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afety

safety-first-sign-sumo-icon.png

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人生最大的枷鎖

安全第一,成为专家

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来自对未来的清楚思考,而不是来自像房子、车子、证书、存款这种在别人眼里实实在在的东西。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捨不得
天道酬勤,得失平衡

【人生大升級,這才是千金難換的好機會】
【最大的投資,最明智的選擇】
正方:

  1. 提升健康和見識,雕琢性格
  2. 尋根究底,正本清源,從根源上杜絕和預防
  3. 帶領家人一起成長,升級,自此無大災大難

【善意的出發點,局限的信息及經驗】
【感謝的同時,多一種參考】
反方:

  1. 打破了連續性,身價會貶值——從來不是機會問題
  2. 脫離社會——健康和見識大升級

遠離無安全感之人
遠離負能量之人
遠離抱怨不幸福之人

No Zuo No Die
作只是表象,作背后的实质是什么?
小孩作,求关注/安全感
恋人作,求爱/安全感

安全感

安全感就是渴望稳定、安全的心理需求。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

安全感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当一个人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你不用练就一身的肌肉去保护他相反你只要给他更多的温暖与爱就行了。

首先,安全感是一种感觉、一种心理;是来自一方的表现所带给另一方的感觉;是一种让人可以放心、可以舒心、可以依靠、可以相信的言谈举止等方面表现带来的。

第二,是否能产生安全感,来自多方面的因素,有主观的和客观的。这里我们就主要谈谈主观方面。要让对方产生安全感,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相信自己。让对方相信自己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你必须在言谈举止方面能够体现出来,比如:说话要算数,说得到做得到,做不到就不要乱承诺;经常给TA说说心里话,说说你的想法,经常问候和关心一下TA的生活;无论多忙都不要不理TA,经常给TA一些惊喜;不要再对其TA(异性)太好,言谈和行动上都一样;愿意为TA改掉你的不良习惯。

第三,物质上的安全感。如果想要真正的让TA放心,你还必须具体物质上的安全感,也就是说你必须让TA感到,生活所需是不用愁的,不用担心没有钱生活,这其实是一条相当重要的因素。

家可以说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

女人需要安全感,男人同样需要安全感。

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精神层面:
当一个人在情感方面从对方身上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Ta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抵制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2.物质层面:
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那么Ta的物质要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的时候,安全感相对在下降,那么Ta便通过在精神方面追求新的替代者,来满足Ta在物质方面的安全感缺失。
情感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到,而通过婚姻这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感,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人有八个重要的安全感:

一、情感的安全感:
(1)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父母离婚或恋人分手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
(2)和所爱的人彼此深爱。丈夫出轨或妻子出轨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

二、身体的安全感:
(1)不要得病。
(2)不要伤残。

三、社会关系的安全感:
(1)不得罪人。
(2)不被人伤害。

四、法律的安全感:
(1)不犯法。
(2)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五、收入的安全感:
(1)收入满足普通生活。
(2)收入稳定。

六、福利的安全感: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七、房子的安全感:
在工作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心中才有归宿感。

八、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1)生活环境里,有超市、市场、商店、医院、公安局、公交车站等生活的配套机构。
(2)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空气质量好。

有了这八个安全感,才能安心、踏实的生活。

缺乏表现

焦虑,对事物不必要的过度担心,缺乏自信,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总是希望依靠别人,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同时,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又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有的人还会总觉得自己生病了,对死亡异常的害怕,常有以下表现:

缺乏安全感表现一:检查门锁
无论是早上出门后还是晚上入睡前,不再去检查一遍门锁是不行的:万一门虚掩着呢?万一只是撞上了门呢?万一钥匙忘了拔下来呢?万一……总之不看一下是难以放心的。

缺乏安全感表现二:坐靠里朝外的座位
独自一人进饭馆或者酒吧时,是不是马上就奔向一个比较靠里且面向门口的座位?说不清在担心什么,但是这样坐下心理踏实多了。要是只能坐门边或者背对门口,一顿饭总吃得很忐忑。

缺乏安全感表现三:打出租车坐后座
招手停车,习惯性地开后车门。不是鸡贼不想付车钱,坐副驾总跟着司机的并线、猛拐提心吊胆。可要是三个人打车都有这毛病就尴尬了。
偏方:自己开车,慢慢走慢慢拐就放心了。买不起车就骑车吧,再不就坐公共汽车,那个副驾没人能坐。

缺乏安全感表现四:经常换密码
银行密码一月一换,换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用的哪个密码了。网上银行就换得更勤了,谁叫木马黑客那么多呢?每次在网上购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密码。

缺乏安全感表现五:取钱验钞
还是跟银行有关系,按说银行的钱都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但听说偶尔也有假钞,虽说是小概率事件,不过还是得自己验验才有安全感。就是后面排了长队又取了好多钱的时候……难免招骂。

缺乏安全感表现六:开灯睡觉
这就是从小养成的毛病了。怕黑睡不着,爸妈又不能陪着睡,只好开盏小灯。一来二去毛病就改不掉了……不过长期下来电费貌似也是不小一笔开支啊。

缺乏安全感表现七:睡觉抱东西
同上,不抱个东西睡就不踏实。冬天好说抱着被子,夏天抱什么呢?抱人(偷笑)抱被子都热;空调开低温抱吧,又怕吹感冒了。安全感和凉爽不可兼得啊!

缺乏安全感表现八:家中预备应急物资
这个属于相当高级别的缺乏安全感了,防灾意识绝对强,强过了头就开始把方便面、矿泉水、医药包往家里囤,每屋都摆上,万一地震被压了就能靠这撑上十天半个月……不过家里明显感觉挤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做批发的呢。

缺乏安全感表现九:关心人事调动 
说到精神层面了,这个在金融危机时代格外突出。只要上面关于人事调动有个风吹草动,大多数小白领大白领都得提心吊胆议论纷纷,生怕自己在领导眼里是吃草不产奶的牛给裁了……当然了,现在有的黑心老板专门用这个吓唬人,可恨。

缺乏安全感表现十:渴望结婚!
恋爱一个月,“咱们结婚吧!”因为太怕这一次又无疾而终,太怕这一次对方或者自己又中途变卦,太担心种种不测于是用婚姻上把锁!不过结了不还是能离么?该变的心,该走的人,哪是一纸证书留得住的?
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十一:心里希望有个人保护你
因为经常被人欺负,或者哪怕是一次对你伤害最深的欺负,比如说被家人殴打,他心里就真的很害怕,令你不寒而栗,这时候你就真的想要找到一种被人保护的感觉,所以你就像找一个人保护,所以女生为什么要嫁给男生,有时候男生也会喜欢上男生,就是因为被保护的人希望找到可以保护自己的人。

相关研究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之中,其中研究最为详尽的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其详细分析了具有安全感和不安全感的个体的具体表现。父母在儿童形成安全感方面有重要影响,安全感与神经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精神分析理论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最早见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研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很早就注意到个体的弱小、男孩的阉割焦虑以及自卑情结对一个人成长及成人以后心理健康和神经症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弗洛伊德假定:当个体所接到的刺激超过了本身控制和释放、能量的界限时,个体就会产生一种创伤感、危险感,伴随这种创伤感、危险感出现的体验就是焦虑。由此弗洛伊德提出了“信号焦虑”、“分离焦虑”、“阉割焦虑”以及“超我的焦虑”。后来的精神分析研究者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总结出神经症症状的形成过程,认为由于现实冲突的无法解决而产生焦虑情绪,进而退行到幼年的某种行为中,以期得到某种安慰、平衡。换句话说,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冲突、焦虑、防御机制等都是由个人幼年及成年阶段某种欲望的控制与满足方面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Erich Fromm)非常重视家庭环境对儿童人格的重要影响,在人格形成方面弗洛姆也主张儿童人格的形成复演着人类心理的发展过程。在幼年时期,儿童完全依赖父母,父母给儿童施加种种界限和禁忌。此时的儿童虽然没有自由,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变得越来越独立,同父母的联系日益减少,这一发展过程的直接结果是儿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丧失,因为他要单独的面对社会,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弗洛姆认为:现代社会给人们以极大的自由,但与此同时,由于自由的增大,使得现代人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日益减少,个人的责任日益增大。现代人日益缺乏归属感,经常体验到孤独和不安全。这一体验的最终结果是,许多的个体为了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把自己的权利和命运交给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

社会文化精神分析的代表霍尼(Karen Horney)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但她特别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观点,认为弗洛伊德忽视了社会文化对神经症的影响,认为神经症乃是社会文化的产物。霍尼提出了“基本焦虑”的概念,认为儿童在早期有两种基本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满足的需要,这两种需要的满足完全依赖于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儿童这两个需要时,儿童就会产生基本焦虑。

“当父母对儿童实施直接或间接的支配;冷漠或怪癖行为;对儿童个人的需要缺乏尊敬;缺乏真诚的指导;轻蔑的态度;过分颂扬或缺乏赞扬;缺乏令人信赖的温暖;使儿童在父母的争吵中选择一方;负担过多的责任或不负责任;偏袒、隔绝同其他儿童的交往;不公正、歧视、不守信用;充满敌意的气氛等等”。当父母用上述方式来对待儿童时,儿童就会对父母产生一种基本敌意。但由于儿童自身的渺小和无助,儿童又必须依赖父母,因而必须压抑对父母的敌意,这种压抑的直接结果导致儿童把敌意投向整个世界和整个社会,使儿童认为世间的一切任何事物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危险,这就导致了不安全感的产生并进而转化为基本焦虑。

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特别重视人际关系对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依照沙利文的观点,人类行为的动力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满足的需求,一类是对安全的需求。前者是生物性的需求,包括食物、睡眠和休息、皮肤接触等的需求。后者是心理性的,包括他尊、自尊、友谊和爱、归属和依赖等超出身体组织和器官需求之外的一切活动的需要。沙利文指出:人类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是受社会制约的,儿童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意识到,有些满足生理需求的方式不是父母所赞许的,儿童必须调节自己的行为,适应父母的标准,以获得安全。随着儿童的成长,不仅父母,教师和其他一些社会力量的代表如“警察”等会使儿童体验到不安全感,而且其追求满足的要求可能被社会拒绝也会使之体验到不安全感和不舒适感,或被称之为焦虑。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 . H . Erikson)在1950年提出了解释人生全程发展的一套著名的理论,称为“心理社会期”理论,它将人生全程划分为八个时期,并且认为,在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每一个时期都应视为一个“危机与转机”的关键。埃里克森指出,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发展的课题是要个体建立对世界最初的信任感。婴儿初生,如果受到父母或其他看护人的良好照顾,尤其是母亲,如能够对婴儿采取慈爱的态度,并且这种慈爱是经常的、一贯的和可靠的,婴儿就会觉得舒适与满足,会产生最初的安全感,会对周围的世界产生信任和期待。埃里克森认为这种基本信任的获得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成就,是婴儿自我统一性的基础。

现代精神分析的理论——自体心理学(self-psychology)和客体关系心理学(object-relations psychology)认为: 客体是一个技术性的术语,涉及的是主体与之相联系的人或事物。客体关系的探讨,通常集中于儿童与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早期关系,集中于这种早期关系怎样塑造儿童的内部心理世界和以后的成人关系。自体所涉及的是,对自己来讲,我是一个人、一个活跃的实体,或一个存在于自我(ego)中的自我形象。

从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看出:个体的安全感是这样产生的:父母(尤其母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客体,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如果能够给与孩子足够的爱,持续的、稳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爱,孩子就会体验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对于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觉到自尊、自信以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确定感和可控制感。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现今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空气、水、食物和性等一些细节之外,他列出一些概括的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可能产生了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个体变得忧虑起来,不是与饥渴这样一些需求有关,而是和他的恐惧和焦虑有关。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 )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感觉”。马斯洛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又称S-I问卷)。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对于具有安全感和具有不安全感的人,马斯洛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视;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将他人视为基本上是坏的、恶的、自私的、或危险的;对他人抱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悲观倾向;总倾向于不满足;紧张的感觉以及由紧张引起的疲劳、神经质、恶梦等;表现出强迫性内省倾向,病态自责,自我过敏;罪恶和羞怯感,自我谴责倾向,甚至自杀倾向;不停息地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出各种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等。自私、自我中心。

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感到归属,感到是群体中的一员;将世界和人生理解为惬意、温暖、友爱、仁慈,普天之下皆兄弟;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乐观倾向;倾向于满足;开朗,表现出客体中心、问题中心、世界中心倾向,而不是自我中倾向,自我接纳,自我宽容;为问题的解决而争取必要的力量,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于对他人的统治;坚定、积极,有良好的自我估价; 以现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关心社会,合作、善意,富于同情心。

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每一个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我们会看到,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

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

增加安全感

不知道你是否有留意过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有一些朋友,在面对恐惧的事情或者说心理压力过大时,会自言自语的唠叨。

可能在你的眼中,这是一种犯傻的行为,但是通过国外的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自言自语除了行为上不好看之外,它可是大有用处的,能够增强我们的安全感,缓解心理压力等。心理学家认为,自言自语可以缓解压抑的情绪,如害怕恐怖片的人看恐怖片时应该尽量放声大喊别压抑恐惧,这样可以有效减轻情绪的压抑。

蜘蛛公认是人最怕的东西之一,心理学家用蜘蛛做试验尝试证明人自言自语能够减轻恐惧。心理学家要求测试者接近毛茸茸的大蜘蛛,一开始没人敢靠近,于是研究人员引导他们说出内心的想法。实验证明,随着测试者不停坦露心中恐惧情绪,他们就更有勇气走进蜘蛛。

当你靠近这些因为害怕而自言自语的人身边时,你会听见他们唠叨的内容全是关于他们怎么担心怎么害怕。正是释放内心所忧虑的情绪,经过一番唠叨自言自语以后,这些原本害怕的人的胆子反而变得比较大。所以建议当你遇上压力或恐惧,内心安全感不够时,与其假装冷静地默默承受和压抑负面情绪,不如大胆地接受,大胆说出自己的担忧。

生活启示

正视自己 你不用对生活负全责
没有安全感的人总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或必须要处在一种焦虑状态中,才能应对未知的变化。所以首先要学会承认一个事实:人生本来就不安全,不因为你多一分担心就会少一些变数。你没有那么大的责任和能耐去改变世界的运行规律。不要神话你的“主观能动性”,你的焦虑应急状态不会因它而改变。

正视失去 你本来就不拥有什么
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种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负担放大,把后果的痛苦放大,所以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失去”看得格外沉重。赶快从牛角尖里出来吧,没有什么是固定属于谁的,财富、地位、权势和情感无一例外。唯一属于我们的是自己的感知和经验,或许可以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人生不安全感的充分体验”。

生活在别处 安稳在心中
我们的不安全感恰恰来自从小到大对安全的认知。长辈总告诫我们什么样的工作安全,什么样的男性安全,什么样的处事方式安全,于是我们便朝着这些方向去导觅,结果发现事与愿违。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错把目光放在了“外部”而不是“内部”,放在了现象而不是觉悟。安全感别人给不了,必须自备若干。

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内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占据着社会上最稳固的资源,但一定占据了这样的天赋——“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对得到适可而止,对失去心无畏惧。

安全感才是最不安全的事

作者:水湄物语

有个认识十年的朋友来找我,是跳槽的事。还没听3句话我就坚定地说,当然跳,干嘛不呢?他原来在一个传统行业做公关,一个公司待了六七年了,这个行业也就这样,死不了,活不好。新地方行业前景一片美好,新成立的公司人事斗争问题又小,领导正雄心勃勃,当然薪水翻番,各种公费跨国旅游的机会,我还真不明白我这朋友脑子怎么想的,居然还需要找我斟酌。

“我当然也是很想去的”,这话一听就有“But”跟着,果然“But,现在的工作比较稳定比较安全。”

“稳定你个头”,仗着十年老友的身份,我说话一点不客气。“你们那行业,你们公司都算混得好的了,别家更惨。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在行业内跳槽,几乎不可能。新的行业发展蓬勃,你做个一段时间,随便去哪家竞争对手的地盘都是香馍馍。”

“But,这个新行业我完全不懂。”

“人家都敢招你,你有什么干不了的。别说你做的是公关,哪一行区别不算太大,就算是让你操刀子给人隔双眼皮,为了高薪你也应该拿小兔子小老鼠做实验,然后拍着胸脯说老子可以。”(当然,我不确定小兔子小老鼠到底有没有眼皮)

“But,可能会很辛苦。”

“当然会比现在辛苦,不过你都三十好几了,过几年公司一裁员,加上你老婆现在还没工作你上有老下有小,那时候你才能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辛苦。”

结果当然不必说,其实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他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既然选择找我商量,不用说,他内心深处早就是做好决定了,无非是希望我再骂几句,坚定信心罢了。

还有一个故事。另外一个认识的人,跳槽的时候面临2个机会,一家是比较新的电商,一家是惠普。周围的人口水说尽说那家创业型的电商机会好。可是因为是女生,依然决然去了比较稳定的惠普。这事儿还没过1年了,现在好,惠普全球大裁员1万多人,她这种刚进去的估计就是第一批被劝退的主儿。

真正的职业价值来自于什么地方,有些人当然会说知识和能力,也有人会说人脉关系什么的。在我看来,你的职业价值来自于你的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资源稀缺性。

在稳定的行业和职位上,除非是公务员这种半垄断性质的行业,否则你存在大量的竞争对手,你很容易被轻易替代。说难听点,我那个朋友之所以在传统行业六七年安安稳稳,那是因为根本很少人愿意去那个位置去替代他。而一旦有需要,他立即可以被替换掉。而在新兴行业,由于从业人员少,有经验的从业人员更少,而整个行业需求又很大,因此,能力不是十分出众的人也得以脱颖而出。

有很多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创业公司,顶头上司的能力根本没有自己强,因此觉得忿忿不平。嘿,千万别,那是因为你的顶头上司当年没有把稳定和安全感作为借口,他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因此得来这份收益。而你呢,因为追求安全,所以只能落于他手下干活。

身边的小故事,引发的一些小感慨,不用再写总结陈词,相信大家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反过来,你当然可以说,甘冒巨大风险的人都已经死了,没错。不知风险所在盲目冒进的人确实也可能死掉了,一个硬币总有两面,我说的是这一面。

在原始社会,那些觉得不安全的人,拼命让自己跑得更快,力量更强大。而那些追求安全感躲在洞里的人——我猜他们的基因应该没有遗传下来吧。

文章是“知识拆迁队”熊英从豆瓣网上刨出来滴。

罗胖曰:
这篇文章就最后一句不对。
反倒是那些追求安全感的原始人更容易把基因传下来。
否则,那些鼹鼠般的人怎么会到处都是?
否则,那些社会底层的杰出者怎么能够利用社会转型轻松登顶?
否则,那些敢于走出洞穴的人怎么会那么轻易地成为人中龙凤?
他们成功地成为平常的大多数,我们才能平常地成为成功的一小撮。
——这句写得真好。啦啦啦。。。。

婚外情是因为缺乏安全感?

我们得到音频曾经介绍过马斯洛需求理论,这个理论认为,人的最底层需求就是安全需求,其他一切需求都是建立在安全感上面的。最近,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公众号里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人会为了追求安全感,做一些很荒谬的事儿。

我们对安全感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说: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不管我们玩得多投入,身边都必须得有妈妈。如果只从表面上看,你可能会觉得,妈妈在这里似乎也没什么作用,可是一旦小孩子回头发现妈妈不在他身边,马上就会大哭,这是因为我们对安全感有一种本能的需求。

既然追求安全感是我们的本能,那我们会不会为了追求安全感而做出一些不合逻辑的事呢?武志红说会。他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以后就没换过本职工作,但是兼职工作却五花八门,而且挣的钱比本职工作多得多。按理说,他应该直接把不怎么赚钱的本职工作辞掉,跳槽到别的公司呀,但是他从来没有过辞职的念头。武志红说,这和追求安全感有关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啊,他在小时候经常和父母分离,去姥姥或奶奶家住。老人们虽然对他都不错,但这种经历让他总是担心会被父母抛弃,让他严重缺乏安全感。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本职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但很稳定,这种安全感是他小时候缺乏的。兼职工作虽然给他带来了很多收入,但没法给他安全感,所以无论别的公司用多么好的条件挖他走,都不能改变他的态度。因为对他来说,安全感是第一位的,兼职就像玩耍和探索世界,本职工作就像是妈妈。当他听了武志红对他心理的分析之后,第一次有了辞职的念头。武志红还建议他和妻子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因为家庭也可以带来安全感。

这种现象在婚姻里也一样存在。比如说,经常有人说自己的配偶非常沉闷、乏味,而自己的情人很出色,但他们就是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离婚,无法和情人过幸福的生活。武志红从安全感这个角度解释说,那个乏味的配偶,就像是妈妈;而一场有激情的婚外情,就像是玩耍和探索世界。真正驱动它的动力是好奇心,尽管可以爱得死去活来,但实质上婚外情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一样,只是一场游戏而已。

其实如果你去接触那个所谓的“乏味的配偶”,你会发现,可能他并不乏味,甚至还很有趣。武志红说,有一种情况是,为了追求安全感,当事人会把本来优秀的配偶,看成一个在婚姻中乏味的人,这样他们就会拥有“至少有一个人绝不会离我而去”的安全感了。比如有的男人可能会鼓励妻子,吃胖点吧,你胖胖的样子真好看。这其中的含义就是,妻子越胖,就越不好看,其他男人对她的兴趣就越少,我就越安全。

虽然追求安全感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需求,但是凡事有个度,一旦追求过度了,我们就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人和事,甚至会扭曲事实,生活在一个自己的幻想世界中。为了保持身心健康,还是要合理地追求安全感。

本文源自:微信公众号“武志红”(要激情,还是要安全感?)

不安全感背后:社群认同的变化

恐怖袭击的实施者可能是社区中的一个居民,大家都认识;某一桩恶劣的犯罪事件的主角,竟然是平时看上去一切都很好的邻人。为什么会这样?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7月23日在上海文景文艺论坛上说,从他的研究出发,他认为是人类对社群的认同感、对身份的认知等的变化,因此会有更大的影响。“这个危机不只是恐怖主义带来的社会秩序和生命安全的威胁,特别是对于都市人来讲,更是这些事情带来的人际间的恐惧、猜疑和彼此不信任。不只是受到恐怖主义威胁的人,还有被疑为恐怖分子的人,都可能生活在这种恐惧、猜疑和信任危机里。”

王明珂说:“每一种不同的社群认同,每一个时代的不同的社群认同,背后都有一种人跟人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的变化,一直在不停的塑造我跟他人之间的关系。”从一个小的工作社群到国家这样的大社群都是如此。我们从社会里得到一种身份,工人、老板、教授,然后知道自己应该怎么讲话,怎么穿着,自然地学会自己应该做什么。国家也会通过各种力量,去塑造人的认同和认知,比如通过教育制度和媒体,来传播知识,让每个人得到身份认同。

但是,在网络社群中,沟通方式、身份认同等全部崩溃了。“好处是你可以说不受权威的控制,坏处是任何结构任何秩序都没有了。网络世界会把人类的社群带到什么样的地步?”一个人生活在网络社群中,形成了对那个网络社群的认同和身份认知,而反对他在现实生活中的社群和身份,就有可能出现我们称之为反社会的行为。

王明珂教授说,乐观来看,现在网络世界中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字移民,一种是数字原住民。数字移民在现实世界接受的仍然是权威式教育,思考方式也是权威式的,容易受到群体和权威的影响;数字原住民接触到的知识非常多元,因此容易反思,独立判断和思考能力强。如果是这样,那就不需要担心,因为现在受到网络社群影响变成恐怖袭击者和恶性犯罪者的人,都是网络移民。等到新一代人起来,这些就会过去。因为新一代人会更容易接受多元化的社群,也能更自然得生活在不同社群中。

当然,这只是一种非常乐观的看法。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