信很少谈平台生态。要做最好的工具,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有一个标准是,在面临很多选择要做决策时,只遵循这个事情是对还是错的标准,而不是利益是不是最大化的标准。

尽管很多人说微信很克制,很有情怀,但是张小龙说,在内部,他们从来没有用过“情怀”这两个字,也从来没说过要克制欲望。因为要做一个好的事情,应该做的是去判断该不该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是很理性的过程,而不是靠情怀和克制。张小龙的态度是,做产品就应该只讲对错,“如果只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可能会让产品越走越偏,变成它里面只是一些利益的堆砌,就会失去产品更本质的东西。”

张小龙在2017年提出了微信“用完即走”的观点,现在他说,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是,“走了还会回来”。用完即走的本质是,任何一个工具都是帮助用户完成一个任务,越高效率越好,完成一个任务后,当然希望用户能做别的事,而不是耗在一个工具里。但当用户在一个工具里用得很愉悦很高效,他也必然会回过头再使用这个工具。

小游戏和小程序也是这样的逻辑。小游戏也是小程序的一种,但是比单独的App使用起来更方便,点开就可以玩,“本质上来说,是比别人更高效的产品。”

第二个问题是,微信的价值观是什么。

用张小龙在演讲中的话说,在产品之外,微信有一个价值观是尊重用户、尊重个人。张小龙称之为“我们最本质的一个东西”,并会经常用这一点提醒自己。

尊重用户有很多表现,比如,微信对用户用你而是您,是为了跟用户建立平等的关系,把用户当朋友。而对用户过于尊敬,说明“可能怀有目的,需要骗一点什么东西过来”。

尊重用户还意味着,微信不会去看用户的聊天记录,微信第一个版本开始,系统就是这样设计的。这是当时腾讯创始人之一张志东建议的。当时,从技术角度看,用户会有把聊天记录在云端同步的需求,但张志东说,从安全角度来看,所有聊天记录都没有保存是最好的。所以,微信一直坚持不保留用户聊天记录。尽管会有人挑战微信,为什么不同步聊天记录,这样在换手机时就可以在新手机中看过去的聊天记录,但从用户隐私角度来讲,不保留是最安全。

微信不会给用户发任何的骚扰信息,也不允许第三方做诱导用户的行为。张小龙讽刺一些互联网产品的年度回顾活动说,“我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现。”

去中心化也是微信的价值观。张小龙认为,微信是一个具有平台属性的工具,因此一定会有一些平台性的内容。但是,“我们从很早以前就一直坚持我们的平台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平台,‘去中心化’与其说是平台的策略,还不如说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代表着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去中心化”意味着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考,而不是系统只有一个大脑在思考。

在张小龙看来,移动互联网相比PC互联网有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过去用户可以在无数网页之间跳转,现在用户的大多数时间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头部App里,微信就是其中最消耗用户时间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认为微信是一个“中心化”的存在。因为微信里有很多不同的公司来提供不同的服务,而且微信并不会给它们一个特别中心化的流量,而是交给用户自己去发现。“微信平台一直想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就是我们不应该去影响各个服务的存在,我们所做的应该是尽可能地让更有价值的服务自己能够浮现出来被用户找到,而不是我们去左右。”

即便是张小龙极为看重的小程序,他也坚持,微信不会给小程序做中心化的倒流,而是希望小程序能成为一个基于去中心化的一个更大的平台。

第三问题是,微信接下来做什么。

张小龙宣布了微信公众号的独立App将会发布,以及打赏功能会恢复,而且是重点针对作者而非针对公众号的打赏。然后,张小龙用了很大篇幅去谈论小程序。

张小龙说,在开始时候,他很担心小程序变成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很火,一堆人来说这是一个风口,“想尽一切办法把它变成一种被透支的流量,然后它就挂掉了”。微信对小程序采用的“先紧后松,开始时更保守的策略”。但是,“小程序是我们抱以最大希望的一个项目,也是花了最多时间努力做好的一个事情,我们对它有足够的耐心,可能比第三方更有耐心一些。”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对一些面向未来的基础的架构性设施来说,我并不觉得说我们设计好它的功能,用户立马卷入进来就获得成功了。相反,我觉得我们需要更长的周期铺垫它,需要它慢慢成长起来”。

张小龙对小程序的理解是,它代表着我们能接触到、能看到的任何事物背后的信息,以及对它背后信息的访问方式,“小程序是万事万物的一个表达语言,是沟通的一种信息组织方式”,它是一种可以让用户更便捷地获取信息的组织形式。因此,小程序不是专门为某一个领域去准备的,不是为电商,也不是为游戏。

张小龙也谈了微信下一步想要探索的事情,那就是:帮助用户探索线下生活。

张小龙说,过去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都是在把生活引导到线上。结果就是,现在人们一有时间就会拿出手机,所有的业余时间就下放到了手机里。张小龙的反思是,“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线上服务,最终的目标是不是希望人们完全把生活搬在线上去?”如果真的是,就会成为《黑客帝国》里那种完全线上化的反面技术乌托邦,也很可怕。因此,微信下一步希望会去做探索线下的生活的尝试。

以上就是张小龙演讲中对微信是什么、信什么以及做什么这三个问题的回答。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张小龙现场“约战”跳一跳,发布2018微信全新计划(内附演讲全文)》,见于微信公众号“微信公开课”。

张小龙:微信只是守住了好产品的底线

1月9日晚上,在2019微信公开课PRO的微信之夜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的演讲。下面和你分享一下张小龙在演讲中介绍的微信坚持的产品观。

首先,张小龙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产品是好产品?他引用了德国设计师拉姆斯(Dieter Rams)总结的好设计的十个原则,并且把其中的“设计”换成了“产品”。于是,这十个原则就变成了:1.好的产品富有创意,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2.好的产品是有用的。3.好的产品是美的。4.好的产品是容易使用的。5.好的产品是很含蓄不招摇的。6.好的产品是诚实的。7.好的产品经久不衰,不会随着时间而过时。8.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细节。9.好的产品是环保的,不浪费任何资源的。10.好的产品是尽可能少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拉姆斯是苹果很推崇的设计师,有人觉得这是针对苹果这样的硬件产品的设计原则,但张小龙认为,“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他提到这个好的设计原则,是因为他认为业界很多产品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不把产品设计当成一个追求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功能的堆砌和对用户价值的榨取阶段。而微信与其他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微信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

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会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不会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张小龙说,很多业界的产品经理会被自己的公司误导,因为公司的目的是要流量要变现,所以大家的KPI就是怎样产生流量、怎样变现。一旦围绕这个目标,工作目的就不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获取流量。“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原则,我们更多倡导的是利用微信做出好产品分享用户。”

当然,坚持好产品的原则,不意味着不做改变。比如,微信7.0版本的UI(用户界面)做了一个特别大的调整,有人吐槽,也有人觉得不习惯。张小龙表示,任何大的改版都会带来用户的不满,因为人们习惯自己熟悉的页面。“我们没办法让10亿人来投票决定什么是好的,也投不出来。我们只会按照我们自己的专业的判断,觉得我们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去做。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产品不停地适应时代,而不是因为害怕用户的抱怨就不去改变它。”

其次,张小龙提到了他坚持的另一个原则,那就是,一个新的产品没有获得一个自然的增长曲线,就不应该去推广它。所以,微信诞生之初,基本上没有进行推广,张小龙和团队只是想看微信这样一个产品能不能吸引用户,以及用户愿不愿意自发传播。如果用户不愿意,再怎样推广也是没有意义的。从微信2.0开始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个曲线增长,虽然增长不是很快,但它是往上走的,这时候就可以进行推广了。

此外,张小龙在演讲中介绍了微信从未改变的两个“原动力”。

第一,坚持做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好的工具”是微信一直坚持的底线,“在用户看来,这个工具就应该像他的一个老朋友,而我们不愿意去破坏这个老朋友跟他之间的关系”,不会把一些很烂的功能放在这个产品上。在解释“与时俱进”时,张小龙说,微信有一句slogan: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这个slogan是希望微信不仅是一个沟通工具,而是能深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它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甚至能引领潮流。如今微信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会使用群聊、朋友圈、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从这个角度说,微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生活方式的工具,是比较合适的。

第二,让创造者体现价值。微信诞生之后的第二年发布了公众平台,也就是公众号。张小龙说,从做公众平台开始,他就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个平台的最终的导向或者说出发点是什么。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出发点,微信可能会像很多运营商一样,把它做成一个流量分发平台。“如果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它是短视的,不会太长久;但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才最有生命力。”

最终,微信的目的是要帮助那些真正拥有好的服务的人,触达他的潜在用户,让他更容易连接到自己的用户。比如,一位盲人按摩师有了公众号之后,他的顾客可能会推荐其他朋友关注公众号,来这里获得一个很好的服务。这时候,盲人按摩师就不需要依靠好的地段招揽顾客,而他的服务质量就是他最大的优势。因此,当时定下来公众号的slogan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因为一个人的公众号就是他的品牌。而且这种品牌不是用骚扰用户的方式去推进的,只有对他认可的人才会去关注他。后来微信做小程序、小游戏,也是同样的原动力,要让生态里面那些优秀的人能够获得回报。

张小龙说:“微信的很多创新都来自这两个原动力。从专业角度来说,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种洞察。但是,所有专业洞察的背后,我觉得原动力反而是第一位的。或者说,一个好的产品是有自己的使命的。”

以上就是张小龙介绍的微信一直坚持的产品观,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张小龙2019微信公开课分享干货》,

公司

郑志昊:腾讯为何总能出好产品

郑志昊是猫眼文化的CEO。猫眼文化是2016年4月从美团点评中拆分出的一个公司。在互联网电影票务领域,猫眼的市场份额已经是遥遥领先的市场第一,与此同时,猫眼在电影的宣发和投资领域、娱乐行业大数据和娱乐媒体服务方面成长迅速。

不过,郑志昊职业生涯中最长的时间是在腾讯度过的。在2014年3月加入大众点评担任总裁之前,郑志昊是腾讯副总裁,他在腾讯工作了8年,期间领导了包括QQ空间、QQ农场、开放平台和广点通等腾讯热门产品的开发。

回望自己在互联网行业的从业经验,再结合在腾讯的经历,郑志昊的一个洞察是:在互联网行业,往往仅凭一个关键产品就足以改变整个公司的格局。因此,对公司而言,真正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一套机制,让这个颠覆性的关键产品更大概率的产生在自己公司?

下面是他的叙述。

做了十几年的互联网,今天回过头看,我有一个发现。在这个行业,一个公司可能同时在做好多件事情,每件事情上平均花的力量也差不多。但是,要想让做的每件事情都极其成功,是不大可能的,只要这些事情中有一件事情成功,就足以带起整个公司。比如在腾讯,既有微信这样极其成功的产品,但也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产品尝试。然而,这所有的尝试,如果能够推动一件关键事情的成功,那就足够有意义。微信团队现在也就不到1200人,整个腾讯不到3万多人,微信团队比例占整个公司比例很小,但是微信应该占腾讯市值的多大比例?

比如当年腾讯也提出了QQ FOR WORK、QQ FOR SCHOOL、QQ FOR FAMILY这些概念。提出来时,听上去还挺靠谱,但是真正走下去需要落地时,落地方案的路径怎么走都走不出来。然后就迅速纠错。大家记住了腾讯成功的产品,这些概念就被遗忘了。

也就是说,一个公司做过的事情中,可能有很多事情都不靠谱,但是关系不太大,一件事情成功后,做的所有事情加在一起就很有价值。所以,最重要的问题就变成:如何保证那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能做成功,而且是在公司内部成功。

我在腾讯工作了大概8年的时间。后来离开腾讯去大众点评,一个原因是,我想“打仗”,当时在腾讯做的事情已经没有竞争对手,比如广点通, QQ空间和开放平台。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为什么公司内部会有一些产品和业务能力不行的人做了这么多年,是不是腾讯的管理和文化有问题——其实从大公司内部看,大家很容易产生这种想法。

事实上,这些年走出腾讯,再回头看,我觉得自己当时的想法是错误的。看待这个问题时,应该把它放在一个系统中去看,而不是只看某个团队或某个个体。腾讯这个系统,做的好的地方就在于:它能够保证,优秀的团队、能持续打胜仗的团队总有机会跑出来。

怎么做到这一点?

首先是腾讯开发产品的机制。腾讯有个典型的做法是,一个产品成功了,剩下的产品会按照一个产品组合的方式去经营,而不是一花开后百花杀。这样做的好处是,它会给portfolio(组合)里最优秀的种子以机会,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和场景下,去淘汰那些不好的产品和团队。

这个过程可能快,也可能慢,可能是一年、五年,也可能是十年。但是,拉长时间看,真正不靠谱的人一定会被淘汰。一方面,公司当然在为此付出资源上的代价;但是另一方面,你也留出了时间和空间,让有希望的产品和人才成长起来。

举一个产品的例子。我做过一个产品叫广点通。我是做QQ空间出身的,做社交广告和效果广告有什么理由说我一定做的比别人强?并没有。而且,腾讯当时有从谷歌来的大拿,有从4A公司请来的品牌广告专家,还有从微软和雅虎请过来的效果广告专家。他们都不在我的部门。广点通是在成功了之后,过了些时间才请来了一个从谷歌过来的专家。

当时腾讯内部有非常多的团队同时在做效果广告的产品。开广告协调委员会,我是旁听的。我们团队的策略就是,不去争辩,索性踏实做事。在这个组合机制下,最终业绩摆出来,大家看数字说话。结果广点通这个产品很成功,现在它已经成为腾讯效果广告和社交广告的核心技术平台。

其次是腾讯的文化。腾讯文化一方面很包容,另一方面是以正向激励来带动整个团队。腾讯是很强的集体决策机制。Pony(马化腾)的管理风格是,除非他强烈希望干预的事情,否则他都愿意让团队去试,并让不同的团队去竞争。

这就是腾讯特别的地方,即使有很多很重要的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如果你过去证明过自己值得信任,这个事情仍然可以继续往前走。只要有一定的沟通,不乱来。当然,过程中你也需要阶段性的证明一些事情。大家都不是外行,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就可以保证自己的门不被公司关上。张小龙做微信也一样,也是好多团队同时在做。

这个文化是支撑产品组合得以存在和持续运营的基础。在这种文化下,好的和成功的团队与产品,公司一定会扶持,让它更成功。剩下的暂时还没成功的,公司会扶持你们组成一个产品组合,彼此之间甚至有竞争关系,但没关系,继续跑,直到有一天看清楚了,这里面谁跑的靠谱,谁在屁股决定脑袋,谁在浪费公司的机会成本。

第三,腾讯在对待产品上有一种自下而上的环境和氛围。腾讯在内部讨论事情的时候,甭管职位高低,一定有人站出来敢和老板叫板,这种氛围很关键。张小龙敢持续对老板说“NO”。我自己知道微信上好几个产品特性,即使老板施压,也不会改变微信的核心交互和视觉选择。最终大家要讲理由,为什么这个不能改,那个能改。在每一个理由里,大家都用逻辑思维来考虑这个事情的时候,房间里就充斥着理性,而不是权威和职务,这个挺重要的。

我举一个反面的例子。如果大公司对方法论和格局的判断,不是交给实际做产品的同事,而是自上而下去强推,会发生什么。当年我还在微软时,2005年到2006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公司请了一个非常贵的咨询公司给微软,尤其是给我所在的部门,也就是MSN做战略规划。咨询顾问提出的建议是:微软只有一个品牌叫Windows,所以不要有任何东西偏离Windows,要聚焦在Windows品牌。基于这个逻辑,后来MSN就改叫Windows Live Messenger,要按照Windows来做交互和视觉。整个微软MSN产品线大概有两年处于停滞状态,去改UI和理念。这在事实上就不是以用户体验为目标的,而是以所谓的品牌一致性为目标。

到了2010年的时候,MSN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一个错误的决策,证明它的错误用了5年时间。但结果已经不能改变。战场和历史不能重来。一定有少数人能看到这个错误,但当他们的声音不能被听到的时候,就是灾难性的结果。

第四,是看待资源浪费的态度。不同的团队在开发同类型的产品去内部竞争,甚至有些不靠谱的团队可以一直在腾讯生存很多年。这里面当然会有资源的浪费。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和一个巨大机会的丧失对比起来,资源的损耗是更可怕还是相对就不可怕了?比如,假设微信这个机会丢了,有多可怕?包括当年的QQ空间、包括微信支付,很多产品是整个格局上的变化,是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旦错过,可能就错失一个时代了。

腾讯内部还有一句话:“在腾讯做业务好做,插个扁担也能开花。”因为在腾讯做业务,很容易拿到足够的流量和支持,导致这个业务看上去在开始的时候很容易成功。这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战略:我不知道明天什么机会会来,市场会有什么突变,但是腾讯获得这次红利的机会比别人大。把这个概率按天、按年乘下去,概率高的团队总可以把概率低的团队PK掉。

作者:李翔

微信背后的腾讯产品机制

昨天和你分享了“李翔知识内参”对猫眼CEO郑志昊的采访。郑志昊结合自己在腾讯多年的工作经历,总结了能够打造出颠覆性产品的四个方面。下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第一,腾讯会给那些没有成功的产品时间和机会,让有希望的人才和产品成长起来。第二,从文化上来看,腾讯鼓励竞争,并且愿意给过去成功过的人做事情的机会。第三,腾讯在对待产品上有一种自下而上的环境和氛围。第四是腾讯对待资源浪费有一个开放性的态度。

今天郑志昊会结合这四点,给你分析一下为什么微信诞生在腾讯绝非偶然。

以下是郑志昊的叙述。

当时做微信这个事情时,一方面,海外的产品比如TalkBox和Kik等都已经有了,另一方面,在腾讯内部也有好多团队在做。那时候是2010年的下半年,快到年底的时候,腾讯有一个组织架构上的巨大调整,把所有的无线产品都归到无线事业部去做。对移动终端即时通信应用的另外两个探索,以及更多的伏笔,都在无线事业部不同的部门。唯一的例外就是张小龙。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就是Pony看人,在过去,QQ邮箱已经为张小龙赢得了一张信任票。这就是腾讯的一个不成文的机制。它的逻辑是,要给曾经做出成功产品的人更多机会,就是应该给张小龙做更多事情的机会,这是必然的。他历史上做了一个QQ邮箱是成功的,这次给他更多的事情也是合情合理的。

张小龙也没有调到无线事业部,还是在用自己的团队做。很多人认为做互联网产品需要人多,得有一个团队。但创新型产品最大的特点是,思考胜过人力资源。张小龙做微信的团队一共8个人,人名都可以叫的出来。他会用邮箱团队的个别人帮忙一下。但真正参与项目就是8个人,8个人的编制扛了三四个月,一个小房间都用不了,就搞定了。

就微信这个个案而言,大家还忽略了一点。张小龙其实之前除了邮箱成功之外,还做过很多其他产品。只不过因为不成功,大家把那些产品都忘了。今天的微信朋友圈、公众号,都有张小龙早期失败的产品的印记。后来我们分析产品时,会发现,你经历过的所有的失败,最后有一天会成为你成功的一级级阶梯。

腾讯历史上每隔两三年就会遇到一个很大的瓶颈,但腾讯一定有一个团队会站出来帮助整个公司扛过这个瓶颈。原因正是腾讯的机制总能让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产品跑出来。

腾讯的瓶颈,比如SP(移动增值业务)。SP曾经是腾讯唯一的商业模式,离开SP日子就过不下去,中移动一个小领导来Pony(马化腾)也要亲自接待。然后是靠互联网增值服务突破了这个瓶颈。我自己的团队也曾经历过。我们那年帮助公司扛过瓶颈的产品是QQ农场。当时整个QQ平台基本上不涨了。这太可怕了。在互联网行业,我觉得亏损、团队不稳定这些都不怕,最可怕的是没有成长。2008年到2009年,突然之间QQ和Qzone出现了增长停滞,如果突破不了的话,会有很大问题。后来我们先做抢车位、买卖好友,又和一家公司5分钟合作,做QQ农场,把这个瓶颈打过去了。微信就更不用说了,直接让腾讯拿到了移动互联网的船票。

所以,我们去看一个组织,每一个组织,外面看到的组织结构和部门的强大,其实跟它带来的价值是不一样的。我一直认为一个公司,包括个人成长,可能就是有一段时间白过了,有些时间和资源就是浪费了。你可能不愿意承认,觉得这五年时间也有积累,交了几个女朋友、换了几次工作,经历了很多。但确实很多时候是在原地兜圈子,浪费机会成本和时间成本。对于公司而言也是,有些事情听上去光鲜,或者折腾了很多,其实对公司的发展没有太大帮助,没有真正的改变组织的命运。真正改变组织命运的,就是一个产品或业务突然杀出来,改变了整个公司的格局。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建立起一个机制和体系,让这个改变格局的产品,有机会出来。

从微信朋友圈看马化腾的心力

知名媒体人程苓峰做记者时,就专访过马化腾和腾讯的数位高管,后来他自己也曾经在腾讯工作过几年。他对腾讯的认识和研究都很深。程苓峰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卢泓言”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从马化腾在微信朋友圈的表现,来看马化腾的领导力。

程苓峰说:“在微信朋友圈里,我前所未有地认识了马化腾。马化腾极少主动发朋友圈,但他会点赞和评论,这些内容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很多次,我都在感叹,原来他是这个样子的。”程苓峰举了七个例子,都是马化腾对其他人发的朋友圈的评论。

第一个例子是,一个创业者贴了一个小程序的二维码出来。马化腾在下面回复了自己使用这个小程序后的具体感受,并指出了几个bug,“随便一试有几个碰钉子。”

第二个例子中,一个上市公司CEO在朋友圈说,晚上12点刚开完会,还是要锻炼,决定跑步回家。马化腾就问:“你是换了衣服再背着背包跑吗?”那位CEO回答,办公室备了衣服,让司机把包送回家。马化腾又问:“路上的人和车那么多,让司机送你到体育场或者室内跑,会更安全吧?”

第三个例子是,腾讯请了很多媒体人在香港开发布会。一个知名媒体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是从酒店房间向外拍的景色,桌子上有一本马化腾署名的书。这条信息下面还有微信自动定位到的酒店名字和地址。马化腾在下面留言说:“你也来了?没人告诉我啊。”

第四个例子中,一个投资人在朋友圈贴了一张自己孩子在船上钓海鱼的照片。马化腾在下面留言:孩子太轻,小心安全。

第五个例子,很多互联网行业内的人在朋友圈发表关于行业和新闻人物的各种看法。马化腾经常会简单回复“赞同”,或者是“不同意”。

第六个例子,程苓峰说一个腾讯总监级的朋友发了几张少年时的家庭照。马化腾留言说:“你跟你妈好像,你的手好长。”

最后一个例子,有人发朋友圈说:《三体》里说,智子锁死了地球科技。程苓峰就留言问:“其具体实现机制是什么?是能量场吗?”结果没想到,马化腾在这条朋友圈下回答程苓峰的问题说:“不是能量场,是智能控制的能微观到基础粒子层面干扰地球基础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而无从进一步发展基础科学。”

程苓峰说,看这七个例子,你可以自问,如果是自己,是否会回复;如果自己是一个掌管中国最大互联网公司的老板,是否会回复?如果不会,为什么?

他自己总结了自己的七个感受。

第一个感受是,“马化腾是一个一眼看到底的人。”这个说法来自柳传志,柳传志说能人分三种,自己能成事,能带一帮人成事和能一眼看到底。以跑步的那个例子为例,马化腾看到的不是片段,而是一下子看到整个过程,比如上班带的包怎么处理,路上是不是会被车打扰。

第二,马化腾不会因为一个事情太小而不去做它。上面马化腾的回复,很多都是很小很细节的事,比如腾讯有几百个总监,马化腾会看一个总监发的老照片,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认真地把使用一个创业者小程序的bug写出来。程苓峰说:“可能马化腾认为,似乎可有可无的细节其实决定了很多事情。”

第三,马化腾不回避表达自己的看法。他在朋友圈简明表达对行业看法的认同或不认同。

第四,马化腾会表达自己的温情。程苓峰说:“我不觉得马化腾是一个做作的人。作为一个世俗的强者,当他想要表示温情的时候,我觉得他是认为温情很重要。或者换句话说,马化腾知道人们在意什么,而他也乐意真实地给予。”即使在马化腾表示不同意你的观点时,也不情绪化,不伤人。

剩下的三点感受分别是:马化腾非常的精准和务实;马化腾精力旺盛;以及马化腾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修为,是“从平凡琐碎的事情里累积出来的”。

程苓峰说,如果你也拥有这些品质,比如一眼看到底,不因事小而不为,务实,精准,温情,精力旺盛,不回避,事来则应事去则静,那么你也有能力获得巨大的世俗的成功。

但很多人做不到,原因是心力不足。“我们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但我们心力不足,总是多多少少、早早迟迟地妥协了。一个心力极其强悍的人,才能在许多年的日日夜夜里坚持着,把所有的想做的、想达成的毫不疲倦地一次次地练习,一点点地精进,一步步地成长。”

那么,马化腾为什么会有如此强大的心力?程苓峰说,他也不知道答案。但是,他认为马化腾曾说过的一句话,已经透露了心法:“只要埋头过完自己的坎,自然有人会分心落后。”

参考来源:公众号“卢泓言”(马化腾的境界)

产品

微信七周岁生日快乐|张小龙如何成就微信的今天?

2018-01-21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今天,是微信诞生七周年的日子。从2011年1月21日推出,到今天拥有近10亿用户。微信已经不单单是一个聊天和通讯软件,更彻彻底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微信的成功,离不开“微信之父”张小龙。这篇清单,整理了张小龙数次演讲中透露的产品心法,带你看看他如何缔造这个伟大的产品。

  1. 用户的价值是第一位的

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这句话看起来老生常谈或者很普通,但正是这句话让一个好产品和坏产品拉开了差距。

当面对一个合作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对于用户是不是有价值的,是不是用户所需要的。把这个作为最基础的考量点,能直接去掉很多没有必要的行为。

  1. 一个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的

一个好的产品不是黏住用户,而是尽量让用户离开你的产品。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高效率帮用户完成任务,把时间留出来做别的事情。

当然,用完即走和用完再回来并不是矛盾的,当一个产品给了用户愉快的使用体验,用户自然还会回头再次使用它。

  1. 产品经理应该像上帝那样了解人性

上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上帝是建立简单的规则,然后让这个世界演化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经理应该和上帝一样,俯瞰芸芸众生,知道他们的欲望,然后给他们制定一些规则,让他们按照这个规则来运转。

当你做到这一点,就会像上帝一样,拥有上帝的成就感。

  1. 好的产品功能,从不需要文字解释

哪个产品更人性化、更简单,或者更原始,它就是好的。一旦一个功能需要文字解释,这个功能的设计就已经失败了。

很多产品人喜欢在程序里加一些Tips,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手段,可如果你需要有Tips去教育用户,证明你就失败了——你没有办法通过功能本身让用户一看就知道。

  1. 产品规则越简单越好

只有简单的规则,才可以演化出一个非常复杂的事件出来。很多人做产品,一开始就做一个复杂的规则,最后结果只有一个——没有任何演化的空间。

如果做一个复杂的产品,你没有信心说把握住了用户需求,没有办法控制用户每一步的方向,你就控制不住产品,这个产品就会失控。

  1. 需求就是满足用户的贪嗔痴

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性需求,我们要洞察这一点。产品对用户产生黏性,就是让用户对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

腾讯给大家各种“钻”,比如黄钻、红钻,其实就体现了人性的这几个弱点。不是说所有的产品都要去做“钻”之类的东西,但即使是一个体验好的产品,同样会对用户产生这样的吸引力,因为这是人性本身的共同弱点。

  1. 故意去感动人是一种不尊重用户的表现

我们在很多产品里面都会看到“您”这个字,但是在微信我们不能对用户称“您”,而是“你”。

我们并不需要用一个很尊敬的态度称呼用户,而是应该当朋友,所以应该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因为一旦对用户过于尊敬,那说明我们可能怀有目的,可能需要骗一点什么东西过来。

  1. 好的产品会自己说话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产品是自己会说话的,但微信到如今将近10亿用户,也许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应该把我们背后的一些理念、一些自己的想法,更清晰地表达出来。

但是,我依然认为“好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1. 按规则行事,不按规划行事

没有规划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个市场变化实在太快了,你的任何规划都是跟不上这种变化的。一个产品如果有半年或者一年的规划,那可能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问我微信下下个版本能做什么,我会告诉你我不知道,我从来不做超过一个版本的规划。

  1. 如果你说我是错的,那最好证明你是对的

这是当年面对批评,张小龙引用迈克尔·杰克逊的话。是的,虽然饱受批评,但是如今微信的用户近10亿,改变了无数人的工作生活方式。

硅谷看微信:来自微信的7堂课

这条音频给你说说硅谷的创投人士是如何看待微信的。

最近,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YC的一位合伙人(Anu Hariharan)发表了一篇文章,从她的角度谈了自己对微信的理解和认识。而且,她还从中总结了七堂课给美国的创业者。原文是英文,“得到”订阅专栏《槽边往事》的主理人和菜头把文章翻译成了中文,分享给他的读者。下面,跟你分享这7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要建立内部竞争。微信的开发团队其实来自于腾讯内部,是从QQ邮箱的团队抽调出来的,这款全新的移动产品有可能成为腾讯其它产品的潜在竞争对手。结果,7名工程师在3个月内开发出了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提供文字短消息和图片分享功能。3个月后,又开发了语音消息功能,更直观、个性化,方便使用。微信整合了语音、文字和图片等功能,作为首批为中国用户提供这样服务的通讯工具之一,微信的下载量持续上升。所以,作者说,如果你不去创建一种自我革命的公司内部竞争文化,那么竞争对手就会来革你的命。

第二课,要形成聚合效应。为了解决新用户刚注册没有朋友的冷启动问题,微信开发了“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还推出了导入QQ好友功能,用户可以向微信导入已经存在的社交关系,这样用户就可以同时使用两个产品。这个行为也让微信的用户总数迅速上涨,成为移动通讯App真正的领先者。

第三课,从用户的欲望,也就是“贪、嗔、痴、慢、疑”当中去延伸功能,不清楚这五个字的朋友可以到文稿里看一眼。张小龙和微信团队很关注用户行为背后的内心欲望,然后给予用户远超期待的东西。比如微信推出的“朋友圈”,朋友圈就是个熟人的小圈子,反而有助于增加活跃度和用户粘性,就比全是陌生人的圈子要有吸引力;还有微信公众号,微信通过它引入内容,帮助内容创造者、服务提供者跟读者之间建立起直接联系。

第四课,大想法源自解决自身问题。红包功能现在这么火,它其实源自团队自己的一个简单需求。腾讯公司有一个风俗习惯:春节之后的开工日,每位经理都要给员工包红包。可是随着公司的扩张,给每个人发红包变成了一件麻烦事,所以他们就要求微信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解决方案就是微信红包的原型。当微信已经拥有3亿月活跃用户时,红包功能又让用户数量几乎翻了一倍。

第五课,精巧创收。创收和用户增长其实并不矛盾。比如,微信跟游戏结合,就把游戏的社交属性发挥到了一个新高度。腾讯游戏发布的游戏《节奏大师》,发布一年后的活跃度是每天70万人,当它进入微信游戏中心之后,每天有170万人登入游戏。还有每天一条的朋友圈广告,既没限制微信的增长,又没影响用户体验,同时还增加了收入。

第六课,要为用户创造价值,而不是为自己创造身价。所以,微信致力于把自己变成一个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各种日常事务。微信限制了你能添加多少好友,限制了你能看到多少条促销信息,归根结底,就是把这些视为对核心功能的干扰。

第七课,对产品功能保持克制。微信是一个以实用性为导向的工具,这种功能强、反应快和易于使用的品质对于用户体验来说特别重要。大多数产品经理都会专注于建立“粘性”功能,希望能够推动用户留存率。张小龙却担心劣质内容会让用户分心,所以微信限制品牌和企业公众号每天只能对订阅用户发布一条消息。而且,产品团队也始终保持着微信的简单界面,只有“微信”、“通讯录”、“发现”和“我”这四页。

以上就是YC合伙人从微信的业务模式和发展中总结的七堂课,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微信号“槽边往事 ”(硅谷看微信:来自微信的7堂课(全文翻译))

复盘:微信支付如何指数增长

这条音频讲的内容是:做一个像微信支付这么成功的互联网产品,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我们知道,微信支付从2013年上线起,短短三年就做到了行业的第一阵营,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支付宝,那么微信支付是怎么做到的呢?最近,在混沌研习社举办的混沌Mini创业营上,微信支付的前总经理吴毅做了一个分享,结合他在微信支付的经历,分享了做互联网产品的经验。吴毅说这样一个成功的过程,大概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产品的从0到1。这个阶段很多产品还不具有核心竞争力,所以需要不断试错去找方向,找核心竞争力。这个过程中很关键的一点就是降低试错成本。比如,做产品要轻装上阵,不背包袱。最初微信支付有两个方案,一是改造之前腾讯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二是从零开始重新做,后来他们选择了从零开始就是为了不背包袱。再比如,要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缩短开发周期,做简单产品,产品功能一点一点加。再有,最好是小团队运作,比较灵活。还有一个重点就是要有方向,不能乱试。

第二阶段是突破指数型发展的拐点。我们看一下微信支付是怎么实现突破的。微信支付刚上线时用户很少,后来突破是靠微信红包这样一个创新。但创新只能带来突破的机会,要实现突破还需要运营。所以微信2015年跟春晚合作摇一摇,就是通过运营在短时间内形成用户群体效应。微信本身也是这样。最早微信出来时就一个文本消息,没多少竞争力。后来靠语音聊天、摇一摇、附近的人才形成创新,同时那会儿腾讯也加大运营,在QQ上、QQ邮箱上拼命推微信,才突破了爆发拐点。所以突破指数增长拐点的路径是:创新+运营。

第三个阶段,叫实用性沉淀。微信红包形成突破是因为好玩,但今天大家是因为什么发红包?因为工作、因为社交,比如激励团队、惩罚开会迟到的员工、打赏老师等等,已经从一个纯粹游戏性的创新变成了一个实用性的产品。就像乔布斯推出苹果笔记本,最初只是在外观轻薄、漂亮上有创新,如果后来没有操作系统的实用性,用户不一定会选择。而特斯拉一开始很火爆,因为概念很新,但如果后面在充电方便性、续航能力等实用性问题上解决不好,对用户的吸引力肯定会下降。所以,创新以后的实用性沉淀,是这个阶段的核心。没有实用性沉淀,创新只会是昙花一现。

第四个阶段叫多指数曲线。一个业务的增长曲线不可能永远是指数型发展,所以要开发新业务,实现多条指数型的增长曲线。微信2015年以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指数级的增长是商业支付。这次它和支付宝的竞争也非常经典。当时微信支付只有150人的团队和8个月的用户积累,支付宝的用户积累是12年,团队至少有5000人。但微信这仗打得很漂亮。

微信支付在转换主场方面做的特别好。支付是支付宝的主场,你要做支付,肯定赢不了。微信就不打支付,改打解决方案。因为线下商户的痛点不是支付,论支付的话靠现金就行了。商户真正需要的是像线上那样能获得数据、精准营销、黏住顾客,所以微信就提供这样的解决方案,顾客一扫二维码,商户就能实现跟顾客连接,实现O2O。另外,微信支付还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开放的生态。微信支付把自己的服务开放给商户,让商户知道,我们这儿门槛低、自助化,登录网站自己就可以操作,自己也可以开发解决方案,获得所有的文档、接口、功能。极致的开放体系还打消了第三方的顾虑,让他们就愿意在这里面去创业。所以短短一年多,微信支付在商户这块,又实现了一个指数型增长。现在微信支付在海外市场的发展也很迅猛。

总结一下,像微信支付这样一个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实现指数型增长经历了这四个阶段:一,从0到1,通过试错找核心竞争力;二,突破指数型发展的拐点;三,积累实用性沉淀;四,要实现多指数曲线增长。以上内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吴毅在混沌Mini创业营的发言实录

新分享丨微信面临的三大挑战

这条音频说的是微信联合创始人张志东谈微信面临的三大社会化挑战。

最近,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应“微信之父”张小龙的邀请,在腾讯的一次内部会议中,谈了自己对微信的思考。在向微信表达致敬后,张志东说,由于微信已经有超过6亿的用户,进入到了一个对社会影响比较大的深水区,所以目前,微信也迎来了社会化的巨大挑战。下面咱们来听听,张志东是怎么说的。

先来说说第一个挑战,就是用户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微信有1亿用户的时候,这些用户都是在互联网上久经考验的人群,他们很早就上网,是互联网的“老鸟”,具有很强的信息辨别和自我保护能力。但是,微信发展到6亿之后,用户群就复杂多了,有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中老年用户、农村用户。移动网络对于他们就像是骤然打开的新世界,这部分用户基本都是互联网“小白”,自我保护能力也弱。张志东说,微信团队应该保持对这种变化的敏感,将社会各人群和阶层的复杂性,作为主要的研究课题。

张志东举了几个社会化的思考视角。

第一个视角,是对“人际过载”的思考。一些用户会遇到“过载”的尴尬,几乎每隔几分钟,朋友圈就会有新推送。也有一些用户,因为朋友圈的人多,变得小心谨慎,不敢说真话甚至不敢发朋友圈。微信虽然已有一些分组和权限管理的措施,但还不够优雅,并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个视角是对“内容过载”的思考。公众号是微信一个重大的创新,但是有上百个订阅号的时候,就会陷入“内容过载”,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红点密集让人产生焦虑和失控感。虽然微信早就有右划退订的功能,但依然不足以帮助用户摆脱这种不愉快的处境。

第三个视角,是对“小白”用户的是不是具有免疫力的思考。张志东说,很多微信公众号,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内涵,只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来运营。如何帮助小白用户提升鉴别能力,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第四个视角,是最近两年,当微信出现技术故障时,并没有在产品界面上对用户进行安抚,造成了用户的恐慌。

微信团队应该充分考虑用户群体的复杂性,用社会化的思维去做产品、优化产品。这就是微信面临的第一个社会化的挑战。

微信面临的第二个社会化的挑战,是数字化时代会放大人性的弱点。人性有很多与生俱来的弱点,这些不是产品带来的。但人性的弱点,会在数字化时代信息过载时,产生急剧共振,从而放大对社会的影响。张志东提到了一个例子,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却各自低头看手机,这已经是移动时代很常见的情况,那背后呢?就是大家都喜欢吃饭前掏出手机给食物拍照发网上。刷存在感,这也许可以算是一种人性的弱点,这种弱点在数字化时代更会被放大,而产品,可不可以更温暖一些?比如提示一下 “您今天手指已经划了1000下,建议放下手机去关心下家人”。团队必须要仔细观察社会,不断反思和自我批判,去帮助社会降低这些阵痛和代价。

最后一个挑战是,微信团队的“社会化视角”的迟钝,这导致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民间痛点被延误很久。总监们喜欢憋大招,渴望打造出令业界惊叹的特性,而失去了对一些民间痛点的敏感性,比如说调整微信字体的大小,又比如说,聊天记录的导出等等。

以上,就是张志东谈到的微信面临的三大社会化的挑战。张志东最后提到,微信将会发展为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做一个很好的产品、做一个很酷的产品,这个理念对于微信团队来说,已经不足够。除了产品精神之外,微信还应该融入更多的社会视角,成为真正靠谱和温暖的基础设施。

本文源自:公众号“创业家”(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最新演讲:微信面临的三大挑战)

刘润:为什么微信很难被挑战

微信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社交应用,发展过程中不乏挑战者,包括阿里的来往、网易的易信、小米的米聊,但是这些社交应用似乎都没能撼动微信的地位。1月15日当天,有三款社交产品同时发布,分别是头条系发布的社交新产品“多闪”,罗永浩发布的社交产品“聊天宝”,以及快播创始人王欣发布的社交产品“马桶MT”。媒体都在讨论这三款产品将会怎样对微信形成挑战。得到订阅专栏“5分钟商学院”的主理人刘润,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写文章认为,微信很难被挑战。

首先,很多想做社交产品的人,给出理由是,微信的功能没有完全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提供了大量无效社交。但刘润认为恰好相反,微信加强了我们的社交能力。比如,过去你要介绍两个朋友互相认识,要先约大家的时间,然后一起吃个饭,成本很高。但现在你只要拉个群,大家在群里聊就可以了。社交效率提高了很多。微信通过移动互联网把人们联系在一起,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当然对社交是有帮助的,而不是无效的。

其次,刘润表示,如果一款社交软件功能比微信更丰富、更好用,也不一定能取代微信,因为当一款软件的用户数达到一个超级大的数量级时,后来者需要比拼的就不是功能了,而是网络效应。网络效应是说,随着用户越多,这个平台本身的价值就越会被放大,而用户越少,价值就越小。所以,当用户数非常大的时候,功能已经不是社交软件最核心价值了,用户总数反而变成了最大的价值。拿产品功能来对抗微信,说明没有很好理解网络效应。

刘润建议,如果想在社交领域有所作为,可以做小众、细分领域的社交软件。比如,人们在职场社交时有一些特殊需求,于是就有了职场社交应用脉脉。就好像阿里、京东基本垄断了主流电商市场,但仍然有一些平台在某个垂直细分领域活了下来,比如卖奢侈品的寺库。但它们只是对主流电商的补充,而不是来挑战主流电商的。

总之,刘润认为,微信对于社交效率的提升,以及庞大的网络效应,让后来者难以撼动。但是,通过在某个垂直细分领域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仍然可以切入某个被垄断的市场。所有商业的起点,都是让用户获益,而让用户获益,不一定非要以挑战的方式进行。希望以上观点对你有启发。

微信公众号文章为什么能赚钱?

你知道吗,现在一些公众号发表商业软文,居然可以要价十几万,这说明单靠内容已经可以挣到钱了。同样是写文章,为什么当年很多人写博客没挣钱,而微信公众号里就挣到钱了呢?最近,魏武挥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内容值不值钱,取决于你能不能搜索到它,只有不绑定搜索的文章,才能挣到钱。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颠覆?魏武挥是这么解释的:

之前很多博客的内容非常好,但是为什么没挣到钱?因为那个时候,搜索网站是主要的流量入口,你文章写得再好,如果在搜索网站上排名不靠前,一样没有宣传效果,所以客户的钱不会投给内容,而主要投给了搜索网站,去买位置了。

而现在,微信公众号恰好就是反过来的。你想想,你之所以关注一个公众号,不就是因为在朋友圈看到好文章才关注的嘛。因为基本没有搜索功能,要想吸引流量,只有把内容做好。正因为没有搜索,内容本身的价值才凸显出来。

所以你看,照魏武挥先生的论述,我们就能得到一个挺有意思的预测,那就是,要是有一天微信花力气打造搜索,那公众号可能就要倒霉了。

本文源自:为什么内容创业会如此如火如荼?

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做好微信号

现在,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公众号,怎么才能运营好一个微信公众号呢?最近,壹心理的创始人黄伟强在一次演讲里,从心理学和人性的角度谈了这个问题。

黄伟强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了解人,了解人性。做产品也一样,了解人性是做好一切产品的原点。他举了个例子,我们在看新闻联播的时候,女主播都是坐在屏幕左边的,为什么?因为我们看一样东西的时候,第一时间的关注点就在左边偏上的地方。国外有个很著名的调查公司,就做过一个分析,结果发现,左上角是人的视角集中区域。知道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报纸最贵的广告位是左上角了。这就是人性和心理学的作用。

那怎么用心理学的方法做好微信号呢?黄伟强一共谈了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标题,其实我们看微信的时候,注意力是很涣散的,如果没有一个好标题,大家是不会关注的你。那怎么做好标题呢?

首先,要开放性的标题,不要封闭性的标题,为什么?开放性标题没有答案,你就想去探索更多的东西;而封闭式标题就不会让你有探索的欲望。举个例子,有个标题是《不同年龄的人最佳性爱时间不同》,这个标题基本上把内容都告诉你了,你看了之后也就是“哦”一下,但如果改成开放性的标题,比如《最科学的性爱时间是什么时候》,你看了之后就会想去找答案。

其次,标题要有场景,而且场景要大。比如,下面这两个标题,一个是《我们到底为什么会爱上另外一个人》,一个是《为何你的性格会如此尖锐》。“爱上另外一个人”,就是一个很大的场景,每个人都可能爱上另一个人。但“性格尖锐”的场景就比较小,因为很多人可能性格不尖锐。如果场景太小,点进去的人就会很少。

另外,标题要有颠覆性,因为大多数人都一套自己的认知,所以你要用不一样东西,颠覆人们的认知。比如,新出了一个感冒药,如果你还是像过去那种宣传模式,说这个感冒药能治感冒,大家就不会买账,因为你和原来的感冒药一样,我为什么要买。但如果你打个广告,告诉大家:“权威的专家告诉你95%的感冒药都是吃错的”,就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可能就有人买这个感冒药了。取标题也是一样,可以用颠覆性的标题和内容,将用户的认识颠覆掉。就像下面这几个标题,《承认你的父母其实不是那么爱你》《放弃那些无用的社交》,和我们过去的认知不一样,颠覆的效果就达到了。

第二个是内容。 黄伟强说,你要能催眠用户,引导他的行为。有个心理学大师在讲销售心理学的时候说,其实你不是把东西卖给用户,而是要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东西,然后把他需要的东西卖给他。就像有些水果摊的老板,会在水果上放几片叶子,这样你就觉得他的水果是新鲜的,这就是一种催眠。

做微信公众号也一样,要引导用户,让他们按照你的想法来做。比如,有这么个标题,叫《感动全世界的视频》 。其实像这种标题,大家都看得太多了,一般都忽略过去,不会再看了。这个时候,怎么加一些催眠,让用户去看呢?你可以这么办,改成《感动全世界的视频,1分8秒哭惨》。“1分8秒哭惨”,就是一种暗示性的文案,你就会想点进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哭惨的。

第三点是定位。黄伟强说,其实用户都是很懒的。做微信号,就要抓住懒惰这一点。懒惰的意思是说,你要用最短的时间,告诉用户你的号是干什么的,而且能让用户很容易关注你。比如,你个公众号取名的时候,就不要反人性,如果名字太长,大家可能很快就忘了,所以取名字尽量在7个字以内。还有,如果取了个英文名,还加了下划线,这么做就是反人性的。因为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打下划线,就给用户增加了很多成本。所以,你一定不要高估用户的智商,要尊重人性。

本文源自:千万用户壹心理黄伟强:如何用心理学的方法做好微信号?

怎么运营好10万+的微信号

现在,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或者在做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工作。那怎样才能快速增加粉丝,并且把粉丝留住呢?前《GQ》副主编张伟写了篇文章,谈了自己运营公众号的心得。

第一招,张伟说,你的内容里,要反复出现那些普遍的情感,像爱情、痛苦、分离、悲伤、困惑,等等。无论你是卖化妆品的,还是写心灵鸡汤的,都要有这些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很容易人产生共鸣,读了文章的人就会记住你。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你的话题里找个切入点,比如在文章里加上一句和爱恨情仇有关的话,就能有很好的效果。

第二招,让读者觉得你的内容“有用”。你在朋友圈,肯定读过这样的话题,比如,“怎么才能不焦虑”“怎么让自己显得腿细”,等等。但是读了之后,你可能还是很焦虑,腿不一定会变细。所以,如果你把大家的困惑解决了,别人就会觉得你的内容有用。就算你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也要让人有一种“有用”的幻觉。

第三招,你要找个好传播的口号。比如,马云在阿里巴巴对员工讲话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长篇大论,但他会把讲话内容总结成两句话,然后反复说,这样大家就能记住了。而且,你这个口号最好是口语,这样大家聊天的时候就能用了,如果能在网上流行就更好了。

第四招,强调身份认同感。我们都知道,小众产品都很有粘性,因为圈子小,大家就会有一种“只有我是,你却不是” 的优越感。而且这种优越感只要喜欢就行了,也不用费太大的力气。很多粉丝喜欢给自己取个名字,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李宇春的粉丝叫玉米,鹿晗粉丝在微博上的名字,都带个 “鹿” 字。尤其是粉丝没那么多的时候,强调这种身份感和独特感更管用。

第五招,给用户分类。张伟说,他把用户分成两类。一类是基础用户,他们能帮你提高阅读数,买你的东西,这类人最多。另一类是重要用户,你要靠他们提高影响力,甚至他们能帮你生产优质内容。而且,两种用户你都要照顾到。比如,对重要用户,你可以私下沟通交流,请他们吃饭喝咖啡,等等。但你也要照顾到基础用户,公开对他们示好,提供好内容,给他们提供服务。而且,你要表示对他们很在意,让他们知道你是很用心给他们做内容。有时候你甚至可以有意让大多数用户觉得,你对重要用户没有那么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重视的。重要用户已经从你那得到了好处,所以就不用担心这些人会不高兴。

第六招,给你们找个共同敌人,把你们的利益绑在一起。这么做就能增加用户的粘性。比如,我们经常在网上吐槽,吐槽这个行为就让人很上瘾,而且大家都很愿意参与,并且喜欢传播。还有那些“反鸡汤”的公众号,用户忠诚度都很高。

第七招,正确包装获利行为。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有些公众号都是发软文赚钱的,过去大家可能挺反感,觉得我给你增加了人气,你却利用我在赚钱。但时间长了,对这种观点有逆反心理的用户增加了,结果就变成了你发软文,用户也很高兴接受,甚至不读软文不开心。利用用户赚钱成了一种口头上高尚的事。这个包装过程最重要的是不要扭捏,要大方,要从一开始就残酷对待反对自己赚钱的用户,要夸用户帮自己赚了钱,注意,是夸,不是感谢,这两种语态会导致受众微妙的心理区别。

本文源自:公众号“瑞丰资本”(世相张伟教你运营,其实和创办宗教是一回事儿)

三个法则帮你刷爆朋友圈

好多营销人员都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别人的策划能刷爆朋友圈,我的策划只能自嗨呢?最近,梅花网有篇文章说,想要策划一场现象级的营销事件,先要摸清大众的心理和情绪,有三个法则可以帮到你。我们一起来听听。

第一个法则叫击破三重“人格面具”。什么是人格面具呢?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三个不同的人格有不同的需求弱点,营销策划的对策也不一样。

首先说本我,它代表我们的欲望和本能,只遵循快乐原则,也就是什么开心我做什么。什么能让我们开心呢?像甜食、烟酒、电子游戏,这些满足的都是本我的需求。如果你的产品服务的是本我,那千万别讲道理,直接去展示效果,诱惑本我。比如有个旅行社的文案就很火,是这么说的: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PPT啊,报表啊,这些都是我们工作经常接触的,同时也是本我特别讨厌的东西。文案利用这种对比,本我的冲动很容易战胜理性,我们可能说走就走,打开钱包去旅行。

再说自我,它代表我们的理性和逻辑,只有真正需要时才会做。它对应了什么产品呢?比如健身软件、理财产品、教育培训机构等。这些产品需要我们思考、判断,不断地约束自己。这样的产品做营销,得有理有据,告诉用户“如果你按我说的去做,你会得到什么”。比如健身软件keep的一支广告,里面有快得让时间变慢的跑步者,能对抗地心引力的篮球运动员。这就是告诉用户,运动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再比如理财产品,都会直接告诉用户,“买了我的产品,你在多少天之后能获得多少收益”。

最后看超我,它是我们的理想和良知,遵循的是道德原则。策划各种公益活动啊,保护濒危动物啊,反对虐待妇女儿童啊,都要打动超我才行。

第二个法则是触发人们的情绪,什么样的情绪最容易被触发呢?是高能量的负面情绪,也就是愤怒啊,焦虑啊这样的情绪。比如前段时间有个“告别老板24小时”的活动,你请假,一家手游公司给发补贴。很多用户叫上朋友,甚至有公司的老板带着员工一起去领补贴,一下就引爆了。这是因为上班族平时不能随意请假,高能量的负面情绪积累过多,一下都在这个活动里释放了出来。

第三个法则是利用每个人的所谓“自恋”心理,让用户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做传播。你看每隔一段时间,朋友圈里就会出现一些关于性格啊,星座啊之类的测试。用户分享这种图片,传递的信号是“我很特别,我是这样的,大家快来了解我啊”。这种心理还能利用信息差别造就优越感。比如标题是“关于弗洛伊德你不知道的5个秘密”、“杨绛的这10句话,不听后悔一辈子”,这些文章阅读量一般都比较高。用户转发这种文章,都是在塑造自己的形象,为自己贴上“我知道的比你多”的标签。

总结一下这三个法则:第一要研究人性的弱点,有针对性做策划;第二,想办法触发人们的情绪;第三,利用人们的所谓“自恋”心理,让他们自愿转发。掌握了这些原理,还要不断实践,逐渐摸准用户的心理,营销活动才能有的放矢,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本文源自:梅花网(弗洛伊德三大法则,教你策划现象级营销事件)

大部分群聊是浪费生命

有时候,闲聊是一种生产过程。你一句、我一句,对方说的时候自己能够思考,自己说的时候对方在倾听或思考,与此同时自己一边说的同时也能思考……

《Think Fast and Slow》 的绝大多数内容来自于作者 Daniel Kahneman 与他的合作伙伴 Amos Tversky 的散步聊天。Kahneman 对 Amos Tversky 的描述是这样的:

“Many people who knew Amos thought he was the most intelligent person they had ever met. He was brilliant, voluble, and charismatic. He was also blessed with a perfect memory for jokes and an exceptional ability to use them to make a point. There was never a dull moment when Amos was around.”
Excerpt From: Kahneman, Daniel. “Thinking, Fast and Slow.” iBooks.
两个人闲聊一会儿可能很有收获,可是,这里面有几个前提:
两个人在某个层面上要旗鼓相当 —— 否则难有真正沟通;
两个人在很多层面上有一定默契 —— 否则沟通成本过高;
因为是“私下交流”,于是可以有很多“无所顾忌的表达”……
三个人坐下来闲聊,就已经开始有很多其它的障碍了:
多了一个人之后,“旗鼓相当”的匹配难度自然提高;
多了一个人之后,相互之间的默契程度有所下降;
多了一个人之后,更多时候需要顾忌“多方感受”……
更为重要的是,

多了一个人之后,就开始存在“导向”问题,一不小心就可能使讨论“误入歧途”…… 总而言之,“生产”效率一定会下降。
当参与人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效率一定趋近于零 —— 这与参与者的知识积累程度其实全无关系。因为人数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脑力就开始不够用了……
2 个点之间只有 1 条线;3 个点之间有 3 条线;4 个点之间有 6 条线;5 个点之间有 10 条线;6 个点之间有 15 条线…… 100 人以上呢?

一般来说,人脑很难同时处理 3 个以上的线程,即便通过一定的训练,7 个线程已经是极限(5 ± 2),这就是为什么 4 个以上的人参与“讨论”就会感觉非常“乱”的根本原因 —— 相互之间的连接数已经超过 7,所以根本处理不过来了。

绝大多数人讨厌参加会议,最基础的理由就是“感觉无效率”。这个感觉其实是正确的 —— 很多人参加的会议,即便是“有序的”、“有一定组织的”,依然不可能做到对每个人来说都有效率,所谓的“众口难调”。

一方面是参与者的脑力不够用(太多脑力用来处理个体之间的“连接”),另外一方面是人数超过一定数量之后,一定面临另外一个根本的问题:

大多数参与者并不具备完整的讨论实力 —— 至少相对于这群人中少数几个“高手”来看。对于任何一个话题,总是有高手存在,哪怕是“相对的高手”。

虽然实力不同,却又一样的发言权利,这是讨论的灾难。又因为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自己的实力差,即便是在真差的情况下(听说过吧?绝大多数司机认为自己的驾驶水平处于平均水准以上),于是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的发言权神圣不可侵犯……

群聊里的另外一个干扰因素是“表现”与“表现欲” —— 因为在某个人说话的时候,更多的人在充当“观众”。大量观众的存在,一方面使得“表现”很难完美(众口难调),另外一方面也使得说话者不知不觉变成一个被表现欲控制的人(见“表现导向”与“进步导向”的差别)—— 而这又恰恰是追求进步的人最应该躲避的陷阱。

表现良好,常常需要“急智”。大多数人并不了解的是,“急智”其实并不存在,所有的“急智”,其实都是过往积累的结果与表现,而非“信手拈来”、“急中生智”。闲聊,即便常常确实是“生产途径”,但它也绝对是“生产途径”之一而已。更多的生产,或者说是绝大多数的生产,其实发生在闲聊之前的研究、探索与思考。

在一个几十人、几百人(微信、支付宝的群聊人数上限都是 500 人)的群里闲聊,除了浪费时间还是浪费时间 —— 当然,再准确一点,就是“浪费生命”、“浪费青春”;更准确一点,是“总是浪费了大部分人的生命,不是你的就是我的”……

在互联网上,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写文章。一个人把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用文字表述清楚,然后无数人可以读到,认同就认同,若是有人不认同,那他就应该把自己的想法与思考用文字表述清楚,或反驳、或补充,总而言之,足够清楚 —— 且对自己和他人都有积累效应,又不浪费任何人的时间。

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群聊”(一大群人闲聊)是没有导向性的,其话题就好像是“正处于布朗运动状态的粒子”,不一定指向何方却又随时转向,于是并无实际产出。

不可否认,把群聊当作消遣倒也不错。不过,若是消遣,其实还有很多很多其它更优的方式,不是吗?比如读本好书,看个好电影…… 闲累的话,就复习本好书,复习个好电影 —— 这只是我个人的方式,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创意。

把任何群设置为“免打扰”,绝对不会错过什么。错过的只不过是几块钱的红包而已 ——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若是连那几块钱都要在乎,那确实可以把整个生命全部扑在群聊上了。

参考

  1. 微信“变脸” 开机画面背后是张纯正“中华牌”
  2. 微信团队详解:“中国版”启动页为何只用四天?
  3. 微信小程序的前世今生
  4. 打开微信时出现的那张图片有什么含义吗?
  5. 微信启动界面:那个背影你知道是谁吗?
  6. 微信抢红包火爆的心理学解析
  7. 微信支付密码为什么是六位数
  8. 微博如何与微信和今日头条竞争
  9. 扎克伯格:保持稳定,快速行动
  10. 关于工作中如何用微信沟通的清单
  11. 春节精进 | 微信礼仪:再问“在吗”,我就拉黑你
  12. 罗胖精选 | 谁是微信群里最重要的人?
  13. 行动清单| 在一个微信群里,应该知道哪些规则
  14. 罗胖60秒:靠微信朋友圈,识别一个人
  15. 投资人:如何看待微信小程序
  16. 微信大更新!支持多任务操作,还有超好用的 10 大新功能
  17. 我们和微信聊了聊:除了口红实时试色,小程序 AR 能力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惊喜?
  18. 微信 Android 内测版更新,可停用微信支付,新增小程序权限管理
  19. 张小龙:我心目中的“小程序”
  20. 马化腾等了三年的「付费阅读」,这次终于来了
  21. 超强新功能!首个能查看「群友周边疫情」的小程序来了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