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Justice

justice20180723.jpg

公道正直;正确合理。

Statue_of_Justice_Castellania,_Malta.jpeg.jpeg

于18世纪圣约翰骑士团在马耳他岛卡斯特利亚树立的正义女神。 她是正义的象征。 她被描绘成一个配备了三个像征性物品的女神:一把剑(法院的强制力量),天秤(一个衡量相互冲突的权利要求的客观标准)和一个眼罩(表明正义应该是公正的,不受恐惧或青睐左右,也不考虑金钱,财富,权力或身份)

公正意味着“像要求别人一样要求自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

是关于适当安排社会内的东西和人民的概念

“正义”一词,在中国最早见于《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正义观念萌于原始人的平等观,形成于私有财产出现后的社会。


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 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还应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词霸小编:#江歌被害案#一场夹杂着人性善恶的悲剧案件近期刷爆了朋友圈,对此小编认为我们要做的是相信法律,声援正义,不做无谓的口舌之争,只愿“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正义从哪里来

内容简介

罗振宇解读

《正义从哪里来》是罗辑思维书店典藏熊逸的第6本书。

熊逸一直有一个梦想,就是一切存有争议的问题,都拿到一个平台上作充分而公开的讨论。

这场讨论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认真倾听并思考,除了不能人身攻击,必须遵循逻辑外,讨论不受任何限制。

无论是政策、法律、道德问题,无论是敌对的国民,还是陷于误会的好友,在所有观众面前都开诚布公。

他的梦想竟然实现了,在书里。

一席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知识大餐

关于正义的话题,熊逸组织了一场国际大专辩论赛。

不管是儒家、道家、墨家、新教、天主教、犹太教,

还是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孔子、庄子、释迦、斯宾诺莎、涂尔干、罗素、康德、蒙田、哈耶克、弗洛姆……

古往今来的圣贤大哲,亮出自己的观点,你方唱罢我登台。

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的心灵地图

其实你别想一劳永逸地知道熊逸到底怎么看,他根本热衷于到处拆台——

“天赋人权”不过是一个谎言,谁也证明不出来人为什么会“天然地”享有某些权利,即使诉诸神学也不能解释。

社群主义的连带责任会要求牺牲无辜者的生命以维护集体利益。

功利主义的相对性经不起推敲,要不比我们高级的外星人为了自己的生存杀掉我们,并不比我们为了果腹杀牛更坏。

自由意志到底能不能作为道德的前提面临两难。

康德把该属于情感范畴的道德归于理性也难免谬误。

平等从来只是平等者内部的平等,人最真实的处境是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关于正义的问题,一圈讨论下来,似乎谁都不占理。

原本你觉得心知肚明的事,这回反而糊涂了。

一个你是否具备独立人格的智力测试。

问题结束的时候,思考开始了。这恰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当正义成为一种抽象的政治正确,甚至成为某些人用以攻击另一些人的工具,对正义本身的质疑,就有了某种反“洗脑”的意味。

身处这样一个特别需要独立思考的时代。

训练自己独立思考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一切往圣先贤都试着推倒。

也许最后你还会相信什么,但那已经发生了本质变化,

那已经是你自己的思考了。

如果没有经过否定再肯定的过程,

无论你信谁,其实都是盲从,包括我罗胖。

读这本书,就像进入一个熊逸精心布局的智力迷宫。

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遭到他的伏击,若能棋逢对手地跟他过招一二,那会是特别爽的阅读体验。

目录

序言 似是而非种种
第一章 要幸福还是要公正?
第二章 何谓正义,是具体的目标还是抽象的准则?
第三章 高贵的谎言
第四章 作为社群主义者的上帝
第五章 从奥米拉斯的孩子到巴厘岛的王妃
第六章 自由意志的两难
第七章 原罪的两难
第八章 康德的失误
第九章 正义的两个来源:强者的利益与人性的同情
第十章 人的真实与必然的处境:不自由,不独立,不平等
第十一章 伟大的嫉妒心
参考资料
后 记

作为导读吧

书讲的比较琐碎凌乱,像意识流一样,看到后面忘了前面,以至你总会莫名其妙,怎么聊到这里了?所以我不得不一边看一边总结每一阶段都说了什么。我推测好熊其实不是系统的来写这本书的,而是把平时读书的随想记录下来,最后记录的多了,汇编成书。因为其中太多经典的句子了。即便如此,触类旁通当作杂谈来看也是很解读书馋的。


一、错位的因果、原点、逻辑。
二、错位的武侠与民族性格分析。
三、宗教的理念跟实际世界的操作并不一致。
四、大伦理框架注定只能被束之高阁。
五、黑于丹。并想说明大众思维缺乏逻辑一贯性。
六、东西方的任侠侦探与文化精神。
七、当投法无门时,私自解决能不能被认可。
(序的作用在于引一下,让你开始适应这本书的味道吧。)

第一章
一、没有先入之见的伦理建不起来。
二、引出正义的等值观,再次黑于丹。
三、正义之报复乃常情。怪诞行为学2第三章报复的秘密可以很好的作为好熊这一篇的注解。
四、怨恩直伸作为正义原则在与幸福相背时该咋弄?三黑于丹。

第二章
一、荣誉的标准是会变的。
二、先天的公正诉求。
三、把正义分为公平和利害。
(一、二章点出正义就是直伸。)

第三章
一、神道设教的治理智慧。
二、天赋人权并不高尚和坚固。
三、人权和正义是为了其本身还是为了福祉,为什么非得要人权,本来这个世界也没显示人人要平等,还是可以自由做奴才的,没尊严不见得是不道德,谦卑与高傲,奴隶与主人的和谐,人们从来也没有普遍的想要平等。
四、道德和公正有不相合的地方,到底道德和公正由谁来定呢?
(第一、二章挺信誓旦旦的聊出来一些正义的味道了,第三章又迷惑于公众与人权、道德的关系了。)

第四章
一、上帝下的公正就牛逼吗。
二、上帝的社群主义公正观。
三、人存在于社群中。
四、 上帝才有的裁处权、道德的威慑性以及正义下的集体与个人。
五、权力与权力下的道德和自由。
(这一章又白活了一堆权力和自由的问题。)

第五章
一、又来功利主义。
二、六世班禅要还俗,牺牲自己拯救众生的好例子。
三、战时的道德,人性的丑恶面。然后又聊回功利主义和原则主义,而且也没聊出啥新意。
四、杀人与渎神,神的矛盾,又聊功利主义还是没新意,又聊人权与侵犯,又聊人与动物,人的界定。
五、继续人权,生命权,又聊感受与存在,
六、提了一个“就不救人”的很牛逼的问题,主权相侵、风俗相侵。
七、文明与殖民的正义性。
八、战时吃人
九、自然状态下
十、风俗道德、无知之幕的问题、道德文化相对主义

第六章
一、自由意志、上帝下的自由意志
二、自由意志悬置而假定,行为主义
三、自杀、株连
四、人性社会本质如此,正义本无存。
(五六章聊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极少直言正义,但最后几句却突然开宗明义,道出了正义的本质。)

第七章
一、婴孩不见得反映正义
二、神、自由意志、原罪,然后聊了半天上帝的脾气(没看懂他想说啥)
三、统治者的任意性,神的任意性

第八章
算了,实在是理不清熊的思路,大概得看完第一遍再细细的看第二遍才能理清,罢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正?

到底什么是公正,这个问题很难解释清楚。有人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正,还有人觉得,只要制度合理,公正还是有希望实现的。最近,我们“得到”上架了一本解读版电子书叫《公正》,作者说,很多我们普遍认同的判断公正的想法,都是有待商榷的。

第一个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概念,就是自我所有权。意思就是说,我有生命自由,我有权做任何我愿意负责的事。很多人会在遇到性道德、个人隐私问题的时候引用这个观点,听上去非常吸引人。但事实上,如果把这个理论剖开了讲,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接受。

举个例子。现在大多数国家都禁止买卖移植器官,比如说肾。认同自我所有权的人就说了,需要钱的人可以自由出售自己的肾,这不挺好的嘛,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啊。但是,如果你再进一步想的话,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如果允许买卖肾,那对方不用来治病,只是出于猎奇心理买来玩,是不是也应该被允许呢?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再举个例子。印度一个村庄里有个农民,为了筹钱送他的第一个孩子上大学,把肾卖给了一个需要移植的美国妇女。过了几年,他的第二个孩子也该上学了,他还是没钱。那么他按照自我所有权至上的观念,他是不是也可以出卖他的第二个肾呢?所以说,如果真的是自我所有权至上的话,可能很多事情就会失控。

第二个有待商榷的,是我们常用到的功利主义思想。意思就是说,为了让幸福最大化,让快乐总体上大于痛苦,其实是可以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的。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政策都是基于这个思想建立的,比如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这个理念乍一想觉得挺对的,毕竟维护了更多人的利益嘛。但是一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场景,你就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了。

举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失控电车。假如你是一个有轨电车的司机,在行驶的过程中看见前方轨道上有五个工人,但这时候,电车的刹车突然失灵了,然后同时呢,你又发现旁边有一条岔道,这条轨道上只有一个工人。如果你拐到这条岔道上,会死一个人,如果你不拐就会死五个人。你会怎么做?又或者说,你不是电车司机,而是一个旁观者,看着电车向那5个人驶去。这个时候呢,你身边刚好有一个身材特别魁梧的人,如果把他推下去,刚好能让电车停下来,另外5个人也会获救,你推还是不推?这个时候,如果我再问你,用一个人的命去换五个人的命,正当吗?相信你一定不会直接回答正当。也就是说,功利主义的思想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的,因为你没有权力决定谁应该去死,谁应该替另外一部分人承受不该承受的痛苦。

再举个例子,审问一个在某处装了炸弹的恐怖分子嫌疑犯,应不应该对他严刑逼供?从功利主义出发的话,应该。因为如果不逼供,他可能就不会说出炸弹的位置,会造成大规模的伤亡。逼供了,就算他是无辜的,用一个人的痛苦来排除风险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把被审问人换成嫌疑犯的女儿呢?对他的女儿用刑,逼她说出炸弹的位置呢?你肯定会觉得,这就不人道了吧。可这个行为的本质,跟严刑逼供这个嫌疑犯是一样的,都是用一个人的痛苦去换更多人的安全。可为什么这个提议就会遭到否定呢?因为女孩是无辜的。用刑的前提是相信这个人有罪,他罪有应得。如果不是的话,那估计所有人都会犹豫。

再举个曾经在美国轰动一时的真实案例。对于代孕这件事,按照功利主义的想法,只要代孕母亲能拿到钱,委托人也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孩子,就是一个公平的交易,利益最大化,也不会对任何人产生伤害。但事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对美国夫妇,找了个环卫工人的妻子,作为他们孩子的代孕母亲。但是后来,孩子出生之后,这个环卫工人的妻子却变卦了,带着这个孩子逃跑了。这件事谁对谁错呢?法院也拿不准主意。初级法院觉得,交易就是交易,合同的权威性不能被侵犯,孩子就应该还给这对夫妇。但是当这个案件被上诉到新泽西最高法院的时候,法庭却推翻了初审,判决合同无效。因为第一,这个合同包含了买卖婴儿的成分,这是违法的;第二,环卫工人的妻子在签合同之前并没有掌握全部的信息,因为她还没看到一个真实的婴儿,她也不知道自己会对这个婴儿作何反应。所以,合同无效。这事即使放在今天也一样。虽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商业代孕都已经合法化了,但是在伦理层面上,还是会出现接受不了的情况。

当然,关于公正是不可能讨论得出一个绝对的结果的,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思考,避免一些片面的甚至错误的想法,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本文源自:解读版电子书《公正》

自由的忠诚

正义的成本: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目录

“熊”出书,“鹤”作序——慧见法律经济学
第一章 法学干卿底事?
第二章 你的房屋,我的房屋
第三章 刻画经济人
第四章 人生而自由平等?!
第五章 个体行为和总体现象
第六章 故事书里的故事
第七章 经济分析的深层意义
第八章 仇人眼中长刺猬
第九章 无怨无悔的爱?
第十章 谁的剑谱、谁的武功?
第十一章 岂止是明察秋毫而已
第十二章 法学和经济学的对话

当经济学帝国主义“入侵”法律

前些日子传播得轰轰烈烈的“人贩子一律处死”的呼吁告一段落了。我很理解家长们内心的那种焦虑和恐惧,不过作为一个不可救药的“理中客”,我还是要说这办法行不通。试想一下,如果拐卖一个孩子和拐卖10个孩子同罪,犯罪分子会倾向于怎么做?如果善待孩子和虐待孩子同罪,犯罪分子会倾向于怎么做?如果主犯和从犯同罪,犯罪分子会倾向于真么做?甚至像网友们所呼吁的,如果拐卖孩子和杀害孩子同罪的时候,犯罪分子又会倾向于怎么做?事情很可能会变得更糟。而我之所以会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我相信除非脑子有毛病,否则犯罪分子都是理性的。他们在作案的时候一定会考虑犯罪的成本和收益,然后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树上的苹果归谁更合理

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去讨论犯罪,好像是在把犯罪当做是一门生意,这种冷酷可能让受害的一方很不适应,然而不可否认,这真的会帮助我们把事情搞清楚。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好处就在于可以把复杂的人类行为简单化。让我们能够看到里面的逻辑,推断出可能的结果。经济学有一些基本的分析工具:比如理性经济人假设,比如成本收益分析,再比如供求曲线。对人贩子行为的分析,就是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经济学假设人都是理性的,并且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通过这个假设,我们就可以分析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会有怎样的选择。

同样,在经济学家看来,如果成本大于收益,那就不是一笔好买卖。这话看上去像一句废话,谁不知道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才有利润啊。但假如我们把这种观念放到非市场领域,放到一件我们不太容易一眼看清的事情上,这话就有用了。为了解释这个观点,著名的经济学家熊秉元经常会讲一个苹果归属权的例子。“假如有一户人家,种了苹果树,这棵树的一根树干长到了邻居家的园子里,然后有苹果落在了那里。请问,这落在邻居家的苹果,应该属于谁?”熊秉元说,“我在各大高校讲课,讲到这个案例的时候,90%的人的答案是苹果属于种苹果的人,包括那些法律学教授。虽然情理上我们会自然地觉得谁种的苹果属于谁,但如果真的制定这样的规则,这个种苹果的人,是不是需要闯别人的院子才能拿回自己的苹果?这会导致隐私侵犯的纠纷。如果邻居也种苹果树,那么如何分辨哪个苹果是谁种的呢?又会产生纠纷。并且,这种规则下,谁也不会有动力主动去修剪苹果树,从而避免它长到别人的院子里去。但是如果我们的规则是,落在谁的院子里就属于谁,那么这些问题是不是都不存在了?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成本、效率概念应用在法律上的例子。”

当法律遇上经济学

最近在看熊秉元教授的书《正义的成本》,里面列举了不少这样的案例。而熊秉元教授在他的课堂上,也常常用类似案例把学生问到哑口无言。比如花费10元抓住偷窃1元的小偷、牺牲8人拯救一名大兵雷恩,值不值得?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不惜一切代价如何如何,但追求正义,真的可以不惜代价吗?在熊秉元看来,这是不行的,你必须考虑成本和收益问题。

在当今华人经济学界,有公认的经济学“四侠”:林行止、张五常、黄有光,还有熊秉元。熊秉元名震江湖的“战绩”,是他推翻了著名的科斯定理。但更广为人知的贡献,却是经济学在法律领域的应用。他的头衔也常常被冠以法律经济学家。在熊秉元看来,传统法学思维的目标就是追求公平正义。那么如何追求公平正义?在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付出多大的代价?则缺乏明确的标准和路径。而这正是经济学的优势所在,在经济学的视野里,公平正义不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成本。在经济学家看来,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法就是好办法。

不妨看看熊秉元教授对电影《拯救大兵雷恩》的看法。“事实上,电影的编剧聪明得很——为了拯救雷恩,只牺牲了8位官兵。这种牺牲,是在可堪忍受的范围之内。如果为了一个小兵,牺牲了上百位的弟兄,恐怕只会激起观众的反感,变成票房毒药!原因很简单,对观众而言,如果牺牲的人少,会把焦点放在雷恩大兵身上。可是,如果牺牲的人多,观众会自问,自己比较可能是雷恩, 还是比较可能是为他而牺牲的数百人、数千人之一?这么一联想,观众能不能认同、愿不愿意掏腰包买票进场,就很清楚了。”

“可见得,道不远人。正义的概念,是由人来操作。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必须是在人们所愿意承担和负荷的范围之内,花10块钱找1块钱、牺牲八人救一个人,都没有超越人们的经验,因此不违反常情常理。一旦实现正义的成本太高,人们自然会缩手驻足!”

懂经济学的大法官

熊秉元教授在书里介绍了一个美国关于遗产纠纷的历史名案,这是美国南方佐治亚州参议员培根的故事。当他在20世纪初去世的时候,在遗嘱里明确指示:死后用遗产盖一座公园,捐给市政府。但是,只有白人的妇女和小孩可以使用这座公园。他的遗嘱在当时绝对是一个高尚的行为,堪称慈善界的楷模。不过我们也看出来了,这里面有着明显的种族歧视。当然,培根的行为合乎当时的法律,也符合当时美国南方的价值观,那里正是种族隔离的重灾区。

然而时代始终是在进步的,20世纪60年代,随着民权运动的蓬勃兴起,尤其是《平权法案》的诞生,这座只允许白人妇女和小孩使用的公园,就像“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已经成为了社会改革者的眼中钉肉中刺,不仅是种族歧视,而且已经涉嫌违法了。因此,民权运动者提出上诉,要求政府禁止这种违法措施,结果得到了胜诉。

可是培根的后人不干了。他们同样告上了法庭,宣称遗嘱里明确指出,公园只给特定人群使用。政府当局开放公园,是在违背立嘱人的意愿。既然如此,他们要求依照遗嘱里的另外一条“无从履行”的规定,收回公园。官司一路打到了美国最高法院,结果最高法院裁定,培根的后人可以收回公园。

并不是所有的法律人士都认可这项裁决,比如理查德•波斯纳法官就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环境里的条件改变时,无需死守条文,而应该作与时俱进的调整。比如说,如果有人指定遗产兴建小儿麻痹专科医院,如果未来小儿麻痹症完全绝迹之后,难道还要坚持原来的遗嘱吗?在这种情形下,法院可以让医院转作其他用途。因此,对遗嘱文字生硬的解释,再把公园回收、发给培根参议员的后人,其实不合理,而且让他们不劳而获。

波斯纳的论述指出了发人深思的一种思维:如果以死者为大,要恪守遗嘱,那么私人的遗嘱在位阶上实际上就比宪法还要高了。因为,只要经过适当的程序,连宪法都可以做与时俱进的修改,相比之下,严格执行的遗嘱岂不是凌驾于宪法之上了吗?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既然遗嘱的实现,要依赖于司法体系的支持,因此要耗用社会资源,那么,立嘱人的遗愿和社会其他人之间的权益之间,当然就需要一个折中的方案。

法律的未来属于经济学家

《正义的成本》这本书里,反复提到了波斯纳法官的名字,而这位法官,恰恰就是法律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我购买了他的著作《法律的经济分析》,但一直没有鼓足勇气学习,因为这本学术著作实在是太厚了,让人望而却步。好在熊秉元教授的这本书通过无穷的生动例子为我们介绍了波斯纳法官的思想,可以说是通往法律经济学的进身之阶。

理查德•波斯纳从1981年起担任美国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法官,一直到现在。同时,他还是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在他的努力下,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成为了法律经济学流派的重镇。在主流法学家看来,波斯纳的理论似乎远离了道德与公义,是实用主义甚至是功利主义的。波斯纳最著名的反对者是法律哲学家德沃金,德沃金主张把规范的道德理念注入法律,法官应该对法律进行最佳的道德论证。而波斯纳法官则主张审判应该从成本收益入手,通俗地讲就是评估每一种判决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然后从各种后果里选一个成本最低的。

的确,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看上去十分不近人情,但它无疑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令人惊叹的是,虽然是出于成本分析得出的结果,却并未远离正义。运用法律经济学方法得出的结论,和用其他方法得出的结论,往往殊途同归。不过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上,法律经济学就高效多了。法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是谋求找到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解决办法,换句话说,就是让结果的整体利益最大化。这需要把镜头拉远,能够看到与案件发生关联的方方面面,而不是仅仅盯住眼前的公正不计其余。而从边沁的功利主义角度来看,正义就是实现最多人权益的最大化。所以,法律经济学通过成本分析得出的结果,也就和正义相伴而行了。粗暴地总结来说就是:审判结果收益大于成本的,就是正义的。

实际上波斯纳法官不仅仅把经济学引入了法律领域,他同时还引入了诸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其他学科。别忘了他和那些坐而论道的学者最大的不同,作为大法官,他扎扎实实地把自己的研究用于实际工作当中,这是最及时有力的反馈。这倒是应了美国最著名的大法官霍姆斯的著名预言——“一种理想的法律研究之未来属于统计学和经济学家”。

经济学帝国主义者

读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书籍能指引你前进的方向。我们在一位作者的书中认识了新的作者,然后再去读新的书籍,然后再去认识新的作者……就这样,读者的知识版图就不断地在扩张。比如看了熊秉元教授的书,我们难道不该去看看波斯纳法官的书吗?看了波斯纳法官的书,难道不该去看看他的论敌德沃金的观点吗?在波斯纳法官那里,我又认识了一位大牛人,就是去年刚刚去世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

这位来自大名鼎鼎的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被尊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开山鼻祖,这是因为他的手伸得太长了,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广泛意义上的经济学,被认为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学问,那么好了,只要是和人类行为有关的学科,经济学就都可以冲过去分析分析。而又由于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精准地把握了人性,所以往往出师大捷。贝克尔对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视角溢出了经济学的边界,渗入到政治学和人口学的领域;对犯罪行为的分析也启示了法学界的相关研究。恰恰是贝克尔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好朋友波斯纳法官,可以说,他俩联合创建了法律经济学理论。这对好朋友甚至还有一个两人联名合写的博客。

实际上,经济学帝国主义者的称呼,最初是用来赞美贝克尔的。提出这一说法的斯蒂格勒的意思是:正如医学还不能回答所有和疾病相关的问题一样,经济学家也不能解答所有的经济问题。但是经济学家对很多问题的解释是富有竞争力的。这是秉承了马歇尔的传统:如果一个问题重要,就先不要管它是不是经济学问题。换一个我们更熟悉的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然而很多领域的学者对经济学跨学科过来指手画脚十分不满,于是经济学帝国主义渐渐变成了一种贬义标签。也有人认为,年轻的经济学自己的体系还没有构建完成,自由市场理论和政府干涉理论至今也还打成一锅粥,怎么就有底气开始跨界了呢?不过就像学者李华芳所说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不仅没有消灭其他的学科,反而是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当然,更重要的是,贝克尔打开了经济学家的视野。”

同样,波斯纳打开了法官们的视野,而熊秉元教授则打开了我这种经济学、法学双重门外汉的视野。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Justice: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justice20180709.jpg

内容简介

当我们遇到生死抉择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常常违背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而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可是,当我们口口声声说生命至上时,为什么像福特汽车这样的企业却会给生命贴上价格标签?如果我们尊重个体的权利,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又会反对同性恋婚姻?我们认为法律必须保护合同的有效性,但为什么一些双方自愿签订的合同却被法院推翻?

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潮、我们的正义观,正陷入尴尬的两难选择当中。我们甚至怀疑法律是否是公正的,因为法律无法回避个人的道德判断,无法做到中立性。我们能否找到另外一条道路,让我们的社会规范即体现人性,又体现客观性?“世界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的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寻找的,正是我们期待的有关公正的第三条路径:培养我们每个人的德性,做出有道德的选择。

作者简介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著名政治学家,作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30多年来一直在哈佛大学讲授一门名为“公正”的课程,这是哈佛历史上累计听课学生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是哈佛有史以来单学段参与人数最多的课程。英国的《卫报》称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做正当之事
福利、自由与德性 // 6
受什么样的伤应该得到紫心勋章? // 10
对政府救助的愤慨 // 13
三种正义进路 // 20
失控的电车 // 22
阿富汗的牧羊人 // 26
道德困境 // 29

第二章最大幸福原则/功利主义
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 // 38
反对之一:个体权利 // 41
反驳之二:通用货币价值 // 46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 53

第三章我们拥有自身吗?/自由至上主义
最小政府 // 69
自由市场哲学 // 72
迈克尔•乔丹的钱 // 73
我们拥有自己吗? // 76

第四章雇佣帮助/市场与道德
何谓正义——征召士兵还是雇用士兵? // 90
支持志愿兵役制度的理由 // 94
为钱而孕 // 106
代孕合同与正义 // 110
承包怀孕 // 114

第五章重要的是动机/伊曼纽尔•康德
康德论权利 // 122
使幸福最大化的问题 // 125
什么是自由? // 126
人与物 // 128
何谓道德?寻求动机 // 130
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什么? // 136
绝对命令Vs假言命令 // 138
道德与自由 // 144
对康德的疑问 // 145
性、撒谎与政治 // 150

第六章平等的理由/约翰•罗尔斯
契约的道德局限 // 168
何时同意并不够:棒球卡和渗漏的马桶 // 170
何时同意并非必要:休谟的房子和橡皮清洁工 // 172
利益还是同意?萨姆的汽车修理 // 173
设想完美的契约 // 175
正义的两个原则 // 177
源于道德任意性的论点 // 179
一个平等主义的噩梦 // 182
反对道德应得 // 187
生活是公平的吗? // 192

第七章反歧视行动之争
校正考试的不足 // 199
补偿过往之错 // 200
促进多样性 // 201
民族偏好侵犯了权利吗? // 203
种族隔离与反犹太人制度 // 205
偏袒白人的反歧视行动? // 207
公正能够脱离于道德应得吗? // 209
为什么不拍卖大学录取资格呢? // 212

第八章谁应得什么?/亚里士多德
公正、目的与荣誉 // 220
目的论思维:网球场和小熊维尼 // 222
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 225
政治的目的是什么? // 226
如果不参与政治,你能成为一个好人吗? // 229
学成于行 // 232
政治与良善生活 // 234
凯西•马丁的高尔夫球车 // 239

第九章我们彼此负有什么义务?/忠诚之难
道歉与补偿 // 246
道德个人主义 // 251
政府应当在道德上保持中立吗? // 254
公正与自由 // 257
共同体的主张 // 259
讲故事的存在 // 260
超越同意的义务 // 263
团结与归属 // 265
爱国主义是一种美德吗? // 269
团结是对自己人的一种偏袒吗? // 274
忠诚能否凌驾于普遍道德原则之上? // 276
公正与良善生活 // 281

第十章公正与共同善
对中立性的渴望 // 290
堕胎与干细胞的争论 // 295
同性婚姻 // 297
公正与良善生活 // 304
共同善的政治 // 305
后记
注释

世界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

本篇是转帖,时间久远,不记得转自哪里了

(一)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引用:
  一、“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引用完毕。
  
  Das曰:
  人,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里的“行为”是什么意思?人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承认人具有自由意识——这是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基础。不承认自由意识存在,也就否认了一切法律和道德的合理性。如果一个人杀人放火是由于童年的遭遇、社会的影响、政府的不公正待遇等外界客观因素所决定的——罪犯本身的原因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就没有权利依据任何法律对这个人进行惩罚。他杀人放火是由于其他原因,是他本身不可改变的,惩罚这个人显然是不合理的,惩罚他也于事无补、毫无用处。
  人具有自由意识,可以做出自由选择,并且他应当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这是一切法律和道德合理化的最根本基础。
  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解释“行为”是什么意思:行为,是人在所有可能性中做出的一个唯一的选择。
  今天早晨你可以选择吃包子,也可以选择吃油条。结果你吃了包子,这是你的行为、你选择的结果。问题是吃包子或者吃油条,这并不是“所有可能性”,你也可以选择什么也不吃,选择饿肚子减肥。作为一个理性人,你应当预见到饿肚子减肥可能造成身体伤害,你选择了饿肚子减肥这种行为,就应当为这种行为负责。
  行为并不是行动,你什么也不干也是一种选择,因而也是一种行为。
  我们将这个思想实验稍作修改,就可以看到什么也不干确实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
  加入电车的前方帮着5个人,你拉动一下拉杆就能使将电车驶向岔道——而岔道上什么也没有,不会造成任何危害。这时候你动不动拉杆呢?如果你不拉,你什么也不干,眼睁睁看着五个人被轧死,这显然是不道德行为——你本来有选择的余地,轧死五个人并不是唯一可能的结果,你只要举手之劳就能挽救五个人的生命,但是你选择了什么也不干,你就应当为你的行为负责任,即使法律不去惩罚你,你的行为最起码也是不道德的。
  
  现在我们可以理清这个悖论的条理了:
  一、对于这一事件,你只有两种选择的可能性:动拉杆或者不动拉杆。你必须在这两种行为中选择一个,你能够预料到不同的行为会有不同的后果:
  二、你选择“不动拉杆”这种行为,会造成五个人死亡;你选择“动拉杆”这种行为,会造成一个人死亡。
  这个悖论的关键在于人们普遍认为这是在两种不道德的行为中选择其一,因而是个难题——这是真正的脑袋被驴踢了。Das说那么多年那么多大牌高手脑袋都被驴踢了一遍,你可能有点不大相信,可事实就是这样。事实上当你必须二者之中选择其一的时候,这两种行为绝对不可能都是不道德的。
  
  只有一种选择的时候,就等于没有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行为,没有行为就没有责任——也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在这个悖论中如果没有拉杆,你无法改变电车的方向,你对轧死五个人的结果根本就无能为力,无论你干什么事儿对这一结果都没有影响,这时候无论你干什么,都等于什么也不干——你唯一的选择就是什么也不干,你就等于没有选择、没有行为,因而这这一事件中你也谈不上什么道德不道德。
  当你只有两种选择(或者100种选择,道理是一样的),你除此之外就没有选择。假如这两种选择都是不道德的,这就等于说无论你怎样选择都是不道德的,就等于说这种不道德竟然不是由于你的自由选择造成的,而是外界强加给你的。 这显然是胡说八道。根据我们前面的论证:如果一种行为是不道德的,那必然是由于你自由选择造成的。当你无可选择的时候,那根本就无所谓道德不道德。
  
  这一悖论的答案可以揭晓了:
  一、你只有两种选择、两种可能的行为:动拉杆或者不动拉杆,这必然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人死亡或者五个人死亡。这两种行为不可能都是不道德的。
  二、你拉动拉杆,造成一个人死亡的结果,你不应当为此承担道义上的责任,因为这个人的死亡,不是你的行为造成的。外界条件决定必然会有人死亡,要么一个、要么五个,至少要死一个人——这是必然的结果,这是你无法阻止的结果。
  三、你不拉动拉杆,造成五个人死亡,你应当为此承担道德的谴责。死亡五个人,不是必然的结果,而是你的行为造成的。外界条件决定必然会有人死亡,要么一个、要么五个,死一个是必然的,死五个不是必然的,现在真的死了五个,那是你的行为造成的。
  
  在这里,我们把六个人的生命当成同等价值的抽象个体,这样做可能会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唯一的、无价的、至高无上的,das没有理由为了挽救那五个人的生命牺牲者一个人——das没有剥夺这个人生命的权利,不管出于什么高尚的理由。
  
  Das这样驳斥这种观点:
  你仍然将“不动拉杆”这种行为不当做一种行为看待,这是错误的。在前提条件下,这一个人与另外五个人一样,面临同样的生命威胁。假如das没有权力为了这五个人的生命牺牲这一个人,同样,我也没有权力为了这一个人的生命牺牲那五个人。即使这一个人生命的价值与那五个人是对等的,他们在我选择时考虑的权重也应当相互抵消。既然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至高无上的,那五个人的生命价值即使并不高于这一个人,至少也并不低于这一个人。既然没有办法比较每个人生命价值的大小,那么我就不这样考虑问题。这时候我将每一个单个的生命当做同等价值的抽象个体,并且认为5大于1,这就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二)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引用: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是出现了,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解读: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引用完毕。
  
  Das曰:
  这其实就是盖梯尔问题。盖梯尔问题引起了长期大范围的争论,产生了无数个变种。盖梯尔刚刚提出他的问题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很容易解决——只要对JTB理论进行小的补充完善就会万事大吉。但是随着讨论的深入,所有补充完善JTB理论的企图都被进一步变种的盖梯尔问题击溃,以至于有人怀疑真正完善的JTB理论是不是真的存在。
  以下das给出自己的答案。这答案足以迎头痛击一切现有的盖梯尔问题的攻击——我希望,不要被进一步变种的盖梯尔问题击垮。如果本论坛能够提出一个击垮das的盖梯尔式的思想实验的反例,das将无比欣慰。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得到辩护和证明的真信念。这就是原始的JTB。
  Das认为:
  一、 知识是真的信念。
  二、这信念具有充分的理性基础。(S具有充分的理性基础是指:当且仅当P是人类公认的公理,Q是内部一致的有效的逻辑系统,以P为前提,通过Q,可以合理导出S。)
  三、 知识的主体对其理性基础有充分的了解。
  四、 充分的程度与该知识的重要性相当。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三)定时炸弹(The Ticking Time Bomb)
    引用:
    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
    
    解读:
    
    与电车难题类似,定时炸弹情景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径中选择的伦理问题。它一般被用作对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反驳。它也被用作在极端形势下法律——就像美国的严禁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归功于像《24小时》的电视节目和各种政治辩论,定时炸弹情景已成为最常引用的思想实验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份报纸提议说,如果那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获取情报。
  
  引用完毕。
  
  
  Das来讲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故事:
  一个朋友是相当一级的领导,一次他办理一个绑架小女孩的案件,罪犯送来小女孩的手指勒索钱财——影视剧中常见的情节。不过下面的故事却很不常见。罪犯约定了无论钱是不是到手都要撕票,罪犯A去取钱,如果罪犯A在22时不回来集合,其他罪犯就撕票潜逃。
  朋友只好把A抓回来——让他拿钱回去就等于害死了小女孩。问题是时间紧迫,A这小子是知道一点法律的,他认定说不说都是死刑,不如不说,说不定找不到证据,还能留条活路。所以审讯室里出现了奇怪的场景:审讯员手脚冰凉、头顶冒汗,罪犯却神态自若,从容以对,时不时地露出狰狞的奸笑。
  时间在流逝,每一秒钟都生死攸关。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朋友打法其他人离开,独自负责审讯,并且声明有其个人对结果负责。
  朋友拎出一把菜刀,按住A的一个手指,微笑着说:“我只问你一遍:小女孩关在哪里?”
  A显然对这种威胁不屑一顾:“我真的不知道你问什么。”
  咔嚓一声,手起刀落,一根手指掉在地上。
  在A的鬼嚎声中,朋友按住他的另一根手指,仍然微笑着说:“我只问你一遍:小女孩关在哪里?”
  A这一次没有回答。
  咔嚓一声,手起刀落,地上现在有了两根手指。
  没有等到朋友按住他的第三根手指,A交代了小女孩关押的位置。
  小女孩解救出来以后,朋友用一个塑料袋装着菜刀和手指,到检察院投案自首:“我刑讯逼供,我来投案自首。”
  
  事情的发展更加富有戏剧性。朋友的行为显然违法,显然构成犯罪,但是检察院就是不立案,说这行为有紧急避险的性质,最终定性还要研究,就是不给文字结论。公安局也不给他停职,说这是检察院的事儿,检察院没有结论,我们不好说什么。法院不闻不问,检察院没有起诉,我们根本不知道。就连无孔不入的律师也对这事儿只字不提,甚至A自己都认为这是合理的,既然没人提,他干脆就不承认被人剁了手指,法庭上他说他因为干了这事儿后悔,自己剁的。甚至恬不知耻地说是他主动交代小孩的关押地点,主动配合公安解救了小女孩,有重大立功表现,要求给条生路。
  
  生路是没有,A很快就毙了。朋友的行为成了我们酒后谈论的英雄壮举,朋友自己的话,是这个故事最好的注脚:“即使是法律,也不能蒙蔽我的良心。”

我们把“定时炸弹问题”做一些变形,让我们的理性来为世界立法:
  
  一、假设罪犯隐藏的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是一千颗原子弹,时间一到地球就玩完,只有剁他的手指头才能阻止这一切,现在决定权交给你,你剁还是不剁?
  即使完全从维护这个罪犯权利的角度考虑问题,完全不管全人类的生死,你不剁,他别说手指头,连小命也要呜呼,你剁了,他无非少几个手指头,小命至少保得住,你凭什么不剁?为什么不剁?
  二、假设罪犯隐藏的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是一千颗原子弹,时间一到地球就玩完,全人类都玩完,只有这个罪犯有特异功能能够幸免遇难。只有剁他的手指头才能阻止这一切,现在决定权交给你,你剁还是不剁?
  你不剁,你就成了他的同谋,das肯定剁了你没商量。
  
  三、假设罪犯隐藏的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是一千颗原子弹,时间一到地球就玩完,全人类都玩完,只有这个罪犯和其他20名地球人有特异功能能够幸免遇难。只有剁他的手指头才能阻止这一切,现在决定权交给你,你剁还是不剁?
  这与(二)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四、假设罪犯隐藏的不是一颗定时炸弹,而是一百颗原子弹,时间一到地球就玩完一半,人类玩完一半,这个罪犯能够幸免遇难。只有剁他的手指头才能阻止这一切,现在决定权交给你,你剁还是不剁?
  这与(二、三)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五、假设罪犯隐藏的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时间一到半个城市的人就玩完,只有剁他的手指头才能阻止这一切,现在决定权交给你,你剁还是不剁?
   这与(二、三、四)没有任何本质区别。
  
  最后一个假设,其实就是“定时炸弹问题”。
  
  我们不反对罗尔斯,也很欣赏程序正义。我们自愿遵守法律程序,我们对正当的程序表示真心的尊重,但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永远是心灵深处的道德法则!当程序正义或者其他任何正义与我们心灵深处的道德法则发生冲突时,我们毫不犹豫地捍卫道德的尊严;同时,一个理性的人不应当伤害程序的正义,我的朋友和苏格拉底一起做出了表率:我不逃避、不隐瞒、不后悔、不改变,我自愿接受程序的处罚。我用行动维护道德的尊严,同时甘愿用一个人的苦难维护程序的尊严。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四)爱因斯坦的光线(Einstein’s Light Beam)
    
  
  引用:
    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是受启于他16岁做的思想实验。在他的自传中,爱因斯坦回忆道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他推理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成为“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这个虚拟的观察者,所有的物理定律应该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观察者观察到的一样。
    解读:
    
    事实上,没人确切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科学家一直都在争论一个如此简单的思想实验是如此帮助爱因斯坦完成到狭义相对论这如此巨大的飞跃的。在当时,这个实验中的想法与现在已被抛弃的“以太”理论相违背。但他经过了好多年才证明了自己是正确的。
  
  引用完毕。
  
  Das曰:
  爱因斯坦的梦想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他不可能以光速去旅行,因为那需要无穷大的能量——宇宙中根本没有这么多的能量。
  
  假如爱因斯坦以光速旅行,他会看到什么呢?
  他什么都看不见。因为这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时间不再流动。他的手表、电子钟、机械中一起停止运转,不是因为出了故障,而是时间在这里静止了。爱因斯坦的一根头发变得比泰山重得多,我怀疑他的体力能否承受任何一根头发。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心,一根头发想压死爱因斯坦也做不到——压死他需要时间,但是这里没有时间。我们站在地球上看着爱因斯坦以光速旅行一年,但是爱因斯坦却没有经历这一年,开始和结束都在同一时刻,这中间时间丝毫没有流动,丝毫没有变化;这中间没有发生任何事,没有任何运动和变化,他当然也不曾在这期间“看见”任何东西。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五)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引用:
    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解读:
    
    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
  
  引用完毕。
  
  
  Das曰:
  现在要探讨“同一性”问题。
  量子力学里头有一个“全同原理”,说的是同类的粒子之间本质上是不可区分的。两个氢原子之间没有性质的区别。你用这个氢原子代替水分子中的那个氢原子,这个水分子的性质没有任何改变。
  
  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的身体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而且从我们诞生那一天起,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的速度远比我们一般人想象的快的多。科学家用‘示踪元素’参与新陈代谢的实验证明,新陈代谢速度比科学家以前想象的速度也要快的多。今天组成你身体的元素,与昨天有很大不同,与几年以前几乎完全不同。但是我们仍然认为你还是你,现在的你和几年前的你是同一个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全同原理”存在,组成你的身体的元素虽然被替换了一遍,但是同类粒子之间是完全一样的,没有性质的区别。用这个氢原子代替你身体里的那个氢原子,你身体的性质不发生任何改变。
  当然,现在你比几年前长大了一些或者变老了一些,这是由于你身体的结构发生了一点细微的变化——组成你身体的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一点改变,而不是由于替换了元素的关系。
  
  我们认定同一性——认定一个事物是它本身的依据不是组成这一事物的元素,而是这一事物的内部结构——元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一事物的时空连续性。
  
  仅仅结构相同,并不表明他们就是同一事物,还必须同时具备时空连续性才行。
  我们可以按照一张图纸建造两座大楼,我们假设建筑工人都是绝顶高手,两个大楼的任何一个分子、原子都完全一样,这两座大楼具有一模一样的结构,但他们显然是两个事物。两座大楼同时处于空间的不同位置,它们当然不可能是一个东西。我从来没有见过你的身体同时在两个地方,即使几十年来我一刻不停地盯着你看,也是如此。如果我在两个地方见过你——一次在家里、一次在学校,那肯定不是同时,一定是不同的时间。而且我可以肯定:你一定有一个从家里到学校的连续的运动过程,虽然你在不同的时间,可以在不同的地方,但是任何一个特定的时刻,你肯定在一个唯一的地方。
    同样道理,仅仅具有时空连续性,结构完全不同也不成:
  我们把一辆汽车砸碎了炼成铁块,用这铁块制成一座金属雕像,虽然它具有时空的连续性,但是它的结构彻底改变了,我们不能说雕像就是原来的汽车。它们不具有同一性。
  
  好了,现在我没有足够的知识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不断更换部件,最后所有的部件都换了一遍。在整个过程中,它显然具有时空连续性,就好像你的身体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但丝毫不影响其时空连续性;更换的船板和以前的船板有点区别,但差别不大,功能完全一样,和整个船的复杂性比起来,这点差别可以忽略不计,整个船的结构基本没有改变,即使有一些改变,也像你比几年前变老了一点一样,这点差别完全不影响同一性。因此特修斯之船还是特修斯之船,你就是把船板更换一千遍,它还是它自己——这根本不影响同一性。
  你用换下来的船板和部件再组装一艘船,结构一样不一样我不管,它和特修斯之船没有时空连续,因而那是另外一艘船。你叫它什么都行,它不是特修斯之船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六)伽利略的重力实验(Galieo’s Gravity E)

引用:  
    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理论,伽利略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一个轻的物体和一个重的物体绑在一起然后从塔上丢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两个物体之间的绳子会被拉直。这时轻的物体对重物会产生一个阻力,使得下落速度变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两个物体绑在一起以后的质量应该比任意一个单独的物体都大,那么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应该最快。这个矛盾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
    
    解读:
    
    这个思想实验帮助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无论物体的质量,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引用完毕。
  
  
  das曰:
  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一个思想实验,一根手指头都不用动一动,就击败了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错了。
  
  其他无话可说。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七).猴子和打字机(Monkeys and Typewriters)
    
  
  引用:
    另一个在流行文化中占了很大分量的思想实验是“无限猴子定理”,也叫做“猴子和打字机”实验。定理的内容是,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的打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猴子和打字机的设想在20世纪初被法国数学家Emile Borel推广,但其基本思想——无数多的人员和无数多的时间能产生任何/所有东西——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解读:
    
    简单来说,“猴子和打字机”定理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达到的宽度。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重现的,但这并没有阻止某些人的尝试:2003年,一家英国动物园的科学家们“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引用完毕。
 
  Das曰:
  二十年前第一次看到这个思想试验,是在一个日本人写的小册子里。名字忘了,是《五角丛书》中的一本。十年前翻箱倒柜找这本小册子,未果。谁如果保存着二十年前那本五角丛书的话,不妨转让给das,你五毛钱买的,我出一枚袁大头,或者一个紫砂壶也行。

  不需要无限多个猴子,不需要无限长的时间,房间里放一台打字机,然后关一只猴子进去,猴子碰巧也会跳到打字机上,碰巧也会打出几个字母,有人计算过,假以2000亿年,从概率上讲,猴子会打出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
  这道理很简单:猴子随意踩踏打字机,总会打出一些字母,这些字母随意组合,只要字母足够多,总会有一些单词,只要单词足够多,总会有一些句子,只要句子足够多,总会有一些有意义的句子,有意义的句子足够多,总会有一首诗,诗足够多,总会有一首十四行诗,十四行诗足够多,总会有一首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摸一样。
  
  这道理简单明了,就是一些概率和排列组合的简单计算。
  
  但是我有一点想不通,猴子比大自然聪明多了,人体比十四行诗复杂多了,猴子胡蒙瞎碰,打一首十四行诗都要2000亿年,大自然胡蒙瞎碰,打造个人体却只用了50亿年。究竟是我疯了,还是达尔文疯了?
  
  现在还不清楚,反正两个人总有一个疯了。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八)中文房间(The Chinese Room)
  
  引用: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随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根据Searle,房间中的人可以使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Searle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解读:
    
    Searle创造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来反驳电脑和其他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思考的观点。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他不能够用中文思考。但因为他拥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至可以让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以为他能流利的说中文。根据Searle,电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它们无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们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
  引用完毕。
  “中文房间”问题足够著名,这是塞尔为了反击图灵设计的一个思想实验。
  机器可以有思想吗?这是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问题。图灵问:“有思想”是什么意思?我说它有思想,你不承认怎么办?我们怎么判断一台机器是不是有思想?
  于是图灵设计了一个“图灵测试”,图灵认为这是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如果机器通过了这个测试,我们就应当承认它有思想。
  图灵测试是这样的:把一个等待测试的计算机和一个思维正常的人分别关在两间屋子里,然后让你提问题,你通过提问,通过分析机器和人对你的问题的回答来想办法区分哪一个是机器,哪一个是人。如果你无法区分,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就证明这台机器和人一样具有思维,有思想——这是一台会思考的机器。
  
  塞尔用中文房间这个思想试验反击图灵——事实上这确实彻底击溃了图灵。
  中文房间应当这样说才是正确的:一个不懂中文的人(西方人认为中文就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如果他认为你的话难以理解,就会说:你说的简直就是中文!)被关在一间封闭的屋子里,屋里有一个完整的中文对照表——任何一个中文句子都对应一个其他的句子,事实上对应的那个句子是前一个句子的答案。你可以用中文向这个人提问,问题写在一张纸条上传给这个人,这个人只要查找对照表,找到对应的中文句子传出来就行了。那么,这个完全不懂中文的人,确实像一个精通中文的一样回答一切中文问题,但是他丝毫不“知道”任何一句话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有人提出了更强烈的反击:把爱因斯坦对任何一个问题的回答汇编成一本书,那么你拿任何一个问题去问爱因斯坦,与翻着本书会得到同样的答案,现在我们能说这本书像爱因斯坦一样会思考吗?
  
  所以转了一大圈,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重新审视前面说过的第二个悖论——空地上的奶牛,要重新审视柏拉图的JTB:什么是“知道”?“知道”是什么意思?

就像欧几里得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公理是不能证明的,最基本的概念也是不能定义的。你定义一个概念必须使用其他概念,如果你的定义是合理的、适当的,而不是胡扯蛋,那就要求你使用的概念比被定义的概念更基本。“知道”这样的概念就像“时间”,你不问我,我仿佛完全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要求给出一个定义,世界上却没有人做得到。
  按照郭伦凯郭尔的观点:对于那些最近本的概念,你不能定义,但是你可以举例说明。我们刚刚诞生的时候脑袋里没有任何概念,也就不能定义任何东西,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形成概念,靠的就是具体的事例。定义能够很好地形成概念,举例也行——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有人认为我只要看见一件东西我就会知道,那么你要面临以下的困难:
  镜子里反映了一只手机的影像,但是镜子并不知道那里有一只手机。
  手机的影像反映到我的眼睛了——这与反映到镜子里没有任何区别——然后变成电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里,这时候我就知道了这里有一只手机。
  问题是:手机的影像反映到摄像机里,然后变成电信号传导到电视机里,电视机为什么不知道那里有一只手机?
  
  下面的问题更尖锐:
  假如我像流行小说中说的一样穿越时空跑到秦朝,我拿着手机给秦始皇看:“大王,你看这是什么?”秦始皇会怎么回答?
  “我不知道。”
  秦始皇明明亲眼看见了手机,他为什么“不知道”呢?
  
  Das曰:除非你脑袋里头首先有必要的相关知识、概念,并且能够使用这些知识、概念对感觉到的事实、现象、真理进行分类整理、分析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否则你不可能“知道”任何东西。
  显然这是康德的观点,但是这不是康德发明的。柏拉图就是这样说的,不可思议的是这观点竟然得到他的徒弟亚里士多德的赞同——这是很不寻常的事。亚里士多德整天扯着喉咙高喊:“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只要是柏拉图说的,亚里士多德总要踩上几脚。亚里士多德不可能轻易同意柏拉图的观点,如果他同意了,那肯定是不得不接受。亚里士多德何许人也?当然,我不反对你挑战亚里士多德挑战不了的东西——你虽然没有亚里士多德聪明,毕竟比他有知识的多。
  
  现在我们来看看秦始皇为什么“不知道”:秦始皇脑袋里没有“手机”这个概念,没有关于手机的相关知识,所以他看见一只手机,也不知道这是手机。秦始皇有“物体”、“东西”的概念,他知道这是一个硬的、长方体的东西,但是他不知道把手机这个东西归为“东西”下边的哪一个分类,更不知道它的性质、特点和用途,所以,秦始皇“不知道”手机是什么。
  
  总之,一台计算机无论多么先进,它没有概念、没有知识,它不可能“知道”任何东西,当然永远不可能思考。小孩刚出生的时候脑袋里也没有任何概念和知识,但是他却能够自己形成基本的概念和知识,这一切是怎么可能的?不知道!柏拉图说他生前在绝对的世界中拥有绝对的知识,出生以后他能够隐隐约约地回忆出一些来——这显然是胡扯蛋;康德说这些知识是与生俱来的,不依赖任何经验——这显然是废话,和不说没有什么区别。你非要问这些知识是哪里来的,那么请你参阅das的《童言无忌——我是谁》系列。这篇文章还没有写完,所以没有人完全“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刚出生的小孩能够在没有任何知识和概念的前提下形成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概念,人类其他一切知识都建立在这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这是一个事实。我们虽然知道这个事实、这个真理,但是我们不知道这是通过什么方法和途径怎样完成的,因而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强人工智能的梦想可以到此为止了。你要想让电脑思考,必须给它建立概念和知识;你要想给它建立概念和知识,它必须首先拥有基本的概念和知识,这些基本的知识它只能自己建立起来,你不能给与它——正如你不能给与一个小孩和一只猫。你要想让电脑自己建立基本知识,必须首先明白小孩是怎样完成这一切的,要明白这一切需要什么前提和条件,然后才能考虑把这一切移植到电脑上是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现在我们连小孩怎样建立基本概念都一无所知,谈论强人工智能无异于痴人说梦。

十个著名悖论的最终解答(九)薛定锷的猫(Schrodinger’s Cat)
    
  
  引用
    薛定锷的猫最早由物理学家薛定锷提出,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其内容是:一只猫、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气一起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一个小时。在一个小时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几率为50%。如果衰变,那么一个连接在盖革计数器上的锤子就会被触发,并打碎瓶子,释放毒气,杀死猫。因为这件事会否发生的概率相等,薛定锷认为在盒子被打开前,盒子中的猫被认为是既死又活的。
    
    解读:
    
    简而言之,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因为事件发生时不存在观察者,盒子里的猫同时存在在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中(既死又活)。薛定锷最早提出这个实验是在回复一篇讨论量子态叠加的文章时。薛定锷的猫同时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多么令人无法理解。这个思想实验因其复杂性而臭名昭著,同时也启发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最奇异的就属“多重世界”假说,这个假说表示有一只死猫和一只活猫,两只猫存在在不同的宇宙之中,并且永远不会有交集。
    引用完毕
  
  
  
  Das在很多帖子里多次谈到薛定谔的猫,这个悖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薛定谔的猫和麦克斯韦的妖并列为科学史上的两大奇观。不同的是麦克斯韦的妖是一个已经解决的问题,薛定谔的猫至今仍悬而未决。有人说薛定谔猫态在介观尺度早已实现了,有人说哥本哈根解释早已崩溃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多人不愿意介入这场争论——尽管这是现阶段人类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不是他们不感兴趣,而是他们根本不愿意花费数年的生命去搞清楚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Das曾经立志要让毫不懂得量子力学的人在二十分钟之内了解薛定谔的猫,可是我失败了。失败了不要紧,我们从头再来。这一次das不再用现实世界中的例子来比喻,而是用一个如假包换的量子力学的真实事例来说明:
  氦原子在元素周期表里排在第二位,它有两个电子。两个电子处于同一个能级,两个电子都在第一层(K层),——按照传统的说法:它们处在同一个轨道上。按照量子力学的说法,这两个电子的“轨道波函数”完全一样——是“对称的”,你别管轨道波函数是什么意思,它就是一个函数,描述电子在轨道上的运动状态。完全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光有“轨道波函数”还不行,电子还有一个内在的性质——自旋,用“自旋态”来描述,自旋态不是朝上就是朝下。
  量子力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说的是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轨道和自旋完全一样的电子(不仅是电子)。如果它们轨道一样——“轨道波函数”一样,“轨道波函数”是对称的,自旋就肯定不一样,自旋肯定“反对称”。
  “反对称”是什么意思?
  反对称在数学上十分清晰,十分容易理解,但是它的物理意义却没有人说的清楚。氦原子中的这两个电子由一个波函数描述,假如把这两个电子相互替换,替换以后这两个电子组成的系统又有一个波函数描述;如果这两个波函数是一样的,那么这两个电子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称”的;如果这两个波函数符号相反——它们的相位因子(你不用管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一个是+1,一个是-1,那么这两个电子之间的关系就是“反对称”。不相容原理要求氦原子中的这两个电子必须是反对称的。
  用我们的笨脑子来考虑,这两个电子自旋不是朝上就是朝下,有四种可能性:A上B下;A下B上;A上B上;A下B下。后来两种肯定不行,两个电子自旋状态完全一样;问题是前两种一样不符合要求。如果是A上B下,A、B互换,就成了A下B上。还记得我们在“特修斯之船”中说过的量子力学的全同原理——所有的电子性质都完全一样,A上B下与A下B上没有任何区别,这不符合反对称的要求。
  所有四种可能性都不符合要求,现在怎么办?要么说清楚这件事,要么放弃量子力学。量子力学这样解释这件事儿:
  这两个电子的自旋肯定一个朝上,一个朝下,但是我们不能明确指出具体哪一个朝上,此时,两个电子不是明确地处于A上B下或者A下B上的状态,而是出于二者的“叠加”状态、“纠缠”状态,用数学表示出来就是:R=1/根号2(A上B下一A下B上)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状态。这时候你将A、B互换,就成了:Q=1/根号2(A下B上一A上B下)=-1/根号2(A上B下一A下B上)=-R,这就出现了-1的相位因子,符合了“反对称”的要求。

狄拉克说:“量子力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现在我倾向于认为,量子力学的主要特征不是不对易代数,而是波函数(概率幅、几率幅)的存在,波函数的模方是观测到某个量的概率,但此外还有个相位,它是模为1的数,其变化不影响模方,但此相位是极其重要的,它是所有干涉现象的根源,而其物理含义极其隐晦难解。”
  
  “纠缠态”、“叠加态”真的存在吗?或者仅仅是数学对我们不了解的原因给与了近似的描述?
  很少有人否认存在一个不依赖我们观察的客观物理世界。我们希望对这个奇怪的世界有一个清晰的解释,并且希望这解释不依赖超自然的前提、本身不包含矛盾。在没有人观察的时候,薛定谔的“魔鬼箱子”里粒子到底衰变了还是没有衰变?按照人类现有的逻辑思维方式:它要么衰变了,要么没有衰变——二者必居其一。但是这不符合量子力学的基本要求,如果真的二者必居其一,量子力学就无法解释双缝干涉实验;按照量子力学的要求,你必须认为这个粒子既没有衰变,也不是“没衰变”,而是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这两种状态的“叠加状态”。问题是这种状态不仅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要命的是这根本就是不可想象的——无论你想象力多么发达,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既衰变了同时又没有衰变”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状态。就算我们从来没见过粒子,我们不能想象粒子奇怪的行为,但是我们见过猫——薛定谔的猫处于“既死又活、既不死又不活”的状态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要你不去追问数学公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量子力学就没有什么问题。其中的数学推导过程简单、优美而又清晰,费曼非常简洁地揭示了量子力学的基本方法:在量子力学中,一个“事件”,就是一套初始条件和终止条件——不多也不少。(就das的阅读范围来看,这句话应当是爱因斯坦原创。)
  电子从电子枪出发,经过小孔到达检测器,这就是一个事件A。这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由一个数的平方决定——这个数就是薛定谔方程中的波函数Pis,事件A发生的概率就是PisA平方。如果事件发生的方式不止一种(电子枪与检测器之间不止有一个孔——比如两个孔同时打开,事件A的发生就存在两种可能的方式:电子通过这个孔或者通过那个孔到达检测器。)事件A以任一可能的方式发生的概率(通过这个孔或者那个孔到达检测器的概率)为Pis1、Pis2,那么事件A真正发生的概率就是PisA平方=(Pis1+Pis2)平方=Pis1平方+Pis2平方+2Pis1Pis2。你非要问这个电子究竟通过了哪个孔,量子力学只能告诉你:我们不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这一个电子似乎同时经过了了两个孔,而且我们不知道“某种意义”意味着什么。初始条件和终止条件就是一个事件的全部,给定了初始条件:一个电子从电子枪出发,有可能经过了两个孔到达检测器,经过每一个孔到达检测器的概率为Pis1、Pis2,那么量子力学就能够告诉你终止条件:PisA平方=(Pis1+Pis2)平方=Pis1平方+Pis2平方+2Pis1Pis2。2Pis1Pis2是干涉项,它导致了干涉条纹的发生。这就是事件A的全部,你问这个电子究竟通过了哪一个孔,这既不是初始条件,也不是终止条件,所以这根本就不是事件A的一部分。
  
  如果你在小孔中做一次观察——看一看究竟哪一种可能性实际上发生了,而且确实被你看到了电子通过哪一个孔,那么事件A就不再是一个事件,而是两个事件:电子从电子枪出发到达小孔1并且被你观测到,这是一个事件;电子从小孔1被你观测到至电子到达检测器被你观测到,这又是一个事件,如果电子通过小孔1被你观测到,然后到达检测器的概率为Pis1,电子通过小孔2被你观测到,然后到达检测器的概率为Pis2,那么事件A(电子到达检测器)发生的概率就是:PisA平方=Pis1平方+Pis2平方,这里没有干涉项2Pis1Pis2,也就没有干涉条纹。
  
  只要你不问其中的含义,这些数学公式清晰简明,论证有力,量子力学不存在任何问题。你非要问这个奇怪的世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我们不观察或者观察不到——我们不知道电子通过了哪一个孔,PisA平方就等于(Pis1+Pis2)平方=Pis1平方+Pis2平方+2Pis1Pis2。我们只要观测到了或者知道了电子经过了哪一个孔,PisA平方就变成了Pis1平方+Pis2平方,这一切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这样?及时聪明绝顶如费曼,也不得不回答:我们不知道。
  
  电子的行为为什么和我们知道不知道有关?我们知道不知道如何改变电子的行为?什么是“知道”?“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们又要回到那个老问题,我们曾经在“空地上的奶牛”和“中文房间”两个问题的讨论中认真反复地对待这个问题,现在看来什么是“知道”远比我们已经讨论的重要得多、复杂得多。
  
  但是乐观主义者认为没有什么难题能够阻止聪明的脑袋,让我们抖擞精神,从头来过

10.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
没有比所谓的“缸中的大脑”假说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了。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拟环境?

友情提醒: 如果你看到这里 证明你已经看完了 申明 此文是网上一字不差的扒下来的 没有任何修改 不是怕您笑 楼主自己都没看完呢 只是提醒大家 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但不要过于激进 不要带有任何感情和攻击色彩 没有这个必要 不说大道理了 任何爆点 源于争论 激烈的争论 鼓励大家提出不同的意见 但不要互相攻击 即使你攻击楼主 楼主绝不会回复 希望大家都能心平气和的 谢谢大家

公平中国——开启未来十年新奇迹的钥匙

目录

自 序

第一章 中国到了患不均的时代吗?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中国到了患不均的时代吗?
为什么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远?
公正何以必要?
应进行收入再分配吗?
正确出路:市场化改革

第二章 农村
包产到户
乡镇企业
农民工
新农村建设
土地制度是根本

第三章 义务教育
贵且恼人
小题大做
政府缺位

第四章 高考
现代科举
分省录取和自主命题
110% 投档
志愿填报
高考移民
自主招生

第五章 大学
只剩下大楼
行政化
教师
学生

第六章 养老
为什么要强制养老?
碎片化的养老体系
低替代率与个人空账
出路何在?

第七章 医疗
方向错误的“旧医改”
看病非私事
美国医改的启示
公立医院的腐败
新医改

第八章 住房
房价为什么高?
房产税
政府的责任
中国房地产有泡沫吗?
中国房地产的前景

第九章 食品安全
典型性事件:毒奶粉、地沟油和瘦肉精
恶化了的环境
竞争出下策
形同虚设的监管
特权
容忍恶的文化
不能与不为

第十章 慈善
中国的慈善文化
富豪为什么不捐献?
中国慈善事业如何进步?

第十一章 税
无权利,不纳税
中国的税负重不重?
中国不该税负重
中国税改的方向

第十二章 公共预算
看不懂的中国预算
“三公”
预算中的民主

第十三章 央企
央企:利维坦
央企的必要性
央企如何赚钱?
央企的利润何处去?
央企的社会责任:不与民争利

第十四章 外汇储备
过于庞大的外汇储备
顺差情结
中投的业绩
把外汇储备分给老百姓?
贸易平衡是上策

第十五章 计划生育
感谢超生
人口环境的变化
养老的挑战
杞人忧天
日本和俄罗斯的教训
马寅初是错的?

参考文献
致谢

“30多年来,虽有短期的停顿和反复,但总体上中国进步巨大。如果总结一下中国进步的原因,可以罗列一大堆理由。但是,在我看来,无非就是一条:自由。改革的本质是尊重个人,给个人自由的空间。”

  “尊重个人利益不但表现在农村承包制,也表现在允许农民进城、参加高考、出国定居、发展非公经济、自由职业者大量涌现,等等。国家和人的的面貌因此大变,中国人从未如此与世界接近。这种尊重获得了巨大回报,解决了最大人口国家的吃饭问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力增强,等等。”

  “尊重个人利益是过去30年我们做的最正确的事情。”

  “但是,中国的改革是渐进式的,不是推倒重来的激进式的。渐进符合中国人的中庸性格,也有其优点,还可能是保证某些改革举措成功的必要条件。但是,也必须承认,渐进式改革也是有瑕疵,甚至有很大缺陷的。如果说,过去30年,我们做得不够好,或者不对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给个人的空间还不够多,改革还不彻底。”

  “最严重的是,在尊重所有人取得进步的同时,整个制度似乎对于某些人、某些利益集团,更加尊重,或者说尊重是有等差的,不是不偏不倚的。某些人、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似乎得到了更大的尊重,更优厚的对待。当改革碰到他们的抵抗时,往往会自动停下来。”

  “中国已经迎来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主要不是替代而是互相促进的关系。即便仅仅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消除特权,继续推进社会公平,也是必需和值得的。公平和效率,是同一事情的两个方面。”

  “自由主义经济学大师冯?米塞斯(1881—1973)曾断言:要么社会主义,要么市场经济。因此,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为了实现这个崇高的目标,我们最需要的是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突破思想意识上的羁绊,才能为改革提供新的动力和空间,突破人为的限制。”

  “而以公平权利为突破口来加速或重启改革,则是最自然、最恰当的选择。这样的改革,一定会得到全体人民的支持,而有了这样的支持,所有的困难,便不在话下。”

  “30多年来,我们在没有给所有人平等权利的条件下,已经走了很久,其能取得的成绩已经是奇迹,已经接近极限。在人口红利、改革的制度红利都趋于消失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在这种不正常条件下还能创造奇迹。只有平等的制度安排,才能产生新的制度红利,为市场经济开辟新的道路,带来新的、更大的奇迹。因此,本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是为平等而平等,而是公平,是开启中国新时代的总钥匙。”

陈志武:社会如何应对贫富差距问题

FT中文网发表了一篇世界灵敏度创始人赵灵敏对知名经济学家陈志武的采访。在采访中,陈志武从当下的热点贸易冲突出发,谈到了应该如何应对贫富差距问题。

首先,陈志武教授说,特朗普对中国和欧盟国家大幅提高关税,其实有历史背景。在20世纪上半叶就出现过同样的情况。1918年时,美国的平均关税不到20%,之后就开始陆续提高关税,到1929年升到28%左右。然后,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再度抬高关税,从执行角度看,平均税率可以达到57.3%。美国的做法也引发了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并且收到了34份其他国家的正式抗议。全球贸易量因此下降了三分之一左右,美国对外贸易也下降了30%。

陈志武教授分析说,特朗普和他周围的人可能认为,这种高关税让美国的产业得到了更多保护,也为美国在二战之后的超级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因此,他们想要故技重施。

其次,美国国内的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结构变化,被认为是特朗普总统政策的民意基础。那么,贫富差距扩大是怎么出现的呢?

陈志武教授引用了一篇《自然》杂志的论文说:贫富差距扩大可能是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必然结果。2017年12月,18位考古学家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对全球63个考古遗址的考察,得出一个结论,“从一万多年前开始到晚期农耕社会再到工业社会,每次技术创新都使得人类财富差距拉大,这是一万多年以来的大趋势。”

背后的原因是,每次技术创新,都加大了不同人之间的差距,因为每个人对新技术的掌握利用程度都不同。比如今天的科技企业家可以利用技术成为亿万富翁,同时还有人连电脑和手机都不会用,当然就不可能抓住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会。“所以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有人被进一步甩在后面,都会将不同人的收入距离拉大”。

对这个问题,陈志武的看法是,常见的通过征税和二次分配的手段没什么用,“只要财富税率低于100%,只要资产回报、资本增值速度高于劳动收入的增速,财富分配还是会往最有能力的少数人手里集中。”

政策制定者更应该做的是,调节消费分配结构。经济学中有3种不平等的维度,财富分配、收入分配和消费分配。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是在扩大,但是消费分配的差距其实是比较乐观的。因为每个人,无论贫富,消费需求差距不大。所以,陈志武建议,关键是要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基本消费需要,在这个前提下,财富差距扩大,后果就不会那么严重。

总之,经济学家陈志武认为,与其想要改变贫富差距扩大问题,不如去缩小消费差距。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