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gent

agent20180801001.jpg

专利代理人是代理他人进行专利申请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取得一定资格的人。专利代理人应具备一定的条件,经考核批准,由中国专利局发给专利代理人证书。专利代理人的具体业务大致可分为提供专利咨询、代办申请手续、维持专利有效、担任诉讼代理人等。申请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向专利局申请专利和办理其他专利事务的,应当同时提交委托书,写明委托权限。

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分类精解

【长文】可能是全网唯一一份专利代理人入门手册

agent20180605.jpg

行业现状

要入行,肯定多少要了解下行业的大致情况。也许在读到这里之前,你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我国是全球第一专利申请大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15年度报告显示:中国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美国(58.94万件)和日本(31.87万件)之和,超过110万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专利申请量破百万的国家。

不过这个数字,其实对专利代理人的实际意义不大,里面的垃圾申请数量也不在少数,倒是用来画饼和描述行业高大上还有点用,毕竟要让新人看见希望。

那么,这一行有多少从业者呢?数字说出来可能会吓死你。不是多得像街边的成都小吃,而是少得可怜。

截至2016年底,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人员达32040人,执业专利代理人14875人,除北上广三地外,执业专利代理人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这里要普及一个概念——执业专利代理人,也就是通过了专利代理人考试的代理人,并且这个资格证必须要挂靠到事务所或律所,实习期满一年,才能办理执业证。严格意义而言,必须具有执业证的人,才能真正意义上的代理专利业务,不过这个条件目前正在放开。(除了小部分在读书时把代理人资格证考下来的同学,大部分专利代理人在毕业入行的时候应该都没有这个证,一般都是在职考的。这个考试大家自行搜索下吧,这篇不涉及过多专业内容)所以,这个1万多的数字不是全国专利代理人的数量,而是具有专利代理人执业证书的人数,真正的从业者要比这个数字多。综合来看,全中国专利行业者的数量在今年应该有十几万了。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了诉讼、咨询等业务的从业者。

即便是有十几万从业者,这还是一个十分小众的职业,并且在北上广深的从业者占据了大多数。我想对于有的读者来说,如果没有这篇文章,你或许一辈子都不见得知道专利代理人这个职业。

关于行业的数字,就说这么多,毕竟对于求职个体来说,这个数字没什么参照意义,只是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小众的行业。当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这样的小众行业都很多。另外,有些媒体会把专利代理人形容成“金领”。在欧美,这个形容是真实的。在中国,这又是一个骗人的画饼说法。由于国情和各种原因,专利代理在我国形成了那种流水线作业的模式,不是外国说的那种时薪几百几千欧元美金的高端服务。中国客户不喜欢“服务费”、“时薪”这种模式,很多案子就是给一个“包干价”,从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到实审答复审查意见阶段总价都是固定的,不会根据你服务的次数给你额外支付费用。在中国干专利,与其骗自己说是“金领”,倒不如说这一行是干白领的活,拿蓝领的钱。

圈子极小的一个行当

既然这个行业这么窄,那就决定了只要你做过几年这一行,可能发现原来圈子里的这几个人互相都认识。我举个例子,周末的时候,有位前辈问我:“知道我现在在哪不?我去了XXX”这是我面试过的所。如果说这在别的行业是个巧合,在专利这行这是太正常的事情了。就那么几个好所,你面试过的,你的同事十有八九也去过。做过几年之后如果跳槽,可能面试官打个电话就知道你在上家是什么情况了。为什么?圈子太小,一个所一批出来的就那么几个人,无非就是甲在A公司当个IPR,乙在B所当部长。所以说,这一行攒点口碑很有必要。

看到这或许有人会问,这行流动性大吗?很大。仅就代理人而言,你去大多数公司做案子的流程都是一样的,内容你也决定不了(因为一般是上级给你派案子),差别无非在于一个案子的提成(各个所叫法不一样,机制差不多)、福利、自由度、工作环境等,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当然是哪里钱多去哪里。说句不好听的,待遇不行的所,新人翅膀硬了肯定是要往外飞的。当然,自带案源的那种牛人就存在资源置换的问题了,不适用上面的规则。如果你是个普通的代理人,这就是行业现状。很多代理人经历过几个所的多了去了,还有跳到最后又回到老东家的,大部分原因不是因为钱,就是因为离家近。

说到离家近,我再啰嗦两句。其他城市不了解,但在北京,代理所是以官方机构为中心分布的。什么意思?北京的代理所主要集中分布在知春路(离专利局近)、建国门(离高级法院近)、中关村(这片儿属于“后起之秀”,所多是因为高新企业多,恰好知识产权法院后来也开在那了)这几个地儿(据说偏门儿的房山、昌平也有、北京西站那也有,但不是大规模集中型,具体的面试的时候你们自然就能知道了)。如果你真的在北京面试,你会发现真是每片儿都扎堆了不少所(我真没忽悠你,北京的代理所多如牛毛,你要是铁了心要入行,不怕没人要,顶多是待遇差点)。

代理人的日常

这部分应该是所有新人最关注的内容,也会重点说。

我先给各位说说专利业务的分类。专利往大了说就是国内和涉外两大块,如果你英文不好,肯定一开始和涉外是无缘了,只能从国内案开始做,一般也就是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和答复审查意见(不过现在英语好的人越来越多,小语种才是真正有优势的涉外代理人)。涉外的话,一开始都是翻译入行,逐渐转做代理人。这部分内容网上还有一些,各位可以参考。再高端点儿的业务就是诉讼、无效、咨询之类的。当然,不少代理人的观点都是:你如果不会撰写,也做不了高端业务。这个我完全同意。撰写是个基本功,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决定了你做高端业务的难度。打个比方,写60分案子的人和写90分案子的人,往后的发展路径可能都不太一样,前者可能会转型做销售、项目经理,而后者就可以往专利律师方向走了。

我想引用我一位前辈的话来解释上面的那句话的原因——“日本的客户认人,你人好我就把案子给你。欧美客户只看专业度,所以我们做欧美案子的人,不可能手里没案子,你两年不做再去谈客户,可能就没办法和人家聊了。”从这句话你也可以看出,这一行如果你准备做下去,可能到五六十岁还是要天天研究技术方案。假如你打算就入行初期干个两三年,后面就靠嘴皮子,我劝你别入这一行,你一天都不会快乐。我接触的从业者,不管是干了10年的代理人,还是做到合伙人级别的,都是案子不离手的,讲个PPT就能轻松把钱赚了,在这行真的不存在(你要是非驳我也可以,哪一行都有大忽悠,看你愿不愿意昧着良心赚钱咯)。

专利是给理工科专业准备的这么一个行当,你没有理工科专业知识是不行的。倒不是说一定要理工科出身才能做,毕竟学艺术最后去编程的也不是没有,但是专利代理人考试的条件是对学历和专业有要求的,一般面试的时候也会通过这个初筛简历。虽然我不知道有没有文科生去做代理人的,不过起码要说服面试官你的技术理解能力是足以胜任这个职位的。

还得指出,代理人也分很多种,除了国内和涉外两个区别以外,还分你在甲方做还是乙方做。一般大企业才会有比较专业的专利部门,比如华为,这种代理人比较锻炼人,多数人都是从乙方,也就是代理机构的代理人做起,后期有人会转到甲方,这篇文章的主要视角还是乙方机构的专利代理人。

面试问啥?

说了这么多,总得上点干货。这里主要说代理机构的面试。

先说代理所对于专利领域的大致划分。一般来说,专利涉及的领域大概分生物化学类、机械类、电路类(电学硬件)、电学软件(通信可以有硬件的电信号交互和软件的信息交互,通信可以属于电学软件的行列)这几大类(参考的是孙老师和晓燕给的分类说法,这个每个所都有差异,不过落实到个人头上也顶多是所属部门的区别而已,倒是没必要过多研究这个分类,毕竟你是学物理的不会让你去做化学),有的所会把机电合在一起,因为机械的东西比较简单,加上一般都有图,理工科的一般都能看懂,所以机械类缺人的情况比较少,基本各部门能临时拉来做机械的案子。对了,计算机类专利通常也归属在电学下面。另外,代理所一般按照国内和涉外两大块,再加个前缀就是国内电学、涉外电学、国内化学、涉外化学……你们看招聘广告上也基本都是这样写的。(解释:专利行内几种案子的叫法——内内:国内申请;内外:中国申请进其他国家;外内:外国申请进中国;其实外外也应该算有,比如我做过的:意大利申请进台湾,但是找的我们所做翻译,算是比较特殊的案子,等于有三家代理机构做了同一个案子。)

这一行的学历门槛基本是硕士起步(据说在大城市门槛高,其他城市是本科生多……但是我接触的做业务的人里没有一个本科生)。由于我是涉外代理人身份入的行,我就先说说涉外的面试。这个岗位一般要求英语成绩,所以海归的简历一般更容易过,因为大家出国基本都考了雅思托福。去面试一般会先笔试再面试。笔试考的内容就是翻译,翻译时间1到2个小时左右,主要就是看你在短时间内的对技术方案的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有的所只考英译中,有的所中英互译都考。反正我觉得这两个东西都没什么好突击的,如果学计算机的,给你个纯电路的,你也有可能懵逼;写作文通篇病句的应该也和此行业无缘。(可能看到这,有些人已经打算关闭窗口了,但这就是事实,这一行文字表达能力不够是活不下去的。)如果是新人入行,一般不会给你权利要求来翻,因为翻译完的结果会让考官很郁闷,内容有文献、说明书摘要、说明书内容,基本都是比较接近paper里的表达方式,翻译也不用信达雅,只要能保证把意思说明白,是中国人能看懂的汉语就够了,这笔试也就差不多了。

面试呢?面试也就随便聊聊,主要看你的情商智商、对这一行了解多少(其实大多数应届生新人基本没啥了解)、是不是坐得住(因为专利是案头工作)、适不适合公司的调调。讲真,从我个人理解,涉外这个岗位只要笔试过了,如果没给offer应该就是面试时候大家气场不和。但我前面也说了,代理所多如牛毛,何必单恋一枝花,加油吧少年。当然,涉外的笔试也是很熬人的(1-2个小时,还有变态的3-4个小时的),有的所不仅考翻译,还考四六级那种填空选择,基本一天面试两个所就是感觉身体被掏空啊,各位一定要安排好!

国内代理人的情况我了解的不多,一般的所也就是看看你的学校和专业,聊聊之前做过的项目、工作,了解下你对专利的认识,据说有的所是有什么中文病句改错题的,也有考查英文能力的(即便你的定位是国内代理人)、还有考行政测试的(黑人问号?)……我打听了一下,各个所国内代理人的面试内容和流程各有特色,没有一定之规,不像涉外主要就是考察英语能力和翻译水平,但是你文字表达能力和理解力不行你肯定就不能来这行凑热闹了。另外,大的规矩和所有行业都一样,一线所不缺排着队来面试的人,所以海归、985、211肯定更有背景优势,起码不至于死在简历环节。但总的来说,做国内代理人入行相对比较简单,因为这个行业还是缺人。尤其是电路、通信、软件的代理人及其缺乏。

国内代理人的情况拿到了一些独家资料,以下为晓燕提供:

国内代理人笔试直接抛给你一个技术交底书,让你整理一个技术方案,主要考察总结概括的能力。

面试主要考察沟通能力和抗压能力,由于这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客户至上,如何完成与客户的沟通很重要。比如与发明人沟通技术方案、沟通答复思路;再比如与发明人沟通申请需求也很重要。对于抗压能力的要求就要结合专利代理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棘手的期限问题来解释了。由于专利申请会有一定的周期性,所以对于期限的要求就像是设置好倒计时的定时炸弹一样的,要时刻把握客户的心理状态,如果耽误的时间长了接到客户的催稿电话或催稿邮件就不好了呢。

针对面试,我也写了一篇,请戳【面试指南】手把手教你挑选靠谱专利代理所

工作干点啥?
涉外(基本都是从外内做起)的面试模式比较接近工作模式,就是把纸笔翻译变成了用电脑打字,除了翻译还会写邮件,基本都是笔头工作,偶尔会涉及给审查员打电话的情况;国内的工作内容是把技术交底书写成申请文件,答OA,或者回答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工作方式就是对着电脑打字,加上给发明人和IPR打电话。(董老师的概括:涉外就是翻译-校对-和外所邮件联系;内内:和发明人、IPR、审查员沟通-撰写/答OA-审核)

晓燕又提供了国内代理人日常工作的独家资料:

这样来说吧,国内专利代理人的工作有两大块:撰写新申请和答复审查意见。

第一,撰写新申请。

撰写新申请的大致流程为:拿到发明人给的技术交底书,找度娘(维基百科、各大学术网站、图书馆等公共资源)理解技术方案,有其他不理解的需要补充的内容,在第一时间联系发明人(第一时间很重要,给发明人吃一颗定心丸,告诉他我在全心全意处理你的案子)。在理解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检索,获取一些现有技术(包括学术论文、已经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等)。整理思路准备撰写,可以先构架要求权利的那一部分内容,叫做权利要求书。对于权利要求书又可以进行反复的推敲,不断的修改、上位概括。以撰写好的权利要求书为框架,结合技术交底书和现有技术撰写说明书。说明书就是将权利要求书丰满起来、连贯起来。撰写说明书时也可以理解为看图说话,可以事无巨细的对每一个特征进行描述。好的说明书应该让阅读者能够清楚的知道这篇申请文件中的所有可行的技术方案,阅读起来应该很顺畅,没有任何的障碍。)

第二,答复审查意见。

答复审查意见俗称答OA,与撰写相类似,不过答OA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审查意见进行答复。拿到一个答OA的任务时,可以首先阅读审查意见通知书(就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审查员下发的评述这篇专利申请文件可否授权的一份文件)。找到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提到的对比文件,然后又是理解技术方案……(说到理解技术方案就心累,每一份文件的技术方案都不相同,有的跨领域的技术方案根部完全看不懂,每天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很多。如果是在企业做IPR会相对较容易一些,因为企业的专业知识可能较为专一,实在不懂的还可以请教研发人员)。扯太远了,当理解清楚技术方案以后,就可以找区别,准备撰写答复思路了。如果自己找不到区别点还是需要请教发明人的,又用到了代理人的沟通能力。当然了,在答OA时也会有一些模板套路之类的东西,入行以后可以慢慢学。

以上,撰写新申请和答复审查意见之间有一个共同点,也是专利代理工作的核心:以理解技术方案为基础和前提,只有正确理解技术方案,正确理解对比文件(也就是现有技术)才能写出区别、答出区别,才能使专利申请文件得到授权。

工作的流程就是撰写/翻译,然后给审核老师,老师给你批注,拿回去改。之前所的流程是先写权利要求,审核过了开始写说明书(权利要求和说明书这个要解释又得花几百字,各位可以搜搜都是什么东西,因为说明书是基于权利要求的,所以权利要求很重要,审核很严格,改得好后面说明书也好写。)。翻译的修改会少一些,有时候需要看校对完的结果自己总结;撰写的话,我记得看到过改了20个版本的案子,感受一下心理阴影面积……但是这个过程非常有助于你的提高,我记得卉姐几乎是手把手带着我写了第一个案子的权利要求,可算是把万脸懵逼的我变成了千脸蒙蔽,知道写案子是怎么回事了。(我是做涉外的为啥还去撰写了?这个又是个几万字的问题)作为过来人我得告诉新人,形式上的错误(错别字、病句、标点、没有引用基础等等)能少犯就少犯吧,审核老师那么忙,还给你改这个,脾气差的真得把你给骂哭了。关于骂哭这事,不是开玩笑,我是真听说过。当然我经历的这几个老师非常非常耐心,专业度也非常非常高,我给人家气哭才是真的。

另外,网上有个论调“做专利能外不内”,也就是说能做涉外就别做国内案,因为涉外算是事少钱多,案子的难度和你的英语水平决定了处理速度和质量,不需要和客户频繁联络。但一方面就是纯做外内案(就是外国申请进中国,翻译的活占了一大半)会让你成为一个局限性很大的代理人,机器翻译越发达,你越可能丢掉自己的饭碗。如果你真的有心从事专利,撰写是早晚要接触的业务,你可以不写精品案,但是不会撰写的代理人是无法在代理人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的。虽然我现在不做专利了,我仍然感觉到写了一个案子之后再翻译和没写之前翻译的视角有天壤之别,当然也对“能外不内”这话有了多么痛的领悟!

有的喜欢把专利代理人说成一个纯文案的工作,其实那真属于外行人说的话。行内人对于专利代理人的评价是非常锻炼综合能力,尤其是国内代理人,给客户电话的措辞很重要。你们看看10年代理人怎么处理这些,再看看做了1年的怎么处理,就知道这一行除了要懂技术,不懂点人情世故也不好混。例子不举了,做乙方的都知道我这话什么意思。假如你以为这工作和研发一样,那就理解错了,内容不比研发简单,形式不如研发单纯,挣得还不如研发多。那还来做什么?一个是喜欢,二来你情商不会变得像有的研发那么低。

用原来同事的一句话描述下代理人的状态——“以前工作(他转行到专利的)同事离职都会吃顿饭,现在大家每天闷头,有的同事没说过话就离职了。”

这一行需要同事之间交流的地方很少,更没有那种动不动就“开个组会”、“讨论一下”的工作气氛。因为一个人负责一个案子到底,这个技术方案你不懂可以问,但不会有人替你弄懂,更不会有人替你写案子。为什么?说句不好听的,提成制的工作,这钱算谁的?这可不是程序员team,一个女测试能有8个男程序员围着指导你。如果你之前有很强的依赖他人工作或者teamwork的习惯,慎入此行,因为实在是“孤独寂寞冷”。当然,好的公司也会有培训和分享,但主要是针对案子中出现的问题,还是基于技术方案,你要是渴望“头脑风暴”这种style,就别来做专利了。

不过这也不代表同事之间没有交流了。换个角度想,你们的交流真的很纯粹。这一行女孩子偏多,成家有孩子的偏多,大家闲着聊天还真是家长里短,没人说工作,生活氛围很浓。而且这一行部分公司是7.5小时工作制,除了急案,加班没有额外补助,请假也不难。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结婚生娃后选择转行的原因,因为它允许你有时间兼顾家庭,高度独立性工作也允许你把娃哄睡之后再在家加班2个小时,即使怀孕生子也不会严重影响工作,有一部分公司支持在家办公。不过这不意味着你就不需要加班了,一般很多时候加班还是比较严重的,而且由于期限的原因,这一行从来没有提前放假一说。所以干完这一行,我也有个后遗症,干啥事都喜欢问个期限,但是很多行业是没有期限一说的,只有更完美。专利不一样。

说了这么多,你也看出来了,要是太年轻的小朋友做这一行,初期多少会有点不适应。再多句嘴,这行普遍年龄都是30-35之间的“中年人”,比如我去面试过的一家,HR说“我们团队平均年龄还是很年轻的,只有33岁。”如果你渴望那种特别闹腾,特别时尚,特别互联网的工作氛围,千万别来代理公司,得闷死你!(还有的代理所要求穿正装呢,你还不得烦得要命。)你要是还想着那种特别high的团建,估计又得有盆冷水泼下来,有家有娃的人这时候最喜欢请假,原因大家都理解。所以,这一行不适合那种特活分,起码是工作中特别热衷于交流的年轻人。(不过这个情况也逐渐在改观,毕竟越来越多90后进入行业,风气会不一样,很多公司也希望年轻化。但普遍情况还是沉闷一点的工作气氛,毕竟工作内容性质就那样了,而且行业多半是结婚成家的人,精力有限。)

我还得强调一个不争的事实——专利没有回头路。做了专利,你就基本干不了别的了,只能在知识产权界混了。有的行业是越做越宽,最后能成为全面手,有的行业越做越窄,只能往精深了做。专利是后者,你在这行学的知识,工作的模式流程,大多数行业都用不上,想转行就是从零开始。如果在入行初期发现不适合自己,果断退出。如果耗个两三年再转,时间成本太大。(研究生毕业24岁左右,27岁转行做什么呢?3年不碰技术,应该已经做不了了。其他非技术类岗位很多都是本科生入行,已经比你多了好几年工作经验,竞争力何在?)

薪资怎么算?
上面都说了这么多了,现在咱们就谈点最最最实在的问题——money!这一行是底薪+提成制,干多少活拿多少钱,加班多的一般也拿钱多。涉外的底薪基本是5000左右,翻译提成是按字数算,英译中90-110元/千字,中译英120元/千字,答OA一通500左右(这个价格每个所也不一样,仅供参考)。有的所底薪设置很高,但有几万字的基础工作量,超过了才有提成,入职之前请问好。国内撰写底薪低,一般3000-5000元,每个案子提成也不一样(决定提成的因素:代理人级别、案件难度、客户资金、公司制度等),由于国内撰写上手比较慢,都是师傅带着写,一开始你是拿不了全额提成的,甚至提成的大多数都给了你的指导老师。没办法,改新人的案子也很累心(不过这个每个所制度不一样,不能单一而论)。另外,有的所看学历决定底薪,硕士比本科高,博士比硕士高,多读点书在这行有点用。

再多说两句,这一行一开始薪资真的不高,就那么几千块钱。如果你想找个起薪高点的工作,还是别来专利。如果你图钱多事少,那也只是相对的,这一行很要求你时间规划能力,效率低的天天加班。不过都读到硕士了,对于能力要求高也算情有可原。一句话,想挣大钱,别来做专利,很多代理人最后也就是年薪三四十万的水平了,如果你的目光是当马云思聪,去别的行当吧,这行挣得是辛苦钱,一个案子一个案子积累出的经验,你想走捷径,做人上人,不容易。

去什么所好?

与所有行业一样,新人入行肯定是去大平台比去小平台好。这行的大所就那么几个,去搜搜Top 10就知道了,有了面试机会一定去尝试。大的代理所拥有非常规范的流程和业务管理,新人初期能够培养很好的职业规范。“我们就是太惯着代理人了,案子做完就甩给流程了。”这也是一位部门主管和我讲的,听起来挺像各司其职的庞大外企。个人觉得代理人的事务本身也不少,如果再操心流程上的事情,会导致低效率和更多的加班。再说新人连案子都写不利落呢,还能兼顾得了流程?专利流程是个复杂的活儿,各种期限,各种形式审核,脑子得清楚,所以各个所的流程负责人也是个顶个的厉害,当然流程管的一塌糊涂的也有。

如果因为学校和专业没有办法进一线大所,也可以进一些非前十但是口碑和专业度极佳的所,差距可能在于现代化工具和软硬件设施上,毕竟资金有限,安慰自己先学本事吧。还有一种所业界俗称黑代理,很多大学校园里代写专利的就是这种。至于水平嘛,我同学自己写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真想问问要这代理干嘛用,价格也不是低的让人心动。我的这些老师们就算是闭上眼睛也比黑代理写的强。如果不小心被坑了,在发现的第一时间果断离开,工资少还得不到成长。北京这种黑代理应该少些,二三线城市应该是有个产业的,毕竟有企业指着专利去“骗钱”。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所的好坏呢?首先,你可以上网搜搜这家所的代理量,量大的所一般都不会太差,因为这行没有业务活不下去,没有好业务也做不起来。当然,也不是说量大的所就都很优异,疯狂拓展客户不把控案件质量的也有,对公司来说自然是希望客户越多越好,但是对代理人本身而言,做几个精品案子,比作几十上百个垃圾申请要强。另外,每个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同,搜索的时候注意专业对口。

这也是大所的好处之一。一般在大所做,接触的客户就比较固定了,也就是说你处理的一般都是同一个客户的案子,申请之间有相通相似的地方,不管是撰写和翻译都更容易上手,如果是小所可能你今天做虚拟化,明天就写机器学习了,没有连贯性。前者有利于代理人系统地深入一个领域,尤其是以后想转IPR的代理人,后者就面比较广了,能见到各种奇葩客户和申请。

我适不适合做专利?

据我观察,这一行入行的人大致分两类——应届生和研发转行的,当然还有少数各行各业“想不开”去做专利的。应届生基本是糊里糊涂地入行了,对行业不太了解,也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针对群体。我又得引用我同事的话了“一开始我也不知道专利是什么,做着做着发觉还挺喜欢的,我也不擅长和人打交道,这个工作挺适合我。”,我觉得这个描述可能适合包括专利在内的大多数看起来没那么“有激情”的工作,尤其是技术类的工种。研发转专利多半是已经对行业有所了解,而且之前研发工作也有接触过专利,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知,除了是在职业规划上的选择,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因素转行做专利的,毕竟这行可以在家加班,也不需要出差,能够满足已经有家有娃群体的需求。

文初选取了两位同学的私信。对于这两位同学我不了解,只字片语的描述也无法做出相对合适的决策。简单地说,如果真的是实在找不到其他满意工作,能进个代理所,有个好师傅带,是件不错的事情;如果仅仅是想早下班离家近,对啥工作都一般般,别做专利了,这是个苦差事,踏实考公务员进国企吧;如果是手中有研发岗和代理所的双offer,尤其是男生,建议去前者,前者有更大的视野,而且研发转专利是可行的,反过来肯定是转不回去的,别上来就挑了一条窄路走,应届生上来就做专利不适应的很多;最后还有一类人,是为了IP而生,终生要在知识产权行业奋斗的,那还说什么呢,专利向你招手呢!

至于这行的发展,可能一开始大家都有最后做成大律师的梦,但是大部分人都成了写了十几年/翻了十几年的资深代理人。有梦是好的,但是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比如有的人就是费死劲也过不了司法考试,那做律师是没戏了;有的人上台讲话都紧张,那出去谈案子不是强人所难,更别提在法庭上唇枪舌剑了。不是说做专利就一定奔着专利律师去,其实最后转型甲方IPR、咨询、项目管理等,或者就是做一个专家级代理人,都是很好的选择。律师嘛,名气大,压力也大,钱多,事情也多,走最适合自己的路就好。

我对专利有话说

写了这么多,也差不多该结束了。从上面这些字,能够看出我对专利是有感情的。单论这个行当,做专利的这帮人,我是真的喜欢——单纯、没有心机,加上我年纪又轻,哥哥姐姐们真是毫无保留地指导我,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但工作内容本身确实和我的需求不太匹配,我是涉外入的行,无奈没有业务只能做撰写的活。做涉外也不是因为我喜欢专利,只是因为我对翻译有兴趣,所以我对成为一个成熟代理人没有特别大的欲望,进步也不明显。对于我来说,一开始的职业规划是先做做看,翻译入行,如果喜欢就做代理人,不喜欢还可以转本地化,两条腿走路。但这样的职业发展和公司的需求是不匹配的,这一行出新人成长起来普遍需要2年,比很多行当要慢,因为要学的东西又多又细,真的要手把手教,师傅带一个人不是为了带跑他,而是让他为企业做贡献的。说到这,我还是得感谢孙老师,虽然直到现在孙老师还是觉得让我走“亏”了。更得对其他新人说,遇到一个像孙老师这样的好老师,你们就偷着乐去吧,教你手艺不说,还愿意因材施教,哪找去。有个观点:专利这行除了看公司,也得看代理人,找一个好的代理人有时候比选一个牛的公司靠谱。我挺赞同的。如果你是甲方,找了孙老师这种代理人,那案子除了授权后面的维权也是妥妥的。现在对于孙老师来说,有个难题就是手底下没人啊,所以各位看到这想拜孙老师为师的话,赶快联系我。(坐孙老师对面的魏老师看了之后,也要求一起征人。)

我这个案例应该也不是个例,专利初期逼走的新人不少,应该多数都是发现这行太“无聊”了。如果你还算热爱技术,又觉得自身在研发上面没天赋,可以来试试专利。“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对于代理人来说挺适用的。孙老师也给我讲过,做这行这么久,也就见过一个天生干这行的,其他的人都是慢慢磨出来的。所以别担心自己不行,只要努力绝对没问题。还是那句话,赚大钱没可能,混个小康没问题的,踏实肯干的人在这行能得到他应有的回报。

至于你是什么性格,和适不适合这行没关系,这行内向的多,话匣子也不少,只是工作本身不允许你把活泼好动的天性释放出来,这是个严肃的职业,需要你懂技术懂法条,还要与客户专业的沟通,嘻嘻哈哈也许在有的行当能够办事,但代理人身上承担着的东西里包括法律,容不得一点马虎。如果你觉得压抑,那只是你不合适,工作认真苛刻,私底下来开起玩笑没边儿的人在哪行都有。甚至恰恰是这些人,在技术理解上更快,在学习能力上更强,在写权要时范围把握的更好,在眼界上更开阔,玩的时候也更精彩。

不过在我看来,这行也有点矛盾的地方——明明接触的是最先进的技术,但行业里的人却少有去了解某个领域新闻,体验新品的积极性,甚至连工作要用的新软件新工具都难以在公司得到推行。当然一部分原因可以归结于实在太忙。更讽刺的是,明明是做知识产权的公司,用盗版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也不在少数,虽然资金是一个大问题,但这多少有点打脸。就这点来说,去大所会好很多,工具先进,人员素质高,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应该也会更大。由于这个特点,做专利的人找其他公司也多少有些阻力,毕竟你就会点office基础应用(你们可以看看这个行业多数人的PPT水平有多么惨不忍睹),别的同学可是做PPT搞PS运营公众号都能玩。不过,喜欢学习的人不管处在什么行业都不会掉队,能不能进步还是得看自身。其实每个时代淘汰的都是不愿意进步,不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新的东西不仅仅是观念、想法,还有为了实现需求而诞生的工具,看看我们的上一辈和上上辈,有40多岁还不会用智能手机的,也有七八十岁还会发朋友圈的,也许这些东西不会给他们造成工作上的困扰与阻碍,但生活中的不顺利多少也是有一些的。如果你真的觉得学习新的工具是一项负担,请把自身业务做到最精最专,这样哪怕你只会用打字软件,也能保证打出来的话句句有干货。

其实,对于专利还有很多很多值得讲的东西,不是这短短一篇文章能够说得尽道得清的。尽管我已经离开了行业,但是作为一个前从业人员,我觉得非常庆幸地认识了一群优秀的代理人,从中学到了很好的职业习惯与素养。几个星期前,小明哥说我的案子出了问题,吓了我一大跳,后来才知道是玩笑话。不过也多少责备了我退出的“太是时候”。我想,这就是跟了一个好师傅所学到的。我不怕我的案子暂时没人处理,就怕是撰写出了什么问题,让后面接受的同事不好办,给审核老师添麻烦。这样我觉得我会有些自责的,也觉得给其他人填了额外的负担。我觉得这大概是和优秀的同事共事所养成的态度。有时候大老远听见卉姐打电话,我觉得自愧不如,论经验论实力论努力论态度,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专利行业在国内还不为太多人所知,但中国真的要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成就,科技发展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这其中少不了专利的保驾护航。即便这个行业现在仍充斥着很多很多让人失望的现象,但还是有一波兢兢业业的代理人毫不怠慢地处理着自己手中的业务,心中饱含对行业的热爱,也希望中国的技术真的在国外能有一片天地。而这其中,真不能忽略了代理人的辛劳与努力。

集佳的一位老师说过“你们赶上好时候了,你们遇到的问题我们应该都遇到过。我们那时候是第一批做内外案的,什么都不会,什么都是第一次,我们问谁去啊?”说这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他眼睛里那种光,那种充满激情的目光,那种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大概只有在描述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才能出现。也正是这些人,不辞劳苦,默默地努力,把许多中国的好专利送出去。

同时,从一个企业对专利的态度,它们所提案的质量也多少能够看出这个企业的现状与发展。我处理的案子不多,但也看到了业界知名公司对专利审核的漫不经心,看到了不知名公司对于专利审核的严苛与负责,至于这两家企业谁在走下坡路,谁在上升期,时间足够就会得到证明。这也应了我说的,做几个好案子比做几百个垃圾申请来得有意义,明明没什么授权前景的案子,写起来真是不得劲啊!

最后,再次感谢这篇稿子从撰写到完成中被我各种骚扰的代理人们,还有各位老师花费时间不厌其烦地帮我指正,毕竟各位每天也有不少事务需要处理。其中,特别感谢董老师、孙老师逐字逐句阅读全文,既给出了总体布局上的一些建议,也就细节给出了批注,我采用了其中大多数的修改意见,并删去了少量专业性过强的部分,也感谢晓燕同学特意添加了国内代理人业务部分的内容,让这篇文章更加充实、有用信息更多。

虽然现在不干这行了,但仍和不少同事保持着联系,感情也是不浅,这篇文章姑且就算做我短暂代理人生涯的一个纪念吧。如果因为这篇文章“不幸”入了坑,希望若干年后你再回头看到这篇文章时能够发现它的浅薄之处,也希望你可以为这个小众的行业多贡献一些不为人知的材料给外界。

文章很长,感谢您读到这。我在此就用几句话总结本文观点:

  • 这行钱不多,事儿也不少,没点热情和责任心干着没乐趣
  • 想清楚了再入行,进去再出来成本巨大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专利不怕你笨、不怕你傻、不怕你学东西慢,就怕你不踏实不努力,肯好好干下去都会有进步和收获
  • 跟对好师傅提高得快,做人做事都能学

  • 职业规划:

1、 如果只考虑给人打工——

最舒服的一条路:一辈子涉外
最苦的一条路:一辈子国内
最有前景的一条路:内转外
最循序渐进的一条路:外转内(虽然这么走的代理人应该极少);

2、想做合伙人级别,应该都行得通,只是难易程度、时间成本和主要业务领域的区别了。

最后,劳烦各位大牛们提供了不少私货资料,大家可以看看牛人们都在看啥……无限感恩中!

公众号:

Global-IP-Update——最近更新频率低了,文章有深度,但从公号名字就能看出其内容偏涉外,但IP行业本来就是很Global的东西,井底之蛙死得快。

石话石说知识产权 ——以前北京高院的一个法官,现在是金杜的合伙人,写的还行。

张月梅的商标文——张老师以前是商评委的资深审查员,文章曾经在别的杂志连载,现在是个公众号。

IP创新赢——审协下面的一个官方号,可以看看审查员怎么玩专利的。

网站:

http://www.managingip.com/ 简称MIP,类似于经济界的The Economist那本杂志,或者科技界的Nature

https://www.easycounter.com/report/intellogist.com 全球专利检索系统的点评和交流平台

www.incopat.com 收费检索软件:合享新创,检索领域的少林,主要员工来自国内最早的检索机构东方灵盾,强局早期的审查员检索都是灵盾老板教的。

www.patsnap.com 收费检索软件:智慧芽,目前全球最大的专利检索软件服务商,斗地主里最会打麻将的,非常善于营销推广,检索系统不如她家的学院出名。

http://bbs.mysipo.com 思博论坛:专利人网上的聚集地,想入行的人强烈建议去转转,多半都被吓走了。

免费检索推荐:

佰腾、LENS、GOOGLE、DOSSIER、EPO,TAOBAO

最后在附上一些资深代理人的comments(讲真啊和他们当面聊三天三夜聊不完的):

“另外建议少看公众号,胡扯居多,有本杂志叫“知识产权”,期期都是必修功课,少看点《中国发明专利》、《中国知识产权杂志》、《中国知识产权报》之类的杂刊小报,编辑都跳槽走了,读者还傻乎乎的看。”

“这么小的圈子,没啥大V,都是勾引你来勾引我,刚入圈子不要养成崇拜权威的臭毛病,还是那句话,少读只言片语,有空读点书。”

“目前选择这行的最多专业是材料、生化找不到工作的理工科学生;妹子多,汉子少,妹子想找对象可以来。”

“现在本科生都招不到,太缺人!”

面试直通车:【面试指南】手把手教你挑选靠谱专利代理所

更多交流,欢迎留言,感谢阅读。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