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
阅读思考
见识审美
独立快乐
1 | 不过早 |
IPCreator:健康、智识、性格、陪伴、倾听、鼓励、自信、独立、信任
【17.11.20】IPCreator:给老姐教育老外的建议:
- 身传重于言教——父母不感兴趣做不好的,小孩一般也会如此,反之亦然。
- 一次一个点,重复,践行,总结,提高
- 奖励/批评具体行为,给出理由及解决方案
- 就事论事,不扩大化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形成良性循环
硅谷女高管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今天的中产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最迷茫也最焦虑——
女儿不肯好好吃青菜,会不会影响发育;
四岁了还不会数到100,智力有问题吗?
性格内向,会不会在同学里不受欢迎?
应该上国际学校还是奔公立名校?
英语小测验这次怎么才考了第八名?
从小衣食无忧,以后遇到挫折能不能应付?
……
之所以如此焦虑,是因为若要突破阶层天花板,最难的是从中产家庭步入精英阶层。谁都知道,教育是重中之重。
可问题是,我们正面临着一个飞速变动的时代,新技术不断涌现,人工智能方兴未艾。
别说孩子,连父母自己的未来都不确定。现在的教育投资,大量的时间、金钱花出去,将来到底能不能起作用,根本就是个未知数。
怎么才能挣脱这个无所不在的焦虑困局?
我是诸葛越,很高兴在「得到」上线我的精品课《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我想与跟我一样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分享,如何不被眼下琐屑细碎的焦虑占据大量时间,捆住手脚,失去焦点。
如何用一种终局思维,为孩子规划教育路径。
▽ 获得教育的终局思维
什么是教育的终局思维?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今天孩子学到的知识、信息和眼界,再过十几二十年,可能都没有用。
那孩子更长远的教育路径应该怎么规划?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自信、有能力应对未来变化的独立成人,而非父母永远的孩子。
这么说,你可能觉得很虚,好在我们有一个可以参照的标准——
那些全球一流的大公司、大组织,那些代表了人类最先进发展方向的机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加盟?会给什么样的人发Offer?
比起遥远模糊的未来,这个标准更可感知,也有养成它们的路径。
不是说你一定要把孩子送进大公司,而是,具备这样的能力,不管未来如何变化,你的孩子去哪儿,他都差不了。
掌握这套思维方式,很多眼前的烦恼就可以轻松放下,把精力重点投注在比如时间管理、阅读能力、运动习惯的培养上。
这就是教育的终局思维。
为什么是我?
我是诸葛越,美国视频媒体公司Hulu全球副总裁,中国研发中心总经理。
我在清华念的本科,也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博士,做过研究员、产品经理,在微软、雅虎公司带过技术团队,也做过创业公司CEO。
现在我仍然带团队做着非常前沿的技术工作,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和视频理解等。每年我会面试大量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为公司吸纳新鲜血液。
同时,我是两个男孩子的妈妈。老大在英国剑桥读书,老二上高中。
因为养育自己的孩子,我在儿童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阅读和研究,而且在中美两边都长时间工作生活,熟悉东西方教育的差异,常常给周围的朋友咨询关于他们孩子教育的选择。
讲这门课,我有跨国视野,有亲身实践,也有理论总结。
把职场修炼用于家庭教育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年我一手带大了自己的孩子。而且,他们一点都不比别的孩子好带,甚至我家老大比一般的孩子更难带。
同时,在孩子成长的这十几年里,我的职业道路也一路并行,不但没有停滞、退步,反而一直不断爬升。
我并不是女超人,我有一套自己的办法——
我的视角,来源于对世界顶尖人才所在职场的理解,对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技能的理解。
近距离观察全球顶尖的年轻人,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也留意到他们素质上的欠缺。这给了我教育自己孩子的一些重要的启发。
在职场上修炼出的时间管理、任务规划、积极沟通、优先级排序,被我自然地嫁接到了养育孩子身上。
养大两个男孩的过程,也让我更好地理解了男性,从而获得许多在工作环境中生存、成长、上升的智慧。
这个课程,相信能帮到很多跟我一样的,既想照顾、教育好孩子,又想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的职业女性。
而且我也常常在公司做高管培训,我的职场经验,相信对很多爸爸也会有帮助。
这堂课讲什么?
这堂课,我会跳出纯粹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家长的局限。
站在高科技公司管理者的角度,以终为始,带你抓住重点、大胆放手,把精力花在对孩子成长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孩子成长,我们成长。
欢迎你解锁课程,花80分钟,跟我一起来探讨如何培养出面向未来的孩子。
俞敏洪: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平时我们都说家长要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什么都做不了,放任孩子自由成长。在第十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圆桌对话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提到了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第一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关注孩子的性格和脾气。俞敏洪说,这里的关键,不是去告诉孩子性格和脾气应该怎么变化,而是家长本身脾气性格好不好的问题。“如果家长反复无常,孩子就会产生恐惧感和逃避感。如果家长通情达理,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预料的,孩子就不会产生稀奇古怪的脾气。”
第二是行为规范。不是家长告诉孩子必须天天学习,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怎么接人待物。俞敏洪觉得这里的关键还是在于家长的示范作用。家长不要忽视生活中的小事,“看上去特别小的事情,但是一件两件三件五件十件加起来,这个孩子变成很懂礼貌,很容易被周边的人所接纳。一旦被周边人接纳,他会产生强大的安全感,他的性格、人品就会变得更加的健全。其实很多小事会变成大事”。
第三是兴趣引导。俞敏洪说:“兴趣引导不是家长给孩子强加一个兴趣,告诉你必须干这个事情,而是根据孩子的天性,让它变成自己生命中的某个强项。一旦碰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成就感,有存在感。”家长不要强化孩子不如别人的地方,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如别人的事情,家长要做的是帮孩子建立某方面的自信。“这种自信一定不是说他这门课要学的多好,而是让孩子深刻的相信,不管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其实自己都是被别人接纳的。”
以上就是俞敏洪认为的家长最应该做的三件事。
孩子沉迷游戏,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在深圳举办的腾云下午茶游戏沙龙“有效沟通:青少年与游戏”上,有家长提问说,孩子沉迷游戏,用玩游戏逃避现实问题,不知道如何正确引导。慕尼黑大学教育学、心理学博士高璇给了家长一些建议。
首先,高璇认为,孩子从游戏里能获得很多奖励和成就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却很少鼓励孩子,比如控制游戏时间这件事,如果孩子没有做到,家长就会发火,这些都是惩罚,惩罚只会激起家庭中的矛盾,不会带来好的效果。所以高璇建议,家里制定了规则后,如果孩子自己遵守了规则或达成了目标,家长一定要记得奖励。
其次,孩子喜欢玩游戏还跟社交因素有关。这个社交不光是指跟同龄伙伴一起交流,一起玩游戏,还包含一种集体归属感。如今的家长非常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做自己的事情,但别忘了也要鼓励和帮助孩子加入集体,这是孩子的自然需求。
总之,高璇认为,像这些成就感、集体感、乐趣等,如果家庭中有缺失,孩子就会从游戏中去寻找,因为在游戏中很容易找到。所以孩子出现沉迷现象时,家长要看他到底是哪些方面的缺失,然后在这个方面满足孩子。家长要多提供给孩子一些游戏之外的好玩的事情,给予孩子更多的陪伴。
IPCreator: 寻根究底,正本清源。
育儿路上十大常见误区, 你中招了吗?
2017-12-20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育儿过程中,很多父母都会遇到一个问题:面对听到的一些功效“神奇”的育儿理念和方法,难以抉择。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又怕方法不科学。怎么办呢?
育儿专家Dr.魏的这篇清单,帮你破除育儿中常见的十大误区。助你科学养育,做聪明爸妈。
- 误区一:右脑开发
不少训练班宣称:右脑记忆是左脑的100万倍,我们平时教育,用的却是左脑的逻辑思维,对右脑的图像思维开发很少,所以要加强右脑开发。
Dr.魏:大脑的任何活动,都需要左脑和右脑的协作。创造力,是一个复杂的大脑活动,更需要左脑和右脑协同工作。对大脑的粗暴划分,包括像“右脑开发”概念的流行,只是媒体误读,以及商家刻意宣传制造的一个噱头。
支招:不要听信商家“开发右脑”的宣传而盲目消费。想要锻炼孩子大脑,建议多玩发散性的思维游戏。
- 误区二:超级记忆术
一些机构宣称能锻炼孩子的速记能力,比如:两小时背完圆周率小数点后几百位的数字、6小时锻炼出10倍记忆力等。
Dr.魏:超级记忆术只是教孩子换一种记忆编码,比如用谐音、图像或地点来关联信息,并不能帮他深度处理语义信息。它的表演性大于实用性,且单项的超强记忆力无法迁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
支招:提高孩子记忆力的十六字秘诀:重复越多、联结越多、越会分块,记得越牢。
- 误区三:关键期
一些商家刻意强调:孩子某些能力的培养是有关键期的,一旦错过了,就会输在起跑线上。
Dr.魏:这是商家刻意制造的焦虑。科学家不说“关键期”,而是用“敏感期”这个概念来描述孩子某项能力最有利的发展期。敏感期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拿口语来说,并不是某些机构鼓吹的2-3岁,而是到7岁。
支招:不要太过担心所谓的“关键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兴趣更加重要。
- 误区四:学步车
很多家长认为:在学步车的保护下,孩子学习走路会更快,而且减少了跌倒的风险,对孩子的成长更好。
Dr.魏:孩子运动系统是从大量的试错练习中获得发展的,在学走路磕磕绊绊的过程中,大脑能得到丰富的信息和锻炼机会。可是学步车剥夺了这一机会,在孩子平衡能力还不强的时候,给大脑一个错误信号,认为自己可以走路了。所以,学步车不但会带来危险,还会阻碍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
支招:想让宝宝的运动能力发展得更快,奥秘在于前庭系统——经常轻轻地摇晃、举高高或者坐转椅,都可以促进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
- 误区五:快乐教育
信奉快乐教育的爸爸妈妈认为:让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就不能“训练”孩子,要顺其自然,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Dr.魏:脑科学原理表明,没有充分的练习,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任何脑力活。人的认知是有限的,练习可以把低层次的思考过程自动化,给更高层次的思考留出足够的空间。孩子不论是学琴、做算术,还是锻炼思维,都需要刻意练习。不过,孩子的大脑发育没有完全成熟,自控力和计划能力较弱,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减少练习中的冲突和负面情绪。
支招:练习中注意两点:“一万小时定律”并不可靠,因人、因领域而异;“熟能生巧”也要注意突破舒适区,有目标地练习,才能进步。
- 误区六:语言混淆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太早学外语,会打乱中文的学习,造成两种语言的相互干扰。
Dr.魏:脑科学证据表明,如果孩子从小同时学习双语,两种语言在大脑里的表征区是网状交织在一起的,像马赛克一样。也就是说,孩子学的不只是语言,而是一整套与环境互动的方式,很自然地就能明白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什么语言,不存在不同语言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支招:学习语言要趁早。越早学不同语言,语言的神经可塑性也就越强。
- 误区七:蒙氏教育
“蒙台梭利教育”的特色在于强调独立,被誉为“天才背后的科学”,以此为教育理念的幼儿园也层出不穷。同时,提出者蒙台梭利开发出用来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教具,也被很多教育机构使用。
Dr.魏:目前科学界的共识是,没有证据表明,蒙氏教育比其他教学方法更优秀。而且蒙氏教育也存在不足:比如,不主张孩子玩“假装游戏”,认为是在浪费时间,但其实“假装游戏”在锻炼孩子想象力、发散思维等方面非常重要;强调让孩子自发探索,忽视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但这往往会让孩子只在舒适区里学习,难以进入学习区。
支招:蒙氏教育有效果,但不要神化。蒙氏教具可以买,但不必过于迷信。
- 误区八:多元智能
很多机构信奉多元智能理念,认为人有八大智能,不能单凭智商测试来判断一个人的智力。这些机构会给孩子做智力测试,然后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Dr.魏:在认知科学和脑科学领域,智力不能这么分。多元智能只是一个被“广泛接受”的个人观点,并没有得到主流科学界、心理测量界的实证支持。而且多元智能的测量,恰恰不能预测孩子的学业表现。长期来看,这个理论误导了教育者——一些受到多元智能理论影响的课堂,首先会测试孩子是哪种智力类型,然后根据他们“特别的思考过程”定制不同的教学方案。听起来很个性化,其实靠不住。
支招:与其花大功夫,为孩子定制一种学习风格,不如让他学习多元的思维过程,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强健孩子的大脑。
- 误区九:皮纹测试
很多机构宣称:用高级仪器分析孩子的手纹,就可以预测先天智能和后天潜力。
Dr.魏:这听起来是蛮神奇的,但并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这个说法。指纹和脑细胞不存在因果关系。美国国家科学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质疑过皮纹测试的科学性。我们无法用皮纹预测智力,更别说潜力了。
支招:对于这些听起来特别神奇的测试,最好不要太相信。如果真有需求,也从正规的医院和专家那里征求意见,而不要听信商家和商业机构的宣传。
- 误区十:情商
网上有一句话很火——“成功80%来自情商,20%来自智商”,认为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然后在媒体和商家的宣传下,培养孩子“情商”的书籍和课程大火。
Dr.魏:这个说法来自科普作家戈尔曼的主观认定,没有靠谱的数据及研究来支撑。实际上,科学实验证明:情商跟智商密不可分,通常智商高的人,情商也高。而且“情商”这个概念非常复杂,经常被误用。其实,多数家长关心的“情商”,是希望孩子有人际交往相关的技能,可以统称为“社会情绪技能”。
支招:首先要弄清楚,你具体是要提高孩子哪些社会情绪能力,这样才能对症下药,而不是泛泛的“培养情商”。
Dr.魏的育儿清单|如何让孩子克服攻击性,学会沟通
2017-10-17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这并不代表“暴力”,只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沟通。
如何让孩子减少攻击性行为,学会沟通?育儿专家Dr.魏的这篇清单,13条建议,供你参考。
人类天生是有攻击性的。孩子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的前额叶没发育成熟,所以很难控制情绪,会出现动手伤人的情况。这是成长的正常状态,不必过分担心。
区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对外的探索。一两岁的孩子会有“抓脸”“抓头发”的行为,这是他对外界的探索。父母注意引导就好,不要随便就贴“爱打人”的标签。
明确规则跟重要。如果孩子笑嘻嘻地抓你的脸,你可以握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这样我很痛,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然后给他示范正确的动作——拉着他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
如果孩子真的动手攻击人,不管是对谁,都要立刻制止,带他离“现场”远一点。这个过程,不必用攻击性的方式恐吓威胁,但态度必须果断坚定。
孩子突然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这时不能烦躁,而是要耐心引导,帮他梳理出问题所在,比如“是不是xx不让你玩玩具了,给妈妈说”。孩子感觉被认同,会从激动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 邀请孩子一起想解决办法——“用其他玩具跟他交换。好不好?”“你说该怎么办呢?”当孩子开动脑筋,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会慢慢平静下来。
- 孩子情绪平复后,别忘了跟对方道歉,即使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样最亲近的人。或许就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面对面的“对不起”。但这个小小的仪式感非常重要,它会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友好表达。
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当遇到解决不了而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时,就容易动手表达情绪。所以在平时,多与孩子交流,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对于更小一点儿的孩子,不妨教他使用手势,比如摆摆手,表示“不要”;点点头,意思是“喜欢”……手势不仅能帮孩子更好地表达想法,还能充当大人讲话的好助手。
育儿的功夫关键在平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非常关键。反思一下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是否有鼓励暴力的因素,坚决杜绝。
有些孩子会对长辈动手,隔代的老年人出于溺爱,会拿这个给孩子开玩笑,甚至夸耀孩子“长大了”。这种行为,该当面制止,它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可以用“打”来获得关注。
如果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不要觉得吃亏而让孩子报复回来。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家长一看到孩子对别人动手,就特别气愤,用一顿胖揍让孩子“长记性”。这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比我高大,就可以教训我。我也可以教训比我矮小的人。”
最后叮嘱一句,没有什么育儿方法是万能的,如果说真有秘籍,那就是两个字:耐心。
我想要的是拥抱,而你却跟我讲道理
那些总是说正确道理的人,是不自信的。
他们会害怕自己出错,因为出错意味着自己不够好,这会让自恋深受打击。所以,他们需要用一些大道理来伪装自己的真实,增加自己在亲密关系中自信。
这是一种过度理智化的心理防御机制,可以防御因为自己出错不好而产生的羞耻和愤怒。
还有很多讲道理的父母,为了正确,却切断了与孩子情感流动的道路。他们在用过度现实化、过度理智化,来回避情感。只有正确错误,只有事实分析,只有该怎么做不该这么做,这一切背后的情感都被忽略掉了。
但是,当你越来越有道理,你和伴侣之间,和孩子之间的那堵墙也越来越厚。当你越来越正确的时候,可能你的亲密关系却越来越错误。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多的是情感,而非道理。
如果你的父母或伴侣常常和你讲正确的道理时,要知道,他们很可能是在回避自己内心的情感,也许他们也害怕,害怕自己做得不好,害怕无法面对你的情绪。
如果你也在亲密关系中常常追求正确的道理,不妨多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错了会怎么样,你害怕的是面对错误,还是害怕面对内心的羞耻和愤怒。
总是讲道理的男友,可能会逼出一个常闹情绪的女票。
总是要正确的父母,可能会教出一个十分错误的孩子。
别为了正确,而切断了情感,更不要害怕面对真实,而把对方置于错误之地。
很多时候,道理在拥抱面前,是一文不值的。
倾听,就是关怀
在感情世界,有时候,是不需说任何话的,只要凝神倾听,就是爱的表现,也是给对方最大的帮助。
被听到是人们发泄不满时最需要的元素。
倾听意味着完全忘掉你自己,唯有如此,你才能够倾听。
如果你老是想到自己,那么你只是假装你在听,但是事实上你不可能真正在倾听,你只是想听到符合自己想法的说辞,那样是无法谈心的。
真正的倾听是你必须先去除自己的主观成见,就是要将事情发生当时的所有主观批判一律剔除,让自己不再存有自己是正确无误或是自己早就知道对方想说些什么的定见。
唯有让自己不再存有这些定见,如此才能以同理心进入对方的经验世界。
践行
陪伴她扩大见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教会她独立思考,否则只有输入,没有消化,可能适得其反。
培养、保护、释放和引导其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持续性的投入与刺激,强化神经连接和正向反馈,坚持刻意练习,形成正回路。
从小到大,做自己,聚焦自我成长,努力达成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的美好愿景。
陪伴给她安全感
不缺给她满足感
鼓励使她敢于探索
父母是最好的榜样和老师
【体能方面】
游泳、爬楼梯、抓杠、跳高、跳远、户外公园、游乐场等
【智力方面】
巧虎系列、Gymboree系列、玩具、书籍、音乐
【社交方面】
社区朋友、Gymboree系列(游戏、音乐、绘画)
丘成桐谈中美教育
丘成桐说,中国的教育从小学到高中都主要 是在为重要的高考做准备。那些足够幸运通过的孩子能够在大学过着相对轻松的生活,这是大约九年的填鸭式教育后的一次解脱。相反,丘成桐说,美国模式是从小 学开始逐渐增加学习的难度,在大学是最需拼搏的时候。
“中国大学生用四年来放松,而美国大学生此时却是最勤奋的时候,他们用这宝贵的四年积累生活经验,学习知识。”
至于结果,丘成桐并不讳言:”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总算拥有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人才。”
其他一些批评更是深刻地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美两国教育的本质差别。
《羊城晚报》引用的另一位”卢教授”的话:”美国教育的智慧在于,先让孩子开始理解,思考,然后再接触知识。”
“通过让孩子有自己的理解,美国教育培养了中国教育所没有的一样东西——智慧。美国学生就有一样中国学生没有的东西,就是创造性。”
龙应台:做父母的有效期,不该偷懒那十年
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孩子最依赖的十年里用心教养,提供依靠,一旦孩子长到青春期,父母再怎么努力,也再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影响。在龙应台看来,如果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父母忽略了教养,将来孩子再怎么叛逆,父母也只有摇头、叹息的作用了。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
龙应台:做父母的有效期,不该偷懒那十年
是呀!父母是有有效期限的。小孩儿是老天爷(或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或上帝)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龙应台: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
在一次对话中,龙应台的儿子问她,如果自己一无所成,很平庸,她会失望吗?
思索后,龙应台这样回答儿子,她在乎的不是他是否有成就,而是他是否快乐。
我爱你,所以我可以接受你的平庸,我不会强迫你去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不干涉你的选择,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不违法乱纪,只要你幸福快乐,我都高兴。
还是龙应台,她儿子当着她的面抽烟,她不喜欢别人抽烟,因为不喜欢烟味,也因为抽烟会影响身体健康。她几乎忍不住要干涉他,可还是忍住了,因为儿子已经21岁,是成人,喜欢抽烟就让他抽吧:
“就得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为他自己的错误承担后果。”
接受和放手,可能会让TA不太“安全”(不太安全而已,不是见死不救),但正因为不太安全,TA才能自己去学会保护自己,自己成长。
简单地说,就是“接受”和”放手“。
接受和放手,说到底是互相尊重、信任,接受对方是个独立的个体,站在对方的角度看世界。
“从妈妈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难;难得的是妈妈会蹲下来,保持和孩子一样的高度看世界——我们是一样的生命,我们彼此尊重,我们一起成长。”
妈妈和孩子,也可以是上司和下属,情侣和情侣……等等关系。我们毕竟不是对方,不可能一辈子伴随对方,替TA做决定,对方也一定不希望自己成为我们的附庸,而且,一旦对方觉察到自己被支配,很可能会激发逆反心理。
就像日本作家小仓广所说,我们不能去干涉别人,命令别人,我们能做的只有支持,“传达随时给予协助的心意就好,之后就是默默守护”。
龙应台名言摘录
对我最重要的,不是你是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
贫穷的记忆,在时过境迁之后,像黑白片一样,可能产生一种烟尘朦胧的美感,转化为辛酸而甜美的回忆。
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他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的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关于让孩子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清单
引言
在当下和未来,“终身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品质,而是一个你一定要学会的能力。最有天赋学习这项能力的是孩子,因为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
「得到」App请儿童教育专家,为家长们准备了这张清单。
教育学家艾伦·塔夫提出,70%的学习都依赖于我们自发的去完成。因此,“终身学习”并不是一种学习方法,而是在社会协作不断频繁重组的环境下,必备的生存能力。
训练孩子掌握“终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是要帮她梳理知识结构。你不仅要回答孩子当下问题,还要从这个问题出发,帮他做出前后两个方向的知识延伸。让孩子明确的知道,他已经知道的东西是什么,还应该知道些什么东西。
不要给给他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要引导他做出具体的学习动作。面对你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时,不应该敷衍和逃避,而是和他一起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并和孩子进行讨论。让孩子建立,“应该怎么去学习”的概念。
孩子的创造力来源于对世界独特的理解和表述。因此,面对他错误的表述和结论时,不要马上让他做出“正确”的修改。而是要尝试理解和鼓励他的表述方式,让他自己用合适的方式调整理解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你要帮孩子建立知识的链接,并让他学会简单的应用。当孩子对一个陌生的知识感兴趣时,不仅要告诉他这个知识本身,还要把它和孩子已有的知识或生活链接起来。并引导他以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应用,比如说和写。
在学习环境上,要让他获得一种比较舒服的“仪式感”。例如,给他一个专门的学习空间,并在他自己进行布置的时候提供建议和协助,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学习“独立感”和“获得感”。
学习不仅仅是对于书籍知识的记忆,还有体验和观察。因此,你需要经常带孩子去各种展馆,让他拥有日常生活之外的体验。同时也应该让他接触标本、科技器件这样的陌生事物,让孩子仅通过观察的方式,就可以发现不一样的信息。
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事物的能力,要尽可能的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沟通。孩子理解成人世界的能力远远强于成人理解孩子世界的能力。因此,要直接给到孩子陌生的词汇和知识,而不要试图把这些翻译成孩子的语言。
“终身学习”是一项能力,你不可能在自己都不会的情况下教会孩子。因此,想让孩子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前提,是你自己必须拥有“终身学习”这个能力。
其实,这是一条广告。也是一个你方便把「得到」App推荐给身边朋友的免费赠阅活动。推荐「得到」App,和860万人一起终身学习。
关于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清单
六一将至,又给孩子买书了吧。
买买买你肯定会,可你研究过怎么选?怎么让孩子读得有价值吗?
《读库》创始人老六帮你列了一张清单,专门教你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赶快拿走。
1.越强调,越刻意。阅读应该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我们不再强调呼吸和饮食一样,不用老是提醒孩子读书,批评孩子不爱读书,或是炫耀孩子多么爱读书。
2.阅读不是为了炫耀和攀比,不是为“我懂你不懂”而得意,而是为了理解他人,感知生命,知道强弱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知道可敬与可笑之间只有一步之遥,知道荣耀与耻辱并非像别人所理解的那样,能有自己的判断。
3.许多家长想多陪伴孩子,但就是架不住小朋友追根问底,只好动用威权让其闭嘴,或者用“没看大人忙着吗”来逃避。对于学识教养先天不足的我们这一代来说,跟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成长,言传身教,比单单引导孩子看书更有必要。
4.未来这一代人的竞争,是专注力、自我管理能力、时间精力分配能力等方面童子功的竞争。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啃大部头的能力,这个功夫如果小时候没培养起来,长大了更难。
5.把阅读当作游戏通关。告诉孩子,认真读完一本书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问问孩子“你总是一副很能干的样子,有没有本事看完一本书?”
6.父母的第一考虑是孩子“应该”读什么书,其实观察孩子的阅读反应同样重要。家长为低幼儿童挑选书目,最好能兼具“应该”和“喜欢”两种属性。
7.阅读一本超龄读物,得到的阅读体验远大于适龄读物。许多童书标注有年龄段的划分,这些“分级”是为了给家长提供参考,更是鼓励孩子挑战这种划分并将其打破。对这样的阅读冒险,家长既不要无动于衷,更无需大惊小怪。
8.阅读的时候,除开书中设定的上帝全知视角,可以让孩子尝试舞台演出和角色扮演的主观视角。看《龟兔赛跑》,让孩子先扮演乌龟,再试试扮演兔子,设身处地体验各种情景和情绪的同时,同理心由此而生。
9.鼓励孩子尝试“逆向安装”,让孩子不单是故事的消费者,还能成为生产者。当孩子看到一篇好文字时,引导他把自己当成作者,去设想这样的文字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这么写的动机和考虑是什么?
10.不要轻易地把学习不好归咎于不够努力,很可能小朋友欠缺的是自我管理能力,静观和倾听的习惯,专注和自制的能力,以及因好奇心、想象力而激发出来的自我渴求的动力。不具备这些,不仅学不好,也玩不好。
11.所谓传统文化和国学知识,其阅读与学习没有外界说的那么重要,生活中这方面的熏陶和影响也比比皆是。更有意义的阅读应该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成为可以从容自在地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世界公民。
12.不要把“在看书”和“没有看书”两种状态截然分开。即使不是在读书,孩子照样会像海绵一样,汲取成长所需的能量。
13.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千万不要对孩子说:“只要你好好念书,其他事儿都不用管”,“天大的事儿,也不能耽误孩子读书”,“只要你读书,我受多大苦都值得”。这会让孩子觉得可以直接从“读书”这样的行为中获利,无需真正用心阅读,只要摆出一副在读书的样子,就可以逃避许多苦差事,视责任感如无物。长此以往,阅读只会成了一种作秀、装饰和逃避。
方法:如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很多家长都很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孩子很容易控制不住自己。怎么才能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呢?得到订阅专栏“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主理人Dr.魏在专栏里讨论了这个话题。
首先,自控力是一种认知过程,我们可以把“情绪控制-认知调节-执行控制”看作一条链条通道。举个例子,你下班之后打算去健身房,但是路上路过餐厅的时候闻到了香味。这时候你就会受到干扰,负责底层情绪的边缘系统非常活跃,好在负责高级认知的前额叶分析之后,你想起来还有健身大计,于是冲动被压抑,就可以接着去健身了。
Dr.魏说,当你发现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时候,先要弄清楚,是“情绪-认知-执行”链条的哪些地方出了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比如你不让孩子吃冰淇淋,孩子大哭大闹。从情绪上来看,可能是孩子无法抑制自己想吃冰淇淋的冲动;在认知上,可能是他无法很好地做出“控制甜食,保持健康”的长期计划;如果只是一味地压制孩子,不去找原因解决冲突,那么最终在执行上,孩子只能用大哭大闹来反抗了。
那具体来说怎么做呢?Dr.魏说,有一个办法是和孩子玩假装游戏。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去想他们崇拜的人,比如动画片里的英雄,让他们想一下,如果是这些动漫英雄,会怎么抵抗诱惑。孩子玩假装游戏的时候,是在用一种第三方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冲动,其实就是增加了孩子和冲动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远了,孩子觉得是别人在面对这些难题,他们的负面情绪就不会这么重。
另外,家长还可以在时间上增加心理距离,简单说,就是让孩子多想未来的好处,少想现在,也能降低冲动。比如心理学上很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告诉小孩子棉花糖很好吃,但是他只要等15分钟再吃,就能吃到两个棉花糖。时间词汇也对提升自控力有帮助,一项研究发现,那些常常使用时间词汇的孩子,会说比如:我“即将”写完作业,或我“稍后”就能出去玩,通常这样的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Dr.魏的育儿清单|如何让孩子克服攻击性,学会沟通
原创 2017-10-17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这并不代表“暴力”,只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沟通。
如何让孩子减少攻击性行为,学会沟通?育儿专家Dr.魏的这篇清单,13条建议,供你参考。
人类天生是有攻击性的。孩子负责理性思维、自我控制的前额叶没发育成熟,所以很难控制情绪,会出现动手伤人的情况。这是成长的正常状态,不必过分担心。
区分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对外的探索。一两岁的孩子会有“抓脸”“抓头发”的行为,这是他对外界的探索。父母注意引导就好,不要随便就贴“爱打人”的标签。
明确规则跟重要。如果孩子笑嘻嘻地抓你的脸,你可以握住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你这样我很痛,爸爸/妈妈不喜欢你这样。然后给他示范正确的动作——拉着他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
如果孩子真的动手攻击人,不管是对谁,都要立刻制止,带他离“现场”远一点。这个过程,不必用攻击性的方式恐吓威胁,但态度必须果断坚定。
孩子突然出现的攻击性行为,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这时不能烦躁,而是要耐心引导,帮他梳理出问题所在,比如“是不是xx不让你玩玩具了,给妈妈说”。孩子感觉被认同,会从激动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邀请孩子一起想解决办法——“用其他玩具跟他交换。好不好?”“你说该怎么办呢?”当孩子开动脑筋,他的理性脑启动,就不再受制于情绪脑,会慢慢平静下来。
孩子情绪平复后,别忘了跟对方道歉,即使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这样最亲近的人。或许就是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句面对面的“对不起”。但这个小小的仪式感非常重要,它会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友好表达。
孩子的语言能力有限,当遇到解决不了而又说不清楚的问题时,就容易动手表达情绪。所以在平时,多与孩子交流,鼓励他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对于更小一点儿的孩子,不妨教他使用手势,比如摆摆手,表示“不要”;点点头,意思是“喜欢”……手势不仅能帮孩子更好地表达想法,还能充当大人讲话的好助手。
育儿的功夫关键在平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非常关键。反思一下孩子的成长环境中是否有鼓励暴力的因素,坚决杜绝。
有些孩子会对长辈动手,隔代的老年人出于溺爱,会拿这个给孩子开玩笑,甚至夸耀孩子“长大了”。这种行为,该当面制止,它会让孩子错误地以为可以用“打”来获得关注。
如果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欺负了,不要觉得吃亏而让孩子报复回来。
还有一种极端情况:家长一看到孩子对别人动手,就特别气愤,用一顿胖揍让孩子“长记性”。这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比我高大,就可以教训我。我也可以教训比我矮小的人。”
最后叮嘱一句,没有什么育儿方法是万能的,如果说真有秘籍,那就是两个字:耐心。
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语言能力、专注力……
你遇到的每一个育儿难题,都可以在专栏《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里找到答案。跟着Dr.魏,做轻松、高效的金牌家长。
施一公的反思:知足常乐和方差
2008年2月,当时40岁的知名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选择从美国回中国,到清华大学执教。回国之前,施一公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习教授、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今天施一公是清华大学副校长,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的院士。9月16日施一公在电视节目《开讲啦》中说,他回国的目的是“想影响一批青年人,想培养最优秀的创新型青年才俊”。
在美国时,施一公常常心里不平衡。因为他能看到很多极其优秀的中国学生到海外留学生活,但是脱颖而出的却非常少。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当助理教授的时候,会去跨国制药公司参观交流,接待他的都是白人,给这些公司打工的,有非常多国内一流名校毕业生,施一公认为,“他们的智力、能力、学识远远高于他们的老板、他们老板的老板。可是他们很满足,这是件非常遗憾的事。”
施一公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中的“知足常乐”起到的负面作用:“知足常乐用在对生活,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上没错,但是我们这些接受了大学文化教育的、得到一些特殊教育资源的中国人知足常乐,这就有大问题。”
他的另一个反思是,为什么中国大学生中难以产生拔尖的创新人才?应该如何鼓励创新?施一公找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大学生“均值很高,但方差很小”,“我们不喜欢大家标新立异,我们喜欢大家都循规蹈矩,走路、坐姿、衣服、发型,都尽量统一,这种情况下培养的学生,思维方式也受禁锢,会阻碍创新。”
施一公从美国得到的经验是,教育公平由公立大学保障,但是要有私立大学来保障“卓越”,也因为如此,施一公参与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研究型民办大学西湖大学。
上面提到了一个名词“方差”。我们之前在解释为什么中国服务业水准总是被吐槽被抱怨时,也提到过这词。最大房产中介公司链家的创始人左晖说,他们做服务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努力控制方差。方差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方差可以用来衡量一个随机变量跟常态的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在服务业讲方差,方差越小,服务质量越可预期,越标准化,如果要开连锁店,控制方差就很重要。大的餐饮公司,比如肯德基麦当劳,服务水平方差就很小。施一公在这里讲人才的方差,方差越小,大家就越千篇一律,方差越大,出现天才的概率就越高。
俞敏洪:从旅行看中外孩子教育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中,描述了自己的一次海外旅行见闻,并且结合自己的老本行教育发表了一些感想。他去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的伊瓜苏河上。他决定坐船去河上看瀑布。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坐船在河上,离远一点看;另一种是直接开到瀑布下面去,船也变成了结实的大橡皮艇。俞敏洪选择了第二种。和他在一条船上的,有一对老外带着两个小孩,小女孩3岁左右,小男孩1岁多的样子。橡皮艇开到瀑布下面时,老外夫妻一人抱一个小孩,浑身湿透,承受着水的冲击。回程中,船还遇到大浪,水一度淹没整个船,俞敏洪也呛了一口水。
上岸之后,俞敏洪看到老外父母把两个孩子放下,帮助他们脱下救生衣,孩子也露出了笑容。这让他感慨:“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抗打击能力和冒险能力也会水到渠成。老外这样培养训练孩子的背后,其实是让孩子养成独立、自由、勇敢的习惯,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加是精神的强大。”
俞敏洪说:“反观中国人带孩子,完全是温室模式,各种宠爱和对危险的屏蔽,到最后孩子只要吹个风就感冒,沾点水就发烧,风吹草动就进医院,长大后个个弱不禁风的样子。中国人带孩子,表面上爱护了孩子,实际上伤害了孩子,我们用爱的名义,把孩子们本来面对世界应该拥有的强大和独立剥夺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感慨,中国人在培养孩子上,是“全民富二代”。
父母怎么做,孩子情绪才健康
这条音频给你说说,怎么培养孩子的健康情绪。
平时父母在和孩子互动的时候,都很担心自己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那父母应该怎么避免给孩子树立坏榜样,又该怎么培养孩子健康的情绪呢?前不久,儿童教育科技公司爱贝睿举办了一次“聪明养育”峰会,认知与情绪专家、台湾辅仁大学副教授黄扬名在会上进行了演讲,分享了自己在这方面的研究。
首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亲子互动是很重要的。那些和家长互动不是特别好的孩子,有45%的人会在孩童时期得精神健康的疾病,有32%的人会在成年期得精神健康的疾病。研究发现,当父母在场的时候,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会比较好,尤其是比较有能力处理负面情绪。
其次,父母在场的情况下,也是有差别的。有研究显示,如果父母引导孩子去面对情绪,而不是逃避情绪,就会建立比较安全的依附关系,这时候父母从孩子那里感受到的负面情绪也会比较少。所以,除了父母自己本身如何面对情绪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发展之外,父母如何带领孩子去面对情绪,对孩子的情绪发展的影响更直接。过去的研究显示,华人在这方面比较弱,华人家长不是去处理孩子的情绪感受,而是去教训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比如,当孩子和别人争吵的时候,华人家长一般都是先教训孩子,而不是问孩子为什么想要和别人吵架,也不会想到是不是孩子在处理愤怒情绪上出了问题。
最后,孩子的情绪发展,其实和其他心智功能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比如,孩子要有能力预计事情会怎么发展,才会在事情发展和自己预期不一样的时候,表现得很生气。对多数的孩子来说,生气大概是在三到六个月发展出来的。
再比如恐惧这个情绪其实和记忆有关,也就是说,要有恐惧的情绪,必须有记忆力,如果记不起来什么让你害怕,日后碰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没办法害怕。有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比较小的孩子都不太认生,一方面因为他们还没有产生强烈的依附关系,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产生分离的恐惧感受。大多数孩子在八个月左右的时候,才会开始有所谓的分离焦虑。
此外,在大脑中,与情绪最有关系的区域是杏仁核,在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杏仁核的反应是比较强烈的。这是因为小孩子生存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通过强烈的情绪反应,来强化孩子的生存能力。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了,杏仁核的反应会越来越慢,一方面是孩子有经验了,知道不用有这么强烈的危机意识了。还有一个原因和大脑前额叶有关。这个区域是发育比较慢的脑区,和控制情绪有关系。所以小孩经常会闹脾气,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前额叶发展比较慢,导致不能很好地调节情绪。
那怎么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呢?黄扬名给了几个建议。
一是不要用自己的观点去看待孩子的情绪。因为情绪本来就是非常个人化的,不同年龄的人,对情绪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二是大脑发展的差异会对情绪的发展造成影响。当父母觉得孩子没办法很好地处理情绪的时候,要考虑他们的大脑发展情况,特别是那些发展比较慢的孩子,要对他们多一点儿耐心。
三是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亲子互动对情绪有很大的影响。
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
在最近流行的一本书《魔鬼经济学》中讲到关于孩子的教育,其中列举了16项关于家庭的因素,然后逐一统计分析这些因素和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然后总结了规律: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实际上是表明父母本身的特点,即“父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能影响孩子成绩的因素则是父母的行为,即“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换句话说,教育孩子时,父母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远比他们对孩子做了什么,采取了某种教育方法更重要,更能影响孩子。
出了遗传基因,决定孩子学习成绩和人格发展的,一定是父母的行为,包括他们对孩子做了什么。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说说到底,你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那样的人。你的性格的优点和缺点都会成为你未来子女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要说的并不是孩子教育,而且从中说明我们大部分行为举止都不是来自刻意选择,而是遵循多年的习惯和相对固定的生活方式,同时也为了说明建立开放性社会的重要性。
中国改革开放,这个国家从封闭社会走向开放社会,建立了一个开放的社会。和小孩的成长过程一样,我们大部分知识是从平时的生活习惯中获得的,而并不是从正规学习中习得的。所以建立开放性社会对于国外先进知识技术的传播非常重要。
刘震云:一个作家的教育观
作家刘震云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代表作包括《一地鸡毛》、《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导演冯小刚曾把他的作品拍成电影《一九四二》、《我不是潘金莲》等。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刘震云谈到他的作家之路,以及他对教育的观点。
可能会让人感到意外,数学对于他成为作家有很大的帮助。一个帮助是,“数学特别讲究严密,算了三页纸,小数点点错,那就全错了。写作的话,一字一句都要写得特别准确,细致和严密是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帮助是,数学在他1978年高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满分100他考了80多分,“别人都是社会上颠沛流离过来的,能考十分八分就不错了”。正是在北大中文系他开始写作。
刘震云曾有过一段被编辑退稿的时光。后来回想起来,他说,退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确实写得不好;还有一种是你写的不是别人认识的那个好,比如后来大家都夸的小说《一地鸡毛》,一开始别人就说不好。刘震云说:“退稿的时候,你唯一面临的形势,就是周边没有一个说你能成功的人,那你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写下去?它是一条道路,我没有别的道路可走,所以得坚持写。别人有别的道路,像北大那些人,当大官的特别多,成为大商人的也特别多,身价几百亿、上千亿的也都有。但这些我都不会干,所以就在写作这条路上坚持下来了。”
刘震云希望到一个贫困山区给一二年级的学生讲一堂语文课。他的观点是,“中国教育如果有问题,就是在课堂上只准老师说话,不准学生说话。发达国家的课堂是老师说,学生也说,形成一种讨论的气氛。其实春秋战国时是这么办的,你读一下《论语》就知道了,孔子说一段,学生说一段。”而农村的孩子相比城市的孩子会更羞涩,对老师的挑战就是让他们也开口说话,共同讨论一篇有趣的课文。刘震云说:“我有信心把它讲好,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我小时候就是下面坐着的,最前排那个学不会字的学生。”
新知丨平凡家庭如何教出优秀娃
美国《时代》周刊8月的一期封面文章,关注了咱们很多父母都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家庭,父母本身很平凡,也不是大富大贵,但仍然可以教育出特别优秀的孩子呢?文章研究了9组家庭,并总结出了6条教育出”非凡“子女的成功经验,下面,就让咱们一起来听听。
文章选取了9组家庭来观察,虽然这些家庭里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但子女却是社会公认的“成功人士”、优秀人才。有公司总裁,有著名演员,有业内顶尖的科学家,还有的考入了哈佛商学院,最后奋斗成为杰出企业家。
文章追踪了孩子的成长轨迹,并从中归纳出了6点经验。
第一条,是这些成功子女的父母大多有移民背景,他们来自海地、以色列、波兰、印度、中国这样的国家。
第二,大部分家庭的父母,都有一方在从事跟教育有关的工作,不管是在大学里教物理,还是在幼儿园里教绘画。
第三,大部分家长关心时政,对政治活动很热心。
要是您听到这儿觉得,这个研究说的是美国孩子嘛,跟咱们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差太远了,那接下来的三条,可就是条条都有借鉴意义了。
文章总结的第四条经验就是,多子女家庭出生的孩子,更容易有出息。
关于这一点,文章是这样解释的,多子女家庭的孩子,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难免要经历跟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甚至还有打斗,而这些争斗,会让孩子,变得更坚强。咱们不少80后、90后,都是独生子女,也就没有过跟兄弟姐妹一起“争东西”这么一个经历。在《时代》周刊的采访中,9个成功子女,是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就像生活在搏击俱乐部里一样。只不过啊,要跟谁争、怎么争,孩子心里都清楚着呢——可以跟兄弟姐妹大打出手,但绝对不跟父母发生冲突。而且,一旦遇到情况,需要联合家里的亲兄弟姐妹们一起对付其他孩子,没问题,撸起袖子一起上。有竞争、有合作;从小就拎得清,哪些是“敌我矛盾”,哪些是“人民内部矛盾”,这就是多子女家庭孩子,生活的常态。
对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来说,无时不在的竞争,本身就是一种激励。就像心理学家说的那样:“相比较而言,得个诺贝尔奖,就是一种打败兄弟姐妹的更文明的方式嘛。”
第五点,对咱们中国父母,也很有启发。在咱们中国文化里啊,父母是很忌讳和孩子谈论死亡的,但在《时代》周刊的样本中,这些孩子很早就对死亡有深刻的认识,童年时多多少少遇见过死亡,有的孩子亲眼见证了自己13岁妹妹的离去,有的是本人就得了严重的疾病,不得不在医院进行长时间的疗养。
这种经历了创伤之后的成长,激起了孩子对生命的敬畏,他们懂得,要时刻珍惜时间和生命。与死神作斗争,可以说,点燃了他们的激情。在知道自己离死亡有多近之后,孩子们往往会有脱胎换骨的表现。
《时代》周刊文章提出的最后一个观点是,与同龄人相比,这些长大后有成就的孩子,都是放养长大的。他们父母不会强迫子女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并且善于鼓励孩子拥抱挫折,绝不会让孩子感到束手束脚。
虽然文章的结论,只是基于对9组个例的研究,但对咱们不少做父母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借鉴意义。别再抱怨自己太过平凡,不能给孩子物质,还有资源上的支持了,平凡的家庭一样可以养育出优秀的孩子,父母和家庭,其实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要想宝宝好,家长变话唠
为了让孩子聪明伶俐,家长们想了各种招儿,又是买益智玩具,又是看幼教视频。但最近,育儿公众号常青藤爸爸里有篇文章说,让三岁以下孩子变聪明,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和他们多说话。
得出这个结论的,是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几位专家。他们发现,和孩子说话频率最高的父母,平均一小时说2100个词;最低的,600个词。你算一下,假设一天跟孩子互动8小时,那3年下来,跟父母交流多的孩子,能多听到1300万个词。他们跟踪观察了42个家庭,父母对孩子说话越多的,孩子的智商就越高,上学后的成绩也越好。
所以,要想宝宝好,家长抓紧变话唠。你不用考虑他们能不听听得懂,正常说就行。不过也提醒一下,这种方式只适用3岁以下的小孩,上了小学再这么唠叨,恐怕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说得越多,越遭人烦。
本文源自:提高幼儿智商最有效的方法
陈丹青:家长要克服“家长欲”
陈丹青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全世界的孩子在五岁以后送到幼儿园就被扼杀了。虽然可能有点极端,但我的观点跟他相似,中国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孩子变得不像一个孩子。
人越长大,越是一个变麻木的过程。不看天,不看星星,不看花,也不看树,脑子里更多想的是挣钱、当官。
法国的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晚年曾说:“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我岁数越大越明白这句话,孩子们都是我的老师。
- 中国家长要克服“家长欲”
要让孩子有独立思想,首先家长要克服自己的“家长欲”。现在的孩子很辛苦,一天到晚被逼着学钢琴、古筝、英文……这是很可怕的情况,他们长大了会恨家长,说自己没有童年,一天到晚在上课。
其次,中国家长有一个需要克服的趋势,那就是太把一个孩子当孩子。他是他自己,有他的才能和爱好,只是你一时看不出来。我经常遇到一些家长,问孩子应该怎么学画。其实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是否了解他的孩子,在于他是否冷眼观察孩子——孩子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这时教育就开始了。家长最要紧的是冷眼看,然后带着孩子走向他感兴趣的地方,而不要强行带他去他讨厌的地方或者没感觉的地方。
- 对低年龄的孩子说概念,非常有害
13岁以前的孩子,不要跟他们解释什么是“美”,什么是“古代”和“现代”这类概念,如果带他到博物馆去,就不要对他解说,他听不懂,并且会厌烦。就是让他看,如果他实在不想看,就带他出去,他想吃就吃、想玩就玩,不要太早灌输这么多词汇给孩子。
有的孩子半大不小就能说会道,可说的全是大人教他的词,一点也不像孩子。我在美国、欧洲、日本看到的孩子都像孩子,他们不太会说话,说的也都是很简单的词,没有多余的话,也没有废话,更没有空话。可是中国的孩子,尤其是春节联欢会上的孩子,或者一些比较优秀的被选出来的孩子,满口空话、假话,这说明我们的概念教育开始得太早。
孩子10岁至15岁的时候,家长要特别观察,看他们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有极大兴趣。如果这个时候,他正好喜欢画画,喜欢音乐,喜欢写作,或者喜欢科学实验,家长就要带他到好的环境耳濡目染,并且周围有同样喜好的孩子,这点对孩子非常重要。
至于所谓的概念性东西,我想差不多要到初中以后孩子才会开始对这些感兴趣,才有理解力和判断力。
- 身教大于言传
我在世界各国博物馆总是看到两种情况:
一种是大人抱着婴儿在逛博物馆,其实婴儿在睡觉,但我觉得这个教育非常好。带孩子到很嘈杂的饭店或商场去睡觉和在博物馆睡觉,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二,国外中小学生会全班去博物馆,不是浏览,而是有专业的老师在那上课,学生很自由地提问。但在国内,我经常看很多父母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大人自己也不太喜欢,但觉得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就带孩子去,我觉得这个是最可怕的。对小孩而言,身教大于言传,如果父母真的很爱这件事情,小朋友得到的讯息是这件事情很有意思。很多时候是父母让孩子弹钢琴,自己根本不听音乐。
- 不要小看孩子的潜力
不要太控制小孩看什么书或者不看什么书。他当然会乱看,拿到手的或拿不到手的都会看,或者有些孩子完全没兴趣看,有些则沉迷在里面,大人不需要太在乎这件事情。学龄前的孩子看的东西,到了学龄后会自动消失,就像出麻疹一样,忽然就不爱看了,转而看更高级的东西。
我记得我13岁以前喜欢画画,同时还喜欢唱歌跳舞,还去拍过电影,还打架,还捉虫子,上树闯祸。可是13岁以后忽然对别的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了,于是绝大部分时间就只用来画画。到了18岁又是一个飞跃,以前的很多习惯忽然停顿,转入更高的智力需求。
有些事情大人不要太担心,也不要太关心,由他去,到一定的时候会消失的。有一种习惯在你看来不是很好,你要去掰它,一切都起于“掰”,有时候就会掰坏了。当然也不能纵容孩子,不能过头,有些事情会自动消失,也会自动生长。
- 对孩子喜欢做的事少啰嗦
国外幼儿园老师如果觉得小朋友画的一幅画不是很好,他会说that’s interesting,“有意思”。
尽量不要对小孩说出价值判断的词,大人说好或不好,对或不对,都是在扼杀小孩。13岁以前的小孩,在绘画上或任何文艺兴趣上不要多说,孩子要做就让他做,少啰嗦。如果孩子没有得到认可,他看到画作对比后沮丧时,就让他去沮丧,因为他第二天醒过来又好了,他有很顽强的动物本能,这时不需要家长去引导。
我对小孩的观点,第一,生命安全要注意。第二,不要生病,生病马上去看。此外什么都不用管。我从来没有管过我的女儿,她也很正常,很自立。
本文由罗友 陌上花开 推荐。选自著名画家、作家 陈丹青 的演讲实录。
罗胖日:
在智力上从小孩发育成大人,20年够了。
从心智模式上从成人返归于孩童,却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 有概念框架,但是总是有能力回到具体的事物。
比如从不把人归于“汉奸”、“五毛”,而是具体人具体对待。 - 有周边认同,但是总是着眼于自我生命的进步。
比如不批评别人的对错,只去思考能从别人身上获得什么教益。
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作者:尹建莉
一直以来,我们的习惯是崇尚竞争,犹如崇尚美德一样;而且很多人认为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如同美德需要从小培养一样。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这一误区的出现有两方面主要原因,一是过分高估了“竞争”的正面意义,二是没明白童年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人生并非完全不需要竞争,我们不否认竞争给人们带来的成就感能推动社会进步。但竞争一定要守住两个度,一个是心理程度,一个是年龄向度。前者说的是“适度”的竞争是好的,不要“失度”;后者说的是并非任何年龄的人都适宜参加竞争,老人和孩子的生活中就不该有竞争。因为他们是弱势人群,体内能量本身就很少,竞争消耗能量,于老人来说会加速枯萎,于孩子来说会影响其正常成长。
老人竞争一直不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儿童竞争却愈演愈烈。希望孩子未来有出息,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这个目标本身没错,就像少年怀有理想从来没有错一样。但如果认为孩子的竞争意识要从小培养,在孩子年幼时就推动他参与竞争,这就错了。
童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年龄段,有自己独特的任务。小孩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正常过程,是一个由“小动物”向“人”进化的历程,即“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历史。初生婴儿和一头刚出生的小牛犊一样无知,体力上比小牛犊更柔弱,从童年走向成年的时间也比小牛要长得多。
这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它要为每一种有巨大潜能的生命留出足够的积蓄能量的时间。就像麦苗从小绿芽过渡到麦穗硕壮必须需要时间和阳光雨露一样,其间有较为漫长的岁月,以及严格的、不可愈越的顺序。
童年的任务不是向外延展,而是向内积累。一个人内在力量强大,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未来才有可能处理好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在人生事务中获得主动权——这才是培养竞争力的正常顺序和逻辑。
成年人的责任则是不打扰孩子的自我发展,有条件的情况下给孩子一些助推力——即我们常说的要给孩子良好的启蒙教育,呵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发展孩子的自由意志,让孩子有幸福感——这些教育学上恒定的真理,正是发掘儿童内在潜力、成全他未来竞争力的最简单最重要的手段。
可惜的是,现在,很多人看不到这些简单教育要素中深藏的力量,却更愿意把精力花在一些眼前的竞争事务上。其理由是,社会需要竞争,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不能不说,这看似长远的想法,实际上是短见。
有这样心理的家长,往往自己的攀比心比较重,喜欢给孩子灌输一些弱肉强食的道理,喜欢计较一些可量化的外部得失,如会背的唐诗比别人多几首,是否上了重点校,成绩排名如何,获得了多少种证书……不仅引导孩子和他人比,更推动孩子和自己较劲,较少关心孩子内在的感受。表面看来这些家长站得高,其实不过是尿得稍远而已。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到各种“比”的事情上,自我成长力量就开始分散,而竞争带来的焦虑感又会更多地消耗孩子的精力……内心变得越来越羸弱。
我曾收到这样一封信,写信的是一个二年级小学生的家长,信是这样写的:昨天,我儿子放学回家,晚上做作业时还好好的,一会儿拿出了一张试卷就开始掉眼泪,我以为没考好,瞄了一眼分数,是99分,我问是怎么回事?他就问:“妈妈,我数学一考就是100分,语文考试怎么老考不了100分呢?”,说着就开始哭了。
我用您的方法告诉他,你自己把试卷订正完,如果全对了,还是100分。可他含着眼泪说,可是在老师那里不是100分,老师今天让我们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我告诉儿子,没得100分没关系,重要的是学过的东西有没有掌握。孩子点头好象明白了,但做作业时还是伤心,情绪不高,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在作业上,显得心不在焉。我想请教尹老师,如何才能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有个好的心态?
虽然信件只是孤立地陈述了一个生活小片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一个孤立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才上二年级的小男孩为了一分之差而流泪,背后要多少相关事件才会孵化出这个结果呢?老师要孩子“反省为什么没得100分”,这真是疯了,家长又在多大程度上推波助澜了呢?
虽然这封信中家长开导孩子的话说得不错,但从孩子的反应可以看出,他并不相信家长的话。孩子像雷达一样,能准确感觉父母的态度。如果父母只是为了开导孩子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孩子是会听出来的,他不但不相信,反而会更难过。沿着这样的心理轨迹一直走下去,十年、二十年后,这个小男孩会是个有竞争力的人吗?
我们常用“格局”来评判一个人的发展潜力。有的人你会感觉他身上有宏大气场,体内蕴蓄着蓬勃的能量,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我们会说他“格局大”。有的人则心胸狭隘,或有小聪明小心眼小钻营,凡事很用心却很无力,内涵让人一眼望到底,我们会判断他“格局小”。
我认识一位年轻人,他的微博大约只发两类内容,不是励志就是抱怨和骂人,情绪总在两极上惴惴不安。他的父母都是当年经过艰苦奋斗,从农村走出来的,在事业上小有成就。年轻人遗传了父母的智商,小时候很聪明,父母对其寄予厚望,一直不停地给他励志,要他处处胜出,孩子达不到,父母就不停地失望,不停地对他训诫……
现在孩子成年了,对自己不满意,总想做出个样子给父母看,又力不从心,集合不起体内的能量,只能在励志和咒骂中纠结着过日子。如果童年的生活总处于斤斤计较中,大格局从何而来呢?
不能不说,现在的童年生态环境太差了,成人把自己的焦虑过多地转嫁到孩子身上,即使有“拼爹”这一说,压力实际上最终都落在孩子身上,太多的孩子过早地被赋予竞争的责任,背负了攀比的重担。
我曾收到一封这样的家长来信,说他为了给孩子择到一个市级重点幼儿园,倾尽全力,想了很多办法,找了一些关系;同时,因为幼儿园要用考试选拔孩子,为了在选拔中能有好的表现,家长早就做了准备,教孩子学了不少东西。但最后却没能被这家幼儿园录取,只好选了一个普通幼儿园。
得知这一消息后,年仅三岁的孩子居然嚎啕大哭,并在接下来的日子,只要一提上幼儿园,就伤心不已,对于上普通幼儿园非常排斥。眼看着入园的时间快到了,孩子表现得还是很抗拒,家长给我写信要咨询的是,怎么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才能让孩子愉快入园呢?
我无法给出答案,因为“给孩子做思想工作”是在头痛医脚。孩子们在不适宜竞争的年龄,被卷入无节制的竞争中;在尚不具备抗挫折的年龄,被成年人搞得心理失衡,这怎么能用一番说教解决呢。就像不可能通过说动听的话让一个饥饿的人不再需要食物,我们也不可能通过给孩子做思想工作,解决他正常生命秩序被扰乱的困惑。
让幼小的孩子去竞争,不是给孩子助力,只是给他使绊子。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文章来自用户 万里鹏 的推荐。
罗胖曰:
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曰了。
来看个旧的网络热帖吧——
“茫茫宇宙中,有一种神奇的生物。
这种生物不玩游戏,不聊qq,天天就知道学习,回回年级第一。
这种生物可以九门功课同步学,妈妈再也不用担心他的学习了……
这种生物叫做别人家的孩子……
这种生物考清华,望北大,
能考硕士、博士、圣斗士,还能升级黄金、白金和水晶级,
他不看星座,不看漫画,看到电脑就想骂娘……
这种生物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会刀枪剑戟斧钥钩叉,
而我们只会吃喝拉撒;
他是团员、党员、公务员,将来还可能知道地球为什么这么圆。
这种生物长得好看,写字好看,成绩单也好看,就连他手指甲都是双眼皮的。
这种生物每天只花10块钱都觉得奢侈浪费和犯罪,
这就是感动中国2011十大人物之——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都是哲学家
周国平
天生万物,人只是其中一物,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理性。
动物惟求生存,而理性不只是生存的工具,它要求得比生存更多。当理性面对未知时,会产生探究的冲动,要把未知变成已知,这就是好奇心。
好奇心是理性觉醒和活跃的征兆。动物匍匐在尘土之中,好奇心把人类从尘土中超拔出来,成为万物之灵。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人类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思考宇宙,探索万物,于是有了哲学和科学。
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早期的哲学家多半是天文学家。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总是专注于抬头看天,有一回不慎掉入井中,因此遭到身边女仆的嘲笑,笑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地上的事物。我替泰勒斯回答她:宇宙无限,人类的活动范围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事情而不去探究天上的道理,岂不是更可笑的无知?
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发生了一个转折。按照西塞罗的说法,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召唤到地上来的人。他的哲学聚焦于人生,见人们生活得看似明白而实际麻木,他就用追根究底的提问使之产生疑惑,激励其开始思考人生。这种做法得罪了许多人,因此他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宣判之时,他在法庭上说出了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所以,康德说,哲学无非是做两件事:一是思考头上的星空,宇宙的奥秘;二是思考心中的道德律,做人的道理。据此,可以这样给哲学下定义:哲学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的思考。
人们常常说哲学玄虚、抽象、艰涩,其实不然。用哲学的定义来衡量,你会发现,孩子都是哲学家。
举我的女儿为例——
四岁时她问:“天上有什么?”妈妈答:“云。”
问:“云后面呢?”答:“星星。”
问:“星星后面呢?”答:“还是星星。”
问:“最后的最后是什么?”答:“没有最后。”
问:“怎么会没有最后?”妈妈语塞。
她又问:“第一个人是从哪儿来的?”答:“中国神话说是女娲造的。”
问:“女娲是谁造的?”妈妈也语塞。
女儿五岁时知道人长大了会老会死,因此常说一句话:“我不想长大。”有一天自语:“假如时间不过去该多好,我就不会长大了。”然后问我:“为什么时间会过去?”我同样是语塞。
其实,做父母的只要留心,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问过类似的问题。这类问题之所以回答不了,原因不是缺乏相关知识,而是因为超越了知识的范围,是所谓终极追问。这正是哲学问题的特点。
请回想一下,在童年时代,当你仰望星空之时,何尝不是对宇宙之谜怀有一种神秘感?当你知道生必有死之时,何尝不是对生命意义产生了一种困惑?反过来说,面对浩渺宇宙不感到惊奇,面对短暂人生不感到疑惑,岂不是最大的麻木?
所以,哲学问题绝不是某几个头脑古怪的哲学家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人生本身就包含着的。如果你葆有孩子般纯真的心智,它们一定仍然是你的问题。
倘若人人能把幼儿期的好奇心保持到成年,世界上会有多少聪明的大脑啊。也许,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把好奇心称为“神圣的好奇心”。
本文由罗友周东歌、陈亚推荐整理。作者周国平,选自《周国平论教育》。
罗胖日:
在四十岁生日那天,我猛然觉知到一个事实——
人生原来是有限的。
这不是一个认知问题,而是一整套生活方式。
仅有几十年生命,该干点什么?
正如入住一晚五星酒店,该怎么度过?
以有限人生为前提,那很多东西都会颠倒过来——
1.聚敛变得荒谬,体验变得真实。
2.登顶变得荒谬,探寻可能性变得真实。
3.舒适变得荒谬,获知真相变得真实。
今天推荐的这本书——
《世界为何存在》
就是为那些有限且好奇的生命准备的终极追问。
吴军:靠自己,二流大学并不差
这条音频讲的是,如何在二流大学接受一流大学的教育。
大家都希望自己能进好大学,但是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在世界各国都一样,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好大学。那么,如果进了二流大学怎么办呢?还有没有机会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呢?最近,“得到”App专栏《硅谷来信》的主理人吴军,在专栏里系统地讲了讲大学教育这个话题。在吴军看来,在二流大学不仅有机会接受一流大学的教育,而且机会还不小。那么,具体该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呢?咱们一起来听听吴军是怎么说的。
为了说明怎么在二流大学接受一流的教育,先来看两个事实。首先,从优秀人才的产出来看,虽然一流大学出的名人比例总体上比二流大学高,但差别不是很大。吴军说,无论是在教育界还是在工业界,最杰出的那拨人所上的大学千差万别,并非都是名校。
其次,一流大学的教授讲的课不一定就比二流大学的好,一流大学只是在某种量化排名下的综合水平显得比较高,但未必每个专业都好。比如在美国,无论是哈佛还是耶鲁,它们的计算机教学水平都比一些优秀的州立大学差。
那有人可能就要问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一流大学总体上的成材率更高呢?对此,吴军曾做过专门的研究。他对比分析了美国最好的20所私立大学,和比较好的公立大学之间的差别,发现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有两点,一个是选择权,一流大学有更多的师资、经费和实验设备,所以也就常常能给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而二流大学呢,学生多,资源少,学校照顾不过来,专业设置也就很死板。
还有一个差异点是环境,一流大学的学生水平比较整齐,二流大学的却是良莠不齐。而很多学生都不太会交朋友,有什么圈子就接受什么圈子。在一个平均水平高的圈子里,自己的水平也会提高。而在一个水平参差不齐的圈子里呢,受到的影响是好是坏就难说了。
说了这么多,那到底怎样才能在二流大学里接受一流的教育呢?在以上事实基础上,吴军给出了两个建议。
第一,我们要明白,教育的目的远不止是上课和考试,而是要围绕着未来的生活展开。所以在选择学什么,不学什么的时候,个人主动性就非常重要。
吴军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给我们解释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他说,自己当初在清华上学时,那里的文科几乎连二流都算不上,但毕竟也有一些文科的课程。在选修课程时,吴军不仅选了很多工科生都不感兴趣的文科课程,还经常去文科很出名的北大听课。最后,他选修的艺术和音乐这类课,成绩甚至比计算机课的还要高。吴军说,他之所以认认真真学这些课程,是因为他想在未来做一个有趣的人,而不是一个书呆子。
如果你今天在一个二流大学里,你要知道,老师讲课的水平和一流大学并没有太大的差距,但是每一门课的要求会松得多。所以能不能学好这门课,就看自己的主动性了。虽然二流大学课程的选择相对少一些,条件差一些,但总是有自主选择的余地,那些选择对本科生来说已经足够了。
第二个建议是,构造一个好的圈子。哈佛为什么人才辈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家有个好的同学环境。不过,如果你在一个二流的大学,就要主动打造出这样的环境。
其实,在任何一所大学里,都少不了聪明人,只是数量多少的问题。比如说美国的伯克利大学,每年入学的学生水平相差很大,但是一年之后就会自然分化。在前20%的学生形成的精英圈子里,他们互相竞争、互相鼓励,最后这些人和哈佛或者斯坦福的学生差距很小,甚至没什么差距。而后20%呢?他们也相互影响,而影响下来的结果常常是,今天张三退学了,明天李四也不想上了。时间一长,这个圈子里的人都退学或者留级了。伯克利大学四年的毕业率只有72%,六年毕业率也只有91%,没按时毕业的大多来自后面的这个圈子。
总结一下,在二流大学里应该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要主动以自己未来的生活为目标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给你安排的规划;二是要主动构建一个好的圈子。以上就是吴军所说的,怎样在二流大学接受一流大学的教育,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得到”App专栏《吴军·硅谷来信》(第134封信丨如何在二流大学接受一流教育?)
好学校只教一件事
2016-10-15 吴军 罗辑思维
因为女儿申请大学的原因,著名硅谷投资人、谷歌工程师、《浪潮之巅》、《智能时代》等多本畅销书的作者 吴军 博士曾陪着女儿走遍了英美两国的名校。漫长的探访过程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下面是他的个人感悟。
01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的那一瞬间道路是非常拥挤的。但跑完 1/4 以后,选手们的距离就拉开了,起跑时占得的一点点先机此时已荡然无存。
很多中国的家长都在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他们会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尽可能地抢位子。但其实,成功的道路并不像想象地那么拥挤,因为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路上,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到后来,剩下的少数人不是嫌竞争对手太多,而是发愁怎样找一个同伴陪自己一同跑下去。
因此,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一些过去比我们读书更优秀,在起跑线上抢到了更好位置的人,早已放弃了人生的马拉松。我们能够跑得更远,仅仅是因为我们还在跑,如此而已。
02 名校为啥奉行通识教育?
美国名校普遍认为大学教育分两个阶段:以通识教育为主的本科阶段,和以专业教育为主的研究生阶段。本科阶段,学生们应该学“大行之道”,而不是“雕虫小技”。
在很多英美名校,本科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要比中国学生少,但知识面却要广很多,社会经验也更丰富,综合能力更强。
这正是通识教育的目的和好处——让学生了解世界,拥有应付复杂生活的本领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而这,会给学生的人生长跑带来持久的后劲。
美国曾统计过各大学毕业生的入职年薪,前 10 名,除了工科较强的斯坦福和以商科见长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综合性大学之外,其余清一色是理工大学,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名校都不在其列。
但对比 15 年后的薪资情况时,那些以通识教育见长的大学,如:哈佛、普林斯顿就挤进了前 10,超越了以工科、商科为主的大学。
收入虽然并不是衡量毕业生价值及大学好坏的唯一标准,但至少可以说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
03 美国名校都教什么?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座“大藤”(最著名的常春藤),甚至是斯坦福大学,都特别注重通识教育。
(1)耶鲁大学
耶鲁尤其强调文科和艺术对学生一生的影响。在耶鲁,本科生三年级以后才选专业,而且只要选够 36 门课就可以毕业,不做毕业论文。因为,学校不想让学生用全部时间来准备考试,以至于耽误了他们的全面发展。
事实上,耶鲁学生一半的时间都花在了课外活动中,因为这些看似和考试无关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各种优秀品质。如果在耶鲁上学,却没学到这些,就失去了在那里读书的意义。
(2)哈佛大学
哈佛强调其本科教育是“非职业专科”。也就是说,一名本科生可以对商业和金融感兴趣并修很多这方面的课,但哈佛并没有一个所谓商业或金融的本科学位授予 TA 。
和耶鲁一样,哈佛也不强调考试成绩,会给大部分学生 A,学校希望借此向学生们透露一个信息——你们的学业已经足够优秀了,你们应该关注课程以外的东西。
(3)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的学生无论最后获得哪一种学位,都需要修足够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课程,以及基本的理科课程。
(4)斯坦福大学
即使在盛产科技新秀的斯坦福本科实行的也是通识教育,学生必须在 9 个领域完成必修课,包括文化与思想、自然科学、科技与实用科学、文学与艺术、哲学、社会学科与宗教思想。
所以,很多美国名校的毕业生,虽然本科毕业时只拿了一个或两个学位,却因为通识教育,擅长很多领域。
04 中国孩子为啥难进哈佛?
中国家长给了孩子太多压力,很多中国学生并非出于兴趣,而是因为现实的利益而学习。不少人上大学是为了拿文凭,拿到毕业证就意味着考试生涯结束了,接下来一辈子再也不用学习了。
但事实上,想进入哈佛这样的学校,最重要的是爱学习,有非常强的学习动力和自觉性,同时有志于成为各学科最优秀的人士。哈佛希望网罗全世界各领域最顶尖的人才,比如:马友友、林书豪、娜塔莉 · 波特曼等等,无论哪个领域的顶尖高中生,只要学习不太差,哈佛肯定录取。
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后才刚刚开始。
▲ 哈佛大学校徽:拉丁文“真理”二字
05 让热忱和兴趣适配
有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两点:
服务社会的意愿;
对所从事的事业的喜爱程度。
这两点其实都提供了一种东西:热忱。
事实上,英美名校在提供通识教育的同时,还以相当的自由度、包容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找到适配的方向和兴趣。
美国学生对成功的定义非常多元化,一些在亚裔眼里吃力不讨好的职业,如:新闻记者、低级地方官、卫生、工会、参军,恰恰是很多哈佛毕业生的职业选择。
每年都会有很多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哥伦比亚大学做演讲。有一年,学校邀请了伊朗总统艾哈迈迪 · 内贾德,引起了很多争议,连当时的纽约市长都不太乐意。
哥伦比亚大学为什么坚持这么做呢?因为学校认为要把今天的学生培养成明日的世界领袖,就应该让年轻人更全面地了解世界,倾听不同的声音。
耶鲁大学是美国大学中最崇尚自由的学校。越战期间,很多年轻人因为反战而逃兵役,美国政府要求各大学不收这些学生,但耶鲁大学以学术特权为名坚决抵制政府的要求。于是,耶鲁有了一位逃避越战兵役的总统——克林顿。
耶鲁很清楚自己培养的是未来的领袖,不能用老人的观点禁锢年轻人的思想。
06 教育就是“引出”
教育的英文是 educate,源于拉丁文的“educare”,本意是“引出”。
所以,其实,所谓英美名校只是做了一件事:引出潜藏在孩子内心的智能。一旦学生拥有了持续一生的学习热情,它的教育工作也就此完成了。
本文由“彩色斑马”整理自 吴军 博士著作《大学之路》,选自微信公众号“彩色斑马”。
罗胖曰:
我问过吴军老师——
为什么你的时间使用效率那么高?
吴老师的回答是两条——
**1. 找到重要的事。
- 专心完成它。**
真实践行这两条原则,其实难比登天。
首先,你得有自我成长的动力。
其次,你得有分清主次的智力。
再次,你得有排除干扰的定力。
行动清单 | 让游玩变游学,Dr. 魏给你一份亲子出行指南
2017-09-30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假期出行费时费力,还担心孩子白玩一趟,啥都没记住?
Dr. 魏给你的家庭准备了这份出行指南。方方面面他都替你考虑到了,只为让你旅途更轻松,孩子收获多。
带孩子出游,“一地式”旅行更为合适。目的地的选择,也最好能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规划。长途旅行对3岁以上的孩子更加适合 。小于3岁的低龄宝宝身体免疫力、自控力发育不成熟,与其花大钱带娃去远处,不如带着他去公园、博物馆和郊区。
带孩子出行,轻装简行基本不可能,最好提前2天列好物品清单,避免出行时刻手忙脚乱。主要物品包括证件、衣物、药品等等,没有准备的也来得及购买。出行当天再对照清单检查一遍。
旅途中,最怕宝宝无聊哭闹,父母应提前做好准备。2岁以下的宝宝,建议不要给他们玩电子设备,而是帮宝宝准备一些绘本、画笔打发时间。
2岁以上的宝宝要玩电子产品,也应在父母的指导下使用:少用被动输入的产品,比如不用动脑子的搞笑动画片;选择输出多、创造性强的产品,比如用平板电脑模拟弹电子琴,甚至跟Siri对话;提前下载一些生活工具类的App,比如电子书、儿童搜索引擎。
逛景点,是锻炼孩子空间认知能力的好时机。可以让孩子看地图,带着你找景点。在这个过程中,把“上下左右”这样的空间词汇挂在嘴边,让孩子学着寻找标识,辨认方位。
鼓励孩子自己拍照,尝试不同的摄像角度和尺度,同样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空间位置。所以,拍娃晒娃后,别忘了把相机交给孩子,陪着他一起拍拍风景。
旅行过程不要一直紧紧拴着孩子,只要不危险,鼓励他们去“好奇”。比如,看到孩子一动不动地观察小鸡小鸭吃东西,不要打断他,动物行为的各种数据正在迅速涌入他的小脑瓜,千万不要对他的探索作负面评判。
旅途上看到不一样的文化风俗,不同肤色的人群,帮孩子认一认。他对世界的判断会更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强。
旅行中和宝贝的沟通,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展开。3岁宝宝的自传式记忆开始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开始记事了。所以,在孩子印象比较深刻的时候和他们多聊天,多问开放式问题,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问问题的形式可以尽量多样。除了事件本身,也可以聊聊感受,谈谈现象背后的规则。让孩子加强记忆的同时,勤思考,发挥想象力。逻辑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说出来。
假期出行也是锻炼孩子情绪自控力的好时机。出发或餐厅前跟孩子设定好期望,细致地强调一下你希望他怎么做。比如,提前告诉他们:“我们这次出门三天,要坐两次高铁,在高铁上要坐四个小时。你可能无聊,你可以挑几本你爱的绘本或者带上你最喜欢的小玩具,争取这四个小时做乖宝宝,好不好?”
父母要做好孩子会情绪失控的心理准备。万一孩子已经在公共场所开闹了,首先做的是带他暂时离开。等孩子冷静下来,再跟他分析对错,不要立即当众打骂,那只会让局面更难堪。
找个安静的空间,用三步帮助孩子认知情绪:让孩子描述情绪,分析情绪,最后反思整个发脾气的过程。
孩子表现好,也一定要及时表扬,强化他的好行为。
其实亲子出游不一定非要去远方,博物馆也是一个好选择。提前跟孩子准备几个问题,让他到博物馆里找答案。最好选择互动性强的科技馆、自然馆,孩子有机会摸一摸、动一动模型,重在体验和发现。
假期来了,爸爸表现的时刻到了。平时忙工作,陪孩子的时间少,抓住这个假期,加固亲子关系。利用自己体能好的优势,多带孩子做运动,成为孩子最好的玩伴。妈妈日常带娃辛苦,也让她们好好放个假。
建议:奥巴马如何教育子女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9月20日参加了在纽约举办的守梦者论坛,澎湃新闻编译了他的演讲和随后比尔·盖茨夫妇对他的采访。梅琳达·盖茨问奥巴马,他和米歇尔·奥巴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奥巴马回答说,首先,“我们一直试图让孩子们意识到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责任。当你小的时候,肩上的责任也很轻,顶多是举办几个聚会;当你长大了,责任也就越来越重。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是最最重要的,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成熟的人类的标志。要通过努力工作来改善他人生活,这样才能获得影响力。友爱、关心他人、有同情心和努力刻苦,是传递给孩子们的价值观,也是他们改变世界的工具。”
其次,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长注定了孩子们会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每个人都有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方式。比如,如果你是个工程师,最好的创造价值的方式是做一个手机APP,而不是去演讲;你的特长是照顾人,那你可以通过当老师或在医院工作来创造价值,而不是干别的。
第三,学会坚持。奥巴马自己曾经在芝加哥的贫穷社区工作,这段经历教会他很多东西。在穷人的社区内,通过建立公园、为孩子们做课后辅导项目和职业培训项目,社区会好转起来,但是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奥巴马说:“我从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也经常会不耐烦,后来才意识到变化和进步是慢慢发生的,不像我们想得那么快,很容易失望和受挫,我们要有耐心,要坚持。”
梅琳达·盖茨还问奥巴马,他如何看待世界的变化,以及人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奥巴马回答说,大多数人类的进步和大的变革,都是由年轻人创造的,而年龄大一点的人,“已经进入了舒适圈或要极力维护他们的地位和行为方式,反而固步自封。”比如马丁·路德·金在26岁时就开始发起民权运动。促使青年领袖们做出改变的动力是,他们会不断去问“为什么不呢”,而不是问“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除了互联网以及公众意识的变化之外,奥巴马说,还有一点他认为意义很深远的发现是,“很多的运动都起源于一个故事”。因此,想要改变世界的领导者,要学会讲故事。而如果你不能理解支持你的人,比如邻居、同事、朋友以及和你不同的人们所经历的一切,你就没有办法创造出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理解,才能让你把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否则,如果不能讲出一个普通大众关心的故事,他们会说,我自己也在经历很多困难,为什么要关心别人的问题?
孩子敏感期过了不能补?错的!
这条音频要帮你纠正三个错误的育儿理念。
有本新书叫《养育的选择》,作者是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博士陈忻,也是两个男孩的妈妈。她在书里纠正了很多错误的育儿理念,今天跟你分享三个。
这三个错误的育儿理念分别是:第一,早教期让孩子接触的信息越多越好。第二,儿童的敏感期时间很短,错过了就补不回来了。第三,看电视教育节目能让孩子更聪明。下面来具体说说。
第一个错误的育儿理念,很多父母认为,早教阶段让孩子接触的信息越多越好。
书里说,早教要符合孩子的发展特点,给孩子的信息,方式和强度都要适当。比如3岁以内的孩子,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跟父母以及长辈的互动,这些互动的频率要适度,给孩子留出反应时间和空间。有的家长不停跟孩子说话,或者隔一会儿就给孩子换个玩具,这种做法并不好。因为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如果家长不停地说话,孩子能自己观察、自己体验的机会就少了。年龄太小的婴儿,会受不了强度过分的互动。
同样的道理,如果很早就让孩子学习看图识字、数数什么的,即便能让他们短时间掌握一些技能,也不太可能加速情感的发展。澳大利亚一位研究者说,孩子的情感和压力调节能力都有限,如果父母让他们太早接触学习任务,很可能会破坏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评价。这会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孩子的长期发展。
那该用什么方式来早教呢?哈佛大学一位教授发现,幼儿园里很多优秀又快乐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看起来很悠闲,甚至在瞎玩。但是大脑需要时间来消化信息。适当让孩子休息一下,或者干一些看起来没意义的事,有利于他们整合和理解各种信息,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第二个错误的理念,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敏感期很短,错过了就没法补回来了。
什么是敏感期呢?这是发展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人的生理已经发育好,可以发展一些能力了。这时候如果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很多家长担心错过发展期,到了孩子三四岁,拿笔到处涂涂画画,就觉得画画的敏感期到了,得赶紧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
但是书里说,要正确理解敏感期。一方面,孩子敏感期的持续时间很长,没那么容易错过;另一方面,敏感期没有严格的时间边界,更不至于错过了就无法弥补。
还拿画画举例,没有证据能证明,三四岁是学画画的最佳年龄段,一旦错过就永远不能发展了。相反,有很多画家都是很晚才开始学绘画。而且,画画是孩子发展手部精细能力的方式。对画画不感兴趣的孩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锻炼手的能力,像玩汽车、搭积木、做手工等等。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因为某些所谓的敏感期焦虑,逼着孩子去做某件事。
第三个错误的育儿理念,有的家长觉得,看专门给孩子设计的电视教育节目能让孩子更聪明。
但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研究了一群8到16个月大的孩子,一部分孩子看过《小小爱因斯坦》、《芝麻街》这样的儿童教育节目,另一部分没看过。结果,看过节目的孩子,在语言发展标准测试里的得分,比没看过的还要低。但是再大一点的孩子,17到24个月大,不管看没看过这样的节目,语言发展差别并不明显。所以,看这种号称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节目,其实对孩子没什么帮助。
那婴幼儿正确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呢?很多研究发现,真人互动的效果更好。比如父母给孩子读书,会跟孩子有眼神、情感的交流。孩子会顺着父母的视线,看到父母正在看的东西,就能理解“原来这个东西叫这个名字”,这样来加强学习。还能促进孩子的情感发展,形成健康人格。
总结一下,这条音频介绍了三个正确的育儿理念:
第一,早教期适当让孩子休息,有利于他们大脑的发展。
第二,不用为孩子的敏感期焦虑,应该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
第三,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跟父母互动,而不是看专门的电视节目。
这些方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养育的选择》
罗胖60秒:为什么要让孩子学钢琴
2017-10-02 罗振宇 罗辑思维
- 有一次我和严伯钧严公子聊天,就是那位在「得到」App里开《严伯钧·西方艺术课》的严公子。
我说:我将来不会逼着我家孩子练钢琴,要让她们过上幸福的童年生活。
- 严公子说:不对,如果有条件,还是要培养孩子弹钢琴。
他说:你罗胖的孩子成不了钢琴家几乎是100%的,但是练钢琴的目标不是为了这个。而是为了赠送给孩子两个礼物。
第一个礼物是自律。学琴总是需要长期的自律练习才能得到成就感。这是童年最难获得的体验,也是受益一生的体验。
第二个礼物是敏感度。在钢琴上,可以培养孩子对于声音的那种细微差别的敏感。
这种敏感可以扩展到很多领域,比如,对于味道、材质、色彩、情感的细微区别的鉴别力。
在未来世界里,这是做成一切事业的基础能力,也是在私人生活中获得幸福的能力。
罗胖60秒:为什么不要给孩子养宠物
2017-10-03罗振宇罗辑思维
- 昨天说的是严伯钧给我的教育孩子的建议。那天和李笑来聊起来这件事,他说,我也有一个建议——
那就是不要给孩子养宠物,要和孩子一起栽花种草。
哎,这是什么道理呢?
- 他说,孩子都喜欢宠物,因为宠物可以给即时反馈。比如小狗,你一逗它,它马上就能向你摇尾巴。
人性都是喜欢即时反馈的,孩子爱玩游戏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如果将来他要做大事呢,就必须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能够忍得住,在不能马上看到具体成果的前提下,还能付出努力,坚持行动。
- 为什么要养花种草呢?就是这个原因。
和孩子一起,今天浇浇水,明天浇浇水,表面上什么变化都没有。但是,总有一天,孩子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
花开的那个瞬间,孩子就会明白,不能马上看到成果的努力,其实能带来更大的惊喜。
孩子受到霸凌,家长该怎么询问
孩子小,没有家长在身边保护的时候,可能会遭遇其他孩子或者成年人的霸凌。而父母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引导孩子来解决问题。与孩子讨论霸凌问题时需要一些技巧,果壳网编辑了一篇文章,为家长们提供了几条建议。
第一步,控制自己的情绪。当家长得知孩子受到欺凌,尤其是被成年人欺凌时,感到愤怒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长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在孩子面前爆发,这会再次吓到孩子,让他很难坦诚地跟你诉说自己遇到的难题。在讨论霸凌问题之前,你要先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二步,用观察、描述的辩证行为疗法开启话题。调整好情绪之后,你可以把平时观察到的孩子异常之处描述给孩子,引导他说出问题和原因。比如可以说:“妈妈发现,这周每天早上你好像都特别不想去上学,你还告诉妈妈你每天都会肚子痛。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
第三步,建立平等、开放的沟通氛围。心理咨询师在工作时会经常倾听咨询者讲述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这些能给咨询师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同样,父母也可以尝试每天和孩子相互分享各自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父母如果能坦诚跟孩子分享他们一天中不那么愉快的部分,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这就能帮助孩子增强适应性和共情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画画或者写作,来描述一天中经历过的场景,这样可以建立起一种开放、坦诚的沟通氛围,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第四步,告诉孩子保护他是你的责任。如果孩子被欺负,尤其是被一个权威的成人比如老师欺负时,他可能会觉得这件事很羞耻,是自己的错造成的。这时候你可以提出一些你觉得可能存在问题的原因,跟孩子一起探讨,并且保证你会站在他这一边。此外,还可以通过肯定孩子来鼓励他分享出自己的经历,包括肯定孩子在经历过这类事件后的情绪反应(羞耻、恐惧等)是正常的、可以被理解的;肯定孩子有产生这些情绪的权利。家长可以这样说:“很多人都会觉得被人欺负是件丢脸的事情,所以他们不愿意承认。而且他们还会担心如果说出来,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妈妈觉得这种感觉可以理解,但确定你没有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对待是我的责任。”
除了以上几步之外,如果发现跟孩子沟通并不起作用,家长就要再尝试从外界入手来解决问题,考虑带孩子去见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同时主动去接触老师,与老师沟通孩子遇到的问题,获得第一手信息后再考虑如何处理。
别给孩子“堆书”了,挑选适合他阅读的更重要
2017-11-20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今天是国际儿童日,我们把话题聚焦在孩子身上。双十一,是不是给孩子买了一大堆读物?
先别急着一股脑儿塞给他,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给孩子看。如何挑选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听听育儿专家Dr.魏怎么说。
给孩子挑书,要遵循“事实性知识,优于技能性知识”的原则。早期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培养兴趣最重要。识字、数数书,建议从2岁以后开始阅读。
2岁前的宝宝,思维发展要靠各种动作和感知来支持,调动多种感官的体验书要优先选择。比如“机关重重”的立体书(pop-up book)、翻翻书( flap book);用不同材料制作,呈现不同肌理的触摸书(feely book);挤一挤、捏一捏就出声的叫叫书(squeaky book)。
2-3岁,尽量给孩子选择多样化的绘本。各种形状、大小、内容、色彩、插图风格、主题的,都不妨多尝试,风格越多样越好。接触各类绘本,能促进孩子全面发育。
宝宝刚开始接触书时,最好准备些厚实、不怕咬的纸板书,或不怕水的浴缸书。因为他可能会用撕、咬、扔的方式探索这个东西是什么,一般的书可经不起这折腾。厚实的书,宝宝能充分探索,家长也不会心疼。
给孩子挑书还有个标准:充满童趣,避免说教。好的书会启发孩子思考,而不是一遍遍重复道理。《我的第一套亲子安全绘本》《一起收拾玩具》《吃掉黑暗的怪兽》,都是不错的习惯养成类绘本。
很多传统文化内涵深刻,诵读起来也极富美感,但不建议过早买来给孩子看。因为里面的内容往往超出孩子的理解能力,很难起到作用。如果一定要教孩子古诗,建议从贴近生活的入手,并且要联系现实给孩子耐心讲解。
故事书好处多多。挑选故事书,要遵循“4C原则”:
一,有因果关系(causality),严密的逻辑链会增强孩子的逻辑和推导能力;二,有冲突(conflict),情节有起伏的内容才有看头;
三,多样性(complications),孩子不容易失去兴趣;
四:有多重角色(character),孩子会探索自己和他人思维的差异,社交情绪能力会得到发展。挑科普书,建议从日常生活入手,不要上来就是宇宙、科技这些远离生活的抽象内容。比如,我给女儿看的《身体的奥秘》,从我们的身体出发,孩子很容易理解。而且在生活中经常用到,一旦记住就不容易忘记。
给孩子准备睡前读物,建议避免互动多的冒险故事。紧张刺激的故事会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大脑处于活跃状态,孩子会很难入睡。
有些儿童名著,虽然整体内容很好,但是原版却不一定适合孩子。比如《一千零一夜》,原版中有不少血腥的内容,过早接触反而对孩子不好。给孩子挑书,不要太在意“原著”,那些针对孩子改编的,更值得推荐。
现在流行的“分龄阅读”,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不过孩个体发育差别极大,“分龄阅读”很难做到精确。给孩子挑书时,可以把书上的推荐阅读年龄作为参考,但要根据自家孩子的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
好书,永远只是阅读的一部分,家长在孩子的阅读中扮演着更重要的作用。每天抽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读绘本,亲子互动能极大增加孩子的阅读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