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Poverty

贫穷的本质——见识(带宽),根源——稀缺(机会)。

提供一份稳定的工作
解决疾病大风险、饥饿大需求

隔离的贫富分化,高收入地区的活动减少出现得更早,并且程度更深。也就是说,穷人更少待在家里,外出更多。

Why

为什么贫穷?
为什么他们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
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
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
为什么他们能创业却难以守业?
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反思,比如援助越多穷人的依赖性越强,外部援助不起作用等等。他们指出,多年来的扶贫政策大都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于贫穷的理解不够深刻,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我辍学当程序员的第一年,收入就比父亲职业生涯最高峰时只少了4,000美元。我的父母养育七个孩子的年收入,比我职业生涯初期的收入少,想到这一点我就很不舒服。

这对我来说是重要的时刻,我意识到金钱提供了许多人可能从未经历过的机会:国际旅行、假期、以及我们可能不需要但肯定想要的其他东西。

《足够金钱的好处》

你为什么这么穷?

我是个很有远见的人,一向为生活做长远打算。为防止日后流落街头,我读了《贫穷的本质》,想知道贫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即便以后我穷得只能捡垃圾吃,也知道自己出了什么问题。这本书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两位经济学教授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花费十五年时间,在五大洲最贫穷地区做调查得来的成果。他们寻求的问题跟我一样——贫穷是怎么来的?

他们做了若干调查后得出的结论之一是:你穷,是因为你父母很穷。

富人的孩子越富,穷人的孩子越穷,这毋庸置疑,但问题并不在于两代人的财富积累,而是富人有足够的钱为成长中的孩子抓住一切机会。假使两个资质相同的孩子,一个生在富人家,一个生在穷人家。两个孩子都不爱读书,穷人家的孩子可能小学没读完就被送去工作,因为父母看不见教育投资的回报;而富人家的孩子则不同,他继续接受教育,父母竭力帮忙,成绩不好也可能有别的天赋,几十次失败的尝试后,或许能挖掘出孩子擅长之事,那他以后成功的概率就高。那些很有天赋的穷孩子,他们可能原本有潜力成为银行家或音乐家,但由于在成长中没有多少机会去挖掘潜能,过早地成了工人和小店主。

这只是导致贫穷的因素之一。正常、健康的人在社会里有很多机会摆脱贫穷,比如保持健康、预防疾病(患病对穷人来说是毁灭性打击)、找份工作。为什么穷人没能成功呢?两位作者走访过非洲许多国家,想知道世界上最穷的人如何生活。他们发现,就全球穷人最多的50个国家来说,平均贫穷线是每人每天只有99美分可花。如果一个人每天只有这点钱,那他会将大部分钱花费在食物上,这意味着穷人接收信息的渠道有限——报纸、电视和书籍都是要花钱的。

穷人可能对某些信息一无所知,比如接受疫苗能让孩子免受麻疹,购买健康保险能让你在患病时不至绝望,但在穷人的世界里,这些信息可能并不存在。

信息渠道闭塞让穷人失去摆脱贫穷的机会,不知道基础教育的重要,过早让孩子辍学,让第二代人也失去成功的机会;不知道需要在水中添加消毒剂,让孩子免于患上疟疾。疟疾不仅治疗费钱,甚至会永久损伤孩子的认知能力,让他日后成功的概率又大大减少了。其实投入基础教育和预防性措施的花费,会带来更长远的收入,但信息匮乏让人短视,省下手里的钱似乎更重要。

省钱对穷人来说简直是灾难。穷人可以通过减少日常开销,存储小额现金,累积一笔财富。但对穷人来说,少喝一杯茶或许能存上5美分,但这需要自控能力。穷人需要与自己内心搏斗才能将牙缝里的5美分存入银行,而这对富人来说简直轻而易举,不用少喝一杯茶就能存下不少钱。

这就是说,人越有钱就越容易做正确的事。有些穷人失败了,这并非他们自控能力差,贪图眼前享受,而是因为穷人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自控能力,失败概率太高。而富人生活在有消毒自来水的社会,享受义务教育,强制购买社保,他们不用使用自控能力就能做正确的事。这听起来让人绝望,似乎穷人的世界到处是陷阱。

这是真的。

社会对穷人并不友好,银行就不喜欢穷人。假如你想做笔小生意,只要100美元的本钱,想向银行贷款。可银行需要人手来调查贷款人的背景、办理手续,花费的人力成本远远大过100美元的利息。实际上,贷款100万美元比100美元要容易,但哪家银行会把100万美元借给穷光蛋呢?穷人连存钱都比别人困难,如果你咬牙切齿一周存下了1美元,发现银行开户需要2美元的手续费,是不是感受到这个世界浓浓的恶意?

是的,就是如此险恶。那些最穷的人摆脱贫穷实在太难了,这就是贫穷的本质,越穷就越难致富。不过也不必完全绝望,两位作者在调查后也给出了如何摆脱贫穷的办法。有些方法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业已成功。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有远见的人,不妨看看这本书。

穷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

能力没有提升,工资更不可能提升;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却又无计可施;自认为拼尽了全力,却依旧看不到未来……每天忙着团团转,却越忙越穷,如何才能走出穷忙的怪圈?

成熟就是和解的过程,与自己,与父母

与自己和解,做到真正的强大

渐渐长大, 我们似乎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好像被一种力量裹挟着,做出很多随波逐流的事情,说着虚伪的话、给领导敬酒、夸领导等。

年轻时的锋利和不谙世事更让人喜欢, 我们开始与之对抗,想要凭借自己的棱角和全世界对抗,抱着“这才是我”的态度,假装坚强低生活。

其实,真正的对抗,是当你了解了成年人的世界,明白了成年人的责任之后,还能给自己的纯真留一小块地方。这块纯真的地方,是你靠自己的收入和时间去支撑的,而不是靠父母的补贴、他人的鼓励来维系的。

DeepCreator——在魔都的一抹阳光,永远温暖着心窝,给人无穷的动力。

小川叔把30岁当作自己改变的起点,在31~40岁这十年间,拼了命地获取和扩张,消除心里的自卑,活得有安全感,活得有尊严。这十年间,他的工资翻了很多倍。

与父母和解,亲情需要边界线

很多人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会发现曾经防早恋如猛虎的父母变了,开始花样催婚。被催婚成了很多年轻人不可言说的痛,尤其逢年过节,加上各种亲戚的助攻,痛上加痛。

催婚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雷区,一提到就“炸毛”,小川叔年轻时也一样,特别讨厌自己的人生被别人安排,谁催婚就和谁急。甚至在春节时“舌战群儒”,结果“鸡同鸭讲”,他才渐渐意识到:有的表达之所以很无力,是因为你只是为了自己倾诉而说,而不是为了让对方倾听而说。

没有任何解决方法,只能学会打马虎眼:我也着急呀,有合适的你帮忙介绍一个?

渐渐我们会发现,“你咋还不结婚呀”、“你一个月挣多少钱?能剩下多少?”未必是真的关心你,只是无聊时的谈资、一个话题的引子而已。此外,结婚还意味着人生的状态,没结婚就意味着异己,容易被针对!

知道了这些根本的原因,你就知道如何应对,心态也会变得平和。

结婚后,父母还是担心,除了催生, 甚至还会干涉小两口的生活。是的,我们前半生都在听父母的话,忽然,有一天,我们独立了,父母和我们都会不习惯。

小川叔每次被母亲催生,就往老妈卡上存1000块钱,结果3个月就有12次记录。“如果我不快乐,难道您就快了了吗?我是在为自己的小家过日子,您可不可以正视一下我的想法和决定?”

是的,父母是我们重视的人,因为深爱,才更容易互相责备。所以,要多一些耐心,让他们看到我们长大的结果,也和他们分享过程,就像当年他们等我们长大一样。

有些圈子,放弃也没什么不好
年轻时,我们喜欢和朋友在一起;长大后,我们需要人脉。人脉资源一度被神化,每个人都想认识更多牛人,融入更好的圈子,好像如此,就能让自己快速地成为那样的人了。

但事实却是:没打过交道,发展过程不能同频,能量等级不同,不能互惠合作的,都不能算是强链接。

有些朋友,并没有什么原因,只是走着走着就不见了。自己会清理微信好友,同时也可能被被人当成无用资源清理掉。我们总要和一些人告别, 和那些过去的印象告别,然后再去重新认识彼此,所以接受这些渐行渐远。

如果你持续去做一件事,就会再次遇到同样做这件事的那些人,然后就会和他们再次成为朋友。能否成为朋友,取决于你们是否在追求同一种东西,而不取决于你们是否在一个群里,或者是否在彼此的微信里。

与其跟着圈子跑,泡在圈子里,还不如早早明确自己的方向。如果你足够有能力,足够发光,就会成为焦点,别人向你聚拢,而你就会变成圈子本身。

越是盯着钱,越赚不到钱,工作与赚钱的意义
小川叔作为负债北漂,曾拼了命工作兼职,希望有一天可以赚到大钱。可是,命运往往和你开玩笑,当你越盯着钱的时候,越赚不到钱。

只有先入世才能出世,得到之后才能放下。如果什么都没有经历就能看开一切,除非是生活教会了你什么,或者你有说服自己的大智慧。但是,大部分的我们并没有这样的智慧,所以内心对金钱和名利的渴望都是正常的,不去经历,只能遮掩,无法正视。

小川叔通过十年的成长努力,出书、演讲、做直播、做咨询,工资翻了很多倍,存款数字从让自己安心到让自己放心。这十年,也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让他有了一个机会可以证明——即使不上班,我依旧有能力养活自己,我有本事把每一天都规划得很好,我可以找到一些和钱无关,但还能增加幸福感的小情趣,我相信自己可以越来越好。

成年人的学习往往需要有目的性,没有目标,很难坚持下去。小川叔所说的“价值感”就是作为渴望改变的普通人的目标,有想要改变的心,外在才会改变。

对于工作而言,主动就是最好的想法。只有当你把“要我做”换成“我要做”,当你把你做的哪怕再小的一件事,都当作自己署名的作品一般,你才能灵感迸发,你才能光芒万丈、思如泉涌、战无不胜。

以上算是对内心的一种梳理。

关于职场方面,小川叔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从“小白”到总监的心路历程,对职场的明争暗斗的故事的分析让人恍然大悟,从被领导到领导下属将面临的挑战……如何提升领导力?演讲如何开始?如何写出一本本书?这些都包含《穷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中,就等你去学啦!

《穷忙,是你不懂梳理人生》里的故事更接近于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小川叔并没有过多低一条条列出干活,而是让人从他的故事和经历中自己感悟,找到梳理自己人生的方法,让我们明白勇敢去拥抱变化,让自己变得强大,永远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也许我们都曾在暗夜里行走过,在茫茫黑夜之中不能辨认方向的时候,如果忽然看见前方有亮光,便会在内心里燃起希望和力量。
小川叔的文字于迷路的我们,就是那一抹亮光,这不是鸡汤,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希望通过自己帮助到别人的心愿。

不要总给自己设限,不要觉得到了什么年纪,就应该怎么样,或者必须怎么样。只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什么时候都是开始的好时候。愿你及时行动,早日打破穷忙的怪圈。

如何从「穷人思维」过渡到「富人思维」?

如果你是穷人的话,千万不要强行套用“富人思维”,因为你根本支撑不起。

大数定律是说,只要数量规模足够大了,你就一定能碰上成功的案例 我们可以认为,他花了几十万,请了数千人吃饭,必定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强关系 一旦成功,回报也是非常可观的,收益可能覆盖大多数的失败投资 但穷人没有雄厚的资本,所以玩儿不了大数定律 非要玩,可能你还没等来成功案例的回报,就已经饿死了 富人通过玩儿 大数定律 ,可以布局未来 即使自己赖以发家的行业已经式微,通过投资新兴行业,能保证自己财富的量级 因为 大数定律 ,富人以他的财富量级做投资,几乎一定是能取得可观收益的

而穷人,因为到不了 大数定律 发挥效果的财富量级,所以他们想取得爆发式增长,就是靠投机 靠赌 十赌九输啊,你懂得 这就是资本量级的变化,造成了财富规律的变化 对于富人是确定性的东西,对于穷人,是赌博。

如果说有 穷人思维 这种东西,那么我想应该就是 稀缺心态 了 美国学者穆来纳森在 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里分析,因为稀缺,我们会短视,会产生只关注当前的 管窥之见 ,会陷入债务的泥潭 但 管窥 ,也就是集中当下所有的资源去处理当前的事,是符合穷人的理性选择的 因为不集中所有资源,他就过不了这个坎 穷人没有广阔的视野,有了也没有充沛的资源去尝试,去布局,去为下一个世代做准备 他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

所以从 稀缺心态 ,过渡到 风投思维 ,需要有真正经济状况的改变 光是主观上的改变认知,没有用 以穷人的身份,如果还拥有 富人思维 ,简直是加速灭亡。

穷人应该怎么做呢? 先慢慢解决稀缺 对自己狠一点,攒点钱,先打破管窥和短视的链条,让自己在面临决策的时候,有一些腾挪的空间,选择的自由 学习基础的经济学知识,知道在选择和决策的时候,用机会成本 投入产出等简单但有效的概念做理性分析 这样一步步,就能越来越好 能不能好到用上概率论和大数定律呢,就看造化了。

What

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贫穷的本质是什么?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 阿巴希·巴纳吉(Abhijit Vinayak Banerjee)、艾丝特·杜芙若(Esther Duflo)夫妇和哈佛的 迈克尔·克默(Michael Robert Kremer)。

夫妻同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这还是首次。委员会称,他们的研究“大大提高了我们消除全球贫困的能力”。

巴纳吉著有《贫穷的本质》书里研究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穷人吃不饱饭还要买电视?
为什么他们的孩子即使上了学也不爱学习?
为什么他们放着免费的健康生活不去享受,却要自己花钱买药?
为什么大多数人认为小额信贷、穷人银行没什么效用?

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稀缺,一个是带宽

【1.导致贫穷的第1个原因:稀缺】

1)什么是稀缺?

稀缺是“拥有”少于“需要”的感觉。比如,小明觉得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而要去做的事情又太多,这让他心烦意乱。隔壁老王手头拮据,有永远都还不完的账单。

总结起来,当你觉得时间少或者钱不够花,就是稀缺。

稀缺是一种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通过稀缺可以解释为什么贫穷的人反而喜欢买电视、游戏机,而不去投资自己学习。

是因为他们没有上进心吗?

不是,因为贫穷的人生活往往有更多的烦恼,比如为了房租,为了下个月的生活费,子女学费等。这让他们有了“稀缺心态”,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

为了减少烦恼,他们没有投资到个人的学习上(正确的决策),而是选择了像电视、手机、垃圾食品和游戏机(错误决策)。

【2.导致贫穷的第2个原因:带宽】

在计算机中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设备的数据量。这里的带宽用来比喻就心智的容量,包括两种能力: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

什么是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它是我们解决问题、获得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能力背后的心理学机制。

认知能力中最突出的就是“流体智力”,即在进行抽象思维和推理时,在无须特定学习或体验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什么是执行控制力?

“执行控制力”,其作用存在于我们管理自身认知能力的过程中,包括计划、关注、发起并抑制行为和控制冲动等。

执行控制力就像中央处理器一样,是我们进行日常活动的必要能力,可以决定我们的专注力和转移注意力的能力、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以及自我监督的能力。

稀缺会降低所有这些带宽的容量,使我们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还会减弱我们的执行控制力。

【穷人为什么穷呢?】

作者说,无能可以导致贫穷,贫穷也可以导致无能。穷人的稀缺心态,是导致他们无能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穷人的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更弱。他们的大脑中装满了稀缺,就没那么多心思去想其他事了。穷人不仅缺钱,更缺带宽。反过来,带宽负担会致使他们的智力下降。

【3.如何才能从贫穷到富有呢?】

阿巴希·巴纳吉夫妇也给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

第一条路是创业

但是这对于极端贫困的人来说,创业失败的概率很高。一个更实际的选择往往是是政府机构的工作。这些工作机会相对比较稳定,这会让穷人有机会进行长期投资,增加自己的“带宽”,进而实现家庭从贫困到中产的跃迁。

同样的,在《格调》这本书里按“收入模式”,把美国社会分成九个阶段,其中自己掌控一个大公司的属于上层,公司白领是中产。

从“怎么赚钱”模式来看,我从这个图里发现,如果想从下层突破到中层,需要靠知识(技能)来改变命运,这就是读书和学习到意义所在。

比如去大的公司或者单位工作,这些地方相对稳定,让你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和为未来准备,从而增加自己的“带宽”。

如果想从中层突破到上层,就需要创业(自己做生意)了,而只靠上班是很难突破到上层的。

比如airbnb的创始人,刚开始的时候是一边上班一边创业。等做到一定规模,没有风险了,才全职出来创业。

看了这些,对你有什么启发呢?

脚踏实地,量变质变,逐层跃迁
——DeepCreator

How

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高级阶层?

取决于你现在在哪个阶级。

如果是赤贫阶级要脱贫进入普通工人阶级,靠努力工作。积累工作技巧,让自己有一定技能变成技术工人就行。

如果是普通工人阶级想进入中产阶级,靠高等教育。考进一个好大学,成为知识工作者,从出卖体力和技能变成出卖脑力劳动就行。

如果要想从中产阶级跃升到高收入阶层,就得尽量接近资本。投行,咨询,PE以及在企业里做高管的高收入打工仔们,都是靠资本做放大器,放大自己的脑力劳动的成果,从而获得高收入或者高地位。

如果要想从高收入阶层跃升到大资本家/政治家,就得靠赌。到了这个阶层的都没有蠢人,无论是创业还是做生意,抑或是抱大腿、做科研,没有说谁一定比谁看的更清楚更深刻很多,大多数时候,看个模模糊糊的,敢干、赌对了,才能实现阶级跃迁。

如果要再跃升到最顶层的统治阶级,基本就只能靠命了。人的一生啊,不可以预料,除了自身的努力,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

DeepCreator:不负时代,不枉此生。

家族

最近,我看到一个网友的推特发言。

年轻时,我觉得亲戚们都是前车之鉴,我要避免重蹈他们的生活、性格、工作与处世态度。
直到现在这年纪,我觉得我跟他们越来越像了,于是感慨人生早就在家族基因注定。如果没有碰上基因突变,一个人的一生就是父母两边家族平均基因的 ±20% 吧,至少我觉得我是。

他的意思是, 不管你多么努力,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处境最多只比父辈好上20%。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子辈很难大幅度超越父辈,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

好像是巴尔扎克说的:”培养一个巴黎的上等人,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当时我觉得这话太夸张了,现在觉得这是现实。我认识的人里面,子辈远远超过父辈的例子并不多, 大多数人的生活境遇、社会阶层、经济地位跟父辈都是类似的。

计算一下,如果每一代比上一代改善20%,翻倍确实需要经过三代人,即你的人生处境会比曾祖父好上一倍(1.2 的四次方等于2.07)。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前提是每一代都勤奋努力。如果当中出了一个游手好闲之徒,改进速度就会大大放缓;要是出了败家子,还会出现倒退。

总之,正常情况下,人生境遇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累积。只有运气特别好,你才可能有着大大超越父母的人生,或者说大大地超越你的起点。如果运气不好,你的人生可能还不如父母。

Experience

人生七年9 63 Up (2019)

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尽岁月流逝,看穿沧海桑田。本片综合 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 《人生七年》荣获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

《人生七年 》: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

我们一生又有几个七年……

有这样一部纪录片,第一季拍摄于1964年的英国,每隔七年拍摄一季,最新一部,第九季拍摄于2019年,整整持续了56年。这就是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

《人生七年》主人公是14位英国公民,他们或出身高贵,来自富裕阶层,或出身中产阶级家庭,要么来自贫困阶级,在伦敦东区长大,其中还有两个男孩从小在福利院长大。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想看看56年后的不同阶层出身的孩子,未来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是否能够实现阶层跃升,突破自己的阶层。

导演开始本打算直接到2000年拍摄结尾,但当时的导演助理突发奇想,决定每隔七年追踪拍摄这些孩子,结果成功持续超过半个世纪,完整记录下14个普通人的成长记录。随着片中的主人公步入暮年,《人生七年》所呈现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导演当初的设想,普通人的成长轨迹有各个角度的解读,观看这部记录片会让人从新审视自己,审视人生,得出启发人心的观点。

我完整的观看了全系列《人生七年》九季纪录片,在此推荐给大家,也分享一些我的收获。

坚毅积极乐观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

从片中出发点来看,14个孩子只有一个人真正实现了阶级突破,他是出生伦敦农村的尼克,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一名理论物理学家。不过,这只是以一般的身份来评价,当我们以人生美满幸福的角度来评价他们时,会发现有好几个人都生活得很成功。


布鲁斯、苏、托尼,63岁

托尼出身自伦敦东区的贫民阶层,7岁时打架、学习成绩不好。在试图成为赛马骑师失败后,他当上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他与妻子共同开出租,努力赚钱。依靠出租生意,他们养育了三个子女,换了房子,甚至一度在西班牙买房置业,尝试开酒吧挣钱。由于经济不景气,他们并没有保住西班牙的房产,出租车工作也受到了Uber的冲击。尽管如此,即将退休的托尼一生生活富足、幸福、美满,他的生活绝对可以用成功来形容。


托尼,7岁


托尼和妻子,63岁

同样出身伦敦东区的女孩苏,没有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早早结婚,在20岁生子又迅速离婚,在艰难地独自抚养孩子几年后,重返职场,一直工作到现在。苏面对生活的挑战,没有不安,勇敢面对,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好心态。这也让她40岁时重新收获爱情,苏与自己的伴侣在一起20年,一直没有再婚。60岁时,苏成为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办公室行政主管,63岁的苏显得精神焕发,依然年轻充满活力,经常发出爽朗的笑声。苏的生活同样很成功。


杰基、林恩、苏,14岁


苏,63岁

托尼和苏都没有取得身份地位上的突破,但他们的晚年生活都平静幸福。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性格,两个人都是积极乐观的人。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稳扎稳打,认真生活,遇到问题,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时刻保持着积极的心态。

人们所推崇的可贵品质永不过时。坚毅、勇敢、积极、向上,这些品质会支持普通人更加卓越,也会使人面对艰难时刻毫不畏惧。


尼尔,7岁


尼尔,63岁

尼尔虽然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但他18岁时考取牛津大学失败,上了一所普通大学,一个学期就宣告辍学,28岁开始在全英流浪。面对导演,老年的尼尔坦诚自己曾经患上精神病,生活一直处于下坠的通道。然而,尼尔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他努力回归社会,在纪录片另一位主角安德鲁的帮助下,在伦敦落脚,竞选成为一名乡村议员,不再依靠救济生活。尼尔甚至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但很可惜两个人还是分手了。老年的尼尔尽管孑然一身,依然积极,认真地活着。以世俗的观点来看,尼尔无疑是失败的。但是他的勇敢,他的顽强,支持他成功融入社会。尼尔在63岁时依然拥有健康的身体,甚至攒钱在法国乡村买了一间农房,生活得并不差。

优秀的伴侣,稳定的婚姻一样无比重要

除了性格,伴侣与婚姻也会深刻地塑造人。


保罗与妻子,21岁


保罗与妻子,63岁

保罗小时候在福利院长大,他身上一直带着一种悲观、忧郁的气质,也并没有接受大学教育,只是成为了一名房屋维修工人。21岁时,保罗遇到了自己的真爱,两人相爱、结婚,一直都在一起。保罗的妻子性格很好,两个人非常的契合,一辈子的生活波澜不惊,直到老年两个人依然彼此相爱。很难想象保罗如果没有遇到他的妻子,他的生活将会怎样。可以说,保罗的妻子是保罗一辈子生活幸福的秘诀。63岁采访时,两个人的眼中依然充满爱意。


西蒙,14岁


西蒙和妻子,56岁

同样在福利院长大的还有西蒙。7岁时,西蒙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大学。他没有完成正规教育,21岁时在香肠厂的流水线上工作。早早的结婚,生了一堆孩子,没过多久就离婚。正当我认为他的生活会走向失败时,西蒙认识了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一位积极、独立的优秀女士。她鞭策他认真工作,两个人有了孩子,甚至领养、照顾了许多孩子。63岁的西蒙生活是稳定的,幸福的,他自己也承认他的幸福来自于自己的妻子。

出租车司机托尼生活成功,他同样拥有一位优秀的妻子,他和妻子倒班驾驶出租,一辈子生活都很稳健。托尼的妻子同样也是他生活的重心,她甚至在面对托尼出轨时都选择了原谅。没有经历婚姻动荡,其实只有托尼的妻子才是他幸福生活的来源。不过托尼自己并没有特别提到这一点。

幸福的家庭都是类似的。63岁幸福人生的普遍标配,就是依然亲密的妻子或伴侣,几个可爱的孩子。无论是富裕阶层,还是一般家庭,亲密的夫妻关系,是老年幸福生活的源泉。有些人可能经历离婚,之后并没有再婚,但紧密的伴侣关系同样带来幸福。纪录片呈现给我们强烈的传统价值,夫妻、伴侣关系对于人生有重要意义。

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

唯一实现阶层突破的孩子,是来自农村的尼克。他从伦敦农村考上了牛津大学,之后成为了理论物理学家,在美国大学里谋得了终身教职。21岁时,尼克骄傲的说道,面对他人的称赞,他并没有取得什么成绩,他只是考上了个大学而已。到了42岁,尼克也承认,他在学术研究上并没有什么突破,他目前最大的成就,就是拍摄了这个纪录片。这是尼克的谦虚。在阶层固话的英国社会,教育是突破阶层天花板的坦途正路,也可能是唯一一条路。


尼克,21岁

富裕阶层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从小在贵族学校接受教育,安德鲁7岁就开始阅读英国《金融时报》,成年后成为跨国公司律师代表。查尔斯则成为了BBC的专业编辑,之后退出了拍摄。他们的生活都是成功的有些平淡了。教育,是保证他们富足生活的基础


约翰,21岁


约翰,63岁

约翰比较特殊,10岁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母亲重新进入职场,支持约翰继续在私立学校读书。约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牛津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最后成为皇家律师。幼年丧父让约翰的家庭收入下降,也就是说,尽管约翰起点很高,真正帮助他进入富裕阶层,依然是顽强的努力,与优秀的教育。

福利社会的英国,阶层流动性已经很差。教育,是普通人实现阶层逆袭的唯一之路。普通的工作,努力的生活,可以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准,保证拥有一套房产,而要突破自己的层次,唯有从年幼时就在教育上超常投入,私立小学,重点中学,一流大学。这才是坦途正路。

这也是一个良好运转的社会结构。每个人,只要认真工作,努力生活,就可以拥有自己的房产,过上满意的生活。要想过上超越本阶层的生活,唯有通过教育。纪录片中,托尼就曾忧虑的说,他们那个时代可以依靠开出租拥有房产,今天的英国年轻人可能已经非常困难了。欧洲福利社会,可能已经开始触及社会运转警戒线。

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

63岁的采访中,多数人都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曾经的野心、理想都随着老年的到来不再提及。所有人都变得平和了,很多人感谢自己的妻子,感激生活,认为自己度过了美好的人生。63岁的他们,说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妻子、孩子,为孩子的成就感到自豪,为孩子的生活感到忧虑。


尼克,63岁

如果说还有谁有遗憾的话,尼克,唯一突破自己阶层的成功者,63岁的他患上了喉癌,在感叹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同时,他为自己的家人、孩子感到不安。在导演问道尼克对死亡的看法时,尼克说道,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死亡,他并不知道自己癌症的预后,他心中全是对孩子、妻子的担心,忧虑他们今后的生活。

健康太重要了。伦敦东区的女孩林恩,成年后在图书馆工作,她与丈夫一直在一起,两个漂亮的女儿也顺利的长大。2013年,60岁的林恩去世,她是14个孩子中第一个去世的,她也度过了美好的一生。

其他人都过得很幸福。即便是生活曾经并不如意的,也对生活感到满意,期待自己的退休生活。

总结

本片的导演最早是保罗·阿尔蒙德,之后由迈克尔·艾普特(Michael Apted)接手。迈克尔·艾普特曾经指导过美剧《性爱大师》,《007之黑日危机》,1980年导演的《矿工的女儿》还曾一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等七项提名。不过艾普特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人生七年》。

看着这部纵横56年的纪录片《人生七年》,片中的孩子从7岁一步步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不知不觉给人一种欣慰的感觉,好像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人生七年》绝对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没有之一。这部纪录片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社会学实验。拍摄完《人生七年》第九季,导演已经78岁了,很难说还会不会有下一季——《70up》。不过,70岁的14个人的人生,估计已经不会有太大变化了。这部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纪录片,留给我们的,还有很多。

腾讯视频能够正版引进这部伟大的纪录片,让所有人方便的欣赏它,真的是一件好事。

《人生七年》,五星满分推荐。

《人生七年》的启示

魏城

中国高考的前三天(6月4、5、6日),许多英国人晚上9点以后,都安安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一套拍摄了半个多世纪的系列纪录片《The Up Series》的最新一集《63 Up》。

《The Up Series》中文译为《人生七年》,又译《成长系列》,第一集《7 Up》于1964年播放,原来打算作为一部独立存在的纪录片,其灵感来自于一句耶稣会格言“给我一个男孩,直到七岁,我会还给你一个男人(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 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意思类似于中文的“七岁看老”,编导从英国不同的社会阶层中选取了14个7岁儿童(10个男童,4个女童),展示了他们生活的一些片段,又问了他们许多问题,该片明说的目的,是其片首的一句话:“我们把这些孩子聚在一起,因为我们想一窥2000年英国的样子。2000年英国的工会领袖和公司高管现在只有7岁。”其未言明的目的,则是想探究这些孩子的阶级出身是否提前注定了他们未来的前途。

7年后,该片当时的研究助理迈克尔•艾普泰德(Michael Apted)突发奇想:如果把这14个孩子找回来再拍一集纪录片,也许更有意思。于是,接手做了《7 Up +7》采访人兼导演的艾普泰德持之以恒地把他的这个奇想坚持了下去,每隔7年拍一集,一直拍到今年的《63 Up》。半个多世纪下来,艾普泰德本人成了世界著名的导演,他执导的《人生七年》也被评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之首。

自《7 Up》播放以来,55年过去了,当年的7岁儿童都已63岁,艾普泰德也超过78岁,虽然14个参与者无人成为工会领袖和公司高管,但他们各自人生的丰富多彩也毫不逊色,至于此片编导未曾言明的初衷似乎现在也有了答案:除了不多的逆袭例子之外,多数人还是沿袭了父母所属的社会阶层,例如两个来自伦敦最富裕地区之一肯辛顿(Kensington)一所预备学校(Prep School,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准备私立中学入学考试)的约翰和安德鲁,7岁时居然能够准确地预言他们未来所上的私立中学和大学学院的名字,后来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律师,而律师是英国社会地位最高的职业之一;而来自贫穷的伦敦东区的三个女孩(苏、琳、杰姬)、一个男孩(托尼)和来自儿童福利院的两个男孩(保罗、西蒙),却没有一个人上大学,后来绝大多数贫家子女或是一辈子从事低薪工作、或是不得不依靠政府救济为生。14个孩子中,大概只有两个人算是成功的逆袭例子:约克郡农家子弟尼克依靠奖学金读完了私立寄宿学校,考上了牛津大学,后来移民美国,成为大学教授;伦敦东区工薪家庭之女苏虽然未上过大学,但通过在职场上不断跳槽和努力攀升,最终成为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法律课程的行政主管。其他参与者虽然人生各有跌宕起伏,但就最终的社会阶层定位而言,基本上还是“哪来哪去”,没有跳出父母所属的那个阶级,例如,15岁就辍学的工人子弟托尼,虽然后来夫妻俩都靠开出租车,收入比父母一辈高了很多,也买了两套房子,但近些年来网约车的兴起,却让他夫妻共同收入减少了三分之一,为了节省开支,他们不得不卖掉伦敦城里的房子,搬到郊区。

《人生七年》享誉全球,在英国更是家喻户晓,而许多学者、政界人士、社会活动家则从中挖掘出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价值和警示,惊呼英国是发达国家中阶层固化最严重、社会流动程度最低的国家。确实,《人生七年》清晰、鲜活地展示出:私立学校和精英大学(主要是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是英国社会阶层的固化器

只要你有足够的钱让你的孩子上私校,你的孩子就有很大的几率进入英国的精英大学;只要你的孩子能够从牛津、剑桥毕业,你的孩子就基本上获得了迈入英国精英阶层的入场券。

其实,无论在哪个国家,教育都理应是弥合阶级鸿沟的桥梁,但如果教育成为高价商品,那它的起的作用就会相反,成为富人固化本阶级优势的黄金天梯,穷人只能望梯兴叹。

6月7日和8日这两天,中国数以百万计的考生走进考场,参加了决定他们一生命运的高考。在这两个特殊的日子,我们从《人生七年》谈起,比较一下英国和中国的社会流动,还是很有意义的。

一些中国人讨厌本国暴富的“土豪”,赞赏英国的所谓“贵族精神”,似乎那是中国古往今来一直都缺乏的好东西,但许多英国平民却极为痛恨本国历史上的贵族社会,这包括早期远赴新大陆、创建美国的英国移民。虽然如今贵族社会作为一种制度在英国早已式衰,但其种种残迹和变种却仍然根深蒂固,难以撼动,其中最招人反感、但又最难改变的就是英国私校和精英大学在英国社会的主宰地位。尽管数十年来有识之士反复呼吁变化和施压改革,但至今英国商界、政坛、媒体等各行各业的顶层人士仍有非常多的牛津、剑桥毕业生,而这两所英国名校的生源仍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私校。一项最新的调查发现,尽管全英只有7%的学生上私校,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录取的私校学生却占其全部新生的42%,调查还发现,牛、剑两校2015年至2017年这三年从8所顶尖中学(其中6所是私校)录取的新生人数,竟然超过了从其它近3000所公立中学录取的新生总和。

这还是在经历了多次改革的今天。而在《人生七年》参与者们中学毕业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英国只有10%的年轻人能够上大学,虽然那时英国的贵族已经没有古代社会时那么大的政治、经济特权了,但英国仍然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龙生龙、凤生凤”的准贵族社会,私校学童约翰和安德鲁仍然能够在7岁就准确地预言自己的光明未来,而儿童福利院的保罗却一脸茫然地反问:“什么是大学?”至于他们的下一代,除了移民澳大利亚的保罗后来有了一个全家族中第一个上大学的女儿外,留守英国的工人子女们,其下一代则仍然无人上大学(尽管如今英国年轻人上大学的比例远远超过1970年代)。

那么,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在同一个时段(1964年至2019年),中国也拍摄了自己的《人生七年》,参与者们会有什么样的命运?

中国版的富家子弟约翰、安德鲁(那时中国早已消灭了地主、资本家,类似的富家子弟只有高干子女)大概也会在1964年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但两、三年后,他们很有可能就突然变成了“狗崽子”;中国版的工人之女杰姬、苏和琳中学毕业后肯定会“上山下乡”,但文革结束后,她们可能会返城,如自己的父母那样,进入工厂,当起了工人;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中国版的农家小子尼克大概也考上了大学,但毕业后却选择进入党政机关“爬官”,最终成为某市市长;中国版的工人子弟托尼虽然没上过大学,但靠倒卖牛仔裤起家,成为了当地著名的企业家;进入21世纪,中国版的杰姬、苏和琳可能有人成为下岗工人,也可能有人因出售市中心价格腾飞的房子而提前退休、过起了小康日子,而中国版的尼克可能因贪腐罪来到监狱服刑,与因非法集资罪入狱的中国版的托尼成为狱友,结果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发现:其实笑到最后的,可能是昔日的“狗崽子”、中国版的约翰、安德鲁……

当然,也许中国版的《人生七年》结局并没有上面描述得那么大起大落,也许托尼仍然在狱外经商,也许尼克依然安稳地“爬官”,但毫无疑问,中国版肯定比英国版充满着更多的跌宕起伏,因为这半个多世纪赶上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变化最大、社会流动(不管是向上流动还是向下流动)最剧烈的时代。公平地说,在中国,成功向上流动的工农子弟千千万万,多数人并没有像某些“羡慕嫉妒恨”的竞争对手所期望的那样,“爬得高、摔得脆”……

即使我们把眼光延伸至更悠久深远的历史,我们也可以发现,从古至今,中国的社会流动性就一直大于同时代的英国和欧洲。早至秦末,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就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起义当然没成功,但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许多开国皇帝,出身都是农民。皇帝当然是凤毛麟角,但皇帝之下多如牛毛的大官小吏,许多人也是农民出身,“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句古代中国的励志“鸡汤”,说的就是这件事。那么,横跨田舍和天子堂的桥梁是什么?就是古代版的高考——科举制。

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也曾经是中国社会流动的加速器,因为那时中国没有私立学校,公立学校也基本上是免费的,大学不仅不收学费,而且还会给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发放助学金,但后来随着从小学到大学的学费越来越高,教育的这种促进中国社会流动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越来越像英国,教育起到了社会阶层固化器的作用。更可悲的是,如今中国开始兴起一股所谓的“贵族学校”热,教育逐渐成为一种非常昂贵的高价商品,成为富豪、权贵固化自己阶层权益的黄金天梯。

当然,英国版的《人生七年》这套持续半个多世纪的系列纪录片,内涵极为丰富,远远超过早期筹划者以阶级棱镜展示英国社会的初衷,除了其社会学的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还给观者提供了远为丰富的种种人生启示。但在中国的高考之日,关心中国教育的有识之士们,如果能够从如何避免让教育成为社会阶层固化器的角度,细细品味一下英国版的《人生七年》,还是很有必要的。

伦敦“精英化”深层逻辑:穷人很难成功

伦敦与香港、纽约、巴黎等国际都市一样,精英化趋势明显:商贾巨富云集,聚积巨量财富,但普通人在这里取得成功几乎已成奢望。

社会精英化,就是所谓有背景或家境殷富人家子女与生俱来的竞争优势,会一代代不断保持和扩大;如果制度使得他们依赖天然优势便可获得更多机遇,则普通人想出人头地势必越来越难。

英国慈善组织萨顿信托(Sutton Trust)2020年1月发布的最新社会流动性调查报告结论认为,如今年轻人来到伦敦创业,除非家境富裕,否则即使有抱负、雄心、天资和努力也很难出人头地。

房价高门槛

报告指出,原因主要是伦敦房价太高。高房价成了一道高门槛,无形中把家境不富裕的众人挡在城外,进得了城且能站稳脚跟闯出一番名堂的,大部分非富即贵。

于是就成了一个循环,其结果是伦敦越来越“精英化”,成了全球“精英聚核点”。

报告依据的数据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调查研究。作为比照,报告指出伦敦以外地区社会流动性更大,个人奋斗实现理想更有可能。

全球最贵城市排行榜其实不是给你看的
揭秘:英国大学毕业生打入精英行业有多难?
美国女富豪排行榜:白手起家如何致富


BBC1999年曾根据狄更斯小说改编拍摄了电视剧《大卫·科波菲尔》。大都市里的三教九流、高低贵贱,都有栩栩如生的刻画

伦敦、伦敦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按理说,大都市的各种资源和便利条件使得成就一番事业、出人头地的理想有可能实现。但萨顿信托创办人彼得勋爵(Sir Peter Lampl)说,现在就别再做这种梦了。

以伦敦为例,过去15年来,城市发展了,经济实力强了,各种机会多了,但享受到发展红利的却越来越局限于特定群体。

出生在伦敦的孩子比外地孩子有更多发展机会,但伦敦那些前途远大、薪酬优厚的顶级工作岗位上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伦敦以外的富裕家庭。

因为富裕家庭的孩子有机会、有资源、有实力争取高层职位。

比如一个曾引起热议的话题是学生在伦敦的公司从事无报酬实习/工作经验。实习经验对求职很重要,但能接受无偿工作条件的基本上只有富裕家庭。

如果你生在伦敦,家境一般,还有“本地人优势”,比如人脉,但一般很难跟外来的“精英”竞争。如果你出生在其他地方而想到伦敦闯荡出一番成就,还是穷人家的孩子,那伦敦基本上就不要考虑。

2005年,萨顿信托发表一份关于英国社会流动性的报告,把这个话题摆上桌面。社会流动指人们以某种形式改变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比如出身贫寒但日后事业有成,跻身社会精英阶层。

阶层固化就是这种流动的渠道消失了。科幻小说《折叠北京》的背景设置就是一个阶层固化的社会。

富豪与精英们享受的顶级专人服务
新时代富豪的低调消费和隐秘炫富
居住地与健康:住在农村是否真的更幸福

摆脱底层命运难上难

那时,英国年轻人通过个人奋斗向社会更高阶层攀升的梯子已经比他们的父辈和祖父辈少了很多,社会不平等程度明显加剧。过了15年,最新调查发现处于社会顶层的精英群体跟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机会不平等现象没有减少,差距甚致在拉大。

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后半叶,专业技能岗位和管理层岗位大增,但家境不宽裕的年轻人获得这类工作的机会却显著减少,从职场底层爬升到管理层的比例锐减。

近几十年来伦敦金融服务业造就了许多超级富豪,还从世界各地吸引了许多富豪来投资、置业,吸引各地的人才来从事高薪工作。

伦敦和周边的私立中学和大学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生,其中不乏各国富家子女。他们把更多财富带进伦敦,同时也在分享更多本地的资源。

萨顿信托致力于推动社会平等,缩小贫富差距,主要政策诉求包括人人享有平等的机会。

城市“磁力”

伦敦的“精英化”程度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考量:“磁力”。城市的“磁力”类似于人的魅力。

根据全球城市实力指数(Global Power City Index, GPCI)排名,2019年世界上“磁力”最强(最具综合吸引力)的城市,伦敦居榜首,后面分别是纽约、东京、巴黎和新加坡。

GPCI由日本森纪念财团(Mori Memorial Foundation, MMF)城市战略研究所发布,始于2008年,即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机大爆发那一年。

这个年度排名对40多个国际大都市在吸引全球创造性人才和企业的整体实力方面做评估、排名。这两点构成城市的“磁力”,具体体现在经济、研发、文化互动、宜居、环境和便利程度等六个方面。

科尔尼(AT Kearney)发布的《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伦敦连续10年居前三,2019年还在《全球城市潜力排名》榜上高居榜首。

宜居城市:过去十年排名不断上升的五个城市
全球最贵城市排行榜其实不是给你看的
福冈:日本最具创新力的城市


磁力最强的城市未必就是最适宜居住、最令人向往、最有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但这几个圆圈可能有一些重叠。

生活成本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一项指标。经济学人智库(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对全球140个城市评估,从中选出10大最宜居城市,评估标准包括社会稳定、医疗服务、文化与环境、教育和基础设施。

综合几大指标衡量结果,2019年全球10大最宜居城市分别是奥地利维也纳、澳大利亚墨尔本、悉尼、日本大阪、加拿大卡尔加里、温哥华、多伦多、日本东京、丹麦哥本哈根、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伦敦、纽约、巴黎、香港、上海、北京、新加坡……都没进入前10。


2020年萨顿信托的报告说,伦敦“精英化”的主要原因是房价太高,而高房价又反过来推动了城市的“精英化”程度。

硬币的正反两面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富人也要食人间烟火,但萨顿信托和LSE的最新调查报告声称,“精英圈”与人间烟火相隔较远,甚至没有概念;“圈里人”之间交流、互动、往来,跟外界很少接触,这又加深了精英跟大众的现实脱节的程度。

这个群体很难意识到自己“特别幸运”,报告说,因为他们身边和平时接触的都是跟自己一类的人。

能进入精英俱乐部的也只有跟已经在圈子里的人属于同样阶层的人。

不过,拿下伦敦并非人生终极目标。

报告说,有三分之二蓝领阶层家庭出生而成为律师、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成功者”都是在故乡或离家不远的地方实现阶层跨越的。

也就是说,避开精英扎堆的地方,机会相对而言更多,社会流动性更大。

萨顿信托提出,政府的目标应该包括英国各地都有优质的学校,这些学校招生时贫富一视同仁;推行学徒制改革,让经济、社会地位最落后的社区有机会改善生存环境,“翻身”,实现阶层跨越。

最后的棒棒

改革开放之初,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山城棒棒军。爬坡上坎,负重前行的三十多年,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年代。癸巳岁末,几个佝偻背影即将道别正在消逝的行业,一名退役中校扛起一根棒棒开始了自己的追寻——辉煌与尴尬,艰韧和无奈,他们的人生无须评说,他们的故事值得铭记。

何苦(当然是笔名),重庆奉节人,原为重庆警备区宣传部副团职干部,主动退役后深入重庆市的农民工中间同吃同劳动(真正地当了一年”棒棒”),这就是本纪录片的来历。

光是活下去就要拼尽全力的蝼蚁,体现的正是绝境中的人性。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负重前行的人们

爬坡上坎负重前行三十多年,数十万棒棒大军不仅挑走了汗水浸泡的年华,也挑走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本片的导演也是主角之一的何苦是正团级转业军官,他在退伍的一个月后来到重庆最繁华的解放碑商圈拜65岁的资深棒棒老黄为师傅,跟随他学习和融入棒棒群体,用自己的力量记录这个即将消失的行业。

自力巷53号

师徒二人住在破旧的自力巷53号,二房东大石、室友老甘、河南也一并成为何苦记录的对象。

河南44岁,来重庆二十年,头十七年做棒棒,后三年在大排档帮工,胃口极大常常吃到老板张口大骂,有一天河南偷偷煮两个鸡蛋吃时被老板发现,大吵一架后将他辞退,河南回到租房心绪难平,决定不再做事,一直靠赌牌生活。

黄师傅带领何苦驻点在自己的地盘五一路口,这里人来人往业务相对较多,自己也有几家固定客户。何苦高大帅气的模样在棒棒群体里尤为醒目,引发了一阵骚动。当天业务不错接了好几单,不过令何苦印象深刻的不是精疲力尽的挑货,而是相对轻松的掏厕所,雇主家的厕所被掉落的狗勺堵住了,他们急冲冲的找来老黄处理,老黄裸露着手臂费力的掏出勺子,用香皂前前后后洗了三遍,结算时雇主给了老黄二十块,还有让他带走那块香皂。

老黄的心情很好,因为当天总共挣了67元,他已经有很长时间每日平均收入不超过30元,老黄说何苦给他带来了幸运。

老黄

大石

二房东大石过几个月就满60岁了,他来重庆三十八年,吃苦耐劳人也聪明,他做棒棒存了一些钱后租来六套房子,简单改造为若干小房间又转租出去,靠差价每个月也能入账一万左右,一家几口倒也够用,大石的生活令其他几人羡慕不已。

河南

老甘59岁,四川人,棒龄三十年,给两个食档做杂工,收入尚算稳定,平日喜欢看影碟机,虽然只有一张刘三姐电影碟,但反反复复也看上了无数遍,后来喜欢白娘子。

老甘

随后的日子何苦一直跟着老黄学习,也渐渐知道了老黄的大半生经历,老黄出生于1949年,是家中的第五个孩子,父亲因为在国民党政权时期是教师,家中也有十几亩田地,所以被划定为地主。在后来的遭遇中,父亲精神失常去世,老黄在寒冷饥饿恐惧中长大,由于是地主儿子的成分,直到1988年老黄39岁时才组建家庭,对方丧偶无力抚养亡夫的三个孩子,他们各取所需结合在一起。

第二年,妻子给老黄生下了女儿黄梅,因为处于严格执行计划生育的时期,老黄也受到了1050元的罚款。老黄跑到东北挖煤挣钱,三年不回家,妻子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了,女人打电话叫老黄带走黄梅,老黄曾想投河一死了之,可是看着年幼的女儿他不得不打起精神,将孩子托付给亲戚后,来到邻近的重庆当起了棒棒。

时间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黄梅长大成家生了个可爱的儿子,老黄为了减轻女儿的房贷负担,继续从事棒棒职业。

老黄为人善良真诚,不愿意占人半点便宜,虽然早与何苦约定学徒第一个月两人的工钱都由老黄一人收取,可是学徒期结束后老黄还是强制的分给了何苦一半。

何苦跟随老黄整整一年,期间由于观念不同也爆发过剧烈争吵,然而两人在经历过困境后师徒情谊更加深厚。在何苦心里,住在自力巷53号里的人们虽然非常贫穷,却掩盖不了人性的光辉。

老黄与棒棒老杭相识多年,两人同在一个点守业务,老杭身体不好需要花钱吃药,老黄刻意躲避雇主将业务让给老杭。自力巷53号拆迁时老黄搬家不及时,打包好的行李没来得及拿出来便被拆迁队拆房子盖在了废墟下面,行李里面装着老黄的身份证和攒了很久的2300元,老黄哭着守了废墟好几天。老杭趁着一天深夜独自一人悄悄钻进废墟里,满手是血的将老黄的行李给挖了出来。

爱看影碟机的老甘和流浪汉老金是朋友,老甘有活干的时候常常接济老金,因为向老板提出涨薪被拒绝后,老甘也失去了工作。于是老金去美食城捡拾别人丢弃的食物带回来两人分食,两人也算度过了难关。老金办理了38元可以免费拨打380分钟的电话套餐,月底即将清零的时候,就算面对面老甘也会接听老金的电话帮他消磨免费通话时间。

赌棍河南欠一屁股债,整天四处借钱,却不见还人一分,二房东大石追河南拖欠的半年房费,却不好意思开口,最后甚至免掉。大石在自力巷53号收取的房费不高,做事却不偷懒半分,该修修补补的绝不拖延。

也许当初何苦的本意是记录这个即将消失的行业,记录棒棒军团背后的故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何苦的出现改变了他们的轨迹。

何苦在一年内迅速融入棒棒群体,因为身强力壮也有了“蛮牛”的外号,他做事认真负责,领导力强,机缘巧合下获得建筑工程业务委托,何苦组织棒棒军团将任务做得漂漂亮亮,因此得到长期合作权,大石、老杭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老黄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后转做技术工种,不仅收入提高,对体力的需求也不如以往剧烈。

每个人的生活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着……

最后:爱看影碟机的老甘这一生很苦也走霉运,他找半仙算过一卦,说是六十岁以后会转运,于是他的心中就有了一个愿望:热热闹闹的过六十大寿。

他在五十九岁时认识了何苦,后来何苦邀请300余名六十岁以上的棒棒参加团年会,在这个热闹的聚会上,何苦邀请大家同唱生日歌给老甘庆祝六十大寿,老甘感动哭了。

自力巷53号

何苦和老黄起床到附近公厕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里,他们所租住的自力巷53号变为了废墟。

自力巷53号距离重庆最繁华的商圈解放碑不到300米,是被誉为“市容毒瘤”的十八梯众多危房里的一栋。

半年之前,刚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正团职转业军官何苦,带着一名摄像师和1300块钱住进了自力巷53号。他准备和这里的棒棒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边体验生活,一边将每天发生的故事拍成纪录片。

出租房被强拆之前,他们也收到了“立刻搬离”通知,可是以往经验让他们觉得“能住一天是一天。”因为从1996年十八梯改造工程启动以来他们收到过无数次这样的通知。

这次拆迁来的太突然,老黄看见拉起警戒线,立即冲进房子准备拿行李,可是还没拿到行李就被工作人员以“趁火打劫”为由架了出来。

何苦和棒棒们一样,所有积蓄和物品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只有摄影师在房子倒塌之前的一刻,抱着摄像机冲了出来。

接下来的几天,老黄白天在废墟前守候,生怕有人钻进废墟拿走他的积蓄,晚上和何苦一起睡在街边的长椅上。

流浪街头到第六天,何苦正为找到一个安静又通风的过道而幸福时,老黄却因为长期的高血压突发重病。何苦背着他要去医院,老黄却无论如何也不去。

仲夏雨夜,老黄在重庆街头痛苦流涕,关于这几天的遭遇,关于这一生的委屈。他说:“好人原来没有好报”。

每一个重庆棒棒都有一个必须成为棒棒的故事。

何苦的师傅老黄,一辈子辛勤劳动为儿女,自己省吃俭用积极乐观。他出生在地主家庭,因为成分问题一直遭人排挤打压,找不到工作,娶不到媳妇。

后来,他入赘一个养不起小孩的寡妇家庭,得到一个女儿。因为要养家糊口,多年在外打工,等他三年后回家才知道寡妇有了新的男人。

他想死却发现连死的资格都没有,手中的女儿成了他后来人生的全部重点。将女儿送到每个亲戚家里寄养一段时间,自己去重庆当棒棒,一干就是20多年。

在这20多年中,老黄本分老实,生活在狭小拥挤的阁楼间,干活也固定在一个场所。有次老黄在拥挤的人流中和雇主走散了,他扛着数千元的化妆品在三峡广场等了5个小时,直到等来雇主。

当雇主要以100元作为报酬时,老黄却只收了30元。“说好的工钱是20块钱,但是找了他一天,耽误了我去做别的活,所以我多收10块。”

出门在外,老家很多事情不能操心,补偿款、自来水、房产证都办的不妥当。长期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女儿,教育也出了问题。

老黄说,一个房屋产权证断断续续办了20十年,每次总是找着这个领导另一个又不在。19岁女儿未婚先孕,不得不买房结婚,老黄没见过女婿就当了外公。

老黄最近还有两个艰巨的任务,一是准备花三个月时间回老家把房产证手续办了。二是帮女儿还完房贷就回家帮女儿带孩子。

老杭是老黄最好的朋友,他俩一起在五一路涂料厂门口揽了十年活。本来因为生病已经不打算做棒棒了,由于久病未愈,花光了所以积蓄,又不得不带病重操旧业。

老杭的婚姻和老黄一样也被另一个男人插足。老杭想过用很多种方法杀死抢走妻子的那个男人。也为此准备了三样东西:砍刀、三棱刀、弹簧刀。

很多年前,老杭就开始策划这场未遂的杀人事件。他先求助一个地痞,地痞承诺只要给他一万块钱,就会让那个男人从地球上消失。当时拿不出钱的老杭远走重庆,当棒棒,攒钱复仇。

攒到第一个万元后,老杭回乡,决定带着一万块钱去找那个地痞。当天晚上,一个小偷关顾了老杭家里,偷走了那一万块钱。老杭无奈,只得返回重庆,再做棒棒。

攒到第二个万元后,老杭拿着一万块钱去找那个地痞,却得知地痞被捕入狱,复仇计划再一次落空。

老杭决定自己动手杀掉夺妻的仇人。为此,老杭买了第一把刀,砍刀。他说,想用这把刀砍死那个男人。

后来,老杭买了第二把刀,三棱刀。他说,想用这把刀在那个男人屁股上捅一个不好缝合也医不好的伤。

再后来,老杭买了第三把刀,弹簧刀。他说,只想用这把刀阉了那个男人。但当他把弹簧刀拿在手上的时候,却发现手在发抖,最终还是放弃了。

老杭注定做不了坏事,像策划杀人一样,他策划如何花掉收到的一百元假币,也策划了半年。

终于找到实施的机会,但当他把一百元假币掉包退回给女顾客时,一切策划好的逻辑语言突然停滞了,他拿着假币进退两难,擎着泪接受对方质疑和盘问。

最后,看出端倪的女顾客将一百元撕成粉碎,说就算做了一次社会福利。假币花了,老杭却高兴不起来。

最近,老杭乘着回村,请来师傅为自己打造打造棺木。他说,房子再舒服也只是几十年,棺材才是永久的陪伴。

44岁的河南是他们这群棒棒中最年轻的,也是最不误正业的。他梦想着有一天能“诈金花”一夜暴富。

何苦刚住进出租房,河南就三番五次借钱作赌资,可是每次都输的血本无归,不得不每天吃馒头和面条。出租房的房租他也一拖再拖,直到最后被拆迁一共欠了9个月。

没有人知道河南的真实名字,他来自河南,于是“河南”就成为了他的名字。河南的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改嫁,后来又给继父生了两个孩子,17岁那年,河南离家走,在外漂泊,随后加入棒棒军。

2001年,两个未成年小混混用匕首挑断了他左踝脚筋,落下残疾。至今河南,不仅没有初恋,而且连身份证都没有。

河南是他们中,唯一有些文化的,没钱吃饭,却订阅报纸,国际新闻,社会新闻每天都看。没有饭吃的时候,他说看报心里会好受一些。

后来,河南动起了歪脑筋,打算靠赌博赚钱,每天在巷口斗地主、诈金花。最近,有一件事让他耿耿于怀。

人生中第一次拿到三个A,正好也遇到别人拿到三个9,正准备和别人血战的时候,对方却因为没有钱而退出牌桌。

认清赌博并不能带来温饱后,他先到一家机械厂打杂,后来因为没有身份证而被解雇。

最后,他回到了最初因为多吃两个鸡蛋而被老板大骂的路边摊打杂。这次老板不再抠门,每次给他盛一大碗饭,他毫不客气,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老板笑着说“他这吃相能招揽客人”。

老甘几次厄运缠身之后,请十八梯的“神算子”为自己算了一卦。算命的说老甘将从60岁开始转运,对此他深信不疑。

他已经为60岁后的发展,准备了两摞厚厚的零钱,没事的时候就拿出来,边翻边对着镜头说,“以后做生意好补钱”,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

年轻的时候,老甘经受着命运一次又次的玩笑。他总结为,一个女人和两个小偷,改变了他的一生。

25岁那年,老甘交往了整整五年的未婚妻突然悔亲,老甘痛定思痛后,决心发奋图强到重庆干一番事业,将来娶大队长的女儿让未婚妻后悔。

进城的第一个五年,他攒了10000块,准备开一个小面馆,在从银行取钱回来的路上被人摸了包。第二个五年,他攒下了25000块,在准备盘下一个日杂店的关键时刻,小偷破门而入又把钱偷光了。

近几年,老甘为了追求稳定已经从棒棒转行为给大排档做服务员。洗菜、洗碗、打扫卫生,每天40块钱。为了让老板加5块钱或者减掉洗碗项目,他以辞职要挟也没得逞。

他休息时就躺在床上看刘三姐,白娘子和西游记。生活邋遢,散漫却充满智慧,炖猪肉煮没办法用电饭煲,他就用烧水棒。衣服行李被埋在废墟下,他就全面戴一个围裙,后面裹一块油纸御寒。

老甘期待已久的60岁终于来了,他本打算回村大办一场宴席,但因为没攒够钱就作罢了。回家的第二天他去了镇上的养老院,询问老人们住在养老院感觉怎样,多少岁可以住进来。

老甘说,如果60岁后还不能转运,他将到这里来。

冬季天气太冷,老甘好朋友老金的事业受到了冲击。

他搬到自力巷53号和老甘搭伙过日子,两人以每天的收获,决定在屋子里的地位,摩擦一直不断。

由于老甘处于待业期,很快两人的生活费就用完了。老金在美食城发现维持生活的方式,徘徊在吃串串顾客的周围,等顾客付账后及时收集未吃完的食物。

依托着这一渠道,老金的地位直线上升,每天带回来的不仅有菜还有肉。他说,“每天这样吃都会吃胖”。

因为美食城顾客丢了手机,管理人员下达了严防流浪人员进入的禁令。老金被当成小偷,再也进不去了。

春天过后,老金的事业开始有了起色。喝水、喝饮料的人多了,老金有时一天能捡两三百个瓶子。

随着重庆城温度的上升,捡瓶子行业竞争也会变大。为了饮料瓶子,老金经常守在喝饮料的人身边。用眼神哀求着对方,期待瓶子被递到手中的那一刻。

夏天老金买了旧手机,办了每月28元的电话套餐。前半个月他怕分钟数超出,舍不得打电话,后半个月又怕打不完吃亏。不停的给出租房的每个人打电话,打完一次查询一次10086。

后来,老金的手机丢了。老甘说,“不丢,10086都被打烦了”。

在出租房被被拆之前,老甘和老金请来何苦作中间人,平分了他们仅剩的一罐子大米。就此两人结束了AA制生活,老甘准备搬到老板那里,住十元一晚的宾馆。老金继续回到地下通道。

这些故事只是何苦经历和记录的一部分。一年的时间,他不仅成为了真正的“棒棒”,还积累了500多小时的素材。随后他和摄像师将素材整理成了一部350分钟的纪录片,名字叫《最后的棒棒》。

这些年,重庆的街头,棒棒越来越少了。与老一辈人实现温饱填补家用相比,新时代的农民工更渴望上升的通道,就算同样是体力活儿,当快递员也比当棒棒好太多。

所以,上个世纪90年代,重庆有20万人做棒棒,多是青壮年,而现在,重庆的棒棒只有3000多人,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何苦说原本他打算先体验一年,然后在开始拍摄。可是后来他发现棒棒们老的太快,很多人都挑不动了。于是他只能拉同事入伙,一边体验一边拍摄。

除了拍摄出来的这部纪录片,他还撰写了一部17万字的同名“自传体”纪实文学《最后的棒棒》。

Reference

  1. 人生七年
  2. 宜居城市:过去十年排名不断上升的五个城市
  3. 为什么贫穷? Why Poverty?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