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Religion

是联系人与超自然神明或超验主义的文化体系。

什么是宗教思维?宗教思维与信仰宗教和每天、每周都是教堂不同;宗教思维不相信教义,也不受限于教条和迷信思想。宗教思维是真正的科学思维——体现在能认清事实,不扭曲事实,客观看待事实,不受成长环境束缚,不轻信,能理智看待自己。 宗教是感受到美德 你知道什么是宗教吗?宗教不在吟唱圣歌之间,不在举行印度教礼拜或者其他任何仪式之时,宗教不是崇拜锡制的神像或石像,宗教不在寺庙或教堂里,不在诵读《圣经》或其他圣书之际,亦不在重复那些神圣的名字或者沉醉在人类自己编造的诸多迷信里。所有这些都不是宗教。宗教是感受到美德,感受到那份如溪流般生生不息、奔流不止的爱。在那种状态下,这样的时刻悄然而至:你根本不再追求什么;停止追求即意味着某个全新事物的降临。追求上帝、真理和全然美好的感觉——不是培养美德和谦卑,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超越虚构和幻觉,这表明你对那件事产生了感情,你活在其中,成为它的一部分——这样做才是在真正追求宗教。但是,若要真正发现宗教,你必须离开自掘的小池塘,全力以赴地汇入生命的大河。这样一来,生命中就会惊现关爱你的方式,你根本 不必刻意关爱什么。你随遇而安,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时,你将不再有安全感的困惑,也不会再顾忌人言,生命从此将绽放美丽。

世界主要信仰比例


基督宗教 (30.58%)
伊斯兰教 (21.84%)
不信者 (16.02%)
印度教 (13.11%)
中国传统信仰 (5.74%)
佛教 (5.48%)
其他 (7.23%)

佛教 Buddhism

Buddhism.JPG

佛教(英语:Buddhism)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毘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古译:瞿昙)(佛号释迦牟尼佛)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佛教的字意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比起其他宗教教义佛教更像是一种哲理,这是由于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甚至有些反对迷信,因而后世的佛教尽管有些神话故事与规范,始终带有一些不可知论的气息,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是:汉传佛教地区67.3%(3亿6千万人),南传佛教地区28%(1亿5千万人),藏传佛教地区3.4%(1千8百万人),亚洲以外地区1.3%(7百万人)。

佛又称如来、应供、佛陀、佛祖、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大雄。

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和其他众生一样,沉沦于苦迫之中,并不断的轮转生死。惟有断除无明的人才能出三界脱离轮回。悉达多·乔答摩就在35岁时成佛,并对众人宣扬他所发现的道理。佛教信徒修习佛教的目的即在于从悉达多所悟到的道理里,看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超越生死和苦、断尽一切烦恼,得到究竟解脱。

基本教义
主条目:佛教术语
佛教的基本教义从解脱苦难为出发点,有解脱道和菩萨道为两大教法。解脱道依据四圣谛、十二缘起为核心,要求僧侣信徒遵守五戒等戒,修十善、四无量心,并教导以禅观三界皆是无常、不安稳,断除对三界的所有执着,脱离三界轮回,证悟无漏的四果阿罗汉。菩萨道则是六度四摄为主,以三大阿僧祇劫时间累积福德智慧等波罗蜜利益众生,证得无上圆满的佛菩提。对于出发心修大乘者,需勉励行持善法、不可退

主条目:轮回
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界、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因为贪嗔痴三毒不断所以无有止境。

IPCreator:贪嗔痴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降伏解脱的先后次序:
持戒除贪,戒能生定,定力深厚,贪心不起,定力更进,断灭嗔心,智慧显露,愚痴障除,正见正行,净化身心,因次第修,证果不远,解脱根本烦恼,能度一切苦厄;此法真实不虚,唯信之者自证。

作于春秋时期的《礼记·大学篇》里也描述了类似的修身安心之道,可知“其来有自”: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物格而后智生,智生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三法印
主条目:三法印
三法印是:“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涅槃寂静印”。 北传佛教主张凡符合此三原则的,便是佛正法,有如世间印信,用为证明,故名法印。南传佛教说诸行有三相,而不说三法印。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于灭;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所谓我的存在只是相对的生理和心理幻象。
涅槃寂静:是说涅槃的境界,灭除一切生死的痛苦,无为安乐,故涅槃是寂静的。
三法印之前二法印是佛教与在其之前的婆罗门教的不同之处,至于第三法印“涅槃寂静”,佛教、耆那教等等沙门思潮都是为了改革婆罗门教末期“涅槃问题”而来的改革思潮,所以一些佛教的概念、修行方法都和婆罗门教有类似之处,但也有所因革。[原创研究?]

四圣谛
主条目:四圣谛
根据佛教传统,四圣谛学说是部派佛教的教义核心。
苦谛:佛教认为人生在世,谁也免不了生老病死。这些苦难不会因为人死亡结束,因为人死之后不是彻底消失,仍然会轮回不息,不论在地狱、人间还是天堂,苦总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罢了。[14]佛教还认为,世间的万物都是变化不定的,这叫做无常。对众生来说,因为于无常败坏法起贪著,则将造成身心的炽燃大苦,因此说无常故苦。
集谛:集谛是讲苦产生的原因。[15]佛教认为世上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有情众生之所以会受苦,在于因无明而于六根触受起爱执,而导致后有生死的纯大苦聚集。
灭谛:佛教认为只要是轮回,就无法避免会受苦。有情众生要想从苦中真正的、彻底的解脱出来,只有脱离轮回这一个办法。[16]
道谛:为了脱离轮回,必须进行修行。佛陀给出的方法主要为戒、定、慧三学。依八正道,便可以达到涅槃,永远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证得阿罗汉果。[16]

十二因缘
主条目:十二因缘
佛教认为,世间万法都是依因缘而生,依因缘而存在。世上没有不依靠其他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成;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受其他事物的影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不影响任何其他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前因,也有后果,而这种因果关系构成了一个无始无终的链条。
且依因缘而生之一切,也随着现象的生起,而损耗其赖之生起的因缘,是故世间一切皆无法恒常。
十二因缘具体内容: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

六入处所引发的运作称为“触”,由触引发苦受、乐受、中性受(简称为“受”),及联想和意志行为。
由乐受引发贪爱,苦受引发排斥,此为“爱”。由爱则觉得五蕴是自己所拥有,进而误以为有我,此种执取称为“取”,同“行”的定义。
由取而引发“有”,有的意义即为“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
这部分为“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具体展现。
有“识缘名色、名色缘识”的循环,即称为“生”,由生则不可避免的遭遇生命中种种痛苦,乃至于死亡。

佛教典籍
主条目:佛经
佛教典籍最初来自佛弟子的集结。集结成的“经藏”又名“素怛缆藏”。“律”音译为“毘尼”,故“律藏”也可称为“毘尼藏”;“论藏”音译为“阿毘达磨藏”。佛教各部派所传的早期经藏、律藏内容相似,而论藏则不同,学术界对早期集结是否包括论藏并无定论。学术界普遍认为初期佛教典籍可能包含了佛陀的话,也有学者主张其大部分内容是佛陀的话。

广义的佛教典籍包含了注疏、佛教史传、佛教目录、佛教著作等多方面内容,中国将这样的佛教广义佛教经典的汇总成为“大藏经”,或一切经。藏传佛教将经典划分为甘珠尔、丹珠尔两部。南传佛教则使用三藏的名称。由于在称呼上各地不同,所指也有微妙差别,所以在翻译上中国习惯使用《大藏经》翻译其他系统佛教的经典,如称呼南传佛教经典为《巴利大藏经》等,而欧美学界经常使用三藏的称呼(也有采用日文“大藏经”的音译称呼者,但相对较少)。在佛典中明确说明,佛陀允许弟子使用方言传授佛法和记诵经典。学术界对于佛经历史版本的研究,着重于佛经在流传中的变化,以及哪些是佛陀时代的教法,哪些是后来的发展。

佛弟子
佛弟子可分为出家众(出烦恼的家的人)和在家众(在家里修行的人)。出家众再细分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称五众;在家众依照性别可分为优婆塞﹝男性﹞、优婆夷﹝女性﹞等二众。两者合称七众。

佛弟子遵守的戒律
在家众的居士和居士女在皈依后可以选择是否遵守五戒;五戒分别是
(一)不杀生–不杀害生命、
(二)不偷盗–不偷窃或盗取别人东西、
(三)不邪淫–不能有淫乱行为、
(四)不妄语–不讲谎话或夸大不真实的话、
(五)不饮酒–不喝酒。

不杀生是为了培养慈悲心,妄语也包括两舌、恶口骂脏话、绮语。偷盗和邪淫是世间法禁止的罪行,不饮酒不是为了避免酒精乱性而破坏团体生活的秩序,而是因为酒精麻醉的作用影响智慧的获得。佛弟子不遵守五戒不影响成为佛弟子。在家众可以持的戒律除了五戒外,还有八关斋戒,此外大乘佛教在家众可以持菩萨戒。东南亚国家还有在家男众短期出家(持出家戒)以获得功德的习俗。

作为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须受具足戒,沙弥、沙弥尼须受沙弥戒十条,式叉摩那则受六戒。出家众的戒律要比在家众详细得多,汉传佛教比丘的具足戒共250条,比丘尼则有348条;南传佛教比丘的具足戒为227条。沙弥、沙弥尼和式叉摩那因为是向正式的比丘和比丘尼过渡的阶段,故戒条少得多。按照佛制,比丘和比丘尼当在每月的月初和月中举行布萨,学习戒律,若有犯戒律需要忏悔者则当众忏悔。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