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Choice

选择即人生

人生很长选择很多,但关键的就几步。
——DeepCreator

  1. 读高中非师范
  2. 不读博去深圳
  3. 低潮负债买房
  4. 转行知识产权
  5. 娶得贤妻生娃
  6. 急流勇退重生
  7. 乘胜追击上海
  8. 自知自强自律
  9. 质变量变复利
  10. 科学践行复盘

关键作者

古典——职场
李笑来——自知、注意力、精力、投资

选择

Why

新书丨避开错误决策的4个陷阱

这条音频的内容是,如何尽量避免错误的决策。

生活中,没有人敢说自己没做过错误的决策。人之所以会犯错,是因为我们做决策的时候,需要参考过去的经验,需要进行预判,还要考虑各种利益,甚至投入情感,而经验与情绪经常会帮倒忙。今年国内出版了一本书,名叫《避开错误决策的4个陷阱》,作者是三位管理学大师:悉尼·芬克斯坦、乔·怀特海、安德鲁·坎贝尔。悉尼·芬克斯坦是达特茅斯大学塔克商学院教授,领导力领域世界级学者。乔·怀特海是英国阿什里奇商学院附属的企管研究机构策略管理中心主任,在决策学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德鲁·坎贝尔也是英国阿什里奇商学院的教授,擅长分析决策相关的实际案例。这本书介绍了4个最常见的决策陷阱,并且有针对性地帮我们构建了4个防御体系。

首先,让人做出错误决策的四个陷阱分别是:误导性经验、误导性预判、不适当个人利益、不适当的情感依附。

第一种陷阱是误导性经验,这主要和人的“积极情感”有关,也就是说,如果你之前做的事情都很顺利,你就会过分重视之前的成功经验,而忽视了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当你过去的经验和当前的情况很相似的时候,你更容易被误导,最终误入歧途。

第二种陷阱是误导性预判,意思是说,人们在做决策之前,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到了后期决策的时候,会围绕自己的预判去思考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就没办法从整个局面来考虑问题,忽视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种陷阱叫做“不适当的个人利益”。有很多错误决策都是由于不适当的个人利益导致的。最著名的是2001年的安然公司破产案,当时安然公司的高层们,为了个人的经济利益,通过欺诈行为,卷走了大量钱财,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第四种陷阱是“不适当的情感依附”。书里举了王安电脑的例子。王安电脑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字处理机生产商。创始人王安面临的决策是,要不要生产能兼容IBM系统的个人电脑。在当时有两种情感依附影响了他的决策。一个是王安本人对自己研发的文字处理器有特殊的情感。另一个就是他对于IBM公司有敌意。尽管王安知道个人电脑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最终他还是没能战胜个人情感,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普通人平时做决策的时候,也容易根据个人的喜好给问题直接下定论。

针对上面的陷阱,书里提供了四个具体的防御策略。

一是依靠经验、数据和分析。如果是你不熟悉的领域,就聘请这方面的专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通过足够多、足够全面的信息和数据,通过理性分析,得到可靠的判断。

二是用团队辩论的方法。因为一个人的视野和思维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不同的观点碰撞来全面地看待问题。

三是设置一个管理角色。这个管理角色,不参与团队的辩论,他不是参与决策者,而是最终的裁决者。一方面不参与辩论,可以避免个人经验、情感、利益的影响,另一方面,他能够否决辩论得出的错误决策,形成最后一道把关。你甚至可以把这个角色设置成那些伟大的管理者,比如乔布斯如果在这个处境下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决策,然后找找乔布斯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再想想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

四是加强决策过程的监控。监控是指追踪决策的过程,在提出建议之前,参与决策的人要进行细致的思考,确保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在决策的过程中,要注意外围信息的变化,及时更新,并且提供给参与决策的人。

以上就是书里介绍的方法,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避开错误决策的4个陷阱》

What

第3选择

目录

001 第一章|转折点
本书要讲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则,我相信它能够改变你的生活,改变整个世界。这一原则是我在研究真正高效能人士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后,最深刻、最重要的领悟。

009 第二章︱ 第3 选择:寻求“协同”原则、思维模式和步骤
生命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球。当双方都赢、能够共同创造出一种新局面,让彼此都感到满意时,绝对更令人快乐。正因如此,发挥“协同”的步骤必须从“你是否愿意与我一起寻求一种双赢的解决方案,让我们都能满意”这个问题开始。

079 第三章︱职场中的第3 选择
发掘工作中的各种第3 选择,当你成为一个能与人产生协同的伙伴时,工作及事业上的成功将唾手可得。

131 第四章︱家庭中的第3 选择
家庭冲突是最让人心碎的人生难题。这是个极大的反讽:家庭既可以让我们见证最伟大的协同,也可以让我们经历最深沉的痛苦。有了第3 选择,便能拥有一个积极正面、可以依靠、创意无限的家庭关系。

173 第五章︱校园中的第3 选择
当今这个世界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学习并达成未来的梦想。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挑战,但全世界每一个国家都得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是否能够为每一个孩子都提供优质的教育?

211 第六章︱第3 选择与法律
面对目前社会上好打官司的文化,如何扭转为一种彼此体恤、理解、协同的文化,好让那些浪费在法庭上的精力及宝贵资源,运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239 第七章︱社会中的第3 选择
每个人都想消除暴力、饥饿、疾病、无家可归和污染问题。每个人都想要他们的孩子能够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与健康的世界里。然而,我们不必等待社会改变,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创造变化。

317 第八章︱全世界的第3 选择
多元却统一,多种宗教及多种语言同时并存共荣的瑞士,向世界展示如何建设第3 选择的文化。世界上没有无法解决的冲突。瑞士的成功绝非偶然。几个世纪以来因为种族与宗教的分歧而兵戎相见,最后他们选择了改变。没有任何理由,其他人不能做出相同的选择。

351 第九章︱第3 选择的人生
让生活活在高潮中!你最重要的工作总是在你前方,最令人期待的协同经验还在等着我们去发掘,人生中最重要的贡献还未上场!

369 第十章︱由内而外
当你试图解决跟朋友、同事,或是家人之间的一项艰难冲突,而事情的发展不如你所愿时,难免会感到挫折。此时需要更多内在意志与力量。当问题越重大,就越需要内在的安全感、充沛的双赢思考、耐心、爱、尊重、勇气、同理心、坚忍不拔的决心,以及创造力。

375 致 谢

How

罗胖精选|你会如何做出选择?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的罗胖精选,来自得到App付费课程《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

顺便说一句,我给你准备了一份专属福利。点击今天节目的文稿,你就能看到。

今天推荐给你的这节课程讲的是选择。选择这件事经常很难。比如,是继续现在这份工作,还是换个公司,换个行业?是继续和眼前的这个人相处,还是分手?经常让我们很纠结。

所以,陈海贤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心理学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破除迷茫、摆脱纠结。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你好,我是陈海贤。

几乎所有的转变,都会有一个讨价还价、新旧自我共存的时期。

●该继续学业还是该放弃学业?
●该在本行业深耕还是该转行?
●该继续这份工作还是该辞职?
●该继续这段关系还是该分手?

在转折期,这些选择都很让人纠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专门讲讲在工作和关系的转折期,我们应该如何选择。

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其实,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转折期遇到的具体抉择会非常不同。

从我的来访者、我身边的朋友,以及自己的转折经历,我总结出了选择的两个原则,想分享给你。

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是要想清楚我们究竟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来说个例子解释一下。

曾有一个读者给我写信,说自己原来在一个小城市创业做英语培训。当工作步入正轨了,她就想:是该到杭州创业呢,还是继续在这个小城市工作?

到杭州呢,因为读书就在那里,有很多的朋友,自己也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和便利,但又担心大城市的压力和房价。待在原先的小城市呢,事业刚刚起步,步入正轨,工作也还轻松,但又很不甘心。

她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因此来问我。

面对这样的选择,通常我们有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做一个经济选择。我们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比如,我们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需要说明一下,经济学的模型倒不一定只考虑经济的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

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怎么能获得更完备的信息,来准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这种决策模型也是有弊端的。

第一个弊端是,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毕竟我们都是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这也是我们困扰的原因。

第二个弊端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

换句话说,这样的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假如真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能根据计算结果做出和你一样的选择:这就是比大小而已嘛。

另一种思路,我姑且称之为“心理选择”。在这种选择模型里,我们不再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的选择本身。

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转变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

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我发现,很多人在思考未来的时候,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得失。但是他们仍然会用经济选择的模型来思考。

我猜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因为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你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开,用经济学模型去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可是你要知道,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除非你是从自我发展的角度,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非常清楚自己究竟是根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只有这样,你才知道该选择什么。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你可能会问,那选择也要照顾现实啊。如果我的选择完全不顾现实,那我岂不是用幻想来逃避现实吗?

这就是我想说的选择的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让我来举个例子。

我还在浙大工作的时候,曾经遇到一个学生。他来找我,问我是不是该从学校退学。

他刚刚从本校保送博士,到一个很不错的实验室。可是到了这个实验室后,他发现导师平时都忙自己的项目,很少给予他指导,但是要求很高。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也不太友善,竞争很激烈。而且毕业也很难,师兄师姐经常有延迟毕业的现象。

他觉得压力很大,找一个师兄商量,师兄就说你要退学早点退,等到博二博三就更不合算了。找父母商量,父母当然是坚决反对。这时候他来问我该怎么办?

要不要退学,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如果我们从环境的角度去思考,不外乎两种选择:要么我顺从环境。我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循规蹈矩的孩子,我觉得应该听话。要么我就反抗环境。既然老板和实验室让我不爽了,那我就应该离开。

或者,要么我能马上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我应该退学,既然我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那我们就先忍着好好读。可是我们的内心还是很纠结的。

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我们都没有脱离开环境本身。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

外在的环境是决定选择最重要的因素。当我们把选择的权力交给环境时,我们就没有在做心理的选择。这时候,你很容易被一种无力感淹没。

所以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对于这个男生来说,该怎么做决策呢?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他不应该把这种犹豫当做选择的契机,而应该把它当做自我探索的契机。在这个时候,他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从Be yourself 到 Become Yourself.
——DeepCreator

就像你在画一幅画,你心里有关于这幅画的理念,这常常是很抽象的,你只有在一个个选择中,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现实。

如果我们用静止的思维想,也许我们会假设,冥冥之中已经有了两个完成的、不同的自我等待你去选择,或者有了两条已经形成的道路,一条比另一条更顺一些。

可是如果用过程思维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自我的形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创造自我的第一步。

而后面的很多步,要先等你走了这一步才会知道。

当你把选择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跟原先选择的关系就不一样了。这并不是说,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你就不会犹豫了。

不是这样,决定仍然很艰难,但是你不会再被环境或者问题所支配了。

举上面的例子。

假如这个犹豫着要不要退学的学生将来的志向是要帮助非盈利组织做一些事情,实现助人的心愿,那他就需要思考:未来我要做的这个事情,需不需要博士学位,有这个博士学位会不会有更多帮助?

也许经过一番艰难的考量以后,他觉得不应该再读博士了,读博士没什么用,应该去积累一些社会工作的经验。那他就退学了。

或者,如果他觉得未来需要一个博士学位,那他继续读博士,都有可能。

当他这么思考的时候,有些事情已经有变化了:决定选择的力量不再来源于环境,而是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不是环境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他想成为的自己,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这时候,他跟这个选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首先,他的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了。

不是我喜欢这环境我应该坚持,我不喜欢这环境我不应该坚持。相反,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这样它就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了。

其次,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也不太一样了。

以前我们会把风险看作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会在自己要的事情,和可能的风险之间寻找一个平衡。但如果我们把创造自我当做目标,那就没有风险这回事了。

曾有个人问我,自己拿到了一个工作的offer,也考上了研究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他说他想从事研究工作,但也担心放弃现在工作的offer,万一读完研以后找不到好工作,风险太大了。他对风险的觉知完全是根据两个选项的利弊来的。

但是,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我们思考选择的方式就会不一样。这不是说我们就一定会选择读研,我们也可能选择先去工作。

但我们会这么考虑风险:我有没有足够的钱,来支撑我将来想要做的事业?

如果没有,那我还是可以先接受这个offer来挣钱,但我知道这不是因为我怕失去offer的风险,而是我的将来的事业需要钱的支持。

这时候,我们把风险当做了一个实现创造的条件,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么风险就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讲了在工作和关系的转折期中,你将如何面对选择。

我说了两个选择的原则:

第一,想清楚自己要根据什么做选择;
第二,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

如何打破思维狭隘、拓宽选择空间?

畅销书作家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决断力》这本书里指出了一个问题:人会因为思维狭隘而限制自己的选择范围,并且导致做出糟糕选择。

举个例子,希思兄弟指出,青少年们的决定中,有65%左右都属于表决心式和“是否式”决定。表决心式决定是类似于“我再也不吃垃圾食品”这种;“是否式”决定指的是像“我要不要吃炸鸡”,或者“我要不要跟男朋友分手”这种决定。

作者说,这其实是一种“认知气泡”。在“认知气泡”里面,人们看不到更多的选择,相当于思维被局限住。

而且,这种现象不仅仅是青少年中会出现,成熟的组织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公司在收购时,认为自己的选择是要或者不要;一个上司对一个同事不满时,把自己的选择局限在开除他还是继续维持现状。

要想做出好的选择,就必须先刺破这种认知气泡,拓宽选择的空间。

具体该怎么做呢?希思兄弟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强调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一个经济学上的概念,它指的是,你原本花在做某件事上的钱或时间,其实可以用来做其他事情。你用掉的不仅仅是这些钱或时间,还失去了可能的机会。比如你用了两个小时在家里打游戏,而不是去参加朋友聚会,那么,你不仅失去了这两个小时,还失去了聚会里认识新朋友的机会。

怎么用这种方法呢?

比如说,苹果刚刚发布了新款手机,售价要接近1万块钱。你是苹果的粉丝,很喜欢这款手机。你可能就会陷入一种纠结:我是要买这款手机,还是不买?你有两个选项,买或者不买。

强调机会成本的方法是,你把这两个选项修改为,买这款手机;或者不买,存下1万块钱春节去旅行。

研究显示,仅仅是想到你可以用这笔钱买其他东西,就可以优化你在购物时的决策。

第二个方法是,消失选项测试。

消失选项测试指的是,你要假装你现在面临的选择不存在了。假设你捡到了一个神灯,一擦神灯,出来的灯神不是说要满足你的三个愿望,而是说你现在是不是在纠结怎么选啊,不要纠结了,因为这个选项不存在了,被我干掉了。

比如,你是一个老板,你实在没办法忍受你现在的一个下属。你纠结要不要开掉他。但肯定各有利弊。他还是有一些能力的,只是脾气差了些,开掉他,现在他做的事情就需要有人来填补。

好,现在没这个选项了。你不能开掉他。

这时候你有什么解决方案?通常情况是,这会逼得你去寻找一个更适合他的工作岗位。既让他对公司有贡献,又能让包括你在内同事们都满意。

第三个方法,作者称之为“多目标追踪”。这个方法鼓励人们同时推进多个目标,而不是只盯着一个目标。

有一项针对平面设计师的调查证明了多目标的好处。

设计师们接到任务,要为一家公司设计一个横幅广告。然后,他们被随机分配用两种方式进行创意。其中一半的设计师被要求,一次只能设计一个广告方案,然后根据客户反馈调整5次。另外一半要求他们同时设计出3个广告方案,客户会给出3份反馈,然后,一次淘汰一个方案,最后选出最佳的。

这两组设计师其实都做了相同数量的方案,都是6个,收到的反馈也是相同的,都是5次。唯一区别的是在于过程:同时设计多个方案,还是一次设计一个。

结果发现,多目标的方法有两个优势。第一个优势是结果上的,同步进行3个设计的一组,最后方案放到网上去测试,成绩更好,点击更多。原因是,同步进行多个方案的设计师,能够通过对不同创意的对比和反馈,更好地理解设计原则和客户的意图。第二个优势是设计师的感受。同步进行多个设计的设计师,普遍感受更好。而那些一次只做一个设计的设计师,会更沮丧,原因是,人们在单目标工作时 ,对自己的工作过于个人化了,因此很容易把其他人的评论看成是对自己的不满。那些同时有多个计划和目标的人,往往更容易听得进去意见。

因此,作者建议,当你面对着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时,应该勇敢地去探索,要找到额外的选择。比如是否存在一个两者都选,鱼和熊掌兼得的方案,而不是陷入自己只能选择一个目标、一条路径的困境。

第四个可以用来摆脱思维狭隘的方法是,向那些曾经解决了类似问题的人学习。

你可能会说,这个方法真的很常见。的确,成功者经常会使用这种方法。比如,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曾说过,“我做的每件事情几乎都是从别人那里仿效来的”。但是很多时候,人会陷入困境,自己在选择的迷宫中摸索,而不去看那些已经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是怎么做的。比如,一些创业公司CEO会在急剧扩大团队的问题上发愁,因为它会带来很多挑战。但其实管理大团队的问题,属于已经被很多人解决过的问题。

而且,有时候这种学习还可以产生新的创造。举个例子,很多游泳选手穿的快皮泳衣,也就是鲨鱼皮泳衣,就是这么设计出来的。

在此之前,设计师们一直纠结,怎么设计出阻力更小,让游泳者穿了游得更快的泳衣。直到设计师菲赫斯特(Fiona Fairhurst)从鲨鱼身上得到灵感。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她伸手去摸鲨鱼的皮,结果发现,鲨鱼皮非常粗糙。在此之前,设计师都认为,平滑的材质更有助于提升速度。菲赫斯特的发现开启了一个新思路: 关键不在于光滑。鲨鱼皮上粗糙的盾鳞可以减少在水中运动的阻力,如果找到模拟鲨鱼皮材质的纤维材料,就可以起到同样效果。结果,菲赫斯特的设计大获成功。

以上就是可以帮助你打破思维狭隘拓宽选择空间的四个方法:强调机会成本、消失选项测试、多目标追踪努力兼顾多个选项,以及寻找那些曾经解决过类似问题的人和方法。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本期内容参考来源:《决断力: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作者:奇普·希思、丹·希思;中信出版社出版。
来源:得到

怎么甄选对自己有用的好知识

现在我们身边的知识那真是太多了,所以很多人都想过这样的问题:我精力有限,到底什么知识值得学呢?最近,公众号“千古刘传”发了篇文章,提供了三条判断知识价值的标准: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和可证伪性。其实这三个标准是对科学的定义,科学就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以实用主义为原则筛选的、可以被证伪的理论。所以这个判断知识价值的标准,也可以说是科学标准。

我们先说一下什么是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经验主义的意思是,某个理论好不好用,必须拿出大家都认可的证据才行,得经得起实证的检验。实用主义呢,就是理论一定要有实用价值,不实用的就没意义。举个例子,你身边肯定有喜欢星座学的人,喜欢用星座分析朋友的性格,分析运势走向。表面上看,这些人喜欢的是星座学,但其实他们是想拥有分析一个人的能力。但是如果你告诉他,星座学虽然很好玩,但其实不算是科学,想分析性格的话,还是心理学更靠谱。他肯定会说,你怎么知道星座学不靠谱呢?说不定心理学不靠谱呢!这时候,我们就要用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来分析了。

如果你想说星座学比心理学更能分析一个人,就应该拿出能公开检验的证据,证明星座学比心理学更有效。比如,我们用星座学和心理学做实验,看看在性格分析上,谁分析得更准确。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几乎所有用星座进行预测的实验都失败了。曾经有人让星座学家,根据一些人出生日期,来预测他们的性格特征,这些大师的预测结果,和那些不懂星座的人瞎猜的结果差不多。所以,从经验主义的角度看,星座学是经不起实证检验的;从实用主义来说,它也不如心理学更准确好用。

我们再说一下可证伪性。可证伪性的意思是说,科学理论是可以被证明是错的。举个例子,有两条关于死亡的理论,一个理论是,人都会死。这个理论就是不可证伪的,因为除非全世界的人都死了,不然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真的?第二个理论是,医学上的死亡是脑死亡,脑死亡有几个判断标准,比如深度昏迷,自发呼吸停止,脑电波消失。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如果这些结果一直没有变化,就可以宣布死亡。这个理论是可证伪的,可以不断迭代修正,就属于科学。学了这个理论,你对死亡的认知和解释能力就更强了。当你和别人讨论死亡的时候,你就能有更高价值的见解和论点了。

那平时这些标准怎么用呢?举个例子,你正在创业,看到了这样一些创业理论:小企业要有大胸怀,大企业要讲细节;做生意有三个要素,用心用脑用体力。这些创业理论虽然很对,但没什么用。小企业的胸怀要多大才算大?大企业要注意哪些细节才算是注意细节?做生意要用心用脑用体力?如果生意没做好,是不是说我没用心没用脑没用体力?它们都不能被证伪,不能迭代进步,又没有公开的检验标准,所以没有实用性。这样的理论就应该被屏蔽掉。

还有一点,一个知识应不应该学,你还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比如,微信创始人张小龙说有本书叫《失控》,很值得一读,你在读之前,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它能不能提升你的技能?能不能和你现在的知识体系发生交集?能不能满足你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否则,你学了就没用。你可能会说,现在用不上,万一以后用上了呢?打个比方,就像你家里屯了很多东西,其中一些肯定不常用,甚至几年都不用,但这些以后可能用上的东西花了你的钱,占了你家的空间,却没产生价值。

所以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选择知识的时候更应该慎重。你可以多参考一下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可证伪性这三条标准,把那些对自己有用的好知识甄选出来。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千古刘传”(知识爆炸的时代,如何具备甄选好知识的能力?)

四个方法,让你的决策更正确

生活中,我们时刻都在做决策,比如,打工还是创业?在大城市发展还是回老家?尤其是那些重要的决策,往往对你的一生都会有影响。怎么才能更正确地做决策呢?公众号“心理公开课”有篇文章,提供了这么几个有效的思路。

第一点,在做决策之前,要给问题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弄清楚问题到底是什么,最好把大问题拆分成四个小问题: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已经造成了哪些影响?而且你一定要考虑到所有情况,不要有遗漏。

这里有个很经典的例子,美国华盛顿广场有个大厦,墙上有裂缝,需要修复。最开始人们觉得可能是酸雨腐蚀导致的,就制定了一套修复方案,但没什么效果。于是请专家又进一步研究,发现不是酸雨,而是每天冲洗墙壁用的清洁剂腐蚀的。然后专家就一步步讨论,为什么要每天都要冲洗墙壁呢?因为墙壁上有很多鸟粪。为什么有很多鸟粪?因为大厦周围有很多燕子。为什么有很多燕子?因为大厦墙壁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什么有很多蜘蛛,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最后,专家发现,这里的飞虫繁殖特别快,是因为大厦顶部开了一些窗户,从窗户进来的阳光太充足了,特别适合飞虫繁殖。真正的问题被发现了,就是窗户,于是专家告大厦管理部门:“把顶层的小窗子全关上,拉上窗帘!”问题就解决了。你看,只有知道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二点,采取“事前验尸”的方法,验尸就是检验的验,尸体的尸,意思是,提前预测失败的可能性。比如,美国有个心理学家组织了一个团队,想要编一本教材。编之前,大家在一起做了个评估,觉得两年就能编完。这个心理学家又咨询了一个课程编制专家,专家说,以前也有人编过这类的教材,没有一个团队是少于7年的,最多的用了10年,而且40%的教材都没编出来。但当时这个心理学家和他团队的人都太乐观了,觉得自己没问题,两年肯定能编完,结果一下子编了八年才编完,把他们其他的工作计划都打乱了。如果这个团队用了“事前验尸”的方法,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被动。多考虑风险,提前想到失败,反而会能帮助你更好地做决策。

第三点,集思广益,听更多人的建议。有一个研究,研究人员找了一些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实习目标写出来,大多数人都写了七八个目标,比如,“让我在寻找工作的时候更有竞争力”“提高我的领导力技巧”等等。然后,研究人员把所有人的目标都列在一起,分给大家,问大家还有那些目标适合自己。结果,每个学生的实习目标都增加了一倍。而且,让这些学生给他们的目标打分,他们给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目标打的分数,比自己原来的实习目标要高。所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对你自己做决策很有帮助。

当然,听别人意见的时候,你要注意两点:一个是你要先有一个自己的目标,这样你才不会受到别人意见的限制。另一个是别太固执,觉得自己的看法不能改,这样会限制你做决策的思路。

第四点,从你现有的决策中跳出来。比如,创不创业?你就这么两个选择,创业,或者不创业,这时候,你可能就忽略了更好的方案。有个美国的决策专家,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就是你有两个左右为难的选择的时候,可以想一下,如果这两个选择都不存在了,你还有什么别的办法。举个例子,有个主管觉得公司的前台太内向了,不太会接待客人,想要开除这个人。但这个人在公司还做其他工作,把他开除了,这些工作就没人干了,所以主管很发愁。但如果用上面的方法,开除和不开除这两个选择都不存在,主管就能跳出来想别的方法,比如让公司其他同事轮流担任前台,等等。如果一直纠结在原来的决策里面,你就没办法从别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我们再回顾一下上面四点。一是要准确定义问题,把问题搞清楚;二是事前检验,提前预测失败的可能性;三是多听别人的意见,可以扩大你的思路;四是从现有的决策中跳出来,找一个新的角度。你看,有了有效的决策思路,你的每个决策都可以更加正确。

本文源自:公众号“心理公开课”(哈佛研究:如何才能做出120%正确的选择?)

方法: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做决策。怎样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呢?在《怪诞脑科学:战胜焦虑、混乱、拖延的自控术》这本书里,作者盖瑞·马库斯介绍了4个方法。

第一,尽可能考虑有没有其他可行的选项。有研究表明, “虚拟思维”十分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是关心当前的情况,而是要仔细推敲还可能发生什么。我们对自己最关注的事物之外的其他想法和可能性,投入的关注越多越好。

DeepCreator: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第二,在任何时候,如果你已经很疲惫了,或者心里还在想其他的事情,就尽可能不去做重要决定。身心疲惫时进行思考,和喝酒之后开车没什么区别。因为疲惫之后,我们更多依赖的是直觉,而不是理智。我们精神涣散时也是这样。

DeepCreator:错开临界点,譬如饥饿时,疲惫时,情绪低潮时等等。

第三,设想你的决定可能会被别人抽查。研究表明,如果人们要给自己做出的答案说明理由,他们就会比那些不做这方面准备的人显得公正客观。当要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时,我们往往会投入更大的认知精力,更详细周到地研究各种信息,并相应地做出更复杂的决策部署。

第四,挑选重点进行决策。有时候,我们做出的决策会让我们付出心理上、甚至物质上的昂贵代价,而且我们不可能等到自己掌握全部信息并拥有充足时间时,再对每种意外情况及其应变对策进行仔细考虑。因此,你要把时间和思索留给最重要的决策。

以上就是《怪诞脑科学》这本书里介绍的四个决策方法,希望对你有启发。

WRAP决策法:怎样做决定更理性

职场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做出艰难选择的时刻,比如该不该离开现在的公司或行业?《经理人》网站的一篇文章,介绍了一种“WRAP”决策法,它能将你做出决定的行为系统化,避开偏见和情绪化。这个决策方法是畅销书作家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在《决断力: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做出更好的选择》这本书里提出的。

先给你介绍下WRAP决策法,主要有4个步骤,分别是:

增加更多的选项(Widen your options),
在真实情境下验证假设(Reality-test your assumptions),
抽离自我情绪(Attain distance before deciding),
以及准备迎接错误(Prepare to be wrong)。

文章用“该不该离开现在的公司”举例子,解释了怎样用“WRAP”做决策。

首先,增加更多的选项。当人们开始考虑要不要离职、接受其他公司的offer时,已经掉入了选项狭隘的误区。因为这时你只给自己留了一种选择,就是要不要离开这家公司。其实,你可以考虑一下自己离职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你只是想增加收入,在职的时候其实也有其它增加收入的方式。考虑跳槽的同时,你也要清楚目标公司的待遇,跳槽的选择应该尽量多一些,“只有一种选择,当然不是选择。两个选择也容易令人左右为难,只有三个选择才叫有所选择”。如果你确定要离职,而且也有了多家公司的offer,就可以试试下个步骤了。

第二,在真实情境下验证假设。面对多个选项时,如果你已经对某个选项感到满意,大脑就会自动找到许多理由支持它,这时很容易掉进认知偏差的陷阱里。当你需要在原公司、A公司与B公司三者中做出选择时,你可以在每个公司吸引你的地方列出一些问题,然后进行检验,比如,那里的工作气氛是否真的像面试主管说的那么好,再比如,某公司的前景与经营状况有没有什么大众不知道的问题。你可以通过人际网络和社交媒体,寻求他人的看法与建议,帮助你在真实情境下验证假设。

第三,抽离自我情绪。人们容易受到短期情绪的影响,继而做出糟糕的决定。做出决定前,抽离自我情绪才能有效地把事情看得更清楚。比如,当你认为开出高薪的A公司是一个理想选择,对方也要你早点确认、尽快到职时,你应该缓一两天再确认,让情绪平缓下来,问问自己:“如果是我最好的朋友面对这种状况,我会给出什么样的建议?

有研究表明,人们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容易聚焦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如果一直以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就会沉浸在情绪里。

第四,准备迎接错误。当你做出了最终选择,还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可能出现的错误。文章建议,这时可以先去假设事情在未来某一刻失败了,然后问自己:是什么让它失败了?并为此做出预先准备。比如,当你选择了离职、加入A公司后,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你在这份工作上失败了,可能会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以上就是帮你避开偏见和情绪化思考的决策方法,这个方法有四个步骤,分别是:增加更多的选项、在真实情境下验证假设、做决定前抽离自我情绪、决定之后要做好准备迎接错误。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期文章改写自:《想辞职但又舍不得薪水,该走、还是该留?WRAP决策法,帮你理性分析》;见于经理人月刊网站。

方法:艰难决策六步法

托尼·罗宾斯是美国一位非常知名的畅销书作家和励志大师。包括很多企业高管、知名运动员乃至政府高管,都接受过他的咨询服务。财富中文网发表了罗宾斯的一篇文章。文章里,罗宾斯介绍了他自己是如何去做艰难决策的。

罗宾斯说,首先必须要意识到,不要去追求所谓的完美决策。做完美决策,是希望尽量避免失败。但是,“唯一的失败就是未能做出任何决策,也就是推卸你明知道必须由自己担负的责任。

然后,他介绍了自己做决策采用的六步流程。罗宾斯提醒,这六步都应该写下来,通过书面完成。

第一步是,明确结果。写下来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为什么你想要这样的结果。写下原因和答案。

第二步,把实现结果都有哪些可选方案写下来。写下所有可以选择的方案,包括那些乍一听不太现实的。罗宾斯说:“只有一种方案意味着毫无选择可言;两种方案会让你陷入两难境地;三种方案才能让你有选择的余地。不管你喜欢与否,把所有可选的方案都写下来。”

第三步,写出每个方案的优缺点,你能通过这些方案获得什么,又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第四步,评估这些方案,做出取舍。罗宾斯建议,可以通过问以下问题来完成方案评估。这些问题包括:这个方案会给预期结果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方案的优缺点对于实现结果有多重要?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实际执行时,会产生哪些情感或利益的结果?

第五步,评估剩余方案。主要看它们的不良后果,然后思考有没有方式可以减轻不良后果的影响。这一步又会淘汰掉一些方案。

最后一步,盯准还剩下的那个方案,然后,下定决心,不再摇摆。“要坚信,不管发生什么,这个方案都会让你旗开得胜。设计实施计划,然后尽最大努力去实施”。

罗宾斯提醒说,一定要制定决策,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考虑如何调整方法,而不是在决策面前犹豫不决,不断推迟行动。

以上就是作家托尼·罗宾斯介绍的,关于如何制定艰难决策的六步法。希望对你能有启发。

决策:如何准备备选方案

做决策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情境选择不同的方案,有时候也需要提前准备好备选方案。怎样去准备备选方案呢?哈佛商学院教授约翰·哈蒙德在《决策的艺术》一书中,分享了四个类型的备选方案。公众号“商业评论精选”摘选了书中部分内容。

第一,过程备选方案。哈蒙德说:“最好的备选方案有时只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明确的结果。”比如,你有两个朋友都是某个体育赛事的狂热粉丝,当你手头多出来一张比赛门票时,给谁才是最公平的呢?这时候抛硬币决定就是一个过程方案,它确立了决定由谁得到这张票的过程,而且,两个朋友也都会认为这是公平的。哈蒙德认为,在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过程方案可以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因此有助于保持并培养长期关系。除了抛硬币以外,选举、拍卖、密封投标也都是常见的过程方案。

第二,双赢备选方案。有时候,你需要设计出一个既能满足他人要求、又能达到自身目的的方法,也就是创造一个双赢的备选方案。比如,你想请长假去参加一项志愿援助活动,需要上司同意。这时候的关键就是要分析上司怎么做决策,他最近有什么目标,你如何利用这个目标设计出一个双赢的方案?你可以针对这个目标提出一等一交换,比如,上司同意你请假,你愿意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帮忙完成他的任务。

第三,信息收集备选方案。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减小决策的不确定性,哈蒙德建议,可以把所有的不确定性都列举出来,然后针对每一项不确定性,列出收集所需信息的所有可能的方法。这时候,每一种方法,就是一份信息收集备选方案。

第四,延缓时间的备选方案。“今日事,今日毕”是一个好原则,但在必要的关口,可以打破原则。推迟某项决策,可以给你争取多一点的时间,让你对问题有更好的了解,以便收集信息和进行复杂的分析。哈蒙德说,你可以先设计一个不太彻底的方案,做出一部分承诺,这是在暂时无法做出全部承诺时,用来延缓时间的权宜之计。但是要注意,选择这个方案的目的,是要创造出比现有方案更好的新方案,而不能因为做决策很艰难。

以上,就是四个类型的备选方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摆脱纠结,做出正确选择

我们经常会听见有些人这样介绍自己:
“我有选择困难症。”
这是若干常见 “玩笑病” 当中的一种,并没有被载入精神病学的领域。
类似的描绘还有犹豫和纠结,其实都是同一件事:
害怕做出选择,决定推迟选择。
我们本周的课程谈到了轻度抑郁、谈到了嫉妒,我们在谈论这些困扰的时候,往往会谈到它们的一些正面意义,比如: 轻度的抑郁会让人们对自己的判断更加准确,从而显得更加“睿智”,而适度的成就嫉妒,有督促自己努力上进的功能。
同样,害怕选择并不是什么病,相反,在很多时候,推迟选择这个决策能够让人存活下来,而且还能过得不错。
| 害怕选择也有好处
在以下两个场景当中,害怕选择是有积极意义的:
1.要做选择的题目是我们不清楚、不熟悉的
这个好理解,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选择上犹豫和迟疑,比如在医院这个场景,家里有老人身体不好,医生出来问家属如何选择,通常他会说出很多医学专业词汇,这个时候病人家属就会对选择担忧。
“你们是决定手术呢?还是决定保守治疗呢?”
两种选择对病人意味着什么?风险如何?这些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这个时候就应该继续请医生加以解释。
好的医生会解释得更清楚一些,比如:
第一个方案比较积极,手术可能会完全治愈,但是有风险。
第二个方案比较保守,无法治愈,但考虑到病人的年纪,可能未来10年还会有不错的生活质量。
这种解释摆在面前,做选择就要容易得多了。
现实当中很多人在家中有人生病时,不是请医生再谈深一点,而是会去找不同的医生,这会让他们反复听到那种低层面的选择。
正确的做法就是信赖主管的医生,恳请对方多介绍一些、解释一些。以及最后可以问对方一句:
“想跟您诚心请教:如果您在我的立场上,您会怎么选择呢?”
2.选择不同对我们利益影响太大,一时难以做出决定
最常见的一个场景是离婚。
有关系户同学问我,最近发现了丈夫出轨,要不要结束一段婚姻,我只能说,无论要或者不要,都不应该在一两天之内做出选择。
离婚涉及到子女抚养权、财产分配、社会声望受损、工作被影响等各种方面,如果在一线城市,离婚损失财产上百万很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不立刻做出选择是非常明智的。
但是注意区分这两个表达:
不立刻做出选择
不立刻做出反应
如果发现婚姻危机,正确的做法是立刻掌控所有的财产,比如现金、存款、有价证券,收好自己的证件,更换所有对方知道的账户密码和电脑手机开机密码。一些重要的资料转存到自己的办公室,而不是放在家中。
冷静地控制局势,而不是冲动地做出选择,这就是聪明人的做法。
| 害怕选择的各种坏处
害怕选择确实会给我们造成不小的困扰:

  1. 贻误各种机会
    因为害怕承受未知的结果而回避、推迟选择有的时候会让自己蒙受不小的损失。
    比如有人在“保送本校研究生”和“保送外校研究生”之间摇摆的时候,可能别的同学就已经把本校最好的几个老师谈好了。
    去新部门、新分公司的机会,也是转瞬即逝的。有时你对一件事犹豫的态度可能还会影响到对方对你的看法,比如当一位老领导要做一个新项目,邀请你加入自己部门的时候,往往是时间不等人。
    “今晚我回去想一下”是可以的。
    但是如果你要考虑琢磨一周,机会可能就是别人的了。
  2. 感情之间的摇摆不定麻烦会特别大
    同时对两个异性有好感,或者同时被两个异性喜欢,在很多时候也是难以抉择的一件事。在这件事上,旁观者对选择者还是比较宽容的。
    在两个人之间摇摆的人比出轨的人受的压力要小得多,人们更倾向于把它归为一种罗曼蒂克,而不是渣男渣女的故事。
    但仍然应该快速做出选择, 因为时间拖下去,当事人的感受会越来越糟。千万不要享受那种摇摆的感觉。
    因爱生恨是最常见的危险。
    《东京爱情故事》的织田裕二和《冲上云霄》的吴镇宇都可以反复在两个姑娘之间摇摆,但那是电视剧,而且这俩人都长得很帅(这不科学)。
    正常人那么来回几次,好一点的是被姑娘断绝关系,糟糕一点的,被姑娘找人胖揍一顿都是有可能的。
  3. 害怕选择可能会泛化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非常正常的“一个难题”无法决定,但是在这个难题上受挫之后,人可能会很快在各种选择上都害怕决策,这就是 “泛化” ,到最后会对任何选择都感到信心不足。
    最常见的情景是在职场上,一个新人如果被领导或者老员工骂几次、贬低几次之后,会连最基本的工作都担忧起来,比如会害怕选择PPT的配色,效率也会大幅度下滑,或者变成一个小心而琐碎的人,反复地去请示,然后一直被批评,还被看做一个能力不足的人。
    这时候是压力在伤害人、磨损人, 除了工作本身可能需要指点和支持之外,尽快恢复自信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同时出现睡眠问题或者严重的焦虑感,就要及时就医了。
    药物能很好地控制焦虑,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放心去求助医生,他们会帮你度过难关。
  4. 伤害内心自洽
    选择上的犹豫和挣扎会让一些人否定自己的能力,有的人会认为自己很糟糕,而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反复逃避到“果然,我就是这么差”这句话之下。
    同时,对于选择失误,一些人会反复复盘和咀嚼失败的苦涩,这也是非常折磨人的。这些饱受折磨的人往往是高自尊的同学,小时候可能还是好学生。
    这是不良教育方式给我们留下的伤痕。
    敲黑板!
    不是所有失误都要铭记!有的赶紧忘了最好!
    我们小时候做错了几道数学题,写错了生字,老师一般会罚多写几遍,这个确实可以加深记忆,但是罚站、打手心、打耳光就是完全不必要,而且也是伤害人的。
    在成年之后,很多人都会在自己工作失误或者选择失误之后复盘这个过程,这也是对的。
    但是 这种复盘,认真写一次,把结论和要注意的点记住就够了,千万不要每天去重温犯错的那一刻,那就是折磨自己了。
  5. 损害人际和谐
    一些人会选择“问人”,这也是有风险的,你所求助的人可能对你的领域一窍不通,还有的人会去问自己的同事,而有竞争关系的同事对你可能是心怀叵测的。
    如果听信了对方帮你挑选的建议,你可能会损失惨重,这个时候你会迁怒于对方,因为其实你去问人,就是怕自己承担自责。这个时候你们的关系就完了。
    如果询问了建议,又没有采纳,对方可能会对你有比较大的意见,如果事后你的选择被证明是失败的,对方会尤其愤怒,认为你很愚蠢,甚至不再拿你当朋友了。
    | 推进选择的清单
    所以当你面临选择,而且对选择感到困扰的时候,记得检查一下这个清单。
    1.如果有多个选择,先把它们收缩到2个,最多不超过3个
    有同学会问我:“熊老师,我是个职场新人,我工作之余应该学什么?”
    这样的问题就是没法回答的,正确的做法是找到你想学的几个选项,提供给你自己。
    “熊老师,我想考司法考试,也想考雅思,你看哪个更适合我呢?”
    这就是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了,因为我们可以比较利弊。
  6. 把两个选择的优缺点写下来
    我们之前也提到过这个方式,这是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师在求助者遇到艰难选择的时候会建议他们做的事情。
    用一张纸左右对折,然后一边写一个选项。
    写下两个选项的好处和坏处,尽可能地去写。
    然后把完全不重要的项目划去。
    比如如果是两个工作机会二选一,“这个公司的漂亮女生很多”就不应该在考虑范围内,因为这只可能让你多一些麻烦和多花不少钱。
  7. 可以在房间里给自己定一个决策的位置
    好多老大爷,虽然一直没有当上领导,但是家里会挂一个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有些人可能觉得这件事有点好笑,不过这其实有它的用处。
    房间再小,也要给自己准备一个做决策的地方。
    之前我们谈论伴侣之间的沟通,也提到过这一点,家里应该有一张“会议桌”。要商量正事的时候,大家就坐在那里,好好扮演一个理性人的角色,平时可以开玩笑,逗,坐在这了大家就说正事。
    同样,一个人决策的时候也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如果附近有什么景色优美的公园,也可以选择。
    无论室内室外,这里要让你觉得舒适,不会被打扰。
    拿着你已经写好的优点和缺点。认真思考,在一个小时之内做出决策。
    4.作出选择后的心里建设
    做出决策之后不要拖延,立刻告知相关人你的决定,比如愿意接受某个机会。
    剩下的时间,快速把这件事忘掉,找一些能够让你感到愉悦的事情做一下,比如:
    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看自己喜欢的电影;
    找个朋友打打球健健身;
    打开关系攻略,听听熊老师的意见和于浩老师的声音。
    如果你在这次选择和决策中获得了成长,写给我看,如果你愿意公开留言,会有十万多渴望进步的同学们,一起为你送上祝福。
    这就是关系户同学们的交情呀。
    我们彼此守望,我们强势成长。

Experience

陈春花:真正理解变化之后,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

原创 春暖花开号 2020-03-06 06:32:00

这两年开始想让自己停下来,但是并没有如愿。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快速发展的企业,让自己充实又面临了挑战,一年中去过多个城市,每一天都在分析和思考一家又一家企业的情况,同时很大的恐惧占据着我的内心,担心自己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每一次演讲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其实是我对于企业生存现实的认识,这也是我不敢有丝毫怠慢的原因。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满负荷和紧张,我还是觉得付出不够,因为我们需要更加倍的谨慎和努力,才可以不辜负发展的机遇和企业的信任。现在在去南京的路上,这家企业刚刚开始进入与跨国企业完全合并的征程,我们会从管理变化的角度来要求调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变化,因为世界从来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然而接受变化的挑战,最根本的要求是什么?这是我最近几年来常常反问自己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30年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同时也是变化的过程,而到了30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串联30年的也许并不是时光,而是每一个与环境共振的进步。我才发现很多东西并不是只用时间做单位来衡量的,还应该用事件、用细节、用心的触动……

晨起,一个人去后山爬坡,太阳很好,没有车来往,小路弯弯曲曲,两旁的小树也长高了很多,翠绿的树叶迎风摆动,阳光斜斜地照射下来,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涌上心头,自己也觉得步履轻松了很多。橙色的光在绿色的树梢上颤动,徐徐的微风吹拂我的心头,远处低矮的小山幻化成一道深深浅浅的绿背影,一切想说的话都无法说出来,一切感念在这一刻浮现,一条小小的山路上,夹杂着鸟啼、虫鸣,应和着我内心的震动。

汗水淋漓地回到家中小院,一个人静静地看了一会儿小花和小鱼,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念缓缓地在内心流动。其实我不要什么,只要早晨可以与家人去小山观绿,归来可以在院子里偷闲看鱼,可以看得到阳光升起,可以看到月光清澈,信步庭院和小路,在小屋里谈天说地,于喧嚣浮躁之中,寻求一份安然,我心已足矣。

其实,人不必要那么在意其他的东西,不必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我总是觉得我们没有很好地把握发展过程的节奏,没有能够很好了解自然和规律。一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太过注重欲望的满足;二是因为世人所谓的“光环”,太过在意外在的评价。为了欲望、为了外人的评价,我们耗尽了自己的生活,而且把这两点归结为“变化”,但是这并不是变化。

晨练,让我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变化,一天天树不同了,一天天天空不同了,一天天花儿不同了,一天天小草不同了,没有杂念,不断地和时令、气候以及周围的环境融合在一起,没有谁刻意地宣扬自己的变化,没有谁刻意地占有资源,每一个自己的变化都是为了与周围的一切和谐,都是自然而然的调整。我常常为小区中的植物所感动,时而粉红一片,时而碧绿荡漾,春风秋雨、盛夏凉冬,它们都展示着多姿的神采,也正因为这样的变化,社区总是在生机盎然地勃发着。

变化不是独自地改变,不是名利的获取,不是刻意主宰和控制什么。变化是主动地迎合环境、与环境互动,变化就是淡然、自然和融合。没有其他外在的衡量标准,只有内在的和谐和自然,只是需要时间和自由。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融合于环境,让自己和周遭和谐,就是变化最好的形态。

其实我很喜欢目前的行业和工作,可以与创造价值的人打交道,可以与成功的人交流,并且有自己的思考和可以做的事情,可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和企业一起接受变化,可以眼见他们的成长和成功,可以发挥一点点作用,同时也有自己的位置和可以做的事情。每一次和企业管理者有了相同的认知和进步的时候,觉得那是最最幸福的事情。

如果我们可以领会变化的真实含义,那么变化就会成为我们最适合的生存方式,而对于我们而言,真正地理解变化之后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不受时间的约束,不受地域的约束。我们唯一需要改变的是:不应该为工作活着,而是为和谐活着。但是敢于放下欲望的追求而遵从于自然,又有多少人真的可以做到呢?

我发现自己本质上是怕风险的,所以我还是不断地选择没有风险的路径,所以我也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很在意外在的评价以及生活上的安全,所以我一直没有选择太过冒险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我可以完全把握的,我才会采取行动,好在我是一个“手比头高”的人,所以所经历的事情结局都很好。

也许其他的人会认为我已经很冒险,不断地进出企业,进出学校,进出不同的行业,进出不同的研究领域,但是我自己还是清楚结果会到什么程度。然而这样的性格天性上也保护了我,因为这样的安排反而让我在比较自然的环境中生存,不是用竞争的方式,而是用变化的方式,了解环境需要的要素,让自己融合在环境中。

其实,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变化的载体,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生命本身按照自己的规律在变化着,一呼一吸之间,很多东西都在变化,没有痕迹,不露声色,但是一切都变了,这就是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活力就在于不断地寻求变化,像溪水一样,自由地流进、流出。假如我们可以认识生命而不攀附任何其他的东西,我们了解到生命只是来来去去而已,明白生命是无常,我们才真的懂得了生命,也因此拥有了生命。

真是非常庆幸自己可以在一个变化的环境中认识了变化,认识到变化最核心的精髓就是与周遭和谐。每次讲企业文化课程的时候,我都会选择在结束课程的时候,把达尔文的一段话送给大家,这也是我现在想表达的意思,我觉得人与变化就是这样的关系:

自然界生存下来的,既不是四肢最强壮的,也不是头脑最聪明的,而是有能力适应变化的物种。

滴滴程维:人生如何做选择

滴滴出行创始人程维10月10日在清华大学发表了一个演讲。在演讲中,程维给大学生们一个关于做选择的建议:“如果有机会做选择,一定要选有挑战的路,因为这个是向上的路,是让明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更不一样的路。无论是大学生涯还是以后的择业,总会面临越来越多的选择权,这时心力往往比脑力还更加重要,特别当你选择了艰难的道路时候也一定不能放弃,哪怕心里很虚,也必须咬着牙给自己鼓劲。

程维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他2000年到北京上大学,因为普通话不好而担心被嘲笑;快毕业时很迷茫,想要有所作为但不知道能做什么,毕业后一年时间里换了六七个工作,直到加入阿里巴巴,工作了八年;离开阿里之后,创办了滴滴。

程维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在创业圈里很流行:当你努力到无能为力,上帝会给你开一扇窗。他再次强调了这句话,并且还开玩笑说,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比如《圣斗士星矢》、《七龙珠》,里面的角色都是每次快被打死时才能突破一次,能力变得更强,“当时以为这是套路,后来才发现是真理。”

现场有人问程维,滴滴做对了哪几件事,才成为今天的滴滴?程维说,他读了一本书《文明的度量》,世界上很多文明,有些越来越强大,有些文明却消亡了。原因可以从四个维度理解:“第一个维度叫能量获取,第二个维度叫组织水平,第三个维度叫竞争能力,第四个维度叫信息化水平。”把这些套用到滴滴身上,在能量获取上,滴滴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包括BAT在内的公司都是滴滴的投资人;在组织水平上,滴滴不吝啬在人才上的投入,程维的观点是:“我们相信业务背后其实是一群人对业务的理解和学习能力、持续在压力下保持心态的能力,和团队的团结、成长。”竞争能力方面,作为网约车大战的最后赢家,滴滴显然具备。最后一个维度是滴滴在技术上的投入,程维相信,要用技术来引领变革。

罗胖60秒:心里纠结会导致什么结果?

  1. 最近我看到一则史料:话说,宋太宗赵光义当年打下了太原城,灭掉了北汉。这太原城防非常坚固,所以这一仗打得很艰苦。

赵光义说:“嚯,这么难打的城池,万一将来有叛贼据此作乱,那可咋办?”于是他一把火把太原城烧了,换了个地方,重建了个太原。

  1. 但在建这个新城的时候,他心里那个老问题又冒出来了:将来万一有叛贼据此作乱,那可咋办呢?
    他想了个办法,城里全部修的是断头路,就是丁字大街,没有十字大街。理由很简单,在城里来回调兵不方便,让这座城市的防守能力变弱。

  2. 那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当然是一个很拧巴的决定。你怕别人守得住,你自己防守的时候不也守不住吗?那你建个城池的作用,那体现在哪儿呢?

  3. 所以你看,两个相反的诉求,同时纠结在心里,最后出来的一定不是个平衡的安排,而是个半吊子的结果啊。

Reference

  1. 如何快速做出正确决策?这事得跟医生学
  2. 关于如何用成本思维做决策的清单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