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是快,少就是多。
专题研究
HEXO、GITHUB、MARKDOWN、COMMAND LINE
MAC、VISUAL STUDIO CODE…
What
小马过河–>万马奔腾–>天马行空
一匹千里马
多匹千里马
独行快,众行远。
消化排出
之所以怀现旧,是因为现在比过去要差。
当前事,唯一事。
注意力
资源
目标
人际
…
越来越聚焦,越来越深透
节奏慢一点
思考深一点
种子发芽生长,需要土壤需要养料需要时间…
聚焦的陷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抬头看路低头拉车,如何破解——复盘,引入外部视角与资源
注意力理论,小偷总是在你不经意的地方下手,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不为意的地方,就是他们得手之处。注意力的形成,很多时候并非来自自己的真实意愿,而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
变色龙效应。女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男人只要稍微用些手段,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就是胜利的第一步。制造偶遇,让对方认为自己还挂念着她;说出承诺,说自己已经被对方改变了;送小信物,以物质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印象;逐步推进,你会发现对方不经意地在模仿你的一举一动,学习你说话的样子,到最后成为你忠诚的附庸。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懂得舍弃,少做事情,做好事情。
看似忙碌,闪光,实际没有成长是危险的。不要虚荣,要务实,要成长。
尽管在回望过去时,每个人都会感慨科技改变世界的速度,但是,实际上,“创新的速度真的很慢,它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吓人。”她的意思是,大的趋势其实并不难看到。因此,她建议,不要去追赶潮流或者竞争对手,所有公司都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要出现的是这些东西,那么我们应该集中在哪一个上面呢?”
这就是松冈容子对创新的两个观点: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要懂得专注。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经验呢?你正在做某件事,做着做着,可能因为有趣、可能是周边环境安静,你进入了一种特别的精神状态。当你完成后,你才回过神来,发现这次的效率和质量都高的超乎预期。这个状态,就是专注。
广告、电话、微信……手机上随时出现的弹窗,让我们的时间碎片化,很难做到专注。从今天起,试一试25+5的原则吧!飞行模式25分钟、静音模式或手机屏幕朝下放,集中精力工作25分钟,然后用5分钟再处理手机中的重要事情,这是避免时间碎片化最好的法则。
注意力
心胜,因相信而看见。
你所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究竟是什么?
——注意力:李笑来老师把这个称为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和时间比,金钱是可以再生的,和注意力比,时间是任性的,不受你控制的,你发着呆也会过去的,所以你的注意力就变成了你最宝贵的财富。和投资一样,你的注意力在哪里,你的产出就在哪里,如果以财富自由为短期目标,那么你今天一天的注意力列表里面,有几项是在成长上的?有几项是在享受上的?
洛尔的书籍《精力管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书籍里面把注意力更加细化,从人的身体能量上去阐述了注意力的组成,时间管理不如精力管理,因为精神状态很差的三个小时,还没有精力饱满的20分钟来的效率高。
很多年轻程序员喜欢在工作之余,做一些自己的业余项目。作者建议,不要漫无目的做业余项目,尤其不要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而要做那些跟你的工作有直接关系的业余项目。
人们认为保持专注,意味着要对那些必须专注去做的事情说 Yes。其实并非如此,保持专注的真正含义是对其他一百个好主意说 No。
– 乔布斯
我脑子里有太多东西了,就像打开太多浏览器窗口。
调整焦点: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论
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 切换模式,而另外一些时候,我们还要学会 转换焦点 。
当一个新生事物发生、一个新的趋势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想法思路都是这样的:
哇!这个东西好厉害!那么如何才能为我所用呢?
举个例子,微信公共平台在过去的几年里,形成了一个新的趋势,新的势力,随着它的崛起,很多人随着大势就成长起来了……可问题在于为什么能够随着大势成长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呢?
一般来说,面对这个事实,绝大多数人的解释是:他们运气好,赶上了。事实上,那极少数人中的绝大多数,自身也确实如此感受,也如此认为:就是运气好啊,谁能想到这事儿会发生在我身上呢?
大多数人没有那样好的运气。 当一个大的趋势来临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即便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那大势如何为己所用。
假设在微信公共平台崛起的时期里(2013 - 2015),我依然是个托福培训老师(事实上我离开那个行业已经若干年了),然后我就想微信公共帐号这个东西,我怎么用,才能提高我个人的招生量呢?然后我就开始研究各种微信推广手段,最终更可能的发现是,绝大多数手段并不适合我这个托福培训老师…… 发个“马上转发不要让朋友上当!”之类的手段,“效果”看起来确实明显,可问题在于这样引来的流量或者订阅,对我这个托福培训老师来说,肯定完全没有转化率的啊!大量建微信群好像是个比较适合的手段,但很快就发现,在这上面语音授课,虽然也不是不行,但讲结构复杂一点的内容,没有个白板,没有个视频直播,还真不太好办;辗转发现有个叫红点的东西貌似不错,可其实也不支持视频录放直播……总而言之,就是哪儿哪儿都不对。看着那些幸运儿随着大势突飞猛进,看着自己裹足不前,最终只能得到一个结论,这东西不适合我 —— 当然,会得到更多本质上一样,看起来却不同的结论,比如,“唉,老了,年轻人玩的东西咱也整不明白啦……”
当然,在微信公共平台崛起的时期里,我早已不是个托福培训教师,在休息,在学习,偶尔投资几个种子阶段、天使阶段的创业项目…… 所以,虽然见识到微信公共平台的崛起,我却没有过以上描述的烦恼 —— 只是觉得它暂时跟自己没啥太大关系。
到了 2014 年年底的时候,我开始跟身边的朋友说,再过一小段时间,“ 微信创业 ”就和许多年前我们挂在嘴边上的“互联网创业”没什么区别了,甚至可能更为强大,没几个人深以为然。到了 2015 年年中的时候,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就有人发出这样的鄙视:“现在的年轻人啊,开个微信公共帐号就以为自己在创业了!” 我觉得这种评价事实上挺肤浅的。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这种肤浅评价的出现,让我感觉大势真的要发挥作用了。某种意义上,马云的总结很精准:
很多人输就输在,对于新兴事物,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
开始有足够数量的人看不起某种因新趋势的存在而产生的行为模式的时候,基本上总是那个趋势要发力的时间点。
于是,我开始动脑思考了。这样的时候,我总是要调用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论, 转换焦点 :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于,
第一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自己身上的;
第二个问题的焦点是放在大势本身上的。
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结果常常是,几乎所有的大势其实都与我没关系……
把焦点放在大势自身上,而后开始思考,思考的结果常常是一样的: 必须跨界 —— 自己手里正在做的事情,常常与那大势完全没有关系,也并不适合与那大势共存。某个大势出现的时候,一定有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其他的事情更适合“顺势而为”,万一那些特定的事情恰恰是自己正在做的,或者是最擅长做的,那真是天大的运气;可这种天大的运气从来没有发生在我身上……
可问题在于,有另外一些人,可能是极少数,比如我,是那种 有办法、有能力让自己变得运气足够好的人 —— 源自于我们有不一样的操作系统:
我们不断升级概念和方法论
我们多任务运行
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切换不同的模式
我们还会在不同的时间点转换不同的焦点……
我们就是那种勤于深入思考的人,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就是那种践行者。想到,就要琢磨清楚;搞明白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开始行动,在行动中继续思考,在行动中不断调整,在行动中获得更多的灵感,在行动中主动创造各种好运气…… 这就是所谓的“ 主动选择”了。
2015 年 8 月份,我开始动手在公共帐号上写文章。我想我又一次把身边的一些人吓了一跳 —— 不止一个人跟我说,“你可真行,每天都发长文……”
可是反过来,我觉得我要是不这样才不正常呢,我们做事不从来都是这样的吗?既然开始做了,就说明之前深入思考了,所以一旦开始做,就肯定是开足马力啊!
我跳进来,自己动手开始写的目的有这么几个:
我想知道这个生态里的每一个细节,不自己跳进来,只看别人做,一切分析在我看来还是“得来终觉浅”……
我从来都知道“个人品牌”的重要性,所以,虽然在这事儿上起步晚(那是因为有一段时间我就是在休息),但终归我需要一个信息传播通道,既然微信公共平台已经成了大势,我就不应该任由它把我自己落下;
我想验证一个猜想。在没有“早期初始红利”的情况下,什么样的 IP 依然可以迅速获得流量?我的猜想是:那些独特的内容 —— 那些打着作者独特印迹的内容,那些读者一看就知道是谁写的内容,那些天然被搬运工拿走也带着作者独特印迹的内容;而在这一点上,我运气足够好,因为我恰恰懂得如何生产这种内容……
我认为如果我能短期之内集聚足够的流量的话,那我一定有什么办法,或者遇到什么机会,搞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九月初,开通半个月后,总计才两千订阅;十月初,七千;十一月初,四万多;十二月末,八万多;春节,十三万多…… 当然这过程中,还要真诚感谢每个推荐我的公共帐号的各路朋友。
感谢金融八卦女、雅君、霍炬、冯大辉、张辉、彭萦、罗振宇,以及时不时转发我文章的很多朋友……
果然,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之前尚处于模糊状态的念头开始清晰起来,很多之前在脑子里尚未关联起来的节点开始相互碰撞,很多昨天的想法在今天已经开始发酵,很多原本根本不可能认识的人(尤其是那些恰当的人)感觉在突然之间就从各个方向“冒了出来”……
我开始认真思考一个概念:“ IP 多维化 ”。只有一个维度的 IP,没有足够强大的商业潜力,最终只能沦为“发发广告收点钱”的奴隶 —— 这几乎是最没前途的商业模式。好的 IP 从来都是可以锻造出多个维度的,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相比火爆的《盗梦空间》,《星球大战》的 IP 更有潜力,因为后者早已是多维化的 IP,单单玩偶市场就大得不得了,且经久不衰,过去、现在,与将来;前者并非不可能多维,但相对后者明显在多维上有很大的劣势。
到了十一月,我已经基本上琢磨清楚了。于是,进一步的行动开始了, 我创建了多个支付宝经费群……我还在继续思考,继续行动。到了十二月份,我已经确认自己做出了一个看起来不怎么新(因为我毕竟是那种“拼凑高手”),但骨子里却多少有点颠覆的创新 —— 起码,“ 一个众创书籍的收费社群”,是前所未有的一种新形态。
言归正传, 转换焦点,是整个征程的起点。 事实上,这就是我在多年后不可能再是一个托福培训教师的根本原因。每当我意识到某个大势存在,并且对之深入思考之后,得到的结论总是一样的:
我必须离开,我必须存在。
其实这里套用的是崔健的歌词:
我想要离开,我想要存在,我想要死去之后从头再来……
我知道老崔表达的是其他的意思。但这句歌词放在这里还真的应景。当我们以那个已经存在的大势为焦点,一路深入下去之后,离开的欲望就非常强烈,想要在那个新世界里存在的欲望就无可挥去,既然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再死一遍对我们这种反复重生的来说,根本就是早已经习惯了早已经适应了的事情而已。
现在问题来了,“随波逐流”不一直就是贬义词吗?
这只是频率问题。 真正的大势,很少频繁出现,尤其对个体来说,能够感知的大势更少。 这就好像在股市上,有的人是“日内交易者”,每天都恨不得交易很多次;有些人是周内交易者,有些人是月内交易者,有些人是年内交易者……每个人的属性并不相同。若是非要给我归类的话,我基本上应该属于“七年内交易者”…… 能够让我感觉“大势来了”、且我能想明白我该去哪里的事儿,这些年遇到的也就那么区区几个而已。
嗯, 转换焦点 ,就是这样一个非常锋利的方法论。其实,关于转换焦点,我在此之前有过一个公开的课程:不是以理服人,而是 以理服己。事实上,选择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 研究新生事物的时候更应该关注优点而不是缺点,等等,也都是转换焦点这个方法论的重要应用。
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平日里人们评价“某一个人格局不一样”的时候,本质上来看,其实就是指那个人关注的 焦点 不一样。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来说明“朴素准确的描述带来清晰准确的理解”。“格局”是个定义含混的概念,于是在理解上就不容易通透;“关注的焦点不一样”,是更朴素更准确的描述,于是,理解起来就相对比较清楚。
再比如,关于自信的方法论,是这样的:
我们更应该 对自己的未来自信 ,前提只不过是过去与现在以及未来,我们都在挣扎着进步。
也就是说, 我们在自信这件事儿上,关注的焦点更多在于自己的未来 ,而不是,或者不仅仅是自己的过去或者现在。
再比如说,当我们关注未来的时候,我们究竟应该
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未来呢?
还是
更多地关注这个世界的未来呢?
这是两个不同的焦点。从小被逼着写了无数遍《我的理想》的我们,一直就没有人提醒,其实起码有两个关注焦点,一个是自己,另一个是这个世界。
如果关注焦点在自己身上,甚至以为“当然应该只放在自己身上”,且同时并没有想到过居然可以把关注焦点放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一切都是海市蜃楼,基本上都是无处落脚的臆想。从这个角度望过去,绝大多数人从来就没有过理想,只有臆想,他们长期以来所向往的,其实只不过是毫无意义幻象。
生活中,一旦与人讨论起这个世界的未来,收到的绝大多数反应是这样的:
别想那没用的,还是先想想自己罢!
这个看起来有道理的建议,其实一直在荼毒众生,一直在荼毒终生。世界在变,而所谓的“理想”不变,那就等着被淘汰呗,那就逆来顺受呗,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 偏偏,他们的抱怨永恒。唉,其实都是自己选的。(They had it come.)
在我看来,我们不仅应该优先关注这个世界的未来,也要 活在未来而不是当下。为什么我们这么自信,自信自己可以活在未来呢?理由简单而又清晰,我们是掌握了方法论的人,一旦我们通过研究通过思考,发现某个属于未来的大势出现的时候,我们早已调整过自己的关注焦点:
不是问自己,这个大势如何才能为我所用?
而是问自己,在这个大势中,我去做什么最划算?
人们的平均寿命正在加长 —— 我想,在更长的一生中(好几辈子里),每个人其实都有机会,总能逮到几个大的罢?逮不到,别怪别人。
Why
罗胖60秒:“奥卡姆剃刀”为什么有用?
- 昨天,我们首发了卓克老师的新书——《我们脑中那些挥之不去的问题》。其中有一个段落,我看了大受启发。
我们经常讲奥卡姆剃刀原理,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那为啥不能增实体呢?有人是从成本的角度说的,能用简单的办法,就别用复杂的办法,因为贵嘛。有人是从审美的角度说的,因为简洁的就是美的嘛。
但是卓克老师是从时间和进化论的角度来解释的:如果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那迟早这些复杂的东西会被进化剪刀减掉,增了也白增,迟早要消失。
比如,一头老虎突然身上长出了一挺机关枪,那这头老虎当然能赢,但是在时间长河里没有用,它普及不开,也遗传不了。这头老虎死了,这个优势也就没了。奥卡姆剃刀会剃掉它。
所以你看,
赢得竞争的,往往不是巨大优势的短期爆发,而是微小优势的长期积累啊。
DeepCreator:学习也是如此,如果只学不用,就如流程节点,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这样的节点就是可有可无的节点,简化过程中,一定会被修剪掉。怎么应对,MVP原则,以教促学。
人生的全部容量只有185G
“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 185G 。这 185G 就是我们的人生总和,不到一个主流硬盘的容量,得用在刀刃上。”
只有极少数人成为赢家;我们都有机会成为赢家。这两句话都对。
1
——————
生活是无意义的,如果从生活之外来看的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释迦说活着无非生老病死
;
曹雪芹说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白头宫女说玄宗,古今多少事,无非一抔土
。
2
——————
“就是擦地板,我也要擦得比别人亮一点。”胡舒立如是说。
许多年前,胡舒立在苏北一家军队医院做护士。当时的她当然不会想到,多年以后,将会成为财新传媒的总编。
前途茫茫。擦地板有什么意义?没有特别意义。在这种地方也能找到让自己获得成就感,将乏味任务升华为愉快体验的那些人,与做出成就的那些人,常常重合。
这是一类人。他们哪里都有,身居高位,屈身市井,玉树临风,貌不惊人,但只要是手上的事,不管高低贵贱,定要做到更好,做到超出预期。
把地板擦亮,不是为了别人。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擦得好地板就会更亮这件事本身让他们感到快乐。擦,擦干净点,再干净点,努力就是回报。
没有活在当下,就没有志存高远。这种人,机会降临能飞很高,但哪怕灾难到来也不会摧折。穷则独善吾身,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琢磨中,他们找到了心流
。
3
——————
“心流是一种完美体验:面临需努力方能克服的挑战,目标清晰,反馈明确,专注到忘我之境,终于一切尽在掌握。”
《心流:完美体验的心理学》详述了心流的来龙去脉:心流多的人生更充实更满足。
至于心流因什么而发,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治大国,烹小鲜,都可以。
夜雨中,杜甫与友人在韭菜黄梁前深情叙旧——对话可以产生心流。
少年时,常从山上往下奔跑,感受地形变化,山路崎岖陡峭,随时受伤无疑,而我甘之如饴——完美的身体控制可以产生心流。
棋盘前,浑身颤抖,棋局落后中,始终追赶,终于在一处折冲占得上风,那一刻已会半目取胜,头部冒烟,热气蒸腾——极致的智力挑战可以产生心流。
一个人的人生不可能贫瘠到从没有过心流。你的心流起因与我多半不同,但体验不会相差太远。
我们都想再多来几次。
4
——————
心流与其他高峰体验有何区别?吸毒,用药物直接带来高峰体验,有何不一样?
最直观的差别,就是高峰体验结束之后你是感到空虚还是感到充实。
心流体验之后,你感到充实,对自己的技艺能力更有信心,提升更有动力;
药物刺激则不然,直接刺激你的神经系统,高峰之后空虚难填。
成功者常说:自己做一件事不是因为事功驱动,而在于做这件事本身的乐趣。这倒不是他们成功以后惺惺作态。正如章太炎说自己平生所长不在著述而在医术,也不是找到了自我褒扬的新角度。
一旦沉浸到“挑战-应对-进阶”的反馈螺旋体验之中,度过所谓的一万小时,成长过程带来的自我提升感受,不可取代。即使未达巅峰,你也能感受其风景壮美。
5
——————
觉得上面都是心灵鸡汤?没错!生于天地之间,总是要有输赢,输就是输,赢就是赢,许多时候这是清清楚楚的:
能不能吃得饱?能不能穿得暖?温饱之后方有其余。
饿着肚子还说自己快乐?说全世界都羡慕你们?好吧,祝快乐。
不过,温饱以上,快乐渐渐地不再与财富线性相关。诺奖得主、经济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以美国为例,家庭收入 8 万美元以上,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不再显著地带来更多快乐。
为什么?
答案是:温饱之上,人的幸福感与企图心高度相关。企图心越高,幸福就越难获得。
无论什么社会,如果企图心的指向,集中于外在可见的事功,那赢家就总是只有那么多。
财富、权力、荣耀,这些事功标志的分配总是呈幂律分布,所谓“二八定律”。以财富来说,20% 的人拥有 80% 的财富,而且层层递进,在那 20% 的人群中,仍然是 20% 的人拥有 80% 的财富,如此几番迭代,大约是 1% 的人拥有 50% 的财富。
根据我的朴素观察,财富的分配还到不了这样集中的程度,权力的分配则必然是超“二八定律”。不过,大意如此。
“二八定律”跟社会形态没有多大关系,封建社会是这样,资本社会是这样,差别在于不同社会的流动性不同。那些构成 20% 的人群是固化还是流动,进入这个人群依据的是血缘还是才能,有差别。但不管怎样,一个人群中,总是大体只有 20% 的人享有 80% 的财富、权力、荣耀。
剩下的 80% 怎么办?
造反?
对个人也许有用,但对社会不能解决问题,因为仍然还是只有 20% 的人享有 80% 的财富、权力、荣耀。
若说不管社会如何如何,只要自己攀登到 20% 里头,不就行了?哪管洪水滔天。
也不尽然。
在事功的金字塔上向上攀登,没有止境。每一层都是二八分布。
把身处 80% 当作失败、身处 20% 当作成功,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就算攀到顶层,把所有人踩到脚下,却发现自己还是不快乐,我是没有这种体验。
因为人生就是一场输家也付费的游戏。以结果论输赢,除最后赢家以外都是输家,而赢家自己也只不过是惨胜。
这样的人生意义何在?释迦、曹雪芹又该登场:志存高远,活在当下,缺一不可。
6
——————
活在当下这件事,有一个意外的发现。
工作的时候,人们总是期待休假来临;然而真开始休假,往往又不如想象中那般惬意,仿佛休假最快乐的就是在开始之前。
《心流》的作者调查发现,人们自述心流来临的时刻,大多数时候发生在工作时,而不是休假中。
你是不是休完假还觉得很累?要当心了。
只有很少人能够主动创造心流,于是把工作变成了娱乐。别人看他是工作狂,他则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工作过一天。
巴菲特说自己“每天跳着舞去办公室”。坚持原则、准确判断、果断下注、最终收获市场认可和财富。这样的日子,巴菲特 80 多岁了,还乐此不疲。财富增加对他只是数字,财富增加的过程仍然令他沉醉。
我们不能企望自己都像巴菲特这般幸运,工作与生活合一不适合大多数人,好在从生活中获得更多一些心流这件事,犹可为。
首先,你得专注。
7
——————
专注是心流之源。
美国国家神经失调和中风研究所的乔丹·格拉夫曼说:“提高我们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会妨碍深入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处理的事情越多,专注就越少,你思考推理的能力就越差。”
不幸的是,专注这件事,当代人有大敌当前:手机。
从 2007 年苹果发布 iPhone 以来的新时代里,智能手机解决了如何利用碎片时间的问题。
古人有三大碎片时间:马上、枕上、厕上,我们的碎片时间与此相似,各种等待和过渡将生活切割开来。在碎片时间中,我们获得智能手机的拯救。
然而,工具只是工具,运用之妙全在于工具背后的那个人。对包括我在内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当发现自己连看电影都要不停刷微信的时候,才惊觉:糟糕,我的专注丢了。
驭手机而不被手机所驭,是当代人通向充实人生的小小第一步。
碎片时间拿起手机处理多任务,整块时间则要放下手机,只做当下这件事:工作、读书、写作、开会、与家人孩子在一起……专注于手上的事,珍惜眼前的人。
重要的事再说一遍:无论与同事开会,与朋友相处、与家人孩子嬉戏,要放下手机。
《心流》介绍,与人在一起,理解对方说的话所需信息容量约每秒 40 比特,而注意力的理论容量只有每秒 126 比特,稍不专注,就注意不到对方的表情,理解不到言外之意,甚至有可能他们穿什么衣服这些信息都处理不了——大脑的计算能力跟不上。你总不想将来的回忆是黑白色的吧。
一个人同一刻只能处理 7 个单位的信息,而注意力切换的最小间隔是 1/18 秒,按人活 70 岁,每天清醒状态 16 小时算,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 185G 。这 185G 就是我们的人生总和,不到一个主流硬盘的容量,得用在刀刃上。
时间不是生活的手段,它就是生活本身,尽可能地让你的时间过得充实,从善用工具开始。
本文由作者 王烁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作者新书《我们为什么总是看错人》正在罗辑思维独家首发。
罗胖曰:
最近我正在准备一期关于“游戏”的节目。
游戏的本质是什么?
活在当下。
游戏开始,无比认真。
游戏结束,立马放下。
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好的生活策略。
How
该如何拯救你,我那被手机碾碎的专注力
工作学习时而走神很正常,但经历过今年这次大型远程办公实验后,我们才更进一步意识到,想要沉下心专注工作有多难。
除了每半小时一轮的零食,家里的各种活动声似乎无论大小都能深深地钻进脑海里搅乱你的思路。即便一切外部干扰都解决了,我们还得面对平时在办公室也躲不过的常规恶魔 —— 手机。
智能手机背后的产品都在争夺我们的注意力,相对地,一场以重新夺回对自身注意力的控制为目标的防御战也已打响。
我们生活在充满干扰的时代。为了吸引你的注意力,(世界都)掀起了一场战争,那些能取得成功的知识工作者是那些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时间的人。 —— Jeremy Redleaf,Cave Day 联合创始人
赶紧把这个手机给我锁起来
你在读书时就知道,去自习千万别坐在喜欢的人对面,因为这样肯定看不进书,没事就盼着对方看过来。
我们对手机的情感也同样卑微,期待/焦虑着它随时可能会响起的振动,盼望解锁后不期而遇的趣闻,时时焦躁不安。
▲ 图片来自 Business Insider
甚至有研究指出,就算你的手机静音或是关机了,但只要你能看到它,它就会吸引你的注意力,造成干扰。
这朴素的「常识」让手机成为这场注意力防御大战里的首要目标,激发设计师和开发者创想各种方案来隔离诱惑。
有人设计了款手机「封存箱」Lock Box。它的原理非常直接,把手机放到 Lock Box 里锁住,在你设定的时间结束后盒子才会解锁,让你拿出手机。
▲ 锁起你的手机,图片来自 Hackday
Google 的 Envelope 项目则更精致一点。设计团队针对 Pixel 3a 设计了一系列纸质信封模板,按说明折叠装好,它们就会成为临时的手机隔离工具。
▲ Envelope,图片来自 Google
与此同时,你仍然可以通过纸模型上印刷的数字按钮或是拍照指示操作手机,使用有限的手机功能。工作结束后,只需要将纸模型直接撕掉就能重获正常手机。
▲ 包上 Envelope 后还能拍照,图片来自 Google
除了物理阻隔,围绕减少非必要手机使用时间的应用也发展出了一个新领域。
iOS 自带的「屏幕时间」和 Moment、RescueTime、OffScreen 等应用都可记录屏幕使用时间和频率等数据,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自己使用手机的时间;Freedom 则让用户设计「设备使用计划」,在特定时间里自动隔绝打开特定网页、应用,甚至断网。
▲ RescueTime,图片来自 Popsugar
但也正如智能手表和健身的关系,这类协助管理手机使用的工具很可能在原本比较自律的人手中成了锦上添花,但在无论怎样都会将所有被锁住的应用解锁的用户手里还是没法成为雪中送炭。
我们通过智能手机获取高频碎片信息的习惯也许让我们的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更弱了,但要摆脱这种困境,简单把手机锁起来并不足够。
手机只是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全面的社会体验
手机将我们更紧密地和这个世界连接在一起,让我们能够一人独立完成很多事情。同时,这也减低了我们和他人交流和自处的频率,我们背后的「独处」和「社会支持」都被削弱了。
大学哲学教师 Ron Srigley 曾发起一个项目,学生只要愿意不用手机八天,并记录下他们这八天里的感受,就能获得额外学分。
其中有个很有趣的反馈是,大部分学生都「被迫」和人认真交流,化名为 Stewart 的学生将这总结为:「被迫和人建立 ‘真正的关系’,这让我成长了……每一次经历都让我学会更好地处理关系,而不是躲在手机后去逃避。」
▲ 很多人会用手机来躲避社交,图片来自 MIT
此外,人还很怕无聊。
有一个研究要求参与者坐在一个房间里,独自思考十五分钟。同时,也在这房间里放了一个能释出小量电击的装置。在实验前,所有人都说愿意付费避免体验这个小电击,但开始后,67% 的男志愿者和 25% 的女志愿者都无聊到去体验电击。
刷不完的手机,也是扼杀无聊的利器。即便看的内容本身很无聊,它还是胜于直视独处的「无聊」。
因此,当我们尝试重建被信息爆炸损坏的专注力时,也需要关注被它损害的社会关系。
这些年兴起的「付费自习室」就是其中一种替代性的社会关系重建。
一般来说,愿意支付每小时 10-15 元费用使用自习室的人,都是有非常明确学习目标和需要的人,譬如考研学生和各种资质类证书的考生。
▲ 付费自习室,图片来自知未网
而且,这类自习室并不只是简单桌椅的堆叠,通常都会根据使用设备(电脑/纸质)区别分设明/暗室,并配备休息区、公共区等多个空能空间,咖啡和零食也少不了。
但最重要的,也许还是「氛围」:
在这里根本不会想做其他的事,因为大家都是抱着相同的目的来到这里,周围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自然就会被这种氛围所感染。
从事 IT 行业的王先生说道。30 岁的他平时由于加班多,家里没有学习氛围,最终选择在假期到自习室学习进修。
为了保护这份氛围,还有自习室设立起「公约」,对学习纪律明确要求,并表示「自习室有权对于不遵守规则的人进行退款,并发起离店流程。有权在日后拒绝接待该顾客。」
在美国,一家名为 Cave Day 的公司则将独立的「自习」变为一种社群感更强的活动,帮助自由职业者和远程办公者创造更专注的工作体验。
和去图书馆自习不同的是,成立于 2016 年的 Cave Day 组织的 「工作体验」具有很强的结构性。
他们将一天明确分为数次时长为 35-45 分钟的专注「冲刺(sprint)」模块,期间设有长度不同的休息甚至运动放松时间。而在开始工作前,大家会围在一起,「上缴」手机,参与者逐一分享各自的今天的工作目标和现有进度,一天结束后,大家也会一同回顾完成程度。
▲ 图片来自 Medium
每月,Cave Day 都会在纽约、洛杉矶和丹佛三个城市举行 Cave Day 活动,单次收费 25 美元/次(约人民币 175 元)。现在,他们还推出了线上 Cave Day,用 Zoom 连接各地参与者,开着视频隔空集体工作,收费也是 25 美元/次,如果包月就 35 美元/月(约人民币 245 元)。
▲ Cave Day 组织锻炼放松,图片来自 Medium
此外,他们还提供面向企业的服务,针对不同工作需求和习惯制定一套工作流。
无论是付费自习室还是 Cave Day,这些服务最大的价值都在于提供一个能够减少干扰,合理进行单程工作的群体氛围。
更强大脑?
除了撇开手机的干扰,重建更健康的体验,终极保护我们专注力的措施,也许就是锻炼一个「更强大脑」了。
当我们在说注意力是有限的时候,谈论的其实不是人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限,而是注意力本身有限。当我们从一个任务跳到另一个任务时,少量注意力就会粘留在上一个任务上,随着任务数量增加,平均下来就是什么都没法专注完成。
▲ 每个任务都会消耗注意力,图片来自 WSJ
随着人的年龄增大,从一个项目跳到另一个项目的成本会越来越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会随之减弱。这个通常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改变,现在也开始影响到健康成年人了。
神经科学家 Adam Gazzaley 希望通过游戏来改变这一情况。Gazzaley 认为,如果能降低分散注意力的成本,则能更好地保持注意力,专注于任务并提高认知能力。
▲ 参与 Gazzaley 早期实验的老年人在玩脑力训练游戏,图片来自 《大西洋月刊》
用游戏来增强专注力?你是不是听过很多次了?
事实上,现在全球有超过两千家公司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也发布了不少,但普遍实验设计不严谨,证据单薄。有一组研究人员甚至花了几年时间研读大公司们发布的所有主要论文,一共 378 篇,最后得出结论是:
没有让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练习这些脑力游戏可以改善生活中的日常工作。
著名的脑力游戏公司 Lumosity 就曾因声称其游戏能延迟记忆力衰退甚至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出现而被美国联邦贸易委员罚款了 200 万美元。
▲ 市面上有不少脑力训练游戏,图片来自 CNET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们都在纠结一个问题 —— 玩益智脑力游戏多了,你的确能更擅长玩这些游戏,但这意味着你能将这「脑力提升」转移到更广泛的应用中吗?
国家科学院指出,在一堆不可靠的实验中,唯一一个设计较合理,结论相对可靠的研究来自 Gazzaley,他们能微微证明训练对改善认知有效。不过,官方强调,他们的实验仍存规模上的局限。
值得指出的是,Gazzaley 成立的 Neuroscape 的训练和坐在电脑前玩益智游戏不同,它结合了思维游戏、运动甚至还有面对面交流鼓励工作坊。
▲ Gazzaley 现在的训练游戏结合了脑力和运动,图片来自 《连线》
我认为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释放优化我们的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的潜力。
但我们现在已经能做到了吗?我可不敢这样说。但我觉得我们以后可以的。
Gazzaley 对《连线》说道。
我们没法确定最终是否真能找到一套能让我们拥有「更强大脑」的游戏,或者是找到其它修复我们注意力的快捷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稀缺的专注能力在信息时代将成为一种新的个人优势。
无论是在工作时将手机扔到身后的沙发,还是找一个专注氛围更好的环境,我们还是能从现在开始重新建立专注的能力,趁一切还没太迟。
甩掉这30个负担,轻松开工向前冲
2018-02-25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一个丰盛的假期过后,重回办公室,你春风满面,办公环境也要清爽起来。
整理收纳专家敬子老师,调研了众多职场人士,罗列了30件办公室占据空间的无用物品,提示你按照清单甩掉它们,轻装上阵,全力投入工作。
桌子上的灰尘。(抹干净了好干活)
去年的台历。(辞旧迎新,新年新气象)
各种发票小票。(要报销早就报销了,要记账早记上了)
囤积的快递单据。(都可以用App查了)
工位上摆着一直没看的快餐书。(一时兴起买的,可能永远不会去看)
用过的草稿纸。(清理思绪从扔掉废纸开始,用过的及多余的草稿纸都不宜留,根据需要适当留一点备用即可)
工位上已经觉得不心动、不可爱的玩偶。(它们已经落灰好久了)
没墨水的签字笔。(很多人会囤上一堆不舍得扔,想着换个替芯就能用了,其实可能永远也不会换)
保温杯里的隔夜水。(珍爱生命从喝新鲜干净的水开始,新一年养成下班倒干净杯子的习惯)
过多的水杯。(你需要的不是水杯,而是喝水)
茶、咖啡等饮品和一直忘了吃的小零食。(过了保质期的,不喜欢一直放着不喝的茶、咖啡,及其它饮品,要及时处理掉)
奄奄一息的盆栽。(你要能救活它,它也不会变这样,要么换,要么扔)
各种名片。(如果是真需要联系的人,他一定已经在你的微信联系人里了)
印泥。(除了专业的财务部门,其他人用得极少,可以不保存。万一要摁个手印什么的,有个神器叫口红)
便利贴、双面胶、胶水。(过期的、劣质的,或没有粘性的,你都不会再用了)
钟、奖杯、奖牌。(办公室里用于计时的挂钟,如果坏掉了,又不具备收藏价值,直接扔。奖杯、奖牌如果太多,可以选择收藏或者拍照留念)
回形针、别针、图钉、各种夹子。(除了财务室或相关常用的科室需保留,极少用到这些小办公用品的人,不需常备)
文件夹、信封。(空文件夹没有什么东西可装、已用过的信封没有收藏价值)
多余的插线板和数据线。(过多的数据线会让你的办公桌显得很杂乱)
打印机、扫描仪、硬盘、移动硬盘、U盘。(废弃不用的打印机、扫描仪及时扔掉;已经有那么多云盘了,坏掉的硬盘、移动硬盘、U盘,实在没有必要保存。不过,要注意里面有没有很重要的商业资料或涉及个人隐私,妥善处理,你认为已坏的设备,里面的数据专业人员很容易调取)
不需要存档的传真文件。(传真件过不了多久就会字迹变淡看不清,不具保存价值,如果万一要需要存档,要么留复印件,要么拍照扫描存档)
台式电脑、音箱、鼠标、鼠标垫、键盘。(不用的台式电脑及其配件,要及时处理,还在用的定时更换,完全不用的要扔掉)
桌、椅、柜子。(办公室里多余无用的桌、椅、柜,可搬走或扔掉;破损的、缺胳膊断腿的,要及时修理)
打印机换下的色带盒、旧硒鼓、碳粉。(这些东西放在办公室有污染,随换随扔)
清空电脑垃圾箱,删除电脑里的不需要的工作文件。(总担心哪天会用到,但事实证明啥也不耽误)
云盘里很久都没整理的文件。(一年都没动过的文件,大可全部删除,没了它们,也不会怎样)
删除无用的邮件。(清除无效讯息工作更高效)
批量删除手机里没回复的消息。(想回复早就回了)
一些和挫折经历联系起来的小物件。(让你不开心的东东通通退散)
心中让你分心的人。(保持正念,专注工作)
多项工作缠身时如何管理时间
如今,不少人在工作中都要同时参与几个项目。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压力和事业发展呢?《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介绍了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海蒂K.加德纳(Heidi K. Gardner)的几个规划原则。
加德纳教授把规划原则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对所有工作进行优先级排序。排序之前要先规划大局,如果只关注一天的工作量,会让人陷入被动的灭火状态,加德纳教授建议,定期检查自己所有的项目并标记出重要节点,然后进行有策略地排序。“选择一个任务,然后高度投入,比在不同任务之间徘徊要高效很多。”可以先从那些需要你专注处理的任务开始,为它们设定一些明确的目标,并且只做与目标有关的工作。如果必须处理多个任务,尽量让它们兼容,比如当你知道自己随时会被电话打断时,选择一个能够容忍打扰的任务来做。
第二,设定并沟通期望。设定回复期望的原则是保护自己,加德纳教授在写作时会把邮箱设置为自动回复,告诉大家她某段时间不会及时查阅邮件,同时也会附上电话号码以防紧急联络。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自己愿意做出回应,但也请人们考虑自己的请求是否真的需要立即回复。工作时,可以记录自己的工作进度并与团队领导交流,这样可以帮助领导者获得掌控感,有问题出现时就可以立刻解决。
第三,优化自身发展。多团队作业时,迫于时间压力,每个人会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作出贡献,但这样会影响团队成员自身的学习和成长。你需要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留出时间来学习。有研究表明,决定学习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花在思考和整合新信息上的时间。因此,你要有意识地安排时间进行反思。
加德纳教授说,尽管多团队作业会给人带来一定的压力和风险,但它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知识型工作中,你要学会管理这种工作方式的弊端,并获得一些收益。
做到这四步,节省你80%的工作时间
原创: 立夏 罗辑思维 今天
今天我们来解决一个问题:
如何有效管理你的注意力?
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要写一篇工作报告,却一直在刷朋友圈?准备一份会议PPT,偏偏等到Deadline才通宵去做?
如果你有这样的经历,说明你需要管理你的注意力了。
今天要给你介绍一个人,名叫克里斯·贝利,就是一位高效能人士。他能让自己与世隔绝10天,每天只用1小时的手机,还能一周工作90个小时。
如果能掌握他的注意力管理法,能节省你80%的工作时间。
这篇清单,就给你注意力管理的四步法。
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注意力资源非常有限。借用一个计算机存储的概念“比特”,我们大脑每接收1100万比特的信息,只有万分之0.04,也就是40比特能聚焦。而我们在短时间内能记住的,只有其中的4比特。如果不对注意力进行管理,我们很容易把注意力花在不重要的事上。
注意力管理的关键,是进入
超聚焦模式
,即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件事上。你一定听过“心流
”这个概念,也就是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忘记了周围的环境。超聚焦就是心流的前奏,当你进入超聚焦模式,也就更可能进入心流状态。如何进入超聚焦模式呢?
步骤一:选择一件值得超聚焦的事
判断一件事是否值得你超聚焦,有两个标准:
生产力和吸引力
。比如一个作家,值得他去超聚焦的是写文章。而刷社交媒体、追剧,就属于只有吸引力、没有生产力的事,如果你聚焦在这上面,就是对注意力资源的浪费,也很容易进入漫无目的的状态。聚焦的这件事,应该占据你80%的注意力。
如果在工作中,你始终无法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这不是说明你太忙了,反而是因为太闲了,有过多的注意力余额
。此时你应该选择更复杂、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激发自己进入超聚焦模式。
步骤二:排除内外部的干扰
针对外部干扰,你可以把它们分为“是否可控”和“是否有趣”,将影响降到最小:①不可控且无趣的干扰,要主动解决。比如同事说话很大声,你要主动沟通,告诉他你受到了打扰。②不可控且有趣的干扰,要学会享受。比如团队聚餐。③可控的事,要提前处理。比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你可以确认一个固定回复信息的时间,主动“驯服”这些干扰。
针对内部干扰,一个有效的练习方法是:
正念冥想
。你有没有过一下午写工作报告,但进度很慢的情况?你不妨试试正念冥想:用静坐的姿势,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你的脑海中可能会涌现各种念头,这时去接受它们,而不是进行是非判断。通过反复练习,不仅能让你避免内部干扰,还能不断拓展注意力空间。
步骤三:集中注意力在选定的事情上
- 找到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长。比如,你可以从15分钟开始,为自己设定一个闹钟,在这段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在选定的事情上,时间到了就强制自己休息。注意在这一步,我们要逼自己,但不能逼得太狠,哪怕最开始只能集中5分钟,也是好的开始。然后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不断调整时长,找到稳定的集中时间。
步骤四:一旦分神,迅速把注意力拉回选定的事上
- 保持心态平和,不断重复前面的步骤。研究表明,当我们在电脑前工作时,平均每40秒就会切换一次任务。一旦被打断,往往需要20多分钟才能重新聚焦回之前的工作。因此做到这一步很难,有时需要我们把前面的步骤重新再来,但如果无法做到坚持,那你永远只能被注意力管理。
方法:做得更少,然后执着
《金融时报》介绍了学者莫腾·汉森的新书《玩转工作》(Great at Work)。汉森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工作理念:“少即是多”带来优势的前提是,你必须专注在自己选择的“少”上面。“如果你不执着地投入,你就不会比那些做更多事情的人有优势”。
汉森举了一个历史上的例子,1911年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Roald Amundsen)和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Falcon Scott)关于谁先到达南极的竞赛。斯科特团队有更多的钱和更大团队,交通工具包括机动雪橇、小马和狗。但是斯科特的方法过于复杂,他自己也不止一次说起过自己的“混乱的船队”,不同的团队要在不同的时间出发。而阿蒙森团队选择的交通方式非常简单:狗拉雪橇。所以,他就专注在找到最好的狗、最好的训练狗拉雪橇的人,然后获得最好的训练。“阿蒙森选择了一种方法,娴熟地掌握了它。他做得更少,然后执着地投入其中。”最后阿蒙森赢得了这场比赛,斯科特成为探险历史上的一个悲剧英雄。
除了这个历史故事,汉森还研究了5000个人的表现,发现那些采用“做得更好,然后执着”策略的人,要比其他人的得分高出25%。
除此之外,汉森还有几个重要的发现:
首先是,要警惕“激情”。很多人把对工作的激情视为成功的一个关键,但是,激情可能导致人们走错路和精疲力尽。工作热情必须跟一个简单清晰的目标联系在一起。
其次,既要担心合作太少,也要担心合作太多。过多的看上去“有帮助”的外部意见,反而会分散团队的注意力。
以上就是新书《玩转工作》中对于工作的一些看法。
减法人生 | 如何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
2018-03-21 「得到」 罗辑思维
工作、生活、婚姻,多维的人际网络将我们裹挟其中,一不小心就变得身心俱疲。如何管理好各种关系,让自己生活得更轻松呢?
「得到」作者熊太行给你一个好方法——学会做减法。以下11条建议,供你参考践行。
做减法的误区一:让所有人都喜欢我。及早承认,你无法做到这一点。
不想做的事,不必过分在意别人的眼光,大胆拒绝就好。
做减法的误区二:过分纠结。不想承受“减法”的后果,是很多“选择困难症”的根本症结。事实上,大部分的纠结都毫无意义,反而会把选择和决定的权利送给别人,造成自己的不自由。
生活减法:
如果条件允许,把能外包的事务,交给专门的人去做。他们更加专业,而且会为你节省大量的时间。
职场减法一: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集中时间和精力做最重要的事
。低效的过度社交、无聊的酒局,直接推掉就好。职场减法二:优先减掉“负担重且没用”的任务;帮别人做的“没用但负担轻”的任务,要执行交换原则;“负担轻但有用”的工作,一定要牢牢保住;“有用但负担重”的工作,要重点保障和突击。
亲密关系减法:如果伴侣总让你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妨列个清单,在不伤害对方感情的前提下,重点将这两类剔除:1.经济上损失太多的;2.精力上过度劳累的。让对方知晓你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忍让。
朋友间的减法,要做到四点:
1.远离处处依赖你的“关系未成年人”;2.远离低自尊、充满戾气的家伙;3.拒绝寻求免费建议的人;4.远离非常“丧”,把你当垃圾桶的家伙。
DeepCreator:珍爱生命,远离负能量。
家庭教育减法一:身教胜于言传。家长如果为人上进,孩子一定会受到熏陶和感染。做孩子的榜样门槛没那么高,
好的三观和格局是成为好父母的必要条件。
家庭教育减法二:
让孩子做决定
。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明辨是非对错,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把选择交给孩子,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家庭教育减法三:把孩子交给老师。学校除了传授知识,更会教给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协作等能力。在家教孩子,花费大量精力不说,还容易造成孩子成长的缺失。
在做减法前,要明确利益切割。把可能利益受损的人列出来,如有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偿。
专注:激发你的最佳状态
什么事情可以让你处于巅峰状态?我们曾分别向普通人和最优秀的领导者提出这个问题。
大多数人的答案是,当我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时候,比如晋升、加薪,或成为CEO。对女性来说,可能是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
而那些最优秀的领导者则回答:“今天上午和一个同事开会,我们不谋而合,这种心灵相惜的感觉很奇妙。”又或者:“中午吃过饭去散步,看见路旁的树发芽了,感觉真好!”
这好像没道理,为什么这些优秀领导者的巅峰体验都来自平凡时刻?
进一步追问后得到的回答是:他们始终保持全神贯注,因此能够与周围的一切产生共鸣,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任何事都充满意义。
专注真的有这么大的作用吗?
冥想是最古老的专注练习。有两位教授为了研究冥想的实用性,曾为一些非专业冥想者讲授每周2~3小时、持续8周的冥想课程,并要求他们完成“每天冥想45分钟”的课后作业。
课程结束后,研究者通过对比参与和未参与课程的人发现,参与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满意度都得到提高,人际关系也更和谐,未参与者则保持不变。
此外,研究者给参与者做了流感病菌测试,结果显示参与过课程的人,身体中产生了更多的抗体,免疫系统更强大了。
这些结果显示了专注力提高所带来的巨大效用。
而作为锻炼专注力最直接的方式,冥想这项古老智慧,在现代企业和商界领袖中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领袖中的领袖,桥水基金创始人,《原则》作者Ray Dalio曾说:
“我每天都会做冥想,这是一个很明智的投资。冥想给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开放性思维,使我头脑更清醒,处事更平静。通过冥想习得的专注力,是我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专注练习的三个关键点
练习专注的方法有很多,只要谨记三个关键点,任一方式都是有效的。
第一,投入。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要投入其中,身心俱在。如果你采用练太极的方式,那就集中精力,专注于呼吸和动作;如果你采用听音乐的方式,那就用心听音乐,别做其他事。
第二,重新聚焦。
开始练习时走神很正常。练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拉回注意力的过程,通过重新聚焦锻炼你保持专注的能力。
第三,练习方式无好坏。
我曾多次尝试打坐,但实在坚持不下去。后来我开始练习瑜珈和气功,意外发现很适合我。现在,我主要靠听音乐。练习方式无好坏,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
帮你找到最佳状态的5个策略
在进行时间管理的时候,制定计划和区分优先级是最常规的管理方式,但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博士乔西·戴维斯(Josh Davis)换了一个角度,从身体效能着手教你怎么快速进入状态,利用好每一天。在《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一书中戴维斯介绍了把身体调整到巅峰状态的5种策略,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解读了这本书。
第一,关注停顿点。指的是做完一件事后停下来,想一想下一件事该做什么。这个方法听上去很简单,但是能有意识地去做的人却很少,它的本质是让你有意识地掌控你的行为,防止你被工作惯性带着跑。斯诺克大师赛冠军奥沙利文(Ronnie O’Sullivan)在打台球的时候,如果觉得自己这一杆打不好,就会起身调整一下再去打,看似没有什么差别,但正是这个动作帮助他找到了对球的掌控感。
第二,管理心理能量。戴维斯表示,脑力和体力一样都是会随着时间消耗的,但是由于消耗不明显,很难被注意到。比如你刚写完一个苦思冥想的策划案,马上又要再记住一段文字,你可能就会觉得非常吃力,读好几遍都记不住,就是因为越需要注意力和创造力的工作对脑力的消耗就越大。因此安排工作时应该尽量先难后易,抓住早上起床时头脑活性最大的两小时。
第三,理解注意力的特点。分心是产生创造力的基本机制,因此为了应对分心可以先让自己“主动走神”,专注20分钟工作后就做一件其他的事情来换换脑子,起来走走、整理下桌面等等,等大脑放松一下再回来工作时,状态就会更好。
第四,掌控饮食和运动。这里说的掌控运动不是让你去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而是用轻量的运动来保持大脑清醒,进行快走或者简单的有氧运动都可以达到效果。此外,饮食上可以少吃碳水化合物和少吃多餐,把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保障大脑高效运转。
第五,让环境为你服务,避免噪音打断你的工作。由于注意力天生就会被意外出现的事物所转移,同事打翻了水杯、窗外有汽车鸣笛等等都会影响你的大脑,比起与环境做对抗,最好的办法还是在需要做创造性工作的时候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自己呆着。此外,研究表明明亮的蓝白光对大脑保持清醒有好处,所以你可以在办公室挂上蓝色的窗帘,或者把电脑背景桌面设置成蓝色来促进大脑高效能工作。
纽约时报:加倍工作可以克服注意力分散
很多现代人容易分心,而且会把分心的原因,归到社交媒体等外部因素上。不过,分心的原因也可能是:你的工作还不够复杂,工作量还不够大。这是克里斯·贝利(Chris Bailey)的观点,他是一位作家和生产力顾问,著作包括 《168小时:你有的时间比你想象的多》(168 Hours: You Have More Time Than You Think)、《效率项目:管理你的时间、注意力和精力以成就更多》(The Productivity Project: Accomplishing More by Managing Your Time, Attention, and Energy)等。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贝利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克里斯建议,当你感到注意力无法集中时,可以尝试去承担更多的工作,处理有些困难的事情。因为,更复杂的任务,需要调动我们更多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去解决它。这意味着,只剩下更少的精力会被分散掉。
他很推崇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那本书。书里的观点是,当你在做一项工作时,只有进入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才会进入一种思维顺畅的心流状态。克里斯强调说,当一个人完成一项任务的挑战,和他的工作能力基本匹配时,最有可能进入完全沉浸的状态。工作难度过大,你可能会过于焦虑。但是,当工作强度小时,你会感到无聊,更容易分心。所以,要衡量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难度,进行有效匹配。
克里斯认为,生产力的三大要素是:注意力,能量和时间。提高生产力,意味着集中能量做更多的事,而不是花更多时间去做事。他认为,有意识地承担更多、更复杂的项目,是帮助注意力聚焦的有效方式。他描述了一种状态,叫做 “超聚焦”(hyperfocus ),是指把注意力全部聚焦在一个任务的状态。刻意训练自己这种“超聚焦”状态,就像驯服你的注意力,会让你做事更高效。一件接着一件,更不容易分心。
文章中,克里斯还提供一些小方法,帮助克服注意力分散。比如:在电脑上下载一个管理注意力的应用程序,让手机调到免打扰模式,或干脆把手机放在其它房间。但更重要的,试试更努力地工作吧。
罗胖60秒:怎么积累个人的长期优势?
话说我的同事蔡钰,也是得到大学的教务长,她在我们公司搞了一个自愿加入的小团体,叫“新闻联播”。干嘛的?就是每个人分工,去追踪一个领域的信息。
比如,你去追踪股市的大盘,我去追踪某种科技的新进展,他去研究一下今年艺术展的情况,然后定期大家交换一下心得。
这种研究其实并不需要很深入,但是只要追踪的时间一长,深入的东西会自然呈现,这就够了,再汇聚起来,那就不得了。
所以后来,我们公司在招聘面试的时候,就追加了这么个问题,问面试者:如果你有一个月空闲,可以专门去研究一个问题,你会研究什么?
有人是彻底懵掉,就是现场给他时间想,他也说不出来。
但是也有人瞬间能说出好多。他不见得去做,但说出来这本身就展现了一种能力:自己定义任务的能力。所谓个人长期优势,就是这么积累起来的。
断舍离
断舍离是通过立足当下和新陈代谢原则,梳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先从观念上认识现状,停止自我否定,构想居所具体布局,然后通过杂物的整理了解当下自己的真实需求,进一步构筑令自我愉悦的生活状态。
人生像一辆车,轻车简行,不超载、不超速
,就能顺利抵达幸福车站。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学会做减法,学会舍得与放弃,方能获得轻盈与灵动的人生。
——《人民日报》
断舍离是一种个人物品处理,乃至思维方式上的减肥。对事物的断绝、舍弃、抛离,也是对自我经历的重新梳理和思考。个人生活上是这个道理,在工作、交友、人生规划上,亦如是。
——《新京报》
人生,是一个需要不断自我修行的过程。无论是生活状态还是内心世界,都应该随时处于一种不停地吸收、学习、反思、决定的过程。那么就跟随“断舍离”与自己,以及与被留在自己世界里的人与物展开一次崭新的相遇吧!
——《东方早报》
by warfalcon
阶段1
物质和金钱
1丢掉视线里的“噪音”。Simple and Creative Life不要允许微小的视线阻挡物存在。
2丢掉现在不用的东西。Beauty of Nothing与物品告别,也是同过去的自己告别。
3丢掉“储存”的概念。Going Minimum以利用“外部仓库”的方式思考。
4丢掉舍不得拿出来的习惯。Pay Forward把东西让给更加需要的人。
5丢掉零线包A Little Makes a Big Loss比起下定决心的大额消费,不知不觉中的小额消费更可怕
6丢掉冲动购物。Listen to Your Soul只买从心底喜欢的东西。
7丢掉说“随便”的坏习惯You are What You Buy不是要节约,而是要选择。
8丢掉附属品。Natural Beauty比起去选择,不如惯用标准装备。
9丢掉“提高生活水平”的想法。Minimum Life Cost从金钱中解放感性的自由。
10丢掉服装的选项。Find Your Best Fit定好自己的“基本装扮”。
阶段2
工作方式
11丢掉不擅长的工作。Make Your Creative Time在擅长工作中寻找创造力。
12丢掉多重任务的思考方式。Focus On正如点茶一样,要专注于眼前的事情。
13丢掉过度的自信。Look at Yourself高估自己的人里面没有成功者。
14丢掉To Do。Inner Quest那些“要做的事”真的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吗?
15丢掉对多数意见的服从。Sing for One认为可行就坚决支持。
16丢掉定时。Your Own Pace不要去迎合周围的安排。
17丢掉指南。No Change, No Future束缚自己的并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18丢掉老地图。Trust Your Instinct坚信自己的感觉。
19丢掉拖延的想法。Now is the Chance消沉和恐惧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0丢掉平衡感。Be a Specialist不要期望成为一个全能的人。
阶段3
自身保养
21丢掉熬夜。Rise and Shine一日之计在于晨。
22丢掉“低质量睡眠”。Be Hungry and Rest创造完美的睡眠环境。
23丢掉饱腹。A Hungry Dog Hunts Bests没有人能应付得了“吃多了”。
24丢掉别人的意见。Be Yourself一个人走出森林。
25丢掉污秽的语言。You are What You Say
丢掉语言,一直走到精疲力竭。
26丢掉“为了学习而学习”。Studying is Just a Tool使人心情沉重的学习毫无意义。
无独有偶,与山下英子有着相似理念的金子由纪子,主张通过“拥有少量的有用的、有品位的东西,过简洁而快乐的生活”。在她的著作《不持有的生活》里,提供了另外一些能够有效帮助你高效、简洁生活的见解。
不持有的生活会有7种生活习惯:
1.不拿。免费得到的东西,很少被人珍惜,因此往往囤积不用。“不持有”的第一步就是“不拿”,不拿免费塑料袋,以自备购物袋来代替;免费发送又用不到的赠品,也要坚持完全不拿的态度。
2.不买。冲动购物感觉痛快,但买完东西感到后悔的状况也不少,因此只要是“没买也无所谓”的东西,就坚持不买,让物品登堂入室的门槛变高,这样家中就只会出现真正喜欢、真正必要的东西。
3.不储存。不囤积保鲜膜和卫生纸这类消耗品,也许大减价时买了一堆,像占了便宜,却容易造成使用上的浪费。一旦停止囤积,使用时就会更谨慎,并且想出各种生活小妙招,例如以密闭容器代替保鲜膜、纱布代替卫生纸,自然能降低消耗品的使用率,换来神清气爽的好生活。
4.丢弃
。养成丢弃的习惯,杂志或小册子超过一定数量,就丢掉;没在使用的漂亮糕饼盒子、过期的食物和调味料,也丢掉。并且确实执行丢弃前的准备工作,例如用美观的袋子,作为垃圾分类的容器,让丢弃这件事,变得轻松愉快。
5.替代。添购一样物品前,先想想家里是否有其他东西可替代?例如一年可能只用到一次的漏斗,就用现有的塑料板卷成漏斗状来代替,如此就能避免多持有一个东西;活用现有物品,不是为了弥补贫困,而是为了创造丰足。
6.借用。不常用的东西,可以借用或租用,和其他人一起使用更多物品,每个家庭或许就会减少囤积少用物品的情况,避免压迫居住空间,减少无谓的浪费。
7.没有也无所谓。购物前,务必自问:这个真的是必要的吗?也许能得到“没有也无所谓”的答案;生活中这种东西,应该很多。
•带购物袋出门,拒绝塑胶袋
•回家马上确认信箱,不要的文件即归为资源垃圾
•减少购买需拆封或只需要微波烹调的食物
•比起买“因为便宜大量购买”,选择“虽然贵但很喜欢”的物品,并慎重的使用
•不拿免费的物品
•购物时带着事先列好的清单同行
•即使没有变化,也只穿之子喜欢的衣服
•用家里现有,自己喜欢的餐具吃饭
•早三十分钟起床
•早上一起床就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
•尽量要吃早餐
•尽量在早上洗衣服
•丢弃垃圾袋之前将其缩小,减小体积
•四楼以下,尽量爬楼梯
•说谢谢的时候,看着对方双眼并微笑
•注意保持良好姿势
•自觉急躁,焦虑的话,做深呼吸
•每天一定看天空一次
•减少吃便利商店的便当和超市里现有的熟食
•不要边吃饭边看什么或读书
•回到家,鞋子脱掉后放好
•回到家,包包和外衣放在固定的地方
•衣服暂放的时候,一定要折好
•要暂放东西时,一定要整理好
•晚餐尽量自己做
•一天五分钟(一分钟亦可),闭目静坐
•尽量在一天之内整理完晒开的义务
•只在预订的时间看电视
•只在预订的时间上网
•垃圾在夜里整理完毕
•睡觉前,确认手机和数码相机是否已充电
•睡觉前,将报纸放到柜子里
•睡觉前,餐桌要收拾干净
•睡觉前,地板要收拾干净
•睡觉前,水槽里待洗的碗盘要清理干净
•睡觉前,事先做好明日外出的准备
•每天一定写日记,一行也可以
•每天用吸尘器打扫家里
•每三天擦一次地板和家具
•自己选择并整理毛巾和肥皂
•疲劳的夜晚,点燃蜡烛
•疲劳的夜晚,点燃焚香
•疲劳不堪时,看悲伤的电影痛哭一场
•洗发精和面纸,换成自己选择的配方
•两个月办一次家庭聚会
•欣赏美术馆或者饭店休息室等美轮美奂的地方
•家里的物品,尽可能选统一的颜色
•家里的物品,尽可能选择没有花色或者花样的
•家里的物品尽可能选择能叠放,能大小套在一起及可多次使用的
•买物品时,以要使用10年以上为前提
•尽可能不申请会员卡
关于“断舍离”的清单
“断舍离”变成了一个流行语。但是为什么越“断”东西越多?究竟是要“舍”什么、“离”什么?
这张清单帮你抓住“断舍离”的精髓,成为一个生活得越来越轻松
的人。
- “断舍离”这一概念起源于日本,由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
“断”指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
“舍”指把堆放的无用之物全部清理掉;
“离”则指抛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简单、舒适的空间之中。
“断舍离”的内涵是:
通过整理和舍弃多余的物质,摆脱对物质的迷恋,使自己达到生存舒适、内心轻快的愉悦状态。
近年来“断舍离”在全球大行其道,是因为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物品已经过剩,很多时候反而因此被物质,甚至是被废物绑架和操控。不信你数数,光是用不上但存着“备用”的电池、手机壳、圆珠笔,你有多少?
“断舍离”的第一步不是扔东西,而是摒弃心中的定式思维。要相信:不论现在有多少东西,跟最轻松的生活状态相比,肯定还是太多了。
把时间尺度聚焦到当下,不要盘算买这个东西是不是占便宜,只问现在是否需要、是否合适、是否舒服。所以,永远不要趁“双11”囤卫生纸,忍不住的话,想想你家每平米的房价。
“断舍离”要扔掉的,不仅仅是那些看起来就是垃圾的东西,更包括了那些虽然还有价值,但是你自己用不上的东西。判断的原则很简单——半年内都没用过,扔。
要收拾整个家往往难以下手,给自己定一个时间、一个区域,或者一个类别的物品,会更容易开始。比如,星期六把所有藏书整理一遍,只保留下那些你会经常查阅的工具书或者特别有欣赏价值的精美画册。那些看一遍就行的流行读物、过期杂志、可以拍照存到手机里的说明书、已经有电子书的一般书籍,扔。
把使用主体缩小到自我,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没价值的纪念品、别人送的但不喜欢的礼物,扔。“断舍离”不是让你时刻花时间整理,它恰恰是一种不用整理的整理法。经过“断舍离”之后留下的东西,互相之间功能互补,每一样都不可替代。所以,最奇怪的一种物品叫做“收纳用品”——唯一的用处就是纵容你保存废物。尤其是买东西附赠的漂亮的购物袋、企图用于收纳的包装盒、所谓提高空间利用率的收纳工具,扔。
扔东西如果觉得愧疚的话,可以跟它郑重道个歉,最好能在同事、朋友之间送出。
不要考虑浪费的问题。要相信,即使你没有亲自把旧物寄给公益组织,只要干干净净地放到垃圾箱旁边,保洁工人一定会把它们的价值最大化。
新购物时,原则是只买该品类中自己所能负担的最好的,绝不接受替代和凑合。底线是绝不再买已经扔过的东西。
搬家时、换办公室时,带进新空间的箱子别急着打开。也许放一个月还没打开的那几个箱子,就可以直接扔了。
不要做所谓的业余二手生意,不要琢磨着把你的废物卖出钱来,不肉疼治不好囤积症。“断舍离”是为了生活得更加简明扼要,而不是消耗更多时间。
“断舍离”不是每年一次的大扫除,而是需要经常重复练习和时时自省,并把它融入你的每一个决策中,最终成为一种简单生活、不断净化的心智模式。
断舍离时,务必要避开亲妈。
关于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的清单
引言
昨天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给哈佛大学2017届毕业生做了毕业演讲。
他这次演讲的核心只有一个——“目标”,并指出“只有目标是不够的,你还要为他人创造目标感”。
这条清单,以及文末免费领取的《家庭背景声·哈佛毕业演讲合集》,会帮助你成为一个有目标感的人。
所谓“目标感”,就是
在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在行动上心无旁骛、朝它靠拢。
目标感很强的人,在日常交往中往往不太受欢迎,因为会让周围的人产生压力。但是没关系,你的目标是赢,他们的目标是舒服。大家各走各路。
目标感并不等同于目的性,更不代表功利和势利。目标感,只是让你的行动有效。帮助他人、清理屋子、读一本闲书、组织一次聚会,都需要目标感。
目标感强的人,战术上也许会遇到一些挑战,但是会远离战略错误。
目标感差的人,本质上不是缺目标,而是无法排除情绪性感受对自己的影响。所以,目标感差的人有三个关键词:
感受、评价、是非
。想想你身边那些经常抱怨,且一事无成的人,你就知道他们的样子了。目标感强的人也有三个关键词:
目标、方法、行动
。所以,目标感强的人,本质上不是有目标,而是永远处在两个状态——想办法、马上干。
有目标感的人,通常可以在竞争中碾压没有目标感的人,且和能力没有什么关系。所以,如果在某场竞争中,你能力不占优势,可以在目标感上多想办法。
培养目标感,要从思考的断舍离开始。把一件事情最终想要的结果穷尽罗列,然后做减法,剥离出最后仅剩的东西。比如,你经营一段婚姻,那目的到底是什么?是家庭和谐?还是奋斗共同体?还是你自己有安全感?目标一变,方法和行动全变。你不可能什么都要。
只围绕一个单纯目标做努力,把所有精力和资源押到一个点上。死磕一处,单点突破。曾国藩的说法是:“
结硬寨,打呆仗。
”一个过于复杂的关系/交易/结构/体系/模式,通常都是错误的。
相信简单的力量。
永远不要想“一鱼多吃”的模型。
不同的事,就要做不同的功课、想不同的办法
。一份努力,发挥两种用处,这种事客观上存在,但是可遇不可求,更不可事先经营。遇到两难选择,通常都是因为有别的目标混进来了。
先停下来反思一下是不是偏离了单纯目标,自己想要的太多。
目标感和协作关系,要分清主次。最常见的目标偏移,是为了维护现有协作关系而模糊了目标。比如,因为喜欢现在团队的氛围,而放弃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并没有错,但是你丢了目标感。
达成大目标,首要是能拆成小目标。Facebook的老板扎克伯格是个中高手。他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公布自己的新年计划,这些计划也年年全部实现。如果有兴趣,你可以去了解下。
反过来,小目标也可以堆积成大目标。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提出过一个“子弹头火车思维”的概念:做事不能光考虑可见的具体目标,更要有那种现在根本无法清晰表述的长远目标,不管怎么说,先定下来,往这个方向尝试。
一个有目标感的人,不会所有时候都讲目标感。想有的时候,就能有,这就够了。
Experience
我是如何20小时掌握1门知识,1年读600本书,成为1%的?|赠书单
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在线下演讲的互动环节,除了询问和本公司行业相关的商业问题,我还会经常被问:老师,你能推荐一下你的书单吗?你平时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阅读、获取知识的?
这个问题背后的本质是,提问者想省去自己的选择成本,用别人的方法学习获取知识。
可还有人说“和大咖读一样的书,自己很快也能成为大咖。”我相信有常识的人,肯定不认可这种观点,而且我也不觉得自己是大咖。但我想反问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同一个高考班,教材、老师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人就能考六百多分,而大多人只有四五百分呢?
是啊,为什么?
虽然高考应试所需知识和进入职场后的技能、管理等知识不太一样,但是学习的底层逻辑是一样的。学习有快慢粗细之分,今天将把我的六脉神剑:像鲸吞一样的“快速学习”能力,倾囊相授。
1
我是如何学习、获取三类知识的
我自己把平常获取的知识,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新闻,这些能让我们了解风云变幻的世界,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
第二类是见识,就是那些你从来没想过自己应该去知道,但是却知道了的东西。比如这个人居然是这么想的,这个东西太有意思,他的观点居然是这样的。
第三类是真正的知识,深刻、系统,需要大量注意力和时间来研究、吃透、反复学习的。
针对这三类知识,大多数人平时都是如何获取的呢?
“上网站、听广播、看电视、报纸、杂志,这些都能获取到新闻啊”
“见识,这个最长见识的肯定是行万里路了,或者跟朋友聊天,都能增长见识的”
“学知识,这个很久没系统学习了,除非是工作需要必须啃一些技术书籍或者要考什么试,才会花时间系统学,但我有订阅很多知识付费课程,虽然好多还没听。”
以上,是大多数人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你可能会说,对啊,学知识不就是应该这样的嘛。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有问题,问题是你没打造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你这样获取知识的方式量小且低效。
那应该怎么做呢?
关于如何系统化建立知识体系,昨天分享了一篇。而获取知识,我则是通过下面三种方法获取的。
朋友圈阅读获取新闻信息。
须鲸式的大量阅读长见识。
快速阅读建立知识框架后向专家请教扎破其中的要点来学习真正的知识。
2
朋友圈才是获取新闻最高效的方式
先说第一类“新闻”。我主要用手机这种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方式,而不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这样的方式来获得。
手机看新闻,有三种不同的渠道。
第一种是“网易新闻”、“新浪新闻”这类,我称之为“他们想让你看的新闻”,恰如网易新闻所称,他们做的是“有态度的新闻”。这类新闻APP现在我已经几乎不用了。
第二种,我称之为“他认为你想看的新闻”。比如今日头条用算法,分析揣测你的想法并给你推送新闻。这听起来很美好——“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但会有个重大的问题:万一你关心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呢?那今日头条老是给你推送这些事,你还是没法知道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大事。今日头条我是为了研究才装的,现在也不怎么打开。
不用这两种方式,我从哪里获取新闻呢?
朋友圈。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朋友圈不是分享个人动态的嘛,怎么可以获取新闻呢?
那要看你怎么定义新闻,在我看来,人们关注的事情五花八门,但只有关注的人比较多,而且大部分人都觉得是重大的事情才叫真正的新闻。
现在大部分人的习惯是将自己看到且觉得重要的事情第一时间发朋友圈,这从时间效率上比较高。另外,在转发的时候,每个人还会发表自己的态度,可以让我看到事件的同时,看到关于事件的不同角度的评论。
我的微信好友人数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级,当大量相似的好友发朋友圈,这时就会出现比较明显的规模特征和统计学特征。我有空的时候,翻一翻朋友圈,发现很多人正讨论某件事情,那这件事就是我要去关注的新闻。
所以,朋友圈的新闻,是朋友帮我选择、过滤了的,用集体的判断力投票了的新闻。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新闻,效率是最高的。
3
用须鲸式大量阅读长见识
长见识的最佳方式是什么?肯定是旅行。但我们大多数人哪有那么多时间旅行,那应该怎么获取呢?我主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这个阅读不限于纸质材料。
不久前,我跟罗辑思维的罗振宇吃饭时,还简单地算了下账,说我在得到上购买的内容将近一万元了。
除了我完全没天赋的艺术类专栏没太多购买外,我一共订了二十几个专栏,购买了所有的大师课、大部分的精品课,另外就是订了《每天听本书》。我从2017年6月1日开始听,到现在300多天的时间一共听了555本书,算下来,每天听了约1.7本。(注:文章写于5月份)
这是个巨大的量。于是很多人会疑问,我平时这么忙,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是利用好大量的碎片时间。我脖子上经常挂着一个耳机。不管是走在路上,还是中午吃饭,或者是在高铁上、机场的候机室、等等一切的碎片化时间,我都用来听这些内容。
我是如何20小时掌握1门知识,1年读600本书,成为1%的?|赠书单
二是除了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外,我听书的语速也很快。一开始是用正常语速听,觉得慢了就调到1.25倍,适应了1.25倍之后,后来又调到了1.5倍,现在也完全适应了。估计再听一段时间,我就会调到2倍的语速。听一本书需要的时间大概是25分钟,2倍的语速大概用12分钟就能听完一本书,1.7本大概只要20分钟左右就能听完。那一年听600本书,就是非常可能的事情了。
大量的读和听对提高见识来说非常重要。为什么呢?
这种方式就像世界上最大的动物须鲸一样,它们平时吃东西是怎么吃的?很简单,它们张大嘴巴往前游,把大量鱼虾连同海水一起吞到嘴里。再通过另外一个孔,把所有的水排出去,于是就剩下鱼虾这些有营养的东西。
增长见识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对于你没接触过的领域来说,起初你并不真的知道,你要增长什么见识。像有时候我会听历史、哲学、甚至艺术的内容,快速大量听完后,你会发现虽然有些东西对你价值不大,但因为量大,总能遗留很多有营养的东西在你脑海里,跟你原有的知识结构不断产生勾连。让你的知识体系变得越来越完整。
这种大量吸入,然后过滤吐出,剩下丰富营养的方式,我把它叫做须鲸式的阅读,这是增长见识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我不太赞成有些观点,说读书一定要精读,一年读三五本好书就好了。
这种方法在过去应该是有效的。过去能写书的人就很少,出版的难度也很大,书都是被精选过的,你能买到的书就更少了。从中你能挑出几本来精读,体会其中的价值,反复斟酌记笔记,确实是很有趣很享受的一件事情。
但今天,写书出书已经变得非常简单了,书籍市场的信息量变得巨大,导致信息的密度也越来越低。这时候,一年只读三五本的话,可能会漏掉大量的知识。
而且目前时代发展飞速,你就算找到三五本经典,也没法在这个时候给你全面的营养。就像吃饭一样,容易偏食,造成营养失调。
4
如何20小时快速学习
第三类内容是“知识”,就是你要专门去学习一样东西。对于一个陌生领域,你要成为掌握100%知识的专家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但要快速入门掌握这个领域80%,还是有可能的。
具体怎么做呢?
我在《5分钟商学院•基础篇》第155讲,专门讲过一课,叫“如何20小时快速学习”。
以区块链的学习为例。2017年区块链特别火热,我也写过不少区块链的文章,主要靠的就是我从三四年前就开始做的研究和积累。
我当时是怎么快速入门做研究的呢?
我到京东、当当、亚马逊这些网站找到与区块链相关的畅销书籍,之后又看一下买了畅销书的人又买了哪些相关书,借用别人的判断力买了像《区块链原理》等十本书。
找到十本书之后,我先翻目录,找到书中的逻辑架构后,然后快速阅读。最后,把书中大致的内容逻辑框架在白板上画出来。这样我就迅速建立起对区块链知识的基本认知了。
我画的《互联网+-法》的逻辑框架
建立起基本的认知框架后,我就去找真正的专家问问题。问什么呢?主要是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点,或者我不能完全理解的点。
这里重申一下,一定要有大致的认知框架之后再去问问题,如果连这个都没有的话,你不知道怎么去问,只会浪费别人的时间。而且专家跟你讲的时候,可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若没有基本框架,就算专家给你讲一整天,你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先建立完整的框架图谱,再跟专家问一些点的问题,把点都扎透,这是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你可能花20小时,就在这个领域能够入门,甚至是高手。
对于一门知识,我就是用这样系统化的方式来学习的。
5
总结
补充一点,技能类的知识,通过上面的方法,其实你只能掌握理论,这些知识教的是如何练习技能的步骤,而不是技能本身。恰如学骑车,看书是学不会骑车的,只有你摔得满身伤痛,你才能学会骑车。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游
小结一下,作为一名商业顾问,我每天要面对各行各业的客户。他们用20年,“精通”行业99%的商业细节。给他们做顾问,我就必须要知晓从朋友圈获取的新闻,用须鲸方式1年阅读超过600本书增长见识,甚至用20小时,“学会”行业80%的核心逻辑。
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格对客户说“我认为”。
所以,“快速学习”能力,是一名优秀顾问的六脉神剑,甚至是商业机密。今天我倾囊相授,希望你不要辜负。
若掌握了今天的方法,1年即使300本书,你也能成为同龄人中的1%。
最后,关于学习、获取知识,你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欢迎你在留言区进行探讨和补充。
如果要做到理性消费,应该怎么做呢?汤蓓佳说,我们可以参考全球零垃圾运动的发起人贝亚·约翰逊(Bea Johnson)提出的原则。
第一个叫refuse
,就是要拒绝,
第二个是reduce
,也就是减少的意思。通过这两个单词,我们可以去梳理哪些东西是真正需要的,然后可以拒绝一些。
第三个是reuse
,也就是看看现在有的东西有没有可能重复使用的。
第四个是recycle
,说的是回收,现在很多城市的小区都有衣物回收箱。
汤蓓佳希望我们能再往源头走一步,当去购买、要去点购买键的时候想一想,这件东西自己是否真的需要。
汤蓓佳说,她偶尔也会买东西,但她有自己的三个原则。首先她会问自己“这个东西是不是我真正需要的”。其次会问“我是不是真的会使用它,还是我买回去就把它放在柜子里”。第三是看这样东西能不能给生活带来价值。同时,汤蓓佳也会用这三个标准对现有物品进行梳理,满足了就会把某件东西留下,如果不满足就会把它转赠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