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Gravity

Science, Imagination

Two astronauts work together to survive after an accident which leaves them alone in space.

Storyline

Dr. Ryan Stone (Sandra Bullock) is a brilliant medical engineer on her first shuttle mission, with veteran astronaut Matt Kowalski (George Clooney) in command of his last flight before retiring. But on a seemingly routine spacewalk, disaster strikes. The shuttle is destroyed, leaving Stone and Kowalsky completely alone - tethered to nothing but each other and spiraling out into the blackness. Written by MuTaTeD

观众从未如此渺小

(图文日志版:http://www.douban.com/note/308447664/)

“I was stunned, absolutely floored, I think it’s the best space photography ever done, I think it’s the best space film ever done, and it’s the movie I’ve been hungry to see for an awful long time.”

“我惊呆了,被击倒了。我觉得这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太空题材的影片,亦是我长期以来所渴望看到的荧幕佳作。” —— 詹姆斯·卡梅隆

早在Gravity正式登陆院线之前,纷至沓来的爆棚好评就已远远盖过了人们对其视觉效果和电影技法上的讨论,威尼斯电影节“最好的开幕影片之一”、烂番茄高达98%的新鲜度、严苛媒体metacritic罕见的96分高分、IMDB上从影片上映前的8.1到目前仍有可能攀升的8.7分…… 一边倒的口碑几乎取代了其他所有的卖座元素一跃成为影片的最大噱头,吊起了无数观众的胃口和对于Gravity“年度第一神作”的期待。这也是近年来少有的“清一色”、“压倒性”这类表意夸张的词汇用于形容影片口碑的情况,而就算纵观排除在这两类词汇之外的批评,也没见到有敢于否定Gravity技术含量的言论,无非只是隔靴搔痒地数落影片在故事上的单一,煞有介事地贬损两句,颇有讨了便宜还卖乖的味道。

那么Gravity究竟是不是又一部空有视觉效果,而没故事、没内涵、没情怀的过捧之作?在此我想说说我个人观影后的些许看法。

如果说对于《阿凡达》、《环太平洋》这类视效大片有观众发出“故事单薄、缺乏内涵”这样泛泛而谈的抱怨的话还能勉强算是情有可原,(尽管盯着一部主打特效的影片挑剔故事情节上的不足向来是件颇为庸人自扰的傻事)毕竟这类影片出于卖座的考虑,陈词滥调的“大片模式”和“商业元素”少不了,出厂之前就早早被打造成一件做工精致的好莱坞流水线商品,本着“观众爱看什么我们就给什么”的初衷,加入了各种可背诵的情节和可嵌套的人物,如此一来难免被部分观众高贵冷艳的品味抓住把柄,狠批影片在形式和内涵上的空洞。

但若思维定式带着“视效片必然重特效而轻内涵”的偏执逻辑去评价这部《地心引力》,就实在太有失公允。

《地心引力》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一个关键词:**极简主义**。不同于传统的商业大片,它所做的更像是在还原属于电影的一些最本质的东西,电影的造梦功能、艺术性、视听的双重震撼、以及在大银幕上所投射出的一切关于人类历史发展、情感共鸣的瞬间…… 这些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本质意义,都在《地心引力》这一部作品中得以体现。

从来不会有一部影片给你这样的体验 —— 你手握着IMAX 3D的电影票,你清楚地知道这一次不会有巨幕上的潘朵拉星球和蓝皮肤的纳美人,不会再一次见证泰坦尼克号上杰克与萝丝的世纪爱恋,没有超级英雄们组队刷怪打副本守卫家园,没有柯克舰长史波克和企业号,更不会有大超一飞冲天的豪情满怀和“大机甲打大怪兽”的热血沸腾死宅梦,但你依然会心甘情愿地走进放映厅坐下欣赏。这一次,IMAX技术被用来展现地球母亲的蔚蓝壮阔和太空的浩瀚无边,以及人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包含的从喜悦、悲伤、惊悚、恐惧、沮丧到绝望的所有情感。IMAX的概念好像从未让人感到如此恬静而平和,**太空从未如此充满未知的恐惧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美丽**,人类作为观众也从未在影院感受过自己是如此渺小的存在。

正如《好莱坞报道者》所写到的那样,“《地心引力》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它充满着张力和令人惊喜的桥段,阿方索·卡隆打造了一部最具现实感和美丽的太空电影。没有外星人,星际空间的大战,也没有反乌托邦情节的设置,只有一个男人和女人在最不利的环境下,应对所面临的问题,但这却构成了十分紧凑的90分钟。”

《地心引力》在故事上极简主义让它看起来仿佛是小学语文课上的一道缩句习题,观众在走出影院后无论男女老少都可自信满满地只用一句“这是一个女宇航员太空求生重返地球的故事”就完美总结全片,但就是这么“一句话就能概括”的情节,经过导演阿方索·卡隆不断地扩句和填充,愣是拉伸出了一部完整电影的长度和厚度。影片的过人之处在于掌握了在讲述一个极其简单的故事的过程中,如何用精心打磨的细节,为观众制造一趟惊心动魄的旅程的技巧:大到卫星爆炸碎片的冲击、太空站的分崩离析,小至桑德拉·布洛克饰演的女宇航员额头碰擦出的血滴和舱内用变焦镜头捕捉到的晶莹剔透的水珠…… 《地心引力》付出的这些比纪录片更考究的努力,成功地让一个极简的故事带来了极不平凡的心灵震撼。

影片在技法上的极简同样值得称道。你很少能看到如此多的情况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中 —— 动辄数分钟甚至十余分钟的长镜头浑然天成毫无炫技成分、行云流水的剪辑仅仅通过最基本的切,几乎不加任何效果,没有一处闪回与闪进,自然顺畅到让观众默认剪辑没有割裂开前后画面,一切的动作好像都是在真实生活中实时发生一般,只不过经过剪辑,它们被包装和压缩到了规定的影片时长之内;大开大合的配乐有类似《创:战纪》和《遗落战境》的风格,交响乐与电音的糅合紧凑、浑厚、大气磅礴,那种在巨大的轰鸣之后瞬间收拢静音的效果给人一种时空凝滞和深空失忆的奇妙错觉,通过这种突发性静默的运用,在听觉上为观众制造出了深空恐惧症的体验,**相比身处太空视觉上的暗无边际而言,听觉的突然丧失和长时间的寂静无声才更加是恐惧的来源。**

倘若有可能,我希望《地心引力》一定要出一本官方的影像全记录或是拍摄现场探秘,因为电影中有太多值得让人寻味而又不可思议的镜头,比如开片后从俯瞰地球到乔治·克鲁尼调皮地太空行走到卫星碎片冲击再到之后乔治·克鲁尼和桑德拉·布洛克两人相遇后撞到一起开始翻转,我在第二遍看的时候有特意留心这个长镜头,从头到尾都没找到有切过的痕迹,其中包括有从外部拍桑德拉·布洛克在宇航头盔内的脸部特写再慢慢移到她眼睛的视角看头盔外的太空,诸如此类的神奇镜头如何一气呵成,如此长时间庞大复杂的混音如何做到,宇航员那种置身失重环境的自然表演又是如何拍出来?(我个人是不太相信这仅仅靠将演员安放到一个稀奇古怪的旋转装置或是吊着什么绳索就能完成)这些都是本片让人反复思考、体会的魅力所在。

如果要为《地心引力》指出些不足的话,我个人认为,影片对于人类宇航员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如何克服万难完成太空求生的全过程有了淋漓尽致的展示,但就生命本质意义的探索和在面对终极困境时人与人的彼此扶持这两方面有所欠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影片中让我感觉点到这个问题的只有两处:第一处是桑德拉·布洛克脱掉宇航服闭着眼蜷身在舱内悬浮的镜头,像极了婴儿在母亲体内的画面,有回归到生命起源的意味;第二处则是“梦境中”或是“灵魂态”的乔治·克鲁尼对桑德拉·布洛克的那番精神鼓励,是要关了灯,闭上眼,tune the world out还是sit back and get ready to go home? 除掉这两段之外,影片主要还是聚焦在了女宇航员如何最终顺利逃生从太空返回地球的过程上,让观众近距离地全程目睹了这一系列求生动作是多么惊心动魄跌宕起伏,并且也就止于这一步,拒绝再作任何“可能导致矫情”的注解,因而过于强烈的现实感可能并不能满足观众对于太空、宇宙抱有的那种更科幻、更浪漫的幻想。

另外,乔治·克鲁尼的提早出局也让本片的煽情功效大打折扣。诚然,克鲁尼和布洛克一线相牵堪称全片最凄美瞬间,克鲁尼松手的那一刻也令影片的海报标语“Don't Let Go”得到了巨大的升华,正是因为他“Let Go”的举动才得以保全了另一个生命体重新拥抱生机的可能;但相比一个女宇航员坚强独自求生的故事,观众显然更愿意看到两个生命在遭遇太空灾难幸存下来之后,是如何通过不离不弃的彼此扶持战胜孤独,共同应对求生的困境。自“我们还不知道这是梦境中的”乔治·克鲁尼出现时全场观众的振奋和欢呼就不难看出, 大众对于这个老男人的魅力是有多待见。

不过,舍弃双人互助求生模式的做法也不失为对于影片商业性和艺术性精打细算的权衡,这份不走杰克与萝丝苦恋桥段,绝不拍成太空版《泰坦尼克号》的决心,也算是Gravity脱离了大片引力而在艺术领域展翅高飞的一次创举。

Gravity就像是为巨幕而生的电影作品,浸入式的观影体验完美地呼应了IMAX的广告标语。在这九十分钟之前,观众从未感到自己是如此渺小,然后转而奉若神明般地对着蔚蓝色的星球和漆黑的太空发出心生敬畏的赞美。

《地心引力》地位有些尴尬

《地心引力》这部电影成了新的一部绝交电影。所谓绝交电影,就是朋友或者情侣看完一部电影,得出截然相反的观感,进而吵得不可开交,干脆分手绝交。这几年比较著名的绝交电影包括《一代宗师》《西游降魔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实跟这几部影片相比,《地心引力》倒也没把舆论弄得那么分裂,基本上大家看完之后的观感都是还行、不错,但如果有人把这部影片上升到“神作”的高度,就又会让人觉得够不上。

这部电影最大的短板就在于,情节未免太过简单了,简单到了离奇的地步,乔治克鲁尼扮演的角色简直就是上帝,不但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而且连恐惧都没有,使得如此从容不迫,要知道那些久经考验的革命烈士们死前还要写几句诗喊几句口号壮胆呢。这也罢了,死后还会托梦,愣把布洛克从自杀的绝望中拯救出来,这情节放在以科学为背景的电影里不科学啊。

有人把这种情节设置叫做“极简主义”,极简主义应该是形式上极简,但思想层面上很丰富的吧,你把什么都削减了,那就不是极简主义而是简陋主义了。我想如果没有思想层面的支撑,单靠技术层面只能沦落为炫技派。钢琴家李斯特是著名的炫技派,但现在看来这显然不是什么褒义词,最终,李斯特只是一个钢琴家,而被他赏识和发掘的肖邦,却成为了成就远高于他的音乐家。而我们国家的那些钢琴天才们,如郎朗、李云迪,基本上也向着炫技派的目标一路狂奔,即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演奏“拉3”,他们也不会成为拉斯马尼诺夫。

这部影片受到了卡神的力捧,这也正常,卡神基本上就是当今影坛炫技派的泰山北斗。他的《阿凡达》其实也没啥内容,但不一样的是,他开创了一种电影的新领域,如果把《地心引力》放在《阿凡达》那个时候上映,它就是神作了。说来也巧,我第一次在IMAX银幕上看的3D电影,和《地心引力》还真有些关联,然而那绝对是难以复制的神作,那是部纪录片,叫《国际空间站》,不用我说了,这部影片的牛逼之处不在于IMAX,不在于3D,而在于你看到的一切都是真的。

艺术这种东西要想成功,要不就拼内容,要不就拼形式。而这正是《地心引力》的尴尬处境了,论思想境界,你做不到《太空漫游》或是《索拉里斯》那样高深莫测,论技术先进,你又生不逢时没有成为开创者……明年的奥斯卡,技术奖项是没跑了,最佳女主角也有一拼,至于最佳影片、最佳导演这样的奖项,提名就算是肯定了。

要说这片子看到最后也不能说是全无内涵,从布洛克在太空舱中蜷缩的身体,到最后站在水边挺立的身体,这也是预示着人类走出摇篮的赞美诗吧。当然也有人把这理解成快回地球吧,太空是很危险的。作家刘慈欣在谈到环保的时候表示不屑,他认为,从科幻的眼光回望地球,对宇宙而言那不过是尘埃,对人类而言那不过是摇篮,人长大了,就应该离开摇篮,去冒险,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而如今人们把重心转向环保,把大量的资金投向环保,则意味着打算在摇篮里苟延残喘,混吃等死,有人说我们这是在等机会的降临,但如果你不去探索,又怎么会抓住机会呢?是守在太空舱里等着氧气耗尽绝望地死去,还是尽全力离开已经破损的太空舱,去搏一线生机,你要是把这样的问题抛给哥伦布,他能抽你一个耳光。想到这一层,布洛克站起身的那个镜头,还是意味深长的啊。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767年,发现塔希提岛的沃利斯探险队宣称,他们曾在太平洋落日的余辉中瞥见过南边大陆的群山。两年后,为了寻找传说中的南方大陆,詹姆斯•库克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场长征。

经过十一个月的远航,“奋进号”到达了沃利斯描述的地方。库克船长接着率领全船耗时一个月绕过了社会群岛,但仍无任何大陆的影子。此时天气已变得很冷,但向南前行的路却只是刚刚开始。由此处不断向南又开了足足三个月,奋进号已经通过了南纬40°的死亡极限,然而南方大陆的存在依然是毫无踪迹。

此时狂风大作,巨大的海浪被惊风激起,席卷着向船只袭来,船身颠簸不已,船员都无法休息。库克船长知道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下令调转船头向西行驶。在高纬度风浪的摧残中,整个航船已经处于倾覆的边缘,长期离岸使船员精神崩溃,争吵、谩骂声不断。库克每坚持一天,都要忍受更大的压力。无数次,身边的人质问到,我们还要沿着这一纬度前行多久?什么时候才能向北回到故乡?而船长只能一次又一次的保持沉默。

终于,又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航行,海面上出现了海草和漂浮的木头,海鸟成群的在空中飞翔,很显然,这是陆地将近的信号。全船一片欢呼,感叹着时隔许久,终于又可以踏上坚实的土地。

这是两百多年前库克船长人尽皆知的冒险历程的一部分。而让我看完《地心引力》之后,满脑子萦绕的不过是这伟大探险时代遗留下来的无数传奇故事的一隅。

你身在iMax宽阔无匹的巨幕中体会了些微宇航员的冒险生活,但你可曾设想过那个时代一名船长和水手的人生?他们本身既非人中翘楚,也非兵中猛将。他们在成为水手之前可能是任何人,但在登船之后却只是一种人。他们每天望着绵绵无际全无尽头的海面,吹着毫不浪漫咸湿刺脸的海风,晒着毒辣无情炽热无比的太阳,吃着绝无新意缺乏营养的食物,不断忍受着瘟疫,败血症,腹泻,呕吐,幻听,失眠的考验。死亡对一艘远航的船来说是家常便饭……对于他们的称呼,与其说是冒险者,不如说是流浪者,面对的是不知何时到来的馈赠,大陆,孤岛,或是尽头。

在太空尚未进入人类视野之时,海洋是人类最不可知的险境。它绝不是我们今日拿着地球仪随意一转即抵的存在,也不是纪录片肆意拉远景或潜水描绘的乐园。无数船长带领着他们雄心勃勃的水手在马德拉停靠后再也看不到大地,或是在南美海岸的波折中与陆界限永别,在赤道无风区吃光所有身边人后痛苦的死去,或是贴着海岸线求安稳却葬身于无尽的暗礁之中。你看地心引力时可曾感受过那种周际无边无垠的绝望感么?那就是几百年前人类面对无尽的冰蓝时所体会过的绝望,那是一种今天或许已经不存在了的恐惧,但它们只是变换了身形重新在太空时代重聚。

在无尽的旋转,破碎,飘零和失重中,我仿佛看到了两个伟大时代重影的痕迹,它们是如此相近,就像时光流逝一者是另一者拉长之后的倒影。

也许你看到了无边无际浩瀚无垠的宇宙,我却看到碧蓝清明永无止境的海洋。也许你体会到了破碎零件扑面而来的恐惧,我却看到了风暴来临时呼啸过境的悲鸣。也许你在长镜头里感受到星球巨大撼人心脾的体积,我却看到了冰山在前壁垒横行自然的伟力。也许你目睹了瑞恩穿梭船舱留下的曼妙身影,我却在滑翔与转动中看到了人类在水中的泳迹。也许你能想象出氧气耗尽沉沉睡去迎接死亡的窒息,我却更直接的体会到了巨浪滔天时扑面而来掩盖一切的死亡气息。

这一切,何其熟悉?日光之下绝无新事,人类只是在百年之后重温了过去的记忆。

遗憾的是,今天在面对大海时,已经只有极少数人还能保留天性中遗传的恐惧。那种面对未知的一切,一切未知时的畏缩。还有大多数人永远只会向着后方退却,而却有极少数人要把步子往前迈去,置生死于不顾的历史。公平的是,这种未知的存在似乎永远不会止息。虽然几乎完全征服了地球的一切,可仰天望去,那一片永远望不到边际的太空又彻底藐视了所有胆敢自傲的生命。

正是在这种永不会止息的新的冒险机会中,才得意印证人类永远的渺小和永远的敬畏,同时考量着人类最高尚最珍贵的情操,并在这种择选中挑剔出人类最最精英的那一部分,将所有退后者贬为畏惧的凡人。

你是否在大的无可想像的星球和和包裹这一切的更无可想像的宇宙中感知到了人类的小?这是人类永远的渺小。你是否又在玛特脱手而去的壮烈和包含这一切的更壮烈的放手一搏之中瞥见了无穷尽的大?这是人类永恒的伟大。

人类永恒的宿命,正是用自身永远的渺小,去挑战无尽的大的宇宙。而人类所有情操中最为伟大的冒险的勇气,将使我们从蛮荒而来,从此刻出发,架航船而去,直至星辰大海。

大者,非身形也,非天赐也,非趁势而为,非顺水行舟。大者,逆也。浩翰压之而不惊,死亡逼之而无惧,时光摧之而不毁,是为大。

我或者化身为传奇,或者被烈焰所吞噬。这句话在人类历最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被演绎了多少次?在梦中滔天的巨浪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今天,感谢卡隆,在最触及人心的深空中,我重温了旧日海蓝的波涛汹涌。

当最终斯通在水中挣扎,晕厥,抵抗,撞破,浮游,潜出,冲回水面时,我仿佛看到了星光和水光交汇的节点。就像我在经历这一切时脑中一直浮现的那样,这两点终于在这里交汇了。

进而,你看到了什么?嗡嗡的飞蝇,深色的水草,平静的湖面,软绵的泥沙,青蓝的远山?
非也。这一切已然不一样了。

让你劈波斩浪无数道再回归母港时,当你走遍千山万水再路过出发的家门时,当你击溃无数进击的敌人告老还乡时,当你在勇敢迈向无尽的世界再凯旋而归时,当你已在化为灰烬而无惧的传奇中回到地球时,你看到的一切还是当初的样子吗?

点燃一柄夏尔南区最好的烟草,坐在翠绿鲜艳的花草丛中,悠然吐出一缕青烟。你眼中的世界,难道还是曾经的世界吗?
不是了,当然不是了。那时候一切再重来的最最平常的事物,也会变的完完全全不再相同。
因为这是上天对于冒险者最珍贵的馈赠。

当我感知“Gravity”摄人魂魄的字体带给人的向银幕而去的聚心力的时候,海浪和星空在我心中最为贴切的交汇成了一副场景。在经历可怕的眩晕和痛苦的摧残之后,我重新聚回了对现实的理解力。在一场人声喧嚣吵闹无比的世界里聆听历史传来的巨大声响,在91分钟冒险结束时久久在脑海中回荡。

在这一刻,我想请所有人停下来感受将你们紧紧抓住的地心引力,因为那是人类所能体会到的最珍贵最伟大的力量。不是在过去任何一个伟大的冒险时代,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场伟大的旅途,那是由这场电影启迪和昭示的下一个伟大史诗的开端时人能从原始的本能中重新发觉的踪迹。那是挑战者气贯长虹的全新起航,那是脆弱躯体包裹下的憾然远征,那是人类五千年来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