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lisa

alisa20180502.jpg

SMART+HWPM+MVP

从现在开始就想明白,后代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应该给后代留下什么?这点越早明白越好:身心健康、见识思考、独立开心。How,父母先做出榜样,其它的水到渠成。

上学之前的任务:做一名吃好、玩好和睡好的三好学生,多接受环境的充分刺激,奠定一个良好的身心脑根基

分阶段,不同阶段,不同目标,不同策略

0~3岁,三好(睡好,吃好,玩好)学生,丰富的输入刺激大脑(音乐、美术、娱乐),保持神经连接,安全感,养成一些好的习惯

1、睡觉习惯
2、饮食习惯
3、教养规矩——讲道理、换位思考、学会分享
4、沟通——平等对话,有话好好说,善于交朋友
5、学习兴趣——What,How,Why,益智玩具

哪些事情要管要教?——尽量少,并且保持持续一致性

  1. 安全意识类,譬如不能去玩电,不能吃硬币,不能随便下水游泳,过马路要左右看看…
  2.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些基本规则,譬如红停绿开,大人讲话/工作时不能随便插话/打扰,到时自己吃饭/睡觉,有话好好说,讲道理,要有礼貌

哪些事不要管教?——提供平台/机会/支撑/保障,并和她/他一起经历成长

  1. 不影响安全的好奇心探索和尝试,不设定标准答案,存在即合理
  2. 十万个为什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标准化培养
  3. 自己思考/选择/学习/实践/负责/总结/成长

给Alisa讲故事:——和她一起玩,一起参与
1,父母是小孩最好的榜样;
2,巧虎,小猪佩奇,超级飞侠;——小孩子的共同语言
3,救蝌蚪,救小鹿,讲道理。——就成长而言,结果不重要,思维方式和过程才重要

qiaohu.jpg

e3t4g6wgd3z8uq0.jpg

20170122024824900.jpg

罗胖60秒:好孩子是怎么夸出来的?

  1.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天我听王凯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他说,这话没错,但是怎么夸,还是有学问的。

  2. 比如,

你不能夸孩子聪明。为啥?因为聪明是一种天分,你夸他聪明,其实把孩子锁定在了一个自我认知上面:

“哦,我是个聪明人,我要不断地证明自己聪明,凡是显得傻的事都不能干。”那孩子对陌生事物的探索能力反而被限制住了。

DeepCreator:容易养成一种“装”、“表现”和“证明”的依附式人格。

  1. 那应该怎么夸呢?你想让孩子往哪个方向发展,你就怎么夸他。

比如说:“你现在弹钢琴的姿势,非常优雅。”“你这次很努力,果然有进步。”“你居然这么会关怀其他人。”这种夸,就会给孩子一个推进自我的方向感。

  1. 其实不仅是孩子,成人也一样。每个人都需要被肯定。

如果被肯定的是现状,他就会倾向于维持现状。如果被肯定的是方向,他就会维持努力的方向。

Image_20180219084543.jpg

应对「不讲理」熊孩子的黄金法则

今天实际应用了一次:大宝就今天就因为搭积木没达到自己想要的样子,结果嚎啕大哭。要是在以前,我肯定会跟他说:「没出息,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咱们再来搭就好啦。」

但是今天学习了黄金法则之后,其中有一点就是先接纳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应对。我就轻轻的抱起他,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房间。也不批评,不说话,不表露出鄙视的眼神,就是单纯的抱着他,给他轻轻的哼歌。没想到才十几秒,他就自己停止了哭泣。或许是感受到了我好像跟以前不一样了。

而且我发现,经过这样处理之后,我和孩子之间好像更容易沟通了。就是我不带有任何情绪和反感去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他也愿意敞开心扉。真是孩子”不讲理“的时候是表达爱和教育的最好时机。而且也正印证了笑来老师的一句话「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钥匙在别处。」

以前的我在遇到孩子哭闹的时候,太关注这个问题本身了,解决办法就是恐吓,命令,讲道理。然而就是忘了给孩子爱和理解。这或许才是孩子最需要的,如果孩子感受到你是爱他和理解他的,你再找机会教育,效果才会明显。如果在他最伤心的时候,作为至亲都是冷眼旁观甚至恶语相向,你会是什么感觉?

所以我决定从今天开始,对待孩子的问题的时候,好好思考和运用这些黄金法则。

孩子所有的不合理,都是因为家长不学习

生活中,有人说孩子童言无忌、天真无邪,也有人说孩子不守纪律、无责任感……

但这里有个问题,你想过没有:所有这些,都是成人的观感。

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才最科学呢?

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来帮你——

《童年的秘密》

作者:[意] 玛利亚·蒙台梭利
译者:单中惠
出版:中国长安出版社

作为“蒙氏教育”的创立者,这本书的作者蒙台梭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她的这本代表作,会颠覆你对孩子的理解。

  1. 首先明确一点:孩子和成人之间,有根本的区别——

成人的行为是为了“完成”,
孩子的行为是为了“学习”。

比如拿杯子这个动作,成人以“拿到不摔坏”为目的,要避免失误;孩子以“学会怎么拿”为目的,要反复练习。

  1. 对孩子来说,“玩”就是最好的教育。玩的过程,就是孩子接受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学习认识这个世界的过程。如果玩得不充分,孩子就会用其他的方式来缓解,比如吃东西、恶作剧等。所以,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

  2. 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孩子就是要通过不断的练习,在犯错中积累经验、习得技能。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太小,没法自理,事事都代劳;甚至担心孩子弄坏东西、受伤,就阻止他的很多行为。这就阻断了孩子学习的机会。教他做事的时候,家长可以示范、指导,但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尝试。

  3.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所以要尽早让孩子学习各项技能。这其实是不对的。不同能力的敏感期不同,但并不是越早越好。比如口语的敏感期,就能到7岁,而不是很多机构鼓吹的2-3岁。过早逼孩子学习,反而可能让他无法集中精力、丧失学习兴趣。

  4. 孩子表现出的智力高低,并不是一定的,而是和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而心理状态又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所以,对孩子来说,健康的、适合探索的成长环境,比学什么更重要。家长可以有意营造这种家庭环境,比如,家里桌椅物品的摆放,根据孩子的身高调整,方便他观察。

  5. 在大人眼里,孩子总爱把东西搞得乱糟糟。这其实是因为:孩子的秩序感和我们不同。他们的秩序感,并不是大人眼中的整洁,而是按自己的标准把东西分配到不同的地方。所以,如果非要把他的玩具收到一个箱子里,他就会用哭闹表达不满。最好的办法是,每次游戏完后,引导孩子共同收拾。

  6. 孩子不仅有自控力,而且耐心远比大人要强。一旦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他们就会非常专注,比如用几个小时搭积木,每次失败都会重头再来。至于有时表现得不守纪律、缺乏耐心,其实是他感到了不安全、不开心。这时候家长更要多一些耐心,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支持。

  7. 很多家长会将孩子的错误,归结为不懂事、听不懂话。事实上,孩子不仅能听懂大人的话,而且自尊心比成人更敏感,更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拥有成人无法相比的诚实、单纯、善意。与其严厉批评,不如多鼓励,这样会更有效。

  8.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有四种不好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迷惑性,经常会被误贴上“好品质”的标签,甚至大力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一定要警惕。

① 神游,指漫无目的地发呆。这种潜意识的防御方式,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很容易被误解为专注。
② 障碍,指对某一事物抵触,甚至不愿意见与它相关的人。这会阻碍孩子接受新鲜观念,却常被简单认为是内向。
依附,表现为离不开大人,无法独立完成事情,很容易被误认为乖巧。
权力欲,喜欢发号施令,希望控制所有事物,很容易被误认为勇敢。

让我们对《童年的秘密》这本书的作者蒙台梭利、译者单中惠、出版方中国长安出版社,说一声感谢!

最后,与你分享书中的金句:

孩子就是在错误中积累经验、习得技能的。家长要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自由尝试。

玩是最好的教养——教出活泼自信好孩子的198个创意游戏

最好的关爱就是真心的陪伴。

内容简介

《玩是最好的教养》内容简介:

快乐童年是一生幸福的起点。好性格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性格养成方式是什么呢?玩!没有享受到游戏快乐的孩子,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童年。父母是孩子最初的老师,更是孩子最好的玩伴。

书中郝燕写了两百种玩法,有可以锻炼孩子社交能力的派对游戏,启发孩子语言天赋的游戏,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游戏,还有经典的纸牌游戏、角色扮演游戏、手工制作、户外活动及节日庆祝等游戏。通过这些美妙的创意,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还能培养孩子的情商,让他拥有自信、乐观和领导力,再也不惧怕社交活动。你所需要的只不过是一些随手可得的小东西——纸、笔、气球、纸牌等等。看过这本趣味横生的小书,你就会发现——“玩是最好的教养”。

书里每个游戏郝燕都和女儿一起玩过,还真特别爱玩,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也极见功效,尤其适合0—7岁的孩子。每天15分钟,就能教出活泼自信、情商高、有创意的好孩子!

教育:怎样帮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如今是一个获取知识越来越方便的时代,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知识。不过,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专家吕丽莹认为,虽然知识很重要,但知识只是认知的起点,对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构建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吕丽莹在公众号“Weplan童行计划”发表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格兰特·威金斯与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里提出的理解的六个侧面。这六个侧面可以帮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第一是解释(explanation)。能解释,意味着孩子能回答关于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就算是孩子对某件事情的解释是错的,也能帮家长了解孩子对哪个概念没有搞清楚。这在教学上有个专门的词,叫“偏误分析”,分析的结果就是为了用新的方法来消除误解。

第二是阐明(interpretation)。能阐明,说明孩子能用更多的例子来说明某个概念的含义,或者是能将普遍的知识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理解。当孩子能举一反三给出更多解释的时候,就是他们开始输出自己的理解的时候。

第三是应用(application)。学了之后能在实际的场景中应用也很重要。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未经教育的头脑》中说过,如果一个人能够将学到的概念应用于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境中,就说明他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

第四是洞察(perspective)。洞察需要人们批判性地看待不同的观点。在具体问题上,真正有洞察的人,既能批判某个立场,也能为这个立场辩护,也就是说,洞察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具体的观点,理解它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所在。

第五是神入(empathy)。神入可以理解为,从精神层面进入另一个人的视角。神入用更常见的词翻译就是移情或同理心,说的是代入他人视角、理解他人立场的能力。神入要求的不是全面的、客观的、总领全局的理解,而是从人的角度考虑,能够从其他人看似古怪、奇特的观点中发现价值。

最后是自知(self-knowledge)。自知就是学习领域一直在强调的元认知,也就是认识自己的认知过程,观察自己是怎么理解的,有没有什么预设信息、个人偏见、思维习惯等影响了自己对事物的理解。知道自己如何知道、如何不知道,这也是苏格拉底说的“人的智慧”。

教养大震撼

nurtureshock20180710.jpg

内容简介

常夸孩子“宝贝你好聪明”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我的孩子吃得不多啊,怎么就是瘦不下来?看《喜羊羊和灰太狼》对孩子是好是坏?多跟宝宝说话能帮他快快学会说话吗?孩子周末晚睡晚起可以吗?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千千万,但是正确的教养观念只有一种!本书一次披露近十年来儿童发展领域的无数惊奇发现,涵盖年龄层1到18岁。章章都是教养观念的大震撼、大洗脑。本书并非一家之言,两位作者在全世界近百位顶尖学者的鼎力相助下完成本书。

目录

目录

第1章 表扬危机四伏,可以摧毁孩子的自信
表扬孩子也有错吗
怎样表扬才对
如何戒掉表扬孩子的瘾

第2章 少睡一小时,影响孩子的一生幸福
睡不够的孩子记性差
赖床带给孩子好成绩和积极情绪
缺觉:儿童肥胖症的罪魁祸首

第3章 歧视与生俱来,人人平等难教出口
物以类聚是天性还是后天学习
孩子的歧视从何而来
怎样教孩子人人平等

第4章 撒谎自学“成才”,诚实教育玄机重重
撒谎:孩子的高级社交技巧
我没有教,孩子从哪里学会了撒谎
怎样面对孩子的谎言

第5章 早期IQ测试靠不住,赢在起跑线上不算赢
智力测试能预测孩子的未来吗
是否要让孩子挤进天才班
越聪明的孩子,IQ变动幅度越大

第6章 培养社交能力,好朋友胜过亲兄弟
手足之情何时形成
打打闹闹好过互不搭理
朋友是最好的社交老师

第7章 做严格的父母,孩子跟你更贴心
到底该不该对孩子定规矩
15岁的大脑在想什么
青春期:叛逆不屑还是雄心勃勃

第8章 游戏成就自制力,边玩边学是王道
什么是提高孩子成绩的秘诀
超群的自制力来自何方
自制力:对学业比智商重要

第9章 好人缘暗藏杀机,教育节目问题多多
父母争吵或体罚会伤害孩子吗
捣蛋鬼和人气王谁更爱欺负小朋友
贴心奶爸和传统老爸谁更容易教出问题孩子

第10章 学说话学问多多,爱的抱抱胜过千言万语
父母爱的抱抱,是宝宝学说话的关键
为什么有的宝宝学说话快,有的学说话慢
教宝宝说话的五个法宝
结语 感恩教育可以休矣
后记 决定创造力的力量,在教育
注释
译者后记

育儿必读十章经

因为有了个儿子,不得不看点育儿方面的书籍,这也算其中一本。但这本书还不同于一般操作性的育儿书籍,学术性远强于操作性。涉及的学术领域主要是神经及认知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所以除对育儿有些原则性的指导之外,也算是我这一两年来在神经科学方面阅读的延续。

此书一面世立马就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两个作者先前关于此话题发表在报纸与杂志上的文章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我是在Fresh Air上听到Terry Gross 与 Bronson 的访谈才得知此书。

全书10章,每章针对一个题目,纵览儿童心理学与神经及认知科学方面学术文献,然后突出介绍了有关此一议题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且讲的都是对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现有的育儿方式有颠覆性的新发现。另外也讨论这些新发现运用于育儿及幼教实践中所产生的影响。全书结尾有足足63页的引用文献,在文献的阅读与综合,这一本书的工作量抵得上三五篇博士论文。除文献的综合之外,作者对于各章中突出介绍的新成果,一律都专程赴美国各地的大学中与此成果之研究者面谈,甚至直接参与他们所进行的试验。很明显,中国根本出不了这样的书。一则没有哪个科普作者或新闻记者有这样的学术能力、研究条件、也有这个心思下这样的功夫做研究;二则任你再下功夫,学术界的研究水平跟不上,哪来这些新成果给你介绍。以下简要总结一下各章之主旨,也好以后能随时参考,指导我们育儿工作的改进。

第一章,The inverse power of praise ─ “都是表扬惹的祸”。接触过美国中产阶级的人都不难注意到,美国人的表扬太泛滥了,对成年人如此(这其中还多少有点客气的成分),对儿童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一个个父母表扬起自己的小孩来,多肉麻的词汇说起来都毫不吝啬。这后头原来也有个“科学”上的根据:Nathaniel Branden 在1969年出版的The Psychology of Self-Esteem (自尊心理学)。由此而始,美国社会似乎便有了个共识,自尊心是一切善良品质及事业成功之根本,而要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就要多表扬、少批评。不仅教育界及家长如此认为,地方政府也掺合进来,力保儿童的自尊心神圣不可侵犯:麻省的一个学区便让学校在体育课上跳绳时不得使用绳子,以防小孩被绳子绊倒,在同学面前出丑,伤了自尊心。要以此标准来衡量,那在中国、新加坡及其他亚洲社会的学校里,儿童们简直是被 放进了绞肉机,哪有一点自尊可言。

闲扯几句先。我上学那会儿,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都是全年级放榜公布。我如果掉出了前十名,便颇有无地自容之感,但好在还经常在榜首出现一下,除了修补心灵所受之创伤之外,大概在自尊心上还积攒了些盈余,所以今天总算没有流浪街头。当然,那时候咱们国家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或许不那么野蛮了。到美国后才知道,考试的成绩居然是个如此神圣的东西,问人家这门课拿了什么分数,简直比问她初赴巫山是猴年马月还侵犯隐私。我这时候才想到,当初我那些同学们,每每发现自己名字被众人踩在榜尾之时,会是何种之滋味。不过,以我的先见之明,通过对自身弱点的反思,当时便敏锐地意识到,美国这套搞法也有问题,小时候出出丑未必是个太大的坏事,在外头混,脸皮厚一点、自尊心上因为屡屡的伤害而长出些老茧,反倒更吃得开。今日中国大出风头的一些人,想必就有此一优良品质。
扯远了,回到正题上。最近十几年来,美国心理学方面的新发现却告诉我们,表扬多了也会坏事、自尊心太强也有问题。简而言之,表扬──尤其是没有行为根据、不具体言及某一行动、只宽泛地讲小孩本身何其聪明、美丽、善良的这一类表扬──有以下之负作用:

首先,小孩远比很多大人想象的聪明,很容易就看出大人表扬中的言不由衷。而大人呢,对于落后的小孩还特别愿意表扬,以为这样便更能鼓励他。结果,小孩便发现,表扬是与落后联系在一起的,而且表扬很廉价、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寄托在里头、更象种工具。于是,当他自己听到这样的表扬时,根本没太把它当回事,也得不到什么在自尊心上的鼓励,反倒可能会反感。

其次,表扬及奖赏会压制儿童本来自发的对事物的兴趣,儿童做一件事会越来越变得只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和奖赏,而一旦失去了这些外来的动力,他们自己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知该何去何从。这一点在我所认识的很多中国的好学生身上不难看到。一路长大因为成绩好表现好,习惯了老师家长的大量表扬,逐渐,这些表扬和奖赏成了他们追逐的目标和行为的动力,而终有一天离开学校离开家了,没人表扬了,没有一个明确的奖励去争取了,生活的目标要自己来设定了,这才发现,自己从来没做过主,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于是,能做的就是继续随大流,大家都读研我也读一个,大家都考公务员我也考一个。

再次,对小孩自身特征的表扬(比如说聪明、美丽这种)会造成小孩对自身和生活的误解。小孩会以为聪明是最重要的,而努力不重要;而且聪明是天生的,努力也改变不了。有什么事情自己做得好,那是因为我聪明;如果做不好,那是因为我在这方面不聪明,再费功夫也没用。于是,小孩会回避挑战,只捡软杮子捏,遇到困难轻易放弃努力。
与以上两点相关,过多表扬的另一个负作用就是,这些表扬在小孩头脑中造成的他何其聪明、美丽的印象成了个小孩所背负的一个壳,成了他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为了保护这个印象不被无情的现实挑战(可小孩在成长过程中要面对的无知、无能何其之多呀),小孩们的选择就是回避、挑拣。

最后,过多的表扬还会让小孩产生一个误解,明明自己什么事情搞砸了,大人却无视这失败,反倒还大加表扬,所以失败是个极其可怕的事情,以至于大人们都在极力回避它。久而久之,小孩便会有对失败的恐惧、对挑战的回避。
另外,关于自尊心也有一个颠覆性的发现。以前总认为自尊心弱(low self-esteem)的人暴力和侵略性倾向更强,而自尊心强的人在成绩及日后的事业中更有成就。现在的发现却是,自尊心太强的人才更有暴力和侵略性倾向,而自尊心的强弱与成绩与事业也无显著关系。

当然,这些新的发现并不是说不要表扬小孩了。表扬还是要的,但要有方法,大概是这么三点吧:第一,表扬小孩所做出的努力而不是他的天赋。天赋表扬得再多还是那么多,况且,谁的小孩真有那么多天赋呀,连爱因斯坦不都说天赋只不过是百分之多少的努力云云。第二,要让小孩知道,智力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到底有多少是天生的,众说纷纭,小孩子不用操心),大脑也象肌肉一样,越锻炼则越强壮。第三,表扬要具体和真诚。明明字写得跟鬼画符似的,还一个劲夸如同王羲之再世,既骗不了自己也骗不了孩子。

第二章,The Lost Hours,讲睡眠对儿童发育的重要性。我本好睡之人,一直以来就注意到,我用脑越多,需要的睡眠也越多,而我所认识的觉少之同龄人,勤奋固然胜于我,但头脑,尤其是记忆力,则明显有问题。因此,在未知科学根据之时,我便已相信,睡眠虽然貌似浪费,实则对智力至关重要。当然,我的先见之明再一次被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所证明,而且,睡眠不仅对智力重要,对身体健康亦如此。这一章中所说的,则将此结论更进一步,指出睡眠对于儿童之重要更甚于成人。

现在儿童与青少年的缺睡已泛滥成灾,而其危害,不仅限于学习成绩与个性发育,也直接导致了少儿肥胖症与多动症的日益增加。睡眠之于儿童之重要有其脑神经科学之基础,关于慢波睡眠、快速动眼睡眠之不同功能、睡眠时神经元连结的加强、缺少睡眠导致身体吸收血糖能力下降并殃及脑前额皮质之“自制能力”、缺少睡眠对负责正面情感记忆的海马体影响大于储存负面情感记忆之杏仁体等细节,此处不赘述。只讲一个研究:以色列的学者让一帮子六年级的学生连着三个晚上各少睡半小时,另一组四年级的学生连着三个晚上各多睡半小时,三天后一做智力测验,结果四年级的学生表现比六年级的学生还好!这是什么意思?少睡一个小时的觉,两年的学白上!

总而言之,我有一个类比可解释睡眠之重要性。儿童之学习、成长如同盖一座高楼,需要有两个步骤:一是将建筑材料从别处搬运到建筑工地上来,二是按图纸将材料搭建、组合从而盖起楼来(至于建筑设计的图纸吗,基因中的遗传信息便是)。简单地说,儿童醒着的时候的学习是第一个阶段:将各种材料从搬到自己头脑中。而第二个阶段则是在睡眠中展开:虽然小家伙看上去啥都没做,其实大脑里却在将各种记忆搬运到各自该去之处、让神经细胞成长、在神经元之间建立连结。但对于今天的儿童们来说,可悲的是,这第一个搬运材料的阶段,对于父母而言是清晰可见的,对于商家而言,又是大有油水可赚的;而这第二个组织材料、搭建楼房的过程,对于父母而言,是不可见的,对于商家而言,是全无油水可赚的。于是,父母们跟商家你推我搡,齐心合力地将儿童本来应该用在第二阶段的时间挪用到第一阶段。结果,小孩子们的脑子变得象个乱堆乱放的建筑工地,越来越多的土木沙石等各种材料在堆积着,却没有时间被真正用来建造楼房。很多父母们看到的,只是人家孩子在一条弯路上走出了多远多远,生怕自己孩子落在后头,于是也赤着脚、沿着这条弯路、全家老小向前冲,没有想到的是,另有一条捷径,既可少花去那些个琴棋书画班的怨枉钱、又可让小孩多享受些童年的快乐、还能更有利于智力发展。

其实,要明白睡眠之重要性,父母们自己做个对比试验便可知。美国越来越多的学区在看到这些新的科学证据之后,将高中上课时间推迟了一个小时,立竿见影地,全区升学率就上升。

第三章讲小孩对种族差异的认识及家长在种族问题上应如何教育小孩,对中国人来说无甚用处。但有一点倒是对我现有认识的一个挑战。儿童对种族会有天然的识别力,而其识别之依据主要是肤色和面部特征。其实这倒也是人的认知中的一个惯习:对认知对象的分类,以简化信息。当小孩子看见众多的人时,最明显的分类依据就是肤色,分成跟我肤色一样的人和不一样的人。心理学家的试验发现,让一群白人小孩一半穿蓝衣服、一半穿红衣服,然后大家一起玩,但玩好后让大家各自选择分成两组时,结果蓝找蓝、红找红。这就是说,种族之形成还是有其生物(认知方面)上的基础的,并非完全社会决定。书中特地针对的是美国白人中产阶级家长想通过不提种族差异而营造所谓“种族无形”(race blind)的环境是错误的,家长不提,小孩自己也会注意到种族差异,且在此基础上形成种族偏好。

第四章讲小孩的撒谎。这是一个我尚未遇到的问题,但肯定会遇到。所有的小孩都撒谎,而大人辨别小孩撒谎的能力永远比他们自以为的要差,而且差的还不是一点点,基本上就是没能力。

关于小孩撒谎的新发现有以下几个。
一、撒谎开始得很早,一般小孩满了四岁时都已经开始尝试撒谎,有哥哥姐姐的,因为有坏榜样可学,上路得更早。四岁的小孩平均两小时撒一个谎,六岁小孩一小时一个。
二、小孩越是知道讲真话与撒谎之间的区别,就越愿意撒谎。所以,不要以为小孩撒谎是因为不知道什么是撒谎,长大了、知道了之后,就不会撒了。
三、小孩也很快知道被撒谎的感受,而且一开始都不喜欢被欺骗,倒是逐渐地学会,有些欺骗是可以接受的。
四、撒谎其实并不像大人想像的那么坏,相反,能撒谎倒是小孩智力发展上的一个进步,特别是当小孩能在没有现实经历的条件下,编造出一个故事,且挑拣出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这是不简单,不少大人都做不好。一两岁时就能撒谎、四五岁时就能把谎话编圆了的小孩,在学习成绩上比其他小孩好。再大点的孩子,还需要用撒谎来维持社会关系,就象大人一样。
五、怎么样才能让小孩少撒谎呢?是用狼来了的故事吓他,撒谎会有恶果,还是告诉他讲真话会有甜头?答案是后者更有效。小孩很容易知道撒谎有恶果(比如说以前大人处罚过他的撒谎行为),但强调此恶果,却只会让小孩学会更好地撒谎──重要的不是撒不撒谎,而是有没有被戳穿。小孩撒谎其实大多数时候是为了让大人不生他的气、让大人喜欢他。所以减少他们撒谎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们:做了坏事不要紧,只要说真话,大人才更高兴、更喜欢他。
至于小孩是如何学会撒谎的,很明显,从大人的言行中学会的。大人种种鼓励小孩撒谎的办法,不一一记载了,只提一点:小孩还搞不清,有时候是外界因素使得一个承诺无法兑现(比如因为电影改期了,所以周末不去看电影了),只要他发现一个承诺没有兑现,他就会认为大人是在撒谎。大人却没有意识到,这时候就需要道歉,且做深刻的自我检讨。

第五章讲对儿童智力的衡量和美国教育体制中的“天才班”,借鉴意义不大。总的结论是,儿童的智力可塑性很强,到十一二岁之前,IQ之类的测试无法准确衡量儿童智力或预测其发育前景,而另有证据显示,真正高智商的小孩反倒有些晚熟──到十一二岁大脑皮质才达到最厚,智力优势才表现出来。另外,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主导智力活动的大脑区域在移动。四五岁时进行智力活动所调动的神经网络与成熟后所使用的很不一样,所以这时候的聪明与长大后的聪明关系并不大。这些发现说明,现在美国很多地方(在新加坡亦如此)把五到七岁的小孩就分出天才班、普通班来的做法是瞎胡闹。而事实也证明,100个在幼儿园时被选到天才班里的小孩,到三年级时,有73个跟普通班小孩在智力上已经没有优势。

第六章讲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以前的看法是,有兄弟姐妹的小孩在社会技巧上会比独生子女更成熟,因为他们在与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动中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其实并无劣势(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而担心祖国前途命运的人们可以松口气了)。以前关于兄弟关系还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竞争主要是因为争夺父母的宠爱而起。现在的研究虽然没把这一点否认,但找到另一个远为重要的原因:兄弟争吵主要是因为没学会如何相处──不是个心理问题,而是个社交技巧的问题。那如何才能学会这些相处的技巧呢(主要是让老大学会)?很简单,跟同龄的小孩一起玩,且接受大人的正确指导。这其中最好的玩法就是shared fantasy play (共同想像的游戏?)。其他小孩与自己弟弟妹妹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任你怎么欺负也跑不到哪儿去,而别的小朋友就不一样,受了气人家就不跟你玩了。

第七章讲“挺硬级”们(teenagers)为何叛逆,以及家长到底该如何管束小孩。青少年们叛逆──或者说不听家长的教诲,去搞毒品、性、暴力之类的坏事──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青少年大脑的特殊结构使他们容易觉得无聊、总想寻找刺激、又没有足够的理性做出正确的判断。青少年们之所以总觉得无聊,主要还是家长的问题:一则老是让他们做些他们并不想做的事情,二则他们的时间总由家长来安排,久而久之,已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于是,忙的时候也无聊──因为忙的是家长要他们做的事情;闲的时候更无聊──自己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另外,青少年的大脑对轻微或中度的奖赏性刺激并无明显反应,只对强烈的刺激有反应;同时,其脑前额皮质的自控能力又较差,对风险也缺乏基于生活经验的感性认识,因此容易做蠢事。

既然小年轻们就这副德行,那家长到底如何才能稍微对他们有些管制呢?总结起来大致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在规则的制定上要民主。可以让小孩参与讨论、发表意见、提出异议、讲道理,这样既能鼓励小孩子们对家长说真话,又能让他们学会通过理性地讨论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这方面不要害怕孩子们提意见,甚至是争辩,其实在小孩子们看来,这种争辩是有利于亲子关系的。第二点,规则一旦商定下来了,就要丁是丁卯是卯、赏罚分明、一以贯之,不可朝三暮四。

第八章讲如何培养小孩子们的自控力。文章开篇介绍的是一个叫做Tools of the Mind的空前成功的幼儿园教学计划。就他们所介绍的,这种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别之处:小朋友们玩角色扮演游戏、还玩一些需要小朋友们控制冲动的游戏、通过自己制定计划来安排和指导活动时间和内容、如果是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则还让他们相互批改作业及批自己的作业。这些活动所培养的,主要都是小朋友的自控能力、抽象想像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扮演角色的游戏让小孩想像出眼前的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物体、人物、事件,锻炼的是小孩抽象想像的能力;让小孩制定计划、再通过对自己说话来用此计划指导自己的行为,则在培养更加高层的自我反思与控制的能力;而让小孩改自己和其它小朋友的作业,则让小孩学会比较、自我分析和用抽象的标准来进行评判。这些能力都属于由脑前额皮质完成的“执行功能”,小孩正是由于这方面功能的不成熟,所以才很难坐下来专注于一件事情、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抵御各种分散注意力的诱惑。
从这个例子,作者又谈到对儿童来说玩耍的重要性。对成年人而言,玩耍是休息,让精神放松一下,然后好再集中精力做正事。以前人们对儿童认知过程的看法也在沿用基于成年人经验的这一假设:儿童需要玩耍也是因为他们需要休息,要不然大脑会太累,学不进东西。但现在看来,恰恰相反,对儿童来说,玩耍其实是更重要的学习,学到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思维、社交与自我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没有这些基本的认知能力,知识是学不进去的。虽然基于课本的抽象知识的学习(认字、算数)之类的,也在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但还是不能取代玩耍中的学习,特别对于尚没有什么抽象思维能力的低幼儿。

第九章小孩的不友善的社会行为──各种类型的aggression。开篇便提到的一个新的研究发现就是:那些专门针对儿童所设计的电视节目(迪斯尼之类)看得越多,儿童反倒表现出更多的relational aggression ── 我把它叫做社交心机吧,即在与小朋友交往中拉帮结派、排斥异己、打击报复、飞短流长、等等八婆行为。其原因在于,这些节目虽然在最后有个正面的信息,但小孩往往注意不到,而注意到却是过程中出现的各个角色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还有,就是有些节目编得太次,里头有儿童不宜之言辞(”How do you sleep at night knowing you’re a complete failure?”)。

更有趣的一个发现是,父母吵架到底对小孩有何影响,儿童目睹父母间更多的争吵会不会变得更有反社会的倾向?大家的直觉似乎都认为这一联系肯定是有的。这也是对的,两口子之间动不动就要动刀子、喝农药,小孩看了一定没有好处。但现在很多家长的有一种处理方法却被发现适得其反:开始吵架后为了不让小孩子看见,特地将战场转移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这对小孩有什么影响呢?他们看到了争执的存在和开始,却没看到其解决。于是,学到如何吵架,却没学到如何解决纠纷。所以,如果吵架,最好的办法还是让孩子也看到大人间的争执是如何通过协商、让步而和平解决。当然,这个建议的操作性未必太强,因为很多夫妻间的争执未必是和平解决的,如果最后结束争吵的办法是一人掐着另一人的脖子把头给摁到马桶里,这种解决方式我想还是不让小孩看为好。还有一点,家长如果想演一场戏来展示给小孩争端是如何解决的,除非对自己演技很有信心,要不还是免试为好,小孩很容易看穿这些把戏。

还有一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就是体罚对小孩到底会有什么负面影响(除了屁股蛋上的巴掌印之外)?童年经历了不少血雨腥风的我,也很想知道我现在内心深处的暴力倾向(比如说我对“24”特别上瘾)是否真是那段经历所赐。结果,美国最近的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对比:白人家庭里,孩子挨打越多就越调皮捣蛋,而黑人家庭里,孩子挨打越多却越老实听话。什么原因呢?白人社区里视体罚小孩为大忌(虽然很多家长照打不误),所以小孩一旦被打,便自己觉得(也被别人看作)犯了滔天大罪,以至父母要祭出如此之猛药来痛砭,这一来,小孩便心理上觉得(也被同伴看作)是个十恶不敕的混世魔王,不再多做点坏事那简直对不起这个荣誉;况且,这种被大家认为最可怕的惩罚都经历过了,父母看来也就这两把刷子了,焉能奈何得了我?黑人家庭则不一样,大家都接受体罚小孩,小孩挨次打是家常便饭,并不会因此而被人被已另眼相看,因此反倒不会留下长久的心理印记。不光是黑人家庭,James Dobson领导的宗教保守社群里,有三分之一的家庭一周平均让小孩吃三顿以上的“竹笋烧肉”,但却没发现小孩挨打有什么心理上的负作用。从这些研究来看,大家还是要经常打打小孩,大家都打,打了倒没关系。至于我自己的暴力倾向到底来自何处,看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所幸现在有儿子了,又有打小孩无碍的理论指导,可算有施展之地了。

此章还讲到青少年何以变得越来越有社会心机。跟前头说到的给儿童看教育性电视节目和躲到小孩背后吵架一样,这一变化也多少是父母们为了培养好小孩而带来的适得其反的结果。为了让小孩学会与同龄人相处、学会社交技能、广结善缘,父母让小孩参加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结果今天的小孩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已远远大于过去,而当同龄的小孩在一起越多,相互之间拉帮结派、攀比争斗的机会就越多、动力也越大,小孩子们也越来越看重同伴的看法、而不在乎父母的管教。

第十章总算讲到个我现在就可以马上在乐乐身上试验的课题:儿童语言能力的培养。开篇便又提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研究发现:儿童看那些教幼儿学习语言的碟片(比如迪斯尼的Baby Einstein系列)越多,所学词汇就越少;而不看电视、或者是看看什么American Idol之类的非儿童类节目,反倒词汇量更大。

这一发现又触及了儿童认知领域里一个根深蒂固的误解:幼儿如果及早地接触不同的语言,就能给更多的神经元以刺激,促进其神经连结的建立与生长,使小孩获得理解不同语言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后学外语便容易;而如果不及早地给刺激,不被用到的神经元就会死去,以后再学这些语言就费劲了。所以,从打小一开始,Baby Einstein的碟片就播放7种语言中的不同语音元素给小孩听,促进小孩大脑的发育。

现在才知道,这个逻辑里有至少两个错误。首先,幼儿的大脑的确会在6到9个月时丧失刚出生时本来具有的对各种语音的敏感性。到6到9个月时,幼儿的大脑开始专向发展:只对母语(他们听得最多的语言)的语音(比如汉语中的bo, po, mo, fo)敏感,与识别此这类语音相关的神经联系也开始稳固、加强,而与此类语音无关、不常被用到的神经联系开始衰退。这种对外语中语音的不敏感,成年人都有体会。我每每在地铁上听到有人说泰米尔语时便很困惑,我所听到的完全是噪音,别说听出词语或句子的始终,就连有哪些基本语音元素都分辨不出。这就是因为大脑对这些语音根本没有敏感性,而只是把它们笼统地作为不可识别的噪音处理。

但现在的发现却是,婴儿出现这种对母语的“锁定”并不是坏事,反而会有利于以后语言能力的发展。至于为什么,书中未言其详。

更重要的一点是,即便给婴儿放Baby Einstein的碟片,让他们听不同语言中的语音,婴儿却其实完全不会识别这些语音,而是把它们当作象摩托车的引擎、小狗的叫声一样的噪音来处理。为什么呢?现在认为,婴儿对语言的学习是要看着人脸才能进行。因为婴儿很大程度上要借助观察人嘴的运动来学会一个语音何时结束、下一个何时开始。

而那些幼教碟片中所没有的正是人脸,于是那些声音对于婴儿来说便不再是人说来的话,而是背景里的噪音。相反,如果婴儿看的是《越狱》,里面的讲话声经常还是跟人脸联系在一起的,婴儿反倒还能学到点。

但即便把碟片里的声音配上人脸及嘴巴的运动,看电视仍然不是教婴儿学语言的办法。婴儿学语言最有效的是通过与人的互动、交流。

这里又涉及到另一个关于婴儿学习语言的误解:只要给他多听,他多少能记住点,对他学习语言也会有好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父母从怀孕开始,便对着胎儿(婴儿)象唐僧似地喋喋不休。多听有益这一点大概也没什么错,但现在的新发现是,这方面证据并不确凿,相反,真正要紧的,不是婴儿听了大人讲多少话,而是大人听了婴儿讲多少话。也就是说,大人应做的不是一个劲地给婴儿念经,而是注意聆听婴儿讲的话,并尝试以此与他们交流。

心理学家的试验发现,如果大人对婴儿的目光、动作和发声注意观察,并及时做出反应(比如婴儿看着某个玩具,便对他说这个玩具的名字;婴儿完成某个动作便夸奖一句;婴儿每发出一个声音(当然,打屁、打嗝之类的不算)就抱抱摸摸他),婴儿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便会有明显的长进。这种互动让婴儿知道,发出声音就能让大人注意,因此理解出声交流的意义、从而愿意尝试讲话;同时,他听到声音也与他所看的物体或所做的动作联系起来,使他知道这个声音跟这个物体、动作有某种联系。

虽然这时候的婴儿完全不会讲话,而只是发些没有意义的音,但如果大人假装能听懂,而且对婴儿的发声做出正面的反应(回个话、摸一摸),婴儿便已经得到某种鼓励、在发展认知能力、且能从大人的说话中学会些东西。

这里先讲讲婴儿学发声的四个阶段。刚出生时,因为喉腔声带等各处的肌肉还未发育,婴儿能做到的,只是闭着喉咙用一点点气息震动声带后部,发出些“半共鸣元音”(quasi-resonant vowel)(大概就是乐乐发的呜咽之声和“阿咕”之类的声音)。到了五个月左右,第二个阶段开始,婴儿可以充分打开喉咙、用气息带动声带发出全共鸣的元音。很快,婴儿就开始第三个阶段:发出些辅音、元音组合不完全音节。这通常是从ba或者da开始。最早在6个月时──但通常是在9个月时──婴儿开始能发出一些完全音节。完全音节与不完全音节之间的区别,我没有个感性认识,从作者的描述来看,不完全音节是未将辅音与元音的拼读连贯、迅速的完成,而是两者有些脱节、且后面的元音有点变形。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乐乐似乎早在五六个月的时候就能发完全音节了。

过了学发声阶段后,婴儿开始讲话了,又有什么因素影响其语言学习的进度呢?这里倒没什么出人意料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就是“指物说话”:当婴儿看着某个物件时,跟他讲那是什么。但父母经常会犯两个错误:一是越俎代疱,不是等婴儿自己注意到某个东西、出现对那个东西的好奇心,而是胡乱点着东西给小孩看。第二个则是听到婴儿发声时,尝试猜测他说的是什么,然后把这个东西拿来。其实,很多时候,婴儿并不是想讲什么,而只是在练习发音;而他如果此时正拿着或看着某个东西在练发音,父母该做的不是去猜测他到底讲的是什么,而是去告诉他,这个东西叫做什么。

另外,还有些帮助儿童语言学习的方法。一是运动吸引,即在教孩子一个物体的名称时,把此物动一动,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过此法到小孩15个月之后便无效。另一个是多人发声。小孩如果只从一个人口中听到一个词,很难学会,只有听到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音质、语调讲这个词,方能从差异中找到此词音的共性,从而学会。再一个就是要帮助小孩在辨别事物时建立“形状侧重”(shape bias)。我们用一个简单的词“狗”指称大小不一、毛长毛短各种狗,对于小孩来讲,如果他注意大小、毛发的长短、颜色等特征,便很难搞清楚,到底什么东西可以叫“狗”。而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就是只注重形状,因为这往往是同一类物品共有的特点。研究发现,用各种玩具教小孩识别形状,便可以大幅提高小孩所知之物品名称的词汇量。

当然,说到最后,还有个问题:小孩学说话早,对以后的智力发展尤其是语言能力真有好处没有?目前的结论是,好处是有的,但说话晚的孩子也完全可以以后赶上来。在小学之前,小孩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很不稳定,也很难预测。

好,至此总算写完。

如何运用五脑体系

智力脑

知识点:大脑的可塑性

大脑神经元的连接,叫做“神经元突触”。人类的大脑共有860亿个神经元和约1000万亿个突触。在人生命的第一年,在新鲜刺激的作用下,神经元以每秒700~1000个的惊人速度建立着新连接。3岁时,连接的数目达到峰值,甚至超过了成年人。在这之后,很少被刺激到的突触会削弱甚至被裁剪掉,就是突触削减(synaptic pruning)。一旦某个突触成功参与某个大脑功能的运作,它就会受到强化;相反的,没有用到的突触就会变弱,最终被剪裁掉。这就如同森林中的小路,如果没人走,时间长了就荒废了。这就是神经可塑性的最基本表现。

这也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很多脑科学家认为人类智力的差异,所谓的“笨孩子”和聪明孩子的差异,其实是神经网络的效率的差异。脑网络回路的发达程度,信息传递的速度,决定了一些重要的智力差异。

尤其是在生命的前几年,孩子大脑的很多区域还没有形成特异化的功能,相应的皮层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就意味着如果你对大脑进行相关训练的话,孩子的大脑达成很好的学习效果会更加容易一些。

应该怎么做?

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以及具体行为的刺激,尽可能帮他建立有用的神经元连接,最好是形成强大的神经网络,这样孩子的大脑会更高效。

1.利用空间类游戏刺激大脑

空间智力是对孩子很重要的认知能力,它是数理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STEM教育的核心之一。虽然空间智力会受遗传影响,但是脑科学告诉我们,空间智力的可塑性很强,可以靠后天练习来提升。

让孩子多玩建构类玩具(construction toys),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精细动作、发散性思维、语言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建构类玩具是孩子可以利用这些玩具搭建各种各样的形状的玩具,比如积木类的乐高,拼接类的磁力片,棋类,甚至是有关空间折叠和变换的电子游戏。只要可以让孩子自由组合出各种形状,都可以达到玩建构玩具的目的。如果你要给孩子买玩具,建构类玩具是一个明智的投资。

另外,无论孩子玩哪种玩具,你都可以加上空间词汇和孩子聊天,“你把这块积木倒转过来试试看?”运用空间词汇多沟通,帮助孩子空间认知升级。

2.用推理技巧教孩子乘除法

数学开始的学习必须是具象的,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解决具体的问题。一般6岁以下的孩子,是不会算乘法题的,你问他三乘四等于多少,他可能回答不了。但是,如果你告诉他这个故事:兔子村有3个兔子窝,每个兔子窝可以住4只小兔子。圣诞节的晚上,所有的小兔子要去一个大房子里庆祝,你一共要在大房子里准备多少盘子呢?注意,每个小兔子手里要有一个盘子。

这个故事可不是瞎编的,科学家真的拿这个故事去问了一百多个五岁到七岁的孩子。他们在纸上画出了3个小房子和 1个大房子,然后再给孩子一些圆纸片当盘子,让孩子动动手,摆到房间里看看。结果发现,就算这些小孩连加减法都不会,更别说乘法了,单靠推理和数盘子的个数,超过六成的五岁小孩能做对这道题,所有6~7岁的孩子都做对了这道题。

把乘法题用简单的故事来包装了一下,竟然能帮助5岁的孩子,理解他本来要到7岁才能会学的数学概念。而且,孩子在这样的题目中学会了推理、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这比单纯让孩子背“三四十二”这样的乘法口诀,要有意义得多。

3.户外活动提供多样刺激

户外其实有不少类型,有大自然型的海边、爬山、草原,也有室内的博物馆、水族馆等等。孩子课本上看的、抽象的东西可以和实物对应了,也是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好时候。

注意:
不需要追求非常新奇非常高端,不是一定要出国,一定要名胜才行。对孩子来说,能有户外活动,能有你的陪伴就好。
你的陪伴最好是有准备的、高质量的陪伴。准备好应对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没有问题,你要引导他去问问题,多讲解。例如,博物馆里面能动手的东西,能看见的神奇的小实验,就非常吸引孩子。

对年龄小的孩子,每次户外活动都是神奇的经历,都有新发现。对于大的孩子,抽象知识和具象东西要开始相互验证了。对我来说,激发好奇心,学习事物之间新的联系就是最大的收获。大人的话语应该是:永远鼓励思考,鼓励探索。当时看不懂的,大人也不知道回答的,回家查资料。孩子喜欢这种“学习研究”的实践。

运动脑

知识点:运动对智力、情绪、语言、创意都有影响

孩子运动脑的发展,对智力、情绪、语言、创意都有影响,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能提升婴幼儿早期的认知能力。

如果你帮助孩子发展运动能力,他不仅仅是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也会变得更聪明,更善于跟其他小朋友打交道。比如,孩子在团体运动中,能学会情绪能力、社交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有氧运动的帮助也很大,有氧运动是时间长、强度适中的运动,对大脑的好处和对心肺的好处一样大。有氧运动增加大脑肥料,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能让大脑更聪明、更茁壮。

应该怎么做?

  1. 不要用学步车

孩子刚开始学坐爬站走,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这都是他获取新刺激的必要手段。注意,站立训练不要用学步车。学步车会阻碍孩子的平衡能力发展,如果宝宝站不稳就扶一下学步车,大脑反而得到了虚假的平衡感,学习了错误的走路方法。

当孩子失去平衡,他第一个想法是扶一下学步车,而不是靠自己身体来调整。所以如果用了学步车,其实是剥夺了孩子运动系统和大脑认知的锻炼机会。而且,学步车还会阻碍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过度依赖学步车,孩子的腿部肌肉得不到适当的锻炼。学步车会给孩子虚假的安全感。孩子用了学步车,以为他已经会走路了,结果孩子扶着学步车到处走,就更容易出事。

  1. 雾霾天的室内活动

在室内也可以运动,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跳绳、拍球,小一点的孩子你想办法设计一点好玩的活动。
比如“推小车”:孩子趴在地上,双手撑地;你抓着孩子的腿,让他用双手“走路”,假装你在推车;想增加趣味的话,还可以在孩子的背上放玩具、放好吃的,运到他想去的地方。
再比如“火车过山洞”:你利用家里的物品设计障碍,用桌子当山洞,用被子当山坡,用地垫当火车道,让孩子当小火车,钻山洞、爬山坡,在轨道上奔跑。

语言脑

知识点:敏感期

江湖传言2~3岁是学习口语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甚至还有吃饭关键期、画画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做父母的就要抱憾终生,因为这意味着错过了孩子发展的机会,输在了起跑线上。

事实上,科学家不说“关键期”,而是用“敏感期”这个概念来描述孩子的最有利的发展期。并且,敏感期的时间跨度也比较长,拿口语来说,并不是某些机构鼓吹的2~3岁,而是可以到7岁。小孩子学母语,他不需要背单词,背范文,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这是语言的习得(acquisition)。而学一门外语,是语言的学习(learning),是费力低效的,要背单词、语法。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长大,过了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孩子学习模仿语言的能力减弱了。所以,孩子学语言,晚一点不如早一点

不过,这不代表7岁后学外语就抱憾终生,只是学起来费力些。好消息是,神经可塑性恰恰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后天训练提升能力。研究表明,玩乐器可以延长语言敏感期。一项跟踪研究发现,让孩子学了3年的吉他或长号之后,他们阅读的词汇量上升了。

应该怎么做?

1.绘本指读

你伸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给孩子读出文字来。指读的好处是,强调了孩子的字形意识。因为这时候孩子刚开始识字,先要有“字形意识”,也就是意识到,字跟字不仅意思不同,形状也不一样,每个字都有对应的发音。有了字形意识,他才开始慢慢发展出区分和记忆不同字的能力。

2.让孩子讲故事

给孩子听故事和读故事,是增加孩子的信息输入,让孩子自己讲故事,则是把输入转化成输出了,这就是一种记忆的提取,也是一个小考试。讲故事的能力代表学龄前儿童发展的一大进步。孩子大概3岁时,他已经渐渐可以应对生活中一系列复杂的事情,他对世界、对别人的理解、思维的整合能力都发展了,你会发现孩子开始可以自己讲故事了。

你不用等到孩子能自己编故事了,或者孩子能完全背诵一个故事了,才让他讲故事。当你给他讲完一个故事,或者读完一本故事书,或者生活中遇到的事,都可以让他再来给你复述一遍。

讲的过程,要多给孩子提示线索,帮助孩子把故事顺下来。怎么给线索呢?

邀请孩子给故事添加细节。孩子在复述一个故事,回忆不起来的时候,你就可以问一些细节,引导他回忆,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给故事添加细节。

利用线索帮孩子把思路拎到故事主线里来。问一些线索性的问题,帮助孩子更好地回忆故事的主线内容,还能锻炼他们对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能力。

3.早早戒掉宝宝语

低估宝宝语言理解力的一个表现是,一直给宝宝讲一些语法简单、口语化过重的“宝宝语”。比如,宝宝手被烫到了,就说:“宝宝疼疼,妈妈吹吹。”其实,如果你家宝宝已经可以听懂很多语言了,正确的做法是,试试宝宝可不可以理解更复杂的句子,你说:“宝宝,你的手是不是被烫到啦?妈妈来给你吹一吹?”如果你发现宝宝伸出手,正确回应了你,说明他其实已经具备了理解复杂语法和词汇的能力。研究发现,给宝宝说一些正好符合,甚至,比宝宝当前的理解水平稍稍高一点的词汇和语法,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是最好的。

研究发现,爸爸带娃孩子语言发展更好,可能就是因为妈妈倾向用“娃娃语”跟孩子说话。爸爸则喜欢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说话,比如爸爸会直接说:“你来吃饭,然后去睡觉。”这样说话孩子一开始比较难理解,但同时逼得他们开动脑筋,去分析、猜测最后掌握更复杂的句子,和更多更难的词汇。所以父亲带出来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更强。爸爸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帮助甚至可以持续影响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

创意脑

知识点:大脑默认模式神经网络

当你发呆、出神的时候,大脑仍有脑区在忙碌,这就是大脑默认模式神经网络。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就像电脑的后台,当你的注意系统放松的时候,它还在运作,把你过去积累的知识库重新组合成有新意的信息,让你收获灵感一现。

默认模式网络告诉我们大一点的创新,需要放松的大脑,充足的知识储备,对当前问题的牵挂,还有一定的随机性。

所以,创意可以锻炼,你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基础,也需要刻意激活想象力。我给你介绍了很多锻炼创意脑的小游戏,比如发散性思维游戏、联想性思维游戏、反事实想象思维游戏,帮助孩子在想象中学会解决现实问题。

应该怎么做?

加拿大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那些动作协调性好,反应又快又跟得上节奏的人,脑部的胼胝体发育得更好。胼胝体是一束神经纤维,直接连接我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它是一个勤快的协调员,让不同脑区更好地合作。我们大脑完成的几乎所有的任务,包括打篮球、游泳等运动,都需要左右大脑的联合工作,这需要胼胝体的帮忙。

所以,我推荐各位爸爸妈妈让孩子练习乐器,这能促进胼胝体的发育。孩子在练习乐器如钢琴、竖笛的时候,要看谱,要听音,要协调双手的动作。这一过程中,负责听觉、视觉、动作等不同功能的脑区不断在“协调员”的帮助下合作,“协调员”胼胝体本身也因此变得更强大。

情绪脑

知识点:脑区发育不均衡

孩子动不动就哭闹,是因为他的大脑发育不均衡,情绪激发的脑区先发育,但是控制情绪、解读情绪的脑区(皮层)后发育。当你理解儿童大脑的发育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你就更能管理孩子的情绪了。

应该怎么做?

1.做情绪的翻译师,反复地念叨
当孩子发脾气时,你可以充当孩子的“理性前额叶”,帮助孩子描述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并且学会反思自己,同时体验他人的感受。

2.耐心,再耐心一点
当孩子无法抑制冲动,自控力不足,是因为成年人和孩子在处理自控上运用了不同的脑区,孩子要发展出成年人的自控力需要时间。作为孩子的理智脑,你在外部环境上要帮助孩子降低冲动的诱发条件,通过替代方案,帮孩子转移冲动。并且,建立起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不要怕叨叨,反复去提醒孩子。

3.当孩子的脚手架
很多孩子发脾气是因为有畏难情绪,容易受挫。你可以用到搭“脚手架”的方法。
给孩子搭脚手架(Scaffolding)。脚手架是建楼的时候,那些提供临时支持的支架,一般是先搭一层脚手架,再盖一层楼,搭一层盖一层,等平楼变高楼了,再把脚手架拆下来。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了,孩子的发展跟建楼很像,我们爸爸妈妈就像脚手架,当孩子正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给他大量的支持,等孩子的能力上来,他们可以做到本来做不到的事情了,这时候我们也该撤开支架,让孩子独立了。

主要有三个步骤:

先引导孩子思考困难,定义困难;
然后引导他把困难拆解成可以消化的小目标;
最后,不论孩子成功还是失败,把关注点放到鼓励他解决问题上,而不是批评。

4.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科学界普遍相信,模仿是孩子学习情感反应模式的重要途径。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就应该积极敏感地回应孩子,鼓励孩子体验他人的情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孩子有善意的行为。

年度复盘:五脑体系核心原则

基于大脑的发育特点和规律,这一年我挑出了你最关心、以及我认为对于孩子的未来至关重要的能力,概括为五部分:智力脑、情绪脑、运动脑、语言脑和创意脑。

这是我和一批科学家朋友构建的新型儿童教育体系,它基于脑认知科学,而非伪科学和迷信;以循证为导向,而非经验主义导向;以家庭为单位,而非单单教育孩子;侧重培养孩子的底层核心能力,而非传统的学科能力。

今天,我将带领你回顾五脑体系,每个脑一个底层逻辑,掌握这五大核心逻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你能从容阔步,稳健前行。

1.「智力脑」:大脑有可塑性,给孩子提供适宜的“刺激”

有效提升孩子智力的最基本方法,是你给孩子塑造的微环境。你有没有给孩子充分的学习和经历,让他的大脑得到适宜的刺激。刺激,是增强大脑的驱动力。比如陪孩子看绘本,是视觉系统的刺激;带孩子听音乐,是听觉系统的刺激;跟孩子做运动,是对运动系统的刺激。

经常被刺激的脑网络的突触会被加强,这就是大脑的“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的过程就是提供刺激、培养孩子大脑的过程。这可以说是育儿最重要的科学原理之一,它不仅会决定孩子的智力,也会决定孩子在情绪、运动等各方面的发展。

我在课程中例举了各种用正确的刺激来帮助孩子的大脑发育的方法。比如,户外的鲜活刺激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好奇心本质上是整合新信息的能力,是进化安排好了的学习机制。又比如,给宝宝读看故事、读故事、演故事,利用不同形式的刺激,让宝宝大脑里对故事的记忆更稳固。

点击回顾部分「智力脑」知识点:
004|运用三个方法,让孩子比你更聪明
007|什么是靠谱的智力提升法?
054|掌握三个思维方式,让孩子爱上数学
074|家长“扮演”智力脑,锻炼孩子自控力
084|聪明的标签不重要,多元思维更重要

2.「情绪脑」:整合理智脑和情绪脑,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孩子闹情绪,是很多家长最大的烦恼。其实,孩子的大脑发育不均衡,情绪脑比理智脑发育得快一些。当你理解儿童大脑的发育特点,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你离情绪管理大师又近了一步。

经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知道,当孩子控制不住脾气,哭闹打人,是因为他们的情绪脑比理智脑发育得快,理智管不住情绪。当孩子发脾气时,你可以充当孩子的“理性前额叶”,用“情绪三步走”来引导孩子“描述情绪”、“思考情绪”、“反思情绪”。语言是思考的外衣,教孩子多用语言描述情绪,用语言带动理智脑的发展。然后呢,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分析情绪发生的源头,并且学会反思自己,同理他人的感受。

你也应该知道,当孩子无法抑制冲动,自控力不足,是因为成年人和孩子在处理自控上运用了不同的脑区,孩子要发展出成年人的自控力需要时间。想让2岁的宝宝控制冲动,不去碰吸引他的玩具,这是不切实际的。作为孩子的理智脑,你要考虑到孩子的发展水平,在外部环境上要帮助孩子降低冲动的诱发条件,通过替代方案,帮孩子转移冲动。并且,建立起规律的日常生活习惯,不要怕叨叨,反复去提醒他。

点击回顾部分「情绪脑」知识点:
002|坚持这三步,搞定发脾气的娃
059|家长出马,帮宝宝打破入园哭闹魔咒
080|如何让孩子学会非暴力沟通?
086|怎样科学培养孩子的“情商”?
127 | 宝宝脾气倔:认知灵活性不够

3.「语言脑」:浸入式学习,晚一点不如早一点

不论是对于识字或是外语学习,我给你的一个建议都是:趁早。

语言的习得是被环境塑造的,如果环境每天给你大量语言类刺激,你大脑的语言中枢就会被这些刺激所塑造。

不需要等孩子掌握了母语之后才开始学外语,而是越早让孩子暴露在双语环境里越好,这也叫“浸入式学习”,就是让孩子浸泡在外语环境里,像学母语一样自然而然地吸收外语。这比长大以后再用背单词、记语法的方法学习外语有效得多。

识字也一样,关键不是你孩子几岁开始识字,而是他学会识字的方式是自然的,还是机械的。孩子的大脑不擅长抽象学习,如果用填鸭式或者背诵式来学习语言,硬逼着让孩子死记硬背单词,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浸入式学习”的一大特点是,家长和孩子之间有丰富的互动,这种“玩中学”的学习方式,是具象式的学习,符合孩子大脑的生长规律。就算面对大量信息,孩子一样能吸收得更快,记得更牢。如果你为孩子创建了一个丰富的文字环境,让他经常自然地接触到文字,在一个好玩、互动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会了文字。那你孩子以后就会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他的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就会相互促进,一起飞速增长。

点击回顾部分「语言脑」知识点:
010|孩子学外语,多大最合适?
011|教你三招亲子游戏,玩着学外语
035|如何用诗歌陪孩子过端午?
044|怎样帮助孩子识字?
156|年度复盘:培养外语小达人攻略

4.「运动脑」:四肢发达,头脑不简单

四肢发达,头脑可不简单。孩子运动脑的发展,对智力、情绪、语言、创意都有影响,注意咯,这里的“运动”,不单指在运动场那类型的狭义运动,而是泛指人身体所有部位的任何动作。运动技能跟社交能力,认知和语言是同步发展的,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如果你帮助孩子发展运动能力,他不仅仅是会变得更强壮,而且也会变得更聪明,更善于跟其他小朋友打交道。

在运动脑模块,你已经知道精细动作、粗大动作、有氧运动、团体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精细动作和粗大动作能提升孩子的认知和创造力。有氧运动能增加大脑肥料,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浓度,让大脑更聪明、更茁壮。团体运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合作和分享的能力。我介绍了不少可玩好玩的小游戏,培养运动脑没有捷径,赶快动起来吧!

关于运动脑,我还希望你记住这些隐藏知识点:
轻轻摇晃宝宝(注意动作一定要轻柔!)能适当刺激孩子的前庭系统,锻炼平衡感。
鼓励孩子做手势能促进孩子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的发展。
充足的户外运动能降低孩子得近视的发生几率。
多运动甚至能改善孩子的多动症倾向,减少孩子的问题行为。
点击回顾部分「运动脑」知识点:
020|四肢发达,头脑就简单吗?
025|孩子学走路慢怎么办?
039|如何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
041|有氧运动怎么玩?
093|预防近视的秘诀:户外运动

5.「创意脑」:创意可以刻意锻炼,激发大脑默认模式网络

一些人认为创造力不需要教,只需要保护。在创意脑板块,你知道真正的创造力也需要被引导、被锻炼。当你发呆、出神的时候,大脑仍有脑区在忙碌,这就是大脑默认模式神经网络。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就像电脑的后台,当你的注意系统放松的时候,它还在运作,把你过去积累的知识库重新组合成有新意的信息,让你收获灵感一现。

所以,创意可以锻炼,你需要积累一定的知识基础,也需要刻意激活想象力。我给你介绍了很多锻炼创意脑的小游戏,比如发散性思维游戏、联想性思维游戏、反事实想象思维游戏,帮助孩子在想象中学会解决现实问题。

说到“创造”手段,你最常想到的大概就是音乐和绘画。音乐和绘画有跨文化性和普遍性,你可以在节奏和诗词韵律中浸润的孩子,也可以在画画中引导孩子理解时空概念。孩子的“创造”千千万万,有一个原则我希望你坚守:不求功利性,保护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

点击回顾部分「创意脑」知识点:
001|大脑“暗能量”,打开创造力
032|运用联想性思维游戏,培养创造力
047|分类法,打开孩子想象力的钥匙
103|如何给孩子科学的绘画启蒙?
114 | 孩子天生会演戏,打开创造力的利器

回顾五脑总原则

总的回顾五脑体系,每一个脑都非常重要,希望你不要对五脑有偏科培养。同时,我希望你能认识到各个能力发展的大概规律和时间点,这样你才不会焦虑,不会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或者是对孩子的滞后没有觉察。

建议:如何开发孩子的音乐潜力

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觉得小孩学音乐,那不就是把乐器买好,找个老师上课吗?这其实是一个不正确的认知,很多孩子学琴学得痛苦,也正是因为这个起步不对。严伯钧在精品课《如何开发孩子的音乐潜力》中,分享了3个让孩子爱上音乐的方法。

第一,在家庭当中制造音乐的氛围。严伯钧表示,不要把听音乐当成是一个很特殊的事情,要经常在你家中能够有各种各样的音乐环境,让孩子习惯于音乐的陪伴,刺激孩子对音乐的认知。

第二,用好音乐刺激孩子学音乐的欲望。要让孩子常常听到音乐是第一步,听什么也很关键。想要让孩子学古典音乐,你要让孩子暴露在大师作品的音乐环境当中,建立他的好奇心和审美标准,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严伯钧说,对于刚开始学乐器的小孩来说,他早期练的练习曲,其实是非常枯燥无味的东西,所以,在家中听什么,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如果能让孩子知道,通过枯燥的基础的练习之后,自己可以演奏出来非常优美的音乐的话,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激励。相反,如果你直接把孩子送到老师那里去学琴,对孩子来说,这就成了一个苦差事,很难坚持下来。

第三点,通过听音乐,观察孩子的音乐偏好。人对音乐是有偏好的,在学乐器之前,你不光是要给孩子听音乐,还要从中观察你的孩子喜欢什么样的音乐。有的孩子觉得钢琴曲特别优美,有的孩子听到小提琴协奏曲就很陶醉,如果你发现孩子喜欢某些特定乐器音乐的话,很有可能,他就是对这件乐器的音色特别敏感。

严伯钧总结,在孩子开始正式学习音乐之前,一定要建立他对音乐的感性认知最好能够激发起他对音乐的兴趣

和孩子一起学习与时间做朋友

楼夷: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各种境遇,也许有人陪伴,也可能独自一人。我希望我的孩子,不用依赖太多外部条件也可以从容地过好日子,并感受到生活的喜悦。

只要是家里有在上学的孩子,父母常会讨论课外班。除了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为升学做准备,课外班还有另外一个功能——管住孩子。

“学习都是反人性的。”在我女儿刚刚入学的时候,一位朋友给我传授经验,“不能指望孩子自己学习,老人也看不住,必须得有个地方去。”也因此,无论是平时放学后还是周末,即使家里有人,大家也会送孩子去托管班或者课外班。按照朋友的说法:“至少比钻被窝看电视好得多。”

我是不太情愿把孩子托管到课外班的。一方面,这样做并没有减轻家长的负担。家长平时工作也很辛苦,周末为什么不能睡个好觉,还要陪着孩子奔波在各种课外班的路上呢?另一方面,我不觉得孩子无法自己学习。

我自己就是个例子。从小学开始,我就自己起床,自己做早饭,自己整理房间,临出发前到爸妈的房间,抓住还在睡觉的妈妈的手,给我的作业本签字,然后再上学去。我高中的时候开始流行请家教。因为我数学成绩一般,家里也想过请家教。我觉得这样一则侮辱我的智商,二则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坚决不同意。最后是靠拼命刷题和请教老师来解决。

当然,时代不同了,我孩子也不是我。不过,如何规划和管理自己的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门终身受益的技能。尤其是现在小朋友学业压力还不大,正好先尝试起来学习如何与时间做朋友。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步步来。

第一步 学会等待

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有自控能力。小朋友一般没有耐心,想要什么就立即要得到,很难坐得住。

有个著名的心理实验叫做棉花糖实验,讨论了自控能力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学教授Walter Mischel对其附属幼儿园的近600个孩子做了实验。实验一开始,研究人员就在每个孩子面前放一块棉花糖,并且告诉他们,如果不立刻吃这块糖,过一会他们就可以再得到一块糖作为奖励。研究人员然后离开房间,15分钟再回来。

研究人员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坚持住没有吃糖,也就是研究人员所说的“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实验人员跟踪了这些孩子的发展轨迹,发现那三分之一忍住没吃糖的孩子,在学业和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更好。根据一系列实验,Mischel教授总结出,自控力强的孩子更容易成功。经过更多的研究,研究小组在1992年进一步指出,5岁是发展延迟满足能力的分界线。除此之外,很多孩子在8-13岁期间都可以发展出一定的延迟满足能力。

这个实验影响广泛。因为此前人们多会把成功和智商或其他先天因素联系在一起。自控能力或者说“延迟满足”能力则不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的。

其实家长并不需要刻意训练孩子的自控力,因为生活中本来已经有不少锻炼机会了。比如幼儿园午餐的时候坐在椅子上等着分饭,或者排队等着洗手。又比如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能随便插嘴,而是要先等人家说完。总之,作为家长,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和大人遵守同样的规则,而不是忙不迭首先满足孩子的要求,就已经是在训练孩子了。

第二步 建立日常流程

让孩子延迟满足的的前提是信任——相信等待会换来他想要的结果。这种信任不是凭空来的,而是建立在日常规则或流程上——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然后会发生什么,孩子就比较放心,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安全感。

同样,孩子放学回家后,也可以事先规划一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里有几个要点:双方先商量,听取孩子的意见;计划不能太细致,要给孩子灵活发挥的空间;计划做好要广而告之,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同和支持;最后计划要通过表格、白板等方式展现出来,让孩子每天都看到。

我们家每天的流程很简单——先吃点心,然后做作业,做完作业就是孩子自己的时间。我们把这个计划做成表格,挂在墙上。做完一项就打一个钩。最近大家都犯懒,有段时间没打勾了。但是这个流程大家都很熟悉,即使忘记打勾也一直按照流程在做。

第三步 拒绝电视和游戏,培养恰当的休闲活动

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孩子怎么利用空余时间呢?我只有一个规定:不看电视或不玩游戏。在没有家长帮助和监督的情况下,小朋友很难有能力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节目,更难抵御电视和游戏的诱惑。小学低年级阶段正是培养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一旦沉迷于电视和游戏,就很容易耽误了。

这方面家长也需要以身作则,创造一个氛围或者说榜样。如果爸妈每天看电视、打麻将,却要求孩子去学习,恐怕是不成的。

和拒绝一种休闲方式同样重要的,是提供其他的休闲活动选择。我们家经常一起做的事情有三样:看片、看书和爬山。比如,我的孩子周末没有任何课外班。每逢周末,全家一觉睡到大天亮,然后一起去吃早午饭。在咖啡馆里,看书的看书,听有声书的听有声书,写文章的写文章,混一个上午。

这也算给孩子一个榜样,如何以学习的名义放松,或者说如何放松地学习吧。我不觉得大家都得把每一分钟都过得那么有意义。那样太累了。但是,至少可以让孩子理解,生活中带来欢乐的事情很多,而且电视节目和游戏不是一个必需品。

第四步 设定每周课外班的总时间,并且把它变成硬约束

以上三步都是打基础。到了第四步,才真正进入时间的规划和管理。最重要的是确定时间总预算的硬约束。

一般来说,孩子、尤其是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花多少时间上课外班都是由家长决定,但是没有硬约束。这就像一个没有工会的企业家,老是不由自主地想要争分夺秒地使用这些时间,然后软硬兼施让孩子去上课。小时候孩子还听话,到了高年级,孩子也忙了,自主意识也强了,双方的冲突也自然增加了。

我决定反其道而行之,一开始就让孩子参与决定,一起把总时间定下来。

我和女儿商量后,最终确定每周课外班是三个课时。一节课通常为1到2个小时。所以,一周总共有3到6个小时用于课外班,其中包括来回交通。决定好时间后,我们就不会再增加课时。这之后我偶尔看到其他课外班,也会眼馋问她上不上,但是一句话就被打回来了:“可以。只要把现在的课停掉。”

第五步 根据兴趣和重要性来选择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去真正思考,到底什么才是最需要的和最想要的。我认为这是确定总预算最大的好处。

以前可能机构忽悠一下,或者听别的家长推荐,我们就决定报班了,但是现在就得好好盘算。选择的标准首先基于孩子的兴趣,其次最好是平时不上课也能够参与的。这样的话,就可以延长相关活动或者领域的学习,而不只限于每周一两个课时了。

我们两个人越讨论越深入,从上课外班到底有哪些好处,到为什么要上学,从小学一直谈到大学毕业之后干什么。

“我上完小学、中学、大学以后要做什么呢?”最后,孩子问我这么一个问题。

“那需要你在学习的过程自己找啊,看看自己到底喜欢干什么,有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幸运的话,你在大学毕业后就能找到自己的真爱。”

“什么是真爱呢?“

我看着自家只肯和好朋友一起外出的宅女,说:“就是没有好朋友陪你一起参加,你也乐于参加的活动。”

我们母女讨论的时候我也在想,到底什么活动能够让我这样懒惰的家长陪孩子参加呢?我觉得只有两件事——一种是体育运动,第二种是公益活动。

不过显然孩子和我想法不一样。“那我就去画画吧。”她说。最终,我们选择了绘画课和英语课。

总结

在过去的半年多,孩子放学后自己学习,每周上少量的课外班。试行下来,首先这样大家都比较轻松。其次,尽管她的课外班不多,但是学习的总时间并不少。她做完作业,就会在书房里边听有声书边整理房间,或者做手工和画画,甚至可能就找个舒服的角落自己看书。对于她来说,这不是学习,而是一种休息。尽管,我们没有去接送孩子上课外班,但有固定的每日睡前亲子阅读和每周咖啡馆聚会。这样加起来,她的总体学习时间并不短。甚至因为她可以在家学习,反而时间更充裕了。最让我开心的,就是看到她怡然自得地渡过自己的闲暇时光。

人的一生中会面临各种境遇,也许有人陪伴,也可能独自一人。我希望我的孩子,不用依赖太多外部条件也可以从容地过好日子,并感受到生活的喜悦。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学习任务吃紧,我们也会增加课外班,也会奔波在各个机构之间。不过无论学什么,孩子作为自己时间的主人,必须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安排,以及学习如何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时间,是人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如何处理这笔财富,需要强大的智慧、情商和执行力,也需要不断去尝试与磨合。

今天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孩子成长,我们成长

childrengrowup20180508.jpg

《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我是一个互联网行业的技术管理者。2006年,从硅谷回到北京,现在在一家美国视频媒体公司Hulu,担任全球副总裁,中国区研发中心总经理。

同时,我是两个男孩子的妈妈。老大在英国剑桥读书,老二在上高中。

我刚刚出版了一本分享教育心得的书,叫《魔鬼老大,天使老二》,这本书在得到有电子版。

我是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博士,做过研究员、产品经理,在微软、雅虎等互联网公司带过技术团队,也做过创业公司CEO。目前我的团队在做着非常前沿的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大数据、视频理解等。

同时,因为我的两个孩子,我对教育也有浓厚的兴趣,我写教育博客,也有自己的公众号《东西方教育》。

我在儿童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阅读和研究,也常常给周围的朋友做教育咨询,关于他们孩子教育的选择

在这门课里,我会跟你分享,如何把职场力运用于家庭教育。为什么我想讲这么一个题目?首先是来源于观察到的中国父母的教育痛点。

今天的中国父母,尤其是精英阶层,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在孩子教育上,这跟欧美国家的精英阶层非常接近。

这些年,不管是在硅谷工作的时候,还是回到北京工作,身边见到许许多多这样的家庭和孩子。妈妈在其中承担的工作,付出的时间很多。

同时,今天的中国职场,又赶上了一个女性蓬勃成长的时代,越来越多聪明能干的女性,在工作中承担着越来越多重要的职责。即便是我这种传统上男性占绝对优势的计算机行业,也是如此。

一个人的时间有限,一天就24小时,孩子的教育和自己的发展,看上去是一对矛盾,很多人觉得,顾得了这头,就顾不上那头。有很多女性朋友因此觉得非常疲劳和焦虑。

毫不夸张地说,我这些年一手带大了自己的孩子,而且,我的孩子,一点都不比别的孩子好带。就像我自己新书的书名《魔鬼老大,天使老二》说的那样,我家老大,甚至比一般的孩子更难带。同时,在孩子成长的这十几年里,我的职业上升也一路并行,不但没有停滞、退步,反而一直不断爬升。

我并不是女超人,我有自己的办法。

相比于一般的妈妈,我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独特视角的。这个独特的视角来源于我对世界顶尖人才所在职场的理解,对未来世界所需要的技能的理解,以及对东西方教育的深度思考。

而且,我也有不少实际操作案例,它们来自国际最新的教育理论,以及我自己的家中与孩子20年的斗争经验,我也用两个孩子进行过验证。

我还不断从工作的角度,观察自己身处的高科技公司里,这些世界一流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我发现他们的过人之处,也留意到他们素质上的欠缺。这些给了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一些特别的重要的启发。

这堂课,我想把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实践都分享给你。

这门课,希望能够帮到那些既想照顾好孩子,教育好孩子,又想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不断成长的职业女性。

同时,这门课也很希望爸爸们能来听听。爸爸对孩子教育的参与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我也常常在公司做高管培训。我的职场经验,相信对很多爸爸也会有帮助。

这堂精品课一共有七讲:

第一讲,讲从一个公司管理者的角度说说,好公司会录用什么样的年轻人。给你一个养育孩子终局思维的视角。

第二讲,我会分享我觉得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四件事。其中包括价值观的教育、时间管理、阅读和运动。这是家长最该花力气的地方。

第三讲,说说几件教育孩子不必花太多精力的事。实际上,很多妈妈觉得自己疲劳不堪,主要是管得过多,而有些事情,你管得越多,反而对孩子的成长越没好处。

第四讲,跟你分享如何从职场中借力,将工作方法运用到管理孩子中。

第五讲,反过来,关注从教育孩子到自我的职业管理。

从这两讲你就会看出来,职场奋斗跟孩子养育完全不是矛盾对立的事情,在各自系统中掌握的能力,可以运用于对方之中。

第六讲,职场妈妈的时间管理。永远有100件、1000件家里的、公司的等着你去处理,怎么能给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

第七讲,团队建设。妈妈想要不那么辛苦,一定不能大包大揽,而是要组织起一个队伍,不管是你的伴侣,家里的长辈,还是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比如保姆阿姨等,还有跟你一样养育孩子的朋友,你都应该把他们调动起来,学会给自己减负。

最后,我想跟所有跟我一样的家长分享一句话:孩子成长,我们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我们能学到很多很多。

1. 好公司会录用什么样的年轻人

你可能觉得很奇怪,这不是一个亲子教育的课程吗?怎么一上来讲的是职场招聘?

在我看来,这是教育的终局思维。

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把他培养成独立的人吗?让孩子最终掌握独自谋生的能力,即使脱离了家庭和父母的庇护,也能成功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一、教育的终局思维

作为父母,你要的终极目标不是把孩子送进名校了事,而是帮他走出校门以后,还能够杀出重围,让好公司、大公司愿意吸纳他成为新鲜血液,或者让他有能力创立自己的事业。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以前在硅谷工作,做过技术工作,后来也慢慢地转入管理。我现在负责公司在北京整个数百人的研发团队,我的主要职责其实就是招人、培养人。

我的团队里面基本上都是非常顶尖的人才,这些年轻人,从中国甚至全球一流的大学毕业,基本上都是硕士和博士。他们主要是计算机或者是电子工程背景。

这些专业非常火,他们的确是在引领世界的变化,就算从比较俗气的角度来讲,看看这些年轻人挣多少钱,你就知道这个专业有多火了。

就拿校园招聘来说,从笔试到一轮轮的面试,我们公司的录取率,我算了一下,从最早投简历(当然投简历的已经是非常好的同学了),到最后进来的人,比例大概是1.6%左右。

就是说,有几千人在投简历,最后只招了几十个人。好公司的职业竞争,就是这么激烈。

作为老板,我能看到的是,那些被录用的同学,有一些普遍的优点。但反过来,我也能看到,不管是录取的还是没有录取的同学的缺点。

比如说有一个名校博士,每次我问他一个问题,他马上就能背一篇书给你。背的对不对呢?全是对的,但除了能把书上有的东西都回答给你以外,他似乎缺乏独立的、深入的思考。这个同学的背景其实非常符合招聘要求,但是我们一直犹豫要不要录用他。

你看,即使你把孩子送进了名校,念了博士,书上教的东西他都会,公司会不会录用他,还是不确定。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很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不管学什么专业,都会具有那些我看中的年轻人身上的一些优秀的特质。

我也会反思,我不愿意录用的那些孩子,他们的短板到底是什么?我的孩子能不能避免。

这门课,我就把我在职场和养育孩子这两件事上互动思考的成果,分享给你。

我们今天的世界发展非常之快,具体体现在:

其一是事情发生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二是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不平均。

  1. 事情发生速度越来越快:

现在我们手上的手机比几十年前登月用的电脑能力还要强;
过去很难的技术,比如导航,现在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东西;
过去,比如在工业革命时期,比如火车,要经历几十年几百年才会产生技术变革。但在现在,很炫的新科技,比如人脸识别、无人驾驶,很有可能在五年,甚至两年内,就得以实现。
信息技术让世界变化越来越快,这带来很多人对现代孩子教育的焦虑。

  1. 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平均:

你可能听说过“80/20”原理,即20%的大片赚了80%的票房,20%的人做80%的事,20%的人挣80%的钱。其实现在这个世界很可能已经不是“80/20”了,它很可能是“90/10”,甚至是“1/99”。

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是各种资源、人才的集中,使得上层、中层、下层分配不平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技能集?这个技能集能够让他将来在某一天,拿到一个好的offer。不管是一个公司的好的offer,还是一个人生的好的offer。

总体来说,我这些年,不管是招人还是管理人,算得上阅人无数。真正的好公司,总是愿意给优秀的年轻人机会。

这样的年轻人,通常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长时间地专注,对自己有合适的认识,对未来有规划,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以前我们都把技能分成硬技能和软技能。硬技能比如说数理化,软技能比如说表达沟通能力等,但在新的时代,那个分类有点相对简单,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加丰富的技能。

二、面向未来的四类技能

我总结了工作中需要的那些年轻人的优秀特质,把它概括成四类,这四类技能的关系,就像一棵树。

形象地说,作为父母,要帮助你的孩子,长成这样一棵树。

basicskill20180508.jpg

技能树示意图

这是一棵顶上有星星的圣诞树,树身分成上下两段。底下宽的那段,叫做基础技能,上面尖的那段,叫综合能力。树的树干为成长心态,而树顶上的星星,指的是身心健康

下面我会分别跟你说说这四种技能:

  1. 基础技能是什么呢?

就是在学校里能够学到的那些技能,比如说识字解题,比如说历史地理,还包括写作表达,以及画画、音乐、体育等,这些,我把它们统统都归入基础技能。

基础技能也可以很难很深,比如说微积分,比如说高等物理。

基础技能非常重要。学校是一个学习基础技能的好地方,哪怕是大家有各种意见的中国应试教育,其实在教基础技能上,相对也还是比较好的。

但一个人,仅有基础技能是不够的。

  1. 综合能力包括什么呢?

比如说合作、创造、设计、审美,包括战略、项目管理等等。这些技能,你听起来可能觉得比较高深,小孩子需要掌握这些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把多个基础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或者多个人一起组成团队,把每个人不同的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就是综合能力。

一群大人在一起,我们造个火箭或者做一个无人驾驶汽车,是做成一件事。但小孩小的时候,他们照样应该有综合能力做成一件事。

举一个例子,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用温度计测温度,把这个温度写下来,这叫基础技能,非常简单。但是,给一组小朋友一个任务,让他们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得出结论,学校周围到底什么位置温度最高,这就是一个需要用到综合能力的事情了。

有的小孩负责测室外,有的小孩负责测室内,有的小孩负责测楼上楼下。过程中,有时孩子还会出错,有的孩子出门回来以后忘了他测了多少度了,或者他说的温度是80度、90度,不符合常识,还得有人做判断,重新去做。

他们还要把这些温度列起来,最后总结,到底今天是里面暖和,还是外面更暖和。也许还需要画一张图,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

你看,这整个的过程,基础技能很简单,但是需要的综合能力很多,需要沟通、合作、发现差错,甚至包括审美和设计。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基础技能在学校学,综合能力到公司里工作以后再学,或者长大以后再学。

通过我刚才我举的例子,可以发现,

综合能力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中学,是可以跟基础技能一起,同时长大的。一开始做的也许是小事,到长大了才能驾驭大事。

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后劲会特别足,也更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东方教育偏重基础技能,西方教育更注重综合能力。其实一个出色的孩子应该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这棵树的树干,我叫它成长心态。

以前一个人读了个博士,那个叫学历,有了学历,找一份工作,然后这辈子基本上就这样安心了,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了。

但是现在,随时随刻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新的信息出现,新的机会出现,旧的机会也会失掉。一个人如果读完大学以后,会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大学的了,在这个形势下是不行的,成长心态就变得特别重要。

  1. 什么是成长心态?

首先孩子要意识到,技能、知识 不是死板的,人也不是死板的。新鲜的,我不懂的事物,可以慢慢去搞懂。
人要有主动阅读的能力,不断学习新东西,要有批判性思维,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有了这个不断成长的树干,这棵树才会长大,才不会死掉。

  1. 身心健康。

基本的身心健康,生活快乐,它的重要程度,我想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意识到了。但在这里我强调几个我也归为身心健康的能力和心态。

许多人都知道哈佛大学著名的研究成果,最幸福的人,其实并不是最聪明或者是最有钱的,而是有最好亲密关系的人,能够帮助他人并感觉到自己价值的人,或者周围有很多好朋友的人。所以同理心,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

另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不会完全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应对挫折的能力,也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

本讲小节

我从自己多年在高科技公司担任管理工作,面对的真实职业处境出发,从好公司会录用什么样的年轻人这个角度,把一个孩子应该有的技能,比成了一棵圣诞树.

树身是基础技能和综合能力,树干是成长心态,树顶上还有一颗叫做“身心健康”的星星。下一讲,我会以这个技能集为基础,跟你讲讲孩子教育中最重要的事。

思考:你在工作中,最喜欢和什么样的人合作?

2.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四件事

作为一个职业女性,我的职业道路,跟两个孩子的成长完全是并行发展的。

在孩子十几年的教育过程当中,一个母亲有成千上万的事情要做,可我也有自己发展的需求,一天就那么多时间,我就那么多精力,我得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

第二讲,基于上一讲对孩子四类技能的认识,我来跟你分享,什么是家长无论如何都应该花时间和力气做的事,不能放弃的事。总共是四点。

第一件事:价值观塑造

价值观的塑造,是我们内心认同的东西,做人应该有的基本标准。比如在我们家,善待他人,简单生活,这些价值观非常重要。

价值观这种东西看上去很大,但其实是需要你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教育和引导孩子。

这里要注意的是,你传递给孩子的,基本上不是你嘴上怎么说,而是你真正认同什么,怎么做。如果你说一套做一套,很可能孩子也是价值观混乱的。

第二件事:时间管理

作为父母,也许孩子很小的时候,你还能帮他,但他长大了以后,很多功课你是不懂的,你也没有时间做,而且你也不应该帮他做。

那么怎么样才能够让他把自己放到一个很好的轨道上,高效学习,高效做事,高效成长呢?最关键的一点,其实是时间管理。

怎么教会孩子时间管理呢?有三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1. 让孩子看见自己的任务
    2.
    比如孩子有三门功课,那么你就把它写下来,可以写在一张很大的纸上,语文、数学,英语。然后每一门功课上,算一下大概要多长时间。不管是半小时,还是10分钟,你把这个时间画出来,比如十分钟一格,半小时就画三格。

时间是很抽象的东西,对小孩子来说,理解困难,你就帮他用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时间长短画成大圈小圈,或者长条短条,让孩子看见他有多少工作。

如果孩子更小,还可以用一些好玩的方法,比如说贴纸、玩具之类的来表示任务。今天晚上有三个任务,做完了一个就可以拿掉一个,或者贴上一个,或者打个勾。

你一定要用一种视觉的方式让孩子知道他有多少事。这跟我们大人,在自己生活、工作当中列任务清单是一样的道理。

  1. 提前准备

如果孩子到第二天早上要上学的时候才说,哎哟,还有5分钟了,我要带双球鞋,哎呀,还要带一双球袜,这个状态就忙活得不得了,我们的孩子常常就是这样。

父母要帮他养成做任何事都要提前准备习惯。最简单的训练可以从准备第二天的物品开始。

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当着孩子的面提前准备,逐步过渡到家长制定规则,让孩子来准备。

比如每天睡觉前有一个任务,就是想想明天要带什么,提前把书包整理好,并且自己做。

还可以让孩子帮忙计划简单的事情,比如春节全家出去玩,孩子参与到这次准备过程。包括去哪里玩,怎么买票,需要多长时间。孩子不需要做全部工作,但可以参与其中一部分。

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愿意为全家计划家庭假期,这些可以帮助他养成做事准备的习惯和技能。

  1. 简化和统一规则

可以给孩子一本自己管理的日志,也可以用电脑,让孩子有意识地记录自己要做的事,要见的人,还要学会分类。

这样的方法,越大会越有用。比如到了中学,孩子的世界会变得复杂很多。他们不仅要学各种各样的功课,功课的难度也有增加;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考试;他们还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

此时,孩子应该在统一集中的地方,能够简单清晰地看到自己各种各样不同的任务。有需要跟老师打交道的,有的是一个月以后的考试,但要提前准备等。

如果有一个地方能够让孩子很好地做记录和分类,这样他就能有自己驾驭自己生活的感觉,之后再慢慢地学会自我管理

时间管理对孩子的基础技能和综合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大、非常好的作用。

第三件事:阅读习惯

一个人一生也就这么长,一个人就算一天到晚都很努力,他能见的人,能去的地方,能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就是只有这么多。

如果你希望自己孩子的世界变得很大,能跟经典相伴,与大师为友,纵观古今,遍览世界,唯一能够做到的,而且人人都能做到的,就是阅读。

阅读与我讲的技能树点树干,就是成长心态也有关。一个人的成长心态,最主要的培养方法,就是阅读。

帮孩子养成阅读习惯,我有三个建议:

  1. 孩子小的时候,睡前故事非常重要。

每一个小孩都会享受在睡觉之前跟爸爸或者妈妈去好好地一起读一段书,孩子小的时候可以读很简单的小书,不用每天都是新故事,反而要注重重复阅读。

其实很多孩子都喜欢重复的故事,尤其是睡前,他是在熟悉的故事里获得安全感的。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编故事,最好故事的主角就是小孩本身,他出现在故事里时,会觉得特别有兴趣

睡前故事可以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对阅读产生亲切感,对他们长大后的阅读习惯养成很有帮助。

  1. 让孩子一直有一本正在读的书。

阅读就应该是一个生活习惯,每天都在做,没时间的时候读少一点,10分钟,15分钟,有时间的时候坐下来好好地、完整地读一本书。

我和我的两个孩子,都是随时在读书。你去问我们任何一个人,说你现在在读什么,都可以第一时间给出一个答案。

这样子的好处,是你并不把阅读看成是给孩子布置的任务,说2018年你一定要读掉这5本别人推荐的书。

他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来读,只要一直坚持,你就会发现,日积月累,一年下来,十年下来,他就会读了很多书。

  1. 不限制,不干涉。

这一点父母往往很难做到。孩子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只要不是有害的内容,其实都没有关系的。不要像学校老师一样,说只有这几本是著名作家作的,你才去读。

比如说我们老二,喜欢阅读是从读金庸开始的。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最关键的是,他从阅读当中享受乐趣,觉得有意思,而且形成了阅读习惯,那么自然而然也会去读别的书了。

第四件事:运动习惯

并不是说每个孩子都要去做运动员,实际上大多数孩子也不会去做运动员,但每一个孩子必须要有一个到多个他喜欢,并且擅长的运动。

小的时候,你可以带孩子多试验各种运动,踢球、打球、跑步、游泳都可以。到小学后半期,孩子基本就能决定下来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

到中学以后,很多孩子都是非常忙的。但是所谓的忙,其实也就是一个优先级的问题。在我看来,运动的优先级是很高的。

运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好处非常多,不仅是对身体好,对大脑思维有促进,而且有利于一些非常优秀的品质培养,比如吃苦精神。

现在家里条件都非常好,孩子没什么吃苦的机会,但在运动当中,如果想要赢,他会主动要求自己吃苦。

还有,很多运动需要跟别人配合。在团队中,有时候你做得很好,但别人做得不好,也会输。在运动中,孩子会学会怎么接受失败

运动与“技能树”中的身心健康很有关系。

本讲小结

教育的事情千头万绪,但有四件事情,是父母一定要花力气,不能放手的。

第一是价值观塑造,第二是时间管理,第三是阅读习惯,第四是运动习惯。

思考:请你想一想,你是否也为孩子作业做不完,晚上没时间睡觉的事头痛过?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分享?

3. 教育孩子不必花大力气的事

之所以要讨论这个话题,一来我是个职场妈妈,很多事情,我实在没那么多时间管。

但更重要的是,从现代职场的要求,和我自己在孩子比较大之后,回过头做出的反思,再看自己放了手的那些事情,发现不管确实不但没有关系,而且,管多了反而会在孩子的成长中造成负面影响。

所以,这一讲,我来说说父母不应该花太多精力的事情。包括陪孩子做作业,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有一些身教大于言传的事,以及一些被体系量化了的事,一共四类。

一、陪孩子做作业

有一阵朋友圈有个刷屏的新闻,说陪孩子写作业,妈妈陪出心梗住医院。上一天班累得精疲力竭,回家还要陪孩子做作业,已经成了很多职业女性沉重的负担,也造成了很多妈妈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作业,当然各家不同,各个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但是,总体来说,我建议不陪孩子做功课,或者少陪。作业是他的,是他应该学的事情。

关于孩子的功课,我听到的来自老师最好的建议是:即使孩子错了,你也不要去改,否则老师就不知道他什么懂什么不懂。

如果孩子每天交上去的,都是完美的作业,老师其实根本没办法了解到底是孩子懂了,还是家长懂了。

但父母真的能放手的话,有个前提,就是你从小要灌输给孩子一个观念:学习是他的事,不是妈妈的事,妈妈有妈妈的职责,学习是他的职责。

即便孩子有不懂的问题,你也不应该包办代替,你完全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也不肯定,可以给你提两个建议,你可以想一想,但是我不负责,你也完全可以不听我的建议。”

总之,作业的责任是孩子的,家长是不应该全权负责的。

对于那些学校要求家长看作业的情况,我可以理解。但我们只负责孩子有没有完成作业,至于做得对不对,还是让孩子自己去负责。

二、无微不至的照顾

现在有些父母叫“直升机”父母,他们不断盘旋在孩子头上,不肯离去。说实话,在工作场合,我们也会很害怕遇到这样的员工和他们的父母。

这种家长,在全职妈妈当中可能更多。但总体来说,尤其是独养孩子的妈妈,很容易变成“直升机”父母。

女性容易过于焦虑,这个地方不能去,那个东西不能吃,学校里是不是受了委屈,你这里说话又不对了,你那里做事又做错了,这个做得很好,为什么老师不给他奖励等。

你把精力都花在焦虑孩子上,哪里还有时间顾自己?

更糟糕的是,这样的父母,等于是他们要想帮助孩子清除生活、学习上所有的障碍。但这种教育方法,恰恰效率非常低下,专门培养了一群没有能力的孩子。

事无巨细,管得特别多的家庭,一般孩子缺乏主动性,长大也很少会有大出息。

孩子原本是一张白纸,你如果帮他清除了所有的障碍,他就会认为世界理所应当是一马平川。小的时候遇到矛盾,父母帮他去解决,那到大学呢?到工作呢?如果没有别人帮他去解决的,他就可能会变成一个爱抱怨的人。

所以,建议放手生活上的琐碎小事,只管大面上的,比如健康、品德。其余的事,我们要忍着不去管,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就可以了。

三、可以身教的事

教育孩子,有的是言传,有的是身教。

有一大批事,比如怎么处理金钱、礼貌和朋友。其实小孩是不会听你怎么说的,你骂他多少句,或者说教育他多少都是没有用的。这类事,不用花力气教,你做好了,孩子自然就模仿了。

比如,你如果花钱大手大脚,然后去限制孩子,哎呀,这个东西你要想一想,你要算一下,他是不会听的,他只会学习你。比如你对别人很有礼貌,他也会完全copy你。

你交什么样的朋友,你在私下里对朋友是什么样的评价,这些事情孩子每天都睁大眼睛,竖着耳朵,在看在听。

所以,有一大批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把它变成理论、买成书去教孩子。你只要自己做好了,孩子就会做好。你想让孩子怎么做,你自己怎么做就可以了。

相反,你自己做不到,天天教育也不会成功,除非把孩子变成两面派。

四、书本上严格量化的事

你翻开一本育儿书,里面说,孩子在第23个月的时候,应该会“把一个小球向前踢”。如果你的孩子在第24个月的时候,还不会踢球,你是不是会很紧张?

如果他只能踢到大球,踢不到小球,那你怎么办?如果隔壁小明20个月就会踢球了,那你的孩子还有没有希望?

今天的父母,常常很焦虑。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父母。因为没有别的比较和参照,只能看书上说的,或者看看隔壁家的孩子。

我给你的建议是,不要去迷信那些很具体的标准,试着把那个标准放松,比如加、减六个月到一年。即便24个月不会,相信你的孩子在三岁时一定会踢一个球的。

另外,如果你跳出来,在稍微远的时间距离上看,每个孩子真的都会长大的,不需要让他在3岁的时候会5岁的事,他该成长多快就成长多快。

做父母的,能够享受跟孩子成长的过程就很好了。

本讲小结

在我们这个父母很多时候都很忙的时代,除了坚持做那些重要的事,我们更要学会放手。

具体的作业尽量不用去管,生活琐事尽量少管。能身教的事,就不口头唠叨。

更不用迷信育儿书上那些严格的标准,既不花太多时间让你的孩子跑赢标准,也不用担心他不达标。没有孩子长不大的。

思考:在你的生活当中,在你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你是可以放掉的?

4. 用工作方法培养孩子

我在写《魔鬼老大,天使老二》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我这本书到底跟其他的亲子育儿书有什么不同。

我希望它不是一般的妈妈书,不是一个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妈妈写的书,也不是一个教育专家或者老师写的书。

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直在从事互联网、新媒体等与先进的技术相关的工作。我周围的人也是如此,世俗称之为“精英”。

可以说,我不是要把孩子培养好了变成“别人”,而是希望把他们培养成我们周围的人。

正因为我本人在教育背景和职场上都走得比较远,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很多问题。在公司做了很多年的管理,发现在工作中学习到的一些方法和思考,完全可以应用到教育孩子上。

这一讲我想分享三点:

从长远的工作的角度看问题,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然后怎么做;
像公司里一样,保持持续的沟通;
对孩子的尊重和授权。

一、以始为终的学习目标

其实我一直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一定要学习好。但这个“好”,不是体育竞赛,不需要去争所谓的高分数、第一名。

孩子如果自然考得很好,那是好事。但是学习和体育是不一样的,一个班100个孩子,可以每个人都学懂了,学得很好,可以有80个学得很好,不用说一定要有人学得不好。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工作当中看到,

学习是为了让孩子获得我说的那个“技能树”上所有的技能,包括基础技能,包括上层的那些综合能力,也包括一些成长的技能。

总体上来说,我希望孩子通过在学校的学习,还有家里的各种学习,获得那些技能。这些技能,不管是到了工作当中,还是将来在生活当中,都是很有用的。

怎么拥有这些能力呢?

我讲一点学习方法。我把文科和理科分开。

  1. 文科确实是要靠积累的,学文就是要融会贯通

比如语言、人文、地理,学好的基本方法就是阅读、讨论、思考、练习,不断做。

想要学好一段历史,除了了解这段历史,记住它以外,最好的办法是要大量了解这段历史前后的各种信息,了解不同的人对它的不同的看法

所以,学好文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考试怎么样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的,是多年积累的结果。

我给我的孩子学文科列的目标基本上就是实用,要能够写好文章,能够清晰地交流,能有自己的创意思考

  1. 但是偏理科的项目,比如说数学、物理、化学等,它们后面的概念,往往是以前面的概念为基础的。

一个孩子三年级没有学懂的话,到了四年级,作业不会做,考试考不好,父母花很多时间帮他去重复,补四年级的课,也许分数提能高一点,但是这就像是一个没有打好地基的楼一样,往上越搭越重,孩子就被压垮了。

所以,如果孩子学理科有一些小的问题的话,要看一下是不是前面有一些概念没有搞懂。

有人专门建议,理科教学不要把孩子按年级、年龄来分,一定要学懂了一个概念再往后学,速度可以放慢,但一定要真正理解。

总的来说,学习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真正懂得,是为了真正学好,在工作中使用。这就是从工作中学到的第一点,看到了学习的真正目的,你就会知道小孩应该推什么,不应该推什么。

二、持续有效的沟通

我在公司做一个管理者,每周会花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跟直接下属谈话。有时候会谈工作和项目,有时候也谈他遇到的问题,有时候谈他的成长,有时候会谈我对他的希望。这个安排哪怕是再下一级的员工也会有,可能是每个月,也可能是不定时的。

公司之所以要设定这种规则,是因为这些沟通非常有用。通过它,我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情况,对下属来说,能够有一些特定的时间或者渠道去提出问题,或者是汇报一些结果。

但是回过头来想一想,很多父母对待自己家的孩子,反而沟通是严重不足的。

小的时候,你觉得孩子小,什么也不懂,只是帮他们做很多事,做饭、做衣服等。等到他们大了以后,比如到了青少年阶段,他们可能很忙,或者玩电脑,宁可跟同学朋友聊天,也不一定理你。

常常聊天是这样的,父母问,“学校怎么样啊?”孩子回答“很好”,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但你想想,你在公司里,跟老板,跟同事,跟下属都不是这么沟通的。你不可能你跟一个人说,“你怎么样?”他回答“很好”,就走了。

要把工作场合定期沟通、保持交流习惯,带回家,用在孩子身上。

至于具体怎么做,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方式。

  1. 婴幼儿的时候,爸爸妈妈能做的最好的方式是陪伴,是和他们一起去看这个有趣的世界。要多跟婴幼儿说话,不厌其烦地解释看到的世界,哪怕你的孩子还不会说话。

  2. 学龄前的孩子,讲故事是很好的方式,你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编故事,让他们做故事的主角。

你不用怕编着编着就没话说了,我分享一个我们家的聊天诀窍,跟孩子做各种问答,比如”我们来讲十个圆的东西”,”一起来说十件鱼不会做的事情”,这样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既有趣,又可以教孩子一些概念。这个游戏,我们家很多年都玩得乐此不疲。

  1. 孩子上了小学以后,应该保持睡前谈话的习惯,听孩子分享他一天的见闻。

这么做,能帮孩子整理他一天当中的经历,发现那些重要的事,既能帮他解决问题,还能发展他的表达能力。

  1. 孩子到了中学后,很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变得不是很通畅。这个时候,更加要让沟通变成习惯。比如说可以固定时间,每天晚上找一个睡觉前的时间聊一聊,或者周末找个时间聊一聊。

不要很刻意地一本正经地说,我们谈谈吧。我建议跟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比如说一起做饭,一起去买菜,一些日常的事情。你跟孩子一起做事,你会发现做事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谈到一些关于学校的事,朋友的事,别人的事,他正在形成的世界观和看法。

  1. 和大孩子的沟通一定要注意几个方面:

多听少说,不要批评批判孩子的观点。
这点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的,他们都是忙于把自己的观点加在孩子头上。
不要有了问题才沟通。
比如说学校学习不好,或者是跟别人有矛盾的时候再说,应该是在好的时候就随时沟通。很多时候大家就是讲一讲个人的生活,包括你自己的,你的工作,你遇到的问题也可以跟他聊一聊。养成这种习惯以后,当他真正遇到问题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了解了,就会这样做了。
持续不断的沟通非常重要,沟通要一直做,要很自然地去做。

三、充分的尊重和授权

我在公司带团队,有很多员工比我年轻很多,他可能比我懂得少。但是我还是会很尊重他,因为我知道,他是一个和我不一样的人,他有他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做事方法。

但是我们在家里做父母,常常会认为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虽然我们很爱孩子,很想保护他们,但是免不了就觉得他应该听我的,他应该跟我想的一样。

其实你退一步想,跟年轻的同事一样,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在他有能力的事情上,父母应该让他独立运作,给他授权,你只定大方向就好了。

我家的老大其实小的时候蛮难管的,他很小就很有自己的想法,不爱听你的,尤其在细节上,你要去拧他,要阻止他做一件事,或者推他去做一件事,都是很难的。这个也造成了很多的矛盾冲突。

但是从初中开始,我基本上就放手了。我定一些大的目标,比如学习要学好,体育锻炼要做,当然品德上不能有问题,大事情做好了,具体的东西我不管了。

后来发现这种平等对待的方法,非常有助于这个孩子的发展。

他很多事情都做得很好,很多事情他做的其实跟我想的不一样,他并没有去做我想让他做的事,但是他把他自己想做的事,同时也是很正确的事情,做得非常好。

父母应该这样想象,我们跟孩子也像在公司里跟其他人一样,是一个团队,大家是有共同目标的。

这个共同目标包括孩子的成长,也包括我们自己的成长,要全家一起做,但是大家能力不同,分工不同,孩子并不需要要跟大人想的完全一样。

本讲小结

在公司,尤其是管理做了这么多年,有一些工作方法,是可以拿来管教孩子的。

第一,意识到学习最终的目的,真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要孩子学懂,父母要做的是真正帮助他们学懂。
第二,要跟孩子保持长期频繁的沟通,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有方法的。
第三,要像尊重公司的同事一样去尊重孩子,帮助他们独立完成任务。

思考:在工作中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方法可以用来教育孩子?

5. 养育孩子反向提高职业能力

这一讲,我会说说,这些年来教育孩子,对我的职业生涯有什么帮助,相信我所经历和总结的内容,对别的职业女性也会有帮助。

总体上,不管是女性自己,还是整个的工作环境,都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大家觉得因为时间就那么多,要么花在孩子身上,要么花在工作身上。

所以孩子是会分散大人的时间和精力的。尤其做了妈妈,就必须在孩子和工作之间,做出取舍

有些女性,做了妈妈之后,就重心转移,觉得要以家庭和孩子教育为主,工作上对自己的要求就放松了。而很多公司,不管是明里或者暗里,也觉得一旦生了孩子,女性的职业竞争力就会下降。

但是,我想要说的是,很多人可能没意识到,养育、教育孩子的过程,对父母自身技能的提升,其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一、情绪管理的提升

首先,教育孩子让我们自己变得更成熟。

养育孩子,其实是父母的一场自我修行。在没孩子之前,很多年轻人一帆风顺,所以也受不得委屈,没多少耐心,能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

但是有了一个小孩,我们就必须要负责。而且,小孩开始是不会讲道理的,我们必须要有耐心。小孩在长大,我们既要爱他,又要给他纪律;既要给他安全,又要让他独立

小孩带来的一万件做不完的事情,也让我们做父母的人变得更加能干。这种情绪管理的能力带回办公室,让我们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能承担工作当中的压力,开化误解,担当重任。

二、学习方法和教育理论的更新

观察和参与孩子的成长,是接触最新的学习方法教育理念的直接机会。我就是在观察我的孩子如何成长的过程中,总结出我在第一讲提到的“技能树”的。

大多数做父母的人,离自己上小学、上中学已经过去了十几甚至二十年。这中间,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一直在进步。离开学校,你不一定有机会系统接触到。而且,我们小时候虽然自己天天上学,但常常并真正不懂得,人到底是怎么学习的。

观察和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当中,就让我们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念。这些新方法新观念,对于父母自己的终身学习,也是很有价值的。

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当中,有一段时间要从做技术转向做产品

我并没有做产品的学习背景。幸好当时我的小孩有一门课,他当时上初中,这门课叫《Design and technology》–《设计和技术》,他们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做一件事情。比如第一个学期就做了一个盒子,第二个学期做了一盏灯。

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是特别理解,为什么要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就做这么一件小东西。

后来,我因为看了孩子是怎么做的,也看了他们的作业,又跟老师聊过后,我才发现,这其实就是一个缩小的产品流程。

他们从选材开始,是木头的还是玻璃的,到制作,然后到营销,再到分析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等,等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课。

现在的学校,已经在用小孩能够理解的方式,教了他们一个产品从头到尾的设计生产过程。

当时孩子学这门课的时候,我正好从做技术转到做产品,刚开始其实也不是很容易的。我就从孩子的课上吸取了很多有意思的角度。

所以在培养我本人的上层技能,包括产品设计、从用户出发、沟通,包括合作方面,孩子的学习,给了我很多启发。

再举个例子,比如成长心态。因为孩子是从小到大,一天天成长,从不会到会,父母看孩子比较容易有成长心态,但轮到我们大人,反而容易死板。

我们这行最近有很多的讨论,说通信行业比较成熟,没什么大发展了,可能有些人就很恐慌,但是你其实可以转型互联网行业。这两个行业都是技术行业,很多方面也很接近,你为什么要把自己看死了,觉得换一个行业很难呢?

你要是抱着一种成长心态,说我能学会,你就完全有能力转行热门专业。你要是有一种自我审视的方法,知道我原来没有这个基础,我需要在哪个方向努力,如何找到合适的方法,设置合适的计划,你就可以从一个旧的行业转到新的行业。

这不就是我们一直想要教给孩子的成长心态批判性思维吗?这些技能同样适合转工作类型,比如从技术转向产品,从产品转向管理 等。

我从教育孩子这边得到了不少的理论基础,加上和他们一样的开放心态,造就了我这些年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从技术、产品、管理到创业,一路做过来。

三、团队协作的能力

教孩子的技能或者想法,也可以用在公司员工身上。

我现在是在北京,管一个纯技术的研发团队,有很多人都说这个地方很像学校。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帮助员工成长的计划。

我的员工都有非常优秀的教育背景,是特别好的程序员,很聪明,世界一流。但是,他们也还是需要成长,包括对公司业务的理解和沟通,许多都是我所归类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所以,我们这个研发中心设计了许多员工成长计划。

初级员工:教他们有效开会,发邮件;
资深员工:影响力,项目管理的培养;
管理者:情景管理,战略思维

在这些各种各样的员工成长计划里边,我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我能够很系统地看出培养员工哪些技能呢?因为我用的是和教孩子同样的一颗“技能树”。

本讲小结

教育孩子,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其实有非常大的帮助。你能变得更成熟,更有能力管控自己的情绪,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学习方法和教育理论。这些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也可以用在员工身上。

思考:你觉得你在教孩子的过程中有什么好方法,也可以用在自身和同事身上?

6. 职场妈妈的时间管理

一个职业女性,做了妈妈之后,会明显地感觉到时间不够用,因为在照顾养育孩子上花了大量时间,根本就是多了一份近乎全职的工作。

孩子要养好,自己的发展也不能耽误,怎么管理时间,就成了一个重要问题。

我会跟你分享三个要点。

首先是要事第一,抓住重点。
其次是要大胆放弃,简化生活。
第三点是要找到方法,优化方案。

一、要事第一,抓住重点

首先你要承认现实,在你有了孩子,又同时在工作的这些年之内,可以说永远都有100件事情在等着你,你是不可能什么都做好,什么都有的。咱们得认清现实。

在这个现实的基础上想一想,退后一步,什么是对你最重要的三件事,并且把它们排出顺序。

比如对我自己来说,孩子小的时候,他们对我非常重要,工作对我也很重要,但是孩子大于工作。还有我觉得健康也很重要,那么它可能排在第三位。这三个就是我不愿意放掉,并且最重要的事,其他的事,就会次要一些。

在想好了最重要的三件事之后,你在很多时候就可以不纠结了。这个原则,主要目的是解决冲突。

举个例子,现在的学校都有家长会,频率还不低。要是家长会在晚上,你可能没问题,如果是在白天工作时间呢?

我们前面说了,孩子很重要,优先级排在第一,那你就预先把这个时间留出来,这个时间段尽量不开会,不约人,如果错过什么重要的人或者会,第二天再把它补上。

再比如说,工作跟朋友聚会冲突了怎么办?

如果你的工作优先级排在朋友聚会前面,那就安心地放弃朋友聚会。不是说完全不社交,只是在冲突的时候迅速地做出决定。

这么做的好处,是你早就想好了,不用每一次在冲突发生的时候都去做选择,只是尽量把排在后面的那个事情也做好就可以了。

而且因为已经排好了,你可以不后悔,不纠结。比如,你不用自责说:家长会也没听到什么,今天还不如上班呢。
所以,第一点要想好你的优先级,最重要的是哪几件事,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二、大胆放弃,简化生活

先给你一个建议,老觉得时间不够用的人,你试试仔细记录下一周的每一天、每个小时你都在干什么。我相信,只要做这个记录,你就会发现,这当中有很多浪费掉的时间。

比如你在刷朋友圈,你以为没有花多少时间,早上起床不过10分钟,路上又10分钟,然后下午和晚上又花了20分钟,东一点西一点,一天下来,可能一两个小时就没了。

你也没意识到,哪怕只有半小时,累计一下,一个星期有多少,一个月又有多少呢?

说到放弃,不是一件件让你盘算,那样又要浪费不少时间了。最简单的办法是,整体地放弃一类事情。

比如拿我自己举个例子,我永远不去买打折的物品,不花时间到网上比价。这并不是说我就买贵的东西。我其实是买很简单的、必要 的东西,只要是特别有必要用的,看看价格,如果我可以负担,就买;买不起,就不看了。

如果把这类时间省下来,我相信很多的女性朋友其实都可以省下大量时间。

再比如说,家里如果有阿姨,你也可以不做饭。甚至,如果家里没有电视,就可以省出很多时间来。真有特别想看的剧,偶尔上网去看一下就好了。

当你发现你放掉一大类的事情的时候,时间就会多出很多来。

当然,放掉了一整类的事情,也不用纠结。不用想,不看剧,我是不是就跟别人没话说了呀,女人是不是一定要做饭呀。想想前面的第一条,你已经排了优先级,剩下不在优先级里边的,尽管你觉得这件事我好像应该做,其实是可以放掉的。

放弃了一些事,会不会有遗憾?

当然有。比如说我刚回国的时候,报名参加了一些行业协会。我们计算机行业里有很多行业协会,还有各个公司之间热爱技术的人的协会,其实那些都是很好的活动。但是后来我发现这类活动基本上都是安排在晚上或者周末,因为白天大家都在上班嘛,它跟我的孩子冲突了,我就放弃了所有这些行业协会的活动。

是不是因此我的职业受到了影响呢?

也许会,我可能就没有认识一些人,可能有一些事情没有做到100分那么好。但是,它符合我的优先级。

所谓放弃,是放弃一些其实你喜欢做,认为应该做的事。但一旦想清楚,就不要每次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又要纠结。

三、找到方法,优化方案

有一些事情必须得花时间做,但你可以找到方法,做到优化,然后不断执行这个方法,让它更加熟练,更加优化。

举一个例子,对于女性而言,美容、着装等,都有简化的办法。

比如,你可以买比较多黑色和白色,容易搭配的衣服,买质量高的,减少数量。

一条黑裤子,可以搭任何颜色,任何花色的衣服。一件白衬衫,任何场合都不会过时。再加上一两条百搭的围巾,就够了,每天花在搭配衣服上面的时间就会少很多,出门还都挺高档漂亮的。

再比如出门要化个妆,花一个小时化妆,可能能画到90分;但是花10分钟时间,把粉底、眉毛、口红画了,其实就可以画到80分,这是我跟专门做美妆的朋友学来的。那你就对自己说,我就接受这个80分的我,每天只花10分钟就好了。

那些不想砍掉、不能砍掉的事,就要想办法优化方案,缩短时间。

本讲小结

时间管理是个大话题,关于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我在前面第二讲和第三讲说到的那些方法,原则跟这一讲其实是相通的。都是抓住几件最重要的事,勇敢放弃一类事,简化、优化一些不得不做的事。

如果你能做到,你就会感觉到,虽然我确实还有100件事情要做,但是我知道我在做最重要的事情,我知道我没能做到的那件事情是我主动放弃的,我知道我的生活还是在一个比较不错的,能够驾驭的状态。

思考:你有哪些事儿是可以大胆放弃的?

7. 组建团队,不要一人战斗

在今天的公司文化里,非常强调团队协作,我们要面对的工作非常复杂,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完全独当一面。同样,回到家里,养孩子也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聪明的女性,要学会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支持系统。

通常,妈妈们,不管是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教育孩子主要的职责是自己的。但即使你觉得自己负主要的职责,妈妈不是,也不应该是唯一的负责人。

就像在公司里面,想要做成事,一定要一个团队来一起做一样。我们在家里教育孩子,也需要利用一个团队。

谁会是你的队友?
我把他们分成三类:

一类是孩子的爸爸和亲戚、长辈;
第二类是一些可以花钱雇来的人,比如像保姆、小时工等等;
第三类是友邻和朋友。

一、依靠伴侣和亲人

  1. 爸爸应该担负跟妈妈同样的责任和义务。

每个妈妈都希望,家里能有一个好爸爸,非常喜欢带孩子,能够减轻妈妈的很多负担。

但是,通常爸爸们不是特别知道怎么做,而且他的做法可能跟妈妈也不太一样。比如爸爸带孩子,可能会比较粗,带着孩子出去跑、玩什么的,妈妈会比较细致一点,更在乎一些生活细节。

好的策略是爸爸和妈妈分工,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一半一半,首先要让爸爸知道,他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职责应该是清楚的。

比如说,你家里可以分配,周末有一天,由爸爸从头到尾来带孩子,或者分配接送孩子是他的事,或者晚上的睡前故事由爸爸讲等。具体每一家怎么分工,根据各自的情况而定。

但爸爸其实应该在孩子教育当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但妈妈们要记住,不能强求爸爸要跟我们的方法是一模一样的,这样才能让他有更多的动力,去跟孩子一起成长。

  1. 除了爸爸,还有长辈是可以帮忙的。
    3.
    在我们家,我们孩子,在1岁以后到3岁上幼儿园之前的这段时间,都是由我的妈妈,还有我的公公、婆婆一起来帮着带的,我非常感谢他们。我想,这对大多数的职业女性来说,都是非常强有力的支持。

长辈的帮忙,让我们能心安理得地返回职场上班,孩子在家里也非常放心。

而且,请长辈帮忙一起带孩子还有一个好处:孩子能够了解到,除了爸爸妈妈之外,还有其他的亲密关系。

当然,长辈帮着带孩子,确实会有很多的矛盾,两代人带孩子的方式不一样嘛。一般来说,老辈人会比较宠爱孩子,年轻的父母更倾向于立规矩立得多一点。

怎么处理这种矛盾呢?我有两个建议:

第一点,摆正位置,明确第一负责人。

带孩子这件事,第一负责人始终是父母,长辈是来帮忙的。
这个位置摆正了,那就很明确,规矩应该是由爸爸妈妈树立的,遇到冲突的地方,要耐心地跟长辈谈谈,求得认同和支持。

第二点,要心存感激,该让步就让步。

两代人带孩子当然有一些矛盾,但多半也不是什么大事,比如说长辈要给孩子吃糖,在后面追着喂饭什么的,这个没有完全的对和错,它可能不符合你从书上看来的育儿理论。但是,一两次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从正面来想,长辈帮你带孩子,减轻了多少的负担?不光是家务,而且是心灵上的安慰,你知道你的孩子是在很安全的地方成长。有了这个正面作用的肯定,一些小事情上就可以稍微让一让。

你希望长辈能理解你,同样的,你也要理解他们,这样关系就能处理得比较好。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0到3岁这段时间,长辈的支持还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很多女性可以重回职场的保证。
但是多说一句,想要长辈帮着照顾孩子,请他们来住在你家里,是更好的选择。我比较反对把孩子完全交给长辈,长时间跟爸爸妈妈分离。这种方式,不光会造成长大以后跟父母的隔阂,也不利于你对孩子的教育

二、善用社会资源

如果能用钱解决的一些事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其实用钱解决问题挺好的。不管是保姆,还是钟点工,能够负担起一些帮忙接孩子、打扫卫生、做饭的工作,就能把你自己解放出来。

杂事其实非常花时间、精力。能用钱解决,就能给你自己腾出手来,在职业上有更好的发展,或者把精力花在教育孩子上,花这个钱是非常值得的。

不管是小时工还是保姆,对我们都有很大帮助,是团队的重要成员,我们对他们是充满感激和尊重的。平等尊重地对待他人,恰恰是我们培养孩子价值观的重要部分。

三、借助友邻支持

关于养孩子,有句英文,“It takes a village”,就是要有一个村子的人来养这个孩子。

孩子不是完全只属于我们自己,属于家庭,他也属于社会。

父母应该有意识在自己家附近,找到几家非常要好的朋友,孩子差不多大就行,也不一定非要是同学,男孩儿、女孩儿都没有关系,但是至少能玩到一起。然后这几家就可以形成一个比较亲密的支持系统。

比如你真的没有时间,晚上有个会,那么孩子就可以暂时放到别人家去,或者别人家有个大人过来,帮你照看一下。有时候,孩子放假,大人不放假,如果有的家长有空,就可以带着几家孩子一起出去玩。

当然,你也要同样这么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你也伸手去帮别人。

建立这种支持系统的好处,不光是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而且,现在的孩子,要么是独生子女,要么兄弟姊妹也就一个两个,通过这种方式,他就能跟其他孩子形成一个比同学更加亲密的关系,可以一起到人家吃吃饭什么的,是一件蛮好的事情。

首先孩子们会很喜欢,其次他们也能看到不一样的家庭情况。比如说,你的孩子到朋友家,看到别人的妈妈对一件事情要求很严格,然后他就会反思,会想那个妈妈不一样。

孩子不需要只接受一种正确观点,或者是说只接受你的这种观点,孩子也不应该只了解一种最优的生活方式——这是应该做的,其他都不应该做。哪怕其中观点有矛盾,能分辨出不同,孩子才能慢慢形成他们自己的判断力

所以,聪明的妈妈,不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而是要学会调动爸爸的潜力,正确地依靠长辈,用钱解决一些问题,然后主动地给自己家建立起一个朋友邻居的支持系统。

总结

这门课分析了未来职场,需要孩子具备什么样的基本技能,如何抓大放小,如何有效管理时间,如何把管理孩子和自己的职业发展相结合,以及,如何利用其他人来分担职责。

其实,这些东西不光对妈妈们有用,对爸爸们同样有用。不过,大多数中国家庭,承担孩子教育职责的,主要还是妈妈。

回到女性自身,我们一定要做保持自我成长的女性。

生孩子意味着生活复杂性的增加,一个孩子的到来,生活中的事可不是多了两三倍,而是十倍不止。不是每个人都能闯过这一关。

我们需要处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不能全由着自己的性子。我们需要处理以前从未见过的场景,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常常开玩笑说,妈妈是全家的总管,是世界上最能干的人。

然而,交给你管很多的事情,并不代表着管理能力的增加。实际上,在职场妈妈里,不少人放弃了自我提升,借口养育孩子,降低在职业上对自己的要求,自我设限,自己选择做简单的工作,不再参与那些有挑战的工作。

一些年过后,孩子是长大了,但妈妈可能会抱怨,公司里比她年轻很多的人做了她的领导,她甚至觉得是孩子拖累了自己,却很少反思这些年来,自己是否真正提升了技能和视野

从我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来看,不能因为繁忙,就对自己的提升掉以轻心。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意愿的问题。当你想做一件事,你自然会找到时间,找到方法。

关于自我提升,再给你几个实际建议。这些是我多年来看到的女性在职场上最关键的技能需求:

  1. 要增强自己对行业的了解,多阅读,多交流,不要在知识上落伍;
  2. 要在做事方式上大胆一些,不要怕出错;
  3. 不要强求自己,但也不要怕在适当的时候担任领导职位。

能够同时游刃于职场和家庭之间,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这是一件很有回报的事。

真正强大的女性,会把养育孩子当做提升自我的机会,重建生活和工作的秩序。

祝你坚强,祝你好运。

如何提升孩子的识字阅读能力

你好,我是Dr.魏,专栏《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主理人,欢迎收听《如何让孩子爱上识字阅读》。
也许你是通过《最强大脑》节目认识我,但我还有个更重要的身份——两个女儿的爸爸。从我当爸爸那天起,我真心体会到,养孩子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事,比造飞机、造火箭可难多了。
更可怕的是,飞机、火箭造不好可以重造,养孩子,可是一锤子买卖,不能重来!
孩子到底应该怎么个养法?为了找到答案,我翻遍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育儿书,可是,这些书给我的答案却不能让我满意。
其中的很多内容都基于国外几十年前的研究成果,在我这个研究脑科学、认知科学的人看来,这些知识早该被淘汰了。
而且一些书籍、课程的知识,只是一些商家,为了兜售自己的理念,篡改、夸大科学实验结果的错误方法。
没办法,当我发现无法从现有的信息中获得帮助时,我只好和我的科学家朋友们一起,支个摊子,自己做。这是为了我家的宝贝女儿萱萱和辰辰,更是为了把真正科学的家庭教育带给每个家庭。
这就是我在「得到App」开专栏——《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初衷。
你现在听到的国庆精品课,是专栏《Dr. 魏的家庭教育宝典》的内容精选集,我会帮你用六节课,每节10分钟的时间,彻底解决宝宝的识字阅读问题,让你家宝宝的语言能力系统提升。
如果你已经订阅我的专栏,这些内容都已经更新过,不推荐你再重复购买收听。
在很多家长看来:6岁开始,才是文字敏感期,好像一定要到6岁,由大人正式教他这个字念什么,那个字啥意思,孩子才能学会读写。但其实,孩子的识字能力是逐渐出现的。
这就表示,爸妈适时引导孩子识字阅读的方式,特别重要。
如何帮助孩子识字?每天盯着孩子读几张识字卡片,奖励一包零食就够了吗?
错!识字,要围绕着字的实际意义才有用。
这是个量大、时间长的过程,把孩子按在椅子上机械认字,不仅让识字变枯燥,可能还会有反效果,不妨借着十一假期这样的黄金时间,用我推荐给你的方法跟孩子互动起来,这些方法可是在专栏中,已经被家长们亲测有效的喔。
在识字的基础上,我们再聊聊阅读。
故事书怎么挑,有哪些必要原则;听故事,讲故事,读故事,哪一种方法更好;为什么说互动阅读,比给孩子堆书更有效等等。
以上话题,我都会在这期精品课中与你分享。
当然,如果你愿意获得更多养娃的科学方法,欢迎订阅《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我将用一年时间,从智力、情绪、语言、运动、创意,五大方面,让你的孩子享受前沿脑科学研究成果。
杜曼闪卡是否靠谱?右脑开发是不是伪科学?有没有必要帮孩子报早教班?很多教育机构推崇的“指纹测智商”可信吗?以上问题,我都会提供科学依据,帮你分析、破除,扶你跳过育儿的坑。
二胎争宠怎么办?孩子入园哭闹不停,如何缓解?怎样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类似的常见难题,我也会在专栏中帮你解决,用科学的方法陪伴你,高效带娃、聪明养育。
最后,本期精品课的彩蛋是一份《爸爸带娃攻略》,送给每一位天才宝爸,希望在十一假期中,无论你宅在家里,还是带娃出行,都有秘籍傍身。同时,也向辛苦的宝妈致敬。
再次祝你,假期愉快!

1. 抓住识字的黄金时间

阅读要趁早,4岁以前的互动阅读,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
有不少家长在后台留言问:“不是说孩子不能识字太早吗?网上很多文章都说,文字敏感期到6岁才开始,在那之前让孩子认字的,都是拔苗助长。”
这个说法,是针对一种极端情况的,就是确实有些父母,特别喜欢让孩子早点认字,于是孩子很小时就开始给他们灌输认字,家里贴了很多认字画,一会儿就考他一下:“哎,这个字念什么?”“哎,那个字什么意思?”甚至用威逼利诱的方法,多记住了一个字就奖一个冰淇淋,教了好多遍还记不住就满脸生气,让孩子害怕。
让孩子自然地学会认字,能记得更牢
这种做法当然不对,因为你这么教他,孩子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这个字的形状和读音,但是对于这个字真正该怎么用,它在不同的句子里是什么意思,都毫无概念。这样做,确实会拔苗助长,对孩子弊大于利,除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外没有什么作用。
但是,如果不是这样极端的情况,孩子自然地学会认字,是在一种快乐、互动的情况下认识了一个一个的字,那就完全不同了。这个时候那些字对孩子来说就再也不是孤立的、机械的、没有意义的形状,而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看得懂、能感觉得出来的信息。
一、读写萌发:识字能力是逐渐出现的
这个关键就在于一个叫“读写萌发”的概念,读写萌发是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提出的。她是针对一种普遍的误解,比如前面那位家长说的,“6岁才开始文字敏感期”,好像一定要到6岁以后,由大人正式地教他这个字念什么,那个字什么意思,孩子才能学会读写。
但其实,克莱发现,孩子的读写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你给他丰富的文字环境,他自然就学会了文字。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他可不像我们大人一样,把文字看成多正式、严肃的东西,如果他是自然地接触文字的,那文字也就是他生活环境中,很平常的一个东西,他也就会跟学会认苹果、认橘子、骑自行车、系鞋带一样,自然地学会认字了。
所以,关键不是你孩子几岁开始识字,而是他学会识字的方式是自然的,还是机械的。如果是用机械的方式,就比如我刚才说的,把文字与环境割裂开来,只管追求孩子能认出多少字的形状和读音,不管这个字在真正的语言环境里怎么用,那确实不好。
但是,如果你为孩子创建了一个丰富的文字环境,让他经常自然地接触到文字,在一个好玩、互动的过程中,可以说是主动学会了文字,那孩子就会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他的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就会相互促进,一起飞速增长。
二、阅读也有马太效应
这就是阅读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说两极分化,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阅读上的马太效应,是著名认知科学家斯坦诺维奇提出来的。他总结了大量研究,发现小时候喜欢读书的孩子,以后会更喜欢读书,而且读书的能力更强。
反过来,如果你家宝宝到了上学年龄之后三四年还没有学会好好阅读,那么以后可能造成长期的阅读障碍和学习问题。所以,阅读的马太效应是说你家宝宝会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但是如果错过了培养他阅读的能力和爱好的时期,他以后可能就会越来越不爱读,越来越不会读。
为什么会这样呢?斯坦诺维奇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阅读能力和认知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你家宝宝读得越多,他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就越强,他的认知能力越强,就更喜欢读、读得更快了。
第二,阅读能力和学习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你家宝宝阅读的本领越大,你就会给他拿更难的书看。他走在街上,看到的招牌、说明不再是天书,都成了他可以理解的有意义的信息了。这么一来,他能够快速处理这些信息,又进一步刺激了大脑的发展,阅读能力变得更强,所以这是一个阅读的正循环。
举一个我女儿的例子,我女儿被选为学校《爱冒险的卡梅拉》话剧的主角,是因为她背台词的能力比较出众,她背台词厉害是因为她识字早,她能快速地理解和背诵老师给的厚厚的台本,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学。
反过来,如果宝宝一开始有阅读困难,那他的认知能力也会提升得慢一些,这会进一步加大他的阅读困难,而且他的词汇和知识增长得更慢,环境对他的刺激就更少,结果他的阅读能力更难提升。
所以,阅读能力高的儿童,和阅读能力低的儿童,在语文能力、对世界的认识等等这些智力上的表现,差异会越来越大,强的越来越强,弱的越来越弱,这就是儿童阅读的马太效应。
因此斯坦诺维奇提出来,要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能力,如果孩子一开始就有阅读困难,就会进一步造成学习困难。长此以往,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会逐步下降,并进一步在学业上落后,最后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不过,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有不同的侧重点。孩子在0到3岁时候,主要是你跟孩子玩儿,以培养宝宝对书本身的阅读热情的互动阅读为主,再逐步给孩子渗透一些识字意识。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你怎么才能为孩子创建一个丰富、好玩的文字环境,让他自然而又快乐地学会认字呢?这样做的关键,就在于阅读的材料,既要让孩子觉得不难,能够掌握,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他每次都有一点小进步。
三、低年龄段的孩子,怎么选择阅读材料
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但是操作起来不容易。最常见的错误,就是家长往往给孩子挑的书太难了,很容易让孩子厌倦或者产生挫败感。所以,我在这里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来说一下,对于低龄段的孩子,该怎么选择阅读材料,帮助他们打下认字的基础。

  1. 一岁:大部分是图片的童谣集,以及可以“玩”的书
    这个大概的原则,是爱贝睿家长教练施乐遥老师总结出来的,她是语言教育专业博士,目前在英国的大学教书。她建议,一岁的宝宝看那种童谣集,里面要大部分是图片,配上朗朗上口的童谣。
    这个时候的主要任务,并不是让孩子识字,而是让宝宝对书产生兴趣,让他觉得书这个东西挺好玩的。而且,童谣有节奏感。我在前面讲过,儿童对有节奏感的声音总是特别感兴趣。
    你还可以选一些特别好玩的书,比如那种打开来后,出现纸叠出的城堡、小山、房子之类的立体书,也可以是那种用不同材料做的触摸书,还有捏一捏就有声音出来的叫叫书,让他喜欢摸书、捏书,这也培养了他的精细动作能力。
  2. 一岁半:主要是图片的故事书和说明类书
    孩子到一岁半以后,慢慢地开始对文字有概念了,但也不要着急教他认字。你仍然要选大部分是图片,只有少量文字的书。这个时候,可以从童谣集慢慢过渡到故事书,或者说明类的书,比如讲科学、动物等等,但是一定要注意,这个故事书的情节要简单,而且绘画和文字的搭配要好。
    换句话说,绘画主要就是反映文字的信息。孩子看绘画,你给他读文字,他就一下子能理解了,然后就自然学会了这几个字的含义。
    说明类的书也一样,一定要是孩子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信息,比如吃的苹果、开的汽车,他都经常看见,所以就很容易把图片跟文字联系到一起。
    现在的文字虽然不是童谣了,但仍然要注意节奏感,最好是那种朗朗上口的语言,因为孩子对这样的语言更感兴趣,也更记得住。
    3.两岁到三岁:多样化的绘本
    孩子两到三岁以后,就要注意给他选的绘本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大小、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图片风格,还有不同的主题等等,这样可以全面刺激他的大脑发育。
    这个时候,宝宝对书这个东西应该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它是个很好玩的东西,而且如果是一本自己读过很多遍的书,他还会主动拿起来,在里面寻找自己认识的东西和人物。读得多的孩子,到3岁后都可以理解故事情节了,甚至还能按照图画,给别人讲里面的故事。
    当你陪他读书的时候,有个小技巧,就是指读。就是你伸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给孩子读出文字来。我大女儿就是这么学文字的,我从她差不多2岁开始,就给她指读绘本。她那个时候虽然还不识字,但是跟着我的手指,她自己看看字,看看图片,再听听我说的话,自然而然就把文字学会了。
    指读的好处是,强调了孩子的字形意识。因为这时候孩子刚开始识字,先要有“字形意识”,也就是意识到,字跟字不仅意思不同,形状也不一样,每个字都有对应的发音。有了字形意识,他才开始慢慢发展出区分和记忆不同字的能力。
    当然,最后我也要叨叨一下,上面这些跟年龄有关的建议,只是根据大部分孩子发展的特点,给你的参考。你应该根据你家孩子阅读和识字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总的原则,就是自然、好玩、互动。
    那么等孩子大一点了,过了三四岁,孩子的识字能力进一步发展,等逐渐掌握阅读技能,逐步就可以自主阅读,也就是自己读书,不需要家长陪读或者帮读了。自主阅读能力是提升孩子的阅读数量和质量的关键,而提升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就是提升孩子的识字能力了。

今日得到
1.阅读有马太效应,如果你家宝宝小时候阅读能力就强,那他会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但是反过来,就可能阅读能力影响认知能力,也影响他的认知环境,这样他就可能跟同龄宝宝的差距越拉越大。
2.阅读要从娃娃抓起。你不用怕孩子识字早有负面作用,只要你不是用机械、割裂的方式灌输孩子认字,而是用互动、好玩的方式让孩子自然地学习认字,那就可以使他更早萌发出认字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强大的阅读能力。
3.我按年龄分段,讲了1-3岁的宝宝,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才能帮助孩子用这样更好玩、更自然的方法去识字。

2. 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识字

我讲了《孩子识字太早好不好》那一期之后,有家长留言:“过早识字会不会破坏想象力?”我的回答是:“那是谣言,早识字不会破坏想象力”。之前有新闻提到一个美国妈妈把幼儿园老师告上法庭,因为老师教女儿认识字母O,这位妈妈觉得这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
这是个错误观念。其实认识字母O,可以把它看成是太阳、苹果。认识字母让我们对“圆圈”的理解增多,而不是减少,我们想象的时候能够用到的素材更多了。
识字是个量大、时间长的过程,如果用错了方法,把孩子按在椅子上,逼他机械认字,不仅让识字变枯燥,可能还会有反效果。
而且,背诵记忆几个字不是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有一门学问叫社会语言学,它研究社会对语言的影响。它发现,我们学习语言的时候,包括口语的习得和识字,不是简单的重复和模仿,而是围绕着“意义”进行学习。
识字要围绕着字的实际意义
什么叫围绕着“意义”的学习?就是在日常环境中学会用这些字,在什么场景中用、怎么多角度地理解记忆。给孩子创建丰富的文字环境,要让他自然地接触到文字,其实就是围绕着“意义”来学习,也叫对汉字的深度学习。
孩子识字,面临两大难题。第一难是孩子的语言加工方式还不成熟,对汉字还停留在图像记忆加工上,短期内记得字的大概样子,然后就忘掉了。因为图片式的记忆编码方式不具有长期效力,只有深度理解字的意义才能记得更牢。
第二难是指汉字的学习要涉及不同语言体系的切换。汉语为什么比英语难学?因为汉字结构是形义体系,听得懂“苹果”不代表写得出“苹果”的汉字,而英语往往是听到发音的同时,就能猜出来怎么拼写。
我之前讲过“读写萌发”的概念,孩子的读写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而不是规定好到了什么时期才凸显出来的。这其实非常合理,孩子跟我们一样,生活在充满文字的世界里。
日常生活中孩子不断接触到文字,不管是看到文字,比如零食的标签、路牌路标、商店名字,还是听到声音,像是爸爸妈妈给他读绘本,还是电视里的声音。
看得多、听得多,孩子会在生活中逐步把声音和物品对应起来,把物品和文字对应起来,虽然没有系统地学,但会慢慢熟悉一些字。经验积累得多了,孩子对文字有所了解,逐渐明白,语言、文字符号是有意义的,它可以用来代表别的东西。如果好好运用语言、文字,能够帮助到孩子的日常生活,这就叫孩子的非正式的识字体验。
跟孩子去超市,如果孩子喜欢吃苹果,那么带他去超市苹果区的时候,你可以让他去水果标价牌里找写了“苹果”的牌子,这样帮他把标签上的字和真实的物品对应起来,并且让孩子觉得识字对他的生活是有帮助的。
早期的非正式识字体验,重点在发展两点,一是语音意识,就是把孩子听到的词汇转化为字面词汇,孩子听到“苹果”,能够跟写的汉字“苹果”对应起来。
第二点是孩子的字形意识,就是孩子对汉字的形状有所了解,知道“苹果”两个汉字是长什么样子的。有研究发现,这种非正式的识字经验越多,孩子的语言发展和将来的读写发展越好。
不过你也不用开始焦虑,两三岁的孩子是做不到把声音和文字一一对应的。语言脑需要慢慢累积发展,所以一定要给孩子时间,以他的兴趣和能力为基础,首先培养孩子对符号的兴趣,对阅读书籍的兴趣。
怎么样帮助孩子识字,我给你3个方法。
1.大原则:运用情景学习的原理,增强识字经验
这里面的大原则,是运用情景学习的原理,增强识字经验。生活情景中有大量的非正式识字体验,比如回家的路上,你可以让孩子认一认公交路线的站名;出去旅行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记一记家里地址的汉字、所处的城市的汉字;周末去动物园,就教教孩子认认“老虎”、“猴子”的介绍板。
孩子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家人的称谓,这些跟孩子的日常紧密相关的也鼓励他们去记;还有当孩子遇到喜欢吃的食物、喜欢去的商店、喜欢玩的玩具,在他感兴趣的前提下,也可以有意识地植入汉字。
记住,文字只是承载意义的符号,给孩子解释字的时候,语言是比较抽象的,这时候还是那句老话,要帮孩子把抽象的知识翻译成具象的体验。你可以结合故事来教他,比如围绕一个汉字讲一个故事。我看到家长留言说她给孩子发明了一套汉字操,一个字配一个动作,孩子也很喜欢。
你还可以根据文字的特点,刚开始教孩子学名词动词,像是名字、生活用品、食物等等这些孩子生活中会经常碰到的,或是他常做的动作;再后来教他一些抽象的词,结合学过的名词和动词来教,这样循序渐进。
2.培养孩子的字形意识和语音意识
对于再大一点的宝宝,你就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语音意识和字形意识了。
培养语音意识,是把发音跟字联系到一起,孩子看到字的时候,帮孩子把发音念出来。识字首先从声音系统入手,陪孩子读绘本的时候,鼓励孩子对着句子朗读出来,如果孩子不愿意,你可以从你读一句,孩子接下一句开始,一步步加大朗读的难度。
培养字形意识,就是对文字形状和功能的理解。指着标牌让孩子看汉字,读绘本的时候用手指指读,都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字形意识。你还可以把字当图案来教,汉字本身也是象形文字,比如“葫芦串”的“串”字像一串葫芦串儿。人、从、众,木、林、森,都是形象生动,可以用图画来解构的汉字。
不过,字形意识还跟偏旁、部首和笔画,这些文字细节的精细加工能力有关。孩子识字能力上去之后,你可以教教他认认字和字有什么异同。比如教孩子名字的时候,把爸爸的名字也写在旁边,问问孩子:“宝宝你看,我们的姓是不是一样的字呀!”“我们的名,有哪些不一样的呢”。
有的时候手写字不如印刷体笔划那么分明,对于见字经验不多的宝宝确实有难度。你可以把手写的和印刷体上相同的字比对,引导宝宝注意两个字的细节是否一致,这样孩子对细节的加工意识也渐渐锻炼起来了。
3.鼓励孩子多输出
还是那句老话,除了输入还要记得输出。你也要记得鼓励孩子自己多使用这些字。比如说坐公交的时候问孩子,我们家那一站叫什么,还可以指着站名,让孩子仔细看。乘公交时,鼓励孩子主动告诉司机,目的地是哪个站。等公交的时候,鼓励孩子找一找,念一念,读一读站名。
读绘本的时候也是,我说过对于0-3岁的宝宝,跟爸爸妈妈的亲子共读最能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我还推荐过指读的方法,就是阅读时指着书逐字逐句读。有些家长留言说家里孩子不喜欢指读。
这是很正常的,读绘本的时候,小孩子喜欢图片多过看字,指读是为了给孩子额外的信息,孩子愿意看就看,但如果强迫孩子,妨碍了孩子的阅读体验,孩子肯定不喜欢了。
就算不从绘本中认识字,但是绘本的标题可以让孩子自己认、自己读出来。遇到一些孩子反复听过的绘本,你可以把故事书交给他,让他指着内容,给你读读选段。
孩子表现的时候,别忘了及时给反馈,记得给提示或者补充,也记得多夸夸他:“现在你已经会自己报站名了,耶!”“这一段这么困难,你居然可以读下来,比上次有进步哦!”这样,不只是认字,孩子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发展,识字的成就感也上来了。
很多家长问我孩子学汉字多大合适,我再强调一下,这种非正式的识字体验,多早都可以。我之前看到一位家长留言,说他们家孩子明明对识字很有兴趣,会自己指着书上的字乱读,甚至会根据图上认识的字,分析后面的字念什么,但那位家长听到过早识字会破坏想象力的传言,就不愿意继续引导孩子了。
孩子明明已经有了相当好的字形意识和语言意识,却因为不科学的传言耽误了发展,这就可惜了。
有家长问我,上小学之前,识多少字是正常的?其实没有一个正常不正常的概念,我之前讲过阅读的积累效应,也叫阅读的马太效应,识字就是积累阅读能力的关键。孩子上小学前,不需要严格规定他一定要学会多少字。
在家庭环境里,给他提供充足的非正式识字体验,让孩子知道汉字是一种符号,这种文字符号有对应的发音和形状,我们需要用文字符号来表达一个概念,这个符号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生活。等孩子进入小学,开始正式识字后,会给你惊喜。

今日得到
总结一下,识字要围绕字的实际意义,我给你3个方法,帮助孩子识字:第一,大原则,运营情景学习的原理,增强识字经验;第二,培养孩子的字形意识和语音意识;第三,鼓励孩子多输出。
今日行动:做实验、读故事、记词汇
我给你的今日行动是,来做一个实验,回家去给孩子读故事,试试指读的方法,然后记住里面的高频字词,比如“猫”这个字出现了几次,到第二天,单独问问“猫”这个字的意思,看看孩子的表现。

3. 如何精选阅读材料

到底该不该让孩子在童话故事里长大?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现在这个时代,知识爆炸,你可能也会经常一想到孩子的未来,就心里一阵阵地焦虑:要学的东西太多了,英语、数学、科学、编程,肯定得学,钢琴、美术、舞蹈或者足球,也一定得练,其他的东西呢,就放一放吧。
比如说我们小时候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听故事。你可能会觉得:算了吧,太花时间了,一个故事讲下来,能学到什么东西呢?“狼来了”,让孩子不要说谎;“三只小猪”,让孩子不要走捷径,这些道理我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还需要那么费力地讲故事吗?
有些家长担心听太多童话故事,会让孩子对现实世界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其实,故事可以促进孩子大脑发展,孩子要听故事,家长要挑故事。
大脑天生爱故事
很多人喜欢读书,但主要是读非虚构类书,因为觉得那才是浓缩的智慧,人生的道理在里面讲得一清二楚。哪像虚构的小说,或者故事性的人物传记、历史记载,看了半天,道理还得自己来悟,太没有效率了。有些家长觉得应该尽量减少给孩子讲童话故事,让他们早点接触真实的世界。
这些观点乍一听有些道理,“童话故事里都是骗人的”,还是让孩子早点接触现实世界吧。童话故事都是骗人的,为什么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保留下来,没有被淘汰呢?童话故事和现实是矛盾的吗?会阻碍孩子理解真实世界吗?脑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故事,能提高孩子的各项能力,帮孩子搭建去往真实世界的桥梁。
脑科学研究表明,比起干巴巴的教科书、纪录片,我们更偏爱故事,一个好故事能让我们的神经系统极度亢奋。当我们听到好故事的时候,我们不只是沉浸在故事情节的幻想中,我们大脑中处理动作、视觉、听觉,甚至嗅觉的那些区域也被激活了,跟在现实中被激活的那部分脑区一样。
所以,故事不会让我们变成空想家,听故事的时候,那些情节在我们大脑中演绎了一次。
好的故事帮孩子更好地理解真实世界
所以,大脑天生爱故事,故事能够帮助我们学习。认知神经研究显示,比起记忆知识,我们记忆故事更牢固。即使只是将知识改写成故事的形式,都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在一个研究中,心理学家将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让一组孩子看一小时的配对图片;另外一组也一样,不过还用句子来描述每一对图片。
一个小时后,心理学家让两组孩子来给图片配对。结果显示,当孩子仅仅是看这些图片的时候,他们只能成功配对21对中的一对。但是,用句子描述图片的那组孩子可以配对成功8对。
故事让孩子有兴趣学习本来枯燥无味的知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你跟宝宝说:“不要到厨房里去,尤其是不能碰炉灶,很危险的。”你觉得他能记住吗?但是,如果你讲一个故事,把孩子带到厨房里,指给他看:“你看,这个能喷火、烧饭用的东西叫灶,它很烫的。以前有个小朋友,不小心用手碰了一下这个灶,结果你猜怎么样?他的手烫出一个很大很大的泡来,而且疼得要命,比打针还要疼。他妈妈连忙带他去医院,他在路上一直哭啊哭啊。
到了医院里,医生给他开了一个膏药,涂在手上,才稍微好了点,没那么疼了,但是还是难受,一直过了一个星期,手才不疼了。又过了一个星期,这个泡才不见了呢。”这个故事既包含事实又包含情绪,孩子对灶的危险性就非常深刻了,再也不敢乱动乱摸了。
一个好故事能够积极地重塑孩子大脑的思维,孩子会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对内容会更有认同感。你们可能发现我很喜欢举各种人的例子,其实也包含这一原理。
所以,让你家孩子听故事,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他们学习的一个好机会,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你肯定也知道,孩子很喜欢听故事。一听故事,他们那个投入程度,是上这个学习班那个培训课远远比不上的。听故事对他既有很大的好处,孩子又天生地喜欢,你何乐而不为呢?
故事不仅能帮孩子理解真实世界,就连成年人也一样。我在以前的节目里提到过好几次的伯克利大学教授Alison Gopnik,她本人是心理学教授,每天要看很多心理学的书和期刊,但是她说:“我从简·奥斯丁的小说里所知道的人类性格与社会生活,远远多于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中了解到的。”《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里的顶级期刊,但是在Gopnik看来,它还不如小说对人性了解得深刻。
为什么大脑爱故事呢?
是因为故事能带给我们信息吗?不是的。我们的真实世界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信息,我们不缺信息。我们缺的是真正对我们有用的重要信息。千万年来,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从不断灌输进来的海量信息中搜寻有意义信息的能力,我们需要抽出对生存有意义的内容,否则就会“认知过载”。
故事就是我们人类控制这个混乱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天生依靠故事来教给我们这世界的运作规律。当听到各种故事情节的同时,大脑会身临其境产生应对这种情境的本能反应,那么将来遇到类似的事情,通过这种提前预习,我们能提炼出策略更好的应对棘手的状况。
在远古时代,身经百战的老人会在篝火旁边,手舞足蹈地给年轻的部落孩子们讲述他在野外与野兽斗智斗勇的故事。草丛动了一下,可能有狮子,还是走为上策。所以,通过故事孩子学会从混乱中看到模式,将来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复杂情况时,也提前得到了应急方案。
有些家长觉得一些童话故事写得过于冒险,其实不用担心。有一种说法,故事是经验的代言人。故事里传达的各种经验教训,让我们提前预演了人生的n多可能。孩子不需要真的去体验,通过故事模拟那些紧张经历,就提升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些人可能会说,童话故事里的问题跟现实世界千差万别。童话故事看起来没提供多少解决我们现代社会问题的方法。其实,你可以从经典的童话故事中学到更多人类内核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
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适用于任何时代。而且,孩子每天都生活在日常世界,他一定会学着去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童话故事给孩子提供的是处理这些问题的内部原理。
大脑爱故事的另一个原因是故事容易记忆,故事里的因果结构能帮助记忆,只要记住一个情节,顺藤摸瓜,你就可以轻松推理出下一部分情节,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很可能是由它引起的。比如,小红帽去森林里看望外婆。从森林就容易联想到后面会出现野兽——狼。
这是因为大脑对故事有既定期望,我们相信凡事皆有因果,就算是孩子也知道故事中的情节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因果关系的。发生一件事情,孩子会仔细回想之前的情节去做联系,他们会去努力做一番智力推理。
童话故事里有很多这种推论,而且一般都是中等难度的推论,孩子够一够想一想能想出为什么,很容易让他们有满足感,他们会越来越爱上这种推论的过程,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回到教育孩子,我们希望孩子学习的是答案,可是答案往往没有什么意思,只有知道了问题,答案才变得有点意思。所以把问题说清楚很重要,有问题,有答案,孩子慢慢学会用因果链条来推论。有的时候,家长太急于给出答案,而忽略了解释清楚问题和研究问题的重要。
好故事的4c原则
我说大脑爱故事,好的故事能帮孩子更好地理解真实世界,那什么是好故事呢?好故事千变万化,但大部分离不开下面这四个原则,我们可以称为4c原则。
1.故事要有因果关系(causality)
表示事件发生是有前因后果的,能够很好地解释清楚故事的逻辑。比如好故事都有一个好的提纲挈领的开头,一个漂亮的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有严密的逻辑链的。从这样的故事中孩子可以学到事情的因果故事链。
2.故事要有冲突(conflict)
故事里的主人公一般有个目标,然后会发生很多事情阻碍这个目标,为了实现目标要去克服这些冲突,这样故事才有看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如果像现在坐几个小时的飞机,就顺利到达西天,没有九九八十一难,那还有什么看头?
3.故事要有多样性(complications)
好的故事剧情要多样。《西游记》里有九九八十一难,每个劫难都不同,我们每个暑假都愿意再去重温一遍。
4.故事要有多重角色(character)
一个好故事是围绕各种有趣的多样的角色展开的。孩子通过故事探索自己以及他人思维的差异,揣摩不同人的思维活动,孩子的社会情绪能力也能得到发展。《西游记》又是一个绝佳的案例,孩子可以想象自己是英勇机智的孙悟空,懒惰软弱的猪八戒,学习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最后我还要叨叨一下,有些人觉得我们要向机器理性靠齐,讲故事是一种过时的信息传播的方式。我刚才解释了很多,这是对故事的一种误解。
美国微软公司正在进行一项图像讲故事工程,区别于传统的图像识别技术,这项工程融合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及机器学习技术,可根据一系列图片生成对应的故事。机器尚在不断演化,力求讲好故事变成机器段子手,我们人类还有什么理由放弃好故事呢?

今日得到
故事对于孩子很重要,听故事绝对不是浪费时间,而是能起到正规学习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提供了好故事的4c原则,你可以根据这些原则挑选故事讲给孩子听。下次的内容,我将告诉你孩子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的正确姿势。

4. 活用阅读方式:听、读、讲

大脑天生爱故事,故事对孩子的记忆、情绪、思维能力都有帮助,具体到实际操作,我们一般有三种方法来利用故事:第一是让孩子听故事;第二是照着故事书读故事;第三,鼓励孩子自己讲故事。这三种方法怎么用,效果最好?
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齐头并进
这三种方式各有各的好处。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给两组3至5岁的宝宝听故事,一组宝宝听大人给他们说故事,叫storytelling;另一组宝宝也听一样的故事,不过是大人拿着书照着内容读,叫reading。
最后,研究人员让两组宝宝把故事复述一遍,看看哪组宝宝表现得更好。结果发现,听大人讲故事的这组宝宝,对故事的理解力更强,可是听大人读故事的这组宝宝,表现出更高的语言复杂度,他们能够运用更高级的词汇和手法,来描述这个故事。
对识字不多的小宝宝,多给他讲故事,让他对故事内容产生兴趣。孩子识字多了,可以开始照着故事书给他读故事,锻炼他的语言复杂性。
你也可以照着故事书一句一句读给他听。相比口语,故事书的用词更加书面化,词汇类型比口语多样一些,读故事书,孩子能接触到更多词汇刺激。故事书中还经常带有排比、比喻类的修辞手法,这些语句是平时孩子接触不到的。
等孩子到了识字启蒙的阶段,你就可以用指读的方法,用手指着句子读给孩子听,或者跟孩子一起读,这些方式能提升孩子的字形意识,为孩子的识字打基础。指读是非常重要的窍门。
家长讲故事对低龄的孩子有一个重要的好处。我们人和人的互动,除了语言沟通,还有非语言沟通,比如动作、手势。这些信息只有家长讲故事的时候才能传递过去,这个过程就不是电子设备录制的故事语音可以替代的。
而且你绘声绘色地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还可以根据孩子的表情状态调整故事节奏,帮助孩子消化内容。孩子永远都喜欢具象的东西,听你讲故事的时候,即使很多地方意义不明确,但是通过解码你的动作、手势和眼神,他也能够顺利猜出意思。
比如,你给孩子讲《三只小猪》,你在故事里带入情感、腔调和动作,一会儿学大灰狼恶狠狠的样子,举起爪子说:“我要吃了你们!”一会儿学小猪害怕的样子,缩起手说:“啊?不好了,怎么办?”这种面对面的表演充满了细腻的情绪表达,能够帮助孩子了解他人深层次的想法、情感和动机,这种互动让孩子对故事的理解更深刻了,这是阅读文字没法取代的。
给孩子听故事和读故事,是增加孩子的信息输入,让孩子自己讲故事,则是把输入转化成输出了。讲故事的能力代表学龄前儿童发展的一大进步。孩子大概3岁时,已经渐渐可以应对生活中一系列复杂的事情,他对世界、对别人的理解和他思维的整合能力都发展了,你会发现孩子开始可以自己讲故事了。
这种能力,不只跟孩子语言能力有关,而且跟孩子的记忆提取能力也有关系。不知道你会不会有这样的经验,你在给小孩讲故事的时候,你发现他们都懂,说明这些信息都在他脑子里面,但是你要是问他,他可能讲不出,无法有效地输出出来。
比如上周,我女儿看完电影《摔跤吧!爸爸》,回来之后我问她:“这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啊?”我女儿讲了一些,但都是零零碎碎的记忆片段,也不成逻辑,这时候我夫人在旁边,到了重要情节就给她一些提示,她也能越说越顺畅了。
这说明孩子不是记不住东西,这些记忆存入了他的大脑,但是到了记忆提取的时候,无法有效地提取出来。所以,鼓励孩子复述一个故事,有利于孩子锻炼提取记忆的能力,也有利于他提炼故事逻辑的能力。
如何鼓励孩子讲故事?
具体怎么鼓励孩子讲故事呢?你不用等到孩子能自己编故事了,或者孩子能完全背诵一个故事了,才让他讲故事。当你给他讲完一个故事,或者读完一本故事书,都可以让他再来给你复述一遍。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事也要鼓励他讲出来,比如让孩子描述他画的一幅画里的故事,他阅读的绘本,他看到的动画片的故事。
当孩子把输入转换成输出时,他的大脑得把听到看到的一连串事件,重新用一种有意义的方式串联起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却能帮助小孩子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规律。
让孩子多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讲故事,也可以多给小朋友讲。这些故事的内容可以是完全的幻想,或者是将几个真实的事件组合成一个故事。这时候你要注意,你需要的是当好你的听众的角色,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我们大人不要去苛求孩子讲故事的合理性、真实性,而是多鼓励他把脑中的想法表述出来。
我刚才说要多给孩子提示线索,帮助孩子把故事顺下来。怎么给线索呢?第一,邀请孩子给故事添加细节。第二,利用线索帮孩子把思路拎到故事主线里来。你可以用问问题的形式给出这些线索,这样孩子感兴趣,互动感也更强。
第一,邀请孩子给故事添加细节
孩子在复述一个故事时,经常把故事说得干巴巴的,没有什么辞藻,也没有细节。你就可以主动说出一些细节,引导他回忆,引导他说得绘声绘色点。还是《三只小猪》的例子,你问孩子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挑战:“这只大灰狼刚才恶狠狠的样子,它露出牙齿了吗?”孩子可能会说:“不知道啊,故事里没有说。”那你可以再引导他,你问:“你觉得呢?” 你可以张牙舞爪,给他模拟一下大灰狼当时的样子。
孩子看了看你,想了想,可能会说:“哦,露出来了,白白的尖尖的牙齿。”他下次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很可能就加进去了一句:“大灰狼恶狠狠地露出白白的尖牙。”你看,通过问细节,孩子复述故事的时候,也可以锻炼他脑补和想象细节的能力。其实,孩子自己读取的故事里面有很多细节,无论是文章的,还是图片上的,他其实都记住了。只要你鼓励,他就能提取更多的细节的记忆。
第二,利用线索帮孩子把思路拎回主线
孩子在复述故事的时候,记忆零散或者偏离主情节是常有的事情,除了问细节以外,你还可以问一些线索性的问题,帮助孩子回忆故事的主线内容。我上一期说过,故事的主线剧情是连贯的,常常包含大量的因果关系结构,也就是A-B的结构,只要记住一个情节A,就能根据这个线索,推理出下面的情节B。
你可以给一个原因的线索,让孩子来回忆结果,比如问孩子“第一只小猪做了一个草房子,所以大灰狼来的时候用力一吹,房子就怎么样了?”你也可以问一些结果,让孩子来反推原因,比如问“第三只小猪战胜了大灰狼,你知道为什么吗?”问一些线索性的问题,能够帮助孩子回忆主情节,还能锻炼他们对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一下,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三个方法一起来,意思就是它们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三个不同的方法,而是可以随时融合到一起去的。你大概还记得,我以前讲过,亲子阅读最重要的是互动,那才能有效地提升孩子智力。
为什么呢?一个原因就是互动就是融合了这三种方法,你们本来是在读故事,读着读着,孩子问了一个问题:“大灰狼为什么要吃小猪呢?”你们就转入了你讲他听的故事模式。或者你们读完后,你合上书,说:“来,宝宝,你把这个故事讲一遍给我听听好不好?”这就转入了他讲故事的模式。
最后,我还要叨叨一下如何给孩子选故事书。一方面,要注意故事的多样性,不只是童话故事,你自己的生活经历、周围人的真实故事,包括一些名人的故事,比如航天员、运动员,也都可以讲。孩子听的故事越多样,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越好,因为故事提供了这些思维活动的素材。另一方面要注意高质量。
2013年,《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人比读流行小说的人更能读心,看懂别人的情绪,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些小说得是高质量的经典,是对人物心理和行为描写得细致入微而且真实可信的,如果是粗制滥造的口水小说,那就没什么效果了。
具体选择哪些高质量的故事,你可以按照我上期节目的4C模型,选择能体现因果关系的,有冲突感,而且剧情和角色都多样的故事。你还可以翻到我上周五的问答,从聪明家长们推荐的书单中挑选好故事。

今日得到
总结一下,故事对于孩子很重要,你可以鼓励孩子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这三种方法穿插着使用。你可以鼓励孩子讲故事,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多问问题,比如细节类的问题和线索类的问题。多鼓励孩子讲故事,慢慢你会看到他的改变的。
行动关键词:今晚读一次故事
如果你愿意尝试,可以今天用平淡的语气讲一个故事,明天,换个情感充沛、语调多变的方式讲另一个故事。
你可以过几天之后,考考你孩子到底对哪个故事的记忆更好。考验的方法就是让他复述一下故事。我特别鼓励家长们带着实验的思维去多观察,多尝试和孩子的互动,我相信你不仅收获的是育儿知识,更是对自己孩子成长的惊喜。

5. 最佳亲子互动方式:阅读

我们就来讲讲和宝宝一起阅读。这个事情,绝对不是和孩子一起消遣的小爱好,对我来说,简直是培养聪明宝宝的最重要的窍门之一。
我是一个很爱阅读的人,每天有了空余时间就喜欢捧一本书来看。在我看来,阅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大家可能看见我在电视上侃侃而谈,或者看见我在大学课堂或者公共演讲上高谈阔论,但是,所有这些表面现象,就是基于我常年阅读积累的知识。
而且,无论是吸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是跟着小说情节牵肠挂肚,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享受。我见过的聪明人,我说的不光是那些事业有成的,更包括那些有思想有见解的人,没有一个人不热爱阅读。而且这些聪明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小就喜欢阅读。
不过,等我有了孩子之后,我才发现,还有一样比阅读更美好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一起阅读。很多家长也知道让孩子阅读的重要性,家里也买了一堆书,可是孩子好像就是不喜欢读,逼他读的话他就更讨厌阅读了,这该怎么办呢?
家长的引导很重要,试试互动阅读吧
如果家长引导孩子阅读的方法不正确,会让结果事与愿违,不仅没能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还白白浪费了提升孩子的好机会。
互动阅读比给孩子“堆书”更有效
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以前大家有一个误解,就是只要在家里放上书,孩子就会自动喜欢上看书,就会变得阅读能力更强。可是,科学研究却发现,如果只是给孩子书,其实帮助不大,关键在于你跟他是不是进行互动的阅读。
比如在2003年,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者对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做了个实验,把86个小朋友分为3组,一组互动阅读,一组不互动阅读,还有一组是控制组,就是没有接受任何实验干预的一组,结果就发现只有互动阅读,孩子的阅读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提升。
还记得我有一期节目讲《靠谱的智力提升方法》,里面提到的智力提升数据库吗?里面也提到这个方法,并收集了8个互动阅读的研究。分析发现,互动阅读能提升孩子的智商达到6个点。
互动阅读有哪些优势
为什么呢?因为互动阅读能让孩子更多地练习语言,比如你会问孩子问题,也为孩子解答疑问,而且让孩子根据他的能力来决定阅读速度,根据他的兴趣来决定读哪儿不读哪儿,所以它能更快地促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
这样一来,互动阅读本身虽然并不是直接提升了孩子的智力,但是能使孩子在智商测试中表现更好。不过,一旦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随着年龄进一步提高,互动阅读对智商的影响就越来越小了,所以,过了4岁以后,互动阅读对于智商就没有什么提升作用了。
就像上次我讲外语学习的时候说的,“晚一点不如早一点,背出来不如玩出来。”学外语是这样,学母语也是这样。互动阅读也是我提倡的浸入式的语言学习,因为这时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还有你读出来的语言的语音语调,还有他看到的图书上的图片和文字的视觉信息,他还能沉浸到书中文字传达的巨大的想象空间中。这就是一个浸入式的体验。
比如,同样一个童话故事,看动画片时孩子是被动地接受视频信息,而看书的时候,文字传达的内容,让孩子大脑想象出故事的场景,更别提他还学习了文字本身的读音和字形等信息,给他的识字打下了坚实基础。孩子不仅仅是在读书,而且是在感受你们紧密的亲子关系,这里面有双方的情绪,你给他的关心和安全感,你给他的感动和惊喜。
这个时候,从孩子的角度看来,就更像是你用书作为道具,和孩子玩的一个游戏,所以孩子当然会喜欢。当他觉得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之后,他以后读书就更主动,阅读体验也更好。
所以,你光知道要阅读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让孩子怎么阅读。尤其是对于4岁以下的孩子,要用正确的互动阅读方法,这能让他更喜欢阅读,而且还能提升他的智商表现。
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别让阅读成为他的负担
具体应该怎么跟孩子互动阅读呢?
要注意三个关键的地方:第一,问孩子问题;第二,跟着孩子的兴趣走;第三,把阅读变成游戏。下面我就来具体讲一讲。

  1. 问孩子问题
    首先,互动阅读,意思就是不只是把书上的字一个一个地读出来,更重要的是你跟他在这个过程中要对话。一开始的时候,孩子还小,可能只能被动地跟着你走,这个时候,就需要你多问问题,来开启这个互动。
    这个问题可以是启发孩子,帮他把书里的东西跟生活里的东西联系起来。比如说,如果你家里养猫的话,你读到绘本里有一只猫的时候,就可以指着书上画的猫问孩子:“哈,你看,这只猫是长这样的!它和我们家的咪咪长得像吗?”孩子回答了之后,你还可以再问:“你觉得它们谁长得好看?你更喜欢它还是咪咪呢?”生活中的信息,孩子总是记得比较牢的,也比较感兴趣,所以你把书里的东西跟生活联系起来之后,这本书对他来说就变得鲜活起来了,他也就会更理解这本书了。
    当然,比刚刚三个问题更好的方式,是问开放式问题,就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比如说,我在跟我女儿读《三只小猪》的故事的时候,我会问她:“你看,这三只小猪用不同的方法造房子,你觉得下面要是狼来了的话,会怎么样?”或者,“这三只小猪,你想做哪一只?为什么呢?”
    当然,问这些问题不一定是为了讲道理,有时候纯粹就是好玩,比如我会问她:“哎呀,这第三只小猪建的房子太牢固了,来,我们替大灰狼想想办法,你要是大灰狼的话,怎么样才能吃到三只小猪呢?”这样的开放式问题一下子就把她的脑洞给打开了,她就会开始兴高采烈地代入到故事里,想象怎么去当大灰狼了。
  2. 跟着孩子的兴趣走
    当然,互动阅读,不能只是你引导孩子,更重要的是鼓励孩子来主导这个阅读的过程,这就是互动阅读的第二个要点,跟着孩子的兴趣走。比如,要鼓励孩子问问题,他有问题,只要是跟阅读有关的,一定要回答。
    有时候我也遇到过这种情景,就是和女儿在一起亲子阅读的时候,时间比较紧,回答了问题就读不完书了,但是我也不会说:“哎,不要问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把书读完再说。”我会耐心地先回答她的问题,再继续读书。
    甚至有时候我会放下书,跟着孩子的兴趣开始发挥。比如读动物书的时候,她会问:“为什么熊猫是‘活化石’呢?”我回答了之后,她又会再问:“那为什么像熊猫那样的其他动物都灭绝了呢?”你肯定也有这种经验,就是小孩的问题是一环套一环,永远回答不完。我家里正好又有一本关于熊猫的书,于是就拿过来跟她一起看那本书了,不然的话,我也不会强迫她一定要先把这本动物书读完,而是先回答她的问题再说。
    包括对于书的内容,我也是跟着孩子的兴趣走。有些书是我女儿比较喜欢的,但是她只喜欢书的一部分。比如还是动物那本书,她常常会拿过来跟我说:“爸爸,我们来读熊猫这一页吧。”我跟她读完后,翻过去是老虎、大象,她也喜欢,但到了猩猩、河马,她又不喜欢了,要跳过去直接看后面的鲨鱼和海豚。我也都是听她的,并不是说:“哦,这都是有用的知识啊,你要掌握全面的动物知识。”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带我女儿去书店去买书,这时候我一般都要征询她自己的意见,看看她自己想读什么样的书。因为请你记住,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他从书里面直接学到多少东西,而是他对书产生兴趣。那么,当他自己有兴趣的时候,你就一定要注意保护和尊重。
  3. 把阅读变成游戏
    孩子对阅读怎样才最容易产生兴趣呢?除了书本身好玩之外,你还可以利用读书这个场景,跟孩子玩游戏。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三点。比如说,刚才我提到动物绘本,第一页里有各种动物的图画,我先一眼看到里面有大熊猫,然后就跟女儿说:“哇,你看,世界上有这么多动物!来,我们来比赛,看谁先找到大熊猫!”然后我装作到处找不到,结果她一会儿就找到了,一下子指给我看,欢呼雀跃地说:“我赢了!”这个不仅能让她乐上一会儿,而且还让她对书里的内容更感兴趣,比如有时候她就会说:“那我们就先来看大熊猫吧。”
    包括书里的故事,我也跟她玩猜情节的游戏,比如说:“哇,大灰狼把第二只小猪的房子也推倒了,我们来猜猜看,这两只小猪该怎么办呢?看谁猜得对。”我女儿会猜:“它们会跑到第三只小猪那里去!”我说:“嗯,我猜它们会投降,跑出来说:狼大爷,你太厉害了,我们就给你吃了吧。”女儿听了哈哈大笑,我翻过书来一看,就装作惊奇的样子说:“啊,你猜得对,它们果然是跑到第三只小猪那儿去了,你猜对了!”这时候我女儿就特别高兴。这样一来,她就会觉得,自己理解故事的能力还挺强的,以后就会更喜欢读书了。
    这就是关于互动阅读的三个方法,主要是激发孩子的兴趣。最后,我还是要再叨叨一下前面说过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而不是从阅读中立刻就能学到多少知识。互动式阅读为什么好?就是因为它把阅读嵌入到宝宝跟父母的日常互动里去了。
    你应该让孩子觉得,阅读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比较好玩的一部分,而不能把阅读当成是个特殊的任务。比如你跟他说:“来,宝宝读完这本书,给你奖励一个冰淇淋!”那他就会想:“看来读书是个苦差事,妈妈都得用冰淇淋来补偿我了。”
    同样的,如果孩子自己正玩得高兴,比如叠纸飞机,你不要觉得那个技术含量低,就去打断他说,“玩那个东西有什么意思!宝宝,来跟妈妈读书吧!”这个也会让他觉得,读书是个很严肃、正经的事情,跟叠飞机这种好玩的事情是对立的。
    总之,就是不要有太功利的目标。因为我是个享受阅读的人,我自己知道,阅读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我和孩子一起念书,更看重的是跟她的情感互动,是和她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我相信,这样的情感互动和美好时光,也让她会慢慢地觉得,阅读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让他们知道书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好多问题的答案。
    至于学知识和认字,如果以后她自己喜欢上阅读了,你还用发愁吗?对我家女儿来说,爸爸给她读书,应该是她最享受的事情了,每天都缠着我给她读。别看她才6岁,但是她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可以自己读一些复杂点的书籍了。我可以很骄傲地说,在阅读上,我为她打下很好的基础,这些的背后,就是这几年我和她一起度过的互动阅读的所有的快乐时光。

今日得到
1.阅读最好的方法是互动阅读。
2.教你三个技巧:第一,问孩子问题,第二,跟着孩子的兴趣走,第三,把阅读变成游戏,不仅能让孩子喜欢上阅读,而且能提高他的智商。

6. 彩蛋:好爸爸使用手册

谁说爸爸天生不会带娃,每位爸爸都是有潜力的育儿大神。
我收到很多妈妈的留言,她们说:“Dr. 魏,你这个‘母亲守门效应’的概念太形象了。我以前老守着孩子的门,不让她爸碰,因为总觉得他真的是太笨手笨脚了,等他培养成育儿好帮手,还不如我自己来更省心。现在才知道,我要放开大门,让爸爸参与进来。”
其实,培养爸爸和培养孩子是一个道理。爸爸像家里的大孩子,如果嫌他做得不到位,不给他机会锻炼,他参与得越来越少,最后不仅仅累坏了妈妈,对孩子的发展也不好。如果妈妈愿意给爸爸锻炼的机会,爸爸就能成为非常得力的育儿好队友。
我今天就来讲讲我们爸爸对孩子成长的好处,然后,给你一个实用的好爸爸使用手册,作为父亲节的礼物送给大家。
爸爸带娃,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大量研究表明,爸爸多参与带娃对孩子的社会、行为、心理健康和认知能力都有积极影响。比如爸爸的积极养育可以降低男孩子青春期的行为问题和女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学业成就也有长期的积极影响。
爸爸带的孩子语言发展能力更好。为什么呢?科学家推测,因为妈妈倾向用“娃娃语”跟孩子说话,就是孩子能理解的,比如“吃完饭饭我们去睡觉觉”这种语言。爸爸则喜欢用成人的语言跟孩子说话,刚才那句话,换了爸爸会直接说:“你来吃饭,然后去睡觉。”
这样说话孩子一开始比较难理解,但同时逼得他们开动脑筋,去分析、猜测最后掌握更复杂的句子,和更多更难的词汇。所以父亲带出来的孩子,语言能力会更强。爸爸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帮助甚至可以持续影响孩子未来在学校的表现。
爸爸还能促进孩子的社交发展。研究发现,如果爸爸多跟子女进行有趣、有感情的互动,孩子之后在学校里会更受欢迎。可能在这些互动中爸爸教会了孩子识别人的面部表情,孩子的共情能力也更高了。
让爸爸多带孩子,不仅仅为了减轻你的负担,还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一个利器。各位妈妈千万不能再守在门口,把爸爸挡在育儿的门外,应该千方百计地把爸爸往门里拉,使他成为你的育儿好伙伴。
妈妈如何才能从最佳守门员变成最佳助攻手?
我给你3个建议:第一,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第二,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多肯定,少批评;第三,给爸爸清晰、具体的指令。下面我来具体讲一讲。

  1. 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
    要让爸爸带孩子,得给他充分的自主权。爸爸要转变心态,不要把自己当成育儿帮手,而得把自己当成育儿合伙人。妈妈也一样,别把爸爸当成你的帮手。不是的,他在育儿方面应该和妈妈平起平坐,大家有同样的发言权。
    为什么呢?因为爸爸他的育儿方式也许跟你不一样,却会有出乎意料的好处。很多妈妈会觉得,爸爸带孩子太吓人了。你看他,动不动把孩子往空中一扔,要是接不住怎么办?孩子自行车骑那么快也不管,还在旁边喊:“加油,再快点!”
    这样给爸爸带出来的孩子,很可能胆子更大,运动能力更强。孩子运动能力带来的好处,我在前面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这方面爸爸确实有天生优势。如果强迫爸爸按照妈妈的方式带孩子,就白白丧失这个优势了。
    归根到底,爸爸和妈妈有不同的功能。妈妈陪伴孩子的时间长,更多是细心照料宝宝,让宝宝觉得安全。爸爸,是激励宝宝,带领宝宝去探索。这两类功能相辅相成,你肯定不能让宝宝太鲁莽,做太危险的事情,但也不能为了安全不让孩子去探索。
    包括很多妈妈会抱怨说:“孩子他爸这也叫带娃吗?他不就是整天跟娃玩吗?”可是,跟孩子玩也是带孩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孩子是通过玩来学习,来探索世界,来跟世界互动的。妈妈可能觉得让孩子取得一些有形的进步才比较有意义,比如会背了一首唐诗,多弹了一段钢琴,但是爸爸跟孩子瞎玩,其实对孩子的发展一样重要。
    爸爸带孩子的方式可能跟你不一样,但是其实非常有他的道理。你不能因为自己习惯怎么带孩子,就不让爸爸用另外一种方式带孩子。
    再说了,爸爸按自己带孩子的方式他才爽。他跟孩子打闹、玩耍、赛跑,这是他最高兴的事。你强迫他不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孩子,那他会感到没有乐趣,那他自然不愿意再投入了。所以,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让他能尽情享受到带孩子的欢乐,是让爸爸愿意带孩子的第一步。
  2. 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多肯定,少批评
    当然,也有妈妈会说:“有些事情还是得有标准,他做得不到位,难道也不能批评吗?”
    我给你第二点建议,要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多肯定,少批评。为什么?因为在很多事情上,爸爸跟妈妈标准还真不一样。比如收拾厨房,妈妈的标准是锅碗瓢盆都洗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放在碗橱里,地上清扫得一尘不染。爸爸的标准是什么呢?爸爸觉得把碗都放在水池里,这叫把厨房已经收拾完了。
    带孩子也一样。爸爸带孩子去上钢琴课,回来后你问他:“孩子今天课上得怎么样?”他说:“挺好,老师夸他有进步。”你再问:“那今天学会了什么新曲子?老师有没有指出他什么问题?有没有说有什么地方他还要回来再练?”爸爸一听傻眼了,因为在他的标准里,把孩子带去了钢琴课,又安全地带回来了,就完成任务了,妈妈问的这些问题,那是老师和孩子自己要操心的事情。
    你还真得体谅爸爸,他不是消极怠工,而是真的觉得事情就这么简单。当然,育儿很多时候没有这么简单,但你也用不着立刻生气,而是要看到,他愿意带孩子去上钢琴课,这个本身就值得表扬。如果你实在要他改进,那也要用肯定的方式来表达。
    比如你可以这么说:“你带孩子去上钢琴课真不错,比我带他去更高兴。”然后再说:“你跟孩子玩得好,孩子听你的,你下回多问问钢琴老师,咱孩子还有什么地方要注意,有什么地方要回来多练练的?你问肯定比我问强。”
    因为男性和女性在夫妻关系中最看重的地方不一样。女性最担心的是男性的感情,他是不是爱我;男性最担心的是女性的眼光,她是不是仰慕我。爸爸最受不了妈妈的批评,因为那是在攻击他的能力。反过来,就好像妻子最爱听的是丈夫的甜言蜜语一样,爸爸最爱听妈妈的表扬。所以,你要用正面的态度来促进他的改变。
    怎么让爸爸喜欢带孩子?你下次只要看到他跟孩子在一起,多表扬他。“看,宝宝和你玩得多开心”;“举高高还是爸爸做得好”;“宝宝好喜欢你给他骑大马”。
    这个我也要强调一下,其实并不是虚伪。要知道,现代爸爸基本都是在传统家庭下长大的,从小他自己的父母大多是“男主外,女主内”的,爸爸能更多参与到育儿中来,确实也值得表扬。当然,你表完扬之后,也可以乘机提出些适当的改进意见,这个时候,他特别能听得进去。
  3. 给爸爸清晰、具体的指令
    有时候爸爸没经验,确实需要你的指导。要注意给他清晰、具体的指令。
    如果是那些爸爸本来有固定的想法的,比如怎么跟孩子玩,你应该像第一条一样,尊重他的玩法。但是如果你对这件事有明确的期望,那你要明确地跟他说。
    比如你要出门了,要给爸爸交代午饭,得很具体地说:“12点的时候吃辅食,刮四分之一个苹果,拌四分之一个蛋黄,然后冲半瓶奶粉,让宝宝躺下来喝,喝完给他一个安慰奶嘴,让他睡觉。”
    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呢?是因为我刚才说的,爸爸跟你的标准不一样,你如果只是很模糊地跟他说一下,很可能到最后他完成的样子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你觉得他是在糊弄差事,他还觉得特委屈,两个人的矛盾就这么产生了。
    而且有些爸爸比较好面子,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也不好意思问,只能自己摸索,你得事先直接告诉他,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培养出好爸爸来。
    最后,我也要小小地叨叨一下。爸爸到底会不会带孩子,能不能带好孩子?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它是一种期待效应,也就是说你放开手让他去带,鼓励他带,他就能带好。如果你不相信他,一直守在孩子的门前不让他碰,那他当然越来越不会带孩子,然后你还更加觉得自己守在门前有道理。

今日得到
总结一下,妈妈带孩子,千万不要把爸爸拒之门外,一定要让爸爸更多地带孩子,因为这样孩子才会更聪明,将来学习成绩也会更好。我今天给了你三个原则,第一,尊重爸爸带孩子的方式;第二,给爸爸成长的时间,多肯定,少批评;第三,给爸爸清晰、具体的指令。
今日行动:让爸爸主动变成“超级奶爸”
妈妈们赶快行动起来,用这三招,在假期,让孩子他爸更多地带娃。
当然,你也可以帮朋友减负:你周围的闺蜜、朋友里,有没有谁自己虽然带娃带得很好,但累得不得了。身为朋友,帮她一把,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她,让她也能好好地利用孩子的爸爸。

如何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更好成长

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Julie Lythcott-Haims)曾经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教务长及本科生顾问十多年,并且获得了斯坦福大学最高教学奖“丁克斯皮尔奖”。她在《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这本书里认为,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过度指导、过度保护和过度介入的倾向。孩子们习惯了家长为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很难在社会站稳脚跟”。

虽然教育方法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在“过度养育”这件事情上,朱莉根据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指出有三条红线家长最好不要碰:

1.为孩子做他们已经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
2.为孩子做他们几乎可以自己做到的事情;
3.教养行为的动机基于我们的自我,而不是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那家长应该怎么从“过度养育”中走出来,帮孩子更好地成长呢?书里提供了下面几个建议。

第一,让孩子自由做游戏。很多家长会把孩子的日程表排得非常满,不是学这个,就是学那个,孩子几乎没什么时间做游戏。但实际上,游戏是孩子成长要做的第一件事。而且,真正的游戏,必须是孩子自己选择、自己主导的活动,并且要为了游戏而游戏,而不是为了实现跟游戏本身没有关系的目的。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会想出各种有意思的点子,也能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书里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波音公司等航天航空机构,需要招聘那些能解决问题的人。这些机构表示,除非知道这个人早年动手做过东西,否则,就算是顶尖工程学校的优秀毕业生,也很难达到要求。因为一个人只有对制作东西、修理东西这些事情有好奇心,并且掌握了关键的知识,才有可能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第二,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比如,保持个人的整洁、做家务等。有一种理论认为,儿童做家务是未来成功的基本要素。哈佛大学的教授认为,做家务会带来一种“能做、会做”的感觉,这种感觉让人觉得自己是勤劳的人,而不是废物。因为一个人如果什么事都有人帮忙,那他就没机会培养控制感,就会导致“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的是一个人在感到无法控制局面时,陷入被动状态。而体验“主动性”对人来说非常重要,它意味着“知道自己的行为有意义,知道重要的结果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怎么教孩子基本的生活技能呢?有四个步骤。

第一步,家长为孩子做这件事;
第二步,家长和孩子一起做;
第三步,家长看着孩子做;
第四步,孩子独立完成。

要想完成这四个步骤,家长一定要放弃完美主义。有时候,家长想帮孩子做所有的事情,

一是担心孩子的安全,
二是家长可能有完美主义的想法。

家长会觉得,自己做可以做得很好,而孩子可能做不到那么好。比如,有时候孩子用洗碗机的时候,可能碗没摆齐。如果孩子第二天打开洗碗机,看到家长把里面的碗都摆齐了,肯定会很沮丧。更好的办法是,下次家长和孩子一起用洗碗机的时候,告诉孩子,如果把盘子整齐地放直,会洗得更干净,并且给孩子做示范。所以,家长要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孩子去尝试,去失败,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把事情做好。

第三,家长要教孩子如何思考,让孩子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根本在于思维本身,简单说就是“把事情搞清楚”,以及“把知识应用到新情况中”。书里说,有时候,家长只要就一个问题问孩子五次“为什么”,就可以帮他们理解事物的要义。这就是持续提问法,不管孩子说了什么,接下来家长都要不停地问“为什么”。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家长和孩子对话,而不是给孩子答案,替孩子解决问题。家长也不要用其他方式结束对话,这样会让孩子停止思考。

第四,家长要教孩子面对挣扎的人生常态。人生总会有成功,也会有失败,怎样才能让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呢?有一个很基本的做法是,给他们正确的示范,关心他们。但书里认为,更重要的是,家长要给孩子具体真实的反馈。反馈包括赞美和批评。赞美的时候,要赞美孩子获得的成就,以及完成的具体任务。比如,孩子画画时,家长可以说喜欢他使用的颜色。这样具体的表扬能帮孩子建立信心,因为这说明家长真的花心思看过孩子究竟做了什么。而在批评的时候,是为了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所以批评孩子要确保是在针对行动和努力,而不是针对人。

以上就是《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这本书里提供的养育孩子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作者:朱莉•利思科特-海姆斯;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万维钢解读|这些育儿迷思,主流科学界怎么看

罗辑思维 2018-05-10 作者 「得到」

引言

当下,育儿领域里有各种“迷思”——虽然是错误的认知,却被人们普遍认同。它们比谣言的传播更广,相信的人更多。

美国两位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学术和文献研究,综合了当今学界的主流共识,创作了《儿童成长的重大迷思》这本书。

书中提出了50个儿童成长的迷思,「得到」作者万维钢,从中选取了10个代表性的观点,为你一一解读。

  1. 加强与孩子的亲密联系,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很多人认为,亲密的陪伴对孩子成长有利。比如,出生两小时内,孩子要倚偎在母亲身边;母乳喂养利于增进亲子关系,应该延长喂养时间;和母亲同床睡,利于感情养成……

但科学研究发现:并不存在“两小时关键期”;母乳喂养只在第一年有好处,一岁断奶非常合适。亲子关系的培养,并不依赖这些“亲密”的行为。

  1. 小孩哭着入睡,对成长不好?

如果孩子晚上哭闹,大多数家长都会抱起来轻轻摇一摇,哄睡了再放下。

其实,大规模随机试验研究表明:只要孩子过了六个月大,哭着睡不会影响健康,也不会影响情感成长,而且有利于孩子学会控制感情,养成自然入睡的习惯。相反,哄睡反而可能让孩子失去独立性,养成依赖的习惯。当然,如果哭闹是因为孩子要换尿布、生病,家长是必须要关心的。

  1. 吃糖太多会让孩子过分活跃?

有些育儿专家认为,吃太多糖会让孩子更爱打闹、不睡觉、不好好学习。甚至有人认为,经常吃糖的孩子容易得多动症。

科学家们为此做了对比实验,结论是:糖跟孩子活跃、多动症都没有联系。虽然吃太多糖不好,但糖不是兴奋剂,影响不到精神层面。

  1. “益智”节目有利于大脑发育?

很多家长都会希望通过古典音乐、益智电视节目,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智力加持。

科学研究表明:这类东西对两岁以下的孩子,没有任何帮助。孩子擅长模仿的,是眼前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电视里的。美国儿科学会甚至建议,不要让两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事实上,任何电视节目,都比不上跟真人互动。

  1. 头脑体操有利于儿童学习?

有一种被商业推广的“头脑体操”项目,让孩子做一些特定动作,比如打哈欠、用手指画出想象中的符号、在地上爬……说这些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

科学家调研了相关的研究后发现:没有可靠证据证明,这种体操对孩子有好处。

  1. 独生子女被惯坏了,容易变得更自私?

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独生子女集全家宠爱于一身,被惯坏了。不仅更加自私,而且不善于与人合作……

不管是美国儿童,还是对中国孩子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比较一致:独生子女对成就的野心更大、自尊心更强、跟家长的关系更好;在性格方面,“不存在独生子女效应”。过去人们担心独生子女缺乏伙伴,但却忽视了——他们在学校里能获得充分的同辈社交机会。

  1. 父母离婚会毁掉孩子一生?

很多专家声称,父母离婚对孩子的影响特别不好,甚至会毁掉孩子一生。

科学家综合分析了67项关于离婚对孩子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确实有,但并不大。离婚本身对孩子行为和心理的影响都比较小,对成绩影响更小。相反,离婚家庭的孩子之所以容易有心理问题,不是因为离婚本身,而是因为家庭中无休止的争吵。

科学家还发现,如果离婚前父母能跟孩子好好谈谈,孩子更容易面对这件事。

  1. “棍棒底下出孝子?”

先辟个谣:很多中国人认为在美国打孩子是违法的,美国人都不打孩子。其实在美国,虐待孩子不行,偶尔地、轻度地打孩子,是合法的。

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有用吗?科学研究发现,得分短期和长期。短期内,想制止孩子的一个错误行为,打比单纯讲理有效。长期看,如果想让孩子吸取教训,一辈子不再犯这个错误,那么打就没有好处。而且打多了,还会损害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性格。

  1. 出生的顺序严重影响了孩子性格吗?

老大稳重勤勉,老二比较懒惰,最小的孩子外向又积极……这是文艺作品里经常出现的安排,也是很多人对不同排行的孩子性格的总结。

实际上,科学家虽然承认,出生顺序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影响,但同时认为,这个影响非常微弱。

  1. 不应该给孩子物质奖励?

为了鼓励孩子收拾房间、好好学习等,一些家长会给孩子小奖励。过去我们认为:不应该用物质激励,它会让孩子的行为变质。

不过这本书的研究发现,物质激励是可行的。初期,孩子会为了奖励去做一件事,但后来则会慢慢养成习惯,即使取消奖励,他也依然会做。不过据我个人发现,这个似乎对低龄的幼儿更有效。

为什么“假装”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

很多小孩子都喜欢玩“假装”的游戏,比如假装自己是圣诞老人,假装自己是孙悟空。过去有学者认为小孩子分不清真实和虚构,但现在学者确信,对于一般的想象出来的东西,孩子是能分清真假的,尤其是当孩子假装的时候,但他们仍然愿意这么做。得到订阅专栏“万维钢·精英日课”的主理人万维钢在专栏里介绍了一本英文书,叫《园丁与木匠》,这本书的作者是发展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书里提到了“假装”的两个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帮孩子想象不同的可能性。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先给孩子一个播放器,这个播放器可以放音乐。然后研究人员把播放器拿走,给孩子积木,让孩子假装积木是播放器,然后假装有音乐放出来,跟着音乐唱歌。不过在这个实验里,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没有假装的能力,他们觉得积木没办法放音乐。然后研究人员做了个测试,让孩子设想不同事物的各种可能性,结果会假装的孩子想出来更多的可能性,不会假装的孩子就没有这种能力。而想象不存在的东西,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能力,也是创造力的起源。

第二个作用是让孩子学会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这个能力在学术上叫做“心智理论(Theory of Mind)”,就是说你要知道别人的情绪是什么样子,他有什么意图,他有什么欲望,他是真的还是假装,他的信仰是什么……你得会判断人的心理状态。

举个例子,老师给孩子展示了一个装创可贴的包装盒,但是打开盒子之后,里面装的不是创可贴,而是曲别针。然后老师把盒子合上,问5岁的小孩两个问题:第一,你知不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第二,你猜别人觉得盒子里装的是什么?正确答案是,我知道盒子里装的是曲别针,我认为别人会以为盒子里装的是创可贴。能答对这两道题,说明孩子有推测别人想法的能力。自闭症的儿童就没有这种能力,所以他们社交起来很困难。而研究表明,越是平时爱玩假装游戏的孩子,越能通过这个测试。所以想要发展孩子理解别人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玩假装。

总之,“假装”不仅能让孩子想象不同的可能性,还能让孩子拥有“心智理论”中理解别人的能力。

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三个方法

孔子有一句名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是孩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长大以后就会变成他的天性和本能。但是,帮孩子养成好习惯却是个漫长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谢刚从事学校心理学的教育工作已经有17年了,在一次讲座中,她分享了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三个方法,心理学平台“壹心理”整理了她的演讲内容。

第一个方法是找到孩子的学习特点,提供适合他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擅长用听力学习的孩子占30%,给这些孩子讲故事或者放录音来学习,学习效果往往更好。还有65%左右的孩子更喜欢视觉辅助,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在背单词的时候给他们展示相关图片会很有帮助。还有大约5%的孩子最适合通过触觉来学习,对于陌生的学习内容,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遍就会理解得更快。所以,找到孩子最适合的学习方式,就能帮助他们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第二个方法是培养专注力。谢刚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指导原则,就是把孩子的年龄作为锻炼注意力的起点,比如5分钟对应5岁、7分钟对应7岁等,家长可以设定一个起点时间,再逐步延长。比如孩子只能坐下来看5分钟的书,那就定5分钟的闹钟,闹钟一响就让孩子休息一下,休息完再回来试试看6分钟行不行,慢慢延长专注时间。不过要注意,太容易或者太难的学习内容都不利于培养专注力,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程度是最好的,比如读一篇文章,平均下来100个词里面生词不能超过10个,这样能让孩子既产生学习的兴趣,又不至于有太强的挫败感

第三个方法是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美国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做过一项研究,他发现,

孩子在8岁左右就开始形成自己解释事情的逻辑了。在这个阶段,引导孩子形成乐观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

有三个原因会决定孩子的价值取向:父母对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孩子失败时父母批评的方式,以及童年生活中的重大负面事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就会觉得不论自己怎么努力,坏的结果总会出现,就更容易选择放弃。所以父母在解释一件事时,一定要注意方法,尽量把概括化和个人化的因素和好事联系起来,而不要把坏事归结在这些因素上。比如,孩子算不出算术题,你不能说“女孩子数学就是学不好”,或者“我们孩子就是数学不行”,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形成悲观的解释方式。但是如果孩子表现得好,比如他讲了个精彩的故事,你就可以夸他的表达能力特别强,或者表扬他之前读的故事书很有用。提醒孩子之前的学习过程对结果的积极影响,这样孩子在将来遇到困难时,就会更愿意去付出努力。

你是木匠型还是园丁型家长?

《园丁与木匠》(The Gardener and the Carpenter)

这本书虽然聚焦于育儿问题,却并非育儿指南,而是通过讲解最新的科学研究结果,带你从更高的观点看待“人生”和“育儿”。

书里的核心观点非常颠覆:

家长对孩子做了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和孩子是什么关系,以及给孩子提供了什么环境。

这本书在2016年于美国出版,很遗憾,现在还没有中文版。中文环境下,只有万维钢在专栏《精英日课》中,做了全面解读。

我们从中挑出9个结论,在儿童节前分享给你,一起先睹为快。

  1. 家长与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个操作。做家长,不是当木匠去雕刻作品,而应是园丁,提供好环境,让孩子自己生长

  2. 孩子大脑的发育,会经历变化。6岁前,孩子大脑的特点是“混乱”,适合无目的的自主探索;6岁后,孩子的注意力变得可控,开始能专注于学习某一个知识;而进入青春期后,孩子的大脑会再次变得混乱,做出各种出格的举动。

  3. 童年真正的价值,在于混乱。混乱是一种演化策略,让孩子能发展各种个性,来应对未来多变的环境。因为未来的环境不可预测,所以孩子将来幸福不幸福、成功不成功,要看他的性格和所遇到的环境是否匹配,这不是家长能决定的。

  4. 养育的重点,不是让孩子学会某一项技能,而是学会面对未来的不确定。父母应该做的,是提供多方探索、体验丰富的环境,让孩子适应未来的多变;而不是执着于过早的收获,比如今天背了多少唐诗。

  5. 研究发现,孩子会主动模仿他人,尤其是关系亲近、与他相似的人。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而且,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越好,孩子就越愿意模仿他们。

  6. 孩子会通过观察,对父母的行为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父母的行为是自然流露,他们就更倾向于模仿;相反,如果父母的行为是刻意引导,他们就不会模仿。所以,假模假样地灌输知识是没用的。想让孩子听话,首先看看你跟他的关系好不好,其次问问自己有没有这样去做。

  7. ,是必不可少的成长环节。不但能促进学习,更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研究发现:不管是与同龄人打闹,还是玩玩具,孩子大脑负责社交的区域,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提升大脑的可塑性。

DeepCreator:三好学生,吃好,玩好,睡好

  1. 学会“假装”,是孩子成长的关键。假装游戏有两个作用:① 设想事物的多种可能性,提升孩子的创造力;② 让孩子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变得包容和善解人意。这个关键窗口期,是在18个月到5岁这个阶段。

  2. 在教育中,家长应当是“脚手架”,引导孩子自主搭建知识大厦。刻意地教导,反而容易让孩子只吸收、模仿,而不去探索和创造。对于一般家长来说:不过多干预,可能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吴金黛·音乐有意思》

现在的家长重视素质教育,大部分孩子都会专门学习一种乐器,但是为什么学习效果不一样?

吴老师说:区别不在于技巧,而在于懂不懂音乐的原理——乐理。

乐理,正是这门课的重点。课程里,吴老师将每天讲透一个乐理知识,系统培养起孩子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感受力。

将复杂的乐理知识,讲得生动有趣,是吴老师的一大特长。

我们从中挑出6个有意思的知识点,欢迎你和孩子一起来个“你问我答”。

  1. 是什么决定了一首歌的“气质”?

答案是:大调和小调——大调欢乐,小调悲伤。把《欢乐颂》从大调变成小调,原本欢快的音乐就变成了“悲哀颂”;把肖邦的《送葬进行曲》从小调变成大调,原本悲伤的旋律就变成了欢快的“牵手去踏青”。

  1. 为什么像《小苹果》这样的旋律,会成为“洗脑歌”?

原因很多,先说三个:一,它们的歌词都是从重拍进入,节奏和重音非常好掌握,也容易跟唱;二,节拍相对固定,没有太多变化,容易被预测;三,多次重复同一段旋律,强化记忆。

  1. 为什么有些流行歌曲,听起来会有“中国风”?

因为它们使用五声音阶来创作。现代流行的音阶是七声音阶:do, re, mi, fa, sol, la, ti。中国的传统音乐大多是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do, re, mi, sol, la)。用五声音阶创作歌曲,会有浓浓的中国风,比如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和《青花瓷》,凤凰传奇的《最炫民族风》。

  1. 如果乐器有领导,那一个乐团的“乐器领导”是谁?

答案当然是小提琴。体积小,但占比数量最多。只要是合奏,主旋律几乎都归属于小提琴。很多大作曲家都会特意为小提琴创作独奏曲,包括你非常熟悉的莫扎特的《小夜曲》。

  1. 节拍是音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吗?

答案是否定的。很多民族音乐之所以让你感觉自由辽阔,正是因为它们都没有节拍。不受节拍的限制,重音和节奏没有既定的模式,才会更有张力。

  1. 如何理解东、西方音乐的差别?

音乐和绘画类似。西方传统绘画善用光线和阴影表现立体感,西方音乐喜欢通过和声,表现旋律的立体感;同样,东方传统绘画喜欢琢磨线条,东方音乐也热衷对同一个旋律不断雕琢,比如加上花腔或改编某个音。

事实上,像上面这样生动有趣、孩子能听得懂的洞察,在《吴金黛·音乐有意思》这门课里到处都是。

推荐你用这堂课,为孩子打开一扇通向音乐世界的大门。

怎样引导孩子正确地看电视?

该不该让孩子看电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很多研究都认为,从本质上来说,电视、手机等荧幕曝光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而且,人们还担心,荧幕曝光可能会代替更多自然形式的活动,比如阅读、玩耍和社会交往。

但是,孩子面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让他们成了最成功、也是最脆弱的新技术使用者。有数据统计,几乎50%的热销的苹果手机应用都是针对学龄前或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令人吃惊的是,孩子在没有父母的指导下,也能很轻松地使用不同的应用。而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早在孩子三个月大时,他们中的大部分就已经接触了常用的针对婴儿的屏幕媒体。而且,在孩子12个月大之后,大部分婴幼儿每天花1到2个小时在荧屏前。所以,对父母来说,需要做的已经不是阻止孩子看电视,而是如何正确对孩子进行引导。

在《糟糕的教育——揭穿教育中的神话》这本书里,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认知科学与教育名誉教授菲利普·阿迪(Philip Adey)认为,反对荧幕曝光的人没有看到这样的事实,那就是很多孩子是不能直接感知什么是大象,或者什么是飞机,和在荧幕上观看动态画面相比,孩子在书上看静态的图画获得的信息会更少。比如,在内陆城市的孩子,很少能将在现实世界里飞行的鸟与飞机的机械飞行进行比较,所以,通过媒体荧幕来看这些飞行,也许能增加感知方面的知识,并且逐步增加分类和概念化的知识。

至少从六个月大开始,婴儿就能编码他们观察到的信息,然后把这些信息储存在记忆中,并且在存储再现的基础上产生模仿行为。所以,婴幼儿可以从适合他们年龄的视频中获得新信息。如果在孩子看的时候,家长能提供一些指导,就会对学习有积极影响,即使是很小的婴儿,也能从中受益。

为了抵消荧屏曝光带来的负面影响,书里建议家长采取以下几个步骤:

1.不要毫无目的地看一个电视节目;
2.别把电视放在孩子的房间;
3.家长提前观看影片,了解影片内容是否适合孩子的年龄;
4.不要把孩子单独地放在荧幕前,不要把荧屏当保姆;
5.当孩子在看荧屏时,要确保孩子积极参与他们在荧幕上所看的,而不只是入迷的观看者;
6.家长应该花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也要花额外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看荧屏;
7.教会孩子控制自己看电视的习惯,要学会一看完电视后就关掉,帮助孩子避免成为电视的奴隶。

总之,如果家长能正确选择电视节目,并且更好地引导孩子,孩子就能从荧幕中受益。

故事知道怎么办——如何让孩子有令人惊喜的改变

故事犹如通往孩子内心的幽径,故事中的隐喻可以作用于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如果一个故事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如实呈现孩子的心灵状态,并带着爱和鼓励,提供一种解决方案,或提供一个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孩子就会接收到故事中的讯息,令人惊喜的改变会由此而发生。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以丰富的事例,讲述了如何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通过故事来化解孩子的各种挑战性行为。

目录 · · · · · ·
引言 故事的疗愈之光
第一部分 我的故事之旅
从干瘪的梅干到水灵灵的鲜梅——故事的作用
故事与想象力
鲜活的思考从故事开始
建立对故事及自己的信心
天生的国王
列出你的问题和担忧
第二部分 治疗故事的创作
第六章 不同的年龄,不同的故事
押韵的故事、童谣
自然故事和“日常”故事
第三部分 针对挑战行为的故事
第十章 不诚实和小偷小摸
鸽子和鬣狗
不诚实的野狗
阿兰西和雕像
阿金巴与魔法牛
樱桃红
第十三章 急躁或缺乏耐心
胡闹小鹈鹕
着急的斑马
第十六章 掐人、伤害别人或喜欢打斗
张牙舞爪的小螃蟹
很长很长的指甲
杰米和魔法棒
美丽的女王
一袋钉子
第十七章 害羞或内向
小男孩去航海
害羞小草莓和野生小树莓
南瓜小小
最小的水泡
第十八章 嘲弄或欺负
光之公主
湖中的羽毛
隐形的猎人
杜鹃的故事
甲壳虫的颜色从哪里来
三只山羊
第二十章 粗野或躁动
乱跑乱跳没个停的小红马
蜗牛和南瓜
星星草人
小佳和仙蛋
第五部分:讲故事的艺术
第二十九章 针对不同听众和场合讲故事
不同“极”的故事
听众和场所
混龄听众
即兴发挥讲故事

请不要总对孩子说“我生气了”!

小猪佩奇儿童英语 今天

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哟,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家长们对孩子说:“别闹了,妈妈生气了!”、“你不好好吃饭,奶奶生气了!”等等,认为孩子意识到家长生气了就会乖乖听话。但是事实上,家长总是对孩子说“我生气了”,可是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哟,有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爸爸妈妈们可要注意了,尽量不要对孩子生气,即使真的生气了,也要先控制好情绪,如果忍不住爆发出来了,事后也要马上抚慰孩子,告诉他:“宝宝刚才不乖,妈妈好伤心呀,忍不住生气了,但是妈妈还是很爱宝宝的,宝宝只要改正了坏毛病,还是人见人爱的乖孩子!”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解析问题一:分析是什么事情让你生气,学会冷静处理

对待孩子的言行,爸爸妈妈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是用生气来管教孩子。如果孩子出现反常的举动,比如突然不听妈妈话了,大哭大闹,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如果觉得很生气也要先压住火气,仔细想想孩子哭闹是不是有他的原因,用轻柔的语气询问他:是不是病了累了,还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了解情况之后,慢慢地抚慰孩子,在平复孩子心情的同时,爸爸妈妈的火气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比如乱扔东西,或者说粗话等等,也可以尝试着先耐心地引导他,告诉他“要将东西放回原位,而且小孩子要讲文明,不能随便说粗话,这些都是坏孩子的行为,大家都不喜欢坏孩子!”看到孩子认真地改正了,爸爸妈妈要及时地夸奖他,让他感觉到自己听话就能受到表扬,也会高兴起来,看到孩子又是乖乖的了,爸爸妈妈怎么还会生气呢?

解析问题二:分析是孩子的行为错了,还是大人的理念错了

小孩子都有自己玩乐的世界,有他喜欢的游戏方法,这些都是大人不懂或不了解的,所以爸爸妈妈认为孩子不应该做的事情,他自己可能觉得没什么不对的,就是可以这么做。这样一来,如果爸爸妈妈生气了,他就会更加疑惑,甚至怀疑自己,产生自卑了。

比如说,孩子正在用苍蝇拍打苍蝇,他是把它当作玩具玩了,可是爸爸妈妈却不懂他的想法,觉得他是在玩脏东西,马上命令他:“快把这个脏脏的拍子放下去洗手,你要是不放妈妈就生气了!”这时候孩子会觉得妈妈连玩具都不让他玩了,好伤心啊!其实妈妈不妨尝试一下,跟着孩子一起玩,拿着拍子跟他一起拍,一边问他:“宝宝告诉妈妈,你在干什么呢?”

孩子在给妈妈讲解的时候也会产生成就感,能够培养他的小自信,而且听到孩子乖巧的解释,妈妈的心情也会变好呀!玩过之后再带孩子去洗手,并告诉他:“苍蝇拍是拍苍蝇的,上面有好多好多细菌呢,宝宝以后如果一定要玩的话,玩过后一定要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知道吗?”这样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愿望,又能让他长见识,一举两得。

解析问题三:分清楚大错小错,不要轻易用生气制服孩子

许多家长总会时刻盯紧孩子,只要孩子犯了一点小错,或者有什么不好的举动就马上制止,想从根源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但是这样做反而更不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消失。而且如果爸爸妈妈一直管制着孩子,他一犯错就用生气来制服他,反而会形成副作用:使性情较弱的孩子会变得内向自闭郁闷,而开朗外向的孩子尤其男孩会变本加厉故意使坏捣蛋。

其实,如果孩子犯了无伤大雅的小错,爸爸妈妈大可以装作不知道,让孩子尝到事情的后果,以后自然而然就不会再犯错了。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想伸手抓饭吃的时候,妈妈沉住气,不要立刻制止他,让孩子看到抓饭的后果就是把饭都弄到地上了,而且自己吃不饱,那么他以后就会乖乖地用勺子吃饭啦。

等孩子长到五六岁后,开始慢慢懂事了,爸爸妈妈就可以用讲道理的方式来引导他,在平时聊天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告诉他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或者把孩子近期犯的小错误拿出来分析,帮他改正坏习惯,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爸爸妈妈心平气和地教导才能让孩子能耐心听完,认认真真地改正错误。

解析问题四:用生气来硬碰硬,则会形成反作用

面对爸爸妈妈生气,比较调皮的孩子也会使出绝招,学着大人一样用生闷气的办法来要挟爸爸妈妈。这个时候家长们再无奈地妥协,就容易让孩子形成要挟大人的坏习惯,以为生闷气爸爸妈妈就拿他没办法了,反之,如果家长们继续生气,跟孩子硬碰硬,也只会让矛盾更加激烈,这可怎么办呢?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好心态,先不要生气,不给孩子要挟大人的机会,同时,爸爸妈妈也要尽量关注孩子的正面行为并加以赞赏鼓励,让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信任,给他树立美德的机会。比如孩子如果不肯洗澡,大人不妨通融一次,告诉他今天不洗就算了,但明天要洗,这等于期待孩子能做到说话算数,是对孩子信任的具体表现,孩子都很重视爸妈对自己的信任,一般会乐意第二天洗澡的。

爸爸妈妈要生气时,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之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看看孩子是需要关心抚慰,孩子需要大人的引导,对症下药,既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也可以避免大人们生气给孩子带来心理影响,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成长经历。

新研究:学乐器可以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学习乐器对孩子有很多好处,比如能够提高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培养孩子的协调性。一项新研究发现,学乐器还可以显著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麻省理工学院神经系统科学家罗伯特·德西蒙(Robert Desimone)把他和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中国日报编译了这篇文章。

德西蒙的研究团队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和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对象是中国幼儿园里的74名儿童。研究中,这些4-5岁、母语为汉语的儿童,被随机分为三组。一组孩子每周要上三次钢琴课,每次45分钟;另一组孩子去上额外的阅读课;第三组是对照组,在日常课程外不再上其他课。六个月后,研究人员测试了这些儿童辨别字的声调、声母和韵母的能力。

测试结果显示,上过钢琴课的孩子在辨别声母不同的汉字上明显优于上过阅读课的孩子。同时,前两组的孩子在辨别韵母不同的汉字上都优于对照组的孩子。

为了弄清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差异,研究人员还通过脑电图观测了孩子的脑活动,他们发现:听到有人抑扬顿挫的朗读时,钢琴组的孩子对声调变化更敏感。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上音乐课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声调的敏感性,这也是音乐组孩子辨别字音的能力更强的部分原因。

德西蒙说:“辨别字音,也就是能够听出字与字之间的差别,对于孩子学语言来说很重要。如果想要孩子能更好地辨别声音的差异,包括语言发音的不同,学钢琴比额外的阅读更有效”。这意味着学校可以更加重视音乐课,以普遍提高孩子的辨音能力。

新书:如何让孩子更有自我驱动力

在家庭教育中,大部分父母都习惯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这种善意会导致孩子无法自我成长,同时,父母也会感觉筋疲力尽。怎样能让孩子更自觉、更有自我驱动力呢?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CEO周成刚的微信公众号“周成刚在路上”的一篇文章,介绍了新书《自我驱动的孩子》(The Self-Driven Child)里的观点。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是临床神经心理学家威廉·斯蒂克鲁德(William Stixrud)与教育专家内德·约翰逊(Ned Johnson)。他们提出,现在的孩子被剥夺了对自我生活的控制感,自主意识较低,因而自我驱动力不足。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父母都认为,自已要替孩子做出最好的决定,只要有一个决定出了错,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 Edward L. )和瑞安(Ryan Richard M. )曾提出了“自我决定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有三种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性(autonomy)、能力感(competence)和关联性(relatedness)。自主性像饥饿和口渴一样,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自主感较低,就无法成为一个自我驱动的人。在家庭教育中,如果父母逼孩子去学不喜欢的东西,即使这项技能提高了孩子的能力,但也付出了代价,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孩子的关联性(与父母的关系)和自主性也会降低。

两位作者认为,下面3个原因降低了孩子的控制感。首先是玩得太少。心理学家彼得·格雷(Peter Gray)研究发现,孩子玩的机会变少会降低他们的自我控制感,如果孩子能在周末花大部分时间去玩,他们就可以选择玩什么和如何玩,会拥有更多的自主意识,但现在孩子的周末通常是作业和一些有组织的活动。第二,睡眠不足。由于课外活动变多、电子设备的影响,现在的孩子要比以前睡得少。当他们睡眠不足,感到疲倦时,就会产生较低的控制感,更容易感受到压力。第三,缺少对自身价值的探寻。心理学家珍·特文格认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越来越重视外在、金钱、和职位,忽视了对生活意义的探寻。孩子一直拼命往前赶,却很可能并不清楚生活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就会导致之后的迷茫和失控感。

家长该如何帮孩子获得控制感呢,书里也给出了6条建议:

1.成为孩子的顾问,而不是老板。孩子做作业时遇到困难,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愿意提供帮助或者给出建议,但是孩子的任务还得要他自己完成。“成为顾问就意味着彼此是合作的关系,为对方塑造安全感,培养主动性,而不是事无巨细地管控。”

2.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自己做决定,真正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完美地做好一件事情。

3.多问孩子,问题出在哪里? 当孩子遇到问题或犯错时,要带着同情心去倾听,为他们提供帮助,但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建议。

4.不要给孩子制造焦虑。孩子们在轻松的状态下会有很强的控制感,控制感正是形成动机的关键因素。因此,家长要处理好自己的焦虑、内疚或愤怒,不要过于情绪化。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表现得比他们更难过,更苦恼。

5.让孩子感受“心流”。在真正喜欢的事情上做到最好,并将这种积极的体验延续到其他工作中,这就是心流。孩子可以通过积极参与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产生自我激励,家长需要支持孩子对兴趣爱好的深层次追求。

6.让孩子学会准备plan-B。你问问孩子,“如果事情没有按你希望的方式发展,你的备份计划是什么?” 有一个备用计划能帮助缓解压力,孩子也就更有勇气去做一件事。家长需要帮助孩子,练习寻找灵活解决方案的技能,这能让孩子更有韧性和自信,能去驾驭混乱和不确定性。

以上就是让孩子更自觉、更有自我驱动力的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期文章参考来源:微信公众号“周成刚在路上”《养娃养到筋疲力尽,如何让孩子拥有自我驱动力?》

不成熟的父母——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How to Heal from Distant, Rejecting, or Self-Involved Parents

内容简介

【内容介绍】

如果一个孩子在童年时

渴望与父母亲密,却常常被疏远和拒绝;

有什么优点或成就,都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赞赏;

父母只照顾他的基本生活,却不关心他的情感和想法;

感到沮丧时寻求父母的安慰,得到的只有冷漠;

经常感觉孤独、空虚、无价值、被背叛或被抛弃;

……

那么,这并非孩子的 错,而是他的父母有问题。这样的父母在不健康的家庭中长大,形成了不成熟的人格和人际交往模式:或情绪极其不稳定,或控制孩子的生活,或逃避自己的责任,或拒绝和疏远孩子。

为了取悦不成熟的父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会严重扭曲。这种伤害并不会止于童年,而是会延续到成年之后:他们可能会缺乏自信,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与和父母类似的人结婚,对下一代的教养也在无意识重复父母的模式。

不成熟父母问题专家琳赛·吉布森博士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案例和实用方法,帮助童年受伤的成年人认清自己生活痛苦的源头,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重建自己的性格、关系和生活;也帮助为人父母者审视自己的教养方法,学做更加成熟的家长,给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名人推荐】琳赛•吉布森博士在自己大部分职业生涯中,都在研究和理解情感不健康的父母。她根据自己多年来读到的研究,搭配咨询中接触到的生动案例,撰写了一本指南,帮助从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识别情感不健康的父母,了解自己所受的影响,并*终能改善负面的影响,与情感成熟的人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

—— 泛心理学社区 KnowYourself

《不成熟的父母》一书简洁明了而深刻地揭示出情感孤独是怎么回事,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父母就是无法沟通。书中的方法操作性强,使你能以更客观的方式觉察他人的行为,改变自我挫败的习惯,并能识别真正能与你保持情感亲密的人,从而摆脱他人的情感操纵,成熟起来。

一一 北京晚报读书编辑 李峥嵘

目录

赞 誉
导 读
引言 /1

第1章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如何影响他们孩子的生活 /7
父母的忽视与拒斥会对一个人的自信以及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第2章 认识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32
这些父母童年通常生活在不利于心智发展的家庭中,因此很难与自己的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第3章 和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相处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62
情感不成熟的父母毫不在意别人的感受,只专注于别人是否让他们舒服。

第4章 四类情感不成熟的父母 /86
这四类分别是情绪型父母、驱动型父母、消极型父母、拒绝型父母。

第5章 不同孩子对情感不成熟的父母的养育会如何表现 /107
为了在家中有一席之地,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治愈型幻想,也会扮演角色型自我。

第6章 作为自我掌控者是怎样一种感受 /132
自我掌控者非常渴望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所以不成熟的父母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痛苦。

第7章 崩溃与觉醒 /158
当处理好童年问题并发现自己的优点时,你会更加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本心来生活。

第8章 如何避免被情感不成熟的父母影响 /181
如果不想在成年后的关系中重复童年的角色型自我,就必须与这个角色保持距离。

第9章 没有角色扮演和幻想的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205
当你不再为了取悦父母而扮演角色,你就可以发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第10章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情感成熟 /230
利用自己的观察力去发现那些情感成熟的人,并与之建立联系。
后记 /255
参考文献 /258

有一个不成熟的父母,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感觉?

1

武志红老师提出“巨婴”的概念,让很多人记住了“原生家庭”这个词。

很多人看了书,会有一点点怨念,怪不得我今天的不如意,原来是中了原生家庭的毒。武老师的观点有一点值得探讨的是,他认为这很大程度是中国的愚忠愚孝文化带来的影响。

而我对此一直有困惑,“巨婴”是国人特色还其实是全世界都有的现象?

最近看到一本书《不成熟的父母》,倒是很好解答了我的困惑。

原来全世界都有不成熟的父母。

2

我们本应该知道,一个人是否成熟并不看年龄,是看他能否控制自己的言行。

不成熟的父母的言行,往往会深深伤害自己的孩子。有人说:父母不成熟,养孩子就是造孽。

比如:

【1】情绪型父母

情绪型父母自己也是个孩子,当他们情绪崩溃时,他们会带着孩子一同去体验那种崩溃状态:绝望、愤怒和憎恨。

想起很多国产片子里的妈对着孩子哭诉:你爸爸就是个没良心的,你永远也不想相信任何男人!

【2】驱动型父母

驱动型父母看起来是最正常,但他们总想控制孩子的选择。

有手段的驱动型父母会选择性赞美和促进自己乐于看到的孩子的做法,而不是发自内心接受孩子独特的兴趣和生活道路。然后他们会巧妙用各种手段逼孩子做他们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这种父母在中国似乎更多,各种虎妈,好像都中枪。

【3】消极型父母

消极型父母简单说就是逃避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他们会对孩子很好,但是当孩子面临真正的麻烦,比如施暴,虐待,欺凌,性侵犯,他们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

有的消极型父母会在家庭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玩消失,这会让孩子非常受伤,最重要的父母尽然会抛弃自己。

说起来那些爱离家出走的男人或女人,恐怕都很容易用逃避回避问题,结果让孩子赤裸裸面对过大的压力。

【4】拒绝型父母

拒绝型父母不让孩子接近自己,他们回避亲密感情。他们的孩子习惯父母以自己想法为中心,长大后往往很难开口请求帮助。这反而让他们未来事业和生活中遇到种种麻烦。

如果孩子遇到这样的父母,会变成怎样的人?请继续看。

3

我们本应该知道,一个人是否成熟并不看年龄,是看他能否控制自己的言行。

不成熟的父母的言行,往往会深深影响自己的孩子,孩子为了学会和不成熟的父母相处,会发展处两种模式。

【1】治愈型幻想

孩子会用幻想暗示自己“要是….就好了”,他们用幻想教自己乐观面对的童年的痛苦,幻想只要自己忍过现在的痛苦,以后会有人爱,有人关心,这种幻想激励着他们前进。

有治愈型幻想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对自己投入情感的人映射了童年的幻想,你一定是我要找的那个人。

一旦发现这个人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就特别失望。

【2】角色型自我

有的孩子发现自己和父母沟通很困难时,会用虚假的自我来代替真实的自我,来和父母沟通。

比如孩子会想:如果我做出牺牲,别人就会赞美我,爱我。又或者,无论如何都要让他们注意我。

有些孩子角色转化很成功,有些孩子就选择了消极型的角色。如果扮演的角色不是你真实的自我,那么孩子长大后会害怕别人发现自己是一个“骗子”。

不管是哪种情况,孩子会发展出两种生活模式。

一种是【自我掌控者】,他们积极主动,热爱学习,善于反省,把生命中的挑战看做是锻炼的机会,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让未来变得更好。他们会本能承担独自解决问题的责任。

一种是【外物掌控者】,他们往往不经思考就采取行动,不会进行反思,把责任归咎于其它人或环境。他们要么缺乏自信,要么拥有夸张的自信,他们终于变成了他们父母的样子。

在这本书里面,对两种风格的孩子讨论非常有趣,让我看到很有趣的一段话是这样解释中年危机的。

自我掌控者在过度紧张或孤独的时候可能会采取外化的应对方式。过于牺牲自我的自我掌控者,有时会通过婚外情来减轻自己的压力。他们对此感到羞耻,并害怕东窗事发,但他们难以抵制这些诱惑。

这本书自信写到,如果你是一名自我掌控者,你乐于搞清楚自己,你会更喜欢这本书的冷静分析。

那么,你觉得你会对这本书感兴趣吗?

俞敏洪:从旅行看中外孩子教育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老俞闲话中,描述了自己的一次海外旅行见闻,并且结合自己的老本行教育发表了一些感想。他去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的伊瓜苏河上。他决定坐船去河上看瀑布。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坐船在河上,离远一点看;另一种是直接开到瀑布下面去,船也变成了结实的大橡皮艇。俞敏洪选择了第二种。和他在一条船上的,有一对老外带着两个小孩,小女孩3岁左右,小男孩1岁多的样子。橡皮艇开到瀑布下面时,老外夫妻一人抱一个小孩,浑身湿透,承受着水的冲击。回程中,船还遇到大浪,水一度淹没整个船,俞敏洪也呛了一口水。

上岸之后,俞敏洪看到老外父母把两个孩子放下,帮助他们脱下救生衣,孩子也露出了笑容。这让他感慨:

“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抗打击能力和冒险能力也会水到渠成。老外这样培养训练孩子的背后,其实是让孩子养成独立、自由、勇敢的习惯,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加是精神的强大。”

俞敏洪说:“反观中国人带孩子,完全是温室模式,各种宠爱和对危险的屏蔽,到最后孩子只要吹个风就感冒,沾点水就发烧,风吹草动就进医院,长大后个个弱不禁风的样子。中国人带孩子,表面上爱护了孩子,实际上伤害了孩子,我们用爱的名义,把孩子们本来面对世界应该拥有的强大和独立剥夺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人感慨,中国人在培养孩子上,是“全民富二代”。

特别耐心特别爱——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

内容简介

台湾著名教育心理学博士7年心血之作,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经典读本,持续热销。

少儿的情绪管理是当前较为流行的一个教养议题。本书作者以两个孩子母亲的身份,从教育心理学博士的角度出发,为读者们讲了36堂儿童情绪教育课程,帮助父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以淡定的态度陪伴孩子经历成长中的各种问题,营造正向的亲子关系,帮助孩子诚实面对、表达、抒发自己的情绪,学习与父母、他人及自己相处。

目录

第一篇 认识孩子内在的原始风暴
我打你哟!——面对孩子总爱动手打人 / 3
不要!不要!不要!——面对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 / 9
我不管,我要生气!——面对孩子无理取闹的情绪 / 16
起床也要因材施教——面对孩子的起床气 / 22
大灰狼会来吗?——面对孩子想象中的害怕 / 28
为什么玩具坏掉了?——面对孩子的失落 / 33
你们不可以笑!——面对孩子的敏感与爱面子 / 39
爱咬手指和抠指甲的孩子——面对孩子内在的焦虑感 / 44
为什么说再见,你不要我了吗?——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 50
后记 / 56

第二篇 教出情绪不暴走的孩子
我不要放手——协助孩子面对喜欢的东西不一定能得到的现实 / 61
我要自己做——建立孩子可为与不可为的安全意识 / 67
我要穿这个——面对孩子的固执 / 73
我要你帮我做——面对孩子耍赖 / 77
不要啦!好啦!讨厌啦!——面对孩子缺乏礼貌 / 82
救命,我好痛——面对孩子的疼痛 / 87
我不要玩这个,我不喜欢吃这个——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 / 92
我不会,这好难——面对孩子容易放弃 / 97
可是……可是……——面对孩子找借口 / 103
后记 / 108

第三篇 暴走爸妈放轻松
为什么你对他比较好?——面对手足竞争意识 / 113
我打人,但我不一定是错的——调解手足冲突 / 119
你们为什么对我那么凶?——协助孩子理解大人的情绪 / 124
你们有什么事吗?——协助孩子面对家庭冲突 / 130
为什么大人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自己 / 137
我好棒,你才会爱我吗?——面对孩子的弃养情结 / 144
爸爸妈妈,我不是故意学你的——面对自己在孩子身上的投射 / 150
他们在做什么?——孩子好奇,父母难以启齿的话题 / 156
我要跟奶奶睡觉!——面对从隔代教养回到家庭的孩子 / 162
后记 / 168

第四篇 帮孩子心情稳定上学去
我不认识他,我不要打招呼——面对孩子的陌生人情结 / 173
我不想去上学——协助孩子融入群体 / 180
给我礼物!我才和你交朋友——面对孩子霸道的交友方式 / 186
我不想输——面对孩子的好胜心 / 192
他们为什么不跟我玩?——面对孩子的人际挫折 / 197
妈妈,他打我!——面对孩子被欺负 / 203
我们都不要理他——面对孩子排挤他人 / 209
我们来做这个好不好?——面对孩子的老大心态 / 215
为什么不是我?——协助孩子了解公平的意义 / 221
后记 / 227

如何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更独立

如今,家长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有一种过度保护的倾向,这不仅会让孩子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焦虑。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患有焦虑症儿童和青少年的人数正在增加。心理学家和教育专家认为,过度保护很可能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那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介绍了相关专家的观点。公众号“华尔街日报·派”翻译了文章内容。

首先,家长可以在风险更低的小事上重复鼓励孩子独立行事。这是耶鲁大学心理学及儿童精神病学荣誉教授凯兹丁(Alan E. Kazdin)的观点。他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独自做作业、做家务或者给朋友选礼物。虽然做家务看上去像是一种任务,但也能让孩子走向独立,孩子不仅需要这些技能,还能从中产生主人翁意识。

其次,心理医生萨克(Brad Sachs)建议,家长可以让孩子自己做一些决定。比如,当家长问孩子愿不愿意独自呆在家里时,可以让孩子自己衡量风险和好处。“这能提升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因为他们在思考问题,而不只是在行动。”

第三,鼓励孩子独立越早越好。纽约大学朗格儿童研究中心的临床心理学家贝里(Rebecca Rialon Berry)指出,两到三岁的孩子就可以开始帮忙做家务,比如把盘子摆到桌子上,或者把衣服放到洗衣篮里。她认为,大多数8岁大的孩子应该会做炒蛋了,家长只需要在一旁稍加指导。当然,家长首先要反复教孩子安全技能,然后再协助或者在一旁监督整个过程,最后再逐渐“淡出”。

让孩子更有创造力的4P学习法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很难预测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工作。凯茜·戴维森在她写的《现在你看到了》这本书里估计,现在的小学生,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会在将来从事目前还没有发明出来的工作。这意味着,现在他们还在接受“过去的教养方式”,却要面对未来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分析未来人才趋势时,把人的能力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中45%来自“显性能力”,也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语言和专业技能;另外55%来自“隐性能力”,主要包括品格、观念思维和格局视野三个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创造性地思考和迅速行动的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那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帮孩子赢得未来呢?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学习研究教授米切尔·雷斯尼克在《终身幼儿园:将创造力进行到底》这本书里认为,我们应该用幼儿园的方式来学习。幼儿园的教学方法不仅适用于孩子,也可以帮所有年龄段的人开发创造力。

书里用搭积木来说明幼儿园教育的特点。比如,有两个孩子,听老师讲了童话故事,开始用积木搭建一个城堡。他们先给城堡打地基,在上面建了一座塔楼,然后不断增加积木,塔楼越来越高。到最后,塔楼倒了。孩子们重新再来,试图让塔楼更稳定。同时,一个孩子开始讲生活在城堡里的人的故事。另一个孩子把自己想到的情节也加进故事里。两个孩子不断增加故事的内容,故事也越来越精彩。

在这个例子里,幼儿园的孩子在游戏的同时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搭城堡,理解了结构和稳定性;通过编故事,了解了情节和人物。最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有创造力了。

米切尔教授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创造过程,提出了创造性学习螺旋,里面包含了创造性学习必须经历的6个步骤。第一步是想象,这是孩子创造事物的源泉。在刚才的例子中,孩子们首先想象出的是一个城堡,以及住在城堡的人。第二步是创造,光有想象还不够,孩子们要把想法变成行动,创造出新作品。第三步是游戏,在游戏中不断修改和重建他们的作品,比如添加新的故事情节等等。第四步是分享,让孩子在游戏中,互相交流想法。第五步是反思,让孩子反思创造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完善作品。在上面的例子中,塔楼倒塌时,孩子们会思考它为什么会倒塌,以及怎样能搭出一个更稳定的塔楼。第六步是新的想象,当孩子们经历了创造性学习螺旋的整个过程之后,又开始想出了新的主意,有了新的方向。

创造性学习螺旋是创造性思维的引擎。幼儿园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创造性的思考能力。他们学习去构建自己的想法,然后尝试实现这个想法,不行的话,再找其他办法;他们还学会了听别人的建议,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新的想法。但是,幼儿园之后,大多数学校就不采用这种方法了。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课、做作业。学校往往过分强调给学生提供信息和指导,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学习能力。

为了帮助更多年轻人成为创造型思考者,米切尔教授根据MIT媒体实验室的多年研究经验,提出了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项目(Project)、热情(Passion)、同伴(Peers)和游戏(Play)。

首先,项目是创造的基本单位,是体验和参与创造性学习的途径。当孩子们做项目时,他们会在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遇到概念,这时候知识就和现实有了联系,孩子就能更好地在新情况下学习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很多年来,教育一直提倡亲自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学得好。但这里说的项目,不只是“做”点儿事情这么简单,而是要制造出东西来。最关键的是,你制造的东西要和你的兴趣有关系。如果孩子做的项目是自己感兴趣的,他们会更积极,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

其次,热情是学习的驱动力,这对所有人来说都一样。很多家长觉得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孩子会更快乐,其实不是这样,学习的路上有很多障碍和挫折,甚至经常会让人想要放弃,而唯一能让人坚持不懈面对所有挑战的驱动力,就是热情。“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热情产生的动力会让孩子更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

创造性学习法的第三个关键要素,是从“独自思考”转向“共同创造”。也许有些想法是独立产生的,但大多数时候,思考和行动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人们是在和事物互动的环境进行思考的。而且,创造力的开发是一个社会过程,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跟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分享自己的想法,从同伴那里得到反馈,相互借鉴彼此的灵感。此外,技能上的互补,可以让孩子们完成超出个人能力的项目,比如会做视频的孩子和会做音乐的孩子,可以一起制作音乐视频。

最后是游戏,这是创造性学习法中被误解最多的一环。人们常常把游戏和快乐联系在一起,这很好理解,因为游戏经常是这样的。但这种描述忽略了游戏最重要的东西,以及游戏对创造力很重要的原因。创造力并不是来自快乐,而是来自实验、冒险和挑战边界。而游戏的探索性,正是好奇心、想象力和实验的结合,这其中就包含了创造力。对于那些限定活动范围、限制孩子自由的游戏,激发不了创造力。而那些鼓励孩子探索的游戏,才能帮孩子获得创造力。重要的是,你要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决定制作什么,以及怎样制作。

以上就是《终身幼儿园:将创造力进行到底》这本书介绍的4P学习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终身幼儿园:将创造力进行到底》;作者:米切尔•雷斯尼克;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